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2023年第9期

发布时间:2023-10-20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2023年第9期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定ꎬ峰值载荷显著提高ꎮ Chang 等[4-7] 对 Z-pin 增强单搭接接头的性能进行研究ꎬ研究结果表明 Z-pin植入可以显著提高单搭接接头的静态粘接强度极限、疲劳寿命ꎮ Chang 等[8] 研究了 Z-pin 增强单搭接接头在高温情况下的力学性能ꎬ试验研究表明ꎬ相比于未经增强的接头ꎬZ-pin 增强单搭接接头的高温连接强度提高了 60%ꎮ Mouritz[9]研究了湿热环境对Z-pin增强层合板和 T 形接头的影响ꎮ 西北工业大学马玉娥等[10]采用 ABAQUS 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了 T 形接头与 Z-pin 增强 T 形接头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ꎬ模拟 T 形接头的拉伸失效ꎬ结果表明ꎬ相比于无增强 T 形接头ꎬZ-pin 增强 T 形接头的极限载荷与极限位移分别提高了 66%和 304%ꎮ 马金瑞等[11]对 RTM 成型 Z-pin 增强复合材料 T 形试件的拉脱性能进行研究ꎬ研究结果表明 Z-pin 增强复合材料T 形试件较未增强的 T 形试件拉脱最大破坏载荷提高了 64? 8%ꎬ试验结果说明 Z-pin 的引入可较大地提高 T 形试件的拉脱最大破坏载荷... [收起]
[展开]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2023年第9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01页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定ꎬ峰值载荷显著提高ꎮ Chang 等[4-7] 对 Z-pin 增强

单搭接接头的性能进行研究ꎬ研究结果表明 Z-pin

植入可以显著提高单搭接接头的静态粘接强度极

限、疲劳寿命ꎮ Chang 等[8] 研究了 Z-pin 增强单搭

接接头在高温情况下的力学性能ꎬ试验研究表明ꎬ相

比于未经增强的接头ꎬZ-pin 增强单搭接接头的高

温连接强度提高了 60%ꎮ Mouritz

[9]研究了湿热环境

对Z-pin增强层合板和 T 形接头的影响ꎮ 西北工业大

学马玉娥等[10]采用 ABAQUS 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

了 T 形接头与 Z-pin 增强 T 形接头的三维数值计算

模型ꎬ模拟 T 形接头的拉伸失效ꎬ结果表明ꎬ相比于

无增强 T 形接头ꎬZ-pin 增强 T 形接头的极限载荷

与极限位移分别提高了 66%和 304%ꎮ 马金瑞等[11]

对 RTM 成型 Z-pin 增强复合材料 T 形试件的拉脱

性能进行研究ꎬ研究结果表明 Z-pin 增强复合材料

T 形试件较未增强的 T 形试件拉脱最大破坏载荷提

高了 64? 8%ꎬ试验结果说明 Z-pin 的引入可较大地

提高 T 形试件的拉脱最大破坏载荷ꎮ

为进一步研究加筋构件的连接性能ꎬNASA 兰

利研究中心[12] 提出了一种加筋结构件的简化试件

构型ꎬ以蒙皮/ 缘条结构为例ꎬ可以忽略腹板部分的

影响ꎬ由蒙皮与缘条共固化或共胶接形成的层合板

代替加筋结构件ꎬ如图 1 所示ꎮ 基于该加筋结构件

的简化试件构型ꎬ国外研究[13-16] 表明对该简化试件

进行横向的拉伸、弯曲或混合加载等破坏试验ꎬ简化

试件的失效模式可以反映出大型加筋构件在受载时

的实际破坏情况ꎮ 但国内关于此简化试样的研究并

不多见ꎬ特别是对使用 Z-pin 技术进行简化试件连

接增强的研究鲜见报道ꎮ

图 1 加筋构件简化试件示意图

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simplified specimens of

reinforced components

本文参考上述加筋构件简化试件ꎬ设计简化结构

件ꎬ通过三点弯曲试验研究 Z-pin 直径、植入体积分数

对 Z-pin 增强加筋简化结构件连接性能的影响ꎮ

1 试验与试件的制备

1? 1 试验规划

本次试验中所使用的试验件均为自制ꎬ试验件

的规格尺寸设计综合参考美国标准(ASTM)、中国

国家标准(GB)和行业标准(HB)等ꎮ 简化试件的蒙

皮及缘条层合板均采用典型的准各向同性铺层[0 /

45 / 90 / -45]2S ꎬ单层层合板厚度为 0? 125 mmꎬ蒙皮

及缘条厚度均为 2 mmꎬ三点弯曲试验试件的尺寸如

图 2 所示ꎮ

图 2 三点弯曲试件

Fig? 2 Three-point bending specimen

本次试验通过改变植入 Z-pin 的直径以及 Z-

pin 植入的体积分数探究 Z-pin 植入对加筋类简化

构件连接性能的影响ꎬ试验规划如表 1 所示ꎮ

表 1 三点弯曲试验规划

Table 1 Three-point bending test planning

试件

编号

Z-pin 直径

/ mm

Z-pin 间距

/ mm

Z-pin 体积

分数/ %

试件数量

/ 个

WQ-0-0 - - - 3

WQ-3-2 0.30 2×2 1.80 3

WQ-3-3 0.30 3×3 0.80 3

WQ-3-4 0.30 4×4 0.40 3

WQ-3-5 0.30 5×5 0.28 3

WQ-5-7 0.50 7×7 0.40 3

注:试件编号 WQ-a-b 中ꎬWQ 表示横向三点弯曲试验ꎬa 表示

Z-pin直径为 a / 10 mmꎬb 表示 Z-pin 行/ 列间距为 b×b mmꎮ

1? 2 试件制备

试件的制备主要包括加筋类简化结构件的制

备、Z-pin 的植入和热压罐固化ꎮ

加筋类简化结构件层合板的铺层顺序是先铺设

蒙皮层合板再进行缘条部分的层合板铺设ꎬ最后利

用自动裁剪机进行裁剪ꎮ

铺层材料选用山东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

2023 年第 9 期 99

???????????????????????????????????????????????

第102页

Z-pin 增强复合材料加筋构件连接性能研究

公司的碳纤维 T700 / 环氧树脂 US12500 预浸料ꎬ其

纤维体积含量为 67%ꎮ

Z-pin 由聚酰亚胺纤维 PI-S35/ 环氧树脂 US12500

复合材料制成ꎬ纤维体积含量为 60%ꎬ供应商为上海

利洛实业有限公司ꎬZ -pin 直径有 0? 3 mm 与 0? 5

mm 两种ꎬ均为自制ꎮ

Z-pin 在制备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加捻处理ꎬ加

捻过程中可以排除纤维束内的气体ꎬ减少初始损伤ꎬ

加捻后的 Z-pin 表面形成顺着纤维方向的螺旋形沟

壑ꎬ可以增大与复合材料的接触面积ꎬ从而提升增韧

效果ꎮ 加捻后的 Z-pin 内各纤维之间的粘接效果更

好ꎬ减少了分叉现象的发生ꎮ

Z-pin 的植入采用低损伤的 Z-pin 预制孔植入

工艺ꎬ其操作包括以下两步:

(1)在加热模具上放置未固化的层合板ꎬ进行

均匀加热ꎬ直到试件温度达到(30±4) ℃ 后ꎬ恒温加

热ꎬ然后使用制孔针沿层合板法线方向制孔ꎮ

(2)将裁剪好的 Pin 利用送 Pin 机构自动送入

预制孔中ꎮ

最后ꎬ将结构件放入热压罐内进行共固化ꎬ得到

成型的试验件ꎮ

1? 3 三点弯曲试验

三点弯曲试验的试验设备为长春机械科学研究

院有限公司的 DNS 300 型电子万能试验机ꎬ试验环

境温度为 25 ℃ ꎬ相对湿度为 55%ꎬ试件已按照标准

要求完成了试验状态调节ꎬ以 0? 5 mm / min 的速度

进行单向加载ꎮ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 1 Z-pin 植入缺陷分析

Z-pin 的植入会将试件各层合板的纤维拨开或

者折断ꎬ使试件产生如下缺陷:在 Z-pin 周围的纤维

被拨开出现空隙ꎬ固化过程中树脂流入空隙形成类

似眼状的富树脂区ꎻ为容纳 Z-pin 而产生的增厚现

象会使面内纤维稀释ꎻ在制孔时会导致厚度方向上

纤维屈曲以及纤维断裂等损伤ꎻZ-pin 在植入过程

中也可能出现倾斜、劈裂等缺陷ꎮ

Z-pin 作为异物植入到试件中ꎬ会以 Z-pin 为中

心形成富树脂眼状区ꎬ眼状区内存在纤维稀释、纤维

断裂、微裂纹等初始缺陷ꎬ纤维稀释、纤维断裂很难

定量去描述ꎮ 有研究提出通过放大镜观察计算眼状

区的面积 A 及区域内纤维扰流偏转角度 2θꎬ并用指

标对眼状区初始损伤进行定性描述[17]

ꎮ 也有学者

将富树脂区近似为椭圆形ꎬ利用公式 S =Ωab 计算富

树脂区面积(包括 Z-pin 截面积)来表征眼状区的损

伤情况[18]

ꎬ其中 a 为半长轴长度即富树脂区半长度ꎬ

b 为半短轴长度即 Z-pin 半径ꎮ 图 3 为眼状富树脂

区示意图ꎮ

图 3 眼状富树脂区示意图

Fig? 3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ocular resin-rich area

本文试验所采用的 Z-pin 直径分别为 0? 3 mm、

0? 5 mmꎬ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可知ꎬ相比于 0? 3 mm

直径的 Z-pin 植入ꎬ0? 5 mm 直径的 Z-pin 植入会使

富树脂眼状区的短轴长度和长轴长度均有所增大ꎬ

进而使富树脂眼状区的面积增大ꎬ就单根 Z-pin 的

植入面积讨论ꎬ大直径组会造成更大面积的富树脂

眼状区ꎮ 但在体积分数相同的情况下ꎬ小直径组植

入根数更多ꎬ会造成富树脂区数量的增加ꎬ导致总体

富树脂区面积增大ꎻ并且由于植入密度大ꎬ还可能造

成富树脂眼状区端部连接情况ꎬ即两个椭圆形的长

轴连接在一起ꎬ进而造成更大面积的富树脂眼状区ꎬ

如图 4 所示ꎮ

图 4 连接的富树脂区

Fig? 4 A connected resin-rich zone

纤维在厚度方向的屈曲是 Z-pin 植入后所带来

的一种初始损伤ꎮ 植入过程中ꎬ由于 Z-pin 端部的

不尖锐结构ꎬ在 Z-pin 下压过程中ꎬ导致纤维沿着植

入方向发生断裂ꎬ形成纤维屈曲现象ꎬ如图 5 所示ꎮ

并且ꎬZ-pin 的歪斜会使纤维受到压紧力ꎬ导致纤维

卷曲更加严重ꎬ纤维屈曲会造成试件面内压缩等力

学性能显著降低[19-20]

100 2023 年 9 月

???????????????????????????????????????????????

第103页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图 5 纤维屈曲[21]

Fig? 5 Fiber-flexion

[21]

纤维屈曲是 Z-pin 的植入带来的纤维内部微观

损伤ꎬ观测难度较大ꎬ但是可以通过面内力学试验进

行检测ꎮ 本次试验所采用的 Z-pin 植入方式为预制

孔植入ꎬ即先用制孔针制孔ꎬ再将 pin 丝放入其中ꎬ

相比于超声辅助植入工艺ꎬ预制孔植入工艺所造成

的纤维屈曲现象更少ꎬ这是因为制孔针尖锐的针头

结构可以将面内纤维拨开ꎬ减少纤维折断的现象ꎬ进

而减少纤维屈曲ꎮ 本次试验所用 Z-pin 直径分别为

0? 3 mm、0? 5 mmꎬ由于大直径 Z-pin 的圆柱表面积

更大ꎬ与周围纤维的接触面积更大ꎬ故大直径 Z-pin

的植入更容易造成更多的纤维屈曲现象ꎮ

在 Z-pin 植入的过程中会发生 Z-pin 的歪斜现

象ꎬ如图 6(a)所示ꎬ这是由于在 Z-pin 植入过程中

很难保证 Z-pin 的垂直度ꎬ进而引起 Z-pin 的歪斜ꎻ

在固化过程中由于富树脂眼状区内的树脂流动ꎬ也

会造成 Z-pin 的歪斜现象ꎮ 当层合板发生单分层破

坏时ꎬ歪斜的 Z-pin 除受到 Z 向的拉力外ꎬ还会受到

沿着分层面的剪切力ꎬ使 Z-pin 所受的载荷情况发

生改变ꎮ 在受到面内拉伸载荷时ꎬ歪斜的 Z-pin 会

对 Z-pin 周围富树脂眼状区产生冲压效果ꎬ即 Z-pin

会有沿着歪斜方向转动的趋势ꎬ在这种趋势下ꎬZ-

pin 会对两侧纤维造成损伤ꎬ并且会使富树脂眼状区

的面积扩大ꎬZ-pin 歪斜角度越大ꎬ这种趋势越为明

显ꎬ如图 6(b)所示ꎮ

图 6 Z-pin 歪斜

Fig? 6 Z-pin skew

采用超声辅助 Z-pin 植入会造成较大角度的 Z-

pin 歪斜ꎬ主要是因为:①泡沫预制体中的 Z-pin 本身

存在歪斜ꎬ植入后 Z-pin 仍然存在歪斜现象ꎻ②泡沫

预制体植入后需要进行表面多余 Z-pin 的剪切ꎬ剪切

过程中会造成 Z-pin 的歪斜ꎻ③固化时ꎬ复材构件上

下表面存在温度差ꎬ使上下表面的固化程度不一致ꎬ

导致内部 Z-pin 受力不均匀ꎬ使 Z-pin 发生歪斜ꎮ

本次试验采用的 Z-pin 植入工艺为预制孔植入

工艺ꎬ并对固化工艺进行了优化ꎬ大幅度减少了 Z-pin

的歪斜现象ꎮ 在进行预制孔植入工艺时ꎬ先用制孔针

在试验件表面垂直制孔ꎬ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 Z-pin

植入的角度精度ꎻ固化过程中采用优化后的模具ꎬ降

低了上下表面存在的温度差ꎬ尽可能使其受力均匀ꎬ

从而减小了 Z-pin 的歪斜角度ꎮ

2? 2 失效模式分析

各组试样的失效情况如图 7 所示ꎬ从宏观角度

观察可知ꎬ图 7(a)所示未增强对照组 WQ-0-0 和图

7(b)至图 7(e)所示较低密度 Z-pin 植入的试验组

WQ-5-7、WQ-3-5、WQ-3-4、WQ-3-3 的蒙皮/ 缘

条粘接面均出现了严重的分层现象ꎮ 对照组 WQ-0-

0 蒙皮/ 缘条粘接面分层裂纹已扩展至试件中间受

力位置ꎬ即粘接面已经完全失效ꎬ蒙皮内层合板发生

劈裂现象ꎻ低密度 Z-pin 植入的试验组的边缘 Z-pin

被拔出ꎬ并且与压紧头接触的一侧蒙皮发生部分断

裂ꎬ蒙皮/ 缘条粘接面分层裂纹未扩展到试件中间受

力位置ꎬ即粘接面未完全失效ꎻ图 7( f) 所示较高密

度 Z-pin 植入的试验组 WQ-3-2 的蒙皮/ 缘条粘接

面未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ꎬ缘条/ 蒙皮连接处右侧仅

发生小部分脱黏ꎬ左侧蒙皮出现严重断裂现象ꎮ

图 7 宏观失效模式分析图

Fig? 7 Macroscopic failure mode analysis diagrams

2023 年第 9 期 101

???????????????????????????????????????????????

第104页

Z-pin 增强复合材料加筋构件连接性能研究

从微观角度观察可知ꎬ空白试验组 WQ-0-0 的

蒙皮/ 缘条发生分层的过程中造成了粘接面部分层

合板纤维的劈裂现象ꎬ缘条层合板内侧发生部分纤

维折断ꎬ各层合板之间纤维发生分层破坏现象ꎬ如图

8 所示ꎮ Z-pin 增强试验组的损伤相对剧烈ꎬ低密度

Z-pin 植入的试验组蒙皮层合板内纤维发生严重劈

裂ꎬ缘条/ 蒙皮层合板中与 Z-pin 接触的部分损伤情

况更为复杂ꎬZ-pin 的拔出导致 Z-pin 周围纤维发生

剥离断裂ꎬ蒙皮/ 缘条粘接面纤维发生劈裂ꎬ各层合板

之间纤维发生分层破坏ꎬ如图 8 所示ꎻ高密度 Z-pin

植入的试验组只发生了蒙皮/ 缘条粘接面边缘处纤

维部分劈裂ꎬ蒙皮层合板纤维发生严重断裂ꎮ

图 8 纤维破坏模式

Fig? 8 Fiber failure modes

Z-pin 在此过程中发生混合失效ꎬ即剪切破坏

与拔脱破坏ꎮ 这是因为蒙皮层合板与压紧头接触ꎬ

而缘条处于类悬空状态ꎬ在向下压的过程中会使粘

接面分层ꎬ使 Z-pin 产生拔脱破坏ꎻ在分层过程中由

于蒙皮层合板受力产生弯曲ꎬ而缘条层合板处于类

悬空状态ꎬ弯曲较少ꎬ造成缘条/ 蒙皮之间产生位移

差ꎬ进而使 Z-pin 产生剪切破坏ꎮ 剪切力的作用使

单侧 Z-pin 沿着受剪切力的方向倾斜ꎬ由于 Z-pin

的植入为拨开纤维植入ꎬ所以倾斜会使 Z-pin 两侧

的纤维发生挤压变形ꎬ造成纤维间脱黏劈裂或发生

剪切破坏ꎬ如图 9 所示ꎮ 在 Z-pin 被拔脱的过程中ꎬ

基体与 Z-pin 的接触面发生了严重的破坏ꎮ 观察单

层层合板可见ꎬZ-pin 周围的纤维发生了严重的劈

裂和扭曲ꎻ观察多层层合板可见ꎬZ-pin 的拔脱使相

邻层合板发生分层破坏ꎬ进而引起基体开裂ꎬ如图 8

所示ꎮ

图 9 Z-pin 两侧纤维破坏形式

Fig? 9 Z-pin both sides fiber destruction form

2? 3 载荷-位移曲线分析

三点弯曲试验的载荷-位移曲线如图 10 所示ꎬ

由图可见空白试验组 WQ-0-0 曲线表现为线弹性

行为ꎮ 该组试件裂纹从蒙皮/ 缘条粘接面边缘处一

直延伸到试样中心ꎬ当裂纹扩展到试样中心后ꎬ单侧

受力结构由原来的蒙皮/ 缘条粘接结构转变为单蒙

皮结构ꎬ试样承载能力下降ꎬ原有蒙皮/ 缘条粘接结

构完全失效ꎬ载荷开始骤降ꎻ随后单蒙皮层合板受载ꎬ

载荷继续上升ꎮ 由图 10 对比发现ꎬ载荷骤降前后ꎬ

载荷-位移曲线斜率不同ꎬ说明受力结构已经改变ꎬ

即在载荷骤降前ꎬ粘接面已经完全分层ꎬ结构失效ꎬ

这也与上面的试验结果相符合ꎮ

图 10 三点弯曲试验载荷-位移曲线

Fig? 10 Three-point bending test load-displacement curve diagram

Z-pin 加强试样并未明显影响试件线弹性段的

力学响应ꎬ在受载过程中ꎬ载荷并未大幅度骤降ꎬ而

是发生小幅度下降后恢复上升ꎬ直至达到一定载荷

再次发生震动后载荷骤降ꎮ WQ- 3 - 2 / WQ- 3 - 3 /

WQ-5-7 / WQ-3-4 / WQ-3-5 载荷-位移曲线在第

一次波动后ꎬ斜率均发生改变ꎬ并且沿上述试件顺序ꎬ

载荷-位移曲线第一次波动后斜率变化逐渐增大ꎬ但

是这些曲线在第一次波动中均未发生载荷骤降ꎬ其

试样粘接面并未完全分层ꎬ粘接面还没有失效ꎮ

空白试验组蒙皮/ 缘条粘接面在第一次载荷骤

降时就已经完全脱黏ꎬ故其有效载荷为第一次载荷

102 2023 年 9 月

???????????????????????????????????????????????

第105页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骤降前的峰值载荷ꎮ Z-pin 增强试验组粘接面的分

层以及蒙皮的劈裂是在最后的载荷骤降之前组合发

生的ꎬ故取 Z-pin 增强试验组载荷-位移曲线的峰值

载荷为其有效载荷ꎮ

试样 WQ-3-2 的载荷-位移曲线在上升过程中

发生极小载荷波动ꎬ直至达到峰值载荷后产生震动ꎬ

随后发生载荷骤降ꎮ 极小载荷波动是由于试验过程

中蒙皮/ 缘条粘接面右侧边缘发生小部分脱黏引起

的ꎮ 试样 WQ-3-2 的试验结果如图 7( f) 所示ꎬ蒙

皮/ 加筋粘接面左侧边缘处蒙皮发生断裂ꎬ整个过程

中 Z-pin 均未发生失效ꎬ由此判断试样 WQ-3-2 的

载荷-位移曲线在峰值后发生震动的原因为各层合

板在受载过程中发生间断性劈裂ꎬ进而引起载荷

震动ꎮ

其他 Z-pin 增强试样的载荷-位移曲线走向相

似ꎬ在上升过程中均在产生小范围震动后恢复上升ꎬ

达到一定载荷后再次产生震动ꎬ随后发生载荷骤降ꎮ

以 WQ-3-4 试验组为例进行分析ꎬ如图 7(d)所示ꎬ

在载荷-位移曲线第一次小范围震动时ꎬ蒙皮/ 缘条

粘接面边缘处发生分层ꎬ宏观上并未观察到层合板

的劈裂现象ꎬ分析产生第一次小范围震动的原因可

能为内部层合板发生不可见间断性劈裂或者边缘

Z-pin发生与裂纹扩展方向垂直的成排失效ꎬ之后由

于中间部分 Z-pin 并未发生失效ꎬ载荷恢复上升ꎻ达

到一定载荷后再次发生震动的原因是层合板的间断

性劈裂以及 Z-pin 的间断性失效ꎮ

2? 4 不同植入体积分数的影响分析

整理记录空白对照组及相同直径组试样加载至

有效载荷处对应的位移与载荷均值ꎬ如图 11( a)所

示ꎻ整理记录结构失效总能量耗散及对应位移均值ꎬ

如图 11(b)所示ꎮ 总能量耗散定义为载荷-位移曲线

包络的总面积ꎻZ-pin 直径相同的情况下ꎬ体积分数

越大植入间距越小ꎮ

(a)试件失效载荷和对应位移

(a)Specimen failure loads and corresponding displacements

(b)试件总能量消耗及对应位移

(b)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s of the specimen and

the corresponding displacements

图 11 不同 Z-pin 植入密度弯曲试件结果分析

Fig? 11 Analysis of bending specimens with different

Z-pin implantation densities

由图 11( a)统计得出ꎬ不同体积分数 Z-pin 的

植入对试件的有效载荷均有很大程度的提升ꎬ相比

于空白对照组ꎬ载荷提升 48? 41% ~ 96? 97%ꎬ载荷对

应位移提升 171? 85% ~228? 02%ꎮ 这意味着 Z-pin 增

强试件拥有更大的载荷承载能力ꎬ试件发生最终失

效前允许更大的挠度变化ꎮ 随着 Z-pin 植入体积分

数的增加ꎬ试样所能承受的有效载荷不断增加ꎬ对应

的载荷位移不断减小ꎮ WQ-3-2 试样的载荷为 Z-

pin 增强组中最大值ꎬ对应位移为 Z-pin 增强组中最

小值ꎬ就本次试验组而言ꎬWQ-3-2 试验组的承载能

力最优ꎮ

由图 11( b)统计得出ꎬ不同体积分数 Z-pin 的

植入对试件的总能量耗散均有很大程度的提升ꎬ相比

于空白对照组ꎬ总能量耗散提升 661? 88% ~748? 72%ꎬ

对应的位移提升 217? 41% ~266? 88%ꎬ说明 Z-pin 的

植入使试验件的韧性大幅增强ꎮ 试样的总能量耗散

随着 Z-pin 植入体积密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ꎮ

通过分析载荷-位移曲线及观察试验视频可知ꎬ

各试验组载荷-位移曲线最后的载荷骤降均是因为

蒙皮层合板发生断裂ꎮ Z-pin 增强试样的峰值载荷

要比空白试验组的峰值载荷大ꎬ这是因为蒙皮层合

板断裂位置不同ꎬ根据杠杆原理分析三点弯曲试验

可知ꎬ试验件在中心处发生断裂时所需载荷最小ꎬ断

裂位置越偏离中心ꎬ所需载荷越大ꎮ 由于 Z-pin 增

强的作用ꎬ粘接面的连接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ꎬ

这使受载过程中粘接面的分层破坏愈发困难ꎬ进而

2023 年第 9 期 103

???????????????????????????????????????????????

第106页

Z-pin 增强复合材料加筋构件连接性能研究

导致蒙皮层合板在粘接面未完全分层前便发生劈裂ꎮ

观察图 7( a)可知ꎬ在第一次载荷骤降前ꎬ空白

对照组 WQ-0-0 粘接面的分层就已经扩展到了试

样的中心位置ꎬ即在蒙皮层合板断裂之前粘接面就

已经失效ꎮ 故空白对照组 WQ-0-0 的失效情况仅

受蒙皮/ 缘条粘接面连接强度的限制ꎮ 观察图 7(f)

可知ꎬWQ-3-2 试验组失效后ꎬ其蒙皮加紧粘接面右

侧出现小部分脱黏ꎬ左侧的蒙皮层合板发生严重断

裂ꎬ其粘接面在边缘蒙皮层合板断裂后仍未出现明

显分层现象ꎬ说明蒙皮/ 缘条的连接性能得到充分发

挥ꎬ蒙皮/ 缘条的连接强度大于蒙皮层合板本身的弯

曲强度ꎮ WQ-3-2 试验组蒙皮/ 缘条的连接段未发

生失效ꎬ是因为 Z-pin 的植入使蒙皮/ 缘条的连接段

弯曲强度得到增强ꎬ增强后试样粘接面发生分层所

需要的载荷大于蒙皮/ 缘条连接段边缘处蒙皮层合

板断裂所需载荷ꎬ因此左侧蒙皮/ 缘条连接段的边缘

处蒙皮层合板发生断裂ꎬ试样失效情况受到粘接面

连接性能和蒙皮层合板弯曲性能的共同作用ꎮ 观察

图 7(c)至图 7(e)可知ꎬWQ-3-5 试验组、WQ-3-4

试验组和 WQ-3-3 试验组失效后ꎬ其粘接面发生了

明显的分层ꎬ蒙皮层合板严重断裂ꎬ但是这些试验组

的粘接面分层并未扩展到试样中心ꎬ即 Z-pin 的植

入虽使蒙皮/ 缘条的连接段弯曲强度得到增强ꎬ但增

强后试样粘接面发生分层所需要的载荷仍然小于蒙

皮/ 缘条连接段边缘处蒙皮层合板断裂所需载荷ꎬ故

这些试验组依旧发生了分层ꎬ试样失效情况受到粘

接面连接性能和蒙皮层合板弯曲性能的共同作用ꎮ

2? 5 不同 Z-pin 直径的影响分析

在 Z-pin 植入体积分数相同的情况下ꎬ对 WQ-

3-4 与 WQ-5-7 两组试件进行对比分析ꎬ试验选择

工程应用中较为常见的 0? 4%Z-pin 体积分数ꎬ在该

体积分数下ꎬ试验件植入间距相差较大ꎬ试验效果较

为明显ꎮ 两组试件的载荷-位移曲线如图 12 所示ꎬ

由图可知大直径组的峰值载荷和总能量耗散略高于

小直径组的峰值载荷和总能量耗散ꎬ但在第一次载

荷震动过程中(黑色框标记处)ꎬ小直径 Z-pin 组的

载荷降幅相对较小ꎬ且相邻载荷之间位移间距小ꎬ大

直径 Z-pin 组的载荷降幅相对较大ꎬ且相邻载荷之

间位移间距大ꎮ

图 12 WQ-3-4 / WQ-5-7 载荷-位移曲线图

Fig? 12 The load-displacement curves of WQ-3-4 / WQ-5-7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Z-pin 的桥联作用ꎮ Z-

pin 的失效过程中存在桥联现象ꎬ即 Z-pin 沿着裂纹

扩展的方向成排失效ꎬ处于 Z-pin 失效过程中的区

域称为桥联区ꎬ如图 13 所示ꎮ 在桥联区内ꎬ左侧 Z-

pin 完全失效的同时ꎬ右侧会有新的 Z-pin 进入失效ꎬ

整个过程处于动态平衡之中ꎮ 在这个过程中ꎬ失效

Z-pin 间交替的不连续性导致载荷出现震动现象ꎮ

如果同一平衡过程中处在桥联区内的 Z-pin 数量较

多ꎬ就会导致失效 Z-pin 间交替的不连续性降低ꎬ使

载荷震动得到缓和ꎬ即 Z-pin 密度越大ꎬ载荷震动越

平缓ꎮ

图 13 Z-pin 桥联区示意图[22]

(单位:MPa)

Fig? 13 Z-pin schematic diagram of bridge

connection area

[22]

(unit: MPa)

在相同的 Z-pin 体积分数情况下进行 Z-pin 植

入ꎬ会出现大直径 Z-pin 组植入密度小、小直径 Z-

pin 组植入密度大的现象ꎮ 小直径 Z-pin 组由于植

入密度大ꎬ所以桥联作用更为明显ꎬ载荷震动更加平

缓ꎬ相邻震动间的位移更小ꎮ 且由于小直径 Z-pin

本身的承载能力较大直径 Z-pin 差ꎬ在受到较小载

荷时小直径 Z-pin 便会失效ꎬ故在桥联区域动态平

衡的过程中ꎬ相邻 Z-pin 传递的载荷要比大直径 Z-

pin 组小ꎬ故载荷升降幅度相对较小ꎮ

综上所述ꎬ在 Z-pin 体积分数同为 0? 4%的情况

下ꎬ直径为 0? 5 mm 的 Z-pin 组的承载能力略高于直

径为 0? 3 mm 的 Z-pin 组的承载能力ꎬ但直径为 0? 3

mm 的 Z-pin 组具有更好的稳定性ꎮ

104 2023 年 9 月

???????????????????????????????????????????????

第107页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3 结 论

(1)在试验过程中ꎬZ-pin 发生了剪切破坏与拔

脱破坏的混合失效模式ꎮ 高密度的 Z-pin 植入能够

更好地阻止粘接面的分层破坏ꎬ提高试验件的连接

性能ꎮ

(2)在第一次载荷骤降前ꎬ空白试验组粘接面分

层已扩展到试样中心ꎬ故其失效情况仅受到粘接面

连接性能的限制ꎮ 而 Z-pin 增强试验组由于粘接面

受到 Z-pin 的增强ꎬ其失效情况受到粘接面连接强度

和蒙皮层合板弯曲性能的联合限制ꎬ且 Z-pin 增强

效果越好ꎬ试件越能发挥出蒙皮本身的力学性能ꎮ

(3)直径为 0? 3 mmꎬ体积分数为 0? 28% ~ 1? 8%

的 Z-pin 增强试验组相比于空白对照组ꎬ有效载荷提

升 48? 41% ~96? 97%ꎬ且随着 Z-pin 植入体积分数的

增加ꎬ试样所能承受的峰值载荷不断增加ꎻ总能量耗

散提升 661? 88% ~ 748? 72%ꎬ试样的总能量耗散随着

Z-pin植入体积密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ꎮ

(4)在 Z-pin 体积分数同为 0? 4%的情况下ꎬ直

径为 0? 5 mm 的 Z-pin 组的承载能力略高于直径为

0? 3 mm 的 Z-pin 组的承载能力ꎬ但直径为 0? 3 mm

的 Z-pin 组具有更好的稳定性ꎮ

(5)Z-pin 的植入能够提高复合材料加筋类简

化构件的失效载荷ꎬ增加分层过程中的能量耗散ꎬ

Z-pin的桥联作用能够有效阻止裂纹的进一步扩展ꎬ

试验结果表明 Z-pin 的植入能够有效提高加筋试件

的连接性能ꎮ

参考文献

[1] 潘文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全面解析歼 20[J]. 创新科

技ꎬ 2011(2): 30-37.

[2] 纪海滨. 航空航天领域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探讨[ J]. 技术与市

场ꎬ 2018ꎬ 25(6): 132ꎬ 134.

[3] GREENHALGH Eꎬ LEWIS Aꎬ BOWEN R. Evaluation of toughening

concepts at structural features in CFRP -Part Ⅰ: Stiffener pull-off

[J]. Composites Part A: 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ꎬ 2006ꎬ

37(10): 1521-1535.

[ 4] CHANG Pꎬ MOURITZ A Pꎬ COX B N. Properties and failure mech ̄

anisms of pinned composite lap joints in monotonic and cyclic tension

[J].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ꎬ 2006ꎬ 66(13): 2163-2176.

[5] CHOI Iꎬ JEONG Jꎬ CHEONG S. Joint strength of co-cured composite

structures using Z-pinning patch[C] /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osite Materials. 2013.

[6] KOH T Mꎬ ISA M Dꎬ CHANG Pꎬ et al. Improving the structural

properties and damage tolerance of bonded composite joints using Z-

pins[J]. 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ꎬ 2012ꎬ 46(26): 3255-3265.

[7] 董晓阳ꎬ 李勇ꎬ 张向阳ꎬ 等. Z-pin 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单搭接

连接性能[J]. 航空学报ꎬ 2014ꎬ 35(5): 1302-1310.

[8] CHANG Pꎬ MOURITZ A Pꎬ COX B N. Elevated temperature prop ̄

erties of pinned composite lap joints[J]. 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 ̄

rialsꎬ 2008ꎬ 42(8): 741-769.

[9] MOURITZ A P. Environmental durability of Z-pinned carbon fibre-

epoxy laminate exposed to water[ J].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 ̄

nologyꎬ 2012ꎬ 72(13): 1568-1574.

[10] 马玉娥ꎬ 杜永华ꎬ 许盼福. 基于黏聚区模型的 Z-pin 增强复合材

料 T 型接头分层损伤研究[ 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ꎬ 2015(3):

375-381.

[11] 马金瑞ꎬ 黄峰ꎬ 赵龙ꎬ 等. RTM 成型 Z-Pin 增强复合材料 T 型

元件拉脱性能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ꎬ 2015(z1): 58-60.

[12] KRUEGER Rꎬ CVITKOVICH M Kꎬ OBRIEN T Kꎬ et al. Testing

and analysis of composite skin / stringer debonding under multi-axial

loading[R]. USA: NASA Langley Research Centerꎬ 1999: 34.

[13] KRUEGER Rꎬ PARIS I Lꎬ O’ BRIEN T Kꎬ et al. Fatigue life

methodology for bonded composite skin / stringer configurations[J].

Journal of Composites Technology & Researchꎬ 2002ꎬ 24(2): 56-79.

[14] MINGUET P Jꎬ O’BRIEN T K. Analysis of test methods for chara ̄

terizing skin / stringer debonding failures in reinforced composite

panels[M]. ASTM Special Technical Publicationꎬ 1996: 105-124.

[15] BERTOLINI Jꎬ CASTANIE Bꎬ BARRAU J Jꎬ et al. Multi-level ex ̄

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composite stiffener debonding.

Part 1: Non - specific specimen level [ J]. Composite Structuresꎬ

2009ꎬ 90(4): 418-427.

[16] RICCIO Aꎬ LINDE Pꎬ RAIMONDO Aꎬ et al. On the use of selec ̄

tive stitching in stiffened composite panels to prevent skin-stringer

debonding[J]. 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ꎬ 2017ꎬ 124: 64-75.

[17] CHANG P.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failure mechanisms of

Z-pinned composites[D]. Melbourneꎬ Australia: 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ꎬ 2006.

[18] LI M Jꎬ CHEN P H. A new FE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bridging

micromechanisms of a Z - pin [ J]. Composite Structuresꎬ 2019ꎬ

223: 1-12.

[19] 张向阳ꎬ 李勇ꎬ 褚奇奕ꎬ 等. Z-pin 点阵分布对层合板面内压缩

性能的影响[J]. 航空学报ꎬ 2014ꎬ 35(1): 195-202.

[20] BOWEN Gꎬ WENTING Oꎬ MARTINSON Nꎬ et al. Minimizing the

in-plane damage of Z-pinned composite laminates via a pre-hole

pin insertion process[J].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ꎬ 2020ꎬ

200(2): 1-8.

[21] SWEETING R Dꎬ THOMSON R S. The effect of thermal mismatch

on Z-pinned laminated composite structures[ J]. Composite Struc ̄

turesꎬ 2004(66): 189-195.

[22] RANATUNGA Vꎬ CLAY S B. Cohesive modeling of damage growth

in z-pinned laminates under mode-Ⅰ loading[J]. Journal of Com ̄

posite Materialsꎬ 2013ꎬ 47(26): 3269-3283.

2023 年第 9 期 105

???????????????????????????????????????????????

第108页

新型 BFRP 布加固混凝土方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

DOI:10? 19936 / j? cnki? 2096-8000? 20230928? 016

新型 BFRP 布加固混凝土方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

沈惠军1ꎬ2

ꎬ 郑和晖1ꎬ2ꎬ3∗

ꎬ 张 峰1ꎬ2

ꎬ 李自强1

(1?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ꎬ 武汉 430040ꎻ 2? 交通运输行业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ꎬ 武汉 430040ꎻ

3?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ꎬ 武汉 430040)

摘要: 针对提出的以环氧硅酸脂树脂为基体的新型 BFRPꎬ通过模型试验及理论分析ꎬ研究了新型 BFRP 对混凝土结构的

加固效果ꎬ分析了包裹形式及层数对混凝土方形柱力学性能的影响ꎮ 结果表明ꎬ新型 BFRP 布与 CFRP 布加固试件的加载曲线

发展趋势基本一致ꎬ但 BFRP 加固效果相对较弱ꎬ全覆盖包裹 2 层时ꎬ两者轴压承载力提升幅值分别为 28? 45%和 64? 73%ꎮ 现

有规范对 CFRP 加固试件适用性良好ꎬ而对 BFRP 适用性很差ꎬ本文提出的计算模型可精确预测新型 BFRP 布加固柱轴压承

载力ꎮ

关键词: 新型 BFRPꎻ 加固ꎻ 轴压试验ꎻ 约束机理ꎻ 承载力模型ꎻ 复合材料

中图分类号: TB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8000(2023)09-0106-06

Experimental study on axial compression performance of

new-type BFRP-confined square concrete columns

SHEN Huijun

1ꎬ2

ꎬ ZHENG Hehui

1ꎬ2ꎬ3∗

ꎬ ZHANG Feng

1ꎬ2

ꎬ LI Ziqiang

(1? CCCC Second Harbour Engineering Co.ꎬ Ltd.ꎬ Wuhan 430040ꎬ Chinaꎻ

2? Key Laboratory of Large-span Bridg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ꎬ Wuhan 430040ꎬ Chinaꎻ

3? CCCC Highway Bridge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re Co.ꎬ Ltd.ꎬ Wuhan 430040ꎬ China)

Abstract:Aiming at the new-type BFRP based on epoxy silicate resinꎬ the confined effect on the concrete

structure was studied by model test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influence of the wrapping form and the number of

layer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quare concrete column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 ̄

ment trend of the loading curve of specimens confined by BFRP and CFRP is basically the sameꎬ but the confined

effect of BFRP is relatively poor. Under the two layers of full coverageꎬ the axial compression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BFRP-confined specimens and the CFRP-confined specimens is increased by 28? 45% and 64? 73%ꎬ respectively.

The existing specifications have good applicability to CFRP reinforced specimensꎬ but poor applicability to BFRP.

The calculation model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accurately predict the axial compression bearing capacity of new-

type BFRP-confined square concrete columns.

Key words:new-type BFRPꎻ reinforcementꎻ axial compression testꎻ confinement mechanismꎻ bearing capacity

modelꎻ composites

收稿日期: 2022-09-02

作者简介: 沈惠军 (1994—)ꎬ 男ꎬ 硕士ꎬ 工程师ꎬ 主要从事复合材料加固方面的研究ꎮ

通讯作者: 郑和晖 (1983—)ꎬ 男ꎬ 博士研究生ꎬ 高级工程师ꎬ 主要从事桥梁智能建造及复合材料加固方面的研究ꎬ 1570653832@qq? comꎮ

近十年来ꎬ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因其轻质

高强、耐腐蚀、施工便捷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混凝

土结构加固领域[1]

ꎬ相关研究及应用已较为成熟ꎬ包

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已相继颁布相关加固设计规

范[2-4]

ꎮ 目前ꎬ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的常用 FRP 材料

主要有 CFRP、GFRP、AFRP、BFRP 等ꎮ 其中ꎬ成本低、

综合性能优的 BFRP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下发展迅速[5-6]

既有 BFRP 材料成型的基体材料大多采用环氧

树脂ꎬ但环氧制品因存在内应力较大、易发脆、高温

106 2023 年 9 月

???????????????????????????????????????????????

第109页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易降解且性能易受潮湿影响、耐化学腐蚀及耐紫外

较差等不足ꎬ在高温、高腐蚀等极端恶劣环境中应用

受限[7]

ꎮ 环氧硅酸脂树脂通过将有机硅结构引入普

通环氧树脂的主链结构中ꎬ改善普通环氧树脂的耐

酸碱腐蚀、耐紫外辐照、耐高低温、韧性等性能ꎮ 以

环氧硅酸脂树脂为基体的 BFRP 的力学性能表现为

低弹模、高延性ꎮ

为研究该新型 BFRP 对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效

果ꎬ基于模型试验及理论分析ꎬ重点研究新型 BFRP

布包裹形式及层数对混凝土方形柱加固效果的影

响ꎮ 通过与现有规范及相关文献进行对比ꎬ最终提

出适应性良好的承载力计算模型ꎮ 旨在为今后相关

规范编制、修订奠定研究基础ꎬ为新型 BFRP 布在混

凝土结构加固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ꎮ

1 试验概况

1? 1 试件设计

以加固材料、加固方式及加固层数为试验参数ꎬ

设计制作了 9 组共 27 个轴心受压素混凝土方形柱

试件ꎬ其高度 h = 30 cmꎬ边长 b = 15 cmꎮ 为避免环向

包裹的纤维布在柱角处因局部应力过大而破坏ꎬ将

试件的 4 个棱角设置成半径为 2 cm 的圆角ꎬ试件详

细信息如表 1 及图 1 所示ꎮ

表 1 试件信息

Table 1 Information of specimens

试件编号

试件尺寸

(b×h) / cm

加固材料 加固方式

加固

层数

试件

数量

CS0-1 / 2 / 3 15×30 BFRP 布 不加固 - 3

CS1-1 / 2 / 3 15×30 BFRP 布 全覆盖包裹 1 3

CS2-1 / 2 / 3 15×30 BFRP 布 全覆盖包裹 2 3

CS3-1 / 2 / 3 15×30 BFRP 布 全覆盖包裹 3 3

CS4-1 / 2 / 3 15×30 BFRP 布 全覆盖包裹 4 3

CS5-1 / 2 / 3 15×30 BFRP 布 全覆盖包裹 5 3

CS6-1 / 2 / 3 15×30 BFRP 布 3条带间断包裹 2 3

CS7-1 / 2 / 3 15×30 BFRP 布 2条带间断包裹 2 3

CS8-1 / 2 / 3 15×30 CFRP 布 全覆盖包裹 2 3

图 1 不同加固方式示意图(单位:cm)

Fig? 1 Diagram of different reinforcement methods (unit: cm)

1? 2 材料性能

试验用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 C30ꎬ同条件下

养护 3 个 150 mm 立方体试块ꎬ实测 28 d 平均抗压

强度为 28? 31 MPaꎮ 采用北京卡本工程技术研究所

有限公司生产的 CFS-Ⅰ-300 g 型 CFRP 布ꎮ BFRP

布及环氧硅酸脂树脂等材料由四川大学提供ꎮ 各类

材料关键参数如表 2 所示ꎮ

表 2 试验用材料关键参数

Table 2 Key parameters of test materials

参数

厚度

/ mm

抗拉

强度

/ MPa

抗压

强度

/ MPa

弹性

模量

/ GPa

伸长

/ %

重量

/ (g?m

-2

)

C30 混凝土 - - 28.31 30.19 - -

BFRP 布 0.117 746.4 - 24 3.11 250

CFRP 布 0.167 3 541.6 - 233 1.52 300

环氧硅酸脂树脂 - 70.1 - 3.02 - -

1? 3 加载及量测方案

试验在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压力试验机(YAW-

3000)上进行ꎬ见图 2ꎮ 所有试件均为轴心受压ꎬ参

照规范规定进行加载[8]

ꎮ 在正式试验开始前ꎬ采用

石英砂进行接触面找平ꎬ以确保试件加载过程中全

截面受压ꎬ随后以 15%的预估承载力进行预加载ꎮ

在确定各仪器设备运行正常之后开始正式试验ꎬ采

用力控制方式分级加载ꎬ每级载荷为预估承载力的

5%ꎬ加载速率为 15 kN/ minꎬ直至试件破坏ꎮ

在试件中间截面混凝土表面布置 2 个轴向应变

片和 2 个侧向应变片ꎬFRP 布表面布置 2 个侧向应

变片ꎮ 此外ꎬ为避免试件上、下端面与试验机加载面

之间的摩擦力对轴向位移的影响[9]

ꎬ采用环形抱箍

测量试件中间 10 cm 区段内的轴向位移ꎬ具体布置

如图 2 所示ꎮ

2023 年第 9 期 107

???????????????????????????????????????????????

第110页

新型 BFRP 布加固混凝土方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

图 2 加载装置及测点布置图(单位:cm)

Fig? 2 Loading device and measuring point layout (unit: cm)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 1 试件破坏过程及特征

各试件最终破坏形态如图 3 所示ꎮ CS0 组试件

为未加固的对比试件ꎬ加载初期处于弹性受力状态ꎬ

外观并没有明显改变ꎻ随着载荷进一步增加ꎬ首先在

试件端部靠近倒角位置处出现细微的竖向裂缝ꎬ随

后裂缝开始缓慢向下发展并逐渐形成贯通裂缝ꎬ部

分应变片断裂或者脱落ꎻ接近峰值载荷时ꎬ试件端部

开始发生混凝土压溃剥离ꎬ轴向变形迅速增大ꎬ随着

一声沉闷的响声ꎬ试件完全丧失承载能力ꎬ混凝土柱

被压碎ꎮ 试件极限破坏形态如图 3(a)所示ꎮ

CS1、CS2、CS3、CS4、CS5、CS8 组试件为全覆盖

包裹加固试件ꎮ 其中ꎬCS8 组试件包裹材料为 CFRP

布ꎬ其他 5 组为 BFRP 布ꎮ 试件宏观破坏过程大致

相近:加载初期无明显变化ꎬ此时试件处于弹性受力

状态ꎻ随着载荷进一步增加ꎬ试件开始发生横向膨胀

变形ꎬ并伴有轻微的 FRP 丝断裂声及混凝土沉闷的

碎裂声出现ꎻ接近峰值载荷时ꎬ试件出现局部鼓起ꎬ

并频繁发出清脆的“噼啪”声ꎻ最后随着巨大的爆裂

声出现ꎬFRP 布从端部靠近倒角位置开始撕裂ꎬ并迅

速向中间扩展贯通ꎬ混凝土已经被压碎ꎬ试件完全丧

失承载能力而破坏ꎮ 试件极限破坏形态如图 3( b)

至图 3(i)所示ꎮ

CS6、CS7 组试件为间断包裹加固试件ꎬ其宏观

破坏过程大致相近:加载初期处于弹性受力状态ꎬ外

观并没有明显改变ꎻ随着载荷进一步增加ꎬ试件开始

发生横向膨胀变形ꎬ混凝土表面出现细微竖向裂缝

并缓慢向下发展贯通ꎬ同时伴有轻微的 FRP 丝断裂

声及混凝土沉闷的碎裂声出现ꎻ接近峰值载荷时ꎬ混

凝土表面竖向裂缝发展变宽并形成多条斜向主裂缝ꎻ

最后随着巨大的爆裂声出现ꎬ主裂缝附近 FRP 布断

裂ꎬ混凝土压碎ꎬ试件完全丧失承载能力而破坏ꎮ 试

件极限破坏形态如图 3(g)、图 3(h)所示ꎮ

图 3 试件最终破坏形态

Fig? 3 Final failure modes of specimens

2? 2 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表 3 为各试件的加载结果汇总表ꎮ 其中ꎬPu为极

限承载力ꎻPuꎬm为同组 3 个平行试件极限承载力平

均值ꎻf ′cꎬm为 CS0 组 3 个平行试件峰值应力平均值ꎻ

f ′ccꎬm为加固后同组 3 个平行试件峰值应力平均值ꎻψ

为承载能力提升幅值ꎬψ = ( f ′ccꎬm

-f ′cꎬm ) / f ′cꎬm

×100%ꎮ

图 4 为试件的轴向应力-应变关系曲线ꎬ曲线由各组

3 个平行试件的平均值所得ꎮ

图 4 轴向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Fig? 4 Axial stress-strain curves

108 2023 年 9 月

???????????????????????????????????????????????

第111页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表 3 试验结果汇总表

Table 3 Summary of test results

试件

编号

Pu

/ kN

Puꎬm

/ kN

f ′cꎬm

/ MPa

f ′ccꎬm

/ MPa

ψ

/ %

CS0-1 611

CS0-2 569

CS0-3 584

588 26.54 26.54 -

CS1-1 729

CS1-2 754

CS1-3 720

734.33 26.54 33.14 24.88

CS2-1 755

CS2-2 740

CS2-3 771

755.33 26.54 34.09 28.45

CS3-1 765

CS3-2 770

CS3-3 790

775 26.54 34.98 31.79

CS4-1 788

CS4-2 792

CS4-3 813

797.67 26.54 36.01 35.66

CS5-1 829

CS5-2 825

CS5-3 809

821 26.54 37.06 39.63

CS6-1 645

CS6-2 660

CS6-3 665

656.67 26.54 29.52 10.94

CS7-1 739

CS7-2 732

CS7-3 749

740 26.54 33.51 25.93

CS8-1 960

CS8-2 912

CS8-3 1032

968 26.54 43.81 64.73

通过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所有加固组试件的承载能力相较于未加固

组试件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ꎮ 在本次试验条件下ꎬ

各试件峰值应力提升幅度为 10? 94% ~ 64? 73%ꎮ 这

是由于包裹 FRP 布后ꎬ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ꎬ

限制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ꎬ从而提高了素混凝土柱

的极限抗压强度ꎮ

(2)在其他试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ꎬ试件承载

能力会随着 BFRP 布包裹层数的增加而增大ꎬ当包

裹层数分别为 1 层(CS1)、2 层(CS2)、3 层(CS3)、4

层(CS4)和 5 层(CS5)时ꎬ试件峰值应力提升幅度分

别为 24? 88%、28? 45%、31? 79%、35? 66%和 39? 63%ꎬ

这是由于包裹层数的增加导致混凝土三向约束作用

增强ꎮ

(3)在其他试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ꎬCFRP 布

(CS8)对混凝土柱的加固效果优于 BFRP 布(CS2)

的加固效果ꎬ包裹层数为 2 层时加固柱的峰值应力

提升幅度分别为 64? 73%和 28? 45%ꎬ这是由于 CFRP

布的弹性模量更大ꎬ对混凝土柱的约束效果更强ꎮ

(4)全覆盖包裹试件(CS2)承载能力优于间断

包裹试件(CS6、CS7)承载能力ꎬ这是由于 FRP 条带

间存在未约束混凝土区域ꎬ这个区域混凝土更容易

出现薄弱面ꎮ 值得注意的是ꎬ尽管间断包裹试件中

的 2 条带间断包裹试件和 3 条带间断包裹试件的覆

盖面积基本一致ꎬ但前者加固效果明显更优ꎬ其峰值

应力提升幅度分别为 25? 93%和 10? 94%ꎬ这是因为

本试验条件下ꎬ试件破坏均从端部开始向中间传递ꎬ

而 3 条带间断包裹试件的两端并未覆盖ꎬ从而导致

加固效果不太理想ꎮ

(5)从图 4 中试件的轴向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可知ꎬ加载曲线可分为 3 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弹性阶

段(0≤εa<5 000 με)ꎬ此时试件变形较小ꎬFRP 布还

未发挥约束作用ꎬ加固组试件与未加固组试件的加

载曲线基本一致ꎻ第二阶段为发展阶段(5 000 με≤

εa<10 000 με)ꎬ此时试件变形有所增大但仍较小ꎬ

FRP 布开始发挥约束作用ꎬ未加固组试件的加载曲

线逐渐偏离ꎬ而各类加固组试件的加载曲线基本一

致ꎻ第三阶段为强化阶段( εa≥10 000 με)ꎬ此时随

着载荷逐步增加ꎬFRP 布的约束作用发挥更加充分ꎬ

各类加固组试件的加载曲线逐渐偏离ꎬ加固效果差

异逐步体现ꎮ

2? 3 侧向应变-轴向应变关系曲线

图 5 为各组试件加载过程中的侧向应变-轴向

应变关系曲线ꎬ其中泊松比 η = εl

/ εa ꎮ 由图 5

可知:①各类试件在加载前期的泊松比基本一致ꎬ其

值约为 0? 17ꎬ加载后期逐渐偏离ꎻ②由于 FRP 布的

约束作用ꎬ核心区混凝土出现裂缝后依然能够继续

承载ꎬ各类加固组试件破坏时的侧向应变均大于未

加固组试件侧向应变ꎻ③同一轴向应变下ꎬ与 BFRP

布加固试件相比ꎬ强化阶段 CFRP 布加固试件的侧向

2023 年第 9 期 109

???????????????????????????????????????????????

第112页

新型 BFRP 布加固混凝土方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

应变及其发展速率要小ꎬ这是由于与 BFRP 布相比ꎬ

CFRP 布的弹性模量较大ꎮ

图 5 侧向应变-轴向应变关系曲线

Fig? 5 Lateral strain-axial strain curves

3 承载力分析

3? 1 约束机理分析

FRP 通过限制混凝土横向变形来提高其承载力ꎬ

具体表现为在压力作用下ꎬ混凝土膨胀变形使 FRP

布发生拉伸变形ꎬFRP 布所产生的拉应力 f

frp会反作

用于混凝土柱ꎬ并提供约束应力 f

lꎬ限制混凝土柱的

横向变形[10]

ꎬ具体如图 6 所示ꎮ

图 6 约束应力分析图

Fig? 6 Constraint stress analysis diagram

根据平衡条件有:

l(s + s′)D=2f

frp

frp

s (1)

frp

=Efrpεfrp (2)

D= 2 b - 2( 2 - 1)r (3)

式中:f

frp为 FRP 抗拉强度ꎻEfrp为 FRP 弹性模量ꎻεfrp

为 FRP 断裂应变ꎻt

frp为 FRP 总厚度ꎻD 为等效圆柱

直径[4]

ꎻr 为试件倒角半径ꎻs 为 FRP 条带宽度ꎻs′为

FRP 条带间距ꎮ 当试件为全覆盖包裹时ꎬs =hꎬs′= 0ꎮ

对于方形柱而言ꎬ由于拱作用的存在ꎬ最大约束

作用力只能施加在部分核心混凝土上ꎬ即核心混凝

土中存在有效约束区和非有效约束区ꎬ实际约束应

力 f ′l 应在原来基础上考虑截面影响系数 ke

[11]

ꎮ 此

外ꎬ由于方形柱倒角处应力集中的存在ꎬFRP 布破坏

时的应变 εrup达不到其断裂应变 εfrp ꎬ需引入有效拉应

变系数 kε来反映实际破坏应变的降低幅度[12]

ꎬ即:

f ′l

= ke

kε

l (4)

ke

=1 -

A0

At

(5)

kε

εrup

εfrp

(6)

A0

(b - 2r - 0.5s′)

2 + bs′ - 0.25s′

(7)

At

=b

2 - (4 -π)r

(8)

式中:A0为非有效约束区面积ꎻAt为截面总面积ꎮ

3? 2 承载力计算

FRP 加固混凝土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 Nu由有

效约束区混凝土及非有效约束区混凝土共同承担:

Nu

=f ′c A0

+ f ′cc(At

- A0 ) (9)

式中: f ′c 为非有效约束区混凝土抗压强度ꎻf ′cc为有

效约束区混凝土抗压强度ꎮ

由式(9) 可知ꎬ计算加固试件轴心受压承载力

的关键在于确定有效约束区混凝土抗压强度 f ′ccꎮ 中

国规范[2]

、美国规范[3]和欧洲规范[4]中都提出了 f ′cc

与有效约束应力 f ′l 的关系模型ꎬ为验证模型对本文

试验数据的适应性ꎬ将本文试验数据代入规范所提

出的计算模型中ꎮ 通过图 7 中的试验值与计算值对

比分析可知ꎬ各国规范中计算模型所得到的 f ′cc相较

于试验值均偏小ꎬ其中欧洲规范偏差最为明显ꎮ 值

得注意的是ꎬ各国规范对 CFRP 布加固试件(CS8)

的f ′cc计算精度很高ꎬ而对 BFRP 布加固试件(CS1-

CS7)的 f ′cc计算精度很差ꎮ 因此ꎬ为提高新型 BFRP

布加固混凝土试件的轴压承载力计算精度ꎬ有必要

对现有模型进行修正ꎮ结合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13-16]

提出以下计算模型:

f ′cc

f ′c

= A +B

f ′l

f ′c

æ

è

ç

ö

ø

÷

(10)

式中:A、B、C 为待定参数ꎮ 采用本式对全覆盖包裹试

件试验数据进行拟合(见图 8)ꎬ得到如下拟合公式:

f ′cc

f ′c

= 1.22 + 2.21

f ′l

f ′c

æ

è

ç

ö

ø

÷

1.13

(11)

110 2023 年 9 月

???????????????????????????????????????????????

第113页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图 7 有效约束区混凝土抗压强度

Fig? 7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in

effective restraint zone

图 8 拟合曲线

Fig? 8 Fitting curve

4 结 论

本文通过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对新型 BFRP 布

加固混凝土方形柱的轴压性能进行研究ꎬ得出主要

结论如下:

(1)新型 BFRP 布与 CFRP 布加固试件加载曲线

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ꎬ但 BFRP 加固效果相对较弱ꎬ

全覆盖包裹 2 层时ꎬ两者轴压承载力提升幅值分别为

28? 45%和 64? 73%ꎮ

(2)与 CFRP 布相比ꎬBFRP 布的弹性模量较小ꎬ

强化阶段 BFRP 布加固试件在同一轴向应变下的侧

向应变及其发展速率相对较大ꎮ

(3)各国规范所提出的有效约束区混凝土抗压

强度计算模型对 CFRP 加固试件适用性良好ꎬ而对

BFRP 适用性很差ꎮ 本文所得有效约束区混凝土抗

压强度计算模型可精确预测新型 BFRP 布加固试件

轴压承载力ꎮ

参考文献

[1] HOLLAWAY L C. A review of the present and future utilisation of

FRP composites in the civil infrastructure with reference to their im ̄

portant in-service properties[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ꎬ

2010ꎬ 24(12): 2419-2445.

[2]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 50367—2013[S]. 北京: 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ꎬ 2013.

[3] ACI Committee 440. Guide for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exter ̄

nally bonded FRP systemsfor strengthening concrete structures: 2R-

17[S]. Detroit: 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ꎬ 2017.

[4] TRIANTAFILLOU Tꎬ MATTHYS Sꎬ AUDENAERT Kꎬ et al. Exter ̄

nally bonded FRP reinforcement for RC structures[M].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Structural Concrete(fib)ꎬ 2001.

[5] ZHOU D Yꎬ LEI Zꎬ WANG J B. In-plane behavior of seismically

damaged masonry walls repaired with external BFRP[ J]. Composite

Structuresꎬ 2013ꎬ 102: 9-19.

[6] 秦子鹏ꎬ 田艳ꎬ 李刚ꎬ 等. BFRP 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

的分形特征研究[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ꎬ 2018ꎬ 26(5):

973-985.

[7] 王海良ꎬ 李博. 紫外线、疲劳荷载及两者耦合作用下 BFRP 布的

耐久性试验[J]. 建筑材料学报ꎬ 2020ꎬ 23(5): 1153-1159.

[8]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 GB/ T 50152—2012[S]. 北京: 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ꎬ 2014.

[9] WANG D Yꎬ WANG Z Yꎬ SMITH S Tꎬ et al. Size effect on axial stress-

strain behavior of CFRP-confined square concrete columns[J]. Con ̄

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ꎬ 2016ꎬ 118: 116-126.

[10] 谢剑ꎬ 杨丽ꎬ 徐福泉. 预应力钢箍加固混凝土圆形短柱轴压性

能研究[J]. 工程力学ꎬ 2020ꎬ 37(11): 195-208.

[11] 相泽辉ꎬ 周杰ꎬ 牛建刚ꎬ 等. 混凝土帆布与 CFRP 条带联合加

固方形截面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力学性能[ J]. 复合材料学

报ꎬ 2022ꎬ 39(10): 4824-4838.

[12] OZBAKKALOGLU Tꎬ LIM J C. Axial compressive behavior of FRP-

confined concrete: Experimental test database and a new design -

oriented model[J]. 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ꎬ 2013ꎬ 55: 607-

634.

[13] 袁婉莹ꎬ 韩强ꎬ 白玉磊ꎬ 等. FRP 包裹混凝土圆柱统一约束模

型[J]. 中国公路学报ꎬ 2022ꎬ 35(2): 146-158.

[ 14] FAHMY M Fꎬ WU Z S. Evaluating and proposing models of circular

concrete columns confined with different FRP composites[J]. Com ̄

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ꎬ 2009ꎬ 41(3): 199-213.

[15] PAN Yꎬ GUO Rꎬ LIH Yꎬ et al. Analysis-oriented stress-strain

model for FRP-confined concrete with preload[J]. Composite Struc ̄

turesꎬ 2017ꎬ 166: 57-67.

[16] NISTICO Nꎬ PALLINI Fꎬ ROUSAKIS Tꎬ et al. Peak strength and

ultimate strain prediction for FRP confined square and circular con ̄

crete sections[J]. Composites Part Bꎬ 2014ꎬ 67: 543-554.

2023 年第 9 期 111

???????????????????????????????????????????????

第114页

连续碳纤维 3D 打印的路径规划研究进展

DOI:10? 19936 / j? cnki? 2096-8000? 20230928? 017

连续碳纤维 3D 打印的路径规划研究进展

张荣耀ꎬ 钱 波∗

ꎬ 刘 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ꎬ 上海 201600)

摘要: 近年来ꎬ随着 3D 打印技术的发展ꎬ一些复杂几何形状复合材料结构能够有效制造出来ꎬ从而拓展了复合材料的应

用范围ꎮ 路径规划是 3D 打印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ꎬ由于连续碳纤维各向异性的特点ꎬ不同的打印路径对成型件力学性

能和成型效率有很大的影响ꎮ 本文主要讲述了适用于连续碳纤维 3D 打印中面内非交错打印和基于载荷的路径规划ꎮ 最后指

出了 3D 打印路径规划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ꎮ

关键词: 连续碳纤维ꎻ 路径规划ꎻ 3D 打印ꎻ 复合材料

中图分类号: TB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8000(2023)09-0112-09

Research progress in path planning for continuous carbon fiber 3D printing

ZHANG Rongyaoꎬ QIAN Bo

ꎬ LIU Gang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ꎬ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ꎬ

Shanghai 201600ꎬ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ꎬ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3D printing technologyꎬ some complex geometric composite

structures can be effectively manufacturedꎬ thus expanding the application scope of composite materials. Path plan ̄

ning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in 3D printing manufacturing process. Due to the anisotropic characteristics of

continuous carbon fiberꎬ different printing paths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forming effi ̄

ciency of the molding parts. This paper mainly describes the in-plane non-interleaved printing and load-based path

planning for continuous carbon fiber 3D printing. Finallyꎬ the research emphasi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3D

printing path planning are pointed out.

Key words:continuous carbon fiberꎻ path planningꎻ 3D printꎻ composite materials

收稿日期: 2022-08-30

基金项目: 上海特种数控装备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7DZ2283200)

作者简介: 张荣耀 (1995—)ꎬ 男ꎬ 硕士研究生ꎬ 主要研究方向为碳纤维增材制造ꎮ

通讯作者: 钱波 (1979—)ꎬ 男ꎬ 副教授ꎬ 研究方向为智能制造、 增材制造技术、 激光加工ꎬ qianbo@sues? edu? cnꎮ

3D 打印技术因具备可成型复杂几何形状结构

的特点ꎬ在航天航空、医疗和汽车等领域应用十分广

泛ꎮ 增材制造有多种方法ꎬ目前使用较多的有熔融

沉积成型(FDM)、立体光固化成型(SLA)、选择性激

光烧结(SLS) 等ꎬ图 1 至图 3 为三种制造方法的工

作原理图ꎮ 其中 FDM 因其技术成本低、易于使用、

材料浪费少而备受关注[1-2]

图 1 熔融沉积成型图

Fig? 1 FDM

图 2 立体光固化成型图

Fig? 2 SLA

图 3 选择性激光烧结

Fig? 3 SLS

112 2023 年 9 月

???????????????????????????????????????????????

第115页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传统 FDM 使用的材料主要有 PLA、ABS、Nylon

等热塑性聚合物以及环氧树脂等[3-7]

ꎮ 聚合物的 3D

打印已经在航空航天工业中用于制造复杂的轻质结

构ꎬ在建筑工业中用于结构模型ꎬ在艺术领域中用于

人工制品复制或教育ꎬ以及在医学领域中用于打印

组织和器官[8-11]

ꎮ 虽然 FDM 零件已经在各种行业引

起了关注ꎬ但大多数 3D 打印产品现在仍被用作概念

模型来展示ꎬ而不是最终的功能性产品ꎬ因为通过 3D

打印制造的纯聚合物产品缺乏有效的机械性能ꎬ限

制了其功能性应用[12-14]

复合材料的 3D 打印通过基质和增强材料的结

合来实现一个系统ꎬ该系统具有任何单独的成分都

无法获得的更有用的结构或功能属性ꎮ 例如ꎬWang

等[15]研究了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短纤维增强复合材

料和纳米复合材料的不同技术ꎬ通过这种工艺生产的

零件显示出与铝相当的性能ꎬ这提高了它们在工程

应用中的潜在用途[16-17]

ꎮ 最常见的两种方式是在基

质中填充短纤维或连续纤维ꎮ 当使用短纤维填充时ꎬ

纤维之间不连续的特性会导致压力通过基体材料传

递ꎬ因此机械强度的相应提升并不明显ꎮ 当使用连续

纤维进行填充时ꎬ拉伸和弯曲载荷会施加到长纤维

束上ꎬ作用在基体材料上的力将降到最低ꎬ从而带来

机械强度的大幅提升ꎮ

连续碳纤维复合物通过喷嘴的热端挤出ꎬ并沉

积在打印平台上ꎬ逐层构建几何形状[18]

ꎮ 根据碳纤

维与基体混合过程中时间和位置的不同ꎬ有如图 4

所示三种混合方法ꎮ 碳纤维复合丝束在打印过程中

被浸渍ꎬ采用喷嘴外浸渍方法时ꎬ使用两个进料器在

打印平台上同时打印热塑性长丝和连续碳纤维ꎬ连

续碳纤维和热塑料基质的熔合在喷嘴外部完成ꎬ如

图 4(a)所示ꎮ 采用喷嘴内浸渍方法时ꎬ连续碳纤维

和热塑性长丝在喷嘴内混合在一起[19]

ꎬ如图 4( b)

所示ꎮ 在图 4(c)中ꎬ半成品碳纤维丝束已作为预浸

材料制成ꎬ直接由传统的打印喷头挤出[20]

(a)喷嘴外浸渍

(a)Outside nozzle impregnation

(b)喷嘴内浸渍

(b)In-nozzle impregnation

(c)成品碳纤维丝束

(c)Finished carbon fiber tow

图 4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不同 3D 打印方法

Fig? 4 Different 3D printing methods for continuous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对目标物体模型进行切片处理后ꎬ打印喷头在每

一层上的运动轨迹是 3D 打印的重要步骤ꎮ 在打印

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路径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打印喷

头空程以及拐弯次数ꎬ从而提高打印的效率和质量ꎮ

为了提高打印的质量和效率ꎬ3D 打印路径规划问题

越来越引起相关学者的重视ꎮ 连续碳纤维增强复合

材料由于缺乏有效的路径规划方法ꎬ只能在简单的

几何形状和有限的区域内使用碳纤维[21]

ꎮ 作为关

键参数之一ꎬ打印路径不仅影响几何形状ꎬ还决定了

不同碳纤维取向的打印零件机械性能[22-23]

ꎮ 许多

研究人员探究了不同路径对成型件的精度、力学性

能和打印效率的影响ꎬ提出了不同的路径规划方法ꎬ

文中将对路径规划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与讨论ꎮ

因为打印路径决定了打印试件的强度、几何形

状和表面粗糙度ꎮ 如表 1 所示ꎬ对用于制造碳纤维

增强复合材料部件的四种不同类型的打印方法进行

了区分和描述ꎬ包括直线打印、面内非交错打印、面

内交错打印和基于载荷方向打印ꎮ 直线打印具有穿

过整个零件的直纤维路径ꎬ其余体积填充纯树脂ꎮ 这

种加固方法易于实施ꎬ但是单向纤维路径限制了多

向承载的可能性ꎮ 因此ꎬ有学者提出了面内非交错打

2023 年第 9 期 113

???????????????????????????????????????????????

第116页

连续碳纤维 3D 打印的路径规划研究进展

印方法ꎬ在二维方向上改变纤维沉积方向ꎬ包括 Z 字

形、轮廓和螺旋打印路径ꎬ它们都具有平行的相邻路

径ꎬ并且各个曲线不相交ꎮ 与直线打印相比ꎬ面内非

交错打印成型件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模量有了

很大的提高ꎮ 面内交错打印主要填充复合部件的内

部体积ꎬ可以实现更好的抗压强度ꎮ 因为纤维增强

长丝提供了优异的自支撑性能ꎬ所以可以很容易地

建立三维结构ꎮ 基于载荷方面打印是基于载荷方向

的路径规划ꎬ根据零件受载时应力场的方向来布置

打印路径ꎬ充分发挥了连续碳纤维各向异性的特点ꎮ

表 1 连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零件的四种不同打印方法

Table 1 Four different printing methods for continuous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parts

打印类型 材料 作者 打印路径

直线打印 连续碳纤维增强 PLA

连续碳纤维增强 ABS

Heidari 等ꎬ2019

[24]

Baumann 等ꎬ2017

[16]

直线

面内非交错打印

连续碳纤维增强 Nylon

连续碳纤维增强 TPI

连续碳纤维增强 Nylon

连续碳纤维增强 Nylon

连续碳纤维增强 Nylon

Dutra 等ꎬ2019

[25]

Ye 等ꎬ2019

[26]

Todoroki 等ꎬ2020

[27]

Juan 等ꎬ2019

[28]

Juan 等ꎬ2019

Z 字形

轮廓

Z 字形轮廓混合

面内交错打印

连续碳纤维增强 Nylon

连续碳纤维增强 ABS

连续碳纤维增强 Nylon

Li 等ꎬ2020

Ming 等ꎬ2019

[29]

De Backer 等ꎬ2020

[30]

蜂窝状

网格

沿载荷方向打印

连续碳纤维增强 Nylon

连续碳纤维增强 Nylon

Sugiyama 等ꎬ2020

[31]

Li 等ꎬ2020

[32]

沿载荷传递路径

接下来本文主要从 Z 字形路径规划、偏置轮廓

路径规划、螺旋路径规划和基于载荷方向的路径规

划对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与讨论ꎮ

1 Z 字形路径规划

这种扫描方式生成的路径轨迹类似于英文字母

“Z”ꎬ被称为“Z”字形路径ꎮ 由于 Z 字形路径适用性

强ꎬ目前已经成为当今商用打印机最主流的路径规

划方式ꎮ 它是按照一定的角度平行往复对切片层轮

廓进行等距分割ꎬ如图 5 所示ꎬ相对于平行直线路径

(图 6)ꎬ它的空行程有所减少ꎬ但在轮廓边缘尖锐的

地方毛刺较多ꎬ成型质量较差[33]

图 5 Z 字形路径规划

Fig? 5 Z-shaped path planning

图 6 平行直线路径规划

Fig? 6 Parallel linear path planning

传统的 Z 字形路径在打印过程中喷头的转折点

过多ꎬ不能满足长纤维 3D 打印连续性条件ꎮ 谭瑞

诗等[34]提出了填充角度可调的 Z 字形路径ꎬ采用动

态可调的填充角度并将相关联交线按照奇偶原则进

行连接ꎬ从而减少跳转点数量ꎬ实现路径连续最大

化ꎻ同时又可以根据不同特征的零件自动生成不同

的填充角度ꎮ 通过对不同形状三维模型切片处理进

行试验验证可知ꎬ新算法可以减少 60%以上的 3D 打

印路径跳转率ꎬ满足连续碳纤维 3D 打印连续性的

114 2023 年 9 月

???????????????????????????????????????????????

第117页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要求ꎮ

Z 字形填充路径在打印过程中喷头多次启动、

停止ꎬ这种频繁的加减速不仅会降低打印效率ꎬ而且

会由于速度不均匀以及方向变化影响打印质量ꎬZ 字

形路径拐点示意图如图 7 所示ꎮ 为解决该问题ꎬ任

东改[35]提出了以 Bayazit 算法为基础对打印件进行

分割ꎬ通过遗传算法和分区算法对 3D 打印路径规

划算法进行改进ꎬ并设置拐点数量及拐角角度为优

化参数ꎮ

图 7 Z 字形路径拐点示意图[35]

Fig? 7 Schematic diagram of zigzag path inflection point

杨德成[36]研究了 Z 字形不同的拐点数量和角

度对成型质量的影响ꎮ 通过图 8 打印路径边界的沉

积示意图可以看出拐角处会有过填充及未填充的现

象ꎮ 为解决这一问题ꎬ他提出了一种智能路径规划

算法ꎮ 该算法采用凹多边形凸分解方法对轮廓进行

分区ꎬ通过沿较长轴的方向进行填充ꎬ能有效减少打

印喷头启停的次数和拐点数量ꎬ能够得到较好的成

型效果ꎮ 但这种方式分区数量过多ꎬ对成型件的强

度有很大的影响ꎮ

图 8 边界沉积示意图

Fig? 8 Boundary sediment diagram

Ding 等[33]将二维轮廓分解成一组凸多边形ꎬ然

后分别对每个凸多边形确定一个最佳扫描角度ꎬ并

使用轮廓和 Z 字形混合成一个连续的打印路径ꎻ最

后ꎬ将所有单独的子路径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封闭的

路径ꎬ从而减少打印路径的数量ꎮ Dutra 等[25] 通过

对 Z 字形不同的打印角度进行对比分析ꎬ确定了连

续碳纤维增强层板的纵向(Ecf1 )、横向(Ecf2 )和面内

剪切(Gcf12 )模量ꎮ

2 偏置轮廓路径规划

偏置轮廓路径规划是由一组平行于给定切片的

闭合轮廓组成的ꎬ按一定扫描方向进行扫描成型ꎬ如

图 9 所示ꎮ 由于切片后生成的轮廓含有多个子区

域ꎬ在实际打印过程中会有较多的跳转ꎬ并且在每个

子区域末端会出现“拔丝”现象ꎬ即产生了多余的固

化毛刺[37]

ꎮ 偏置轮廓生成的路径减少了路径断点

和打印喷头空走ꎬ并且减少了路径的尖角ꎮ 相比于

平行直线填充方式ꎬ偏置轮廓填充路径少了层内台

阶效应的影响ꎬ因此与平行线扫描填充路径相比ꎬ偏

置轮廓填充路径打印出来的零件在表面质量和精度

上更优[38]

图 9 偏置轮廓路径规划

Fig? 9 Bias profile path planning

2000 年ꎬPark 首先提出了偏置轮廓算法ꎬ通过最

外层轮廓线不断地向内偏移来生成打印路径ꎮ 目前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偏置轮廓填充算法进行了研究ꎬ

Xu 等[39] 将切片轮廓环的轮廓线进行直接偏置ꎬ得

到层面内的等距偏置路径ꎮ 熊文骏[40] 设计出变距

偏置填充算法ꎬ使轮廓环向填充区域内收缩ꎬ避免了

在打印过程中轮廓曲线发生自相交或互相交的情形ꎮ

罗恒等[41]通过多边形单调链分解使支骨架偏置填充

算法的计算速度得到了提升ꎮ 尚雯[42]将切片层内所

有子区域等距偏置生成的曲线进行螺旋化ꎬ得到子

区域的螺旋偏置填充路径ꎬ从而减少了层面跳转点

2023 年第 9 期 115

???????????????????????????????????????????????

第118页

连续碳纤维 3D 打印的路径规划研究进展

的数量ꎮ Jin 等[43]提出了基于形心收缩的轮廓线生

成算法ꎬ通过引入非均匀有理 Bayazit 样条曲线来表

示 RP / M 中切片层的边界轮廓ꎬ进而保持原始模型

特征的几何精度ꎻ然后开发了一种混合路径生成算

法ꎬ沿每个切片层的边界和偏移曲线生成轮廓路径ꎬ

以保持几何精度ꎻ并设计了自适应算法ꎬ为轮廓打印

路径生成 RP / M 喷嘴/ 打印头的自适应速度ꎬ以解决

每层的几何特征ꎮ

3 螺旋路径规划

螺旋打印路径是以中心点向外扩散的螺旋线ꎬ

这种扫描方式有效地避免了 Z 字形路径的缺点ꎬ打

印路径如图 10 所示ꎮ 螺旋扫描方式能够保证碳纤

维长纤三维成型路径的连续性ꎬ减少喷头的跳转ꎮ

图 10 螺旋路径规划

Fig? 10 Spiral path planning

传统螺旋偏置路径存在凹多边形轮廓环产生大

量自交环现象以及螺旋处理计算量大等问题ꎬ影响

切片和成型效率ꎮ 为解决这一问题ꎬ周祖德等[44] 提

出了凹多边形分解算法ꎬ通过将凹多边形凹点分解

处理为多个凸多边形ꎬ减少自交环的产生ꎮ 通过采用

新的螺旋算法ꎬ可以将上一个轮廓环的终点作为下

一个轮廓环的起点进行相互连接ꎮ 验证表明新的螺

旋偏置填充算法切片效率提升了 39%ꎬ打印时间减

少了 21%ꎮ Jihee

[45]提出了等距螺旋偏置填充算法ꎬ

该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并不能较好地对有孔特征的打

印模型进行路径规划ꎮ 易雪涛[46] 针对等距螺旋偏

置填充算法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改进ꎬ提出了适

用于碳纤维增强层的改进等距螺旋偏置填充算法ꎮ

费马螺旋曲线是根据螺旋填充路径演化出来的

一种路径ꎬ它可以对 2D 区域内的每个子区域进行

连续填充ꎬ如图 11 所示ꎮ 费马螺旋是由两条螺旋方

向不同的子螺旋交错形成的ꎬ与轮廓平行填充方式

类似ꎬ费马螺旋曲线只在中心点有一个急转弯ꎬ并且

切片层内的几条费马螺旋曲线可以连接成闭合曲

线ꎮ 与传统的单向螺旋曲线不同ꎬ费马螺旋曲线可

以进入再转出来ꎬ并且不同的费马螺旋允许在它们

的边界处进行连接ꎮ 费马螺旋的起点和终点可以在

其边界上自由选择ꎬ这使切片层内多个费马螺旋曲

线之间可以连接ꎮ

图 11 费马螺旋路径规划

Fig? 11 Fermat spiral path planning

Zhao 等[47]开发了一种基于连通费马螺旋或 CFS

的路径规划算法ꎬ可以实现连续填充连通的切片层

区域ꎬ如图 12 所示ꎻ并开发了一种算法来构造 CFS

曲线以填充单连通的 2D 区域ꎮ 该算法首先将输入

区域分解成一组子区域ꎬ每个子区域允许单个费马

螺旋的连续填充ꎮ 相邻子区域的费马螺旋线的起点

和终点也相邻ꎬ从而得到一个连续的遍历可螺旋的

子区域ꎬ并通过起点/ 终点连接它们各自的费马螺旋ꎬ

以形成全局连续的曲线ꎮ 与曲折填充相比ꎬCFS 算

法生成的路径具有较少的急转弯ꎬ并且主要由连续

的低曲率曲线组成ꎮ

图 12 连通费马螺旋[47]

Fig? 12 Connected Fermat spiral

4 基于载荷的路径规划

零件在受载情况下ꎬ内部会形成类似于磁场线

的应力流曲线ꎬ它往往是从载荷点指向约束点ꎬ从而

描述出应力场中力的传递路径ꎮ 基于主应力轨迹线

116 2023 年 9 月

???????????????????????????????????????????????

第119页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的 3D 打印填充路径优化是在分析零件设计域内主

应力轨迹线分布特征的基础上ꎬ自定义规划 3D 打

印层内填充路径ꎬ实现连续碳纤维方向与主应力方

向相同ꎬ从而使力尽可能沿着碳纤维丝束的轴向传

递ꎬ以最大限度减小连续碳纤维各向异性对零件力

学性能的负面影响ꎮ 图 13 所示为基于有限元分析的

主应力轨迹线生成方法ꎮ

图 13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主应力轨迹线生成方法

Fig? 13 Method of generating principal stress trace

line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由于连续碳纤维的各向异性机械性能ꎬ碳纤维

的铺设方向决定了打印碳纤维增强塑料的机械强

度ꎮ一种典型的方法是将碳纤维角度与主应力方向

对齐ꎬ以减少剪切应力并最大化碳纤维内的法向应

力ꎬ从而实现复合材料结构的最佳刚度特性[48-49]

基于载荷规划出来的路径ꎬ当碳纤维丝束与主应力

方向一致时ꎬ碳纤维的优势才能被充分发挥出来ꎬ该

方法的流程图如图 14 所示ꎮ 首先ꎬ获得零件的原始

模型ꎬ根据使用条件施加载荷和约束ꎮ 然后ꎬ利用拓

扑优化分析各向同性材料中的载荷传递路径ꎮ 利用

主应力(拉伸应力和压缩应力)的方向和强度、碳纤

维复合丝束直径和碳纤维的最小扭转角等条件作为

打印路径的边界条件ꎮ 最后ꎬ生成 G-code 代码文件

并用于控制打印系统ꎮ

图 14 基于载荷生成打印路径流程图

Fig? 14 Generate print path flow chart based on load

研究表明ꎬ碳纤维取向优化可以显著提高各种

结构性能ꎬ例如增加刚度、屈曲稳定性、结构强度、局

部失效载荷和固有频率等[50-53]

ꎮ Kentaro 等[54] 对通

过应力分布优化的路径打印进行了研究ꎬ初步研究

工作表明ꎬ沿着载荷传递路径打印连续碳纤维对零

件的性能有很大的提升ꎮ Wang 等[55] 提出一种基于

载荷的路径规划(LPP)方法来生成连续碳纤维的打

印路径ꎬ解决了不同载荷条件下无序和间断的拉应

力和压应力不能遵循连续路径的难点ꎮ 该路径精确

遵循零件的载荷传递路径ꎬ并能提供更高的机械性

能ꎮ 根据打印路径的直线(或曲线)的曲率、角度和

长度来确定不同的打印速度参数ꎬ如表 2 所示ꎮ 基

于该方法打印了带孔拉伸试样和带半圆的三点弯曲

试样ꎮ 通过比较带孔和带半圆的打印样品ꎬ发现与

带孔试样相比ꎬ拉伸和弯曲试样的强度重量比分别

提高了 55? 1%和 35? 2%ꎬ与带半圆试样相比ꎬ拉伸和

弯曲试样的强度分别提高了 67? 5%和 62? 4%ꎮ

表 2 打印速度取决于曲率、曲线长度和角度

Table 2 Printing speed depends on curvatureꎬ

curve length and angle

打印速度 7 mm/ s 15 mm/ s 35 mm/ s

曲率 ρ / mm

-1

ρ>0.2 0.05≤ρ≤0.2 ρ<0.05

长度/ mm L<15 15≤L≤25 L>25

角度 A / ° A<90 90≤A≤135 A>135

Brooks 等[56]使用“力线法”沿载荷路径放置碳

纤维增强丝束来设计零件ꎬ根据他们提出的设计方

法成功测试出一个滑轮、一个吊钩和一个万向接头ꎮ

Jiang 等[57] 使用 SOMP 和连续纤维角度优化来执行

受体积约束的 AM 复合材料的拓扑和纤维路径优

化ꎮ 在本研究中ꎬ碳纤维平行于零件的周边并沿着

主应力方向打印ꎮ 研究表明:与固定单向角度优化

的部件相比ꎬ拓扑和纤维路径优化的部件的刚度得

到了增强ꎬ这说明纤维取向对所研究部件的机械性

能有一定的影响ꎻ当打印平面平行于施加的载荷时ꎬ

可以获得比其他打印方向低 63%的柔度ꎮ

Tamijani 等[58]开发了一种识别载荷路径的方法ꎬ

并在拓扑优化中实现了这一概念ꎮ 通过该方法可以

了解载荷如何从载荷作用点转移到结构的约束点ꎬ

揭示了材料的有效利用ꎬ从而增加结构功能ꎮ Gharibi

等[59]开发出一种各向同性材料的经验仿生拓扑优

化方法ꎮ 在这种方法中ꎬ纤维与主应力轨迹对齐ꎬ薄

2023 年第 9 期 117

???????????????????????????????????????????????

第120页

连续碳纤维 3D 打印的路径规划研究进展

弱的结构被加强ꎮ 使用这种方法ꎬ可以在优化之前

预先确定许多变量ꎬ并且可以实现非常快速的收敛ꎮ

Chu 等[60]提出一种有效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结构在载荷不确定性下的 RTO 方法ꎬ并优化了纤维

角度和材料分布ꎮ 为了优化光纤角度ꎬ提出了一种新

的 PS-VRAFꎬ它可以保证纤维角度的连续空间变化ꎮ

同时考虑了载荷大小和方向的不确定性ꎬ并通过概

率分布来描述ꎮ 在体积分数约束下ꎬ以最小柔度的

均值和标准差的加权和为响应目标ꎮ 加载不确定性

通过蒙特卡罗模拟(MCS)方法处理ꎮ

Li 等[61]提出一种全尺寸碳纤维增强结构拓扑

优化方法ꎬ该方法能够同时设计结构拓扑、连续碳纤

维路径及其形态(即碳纤维体积、间距和厚度)ꎮ 连

续碳纤维自然分布在实体区域的各个部位ꎬ分布基

本遵循主应力方向ꎮ 在局部区域中ꎬ子区域中的高

应力位置主要由纤维材料加强ꎬ而基体材料布置在

它们周围ꎬ起辅助作用ꎮ 显然ꎬ纤维增强子结构的刚

度大于单一材料设计的刚度ꎮ

Yan

[62]提出了一种双尺度拓扑优化方法ꎬ该方

法基于双向渐进结构优化(BESO)方法ꎬ同时优化结

构的总体拓扑和纤维取向ꎬ采用主应力法和基于应

力的方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来确定最佳纤维取向ꎮ

5 结 论

连续碳纤维 3D 打印的扫描方式对成型件的加

工效率、质量和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ꎮ 其中面内

非交错打印方法包括 Z 字形、轮廓和螺旋打印路径ꎬ

与直线扫描方式相比ꎬ不仅提高了拉伸强度ꎬ还提高

了弯曲强度和模量ꎮ Z 字形路径填充方式在打印过

程中喷头多次启动、停止ꎬ这种频繁的加减速不仅会

降低打印效率ꎬ而且会由于速度不均匀以及方向变化

影响打印质量ꎬ并且在轮廓边缘尖锐的地方毛刺较

多ꎬ成型质量较差ꎮ 偏置轮廓填充方式在切片后会

产生多个子区域ꎬ加工过程中喷头会有较多的跳转ꎬ

在子区域末端会出现“拔丝” 现象ꎮ 但偏置轮廓生

成的路径减少了路径断点和喷头空程ꎬ并且减少了

路径的尖角ꎮ 相比于 Z 字形路径填充方式ꎬ偏置轮

廓填充路径少了层内台阶效应的影响ꎬ因此偏置轮

廓填充路径打印出来的零件在表面质量和精度上要

更优ꎮ 螺旋路径填充方式有效地避免了 Z 字形路径

的缺点ꎬ能够保证路径的连续性并减少喷头的跳转ꎮ

但因其缺乏方向偏移性ꎬ用于相邻切片的螺旋路径

相互交叉且不能连接ꎬ对成型件质量和加工效率有

一定的影响ꎮ 基于载荷的路径填充方式可以使连续

碳纤维方向与主应力方向相同ꎬ使力尽可能沿着碳

纤维丝束的轴向传递ꎬ从而减少剪切应力并最大化

碳纤维内的法向应力ꎬ最大限度减小连续碳纤维各

向异性对零件力学性能的负面影响ꎮ 与其他路径相

比ꎬ此种打印方法在承载件的制造中优势比较突出ꎬ

但相应的连续纤维铺设路径比较烦琐ꎮ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传统的 3D 打印路径扫描算

法进行改进ꎬ加工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

提升ꎬ但由于连续碳纤维各向异性的特点ꎬ打印件的

力学性能提升并不明显ꎮ 基于载荷主应力生成的路

径规避连续纤维这一缺点ꎬ是接下来研究的重点ꎮ 将

工艺参数优化与路径填充方式相结合ꎬ采用数值模

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成型件的质量进行提升ꎮ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建立了有效的传统工艺加纤维增

强合材料的预测模型ꎬ并且实现了不同工况下损伤

破坏规律的预测和模拟ꎮ 对于今后碳纤维 3D 打印

的研究ꎬ应在已有方法和模型基础上进行打印试验ꎬ

最终建立起适用于碳纤维 3D 打印的理论预测模型

和数值模拟方法ꎬ实现对打印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损

伤演化过程的有效模拟和预测ꎬ进一步揭示打印复

合材料的损伤破坏机理ꎬ为有效提升打印复合材料

的力学性能提供参考ꎮ

参考文献

[1] DIZON Jꎬ ESPERA A Hꎬ CHEN Qꎬ et al. Mechanical characteriza ̄

tion of 3D-printed polymers[J]. Additive Manufacturingꎬ 2018ꎬ 20:

44-67.

[2] MELENKA G Wꎬ CHEUNG Bꎬ SCHOFIELD J Sꎬ et al. Evaluation

and prediction of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continuous fiber-reinforced

3D printed structures[ J]. Composite Structuresꎬ 2016ꎬ 153 ( 8):

866-875.

[3] TYMRAK Bꎬ KREIGER Mꎬ PEARCE Jꎬ et 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mponents fabricated with open-source 3D printers under realistic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J]. Materials & Designꎬ 2014ꎬ 58: 242-

246.

[4] SUN Qꎬ RIZVI G Mꎬ BELLEHUMEUR C Tꎬ et al. Effect of process ̄

ing conditions on the bonding quality of FDM polymer filaments[J].

Rapid Prototyping Journalꎬ 2008ꎬ 14(2): 72-80.

[5] TRAN Pꎬ NGO T Dꎬ GHAZLAN Aꎬ et al. Bimaterial 3D printing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bio-inspired composite structures under in-

plane and transverse loadings[J]. 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ꎬ

2017ꎬ 108: 210-223.

[6] MELNIKOVA Rꎬ EHRMANN Aꎬ FINSTERBUSCH K. 3D printing

of textile-based structures by fused deposition modelling (FDM) with

118 2023 年 9 月

???????????????????????????????????????????????

第121页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different polymer materials [ J]. IOP Conference Serie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ꎬ 2014ꎬ 62: 1-8.

[7] CAULFILED Bꎬ MCHUGH P Eꎬ LOHFELD S. Dependence of me ̄

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lyamide components on build parameters in

the SLS process[J].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ꎬ 2007ꎬ

182(1-3): 477-488.

[8] KROLL Eꎬ ARTZI D. Enhancing aerospace engineering students’

learning with 3D printing wind-tunnel models[J]. Rapid Prototyping

Journalꎬ 2011ꎬ 17(5): 393-402.

[9] WONG K Vꎬ HERNANDEZ A. A review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J]. International Scholarly Research Noticesꎬ 2012ꎬ 30-38.

[10] SHORT D B. Use of 3D printing by museums: Educational exhibitsꎬ

artifact educationꎬ and artifact restoration[J]. 3D Printing and Ad ̄

ditive Manufacturingꎬ 2015ꎬ 2(4): 209-215.

[11] MURPHY Sꎬ ATALA A. 3D bioprinting of tissues and organs[ J].

Nature Biotechnologyꎬ 2014ꎬ 32(8): 773-785.

[12] DICKSON A Nꎬ BARRY J NꎬMCDONNELL K Aꎬ et al. Fabrication of

continuous carbonꎬ glass and kevlar fibre reinforced polymer com ̄

posites us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J]. Additive Manufacturingꎬ

2017ꎬ 16: 146-152.

[13] JUSTO Jꎬ TAVARA Lꎬ GARCIA Lꎬ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3D

printed long fibre reinforced composites[ J]. Composite Structuresꎬ

2018ꎬ 185: 537-548.

[14] NAKAGAWA Y Kꎬ MORI Kꎬ MAENO T. 3D printing of carbon fi ̄

bre- reinforced plastic parts [ 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ꎬ 2017ꎬ 91(5-8): 2811-2817.

[15] WANG Xꎬ JIANG Mꎬ ZHOU Zꎬ et al. 3D printing of polymer ma ̄

trix composites: A review and prospective[J]. 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ꎬ 2017ꎬ 110B: 442-458.

[16] BAUMANN Fꎬ SCHOLZ Jꎬ FLEISCHER J. Investigation of a new

approach for additively manufactured continuous fiber-reinforced poly ̄

mers[J]. Procedia CIRPꎬ 2017ꎬ 66: 323-328.

[17] DICKSON A Nꎬ BARRY J Nꎬ MCDONNELL K Aꎬ et al. Fabrica ̄

tion of continuous carbonꎬ glass and kevlar fibre reinforced polymer

composites us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J]. Additive Manufactur ̄

ingꎬ 2017ꎬ 16: 146-152.

[18] BRENKEN Bꎬ BAROCIO Eꎬ FAVALORO Aꎬ et al. Fused filament

fabrication of fiber-reinforced polymers: A review[J]. Additive Manu ̄

facturingꎬ 2018ꎬ 21: 1-16.

[19] LI Nꎬ LI Yꎬ LIU S. Rapid prototyping of continuous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lactic acid composites by 3D printing-science direct

[J].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ꎬ 2016ꎬ 238: 218-225.

[20] LI Nꎬ LINK Gꎬ JELONNEK J. Rapid 3D microwave printing of

continuous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J]. CIRP Annalsꎬ 2020ꎬ

69(1): 221-224.

[21] TEKINALP H Lꎬ KUNC Vꎬ VELEZ-GARCIA G Mꎬ et al. Highly

oriented carbon fiber-polymer composites via additive manufacturing

[J].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ꎬ 2014ꎬ 105: 144-150.

[22] AKHOUNDI Bꎬ BEHRAVESH A. Effect of filling pattern on the

tensile and flexur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DM 3D printed products

[J]. Experimental Mechanicsꎬ 2019ꎬ 59(6): 883-897.

[23] FIDAN Iꎬ IMERI Aꎬ GUPTA Aꎬ et al. The trends and challenges

of fiber reinforced additive manufacturing[J]. The International Jour ̄

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ꎬ 2019ꎬ 102 ( 5 - 8 ):

1801-1818.

[ 24] HEIDARI Mꎬ RAFIEE Mꎬ ZAHEDI A M. Mechanical characteriza ̄

tion of FDM 3D printing of continuous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

composites[J]. Compositesꎬ 2019ꎬ 175: 1-8.

[25] DUTRA T Aꎬ FERREIRA R Tꎬ RESENDE H Bꎬ et al. Mechan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asymptotic homogenization of 3D-printed con ̄

tinuous carbon fiber -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 J]. Journal of the

Brazili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ꎬ 2019ꎬ

41(3): 1-15.

[26] YE Wꎬ LIN Gꎬ WU Wꎬ et al. Separated 3D printing of continuous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polyimide[J]. Composites Part

A: 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ꎬ 2019ꎬ 121: 457-464.

[27] TODOROKI Aꎬ OASADA Tꎬ MIZUTANI Yꎬ et al. Tensile property

evaluations of 3D printed continuous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thermo ̄

plastic composites[J]. Advanced Composite Materialsꎬ 2020ꎬ 29(2):

147-162.

[28] JUAN N Lꎬ HORACIO A Gꎬ PRDRO O Cꎬ et al. Tensile properties

and failure behavior of chopped and continuous carbon fiber com ̄

posites produced by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Science Direct [ J].

Additive Manufacturingꎬ 2019ꎬ 26: 227-241.

[29] MING Y Kꎬ DUAN Y G. A Novel route to fabricate high-perform ̄

ance 3D printed continuous fiber-reinforced thermosetting polymer

composites[J]. Materialsꎬ 2019ꎬ 12(9): 1369-1382.

[30] DE BACKER Wꎬ SINKEZ Pꎬ CHHABRA Iꎬ et al. In-process mo ̄

nitoring of continuous fibe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through force /

torque sensing on the nozzle[C] / / AIAA Sci Tech Forum and Ex ̄

position. 2020: 461-468.

[31] SUGIYAMA Kꎬ MATSUZAKI Rꎬ MALAKHOV AVꎬ et al. 3D print ̄

ing of optimized composites with variable fiber volume fraction and

stiffness using continuous fiber[ J].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 ̄

nologyꎬ 2020ꎬ 186: 1-7.

[32] LI Nꎬ LIN Gꎬ WANG Tꎬ et al. Path-designed 3D printing for to ̄

pological optimized continuous carbon fibre reinforced composite

structures[J]. 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ꎬ 2020ꎬ 182: 1-9.

[ 33] DING D Hꎬ PAN Z Sꎬ CUIURI Dꎬ et al. A tool-path generation strate ̄

gy for wire and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ꎬ 2014ꎬ 73(1): 173-

183.

[34] 谭瑞诗ꎬ 刘明尧ꎬ 张帆ꎬ 等. 碳纤维长纤 3D 打印的连续性路径

规划算法[J]. 机械设计与制造ꎬ 2019(6): 1-4.

[35] 任东改. 基于 Bayazit 算法的 3D 打印路径规划研究[J]. 数字印

刷ꎬ 2019(6): 50-57.

[36] 杨德成. 智能 3D 打印路径规划系统设计与实现[D]. 大连: 大

连理工大学ꎬ 2019.

[37] REN Fꎬ SUN Yꎬ GUO D Mꎬ et al. Combined reparameterization-

based spiral toolpath generation for five-axis sculptured surface ma ̄

2023 年第 9 期 119

???????????????????????????????????????????????

第122页

连续碳纤维 3D 打印的路径规划研究进展

chining[ 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ꎬ 2009ꎬ 40(78): 760-768.

[38] TIZIANO Sꎬ MONICA Oꎬ ELISABETH Eꎬ et al. Relevance of PEG

in PLA-based blends for tissue engineering 3D-printed scaffolds

[J].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ꎬ 2014ꎬ 38: 55-62.

[39] XU Jꎬ SUN Yꎬ WANG S. Tool path generation by offsetting curves

on polyhedral surfaces based on mesh flattening[ J]. The Interna ̄

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ꎬ 2013ꎬ 64(9-

12): 1201-1212.

[40] 熊文骏. 向形心收缩的变距偏置填充算法[D]. 武汉: 华中科技

大学ꎬ 2007.

[41] 罗恒ꎬ 李涤尘ꎬ 解瑞东ꎬ 等. 快速成型中基于直骨架原理的轮廓

偏置算法[J].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ꎬ 2011ꎬ 23(11):

1908-1914.

[42] 尚雯. 碳纤维长纤 3D 打印切片处理研究及在服务平台上的实现

[D].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ꎬ 2017.

[43] JIN G Qꎬ LI W Dꎬ GAO L. An adaptive process planning approach

of rapid prototyping and manufacturing[ J]. Robotics &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ꎬ 2013ꎬ 29(1): 23-38.

[44] 周祖德ꎬ 陈飞ꎬ 张帆ꎬ 等. 连续碳纤维 3D 打印的高效螺旋偏置

填充算法[J]. 武汉理工大学ꎬ 2017ꎬ 39(12): 81-87.

[45] JIHEE H. An efficient approach to 3D path planning[ J]. Informa ̄

tion Sciencesꎬ 2019ꎬ 478(4): 318-330.

[46] 易雪涛. 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选择性增强处理的 3D 打印切片

方法研究[D].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ꎬ 2019.

[47] ZHAO Hꎬ GU Fꎬ HUANG Q Xꎬ et al. Connected fermat spirals for

layered fabrication[J]. 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ꎬ 2016ꎬ 35

(4): 1-10.

[48] FERNANDEZ Mꎬ CALLE Wꎬ FERRANDIZ Sꎬ et al. Effect of infill

parameters on tensile mechanical behavior in desktop 3D printing[J].

3D Printing and Additive Manufacturingꎬ 2016ꎬ 3(3): 183-192.

[49] SHARMA Mꎬ RAO I Mꎬ BIJWE J. Influence of fiber orientation on

abrasive wear of unidirectionally reinforced carbon fiber-polyether ̄

imide composites[J]. Tribology Internationalꎬ 2010ꎬ 43(5-6): 959-

964.

[50] GRCIA C Rꎬ CORREA Jꎬ ESPALIN Dꎬ et al. 3D printing of aniso ̄

tropic metamaterials[J]. Progress in Electromagnetics Research Let ̄

tersꎬ 2012ꎬ 34: 75-82.

[51] GU H Bꎬ MA Cꎬ GU J Wꎬ et al. An overview of multifunctional ep ̄

oxy nanocomposites[J].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ꎬ 2016ꎬ 4

(25): 589.

[52] GU Jꎬ YANG Xꎬ LV Zꎬ et al. Functionalized graphite nanoplate ̄

lets/ epoxy resin nanocomposites with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 Mass Transferꎬ 2016ꎬ 92: 15-22.

[53] DOU J Bꎬ ZHANG Q Yꎬ MA M Lꎬ et al. Fast fabrication of epoxy-

functionalized magnetic polymer core-shell microspheres using gly ̄

cidyl methacrylate as monomer via photo-initiated miniemulsion pol ̄

ymerization[J]. 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ꎬ 2012ꎬ

324(19): 3078-3082.

[54] KENTARO Sꎬ RYOSUKE Mꎬ ANDERI V Mꎬ et al. 3D printing of

optimized composites with variable fiber volume fraction and stiffness

using continuous fiber [ J ].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ꎬ

2020ꎬ 186: 1-7.

[55] WANG Tꎬ LI N. Load - dependent path planning method for 3D

printing of continuou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J]. Composites Part

A: 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ꎬ 2020ꎬ 140: 1-26.

[ 56] BROOKS Hꎬ SAMUEL M.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additively man ̄

ufactured parts with three dimensional continuous fibre reinforcement

[J]. Materials & designꎬ 2016ꎬ 90: 276-283.

[57] JIANG Dꎬ HOGLUND Rꎬ SMITH D E. Continuous fiber angle to ̄

pology optimization for polymer composite deposition additive manu ̄

facturing applications[J]. Fibersꎬ 2019ꎬ 7(2): 14.

[58] TAMIJANI A Yꎬ GHARIBI Kꎬ KOBAYASHI M Hꎬ et al. Load

paths visualization in plane elasticity using load function method

[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ꎬ 2017ꎬ 99-109.

[59] GHARIBI Kꎬ TANIJANI A Y. Load-path-based topology optimiza ̄

tion of two-dimensional continuum structures[ J]. AIAA Journalꎬ

2021ꎬ 59(9): 1-10.

[60] CHU Sꎬ XIAO Mꎬ GAO Lꎬ et al. Robust topology optimization for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structures under loading uncertainty[J].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ꎬ 2021ꎬ

384: 1-18.

[61] LI Hꎬ GAO Lꎬ LI Hꎬ et al. Full-scale topology optimization for fi ̄

ber-reinforced structures with continuous fiber paths[J].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ꎬ 2021ꎬ 377: 1-20.

[62] YAN X L. Concurrent topology design of structures and materials

with optimal material orientation[ J]. Composite Structuresꎬ 2019ꎬ

220: 473-480.

120 2023 年 9 月

???????????????????????????????????????????????

第123页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 19936 / j? cnki? 2096-8000? 20230928? 018

中低温固化苯并噁嗪树脂的研究进展

康龙昭1

ꎬ 范春燕2

ꎬ 俞海文2

ꎬ 姚亚琳1∗

(1? 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ꎬ 北京 102101ꎻ 2? 北玻院 (滕州) 复合材料有限公司ꎬ 滕州 277527)

摘要: 在实际生产中ꎬ苯并噁嗪树脂 200 ℃以上的固化温度限制了其在先进复合材料领域的大规模应用ꎬ研究苯并噁嗪

树脂开环聚合机理ꎬ优化苯并噁嗪树脂固化特性ꎬ从而获取降低苯并噁嗪树脂固化温度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ꎮ 因此ꎬ对国内外

近些年关于降低苯并噁嗪树脂固化温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ꎬ并对通过向苯并噁嗪单体中引入活性官能团以及添加固化催

化剂来实现苯并噁嗪树脂中低温固化的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ꎬ分析了其反应机理ꎬ明确了其固化反应影响因素ꎬ并对比分析了

这两类方法的特点ꎮ 从分子角度出发ꎬ向单体中引入活性基团具有更高的灵活性ꎬ但改性工艺相对复杂ꎬ大批量工程化生产存

在难度ꎻ相比较而言ꎬ添加合适的催化剂可显著降低苯并噁嗪树脂的固化温度ꎬ操作工艺较易实现ꎬ是目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之一ꎮ 综述涵盖了多种催化剂的研究ꎬ对于优化苯并噁嗪树脂的固化条件ꎬ制备高性能苯并噁嗪树脂具有借鉴意义ꎮ

关键词: 苯并噁嗪树脂ꎻ 中低温固化ꎻ 单体改性ꎻ 催化剂

中图分类号: TB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8000(2023)09-0121-08

Research progress of medium and low temperature curing benzoxazine resins

KANG Longzhao

ꎬ FAN Chunyan

ꎬ YU Haiwen

ꎬ YAO Yalin

1∗

(1? Beijing Composite Materials Co.ꎬ Ltd.ꎬ Beijing 102101ꎬ Chinaꎻ

2? Beijing FRP Institute Tengzhou Composite Materials Co.ꎬ Ltd.ꎬ Tengzhou 277527ꎬ China)

Abstract: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ꎬ the curing temperature of benzoxazine resin above 200 ℃ limits its large-

scale use in the field of advanced composite materialsꎬ so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ring-opening poly ̄

merization mechanism of benzoxazine resinꎬ optimize the c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enzoxazine resinꎬ and obtain the

method to reduce the curing temperature of benzoxazine resi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reducing

the curing temperature of benzoxazine resin in recent year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method of introducing active

functional groups into benzoxazine monomer and adding curing catalyst to achieve medium-low temperature curing of

benzoxazine resin was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reaction mechanism was analyzedꎬ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uring

reaction were clarifiedꎬ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kinds of methods were compared. From the molecular point

of viewꎬ the introduction of active groups into monomers has higher flexibilityꎬ but the modification process is rela ̄

tively complex. It is difficult to engineer large quantities of production. In comparisonꎬ the curing temperature of

benzoxazine resin can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adding a suitable curing catalystꎬ and the operation process is easy

to achieveꎬ which is one of the simplest and most effective methods at present. This review covers various studies on

curing catalystsꎬ providing insights for optimizing the curing conditions of benzoxazine resin and preparing high-per ̄

formance benzoxazine resin materials.

Key words:benzoxazine resinꎻ medium and low temperature curingꎻ monomer modificationꎻ catalyst

收稿日期: 2023-06-30

基金项目: 中国建材集团攻关专项资助 (2021YCJS02)

作者简介: 康龙昭 (1992—)ꎬ 男ꎬ 硕士研究生ꎬ 主要研究方向为热熔树脂基体改性及预浸料制备标准ꎮ

通讯作者: 姚亚琳 (1985—)ꎬ 男ꎬ 硕士研究生ꎬ 高级工程师ꎬ 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树脂合成与质量评价ꎬ yaoyalin777@126? comꎮ

苯并噁嗪化合物由酚类、胺类与多聚甲醛等原

料通过缩合反应制备ꎬ最早在 1944 年由 Holly 和

Cope 意外发现[1]

ꎬ经国内外学者们的推动得到了不

断发展ꎬ目前已在无卤阻燃印制电路基板和耐高温

电绝缘层压板等领域批量生产应用ꎮ 苯并噁嗪可在

高温和/ 或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开环聚合反应形成

2023 年第 9 期 121

???????????????????????????????????????????????

第124页

中低温固化苯并噁嗪树脂的研究进展

聚苯并噁嗪(苯并噁嗪树脂)ꎬ且在开环聚合中不产

生小分子[2]

ꎮ 聚苯并噁嗪具有高热稳定性、高玻璃

化转变温度、高阻燃性、低吸水率以及接近零收缩率

和尺寸稳定性等特性[1-3]

ꎬ可应用于航空航天复合

材料基体[3]

、电子封装[4]

、涂料[5]

、黏合剂[5-7] 等领

域ꎮ 然而ꎬ相较于环氧树脂ꎬ苯并噁嗪树脂较高的固

化温度(大于 200 ℃ ) 和较长的固化时间极大地限

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和规模[8-10]

ꎮ 因此ꎬ降低苯并噁

嗪树脂的固化温度和缩短其固化时间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ꎮ

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ꎬ目前ꎬ实现苯并

噁嗪树脂中低温快速固化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

种方法是从分子设计角度出发ꎬ通过在特定位置引

入自催化剂基团ꎬ合成高反应活性的苯并噁嗪单

体[11-13]

ꎻ另一种方法是添加有效的催化剂[14-20]

ꎬ如酸、

碱、有机酚、酚醛树脂等ꎮ 本文从这两个角度对比分

析了近些年的研究现状并进行归纳整理ꎬ旨在为苯

并噁嗪树脂的应用及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ꎮ

1 单体中引入自催化基团

苯并噁嗪单体具有灵活的分子设计性ꎬ其单体

的合成路线如图 1 所示ꎮ 研究者们发现ꎬ在单体中

引入自催化基团能够有效地降低苯并噁嗪树脂的固

化温度[11]

ꎮ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功能性基团的引

入不仅可以降低固化反应温度提高固化速率ꎬ还可

以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结构控制ꎬ从而赋予苯并噁嗪

树脂更多的交联点或其他优异的性能ꎮ 功能性基团

的种类、位置及电子效应的不同对固化反应产生的

影响各不相同[2]

图 1 苯并噁嗪单体的合成路线图

Fig? 1 Synthesis route of benzoxazine resin

1? 1 引入羧酸基团

羧基的引入不论占据什么取代位置都能够降低

苯并噁嗪单体固化的温度ꎬ这是由于酸性的羧基可

以加速噁嗪环的开环ꎬ从而使苯并噁嗪单体的固化

温度降低ꎮ

Andreu 等[21]合成了三种含羧酸官能团的苯并

噁嗪单体ꎬ合成路线如图 2 所示ꎮ 使用 DSC 对其自

催化热聚合行为进行研究表明ꎬ含羧基的单体 m2 、

m3和 m4比不含羧基的单体 m1的固化峰峰值温度低

50~70 ℃ ꎮ 这些活性单体的酸性增加了氧鎓离子的

浓度ꎬ从而催化了噁嗪环开环反应ꎮ 李楚新等[22] 对

含羧基苯并噁嗪固化特性进行了研究ꎬ结果表明ꎬ含

羧基苯并噁嗪单体(NTAF)的固化温度远低于苯酚

型苯并噁嗪和双酚 A 型苯并噁嗪的固化温度ꎮ

图 2 四种苯并噁嗪单体合成路线图[21]

Fig? 2 Synthesis roadmaps of four benzoxazine monomers

詹佐民[23]采用生物基原料分别合成了根皮酸-

糠胺型苯并噁嗪(PHG-F-BOZ)和间苯三酚-对氨

基苯甲酸型苯并噁嗪(PHG-P -BOZ)ꎬ两种单体的

固化温度较双酚 A/ 苯胺型苯并噁嗪固化温度分别

下降了 24? 1 ℃和 77? 1 ℃ ꎮ 这主要是由于羧基的活

泼氢可以进攻噁嗪环ꎬ使噁嗪环的开环和 Mannich

桥的形成同时完成ꎬ导致固化温度大幅度降低ꎮ 此

外ꎬ加入含羧基苯并噁嗪能够降低其他苯并噁嗪的

固化温度ꎮ 然而ꎬ含羧酸基团的苯并噁嗪树脂的缺

点是其热稳定性不高ꎬ在高温下ꎬ羧酸基团会脱落进

行二次聚合ꎬ其 800 ℃的残炭率为 40%ꎬ略低于传统

苯并噁嗪树脂ꎮ

1? 2 引入酚羟基

研究者发现酚羟基与苯并噁嗪树脂固化过程中

形成的阳离子中间体发生相互作用ꎬ可以加速固化ꎬ

降低固化温度[24]

腰果酚是常被用于制备苯并噁嗪的生物基酚类

化合物ꎬ国内外已有大量报道ꎮ Calo 等[25]用 DSC 对

腰果酚基苯并噁嗪固化过程进行研究ꎮ 结果表明ꎬ

腰果酚苯并噁嗪树脂的固化峰起始温度(150 ℃ )非

常低ꎮ 白杨素(5ꎬ7-二羟基黄酮) 为一种类黄酮衍

生物ꎬ是一种双酚ꎬ可从蜂蜜、蜂胶和各种植物中提取ꎮ

白杨素分子中含有两个酚羟基基团ꎬ可以用于促进

122 2023 年 9 月

???????????????????????????????????????????????

第125页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苯并噁嗪树脂固化[26]

ꎮ Zhao 等[27] 以白杨素为酚

源ꎬ糠胺为胺源ꎬ和多聚甲醛制备了一种新型白杨素

基苯并噁嗪(CHR-fa)ꎬ并研究了其固化行为ꎮ DSC

结果表明ꎬCHR-fa 的固化峰峰值温度仅为 180 ℃ ꎬ

这主要归因于酚羟基的存在提供了活性氢ꎬ促进了

苯并噁嗪的开环聚合反应ꎮ

1? 3 引入二茂铁基

二茂铁基团由于耐热性和电化学性能突出ꎬ可

以稳定苯并噁嗪开环聚合过程中形成的两性离子中

间体ꎬ从而促进固化反应[28-30]

Li 等[30]将含二茂铁的胺源与酚类、多聚甲醛反

应ꎬ制备了两种新型苯并噁嗪树脂ꎬ分别为单官能团

苯并噁嗪树脂(pC-fcma)和双官能团苯并噁嗪树脂

(BA-fcma)ꎬ合成路线见图 3ꎮ 对其固化行为进行研

究ꎬ结果表明ꎬ相较于传统苯并噁嗪ꎬ单官能团的苯

并噁嗪树脂的固化峰峰值温度略有下降ꎬ而双官能

团的苯并噁嗪单体的固化温度则大大降低ꎬ其固化

峰峰值温度为 179 ℃ ꎬ与比传统的苯胺型苯并噁嗪

树脂相比降低了近 70 ℃ ꎮ 原因在于ꎬ在开环聚合过

程中ꎬ芳胺环上一个或两个间位上的供电子烷基取

代基促进噁嗪环在较低温度下开环ꎬ对开环离子中

间体具有稳定作用并进一步促进中间体与苯并噁嗪

单体的聚合反应ꎮ 这表明二茂铁基团具有一定的催

化效应ꎬ可以降低苯并噁嗪树脂的固化温度ꎮ 值得

注意的是ꎬ含二茂铁基的聚合物还具有可逆的氧化

还原电化学活性ꎬ常应用于电极修饰剂和电化学传

感器的研究ꎮ

图 3 两种含二茂铁基苯并噁嗪树脂的合成路线图[30]

Fig? 3 Synthesis of two kinds of ferrocenyl benzoxazine resins

[30]

苯并噁嗪开环聚合反应需要 C—O 键的断裂和

中间体的进一步交联ꎮ 羧基、羟基或二茂铁基都是

通过适当的反应机理促进 C—O 键的断裂和中间体

的进一步交联ꎬ这些官能团的引入均可通过反应原

料的选择实现ꎮ

此外ꎬ当酚环或芳香胺上含有取代基ꎬ其电子效

应和空间位阻也会直接影响开环聚合过程ꎮ 当酚环

的对位存在吸电子基团时ꎬ这些基团能通过增加嗪

环上 C—O 的键长及降低键能来刺激开环反应的进

行ꎮ 同时ꎬ吸电子基团的存在会提高开环后的酚羟

基的酸性ꎬ使自催化效应更强ꎮ 然而ꎬ如果酚环的对

位或芳香胺的对位存在供电子基团ꎬ对开环聚合反

应的影响将不显著ꎮ

从分子角度出发ꎬ合成特定的苯并噁嗪单体可

为苯并噁嗪改性提供更广阔的可能性ꎮ 引入功能性

基团ꎬ不仅能改变开环聚合的速度和机制ꎬ也能对其

树脂的热稳定性、介电性、阻燃性等特性产生影响ꎮ

因此ꎬ通过分子设计合成含功能性基团的苯并噁嗪

单体具有重大意义ꎮ 但不利的是ꎬ对某些单体的合

成可能需要多个步骤ꎬ导致工艺路线复杂ꎬ不利于实

际应用ꎮ 因此ꎬ有许多研究者建议在苯并噁嗪树脂

中加入催化剂ꎬ期望以简化、有效的方式降低固化温

度ꎬ提高固化速率ꎮ

2 引入催化剂

苯并噁嗪中噁嗪环的扭曲椅式结构存在一定的

张力ꎬ开环点在 N—C—O 结构中的 C—O 键ꎬ因此ꎬ

苯并噁嗪开环聚合的实质是噁嗪环上的 C—O 键断

裂ꎬ所以能够促进 C—O 键断裂的化合物均是苯并

噁嗪固化反应的催化剂ꎮ 催化剂的添加会使苯并噁

嗪树脂热聚合的活化能降低ꎬ噁嗪环的开环速率加

快ꎬ从而降低固化反应温度ꎬ缩短固化反应时间ꎮ 常

用的催化剂有酸、碱、有机酚、酚醛树脂等ꎮ 此外ꎬ在

外部能源量(辐射能或电能)的作用下ꎬ产生引发阳

离子或阳离子自由基也会对苯并噁嗪的固化反应起

到催化效果[31]

ꎮ 值得注意的是ꎬ一些催化剂不仅可

降低固化温度ꎬ还会影响苯并噁嗪树脂的热性能和

机械性能[32]

ꎮ 因此从催化剂角度考虑ꎬ设计并制备

一种既促进固化反应又提高树脂性能的催化剂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ꎮ

2? 1 酸催化

常用于催化苯并噁嗪树脂固化的酸主要有 Lewis

酸和有机酸ꎮ 通常情况下ꎬPCl

5 、TiCl

4 、AlCl

3 、FeCl

这些氯化金属盐作为 Lewis 酸催化剂ꎬ在室温下可

引发苯并噁嗪单体的固化反应[11ꎬ33-34]

如图 4 所示ꎬMCl

x催化剂中的 M 质子进攻苯并

噁嗪中的 O 原子ꎬ导致 C—O 键长增加ꎬC—O 键断

裂活化能降低ꎬ促进了苯并噁嗪开环形成亚胺正离

子和碳正离子共振中间体ꎮ 碳正离子进一步进攻苯

并噁嗪结构中的电负性位点ꎬ发生链增长的交联反

应ꎬ最终形成聚苯并噁嗪ꎮ

2023 年第 9 期 123

???????????????????????????????????????????????

第126页

中低温固化苯并噁嗪树脂的研究进展

图 4 MCl

x催化苯并噁嗪开环形成

亚胺正离子和碳正离子共振中间体

Fig? 4 The ring-opening of benzoxazine to form imide and

carbocation resonance intermediates by MCl

catalyst

Ishida

[35] 研究了 PCl

5 、PCl

3 、POCl

3 、TiCl

4 、AlCl

这几种引发剂对苯并噁嗪树脂的固化促进作用ꎬ发

现这几种催化剂的促进作用在中等温度下对苯并噁

嗪树脂的开环聚合反应是有效的ꎮ 以 PCl

5为例ꎬ从

DSC 曲线图(图 5) 可以看到ꎬ固化温度明显降低ꎮ

尽管这些催化剂经济有效ꎬ但它们与纯苯并噁嗪树

脂的相溶性不好ꎬ后继研究者发现复杂结构的 Lewis

酸会明显提高其溶解度ꎮ

图 5 加入 PCl

5苯并噁嗪树脂的 DSC 曲线[35]

Fig? 5 DSC curve of benzoxazine resin after adding PCl

[35]

锌基金属有机框架[Zn4O(BDC)3 ꎬMOF] 中的

Zn4O(BDC)3具有 Lewis 酸性ꎬ可以促进苯并噁嗪单

体的固化ꎮ Sharma 等[36] 研究了 Zn4 O ( BDC)3 基

MOF 对腰果酚基苯并噁嗪树脂固化行为的影响ꎬ结

果表明ꎬ含 Lewis 酸性的 Zn4O(BDC)3基 MOF 可导

致苯并噁嗪的固化温度大幅下降ꎮ Mustafa 等[15] 以

B(C6F5 )3为 Lewis 酸催化剂ꎬ研究其对 1ꎬ3-苯并噁

嗪树脂固化行为的影响ꎬ结果表明ꎬ该催化剂具有较

强的催化性能ꎮ 由于其结构中 N 和 B 原子之间存在

较强的结合亲和力ꎬ苯并噁嗪树脂/ B(C6 F5 )3混合

物易于制备ꎬ催化剂溶解度高更易于发挥催化作用ꎮ

有机酸催化剂的作用均是提供 H

+用以引发噁

嗪环开环ꎬ生成碳正离子和亚胺离子共振中间体ꎮ

酸根据强弱程度可分为有机强酸(如对甲苯磺酸

等[2ꎬ11ꎬ37]

)和有机弱酸(如乙二酸等[38-39]

)ꎬ其中ꎬ有

机强酸形成的中间体以碳正离子为主ꎬ可快速发生

交联聚合反应ꎬ有机弱酸的存在使反应存在自加速

过程ꎬ前期反应速率较慢ꎮ 苯并噁嗪树脂优于酚醛

树脂的地方在于酚醛树脂固化过程需要强酸作为催

化剂ꎬ会造成设备腐蚀、环境污染等ꎮ Ishida 等[39]考

察了己二酸、双酚 A 和强碱对苯并噁嗪单体的催化

效果ꎬ研究表明ꎬ添加己二酸的苯并噁嗪的固化温度

最低ꎮ 图 6 为酸催化苯并噁嗪开环固化的反应式ꎮ

天然可再生酚酸包括肉桂酸[40]

、阿魏酸[41]

、香豆酸

和苯并噁嗪酸[42]等ꎬ除了用作合成苯并噁嗪单体的

原料外ꎬ也可用作降低固化温度的催化剂ꎮ

图 6 酸催化苯并噁嗪开环固化的反应式[39]

Fig? 6 Reaction formula of acid catalyzed ring

opening curing of benzoxazine resin

[39]

2? 2 碱催化

碱性催化剂主要通过亲核反应生成具有促进固

化反应的中间体ꎮ 近年来ꎬ常用于催化苯并噁嗪树

脂开环聚合的弱碱主要有咪唑[38ꎬ43]

、胺类[44-45]催化

剂等ꎮ 宋霖等[46] 研究了咪唑作为催化剂对苯并噁

嗪树脂固化反应的影响ꎮ DSC 曲线(图 7)表明ꎬ咪

唑的加入使固化峰初始温度降低约 90 ℃ ꎬ说明咪唑

可以促进苯并噁嗪树脂的开环固化ꎮ

图 7 两种苯并噁嗪树脂的 DSC 曲线[46]

Fig? 7 The DSC curves of two benzoxazine resins

[46]

咪唑分子结构中的仲胺基上的活泼氢进攻噁嗪

环 C—O 上的 O 原子ꎬ会进一步促进化学键的断裂ꎮ

胺类亲核试剂可以与苯并噁嗪树脂发生亲核取代反

124 2023 年 9 月

???????????????????????????????????????????????

第127页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应ꎬ生成具有酚类和氨基甲胺两种结构的两性离子

产物和稳定的氨基甲酚结构ꎬ从而促进固化反应ꎮ

孙家勤等[44]通过红外光谱、DSC 探究了间苯二

胺(A1)、间二甲二胺(A2)、异福尔酮二胺(A3)、三

甲基六乙二胺(A4)和 4ꎬ4-二氨基二苯砜(A5)这五

种市售胺对苯并噁嗪树脂固化行为的影响ꎮ DSC 结

果表明ꎬ在 120 ℃或 150 ℃时ꎬ苯并噁嗪树脂可以与

胺快速固化ꎮ 红外结果显示ꎬ1 230 cm

-1处噁嗪环上

的 C—O—C 特征峰与 946 cm

-1处三取代苯环特征

峰随着固化时间延长逐渐减弱ꎬ且在1 180 cm

-1

1 480 cm

-1

、3 407 cm

-1处观察到三个新的峰ꎬ分别归

属于伯胺、四取代芳环和酚羟基的 C—N—H 键拉伸

振动ꎮ 这表明胺与苯并噁嗪树脂之间发生了亲核取

代反应(图 8)ꎬ有效降低了苯并噁嗪树脂的固化反

应温度ꎮ

图 8 胺与苯并噁嗪的反应机理图[44]

Fig? 8 Diagram of re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amine and benzoxazine

[44]

2? 3 有机酚

各种酚类亲核试剂因其具有一定的酸性和亲核

性而被用于加速苯并噁嗪树脂的固化ꎮ 常用的亲核

性有机酚有间苯二酚、对苯二酚、邻苯三酚等[47-48]

Kolanadiyil 等[49]合成了一种三官能团苯并噁嗪

树脂(T-Bz)ꎬ为了降低其固化温度ꎬ将其与酚、对甲

氧基苯酚(MPH)、2-甲基间苯二酚(MR)、对苯二酚

(HQ)、邻苯三酚(PG)等五种酚类亲核试剂混合ꎬ使

用 DSC 和 FTIR 分析了这些酚类亲核试剂对 T-Bz

固化温度的影响ꎮ DSC 结果显示ꎬ酚类亲核试剂

(如 MR、HQ 和 PG)的加入极大地改变了 T-Bz 的固

化行为ꎬ使其达到极低的温度ꎮ FTIR 结果中ꎬ噁嗪

环的吸收峰在 140 ℃ 下加热 3 h 后完全消失ꎬ进一

步表明在该温度下发生了完全的开环加成聚合反

应ꎬ证实了酚类亲核试剂可以促进苯并噁嗪树脂的

固化反应ꎮ Li 等[50] 采用无溶剂法制备全生物基苯

并噁嗪树脂ꎬ以苯酚为对照例ꎬ考察邻苯三酚对全生

物基苯并噁嗪树脂固化行为的影响ꎮ DSC 结果表

明ꎬ邻苯三酚比苯酚更能促进苯并噁嗪树脂的开环

固化ꎬ添加邻苯三酚的固化峰峰值温度从 254 ℃ 降

到了 168 ℃ ꎮ 苯并噁嗪树脂与邻苯三酚的开环聚合

机理见图 9ꎬ邻苯三酚中的羟基能使氧原子质子化

形成亚胺离子ꎬ促进苯并噁嗪树脂的开环聚合ꎮ

图 9 邻苯三酚加速苯并噁嗪树脂开环聚合反应机理[50]

Fig? 9 Reaction mechanism of ring 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benzoxazine resin accelerated by pyrogallol

[50]

2? 4 硫醇化合物

与酚类化合物相比ꎬ硫醇化合物由于供氢能力

较高ꎬ催化效率更高ꎮ

Gorodisher 等[51] 提出通过硫醇两步催化打开苯

并噁嗪环的方法ꎬ如图 10 所示ꎮ 首先用硫醇使噁嗪

环上的氮原子质子化ꎬ硫代酸离子再攻击杂原子间

的 CH2基团ꎬ使噁嗪环发生开环反应ꎮ 整个过程类

似于酸催化的苯开环聚合反应ꎮ 由于活性物质硫醇

和胺离子的不断再生ꎬ仅需少量的硫醇就会降低聚

合温度ꎬ从而提高了聚合反应效率ꎮ

图 10 硫醇催化苯并恶嗪开环反应路径[51]

Fig? 10 The ring-opening reaction path of the

thiol catalyzed benzoxazine

[51]

2023 年第 9 期 125

???????????????????????????????????????????????

第128页

中低温固化苯并噁嗪树脂的研究进展

除硫醇试剂外ꎬ单质硫( S) 也可作为反应试剂

降低苯并噁嗪单体的聚合温度ꎮ Swapnil 等[52] 证明

单质硫可使苯并噁嗪开环聚合的反应温度从 263 ℃

降至 185 ℃ ꎮ

2? 5 酚醛树脂

酚醛树脂由于结构中酚羟基的存在ꎬ也能起到

降低苯并噁嗪固化温度、缩短固化时间的作用[11ꎬ53]

陈戈等[54]以热固性间苯二酚酚醛树脂(RP)为改性

剂ꎬ与苯并噁嗪树脂(BA-a)进行共混ꎬ通过红外测

试研究了 RP 对苯并噁嗪树脂固化反应的促进作用ꎮ

结果表明ꎬ加入 RP 可以明显降低苯并噁嗪树脂的

固化温度ꎮ 赵星宇等[55]采用 RP 和间苯二酚环氧树

脂(RE)为改性剂ꎬ与苯并噁嗪树脂(BA-a)进行共

混ꎬ通过红外光谱测试研究三体系共混的固化行为ꎮ

结果表明ꎬ酚醛树脂的添加能够有效的降低苯并噁

嗪树脂的固化温度ꎮ Wang 等[56] 将过渡金属与甲苯

磺酸盐和线性酚醛树脂混合作为催化剂ꎬ通过 DSC

和红外光谱测试考察了其对苯并噁嗪树脂固化行为

的影响ꎬ结果表明ꎬ与单一催化体系相比ꎬ共混样品

的峰值温度持续降低ꎬ放热温度范围变宽ꎮ

酚醛树脂对苯并噁嗪树脂固化有一定的促进作

用ꎬ主要是由于酚醛树脂的酚羟基和邻、对位活泼氢

的存在改变了噁嗪环的开环固化机理ꎬ使其由热开

环变成活泼氢开环ꎬ促进了噁嗪环的打开ꎬ实现了在

较低温度下的反应ꎬ同时释放的热量又可以促使酚

醛树脂进行缩合反应ꎬ致使体系的固化反应活化能

降低ꎮ 但酚醛树脂往往会在固化过程中释放大量的

小分子ꎬ增加了树脂的孔隙率ꎬ对苯并噁嗪树脂的力

学性能有一定影响ꎮ

3 单体改性及催化剂添加方案对比

综上所述ꎬ不论是单体改性还是催化剂的加入

均可有效降低苯并噁嗪开环聚合的温度ꎮ 为方便对

比其特性ꎬ现将部分典型单体改性及催化剂的加入

对苯并噁嗪树脂的影响汇总于表 1 中ꎮ

表 1 单体改性及催化剂的加入对苯并噁嗪树脂的影响

Table 1 The effect of monomer modification and catalyst addition on benzoxazine resin

序号 单体改性 苯并噁嗪单体或催化剂 DSC 峰值/ ℃ 固化时间/ h 800 ℃残炭率/ % 特点

1 引入羧基

m2

[21]

180 2 44.0

PHG-P-BOZ

[23] 160 5 34.7

热稳定性有待提升

2 引入酚羟基 CHR-fa

[27] 180 4 48.0 提高热稳定性ꎬ增强树脂模量

3 引入二茂铁基 BA-fcma

[30] 179 2 54.0 电化学性能优异

4 酸催化

对甲基苯磺酸[37] 192 6 40.0

乙二酸[39] 176 4 41.3

高效率ꎬ低选择性

5 碱催化 间苯二胺[44] 122 4 43.2 高效ꎬ提高热稳定性

6 有化酚 邻苯三酚[50] 168 3 33.0 降低热稳定性

7 酚醛树脂 甲苯二酚酚醛[54] 150 8 40.3 耐热性增加ꎬ力学性能下降

注:m2为含羧基的单体ꎻPHG-P-BOZ 为间苯三酚-对氨基苯甲酸型苯并噁嗪单体ꎻCHR-fa 为白杨素基苯并噁嗪ꎻBA-fcma 为含两个二茂

铁基官能团的苯并噁嗪单体ꎮ

对于单体改性而言ꎬ无论是羧基还是酚羟基的

引入都能起到提供活性氢的作用ꎬ官能团的引入势

必会造成单体结构的改变ꎬ从而导致开环聚合后树

脂的一些特性改变ꎬ例如羧基的引入会造成树脂热

稳性的下降ꎮ 对于催化剂而言ꎬ酸性催化剂作为最

常见的催化剂之一ꎬ其催化效果明显但选择性不高ꎬ

硫基化合物在相同的添加量下效率更高ꎬ有机酚在

生物质基苯并噁嗪中受到广泛关注ꎬ咪唑或胺类碱

性催化剂常作为固化剂与其他树脂配合使用共同完

成树脂体系的性能优化ꎮ

随着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ꎬ在要

求降低固化温度的同时更对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ꎮ 催化剂作为树脂体系配方的一部分ꎬ需要配合

其他树脂或填料使用ꎬ在保证不降低树脂性能的前

提下ꎬ对催化剂的选择性和协同催化特性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ꎮ

4 结 论

针对苯并噁嗪树脂的中低温固化ꎬ已在单体结构

改性及添加催化剂方面取得大的进展ꎬ但也存在一些

问题ꎮ 未来的研究工作可以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126 2023 年 9 月

???????????????????????????????????????????????

第129页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1)通过采用不同种类的胺源、酚源与多聚甲醛

共聚ꎬ合成含功能性官能团的苯并噁嗪单体ꎬ能够有

效降低固化温度ꎮ 其中新型生物基苯并噁嗪树脂的

构筑更是降低固化温度的有效手段ꎮ 充分认识苯并

噁嗪树脂的构-效关系ꎬ做到精准合成的同时简化合

成工艺ꎬ具有重要的意义ꎮ

(2)催化剂与苯并噁嗪树脂共混能够有效地促

进固化反应ꎬ且复配产品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ꎮ 通

过市场调研可知ꎬ单组分催化剂已不能满足需求ꎬ后

期主要的研究重点在于探索新型催化剂或复合型催

化剂ꎮ 这种新型催化剂或复合型催化剂在不影响苯

并噁嗪树脂基本性能的前提下ꎬ不仅促进固化反应ꎬ

同时还能提高树脂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ꎬ将是未来

主要的研究目标ꎮ

参考文献

[1] 顾宜. 苯并噁嗪树脂———一类新型热固性工程塑料[ J]. 热固性

树脂ꎬ 2002(2): 31-34ꎬ 39.

[2] 顾宜ꎬ 冉启超ꎬ 等. 聚苯并恶嗪—原理?性能?应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ꎬ 2019: 13-111.

[3] ZACHARIAH Sꎬ LIU Y L. Nanocomposites of polybenzoxazine -

functionaliz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nd polybenzoxazine for

anticorrosion application[ J].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ꎬ

2020ꎬ 194(7): 108169-108177.

[4] RIMDUSIT Sꎬ ISHIDA H. Development of new class of electronic

packaging materials based on ternary systems of benzoxazineꎬ epoxyꎬ

and phenolic resins[J]. Polymerꎬ 2000ꎬ 41(22): 7941-7949.

[5] ADJAOUD Aꎬ PUCHOT Lꎬ FEDERICO C Eꎬ et al. Lignin-based

benzoxazines: A tunable key-precursor for the design of hydrophobic

coatingsꎬ fire resistant materials and catalyst-free vitrimers[J]. Che ̄

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ꎬ 2023ꎬ 453(2): 139895-139908.

[6] BERALDO Cꎬ MAURO Rꎬ DA Sꎬ et al. A new benzoxazine-based

intumescent coating for passive protection against fire[ J]. 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Journalꎬ 2019ꎬ 137:

105321-105332.

[7] LOCHAB Bꎬ VARMA Iꎬ BIJWE Vꎬ et al. Cardanol - based bis ̄

benzoxazines effect of structure on thermal behaviour[ J]. 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ꎬ 2012ꎬ 107(2): 661-668.

[8] DUMAS Lꎬ BONNAUD Lꎬ OLIVIER Mꎬ et al. Bio-based high per ̄

formance thermosets: Stabilization and reinforcement of eugenol -

based benzoxazine networks with BMI and CNT[J]. European Poly ̄

mer Journalꎬ 2015ꎬ 67: 494-502.

[9] AMARNATH Nꎬ SHUKLA Sꎬ LOCHAB Bꎬ et al. Harvesting the

benefits of inherent reactive functionalities in fully biosourced

isomeric benzoxazines[ J].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 ̄

ingꎬ 2018ꎬ 6(11): 15151-15161.

[ 10] THIRUKUMARAN Pꎬ PARVEEN A Sꎬ SAROJADEVI M. Synthesis

and copolymerization of fully biobased benzoxazines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J].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ꎬ 2014ꎬ 2

(12): 2790-2801.

[11] LOCHAB Bꎬ MONISHA Mꎬ AMARNATH Nꎬ et al. Review on the

accelerated and low-temperature polymerization of benzoxazine res ̄

ins: Addition polymerizable sustainable polymers [ J]. Polymersꎬ

2021ꎬ13(8): 1260-1353.

[12] ZHANG Kꎬ HAN M Cꎬ HAN Lꎬ et al. Resveratrol-based tri-func ̄

tional benzoxazines: Synthesisꎬ characterizationꎬ polymerizationꎬ

and thermal and flame retardant properties[ J].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ꎬ 2019ꎬ 116: 526-533.

[13] 李泽宇ꎬ 王志德ꎬ 周权. 含氰基和乙炔基苯并噁嗪树脂的固化

行为及性能研究[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ꎬ 2022ꎬ

49(3): 22-29.

[14] AKKUS Bꎬ KISKAN Bꎬ YAGCI Y. Cyanuric chloride as potent cat ̄

alyst for the reduction of curing temperature of benzoxazines [ J].

Polymer Chemistryꎬ 2019ꎬ 11(5): 1025-1032.

[15] MUSTAFA Aꎬ BARIS Kꎬ YUSUF Y.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1ꎬ3-Benzoxazines via borane catalyst[ J]. Polymersꎬ 2018ꎬ 10

(3): 239-252.

[16] WANG Zꎬ CAO Nꎬ MIAO Yꎬ et al. Influence of curing sequence on

phas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bisphenol a-aniline benzoxazine /

NꎬN’ -(2ꎬ2ꎬ4-trimethylhexane- 1ꎬ6-diyl) bis(maleimide) / im ̄

idazole blend[J].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ꎬ 2015ꎬ 133

(14): 43259-43267.

[17] SHEN Dꎬ SEBASTIÁN R Mꎬ MARQUET Jꎬ et al. Catalyst effects

on the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1ꎬ3-benzoxazine and on the

polymer structure[J]. Polymerꎬ 2013ꎬ 54(12): 2873-2878.

[18] JUBSILP Cꎬ PUNSON Kꎬ TAKEICHI Tꎬ et al. Curing kinetics of

Benzoxazine-epoxy copolymer investigated by non -isothermal dif ̄

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J].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 ̄

tyꎬ 2010ꎬ 95(6): 918-924.

[ 19] ESPINOSA M Aꎬ GALIÀ Mꎬ CÁDIZ V. Novel phosphorilated flame

retardant thermosets: Epoxy-benzoxazine-novolac systems[J]. Poly ̄

merꎬ 2004ꎬ 45(18): 6103-6109.

[20] XU Lꎬ SITU Yꎬ HU J Fꎬ et al. Non-isothermal curing kinetics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benzoxazine-phenolic copolymers[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ꎬ 2009ꎬ 16(3): 392-398.

[21] ANDREU Rꎬ REINA J Aꎬ RONDA J C. Carboxylic acid-containing

benzoxazines as efficient catalysts in the thermal polymerization of

benzoxazines[J].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 Polymer Chemis ̄

tryꎬ 2010ꎬ 46(18): 6091-6101.

[22] 李楚新ꎬ 庄一鸣ꎬ 夏新年. 含羧基苯并噁嗪单体的合成及固化物

的固化温度研究[J]. 精细化工中间体ꎬ 2014ꎬ 44(2): 55-59.

[23] 詹佐民. 低温固化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构筑及热性能研究[D].

浙江: 浙江大学ꎬ 2023.

[24] ZHANG Dꎬ YUE Jꎬ LI Hꎬ et al. Curing kinetics study of benzox ̄

azine using diaryliodonium salts as thermal initiators[ J]. Thermo ̄

chimica Actaꎬ 2016ꎬ 643: 13-22.

[25] CALO Eꎬ MAFFEZZOLI Aꎬ MELE Gꎬ et al. Synthesis of a novel

cardanol-based benzoxazine monomer and environmentally sustain ̄

able production of polymers and bio-composites[ J]. Green Chem ̄

istryꎬ 2007ꎬ 9(7): 754-759.

2023 年第 9 期 127

???????????????????????????????????????????????

第130页

中低温固化苯并噁嗪树脂的研究进展

[26] ZHU Lꎬ LU Yꎬ YU W Gꎬ et al. Anti-photoageing and anti-mela ̄

nogenesis activities of chrysin[ J]. Pharm Biolꎬ 2016ꎬ 54 ( 11):

2692-2700.

[27] ZHAO Wꎬ HAO Bꎬ LU Yꎬ et al. Thermal latent and low-tempera ̄

ture polymerization of a bio-benzoxazine resin from natural renewable

chrysin and furfurylamine[ J].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ꎬ 2022ꎬ

166: 111041-111051.

[28] TORO P Mꎬ PERALTA Fꎬ OYARZO Jꎬ et al. Evaluation of trypano ̄

cidal properties of ferrocenyl and cyrhetrenyl N-acylhydrazones with

pendant 5-nitrofuryl group[J]. Journal of Inorganic Biochemistryꎬ

2021ꎬ 219: 111428-111440.

[29] MBABA Mꎬ DINGLE L Kꎬ CASH Dꎬ et al. Repurposing a polymer

precursor: Synthesis and in vitro medicinal potential of ferrocenyl

1ꎬ3 - benzoxazine derivatives [ J].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Chimie Therapeutiqueꎬ 2020ꎬ 187: 111924-111939.

[30] LI Wꎬ WEI Tꎬ GAO Yꎬ et al. Preparation of novel benzoxazine

monomers containing ferrocene moiety and properties of polybenzox ̄

azines[J]. Polymerꎬ 2012ꎬ 53(6): 1236-1244.

[31] 龚天园ꎬ 郝彦鑫ꎬ 海艺凡ꎬ 等. 乙烯基超支化聚酯改性苯并噁嗪

紫外光固化树脂的性能研[J]. 塑料工业ꎬ 2021ꎬ 49(7): 57-60.

[32] LIN L Kꎬ WU C Sꎬ SU W Cꎬ et al. Diethylphosphonate-containing

benzoxazine compound as a thermally latent catalyst and a reactive

property modifier for polybenzoxazine-based resins[ J].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 Polymer Chemistryꎬ 2013ꎬ 51 ( 16):

3523-3530.

[33] 张东霞ꎬ 冉起超ꎬ 盛兆碧ꎬ 等. 金属盐对聚苯并恶嗪热稳定性

的影响及机理[J]. 热固性树脂ꎬ 2011ꎬ 26(5): 1-7.

[34] 顾宜ꎬ 郑靖. 三氯化铝引发苯并噁嗪开环聚合反应的研究[C] / /

1997 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集. 1997: 218-219.

[35] ISHIDA H. Cationic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benzoxazines

[J]. Polymer: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Science and Tech ̄

nology of Polymersꎬ 1999ꎬ 40(16): 4563-4570.

[36] SHARMA Pꎬ KUMAR Dꎬ ROY P K. Enhancing the processibility

of high temperature polymerizing cardanol derived benzoxazines using

eco-friendly curing accelerators[J]. Polymerꎬ 2018ꎬ 138: 343-351.

[37] 陶凌云ꎬ 钱胜涛. 对甲基苯磺酸甲酯催化苯并噁嗪固化反应

[J]. 化学研究ꎬ 2007ꎬ 18(4): 9-12.

[38] CHUTAYOTHIN Pꎬ ISHIDA H. Cationic ring-opening polymeriza ̄

tion of 1ꎬ3-Benzoxazines: Mechanistic study using model compounds

[J]. Macromoleculesꎬ 2010ꎬ 43(10): 4562-4572.

[39] ISHIDA Hꎬ RODRIGUEZ Y C. Catalyzing the curing reaction of a

new benzoxazine-based phenolic resin[J]. Journal of Applied Pol ̄

ymer Scienceꎬ 2010ꎬ 58(10): 1751-1760.

[40] RODRÍGUEZ R Bꎬ IGUCHI Dꎬ ERRA-BALSELLS Rꎬ et al. De ̄

sign and effects of the cinnamic acids chemical structures as organo ̄

catalyst on the polymerization of benzoxazines[J]. Polymersꎬ 2020ꎬ

12(7): 1527-1541.

[41] COMÍ Mꎬ LLIGADAS Gꎬ RONDA J Cꎬ et al. Renewable benzox ̄

azine monomers from “lignin-like” naturally occurring phenolic de ̄

rivatives[J].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 Polymer Chemis ̄

tryꎬ 2013ꎬ 51(22): 4894-4903.

[ 42] TREJO-MACHIN Aꎬ VERGE Pꎬ PUCHOT Lꎬ et al. Phloretic acid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phenolation of aliphatic hydroxyls for the

elaboration of polybenzoxazine [ J]. Green Chemistryꎬ 2017ꎬ 19:

5065-5073.

[43] LI H Lꎬ HUAMING. Benzoxazine monomers containing triphenylim ̄

idazole: Polymerization of monomers and properties of polybenzox ̄

azines[J].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ꎬ 2019ꎬ 121: 109347-109354.

[44] SUN J Qꎬ WEI Wꎬ XU Y Zꎬ et al. A curing system of benzoxazine

with amine: Reactivityꎬ reaction mechanism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J]. RSC Advancesꎬ 2015ꎬ 5(25): 19048-19057.

[45] WANG Jꎬ XU Y Zꎬ FU Y Fꎬ et al. Latent curing systems stabilized

by reaction equilibrium in homogeneous mixtures of benzoxazine and

amine[J]. Scientific Reportsꎬ 2016ꎬ 6: 38584-38591.

[46] 宋霖ꎬ 向海ꎬ 朱蓉琪ꎬ 等. 咪唑催化苯并噁嗪树脂固化的研究

[J]. 热固性树脂ꎬ 2005ꎬ 20(4): 17-20.

[47] SHITONG Rꎬ MIAO X Yꎬ ZHAO W Bꎬ et al. A fully bio -based

benzoxazine as latent catalyst for bisphenol A/ aniline-based benzox ̄

azine[ J] . Materials Today Communicationsꎬ 2019ꎬ 20: 100568-

100575.

[48] LIN Rꎬ ZHU Yꎬ ZHANG Yꎬ et al. Pyrogallol-based benzoxazines

with latent catalytic characteristics: The temperature-dependent effect

of hydrogen bonds on ring - opening polymerization [ J].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ꎬ 2018ꎬ 102: 141-150.

[49] KOLANADIYIL S Nꎬ AZECHI Mꎬ ENDO T. Synthesis of novel tri-

benzoxazine and effect of phenolic nucleophiles on its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J].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 Polymer

Chemistryꎬ 2016ꎬ 54(17): 2811-2819.

[50] LI Xꎬ YAO H Jꎬ LU Xꎬ et al. Effect of pyrogallol on the ring-open ̄

ing polymerization and curing kinetics of a fully bio-based benzox ̄

azine[J]. Thermochimica Actaꎬ 2020ꎬ 694(1): 178787-178195.

[51] GORODISHER Iꎬ DEVOE R Jꎬ WEBB R J. Catalytic opening of

lateral benzoxazine rings by thiols[M]. Netherlands: Elsevier B.V.ꎬ

2011: 211-234.

[52] SWAPNIL Sꎬ ARNAB Gꎬ PRASUN K Rꎬ et al. Cardanol benzox ̄

azines-A sustainable linker for elemental sulphur based copolymers

via inverse vulcanisation[J]. Polymerꎬ 2016ꎬ 99(2): 349-357.

[53] 朱祖威. 低温固化苯并噁嗪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开环聚合行为研

究[D]. 广东: 华南理工大学ꎬ 2015.

[54] 陈戈ꎬ 石锐ꎬ 赵星宇ꎬ 等. 间苯二酚酚醛改性苯并噁嗪树脂性

能的研究[J]. 塑料工业ꎬ 2020ꎬ 404(11): 63-67.

[55] 赵星宇ꎬ 陈戈ꎬ 夏益青ꎬ 等. 苯并噁嗪/ 间苯二酚酚醛/ 间苯二

酚环氧树脂三元共混体系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J]. 四川轻化工

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ꎬ 2022ꎬ 35(2): 8-13.

[56] WANG G Rꎬ LI Yꎬ MEI Z Yꎬ et al. Curing mechanism and kinetics

of benzoxazine co - catalyzed by transition metal salt and phenolic

resin[J]. Thermochimica Actaꎬ 2022ꎬ 710: 179182-179194.

128 2023 年 9 月

???????????????????????????????????????????????

第131页

ᒵ઀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翻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