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6期电子刊

发布时间:2024-3-15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2023年第6期电子刊

表2 样本基本信息4.3 样本数据正态性及信效度分析首先,使用峰度和偏度检验数据正态性,偏度系数(skew)为[-0.020,0.821],峰度系数(kurtosis)为[-0.143,1.480],偏度和峰度的绝对值分别要小于3和7则呈正态性分布,因此判定样本数据通过正态性检验。总量表的克朗巴赫(Cronbach)系数α达到0.9以上,KMO值大于0.9,Bartlett球状检验卡方(ChiSquare)值是1892.8,(显著性p<0.001),信度较好。其次,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题项的结构效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方差最大直交转轴法抽选出3个公因子,再 用 Kaiser标 准 法,题 项 因 子 载 荷 均 大 于0.5,累计方差贡献率为 68.329,已超过 60% 的标准。问卷信效度均良好且维度构成符合问卷维度设计预期(表4)。4.4 验证性因子分析及二阶模型构建基于探索性分析步骤萃取的3个公因子,构建一阶验证测量模型。一阶模型中3个构念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5(表3),即各构念因子间两两呈中高度相关,表明存在一个更高阶的共同因素[46]246。表3 遗产型村落旅游空间正义... [收起]
[展开]
2023年第6期电子刊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01页

表2 样本基本信息

4.3 样本数据正态性及信效度分析

首先,使用峰度和偏度检验数据正态性,偏度系

数(skew)为[-0.020,0.821],峰度系数(kurtosis)为

[-0.143,1.480],偏度和峰度的绝对值分别要小于3

和7则呈正态性分布,因此判定样本数据通过正态性

检验。总量表的克朗巴赫(Cronbach)系数α达到0.9

以上,KMO值大于0.9,Bartlett球状检验卡方(ChiSquare)值是1892.8,(显著性p<0.001),信度较

好。其次,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题项的结构效度,采

用主成分分析、方差最大直交转轴法抽选出3个公

因子,再 用 Kaiser标 准 法,题 项 因 子 载 荷 均 大 于

0.5,累计方差贡献率为 68.329,已超过 60% 的标

准。问卷信效度均良好且维度构成符合问卷维度设

计预期(表4)。

4.4 验证性因子分析及二阶模型构建

基于探索性分析步骤萃取的3个公因子,构建

一阶验证测量模型。一阶模型中3个构念之间的相

关系数均大于0.5(表3),即各构念因子间两两呈中

高度相关,表明存在一个更高阶的共同因素[46]246。

表3 遗产型村落旅游空间正义一阶测量模型分析结果

维度

参数估计值

(Estimate)

标准误

(S.E.)

临界比

(C.R.)

显著性

(p)

相关性

(Correlation)

承认正义↔分配正义 0.124 0.019 6.438 *** 0.570

分配正义↔参与正义 0.134 0.022 6.141 *** 0.564

承认正义↔参与正义 0.163 0.024 6.862 *** 0.655

注:* 表示p <0.05,** 表示p <0.01,*** 表示p <0.001。

将构建的二阶模型命名为“遗产型村落旅游空

间正义”,这个二阶潜在因素指向一阶模型中的3个

潜在构念(图1)。

对二阶模型进行拟合度分析:首先,二阶模型的

基本适配度良好,未出现违反估计的情况,且内部结

构匹配度方面,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67~0.83,有

较好显 著 性。 其 次,3 个 维 度 的 AVE 值 均 超 过

0.5,CR值均超过0.6(表4),所以3个构念因素间

聚敛效度理想。另外,若各构念因素 AVE 的平方

根大于它与其他构念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则判定各

构念间区分效度良好。经计算,3个维度 AVE平方

根分别为0.799、0.773、0.718,均大于各自与其他

构念的相关系数,因此二阶模型的内部结构匹配度

较好。

96

旅 游 论 坛 2023年 第16卷 第6期

第102页

图1 遗产型村落旅游空间正义性感知测度二阶模型

表4 遗产型村落旅游空间正义性二阶测量模型分析结果

维度 题项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

1元/件 2元/件 3元/件

均值 因子均值 CR AVE 解释总方差

承认正义A

A1 0.754 2.953

A2 0.811 3.016

A3 0.835 2.930

A4 0.774 2.864

A5 0.783 2.887

2.930 0.896 0.634

分配正义B

B1 0.779 2.607

B2 0.738 2.922

B3 0.858 2.755

B4 0.806 2.767

B5 0.741 2.720

2.754 0.881 0.597 68.329

参与正义C

C1 0.698 3.016

C2 0.776 2.619

C3 0.714 2.397

C4 0.791 2.451

2.621 0.810 0.516

注:旋转后的因子载荷只保留核心相关数据,空白为无关数据。

对二阶模型的整体拟合测评指标进行评判,拟

合度评判通常选取13个拟合指标[46]52,整体拟合效

果理想(表5)。另外,与一阶模型相比,二阶模型的

卡方对自 由 度 的 值 更 低,二 阶 模 型 的 拟 合 指 数 更

好[47],表明二阶模型能更好地替代一阶模型。

97

尚会蝶等:遗产型村落旅游空间正义性测度及制度增权路径 理论探索

第103页

表5 遗产型村落旅游空间

正义性二阶模型拟合度(N=257)

模型整体拟合度 拟合指标 拟合标准 二阶模型

绝对拟合指数

χ2 越小越好 99.798

CMIN/DF 1~3 1.349

RMR <0.05 0.016

GFI >0.9 0.949

AGFI >0.9 0.927

RMSEA <0.05 0.037

相对拟合指数

NFI >0.9 0.948

IFI >0.9 0.986

CFI >0.9 0.986

RFI >0.9 0.937

TLI >0.9 0.983

简约拟合指数

PGFI >0.5 0.668

PNFI >0.5 0.771

注:χ2 即卡值,卡方值越小表示整体模型的因果路径图与

实际资料越适配[46]40。

4.5 西递村民的旅游空间正义性感知评价

用SPSS软件分析得出元件评分系数矩阵,计

算量表中的3个维度的因子得分及最终得分。因子

得分计算方法为:各题项的评分系数与各题项均值

乘积并累加。综合得分计算方式为:三因子方差贡

献率与三因子得分相乘并累加,再除以总的方差贡

献率。

F1承认正义 =0.252A1 +0.292A2 +0.312A3 +

0.269A4 +0.276A5 -0.075B1 +

0.007B2 -0.087B3 -0.056B4 -

0.041B5 -0.071C1 -0.097C2 -

0.082C3 -0.095C4

F2分配正义 = -0.038A1 -0.051A2 -0.059A3 -

0.064A4 -0.047A5 +0.271B1 +

0.241B2 +0.325B3 +0.272B4 +

0.244B5 -0.005C1 -0.072C2 -

0.014C3 -0.100C4

F3参与正义 = -0.045A1 -0.084A2 -0.105A3 -

0.046A4 -0.071A5 -0.021B1 -

0.075B2 -0.086B3 -0.026B4 -

0.024B5 +0.317C1 +0.399C2 +

0.335C3 +0.417C4

F总 综合得分 =(25.305F1+24.528F2+

18.496F3)/68.329

据上式得分矩阵,承认正义、分配正义和参与正

义的因子得分分别为2.528、2.482和2.147,综合

得分为2.408。一般而言,李克特量表等级评分值

在1.0~2.5表示反对,2.5~3.4表示中立,3.5~5

表示赞同[48]。西递村村民的旅游空间正义性感知

综合得分小于2.5,说明整体上持否定态度,属于不

公正范畴,其中参与正义维度得分最低;而分配正义

维度中的 B1 指标(门票分成)均值可谓最敏感的表

征因子。

5 结论与讨论

5.1 基本结论

第一,运用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与弗雷泽的

社会正义尺度理论,结合实地调查与结构方程模型

的因子分析方法,以安徽西递村为研究案例,从当地

村民这一弱势群体的感知出发,构建的遗产型村落

旅游空间正义性测度模型通过了实证检验。该模型

可由弗雷泽的承认正义、分配正义、参与正义3个维

度及其14个观测指标进行表征;依据李克特5分制

量表测评的西递村村民的旅游空间正义性感知评价

值为2.408,属于不正义范畴。

第二,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批判理论

视角,本文的旅游空间正义性探索也是对不正义的

(社会)空间表象的揭示,亦即对由“遗产地”“景区”

这一构想的“空间表象”所形成的对活生生的“表征

性空间”的支配和压制的批判;同时也是从当地村民

的主位感知视角,为观察、识别和消减植根于空间和

空间过程的不正义提供了“我者”观点。

第三,本文将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理论与弗

雷泽的社会正义尺度理论有机结合,为遗产型村落

当地村民的旅游空间正义性感知评价提供了一个可

资借鉴的初步测量工具,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旅游空

98

旅 游 论 坛 2023年 第16卷 第6期

第104页

间正义研究的实证内容;但同时作为一项初步研究

成果,尤其是在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方面,期待后人

对其进行校正与完善。

5.2 讨论

考虑到外界对社区的文化价值、自然资源以及

传统知识的认可,可以使更多社区成员的自尊感得

到增强,以及实现人民群众的幸福是社会主义空间

正义的价值诉求[49]。因此,地方政府应该通过制度

增权路径,提升西递村村民的旅游空间正义性感知

水平。具体的制度化增权路径可以从启用旅游地役

权制度和旅游吸引物权的制度化入手。

5.2.1 启用旅游地役权制度

鉴于地役权权利的行使需由地役权合同中的

“利用目的和方法”“费用及其支付方式”要件(《物权

法》,第157条第3、第5款)的规制,以及供需役地

权利人双方间的充分协商,这不仅意味着供役地权

利人的合法身份(债权人)得到了“他者”(地役权人)

的“承认”,而且由“费用及其支付方式”表征的“分

配”以及通过“参与”合同签订的讨价还价过程,也保

障了供役地权利人对于地役权合同约定的话语权,

而当地役权购买/补偿机制得到了双方的认可,即可

谓“实现公平”。

因此,启用旅游地役权制度,无疑有助于强化西

递村村民的参与正义与承认正义维度的感知程度;

同时,针对分配正义维度中的 B1 指标,即均值最低

的门票分成或“资源保护费”,则可以通过合同签订

过程中的讨 价 还 价 得 到 合 理 兑 现① 。可 见,《物 权

法》中的地役权,不仅是一种财产权,更具有空间再

生产的内生权能[14]154,有望成为乡村旅游社区破解

空间非正义问题的一项“潜在”制度资源。

5.2.2 西递社区旅游吸引物权的制度化路径探讨

实地调研过程中笔者也得知,西递景区公司正

在酝酿上市计划,拟将西递旅游资源折价入股,而老

百姓似乎也有了一定的心理预期,正如居民7F 所

说的:“就像我们这个分配制度,肯定要改革啊,一个

是门前三包,一个是作为这个(房屋)的资源保护费;

再就是老百姓一定要分红,现在你拿我那个房子作

为旅游资源,那你当然要给我们分红”。那么,西递

社区旅游资源入股分红是否具有现实可操作性?

考虑到西递村与阿者科村作为遗产型传统村落

的共同文物保护地身份,加之虽然西递旅游起步早,

但其商 业 化 早 已 成 功 得 到 政 府 的 有 效 控 制[50]272。

因此,“阿者科计划”的落地[16]18,实际上已为西递社

区旅游吸引物权的制度化路径提供了路径借鉴,使

西递社区旅游吸引物权入股分红的股份合作制运作

模式可行、可期;而社区居民以股东身份参与景区发

展决策、监督与利益分配,更能保障西递景区旅游空

间正义的实现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至于西递村民在景区旅游收益中的具体债权/

股权设置问题,则需要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业界、

社区共同参与下的系统探讨,也是今后值得深入研

究的新课题。

注释

①2012年620万元代的保底定额门票分成约占当年西递门

票收入3441万元的18%。但是,此后每年这一比例实际

上是下降 了。以 2017 年 为 例,旅 游 公 司 门 票 收 入 共 计

4900万元,而村集体620万元的保底加基数8%的提成

共计720万,与 4900万元的比 值 却 降 到 了 14.7%。可

见,“改制”后的西递村村民所得份额相对而言是下降了。

数据来源:调研期间通过访谈获取。

参考文献

[1] 戴学锋,杨 明 月.全 域 旅 游 带 动 旅 游 业 高 质 量 发 展

[J].旅游学刊,2022(2):6-8.

[2] 刘亚萍,史慧珂,李银昌.旅游业发展对贫困水平和收

入不平等影响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22(13):

72-76.

[3] 刘 俊.旅 游 空 间 正 义,谁 的 正 义? [J].旅 游 学 刊,

2017(3):8-9.

[4] 胡大平.旅游空间的正义之维[J].旅游学刊,2017

(3):4-5.

[5] 曹现强,张福磊.空间正义:形成、内涵及意义[J].城市

发展研究,2011(4):125-129.

[6] 袁超.论正义的空间性与空间的正义性[J].伦理学研

究,2019(6):100-104.

[7] 苏明明,GEOFFREY W.遗产旅游与社区参与:以北

京慕田峪长城为例[J].旅游学刊,2012(7):19-27.

[8] 屈册,张朝枝.元阳梯田原住民的遗产认同:基于话语

分析的视角[J].旅游学刊,2016(7):43-51.

[9] 庄淑蓉,杜芳娟,叶仕安.多维贫困视角下的旅游扶

贫与空间正义研究:以贵州施秉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社

区为例[J].人文地理,2020(2):32-38.

[10] 庞清云,保继刚.涓滴策略对乡村社区旅游收益分配

的影响[J].旅游学刊,2022(8):13-25.

99

尚会蝶等:遗产型村落旅游空间正义性测度及制度增权路径 理论探索

第105页

[11] 唐兵,惠红.民族地区原住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法律赋

权研究:兼与左冰、保继刚商榷[J].旅游学刊,2014

(7):39-46.

[12] 安传艳,李同昇,翟洲燕.话语、资本与遗址区空间

的生产:以安阳市殷墟为例[J].旅游学刊,2021(7):

13-26.

[13] 左冰,保继刚.旅游吸引物权再考察[J].旅游学刊,

2016(7):13-23.

[14] 王维艳.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再生产权能及其空间正义

实现路径:地役权视角下的多案例透析[J].人 文 地

理,2018(5):152-160.

[15] 王维艳.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制度增权二元分野比较

研究[J].旅游学刊,2018(8):58-67.

[16] 保继刚,杨兵.旅游开发中旅游吸引物权的制度化路

径与实践效应:以“阿者科计划”减贫试验为例[J].

旅游学刊,2022(1):18-31.

[17] 郭台辉,王康.概念比较:正义、公平、公正:政治哲学

史的考察[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3(5):5-10.

[18] 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2003:7.

[19] 叶超.空间正义与新型城镇化研究的方法论[J].地理

研究,2019(1):148-156.

[20] 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M].胡继华,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140-143.

[21] 弗雷泽,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 [M].周 穗 明,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8.

[22] 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

识[M].欧阳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9.

[23] 许德强.南茜·弗雷泽批判的正义理论研究[D].大

连:大连理工大学,2016.

[24] 李丙清,付文忠.弗雷泽的女权主义性别正义理论建

构逻辑探析[J].兰州学刊,2016(12):111-121.

[25] 赵小燕.我国公共决策的正义性测度研究[D].武

汉:华中科技大学,2017.

[26] 郑永兰,刘纯.建构新生代农民工的承认政治:基于

弗雷泽正 义 理 论 的 视 角 [J].中 国 农 业 教 育,2016

(2):30-36.

[27] 张汉驰.构建中国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问题再思考:

基于南 茜 · 弗 雷 泽 正 义 理 论 研 究 [J].法 制 博 览,

2015(22):291.

[28] 姬莉.基于原住民与市民感知的滇池湖滨区空间正

义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6.

[29] 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M].李春,等译.2版.上海:上

海人民出版社,2015:5.

[30] 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M].刘怀玉,等译.北京:商

务印书馆,2022:52.

[31] 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

版社,2002:48.

[32] LEFEBVRE H.TheProductionofSpace[M].Oxford:basilblackwellinc,1991:73-86.

[33] PIRIEG H.Onspatialjustice[J].Environmentand

plantinga,1983,15:471.

[34] 苏贾.寻求空间正义[M].高春花,等译,北京: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

[35] 黄爱莲.空间正义与中越跨境旅游合作[J].旅游学

刊,2017(4):5.

[36] 李创新.超越旅游空间正义争辩的反省与反击[J].

旅游学刊,2017(3):9-10.

[37] 王京传.基于空间正义的旅游公众参与机制与包容

性发展[J].旅游学刊,2017(4):8-9.

[38] 曹诗图.旅游开发的正义反思与求索[J].旅游学刊,

2017(4):6-8.

[39] 夏 扬.中 国 法 律 传 统 的 经 济 理 性 [J].法 学 研 究,

2016(5):191-208.

[40] 奥尔森.伤害+侮辱:争论中的再分配、承认和代表

权[M].高静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

[41] 麻宝斌.社会公正测量的五个维度[J].理论探讨,

2012(1):5-10.

[42] 王 维 艳.社 区 参 与 景 区 门 票 分 成 实 践 及 理 论 创 新

[J].旅游研究,2018(1):2-5.

[43] 左冰.分配正义:旅游发展中的利益博弈与均衡[J].

旅游学刊,2016(1):12-21.

[44] 雷晓欢.弗雷泽三维正义理论刍议[J].中国矿业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96-99.

[45] 杨晓红.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立法探讨[J].旅游学

刊,2011(3):9-10.

[46] 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第2

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246.

[47] 陈才,赵志峰.乡村游客真实性体验模型研究[J].

地理科学,2021(7):1237-1245.

[48] 王咏,陆林.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社区旅游支持度模

型及应用:以黄山风景区门户社区为例[J].地理学

报,2014(10):1557-1574.

[49] 徐德斌,赫曦滢.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指导下的空间正

义叙述范式研究[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9

(2):36-42.

[50] 保 继 刚,林 敏 慧.历 史 村 镇 的 旅 游 商 业 化 控 制 研 究

[J].地理学报,2014(2):268-277.

100

旅 游 论 坛 2023年 第16卷 第6期

第106页

TheJusticeMeasurementandInstitutionalEmpowermentPathof

HeritageVillageTourismSpace

———ResearchonthePerceptionofXidiVillagersinAnhuifromthePerspectiveofSpaceProduction

ShangHuidie,WangWeiyan,ZouYin

(FacultyofGeography,YunnanNormalUniversity,Kunming650500,China)

Abstract:Inthecontextofhigh-qualitytourismdevelopmentinthenewera,theinjusticeoftourismspace

inheritagevillagesneedstobefaceduptoandsolvedurgently.Basedonthepracticeofmultipleheritage

villagesparticipatinginthedevelopmentoftouristattractions,thispaperconstructsameasurementmodel

oftourismspatialjusticeofheritagevillagesfromtheperspectiveofaboriginesperceptionbyusingtheproductionofLefebvrespace,Fraser'ssocialjusticescaletheoryandfactoranalysismethodofstructuralequationmodelonthebasisoffieldobservation,questionnairesurveyandin-depthinterviewinXidi,Anhui

Province,andmakesanempiricalanalysisofXidi,AnhuiProvince.Theresultsshowthat:Themodelcan

becharacterizedbythreedimensionsofrecognitionjustice,distributionjusticeandparticipationjusticeand

14observationindexes.Theresearch providesapreliminary measurementtoolfortheevaluationof

tourismspacejusticeinheritagevillagesandenrichestheempiricalcontentoftourismspacejusticeresearch;TheevaluationresultsofXidivillagers'perceptionofthejusticeoftourismspacebelongtothecategoryofinjustice,andtheresourcerightsandinterestsoftourismattractionareitscoreissues;Enablingthe

institutionalizationpathoftourismeasementortourismattractionpropertyrightsisafeasible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toenhancetheperceptionlevelofaborigines.

Keywords:heritagevillages;thejusticeoftourismspace;socialjusticetheory;institutionalempowerment;

Xidivillagers'perception

[实习编辑:吴宇玲;责任编辑:吕观盛]

101

尚会蝶等:遗产型村落旅游空间正义性测度及制度增权路径 理论探索

第107页

2023年11月

第16卷 第6期

doi:10.15962/j.cnki.tourismforum.202306072

http://gllylt.cbpt.cnki.net

【理论探索】

基于空间感知规律的厦漳泉旅游形象对比研究

罗婉璐1,王武林2,1

(1.福州大学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350116;2.湖南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湖南 长沙410081)

[摘 要]根据空间感知规律,地理位置邻近、人文要素相似的旅游城市容易产生旅游形象替代效

应,因此对比研究同一区域内不同城市的旅游形象有利于其差异化发展。文章依据空间感知规律,

以携程网的网络游记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文本挖掘法对比厦漳泉3座城市的认知、情感和整体旅游

形象感知特征。结果表明:厦漳泉旅游形象的认知要素差异显著,高频要素主要为旅游景点与旅游

资源;厦漳泉3座城市的语义网络图分别为单组多核、多组多核、单组单核的结构;旅游者对厦漳泉

3座城市的旅游情感形象总体为积极倾向,而负面情感因素有所差异;根据厦漳泉3座城市旅游整

体形象的共性与个性,可归纳为现代文化型、历史文化型、综合型3种类型。

[关键词]空间感知规律;旅游形象;厦漳泉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84(2023)06-0102-08

城市作为主要的旅游目的地,自20世纪80年

代以来一直是旅游领域的研究热点[1]。中国大部分

城市以旅游业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

略之一,从而导致旅游城市的竞争日益激烈。良好

的城市旅游形象不仅是影响旅游者的决策、体验、重

游等行为的因素,也是同区域内旅游城市提升竞争

力、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之一。福建省的厦门、漳

州、泉州(以下简称“厦漳泉”)三市均位于闽南地区,

地域文化背景相似,但3座城市在知名度、客流量、

年收入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根据空间感知规

律,同一区域内不同城市的旅游形象容易导致其趋

同现象,从而造成地方独特性的缺失,因此同一区域

内旅游城市差异化发展需求的紧迫性愈加凸显。本

文依据空间感知规律,试图分析旅游者对厦漳泉3

座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差异,探索3座城市旅游形

象发展的差异化路径。

Gartner认为,认知、情感和意动3个维度构成

了旅游目的地形象[2]。Baloglu和 Mccleary梳理了

前人研究成果,提出旅游目的地形象由认知形象、情

感形象、整体形象3个成分构成[3]。后续大量研究

多基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认知、情感、整体3层次结

构理论开展实证研究,如 Stylidis等通过埃拉特度

假城市的居民和旅游者的考察实证了认知、情感和

整体形象模型的适用性[4]

;张鹏杨和郑婷从认知、情

感和整体3个层次探讨了昆明市官方投射形象与游

客感知形象的异同[5]

;谭红日等以旅游目的地形象

感知“认知—情感”模型为理论基础,探索大连市的

旅游形象感知[6]。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实证研究多以

“认知—情感—整体”系统理论为基础,而空间感知

规律的理论应用较少。研究区域以单一的国家、省

102

[基金项目]本 研 究 受 福 建 省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重 点 项 目 “基 于 乡 村 振 兴 战 略 的 福 建 省 城 乡 融 合 发 展 机 制 与 路 径 研 究”

(FJ2021A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路可达性演化及其对贫困度的影响机制研究”(41701118)共同资助。

[收稿日期]2023-01-09;[修回日期]2023-06-09

[作者简介]罗婉璐(1999-),女,福建尤溪人,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

济、旅游地理,E-mail:luowanlu21@163.com;王武林(1982-),男,湖南邵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

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交通地理,E-mail:wangwulin421@163.com,通讯作者。

第108页

市和独立景点等为主,而有少数的对比研究涉及相

同旅游类型的不同旅游目的地。例如,李昀霏和李

陇堂对同为沙漠型景区的宁夏沙坡头和沙湖景区展

开了旅游形象感知差异分析[7],但对于同一区域内

多个城市的旅游形象对比研究较少。

在大数据时代,网络游记以开放共享的优势,为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提供了更为全面、科学的研究

思路,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本文依

据空间感知规律,以携程网的网络游记作为研究样

本,运用文本挖掘法对比厦漳泉3座城市的认知、情

感和整体旅游形象感知特征与分异,以期为3座城

市的旅游形象提供差异化发展策略,丰富旅游目的

地形象的理论体系。

1 文献综述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初期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

面包括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内涵、构成部分、影响

机制等方面。在概念内涵方面,旅游目的地形象最

早由 Hunt提出[8],后续研究尚未达成一致,但大多

是从旅游者感知的角度阐释旅游目的地形象内涵,

如 Kock等认为,旅游者是旅游形象产生的主观来

源[9]

;Tasci等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者对旅

游地想法、观念、感受、重游意愿等交互的集合[10]。

在构成部分方面,旅游目的地形象根据主体差异可

分为旅游体验者形成的感知形象和旅游经营者建构

的投射 形 象[11]。旅 游 目 的 地 形 象 感 知 “认 知—情

感”模型的建立反映旅游形象感知具备过程性和多

维性特征,即认知是情感形成的基础,情感是认知的

延伸,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结合构成了旅游地整体

形象,直接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地的意愿[12]。城市

居民利用道路、边缘、区域、节点与标志5个基本要

素的组合构成城市意象感知[13],城市意象是居民对

城市空间的几何化表达,但过滤了城市文脉感知。

在影响机制方面,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是旅游者满

意度、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的直接动因[14],受旅游

资源和核心吸引物独特性的影响[15],且旅游网站和

信息源是形成差异性旅游形象的重要因素[16]。

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实证研

究,研究内 容 主 要 为 旅 游 目 的 地 形 象 的 设 计 与 策

划[17]、旅游形象影响机制分析[18]、感知和投射形象

感知差异[19]、旅游感知形象构建[20]、旅游形象空间

结构识别[21]以及旅游形象感知时空差异[22]等,研

究范围涵盖了国家、省域、城市和独立景点等宏观和

中微观区域。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为定量、定性以及

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定量方法包含因子分析[23]、结

构方程模型[24]、IPA 模型[25]等,定性方法涵盖扎根

理论[26]、认知地图[27]等,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包括文本挖掘等。文本挖掘法是大数据时代下的产

物,是展示旅游地形象文化差异与独特内涵的有效

手段之一,其研究内容侧重评估旅游目的地感知形

象与旅游者行为需求[28-29],研究范围以单一区域为

主,包含旅游景区与旅游城市的形象感知分析。

空间感知规律具有背景替代、接近替代和相似

替代的特征,旅游目的地的地理位置与空间关系是

旅游者形成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的基础[30]。背景

替代由区域之间的纵向关系构成,旅游者容易将高

级别旅游目的地形象代替低级别旅游目的地形象;

接近替代和相似替代由区域之间的横向关系构成,

若两个同等级别旅游目的地空间位置相邻、人文要

素相似,旅游者容易将二者的旅游形象视为同一类

型。空间感知规律引发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替代效应

可能导致同一区域内不同城市的旅游形象趋同。近

年来,有学者通过对比研究,分析多个旅游目的地形

象差异,如程珊珊和夏赞才对比分析了旅游者对同

是文化主题景区的深圳世界之窗和长沙世界之窗的

形象感知差异[31]

;李萍等对比分析了国内旅游者对

北京市5 个 旅 游 社 区 认 知、情 感 和 总 体 形 象 的 感

知[32]。对比研究通过解释事物的本质从而突出差

异性,但这一优势在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领域中没

有得到广泛关注,基于空间感知规律对比研究同一

区域内不同城市的旅游形象感知较少。例如,韩凯

和邹欣庆以南京市为例,依据空间感知规律对比分

析了南京与同位于长江三角洲内且均受吴越文化影

响的上海、无锡、苏州和杭州的城市旅游形象,旨在

突出南京市旅游形象的独特性[33]。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区域概况

本文选择厦门、漳州、泉州为研究区域,这3座

城市均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著名侨乡,共同构成

了福建省最具经济活力的中心区域“闽南金三角”。

厦漳泉3座城市地缘相近,文脉相连,民俗相通,旅

游资源同中有异,其中闽南文化、侨台文化和滨海森

林是3座城市共有的旅游资源。厦门具有质量良好

103

罗婉璐等:基于空间感知规律的厦漳泉旅游形象对比研究 理论探索

第109页

的旅游环境和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是享誉国内外

的宜居城市和“海上花园”,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鼓浪

屿,旅游人气指数和游客满意度均高居中国旅游城

市前列。漳州是著名的“鱼米花果之乡”,农业经济

实力强大,具有独特的原生态环境,拥有世界建筑奇

观———土楼,以及芗剧、布袋木偶戏等独特的民俗文

化。泉州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雄厚的产业基础,

拥有多元的宗教、建筑和文化资源,素有“东亚文化

之都”“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称号。2021年“泉州:宋

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

产名录》。

厦漳泉3座城市的 AAAAA 和 AAAA 景区数

量相差不大,但3座城市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差异

较大(表1)。2021年,厦门国内旅游接待人数和旅

游收入均位居第一,其次是泉州,而漳州的旅游规模

最小且旅游收入最低。厦门作为区域旅游合作的牵

头城市,区位、政策和交通优势明显,对泉州和漳州

形成了长期的屏蔽效应,造成厦漳泉3座城市在旅

游业发展上存在一定的差距。2022年,厦漳泉3座

城市的国内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均有不同程度

的下降,说明3座城市的旅游发展亟须塑造更具有

穿透性的城市记忆点。

表1 厦漳泉3座城市旅游景区与旅游接待规模①

城市

A 级景区数量

AAAAA

级景区

AAAA

级景区

AAA

级景区

2021年旅游人数

国内接

待人数

/万人次

增长率

/%

2021年旅游收入

国内旅

游收入

/亿元

增长率

/%

2022年旅游人数

国内接

待人数

/万人次

增长率

/%

2022年旅游收入

国内旅

游收入

/亿元

增长率

/%

厦门 1 10 8 8909.56 36.2 1285.92 42.7 6541.40 -6.4 843.15 -8.5

漳州 1 13 11 5153.00 8.6 554.36 1.5 4871.42 -5.5 519.91 -6.2

泉州 1 13 30 6665.99 7.0 695.06 8.7 5615.16 -15.8 591.18 -14.9

2.2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2.2.1 研究方法

文本挖掘是将大规模非系统的文本内容转化为

定量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提炼出隐含的、潜在的信

息[34]。本文以 ROST ContentMining6.0文本分

析软件为依托,主要运用词频统计和社会网络语义

分析两个模块生成词汇频数表、语义网络分析图等,

以此分析旅游者对厦漳泉3座城市旅游形象的认知

要素构成、要素网络、情感倾向及整体形象的差异。

2.2.2 数据获取

本文选取携程网攻略频道收集相关网络游记数

据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通过爬虫程序分别收集

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泉州、厦门和漳州3座

城市的相关游记文本。网络游记筛选参照以下原

则:(1)剔除与厦漳泉3座城市旅游体验相关性较低

的广告类和抒情类游记;(2)避免提取对其他发布内

容复制粘贴的游记,剔除重复性高的点评内容;(3)

对少数游记进行繁简体转化;(4)近义词替换。通过

数据预处理共获得网络 游 记 188 篇,其 中 泉 州 62

篇,厦门70篇,漳州56篇,总字数超过21万。将筛

选的游记整理到*.txt文档中进行分词处理,提取

出现频率较高的特征词,对频率统计文件构建词云

图、语义网络图、情感高频词图以及韦恩图(图1)。

图1 网络游记处理技术路线

3 结果分析

3.1 认知要素分析

提取厦漳泉3座城市游记文本位于前50名的

高频词,以词云图的形式可视化展示,频率越高的词

汇以较大的形式呈现(图2),反映旅游者对旅游目

的地形象的要素认知。厦漳泉3座城市游记文本的

高频词汇以名词为主,主要包含旅游景点、旅游资

源、旅游特产和旅游设施。在厦门旅游形象认知要

素中,鼓浪屿、厦门大学的频数分别为第一位和第四

104

旅 游 论 坛 2023年 第16卷 第6期

第110页

位,是厦门最具吸引力的核心景点。沙滩、海边与厦

门宣传的“海上花园”旅游形象契合,滨海资源的优

势明显。在漳州旅游形象认知要素中,土楼、东山岛

的频数分别为第一位和第二位,超过其所在地漳州,

反映漳州的旅游知名度较低。在泉州旅游形象认知

要素中,作为旅游目的地载体的泉州位于词云图中

心,出现频率最高。开元寺、西街、洛阳桥和清源山

等旅游景点出现频率较高,说明旅游者对上述景点

的关注度较高。闽南、建筑、历史、文化和寺庙等旅

游资源的频数位序较高,表明特色闽南建筑和多元

宗教文化是泉州旅游形象感知的高度概括。

图2 厦漳泉3座城市词云图对比

3.2 要素网络分析

运用语义网络分析功能得出厦漳泉3座城市可

视化图形,节点之间的距离与紧密程度呈负相关(图

3)。厦门语义网络图形成以厦门为中心,鼓浪屿和

厦门大学为次级中心的“单组多核”结构,旅游景点

之间联系紧密且频繁,如厦门大学—沙坡尾、中山

路—鼓浪屿、环岛路—曾厝垵等,表明厦门具有较强

的旅游产品聚集效应。漳州语义网络图形成以土

楼、东山岛、漳州为中心的“多组多核”结构,土楼与

东山岛的外围圈层节点数量明显多于漳州,并且漳

州与厦门的关联度较高,说明漳州的知名度较低。

漳州长期作为厦门旅游的陪衬,而电影连接了土楼

的云水谣与东山岛的南门湾,表明影视资源对漳州

旅游业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泉州语义网络图形成

“单组单核”的结构,以泉州为中心辐射的节点包含

旅游景点和旅游资源。开元寺、钟楼与西街等旅游

景点联系紧密,历史、文化、宗教、古迹和海边等旅游

资源形成次级圈层,直接体现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

海洋商贸中心”申遗形象。

图3 厦漳泉3座城市语义网络分析

105

罗婉璐等:基于空间感知规律的厦漳泉旅游形象对比研究 理论探索

第111页

3.3 情感倾向分析

形容词是旅游者描述目的地特征的方式,一定

程度上表达了旅游者的情感认知。通过对厦漳泉3

座城市的高频形容词感情色彩分析发现(图4):在

厦门、漳州、泉州的高频形容词中,正面词比例分别

为93.48%、87.44%、97.10%,表明旅游者对厦漳

泉3座城市的旅游情感形象总体上是积极的,对泉

州旅游情感认可度最高。厦门的正面情感词以文

艺、美丽、浪漫、清新等为主,负面词以商业化、嘈杂

为主,说明商业化过度和旅游环境杂乱是厦门负面

旅游形象的主要因素。漳州的正面情感词以美丽、

神奇、古老、干净等为主,负面词以商业化、简陋、崎

岖为主,说明商业化过度和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是

漳州负面旅游形象的主导因素。泉州的正面情感词

以传统、古老、精美、烟火等为主,负面词以遗憾、拥

挤为主② ,说明旅游参与度较低、旅游环境承载力过

度是泉州负面旅游形象的主要因素。

图4 厦漳泉3座城市高频形容词

3.4 整体形象归纳

整合厦漳泉3座城市高频词韦恩图,交集部分

表示厦漳泉3座城市的共有特征词,非交集部分表

示厦漳泉3座城市的个性特征词(图5)。从厦漳泉

3座城市的共有特征词来看,旅游者对3个城市的

闽南建筑、历史文化和特色美食有共同感知,验证了

相似文化背景的旅游城市容易造成旅游形象感知同

一性,而差异化发展是彰显各城市地方特色的门槛;

打卡、网红、拍照表明网红景点与打卡式旅游是吸引

旅游者的有效手段;海边、沙滩表明厦漳泉3座城市

均有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在文化元素方面,泉州

图5 厦漳泉3座城市高频词韦恩图

和厦门共有艺术、现代、开放等现实文化元素;泉州

和漳州共有独特、古老、自然等传统文化元素,表明

厦门是现代文化的展现,漳州是传统文化的集成,泉

州是原生文化与旅游文化的统一。

从厦漳泉3座城市个性高频词来看,在厦门个

性词中,文艺、科技、公园、地铁表明旅游者对厦门旅

游形象的感知倾向于现代文化与人造景观;沙茶面、

骑楼体现旅游者对厦门特有的建筑风格与饮食文化

的感知。在漳州个性词中,土楼、四菜一汤、海岛等

表明旅游者对漳州的传统历史文化元素以及临海自

然景观的感知强烈;电影、左耳等体现漳州的影视资

源集聚效应显著。在泉州个性词中,宋元、“海上丝

绸之路”、寺庙、宗教等体现泉州悠久的历史与辉煌

的古城文明;石雕、浮雕、红砖厝、面线糊等展现泉州

独特的非遗技艺和美食与建筑。

由以上分析可知,旅游者对厦漳泉3座城市的

形象感知各具特色,根据文化的不同展现方式,将厦

漳泉3座城市的旅游形象分为3种类型:现代文化

型、历史文化型和综合型。其中,厦门为现代文化

型,近现代中西方文化碰撞所形成的艺术氛围和优

美的海滨风光是厦门旅游的吸引力;漳州为历史文

化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楼与优质海岛旅游资源是

漳州旅游的向心力;泉州为综合型,历史人文元素和

创意现代文化的融合是泉州旅游形象的独特魅力。

106

旅 游 论 坛 2023年 第16卷 第6期

第112页

4 结论

(1)从认知要素来看,厦门旅游形象感知的核心

要素包括鼓浪屿、厦门大学、曾厝垵等旅游景点以及

沙滩、海边、骑楼等旅游资源,滨海资源优势较明显。

在漳州旅游形象感知的核心要素中,土楼和东山岛

的频数超过漳州,旅游知名度较低。泉州旅游形象

感知的核心要素包括开元寺、西街、清源山等旅游景

点以及闽南、历史、寺庙等旅游资源,是文化底蕴与

宗教信仰的高度概括。

(2)从要素网络来看,厦门的语义网络图形成了

以厦门为中心的“单组多核”结构,各旅游景点之间

联系比较频繁,旅游产品聚集效应较强。漳州的语

义网络图形成了以土楼、东山岛、漳州为多中心的

“多组多核”结构,影视资源对漳州旅游发展具有较

大的推动作用。泉州的语义网络图形成了以泉州为

中心的“单组单核”结构,旅游景点之间的联动不足,

仅有开元寺、钟楼、西街等景点联系较为紧密。

(3)从情感倾向来看,总体上旅游者对厦漳泉3

座城市的旅游情感形象均为正面感知,对泉州的旅

游情感认可度最高。厦漳泉3座城市正面情感词各

有不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3座城市的特色。在负

面情感词方面,厦门以商业化、嘈杂为主,说明其商

业化过度和旅游环境杂乱;漳州以商业化、简陋、崎

岖为主,说明其商业化过度和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泉州以遗憾、拥挤为主,说明其旅游参与度较低和旅

游环境承载力过度。

(4)从整体形象来看,厦漳泉3座城市旅游形象

感知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旅游者对3座城市的

闽南文化、特色美食、打卡式旅游、滨海资源等有共

同感知。结合厦漳泉3座城市共性及个性高频词,

归纳厦门、漳州、泉州旅游整体形象感知的不同类

型,分别为现代文化型、历史文化型和综合型。

5 建议与不足

5.1 建议

5.1.1 明晰城市旅游形象独特性感知,实施差异化的

发展策略

厦漳泉3座城市的认知、情感和整体形象均存

在明显的差异,应从旅游者的感知差异入手,突出形

象优势,补齐发展短板。(1)厦门应深入挖掘历史人

文旅游资源,充分运用陈嘉庚、郑成功等名人效应,

依托歌仔戏、海洋文化、嘉庚式建筑等地域文化拓展

个性化旅游服务,以此突出厦门的滨海资源优势和

发挥旅游产品的聚集效应。同时,提升政府管理与

规划能力,避免同质化竞争,规范旅游市场经营行

为,为旅游者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2)漳州应借助

影视资源的吸引力,构建网络宣传平台,重点宣传土

楼文化、海岛文化等内容,以此提升旅游知名度。同

时,加强历史街区的保护与管理,以适当的商业化刺

激旅游消费、丰富旅游体验,完善停车场、交通等旅

游基础设施,将特色元素融入指示牌、垃圾桶等设施

的设计中,促进旅游服务设施精致化。(3)泉州应抢

抓申遗成功的历史性机遇,深入挖掘滨海旅游资源,

有效提升滨海资源的影响力。同时,以泉州古城为

核心,整合周边资源,推出联票制、培育非遗研学旅

游线路等实现景点的联动营销,以此强化旅游景点

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体验惠安女服饰、举办乡村

南音年等方式加强遗产的活化利用,完善“动态监测

+预约”智慧旅游体系,提升各景点的管理效率。

5.1.2 加强旅游形象的同城化合作,推动厦漳泉3

座城市旅游的联动发展

厦漳泉3座城市应在同城化战略的统筹下,充

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1)充分利用空

间感知规律的背景替代效应,通过城市间旅游资源

的互补与协同,营造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等方式,推

动厦漳泉3座城市的旅游联动发展,建立统一的厦

漳泉整体形象,以高级别的闽南地区旅游形象替代

低级别的厦漳泉3座城市的旅游形象,并不断提升

区域整体的旅游知名度,进而增强区外客源的集聚

效果。(2)积极克服空间感知规律的相似替代效应,

明确各城市的独特性,在区域内部建立相互区别的

城市旅游形象,降低旅游者混淆厦漳泉3座城市旅

游形象的可能性。

5.2 不足

本文基于空间感知规律,采用文本挖掘法对比

分析厦漳泉3座城市旅游形象感知差异,为厦漳泉

3座城市旅游形象提供了差异化的发展路径,拓展

了相关研究的理论体系,但在研究的多样性方面仍

存在不足。本文仅以携程网的网络游记建立数据

库,未涉及其他旅游网站及行政服务网站的数据收

集,并且仅运用文本挖掘法进行对比研究,数据来源

与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在后续的研究中应补充数据

来源的渠道,采取不同的研究方式,提升研究结果的

科学性。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厦门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107

罗婉璐等:基于空间感知规律的厦漳泉旅游形象对比研究 理论探索

第113页

报》《厦门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漳州市

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漳州市2022年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泉州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统计公报》《泉州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公报》。

②以“遗憾”为关键词抓取泉州游记文本的对应评论,如“南

音演出的时间安排不合理,而且无法直接体验,让人遗憾”

“最遗憾的是没有尝试惠安女服饰”等,体现旅游者的旅游活

动局限于观光,旅游资源开发缺乏深度,旅游参与度较低,难

以激发旅游者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ASHWORTH G,PAGE S J. Urban tourism research:recentprogressand current paradoxes[J].

Tourism management,2011(1):1-15.

[2] GARTNER W C.Imageformationprocess[J].Journal

oftravel&tourism marketing,1994(2-3):191-216.

[3] BALOGLUS,MCCLEARY K W.A modelofdestinationimageformation[J].Annals oftourism research,1999(4):868-897.

[4] STYLIDISD,SHANIA,BELHASSEN Y.Testingan

integrateddestinationimage modelacrossresidentsand

tourists[J].Tourism management,2017(58):184-195.

[5] 张鹏杨,郑婷.文本挖掘的旅游地官方投射形象与游

客感知形 象 差 异:以 昆 明 市 为 例[J].华 侨 大 学 学 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24-36.

[6] 谭红日,刘沛林,李伯华.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大连市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J].经济地理,2021(3):231-239.

[7] 李昀霏,李陇堂.沙漠型景区旅游形象感知对比研究:

以宁夏 沙 坡 头、沙 湖 景 区 为 例 [J].宁 夏 社 会 科 学,

2016(4):128-133.

[8] HUNTJD.Imageasafactorintourismdevelopment

[J].Tourismrecreationresearch,1975(3):1-7.

[9] KOCKF,JOSIASSEN A,ASSAF A G.Advancing

destinationimage:thedestinationcontent model[J].

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16(61):28-44.

[10] TASCIA,GARTNER W C,CAVUSGILST.Conceptualization and operationalization of destination

image[J].Journalofhospitality&tourismresearch,

2007(2):194-223.

[11] 王媛,冯学钢,孙晓东.旅游地形象的时间演变与演

变机制[J].旅游学刊,2014(10):20-30.

[12] KIMSE,LEE K Y,SHIN SI,etal.Effectsof

tourisminformationqualityinsocialmediaondestinationimageformation:thecaseofsinaweibo[J].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7(6):687-702.

[13] 田逢军,汪忠列.城市空间意象研究述评与展望[J].

世界地理研究,2014(1):84-92.

[14] BIGNÉJE,SÁNCHEZ M.Tourismimage,evaluationvariablesandafterpurchasebehaviour:inter-relationship[J].Tourism management,2001(6):607-

616.

[15] ANDRADES-CALDITOL,SÁNCHEZ-RIVERO M,

PULIDO-FERNANDEZJI.Differentiatingcompetitivenessthroughtourismimageassessment:anapplicationtoandalusia(Spain)[J].Journaloftravelresearch,2013(1):68-81.

[16] JEONGC,HOLLANDS,JUNSH,etal.Enhancingdestinationimagethroughtravelwebsiteinforma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tourismresearch,

2012(1):16-27.

[17] 谢朝武,李玉红.基于网络知名度分析的我国优秀旅

游城市的 形 象 口 号 设 计 研 究 [J].人 文 地 理,2010

(3):134-138.

[18] 龚箭,刘畅,DAVIDK.神农架国家公园居民可持续

旅游感知空间分异及影响机理研究[J].长江流域资

源与环境,2021(12):2854-2865.

[19] 吕连琴,陈天玉.旅游目的地宣传形象与游客感知形

象对比研 究:以 河 南 省 为 例[J].地 域 研 究 与 开 发,

2020(6):98-102.

[20] 徐菲菲,剌利青,YEF.基于网络数据文本分析的

目的地形象维度分异研究:以南京为例[J].资源科

学,2018(7):1483-1493.

[21] 田逢军,吴珊珊,胡海胜,等.江西省城市旅游形象

的网络化呈现[J].经济地理,2019(6):214-222.

[22] 吴昕阳,王跃伟.丝路遗产廊道西北五省区旅游形象

感知的时 空 差 异 研 究 [J].地 域 研 究 与 开 发,2020

(4):86-90.

[23] 刘力.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与游客旅游意向:基于影

视旅游视角的综合研究[J].旅游学刊,2013(9):61-

72.

[24] 江金波,赫瑞娜.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城市旅游形象

影响路径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人文地 理,2015

(3):130-136.

[25] 张瑞,张建国.基于网络文本与IPA 模型分析的上

海辰山 植 物 园 旅 游 形 象 感 知 研 究 [J].中 国 园 林,

2019(8):83-87.

[26] 范春.基于扎根理论的重庆旅游形象构建及提升探

讨:以网络文本与现实推广对比为视角[J].旅游论

坛,2017(1):101-110.

[27] 孟奕爽,邓森文,李艳芳.基于认知地图的岳麓山景

区旅游 意 象 分 析 [J].地 域 研 究 与 开 发,2018(5):

118-122.

[28] 武传表,向慧容.基于Smartmining文本挖掘的旅游

目的地形象研究:以辽宁四处世界文化遗产地为例

[J].旅游论坛,2018(1):91-102.

[29] 金川,冯学钢,周成.基于文本挖掘的乡村旅游需求

特征与体验差异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资源开发

108

旅 游 论 坛 2023年 第16卷 第6期

第114页

与市场,2017(9):1127-1133.

[30] 李 蕾 蕾.旅 游 目 的 地 形 象 的 空 间 认 知 过 程 与 规 律

[J].地理科学,2000(6):563-568.

[31] 程珊珊,夏赞才.基于网络文本的文化主题景区旅游

形象感知对比研究:以深圳、长沙世界之窗为例[J].

旅游论坛,2018(5):111-123.

[32] 李萍,陈田,王甫园,等.基于文本挖掘的城市旅游

社区形象 感 知 研 究:以 北 京 市 为 例[J].地 理 研 究,

2017(6):1106-1122.

[33] 韩凯,邹欣庆.基于空间感知规律的城市旅游形象比

较研究:以 南 京 市 为 例[J].长 江 流 域 资 源 与 环 境,

2003(4):312-316.

[34] 谌志群,张国煊.文本挖掘与中文文本挖掘模型研究

[J].情报科学,2007(7):1046-1051.

ComparativeStudyonTourismDestinationImagesinXiamen,

ZhangzhouandQuanzhouCitiesBasedonSpatialPercepcionLaw

LuoWanlu

1,WangWulin

2,1*

(1.CollegeofEnvironmentandSafetyEngineering,FuzhouUniversity,Fuzhou350116,China;

2.CollegeofTourism,HunanNormalUniversity,Changsha410081,China)

Abstract:AccordingtoSpatialPerceptionLaw,touristcitieswithadjacentgeographicallocationsandsimilarculturalelementsarelikelytoproduceatourismimagesubstitutioneffect.Therefore,acomparative

studyonthetourismdestinationimagesofdifferentcitiesinthesameregionisconducivetotheirdifferentiateddevelopment.BasedonSpatialPerceptionLaw,thispapertooktravelnotescollectedbyCtripasthe

researchsamples,andusedwebtextminingmethodtocomparecognitive,andoveralldestinationimage

perceptionofXiamen,ZhangzhouandQuanzhoucitiestoexploretheirrespectivedevelopmentpaths.Resultsshow:TherearesignificantdifferencesinthecognitiveelementsoftourismdestinationimagesinXiamen,ZhangzhouandQuanzhoucities,andthehighfrequencycognitiveelementsaremainlytouristattractionsandtourismresources.Specifically,thecoreperceptionelementsoftourism destinationimagesof

Xiamenincludetouristattractionssuchas“GulangyuIsland”,“XiamenUniversity”andtourismresources

suchas“beach”and“seaside”,whichindicatesthattheadvantagesofcoastalresourcesareprominent.AmongthecoreperceptionelementsoftourismdestinationimagesofZhangzhou,thefrequencyof“Earth

Building”and“DongshanIsland”ishigherthanthatof“Zhangzhou”,whichindicatesthatitstourismpopularityisrelativelylow.ThecoreperceptionelementsoftourismdestinationimagesofQuanzhouinclude

touristattractionssuchas“KaiyuanTemple”,“WestStreet”and“QingyuanMountain”aswellastourist

resourcessuchas“southernFujian”,“history”and“temple”,indicatingthatitisahighlyculturaldeposits

andreligiousbeliefs;ThesemanticnetworkofXiamenshowsasingle-groupandmulti-corestructurewith

Xiamenasthecenterlinksbetweentouristattractionsinthesecondarycirclearefrequent,whichshows

theaggregationeffectoftouristproductsisstrong.Thesemanticnetworkdiagram ofZhangzhouisa

multi-groupand multi-corestructurein whichtheearthbuilding,DongshanIslandandZhangzhouare

multi-centers.Filmhasacohesiveroleinthesemanticnetworkdiagram ofZhangzhou,whichindicates

thatfilmandtelevisionresourceshaveastrongroleinpromotingthedevelopmentofZhangzhoutourism.

ThesemanticnetworkdiagramofQuanzhoupresentsasingle-groupandsingle-corestructurewhichtakes

Quanzhouasthecenterandthesecondarycircleincludestouristattractionsandtourismresources;The

tourismdestinationimagesofXiamen,ZhangzhouandQuanzhouarepositiveonthewhole,amongwhich

Quanzhouhasthehighestrecognition.Thenegativefactors,excessivecommercializationanddisorderly

tourismenvironmentinXiamen,excessivecommercializationandimperfecttourismsupportingfacilitiesin

Zhangzhou,insufficienttourism participationandexcessivetourism environmentcarryingcapacityin

Quanzhou;Accordingtothe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oftheoveralltourismdestinationimagesthereare

threetypesofmodernculture,historicalcultureandcomprehensivetype.

Keywords:SpatialPerceptionLaw;tourismdestinationimage;thethreecitiesofsouthernFujian

[实习编辑:伍燕琼;责任编辑:连云凯]

109

罗婉璐等:基于空间感知规律的厦漳泉旅游形象对比研究 理论探索

第115页

2023年11月

第16卷 第6期

doi:10.15962/j.cnki.tourismforum.202306073

http://gllylt.cbpt.cnki.net

【研究进展】

计划行为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回顾

郭 峦,田 园

(广西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摘 要]计划行为理论对个人行为意向的选择具有良好的解释和预测能力,近年来在旅游研究中

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文章以计划行为理论和旅游为关键词,检索了中国知网和 WebofScience共

440篇文献,运用 VOSviewer1.6.11对文献的关键词与聚类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讨论计划行为

理论的发展演进,回顾了国内外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分析了国内外计划行为理

论模型在旅游研究中的研究方法。研究发现:计划行为理论作为旅游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在

旅游研究中具有良好的解释力;学者在运用该理论时,应当兼顾三大维度的范畴以及变量间的相互关

系;计划行为理论具有良好的拓展性,采用新的方法或变量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可靠,改进该理论时应

当形成相对一致的研究范式。文章提出了计划行为理论的应用方式,为旅游研究的拓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TPB);旅游领域;文献综述;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84(2023)06-0110-11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

TPB)是由理性行为理论(TheoryofReasonedAction,TRA)拓展而来,在医学、教育、信息、体育等领

域得到广泛的应用[1-4],近年来也拓展到旅游的研

究中[5-6]。国内外学者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旅游的

研究大体相同,但也存在细微的差别。国内外研究

基本都聚焦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7-8]、旅游产品类

型的选择[9-10]、旅游环境行为[11-12]以及旅游利益

相关者行为[13-14]等方面,但是国外学者对旅游利益

相关者行为关注明显多于国内。

在国内外旅游行为的研究上,相关的理论模型,

如技术接受模型理论[15]、SOR(Stimulus-OrganismResponse)理 论[16]、认 知—情 感 模 型[17]、理 性 行 为

理论[18]以及计划行为理论[19]等在旅游研究的不同

情景中得到了运用和发展,但其中计划行为理论的

态度、个人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这3个层次包含了

大多数旅游行为研究中提出的关键因素[20]910。尽

管智慧旅游、沉浸式旅游、全域旅游等新概念和新业

态不断出现,计划行为理论被运用于证实旅游意图

和 实 际 旅 游 选 择 行 为 的 相 关 性 仍 然 是 有 效

的[21]16183。该理论的应用对旅游行为的研究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成为在旅游行为研究中重要的理论来源

之一,因此有必要梳理该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本文基于国内中国知网和国外 WebofScience

2个数据库的计划行为理论应用于旅游的文献,运

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文献的关键词共聚与聚类

110

[基金项目]本 研 究 受 国 家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项 目“数 字 化 创 新 驱 动 民 族 地 区 旅 游 业 高 质 量 发 展 的 路 径 与 支 持 体 系 研 究”

(21BJY193)资助。

[收稿日期]2022-10-17;[修回日期]2023-04-05

[作者简介]郭峦(1975-),女,湖南龙山人,博士,广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

向为旅游经济,E-mail:602298791@qq.com;田园(1996-),男,山东东营人,广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2021级硕

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行为,E-mail:1791586152@qq.com。

第116页

特征;同时运用内容分析法,总结研究主题、分析研

究方法并探讨目前的研究现状和未来改进措施,以

期为旅游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1 计划行为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Fishbein创 建 了 “理 性 行 为 理 论”(TRA)(图

1)[22]。其中,行为态度是人们对从事某种行为所持

有的正面或负面的情感;主观规范指人们感知到的

应不应该实行某一特定行为的压力;行为意向是人

们打算从事某种特定行为的量度[23]。

图1 理性行为理论模型

由于理性行为理论假定个体行为受意志控制,

制约了理论的实际应用,因此为扩大理论的适用范

围,Ajzen引入感知行为控制的概念,对“理性行为

理论”进行了扩展,发表了《计划行为理论》,正式提

出计划行为理论(图2)[24]。

图2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随着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在各学术领

域的广泛应用,学者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计划行为

理论的主观规范在许多应用情境下并非呈现单一的

维度[25]100。Taylor为了研究信息技术的接受和采

纳行为,以计划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和创新扩散

理论为基 础,系 统 性 地 提 出 了 解 构 计 划 行 为 理 论

(DecomposeTheoryofPlannedBehavior,DTPB)

(图3)[26]。

图3 解构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2 计划行为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主要内容

2.1 文献来源

计划行为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是一个在旅

游研究中相对较新颖的理论,研究人员通过在中国

知网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主题,以“旅游”为副主题

进行文献检索,截至2022年3月,在国内共检索到

163 篇 相 关 文 献;在 国 外 Web ofScience 上 以

“TPB”为主题,以“tourism”为副主题,共搜索到277

篇文献。从表1可知,根据数据库资料,国外研究起

步于2005年,由韩国学者 Song研究了青少年参与

生态旅游的动机[27]

;国内计划行为理论应用于旅游

研究起步于2006年,姚艳虹等研究了基于计划行为

理论的旅游者目的地选择,并进行了实证分析[28]。

国外将计划行为理论应用于旅游研究中的发展

较为迅速,而相较于国外,国内经过了10年的漫长、

缓慢起伏发展,自2017年开始发文量才出现明显的

上升趋势,但是近 15 年的总体研究数量依旧偏少

(图4)。作为目前较为流行的行为理论之一,计划

行为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仍然有较大的发展

空间。

2.2 关键词共现密度、聚类与时间分析

通过高频关键词可以了解研究的主题和热点,

运用 VOSviewer1.6.11,设置关键词的词频为3,

得到28个高频关键词,按照时间分布生成图5。研

究发现,计划行为理论在旅游中的研究焦点集中在

旅游行为意向上。

进一步分析关键词时间分布共现密度图,圆圈

111

郭 峦等:计划行为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回顾 研究进展

第117页

大小代表研究主题的集中程度,不同的节点代表不

同的聚类,深色代表研究的时间离现在越近,浅色代

表研究时间距离现在越远。从图5中可以看出,随

着时间的推移,计划行为理论逐渐开始向休闲、支付

意愿、低碳旅游等细分方向进行延伸,已经突破了原

本仅研究行为意向的单一领域。

图4 文献发表时间分布图

图5 关键词时间分布共现密度

2.3 计划行为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主要领域

计划行为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主要聚焦

于旅游各主体的行为意向及行为,并作出预测和分

析。计划行为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主要领域有旅游

目的地选择研究、旅游产品类型选择研究、旅游者环

境行为研究、旅游相关利益者行为研究4个大类。4

个大类无法穷尽目前的研究,因此本文另列了其他

类研究作为分类补充(表1)。

112

旅 游 论 坛 2023年 第16卷 第6期

第118页

表1 计划行为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领域

研究领域 研究主题 示例 研究结论

旅游目的地

选择

目的地选择 Sparks等[7]483 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信息来源对行为意向有

显著影响,目的地属性特征对行为意向也存在显著影响

留学生旅游

目的地选择

丁秀丽[29] 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分别对目的地选择意向具有显著影响

乡村旅游 张圆刚等[8]70 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分别对目的地选择意向具有显著影响,但新

增自我印象一致和地方情感减弱了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

重游意愿 朱倩倩[30] 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分别对动漫节庆重游倾向均存在显著的正

向影响,且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在线预订 张江驰[31] 计划行为理论具有良好的解释力。此外行为惯性和感知风险在行为阶段

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旅游消费 陈玥彤等[32] 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分别对行为意向具有显著影响,且感知行为控

制、消费行为态度在主观规范和消费行为意向之间起到了多重链式中介作用

住宿体验 佟玉权等[33] 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态度作为中介变量对行

为意向有显著作用

酒店访客 Olya等[34] 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分别对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

旅游

产品

类型

选择

文化旅游 邹波[35] 在感知-态度-行为意向中,态度起到中介作用

医疗旅游 Reddy等[10]510 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分别对行为意向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态度作为

中介变量间接影响行为意向,而能力和教育因素是其中影响较大的因素

工业旅游 谢泽氡[36] 态度和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知觉行为控制对态度有直接影

响,但对行为意向没有显著影响

养老旅游 陈红玲等[37] 态度对行为意向影响力最大,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影响力次之,主观

规范对行为意向影响力最小

生态旅游 曾武灵[38] 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顾客满意度对行为

意向有显著影响

康养旅游 秦明达[39] 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没有显著影响;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

有显著影响

环保餐厅 Kim 等[40] 计划行为具有较好的解释力,而情绪变量的引入增加了该理论的解释力度

红色旅游 陶蕊等[41] 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分别对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

遗产旅游 沈苏彦等[42] 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态度通过知觉行为控制

等起到间接影响

遗产保护 Goncalves等[43] 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及行为有显著影响;主观规范尽管会影响

行为意向,但是对行为没有显著相关性

葡萄酒旅游 Sparks

[44] 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分别对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计划行为理论

有较好的解释力

研学旅游 汪小倩等[45] 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分别对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人口学特征和

外部情景对行为意向也有显著影响

113

郭 峦等:计划行为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回顾 研究进展

第119页

表1(续)

研究领域 研究主题 示例 研究结论

旅游者

环境

行为

环境责任行为 田泽民等[46] 计划行为理论具有良好的解释力,环境背景对行为意向和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低碳旅游行为

意愿

胡兵等[47] 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旅游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主观规范对两条路径有调

节效应

旅游志愿服务 周媛等[48] 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存在显著影响,人格特质对行为

意向存在显著影响

国家公园

亲环境行为

Goh等[49] 主观规范是最强的预测因子,其次是态度;感知行为控制的作用不显著

生态旅游 Ashraf等[50] 计划行为理论有较好的解释力

旅游

相关

利益者

行为

社区居民参与 刘春济等[51] 计划行为理论具有良好的解释力

居民参与旅游脱贫 沈克等[52] 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脱贫欲望对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态度通过中

介变量脱贫欲望间接影响行为意向,行为意向对行为有显著影响

小企业接班机制 尹寿兵等[53] 计划行为理论具有较好的解释力

中小企业创新行为 吕宁等[54] 计划行为理论具有较好的解释力

旅游经营者 林轶等[55] 计划行为理论具有较好的解释力,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和主观规范分别对

行为意向产生影响

旅游管理者 黄诗佳等[56] 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和主观规范分别对行为意向产生影响

旅游就业意向 周伟梁[13]113 态度对行为意愿有显著影响,主观规范通过态度对行为意愿产生影响

旅游行政者 Lin等[14]1 计划行为理论有较好的解释力,态度的影响力最大;企业的年龄也在其中

起到重要影响因素

其他

旅游

研究

理论模型应用

比较

金美兰等[57] 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和主观规范分别对行为意向产生影响,情感和欲望变

量减弱了3个维度的影响力,态度和主观规范是欲望的潜在变量

灾后重建景区

的吸引力

杨洋等[58] 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分别对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

理论模型

应用比较

张圆刚等[5]1725 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和主观规范分别对行为意向产生影响,情感变量的增

加对态度有显著影响,人口学特征也会影响3个维度的解释力

景区管理评价指标 余韵等[59] 计划行为理论具有较好的解释力

2.3.1 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

研究旅游的目的地选择行为是为了在现实世界

中能够预测旅游者的出游意愿地,为旅游业的发展

提供指导。不同学者对不同的主题开展了研究,涉

及酒店的选择、留学生的目的地选择、目的地的重游

意愿以及乡村旅游等。在目的地选择这一领域下的

研究,绝大多数学者仅探讨到行为意向领域,而对于

行为意向转化为行为中的路径机制未作讨论,即使

在相同的研究领域,不同学者针对不同主题开展的

研究其结论也略有不同,但是大都承认了计划行为

理论在研究中的解释力,同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

三大维度,即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

意向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甚至有的研究结论表明

有的维度对行为意向没有显著影响,而新增的研究

维度或变量对行为意向产生影响。

2.3.2 旅游产品类型选择行为研究

研究旅游产品类型的选择是为了能够针对特定

的客源群体提供特定的旅游服务,满足游客旅游需

求。不同学者针对不同主题开展了研究,涉及康养

旅游、工业旅游、生态旅游和遗产旅游等。在旅游产

114

旅 游 论 坛 2023年 第16卷 第6期

第120页

品类型选择这一领域的研究,大部分学者仍然仅探

讨到行为意向领域,仅有少部分学者基于计划行为

理论探讨了三大维度对行为的影响。此外,不同学

者针对不同主题的研究结论存在彼此冲突的情况,

如谢泽氡等对工业旅游的研究表明知觉行为控制对

行为意向没有显著影响,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有显

著影响[36]51;而秦明达等对康养旅游的研究则表明

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但是主观规

范对行为意向没有显著影响[39]41。

2.3.3 旅游者环境行为研究

旅游者环境行为是近年来产生的、新的研究领

域,研究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旅游和游客旅游

中的环境责任行为上。在这一领域上,不同学者针

对不同主题也开展了不同的研究,涉及低碳行为、环

境责任行为和志愿服务行为等。这一领域的研究,

有学者开始将行为结果纳入研究范围,但是主流的研

究仍然局限于行为意向。同时,在旅游者环境行为这

一领域的研究中,多数学者引入新的维度研究行为意

向开展,且有学者已开始注意到计划行为理论的三大

维度之间不是并行的关系,如胡兵等将主观规范作为

调节变量对低碳旅游行为意愿开展研究[47]66。

2.3.4 旅游经营者管理行为研究

一次旅游活动的完成,不仅是旅游者的参与,而

且旅游经营者、管理者等也都是旅游活动不可缺少

的主体。这一领域的研究目前相对较少,但是国外

研究范围会宽于国内,研究主题涉及中小企业接班

制度、旅游创新行为、旅游从业者和旅游行政者等。

在旅游经营者管理行为的研究领域,大多数学者遵

从计划行为理论的研究维度,较少引入新的变量和

维度开展研究。在这一领域中,沈克等[52]410 的研究

是较为典型的代表,他们引入欲望因素对行为意向

展开探讨,同时研究了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

制和欲望四大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相对于其他研

究来说其研究内容更为细致,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是

对计划行为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2.3.5 其他旅游行为研究

当然,旅游的内涵和外延包括的内容非常多,因

此不少学者在计划行为理论应用于旅游研究中展开

了一些新领域的探索。余韵等研究了水利风景区管

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出游客出

游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方面影响

游客的水利旅游意愿[59]57。张圆刚等比较了计划行

为理论和自我调节理论(TSR)模型构建,深入探讨

乡村旅游地游客旅游行为意向的差异[5]1725,结果表

明:TPB 与 TSR 模型构建用于研究乡村旅游地游

客行为意向具有良好的解释力,且具有复核效化的

模型稳定性;TSR 和 TPB 模型构建用于不同类型

的游客乡村旅游行为意向解释力有各自的优势。

综上所述,计划行为理论在旅游研究的主要领

域,绝大多数学者局限在行为意向层面,而从行为意

向到行为的路径及机制则缺乏研究;同时学者们普

遍承认计划行为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解释力,但是

在运用计划行为理论的时候,往往简单地探讨态度、

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的影响,没有关

注三大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与计划行为理论的

原型相背离,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3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研究的主要方法

计划行为理论作为研究个人行为的重要且相对

完备的理论之一,许多学者对其应用在旅游研究中

进行了探索,主要形成以下两大研究方法:(1)构建

理论模型;(2)实证计量研究(表2)。

表2 计划行为理论(TPB)在旅游中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具体方法 特点 示例

构建理论模型 层次分析法 构建评价指标 余韵等[59]

扎根理论 构建模型 周媛等[48]84

构建模型 吕宁等[54]64

引入人口学特征作为前置变量 高明等[60]

引入外部因素作为前置变量 王丽萍等[61]

引入双槛模型 林轶等[55]57

实证计量研究 回归分析 引入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佟玉权等[33]83

<一> 引入 OrderedLogit模型 汪小倩等[45]47

运用 Probit和 Tobit模型方法 马奔等[62]

引入过去行为和旅游动机 Chien等[63]

引入自我决定理论 Walker等[64]

115

郭 峦等:计划行为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回顾 研究进展

第121页

表2(续)

研究方法 具体方法 特点 举例

引入技术接受模型(TAM) Huh等[65]

Cheunkamon等[66]

引入亲环境价值理论(NEP) Goh等[49]124

引入价值信念规范(VBN)理论 Lorenzo-romero等[67]

Woosnam 等[68]

验证理论 Han等[69]

实证计量研究 问卷调查+结构方程 周伟梁[13]115

<二> Halpenny等[70]

引入自我决定理论 张圆刚等[8]71

引入生活压力和健康参与两个并列变量 Hudson等[71]

引入技术接受模型 郭英之等[72]

引入顾客价值理论 李华敏[73]

充分验证理论,验证三大维度交互效应 Shen等[74]

使用模糊集定性比 较 分 析(fsQCA)对 结 构

模型进行评估,并使用必要条件分析(NCA)

对必要的预测因子进行评估

Olya等[34]11

3.1 构建理论模型

计划行为理论作为一个预测行为意向的理论模

型,本身是一个相对完备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开

展新的理论模型研究较少,且多集中在国内。余韵

等基于该理论,运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水利风景区

管理水平的评价指标[59]57;周媛等采用扎根理论的

研究方法研究了旅游志愿服务行为的影响因素,得

到了适用于旅游志愿服务行为的理论模型[48]74;吕

宁等采用扎根理论研究了旅游中小企业经营者创新

行为的影响机制,得到了适用于旅游中小企业经营

者创新行为的理论模型[54]57。

3.2 实证计量研究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被认为是开发行为干预的最

有效模型之一[75]160,因此学者们基于该理论或者在

该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开展了大量的实证计量

研究,研究主要分为回归检验和结构方程检验两大

主流范式,其中以问卷调查+结构方程的研究范式

为主。在两大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具体的研究特点又

有差别,有的学者完全以该理论为依据,研究该理论

在研究主题下的适用性,例如 Han等研究了新兴自

行车旅游和计划[69],周伟梁研究了新疆旅游专业大

学生行业内就业意愿[13]113,Halpenny 研 究 了 遗 产

旅游的问题[70]。

正如 Ajzen 自 己 所 述,TPB 模 型 并 不 是 完 美

的,进行具体情境下的行为研究还需要考虑其他的

特定因素[24]199,因此也有学者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基

础上引入新的变量或者融合其他理论开展研究。通

过引入新的前置变量开展研究,这类研究未对计划

行为理论的三大核心维度进行研究,总体上仍然符

合计划行为理论的研究思路。例如,林轶等在主观

因素的基础上,引入旅游者个性特征和家庭结构的

前置影响因素,结合双槛模型研究了阳朔乡村旅游

经营者参与网络营销的意愿及行为[55]57;王丽萍等

在该理论的基础上融入资源、政策、媒体等前置因

素,运用结构方程的方法研究了青年旅游者乡村旅

游意向[61]5。通过引入新的中介变量开展研究,这

一类研究将引入的变量放在与态度、主观规范、知觉

行为控制同等的维度上展开研究,是对计划行为理

论的直接变革,但是这类文章普遍对新变量的引用

缺乏令人 信 服 的 理 论 支 撑,往 往 导 致 结 果 的 不 可

靠[76]2。例如,引入“地方依恋”这一中介变量,Shen

等研究了中国社区居民支持旅游的行为动机[74],那

么“地方依恋”是不是与知觉行为控制之间存在概念

的交叉,甚至包含的关系呢? 引入感知这一变量,

Meng等研究了主题餐厅顾客的重游意向[77],感知

变量是否从属于信念变量,是三大维度的前置变量

116

旅 游 论 坛 2023年 第16卷 第6期

第122页

呢? 通过融合其他理论开展研究也存在一定的问

题,不同理论之间的概念交叉甚至包含关系也会对

结果的偏差产生影响。例如,引入自我决定理论,

Walker等研究了加拿大和中国大陆大学生在文化

与休闲约束上的不同[64]567;张圆刚等结合自我印象

一致理论,研究了乡村旅游者的行为影响因素[8]70;

结合技术接受模型,Huh等研究了高档酒店信息系

统的接受行为,结果表明:如果关键目标是预测使用

HIS的行为意图,则 TAM 是可取的,但是如果关键

目标是解释使用 HIS 的行为意图,则 DTPB 更可

取[65]121。

综上所述,无论是引用新的变量还是新的理论,

都存在概念上的交集,甚至包含关系,因为每个人群

都受到自己的一套信念的影响[78]811,因此缺乏理论

支撑的拓展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的实证结果是不可靠

的。此外,忽视间接变量重要性的研究只能确定应

解决的直接变量,因此它们对实际指导的效果往往

较差[78]811。

4 研究述评与展望

本文通过回顾分析国内外计划行为理论应用于

旅游领域的研究,发现计划行为理论用于旅游研究

具有良好的解释力,其可拓展性使得该理论针对不

同的研究对象可以增加新的指标和维度,进一步增

强了该理论的适用性。首先,在研究领域上,尤其是

国内学者局限于从旅游者的角度展开研究,旅游经

营者、参与者、管理者等利益相关者的行为意向研究

有待进一步挖掘。此外,国内外研究者多局限于行

为意向层面,较少学者将研究立足于行为,但是计划

行为理论被广泛用于预测和修改人类行为是以行为

为中心的[24]206。目前,学者的研究与计划行为理论

的出发点存在偏差,且在行为意向的研究中偏向于

对行为意向的分别独立影响,忽视了三大维度之间

的相互关系,导致研究结果的可靠性降低。其次,在

研究方法上,缺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新变量

的引入缺乏理论探讨,新变量与三大维度的概念范

畴之间存在交叉,使得研究结论失真;不同研究对象

有着不同的影响因素,这也妨碍了计划行为理论的

预测能力。最后,研究缺乏统一的研究范式,使得研

究结论仅限于具体的文章,缺乏实际和理论应用的

指导意义。

结合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今后基于计划行

为理论的研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国内外

研究维度存在的交叉问题,在引入新变量或者新理

论时应当清晰地界定概念及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

避免概念和维度之间的交叉。(2)计划行为理论的

前提是基于理性人的假设的,因此在针对具体的研

究问题时,为了提高研究的准确性,补充社会人的假

设,将情感和人口学特征变量作为与态度、主观规范

和知觉行为控制并列的维度考虑到模型的建构中。

(3)借鉴国外研究,Yuriev等对126份出版物中应

用计划行为理论的文章开展研究,指出计划行为理

论需要包括定性和定量要素的先进方法[76]2,因为

该理论不会针对研究人群,因此跳过任何这些方法

步骤都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可靠。因此,有必要针对

不同的旅游场景及旅游研究对象拓展计划行为理

论,建立起在理论探索研究的基础上再开展实证检

验研究的统一研究范式。(4)由于计划行为理论的

关注点是在行为上,因此在进行旅游研究时有必要

深入行为层面。(5)针对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应当

进一步从旅游相关利益者的视角开展研究,以丰富

旅游研究的领域,为实践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 高静,许冬梅,蔡壮,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精神科医

学保护性 约 束 解 除 评 估 表 的 构 建 [J].护 理 学 杂 志,

2022(20):19-22.

[2] 谢淑敏,方雪琦,罗茜,等.地理教师人地协调观教学倾

向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教学行为的影响[J].教育理论与

实践,2022(11):56-59.

[3] 翟姗姗,陈欢,王左戎.基于 SES差异下用户 AI学习

平台持续使用意愿影响机理研究[J].情报科学,2022

(2):28-35.

[4] 许登云,乔玉成.公民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悖离的影响

因素探析:计划行为理论视角[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20(6):750-757.

[5] 张圆刚,余向洋,程静静,等.基于 TPB和 TSR 模型构

建的乡村 旅 游 者 行 为 意 向 研 究 [J].地 理 研 究,2017

(9):1725-1741.

[6] 厉新建,李兆睿,宋昌耀,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虚拟

旅游行 为 影 响 机 制 研 究[J].旅 游 学 刊,2021(8):15-

26.

[7] SPARKSB,PANG W.Chineseoutboundtourists:understandingtheirattitudes,constraintsanduseofinformationsources[J].Tourism management,2009(4):

483-494.

[8] 张圆刚,陈希,余润哲,等.自我印象一致对乡村旅游者

游憩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理论构建与模型拓展[J].

旅游学刊,2021(4):70-82.

[9] 雷铭.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我国大陆居民医疗旅游意

117

郭 峦等:计划行为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回顾 研究进展

第123页

向研究[J].旅游导刊,2019(2):54-71.

[10] REDDYSG,YORKVK,BRANNONLA.Travelfor

treatment:students'perspectiveon medicaltourism

[J].Internationaljournaloftourismresearch,2010

(5):510-522.

[11] 周媛,梅强.基于 TPB理论的旅游志愿服务意愿影响

因素研究[J].旅游科学,2018(3):63-79.

[12] CHOE-S.Astudyofvisitor'sbehavioralintentionaccordingtotheperceivedcrowdingofthemeparks:usingextendedtheoryofplannedbehavior[J].Internationaljournaloftourism and hospitalityresearch,

2022(2):93-107.

[13] 周伟梁.新疆旅游专业大学生行业内就业意愿影响因

素的探究[J].高教论坛,2021(6):113-118.

[14] LINLP,YU C Y,CHANG F C.Determinantsof

CSER practicesforreducinggreenhousegasemissions:fromtheperspectivesofadministrativemanagersintouroperators[J].Tourism management,

2018,64:1-12.

[15] 刘慧悦,阎敏君.移动短视频使用对旅游者行为意愿

的影响研究[J].旅游学刊,2021(10):62-73.

[16] 纪颖超,殷杰.乡村旅游地居民不规范行为对重游意

愿的影响机理和效应研究:一个条件过程模型的验证

[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1(3):135-141.

[17] KANCHANAPIBUL M,LACKA E,WANG X,et

al.Anempiricalinvestigationofgreenpurchasebehavioramongtheyounggeneration[J].Journalof

cleanerproduction,2014,66:528-536.

[18] 于丹,董大海,刘瑞明,等.理性行为理论及其拓展研

究的现状 与 展 望 [J].心 理 科 学 进 展,2008(5):796-

802.

[19] 党宁,吴必虎,张雯霞.计划行为还是理性行为? 上海

居民近城游憩行为研究[J].人文地理,2017(6):137-

145.

[20] ROGER M,ARCH G W.Testingtheoryofplanned

versus realized tourism behavior [J].Annals of

tourismresearch,2005(4):905-924.

[21] 姚媛.国外旅游决策理论研究进展与启示[J].安徽农

业科学,2011(26):16183-16186.

[22] FISHBEIN M,AJZENI.Belief,attitude,intention,

andbehavior:anintroductiontotheoryandresearch

reading[J].Contemporarysociology,1977(2):244-

245.

[23] AJZENI.From intentionsto actions:a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M].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1985.

[24] AJZENI.Thetheoryofplannedbehavior[J].Organizationalbehaviorandhumandecisionprocess,1991

(50):179-211.

[25] BAGOZZIRP,WONG N,SHUZO A.Culturaland

situationalcontingenciesandthetheoryofreasoned

action:applicationtofastfoodrestaurantconsumption

[J].Journalofconsumerpsychology,2000(2):97-

106.

[26] TAYLORS,TODDPA.Understandinginformation

technologyusage:atestofcompetingmodels[J].Informationsystemsresearch,1995(2):144-176.

[27] SONGY M. Analysis of eco-tourism guide-line

effectsthrough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J].

Koreanjournalofyouthstudies,2005(4):473-487.

[28] 姚艳虹,罗焱.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 TPB模型与分析

[J].旅游科学,2006(5):20-25.

[29] 丁秀丽.在沪留学生旅游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J].经济研究导刊,2012(33):197-199.

[30] 朱倩倩.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动漫节庆重游倾向影响

因素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7(2):87-90.

[31] 张江驰.旅游者在线预订行为是计划行为吗?:旅游者

行为惯性的影响及风险感知的两阶段调节效应研究

[J].旅游导刊,2019(1):43-64.

[32] 陈玥彤,李东,王玉清.基于 TPB模型的游客 AA 制

旅游消费行为意向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2

(1):73-80.

[33] 佟玉权,赵紫月,杨娇.民宿旅游消费意愿研究[J].合

作经济与科技,2019(23):82-84.

[34] OLYA H GT,BAGHERIP,TUMER M.Decodingbehavioralresponsesofgreenhotelguests:adeeperinsightinto the application ofthetheory of

plannedbehavior[J].Internationaljournalofcontemporaryhospitalitymanagement,2019(6):2509-2525.

[35] 邹波.游客旅游意向影响因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

分析[J].社会科学家,2021(7):40-45.

[36] 谢泽氡,马遵平,汪丽敏.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工业

旅游行为意向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9):

51-56.

[37] 陈红玲,张玉君,张灵杰,等.风险感知视角下广西巴

马“候鸟式”养老旅游行为意向研究[J].山东农业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98-104.

[38] 曾武灵.滨海生态旅游区游客重游意愿形成机制研究

[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

[39] 秦明达.森林康养消费需求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2020.

[40] KIM YJ,NJITED,HANCER M.Anticipatedemotioninconsumers'intentionstoselecteco-friendly

restaurants:augmentingthetheoryofplannedbehavior[J].Internationaljournalofhospitality management,2013,34:255-62.

[41] 陶蕊,赵靳丽.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红色旅游意愿研

究[J].市场论坛,2018(11):83-88.

118

旅 游 论 坛 2023年 第16卷 第6期

第124页

[42] 沈苏彦,郭剑英.游客对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旅游意向

的实证研究[J].人文地理,2011(2):144-149.

[43] GONCALVESJ,MATEUS R,SILVESTREJD,et

al.Attitudes matter:measuringtheintention-behaviorgapinbuiltheritageconservation[J].Sustainable

citiesandsociety,2021,70:1029113.

[44] SPARKSB.Planningawinetourismvacation? Factorsthathelptopredicttouristbehavioralintentions

[J].Tourism management,2007(5):1180-1192.

[45] 汪小倩,路幸福.大学生研学旅行的行为意向研究:基

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J].四 川 旅 游 学 院 学 报,2022

(1):44-50.

[46] 田泽民,程乾,石张宇.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驱动因

素:破窗理 论 的 视 角 [J].社 会 科 学 家,2020(8):32-

37.

[47] 胡兵,傅云新,熊元斌.旅游者参与低碳旅游意愿的驱

动因素与形成机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解释[J].商

业经济与管理,2014(8):64-72.

[48] 周媛,梅强,侯兵.基于扎根理论的旅游志愿服务行为

影响因素研究[J].旅游学刊,2020(9):74-89.

[49] GOH E,RITCHIEB,WANGJ.Non-compliancein

nationalparks:anextensionofthetheoryofplanned

behavior modelwith pro-environmentalvalues[J].

Tourism management,2017,59:123-127.

[50] ASHRAF MS,HOU F,KIM W G,etal.Modeling

tourists'visitingintentionstowardecofriendlydestinations:implicationsforsustainabletourism operators

[J].Businessstrategyandtheenvironment,2020

(1):54-71.

[51] 刘春济,高静.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社区居民参与生

态旅游发展的行为意向研究:以崇明岛为例[J].北京

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34(7):56-64.

[52] 沈克,王文超,郭文茹.革命老区居民参与旅游扶贫的

行为意向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3):409-414.

[53] 尹寿兵,江海林.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旅游小企业接

班机制 研 究:以 安 徽 宏 村 为 例 [J].旅 游 学 刊,2020

(10):57-69.

[54] 吕宁,韩霄,赵亚茹.旅游中小企业经营者创新行为的

影响机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扎根研究[J].旅游学

刊,2021(3):57-69.

[55] 林轶,田茂露,曾慧珠.乡村旅游经营者参与网络营销

的意愿及行为研究:基于广西融水、阳朔的调查数据

[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2):56-63.

[56] 黄诗佳,兰思仁,李霄鹤.城市公园智慧解说系统使用

意向研究:基于拓展的计划行为理论的视角[J].福建

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77-82.

[57] 金美兰,李想,吴琳.基于 TRA、TPB、MGB比较分析的

旅游者重游意向研究[J].旅游论坛,2019(2):33-40.

[58] 杨洋,李蔚.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灾后重建景区旅游

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2(6):210-216.

[59] 余韵,詹卫华,谢祥财.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水利风景

区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J].水 利 经 济,2011(1):

57-60.

[60] 高明,何玮.文明旅游对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模型

建构及实证研究:以柬埔寨吴哥景区中国游客为例

[J].旅游论坛,2020(4):33-46.

[61] 王丽萍,程晓云.青年旅游者乡村旅游意向研究[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4):5-10.

[62] 马奔,刘凌宇,段伟,等.森林景区周边农户生态旅游

经营行为研究:以陕西秦岭地区为例[J].农林经济管

理学报,2015(6):653-660.

[63] CHIENGCL,YENIY,HOANG P Q.Combinationoftheoryofplannedbehaviorandmotivation:an

exploratorystudyofpotentialbeach-basedresortsin

Vietnam[J].Asiapacificjournaloftourismresearch,

2012(5):489-508.

[64] WALKERGJ,JACKSON E L,DENG J.Culture

andleisureconstraints:acomparisonofCanadianand

mainlandChineseuniversitystudents[J].Journalof

leisureresearch,2007(4):567-590.

[65] HUH HJ,KIM T,LAW R.Acomparisonofcompetingtheoretical modelsforunderstandingacceptancebehaviorofinformationsystemsinupscalehotels[J].Internationaljournalofhospitality management,2009(1):121-34.

[66] CHEUNKAMONE,JOMNONKWAO S,RATANAVARAHA V.Determinantfactorsinfluencingthai

Tourists'intentionsto usesocial mediafortravel

planning[J].Sustainability,2020(18):7252.

[67] LORENZO-ROMERO C, ALARCON-DEL-AMO

M-D-C, CRESPO-JARENO J-A. Cross-cultural

analysisoftheecologicalbehaviorof Chilean and

Spanishecotourists:astructuralmodel[J].Ecology

andsociety,2019(4):38.

[68] WOOSNAM K M,RIBEIRO M A,DENLEYTJ,et

al.Psychologicalantecedentsofintentionstoparticipateinlastchancetourism:Consideringcomplementarytheories[J].Journaloftravelresearch,2022(6):

1342-1357.

[69] HAN H,MENGB, KIM W. Emerging bicycle

tourismandthetheoryofplannedbehavior[J].Journalofsustainabletourism,2017(2):292-309.

[70] HALPENNYE,KONO S,MOGHIMEHFAR F.

Predictingworldheritagesitevisitationintentionsof

northAmericanparkvisitors[J].Journalofhospitalityandtourismtechnology,2018(3):417-437.

[71] HUDSONS,THAL K,CARDENAS D,etal.

119

郭 峦等:计划行为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回顾 研究进展

第125页

Wellness tourism:stress alleviation or indulging

healthfulhabits? [J].Internationaljournalofculture

tourismandhospitalityresearch,2017(1):35-52.

[72] 郭英之,李小民.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购买旅游产品

意愿的实证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与计划行为理论

模型[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

159-170.

[73] 李华敏.乡村旅游行为意向形成机制研究[D].杭州:

浙江大学,2007.

[74] SHEN K,SHEN H.Chinesetraditionalvillageresidents'behavioralintentiontosupporttourism:anextendedmodelofthetheoryofplannedbehavior[J].

Tourismreview,2021(2):439-59.

[75] RIEBLSK,ESTABROOKSPA,DUNSMOREJC,

etal.Asystematicliteraturereviewandmeta-analysis:thetheoryofplannedbehavior'sapplicationto

understandandpredictnutrition-relatedbehaviorsin

youth[J].Eatingbehaviors,2015,18:160-178.

[76] YURIEVA,DAHMEN M,PAILLÉP,etal.Pro-environmentalbehaviorsthroughthelensofthetheoryof

plannedbehavior:ascopingreview[J].Resources,conservation&recycling,2020,155:104660.

[77] MENGB,CHOIK.Aninvestigationoncustomerrevisitintentiontothemerestaurants:theroleofservicescapeandauthenticpercep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18(3):1646-1662.

[78] DAVISLE,AJZENI,SAUNDERSJ,etal.The

decisionof African Americanstudentstocomplete

highschool:anapplicationofthetheoryofplanned

behavior[J].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2002

(4):810-819.

ReviewontheApplicationofTheoryofThe

PlannedBehaviorinTourismResearch

GuoLuan,TianYuan

(SchoolofBusiness,GuangxiUniversity,Nanning530004,China)

Abstract:The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hasagoodabilitytoexplainandpredictthechoiceofindividualbehaviorintentions,andithasbeenincreasinglyappliedintourismresearch.Inthispaper,using

“thetheoryofplannedbehavior”and“tourism”askeywords,atotalof440papersfromCNKIandwebof

scienceweresearched,andVOSviewer1.6.11wasusedtoconductstatisticalanalysisonthekeywordsand

clusteringcharacteristicsofthepapers.Theapplicationofdomesticandforeigntheoreticalmodelsof

plannedbehaviorintourismresearchisreviewed,andtheresearchmethodsofdomesticandforeigntheoreticalmodelsofplannedbehaviorintourismresearchareanalyzed.Theresearchfoundthat:Thetheoryof

plannedbehavior,asoneoftheimportanttheoriesinthefieldoftourismresearch,hasgoodexplanatory

powerintourismresearch;Scholarsshouldtakeintoaccountthecategoriesofthethreedimensionsandthe

interactionbetweenvariableswhenusingthetheory;Thetheoryofplannedbehaviorcanbeextended;

however,theuseofnewmethodsorvariablesneedtobetestedandvalidated.Whenextendingthetheory,

arelativelyconsistentresearchparadigmshouldbeformed.Thispaperputsforwardtheapplicationmodeof

plannedbehaviortheory,whichprovidesareferencefortheexpansionoftourismresearch.

Keywords:The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tourism;literaturereview;statisticalanalysis

[实习编辑:吴宇玲;责任编辑:吕观盛]

120

旅 游 论 坛 2023年 第16卷 第6期

第126页

《旅游论坛》第16卷总目录

第1期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旅游发展:意义、挑战与路径 ……………………………………… 宋 瑞,刘倩倩(1)

思辨争鸣

学科归属、学科认同与旅游学科建设———“‘旅游一代’与旅游学科发展”专题学者对话录

………………………………………………………… 郑丹妮,李春晓,于赫尧,杨 旸,陈钢华,白 凯(12)

中国旅游学家学术思想史研究

中国旅游地理学家口述史研究(Ⅰ)———郭来喜先生的学术人生与学术思想

…………………………………………………………………………… 王金伟,赵佳旺,李雪松,刘智航(27)

理论探索

可持续旅游概念内涵的中西比较与反思…………………………………………………… 周小凤,张朝枝(43)

地名在旅游口号中的嵌入及应用模式研究………………………………………………… 韦艳绿,王 荣(53)

基于历史层累的旅游区空间功能更迭特征与机理研究———以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旅游区为例

………………………………………………………………… 张佑印,李鹏鹏,王冠孝,徐 珩,刘文婷(61)

互联网使用与旅游就业选择差异:异质性与机制——— 基于 CGSS2013-2019年的证据

…………………………………………………………………………………… 王 静,郭 为,康 悦(71)

智能技术革命背景下酒店机器人使用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 梁少华,曾国军,赖嘉伟(82)

解说方式对游客教育感知的影响研究 ………………………………… 赵 莹,闫鸿钰,林家惠,王嘉铭(97)

乌镇旅游目的地意象动态变迁机制探究 ………………………………………………… 蔡礼彬,丁子群(108)

研究进展

中国旅行文学研究的述评与展望…………………………………………………………………… 解 佳(123)

旅游高等教育研究

旅游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文化认同与路径选择研究………… 李 冬,王昆欣,褚 贝,吴盈盈,汪 汇(132)

其 他

《旅游论坛》征稿启事…………………………………………………………………… 《旅游论坛》编辑部(140)

第2期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生态旅游产业生态圈构建与价值共创研究 ………………………… 马 勇,周 倩(1)

思辨争鸣

理论框架、逻辑范式与创新实践———“新时代中国旅游经济学研究”专题学者对话录

………………………………………………………… 张大鹏,王松茂,生延超,杨 勇,把多勋,赵 磊(12)

《旅游论坛》第16卷总目录

第127页

中国旅游学家学术思想史研究

中国旅游地理学家口述史研究(Ⅱ)———杨冠雄先生的学术人生与学术思想

………………………………………………………………… 王金伟,赵佳旺,谭依依,李雪松,马 楠(28)

理论探索

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基本概念与建设要求 ………………………………………………………… 黄震方(45)

对外开放促进旅游经济效率的作用过程与传导机制———基于2000-2019年中国面板数据的实证

…………………………………………………………………………………… 生延超,刘 琪,李 倩(50)

2004-2018年中国入境旅游带动经济增长转型升级效应研究 ………………… 高 雪,任一鑫,李 欣(66)

广西2010-2020年国内旅游经济空间差异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 王莎莎,林珍铭(77)

影响展览业发展水平的交互组合因素分析———基于山东样本数据和fsQCA 方法的再实证

……………………………………………………………………………………………… 王婷伟,张 慧(86)

虚拟旅游体验与游客实地旅游意愿:基于SOR理论的双刃剑效应检验———以莫高窟虚拟景区为例

……………………………………………………………………………………………… 王雨晨,焦育琛(95)

主题公园拥挤感知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机理———情绪的中介效应 … 邢 杰,梁旺兵,常承明,高雪琴(106)

我国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管理机制比较与构建………………… 吴迎霞,徐 鹏,张 林,许佳明,章永侠(118)

旅游高等教育研究

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旅游数据分析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白 刚(126)

本科院校旅游类专业通识教育改革研究 ……………………………… 金美兰,朱 波,隽雨仙,邱伟芳(134)

第3期

思辨争鸣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利用的若干问题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适应与游憩机会”

专题学者对话录………………………………………………… 李 菲,陈 平,宋俊华,苑 利,张朝枝(1)

中国旅游学家学术思想史研究

中国旅游地理学家口述史研究(Ⅲ)———孙文昌先生的学术人生与学术思想

………………………………………………………………… 王金伟,李雪松,赵佳旺,周志华,曹淑婷(12)

理论探索

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旅游发展:货币循环视角 …………………………………………… 左 冰,伍 姣(25)

革命老区跨省旅游合作意向的驱动机理———有调节的复合式多重中介模型…………… 许春晓,唐 敏(43)

供需视角下长海县海岛生态系统游憩文化服务研究……………………………………… 王 辉,赵 娜(58)

纪念性旅游场景中敬畏情绪体验对游客国家认同的影响研究…………………………… 赵 亮,张智倩(69)

“我”的旅游故事:悦人、悦己与自我发展 ………………………………………… 张文敏,高克昌,严雨楼(86)

同侪视域下Z世代女性大学生毕业旅游从众行为特征及机理研究 …………………… 张佑印,徐 珩(95)

探险旅游中的互动仪式:情感能量生成机制…………………………… 金彩玉,李奕林,王 莹,陈 朋(105)

研究进展

旅游发展情境下乡村治理的研究回顾与展望 …………………………………………… 周 静,黄剑锋(112)

日本内容旅游发展研究述评及启示 ……………………………………………………… 彭 丹,张子妍(122)

《旅游论坛》第16卷总目录

第128页

书 评

群岛旅游资源价值的再认识———评《群岛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估值研究》……………………… 王 辉(134)

其 他

关于成立《旅游论坛》第三届编辑委员会的公告 …………………………………… 《旅游论坛》编辑部(封二)

《旅游论坛》征稿启事 ………………………………………………………………… 《旅游论坛》编辑部(封三)

第4期

思辨争鸣

实践形式、机制路径与可能的研究突破———“技术革新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者对话录

………………………………………………………… 杨 勇,林明水,王金伟,文 彤,杨兴柱,刘 佳(1)

理论探索

影视剧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了吗? ———基于《山海情》的案例分析…………………… 夏杰长,刘睿仪(19)

旅游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模式及机制研究…………………… 明庆忠,张文娟(30)

民族村寨旅游目的地创业者的网络管理能力对创业韧性的影响………………………… 金颖若,向富华(40)

民族地区红色旅游地弘扬长征精神对游客国家认同的影响机制研究———以贵州5个红色旅游馆址为例

…………………………………………………………………………… 笪 玲,王金晓,郑子炜,李 贞(51)

居家式康养旅游与民族“三交”:巴马“候鸟人”民族互嵌社区研究 ……………………… 郝国强,杨 彪(62)

基于游客感知的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质量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 金琳琳(72)

中国展览场馆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李佳肖,蔡卫民(80)

网络文本分析视角下文化遗产旅游地游客感知价值维度构建———以洛阳龙门石窟为例

…………………………………………………………………………………… 厉建梅,齐 佳,单梦琦(89)

旅游型海岛居民可持续生计与迁居意愿研究———以辽宁省长海县为例

…………………………………………………………………………… 王 亮,赵 娜,王 辉,韩增林(98)

非现金支付方式、借贷获得与旅游消费支出———基于 CHFS2017数据的分析

…………………………………………………………………………………… 康 悦,郭 为,王 静(110)

研究进展

大数据在中国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回顾与展望…………………………………… 宋潇潇,李云鹏,李 勇(123)

其 他

《旅游论坛》征稿启事…………………………………………………………………… 《旅游论坛》编辑部(136)

第5期

“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专辑

主持人导语 ……………………………………………………………………………………………… 宋 瑞(i)

理论探索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目标与指标体系构建 ……… 谢 婷,宋 瑞,周功梅,武新淇(1)

《旅游论坛》第16卷总目录

第129页

文化氛围:文化和旅游融合测度的核心概念与理论框架探索…………………… 张朝枝,徐 鼎,王楚涵(14)

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 宋 瑞,杨晓琰,张琴悦(21)

数字化对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推动机制研究………………………………………………… 金 准,夏亚龙(32)

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 魏 敏,许 锐,魏海湘(43)

乡村地区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发展成效评价研究 …………………… 张新成,高 楠,白 凯(54)

中国省域文旅融合态势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江金波,王 超(65)

文旅融合、科技创新与城市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 宋昌耀,顾嘉倩,张 琪,厉新建(77)

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的内涵结构与实证测度———以晋江五店市为例

…………………………………………………………………………… 章 坤,谢朝武,张江驰,魏 昭(89)

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国际经验与相关启示…………………………………………………………… 周功梅(100)

新时代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探析———以广西为例…………………………………………… 曹庆华(110)

研究进展

国内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和机制研究述评 ………………………………………… 宋子千,马晓芬(119)

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研究进展与新时代发展趋向 ……………… 张新成,王琳艳,高 楠,宋 晓(129)

第6期

理论探索

互联网对旅游经济发展影响的机理与效应研究———基于中国279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 冀雁龙,夏 青(1)

善意嫉妒和恶意嫉妒对旅游意愿的影响研究———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董彬彬,丁雨馨,吴问津(13)

肢体残障人士异质性对出游障碍的影响及其实际成因探究……………………………… 陶长江,张骁鸣(24)

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旅游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朱 玺,刘 敏(40)

浙江省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产品偏好研究———基于陈述性偏好与显示性偏好

…………………………………………………………………………… 宋张平,孟明浩,张友仲,顾晓艳(55)

基于旅行生涯模式理论的城郊旅游动机研究…………………………… 林敏慧,黄玉兰,洪 旎,廖佳雨(66)

乡村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特征及形成机制———以江西婺源为例……………………… 龚晶晶,唐文跃(79)

遗产型村落旅游空间正义性测度及制度增权路径———空间生产视角下的安徽西递村民感知研究

…………………………………………………………………………………… 尚会蝶,王维艳,邹 银(91)

基于空间感知规律的厦漳泉旅游形象对比研究 ………………………………………… 罗婉璐,王武林(102)

研究进展

计划行为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回顾 ………………………………………………… 郭 峦,田 园(110)

其 他

《旅游论坛》变更刊期公告 …………………………………………………………… 《旅游论坛》编辑部(封二)

《旅游论坛》第16卷总目录…………………………………………………………………………………… (Ⅰ)

《旅游论坛》第16卷总目录

第130页

《旅游论坛》变更刊期公告

为更好发挥《旅游论坛》服务文旅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展现高水平旅游学术研究

成果、支持优秀旅游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旅游学术交流的功能,经上级主管单位同

意,从2024年1月起,《旅游论坛》由双月刊变更为月刊。

欢迎中外学者踊跃投稿、惠赐稿件。

《旅游论坛》编辑部

2023年11月15日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互动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