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都·走读深圳》2023年10月刊总第44期

发布时间:2023-11-03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书都·走读深圳》2023年10月刊总第44期

099DestinationBook Capital一个人走了,老百姓为他留下了一座宗祠 ;一个人来了,他要为这座宗祠写活一段历史。就这样,郭海鸿与乐群、与西乡、与王来任、与王大中丞祠,有了一次文字与时空的对话。过客 :由风景到心灵栖息地周一到周五,每天早上 9 点,黄泰昌老人准时打开“王大中丞祠”大门,一天的工作从此开始。从 2015 年起,受社区的聘请,这位被称为黄叔的老人,成了这座特别纪念场馆的管理员。他的工作是负责日常的场馆看护,接待来访、参观人员,对接场地使用事务。黄叔闲不住,每天要把场馆的卫生搞一遍,日复一日,风雨无阻。黄叔是土生土长的西乡人,从小就知道这条“巡抚街”以及这座“巡抚祠”,看着祠堂几经风雨,多次修缮,得以完好保存,如今成为一处重点保护文物。许多年轻人来西乡老街打卡,会绕到这里拍张照片,走进祠堂看一看。“王巡抚”作为一位被西乡人感恩纪念的历史人物,有游客前来瞻仰,黄叔感到欣慰,希望更多的年轻人知道他,一代代传承、纪念。本土作家郭海鸿,就住在离这儿不远的一个小区里。作为较早一批来深闯荡者之一,他曾辗转不少文化单位,在很多岗位上历练过,记录、书写身边的城市,成了他的... [收起]
[展开]
《书都·走读深圳》2023年10月刊总第44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01页

099

Destination

Book Capital

一个人走了,老百姓为他留下了一座宗祠 ;一个人来了,

他要为这座宗祠写活一段历史。就这样,郭海鸿与乐群、与西

乡、与王来任、与王大中丞祠,有了一次文字与时空的对话。

过客 :由风景到心灵栖息地

周一到周五,每天早上 9 点,黄泰昌老人准时打开“王大中丞祠”大门,一

天的工作从此开始。

从 2015 年起,受社区的聘请,这位被称为黄叔的老人,成了这座特别纪念场

馆的管理员。他的工作是负责日常的场馆看护,接待来访、参观人员,对接场地

使用事务。黄叔闲不住,每天要把场馆的卫生搞一遍,日复一日,风雨无阻。

黄叔是土生土长的西乡人,从小就知道这条“巡抚街”以及这座“巡抚祠”,

看着祠堂几经风雨,多次修缮,得以完好保存,如今成为一处重点保护文物。许

多年轻人来西乡老街打卡,会绕到这里拍张照片,走进祠堂看一看。“王巡抚”作

为一位被西乡人感恩纪念的历史人物,有游客前来瞻仰,黄叔感到欣慰,希望更

多的年轻人知道他,一代代传承、纪念。

本土作家郭海鸿,就住在离这儿不远的一个小区里。作为较早一批来深闯荡

者之一,他曾辗转不少文化单位,在很多岗位上历练过,记录、书写身边的城市,

成了他的日常。闲暇时,他经常到西乡老街转转,若路过王大中丞祠,就进去坐

坐,和管理员黄叔喝上一杯茶,聊几句家常。久而久之,他渐渐把这个古建筑当

成了自己一个隐秘的心灵栖息地。

初衷 :从剧本到文学作品

2018 年,为配合“王大中丞祠”升级改造工程揭幕,西乡街道委托本土文艺社

团宝安区合众文艺社根据王来任的史料,创作一台情景剧,郭海鸿参与其中。经过

3 个月的创作、排练,情景剧《王来任抚民留善政》公开首演,这是巡抚王来任的

形象第一次以舞台形式展示在现场观众眼前。这出 13 分钟的情景剧,以王来任巡

视新安海疆,与试图冒死逃回家园的迁民路遇的片段,还原了那段历史,情景震撼,

剧情感人,不少观众感动落泪。次年,三月三北帝庙会期间,组委会再次邀请创作

单位,在王大中丞祠内连续十天演出这个情景剧,先后引来数千名深圳、香港以及

周边游客 “睇戏”,“王来任”的形象通过网络、报刊宣传,一时成为亮点。

这时郭海鸿也开始注意到,在岭南,“王巡抚祭祀现象”逐渐被学界关注,但

在民间被“神坛化”的王来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除了各地老百姓按照祭

奉需要雕刻的“巡抚像”,文学艺术的书写塑造一直缺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郭海鸿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长篇小说

《银质青春》《大山里的活木偶》《过

关》,中篇小说集《外乡人以及马》,

长篇非虚构作品《祠堂记 :巡抚王来

任的来与去》等,曾获深圳青年文学

奖、深圳十大佳著、广东省有为文学

奖等。

第102页

100 目的地 书都 “对于深圳而言,我们都是‘新移民’。二三十年的生活经历,已经在此深深

扎下了根,视之为不折不扣的第二故乡。作为一个写作者,也是一位辖区内的文

化工作者,了解这块土地,书写这块土地上古往今来的故事,不仅是兴趣,也是

一种责任。我可以让‘王大人’从传说,从雕像,从神龛上走出来,成为我们身

边的一个人。”

人物 :从模糊走向清晰

萌生了书写王来任的念头后,郭海鸿开始有意识地搜寻收集关于康熙禁海、

迁界,关于王来任为民请命,上疏复界还乡的历史资料。上网、跑图书馆、进博

物馆,走访相关研究人员。然而,关于王来任的史迹、履历,少之又少。这与一

部书的所需,显然相差太远。

面对重重困难,郭海鸿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多了一股迎难而进的执劲——康

熙初年的禁海与迁界,给沿海百姓带来的伤害,作为一段伤痛的历史,显然不能

被忽略,而王来任这个勇于站出来,不顾荣辱得失、个人安危,敢于舍弃仕途官

爵,为民生呼号的廉吏,更不能成为仅有史料记载、文学书写却一片空白的情况。

最初,郭海鸿准备用长篇小说的形式来完成它,小说的虚构之灵活,将弥补

史料的严重稀缺,也将使王来任这个人物更加丰满。不过,他最后还是放弃了这

条坦途,而决定以非虚构的形式开始创作。

摆在他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在有限史料与民间认识之间,在虚构与非虚构之

间,打通一条可以信赖的途径,让

读 者 更 立 体 地 认 识 那 段 历 史, 认

识王来任这个三百年前的风云人

物。他深知这是非常冒险的,因为

他必须尽可能做到——必要的虚构

部分,被读者接受,而非虚构的部

分,被读者所认同。只有这两点做

到了,才能说这样的历史非虚构所

还原的王来任,是一次合理、成功

的文学塑造。也才能让王来任从模

糊走向清晰。

Guo Haihong: Here to Write a

Person's \"Come and Go\"

情景剧《王来任抚民留善政》

第103页

《祠堂记 : 巡抚王来任的来与去》

郭海鸿 著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23 年 5 月 出版

101

Destination

Book Capital

著作 :从想象走到现实

在一次次冥想和构思中,郭海鸿终于找到了切入点,即王来任的来与去。作

为一名普通官员,王来任从出生地奉天(今辽宁沈阳)跟着清军大部队打到北京,

此后 10 多年在官场上一直默默无闻。而命运在他的最后几年发生了巨变,他先是

被任命为顺天府尹,随后转战湖北郧阳,旋即又当上了广东巡抚,可说是步步高

升,却也是风云诡谲。在离开北京到湖北再到广东的这个既不短暂,也不算长的

一路行程中,他遭遇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是什么让一个在仕途上节节高升的人,

变成了敢于逆龙鳞的慷慨之士?

王来任在广东实际为官的时间并不长,他与广东的关系几乎都在路上,一来

一去,构成了王来任的人生悲剧(或曰壮歌)。这也可以看作是个巨大的隐喻 :一

路跋涉。

有了这个思路,郭海鸿接下来的写作就相对顺畅了。他设置了一个大背景,

从南明灭亡,到本地居民抗击清军,再到后来的清廷迁海政策,再到百姓背井离

乡的挣扎无奈,逃难时一家人的凄苦无助,从宏观到微观都是有血有肉的场景。

王来任在这样的场景里也变得鲜活起来。

除《新安县志》《宝安县志》《南明史》《深圳古代简史》《广东新语》等资料

外,他还查阅《广东海防史》《郧阳抚治两百年》《宝安历史纪事》等偏门的书,

在虚构中力图准确。

这本名为《祠堂记 :巡抚王来任的来与去》的作品,2023 年 5 月由深圳报业

集团出版社出版后,填补了深圳文史的一个空白,在学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郭

海鸿说,“‘王来任’不为宝安,也不为西乡所独有,他是属于广东的,属于全国

的,属于那段历史的。为什么他的故事要从西乡写起?因为,宝安人铭记历史的

方式,与纪念他的方式,显然更为特别一些”。

郭海鸿现在还时不时到王大中丞祠里转一转,他的书其实是和这个建筑紧紧

连接在一起的。

作家郭海鸿和守护王大中丞祠的黄叔

第104页

102 目的地 书都 老街不老,未来还早

the Future Is Still Far The Old Street Is Not Old,

西乡老街是一个积满了陈年时光的街区,却并不像那些

已经成了木乃伊的小镇,只供游客瞻仰和怀旧。仔细打量便

会发现,今天这里的一切,不仅延续着过去,而且连接着未

来。这是一条时时刷新的老街,深厚的底蕴并非其负担,倒

像是它的加速器,催促着它一步步向前走。

乐群社区本名乐群村,1996 年从共乐村分出来,内部还包含着原来的徐屋、

黄屋、白石、新乐等自然村,如今这些自然村基本只剩下一个名字,一条街而已,

而其母体西乡老街也在不断收纳、扩张。

这种变化可视为深圳的一个缩影。就像曾经热热闹闹的码头,熙来攘往,人

们以为可以驻留多年,孰料迅即消失一样,今天的西乡老街并非终点,仍在不断

第105页

103

Destination

Book Capital

变化中。目力所及,不远处的一片旧房已被拆完,脚手架每天上上下下,在我有

限的想象中,它们有可能与蔓延过来的繁华接壤,并融为一体,也有可能在起起

伏伏中陷落,重新回归到稻田和滩涂。它们无法独立于时势之外,甚至来不及随

着时光一天天变老,它们的点滴变化始终追随着时势的车辙。

一个个追问下来,这里的每个标志性事物,都是这缩影中的一个。

北帝古庙在经历过一次次天灾人祸后,终于回归了最初修建时的功能。里面

供奉的神仙颇多,并非真武大帝一人,他们各管一摊,涵盖民众意愿的方方面面。

到此许愿的民众,也从最初的祈求出海平安,减少台风带来的损失,到现在的求

学、升职、加薪、健康等,内容转换或者说拓展了,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没有转

换。我觉得这一点都不庸俗,一个人终归要有个信仰有个敬畏。古庙里的神灵们

既让民众敬畏,也提供佑护,维护和谐的一体两面,缺一不可。故以后即使民众

祈祷电脑不要死机,银行卡不要被盗刷,网络不要在工作时突然断掉,神灵也可

能会答应,他们与时俱进,与民众一路前行。

曾经出入郑氏宗祠和绮云书室的郑毓秀,身体已然不在,精神却更加鲜明。

后来人纪念前人,说到底是纪念其功绩。郑毓秀参与制定中国早期的民法典,倡

导的男女平权,婚姻自由等,现在看来稀松平常,但从沿袭了几千年的“三从四

德”到今天这一步,以法律的形式定型,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并非水到渠成,这

个过程中一定要有人不断主动推动,极力鼓与呼。没有什么事是必然,不同的人

推动,可能会令事物发生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指向。从这样的意义上说,郑毓秀

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推手,她是不可或缺的。而后人受前人之功,更应面向未来,

在其基础上有所开拓。在西乡小学里放置郑毓秀塑像,将其视为一个督促者,不

亦可乎?

王大中丞祠亦然。这座建筑如今成了本地廉政教育基地,经常有体制内人员

组团来参观。我一度产生困惑,王来任确曾为民请命,但这跟廉洁有什么关系?

后来查字典发现,其实,“廉洁”这个词在当代已经被窄化了,东汉学者王逸在

《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即不贪污受贿。实际上,“廉”字

还有方正、有棱角之意,延伸为坚持原则,不为私利、私情所困。这就为王来任

的两次上书做了准确注脚,也让其具有了现实意义。前来参观的人,更应学习王

来任刚直的一面。

此外,王来任的奏疏,让南粤沿海一带的海禁比其他地方早开了几年,这短

短几年,可以视为最早的先行先试。因为位于天涯一隅,试错成本相对较低,从

实利角度讲,深圳确是首选之地。改革开放之初在这里建立经济特区,某种意义

上暗合了这种规律,也为以后的再出发开了一个头。

深圳的过去和未来,一直都在这里……

第106页

104 未来 书都 I Am Jiang Erman,

a Shenzhen Girl Who Wrote

Poems at Two Years Old

我是姜二嫚,

两岁写诗的深圳女孩

文 _ 李奇蔚 图 _ 由受访者提供

三毛和鲁迅是姜二嫚跟我聊天过程中提到最多的两位作

家,前者自由浪漫,后者严肃深沉,风格截然不同,我认为

恰能反映二嫚身上的不同侧面。

面对外界“童趣减少”的评价,她坦然接受,“我不会为

了守住某种东西而拒绝成长,如果一直都不改变,以后不就

是一个‘巨婴’吗?”独立思考,直面真实,心态开放,15

岁的姜二嫚给我留下了这些感受,不得不说与想象中的确实

不太一样。

第107页

《姜二嫚的诗》

姜二嫚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0 年 3 月 出版

105

The Future

Book Capital

两岁用诗和世界对话

姜二嫚,2007 年出生的深圳女孩,或许是深圳的青春写作者中最出名的一位。

2017 年,一本名为《孩子们的诗》的书在互联网上被广泛转发,网友们惊叹

于这些 3—13 岁孩子们诗歌中新奇的想象和纯真的烂漫,其中一句“灯把黑夜 / 烫

了一个洞”尤其令人印象深刻,而这正出自姜二嫚,是她 7 岁时写的诗句。

“晚上 / 我打着手电筒散步 / 累了就拿它当拐杖 / 我拄着一束光”,给予寻常的

生活细节以美的联想,一首《光》惊艳了许多人。创作这首诗时,姜二嫚 6 岁。

此后,各大媒体纷纷关注到这个很会写诗的小女孩,媒体报道、综艺节目络

绎不绝。在手机上、电视中……你大概率看到过姜二嫚。11 岁时,与姐姐合出诗

集《灯把黑夜 烫了一个洞》;13 岁时,出版个人诗集《姜二嫚的诗》。著名诗人余

秀华予以高度评价 :“二嫚写得天真烂漫,她的手指向哪里,诗就出在哪里。”

姜二嫚的作品登上《诗刊》《星星》《诗潮》《青年文摘》等文学刊物,入选

《中国先锋诗歌年鉴》《新世纪诗典》《中国女诗人先锋诗选》《中国现代诗歌精选》

等,甚至写入高校教材《儿童文学引论》。部分作品译成英、法、德、日、韩等文

字,并走入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法国“诗人的春天”诗歌节,被磨铁读诗会

评为“2018 年度中国十佳诗人”之一,获全国鲁藜诗歌奖、深圳青年文学奖等。

2023 年 6 月,姜二嫚与复旦大学古代文学教授骆玉明对谈诗歌,再次火上热

搜,播放量达 700 多万。

姜二嫚的名字几乎成为儿童诗人的代名词。

追溯起来,二嫚的第一首诗创作于两岁 5 个月 :大梅沙在此 / 我们路过这里 /

月光之下 / 有条纹的星星亮晶晶。彼时小姑娘还不会写字,这首名为《大梅沙》

的短诗经二嫚口述,由姜爸爸记录下来。现在,二嫚写作的诗歌已达 1000 多首。

诗歌天才是怎样养成的?距离二嫚刚开始出名也过去了 5 年,她现在怎样?

带着好奇,我们找到了这个小姑娘。

孤独过后的尖锐思考

在采访姜二嫚前,我对该用什么样的姿态与她交流感到犹豫。虽然成名多年、

获奖众多,但毕竟,还是个 15 岁、刚上高中的小女孩,她对自己的认识成熟吗?

她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吗?我是该以对待孩子的态度与她对话,还是可以开门见山

地与她对话?

内心有些忐忑,出于尊重,我还是决定像对待成年人一样与她展开交流。事

实证明,这是正确的。

因二嫚被大众视为“诗歌天才”,我首先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对诗歌创作

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二嫚认为,天赋与阅读量并非最重要的,“写诗不需要太

多的文化,会说话就能开始写,所以最重要的是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写作

的热情”。

在这个意义上,二嫚早期的写作来自她对于美的敏感。因敏于观察、想象力

第108页

106 书都 未来

丰富,经常将想法记录下来便自然成诗。几年过去,若要说有什么变化,或许是

越来越关注生活表面下的真实。

“最开始只是单纯想表现美,现在会更关注社会现实。我认为艺术的出发点

是要对苦难发声”,二嫚这样形容自己写作的变化。长途火车中躺在座位底下的乘

客,村里去世的老人,街边的二手回收商贩……成为新的观察和思考对象。

“一辆回收旧彩电 / 旧冰箱 / 旧洗衣机 / 旧电脑 / 的三轮车 / 车主躺在里面 / 睡

了 / 好像回收了自己。”(《回收》)现在的诗歌中,二嫚不再仅仅写烂漫美好的想

象,而开始传递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观察。

“我发现很多小孩都很像,他们没有自己的个性”“8 岁左右,我开始产生强

烈的孤独感,没有人能理解我”“曾经也有段时间感到迷茫”……这些话出自一

个 15 岁的孩子之口,着实令我惊讶。在与二嫚的交流中,我更看到一种可贵的品

质——独立思考。

对于一个从小就生活在媒体的关注中、在电视镜头里长大的孩子,人们天然

地会担忧,外界的关注是否会让她过早地学会表演,并用他人期待的方式来展示

自己?而二嫚的这些思考,让我相信,她始终在用真实的态度面对自己。

诗人、磨铁读诗会创始人沈浩波曾评价,他在姜二嫚的诗中看到了“尖锐”

这种品质,“既有把诗往尖里写的写作之尖锐,更有精神层面的尖锐”。

这些看似与年龄不相符的思考或许也得益于大量阅读。二嫚坦言,自己很早

就开始阅读,读书多且杂,小说、散文、历史、传记……

不限内容。在书籍中,她得以与不同时空的作者对话,

从而化解孤独。

“我不是神童,我觉得自己最幸运的是出生在这个

家庭。”二嫚说。这就也不得不提到,二嫚成长背后的

人——她的爸爸姜普元。

100 万字笔记陪伴女儿成长

对老一代教育观念持批判态度,姜爸爸从一开始,

就想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

儿童中心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神奇的生命 ;教

育所要做的,就是去唤醒孩子原有的潜能。姜普元认同

这种理念,“我从来不会以权威者的形象出现在孩子面

前,有时,甚至带着学习的心态与他们相处”。

因为把孩子放在中心的位置,所以在女儿们的成长

过程中,姜普元一天都没有缺席。

I Am Jiang Erman, a Shenzhen Girl Who

Wrote Poems at Two Years Old

姜二嫚近照

第109页

107

The Future

Book Capital

二嫚回忆,自己还不识字的时候,爸爸就开始给她和姐姐读书。在家里,在小

区、书城、地铁里,不管什么地方,爸爸都会给她和姐姐读书,还会边读边用手机

录下来,便于她和姐姐自己在家时反复播放。《追风筝的人》《百年孤独》《红楼梦》

《西游记》《聊斋志异》等等许多大部头的书,姜爸爸都从头到尾读给女儿们听。

阅读以外,姜普元有意识地丰富女儿们的生活体验。回老家种地,和村里的

小伙伴在村头摆摊卖东西 ;女儿喜欢在乡下阳台看星星,于是买 1.8 米的大床摆

在楼顶,让她们盖着被子看夜空 ;二嫚心血来潮想养马,联系马场,四处寻找马

主 ;夜晚带着女儿们在城中村漫游,在动物园待到闭园,看动物们出来放风……

数不胜数的体验,在二嫚的诗歌中幻化成天马行空的想象。

在两个女儿出生前,姜普元完全醉心于教育学的研究,儿童中心理论、“0 岁

方案”、早教理论……姜普元想尽一切办法学习最新的教育理念。大女儿出生后,

姜普元开始记录《育儿笔记》,将自己每天的所思所想都写下来,3 年半的时间就

记录了 37 本,字数有 100 万字!

即便做了再多的学习与反思,姜普元依然不认为自己比孩子高人一等。“我认

为那种觉得自己是权威,所以强迫孩子做这做那,反而比什么都不做的家长危害

更大,这会给孩子的心里留下伤害。”后来,姜普元将《育儿笔记》改名为《成长

笔记》,亦来自这种平等理念。

“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我更愿意把自信和良好的感觉留给孩子,而不是自己。”

姜普元说。

对于写诗,姜普元从未用自己的意愿去影响姜二嫚,不论是强迫还是教导。

对待未来,姜普元也同样给予女儿高度尊重和自主权,他相信女儿能够应对未来

人生中的挑战,至于成就则并不强求。

今年,姜二嫚将有 4 本书出版,有以前的诗集被台湾出版社再版,有新诗集,

有第一本散文集,还有翻译作品,其中部分插画由姜二嫚绘成。成长在继续。

至于未来的专业和工作,二嫚并没有过早地开始忧虑。当下,她只希望 16 岁

早点到来,于是就可以利用假期合法地去打工,体验不同生活。这是现在她最期

待的事。

姜普元与女儿姜馨贺、姜二嫚

第110页

光明“圆”出圈!

文 / 图 _ 来自“深圳光明”的朋友圈

中秋如果有个形状,那一定就是“圆”的 :天上的明月,

手中的月饼,人间的团圆。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圆”处处可

寻 :湖面泛起的涟漪,喷泉水池中的倒影,碧道建设的环形跑

道 ...... 光明都有哪些“圆”?让我们一同寻找不一样的“圆”。

Guangming \"Circles\"

① 明湖城市公园——活力之“圆”

② 回归亭纪念公园——历史之“圆”

③ 光明区群众体育中心——休闲之“圆”

④百花园——花园之“圆”

⑤ 玉龙湾公园——诗意之“圆”

⑥ 大顶岭绿道——生态之“圆”

108 朋友圈里的深圳 书都 ① ②

第111页

109

Shenzhen in WeChat Moments

Book Capital

第112页

书都 110 阅读·湾区书讯 A.《由电线车说起 :驶过百年的轨迹》(增订版)

作者 / 谢耀汉,John Prentice 出版社 / 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23.07

电车是香港极具标志的特色之一,每当搭上电车,沿途港岛风光在眼前一一流

转。本书作者是电车爱好者,也是收藏家,他们在书中巨细无遗地梳理、挖掘

超过百年的电车历史,除了透过文字记录,本书还附上逾五百张珍贵的图片。

翻开本书有如翻开一座电车博物馆,上篇讲述电车发展源流,下篇则系统性地

整理如电车票、电车站、电车款式等重要的发展细节。

B.《我的二十世纪 :李欧梵回忆录》

作者 / 李欧梵 出版社 /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06

李欧梵在书里追忆自己的成长过程和漫长的求学经验,并特别把在普林斯顿大

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等美国六间大学任教的经验和求学连在一起。他自

述跟着“成长小说”的模式,写生命经验,而不是历数学术上的成就。最后一

章“感情史”,算是“感情教育”。作者回顾大半生,觉得自己毕竟是一个二十

世纪人。对于二十一世纪,作者没有期望,只觉得自己的二十世纪尚未完结。

这本回忆录,也是为自己的二十世纪写的备忘录。

C.《澳门三百年极简史》

作者 / 薛凤旋(编著) 出版社 / 三联出版(澳门)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23.09

葡人为何东来?葡人为何能成为明代中外贸易的中介?澳门为何成为明清时代中

国国际贸易的枢纽?本书作者薛凤旋讲述澳门作为中外贸易枢纽从崛起到逐渐演

变为多元文化汇合城市的历史进程,附以众多澳门的历史地图与不同类型的城市

画像、影像,是一本直观地联通澳门古今、立体地认识澳门史的佳作。

D.《熊廷弼之死 :晚明政局的囚徒困境》

作者 / 唐元鹏 出版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06

他曾是万历皇帝倚重的大臣之一, 三入辽东,是努尔哈赤不得不佩服的对手,

但一朝树倒猢狲散,惨死断头台。他的人生如同大明朝暮年的缩影。曾经的

“煌煌”大明,如今没兵、没粮、没钱,内有无休无止的党争、皇帝的怀疑猜

忌,外有蒙古、女真的虎视眈眈。是什么让熊廷弼落得如此下场?又是什么让

大明朝走到这种境地?本书以熊廷弼作为晚明史的小切口,围绕熊廷弼之死,

记录了熊廷弼后十七年的人生,以及晚明的边防形势和政治争斗。

第113页

111 Book Capital

Book News

E.《伟大的藏书家》

作者 / [英]查尔斯 · 艾萨克 · 埃尔顿,[英]玛丽 · 奥古斯特 · 埃尔顿(著),

李凌云(译) 出版社 / 深圳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09

本书是一部关于藏书和藏书家的逸事集,被译为多种语言,此次是中文版首次面

世。书中有名有姓的藏书家有 600 人之多,如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意大利作家

彼特拉克、法国作家蒙田等,他们对学问、知识和艺术的热爱也表现在对藏书的狂

热上。这部卷帙浩繁的人物小传,借由藏书这一特殊行为和藏书家这一特殊群体,

钩沉出一部书籍兴衰的历史,也见证了不同时代社会文化和政治权力的更迭。

F.《为发展而谋》

作者 / 杨柳(著) 出版社 / 深圳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09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是全国科研体制改革过程中新型科研机构的缩

影,作为深圳第一支科研机构的“国家队”,自创立之始就与深圳同呼吸、共命

运。经过多年发展,该院已成为深圳吸引高端人才、提升创新能力、促进成果

产业化、推广新技术应用的重要平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为我

国新型科研机构提供了一种建设范式。今天,回顾深圳先进院成长背后的初心

和内在逻辑,对我国新型科研机构和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具有示范价值。

G.《遇见辽阔》

作者 / 王运平(著) 出版社 / 深圳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10

作者把我们生活中日用而不觉的事和物,心性、情感和内心秘密,用清隽、随性、

缠绵的文字化为了 176 首诗,美妙而隽永,扣人心弦。诗集内容有对父亲、母亲、

爱人、故土的描述,有对工作生活以及“生命途中全部复杂性”的思考,用平常

心、平常话,道出一份沉郁和婉转,使那些愁苦和伤悲充盈着生机和活力,读后

给人深思,让人沉静,富有哲理,像繁华中的一片静宁地,像燥热夏夜中的细雨

凉风,是 80 后女孩从基层奋进大都市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H.《午后的空旷——仲宫镇童年》

作者 / 路也 (著) 出版社 /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05

本书是人民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路也的最新力作。书中,她代入一位小女

孩的视角,穿越到 20 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某省城南部山区的仲宫镇,回忆改革开

放前后城乡接合部似水年华,展现那个时代人们物质、精神生活特色。在这部作

品中,路也以介乎散文和小说的笔调回望童年岁月,并以之为中心,娓娓道来,

徐徐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北方生活画卷,不仅客观平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社

会状况,也为历史留下了可资参考的真实材料。

第114页

书都 112 阅读·湾区书评

向温暖致敬

文 _ 马忠

我认识的叶耳,是内心一直装着文学的人。哪怕是在小区当保安,也不言放弃。

他用温暖的笔调抒写自己漂泊的情怀,从容的态度,独特的境界。叶耳的首部散文

集《深圳的我们》是“我们”在深圳的一份特写相册,表现出了不俗的文学笔法和

难得的精神格局。

虚构生活里的精神清醒

从乡村到城市,他与深圳有着“在”而不属于的尴尬关系。但活在虚构的生活

和生活的虚构里的叶耳却异常清醒。他的散文往往能够直面内心的阵痛,以强烈的

现实感建构了关于寻梦、迁徙、流动、眺望的主题。

“城市与你,像一个禅。而现在的这座城郊更像是某种寓言的生活。瘦了的记

忆比一枚薄薄的痛苦还薄,我的身体被往事割除了害怕和胆怯,只剩下了勇敢地

生活。”(《鸟雀绕枝飞过》)面对生活太多的不确定性和未知,叶耳不甘束手就擒。

他说,“我虚构了自己的生活和梦想,一个想让汉语更加生动的男人在别人

的城市里埋伏无根的故乡”。(《深爱你的忧伤》)文学是叶耳的翅膀。他敬重文字,

怀着一颗对生活、对文学的赤诚之心,通过写作抵达了内心的宁静和充实,同时

也获得了一种对抗沉重现实的精神力量。

本色生活里的诗意探寻

《深圳的我们》中的 25 篇作品,几乎无一例外地加入了跳跃、意象、隐喻、象

征等诗的艺术元素,它们讲究弹性、密度和质料。细读之,从形式、精神气质和心

灵气韵,鲜明地有别于一般散文。这与叶耳诗人的身份有关,加上本身来自民间,

比常人更加了解所身处的日常生活,能够把对日常生活的情感体验用艺术的眼光和

情怀加以审视。

在我看来,叶耳散文的诗意首先来自作家的诗情。但这份诗情的营造源于寻

常人的本色生活。站在橘黄色的路灯下的看相先生、坐在市场门前水泥台阶上织

毛衣的妇女、寒风里踩三轮车的外乡人、穿着工衣的打工妹……叶耳对这些小人

物不嫌弃,用最大的热情去走近他们,笔下就有了诗意的可能。

他对生命诚恳的感戴与欣赏,从自己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捕捉诗意,哪怕仅仅

是刹那,也极好。

第115页

113 Book Capital

平凡世界里的细节张力

叶耳推崇日常生活的细节,让生命中的每一个看似

平淡的细节布满温暖、明亮的光照,这是他的写作哲学。

《深圳的我们》中,一个女孩深夜错把“我”出租

屋的门当成她自己的去开的遭遇 ;《手稿 :巫语》中,

“我”与收废品的老男人的“偶遇”和“卖书”的过程 ;

《去乡》中,搞清洁的大妈因为一条手机短信“刚才还

是默默无言的,这一下却笑逐颜开自言自语起来”的情

景……抓住人物的细枝末节和深微的本质,写出了他们

生命的卑微、温暖的光泽,动人的瞬间,平凡的世界。

这些细节是作家对生活的直觉观照,可以唤起读者

的审美直觉和艺术想象,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深

圳的我们》通过一些看似十分个人化的点滴和碎片式的

场景,书写的其实是社会大背景下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世俗情怀里的温度美感

叶耳散文的另一个特质,是有着世俗社会温度。在《深圳的我们》中 ,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一

个行者和思者形象 , 凭着对事物、语词的敏锐和探究 , 叶耳散文在片段、断章而集中的显性结构中,

因智性思维的思辨又使其散文充满暗示、哲理、断裂却统一的隐性结构。

正是叶耳的世俗情怀与超越性的思维构成了其散文的另一重张力。其中一部分,是在剖析当代

人的精神追求与世俗生活之间纵横交错的关系中寻求对平凡生活的精神突围。

“万物离开了泥土大地的根基,在虚空的大地上,城市工业的繁荣构成了美好童话的消失。人的

距离越来越远,人的诚实越来越少,人的心灵越来越坚硬。寂静的夜晚多么漫长,我在生活的难度里

触摸自己的寂静,寂静多么美好。”这些文字,既是视角的想象和虚化,也是本质的把握和透视。

渗透其中的理性精神内蕴成叶耳散文的思想深度,在叙事与抒情之外闪耀出智性的色彩。当

然,这种美感,与叶耳对语言稔熟的把控有关。

时代命运里的维度意识

作为城市生活的勘探者,叶耳近距离观察,细细打量与深圳生活有关的形形色色的人,“‘邻

居’这个词让我感到生硬,它夹带着锈铁的冷酷。人与人在异乡是小心谨慎的,一层厚厚的生活外

壳包裹着善良的心”。(《药方》)透过熟视无睹的日常,体察个体生存与时代命运的关系。

叶耳的散文具有很强的维度意识——由空间和心理以及记忆情感所编织起来的维度。因此,乡村与

城市、故乡与他乡、离乡与怀乡,便搭构起他散文写作基本且恒定的两端,故乡定格在虚构的旅途。

“寂静的田野”“尘土中的茅草”“毛马路上的山雀”无不被作为作者内心独白的隐喻。“低处的

月光”“低处的竹笋”“低处的蚂蚁”“低处交谈的灯盏”……则可视为对作者低处生活的精神加固。

所有这些元素的组合、叠加,甚至冲突、对立,共同构成了叶耳散文写作的辨识度。

《深圳的我们》

叶耳 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23 年 3 月 出版

Book Reviews

第116页

书都 114 素衣白马走三关

文 _ 宫敏捷

郭海鸿的长篇小说《过关》,与徐佳莹的流行歌曲《身骑白马》,完全是风马牛不

相及的事情,但每每想到前者,我的脑海里,就开始回旋后者的副歌旋律 :我身骑白

马,走三关 / 我改换素衣,回中原 / 放下西凉,无人管 / 我一心只想,王宝钏……

书写人性的朴素情怀

或许是郭海鸿曾经出过一本名为《外乡人以及马》的中短篇小说集,让这二者在

我的心里曲径通幽,又或许是在《过关》这本书的文本气象,以及作家本身的朴素情

怀的共同作用下,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我下意识地想到一个人素衣白马的形象。素衣

得是棉或麻的质地,还得跟马一样,白色的。他们浑然一体,代表着纯洁、崇高、雅

致与不朽 ;这一形象,还得身挎长剑,带着善意与执念,在充满坎坷的烟火人间,在

大江南北的广阔土地上驰骋。

如果要将这一形象具象化的话,他首先得是作家本身,或者是他在书斋奋笔疾书

时内心强大而自信的那一个自己,他才有可能化实为虚进入文本,由个体而变成他们,

成为李大和与何在江,在郭海鸿的另一本长篇小说《银质青春》里,明知道工厂已经

倒闭的情况下,他们依然留在工厂里,坚守着老板残败的家业。

这样的文本人物,郭海鸿在名为《十七号台风》的中篇小说里,以另外一个形式

呈现过,对打工者以忠诚为底线的人生态度极力称颂。中篇小说《老马甲》《月光大

巴》等归类为城市题材的中短篇,也都充满了对美好人性的坚持和赞扬。

也因如此,当时才会有媒体评价道,《银质青春》以及郭海鸿的众多城市题材小

说,给深圳文学画廊增添了一群阳光的人物形象,重新定位了打工者在文学作品中的

出现方式,赋予了无情的江湖、灰暗的工业区和寂寞的流水线以另外一个形式的书写,

也给读者呈现了一个有爱的江湖,使一座城市有了温度。

世界因我而变得不同

这一次,这些化实为虚的人物形象,名为李改梅、老胡、张教授、朱查理、老村

长、张建奇、阿芳、胡丹丹、胡根平等,一起出现在了《过关》这一长篇小说里。相

较于以往的文本人物,这一个群体的人生旅程舒缓,平和,又张弛有度,所有的不确

定,都是向阳而生的。

这一次,《过关》的写作视角,已经往世界因我而变得不同这一叙事核心转移。每

阅读·湾区书评

第117页

115 Book Capital

Book Reviews

一个人,都会在生活中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他们

的努力本身,并非事情往好的方向转变的决定性因素,

它一定是因了某一个人的存在,并在关键时刻伸出了援

手,由此而获得一个皆大欢喜的圆满结局。

《过关》这部小说是关乎恋情的。二人的恋情看起来

似乎不符合情理,但却符合人性。这里面有作家郭海鸿

的艺术加工,也有他彰显其叙事主题的考量。我们往往

以人之常情或伦理道德对人性进行绑架,很多时候,这

样的做法,其实却是违背人性的。

人生而为人的幸福感,恰恰就具体到身体的需求,

欲望的需求,灵魂的需求,只要他们是道德的,有底线

的。否则,过多的考量与干涉,恰恰就是在葬送自己的

一生。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个小说的叙事,还暗含着

神秘的力量,那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获得感与成就感的相

互加持。

一种大道至简的叙事,在叙事过程中让事物无限接近生活本身,也是作家郭海鸿化实为虚又素

衣白马,身挎长剑,如维护信仰一般竭力维护的东西。

烟火人间的温柔与温度

“全书洋溢着人间的温暖,在人情日渐稀薄的社会,重现了人与人之间至诚至善的关爱和自立

的尊严,充满了正能量,这在反映当今社会题材的文艺作品中是难能可贵的。”这是出版社编审给

《过关》的评价。

将书名取为《过关》,是早已暗含了这其中深意的,当今社会的现实存在是什么?这本书里表

达的文本现实又是什么?他们有着什么本质的差别?又有着什么难于逾越的鸿沟?郭海鸿大道至简

的叙事,虽也事关地域对人的接纳、群体对个体的接纳、他者对自身的接纳、自身对自身的接纳、

生存对死亡的接纳,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我们能够与李改梅,在丈夫去世后一个人回到深

圳,躺在出租屋里,习惯性地伸出去的那只手感同身受的话,我们一定能在感受这本书的语言之美

的同时,发现《过关》的更多答案。

不知是第几天的早晨,李改梅听到巷子尽头传来“沙沙沙”的扫地声,就睡不着了,或者说,她一

个晚上都没怎么睡着,从头天早上醒来之后,她就没有完整进入过梦乡。她的手习惯性地向左边伸过去,

她知道左边什么也没有,只是习惯而已。今天,手伸过去同样什么也没碰到,李改梅却哭了,哭一阵,

就拉过被角擦一擦眼窝、脸颊,接着又哭一阵,直至整个被套都湿透,窗外也大亮了,她才止住哭,再

哭将没有足够的眼泪供她擦拭。她坐起来,把两条腿放下床沿,甩了甩,又开始后悔,为这个鬼男人哭

上一个早晨,真不值得。

这是李改梅手心里的温柔和温度,也是郭海鸿化实为虚的素衣白马形象,传递给每一个读者,

也是传递给这烟火人间的温柔与温度。

《过关》

郭海鸿 著

深圳出版社

2023 年 9 月 出版

第118页

116 专栏 书都 繁衍与多样性,美丽深圳的驱动力

文 _ 南兆旭

深圳闻名于世的是它的经济活力和短时间内创造的巨大财富,但瑰丽多彩的生物多样

性也是这个城市珍贵的宝藏。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城市里,人类之外的上万种生命,一生不

爱钱财,也不贪图名利,生命的意义与其说是活下去,不如说是把自己的基因更好地传递

下去。

缤纷多样的生命,有着缤纷多样的生存与繁衍方式。盛开的花,鲜艳的羽毛,绚丽的体

色,招摇的表演,求偶的鸣叫,追逐的飞翔与奔跑——本能的驱动力无比强大,呈现着多样

而绚丽的美好。每一种生命,都焕发出自己最大的能量和智慧繁衍下一代,并竭尽全力为下

一代提供最好的生存条件,保证种群的延续。

生命的繁衍、生物多样性的消长,关系着深圳当前和未来的福祉。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

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类群的丰富程度,包括

了物种组成、种群密度、特有种的比例,还有所有物种的生存状况。

高速发展的都市深圳,物种多样性令人吃惊。依据自然调查、政府发布的报告以及最近

的观察记录,深圳陆地和海洋生物物种,总数超过 2 万种——这个数字尚未包括细菌、真菌

和微藻类。

基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基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

基因信息的总和,基因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的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一个物种所包含的基因多样

性越丰富,它对环境的适应性越强。

狭义的基因多样性主要是指生物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基因多

样性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

生态系统是各种生物与周围环境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整个深圳 1997.47 平方公里的土地,

1145 平方公里的海洋,以及任何一座山岭、一个公园、一条溪流,都是由各类生态系统组成的。

著名的生物学家、哈佛大学的教授爱德华 · 威尔逊(Edward O . Wilson)对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的解释是 :特定环境中生命形式的多样性。特定环境可以是某类生境,比如

一座山岭、一片森林、一个海湾、一个池塘所构成的生态系统 ;也可以是某一行政区域,比

如一个国家、一座城市、一个村庄里包含的生态系统。

所以,深圳的生态好不好,不仅仅是人说了算,生活在这里的野生动植物也有发言权 :

给野生动植物更多生存机会的城市,才是真正的宜居城市 ;能与野生动植物水乳交融、共存

共生,才是充满温情的美丽深圳。

南兆旭

深圳自然与历史研究者,

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委

员。图书作品有《解密深

圳档案》《深圳自然笔记》

《深圳自然博物百科》等。

纪录片作品有《深圳民

间记忆》《梦开始的地方》

《野性都市》等。

第119页

117

Column

Book Capital

郭建勋

湖南桃江人,现居深圳。

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电影

文学学会会员、深圳市宝

安区作家协会主席,著有

长篇小说《天堂凹》《桃

符》《清平墟》等。

关口

文 _ 郭建勋

退伍了,我跟一个姓肖的战友合议到汉正街进袜子。才 5 毛钱一双的进价,心里想,拿

到家里至少卖 2 块钱一双,赚大了。现在记不清原因,他真进了,我没进。几年后,再跟他

见面是在东莞雁田一家老大的鞋厂,他在那儿做保安,跟个脸上有粒蛮大的痣的姑娘同居。

他告诉我,上次去汉正街上当了,进回来的袜子一长一短,好不容易凑了齐整的几十双,挨

门挨户卖了一阵,才卖了三五双。在这个事上,我觉得我有点亏欠他。

他是卖了袜子才到深圳找到我的,在我老娘那里要了地址。我那时在龙华一个台资厂当

保安队长,但他没找到我,于是一路从龙华走到雁田。说这个的时候,他眼睛湿湿的。痣姑

娘冲淡了一切,他回到火热的生活中,在煤油炉上煮饭团炒菜,又喝啤酒。再后来,他跟另

一个姑娘结婚了。再再后来,他成了房地产老板。他成了房地产老板,而我没有,我想,也

许跟汉正街的袜子有关。

我是跟另一个战友来的深圳。他叫龙卫东。买的深圳的票,但到东莞就下了,因为,临

到了才想起来,他没办边防证。我们到一个叫什么贝的地方找他的堂姐,他堂姐做仓管,有

间板子隔起来的宿舍,架了一张床后别无余隙。她做贼似的引了我们进去,晚上,我和龙卫

东睡床上,她睡地板。龙卫东睡得跟猪似的,我则一晚未睡,睁眼看蜘蛛网上蜘蛛捕蚊子,

一会儿一只,一会儿一只。我对自己说,到深圳,我不能过这样的日子。

第二天,我一个人坐车到深圳,过布吉海关,下车验证入关。第一次看见关,长长的

队伍,鸭子似的涌,每人举着边防证。武警严肃着脸验证,一会儿一个,一会儿一个。过了

关,我回头看了布吉关一眼,那么浅浅的一道关,把龙卫东关在东莞,把很多人关在关外。

我侥幸过了关,正像我侥幸没进袜子。

因为没进关,龙卫东在东莞多年。后来回家结婚,生了一对女儿,皆读书勤勉。有一

年,他大女儿考上大学,请我喝酒,我没回,搭了一个红包。有一次,很晚,我打他电话,

他在娄底一个工地跟他舅子做不锈钢。说话的时候,冷颤颤的样子,说是下雪了。我本想跟

他说说当年的事的,也到底懒得说,就像有时候我也想跟姓肖的战友说说袜子的事,也到底

懒得说。

年岁大了,过去的事,记得,就懒得说,就让它长在心里,长成一棵树,枝繁叶茂。

布吉关早撤了,包括梅林海关,每次路过,我总是想起当年过关的情景 :鸭子似的人

群、严肃的武警、锲印着暗花的边防证。

我知道,我心里的关还在,一股臭袜子的味道。

第120页

118 专栏 书都 铁扇关门

文 _ 王国华

环水皆山也。

山青而高,人行其中,如同尘埃之于宇宙。若摄入镜头,山又成一若隐若现背景,被人

遮挡和打扮。谁大谁小谁真谁假,且不管它。

众山之间仰卧着一片水,是一个水库,名铁扇关门,其名号吸引我匆匆赶来。真是匆

匆,头一天听说,第二天就从宝安开车奔向大鹏半岛,凡九十公里,两小时。我要看看铁扇

长什么样子,为什么关门,是如何关门的。名不副实亦可,敢把这样一个突兀的名字戴在头

上,已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

目测,水库并不小,在山的压迫又显得微渺。岸边有铁门,上书 :“饮用水源,禁止入

内。”隔着栅栏,水面波光乱闪,风吹略有小浪。蟛蜞菊的黄花在岸边晃来晃去。几棵树倾

斜着身子,越躺越歪,树头已经触到水面。一只鸟跳上去,轻轻踮着脚,生怕一用力将其摁

入水下。堤坝有些年头了,曾经新鲜的石灰色变成了陈旧的灰色。岸边搭着脚手架,一群建

筑工人正把一车巨大的石头卸下来,烟尘弥漫。他们拉着架势做一件很大的事情,不过是让

这潭水旧貌换新颜,跟时间小小抗争一下。

遥望对岸,影影绰绰。问,以前这里有一个村子吧?一工人答,是的,生态治理,早已

移民,去向何方不知道。问,现在还有人住吗?答,没有。

我想说自己似乎看见了人,怕吓着他。又问,那个村子也叫铁扇关门吗?答曰,不清

楚。这么小的一个村子,谁关心它。

开车至此,只一条路,二车道,错车要小心翼翼,超车很难,倒车更甭想。除了海就是

山,山林使劲把道路往海边挤,道路瘦弱不堪,挤不过它。繁华深圳,只是面目之一 ;山与

海,是其另一面。

若敷衍其事,此处的铁扇关门可以理解为地势险要,两扇门一关,谁也进不来,出不

去。查相关资料,广东境内还有两个地方,亦以此名。一在梅州,蕉城至蓝坊镇公路旁,距

县城五公里处,两面石山夹一谷, 交通要道一条。另一处在潮州,是一瀑布,大水跌下来,

呈扇形,又有关门之势,因此得名。常理推论,从北至南,三地同名,定非未经沟通各自原

创,至于谁先谁后,无需管它。第一个起用此名者有创造力,第二个有鉴赏力,第三个有接

受力。都挺好。到此为止,再有,便是东施效颦了。

我内心里也有一个铁扇关门,即使被眼前“真实的铁扇关门”疯狂碾压,它仍未消失。

它大不同于此景,它色彩斑斓,造型诡异,水波荡漾,上接着天,下连着地,里面隐藏着人

和故事,那么坚硬,真切。它就根植于我生活的这个城市,天天在我眼前晃,我却不能用文

字将其描述出来,也不能讲给你听,一旦具体化,如同一瓢热水浇到好不容易堆出来的雪人

上,马上消失,再也找不回来。它对我如此重要,以致我翻山越岭来探望一下赝品。

若有人打听有关铁扇关门的事情,我只能把大鹏半岛上的这一潭水指给你,最多再指一

指潮州和梅州,其他免谈。

王国华

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

学会理事。“城愁”散文的

倡导者和书写者。已出版

“街巷志”系列等共二十余

部作品。

第121页

119

Column

Book Capital

远人

1970 年出生。有千余件作

品散见于《人民文学》《中

国作家》《山花》《随笔》

《文艺报》等海内外数十家

报刊。出版长篇小说、中

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诗

集、人物传记、评论集等

各类著作 25 部,现居深

圳。

不摆拍的老邓和不做作的写作

文 _ 远人

我刚来深圳不久时,光明文艺中心组织过一次采风活动。

我和老邓在那次采风中认识。

我还记得,当有人介绍老邓是某国企老总时,我还稍微有点奇怪,参加这次活动的都是

光明各个文艺协会的人,怎么把一个国企老总也叫来了?而且,老邓的样子有点倨傲,一副

不那么容易接近的样子。没想到,老邓在活动群里见我随手写下的几首诗后,在表示喜欢之

余,还说要给我摄几张影。

没错,他说的是摄影,不是拍照。

对方的好意当然不能拒绝。我也发现,老邓手里端的是相机,不是我们随意乱拍的手

机。老邓拍过之后,我凑到他镜头前一看,的确不一样,有种很专业的体现。我这时才知

道,老邓的摄影名气不小,他这次是以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身份来参加活动的。

那次采风回来后,我和老邓的交往变得活跃起来。老邓虽不写作,但很喜欢读书,所以

我们的话题每次都集中在书和一些文学界的掌故上面。人和人之间的结识是因为缘分,真正

使我们成为朋友的,还是后来发生的一事。

某日老邓来我办公室,明显有点激动,他手里拿了一本杂志,上面有几幅摄影作品,作

者是摄影界颇有名气的人物。但老邓非常不以为然,他指着照片对我说,“你看这几张照片,

明显是摆拍。摄影怎么可以去摆拍?那和弄虚作假有什么区别?”我闻言吃了一惊。在我这

样的外行眼里,看照片自然只看风景如何优美,人物如何合适,哪里想得到里面还有“摆

拍”和“非摆拍”的区别?

在今天的手机时代,听一个专门摄影的人谈摄影,感受太不一样。那是我第一次听老

邓谈到他的专业,感受他对原则性问题的坚决秉承。譬如他说的对“摆拍”无法忍受,我

回想起,他那次给我摄影时,只嘱咐我如何进入自然的状态,让他去捕捉一些瞬间。我当

时没多想,当听到他说“摆拍”违反原则时,我才恍然体会,所谓摄影,真不是端起相机,

咔嚓按个快门就算完事,每张作品牵涉到构图,牵涉到摄影者当时的内心,牵涉到人的情

感和受所摄对象的触动深浅。老邓告诉我,表面的东西不等于内在,他说道,这其实和一

个人写作差不多,一个常常发表豆腐块的文学爱好者,你总不能说他就是一个能深入写作

本身的作家了吧?

从他的话里我明白了,艺术是相通的,摄影和写作的内在没有丝毫区别——摄影的“摆

拍”就如同一个写作者语言的做作。如果写作应讲究语言流畅的话,那么摄影就应讲究自然

天成。所以老邓有句话让我有内心共鸣 :“能彼此学习对方优点的人才能成为朋友。”

可惜的是,老邓几年前调回市内后,我们的见面已特别稀少,电话联系自然比不上面

对面的交谈。我们好多次约过见面,但总因一些事情未能如愿。我有点羡慕的是,从不写作

的老邓会时不时写些质量不差的诗歌给我看。至于我,到今天都不敢把自己拍的东西称为摄

影,我只是拍照而已。

第122页

走读深圳 与你有约

尊敬的各位读者,不知不觉间,改版后的《书都 · 走读深圳》已经

陪伴大家走过一段时光。一年多来,我们不做最熟悉城市的陌生人,不

辜负身边习以为常的美与好,发现并传递这座城市的温度,带来了众多

精彩的深圳故事,也收获了珍贵的肯定与喜爱。

就像我们在扉页标明的目标,我们要做“一座城市的文化说明书”。一

座城市的文化,在我们看来,需要有五个“见”——见地、见人、见情、

见理、见未来。所以——

我们想去找一个人——一个你不认识,但你一定想认识的人。

我们想去访一块地——一块你以为很熟悉,但实际上却很陌生的地。

我们想去做一件事——一件你不敢想,却有人在执着坚持的事。

我们想去寻一段古——一段你一知半解,却很想揭秘细节的古。

我们想去圆一个梦——一个你很羡慕,身边人正在努力实现的梦。

我们想去了一份情——一份你很关注,深圳人都有向往的情。

而所有这一切,我们只为了回答一个疑问 :为什么是深圳?!

也许,我们想的,正是你所关注的。更或者,是你已经在做的。我

们期待你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来,和更

多的人来一次关于“走读深圳”的约定。我们的邮箱 zoudushenzhen@

vip.163.com 永远在等你。你的精彩走读一旦被采用,我们会有相应稿酬

奉上,回馈你对于深圳的热爱和关注。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作为深圳本

土的在地文化刊物,我们征集的稿件需要是跟深圳有关的真实人物和事件,

纯文学性的稿件谢绝投稿。

关于我们的想法,关于我们的内容,你有什么批评指正,也欢迎一并

来稿交流。

期待你的加入。

《书都 · 走读深圳》编辑部

书都 120

征稿启事 Call for Papers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期刊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