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弦》2023年12月刊

发布时间:2024-5-30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教育之弦》2023年12月刊

1要闻内参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求是》撰文:厚植爱国情怀 培育时代新人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 12 月 16 日出版的第 24 期《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厚植爱国情怀 培育时代新人》.一、深刻领会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精神实质,增强做好爱国主义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从少年儿童抓起,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颁布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必修课和核心课题。教育系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鲜明底色,全面融入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贯穿教育工作全过程,取得了积极成效。  爱国主义教育法全面总结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成功经验,把握爱国主义教育规律特点,对爱国主义教育作出了系统规定。下一步... [收起]
[展开]
《教育之弦》2023年12月刊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3页

CONTENTS

目录

要闻内参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求是》撰文:

厚植爱国情怀 培育时代新人 1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全面提升青少年学生宪法

法治意识

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

IFIE·2023

第十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召开

新闻媒体通气会 4

第十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盛大开幕 6

第十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举行

主场报告 8

应用型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提升与服务高质量发

展丨 分论坛一 10

深化产教融合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与创新驱动发

展丨分论坛二 13

数字化转型与课程建设丨分论坛三 16

拓展领域与构建新合作格局丨分论坛四 19

智慧建造与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丨分论坛五 21

产业创新与塑造新质生产力人才基础

丨分论坛六 23

第十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胜利闭幕25

回望 2023

教育部规建中心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27

教育事业数据统计

教育经费首超 6 万亿! 2022 年全国教育经费执

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 36

第4页

CONTENTS

目录

以高质量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服务建设教育强

国 38

《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系列课

程开启 44

教育理论

教育强国建设中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的新定位

与着力点 50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

53

高校未来学习空间建设如何着眼未来 55

职业教育

多元协同 校企合作 数字赋能 助推“职教出海”

行稳致远 57

做实产教融合共同体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59

直面重大现实需求 深化产学研合作 61

他山之石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实

践 63

泰山学院:“六项工程”开启应用型大学建设

新征程 66

国际动态

瑞士、芬兰建立应用科学大学体系 推动职业本

科教育类型化发展 68

法国提出四大愿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 70

中心平台

第5页

1

要闻内参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求是》撰文:

厚植爱国情怀 培育时代新人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 12 月 16 日出

版的第 24 期《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厚植爱国

情怀 培育时代新人》.

一、深刻领会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精神实质,增

强做好爱国主义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就弘扬

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表一系列重要

论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培养社会主

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从少年儿童抓起,要把爱国主

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颁布

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相

关重要论述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落

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

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必须把爱国主义

教育作为必修课和核心课题。教育系统牢记习近平

总书记嘱托,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鲜明

底色,全面融入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

管理体系,贯穿教育工作全过程,取得了积极成效。  

爱国主义教育法全面总结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成功经验,把握爱国主义教育规律特点,对爱国主

义教育作出了系统规定。下一步,教育系统要在既

有工作基础上,深刻领会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精神实

质,强化使命担当,进一步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要教育引导学生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

征和最大制度优势,深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

同、情感认同,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

奉献国家。教育引导学生把自身的理想同祖国的前

途、把自己的命运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引导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

文化观,增强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

感和自信心,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教

育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增长知识

才干,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

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

教育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维护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的安全、

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二、全面掌握爱国主义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切

实履行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法定职责

我国有各级各类学校 51.85 万所,在校生 2.93

亿人。青少年学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群体,学

校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爱国主义教育

法明确了国家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并规定了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履行的

职责。教育系统要以贯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为新

的起点,全面履行法定职责,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

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切实把法律规定转化为

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实践。

即将于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国家将爱国主义教育

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应当采取丰富适

宜的教学方式,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系统

性和亲和力、感染力。图为 2023 年 5 月 26 日,在

重庆市云阳县彭咏梧小学,老师带领学生在校园里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视觉中国供图

坚持思政课主阵地和融入教学全过程相结合。

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爱国主

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办好、讲好思想政治

理论课,并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和教

材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

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这门课办好、讲好。要按照国

家规定建立爱国主义教育相关课程联动机制,针对

各年龄段学生特点,确定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内容,

充分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和所

承载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构建爱国主义教育与知

第6页

2

要闻内参

识体系教育相统一的育人机制。  

坚持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爱国主

义教育既要深化理论诠释,讲清楚是什么、为什么,

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全过程、

全方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又要强调实践育人,将

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和体验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

育内容融入学校各类主题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观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加校外实践活动等方式,增

强情感认同,实现同频共振,发挥好实践育人功能。  

坚持知识传授和文化浸润相结合。要通过思想

政治理论课的专门讲授,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文

化、国家象征和标志、宪法法律、国家统一和民族

团结、国家安全和国防、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及其

体现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着力营造浓厚的爱

国主义教育校园氛围,挖掘校园文化中蕴含的爱国

主义教育元素和承载的丰厚道德资源,为培育青少

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坚持情感培育和规范行为相结合。习近平总

书记强调,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开展爱国主

义教育,要培育和增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对中华民族

和伟大祖国的情感,让他们立志成长为在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同

时,也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牢牢守住底线和

红线,自觉抵制爱国主义教育法所禁止的行为。对

损害党的领导、国家利益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

要及时依法予以制止和惩戒,营造良好的爱国主义

教育氛围。 

三、充分用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保障措施,推

动凝聚多方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大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

政府、社会都有责任。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既要创造学校教育小环境,又要营造社会大氛围。

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坚持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健全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各方参与、

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教育系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既要练好“内功”,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

土尽责,又要借好“外力”,充分用好爱国主义教

育法规定的支持保障措施,加强与家庭、社会等各

方面沟通协调,不断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

人体制机制。  

指导开展家庭教育,夯实爱国主义教育之“基”。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

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他们扣好

人生第一粒扣子。要发挥学校与家庭联系紧密的独

特优势,加强对家庭教育的专业支持,指导家长落

实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把热爱祖国融入家庭教育,

引导家长积极支持、配合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

学活动,引导、鼓励未成年人参加爱国主义教育社

会活动。  

丰富教育资源供给,凝聚爱国主义教育之“力”。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依法统筹

协调、主动争取各方面支持,大力丰富爱国主义教

育资源供给,充分运用好红色资源、文物古迹、爱

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各类文化场馆等资源,用好爱国

主义题材的文艺作品、优秀课外读物、动漫、音视

频产品等,创新方式、凝聚力量,推动构建社会大

课堂,不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性、丰富性、

针对性。  

推动学习宣传阐释,营造爱国主义教育之“势”。

教育系统要以学习宣传爱国主义教育法为契机,组

织开展全系统贯通式的专题培训,统一思想认识、

更新教育理念,全面总结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

经验和有效做法,对照法律查摆存在的问题与短板,

推动形成依法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局面。要落实

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支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论

研究,广泛宣传推广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

育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唱响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主旋律,共同营造良好的

社会舆论氛围。

来源 | 《求是》2023/24,转自求是手机报微

信号

第7页

3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全面提升青少年学生宪法法

治意识 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日前,“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为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提供宪法保障”座谈会举行。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

座谈会上发言。《人民日报》12 月 7 日整版刊发座谈会发言

摘编。一起来看怀进鹏部长的发言《全面提升青少年学生宪

法法治意识 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全面提升青少年学生宪法法治意识 努力培养担当民族

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育部部长 怀进鹏

教育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领域。党的十八大以

来,教育系统着力加强宪法实施,扎实开展宪法法治教育,

青少年学生宪法法治意识和素养全面提升,教育面貌发生

格局性变化。

我们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尊崇宪法、实施宪法。

尊崇宪法、实施宪法是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要求和

重要体现。教育系统落实宪法原则,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

全面领导。修订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建立中小学党

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形成落实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

全覆盖的工作格局。依据宪法规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家庭经济困难学

生资助政策全面覆盖各级各类教育。助推宪法实施,加强高水平法治人才培养。加强宪法学科建设,将“宪

法学”列为法学专业必修核心课。

我们着力推动宪法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从青少年

抓起,把宪法法律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教育系统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课堂主渠道作用,将宪法教育深

度融入课堂教学。持续夯实教师队伍基础工程,将宪法教育深度融入师资培养,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法治

课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持续实施“中小学法治教育名师培育工程”。将宪法教育贯穿学校管理全过程,持续

推进依法治校,开展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推动学校贯彻落实宪法和法律规定,牢固树立依法办学

理念,提升依法治理水平,形成浓厚法治育人环境。

我们有针对性地创新宪法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系统推进、整体提升。教育系统注重仪式熏陶,连续 10

年在国家宪法日组织开展“宪法晨读”活动,2023 年 12 月 4 日上午全国近 30 万所学校 8000 余万师生在线

同步诵读宪法。连续 8 年组织开展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活动,今年共有 20.8 万所学校的 1.6 亿

名学生参与。深化实践育人,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等共建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未

成年人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强化数字赋能,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累计 325 亿

人次访问,已成为优质法治教育资源的开发、集成和普及平台。

下一步,教育系统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法治

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人民日报》

要闻内参

第8页

4

第十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召开

新闻媒体通气会

12 月 14 日,第十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IFIE)新闻媒体通气会在黄淮学院举行。教育部学校

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王长树,黄淮学院校长刘彦明,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曹忠义,驻马店市委宣传部

副部长赵庆华出席会议。部分中央媒体、省级媒体等数十家媒体记者到会。

王长树介绍了第十届论坛的有关工作程序和展

望、以及本届论坛的定位、特点、工作安排,强调本

次论坛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

战略举措,是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部

署的新载体,是推动构建产教科融合发展和机制创造

创新的新平台。

王长树指出,本届论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来

自国内外的近 60 余名高水平专家将在论坛上做主题

报告和案例分享,共话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

与实践。本届论坛将系统总结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

用型转型,加快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立足地方、扎根地方、服务地方,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服

务区域产业升级发展和促进高质量就业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互学互鉴,共同推动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

IFIE 2023

第9页

5

刘彦明代表论坛承办方——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和

黄淮学院,向参会媒体朋友表示热烈欢迎。

刘彦明介绍了论坛的筹备情况,概括了第十届论

坛的主旨和设想:一是谋划新篇章,以第十届论坛为

契机,回顾发展历程,总结成就经验,谋划未来蓝图,

凝聚各方力量,共同谱写建设教育强国的新篇章;二

是展示新成果,深入总结国际国内应用型本科高校深

度转型的新成果和新经验,推出“转型的十年”主题

成果展,全面展示论坛举办十年来,带动地方应用型

高校转型发展的新变革和新成就;三是深化新融合,

研讨以数字化、智能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四是推进新提升,聚焦人才强国建设,推动应用型高校增强高

水平自主人才培养自信,持续提高“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等高素质人才培养能力;五是拓

展新合作,将培养胸怀天下的国际化人才作为坚定的政治自觉与政治担当,以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拓展

国际合作领域与构建新合作格局作为重点任务,推进教育对外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强有力支撑。

赵庆华对媒体记者朋友的辛苦工作和付出表示

感谢!希望媒体给予论坛大力支持:一是深入现场,

以深入的洞察传播好专家学者在报告中提出的真知灼

见。二是精心策划新闻报道,把宣传论坛与宣传教育

强国战略和教育改革结合起来、与教育事业发展成果

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与应用型本科高

校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果结合起来。三是运用多种媒体

平台和报道形式立体呈现论坛盛况。四是保持高度的

政治站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严格遵守新闻宣传

纪律和规定,保证新闻宣传的正确政治方向和新闻宣

传的高质量。

第十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将围绕“建设教育强国 培养支撑现代化建设的应用性人才——应用

型高校转型十年与未来展望”主题,设 1 个主论坛、6 个分论坛,重点突出自主培养能力提升与服务高质量

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与创新驱动发展、数字化转型与课程建设、拓展领域与构建新合作格局、智慧建造与卓

越工程人才培养、产业创新与塑造新质生产力人才基础六大领域,为应用型高校探新路、开新局,全力服务

教育强国战略。

扫码观看《产教融

合 引领未来——

产教融合发展战略

国际论坛回溯》

IFIE 2023

第10页

6

第十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

盛大开幕

12 月 15 日,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主办,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黄淮学院承办的第十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在黄淮学院正式开幕。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赵学东,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市长李跃勇,教育

部相关司局、河南省教育厅、驻马店市、黄淮学院等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中国移动集团首席专家、

教授级高工钱岭,慕尼黑应用科技大学副校长克劳斯·克鲁里奇等报告嘉宾出席开幕式。

本届论坛以“建设教育强国 培养支撑现代化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高校转型十年与未来展望”

为主题,紧扣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围绕现代化强国建设人才支撑需要,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教育、

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调发展,推动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IFIE 2023

第11页

7

孙尧同志就应用型高校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如何

积极作为、实现高水平发展提出工作要求。

赵学东副秘书长代表省政府发言,希望省内各高

校充分发挥论坛桥梁作用,加快应用高校建设步伐。

李跃勇市长表示将以本届论坛举办为契机,为全

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河南贡献更多力量。

来自德国、英国、荷兰、法国、巴基斯坦等国家

的高校和学术组织代表以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

市行政部门代表,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及

地方应用型高校联盟、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行业组

织与领先企业、专家和代表约 300 人参加本届论坛。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光明网、中国教育报社、

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在线等百余家媒体参与论

坛报道。论坛通过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官网、

论坛官网、微博等平台进行直播,开幕式直播点击量

达百万人次。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王长树主持开幕式。

IFIE 2023

第12页

8

第十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举行

主场报告

12月 15日 -16日,第十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主场报告在黄淮学院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

昕以《融通融合融汇:培养支撑现代化建设人才》为

题作主旨报告。

报告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和加快形

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围绕部党组深化高

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思路部署,系统总结了地方普通本

科院校十年转型发展成就。2014 年国务院首次提出

引导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以来,转型高校坚持

应用型发展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学科专业

创新调整、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教育评价改革等方面

发生深刻变革,在缓解就业矛盾、服务建设现代职教体系、推进三类教育协同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为区域教育结构优化调整和区域产业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书写了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华彩篇章。报

告指导转型高校要站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深刻理解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部署,以新理念、

新逻辑、新路径、新模式担当现代化人才培养新使命,对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积极开辟新赛道、塑

造新优势,以高水平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以《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

际论坛十年成果:坝道工程医院》为题作主旨报告,

从新时期“大土木”工程发展及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挑

战和问题出发,分享了通过建设促进职普融通、产科

教融合的共享平台——“工程医院”,在构建大土木

实践教学体系、探索政校企协同共建实践育人场群的

模式和特色案例教学等方面的建设成果。

他强调应通过开放共享的模式,打破行业与学科

的壁垒,高校和企业的“围墙”,研究生、本科生、

职业教育及科普教育的界限,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

边界,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汇聚盘活高校和企业的特色实践教学资源,减少资源浪费,进一步服务社会需求。

IFIE 2023

第13页

9

中国移动集团首席专家、教授级高工钱岭以《算

网筑基 产教融合——中国移动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

转型》为题作主旨报告,从“算网筑基,助力经济社

会数字化转型”“产教融合,聚力创新,联创数字新

未来”两个方面分享了中国移动的具体实践和取得的

成果。

中国移动通过规划建设算力网络新型基础设施,

构建一站式智算平台,打造云上教学办公新范式等,

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数智发展。同时,中国移

动重点布局战新和未来产业、全面推进重大科创工程、

积极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聚力打造协同创新基地,从散点合作向深度协同转变,努力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打通产学研用融合创新通道。

ASIIN 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副主席、慕尼黑应用

科技大学副校长 Klaus Kreulich 教授以《推进专业

国际认证,建立国际范围内“通用的”质量保障体

系——以慕尼黑应用科技大学为例》为题,介绍了

ASIIN 认证程序中国际认可的学习成果支持的 14 个

认证领域,分享了 ASIIN 认证的对高校的价值意义。

ASIIN 认证作为德国工程、信息科学、自然科学

和数学专业认证机构,是德国最权威的自然工程学科

领域高等教育学位认证机构。Kreulich 教授通过“自

我评估、专家评审、资格认可、现场参观”等方面,

重点分享了 ASIIN 专业认证的要求、体系建设和对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等方面的经验和范例。

主场报告的四位专家聚焦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立

足产教融合、学科建设和技术创新,探索了应用型本

科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报告内容丰富,问题揭

示有深度、有广度,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切实可行,为

产教融合的应用研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实践支撑和理

论依据。

主场报告由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

黄淮学院校长刘彦明主持。

IFIE 2023

第14页

10

应用型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提升与服务高质量发展

IFIE2023·分论坛一

党的二十大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对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作出了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

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面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要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提供人才支撑。2023 年全国教育工

作会议要求,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发挥好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人才支撑作用。当前面临应用型、

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问题,要充分发挥应用型高校自主培养国家战略人才的主阵地作用,

增强人才培养自信,创新体系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第十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分论坛一以“自主培养能力提升与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三

个议题进行探讨:一是系统构建卓越应用型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二是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要素重构与载体创

新,三是专业集群与复合型人才培养。

议题一:系统构建卓越应用型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主题报告:深入实施产教融合 助力页岩油新

会战

主讲:东北石油大学副校长 李伟

报告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建设

页岩油领域教材、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打造校内外高

水平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高质量校企师资队伍、搭建

产学研服务创新平台等方面,分享了东北石油大学页

岩油气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经验。

主题报告:服务产业创新的个性化人才培养体

系建设

主讲:安徽工程大学副校长 周虹屏

报告分享了安徽工程大学在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布局、课程体系、深化学分制改革以及实施复合人

才计划、实施拔尖人才计划、卓越人才计划等方面

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经验。

IFIE 2023

第15页

11

主题报告:“三线建设”的行业特色型高校

产教科融合人才培养集成平台建设分享

四川轻化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颜杰

报告重点介绍了四川轻化工大学产科教融合人

才培养集成平台建设模式,特别是全产业链建设中

国白酒学院的典型做法,分享了人才培养链式融合、

产业创新链式驱动以及各类资源发生“链式反应”

的思考。

主题报告:立足健康产业 服务高质量发展

主讲:枣庄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 李目海

报告重点从特色健康学科专业体系创新、健康

工程科研体系创新等方面,分享了 “1+N”产教

科融合发展模式服务健康产业的典型做法和实践

经验。

议题二: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流程重构与载体创新

主题报告:应用型人才培养校企协同机制构建

主讲:天水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 左国防

报告围绕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重点分享

了天水师范学院聚焦区域产业发展调整人才培养策

略、聚焦企业实际需求搭建产学研用平台、聚焦人

才培养目标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三个聚焦”的经验

做法。

主题报告:产教科协同驱动的高技能人才培养

主讲: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沈如茂

报告从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以产业

思维办职业教育、以平台思维整合资源、以国际合

作推动高水平建设四个方面介绍了高技能人才培养

的做法,特别是按照产业需求设置专业、建设“双师”

型教师队伍、构建政行企校研协同机制等方面具有

创新性。

IFIE 2023

第16页

12

主题报告:产教科协同驱动 创建创业型大学

实践探索

主讲: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副校长 王庆海

报告重点分享了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基于产业找

企业、基于企业选项目、基于项目设场景、基于场

景建课程、基于课程双交付的“五基于实践”,以

及 \" 双交付 \" 育人理念、“三权分置”机制、基于

校企科一线场景的项目贯穿的双交付线场育人模式

“三个突破”方面的经验。

议题三:专业集群与复合型人才培养

主题报告:校城共同体育人的实践探索

主讲:台州学院研究室主任 周良奎

报告介绍了台州学院从战略互嵌达成校城协同

发展共识、结构互耦提升产教融合育人能力、资源

互享深化科教融汇服务创新、价值互融塑造学生鲜

明特质四个方面,探索建立了校城共同体建设的新

模式。

主题报告: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主讲:合肥工业大学学位管理处副处长兼专业

学位教育办公室主任 黄飞

报告从体系重构、流程再造、能力重塑、评价

重建四个维度,深度分析了合肥工业大学卓越工程

人才培养的路径,为应用型高校如何培养服务国家

战略布局和急需领域的工程技术人才提供了很好的

借鉴和启发。

主题报告:新工科背景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模式探究

主讲:银川科技学院校长助理、绿能数智现代

产业学院院长 刘雄飞

报告从创立高校和行业联合新机制、突出工程

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完善工程教师准入和拓展

对外开放与交流等方面,介绍了银川科技学院在卓

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路径。

IFIE 2023

第17页

13

深化产教融合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与创新驱动发展

IFIE2023·分论坛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部署,并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驱动经济社会高质

量发展,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应用型高校肩负着培养造就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使命,是科技赋能、建

设国家创新体系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

创新高地的重要载体,对于建设教育强国、服务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第十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分论坛二以“科技自立自强与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设置两个议题

和一个对话会,探讨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点、多元创新主体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有组织科研与深化产教

融合。

议题一: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点

报告题目:发挥人才科技优势 助力科技自立

主讲:河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介晓磊

报告围绕新时代农业大学面临的历史机遇、战

略地位与历史使命,详细阐述了河南农业大学创新

实践,分享了河南农业大学在职普融通,分型育才;

科教融汇,协同创新;产教融合,强化服务等方面

的宝贵经验。

报告题目:感知世界 触碰未来—颠覆性技术

和未来产业的创新人才需求

主讲:中国工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院颠覆性技

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曹晓阳

报告通过分析颠覆性技术的归零效应、重塑格

局和未来主流的特性,分享了颠覆性技术走向现实

的主要路径,并提出了颠覆性技术和未来产业发展

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五力需求:开新力、建构力、领

导力、设问力、容错力。

IFIE 2023

第18页

14

报告题目:聚合高校科技资源 助推科学城高

质量发展

主讲: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高

新区研究中心副主任 杨斌

报告聚焦科学城建设中高校科技资源的作用,

分析了科学城和高新区的若干关系及影响科学城高

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分享了主动引入高校和大科

学装置,聚集高能级平台,可助推技术和产业驱动

型科学城建设;建立国家实验室、企业研发总部等

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可支撑高校(科研院所)驱动

型科学城建设的观点。

议题二:多元创新主体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

报告题目:职业院校产学研融合逻辑起点及实

施路径

主讲: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

长 潘旭海

报告围绕职业院校产学研逻辑起点、工作现状、

内涵定位、实施路径四方面进行分享,提出营造科

研生态、完善科研评价、优化科研环境、增强科研

意愿、拓宽科研渠道、建设科研平台、打造科研团队、

提升科研能力、孕育科研成果的产学研一体化实施

路径。

报告题目:深化育人模式改革 支撑产业创新

发展

主讲:江西服装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李宝君

报告展示了“能力导向、艺工结合、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专业学院、产业学院、双创学院”“三

院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学研合作,支撑

产业科技创新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成效,并分享了坚

持公益性办学、坚持应用型定位、坚持内涵式发展、

坚持特色化之路四个方面的深刻感悟。

IFIE 2023

第19页

15

报告题目: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与发展

主讲: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胡贝贝

报告基于新型研发机构的基本内涵与产生背

景,全面介绍了全国新型研发机构的总体发展情况、

运营实践、政府建设与管理实践,并结合新型研发

机构建设过程中微观机构层、机构群体层和政府层

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探索形成有

效管理,促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建议。

对话会:有组织科研与深化产教融合

有组织科研是增强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的重要一环,深化产教融合是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

索。高校以有组织科研为创新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以有组织产教融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以有组织人才培养夯实高水平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根基。

对话会环节邀请了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董汝萍、江西服装学院商学院院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

副理事长刘戒骄和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发展规划部处长李培凤重点围绕高等职业院校在深化产教融合,助

力科技自立自强过程中创新平台、共同体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展开了对话交流,并分享了应用型高校开展有组

织科研过程中产教融合共同体、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建设方面的实践探索。

IFIE 2023

第20页

16

数字化转型与课程建设

IFIE2023·分论坛三

第十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于 12 月 15-16 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召开。

论坛以“建设教育强国 培养支撑现代化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高校转型十年与未来展望”为主

题,设置 1 个主论坛和 6 个分论坛。围绕“自主培养能力提升与服务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与创新驱动

发展、数字化转型与课程建设、拓展领域与构建新合作格局、智慧建造与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产业创新与塑

造新质生产力人才基础”等议题,探讨进一步推进地方本科高校发挥特色和优势,聚焦服务地方,不断取得

高质量发展新成效。

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教育提升为与科技、人才并列的国家三大基础性战略支撑,并将“推进教育数字化”

写入报告。2023 年 2 月,世界数字教育大会聚焦“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进一步强调要持续推进教育数字

化转型,探索智慧教育新生态,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国际共识和趋势。

分论坛三以“数字化转型与课程建设”为主题,邀请 7 位专家通过专家报告、典型报告、圆桌论坛形式,

分享关于数字化转型与课程变革的新鲜观点和经验,产教融合课程改革试验项目主持人、应用型课程建设联

盟秘书长张振笋主持该论坛。

主旨报告:数字技术赋能课程重构

报告题目:数字技术赋能课程建设的实践逻辑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理事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曹勇安基于 30

年课改实践探索,深度阐释“以学生为中心、双元育人”教育理念,

分享“四真三化”(FT)课程开发模式的丰富内涵及工作坊开展情况。

同时,报告介绍了如何以先进信息技术赋能课程改革,构筑课程开发

智慧系统的创新实践。

报告题目:数字化赋能课程变革 构筑应用型高校教学新生态

黄河科技学院教务处处长李高申提出了课程变革重塑应用型高校

教学生态的新思路,围绕全方位开展岗位需求调研、构建“2+1+1”

产教融合型课程体系、分类分步推进各类课程建设、搭建课程数字化

平台体系、开展校内新一轮课程评估、改革创新取得的初步成效等六

个方面介绍了黄河科技学院改革创新的实施路径。

IFIE 2023

第21页

17

报告题目:基于 VR 技术的教育数字化改革与实践

山东建筑大学教授陈清奎基于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围绕 VR+ 课

题教学、实训教学、实验教学、新形态教材、在线教学、自主学习的

应用实践,提出了基于 VR 云平台的全时空教学模式,为虚拟现实技

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报告题目:知识图谱学习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主任闫景瑞结合医学专业应用实例,从

构建背景、构建方法、应用场景和应用效果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搭

建课程知识图谱的重点和难点,强调信息化时代构建基于领域知识图

谱自适应学习平台的必要性。分享《基础医学领域》课程知识图谱的

搭建理念和应用实践。

报告题目: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执行校长郑兵从课程建设背景、课程建设举措、

课程建设案例、课程建设成效四方面介绍了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坚持需

求导向,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海南经济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增强职业

属性,开展产教融合职业本科课程建设,推进制度创新,产教协同,

构建职业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报告题目:深化产科教融合 创构高质量课程

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王新武从理念引领——把握产科教融合高质

量发展的时代要求;转型提质——推动产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创新,以强化三协同、聚焦三目标、突出三全域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

自主培养体系;激发活力——实现产科教深度融合成果显著突破三个

方面介绍了学校产科教融合课程改革探索实践。

典型案例:产教融合与课程数字化转型

IFIE 2023

第22页

18

报告题目:数字技术驱动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宋爱苹围绕云班课、云教材、云管理、

云仿真、云考试、云评价等 6 方面实施路径介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在

构建课程教学数字化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分享了学校通过制度创新,

激发全体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热情;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构筑教学

新生态。

圆桌对话:数智赋能产教融合课改实践

圆桌论坛环节邀请黄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刘献丽、河北传媒学院评建办主任韩景元、湖北经济学院

电子商务专业负责人骆芳、吉林动画学院教务处处长闫欣 5 位嘉宾,围绕在构筑课程教学数字化转型创新平

台、探索适应数字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过程中,如何从经费投入、资源供给、教育新基建、运营维

护以及技术应用与服务支持等方面建立健全机制体制?在实施产教融合的过程中,产教融合型课程的设计与

实施、教学组织形态、企业参与、学习方式、学习评估的变化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项目发布:产教融合课程改革实验项目

会上正式发布了《产教融合课程改革实验项目计划》,并对项目实施背景、项目内容、服务对象、项目

管理及评价、实施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项目将从 2024 年 3 月正式启动申报。

IFIE 2023

第23页

19

拓展领域与构建新合作格局

IFIE2023·分论坛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

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新征程上,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

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而国际化人

才是我国参与和塑造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通过进一步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我国参与全球性

事务及问题解决的能力,加快推动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

12 月 16 日上午,来自中国、俄罗斯、芬兰等国家的学者、行业企业专家代表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齐聚

第十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分论坛四,以“拓展领域与构建新合作格局”为主题,围绕“国际化人才

培养助力构建国际化发展新格局”和“国际人才培养与‘走出去’的实践探索”开展研讨与交流。

主题报告:国际化人才培养助力构建国际化发展新格局

香港航天工程科学家、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

(THEi)校长、欧洲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

院院士、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国际副会长刘建德带

来题为《产学研用——应用科学教育提升一带一路

国家的基础经济发展》的主题报告。刘建德分享了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在产教融合、应用科学等方

面的经验做法。他认为,“一带一路”在加强人与

人的联系、平衡区域发展、推动技术转移及发展和

降低运输成本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他就如何在

“一带一路”国家发展应用科学教育提出了相关建议。

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副主任宋凯以《增强职业

教育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服务

数字一带一路建设》为题,阐述了提升职业教育核心

竞争力的必要性,通过介绍澳大利亚、德国、英国等

发达国家开展职业教育对外援助的实际案例及我国现

阶段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发展模式,重点分享了有

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在教学标准开发、海外办学和员

工培训等方面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发挥数字赋能职业

教育合作优势、提升海外办学力度、构建良好工作机

制及加大职业教育来华留学力度四个方面的建议。

IFIE 2023

第24页

20

常熟理工学院副院长徐惠钢以《夯实合作交流

平台 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为题,介绍了常熟理

工学院在国际化应用型人才领域的培养思路。学校

根植合作项目,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产教融合路径,

通过与乌兹别克斯坦高等教育、科学与创新部签署

合作协议,积极开展青年科学家与师资队伍交流,

共建“一带一路”校地融合高质量发展,以积极做

好学科专业国际认证体系、做新通识教育、推动国

际化课程群普及校园等方式,突出实践创新,打造

国际化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管理校企联动平台。

创新案例:国际人才培养与“走出去”的实践探索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弘以《秦

岭工坊”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高职院校

国际化办学》为题,分享了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在“一

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建设和促进产能合作相关方面

的贡献。通过坚持“特色化、信息化、国际化”、“大

合作、大联盟、大培训”的办学理念,以“促进共同发展、

实现共同繁荣”为建设目标,发起组建“一带一路”

职教联盟,建设“秦岭工坊”境外办学品牌,并先后

与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尼、乌克兰、巴基斯坦等国

家教育机构建立联合培养与学术交流的协作关系。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隆海以《职

业教育服务“走出去”,打造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高地》为题,讲述了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打造国际校企

命运共同体、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的具体举措。

通过与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央企及地方特大

型企业共建“一带一路”沿线班·墨学院开展深度国

际合作,积极开发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电气自动化技

术等国际相关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标准被泰国、

缅甸等教育主管部门采纳,并纳入坦桑尼亚、埃塞俄

比亚国家职业教育体系。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秦传江以《内外兼

修,助推人才“双循环”——深化“三教”改革,“引

进来”“走出去”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实践》为题,

介绍了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化“三教”改革,

开展国际合作的具体举措。通过依托“中德 AHK-DMG

MORI 中国认证学院”平台,进行数控英才培养的本土

化实践,以培养“专业技能扎实、国际化特色鲜明的

汽车人才”为宗旨,努力构建“三维”能力课程、“三化”

教学内容、“三融”教学保障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IFIE 2023

第25页

21

智慧建造与卓越工程人才培养

IFIE2023·分论坛五

第十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以“建设教育强国 培养支撑现代化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高

校转型十年与未来展望”为主题,设置 1 个主论坛和 6 个分论坛。围绕“自主培养能力提升与服务高质量发展、

科技自立自强与创新驱动发展、数字化转型与课程建设、拓展领域与构建新合作格局、智慧建造与卓越工程

人才培养、产业创新与塑造新质生产力人才基础”等议题,探讨进一步推进地方本科高校发挥特色和优势,

聚焦服务地方,不断取得高质量发展新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

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新征程上,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

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而国际化人

才是我国参与和塑造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通过进一步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我国参与全球性

事务及问题解决的能力,加快推动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

12 月 16 日上午,来自中国、俄罗斯、芬兰等国家的学者、行业企业专家代表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齐聚

第十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分论坛四,以“拓展领域与构建新合作格局”为主题,围绕“国际化人才

培养助力构建国际化发展新格局”和“国际人才培养与‘走出去’的实践探索”开展研讨与交流。

议题一:探索面向未来的智慧建造和智慧城市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报告题目: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校企合作应用型

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以洛阳理工学院智能建

造人才培养为例

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马珺从国家政策导向和产

业发展需求深刻剖析了智能建造应用型人才培养背

景趋势,聚焦培养复合创新人才,推进教学方式革新,

汇聚政产学研合力提出了智能建造应用型人才培养

新思考,为新时代背景下培养智能建造人才发展提

出了深刻启示和有益借鉴。

报告题目:智慧轨道交通的工法创新与实践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安学武以西安铁

路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实际情况出发,围绕本校校

企协同育人情况、典型案例及工作建议三方面,展

示了应用型高校以校企合作为重要抓手,以项目化、

平台化、生态化的方式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分析其

实施过程、主要做法及实施效果,为产教融合实践

运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IFIE 2023

第26页

22

议题二:智慧建造与强国新基建案例

报告题目:中试基地支撑智慧城市应用型人才

培养探索与实践——以黄淮学院为例

坝道工程医院副总工程师潘艳辉详细梳理了智

慧城市应用型人才需求特征,以坝道工程医院中试

基地建设为例,展示了黄淮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探

索与实践。

报告题目:新能源 新机遇 新智慧——广西风

电、光伏项目群智慧建造探索与实践

中电建十一局与中国能建广西院国家电投广西

公司副总工程师何斌聚焦新能源,围绕风光储的高

速发展现状与战略机遇和新能源项目当前的管理变

革和人才培养需求,分享了广西新能源项目,助力

智慧建造的探索与实践路径。

报告题目:高铁预制箱梁钢筋骨架智能建造创

新探索

中铁七局科技信息部副部长李二伟围绕高铁智

能梁场的发展,重点分析了箱梁钢筋骨架智能建造

思考与钢筋骨架智能建造生产线探索,提供了丰富

的案例以及智能化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报告题目:地下工程智慧建造技术研究与探讨

杭州未来之城地下空间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程

鹏展示了地下空间开发的发展历程与地下工程智能

建造技术,分析了地下工程装备的研究进展,呈现

了未来服务 + 生存的地下空间未来发展趋势。

IFIE 2023

第27页

23

产业创新与塑造新质生产力人才基础

IFIE2023·分论坛六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 9 月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

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未来产业相关前沿技术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探索未知世界的新领域,也是推

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赛道。新质生产力是新的高水平的现代化生产力,是催生未来产业的关键动力。新质生

产力的主要内容是高新科学技术、高素质劳动力和高品质生产资料。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只能主要依靠

自主创新和发展现代教育。

教育必须着眼未来,迎接挑战适应变化,通过“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充分发挥教育的基

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瞄准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围绕未来可能产生的变革性技术进行前沿探索,抢抓

科技发展机遇,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应用型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为培育新质生产力,

催生未来产业打造教育新动能。

12 月 19 日上午,第十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分论坛六邀请 7 位高校学者、行业企业专家以线上

线下结合形式做主旨报告。论坛以聚焦新质生产力与未来产业,探讨通过“三融”塑造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人

才基础、科研基础和生态体系,了解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提供未来产业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案例。

报告题目: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形成新质生产力人才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薛二勇在报告

指出,高等教育实质是新质生产力要素的创新和创新的专门机构,要充

分发挥高素养专业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职能,推动高等教育分类发

展,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为新质生产力奠定人才基础。

报告题目:以产教融合创新 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智库主

任潘海生的报告分析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时代内涵,梳理了职业

教育产教融合制度的演变过程,指出要加强统筹力度,推动推进产

教融合组织创新,并以天津为案例介绍了《天津市产教融合促进条

例(送审稿)》的基本情况。

IFIE 2023

第28页

24

报告题目:校企合作促进铁路信号系统自主创新

中国通号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产教融合中心总经理刘

晔的报告介绍了中国通号在铁路信号系统运营维护和自主创新的人才需

求,分享了中国通号以产业链对接专业群,建设岗课赛证融通体系的产

教融合校企合作经验。他表示,中国通号在推动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方面

已经建立了基于真实生产场景的 3 万余个教学案例库,希望为职业院校

改革贡献中国通号力量。

报告题目:现代产业新学院建设探索与实践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徐森富教授的报告介绍了学校“1+1+1+N”

产教融合生态圈的建设经验,即打造一个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一个现代

产业学院,形成一个产教融合联盟(行业共同体),与 N 家骨干企业共

建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并对现代产业学院下一步推动混合所有制、拓

展多功能、完善运行机制方面提出了思考建议。

报告题目:西安交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试验田:未来技术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执行院长王小华的报告分享了西安交通

大学以未来技术学院为载体,推动人才培养、学科交叉、项目对接、成

果转化的案例经验,介绍了未来技术学院打破院办专业的传统,探索产

教跨界融合、多元驱动的办学模式,开展未来技术跨学科人才培养及未

来技术跨学科攻关,推进项目驱动式的课程体系建设。

报告题目: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数字化实训与智能运维支持

海河双碳产教融合创新联盟秘书长、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邴志刚

的报告介绍了数字孪生的技术热点和与双碳之间的关系,分享了数字化

实训和智能运维支持的典型方案、产教融合型实训平台的典型实施模式

和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经验,在学校场地、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通过

数字化、智能化、数字孪生化推动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与时俱进。

报告题目: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数智油气现代产业学院快速发展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科技与信息部赵伯田副主任的

报告介绍了国家能源战略北京和新疆在油气能源发展的独特优势与应用

场景,分享了学校以现代产业学院为基础,构建“2-1-1”的人才培养模

式,即一套“数智化”综合训练项目,一个“数智化”实习实训体系和“油

气 +数智”两个培养基础,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宽基础、重实践、强创新”

的“数智 + 油气”课程体系。

IFIE 2023

第29页

25

第十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胜利闭幕

12 月 16 日,第十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胜利闭幕,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邬国强

作总结报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中国残联副主席张银良,教育部学校规划

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王长树,驻马店市政府副市长宋庆林,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金刚,黄淮学

院党委书记刘先省等领导和嘉宾出席闭幕式。黄淮学院校长刘彦明主持闭幕式。

本届论坛以“建设教育强国,培养支撑现代化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高校转型十年与未来展望”

为主题,设置了 1 个主论坛、6 个分论坛,总计开展了 41 场报告和案例分享,共计 300 余位领导、嘉宾线

下参加论坛。论坛通过中心官网、官方微博及论坛官网进行全程直播,有超过 300 万人次在线观看。《人民

日报》《光明日报》等 113 家媒体参与论坛报道。

IFIE 2023

第30页

26

邬国强作了题为“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打

造新质生产力区域策源地”的总结报告。

他表示,此次论坛坚持顶层思维,坚持创新思维,

坚持求真务实,邀请了孙尧副部长、鲁昕会长、王复

明院士等领导、专家、学者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教育

强国建设中树立新目标、发挥新作为指明方向、出谋

划策、集思广益、汇聚智慧,呈现出高、新、实的特

点和常态化发展的趋势。

他认为,服务高质量发展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

应用型高校责无旁贷,并就如何提升应用型高校服务

高质量发展能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区域策源地提出建议:一是要面向产业链,塑造新质生产力人才基础。应

用型高校要以扎根地方为定位之本,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产教深度融合机制建设。二是要融入创新链,

激发高质量发展原动力。应用型高校要搭建集成平台,集聚创新要素,创新科研机制,聚焦成果转化,激发

创新活力,优化创新评价。三是要构筑新生态,探索数智时代教育新形态。应用型高校要积极开展教育数字

化前沿技术研究,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引领的教学范式变革,整体推动数字教育生态建设,以融合创新厚植

新质生产力土壤,以数字化转型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刘彦明在主持闭幕式时表示,过去十年,教育

已经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未来十年,

是建成教育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

时期。应用型高校一定能够牢牢抓住大有可为的历

史机遇,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持续深

化产教融合,推进创新提升,为强国建设、民族复

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IFIE 2023

第31页

27

回望 2023 丨教育部规建中心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岁序更替,华章又新。转眼,2023 年已接近尾声。

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也是加快谱写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的重要一年。5 月 29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

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意义,指明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前进方向。

2023 年,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始终紧跟国家战略需求和时代发展的步伐,深入贯彻落实习近

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按照教育部党组的决策部署,在中心领导班子和党总支的坚强领导下,立足

新发展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升

为深入推进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6 月 29 日,中

心原党总支书记、主任李平以“深学笃用 知行合一

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强大

动力”为主题讲授党课。

根据《教育部直属机关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实施方案》,中心围

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严格落实规定动作,创新开展自选动作,

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7 月 19 日,中心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邬国强

以“知之愈明、信之愈坚、行之愈笃”为主题讲授

专题党课。

回望 2023

第32页

28

多样化开展党日活动。10 月 11 日,中心全体党

员干部职工赴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开展“坚定文

化自信 赓续中华文脉”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贯彻

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深化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切身

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领导班子带队先后赴广东、

陕西等 10 余省市开展调研,形成《教育部直属综合

性大学医学教育发展现状》等 12 篇调研报告,在中

心网站开通“调查研究”专栏,推动调查研究取得

实效。

加强教育统计数据研究,服务教育规划决策

做好高质量决策服务支持。加强对教育规模、布

局、结构以及学校发展规划的战略研究,聚焦专业学

位研究生培养、基础教育学校发展、科技中学建设等

主题,组织刊发《教育规划与战略研究报告》49 期,

其中 3 期获部领导批示。

落实统计督察“回头看”整改工作,围绕提高

教育统计数据质量,在发展规划司指导下,聚焦教

育统计工作的规范性和数据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建设,

完成 5 省实地调研和核查。

回望 2023

第33页

29

2023 年 4 月,组织开展教育事业

统计基层分管负责同志专项培训。培

训内容涵盖前沿理论、政策解读、数

据分析、案例教学、国际比较、经验

交流等内容。

精益求精,打造高质量在线培训课程资源体系。

聚焦基层统计人员基础业务能力,汇聚 40 余位国家

级专家,按照“稳、实、细、精”的原则,进一步

夯实基础业务课程内容,2023 年新课程体系包括“业

务、拓展、管理”3 大类和 10 系列,共 57 门课,

129 学时。着眼变革,全面升级试题库、问答库、

资料库、指标库和案例库五大教学资源库,为学员

提供更准确、更权威、更丰富、更多样化的优质资源。

高质量服务地方教育发展规划编制。为四川科

学城提供基础教育体系评估咨询服务;为北京市西

城区提供十四五规划监测服务;指导内蒙古鄂尔多

斯市鄂托克旗、山东枣庄市山亭区等地编制中小学

校布局规划。

积极开展研学实践教育相关研究。围绕中小学

生研学实践教育规范开展,先后赴北京、上海、成都、

河北、河南、广东等地进行实地调研,组织各地开

展课题研究,形成一批具高质量研究成果。

回望 2023

第34页

30

聚焦绿色、智慧发展,服务创新型校园规划建设

围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扎实推进首批

四所疏解高校雄安校区规划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组

织疏解高校开展调研,提供雄安校区总体规划咨询

服务并完成 10 余项成果,编制完成项目投资估算导

则、校园数字化资产建设与管理体系标准等。完善《雄

安新区基础教育服务设施功能配置、交付条件和智能

化要求》。

完成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总体规划管

理咨询服务,形成了一套能够符合龙山校区(创新港)

规划建设要求并体现山东大学特色的导则成果。

受中国残联和山东省委托,为康复大学(筹)

提供全方位学校规划建设服务,协调推动去筹工作。

为四川大学眉山校区、华西东部医学院提供总

体规划管理咨询服务,完成《四川大学眉山校区规

划建设技术导则》《四川大学华西东部医学院建设

研究报告》等。

回望 2023

第35页

31

完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课题《能

效测评案例研究 2022》、教育部课题

《疏解高校雄安校区规划建设研究》。

出版《高校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实践》。针对高校建设项目后评价系统性的研究探索,填补了高校建

设项目后评价的空白,该书的出版标志着高校建设项目规范化管理正向着新时代、新阶段迈进。

召开以“规划建设创新型校园 服务教育高质量

发展”为主题的第八届绿色校园发展研讨会,10 位

院士大师和专家围绕会议主题,深入探讨创新型校

园规划建设的前沿理念和技术体系,为推动教育高

质量发展提出创新性良策,是一场高规格、高水平、

高质量的学术盛会。

举办 2 期 2023 年高校基建培训班,针对大学校

园规划设计、智慧图书馆建设等热点问题开展全方

位系统培训。

回望 2023

第36页

32

搭建教育开放共享平台,深化“三融”新格局

在国际司指导下,分别在沈阳、长春、哈尔滨、

南昌、厦门、北京、上海、西安 8 个会区高质量举

办 2023 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围绕 120 余个专业

方向开展研讨。来自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

德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万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

相结合的方式参会,形成了百余项合作成果。

11月 22日,2023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北京)

在京开幕。本次会议以“融创领航,绿色未来”为主题,

积极探索国际产学研用合作新模式,以数字化、绿

色化手段推动中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产学研用

深度合作,持续推进国际产学研用合作高质量发展,

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共赢新格局。

12 月 15-16 日,第十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

论坛召开,以“建设教育强国 培养支撑现代化建设

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高校转型十年与未来展望”

为主题,设置 1 个主论坛、6 个分论坛,开展 41 场

报告和案例分享,超过 300 万人次在线观看。

10 月 30-31 日,第三届新时代卓越匠心文化论

坛在枣庄市举办,论坛以“坚定文化自信,培育数

字工匠”为主题,探讨以中华卓越匠心文化推动职

教发展的模式路径。

回望 2023

第37页

33

推动新型大学建设,参与康复大学去筹与学科

专业规划论证工作,开展武汉信息网络学院(暂定名)、

重庆渝电职业技术大学(暂定名)、大连汽车职业技

术学院航空航天产业学院等规划设计工作。

成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产教科融合工作委员会。

组织开展产教融合创新发展课题——教育数字

化专项研究,以研究驱动学校数字化转型。发布《2023

教育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密切跟踪前沿技术。

持续推进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兰州文理学院等

一批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

持续推进产教融合课程改革试验项目。

回望 2023

第38页

34

聚焦教育援疆,支持国家区域战略落地

主办 2023 亚欧博览会 • 教育国际论坛,为“一

带一路”高质量教育合作与高水平人文交流提供平

台。

全力推进中国石油

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

区援建工作。组织召开工

作协调领导小组第五次会

议,协调选派援建教师和

招聘银龄教师,共商共建

联合研究生院,多措并举

助力校区高质量发展。

支持南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立足新疆“八

大产业集群“及区域产业发展人才需求,与自治区

教育厅、兵团教育局等单位深入交流,组织专家组

为喀什大学等 8 所院校提供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咨询

论证服务,协同推进南疆新建学校规划建设。

回望 2023

第39页

35

积极探索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

持续推进乡村教育

振兴与教育振兴乡村工

作,协办教育服务乡村

振兴座谈会,以高质量

教育赋能乡村振兴。

以“职业教育高质

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

兴”为主题举办职业教

育服务乡村振兴研讨会

暨产教融合对接会,设

置乡村振兴、教育数字

化、中医药、文化旅游、

国际合作 5 个专题。

2024 年,中心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在教育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牢牢守住“国之大者”,全面践行“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以斗争精

神迎接挑战,以奋进拼搏开辟未来,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更大的力量!

回望 2023

第40页

36

教育经费首超 6 万亿!

2022 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

近日,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近日发布了 2022 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公告显示,

2022 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 61329.14 亿元,首次超过 6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5.97%。国家财政性教育经

费为 48472.91 亿元,比上年增长 5.7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 4.01%,做到了“一般不低于 4%”。全国

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为 39256.96 亿元,比上年增长 4.79%,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为 15.07%。

根据统计公告,2022 年全国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为 15731.97 元,比上年增长

2.44%。全国幼儿园、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

育经费增幅分别为:7.29%、3.32%、2.14%、1.64%、2.14%、-1.69%。更多详情一起来看——

一、全国教育经费情况

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 61329.14亿元,

比上年增长 5.97%。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主

要包括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政府性基金

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办学中

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

经费等)为 48472.91 亿元,比上年增长 5.75%。

二、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情况

(一)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增长情况

2022 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包括教育

事业费,基建经费和教育费附加)为 39256.96 亿

元,比上年增长 4.79%。其中,中央财政教育经费

5715.56 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 2.7%。

(二)各级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增

长情况

2022 年全国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

算教育经费为 15731.97 元,比上年增长 2.44%。其

中:全国幼儿园、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

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增长情况分别是:

1. 全国幼儿园为 10198.39 元,比上年增长

7.29%。增长最快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3.09%)。

2. 全国普通小学为 12791.64 元,比上年增长

3.32%。增长最快的是山西省(10.38%)。

3. 全国普通初中为 18151.98 元,比上年增长

2.14%。增长最快的是西藏自治区(9.82%)。

4. 全国普通高中为 19117.92 元,比上年增长

1.64%。增长最快的是福建省(11.03%)。

5. 全 国 中 等 职 业 学 校 为 17461.54 元, 比

上年增长 2.14%。增长最快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

(21.51%)。

6.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为 22205.41 元,比上年

下降 1.69%。增长最快的是四川省(13.42%)。

(三)各级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

支出增长情况

2022 年全国幼儿园、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

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生均一般公

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情况是:

1. 全 国 幼 儿 园 为 9736.51 元, 比 上 年 增 长

7.83%。增长最快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3.98%)。

2. 全国普通小学为 12259.53 元,比上年增长

3.53%。增长最快的是西藏自治区(10.64%)。

3. 全国普通初中为 17225.61 元,比上年增长

2.59%。增长最快的是西藏自治区(14.10%)。

4. 全国普通高中为 17796.54 元,比上年增长

3.25%。增长最快的是山东省(10.93%)。

5.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为 16254.68 元,比上

年增长 2.24%。增长最快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0.84%)。

6.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为 20926.53 元,比上年

下降 0.31%。增长最快的是河北省(24.87%)。

(四)各级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预算公用经费支

出增长情况

2022 年全国幼儿园、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

教育事业统计数据

第41页

37

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生均一般公

共预算公用经费支出情况是:

1. 全 国 幼 儿 园 为 3208.62 元, 比 上 年 下 降

0.51%。增长最快的是贵州省(17.79%)。

2. 全国普通小学为 2785.89 元,比上年下降

2.43%。增长最快的是浙江省(12.54%)。

3. 全国普通初中为 4167.74 元,比上年下降

0.86%。增长最快的是西藏自治区(33.88%)。

4. 全国普通高中为 4223.18 元,比上年下降

1.25%。增长最快的是山西省(18.05%)。

5.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为 5833.13 元,比上年下

降 0.56%。增长最快的是浙江省(21.55%)。

6.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为 8147.39 元,比上年下

降 3.47%。增长最快的是四川省(35.13%)。

(五)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

支出比例情况

2022 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

预算支出 260552.12 亿元的比例为 15.07%。

三、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

情况

2022 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1210207.2 亿元,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 4.01%。

教育部 国家统计局 财政部

2023 年 11 月 21 日

注:1. 公告中所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数据,均不

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

2. 公 告 中 的 2022 年 全 国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1210207.2 亿元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60552.12 亿

元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023》。

教育事业统计数据

第42页

38

以高质量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服务建设教育强国

“做好教育统计工作,服务教育强国建设”2023 年全国教育统计工作会议暨年度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汇

总审核 12 月 18 日 -22 日在湖南韶山圆满结束。

即将过去的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今年 5 月 29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

“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

量的“数据底座”,离不开高质量的统计数据。

“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统计为监测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至关

重要的数据依据”。

——教育部副部长孙尧同志在 2023 年全国教育统计工作会议的讲话。

一、以高质量统计数据,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科学、准确、客观、及时地监测

反映教育现代化进程,是教育统计的重要职能。11 月 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

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

更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近年来,教育部以“长三角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工作”为抓手,落实国家重大战

略任务要求,通过研发指标体系,综合利用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研判教育现代化进程与趋势。下一步,将

研究完善教育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充分发挥教育统计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发挥统计指标

对建设教育强国的导向、激励和监督作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以高质量统计数据,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特别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给教育带来颠覆性变革。我国

教育事业统计数据

第43页

39

科技创新正经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急需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在教育 -科技 -

人才“三位一体”战略布局下,优化高校布局、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研究人才培养规模层次、与产业结构有

效对接等前瞻性问题,都要基于统计数据予以分析、研判、解答,充分发挥教育统计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监

测评价作用。

三、以高质量统计数据,服务人口变化下的教育资源配置

人口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是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面临的重要外部因素。5 月 5 日,习近

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要深刻认识人口和社会结构变化对教育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调整的紧迫要求,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充

分发挥教育统计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布局引领作用。根据未来人口结构变化和实际需求,做好科学规划,合

理配置教育资源,推动优质资源均衡,有效应对人口与社会结构转型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挑战。

此次全国会议同时部署了 2024 年教育统计主要工作——

01巩固整改成果,做好统计督察“后半篇文章”。统计督察整改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要严格按照《国

家统计局关于统计督察“回头看”教育部情况的反馈意见》和《教育部关于统计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的

整改工作方案》,结合本地实际,持续做好整改工作,推进教育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切实提高政治站位。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抓好中办、国

办印发的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文件的再学习,坚持依法统计。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对照督察“回头看”反馈

意见,围绕数据质量审核、统计信息化建设、统计队伍建设、统计培训指导等重点领域,认真开展自查。对

照《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办法》,认真梳理现有统计调查项目,严格做到备案后实施。严把数据质量关。

坚决扛起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政治责任。加强源头数据质量监管,保障统计调查对象报送源头

数据真实准确。不断优化核查方式,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核查机制,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02 加强数据分析,做好做优统计服务职能。锚定教育强国建设目标任务,发挥统计监测评价职能,加强

教育事业发展形势研判,充分运用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着力提高统计监测的前瞻性预警性、政策建议

的精准性有效性、统计监督的科学性权威性。

教育事业统计数据

第44页

40

03 加强信息化建设,逐步提升智慧统计水平。鼓励各地建设以统计台账为基础的省级统计数据采集系统,

以信息技术为统计赋能,加大行政记录转化为统计数据的应用力度,推动行政记录与统计数据的衔接、业务

系统与统计系统的互通、数据采集与统计服务的联动。继续推动教育统计信息化试点,总结试点经验。

04 抓好人员培训,夯实统计队伍根基。分类分层组织开展统计法规、统计知识、统计技能培训,确保新

入职或轮岗的统计人员先培训、后上岗。充分利用好国家级教育统计培训基地和各省级培训基地,做好线下

培训工作。积极利用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平台(https://fudan.chaoxing.com/),不断扩大拓展培训覆盖面,

通过培训促进教育统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提升。

05 修订完善“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 发

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总书记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集体学习时

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以及即将出台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新政策、新举措等纳入教育监测与评价

统计指标体系。

06 加强监测分析,研制全国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在长三角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指标体系的

基础上,探索研究全国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指标体系。

无论是看教育、抓教育,还是办教育,都需要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都

离不开教育统计数据的有力支撑,这背后都凝聚着百万教育统计人员的辛勤付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统

计队伍是确保数据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关键所在。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平台是在发展规划司指导下,

中心统筹组织,依托战线百位教育统计专家,整合各培训基地的优质培训资源,依靠复旦大学培训基地在线

教育优势,搭建的全面、全时、全员的信息化培训平台,也是落实教育信息化战略,支持教育统计工作的专

业化服务平台。线上平台为统计队伍提供了多样化选择,也是教育统计信息化改革的重要体现。截止 2023

年 12 月,已累计培训统计人员超过 13 万人次,成为教育统计培训的重要类型。2023 年在线培训聚焦基层统

计人员基础业务能力,注重基层统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按照“稳、实、细、精”的原则,进一步夯实基础

业务课程内容,打造高质量在线培训课程资源体系。

01 注重实际,夯实基础业务课程。2023 年围绕教育统计改革创新,聚焦统计核心业务,汇聚国家级专

家,全面更新 11 门权威课程。按“逐类、逐表”讲解原则,更新教育事业综合统计调查制度系列课程;全

新升级 2023 年教育统计管理信息系统操作课程和学校(机构)代码管理信息系统操作课程;选取“双师型”

教师比例、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生师比 3 个反映现状、引领发展的监测评价指标,对其指标内涵、计算方式,

指标分析与应用等方面进行解读。2023 年新课程体系包括“业务、拓展、管理”3 大类和 10 系列,共 57 门课,

129 学时。

▲ 2023 年课程体系

教育事业统计数据

第45页

41

02 着眼变革,

升级五大教学资源

库。试题库、问答

库、资料库、指标

库和案例库五大

教学资源库全新升

级,围绕知识点全

新 打 造 3000 多 道

练习题和考试题,

为学员提供更准

确、更权威、更丰

富、更多样化的优

质教学资源。

03 需求导向,

提升在线培训平台

各项功能。2023 年

平台完成了报名入

口分类别、选修课

功能、个人线上报

名支付、个人汇款

线下与线上数据接

通、团队兑换码、

调班功能、票据管

理、进阶培训前置

条件设置、定制化

调研问卷、学习计

划考核随机出试卷

等 16 项 功 能 优 化

和升级。新功能上

线后,在学习、交

流、咨询等多方面

体验感都有明显提

升。 ▲ 2023 年全新打造五大资源库

教育事业统计数据

第46页

42

04 分层分类,开展在线精准培训。根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不同工作要求,在

线培训学习计划分为“入职”和“进阶”两个培训层级。入职培训面向基础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学校、高等

教育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新上岗的统计人员,提供专业化岗前培训;进阶培训面向已参加过“十四五”(2021

年 8 月 28 至 2023 年 5 月 31 日期间)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并获得结业证明的教育统计人员,提供专业提

升培训。

教育事业统计数据

第47页

43

05 定制培训,夯实统计基层质量根基。为更好地服务各省自身的、个性化的培训需求,在线培训持续

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定制培训专班服务,包括但不限于首页开设专班、定制学习计划、定制培训周期、

提供培训周报、个性化督学服务、结业证明专送等服务。

06 加强交流,搭建宣传典型经验平台。为宣传各地统计队伍建设的丰硕成果,探索统计队伍建设途径,

激发统计队伍的活力,打造高素质统计队伍,2023 年选取 9 篇来自省、市、县、校多地加强统计队伍建设的

优秀案例,通过多平台分享宣传,供广大教育统计工作者学习借鉴,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教育事业统计数据

第48页

44

《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系列课程开启

什么是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净入学率和毛入

学率区别在哪儿?大家耳熟能详的“生师比”,到

底有什么样的内涵?这些指标在实际工作中怎样应

用?能发挥多大的作用?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快来开启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中国教育监

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系列课程的学习之旅吧!

完成了教育事业统计调查表的填报、汇总和上

报后,根据统计资料深入挖掘数据资源,进行统计

分析和监测,更是完成整个统计工作的关键之举。

为了充分发挥教育统计对教育管理、科学决策和服

务社会的重要作用,需要一套健全科学的教育统计

指标体系。

2020 年,教育部组织专家对 2015 年发布的《中

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进行了修订和完

善。修订后的指标体系分为综合教育程度、国民接

受学校教育状况、学校办学条件、教育经费、科学

研究等 5 类共 120 项,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能够

更好地监测各级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如何用好用活这套指标体系?如何有理有据的

把监测结果生动地勾画出来?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

训《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系列课程

将为您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解读。

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

统计指标体系》包括《概论》课程及后续的《指标解读》

课程。

《概论》课程

《概论》课程对《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

标体系(2020 年版)》的内容结构及应用经验进行

了全面介绍与解读。

课程包括三个模块,基础篇、应用篇和路径篇。

基础篇中,主要介绍《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

标体系》的修订缘起、功能、发展历程、整体与单

项指标的内容结构等;应用篇中,主要介绍指标体

系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基于指标开展数据分析

的常用思路及应用指南;路径篇中,主要提供了指

标体系的检索路径。

通过学习该课程,学习者能对《中国教育监测

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形成全面系统的了解,明晰

应用思路与注意事项,掌握指标内涵和计算方法,

从而科学地基于指标体系中的相关指标开展统计分

析与监测评价。

教育事业统计数据

第49页

45

《指标解读》课程

《指标解读》课程是为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指标,用好指标,服务于管理和决策。该课程坚持“分类别,

有重点,攻难点”的原则,针对单项指标进行深度解读。

课程亮点

◆《指标解读》课程针对不同专题,选取有代表性的指标,帮助学习者从多角度深入挖掘数据资源,进

行统计分析和监测,充分发挥教育统计对教育管理、科学决策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从定义和用途、计算公式、分析和应用、适用范围、局限性及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全方位解读指标。

◆教育统计一线专家亲自编写讲义并配音,兼具专业性与生动性。

◆课程形式丰富多样,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动画形式呈现,生动活泼。

课程展示

《指标解读》课程通过对单项指标的深度分析讲解,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在运用《中国教育监测与评

价统计指标体系》开展教育统计分析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 准确理解指标,关注指标的适用性

如每十万人口各级教育平均在校生数,主要反映各级教育在校人口的相对规模,会受到当地人口结构、

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政策及学校布局等的影响。例如,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指标

值主要与学龄人口的相对规模有关;而高等教育的指标值则受高等院校在全国布局的影响较大。因此在使用

过程中要注意:每十万人口各级教育平均在校生数在国家级和省级层面使用代表性更强。

▲ 课程来源:指标解读 - 每十万人口各级教育平均在校生数,主讲教师:张琳 河南省教育厅

如高于规定学历专任教师比例,是指某一级教育高于国家规定的最低学历要求的专任教师数占该级教育

专任教师总数的百分比。各级教育教师的最低学历要求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关于获得各级教育

教师资格所应当具备的相应学历的规定。该指标解读课程中,对国家规定的各级教育教师最低学历要求做了

全面细致的梳理,帮助学习者更准确地理解指标内涵。

2. 合理选择指标,关注指标的局限性

如最常用的生师比,用于反映教师数量充足程度,经常用作教育质量的替代指标。该指标值越高,表明

每位教师平均所教的学生越多,相反,生师比越小,表明平均每位教师所教的学生越少,老师有更多的精力

去关注每一个学生,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如果指标值过低则表明存在一定的资源过剩,在实际

教育事业统计数据

第50页

46

图片▲ 课程来源:指标解读 - 高于规定学历专任教师比例,主讲教师:王磊 云南省教育厅

应用中要结合学校规模统筹考虑,调控教师供给。

但其局限性就在于仅反映教师数量的充足情况,不能全面反映教师队伍情况,例如,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学经验、专业背景、教学方法等其他因素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如净入学率和毛入学率指标,净入学率是指某一级教育在校学龄人口数占该级教育国家规定年龄组人口

总数的百分比。毛入学率是指某一级教育不分年龄的在校学生总数占该级教育国家规定年龄组人口数的百分

比。这两个指标计算的难点和局限性在于:

分母的学龄人口数据采集存在困难

分子分母的统计时点不一致

某些政策因素造成指标计算结果和实际感受度之间存在差异

▲ 课程来源:指标解读 - 生师比,主讲教师:郭福生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财务与资产管理中心

教育事业统计数据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期刊免费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