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弦》2024年5月刊

发布时间:2024-6-27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教育之弦》2024年5月刊

1要闻内参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学校思政课建设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更加鲜明,思政课教师乐教善教、潜心育人的信心底气更足,广大青少年学生“四个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奋发昂扬,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要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 [收起]
[展开]
《教育之弦》2024年5月刊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3页

CONTENTS

目录

█ 要闻内参

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 1

教育部党组开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

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一周年专题学习 2

█ 中心动态

中心副主任邬国强赴雄安新区调研首批四所疏

解高校建设情况 3

砥砺奋进! 2024 年教育事业统计基层主管领导

专项培训圆满结业 5

█ 教育理论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培养一批批栋梁之材 12

迈出教育强国建设的铿锵步伐 14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关键、难点与方法论 19

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重塑高校教育教学 30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人才基础 32

█ 重磅发布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综述 34

培根铸魂担使命 凝心聚力育新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思政课建设成就综述

38

第4页

CONTENTS

目录

学前教育改革进展成效:2023 年学前三年毛入

园率达 91.1% 41

█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涵要义、运

行逻辑和推进路径 43

调整专业设置 职教向新而变 50

以职业教育数字化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 52

科学把握职业本科定位 54

如何 3 年新增 500 万人次高技能人才 56

█ 教育数字化

培育数字人才 高校大有可为 57

人工智能如何塑造学习的未来 58

█ 他山之石

天津大学:工程硕博士学位评价“单选”变“多

选” 60

鞍山师范学院:构建“党建 + 思政教育”体系

激发育人活力 61

█ 国际动态

国外数字教材建设的风险和防控 63

重视职业生涯教育 帮学生追求适合自己的职业

生涯 66

█ 中心平台

第5页

1

要闻内参

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

近平近日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党

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学校思政课建设

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

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更加鲜

明,思政课教师乐教善教、潜心育人的信心底气更足,

广大青少年学生“四个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

奋发昂扬,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

根本性转变。

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

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坚持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思政课

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以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

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要始

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

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

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要

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

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思政课建

设摆上重要议程,各级各类学校要自觉担起主体责

任,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

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

新人。

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 5 月 11 日在京召

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

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会议并讲话。

丁薛祥在讲话中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

战略属性、民生属性,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领导教

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

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

丁薛祥强调,要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

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不

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加快构建以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

材体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入脑入心。充

分发挥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教育激励作用,丰富思政

课教学内容,讲好新时代故事,引导学生感悟党的

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

人新格局,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

推动学生更好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遵循

教育规律,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

建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设计课程目标,贴近学

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让学生爱听爱学、听懂

学会。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健全突出教学优

先的评价体系,完善教师地位和待遇保障机制。各

地各部门要扛起政治责任,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形

成思政课建设的强大合力。

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北京市、福建省、

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长沙市育英小学有关同志作交流发言。

李干杰、李书磊出席会议。

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省区市和新疆

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

优秀思政课教师代表等参加会议。

会前,丁薛祥到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市第

一五九中学调研,了解思政课线上线下集体备课情

况,听取思政课现场教学,与教师和学生交流。

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丁薛祥出席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并讲话

第6页

2

教育部党组开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

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一周年专题学习

2023 年 5 月 29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

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建

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近日,教育部党组先后召开党组会、专题会,围绕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一周年开

展专题学习。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主持

专题学习时强调,要心怀国家大目标、心有世界大

变局、心系教育大格局,深刻领会党中央 2035 年建

成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刻认识世界政治经

济格局深化调整对教育的深远影响,深刻领悟教育

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和高水平人才的储备库,

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坚决担好肩负的职责

使命,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中奋力续写新篇

章。

怀进鹏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

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吹响了建设教育强

国的号角,拉开了教育系统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大幕。

一年来,教育部把学习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开展主题教育相

结合,紧紧锚定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化教育、

科技、人才一体统筹推进,以实际行动思考和回答“强

国建设、教育何为”这一重大历史命题,推动各项

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一年来,教育战线全面展开高

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基础教育迈上优质公平新台阶,高等教育服务国家

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力显著增强,持续构建现

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高素质专

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教育对外开放高质

量发展态势更加巩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呈现新的

面貌,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

怀进鹏强调,要把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同学

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密结合、

有机贯通,久久为功、引向深入。进一步抓住教育

强国建设的关键领域和环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现

代化强国建设征程中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

性地位,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

生属性,全面认识经济之变、科技之变、社会之变

共同形成的教育时代之变,聚焦经济社会人口发展

结构变化,锚定以教育支撑引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

强和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真正做到学懂、弄通、

做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强大

动力、有效举措和生动成效。一要紧扣培养时代新人,

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首要工程,强化高素

质教师队伍建设,系统塑造立德树人新生态新格局。

二要紧扣支撑国家战略,把高等教育龙头高高扬起,

实施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突破计划,加大拔尖创新

人才培养力度,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加强科

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

性和吸引力。三要紧扣保障改善民生,推动基础教

育基点更加夯实,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治理水平,

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四要紧扣激

发动力活力,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开放,深化教育评

价改革,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数字化赋

能教育改革创新。

要闻内参

第7页

3

中心副主任邬国强赴雄安新区调研

首批四所疏解高校建设情况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考察并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时发表的重

要讲话精神和教育部工作部署要求,5 月 13 日,中心副主任邬国强(主持工作)赴雄安新区对首批四所疏解

高校雄安校区建设情况进行调研。

邬国强副主任先后来到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四所高校

雄安校区一期在建项目现场,深入了解各校一期项目建设情况。四所高校正全力以赴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北

京交通大学雄安校区西区综合服务楼等项目已顺利封顶。

中心动态

第8页

4

随后,在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规划建设指挥

部组织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上,四所高校相关负责

人交流了工作进展,邬国强副主任听取了四所高校

建设中面临的新校区运营管理、发改委项目审批及

财政支持专项经费筹措等情况,并就下一步工作提

出了意见建议。

邬国强表示,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年之内

两次视察河北,就扎实推进雄安新区建设作出重要

指示,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现在雄安新区已

经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

阶段,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

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需要优

质高等教育资源和高端人才支持,而在京高校雄安

校区的建设正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四所高校雄安校

区开工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京

津冀协同发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高标准高质

量建设雄安新区的重要成果。在教育部领导的关心

和支持下,中心积极推进疏解高校雄安校区发展进

程,服务雄安新区教育事业发展,为各高校在更高

起点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助力教育强国

建设。

自在京直属高校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启动以

来,中心积极配合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推进疏解工作,

组织开展首批及第二批疏解高校雄安新校区规划建

设工作。为科学推进雄安校区的规划建设,中心发

挥组织协调作用和优势专业力量,组织疏解高校开

展调研、培训、课题及专项研究等工作。中心主动

承担教育部教育规划与战略研究课题《疏解高校雄

安校区规划建设研究》,开展了雄安校区规划建设、

投资估算导则、BIM 技术体系、智慧校园等专项研究。

同时,针对各高校规划建设特点及雄安校区发展需

求,提供雄安校区总体规划建设咨询服务,目前已

顺利完成 10 余项成果,获得学校高度认可,为落实

疏解工作提供了重要助力支撑。

中心动态

第9页

5

砥砺奋进! 2024 年教育事业统计基层主管领导

专项培训圆满结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计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统计工作作出

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科学阐明了事关统计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新时代统计工作提供

了重要指针和根本遵循。中办国办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统

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建议办法》《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查工作规定》等重要文件,二十大前夕

中央印发了《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2023 年 12 月党中央印发修订后的《中国共产

党纪律处分条例》,首次将“统计造假”纳入违反党的工作纪律有关条款。

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综合性基础性工作,统计数据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管理的重要依据。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有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统计数据作支撑,建立健全用数据说话、

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体制。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统计督察整改任务,推进教育统计现代化改革,提升教育统

计干部队伍适应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能力,由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主办,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厦门大

学承办的 2024 年教育事业统计基层主管领导专项培训圆满结业。

培训精彩回顾

本次培训是面向教育事业统计基层主管领导的线下专项培训,依托厦门大学优质的课程资源和丰富的组

织经验开展。来自全国共 160 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负责统计

工作的处级干部,以及有关地市、区县教育事业统计主管领导参加了培训。

中心动态

第10页

6

▲ 参训学员合影

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全海为培训致辞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信息处处长、二级巡视员李

燕丽主持开班仪式

培训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计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教育现

代化与建设教育强国、教育统计服务能力提高、教育管理者领导力提升、经济金融形势与新质生产力、教育

数字化转型发展等主题安排专题报告,涵盖理论前沿、政策解读、数据分析、国际比较、经验交流等学习内容。

在学习方式上,同步为参训学员开通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培训实效。

培训三大特点

课程设计科学,线上线下联动拓展多样学习资源

课程设置充分考虑教育事业统计基层主管领导的实际需求,从政策把握、业务提升和问题解决三方面入

手,紧密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邀请业内高水平专家授课。

中心动态

第11页

7

宏观政策方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统计分析研究所所长马晓强研究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之路、国际丛

林竞争之路、复杂环境挑战之路、系统跃升和质变之路四个方面深度解读教育强国建设的中国道路。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林致远教授从经济金融形势分析出发,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深入剖析了新质生产力的

基本内涵、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和路径方法。

业务能力方面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信息处处长、二级巡视

员李燕丽为全体学员深入解读了教育统计工作基本

情况和 2023 年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数据部负责人魏

鹏演示讲解了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的各项功能。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王树涛教授从教育数字化

转型发展的趋势,深入分析了加快推进中国式教育

现代化的路径方法。

实践应用方面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吴隆增教授以卓越领导力为主题,探讨了团队班子建设和团队凝聚力提升的要点,从

目标、分工、管理、行动、总结等方面讲授了领导力的有效方法。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刘婧媛教授以数据的挖掘、分析与决策为主题,用丰富生动的实际案例深入解读数据

如何转化为价值。

中心动态

第12页

8

“线上 + 线下”融合教学

培训同步为参训学员开通教育统计在线培训,定制管理类培训计划,提供法律法规、工作规范、地方案

例、教育高质量发展理念及国际比较五个模块,总计 13 门课 20 学时的在线课程,帮助学员持续全方位多角

度地了解教育统计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和提升现代教育治理能力中的重要性。

中心动态

第13页

9

培训形式多样,搭建统计工作互动交流平台

分享工作经验,互学互鉴提升工作水平。在学员统计工作经验分享交流环节,共有 5 名来自全国不同省

份、不同地市、区县的学员分享了自身的教育统计工作案例,既有开展统计业务的方式方法,也有统计管理

的全流程思考;既有来自省厅统计负责人分享管理方法,也有来自地市区县局长分享区域内业务工作具体流

程,内容丰富接地气,受到参训学员的一致好评。通过统计工作经验的分享,启发学员立足自身岗位实际,

思考高效、高质开展统计工作的方法路径,切实起到触类旁通、学有所鉴的作用。后期,工作案例将纳入教

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平台的案例库,供全国教育统计人员学习交流。

培训活动丰富,提升学员培训获得感。为强化学员互动交流,激发学员参训热情,培训设计多项活动。

一是采用主持人轮岗制,由各省推荐学员担任课程主持人,课前介绍专家,课后小结并组织学员互动提问,

有效提升学员参与度。二是组织开展破冰活动,各组讨论确定组名、口号,加强学员相互了解,体现本地区

特色优势。撰写未来寄语,大家共同回顾梦想,展望未来,强化交流。三是安排校园定向打卡活动,鼓励学

员在课堂学习之余,探索厦大校园,了解百年名校,活动得到学员的积极响应,各组均踊跃参加。

评选优秀学员及小组,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根据学习积极性、培训期间活动参与度等,共评选 31

名优秀学员(每组 1 人)。优秀学员代表,青海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刘一兵在结业仪式上发表感言,“本次

培训是一次跨越山海的相聚,也是一次增智启慧的学习,更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动员。让全体学员对教育强国

建设有了新的思考,也对国家宏观战略有了新的认识,还对如何开展教育统计工作有了新的思路。”

中心动态

第14页

10

▲ 优秀学员代表合影、各省领队领取结业证明

培训组织严密,保障培训顺利开展

培训制度健全。成立以发展规划司统计信息处处长为组长的培训专项工作组,配备 1 名培训主管、1 名

班主任,保障培训顺利进行。各省由省厅负责教育统计工作的处级干部带队,共同负责培训期间学员管理、

活动组织等。

工作机制完备。工作组在学员报到前,在省级负责(联络)群发送报到须知,提醒各省培训负责人将注

意事项、报到路线等转发给本省学员;报到时建立学员群,培训过程中,班主任每天在群内通知第二天的培

训安排和要求,并随时回应学员提问。同时与线上培训联动,每天开展学员线上打卡提醒。

各省组织有序。各省由省级负责教育统计工作的初级干部担任本省培训负责人,均建立本省学员群,负

责培训前报名组织、培训期间本省学员的学习管理与活动组织,及时与工作组保持联系,沟通反馈并解决问题。

培训成效显著

培训设计了教学评估环节,从学员反馈中可以看到,本次培训有以下三点突出成效:

有效拓展了各地促进教育改革创新的视野,坚定建设教育强国的理想信念。通过高水平专家的讲授,学

员表示更加深刻领会了党的二十大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布局的内涵,更加充分认识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

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意义,也进一步坚定了立足教育统计工作,服务地方教育发展的情怀与信念。

有效提升了基层主管领导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统计业务素养。学员们在课堂学习中做了详尽细致的听课笔

记。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叶硕表示,“本次培训收获满满,受益良多,真心难忘。通过课程对

提升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的能力和水平、教育统计数据质量、教育统计运作效率和教育统计服务水平有了更深

的理解和认识”。

有效增强了基层教育统计分管负责同志对今后做好统计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内蒙古通辽市教育局刘

自如表示“培训专家用扎实的专业和对行业的深刻理解,高效精准,各抒己见,用高度的热忱和专业敬业激

励了参训的统计工作者,也点染了我对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最朴素的热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发展规划处于

晓伟表示“对统计工作现代化和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感”。

2024 年是落实统计督察整改意见,推进教育统计改革的关键年,此次培训让统计人深感使命艰巨、责

任重大,对今后开展统计工作有了新思考,也更加坚定了做好统计工作的责任和信心。

教育统计队伍建设是统计工作的重要基础保障。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从“十二五”时期开始逐步搭建六

个教育事业统计培训基地,面向基层统计骨干人员开展培训;“十三五”时期搭建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

面向新入职或轮岗的统计人员开展培训,通过“线上 + 线下”相结合方式累计培训超过 14 万人次。同时自

2018 年起,发展规划司用统计专项经费支持开展面向基层主管领导、直属院校、高职院校的培训,构建了高

质量线上线下教育统计培训体系,不断提升教育统计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的能力。

中心动态

第15页

11

中心动态

第16页

12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培养一批批栋梁之材

教育理论

第17页

13

今年 3 月 18 日下午,春雨绵绵,习近平总书记

在湖南考察的第一站,来到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

南书院校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世界

又处于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在以中国式

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当代青

年学子正当其时。在这个时候,我们更有责任共同

把教育办好、把学生培养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培养一批批栋梁之材。”

谆谆教诲,殷殷嘱托,一以贯之。

在上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看望农民工子弟

学校的孩子。2010 年,孩子们给已在中央工作的习

近平同志写信汇报学习生活情况。习近平同志专门

回信,勉励孩子们“少年有志,国家有望”。

“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

一起”,2015 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习

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

表大会全体代表时,为“红领巾”明晰人生前进的

方向。

“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

孩子。”2023 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

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这样勉励教育工作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023 年 4 月 4 日,京郊

大地,春雨飘飘。习近平总书记披上雨衣,拿起铁

锹走向植树地点。习近平总书记一边劳动,一边教

孩子种树的方法,并与孩子们聊起学习生活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孩子教育,跟植树一样,一开

始就要竖正,否则就会长歪。

温暖的话语中,有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关切,更有

一位大党大国领袖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深邃思考。

教育,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福建工作时,

习近平同志强调:“真正把教育摆在先行官的位置”。

1989 年初夏的一天,时任福建宁德福安坂中畲

族乡大林村党支部书记钟通弟正在田里劳作,远远

看见三个陌生人向村里走来。走在中间的,是一位

满头大汗的年轻人。同行的人介绍,这是地委书记

习近平同志,来村里了解情况。

看到村里小学只有一间老土坯房,看着孩子

们破旧的衣衫,习近平同志神情凝重。不久后,习

近平同志给大林村批了 6 万块钱,修了路、盖了教

室……

“我走了不少乡村,看到不少简陋的校舍,心

里沉甸甸的。”1990 年 2 月,习近平同志在《我们

应怎样办好教育》一文中写道,“教育问题是绝对

不允许‘等一等’的。”

同样不能等的,是“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

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

果”,增强青少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014 年,在澳门大学横琴校区,习近平总书记

与学生们围坐在课桌旁,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分享

体会、言传身教:自己在青少年时代也非常喜欢阅

读中华文化典籍,坚持一点一滴学。直到现在,一

有空就会拿起一本翻一翻,每次都觉得开卷有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同一座宝藏,一

旦探秘其中,就会终生受用。

2018 年,在北京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和同学们

谈及读书心得:“在读书过程中通过不断重新审视,

达到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慢慢觉得马克思主

义确实是真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确实是人民的选择、

历史的选择,我们走的社会主义道路确实是一条必

由之路。这种通过自己思考、认识得出的结论,就

会坚定不移。”

2022 年,太行山里娃,登上了世界级舞台。北

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来自河北省阜平县马兰花儿童

声合唱团的 44 名孩子,用希腊语献唱奥林匹克会歌。

优美空灵的歌声,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少年儿童的阳

光自信。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2021 年 7 月 1 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天安门广场上,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孔,映着

胸前闪耀的团徽和鲜艳的红领巾。来自北京各大高

校和中小学的千名共青团员与少先队员代表,向党

的百岁生日献上深情祝福。“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的铮铮誓言响彻天安门广场,激荡着昂扬自信的青

春力量。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习近平总

书记在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新时代的

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

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来源:《人民日报》

教育理论

第18页

14

迈出教育强国建设的铿锵步伐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

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工程。”

擘画起笔,绘就蓝图;高瞻远瞩,果敢进发。

一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什么样的教

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深刻阐述教育强国建

设的重大意义、内涵特征、方法路径、战略任务,

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在过去一年里,教育系统以急行军的行动,为

教育强国建设夯实基础、探索新赛道,广大教育人

通过辛勤而富有开创性的工作,推动教育系统党的

领导更加坚强有力,教育事业取得新的突破,高质

量发展打开新的局面,为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作出了

新的贡献,奏响了教育强国建设的精彩序曲。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是一声号角、一次扬帆,

更是一个新征程、一份新使命。一年的时间虽短,

但广大教育人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做了大量扎实有

效的工作,在奋进新征程的嘹亮号角下开创了教育

强国建设的新局面。

——锚定政治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出版发行,实施“时代新

人铸魂工程”、“大思政课”建设工程,启动教材

建设和管理国家级培训,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

体化建设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

进头脑,思政课的针对性、吸引力不断提升……一

年来,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课教师乐

教善教、潜心育人的信心底气更足,思政课发展环

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教育系统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广大干部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

觉进一步增强。

——聚力高质量体系建设,人的全面发展得到

更好保障。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

纵深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召开卓越工程

师培养现场交流推进会,部署深入推进基础学科系

列“101计划”……一年来,我们推动教育链、创新链、

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畅通教育、科技、人才

之间的良性循环。基础教育朝着更加公平、更有质

量的方向进一步迈进,高等教育正在从规模向内涵、

从量变向质变跃迁,中等教育更加有活力、富有成效,

职业教育更加富有适应性和吸引力。

——服务高质量发展,教育的时代责任更加明

确。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组织重大科技任务,建立以

重大任务实施为核心的协同攻关机制,创新部省会

商战略合作机制,与多个省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发布 11 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探

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一年来,我们

加快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提升教育服务国家区域协

调发展的能力。围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汇聚一

切人才要素和科教资源,教育通过方式方法创新和

用好数字化等新元素,跑出了加速度,不断为经济

社会发展赋能,助力国家抢占先机。

——激发内部活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平稳有序推进考试招生制度

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部署开展基础教

育“规范管理年”行动、深入实施学生欺凌防治专

项行动,完善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配机制……

一年来,我们在深化改革创新中激发教育的发展活

力,教育的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全面赋能

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教育治理、研究创新,学校

环境和教育生态持续得到优化。

——扩大国际交流,中国教育国际影响日益增

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 STEM 教育研究所“落子”

上海、2024 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成功举办,成都大运

会、世界中文大会、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圆满

收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正式上线,

该平台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教育资源库,平台页面浏

览总量已达 405.40 亿次,职业教育、数字教育成为

教育理论

第19页

15

各国争相与我国教育合作的新增长点……一年来,

教育面向世界开放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更加巩

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

正在形成。

——培育教师内生动力,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

系日益完善。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举行教育家精

神 2024 年巡回宣讲活动,启动新一期新时代中小学

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开展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战

略工程,启动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

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

优秀教师……一年来,全国各地推出一系列强师举

措、惠师政策,以师德建设为根本,以创新高层次

优秀教师培养模式为重点,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

质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持

续强化。

一年来,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思路更加明晰、

举措更加有力、步履更加坚定。瞄准到 2035 年建成

教育强国的目标,我们围绕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这一核心功能,找准中国教育的时代差距、发展差距、

竞争差距,对不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环节问题进行

大胆变革,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释放

教育的最大效能。

——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要着力解决人才自主

培养质量提升这一原点问题。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使之成为“战略先导”“重

要支撑”“有效途径”“基础工程”,最终要通过

教育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来实现。教育的基础性、先

导性、全局性地位作用,归根结底也是靠人才自主

培养这一功能来体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对

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需求,对于先进科技的需

求,归根结底是对教育的需求、对人才的需求。推

进教育强国建设,我们必须从数量、质量、结构等

方面全方位满足中国式现代化对人才自主培养的要

求,以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筑牢对国家战略的

全面支撑。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要把握好人才培

养方向,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后继有人。提高思政课程的育人效果,持续推动思

政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展现新气象

新作为,关键在于破解思政工作体系的缺项、弱项,

切实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尤其是使互联

网时代的思政工作适应学生成长需求。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要聚焦于人的现

代化这一目标,服务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破解“五育”

并举的痛点、堵点问题,使学生在充满挑战的未来

世界中拥有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要超常规推进急

需紧缺人才培养,培养能够创造性解决现实中国和

未来中国所遇到问题的人才。当下,各国围绕科技

制高点和高端人才的竞争空前激烈。这迫切需要聚

焦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存在的主要差距和突出短

板,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加快

建设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

——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要聚力强化支撑引领

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功能。

跳出教育看教育,着眼全局看教育,着眼长远

看教育,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战

略必争和决定兴衰存亡的关键要素,教育的能力和

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的现代化程度和中

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强化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

核心功能,要求我们建立起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与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度融合的新型举国体制,形

成重大任务牵引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机制,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我国在新一轮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制高点,谋取国家发展

和国际竞争的新优势。

强化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功能,体

现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上,就是要进一步加

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

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提供人才支撑;就是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

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

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基础前沿方向重大原

创成果持续涌现。高等教育要更好发挥“龙头”

作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尤其要发挥更加主动、

更具创造性的作用和价值。

强化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功能,体现

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上,就是要把握产业转型升级、

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城镇化深入发展对院校学科专

业结构、科研创新数量质量、人才数量类型结构等

提出的全新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积极融入经济社

教育理论

第20页

16

会发展大局,更好成为适应、支撑、引领经济社会

发展的“快变量”“强变量”,以教育强、人才强、

科技强更有力地支撑产业强、经济强、城市强。

——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要紧抓建设高质量教

育体系这一战略性任务。

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

任务。无论是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将人口红利转化

为人才红利,还是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为高水

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抑或满足人

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

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保障,教育对国家富强、社会

进步、个人发展的支撑有赖于一个高质量的教育体

系。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

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这是

我们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底气和信心所在。但也

要看到,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仍面临大而不强、发

展不均衡、支撑不够、协同不足等问题,迫切要求

向薄弱处攻坚、在关键处发力。

紧抓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一战略性任务,要

突出人民满意的价值导向,着眼各级各类教育的高

质量发展,坚定不移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

广大人民群众。持续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

础教育,进一步夯实基础教育基点;着力发展支撑

引领国家战略实施的高等教育,充分彰显高等教育

的龙头地位;加快构建融通融合融汇的现代职业教

育体系,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吸引力;

统筹推进教育数字化和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建设,不断开辟教育数字化新赛道……系统施策,

打通教育衔接的壁垒,提升教育包容性、公平性,

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出新

的更大贡献。

紧抓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一战略性任务,要

突破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保障等问题。建

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离不开充足的经费支持,要加大

教育经费的可持续投入,在教育经费稳步增长的前

提下,提高经费配置的科学性,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资源,要以教育家

精神为引领,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解决教

师教育体系与教育现代化不相适应、同我国建设

教育强国的目标不相匹配等问题,以教师之强支

撑教育之强。

——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要主动适应教育内外

环境变化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系统,既是人才培养

能力提升的基础,也是教育支撑力、贡献力的力量

源泉,更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需求、促进人

民共同富裕的保障。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

对教育变革提出了迫切要求。数字时代已经到来,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突飞猛进,教育内外环

境出现新变化,在为教育拓宽未来发展空间的同时,

也可能给教育带来颠覆性影响,正在倒逼我们深化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持续推动改革创新,

使教育系统能够不断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新趋势、

新需求和新挑战。要直面教育自身变革需求,以评

价改革牵引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

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

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

革提速,破解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时代命题。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

识教育数字化的重大意义,以数字变革推进教育强

国建设。顺应变革趋势,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要求我们持续优化教育顶层设计,从国家战略高度

进行系统规划和整体布局,突破传统教育制度体系

的路径依赖,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教育数字化发

展道路。不断完善与数字教育相适应的制度设置和

发展生态,整体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变革,充分发挥

数字化赋能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教育治理、研究

创新的作用,从而更好应对内外环境,尤其是信息

技术发展对教育变革的挑战和要求。

——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要更坚定迈出教育国

际化的“中国步伐”。

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

部分,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路径。在全球教育

治理中贡献中国力量,在全球舞台上展现教育影响

力,是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也是教育更好地服务

对外开放、彰显我国在世界教育发展潮流中的大国

责任与担当的必然要求。

坚定迈出教育国际化的“中国步伐”,要把中

国教育摆在全球发展大背景下,在国际新格局中补

短板、锻长板。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不同国

家的“教育强国”之路呈现出普遍规律。我们要在

全球图景中找准教育强国建设的国际坐标,深化国

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借鉴主要发达国家“教育强国”

教育理论

第21页

17

之路的经验,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

素,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坚定迈出教育国际化的“中国步伐”,要深度

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切实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

力和话语权。当下,全球教育治理和发展面临新挑战。

社会转型和人类文明迫切需要教育国际合作发挥更

大作用,不断凝聚发展共识。我们要找准积极参与

全球教育治理的切入口,努力使我国成为全球教育

治理主动的倡导者、积极的建设者和有影响力的引

领者。

坚定迈出教育国际化的“中国步伐”,要统筹

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一方面,

促进来华留学,加强“留学中国”品牌建设,推进

来华留学提质增效;另一方面,通过“走出去”,

推动中国教育走向世界,提高中国教育的国际认同。

要在教育对外开放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

声音,促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提高国家的文化

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要切实抓好教师队伍

建设这一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当下,大国博弈日益激烈,本质上是科技的博

弈、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实力、师资力量

的比拼。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强

国建设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是筑牢教育强国建设的

根基所在。建设一支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教师队伍,

不仅直接关系能否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

强国,而且直接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

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这一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要

深化教师队伍培养体系建设。立足教育强国建设对

高质量教育队伍的需求,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健全

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补齐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

建设短板、增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供给能力。要

通过创新教师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方式,把教师培

养工作与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

融合发展结合起来,与乡村振兴、创新驱动发展等

国家战略部署统一起来,尤其要从源头上加强高素

质专业化科学与工程教师供给,夯实拔尖创新人才

的培养基础。

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这一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要

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治理能力提升。师德师风是评价

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师德师风直接影响教师

队伍整体素质,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健全中国特

色教师标准体系,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抓好师德

师风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培养更多新时代“大先生”。

确保广大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聚焦教书育人

主业,要切实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进一步营造宽松、

宁静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校园氛围。面对人口变化新

形势,我们要准确识别其将给教育系统带来的潜在

影响,前瞻谋划教师管理和资源配置。

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这一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要

完善教师自身综合素养提升机制。通过物质条件的

改善和体制机制的创新,激发广大教师更深沉、更

持久的内在动力,从而推动整个教育领域的教师队

伍走向创新、拥抱创新、培育创新,从而真正适应

教育变革、人才培养的新形势,做到为未来而教。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

强调,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合作、同向发力,

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

从人才的成长规律来看,立德树人不可能在封

闭的学校教育体系内独立完成。一个人的成长必然

会受到家庭、学校、社会、朋辈等多重因素的综合

影响。如果学校所给予的教育与家庭、社会、媒体

等没有达成全方位的一致性,一个人就会出现价值

观混乱、表里不一等缺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是教育系统的

责任,更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事业。只有在这个问

题上采取一致的行动举措,“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

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

人民”的目标才会不打折扣。

从教育事业的艰巨性以及涉及主体的广泛性来

看,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有一个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

建立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

类教育的生命线,意味着教育要服务于人的全面发

展,既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又要培养其探索性、

创新性的思维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实现这一目

标,全社会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

观。否则,“双减”、职教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

养、呵护学生心理健康等一系列的努力都可能会大

打折扣。教育事业处在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之内。

无论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杜绝形式主义向学校蔓

教育理论

第22页

18

延,还是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推进科教融汇和

体教融合等,无不需要社会支持体系中的每一方积

极参与。在遇到堵点、难点时,各方要心往一处想、

力往一处使,彼此资源互通、积极对话,助力教育

事业改革顺利迈过深水区。

从教育强国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来看,融合、

协作必须付诸更有力的行动。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

国是一个系统性的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

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科技如何自立自强?产业

如何升级?人才如何自主培养?这些不是孤立的命

题,内在具有强烈的一致性和彼此支撑性。审视他

国的经验,要实现这些系统性的大变革,仅靠教育

系统单兵作战远远不够,科学界、企业界等各界别

的融合必须走向深处、落在实处。同时,统筹做好“引

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

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并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也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

团结起来、协作起来!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向我

们每个人发出了“行军令”,我们每个人都是行动者、

创造者。路径在哪儿?

——在于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形成

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社会大协同的坚强核心。万山磅

礴,必有主峰。如何把社会各主体分散的力量集中

起来、统筹起来,形成支持教育发展的体系?高高

飘扬的党旗是信仰,是方向,更是保障。要坚持和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委统一

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持教

育优先发展战略,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

经费投入上加大力度。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全面加

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将党的教育方针落细

落实,一刻也离不开坚强有力的党组织。上下贯通、

执行有力,在推动形成教育共识、打通资源壁垒、

探索协作机制等方面,党组织首先要举起社会大协

同的“指挥棒”,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在于坚持不断深入探索社会大协同的组织

机制建设,形成“紧密合作、同向发力”的良好氛

围。从近几年国家发布的相关教育政策能够看出,

国家在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上不断强化多部门协同。

以《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

行动计划(2023—2025 年)》为例,该专项行动涉

及 17 个部门之多。以法律法规政策为指引,明确学

校之外各种主体的教育责任与义务,协同机制已经

有了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未来,各地还要大胆尝试、

积极探索,完善组织机制建设,厘清责任,加强统筹,

真正建立紧密合作、同向发力的快速响应机制。

——在于坚持发挥学校的枢纽作用,主动凝聚

社会各主体的力量,为教育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夯基垒台,厚积成势。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

的共同责任,但最终落实于教育系统。社会大协同

的力往何处使,路要怎么走?学校连接着千千万万

的家庭和广泛的社会资源,应该像黏合剂一样,把

家庭、社会等各种力量紧紧联结在一起,把各种有

利于教育发展的资源吸纳进来。各地各级政府要充

分保证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激发各级各类学校的办

学活力。同时,鼓励支持学校结合所处地区的特色,

加强与周边社区、企业的互相联动和资源互通,发

挥好基础性的枢纽作用。

扬帆起航,乘势而上!我们正奋进在建设教育

强国的伟大征程上。这是属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

荣光,是全党全社会的梦想。时间属于奋进者!历

史属于奋进者!为了教育强国目标,为了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同时间赛跑、同历史

并进。让我们以昂扬的精神面貌、坚定的追梦步伐,

再出发!

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理论

第23页

19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关键、难点与方法论

摘 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

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式现代化的任务和历史方位决

定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决定了

综合改革的目标任务、改革攻坚的核心关键与突破

口。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点在体制机制,从“放

管服”改革、科教融合体制改革、高校人事人才体

制机制改革、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教学科研组织

方式变革、评价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着手,破立并举,

先立后破,关键在“立”。

关键词: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国式现代化;

先立后破

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冲锋号再次吹响

2024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

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

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1]。

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试点。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

建设提供强大动力[2]。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再

次提上重要日程。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题中应有

之义。早在 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教育规

划纲要》)就针对“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

学活力不足”[3]的痼疾,部署实施高等教育综合

改革。2010 年 12 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

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确定苏黑鄂 3 省为

全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主要内容是优化学

科专业结构;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

落实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

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等[4]。2011 年 8 月,

江苏省与教育部签署共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

验区合作协议。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质性进展,党的十八大

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党的十八大从“四个全面”

战略高度,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2013 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

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调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5]。进一步简政放权。

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

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

消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行政级别。建立事业单位

法人治理结构。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教

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

构[5]。教育部《关于 2013 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

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主

要内容是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减少和规范行政审

批,减少行政干预;加快大学章程建设,理顺大学、

政府和社会的关系,规范高校办学行为。坚决实行

简政放权,进一步推进中央向地方放权,扩大省级

政府教育统筹权。对试点省份,有序下放学校设置、

招生计划、学位点评审、学科建设等方面权限[6]。

2013 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清华大学、北

京大学主动请缨,希望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

先行探索、寻求突破。2014 年 7 月,教育部直属高

校工作咨询会的主题为“聚焦聚神聚力,全面深化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同月,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

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原则同意清华、北大和上海市

“两校一市”综合改革方案,包括完善大学治理结

构,办学自主权、人事制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逐步展开。

2015 年 8 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

十五次会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

科建设总体方案》,这是支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的重大举措,也是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

大步骤。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讲话

中,将“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作为教育改革发

展“九个坚持”之一[7]341-351。党的十九大之

后中央成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党中央对教育

领域综合改革的统一领导。2020 年 9 月 22 日,习

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

会讲话时指出,“要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8]。

教育理论

第24页

20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出

发,首次对教育、科技、人才作出一体部署,强调

要“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

机制障碍”,明确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

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

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强调:“深

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

一流学科。”2023 年全国两会以来,高等教育综合

改革成为教育政策的热词。北京大学田刚教授题为

“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的全国政协会议发言,代表了教育界的心声[9]。

教育部强调“着力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10],并把“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战略行动”

作为九项重大工程之一[11]。怀进鹏部长进行专

题考察调研,并召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座谈会。对

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2023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

议提出“两个先行先试”: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

养质量、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先行先试;在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布局结构上先行先试[12]。

2023 年 4 月,教育部与上海市政府签署深入推进

上海市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先试战略合作协议

(2023—2025 年),“示范引领、突破攻坚”,推

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上海市委书记与教育部部长

座谈并见证签约,彰显了中央与地方对于高等教育

综合改革的高度共识,对于回答好“强国建设,教

育何为”时代命题的担当作为。

二、准确把握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历史方位

今天我们如何理解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今天”在这里是一个时空概念。在两个一百年的

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之中,高

等教育综合改革要在宏观背景下确定自己的历史方

位。历史方位至关重要,它决定了高等教育综合改

革的价值意义和紧迫性,决定了综合改革的目标任

务、攻坚克难的重点与关键。

今天强调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因为我们

面临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在百年未有之

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交汇之际,全

球化与逆全球化呈交织态势。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加速演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

化。在人类命运的十字路口上,我们别无选择。许

多不确定因素,我们无法掌控。改变不了别人,可

以改变自己。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需要内外皆修。通过改革,苦练内功,根本在于充

分开发人口质量红利[13]。实现高质量发展,外

部环境固然重要,而自我革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

加紧迫。在 2021 年 2 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

十八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论述发展与改革

的辩证关系,指出发展和改革高度融合,发展前进

一步就需要改革前进一步,改革不断前进也能为发

展提供强劲动力[14]。强调要更加精准地出台改

革方案,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发挥全面深化

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事实上,全

面深化改革同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体两翼,改革就

是发展的重要抓手和途径,就是破难题、出实招、

建机制、促发展。在逆全球化背景下,实施教育强

国战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自是题中应有之义,

是适应“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内循环为主”的

新发展格局的先手棋。

今天强调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因为高等

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高等教育经过 20 多年

跨越式发展,到 2023 年毛入学率达到 60.2%,进入

普及化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

内涵式发展”。《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全面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我

国高等教育发展达到“中上水平”,主要还是就规

模和体量而言。人才培养质量与科研创新贡献还有

明显的“短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科

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建

立自主知识体系,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很大程度上

有赖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从

总量扩张到质量提升,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

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的跃迁,更要注重挖掘自身潜

力、激发内部活力,更有赖于教育全要素效率提升。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迈不过深化综合改革这个坎。

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成为高等教育

改革的主题。

今天强调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因为改革

进入攻坚克难的新阶段。过去改革的宏观背景是增

量扩张。强劲的社会需求、超大规模市场,强有力

的政府支持,促成高等教育总量规模扩张,实现历

史性跨越。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转向内涵发

展,深层次改革涉及管理体制、人才培养、科研创

教育理论

第25页

21

新、资源配置、人事改革等方方面面,牵动多方利

益,需要进一步冲破利益格局的藩篱,突破体制机

制瓶颈。增量调整与存量改革同步推进。单项改革

很难奏效,单兵突进也难以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

发展必须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现在,是时候进一

步统筹,全面推进总攻突围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

领导小组(委)已召开 70 次会议,出台一系列重大

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336 项重大举措大多

已付诸实施,许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

破性进展。2016 年 2 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全面

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 10 项改革落

实情况,强调“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扭住

关键、精准发力,敢于啃硬骨头,盯着抓、反复抓,

直到抓出成效”。2023 年 4 月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

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特别强调“加大改革抓落

实力度”“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针对的显然

是改革不落地不落实的问题。综合改革不仅十分紧

迫,而且具备了现实可能。我们有充分理由加快改

革落实,而没有一条理由可以缓行悬置搁置。

今天强调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更是基于党

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强国的一体化战略。

中国式现代化迫切需要高质量教育、高水平科技、

高素质人才系统集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

强国建设统筹推进。高等教育作为统筹教育、科技、

人才的重要节点,是建设世界重要教育中心、人才

中心和创新高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历

史方位、改革的主旨,决定了高等教育改革“深化”

的要求和“综合”的方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日

新月异的科技创新,正在推动教育范式的根本性变

革,学习的途径方法和内涵、人的交往方式、教育

的时间空间、知识与信息资源等都在被重新连接和

定义[15]。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势在必行。变

革“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高等教育生产力,为

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披荆斩棘开辟道路。

三、全面理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刻内涵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首先是一个战略问题。全面

理解和正确把握综合改革的内涵与方法论要求尤为

重要。

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应当是全

面、系统、持续、协同联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主词是改革,重点在深化,关键在综合,难在“协同”,

贵在持续。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意味着改革是在

原有改革基础上继续推向纵深,不是重起炉灶。高

校是思想的策源地,从不缺乏改革理想,而思变者

众,议论者多,行动者少,有成者寡。不少单项举

措、局部的微观改革无果而终,盖因系统性缺失而

致“制度冲突”和“制度真空”,因无整体性推进

而致相互矛盾,因缺乏协同联动而致改革理性不足,

加大改革风险[15]。综合改革要坚持守正创新,

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用“普遍联系”的

观点筹划设计改革,以动态的理念与统筹兼顾办法

推进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高度重视顶层设计,统筹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

会可承受度;坚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标和治本

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优化整体布局,系统

推进改革[6]。

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任务是“全面改

革”攻坚,不是单一局部的零敲碎打。高等教育综

合 改革涉及管理体制、办学机制、人才培养、科研

创新、人事制度、保障机制、学科建设、招生考试、

对外合作等领域。改革改到深水区和攻坚阶段,剩

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局部改革难以解决的难题,

同时也面临许多新的变数与挑战。综合改革不是业

务层面的一般举措,是系统规划、全面改革、整体

解决。在多年改革基础上实现总攻合围,从根本上

破解难点堵点痛点,必须破除既得利益格局的藩篱、

体制机制性障碍。在当前建设教育强国和教育、科技、

人才三位一体格局下,实现育人与服务“两个先行

先试”,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成为当务之急。

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方式是综合治理和系

统治理。“最了解树木的人看到的并不是一枝一叶,

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6]高等教育系统天然

的就是自组织性与社会性、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

证统一。所以,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一个治理的概念,是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

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

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

源头治理、综合施策”[17]。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具有后发优势、换道超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综合改革旨在建立更加完善的

体制机制,各项改革举措协同联动和呼应配合,营

造更好的环境氛围,使高校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教职员的创造潜力充分迸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

教育理论

第26页

22

化教育体制改革,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要着眼于

‘教好’,围绕教师、教材、教法推进改革,……。

要着眼于‘学好’,围绕立德立志、增智健体、成

才用才推进改革……。要着眼于‘管好’,坚持依

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完善办学制度,强

化从严治校机制,不断健全教育管理制度体系。”

[7]350 只有坚持系统治理,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

革才能落实到位[18]。

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推进策略是协同联

动。系统性问题需要系统解决。不是教育部门一家

努力,单打独斗。许多问题学校非不为也,而不能

也。即使任何单一方面的改革,都不仅仅是大学一

个部门能够完成的,需要学校在逻辑层面顶层设计,

需要学校各院系教师和管理者协同合作,更需要学

校之外各部门政策支持配合[19]。推进“深水区”

的教育改革,必须采取综合改革的办法,统筹兼顾,

上下结合,部门协调,建立健全强有力的推进机制,

凝聚共识,减少阻力,增强引力,形成合力[6]。

各级政府部门、社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都要

按照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要求密切合作、

协同共进。助力综合改革,高等教育学会社团行业

协会可以大有作为。

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需要新的动力结构。改

革是大势所趋,但不同利益相关者视角不同。高校

教师和管理者往往更多关注外部治理,将困难和问

题更多归因于政府改革滞后,管得过多、支持不足;

政府部门常常感觉学校改革太慢。其实,深化综合

改革,动力既源于政府和社会的压力,也源于自身

发展的内生驱动。大学组织具有双重属性:作为学

术性组织的松散特性与作为科层组织的行政管理服

务特性。但人们往往更多强调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

特性,高校改革似乎只是去行政化、一放就灵,而

对于如何自主办学、如何有效监管缺乏系统思考。

许多校院面对放权无所适从。治理的特点之一在于

更加重视民主协商与共同治理,重视与利益相关方

诉求的契合度,强调利益相关方对改革方案的可承

受性和认可、支持和满意度。要充分保障教师广泛

参与大学治理,积极支持改革,取得最大公约数,

形成最大合力。

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要克服路径依赖。我们

通常习惯于由上而下的方法,依靠顶层设计来系统

推进改革举措[20]。事实上,我国高等教育领域

许多成功改革是由中央层面发起和推动的。高等教

育作为准公共产品与服务,政府支持服务和监管职

责是无可替代的。所谓“政府管得越少越好,不管

最好”的说法不是外行话,就是新自由主义和新公

共管理思潮中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呓语。放权不是放

责;转变职能,不等于放弃职能。同时,要更加重

视由下而上的改革。依循改革探索—经验—政策—

法规制度的逻辑顺序,尊重支持基层首创,鼓励试验,

激励创新,大胆突破,以点带面,深化改革。学习

推广清华、北大等综合改革的成功经验。我国高等

教育领域有很多宝贵探索,但一些成功改革、成功

经验未能总结推广,未能从地方基层的经验做法上

升为政策法规。地方学校常常等待顶层设计,其实

顶层设计是相对而言的。在国家层面,中央是“顶层”;

在地方,省市一级就是顶层;在高校,校一级就是

顶层。地方基层、学校,既是顶层设计的执行者、

落实者,又是中微观层面的决策者,都有顶层设计

的责任使命和贯彻执行的创新空间。高校要有“顶层”

决策的担当,更要有落实改革的魄力,变“要我改革”

为“我要改革”。

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要抓住核心关键。“理

有固然,势无必至”[21]。方法论很重要。高等

教育综合改革的确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范畴,

但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实施

策略要坚持总体设计、分步推进。空间上并非面面

俱到,时间上不是齐头并进。纲举自然目张。深化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必须提纲絜领,抓住核心关键。

要把握系统性、整体性的框架思路,又要牵住“牛

鼻子”,抓优先领域、中心任务、重要试点,抓关

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涉及治理结构、组织结构,资源配置,制度体系、

技术关系、社会关系[20]。不少改革方案似乎更

多直接指向学术生产力自身,而当前矛盾的主要方

面在于落后的生产关系[15]。改革首先要聚焦直

接影响核心学术生产力和竞争力的相关要素,破除

制约大学发展和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学术

组织、行政组织这两个机构体系和资源分配、学术

评价两个制度体系,应当首先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的重点[15]。

四、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点难点与关键

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点在体制机制,破

教育理论

第27页

23

立并举,先立后破,关键在“立”。

(一)激发高等教育动力活力的“放管服”改革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管什么、怎

么管”。底层逻辑是该管的管、该放的放、该服务

的服务到位。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多有精辟论述。

我国高等教育实行两级管理、条块结合的管理

体制。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

定》和 1993 年《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1990—

2000)》就指出,改革的关键是改变政府对高校统

得过多的管理体制。“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

的大思路到现在也不过时。高教体制改革的进程就

此开启。20世纪 90年代后期以来,通过“共建、调整、

合作、合并”,对 30 个省区和 48 个部委的 597 所

高校合并组建为 267 所高校,将 367 所部属高校中

近 250 所划转地方管理,宏观布局和管理体制的调

整改革,克服条块分割的弊病,促进学科交叉综合

和资源优化配置[22]。同时,高校招生、收费、

就业及后勤社会化改革也逐步推进。

2010 年《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建设现代大学

制度”[3]。“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

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

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

社会之间新型关系”。“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

革推进,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

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

和行政化管理模式”[3]。

2013 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提出“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导向,

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明确各级政

府责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发挥社会参与作用。

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

测。促进管办评分离,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

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5]。落实和

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政府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

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监管机制[3]。

新时期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心和显著特点,

一是充分放权: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

学校向院系放权;二是有效监管:制定标准、监测

评估、政策导向;三是加强服务:组织协调、创造

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

“放管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布局的先

手棋。2017 年,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深

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

若干意见》,核心内容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放权,

松绑减负、简除烦苛,激发办学活力。关于高校人

事改革,提出“改革高校编制及岗位管理制度”,

“积极探索实行高校人员总量管理”,“制订高校

人员总量核定指导标准和试点方案,积极开展试点”

[23]。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

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以下简称《建设

改革意见》)进一步强调,要“深化教师管理综合

改革,切实理顺体制机制”[24]。“放管服”改

革成效显著,使高校受到鼓舞,但持续深化改革仍

然任重道远。目前情况,有总体放权不够的问题(尤

其是地方院校),有政府部门向学校放权不够的问

题,有学校向院系放权不够的问题,有放权又放责,

监管不力的问题,也有片面理解放权、监管,服务

不到位的问题。上述文件出台 6 年之久,人们翘首

以盼的高校人员编制改革方案尚未出台,试点也未

见付诸行动。一些地方反映,由于缺乏编制、人事

部门上位政策配套,教育部门有心无力,高教领域

人事改革仍然举步维艰。改革面临不落实、不到位、

不衔接的问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推进[25]。

进一步深化高教管理体制改革,要坚持辩证思

维。提法打法和侧重点,均可因时而宜,与时俱进,

但核心原则和改革行动要一以贯之,持续努力,不

能打打停停,不能忽隐忽现,不能忽左忽右。

一是“放权”与“监管”辩证统一。“放与管”

永远都是让人纠结的矛盾。把握放与管,并不是一

件容易的事[26]7。大学还是需要“管”的,但大

学治理主要依靠价值引领、制度规范、政策调控和

评价导向。把握好“放与管”,对营造良好的学术

环境和氛围非常重要。要坚持高等教育放权、服务

与监管的平衡。放权要坚决,放权放到位,放权不

放责,监管服务要到位。转变政府职能,不适应当

前我国教育发展要求的职能要弱化、转移下放。而

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管理职能不仅不能弱

化,还得要加强。合理确定政府监管与大学自主的

边界。充分释放大学的活力。改革需要顶层设计、

价值引领和政策引导。不能简单把“顶层设计”理

解成为中央集权[20]。集权分权不是一个意识形

态的概念。集权不等于“极权”;分权不等于放任。

集权分权相辅相成。关键在“度”。集权分权有时

是双向学习,相互转化的。从世界高等教育的趋势看,

教育理论

第28页

24

过去实行集权体制的国家趋向于分权,分权体制的

国家事实上是在强化国家干预[27]。应使大学有

足够的空间激发创新活力,又在宏观上得以有效掌

控。我们不能任由漫无边际的讨论耽误宝贵的时间,

也不能任由空洞的理念概念带偏或干扰视听。

二是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有机结合。外部治理

是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学校、社会与学校。着重处

理好省级统筹与大学自主权的关系。关键是政府职

能转移,有些可否委托第三方学术机构承担。培育

第三方机构,提高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能力。内部

治理是指大学内部的治理。着重处理好党委的领导

与校长负责的关系;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大学与

院系的关系;等等。对于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教

育规划纲要》有明确表述:“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

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公办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

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

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完善大学校长选

拔任用办法。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

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

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

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

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尊重学术自由,

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3]特别需要强调的是,

综合改革必须紧紧依靠教师,充分听取教师意见,

体现共同治理,相关重大改革须经教代会审议通过。

三是在质量保证与创新之间保持平衡。避免合

规(compliance)抑制创新。合规与创新之间有时

存在张力。“表面化地增加合规要求很有可能扼杀

多样性和创新”。“国家性监管框架对所有高等教

育机构和利益相关方都有益。但这也给高校带来了

挑战:它们既需要合规,又需要引领教学和科研创

新。”[28]确保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还要激发

活力。不能只求合规、留痕,合格、稳定,而不积

极进取,担当作为。

四是学术自由与政治导向、学术规范高度统一。

高校的根本价值取向是立德树人。要旗帜鲜明地把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融入高校治理的各方面、全过程。

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

实处。同时要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

[29]。有组织科研与自由探索相结合。旗帜鲜明

地把“鼓励自由探索”[30]贯彻始终,提倡质疑、

批评、讨论、探索,鼓励好奇心与创造性。这样才

能培养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

(二)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的科

教融合体制改革

党的二十大做出教育、科技、人才系统集成的

战略部署,使得科教融合正式进入国家的决策议程。

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深化教育、科技、人

才综合改革。高校要在创新人才培养、有组织的科

研攻关等方面,充分释放创新的潜力,提高贡献度,

教育、科技、人才形成合力,必须走综合改革之路,

推进科教体制的变革[2]。科教融合,方能兴国。

纵观世界历史,从德国柏林大学到美国霍普金

斯大学,与科教融合相生相伴的产业变革和世界科

学技术中心转移的轨迹,构成世界大国崛起的底层

逻辑。实现建设教育强国、世界重要教育中心、重

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构想,科教融合是必

由之路。科教融合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

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和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系统

集成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清华大学时

强调“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

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天

然优势”。基础研究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总开关。高

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发动机、策

源地。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

破策源地作用,必须破除妨碍大学科研创新活力的

体制机制性障碍,激发大学创新活力。高等教育作

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结合点,科技创新、

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天然地是科教融合、产教融合

的枢纽和关键点。基础研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推

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发力点。以

科教融合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实现高水平科技自

立自强。高等教育的高度决定了我们科技创新的高

度[31]。

国际上,科研体制主要有两种模式:欧洲大陆

法系国家是双轨制,美国模式主要依靠大学。我国

国家层面实行双轨制,在大学之外,国家独立设置

专门的科研机构。大学与独立科研院所分设,科教

分离。横向关系上,各部门研究院所,机构林立,

各自为政。纵向关系上,中央地方条块分割,省区

一级还有科学院、社科院等。科教分离是现行体制

的最大弊病之一,是直接影响科研创新科技自立自

强、创新人才培养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体制机制

教育理论

第29页

25

性障碍。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突

出的问题是我们的科技计划、投入、管理分散,创

新资源有些碎片化”[32]。在学校层面,则是教

学科研相分离。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许多问

题源于科教分离。在科教分离的理念和体制下,高

校人才培养优势难以有效转化为高水平科研创新成

果,而优质丰富的科学研究资源也难以转化为人才

培养优势[33]。

在知识生产模式变革和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

下,“融合”是必然趋势,也是学术组织的深刻变革。

科教融合,在国家层面,是一体统筹教育、科技、

人才的必然选择和治本之策;在教育领域,是世界

一流大学的核心办学理念。科教融合,有利于突破

部门藩篱,统筹集聚创新资源优势,并有利于全面

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科教深度融合,

是加强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从根本

上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科教自立自强的关键,也

是加快“双一流”建设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教育部推动构建“一部六院”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

意义重大。促进实现科教融合,需要采取重大举措,

突破体制机制性障碍,形成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双

轮驱动加速发展的大格局。

1. 强化国家统筹。实现科教融合需要采取新的

举国体制。目前中央层面,分别有中央教育工作领

导小组、中央科技委员会。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

加强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需要进一步建立统筹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工作的议

事决策协调机制。同时,进一步整合科技教育职能,

需要设立统筹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工作的权威机构。

2. 促进校院联盟与整合。做“合”的文章,实

现强的目标。积极推进校院联盟。高校与科研机构

深度合作,协同创新,联合培养人才,人员互聘,

资源、信息共享,相互选课、学分互认;推动部分

国家独立设置的科研院所与研究型大学整合合并;

省级科学院、社科院、农科林科等独立设置的科研

院所与大学整合合并。山东、山西等地已经先行一步。

建议建立国家科教融合创新与人才特区,在西部中

心城市先行试点,在战略紧缺和新兴交叉领域进行

超前布局。壮大高教资源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

面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与科研创新水平。

3. 完善国家实验室运行机制。借鉴国际经验,

将国家实验室与国家科学技术中心更多建在大学或

委托大学管理。通过国家层面的有组织科研,大项目、

大平台、大团队,推动大学与科研机构的一体化进程。

在基础研究和拔尖创新人才方面更好地发挥顶尖大

学的优势和龙头作用。

科教融合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命题、核心办

学理念[34]。中国大学发展从单纯教学转向科教

并重,再从科教并重转向科教融合,是高等教育强

国建设的必然选择[35]。科教融合的理念深深地

扎根于我们对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本质特性及其内

在联系的认识。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

大学的成立,使科教融合这一核心命题得以佐证。

而这还只是特例,大学与科研组织变革,也绝不会

止步于此。

(三)激发创新活力的高校人事人才体制机制

改革

没有顶尖人才,就没有顶尖水平。打造世界重

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

支撑体系,需要前瞻性的人才战略,需要高素质专

业化创新型的教师人才队伍,需要高水平的平台依

托,需要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治理体系的保障。

因此,“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

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36]

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点与关键。

高校人事人才体制机制历来是高等教育改革的

重点、热点和难点。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我

国高校人事改革经过了 4 个阶段,做了很多宝贵探

索,取得了显著成效。教师人才队伍的显著变化,

促进了学术进步和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但是人才

发展体制机制性问题仍然是制约高等教育活力的最

大障碍。从 20 年前北大人事改革的讨论,到近年

来所谓“非升即走”的争论,折射出的问题令人惊

诧。改革开放 40 多年,传统观念仍然根深蒂固,甚

至不愿改革、抵制改革的也大有人在。这与我们的

想象相去甚远。科教分离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很大程

度上也阻滞了高校人才智力的有效集聚。高校编制

管理改革滞后。目前高校编制基本是依据 1984 年规

定,20 世纪 90 年代末核定的。2022 年高校生师比

17.8 ∶ 1,其中高职院校 19.69 ∶ 1。现行编制管

理模式已经远不适应发展需要。社保制度使矛盾更

加凸显。编制捉襟见肘是长期制约高校尤其是地方

院校发展的瓶颈因素。国家人事体系中,身份管理

转向岗位管理的改革不够彻底,高校聘用制仍有“身

教育理论

第30页

26

份管理”的成分。有些“高校自身的探索没有上升

为国家政策,缺乏权威性而导致停滞不前”[20]。

党的二十大前后高校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

背景发生显著变化,一是教育、科技、人才统筹部署;

二是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理念;三是建设世界重要

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国家层面一系列重要文件先

后出台,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总体方向明确。现

在亟待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清华、北大“两校”综

合改革试点共同的显著特点是以高校人事改革为重

要内容,清华大学表述为“以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

的综合改革”。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以高校人事

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或者重点,或者协同配套的改革,

就不叫综合改革,更不叫深化改革。

1. 要以人才引领发展的理念建设高校教师队

伍。落实教师队伍建设的“三个优先”[24]。正

视教师队伍建设不均衡、不充分、不适应的问题,

高度重视 5 个关键参数:生师比、人员经费比例、

教职员比例、薪酬水平、国际化水平[37]。澄清

认识误区,补齐短板不足。

2. 加快高校人事改革。高校编制管理和用人制

度改革刻不容缓。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

育大会讲话中的批评切中要害:对学校管的还是多,

还是细,活力出不来,该政府出面为学校排忧解难

的服务又不到位。对学校人财物的管理涉及多个部

门,有些是延续多年的老政策老办法,这个问题要

系统解决。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必

须冲破体制机制障碍。同时,社会保障体系也为全

面深化改革创造了政策环境。要从学校编制、岗位、

工资管理等关键环节入手改起。中共中央《关于深

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早已明确要“保

障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对符合条件公益二类

单位逐步实行备案制管理”。相关部门要形成合力,

从“国之大者”考虑问题,而非从部门角度工作逻

辑出发权衡利弊。高校编制管理改革和深化人事放

权可以分步推进。第一步,“实行政府总量控制,

学校自主管理”。实行高校人员总量管理。第二步,

政府部门备案,学校自主管理。前置审批改为备案

监管。使高校具备真正的用人自主权,释放学校活力。

3. 实行准聘与长聘相结合的用人机制。2010 年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

管理制度;实行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探索协议

工资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建立多种形式的专

职科研队伍,推进管理人员职员制;完善校务公开

制度等。确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3]。

2018 年中央《建设改革意见》指出,要“推行高等

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加强聘期考核,准聘与

长聘相结合,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24]。

准聘与长聘相结合的用人机制改革,底层逻辑

是构建竞争性与稳定性的平衡机制。一是适度竞争,

二是相对稳定。因为有适度竞争,所以它具有筛选

功能、淘汰功能、激励功能;因为相对稳定,它有

保障的功能。所以,要完整准确理解准聘 - 长聘制,

探索完善制度规则与实施办法。一是把握改革的系

统性。高校预聘 - 长聘制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不

能割裂开来。不能一言以蔽之“非升即走”。二是

因校而宜、因人而宜。实行准聘 - 长聘制并非一流

高校的专有权,但需具备一定改革基础,不是无条

件地适合所有学校、所有老师,不宜一刀切。三是

做好顶层设计。对教师结构要有长远规划。明确岗

位设置、招聘程序、中期评价、转岗、告知、解聘

流程,让教师事先充分知情。四是建立退出机制,

形成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人员流动要有预案。五

是改革评价考核机制。实行分类分层多元综合评价,

对于偏重学术与基础研究的采用同行评价;偏重应

用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要有外部评价;教学为主的岗

位充分考虑职业安全性。体现不同系列不同岗位不

同要求不同的竞争性。六是依法依规。高校准聘 -

长聘制实施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兼有私法与公法性

质,教师和校方维权都要“依法依规”。特别重视

教师申诉渠道与权益保障。七是特别重视对高校青

年教师成长发展的关心、培养、支持举措。激发创

造热情,激励潜心教学科研,并积极参与学校治理。

让各类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做到“近者悦,

远者来”。

4. 加强人才集聚。优秀的人总是希望与更杰出

的人为伍,希望与不同学科背景的人一起创造新的

学术[26]7。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

效的人才政策,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不断壮

大学科领军人才队伍和一流创新团队。高校一级教

授制度应当抓紧实施。扩大博士生招生规模。支持

杰出青年人才挑大梁、担重任。在攻关一线中发现

和培养战略科学和高层次拔尖人才。支持高校在全

球人才市场上配置优质人才资源,着力引进享有盛

誉的战略科学家和极具创新潜力的青年才俊。发起、

教育理论

第31页

27

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在国际合作与

人才竞争中吸引和集聚战略科学家,形成梯队。

5. 职员制度改革要及时跟进。一旦形成误解和

对立,认为人事改革就是折腾教师,所有管理治理

都将劳而无功。高校职员制度早在 2000 年就在 5 个

学校成功试点,应当全面推广实施,薪酬、社保、

人才流动等外部政策有效接轨。清华大学在教师聘

任制改革之后,及时推进职工队伍人事制度改革,

建立岗位体系、评价体系、激励体系、发展体系相

辅相成的职员制度。

6. 深化高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改善引才

聚才政策环境,提高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抓紧

修改完善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完善“中华人

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相关政策[9]。

结合高校实际,制定科研创新、协同创新和有组织

科研激励政策实施办法。着力破解人才权限、资源

共享、评价使用、科研管理、成果转化等突出问题。

探索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成果权属改革,赋予

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激发高校科研创新

活力。

7. 改革高校薪酬制度。聘任制、评价改革与薪

酬改革必须联动,形成闭环管理。高校发展战略中,

薪酬战略不能付之阙如。建立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校

工资体系。改革工分制、碎片化的绩效工资分配办

法。调整支离破碎的工资结构,增强激励功能。探

索实行宽带薪酬、协议工资和年薪制,注重实际贡

献;理顺工资关系;体现按劳取酬,优绩优酬,吸

引优秀人才;鼓励专业发展与能力提升;鼓励学科

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鼓励职位轮换与职业生涯发

展;促进绩效改进。任何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

能高不能低的改革,后果只能使整个学校系统缺乏

与外界能量交换,导致“熵死”,造成教师“躺平”,

精力不足、能力不足、动力不足、创新不足,大学

丧失活力与竞争力。

(四)适应新发展格局的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

高等教育结构是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组成部分之

间的配比、联系、组织方式与秩序[38]。好的结

构化程度是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显著标志和重要

保障。今天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不是数量规模,而

是结构与质量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升

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

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

调整机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39]。

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

设。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设中国

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增强中西部地

区高校办学实力[2]。形成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

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是高等教

育发展的重大问题。结构性调整必然涉及利益格局

的调整,所以供给侧改革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

要内容。“优化教育布局和结构”是高等教育综合

改革两个“先行先试”的重要方面[11]。

1. 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结构。高等教育

的结构性问题,首先是资源配置的结构性矛盾。《中

国教育现代化 2035》提出“优化教育体系结构和学

校布局结构,努力提升高校创新服务水平”。教育

部《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意见》,提

出完善部际协同推进工作机制,促进高等教育区域

协调发展;发挥高校集群的集聚溢出效应,推进中

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建设,强化西安、兰州、

重庆、成都战略支点作用,打造建强中西部高等教

育“西三角”,推动高校集群发展;深化东中西部

高校对口支援。在中西部高校布局建设一批现代产

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借助制度优势和供给等政

策工具,……“缝合”高校教育发展过程中区域间

的“撕裂现象”,以实现东中西呼应的教育发展新

格局[38]。改革教育资源配置模式、调整区域布

局结构,是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过程,为高质

量高等教育体系奠定基础,也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

供有力支撑。

2. 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学科专业是高等教

育体系的核心支柱,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高等

教育供需之间的结构性与体制性问题,直接制约高

校人才自主培养的质量水平与竞争力。学科专业结

构和质量直接影响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服务高质

量发展的能力。中央关于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学科

专业体系改革的决策部署,将学科专业结构列入了

国家议程。要加快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把加快

“双一流”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

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科研创新贡献率。

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有三个总体原则。一

是服务国家发展。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

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

教育理论

第32页

28

康”。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2]。

二是突出优势特色。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

新文科建设为引领,做强优势学科专业,形成人才

培养高地;做优特色学科专业,实现分类发展、特

色发展。引导高校在各自领域争创一流。三是强化

协同联动。加强教育系统与行业部门联动,加强人

才需求预测、预警、培养、评价等方面协同,实现

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相互匹配、相

互促进。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改革,要借助三种力量

三管齐下。一是扩大制度供给,加强政策引导;二

是任务导向,推动高校适应与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

发展;三是选择机制,充分发挥大学的自主权,实

行学分制与选课制。

3. 学科交叉融合。“大科学”时代是一个“融

合”的时代。要打破传统学科专业壁垒,深化学科

交叉融合,创新学科组织模式,建构 21 世纪大学发

展的新路径新形态。瞄准未来若干年前沿性、革命性、

颠覆性技术发展,在高水平大学进行前瞻性布局。

西安交通大学全力推进两种融合:对内学科交叉融

合,打破学科壁垒,划分理工文医 4 个板块,建立

了 29 个研究院,300 余个研发机构、智库;对外产

教融合,主动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与 200 余家世

界 500 强企业及国家主要行业的重点单位开展深度

合作。高等教育学科结构调整的重点应着眼于“跨

学科”人才培养、“跨学科”科学研究、“跨学科”

社会服务。

4. 重视“关键少数”,促进集群发展。大学里

总会有重点学科和一般学科、核心学科和支撑学科、

优势学科和普通学科之分。重视“关键少数”,在

各种“综合评价”中有清醒的认知,在八面来风中

保持发展的定力,将有限的特别是优质的发展资源

向学校发展的重点、优先、关键领域和岗位倾斜,

这是学校发展的战略和策略。也正如英国学者迈克

尔·波兰尼在其《科学共和国:它的政治与经济理论》

一文中所说,“对于科学的前进,人类所能做或所

需要做的只是协助科学的自发运动迈向某些将会有

伟大发现的新领域,其代价就是另一些领域的衰落”

[40]39。

(五)适应知识生产新模式的教学科研组织方

式变革

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学科交叉融合渐成

趋势,以纯粹学科导向和专业教育为主导的传统科

研范式与教学组织体系需要做根本性变革。大学基

层教学科研组织方式的改革十分紧迫地提上了大学

治理的重要议程。

科学知识有两种类型:规范性知识和原创性知

识。有 3 个标准:①似真性标准;②科学价值标准;

③独创性标准。规范性知识更多地符合前两个标准,

原创性知识则主要用独创性标准评价。“似真性标

准和科学价值标准都倾向于强调一致性,而独创性

标准则鼓励异议。在指导与激励科学工作的过程中,

这种内在的张力是必要的。科学的专业标准必须在

强加一个纪律构架的同时,鼓励对这套构架的反叛”

[40]32。这段话对于我们理解学科规范、跨学科

交叉融合与科研创新都具有启发意义。

高等教育的两条主线:创新人才培养、科研创

新,都迫切需要大学组织体系的创新。大学教学科

研组织方式的变革方向,要坚持问题导向与学科导

向有机结合的原则;目标导向的有组织科研和自由

探索“两条腿走路”的原则;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有机结合的原则。

目标导向的有组织科研和自由探索的原则,体

现在教学科研组织方式上形成“两条腿走路”方针

与制度文化。有组织科研的主要方式和实现途径有

三种。一是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制度优势,科学规划、

调配资源。二是政策激励。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

“将大学所能吸引到的最杰出的候选人安排到那些

空缺的位置上”[40]38,确保“科学努力的自发

协调”[40]35。三是制度供给。通过良好机制与

学术环境,鼓励自由探索精神,促进基础研究和原

始创新。“为了做出发现,科学家需要一个专门的

研究环境,在那里,他有着想法近似的同事,他们

敏锐地具有与他一样的目标,强烈地影响着他的表

现”[40]42。这种“专门的研究环境”基于追求

真理的共同兴趣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规律,

有时自愿自主自发形成,有时也需要“有组织”因

素的促成。四是公共服务平台。波兰尼似乎是以新

自由主义观点看待科学,“将科学比作市场”,但

他所说的“独立的科学家的自我协调”,是基于广

泛而充分的信息共享,必须有强有力的公共服务的

支持。爱因斯坦的确说过“科学史表明,伟大的科

学成就并不是通过组织和计划取得的,新思想发源

于某一个人的心中”。我理解他是在鼓励自由畅想、

教育理论

第33页

29

最大限度调动学者创造热情的意义上说的。事实上,

“伟大的科学成就通过组织和计划取得”与“新思

想发源于某一个人的心中”两句话都成立,并非绝

对对立。如果将自由探索理解为科学精神,它是所

有研究探索的动力源泉即好奇心的驱使,与有组织

科研并无龃龉;如果将自由探索理解为科学发现的

途径,它与有组织科研恰好形成互补。

问题导向与学科导向有机结合的原则,科学教

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的原则,体现在教学科研组

织方式上形成一种矩阵结构。在校内,学科布局应

当是网络状的。院系作为学者的主聘单位,每个学

者都应当在院系承担教学任务和院系发展责任。我

们还应当组建跨学科的研究机构和平台,使教师和

学生在跨学科环境中学习和工作,以提升学校的整

体学术竞争力[26]23。以学科划分的院系与任务

目标为导向的跨学科的研究院所、中心、基地等,

形成一种矩阵结构;规范的学术组织与学科交叉融

合的协同创新机制形成一种矩阵结构;分学科的本

科生院与住宿学院也是一种矩阵结构。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综合改革提供了案例。

20 世纪 90 年代初,教育部曾建议北京大学在本

科教育中试行牛津、剑桥住宿学院的教育组织模

式。经过多年的自我探索和实践,清华和北大都

注意到住宿学院的组织模式在知识论层面和人才

培养层面的优势[19]。2011 年按照国家教育体

制改革部署,北京大学等 17 所高校“设立试点学

院,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试验”,试行学院制,小

班化、导师制,本硕博培养模式。北大元培学院

与清华新雅书院,都是借鉴牛津剑桥住宿学院,

侧重通识教育。不同院系、学科学生混合住宿,

在全校自由选课选专业。

(六)作为高等教育指挥棒的评价考核方式改革

没有科学评价,就没有科学创新与创新人才培

养。评价是教育的“指挥棒”,直接影响甚至决定

着教师如何教人、学校如何育人、社会如何用人。

教育评价改革是综合改革的“原动力”,具有基础性、

导向性、关键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的

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

中解放出来。”[41]“要抓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

价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和落实落地,构建符合中国实

际、具有世界水平的评价体系”。重塑教育生态,

根本出路在于教育评价与教师评价考核方式的改革。

教育与教师评价考核的问题,一是绝对化、简

单化。“五唯”盛行,手段异化为目的,政策导向扭曲。

重文章成果轻理论原创。急功近利,不重视基础研究。

缺乏十年磨一剑的制度安排。二是过度量化、功利

化。“工分制”主导,频繁的绩效考评、没完没了

的表报,不能提供充分激励,反而消减创造热情,

加剧浮躁氛围。三是不规范、繁琐复杂。年度考核、

聘期考核、中期考核、晋升考核、学科、人才、项目、

奖项评审名目繁多,政出多门、缺乏分类、缺乏标准,

有违办学治校育人规律。四是高成本、低效率。

教育与教师评价考核改革,要坚持价值理性与

工具理性相统一。吸取历史经验,切忌忽左忽右。

在认识论与方法论上要把握七个要点。一是“去唯”:

指导思想上要“去唯纠偏”。“五唯”之弊,弊在“唯”

而不在“维”。二是分类:评价对象要精细化分类。

推进大学分类评价改革,当务之急是制定出台高校

分类标准体系与多元分类评价体系,走出无休止的

“争相升格、争学位点”的怪圈,激励各类高校安

于本位、专心育人,在不同赛道各展所长,良性竞争。

三是多元:评价维度要多元综合,去唯增维。四是

脱钩:评价考核机制上要“有区别脱钩”。五是减负:

评价方法上要“落实减负”,简便有效。六是联动:

推进改革要“协同联动”,政府部门、社会、学校

形成合力。七是“先立后破”:技术路径上破立并举,

不立不破,关键在立。破的结果要看立的成效。“在

那些尚未确立合理且权威的科学公断的地方,科学

研究因为缺乏激励而停滞,而那些平庸的成果和空

洞的吹嘘反而带来赫赫声名。”[40]35

“评价”是推动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牛

鼻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环节[20]。

长期以来,西方主导的种种商业排行榜填补了我国

教育评价的真空。不少专家用新自由主义观点评价

我国大学。要扭转这种状况,确立正确导向,必须

建立中国高校自己的分类评价标准体系。高等教育

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就是建立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

完善大学治理,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引导社会正确

选人用人;激励教师职员潜心学问,以德育人;引

导高校正确定位,科学发展,追求卓越。

作者:管培俊,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4 年第 5 期

教育理论

第34页

30

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重塑高校教育教学

从工业革命到数智时代,人类致力于开发新技

术的脚步从未停止。日渐成熟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给

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带来诸多影响,高等教育

是受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响最为显著的领域之一。生

成式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辅助

教师备课和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

探究学习,协助论文写作,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作业、

考试复习、语言学习,提高数字素养等方面。可以说,

生成式人工智能为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

了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当前,全球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探索通过安全、

可靠的方式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相结合,

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高等教育的趋势不可阻挡。

创新提效:生成式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生成式人工智能扩展了高等教育空间。一是

丰富了高等教育的教学介质。多模态生成式人工智

能具有文本、语音、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元表现

形式,大模型输出的训练数据可以作为教师备课、

学生学习、教育评估及同伴讨论的共享媒介。这种

具有新质生产力特征的教育介质与多种教学方法

重新组合,在不同的教育场景中灵活使用,使教

学变得更加有效、引人入胜和生动有趣。二是扩充

了高等教育场景的多样化。一方面,生成式人工智

能可以进一步突破教室等空间限制,促进教育空间

全域化,未来任何接入网络的地方都能被用作学习

空间,将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另一方面,生成式

人工智能使教育场景更加充盈。例如,在学生动手

操作的场景中给予即时提示等指导,可以使学生的

实践与理论学习并行,从而进一步促进理论与实践

的结合。三是促进了教育互动多维化。生成式人工

智能使教育的互动维度不再限定于直接的面对面交

流,而是骤增至与“人—机—人”交互的赛博空间

(Cyberspace),终端接口将“人—机”交互数据

汇聚至网络维度,加工后再呈现至物理世界。多维

的互动空间意味着教育主体间互动频率的增加、学

生参与度的增加,虚实结合的互动关系则进一步扩

展了教育情境。

生成式人工智能延伸了教育时间,高效赋能终

身学习。首先,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依靠其强大

的并行处理能力,可以支持多位学习者同时参与学

习任务,并同时为每位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

容和反馈。这不仅提高了教育的时效性,而且极大

地扩展了教育的覆盖范围。其次,生成式人工智能

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即时的聆听、分析和反馈。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批改学

生的作业再进行反馈,这种滞后性极大地降低了教

学效率。而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为教育者提供即时

的数据支持,帮助管理者作出更加精准的决策,同

时为学习者提供即时的反馈,帮助他们及时发现并

纠正学习中的错误,促进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提升,

培养成长型思维。再次,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终身

学习。一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虚拟导师”

的潜力,可以促进异步在线环境中成人学习者的自

主学习。另一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使学生提前接

受职业教育成为可能。大模型及其背后的海量资源

库具有可访问性和可用性,是促进学生职业技能持

续提升的极佳教育资源。

生成式人工智能增加了教育密度,提升个性化

学习效能。首先,在教育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

重要价值是为学生创建个性化、自适应的学习辅助

系统,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高质量发展的教育

成效。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具有自定义教育目标、

快捷识别教学资源和跟踪学习进度及跟踪测评等方

面的潜在好处,可以作为数字导师,应用于成人学

习者的自主学习环境中,弥补班级授课制等集体教

学组织形式的弊端。在教学中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

本质上是为每一名学生配备功能强大的 AI 教师,或

许可以视为对传统教学环境的一种“技术性修补”。

其次,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多模态表现形式,可以让

普通受众和非专家受众理解复杂的科学概念,较为

直观地生成认知图式,并留存较为深刻的记忆印象。

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使高等教育可视化的价值,在

科普教育、通识教育、跨学科教育等领域发挥着至

教育理论

第35页

31

关重要的作用。

再次,生成式人工智能赋予学习者更大的自主

权,可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求知欲,并在一

定程度上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

收放有度:积极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挑

适度接纳生成式人工智能,积极拥抱教育现代

化。一是立足于教育的初心使命,在边界内适度接

纳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人工智能与自然智能优势

互补。二是坚持技术向善、适度有序的使用原则,

鼓励高校制定符合本校需求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规范

和政策,明确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范围、原

则和准则。三是优化审查和评估机制,做好监管工作,

防止滥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四是积极拥抱教育现代

化转型趋势,创设多维互补、虚实结合的教学环境,

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合理嵌入课堂教学环节,借用虚

拟现实等技术创设更为沉浸式的教学情境,利用技

术赋能唤醒学生的自我认知。

强化师生数字素养,善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数

字素养包括个人有效、负责任地参与复杂信息生态

系统所需的能力和技能,同时涵盖人工智能使用的

道德维度,包括数据隐私和安全、学术诚信以及辨

别虚假信息的能力。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

的数字素养,并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学生能够正确

适度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深入了解其潜在风

险和道德影响,从而避免对此类技术过度依赖。

加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鼓励人

机共创、人机共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更强调开

放、创造,更重视差异性与多元化。高等教育应注

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将人才培养的

重点由传统的能力培养转向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

主张培养学生具备超越机器的核心竞争能力。为此,

高校一是要优化课程设置,鼓励开展跨学科的课程、

开发以培养创新意识为重点的多学科交叉学习项目,

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要

重构教学评价体系,从人才培养的“结果视角”转

向“过程视角”,营造包容创新的文化氛围,保护

学生的创新成果。三是要转变教育技术观,从忧虑

人机互斥到追求人机共创和人机共强,实现教育最

优解。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施永川 王畅,单

位系温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

会科学规划课题“数字经济背景下浙江高校专业教

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研究”[23NDJC280YB]的阶段性

成果

教育理论

第36页

32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人才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

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

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人才是最宝

贵的资源,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最具活力也

最具决定性意义的能动主体。新时代新征程,高校

要加快完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工作机制,将创

新人才的“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

的“最大增量”,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

动能。

健全培养机制

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高校要紧跟未来人才

需求总量和结构性变化,不断健全适应新质生产力

发展的人才培养工作机制。一是加快培养拔尖创新

人才。围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四新”

建设,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战略急

需和未来新兴产业领域布局相关专业;立足服务国

家战略需要,设置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生物

育种技术等专业;聚焦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

设置电子信息材料、智能视觉工程、智能海洋装备

等专业。二是加强教学核心要素建设。塑造人才培

养新范式,建设以数智化为支撑的高质量教育教学

体系,培养学生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重构教学内容、革新课

程体系、抓好教材建设、推进教育数字化,全面夯

实教育教学“新基建”。三是加大专业动态调整力度。

坚持国家宏观调控、省级整体统筹和高校自主创新

相结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

机衔接,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相匹配的学

科专业体系;创新专业目录管理模式,定期更新发

布专业目录,及时调整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特色专

业,定期发布引导性专业指南。

完善引进机制

建设人才中心创新高地。实践证明,只有充分

聚引人才、储备人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事半

功倍、水到渠成。一是做好顶层战略谋划。立足我

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和行业,实行紧缺

人才清单制度,靶向引进一批“高精尖缺”创新人

才和团队,提升引才精准度和产业适配度;做好引

进人才规划,开拓多元化人才引进渠道,多方协同

构建人才引进联合体。二是拓宽引才思路举措。实

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敞开

胸怀、敞开大门,柔性汇聚全球人才资源。对于国

家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实行

特殊政策;完善引才配套政策,解决引进人才任职、

户籍、子女教育等问题;对于外国人才来华签证、

居留,放宽条件、简化程序、落实相关待遇。三是

搭建一流发展平台。全方位搭建一流引才平台,促

进人才合理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竞

争的比较优势;多举措搭建一流科研平台,集中国

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

发机构,加强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平台建设,加

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

创新使用机制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一方面,在改革中

优化用人策略。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

理方式,采取“揭榜挂帅”等有效举措,加强与

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

的科创基地,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人

尽其才。把为人才减轻不合理负担的要求落到实

处,破除束缚人才手脚的繁文缛节;善于把握人

才使用时机,在产业发展前沿识才用才,在项目

攻关一线辨才用才,让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百

花齐放、百家争鸣”。另一方面,在激励中端正

用人导向。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

导向,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

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破除“以‘帽’

取人”之风,做到“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

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

体系;加大对承担前瞻性、战略性、基础性等重

点科技任务的人才激励力度,重视以知识价值、

教育理论

第37页

33

能力和创造力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探索实行

弹性工资和绩效工资等薪酬激励方式。

优化流动机制

聚焦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是科技创

新人才流动的新方向,也是实现人才流动“增量效应”

与“存量潜能”的新赛道。一方面,畅通人才流动

管理渠道。把发展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

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摆在突出位

置,在人才流动上要打破空间壁垒,让人才能够在

政府、企业、智库间实现有序顺畅流动,从而以人

才链为总牵引,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撬动资

金链;解决好人力资本市场“高薪挖人”“变相包

围”“恶意截留”等问题,制定科技创新人才流动

失信惩戒办法,加强对人才流动的约束和管理。另

一方面,提高人才流动服务质量。集聚新型生产要素,

加速形成紧缺型、复合型、交叉融合型科技“人才

环流”“智慧集群”,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

产业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发展,确保人才流出

与流入过程中的服务高水平、可持续,实现输入与

输出的动态平衡;打破户籍、地域、人事关系等制约,

推动关键核心技术人才、急需紧缺人才优先落户;

加快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完善社会保险

关系转移接续办法,为人才合理流动提供便利条件。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李芳系北京科

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剑系北京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教育理论

第38页

34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综述

2014 年 5 月 4 日,在北京大学考察时,习近平

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

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

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我们要认真吸

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充满文化自信,展

现大国担当,道出了中国大学的使命追求,也指明

了中国高等教育在世界格局中奋进一流的“中国坐

标”。

10 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方向,

深切寄望催人奋进。我国高等教育与时代同行、与

人民同心,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建

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一批大学和一大

批学科跻身世界先进水平,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创新

成果,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看教育规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 2012 年的

30% 提高至 2023 年的 60.2%,提前完成“十四五”

规划目标,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

察培养质量——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超 2.4 亿,

全国 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高校承担。

观国际交流——我国同 180 多个建交国普遍开

展了教育合作交流,与 59 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

学位互认协议,“留学中国”品牌建设大力推进。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

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广大高校牢记嘱托,阔步前行。

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

向”“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

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

者和接班人”。

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就是要牢牢把握社会

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多年来,这一要求落实到高

等教育办学全过程。

一以贯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北京大

学稳步推进“百年中共党报党刊史(多卷本)”“中

国共产党百年思想进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

飞跃”等重大研究项目,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

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深刻

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复旦大学等高校坚持高

起点、多学科、多角度研究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与科学

体系。

“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中国人民

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在开展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过程中,坚持做到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学以致用。清华大学鼓励支持学生

“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到党

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构

建“强情怀、强基础、强实践、强融通”的人才培

养模式,在厚植学科基础上培养空天报国人才。

在以行践诺、矢志报国的不懈奋斗里,广大师

生愈发深刻懂得: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还要加强党对高校的

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更加

坚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更加完善,学校党

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

发展、向基层延伸。从 2018 年开始,全国高校实施

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推动全国高校各级

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激发优秀党员发挥“头雁”

效应带动广大师生投身强国建设。

广大师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切

实把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

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落实到行动上。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古今

重磅发布

第39页

35

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

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

的。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广大高校不

断加深理解:只要我们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

班人上有作为、有成效,我们的大学就能在世界上

有地位、有话语权。

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广大高校坚持

办学正确政治方向,不忘初心、培根铸魂!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

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

界一流大学。”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一批又一批担当民

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党和国家赋予大学的崇

高使命,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应有之义。

4 月 11 日,一堂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在重

庆南开中学开讲。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

意中国好吗?”

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的“爱国三问”,是历

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南开大学师生

来到了重庆南开中学,用京剧艺术演绎可歌可泣的

校史故事,重温“爱国三问”的深沉力量。

站在时代发展前沿和国家战略高度,答好培养

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

问题,就要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理直气壮

开好思政课。

中国人民大学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

材施教,结合自身实际挖掘思政教育资源,打造

出彰显学校红色基因、学术历史传统、学科特色

优势的思政选修课;湖南大学打造启发式“移动”

思政课堂,在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红色遗

址的参观学习中,启发学生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

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为什么好;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在行走的

“社会大课堂”中激活“思政小课堂”,把报效

祖国的种子种进学生心田。

育新人、培良才。广大高校准确把握人才培养

的辩证法,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课堂上运用的单个微视频最好不要超过 2 分

钟。”“大三的学生有基础,有些内容不能重复。”“如

何提高学生的抬头率、点头率?”

东湖之滨,珞珈山上,武汉大学举行“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全覆盖集

体备课会。12 个学院百余名专家学者组成的思政授

课“梦之队”,按照专题逐一登台说课,师生代表

们当起答辩评委、现场点评。集体磨课,教学相长。

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

大。当前,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增至 14.5 万人,专

职教师超过 11 万人,全国高校专兼职辅导员增至

26.4 万人,专职辅导员达 20.1 万人,综合师生比

均已总体达到中央要求。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

骨干教师研修班、集体备课会、思政工作队伍示范

培训等活动持续举办,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

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逐步

配齐,立德树人骨干力量稳步夯实。

立德树人,强基固本。“时代新人铸魂工程”

深入实施, “小我融入大我 青春献给祖国”主题

社会实践持续开展……青年学子心中的中国红愈发

闪亮。

有学生扎根西部、建设边疆;有学生奔赴火热

军营,在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中百炼成钢;还有

学生心怀热爱,在科技、人文等多个领域,潜心钻研、

奋斗实践……

观乡土,悟民生;守边疆,铸军魂;精科研,

勇创新。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向上向善、拼搏奉献,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将高等教育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

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

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

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

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彰显了我国大学的人

民立场和政治属性,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的办学目标和初心使命。

“雪龙”返航,满载而归!今年 4 月,我国第

四十次南极考察圆满结束,参加科考任务的 4 名武

汉大学师生拥有了一段珍贵的人生经历。一批批师

生在科研实践中增长真才实干,接续为极地科考等

重磅发布

第40页

36

多领域研究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个关键问题。高校勇挑重担,

让科研创新成果与国家发展需要丝丝相扣:

清华大学牵头研发的全球首座模块式高温气冷

堆核电站商运投产,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

研发和应用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华中科技大学

成功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中高档数控系统,

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航天航空等多个领域

实现批量应用;湖南科技大学领衔研发的“海牛Ⅱ号”

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刷新了世界深海海

底钻机钻探深度纪录。

神舟飞天、北斗组网、羲和逐日、高铁飞驰、

港珠澳大桥通车……一系列大国工程背后,均有高

校的突出贡献。勇攀科技高峰,高校创新能力显著

增强,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服务国家,既体现在大成果、大文章上,也蕴

含在生活中、乡土里。高校师生深入一线解民生、

治学问,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成果走入千家

万户。

山东齐河县焦庙镇曹虎村,中国农业大学科技

小院的试验示范基地里,小麦长势喜人。

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小院研究生们常

常来到田间地头,观察小麦生长情况,为村民开展

田间管理培训,助力农户高产增收。走进乡土中国

深处,青年学子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

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等一大批高校充分发挥学校特色,努力拿

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守护人民生命健康,高校医药创新能力不断提

升,产出一批重要成果。北京大学系统研究植入前

胚胎遗传学诊断新方法,浙江大学加强新药创制研

究、多项科研成果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新医科建设

深入推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

强大的精神力量。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

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工作者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

近年来,多个高校智库入选国家高端智库建设

试点单位和培育单位,马藏、儒藏、清华简等一批

重大学术研究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高校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育人作用显著,哲学社会科学繁

荣发展。

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夯实国家富强之基,高校

把自身发展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紧密联系在一起,服务国家能力显著提升。

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

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

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

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

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高等院校以改革创新

为动力,矢志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

势学科建设。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急需大量

人才。如何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

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

看学科专业设置——电子信息材料、软物质科

学与工程、生物育种技术……近期,2023 年度普通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公布,24 种新专

业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此次专业增设、撤销、

调整共涉及 3389 个专业点,数量为历年最多。专业

动态调整背后,是教育对高质量发展支撑力、贡献

力的不断提升。

看人才培养——“强基计划”2020 年启动实施,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

作用;“拔尖计划”进入 2.0 阶段,已建设 288 个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卓越工程师培养扎实

推进,已支持建设 32 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人才

之基,不断夯实。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如何深化新时

代教育评价改革,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

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

上海交通大学深化教师分类多元评价改革,形

成教学科研并重、思政课教师、实验、工程等 19 个

分类,畅通各类人才发展渠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建立科技成果五元价值评价机制,帮助科研团队在

合适的赛道奔跑;中南大学优化学术同行评议制度,

重磅发布

第41页

37

规范评议维度,提升学术质量。

一子落,满盘活。改革实践证明,让“尺子”更准、

评价更优,是全面充分激发高等教育生机活力的重

要一步。

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

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各高校利用信息技

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搭建电路、调整信号、观察波形……石河子大

学学生通过远程访问,成功操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室内的设备,这是一场跨越 2000 多公里的“模

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

“慕课西部行”计划实施以来,东部地区高校

累计面向西部高校提供 19.8 万门慕课及在线课程服

务,帮助西部地区开展混合式教学 506.9 万门次,

参与学习学生达 5.4 亿人次。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新一轮“双一流”建设

深入推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分类建

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立足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

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

发展深入推进……锐意改革的坚实步伐,为高等教

育强国建设注入动力。

扎实推进高等教育对外交流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育体系是好的”“要坚定文化自信,把自己好的

东西坚持好,把国外好的东西借鉴好,与时俱进、

开放发展”。

一个开放的中国,一个海纳百川的中国。建设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强调人才自主培养,不

意味着自我隔绝。10 年来,高等教育对外交流合作,

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屏幕这端,教师悉心讲解;屏幕那头,学生积

极提问。

借助一根根网线、一个个摄像头,各国青年相

聚在中国大学的优质课堂。

近年来,我国牵头建设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

盟,深入开展在线教学国际交流合作,已开设 341

门次全球融合式课程,推出 10 个全球融合式证书项

目,学习者近 2540 万人次。西安交通大学依托丝绸

之路大学联盟,开设能源化工、健康医疗等 30 个培

训专题和 743 门课程;西南交通大学落实共建“一

带一路”倡议,开展课程、教材建设,培养了来自

80 余个国家的 5000 余名轨道交通人才;南方科技

大学帮助柬埔寨、肯尼亚等 13 个国家建设智慧教室,

助力各国在线教育发展……

此番图景,折射出开放合作带来的丰硕成果。

与时俱进、开放发展,高水平教育对外交流合

作是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坚持并不断开拓的方向。

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上

海集聚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坚持“以我为主、填补

空缺、补弱增强”,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和项目。中山大学推进国际化办学,利用优质教育

资源提高自身办学能力和教育质量。

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北京交通

大学“订单式”培养铁路建设、运营及管理人才,

为推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供有力支

撑。南京审计大学审计专业硕士国际班的留学生们,

通过课堂学习和实地走访,提升了专业素养,深化

了对中国的审计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

共产党的认识。

根扎得愈深,枝叶就愈加繁茂。

扎根中国大地的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布局

不断优化、“朋友圈”不断扩大,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

提供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

*** ***

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行至强国建设、民

族复兴的关键一程,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愈显战略意义,更需坚定信心,笃行不怠。

前行路上,广大高校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

切嘱托:“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

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

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要把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

信。”

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

有之大变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

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

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广大高校肩负使命,阔步向前

来源:《人民日报》

重磅发布

第42页

38

培根铸魂担使命 凝心聚力育新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思政课建设成就综述

踏足韶山前,16 岁的高中生林紫涵用“隔了一层薄雾”形容自己对伟人毛泽东的认知。

林紫涵就读于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第一中学。在“我的韶山行”中小学生红色研学活动中,她与千余名

当地师生一起奔赴韶山,共上“行走的思政课”。影视剧、诗词和故事里那位从容坚定、豪迈豁达的伟人穿

越时空、拨开薄雾,以更完整、真实、可亲的形象出现在青年人面前。

“薄雾”,也曾存在于学生群体和思政课之间。

波谲云诡的世界局势、复杂多元的网络舆论,影响着学生对主流价值的认同。如何教育引导他们扣好人

生第一粒扣子,是时代赋予思政课的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两个大局”,着眼后继有人这一根本大计,对

思政课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

夯土奠基、开拓创新,思政课建设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入脑入心、见行见效,立德树人事业发生

格局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

教育部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担当作为,有力推动教育战线牢记总书记嘱托,用心用情办好思政课。

高度重视、高位引领——思政课发展环境得以重塑

“办好思政课,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件事。”

2019 年 3 月 18 日,北京人民大会堂见证了历史。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

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深刻阐释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教师的

关键作用,明确提出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

召开这样的座谈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首次。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的深谋远虑、深刻洞察,从党的

十八大以来徐徐铺陈、念兹在兹。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他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中国人民大学考

察时他明确,“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在看望参加全国政

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他提出期许,“‘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

结合起来”;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他强调,“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

建设”……一系列重要论述,擘画出思政课改革发展的战略蓝图。

高位引领下,思政课建设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主体责任持续压实。

中央层面——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深化学校思政课

改革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等多份文件印发,思政课建设

情况纳入各级党委领导班子考核和政治巡视。

部省级层面——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 30 余份制度文件和规划方案,先后实施教学质量年、队伍建

设年、一体化改革创新工程等,遴选建设 48 家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含培育单位)。近 5 年,各省级

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主持或出席思政课工作会议及听、讲、调研思政课成为常态,各级财政加大投入,

解决思政课建设过程中的编制岗位、教师津贴、经费项目等突出问题。

学校层面——思政课建设成为学校党建工作考核、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的重要评估指标。高校普遍成立

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书记、校长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听课讲课、联系思政课教师。

重磅发布

第43页

39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今

天,思政课已从过去思政课教师“一家的事”变成了“大家的事”。在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各类学校及全社

会的共同努力下,思政课发展环境得以重塑。

紧贴时代、尊重规律——思政课改革创新向纵深推进

2020 年秋季学期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之初,北

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课程教学团队就在思考:怎么能让这门思政必修课拥有“北航味”,从而更受学生欢迎?

经过 3 年多的迭代提升,在北航,概论课多了一个特别的专题——“科技创新与强国使命”。

专题课先后邀请戚发轫、樊邦奎、李东等两院院士,“北斗”见证人王淑芳、运载火箭技术专家李光亚

等行业先锋讲授,把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课堂上的生动案例。

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

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为了将这一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高质量引入思政课,教育部会同中央宣传部,

全力打造核心课程教材体系。

2021 年,大中小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编写出版。2022 年,“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在高校全面开设。2023 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

论》统编教材出版发行。

与此同时,义务教育、高中、中职课程方案和标准全面修订,“道德与法治”和“思想政治”课统一开设。

中小学(中职)政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出版并投入使用。

正如新鲜的食材需要恰到好处的烹饪方法,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也需要搭配符合新时代学生“口味”的

讲法。全方位打造思政课实践体系、组织多样态“大思政课”,充分释放了思政课的育人活力。

一方面,教育系统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主题,深入开展寻访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考察足迹学习分

享、习近平总书记与大学生在一起学习分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技能成

才强国有我、开学第一课等活动,深度覆盖全体在校学生。

另一方面,教育部会同多部门联合印发“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方案,设立各级实践教学基地 2500 多家,

打造“场馆里的思政课”。会同中央网信办等举办“云上大思政课”,全网互动引导流量超 100 亿次。会同

人民网组织大学生同上一堂“抗疫”“四史”等思政大课,观看量超 1.5 亿次。

“人的成长、成熟、成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跟人的生理发育一样。”在凝聚思

政合力共同服务育人方面,教育部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和课程思政建设。成立一体化建设

指导委员会,布局 32 个省级共同体,推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方式方法有效贯通。印发课程思政实施指

导纲要,组织高校专业教师 103 万人次参加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推出一批示范课程、名师和团队、数字

化资源。

打造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课,需要改变的是课程内容和供给方式,不变的则是基于教育规

律、从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特点出发的课程建设思路。在“变”与“不变”的辩证互动中,思政课改革创新

不断走向深入、“金课”持续涌现。

动真碰硬、制度激励——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

20 多名专职思政课教师承担全校近 2 万名学生的教学任务,这曾是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洪元非常挂

念的事。

在中央与教育部政策支持下,北林采取质量优先招聘一批、双优导向转岗一批、学科调整补充一批的解

决思路,3 年增加专职思政课教师 32 名,提前达到了规定的师生比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

时代重任”。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思政课教师使命在肩。

由于重视不够、编制不足、培养跟不上等多重因素,思政课教师队伍缺口问题,一度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重磅发布

第44页

4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文件多次明确师生比配备标准,并纳入各级巡视巡察、挂牌督办落实,动真碰硬

破解思政队伍建设“老大难”问题,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各学段思政课教师规模都有明显

增长,配备情况总体达到国家标准。

队伍建设,数量是基础,质量是根本。托举每一名思政课教师争做“大先生”,有针对性的激励政策发

挥了突出作用。

从“青椒”到教授的 10 多年里,华东师范大学思政课教师陈红娟坚持不懈开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研究。让她备受鼓舞的是,“十年磨一课”的教学之路走得非常顺利——学

校完善了评价机制,教学研究的成果也可用于职称评审。基于教学方面的成绩,她入选了上海市马克思主义

理论教学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

为了鼓励更多思政课教师踏踏实实钻研教育教学,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提升思政课教师对岗位的满意

度和归属感。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单设思政课专项,高校实施职称评聘“单列指标、单设标准、单独

评审”,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制度普遍实施。

学生评价是衡量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的重要指标。2023 年调查显示,92.3% 的学生对思政课教师工作成效

表示满意,比 2013 年上升 21.5 个百分点。思政课教师争做“大先生”、教“大学问”、育“大英才”的生

动局面已经形成。

信仰坚定、使命在肩——时代新人培养取得重大进展

“铁皮顶,土坯墙,这里曾经是西南联大的一间教室。这样的教室冬不保暖、夏不纳凉,学生最害怕的

就是下雨,因为雨点打在屋顶上,就听不到讲课了……”今年春季学期,在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

大二学生唐勤作为志愿讲解员,一次次为游客讲起西南联大的故事。

说起志愿服务的缘由,唐勤回忆,这与“张桂梅思政大讲堂”密不可分。2022 年,正是这堂举云南全

省之力打造的“大思政课”,将西南联大在国家危难之时坚持办学、培养大批卓越人才的故事讲给唐勤,感

染了年轻的心。唐勤决心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把联大爱国救亡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动讲给更多人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

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随着改革的深入持续增强,越来越多的学生像唐勤一样,被

触动、去行动。

在福建,来自厦门市集美区、同安区、翔安区和南安市的 320 名中小学生,赴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开展研

学活动。他们登上只在电视里看到过的“嘉庚号”科考船,聆听大学教授讲解,感受实实在在的震撼。

在山东,黄河生态保护理念已深入东阿县广大中小学生的心中。第二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孙道腾观察到

节假日许多游客在黄河大堤上烧烤,走后垃圾乱丢,便在班主任指导下撰写了《加强黄河生态保护,禁止沿

岸进行烧烤》的提案,被当地政府采纳。

…………

“我们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未来 30 年,我们培养的人要能够完成‘两个一百年’

的伟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清晰地指明教育的历史责任,带领我们共同

展望未来。

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在思政课堂上完成了从“低头”到“抬头”和“点头”转变的莘莘学子,未来会

成长为带领中华民族“昂首”于世界之林的栋梁之材。

来源:《中国教育报》

重磅发布

第45页

41

学前教育改革进展成效:

2023 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 91.1%

重磅发布

第46页

42

“目前,学前教育实现基本普及。”5 月 16 日,

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学前教育改革的进展

成效。

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介绍,目前,学前

教育实现基本普及。截至 2023 年,全国幼儿园数量

达到 27.4 万所,比 2013 年增加 7.6 万所,增长了

38.2%。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持续快速提高。2023 年

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 91.1%,比 2013 年提

高了 23.6 个百分点。区域差距不断缩小。从 2013

年到 2023 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增长幅度超过 20

个百分点的 17 个省份都在中西部,四川凉山州雷波

县入园率达到 90%以上,青海果洛州达日县、玛多

县入园率均达到 80%以上,“三区三州”等脱贫攻

坚地区、民族地区幼儿均和其他地区孩子一样享有

平等的入园机会。

覆盖城乡,普惠水平提高。2023 年全国普惠性

幼儿园(包括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达到 23.6 万

所,占幼儿园总数的 86.2%。其中公办园 12.5 万所,

比 2013 年增长了 91.9%,充分发挥了公办园保基

本、兜底线、引领方向、平抑收费的重要作用。全

国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 90.8%,比 2016

年提高 23.5 个百分点,绝大多数幼儿都能在收费合

理的普惠性幼儿园就读。

加大保障,财政投入持续加大。2011—2023

年,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累计投入

2210 亿元,带动各地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投

入保障机制。2022 年全国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达到

2982.2 亿元,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达到 6.2%,

是 2013 年的 1.8 倍。成本分担机制基本建立。会同

财政部出台了国家层面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

额,各地普遍出台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普惠

性民办园补助标准,并结合财政补助和当地经济发

展情况,动态调整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确定普惠

性民办幼儿园最高收费限价,通过政府分担办园成

本,切实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资助制度不断完善。

中央财政设立资助奖补资金,引导各地从无到有建

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2013—2022 年各级财政累计

投入 825 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

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6551 万人次。

科学保教,教师队伍配备水平不断提高。幼

儿园生师比从 2013 年的 23.4 ∶ 1 降低到 2023 年

的 13.3 ∶ 1,专科以上园长和专任教师占比达到

93.1%,比 2013 年提高 23.7 个百分点。连续 10 年

实施“幼师国培计划”,开展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

师全员培训。

此外,教育部全面实施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

督导评估和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压实县级政

府发展学前教育责任和幼儿园规范办学责任,截至

2023 年,153 个县顺利通过国家层面督导评估验收,

全国所有幼儿园完成一轮评估。

据 2024 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显示,学前教育法列

入 6月份继续审议的法律案。目前,学前教育法(草案)

已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通过。草案聚焦破除

阻碍学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凝练学前教

育事业发展的成功政策经验,立足当下、着眼未来,

从明确学前教育定位、健全规划举办机制、规范学前

教育实施、完善投入机制、健全监管体制等 6 个方面

作出全面规定,保障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

重磅发布

第47页

43

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

内涵要义、运行逻辑和推进路径

新质生产力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动力,也

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

动力。本文重点研究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新质生产力

的核心内涵、要素关系,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

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分析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

产力形成的核心要素和系统逻辑,对现代职业教育

体系建设中的新质要素、本质特征、运行逻辑进行

详细剖析,为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全新

思考和系统指引。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

(一)概念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

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

能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基本

要素。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三个基本要素在生产资

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

即生产关系,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产出水平,

是生产能力、生产水平、生产效率和生产潜力的统

一。生产力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最终

决定力量,具有鲜明的空间差异性和时代特征。不

同国家区域、不同历史时期的产业禀赋、制度环境、

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程度以及人口自然条件决

定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技术、制度和文化的创新变

革速度决定了社会生产力的更新迭代速度。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

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

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而成的生产关系为

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

代表着新形态、高水平且可持续的现代化生产力,

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型生产关系的生动诠释。其

中“新”反映技术的颠覆性和革命性,强调以创新

主导变革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衍

生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塑造新动能,构建全

新生产关系。“质”则突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生产

力要素系统相互适应、彼此协调的生产关系质态,

是以算力为核心驱动力、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

以智能化为显著特征的新型生产力形态。新质生产

力发展需要以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融

合生成生产函数,以关键性颠覆性技术为突破口,

实现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的质态跃升(图 1)。

(二)基本特征

职业教育

第48页

44

职业教育

新质生产力是新时期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加

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思

想体现,其核心本质是以数字赋能生产要素创新活

动,生成新技术、新工艺,进而促进系统优化升级

形成新产业,新要素、新技术、新产业相互作用重

塑新质生产力新质态。因而,新质生产力具有要素

配置优、产业体系新、创新驱动快、数字赋能强、

人力配置准等关键特征。

1. 生产要素系统优化 . 生产力核心要素既包括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实体性要素,也包

括科学技术、数据、信息、人才、管理、文化等渗

透性要素。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内核,以战略

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阵地,以高质量发展为落

脚点,系统优化“高素质”劳动者、“新介质”劳

动资料、“新料质”劳动对象,将劳动者的主观能

动性同劳动对象和生产资料充分融合,形成适应新

时代、新经济、新产业的新型生产力,这是实现中

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牵引力。这些生产要素在空

间聚集、流动交汇、高频互动,往往会产生新技术、

新工艺、新生产方式,催生出一批新兴产业。“新

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是对新时期“生产力”质态

和规律更深刻的认识和更高水平的治理。

2. 产业体系韧性稳健 . 新型产业体系的韧性治

理和稳健发展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新质生产

力是由技术驱动要素优化组合形成的现代化产业体

系,需要不断经受产业链条关键技术升级迭代的考

验,增强体系核心质态内涵和治理体系韧性,形成

稳健发展态势。只有在全球产业链治理和供应链管

理上处于主导地位,掌控关键领域、核心环节,构

建原材料生产、零件制造、运行维护、流通消费的

全产业链条,才能更加稳健且更具竞争优势,获得

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因此,数字技术赋能产业体系

建设需要聚焦具有创新密集、跨领域融合、高附加

值等特征的产业,诸如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

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系统开展

关键技术创新、路径模式探索、产业链价值链治理

和市场推广应用,形成韧性稳健的新型工业化产业

体系。

3.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

产力的重要途径和动力源泉。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

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

生产力。这种科技创新有别于传统的基于单一学科

的常规创新,是基于前沿脑科学、通信科学、物理学、

光学、数学、材料学、生物学等诸多先进学科知识

交叉融合产生的颠覆性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产生新

工艺、新技术,需要不断提高劳动对象的产品附加

值和市场竞争力。完善要素整合、研发创造、成果

转化、产品应用技术创新链条,掌握关键点和核心

技术,才能更快促进生产力要素优化和质态变革,

从而占据产业链的高端位置,不断开拓出新市场,

促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的新质生

产力质态加速形成。

4. 数字技术催化跃升 . 数字技术赋能提高生产

要素功能是新质生产力质态跃迁的催化剂,其本质

是算力赋能的生产能级跃迁。人工智能、量子科技、

生物科技、元宇宙、大数据等新技术丰富了劳动对

象的种类和形态,拓展了劳动者的生产边界,为生

产力发展革新提供内生动力,同时也对生产要素比

例进行最优配置,不仅在量的层面科学规定和实时

调控不同要素之间的静态比例关系和动态比例关系,

而且在质的层面促进各要素按其相互匹配属性进行

有机精准组合。这就更加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协同互

动,汇聚更大合力,促进更多科技、人才、数据等

优质要素融入社会生产实体,加速形成“新质生产

力”。

5. 人力资源精准配置 . 不同类型的高素质人才

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促

进劳动者不断更新迭代劳动能力,掌握更前沿的技

术、生产工具、生产资料,适应不同质态的生产关系。

这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提出更高要求,特别

是其技术生产水平、工具使用能力。不断提高人力

资源与新技术、新产业的精准匹配度,精准实现人

力资源的生产技能、数字技能适配,满足高质量多

层次就业,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关键。

二、职业教育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

意义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劳动者

优质就业的主阵地,更是实现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

素高效配置、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性力量。党的

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

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

一动力”。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中

第49页

45

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一)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为推动劳动技

能适配提供动力源泉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依赖高素质劳动者的培

育和成长,依赖于丰富的人才储备和人力资源的优

化配置。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培养新质生产力

所需的高端战略人才,还需要更多具备多维知识结

构、熟练掌握新型生产工具、使用新型生产资料、

适应新型生产关系的工程技术人才、技能型工人。

新时期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主阵地,

应构建起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课程—

就业的育人链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先

进生产力人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需求,为其技能适

配提供有力的人才储备和资源支撑。高素质技能人

才培养的规模质量、储备迭代的速度、配置精准度

决定其支撑新质生产力质态的“运行动能”。

(二)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为加强新型工

业化提供内驱动力

新型工业化是数字技术赋能带来的新型制造

技术、新型生产工具、新型生产资料工艺的现代

化。当前,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的数控

化率已达到 55.3%,数字化研发工具的普及率达到

74.7%,而掌握新型劳动工具和劳动资料的人才数量

不足,急需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满足生产需要。

数字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力量,劳动者掌握技

术的质量和含量决定了生产力能级跃迁层级,两者

决定了新质生产力的内驱发展能力。职业教育的专

业设置、教学内容、教育资源、技术研发、社会服

务应全面及时对接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

装备、新材料,完善产教融合体制机制,紧跟行业

技术创新迭代优化的速度,形成优质校企协同人才

供应链,为加快培育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集群、产

业链条提供“跃迁势能”。

(三)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为加快高质量

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新质生产力是优质创新要素高效集聚运行的新

质态生产力,其中生产工具创新、劳动者素质提升、

生产资料升级,生产关系重组对要素条件、组合方式、

配置机制和发展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职业教

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整体性、协同性、系统性决定了

其支撑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和能量。从宏观布

局“一体两翼”整体性统筹;到中观层面的省域职

业教育体系的系统性推动,产业园区、头部企业牵

头建设市域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协同性

落地实施;再到微观层面学校内涵提升、学生优质

就业发展,需要做好供需匹配对接,完善区域发展、

产业升级、学校提升、优质就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这些都要求有效发挥政府统筹作用,建设产、城、

教、人协调统一的循环性发展生态,构建职业教育

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

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三、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运行逻辑

(一)理论基础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国家适应产业迭代升级、

集聚优质要素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科学配置,根本

目的是获得国家核心竞争优势。其运行机理可以用

波特的国家核心竞争优势理论解释。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

授将经济学和管理学融为一体提出国家核心竞争优

势理论,认为国家的产业竞争优势与生产要素、需

求条件、相关产业及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同

业竞争等 4 个基本要素有关,机会和政府作用是辅

助要素,但却是国家和产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

素。这些因素之间双向作用,形成“钻石模型”。

其中①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

融资等初级生产要素,以及现代通信基础设施、受

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等高级生产要素;②需求条

件是指国内需求,它直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和供给

水平,是激发企业改进和创新的动力;③相关产业

主要是具有共用技术、资源共享链条及相关营销渠

道等而联系起来的上下游相关产业,它们构建起优

势发展网络,彼此提供低成本生产与业务合作,资

源共享,提高创新能力等资源;④企业战略结构和

同业竞争是企业根据外部环境变化而建立、组织和

管理企业发展战略的综合治理,通过同行之间的竞

争促进企业创新,代表企业结构、成长性和创新性。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精准配置高级

生产要素,结合产业迭代升级需求,优化企业战略

结构和竞争机制,推动新型生产力质态下生产要素

的高水平运行产出。

现代职业教育的使命责任是培养更多适应产业

迭代升级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

设要适应生产力新质态变化,紧密对接产业布局结

职业教育

第50页

46

构调整变化、生产一线岗位需求,促进学校关键办

学能力整体提升。其基本结构和运行组成对应支撑

新质生产力运行的钻石模型各要素,构建形成职业

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系统。

一是优化高素质技能人力培养专业布局,统筹

高级别生产要素,布局人力资源数量、层次、结构,

支撑产业战略发展治理和部署。二是围绕人才培养

开发产教融合优质课程、新形态教材及配套资源等

育人要素。三是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技术应用创

新,服务行业企业生产效能提升,促进企业技术进

步和技艺革新。四是建设支撑上下游企业发展的生

产性实训基地,促进校企、校校合作,共建共享资源,

推动产业降本增效。五是打造高水平现代化师资团

队,素质优良、技艺精湛、数字技能过硬的教师既

是育人要素又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所有

关键环节的中枢,因此在钻石模型中增加这一关键

要素。这五个方面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核心竞争优

势的关键要素,为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服务和支撑。

(图 2)

(二)运行表征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推动

人才培养链和技术创新链适应产业迭代升级的过程,

是职业教育关键要素换核、强芯、提质、升级的动

态调整过程。面对新质生产力要素、流程、管理的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趋势,其运

行具有产业适应性、要素系统性、技术应用性、资

源真实性、治理坚韧性等特征,需要精准对接区域

产业链、产业集群,整合多方优质资源并进行“大

数据 + 网格化”资源匹配,推动形成助力区域层面

高技能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发展的集成化优势效应

(图 3)。

1. 专业产业匹配对接。区域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应与新质生产力质态发展相统一,专业建设与区域

产业布局、特色发展优势相一致,教育链与产业链、

人才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政府统筹作用发挥充分,

针对省域、重点行业、核心地区,建设市域联合体、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明确产业边界,按照“产业

链条—产业集群—重点企业”科学规划产教融合布

局,专业链、专业集群与产业链、产业集群匹配对接,

推动区域性产业发展空间集成化布局、功能性重点

领域集成化设置、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的

新格局。

2. 育人要素系统优化。课程、教材、师资、实

训基地等人才培养关键要素要对接支撑新质生产力

高级别人力资源要素的优化提升需求。职业教育人

才培养面向体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产一线工作岗

位需求,选取产业园区、头部企业典型工作任务,

融入体现新质生产力劳动工具、劳动资料升级的新

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将企业项目任务、

生产场景、工艺流程、操作规范、产品规格作为资

源,在区域和重点领域的产业边界中形成集中开发、

共建共享的产教融合育人生态,构建反映企业前沿

技术、职业岗位能力的人才培养要素供应链。

3. 技术应用科教融汇。针对新质生产力技术创

新由单一环节创新转向整个产业链条或产业生态圈

创新的特点,职业教育的技术创新要针对产业生产

技术难题开展有组织的靶向研发。汇聚产教共同体

各方研究力量,搭建集科研攻关、技术研发、成果

职业教育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期刊在线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