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弦》2022年06月刊

发布时间:2022-8-30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教育之弦》2022年06月刊

1要闻内参教育部党组《人民日报》撰文:筑牢教育强国建设之基6 月 9 日,教育部党组在《人民日报》刊发文章《筑牢教育强国建设之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在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对于办好基础教育乃至整个国民教育至关重要。前不久,教育部等部门印发了《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这是适应教育现代化和建成教育强国要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重要举措。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与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振兴教师教育、造就职教“双师型”教师、深化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升教师地位待遇等举措,形成了一套系统全面涵养“四有好老师”的“施工图”。我们要深刻认识建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极端重要性,推动这项计划落地见效,以基础教育强师之策筑牢教育强国建设之基。深刻把握加强新时代基础... [收起]
[展开]
《教育之弦》2022年06月刊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3页

CONTENTS

目录

要闻内参

教育部党组《人民日报》撰文:筑牢教育强国建设之基 1

《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 4

教育纪实

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纪实 8

我国义务教育质量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纪实 11

高层次人才培养之路更加扎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纪实 14

职业教育发生格局性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纪实 17

校园规划建设

新进展!教育部规建中心助力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校园规划建设 19

新书速递!大学校园规划的新趋势——基于发展战略的校园空间规划 21

产教融合

如何以产教融合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33

智慧学习工场: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平台化探索 36

政策引领保障 园区示范辐射 构建产教融合发展大格局

——以苏州市为例 39

数说就业

第4页

CONTENTS

目录

千方百计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42

2021 届大学毕业生,近两成升学 45

最新女生就业数据首次公开,这 20 个女生找工作“友好”专业曝光 47

教育之声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51

构建顶尖人才培养体系的特征与路径 52

校企携手助就业,须抓四大关键点 55

育才用人,看这些校企如何做 58

职业教育

就业有能力、升学有通道、发展有保障,职校生用技能绘就精彩人生 61

职业教育搭起成才“立交桥” 64

系统设计、重点突破,构建中国特色职教制度体系 66

国际动态

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呈现新趋势 68

第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高等教育大会:

绘制世界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蓝图 70

他山之石

嘉兴学院:探索思政教育实践育人路径 实现立德树人核心目标 73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训赛课三融合” 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 75

中心平台 79

第5页

1

要闻内参

教育部党组《人民日报》撰文:

筑牢教育强国建设之基

6 月 9 日,教育部党组在《人民日报》刊发文章《筑牢教育强国建设之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

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

时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

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

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

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在加快

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

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对于办

好基础教育乃至整个国民教育至关重要。前不久,

教育部等部门印发了《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

这是适应教育现代化和建成教育强国要求,贯彻落

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

建设改革的意见》的重要举措。基础教育强师计划

与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振兴教师教育、

造就职教“双师型”教师、深化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改革、提升教师地位待遇等举措,形成了一套系统

全面涵养“四有好老师”的“施工图”。我们要深

刻认识建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极端重要性,推动

这项计划落地见效,以基础教育强师之策筑牢教育

强国建设之基。

深刻把握加强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支撑。习近

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

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

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

任。”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

导性地位,是立德树人的奠基工程。要以基础教育

强师之策,打造一支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

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教师队伍,培养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基础支撑。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

创新高地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

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

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当今世界,科技进步

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面对中华民族伟大

第6页

2

加快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基础教育教师队伍

以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为首要,进一步提

升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素质。坚持教育者

先受教育,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融入教师培养培训课程,引导广大教师深刻领会“两

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

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常态化推进师德培

育涵养,推进师德师风基地建设,创新师德教育方

式,完善教师荣誉表彰制度,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

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落实新时代幼儿园、中

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引导教师坚持“四个

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

打造理想信念坚定、思想政治素质过硬、道德情操

高尚的教师队伍。

以教师教育模式创新为突破,进一步提升教师

队伍素质能力。实施高素质教师人才培育计划,改

革培养模式,加大教育硕士培养力度。改进教师教

育内容,及时吸收学科前沿知识、新课程改革和教

育研究最新成果,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协同育

人、融合教育实施、科学教育提质、数字素养提升等。

深化精准培训改革,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推行线上

线下混合式研修模式,完善教师培训自主选学机制,

搭建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相衔接的“立交桥”。实

要闻内参

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

事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

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基础教育是人才

培养的起点,是助力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

高地的发端。要以基础教育强师之策,打造一支高

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

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素养,为造就大批拔尖创

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

础工作。”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是普及有质量的学前

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

段教育、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教育的直接依靠力

量。要通过基础教育强师之策,加快构建教师思想

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业务能力建设相互促进

的教师队伍建设新格局,促进教师数量、素质、结

构协调发展,为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

体系、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提升高等教育竞争

力奠定坚实基础。

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办好人民满意教

育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

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

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

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优质教

育资源的需求更加强烈,期盼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

教育。要通过基础教育强师之策,打造高质量教师

队伍,实现家校协同育人,实现学生全面有个性的

发展,服务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顺应人民期待,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群众从“有

学上”到“上好学”的美好生活需要。

施“国培计划”,示范引领各地教师全员培训。着

力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充分发挥名师

名校长辐射带动作用,造就一批基础教育领域的教

育家、大先生,引领教育改革发展。

以深化教师管理改革为牵引,进一步提升教师

队伍治理水平。深化教师职称改革,完善教师职称

评价标准,实行分类评价。完善岗位管理制度,适

当提高中、高级岗位结构比例。落实学校办学自主

权,具备条件的学校在岗位结构比例范围内依据标

准自主评聘中、初级职称和岗位,鼓励地方探索具

备条件的学校在岗位结构比例范围内自主评聘高级

职称和岗位。切实减轻非教育教学负担,维护教师

职业尊严。优化教职工编制配置管理,挖潜创新加

强中小学教职工管理,加强人员和编制的动态调整,

不断提高编制使用效益。加强教师工资待遇保障管

理,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

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要求,提高教龄津

贴标准,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办法,不断增强

教师职业吸引力。

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乡村地区为重点,进一

步优化师资均衡配置。实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

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依托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和地

第7页

3

要闻内参

方高水平师范院校为 832 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

境县定向培养本科层次师范生,实现到 2035 年为每

县培养 100 名左右高素质教师的目标。深入推进“县

管校聘”管理改革,完善交流轮岗、支教讲学激励

机制,重点加强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

薄弱学校流动,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落实好乡村

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着力提高乡村教师地位待遇,

形成“学校越边远、条件越艰苦、从教时间越长、

教师待遇越高”的格局。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

设,支持地方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

供应力度,解决教师队伍住房困难问题。

以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为抓手,进一步推动教师

队伍建设提质增效。以“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

洁高效、安全运行”为总要求,坚定推进教育数字

化战略行动,加快教师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依托

国家级教师培训项目开发、遴选优质资源,服务广

大教师。大力推进教师队伍数字化治理,推动师范

生、教师、教师资格等管理系统互联互通,支持教

职员工准入查询,推动相关管理系统深入应用,为

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信息化决策和便捷化服务支撑。

加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确保教师信息安全。深入

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行动,探索人

工智能助推教师管理优化、教师教育改革、教育教

学方法创新、教育精准帮扶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挖

掘和发挥教师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中的作用,以

新技术为教师赋能、为教师减负。

加强实施保障,切实实施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

加强体系建设。通过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重

点建设一批国家师范教育基地。通过建立标准、项目

拉动、转型改制等举措,推动各地构建完善省域内教

师发展机构体系,构建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

大学参与、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优质中小学为实践

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

开展试点改革。鼓励支持地方政府统筹,相关

部门密切配合,高校、教师发展机构、中小学等协同,

开展区域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大力推进师范生

培养、教育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人事管理等

重点领域改革,打通教师培养、使用、管理、发展

体系,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深化评价改革。改进师范院校评价,把办好师

范教育作为第一职责,将培养合格教师作为主要考

核指标。实施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引领

师范专业特色发展、追求卓越。探索建立符合教师

教育规律的师范类“双一流”建设评价机制,发挥

评价指挥棒作用,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加强协同合作。实施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

以组团形式重点帮扶欠发达地区薄弱师范院校,整

体提升教师教育水平。通过师范院校协同支持,建

强一批县级教师发展机构,以高校优质资源支持教

师职后发展,以教师职后发展所需“反哺”改进职

前教师培养,全链条支持服务高质量师范人才培养

和终身发展。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基础教育教师的陪伴。

关心和加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就是关心孩子

的成长,就是托起家庭的希望。我们要高质量落实

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不断优化广大教

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的环境,

增强他们的幸福感、成就感、荣誉感,让他们能够

遵循青少年成长特点和规律,扎实做好基础教育的

文章,为党和国家源源不断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来源:《人民日报》█

第8页

4

《人民日报》头版报道:

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

6 月 15 日,《人民日报》刊发报道《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

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

“党中央十分关心民生工作,民生首先是就业,

我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特别关心。”6 月 8 日

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宜宾学院,实地考察高校

毕业生就业工作。

“主要都是什么去向?”“都是学什么专业的?

想去哪里工作?”一声声询问饱含关切。

“大学生就业要怀着一颗平实之心,综合考虑

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防止高不成、低不就。”一

句句嘱托语重心长。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

程。”解决好高校毕业生这一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

支持帮助学生们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总书记始

终挂念心间。

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高校毕业生

就业面临严峻复杂的形势,毕业生人数从 2020 届

的 874 万人到 2021 届的 909 万人,再到 2022 届的

1076 万人,“稳就业”“保就业”任务十分艰巨。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统

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让他们顺利

毕业、尽早就业。”

“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切实做好高校

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克服新冠肺炎疫

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

热情支持高校毕业生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为党和人民

建功立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为就

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让广大高校毕业生倍感

温暖、内心坚定。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新冠肺炎疫情

发生以来,就业工作主体责任日趋压实,高质量升

学扩招精准实施,政策性岗位和市场性岗位全力开

拓落实,就业指导服务做细做实,对就业困难群体

的特殊帮扶精心、暖心……

一枝一叶总关情。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部署

下,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汇聚起全社

会的磅礴合力。

要闻内参

第9页

5

创新方式,全力拓展就业机会

用心用情,开展就业指导和困难帮扶

宜宾学院的电子屏幕上,展示着学校毕业生去

向落实率的柱状图,习近平总书记仔细察看,反复

询问具体数据。学院负责同志告诉总书记,今年全

校有毕业生 5637 人,截至前一天,已落实毕业去向

人数 4165 人,落实率超过 7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正是高校毕业生就

业的关键阶段,要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

就业指导服务。”

促就业、稳就业,开拓岗位是重要前提。贯彻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各地各部门各

高校积极行动、全力以赴,为毕业生挖掘更多岗位

资源、提供更多就业信息。

——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开拓

市场化渠道、挖掘更多岗位是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

就业的关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各高校

努力推动落实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的优

惠政策,为中小企业进校招聘提供便利条件。同时,

针对近年来涌现出很多新就业形态的趋势,注重加

强对广大毕业生的引导,支持创新创业。

据介绍,仅在今年 5 月教育部组织的“就业促

进周”活动期间,各地各高校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

会 1.7 万多场,累计发布岗位信息超 897 万条次。

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全国工商联等相关部门

深度合作,组织开展“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民

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充分发挥企业的就业吸

纳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宜宾学院考察时强调,“学校、

企业和有关部门要抓好学生就业签约落实工作,尤其

要把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

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

现场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宜宾学院就业指

导中心主任夏高发深有感触:“学校有许多学生来

自农村,有些学生在与用人单位交流时存在信心不

足等情况。对此,我们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特别是今年,面对 2022 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首

次突破千万的严峻形势,“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

促就业专项行动”落地实施,各高校领导班子成员

主动走进园区、行业、企业,通过走访与相关单位

建立就业合作渠道,为毕业生挖掘更多岗位资源。

目前已有 2169 所高校通过实地走访、视频会议等方

式,拜访 5.8 万家用人单位,为毕业生拓展岗位达

114.9 万个、实习岗位达 44 万个。

——完善政策措施,做好政策性岗位招录工作。

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聘工作,加大基

层社区岗位开发,对于稳住毕业生就业“基本盘”

具有重要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公务员招录、

“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国家基

层就业项目、国企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

大学生征兵等工作稳步开展。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

创业指导委员会成立,构建起用人单位与高校沟通

协作的新机制。

——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2020 年 2 月,为应

对无法开展现场招聘活动的挑战,教育部会同 9 家

社会招聘机构,推出“24365 校园招聘服务”。如今,

“24365”已成为网络招聘市场建设的“主阵地”。

今年,为毕业生提供从就业意愿登记、简历制作、

岗位查询、应聘面试到网上签约的求职全周期服务,

“国家 24365 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全新优化升级,

目前已有 2022 届毕业生注册人数 455 万人,使用平

台的用人单位 54.5 万家。

一对一为就业困难毕业生推荐企业。”

“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帮扶,增强学生就业

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积极创造条件确保高校毕

业生就业”……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牵挂就

业困难毕业生群体。各地各部门各高校用心用情、

多措并举,加强对困难群体帮扶。

——“一人一档”“一生一策”,建立帮扶机制,

开展针对性指导。

要闻内参

第10页

6

要闻内参

教育部指导各地各高校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群

体帮扶工作台账,并至少为每一名就业困难群体毕

业生精准推送 3 个以上岗位,力争帮助他们尽早实

现就业。与此同时,教育部会同国家开发银行等相

关单位举办“宏志助航网上专场招聘会”等,各地

各高校也面向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举办多种类型的

专场招聘活动,有力促进相关重点群体就业。

“在学校老师帮助下,我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2022 届毕业生孔存涵

行动不便,进入求职季,就业指导教师结合他的兴

趣特长建立帮扶清单,充分利用学院就业基地,积

极推荐适合的岗位。目前,孔存涵顺利签约一家金

融科技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

——开展培训、“授人以渔”,帮助学生提升

就业能力、增强求职信心。

2021 年起,在财政部支持下,教育部实施“中

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对重点群体开

展就业能力培训。目前,该计划已线下培训 2022 届

毕业生 6.9 万人、线上培训 66.8 万人。

“求职分析与优势识别”“简历撰写与优化”“沟

通与礼仪”……今年 5 月底,参加学校开展的宏志

助航计划就业能力培训后,华南农业大学 2022 届哲

学专业毕业生邱丰有收获满满,已成功签约心仪的

工作单位。“培训课程非常实用,学校还为我们安

排了企业现场教学环节,让我在实践中提高了就业

能力。”邱丰有说。

同时,教育部还指导各高校充分发挥一线就业

工作人员和毕业班辅导员作用,加强对毕业生的就

业指导和心理疏导;为疫情严重地区提供就业帮扶,

举办线上专场招聘会;开展“高职扩招毕业生就业

服务专项行动”,出台针对性举措帮助高职扩招毕

业生顺利就业……

用心用情、精心暖心。一系列政策措施,护航

高校毕业生求职之路。

脚踏实地,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在宜宾学院求实会堂,习近平总书记向学生们

详细了解就业意向和求职进展。一名学生汇报说自

己还当过兵,总书记十分感兴趣:“有这个经历很好,

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面对即将走出校门、走进社会的青年学子,

总书记话语谆谆:“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努力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最光荣,我

们的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一夜暴富、一夜

成名是不现实的。大学生就业要怀着一颗平实之

心,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防止高不成、

低不就。”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情寄语高校毕业

生,勉励他们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让你们

这届高校毕业生经受了磨练、收获了成长,也使你

们切身体会到了‘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的道理”;

“希望全国广大高校毕业生志存高远、脚踏实

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

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

民多作贡献”;

“高校毕业生要转变择业就业观念,只要有志

向就会有事业,只要有本事就会有舞台。希望大家

找准定位,踏踏实实实现人生理想”……

为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

业观,教育部面向 2022 届毕业生推出“互联网 + 就

业指导”公益直播课,累计观看人次达 1.06 亿。

今年“就业促进周”期间,全国开展基层主题宣传

4824 场,推动 14.1 万名高校毕业生报名参加基层

项目。

各地各高校也开拓思路、积极行动:吉林省教

育厅举办系列就业育人活动,邀请毕业生就业典型,

帮助学生理解职业定位、寻求发展方向;河西学院

开展“我为家乡建设做贡献,青春建功新陇原”就

业价值引领教育,鼓励毕业生在西部就业;云南旅

游职业学院把就业教育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2022 届毕

第11页

7

要闻内参

业生张荣楠,所学专业为油气储运工程,毕业后将

赴采油一线工作。“充分发挥所学专业知识,投身

西部油田建设,是我的理想。”张荣楠说。目前,

该校区已签约就业学生中,超六成选择留在新疆;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博士生

孙一唯,毕业后选择进入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

院,从事研发设计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贡献

力量;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毕业生张沁钰,如今已成为

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一身戎装的她,立志把热血

挥洒在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之中;

…………

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如今,越

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西部、到基层建功立业,用拼

搏奉献成就梦想,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绽放绚丽之花。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赵婀娜 丁雅诵

吴 月 █

第12页

8

教育纪实

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纪实

语言文字是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经济资源、安全资源和战略资源。语言文字事业是一项基础性、全局

性、社会性、全民性事业,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取得了跨

越式发展和历史性成就,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各民族参与伟大

复兴进程和共享伟大成果贡献了力量。十年来,全

国普通话普及率从 70% 提高到 80.72%,识字人口使

用规范汉字比例超过 95%,文盲率下降至 2.67%。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其使用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

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咨询

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姚喜双看来,

语言是思想上层建筑的重要部分,在国家和民族内

部起着凝聚人心,形成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

认同的重要作用。

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蒙古族第二

幼儿园里,孩子们用普通话表演情景剧《国家的孩

子》,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一段超越血缘、地域和民

族区隔,大爱交融的历史佳话。创新的教学形式,

不仅让学习普通话常态化,更让民族团结进步的种

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

须坚定不移地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2003 年,在维吾尔族占 99.5% 的南疆农村,绝

大多数成年人都不会说国家通用语言。库尔班·尼

亚孜创办的乌什县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成

为了新疆第一所民办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库尔班·尼

亚孜说,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让他能去内地学习很多

先进思想,希望通过创办学校,让更多的孩子学好

国家通用语言,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拥有更光

明的未来。如今,这所小学已有 1161 名学生毕业,

其中 300 余名考入了上海、天津等地的高校。

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还助力打赢脱贫攻坚

战。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忻城县是原国家深度贫

困县,村民交流多用壮语,与外界交流存在很大的

语言障碍,外出务工受阻。近年来,忻城县开展青

壮年农民“普通话 + 技能”培训、教师普通话培训

及“小手拉大手”等活动 100 余场次。如今,忻城

县 41.82 万人会说普通话,占总人口的 97.6%。敢

于与外界沟通,他们走出大山、走向社会,实现了

就业和脱贫致富。

语言多样性是人类重要的遗产,每一种语言都

蕴藏着一个民族或群体的独特文化智慧,任何一种

语言的消亡都是整个人类的损失。因此,在推广国

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国家还在科学保护各民族

语言文字。

2015 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了中国语言资

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语保工程”),开展对汉

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资源的调查、保存、展示和

开发利用。“语保工程”共调查收集到全国 34 个

省区市(含港澳台地区)120 余种语言和各地方言

1700 多个调查点的原始文件数据超过 1000 万条,

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库。

“‘语保工程’对全国各地方言开展了全面系

统科学的抢救性调查记录,获得了海量的第一手原

始语料。这批语料具有唯一性和不可迭代性,是无

价之宝。”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首席专家、浙江

师范大学教授曹志耘说。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

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语言文字是时代发展和变迁的印记。随着社会

发展和历史进步,语言文字不断适应人类现实的交

际需求,记录人类不同历史阶段的文明成果,是文

第13页

9

教育纪实

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

是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一抹亮色。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2020 年 11 月,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

承发展工程”总体规划》,启动实施古文字工程。

目前,16 家首批入选的平台单位共组织了 420 多名

专家学者参与工程建设,并陆续推出《清华大学藏

战国竹简》《吉林大学藏甲骨集》等一系列具有重

要影响力的成果。

近年来,学习中华经典文化的热潮在全社会掀

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成为了每个中国人

的自觉行动。

从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

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国成语大会,

到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人间正道是沧

桑——百年红色印迹手绘本》……传播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形式愈加丰富,对中华文明深切的价值认

同正在人们心中逐渐建立,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诗词让古人和我们能够近距离对话,让古代

的诗词能够在现代的环境中焕发新的生机。”中国

诗词大会第七季总冠军姜震表示,“我们不能忘记

中华民族曾经走过几千年的道路,也不应该为未来

感到迷惘。”

语言文字对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也具有特殊

作用。

2014 年,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启动。截

至目前,该工程已整理出版 1000 条术语,在海内外

出版图书 100 余种,与“一带一路”沿线 28 个国家

开展 32 个语种的国际版权合作。

201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个以“保护语言

多样性”为主题的永久性文件《岳麓宣言》在长沙

举办的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上发布,为世界贡献

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从 2017 年至 2019 年,中国北京国际语言文化

博览会和系列学术论坛连续举办三届,近百位国际

组织代表和外国驻华使节参加有关活动。

…………

近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展示我国语言文字事业

发展成就、优秀语言文化和语言科技成果,进一步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

清华大学教授黄德宽表示,这十年来语言文化国际

交流合作取得了重要突破,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国际

影响力持续提升。

固本强基、守正创新

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是新时代对语言文字工作的新要求。党的十八

大以来,语言文字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

化建设不断加强,一系列文件、制度相继出台和实施,

绘就了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

语言文字法治建设不断完善,形成了以《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依据、涵盖《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

法》《地名管理条例》《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

等 80 余部法律、法规、规章和单行条例的语言文字

法律法规体系。

发布《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中国语

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国语言政策研究报告》《世

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等 43 本语言生活皮书,引导

社会语言生活和谐发展。

…………

十年来,新科技也在助力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和

资源建设加速发展。语言文字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

与应用工程的实施,加大了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

测试力度,先后上线转换准确率达 99% 的“汉字简

繁文本智能转换系统”、涵盖古今各时期 8 万多汉

字信息的“汉字全息资源系统”、收录 35 款历代书

法名家字体的“中华精品字库”、收录近千项语言

资源的“国家语委语言资源网”等资源。

今年 5 月底,“汉字文化馆”在新疆喀什地区

泽普县赛力乡中心小学、依玛乡中心小学、波斯卡

木乡中心小学和泽普县第三小学落成并交付使用。

“汉字文化馆”把汉字知识和文化宝库集成在一间

多功能场馆内,结合 AR 技术,打造出现实和虚拟实

时交互的汉字文化沉浸式学习空间。

走进“汉字文化馆”,墙面上贴着“二十四节

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孩子们拿起

设备“扫一扫”就可以看到生动活泼的动漫讲解。“我

非常喜欢这里的环境,在这里上课很开心,我喜欢

汉字,我觉得它们非常有趣,希望可以经常来馆里

学习。”赛力乡中心小学三年级的同学兴奋地表达

第14页

10

教育纪实

了对“汉字文化馆”的喜爱。

与此同时,全球中文学习平台在 2019 年正式

上线,仅用两年时间发展用户 610 万人、覆盖全

球 182 个国家和地区。此外,为应对全球新冠肺炎

疫情挑战,平台聚焦海外中文学习者上线了国际版

APP,更好地发挥网络教育优势,服务海内外学生“停

课不停学”。

近年来,语言文字人才队伍建设也在不断强化,

为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

供了高质量的人才支撑。目前,我国已建成 122 个

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打造“三班一盟一论坛”

中青年人才的培养框架,培养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

试员 2135 名,人才骨干力量不断壮大。

当前,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

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在高质量

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报记者

张赟芳)

来源:《中国教育报》█

第15页

11

教育纪实

我国义务教育质量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纪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义务教育认真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崇高使命,聚焦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

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美好期盼。

从 2012 年至 2021 年,我国义务教育在实现全

面普及的基础上,仅用十年左右时间实现了县域基

本均衡发展,成为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又一个新

的里程碑。我国义务教育质量也以更加坚实的脚步

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普及:夯实公平底线——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

扫盲、普九、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翻开中

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发展史,一代代教育人为实现人

民群众“有学上”赓续奋斗。

保障适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是义务教育

法的法定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认真落实

脱贫攻坚重大政治任务,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打

好“控辍保学”攻坚战。

“您好!您是兰兰的父亲吧?我们来接您的孩

子回家上学。”一场跨越 3400 公里的劝返之旅,让

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工作组成员找到了辍学儿童兰

兰父母务工的工厂,工作组成员向兰兰及其父母耐

心细致地解释义务教育法、国家资助政策,兰兰终

于回乡重返校园。

凉山州因其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以及民族因

素影响,适龄儿童失学辍学问题非常突出。为了解

决这一“老大难”问题,凉山州“自揭盖子”,于

2018 年启动失学辍学问题全覆盖调查,出台控辍保

学工作方案等,全面落实“六长责任制”和“双线

八包”制度,并创新采用户籍和学籍比对、移位点

名等措施,6 万余名辍学学生得以重返校园。

为了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教育部健全控辍保

学联控联保长效机制,加强跨部门数据比对和精准

摸排,挂牌督战重点地区,切实做好劝返复学工作,

确保辍学学生找得到、劝得回、留得住。

数据最有说服力,2012—2021 年,全国小学净

入学率从 99.85% 提高到 99.9% 以上,初中阶段毛入

学率始终保持在 100% 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

脱贫家庭学生辍学实现动态清零,长期存在的辍学

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从贵州省黔西南州巴铃镇镇政府所在地驱车 20

多分钟,眼前是一所校舍规整、设备先进、设施齐

全的乡村小学——塘房小学,校园内绿树成荫,喷泉、

凉亭、假山,仿佛一个“袖珍公园”。标准篮球场、

羽毛球场、棋吧等一应俱全。学校辍学率为零,巩

固率 100%,被誉为“石旮旯里的奇迹”。

如今,行走在乡村,最好最安全的建筑是学校。

坚持补短板、兜底线,国家实施“全面改善贫

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等重大项

目,中央财政累计投入 4000 多亿元,带动地方投入

超 1 万亿元,着力解决“乡村弱、城镇挤”问题,

缩小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

通过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办学条件的巨大变化:

2012—2021 年,全国义务教育学校生均教学及辅

助用房面积从 3.7 平方米增至 5 平方米,生均体育

运动场占地面积从 7.3 平方米增至 8.2 平方米,互

联网接入率由 25% 提升到近 100%,大班额比例由

17.8% 降至 0.71%。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得到显著

改善,危房、大通铺等问题基本解决。

与此同时,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两

免一补”实现城乡学生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基本实现应助尽助,优先将建档立卡、低保、特困

供养、孤儿、残疾等学生纳入资助范围。营养改善

计划每年惠及 3700 万名农村学生。

为督促地方各级政府落实义务教育责任,国家

建立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制

度。2021 年,国家监测复查结果显示,全国近 3000

个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国家

标准要求。总的来看,全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基

第16页

12

教育纪实

本办学条件的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均大幅缩小。

提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教学质量整体

提升

我国对义务教育的期待和追求从来没有止步。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基础教育实现全面普及,

人民群众“有学上”问题基本解决,对“上好学”

的需求日益强烈。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

系统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

魂育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构建德智体

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制定《中小学德育工作

指南》,持续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从

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等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厚

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如今,教育不再是一“智”独秀,德智体美劳

全面协同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做饭、洗碗、扫地、洗衣、整理玩具和铺床……

江苏省常州市春江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在家“忙”得

不亦乐乎。学校为一至六年级学生确定了适合不同

年龄段的劳动内容,带领他们参与劳动、感受劳动,

在劳动中掌握技能。

作为全国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常州市

率先出台了劳动实践活动指导意见,下发家庭劳动、

学校劳动清单,在全市基本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

模式多样的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体系,让劳动的种

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这十年,教育系统坚持“五育”并举,修订义

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大力推动开齐开足国

家规定课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呈提升趋势,

艺术教育得到明显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制度体系

逐步完善,各地各校建立了一批劳动教育实验区、

实践基地,全面深入开展劳动教育。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改进科学教育和实验

教学、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近年来,

义务教育一系列亮点工程频出,促进教育教学质量

整体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2021 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

育质量评价指南》,构建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

评价体系,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义务

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学生普遍具

有积极的人生价值观,80% 左右学生学业表现达到中

等以上水平。我国部分省份连续几次参加国际学生

评估项目(PISA)测试,总体成绩名列前茅,从一

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义务教育质量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以前,乡村教师都是想尽办法往县城里调,

教育局每年都要收到近百份进城报告。”江西省芦

溪县教育局副局长刘旭波说,教师大量往城里涌,

乡村学校剩下的都是老教师。

教师队伍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

如何为乡村留住好老师?

这十年,教育部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

工作,提升了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学校教职工编制配

备标准,实行编制城乡、区域统筹和动态管理。通

过“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等多种渠道为中西部

农村补充大量优质师资。建立教师交流轮岗制度,

推动优秀骨干教师向农村和薄弱学校流动。完善乡

村教师生活补助,支持建设农村教师周转宿舍 43.3

万套,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

村的教师队伍。

刘旭波欣喜地发现,近年来,报名进城的乡村

教师越来越少,芦溪还出现了城区教师主动要求到

乡村学校任教的情况。

攻坚:深化综合治理——学生成长环境全面

改善

向“顽瘴痼疾”动刀,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

难点问题入手推动改革,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老百

姓感受最直接、体会最深的教育变化。

“现在,只要是孩子教育上的事,真的用不着

托关系、‘走后门’了!”说起孩子的上学事,家

长王丽娜说,“‘四零承诺’推行后,孩子的入学、

分班很顺畅,我不用为孩子上学操心了。”

王丽娜所说的“四零承诺”,是指黑龙江近年

来在中小学大力推行的入学“零择校”、分班“零

择班”、排座“零择位”、推优“零指定”举措。

第三方调查评估结果显示,群众对“四零”制度综

合满意度超过 90%。

十年来,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不断深化,免

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政策全面落实,跨区域

考试掐尖、举办“占坑班”、收取“赞助费”等违

规招生行为得到全面规范,择校热大幅降温,入学

机会更加公平。

第17页

13

教育纪实

与此同时,健全“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

为主要依据”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

保障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2021 年义务教育阶段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和享受政府

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服务的占比达到 90.9%。

如今,“双减”工作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

长期困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长的作业负担和校

外培训负担明显减轻。各地纷纷从自身实际情况出

发,形成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

在安徽铜陵市,作业公示栏成为很多教室的“标

配”。铜陵建立课外作业监测和定期公示制度,采

取随机抽查、专项监测等举措,形成作业管控闭环。

在上海,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一标准两办法”

在全国率先出台,为民办培训机构分类管理、准入

管理、规范管理提供了基本依据。

…………

“双减”落地需要有小切口。针对未成年人成

长过程中面临的具体现实问题,教育部加强学生作

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和网络游戏治理,

强化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教育,切实守护学生身心

健康。

规范民办义务教育,优化公办民办结构;出台

学校管理标准,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落实中小学办

学自主权;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有效扩大优质教

育资源覆盖面……近年来,教育系统突破体制机制

障碍推进改革,不断开创义务教育发展新局面。

“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我国义务教育

实现了入学机会公平和基本办学条件公平的两次伟

大飞跃,现在正在向着公平包容、人人共享的优质

均衡的义务教育迈进。”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

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说。(本报记者 焦以璇)

来源:《中国教育报》█

第18页

14

教育纪实

高层次人才培养之路更加扎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纪实

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

指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立

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工作

主线,先后实施两轮综合改革,加快建成研究生教

育大国,整体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向研究生教育

强国稳步迈进,取得历史性成就。

规模稳步扩大——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有

力人才支撑

近日,在太空“出差”半年的神舟十三号航

天员顺利返航,我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完美收

官。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

工程专业博士毕业生孙一唯的就业去向也“尘埃落

定”——她签约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

研究院西安分院,立志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西

部崛起贡献力量。

“‘神舟’载人、‘嫦娥’探月、‘天宫’对

接……每一次中国航天向前跨越一步,都让我感到

深深的震撼。”孙一唯说,她家中有多位长辈就职

于航空航天系统,从小耳濡目染父辈们无私奉献、

攻坚克难的精神,在学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的号召下,她选择了博士毕业后进入航天科技集团

五院西安分院从事研发设计工作。

像孙一唯一样的研究生还有很多。蛟龙入海、

高铁飞驰、航母入列……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的背

后,我国自主培养的研究生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

力军。近年来,我国新增院士和国家科技三大奖第

一完成人中,我国自主培养的博士均占三分之二左

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成员中,超过 50%

为在读研究生,超过 30% 为在读博士生。

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践行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

双重使命。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稳步扩大。2021

年,我国在学研究生为 333 万余人,研究生招生数

为 117 万余人,千人注册研究生数从 2012 年的 1.27

提升到目前的 2.36,研究生教育规模稳居世界第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紧密服务“四个

面向”战略部署,持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

养结构,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

场输送了 60 多万名博士和 650 多万名硕士,为党和

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传承弘扬“空天报

国”精神,近年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超过 1/2 的

博士毕业生和 1/3 的硕士毕业生选择在国防系统就

业,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培养输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的领军人才和卓越工程师。

作为高等教育的高级阶段,研究生教育的高度

代表了一个国家教育的最高水平和整体高度。

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稳步调整,全国

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779 个,博士学位授

权点 4461 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13981 个,形成了有

力支撑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学位授权体系。

质量显著提升——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

切实增强

为破解科教难以协同、产教难以融合的问题,

近年来,南昌大学硅基 LED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

整合众多资源、创办企业,构建了“企业化科教融

合体”,把研究生培养植入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全

过程,既提高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也加快了从基础

研究到产业化的进程。该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在南昌

大学部分院系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从派学生去企业到自己办企业,再到将创新

型企业价值观融入学科文化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我

们在不断探索。”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昌大学副校

第19页

15

教育纪实

长江风益说。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十年来,我国研

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不断深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

断加强,教育质量整体上显著提升,自主培养高层

次人才的能力切实增强。

近年来,教育部全面推进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

建设,印发加强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严格规

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等文件,完善质量保

障制度体系。2019 年以来,教育部深入开展“学位

挤水”行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强化质量监管;持

续开展学位点合格评估,2014—2021 年撤销 103 个

学位授权点,196 个学位授权点限期整改。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研究生课程思政全

面加强。十年来,研究生教育践行初心使命,通过

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开展“三全

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等重点举措,切实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广大

研究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践行“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

时代新人。

高校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师德师风和指导水平

直接影响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我国研究生

导师队伍由 2012 年的 29.8 万人增加到 2021 年的

55.7 万人,结构不断优化,质量稳步提升。西安电

子科技大学打造“思政教育 + 科研训练 + 日常管理”

三位一体的导学团队育人模式,选树 40 余个“师德

师风好、师生关系好、培养模式好,有先进文化、

有出色管理、有突出业绩”的导学团队,涌现出以

2021 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郝跃院士为代表的一

大批卓越好导师。

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模式更加成熟,河海大学

发挥行业优势,以中国三峡集团、南水北调集团等

国家级行业领袖型企业为核心依托,与政府、行业、

企业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389 家,遍布全国 23

个省份,还有海外基地 4 家。

近年来,高校与科研院所、高水平企业联合培

养的格局逐步形成,认定建设了 108 家工程专业学

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探索了农业硕士“科

技小院”育人模式,带动全国高校建设科技小院

300多家;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四

证合一”培养模式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研究生的广泛

认同。

结构不断优化——中国特色学科专业体系更加

完善

不久前,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董永康教授

团队研制的分布式光纤应变监测仪正式通过科技部

组织的项目验收,专家组对项目成果给出了“打破

国际垄断”的评价。

“这是一个横跨 6 个学院、10 余个学科的合作

项目。没有跨学科组合,就不可能解决这个‘卡脖

子’难题。”在董永康看来,是团队一次次跨学科、

跨领域的实践,碰撞出一个个创新的火花,最终“啃”

下了这块“硬骨头”。

长期以来,哈工大秉持“强精优特”建设理念

和“扬工强理重交叉”建设思路,构建了以“双一流”

建设学科为核心,以优势特色学科为主体,以相关

学科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学科体系,综合运用政策

调控和资源配置“杠杆”,打破学科壁垒,积极促

进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标志性交叉创新成果不断

涌现、学科整体水平和创新活力显著提升的学科发

展新局面。

具有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是世界强国标志

之一。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紧密服务“四个面向”

战略部署,持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

形成了涵盖 14 个学科门类、113 个一级学科、47 个

专业学位类别的学科专业目录,覆盖了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

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建成

了完整的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学位与研究生

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科技战略力量。”北京理

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战军说。

这十年,中国特色学科专业体系更加完善,新

增了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等一批一

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硕士

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 2012 年的 35% 增至 2021

年的 58%,博士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 5.8% 增至

9%。积极发展重点学科领域,理工农医类一级学科

博士点从 2012 年的 1944 个增至 2575 个;哲学社会

科学学科建设持续加强,甲骨文等一批具有重要文

化价值的“冷门绝学”得到传承发扬。有力支持新

兴交叉学科发展,200 多个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

第20页

16

教育纪实

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双碳等 700 多个交

叉学科点。大力优化学位授权区域布局,服务世界

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北京、上海、粤港

澳大湾区博士点占全国的 27.6%。培育学科生长点,

中国人民大学实施“马克思主义 +”跨学科交叉平

台建设工程,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共产

党百年历史经验和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等领域,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

科与哲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在思政课建设、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融合创新,充分发挥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

“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了全国超过 80% 的博

士生和近 60% 的硕士生培养任务,是培养基础研究

人才的主力军和科技创新人才的生力军。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介

绍,近年来,“双一流”建设高校以高质量党建引

领一流大学建设,引进和培育了一批世界一流科学

家和领军人才,引领带动各地建设了 410 所地方高

水平大学和 1387 个地方优势特色学科,改革发展成

效明显,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本

报记者 董鲁皖龙)

来源:《中国教育报》█

第21页

17

教育纪实

职业教育发生格局性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纪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牢牢抓住大改革、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走上了固根基、补短板、强弱

项、扬优势的快速发展之路,职业教育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

从 2014 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

议,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到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之后,国务院印发《国家职

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 20 条”)指出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

同等重要地位”;再到 2021 年,党中央、国务院召

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建设技能型社会的理念

和战略……

精准定位——打破学历“天花板”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职业教育作出过重要指示,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

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职业教育为技能型社

会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撑,不可或缺,不可替代。

但是,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被视为中等教育,

这一无形的“天花板”阻碍着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

位的提高,也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桎梏。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党和国家接连出台政策,

优化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2019 年,“职教 20 条”

明确提出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

质 + 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提高生源质量,

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

习方式。

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

一步完善“职教高考”顶层设计,并提出到 2025 年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

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 10%。

2022 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 34 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职业教育法》,为普通高等学校设置职业本科教育

专业、专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职业本科教育专业预

留空间。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可以读大专,还可以

上本科,职业教育吸引力、影响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目前,我国共有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32 所,职

业本科在校生 12.93 万人。日益完善的“职教高考”

制度,优化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也畅通了学

生的升学通道,职业教育的地位和社会认同度越

来越高。

在打破学历“天花板”同时,不断倾斜的财政

投入,也彰显着国家大力办好职业教育的决心和信

心。2011—2020 年,职业院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从 1933.89亿元增长至 4446.34亿元,增加了 1.3倍,

年均增速为 9.69%。

职业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也激励着越来越多的

教师在职业教育的天地中施展才华。据统计,全国

职业学校专任教师规模从 2012 年的 111 万人,增加

到 2021 年的 129 万人,增幅达到 17%。教育部两次

开展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示范创建,共有 40

个职教教师团队入选。这些团队有力引领和带动了

各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中推进协同育人、培养全面

发展的时代新人,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

力支撑。

主动服务——为发展注入“职教强音”

面向市场、服务产业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功能。

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

展,一直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策略。十年来,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一带一路”倡

议等,适应性更强。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明确提出,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围绕国家制

造业所需的新兴专业开展建设;围绕国家民生工程

所需的紧缺专业开展建设;围绕国民经济转型升级

所需的传统专业及时进行调整;鼓励学校开设更多

紧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

第22页

18

教育纪实

创新链的专业体系。

政策指引锚定改革方向,各地职业院校积极对

接市场需求,主动调整专业设置,为企业发展助力,

为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针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人才供给存在的整体过

剩、高端短缺等结构性问题,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

院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群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

作,推动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智能成型研究专项

课的开展,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服务西

部装备制造业振兴担当责任。

在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和震

看来,我国适应产业需求的多样化职业教育模式如

今已经基本形成。

十年来,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和培训并重的现代

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国家先后出台了《职业技

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 年)》《职业院校全

面开展职业培训 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等文件,

启动了“1+X”证书制度试点等工作。

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兴安职业技术学

院主动承担内蒙古东部地区乡村人才振兴培训、新

型职业农民培训、农牧民生产技术推广培训等任务。

近 5年来,学院承担各行各类培训人数达 92829人次,

共 1283 个培训班次。

除了服务国内,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引

进来”和“走出去”中不断实现“再提升”,通过

优化职业教育对外合作交流机制,在互利共赢中为

世界各国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与 7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

建立了稳定联系,在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

+ 职业教育”特色项目,为各国学员提供职业教育

培训和就业发展机会。同时,我国 400 余所高职院

校和国外办学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全日制来华留学

生规模达到 1.7 万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

我国招收留学生的主要生源地和境外办学的主要集

聚地。

产教融合——驶入人才培养“快车道”

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供给

侧和产业需求侧融合一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环

节。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守正创新,不断推

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发展,积极打造校企合

作命运共同体,有效提升了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和适

应力。

从 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

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

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到 2018 年教育

部等 6部门联合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

明确校企合作的合作机制;再到 2019 年国家发展改

革委、教育部发布《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

行)》,多措并举,提升企业参与职教人才培养的

积极性,无不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产教融合、校企合

作的重视。

产教融合显著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职教人才

培养驶入了“快车道”。近年来,深圳职业技术学

院与华为深度合作,将华为面向在岗工程师的培训

认证融入到高职人才培养过程,创立了“课证共生

共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适应进阶式培养和个

性化学习的“三分”课程体系。通过产教结合优势

互补,实现学校、企业及学生的“三赢”。

实习实训是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如何避免

实训中“搭便车”和“吃大锅饭”的现象? 2022 年,

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

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各方责任、权利和义务,规

范了实习各环节中的基本要求,为实习管理划定了

“红线”。

在严格遵循规范的前提下,创新实习模式,让

学生学有所获,成了各地职校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浙江省湖州市现代农业技术学校借鉴“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的经验,实施了“班级承包制”实训模式,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励着学生增

强实力、做到最好。

在教育部举行的“教育这十年”系列第三场新

闻发布会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晖表示,这十年,职业教

育发生了格局性的变化,呈现出了定位类型化、办

学多样化、体系融通化、制度系统化、合作纵深化、

责任下移、高质量为重的新特点和新局面。

十年披荆斩棘,十年繁花似锦。建设高质量的

职业教育,激励着无数职教人在追逐“大国工匠”

梦想的道路上奋勇前行。(本报记者 张赟芳)

来源:《中国教育报》█

第23页

19

校园规划建设

新进展!教育部规建中心

助力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校园规划建设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新时代教育的新使命出发,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

发展中心将校园作为学校改革创新的承载体,立足学科发展、融合先进理念、瞄准国际前沿、聚集创新要素、

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性的构建了校园规划建设服务体系,助力高校打造面向绿色、智慧和面向未来的新型校

园,服务学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自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规划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全力支持该项目建设,为

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提供校园总体规划管理咨询服务。先后为学校提供校园总体规划方案论证、校医院方案

论证、一期建设单体建筑论证、智慧校园顶层设计研究、无障碍设计咨询服务等。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立足

当前长远、充分研究论证、明确规划方向,为校区规划建设决策管理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做好校区规划建设

顶层设计,推动办学空间和资源条件的全方位优化升级,创建新时代高校校园建设的标杆典范。

项目概况

中国中医科学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集科

研、医疗、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药研究机构,是

国家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授予单位,中医学、中西

医结合、中药学三个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历次学科评

估中均名列前茅。

2021 年 4 月苏州市政府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签署全

面战略合作协议,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签约落户苏州

市吴中区。在苏州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中

国中医科学院大学,致力于建设成一所中医药特色鲜

明、全国一流、世界著名的研究型大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将设置中医学、中西医结合、

中药学三个主干学科,以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教育为主

体,以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为基础,致力于中医药传

承创新发展,发挥“国家队”的高端引领作用,将优

势科技资源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培养高起点、少而精、

广兼容的中医药高层次人才。

图片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建成后,预计全日制在

校生规模为 5000 人,本、硕、博学生比例约为 2:5:3,

包含留学生人数 500 人。

第24页

20

校园规划建设

建设位置:苏州市吴中区园博园路南、环镇路西 总用地面积 :406677.6 ㎡

总建筑面积 :321660.0 ㎡ 计容建筑面积 :299960.0 ㎡

校园规划效果图

来源:教育部规建中心 █

第25页

21

作者简介

新书速递!大学校园规划的新趋势

——基于发展战略的校园空间规划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基于战略规划的校园空间规划目标是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和保障,建设高

质量教育体系需要我们有系统思维、科学谋划,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

为更加积极地服务绿色、智慧和面向未来的新

型校园建设,提炼新型校园规划特征,以“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导学校战略目

标的实现和校园规划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教育部

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新时代教育创新系列丛书》

之《大学校园规划的新趋势——基于发展战略的校

园空间规划》正式出版发行!

本书系统梳理了大学战略规划的内容、历史演

进、流程方法和实施修正等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国内外重要大学最新的战略规划与空间规划

进行比对,展示二者在规划内容、侧重点以及实施

策略方面的差异性与关联性,并进一步提炼出两个

规划之间的内在逻辑。

通过对最新大学战略规划的梳理,总结了作

为未来校园发展的三大共性战略目标——创新、

绿色、健康,并以此为核心,结合国内外典型校

园的空间规划实践,从功能分区、交通组织、景

观系统、建筑空间等方面,详细解读“双一流建

设”背景下未来大学校园空间规划的新理论、新

策略与新方法,尝试揭示了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

大学战略规划在校园物质空间侧面实现的路径与

方法。

邬国强

现任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

工程专业。兼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

会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职

业技术教育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职

业技术教育学会绿色智慧学校工作委员会主任委

员,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医药职

校园规划建设

第26页

22

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青联第

九届委员,北京市青联第八、九届常委。曾先后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中医药大学工作,分

别担任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东

方医院副院长、发展规划处处长、副校长等职务。

曾主持北京中医药大学良乡校区工程建设,校园

突显汉唐风韵,是集人文化、生态化、智慧化为

一体的节约型校园。自担任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

发展中心副主任以来,全力主导推进绿色智慧新

型校园规划建设,开创了绿色学校创建新格局。

主编了《新时代高校优秀校园规划图集》《新时

代高校优秀图书馆建筑图集》等高校校园规划、

建筑图集及《校园建筑与环境疫情防控手册》。

主持了教育部教育规划与战略研究《雄安新区数

字图书馆建设策划研究》《绿色发展理念下推进

各级各类学校绿色发展政策措施研究》等课题。

黄献明

博士、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清

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绿色建筑工程设计

所副所长,可持续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工作室主任,

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委员 , 中国绿

色建筑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绿色建筑

设计标准》《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绿

色建筑关键性技术图示》等行业标准的主要参编者。

主创设计完成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可再生能源示范

项目——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

中心 , 获评 2011 年度中国建筑学会年度优秀设计佳

作奖、教育部优秀设计三等奖。

校园规划建设

第27页

23

校园规划建设

第28页

24

校园规划建设

第29页

25

校园规划建设

第30页

26

校园规划建设

第31页

27

校园规划建设

第32页

28

校园规划建设

第33页

29

校园规划建设

第34页

30

校园规划建设

第35页

31

校园规划建设

第36页

32

产教融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产教融合已经成为党中央、国务院促进高等教育和职

业教育发展,培育创新性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促进教育综

合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深化产教融合,促进

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对于实施教育优先发展、人才

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在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建设背景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之举。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坐标。建设繁荣之城,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

待,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与象征。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不断发挥产教融合智囊团、实验室、创新平台作用,深耕产教融合城市建设,

聚焦发挥产教融合作为发展第一要务、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核心交

汇点优势,系统开展柳州、三门峡、鄂尔多斯等城市产教融合的研究、设计

与实验,以产教融合助力新时代繁荣之城建设。

近期,“教育之弦”刊发“繁荣之城”课题阶段性成果——“新业态

新机制 多维视角下的产教融合”系列文章,坚持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

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聚焦制度安排、国际比较、区域发展、框架设

计、平台载体等维度,纵览产业变革与教育变革的互动关系,构想未来产教

高质量发展的协同策略。

第37页

33

如何以产教融合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基于美国、日本、印度医药产业的考察分析

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十四五”战略性新兴

产业发展思路,明确在新药创制领域,形成并壮大从科研到成药的全产业链能力,奠定持续产生新药物和新

疗法的基础。深入进行产教融合机制建设,抓住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发展的机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

崛起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是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一环。

如何以产教融合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中国医药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转化能力不足

1995 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专利申请数量仅为 5

项,从 2005 年开始专利申请数迅速上升。从结果来

看,在专利申请数量的公开国中,美国、中国和日

本分别排名前三,中国可谓名列前茅。但是在重大

创新和发明这一最能体现科研水平的地方,中国却

乏善可陈。从研究方式来看,中国药物研发以仿制

药为主,自主研发的新药非常有限。就研究主体而言,

高校处于绝对主体地位,企业投入与研发能力相对

不足,而发达国家的医药产业中普遍以企业为重要

创新主体。中国企业原创能力和专利国际布局的不

足,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难以形

成医药产业的健康生态。我国基础研究对新药研发

的贡献率体现的不够明显。

产业的创新网络发展生态尚未形成

我国目前尚无药企进入世界医药公司巨头行

列。美国礼来公司的创新药 GIP/GLP-1 双重受体激

动剂 tirzepatide 研发项目,估值达到近 80 亿美元,

预计 2026 年将实现销售额超 20 亿美元;一个单品

的价值甚至超过了国内很多上市公司的市值。我国

亟需打造国际化领头羊企业,这对国内医药产业发

展会产生巨大的带动效应。此外,医药产业发达国

家或地区,往往细分市场需求丰富而且明确,中小

企业在细分市场中日趋专注和专业化,而我国由于

细分市场欠发达,致使“大赛道”上内卷竞争严重,

寻租现象普遍,进而导致内部摩擦成本上升,中小

企业发展困难。

产业园区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国际化程度较低,局部

集中,但总体分散,丧失了由集群效应所衍生出的

创新网络发展生态,进而失去了由此带来的诸如规

模效应、知识溢出、生产要素高效流动等产业红利。

我国产业园区众多,但是园区的功能定位并不清晰,

尤其在助力医药创新方面有待加强,园区内产教融

合机制不健全,校企合作成效也不明显。中国医药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不足,依赖性较强。

政府支持资金在属性和规模方面均比较欠乏

我国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足,只有极少

数中小企业得到资助,并购和局部垄断现象常有发

生,不利于医药产业的多样性发展。另一方面,政

府支持资金属性与企业需求匹配度有待提升。医药

研发具有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和高风险特性,而政

府资金更多要求短期回报和低风险预期。这使得资

金往往流向那些回报预期明确,风险较低的中低端

制造业,而使医药研发企业资金支持力度不足。

新药市场环境亟待改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自主创新产

品政府首购和订购管理办法》等明确国家机关、事

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等开展自主创新

产品首购和订购活动,一类新药完全符合采购标准。

但是实际上,因为受到我国药品招标采购的限制,

研发上市的新药并不能及时进入医院采购的清单,

而各级医疗机构又在医药流通渠道占有 80% 左右的

比重。这在客观上影响了新药的市场推广。

产教融合

第38页

34

国际医药领域产教融合的实践

美国原创药物研发创新生态

一是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优势。医药产业园

毗邻世界顶尖高校,与高校合作建立实验室,搭建

技术转移办公室,将知识优势尽快转化为技术优势。

二是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当前美国主要的

医药产业园区中,有至少一个相当成功的领军企业,

将周边新创企业转变为地区性产业集群。新创企业

通常是个人或集体自主创新创业的结果。目前,美

国著名的生物医药集群,如旧金山、波士顿和圣迭戈,

都在生物医药技术新创企业数量方面显示出高度集

聚的态势。

三是成熟的风险投资机制。美国医药产业园最

明显的优势,就是受到了风险投资的大力支持。政

府为之提供了法律保障、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美

国医药企业前期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并

善于寻求并购、重组、联合等多种方式实现持续发展。

高校科研机构与医疗机构也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财力培育关键技术。2000 年互联网泡沫后,医药产

业一度成为美国风险投资业的重点投资对象。政府、

企业和高校充分参与园区的规划与建设,由三方各

派代表组成董事会,构建多主体治理体系,推动了

产业园的健康发展。

日本汉方药“1.5 次开发”模式

一是日本汉方药研发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日本

企业大都拥有自己的技术研究和开发中心,并将其

直接设立在生产厂内。以津村为例,津村拥有自己

的研究所,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的费用约占销售额的

10%,设有 300 余人的研究所,常与大学联合研究开

发新药。

二是科学完善的专利战略。日本很多企业在投

产之前会申请数以百千计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

甚至工艺改进小细节都可能被日本制药企业申请专

利。这些外围小专利,筑起严密的专利网,除了防

范竞争对手,也可以包围对手的基本专利。日本围

绕外国的基本专利衍生出许多带有日本特色的从属

专利,着重进行“1.5 次开发”,有效规避了原创

新药开发历时长、耗资大、风险高、成功率低等问题。

三是合理的定价机制促进创新药物的研发。日

本创新药物评价标准,明确规定了不同创新性药品

的加算方式,有利于鼓励企业进行创新药物研发。

日本对仿制药品实施“边际递减定价法”,严格控

制仿制药的重复研发。首仿药按照同类原研药价格

的 80% 来制定其价格,再次申请进入目录的仿制药

价格按照同类仿制药的最低价格制定。若某品种仿

制药数量已经超过 20 个,在申请进入目录的仿制药

的价格则在现存仿制药中最低价的 92% 核定。仿制

药每两年下调 4%-6%。

印度仿制药为主的产业发展路径

印度以其质优价廉的原料药、仿制药和创新药

生物,愈发受各国医药市场青睐。其药品生产总量

和出口份额都在逐年增长。2018 年印度制药业在全

球制药生产中的贡献上升至全球的 10%,产值上升

至 2.49%。印度医药产业发展有三种主要路径。

一是生产仿制药。研发高质量仿制药是印度医

药产业的最大优势。以太阳制药为代表,2004 年就

建立了仿制药研发中心,专门研制具有海量市场需

求并即将达到专利期的药物。发达国家花费巨额研

发的创新药,在印度只要 1/10 的仿制成本,售价也

只需正品药的 1/10,这种质优价廉的仿制药为印度

医药产业的发展建立了全球竞争优势。

二是善借外力。以阮氏为代表,其落地的海德

拉巴市科研院所,拥有细胞和分子生物学中心、印

度化学技术机构、海德拉巴大学、尼赫鲁科技大学

等著名科研机构与院校。1999 年开始建立国外研发

中心,利用发达国家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来优势

互补。目前,阮氏制药业务遍及世界 100 多个国家

和地区。

三是注重海外市场拓展。以西普拉为代表,

非常注重新兴市场的开发,尤其亚洲区。2000 年

起,西普拉公司就占到了印度抗艾滋病药品市场的

80%。2006 年,西普拉将其原料药的主要提供者转

移到中国迪赛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2013 年西

普拉又与益赛普合作推出生物相似药以及 2019 年与

江苏创诺制药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占据了更多

的海外市场。庞大的跨国业务、医药专长和低廉的

药物治疗,为其赢得了良好的世界声誉。

产教融合

第39页

35

关于我国医药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聚焦国家重大发展需求:政府应该发挥好引

导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合理投入到新药研

发中,夯实我国新药研发的资金基础。聚焦“重

大创新”药物和“重大效益”药物,进一步关注

临床需求突出研发重点。仿制药还将是未来相当

长一段时间的主要药物,仿制药的质量问题必须

解决。尤其是新的仿制药物的研发,要重视质量

一致性评价问题。

促进创新主体联动:鼓励有应用价值的原始创

新,摆脱唯论文的评价导向,推动原始创新和应用。

加强机制建设,促进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推进

成果的转化和新药研发,加快研发速度,提高研发

效率。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成果转化和产业

化的效率。鼓励金融介入,促进创新药物的产业化。

除了国家层面对药物研发创新的资金支持,政府部

门的配套资金和企业自筹资金外,还要拓宽投融资

渠道,促进社会资金对新药研发的投入。

加速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完善培养制度,尤其是国内外高级人才,让他们领

导或参与我国重大药物创新的研究。制定有利于调

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经费使用政策,优化科研支付

机制。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快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建立继续教育渠道,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流程,构建

终身教育体系,强化人才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重视科技创新的生态建设:注重制度创新,通

过制定创新政策或实施科技专项计划等塑造产业环

境,引导发展转型。重视医研企协同,充分发挥企业、

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创新主体的重要

作用,积极扶持发展科技服务机构,建立各种类型

的科技创新联盟,构建创新型城市等区域协同创新

体系,实现不同层次知识创新和应用创新的成功对

接,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进程。加大教

育和研发投入,重点支持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等关

键环节,注重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为增强自主创

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为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研究课题

“繁荣之城”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鹏,温州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

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冯小初,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

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医学转化、投资管理。█

产教融合

第40页

36

智慧学习工场: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平台化探索

在职业教育办学发展过程中,校企合作的角色不断更新,由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逐渐上升为带动职业

教育质量提升和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2019 年 1 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职业

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 [2019]4 号 )(以

下简称《通知》)指出,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

平为核心,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为推动校

企合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通知》还提出,

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推动校企全面加

强深度合作。可见,新时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全

要素互补、平台化依托的常规工作和必备途径。文

旅融合背景下,文旅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的一般

属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研究以文旅职业教

育校企合作为研究对象,以智慧学习工场为创新设

计,对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平台化发展进行系

统分析,以推动文旅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服务文旅

产业发展能力提升。

校企合作平台化的内涵与实践

一般而言,平台化是一种机制链接,利用某种

媒介,连接不同个体、组织,贯通各种平台、团体,

以形成“点 - 线 - 面 - 体”的平台构架模式。平台

化可以是实体的,也可以是虚拟的,根据不同行业

的现实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平台化实践。平台化构建

可以是单主体平台化设计(内部要素的协同构建),

也可以是多主体平台化参与,但不是简单的要素组

合,而是要素的集成提升,所以建设模式和运营机

制是平台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

校企合作平台化是对传统校企碎片化、补充性

合作方式的革新,一方面强调参与主体的多样化与

稳定性,另一方面要求参与过程的立体性与持续性。

校企合作平台化建设,不同于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相对于后者,前者是把校企合作视作办学过程的系

统工程,以校企合作平台化建设构建连通各个办学

要素的网络化结构。在这一网络化结构中,每个要

素均是节点,通过个要素之间的动能传递与功能转

化,实现各要素的利益获取,达到提高办学质量、

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目的。

随着学者话语对校企合作的重视,校企合作作

为产教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式被提高到国家层面。习

近平总书记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要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

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

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关于校

企合作的实践研究已经具有丰富的研究基础。兰小

云(2013)认为,在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的实践中,

学校的政策是推动校企合作,取得企业合作积极性

的重要因素。[1] 这正如阿克塞尔罗德(2011)关

于组织建设的策略研究中所提到的,简单平直的

一报还一报的策略是最优的,衡量策略好坏的标准

是永不背叛。[2] 校企合作作为联盟合作活动的一

种,信任可以降低联盟运转中的交易成本,并诱发

合作的行为。[3] 兰小云(2013)认为校企合作应

该设置校企合作信息情报机构,依托主管部门的行

政优势设立相关制度,搭建多种多样的校企合作交

流平台,还需要注重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当前,校

企合作最具代表性的依然是德国双元制模式,但其

主要涉及相关企业与非全日制职业学校之间的合

作,以共同承担职业教育的职责。[4] 在国家行政

重视,实践落实展开的过程中,有专家提到要创

建考评标准 , 促进校企深度合作规范有序。通过以

IS09001 ∶ 2000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等作为人才培养

工作技能达成的重要标准,以教师下厂下店提供的

技术服务为重要指标参与职称评定等方式扎实推进

校企合作工作,提高育人水平和办学质量。[5] 还

产教融合

第41页

37

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平台化建设的特殊性

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常规教育与特色可持

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

文旅人才培养需要着眼文旅行业一线的技术技

能型人才的需求,要以文旅校企合作推动文旅常规

化教育实践,夯实基本的文旅职业素养,培养扎实

的文旅职业技能,满足“1+X”证书制度的相关标准

和要求,这是文旅类毕业生可以满足文旅产业发展

需求的最基本门槛。同时,文旅行业更新迭代迅速,

产业发展动态变化万千,对文旅人才培养而言,无

论是从文旅职业需求还是社会环境需求,都有必要

通过培养自身特色优势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本能。文

旅院校根植于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在

文化传承、传统技艺获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理应成为丰富文旅人才培养内容,推动文旅职业

教育校企合作的重要依托,支撑文旅人才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资源。所以,如何处理好文旅类学生获取

常规教育与接受传统文化技能培养之间的关系,是

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的重要问题。

文旅人才培养与传统文化技艺传承之间的关系

问题

习近平在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着重

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提升教育服务

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李克强指出,要突出创新意识

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多创新人才、高素质人才,推

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人

才培养根植于社会文化土壤之中,文旅人才培养不

可能脱离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独立存在。同时,

高职院校培养服务经济社会一线所需的技术技能型

人才,一方面,在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文旅类专

业学生通过学习民族技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另

一方面,文旅类专业人才毕业后,在工作和生活中

运用传统文化技艺,传播传统文化要素,更大范围

地扩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辐射范围,提高优秀传统文

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行业需求的对接度。所以,

如何在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提高对传统文化

技艺的传播度,是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需要思考

的问题。

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与平台化提升之间的关

系问题

当前,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同质化现象严

重,这使得文旅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现象

凸显,既不能满足文旅类毕业生发展多样化的需求,

也不能满足推动传统文化技艺传承的目标需求。究

其原因,是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能有效提升为

特色传统文化技艺资源整合平台。扎根中国大地办

教育,既需要培养满足文旅行业企业一线需求的专

门人才,也需要发挥平台化优势培养能够引领地方

文旅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从系统发展角度,

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更应该通过平台化机制构建,

进行地区传统文化技艺资源整合,发挥学校科研优

势、人才优势、政策优势,创新发展文旅人才培养

模式。所以,如何从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常态化

实践向平台化提升,是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重

要课题。

有学者从微观视角提出推动校企合作的具体方式,

通过校企股份合作模式、实验室进驻企业模式、生

产车间进驻院校模式、院校国有民营模式、校企资

源整合模式等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发展。[6] 虽然产

教融合、校企合作已上升为国家高度,并通过政策

文本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实践发挥作用,

但是在职业院校具体实践中依然存在碎片化运作的

现象,校企合作没有成为统领学校人才培养与办学

质量提升的总抓手,没有实现学校办学质量与企业

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产教融合

第42页

38

智慧学习工场:对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平台化建设特殊性的有效回应

祝智庭(2012)认为,智慧学习环境是能识别

学习者特性与学习情境,灵活生成学习任务和活动,

引导和帮助学习者正确决策,有效促进指挥能力发

展和智慧行动的新型学习环境。[7] 教育部学校规

划建设发展中心在进行产教融合理论研究与改革实

践过程中提出智慧学习工场的概念,相对于“智慧

学习环境”“智慧学习平台”“智慧学习系统”,

智慧学习工场的系统性更强,资源聚合度更高,对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改革发展影响更加深远。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对智慧学习工场

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一核三轴”的核心结构:

资源共享核、从创新源头到产业化的创新轴、各层

次各类型人才有机衔接的教育轴,以及知识、信息、

数据通畅的数据轴。文旅智慧学习工场坚持以能力

为本位,构建开放连接的空间结构,现实与虚拟相

结合的教育融合方式,通过大数据智能运行机制,

达到自我演化的创新生态。文旅智慧学习工场具有

开放众筹、多元合作、协同创新、广泛连接、互联

共享等诸多重要属性,是未来文旅职业院校的创新

生态和基本单元。

在基础架构和场景设计方面

文旅领域资源众多、差异化明显,但在教育维

度,文旅智慧学习工场具备一般智慧学习单元的基

本属性,需要构建集成化共享协同的基础框架和场

景,可以但不仅限于设置在学校内部。文旅智慧学

习工场需要现实与虚拟的结合,以虚拟场景为主,

并体现文旅资源要素的动态变化,从文旅产品形成

过程的角度,培养学生对文旅职业的感知度,并为

文旅行业企业提供创新实验场景。

在供应链设计方面

在国家政策导向与产业发展需求的作用下,职

业教育逐渐的多元开放。文旅产业发展汇集更多的

文旅资源和创新思维,需要文旅智慧学习工场体现

多元主体、开放众筹的网络化特征。以文旅学习者、

文旅办学者、文旅行企为核心形成多元主体供应链

框架,相互之间资源共享、权责明晰。多主体根据

自身利益需求和文旅智慧学习工场公共价值需求进

行资源的开放众筹。构建以人才培养、行企创新发

展为主轴的平行供应链,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和行企

创新发展需求。

在平台设计与技术渗透方面

文旅智慧学习工场不同于一般的文旅技能实训

平台,不以对某一项文旅技能的培训为目的,是处

于一般文旅实训基地之上的高纬设计与系统呈现。

同时,文旅智慧学习工场要体现更高的感知度和智

能化,更便于文旅学习者、行企参与者、教育引导

者的实践运用。这需要提高文旅智慧学习工场的纵

深度,形成从文旅前沿引领、政校企高维引导、技

术全流程参与运用的金字塔实践结构。

在灵巧教育方式达成方面

文旅产业的时效性与创新性需要文旅职业院校

人才培养的灵活性,也需要文旅行企发展实践的灵动

性。文旅智慧学习工场构建致力于达成文旅校企学习

者能力本位和自主学习的灵巧教育方式。文旅智慧学

习工场辐射包括全日制文旅职业院校在校学生、文旅

行企工作人员、文旅科研创新人员等在内的文旅相关

工作者。一方面体现学习环境的灵巧性,不限于固定

场域和固定时间的学习,另一方面体现学习内容的灵

巧性,依据自身发展需求进行灵活选择。

在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方面

文旅智慧学习工场体现对文旅行业发展、文旅

院校办学的引领性,这也要求其进行创新生态的持

续更新,以达到自我更新、自我演化的系统蜕变能

力。这需要文旅智慧学习工场参与主体的高度敏感

性和前瞻性,超前预期文旅学习者的能力培养需求

和文旅行企发展的创新方向,预设学习者学习内容

和学习方式、行业发展的试验和创新要素,通过框

架和场景变更、平台和供应链调整,构建创新生态

系统。

本文为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研究课题

“繁荣之城”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史玉丁,博士,山东女子学院旅游

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应用型教育,乡村旅

游与农村社区发展。郭小莉,重庆旅游职业学院财

经与旅游商贸系书记,主要研究方向:旅游职业教

育与文旅创新。█

产教融合

第43页

39

政策引领保障 园区示范辐射

构建产教融合发展大格局——以苏州市为例

近年来,苏州市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江苏省和苏州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和发展,一方面坚持政策

引领,另一方面重点发挥园区的示范辐射作用,以深化产科教深度融合助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有效提升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贡献度,实现了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

苏州市在深化产教融合中,建立了“宏观指导 -

操作实施 - 园区层面”三层制度体系,每项制度体

系环环相扣、层层落实,在宏观层面上有顶层设计,

在操作层面上有行动指南,确保了各类政策的落实

和落地,确保了政府在产教融合中主导作用的发挥。

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深化产教融合的顶层设

计,近年来苏州市在宏观层面制定和发布了《关于

加快发展全市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深化产

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三年行

动计划 (2018-2020)》《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

代化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在市一级层面进

一步深化和贯彻落实了国家和江苏省关于深化产教

融合、推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相关文

件要求。

在操作实施层面,早在 2014 年苏州市就率先

印发了江苏省内首个校企合作规范性文件——《苏

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随后,苏州市

又陆续出台了《关于推进苏州市职业院校企业学院

建设的意见》《苏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管理办法

( 试行 )》《关于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意见》

《苏州市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

高质量发展样板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此外,在机

制构建上,苏州市早在 2008 年就建立了苏州市经

济教育联席会议制度,2017 年又成立了市职业教

育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健全了深化产教融合的协调

机构。

苏州工业园区是深化产科教融合的重要载体,

2020 年 3 月,苏州工业园区制订了《建设世界一流

高科技园区规划 (2020-2035)》,同年 7 月,园区

又印发了《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进一步推动世界

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 5 大方

面 18 项具体举措,成为苏州工业园区深化产科教融

合的“行动指南”。

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政策方面,苏

州市早在 2006 年就出台了“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

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 30%”的举措,而这一要求在

2014 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的决定》文件中正式明确,自 2017 年起苏州市每年

组织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

育改革研究工作,每年遴选若干市级现代学徒制建

设项目,并给与一定的经费支持。太仓市 2017 年出

台《太仓市对德合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办法(试

行)》,自当年起连续三年设立对德合作产业发展

专项资金支持,涵盖了双元制教育、平台载体建设、

交流合作等内容,年度总规模为 5000 万元。2021

年 7 月,太仓市又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太仓市对德

合作专项补充意见十一条(试行)》,重点提升“双

元制”培训能力;苏州工业园区对于建设单个行业(产

业)学院年资助总额最高 300 万元,对符合地方经

济社会发展需求新建专业给予最高 50 万元的建设经

费等政策,极大的激发了院校和行业企业深化产教

融合的积极性。

注重突出制度的引领性和保障性

产教融合

第44页

40

苏州市高度重视园区示范辐射效应的发挥,

注重“产业园区、高教 ( 含职教 ) 园区、科创园区”

的“三园合一”,积极探索和建立职业院校、高

等院校、科研院所与行业企业良性互动机制,实

现高教园区(含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产业园

区、科创园区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

是构建产教融合基本格局的关键所在。下面以苏

州工业园区下的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以下简称“科

创区”)为研究案例,探究科创区产教深度融合

的路径。

为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机结合,凸显循

序渐进深化产科教融合的顶层设计,科创区围绕

苏州工业园区“2+3”的“主导产业 + 战略新兴产业”

的特色产业体系(两大主导产业为电子信息和机

械制造,三大战略新兴产业是指生物医药、人工

智能和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做好创新要素和平

台的聚集。科创区吸引了牛津大学高等研究院 ( 苏

州 ) 等 33 家中外知名高校在园区设置校区、科研

院所,引进了包括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在内的 15 家

国家级科研院所以及包括华为苏州研发中心在内

的新型研发机构,完善了创新链布局。为推动三

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设立了苏州生物医药产业

园、苏州纳米城、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作为三

大产业的创新载体。此外还设立了创意产业园等

若干相关其他产业园,依托这些创新载体,各类战

略新兴产业加速布局、快速成长,聚集了南大光电、

信达生物等 4000 余家具有良好产业化前景的先进

技术型企业,其中上市企业已达 28 家。

科创区从成立至今,其名称历经了从“苏州研

究生城”到“独墅湖高教园区”再到“独墅湖科教

创新区”的变化,这个过程体现了围绕产业链完善

教育链,打造人才链的创新举措。通过以“名校引

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创新发展、服务社会”

为发展理念,以名校集聚为引领、合作办学为特色、

政产学研合作为路径、协同创新为导向、高端人才

为支撑,构建了以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覆盖“高

职高专、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立体化的人才

培养体系,截至 2021 年底共 33 所中外知名院校

在此设立研究机构或设立校区,教职工总数 6400

余人,在校生人数 7.85 万人,留学生总数超 3000

人。通过以“一个产业创新园区吸引一批平台,一

个平台吸引或孵化出一群企业,一个企业引来一批

人才”为发展思路,坚持产才融合,聚集产业发展

所需人才。截至 2022 年 6 月,科创区拥有院士工

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和流动站 38 个,院士 41 人,

国家重点人才工程计划 142 人,区级以上领军人

才 2359 人。16.4 万多名从业人员中大学及以上学

历者占比达 64%。

注重发挥园区的示范性和辐射性

产教融合

为加强产教信息平台建设,促进职教、产教联

盟建设,推进公共实习实训平台建设,2016 年 3

月,在苏州市教育局牵头下,苏州市校企合作服务

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是江苏省内首个面向校企合

作的专业信息化服务平台。2020 年 8 月,由苏州

工业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与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

区管委会共建的“园易联”产教融合平台上线投入

使用。这些信息平台不仅方便了产教信息资源共享,

还提供线上线下服务,成为政校企行对接的得力助

手。教育局通过成立对接苏州产业发展的 18 个职

业教育集团,探索出“行业协会 + 学会 + 研究院所

+ 企业 + 本专科院校 + 中职院校”的模式抱团发展

新模式。为探索构建区域职教一体化发展机制,构

建区域职教体系,2020 年 8 月,《长三角生态绿

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平台建设

方案》正式发布,该方案由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

吴江区、浙江省嘉善县联合制定,带动了相关职业

院校积极参与到产教联盟的建设中。2019 年 11 月,

苏州职业大学牵头成立了东南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联盟,搭建跨校、跨国的集教育、人才、学术等资

注重加强产教资源的集约性和共享性

第45页

41

产教融合

源共享的交流合作平台。苏州市高度重视共享实习

实训平台和基地的建设,早在 2008 年苏州工业园

区就明确了以产业发展为导向,配合产业布局规划

建设公共实训基地,截至 2020 年,已建成 13 个专

项公共实训基地,其中 3 个基地入选省专项公共实

训基地,6 个基地入选市级专项公共实训基地。自

2018 年起,苏州市人社局牵头,每年组织开展高

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申报和认定工作,指导行业

企业和职业院校开展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并给予一

定的补贴。

苏州市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

育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成效显著,2019 年 5 月,

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赴江苏调研高等教育和职业教

育期间,实地考察了苏州大学、苏州农业职业技术

学院、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2019 年 6 月,

教育部在苏州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现场会,

交流“职教 20 条”的经验做法,教育部孙尧副部长

出席会议并讲话。2020 年苏州市获批国家职业教育

高地建设城市。苏州市相关统计数据中的多项指标

体现了深化产教融合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

的成效:截至“十三五”末,苏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均超 50%;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增至 3.7% 左右、

居江苏省第一;高新技术企业数从“十二五”末的

3478 家增加到近 1 万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由 27.4 件增长到 68 件;在苏高校毕业生中 49% 的

研究生、54% 的本科生和 57% 的专科生毕业后留苏

就业创业,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

保障。

本文为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研究课题

“繁荣之城”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于竞,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副研

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战略规划、产教融合与

应用型高校建设。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第46页

42

数说就业

千方百计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当前正值 2022 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冲刺阶段,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

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5 月以来,各有关部委加快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落实,在稳

住市场主体、发掘岗位资源、提供精准帮扶等方面积极出招,千方百计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

5 月 31 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

改革委、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扩大阶段性

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等问题的通知》。《通

知》明确扩大实施缓缴政策的困难行业范围,对受

疫情影响较大、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实施缓

缴政策,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稳岗作用,规范缓缴

实施办法,简化企业申报流程,切实维护职工权益。

在 6 月 2 日财政部举行的财政支持稳住经济大

盘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表示,当前,受

疫情等因素影响,市场主体面临一定困难,为中小

微企业纾困是当务之急。在具体措施上,一方面,

延长社保缓缴期限,将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个

截至 6 月 22 日,教育部联合相关部委、战线、

行业协会、企业,举办 24365专题网络招聘活动 75场,

累计提供岗位 847 万个。同时,与国投人力(国聘)、

中智集团、前程无忧等 12 家机构,联合开展“24365

校园招聘服务”,为 2022 届高校毕业生发布岗位累

计 3140 万个,毕业生投递简历 1.67 亿人次。

5 月 27 日,教育部与全国工商联共同启动“民

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推动民企与高校开展精

准供需对接,建立稳定合作关系,进一步助力高校

毕业生就业。为服务“需求端”,各级工商联将搭

好平台、助企揽才,加大相关政策宣传力度,引导

广大民营企业家将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履行社

会责任的重要内容,组织民企“组团式”进高校宣讲,

适时举办分行业分区域的大型线下双选会、招聘会、

对接会,并动员企业家“直播带岗”,帮助更多高

体工商户的 3 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以及中小

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餐饮、零售等 5 个特困行业

养老保险费缓缴期限,延长到今年年底。另一方面,

扩大实施范围,将上述 5 个特困行业缓缴养老、失

业、工伤 3 项保险费政策,扩围至受疫情严重冲击、

行业内大面积出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符合国家产

业政策导向的其他特困行业,助力企业恢复生产经

营,渡过暂时的难关。此外,财政部门还将加大稳

岗支持力度保就业,将失业保险留工培训补助扩大

至所有困难参保企业,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中

小微企业加大扩岗补助等支持,全力支持企业稳岗

发展。

校毕业生到民企实习实训。活动期间,由各地工商

联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归集机制,广泛收集汇

总各民营企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需求计划,及

时向全联人才在线、“国家 24365 大学生就业服务

平台”提供相关数据信息;“国家 24365 大学生就

业服务平台”将为平台注册企业提供毕业生生源、

学历等信息查询服务,做好人岗匹配精准推荐服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教育部,启动 2022 年全

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为“专

精特新”中小企业开设了招聘专场。此外,人力资

源和社会保障部启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以

来,各地人社部门以及社会参与主体持续加力,招

聘服务规模不断扩大,覆盖范围逐步拓展。截至 6

月 5 日,已有 34 万家用人单位发布岗位需求 977 万

人次。

全力以赴稳住市场主体

大力拓展就业岗位

第47页

43

数说就业

2022 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与地方各级机

关公务员招录进一步吸纳高校毕业生,共计划招录

11.6 万名应届生,比去年增加 0.9 万名。

国资委于 6 月 16 日召开国资央企促进高校毕业

生就业工作专题部署视频会,会议提出,国资国企

要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今年招收高校毕

业生人数要在去年基础上有更大增幅。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

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做好 2022 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公开招聘工作。对于在 2021 年及 2022 年中小学(含

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考试中受疫情影

响考生,可以参加教师招聘,通过教师招聘的可以

先上岗从事辅助性教育教学工作,再参加考试并取

得教师资格。

教育部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做好 2022 年开发科

研助理岗位吸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

出各高校要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合理设

置新的岗位。同时,认真梳理已开发的科研助理岗位,

充分利用尚未吸纳毕业生和因人员流动而产生空缺

的有关岗位,最大限度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

5 月 27 日,财政部、教育部、人民银行、银保

监会发布《关于做好 2022 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

金延期偿还工作的通知》,决定免除 2022 年及以

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 2022 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

学贷款利息;对 2022 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

2022 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经贷款学生

自主申请,可延期 1 年偿还。此项政策惠及 400 多

万名高校毕业生。

在财政部支持下,教育部正在实施“宏志助航

计划”,对就业困难的学生,开展线上线下就业能

力培训。目前“宏志助航计划”已线下培训 2022 届

毕业生 6.9 万人,线上培训 66.8 万人。同时教育部

会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青年创业就业

基金共同举办“宏志助航”网上专场招聘活动,已

经累计提供岗位 13.2 万个。教育部还明确要求为每

一名就业困难的毕业生精准推送岗位信息,至少每

各高校吸收外校毕业生应聘科研助理岗位等。

民政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 2022 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城

乡社区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

建设招录一批、发展城乡社区服务业吸纳一批、开发

就业见习岗位募集一批、创新工作联动机制带动一批

和加强高校毕业生教育引导储备一批 5 项重点任务,

全方位引导和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创业就业。

人社部、财政部印发通知,部署推进 2022 年

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今年将招

募高校毕业生 3.4 万名,招募计划向乡村振兴重点

帮扶县、脱贫县、易地扶贫搬迁大型和特大型集中

安置区所在县倾斜,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

行计划单列。

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 2022 年农

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

通知》,2022 年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 6.7 万名。

共青团中央组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

划,今年西部计划招募总规模扩大到 3.67 万人,包

括中央项目 1.1 万人、地方项目 2.57 万人。

个人推送 3—5 个针对性岗位信息。

6 月 16 日,共青团中央组织召开促进大学生就

业工作视频推进会,要求各级团组织以“共青团促

进大学生就业行动”为统揽,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

压实工作责任。会议要求,进一步精准聚焦对象,

以非“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脱贫家庭、低保家庭、

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

毕业生为重点,把帮扶工作做细、做深、做实。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全体 2022 届毕业生

发出“公开信”,分别对已落实就业单位、仍在求

职、有志自主创业、选择灵活就业、暂不考虑就业

的毕业生及困难毕业生,发出求职指引,宣传相关

政策,告知服务渠道,提醒有关权益维护等问题。

开通 2022 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求职登记小程序入

口,并向社会公布,畅通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求职登

记渠道,以更好提供不断线服务。

加大政策性岗位吸纳力度

精准帮扶重点群体毕业生

第48页

44

教育部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调度会强调,

各地各高校要严格落实“四不准”纪律要求,不准

以任何方式强迫、诱导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

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

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

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

作为就业证明材料。为加强和规范高校毕业生就业

统计工作,教育部已采取系列措施,并将进一步严

格核查就业数据。

6 月 17 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市场监

管总局发布通知,部署开展为期 2 个月的清理整顿

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通知要求,各地要以

打击就业歧视为重点,督促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供

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以打击虚假招

聘为重点,规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经营行为,引导

和推动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劳动者求职难问题;以

打击“黑职介”为重点,进一步拓宽和畅通劳动者

举报投诉渠道,清理各类非法职介活动,为劳动者

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市场环境。

来源:《中国教育报》█

维护毕业生合法权益

数说就业

第49页

45

2021 届大学毕业生,近两成升学

近日,2022 年版就业蓝皮书(包括《2022 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和《2022 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

正式发布。此前我们分享了大学生月收入和红绿牌专业的相关内容,本章将着重介绍大学生升学情况,具体

如下:

应届本科生读研比例持续上升

2021 届本科毕业生国内外读研比例为 19.2%。202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总计 105.07 万,较 2019 年

(81.13 万)增加了 23.94 万。2021 届本科毕业生国内读研比例为 17.2%,较 2019 届(15.2%)的增幅为 13%。

医学、农学、理学读研比例较高。从不同学科来看,医学、农学、理学三大学科持续占据 2021 届本科

毕业生读研比例前三甲,且不断上升,其国内读研比例分别为 28.0%、25.6%、25.0%。

地方本科院校中,渤海湾、长

三角地区毕业生读研比例较高。2021

届“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国内读研比

例为 35.4%,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为

13.6%,较 2019 届(“双一流”院校

为 30.0%,地方本科院校为 12.2%)

的增幅分别为 18%、11%。渤海湾、长

三角地区地方本科院校的 2021 届本

科毕业生读研比例明显较高(分别为

17.2%、16.3%),珠三角地区读研比

例相对较低(7.1%)。珠三角地区的

高学历人才较多依靠外地流入(以在

该地区就业的 2018 级研究生为例,

来自外地院校的比例为 56%),与此

同时,当地地方本科院校 2021 届毕

业生留在本地就业的比例高达 90%。

这显示地方本科院校与区域产业之间

匹配程度较高,本科毕业生能大量进

入本地企业就业,这或将影响其读研

意愿。

读研毕业生中女生占比更高。在

国内读研的 2021 届毕业生中,女生

占比 55%,明显高于男生(45%)。女

生面临的就业压力相对较大,读研意

愿更强。

数说就业

第50页

46

考研“二战”比例上升

19.3% 的应届高职生升本

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准备国内考研(不就业,脱产备考)的比例为 6.1%,其中准备“二战”的比例达到 4.9%,

较前两届同期(2019 届 3.4%,2020 届 4.3%)上升。

医学、法学、经济学“二战”比例较高。2021 届毕业生准备“二战”比例较高的学科为医学、法学、经济学,

分别为 9.4%、8.0%、7.2%,这些学科的研究生学历更有就业竞争力。

非农村生源“二战”比例较农村生源更高。2021 届非农村生源准备“二战”的比例为 6.0%,高于农村生

源(3.4%)。这或许是由于考研成本较高,非农村生源家庭可持续提供支持。

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二战”比例高于“双一流”院校。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首次考研失利的情况更为普遍,

2021 届准备“二战”比例达 5.0%,高于“双一流”院校(3.7%)。这反映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

毕业生更希望通过研究生学历增加就业竞争力。

应届高职毕业生升本比例在 2020 届翻倍增长(2019 届、2020 届读本科比例分别为 7.6%、15.3%)的基础上,

在 2021 届持续增长至 19.3%,对比 2019 届增长超过 1.5 倍。

非“双高”校升本比例提升更多。与 2019 届相比,“双高”校升本比例(20.2%)上升了 10.3 个百分点,

增长翻倍;非“双高”校(19.2%)上升了 12 个百分点,增长接近 1.7 倍。

教育、财贸及电子信息类专

业升本比例较高。2021 届教育与

体育大类、财经商贸大类、电子信

息大类毕业生升本比例较高,均超

过 20%( 分 别 为 21.8%、21.6%、

20.2%),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

交通运输大类升本比例较低(分别

为 14.6%、13.8%)。这可能因为

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交通运输大

类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小,2021 届

受雇工作的比例(分别为 71.9%、

70.7%)均明显高于高职平均水平

(64.4%)。

来源:麦可思研究 █

数说就业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期刊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