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弦》2024年7月刊

发布时间:2024-8-15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教育之弦》2024年7月刊

1要闻内参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 |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介绍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等领域改革,并答记者问7 月 19 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央改革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穆虹,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正部长级)唐方裕出席发布会。发布会上,怀进鹏部长就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等领域改革作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怀进鹏部长介绍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等领域改革——各位记者朋友,我重点就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等领域改革,作一些介绍。党的二十大突出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明确到 2035 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这次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创新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洞察。党的十八... [收起]
[展开]
《教育之弦》2024年7月刊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3页

CONTENTS

目录

█ 要闻内参

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 |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介绍

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等领域改革,并答

记者问 1

教育部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

三中全会精神 5

2023 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快报 6

█ 中心动态

2024 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大连)隆重开幕

中心主任孙明春视频致辞 7

2024 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启动培训助力统

计队伍梯度成长 9

2024 年高校基建培训班(第二期)在中国海洋

大学举行 14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成功

召开 16

█ 教育理论

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方向、重

点问题与关键路径 17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21

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路径如何优化 24

紧扣“四个面向”加快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 26

产教融合如何真正发生“化学反应” 29

第4页

CONTENTS

目录

█ 教育改革创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教育改革 31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保证

34

从“重专业”到“重课程”,高教改革走向

纵深 37

█ 职业教育

“头雁”奋飞“雁阵”随——国家级创新团队

建设带动“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提升 39

职教本科的机遇、挑战与未来 41

以职业教育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 43

█ “双高计划”五年间

山东“双高计划”建设为区域现代化添动力强

支撑 44

广东聚焦“制造业当家”战略,深化产教融合,

打造职教新生态 46

浙江跑出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48

湖北职业教育的蓬勃生机从何而来 50

█ 教育大数据

2024 月收入 TOP20 专业,揭晓! 52

就业匹配度 TOP 高职院校,揭晓! 55

领跑高薪行业榜 本科高职大不同 57

█ 中心平台

第5页

1

要闻内参

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 |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介绍

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等领域改革,并答记者问

7 月 19 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政协党组成员、

副主席,中央改革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穆虹,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正部长级)唐

方裕出席发布会。

发布会上,怀进鹏部长就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等领域改革作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怀进鹏部长

介绍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等领域改革——

各位记者朋友,我重点就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等领域改革,作一些介绍。

党的二十大突出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明确到 2035 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这次三中全会

进一步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创新本质

和规律的深刻洞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不断强化对现代化建设的支撑。我简要向各位记者朋友介绍三点情况:一是我国建成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

60%,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二是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 14 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 2.5

第6页

2

要闻内参

亿。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三是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居世界第二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

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创新主体和人才的活力进一步释放,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大家知道,当今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

培养靠教育。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

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此,全会《决

定》对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

一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决定》强调加快建设高质

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紧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

新人,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着眼拔尖

创新人才培养,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坚

持强教必先强师,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

要素,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

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着力激发科技创新创造活力,《决定》强调要

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改进科技计划管理,

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着眼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

的科技金融体制。

三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眼加快形成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的有效机制,

《决定》强调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战略

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

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建立以创新能力、

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总之,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

效应,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第7页

3

要闻内参

怀进鹏部长就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等领域改革回答记者提问,一起来看——

问答一

凤凰卫视记者:我们关注到,上个月公布的 2023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由高校牵头的占到三大奖

励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两位最高科技奖得主李德仁院士和薛其坤院士也都来自高校。请问,下一步要如何

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提升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更加有效服务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

教育部部长 怀进鹏:谢谢您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关注和肯定。我们都知道,高校是教育、科技、人

才的集中交汇点,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我理解,高校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近年来,

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

一批重大原创成果。下一步,我们将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着力强化高校有目标有组织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

和社会服务,加强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分类推进高校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上对学校和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在高校中既需要“全能选

手”,又要有“单项冠军”。我们将明确各类高校发展定位,建立分类管理、分类评价机制,引导不同类型

高校在不同领域、不同赛道塑造并发挥高校的优势,追求卓越、办出特色。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

大学和优势学科,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聚焦优势突破方向,打造一批一流学科标杆,在重大任务完成中

提升学科建设能力。

二是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创造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我们将聚焦国

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科技发展态势,动态调整高校学科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深

入实施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打造一流核心课程、

教材、实践项目和师资团队,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以学生人文底蕴的提升促进科技创新思维的提高,

构建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三是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我们将实施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突破计划,提升基础研究的组织化程度,

把重大任务作为科教融汇的“发动机”,引领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产出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

特别是将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通过长周期稳定支持、长周期评价,引导支持一批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

力突出的高校青年教师,开展高水平自由探索,挑战科学“无人区”。我们将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打造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加快布局建设高等研究院,推动高校和企业“双向奔赴”,促进高校科研

成果高水平创造、高效率转化,不断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问答二

光明日报记者:目前,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越来越高,请问如何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缩小教

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教育部部长 怀进鹏: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必然要

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 2895 个县级行政单位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其中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达到了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下一步,我们将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

的生命线,把促进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推动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根

本性转变。重点深化“四大类”改革:

一是在资源配置上,突出扩优提质,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我们将针对学龄人口峰谷变化做好前瞻性

布局,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

衡推进机制,深化集团化办学和城乡结对帮扶,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让群众认可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二是在教育教学上,突出学生为本,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加强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审美能力和劳动习惯,全面普及心理

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持续推进“双减”改革,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强化

第8页

4

要闻内参

核心素养培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完善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关爱体系,营造全

社会共同关心关爱的良好环境。

三是在保障机制上,突出尊师重教,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我们将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

体系,深入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依托“双一流”高校扩大高水平中小学教师培养规模。

推进优秀中小学校长、教师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完善保障激励机制,支持教师下得去、教得好、发

挥带动引领作用。

四是在新路径开辟上,突出数字赋能,发挥智慧教育新优势。教育数字化是缩小教育差距、提高教育质

量的一种有效途径。我们将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强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促进

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打造中国版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探索大规模因材施教、

创新性与个性化教学,更好满足群众“上好学”的需要。

文字 | 据中国网直播文字实录;图片 | 中国网 █

第9页

5

要闻内参

教育部党组召开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7 月 19 日,教育部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部署贯彻落实工作。教育部

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

举措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举行

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

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全会的举行,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开放进行

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是对新时代新征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再宣示,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会议强调,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系统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充分认识全会的

重大意义,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自信,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进程中找

准教育的历史方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把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与学习领会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

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和举措要求,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供强大思想武器。

会议强调,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要以钉钉子精神

抓好改革落实,推动全会重大决策部署在教育系统落地见效,把全会精神落实到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编制

实施和各项重点工作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

题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激活力增动力。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工作责任,务求工作实效,不折不扣把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落实到位、抓出成效。

部党组成员,老部长,秘书局、机关各司局和驻部纪检监察组副司级以上干部,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

参会。

来源:教育部 █

第10页

6

2023 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快报

根据《教育部 国家统计局 财政部关于加强和

完善教育经费统计工作的意见》(教财〔2016〕6 号)

有关要求,现将 2023 年全国教育经费初步统计情况

公布如下:

一、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2023 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 64595 亿元,

比上年增长 5.3%。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主

要包括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政府性基金

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办学中

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

经费等)为 50433 亿元,比上年增长 4.0%。

二、各级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教育经费在各级教育间的分配情况为:

1. 全国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为 5382 亿元,比

上年增长 4.7%。

2. 全国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为 28427 亿元,比

上年增长 6.0%。

3.全国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总投入为 10154亿元,

比上年增长 6.2%。其中,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

为 3309 亿元,比上年增长 2.1%。

4. 全国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为 17640 亿元,比

上年增长 7.6%。其中,普通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总投

入为 3630 亿元,比上年增长 7.1%。

5. 全国其他教育经费总投入 2992 亿元,比上

年下降 13.0%。

三、各级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情况

2023 年全国幼儿园、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

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

费总支出情况是:

1. 全国幼儿园为 16243 元,比上年增长 8.8%。

2. 全国普通小学为 15895 元,比上年增长 4.3%。

3. 全国普通初中为 22054 元,比上年增长 2.7%。

4. 全国普通高中为 25811 元,比上年增长 3.8%。

5.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为 24839 元,比上年增长

0.7%。

6.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为 40721 元,比上年增长

3.9%。█

中心动态

第11页

7

中心动态

2024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大连)隆重开幕

中心主任孙明春视频致辞

2024 年 7 月 26 日,由辽宁省教育厅、大连理工大学主办的 2024 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大连)隆重开幕。

本次会议以“创新赋能共话未来 开放融合共促振兴”为主题,来自 28 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外籍专家、

400 余名专家学者和师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加开幕式和主论坛等相关活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

展中心主任孙明春线上出席会议开幕式。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孔峰、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张弛、中国工程院

院士蹇锡高、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戴建生、韩国科学院院士 Juyoung YOON 等领导、专家现场参会。

孙明春在致辞中表示,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

议创办七年来,参会各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聚

焦产业需求,开展深入对接合作,取得了喜人进

展,树立了合作典范。希望以 2024 国际产学研用

合作会议(大连)为契机,紧抓全球产业链、供

应链重塑机遇,深度对接各方需求;更加主动地

开放合作,释放高校基础研究潜力;更加积极地

构建国际科技创新联合体,产学合作、以教促产、

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出更多原始创新、集成

创新和技术创新成果。

第12页

8

中心动态

此次会议共达成了辽宁省内各高校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

签署大学生产学研实习基地建设、校企国际联合科研等 8 项合作协议。

据悉,辽宁省已连续举办五届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累计签署 100 多项国际合作协议,组织实施的中

外双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研究生录取规模连年居全国前列,已经形成了以高校为依托的产学研用国际

合作新局面。█

孔峰在致辞中表示,辽宁教育系统依托拥有

114 所高等院校的科教优势,持续深化国际产学研

用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此基础上,将继续发

挥辽宁区位优势、科教优势,打造辽宁品牌,把

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建设成东北亚有重要国际

影响力、常态化的高端合作平台。同时,诚挚邀

请大家利用此次会议机会,在辽宁多走走、多看看,

为深化产学研融合,推动辽宁教育高质量发展多

提宝贵意见。

张弛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大连理工大学

全面深化改革,结合产学研用的互补式学科发展

需求,实施本研一体国际化培养方案;首倡推行

“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强化来华留学,开发富有特色的长短期交流项目。

未来,大连理工大学将持续推进“双一流”建设

及区域主导产业创新发展,精准对接国内外教育、

科技、人才资源,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

献力量。

第13页

9

中心动态

2024 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启动

培训助力统计队伍梯度成长

加快推进教育统计现代化改革,有力支撑教育强国建设。

2024 年全国教育统计干部培训 7 月 8 日至 13 日在云南省大理市举行,来自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

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负责统计工作人员及科研机构、特邀专家等 120 人参加。

本次培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

关于统计工作决策部署,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教育统计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培训部署

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制度、教育统计信息系统、学校(机构)代码系统、教育统计数据质量核查、教育统计服

务教育强国建设、教育科学管理与决策、国内外教育事业发展比较等。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二级巡视员李燕丽,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永全,大理大学党委书记李涛参加开班仪

式,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信息处处长吴延磊主持。

2024 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正式启动!

第14页

10

中心动态

教育事业统计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正确把握教育事业发展形势,科学编制教育发展规划的主要数据支

撑和信息来源,教育强国规划纲要的编制更是离不开教育统计数据的分析、推演、支撑、保障。各地要认真

学习统计调查制度,正确理解指标内涵,做好统计人员业务培训,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加强源头数据质量监管,

确保数据真实可靠;深入开展统计监测分析,发挥统计服务职能;持续推进教育统计信息化试点,助力教育

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二级巡视员李燕丽部署 2024 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工作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

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

化为从严从实统计的实际行动

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把严

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远摆在教育统计工作的突

出位置。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

要性,加强党对教育统计工作的全面领导,压实各

方责任。坚持求真务实、多措并举,坚决打击统计

造假行为。聚焦主责主业,创新教育统计方式方法,

引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不断提高统计工作质效。

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切实

转化为推动统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切实

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

二、教育统计年度重点工作扎实推进,进一步

织牢织密教育统计制度、机制和质量保障网

(一)制度为先,教育统计调查制度更加完善

教育统计调查制度是教育统计工作的基础制

度。为适应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需要,更好服务强国

建设需要,上半年专门组织专家,赴山西、上海、

陕西、四川、云南等地展开实地调研,组织若干直

属高校、地方高校和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召开座谈

会,与部内相关司局充分沟通,进一步修订完善现

行《教育事业综合统计调查制度》《中国教育监测

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等。

修订完善教育事业统计报表。一是修订了教职

工表。今年重点围绕银龄教师、外籍教师和临床教

师等指标进行了修订,共涉及各级学校教职工表、

教师分学历、授课分类等 11 张报表;二是梳理、规

范了部分指标解释。对《职业、高等教育学校专任

教师分年龄》和各类学校办学条件等表中的专任教

师学历学位、固定资产总值等 13 个指标的填报说明、

指标解释进行了修订。三是强化了数据共享,保障“数

出有源”。面表中高等教育学校硕士学位点、博士

学位点和一级学科数量等指标,今后将直接引用主

管部门的官方发布数据,无需手动填报。

统筹推进教育统计调查制度审批报备。今年是

国家统计局“三年一报备”审批备案工作年,作为

统计归口管理部门,发展规划司会同财务司、科技司、

社科司、研究生司、科技司等对现行 7 套法定教育

统计调查制度进行修订。修订后的统计调查制度报

部党组审议通过后将报国家统计局审批备案。

修订《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

对标教育强国建设目标要求,立足中国国情教情,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调整优化指标项目,

科学规范统计口径,准确反映教育事业发展现状,

既为科学量化教育强国建设目标进度奠定基础,又

为各地开展教育评价提供依据。

(二)质量为本,教育数据质量保障更加有力

强化统计数据“全覆盖质量管理”。数据质量

是教育统计的生命线。为建立健全国家教育统计全

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加强源头数据质量监管,经过

多年探索,建立了“国家级核查 + 省级交叉互查 +

各地自查”多维核查模式,实现了对全国各省数据

质量核查全覆盖。国家层面,今年数据质量实地核

查正式列入中央和国家机关督查检查考核计划事项,

目前正在制定工作计划,完善核查机制,规范工作

流程。

构建统计队伍“全方位培训体系”。教育部建

立了部、省、市、县、校五级培训体系,打造线上

线下培训平台。今年 5 月,首次在厦门大学基地举

办 2024 年教育事业统计基层主管领导专项培训班,

互学互鉴提升统计工作水平。在线培训平台按照“稳、

实、细、精”原则,继续为百万统计人员提供更专业、

更有针对性的高质量培训服务。一是完善形成 3 大

类 12个模块共 63门课,138.5学时的专业课程体系;

二是持续更新试题库、问答库、资料库、指标库和

案例库等 5 大教学资源库;三是持续升级优化平台

功能,提升学员学习体验感;四是继续做好统计队

伍建设典型案例的宣传工作,搭建各地统计队伍建

第15页

11

中心动态

设交流学习平台。

(三)创新为道,教育统计信息化改革成效更

加显著

优化升级管理系统。学校(机构)代码管理信

息系统已实现对国产操作系统的兼容,并对系统功

能、界面进行升级优化。教育统计管理信息系统实

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的一键生成,显

著提高数据应用效率;目前正在全面升级系统的用

户交互功能。国家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实现与教

育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打通,可随时调阅查看统计

系统的学校基表与各级管理部门的综表;横向联通

行政管理部门、政策研究团队、技术服务团队,纵

向联通各试点单位,实现统计队伍在线填报、研究

团队在线数据研究、管理部门在线场景应用的闭环,

基本形成“数据 + 研究”双轮驱动的新型教育统计

决策服务体系。

高质量推进教育统计信息化试点。2022 年 11

月启动首批教育统计信息化试点工作,在省、地、县、

校四级开展教育统计信息化试点,指导并支持试点

单位在教育统计台账生成统计报表、学校业务系统

与统计系统直连、统计数据支撑基层学校教学管理

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今年 5 月遴选通辽市科尔

沁左翼中旗教体局、乌海市海勃湾区教育局、西安

市新城区教育局、日喀则市教育局 4 家单位承担第

二批教育统计信息化试点任务,建设以统计台账为

基础的统计数据采集和数据应用系统,加大行政记

录转化为统计数据的应用力度,推动行政记录与统

计数据的衔接、业务系统与统计系统的互通、数据

采集与统计服务的联动。

(四)应用为王,统计服务管理决策能力稳步

提升

聚焦基础应用,多维度开展统计数据分析和发

布工作。今年上半年,教育部通过新闻发布会、网络、

报刊等渠道及时发布各类统计数据报告。召开新闻

发布会,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做 2023 年全国教

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介绍,先后编发《教育统计报

告》《2023 年全国及分省教育概览》《2023 年中

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及《2024 年教育事业

统计快讯》等。

围绕中央领导关注,深化学龄人口预测与教育

资源配置研究;围绕区域发展战略,拓展长三角教

育现代化监测评估;着眼教育改革热点难点,开展

教师教育发展问题、小规模学校等专题研究。

立足数据驱动决策,丰富“国家教育科学决

策服务系统”功能应用。将以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为目标,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紧密围绕《教育强

国建设规划纲要》目标任务,谋划建设“教育强

国监测评价决策服务系统”。升级后的系统将充

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探索基于

数据的教育治理新模式,加强对教育数据及相关

信息的挖掘分析,动态监测教育强国建设进程,

客观准确评价建设成效。

第16页

12

三、对标对表教育强国建设要求,推动教育统

计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

(一)抓制度、提质量:坚定履行依法统计职责,

从源头确保数据质量

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各地要严

格执行《统计法》及其实施条例,落实《教育统计

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 44 号),严格履行统计法

定职责,严守统计法律底线,切实保障统计“三独立”

职权(即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统计调查、

统计报告和统计监督),从源头保障统计数据质量。

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执行调查制度,强化对统计工

作的全过程监管,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二)抓队伍、提能力:学习掌握统计调查制度,

做好统计人员培训

人是确保数据质量的关键。一方面,各地务必

学懂、弄通、吃透今年调查制度改革和指标修订内

容,确保教育统计管理信息系统、学校(机构)代

码管理信息系统熟练操作。另一方面,各地要加强

对本地区教育事业统计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

本地实际强化逐级培训体系建设,统筹安排好省、

市、县、校的培训工作,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

计改革发展最新决策部署及时纳入培训内容,确保

新入职或轮岗的统计人员先培训、后上岗,线下线

中心动态

第17页

13

上培训有效结合,充分利用好国家级教育统计培训

基地、各省级培训基地和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

训平台,不断扩大拓展培训覆盖面,通过培训促进

教育统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提升,不断强化基层队

伍建设。

(三)抓应用、强服务:发挥统计监测分析职能,

以教育数据治理赋能教育强国建设

教育统计数据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希望各

地在做好统计数据采集、审核的同时,重视数据的

分析挖掘,充分发挥教育统计数据服务决策的作用,

强化数据驱动决策的意识。整合教育与人口、经济、

社会数据,整合国内数据和国际数据,整合统计数

据和调查数据,全方位立体式做好数据分析。做好

监测评估,发现关键问题,寻找解决路径,让统计

数据“数库”走向“智库”,精准服务教育高质量

发展。

(四)抓创新、促改革:强化统计信息化引领

作用,助力教育统计现代化改革

教育统计信息化试点工作,是落实国家教育数

字化战略,提升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

也是落实教育部关于统计督察“回头看”整改工作

中“加强教育统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抓手。试点

单位按照“夯实基础、强化应用、创新服务”三个

阶段进行总体谋划,分步实施,为全国教育统计改

革提供经验,其它单位也可参照开展教育统计现代

化改革。

夯实基础阶段聚焦数据采准采实,推动以台账

为基础的行政记录与统计数据的衔接,提高数据采

集效率,减负提质增效。强化应用阶段聚焦基础服

务能力提升,充分应用如“教育事业发展概况”“办

学条件监测”等试点成果服务区域教育管理,提升

管理水平。创新服务阶段聚焦试点对区域难点、痛

点问题开展分析和时政研究,创建可监测、可评价、

可决策的数字化应用场景。 █

扫描二维码报名参加

中心动态

第18页

14

2024 年高校基建培训班(第二期)在中国海洋大学举行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进高校校园高水平高标准

建设,多渠道补齐高校学生宿舍短板,优化高校学生宿舍功能设置,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为建设教育强国、

人才强国提供有力支撑,由中心主办的 2024 年高校基建培训班(第二期)于 7 月 17 日在中国海洋大学顺利

开班。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田福元,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田辉出席开班式,会议由中心

副主任邬国强主持。近 120 所高校基本建设、发展规划相关部门的 300 余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

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田辉致欢迎辞并简要

介绍了中国海洋大学基本情况。他对培训班的举

办表示热烈祝贺,对教育部及基本建设领域专家、

兄弟高校同仁对学校建设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

谢。他表示,此次培训班对于加强高校基建管理,

提升高校基建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将做好服

务保障工作,与参会高校同仁共同深入学习、加

强交流,进一步提升学校基建水平,加快世界一

流大学建设,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

贡献。

中心动态

第19页

15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田福元在

讲话中对做好高校基本建设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

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新时代做好高校基建工作的

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科学性

和实效性,以高质量基建供给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是聚焦形势任务,准确把握做好高校基建工作的逻

辑规律,把握好发展和安全、当前和长远、守正和创

新的关系,推动基建工作提优赋能、行稳致远。三是

拓宽发展视野,切实推动高校基建工作提质增效,努

力做好提升基建项目质量安全水平、助推高等教育资

源扩容提质、推进基建管理数智赋能等方面的工作。

他强调,高校基建战线作为支持和服务教育事业发展

大局的重要力量,应当携手并进,共同推动校园基本

建设高质量发展和高等教育提质升级,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中心副主任邬国强主持并介绍了高校校园规划

的重要性和相关高校规划建设技术导则的编制情况。

他指出,教育发展、规划先行,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

创新发展的今天,在“双一流”建设的主题背景下,

学科专业为基础,交叉融合求创新,空间为载体,校

园规划在高校战略规划中发挥着重要的载体和支撑作

用。本次培训积极落实部领导指示,完成好发展规划

司交办的任务,充分发挥中心高端智库的作用,组织

强化相关培训,将规划建设切实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

力。此次培训聚焦推进高校校园高水平规划、高质量

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为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

国提供强有力的办学条件支撑。

此次培训围绕高校宿舍建设、实验室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校园规划的关键版块,结合国内外大学经典案

例开展全方位系统培训。

7 月 19 日上午,全体学员赴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进行现场教学活动。培训学员一致认为本次培训

理论体系搭建完善,同时又与实际有机结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对下一步开展校园基本建设管理工作有很

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

中心动态

第20页

16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成功召开

7 月 23 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湖南文理学院召开。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

心副主任陈建荣,湖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周芳友以及 9 所文理学院类高校领导等出席会议。

周芳友简要介绍了湖南省教育事业发展情况。他表示,文理学院类高校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切实深

化交流合作,创新开展联盟工作,推动形成更加开放、协同、高效的生态,以更多的产学研合作机会促进文

理学院类高校高质量发展。

陈建荣表示,中心自 2015 年以来开展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实验基地项目,旨在聚焦深化产教融合转

型发展,深入探索高校发展阶段性需求,服务院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文理学院类高校要充分把握

新机遇,以建强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主题,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主轴,以高水平人才培养为主线,在培育

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找准定位、畅通循环、发挥作用。

主题报告环节,9 所文理学院代表围绕服务地方、校地融合、特色引领、高水平治理等方面分享交流办

学实践经验。

22 日下午召开的“建强应用型本科高校座谈会”围绕强化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定位、加强应用型本科

高校内涵建设、推动建设促进区域新质生产力的新型创新载体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次召开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共谋了文理类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形成了聚焦建强应

用型高校的共识,推动建立了常态化交流机制。 █

中心动态

第21页

17

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方向、重点

问题与关键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

撑。”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

展的重要结合点,高等教育被赋予新的战略定位,

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2023 年,教育部推动实施高

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战略工程,主要目标是通过“创

新”来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创新能力和高等教育科技

创新能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支撑和战略先导力量。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

出“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要求“深化教

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如何通过深化新时代高等

教育综合改革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不

仅是一个重要的学术话题,更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实

践课题。我们应遵循教育规律、坚持问题导向、强

化系统观念,从基本方向、重点问题、关键路径三

个维度,全面回顾、审视和思考深化高等教育综合

改革这一时代命题。

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方向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党和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谋篇布

局的系统工程,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由“以量谋大”

向“以质图强”战略转变的关键实招。随着中国式

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国家发展水

平和发展潜力重要标志的战略作用日益凸显,必然

呼唤更深层次、更为系统、更加综合的改革,以更

好地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

要求。准确把握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方向,需

要抓住其主要目标、任务要求与政策保障。

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主要目标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服务

的,必然是朝着有利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的方向推进。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立

足现阶段高等教育结构规模、发展阶段、使命作用、

战略方位之上综合考量的结果。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

展全局的高度,坚持把高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

略地位,推动高等教育规模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主要体现在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

体系,整体水平进入了世界第一方阵;推动高等教

育发展阶段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体现在我国高等

教育已经迈入普及化阶段;推动高等教育使命作用

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体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走

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推动高等教育战

略方位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体现在党和国家事业

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

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因此,深化高

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创新”来提

高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为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和战略先

导力量。

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任务要求

与以往单项性、局部性的改革相比,“综合”

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最鲜明的特征。进入

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以量谋大”向“以

质图强”战略转变,综合改革所面临的形势和要求

已经大不相同,主要表现在:一是改革方式的综合,

单项改革、单方面突破无法解决质量提升这个系统

问题,需要顶层设计、综合施策。二是改革实施主

体的综合,综合改革涉及多方利益,单靠高校已经

无法完成,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各方共同发力。

三是改革内容的综合,涉及内部治理、外部资源、

体制机制改革等方方面面,每一方面都是复杂而全

面的,需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因此,教育部实

施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战略工程将“两个先行

先试”作为主要任务,将“三个有组织”作为主要

路径和方法,要求坚持深化职普融通、深化产教融合、

强化科教融汇,强调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

果导向。

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政策保障

教育理论

第22页

18

从改革政策和具体实践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和国家积极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我国高等教

育系统也开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2013 年,《中共

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部署,提出“深入推

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

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2014 年,上

海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一市两校”率先启动

教育综合改革,包括完善大学治理结构,推动办学

自主权、人事制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高等教

育综合改革逐步展开。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

意见》,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深化高等教育

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

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破除束缚高等

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向地方和高

校放权,给高校松绑减负、简除烦苛,让学校拥有

更大办学自主权”等一系列具体要求和举措。2023

年,为了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龙

头作用,教育部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战略工

程,并选择在上海市开展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先

试,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再次提上重要日程。至此,

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不仅在政策层面基本成型,

而且在现实维度已经开展了许多改革实践。作为牵

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必须以“一张蓝图绘到底”

的定力和韧性,坚持不懈、一以贯之深化新时代高

等教育综合改革。

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要破解的重点问题

问题是工作的导向,也是改革的突破口。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不少重要

领域和关键环节仍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根源性障

碍,需要深入分析问题,有针对性地着力破解。

高等教育功能发挥有待提升。虽然我国高等教

育事业发展已经取得一系列显著成就,但与党和国

家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与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一方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还不高,人才

培养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落差,与“办好

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

“顶天立地”的科技创新能力有限,突破基础理论

问题和“卡脖子”关键难题的水平有待提高,实现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任重道远。总体而言,可以概

括为高等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价值尚未完全彰显,高等教育服务、支撑乃至引领

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还需进一步提

高。

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纵观

当下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省域层面的发展不平衡问

题较为突出,呈现出东部资源密集、中西部资源稀

缺的“东高西低”格局。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内部而言,高等教育空间布局不平衡问题也同样存

在,主要表现在过于集中在省会城市,而一些人口

众多、经济繁荣、产业兴盛的地级市,缺乏相应规模、

水平的高等教育作支撑,导致这些城市缺乏发展潜

力和后劲。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存在,

不仅影响了高等教育布局的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

制约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分类发展不充分问题亟待解决。《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

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推进高校分

类管理”“构建更加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教育

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双一流”

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强调,要“分类评价,

引导特色发展”“探索建立院校分类评价体系,鼓

励不同类型高校围绕特色提升质量和竞争力,在不

同领域和方向建成一流”。可见,高等教育分类发

展是国家战略意图,是大势所趋。长期以来,高等

教育改革较为注重分层发展,但特色化、多元化、

差异化的分类发展却不够突出。当前,仍有不少高

校定位不够清晰,忽略实际、摒弃特色、盲目攀高,

一味追求大而全或学术型,造成资源浪费和同质化

竞争,既不利于高校自身健康发展,也不利于良好

教育生态的形成。

高校内部治理体系有待优化完善。高校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

改革发展的内在需求。随着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改革重点和难点已经由改善

外部环境向完善内部生态转变。总体而言,当前高

校内部治理体系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高校内部

治理重心依然偏高,治理改革的发起、推动、实践、

检验等环节依然停留在学校层面,这也就意味着现

行的治理体系依然以“大学办学院”的传统模式为

蓝本,治理的主体依然是学校,治理资源依然主要

教育理论

第23页

19

集中在学校层面,内部二级院系的办学主体地位不

高、意识不强、活力不足,习惯于“被动治理”,

以校院两级治理机制为基石的“放管服”改革还有

待深化。

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路径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事关教育强国建设的大课

题,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坚

持问题导向,强化系统观念,立足“两个先行先试”

的主要任务和“三个有组织”的路径与方法,进一

步优化内部治理、聚焦内涵建设、优化空间布局、

推进分类发展、理顺管理关系,积极稳妥推进高等

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

育强国的系统跃升和质变。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优化高校内部治理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根本保障还在于坚持党对

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以现代化治理引领和驱动高

校各项事业整体优化、全面发展。

要切实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

政治责任、办学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坚持

教育优先发展,将高等教育作为重要战略资源纳

入发展规划,坚持和加强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领导、

指导和统筹管理,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

想政治工作。

要进一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牢牢把握社

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

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按照“社会主

义政治家、教育家”的标准选优配强高校领导班子,

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要加快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根据高校办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遵循“结构决

定功能、人事决定动能、制度决定效能”的原则,

在机构、人事、制度等方面纵深推进综合改革,构

建以大学章程为核心、以校院两级治理体制改革为

“四梁八柱”的学校治理体系,进一步强化学院在

大学改革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以现代化治理破解影

响高校改革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和制度

性漏洞,更好地把治理效能转化为改革势能、发展

动能,使高校改革发展真正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

风清气正。

聚焦内涵建设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

在于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强有力的基础支撑和战

略先导力量。因此,必须聚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服务社会等主职主业,面向“两个先行先试”主要

任务,走好用好“三个有组织”的路径和方法,以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组织培养拔尖创新

人才。根据主导产业体系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导向,

引导高校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有针对性地前瞻布局

一批急需、紧缺、空白的学科专业,优先支持重点

学科、新兴学科和基础学科发展,推动学科交叉融

合和跨学科研究,强化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的贯通

教育理论

第24页

20

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着力解决人才供给

侧与产业需求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深化科学研究范式变革,有组织推进科技创新。

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充分发挥新型

举国体制优势,组织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企业

等在基础理论、原始创新研究和“卡脖子”关键难

题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贯通科学研究、试验开发

和推广应用,真正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应用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去。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有组织服务国家

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

域主导先导产业,统筹教育科技人才资源,坚持发

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厚植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

第一动力,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把高校真正打造成为育人主阵地、人才聚集地和创

新策源地,不断增强“高校所能”与“发展所需”

的适配度。

加强资源配置 优化区域空间布局

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关键在于兼顾

效率和公平,在综合考量人口分布、政治经济、科

技文化、区域位置等因素的基础上,科学谋划优质

高等教育的空间布局。

在国家层面,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

领,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西部大开发、

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医疗、

师范、交通、能源、航天航空、人工智能等重要领域、

关键行业和主导先导产业优化高等教育空间布局,

有组织地重点打造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校,发挥

其重要战略支撑作用。

在省级层面,要将高等教育作为战略性资源,

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全局中通盘考虑。根据

省域范围内不同地区的经济、产业、人口等情况进

行统筹谋划、科学布局,有组织地重点打造一批高

水平的地方高校,同时统筹建设好应用型本科院校

和高职院校,发挥其服务、支撑和引领区域发展的

作用。

明确办学定位 实现分类特色发展

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不充分问题,一方面要依靠

各高校内涵发展、提高质量,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

的漫长积累过程,需要久久为功;另一方面,要依靠

分类评价、分类管理,引导各高校找准定位、特色发展,

这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突破口。

高校分类不同,决定着人才培养路径不同、管

理模式重心不同、专业设置口径不同、科学研究方

向不同、服务社会抓手不同。此前,全国各地已有

不少高校分类管理的改革探索,例如《浙江省普通

本科高校分类评价管理改革办法(试行)》按照二

维结构,将全省本科高校根据人才培养、学科建设、

师资队伍等要素分为“研究为主型、教学研究型、

教学为主型”,根据学科门类、专业数量等要素分

为“综合性、多科性”。此外,欧洲大学地图(U-Map)、

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法等多元高校分类体

系也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分类管理的前提是分类评价。《深化新时代教

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要“推进分类评价,

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

因此,新时代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一步,

就是要加快形成分类评价的体系标准,通过分类评

估、绩效拨款、资源配置等具体举措发挥教育评价

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各高校树立“有所为、有

所不为”的办学理念,在分类发展的大趋势中精准

定位,在不同赛道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在各自

领域中追求卓越、争创一流。

理顺管理机制 落实办学主体责任

在国家层面,要进一步优化共建机制。一方面,

纵深推进部部共建、部省合建等创新举措,强化政

策供给,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共建机制的独特

优势;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合理布局,

将共建机制运用到一些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上。

在地方层面,要汇集省级政府、地市政府合力,

重点强化对地方高校的统筹管理能力,严格按照

“保证国家举办的高等教育的经费逐步增长”的

要求,加强对高校的资源要素保障,确保高校可

持续发展。要进一步理顺和优化管理关系,探索

形成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省市共建两级管理的

地方高校管理机制。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作者:谢树华,系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

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温州市决策咨询委员

会副主任,温州大学原党委书记;本文为 2020 年度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地方高校治理现代化实践

维度与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BIA200189)的

研究成果 █

教育理论

第25页

21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审议通过了《中共中

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

化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历史上又一重要纲领性文献。

《决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出部署,要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

效能”,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这与党的二十大精神一脉相承,又结合新阶段新形势

进行了创新发展,成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决定》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重要论断,是党的二十届

三中全会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教育、科技、人

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重要表述的深化发展,深刻揭示了深入实施科教

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要作用,对于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对教育、科技、人才问题的认识,始终处于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中。在党的十九大和更早的

党代会报告中,教育、科技、人才都是放在不同部分论述的。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

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且单独列章阐述,具有深远影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

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进一步凸显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目标,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

提升有目共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教

育强国”,“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

标推进变得愈发重要,教育的发展思路也变得愈发清晰。

值得注意的是,《决定》将“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放在“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之后进行阐述,在内容安排上置于突出位置,也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部分置于“加快构

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章节之后的一个延续,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

科技、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

《决定》强调:“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

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

革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高质量发展不仅体现在量的合理增长上,更强调经济增长的质量、效

率和可持续性,由此更加依赖创新驱动,更加需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决定》对统

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战略部署,体现了党中央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

机制的系统思考和前瞻布局。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决定》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

机制一体改革”与“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联系在一起进行部署,这是别有深意的。

教育理论

第26页

22

新中国成立 75 年来,举国体制是党领导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我国的制度优势所在。

举国体制在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国防安全、竞技体育等领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经历了由传统举国体制

到新型举国体制的变迁。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围绕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推进高水

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进一步明确,健全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

协同攻关。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

生态。《决定》指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

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与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

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直接联系起来,体现出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方面,党中央的推

进思路和路径有了进一步深化。

新型举国体制是一种集中全国各方面人力、物力、财力,以国家发展和国家利益为根本旨归,以攻克某

项重大项目或完成某项重要任务为主要目标,以实现突破性发展和跨越式进步为外在表现的独特体制。它在

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同时,聚焦国家需求建立战略性任务决策机制,最大限度整合社会资源,集

中力量办大事。“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中的“国家创新体系”内涵丰富,主要包括技术创新体系、

知识创新体系、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和治理创新体系等。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必

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如何实施?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注重遵循客观规律,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新时代中国统筹国

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得益于对客观规律

的尊崇和对科学精神的弘扬。同样道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科学精神,尊重并遵循客观规律。否则,

就会导致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出现失误和挫折。只有尊重客观规律、弘扬科学精神,用实事求是

的态度、正确的方法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深入实施,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才会成功,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才会得到体现,国家创新体系的整

体效能才会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

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需要在方法论上

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和全局思维,充分认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是客观联系的,不能

刻板地将三个领域分开进行、分头改革。具体到落实层面,需要相关部门协同开展,在顶层设计和各种政策

制度的构建维度上,统筹推进、一体布局和协同并进。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教育是根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

育体系,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 60%,进入世界公认

的普及化阶段。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 14 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 2.5 亿,我国研发人员总

量居世界首位。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居世界第二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

教育理论

第27页

23

突破,创新主体和人才的活力进一步释放,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是对照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

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

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指明了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三个重要方面。

它们相辅相成,但各自的目标定位又有所侧重,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改革目标定位的总体思路。

教育改革部分虽然没有直接提及“体制机制”改革,但《决定》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章节的开

头段落就明确强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意味着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是其中的重要改

革任务,是包含在教育综合改革之中的。

《决定》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了详细部署。

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方面

《决定》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紧

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健全德智

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着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

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强教必先强师,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值得注意的是,《决定》提出“探索逐步扩

大免费教育范围”,反映出近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对扩大免费教育范围的期盼,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人民群众

日常关切的重视。

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方面

《决定》强调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着眼于科技创新和

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改革,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面

《决定》强调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

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

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建立以创

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总之,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形成多项改革综合集成、推

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周洪宇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

教育理论

第28页

24

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路径如何优化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业

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还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和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在政策

引领下,我国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全面推进

创新创业教育,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

才。当前,高校需要深入探讨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教性、

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而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

在于课程建设。因此,为了做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

人才保障工作,高校应正视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现

状,深入分析当前课程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探索

优化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

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经历了从无到

有、从零散走向系统化的过程,目前已进入新发展

阶段。然而,创新创业教育在支撑国家创业型人才

培养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这主要体现在以下

四个方面:

首先,创新创业课程具有高阶性,使得师资团

队对创新创业的“可教性”产生了怀疑。在素养时

代,课程要求教师将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提升有机

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

维。而创新创业类课程则更进一步,要求学生拥有

创生知识的能力,还鼓励他们创设项目或创办企业。

显然,创新创业课程具有更高的挑战性。尽管高校

课程师资团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高度认同,但

面对其高阶性的要求,他们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进

而开始质疑创新创业的“可教性”。

其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但部

分高校的课程教学缺乏丰富多样的教学场域。创新

创业教育的实践性要求高校将课程教学内容融入现

实或虚拟的场域。将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嵌入社会关

系网络中,更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和积

累社会资本,进而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和行动产

生积极影响。然而,目前部分高校在创新创业类课

程的数字化改造升级方面相对滞后,创业产品(服

务)设计、创新思维类课程的质量有待提高,学生

的学习体验也有待改善。这些问题都与教学场域的

不丰富密切相关。

再次,创新创业活动具有社会性,要求课程拓

展并耦合社会资源,但师生的社会资本意识薄弱。

社会资本包括信任、网络、规范等要素,在创新创

业活动中尤为重要,能够帮助创业者获取关键信息、

建立合作关系并获得资金支持。创新创业活动的社

会性意味着课程建设不仅需要关注课堂内的知识传

授,还需要融入社会资源、实践经验以及社会关系

网络等元素。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我们往往注重

知识传授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师缺乏对

社会资本的重视。同时,课程建设缺乏有效的社会

资源引入机制,高校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资源也

未能充分融入课程,从而难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资本

意识。

最后,创新创业课程评价具有模糊性,课程内

容过于侧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评价体系缺

乏科学性。这种倾向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也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单纯的知识传

授无法培养出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学

生。学习力、创造力、领导力和实践力是学生应对

复杂多变现实世界的关键能力,也是他们未来职业

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除此之外,课程评价

的模糊性还导致缺乏有效的改进机制,这不仅影响

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制约了课程质量的提升。

针对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深入

优化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路径:

一是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实现创新创

业“可教”的多元认同。

国内外多项实证研究证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

力是可教的。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必须变革理念,

让师生广泛认同和接受创新创业能力可教的观念,

为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效能增值提供内生

动力支撑,由政策主导向师生主导转变。高校要深

刻把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本质内涵,增强教师的

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便更好地传授创新创业知

识并指导学生实践,从而消除教师的本领恐慌。

二是加大创新创业实践场域建设,满足创新创

业课程的教学需求。

教育理论

第29页

25

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学生在“创中学”

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创新创业的精髓。高校要加大

投入,构建集创新实验室、创业孵化和项目实践于

一体的多功能实践平台。教师要设计系统的实践教

学体系,包括实验课程、项目实践、社会实践等多

个环节,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确保学生能够逐步

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教师还要充分挖掘利用学校、

社区、企业等现有资源,建立多元化的教学场域,

全面解决教育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三是耦合创新创业课程关系网络,积累创新创

业课程的社会资本。

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将校企合作等社会关系

网络、社会资源下沉到创新创业课程,建立校企共

同开发课程的机制。教师应主动与课程建设利益相

关者合作,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扩大学生社交圈子,

并在课程和教学目标中融入增强社会资本的意识。

高校要将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创新创业课程中,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创新创业教

育课程建设理念和实践经验,推动我国创新创业教

育课程建设持续发展。

四是明晰创新创业课程评价内容,确立培养实

践能力的价值导向。

高校通过制定清晰、具体、可衡量的评价标

准,使教师和学生都能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与方向。

创新创业课程的评价标准应兼顾知识掌握与能力培

养,如学习力、创造力、领导力和实践力的培育;

要注重结果评价,更要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学

习过程的表现和努力程度,发现学生的潜力和特长;

要建立反馈机制,通过学生调查、教师交流、专家

评审等方式收集反馈意见,了解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和不足,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袁红富系温州

商学院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 2021 级教育博士研

究生;本文系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十四五”教学

改革项目[编号 jg20220667]、浙江省 2022 年社

会实践一流课程“创意营销大赛实践”的成果 █

教育理论

第30页

26

紧扣“四个面向”加快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

2020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四个面向”要求,并将布局建设前沿科学中心、

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作为加强高校基础研究、培养创新人才、加快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关键问题的重要举

措。2024 年 6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将坚

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上升为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实践的一条重要经验,并明确提出坚持以科技创新需

求为牵引,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这一系列论述

对紧扣“四个面向”要求加快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型研究型大学作为“四个面向”统领下提出的时代概念,其内涵特征一是体现在“新型”,即创新大

学的组织形态、体制机制、治理体系,使其更加扁平化、更加高效,指向更加明确;二是体现在“研究型”,

即要鲜明突出大学的科学研究职能,使其能够引领和支撑“四个面向”。两者之中,“新型”的目的和目标

应服从于“研究型”,是明确指向“研究型”的“新型”大学。遵循这一逻辑,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应紧扣“四

个面向”内涵要求,不断丰富和拓展内涵,开展不同形式、模式、类型的实践探索,有力引领和支撑高等教

育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与国家创新体系的提升。

时代使命——把握创生逻辑、适应社会变革、紧贴战略需求、服务强国建设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高等教育承载着前所未有的重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

强化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推进的战略布局。

“四个面向”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强国建设重要战略支点的考量,而科技创新依靠

人才,人才则源自教育。高等学校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推进的重要结合点,是推动科技创新的主力

军。这一逻辑彰显了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目的在于以组织形态创新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进而更好地服务强国建设。

世界格局的重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以及现代社会知识生产模式、科技革命和产业的剧烈

变革,高度统一了“四个面向”内涵要求与新型研究型大学内涵特征的一致性,催生着新型研究型大学的产

生,也赋予其适应社会发展变革、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历史使命。

办学模式——牢记时代使命、扛稳历史责任、扎根中国大地、推动分类探索

新型研究型大学是高等教育在传统研究型大学基础上的高阶演进,具有高起点办学定位、扁平化组织体

系、学科交叉融合、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等特点,其核心特征是高质量服务国家

重大战略。

作为系统性、逻辑性极强的创新理论,“四个面向”是一个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既有面向

世界科技前沿的基础研究,又有决战经济主战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产业化、规模化

应用研究;既有放眼未来,抢占科技制高点的要求,又有紧抓应用场景,推动成果转化的需求,这是坚定不

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使命必然、责任必然,也是以此为牵引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的逻辑。

对应于“四个面向”有机整体的特征,新型研究型大学也应有不同的模式类型,既要有面向世界科技前

沿的“小而精”办学模式,也要有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问题、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确保人民生命健康

等不同需求的“专而优”“大而强”“交叉融合”等办学模式。比如,面向粮食安全、乡村振兴、中部地区

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中部地区建设农业类新型研究型大学,既是前瞻未来农业对科技创新的强烈需

教育理论

第31页

27

求之必然,也是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推动教育公平、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应然之举。这一类型的新

型研究型大学既肩负着引领世界前沿研究的重任,还肩负着技术推广、产业服务的责任,要有规模效益的强

力支撑,不能完全以“小而精”框定其发展范式。

随着一批新型研究型大学成长成熟和更多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出现,其办学模式进入了创新发展、多路探

索的崭新阶段。锚定时代使命,聚焦高质量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核心特征,分类探索新型研究型大学办学模式

成为广泛共识。

建设路径——机制创新为基、人才培养为先、场景应用为重、成果产出为要

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理念的源头地,“四个面向”中的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彰显了前进方向,面向经济主

战场标示着根本任务,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揭示出作用价值,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体现了宗旨追求,启示着新型

研究型大学建设路径的选择。

以机制创新为基,把准前进方向。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提出旨在以组织形态、体制机制、治理体系创新,

打破传统学科组织界限、科研组织壁垒,形成高效的扁平化结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四

个面向”内涵要求。当前公认的国内外新型研究型大学,均将组织形态、体制机制、治理模式创新摆在重要

位置,通过构建权责清晰的治理体系、富有活力的体制机制、交叉融合的学科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例如,在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方面,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实行政府所有、委托经营(GOCO)

管理模式,有效促进了科教融汇,使其成为美国最杰出的国家实验室之一。美国斯坦福大学聚焦硅谷这一重

要应用场景,与其互相融合打造共生互动命运共同体,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鲜明特色。荷兰瓦

格宁根大学则突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由高等院校和农业研究机构组合而成,推动其迅速成为世界著名研

究型大学。

在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组织模式创新方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参照企业管理模式,建立董事会领导下的

校长负责制。香港科技大学建立校董会、顾问委员会和教务委员会等核心管理机构。南方科技大学实施“预聘—

长聘”教师聘任制、课题负责人(PI)制。上海科技大学实行行政领导在内全员不设行政级别制度,国际同

行评议、“非升即走”和常任教授制度。

在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方面,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将“纳米—生物—信息—认知”作为学科。美国

欧林工程学院不设院系,将工程、创业、艺术与人文三者结合起来,形成“欧林三角”。深圳理工大学以 25

位教师为一个单元,推动不同学院(系)间自由组合,从物理空间上为学科高度交叉融合创造条件。

以人才培养为先,落实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是高校第一职能。通过为国家培养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进

而以人才支撑科技创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是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特征之一。要通过汇聚资源打造全过程

参与的学术训练体系、学科交叉融合的跨领域学习形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科研实践场景,培养学生发现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方位培养符合科技自立自强要求的拔尖创新人才。比如,不少高校实

施特殊人才培养专项,为拔尖创新人才打通了成长通道。

以场景应用为重,凸显作用价值。“四个面向”的内在要求是新型研究型大学将自身建设融入应用场景

的重要考量。坚持以场景应用为重点就是要统筹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推广应用各环节,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重大战略、人民生命健康等,开展有组织科研,将新型研究型大学

建设有机融入区域发展、产业发展之中,发挥其引领、示范、推动、支撑作用。

以成果产出为要,彰显宗旨追求。新型研究型大学有别于传统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即其快速形

成的科研成果产出、人才培养成果产出,这也是落实“四个面向”要求、回答高等教育何为的应有之义,充

分彰显了响应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战略布局的宗旨追求。以成果产出为要并非一味追求项目、论文发表等显

性指标的快速提升,而是要专注于内涵建设,在解决原创性科学问题、“卡脖子”问题、推动从“0 到 1”

的原始创新,以及围绕生产一线、产业发展、区域创新中的关键问题开展攻关等方面积极担当作为。比如,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的很多种子大量依赖国外、农产品种植和加工技术相对落后、一些

教育理论

第32页

28

地区农业面源污染和耕地重金属污染严重等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河南农业大学等开展联合攻关,取得多

项关键突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践行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宗旨追求。

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创生与崛起是与国家同频、与社会同频、与人民同频的结果,是高等教育应时而生的

高阶演进。当前,新型研究型大学还存在“新工科”“新医科”类型多,“新农科”等类型缺失;政策依赖性强、

内涵特征与建设路径不够明晰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认识,加强创新探索,积累经验,不断提

升新型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李成伟系河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

教育理论

第33页

29

产教融合如何真正发生“化学反应”

在首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国家轨道交

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诞生将满一年之际,又

一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国家有色金属行业

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成立。共同体由中铝集团和中

南大学、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共同牵头组建,

共有 157 家成员单位,包括产业上下游重点企业、

普通高校、职业学校、科研院所和行业组织。

在不久前于重庆召开的共同体成立大会上,教

育部副部长吴岩表示,组建国家有色金属行业产教

融合共同体,聚焦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关键核心技术

攻关,是推动教育全面服务和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的现实需要。他希望各建设主体通力合作,凝心聚力,

“让产教融合真正发生化学反应”。

以共同体建设打通“四链”推进“三融”

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改革的意见》中明确了职业教育“一体两翼”的重

大部署,把打造区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

同体作为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推动产教深

度融合的重要抓手,以此破解职业教育发展与区域

发展不紧密、与产业发展不适配等难题。

教育部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十分重视,

这是因为通过共同体建设,不仅能打通教育链、产

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四链”,还可以统筹推动

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首先是教育链,

此次成立的国家有色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员

单位中,有 19 所普通高校、33 所职业学校,实现

了共同体内的职普融通。其次是产业链,以中铝集

团为牵引,集合了 88 家上下游企业。再其次是人才

链,共同体内既有普通高校培养的高技术人才,也

有职业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最后是创新链,共

同体内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将“0 到 1”的原始创新和

“1 到 10”的应用创新串成创新链条。

中办、国办《意见》中强调,优先在新一代信

息技术、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材料等重点行业和

重点领域,打造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而有

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的

重要基础材料和战略物资,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

重要基础产业。正因为如此,国家有色金属行业产

教融合共同体成为教育部支持建设的第二个国家级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在共同体建设新赛道发挥央企支撑带动作用

“建设国家有色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

中铝集团党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

服务国家战略的实际行动,也是提高核心竞争力、

增强核心功能的务实之举。”中铝集团党组副书记、

总经理王石磊说。

据了解,中铝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企业,

产业链涉及 20 余种有色金属元素,氧化铝、电解铝

等的供应量全球第一,业务遍布全球 20 多个国家和

地区,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大量关键

材料。

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副总经理宋凯告诉记

者,中铝集团一贯重视人才培养,集团履行央企办

职业教育的主体责任,建有 6 所职业院校,为企业

源源不断输送适用的技能人才。仅依托山东铝业职

业学院开展的“中铝校企直通车”订单培养,近几

年就为集团输送技能人才 1500 余人。此外,针对“卡

脖子”技术,集团还与高校、专业科研院所联合科

技攻关,产出具有行业重大影响力的科技成果。

“中铝集团将在新开辟的共同体建设赛道上,

充分发挥央企的支撑带动作用。”王石磊表示,共

同体将打造“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开发实

现员工素质提高、企业支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

展双赢、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发展标准制定、企

业出题高校作答的科研体制”4 个示范样板,营造

高效协同、深度融入、包容开放的产教融合新生态。

锚定重点任务推动共同体建设行稳致远

从共同体实施方案等文件中,记者了解到共同

体建设的一些重点任务。

教育理论

第34页

30

共同体将针对产业链的技术研发、产品研制、

工艺改进、质量提升,以及教育链的职业教育、高

等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制定技术需求和供给清单,

并针对“卡脖子”技术建立联合攻关机制。同时,

校企依托战略领域核心产品标准、关键领域新技术

标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打造职业教育“金专、

金教材、金课、金师、金基地”,推进产教标准有

效衔接,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

在共同体成立大会上,中铝集团、兰州资源

环境职业技术大学、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共同签

署了《“中铝校企直通车”项目共建框架协议》。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郑绍忠告诉记

者,“中铝校企直通车”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将在共

同体成员单位中推广,让更多学生毕业即按两年以

上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定岗、定级、定薪,培养更

多符合企业需要的适用型高技能人才。同时,推进

共同体成员单位之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互认,

使有色金属行业技能人才梯队与高质量发展需求精

准匹配。

会上,中铝股份、山东省教育厅、有色金属工

业人才中心还共同签署了《共建“中国—几内亚工

程技术大学”备忘录》,教随产出,共同筹建中国—

几内亚应用技术大学,面向企业几籍员工开展技术

技能培训,开展“中文 + 职业技能”海外人才培养,

培养“懂汉语、通文化、精技能”高水平本土人才,

支撑企业在海外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几两国人文合

作,服务中非战略合作。

作者:翟 帆;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理论

第35页

3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教育改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2018 年,全

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体现

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经验,更是执政为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政理念和方略在教育领域

的具体体现与生动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的十八大以来,

人民有所呼,教育有所应。在波澜壮阔的教育改革中,

“人民”二字贯穿始终、熠熠生辉。

一项项举措,托起教育公平的底线

“送娃去读书吧!”

“娃娃上学了,谁来干农活、挖虫草?”

改变,因教育改革而起。

从 2015 年开始,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全面实施

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的十五年免费教育;2018 年,

甘孜州在控辍保学工作基础上开展专项行动,全面

劝返 6—16 岁适龄青少年。一个又一个藏族娃娃靠

着读书走出大山。如今,当地百姓会告诉你:“最

好的虫草在学校,最好的出路在课堂。”

教育公平,事关老百姓最切身的利益。习近平

总书记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

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一系列改革举措,不断拓宽着老百姓的有学上、

上好学之路。

“偏僻的乡村有了幼儿园,我的心情实在是太

好了!”贵州一位村民激动地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前教育改革走出了一条普

及普惠的发展之路:连续实施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

划,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

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学前教育资源结构发生格局

性变化……幼有所育的理想逐步实现。

“学校是当地最美的建筑。”重庆石柱土家族

自治县中益乡的乡亲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改薄”持续改善义务

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国家建立城乡统一、重在

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控辍保学

工作机制,20 万名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

长期存在的辍学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义务教育

“一个都不能少”成为现实。

“在国家资助政策的帮助下,我顺利完成了学

业。如今学成归来,建设家乡,我责无旁贷。”北

京理工大学硕士毕业生陆薇回到家乡,成为广西壮

族自治区的一名定向选调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生资助体系在改革中日益

完善。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

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覆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

全学段的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截至 2021 年底,

全国学生资助金额累计超过 2 万亿元,年资助金额

从 2012 年的 1322 亿元,增加到 2021 年的 2668 亿元,

翻了一番……“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

学”的承诺落到了实处,温暖人心。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答卷上不断刷

新着数字。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

生产总值比例连续保持在 4% 以上。2023 年,九年

义务教育巩固率 95.7%,比 2012 年提高 3.9 个百分

点,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91.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60.2%,均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如今,我

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

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新增劳动力

平均受教育年限达 14 年。一连串数字背后,是亿万

人的成长和蜕变——我国教育普及水平实现了历史

性跨越。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

当公平的阳光穿越重峦叠嶂,教育的希望之光

映照着老百姓最朴素的期待。改革推动下,一个服

务 14 亿多人口,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

放灵活的教育体系日渐完善。

一个个实招,回应百姓“上好学”的期待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

标。”习近平总书记的郑重宣示,体现了党的使命

担当。

教育改革创新

第36页

32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上好学”有了更多

期待。

改革,锚定了新目标。

“原本两所学校教育水平有差距,大家都想上

好学校,现在进行一体化师资配置和教学管理,人

人都能享受优质资源了。”得知家门口的两所小学

合并重组,实行集团化办学,辽宁省鞍山市的蔡先

生很高兴。

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画卷中,推动均衡发

展不断掀起高潮:2012 年,教育部建立县域义务教

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制度,历时 9 年奋力

拼搏,全国所有县区均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的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

育质量的意见》等文件陆续出台,修订义务教育课

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为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提供

遵循;两批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相继设

立,瞄准提质难题攻坚克难;2023 年,中共中央办

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

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随后,新时代基础

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实施……

如今,基础教育跨过“基本均衡”的门槛,向“扩

优提质”迈进。

“孩子校外培训班少了,作业负担轻了,睡眠、

运动、实践的时间增多了”“学校课堂教学更高效,

作业设计更科学,课后服务水平质量更高”……学

生和家长感受最深。

上好学,在教育各领域各环节的改革中都能找

到具体注脚。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前教育坚持普及普惠发展;

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不断增强,终身学习体系

和学习型社会加速构建;高等教育破“五唯”深入

推进,两轮“双一流”建设计划接续进行;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全面构建;教师队伍规模

进一步扩大,“强师计划”“国优计划”“双名工程”

等一系列举措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

“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

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

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当一大批基层改革创新的经验做法不断涌现,

长期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得到破解,

质量的杠杆撬动国民素质实现整体跃升,为民族复

兴注入磅礴动力。

一件件“小事”,提升群众教育幸福感

什么是“人民至上”?

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在《心

无百姓莫为“官”》一文中写道:“对老百姓来说,

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

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

老百姓的幸福账,是一件件小事的累加。党的

十八大以来,教育系统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

实的“关键小事”进行改革,把惠民生、暖民心、

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幸福,在改革中具象化。

“使用招生入学智慧平台,足不出户就能一次

性完成孩子的入学报名,非常便捷、高效。”江西

省上饶市庆丰小学学生家长徐莉为上饶市义务教育

招生实行“一网通办”点赞。

一道入学关,不仅是教育公平的起点,更传递

着教育政策的温度。

2014 年,全国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正式启动,

就近入学、公民同招、“十项严禁”等一系列“阳

光招生”政策照进现实,极大解决了“择校热”、

抢生源等顽疾。2024 年,教育部部署开展义务教育

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剑指“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

出问题”,还将“一网通办”等数字化应用明确纳

入招生入学工作。

每天早上一到校,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学生们

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操场,进行自己喜欢的

运动。如今,全校学生体质监测优秀率大幅提升,

新发近视控制方面也效果显著。

一堂体育健康课,关乎青少年身心健康,牵动

万千家庭的心。

2019 年,学生健康纳入国家教育现代化进程;

2020 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

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力促体

教融合改革;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

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

为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依据;教育部推动各地聚焦“教

会、勤练、常赛”目标,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

校体育工作;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总体实现国家防

控目标;教育部等 17 部门携手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改革创新

第37页

33

“老师教我修改简历,还为我推荐了多个工作

岗位,在面试前多次给予指导。”今年,哈尔滨工

业大学电气学院本科毕业生朴林梅如愿找到心仪的

工作。

一份录用通知书,事关高校毕业生人生发展,

关系民生之本。

面对屡创新高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党和国家“千

方百计”“更大力度”“全力以赴”为高校毕业生

高质量就业保驾护航,教育部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

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相关部门打出“高校毕业生

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组合拳,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

高质量充分就业。

初心,在久久为功的改革中升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变为

教育改革的问题清单:书香校园浸润新一代少年儿

童、科学教育点燃好奇的心灵、明厨亮灶做出丰盛

的营养餐、校家社凝聚前所未有的合力护航学生成

长……没有什么比这些更能诠释“办好人民满意的

教育”的含义。

天下为公,民为邦本。

“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在建设教

育强国的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方向。

以人民为中心是教育改革不变的指南针,指向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道路,更开拓着强国建设、民

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作者:林焕新;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改革创新

第38页

34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保证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2018年 9月 10日,在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这一高瞻远瞩的论断,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牢

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教育系统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

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

面,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一系列改革举措向纵深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发生格局性变化。

培根铸魂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特优势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加强党对教

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

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聚焦铸魂育人,一项项教育改革举措应运而生。

紧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

魂育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会同中央宣传部及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

课堂、进头脑,确保思政课建设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

进教材,学有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编写发行,培根铸魂的教材体系更加完善。

进课堂,学有阵地。2022 年,高校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北京航

空航天大学的课程教学团队为了让这门思政必修课更加“解渴”,新增“科技创新与强国使命”专题,先后

邀请行业先锋讲授,把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课堂上的生动案例。

进头脑,学而生根。广大师生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回信精神,以网上知识竞答等方式开

展活动,自觉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师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性、

坚定性不断增强。

聚焦思政课这一关键课程铸魂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高度重视、高位谋划,一系列重要论述,擘画出思政课改革发展的战略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可不是一个象牙之塔,也不是一个桃花源”;

他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

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他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

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

红色基因点亮信仰之灯,思政课程引领青春航向。

湖南“我的韶山行”、宁夏固原“百里祭英烈”等“行走的思政课”为学生拨开真理的“薄雾”,274

万个大学生创新实践团队、1233 万人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探索以“大

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

教育改革创新

第39页

35

与此同时,思政课教师乐教善教、潜心育人的信心底气更足。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关

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印发,思政课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结构不断

优化。

思政课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课程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格局逐

步形成,真理之甜浸润着学生们的心田。

高举旗帜 把党的领导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

山雄有脊,房固因梁。

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宝贵

经验,是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关键所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改

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2018 年 2 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

革的决定》中,教育被列为 16 个“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工作”之一。随后,从中央到地方相继成

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健全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

同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九个坚持”重要论述,其中,“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

全面领导”排在首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系统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推进党组织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

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职责,把党的领导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教书育人、

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第一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

组织工作条例》《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等文件印发,夯基垒台、立

柱架梁。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强化中小学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完善议事决策制度,在学校发展的关键节点,党旗

飘扬、组织有力;吉林省全面推进党建与业务“双促进”,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德育和思政工作深度

融合,持续提升具有吉林特色的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水平……

聚焦政治能力和素质提升,高校教师党建和思政工作质量不断提升。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行动方案》《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标准(试行)》等系列文件先后印发,压紧压实高

校各级党组织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主体责任,形成党建引领“大先生”涵育的良好生态,为高校思政工

作队伍建设提供坚实政策支撑。

基层党组织作用显著强化,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的项目大多在人迹罕至的高原、戈壁,自然环境恶劣、吃住条件简陋。

党建成为他们凝心聚力、树立工程报国信念的“金钥匙”,课题组、项目组进驻到哪里,临时党支部就建在

哪里。2018 年,岩土中心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不断激发师生党员矢志工程报国的内生动力。

如今,全国高校实施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推动各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教育战线凝

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汇聚成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磅礴力量。

厚植沃土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

的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一重要论断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教育改革创新

第40页

36

殷殷嘱托,声声入耳。

“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

“要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

者和接班人的能力”;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

针,真正实现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对中国一流大学的必然要求”;

……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扎根中国大地。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要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方向明晰,方能在教育改革发展之路上蹄疾

步稳。

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

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促进教育公平融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迈上新台阶。“国

聘行动”“访企拓岗”等,打出就业帮扶组合拳。一个服务 14 亿多人口、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

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日渐完善,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

坚持教育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言犹在耳,实践不辍。

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在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过程中,坚持做到引导学生

联系实际,知行合一。清华大学鼓励支持学生“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到党和人民需要

的地方发光发热……

坚持教育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

扎根理论阵地,提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真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始终坚守理论阵地,坚持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培

养了大批人才。“我将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交出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好答案’。”中

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赵峰说。

坚持教育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系列改革举措出台,奔赴强国建设的“未来之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基计划”人才培养路径不断创新,卓越工程师培养大力推进,基础学科系列“101”

计划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筑基,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水平全面提升;更多高校抢占制高点,挺进“无人区”,

聚焦关键技术,立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踔厉奋发,全力投身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科教融汇、产教融合,

助力教育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与价值链有机衔接,教育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持续提升……

扬帆起航,乘势而上。

展望未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

持立德树人,教育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支撑。

作者:郑翅;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改革创新

第41页

37

从“重专业”到“重课程”,高教改革走向纵深

日前,一些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在招生

时又有“大动作”——降低转专业门槛,实施多个

“不限制”:不限制学积分排名、不限制挂科门数、

不限制学院转出名额,等等。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

的要求,更是大学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表现,

意味着教育改革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人兴趣与个体

需求。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施专业教育,即在人

才培养目标上对应岗位需求,强调培养“工业建设

人才和师资”,突出专业化、专门化人才培养;在

人才培养组织上,以专业为单位制定教学计划、教

学大纲,并以教研室为基本单位实施课程教学。在

宏观管理上,将专业招生就业纳入计划管理,并依

据计划对高校进行宏观调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专业教育模式对于培养当时社会急需的专门人才起

到了根本保障作用,对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作出了特

殊贡献。专业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很深

的烙印,至今影响着高校招生就业、学生培养,也

影响着考生填报志愿、用人单位招聘。

自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

改革以及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专业教

育模式的弊端不断显现。特别是随着招生就业体制

改革深化,社会需求多样性、学生学习需求多样性

与专业教育单一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显,使得转

专业制度被引入高校教学改革领域,并与当时倡导

的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改革,以及选课制、学

分制、主辅修制、重修制、弹性学制等改革共同构

成了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制度设计。但实

事求是地讲,受当时的资源条件以及长期形成的管

理思维制约,教育观念相对滞后,“以学生为中心”

的制度设计在我国高教领域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

效果。

高校为何存在“转专业壁垒”

就转专业制度来说,尽管各高校都出台了相关

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并不顺利,究其原因,

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教育公平问题。由于过分

强调专业,而专业冷热差异导致高校在招生时形成

了录取分数的“专业级差”,为了避免考生以低分

进入高分录取专业,高校不得不对转入学生设定分

数限制,一般要求是转入学生的高考分数不低于该

专业在当地的招生录取线。第二,资源供给问题。

受师资、实验设备等条件限制,转入专业无法接纳

全部拟申请转专业学生。第三,资源配置问题。在

我国,专业是大学配置资源的基本依据,教学资源

是根据招生计划分配的,而学生的转入与转出带来

人数增减,也会随之产生一系列资源重组与变化。

第四,学生管理问题。传统专业教育在进行学生管

理、思政教育时基本以班级为单位,大量的转专业

学生易使管理出现脱节。正是基于上述几方面考虑,

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很多学校对待转专业采取了较

为保守的态度:通过转专业考试择优录取,以此将

转专业人数控制在一个较小范围内。

所以,从表面上看,转专业只是造成了不同专

业人数的变化,但从深层而言,实际涉及资源供给、

资源配置以及深层的教育管理制度等方面改革。因

为,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专业思维”已经深入

大学人才培养的“骨髓”,并表现在大学的方方面面:

在大学组织架构中,森严的专业壁垒反映了专业分

工的传统以及资源分配的博弈;在教师职业发展中,

严格的“专业领地思维”为学科交叉融合带来阻碍;

在学生专业选择中,深刻的专业痕迹显示了现实性

的利益考量;在人才招聘任用时,深切的“专业情

结”反映出社会对特定专业的追捧。这些现象说明,

高校转专业改革的重点难点不在于学生人数在专业

间的位移,而在于高校能否改变以往专业教育模式

所形成的以专业为单位的资源配置方式、管理习惯

甚至管理文化。其核心,首先在于是否树立了“以

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专业选择是学生学习自主权的一部分

当前多所高校的转专业新举措要想真正破除门

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至少需要如下三方面

转变:

教育改革创新

第42页

38

第一,从“计划逻辑”转向“市场逻辑”。在

计划思维模式下,专业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按照计

划的岗位对口进行人才培养。但在市场逻辑下,大

学必须及时跟着社会需求优化调整更新专业,从而

降低专业招生录取因“冷热不均”带来的分数级差。

第二,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在

计划思维模式下,大学是供给方,以学科为中心、

以专业为中心,本质是以教师为中心。但在市场需

求逻辑下,大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这就意味着大

学须把专业选择自主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用脚

投票”倒逼大学进行专业升级和改造,主动更新课

程知识体系。

第三,从“重专业建设”转向“重课程建设”。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看,专业教育在社会发展不

同阶段承载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专业教育是工业化

时代的产物,但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知识传播

方式发生改变,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样、

开放,专业教育的“岗位对口”功能日益弱化,专

业只是表征学生学习经历的一种“符号”,而能否

做到名副其实,课程才是关键、是基石。

事实上,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看,专业选

择作为学生学习自主权的一部分,越来越趋向于让

渡给学生。越是一流大学,越是把满足学生学习兴

趣作为吸引生源的重要举措,并不遗余力进行专业

教育改革。当然,大学在放开专业时,也不能“一

刀切”,应当关注以下问题:第一,转专业放开程

度与高校类型相关,不同类型的高校开放性应该有

所区别;第二,放开转专业应对大学生进行更加积

极的引导。“冷”“热”专业的级差问题映射出学

生专业选择的非理性,而学生的非理性选择往往受

到家长的非理性判断、社会的非理性跟风等多方面

影响。大学要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理

性选择专业。第三,除了转专业外,大学还应为学

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形式与机会,如主辅修、微专业

等。第四,加强对基础学科专业的支持保护。尤其

是涉及国家战略、关系国计民生或艰苦行业等专业,

需要进一步加大专业支持和保护力度,引导更多学

生进入这类专业学习。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卢彩晨,系兰州

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

教育改革创新

第43页

39

“头雁”奋飞“雁阵”随——国家级创新团队建

设带动“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提升

“研修活动深化了我们对创新团队建设重要意

义的理解和把握,使我们更加明确了建设方向和重

点任务。”不久前,在第三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

创新团队专题研修班结业典礼上,苏州工业职业技

术学院院长马延文代表小组成员汇报了研修体会。

在一天半的时间里,专家们对创新团队建设相关政

策文件的精彩解读、第一批和第二批创新团队建设

经验的干货分享、小组成员关于建设实践的研讨碰

撞,在 147 个创新团队的研修学员头脑中掀起了一

场场风暴,高起点建设、高标准实施的路径在他们

心中逐渐明晰。

从聚焦教学到全面发展

“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是《国家职

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里的重要一环,是多措并举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关键一招,是推动高素

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和重点项目。”

研修班开班仪式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黄小

华阐释创新团队的建设意义。

据了解,从 2019 年开始,教育部聚焦战略重点

产业领域和民生紧缺领域专业,分年度、分专业建

设国家级创新团队。首批建设的 122 个国家级创新

团队,肩负着引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使命,

开始了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全新探索。

2021 年,第二批 242 个国家级创新团队建设启

动。2.0 版本的创新团队覆盖了全部省份和中职、

高职、职教本科 3 个层次,专业领域也更加丰富。

两批国家级创新团队在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上的

聚焦换来了丰硕成果——不少创新团队成员获得了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和荣誉,一个覆盖骨干专业群、

引领教学模式改革的教师团队网络逐步形成,一批

专业领域协作共同体在互学互助中发展壮大。在国

家级创新团队的示范引领下,省级、校级创新团队

开始了规划和布局,全国有 20 余个省份开展了创新

团队建设工作,省级创新团队数量从 2022 年的 500

余个上升到 2023 年的 2000 余个。

正是看到两批国家级创新团队建设取得的喜人

成效,教育部于 2023 年启动了第三批国家级创新团

队的建设工作。这次共有 147 个团队入选,三批创

新团队实现了 19 个专业大类的全覆盖。

3.0 版本的国家级创新团队在名称中去掉了“教

学”二字,建设内涵进一步拓展。“从重点聚焦模

块化教学改革、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转到关注

教师教研教改、应用研发、社会服务等能力的全面

发展上来。”黄小华说,“这既是适应职教改革的

现实需要,也是提高‘双师型’教师素质和双师素

质团队有效结合、相得益彰的重要举措。”

将模块化教学做实

“模块化”是近年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高频

词。在 2019 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

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中,提升教师的模块化教学

设计实施能力被作为一项重要的建设任务。虽然几

经迭代,3.0 版本的创新团队建设内涵从教学拓展

到科研和社会服务等能力的培养,但构建团队协作

的模块化教学模式仍然是国家级创新团队建设的一

项基本任务。

“在国家级创新团队验收标准 3.0 版中,模块

化教学模式从三级指标跃升为一级指标。”研修班上,

国家级创新团队验收专家组成员、北京电子科技职

业学院副院长辛秀兰向第三批国家级创新团队研修

学员详细解读了创新团队建设对于模块化教学的要

求,“按照验收标准,团队成员要分工协作开展模

块化教学,重构教学流程,兼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有效协同;要探索行动导向教学、项目式教学、

情境式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新教法……”

如何将模块化教学做实?前两批国家级创新团

队对此进行了大量探索,他们走过的路和积累的经

验,给第三批国家级创新团队带来启迪和借鉴。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应

职业教育

第44页

40

用教学团队是首批国家级创新团队。学校副校长曾

文权介绍,为了更好地开展模块化教学,学校在计

算机大类专业原有的 6 个专业教研室基础上,按照

Java、Python、机器学习等技术与岗位,组建了 16

支跨专业的项目教学团队。团队中,拥有博士学位

的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各占 30%,校企混编,共同实

施项目化、模块化、协作式教学。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经验是组建“双元结

构教师小组”。首批国家级创新团队负责人戴琨教

授率领学校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教学团队,通过“通

识 + 专业”“思政 + 专业”“专业 + 专业”等不同

形式的“课程合作”和“集体式授课”,开展协作

式模块化教学。教学团队一体化设计课程,按照教

师的学科背景、技术专长以及能力等级等情况协作

开展项目教学设计,依据项目任务分阶段、分节次

开展教学组织,共同完成项目评价与课程考核。“以

模块为载体,促进了团队成员能力互补、协作共研、

互促共长。”戴琨说。

将协作共同体做强

按照《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

案》要求,创新团队需要组建协作共同体,完善校

企、校际协同工作机制。“前两批团队的实践证明,

建立协作共同体是推动校企和校际人员交流、多元

合作和资源共享的有益尝试。”黄小华说。通过“协

作共同体”这一形式,创新团队将自己的“朋友圈”

做大做强,将改革创新经验辐射到全国。

“协作共同体为校校协作提供了资源共享平

台,同时为校企合作提供了信息和技术共享平台。”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方在学校牵头文体

旅游协作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中尝到了甜头,协作共

同体建设的“四共”模式也被其他创新团队学习和

借鉴。“四共”模式,首先是共治,12 个成员单位

共同制定协作共同体章程、共同商定组织架构和工

作计划等。其次是共商,成员单位围绕团队建设内

容、团队立项研究课题等设计每年的共同体研讨会

议计划,轮流主办和承办研讨会议,成员单位开展

各种形式、各种主题的实地互访。再次是共建,成

员单位联合开展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联合开展资

源库和在线课程建设。最有特色的是联合开展共同

体导师制项目,在各成员院校的名师、教授、大师

中遴选共同体导师,设立导师工作室,与共同体院

校的青年教师双向选择结对,目前 12 所院校已遴选

出 27 名导师,有 90 名青年教师提出结对培养申请。

最后是共享,协作共同体成员单位联合出版教科研

究成果,资源库及在线课程面向全体成员单位开放,

同时鼓励成员院校把地方特色课程作为共同体公共

网络选修课程。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四位一体”建设协

作共同体的经验也在研修活动中被推荐。从学校

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首批国家级创新团队负责人

余明辉的分享中记者了解到,学校与首批“大数

据与云计算”专业领域其他 4 支国家级创新团队

共同组建校际协作共同体;立足粤港澳大湾区,

融入产业生态,与领军企业华为、京东、奇安信

等合作成立校企协作共同体;面向贵州毕节职业

技术学院、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精准扶智,

建设辐射西部地区的校际协作共同体;建立校内

AI+ 专业群协作共同体,助力智能制造、现代物

流等十大专业群升级发展。

“国家级创新团队要示范引领,在抓好自身建

设的同时,更要加强协作。”黄小华说。他表示,

同专业领域的国家级创新团队要加强联动,互相学

习借鉴,同时加强与省级、校级团队的联动,推动

各级教师团队组网融通,带动教师全面发展。

作者:翟 帆;来源:《中国教育报》 █

职业教育

第45页

41

职教本科的机遇、挑战与未来

近年来,职业本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新

生事物,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试点到全面推广的发

展过程,正在努力扭转人们对“职业教育”固有的

歧视与偏见。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教育部先后发

布公示,拟同意设置 16 所职教本科院校。加之已经

设立的院校,我国将总共有 51 所职教本科院校。为

此,对于专科高等职业学校而言,职业本科教育正

在迎来蓬勃生长的发展机遇——到 2025 年,职业本

科的计划招生数将实现不低于高职教育总招生规模

10% 的目标,目前可谓“虚席以待”,符合条件的

学校都在“摩拳擦掌”。

机 遇

为学生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为社会提供有力人才供给

对于学生而言,职业本科已被纳入现有的学士

学位授予体系中,职业本科为大批普通学生在学业

深造或择业就业的过程中提供更多可能性。尤其对

那些高考成绩徘徊于本科录取线边缘,或在某一领

域拥有特殊技能的学生而言,职业本科院校紧密结

合市场需求、注重理论与实操双向发展、容易就业

等优势,无疑将给志愿填报以及专业选择提供新的

视角和思路。

对于社会而言,可以为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提

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通过加大高层次技术技

能人才供给力度和水平,有效解决专科高职学校培

养的技术技能人才能力、水平不够用,普通本科院

校培养的学术型人才不管用的问题,破解教育结构

与产业人才需求结构长期难以匹配的难题,服务创

新型国家和技能型社会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挑 战

顶层制度尚需完善

内涵建设亟待强化

总体来说,对于职业学校而言,发展职教本科

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某种程度上挑战大于机遇,

任重而道远。

一是从宏观层面来看,顶层制度体系尚不完善。

职业本科教育发展历程较短,目前关于学校设置标

准、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学士学位授权意见等制度

已出台,但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指标体现还不突出,

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等标准体

系仍待完善,支撑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财政投入机

制尚未建立,高质量发展职业本科教育面临一系列

基础性问题。

二是从微观层面来看,职业本科学校内涵建设

亟待强化。目前职教本科尚处于规模扩张期,优质

学校数量少、自身能力有限,且各类国家平台、重

点项目尚未向职业本科开放,职业教育领域也没有

类似项目安排,使得职业本科教育在引领带动职业

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上作用还不够明显。部分学校存

在对接国家战略能力不强、人才培养定位不清、基

本办学条件不足等问题,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体现有

待增强。加之各学校在办学基础、办学理念、发展

定位等方面差异巨大,一些学校受普通本科教育办

学理念影响,存在偏离职业教育“赛道”等根本问题,

难以谈及引领职业教育发展。

未 来

遵循规律、稳中求进

系统思考、协同推进

为此,建议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稳步发

展职业本科教育”的要求,遵循职业教育办学规律,

坚持稳中求进、系统思考、协同推进,进一步完善

制度、准确定位、凝练模式、提升能力。

一是完善制度标准体系。职业本科教育是多数

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办学形态,且

其发展模式都已较为成熟。为了促进我国职业教育

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了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建

议尽快研制关于推动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指

导意见,明确职业本科学校发展路径,引导不同来

源、不同形式职业本科教育坚持类型定位、突出办

学特色,提升办学质量。在指导意见下,尽快完成

职业教育

第46页

42

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评价标准、

质量保障标准等制定工作。

二是定位准确凸显职教特色。切忌将职业本科

学校办成综合性大学,不求体量大,但求适应国家战

略需求,把握数字化契机,明确学校定位特色,依托

产业人才供需平台,论证开设专业的不可或缺性。

三是探索职业本科教育的经验和模式。组织专

班边建设边遴选出一批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

本科学校,打造发展范式,示范带动职业本科教育

发展,树立高质量发展品牌。

四是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指导职业本科学

校积极参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市域产教联合体

建设,发挥办学优势,带动行业及区域内同类职业

学校联动发展。主动与普通高校、中高职学校开展

合作培养,扩宽职业教育毕业生成长成才通道。主

动参与高水平技术研发项目,开拓面向企业的技术

攻关,强化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应用水平。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宗诚、杜云英、

王敬杰单位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

研究所,朱正茹单位系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职业

教育研究所。本文系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

计划重点项目[gxyqZD2021059]系列成果之一 █

职业教育

第47页

43

以职业教育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

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

发展路径,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习

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

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培育和发展新质

生产力需要加强职业教育,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特

别是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

职业教育是指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实现职业发展所

需要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

等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而实施的教育。加强职

业教育,对于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

育搞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

批一批培养出来。”这为加强职业教育、培养发展

新质生产力急需人才提供了根本遵循。要适应新一

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新形势,科学研

判人力资源发展趋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更

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为

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

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

能等重要职责。面对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

势,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更为紧迫,职

业教育的战略价值更加凸显。要统筹推进职业教育

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

贯通。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人

才培养体系,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养

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衔接。大力提升中等职

业教育办学质量,优化布局结构;稳步发展职业本

科教育,高标准建设职业本科学校和专业。建立职

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学历的双向比

照认定制度,推进学历教育学习成果、非学历教育

学习成果、职业技能等级学分转换互认,建立国家

资历框架。

加强校企合作办学

校企合作可以有效打破学生和企业之间的信息

壁垒,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现状,了解岗

位的作用和潜力,增进对工作岗位的认同感,同时

也能帮助企业提前培养、选拔优秀人才。可推动职

业学校在企业设立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在职业学校

建设培养培训基地。鼓励和引导职业学校主动吸纳

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专业规划、课程设

置、教材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合作共建新

专业、开发新课程、开展订单培养。面向各类企业

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

院校参与的原则,促进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壮大发

展产业工人队伍,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养

一批能够熟练应用新型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

深化产教融合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

创新链有机衔接,对于培养新型劳动者队伍具有重

要意义。要立足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国家重大战略,

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优先发展先进

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现代信息技术、

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

改造升级钢铁冶金、化工医药、建筑工程、轻纺制

造等一批传统专业,鼓励学校开设更多紧缺的、符

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

的专业体系。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

能区规划,优化职业教育布局,以城市为节点、行

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引导职业教育资源逐步向

产业和人口集聚区集中。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张进财,为北京

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

究员 █

职业教育

第48页

44

山东“双高计划”建设为区域现代化添动力强支撑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以‘双高计划’建设任

务为牵引,校企联合成立船舶总装建造智能装备威

海市工程研究中心,面向船舶与海工、钢结构物等

领域及相关制造业研发专用智能装备,提供数字化

智能化技术服务,解决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近日,威海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李耀华介绍,学校抓

住造船业再兴的有利契机,联合威海东海船舶修造

有限公司建造 5200 吨散货船,联合黄海造船有限公

司重点攻克滚装船薄板拼接高效焊接与变形控制关

键技术,联合威海中复西港船艇有限公司重点攻克

铝合金游艇氩弧自动焊接关键技术,校企联合攻关

技术难题已成为常态。

山东是部省共建的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

和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试点省份,“双高

计划”与之周期叠加、任务叠加、目标叠加,在教

育部的指导下,一场引领改革、支撑发展的职教变

革蔚然兴起,为山东率先实现区域现代化添动力、

强支撑,为全国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蹚路子、探

模式。

在产业升级中推动专业升级

山东是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绿色低

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山东 15 所“双高计划”院校、

19 个高水平专业群对接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优势

产业集群,在产业升级中推动专业升级,加快专业

数字化升级改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技术研

发与社会服务能力,示范带动本校乃至全省高职专

业发展。

“学校牵头成立了济南市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

产教联合体,并获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以‘数

转智改’为主攻方向,校企共建共性技术服务平台

150 个,开展技术研发 647 项。”济南职业学院党

委书记苏旭勇介绍。学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积

极对接济南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与济南二机

床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工匠班”,双主体协同

育人,将企业国际化发展要求及先进的技术、工艺、

资源元素和管理理念、文化理念融入育人全过程,

先后培养输送复合型技能人才、企业技术骨干 300

多名。

山东职业学院深入推进专业升级,对机械制造、

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传统专业进行数智化、绿色化改

造,成立工业互联网应用、智能控制技术等专业。“为

提高专业对产业的适应与支撑能力,校企共同建设

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山东省绿色材料与高

端制造新技术研发中心等 6个省级科研与服务平台,

聚焦‘毫秒级实时数据采集、电驱控一体化关节模

组研发’等核心技术攻关,实现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22 项。”山东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赵凤文说。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聚焦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升级

新需求,把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打造成服装设计、

面料设计与开发、品牌策划与营销技术技能人才的

培养高地,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迈向中高端。山东交

通职业学院做大道桥、做通物流、做强航海、做精

航空,高水平打造汽车运用专业群,高质量建设现

代物流特色专业群,高标准提升道路桥梁、现代航海、

航空机电、城市轨道专业群,全方位服务交通强省

建设。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面对酒店业数字

化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从数字化课程体系构建等

10 个方面全方位推动人才培养升级,将数字化能力

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中助推区域发展

山东“双高计划”院校突出应用导向,瞄准企

业生产一线实际需求,打通科研开发、技术创新、

成果转移链条,让核心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023 年,烟台迈入“万亿城市俱乐部”。烟台

职业学院紧盯烟台市 16 条重点产业链和“9+N”产

业布局,增设生物制药技术、石油化工技术、大数

据技术等 12 个新专业,组织“百名科技人才进百企”

活动,帮助企业完成科技攻关 400 余项,科技服务

年到款额超过 5000 万元。

东营,因胜利油田而诞生,是全国举足轻重的

石油石化城。对接东营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东营

职业学院按照“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

“双高计划”五年间

第49页

45

思路,建设高水平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与东营港

共建高端化工产业联合学院,创新“代管基地 + 指

导服务”运行方式,服务园区 150 余家企业。从一

线技术员到公司董事长,东营规模以上化工企业主

要生产线上都有学校毕业生,实现区域化工企业岗

位人才支撑全覆盖。

日照市位于北纬 35°黄金纬线,具有海洋渔业

发展的良好天然条件。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深耕海洋,

向海图强,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引领着日照市海湾扇

贝、大菱鲆、半滑舌鳎和星斑川鲽等育苗与养殖的

发展,实现了从大宗养殖向名优品类拓展的转型升

级。当前,学校对接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瞄准海洋

生物领域,构建虾青素分子模式技术平台,打通科

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科研成果应用至高端

生物制品开发、精准营养和靶向医学等方面。

向“农”而行,山东“双高计划”院校发挥专

业和技术优势,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潍坊

职业学院是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学校成

立职业农民学院和农业经理人学院,在潍坊各县区

建设 35 个教学点,创新“校内课堂 + 田间课堂 + 空

中课堂”培训模式,2023 年培训新型农民 12084 人、

农业经营管理人才 3300 人。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牵头成立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产教联合体,

面向畜牧业、花卉、智慧蔬菜等 5 个领域,建设产

学研一体化科研实践基地 53 个,组建科技创新团队

157 个,组织 100 名畜牧兽医专家与牧场结对子、

1000 名农业科技人员与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结对子,

累计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2 万余场次。

产业发展到哪里,职业教育就支撑到哪里

山东创新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有组

织地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组团出海”,建设

34 所“职业技能 + 中文”海外职业技术学院,并以

山东的两位先贤鲁班、墨子命名为“班·墨学院”,

服务国际产能合作和中国企业“走出去”。

淄博职业学院发起成立中非职业教育联盟,协

助 19 家联盟成员单位在非洲建立境外办学机构,指

导 109 所院校为坦桑尼亚开发职业标准 57 项,承办

国际职业教育合作发展对话会(中国—非洲)和非

洲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威海职业院校联合上合组织

秘书处举办上合组织国家职业技能邀请赛、“模拟

上合组织”会议等活动,吸引包括上合组织 8 个成

员国在内的 22 个国家、337 所国内院校参与。青岛

职业技术学院随企出海,与海尔集团联合成立“海

尔中央空调全球物联服务学院”,与赛轮集团共建

海外教学基地、教师研修基地、学生实习基地,与

万华化学集团共建匈牙利应用化工海外培训基地。

几内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铝土矿储量,滨州职

业学院等 6 所职业院校联合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在几内亚建设“班·墨学院”,开展机电类、机械

类技术技能培训,线上线下培训本土员工 2000 余人。

亚吉铁路是非洲首条跨国电气化铁路,由中国

企业承建。山东职业学院派出四支师资团队在当地

开展培训,开发 12 门培训课程,不仅有效提高了亚

吉铁路本土员工的技术水平,还为线路安全运营提

供了系统化的养护维修建议。

中巴经济走廊是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

和重要先行先试项目,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是战略要

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

限公司、巴基斯坦港务局、瓜达尔大学等共建巴基

斯坦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培训港口急需商贸流通、

国际贸易等技能人才,首批 4 个专业 100 名学生已

经入学。

作者:魏海政;来源:《中国教育报》█

“双高计划”五年间

第50页

46

广东聚焦“制造业当家”战略,深化产教融合,

打造职教新生态

助力深圳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

为激光制造头部企业;助推旭宇光电(深圳)股份

有限公司获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深圳信

息职业技术学院用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浇

灌”企业不断转型升级。学院建设深信创新港与概

念验证中心等中试平台,采取“揭榜挂帅”新机制,

校企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与产业化研究,10 个高

水平团队攻克高端光学模组等一批产业技术难题,

研发经费超亿元。

近年来,广东聚焦“制造业当家”和“百千万

工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广东“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坚持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

着力提升关键能力,切实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健全机制 夯实校企合作保障体系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既需要“高精尖缺”科技

人才,也需要大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如何以更

大力度、更多支持、更实举措,让职业教育大省为

经济大省、制造大省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广

东将‘双高计划’作为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

强引擎,促进教育与产业互融共生,为新质生产力

出人才出科技。”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

厅党组书记、厅长朱孔军表示,广东省委、省政府

高度重视职业教育,高位统筹推进广东职业教育改

革发展。

为强化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省教育厅、财政

厅将国家“双高计划”项目纳入重点任务,协同省

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围绕产教

融合等重点事项,建立健全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

共同支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新增教

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要求,完善高职生均拨款

制度,同时加大对“双高计划”院校的资金支持力度,

支持院校“提水平”,五年来,广东各级财政投入

达 34.54 亿元。

在有力的政策引导下,广东“双高计划”院校

努力在科教兴国战略中找准坐标,抓住大湾区现代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机遇,提高专业布局与产业布局

的契合度,服务广东“制造业当家”战略。“双高

计划”院校对接广东 20 个战略性产业集群需求,面

向大湾区重点发展产业,立项了 311 个省高水平高

职院校专业群,基本做到校校有高水平专业群,实

现了专业群布局与区域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和精准对

接。

广东正在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广州铁路

职业技术学院顺应产业升级要求,以轨道交通类专

业为引领,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

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原则,构建铁道供

电技术、动车组检修技术等 7 个专业群,形成“高

水平引领、骨干支撑、特色发展”的“1+2+4”专业

群布局。围绕大湾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广

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锚定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

造等,打造“1+7+3”高水平专业群发展新格局,努

力构筑大湾区数字人才培养的新高地。广东机电职

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群向大湾区输送毕业生的

专业对口率超 90%,有力地支撑了大湾区先进制造

业的战略集群发展。

产教融合 厚植大国工匠成长沃土

广东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优势,统筹大湾区

政、校、行、企优质资源,不断提升人才培养与产

业需求的契合度。

为找准校企合作铆合点,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联

合比亚迪、大疆等头部、链主企业,一体设计现代

学徒、工匠精英、现场工程师培养体系,共建 18 个

特色产业学院,校企共同制定 106 个行业标准、81

个专业教学标准、2100 余个课程标准。东莞职业技

术学院打造 9 个产业学院,助力 17 家企业入选产教

融合型企业,吸引社会投入近亿元反哺教学。

在“双高计划”院校牵引下,广东高职院校建

设了 82 家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产学合作企业数超

“双高计划”五年间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期刊的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