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动态-第4期20230929

发布时间:2023-10-08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产业发展动态-第4期20230929

101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以瓦斯防治等重大灾害治理为重点,定期分析研判辖区内煤矿瓦斯方面重大风险和存在问题,持续加大今年四季度安全监管力度,督促煤矿企业从严从细落实瓦斯防治各项措施,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煤矿要坚决责令停产整顿,确保安全生产。(来源:山西省应急管理厅网站)【75】总投资 4.83 亿元,武汉建设华中最大北粮南运集散基地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文汐武汉报道9 月26日,武汉市政府储备粮库(江北)项目(下称“江北库”)开工,项目将新建 15 万吨储粮仓库、总投资4.83 亿元。武汉市发改委(粮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市粮食流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 年,全市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将大幅增加,粮食应急储备保障能力将大幅提升,粮食安全保障工作将迈上新台阶。按照规划要求,近年来市发改委结合武汉三镇地域特点谋划布局建设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其中在大汉口地区建设“江北库”。“江北库”项目位于新洲区双柳街,毗邻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铁路专用货场,西北侧至天翔路,东侧至江北铁路。项目新建 15 万吨储粮仓库,该粮库建成后将对提升全市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促进种... [收起]
[展开]
产业发展动态-第4期20230929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01页

101

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以瓦斯防治等重大灾害治理为重点,定期分析研判辖区内煤矿瓦斯方面重大风险和存在问题,持续加大今年四季度安全监管力度,督促煤矿企业从严从细落实瓦斯防治各项措施,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煤矿要坚决责令停产整顿,确保安全生产。(来源:山西省应急管理厅网站)

【75】总投资 4.83 亿元,武汉建设华中最大北粮南运集散基地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文汐武汉报道9 月26日,武汉市政府储备粮库(江北)项目(下称“江北库”)开工,项目将新建 15 万吨储粮仓库、总投资4.83 亿元。武汉市发改委(粮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市粮食流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 年,全市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将大幅增加,粮食应急储备保障能力将大幅提升,粮食安全保障工作将迈上新台阶。按照规划要求,近年来市发改委结合武汉三镇地域特点谋划布局建设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其中在大汉口地区建设“江北库”。“江北库”项目位于新洲区双柳街,毗邻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铁路专用货场,西北侧至天翔路,东侧至江北铁路。项目新建 15 万吨储粮仓库,该粮库建成后将对提升全市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促进种粮农民增收起到积极作用。

第102页

102

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江北库”项目建设,提出了“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粮库”的建设目标。市发改委(粮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江北库”应用了横向通风、辐射制冷超材料等储粮新技术。

据悉,“江北库”建成后将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北粮南运集散和进口粮食中转基地,对打造武汉港口型物流枢纽、中部多式联运中心、区域供应链服务平台等具有重要意义。(来源:21 世纪经济报道)

【76】新规出炉一个月 再融资市场变奏8 月 27 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多项优化再融资监管安排,包括管控大额再融资,限制存在破发、破净和亏损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资等。如今,新规披露已有一个月,再融资市场应声“变奏”。申报端,截至 9 月 26 日,沪深交易所再融资罕见“零受理”

;审核端,新规前已获受理的存量项目仍在推进,但过会率有所下滑。与此同时,自 7 月开始,宣告折戟的再融资项目逐月增多。整体上看,已获交易所受理的项目中,今年以来已有 37 单终止。另有多家公司在预案已披露的情况下,宣布取消再融资计划,背后原因或与再融资新规相关。投行人士分析称,目前市场在等待“风向标”的出现,即观察新规后首批获受理的项目情况如何。如果上市公司确有再融资需求,需要对

第103页

103

比公司实际情况是否与最新监管安排有冲突,同时合理论证再融资必要性,尤其要考虑前次再融资的情况。(来源:同花顺7x24 快讯)

第104页

104

第三篇专题研究

第105页

105

【77】权威发布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利用(TOD)的指导意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大城市的发展方向,是解决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绿色城市、智能城市的有效途径。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现已成为世界城轨交通大国;在城轨交通建设中,各城市积极探索场站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利用(以下简称“场站综合开发”)并取得明显成效。2022 年底,55 个城轨城市中,绝大部分地铁城市实施了 TOD 综合开发,少数经济欠发达地铁城市以及14个中低运量城市尚未开展相关工作。从最早的利用开发轨道空余空间到近年来上升为 TOD 战略、推动城轨引导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TOD 不断向纵深推进,涌现大量创新经验,有力推动城市科学发展并反哺城轨交通建设运营。为进一步推动TOD工作,在总结城轨交通行业已有经验基础上,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 重要意义

场站综合开发是指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停车场、车辆段、隧道区间等设施用地及其配套设施用地为核心,结合其周边一定辐射范围内土地进行全面统筹的集约开发利用。促进场站综合开发,一是优化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实现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同,发挥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作用,推动城市功能布局更加合理与职住平衡,引领城市有机更新;二是提

第106页

106

高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效率,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用地地上、地下一体化综合开发和功能复合利用;三是增加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效率和出行分担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打造绿色低碳智慧城轨;四是拓宽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渠道,以场站综合开发收益支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运营,保障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二、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遵循站城融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倡导并鼓励各城轨城市规划建设城轨交通的同时开展场站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由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在场站综合开发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加强规划引导、创新开发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完善标准规范、落实配套措施、行业协调联动等途径,积极探索并推动建立符合城市发展要求和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场站综合开发模式,在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能力的同时,形成具备自我造血功能的良性运转机制,助力城市轨道交通智慧绿色可持续成长,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与高质量发展。

三、 基本原则

(一)坚持场站综合开发与城市建设协同发展。为进一步推动土地高效集约利用,促进轨道交通支撑城市能级提升与可持续发展,在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功能和运营安全的前提下,

第107页

107

鼓励按照“一体规划、站城融合、多元发展、收益反哺”的原则大力实施场站综合开发。城市轨道线网规划要充分考虑轨道沿线可利用土地与轨道交通建设的相互促进关系,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场段、车站选址要有利于进行TOD 综合开发。加强场站综合开发与综合交通、产业发展、公共配套、城市生活功能组织及地区发展需求的充分衔接,实现轨道交通与城市交通、城市规划、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活的融合,切实重塑城市空间形态及促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二)坚持场站综合开发与轨道建设统筹协调。强化场站综合开发与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全周期的时序统筹、强化轨道交通建设与场站综合开发的主体统筹,实现城市规划、轨道交通规划、场站综合开发规划多规协同。以有利于场站综合开发为原则科学选址,按照片区统筹理念优化场站与周边区域的空间布局,做好综合开发与车辆基地、车站、出入口、风亭等设施在规划建设上的整体性,推动整体规划、统一设计、统筹建设和一体运营,确保各类设施同步运行,各类功能同步实现;不能同步实施的应进行工程预留,实现场站综合开发效率最大化。(三)坚持场站综合开发收益反哺轨道建设运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和后期运营资金需求量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压力较大,以场站综合开发收益反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弥补运营亏损,可有效建立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自我造血的良性运转机制,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倡导各地政府积极

第108页

108

探索创新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建立轨道交通管理基金或专户,实现开发投资与收益闭环流转,确保场站综合开发收益用于内部反哺, 实现良性内循环。四、发展任务

(一)加强前期规划统筹。场站综合开发要紧紧依附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由各地方政府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主体作用,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阶段同步牵头组织开展场站综合开发的前期研究工作、编制场站综合开发专项规划,切实引导城市功能向场站周边集聚,建设指标向场站周边投放,实现城市多规协同。(二)合理确定开发方案。在开展场站综合开发规划尤其是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时,建议按照场站综合开发项目的基本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综合考虑场站周边用地现状及未来发展规划、市场供需情况、交通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需求、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规模、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和潜在市场主体意见等因素,依据城市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合理确定场站综合开发方案,鼓励土地混合利用,建议允许配置一定比例预留发展用地,提升场站综合开发项目的投资可行性且更有利于成片开发和高效集约开发。(三)规范预留工程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地块开发项目应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

第109页

109

施。若轨道交通先行实施,场站综合开发须与轨道同步实施的预留预埋工程所需办理的项目立项、指标、用地、规划、方案、概算、征地、拆迁、建设、人防、消防等前期手续,建议通过联审保障机制纳入轨道交通线路建设的相关手续统一办理,保障实施层面的可操作性与合规性。若周边地块开发项目先于轨道交通实施,轨道须与地块开发同步实施的预留预埋工程由地块开发主体会同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共同编制一体化设计方案,按程序办理相关审批手续,由轨道投资建设主体委托地块开发主体代建。

(四)优化土地供应方式。建议地方政府在确保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有序进行的前提下,研究创新场站综合开发项目供地的体制机制,在已有采用带条件招拍挂、协议出让、土地作价出资等功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地方政府实际情况实施土地供应。利用量轨道交通用地进行场站综合开发的,建议合理进行交储补偿,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开发容积率,并兼容一定比例市政公共配套设施功能,推动分层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设立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符合《划拨用地目录》,应按划拨方式办理用地手续;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应按协议方式办理有偿用地手续。利用车站出入口、风亭等设施配套建设的便民商业,以及利用存量轨道用地建设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议保留划拨性质、不用补缴地价,相关部门支持办理规划建设及招商开业所需手续。

第110页

110

(五)拓宽投融管退渠道。建议各地政府加大对场站综合开发的资金支持力度,允许使用轨道交通建设资金或土地收储资金先行用于垫付预留预埋工程,待预留预埋工程收储后再行返还。同时鼓励采用自主开发、股权合作、设立基金等方式进行场站综合开发,由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积极引入优质社会资本参与,探索深度融合的共享式合作开发模式,创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场站综合开发项目的政策机制。结合国家层面对资产证券化的支持和推动政策,进一步打通投融退出通道,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建立和健全场站综合开发收益反哺轨道交通建设的运转机制,将场站综合开发的综合收益用于反哺轨道交通建设运营。

(六)鼓励盘活存量用地。倡导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在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不影响运营组织的前提下,通过合法合规程序,以自主开发、股权合作、转让、租赁等多种方式盘活利用现有存量用地,对既有轨道交通场站及毗邻地区实施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实施城市更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价值,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

五、 保障措施

(一)构建场站综合开发政策体系。建议建立国家、省、市层面的政策法规,构建支持场站综合开发反哺轨道建设运营机制的三级政策配套体系。呼吁省、市分别制定城市轨道交通

第111页

111

场站综合开发实施办法和细则,统筹考虑场站综合开发需求,规范场站综合开发流程。

(二)建立场站综合开发协调机制。建议各级地方政府全面统筹区域内场站综合开发建设,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并在市级层面成立专门的牵头协调机构,破解场站综合开发过程中的难题;做好市、区各级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的协调工作,贯彻场站综合开发的整体规划、统一设计、统筹建设、一体管理,满足政府统筹利益分配、统筹城市管理的要求。(三)落实场站综合开发规划审批。建议地方政府积极支持场站综合开发规划落地,加强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场站综合开发规划的编制及审批协同,合理简化规划审批程序。建议城市政府出台针对场站综合开发区域的特殊规划管控条例,优化退线、退距、人防、绿化、停车配建等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提升 TOD 增值效益。

(四)制定场站综合开发规范指南。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将适时颁布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设计规范》和《城市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评价规范》,加强规范引领,组织宣贯实施,促进场站综合开发健康有序发展。倡导轨道交通企业积极向政府管理部门汇报,争取修订相关技术规范和建设标准,促进场站综合开发精细化和高质量发展。

(五)发挥行业引领协调推动作用。行业协会将定期通过

第112页

112

调研、交流等形式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每年举办中国城市轨道交通 TOD 论坛,汇编各地场站综合开发政策意见,发布中国城市轨道交通 TOD 指数报告,组织开展场站综合开发专业培训、示范工程评选表彰等活动,促进场站综合开发的规范运作和可持续发展。(来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78】“东北振兴”有了新变化:国央企加码投资,出口机遇显现

时隔 5 年,9 月 7 日下午,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再次召开,座谈会也由五年前的“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演进为“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9 月 11 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扩大会议,会议中提出要进一步支持推动国资央企持续推进落实好东北全面振兴战略,积极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强化战略支撑作用。多次高层的调研以及国央企不断加码的投资金额已经让市场开始关注东北振兴的新进展。与此同时,东北地区经济表现也出现改善,在今年上半年,辽宁、吉林两省GDP 增长跑赢了全国 GDP 增速,两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也高于全国增速,辽宁省 GDP 增速上一次跑赢全国是在2012 年。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特约智库专家李洪彪认为,东北迎来了一轮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对比此前几轮东北振兴,李洪彪表示,正在持续的这一轮东北振兴目标更清晰,路子更宽阔,导

第113页

113

向更明确。而且,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也在给东北振兴带来完全不一样的灵感。

李洪彪正在研究远东市场:“远东开发结合东北振兴,将来会有广阔的前景”。

1、加码东北投资

李洪彪已经很久没参加过这么多央企出席的会议了。2023年 6 月 25 日,超 50 家相关企业将自己的市场优势展示在主题为“东北振兴之路”的展览页面上,令李洪彪眼花缭乱。这是他目前在东北见过的“国企投资东北规模最大,含金量最高”的一次会议。

李洪彪所说的会议是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联合举办的国内大型企业座谈会——国资央企助力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据国务院国资委公开消息,这也是东北三省一区首次联合举办此类会议。会议当天的项目签约仪式上,共签约项目111个,总投资超过 5000 亿元。项目涵盖工业、农业、能源、金融、市政及园区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李洪彪此前未见过如此大手笔的投资签订规模,在他看来,至少从央国企层面来说,支持东北经济发展,推动央地合作的信号已经非常明显。

以辽宁省为例,辽宁省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23 年上半年,央企在辽投资建设、今年计划新开工、谋划洽谈等三类项目超500 个。在此基础上,2023 年辽宁省政府确定了100个央企在

第114页

114

辽投资合作的重大项目,总投资超1.1 万亿元。2023年3月1日,辽宁省政府还与 8 家央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央企计划投资总额超过 2900 亿元。在吉林,央企曾与当地企业,专门就能源类央企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供给问题展开专项讨论,为吉林经济发展谋出路。在黑龙江,央企则在交通、水利、建筑、市政、能源、电信、民航、智慧城市等领域承担了一批重大项目。不只是央企投资,李洪彪表示,辽宁省还在加快引进外资,比如,3 月 29 日,全球最大石油公司沙特阿美总投资837亿元的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落户辽宁盘锦;德国宝马集团在辽宁的投资,至今已累计超过 730 亿元,未来在沈阳将再追加投资 300 亿元等。

在吉林、黑龙江两省,外资也在加大引进力度,奥迪、雀巢等一批外资企业纷纷投资扩产。在东三省中,辽宁省在投资方面的增速表现最为显著,2023年上半年辽宁省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增速高于全国1.2 个百分点,居全国第 13 位,11 个市增速跑赢全国。李洪彪说,这些投资使东北地区呈现出了传统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优势产业链逐步拉长的良好态势。投资者展现出对东北资源、东北开放、东北市场的信心,也看重新一轮东北全面振兴带来的难得历史机遇。

2、多轮振兴之路

第115页

115

2003 年,顶层初次打开东北振兴的窗口。当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公开下发,首轮东北振兴启幕。这里所说的东北振兴,包含国家“东北振兴战略”中辽吉黑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五盟市。之所以在此时出台上述意见,是基于改革开放后,由于产业结构固化、思想保守等,导致东北出现人才外流、产业衰退等问题,经济发展走向衰落。为挽救颓势,2002 年 11 月,中共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顶层的定调,给东北经济的复苏带来明显的刺激效果。短短几年间,东北三省 GDP 增速变快,总量创新高。但是,这一短暂的表现并不持久,甚至呈现出“振”而不兴的局面,经济增速下滑,人口外流依旧严重。2000年、2010年、2019 年东北三省 GDP 占全国比重分别为9.25%、7.19%、5.09%,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 8.42%、8.07%、7.0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也从 2010 年的4.1%降至2019 年的2.6%,同期税收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从 3.4%降至2.3%。此外,产业结构退化,新兴产业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育。自 2003 年之后的 20 年中,中央和各级政府,为东北振兴出台过多项政策,透过这些政策,可以寻迹当年的振兴发力点。2003-2008 年前后,除了综合布局的相关政策,涉及国企改革和金融税收的配套政策,是助力东北振兴的重要推力。比如

第116页

116

2003 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和 2009 年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都对减轻老国企负担,打破经济困境,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新常态”的提出,给东北经济发展带来了新功课,长久固化的体制机制问题和矛盾日益显现,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再度呈现颓势。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轮东北振兴再次启动。这一轮的东北振兴,在上一轮的既有基础上,欲重点从整体上打破东北经济发展的桎梏,2014 年8 月发布《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2016 年4 月发布《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相继出台。但是,这一轮振兴,同样也没有完全达到初设的预期。李洪彪分析,这和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相关,对照南方发达省份,东北地区依旧思想不够解放,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企业竞争力、创新力较弱。

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东北老国企沉重的历史包袱上,也体现在民营企业发展不活跃、体量不大等方面。这一切在第三轮东北振兴后,得以改观。李洪彪举例,2023年上半年,仅从增速来看,东三省全部超过全国平均增速,按年度计算,上一次集体跑赢全国还是在2012 年,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

3、出口机遇显现

第117页

117

在李洪彪看来,东北振兴有望迎来新的跨越。与前两轮振兴不同,这一轮振兴,会使拥有100 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亿多人口的东北潜能,得到进一步的释放。2015 年、2018年、2023年三次座谈会的召开也加快了东北全面振兴目标的实现。李洪彪说,远东市场将为东北振兴带来新的机遇。目前,中俄在远东地区的合作潜能依然被低估,蕴含的巨大经济能量有待于进一步挖掘释放。

李洪彪正在关注俄罗斯的远东开发。他认为,在中俄经贸领域合作进一步加速的大背景下,俄罗斯远东开发和东北振兴将来能联合形成一个潜力很大的市场平台。远东地大物博,人烟稀少,资源丰富,给东北振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机遇,它们需要东北的产业,比如基础设施、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以及工业、服务业、交通等方方面面的支持。远东开发结合东北振兴,有着广阔的市场合作前景。前两轮的振兴,虽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但是也为东北经济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央国企历史问题的解决,也为新一轮东北振兴铺平道路。下一步,东北需要在国际环境的新影响和新变化大背景下,专心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李洪彪说:

“最困难的时期已经度过了,现在正在迎来曙光,我相信这一轮东北振兴是积极向上走的发展态势。”在政策建议上,李洪彪认为,需要在吸引人才、外贸出口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三方面,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第118页

118

具体来看,未来需要为东北外贸出口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包括海关、税收等相关政策,都需要提供更便捷优惠的进出口方面的政策,让中国的物资源源不断地通过东北的港口出口到共建的“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在产业层面,李洪彪则建议在东北装备制造业方面提供更完备的配套政策支持,尽快提高本地产业的配套率,逐步形成就近就便、互惠互利、节约成本的完整产业链,使之更好地发挥东北工业的基础优势。为了落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他通过调研还建议,要建立像京津冀协同发展那样的机制,深化东北三省一区合作交流,推动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中国向北开放的新高地,促进东北地区与邻国的资源共享,实现经济互补,共同发展。(信息来源:经济观察报)【79】浙江大举招 GP 了

投资界—解码 LP 获悉,近日,浙江省产业基金有限公司一口气发布六则公告,分别为 20 亿“专精特新”(金华)母基金、30 亿“专精特新”(温州)母基金、50 亿精密制造装备产业基金、50 亿现代消费与健康股权投资基金、50 亿高端装备产业基金及 20 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金遴选GP,合计规模220亿元。其中,申报受理截止 2023 年10 月22 日18:00 前。今年,浙江省宣布打造 2000 亿“415X”先进制造业专项基金群,剑指

第119页

119

招商引资。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也毅然投身招商历史大潮。

220 亿浙江全国找 VC/PE

时间拉回今年 5 月,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专项基金群启动暨签约大会在杭州举行,会上,“4+1”专项基金群正式启动,首批规模 600 亿元,近期目标规模1000 亿元,目标规模2000 亿元以上。

所谓“4+1”基金群,由 4 大产业集群基金和“专精特新”母基金组成。其中,4 大产业集群基金分别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消费与健康、绿色石化与新材料等4个万亿级世界级先进产业群;而“专精特新”母基金则面向“新星”产业群和未来产业,聚焦“315”科技创新体系,支持投早、投小、投科技、投重大科创平台。此次遴选公告发布,最新设立的4 支产业基金和2支“专精特新”母基金浮出水面。分别为精密制造装备产业基金、现代消费与健康股权投资基金、高端装备产业基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金,以及 “专精特新”(金华)母基金、“专精特新”(温州)母基金。

公告对基金投资范围和基本情况的界定如下:精密制造装备产业基金:基金注册地为台州市,目标规模50 亿元。重点支持民间投资项目、支持台州机器人与数控机床为主的产业领域,高水平助力建设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120页

120

现代消费与健康股权投资基金:基金注册地为绍兴市,目标规模 50 亿元。重点支持民间投资项目、支持浙江省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现代纺织与服装、现代家具与智能家电等产业领域的链主企业和招引重大项目落地,高水平助力建设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高端装备产业基金:基金注册地为宁波市,目标规模50亿元。重点支持民间投资项目、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节能环保与新能源装备、智能电气、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为主的产业领域,高水平助力建设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金:基金注册地为丽水市,目标规模 20 亿元。重点支持民间投资项目、支持以集成电路材料及功率器件为主导的特色半导体全产业链,以及数字安防与网络通信、智能光伏、高端软件产业链为主的产业领域的链主企业和招引重大项目落地,高水平助力建设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专精特新”(金华)母基金:基金注册地为金华市,目标规模 20 亿元。重点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引导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发展,高水平助力建设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专精特新”(温州)母基金:基金注册地为温州市,目标规模 30 亿元。重点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引导支持中小企业专

第121页

121

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发展,高水平助力建设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6 支基金规模共 220 亿元。其中,省产业基金出资不超过基金认缴规模的 30%,落实到具体金额上,产业基金不超过15亿元,“专精特新”(金华)母基金不超过6 亿元,而“专精特新”(温州)母基金则不超过 9 亿元。同时,市属国有出资主体合计出资不低于省产业基金出资额。对于机构遴选,6 支基金在注册资本、管理资质、出资比例上的要求大致相同,但也有所差异。首先是机构团队规模,4支产业基金要求基金管理机构认缴规模等值不低于50 亿元人民币,而 2 支“专精特新”母基金则降低到30 亿元人民币。业绩方面,两类基金都需要机构有不低于3 个投资成功案例,同时产业基金提出,机构在对应行业中实现IPO或年收入和估值均有所增长的股权投资案例不少于6 个。反观“专精特新”母基金则没有这一要求,而是需要机构或团队有一个DPI大于 1 的基金投资案例。

联手 100 家 VC/PE 招商

今年基金招商遍地开花,浙江不逞多让。印象深刻的是,浙江省政府主办了第二十四届中国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投资浙里”高峰论坛。会上,浙江省商务厅、浙江金控以及国投招商、中金资本、国科嘉和、基石资本、普华天勤、华睿投资等6家联盟代表共同发起成立浙江省“1+1+100”基金招商联盟,目

第122页

122

标是汇聚 100 家投资机构,以引导优质项目落地。而在浙江省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第一批联盟名单中,高瓴、深创投、中金资本、IDG 资本、蓝驰创投、经纬创投等一众知名机构悉数在列。

自此,浙江创投热闹非凡。5 月底,温州宣布落地千亿产业基金集群,市级设立 500 亿元温州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并下设温州市重点产业发展基金、温州市国资创新投资基金、温州市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基金三支基金,旨在以“基金+产业”汇聚“强磁场”,从产业、政策等角度全方位发动基金招商。随后,杭州也宣布设立“3+N”杭州基金集群,并成立杭州科创基金、杭州创新基金、杭州并购基金三支基金,在企业发展全阶段撬动招商。

这两年政府引导基金在全国风靡。不仅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愈发庞大,深圳、广州、上海、温州、重庆、杭州、江西等多地相继宣布建设千亿规模基金集群。政府引导基金正在朝着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方向进化。这些背后,正是各地争抢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的迫切需求。规模庞大的政府引导基金为一级市场带来一股活水,今年忙碌的投资人们飞往全国各地出差。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各地产业升级愈发迫切,投资人的产业能力正在受到考验——返投能力如何,渐渐摆上了桌面。

第123页

123

于是,我们看到无数 GP 变换姿势——或立足LP所在地成立招商部门,或围绕当地资源禀赋重新划分投资标的,更是有知名机构开始招聘起招商团队。这是不同于以往的创投历史画面。

【80】东北重镇,正在逆袭近段时间,沈阳使出了浑身解数。楼市政策密集落地的当下,沈阳率先成为全国范围内首个全面取消住房限购政策的省会城市:明确二环内不再限购限售,实行“认房不认贷”政策,降低购房首付,即首套房首付款比例降至20%、二手房降至30%,对四类人群提供公积金重点支持,以满足居民购房需求。至此,沈阳可谓是“招数尽出”。楼市新政之前,沈阳还放宽了落户政策,如经认定的人才、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以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本人及其配偶、子女、父母、成年兄弟姐妹可办理落户。沈阳轮番使上“大招”,究竟用意何在?紧迫感愈发明显

作为传统的重工业城市,沈阳得益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雄厚的工业基础,创造出一大批大国重器。这也是沈阳引以为傲的城市名片。

第124页

124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沈阳工业发展缓慢,经济下滑。统计数据显示,1995 年开始,沈阳GDP总值跌出全国前十。

2003 年东北振兴战略全面启动。振兴初期,发展政策主要集中在企业扶持、社会保障和金融税收优惠等。2010年前后,沈阳开始引入和培育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但 2014 年以来,受产能过剩、环保政策等影响,沈阳GDP增速放缓。到了 2016 年,沈阳GDP 跌出全国前30。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沈阳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显,经济放缓主要有三点因素:制造业创新不足、民营企业规模小、龙头企业少、营商环境不够完善。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城市的吸引力下降。从人口数据来看,沈阳的常住人口增长,但增量下滑。截至 2022 年末,沈阳全市常住人口914.7 万人。在2018—2022 年的五年间,沈阳常住人口增量分别为13.8 万人、9.9万人、12.6 万人、4.5 万人和 2.9 万人。沈阳的目标是到 2025 年,人口规模突破1000 万人。这意味着,在不足三年的时间内,常住人口年均增加约28万人。对于沈阳来说,冲刺千万级人口规模压力不小。为此,沈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追赶,譬如加大力度引进人口:

第125页

125

通过鼓励高层次人才落户、降低落户门槛等政策,为符合条件的人群提供更多福利和服务;对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新毕业生(毕业 5 年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给予全额契税补贴,其中在校生再给予 200 元/平方米购房补贴。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当前对于在校生提供购房补贴,说明地方政府积极鼓励各类购房需求。“同时也是希望从购房的角度来稳定高校学生资源和人才资源,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不过,中国社科院原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牛凤瑞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沈阳要基于城市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进行考量,统筹兼顾。

“一个城市能不能留住人,首先取决于这个城市的发展的活力和动力。短期的或者一次性的这种优惠,只能起到一个短期的刺激作用,但它不具备一种长期的可持续性。”牛凤瑞说。老工业基地的转型筹码

对于老工业基地沈阳而言,工业是留住人才的底气。从汽车到医药,再到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都在带动沈阳制造产业集群发展。这其中,汽车工业则是重要的支柱。统计数据显示,2022 年沈阳汽车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 47.6%。今年 1-7 月,沈阳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6%,增速高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7 个百分点。

第126页

126

作为中国主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汽车产业的发展路径,也与很多工业重镇的城市相似。在原有的工业基础上,依托于龙头车企,嵌入汽车全产业链。例如,以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上汽通用(沈阳)北盛汽车有限公司两大企业为引领,沈阳全市整车总产能达170万辆,聚集零部件企业 300 余家,使得汽车产业与沈阳这座城市相得益彰。

近些年来,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下,沈阳也在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推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转型。按照沈阳的计划,要在三年时间内力争引入1-2家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招引一家驱动电机及减速器生产企业等,力争到 2025 年,全市汽车工业总产值达到4000 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产值占比达到 25%,超过 1000 亿元。与之对应的是人才吸引集聚计划。今年4 月,沈阳提出聚焦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航天等 8 条重点产业链,未来三年,重点引育 2000 名高层次人才和 150 个高水平人才团队,以此来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体系。

除了政策加码吸引人才,沈阳还把目光放在了自身的教育资源上。

据了解,当前,沈阳拥有高等院校45 所,这些高校在建筑工程技术、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航空航天等领域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第127页

127

此外,还有“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端装备轻合金铸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 71 个国家级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这些优质的科教资源,将为本地产业提供智力支持平台。“人才是第一要素,这些人才要素资源留在沈阳(对培育科创产业)是最重要的。当然,从长远目标来看,也是为了促进沈阳的经济社会发展。”丁长发说道。竞夺国家中心城市

实际上,沈阳通过产业、人口的驱动背后,是为进一步优化城市结构,提高城市能级、增强影响力。最终的目标朝向:国家中心城市。2022 年,沈阳发布了《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提出将打造“一枢纽四中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其中,“一枢纽”为国家现代综合枢纽,“四中心”包括国家先进制造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

根据具体的目标,到 2025 年,建成东北地区功能完善、辐射带动力强的重要中心城市;到2035 年,建成国家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中心城市;到 2050 年,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

如果沈阳能升格国家中心城市,意味着能为沈阳带来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涌入,加速城市现代化

第128页

128

进程。“不过,沈阳跟大连都在争取中国第十个国家中心城市,但沈阳的经济活力,到目前为止还是稍欠。”丁长发说道。据了解,当前国家明确规划、支持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共有九个城市,分别为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从区域来看,目前长三角地区、中部地区、珠三角地区、西部地区、华北地区均包含,而东北地区至今未有确定。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大连的GDP 总量高出沈阳463.7亿元,沈阳肩上的担子并不轻。值得期待的是,今年年初,沈阳有关方面在央视财经频道《对话》节目中透露,沈阳都市圈获批,成为东北第一个国家级都市圈。

尽管还没有官方文件公布,但作为东北第一个国家级都市圈,沈阳都市圈的获批,可以说对整个东北地区都有非常大的带动作用。与此同时,沈阳竞夺国家中心城市,也有了更大的筹码。

牛凤瑞分析到,虽然与其他地区相比,沈阳在转型过程中可能步伐较慢。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沈阳也在努力迎头赶上。若沈阳都市圈获批,其投资和营商环境也会随之改善,从而带来更多就业岗位和人才流入。“虽然其在经济总量上相对靠后,但仍具有内在动力推动其发展。”由于沈阳都市圈尚未公开,但其都市圈内的城市或能确定。

第129页

129

2022 年 2 月公布的《辽宁省推进“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协调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到,“一圈”即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阜新、辽阳、铁岭以及沈抚示范区。

在丁长发看来,任何国家级都市圈的获批,最终还是要靠本都市圈的经济发展,及产业链的扩链、强链、补链。“而对于纳入都市圈的周边城市而言,沈阳本身面积已经足够了,对周边城市的虹吸效益可能会远远大于这扩散或者溢出效益。但是真正的效果怎么样,我觉得要取决于实践,取决当地政府的招商引资力度、改善营商环境的力度等。”

第130页

130

国信国际工程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信咨询集团)成立于1999 年,由深圳市新产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金瓷科技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新华恒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股东单位共同出资组建,注册资金 10210.6084 万元人民币。国信咨询集团是国内工程建设服务领域实力强大的综合性咨询企业集团,“国信咨询”是工程咨询行业内极具影响力的品牌。

国信咨询集团资信、资质齐全,拥有包括综合资信在内的 13 项工程咨询甲级资信及工程设计、造价咨询、工程监理、项目管理、招标代理等甲级资质。国信咨询集团业务范围广泛,涵盖全过程工程咨询规划咨询、项目咨询、评估咨询、投融资(含 PPP)咨询、工程设计、招标代理、项目管理、造价咨询、工程监理、绩效考核等领域,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够开展全过程咨询服务的机构之一。国信咨询集团拥有 40 余家分公司和 10 余家专业子公司,业务网络覆盖了全国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部分计划单列市。

第131页

131

诚信创新奉献共赢国信国际工程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GUOXI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外文文化创意园

业务咨询电话:010-68415950、18610838283

邮箱:liyibin@gxzb.com.cn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书册翻页效果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