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建设2023年5期

发布时间:2023-11-03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理论建设2023年5期

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也必须紧跟时代潮流,采取短视频传播的方式来增强吸引力和号召力。如在红色文化的传播中,要采用短视频图文结合的叙事方式,将历史的宏大叙事浓缩在几分钟的短视频中。还可以将红色故事以微观叙事的方式呈现在短视频中,增强红色文化传播的情感感染力和故事叙述力。可见,短视频叙事不仅能增加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速度和广度,还能够优化和提升传播的效果和影响力。一方面,从扩大传播范围和增强传播力度来说,主流意识形态有无号召力的关键评价指标在于影响人数的多少,影响的人数越多,意识形态号召力越强。自媒体时代短视频的传播特点就是传播范围广、人数众多,短视频如果能得到受众的喜爱,便能够借助自媒体转发或微信朋友圈发布等方式迅速传播开,进而对受众产生思想和行为方面的影响,主流意识形态号召力也随之增强。另一方面,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效果优化来说,传统的说教式宣传已然不能完全适应时代要求,甚至有些青少年对这种宣传方式产生了逆反心理,即不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信息是对是错,只要采取说教式传播,他们就会产生反感和厌恶,这严重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号召力。在自媒体时代,适应时代要求,重视短视频传播,不... [收起]
[展开]
理论建设2023年5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01页

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主流意识形态传

播也必须紧跟时代潮流,采取短视频传播的

方式来增强吸引力和号召力。如在红色文

化的传播中,要采用短视频图文结合的叙事

方式,将历史的宏大叙事浓缩在几分钟的短

视频中。还可以将红色故事以微观叙事的

方式呈现在短视频中,增强红色文化传播的

情感感染力和故事叙述力。可见,短视频叙

事不仅能增加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速度和

广度,还能够优化和提升传播的效果和影响

力。一方面,从扩大传播范围和增强传播力

度来说,主流意识形态有无号召力的关键评

价指标在于影响人数的多少,影响的人数越

多,意识形态号召力越强。自媒体时代短视

频的传播特点就是传播范围广、人数众多,

短视频如果能得到受众的喜爱,便能够借助

自媒体转发或微信朋友圈发布等方式迅速

传播开,进而对受众产生思想和行为方面的

影响,主流意识形态号召力也随之增强。另

一方面,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效果优化来

说,传统的说教式宣传已然不能完全适应时

代要求,甚至有些青少年对这种宣传方式产

生了逆反心理,即不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

信息是对是错,只要采取说教式传播,他们

就会产生反感和厌恶,这严重削弱了主流意

识形态号召力。在自媒体时代,适应时代要

求,重视短视频传播,不但能获得群众的广

泛喜爱,让主流意识形态走进日常生活,而

且能够创新传播方式,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号

召力和话语权。其二,要借助算法推荐等人

工智能技术,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精准传播,

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亲和力。“算法推荐可

以在大数据收集、整合和分析的基础上,把

握和预测不同社会成员的不同理论需求,精

准推送符合群众需求的主流意识形态讯

息。”[22]

精准推送是人工智能的技术运用,它

可以根据用户的偏好、喜爱和特点来实现信

息的精准推荐。一旦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能

够运用这些技术,那么就可以根据受众的喜

爱和兴趣,精准推送主流意识形态的相关信

息,满足受众的现实需求,增强主流意识形

态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目前,主流意识形态信息传播在整体上

呈现出漫灌式的传播特点,即以海量的信息

进行全覆盖式传播。这种传播方式虽然在

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传播的广度和范围,但是

传播效果和精准度不高,对提升主流意识形

态号召力的作用不大。而人工智能的算法

技术能够改善这种状况,它能够搜集受众的

偏好、兴趣和特征,根据受众的接受习惯、阅

读兴趣、知识特点等过滤掉一些无用信息或

受众不感兴趣的信息,让主流意识形态相关

信息精准地推送给感兴趣的人、需要的人和

能够读懂的人,从而最大化、最优化增强传

播的精准度和传播效果,有效提升主流意识

形态号召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N].人民日报,2022-10-26(01).

[2]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93:129.

[3]田旭明.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论析[J].理论探

讨,2019(4):134-13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

版社,2009.

[5]左路平,吴学琴.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

社会心理分析及其启示[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9(4):77-84.

[6]吴学琴“. 两个确立”是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

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力量之源[J].马克思

主义研究,2022(7):25-34.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

版社,2012:9.

[8]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

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

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号召力提升的逻辑理路

- 95 -

第102页

06(01).

[9]崔驰,戴明,孙可可.中国大学生是否是精致利

己主义者?——基于显示偏好原理的独断博

弈实验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20(1):88-99.

[10]田旭明.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新时

代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的若干思考[J].马克

思主义研究,2019(8):139-146.

[11]田旭明,李春艳.新时代提升党领导发展本领探

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1):184-190.

[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

2017-10-28(01).

[13]孙绍勇,陈锡喜.思想从严:全面从严治党纵

深发展的意识形态内生逻辑[J].马克思主义

研究,2018(7):112-119.

[14]左路平.论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说理及其话

语权提升[J].思想理论教育,2021(7):40-46.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卷[M]. 北京:人

民出版社,1982:289.

[16]侯惠勤 . 哲学与意识形态领导权[J]. 马克思

主义研究,2019(3):5-15.

[17]左路平.情感资本化与资本情感化:情感消费

的资本逻辑透视与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

2023(4):65-71.

[18]邱华宇,王晖.深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情

感认同[J].人民论坛,2019(7):46-47.

[19]左路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建设融入社会心理因素探析[J].重庆科技学

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15-23.

[20]吕峰,王永贵.新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

权建构的多重维度[J].社会主义研究,2018

(4):81-87.

[21]吴学琴.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体系的百年探

索与成功经验[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

(10):30-38.

[22]赵爱霞,王岩.算法推荐与新时代主流意识形

态建设[J].云南社会科学,2021(3):112-118.

The Logical Way to Enhance the Appeal of Mainstream Ideology in the New Era

ZUO Luping

(School of Marxism,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601,China)

Abstract: The appeal of mainstream ideology is the sum of the theoretical persuasion, ideological appeal, behav⁃

ioral mobilization, and emotional guidance of mainstream ideology for social members. It highlights the depth of

the ideological influence of mainstream ideology on social members and the strength of practical guidance, affect⁃

ing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and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new era, the appeal of mainstream ideology faces multiple challenges, including interference from erroneous

ideological trends, hostile ideological attacks, interest differentiation and value diversification, and social trust

crises. To this end, multiple measures must be taken simultaneously to enhance the appeal of mainstream ideolo⁃

gy, that is, to \"benefit people with interests\"; to \"convince people with reason\"; to \"unite people with spirit\"; to

\"move people with emotions\"; to \"mobilize people with words\"; to \"attract people with technology\".

Key words: mainstream ideology; appeal;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责任编辑:王 磊,孔令仙]

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号召力提升的逻辑理路

- 96 -

第103页

2023年第5期 理论建设 NO.5.2023

●哲学·文化

元宇宙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

三重逻辑论析

周胜强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摘 要:元宇宙开启了精神资源开掘的新生态,元宇宙可在精神生产力效率提高和生产

关系优化向度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理论上,元宇宙在推进精神文化数量积累和质

量升级中彰显着技术正当性,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新向标将元宇宙技术工具性引向发

挥正向作用的价值目的性。在实践中,元宇宙在对人的精神生活需求升级、生产高效化

和共享式分配中发挥技术优势。在价值面,元宇宙具备服务于人的精神生活的价值合理

性,在党的领导下强化元宇宙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价值导向,指向实现全民的、全面的和

持续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关键词:元宇宙;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数据;技术;逻辑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4767(2023)05-0097-07

收稿日期:2023-04-10

基金项目:2023年贵州省青年发展研究课题“贵州省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及路径研究(QNYB2330)”、贵州

大学2023年高等教育研究项目“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价值及路径研究(GDGJYJ2023019)”之

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周胜强(1990—),男,四川宜宾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说的共同富

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

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

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1]

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是建立在发达精神生产力基础上

的以全体人民为主体的富裕,是人民思想道

德、科技知识、文化素养和精神修养全面富

裕,是形式多样化、个性化的渐进富裕。精

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民美好生活的组成部

分,表现为全体人民在现实社会关系中的心

理、情感及价值需求获得切实满足,在生产

生活中充满归属感、幸福感。精神生活共同

富裕在实践上要求社会精神生产力的充分

发展,精神分配消费层面的公平正义,从而

形成充分均衡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状态。

新时代科技创新是实现精神共富的动力,元

宇宙是现代化技术的集成,对实现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价值。元宇宙具有现实

[DOI]10.19810/j.issn.1007-4767.2023.05.011

- 97 -

第104页

生成性,CMCA—MCC 发布的《元宇宙产业

宣言》将元宇宙定义为“前沿数字科技的集

成体”,元宇宙“是什么”是动态开放的实践问

题,需在运用中定义。《中国元宇宙白皮书》指

出,“元宇宙是平行于现实世界的一个虚拟世

界或者说数字世界。”[2]

两个世界通过人的数

字化相互影响,人的数据化是人在元宇宙的

孪生存在形态,发展出人的新社会关系,现实

人与虚拟人、AI的关系成为人认识自我的新

课题。元宇宙的最终形态是促进虚实的融合

共生,人可以生活在元宇宙社会关系中完成

身份确证、进行生存和创造性实践,获得精神

生活需求满足。因此,元宇宙可在精神生产

力提高和生产关系优化向度赋能精神生活共

同富裕,作为技术的元宇宙推动精神生产力

要素变革,提高精神生产效率,提供更充裕的

精神生活内容。同时元宇宙去中心化的生产

关系推动共享式分配,优化精神生活公平,促

成更普惠的精神消费形式,坚持以人为本的

价值取向,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合力为精神

生活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一、理论逻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

向标指引元宇宙发挥正向作用

元宇宙在精神成果数量积累和质量升

级中所作的贡献彰显技术正当性,元宇宙的

基础设施、终端设备和内容应用三大主体部

分搭建完善是赋能精神共同富裕的技术前

提。人的精神生活数字化为元宇宙提供了

社会基础,元宇宙在技术升级中创造更多精

神产品,将大众精神需求期待现实化。然而

技术具有两面性,元宇宙工具化会带来隐私

数据的监管问题、资本控制的虚拟货币与现

实经济联动的经济风险、权力转移侵蚀国家

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以及沉浸体验潜藏数字

成瘾的个体精神危机。因此,元宇宙只有在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指引下遵循有利于人的

精神生活发展逻辑,才能对人的精神发挥正

向作用。

(一)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导引元

宇宙避免技术异化

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目标为元宇宙

技术创新提供了新向标。一方面,强化元宇

宙崛起的网络技术理性。元宇宙吸纳技术

创新为人的精神生活服务,要致力于促进技

术集群模块的整体成熟,包括人工智能发展

和高宽带、低延迟的 5G 网络普及,VR、AR

等终端设备更新。技术集成指向交互体验

升级,算力改进、算法升级及应用创新的支

持使得元宇宙成为网络进化的新形态,成为

硬件技术、数字文化和精神心理方面虚实融

合的形态。在脑—体—机交互技术支撑下,

虚拟与现实通道在市场交易、社交和游戏环

境中已经生成,在人机交互的神经感知上亟

待脑机接口等新技术突破,ChatGPT为代表

的生成式 AI 赋予脑—机交互的能动性,元

宇宙技术理性拓展着精神生活的空间和创

新精神生活实现形式。另一方面,以成熟的

技术工具作为人精神内容丰富化的动力。

精神生活丰富化反馈强化元宇宙技术理性,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元宇宙技术边界的

融合。元宇宙作为虚实技术融合生态,需持

续推进虚实联动技术的突破,推动其在文化

产业革新、精神消费升级和虚拟空间治理领

域技术的跨界运用。元宇宙抽象化的概念

炒作不仅脱离技术理性而且忽视了发展元

宇宙的核心技术研发,造成虚拟经济泡沫和

技术新风险而走向技术异化。元宇宙顺应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新向标,需要将技术、人

才等资源要素导向实体方面,加强对落后地

区和边缘群体的公共数字化精神文化产品

供给,建构普惠型元宇宙新形态,这是元宇

宙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方向。

(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逻辑嵌

入元宇宙超越资本逻辑

元宇宙市场主体基于用户数据以市场

化算法进行经济价值挖掘,以交互技术的沉

元宇宙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三重逻辑论析

- 98 -

第105页

浸感官快乐吸引数据流量,驱动数据生产和

流通来创造价值增值,追求数据资本积累,

形成隐性的新数字劳工剥削,资本过度扩张

而物化人的精神生活。因此,元宇宙精神资

源发掘要处理好利用资本和限制资本的关

系,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逻辑嵌入元宇

宙建构过程,在元宇宙建构的经济基础、宏

观调控及治理过程中全面超越资本逻辑。

元宇宙实际运行逻辑由所有制关系决定的,

元宇宙数据资源公有制建构是实现党的领

导的经济基础,提升国有资本在元宇宙研发

和布局中的控制力,是政府实现精神生活资

源宏观调控和驾驭元宇宙资本的关键。需

要突出元宇宙技术基础建设的国家力量,国

家“东数西算”工程布局正改善算力基础设

施,支持5G网络、云计算和区块链底层技术

发展,提升元宇宙精神生产力,保障国家对

元宇宙具备治理能力及落实精神共同富裕

战略意图的硬件支撑。还需要通过治理过

程的制度嵌入规范数字资本市场,《关于推

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就强调

要“构建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完善文化市

场综合执法体制,强化文化数据要素市场交

易监管”[3]

。完善数字化治理体系能够有力

规制资本逻辑扩张,引导合理健康的数据文

化消费行为,以治理驱动元宇宙服务于人的

精神生活需求,从而超越资本逻辑。

(三)构建面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元

宇宙精神共同体

在快速变革的现代社会中个体精神家

园面临重构,元宇宙为人提供新的精神生活

方式,元宇宙精神共同体将成为个体获得精

神依归的空间载体。马克思指出:“只有在

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

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

个人自由。”[4]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元宇宙

精神共同体构建提供向标和机遇,锚定精神

新向标的元宇宙衍生出多元精神生活、培育

出具有信息素养和科技价值观的个体,元宇

宙精神生活秩序建构将原子化的个体规范

起来,使个体回归集体而形成共同情感依

存,由此生成多层次、多元化精神共同体。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承认元宇宙精神共同体

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建成分布式、去中心的

元宇宙精神治理结构,不断提升元宇宙精神

空间价值认同。元宇宙精神共同体是在精

神共同富裕目标指引下,成员间在共建中形

成共享和认同理念,在精神上相互依存,精

神生活需求的虚实融合要求元宇宙精神共

同体维度完善升级。这种元宇宙精神共同

体超越虚拟社交、游戏、网络二次元等个体

精神满足,是“数字孪生”中虚拟人和现实人

的精神生活富裕的融通,进入元宇宙精神生

活的虚实共生阶段,虚拟空间精神与现实空

间的精神融汇为精神共富来源,在虚实共生

的元宇宙精神共同体生态中实现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

二、实践逻辑:元宇宙赋能精神生活共

同富裕创新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靠信息技术创

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

新动能推动新发展。”[5]

元宇宙推进的虚拟

与现实的联结性,其实是对网络维度的进

阶,实现单一虚拟维度向现实维度扩容,建

构虚与实“二元分立”向“二元合一”的融合

元维度。用户生成的大数据是元宇宙算法

运行的基础,数据化的现实人和虚拟化的数

字人的建构基础都是具体的人。人成为技

术工具与精神价值融通的核心节点,元宇宙

的初级发展进程是由人构成的现实世界发

展的能动映射。元宇宙的社会化进程与现

实化程度是同步进行的,充分的数据流是元

宇宙现实化的技术基础。元宇宙算法设计

只有确保用户体验感机会公平,调动广大的

社会基层群体参与共建的自主性,才能生成

繁荣共生的元宇宙生态。元宇宙围绕用户

元宇宙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三重逻辑论析

- 99 -

第106页

为中心的技术路径,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

人本逻辑路向相通,构成元宇宙赋能精神生

活共同富裕的逻辑基础。

(一)元宇宙动态升级人精神生活的需求

元宇宙技术升级带动用户精神生活需

求智能化转型升级。首先,元宇宙升级人的

精神生活需求满足渠道。从视觉的感官刺

激到交互认知层面再深入到沉浸式认同的

身份构建,围绕人的精神层次实现从浅层渠

道到深度渠道。元宇宙从概念到现实吸纳

着“M世代”的数字原住民向元宇宙迁移,在

元宇宙场景中寻求精神食粮和生活意义,元

宇宙“精神移民”享受着超越现实世界精神

生活升级的增长速度。其次,元宇宙赋能用

户主体地位以满足用户精神需求。通过算

法技术挖掘加重数据增速在元宇宙形态进

化中的权重,数据增速的基础本源来自用户

数据化“产消”,去中心化算法赋予个体用户

主体地位,这是元宇宙用户驱动的底层逻

辑。在以用户为主体的“产消合一”中精准

满足用户精神需求,在技术上巩固着人民作

为推动精神世界发展的历史主体地位。再

次,元宇宙丰富了人的社会关系,拓展了精

神生活需求升级的社会基础。元宇宙精神

生活的关键特征是身份、沉浸感和多样性。

身份本质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个体精神生活

升级的第一步也是完成自我身份确认,人不

仅是物质存在更是精神生活的自觉存在。

对“我是谁”的回答需置身于自我的社会关

系,实在的我、意识的我都归于社会的我。

元宇宙的社会化进程突破中心化的身份标

识,以去中心化标签丰富人的身份层次,使

人在多元社会关系情境中满足多样化精神

生活需求。

(二)元宇宙推进精神内容生产高效化

精神文明发达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

基本前提。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发展和科

技进步中蕴含着巨大的革命力量”。[6]

元宇

宙技术变革将对精神生产范式产生革命性

影响。精神生产的大众化为均等化分配的

共同富裕奠定了群众基础。一是元宇宙催

化精神内容生产“产消”结构的成熟。元宇

宙进一步释放了消费者加入生产者队伍的

革命意义,使得“产消”生态更加成熟。用户

身兼生产者与消费者双重角色,虚拟与现实

双重身份,在算法的内容质量标准驱动下,

高质量的精神文化内容得到推广和引流,以

涵养元宇宙良好内容生态。UGC(用户生产

内容)和 MGC(机器生产内容)是元宇宙主

流方向,“产消者”在精神生产中彰显自主意

识的崛起,“产消式”生产精神内容的潜力得

到挖掘。二是元宇宙推进精神生产模式的

大众化。元宇宙扩大了精神生产主体的范

围,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边缘群体经过算法

技术的价值挖掘,不受社会身份和物理边界

限制,都可作为数字劳动者在生产空间活跃。

元宇宙放大了精神生产主体的自主权力,在

权力意识实现、自我精神满足和现实利益兑

现多重吸引下,多元用户主动进入生产角色,

由此引发精神生产的大众化方式普及。三是

元宇宙技术革命提高了精神生产效率,高效

化内容生产为质的均衡奠定了量的基础。元

宇宙的精神生产范式遵循生产的边际成本递

减、边际收益递增的规律,越多人参与数据生

产带来越多价值收益。当前亟需重点提升规

模化海量数据计算效率进而扩大再生产效

率,AI、云计算及交互感知等技术可融合推进

精神生产时空数字化、算力设备便携化、算法

技术精准化,元宇宙技术集成有力助推精神

生产智能化及高效化。

(三)元宇宙多中心化价值流通赋能精

神资源共享式分配

精神资源分配是实现精神共同富裕的

关键环节,元宇宙通过时、空、人的数字化构

建三维空间,在虚实融合空间通过智能算法

设计建构共享式分配对接人的精神生活消

元宇宙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三重逻辑论析

- 100 -

第107页

费。首先,元宇宙精神资源分配规则建构区

别于市场化分配规则。工业文明中的经济

差距造成精神生活“贫富差距”,信息文明中

“数字鸿沟”造成精神生活分化。市场价值

规律要求分配以效率为准则,遵循排他性规

则。而元宇宙采用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公平

透明的分配方式,主张去中心化自治分配,

形成利益相关者的共享分配模式,多中心化

分配的元宇宙追求空间价值最大化,遵循非

排他性共享原则,凸显了精神文化产品的公

共性,越多人参与享用价值越大。其次,元

宇宙为促进民众公平享受精神资源,为消除

精神贫困提供技术支持。大数据的精准分

析为政府主导的二次分配提供目标指向,元

宇宙中区块链技术调动社会力量公平公正

参与推进共同富裕三次分配,DAO 组织形

式更加透明,去中心化分配关系体现公平价

值指向。以兴趣爱好为主观要素的去中心

化标签进行社会关系空间重塑,打破了以财

力、职业和专业的中心化标签的内容分配。

去中心化的分配关系推动着精神消费的大

众化、多样化趋势。再次,元宇宙推进普惠

型精神消费模式生成。元宇宙的区块链技

术支撑分散的价值传递,“去中心化”区块链

是元宇宙创造公认的资产和身份的技术基

础,使得多中心的价值自由流通和协作更加

高效,防止元宇宙走向少数平台主导的垄断

模式。元宇宙可将精神文化资源基于区块

链开放共享,避免精神文化资源被大型平台

垄断,区块链保障了用户拥有和使用数据权

利,提供了边缘群体共享精神文化发展成果

的技术渠道,技术、规则与组织支撑的精神

资源共享式分配催生普惠型精神消费,共享

式分配打通了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关

键环节。

三、价值逻辑:元宇宙强化精神生活共

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

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

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

学推向前进。”[7]

元宇宙的突破发展有着适

应社会需求的价值,元宇宙赋能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超越技术的工具性价值。元宇宙

为人的价值服务是终极逻辑依归,要将以

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贯彻元宇宙技术创

新之中。

(一)以站稳人民立场的元宇宙促进全

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人民立场的元宇宙须在党的领导下建

构,作为技术的元宇宙其立场取决于运用掌

控主体,作为虚实融合社会的元宇宙其立场

则取决于内容主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

会中元宇宙运用过程和目的统一于人民主

体性。首先,将坚持党的领导原则贯彻至元

宇宙建构之中。元宇宙主体框架中的基础

设施要耗费巨大资源,国家将数字建设上升

到国家战略,在国家“新基建”投资中核心就

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集中资源支持

芯片技术、操作系统、区块链等核心技术研

发,有利于抢占元宇宙技术前沿阵地。基于

元宇宙硬件和软件的发展,在内容应用中开

启新一代数字经济,作为国家驾驭元宇宙为

人民服务的技术基础,以满足全民数字生活

新期待。其次,要持续巩固元宇宙维护人民

精神利益的公共价值属性。元宇宙内在复

杂的社会关系超越了私域空间,元宇宙的数

据隐私权利、价值观念传播和精神产品生产

都与全体人民利益密切相关,代表人民利益

的党和政府要限制私利性在社会思想宣传

领域过度扩张,防止资本逐利驱动带来的技

术负价值,预防出现“精神鸦片”“精神失序”

等公共精神危机。最后,“中国式元宇宙”精

神资源覆盖全民。在党的领导下多元共建

“中国式元宇宙”,《202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

报告》就明确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8]

发挥人民在精神资源创建中的主体地位,国

元宇宙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三重逻辑论析

- 101 -

第108页

家要统筹推进各区域、各民族和各领域共建

人口规模巨大的元宇宙,将铸牢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融入元宇宙,助力凝聚大团结的精

神力量。元宇宙打破人精神交流交融的时

空界限、身份界限,“破壁”精神圈层固化和

文化区隔,打造元宇宙全民精神生活图景。

(二)以指向人民美好生活的元宇宙追

求全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人民对元宇宙的发展有着美好憧憬,人

民美好精神生活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

供给中得到全面满足。一是打造人民美好

精神生活元宇宙体验的现代标杆。以元宇

宙技术集成全景呈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

应然状态,全新技术营造沉浸式体验、高沉

浸的场景,以多种技术协调配合生成标杆效

果。从虚拟呈现到现实标杆需要“数实融

合”,元宇宙技术重心投放到促进人的生产

生活和精神消费的实体产业发展,将美好精

神生活的技术运用场景转换为现实精神生

产力。二是以“元宇宙+”更新个体精神生活

绿色健康的现代标准。当前算力、数据储存

和显示设备等设施属于高能耗,绿色发展要

求元宇宙走低碳绿色道路,未来可通过智慧

算法、合理布局产能实现低能耗、低污染的

元宇宙产业,补齐工业时代精神生活的高能

耗短板。健康元宇宙的智慧医疗、AI制药、

智能手术以及数字化智能疗法更新了人健

康生活的现代化标准,元宇宙+生物芯片促

进人的健康生活管理和高效诊断,脑机接口

对于精神疾病治疗有巨大潜力,元宇宙推进

着生命健康产业的突破发展,现代化的绿色

健康精神生活更新了个体全面精神生活共

同富裕的标准。三是以包罗万象的元宇宙

内容巩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全面性。元

宇宙为市场等活跃主体提供了更为广阔便

捷的精神资源创作空间,元宇宙包容百花齐

放的精神成果,是一个全面丰富的精神世

界。多样内容自由创造并非自由主义,要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元宇宙精神内容

创造,结合优秀传统精神文化滋养人的精神

世界,防止资本在精神场域无序扩张,减少

精神内容生产的市场盲目性,避免精神消费

两极分化,增强元宇宙精神生活均衡性。特

色与大众、传统与现代、国际与国内丰富的

精神资源在元宇宙中交融,涵盖全面精神内

容和核心价值引领的元宇宙助力实现全面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三)以维护人民精神利益的元宇宙制

度助力持续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通过以人为本的元宇宙制度建构助推

可持续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弥合元宇宙资

本市场意识形态和人民精神公共利益的冲

突。一是行政主体出台产业政策激励,调动

多主体参与元宇宙产业发展机遇。精神文

化大数据建设的制度化充实元宇宙精神文

化产业增量,《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

化战略的意见》就指出“到 2035 年,建成国

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

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9]

,数字成果

将成为精神生活共富的持续内容来源。二

是行政及司法主体的刚性监管制度出台,持

续净化元宇宙精神生活。网络相关法规可

作为元宇宙内容净化的法律基础,《互联网

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要求提升主流

价值在算法推荐中的权重。针对管理层面

的主体责任制度,《关于进一步压实网站平

台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的意见》强调,互

联网行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维护

国家利益”[10]

。《关于防范以“元宇宙”名义进

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要求守住元宇宙安

全合法底线。三是元宇宙行业主体的自治

制度完善,包括元宇宙产业委发布的《元宇

宙产业宣言》《元宇宙产业自律公约》等。行

业主体自觉提出了元宇宙坚持以人为本和

美好数字生活的理念,成为元宇宙贡献精神

生活共同富裕的柔性约束。相关制度体系

元宇宙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三重逻辑论析

- 102 -

第109页

规范着多元主体在元宇宙落实人本理念,有

利于形成党的领导、政府激励、协同治理和

人民共享的元宇宙精神资源开发格局。生

成符合人民精神利益的成果产出、公平分配

和健康消费的元宇宙精神生活生态,为全体

人民持续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贡献充裕的

精神产品,推动人民精神生活持续共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

[2]龚才春.中国元宇宙白皮书[M].北京:北京信

息产业协会,2022:30.

[3]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

[EB/OL](. 2022-05-22)[2022-05-26].http://

www. gov. cn / xinwen / 2022 -05 / 22 / content_

5691759.htm.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

版社,2012:199.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

版社,2020:307.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

版社,2012:9.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 人民出

版社,2012:648.

[8]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N].人民日

报,2023-03-06(03).

[9]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

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J].广播

电视网络,2022(6):6.

[10]关于进一步压实网站平台信息内容管理主体

责任的意见[EB/OL](. 2021-09-15)[2022-

10-01].http://www.cac.gov.cn/2021-09/15/c_

1633296790051342.htm.

Triple Logic Analysis of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the Metaverse

and Spiritual Life

ZHOU Shengqiang

(School of Marxism,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0, China)

Abstract: The metaverse has opened up a new ecosystem for the exploration of spiritual resources, which can

empower spiritual life to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spiritual productivity efficiency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production relations. In theory, the metaverse demonstrates technological legitimacy in

promoting the accumulation and quality upgrading of spiritual culture, and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spiritual

life serves as a new indicator to guide the instrumental nature of metaverse technology towards the value and pur⁃

pose of playing a positive role. In practice, the metaverse plays a technological advantage in upgrading people's

spiritual needs, achieving efficient production, and sharing distribution. In terms of value, the metaverse has the

value rationality of serving people's spiritual lif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it strengthens the value ori⁃

entation of the metaverse to meet the spiritual needs of the people, aiming to achieve a comprehensive and sus⁃

tainable spiritual prosperity for the whole people.

Key words: metaverse; common prosperity in spiritual life; data; technology; logic

[责任编辑:王方东]

元宇宙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三重逻辑论析

- 103 -

第110页

2023年第5期 理论建设 NO.5.2023

●哲学·文化

唯物史观建构进程中思想认同的

经典范式及其理论发展

酒海明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摘 要:在唯物史观创建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理论资

源,其中就凝结着有关思想认同的理论内容。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已经提到主体认同的例

外性,原子偏斜就隐含着认同过程中的例外逻辑。马克思对书报检查制度及为该制度进

行辩护的论调进行批判,其中揭橥出认同之误认的基本方式。在《德法年鉴》时期的文本

中,解放这一总问题中蕴含着观念解放,观念解放直接关涉思想认同问题,即从宗教认同

转向政治认同,但是政治认同中存在误认,仍需更进一步提升至人类解放层面。马克思、

恩格斯在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批判不能仅仅止步于认识论层面,更需要在

现实层面进行实践和变革,这就意味着理论批判和实践变革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唯物史观;思想认同;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4767(2023)05-0104-09

收稿日期:2023-05-0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前主要社会思潮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其批判研究”(16ZDA101)

作者简介:酒海明(1995—),男,河南济源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外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问题和认同问题紧密联系在

一起,其中思想认同问题呈现一个发展性的

线索。在现实观察层面,促进思想认同的手

段和方法多种多样,数不胜数。但是,现实

问题需要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和考察,

需要返回到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那里探

究思想认同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唯

物史观作为不同于经验常识的科学理论体

系,其中包含有对意识形态的重要理论论

述。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思想体系不仅为

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指引,同时也关涉未

来,是我们当今思考意识形态问题的重要理

论资源,对于理解和解释现存的意识形态问

题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在这一新世界观

的建构过程中,马克思的思想实现了两个转

变。在此期间,马克思对宗教神学以及形形

色色、形态各异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或

观念进行科学的、彻底的理论批判,其中蕴

含着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线索,对此进行梳

理和研究有助于理解思想认同的理论依据

[DOI]10.19810/j.issn.1007-4767.2023.05.012

- 104 -

第111页

和实践意义。

一、自我意识哲学时期:思想认同过程

中的例外节点

马克思早期文本中并没有直接论述

“意识形态—思想认同”这一方面的内容,

但是在其论著中,已经间接地呈现有关认

同问题的观察线索,尤其是在意识形态的

虚假性、遮蔽性层面。马克思在其博士论

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

自然哲学的差别》中对原子偏斜运动问题

的分析,实际上象征着自我意识哲学蕴含

着一个偶然的、能动的例外逻辑,这就意味

着大众可以突破旧有世界观的束缚,进而

获取并巩固对于新世界观的认同。与此同

时,主体的思想认同过程也会受到诸多思

潮的影响,这一认同过程中可能存在着混

乱即意识形态的误认。

(一)思想认同中存在着例外节点:原子

偏斜运动隐含着思想认同的偶然性维度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伊壁鸠鲁哲学

和德谟克利特的哲学进行了考察,两位哲学

家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唯物主义传统,马克思

更倾向于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传统;同时又

对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进行“改造”,注入了

感性和能动性,表现了人的自由向度的哲学

精神。其中,马克思关注了哲学史上有关原

子下坠的问题,这个看似是直观的、实证的

和现象层面的问题,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思

辨哲学思想。马克思对此问题在哲学层面

进行抽象考察,表现出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

意识哲学的鲜明的理论特点。

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对于原子的运

动方式存在不同的理解。马克思追溯到多

位哲学家对伊壁鸠鲁哲学中原子下坠的哲

学分析,进而对伊壁鸠鲁自我意识哲学中原

子偏斜的观点进行评析。在马克思看来,前

者仅从现象界的差别中理解原子及其机械

的运动形式,持有一种机械的、静止的哲学

思维方式,同时他将原子作为定在的内容,

比如把重力作为一种既定的、前提性的因素

进行选择性的“忽视”,就是“没有把重力作

为原子的一种本质特性提出来”[1]41。德谟

克利特对于原子特性的理解停留于感性直

观的现象世界,并未过多地深入内在的、本

质的层面。自由的自我意识是马克思博士

论文中的核心概念,问题在于自我意识体现

在哪里呢?伊壁鸠鲁的原子观,即直线、偏

斜和排斥,这三种运动过程就隐含着一种自

我意识的自由特性,突出了自我意识的能动

性、独立性和自由性,打破了必然性的僵化

循环,从中可以进一步引申出一种打破不自

由的专制制度的思想萌芽。这里就有主体

的自我意识哲学的理论维度,隐含着“自由”

精神的理论特质。原子的直线、偏斜和互斥

隐含着一种脱离定在的例外逻辑,这里的例

外逻辑就可以理解为打破常规、解脱命运束

缚的偶然因素,其中透露出具有潜在性、现

实可能性的、能动的、自由的思想因素。进

而,解放——打破旧有世界观的认同——思

维着的主体形成新的认同才有可能。比如,

以大众文化为例,可以更加感性地认识偏斜

和互斥的现实意义。影片《极度空间》《楚门

的世界》《黑客帝国》《失控玩家》中贯穿了这

样一个发人深思又一脉相承的思想主线,那

就是影片中的主人公意外得知自己所处的

世界是一个虚假样态,虚假的幻象包裹着主

体的日常生活,每天都是按部就班地处在既

定的“下坠”路线之中;但当人们偶然醒觉其

主体意识,并为了主体的自由得以复归而斗

争,这就意味着主体开始挑战和反抗旧有秩

序的制度化规训,尽管这在依旧处于规训中

的人们看来似乎是一个极其荒唐怪异甚至

是非理性的越轨举动。

(二)意识形态辩护与误认的形成:马克

思对书报检查制度及其辩护者的揭露

在著于 1842 年的《第六届莱茵省议会

唯物史观建构进程中思想认同的经典范式及其理论发展

- 105 -

第112页

的辩论(第一篇论文)》中,马克思对具体的

书报检查问题进行批判,强调其新闻出版

自由的观点,其中蕴含着马克思对于认同

之误认和穿越误认的基本构想。马克思对

文化意识形态层面的革命问题进行思考,

认为报刊就是革命中的重要因素和媒介。

马克思指出:“政府可以使精神的革命物质

化;而物质的革命却必须首先使政府精神

化。比利时革命是比利时精神的产物。因

此,报刊——目前精神的最自由的表现

——也参加了比利时革命。”[1]153对此论断

可以在两个层面进行理解:其一,革命不仅

具有物质性条件和基础,而且具有精神—

文化性的前提和导引;其二,革命的一个具

体方面就是文化—意识形态性的报刊(精

神层面)的革命,报刊就是宣传精神自由思

想的载体。报刊和自由是马克思关注的核

心问题。马克思认为有关自由的权利维度

具有普遍和特殊之分,就自由存在的“特殊

的特权”[1]167而言,实施书报检查令的国家

就属于“个别人物的特权”[1]167,而不是代表

“普遍的权利”[1]167抑或是“人类精神的特

权”[1]167。书报检查制度就是关涉不自由的

象征秩序,是一种“假象的世界观”[1]166,本

质上就是规制意识形态的具体手段。在书

报检查制度下的社会,即使存在所谓实质

的而不是形式的自由,但这一自由所指向

的主体也不是普通大众,不是进行评论性

文章的写作作者,而是国家、政府、各种国

家机器,它们享有绝对的、不容置疑的新闻

“自由”地位。

不过,在某些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辩

护者那里,报刊的政治效用值得充分利用,

这种效用能够引导大众的思想认同,书报检

查制度则是维护思想认同的依托,能够消除

可能由报刊自由化所带来的各种误认问题。

正因如此,辩护者对“好”报刊和“坏”报刊进

行争论,强调现存的书报检查制度将会过滤

掉“坏”报刊的“坏”影响。因为在他们看来,

普通大众在认知层面是不完善和不成熟的,

亦是有限性的存在,这就需要不断接受教育

进而可以去伪存真,可以通过由检查制度所

认可的“好”报刊来获得真理性的认识。此

外,辩护者还以海妖之歌的典故为例,将其

类比为“坏”报刊,具有误导性的意识形态性

内容。这里好坏的判断标准并没有进行具

体的、中肯的界定,只是按照其主观偏好所

预设的立场,将好报刊定位在对立于坏报刊

的位置上进行断言和审视,具有随意性、主

观性和悖论性。辩护者意在说明神话故事

中的海妖歌声具有迷惑性和危险性,这里

海妖的歌声就是某种意识形态的同义表

达,其载体就是某种未经报刊检查制度过

滤的“坏”报刊,将其视作引导大众误认的

思想源头,同时强调人们难以克服并走出

“误认”,甚至会将自身处于危险的境遇。

因此,辩护者就指出书报检查制度的必要

性和重要性,顺理成章地为书报检查制度

的合法性进行辩护。在马克思看来,这一

套形式上合乎逻辑的推论的功能性目的就

是为了扼杀新闻出版自由。马克思犀利地

指出:“认为一切事物在存在时都是不完善

的观点,怎么能作为我判断和鉴别事物的

依据呢?这种观点是它在它周围所看到的

一切不完善的东西中最不完善的东西。”[1]166

马克思认为不要停留于辩护者所持有的片

面的、最不完善的认识,“我们应当用内在

观念的本质的尺度,而不能让片面和庸俗

的经验使我们陷入迷误之中”[1]166。

一些辩护者为书报检查制度的不完善性

进行辩护,运用了“诡辩”的论述方式。辩护

者的辩护极具迷惑性、神秘性和鼓动性,首先

他们认为有关书报检查制度可以预防恶和防

止恶的再现,同时又指出其存在的限度及其

不完善的问题。但在辩护者看来此问题并不

是个别问题,而是普遍的问题,他们将此问题

唯物史观建构进程中思想认同的经典范式及其理论发展

- 106 -

第113页

进行模糊和替换,即“我们就应当从书报检查

制度和新闻出版法的不可避免的不完善和这

种不完善引起的后果的角度来观察它们。书

报检查制度会压制某些好事,而新闻出版法

又不能防止很多坏事,不过真理是不可能长

久受压制的。为它设置的障碍越多,它追求

自己的目的时就越勇敢,达到这个目的时就

越显得纯净”[1]173。马克思对此种意识形态辩

护观点进行批判,以真理——燧石、黑奴被鞭

打——人性复归为例对辩护人所持有偷换概

念式的论点进行了驳斥。

二、唯物史观启创时期:破除与解放旧

有观念的误认

相较于早期自我意识哲学的阶段,在

刊物《德法年鉴》出版时期的马克思已经开

始将目光转移至现实的政治领域及其根基

层面,这也就对应着解放观的发展和深化,

从宗教解放过渡到政治解放并提升至人的

解放维度,即便是具有费尔巴哈式的哲学

特点,但也已经超越了青年黑格尔派所囿

于的局部批判视野,已经开始为更彻底的

现实批判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国家政治领域之中渗透着宗教观念,宗

教和国家制度之间具有互动关系,这就是进

行批判的一重现实背景。对此,青年黑格尔

派的理论家们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批判,并提

出一些较为激进的观点。例如,他们提出要

彻底斩断宗教和世俗政权之间互动关系,并

将宗教还原为人的形象等理论主张。尽管

这些理论家们有关宗教批判以及政治解放

的观点已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是马克

思站在更加长远和宏大的历史视野进行观

察,将解放提升至更加深刻的人类解放层

面,同时开始关注市民社会这一社会现实领

域的社会关系。这一时期的马克思思想已

经孕育着新世界观,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

产生理性的、自觉的思想认同奠定了理论

基础。

(一)思想认同的观念解放维度:从宗教

解放到政治解放以及人类解放

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马克思对

青年黑格尔派鲍威尔的解放观进行了批

判,其中就表达了马克思所理解的政治解

放的理论观点。鲍威尔将犹太人的解放问

题归结为宗教这一总问题之上。进而问题

的解决就需要首先关注宗教层面的解放,

而宗教解放又与政治解放紧密相连,因此,

解放的一个维度就是阻断普鲁士国家和宗

教的结合。鲍威尔认为普鲁士国家并不具

有现代国家的高度,依旧和基督教具有紧

密的联系,比如,宗教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

意识形态。因此在鲍威尔看来,政治解放

就需要废除宗教,彻底打破大众对于犹太

教的认同,这就是他所理解的解放。但是

在马克思看来,政治解放的限度不能仅仅

是鲍威尔在形而上的理论层面所设想的废

除宗教那么简单,打破犹太人的宗教认同

和破除基督教国家的宗教特权,并不等同

于彻底的政治解放。这里可以从思想认同

与穿越误认的维度进行思考,鲍威尔将解

放侧重于观念和制度层面的宗教—政治解

放。马克思则更进一步追问鲍威尔的解放

观真的可以将传统的基督教国家导向现代

国家吗?仅仅靠在宗教认同、制度和政治

层面废除宗教的思想钳制就能解决问题

吗?在马克思看来,基督教国家的宗教仪

式认同和现代国家的民主制度的公民参与

都是抽象的未能触及问题的根本,天国中

的幻象终究是来自彼岸的想象性认同,并

不能切实处理尘世中的现实问题,人们可

以从宗教的认同中解放出来,但是人们可

以从市民社会中得以解放吗?这就是马克

思所言的“双重的生活”[2]172,从传统的天国

和尘世的存在状态过渡到在政治共同体中

的形式上的民主制度和市民社会中剥削与

不平等的存在状态。马克思所关注的重点

唯物史观建构进程中思想认同的经典范式及其理论发展

- 107 -

第114页

是人的解放以及从市民社会中所实现的社

会解放,以此同鲍威尔的解放论调区分

开来。

(二)穿越误认:从宗教认同过渡到国家

哲学的认同及其理论批判的深层超越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

称《导言》)中,马克思批判的重点从青年黑

格尔派对宗教的批判过渡到对于法、国家的

批判,从彼岸世界的批判转移至此岸世界,

开始关注经济生活,即市民社会的现实根据

问题,成为下一步走向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

论先声。对于此岸世界的批判就会涉及现

实的、彻底的解放问题,思想认同就是其中

的一个方面。从思想认同维度进行梳理就

不难发现,大众对宗教的认同(宗教束缚)构

成《导言》所要批判的前调。宗教认同的特

点就是保持抽象的、虚幻的以及非批判的情

感认同关系,停留于精神的、想象的甚至是

幻想的层面。对宗教的批判,就是破除原有

的宗教认同,即:放弃幻想,面向现实进行实

践活动。那么,破除原有的思想认同,意味

着需要理性地产生新的思想认同,比如对于

德国国家哲学的认同;但是停留于此种抽象

思想观念认同的“副本”阶段并不是马克思

所期许的思想认同阶段,这种思想认同对应

着资产阶级的政治解放阶段,依旧处于“颠

倒”的国家和社会存在的思想意识层面,对

于德国国家哲学的思想认同并不是无产阶

级的精神武器,这就需要关注何种思想能够

为无产阶级进行思想认同提供理论支撑。

马克思将目光聚焦于综合发展较为落

后的德国,对德国政治解放彻底性问题进行

论述,因而德国哲学就是批判的起点。马克

思认为,思想理论的满足或实现程度与国家

需要之间保持着互动关系。但是,马克思指

出思想和现实之间存在断裂,思想和现实之

间并非总是保持在同时代。在马克思看来,

德国法哲学就是一种需要被批判的对象,原

因之一是因为德国的法哲学或国家哲学与

当代现实保持在同等水平,在思想观念层面

极具代表性。原因之二是因为法哲学可以

在政治意识形态维度进行理解,它作为意识

形态性的内容依旧会和现存制度发生纠缠。

马克思关注的重点在于,德国是否可以达到

较为彻底的革命高度。由此马克思提到了

脍炙人口的经典论断,即“批判的武器当然

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2]207。前者指的就是

现存的哲学思想等精神内容,后者则是强调

大众对于现实的改造活动。其中重点就是

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不能仅仅只是

在头脑中进行思想革命,更是需要将理论付

诸于实践。进而可以理解为无产阶级的阶

级意识作为科学的理论指导无产阶级大众

的实践行动,无产阶级不仅认识到自己的阶

级地位和历史使命,而且产生了思想认同甚

至是更加隐秘的情感认同,认识到理论的

“武器”作用,同时意识到自己是被无情抛出

于市民社会之外的边缘群体,即“认识到自

身‘固有的力量’是社会力量”[2]189。

马克思认为理论掌握群众,获得思想

认同,其前提是需要说服人,说服大众就要

抓住事物的根本。在马克思看来事物的根

本就是人本身,这点可以在两个方面进行

理解:一方面,这里具有明显的费尔巴哈人

本主义哲学的理论特质,但又不同于费尔

巴哈纯粹抽象思辨的逻辑论证,这里的人

本身已经具有人的现实存在的理论特性;另

一方面,理论需要关注人,以人为本才能获

得共情,进而获得大众的思想认同乃至情感

认同。可见,理论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形成

思想认同并转向实践行动的关键环节,在马

克思看来,“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

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

的精神武器”[3]17,“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

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

级,就不能成为现实”[3]18。在这两处马克思

唯物史观建构进程中思想认同的经典范式及其理论发展

- 108 -

第115页

有关意识形态思想的经典论述中,阶级范畴

开始得到了明确的引入,无产阶级作为行动

的主体力量(物质武器),头脑中必须要保持

清醒的思想认同,以精神武器(哲学)作为理

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实践行动将理论

有效地转换为物质力量。

三、唯物史观确立时期:思想认同与理

论和实践相统一

在唯物史观确立时期,马克思、恩格斯

在其文本中已经指明了思想认同的基本方

式,其中就表达了思想认同不能只是停留在

思辨的认识论维度。这就意味着思想认同

和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强调在思想认同基

础上必须结合能动的实践活动。

(一)哲学批判的限度:对青年黑格尔派

哲学批判的意识形态批判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

态》)一文的序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结合

关于批判限度的现实问题而抛出其写作目

的,结合现实问题对虚假观念与穿越误认

进行梳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创造者创

造出某些观念,看似具有了主体性,不依赖

于创造者而运作,具有自为的存在样态,而

且虚假观念的创造者本应是创造主体,却

又沦为被支配的对象,屈从于虚假观念。

那么,如何打破这种屈从于虚假观念认同

的僵局呢?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青年黑

格尔派的成员(比如费尔巴哈、鲍威尔、施

蒂纳)反抗思想统治的方法过于抽象和空

想,无异于停留于“自己的幻象世界中”[3]510,

并不具备可行性和实效性,因此其批判具

有有限性,只是同“现实的影子所作的哲学

斗争”[3]510。青年黑格尔派所理解的枷锁只

是幻想性的、抽象的、精神性的思想枷锁,

仅仅止步于文化意识形态层面的斗争,方

法就是“要用人的、批判的或利己的意识来

代替他们现在的意识”[3]516,实际上就是从一

种误认状态走向另一种未触及问题根本的

误认状态,这种误认就是在词句中间打转,

没有思考哲学和现实、观念批判和物质环境

之间的关联。

马克思聚焦于实践层面来解释历史,这

里的实践是指向生产活动。生产与物质生

活条件紧密相关,涉及分工、生产方式和生

活方式,这些物质生活条件又与社会形态的

演变紧密相关,这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

识。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意识与个人的

关系得到了明确,不是将意识视作为自在自

为存在,而是将意识还原为现实的、活生生

的个人的意识,亦即意识从天国走向了人

间。因此,对于意识形态的批判,不能仅仅

停留于纯思想、抽象的批判维度,更是需要

关注此类意识形态存在的现实根基,否则就

是倒退回青年黑格尔派的观念批判。也就

是说,对于意识形态的批判,不能仅仅在认

识论抑或知识论层面进行批判,更需要在现

实根源中进行观察,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层面

进行批判,才能彻底消解虚假的意识形态及

其认同关系。这就意味着,若要打破对于某

种旧有的思想认同,需要两个阶段:第一个

阶段是在认识论层面进行批判,揭露其虚假

性;第二个阶段是消除产生此种虚假意识形

态的现实根基,不能仅仅在精神层面批判并

止步不前,这就展现了思想认同和实践行动

相统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思想认同产生的运作机制:普遍

化、抽象化和大众化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一文中,宏观

地论述了意识形态的运作机制,这一机制作

用于主体认同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意识形态作为统治阶级的精神力量,在社会

文化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意识形态运作

机制中的主体因素,即“思想的生产者”“调

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4]179。

问题在于如何进行“调节”?马克思、恩格斯

从分工的历史演变入手,回溯了物质生产和

唯物史观建构进程中思想认同的经典范式及其理论发展

- 109 -

第116页

精神生产。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一类思想

家、意识形态家的功能属性,即编造和传播

属于该阶级共同利益的幻想。这一观点可

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方面,这种共同

的幻想具有欺骗性质,仅仅是表象和虚构

(这点可以借助拉康的幻象—欲望逻辑进行

更好的理解),马克思所提到的幻想蕴含着

欲望的因素,成为吸引和引导成员认同的内

在逻辑。对于阶级内部的其他成员而言,他

们并未过多地加以反思,在无意识层面对这

些由职业思想家编造的思想和幻想进行认

同。另一方面,即便这里的幻想是真实的,

但它也是指向其阶级内部成员的共同利益,

也仅仅是针对性地维护其阶级内部共同利

益而非代表社会全体群众。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占据主导地位

的意识形态的核心特点,即具有抽象性、普遍

性的形式。不同阶级之间尤其是为了争夺政

权的阶级,“在初期不得不”[4]164将其主张称作

是普遍的,既合乎理性同时又具备普遍性的

思想观念。这一转化的途径在埃尔斯特看来

就是“通过幻想的中介”[5]464,是意识形态运作

的关键环节,是争夺政权的必要手段,实际上

也是争夺文化领导权的重要手段。

再次,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意识形态运

作的基本路径。意识形态需要进行“分离”,

将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和统治者(意识形态

家、理论家等)分离;这里的分离又孕育着结

合,将代表特殊利益的思想观念结合到具有

普遍性外衣的话语逻辑之中。将具有历史局

限性的统治阶级思想和现实的、历史的物质

生产关系分离,进而体现无历史的抽象普遍

性,看似具有类似于理念的自在自为的自我

规定性。埃尔斯特就曾对马克思、恩格斯所

论述的意识形态生成机制进行研究。在他看

来,抽象就是产生认知谬误的重要途径,这一

抽象方法也就是意识形态得以产生的重要依

据。他还认为,马克思所理解的分工就是意

识形态抽象过程的“基本原因”[5]460。

(三)从“解释”到“改变”:观念批判、思

想认同和实践行动的有机统一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

《提纲》)一文中,马克思已经开始对费尔巴

哈的人本主义哲学理路进行批判,将自己从

“旧”的哲学观点中抽离出来,开始建构“新”

的唯物主义哲学。在《提纲》中,马克思提出

不同于经院哲学式的真理观,思维的真理性

是需要通过特定历史情境下的实践加以考

察,并非一成不变不容置疑的绝对真理。在

延伸意义上看,真理就是属于一种广义的意

识形态,不同阶级可以定义出不同的真理,

将自己的意识形态观念冠以普遍性、真理性

的标签,以证明其意识形态的合理性,促使

大众产生未加反思的无意识认同。西方马

克思主义理论家柯尔施曾对马克思的真理

观进行论述,指出理论批判就是将自称为真

理的理论限制在历史的意识形态范畴之中,

批判的具体方式就是进行相对化,将“绝对

的真理概念在历史与社会意义上相对化”[6]

那么,马克思在这里的批判就具有意识形态

方法论层面的意义,对于某种真理性的思想

观念,大众要以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加以衡

量,即以一种发展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同时

在实践中进行考察,以判定其标榜的真理性

是否为真。进而,马克思论述了理论家解释

世界和改变世界的互动关系,解释是为了给

改变世界的行动提供方法论层面的理论指

引,这实际上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展示

了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特质,即观念

批判、理论认同与实践行动的有机统一。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中,

阶级和权力是重要的基础性概念,阶级和意

识形态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意识形态的

概念限定在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之中,统治

的前提条件就是获得思想认同,这一思想认

唯物史观建构进程中思想认同的经典范式及其理论发展

- 110 -

第117页

同线索下的认知和赞同反映在意识形态发

挥其作用的过程之中。问题是,思想认同如

何产生?难道人们一出生就具有对特定意

识形态的思想认同?马克思、恩格斯在《提

纲》中曾指出,教育者也是受教育的,这就意

味着没有前主体式的主体存在,主体就是一

个生成性的存在,亦是在后天的意识形态教

化场域中生成的存在,这个生成的过程就是

主体化的认同过程,即意识形态化的过程。

那么,马克思、恩格斯如何论述这个主体化

过程呢?在认同维度,具有两个层面:一是

对于虚假意识形态抑或是常识性的认同,保

持一种自发的阶级意识;二是保持自觉的无

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对于旧有的、虚假的意

识形态的批判,就是对自觉的阶级意识进行

思想认同的必要前提,这点已经在《导言》

《提纲》等文本中体现。在《形态》中,马克

思、恩格斯更加详尽地论述了这一点。就马

克思、恩格斯的主体观而言,主体并不是抽

象的,主体生产具有现实性基础,是受到多

种社会规定和因素影响的。因此,主体的认

同是和教化具有紧密的联系,只有在此基础

上,才能打破旧有意识形态的认同,同时需

要提醒大众对于非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即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无意识样态保持警惕。

比如,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卢卡奇看

来,“阶级意识——抽象地、形式地来看——

同时也就是一种受阶级制约的对人们自己

的社会的、历史的经济地位的无意识”[7]。

这里所提到的“无意识”是理论自发维度的

一种解释,这就意味着无产阶级需要形成理

性的、自觉的思想认同,而不是自发的、非理

性的思想认同,这种思想认同更多的是处在

无意识的自在认同——误认阶段。

四、结 语

综上所述,在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所

凝结的有关主体认同的思想资源,构成我们

思考当今意识形态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

思想认同问题实际上和主体问题密不可分,

主体的思想认同相当于主体化的过程,也就

是主体逐渐接受意识形态教化的过程。比

如,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阿尔都塞曾

对个体被意识形态“唤问”为主体进行了详

细的论述,在其相关论述中体现了个体—主

体化的基本意涵。一些西方思想家,如拉

康、齐泽克等人也曾对主体问题进行了详细

的分析和探讨。但是,拉康持有的观点之一

是主体的不可能,其中就意味着主体化的失

败。齐泽克在其《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一

书中评述道:“残余抵抗‘主体化’,体现了本

身‘就是’主体的不可能性。”[8]

延伸看来,主

体若要达到预期的教化目标是不可能的,在

他们看来主体是分裂的,主体化过程的最终

指向是失败的。齐泽克认为阿尔都塞所理

解的“唤问”并非总能完美实现,“唤问”的失

败亦是对拉康这一思想的同义延伸。如果

借用布洛赫的希望哲学,可以更加容易带入

对主体化终将失败的理解。在布洛赫的希

望哲学体系中,“尚未存在”(Noch-NichtSein)和“希望”就是核心概念,相较于在世

界发展过程、人类历史发展等宏大叙事层面

以及认识论层面的构想,这些概念可以限定

在主体层面理解,这就意味着主体化是一个

动态的、物质性的发展过程,这个发展过程

就是主体逐渐成为预期中的自己。在这一

生成过程之中,欲望、幻想和希望等富有意

识形态性的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的

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希望抑或是美好生活愿

景的存在。假设按照拉康语境下主体不可

能的这一思路展开设想:主体化这一发展着

的、具有无限可能的过程也就不存在绝对的

希望,幻象从一开始就面临着破裂,意味着

将要直面实在界的创伤,希望更是无以实

现;进一步来看,没有希望就没有“尚未存

在”的发展潜力,没有发展的潜力意味着主

体化这一释放无限潜能的过程无法有序展

唯物史观建构进程中思想认同的经典范式及其理论发展

- 111 -

第118页

开。按照拉康这样的语境和逻辑,结合思想

认同问题进行思考,具有两个方面内容:一

方面,主体即使自发接受资产阶级阶级意识

的认同,这里更多体现为思想观念层面的意

识形态误认,主体最终也会自然地穿越资本

主义意识形态的幻象;另一方面,无产阶级

的阶级意识也可以打破大众对资产阶级阶

级意识的误认,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最终

也会面临认同危机或失败。因为在拉康的

主体理论中,主体化的一重归宿就是分裂的

主体。总体看来,这点是不可接受的,我们

需要辩证地看待思想认同问题,需要在动态

的、实践的、历史的视野中考察思想认同问

题,而不是预先设定一种思想认同必定失败

的宿命论式的、消极悲观的理论基调。最

终,我们需要高度重视思想认同问题,进行

有效的、科学的引导,从而去加强和巩固文

化意识形态层面的领导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

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

版社,200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

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

版社,2012.

[5]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M].何怀远,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6]卡尔·柯尔施.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理

论和阶级运动[M].熊子云,翁廷真,译.重庆:

重庆出版社,1993:48.

[7]卢卡奇 . 历史与阶级意识[M]. 杜章智,任立,

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97.

[8]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M].

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300.

The Classical Paradigm and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Identifi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JIU Haiming

(School of Marxism,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350,China)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texts of Marx and Engels contain rich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resources, among which theoretical content related to ideological identity is condensed. In

Marx's doctoral thesis, it has already been mentioned that there is an exception to subject identification, and

atomic bias implies an exceptional logic in the identification process. Marx critiques the censorship of books and

newspapers, and the arguments used to justify it, revealing the basic ways in which identification is misidenti⁃

fied. In the text of the \"German French Yearbook\" period, the overall issue of liberation contains the liberation

of ideas. The liberation of ideas directly involves the issue of ideological identity, that is, shifting from religious

identity to political identity. However, there are misunderstandings in political identity, which still need to be

further elevated to the level of human liberation. In the book \"German Ideology\" co-authored by Marx and En⁃

gel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criticism cannot only stop at the epistemological level, but needs to be practiced and

transformed at the practical level. This means the organic unity of theoretical criticism and practical transforma⁃

tion.

Key words:historical materialism; ideological identification; the unifica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责任编辑:孔令仙,王磊]

唯物史观建构进程中思想认同的经典范式及其理论发展

- 112 -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pdf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