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_江苏特教简报(高中职业教育专题)

发布时间:2022-8-30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202209_江苏特教简报(高中职业教育专题)

101生对技术的熟练掌握程度。(四)推进支持式的就业实习方式尝试采用支持式的方式帮助学生达到就业的能力。第一阶段:校内模拟实习。在校设立工作岗位(图书室整理、专用教室清洁等),规范仪容仪表,模拟上班模式开展培训,初步形成职业意识与就业规范。第二阶段:单位实岗实习(对接社区资源)。在企事业单位实习体验,单位派带教师傅负责指导,学校派陪护老师协同跟进,双管齐下给予支持式培训,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职业技能与职业意识,有较规范的言行、良好的人际交往体验以及简单事务处理能力等。1.优化职业教育实践场所校内创设“一店、一园、二坊、三吧”,合理规划校园内职业实践场所,提高职业教育的常态化和实效性。一店:和乐便利店。一园:和乐菜园。三坊:洗车坊、和乐坊(烹饪)。三吧:咖啡吧、泥塑吧、住吧(酒店客服)。校外拓宽劳动实践渠道。目前在农业生产方面与苏州农业职业技术院建立实践基地;在工业体验方面与艺达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建立实践基地;在商业方面在新大陆超市建立实践基地;在服务业方面在中惠铂尔曼酒店、农业银行相城支行、2 号线徐图港地铁站建立实践基地,未来即将在相城医院、中翔时尚广场和振兴饭店和吴中快餐店建立其... [收起]
[展开]
202209_江苏特教简报(高中职业教育专题)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01页

101

生对技术的熟练掌握程度。

(四)推进支持式的就业实习方式

尝试采用支持式的方式帮助学生达到就业的能力。第一

阶段:校内模拟实习。在校设立工作岗位(图书室整理、专

用教室清洁等),规范仪容仪表,模拟上班模式开展培训,

初步形成职业意识与就业规范。第二阶段:单位实岗实习(对

接社区资源)。在企事业单位实习体验,单位派带教师傅负

责指导,学校派陪护老师协同跟进,双管齐下给予支持式培

训,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职业技能与职业意识,有较规范的

言行、良好的人际交往体验以及简单事务处理能力等。

1.优化职业教育实践场所

校内创设“一店、一园、二坊、三吧”,合理规划校园

内职业实践场所,提高职业教育的常态化和实效性。一店:

和乐便利店。一园:和乐菜园。三坊:洗车坊、和乐坊(烹

饪)。三吧:咖啡吧、泥塑吧、住吧(酒店客服)。

校外拓宽劳动实践渠道。目前在农业生产方面与苏州农

业职业技术院建立实践基地;在工业体验方面与艺达思科技

(苏州)有限公司建立实践基地;在商业方面在新大陆超市

建立实践基地;在服务业方面在中惠铂尔曼酒店、农业银行

相城支行、2 号线徐图港地铁站建立实践基地,未来即将在

相城医院、中翔时尚广场和振兴饭店和吴中快餐店建立其他

服务职业实践基地。

相城特校 | 职特相融 助力特需学生职业梦想启航

第102页

102

2.采用“五位一体”支持式实习指导

“五位一体”以学校为责任主体、家庭为基础、企事业

单位为辅助、残联、社区为平台,集合学校、家庭、企事业

单位、残联、社区五个方面力量,提高培智学生的独立适应

生活、工作能力,毕业后能在个别化支持下独立适应生活、

工作。

学校不仅要建立完整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与有效的家

校合作,还要注重跨部门合作,与残联、社区以及相关企事

业单位合作共建,充分利用相关资源为残疾学生教育教学、

康复训练、实习见习、融入社会等提供学习体验的机会。

残疾学生的职业教育,归根究底还是要进入社会这个试

炼场的,想要顺利地就业和生活这一定是社会、学校和家庭

共同作用和努力的结果。家长是这群孩子的坚强后盾,通过

家校联动、社区帮助,相信一定能给残疾学生更美好的明天

和更有利的就业条件。

第一阶段:校内模拟实习。在校设立工作岗位(图书室

整理、专用教室清洁等),模拟上班模式开展培训,初步形

成职业意识与就业规范。

第二阶段:单位实岗实习(对接区残联和社区资源)在

企事业单位实习体验,单位派带教师傅负责指导,学校派陪

护老师协同跟进,双管齐下给予支持式培训,培养学生形成

初步的职业技能与职业意识,有较规范的言行、良好的人际

相城特校 | 职特相融 助力特需学生职业梦想启航

第103页

103

交往体验以及简单事务处理能力等。

3.形成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结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作为培智

职业高中专业课程教师,教师不仅要具备各类通识知识及进

行专业技能指导的素质和能力,而且能够结合培智学生的身

心发展特点和认知特点把握课程的方向,把握教学的难度,

寻求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专业技能教学,

向居家型、就业型两个方向分别实施教育,促使课堂教学的

有效发展。

学校要重视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热爱本职工

作,热爱学生,以德立身、教书育人,发挥骨干教师“传、

帮、带”的指导作用不段地“以旧带新”摸索适合培智学生

的职业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进一步有效提高课程的教学质

量。同时,着眼于学生职业素养、综合素养的发展,采取有

效措施,融合多种力量,形成优质、有效、开放的指导学生

群体的教师资源,打造“双师型”的育人团队。

4.坚持以项目研究引领内涵发展

学校一直坚持以项目引领职业教育发展。十四五以来,

相城区特殊教育学校致力于探索学校管理与教师队伍建设

融通发展的新路径,启动“雁阵”计划。着眼课程完善,进

行管理项目化推动,组建“初中校职业规划体验资源协作校

群”

;坚持科研先导,研究“普职特”融合体验课程;着眼

相城特校 | 职特相融 助力特需学生职业梦想启航

第104页

104

就业,研究完善校企合作培养机制等。我们在项目研究的过

程中不断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问题,引领学校内涵发展,推

进一体办学模式深入实施。

三、

“职普特”融通——着眼未来的系统谋划

立足当下,为科学谋划“十四五”期间相城高中段特殊

教育发展,区特教指导中心联动局科室、中专校、特校,研

究提出“职普特”融合教育体系构建设想。

第一阶段:以初中资源中心校“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

设为核心,以中专“职业体验中心”为补充,做好特需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转衔。

第二阶段:以“启航——职特相融人才培养模式”为核

心,探索学徒制为基础的“双导师+同侪”特需学生成长支

持机制,提高特需学生高中就读率和技能水平。

第三阶段:联动多部门,形成合力,以特需学生支持性

就业为核心,以终身居家“技能+社区”生活适应为补充,

最终实现特需学生就业安置。

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深

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推

动职普融通。作为特殊教育从业者,更需要从社会需求、残

疾儿童个体需要,研究适切的职业教育。相城特教人,将继

续本着“和你同行”的办学宗旨,坚定信念、勇于担当、开

拓进取,走出一条特殊教育职业教育特色发展之路。

相城特校 | 职特相融 助力特需学生职业梦想启航

第105页

105

附录 1.办好特殊职业教育 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

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创造性提出建设技能型社会的理念和战略,加

快构建面向全体人民、贯穿全生命周期、服务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体

系,加快建设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

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作为面向残疾人和残疾

人事业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为技能型社会特殊职业教育“画像”,

以“富有张力”的特殊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构建“掌握生存技能、高

技能就业、出彩人生”递推式人才培养模式,办好特殊职业教育,全

面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以“国家重视技能”为指引,探索“富有张

力”的特殊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近年来,特殊职业教育通过数字化改

革、资源支持中心、研究院、教育集团等形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重塑职教治理模式,明确制度供给边界。学院通过数字化改革,构建

健全、合理的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一方面将数字化改革与特殊职业教

育教学和管理实践深度融合;另一方面面向数字经济,开展数字媒体

艺术设计专业、虚拟仿真实践项目共建共享,促进数字化改革与专业

建设、课堂教学、校内实训等各个环节的深度融合。以特殊教育资源

支持中心,形成功能、资源、服务新支撑。学院以教辅机构为建设主

体,专业研究人员为研究主体,形成集图书资料、教辅工具、康复器

材、学习用具、辅助技术、资源教师、志愿服务为一体的特殊教育资

源支持中心,为需要支持的各类融合教育院校提供指导服务。以特殊

职业教育研究院,打造规划、研究、咨询新高地。学院成立浙江省首

家以“特殊职业教育”为研究重点的特殊职业教育研究院,依托科研

机构,协同产教融合创新资源,探索特殊职业教育服务技能型社会路

径,将研究院打造成新型智库。以特殊职业教育集团,推进开放、创

新、联动新联盟。学院探索与浙江省各地市特殊教育学校、康复中心、

医院、协会、企业一同打造集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社会培训、就业

指导、教学科研、产品开发于一体的特殊职业教育集团品牌,发挥联

盟群体优势、组合效应和规模效应。以“社会崇尚技能”为导向,实

现“出彩人生”的特殊职业教育社会认同感。特殊职业教育通过打造

残疾人之家、“百位名家助力特殊教育”、特殊教育发展联盟等形式,

附录 1.办好特殊职业教育 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

第106页

106

遵循“社会崇尚技能”的价值导向,持续提升残疾学生的获得感、幸

福感、安全感。同时,以残疾儿童教育康复示范基地,发展可展示、

可应用、可推广新品牌,以“百位名家助力特殊教育”公益品牌,汇

聚公益助残新动能。以特殊教育发展联盟,破解特殊职业教育区域发

展不平衡新策略。学院依托浙江——阿克苏特殊教育发展联盟、浙江

省山区 26 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计划等平台,按照“多对一”“一校

帮扶一方向”等“组团式”援助原则,在学校规划、专业建设、师资

培养、信息化建设、合作办学等方面精准发力,实现帮扶地区特殊职

业教育提质培优。以“人人学习技能”为路径,形成“高技能就业”

的特殊职业教育体系。特殊职业教育通过“中高本一体化”、非学历

教育等形式,探索“人人学习技能”路径,形成“高技能就业”特殊

职业教育体系。打通“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新立交。学院与浙江

省 11 个地市特殊教育中职学校签订院校共建教师发展学校合作协议,

完善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聋人视觉传达设计、

盲人康复治疗学专业专升本合作,打通特殊职业教育中职、高职、应

用型本科一体化“立交桥”,畅通高素质特殊职业教育人才成长渠道。

打造特殊职业教育服务技能型社会新体系。学院“十三五”期间承担

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残联系统干部培训、社会委托培训、职业技能

鉴定等服务项目 94 期,培训人数 5173 人次。通过学历教育与非学历

教育协调发展,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有机衔接,建立起布局合理、学

段衔接、医康教结合、普职融通的特殊职业教育体系,扩大特殊职业

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以“人人拥有技能”为目

标,凸显“掌握生存技能”残疾人公共教育服务能力,开发残疾人职

业潜能,帮助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此外,学院还积极

申报与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的音乐表演、社区管理等专业,

培育非遗手工技艺等专业群,提升专业群服务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

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能力。营造残健融合人才培养新环境。学院根据

听障、视障、肢残等不同残疾学生的类别和接受能力,依托融合课程、

融合社团、融合寝室等不同载体,提高残疾学生和健全学生融合程度,

营造共同成长的良好职业技能氛围,提升社会对残疾学生的全面接纳、

参与程度,实现残疾学生从“感恩于心”到“回报于行”。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黄宏伟系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院长,赵晓

旭系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科研处副处长)

附录 1.办好特殊职业教育 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

第107页

107

附录 2.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的“上海经验”

看八个“不可或缺”

近日,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的若

干意见》,要求各地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发展残疾人职业教

育。近年来,上海积极为残疾人提供适合的职业教育,提出了八个“不

可或缺”。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

职业教育,既是推进新时代新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

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途径。

习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

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庄严承诺,也是对共享发展应有的诠释。对于

残疾人来说,全面小康不只是关乎民生福祉,更关乎价值尊严实现,

也关乎能否在社会中广泛参与,充分融合和全面发展。这其中,残疾

人的职业教育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残疾人职业教育是一种有“温

度”的教育模式,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将有利于帮助残疾人提高就业创

业能力,促进残疾人通过就业创业进一步融入社会和全面发展。

一、中等职业教育“不可或缺”

中等职业教育是残疾学生培育职业素养、提升就业能力的主要阵

地,也是残疾学生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重要平台。目前,完成义务教

育的残疾学生有不少人未能进入高中继续学习,大力发展残疾人中等

职业教育、逐步扩大招收残疾学生的规模,将在为残疾人打牢职业根

基、实现更精彩的职业生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17 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印发《关于

加强特殊职业教育管理的实施意见》(沪教委基〔2017〕11 号),其

工作核心就是对残疾学生开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尝试、创新和积累。

二、布点整体规划“不可或缺”

残疾人的职业教育教学点设置需要整体规划、统筹考量。布局时

必须要与城乡规划紧密结合,既要考虑行政区划,也要考虑残疾人的

人群分布密度,同时还要“点”“面”结合、“班”“校”结合。

从上海的情况来看,在普通中等职校招收成绩达到要求,身体条

件能够完成所报专业的随班就读初中毕业生之外,共有 18 所面向特

附录 2.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的“上海经验”:看八个“不可或缺”

第108页

108

教学校义务教育毕业生招生的高中阶段特殊职业教育点,其中市级办

学点 2 个,区级办学点 16 个。办学形式大致有两类:特殊中职校(4

所)以及实施融合教育的普通中职校附设特教班(14 所)。上海积极在

普通中职校推进融合教育, 附设特教班的残疾学生除了部分专业课

程独立上课外,选修课、兴趣班、主题讲座等课程都是与其他同学一

起学习,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完全融入学校的日常教学体系共享学校

的教学资源。下一步,上海仍将继续根据实际需要,加强整体规划、

完善残疾人职业教育教学点的布局工作。

三、专业合理设置“不可或缺”

随着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市场岗位的

多元性、多样性逐步愈加凸显。同样的,残疾学生职业教育的需求也

更加多元化。如何扩大残疾学生就业专业的选择面,如何提供与市场

需求相适应的职业教育是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以上海的实践为例,上海的特殊职业教育学校专业设置除了有中

餐烹饪(烹调)、酒店服务、园艺绿化、工艺美术、推拿等传统专业以

外,经上海的教育主管部门和残联组织共同研究,还为残疾学生量身

定制了一部分贴近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选修课,如:茶艺、咖啡冲泡、

美甲、化妆、糖艺、陶艺、手工串珠等课程以及学习在图书馆、无人

超市工作相匹配专业技能的选修课。

四、打通招生入口“不可或缺”

从以往的实践来看,残疾学生升入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最难的就在

“入口关”,在升学考试中提供合理便利只能保障一部分残疾学生平

等参与中职招生的权益。

因此,要打通残疾学生进入职业教育院校的“入口关”需要工作

机制的大胆创新。2017 年开始,上海推出特殊教育初中毕业(完成九

年义务教育)统一学业考试,根据不同类别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标准

实施单独命题、单独考试。各类应届初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残疾学

生,包括在本市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各类特教学校就读的学生,可通

过参加特殊学业考试,报考上海特殊教育高中阶段学校和普通中职校

附设特教班。这样一来,就为残疾学生顺利进入中等职业教育打开了

另外“一扇门”。

五、教育质量监控“不可或缺”

加强特殊中等职业教育的教材建设与教学资源开发,加强教育质

量监控是提升残疾人职业教育成效、完善职业教育机制的核心工作。

附录 2.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的“上海经验”:看八个“不可或缺”

第109页

109

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应根据市场和形势的需要与残疾学生的学习特

点,不断完善课程建设、规范日常教学、加强教学研究;另一方面应

不断完善师资培育机制,鼓励和引导有企业或生产一线实践经验的特

殊职业教育教师从事教学工作。

上海将在完成特殊中职教育设点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建设、

规范管理。同时,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加强教育质量监控。

六、配套就业服务“不可或缺”

加强对职业教育院校残疾学生的就业服务,打通残疾学生进入人

力资源市场实现就业的“最后一公里”是以往工作中容易忽视的环节。

实践证明,职业教育与就业创业不可分割,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既是

开展职业教育的目的和“出口”,也是检验职业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

之一。

从上海的实践来看,对残疾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逐步延伸到校园

内,“一对一”指导、专题讲座、专场招聘等就业服务在部分残疾人

职业教育院校内试点开展,受到了残疾学生的普遍欢迎。

七、多方联动机制“不可或缺”

加强残疾人职业教育工作不是残联组织一家的事,它是一个系统

工程,离不开政府部门、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支持,尤其是需要教育、

发展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只有各部门不断

创新驱动、政策传动、工作联动,才能更好地发挥各项政策措施的叠

加效应,形成工作合力,从而进一步推动残疾人职业教育工作落地见

效。

从上海的实践来看,残疾人的职业教育推进工作离不开教育部门

的主导推进、离不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配套就业服务、离不开

财政部门的政策支撑,也离不开各相关部门的共同支持。

八、开展持续宣传“不可或缺”

加强宣传是推动残疾人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广泛地、

持续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可以将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措

施及时传递给有意愿的残疾人,引导残疾人通过参与职业教育提升就

业创业能力、培育职业精神。同时,进一步扩大残疾人职业教育工作

的影响力,为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来源:益路同行 SCSDC 公众号,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教育就业处、上海市

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供稿。)

附录 2.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的“上海经验”:看八个“不可或缺”

第110页

110

附录 3.近十年发展性障碍学生职业教育研究综述

职业教育对发展性障碍学生习得职业技能、实现就业转衔、高质

量参与社会生活有重要作用。通过搜集和分析国内外近十年发展性障

碍者职业教育的相关文献发现:在研究对象方面,以孤独症群体为研

究对象的文献数量最少;在研究主题方面,有干预方法、影响因素、

就业质量、教育模式等;在研究方法方面,国外文献以循证实践类的

量化研究为主,国内则以质性研究为主。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加强对

孤独症群体的职业教育研究,构建发展性障碍学生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探索本土化职业教育模式。

一、背景

发展性障碍指在发育期间因生理或心理原因造成显著的、长期的

发展迟缓,并导致功能上具有实质性限制,包括智力障碍、学习障碍、

语言障碍、情绪行为障碍以及孤独症等。孤独症学生和智力障碍学生

是国内培智学校主要教育对象,相较于其他障碍群体,这两类群体的

就业形势最不容乐观,就业后的失业率最高,而其成功就业无论对个

体、家庭还是社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聚焦这两类群体,

对近十年国内外发展性障碍学生职业教育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以期

为我国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二、国内外研究内容概述

近十年,国内外发展性障碍学生职业教育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

以下四个方面。

(一)职业技能干预研究对发展性障碍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主要

任务就是培养其职业技能。

由于智力障碍学生和孤独症学生个体差异大,需要多元干预帮助

其掌握职业技能。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个案研究、随机对照实验和前后

对照实验。职业技能大致分为三类:就业前职业技能、工作任务的职

业技能、工作维持的职业技能。就业前职业技能干预方面,有对照实

验表明虚拟现实技术、心理理论指导、视频示范、视觉支持等对孤独

症学生模拟面试干预、职业培训项目有效,结果显示实验组在社会实

用技能、口语表达能力方面表现出更大进步。工作任务的职业技能干

预方面,有研究结果表明视频示范策略能有效提升孤独症学生职业技

附录 3.近十年发展性障碍学生职业教育研究综述

第111页

111

能。工作维持的职业技能干预方面,有研究表明 iPod Touch、自我

操作的听觉提示系统能大大减少孤独症学生接受工作指导的时间,与

其工作纪律之间成正相关。视频示范技术能维持发展性障碍学生工作

任务的独立性。

有国外研究指出,社交技能缺乏是影响孤独症群体就业的重要因

素。理解他人、理解社会规范和同理心方面存在的困难使孤独症群体

在职场中难以与同事和领导进行有效沟通。国内孤独症学生职业技能

循证类研究较少,研究对象以智力障碍学生为主,主要使用单一被试

法对个别学生职业技能进行干预。研究表明行为技能训练、录像示范

和视觉提示对改善孤独症青少年工作技能与工作态度的成效明显,对

其工作技能的习得具有立即、维持和泛化的学习成效。

(二)职业教育课程调整研究虽然《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劳动技能

课程标准(2016 年版)》中有关于职业教育的相关内容,但职业高

中教育的相关课程标准尚未出台,所以每所培智学校的职业教育课程

均有所不同。

国外主要对特殊学生进行融合安置,特殊学生的职业教育课程以

转衔课程或职业康复课程的形式呈现。南京市秦淮区特殊教育学校和

杭州市杨绫子学校是我国最早建立职高部的两所培智学校,两所学校

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已发展至较成熟阶段,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南京

市秦淮特校构建了多元化职业教育课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

化需求相结合,契合智障学生实际能力,促进其终身发展。该校课程

结构分为:

①基础课程模块(必修),包括普通性课程:语文、数学、音乐、

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专业课程:秦淮小吃及特色面点制作、形

体礼仪、餐饮服务等。

②定向课程,根据市场需求、个人能力水平及就业意向确定的课

程。

③目标课程,学习基础课程后根据学生意愿自主选择的课程。杭

州市杨绫子学校构建了职业教育生涯发展课程,以全程评估、生活质

量、潜能开发、教学做合一、循环体验、多元发展为原则,分为:①

基础课程:生活语文、数学、职业适应、居家生活等;②职业样本课

程:客房服务、超市服务、餐厅服务、西点制作、洗车等;③拓展课

程:兴趣社团、康复课程、社区体验、家庭实践课程;④基地课程:

校内智慧树实践,校外肯德基、星巴克等岗位实践;⑤转衔课程:就

附录 3.近十年发展性障碍学生职业教育研究综述

第112页

112

业转衔课程、个别化转衔课程。国外的职业教育课程多以“职业转衔”

或“职业康复”的形式呈现,课程设置分为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两部

分,强调小学、中学和职业教育课程的衔接,课程中特别强调生活技

能教育和职业教育,并在高等教育阶段设置面向特殊学生的职业教育

课程。美国通过中等教育机构、社区学院以及职业康复机构三者协同

的社会支持体系为特殊学生提供从教学到就业全流程的个性化职业

生涯支持服务,中等教育机构为特殊学生的就业做好学业、职业两方

面准备;社区学院则与中等教育机构相衔接,为特殊学生制订中高等

职业教育学习计划;职业康复机构为特殊学生提供职前生涯支持服务,

包括各种可能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咨询服务,帮助特殊学生确定具体的

职业发展方向,制订详细职业生涯规划,提供职前工作培训等。

(三)职业教育模式研究国内外关于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十分丰

富,20 世纪 90 年代起,国内学者结合国外研究提出多种适合我国国

情的特殊职业教育模式。

一是“双式模式”,许家成将其分为“准备式职业教育”,先对

残障者进行特定职业的培训,再根据职业安置工作;“支持式职业教

育”,根据市场需求开拓就业机会,再根据工作条件和自身特点的匹

配程度为残障者提供密集性训练、现场辅导和跟踪支持。

二是“五元模式”,刘全礼认为职业教育模式可分为庇护性训练

模式、工作-学习方案模式、职业训练中心模式、在职训练模式和合

作训练模式。

三是“三因模式”,佘万斌认为特殊职业教育应做到“因材施教”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三种模式从职业教育的不同角度进行分

析。“双式模式”从先培训还是先开拓就业机会的角度进行论述;“五

元模式”根据残障者的训练地点及训练人员进行划分;“三因模式”

则综合以上两类模式的特点,从残障者的自身因素、区域的优势产业

和市场需求以及如何把个体状况与岗位需求相结合等三方面进行论

述。

国外发展性障碍者职业教育模式有以下几类。

一是“双元制模式”。该模式起源于德国,指在职业教育中政府

与企业、企业与职业教育学校合作培养市场所需专业技术人才的双元

组织形式。特殊人群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不仅有完备的立法保障,国家还有多项资助政策针对特殊

人群开展职业教育。

附录 3.近十年发展性障碍学生职业教育研究综述

第113页

113

二是“专业导向模式”。日本在高等教育阶段构建了以专业导向

为中心的职业教育模式,日本筑波技术短期大学以职业教育专业课程

设置为核心,在保证开足开齐理论课的前提下,大幅增加面向职业岗

位的实践技能课程比重。

三是“个性化模式”。英国面向每个学生个体,制订符合其就业

意愿和能力水平的个别化教育计划,而所有计划的核心是为了让学生

能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能有尊严地生活。四是“支持性就业模式”。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的美国,身心障碍人士的职业教育领域出现了个

人安置模式的支持性就业,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德国、日本

等国陆续发展、完善了支持性就业的政策和服务体系,特别是在促进

重度障碍者、智力和发展性障碍者的就业方面取得很好的成效。

(四)职业教育质量/成果研究国内外研究者采用不同研究方法

对已就业的特殊学生开展不同层面的调查。

一是纵向研究,调查影响发展性障碍群体就业的因素或毕业生的

就业现状,但由于纵向研究存在人力物力消耗大、耗时较长、样本流

失等问题,国外的此类研究数量较少,尚未检索到国内目前有类似研

究。朱莉等人分析近 350 名孤独症成人超过 12 年的就业、职业及教

育数据,形成其职业指数。陈伟等人的研究表明更独立的日常生活技

能、更高的家庭收入、更大的社会网络、幼儿期的包容性、学校环境

以及目前生活在人口规模较大的地区,与维持就业的可能性显著增加

有关。

二是横向研究,调查发展性障碍学生毕业后的教育和就业状况,

国外呈现出样本数量大、内容涉及面广等特征。朱莉等人的调查表明,

孤独症者社区就业率很低,56%的年轻人在庇护工场或日间活动中心,

智力障碍青年的就业率是孤独症者的 3 倍。保罗等人发现孤独症群体

在中学后的就业和教育比例很低,尤其在高中毕业后的前两年,低收

入家庭和功能受损程度较严重者的不良结果风险较高。而由于我国培

智学校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就业的孤独症者数量较少等原因,目前尚

未检索到对孤独症者毕业后就业情况进行的专门调查。

三、反思与展望

(一)加强对孤独症群体职业教育的研究国内外特殊职业教育的

相关研究中,以孤独症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文献数量最少,还有部分研

究没有指明具体的障碍类型,只笼统以“残疾人”“特殊学生”等界

定研究对象。由于不同障碍类型学生的身心发展差异较大,就业过程

附录 3.近十年发展性障碍学生职业教育研究综述

第114页

114

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同,所以需要进一步细分障碍类型,并在此基础

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目前孤独症群体职业教育的相关研究较少,可

能与其就业率较低,就业较其他障碍类型群体更困难有关。由于孤独

症患病率逐年上升,培智学校中孤独症学生所占比例逐年提高,作为

就业中的弱势群体,孤独症成人的就业率最低,就业维持时间最短,

其所需的工作模式更特殊,需要为其提供更多的支持,所以应加强对

孤独症群体职业教育的研究。

(二)构建发展性障碍学生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我国目前尚未出台

培智学校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全国范围内并无统一的职业教育课程

体系,国内职业教育课程的相关研究仍停留在校本化阶段,且研究数

量较少,多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建议未来研究重点关注发展性障碍

学生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从课程标准研制、教材编写、课程评

价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理论结合实践,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校本课

程的推广性。

(三)探索适宜本土的发展性障碍学生职业教育模式国内外职业

教育模式的研究成果很丰富,但针对发展性障碍学生的研究数量较少,

且应用推广性不足,目前一线学校较为熟知的仅有“支持性就业”这

一种模式。由于职业教育与就业密切相关,而发展性障碍学生的就业

与本土经济的发展特点联系紧密,所以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应建立在

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充分调查之上。今后的研究可在市场调

查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特色和需求,探索适宜的发展性障碍学生职

业教育模式,在本土研究的基础上提炼模式的核心内容,将成型的职

业教育模式进一步推广到更多的学校及地区。

本文刊载于《现代特殊教育》2022 年 1 月(总第 424 期),原标题《近十

年发展性障碍学生职业教育研究综述》,作者:俞林亚,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杨

绫子学校。

附录 3.近十年发展性障碍学生职业教育研究综述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pc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