《教育之弦》2024年6月刊

发布时间:2024-7-23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教育之弦》2024年6月刊

1要闻内参向着科技强国不断前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科技创新发展纪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就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对建设科技强国进行全局谋划和系统部署,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站在我国和世界发展的历史新方位,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的新境界,开辟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新境界,开辟了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新境界蓝天梦、创新药、智能造、未来车……上海张江科学城未来公园,前来参观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的人络绎不绝。2023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 [收起]
[展开]
《教育之弦》2024年6月刊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3页

CONTENTS

目录

█ 要闻内参

向着科技强国不断前进——以习近平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科技创新发展纪实 1

首届中法教育发展论坛在巴黎举办 5

█ 中心动态

康复大学正式揭牌 6

“绿色、低碳”公益科普知识讲座走进杭州市澎

诚中学 中心副主任邬国强出席活动并致辞

7

中心副主任邬国强出席北京可持续发展教

育协会第四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9

█ 教育理论

以服务强国建设为目标的高等教育

高质量发展 13

以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教育强国

建设 17

持续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

支撑力贡献力 19

改革为高校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20

干好“老本行”: 行业特色大学

高质量发展之路 22

深刻把握建设世界重要教育中心战略

要求 24

第4页

CONTENTS

目录

█ 职业教育

中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 26

“双师型”教师成长的三条路径 29

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天津市“双高计划”建设纪实 31

扛起“走在前、做示范”责任使命

——江苏“双高计划”建设蹚出新路再领

跑 33

本科新增专业,呈现哪些新特点 35

协同创新推动京津冀职教高质量发展 37

█ 他山之石

安康学院:深化教改 培养应用型英语师范

人才 39

岭南师范学院:“三成四化”筑峰工程促

进基教高质量发展 41

█ 国际动态

英、美、德、日:加大投入培养人工智能

高层次人才 43

多国利用数字技术服务青年就业 45

中法教育交流的“双向奔赴” 47

█ 中心平台

第5页

1

要闻内参

向着科技强国不断前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科技创新发展纪实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

局的核心位置,就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对建设科技强国进行全局谋划和系统部署,推动我

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

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站在我国和世界发展的历史新方位,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

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实践

经验和理论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的新境界,开辟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

主创新道路的新境界,开辟了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新境界

蓝天梦、创新药、智能造、未来车……上海张江科学城未来公园,前来参观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的人络

绎不绝。

2023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细致看完每个展位,有感而发:“上海取得的这些科技创新成果,

让我感到很踏实,有了更大的信心、更足的底气。”

从一颗螺丝钉也要进口到大国重器彰显创新底气,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推动国家进步、造福人

民生活。

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建成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研发

体系和工业体系,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生产力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科技创新风起云涌,为人类社会带来深刻变革和重大影响,新一轮科

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国家兴衰的“历史逻辑”,提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

则国家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强调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

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提出到 2035 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科技强国……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科技事业发展全局,不断拓展新视野、提出新命题、作出新论断,推

出一系列奠基之举、长远之策,为建设科技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科研院所、高校、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一次次踏入创新要素

最活跃的地方。

在新年贺词中“点赞”重大科技成就,在贺电回信中致敬科技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国之大

者”,见证中国创新爬坡过坎的拼搏。

“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

路”。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博弈,习近平总书记从应对风险挑战的维度揭示科技创新的“倒逼逻辑”,提出“重

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从时代进步的维度揭示经济社会发展

第6页

2

要闻内参

的“现实逻辑”,提出“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

这是直面复杂多变内外部环境的清醒研判: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

“一个互联网企业即便规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

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

“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解决这些“卡脖子”问题,最终要靠自己。

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我国在农作物种子、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工业软件、科学试验

用仪器设备、化学制剂等方面全力攻坚,加快突破一批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设备、疫苗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

科技自立自强”。

统筹科技创新对发展和安全的支撑能力,党中央、国务院 2016年发布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接续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 2020 年)》、前瞻谋划 2021 - 2035 年国家中长

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加强战略、规划、计划、项目的相互衔接和压茬推进,在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

的基础核心领域瞄准前沿,部署一批战略性重大科技项目。

进行新型举国体制的安排,提出持续深入的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我们能不能

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2024 年 5 月 27 日,编号为 B-919G 的国产大型客机正式交付东航,这是东航接收的第六架 C919 飞机,

也是东航增订 100 架 C919 飞机订单的首架机。

就在 1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商飞公司考察时登上 C919大型客机展示样机,详细了解有关设计情况。

他指出:“我们要做一个强国,就一定要把装备制造业搞上去,把大飞机搞上去,起带动作用、标志性作用。”

C919大飞机实现商业运营,国产大型邮轮投入运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锂电池、光伏产品扬帆出海……

奋进在建设科技强国的大道上,我们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我国科技实力和整体水

平得到显著提升,在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实现“后发先至”,为推动国家发展转入创新驱动轨道赢得主动、赢

得优势、赢得未来。

在习近平总书记擘画指引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施,我国科技创新从量

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

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

党的二十大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方案》,同意将其中涉及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内容提交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统筹国家

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部署同步推进。

2023 年 3 月 10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其中一项备受

关注——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中央科技委员会办事机构职责由重

组后的科学技术部整体承担……

向深水区挺进,啃难啃的骨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

科技体制改革正确方向。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2018 年

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讲到了科技工作者的心坎里,更找准了改革的关键处。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需填报的表格由 57 张精简为 11 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面实行“无纸化”申请,

为科研人员节省大量“跑腿”报材料时间;国家科技计划按照不超过 5% 的比例开展随机抽查,检查数量和

第7页

3

要闻内参

频次进一步减少。

以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现象和“立新标”为突破口,创新价值、能力、

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和“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氛围正在形成;

以“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支持科学家大胆探索,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经费使用自主权,广大科技工作

者勇闯创新“无人区”,更多青年在重大科研任务中挑大梁。

——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和政策环境。

加快对分散在 40 多个部门的近百项科技计划优化整合,科技资源配置分散、封闭、重复、低效的痼疾

得到明显改善;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 143 项政策措施,科技体制改革“施工图”一目了然;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密集出台;

……

全面发力、多点集成。改革对科技工作的系统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让创新资源的配置进一步优化,国家

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

2024 中关村论坛为来自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3000 多项科技成果搭建交易共享平台;上百家科研院所集

中在雄安新区发布大批前沿成果……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

“按比例赋权”“先确权后转化”“先使用后付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更多创新主体踊跃发

明创造,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从实验室搬上生产线。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

“墨子”传信、“神舟”飞天、“北斗”组网、“嫦娥”探月、“蛟龙”入海、“天眼”巡空……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 2012 年的第 34 位上升到 2023 年的第 12 位。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培育壮大新质

生产力,科技强国建设必将一路壮阔,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助力赋能

“要着眼国家战略需求,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全面释

放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效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并主持召

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又一次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

今天,科技创新渗透于生产力诸要素中,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从在地方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从强调

“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到指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

要素”……

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洞悉时代所需、发展所急、大势所趋,

创造性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大论断,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

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加强量子科技发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推动我

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一次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展望科技前沿。

浙江“要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湖南“要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

功夫”,重庆要“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次次深入基层考察调研,

打开未来布局。

2017 年,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走进山西太钢的生产车间,“85 后”技术员廖席正在进行“手撕钢”的

艰难探索,总书记的鼓励让他燃起新的希望。

三年后,全球最薄“手撕钢”研制成功,这家全球最大不锈钢企业从巨额亏损实现凤凰涅槃。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在高端制造业科技创新上不断勇攀高峰,在支撑先进制

第8页

4

造业方面迈出新的更大步伐。”

谁能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谁就将拥有新的战略资本和战略优势;谁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谁就能牢牢

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动权。

科研院所、工厂车间、青青校园,习近平总书记邀科学家交流座谈,向“大国工匠”慰问勉励,对青年

学生谆谆教诲,弘扬中华民族尚贤爱才的优良传统,揭示人才对科技创新、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深时数字地球、海洋负排放……在一系列国际大科学

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中,我国科技工作者积极承担项目任务,深度参与运行管理,和各国科学家共同开展研究,

为解决全球重大问题挑战贡献“中国智慧”。

“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

曾经,科学史上著名的“李约瑟之问”,发人深省。

回望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岁月,习近平总书记一语揭示出历史演进中蕴含的深刻逻辑。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能单就经济总量大小而定,一个民族是否强盛也不能单

凭人口规模、领土幅员多寡而定。近代史上,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

而今,向“新”而行、以“质”致远的中国,举世瞩目。

北京亦庄,自动驾驶汽车往来穿梭;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通用大模型体系成为多个行业的智能助手;

安徽合肥,超导量子计算机产业链基本形成;在位于长春的中车长客试验线上,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成

功以时速 160 公里满载运行……

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图景日新月异,创新中国的逐梦征程步履坚实。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

科技强国!”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引领下,创新驱动的“中国号”航船正在新时代航程中乘风破浪,

向着科技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进!

来源 | 新华社;文字 | 新华社记者吴晶、胡浩、胡喆、张泉 █

要闻内参

第9页

5

首届中法教育发展论坛在巴黎举办

当地时间 6 月 21 日,中国教育部与法国高等教

育和科研部在巴黎共同举办首届中法教育发展论坛。

中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与法国高等教育和科研部部

长西尔维·勒塔约出席论坛并致辞。

怀进鹏表示,今年是中法建交 60 周年,习近平

主席 5 月成功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同马克龙总统就

开启中法关系下一个 60 年新征程达成一系列重要共

识,引领两国未来前进方向。举办中法教育发展论坛,

旨在通过搭建新的平台,促进两国高校深入交流,扩

大教育与科研合作,强化教育界与产业界协同,推动

中法教育合作迈向更高水平、实现更大发展。

怀进鹏指出,中法两国教育领域的务实合作有

力增进了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推动了两国教育事业

发展、为应对全球挑战贡献了“中法方案”。面向未来,

希望双方积极落实元首重要倡议,促进学生平衡流

动和文明互鉴。两国高校要面向智能时代和未来发

展,加强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及产业合作方面的

探索。要面向科学探索的未知前沿、人类面临的共

同挑战、中法合作的重点领域,不断拓展教育与科

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两国教育部应共同搭建合作

和发展的平台,积极支持校长和科学家们的合作以

及学生学者的交流交往,共同推进面向世界重大挑

战的科学解决方案。

勒塔约回顾了中法两国教育合作 60 年来的历

程,表示举办中法教育发展论坛是落实元首共识、

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六次会议重要成果的积

极举措,体现了两国开展长期合作的决心。今年是

中法建交 60 周年和中法文化旅游年。长期以来,两

国教育界开展了良好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此次

论坛是两国教育合作历史上的里程碑,将有效带动

双方高校合作以及学生学者交流互访。希望未来双

方进一步加强对话,携手开展互利共赢合作,为世

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来自中国教育部、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

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以及法国高等教育和科研部、

法国高等教育署、法国国立巴黎高等化工学院和格

勒诺布尔综合理工学院等两国政府、高校代表,围

绕学生平衡流动和文明交流互鉴、气候变化与可持

续发展等话题开展交流研讨。

论坛期间,双方还举行了纪念中法建交 60 周年

《中法留学·初心不变》画册首发仪式。复旦大学、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分别与法国远东学院、格

勒诺布尔综合理工学院、南特大学在工程师联合培

养、核能研究、人文社科等领域签署了合作协议。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陈杰、驻法国大使卢沙野等

出席论坛。█

要闻内参

第10页

6

康复大学正式揭牌

6 月 22 日上午,在青岛举行的新型研究型大学

建设论坛上,我国第一所以康复命名的大学——康

复大学正式揭牌。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

康复国际主席张海迪,中国残联主席程凯,山东省

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曾赞荣等出席并致辞,对康

复大学正式设立表示祝贺。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委员会等国家部委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中心副

主任邬国强应邀参会。

康复大学为公办普通本科学校,由山东省政府

领导,山东省教育厅主管,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

驻地为青岛市,总建筑面积 56.74 万㎡。目前,康

复大学设有康复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健康

学院、社会发展学院、临床医学院、公共教学部等

5 个学院(部)。2024 年首批招生专业为康复物理

治疗、康复作业治疗、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

和临床医学。

2019 年,教育部批复支持康复大学筹建,教

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全程参与康复大学筹

建工作。中心以新型研究型大学理念为指导,对

康复大学从办学定位到发展目标、体制机制创新、

学科专业集群、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

校园总体规划、校园建筑风貌规划、校园通用无

障碍规划、校园文化景观提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

系统化的规划设计。以规划引领构建聚焦科教融

汇、产教融合的康复科学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大

学、研究院、附属医疗机构“三位一体”教、研、

用创新体系,积极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校园

规划设计充分彰显康复学科特色,以“绿色、智

慧和面向未来的创新型校园建设”为理念,打造

创新核的功能布局。

康复大学是中心首个“从 0 到 1”的新型研究

型大学全面规划的样板,融入了中心关于未来教育、

未来大学的全新理念,融入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初心

和使命,融入了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

致力于打造全球康复专业人才培养高地和康复技术

与产业创新重地。中心在康复大学建设过程中充分

发挥了高端智库作用,相关工作成果获得残联、教

育部多次肯定性批示。中心将继续以服务教育改革

创新为使命,推动面向未来的学校形态变革和教育

技术创新,引领未来教育新潮流。█

中心动态

第11页

7

中心动态

“绿色、低碳”公益科普知识讲座走进杭州市澎诚中学

中心副主任邬国强出席活动并致辞

为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 年)》《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

见》,激发青少年对”绿色、低碳”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养成健康、低碳、

节约的生活习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在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背景下,2024 年 6 月 6 日,

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联合首批科普教育基地支撑单位(澳门科学馆、杭州市澎

诚中学、上海市曹杨中学、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高中部、深圳实验学校高中园、哈尔滨市第

二十四中学)及浙江、上海、深圳、重庆、黑龙江、天津、河南、东莞等绿色建筑地方机构齐聚杭州市澎诚

中学,以“绿色、低碳”为主题开展公益科普知识讲座,澎诚中学 300 余名师生参加了活动。教育部学校规

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邬国强出席活动并致辞。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

员会王有为主任高度肯定了澎诚中学对绿色教育

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并为学校零碳项目的校本课程

开发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邬国强

从“绿色教育深入课堂、绿色文化融入生活、绿色

平台打造融入绿色校园建设”三方面为绿色学校建

设提供了思路和指导。邬主任提出绿色校园建设要

让生态文明进校园,让节能知识入课堂,让绿色理

念滋润学生,逐渐形成以“生态化管理、生态化环境、

生态化德育、生态化课堂、生态化课程、生态化资源”

为内容的绿色生态教育体系。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沈琳

肯定了澎诚中学零碳校园建设的成效,她指出在绿

色校园和绿色课程的基础之上,还需要融合绿色管

理和绿色德育,塑造富含新理念的绿色环境教育。

随后,沈局长以“心向光芒,种下希望”向同学

们寄语,希望大家心中的思维火花能够照亮前路,

共同打造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的环境!

第12页

8

中心动态

隆基森特新能源作为国内生产光伏组建的龙

头企业,致力于解决建筑与光伏在跨界融合中的难

题,设计院院长刘璐分阶段介绍了我国光伏发展史

和光伏发电技术原理,带领学生领略了光伏技术发

展的艰辛以及科学家的智慧与汗水。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技术总监刘京以《绿

色行动 - 低碳发展走入校园活动》为主题进行了科

普讲座,围绕“为什么要低碳发展?什么是绿色行

动?我们现在与未来可以为低碳做些什么?”三

个主线问题阐述了绿色行动与低碳发展的重要性,

并结合衣食住行与同学们深入交流了生活中绿色

低碳的实践方法。

澎诚中学夏明校长以《立足科技绿,‘碳’

路可持续》为主题做了专题发言,分享了校园中绿

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和零碳课程的设计思路,以及

学校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成果。

夏校长强调,澎诚中学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绿色教

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

生成为零碳路上的先行者。

与会代表对澎诚中学在绿色低碳教育方面的成绩表示了肯定。本次活动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

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戈亮主持。最后,戈秘书长鼓励澎诚中学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推广绿色低

碳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下午的工作交流会上,各科普基地代表对各自学校的情况及特色课程设置作了分享,地方机构代表对

相关工作开展情况作了介绍。交流会上,与会代表形成共识,下一步将结合各方的优势和特点,发挥科普教

育基地和地方机构的作用,在特色课程开发及活动开展方面加强交流,共同支持并推动科普工作的有效开展。

本次绿色、低碳公益科普知识讲座暨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次工作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提高了青少年对

绿色低碳科学知识的兴趣,也促进了各方在绿色低碳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绿

色低碳教育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第13页

9

中心动态

中心副主任邬国强出席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

第四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2024 年 6 月 29 日,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第四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市育英中学举行。教育

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邬国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方、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冯洪荣、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会长刘占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线联平、北京

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王福海、北京市成人教育学会会长张有声、北京市教育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程舟等领

导出席会议,会员代表 300 余人参加会议。

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第四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第14页

10

中心动态

会议开幕式由刘占军副院长主持,冯洪荣院长向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同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

市育英学校考察时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娃娃抓起,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早植入孩子的

心灵。建议协会要认真学习和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提升生态文明教育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以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力与支撑力。表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作为北京可持续发展

教育协会成立的发起单位与业务支持单位,将继续支持协会的工作,服务好美丽首都建设;王方副主任强调

协会在积极推进首都绿色低碳发展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建议推动绿色低碳理念融入

教育教学,贯穿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谱写首都教育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邬国强副主任

肯定了协会二十余年来,在北京市以及全国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取得了可喜成就,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

国际影响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建议协会在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教育政策与教育规划、促进学科融合、加强国际

合作等方面继续贡献智慧和力量;线联平会长认为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作为首都教育领域推动生态文明

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力量,为首都构建高质量教育、培养高质量人才做出了积极的

贡献。同时表示愿意与协会加强深度合作,为推动北京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左上图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占军副院长主持开幕式

右上图为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邬国强副主任致辞

左中图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王方副主任致辞

右中图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冯洪荣院长致辞

左下图为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线联平会长代表兄弟学会致辞

第15页

11

中心动态

会员代表大会第一阶段由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副会长王巧玲主持。刘占军会长代表第三届理事会作

工作报告。全体理事共同审议并通过了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情况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以及协会新

章程草案;投票选举了新一届理事会理事、监事。

左上图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王巧玲副所长主持会议

右上图为刘占军会长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下图为投票选举新一届理事会理事、监事会监事

会员代表大会第二阶段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王鹏主持。会议分别召

开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第四届第一次理事会、监事会。分别选举产生北京市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第四届

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法人、常务理事及监事长,并讨论通过新修订的北京市可持续发

展教育协会制度。

会员代表大会第三阶段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所长史枫主持。新任北

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刘占军向新一届理事会副会长、监事长、秘书长、法人及常务理事

第16页

12

颁发聘书,在圆满完成协会换届各项议程后,刘占军会长代表新一届理事会讲话,表示协会将贯彻习近平生

态文明思想,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的最新要求,找准定位、认真履责,着力在服务国家

与北京教育决策;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学术引领;服务和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区域实践;服务基层学校和校长教

师专业发展;激发协会分支机构活力;提升会员服务和管理水平;开展高水平基础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做好

生态文明教育宣传工作等方面做出新的贡献。

左上图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史枫所长主持会议

右上图为刘占军会长向第四届理事会副会长、监事会监事长颁发聘书

左中图为刘占军会长向第四届理事会秘书长兼法人颁发聘书

右中图为刘占军会长向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颁发聘书

左下图为刘占军会长代表新一届理事会讲话 █

中心动态

第17页

13

教育理论

以服务强国建设为目标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3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

学习时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

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并明

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高

等教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结合点,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科教融合、产教融

合的关键点,不仅要率先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还要为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好服务、提供支

撑、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一年来,高等教育

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在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支

撑力和贡献力愈发彰显。

在新起点上,我们要坚持跳出教育看教育、立

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以服务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建设为目标,在把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

展的内涵与表现的基础上,系统思考高等教育高质

量发展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以创新驱

动形成高等教育科研战略突破点,以评价改革开辟

发展新赛道。

把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表现

2023年 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

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在推

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中,教育是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重要动力。高等教育首先需要实现自身的高质

量发展,才能以自身高质量发展为基础,更好地服

务全局,支撑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把握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

体系,是高等教育发挥龙头作用,支撑强国建设的

前提与基础。

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即在各级各类教育按本质属

性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相互融通并契合社会需要。

各级各类教育自身的内涵质量提升的是前提性和基

础性的,其次是相互联系畅通,最后是高标准适应

经济社会发展。依照国家全局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和不同教育阶段特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

内涵是促进青少年健康、科学、全面成长与个性发展;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属性要求是培养技能精湛的

产业一线人才;高等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

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因此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的着力关键是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提升国家核心竞

争力。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包括三个要素:一是

不同形式高等教育和各高等学校按本质属性实现内

涵式发展,二是它们彼此之间相互融通融合形成有

机关联的高等教育体系,三是这个高等教育体系与

经济社会大系统相互协调形成契合。创新既是时代

要求,更是高等教育本质要求的体现,由此,创新

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牵动力。高等教

育的高质量发展应紧紧围绕创新的要求来思考和推

进,以社会的创新需求为牵引、以自身的创新活力

来实现。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可以通过高质量体系来反

映。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是多样化的,所以高质

量发展的标准也是多样的,多样化之后就要形成一

个合理的结构体系。创新的实现方式是多元的,有

原理发现、理论创新、技术发明、工程实现、应用

转化、技术革新等;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是

多元的,如研发人才、设计人才、工程人才、技术

人才、高技能人才等;高等学校的职能是多元的,

不同学校履职的侧重点会有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

是多元的,学生的成才路径也必将是多样化的。这

些多元多样的内容与特征,都要求形成一个高质量

的教育体系。从本质上说,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现形式,与高等教育高质

量发展的三要素完全一致。体系重关系、讲联系,

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首先关注的是关系,包括与外

部社会的关系及内部相互间的联系。因此,高等教

育高质量发展体现着内在实质,高质量高等教育体

系则呈现了发展状态,二者是同一事物的内外两面。

整个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通过高质量高等教育

体系反映出来。体系可以看得见、抓得住、拎得起,

第18页

14

可以作为宏观工作的抓手来对待。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高校分类发展。

对高校而言,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要求每所高校各具

特色、保障品质、追求创新并相互补充,形成体系

并整体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这样的高等教育生态

下,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特征、兴趣、

志向而选择不同学校,通过个人特长与学校定位相

匹配而得以有效发展,最后积聚起共同支撑强国建

设的巨大合力。因此,庞大的高等教育规模需要有

稳定的分类架构,高校分类发展是建设高质量高等

教育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以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支撑经济社会的高质量

发展

高等教育要发挥龙头作用,必须更加主动服务

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全方位满足经济社会整体性的

高质量发展需求。党和国家可以把高质量高等教育

体系建设作为宏观工作的实施抓手,各高等学校则

要在这个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的工作、

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以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国建设

当前,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际

格局的深度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

云涌,这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迁。我们需要思

考大时代、大变局背后的大逻辑。对我国而言,要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赢得国际竞争,关

键是科技创新,决定性因素是教育。以高质量高等

教育体系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可谓责任

重大、意义非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

习时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

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

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基础工程。”从这一定位来看,建设教育强

国的根本使命就是以高质量教育支撑“强国”发展,

通过促进教育与社会的融合,实现教育、社会共同

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

中的核心地位,高等教育责无旁贷,一流大学将成

为“国之重器”。

以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服务产业创新升级

与其他教育类型不同,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科

技、人才的结合点,与产业和科技创新都有着密切

联系。因此,以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服务经济社会

全局性的高质量发展,最直接的就是促进产业创新

升级。在这一方面,激发创新活力是工作开展的重

点和难点。

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上看,我国进入到了“以

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新阶段。在高质量发展阶段,

发展方式的转变、生产力的升级、社会产品质量的

提高等都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高等

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诉求。从经济社会发

展的全局上看,产品质量是基础,高等职业教育、

地方应用型高校、工程技术类高校与产品生产质量

的提高和稳定直接关联;社会健康运行是保障,人

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质量水平与社会体系的运转质量

关系密切;创新发展是牵引,从创新到产业落地是

一个完整的链条,任何环节都有创新,各层次类型

高校都要在这个链条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以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服务开辟发展新赛道

人类正在经历第四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四

轮科技革命形象地比喻就是“点—线—网—智”,

经过蒸汽机解决动力的“点”和电气化完成动力传

输的“线”,世界由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社会;经

过计算机发展而形成了“地球村”,来到了信息社会;

经历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主导的第四轮科技革命和产

业变革,原来的物理网络将开始具有智能灵动性,

人类因此开启数字空间而形成智能社会。第四轮科

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我国而言是重要的战略机遇。

数字时代将呈现出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通过

数字技术,人类构建出了新的认识世界的维度,且

这个空间因具有强大的生成式智能而“活”了起来,

里面的机器会像人一样去“思考”。这一切是未来

社会的基础性环境性因素,整个经济社会的形态为

之发生改变。

新赛道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体现。新赛道

不只发生在数字经济领域,但将以人工智能技术为

“头雁”。面对新赛道的开辟,高等教育具有新的

时代使命:创建新赛道和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新赛

道打造新的产业方向,技术创新的主体在企业,但

高校的科技力量强,要从帮助企业发展到把技术创

新当作自己的责任,在主体功能区建设、乡村振兴

战略等服务区域产业发展方面积极作为。自主知识

教育理论

第19页

15

体系提供理论支撑,涉及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

语体系,需要通晓古今中外,也要体现前瞻性和先

进性。

以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赛道不能空转,高新科技要真正地转化为现

实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仅出现在新赛道,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有可能产生出新质生产力。但

是,新质生产力总体是与创新联系在一起的。科技

创新发挥主导作用,包括科技成果直接成为生产力、

成为新赛道新领域的生产力等,本质是通过科技创

新驱动产业创新。

新质生产力以数字经济为代表,涵盖数字产业

化和产业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是其中的关键。其

他科学技术如量子科学、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等的

发展,以及社会科学的作用如组织、管理、服务等

活力的激发,也将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高等教育

在许多领域大有可为。

近年来,怀着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

强大责任心,以及对高质量发展的渴望,高等教育

一直在积极探索。如在“四新”建设、现代产业学

院和先进技术学院建设、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服

务主体功能区、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高等教

育有着许多具体的行动并产生了积极成效。这些工

作和探索,也都是全方面和体系性的。

以创新驱动实现高校科研的战略突破和全面开花

未来是以创新取胜的时代,在经济社会的形态

性变革中,传统产业的发展动能锐减,亟待创新积

聚新动能。国家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从根

本上说是源自对创新人才与成果的渴望。高等教育

的价值在于为创新提供人才和智力的有力支撑。

由思想到产品的全链条创新需求

创新是全方位的,从新思想到新产品的实现链

条看,第一步是科学发现,揭示出科学原理,这是

原创,在现代科学条件下基本由专业人员完成;第

二步是技术发明,依据科学原理发明出新技术,这

也是原创,技术创新以企业为主导;第三步是工程

应用,集成创造出复杂产品,在产业界主要由规模

以上企业实现;第四步是技术扩散,广泛应用于各

行各业,是市场驱动下的知识转化和企业技术革新;

第五步是批量生产,由各类生产型企业进行。以上

每一步,都有创新环节和关键点突破。

我国现实中已经存在的“理论型、工程型、应

用型、职业型”高校,与上述由原创思想到产品制

造的“科技 - 产业链”有着高度吻合的对应关系。

下一步,需要更理性化地引导高校分类发展,形成

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契合、促进、支撑经济社会

的高质量发展。

全局性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全链条创新的牵引和

全链条质量的保障。人才水平决定着创新的高度,

人才质量决定着产品生产质量和社会运行质量。高

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的关系最为密切,创新需要有

产品来呈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点是提高学生

的创新力和实现力。

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科学是战略重点

创新的核心地位由时代决定。在新的科技革命

和产业变革加速期,不创新就只能处于产业链和生

存链的中下端,就不可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

的需求。高等教育发展将面临以创新为牵引的整体

性变革。

工作实施的战略重点是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特

别是“卡脖子”技术。这可以通过针对性的有组织

科研来实现,因为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有具体的工作

的目标、有要解决的问题,适合于协作攻关的科研

模式。鉴于所针对问题的复杂性和任务的艰巨性,

需要相关高校集中优势特色学科的力量、协同产业

特别是龙头企业共同奋战,这需要有合作精神和牺

牲精神,涉及学术组织模式和评价机制的变革。需

要注意的是,不能把有组织科研模式泛化,否则将

不利于自由探索和科技创新。有所为有所不为,好

钢用在刀刃上,我们需要的是少而重要的攻坚克难

式的有组织科研。

工作布局的战略方向是加强基础科学建设。科

技革命时代创新的重大突破将是前所未有的,需要

以强大而有活力的基础学科作为支撑。这些创新不

能完全通过有组织科研来实现,但可以通过有组织

的工作部署来推进,如基础学科系列的“101 计划”,

以课程、教材、教师、实践项目等基础要素“小切口”

来带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重在营造出浓厚的学术

氛围,把基础打牢,鼓励学术探索。

从根本上说,学术氛围建设是长期性的和本质

性的。高等学校要建立使广大教师醉心于学术工作

的制度安排,激发体制活力,保障真正有创新力的

拔尖人才不断涌现。

教育理论

第20页

16

面向实际应用的技术创新全面开花

社会需要的是全链条创新,社会产品产出的每

一个环节点都会有创新需求。只有当各行各业各地

区都具备创新活力时,创新型国家才能有效形成。

各高等学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可充分利用区位科技优

势,在知识转化应用、技术推广服务、区域创新发

展、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革新中发挥自身在创

新链条中的应有作用。在这里,面向地级市域或县

域是地方高校工作开展的重点,因为它们有一定的

规模、集群和带动效应。例如乡村振兴以县域带动

比较有效,因为在县域可以形成地方产业、文化群

落,形成具有活力的生态系统。高等学校要主动面

向这些区域,把服务地方当作自己的科研责任,以

高校之力带动区域的发展。这就是地方高校作为“加

油站”“发动机”“社会中心”的思路,是科技革

命和产业变革的实现方式,应成为大学“新路”的

重要组成部分。

以评价改革开辟发展新赛道

时代在变化,学术模式面临着向自主创新模式

的转换。这也是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后发型国

家到一定阶段都要面对这一问题,如日本就曾经有

过由拿来主义、贸易立国、技术立国向科学技术立

国的国家战略调整。高等教育需要主动应变以适应

时代要求,这其中,教育评价要做好领航护航工作。

创新驱动发展时期,“五唯”成为抑制创新、阻碍

发展的顽瘴痼疾。伴随着科技革命加速演进,创新

对发展的核心作用越来越突出,教育发展的评价指

挥棒必须改变,要引导高等教育率先提高自主创新

能力,由跟踪模仿向创新牵引转变。

方向有了,如何实现成为关键。今年年初,

Sora 利用自然语言描述生成视频,带给人以震撼,

这将开启“产品为王”的创新时代。即科研成果既

不是以论文的形式也不是以实验结果的形式呈现,

而是直接以应用产品的方式呈现。成果一出来就是

生产力,就具有竞争力。

近几年,教育界探索多种方式破除“五唯”

顽瘴痼疾,学术成果评价向产品产出的标准转换,

有可能会成为一个突破口。因为以科技为基础创

造出产品,直接服务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直

接作用于新赛道的开拓。这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革的重要一环,是高等教育“四新”建设的重要

方向,也是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方向之一。

可以说,新学科助推新产业就是新赛道新动能的

重要体现。我们的科研、学术要切实为国家的发

展服务,以真正的创新产出评价替代工分量化评

价。当然,这并不是说论文不重要,而是“不唯”,

原创性的理论研究当然重要,我们要杜绝的是低

水平的“水货”论文。

国家需要创新产生的新动能真正带动科技生产

力的发展,这就要求衡量学术成果的标准更加丰富,

特别要体现高等教育的“四个服务”。学术成果评

价向产品产出的标准转换,将会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切实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

发展和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作者马陆亭:浙江

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

询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

大项目“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更好

结合研究”(编号:23ZDA059)的研究成果 █

教育理论

第21页

17

以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区域教育作为高质量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不仅体现在区域教育办学水平高、学校教育教

学质量优和不同学段教育的有效贯通衔接,更体现

在区域教育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支撑

和推动各区域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近年来,推动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和自觉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

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

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

务”。区域教育作为高质量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不仅体现在区域教育办学水平高、学校教育

教学质量优和不同学段教育的有效贯通衔接,更体

现在区域教育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支

撑和推动各区域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

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

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

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

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如何将高质量教育

体系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是加快建

设教育强国所必须关注的内容。

区域协调是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

区域教育是高质量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从一般意义上看,区域教育是某一行政区划的

教育。从更广泛的视角看,区域教育是特定经济区

域的教育,是同质性地区的教育,是具有共同社会

特征的人类社会聚集地的教育。从区域教育发展看,

区域教育既要以区域资源优势和社会经济水平为基

础,因地制宜发展教育,更要以区域教育发展水平

及特征为基础,增强区域之间的协同性、联动性,

提高区域教育发展的集聚效应和倍增效应。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在新发展阶段,协作发展成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的重要路径,是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

格局的关键基础。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增强教育

提供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生产要素的主动性,不断塑

造区域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如何有效推动区域平衡

发展,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由于我国区域间在

空间位置、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以每个“五年”(计划)规

划为统领,构建各发展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

略,形成了不同时期的区域发展战略理念、目标和

建设重点。目前,我国建成了“四大板块(东、中、

西、东北)+ 重大战略 + 主体功能区 + 特殊类型地区”

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系,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和要

素禀赋确定区域主体功能,促进区域协调、协同、

共同发展。从多年来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经验

看,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可促进相关要素流动,优化

配置,破解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教

育发展必须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这是区域

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特征。区域协调发展既为区

域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更对区域高质量

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人口素质看,教育可

提升区域人口知识技能水平,优化劳动力结构,加

速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要素的充分流动,

以教育推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建设的主动服务

供给。

以新理论引领区域教育协调发展

在当今时代,传统的教育发展模式已难以满足

日益复杂和多元的需求,我们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来

引领方向,激发创新活力,以实现区域教育的高质

量协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

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

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

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新质生产力以劳动

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

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区

域教育高质量教育体系不仅要围绕提高人口质量,

筑牢创新人才成长的教育链,更要推动教育链、人

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和联动发展,不

断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区域

教育理论

第22页

18

教育理论

协调发展就是以区域统筹、区域合作、区域互助、

区域利益补偿和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等为协调

机制,在不同区域间建立起共同奋斗、共同发展的

理念,协调是区域教育的内生特点。我国区域协调

发展的核心目标就是推进区域共同发展,围绕各区

域优势产业构建一个结构紧密、相互协调的产业结

构体系,最终实现各区域发挥其优势特征,区域之

间实现一体化发展。2023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

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国家基本公

共服务均等化。全面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是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提高一个层次,不仅要

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标准,而且要健全保障体系,

确保形成良好的区域教育生态。这就确保了各区域

良好协作的基础,各地要形成协作是高质量发展基

础的理念。

区域规划引领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区域规划要

重点考虑三个关键要素。一是常住学龄人口规模。

学龄人口规模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基础。近年来,

我国学龄人口呈现新态势,总和生育率下降。生育

率下降要求在规划区域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时充分考

虑现有学位供给存量与未来学龄人口学位需求之间

的动态平衡。二是区域学龄人口增减变动趋势特征。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仍处

于高速增长态势,其中乡城人口流动仍是城镇化发

展的主要动力。这对各地统筹规划学校建设提出了

新要求,意味着既要提供充足学位,又不能“一哄

而上”建设新学校,避免将来出现学校“一生”难

求的情况。三是构建高质量教育的标准。随着学校

办学条件的逐步改善,有些人口缩减明显、校舍开

始呈现富余的区域,可以探索推进提高班额设置标

准、生师比配置标准等,探索小班教学,适应新课

程改革需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高标准是高质量

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表现。

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加快教育强国建设

如何将区域协调发展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紧密

结合,是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必须关注的重点。

协同引领区域教育共建共治共享。从区域之间

的关系看,只有各区域之间发挥各自的结构性优势,

相互协同,才能促进生产要素的有效流动、提高要

素生产率,从而推进各区域的整体发展和共同富裕。

从国家区域空间功能看,国家要充分考虑区域特点,

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扶持政策,相关中央投资和中央

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继续向欠发达地区和特殊困难地

区倾斜,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有的区域要充分结合国家

重点经济区域政策优势,强化与邻近城市发展的衔

接配合,实现多层次、多方面的跨越式发展。比如,

国家重点经济区域对整个区域带和城市群发展的带

动作用。未来,如何进一步优化区域协作机制,成

为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同时,随着数字化及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的发展,

传统区域空间被改变,空间因素对教育的影响在变

化。教育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如何

将数据资源作为教育教学要素,共建共享这些要素,

并充分考虑对教学形态和教学关系的影响,是迫切

需要解决的命题。

促进教育、科技、人才要素的充分流动。党的

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

激发生产要素活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从要素

重组和区域协同的可行性角度看,区域教育要主动

应对,让要素充分流动起来,提升区域合作层次和

水平。以往区域合作,多是县域层面的协同,要在

区域合作中将教育转化为高级生产要素如科技、人

才等,提升区域合作层次和水平,建立多方面的共

享合作机制,打造区域人才和科技创新高地,确保

重组要素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从要素流动角度

看,欠发达地区或乡村地区人口向城镇流动,既可

提高城镇地区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提高从业者工

资收入,又可提高流出地人口的劳动生产率,从而

提高劳动收入水平。因此,要改变传统的要素观念,

让劳动力充分流动起来,促进科技创新。人才要流动,

教育文化素质是基础条件。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安雪慧系中国教

育科学研究院区域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本文

系该院中央级公益性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课题

“教育强国建设目标下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内涵、

任务与实施路径”[GYI2023003] 成果 █

第23页

19

教育理论

持续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

等教育。放眼全球,任何一个教育强国都是高等教

育强国。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

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

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

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

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日前,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怀进鹏在调研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语言大

学时指出,高等教育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充分发挥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龙头作用,持续提升

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切实回答好“强

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命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等教

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创新

实践的推动者,其支撑力、贡献力直接关系到高

质量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换而言之,高等教育强了,

经济社会发展就有坚固支撑,科技人才竞争就有

充足底气。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大力提升高等教

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持续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

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不仅关系到教育强国

建设,更是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

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筑牢高质量发展的人才

基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是要促进人的现

代化,而教育是培养时代新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的根本途径。高等教育的支撑力、贡献力,首先就

体现在培养适应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人,

培养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高等教

育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历史机

遇,优化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强化科教协同和

产教融合育人,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供给侧的结构性

改革。要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

保障机制改革,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有的

放矢地培养一大批支撑和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

略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素质技能人才。以确保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后继有人的使命感,源源不断

向现代化建设事业输送时代新人,塑造和壮大中国

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这是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

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功能最根本的体现。

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要抓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个中国式现代化

建设的关键,夯实国家强盛之基。新一轮科技革命

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围绕科技制高点和高端人才

的竞争空前激烈。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关键

核心技术重大突破,对科学知识的前瞻性、交叉性、

融合性、应用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是教育、

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集聚了一大批顶尖科学家、

学术骨干和富有活力的青年师生,拥有众多相互交

融的学科和一流科研创新平台,要立足国家需要,

以高水平、有组织的学科布局、科研攻关、科技成

果转化和创新人才培育为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高

等教育尤其是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

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应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

新,不断提升基础研究领域原始创新水平及解决关

键核心科学问题和“卡脖子”问题的能力,为实现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战略支撑。

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要增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使高等教育成为更

好适应、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快变量”。

高校作为服务社会的重要力量,要主动融入国家经

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培

养中应当主动超前谋划,充分彰显和发挥服务高质

量发展方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一方面要调整学科

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为区域发展提供急需的

人才支持。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尤其要扎根中国大地、

立足区域需求,着力解决人才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

的结构性矛盾,扎实培养学得好、用得上、留得住

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要紧紧围绕服务

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找到自身在服务区

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主动聚焦地

方战略布局,有效整合人才汇聚、科学研究、成果

转化等方面的资源和优势,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和社

会服务能力,努力为区域发展实现新突破贡献高校

智慧、提供高校方案。

来源:《中国教育报》 █

第24页

20

教育理论

改革为高校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

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

育。”“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

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高校作为教育、

科技、人才的重要交汇点,承担着为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支撑的重要使命。当前,

高校高质量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持续在改革

中破题,要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校院两级管理

体制机制优化,科技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办学治

校综合能力一体推进等重点方面深入推动改革,为

学校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四同三促”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在深度融

合中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是高校实现

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障。当前,高校要

围绕“一融双高”主线,构建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

融合机制,推进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

署、同推进、同考核,实现以理论武装促认识深化、

以组织健全促责任落实、以队伍建设促效能提升,

真正做到从顶层设计上布局、从具体工作上落实、

从监督反馈上强化,在机制闭环中推动党建和业务

工作合力下好高质量发展“一盘棋”。

党建引领,建强战斗堡垒。一是聚焦党和国家

重大任务,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建立服务重大任

务的“先锋队”。二是聚焦学校事业发展中需多部门

合力推进的堵点难点重点工作,着力发挥引领带动作

用,打通部门边界,汇集优势力量,建立集中攻坚克

难的“突击营”。三是聚焦国家、地方重大战略需求

和学校事业发展需求,持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和战斗力,建立保障事业发展的“钢铁连”。

立梁架柱,构建工作机制。一是构建交叉任职

机制,推动党政职能部门交叉任职,强化发展规划

统筹、优化智力资源配置、深化协同发展认识。二

是构建协同会商机制,强化横向沟通,落实各级党

政负责人沟通制度,畅通纵向下达,落实月度调度

会制度,确保决策事项逐级部署到位。三是构建双

述双进机制,每年对二级党组织书记和二级单位行

政负责人开展述职考核评议,党组织书记述党建工

作的同时述引领保障事业发展情况,行政负责人述

业务工作的同时述开展党建工作情况。四是构建考

核关联机制,加强机构和个人联动式考核评价,形

成“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把抓事业发展作为

第一要务”的重要导向。

深耕细作,落实重点项目。一是培育“标杆院

系”,推动各二级党组织结合业务特色不断深化“一

院一品”党建品牌,打造深度融合“试验田”。二

是培育“样板支部”,推动各党支部立足学科、部门、

专业特点实现“一支部一工作法”全覆盖,打造深

度融合“样板间”。三是培育“领头雁阵”,以“又

红又专”为目标,广泛培养“双带头人”,打造深

度融合“孵化器”。

务实见效,定制任务清单。校党委分别为二级

党组织和基层党支部定制深度融合任务清单,写清

规则、厘清任务,提升基层党组织落实党建与业务

工作深度融合机制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水平,

确保深度融合见实效、出成效、提质效。

“三化”赋能提升中台统筹调度能力

中台是从管理的角度,为更好地连接前台和后

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提质增效而构建的一种组

织架构。高校通过改革构建中台,统筹协调多个二

级单位的力量,在不增加编制资源的情况下,建立

聚焦学校具体业务领域的新型机构。通过定期统筹

调度,中台着力解决各部门接口不畅通、前台部门

权限不足等问题,能够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将聚集要素求增长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优配要素求增

长的内涵模式,在更高维度上推动高质量发展。

当前,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化、数字化、国际化

赋能,持续提升中台建设水平,加快形成并稳步运

行“转变资源配置方式—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建立

科学评价机制”这一良性闭环,赋能高质量发展。

以组织化赋能中台建设。一是要加强目标导向。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从抓紧抓实安

全稳定工作,深化内涵、特色、融合发展的层面,

充分认识组织化赋能的重要意义,深入思考“通过

组织化赋什么能”的命题,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

事的优势。二是要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架构、机制、

第25页

21

教育理论

阵地、项目等关键要素,推动组织化赋能不断具体

具象、落细落实、见行见效。三是要树立示范样板。

坚持系统布局、平台建设、资源共享,树立基于应

用场景的成果转化样板,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

指标体系,推动组织化赋能不断取得可视化、可量化、

可推广的典型成果。

以数字化赋能中台建设。一是要抓住主要矛盾。

梳理并破除阻碍提质增效的信息孤岛,加快建设全

校统一的数据中台,持续推进网上一站式服务平台

建设;善用校外优质数字资源,避免重复建设。二

是要坚持先立后破。明确机构、职责、人员、平台

等推动数字化赋能的关键要素,加强数据核算、整

理、报送工作,针对僵尸数据、陈旧制度、部门壁

垒开展专项清理。三是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数字

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防范重大风险,确保信息安全,

切忌一劳永逸的想法和不分主次、轻重缓急的做法。

以国际化赋能中台建设。一是要提升国际素养。

从人员、环境、课程等方面以精细化管理夯实在地

国际化基础,提升跨境国际化工作能力水平。二是

要拓展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化大科研装置的研

发及利用,着力推动国际化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和科

技成果转化,在国际化发展中积极推进教育、科技、

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三是要构建指标

体系。对标接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和发展思路,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首都发展重大需求,以国

际化视野和多元化思维,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

体系,量化学校国际化发展水平。

“三力”并进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锻造科技硬实力,是高校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

形成的直接路径;培育文化软实力,是高校内涵式

发展的必然选择;提升办学治校综合能力,是高校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必须扎实练

就的基本功。统筹“三力”并进,是高校促进政治

生态、创新生态“两态互育”,激发高质量发展内

生动力的关键举措。

锻造科技硬实力。一是要推动创新基础建设。

聚焦平台和人才两个创新基础,强化面向应用的基

础研究和高水平基础研究平台建设,着力打造高水

平人才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二是要增强创新

策源动力。坚持“四个面向”,聚力打造比较优势,

构建“一流学科引领、高峰学科林立、基础与特色

学科交叉支撑”的特色学科雁阵,聚焦关键核心技

术瓶颈,强化有组织科研,精准催生新质生产力,

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三是要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对照未来产业与战略性新

兴产业进行逐条梳理,制定并不断完善“产业技术

需求”和“学校服务产业潜力成果”两张清单,开

展有组织成果转化,持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

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四是要优化科技

创新政策。深化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及人事制度改革,

出台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先试政策,优化科研管理和

评价机制,营造高品质人才生态环境,有效激发创

新活力,推动高校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培育文化软实力。一是要坚持规划引领和统筹

协同。推动文化软实力建设与落实大学基本功能,

与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和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与

落实学校近中远期建设目标持续贯通;统筹协调校

内外人、地、事、物、组织等各类文化建设要素,

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二是要抓实重点工作和

校园风气。深度追寻校史根脉,积极拓展文化阵地,

持续壮大文化队伍,树立榜样文化力量;坚持“强

作风、优教风、严学风”一体推进,形成上下联动、

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设用好“五育并举”阵地,

夯实全链条育人基础。三是要构建评价体系和管理

制度。以明确的指标体系量化评价文化建设水平,

以完备的管理制度提升监管效能、强化风险意识、

守住文化底线。

提升办学治校综合能力。一是要坚持和加强党

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

领导,坚决把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贯穿办学治校全

过程、各方面,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

合作的工作机制,坚持和运用好学校领导班子定期

沟通制度、谈心谈话制度,推进“纪巡审”联动监督,

加强督查督办,确保“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落实落细。

二是要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完善以大学章程为统领

的制度体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深入推

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延伸,不断推进学

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是要完善学术治

理框架。建立健全以“教授治学”为主导,以学术

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

督导专家组等学术组织为载体的学术治理框架。四

是要充分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教

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共青团代表大会、

学生代表大会等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民主管理、民

主监督作用,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来源:《中国教育报》 █

第26页

22

教育理论

干好“老本行”: 行业特色大学高质量发展之路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

的“六个必须坚持”之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行业

特色大学要坚持“老本行”的特色发展之路,以特

色的教育来支撑特色经济发展。科学理解干好“老

本行”的深刻内涵,有助于更好推进行业特色大学

守正创新、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新征程,行业特色

大学要坚持“四个面向”,坚持守正创新,彰显特

色优势,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中展现担当和作为。

干好“老本行”是行业特色大学高质量发展的

必由之路

行业特色大学是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力

量,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发挥独特作用,

作出积极贡献。行业特色大学在发展进程中有着深

厚的行业文化底蕴,这是行业特色大学坚持围绕“老

本行”办学治校的精神之源、力量之源。

干好“老本行”是行业特色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行业特色大学在与行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注重把行

业的精神特质、作风形象等充分融入大学办学治校

过程。这种文化特质是高校与行业交融的产物。行

业特色大学以行业特色重点学科专业建设为基础,

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

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为行业提供支撑,并以学科为

依托、以需求为导向,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这些

都是行业特色大学“人无我有”的核心竞争力体现。

干好“老本行”是行业特色大学高质量发展的

战略选择。“双一流”建设的政策导向,突出了面

向需求、强化特色、注重产学研结合、培养一流人

才的要求,这为行业特色大学建设提供了争创一流

的历史契机。立足新时代,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

如何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是行业特色大学

需要直面的现实问题。行业特色大学要始终胸怀“国

之大者”,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立足自身办学特色,

不贪大求全,坚定不移干好“老本行”,这是实现

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准确理解把握干好“老本行”的重要内涵

干好“老本行”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发展,而

是坚持特色、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行业特色大学要

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发挥传统特色优

势学科的影响力,又注重赋予传统特色学科以新的

时代内涵,在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基础上积极发展

交叉学科,赋予传统特色学科新的生命力和新的生

长点。

干好“老本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行业

特色大学干好“老本行”,体现在人才培养全过程,

即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教育的主导作用;

体现在服务行业发展中,即组织契合行业发展需求

的科研团队人员参与服务,又在服务行业过程中培

养人;体现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即坚持面向学科需求、

行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高层次人才培育,促进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干好“老本行”要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

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和建

设成效。分类特色发展、内涵式发展是当前我国高

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高质量

发展。行业特色大学坚持干好“老本行”具有多维

评价标准。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坚持需求导向,

聚焦行业发展新需求;另一方面,又要积极为行业

发展供给核心技术,不断引领行业发展,实现行业

特色大学高质量发展与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同频共振。

行业特色大学干好“老本行”的实践要求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战胜前进道路上

的各种风险挑战,行业特色大学要把干好“老本行”

贯穿办学治校各领域、全过程。

一是在坚守中深化高质量发展。行业特色大学

要把坚守“老本行”作为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

科学制定战略发展规划、谋划阶段发展目标。行业

特色大学要始终坚持办好特色主干学科,打造“双

第27页

23

一流”学科,筑牢立校之基。行业特色大学可设立

高校发展规划战略咨询委员会,吸纳行业有关高端

人才,为学校战略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并对国家战

略需求、地方发展需求和行业企业现实需求进行及

时反馈,助力行业特色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双向互动、

行有所向。

二是在融入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行业特色大学

要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聚焦行业发展的痛点难点

堵点,以系统集成的原始创新成果服务国家战略和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鲜明的行业导向,积极

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行业特色大学可以通过联合

开展行业技术难题攻关、联合举办行业发展论坛、

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培养行业特色师资、促进毕业

生到行业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等方式,促进互联互通、

融合发展。

三是在共建中赋能高质量发展。行业特色大学

要主动寻求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部门的共建支

持,形成常态化共建共商机制,汇聚多方建设合力。

要推进共建机制有效落地,在政策、人才、资金、

行业资源和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行业特色大学系

统性支持,形成产学研协同发展长效机制,实现行

业特色大学在提升办学层次、做强优势特色学科、

提高科研水平、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高质量

发展,进而有效发挥其对行业发展的积极贡献。

四是在践行中优化高质量发展。行业特色大学

要积极践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

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使命。要深化人才培养模

式改革,紧密结合行业需求,在人才培养目标、学

科专业和课程体系设置、培养途径、质量评价方式

和条件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培养契合行业需求的人

才。要开展有组织科研,解决行业科技难题,加强

基础研究,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把对接行业

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作

为社会服务的要点。要加强文化传承和创新,根植

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发扬优良传统,

引领行业和社会发展。要创新机制,推进国际合作

交流,推动人才培养国际化,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国

际化,通过外派深造和引进国外智力方式,推动人

才交流合作,提升特色学科、特色大学建设水平。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汪俊斐,中国

计量大学计量测试与仪器学院党委书记、浙江省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计

量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本文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

总局课题“计量测试学科专业建设研究”成果 █

教育理论

第28页

24

深刻把握建设世界重要教育中心战略要求

2023 年 5 月 2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

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

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总书记

提出“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

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

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

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

关键因素,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同时也是

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

背景下,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重要抓手,是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推力,是实现中国

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

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

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我国

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

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已经具有

成为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

我们要以加快成为世界重要教育中心为抓手,承

担起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的战略使命,要将建设世

界重要教育中心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推进,充

分利用我国教育发展的规模和质量优势构建区域

教育开放高地,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提供人力

资本和文化软实力支撑。

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

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

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回

顾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历次科技革命,引发

了一系列产业变革,推动着大国兴衰、世界经济中

心转移和国际竞争格局调整。教育改革与人才流动

是实现科技革命重心在大国间转移的重要抓手,我

们要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

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

供人才支撑,同时要充分发挥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孵

化、驱动、辐射作用,汇聚和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

育资源和创新要素,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与科学

素养、扎实学科专业基础、开阔国际视野、较强创

新实践能力和强烈社会责任的拔尖创新人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提出的迫切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不

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

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

配”。一国教育的发展,既是提升国家实力和地位

的重要途径,也彰显着一国的国力与影响。在我国

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中心的过程中,中国教育

的发展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最好时期,我们要主动

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持续提

升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扩大中国教育在区域和全

球范围内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加快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

心,必须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的战

略目标、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教

育根本问题,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

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

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

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

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为核心功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不断扩大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

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

推动力,从历史来看,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的形成、

发展及其演变都是以开放为驱动,具有其独特规律

和特征。中国要建设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既有以往

世界教育中心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更具有新时

代中国特色。加快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建设必须坚持

和不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

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

创新要素,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大力推进“留

教育理论

第29页

25

学中国”品牌建设。我们要重视和加强对教育发展

的多样化价值与贡献、跨境与跨文化背景下多元化

评价指标、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及世

界教育中心发展理论等关键问题的研究,讲好中国

教育发展故事、传播中国教育发展经验。

加快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建设,是建设人类命运

共同体、发展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关键。人类命运共

同体理念主张和谐世界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

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

流。在这一理念下,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

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就要充分关注教育对人的进步

与发展的作用,超越西方中心论、尊重文化多样性,

超越科学主义、尊重人文主义,超越零和博弈、尊

重和谐共生。建设世界重要教育中心,是依托中国

放眼全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可以有效发挥中国教

育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诸多方面的优势,积极向全球

贡献中国教育智慧和中国教育解决方案,在世界范

围内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造福世界教育和世

界人民。这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践行,也是

进一步丰富和延展其理论内涵的有益探索。

高校要在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在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的过程中,高校

责无旁贷地应当发挥旗帜作用,当好排头兵。

纵观法国、德国、英国、美国等几大世界教育

中心,无一例外都具有发达且开放的高等教育体系,

各国代表性的高水平大学,是其世界教育中心地位

最显著、最集中和最生动的体现。当前,我国高等

教育的国际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高校参与全球

教育治理的能力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但建设世界重要教育中心是比教育国际化更加宏大

的历史使命和更加艰巨的时代责任,需要高等教育

持续改革创新。

高校应当强化使命担当,提升对接和服务国家

重大战略的能力,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职能积极与国家重大

改革对接,将高等教育同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

对接,在支撑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

高质量发展。高校应当持续提高开放治理能力,加

快构建高水平、法治化、国际化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治理体系,推进科

学合理、规范有序、多元多类、发展导向的评价体

系建设。高校应当充分发挥在对外开放中的桥头堡

作用,聚焦世界教育和全球发展的重大议题,积极

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教育解决方案,不断提高

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在世界教育

发展中的话语权。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黄宝印 秦冠英,

分别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北京市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

心副研究员 █

教育理论

第30页

26

中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

■职业教育一直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联系,

承担着经世利民、求是致用的历史重任

■我国职业教育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职业教

育传统,形成了现代自主创新发展职业教育体系,

努力培养数以千万“心是中国心,满怀中国情,充

满中国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

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任,为支撑国家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推进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保障民生

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

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明确了我国

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方向和要求,为谱写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指明了前进方向,具

有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为探索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注入了精神之源。职业

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最广泛,

从古代学徒制到近代学校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特

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

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深

化了对职业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走出了中国特色、

世界水平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形成了现代职业教

育体系,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

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

献了力量,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深刻认识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

重大意义

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

性、战略性支撑,关系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

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这就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教育事

业发展、强国富民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深刻把

握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特征,以科学的态度对

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以新的理论指导

新的实践,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职业教育前途

广阔、大有可为”的殷切期望真正落在实处。

职业教育定位于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

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肩负着优化教育结构、传承

技术技能、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重要职责,而且对促

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

有重要意义。职业教育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全面

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共建“一

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用不可替代,在促进

高质量充分就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中的作用不可

替代,在自主培养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方面的作

用不可替代。

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我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范式,适应国情、遵循规律、守

正创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办学;

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

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实践表明,紧跟经济社

会发展需求、服务产业升级,推进产教融合、校企

合作,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坚持扎根

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国情,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

是职业教育增强适应性的深厚土壤。落实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培养德技并修、手脑并用、终身发展的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

创新链有效衔接,是提高社会贡献度和认可度的根

本途径。

现代职业教育传承中华文明符合中国国情

中华文化史、文明史是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源泉,

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厚底蕴。从历史脉络看,

我国职业教育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职业教育传统,

形成了现代自主创新发展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了数

以千万“心是中国心,满怀中国情,充满中国味”

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古代职业教育,始于古代学徒制、艺徒制,兴

起于奴隶社会,发展于封建社会,是古代最为普遍、

受教育者人数最多、维持时间最长的技艺教育形式。

艺徒制以“言传身教”、“心传”为特色,注重现

职业教育

第31页

27

场学习,强调亲密师徒关系,通过世代畴官形式传承,

具有学用一致、手脑结合等优点。职业教育一直与

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联系,承担着经世利民、求是

致用的历史重任。

19 世纪中叶,为了“自强”、“求富”,一批

有识之士学习西方的学校制度,创建了福建船政学

堂等实业学校,标志着中国近代学校职业教育正式

诞生。实业学校的教育克服了古代学徒制存在的学

习周期长、教育效率低等不足。

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先后创立了数十所职

业教育性质的军工、通讯、医疗、农业等学校,训

练各种技术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中等职业教育得到大力发展,

为国家大规模建设培养急需实用人才,支撑起独立

的工业体系。

改革开放后,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

健全,为各行各业累计培养输送了 2 亿多名高素质

劳动者,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

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 70% 以上来自职业

院校毕业生。

进入新时代,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把

职业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创新更加突

出的位置,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学校 70%

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

贫一家”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见效最快的方式。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

促进就业创业的重任,为支撑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

级、推进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保障民生等方面

作出了突出贡献。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

和产业变革,紧盯产业链条、市场信号、技术前沿

和民生需求,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在促进

人口红利的释放和实现,推动先进技术和设备转化

为现实生产力,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保持强大韧

性提供了基础性保障和有生力量。职业教育坚持面

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紧跟产

业发展步伐,人才培养对岗位要求的适应性不断增

强。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岗位遍布高端产业和产业

高端,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年收入显著高于城乡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

由此可见,中国式职业教育注重学校、企业、

社会并举,育训并重,继承了传统学徒制的基因,

发展为中国特色学徒制;借鉴了国外学校职业教育

的经验,发展了学校职业教育;注重自主创新,形

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为推进中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把职业教育定位于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

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优势,把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相结合、发

展经济与服务民生相结合、教育与产业相结合,构

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体系,形成职业教育发

展的中国模式,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注入了强劲的

力量。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

加强社会建设”部分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

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2014 年 5 月 2 日,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开启了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初步形

成协调用人方、学习者、办学者等职业教育多元利

益相关者的制度框架,初步形成行业企业、社会力

量对于职业教育的公共参与制度,这些都为涉入“深

水区”的改革积累了足够的“正能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提出,“完善职业教育

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规

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19 年 1 月 24 日,国务

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

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

重要地位”,明确了 20 条重大改革举措。2021 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

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着力破除职业教

育改革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巩固职业教育

类型定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技能型社

会建设,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

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部分提出,“统筹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

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集

中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职业教育领域理

论创新、实践创新的成果,也为我们进一步推动理

论创新、实践创新提供了科学指引。

我们要善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职业教

育,职业教育自古有之,当前社会需要,未来前途

广阔;要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对待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

第32页

28

既要优化类型特色,又要跨界融通,既不能自我封

闭变成另类,又不能迷失方向,失去自我;要站在“两

个大局”的高度发展职业教育,支持中外职业教育

交流合作,加强互学互鉴、共建共享,着力发展中

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为促进世界经

济复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技能力量。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

创新永无止境。讲究逻辑就是要形成对职业教育发

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增强自信、提高能动性。通过

厚植文化底蕴、锻造工匠精神、精湛技艺专长,为

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心中有爱、眼中有人、肚中有货、

手中有艺”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构建形成技能型社会,

为国民“安居乐业”、“人人出彩”提供高质量职

业教育支撑。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曾天山系教育部

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

职业教育

第33页

29

“双师型”教师成长的三条路径

2022 年 10 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明确高等职

业院校教师申报各层级“双师型”教师应满足的标准和条件。基于此,2023 年 9 月,山东省教育厅印发《山

东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实施办法(试行)》,在满足 4 个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围绕教学能力、实

践能力、教研能力三个方面,对各层级“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提出了层层递进的量化标准。

新时代背景下,伴随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的发展,有关“双师型”教师成

长路径的研究再度成为热点。不可否认的是,在新标准导向下,研究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成长的路

径对“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强化主体责任,建立“规范—协同”的培育链路

2022 年 5 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法律条文形式明确了政府、行业、企业和院校

各个主体的责任。探索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成长路径是一项系统工作,高职院校作为责任主体,需要

将行业、企业和各级政府的力量协同统筹,这离不开高职院校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

明确各方需求。通过政策研究、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明确政府、企业、家长、学生对高职院校“双师型”

教师知识与技能等各方面的期待与要求。基于此,明确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发力点。

厘清角色定位。根据“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因校制宜,厘清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

应发挥的作用是什么,应取得哪些可量化的教育教学成果,应搭建怎样的发展阶梯,提供怎样的发展资源。

设定培育目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育必须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现实背景相结合,明确培

育目标和培育措施。通过院校排查、教师自查、学生评价等方式,明确“双师型”教师的技能提升点与能力

短板,设定符合实际的培育目标。

强化角色规范。师德师风永远是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此外,创新“双师型”教师评价机制,在规范前

提下鼓励教师全面自由发展。高职院校应当更加关注教师的创新能力、实践技能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表

现,激发“双师型”教师全面发展、自主成长的意识,自觉明确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激发“双师型”

教师在规范化制度下谋求个性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发挥双元作用,建立“互动—道同”的赋能链路

系统科学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应该由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和企业的“双师型”教师共同组成,

这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成长和人才培养都是效率最佳的选择。发挥校企双元作用,建立结构科学、

运转高效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需要校企双方的“双师型”教师在谋求道同的合作中,加强互动,

补齐各自的短板。

在双向互动中取长补短,谋求道同。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的进程中,高职院校专任“双师型”

教师和企业兼职“双师型”教师都存在各自的成长短板,这势必会影响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衔接。因此,

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在向企业学习实践技能的同时,应当为企业兼职的“双师型”教师提供一定

周期的培养培训,在掌握一定的职业教育教学的知识后,再进入高职院校指导实践教学。同样,高职院校专

任“双师型”教师也需要在具备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学习企业生产技术,掌握生产技能,具备基本

的实践教学能力。当然,双方在合作互补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对此

双方要有充分的准备。

在道同中寻求合作多元化,实现双向赋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育人职责不仅关系到千万学生的

职业教育

第34页

30

未来,也关系到国家的民生与经济发展,这要求双方合作不能局限于取长补短,更要拓展合作视野,提供源

源不断的发展能量。校企双方互相学习知识与技能是双方进一步合作、实现双向赋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

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快速迭代的背景,校企双方要在探索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和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双元合

作站点和常态化工作机制,促进研发成果转换、制定“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等方面寻求更多合作的可能,

做好“专业—职业”的衔接。在赋能的过程中,要实现合理分工与组织协调,反哺校企双方“双师型”教师

的专业成长,提升“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发挥高职院校适应和引领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作用。

增强自身技能,建立“技能—认同”的生长链路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试行)》对高职院校各层级“双师型”教师提出了较为明确、层

层递进的标准和要求。这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成长的重要依据。

无论哪个层次、哪个阶段的教师都应坚持修炼自身,在职业生涯中不断优化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秉承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准则,真正做到为人师表。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也不例外,在提升学生专

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结合专业和就业,培养学生的职业规范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双师型”教师要具备基本的教育学知识,熟悉职业教育规律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具备丰富的专业知

识和技能储备,以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熟知该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并能够将其融入实际的教育教

学活动。

紧跟时代步伐,掌握专业的前沿信息和技术,不断提升数字素养,强化自身技能,练就过硬本领,在扩

大学习深度的同时不断拓宽学习的广度,逐渐从适应专业教学方案过渡到设计教学方案,提升原创教学的准

确性和科学性,更好地适应和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高标准、高要求。

要在团队合作中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注重与学校教师的合作,而且要将目光

延伸到企业,延伸到具体的岗位、具体的工种,沉下身子走进工厂,沉浸式学习缄默知识,全面感知在完善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双师型”教师发展的短板和措施。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获得社会认同的基础是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关键是能够对接企业的职

业岗位需求,培养一批又一批真正能够走上工作岗位的基础技能人才,使他们能够在工作岗位上继续接受职

业教育。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高职院校的规范管理、行业企业的赋能支持和教

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

来源:《中国教师报》;作者郑 辰 张文娜,单位系山东省临沂职业学院 █

职业教育

第35页

31

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天津市“双高计划”建设纪实

在天津职业大学的“技术创新方法入门”课上,

有一个“创新引领创业”的案例令学生们非常自豪,

因为它来源于该校解决行业难题的实践。

2022 年,天津职业大学与行业领军企业联合共

建化工工艺与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瞄准水污染治

理行业的共性问题——工业含油污水处理难度大、

成本高展开技术攻关,开发出一种将污水转化成油

脂和清水两种有价值资源的资源化设备,实现了污

染零排放。开发的新产品为污水处理行业技术进步

提供了重要支撑,已经申请国家专利 7 项,授权 3

项并进行转化,产生经济效益 200 万元。

这一案例是天津市高职院校服务行业发展的一

个缩影。5 年来,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天津以

推进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为契机,深化国家现代

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努力打造新时代职

业教育改革发展领军者和新高地。全市 7 所“双高

计划”高职院校勇立潮头,先行先试,与区域经济、

行业发展同频共振。

专业布局调整,支撑区域产业发展

不断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和适应

性,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和人才支撑,既是

天津市“双高”院校的共识,也化为他们的实际行动。

撤销商务日语等 17 个专业,新增新能源汽车技

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等 16 个专业,专业调整幅度

达 28%……天津职业大学 5 年来在专业布局方面的

调整可谓大刀阔斧。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瞄准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和天津市“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重构七大专

业群。实施“增、调、警、退”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实现了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和精准对接。

按照“国家特色—市级重点—校级提升”三个步骤,

在专业群建设、课程体系、“双师型”教师创新团

队、优质教学资源、校内外实训基地五个维度分层

次打造七大专业群;发挥“双高”专业群头雁效应,

带动大数据技术、智慧商贸、造型艺术创意设计、

智能制造、数字传播 5 个市、校级特色专业群建设,

建设在线课程 1000 余门,新能源专业群牵头建成全

国新能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模具专业群建成中

国轻工业精密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了体制

机制改革领先、三全育人特色鲜明、人才培养对接

高端、技术服务成效显著的“双高”专业群建设新

格局。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紧紧围绕京津冀地区产业结

构优化升级战略的需要,将原物流管理、汽车运用

技术、轨道交通、机械制造、交通建设和交通服务

六大专业群转型升级为现代物流管理、新能源汽车

技术、智能交通装备、交通服务、交通建设、交通

数字经济等六大专业群,激发专业集群建设新动能。

立足服务天津市重点产业链智能化升级,新增供应

链运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两个新专业;依托数字

经济产教联合体、全国智能供应链行业产教融合共

同体建设,新增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两个五年

一贯制专业。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引进德国独立制表人来

校任教,翻译与吸收德国制表匠“双元”教学标准

和瑞士、德国制表工具书,将学徒制培养目标升级

为培养掌握国际标准的高端制表匠,培养对象从“专

科层次一个专业”拓展为对接钟表产业链的“专本

两个层次三个专业方向”。

专业布局的调整为高职院校发展带来空前活

力,也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支撑行业产业更迭输

送了大批基本功扎实、技术技能精湛、了解行业发

展的高水平技能人才。

全方位出击,助力行业产业升级

助力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行业产业升级,

是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课题。天津市推进“双高计划”

建设的进程中,各院校积极探索新路径、不断突破

新难题,写下一页又一页助力产业升级的新篇章。

职业教育

第36页

32

2021 年,全国首个设在高职院校的“国字号”

研究中心——“中国轻工业精密模具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落户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

造专业群依托该中心开展实践教学和科技服务,为

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8 个项目攻克企业高端技

术难题,2 个项目填补国家空白,获得模具行业最

高奖“精模奖”一等奖、三等奖各 1 项,为企业创

造经济价值 3775 万元。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牵头开发卫生健康技术

标准和新职业标准,制定公众心肺复苏技术标准和

规范,牵头组织天津市全部 267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和 2400 多个家庭医生团队开展培训。建成首个天

津市全科临床技能实训基地和基层卫生健康培训与

管理平台,新建天津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基地 34 个,

5 年来培训 80 万人次,是“双高计划”前的 5 倍。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首批市域

产教联合体牵头院校,“揭榜挂帅”承建天津产教

融合智慧云平台。学校打造产教大数据中心、智慧

云平台、应用及服务集群矩阵,为产教融合各方主

体搭建信息共享、供需对接、成果转化、决策治理

的信息高速网。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天津南港工业区发

展规划,建立系统化人才培养体系和多层次人员培

训考核标准。与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共建安全培训

学院,完成定制化培训资源和方案 25 套,京津冀

622 名职工获取学历证书。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牵头成立全国智能供应链产

教融合共同体和天津市东疆综合保税区数字经济产

教联合体, 携手中车四方所等大型企业开展现场

工程师培养项目;与 50余家企业完成 72项专利创新,

为企业提供 63 项技术服务,年社会培训 3 万余人次。

各院校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中试车间”作

用,坚持服务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打造技术

服务(协同)中心 22 个,为 767 家中小微企业解决

生产实际难题,累计到账技术服务经费 1.83 亿元,

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 4.7 亿元。获得各类专利授

权 683 项,其中发明专利 132 项。

围绕重点领域,推进多类型社会服务

采访中《中国教育报》记者了解到,5 年来,

天津市“双高”院校围绕重点领域开展了多类型社

会服务,从各方面推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天津职业大学致力于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等重大国家战略,研制《和田职教园区规划方案》,

为新疆和田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绘制了蓝图;

将学校先进的办学模式整体复制到和田职业技术学

院,助其高质量发展;在西部地区建设多个职业教

育师资培训基地,组团派出教师深入新疆和田、云

南红河等地区开展师资培训;发挥职教集团和联盟

牵头单位优势,积极联系合作企业接收西部地区学

生到津实习就业。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协助市卫健委推进东西

部扶贫援甘援藏援疆“村村好”基层健康帮扶工程,

按照“编撰一本书、讲好一堂课、构建一张网”工

作思路,建设培训资源数百个,惠及 42 个对口帮扶

县近万个村卫生室。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全国绿色石化行

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开展“三证 +实践技能型”培训,

为企业培训员工 1 万余人次。建立农村社区服务站

15 家,普及生态文明教育,实施分层化科普培训 1.2

万人次。

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天津交通职

业学院与青龙满族自治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合作建

立“天津交通职业学院青龙分校”,指导分校教师

建设汽车专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在线精品课程和校

企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项目;以电商实战为载

体,组建跨专业校企联合专家项目团队,开展农产

品直播助农项目,入选乡村振兴电商人才培养示范

基地暨村村播工程示范校。

在教育部大力支持和天津市教育部门全面部署

下,一幅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支撑行业产

业升级、为全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壮丽画卷正在徐

徐展开。

来源:《中国教育报》 █

职业教育

第37页

33

扛起“走在前、做示范”责任使命

——江苏“双高计划”建设蹚出新路再领跑

走进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制造工程中心,

犹如置身一座现代化智能工厂,几条智能制造生产

线有条不紊地运行。除了生产,这里还承担着项目

式教学、科研和技术创新任务。“在‘双高计划’

指引下,学校横向科研项目到账资金和合同金额持

续增长,这两年累计到账经费 7000 余万元,校企合

作合同额超 1 亿元。”该校党委书记龚方红介绍说。

江苏有 20 所高职院校入选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

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总量居全国第一,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产教研深度融合的做法就是其中

一个缩影。“全省职业教育始终坚持服务国家和省

战略需求,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创新科教融汇,打

造现代职教体系样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走在前、

做示范’贡献教育力量。”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曹

玉梅表示,江苏将“双高计划”作为高等职业教育

发展的龙头工程,不断提升职业教育质量、适应性

和吸引力,产生了一批标志性成果,有效服务了新

质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全省职业教育面貌

发生了重大改变。

聚力协同创新扎实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苏锡常都市圈是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最紧密

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苏州提出加快构建由 10 个重

点产业集群和 30 条重点产业链组成的“1030”产业

体系,在苏“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以此为依据不断

布局发展方向。“我们面向苏州重点发展的航空航

天和医疗器械细分领域,与世界顶尖精密加工企业

共同投入建设了应用技术中心,帮助苏州中小型企

业解决精密加工难题。”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

长马延文介绍说,校企深度合作带动苏州精密加工

上下游近 10 个产业,创造经济价值超 5 亿元。

从“双高计划”建设之初,江苏就高位布局,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

育办学机制,推动建设单位抓住区域现代产业集群

转型升级机遇,打造出一批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

全省还专门成立了 11 个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

增强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2019 年,江

苏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地方性法

规——《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在

校企合作工作机制、组织保障、激励举措等方面推

陈出新,极大地激发了企业更深入地参与到职业学

校实习实训、师资培育、课程设计、教材开发中。

据统计,在各方力量支持下,江苏各“双高计划”

建设单位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 159 个、建

设区域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 61 个、牵头省级市

域产教联合体 14个、成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54个。

近三年,各单位累计专利转化 4100 项,横向技术服

务与培训到账 35.72 亿元、社会培训 1384 万人日,

有力服务了支柱产业发展和中小微企业技术研发与

产品升级,为全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大

支撑。

聚力五金建设扎实培养新时代工匠人才

前不久,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新沂市委、

市政府共建新沂学院,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我们将学院建在产业区,专业开在企业中,课程

设在产线上,紧紧跟上化工产业发展步伐。”该校

校长鲍桂楠告诉记者,近几年,学校围绕企业技能

人才需求而“转”,培养了多批新型学徒制员工,

在助力政府留住技能人才、帮助企业培养适配型员

工、推动技术工人技能水平提升发挥重要的作用。

发展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大国工匠、能

工巧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江苏在“双高计划”

建设中立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以加强“金专业、

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五金”建设为基础,

持续推进“三教”改革攻坚行动,全省职业教育人

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各“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

展需求,推动职业院校优化专业布局。据统计,20

所建设单位共设有 1468 个专业点,覆盖全部 19 个

职业教育

第38页

34

专业大类,对接服务全省国民经济各个行业领域。

“近年来,我们抓住人工智能的飞速上升期,

用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发展,构建人工智能专业集群,

并把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开到每个学院、每个专业。”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田敏介绍说。

“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会遇到难以理解的瓶颈问

题,而如果直接到一线操作设备也会存在安全问题,

数字孪生技术就成了突破点。”据常州信息职业技

术学院智能装备学院副院长宋志国介绍,学校通过

数字孪生技术,在虚拟环境中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学

习任务,提升数字化能力。

在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学校高质量打造全

时域、全空域智慧化学习环境。“我们现在普遍是

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该校动物医学院教师

刘莉介绍说,学校的课堂上如今有校企共同开发新

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还有配套开发的教学

视频、音频、动画等信息化资源,“教材内容的动

态更新,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聚力协作共赢扎实推进职业院校雁阵齐飞

校与校之间没有围墙,基础设施、场馆设备、

实训基地等硬件资源全部开放共享——作为全国知

名的“职教名城”,这种“零距离”高等职业教育

集约化发展的独特模式已在常州科教城坚持了近 20

年。最近几年,在这座“职教名城”内,常州机电

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

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又共建了现代工业中心,开创

“共享工厂 + 技术超市”平台建设新模式。

“现代工业中心聚焦当地智能制造产业和新能

源之都建设,紧扣‘智改数转’网联新需求,成倍

放大了职业教育联合发展的集约效应。”常州机电

职业技术学院校长许朝山介绍说。目前中心已成为

全国首家能“自主运行、自我造血、自负盈亏”的

区域综合性共享实训基地。

头雁领航、群雁齐飞,是江苏推进“双高计划”

建设的核心理念之一。江苏真正把“双高计划”作

为驱动全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创

新机制、创造条件发挥“双高计划”建设的巨大带

动作用,着力打造江苏职教高峰,可以说,当前各

单位梯次明显、争先进位的良性竞争生态已经显现。

“雁阵”发展模式不仅放大了专业建设与社会

服务的效益,避免了恶性竞争与资源浪费,还进一

步向中职学校延伸、向全国延伸,大幅提升了江苏

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据统计,全省职业院校牵

头组建了 57 个以行业为纽带的省级以上职业教育集

团,300 多所职业院校“集群式”发展。

江苏还充分发挥先行示范作用,对口支援西

部发展。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经贸职业

技术学院等 38 所高职院校与伊犁州职业院校、江

苏 20 余所高职院校与克州职业院校以“校包系”

的模式开展支援合作,6 所江苏重点职业院校“组

团式”支援拉萨市,9 所高职院校重点支持青海

职业院校。

5 年来,20 所“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与近 150

个境外院校、企业签署合作协议,累计招收海外留

学生超过 1 万人,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走出去”

试点项目学校、经世国际学院、中文工坊等项目 19

个,铸就了江苏对外交流“职教出海”新品牌。

“下一步,我们将把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建设改革,推动形成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良性互动、

职业学校与支柱产业共生共长、产教深度融合长效

运行、校企协同育人成效显著的新局面。”曹玉梅

表示,江苏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实实在在地把

职业教育搞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

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的殷殷嘱托,继续强化“双

高计划”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

应性和贡献度,为推动全国发展世界一流的职业教

育作出新贡献。

来源:《中国教育报》 █

职业教育

第39页

35

本科新增专业,呈现哪些新特点

今年高考前,教育部公布的 2023 年度普通高等

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共新增备案专

业点 1456 个、审批专业点 217 个,调整学位授予门

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 46 个。其中,增设本科新专业

24 种,2024 年起可进行高考招生。新增设专业体现

了哪些新特点?将为考生提供怎样的选择?高校招

生大幕即将开启,让我们与考生、家长共同关注。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选择什么专业

与考生未来的职业规划乃至人生道路息息相关,因

此,每年的本科专业调整受到考生、家长高度关注。

教育部公布的消息显示,今年将有新增设的 24

种本科专业进行高考招生。智能视觉工程、智能海

洋装备、健康科学与技术……专家分析,这些“含

智率”高、类型丰富的新专业,具有“服务国家战

略、瞄准区域需求、强化交叉融合、突出就业导向”

四大特点。

新增专业一头连着产业,一头连着就业。对于

广大学子而言,选择了新的专业,就是选择了新的

跑道,选择了一片“蓝海”。为了让学生与家长对

新专业有更为细致的了解、作出更好的判断,《光

明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强化交叉融合发展前沿科技

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

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深化学科交叉融合、聚焦前沿

科技发展,是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优化改革的重

要内容。本次新增专业中,材料智能技术、软物质

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材料等专业鲜明体现了这一

特点。

谈到新增的材料智能技术专业,北京科技大学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班晓娟表示,这一学科

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研究方法的创新。“这种研究方

法旨在推动新材料研发从传统的‘经验试错’模式

向‘数字化、智能化’新模式转变。”班晓娟说,“材

料智能技术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如材料科学与工

程、人工智能、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紧密相连,

与这些学科共享基础理论和技术应用。但它也与这

些学科有明显区别。例如,不同于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侧重于传统的材料特性研究和应用开发,材料

智能技术学科更注重技术的交叉融合,将计算模型、

数据分析和智能化技术融入材料研发过程中。”

今年,华南理工大学将增设软物质科学与工程

专业。为什么要开设这个新专业?华南理工大学前

沿软物质学院副院长王林格表示:“从国家层面来说,

软物质科学与工程涉及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

航空航天等我国当前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领域及

产业。开设这一专业,培养这方面的高端人才,是

解决我国相关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必由之路,

也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从区域层面来说,粤港

澳大湾区重点发展的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半导体集

成电路、电动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也都需要软物质科学与工程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关注文化艺术做强特色专业

服务文化强国建设、做强人文艺术学科,这是

此次新设专业的又一鲜明特点,而开设这些专业的

高校也有着深厚的学科实力。

中国人民大学增设的中国古典学专业,与已有

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同属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只

两字之差,区别何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杨

庆中介绍,中国古典学以中国古代经典为主要的教

学和研究主体,旨在培养精通并能够传承中国古代

语言文字和古代经典,善于从大人文视角研究古代

中国的学生。“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中国古典学的重

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服务于中国古典学学习的基础

性课程。传统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校雠学的

版本、目录、校勘,都是研治经典的基础和方法。

但在近现代学科分化之后,这些知识作为相关院系

的二级学科,成了专门研究的对象,造成了方法与

服务对象之间的割裂。设置中国古典学专业就是试

图避免这一现象,从而打造能够整体呈现中国古典

知识体系的新专业。”杨庆中说。

“入乎‘小学’,参稽‘汉学’,出乎‘大学’,

结穴于‘第二个结合’,这是中国古典学专业设置

职业教育

第40页

36

的核心理路。”杨庆中说,“入乎‘小学’,就是

打好小学即文字学、文献学、语文学(边疆少数民

族语言)的基础。参稽‘汉学’,就是吸收国外中

国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理念、研究成果。出乎‘大

学’中的‘大学’,主要是指经典学,除传统的经学、

子学外还包括历史、文学等方面的典籍。结穴于‘第

二个结合’,就是呼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梳理根脉,

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服务。”

哈尔滨体育学院增设的冰雪舞蹈表演专业,一

方面与当地的冰雪地域特色呼应,一方面与传承和

创新冰雪文化艺术紧密相关。根据学校规划,该专

业对标国省一流本科专业要求,旨在为冰雪演艺剧

团、俱乐部、冰雪赛事、教辅行业等机构培养应用

型人才,为促进冰雪经济创新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护航生命健康添彩幸福生活

直指人民生命健康的健康科学与技术专业,同

样引人关注。

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王景川

表示,健康科学与技术专业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的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培养引领人类未来

健康科技创新的战略型领军人才。“该专业面向人

类健康全生命周期,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

现实技术与生物信息、基因技术、预防医学、运动

转化医学等知识内容的交叉融合,研究生物遗传因

素、环境因素、卫生因素等对居民健康预期寿命的

影响规律等。”王景川介绍。

随着老年人口健康压力逐渐增大,体育康养专

业在积极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

长的健康服务需求背景下应运而生。广州体育学院

科学技术部主任、体育康养专业负责人朱琳说:“体

育康养专业的设立不仅体现了国家战略需求,也体

现了区域需求。2021 年,广州市 60 岁及以上户籍

人口为 184.82 万人。保守估计,广州市共需要相关

人员约 18 万名。”朱琳介绍,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加

入了老年护理学、老年医学概论、老年心理学、老

年健康服务与管理等针对性课程,与教育学、医学

主干课程相互融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专

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此次新增设专业甫一公布,“香气四溢”的咖

啡科学与技术便引发高度关注。

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院长杨学虎介绍,

中国是咖啡生产、消费大国之一,云南又是咖啡大省。

数据显示,云南的咖啡种植面积、产量、农业产值

均占全国 98% 以上。“在消费量大、产业量大但人

才稀缺的背景下,云南农业大学咖啡科学与技术专

业的设立正逢其时。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咖啡新

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工程设计能

力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将在咖啡行业及相关领域从

事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质量检测与品

质控制等工作,让高品质咖啡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一

份幸福感。”

来源:《光明日报》 █

职业教育

第41页

37

协同创新推动京津冀职教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在京津冀地区考察调研,就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推动三

地协同发展给出关键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

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职业教育是京津冀协同发

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十周年之际,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河北省教育厅联合发布《关于成立京津冀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园区的通知》,提出按照“改革先行、聚合创新、

协同发展”的理念,构建央地互动、区域联动协同平台,以教育协同创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迈向更高

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近几年,京津冀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上呈现多样化发展的特征,开展了职业教育联盟、实践

创新中心以及职业教育协同工作载体的合作。总体而言,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经历了启动、倡导、试验、规

模发展、全面发展、内涵建设等阶段。目前,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开始了战略实施、攻坚发展。因此,

如何加速推动京津冀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推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体化,是当前职业教育领

域需要给予重点关注和有效解决的一个问题。

完善协同发展顶层机制,推动实现互鉴、互联、互信

京津冀三地职业教育发展各具特色和优势,应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和长板,加强顶层设计,把区域经济

和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统筹规划,以机制创新促进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综合运用职业教育宏观政策引

导作用。

一是天津、河北可借鉴北京充分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构

建立足本省市城市功能定位、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领域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北京、河北可充分借鉴天

津在以职教集团为主体推进跨区域校企融合发展中的经验,提升校企协同育人的深度和广度。

二是鼓励京津冀三地在政府推动和参与下,优化专业设置,解决专业同质化问题,推动三地在课程开发、

教学组织实施、实习实训等环节进行充分沟通,以提升三地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推动建立互信机制。互信是京津冀三地政府、职业院校、企业协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例如,推动

三地职业院校之间实现学分互认、资格证书衔接、顶岗实习成绩转移等政策。

探究互相引进、激励、共建机制,推动优质职教资源共享

一是积极鼓励三地优质师资、先进教学设备、实践基地等优质资源同时向三地开放,推动三地在产教融

合、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等方面实现跨地区协同育人,例如,建立师资培训、实习基地培训、学校教学管

理岗位教师挂职交流等长效发展交流机制,推动实现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共享。

二是对于本省市产业发展需求中,开设专业无法满足招生需求、培养需求的职业院校,可以有计划地扩

大其他省份招生规模,或是从全局战略性规划跨省市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在不同行业、部门之间进行资

源调整、优势互补,使职业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提高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以解决产业刚性

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不足的问题。

三是制定合理有效的职业教育资源共享长效激励机制,对三地资源共享中发挥作用、贡献较大的职业院

校,从财政支持、企业税收减免、招生名额增加等方面给予鼓励和优惠政策。

推动职业院校联合办学、跨校区建设,走向纵深合作发展

职业教育

第42页

38

一是进一步细化京津冀地区职业院校联合办学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合作育人机制,推动三地联合办学

落到实处,推动三地职业院校联合办学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是发展跨地区、跨院校特色专业群。充分了解京津冀三地特色发展专业,重点打造区域内特色专业群,

例如,以高职、中职、职教集团、本科院校为依托,共同打造具有区域经济结构特点的专业群。

三是拓展实习、实训、实践基地功能,以优质项目为核心,重点打造京津冀地区职业教育合作育人项目

群,利用跨区域大数据资源,建立共享平台,提升项目群育人功能和成效。

四是细化跨校区、跨省域联合办学机制,打造“一校多区”新型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职业教育、科技

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共享和互联办学模式,创新构建京津冀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新格局。

共建职教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健全完善督导机制

一是针对京津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评价的差异性,将现有高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整合,共同建立适合三

地职业院校协同发展的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质量评价推动三地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是鼓励京津冀三地职业院校建立自查、自纠、自省机制,重视三地协同发展整体绩效考核,推动三地

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向多元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三是重视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管理和跟踪测评体系的建立。京津冀三地共同合作开发数字化教学质量跟

踪、测评平台,及时了解三地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人才培养成效和学生满意度等情况。

四是重点构建三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代职业教育评价机制,以评价推动三地产业、行业、职业学校

融合发展走向深处,推动三地职业院校类型发展、特色发展。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李薪茹单位系北京教育督导评估院 █

职业教育

第43页

39

安康学院:深化教改 培养应用型英语师范人才

安康学院扎根秦巴山区,确立了“服务基础教

育、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

学方向,坚定走地方化、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道

路,发挥师范教育办学特色,强化教学中心地位,

积极探索师范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办学质量、

办学声誉和社会满意度全面显著提升。近年来,安

康学院结合办学实际,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在广泛调研人才市场需求、充分吸纳兄弟院校师范

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深化

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内容研究、优化整合教学资源,

夯实实践育人举措,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取

得了良好成效。

加强政策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

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

行)》,结合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办学宗

旨,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深入人才市

场调研,及时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校地校校合作,

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邀请教育

行业、高校专家参与,修订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做好师范生培养顶层设计,使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基于此,英语专业先后获批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综

改专业、一流专业,进入学校第二批师范专业二级

认证行列,完成与师范专业认证要求相符的新版人

才培养方案,获批“安康学院英语专业能力标准建

设与专业能力测试研究”等 5 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发表《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

题与对策》《新时代地方高校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

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范生毕业

论文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以英语专业为例》

《地方高校师范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思政的实践与

探索——以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课程为例》等 5 篇

论文,《情怀涵养 六双协同 双向贯通——山区乡

村教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英语专业应用型人

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理念引领、实践为要、

能力聚焦、知行合一”的地方高校师范生人才培养

体系建设与实践》《地方本科高校英语师范专业“五

位一体”毕业论文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 4 项省级、

校级教学成果奖。

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聘请中小学一线教

学骨干参与课程建设,构建校内外专兼结合的师资

共同体,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改革教学模式、教学

方法、考核方式,多维度形成一批教改示范课、“双师”

课、混改课、考改课等,紧密对接基础教育教师岗

位需要,为应用型英语师范生培养奠定基础。近年来,

形成了英语师范生“双导师制”和 4 门“双师”课

程;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采用线上资源,构建

线上课程和混合课程,建成学校首批省级教师教育

类在线开放课程 1 门,“英语学科教学论”“中小

学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2 门课程获评省级线上精

品课程并在中国大学慕课和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运行

多期,成效良好;教师主持完成校级教改示范课 6门、

混改课程 4 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2 门;积极改革

课程考核方式,以产出为导向,以能力考核为核心,

10 余门课程参与考核方式改革,助力师范生应用能

力培养。

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加强专业教材资源建设

学校英语专业聚焦应用型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目

标,加强教学内容的研究、优化与整合,鼓励教师

积极参与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校本教材建设,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选用优秀规划教材,组建

团队自编一批应用性与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教材。近

年来,本专业教师先后编写出版《英语专业导论》

(第 1 版、第 2 版)、《实用中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

(第 1 版、第 2 版)、《英语师范生学习导论》、《英

语写作基础教程》、《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教程》、

《大学生英语实训指导教程》、《中学英语跨文化

交际导论》和《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教程》10 部专

业教材,获得陕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2 项、

校级教材成果二等奖 1 项。

他山之石

第44页

40

夯实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实践教学育人模式

英语专业强化校地合作,聚焦学生教育教学能

力,创新教师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在全校率先开设“卓

越英语教师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汉语言

文学、数学、小学教育等其他多个师范专业成立“卓

越教师实验班”,改革传统师范生实践育人模式;

结合师范生教师职业方向,积极探索替代师范生毕

业论文的其他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式,制定《英

语师范生毕业论文改革实施方案》,持续开展毕业

论文模式改革;围绕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

增强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狠抓师范生教师职业能

力训练,以赛促学,定期举办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

先后有近百名学生在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

能大赛、“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

大赛、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陕西高等学校师范生

教育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

校地共建教育实习基地加强人才培养保障

教育实习是合格中学英语教师培养的重要实践

环节,教育实习实训基地是培养合格中学英语教师

的重要教学条件保障。优质的教育实习实训基地更

是地方高校的重要办学资源。学校先后与安康市汉

滨高级中学、汉滨区五里九年制学校、汉滨高级中

学西校区、汉滨区建民初级中学等合作,签订专业

共建协议,为英语专业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搭建良

好平台。近年来,依托校外教育实习基地,先后派

出近千人次学生开展校外教育见习、实习、研习等

实践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校校协同开展教育研究共同服务基础教育

高校和中学联合开展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已成为

应用型地方高校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

安康学院审时度势,抓住学校转型发展机遇,积极

和本市地方中小学与教学研究部门合作,开展基础

外语教育教学研究,共同服务地方外语基础教育。

联合安康市中小学英语教师成功申报 4 项省级教育

科学规划课题、5 项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与安

康市中小学英语教师共同编写出版了《实用中小学

英语教学法教程》《中学英语跨文化交际导论》《班

主任工作技能训练教程》等教师教育类教材。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改革实践,安康学院英语

专业在人才培养理念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化、课程与

教材资源建设、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

良好成效,培养了一批英语语言基础扎实、教师

职业能力过硬的应用型中学英语教师,得到了社

会用人单位好评,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作出了

积极贡献,彰显了学校师范教育办学特色和服务

基础教育的办学理念。

来源:《中国教育报》;本文系陕西省哲学

社会科学研究专项 2024 年度“国际传播能力建

设”重点研究项目“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本科

高校英语专业师范生培养模式探究”[项目编号

2024HZ0833]的研究成果 █

他山之石

第45页

41

岭南师范学院:“三成四化”筑峰工程促进基教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师范教育历史的本科院校,

岭南师范学院一直致力于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粤西地区乃

至广东的教育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近年来,学

校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决策部

署,全面落实广东省关于推动基础教育深化改革高

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全面实施“三成四化”筑峰

工程,力求在理论、机制、内容与成效等方面为基

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本文系广东省教

育部门 2023 年度新师范建设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

展研究与实践项目“人工智能助推教师发展研究与

实践”阶段性成果

深入贯彻国家决策部署,制定高质量发展帮扶

方案

成立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挂帅的赋能基础教

育高质量发展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在广东省率

先成立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院,重点推进帮扶

工作,为服务基础教育提供智库支持。以提供高质

量高水平的基础教育服务为奋斗目标,立足于学校

多年教育文化积淀之精髓,将高质量发展理念贯穿

于帮扶工作始终,发挥师范教育优势,主动与中小

学建立连接,制定和完善高校与地方基础教育协同

联动政策,深化校地合作,打造帮扶品牌。通过与

湛江、茂名两地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研究单位及中

小学校等进行深入交流,提出“三成四化”的基础

教育高质量帮扶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校长教师成名

家、课程改革成精品、特殊教育成标杆、海岛教育

信息化、紧缺师资均衡化、教育监测智慧化、课后

服务科学化等,形成助推地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的“岭师模式”。

健全帮扶机制,构建常态化合作格局

学校与地方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及中小学等教

育主体构建多层次、广联动、深合作、多主体的合

作格局,建立常态化、高效率的校地合作协调机制,

签订合作框架,规范合作流程,加强项目管理,创

新工作方法,明确任务举措、时间表和路线图,优

化资源配置,落实帮扶内容。学校与湛江市签订了

“一镇一岛一校”帮扶模式,即学校与廉江安铺镇、

坡头南三岛全方位合作,各二级学院至少与一所中

小学校签订帮扶协议,实现由点到面全覆盖。以“三

成四化”筑峰工程为抓手与 100 多所中小学校建立

了教育帮扶关系,通过派遣学校教师到中小学担任

学校领导和指导教师、开展教学研讨、组织师资培

训等方式,为这些学校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

支持和帮助。将各单位的帮扶成效纳入绩效考核范

畴,奖罚并举,树立优秀典型,促进帮扶工作良性

发展。

优化帮扶内容,持续提升服务质量

学校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全

面汇聚师范院校力量,并且在与地方探讨磨合中持

续融合、重建、再造、优化和拓展帮扶内容。第一,

利用学校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优势,全面引领和服务

粤西中小学推进核心素养落地的课程改革,重点选

取廉江市及南三岛等地方作为创新试验区,打造“品

质课程”和“品质学校”,塑造帮扶典型,构筑帮

扶新高地。第二,在粤西地区各中小学开展人工智

能素养培训和实践活动,将新理念、新技术、新平

台融入高质量帮扶工作,实施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

提升工程,弥补部分地区智能教育理念陈旧和技术

落后等不足。第三,联合中小学的教学名师、行家

里手、专家导师,联合开发课程和打造名师“金课”,

增进中小学教师的优质课程开发经验。第四,选拔

和培育优秀校长及卓越教师,发挥名校长、名教师、

名班主任在教师队伍中的引领与示范效应,以点带

面,提升中小学校管理人员与骨干教师的思想境界

和理论水平。第五,加强高校信息化教育专家与海

岛信息化教育的联动,建立海岛教育信息化学校典

型,统筹扶持和建设,提升海岛教育信息化应用水

平和能力。

他山之石

第46页

42

壮大帮扶队伍,拓宽服务领域

为了促进高校、中小学、政府部门、教育部门

等主体之间的高效合作,岭南师范学院深入落实省

高校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精神,牵头与廉江市

搭建了校市合作共同体,与赤坎区、坡头区、徐闻

县签订了合作协议。选派 10名帮扶挂职干部参加“双

百行动”“乡村振兴”“结对帮扶”“挂职锻炼”等,

分别到广东文理学院、廉江、徐闻等地开展教育帮

扶和社会服务工作。共派出专职帮扶人员 48 人次,

实际累计驻扎 1608 天次。高校教师与中小学结对共

同开展教研教改,服务基础教育的同时也收集了大

量中小学教育数据,为解决实质性的教育难题提供

坚实支撑。近年来,帮扶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出

版专著教材近 40 部,约 60% 师范生在实习实践中参

与了帮扶工作,开展志愿服务 16488 人次,初步形

成反哺基础教育、引领支持中小学校、师范生融入

教师职后发展体系的融合发展新格局。已开展优秀

骨干校长高端研修 128 人次、后备校长培养 872 人

次、骨干教师研修 4629 人次、依托“三名工作室”

培养学员 224 人、各类教师培训 4329 人次、培训教

研员 271 人、专题调研论坛 637 次、累计投入直接

专项经费近 2000 万元。举办专项教育教研活动 160

场次,线上线下参与人数 30 余万人次。

加强帮扶过程管理,开展帮扶成效评价

帮扶过程提高思想站位,提倡思想引领,找准

专业定位,瞄准基础教育痛点需求,强化 OBE 教育

理念,严格把控每一个帮扶环节,精准对接需求。

在帮扶基础教育过程中,从帮扶方案的提出、与地

方政府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协调沟通、对地方学校

的需求调研、帮扶策略制定、帮扶人员选定、帮扶

内容打造、帮扶资源调配、帮扶过程管理以及后续

效果评价等环节做了细致的安排,确保帮扶工作的

透明、可行、高效。同时加强帮扶人员和管理人员

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与项目管理水平,激

发帮扶动能,压实帮扶责任,明确帮扶目标,促进

帮扶工作的高效开展。学校根据帮扶目标、内容、

工作方式和评价模式等开发信息化管理平台,管理

教育帮扶过程中的任务、材料、反馈、评价等工作

内容,对帮扶任务的实施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类

分组比对帮扶前后效果,用柱状图、折线图、饼图

等可视化手段展现成效数据,生成工作简报,为改

进帮扶工作、提高帮扶效率、提供精准帮扶决策参

考依据。

通过“三成四化”筑峰工程,与地方政府部门、

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等构建了紧密的合作机制,实

现了地方基础教育帮扶的广泛覆盖与深度促进,在

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高水平师资培养、教学理

念革新、教学方法改进及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都

取得较好成效。下一步,岭南师范学院将继续深化

与地方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帮

扶领域,特别是在海岛教育、特殊教育、教育监测

和课后服务等方面加强帮扶方式方法的探讨,构建

更加科学的结对帮扶体系,注重帮扶成效评价,将

帮扶工作做细做实,推动帮扶工作向纵深发展。

来源:《中国教育报》 █

他山之石

第47页

43

英、美、德、日:加大投入培养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

当下,为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

略先机和竞争优势,多个国家在人工智能高层次人

才培养上超前布局。据统计,全球目前有 45 个国家

的 451 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课程,其中,英、

美、德、日 4 国高校占比达 50% 以上。这 4 个国家

探索形成了较有特色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拥

有一些共性举措和普遍经验。

课程体系设置上强调跨学科

人工智能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按照跨学科

的思路来设置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高层次的创

新人才。

美国高校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上坚持走“三维

知识融合”的阶梯化推进道路。首先是“基础知识、

专业知识、跨学科知识”的三维融合,其次是课程

学习的阶梯化推进。在美国首个开设人工智能本科

学位项目的卡内基梅隆大学,以数学、统计、计算

机科学为基础的核心课程占比达 36.5%,通识课程

和专业课程分别占 31.4% 和 29.2%。在这一基础上,

学校重视课程安排的递进性,大一、大二阶段主要

讲授人工智能概论、机器学习导论等基础课程和专

业课程,大三后则逐步纳入人文、艺术、道德伦理

等跨学科课程内容,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理解和把

握人工智能的能力。

英国高校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上普遍采用“二

维并举”路径,其一是“宽口径 + 跨学科”的专业

设置路径,其二是“理论 + 实践”的课程设计路径。

以牛津大学为例,它主要提供计算机科学和哲学、

计算机科学和数学、计算机科学和法律等复合学位

课程,旨在培养能够在多个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的高端人才。此外,该校还形成了从基础到专业、

从理论到实践的课程体系,要求学生在入学之初就

建立坚实的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基础,从第二学年开

始学习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课程,并积极参与编

程实践和小组项目。

德国高校探索形成了“四维能力培养”模式。

在德国,主修人工智能专业通常需要完成 180 个学

分的课程。这些课程被划分为基本能力课程模块、

数据能力课程模块、人工智能应用能力课程模块和

跨学科能力课程模块。其中,基本能力模块主要提

供人工智能核心课程以及数学和信息科学的基础性

知识,特别突出机器学习课程的重要性,重在打牢

学生的理论基础;数据能力模块侧重于培养学生的

数据评估和分析能力,主要包括数据管理和信息技

术安全等课程,以期提升学生处理和分析大数据的

能力;人工智能应用能力模块包括计算机视觉、自

然语言处理、医学或机器人等应用领域的课程,意

在增强学生在特定领域应用人工智能的实践技能;

跨学科能力模块要求学生了解、掌握开发和使用人

工智能系统涉及的经济、法律和伦理知识,确保学

生能在遵守社会伦理的前提下有效应用人工智能技

术。

探索与本国实践相符的多主体协同模式

单纯依靠高校力量没有办法培养出规模和质量

兼具的人工智能人才队伍。探索与本国实践相符的

多主体协同模式,是更快、更好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的必由路径。

英国强调人才链与产业链的融合,着力贯通企

业与高校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链条。早在 2017 年,

英国政府就发布了《在英国发展人工智能》报告,

提出将高等教育资源与人工智能技术紧密结合的策

略,明确提出在英国知名大学中增设 200 个人工智

能博士学位,并由企业每年资助至少 300 名学生攻

读人工智能硕士学位,鼓励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

生深入人工智能领域探索。与此同时,英国政府还

支持高校为产业界在职人员,尤其是拥有 STEM(科

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背景的在职人员开设

人工智能在线课程、提供职后人工智能培训等。

日本强调打造“协作网络”,通过政府、产业界、

学术界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协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

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2015—2016 年,日本产业

技术综合研究所和理化学研究所联合企业成立了人

国际动态

第48页

44

工智能研究中心和革新智能统合研究中心,致力于

招募日本顶尖的人工智能专家,以推动该领域的研

究、开发和应用。日本《人工智能战略 2019》提倡

通过官民协作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目标是将日本打

造成为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研究基地,培养和吸引

世界级的高素质研究人员。2020 年,东京大学和软

银公司合作成立了超越人工智能研究所,专注于人

工智能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2021 年,日本文部

科学省启动了“数学科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高

等教育认证计划”,鼓励大学和专科院校开设人工

智能课程,并制定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美国重视“政—产—学—研—用”结合。首先,

大学与工业界紧密合作,设计灵活多样的研究项目

和实习计划,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场景

相结合。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生实践机会

计划”提供为期一年的专业发展机会,培养学生在

工业界或科研机构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关键技能。通

过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 Moncrief 本科生暑期

实习计划,工程学院的学生有机会与研究所的研究

人员合作,参与前沿的人工智能课题研究。同时,

美国政府持续推动多主体间的合作。2023 年,美国

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美

国农业部等机构,联合马里兰大学、加利福尼亚大

学圣巴巴拉分校、卡内基梅隆大学等高校和 IBM 等

企业,共同建立了 7 个人工智能研究所。2024 年,

美国政府成立了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联盟,会集了

企业、高校、用户、政府、行业研究机构和民间组

织的研究人员。这也有助于政产学研共同培养人工

智能人才。

保障人工智能领域的经费支持

给予倾斜性的经费保障支持,是许多国家在人

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培养上的共同做法。

德国在新修订的人工智能战略中提出,到 2025

年,将国家对人工智能领域的资助总额从 30 亿欧

元提升至 50 亿欧元。与此同时,该战略明确,从

2022 年 7 月起,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每年共同为柏

林学习和数据基础研究所、慕尼黑机器学习中心、

莱茵—鲁尔机器学习能力中心以及德累斯顿—莱比

锡可扩展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中心等 4 个研究机构

提供 5000 万欧元,用于吸引和培养人工智能专家。

此外,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每年亦可从德国联邦

教育及研究部获得 1100 万欧元的专项资金支持。

自 2017 年起,英国政府开始显著增加人工智能

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首项措施是投资 2 亿英镑,

建立专门的新技术学院,致力于提供高级人工智能

培训。此后,英国政府于 2021 年推出《国家人工智

能战略》,明确将投资 10 亿英镑,支持人工智能人

才的培养和发展。今年初,英国政府又向高校提供

了倾斜性的资金支持,专门投入 9000 万英镑,新建

9 个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专注于医疗保健、化学和

数学等关键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

自 2018 年起,日本文部科学省投入 6 亿日元资

金,选定北海道大学、东京大学等 6所大学作为试点,

建立数理和数据科学教育中心。这些中心的宗旨是

服务所有学科的学生,推广人工智能基础性教育。

2019 年,日本明确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新增预算中,

投入 133亿日元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

2023 年 11 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新的人工智能

人才培养方案,特别强调对年轻研究者和博士生提

供财政支持,具体措施包括:为对国家战略领域研

究作出重大贡献的大学独立研究者每年提供 1000 万

日元的经费支持,期限 5 年,涵盖 200 名研究者;

为从事国家战略领域研究的博士生每年提供 390 万

日元的经费支持,期限 3 年,涵盖 600 名博士生。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段从宇系深圳

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王燕单位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

院。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项目“制度

变迁视域下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实施路径研究”

[BGA230253]成果 █

国际动态

第49页

45

多国利用数字技术服务青年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然而,青年正处于从学校走

向社会的过渡阶段,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和社会资源,

面临许多就业挑战。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部分

国家采取行动,尝试利用数字技术配置资源、搭建

平台,服务青年就业。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就业需求和技能需求

供需双方不能及时匹配,是造成青年就业难的

一个重要原因。世界银行在“青年就业解决方案”

网络研讨会上提出,行业咨询、行业调查、焦点小

组等传统需求评估方法既耗时又不能充分挖掘就业

供给和需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则可以通

过来自招聘网站、社交媒体、政府机构等的非结构

化数据,快速预测就业需求,掌握即时市场趋势,

定位职业技能缺口,帮助职业培训机构根据雇主的

需求调整课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调节供需失衡

状态。

实践中,部分国家和机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

展就业服务。如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定期对在线

招聘广告进行大数据分析,挖掘当下来自劳动力市

场的、直接的就业岗位需求和数字技能需求,同时

还将在线招聘广告要求与高校课程进行横向对比,

为高校数字技能相关课程的设置和调整提供支持。

新加坡政府资助的就业指导平台“我的未来职业”,

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多个求职网站的实时劳动

力市场信息。澳大利亚政府推出了“职业展望”和

“技能匹配”工具,不仅提供不同职业的就业前景、

薪资水平和所需技能等详细信息,还通过大数据和

人工智能技术,为青年求职者提供劳动力市场趋势

预测和技能需求的实时信息,帮助求职者制定职业

发展计划和培训选择。

人工智能技术还能通过全面的技能剖析和高效

的工作匹配系统帮助青年将自身职业发展与劳动力

市场需求相结合,提高青年就业效率。英国和爱尔

兰联合推出的在线指导平台“People Hawk”,基于

人工智能算法,一方面捕捉求职者的实际技能和经

验,创建以技能为重点的数字职业档案,帮助青年

更好地向学校和雇主展示其能力;另一方面帮助青

年匹配合适职业,并协助青年完善简历,搭建青年

与雇主沟通的桥梁,既提高了雇主找到合适候选人

的概率,也帮助青年成功就业。

引入数字平台和虚拟现实技术护航职业生涯教育

职业定位模糊和就业观念偏差,也是造成青

年就业难的原因。开展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有

助于青年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形成正确的职

业价值观,尽早做好职业准备。为加强青年职业

生涯教育和促进青年就业,一些国家尝试建设职

业指导数字服务平台,为学生、家长、学校、雇

主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一站式服务。爱尔兰教

育与技能部推出的“职业门户”网站整合了最新

的职业信息、课程信息、奖学金信息和职业评估

工具,为青年提供每日职业新闻。2022 年,爱尔

兰近一半的人口访问过该网站,它已成为职业指

导人员和求职者日常使用的工具。挪威政府推出

的“职业与教育”门户网站,提供职业描述、培

训课程库、成绩计算器、寻找学徒机会、工作指

南等多种数字工具,帮助青年了解挪威的教育体

系、工作录用情况和劳动力市场前景。西班牙在

线职业指导平台“Xcelence”为青年提供在线评

估工具,评估完成后,平台会基于人工智能技术

生成个性化报告,内容包括求职者的优势和需要

改进的方面等。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用来模拟各类职业的

真实工作场景,串联职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寓教于

乐的游戏式体验,帮助青年探索未来职业方向,熟

悉未来工作场景,掌握未来工作技能。加拿大的“虚

拟现实职业模块”让青年无须离开教室,就可在虚

拟现实环境中体验超过 25 种不同的职业。虚拟现实

技术为青年提供逼真的工作环境,让其置身其中完

成几种职业的常规任务,这种体验式学习能够帮助

青年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法国“职业探索”网站

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联通青年与职业世界,该网站

提供 80 个沉浸式工作模块,涵盖 20 个专业领域,

国际动态

第50页

46

供青年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环境,拓宽他们的职业

兴趣和抱负。

青年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会产生职业定位和

规划、能力提升、优势探索、职场适应等问题,专

业的职业咨询服务必不可少。美国“职业村”网站

致力于解决青年的职业困惑,青年可以在网站询问

任何职业问题。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网站会匹配与

该职业问题最相关的专业人士来为青年提供个性化

回复。西班牙开发了“奇点专家”在线平台,依靠

复杂的算法,综合考虑 50 个职业维度,为青年提供

关于未来职业和学术道路的定制化建议。英国“CiCi

职业聊天机器人”为青年提供全天候、专业、保密

的职业信息和建议。该机器人还可以嵌入学校的职

业指导网站,成为学校的专属生涯导师。

发展微证书以推进非正式职业技能学习和认证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和认证方式,微证书是联

合国《2030 年教育议程》中倡导的灵活学习途径的

典型代表。不同于学位、文凭等“大证书”,微证

书是对学习者在某一狭窄学习领域取得学习成果的

记录,具有学习时间短、学习方式灵活(以在线学

习为主)的特点。微证书可以更快速地响应劳动力

市场需求,使个体以更快、更灵活、更低成本的方

式提高技能和接受再培训,有助于缓解劳动力市场

的技能供需矛盾。2020 年起,新西兰政府认可除学

历以外的技能认证,并在《2020 年教育和培训法》

中针对微证书作出具体的修改和增补。同年,澳大

利亚宣布成立全国性的微证书学习平台,并发布国

家微证书框架。2021 年,西班牙将微证书纳入正

式职业教育培训。加拿大安大略省加大虚拟技能认

证的预算,并设置“微证书挑战基金”,提供快速

培训方案,以助力青年就业能力提升。欧盟理事会

2022 年 6 月通过《关于欧洲终身学习和就业微证书

方法建议的理事会提案》,建议欧盟成员国尽快行

动起来,创建微证书生态系统。

当前,微证书被普遍用于正在经历快速技术变

革或受社会变革影响比较大的行业,如信息通信技

术、制造、工程、服务、卫生和教育等,以更好地

提高教育培训的社会相关性和市场响应度。事实证

明,微证书对于提升技能培训参与率、引导青年从

事新兴行业、缓解技能短缺等有很大帮助。例如,

当前澳大利亚微证书发放数量最多的领域是医疗保

健和社会援助、科学和技术服务、教育和培训,与

澳大利亚就业的长期结构性趋势一致,一定程度上

满足了青年的技能培训需求。在新西兰,工程和相

关新兴技术领域如电动汽车电池维修、信息通信技

术的微证书数量占比近 1 / 4,推动了青年从事新

兴行业的工作。

在微证书课程学习和认证中,人工智能技术、

区块链技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开设

微证书课程的在线教育平台积极应用人工智能技

术提升课程适配度。如在线教育平台 Coursera 和

Andela 使用人工智能分析学生的考试成绩,从而提

供有针对性的技能提升建议和培训课程。巴西在线

教育平台 Revelo 进一步整合在线教育数据和就业平

台数据,以提升技能评估和反馈建议的准确度。另

一方面,区块链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微证书的识

别和认证当中,如欧盟推出的欧洲通行证平台被纳

入“欧洲数字凭证基础设施”,通过区块链技术实

现了学习者数据的储存、共享、交换和验证,辅助

微证书在招聘过程中得到认可。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董丽丽 严诗雨

李潇,单位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教育研究中心。

本文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青年项目“国

际比较视野下的慕课学习成果认证的机制与政策研

究”[B2021002] 成果 █

国际动态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期刊杂志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