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弦》2024年4月刊

发布时间:2024-6-27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教育之弦》2024年4月刊

1要闻内参学位法审议通过!学位条例实施以来首次全面修订,保障学位工作高质量发展2024年 4月 26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学位制度是我国教育基本制度。1980 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确立了我国学位制度,在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学位条例已不能满足实践需求,需要修改完善。在学位条例基础上制定学位法,是自 1981 年 1 月 1 日学位条例实施以来的第一次全面修订,是学位工作和教育法治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学位法共 7 章 45 条,全面总结了学位条例实施以来学位工作改革发展的成果和经验,有针对性地破解学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系统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学位法律制度。一是强调学位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学位工作应当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的基本原则。二是在坚持学士... [收起]
[展开]
《教育之弦》2024年4月刊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3页

CONTENTS

目录

要闻内参

学位法审议通过!学位条例实施以来首次全面修

订,保障学位工作高质量发展 1

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即将开赛 6

中心动态

2024 年高校基建培训班(第一期)在重庆大学成

功举行 7

教育理论

论科教兴国战略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9

以创新引领教育强国建设的若干思考 12

教育强国建设中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的新定位与着

力点 15

培养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时代新人 18

高校如何全力以赴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20

教育数字化

数字化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 22

“双线”并进 发展数字教育 24

中国数字人才培育行动方案出炉 25

数字化如何推动职业院校教学改革 26

第4页

CONTENTS

目录

职业教育

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 28

“职教出海” 各显神通 30

以更有效的职普融通增强职教吸引力 32

职业教育专业大幅调整优化 34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34

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构建行业特色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

新生态 35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构建——推进机制创新 深

化产教融合 38

产业转型升级 助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

40

他山之石

淮阴师范学院:协同攻关 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新

需求 43

根植边疆 乘风而行——牡丹江师范学院扎实推进

课程建设 45

国际动态

从国际经验看校家社协同育人 47

如何将数字技术应用于职业指导 49

中心平台

第5页

1

要闻内参

学位法审议通过!学位条例实施以来首次全面修订,

保障学位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4年 4月 26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

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学位制度是我国教育基本制度。1980 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确

立了我国学位制度,在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

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学位条例已不能满足实践需求,需要修改完善。在学位条例基础上制定学位法,是

自 1981 年 1 月 1 日学位条例实施以来的第一次全面修订,是学位工作和教育法治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意

义重大、影响深远。

学位法共 7 章 45 条,全面总结了学位条例实施以来学位工作改革发展的成果和经验,有针对性地破解

学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系统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学位法律制度。

一是强调学位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学位工作应当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

统一的基本原则。

二是在坚持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的基础上,明确学位包括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等类型,把实践探

索的专业学位写入法律,并为未来探索新的学位类型留下制度空间。同时,在学位授予条件中,区别学术学

位和专业学位,明确不同的要求。

三是完善学位工作体制,规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省级学位委员会、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设

置及职责,明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设立办事机构,明确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

学位管理有关工作、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学位管理有关工作。

四是明确学位授予资格取得的条件和审批的主体、程序,并规定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自主审核制度,

扩大学位授予单位自主权。同时,强调国家的宏观调控,授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相关学科授予点的设置、

布局和学位授予另行规定条件和程序,突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

求的导向。

五是规定学位授予的条件和程序,授权学位授予单位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制定本单位学位授予具体标

准。强调学位授予单位制定学位授予具体标准时应当坚持科学的评价导向并充分听取相关方面意见。在附则

中对境外个人申请学位、学位授予单位在境外授予学位、境外教育机构在境内授予学位等作了相应规定。

六是构建学位质量保障体系,突出学位授予单位全过程质量管理,明确研究生导师的条件、职责和对研

究生的要求。加强外部监督,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学位委员会对学位授予单位、学位授予点进行

质量评估的职责。明确法律责任,对不能保证所授学位质量的,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撤销相应的学

位授予资格;学位申请人、学位获得者有学术不端等情形的,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决议,不授予学位或者撤销

学位。同时,规定学术复核、学位复核等争议解决机制和权益救济途径。

下一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将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位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以法律实施的

成效推动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促进创新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服务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全文如下。

第6页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

(2024 年 4 月 26 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学位工作体制

第三章 学位授予资格

第四章 学位授予条件

第五章 学位授予程序

第六章 学位质量保障

第七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学位授予工作,保护学位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学位质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的时代新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实行学位制度。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 , 包括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等类型,按照学科

门类、专业学位类别等授予。

第三条 学位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促进创新发展,

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第四条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公民,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机构学习或者

通过国家规定的其他方式接受教育,达到相应学业要求、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水平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申请

相应学位。

第五条 经审批取得相应学科、专业学位授予资格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机构为学位授予单位,其授予

学位的学科、专业为学位授予点。学位授予单位可以依照本法规定授予相应学位。

第二章 学位工作体制

第六条 国务院设立学位委员会,领导全国学位工作。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和委员若干人。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由国务院

任免,每届任期五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立专家组,负责学位评审评估、质量监督、研究咨询等工作。

第七条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设立办事机构,承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日常工作。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学位管理有关工作。

第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立省级学位委员会,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指导下,领导本行

政区域学位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学位管理有关工作。

第九条 学位授予单位设立学位评定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审议本单位学位授予的实施办法和具体标准;

(二)审议学位授予点的增设、撤销等事项;

(三)作出授予、不授予、撤销相应学位的决议;

(四)研究处理学位授予争议;

(五)受理与学位相关的投诉或者举报;

(六)审议其他与学位相关的事项。

学位评定委员会可以设立若干分委员会协助开展工作,并可以委托分委员会履行相应职责。

第十条 学位评定委员会由学位授予单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负责人、教学科研人员组成,其组成

人员应当为不少于九人的单数。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由学位授予单位主要行政负责人担任。

要闻内参

第7页

3

学位评定委员会作出决议,应当以会议的方式进行。审议本法第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列事项或

者其他重大事项的,会议应当有全体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决议事项以投票方式表决,由全体组成

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第十一条 学位评定委员会及分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任期、职责分工、工作程序等由学位授予单位确定

并公布。

第三章 学位授予资格

第十二条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机构申请学位授予资格,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符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发展规划;

(三)具有与所申请学位授予资格相适应的师资队伍、设施设备等教学科研资源及办学水平;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省级学位委员会可以根据前款规定,对申请相应学位授予资格的条件作出具体规定。

第十三条 依法实施本科教育且具备本法第十二条规定条件的高等学校,可以申请学士学位授予资格。

依法实施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且具备本法第十二条规定条件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机构,可以申请硕士、

博士学位授予资格。

第十四条 学士学位授予资格,由省级学位委员会审批,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

硕士学位授予资格,由省级学位委员会组织审核,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

博士学位授予资格,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审核,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

审核学位授予资格,应当组织专家评审。

第十五条 申请学位授予资格,应当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省级学位委员会规定的期限内提出。

负责学位授予资格审批的单位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九十日内作出决议,并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不少于

十个工作日。公示期内有异议的,应当组织复核。

第十六条 符合条件的学位授予单位,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可以自主开展增设硕士、博士学位授

予点审核。自主增设的学位授予点,应当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具体条件和办法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

第十七条 国家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优化学科结构和学位授予点布局,加强基础学科、

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可以根据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

需要,对相关学位授予点的设置、布局和学位授予另行规定条件和程序。

第四章 学位授予条件

第十八条 学位申请人应当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术道

德和学术规范。

学位申请人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机构学习或者通过国家规定的其他方式接受教育,达到相应学业要求、

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水平的,由学位授予单位分别依照本法第十九条至第二十一条规定的条件授予相应学位。

第十九条 接受本科教育,通过规定的课程考核或者修满相应学分,通过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设计等毕业

环节审查,表明学位申请人达到下列水平的,授予学士学位:

(一)在本学科或者专业领域较好地掌握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具有从事学术研究或者承担专业实践工作的初步能力。

第二十条 接受硕士研究生教育,通过规定的课程考核或者修满相应学分,完成学术研究训练或者专业

实践训练,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或者规定的实践成果答辩,表明学位申请人达到下列水平的,授予硕士学位:

(一)在本学科或者专业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二)学术学位申请人应当具有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专业学位申请人应当具有承担专业实践工作

的能力。

第二十一条 接受博士研究生教育,通过规定的课程考核或者修满相应学分,完成学术研究训练或者专

要闻内参

第8页

4

业实践训练,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或者规定的实践成果答辩,表明学位申请人达到下列水平的,授予博士学位:

(一)在本学科或者专业领域掌握坚实全面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二)学术学位申请人应当具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专业学位申请人应当具有独立承担专业

实践工作的能力;

(三)学术学位申请人应当在学术研究领域做出创新性成果,专业学位申请人应当在专业实践领域做出

创新性成果。

第二十二条 学位授予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十八条至第二十一条规定的条件,结合本单位学术评价标准,

坚持科学的评价导向,在充分听取相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各学科、专业的学位授予具体标准并予以公布。

第五章 学位授予程序

第二十三条 符合本法规定的受教育者,可以按照学位授予单位的要求提交申请材料,申请相应学位。

非学位授予单位的应届毕业生,由毕业单位推荐,可以向相关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学位。

学位授予单位应当自申请日期截止之日起六十日内审查决定是否受理申请,并通知申请人。

第二十四条 申请学士学位的,由学位评定委员会组织审查,作出是否授予学士学位的决议。

第二十五条 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的,学位授予单位应当在组织答辩前,将学位申请人的学位论文或者

实践成果送专家评阅。

经专家评阅,符合学位授予单位规定的,进入答辩程序。

第二十六条 学位授予单位应当按照学科、专业组织硕士、博士学位答辩委员会。硕士学位答辩委员会

组成人员应当不少于三人。博士学位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不少于五人,其中学位授予单位以外的专家应

当不少于二人。

学位论文或者实践成果应当在答辩前送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审阅,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独立负责地

履行职责。

答辩委员会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组织答辩,就学位申请人是否通过答辩形成决议并当场宣布。答辩以投

票方式表决,由全体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除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外,答辩应当公开举行。

第二十七条 学位论文答辩或者实践成果答辩未通过的,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以在规定期限内修改,

重新申请答辩。

博士学位答辩委员会认为学位申请人虽未达到博士学位的水平,但已达到硕士学位的水平,且学位申请

人尚未获得过本单位该学科、专业硕士学位的,经学位申请人同意,可以作出建议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报

送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

第二十八条 学位评定委员会应当根据答辩委员会的决议,在对学位申请进行审核的基础上,作出是否

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决议。

第二十九条 学位授予单位应当根据学位评定委员会授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决议,公布授予学位

的人员名单,颁发学位证书,并向省级学位委员会报送学位授予信息。省级学位委员会将本行政区域的学位

授予信息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

第三十条 学位授予单位应当保存学位申请人的申请材料和学位论文、实践成果等档案资料;博士学位

论文应当同时交存国家图书馆和有关专业图书馆。

涉密学位论文、实践成果及学位授予过程应当依照保密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加强保密管理。

第六章 学位质量保障

第三十一条 学位授予单位应当建立本单位学位质量保障制度,加强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全过程质

量管理,及时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保证授予学位的质量。

第三十二条 学位授予单位应当为研究生配备品行良好、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或者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

科研人员或者专业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建立遴选、考核、监督和动态调整机制。

研究生指导教师应当为人师表,履行立德树人职责,关心爱护学生,指导学生开展相关学术研究和专业

实践、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提高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水平。

要闻内参

第9页

5

第三十三条 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应当立足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强博士学位授予点建设,加大对博士

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和支持力度,提高授予博士学位的质量。

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应当认真履行博士研究生培养职责,在培养关键环节严格把关,全过程加强指导,

提高培养质量。

博士研究生应当努力钻研和实践,认真准备学位论文或者实践成果,确保符合学术规范和创新要求。

第三十四条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学位委员会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定期组织专家对已经批准的

学位授予单位及学位授予点进行质量评估。对经质量评估确认不能保证所授学位质量的,责令限期整改;情

节严重的,由原审批单位撤销相应学位授予资格。

自主开展增设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审核的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达不到规定标准或者学位质

量管理存在严重问题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当撤销其自主审核资格。

第三十五条 学位授予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学科、专业需要,向原审批单位申请撤销相应学位授予点。

第三十六条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学位信息管理系统,依法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第三十七条 学位申请人、学位获得者在攻读该学位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决议,

学位授予单位不授予学位或者撤销学位:

(一)学位论文或者实践成果被认定为存在代写、剽窃、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

(二)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入学资格,或者以其他非法手段取得入学资格、毕业证书;

(三)攻读期间存在依法不应当授予学位的其他严重违法行为。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授予学位、颁发学位证书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证书无效,并依照《中华

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九条 学位授予单位拟作出不授予学位或者撤销学位决定的,应当告知学位申请人或者学位获得

者拟作出决定的内容及事实、理由、依据,听取其陈述和申辩。

第四十条 学位申请人对专家评阅、答辩、成果认定等过程中相关学术组织或者人员作出的学术评价结

论有异议的,可以向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学术复核。学位授予单位应当自受理学术复核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重

新组织专家进行复核并作出复核决定,复核决定为最终决定。学术复核的办法由学位授予单位制定。

第四十一条 学位申请人或者学位获得者对不受理其学位申请、不授予其学位或者撤销其学位等行为不

服的,可以向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复核,或者请求有关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处理。

学位申请人或者学位获得者申请复核的,学位授予单位应当自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进行复核并

作出复核决定。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军队设立学位委员会。军队学位委员会依据本法负责管理军队院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学位

工作。

第四十三条 对在学术或者专门领域、在推进科学教育和文化交流合作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或者对世界

和平与人类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个人,可以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取得博士学位授予资格的学位授予单位,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后,可

以向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个人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名誉博士学位授予、撤销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

第四十四条 学位授予单位对申请学位的境外个人,依照本法规定的学业要求、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水平

等条件和相关程序授予相应学位。

学位授予单位在境外授予学位的,适用本法有关规定。

境外教育机构在境内授予学位的,应当遵守中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对境外教育机构颁发的学位证书的承认,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十五条 本法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同时废止。

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

要闻内参

第10页

6

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即将开赛

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将于 4 月—5 月在上海市开幕。大赛由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

同主办,以“筑梦青春志在四方 规划启航职引未来”为主题,以立德树人、就业育人为主线,努力打造强

化生涯教育的大课堂、促进人才供需对接的大平台、服务毕业生就业的大市场,更好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

教、以赛促就的目标。

大学生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贯穿高校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是就业指导服务的核心内容、强化

择业就业观引导的重要载体、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基础工作。2023 年 8 月,教育部印发通知举办

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大赛分校赛、省赛和总决赛三级赛事,面向非毕业班学生设置成长赛道,面

向毕业年度求职学生设置就业赛道,面向教师设置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道。大赛累计报名

学生 952 万人,覆盖高校 2740 所。其中,学生成长赛道报名 744 万人,学生就业赛道报名 208 万人。课程

教学赛道 3707 名就业指导教师参赛,覆盖 1565 所高校、1921 个课程教学团队。

目前,校赛、省赛已全部举办完毕。课程教学赛道总决赛将于 4 月 20 日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主要考

查高校开设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情况、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成长赛道总决赛将于 5 月 10

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举行,主要考查学生围绕实现职业目标的成长过程,通过学习和实践持续

提升与职业目标的达成度。学生就业赛道总决赛将于 5 月 11 日在复旦大学、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举行,

主要考查学生个人发展路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配度,就业能力与职业目标、岗位要求的契合度。

大赛通过鲜活生动的方式,有效引导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有效畅通了供需对接渠道、促进

高质量充分就业,有效凝聚了各方合力、推动全社会共同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

要闻内参

第11页

7

2024年高校基建培训班(第一期)在重庆大学成功举行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 2024 年全国两会精神,服务教育强国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提升校园

规划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推动绿色、智慧和面向未来的创新型校园建设,由中心主办的 2024 年高校基建

培训班(第一期)于 4 月 24 日在重庆大学顺利开班。中心副主任邬国强,重庆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李学静出席开班式。近 180 所高校基本建设、发展规划相关部门的 400 余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

中心动态

第12页

8

重庆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学静致欢迎辞并简要介绍了重庆大学的基本情况。她表示,此次培训

班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师资阵容强大,通过本次培训一定能够充分了解校园规划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

新方向,为规范和加强高校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提高建设质量和水平,引领和支撑“双一流”建

设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中心副主任邬国强作题为《创新型大学校园规划与建设的思考》专题报告。他详细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

强国建设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挑战,并以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

港和北京中医药大学良乡校区等多所创新型高校为例,详细阐述了“以学校发展为根本遵循、以开放融合为

核心策略、以绿色健康为建设理念、以可增长性为重要原则、以文化建设为核心抓手、以数字智能为创新引

领和以低碳转型为关键路径的绿色智慧创新型校园规划设计理念”。

此次培训重点针对创新型校园规划建设解决方案、高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高校基建与审计的协同

和数字技术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等基本建设发展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结合国内外大学经典案例

开展全方位系统培训。

4 月 26 日 上

午,全体学员赴重

庆大学虎溪校区进

行现场教学活动。

培训学员一致认为

本次培训理论体系

搭建完善,同时又

与实际有机结合,

取得了显著的效

果,对下一步开展

校园基本建设管理

工作有很好的借鉴

和指导意义。

中心动态

第13页

9

论科教兴国战略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3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

次明确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在 9 月 7 日召开

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

记再次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

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是社会总体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代

表,需要先进科技、人才、设备等资源的投入,自

产生之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就能超过原有生产

力的发展速度,能够极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出

新的社会需求,进而提升社会总产品的供给能力;

其在构成要素、内部组合、整体功能上表现出新的

内容,以新兴产业组织为载体。党的二十大报告中,

关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内容位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之后,这反映了党和国家

对科技与教育发展的重视;塑造现代化发展新动能

新优势,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深刻把握科教兴

国战略的时代使命与总体要求,分析研判社会生产

力发展趋势,以不同内容为抓手来开辟现实新路径。

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部署,统筹了科

技与教育的辩证关系,从长远角度充分体现了科技

与教育两大核心要素在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决

定性作用:其一,科技作为最活跃的要素,是推动

生产力发展的先导;其二,教育以人才培育为根本

目标,事关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主体。不同于传统

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与走高

质量发展道路的实践指向与必然结果,更加关注新

技术的推广应用所形成的新兴科技产业,体现的是

人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水平的提升,是社会发展和

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科教兴国战略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使命

科教兴国战略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

理念导引,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产

业优化升级,提升其科技属性与附加值,实现科技

与经济的双向良性互动。新兴产业有着一系列相关

配套资源,是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必然导向,属

于知识密集型产业,科技含量与技术水平较高,上

下游关联程度紧密。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为依托,

使得生产领域逐渐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

升级。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

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以实体经济实现资源要素

的聚集,通过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与新产业的发展

来推动制造业现代化升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现

代化工业转型的重要着力点,能够为解决高精尖技

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提供相应对策与支持,实

现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对于我国打破国

外技术壁垒与行业垄断有着重要意义。新兴产业标

志着新科技的运用、先进产能的引入,有利于结合

政府政策,充分体现高校与科研院所等多方主体合

作的科技支撑能力,实现对现有技术运用吸收与再

创新。

新质生产力获得长足发展,能够有效提升人才

培养质量,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产业结

构性改革不断推进,新兴产业发展进程不断深入,

对处于新兴产业中的人才队伍提出更高要求,人才

不再是被动的生产要素。人才是人力资源的具体体

现,涉及不同类型与领域,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

进行国际竞争的核心资源;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能够

推动科教与产教的内在深度融合,进而推动基础理

论型研究与应用型研究的人才培养,推动人才由单

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培养专业特色人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优化

人才结构,通过产学研合作育人与教育实践,实现

专业人才与产业升级发展的有效结合。把握新质生

产力发展的总体趋势和产业需求,以此为关键前提,

通过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与系统科学的培养方式培

育适应新兴产业要求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高素质人才不仅是新质生产力的主体,也是承担

现代化建设任务的主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坚力量;通过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进而促进

人的现代化发展,有利于培养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建设的创新型人才。

中国式现代化要实现生产力的现代化发展,关

教育理论

第14页

10

键在于科技强国的建设,科技的创新升级与科技事

业的发展进步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中国科学院科技

战略咨询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发布的《2023 研究前沿》

和《2023 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显示,中国在约 1/4

的研究前沿上排名第一。我国虽然拥有较多活跃度

高或发展迅速的热点前沿,科研成果也颇为显著,

但与首位活跃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提升空间。在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国际力量对比调整的背景下,

科技实力的强弱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能否

取得优势地位,是衡量国家现代化建设水平的重要

标志。科学技术凝聚着人才脑力劳动的成果,新兴

产业的落地标志着新质生产力从潜在生产力转化为

现实生产力。我国在科技大国的基础上,将人才资

源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服务于新兴产业,以推动我国

科技事业的发展,使我国进一步向科技强国迈进。

科教兴国战略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总体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面向世界科

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

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因此,科教兴国战略助推新质生产力要系统分析国

家重大战略需要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状况,瞄准事

关国家全局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助力新质生产力

与国家战略发展规划相契合,不断推进面向国家战

略发展需要的新兴产业落地。在新质生产力尚未转

化为以新兴产业为载体的现实生产力之前,只是作

为一种潜在生产力存在,只有经过系统完整的转化,

才能够将新质生产力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科研机

构与企业要连通中间环节,完善产研孵化器建设,

使潜在新质生产力转变为现实新质生产力,实现科

学技术研究的纵深推进、科研成果为现实生产力服

务,以新兴产业为载体的新质生产力要实现科技与

经济的相互转化与良性互促。科教兴国战略决定科

学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与发展高度,科学技术理论

是新质生产力产生发展的前导:电子、电磁、电力

传输等理论的出现与发展带来电能、电热、电驱动

等新质生产力;生物技术、微电子技术与化工、制造、

机械等不同领域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更是为不同于

传统生产力的新质生产力的出现提供了可能。科学

技术的重大突破与进展,即新质生产力体现了生产

力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一般发展历程。

以全局思维与长远眼光主导新质生产力发展的

顶层设计。以现有国情为依据进行宏观谋划与整体

布局,在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面创造条件,完

善尖端科技领域内部的统筹协调,提升各领域的关

联性与耦合度。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

导思想,通过科技与教育的双核驱动来实现新质生

产力的发展。营造开放合作、健康持续的科研创新

大环境。大环境的营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党和政府

牵头主导,颁布实施一系列保护创新、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的政策,并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

风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积极参与其中共同

推进大环境的建设。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就必须看到人这一重要因素的作用,只有科学技术

为人所掌握和应用,才可以将其转化为物质力量;

缺乏科学技术支撑的生产力,容易囿于低效能的困

境中。只有充分掌握科学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才

能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作用。科

教兴国战略中有不同的组织主体,不同主体的发展

逻辑与运行过程各有侧重,在差异中探求合作共赢

的空间,明晰不同主体的价值遵循,与现代化建设

同向聚合,齐力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科教兴国

战略关涉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企业等不同主体,

是协调科技、教育、人才等多方面因素的具有全局

性和前瞻性的规划。

科教兴国战略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

障,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是有机联系的整体,要

进一步认识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的发展规律,科

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在确定发展内容时,要处理好以下几大关系:一是

处理好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关系;二是处理好潜

在生产力与现实生产力的关系;三是处理好短期需

要与中长期需要的关系;四是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

用研究的关系。对科研工作者,要注重两方面的引导:

其一,将个人科研生涯发展与国家形势需要相结合,

通过科研解决实际问题;其二,充分运用产研基地、

创新产业园、科技孵化中心等社会资源,实现科研

成果的孵化与产出,完成科研成果的全链条、全流

程联动。推动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重大科研攻关项

目的立项与实施,不断完善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

新兴产业布局规划。按照不同领域部署国家重点研

发计划,提高技术产业的占比,有针对有计划地进

行全链条设计,既包括基础研究,同时也包含突破

共性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如部署应用研究、重大

教育理论

第15页

11

共性关键技术、应用示范等研发阶段的任务;推动

重要基础原创成果与面向应用的产出落地。坚持多

元主体的配合,实现各类主体在不同领域的协调互

助,形成多主体联动机制,共同助力新质生产力的

发展。

科教兴国战略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路径

科教兴国战略助推新质生产力,首先要关注教

育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教育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与

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维度,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

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教育要

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教育是培养人的

工作,“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这一根本问题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兴衰成

败。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决定

了我国人才培养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着

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

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

国式现代化建设服务。将教育置于发展的优先地位,

确保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得到落实,在资金拨款方面

要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占有稳定比例。运用政策指导,

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发挥数字技术为教育发展赋能

的优势,完善数字教育资源的配套整合。建设高素

质的教师队伍,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积极引

导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立德树人为根

本任务,潜心教书育人,涵养良好师德师风,遵循

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坚守学术道德。

科研应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战略规划

发展,加强基础应用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解决

国家重大需求,实现关键技术的重大成果的突破与

产出。高校与科研院所不仅是人才培育的核心场地,

也是科研创新的高地,推动着人类认知不断向未知

领域前进,承担着科学研究与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

任务,因此要全面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完善科研工

作的管理机制,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

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高校与科研院所是承担科

研任务的重要主体,要自觉树立科技强国的使命担

当,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弘扬

科学家精神,围绕国家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所涉及

的领域,发挥“排头兵”和“领头雁”的作用,探

索建立联动的创新科研项目运行平台,进一步巩

固科研力量,为具有独创性的科研发现奠定基础。

要有计划地提升基础理论研究与基础应用研究的

水平,同时也要针对重大科研攻关与重大领域交

叉前沿方向的问题开展有组织的研究。要注重科

研平台的建设与管理,积极运用专家资源建设科

研平台,划拨专项建设资金,注重推动学科交叉、

进一步加强科教协同育人,完善科研平台管理机

制、考核机制、评估机制,让人才能够在科研平

台上施展才能,从而进一步提升科研队伍层次,

凝聚科研队伍力量,实现科研平台与人才队伍的

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促使科研平台不断累积资源,

最终实现其持续性发展。

坚持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领导,构建多方协同

参与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同时也是其

最大优势。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持续不

断地发挥人才培养与人才资源输出的作用。人才培

养体系涉及诸多方面,需要多方力量主体协同配合,

汇聚发力;遵循人才成长发展的规律,以高水平复

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协同教学体系、学科建设、

管理机制、评估体系,以“双一流”大学建设为契

机,优化高校的区域布局,完善学科动态调整布局。

不断完善优秀人才选拔机制、培养机制、激励机制、

保障机制;为人才设立建功立业的平台,使其为中

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贡献自身力量。厚植

广大优秀人才浓烈的爱国情怀,牢记“为建设世界

科技强国而奋斗”的号召,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时

刻放在首位,为人民服务,具备打赢科研攻坚战的

信心与勇气。培养具备全球发展与国际意识的人才,

树立其科技强国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培养其胸

怀家国的情怀与社会责任感,促使其达到科学精神

与人文素养的内在协调与有机统一,实现人才发展

与国家富强的同频共振,为科技强国提供源源不断

的后备人才力量。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作者项久雨 高 琪,

单位:武汉大学;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

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创新贡献研究”

(22&ZD013)、湖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文

化思想研究专项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理论

第16页

12

以创新引领教育强国建设的若干思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

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

能新优势”。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

心地位,在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

需要发挥改革创新的引擎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从教

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

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这一重要论述着眼于我

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深刻指明了教育强国建

设的动力来源。

理念创新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动能

教育为基,理念先行。纵观历史上成效斐然的

改革,无不以思想理念的创新为前奏。因此,教育

理念创新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先导,为教育强国建设

提供着重要动能。建设教育强国,需要坚持系统理念,

树立大教育观。

其一,在育人目标上,坚持立德树人,把创新

人才培养作为重要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知识

技能、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行业前沿洞

察力、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化视野等综合素养的提升,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尝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创新氛围,建立

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鼓励学生展示个性、发挥

潜能,结合不同学生的专业背景与个性特征,设计

相应的教学计划与实施方案,并通过实践不断检验、

反思、完善,提升创新人才培养的效果。

其二,在育人方式上,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

并举,开拓新的育人思路和路径。及时更新“五育”

课程体系,发掘“五育”之间的内在关联,探索从“五

育”并举走向“五育”融合新路径,提升全面育人

实效。不断丰富和创新教学方式,建立科学有效的

评价体系,坚持课程建设机制与课程评价机制同步

推进、同向发力。

其三,在育人过程中,坚持从世情、国情、党

情、校情、学情实际出发。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

有之大变局,新时代的大学生理应肩负起时代重任,

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而奋斗。为增强学生的使命感,高校要积极

开展各种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等,提高学生的

主人翁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

与公益事业。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国际交流活

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明观,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包容其他文化,具备跨文化交

流的能力。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知

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

心理尚未成熟,需要加以正确引导。因此,育人过

程要注重紧密结合学生实际,遵循育人规律和人才

成长规律,真正围绕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

把握好学生的心理、性格、特征、行为等,为培养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

定基础。

其四,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要大力弘扬教育家

精神。要精准阐释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让广大

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挥笔书写新征程上教育

事业的新篇章。教育家精神对于推动教育内容改革、

促进教育发展、引领未来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大力

弘扬教育家精神,可以有效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

质,增强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力度,调整教育教

学的评价和考核机制,积极构建新课程体系,促进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切实提升教学实效性,促进教

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有力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机制创新为教育强国建设筑牢保障

制度为纲,创新为上。壹引其纲,万目皆张。

著名经济学家诺思曾提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

弈规则,或者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一些人为设计的、

型塑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从而,制度构造了人们

在政治、社会或经济领域里交换的激励”。教育机

制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之中架起一座立交桥,保

障教育理念得以贯彻实施。

其一,坚持基础教育机制创新与高等教育机制

教育理论

第17页

13

创新并重,注重教育机制创新的系统性和全局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

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

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

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水平。”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征途中,要更

加重视教育机制的革新,建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

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全链条有效衔接

的机制,彰显我国教育制度的优势。

其二,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筹教育事业发展全

局,制定高标准办学、高质量育人目标。习近平总

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

放眼全球,任何一个教育强国都是高等教育强国。

在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要深入开展基础教育扩优

提质行动,进一步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实施高等教

育综合改革试点,积极尝试书院制育人机制,加强

专才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扎实推进“三全育人”

工作,全面提升育人水平。

其三,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

同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育人合

力。教育机制创新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奠定重要基础,

为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支撑和智力资源;运用科技创

新赋能教育事业发展,科技创新为教育机制创新打

开新思路,提供便捷高效的技术支持和智能服务,

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开创新局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为教育机制创新注入无限动力,为科技强国建设提

供强劲支撑。由此,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实

现有机联系、协同发展、相辅相成,共同提升教育

机制改革创新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更好地为教育强

国建设激活力、增动力。

内容创新为教育强国建设固本拓源

内容为本,创新为魂。恩格斯曾指出,“每一

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

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

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在新时代建

设教育强国,应注重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使教育

内容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

培养创新品质,激发创新潜能,鼓励创新思维,不

断开辟新时代教育内容改革的新局面。

其一,合理引入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教

学内容,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习

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

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

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

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

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教育在发展新质生产

力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要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集聚

优势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科技发展

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各高校应积极创新教学内容设置,加快构建以促进

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导向的教育教学体系,完善教学

目标,主动探索将新质生产力与各学科课程设置深

度匹配,同时,大力支持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

的人工智能、新能源技术、生物化工、医药研发、

数字技术、先进制造、网络电子信息等课程建设,

激发学生对于理论学习的内在动力。高校要更好地

发挥自身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走好拔尖创新人才

自主培养之路,让更多拔尖创新人才涌现出来,充

分彰显教育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其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答好教

育强国建设的核心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

民族无比珍贵的重大财富,其所承载的人文精神与

历史情怀,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在教育强

国建设中,要用好这流淌于千年历史长河之中的文

化活水,不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铸魂育人功

能。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坚持因生制宜与因校制宜相

结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更具合理性和

针对性。针对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群体设计分层次

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使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全面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结合学校所在的区域

深挖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丰富教学

资源,提升教学内容的灵动性,增强课堂教学的感

染力,深化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与感

悟。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教育,为教育内容注

入更加丰富的文化创新因子。

其三,用科技创新为教育增添新活力,塑造教

育强国建设新动能新优势。要聚能聚势、聚心聚智,

推动科技赋能教育发展。利用智慧课堂、云计算等

现代数字技术,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变革。科

技的发展使得传统教育内容得以更新,学生借助互

联网技术在线学习,可以获取丰富的教育资源,人

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人机互动成为可能。智能教

教育理论

第18页

14

学系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设计更

具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

术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调

整教学计划,这对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拔

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

教育创新的前提是守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

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我们要坚持以守正创新

引领教育强国建设,守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

国之正,创好教育高质量发展之新,二者相辅相成、

辩证统一。

要时刻牢记“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

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

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

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

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是一项系

统工程,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锚定教育事业的正确航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向

高质量教育现代化目标迈进,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

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

人才;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机制创新,坚持问

题导向,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办学体制、

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各方面的改革创新,提

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持以人

为本,关注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提高教育服务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

幸福感和安全感;秉持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参与

全球教育发展交流与合作,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的教

育理念和教育经验。

在新时代新征程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强国,只有坚持创新,才能开拓辉煌绚丽的教育强

国建设新格局,不断谱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华

章。要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有力回应时

代发展提出的人才诉求和行业期待。在教育教学过

程中要深度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充分激发学生参

与科研的自信心,从多方面全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

养和核心竞争力。教育不仅要培养高素质人才,还

要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需要注重教育与产

业的结合,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助推经济社

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布

局使教育事业的创新更具立体化、多向化的特征,

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无限机遇。只有把握好

教育中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方能有效破解教育

强国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汇聚起教育强国建设

的宏伟力量,以磅礴之力持续推进新时代教育强国

建设,为全球教育事业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作者:王宇环单位

系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季正聚系中共中央党

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

教育理论

第19页

15

教育强国建设中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的新定位与着力点

行业特色型高校是指具有行业背景、学科专业

设置具有行业色彩、主要面向特定行业从事教学科

研活动的一类高校。它们在对接产业需求、服务产

业发展方面具有独特功能,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曾

长期扮演关键角色。当前,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服务高水平科

技自立自强等新任务新要求,将建设产教协同机制、

深化产教融合发展、增强高等教育对科技创新和产

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力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这就迫

切要求对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定位,

通过“重新行业化”增强其与行业产业的联系,并

将评价改革、行业共建、普职融通作为实现该目标

的三个着力点。

“重新行业化”是教育强国建设对行业特色型

高校发展的新定位

行业特色型高校的源头可追溯到清末民初的专

科学校,正式兴起于 20 世纪 50 年代院系调整时期,

它们为高等教育事业和各行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

献。今天,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双一流”建设和学

科评估中依然优势突出。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是

回归行业还是走向综合化成为必答之问。教育强国

建设要求增强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支撑

能力,高等教育应成为开放的、与经济和产业耦合

与互动的系统。目前,高等教育与行业产业之间还

存在一定区隔,高校对产业需求回应不够、教学科

研脱离产业实践,成为高等教育服务支撑高质量发

展的瓶颈。因此,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就是

拆除高等教育与行业产业之间的无形壁垒,建立两

者有效联结的机制。

正是在此意义上,需要对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

方向做出重新定位,将推动行业特色型高校“重新

行业化”、建强这类高校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

支撑。所谓“重新行业化”是指重新明确行业特色

型高校面向行业办学的定位,重建它们与行业产业

的联系,强化其教学科研活动满足行业需求的导向

和能力。

从功能上看,行业特色型高校本身就是一种产

教融合的制度安排,是联通高等教育与行业产业的

组织设计。有学者认为,行业特色型高校长期依托

行业发展,与所在行业形成了鱼水相依的关系,在

传统优势学科方面积聚了引领行业创新人才培养及

核心技术创新发展的优势,形成了为行业培养专门

人才、发展行业关键技术的优良传统,形成了独特

的产教融合模式。但是,随着这些高校离开行业部

门并走向综合化,产教融合的功能优势在一定程度

上被削弱了。教育强国建设不应将行业特色型高校

的“行业性”当作问题加以改掉,而是要将扭转行

业特色型高校综合化倾向、推动它们重新将面向行

业办学作为重点,以此找到深化产教融合的突破口。

在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重提行业特色型高校

“行业化”,并非主张高等教育要回到过去的“计

划模式”、重建“部门办学”体制并依靠行政计划

建立高校与行业的连接。高等教育实践的复杂性与

决策的有限理性,决定了计划机制解决行业特色型

高校发展问题的局限。从可行性角度观之,随着工

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政府机构改革的推进,“部

门办学”的基础不复存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

件下,重建行业特色型高校与行业产业的联系,引

导和推动其面向行业产业办学,不是要诉诸传统,

而是需要制度创新。

将分类评价作为行业特色型高校“重新行业化”

的引导手段

有什么样的评价导向,就有什么样的办学行为。

目前高等教育评价的教育系统内部逻辑凸显、外部

需求反映不够,成为行业特色型高校推动产教融合、

服务行业的瓶颈。以“双一流”建设为例,从评价

标准看,尽管行业特色型高校的贡献主要在于服务

行业发展,且“双一流”建设评价一再强调高校实

际贡献,但尚未针对此类高校形成分类评价标准。

从评价主体看,在“双一流”建设的评价中,分类

评价导向不够突出,对于入选“双一流”建设的行

教育理论

第20页

16

业特色型高校的评价,行业产业部门参与不足,其

诉求难以充分表达。行业特色型高校“一流”的标

准本是满足行业产业需求、为行业产业输送战略人

才、与行业产业协同破解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而不

是与实践脱节,片面追求课题立项、经费数额、论

文发表和引用次数。但受限于评价导向,当大批行

业特色型高校脱离原来的行业系统,进入一个统一

大场域之后,它们都开始面临同样的评价压力,为

争取生存发展资源,需要努力提升自身在论文数量、

课题级别、全国奖项等指标上的表现,原先对本行

业非常重要的个性化指标反而被淡化。对可测量绩

效指标的热衷,影响了行业特色型高校对行业实际

问题的解决与办学特色的凝练。

因此,增强行业特色型高校面向行业办学的动

力,应从改革高等教育评价开始,构建科学的高校

分类评价体系。高校分类评价在学理上已探讨多年,

一些地方也先期制定了高校分类评价标准,但这一

实践探索刚刚起步,高校分类评价经验还有待积累。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双一流”

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明确提出:“以学科

为基础,依据办学传统与发展任务、学科特色与交

叉融合趋势、行业产业支撑与区域服务,探索建立

院校分类评价体系,鼓励不同类型高校围绕特色提

升质量和竞争力,在不同领域和方向建成一流。”

鉴于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对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价

值,当务之急是完善高校分类评价体系,并明确将

行业特色型高校单独作为一类,根据其依托行业、

面向行业的特点设计有别于其他类型高校的评价指

标,特别是将为行业培养人才、面向行业开展科技

攻关、立足本行业推动产教融合等实际贡献作为核

心评价标准。

在建立分类评价体系基础上,引导行业特色型

高校面向行业办学,还需吸纳行业产业主体参与评

价过程。这一要求应体现在“双一流”建设对行业

特色型高校的遴选、建设中期自评、周期建设成效

评价等多个环节中。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

革委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

设实施办法(暂行)》规定:“设立世界一流大学

和一流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由政府有关部门、高

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人员组成。”当前,在这

一方面可以积极探索,针对面向不同行业的行业特

色型高校,分别吸收相应行业组织和人员参与评价。

如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下,

设置若干面向不同行业的专家组,参与相应行业特

色型高校的“双一流”建设遴选和成效评价;此外,

还可以在行业特色型高校“双一流”建设中设置专

门环节,征求相应行业主管机构、行业协会、企业

等组织的意见,以此作为院校遴选、成效评价的参

考依据。

将行业部门共建作为行业特色型高校“重新行

业化”的机制保障

如果说评价改革旨在增强行业特色型高校面向

行业办学的动力,那么建立行业部门新型共建机制

则是为了提升这些高校服务行业发展的能力。首先,

行业特色型高校的鲜明特质在于其行业性,淡化这

一点,严格意义上甚至都不能再被称为行业特色型

高校。其次,行业特色型高校与行业疏于联系,将

面临诸如学生就业难题、研究成果难为产业所用等

教学科研上的供需错配困境,影响办学水平和社会

影响力。最后,部分行业特色型高校划转地方后,

由于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重心下移,投入不足问

题逐步显现。这些问题都从根本上制约了行业特色

型高校支持行业发展的能力。

要破解上述问题,需对已划转至教育部或地方

的行业特色型高校,重建行业部门支持发展机制。

虽然由于政府职能调整和机构撤并,支持行业特色

型高校发展不可能再走“部门办学”的回头路,但

这并不必然意味着排除行业部门参与,探索建立新

型的行业部门支持共建机制具有可行性。首先,精

简后的政府机构依然保留了部分行业性管理部门(如

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等),主管

相应行业工作。其次,一些行业部门撤销后,相应

的行业管理职责被划入新的政府机构,如工业和信

息化部整合了过去多个工业部委的职能。最后,在

工业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由原行业部门转型而来

的全国性行业协会以及部分国有企业,也承担着促

进行业发展的职责,它们在广义上也可视为新的行

业部门。可见,行业部门参与支持共建行业特色型

高校,具备组织上的基础。

将行业部门支持共建作为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

的机制保障,可从三个层面展开。首先,在宏观层

面建立共建的顶层设计。如将行业部门支持共建行

业特色型高校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

教育理论

第21页

17

研究制定行业部门支持共建行业特色型高校的专门

办法,对共建资金投入、联合培养人才、协同开展

科技攻关等作出规定,将支持发展情况纳入对行业

部门的考核,建立制度化的工作程序。其次,在中

观层面完善合作共建机制。如对于教育部属的行业

特色型高校,可以由教育部与有关行业部门签署共

建协议;对地方所属的行业特色型高校可以参照高

校“部省合建”做法,由行业部门和地方政府合作

共建,在信息交流、资源供给等方面强化行业部门

对这些高校的支持。此外还可发挥项目的引导作用,

由行业部门、教育部或地方政府依照合作共建协议,

共同出资设立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专项基金,专用

于支持行业特色型高校与相关行业企业开展合作项

目。最后,在微观层面完善行业部门科研项目的评

价机制。当前高校科研评价对教育部和地方政府设

立的科研项目高度认可、对行业部门设立的科研项

目重视不足。因此应适当加大行业部门项目在科研

评价中的权重,引导行业特色型高校科研人员更积

极主动回应行业发展前沿需求。

将普职融通作为行业特色型高校“重新行业化”

的育人模式

培养适应行业所需人才是行业特色型高校面向

行业办学的重要着力点,这就需要在构建普职融通

的人才培养模式上深入探索。在狭义上,普通教育

与职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在广义上,高

等教育中的专业教育与相应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此意义上“普”和“职”本身就具有融通性。对

于主要面向行业产业实践应用的行业特色型高校而

言,更有必要走向普职融通,既注重学生的知识基

础和研究能力,也要培养其面向行业产业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然而在综合化过程中,行业特色型高

校人才培养的普职关系被割裂,走向了普通教育模

式,偏重知识综合性和系统性,以致理论知识学习

有余但理论联系实际不足,忽视了学生职业素养的

养成,所谓的“工科理科化”就是例证。例如,从

制造业人才需求看,2020 年我国制造业中科学家和

工程师占比为 3.55%,低于德国 23.2%、欧盟 14.2%

的水平;若 2035 年我国工程师占劳动力比重达到发

达国家目前平均水平,工程师需求规模约为 4500 万

人,但预测显示 2035 年我国工程师供给规模只有

3191.1 万人,填补人才缺口亟需扭转“工科理科化”

倾向,这就要将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的普职融

通作为抓手。

在行业特色型高校推进普职融通,主要是突出

人才培养的职业性维度,对此需要解决三个关键问

题。首先,在行业特色型高校建立制度化的校企“双

元”协同育人机制。既然行业特色型高校相关专业

面向行业培养人才从广义上看也是一种职业教育,

那么就同样适合采用在职业院校中实施的“双元制”

育人模式,并将其作为有关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环

节。支持职业院校校企“双元”育人的政策,亦应

一并适用于行业特色型高校。其次,畅通从行业产

业界选聘师资的制度通道。拥有同时具备理论和实

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院校显

著特征。行业特色型高校要实现普职融通,也应在

面向行业产业的相关学科专业推动“双师型”教师

队伍建设,完善从行业产业选拔人才从教的机制。

对此,一方面可探索将行业职业经历作为行业特色

型高校相关学科专业遴选师资的必备条件。受普通

教育模式影响,当前行业特色型高校选聘相关学科

专业师资时更看重人选的学术能力和科研成果,对

行业职业经历重视不足,这种倾向应予扭转。另一

方面,正如智库的人才引进得益于与政府之间的“旋

转门”一样,行业特色型高校选聘师资也应在校企

之间建立“旋转门”。如通过设置编制周转池、特

聘岗位、流动岗位等方式,建立行业与高校人才双

向流动的通道,吸引行业企业优秀人才到高校兼职。

最后,普职融通要求打通行业特色型高校与职业院

校的壁垒,形成行业人才成长渠道。可探索在职业

院校和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对口或相近专业之间,建

立起面向特定行业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本科教

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通道,选拔优秀职业院

校毕业生进入行业特色型高校深造,围绕特定行业

需求开展长周期、全链条人才培养,以强化对行业

产业发展的支持。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作者卢 威,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本文为全国

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重大课题“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

革的实施路径研究”(VFA210002)的研究成果

教育理论

第22页

18

培养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时代新人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文化思

想明确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起点上继续

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

文明。宏伟蓝图鼓舞人心,使命任务催人奋进。更

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需要青春力量,需要充分

发挥青年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新时代新

征程,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坚

持文化自立、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上下功夫,

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

时代新人,努力成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

的栋梁之材。

坚持文化自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

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

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坚持文化自立,必须不断

巩固文化主体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坚持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创造性转化和创新

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建立起了我们的文化主体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

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

性的最有力体现。当代青年对文化主体性的坚守展

现着青年一代的精神风貌,事关担负起新的文化使

命的信心和底气。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

培养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时代新人,就要引

导青年学生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

化转化上下功夫,引导青年学生深刻认识习近平文

化思想坚持文化自立的历史自觉,充分认识自身在

文化传承发展中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不断巩固

文化主体性,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为推动文化

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

青春智慧和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

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

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

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

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新时代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

化历史经验、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基础

上,提出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论断,表明我

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

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

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坚

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

结合,有利于激发文化建设动力、坚定文化发展

方向、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当今时代,青年学生

处于信息快速更迭的大数据时代,面临着文化更

加多元的现实环境。这就要求高校更加注重发挥

学校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在强

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高校要不断完善

文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创新教学

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是高校思政课

要发挥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讲好党的理论

创新的最新成果,讲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

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深刻

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底蕴和现实作

用,做到铸魂育人、启智增慧,持续增强大学生

的文化自信,促使其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实现文化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

财富极大丰富,也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在思想文

化上自信自强。”文化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教育理论

第23页

19

兴的题中之义。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

我们在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

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要大力推动文化繁

荣,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

发展,不断激扬文化自强之势,以固本培元、守正

创新焕发中华文化时代光彩,以改革创新、激发活

力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面向未来,高校要落实好立

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

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

领,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贯穿青年学生培养全过程和

各方面,引导他们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

代实践,为以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推动人类

文明的发展进步注入青春活力。高校教师要大力弘

扬教育家精神,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注重

文化浸润、感染、熏陶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

时代新人。广大教师要自觉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融入知识讲授中,通过知识传播、

能力传授、文化传承,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更加积极

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

断提升在各自领域实现文化自强的本领,为推进社

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何秀超为中央财经

大学党委书记

教育理论

第24页

20

高校如何全力以赴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系列重要

论述,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

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畅通教育、

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

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必须

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培育新型劳动者队伍,

服务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构建现代化产

业体系,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力以赴推

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培育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的人才队伍

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方式与培育

体系需要发生相应改变。高校须构建适应新质生产

力发展的人才培育与发展体系,提升人才自主培养

能力。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是准确把握人才成

长规律,保障最优质资源用于本科教学,精心实施

强基计划,突出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支持建设基

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

基础研究。二是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结

合行业产业需求新变化、新成果、颠覆性技术突破,

打造支撑特色核心课程群,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

学深度融合,注重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

维的培养。三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由一流专

业、名师、金课、精品教材、高水平实习实践平台

相互支撑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科教育人协同

机制,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耦合支撑高质量

研究生培养,在解决问题中培养人才,在培养人才

中解决问题,依托行业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四是深化分类培养机制改革,增强专业学位教育对

职业胜任力、行业产业发展的快速响应能力和针对

性,建立学科动态调整机制,探索实施若干人才培

养特区和试验区。此外,有关部门还要引导高校积

极参与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开展与先进制

造业集群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支撑复合型人才培养,

源源不断输送卓越工程师后备力量。

汇聚高端创新人才资源。一是强化人才第一资

源地位,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

探索关键领域集成攻关创新团队建设模式,打造人

才成长特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

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

创新团队。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各类人才

教育教学能力和参与度。做好人才队伍梯次规划,

从自主科研、培训进修、科研条件等方面加大支持

保障力度,促进人才加快成长。完善分类发展通道,

打造分类卓越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三是推进教师队

伍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完善评价与激励制度,

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

才评价体系,为各类人才和创新团队发展营造良好

的发展环境,打造人才成长创新生态。四是精准引

进前沿科学人才、行业紧缺人才和高精尖技术人才,

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与吸引力的环境条件。

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一是面向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应对人类未来挑战,加强“一带一路”人

才培养布局,拓展优化国际合作格局,强化国际大

学联盟建设,营造良好的国际化育人环境。二是加

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积极

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学生国际视野,坚持以我

为主、为我所用,推动设立一批高水平的国际联合

培养办学机构和项目。三是大力加强留学生培养,

扩大优秀学历学位生规模,完善培养模式,提升留

学生招生培养质量,培养一批知华友华的高层次留

学人才,为增强大国软实力和“两个强国”相关产

业“走出去”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四是以全球视野

构建开放创新生态,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注重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输送,增强国际组织话语权。融

入国际创新网络,组织或参与实施一批大科学计划

和大科学工程,提升在国际前沿创新中的话语权和

影响力。

强化支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新质生产力是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量的

生产力,创新是关键。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高水

平研究型大学要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强化

教育理论

第25页

21

支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提升基础前沿原始创新能力。一是坚持任务导

向、需求带动和自由探索相结合,完善基础科研稳

定支持机制,提高基础研究队伍比重,形成多元化

的基础研究资助体系,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二

是强化科技产业革命趋势和重大技术方向研判,布

局一批产业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大力推动原始创新、

颠覆性创新、非共识性创新和融通创新。三是注重

应用牵引、突破瓶颈,围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

人工智能、空天技术等新兴领域,推进自主创新、

原始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增长极。

四是加强从工程实践中凝练科学问题,弄通“卡脖子”

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五是弘扬新时代科学

家精神,优化学校科技和人才工作管理服务机制,

鼓励广大科研人员解放思想、潜心研究,营造基础

研究创新生态。

加大关键瓶颈技术攻关。一是关注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关键领域,以及影响国家安全的重点行业。

确保这些行业和领域中的核心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稳

定性、安全性。二是重视那些能够推动产业升级、

转型,以及助力我国向更高端技术迈进的关键技术。

尤其是在关键软件、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

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加强集成攻关,为补齐产业瓶颈

短板提供有力支撑,培育一批标志性成果。三是面

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化医工结合,积极推动在智慧

医疗、高端医疗器械、传染病防控、生物安全、核

防护与安全利用等领域取得创新优势。

创新科研组织模式。一是大力加强多学科融合

的现代工程和技术科学研究,以产业重大需求为导

向开展有组织科研,提升跨单位、跨院系、跨学科

的协同攻关能力,完善基于学科交叉的矩阵式科研

组织模式。二是加强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健全科技

合作交流制度、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制度、科技

成果互惠制度,引导推动科研活动向需求牵引的协

同合作转变。三是围绕科技重大项目,组织校际协

同创新团队开展科研攻关,搭建产业技术协同创新

联盟,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贯通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

服务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发挥高校作为

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重

要结合点的作用,推动形成分工协同、内外贯通、

创新合作的新格局。

深化校企融合发展。一是聚焦成果转化难点和

堵点。高校在关键技术攻关、适配验证、系统集成、

新产品研发、中试验证、示范应用等方面,应当与

企业深度合作,打通科技到产业“最后一公里”。

二是加强校企协同平台建设,打造体系化、任务型

的技术创新联合体。三是建立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

向的科技成果供给机制,拓展技术领域,推进产学

研用深度融合。四是积极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

业创新发展,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加大成果转移

转化,提供技术创新咨询服务。

健全成果转化机制。一是系统设计成果转移

转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维、收益合理分配及人员

兼职离岗创业等政策,健全有利于成果转化推广

的科研管理机制。二是鼓励高校参与创新成果产

业化,建立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平台。继续加强技

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基地等产学

研载体建设,推动创新资源有序流动,完善全链

条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体系。三是坚持以质量、绩效、

贡献为核心的成果评价导向,完善自由探索型和

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全面准确反

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

展的实际贡献。四是支持高校建立专业化的技术

转移队伍,探索实施技术经理人制度,强化知识

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登记、

收益分配制度和服务保障体系。

推进校地融合发展。一是围绕国家区域重大战

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支持高校在京津冀协同

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二是依托区域

创新资源,推动创新要素集聚,与地方政府共建一批

新型研发机构,全面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一批

区域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从成果转移转化、

高新技术企业孵化、技术人才培训服务等多维度持续

支撑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

创新,为新质生产力生成贡献高校力量。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周光礼系中国人

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汪天逸系中国人民大学博士

研究生

教育理论

第26页

22

数字化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兴则国家兴,

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

设教育强国”,并提出到 2035 年“建成教育强国”

的总体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

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

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的有效途径”,同时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

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

破口”。迈向数字时代,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

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成为推动我国教

育变革的“智慧引擎”,教育数字化将全面赋能教

育强国建设。

教育数字化正在加速形成泛在化学习形态,为

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

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重

要部署。教育数字化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

国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信息化、数

字化发展劲头迅猛,现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最为复

杂的数字化基础设施,营造了数字化教育发展环境,

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领域深度融合,为建立“人人皆

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学习环境,不断提

高国民受教育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

目前,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

达到 100%,99.9% 的学校出口带宽达到 100 兆以上,

超过四分之三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99.5% 的

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建成了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

务平台,网络覆盖完全、线下多媒体教学空间和网

络教学空间融合的泛在化学习形态已基本形成。以

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深度融入教与

学全过程,在满足学生需求、激发学习兴趣、定制

个性化内容、推荐智能化资源、保障精准化教学、

开展数据化教学决策和即时性评价反馈等方面提供

基础保障。

教育数字化稳步快速推进,不断提升全民数字

素养和技能,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强力保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

的出现和日益完善,人们的“数字化生存”程度在

不断提升,数字素养成为现代人的必备素养,甚至

成为为强国建设作出贡献的基础条件之一。随着数

字经济的发展和日益成熟,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

养和技能、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成为

当务之急。

现代社会所需的数字素养,可以通过人们的各

种数字化体验习得。《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

报告》显示,截至 2023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10.92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 77.5%。人们对互联网使

用规则、虚拟世界特征等的认识不断深化,为形成

并不断提高数字素养奠定了实践基础。

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

关键时期,提升青少年的数字素养,是当前学校教

育面临的重要问题,需要我们借助各种教育数字化

平台和教育数字化工程、项目等,使他们在耳濡目

染中积淀数字素养,并能够利用数字技术全面提升

自身综合素养。

近年来,我国致力于教育资源数字化改造,借

助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搭建了世界第一大

教育教学资源库,汇聚了包含数字教材、课程资源、

教学素材、虚拟仿真和数字场馆等在内的优质资源,

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站式数字资源供给解

决方案,为教育强国建设夯实了高质量的“数字底

座”。青少年学生拥有了拓展学习空间的机会,越

来越便捷的网络学习体验,成为他们教育生活的重

要组成部分,并成为他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他

们将在教师的帮助下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字素养,理

智地辨析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关系,利用数字化

世界为自己的学习、成长带来便利,形成自己的“数

字智慧”,成长为新时代的社会栋梁。同时,伴随

教育数字化

第27页

23

着教育数字化建设进程,包含建立完整数字素养培

养目标体系、构建全面数字素养培育课程体系、形

成开放数字素养培育生态、建立多元数字素养评价

体系的学生数字素养培养的一体化路径,已逐步形

成,有效促进了学生数字素养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

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是提升学生数字素养的关

键。数字时代,必须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数字素养。

我国多年的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实践,持续打

造了“数字教师”、“数字学生”队伍,为教育强

国建设提供了数字队伍保障。2022 年 11 月 30 日,

教育部发布《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明确

了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完善了教育数字化标准体系,

为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数字素养水平提供了方

向,有力助推了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数字化助力提升教育治理水平,为教育强

国建设带来重大机遇

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服务于全

面提升教育质量、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数字

化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支撑规模个性化教学实

施、推动核心素养发展,为提升教育质量、加快建

设教育强国提供了重要机遇。

第一,数字化技术有助于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要求。随着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

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也由“大

规模的标准化教育”转向“大规模的个性化学习”,

开始逐步形成了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和终身化

的教学体系。

第二,教育数字化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跨时空、

跨区域流动,有助于弥合“数字鸿沟”。进一步促

进农村偏远等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均衡和共享,

成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抓手,同时助力学生

具备国际化视野,提高本土人才在全球的竞争力。

第三,教育数字化有助于利用数据驱动实现教

育科学决策。数字化教育产生了规模巨大的教育数

据,政府和教育机构可以利用数据更好地了解教育

系统的运作情况,及时调整政策和资源分配,确保

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

第四,数字化将推动教育的模式范式发生改变。

随着数字化空间的发展完善,数字化将融合物理空

间、社会空间和数字空间,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教育教学场景,培育跨班级、跨年级、跨学科、跨

时空的学习共同体,形成以数据驱动下大规模因材

施教为核心的教学新范式。

第五,数字化有效推动了教育科研和创新。数

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常态应用和深度融合,形成了

数字化教学、智能化测评、精准化治理等应用模式,

在服务“停课不停学”、“双减”落地、学校家庭

社会协同育人、大学生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教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大量的数据,为教

育管理和研究人员深入了解教育现象、总结教育规

律、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等提供了现实依据。

目前,我国教育数字化建设体制机制得到了实

践检验,教育数字化建设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

逐渐形成,政府、企业、高校、中小学多元协同的

发展形态日趋完善,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科学体

制机制的支撑。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丁黎军,单位系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数字化

第28页

24

“双线”并进 发展数字教育

在安徽省合肥市南门小学,学校开设的“专递

课堂”让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同心小学

学生能够远程实时与南门小学学生同上英语、音乐、

美术等 7 门优质课程,帮助他们实现线上与名师“面

对面”的梦想。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麓的乡村

学校里,学生们可以通过电脑与北京、上海优质学

校的学生们同上一堂课,城乡教育资源顺畅对接。

数字教育正在改变中国的教育现状。

今年年初,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上海开幕,来

自全球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的代

表参加大会。发展数字教育已成为时代潮流、全球

共识。此前,我国在发展数字教育方面已有一些探

索,此番再次明确强调大力发展数字教育,表明我

国数字教育发展要在原有基础上瞄准新任务、取得

新突破。

我国之前关于发展数字教育的探索,主要聚焦

于教育数字化,以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实施为标

志性举措。教育资源、教育方式、教育工具、教育

流程等的数字化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我国在教育数

字化方面切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教育数字化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迅速,已经实现全国中小学(含

教学点)互联网接入全覆盖;二是教育数字化资源

建设规模巨大,建成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这一全球规

模最大的教育教学资源库。据相关数据,截至 2023

年年底,该平台累计注册用户突破 1 亿,浏览量超

过 367 亿次,辐射超过 1800 万名教师、近 3 亿名在

校生及广大社会学习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

的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显示,我国排名已从过去

的第 24 位跃升至第 9 位。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彰显

了我国发展数字教育的坚定决心,为我国后续大力

发展数字教育奠定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广大师

生以及社会学习者在体验过教育数字化的便捷便利

之后,对发展数字教育有了更多的期待和要求,这

也是我国大力发展数字教育的动力来源。

教育数字化是发展数字教育的基础环节和必要

阶段,是发展数字教育的硬件支撑。我国在教育数

字化方面取得的不俗成绩,为发展数字教育提供了

良好硬件支撑。未来,硬件还可以更多,硬件之间

还可以进行更科学的组合以发挥出更大功效。这也

是我国下一阶段大力发展数字教育的一条任务主线。

当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已经涵盖众多教育教学资

源,让更多教育教学资源数字化,链接更多、辐射

更广,为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助力。

然而,由于此前许多教育数字化实践还停留在利用

各种数字平台与设备进行线上教学或线上学习阶段,

教与学难以实现互动,因此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在

于借助各种数字平台与设备,让更多教育教学资源

活起来、动起来,让教与学同频共振。

发展数字教育,不能止步于教育数字化,而是

既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丰富传统的教育资源、教育

方式、教育工具、教育流程等,也要推进提升数字

思维、数字素养、数字知识、数字技能等方面的教

育。如果说前者属于发展数字教育的硬件建设,那

么后者就属于发展数字教育的软件建设。而且后者

在数字技术重构力量日益强大、传统产业和企业加

速向数字化转型、数字产品与应用场景层出不穷、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情景下显得尤为重要。2017 年

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确立了

战略目标,就是到 2030 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

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

创新中心,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取得明显成效。这

些都需要具备良好数字思维、数字素养、数字知识、

数字技能的人才贡献力量。因此,培养大量优秀的

数字人才成为我国下一阶段大力发展数字教育的另

一条任务主线。

在数字时代大力发展数字教育,是必修课而不

是选修课。我国推进数字教育发展基础良好,未来

需要“软硬”兼顾、“双线”并进。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梅立润,系武汉

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

教育数字化

第29页

25

中国数字人才培育行动方案出炉

中国正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

一。人工智能数字人 24 小时直播带货,远程大数据

寻医问诊,数字博物馆引人入胜……数字化技术已

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

截至 2022 年末,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

50.2 万亿元,占 GDP 比重 41.5%。层出不穷的新技术、

新模式、新业态背后,靠的是人才支撑。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数据局等九部门发

布《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

(2024—2026 年)》(以下简称《方案》),旨在

发挥数字人才支撑数字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为高质

量发展赋能蓄力。

《方案》明确,用 3 年左右的时间,扎实开展

数字人才育、引、留、用等专项行动,提升数字人

才自主创新能力,激发数字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部署六大重点项目

如何增加数字人才有效供给,形成集聚效应?

《方案》部署了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数

字技能提升行动等 6 个重点项目。这些项目将从产

业、企业、高校等层面入手,规划未来数字人才的“成

长地图”和培育体系,持续优化人才要素结构和发

展环境,夯实数字经济“加速跑”的人才“底座”。

近年来,数字人才数量不足、人才素质与产

业相关岗位需求不匹配、关键核心领域创新能力不

强等问题日益凸显。据测算,我国数字人才缺口在

2500 万至 3000 万,而且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增长。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新春开工首周,生成

式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需求激增,新发布职位数量同

比增长 612.5%。在不少招聘平台,图像算法工程师

和架构师薪资排名领先,数字人才成为职场“香饽

饽”。

要让机器人“听得懂”“干得对”,离不开机

器人工程技术人员;自动化生产线布局建设,必须

靠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把庞大厂矿变成“虚拟

工厂”,需要数字孪生工程师……

基于此,《方案》将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放在

6 个重点项目首位,提出重点围绕大数据、人工智

能、智能制造、数据安全等数字领域新职业,制定

颁布国家职业标准,构建科学规范培训体系,开辟

数字人才自主培养新赛道。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部计划,每年将培养培训数字技术技能人员 8 万

人左右。

构建多层次培养体系

培养数字人才,教育要唱重头戏。数字人才

队伍建设的关键,是构建符合行业特质的人才培

养体系。

近年来,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无人驾

驶航空器系统工程、材料智能技术、智能视觉工程

等一批新专业已成为高校的新选择,不仅学生青睐,

就业市场也普遍看好。

《方案》提出,将加强高等院校数字领域相关

学科专业建设,加大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力度,充分

发挥职业院校作用,推进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

化改造。

相关专家认为,数字人才分工越来越细,需要

国家出台专门人才计划,通过提升教育培养质量,

夯实数字人才供给基础。应强化相关应用专业和学

科体系建设,完善数字人才与创新基地规划布局,

尽快形成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培养机制,推动数字人

才队伍不断壮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

所研究员李佐军建议,应构建多层次数字人才培养

体系。要前瞻性谋划数字人才培养,建设一批未来

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加强数字领域新工科、

新文科建设,培育复合型数字人才。鼓励数字领军

企业与高校联合打造“校中厂”“厂中校”等,探

索“教学 + 实训 + 路演”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科技日报》

教育数字化

第30页

26

数字化如何推动职业院校教学改革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正在推动社会加速变革,传统产业正在经历

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新业态、新职业、新岗位层出不穷,急需大批具有高数字素养、高适应性和高技

能的人才。

我国纵深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

合、科教融汇,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擘画了新的蓝图。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更为看重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本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重视职前职后一体化的终身学习和终身服

务。按需学习适应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满足多层次的学习目标进阶要求,降低初次学习的畏难情绪,

以智能技术有效连接资源、环境与服务,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范式。

按照数字社会的人才需求调整教学目标

数字时代,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将逐步取代人类简单的、机械性的劳动,在提高劳

动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将带来结构性失业,众多岗位正在受到人工智能的冲击,很多工作将由人机协同完成。

职业院校的教学目标需要根据数字社会发展和职业生涯进阶,支持学生根据其能力、特征和兴趣调整学

习目标。职业教育与产业的连接最为紧密,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最为敏感,学生的学习目标转向发挥人

类智能和机器智能各自的优势。从社会发展和个人就业需求来看,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应具备基本的数字化

生存能力和数字工作能力,不仅能应用数字技术进行信息传播与交流、学习、娱乐、处理日常事务,还能熟

练应用数字技术、智能技术高效地开展工作;学生并不需要系统掌握某个岗位所需的全部技能,重点是学会

人机协同工作,学会在工作中学习新技能。相应地,职业院校需要以按需学习理念来细化专业学习和课程学

习目标。

遵循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优化教学内容

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和数字经济等将带来丰富的智能技术落地场景,这将对从业

人员的数字素养和技能提出新的要求。“人工智能 + 专业”的复合型技能将成为职业院校学生的“硬技能”,

也是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敲门砖”和未来发展的“铺路石”,规划、设计、执行、表达和应变等与人类情感

和社会性交往密切相关的“软能力”也将成为学生职业发展的“助推剂”。

因此,职业院校应积极优化专业设置,调整课程内容和形态,不再传授已经或行将被智能技术和机器替

代的岗位技能和知识,而是要面向新兴行业和岗位需求,教会学生如何应用智能技术,如何与智能机器协同

工作。例如,智能制造专业学生要学会如何对人工智能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和保养,数字传媒专业学生要能

够借助大模型对话系统、智能编辑工具快速生成文本、图像和视频,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要知道怎么用智能工

具进行消费者画像、销售数据分析、趋势预测等。

同时,学校还应开设人工智能伦理方面的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与技术的关系。学习内容可利用

人工智能课件工具自动生成立体化教材、短视频和游戏化课件,适应数字一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学校

还要充分利用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的优质资源,为师生推荐丰富的、适切的数字学习资源和虚拟仿真

实验。

教育数字化

第31页

27

探索建立面向学生终身学习的服务机制

当前,我们正在经历时代的巨变,学过的知识可能被快速淘汰,已有的职业技能也可能很快落后于行业

的发展,职业培训已经成为很多行业的“刚需”,而且越是智能技术应用得越多的行业这种需求就越发强烈。

职业教育学生进入职场后仍然要持续面对技术更新、产业转型、业内竞争等带来的挑战,必须继续学习

新知识,补充新技能。在职业教育领域提倡终身学习和终身服务,有利于破除社会上“读职业院校没希望”

的迷思。

职业院校需要探索建立一套终身学习的服务机制,为学生和社会公众提供此类服务,满足其职业发展的

需要。学校开展广泛的校企合作和社会多方协同,消除“职前—职后”的学习壁垒,整合企业、学校、社会

资源开展职业培训,通过混合式学习、学分银行、职业认证等方式支持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提升。按需学习

强调从机会公平拓展到终身服务,必然要求变革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拓展课程服务的时空边界,也需要构

建公共数字学习平台。例如,学生在职业院校中学习了某一门课程,按需学习平台支持课程提供机构终身为

这门课程“质保”,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发展及时更新课程,并为曾经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及时推送更

新的内容,也为学生继续学习这门课程提供支持服务,实现“永不下课的课堂”“永不过期的课程”。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刘德建系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联席院长

教育数字化

第32页

28

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把职

业教育搞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

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

职业教育是培育工匠的沃土。近年来,职业教

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显著增强,高素质技术

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不断涌现,有力支

撑了我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当下,面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

的时代要求,职业教育如何展现新作为?本期教育

版,我们关注一些职业院校的探索与实践。

——编 者

促进专业与产业深度融合

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交通工程学院实训室

里,新能源汽车整车、零部件及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学生郭紫涵正在动力电池试验设备上进行系列测试,

并完成实际装车测试。

“2022 年填报高考志愿时,学校新开设的新能

源汽车工程技术专业让我很感兴趣,加之近年来新

能源产业发展前景乐观,我便果断填报了。现在看来,

我的选择十分正确。”郭紫涵说,“在专业学习中,

学校与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带领我们参

与具有科研性质和生产性质的实训,大大提升了我

们的工程实践能力。”

“伴随着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汽车类专业由

传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调整为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交通工程学院院长

王文凯展示一张专业设置表,上面记录着这些年来

专业的升级、调整、撤销等情况。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和重要载体,设

什么样的专业,决定了面向什么样的行业领域,培

养什么样的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校长谢永

华介绍,学校实现了所有专业对接江苏先进制造业

和现代服务业,其中 30 个本科专业全部与区域重点

产业对接,19 个专业同时对接江苏省“十四五”战

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发展的巨大优势。”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培

养拔尖人才,也要培养大国工匠、技术技能人才,

需要实实在在办好职业教育。

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要求职

业教育在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中找准定位,促进专

业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记者了解到,目前,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共设置

1394 个专业,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其中制造业相

关专业 515 个,占比 37%。“聚焦制造业高端化、

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我们每年优先增设先进

制造业领域新专业,2023 年增设了高速铁路通信技

术等专业,提升了职业教育服务制造业的能力。”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李英利说。

由于人才培养有一定周期,从更高要求来讲,

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不仅要“紧跟”产业,更需要“前

瞻”发展。湖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教授唐

智彬表示,信息畅通是一项关键要素,相关部门

应完善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供给信息共享机制,

让院校及时准确地了解产业和企业的需求,并第

一时间体现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及教育教

学中。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什么是工匠精神?就是干一行、爱一行的坚

守,就是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态度。”前不久,

一场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在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举行,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钳工周皓,讲述

了自己从一名普通技校学生成长为“深海工匠”的

故事。

“通过数万次练习,头发丝直径 1/16 粗细的划

痕,周皓用手一摸就知道。他手工加工的零部件精

度可以达到 0.003 毫米以内,这太令人敬佩了。”

听完宣讲,信息工程学院学生郎俊涛备受鼓舞,更

加坚定了成为一名大国工匠的决心。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尤

为重要。要引导学生树立技能报国、技能成才的志向,

职业教育

第33页

29

让他们看到技能人才的发展道路是宽广的,是能够

实现个人价值提升的。”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校长张

洪田介绍,学校充分挖掘工匠精神内涵,广泛宣传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工匠典型,推出“榜样的

力量,前进的方向”等专题,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大国工匠是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随着

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速,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更加迫切。

“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

系夯实人才支撑,是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使命。”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

前我国已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中

高职学校每年培养 1000 万名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

人才。

近年来,立足于服务人的全面发展,职校学生

成才通道更加畅通。2023 年,职业本科招生 8.99

万人,比上年增长 17.82%,“中职—高职专科—高

职本科”纵向贯通的学校职业教育体系得以确立。“文

化素质 + 职业技能”的“职教高考”制度不断完善,

为中职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提供了更多发展可能。

“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还要不断提升

青年技术人才的获得感。”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副院长张运凯表示,应进一步开展各类技术技能“大

比武”,为青年技术人才提供更多切磋技艺的机会

和舞台,引导更多青年选择技术技能型发展道路。

不断提升关键办学能力

前段时间,在华为信息与通信技术技能大赛总

决赛上,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学

生陈成熙所在团队,获得计算赛道实践赛特等奖。

回顾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陈成熙感触很深,

“学校将面向在岗工程师的培训认证,转化为适合

零基础在校生学习的课程体系,让我们能够紧跟前

沿技术,学到真东西、掌握真本领。”

“为求解校企深度协同育人难题,学校开展了

以特色产业学院为载体的双主体育人模式探索,即

每个专业群联合一家世界 500 强企业或行业领军企

业,共建一所特色产业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校长许建领介绍,在与企业共建专业、共建课程、

共训师资、共建平台、共育人才的过程中,产业技

术变革与教学改革同频共振的良性机制逐步形成。

面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如何实实在在办

好职业教育?不断提升关键办学能力,打造一批重

要课程、优质教材、教师团队、实践项目等,成为

题中之义。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目前,在 6 个先进制造业

重点领域,84 门专业课程改革试点稳步推进;职业

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持续优化,“双师型”教师在专

业课教师中的占比超过 55%;一批集实践教学、社

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型

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完成,种种举措助力现

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不断深化。

“办好职业教育,深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

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

协同合作。”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邱

懿表示,要以共同体、联合体为载体,在传统产业

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中进行专业布局,

把更多高质量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充分发

挥大国工匠的基石、栋梁作用。

来源:《人民日报》

职业教育

第34页

30

“职教出海” 各显神通

2024 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奔向下一个金色十

年的开局之年。我国职业教育积极践行“一带一路”

倡议,正阔步走向世界舞台。以国家“双高计划”

建设院校为代表的一批优质职业院校瞄准外向型行

业企业,努力探索与企业“走出去”相适应的跨境

办学模式,郑和学院、丝路学院、詹天佑学院等一

批“职教出海”新项目成为亮点,描绘了职业教育“教

随产出、产教同行”的新画卷。

职业教育探索“品牌化”出海

职业教育“走出去”办学是新时代教育对外开

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铁路、公路、电力、港口、

通信等产业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走出国门,

开始在全球各地承接对外工程项目。我国行业企业

走出去,首要面临的是合作国劳动力普遍技能水平

低等人力资源供给问题。职业教育作为对接产业最

密切、服务经济最直接的教育类型,以“出海”为

契机服务“走出去”企业,在人才培养、师资培训、

技能培训、标准输出、人文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了

积极作用。《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数据显示,

2022 年,全国高职院校在国(境)外开办学校 323 所,

开办专业 452个,在校生 3.1万人,专任教师赴国(境)

外指导和开展培训超过 26.8 万人日。

“职教出海”连点成面,形成规模,打出品牌。

作为“职教出海”多样化探索的创新成果,郑

和学院、丝路学院等一批境外办学项目在“一带一

路”共建国家落地生根、蓬勃发展,使职业教育“走

出去”实践更加丰富、立体、全面。这些项目作为

中国“职教出海”品牌建设的重要载体,与鲁班工

坊异曲同工,或以我国先贤人物作为命名,通过不

同人物各自代表的技能特质或人物精神品格,彰显

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如郑和学院、詹天佑学院、大

禹学院、毕昇工坊等;或是将我国地方独有的丝路

文化遗存作为命名的重要因素,以传播丝路精神,

如福建的“海丝学院”、浙江的“丝路学院”等。

福建和浙江都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两

省利用沿海区位优势以及发达的职业教育优势,充

分发挥“丝路”品牌价值,通过“海丝学院”“丝

路学院”整合省内职业院校境内外办学资源,构建学校、

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协同举办和经营的管理运

行模式,重点服务省内共建“一带一路”的“走出去”

企业,培养了解中国企业标准、具备专业技能的高素

质本土化人才。福建省更是以侨为桥,建立“政侨企校”

合作机制,助力区域制造走向国际市场。目前已有 39

所“丝路学院”和 15 所“海丝学院”在卢旺达、老挝、

缅甸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顺利运行,不断擦亮具有鲜

明省域特色的“职教出海”品牌。

区别于鲁班工坊标准化的办学模式,这些新涌现

的境外办学项目更倾向于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服

务靶向更为精准,能够更好地与目标国语境连接,同

当地本土文化融合在一起。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

印尼三宝垄设立的“郑和学院”就是一个案例。江苏

是六百多年前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郑和七次下西洋,

其中多次到访印尼,三宝垄就是以郑和命名的印尼城

市,那里至今还留存着郑和的遗迹,流传着关于郑和

的传说。借助“郑和学院”品牌的落地,职业教育以

民间认同的交往方式,使中国海洋文化、商贸文化与

在地文化相互呼应。这种由本土化语境生发出的连接,

不仅能快速拉近两地民众的心理距离,也能更好促进

文明交流互鉴。

多模式共建新丝路上的“技术驿站”

“职教出海”以“技术”为纽带,为合作国开展

技术技能人才的学历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等。“职教

出海”模式灵活多样,主要通过“校—企、校—校、

政—校—企”三类合作方式开展,三种类型各具特征

又彼此联系,共同之处在于紧贴合作国国情民情,通

过多元协同、共建共享,为当地百姓带去优质的教育、

实用的技术和更多就业机会。尽管项目资金投入不多,

个体规模也不大 , 但胜在点多面广,可直接惠及民生,

为提升“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民众获得感、幸福感发

挥了重要作用,树立了中国职业教育良好的国际形象。

校企合作是“职教出海”最常见的办学模式,由职

业院校、中资企业共同在国 ( 境 ) 外合作办学,有的是

直接在海外建立职业院校,也有的是对中国企业的海外

培训中心进行托管。职业院校在其中充分发挥“中文 +

职业教育

第35页

31

技能”优势,为企业培养具有熟练技能、中国技术和

装备标准,且懂汉语、中国企业管理文化的当地雇员

队伍。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

限公司共建的马来西亚“高铁工坊”,扬州工业职业

技术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苏海投公司共

建的阿联酋“郑和学院”,积极推进中国标准走出去,

通过开发职业规范标准、设备使用维护标准、项目化

培训包、多语种立体化教材等,成为企业当地专门人

才培养培训的“蓄水池”。

校校合作主要由国内职业院校寻找办学特色相

似的境外优质学校共建海外基地,专业布局体现中

国产业与技术在新能源、高铁、水电等领域的优势

地位。合作领域包括人才培养、师生互换、科研合

作、文化交流等方面,侧重通用技术技能人才的联

合培养。中方院校负责输出中国优质职业教育资源,

包括专业标准、核心课程标准、教学模式以及师资

补给等,帮助外方院校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外

方院校则提供教学场所、教仪设备。校校合作也会

有企业参与,主要在实验实训方面开展合作。目前,

校校合作实体主要以外方院校办学资源为基础,是

一种经济、高效又快捷的“出海”方式。黄河水利

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在赞比亚、南非、泰国和埃塞俄

比亚成立的四所“大禹学院”,郑州铁道职业技术

学院与菲律宾理工大学共建的“詹天佑学院”等,

均是通过校校合作模式运行,有效推进了合作国本

土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政校企合作以我国援建项目为纽带,借助我国

政府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政府间的战略合作实

现落地。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卢旺达穆桑泽国际学院

是浙江省首批“丝路学院”,学校主动对接商务部

教育援外“交钥匙工程”——卢旺达穆桑泽职业技

术学院,与卢旺达教育部战略合作成立卢旺达穆桑

泽国际学院,进而携手中国商城集团、华为等在卢

中资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探索建立了政府、行企、

学校战略需求同向的“协同出海”新模式,培养了

一批懂汉语、擅技能的非洲国家技能人才。

行稳致远打造“职教出海”金名片

职业院校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大局,在“教

随产出”过程中发挥独特优势、取得瞩目成就、积

累丰富经验,为提升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提供

了鲜活案例和有效样本,走出了一条不同于普通教

育的特色发展之路。展望下一个“金色十年”,“职

教出海”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职业院校要走稳境

外办学之路,把“出海故事”讲好、讲深,全面提

升“出海品牌”含金量,将中国职业教育打造为广

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

坚持多点布局,形成“职教出海”系列品牌。

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鲁班工坊”“丝

路学院”等一批境外办学名片已经成功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但相比职教发达国家,我国职业教育国

际化水平总体还有待加强,职业教育境外品牌偏少,

“出海”规模相较于职业教育整体规模,还有较大

发展空间。因此,要强化中国特色职教国际品牌打

造意识,加快形成层次分明、优势互补的“职教出

海”品牌体系。不断优化“职教出海”品牌的全球

布局,根据技能类别、适用人群、地域特点等因素,

分批分类设计境外办学项目;提升已有“出海”品

牌的建设水平,持续扩展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合

作国受众对中国职教产品的满意度,打造品牌标杆;

鼓励地方立足区域优势,整合学校资源,原创并推

动建好一批地理标志鲜明、带动性突出、竞争力强

的区域职教公共品牌。加强品牌质量管控,将境外

办学品牌视同学校母体品牌进行建设,通过系列品

牌效应,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海外技术

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标准引领,强化职业院校“教随产出”的

关键能力。秉承“企业走到哪里,教育服务就跟到

哪里”的宗旨,建立一套既受国际认可,又具自身

特色的职业教育标准,包括专业标准、课程标准、

培训标准、设备标准等,并积极融入合作国国民教

育体系,以标准引领和提高人才培养总体质量,逐

步实现“一带一路”共建区域内高职教育质量的提

升。加快开发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教学资源、教

学设备,适应教育数字化改革需求,建设一批突破

物理空间限制的“云地两栖”远程实训平台。加大

国际化师资培养力度,帮助更多“一带一路”共建

国家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的“就地培养”。随着南京

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与柬埔寨柬华理事总会合作共建

的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成立,职业院校“走出去”办

学的水平和层级进一步提高。未来还需不断推动并

壮大以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共同构成的职业教育境

外办学梯队,进一步提高中国职业教育在“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的办学影响力。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杨剑静系浙江省

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职业教育

第36页

32

以更有效的职普融通增强职教吸引力

近日,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

于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将推进

职普有效融通列为一项主要任务,提出了在大中小学

全面融入职业教育内容,举办一批突出技能培养的特

色综合高中,以及允许符合入学条件的职普学生进行

学籍互转等一系列举措。这些措施的推出对于提高社

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度、认可度和认同度,增强

职业教育的影响力、供给力和吸引力,都将大有裨益。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同等重要的两种不同教

育类型。一方面,二者在遵循共同的教育基本规律的

同时,又有着不同的教学规律和内容,承担着不同的

育人目标和任务,不能混为一谈或顾此失彼。另一方

面,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言,不管是其未来要成为

技能型人才还是学术型人才,都至少要对这两方面的

教育内容有所接触和了解,为职业探索和生涯规划奠

定基础。所谓职普融通,就是要使职业教育和普通教

育能够实现教育资源融合共享、育人通道相互通达,

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多元选择、多次选择和多样化

成才提供机会。

在实践中,由于“重普轻职”的传统观念和“普

强职弱”的教育现实,普通教育内容融入职业教育

或是同级的普通教育学生转入职业教育都不成问题。

而如何有效地把职业教育的内容融入普通教育,以及

畅通职业教育学生转向普通教育的通道,是当前职普

融通的难点。浙江省为此推出的举措实际上可以分为

三个层次,目标、价值和意义各不相同,实施过程中

也有不同的侧重点。

“普教 +”是第一个层次的融通方式,即在普通

教育的既有体系中适当加入或加强职业教育有关内

容。

比如,浙江要求“中小学结合劳动教育、技术

课程,建设一批省级职业体验基地,广泛开展职业启

蒙、职业认知、职业体验活动;在普通本科院校加强

实验实习实训实践教学,将职业体验和生涯规划贯穿

学习全过程”,这些都属于“普教 +”层次的职普融

通。这种融通方式改革难度最小,但落实到位不易。

如果能够做深做实,价值意义和影响面都将是最大

的。说其改革难度小,是因为这种方式不改变既有的

办学体系,只是在中小学原有的课程中充实与职业有

关的活动内容,在普通本科中加强实践教学内容。说

其落实到位不易,是因为这些内容会由于不是“主科”

或考试不考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现实中,与此相关

的文件已有印发,但实施过程中流于形式的情况仍较

为常见。因此,如何使“普教 +”真正做深做实是这

项政策的关键也是难点。这对于改变轻视职教、忽视

劳动的不当观念,提高学生乃至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

可度,帮助学生做好生涯规划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和价值。同时,这也能为落实后面两个层次的职普融

通举措提供必不可少的铺垫和基础。

“校内融”是第二个层次的融通方式,即在一

所不同于普通高中或中职学校的新型学校内部,构建

新的以职普融通为特征的课程体系。

比如,浙江提出“探索举办一批突出技能培养

的特色综合高中,实施职普融通教育”,就是这种融

通方式。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既具有扎实的文化知识

功底又有一定的技能特长;既可以升入普通高校在学

术方向上继续深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潜能选

择升入高等职业学校,并在技能方向上继续发展。其

最明显的优势在于让学生在高中期间就有了比较系

统的文化知识学习和技术技能训练,对自己的兴趣特

长和潜能优势有更深的了解。这样高考报志愿就不容

易盲目选择,为以后的升学和就业打下基础。当然,

举办综合高中对于经费投入、课程、师资、设施设备

等条件都有很高的要求,同时还要有保障升学、就业

渠道的配套政策,办学前景光明,但办好的难度不小。

“校际转”是第三个层次的融通方式,即允许

学生在职业学校和普通学校之间学籍互转,畅通学生

多次选择的通道。

比如,浙江提出建立健全职普学分互认学籍互

转机制,允许符合入学条件的职普学生进行学籍互转。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强、家长职普分流焦

虑严重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职普之间的立交桥不够完

善,学生一旦选择了职业教育就很难再有进入普通教

育的机会。虽然近年来各地陆续推出了春季高考、专

职业教育

第37页

33

升本等政策,能够为职教学生升入普通高校提供机

会。但其总体比例不高,而学生在高中阶段学籍互转

的机会就更少了。加之学生一旦被贴上了“职教生”

的标签以后,即使后续升学进入了普通教育,也可能

在求职过程中受到显性或隐性歧视。这导致很多家

长对孩子踏入职业教育门槛顾虑重重。如果能够建

立职普学分互认学籍互转机制,对于打破“标签效

应”,并且为先天禀赋不同的学生提供方向纠偏和多

次选择的机会,将有利于避免“一考定终身”导致

的过重学业负担和应试教育痼疾。但需要注意的是,

学籍校际互转将对学籍管理、生源预测、学校布局、

学位供给等工作提出更高的挑战,必须充分论证、科

学规划、系统设计才能达到政策初衷和理想的效果。

未来,为打造社会大众广泛认可的职教新格局,还需

在这方面加强试点探索并不断总结经验,以形成能够

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的举措。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王新波系中国教

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研究所所长

职业教育

第38页

34

职业教育专业大幅调整优化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 2024 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

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2024 年拟招生专业点共

66870 个。与 2023 年相比,新增专业点 6068 个,

撤销专业点 5052 个。

此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工作对专

业布点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优化,幅度是自 2021 年新

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发布以来最大的一年。

4 月 15 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

所所长霍丽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办好职业教育,

必须紧扣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紧密对接社会

和市场需求,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变化。职业教

育专业也要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快速

灵活调整优化,与产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具有“联动性”,产业布

局在哪,专业设置就要与之对应。同时,它还具有

和产业的“随动性”,随着产业转型升级迭代,专

业设置也要随之而动。“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现代

化产业发展匹配度是表征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重要

维度。”霍丽娟说。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授韩雪军向记者分

析,一般来说,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调整优化主要有

三个依据。一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今年教育部

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国家重

点发展领域增设大量专业;二是区域社会的产业需

求。比如将文化产业作为优势产业的湖南,今年有

6 所院校增设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三是国计

民生的迫切需求。根据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今年很

多院校都增设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

专业设置也不能“一拥而上”。韩雪军说,地

方政府和职业院校,需要将新增专业置于区域产业

布局和学校办学现状的坐标系中,系统分析新增专

业对应的产业链,深刻剖析新增专业的专业链,按

照大类衍生、适度超前、错位设置的基本原则调整

专业布局,确保新增专业“教师有能力建设专业”“学

生有技能实现就业”。

霍丽娟认为,省级政府层面要积极与各相关部

门协商制定人才需求、产业发展和政策支持清单,

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及时做好专业布局调整。推动

专业布局与产业布局匹配,特别应拿出具体举措,

引导、鼓励紧缺急需领域专业的发展。她建议,各

省应建立区域产业人才需求预测与发布机制,建设

各行业人才供需大数据平台,及时反映当地人才需

求与供给匹配度变化情况,为专业调整提供参考。

“要切实保证专业建设质量,还要从课程、教

材、师资、实训基地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优化,夯

实职业教育新基建,重构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

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更新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和方

法。”霍丽娟说。

对具体院校来说,设置新专业时,也要考虑学

校自身特色、专业建设基础和优势。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今年新申报获批了 4 个

新专业,分别是工业互联网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

用、食品营养与健康以及统计与大数据分析。北京

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负责人表示,这 4 个专业

的设立均经过了前期调研和专家论证,符合北京高

精尖产业人才发展需求,并且具有良好师资、实验

实训条件等专业建设基础,符合学校办学特色和专

业建设规划。

“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现代产业发展需求高

度匹配,是切实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

育适应性和吸引力的关键一环,也是支撑中国式

现代化和制造强国的重要基石。”霍丽娟说,“要

充分发挥专业牵引作用,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体系,为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多高素质技

能人才。”

来源:《科技日报》

职业教育

第39页

35

“产教融合”构建行业特色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生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

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

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

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

类型定位”。“产教融合”作为推进“教育、科技、

人才”一体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未来我国高等教育

行业特色高校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指明了目标与方

向。结合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从马克思

主义教育学基本原理的视角,如何从教育主体、教

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评价等基本要素与范畴发力,

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型产业人才、为中国式现

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是新时代对行业特色

高校提出的新命题。

深刻领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针对产业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

的需求,我国提出“产教结合”“校厂一体”的概念,

配套实施多项政策。2004 年,“校企合作”的概念

被首次提出。2013 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

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正式提出“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的概念。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深化产教融合,

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并首次提出了校企育人“双重主体”,健全高等教

育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培养体系,提高应用型

人才培养比重。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育人,2010 年,

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北

京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北科大”)等 61 所高校被

批准为第一批实施高校,该计划以深度产教融合为

基本特征,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创新型

人才的重要举措。2023 年 6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八部门联合印发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

动实施方案(2023—2025 年)》。

从上述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以“全面促进教育

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主要内

涵的产教融合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联动的

制度设计和有效平台,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

高校育人制度改革、为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人力资

源保障、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构

建新时代人才培养教育生态系统、有力回答好“强

国建设、教育何为”时代课题的重要答案。

深刻认识“产教融合”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

要求

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

若干意见》中指出:“大力支持应用型本科和行业

特色类高校建设,紧密围绕产业需求,强化实践教

学,完善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体系”。新时代

的经济社会形势,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

教育评价等四个方面,对行业特色高校深化“产教

融合”培养创新型产业人才、行业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产教融合”对教育主体提出了“多元性”的

新要求

2023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

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强教必先强师。”教育

主体在理念、能力、方式方面的改革,是影响人才

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面对当前“产教融合”人才

培养新要求,一些高校还存在认识不足、路径不清

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在学校顶层设计方面,“产

教融合”的教育理念还没有有效形成,还需要进一

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形成较清晰准确的教育理

念、顶层设计与路径;在传统的师资力量方面,教

师对于“产教融合”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认识不到位、

参与积极性不高、能力与成效不足;在人才培养的

参与者方面,企业作为用人主体,参与整个教育过

程不足。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表达、要求体现、

过程参与都不充分,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企业的

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差异。校企育人“双重主体”的

多元育人模式没有有效形成。

“产教融合”对教育客体提出了“创新性”的

新要求

2022 年 3 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

教育部举行的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座谈会

上指出,“全方位深层次大力度推进卓越工程师教

产教融合

第40页

36

育培养改革”“要解决产教脱节的关键问题”“注

重科学基础、工程能力、系统思维和人文精神的交

叉融合,增强关键实践能力,建设一流核心课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自 2010 年启动以来,

是教育部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的重要部署。对照

教育部提出的人才培养新要求可以发现,高校在人

才培养中还存在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够

全面,导致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存在理论知识较

多,实际动手能力不足,导致实践能力不足的情况;

存在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匹配度不高的情况。这都

对行业特色高校坚持行业需求、产业需求导向,树

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观念,持续提升学生的

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教育和产

业联动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产教融合”对教育内容提出了“实践性”的

新要求

产教融合的建设应遵循“统筹协调、服务需求、

校企合作、合作育人”的原则;《国务院办公厅关

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全文对“实践”

的描述出现多次。实践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只

有在实习基地、实践基地、实训基地里真刀实枪地

干和练,才能够培养出企业欢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

人才。对照这种新的人才培养要求,高校与企业在

多个方面存在融合不足的情况。一是在教学内容上,

专业、课程、教材、方案等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方面,

还存在企业参与不足的情况。教育的专业链、知识

链有时还脱离企业生产与实践的需求,没有与企业

的产业链、经济链相融合,传统的理论性、研究性、

知识性的专业和课程没有变成更加有实践价值、经

济价值、产业价值的“金专”“金课”“金教材”;

二是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存在理论教学、课堂教学、

书本教学过程与实践教学尚未融合的情况。

“产教融合”对教育评价提出了“成效性”的

新要求

“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

导向”。2020 年 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

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探

索建立应用型本科评价标准,突出培养相应专业能

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在培养实践中发现,高校在

构建产教融合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方面还存在不足。

如何按照目标导向、需求导向、成效导向,设计更

加符合产教融合培养要求、具备各高校特色、更加

科学的评价指标与体系,探索积极引入产业、行业、

社会第三方机构开展产教融合效能评价,是当前教

育教学改革与评价的一项重要考题。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改革构建应用型人才培

养新生态

对照国家“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要求,各高

校特别是行业特色高校,应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

教育内容、教育评价等方面,解放思想、深入改革、

融合创新,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生态,培养造就

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

量工程技术及行业产业创新人才。

进一步推进教育主体“多元化”改革

坚持系统思维。按照“学科交叉、强化实践、

产教融合、工学交替”思路,学校层面成立专门的

工作领导小组,顶层设计、全面统筹推进产教融合;

创新专业方向、改革课程体系、完善培养方案、强

化政策保障,统筹推进人才培养改革。依托各高校

的教师发展中心等平台,在开展教师培训、组织教

学督导、青年教师骨干培养、营造教学文化的教师

培养环节中,科学有效融入“产教融合”培养要求

与内容,提升教师产教融合的意识与能力。创立高

校与行业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以“揭榜

挂帅”“产学协作协同育人”教学改革与研究专项

等形式,瞄准学术前沿、聚焦产教融合,引导学院

与教师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模式改革,形成更多可复

制、可推广的产教融合改革模式。

打造“双重主体”。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到的“学校 + 企业”

双重主体协同育人机制,组建由国内外知名工程教

育专家、企业专家、行业领导组成的产教融合专家

委员会、导师队伍。北科大在建设“一生双师百企

千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形成“234”

模式:推动导师梯队建设同企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的“2 个结合”,实现学生在企业生产一线增长才干,

老师到企业一线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科技创新能力

和社会服务能力以及学校和企业协同开展科技攻关

的“3 个统一”,实现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提

升、教师队伍实力和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学校科技

创新能力和办学资源提升、行业贡献力和社会服务

能力提升的“4 个提升”。设立产教融合管理专班,

对企业导师进行专门组织、引导与管理,更好发挥

产教融合

第41页

37

企业导师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多元主

体协同育人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进一步推进教育客体“新颖化”改革

学生成长体验“新颖化”。人的全面发展是马

克思主义教育学的目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

革总体方案》指出:“探索增值评价”“改革学生

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关注课堂上知识内容、学习

结果传授与获得,更要突出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

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团队情感、社交能力等成长性

评价,多要素赋能、丰富学生成长的主体体验。还

可结合“教育数字化”建设,按照鼓励学科交叉、

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新要求与新思路,将有可能产

生交叉的专业选修课、实践课、实习课等资源也纳

入到学生自主查看的终端,推动实现“自主选课、

自我培养”;同时,按照新时代大学生对于社交媒

体依赖程度高的新特点,探索“学习社交、实习社交、

实践社交”概念与模块,鼓励朋辈教育、融合学习,

从学生层面鼓励学科交叉、协同创新、学用结合,

多种方式推动“个性化的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

与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新颖的成长感。

人才培养周期“融合化”。按照“产教融合”

应用导向、创新导向、实践导向新要求,打通“本

研一体”课程体系,实现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学习、

科研活动与社会实践全面贯通,提高进入贯通通道

本科生比例,提供更多优秀人才、更长建设周期、

更高培养效率。同时,实行“工学结合、工学交替”

模式,根据学生特点和发展志趣“因材施教”,由

校企“双导师”设置课程及培养方案,学生在大三

大四和研一研二的两个阶段到企业生产一线参与课

题项目,促进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

进一步推进教育内容“实践化”改革

教育内容“实践化”。以专业、课程、教材、

方案、基地“5 个元素”为精准突破口和有效抓手,

深入开展产教融合评价改革。深入开展专业认证特

别是工程专业认证评价工作,以认证促建设、促管理、

促发展;与行业、企业联合制定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与高校

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共建培养基地、

实施培养过程,构建“产学研用”融合的“新工科”

教育教学体系,推动“新工科”人才培养平台与企

业无缝对接。持续开发高质量的企业实习项目,建

好建实“金专、金课、金地、金方案、金教材”五

个产教融合抓手,将产教融合的关键要素不断夯实

做强。

教育方式“实践化”。多种方式推进实习,实

践性教学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 50%。尤其注重发挥

“教育数字化”的技术优势。各行业特色高校更应

主动适应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求,结合学校特色专

业,充分发挥“未来学习空间”自适应学习、VR、

虚拟实验室等数字化教育手段在解决“3 高 4 不”(高

风险、高危险、高难度,不可及、不可逆、不可达、

不可触的场景)教学过程的优势,“线上 + 线下”

推动新一轮教学内容与手段提质增效,为学生提前、

深入、全面了解企业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进一步推进教育评价“成效化”改革

坚持“四个面向”,按照“目标导向、需求导向、

成效导向”,对标产教融合新要求,引入行业协会、

领头企业、第三方公司等主体,把高校、企业等多

元主体对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融入整个人

才培养过程中,转化为综合性、全面性的客观评价

标准;通过设计社会需求侧数据、学习成果侧数据

获取、建模量化分析等路径,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过程、培养成效开展评价,动态调整推动人才培养

目标社会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化、人才培养效果

可量化;通过 AI 技术助力专业内涵建设,做好专业

认证前期准备,助力“科学化的、实用化的评”,

更有针对性、科学性、预测性地开展产教融合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作者:杨仁树 焦

树强 罗 熊(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杨仁树

为校长,焦树强为副校长)

产教融合

第42页

38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构建

——推进机制创新 深化产教融合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

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2022 年 12 月,中办、

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

意见》,着力破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突出矛盾

和问题。改革一年多来,各地各校进行了怎样的探

索与实践,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展如何?《人

民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在洗衣机内筒生产过程中,不良产品怎样自动

分离并实现再利用?面对困扰洗衣机生产企业的技

术难题,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模具

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李昊天与同学一起钻研,成功

设计出解决方案,并因此获得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第

三届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以产业园区为依托,把企业实际需求作为比

赛题目,由院校组建团队解题,通过以赛促融,教

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实现了有机衔接。”海

河教育园区管委会教育改革部副部长魏楠说。

海河教育园区的建设,是天津市深化职业教育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进一步

把职业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天津市进行了

积极探索。

前不久,《天津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条例》

颁布,这是全国首部有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地方

性法规。条例明确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工作的领导,健全完善工作协调机制,研

究解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的重大问题。

“条例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供了精准化指

导,有助于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同步规划、

与产业建设的同步实施、与技术发展的同步升级。”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潘海生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职业教育不能简

单理解为职业学校办的教育,而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各个方面,应从更

高站位进行谋篇布局。

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以点上的改

革突破带动面上高质量发展,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

体系建设改革的重要任务。据介绍,目前,教育部

已经与 8 个省份共建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

模式试点。

“聚焦国家战略、发挥统筹作用、突出地方特

色,省部共建稳步推进。如黑龙江省充分发挥职业

教育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村、培育现代农

民中的支撑作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湖南省围绕

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优势产业,服务国家重

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等。”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

示,下一步将选择条件基础好和改革探索意愿强烈

的省份,逐省协商确定试点任务,逐步扩大省域试

点范围。

企业直接参与教育教学资源开发

走进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轨道车辆技术

实训基地,一列长长的地铁车体映入眼帘。在这里,

学生可以对整车电气、受电弓、车门、转向架进行

调试修理等多种实训。

“作为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直属职业院校,

校企共建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让学生

们获得了丰富的实训资源,利于扎实掌握技能本

领。”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管理部部长

杜芬介绍。

怎样实实在在办好职业教育,改变产教融合合

而不深、校企合作校热企冷的状况?大力推进市域

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搭建企业

直接参与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平台,成为题中之义。

去年 7 月,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

同体在江苏常州成立,这是教育部支持建设的首个

国家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据介绍,该共同体由

中车集团、有关高水平大学、职业院校共同牵头,

成员单位包括 5 个产业集聚区、9 所普通高校、34

产教融合

第43页

39

所职业院校、中国中车及 49 家所属子公司、4 家科

研院所。

共同体更加注重由行业龙头企业把握产教融合

的主导权。“让企业深入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全

过程,职业教育才能真正围绕产业需要来办学,服

务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

长张莹说。

近年来,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

体不断创新运行机制,成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新

载体。据了解,一年来,通过建设国家级市域产教

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有近 1.2 万人次教

师入企实践、6000 多名企业高技能人才入校授课,

2400 多门课程得到优化更新、500 多门企业优质培

训课程转化为学校课程,职业教育资源日益丰富。

此外,教育部还对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

融合共同体进行调研,形成了“职业院校教学改革

调研清单”,涉及 30 个产业,摸清了 252 个紧缺工

种状况。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需求牵引、

服务导向、精准对接的原则,将继续对职业院校专业、

课程、教材、教师、实训基地五大核心要素提出优

化调整的整体框架。”

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

“中考前夕,为多一些选择,我到两所开展中

职与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试点的学校了解情况,最

终选择了浙江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2022 年,海

娜完成中职阶段的学习,顺利通过转段考试,进入

浙江丽水学院读本科。

海娜的经历是职业教育贯通培养的一个体现。

日前,浙江省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

系的实施意见》,鼓励高水平大学面向中职招收拔

尖创新学生,畅通职业教育学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

养通道。

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归根到底

是要服务人的全面发展,要让有不同禀赋和需要

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基于此,围

绕职业教育自立自强,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

力尤为重要。

据介绍,目前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 6 个先进制

造业重点领域,84 门专业课程改革试点稳步推进;

“职教国培”示范项目启动,遴选确定国家级“双师型”

教师和校长培训基地 213 个;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

程师专项培养计划,540 个项目完成申报;职教高

考方案逐步完善,应用型本科学校在职教高考中的

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围绕办学能力,我们将继续推出一批关键政

策和重点项目。一方面要建设一批引领职业教育领

域改革的国家级项目,树立标杆、打造品牌;另一

方面针对难点,在国家层面出台政策,引导基层大

胆试、大胆闯。”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以深

化产教融合为突破口,以推进职普融通为关键点,

以促进科教融汇为新方向,加快构建政府主导、多

元参与、需求驱动、开放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来源:《人民日报》

产教融合

第44页

40

产业转型升级

助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

产教融合作为有效衔接院校与行业之间鸿沟的

桥梁,能够帮助实现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的高度契

合。2023 年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更紧密

的一年,尤其在学校数量、招生规模等方面较上年

均有所增长。2024 年,职业教育应为加速产业转型

升级提供更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由点及面带动产

教深度融合。

应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职教战略

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涌现了许多新兴产业,

这些产业通常与科技创新、数字化、绿色环保等领

域密切相关,如新能源汽车与智能交通、智能制造

与工业 4.0 以及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等。这些新

兴产业通过技术创新、科技进步等手段,提高了产

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不仅带动了经济结构的

转型升级,也为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遇,

促进了产业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产

业转型升级虽然能够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和

动力,但也可能会导致一些传统产业岗位的减少甚

至消失,而新兴产业的需求可能不足以完全吸纳失

业人口,从而带来较大的就业压力。此外,高新技

术产业的发展需要一定技术技能水平的人才储备,

但人才供给不足、技术壁垒较高可能会成为产业转

型升级的又一瓶颈,加之各省份可能存在的技术差

距与市场不确定性也会加剧区域间发展的不均衡和

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各省份需要通过制定区域产

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提升人才培养质

量和引进并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等,推动区域

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为积极应对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机会与压力,

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发布了多条应对措施。国家

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八部门在 2023 年 6 月 8 日联

合发布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

案(2023—2025 年)》,提出五方面 19 条政策措

施,打出“金融 + 财政 + 土地 + 信用”的政策组合

拳,并启动了第二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的遴选

工作。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持续推进职业教育发展

再一次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通过加强职业教

育体系建设将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以适应较大

的高技能人才缺口,共同应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带

来的潜在挑战。在职业教育领域,各地颁布了一系

列政策文件,以促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

些政策涵盖与一线企业和优势产业集群合作、推动

产教融合,以及为职校学生建设实训基地、开放需

求资源和搭建产教对接平台等措施,积极培养产业

转型升级背景下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

才。近年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是我

国各省份面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实践之一。我国

各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方面的实践以提

高人才的卓越创新技术技能为核心,以推动产教融

合水平为宗旨。

“粤鲁苏浙”四省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实践

近年来,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推

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方式较为多

元,主要包括高职与企业吸引本科院校加入产教融

合共同体、对接“十强”优势产业集群成立产教融

合共同体、建立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数字赋能

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等,服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广东省搭建主体多元、规模庞大的产教融合共

同体

联手应用型大学与广东省高职院校建立研究型

合作伙伴联盟是广东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建

设的一种创新实践方式,该方式更为偏向科学研究

方面的产教协同。近年来,由于持续的互联与互通,

广东省高职院校不断与全国本科院校和知名企业达

成友好合作关系,成立产教融合共同体。广州卫生

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广东

产教融合

第45页

41

医科大学,以及相关企业,分别成立了全国公共卫生、

智慧社区居家康复、南粤家政三个行业产教融合共

同体,为推进公共卫生、智慧康复及家政产业发展

转型升级奠定良好基础。仅以由北京百度智行科技

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共同发起的“全国智能网联汽车及智慧出行”产教

融合共同体为例,就有来自新疆、河南、山东、海南、

湖北等多地的 123 个单位加盟。共同体往往包含来

自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生态企业、行

业协会及科研单位等,实现了跨领域、跨区域,成

员单位数量均超过了 100 个。这些主体多元、规模

庞大的共同体不仅有利于深化广东省产教学研用的

深度融合,也能够持续培养市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从而吸引更多的顶尖企业及高水平本科院校加入。

类似于“全国智能网联汽车及智慧出行”行业

产教融合共同体,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高等院

校的合作能够共享丰富的教学资源,借鉴成熟的教

学模式,并能通过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

践机会以适应未来职业发展。合作企业可以通过与

院校合作,获得来自院校的新技术、新思路,推动

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而本科院校可以获得更多研

究合作机会,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科

研实力的提升。

山东省对接“十强”优势产业集群成立产教融

合共同体

山东省作为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先行省份,

在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推动职业教

育更好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绿

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接“十强”优

势产业集群成立了 12 个产教融合共同体。山东省作

为国家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由于国家部署

和自身发展需要,近年来迫切需要与产业需求相适

应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推进了多项产教融

合项目进程,为新旧动能转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

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与人才支撑。例如,山东工业

职业学院与山东大学、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共同牵头建设山东省新材料产教融合共同体。该共

同体旨在面向化工新材料、金属新材料、高性能纤

维及复合材料、先进功能陶瓷、稀土功能材料、新

能源材料等领域,致力于打造支撑新材料行业高质

量发展的动力源。职业院校与产业集群的密切合作

能够直接借助产业集群的实践基础,为学生提供更

加贴近实际的教学环境和实践机会,且产业集群内

的企业需求量较大,对人才的需求也比较多样化,

通过与优势产业集群对接,职业院校可以更好地把

握就业趋势,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江苏省建立首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

建立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旨在通过政府、

行业、企业、学校多元主体协同创新,构建多维度、

跨领域的合作平台以促进产教深度融合。2023 年 7

月 25 日,江苏省常州市举办国家重大行业产教融合

共同体成立大会,成立了首个国家重大行业产教融

合共同体——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

体。首批成员单位覆盖 22 个省份,包括 9 所普通高

校、34 所职业院校、中国中车及其 49 家所属制造

类子公司,5 个产业集聚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支

持单位参与。轨道交通装备行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标志。共

同体的运作涵盖多个方面,包括技术研发、科研创

新、实习实训、企业培训、联合培养等。其作用一

方面体现为落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三

教协同创新打造新路径、新平台、新体系,教育的

多样性使得不同教育形态间能够相互补充,形成合

力促进个体能力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为实现人才

培养目标对接,着眼于校、企间的多维人才培养需

求,聚力共破产教深度融合中存在的合而不深、资

源壁垒、机制障碍、动力失衡等问题。此外,共同

体强化多方主体协作紧密度,如企业科技领军人才、

大国工匠参与课程和教学,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研

发环节等互馈活动,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合作办学

探索贯通培养试点工作等。建立国家重大行业产教

融合共同体,是打通产教深度融合堵点、阻点的新

经验探索,是国家级重大产业产教融合的先行经验。

浙江省数字赋能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字赋能成为推动产教融

合发展的新引擎,致力于促进共同体内多元主体间

的深度协作,探索平台载体的运行机制,以实现数

字素养的成果转化。浙江省走在数字赋能产教融合

的前端。

浙江省在 2023 年 11 月成立了全国数字教育产

教融合共同体,该共同体由盘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

公司、杭州师范大学及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

联合 200 余家行业、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

共同体的成立旨在开拓“三教三融”新路径,重点

产教融合

第46页

42

关注培养师生数字素养、变革教学范式、构建数字

教育生态和数字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聚焦数字教

育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关键领域,进

而产出高质量数字教育成果。浙江省通过构建以“专

业 + 平台 + 人才 + 项目”为核心的教育服务体系,

强调数字技术与产教融合载体的战略性应用。通过

地方政府的主导,实现校地共建国家级与省部级科

研平台,同时在地方层面设立技术转移中心(研究

院),指导建立了产业学院等多元化教育与研究机构,

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浙江省数字赋能

产教融合的显著成效说明,产教融合共同体紧跟产

业、行业需求,为科研创新提供了重要平台,加快

形成产教融合的内生力、聚合力、创新力等新质生

产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为数字赋

能教育改革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产教融合共同体的设立只是第一步,要形成可

持续发展,需要各成员单位产生发展内驱力,探索

可持续路径,真正结合为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

在市场中达成合作关系

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满足市场

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院校需要与市场建立长

久且稳定的合作关系,才能更准确地了解市场对人

才的需求以及市场实际的项目需求,及时调整实习

实训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的项目实践机

会,提高其实战能力。此外,可以通过举办校企对

接会、行业研讨会等活动,为企业和院校搭建交流

平台,促进双方合作项目的对接和落地。市场中的

企业通常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先进的技术和资

源,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以吸引企业投资产教融合

项目,实现经济共赢,提高产教融合的经济可持续性。

人才培养所需的课程与资源透明化

想要探索三大行业领域的人才需求,院校需要

与行业上下游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评价标准、开发专

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能力项目,让企业和院校都能够

了解并共享培养新型人才所需要的课程和资源。一

方面,定期开展对企业需求调研,了解市场对人才

的需求变化趋势,将调研结果反馈给院校,指导课

程设置和调整,企业与院校共同参与制定符合市场

需求的课程,确保培养的人才具备实际应用能力。

另一方面,院校与企业共建高水平实践基地,供学

生进行实习和实践,并共同开展技能培训、专业进

修等项目,实现学校教学资源与企业实践资源共享。

成立专门评估机构

由政府、院校、企业代表和行业专家等建立一

个独立的评估机构或委员会,制定清晰的评估标准

和指标体系,涵盖共同体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

项目实施情况、成效评估等方面,进行每年至少一

次的评估和监督。对收集的相关数据与信息,包括

共同体成员的参与情况、项目执行情况、成效评估

数据等,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

空间,及时向共同体成员反馈评估结果,并提出改

进建议和措施。另外,要求机构在后续的评估工作中,

不断优化评估机制与方法,以确保评估工作的有效

性和可持续性。

拓展国际合作

产教融合共同体拓展国际化合作旨在通过不同

国家或地区的院校与企业在技术研发或人才培养项

目等方面开展合作,以创建一个跨国知识分享与合

作的国际网络。需寻找国际优质院校、知名企业等

作为合作伙伴,建立国际合作平台,通过签订合作

协议的形式,明确各方的合作内容、目标、责任等,

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可基于此开展学生交换、

教师访学、双学位认证、产业展览、国际会议等合

作项目拓展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实现国内

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吸引更多国际资源和合作

伙伴,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人才和学生参与教育

培训项目,促进人才交流和国际化人才培养。

来源:《中国民族教育》;作者:曾天山系教

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研究员,赵浩宇系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

产教融合

第47页

43

淮阴师范学院

协同攻关 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新需求

淮阴师范学院作为地方师范院校,在坚持做强

教师教育的同时,立足淮安是农业大市、河湖体系

发达的特点,充分利用地处洪泽湖的区位优势,紧

紧围绕区域现代农业发展与湖泊环境保护的重大需

求,牵头组建“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

中心”,开展协同攻关,取得了系列引领性原创成果,

在地方“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

作用。2016 年、2020 年,中心两次在江苏省绩效评

价中获“A”等级。2022 年,中心成功获批国家教

育部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实现了学校国家级

别科研平台的突破。2023 年获“第二届江苏高校协

同创新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创新体制机制

协同攻关凝聚发展合力

按照责权相应、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运行机

制,大力推动高层次人才团队、高水平成果在中心

的快速形成和凝聚,构建富有特色的高校、科研机

构和企业一体化创新体系。中心坚持以区域重大需

求为导向,围绕区域现代农业和环境保护方面面临

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确立协同创新科技创新战略

与目标。建立以原创成果、创新质量和贡献度为导

向的评价机制,以重大任务为牵引,完善实现科技

创新目标的机制、步骤、政策和措施,设立“团队

集体攻关、揭榜挂帅、特殊任务专项”三类项目,

根据不同协同单位的研发优势及擅长领域进行资源

配置,形成了协同单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快出

成果的协同攻关格局。

聚焦国家战略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积极响应国家种业振兴战略,围绕现代农业

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农业区划以及湖泊环

境监测与生态修复等科学技术问题,实施协同攻

关。在国内首次克隆稻麦高产、抗逆、营养元

素高效利用等关键基因 9 个,协同育成“淮麦

139”“淮麦 52”等突破性作物新品种 11 个,累

计转让 2100 万元,选育的“淮麦”“淮稻”系列

品种在淮北片区占据主导地位,为保障粮食安全、

促进地方种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国际上率先

证实第 4—9 次蜕皮为克氏原螯虾生长关键期,集

成创新了河蟹快速育肥及蟹黄蟹膏色泽调控技术

体系,创建的国内首家洪泽湖环境监测平台,连

续 11 年编制发布《洪泽湖水环境监测与蓝藻预警

年报》,被国家科技部门纳入国家地球科学数据

共享服务平台,在江苏省洪泽湖渔管办等部门中

得到实际应用,为地方渔业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

了重要支持。

瞄准瓶颈难题

科技富农赋能乡村振兴

大力推进作物新品种、新产品的自主研发,推

广生态种植、养殖等技术,快速带动农民增收。稻—

虾生态综合种养技术在环洪泽湖所有县区全覆盖推

广,带动 2.5 万农户增收 25 亿元。研发的“水稻抗

逆调控”等生态种植技术累计推广 370 余万亩,有

效减施氮肥农药 1.56 万吨,新增效益 24.7 亿元;

开发秸秆等绿色纤维素膜清洁生产工艺,年消耗秸

秆 50 余吨,减少碳排放量约 4.5 吨,为控制环湖农

业面源污染提供了重要支撑。撰写的“关于积极稳

妥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建议”等 5 项决策

咨询报告获省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牵头获批江

苏省现代渔业产业学院,组建 6个助力团队,通过“派

驻科技特派员”“专题观摩会”等形式,先后开展

技术服务与培训 50 余次,技术指导农户 1.2 万余人

次,相关技术服务与培训活动受到权威媒体宣传报

他山之石

第48页

44

道 61 次,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集聚资源优势

实现学科专业协同共进

学校充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的资源集聚优势,

将平台建设与学科、专业发展密切结合,有力促进

了中心相关支撑学科及专业发展。生物工程专业顺

利通过国家工程专业认证,是全国师范大学中第二

个通过的生物工程专业。生物科学专业成功获批省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中心为依托,申报的“生

物与医药”硕士点已正式获批,下设“农业生物技

术”“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湖泊环境生态修复工

程”三个研究方向,为中心新一轮建设提供重要支

撑。生态学学科获批省“十四五”重点学科(B 类)。

中心牵头建设的现代渔业产业学院获批江苏省重点

产业学院建设点。

来源:《中国教育报》

他山之石

第49页

45

根植边疆 乘风而行

——牡丹江师范学院扎实推进课程建设

牡丹江师范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落

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课程建设作为人才培

养的核心基础要素,深入推进课程教学综合改革,

着力构建高质量本科教育课程体系。本文系 2021 年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理论与实

践研究”专项课题“新时代大学‘一体两翼五融合’

文化育人体系构建研究——以地方省属 M高校为例”

(项目编号:21DWZD04)、2021 年黑龙江省教育部

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师范’视角下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

2021HLJXWP0102)和 2020 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

学研究规划项目高校思政专项项目“高校课程思政

与思政课程差异化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以牡丹江

师范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SZC38)阶段性成果。

系统优化课程体系

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 OBE 理念“反

向设计、正向实施”,制定 2023 年版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职业信念 + 专业知识 + 教学技能 + 创新意识

+ 人文情怀”五位一体课程体系。

基于“立足扎根边疆、服务龙江、贴近乡村,

建设区域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的办学定位,根

据专业特色和就业需求,师范专业开设基础教育共

建课程,以突出全面育人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一

践行三学会”知识、素质、能力培养,确保师资补

充适应时代需求;非师范专业开设行企共建课程,

突出教育教学的职业实践性,强调基础课程和行业

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提升解决行业产业实际问题

的能力。

深入推进课程育人

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统领课程思政目标,

实施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完善课程教学大纲,

在课程目标、课程设计与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科学精神、家国情怀、职业道德等育

人内容,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全

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

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开设 2

学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通识必修课程,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形势与

政策”课程,将“理解当代中国”系列课程纳入

必修课程体系,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

种版本“三进”工作。

根植家乡沃土,积极打造东北抗联精神特色课

程群,以“课程 + 环境 + 实践”为路径,将东北抗

联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统筹通识类课程,围

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东北抗联精神、

北大荒精神、黑龙江流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冰雪文化等内容,建设大学生励志教育、振兴乡村

教育、牡丹江流域文明、黑龙江冰雪旅游资源、教

师语言艺术等特色课程;出版《牡丹江师范学院课

程思政教学案例集》《牡丹江师范学院课程思政教

学研究论文集》。

持续改进课堂教学

以课堂教学实际效果驱动课程建设,开展“以

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向课堂要质

量”教学改革活动,明确把课堂教学的质量作为教

师岗位管理的基本内容,将教师常规教学和教学研

究纳入教师考核内容;广泛运用案例式、启发式、

研讨式、翻转式等教学方法,支撑课程目标达成和

学生能力培养;组织课程组集体备课、研课、评课,

集思广益、精益求精;建设 34 间线下智慧教室,鼓

励师生自主开展教学创新实践;实施课前、课中、

课后教学过程一体化设计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构建“牡师学堂 + 线上课程中心”多样化教学平台,

面向全校教师提供课程门户,全方位施策,将课程

教学改革动力“传导”至每一名教师。

强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

他山之石

第50页

46

课程评价机制。设立学校领导听课月,形成各级行

政干部、教学督导、辅导员定期进课堂听课制度;

建设覆盖全部教室的数字教学服务平台,开展远程

常态化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全校范围内开展课堂教

学“塑金挤水”,组织一线教师编写《“金课”教

学锦囊》,建立“教学挑战 + 解决方案 + 课程案例”

教学模式,推动教学经验共建共享;实施“问题”

课堂预警机制,限期整改、复评通过后,方可“持

证上岗”,多措并举,确保课堂教学质量,形成良性、

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生态。

制度驱动课程建设

坚持“课程是学校的产品”的理念,以制度机

制建设为引擎,统筹、规范、优化课程体系建设的

各个环节,强化“学校—学院—教师”三级协同,

形成全校共同推进课程建设的新局面。聚焦课程“高

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三个关键点,出台《本科

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牡丹江师范学院“金课”

打造三年行动计划》《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标准》《在

线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建立以业绩贡献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

出台《牡丹江师范学院调整绩效分配办法》,将课

程育人纳入教学督导和教师绩效考核、晋职晋级的

重要评价内容。在教学成果奖、教材奖评选和一流

专业、一流课程等成果认定过程中突出课程育人要

求。2023 年,3 名教师通过国家一流本科课程通道

被选聘为教授职称。运用绩效考核手段,加大课程

建设奖励力度,正向激励投入教学。2021 年,全校

教师绩效津贴上浮 50%,课堂教学课时费上浮 50%;

每年投入课程建设的专项经费,按照分级分类建设

的原则,支持“一流课程”“课程思政”“规划教

材”等教学实践项目 100 余项,推动更新教学内容、

提升课程质量。

提质培优一流课程

建设一流课程教学研究交流平台,强调一流课

程的建、用、学、管相结合。定期召开一流课程建

设经验交流研讨会,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

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课程建设专家,为

立项课程提供课程标准解读、课程建设培训、建设

技术支持等,指导 56 个专业 245 门核心课程建设;

利用线上课程平台开展课后评议、教研反思、心得

交流、楷模展示;通过“学校—学院—系—教研室”

四级联动,构建网格化课程培训交流体系。“双万

计划”启动以来,学校建设校级一流本科课程 105门,

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49 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9

门;建设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23 门,获评省级课

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案例 19 门。

以一流课程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课程数字化

建设,将教学、科研、管理与数字资源进行有机整

合,统一到数字化管理平台中来;强化“课程信息

中心”的建设与推广利用,注重课程资源的使用实

效,根据课程教学评价与反馈进一步优化课程资源;

依托优势学科专业,改造、新建、引进“在线课程”

等网络课程 500 余门,建设行业企业共建、共授的

应用型课程 114 门,建设在线课程 83 门,不断丰富

数字化课程成果。

牡丹江师范学院扎根边疆沃土,乘着国家教育

教学改革的东风,乘风而行、永不停歇。2024 年,

学校将进一步健全课程建设长效机制,以抓铁有痕、

久久为功的毅力和决心,持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努力构建培养面向未来人才的牡师高质量课程体系。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韩驰 张冰 程

爽 李殿伟 王岚

他山之石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期刊在线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