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弦》2022年07月刊

发布时间:2022-9-06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教育之弦》2022年07月刊

1要闻内参让党旗在学校高高飘扬——教育系统加强党建工作综述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党对教育系统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为做好新形势下教育系统的党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高高飘扬的党旗,是信仰,是方向,更是保障。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教育战线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焕发出无穷力量。把党的领导落实到高校办学治校全过程作为党领导下的高校,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高校党建工作的成效如何,是关涉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高校扎实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党管意识形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高校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为高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在党的关怀下发展壮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鲜明红色基因的中国人民大学,统筹推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建设工程”“党建引领建设工程”“高等教育红色基因传承和精神品格弘扬工程”等,守好党的这一重要阵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收起]
[展开]
《教育之弦》2022年07月刊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3页

CONTENTS

目录

要闻内参

让党旗在学校高高飘扬——教育系统加强党建工作综述 1

教育部等 3 部门启动“千校万企”行动,推动千所以上高校支撑服务万

家以上企业 4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纪实

教育帮扶点亮乡村振兴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帮扶工作纪实 7

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跃上新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科技创新改革发展纪实 9

普通高中教育迈向内涵发展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纪实 11

新时代校园规划设计引领者

新时代校园规划设计引领者:丘建发 14

新时代校园规划设计引领者:包莹 19

教育事业统计

教育事业统计核心业务课程全新上线 24

教育之声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从教育理念到范式变革 31

把握校企合作需求规律,提高高职教育适应性 34

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从哪里来 37

聚焦“双减”

“双减”政策一周年:巩固改革成效 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生态 39

深刻认识“双减”政策的重要意义 43

第4页

CONTENTS

目录

职业教育

学好一技之长 奋斗点亮青春 45

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48

职业本科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53

“数”说就业

这个高薪专业,如今更“卷”了 55

曾是毕业生首选的 IT 业辉煌依旧,但优势已没那么明显了 58

28 省份 2021 年平均工资出炉,刚毕业的大学生能达标吗? 61

国际动态

以全纳、效能、融合为目标——爱沙尼亚实施二○三五教育战略 64

《数字教育行动计划 (2021—2027)》:欧盟数字教育改革内容及启示66

他山之石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紧贴产业急需改革人才培养方式,紧缺高技能人才

这样锻造 71

济南大学:共引共享共用机制 激活人才队伍建设 73

中心动态

高校新校区智慧校园规划建设专项研究课题发布会顺利举行 75

吉林省白山市市委副书记一行到访中心 75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国新文化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来访中心 76

中心平台 77

封三

2022 年产教融合项目质量调研工作启动 79

第5页

1

要闻内参

让党旗在学校高高飘扬

——教育系统加强党建工作综述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党对教育系统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为做好新形势下教育系

统的党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高高飘扬的党旗,是信仰,是方向,更是保障。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教育战线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焕发出无穷力量。

把党的领导落实到高校办学治校全过程

作为党领导下的高校,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

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高校党建工作的成

效如何,是关涉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和世界

一流大学的重要因素。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高校扎实坚持党管办学方

向、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党管意识形态,把党的

领导落实到高校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为高校改

革发展稳定提供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在党的关怀下发展壮大,

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鲜明红色基因的中国人民大学,

统筹推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建设工程”“党建

引领建设工程”“高等教育红色基因传承和精神品

格弘扬工程”等,守好党的这一重要阵地。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

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确保高校领导权牢

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中,

守好铸魂育人的坚强阵地。”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

记张东刚说。

与此同时,各高校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

化党建与中心工作双向深度融合,切实把政治优势、

组织优势转化为事业发展的制胜优势。

“哪里有中心工作,哪里就有党员、哪里就有

党组织。”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牢固树立“党的一

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围绕党员专家、重大

项目、先进典型等设立党支部 100 余个,把党支部

建在科技前沿一线、建在国家重大需求一线、建在

青年人才成长一线,使党员师生真正做到用思想自

觉引领行动自觉。

“面对重重困难,在中心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

团队迎难而上,党员更是带头攻关。”从 2008 年破

土动工到跻身世界一流,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

磁场科学中心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只用了 10 余年。

如今,该中心队伍已发展到 80 人,成为一支以党员

为核心力量的高水平、基础扎实、结构合理的优秀

团队,“通过强化党建对人才工作的引领,我们打

造了名副其实的人才‘强磁场’”。该校电气与电

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罗珺说。

第6页

2

要闻内参

党对民办学校的领导更加有力

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学校

的办学方式、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可以不同,但在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正确育人导向上没有例外。

然而,长期以来,民办学校党组织建设面临一

系列现实问题:党建工作体制机制有待健全,隶属

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民办学校党员流动性大,党

员教育管理难度较大,党务工作者队伍人才缺乏;

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党建工作保障水平有待进一

步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民办教育党的领导和建

设问题,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为保障学

校党组织履行职责提供了从政策到法律层面的依据。

各地也加强相关工作,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焕然一新。

在南昌,当地印发《关于加强全市民办学校党

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加强党员组织

关系管理,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建立党组织参与

决策和监督的机制。

在昆明,当地为解决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发展不

党组织成为中小学发展“定盘星”

今年 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中

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

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坚持为

党育人、为国育才,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

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的必然要求。实行

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基

础教育领域学校治理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

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

保落实,改革推行以来,党组织成为了中小学校发

展的“定盘星”,特别是在学校基建项目、中层干

部竞聘、绩效工资方案制定、教师职称评审等重要

工作中,充分体现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校长负责

的制度优势,提高了学校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中小学校在深入推行人事

制度、收入分配、职称评聘、招生入学和教育教学

5 项改革中,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把关作用,实

现了“三重一大”事项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

法决策。全区各中小学校新聘副职、中层 122 人,

落聘 78 人。宝塔区第三中学教职工以岗定薪、岗变

薪变,绩效工资差由 150 元拉大到 3100 元,让学校

焕发了新活力。

浙江省嘉善县建立健全中小学党组织议事决策

机制,嘉善第二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陆军伟深有感

触:“以前制定一个方案,校长忙得团团转,现在

改为党组织拍板,决策的科学性提高了,校长可以

轻装上阵干事业。”

为打破党建和业务“两张皮”问题,湖南省宜

章县坚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党建 +

师德师风”“党建 + 德育”“党建 + 教学实践”等

创新融合发展模式;在河南济源,党组织的作用从

“政治核心”扩展为“全面领导”,不但聚焦主业,

还全面参与,确保业务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覆

盖到哪里。

各地还以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

制为契机,有力促进了中小学校教育改革发展。

自 2018 年启动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

制试点以来,北京按照实践和研究“双轮驱动”的

路径,指导试点区牵头开展不同试点研究:东城区

聚焦教育集团化学校试点策略、学校内设党支部管

理策略;通州区聚焦党政“一肩挑”学校试点策略、

跨区域办学的学校试点策略;大兴区聚焦党政分设

学校试点策略、党组织领导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策

略……一系列政策执行的难点和堵点得以打通,一

系列实践经验精彩落地。

“实践证明,探索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

制,既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必然要求,也

是中小学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机遇。”北京市

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李奕说。

第7页

3

要闻内参

链 接

● 2018 年 9 月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

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 , 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

● 2021 年 4 月,中共中央印发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来源:教育部 █

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培育起一批民办学校党建示

范点,通过抓龙头、抓规范、抓保障,营造“比学

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在深圳,龙华区自开展从公办学校选派优秀共

产党员到民办学校担任“第一书记”以来,已向 12

所民办学校派驻 12 名“第一书记”及 1 名副书记,

深入民办学校抓党建、提质量、促发展,受到民办

学校广泛欢迎。

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不仅健全了民办学校

的党建工作机制,更有力促进了民办学校办学质量

的提升。

“我校功能型党支部坚持党建与贯彻教育方针

相融合、与提升专业水平相融合、与学校特色创新

相融合,统筹推进孝心雅行、班级文艺特色建设等

活动,为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河南省三门峡黄冈实验学校功能型党支部负责人说。

“民办学校党建和思想工作的不断加强和改进,

使党对民办学校的领导更加有力,涌现出很多党建

强、发展强的先进典型。”北京民办教育协会秘书长、

全国民办高校党建研究会秘书长贾咏梅表示。

党组织政治功能不断强化、党的建设有关内容

写入学校章程、党对民办学校的领导机制愈加完善、

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民办

学校的党建工作正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第8页

4

教育部等 3 部门启动“千校万企”行动,

推动千所以上高校支撑服务万家以上企业

近日,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

行动的通知》(简称“千校万企”行动),推动校企深度融合,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通知》强调,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深

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是推动经济

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

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

“四个面向”,加强有组织科研,在更广范围、更

深程度、更高水平上推动校企合作,构建伙伴关系,

实现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

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

企业转移转化,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

经济强的通道,有力支撑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通知》提出,利用 5 年时间,聚焦国家重大

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共性问题,新增布局一批关键

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

校企创新联合体,支持高校和企业探索协同创新的

新机制、新模式,根据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

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等不同需求,开展不同形式的

创新合作,实现精准对接,突破一大批关键核心技

术和共性技术,强化企业需求牵引和市场化导向的

知识产权布局,有组织推动 1000 所以上高校支撑

服务 10000 家以上企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

《通知》以推动高校和企业双向发力为着力

点、以发挥高校科技和人才的双重优势为基础、

以实现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为目标,实施“七

个一批”重点任务,支持高校、企业开展不同形

式的创新合作。

《通知》指出,各地要结合区域产业发展,联

合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和具体举措,组织开展丰富多

样的校企对接活动,加强对协同创新项目的资金支

持力度,有力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要闻内参

一起来看《通知》全文:

教育部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

“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工业

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知识产权主管部门,新疆生产

建设兵团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知识产权局,

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家中长期科

学和技术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快实施高校科学技术

“十四五”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十四五”促进

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

保护和运用规划》,推动高校与企业强化创新合作,

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

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决定共同组织开展“千校万

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简称“千校万企”行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

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

第9页

5

要闻内参

快构建高校有组织科技创新体系,推动高校与龙头

企业、中小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最大程度发挥高

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和企

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协同效应,分工协作、优势互补、

协同创新,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

和共性技术,加快高校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向企业

转移转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通从科

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有力支撑

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二、主要目标

利用 5 年时间,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

发展共性问题,新增布局 30 个左右关键核心技术集

成攻关大平台和 100 个左右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推动建设一批校企创新联合体,开展教育部工程研

究中心优化整合,联合部署一批协同攻关任务,支

持高校和企业探索协同创新的新机制、新模式,根

据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

特点,实现与高校精准对接,开展不同形式的创新

合作,突破一大批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

技术和共性技术,强化企业需求牵引和市场化导向

的知识产权布局,有组织推动 1000 所以上高校支撑

服务 10000 家以上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重点任务

(一)协同攻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推动

高校与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围绕企业创新需

求,探索建立“揭榜挂帅”机制,通过企业出题、

协同答题的技术攻关模式,提升高校与企业协同创

新效率。支持重点“小巨人”企业将财政奖补资金

用于开展校企创新合作。

(二)推动打造一批创新联合体。支持高校和

龙头企业、中小企业联合组建重点实验室、研究院、

技术中心、工程中心、产学研基地等多种形式的创

新联合体,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探

索专利所有权共享、收益权让渡等合作机制,推动

科技成果共享共用。指导做好创新联合体的知识产

权归属和收益分配工作,鼓励参照使用《产学研合

作协议知识产权相关条款制定指引(试行)》,防

范知识产权纠纷风险。对于协同承担攻关任务并取

得良好成效的创新联合体,支持建设教育部工程研

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

平台。

(三)优化整合一批技术创新平台。坚持问题

导向和系统布局,强化顶层设计,以重大攻关任务

为牵引,优化集成攻关大平台建设布局,为关键领

域发展提供支撑。组织开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优

化整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

展为目标,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行业共性技术突破

以及科技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应用,吸纳龙头企业

和优质中小企业作为参与共建单位,通过调整、充

实、整合等方式,推动工程中心持续强化创新能力,

切实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行业高

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四)探索选聘一批专家教授作为中小企业技

术导师。实施“校企双聘”制度,遴选一批专家教

授担任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技术导师,为企业提供“一

对一”的技术咨询指导等支持,促进专家教授的研

究成果和专利技术在企业实现产业化应用,实现带

去一批技术、推动一批项目、解决一批难题。

(五)择优派驻一批博士生为企业提供技术服

务。组建“蓝火博士生工作团”,根据地方及企业

技术需求,每年组织在校博士研究生、青年教师等

深入企业,为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服务,帮助解决企

业实际问题,同时担任企业的高校联络员,作为企

业联系高校的桥梁和纽带,帮助企业对接高校创新

资源。

(六)推进实施一批高校专利开放许可项目。

组织高校积极参与专利转化专项计划,筛选有市场

化前景、应用广泛、实用性较强的技术参与专利开

放许可,鼓励探索分阶段许可等多种定价模式,降

低中小企业技术获取成本。组织专场对接活动和线

上专区,集中发布开放许可专利信息,推动高校专

利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七)培育孵化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鼓励

高校科研人员和大学生利用原创技术创办中小企业,

引导高校专家团队、大学科技园、小型微型企业创

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

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加大对其创新创业的支持力

度,推动高校孵化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创

新型中小企业。

第10页

6

要闻内参

四、组织实施

(一)建立协同机制。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强沟通协调,构建完善高校与企

业协同创新对接机制,及时总结推广校企合作中的典

型经验和做法,大力营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环境和

氛围。各地教育、工业和信息化、知识产权主管部

门要结合区域产业发展,联合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和

具体举措,定期分类组织开展校企对接活动,加强

对协同创新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快高校知识产

权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有力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加大激励引导。发挥好评价评估指挥棒

作用,把高校科技人员面向企业开展技术开发、技

术服务、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以及校企协同创新成

果、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作为评价评估的重要组成部

分,并不断优化评价评估体系和办法,激励高校为

企业服务。将开展校企合作对接服务情况作为国家

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认定的重要参考,

促进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支持高校完善科研评价,

培养专业化服务队伍,推动高校科研人员将论文写

在祖国大地上,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三)动员社会力量。引导各类技术转移中心、

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行业协会

加强对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提供服务,探索构建

高校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库和企业需求库,创

新对接合作方式,运用信息化等手段建立完善校企

对接常态化机制,降低对接成本,提升对接效率,

促进协同创新。

教育部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

2022 年 6 月 22 日

来源:教育部 █

第11页

7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纪实

教育帮扶点亮乡村振兴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帮扶工作纪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把乡村

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任务,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十年来,教育部切实履行直属高校定点帮扶牵

头职责,部署 75 所直属高校全面投入帮扶,攻坚克

难,接续前行,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持续推进

乡村振兴。

八年脱贫攻坚战,两年乡村振兴路。直属高校

师生用情用力,以实干和担当交出了新时代定点帮

扶工作的一份亮眼答卷。

地方所需,高校所能

探索形成特色帮扶新路径

最近,在被誉为“滇红之乡”的云南省临沧市

凤庆县,当地师生又见到了熟悉的“中山绿”。利

用暑假,来自中山大学的师生团队为凤庆县鲁史中

学、红塘小学等带来了丰富的科普和文化活动。

从 2013 年启动定点帮扶工作以来,中山大学结

合当地所需,集结优势资源支援凤庆。学校研究生

支教团在当地接力支教 8 年,10 家附属医院通过驻

点帮扶、下乡义诊等方式为凤庆培养了一批医疗人

才,打造了一批重点科室基地,发挥学科优势帮助

当地发展滇红茶、金丝黄菊等特色产业……2018 年

年底,凤庆县贫困发生率从 2014 年的 16.69% 降至

0.87%,并于 2019 年成功退出贫困县序列。

这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十年帮扶路的小小缩影。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表示,十年来,各直

属高校充分发挥学科、科技、智力和人才优势,与

帮扶县密切配合,坚持定点帮扶、重点突破与联合

作战、全面提升相结合,逐步探索形成了应帮扶县

所需、尽高校所能的特色帮扶路径。

在教育帮扶方面,援建捐赠、师生支教、师资

培训等成为 75 所直属高校的共同行动。据统计,十

年来,直属高校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同步推进,

累计培训教师 11.64 万人次,促进帮扶县教育教学

质量实现提升。此外,37 所直属高校还承担了支援

14 所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建设的任务,有效提升了合

建高校办学水平,发挥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辐

射带动作用。

在产业帮扶方面,直属高校通过制定产业规

划、引入专业力量、促进成果转化等一系列举措,

十年来累计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 77.76万人次,

帮助制定规划类项目 1352 项,落地实施科研项目

1949 项,很多帮扶县村集体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

从弱到强。

在健康帮扶方面,各直属高校深入开展医生和

设备支援、医护人员培训、巡回医疗和卫生知识宣

传等工作,一大批帮扶县历史上第一次有了三级医

院。在消费帮扶方面,各直属高校通过“订单式”

农产品直供基地、工会购买、师生直播带货等方式,

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十年来累计购买和帮助销售

贫困地区农产品 44.01 亿元,在国家消费帮扶“832”

平台购买额度始终处于中央单位的前列。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

任张琦认为,过去十年,直属高校定点帮扶工作成

效显著,并且“在实践中形成了多样化各具特色的

精准帮扶路径,推动了帮扶地区全面均衡发展”。

内外联通,强化协同

创新拓展“增效”式帮扶模式

6 月 12 日,由中国农业大学、大理白族自治州

人民政府、云南省烟草专卖局等共建的洱海流域农

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大理烟草科技小院正式挂牌成立。

作为连接农户、企业和科研团队的重要纽带,这一

科技小院将是中国农业大学以科技创新助力当地产

业振兴、生态振兴的重要平台。

从“单兵作战”到“组团协助”,中国农业大

学通过搭建多方共同参与的研究平台,以科技赋能

助力地方乡村发展。如今,学校不仅创建了 480 个

第12页

8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纪实

科技小院,还形成了 5 个地方产业研究院、4 个地

方乡村振兴研究院、178 个教授工作站、24 个校外

实验站和 121 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组成的

科技推广队伍,“三院两站一体系”社会服务体系

得以建立。

十年来,各直属高校强化校际协同,坚持合作

共赢,分领域成立了农林、教育、旅游、健康、消

费、城乡规划、非遗(文化)、资源环境等八大高

校帮扶联盟,共有 131 所部属省属高校和企业参与,

形成了北京大学“乡村振兴千万带头人培养计划”、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等一批发挥联盟作用、

具有示范带动意义的工作模式,实现了从高校扶贫

“单兵作战”的“攻坚战”逐步转向高校帮扶“多

方联动”的“集团战”,显著提高了定点帮扶的整

体效力。

为加快构建高校支撑乡村振兴的科技创新体

系,2018 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

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 年)》。五年来,各

高校建成了以塞罕坝人工林科学观测站为代表的国

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分子设计育种前沿科学中

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各

级各类科研平台 200 余个,成立近 800 个教授工作

站、乡村振兴基地、科技服务点等乡村振兴对接点,

助力了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创新发展。

十年来,各直属高校既是统筹协调、组织调度

的“指挥部”,也是支持保障挂职干部、专家教授、

青年师生一线作战的“后勤部”,还是动员协调校友、

企业等社会资源的“联络部”,集学校合力、聚校

友之情、承社会之助,形成了校内外联动的帮扶局面,

实现了定点帮扶的提质增效。

据统计,各直属高校累计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

44.35 亿元,帮助引入企业 663 家,引入企业实际

投资额 151.6 亿元。此外,教育部连续举办六届直

属高校、四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推选活动,

遴选出 172 个特色案例,促进各学校互学互鉴。

脚上有泥,心中有情

开辟深化立德树人大课堂

在陕西省蒲城县奶山羊产业智慧养殖数据中心

的大屏幕上,参观者可以看到羊舍实时图像、发病

数据等情况。依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才科技支撑,

智慧养殖有效降低了当地奶山羊养殖成本。

2018 年加入这一扶贫项目后,西安电子科技大

学人工智能学院本科生宋卓琛印象最深的是,平常

做着航天遥感等“高大上”研究的老师们,常常带

领大家在气味熏天的旧羊圈里一待就是一整天。他

说,“这些羊舍里的科研不仅让我们找到了农户们

关注的真问题,更在实践中收获了把论文写在祖国

大地上的自豪。”

十年来,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的实践中,75 所

直属高校的广大干部师生走进乡村、贴近群众、服

务一线,不仅与对口帮扶地结出了累累硕果、种下

了深厚情谊,更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这场立德树

人的大课堂上,接受了一场生动的国情教育。

十年来,高校在帮扶地区建立了近百个教育培

训、劳动教育、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实践基地和

育人平台,一批又一批师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

科研成果用到乡村,使高校与乡村紧密融合、共同

成长。从 2018 年开始,依托“科技特派员”“博士

服务团”等项目,高校累计派出师生超 17 万人次,

深入乡村振兴一线,持续开展调研交流、社会服务

等活动;2016 年以来,共有 32 个直属高校集体和

个人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和脱贫攻坚先进表彰。

今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2022 届毕业生黄

培倬与学院其他 6 名应届毕业生一起,成立了一家

文旅产业公司,希冀以优质的乡村产品和服务,搭

建起乡村和城市协调可持续的共同发展之路。

“广东的改革开放,上半场在城市,下半场在

乡村。”课堂上老师的话,他们深记在心里。到乡

村去追梦,借助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这群年轻

人不仅在大三就创立了“乡漂漂”团队,还决心把

广袤乡村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舞台。

聚焦“三农”,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

回望这十年,张琦感慨地说,在这条践行时代使命

的教育帮扶路上,直属高校始终将高校科研教学、

人才培养与定点帮扶实践相结合,把党和国家各项

帮扶政策落实到我国脱贫攻坚的最前沿、第一线,

为脱贫致富作出了应有贡献。

作者:梁丹;来源:《中国教育报》█

第13页

9

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跃上新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科技创新改革发展纪实

从“神舟”飞天到“北斗”组网,从“羲和号”逐日到 C919 大飞机蓝天翱翔……越来越多“大国重器”

的背后,打上了“高校制造”的烙印。

2021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

强调,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

破的策源地,要完善以健康学术生态为基础、以有

效学术治理为保障、以产生一流学术成果和培养一

流人才为目标的大学创新体系,勇于攻克“卡脖子”

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

成果转化。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

大以来,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体制机制改

革持续深化,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成效显著,为创新

型国家和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作出了不可替代

的重要贡献。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有力支撑创新人才培养

在备受瞩目的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从

黄河之水天上来到迎客松盘桓鸟巢,再到破冰升起

的五环,每个创意无不彰显着灿烂的中华文化。就

在这场观众大呼“每帧都是高清壁纸”的视听盛宴

背后,是“编解码技术”的关键性突破。

北京大学高文院士带领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国

家工程实验室的科学家们,经过无数次计算、优化、

仿真、迭代,先后推出了 AVS 系列标准,填补了中

国数字编码标准领域的空白,并被全球超高清联盟

采纳。

科技创新离不开平台体系的建设完善。十年来,

我国高校牵头建设了 60% 以上的学科类国家重点实

验室、30% 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主动布局建设

了 25 个前沿科学中心、14 个集成攻关大平台、38

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系统布局的教育部重点实

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平

台超过 1500 个。

此外,高校牵头建设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

设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

台站等支撑类重大平台,初步形成了层次清晰、布

局合理、支撑有效的科研平台体系。

十年来,高校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群体稳步

壮大,全国超过 40% 的两院院士、近 70% 的国家杰

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都集聚在高校。通过高水平

科学研究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支撑了数百万的硕

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

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走出国门,进行更加深

入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十年来,我国高校参与了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大洋钻探等国际大科学计划,

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牵头组织了国家首批国际大科

学计划之一“深时数字地球(DDE)”,还有多个国

际大科学计划正在加快培育。

高校成果转化的成绩单也颇为亮眼。十年来,

高校科技成果供给力量和转化效率显著提升,高校

专利授权量从 2012 年的 6.9 万项增加到 2021 年的

30.8 万项,增幅达到 346.4%,授权率从 65.1% 提高

到 83.9%;专利转让及许可合同数量从 2000 多项增

长到 15000 多项,专利转化金额从 8.2 亿元增长到

88.9 亿元,增幅接近十倍,实现了质、效、能的同

步提升。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在科技创新的浩瀚星空中,大学像一艘战舰,

带领人类驶向宇宙深处。

向基础研究“皇冠上的明珠”发起冲锋,清华

大学薛其坤团队牵头首次从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

霍尔效应,这是我国物理学家发现的最重要的物理

效应之一,也是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近年来的重大

原创突破,获得了 2018 年度唯一一个国家自然科学

一等奖。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纪实

第14页

10

“这是中国物理学工作者对人类科学知识宝库

的重要贡献。这是第一次从中国实验室里发表的诺

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

奖得主杨振宁说。

持续强化基础研究主力军地位,不断产生重大

原始创新成果。十年来,高校获得了全部 10 项国

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的 6 项、全部自然科学奖中的

67%,是名副其实的基础研究主力军。

尤其是近三年,高校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

等奖,在化学领域,南开大学周其林团队发现了全

新的手性螺环配体骨架结构,将手性分子的合成效

率提高到新高度,解决了困扰不对称催化领域半个

多世纪的难题,获得了 2019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

奖;在材料学领域,复旦大学赵东元团队革新功能

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和理论,创制的新型介孔催化

剂可大幅提升原油资源利用率,为解决能源与环境

问题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锋利的绞刀“啃”碎海底坚硬的岩石,海沙随

即被吹填到十几公里以外的地方……疏浚神器“天

鲲号”是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船,是名副其实

的“国之重器”。

上海交通大学牵头自主研发了我国第一套海上

大型绞吸疏浚装备“天鲲号”,实现了海上大型绞

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完成了从“被封锁”

到“出口管制”的历史性跨越。

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

迫的问题去。十年来,高校获得了全部 11 项国家

技术发明一等奖中的 10 项、全部技术发明奖中的

72%,并获得了两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成为重大

科技突破的策源地。

服务成效显著提高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有为

清华大学张林琦团队自主研发了我国首款获批

上市的抗新冠病毒抗体药物;天津中医药大学张伯

礼团队研制的宣肺败毒颗粒在缩短病程方面有着良

好疗效……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高校快速响应,

数十所高校万余名科研工作者第一时间投入疫情防

控科研攻关,共筑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十年来,教育部坚持把服务国家作为高校科技

工作的最高追求,先后组织实施了高等学校人工智

能、碳中和、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区块链等

多个科技创新专项行动计划,用卓越的创新书写科

技报国的优秀答卷。

“让农民过得好一点、农业变得强一点、农村

变得美一点。”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

教授朱有勇的誓言。从 2015 年起,朱有勇和团队扎

根深度贫困的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推广三七种

植等技术,带领澜沧直过民族“拉祜族”农民走上了

生态脱贫致富之路,成为全国科技扶贫的典范。

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中国农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一大批高校充分发挥学校特

色优势,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有效

衔接。据不完全统计,高校培育的新品种覆盖水

稻、小麦、玉米、大豆、蔬菜等主要农作物品种,

累计推广面积超过 10 亿亩,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及

基层干部超过 200 万人次,真正把论文写在了祖

国的大地上。

十年来,高校主动融入区域创新发展战略。教

育部先后和北京、上海签署了有关共建国际科技创

新中心的战略合作协议,在京高校与北京市在集成

电路、脑科学等领域共建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打

造多学科交叉平台;在沪高校牵头承担人工智能、

超限制造等上海市重大专项。

为了给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十年来,

教育部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弘扬科学

家精神,学术生态不断优化。

同时,教育部深入推动“放管服”改革。持续

推动赋予高校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简化财务报销

流程,配备科研助理,明晰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红线底线,为高校科研人

员吃下“定心丸”。

教育部还会同科技部等部门出台《关于扩大高

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若干意见》,组织

高校开展了“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

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扩

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等一系列试点,高校科技

创新活力不断激发。

总结这十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瞿振元

认为,这是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开拓的十年、奋进的

十年,是人才成果双丰收的十年,高校科技创新改

革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展望未来,他说,“我

热切期待下一个十年,高校科技力量能够为国家实

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焦以璇;来源:《中国教育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纪实

第15页

11

普通高中教育迈向内涵发展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纪实

普通高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

来,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加快普及发展步伐,如期实现普及目标,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推进育人方式

变革,不断提升育人质量,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需求。

加快普及发展——整体办学水平迈上新台阶

2017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打响普及高中教

育攻坚战的一纸文件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与许多

教育发展规划稍有不同的是,广西在这份攻坚计划

中明确了 139 所高中阶段学校建设项目的详细时间

表和路线图。

2022年 7月 5日,在教育部举行的“教育这十年”

系列发布会上,广西教育厅副厅长李清先不无骄傲

地说,目前,广西全面完成了普及攻坚各项目标任务,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92%,“走出了一条西

部少数民族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新路子。”

改革创新,攻坚补短。这是我国普通高中教育

不断强化政府办学责任、持续提高普及水平的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普通高中教

育这项重要公益事业的投入力度,全国普通高中总体

投入水平大幅提升。十年来,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

显著提升,2021 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91.4%,比 2012 年提高 6.4 个百分点。其中,中西部

普及水平提升幅度最大,显著缩小了区域教育发展差

距,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提高受教育水平的美好期待。

在西藏自治区拉萨那曲高中,每周一次的通用

技术课是学生们最期待的课程。2020 年,在浙江省

教育援藏工作队的帮助下,拉萨那曲高中创建起了

西藏第一个中学通用实验室。

除了在通用实验室搭建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对

于学生尼玛扎西而言,条件显著改善了的生物实验

室更让自己感受到了动手操作的巨大乐趣。“之前

实验室设备陈旧,仪器也不全,大家不喜欢去。”

尼玛扎西说。

西藏教育厅基教处处长杨继军介绍,近年来,

西藏不断推进普通高中装备条件标准化,除了加强

实验室、功能用房、体育活动场地建设等,还配足

配齐教学实验仪器、图书馆等设施设备,整体办学

条件显著改善。

从有到优,从优到强。聚焦办学条件改善和保

障机制健全,十年来,我国连续实施了普通高中改

造计划和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累计

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 4570 所,大班额比例大幅下降。

2021年,全国普通高中生均仪器设备值达到 4968元,

体育、音乐和美术器械,理科实验仪器配备达标学

校比例均超过 95%,学校联网率达到 100%。

县域高中占全国普通高中总量的一半以上,有

近 60% 的普通高中学生在县中就读,是整个高中教

育的“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县城办学资源

显著扩大的同时,聚焦县中办学水平整体提升,教

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了《“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

展提升行动计划》。

实施县中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大县域高中对口

帮扶力度,实施县中托管帮扶工程……指着行动计

划中的具体举措,辽宁省营口市教育局局长明刚感

到干劲十足,“这是国家首次以专项规划形式对县

中发展作出的具体部署,为我们下一步实现县中振

兴指明了工作方向。”

多样化有特色——驶入内涵发展快车道

“进入科技特色高中,让我的高中三年有了难

以想象的充实和精彩。”提起自己的母校——湖北

省宜昌市科技高中,湖北文理学院电子信息专业大

一学生吴德欣充满怀念。得益于高中三年的编程、

科创项目和竞赛锻炼,他认为自己不仅坚持和发展

了在电子信息方面的特长,还比同专业的学生多了

几分从容,“我的编程思维和技术明显更好,已经

有了一些自己的风格。”

如今,宜昌市科技高中不仅构建了完整的科技

课程体系,还以科创活动为载体,带动了学校项目

式学习、探索式学习的教学变革,树立起了鲜明的

办学特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纪实

第16页

12

从提高普及水平到注重内涵,十年来,我国普

通高中教育发展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满足多元化学习需求,成为新时代对

普通高中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不断加强普通高中课程

体系建设,通过丰富学校选修课程、培育学校优势

学科,努力打造学校办学特色,推动学校由分层发

展转向分类发展,积极探索形成了科技高中、人文

高中、外语高中、体育高中、艺术高中和综合高中

等多样化有特色的办学新格局。

为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综

合素质和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教育部颁布了《普通

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 年版)》

和普通高中各学科教材。以新课程和新教材实施为

关键抓手,普通高中不断优化教学组织实施 , 开展

学生发展指导和综合素质评价,推动教育教学加快

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

全面发挥学科育人功能的教学转变,促进了普通高

中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

新高考、新教材、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观念

更新和教学转型提出了挑战。2018 年以来,教育部

面向全国连续举办了 16 期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国

家级示范培训班,累计培训校长和教师达 47 万人次,

不断提高校长课程实施领导力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同时,十年来,我国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总数大幅增加、

结构不断优化,有效缓解了教育教学改革带来的师

资数量和质量问题。

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

张志勇看来,这十年,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全面贯彻

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学生核心

素养,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体系,构建必修与选修相

结合的课程供给体系等,是“从加快普及走向以内

涵发展、提高质量为重点的新阶段”。

评价改革牵引——育人方式发生深刻变革

“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地理,立志成为李四光那

样的地质学家。但传统理科不考地理,文科又不涉

及物理、化学等地质研究必不可缺的知识。”正在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深造的王宁是新高考的

受益者,打破传统理科考“物化生”、文科考“史

地政”的限制,高中“物化地”的个性化组合,为

王宁如今的专业学习打下了扎实基础。

以高考改革为牵引,这十年是深化普通高中改

革的十年。2014 年 9 月,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

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标志,我国开

启了自 1977 年恢复统一高考以来最全面、最系统、

最深刻的一轮高考改革。同年,上海、浙江率先启

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截至 2022 年,全国绝大部分

省份都进入了新高考改革周期。

以高考综合改革为撬动,“招”和“考”的改

革为推动普通高中变革育人方式注入了更大动力。

近日,北京中考成绩公布。海淀区家长张良感

到很欣慰,通过“校额到校”政策,她的孩子将有

机会进入区域内的优质普通高中就读。“孩子上的

是普通初中,如果没有校额到校,走统招的话,基

本进不了好高中。”张良说。

教育机会如何分配,直接体现着社会的公平正

义。自 2016 年起,北京市加大优质高中统筹力度,

扩大优质高中招生规模,精准投向一般初中校,让

每一名就近入学的孩子都有平等享受优质高中教育

的机会。如今,北京优质高中 50% 以上的招生计划

都分配到了一般初中校,并重点向优质资源比较短

缺的区域倾斜。

围绕实现科学选材和促进教育公平,十年来,

我国普通高中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革完善,中考改

革有序推进。如今,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现了毕业

考试和升学考试“两考合一”,命题质量不断提高,

基本形成了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

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各地认真落实属地招生

和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政策,并将优质普通高中学

校 50% 以上的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基

本形成了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招生机制,为维护

正常招生秩序、营造良好教育生态提供了有力制度

保障。

根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聚焦普通高中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2021 年,

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

完善评价内容,改进评价方式,引导普通高中树立

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正确的办学理念。

从《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

指导意见》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张志勇表示,

这十年来,在一系列顶层制度指导下,我国普通高

中教育进入了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改革和质量

评价改革同步实施、协同推进的“黄金期”。

作者:梁丹;来源:《中国教育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纪实

第17页

13

新时代校园规划设计引领者

走进新时代,担当新使命,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校园面貌也

焕然一新,校园已成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

新和国际交流合作重要基地。

我国设计师在校园的规划设计中,扎根中国大地,传承创新优秀

文化,融合创新理念,设计了大量高品质校园,获得师生赞誉。他们

的校园规划设计实践及理念更引领着新时代校园规划方向。

“教育之弦”即日起刊发全新系列报道——“新时代校园规划设

计引领者”之建筑师系列报道。

第18页

14

新时代校园规划设计引领者

新时代校园规划设计引领者:丘建发

丘建发,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助理、院

副总建筑师。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广东省注册建筑师协

会副秘书长,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广东省学校基建专家库专家。

曾任教育部公派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UC Berkeley)访问学者(校

园建设方向),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何镜堂建筑创作研究

院副院长,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获中国青年建筑

师最高荣誉奖——中国建筑学会第九届青年建筑师奖。

丘建发长期从事校园规划与教育建筑的设计、教学与研究工作,

主持超过 40 个校园的设计项目,参与多项校园主题的科研课题,

完成校园相关的设计资料集、专著两本与科研论文数十篇。其中负责完成的重点校园设计项目包括 : 山东

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规划、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设计、

上海大学东区等。

此外,丘建发还专注于现代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公共文化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及群体建筑设计方向的研

究,并负责设计多项具有标志性及影响力的重点工程项目,其中包括:广州首条跨珠江人行桥—广州海心桥,

我国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综合体—长沙国际会议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基础设施项目—深中通道

跨海工程房建工程,解放军战略重点工程—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广东省规模最大酒店综合体—广州白云

国际会议中心酒店群,全国首个智慧交通收费站—广州白云机场高速收费站,此外还有青海玉树州博物馆,

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州白云山核心景区,深圳前海公共空间设计,阳江市七馆合一项目等等。

整体系统,开放关联——校园是城市区域与社区中的子系统,自身拥有多个层级与复杂的组成,同时又

与外部社区与各类主体存在互动联系,其教育、科研甚至创新职能,正是在内外的诸多元素互相协作交流联

系中实现。校园的规划与设计,必须建立系统的整体、关联、开放的视角,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其结构。

绿色生态,园林校园——校园尤其是大学校园,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居环境的高级形态,素质最高的人

在最美的环境里从事着高端的、关乎人类未来的活动。校园环境应该以绿色生态为目标,打造园林式、绿色

低碳校园,引领人居环境建设的方向。

多元复合,学科交叉——现代科研向综合深入的方向发展,使得打破学科边界的交叉研究越来越重要。

来自不同文化、学术背景的学者合作交流,成为各创新组织用以互相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而复合的功

能、多样的人群带来多元的活动,又正是带来校园空间活力,交往氛围的重要因素。因此,多元、复合、交

叉将成为校园空间设计的主题,并为校园带来交往与创新的活力。

交往网络,人文社区——创新行为研究揭示了创新组织内外人员间因社会交往形成的非正式创新网络,

个人介绍

学术观点

第19页

15

新时代校园规划设计引领者

▋ 获中国青年建筑师最高荣誉奖——第九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

▋ 负责设计的 20 余个项目获得超过 30 项设计奖,其中包括:玉树州博物馆——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

创作银奖、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映秀镇中心卫生院——获中国建筑设计奖银奖;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

院——获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华筑奖二等奖;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改

扩建规划——获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长沙国际会议中心——获广东省建筑设计奖一等奖;莆田学院

迁建项目核心区工程——获福建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建筑设计一等奖;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新校区——获

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一等奖,等等。

▋ 参与的科研项目中,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建筑创新理论与实践,获 2016 年广东省科学技术进

步奖一等奖;基于“两观三性”理论的建筑创作实践,获 2012 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个人荣誉

代表作品

校园项目作品

是激发创新产生的重要因素。而校园社区化设计理论也认为,校园内交往活动是促进社会结构稳定、人员归

属感与学者社区氛围形成的重要途径。校园应提供利于交往行为发生、创新网络与学术社区形成的空间环境。

弹性动态,持续发展——现代科研不断发展导致新的交叉、边缘学科不断涌现,校园中不同的科研机构

不断建设,使得校园规划应该面向未来,比以往更加注重为将来发展留有余地和空间。而现代创新组织扁平化、

非固定化的团队结构,又需要校园建筑空间具有灵活可调的适应性。

学术研究方面

作为负责人或参与人完成多项课题,包括: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建筑创新理论与实践;基于“两

观三性”理论的建筑创作实践;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综合体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与设计;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大学校园场地规划与生态雨虹系统协同设计研究,等。

学术成果方面

担任行业权威工具书《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第四分册副主编,并主编高等院校章节;编著出版

了《校园规划建筑》、《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品选(2009-2019)》。并在《建筑学报》

等刊物发表论文 40 余篇。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第20页

16

中山大学科技文化交流中心 上海大学东区

北京工业大学本部总体规划调整 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

广东金融学院清远校区 深圳南方科技大学三期规划

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图书馆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规划

新时代校园规划设计引领者

第21页

17

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

南京审计学院新校区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

福建莆田学院新校区

海南大学观澜湖校区 华南农业大学综合体育馆

公共文化项目作品

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 广州海心桥

新时代校园规划设计引领者

第22页

18

玉树博物馆

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酒店 深中通道跨海工程房建工程

长沙国际会议中心 广州长隆总部大厦

新时代校园规划设计引领者

第23页

19

新时代校园规划设计引领者:包莹

包莹,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何镜堂建筑创作研究

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现为

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

包莹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实践、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建筑设计方

面,其擅长校园规划、教育建筑和文化建筑设计。主创完成了山东

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校区规划、澳门大学中央组团、华南理工

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北京工业大学逸夫图书馆改扩建工程、中山大

学深圳校区、重庆师范大学图文信息中心、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

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海口实验学校、番禺

中学附属实验学校、中国资本市场学院等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及侵

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容工程(三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容工程(二期)、

玉树州博物、广州海心桥、长隆集团总部、明阳智慧能源总部、广州国际金融城城市设计等一批具有标志性

的大型公共建筑设计实践。

包莹长期致力于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和地域建筑创作研究等相关领域,参与作为参与人

或负责人完成多项课题,包括: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建筑创新理论与实践;基于“两观三性”理论的

建筑创作实践;基于碳排放特征的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优化研究——以亚热带地区大学校园为例;“双碳”目

标下基于计算性设计思维的低碳绿色校园规划智能优化研究;基于多目标智能算法的岭南地区绿色校园优化

设计技术研究;湿热地区绿色被动房集成设计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更新的耦合机制研究等。参编行

业权威工具书《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第四分册高等院校章节;编著出版了《校园规划建筑》。并在

《建筑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 30 余篇。

获中国青年建筑师最高荣誉奖——第十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

设计的 20 余个项目获得超过 30 项设计奖,其中包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二

期)——获第十四届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金奖、2009 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建筑工程一等奖、

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优秀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三期)——获 2017

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建筑工程一等奖、中国建筑学会 2017-2018 建筑设计奖建筑创作金奖、中

个人介绍

学术研究

个人荣誉

新时代校园规划设计引领者

第24页

20

国建筑学会 2009-2019 建筑创作大奖、2019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地区风景园林奖 (IFLA APR) 建筑整

合类优秀奖、广东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玉树州博物馆——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银奖、中国建筑学

会 2009-2019 建筑创作大奖;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图书馆、中央教学楼及校史厅——获 2017 年度全国优秀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建筑工程二等奖、2017 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之“华筑奖”工程项目类一等

奖、2017 年广东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北京工业大学逸夫图书馆改扩建工程——获教育部 2021 年度优秀

勘察设计建筑设计一等奖;中国资本市场学院建设工程——获 2021 年度广东省优秀勘察勘察设计奖公建二

等奖、教育部 2021 年度优秀勘察设计绿色建筑一等奖;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一期工程 ( 吴贤铭智能

工程学院广州智能工程研究院 )——获 2021 年度广东省优秀勘察勘察设计奖公建一等奖;解放军总医院海南

分院——获 2017 年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 、2017 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2017 全国优秀工

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之“华筑奖”工程项目类二等奖;重庆师范大学大学校区图文信息中心——“蓝星杯”第

五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优秀奖等。

参与的科研项目中,《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建筑创新理论与实践》获 2016 年广东省科学技术进

步奖一等奖。

代表作品

校园项目作品

澳门大学图书馆、中央教学楼及校史馆组团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海口实验学校(在建) 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图文信息中心

广东番禺中学实验学校(在建)

新时代校园规划设计引领者

第25页

21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

北京工业大学逸夫图书馆改扩建工程 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

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在建) 中国资本市场学院

新时代校园规划设计引领者

第26页

22

文化建筑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

( 二期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容工程

( 三期 )

南京云锦博物馆

珠海凤凰山景观塔 长隆总部办公楼

新时代校园规划设计引领者

第27页

23

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玉树州博物馆 广州海心桥

新时代校园规划设计引领者

第28页

24

教育事业统计

教育事业统计核心业务课程全新上线

刚刚结束的第六期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共有 29986 人参加,结业率为 75%,优秀率为 16%。据悉,

2016-2021 年,在线培训项目已累计培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机构)教育统计管理者和工作

者超过九万人。

聚焦教育信息化战略要求,围绕深化“十四五”高质量教育统计体系建设和教育统计现代化改革,2022

年在线培训备受期待。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的指导下,依托数十位专家,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和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合作开发全新教育事业统计业务课程,以信息化手段持续助力我国教育统计工作质量和教

育统计队伍专业素质提升。

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2022

年教育统计工作整体安排,1 月 25

日召开本年度在线培训第一次专家

研讨暨工作启动会。发展规划司统

计信息处李燕丽处长部署了 2022

年培训工作,专家研讨并审议了

《2022 年课程开发及教学资源更

新计划》《2022 年教学运营管理

工作计划》《培训平台系统功能升

级方案》《教育统计培训专家委员

会管理办法(拟)》等方案,围绕

在线培训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2022 年课程开发重点:围绕

教育统计改革创新,研发 12 门教

育统计核心业务课程。首先是围绕

修订后的教育事业综合统计调查制

度,按逐类、逐表讲解原则开发系

列课程;其次是针对 2022 年学校

(机构)代码管理信息系统和教育

统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操作培训课

程;第三是继续开发深受学员喜爱

的《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

体系》指标解读系列课程。

聚焦业务,顶层设计,权威解读

第29页

25

教育事业统计

全新教育事业综合统计调查制度系列课程,是

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指导和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

展中心统筹协调下,组建讲义横向编写组、纵向统

稿组、审核组、课程制作组,汇聚四十多位教育统

计专家和复旦管院培训和课程制作专家,历时四个

多月,开展五轮讲义编写和修订研讨,目前已形成

20 余万字 123 篇讲义。研发历程充分展现了本课程

的专业性、严谨性和科学性,体现了全体教育统计

专家的智慧。当前课程已进入脚本审核和课程制作

环节。

除统计调查制度系列课程外,今年也是在 2021

年实施联网直报后,首次对 2022 年学校(机构)代

码管理信息系统和教育统计管理信息系统操作开发

课程,为新入职统计人员提供全面和系统的操作培

训;另外,针对《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

系(2020 年版)》连续第二年开发指标解读课程,

强化统计的服务和应用。

以统计调查制度系列课程为例,本次课程开发

呈现出四个特点。

紧贴实际:讲义编写根据“以终为始”在线课

程设计理念,紧紧围绕“数据来源、数据整理、数

据填写、数据审核”的基层统计工作过程,确定讲

专业课程,专家云集,智慧结晶

义基本结构,通过对知识点由浅入深的讲解,力求

使学员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讲解专业:本次课程研发是“十四五”教育统

计现代化改革以来首次对教育事业综合统计调查制

度进行全面而细致的专业讲解,课程内容包括统计

调查制度总体说明、质量控制和每张调查表逐表讲

解,并针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的不

同情况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讲解。

过程严谨:讲义研发历经结构设计、横向编写、

纵向统稿、汇总审核和修订终审五个阶段,每一阶

段均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成果产出,全过程把控讲

义质量,严谨细致。

集体智慧:在规划司指导把关下,课程研发邀

请了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区县级、学校级专家

共同参与,召开五次专家全体会议,以及无数次组

内、组间的讨论,研发过程凝聚着所有专家的智慧

和心血。

上述课程均进入脚本和课程制作阶段,规建中

心和复旦管院在各位专家的协作下,正在进行紧张

的制作审核。据悉,全新教育事业统计业务课程预

计于 8 月底上线,供学员在线学习。

让我们先“睹”为快。

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第30页

26

该阶段的工作是由讲义编写专家小组和课程设计小组共同打磨讲义样稿。6 位专家,按基教、中职、高

教分成三组,2 人一组,选择三张调查表编写。后由课程设计师形成制作脚本。该阶段基本形成了“综述、

数据来源、数据填写、学习小结”为框架的课程基本结构,通过总结编写过程中难点、编写要求和注意事项,

为后续开展全面编写工作奠定基础。

特别留念·讲义研发全程回顾

第一阶段

2 月 23 日 -3 月 15 日

讲义结构设计

第一次专家研讨会

暨工作启动会

讲义编写专家小组在线会议

教育事业统计

第31页

27

3 月 16 日召开第二次专家全体会议,在审议第一阶段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分工开始第二阶段横向编写

工作。15 位专家按调查内容分三大组(学校组 + 学生组 + 教职工组),组内又分高教、基教和中职,分组

分工开展横向编写。4 月 8 日,完成 81 张调查表讲义编写。其中,3 月 21-25 日周内,各组内多轮讨论;工

作组 3 月 28-30 日邀请审核组专家集中讨论(第三次专家全体会议)。

第二阶段

3 月 16 日 -4 月 8 日

按调查表内容横向编写

课程基本结构和编写要点

第二次专家研讨会

教育事业统计

第32页

28

学校组组内讨论

该阶段在横向编写讲义的基础上,由 5 位统稿专家(王卉,郑晖,周亭,刘小辉,杨佩)按照学校类型

统稿,共形成 6 类学校的 123 篇讲义。同时,该阶段同时也完成了《统计调查制度课程》“总体说明”和“质

量控制”讲义的编写和修改。

第三阶段

4 月 12 日 -4 月 22 日

按学校类型纵向统稿

统稿专家进行线上讨论

教育事业统计

第33页

29

统稿专家和 9 位审核组专家(李远军,景晓娜,王磊,张琳,顾晨兰,谢峰,姚庚,黄江川,王青竹)

“高度配合、共同商议、相互协作”分学校类型完成讲义逐表、逐段、逐字的书面审核和修订。4 月 26-29 日,

召开第四次专家全体会议,分学校类型对讲义进行汇总审核。

第四阶段

4 月 23 日 -4 月 29 日

汇总审核

第四次专家全体会议汇审讲义

横向编写组、纵向统稿组、审核组、课程制作组专家、并邀请部分省教育厅统计人员参会研讨

教育事业统计

第34页

30

根据汇总审议意见,统稿专家完成讲义最后修订和文字格式统一,并进行了各类学校讲义间交叉审核,

李远军、景晓娜、王磊、关欣四位专家做书面终审,最终形成 20 余万字 123 篇讲义定稿。

第五阶段

5 月 1 日 -5 月 27 日

最后修订及书面终审

“劳模”专家们利用五一劳动节假期连续 8 天开展讨论

谨以此文和即将诞生的系列课程向全体参与本课程研发的教育统计专家致敬。

(以下按姓氏字母排序)

范会丰、顾晨兰、关欣、何吉庆、黄江川、景晓娜、刘小辉、李远军、任江波、佘仕凤、苏锐、王卉、

汪建军、王磊、王青竹、魏鹏、谢峰、姚庚、杨佩、杨松、张琳、郑晖、周亭、张振助、卓泽楼 █

教育事业统计

第35页

31

教育之声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

——从教育理念到范式变革

2021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指出“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将推进“四新”建设放在构建一流大学体系、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对现有学

科专业体系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加快培养紧缺人才的语境下,表明“四新”建设与学科专

业优化、创新能力提高、产学研用融合、时代新人培养有着紧密的联系。之后,“四新”建设开始以前期模

式探索为基础走向范式变革,成为引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标志性举措。

“四新”建设是高等教育应对未来挑战的战略先手棋

“四新”建设推动了新时代高等教育模式改革

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经济和

社会形态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国际格局正在深度调

整,大国战略博弈加剧,各国产业结构面临重构,

世界进入以创新主导发展时期。在此背景之下,培

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

人正在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最强音。所以,“四

新”不仅是人才类型的增多和培养模式的转变,更

有占领国际科技产业前沿的意义。

人类社会正在步入数字化时代。在数字化时代,

新兴技术越来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要素,创新正

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我们需要通过科技创新

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形态变化,这也取

决于我们教育形态的及时变革推动。

由此,“四新”从理念走向实践探索。“四

新”中首先提出的是新工科,标志性事件是“复旦

共识”。2017 年 2 月,教育部在复旦大学组织召开

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与会高校探讨了新

工科的内涵特征、建设路径,达成十点共识,后来

又有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引领新工科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顾名思义

是都与学科建设密切相关,但其提出的初衷却是人

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在专业建设。学科和专业,

体现着知识分类体系及相应的制度安排,其建立建

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实践。2018 年后,新医

科、新农科、新文科相继推出,新医科有医学教育“大

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新定位,新农科

有“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三部

曲,新文科有推进工作会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

等。2019 年 4 月,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六卓越

一拔尖”计划 2.0 启动大会,正式全面启动新工科、

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同年,教育部发布

《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

量的意见》,要求“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

新文科建设引领带动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内涵

提升”。

“四新”建设的核心是由学科融合带动现代科

技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对科技本身而言在于推动

交叉科学、变革创新方式,对社会而言就是推动产

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形态变迁。这是高等教育主

动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行动,通过融

合创新助推产业升级或实现迭代跨越,形成我国新

经济发展的技术先导。

设的逻辑既遵循科学技术本身发展演化的规律,也

体现着社会产业需求。“四新”建设工作就是对标

国家发展的“四力”:新工科提升国家硬实力、新

文科提升文化软实力、新农科提升生态成长力、新

第36页

32

教育之声

医科提升全民健康力。

因此,“四新”建设首先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

的重大变革。新工科既是综合大学理科应用发展的

方向和创新增长点,也是工科优势大学集成创新的

重要途径,最终形成新兴产业的活力源和生长源。

由此,新工科建设着重抓五件事:抓理论、抓专业、

抓课程、抓结构、抓融合;“四新”建设都要把握

三个要点:新专业、专业的新要求、交叉融合再出新。

新医科、新农科与新工科有异曲同工之处,都

是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扎根中国大地,推动学科

和产业变革、促进新经济发展、培养时代新人。新

医科建设着力实现从治疗为主到生命全周期、健康

全过程的全覆盖,积极探索医科与其他学科专业交

叉融合,特别是推动“工医”深度结合,推进“医

学 +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新

农科建设以强农兴农为己任,重点瞄向绿色生态产

业,推动以现代生物科技改造传统农林专业,多途

径强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创新科教结合协同育人

机制,力图答好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家粮食安全、

生态文明建设和世界发展贡献四张试卷,积极探索

“农 +X”多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新文科则更加丰富多彩,意义更为突出和广泛。

本质上是坚持价值引领、守正创新,形式上是推进

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文科专业、文科与理工农医科

专业的深度交叉融合,注重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发

展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和方法论,

总结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吸收世界学术探索的有

益成果,思考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形态变化,深

入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问题。新文科学科门类

的覆盖面广,总体上要加强学科与社会的结合,注

重现代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深化高校

文科专业教学改革,培养新型人文社科人才。

总结来看,“四新”建设立足专业但必然走向

学科,从而形成面向科技创新、产业升级需求的学

科融合发展理念。高校“四新”建设已在思想(学

贯中西、融通社会)、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

结果(创新成果、时代新人)上体现了先进性,适

应着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

“四新”建设的工作重点

“四新”建设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启程,践行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伟大实践,融合学

科和产业,面向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加快培养紧缺

人才,推动着创新型国家建设。近年来,在相关领

域进行了很多务实性、体制性的实践探索,主要有:

活跃的教改实验:“四新”建设是新时代的

新教改,两批国家层面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共

计 1457 项,首批新农科项目 407 项,新文科项目

1011 项,发布了《新医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建设

指南》《新文科建设年度发展报告》,各省也都遴

选了更大量的省级教改项目。优化、升级“金专”

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 265 种新专业纳入本

科专业目录,2021 年撤销 251 个工科专业点、新增

794 个,新增者主要以“互联网 +”“智能 +”为基

础体现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突出交叉融合再出新,

推动现有工科交叉复合、工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

加快推进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启动特色化高端医疗装备工程实践创新教学中心建

设。持续推进中国政法实务、新闻传播、经济、艺

术“四大讲堂”,强化与实务部门合作,加快构建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

体系。

建设新型学院:着眼国家未来产业技术需求,

重新组织结构,深化人才培养组织模式创新,推进

50 个现代产业学院、首批 12 个未来技术学院和一

批专业特色学院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根据先导产业

需求,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和

高素质经营型人才;未来技术学院瞄向科学发展前

沿,预判中长期科技产业变革,致力于关键核心技

术突破,培育领军产业人才和战略科学家;33 个特

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28 个示范性微电子学院、11

个一流网络安全学院特别面向未来信息产业变化,

引入龙头企业充分实现产教融合,解决重点领域人

才短缺和卡脖子难题;开展一批优质医学院校、一

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的培育建设工作,支持 11 所

大学开展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突出公共卫生学院

第37页

33

教育之声

推动“四新”建设由模式探索走向范式变革

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形态的变化,教育形态将

逐步形成以下特点:在办学方面,扎根中国大地

注重解决社会问题;在教学方面,“课堂 + 线上 +

实践”的有机融合全面实现;在学习方面,人人

能够时时处处可学;在评价方面,区块链技术推

动多元增值效果。

由“四新”建设的探索发现,学科相互融合

有助于激发科学技术创新,学科产业融合有助于

推动产业技术进步,而创新产品服务社会能够形

成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甚至升级换代,

各种元素融入到专业建设共同形成培养“以德为

先、能力为重、科学成才、全面发展”高级专门

人才的合力。我们需要进一步梳理“四新”探索

所揭示出来的发展规律,在学科交叉、产业融合、

面向社会变革、面向新兴科技、扎根中国大地、

培养时代新人等方面加强经验总结工作,通过推

动范式变革的主动作为,为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赢

得先机。

未来通过“四新”建设引领高等教育范式变革

的主要着力点有:其一,加强针对问题的跨学科建

设。问题总是综合的,因此在组织形态上需要开展

广泛的跨学科研究。其二,加大创造产品的学科

产业融合。“四新”建设成果最终一定要出产品、

创产业、推动经济结构优化,所以未来高等教育一

定要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推动社会变革。其三,

加速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向学科专业渗透催化作用。

人工智能引领科技变革,大数据正在构成新的研究

范式,数字空间无处不在,高等教育要前瞻性地主

动作为与布局。其四,加深规模化授课安排下的个

人个性化学习,实现教学改革。积极推动混合式教

学模式升级,注重发挥线上线下不同教学方式的优

势,关注信息技术对班级教学制度的颠覆性作用,

以模式探索助推范式变革。

作者:马陆亭,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来源:《中国

高等教育》 █

的预防谋划作用,以建立高水平医学公共卫生学院

为基础带动中西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发展。

加强紧缺人才培养:推进人工智能、集成电路、

储能技术等领域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加快

重型燃气轮机、病毒学、国土空间规划等紧缺领域

新形态教学资源建设,加强儿科学、精神医学、公

共卫生、临床诊断等紧缺专业人才培养。支持高校

布局建设一批新兴涉农专业,增设种业、农林智能

装备、食品营养、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专业。加强

外语非通用语种、涉外法治、国际新闻传播等关键

领域涉外人才培养,重点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研制《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设置指南》《服

务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设置指

南》等。

培养卓越拔尖人才: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

培养,全方位推进系列卓越人才培养,把卓越拔尖

人才培养作为高等教育关键目标,探索形成卓越拔

尖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和中国范式。进一步实施“六

卓越一拔尖计划”2.0 计划、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

行动,推进新时代高等教育育人质量工程。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连续举办七届中国国际“互

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累计吸引 121 个国

家和地区 603 万个团队、2533 万名学生参赛。今年

第八届的主赛道按照“四新”分类报名参赛,“青

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以“四新”赋能乡村振兴,

产业命题赛道结合“四新”向企业征题,真正让高

校“四新”建设与产业实际连接起来。连续举办了

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最新一届参赛

高校占全部医学高校的 91%,参赛人数 9000 人,观

赛规模达到 7400 万人次。

设立交叉学科学科目录:正式设置“交叉学科”

门类,使得我国大学科门类由 13 个增至为 14 个,

推动了跨学科的融合发展。目前“交叉学科”门类

下设“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两

个一级学科,着力构建支撑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发展

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解决制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

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战略

思维、政治意识、能力担当的国家安全人才。

第38页

34

把握校企合作需求规律,提高高职教育适应性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增强适应性”的要求。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高职教

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生产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必须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模式的改革。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实践案例

越来越丰富,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随之出现。当前高

职教育校企合作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校企合作建设主体和建设理念问题。目前

在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建设过程中,存在“学校中心”

和“伪企业中心”两种倾向。无论是“学校中心”倾向,

还是“伪企业中心”倾向,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

校企深度合作进程和效果,难以利于高职人才培养

质量的提高。

二是校企合作需求研究的问题。目前高职院校

的校企合作工作开展非常积极,但在提出重视企业需

求,互惠共赢的同时,对于学校自身和企业的校企合

本文提出的高职校企合作基于以下三个基本

前提:

首先,企业和高职院校是两个不同价值取向的

组织,但企业和学校是由人组成的组织机构,其发

展合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即双方都会以利己为动

机,企业力图以最小的付出去获取最大限度的经济

利益,学校力图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得最好的人才培

养效果。

其次,企业和学校是由人组成的组织机构,其

发展合乎社会人假设。即各自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企业和学校的资源是有限的,其发展需要与他人共

同合作,以及依赖他人协助。双方不仅有追求经济

利益的动机和需求,还需要得到友谊、安全、尊重

作需求特点和规律,以及企业合作办学的内驱动力,

缺乏从实践中对理论的提升和用理论反哺于实践。

三是校企合作模式研究的问题。目前校企合作

模式分类标准相对不够统一,缺乏对校企合作模式

的分类、特点、影响因素等研究,对校企合作运作

模式和保障机制的研究仍处在探索,缺乏具有指导

作用的校企合作模式建设方案。

四是校企合作工作绩效评价体系问题。目前高

职教育校企合作工作开展如火如荼,但是对于企业

在合作中的满意程度,以及校企合作工作绩效评价

体系的构建缺乏专门研究,存在“单一评价主体”

现象。

和归属等,具有追求社会效益的动机和需求。

最后,企业和学校的需求是可以描述和衡量的。

“紧密依托区域经济,需求互补,资源共享,

服务地方”是校企合作成功的重要合作理念和前提

条件,高职院校和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发

展需求规律,通过恰当的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二

者的部分需求可以互补,双方资源可以实现互享共

赢。具体包括:企业需求具有“三阶段、四层次”

的发展规律,对高职院校资源的需求随着企业规模

和发展阶段而有所侧重。学校需求具有“从单向需

求到双向需求”的发展规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高

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有不同需求,且这些需求的

主要满足途径是通过校企合作方式获得。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高职校企合作的理念和前提条件

如何把握校企合作需求,始终是继续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难点课题。当下应认真分析目前高职教

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准校企合作需求规律,有助于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并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

适应性。

教育之声

第39页

35

校企合作需求的类型、特点和规律有以下几个

方面。

企业校企合作需求的特点和规律

企业的校企合作需求,是指企业在与高职院校

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对学校资源的需要。

在校企合作中,企业校企合作需求是否得到充分满

足,企业利益是否最大化,是校企合作成功的重要

影响因素。高职院校由于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

与本科、中职不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具有独特性,

企业针对高职教育的合作需求亦不同。在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中,根据需求的特点,企业的校企合作需

求分为不同类型。按照企业对学校资源需求的内容

来分,主要分为:人力资源、生产设备、生产场地、

技术研发、员工继续教育、管理咨询等六种需求。

按照企业对学校资源需求的时间长短来分,主

要有:长期需求、中期需求、短期需求(或临时需求)。

按照企业对学校资源需求的形式来分,主要分为:

整体需求、组合需求、单一需求。按照企业对学校

资源需求的重要性来分,主要分为:主要需求和次

要需求。按照企业对学校资源需求的地点来分,主

要有:国内市场需求、国外市场需求。这些需求不

存在层级关系。在企业发展的每个阶段,这些需求

可能会同时存在或以不同组合形式存在,但一般在

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个最需要学校满足的主要需求。

主要需求会随着企业发展进程和企业规模大小发生

变化。

企业生命周期主要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创业期、

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

同时,企业校企合作需求发展存在三阶段:临时性

合作需求阶段、单项稳定型合作需求阶段、综合稳

定型合作需求阶段。每个阶段的合作呈现不同特点。

本文在研究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企

业的校企合作需求分为四个层次:基本生存需求、

稳定发展需求、文化和社会认可需求、社会价值实

现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其中,企业

基本生存需求、稳定发展需求属于较低一级的需求,

这些需求可以通过外部条件满足;而文化和社会认

可需求、社会价值实现需求属于高级需求,它们是

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同一时期,一个企业可

能有几种需求,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求占主导地

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求都不会因为

更高层次需求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求相互依

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求发展后,低层次的需求仍

然存在。企业的各层次需求的终极目标是使企业存

在和发展下去。不同阶段的企业需求会导致不同的

企业目标及管理行为,其校企合作的主要表现和常

见形式也不同。

在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中,企业需求具有“三

阶段、四层次”发展规律,不同发展阶段的校企合

作需求不一样,对高职院校资源的需求会随着企业

规模和发展阶段而有所侧重,并呈现出不同的合作

特点。

高职校企合作学校需求的特点和规律

高职校企合作中,学校需求是指学校在与企业

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对企业资源的需要。高

职院校的办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与本科存在差异

性,其校企合作具有独特性,企业针对高职教育的合

作需求亦不同。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根据需求的

特点,高职学校的校企合作需求分为不同类型。

按照高职院校对企业资源需求的内容来分,主

要有:对企业资金的需求、对企业人员的需求、对

企业技术的需求、对企业场地的需求、对生产设备

的需求、对企业文化的需求等。按照高职院校对企

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需求来分,主要有:专业

建设的需求、课程改革的需求、师资队伍建设的需

求(双师素质教师和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

实训条件建设的需求、学生顶岗实习的需求、社会

服务的需求等。与企业需求同样,学校对企业资源

的需求,按照需求的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需求、中

期需求、短期需求(或临时需求),按照需求的形

式可分为整体需求、组合需求、单一需求。

学校需求发展要经过“两阶段”:第一个阶段

校企合作需求的类型、特点和规律

校企合作呈现从单一到整体,从低层次到高层次,

从松散到紧密合作的发展趋势,具有合作主体多元

化、合作内容涉及领域宽、合作形式多样化、合作

模式多层次等四个特点。

教育之声

第40页

36

是校企合作“一头热”阶段。一般出现在处于发展

初期的高职院校(专业)。由于校方基础条件尚未

完善,办学优势和特色尚未明确,企业难以明确自

己的利益点。学校校企合作的需求主要表现为:实

训师资的数量、实训设备的数量、实训基地的数量、

实训项目、对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参与等方面。第

二个阶段是校企合作一般出现在处于快速发展期和

稳定发展期高职院校(专业)。由于校方基础条件

较好,办学优势和特色凸显,企业能够很清晰看到

自己的利益点。学校校企合作的需求主要表现为:

实训师资的数量与质量、实训设备的数量与高端技

术、实训基地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训教材的编写等

方面。在此阶段,校企合作的形式,一般是紧密的、

长期战略关系的、实质性的合作,校企双方都很积

极主动、合作涉及的面广、合作有深度,有管理制度、

有协商机制,遇到问题能够在同一平台上协商解决,

逐步成为利益共同体。最突出的则是出现校企一体

化办学和产业学院等形式。

在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中,学校需求发展呈现

“从单向需求到双向需求”的发展规律。学校在不

同发展阶段的校企合作需求不一样,对企业资源的

需求会随着学校发展阶段而有所侧重,不同阶段的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对企业各种资源的

需求组合不同,其中的主要需求也不同,校企合作

呈现出不同特点。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类型

根据校企合作的紧密程度,高职教育校企合作

分为松散型、稳固型、集约型三种类型,每种类型

都有具体不同的合作形式。一般情况下,这三种校

企合作类型相互之间是具有层级关系的,其中,松

散型合作作为合作的第一层次,是第二层次稳固型

合作的基础和条件,稳固型合作又是第三层次集约

型合作的基础和条件。松散型合作的主要表现形式

是:学院根据临时需求邀请企业人员参与课程和教

材开发、邀请企业技术人员授课,企业根据临时需

求邀请学院教师培训员工等。

松散型合作的突出特点是口头协议居多,没有

书面合作协议、不是组织层面的合作、临时的需求

和临时的安排多,临时的变动也多。在本阶段,合

作双方都是试探心理,逐步熟悉对方的资源状态和

水平,发现对方的合作需求,建立彼此的信任感。

这种合作类型主要适用于处于发展初期的高职院校

(或专业),与企业的发展进程和规模关系不是很

密切。大多数情况下,学校需求大于企业需求,比

较容易出现学校“一头热”现象。

稳固型校企合作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校中

厂”“厂中校”“企业托管”“植入式工作站”。

稳固型合作的突出特点是有书面合作协议,是组织

与组织之间的合作,相对稳定。在本阶段,合作双

方彼此基本信任,在熟悉对方需求和优势的基础上,

优势初步互补,并开始双方共同管理机制和制度的

建设。大多数情况下,学校需求和企业需求比较对称,

学校和企业都有专门管理部门和制度,双方态度都

比较积极主动、合作关系比较稳固。这种合作类型

主要适用于处于快速发展期的高职院校(或专业),

与企业的发展进程和规模关系较密切。合作企业一

般为生产规模扩大、技术升级、管理要求规范的大

型企业,或者是在生产、管理、技术及人力资源均

有需求的中小型企业。不同的表现形式的内涵也不

同,而且具有不同的特点。

集约型校企合作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职业教育集

团或理事会、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基地、产业学院等。

集约型合作的突出特点是校企一体化,双方是真正

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在本阶段,合作双方已经建

立牢固的信任和信赖关系,彼此比较熟悉各自的优

势和不足以及合作需求,双方共同管理机制和制度

基本完善。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地方龙头企业联合

组建的广西汽车职教集团和广西敏捷制造职教集团、

与广西汽车集团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与广西柳

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柳工柳职院全球客户

体验中心”、与地方行业企业共建的柳州螺蛳粉产

业学院都属于这种类型。

高职院校可应用校企合作理论研究成果加强对

实践的指导,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在推进“1X”证

书制度的背景下,形成更多特色鲜明的实践范例,

实现校企生三赢,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助

推当地经济和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鞠红霞,系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本文为广西职业教育教

学改革研究项目“1X 证书制度背景下卓越工匠育人

模式改革实践”(编号:GXGZJG2019A043)和柳州

市职业教育重点立项课题“柳州职业院校开展 1X 证

书制度试点的实践和探索”(编号:2020ZJA13)的

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育之声

第41页

37

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从哪里来

进入 20 世纪以来,很多科技上的突破都源自多个学科之间的交叉点。只有顺应潮流、早作布局,大力

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才能更好地赢得未来。

至诚报国、不忘初心,是高水平复合型人才最

质朴的价值观。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

钱学森、邓稼先、赵九章、彭桓武等老一辈科学家,

起步于国家一穷二白的研究基础,秉持“国家的需

要就是我的专业”,以拳拳赤子心创造了“两弹一星”

伟大奇迹。过往 70 余年间,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薪火

相传,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中国的崭新面貌。

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必须注重科学家精神传承。要依托科学家精神所蕴

含的爱国情怀,召唤起青年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

强烈时代责任感,使得青年始终能够心系祖国和人

民,引导青年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与理想信念,激

励广大青年将个人发展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征程中,自觉担负起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为实

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和力量。

科学家精神产生于科技领域,但不仅仅是科技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自主培养新一代高水平复

合型人才的有效路径。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

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

要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促进产教供需双向

领域人才崇尚和追求的道德准则,在人文社会科学

领域同样应该大力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

会科学领域提出“崇尚‘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

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对文化艺

术领域提出“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提

高学养、涵养、修养”,对教育界提出“做老师

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

名利的坚守”,这些都是科学家精神的生动体现。

要将科学家精神作为各领域各方面人才共同的精

神引领,教育引导人才树立高远的人生理想,为社

会作出贡献。

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还要把有利于各类人才

发挥作用的环境营造好,减少体制机制上的束缚,

放手使用各类优秀人才,让广大人才把更多精力集

中于本职工作,把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干事

创业、奋勇争先。

对接。产学研协同因其重大需求导向、多学科交叉、

跨界融合、资源优势互补等特点,成为培养面向行

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手段。

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从哪里来?归根到底要从

在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中锻造优秀品质

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历练非凡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

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

复合型人才。

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首要任务是用科学家精神塑造人才的品格,关键是要不断突破

区域、产业、组织边界,推进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跨界合作,一体化培养人才,还要重视人才国际交

流合作,开阔人才视野。

教育之声

第42页

38

科技创新主战场中涌现出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京

津冀基础研究合作平台、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

平台建设如火如荼,大型科学装置面向企业高校共

享开放,成为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竞相奔腾的“赛马

场”……产学研深度融合为青年人才成长创造了无

限机会。

近年来,“企业出题”“产业命题”等各类新

形式创新竞赛活动亮点纷呈,点燃了青年人才跨学

科组队、跨领域探索的热情。在国家卓越工程师教

育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越来越多大学生参加世界

500 强企业跨岗位实训,将科研论文写在生产一线。

实践中,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高水平

复合型人才自主培养上已经形成协同培育格局。企

业为人才提供灵活多样的现实应用场景,高校为人

才筑牢不同领域的基础知识,科研机构为人才开展

创新活动提供实验设施。将企业契合市场需求、高

校实现学术突破、科研机构发挥区域级“外溢”效

应的优势结合起来,共同培养能够解决行业关键难

题、填补“卡脖子”技术空白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加强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产学研培养,理应乘势

而为。要加强高等院校“双学士学位”“联合学士

学位”“辅修学士学位”培养模式创新,全面推进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拓宽学生

交叉学科知识储备。积极探索高校企业联合建立交

叉学科研究院,鼓励企业、高校和社会资本共建联

合实验室,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习近平总书记在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采取多种方式开辟人

才走出去培养的新路子,使人才培养渠道多元化,

储备更多人才。

强调自主培养,绝不是“闭门造车”。即便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国际形势日趋严峻,国际

科技合作仍然是必然趋势。尤其在当前形势下,要

更加积极主动地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

力。在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

作战略时,要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持续提升科

技自主创新能力,在一些优势领域打造“长板”,

夯实国际合作基础。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

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

蕴藏在我国人才队伍中的巨大创新潜能有效释放出

来。要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健全科技人才评

价体系,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

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

配机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积极参与国际合

作交流,让各类人才真正站在国际科技进步前沿,

让不同思维方式得以相互碰撞启发。2022 年度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合作项目工作数据显示:

中国计划与全球 24 个国家和地区以联合形式在诸多

领域开展合作研究。据统计,80% 的国内“双一流”

院校拥有中外合作项目,越来越多交叉学科建设拥

有国际国内优质教育资源加持。国际交流合作日趋

频繁,“一带一路”《中国人文与人才中国》国际

论坛、中欧人才论坛等线上线下交流活动为复合型

人才培养铺路架桥。合作研究、联合培养、论坛会

商等形式,为人才成长拓宽视野提供国际化新机遇。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

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优化人才政策,吸引人才、

留住人才,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成才、创新创业的

大环境,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

全球人才高地。

作者:王选华、房鸿宇,分别系北京人才发展

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助

理研究员;来源:《光明日报》 █

在深化对外合作交流中拓宽国际视野

教育之声

第43页

39

聚焦“双减”

“双减”政策一周年:

巩固改革成效 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生态

2021 年 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

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

战略布局,事关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一年来,这场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推动了校

内校外教育体系的全面重构,正在加快推进我国高质量基础教育新生态的建设。

一年来,“双减”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对照中央确定的各种负担“一年有效减轻”的

工作目标,“双减”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效,可以说

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双减”政策受到教育利益相关方的普遍

赞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发

布的《全国“双减”成效调查报告》表明,九成以

上的校长、教师、家长和学生赞同“双减”政策。

校外培训治理取得重大进展,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得到大幅压减,校外培训机构行为得到有效规范,

校外培训野蛮生长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全社会支持

和认可“双减”改革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

二是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明显减

轻。作业改革受到高度重视,作业设计和质量监控

体系基本健全,七成以上的教师注重教研组集体研

讨设计作业、能够根据每个学生学情布置个性化作

业;七成以上的学生感受到作业量比上学期减少,

八成以上的学生能在校完成大部分作业;绝大部分

学生未参加校外学科培训、大部分学生未参加非学

科类培训。

三是家长的校外教育支出和精力负担有效减

轻。近三成家长认为,经济负担支出明显减轻,参

加校外学科培训的四成多的家长、参加校外非学科

培训的三成多的家长认为,花费减少了 10% 及以上;

三成多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精力支出明显减轻。

四是课后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各地学校周一到

周五提供的课后服务时长平均每天为 120 分钟。在

学生参与课后服务的具体时间点上,时间最集中的

是 15:30—17:30,“5+2”模式全面落实。近九成

的学生和家长对课后服务表示满意。

五是课堂教学改革受到高度重视。在“双减”

改革背景下,八成以上的教师认为,提高课堂教学

质量的压力增大,74.2% 的教师认为“作业设计要

求更高了”。各地中小学主动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

度,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新局面。七成的学生认为,

教师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增强了,重视组织学生相互

讨论、分组学习,能讲清重点难点,等等;调查表明,

八成以上的学生满意教师的课程教学进度,认为“老

师上课节奏正常,很轻松就能跟上节奏”。

六是教育生态得到初步改善。“双减”改革

带来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家校协同育人意识普遍

得到加强,家校之间的良好沟通局面正在形成,

家长的教育焦虑情绪有所减轻,亲子关系更加和

谐,家长对教育的整体满意度增加。与此同时,

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满意度提高,学生回家后的教

育内容发生积极改变。75.5% 的家长认为,周一

至周五孩子在家阅读、运动、劳动、社会实践总

时间增加;近七成的家长认为,孩子的睡眠时间

明显增加。

第44页

40

聚焦“双减”

“双减”一年来,在看到教育面貌发生积极变

化、“双减”改革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的同时,也

必须清醒地看到,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双减”改革

仍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矛盾、问题和挑战。突出表现

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凝聚“双减”改革共识方面,“减负”

与“升学”矛盾的认识仍然是制约“双减”改革走

向深入的重要内因。调查发现,91.2% 的家长希望

孩子将来能取得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希望

硕士、博士的比例分别为 25.0%、22.5%。52.6% 的

学生认为家长期望太高是学习压力的最大来源;高

收入与低收入两端的家长参加校外培训的占比高;

32.6% 的家长为让孩子上好学校常常感到很焦虑;

等等。这说明,导致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来源

于家长和学生面临的升学考试压力。在我们的访谈

中,有的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说,虽然中央制定了

三年目标,但只要高考指挥棒不变,很难根治问题;

很多家长虽然认同“双减”政策,但又固执地认为,

中考、高考不改革,“双减”改革就很难推行下去。

也有四成多的家长担心减少校内作业、不上校外培

训班影响孩子学习成绩;更有不少家长因不知道政

策最终能否执行下去,感到更迷茫、更焦虑;等等。

二是在“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方面,亟

待推进学校教育内部和外部教育关系的重构。“双

减”意见要求“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

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一年来,各地围绕“强化学

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不断深化作业改革、提高课

堂教学质量、强化课后服务供给,可以说,在推进“学

校教育回归校园”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也面

临新的三大难题:第一,如何正确处理作业改革与

课堂教学的关系。作业改革与课堂教学不能搞成“两

张皮”,作业改革要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贯穿于课前、

课中与课后,必须进行整体设计、一体化实施。第

二,如何正确处理课后服务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按

照“双减”意见要求,课后服务要“满足学生的多

样化学习需求”,这个满足无疑是建立在学生课堂

学习基础之上的,要强化课后服务学习与课堂教学

学习之间的内在关联,不能把课后服务与课堂教学

搞成“两张皮”。说到底,课堂教学是学生必须接

受的国家课程的统一性学习,而课后服务是学生根

据个人的学习需求,由学校供给的差别化、个性化、

选择性学习。第三,如何处理课后服务与校外教育、

家庭教育的关系。课后服务是学校在正常工作日内

提供的公共教育服务,一些地方、一些学校突破正

常工作日的界限,在周末、节假日也提供所谓的“课

后服务”,导致课后服务“外溢”,出现了挤压甚

至取代校外教育、家庭教育阵地的现象;一些地方、

一些学校突破课后服务不允许讲授新课、统一补习

的规定,开展提前教学、统一的应试训练;一些地方、

一些学校的课后服务成本全部由家长承担,没有建

立课后服务成本分担机制;等等。这些课后服务“范

围外溢”、功能变异、公共服务性质扭曲等现象亟

待规范。

三是在“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方面,校外

学科补习的“非机构化”“隐形化”现象日益突出,

出现校外非学科培训的“学科化”抬头现象。在我

们的调研中,受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认为,学科

培训打着非学科培训或素质教育的幌子出现;非学

科培训明显升温,出现了类似“双减”前学科培训

的乱象等。不少受访负责人认为,校外培训转入地下,

更难监管,家长经济负担更重了;与此同时,如何

满足老百姓的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面临新挑战。

“双减”改革仍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

第45页

41

标本兼治,深化改革,加快建立高质量基础教育新生态

中央“双减”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着眼建设高

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

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根本举措是“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

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

生多样化需求”“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

训行为”“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

内学足学好”“强化配套治理,提升支撑保障能力”。

在统一思想、巩固“双减”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要

标本兼治,围绕以下六个方面加快建立高质量基础

教育新生态:

一是优化校外培训治理,充分发挥对学校教育

的有益补充作用。校外培训监管要做到长治久安,

应系统完善顶层制度设计,明确国家对校外培训的

大政方针,形成国家对校外培训治理、监管、发展

的一揽子政策,给校外教育政策走向一个稳定的预

期。第一,明确校外培训的公益性、普惠性的教育

属性。面向未成年人的校外培训,具有特殊的民生

性和教育性,关乎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应作为公

益性教育事业统一纳入非营利性的特殊行业进行监

管。只有禁止一切校外培训的营利性驱动、资本化

运作模式,校外培训的健康发展才具备根本制度基

础。第二,完善校外培训治理机制。坚持统筹管理、

协同治理。将校外学科类培训、非学科类培训、实

践类研学等统一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准入管理,同

时发挥行业主管部门日常监管职责;坚持系统管理、

分类定价。对学科类培训、非学科类培训、实践类

研学等,根据培训成本,采取差别化定价政策,实

施不同的政府指导价管理。第三,充分发挥校外培

训对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作用。坚持规范管理、支

持发展,防止“一刀切”式的简单化治理,要通过

公益性、普惠性校外培训,满足学生和家长对校外

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二是全面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满足学生的多样

化教育需求。提供课后服务,是党和政府通过增加

公共服务供给、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降

低学生和家长对市场化校外培训需求动能,减轻学

生学业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的重大举措。第一,提

高课后服务质量。必须动员政府、学校、社会一切

力量,健全课后服务体系和保障机制,提高课后服

务质量。改变课后服务内容以指导学生做作业为主

的局面,强化学习困难学生的补习辅导、优秀学生

的学科拓展学习和特长学生的创新创造教育。第二,

建立健全向校外教育机构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健全

校外教育机构课程资源购买机制,丰富课后服务课

程供给。第三,健全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建立

以财政为主、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担、政府与家庭

合理分担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与课后服

务时长相匹配的教师课后服务补贴制度,原则上参

照加班工资标准核算教师课后服务补贴。

三是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双减”改革

培根筑基。调查发现,八成多的教师认为,实施“双减”

改革,社会与家长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

期待。减负是为了提质,减负必须建立在提高课堂

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深化“双

减”改革的治本之策,已成为共识。第一,全面实

施国家课程方案。调查发现,六成多的教师不清楚

本校是否能做到零起点教学,两成多的教师认为本

校“很难做到零起点教学”。这说明,在许多学校,

国家课程方案并没有真正严格得到落实。课程方案

是国家教育意志的具体体现,要以全面贯彻落实国

家课程方案为抓手,严格查处、严厉禁止提前教学、

超前教学行为,以及提前结束课程复习备考等行为,

坚持切断校外学科超前培训与校内不执行国家课程

方案规定的课时安排,按照校外培训的进度实施课

程教学,校外校内教育互相绑架,增加学生学习负

担和家长经济负担,破坏正常教育生态的行为。第二,

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大力推进以核心素养为导

向的育人方式变革。调查发现,近七成的学生认为

教师的课堂教学仍然“以讲授为主”,“老师很重

视个别辅导”的仅占 22.1%,“借助信息技术让学

生开展分层、个性化学习”的仅占 23.7%。这说明,

从整体上看,广大教师的教学方式仍然没有走出“满

堂灌”的局面。重视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引导教师

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教师课前要指

导学生做好预习,课上要讲清重点难点、知识体系,

聚焦“双减”

第46页

42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加大跨

学科学习、项目学习在学科课程教学中的比重。各

地要定期开展聚焦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题活动,注重

培育、遴选和推广优秀教学成果,持续变革育人方式。

第三,深化作业、课堂与课后服务的系统化、整体化、

一体化改革,重构学校教育体系,以深化课堂教学

改革为核心,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四是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为“双减”改革赋

能助力。中央、省级政府支持县(市、区)政府发

挥主导作用,强化财力保障,加强教育信息化、数

字化环境建设,健全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强

化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师备课、

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考试评价、学生管理等全

面赋能。同时,大力推行“名师在线”、城乡教育

共同体“双师课堂”,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教

育均衡发展。

五是加快中考、高考改革,引领深化“双减”

改革。深化“双减”工作既要治标,更要治本,

应进一步明确教育改革的方向,强化“双减”改

革的根基。依据课程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坚持

教考一致,适当降低中考命题难度,缓解中考竞

争压力;加大中高考命题改革力度,让人民群众

看到中考、高考招生更加重视学生的核心价值、

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加大重点高中、大学综合

评价多元录取改革力度,将体现学生综合素养的

过程性学习成果纳入录取标准;提高职业教育办

学水平,较大幅度扩大职业教育本科招生计划,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作者:张志勇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

究院执行院长、教育学部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

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

长;来源:《中国教育报》 █

聚焦“双减”

第47页

43

深刻认识“双减”政策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

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一段时间以

来,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太重,成为义务教育中存在

的一个突出问题。为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

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

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中

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

意见》,提出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

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双减”

政策的落实落细,有效减轻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

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人民群众

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形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生态。马克思、

恩格斯创立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教育对“造

就全面发展的人”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党继承、丰富、

发展了这一科学理论,强调通过德育、智育、体育、

美育、劳动教育“五育并举”,全方位提高人的素质、

开发人的潜能。在洞悉过重的校内课业负担、校外

培训负担对学生成长成才造成不利影响后,“双减”

政策出台实施。这是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战略全局,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推动学生了解社会、

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创新思维、提升能力、深化

社会认知的重大决策、长远之举。“双减”政策以

校内校外双管齐下为思路,通过对中小学阶段学生

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进行综合治理,舒缓中

小学生过早过重面临的育人与应试之间的矛盾,推

动育人方式改革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减轻过重

的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目的是释放学生

的主体活力,让学生有意愿、有时间、有空间自主

发展和个性化成长,提高整体素质、发展健全人格,

更加凸显学校、家庭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学校教

育和家庭教育的协同育人功效,引导中小学生以整

体的、系统的观念处理好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学

科成绩和课外活动、知识积累和核心素养、知识点

和求知欲的关系,使学生的知识、才能、身体、精神、

个性得到全面而丰富的发展,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担负起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进一步凸显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

书记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

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强调“加快发展

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

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党的

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向着更高水准的公平迈出坚

实步伐,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稳步推进,区域、城乡、

校际差距逐步缩小,更多少年儿童拥有了人生出彩

的机会。“双减”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义务教

育优质均衡发展,有力遏制日益功利化的培训市场,

有效降低普通老百姓的教育投入,使更多家庭能够

以相对低的成本、相对平和的心态让孩子接受教育。

“双减”不仅在“减”上用力,而且在“增”上创新,

指向都是推进教育公平,提升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

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很多地方积极推进

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

充分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教育水平差距;认真落

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将“双减”工作成

效纳入县域和学校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把学生参加

课后服务、校外培训及培训费用支出减少等情况作

为重要评价内容;等等,取得良好效果。

推动教学教育理念深刻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

等方面的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

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双减”政策的

落地,对学校、教师、家长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首先,学校要充分利用“双减”政策带来的机遇,

为学生提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

聚焦“双减”

第48页

44

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

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完善作业管理办法,

积极开设科技创新融合课程,统筹搭建学生个性

化成长平台,等等。其次,引导教师在“双减”

政策执行中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推动“双减”

政策落实落细,要求广大教师与时俱进、守正创

新,改变传统教学思维,向课堂要效率、要效益,

把握课堂教学规律,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把握作业布置的科学性、合理性、智慧性、艺术

性,实现作业布置、批改、辅导调结构、提质量,

真正成为大先生,成为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

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再次,家

长要发挥应有作用。广大家长要树立正确育儿观,

不是仅仅培养一个亲戚邻里称赞的孩子,培养一

个埋进书堆、纯粹追求高分的学生,更要培养一

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人。“双减”政策实施后,家长要更加重视与孩

子的沟通交流,正确对待和处理孩子成长过程中

出现的各类问题,注意人格平等、情感共鸣、人

生共进,有效做好孩子从学校到家庭的衔接工作,

培养孩子的健康心态、优秀品格和人文素养、动

手能力、创新精神,使孩子在校园、家庭、社会

共同营造的良好氛围中健康快乐成长。

作者:臧 伟;来源:《人民日报》█

聚焦“双减”

第49页

45

职业教育

学好一技之长 奋斗点亮青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

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

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今年 7 月 15 日是第八个世界青年技能日。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在厂

房车间学习技能,在生产一线锤炼技术,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劳动者之歌。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印发《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实施方案》,

明确六项重点任务,其中之一便是“大力开展制造业品牌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竞赛对技能人才产生了

哪些影响?职业技能竞赛后,参赛选手又有了哪些新成长、新变化?对于未来,他们又有哪些新计划、新期

待?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选手,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身上的工匠精神。

焊花飞溅、机器轰鸣,四川德胜 1250 立方米

高炉产能置换及配套技改项目炼铁工程现场,一派

热火朝天的景象。正在进行焊接操作的第四十三届

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金牌选手曾正超神情专注,

焊枪下焊花点点……

世界技能大赛之后,曾正超回到了中国十九冶

集团有限公司,并参加了昆钢环保搬迁高炉工程等

多个重大项目的建设工作。

“把精湛的技术用在生产上,把钻研的精神带

到工人中,这是优秀工匠必须做的事。”全国技术

能手、国家级焊接技能大师周树春的教诲时常回荡

在曾正超耳边。从赛场到职场,曾正超将自己的训

练经验和学到的技能应用到工作中,用实际行动传

递着工匠精神。

“讲究而不将就,做事要执着专注。在工程现

场,我们有时要工作 12 个小时以上,这就特别需要

我们发挥执着专注的精神。”曾正超说。

一次次面对困难和挑战,让曾正超成长很多、

收获很大。“有的焊接点紧贴地面,无法按常规操作,

需要琢磨新的焊接手法。”曾正超说:“作为一名

技术工人,每天都要应对各种技术上的难点和挑战,

解决后就会很有成就感。”

与“曾正超们”不同,也有一部分金牌选手投

身教书育人事业,培养更多技能人才。第四十五届

世界技能大赛水处理技术项目金牌选手曾璐锋便是

其中一位。

“曾老师好!”一大早,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

院水处理化学实训室里,学生们便在等待着曾璐锋。

自动搅拌机上,6 个烧杯中静置相同的原水,注入

不同的化学药剂,参数甫一设定,搅拌桨便快速运

转起来。不一会,一种叫“矾花”的絮状物渐渐生成,

水中杂质由此显现。曾璐锋弯着腰,神情专注地观

察着“矾花”的形态。“这个杯子里‘矾花’太小,

说明药剂添加量不够……”

逐一找出问题、反复调整测试,直到所有烧

杯里的“矾花”顺利沉淀到杯底,上层的水变得

澄清。不一会,学生提交了实验报告,曾璐锋仔

细查看 pH 值等各组平行试验数据,微笑着进行详

细讲解……

执教 3 年来,曾璐锋已带过上千名学生。“劳

动光荣、技能宝贵,我要为国家培养更多高技能人

才。”曾璐锋说。

像曾璐锋一样投身教书育人的金牌选手并不在

少数。据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广州)研究中心发布

投身一线 “把精湛的技术用在生产上,把钻研的精神带到工人中”

第50页

46

职业教育

的《世界技能大赛参赛选手职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

显示,参赛选手获奖后留校或在工作单位任教的比

例占 73%。

“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为技能人才营造了良好

的成长环境,参赛选手获得荣誉归来,有的转型当

老师或者教练,有的成为行业顶尖的技能人才,他

们都在各自领域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江西环境

工程职业学院副院长叶超飞分析。

穿上防护服,戴上保护面罩,杭州技师学院教

师杨金龙正在喷涂实训中心给学生们讲解汽车喷漆

的要领。

已经打磨均匀平整的车身旁,各色漆料整齐地

摆放在架子上。量杯里,随着漆料的增增减减,在

杨金龙的精细调制下,便有了不同颜色。“打磨、

调制颜料、喷涂等每个步骤都很重要,稍有不慎就

会前功尽弃。”在杨金龙看来,汽车喷漆重在精益

求精,每个细节都要把握好。

来自云南保山的一个农民家庭,1994 年出生

的杨金龙如今已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汽车涂装专业教

师。同时,他还有另一个身份——第四十三届世界

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金牌选手。

2014 年,第四十三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

目中国集训基地落户杭州技师学院。已经毕业并在

一家汽车 4S 店工作的杨金龙,毅然决定辞去待遇优

厚的工作,报名参赛。

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喷涂厚度标准为

0.13 毫米,允许误差只有 0.01 毫米,大约相当于

一根头发直径的 1/6,而喷漆一般要喷五六层以上。

高技能背后是严苛的训练。夏日的杭州闷热潮

湿,机器轰鸣的车间内,温度往往超过 40 摄氏度。

按照要求,喷漆作业时,必须穿好工作服,裹得严

严实实的杨金龙常常汗流浃背。而汗水与板件的接

触会让漆面产生缺陷,湿了的工作服必须更换,一

天训练下来,换七八套工作服是常有的事。

参赛前的那段时间,杨金龙几乎每天都训练 10

多个小时以上,常规训练计划之外还会主动加练。

因为手持喷枪时间过长,回到宿舍,杨金龙经常需

要给胳膊敷上冰袋缓解疼痛。“有时候疼到睡不着觉,

胳膊几天抬不起来。”杨金龙说。

勤学苦练、精益求精,也是第四十五届世界技

能大赛焊接项目金牌选手赵脯菠不断提升技能水平

的秘诀。赵脯菠,1997 年出生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

州会理县。初中毕业后,怀揣着“学好一门技艺,

实现自力更生”的想法,他报考了中国十九冶集团

攀枝花技师学院电焊专业。

在校期间,为了练腕力,赵脯菠经常手托装满

水的大饮料瓶,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操作流程要

点多,他总是第一个来到训练场,笔记本上密密麻

麻记满了训练心得。

“什么是工匠?把平凡的技术千锤百炼,把‘中

国质量’扛在肩上,这就是工匠。”备战第四十五

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比赛期间,赵脯菠放弃了

假期和休息,累计实训两万多次,只为把正确的焊

接操作手法“刻在肌肉里”。

最终,在涉及 4 个模块、总时长 18 个小时的比

赛里,赵脯菠完成了 80 多条焊缝、数百次起弧停弧,

几乎做到零失误,以 93.53 分获得冠军。

在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上,金牌选手以实干锤

炼技能,用汗水浇灌收获。“赛场上的好成绩推动

着职业学校和技工院校教学水平的提高,金牌工匠

们的励志故事也吸引了更多青年人投身技能学习。”

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景凤认为,培

养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优秀选手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意

义重大。

打磨技艺 “把平凡的技术千锤百炼,把‘中国质量’扛在肩上”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期刊在线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