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7期

发布时间:2024-7-08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7期

总40卷 赵 响,孔繁振:儿童运动看护家庭嵌入支持策略探索析从哪些因素导致员工继续留在工作岗位的视角来研究员工的离职倾向和离职行为的[8]。随后,Ramesh 和Michele 在充分考虑了家庭因素对员工行为与态度的影响的基础上,于2010年提出了“家庭嵌入”这一新的观念,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工作嵌入理论[9]。Newman 等人从嵌入的角度探讨了美国拉丁裔企业家成功的经历,结合家庭嵌入性和交叉性框架,说明了家庭嵌入影响成功的动机、机会和获得资源的机会的方式[10]。Hahn D基于家庭嵌入视角,认为一个有进取心的家庭会为学生提供一个独特的学习环境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创业技能[11]。由此可见,家庭嵌入的模式对于儿童的成长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由于中国传统的“家”文化对儿童成长和态度养成的影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将家庭嵌入应用到儿童运动看护的过程中,强调家庭在塑造儿童行为和态度方面的关键作用。这一融入不仅可完善现有的看护体系,还可为“家文化”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支持和保障。通过对“家庭嵌入”概念的探讨与分析,本研究认为“家庭嵌入”是指将家庭因素有机地融入到特定领域或服务体系中,确... [收起]
[展开]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7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01页

总40卷 赵 响,孔繁振:儿童运动看护家庭嵌入支持策略探索

析从哪些因素导致员工继续留在工作岗位的视

角来研究员工的离职倾向和离职行为的[8]

。随

后,Ramesh 和Michele 在充分考虑了家庭因素对

员工行为与态度的影响的基础上,于2010年提出

了“家庭嵌入”这一新的观念,从而进一步完善了

工作嵌入理论[9]

。Newman 等人从嵌入的角度探

讨了美国拉丁裔企业家成功的经历,结合家庭嵌

入性和交叉性框架,说明了家庭嵌入影响成功的

动机、机会和获得资源的机会的方式[10]

。Hahn D

基于家庭嵌入视角,认为一个有进取心的家庭会

为学生提供一个独特的学习环境从而有助于学

生形成创业技能[11]

。由此可见,家庭嵌入的模式

对于儿童的成长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由于中

国传统的“家”文化对儿童成长和态度养成的影

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将家庭嵌入应用

到儿童运动看护的过程中,强调家庭在塑造儿童

行为和态度方面的关键作用。这一融入不仅可

完善现有的看护体系,还可为“家文化”促进儿童

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支持和保障。

通过对“家庭嵌入”概念的探讨与分析,本研

究认为“家庭嵌入”是指将家庭因素有机地融入

到特定领域或服务体系中,确保该领域或服务过

程通过家庭介入而带来积极影响,以更好的满足

儿童、个人或家庭的需求,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

展。“儿童运动看护家庭嵌入”的概念主要包含两

个方面的内容,即“看护主题”和“最终归属”(见

图1)。“看护”主题指的是儿童运动家庭看护的内

容,而其“最终归属”问题则是指这种看护属于看

护活动的一种。看护运动看护

家庭 家庭看护

看护

主题

儿 童

运 动

看护

最终归属

儿童

运动

家庭

看护

图1 儿童运动看护家庭嵌入概念内涵

二、家庭嵌入引入儿童运动看护的意义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个人的现代化始于

家庭和家庭教育的现代化。我们将家庭教育定

义为:家庭成员之间相互进行知识传递、情感沟

通和文化影响的活动。现代家庭教育具有以下

特点:原生态性,即文化习俗的传承;时代性,即

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的影响;多向性,即教育者

和受教育者角色的相互转换;终身性,即家庭成

员之间持续进行集体学习[12]

。良好的家庭教育

不仅为孩子的个人成长奠定基础,也为他们未来

的社会角色做好准备。

家庭嵌入对于儿童运动看护在多方面起着

重要作用,从身体健康到心理发展,从社会技能

到情感支持,均对儿童的全面成长有着深远影

响。首先,家庭嵌入能够提供更稳定和持续的支

持体系。家庭是孩子生活中最稳定的环境,父母

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参与可以确保儿童在运动中

获得持续的关怀和支持。这种持续性有助于孩

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积

极的生活方式。家长的参与不仅能鼓励孩子坚

持运动,还能通过身体力行示范健康的生活方

式,从而深刻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其次,家庭

嵌入有助于促进亲子关系。共同参与体育活动

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增强亲子

之间的情感纽带。在运动中,父母可以更多地了

解孩子的兴趣、特长和需要,从而在其他生活领

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这种互动不仅仅是

体育活动的参与,还可以延伸到家庭生活的各个

方面,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家庭的整体健康和幸

福。此外,家庭嵌入能为儿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

和社交机会。通过家庭参与的体育活动,孩子可

以接触到不同的运动项目和活动方式,丰富他们

的运动经验和技能。心理支持也是家庭嵌入的

重要方面。孩子在运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

和挑战,家庭成员的陪伴和鼓励可以帮助他们克

服困难,增强自信心和抗压能力。父母的积极态

度和正向反馈能有效缓解孩子的压力和焦虑,促

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最后,家庭嵌入能够增强

对儿童安全的保障。家长在场监督,可以及时发

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孩子在安全的环

境中进行运动。同时,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

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和强度,避免运动过

度或不当引发的伤害。

总而言之,家庭嵌入儿童运动看护的意义重

大。它不仅提供了稳定的支持体系,促进了亲子

关系,还丰富了孩子的运动经验和社交圈,增强

95

第102页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

了心理支持和安全保障。这种全方位的支持和

关怀,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

的基础。通过家庭嵌入,孩子们能够在充满爱和

支持的环境中,享受运动的乐趣,养成终身受益

的健康习惯。

三、儿童运动看护家庭嵌入的有效策略

家庭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不言而喻,它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之间应

当互相配合,各有侧重[13]

。现代家庭教育是在现

代家庭制度中,影响儿童发展的环境和社会交往

活动,是历史和社会建构的产物。从教育原型

看,家庭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比学校教育更接近教

育原型的教育类型[14]

。家庭教育是儿童最早接

触的社会单位,对儿童的影响和教育作用不可替

代。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父母将他们的价值观

传承给儿童,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责任感和社

会意识。儿童在家庭中学会了与人相处、分享、

尊重和合作等社会技能,并且在温馨的家庭教育

氛围中,儿童能够得到充分的关爱和呵护,有助

于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家庭的教育功能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家

庭教育理论来探索儿童运动看护的家庭嵌入策

略,更能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与理论支撑。因

此,基于家庭教育理论并结合儿童运动看护概念

及其意义提出以下四点有效策略。

(一)重视家庭教育与看护培训,构建儿童运

动看护发展动力源

正面的家庭体育氛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让

他们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且建立起健康

的生活习惯。父母在体育活动中的参与和支持

可以成为孩子的榜样,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体育运

动,培养坚韧性格和团队合作精神。这种积极的

家庭体育文化不仅对儿童的健康有益,还加强了

亲子关系,构建出更为和谐的家庭环境[15]

。首

先,应提高父母对于体育运动重要性的认识,这

需要家庭成员主动去了解体育运动并且感受体

育带来的魅力。这包括如何合理选择运动项目、

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以及如何科学地安排运动

时间等。并且可以通过网络、书籍和专业人士的

指导学习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家庭的体育氛围。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可以与孩子观看

体育赛事活动,让孩子从中感受到运动员敢于拼

搏和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从而培养他们对体育

运动的兴趣和家庭体育氛围。网络化家庭体育

平台不仅是促进家庭体育多样化开展的手段,也

是为儿童青少年打通参与家庭体育的有效渠

道[16]

。可以通过建立亲友家庭网络支持系统,如

微信群,亲友们在群聊中分享各自孩子的运动打

卡视频以及运动状况,通过相互交流经验与遇到

的问题,可以促进不同家庭看护系统的形成。另

一方面,看护体系的形成不仅需要浓厚的家庭体

育氛围,也需要家庭成员具备科学的看护知识。

体育培训机构可以联合有需求的家长开设相关

内容的培训班,通过专业人士的系统培训使家长

学习到科学的看护知识,并且可以针对不同的儿

童运动需求从而制定个性化的家庭看护计划,近

而满足不同家庭的实际情况,为科学有效的看护

提供基础保障。

(二)提供心理支持与健康监督,保障儿童运

动看护整体科学性

《Mental fatigue: Costs and benefits》把心理疲

劳(Mental Fatigue)定义为由持续高强度的认知活

动导致的一种心理生理状态,具体表现为疲劳和

精力不足。这种状态常常由长时间、高强度的活

动引发,使人感到身心俱疲、乏力不堪。这可能

是因为长时间专注于某件事情或处理复杂信息,

导致大脑和身体的疲惫感,表现为精神涣散、注

意力不集中以及学习或工作效率下降[17]

。研究

发现,心理疲劳不仅会使人产生消极、悲观的情

绪,还会影响人的认知能力,甚至让人做出错误

的判断和决定[18]

。家庭成员作为儿童的首要看

护人,需要对儿童的运动心理状态进行监测并进

行相关心理支持与疏导。首先,父母需要和儿童

建立起积极的沟通渠道,因为大多数孩子的心理

问题都是家长没有及时发现造成的。提供积极

有效的沟通能够使我们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这要求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关注儿童出

现的情绪变化和波动,经常与其进行沟通和交

流。其次,在运动技能形成的初期过程大多时候

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儿童容易出现厌学和坚持不

下去等问题。父母在看护的过程中可以提供言

语鼓励以及奖励机制,例如经常表扬儿童肯定他

们的能力,或者在达到既定目标后奖励一顿大餐

96

第103页

总40卷

等。通过这些奖励从而使他们能够继续坚持并

且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需要

定期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情况,将孩子带到医院

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确保他们的生长发育、

视力和听力等方面的健康状况。同时也需要关

注儿童的饮食平衡,家长需要给孩子提供健康的

饮食选择,避免让孩子接触过多的垃圾食品,从

而使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另一方面,还要注

意睡眠质量,让儿童拥有有规律的作息,并且营

造好的睡眠环境。

(三)推进家校共育与信息共享,搭建儿童运

动看护家校平台

家庭是儿童教育的原生系统,学校是儿童教

育的次生系统。学校在家庭教育有所欠缺的情

况下应运而生,也因社会的发展而存在。家校合

作共育的核心在于“协同育人”,其内涵在于两者

共同努力,共同促进孩子全面成长[19]

。而就家校

合作来说,它不仅是一种教育的策略,更是一种

教育的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家校的有效合作不

仅能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还能为看护系统

构建一个更为有利的支持体系。首先,班主任教

师和相关体育教师可以联合家长定期开展交流

会,就儿童的学校体育开展状况和课外体育参与

程度进行探讨交流,共同关注儿童的体育发展,

从而提出一些反馈与建议,更好的促进儿童学校

体育的参与和家长对于儿童运动的看护。其次,

家长与班主任及体育老师的积极沟通至关重要,

这种交流有助于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日常表现和

情感需求,为解决各类问题提供了途径。这种合

作不仅强化了家校联系,也为孩子的学习和运动

发展提供了更全面的支持。同时,学校应鼓励家

长多参与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以增强父母与子

女间的交流和对体育运动的了解。同时,在信息

化的大环境中,信息技术为家校合作提供了新的

平台与技术支撑,家校合作也不再局限于传统形

式。如学校可以通过钉钉软件等建立在线平台,

把体育课任教师拉进群中,通过信息共享定期的

提供学生在校体育运动状况,使家长能够获取儿

童在校的运动状况和相关信息,也可以利用视频

会议、在线家长会等方式来促进家校共育的开

展。从而在儿童进行校外体育运动时,家长能够

针对儿童现在的运动状态提供更科学性的看护,

从而促进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完善社区参与与家庭融合,促进儿童运

动看护持续协调发展

社区生活是儿童发展的日常平台,社区教育

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途径[20]

。过社区的参与不仅

让儿童获得更多锻炼机会,还帮助他们建立积

极、有意义的社交网络。这种参与提供了丰富的

社会环境,培养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帮助他们

更全面、更自信地成长。这不仅让孩子们在健康

成长的同时建立了更多的社交和运动习惯,也帮

助家长更好地关心和照顾孩子的运动需求,构建

了更为健康和积极的成长环境。但由于社区体

育氛围不足,运动场地资源有限等问题,导致儿

童使用的体育设施和场地不足,无法满足孩子们

在社区进行运动的需求[21]

。首先,社区居委会可

以组织社区运动日、家庭亲子活动等,招募或者

邀请体育专业的志愿者,让这些志愿者参与到儿

童运动活动中,从而提供专业的指导、支持和监

督,鼓励家庭带领儿童积极参与,使家庭融入社

区体育氛围,在运动过程中志愿者为家庭实施运

动看护提供帮助与指导。其次,在社区建立儿童

运动与健康资源中心,为家庭提供有关儿童运

动、健康和营养的理论指导。并且组织定期的社

区会议,邀请家庭成员,社区居民和体育方面的

专家等参与讨论儿童运动和健康看护方面的知

识,从而保障儿童在社区体育环境中得到有效的

发展。另一方面,可以设立儿童运动区域,为家

庭成员和社区成员陪伴儿童运动提供场所保障,

使家庭成员的看护知识得以施展,并且通过这个

平台,让各个家庭能够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加强

家庭间的看护融合,同时增强家庭和社区在儿童

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共同推动儿童运动看护体系

的形成。

四、结语

构建家庭嵌入儿童运动看护体系需要多方

面的共同努力,各个主体所涉及的内容很多,但

整合起来可以更好地为儿童提供服务。本文通

过探讨儿童运动看护的基本概念以及家庭嵌入

的重要性,揭示了各方需要承担的责任,并提出

了有效应对策略,以构建儿童运动看护体系。这

为国家和社会当前关注儿童发展问题提出了实

赵 响,孔繁振:儿童运动看护家庭嵌入支持策略探索 97

第104页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

际参考意见,也希望更多的学者和相关部门能够

关注儿童运动看护中的各种问题,共同合作,为

儿童更好的发展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体育总局关于印发《“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的通知

[EB/OL].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10

/26/content_5644891.htm.国家卫健委妇幼健康司.http:

//www.nhc.gov.cn/fys/s3586/202111/ed8052899ebf45eca

42676a1e1f988ef.shtml.2021-11-5

[2] 习近平. 在 2015 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

报,2015-02-18(002).

[3] 和建花,蒋永萍. 从支持妇女平衡家庭工作视角看中国

托幼政策及现状[J]. 学前教育研究,2008(8): 3-6,

29.

[4] 佟新,杭苏红. 学龄前儿童抚育模式的转型与工作着的

母亲[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23(1): 74-79.

[5] 何玲.瑞典儿童福利模式及发展趋势研议[J].中国青

年研究,2009(2):5-9,15.

[6] 代俊,庞超. 澳大利亚儿童课外看护教育服务与启示

[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7):18-22.

[7] 刘丽伟,胡博睿. 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嵌入式社区养老路

径探索[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20(1): 47-51.

[8] Mitchell T R,Holtom B C,Lee T W,et al. Why people

stay: Using job embeddedness to predict voluntary turnover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44(6): 1102-

1121.

[9] Ramesh A.Gelfand M J.Will they stay or will they go? The

role of job embeddedness in predicting turnover in individualistic and collectivistic cultures[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10,95(5): 807-823.

[10] Newman ,Soren ,Saul ,et al. Self-Employment or Selfless Employment? Exploration of Factors that Motivate,

Facilitate,and Constrain Latina Entrepreneurship from a

Family Embeddedness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Family

and Economic Issues,2022,(prepublish): 1-14.

[11] Hahn D,Minola T ,Bosio G,et al. The impac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n university students’entrepreneurial skills: a family embeddedness perspective [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An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2020,55(4): 257-282.

[12]高书国. 新时代家庭教育趋势与特点[J]. 中国国情国

力,2018(9): 10-12.

[13] 郭晓琳. 家庭教育立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陕西

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36(1): 128-132.

[14] 吴重涵,张俊,刘莎莎. 现代家庭教育:原型与变迁

[J]. 教育研究,2022,43(8): 54-66.

[15] 张燕玲.家庭权及其宪法保障——以多元社会为视角

[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1,48(4):141-149,160.

[16] Ryan C S,Casas J F,Kelly- Vance L,et al.Parent involvement and views of school success: The role of parents’Latino and White American cultural orientations[J].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010,47(4):391-405.

[17] Boksem M A S ,Tops M .Mental fatigue: Costs and benefits[J].Brain Research Reviews,2008,59(1):125-139.

[18]李美玲,张力为,屈子圆,等.心理疲劳对认知控制的影

响及奖励的调节作用[J]. 体育科学,2019,39(6):36-

47.

[19]龙宝新,李海英“. 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思维的转变与

落地[J].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10(3):

29-37.

[20] 李长伟. 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农村社区儿童服务体系

——《农村社区儿童服务现状与质量保障机制研究》评

介[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2,38(1): 125.

[21]刘望,王政,谢正阳,等. 新时代我国公共体育服务高质

量供给研究[J]. 体育学研究,2020,34(2): 73-80.

[责任编辑 李亚卓]

98

第105页

新一线城市文化形象传播路径探索

安妍洁1

,付 珊2

,彭 松2

(1.合肥大学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2.合肥大学设计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新一线城市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佼佼者,在城市文化传播中起着先锋示范作用。本文研

究了新一线城市文化形象传播在历史文化、饮食文化和赛事文化三方面的表征,通过分析城市文化形象存在的同质化、瞬

时性和浅层化传播困境,提出新的传播路径策略,促进城市文化形象长效、长红、多元化传播。

关键词:新一线城市;城市形象;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0X(2024)07-0099-07

PDF获取:http://sxxqsfxy. ijournal. cn/ch/index. aspx doi:10. 11995/j. issn. 2095-770X. 2024. 07. 012

An Exploration of the Path for Cultural Image Communication of

New First-tier Cities

AN Yan-jie1

,FU Shan2

,PENG Song2

(1. School of Language,Culture and Media,Hefei University,Hefei 230601,China;

2. School of Design,Hefei University,Hefei 230601,China)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new first-tier cities,as outstanding leaders in urban economic develop⁃

ment,play pioneering and demonstrative roles in urba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paper studies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cultural

image communication of new first-tier cities in three aspects:historical culture,culinary culture,and event culture.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of homogenization,instantaneity and shallowness in the present communication of urban cultural images,new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to promote a long-term,long-lasting,and diversified communication of urban cultural images.

Key words:new first-tier cities; city imag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发展进程,新一线城市

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然而,一

座城市的发展不仅仅只依赖于经济增长,更要促

进城市文化形象的建设和传播。2024年初,习近

平总书记指出,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

以文兴业,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是传

承发展城市文化、培育滋养城市文明的目的所

在[1]

。城市的魅力来源于独特的文化底蕴,城市

文化形象作为城市形象的子系统,应基于本土文

脉,构建独特的城市形象,展现城市文化内涵,扩

大城市知名度,助力城市经济发展。

■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研究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an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

2024年7月

第40卷 第7期

July 2024

Vol.40 No.7

收稿日期:2024-05-10;修回日期:2024-05-23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攻关项目(2021CX127);安徽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2023AH052161)

作者简介:安妍洁,女,河北唐山人,合肥大学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彭松,男,安徽合肥人,合肥大学设计学院副

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动画产业,动画创作及教育。

通讯作者:付珊,女,江西高安人,合肥大学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视觉媒体与表现研究。

第106页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

一、新一线城市文化形象概念界定

自城市诞生以来,关于城市形象传播的研究

不断演进。20世纪60年代,美国城市学家凯文·

林奇在《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中首次

提出了“城市形象”概念,认为任何一个城市都有

一种公众印象,它是许多个人印象的迭合或者有

一系列的公众印象,每个印象都是某些一定数量

的市民所共同拥有的[2]

。1990至2010年,随着我

国经济腾飞带动了城市发展进程,诞生了一批早

期探索有关城市规划的文献。2010年后,随着城

市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的繁荣,城市形象传播对文

旅发展的研究逐渐成为学界热点,许多学者从传

播视角提出了城市形象塑造的策略。

2013 年,《第一财经周刊》首次提出“新一线

城市”的概念,根据商业资源聚集度、城市枢纽

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未来可塑性

5个一维指标,近百个基础数据指标,对全国300

余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评估,除北京、上海、广

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外,取前15名作为新一线

城市。每年入围新一线城市的名单虽均有一定

变化,但基本形成共识的新一线城市包括:南京、

杭州、苏州、武汉、长沙、沈阳、昆明、郑州、宁波、

东莞、西安、青岛、天津、重庆、成都、合肥等区域

性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3]

。具体而言,“新

一线城市”指近年来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增

多、对资本和高层次人才有强吸引力、基础设施

建设等方面展现出强势的发展劲头,虽然未达到

一线城市的高度和国际影响力,但承载着能成为

一线城市的社会资源,城市整体规模向国际化大

都市迈进。新一线城市之所以“新”,是因为它们

代表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新阶段、新特点和新

趋势。与“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相比,新一线

城市正努力增强城市自身实力,提升城市影响

力。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汇聚地,城市文化是城市

形象的根,是城市形象本质的抽象、积淀和塑造,

形塑着城市的精神形象,是城市形象的内核和灵

魂。城市既是景观与形象、欲望与想象之都,也

是文化与记忆的容器[4]

。城市文化形象建设旨在

城市发展趋同化与竞争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文

化通过载体与资本和经济关系重新组合,成为助

力城市形象建构的重要资源[5]

二、新一线城市文化形象的创新表征

新一线城市文化形象传播中的“新”,在于历

史与现代相加相容,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生命

力;在于更注重与年轻人互动,把握传播的流量

密码,以新奇、有趣的方式传播;在于打造独特而

鲜明的城市品牌,增强城市辨识度。新一线城市

正从多个维度推动城市文化形象的生动呈现和

有效传播,进一步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历史文化在新一线城市中的形象表征:

厚重悠久与科技创新

城市的历史发展脉络见证着一座城市的兴

衰和更迭,遗存着无数前人创造下的物质财富和

精神财富。城市建筑、城乡规划、艺术设计等均

是城市历史文化的外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

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

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提升国

家文化软实力[6]

。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无疑构成

了城市的独特魅力,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和技术

的发展,纯粹依赖固有传统城市历史文化传播模

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们对于文化新颖、

多元和互动的需求。因此,城市历史文化传播不

能固步自封,要寻求突破,运用科技手段赋能文

化创新,以文化为核心,打造“文化+科技”的模

式,通过与其他领域深度融合,实现历史文化价

值最大化,为城市文化形象传播注入新活力。

西安拥有新一线城市的现代与发达,更是城

市历史文化的宣传主阵地。1981 年西安被列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史文化名城”,在早期城市

文化形象传播中,致力于将景点打造成“经典”,

秦始皇兵马俑、钟鼓楼、华清山等名胜古迹耳熟

能详,展示出的是一个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形

象表征。随着“古城西安”城市文化形象被深度

挖掘和广泛熟知,传统的城市形象传播叙事被打

破,西安利用“文化+科技”模式,实现历史文化

名城形象新表达。西安依托于其深厚的历史文

化积淀,深度捆绑“唐文化”,缔造大唐不夜城,再

现盛唐繁华景象;《盛唐密盒》以中式脱口秀“盲

盒”形式,为观众打造特色的沉浸式互动体现,促

进“唐文化”差异化传播;古老的西安城墙和前沿

科技元素相结合,在城墙灯会活动中,推出“AI对

100

第107页

总40卷 安妍洁,付 珊,彭 松:新一线城市文化形象传播路径探索

诗”“AI上城墙”等丰富的互动方式,给人们带来

科技感满满的文化体验。西安城市文化形象在

科技的加持下,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既能感受

西安的文化底蕴,又体现城市的现代化和活力。

(二)饮食文化在新一线城市中的形象表征:

味觉盛宴与流量密码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地理环境、民风民

俗和生活习惯的差异都赋予饮食浓郁的地方风

情。饮食文化承载着地方风味和历史记忆,以

“食”为媒,通过深度挖掘地方美食,搭建起跨地

域、跨文化的沟通桥梁。近年来,各地美食已经

成为数字时代下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的重要流量

驱动力,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美食图片、视频,加之

美食背后的文化故事、烟火气息,在各大网络平

台频频“出圈”,成为吸引用户注意力、促进城市

形象传播的关键因素。

中国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

菜、浙菜、湘菜、徽菜,作为地方美食的代表,展现

着独特的地域风味,是城市文化形象对外塑造的

窗口。新一线城市榜单中,八大菜系均有所体

现,如青岛、成都、东莞、南京、福州、杭州、长沙和

合肥等,美食作为独特的城市文化传播符号,让

人们感知到具象化、具有温度的城市,两者相辅

相成。各城市通过精准塑造、传播特色饮食,促

进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的同时,也带动地方经济的

发展。

新一线城市中成都作为川菜的发源地,美食

文化传承悠久,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美

誉。2010年成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

美食之都”,是获得该类荣誉称号的第一个大中

城市[7]

。美食作为成都的特色城市文化品牌,是

增强成都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因素,更是

打造城市软名片的必由之路。美食和文化有着

天然联系,川菜的菜名就联系着中国文化的历

史、名人、战争、典故、诗歌、戏曲等,犹如一部中

国文化的巨大字典[8]

。如夫妻肺片,其起源可以

追溯到清朝,由一对夫妻所创。虽然夫妻肺片里

没有肺片,但却有一个温馨的故事。除了川菜,

成都还有许多小吃,如钟水饺、三大炮、兔头等,

每一种美食都让人流连忘返。在成都,美食并不

仅仅是食物,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

成都的城市文化形象建构于美食之上,衍生

出很多年轻态、充满创意的美食传播模式。例

如,成都曾经上线的“巴士火锅”,通过美食+交

通+旅游的方式,沉浸式体验成都火锅的魅力。

该方式将成都饮食文化、地域文化和城市风貌三

者融为一体,更好地巩固成都美食文化城市形

象。2023 年,国内的川渝火锅门店总数达 53 万

家,全产业链产值达3000亿元。成都“蜀大侠”火

锅品牌,从2015年开店发展至今,已拥有24家直

营店,签约加盟店扩张超600余家,开辟海外多个

国家,推动成都饮食文化在全世界传播。成都推

广地域特色饮食,赋能城市文化形象传播,让成

都城市文化在舌尖上传播。

(三)赛事文化在新一线城市中的形象表征:

热情活力与集体记忆

各类赛事活动作为高曝光的文化现象,是城

市形象对外传播的载体。随着体育强国战略目

标的提出,人们对于赛事活动的需求和关注与日

俱增。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办好一次会,搞活

一座城”[9]

,成为推动城市赛事活动举办的重要方

针。融媒体时代到来,传统体育赛事传播不再受

限于传统媒体,各大城市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打

造“文化+艺术+技术”的融合传播模式,对于赛

事文化做出富有时代感的诠释。

新一线城市中杭州曾多次成功举办各类活

动赛事,例如G20峰会、马拉松、亚运会等,是“以

会促城”的典型代表。体育赛事开闭幕式是城市

文化的缩影,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文化符号,这些

文化符号的价值就在于对城市文化的表征[10]

以杭州亚运会为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式美

学与创意技术深度邂逅,向外界展示出一个充满

热情活力的创新之城。杭州亚组委首创、新媒体

支付宝平台提供技术支持的“数字火炬手”活动,

充分运用全息投影、虚拟增强现实、虚实共生以

及智能交互等新兴技术,建立了体育赛事仪式与

融媒时代科技之间的链接,贯穿物理、心理、视

觉、想象和文化空间等多个领域[11]

;亚运会吉祥

物以拟人手法塑造智能机器人组合“忆江南”是

饱含杭州文化的标志,展现城市人文精神,充满

时代活力;亚运会会徽由中国美术学院设计,意

图将会徽与杭州G20峰会会徽一起,变成这座城

市所有人的集体文化记忆。种种将文化植入于

各项赛事场景的方式,文化和科技同频互动,使

101

第108页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

受众感知到文化的力量,增强城市文化自信和认

同感,促进城市文化形象国际化传播。

三、新一线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的主要困境

新一线城市在文化形成传播中呈现“新”表

征,也面临着区别于一线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的

“新”困境。首先,新一线城市在平衡现代化和传

统文化间,如何凸显个性,避免同质化,是面临的

一大困境;其次,新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在给城

市文化传播提供新渠道的同时,也带来信息过

载、传播碎片化等问题,如何把握传播节奏,确保

传播长效性,成为传播的又一挑战;最后,与历史

悠久、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相比,新一线城市在

文化传播中往往不够深入,存在传播浅层化问

题。

(一)新一线城市文化形象传播同质化

在城市文化形象传播中,同质化是所有新一

线城市都会面临的问题。新一线城市在快速的

城市化进程背景下,现代化城市建设往往会借鉴

已有的成功模式,忽略城市文化个性化的保留。

城市文化形象展现一座城市的底蕴,是凸显

城市个性的独特标识。但如今许多城市仅把旅

游资源作为城市形象传播的主要内容,热衷于建

设标志性建筑或经典,如摩天大楼、主题公园等,

导致城市地标性雷同、同质化严重,造成城市文

化形象辨识度低。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

(Michael Porter)曾提到: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

本的、最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

的竞争优势[12]

。文化是城市最大的不动产,文化

形象传播同质化,是缺乏文化内涵的表现,破坏

了城市个性魅力,呈现“千城一面”效果,无法吸

引人们形成自发的城市文化传播。

以武汉为例,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城

市,其“两江四岸”的地理位置为城市的夜景照明

提供了天然优势。武汉长江灯光秀以其绚丽的

视觉效果,成为其城市形象传播的亮点。然而,

该做法与上海黄浦江两岸、广州珠江夜游等一线

城市类似,均以现代化高楼为背景,运用高科技

光影技术展示城市繁华。这种普遍的夜景打造

模式,体现了新一线城市塑造文化形象过程中在

模仿现有模式,陷入技术驱动下的视觉同质化困

境,从而忽视了地方文化的独特韵味。因此要增

强文化自信,主动积极探索城市文化创新方法,

找到本土文化优势,才能摆脱城市文化形象传播

同质化困境。

(二)新一线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瞬时性

在网络传播时代,热点高密度变换出新,转

瞬即逝。为了迎合用户,刻意打造“爆款”“蹭热

度”的现象层出不穷,虽然短时间内积聚流量,让

传播内容迅速涌现,但往往又很快消逝。一方

面,城市奇闻轶事、标题党、热点擦边球等为传播

内容的城市形象在获得短暂的关注度后,面临被

新信息覆盖的风险,公众的注意力分散和转移,

导致受众对城市文化的接收是短暂易逝的,难以

形成长久记忆;另一方面,文化消费浪潮下,城市

文化被商品化和消费化,城市文化形象如同快消

品一样,受到消费者喜好的影响,难以维持长久

的吸引力,影响公众对城市的整体印象,有损城

市文化形象建构。

以新一线城市合肥为例,其城市文化形象定

位从“三国故地,包公故里”,到“包公故里、科教

基地、滨湖新城”,再到现今的“大湖名城,创新高

地”,城市文化形象定位迭代更新速度快,难以让

公众形成长久记忆。合肥城市文化形象定位迭

代速度快是基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内部转型需

求双轮驱动作用的结果。从外部环境来看,依托

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

等高等院校资源,合肥逐渐确立起“科教之城”的

定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合肥经历了从传统工

业城市转向创新型城市,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电

子信息等产业,带动合肥产业结构升级,为合肥

城市文化形象定位带来新变化。从内部转型需

求分析,合肥被纳入长三角城市群行列后,需要

在城市形象定位上与之匹配;同时,合肥城市物

理空间的扩张和重新布局,需要引入文化元素,

促进城市形象定位更加多元和包容。多维度影

响下所产生的频繁变动难以形成稳定而鲜明的

城市文化形象定位,会影响公众对城市的认同,

进而影响城市文化韧性与长远发展。

(三)新一线城市文化形象传播浅层化

短视频平台对于城市文化建构和传播而言,

是迎合时代的话语趋势,是一种传播变革,但因

传播叙事平民化、内容碎片化和娱乐化等特征,

城市文化形象传播浅层化、庸俗化特征较为明

102

第109页

总40卷

显。一方面,新一线城市在追求文化形象建构和

提升中,倾向选取易识别的文化符号进行包装和

传播,在文化叙事中偏重碎片化描述,缺乏对文

化的深度挖掘和连贯性的传播,使得文化形象停

留在表层,显得零散而不成体系,无法深入社会

肌理,影响城市文化形象的传播深度;另一方面,

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新一线城市的许多文化项

目和活动过度商业化,使得城市个性逐渐弱化。

过度商业化的做法虽然迎合了部分消费者的浅

层次需求,却损害了文化的纯粹性和长久性,不

利于城市文化形象的可持续发展。

以新一线城市杭州为例,杭州西湖作为世界

文化遗产,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被广泛

传播。然而,西湖的过度商业化致使游客快餐

式、表面化的游览,从而忽视对西湖深层文化价

值的挖掘和传播,无法真正理解和感受西湖背后

的历史故事、诗词歌赋及人文精神;另外,西湖过

度商业化,导致“划船刺客”“天价茶馆”的出现,

影响游客的体验感,损害城市文化形象。

四、新一线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的路径优化

美国著名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说过:“人们对城市的主观印象,是由大

众传媒、个人经历、人际传播、文化记忆以及物质

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13]75因此,城市

文化形象传播离不开对本土文化的深度挖掘、媒

介的充分开发利用、文创设计的创新创造等方

面,讲好城市故事,打好城市名片,优化城市文化

形象传播路径。

(一)打造城市IP形象,实现城市文化形象差

异传播

为打破“千城一面”的局面,实现城市文化形

象差异化传播,设立城市IP形象被视为文化赋能

城市发展的有效手段。文化是城市 IP 构建和出

圈的内核支撑。城市的设施、空间和集体记忆,

借助文化元素引导和渗透,通过提炼独特的城市

符号,形成具有广泛认同感和情感共鸣的城市

IP。同时,被赋予生命的城市IP也是文化对外呈

现的窗口。日本熊本县以创作的“熊本熊”IP 形

象作为城市IP形象塑造,成功将地域特色和创意

营销结合起来,为城市 IP 形象塑造提供有力借

鉴。“熊本熊”IP形象让熊本县从默默无闻的农业

县城声名鹊起,诞生十余年间累计创造近百亿元

销售额。城市IP不仅仅是一个营销概念,更是生

活场景、消费方式、情感链接的多维融合,具有社

交、场景、功能和文化等多元属性。因此,打造城

市IP形象,是有效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吸引力,强

化市民归属感,推动旅游业繁荣,促进城市文化

差异化传播的具体实践,但也要充分意识到城市

IP的打造并不是一蹴而就,要经过不断试错和积

累,等待时机厚积薄发。

另外,影视剧在城市文化形象传播中也承担

着城市IP的作用,通过将城市外在形象和文化内

涵相结合,运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独特显著

的视觉符号和强烈的情感共鸣,外化于影视作品

中,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一个鲜活、立

体、亲切的城市文化形象。例如,2021年《觉醒年

代》热播,让合肥延乔路被大众熟知,每逢节日民

众会自发来延乔路表达敬意,传递合肥城市文化

精神的同时,客观上促进了合肥城市文化形象传

播。无论是IP形象,还是影视作品,城市IP形象

的打造都要充分发挥个性化特征,探索差异化传

播模式,延长城市文化形象的特色化生命长度。

(二)深挖本土文化特色,实现城市文化形象

长效传播

让城市出圈从昙花一现走向持续发展,将

“头回客”变为“回头客”,实现长效传播机制,需

要深耕、培育和塑造本土文化,推动文化创造性

发展,寻求本土文化资源和现代生活的契合点,

让文化“活”起来。然而,文化资源挖掘相对困难

的城市,则需多通过对于当下时代文化的精准判

断,提炼当代文化、当下时事热点和公共事件等

手段进行生产与传播[14]

在消费社会视阈下,受众注意力逐渐转向内

容和文化消费,尤其是娱乐和文化相互汲取的新

载体。在城市文化形象传播过程中,不仅要关注

本土文化的传播,也要注重新潮网红品牌的建

立。贴合用户体验感,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和场

景,以自然生动的方式进行传播,将城市文化自

信体现在方方面面,文化才是城市发展最持久亮

丽的“底色”。成都和重庆,在拥有类似文化背景

下,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各有侧重。成都着力

打造蜀汉文化、茶馆文化、熊猫文化等;重庆侧重

传播“山城”“桥梁之都”,这些各具代表性的文化

安妍洁,付 珊,彭 松:新一线城市文化形象传播路径探索 103

第110页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

符号,让两座城市焕发各自的色彩,为城市文化

形象长效传播注入新的活力。城市的传播须植

根并生发于其文化禀赋,在文化内涵的支撑下,

顺应时代潮流,满足公众的个性化需求。

城市文化形象想要达到长效传播,除了要以

文化为“根”,也要确保有“魂”。“人”作为城市的

主体,城市文化形象传播要坚持以“人”为本原

则,政府要深入了解受众需求,注重城市中传递

的温度和情感,讲述多元的城市故事,展现城市

的包容性和多样性,让受众真切地感受到文化的

融入。

(三)借助网络媒介平台,实现城市文化形象

长红传播

媒介在城市文化形象传播中起着再现,甚至

再造的作用。媒介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

在受众头脑中建构城市文化形象,塑造“拟态化”

城市文化形象。“2023 城市形象新媒体传播报告

发布研讨会”有学者提出,以更加平等、更加生活

化的方式与社会各界互动,提升城市的亲和力;

短视频平台上的城市传播应该重点传播四项受

大众喜爱的内容:BGM(城市音乐)、Eating(本地

饮食)、Scenery(景观景色)和 Technology(科技感

的设施)[15]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丰富的城市文化元素

符号在网络媒体平台被更加立体、直观、全面地

展现出来,吸引受众对于城市的兴趣,实现关注

积累,流量转化,进而构建持续的传播动力,实现

城市文化形象长红传播。

网络媒体平台在城市传播中拥有先天的优

势,真实、生动、有趣的传播方式目前已成为城

市文化形象传播主阵地。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

心发布的《第 5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

报告》显示,截至 2023 年 6 月,我国网络视频(含

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 10.44 亿。其中,短视频

用户规模为 10.26 亿[16]

。庞大的用户群体以及

短视频的有限时长决定了内容上的短小精悍,

而裂变式模仿影像的传播也是围绕某一城市主

题进行不断强化,只能挖掘出最具代表性和典

型性的地方性元素,才能激活城市的网红化潜

能[17]

。城市文化形象在短视频空间叙事中,一

方面是还原城市本来面貌,做城市忠实的记录

者;另一方面,则是选择对城市空间进行景观再

造。前者在短视频传播过程中,往往很难受到

关注,后者则会以新奇的传播视角获得流量。

重庆洪崖洞因其独特的城市夜景与日本动漫电

影《千与千寻》的建筑类似,一夜爆红。在短视

频传播过程中,通常会回避日常洪崖洞的景观

传播,而是选择夜间灯光璀璨、人流密集的场景

传播。借助短视频攀升至顶流的重庆,以文化

为核心,通过对城市本身的迭代升级,满足消费

主力的需求和喜好,从“网红”走到“长红”。城

市文化形象的传播离不开网络媒介支持,城市

借助流量成为网红,但城市文化的传播才是实

现“长红”的长久之计。

(四)创新城市文创设计,丰富城市文化形象

多元传播

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让文化事业

和文化产业更加繁荣”的任务目标。新时代,文

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文创产

品设计作为“文化”外在的表现形式,以视觉形式

传递文化。

城市文创产品是基于本土文化内涵,结合

现代创新理念和方式,产生的文化内容。城市

文创产品背后都饱含着一段故事或者一份情

感,是文化的传递者。文创研发设计应根据产

品本身的价值属性和受众群体的消费心理需

求,将文化内涵和形象元素作为产品视觉形象

的主要构成,与产品本身的文化特征相融合,通

过传统与当代流行的再创意、再设计,使之形成

特质鲜明、饱含文化底蕴,同时兼具实用与收藏

价值的文创衍生品。

目前,城市文创产品正多元化发展,用“文

化+创意”形式持续输出,以点带面,辐射城市发

展。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中的裸眼3D吉祥物通

过多个分屏视频以3D动画效果生动展示不同的

运动主题。这种3D形象可以替代传统手工艺的

文创产品打样制作的繁琐与耗时,把数字技术介

入传统手工艺制作方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3D

建模及3D打印技术等新兴媒介,强化艺术、手工

业与科技的融合,实现文创设计的新途径,为消

费者全方位地预览产品的外观、功能、特点提供

新模式。文创产品作为文化输出载体,丰富着城

市多元的文化形象。

104

第111页

总40卷

五、结语

在新时代浪潮下,新一线城市作为我国城市

发展的佼佼者,需要塑造独特的IP形象、挖掘本

土文化魅力、探索多元化传播方式、打造创新文

创产品,向外界输出独具个性的城市文化形象。

城市文化传播、出圈,既有偶然因素,也是城市综

合治理、文化底蕴、城市温度等多维因素相互支

撑,共同塑造的结果。因此,我们要关注到文化

的根本性力量,不断提升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水

平,厚积薄发,实现城市文化形象传播一路“长

红”。

[参考文献]

[1] 天津日报.习近平春节前夕赴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

群众 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祝各族人

民幸福安康 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EB/OL].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4- 02/03/content_143078_

337970.htm

[2] 陈映.城市形象的媒体建构——概念分析与理论框架

[J].新闻界,2009(5):103-104,118.

[3] 范金,张晴.中国一线与新一线城市创新效率及影响因

素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23(2):32-37,52.

[4] 何国平.城市形象传播:框架与策略[J].现代传播(中

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8):13-17.

[5] 褚心语. 城市文化形象 IP 塑造策略研究——以上海

“建筑可阅读”项目为例[J].上海艺术评论,2023(6):

96-98.

[6]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

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paper.

people.com.cn/rmrb/html/2022-10/26/nw.D110000renmrb

_20221026_3-01.htm.

[7] 李智,陶芳芳.数字化背景下成都美食意象塑造对策研

究[J].中国食品工业,2024(6):41-43.

[8] 刘军丽. 文化创意视阈下的成都美食产业发展研究

[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7(3):14-18.

[9] 刘艳杰.办好一次会 搞活一座城——青岛放大峰会效

应推动高质量发展[EB/OL].http://cpc.people.com.cn/

n1/2019/0110/c64387-30513788.html.

[10]王禹明,谢小萍.城市文化在体育赛事中塑造城市形象

的路径——以成都大运会开闭幕式为例[J].全媒体探

索,2024(2):51-54.

[11]陈成,陈晓倩.国内体育赛事融媒体传播策略研究——

以杭州第 19 届亚运会为例[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24(1):63-66.

[12] 王蕊. 打造创意 IP 提升城市国际形象[J]. 杭州(周

刊),2019(11):10-13.

[13] 刘易斯·芒福德.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

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4]张一骢.视听再造、空间延展、修辞创新:短视频与城市

文化传播策略[J].中国出版,2023(21):36-41.

[15] 中国经济网《. 城市形象新媒体传播报告(2023)》发布

[EB/OL].http://www.ce.cn/xwzx/shgj/gdxw/202311/08/t20

231108_38783540.shtml.

[16] 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EB/

OL].https://cnnic.cn/n4/2023/0828/c199-10830.html.

[17]田淼琪,李文娟“. 网红”时代城市形象短视频传播的反

思与前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9):66-69.

[责任编辑 李亚卓]

安妍洁,付 珊,彭 松:新一线城市文化形象传播路径探索 105

第112页

基于ABI理念的学前融合教育策略探索

——以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奇色花福利幼儿园为例

王兵杰,蔡 蕾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奇色花福利幼儿园,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缘起美国的多元活动本位介入(ABI)理念主张将儿童发展目标融入幼儿园日常活动之中。学前融合教育强调尊重

个体差异,主张通过一定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所有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奇色花幼儿园在融合教育的

例行性、计划性和区域活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积极贯彻ABI理念,取得了较好教育成效。

关键词:学前融合教育;多元活动本位介入(ABI);全园参与协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0X(2024)07-0106-03

PDF获取:http://sxxqsfxy. ijournal. cn/ch/index. aspx doi:10. 11995/j. issn. 2095-770X. 2024. 07. 013

Exploration of Preschool Inclusive Education Strategies in China Based

on ABI Concept

—Taking Qi Se Hua Welfare Kindergarten in Guancheng Hui Ethnic District

of Zhengzhou as an Example

WANG Bing-jie,CAI Lei

(Qi Se Hua Welfare Kindergarten in Guancheng Hui Ethnic District,Zhengzhou 450000,China)

Abstract: The American concept of activity-based intervention(ABI)advocates integrating children's development goals into daily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s. Preschool integrated education emphasizes respect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and advocates to provide ap⁃

propriate teaching concepts and methods for all children. Qisehua Kindergarten in Guancheng Hui District,Zhengzhou City actively

implements the ABI concept in the routine,planned,and regional activitie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education,and

has achieved good educational results.

Key words: preschool inclusive education; activity-based intervention(ABI);whole kindergarten participation in coordination mech⁃

anism

多元活动本位介入(activity-based intervention,ABI)是一种多学科模型,最初由美国俄勒冈

大学的 Diane Bricker 和他的同事于 20 世纪 90 年

代探索使用。ABI主张将儿童的发展目标嵌入到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之中,“是一种鼓励儿童在原

生态的(authentic)情境中,在儿童主导的活动、生

活常规的活动和事先计划的活动中参与互动和

学习,支持儿童习得、泛化和加强功能性技能的

教育干预理念和实践”。ABI在实践中包括系统

评估、目标制定、教育干预、效果评价4个基本步

■托幼微论坛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an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

2024年7月

第40卷 第7期

July 2024

Vol.40 No.7

收稿日期:2024-04-01;修回日期:2024-05-24

作者简介:王兵杰,女,河南开封人,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奇色花福利幼儿园专业总监,主要研究方向:学前融合教育;蔡蕾,女,

河南信阳人,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奇色花福利幼儿园园长,主要研究方向:学前融合教育。

第113页

总40卷 王兵杰,蔡 蕾:基于ABI理念的学前融合教育策略探索

骤[1]

。大量实践研究表明,ABI 不仅适用于不同

年龄阶段的早期教育,同时适用于不同障碍类型

的特殊需要儿童(以下简称特需儿童)的教育,对

家长在家庭中支持儿童同样颇有帮助。

学前融合教育强调尊重个体差异,主张通过

一定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所有儿童提供适宜的

教育[2]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奇色花福利幼儿园

(以下简称该园)成立于1991年,1996年起开始在

普通班级按8:1(目前规定是7:1)的比例接收特需

儿童,同年转制为民办幼儿园。该园在开展融合

教育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知行合一”原则,积

极贯彻ABI理念,努力在例行性、计划性和区域活

动中支持所有儿童发展,取得了较好教育成效。

一、基于ABI理念的融合教育探索历程

(一)接纳残疾儿童入园阶段

1996-2004年,该园致力于解决残障儿童入园

难问题,通过内部组织学习、社区宣传倡导等方式,

鼓励本园教师接纳特需儿童,引导普通儿童接纳特

殊同伴,带动普通家长消除怀疑、拒斥的心态,积极

推进为残障儿童提供限时段局部融合,然后逐步实

现全面参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整体融合。

(二)初步形成融合教育课程阶段

2004-2014 年,该园在海外专业机构技术支

持下,积极开发本土化课程本位评量工具,提高

已有课程弹性,调整教学策略,初步建构了以融

入式学习、嵌入式学习和添加式学习三种学习方

式为核心的学习模型[3

(] 见图1),努力将特需儿童

的发展目标嵌入各项活动,逐步形成了“评量-计

划-实施-评鉴”的专业服务流程,实现在一日生

活流程中各个环节落实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目

标[4]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接收特需儿童的幼儿

园逐渐增多。2009年,该园为了回应国内一些幼

儿园/机构的需求,开始对外分享自己专业实践经

验,积极推广验证相关专业流程的科学性,持续

丰富相关专业研究成果。

添加式

嵌入式学习

融入式学习

优质幼儿教育

图1 融合教育环境下的学习模型

(三)建构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一体化阶段

真正的融合教育需要平衡所有幼儿的共性

与个性需求,并将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有机结

合。该园通过开展行动研究,对原有专业流程和

课程模式进行优化,逐步形成“全园参与”的解决

方案,撬动全园力量落实“评量-计划-实施-

评鉴”专业流程,努力支持所有儿童个性化发展。

(四)悦纳特需儿童的融合教育阶段

当前全国很多普通幼儿园内都有特需儿童,

然而,只是接纳他们还处于融合教育初级阶段,

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支持依然面临较大挑战。

2014年以来,河南省连续出台两期特殊教育提升

计划及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该园的悦纳特需儿童的融合教育工作经验。从

接纳到悦纳,一方面反映了幼儿园对特需儿童入

园的态度,另一方面则反映了幼儿园在开展融合

教育方面的自信。为了让更多特需儿童能够在

融合教育的环境中受益,该园进一步加大了本园

融合教育经验在省内外的推广力度。

二、基于ABI的融合教育实践策略

(一)优化融合教育服务流程

该园融合教育服务流程主要包括评量、制定

个别化教育计划(IEP)和幼儿发展计划(CDP)和

个别化融合教育计划(IIEP)、实施个别化融合教

育计划以及评鉴等一系列专业服务(见图2)。其

中,计划与实施是高品质融合教育的核心环节,

以及支持幼儿个性化发展的有效工具,也是在

“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基础上有效整合人力资

源和服务资源的过程。该园重视发挥园长领导

作用,积极整合相关教育资源,努力建设友好园

所环境,探索形成了“接案与咨询—入园建档—

编班安置—计划与实施——离园/转衔”的管理流

程[3]

(二)建立健全全园参与协作机制

高水平的融合教育需要幼儿园教师、家长、幼

儿、政府管理部门、人民团体等相关方的共同参与

携手推动[4]

。该园明确了全园各个岗位的责任与

分工,大力引导和鼓励教师之间以及保健医、门

卫、保洁人员、厨师、兼职花草养护工其他教职工

通力,初步建立健全了全园参与协作机制(见图

3),逐步构建了幼儿园内生态支持系统[5]

107

第114页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

学期评鉴 制定CDP、IIEP

月度计划实施

月度评鉴

周计划实施

制定周计划 周计划监测

周计划评鉴

评量

制定学期教育

计划及IEP

学期

计划实施

图2 融合教育服务基本流程

专业督导

中心

教育合作者

园长

教学负责人

班级教师

普通幼儿

特需儿童

其他教职工

家长

管理者和决策者

执行主体

参与者和支持者

图3 融合教育全员参与协作机制

(三)创建友好融合教育环境

该园秉持通用学习设计理念,积极为特需儿

童创建友好融合教育环境,支持儿童理解并参与

一日生活[6]

。首先,大力构建多样化的无障碍物

理环境。主要做法为:1)采取增设无障碍电梯、

修建坡道、增加扶手、改造无障碍卫生间等措施,

助力肢体上有障碍的幼儿在园内自主活动;2)在

园内固定位置放置钟琴、风铃等用具,支持视力

障碍幼儿自主活动:3)根据幼儿需求布置幼儿园

和教室空间,或者根据幼儿的不同障碍类型,调

整桌椅高度、区域材料及布置结构化的班级环

境。其次,积极开辟多元信息渠道。主要做法

为:1)使用图片帮助视障儿童;2)使用铃鼓、智能

音箱、盲文写字板、有声读物等帮助听障或孤独

症儿童;3)使用辅助沟通系统、电子沟通板等帮

助语障或听障儿童。再次,重视打造倡导平等、

尊重、接纳、合作的友好文化氛围。主要做法为:

1)建立团结的师师关系。例如,通过组织全体教

师共同讨论融合教育文化或组织相关电影、纪录

片赏析活动,引导教师团队达成理念共识;组织

障碍体验活动,加深教师对障碍的体会,拓展思

维以发现消除障碍的策略;2)营造互相尊重的师

生关系。例如,在幼儿入园前会开展新生访园和

家访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被尊重以建立信任关

系。3)建立互助友好的同伴关系。例如,通过开

展新生介绍会和明星时刻活动,让同伴了解彼此

特点和优势,在日常活动中能够互相理解与互相

帮助;4)建立和谐友好的亲师关系。例如,在全

体幼儿入园前,分别组织普通儿童和特需儿童家

长会,积极引导家长认识到融合教育对所有儿童

的益处,能够理解并支持幼儿园的工作。

三、基于ABI的融合教育实践成效

该园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高度重视创建支持

性融合教育生态环境,努力将儿童各方面的教育

目标和内容渗透于一日各项活动之中,强调尊重

儿童的个体差异,坚持在自然情境中对儿童发展

水平进行增值评价,先后形成了一批反响较大的

融合教育研究成果。其中,已经正式出版《学前

融合教育理论与实务》《学前儿童教育发展评量

手册》《学前融合教育支持手册》《学前融合教育

游戏支持策略》《豫见融合-河南省学前融合教育

案例集》等代表性著作;《学前融合教育本土化体

系的建构与实践探索》荣获2022年国家教学成果

奖基础教育类二等奖。此外,该园融合教育经验

先后被各大媒体和社交平台关注传播,曾入选河

南省融合教育试点幼儿园,被河南省教育厅在全

省推广,并被哈佛大学法学院及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作为良好实践案例收录。

[参考文献]

[1] 彭晓梅,苏雪云.学前融合教育情境中的多元活动本位

干预[J].幼儿教育,2023(15):47-51.

[2] 王兵杰,蔡云.学前融合教育支持手册[M].郑州:河南

大学出版社,2021.

[3] 蔡蕾. 学前融合教育理论与实务(第二版)[M]. 郑州:

河南大学出版社,2022.

[4] 邓猛. 融合教育——理论反思与本土化探索[M]. 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5] 卢长娥,王勇.伙伴协作:学前融合教育的现实路径[J].

绥化学院学报,2022,42(7):21-24.

[6] 杨苏芬. 听障幼儿融合教育环境支持体系的建构[J].

现代特殊教育,2024(3):23-24.

[责任编辑 熊伟]

108

第115页

幼儿“图话”心理解读模式建构探索

欧阳毅红

(泉州市丰泽幼儿园,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幼儿“图话”心理解读是新时期幼儿园教师深入了解幼儿心理状态与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以笔者课题团队开展幼

儿“图话”心理解读“33

+X”工作模式的实践探索为例,建议实施以下心理解读策略:秉持尊重、接纳和理解等基本原则;酌

情实施“大力支持幼儿进行原发性表达、重视解读幼儿的独特性语言、深入认识幼儿表征的发展性”等基本步骤;坚持遵循

“灵活选择解读要素、动态求证解读内容、多元分析解读结果”等基本规范;探索形成“全面整合一日生活、协同促进经验建

构、有效支持多元沟通、创新拓展视听传播”等应用场域。

关键词:幼儿园健康教育;幼儿“图话”;心理解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0X(2024)07-0109-04

PDF获取:http://sxxqsfxy. ijournal. cn/ch/index. aspx doi:10. 11995/j. issn. 2095-770X. 2024. 07. 014

Exploration of Constructing 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Model for Preschool

Children’s“Picture Talk”

OUYANG Yi-hong

(Quanzhou Fengze Kindergarten,Quanzhou 362000,China)

Abstract:The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children’s“Picture Talk”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kindergarten teachers to deeply under⁃

stand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development level of young children in the new era. Taking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the“33

+X”psychologi⁃

cal interpretation model for children’“s Picture Talk”by the author’s research team as an example,it is recommended to implement

the following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strategies:adhering to basic principles of respect,acceptance,and understanding children;

implementing basic steps such as strongly supporting young children’s primary expression,valu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ir unique

language,and gain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al nature of their representation; adhering to basic norms such as flex⁃

ible selection of interpretation elements,dynamic verification of interpretation content,and diversified analysis of interpretation re⁃

sults; It suggests to explore the formation of application fields such as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of daily life,collaborative promotion

of experience construction,effective support for diverse communication,and innovative expansion of audiovisu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kindergarten health education;children’s“Picture Talk”;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model

3-6岁是儿童心理发展以及人格形成的关键

时期。由于 3-6 岁儿童自我调节和控制水平较

低,极易受环境及不良因素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

理和人格,《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要求:“幼儿园

应当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注重满足幼儿的发展需

要,保持幼儿积极情绪状态,让幼儿感受到尊重

■托幼微论坛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an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

2024年7月

第40卷 第7期

July 2024

Vol.40 No.7

收稿日期:2023-12-12 ;修回日期:2024-05-23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小学德育研究B类课题(DY201719B)

作者简介:欧阳毅红,女,福建泉州人,泉州市丰泽幼儿园园长,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幼儿园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幼儿园

课程。

第116页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

和接纳。”总体来说,我国绝大多数幼儿园都比较

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鼓励教师通过幼儿话

语、行为和作品分析、任务测评和成长档案等路

径和方法,密切观察和科学评价幼儿的心理状态

与发展水平。

所谓幼儿“图话”是指幼儿通过自主绘画并

结合口述来表达其认知、情感和价值判断的行为

方式[1]

。“图话”可以让幼儿的所思所想“看得见”,

能够有效弥补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弱的短板,支持

其相对自主地参与社会交往,显著增强其自信心

和自尊感[2-3]

。笔者主持的《绘画心理解读3-6岁

幼儿心理健康的案例研究》课题团队(以下简称

该团队)秉持儿童本位立场,在长期幼儿园健康

教育实践中,日益深刻地认识到“图话”心理解读

是新时期幼儿园教师深入了解幼儿心理状态与

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该团队坚持依托教育培

训、专题诊断和课题研究等园本教研活动,经过

近八年的试验探索,探索构建了“33

+X”幼儿“图

话”心理解读模式并持续创新发展,显著提升了

相关实验园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一、幼儿“图话”心理解读的探索历程

自2017年至今,该团队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幼

儿“图话”心理解读工作。其探索历程可以大致

划分为初步探索、拓展行动、应用提升等三个阶

段。

在初步探索阶段,鉴于自由涂鸦是幼儿表达

自己心中感觉的一种原始的创造活动[4]

,重点解

读幼儿涂鸦的原发性意向表达与心理察觉水平,

进而通过耐心倾听幼儿谈论自己的绘画作品,深

入探寻幼儿的情感、动机和精神状态。经过大量

案例分析,初步编制了《3-6岁幼儿绘画心理解读

要素表》。该表包括颜色特征、画面特征、位置、

图形切断、线条特点、线条样式、阴影、附加物、布

局、图像特征、图形与线条等11个要素解读维度。

在拓展行动阶段,该团队强调将绘画心理

解读要素与幼儿具体生活情景相联系,通过收

集大量的幼儿绘画作品素材,坚持由表及里地

拓展解读幼儿的自觉体验、独特语言和思维特

征。在此基础上,加快推进了幼儿“图话”心理

解读工作从“师本”走向“生本”“他主”走向“自

主”的重要转变,初步形成可操作性的幼儿“图

话”心理解读模式。

在应用提升阶段,该团队强调利用“图话”可

视化、交互性的特点,将幼儿“图话”作为“看得见

幼儿”的一种重要媒介,大力支持幼儿进行“图

话”+日常生活、“图话”+学习活动、“图话”+游戏

等多元化表征,积极促进师幼、幼幼和亲子之间

的互动交流和经验链接。

二、幼儿“图话”心理解读的模式建构

经过多年探索,该团队初步形成了包含3个

解读原则、3个解读步骤、3个解读要求和“X”类应

用场域的幼儿“图话”心理解读“33

+X”工作模式。

(一)33

解读规范

1.基本解读原则

该团队开展解读工作秉持的基本原则为:一

是尊重原则。对于3-6岁儿童来说,绘画可以一

定程度上代替语言交流,特别是绘画结合口述是

其表达自己情绪情感以及与他人展开情感及认

识交流的重要途径。为此,应当尊重“图话”是其

表达和交流的独特方式。二是接纳原则。幼儿

通常在自己直观感受支配下进行“图话”,会逾越

透视、解剖和构图等常规,不讲“画理”和“画法”,

总是尽情地表现自己所思所想。幼儿具体采用

何种创作样式,与其学习和发展程度密切有关,

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日趋完善。为此,应当接纳幼

儿“图话”行为的反常规性与强烈自我性。三是

理解原则。幼儿绘画内容和表现形式虽然千变

万化,但其绘画能力总体上遵循涂鸦-象征-图式

的规律循序进步。幼儿在绘画的不同阶段会相

应出现一些新图形,均有其所代表的特定意义。

全体幼儿“图话”能力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相应

特征,而不同幼儿“图话”能力发展客观存在个体

差异性。为此,应当理解幼儿“图话”能力发展是

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2.基本解读步骤

该团队开展解读工作所采取的基本步骤为:

第一步是大力支持幼儿进行原发性表达。重视

为幼儿们创造原发性自由表达的条件,特别是被

尊重接纳的环境,坚持引导幼儿主动进行真实的

表征,为教师解读幼儿的心理活动提供丰富素材

和可靠依据[5]

。第二步是重视解读幼儿的独特性

语言。主要做法为:一是对照《3-6岁幼儿绘画心

110

第117页

总40卷 欧阳毅红:幼儿“图话”心理解读模式建构探索

理解读要素表》,全面解析幼儿绘画的诸多要素、

结构特征和意义蕴含;二是组织谈论幼儿绘画作

品,认真倾听幼儿的心声,感受幼儿作为“有能力

的学习者”的潜在力量,努力克服主观臆断的倾

向。第三步是深入认识幼儿表征的发展性。主

要做法为:一是诊断性评价特定幼儿“图话”能力

发展是否符合幼儿绘画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侧

重发现其心理发展是否健康与稳定;二是增值性

评价特定幼儿“图话”能力发展水平,侧重发现其

个体心理发展是否持续进步。

3.基本解读规范

该团队开展解读工作所遵循的基本规范为:

一是灵活选择解读要素。针对特定幼儿“图话”

素材或情境,教师努力做到因人而异、因境而异,

实施具体分析,灵活选择出富有意义的要素予以

深入解读[6]

。二是动态求证解读内容。面向全体

幼儿的个性差异及其发展的动态性和复杂性,教

师应及时、耐心求证每位幼儿“图话”的真实意

义,予以准确记录,力争在充足素材积累的基础

上再进行综合解读。三是多元分析解读结果。

针对特定幼儿“图话”所反映的心理问题,教师应

积极开拓视野,努力进行多元化归因分析,重点

关注家庭家养方式、社区文化环境和幼儿园保教

活动等多方面因素对特定幼儿心理状态的具体

影响,进而实施必要的精准干预。

(二)“X”类应用场域

1.全面整合一日生活

该团队重视为幼儿提供随手可得的纸笔材

料,大力支持幼儿在丰富多彩的一日生活中应用

“图话”方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初步形成了面

向表征特别体验的“图话”+日常生活、面向表征

直觉感悟和观察记录的“图话”+学习活动、面向

表征计划反思的“图话”+游戏等创新性整合型教

育活动。

2.协同促进经验建构

该团队深刻认识到幼儿“图话”表达方式对

于幼儿完整经验建构具有重要的链接作用,大力

引导幼儿更加细致地感受欣赏、观察发现和深入

探究周边的世界,以为后续“图话”表达提供“源

头活水”。与此同时,积极启发幼儿向健康、语

言、社会、艺术和科学等领域迁移应用自己的“图

话”经验[7]

,切实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协调

发展。

3.有效支持多元沟通

该团队充分发挥“图话”的可视化交互媒介

作用,大力支持幼儿与画面、教师、同伴、父母之

间进行较为畅通的思想与情感交流。例如,“图

话”中幼儿对其弟弟的描画,可以引发父母对头

胎与二胎关系的思考;游戏中边画边说,可以促

进幼儿伙伴之间高质量的计划合作[8]

;师幼之间

的“图话”式互动,可以显著改进彼此沟通效果。

4. 创新拓展视听传播

该团队大力支持幼儿在新的时代条件和技

术背景下进行“图话”表达创新。例如,当一张纸

无法表达幼儿“图话”时,教师鼓励他们尝试采用

两格、四格连续画面进行充分表达,进而围绕某

一主题自编画本进行更高水平的完整表达。此

外,还会引导他们尝试用摄像机、智能手机、录音

设备等把自己的“图话”平面作品创编升级为短

视频或微电影,并在适当范围传播交流。

三、幼儿“图话”心理解读的典型案例

该团队在研制《3-6 岁幼儿绘画心理解读要

素表》的基础上,认真组织教师持续开展了大量

的幼儿“图话”心理解读工作,并精心编制了《幼

儿绘画作品案例分析集》和《幼儿绘画作品图文

解说集》。现简介其中的一则幼儿绘画作品(图

1)心理解读案例。

图1 3 岁萱萱的画作“我们一家坐着汽车回家”

作品解读:

1)绘画顺序:该幼儿最先画的是自己,表明

其最关注自己,标志其自我意识已经形成;妹妹

是第二位出现的人物,说明其与妹妹的情感关系

111

第118页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

最为亲密,第三位出现的是爸爸,表明其与爸爸

的情感关系也较为亲密;最后出现的是妈妈,说

明其与妈妈的情感关系相对疏远,是其无法“支

配”的家庭成员。在人物画齐之后,该幼儿又画

了一辆“载着一家人回家”的汽车,整个画面情节

较为完整,说明其思维清晰,做事条理性好。

2)空间位置:纸张的下半部分画满了家庭成

员,表明该幼儿缺乏安全感且情绪低落,希望得

到外界支援;纸张中间位置画了汽车,表明其非

常期待一家人坐着汽车回家。

3)物体大小:画中最大人物图像的是妈妈,

次大图像的是爸爸,再次图像是自己,最小图像

的是妹妹,这表明妈妈是家庭的中心人物,并在

幼儿心中具有绝对权威性。所画汽车图像也很

大,表明汽车是该幼儿非常期待的物体。

4)线条情况:所画人物线条力度比较大,但

是不够连贯,表明该幼儿在画这些人物时心理有

些紧张;所画汽车线条较为圆润流畅,表明该幼

儿在画汽车时充满向往且思维活跃。

5)阴影情况:所画车轮涂有浓重颜色,而且

好几处几近戳破,表明该幼儿对于能否如愿地一

家人乘汽车回家具有明显的担忧和焦虑。

6)社会背景:经家访得知,萱萱的妈妈是家

庭的主心骨和决策者,自从生了妹妹之后,因无

暇照顾长女萱萱,就将其送往外婆家生活,只有

周末才由爸爸接回家团聚。因此,萱萱与妈妈的

情感关系有所疏远,并对每个周末回家团聚充满

了渴望。

综上,笔者团队通过构建“33

+X”幼儿“图话”

心理解读模式,着力塑造了“自主、健康、快乐”的

园本健康教育特色,显著提升了教师的观察、分

析、解读等方面的专业能力,精心培育了一批又

一批的“乐绘、善讲、敢辩”的健康儿童,基本达成

了预期健康教育目标,并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

然而,对照新时代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专业标准,

有待反思客观存在的工作短板与水平差距。今

后应坚持儿童本位立场,切实加强科学理论武装

教师头脑,持续优化幼儿“图话”心理解读策略,

力争为促进我国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新

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宗传玉.绘画心理学视角下儿童绘画作品解读[J].宁

波教育学院学报,2020,22(2):108-111.

[2] 张旭.我国儿童绘画心理研究综述[J].中国教育学刊,

2019(S1):128-129,181.

[3] 尹梦丽. 儿童原创绘画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干预

[J].美与时代(上),2020(2):45-47.

[4] 禄晓平.自闭症儿童“涂鸦-曼陀罗绘画干预模式”建构

及其效应机理的实证研究[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21.

[5] 陆思敏,胡心怡.解读儿童自主型绘画特征[J].美术教

育研究,2022(7):76-78,84.

[6] 张莉. 感知儿童内心世界——儿童绘画解读[J]. 美术

教育研究,2015(23):104-105.

[7] 黄炎.儿童通过绘画表现记忆的教学研究[D].烟台:鲁

东大学,2021.

[8] 辛雨璇. 基于儿童绘画理解的情绪教育游戏设计研究

[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责任编辑 熊伟]

112

第119页

依托幼儿体育游戏开展国防教育的实践探索

——以泉州市丰泽区东海实验幼儿园为例

方莉梅

(泉州市丰泽区东海实验幼儿园,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各类幼儿园是实施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以泉州市丰泽区东海实验幼儿园依托幼儿体育游戏开展国防

教育的实践探索为例,主要教育建议为:明确幼儿园国防教育核心目标与主要内容,重视全面创设幼儿园国防教育环境,

切实优化幼儿园国防教育实施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幼儿国防教育;体育游戏;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0X(2024)07-0113-04

PDF获取:http://sxxqsfxy. ijournal. cn/ch/index. aspx doi:10. 11995/j. issn. 2095-770X. 2024. 07. 015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Carrying out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Based on

Preschool Sports Games

—Taking Donghai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 in Fengze District,Quanzhou

City as an Example

FANG Li-mei

(Donghai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Fengze District,Quanzhou 362000,China)

Abstract: Various kindergartens are important battlefields for implementing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his paper

takes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Donghai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 in Fengze District,Quanzhou City as an example,which relying on

children's physical games to carry out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nd it gives main educational suggestions like: to clarify core goals

and main contents of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s,to pay attention to comprehensive creation of having national de⁃

fense education environment in kindergartens,and to effectively optimize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s.

Key words: kindergarten education;early childhood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sports games;educational strategy

全民国防教育是“国家为了捍卫主权、领土

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维护国

家、民族利益和世界和平,对全体公民的品德、智

力、体力等诸方面,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各种教

育活动”[1]

。2022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

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

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着力加强青少

年国防教育,将国防教育要求有机融入课程教

■托幼微论坛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an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

2024年7月

第40卷 第7期

July 2024

Vol.40 No.7

收稿日期:2024-04-21; 修回日期:2024-05-24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FJKXQ22-025)

作者简介:方莉梅,女,福建泉州人,泉州市丰泽区东海实验幼儿园园长,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幼儿园课程,幼儿园体育。

第120页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

材[2]

各类幼儿园是实施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的

重要阵地,应积极开展符合3-6岁儿童特点的国

防教育。一般认为,游戏是个体在幼儿时期认识

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幼儿学习知识的基本途

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该坚

持以游戏为幼儿主体活动,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幼

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

观、合作的态度。在诸多儿童游戏类型中,鉴于

儿童体育游戏具有强身健体、增智审美和砥砺品

行等教育功能[3]178,为了有效解决当前幼儿园国

防教育突出存在的活动内容随机零散[4]

、过程忽

视幼儿情感体验[5]

、忽视隐形教育对幼儿国防意

识的影响[6]

等问题,以泉州市丰泽区东海实验幼

儿园的实践探索为例,建议各类幼儿园应考虑依

托体育游戏开展国防教育。

一、明确幼儿园国防教育核心目标与主

要内容

该园参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

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

导纲要》的指导思想,以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

展指南》社会领域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目标论述,

明确了幼儿园国防教育核心目标与主要内容。

该园初步确定国防教育的核心目标为:1)认

识国旗与国徽,知道国歌,初步形成国家概念;2)

认同中国人身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树

立正确的爱国态度、感情及观念;3)增强国防观

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

性,认识到个人在国防中的责任和使命;4)基本

运动技能达标,初步掌握简单军事运动技能;5)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提高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

我保护的能力,养成遵守纪律、团结协作、服从集

体的意识;6)初步形成良好意志品质,做到面对

困难不轻言放弃,敢于尝试,勇敢坚毅。

该园初步确定幼儿园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为:1)军事技能训练。主要通过开展支撑、负重、

越野、速度、耐力、灵敏性和协调性等训练,培育

幼儿的军事基础体能;通过开展跑、跳、投、攀岩、

绳攀等训练,培育幼儿的基本军事运动技能,通

过开展射击、投弹、格斗、捕俘拳等训练,培养幼

儿基本军事技能;2)国防主题游戏。主要依托

《穿越火线》《重走长征路》《野战之旅》《飞夺泸定

桥》《勇渡大运河》等主题体育游戏以支持幼儿培

养基本运动技能,并形成良好意志品质;3)国防

教育指导。主要通过开展《长征路上红小Y》《闪

闪的红星》《小英雄雨来》《井冈山上炮声隆》《董

存瑞炸碉堡》《狼牙山五壮士》等红色绘本体育游

戏,积极教育引导幼儿形成国家概念,重温英雄

故事,增强国防意识。

二、重视全面创设幼儿园国防教育环境

(一)精心创设全园国防教育主题墙

该园统筹规划全园国防教育主题墙创设工作,

并提出明确要求。各班教师积极发动幼儿布置主

题墙面,开展主题墙宣讲活动,合力打造“小主播看

国防”专栏,专门呈现最新国防资讯,例如新型武

器,军演活动等,通过时事新闻的展播提高幼儿对

我国国防事业发展的关注,激发其民族自豪感。该

园班级主题墙主要以“1+N”的方式进行呈现。其

中“,1”代表1个主题说明“,N”代表在主题墙上有N

个主题活动开展过程展示。例如,大班在开展《海

上守护者》主题活动时,组织幼儿以鱼骨图方式,在

主题墙上表征活动的背景、由来,辅以简单文字说

明,展示了“我了解的海警叔叔”“采访之旅”“海警

局一日生活初体验”“厉害的海警叔叔”等动态活动

过程。与此同时,还设置了“问题收集区”,鼓励幼

儿把自己表征的问题张贴上去,经过师幼民主协

商,持续生成新的系列活动[7]

(二)积极开发军事体育游戏资源

为了模拟开展军事活动和引导幼儿体验军

人职责,该园积极开发军事体育游戏资源(见表

1)。首先,重视投放具有鲜明军队风格的活动道

具。例如,定制“作战服”,配置简单的无线电测

向设备,大力支持幼儿以“军人身份”沉浸于游戏

之中。其次,重视投放国防主题游戏所需的活动

材料。例如,在户外区域投放麻绳、木板、轮胎、

体操垫、大型泡沫积木等安全可靠的活动器材,

大力支持幼儿根据主题体育游戏的实际需求进

行自主搭建;再次,重视充分开发利用当地国防

资源。例如,与当地国防教育相关单位展开合

作,一方面带领幼儿走进当地驻军军营参观和游

戏体验,另一方面邀请现役军官入园宣讲国防知

识,指导幼儿开展军事体育游戏。

114

第121页

总40卷 方莉梅:依托幼儿体育游戏开展国防教育的实践探索

表1 幼儿园军事体育游戏资源清单

资源类别

游戏活动材料

当地国防资源

国防环境创设

具体内容

运动训练类:单杆、索道、迷彩折叠地垫、木箱、木梯、长木板、滚筒、沙袋、轮胎等

装饰装扮类:迷彩服、军装、仿真枪械、手榴弹、炸药包、担架、无线电设备等

环境创设类:迷彩网、帐篷、假草地、地道洞、迷彩油桶等

地域资源:泉州海警局、长江支队纪念园、晋江为头寸“八二三”战地公园、清源山1977防空洞、鲟埔

枪城双拥公园

家长资源:来自驻藏部队、海警局、警察局和消防局的家长

户外游戏区:小山坡野战区、障碍跑区、攀爬区、运动训练基地

室内环创:小主播看国防栏目、国防资讯栏、国防图书角、军事武器展区

(三)重点创建军事体育游戏区

该园优先考虑从军队训练科目中选择适宜

幼儿体质发展特点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

南》中动作发展要求的项目,并以军队中该项目

训练场为参考,安置器材,打造园内障碍跑区、攀

爬区和模拟野战活动等军事运动技能练习区,大

力支持幼儿锻炼军事运动技能。此外,还考虑配

备大批可灵活拆卸组装的运动器材,配套服务幼

儿开展其他丰富多彩的国防主题体育游戏。例

如,该园充分利用地势不平并具有隐蔽性的小山

坡,创设成户外野战游戏区,安置大型综合运动

体,如单杆、索道、攀岩墙,并投入可自由组合的

迷彩折叠地垫、木箱、木梯、长木板、滚筒等材料,

同时利用迷彩网、迷彩油桶、沙袋、帐篷等材料进

行游戏情境的创设。该园积极引导幼儿进行小

小兵日常军事训练,并结合幼儿年龄段动作发展

要求,组织开展体育游戏《翻雪山》《过草地》《穿

越火线》《勇渡大运河》等,助力幼儿掌握攀爬、障

碍跑跳、匍匐前进等基本动作技能,锻炼其协调

能力、平衡能力、灵敏性、耐力和力量,显著增强

了幼儿身体素质[8]

三、切实优化幼儿园国防教育实施策略

(一)重视激发幼儿兴趣

该园尊重幼儿的教育主体地位,敏锐发掘幼

儿在游戏过程中的产生的兴趣点、问题、需求,在

不改变游戏活动整体目标的前提下,基于幼儿的

兴趣点适当调整系列游戏走向以满足幼儿真实

的兴趣与需求。例如,教师利用幼儿对解放军的

天然向往,通过在军事运动游戏中分发“作战

服”、“发布救援任务”等方式,给予幼儿“军人”身

份,通过身份的转变促使幼儿以军人的标准要求

自己投入到体育锻炼中,进行高质量的军事技能

锻炼。又如,在大班定向越野活动时,针对多名

幼儿提出“在户外越野活动中,除了指南针与地

图,还有其他方式可以实现定位吗”这一问题,教

师及时抓住这一课程推进点,修改原有的教学计

划,将无线电猎狐游戏与障碍跑结合。

(二)积极实施隐性教育

该园坚持从近期学习过的国防故事中筛选

出幼儿喜爱的故事作为游戏主题,从故事中提取

相关元素,为幼儿创设可溯源的游戏环境,使幼

儿在看到游戏道具、听到游戏规则、体验游戏活

动的过程中,通过各要素唤醒记忆,将游戏活动

与已学习的国防故事与知识相关联。例如,教师

选定以郑成功平定台湾为国防体育游戏主题后,

选取故事中的“战船”与“火炮”两个要素构建“开

‘船’运物资,协力建大炮”国防体育游戏,要求幼

儿将材料放置在具有一定重量的小托板上运送

至终点,接力完成运输,并在终点搭建“大炮”。

通过活动内容中“船”与“大炮”两个要素的暗示,

幼儿在活动中回想起近期学习过的郑成功英雄

事迹,巩固了对郑成功平定台湾这一历史国防故

事及相关知识的记忆,并在郑成功精神的影响下

努力克服困难,成功完成活动任务。

(三)合理设计体育游戏项目

该园坚持从本园实际出发,精心设计与实施

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体育游戏项目。例如,

我军传统军事障碍跑项目规定需要穿越8组组合

障碍。教师结合幼儿动作发展目标,选择三步桩

及壕沟跨越、平衡木、匍匐地桩网等科目,简化组

合为幼儿园障碍跑项目。此外,还重视设计递进

式体育游戏项目(见表2),夯实幼儿国防意识根

基,推进国防知识的巩固与深化。

115

第122页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

表2 幼儿园国防主题体育游戏项目清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项目

摩托

飞艇

两栖

坦克

翻山

越岭

投弹

能手

小小

运输机

阵地

作战

飞夺

泸定桥

丛林 CS

枪战

器械材料

10 米长迷彩布 6 块、方形

迷彩布6块

坦克垫8块

矮墙、攀爬板、跳台、平衡

木、消防充气气模各2个

手榴弹或手雷 50 个 、框

子5个、呼啦圈5个

糖果 1000 颗、干净托盘 6

个、滑板车6个

海洋球100个

椅子15张

绳网2套

轮胎、油桶、木梯、担架各

若干、手枪 10 支、防弹服

10套

玩法或规则

2名幼儿1组,一名幼儿坐在方形迷彩布上,另一名幼儿抓住方形

迷布、在长迷彩布上拖行幼儿,拖行至终点后2人交还,一个来回

2名幼儿共同进入到坦克垫内,共同用坦克垫从起点线爬至终点

线(起点离终点约5米)完成

矮墙、攀爬板、跳台、平衡木、气模各一个一字排开组成一条路线,

幼儿共同穿过矮墙,爬过攀爬板和气模完成

每个呼啦圈里放置手榴弹10个,离呼啦圈5米处放置框子,每个

幼儿在呼啦圈处向框子里投掷手榴弹,投中2次完成任务

托盘里放糖果若干,把放糖果的托盘放在终点处,离终点10米处

设置为起点,幼儿趴在滑板车上用手臂滑动滑板车从起点出发,

到达终点后孩子用嘴叼盘子里的糖果,叼起糖果后返回,成功获

得糖果完成任务。

把一块10平米的场地用椅子从中间分开,划成两个方阵,一边各

方50个海洋球,开始后两边的幼儿捡起海洋球丢到对面方阵,2

分钟后,剩余更少的方阵获胜

把绳网两次用塑料绑带固定在树上或者滑梯、攀爬架等硬物上,

幼儿从绳网一端或爬或走或跑过另一端完成任务

将班级分成两队,每队选出1名司令、2名警卫员、1名狙击手、4名

医疗兵、其他均为幼儿战士,统一穿戴装备,找好位置,摆好姿

势。教官下口令战斗开始,两边互相射击,战斗环节结束后进行

扔水气球环节,两边将枪放好后找教官排队领取2个水气球,教

官提醒不得提前扔出,等听口令后再一起扔,所有幼儿领取完水

气球后到各自位置做好准备,教官下口令战斗开始,两边互相投

掷水气球,结束之后打扫战场,脱卸装备,再整队集合,有序离开

适宜

年龄段

小中

大班

小中

大班

中大班

小中

大班

小中

大班

小中

大班

小中

大班

中大班

(四)支持幼儿体验式学习

该园依托绘本故事来设计体育游戏,大力支

持幼儿通过体验故事人物的经历来理解国防故

事主人公的情怀与意志,深入体会故事中蕴含的

家国情怀。例如,教师依托绘本故事《闪闪红

星》,根据潘冬子在战斗中破坏吊桥,切断敌人后

路的故事情节为原型创作“穿越火线”国防体育

游戏,组织幼儿扮演小红军“潘冬子”在穿过障碍

区,通过匍匐穿越绳网,翻越器械,格子跳等体育

游戏模拟“潘冬子”穿越敌人火力网、地雷区等危

险区域,最终成功到达终点,破坏吊桥。通过游

戏,引导幼儿深刻感受到潘冬子完成任务的艰难

与不易,感知“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思想精神

是潘冬子克服一切困难,成功完成任务的动力源

泉,体会到爱国主义精神的强大力量。

[参考文献]

[1]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M].

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21.

[2] 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加强和

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EB/OL].

https://www.gov.cn/zhengce/2022-09/01/content_570781

8.htm.

[3] 许卓娅. 学前儿童体育[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3.

[4] 周颖. 新时代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乌鲁木

齐:新疆师范大学,2021.

[5] 黄佳佳. 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武汉:武

汉理工大学,2016.

[6] 雷英. 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调查研究[D]. 贵阳:

贵州民族大学,2023.

[7] 唐锋,张思湘,蔡迎旗“. 儿童的视角”下幼儿园班级主

题墙创设[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4,38(1):116-128

[8] 王雨凡,庄文婷,邓力威.团体体育游戏对大班幼儿情

绪调节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4,

14(9):140-145.

[责任编辑 熊伟]

116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翻页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