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化和旅游》2024年第4期(总第269期)

发布时间:2024-7-05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浙江文化和旅游》2024年第4期(总第269期)

JUNE 2024 99一冬日暖阳普照的一个午后,我行走在尖峰山脚下,万千思绪在柔和的暖阳里随微风漫舞。踱步在尖峰山脚下罗店镇后溪河村文化礼堂,听着村里的书记自豪地跟我诉说着何氏家族中 835 前诞生的北山四先生之首何基的故事。何书记声情并茂、不厌其详地跟我絮叨着何氏家族的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人文,还把我带到村里的储藏室,从保险柜中拿出何氏家谱让我翻阅。我被他的热情诚恳、朴实真挚所打动。我耐心地翻看着家谱,希望看到记载何基先生的信息,可惜,厚厚的一摞家谱中,并没有我要寻找的资料。这时他憨厚地笑笑说:这里家谱不全的,还有一部分在老书记家。我带你去老书记何根林家,他是我们村里的“百事通”和“定心丸”。送我走出村委会大门,他指着文化礼堂门口一块宽阔的空地对我说,据家谱记载:老祖宗何基办北山书院讲课的时候,这里有一个方方正正的池塘,池塘边有下马石。文官到此要下轿,武官到此要下马。他又指着文化礼堂对面的尖峰山,神采飞扬地对我说,何基当年选择盘溪村(如今的后溪河村)设立书院,一抬头就能看见尖峰山,有山有水是块风水宝地。黄大仙的故事在此家喻户晓,这里是走向世界都是善的发源地,而曾经刘峻讲学的九龙讲堂洞是... [收起]
[展开]
《浙江文化和旅游》2024年第4期(总第269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01页

JUNE 2024 99

冬日暖阳普照的一个午后,我行走在尖峰山脚下,万千思绪在柔和的暖阳里随微

风漫舞。踱步在尖峰山脚下罗店镇后溪河村文化礼堂,听着村里的书记自豪地跟我诉

说着何氏家族中 835 前诞生的北山四先生之首何基的故事。

何书记声情并茂、不厌其详地跟我絮叨着何氏家族的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人文,还

把我带到村里的储藏室,从保险柜中拿出何氏家谱让我翻阅。我被他的热情诚恳、朴

实真挚所打动。我耐心地翻看着家谱,希望看到记载何基先生的信息,可惜,厚厚的

一摞家谱中,并没有我要寻找的资料。

这时他憨厚地笑笑说:这里家谱不全的,还有一部分在老书记家。我带你去老书

记何根林家,他是我们村里的“百事通”和“定心丸”。

送我走出村委会大门,他指着文化礼堂门口一块宽阔的空地对我说,据家谱记载:

老祖宗何基办北山书院讲课的时候,这里有一个方方正正的池塘,池塘边有下马石。

文官到此要下轿,武官到此要下马。

他又指着文化礼堂对面的尖峰山,神采飞扬地对我说,何基当年选择盘溪村(如

今的后溪河村)设立书院,一抬头就能看见尖峰山,有山有水是块风水宝地。

黄大仙的故事在此家喻户晓,这里是走向世界都是善的发源地,而曾经刘峻讲学

的九龙讲堂洞是金华历史上最早的书院。如此钟灵毓秀之地,岂能少得了朗朗书声浸

润天地间,浸润万物上,浸润历史和当下!

提起北山四先生,老书记何根林神色温和地讲述着他们师徒四人跨时代,对理学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何基,字子恭,号北山。金华婺城区后溪河村人,因居金华北山,人称:北山先生。

何基祖父何松,南宋乾道二年丙戌莦国梁榜进士,官至徽州通判。他父亲何伯慧,

字时中,曾任承议郎,主管台州崇道观,被称为“崇道公”。

何基小时候天性清越,才思敏捷,可是身体单薄孱弱,以至于到了上小学的年纪,

因弱不禁风的体质,还没有接受师训。好在他的母亲出生官宦之家,知书达理,于是,

他在母亲的教导下开始启蒙教育,因为不能入学,身边缺少玩伴,养成了他不苟言笑,

寡言端正的性格。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身体慢慢好了起来,随乡先生陈震学举子程课,一日,有

人因“廉洁”而受赞,何基认为:“廉洁乃士大夫分内事,何足为高?”何基小小年纪,

看待问题有理有据,让陈震老师慨叹不已。

尖峰山脚下长大的何基,沐浴着金华山的阳光雨露,如春天的竹笋,在拔节中转

瞬之间长成了翩翩少年。

因父亲任江西临川县丞,何基全家同往江西临川生活。那段岁月,恰逢朱熹高足

黄幹任临川县令。因何基母亲与黄幹夫人两人情同姐妹的感情,两家关系一直交好。

当风度翩翩、斯文俊朗的何基初见黄幹时,黄幹故意问了何基几个问题,何基侃

侃而谈的风采,令黄幹对他刮目相看。于是收他为门生,悉心栽培。从师后先生首先

教他:“为学须先要有真实心地、刻苦功夫。”

第102页

100 ZHEJIANG CULTURE AND TOURISM

文旅漫笔 / CULTURAL AND TOURISM ESSAYS

朱熹因赏识高足黄幹的勤勉治学,便把二女儿许配给黄幹。

公元 1200 年,朱熹通过对黄幹的全方位考察后,临终前视黄幹

为自己的道统传人。从此黄幹接过了“朱程理学”传播传承与发

扬光大的接力棒。一代理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

家、诗人朱熹,安安心心地去了天国。

何基与黄幹在江西的几年岁月里,黄幹拿出看家本领,辅导

何基的学业,终使得何基学有所成,大有长进。

何基 27 那年,离临川返金华,临别时黄幹告诉他:“但熟

读《四书》使胸次浃洽、道理始见”。后来何基潜心学问,遇朱

熹门人杨与立,深受杨的器重;从此声名大振,“慕名从学者众”。

何基返回金华后,便开始他一生致力于金华山下盘溪河畔,

办学、教学清苦快乐而又至死不渝研学的一生。

在尖峰山下日月长的岁月里,金华山的清风明月陪伴何基度

过一个个春夏秋冬。尖峰山下的呦呦鹿鸣声里,何基耐得住寂寞,

摒弃一切外界的诱惑,只专心致志地沉浸在他的研学和教学的事

务里。

何基贤淑的知音夫人周氏,也是他的表妹。他俩日日举案齐

眉,天天红袖添香相伴左右,寸步不离。有个知书达理的夫人陪

伴和鼓励,何基在人生精力最为旺盛的二十年的光阴里,夜以继

日地研读经史,为他的理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何基原以为这样清贫而又幸福的日子,可以一生相随相依,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

绍定壬戌年(1232)九月初二日申时周氏病故,时年 42 岁,

何基 45 岁。瞬间何基觉得他的天塌下一半,原本秋日的金华山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个绚丽多彩的季节也是他和夫人携手登

山远眺,展望未来,聆听风声、雨声、读书声的最美好的时光。

如今,他挚爱的夫人永远闭上了那双聪慧温婉的大眼睛,书

房里的古琴静默无音,再也没有谁能够演奏那曲《高山流水》美

妙的旋律。寒夜苦读再也没有人为他熬一碗热姜茶,为他披一件

冬衣御寒。夏日里,他再也见不到夫人不疾不徐地淡雅笑容,为

他到深井里打一盆清凉的井水,放在他的书房,为他淘一把毛巾

擦汗。而夫人放在他书案上,为他扇风的那把桃花扇,那盛开的

朵朵桃花,都是何基滴滴相思泪浸染 ......

何基的一颗心碎了 , 他的整个精神支柱垮掉了,无数个不眠

之夜里,他以泪洗面,痛不欲生。每年的春天原本是他跟夫人最

为享受金华山姹紫嫣红,百花齐放的好日子,每年春天他们俩带

着学生到山中放风筝,到尖峰山脚下挖荠菜回来包汤圆。如今,

除了睹物思人,他几乎什么也干不了,也不想干了。

可是面对北山书院里,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面对家中

儿女一声声父亲的呼唤,面对他的恩师黄幹先生那些谆谆教诲,

他把悲痛潜心于“学窮伊洛之源”,又一心扑在学术研究中。

光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流转,一晃三年过去了。何基慢慢振

作起来,他身上的责任和义务,时刻提醒他,作为朱熹师长一门

的传承人,他所肩负的使命,不容他有一丝懈怠。

何基 48 岁时,即端平二年乙未(1235)冬,王柏经朱子门

人杨与立推荐,闻何基受学于黄榦而得朱子之传。38 岁的王柏

慕名前来拜师受学,何基用胡宏言教之:“立志定其本,居敬以

持其志,志立手事物之表,敬行手事物之间。”且作《鲁斋箴》

以赠勉。

2011 年冬日的一个周末,午后寒风凛冽,我走出小区的北门,

去骆家塘采购食品。看到对面绿城御城的施工工地上,停着一辆

中巴车,车上下来几个中年妇女,她们手里拿着香烛和纸钱,我

错愕地看着她们一个个凝重的表情,禁不住向前询问缘由。

她们其中一个对我说,中巴车是从义乌来的,绿城御园工地

上发现他们家族的老祖宗,北山四先生之一的王柏的墓,他们一

行人是来祭拜的。

于是,我跟着她们后面一起来到墓前,因墓的四周围了一圈

人,我使劲踮起脚尖,还是啥也没有看到,我怏怏走开。那个跟

我说话的女子追着我问了一句:你知道我们老祖宗王柏是干嘛的

吗?

我说我知道,他是南宋宰相王淮的侄子,是何基最为器重的

学生和传承人,更是你们王氏家族的骄傲。王柏的一生不事科举,

致力于性命之学的研究。他精通四书和《通鉴纲目》的标注和点

校。他不仅专研性命之学,亦兼通经史。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从不

盲从经史,具有大胆的质疑精神。

王柏非常重视朱子理学的传播,曾多次受聘于丽泽书院,晚

年还应聘主讲于天台上蔡书院,著述讲学。他的著述有八百余

卷,可惜大部分已经失传。如今大家还能看到的有《诗疑》二卷、

《书疑》九卷,《研几图》一卷,《鲁斋集》十卷,《鲁斋文王宪集》

二十卷。

她跟在我后面追了几步让我别走,跟她们多讲讲王家老祖宗

的故事。

王柏跟何基亦师亦友,常常跟老师何基争得面红耳赤,何基

包容他、也器重他。因王柏的很多想法和做法高屋建瓴,不落巢

窠。何基也觉得道理不辩不明,学生敢于向老师发问,提出自己

的不同意见和想法,是值得倡导和推广的。

何基严谨又开明的教导,使得尖峰山下的“北山书院”,年

年岁岁朗朗的书声,呼应着金华北山上的阵阵涛声,回响在婺州

第103页

JUNE 2024 101

大地上,岁岁年年师徒并肩郊游,行走在尖峰山下,争不完的

宏论,说不尽的话题,道不完的情谊被清风明月一一铭记。

王柏与恩师何基一样,一生坚定地传道受业解惑,屡次拒

绝入仕,一心只读圣贤书,尖峰山下朗朗的书声,是他们一生

最爱听到的声音,是他们入心入肺、时时梦魂萦绕不可缺少的

美妙旋律。

从此,每每路过绿城御园大门,我都会多看几眼,觉得尖

峰山脚下的绿城御园是块风水宝地,觉得我家与风水宝地为邻

甚是幸运!常常一阵风吹来,我似乎听见风声里,总有隐隐约

约跨越千年时空,在婺城大地上代代相传的朗朗读书声。

宝祐二年(1254),王柏拜师 20 年后,此时何基 66 岁,

王柏引荐金履祥来学,教以“自今日截断为人”,示以为学之要。

后来在金履祥卜庐建居时,何基为题匾额“仁山”。

纵观历史,何基、王柏、金履祥师徒三人在各自的书院里,

始终把传道授业解惑,当成平生宏大的理想和追求,外界任何

荣华富贵的诱惑,他们统统不屑一顾,只一心一意读圣贤书、

教圣贤书、研究发扬光大圣贤书。

“自古圣贤皆寂寞”,然而,寂寞的背后是他们辛勤付出后

丰硕的收获,以及他们所处在的精神文化的制高点。

何基与王柏,亦师亦友,35 年的师生情谊,35 年学业上的

携手共进,35 年生活上的相依相伴,金华山上的明月清风,见

证过他们对理学文化的孜孜以求和学术引领!

何基与金履祥,师生中的师生相知相守 16 年,一段佳话,

一段故事,一首激昂奋进的歌,流传千古,永世流芳!

寂寞求学多歧路,惺惺相惜皆夺魁。人生知己总相逢,北

山书院共星辉。

公元 1269 年,一生不愿离开金华山“北山书院”半步的

何基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的一生以传播朱学为业,淡泊名利,

面对朝廷三次任命,皆以种种借口婉拒。

景定五年(1264),何基 76 岁高龄时,宋理宗诏:“史舘校勘”

兼“崇政殿说书”,又特补“迪功郎”,又被命“添差婺州州学

教授”兼“丽泽书院山长”,他都力辞不就。

1265 年宋度宗继位不久,感念他的影响力和几十年如一日

为人师表的楷模功绩,多次有诏命对他封官嘉奖,他依旧一一

推辞掉。安心在故里盘溪求志,研读朱熹遗书,以叙师友渊源、

承述道统,发扬传播理学为己任。

说到此,80 岁的何根林老书记深深叹了口气,端着水杯的

手有些晃动。沉吟半晌又说道:我从小就听我爷爷讲何基的故事,

爷爷从他爷爷那里听来的故事,何基去见过宋度宗,还说度宗

跟着何基学习过。度宗 1264 年 11 月登基后,就多次下诏书让

何基进宫,何基推辞不过,进宫过一次。度宗皇帝给他啥他都

不要,最后度宗给他一百面旗子,说他一生教书育人,辛苦做

学问,家境清贫。所赐他的这一百面旗子,他回去的路上可以

随便插,他插到哪里,哪里的田地就都是何家的了。

何基回来的路上,在现在的长山那里插过旗子,更多的是

第104页

102 ZHEJIANG CULTURE AND TOURISM

文旅漫笔 / CULTURAL AND TOURISM ESSAYS

插在现在的竹马和罗店后溪河村周围。他所插过旗子的地方叫

“何大丘”。只是,他只是奉皇命插完了一百面旗子,却从未把

那些土地收回归何家所有。

很巧的是 1269 年何基离世的那一年,许谦出生。许谦 32

岁在兰江闻听金履祥讲学后,即拜其为师。

金履祥设教于金华吕成公祠下,许谦一直跟随老师左右全

程参与。因其学问渊博,深得金履祥的欣赏和器重。

金履祥对许谦这个爱徒寄予很高的期望,他对许谦说:“吾

儒之学,理一而分殊,理不患其不一,所难者分殊耳。”

金履祥一生学识渊博,不囿于师说,在“北山四先生”中,

他对经学和史学的研究成就斐然。他今存著作有《尚书注》二

卷,《论语集注考证》十七卷,《大学疏义》一卷等。

许谦世称“白云先生”,与北方著名理学家许衡并称“南北

二许”。在许谦 69 岁的生命历程里,他的门下弟子盛于何基、

王柏和金履祥,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现存著作有《读

四书丛说》四卷,《诗集传名物钞》八卷,《读书丛说》六卷,《白

云集》四卷。

我与老书记何根林的一席畅谈,深感这个后溪河村 80 岁的

何基后人,真的有着不一般的情怀。也难怪现任村里的书记说

第105页

JUNE 2024 103

他是村里的“百事通”和“定心丸”!

当年是他带领后溪河村的村民种植茶花和佛手走上富裕

之路,也正是在何根林老人的牵头和坚持下,何基先生的墓于

2010 年在何氏家族的合力下,由金华南山石门油塘迁回后溪河

村。

何老书记特意跟我强调,何基之所以葬在南山石门油塘,

那是他自己选好的一块风水宝地,也是何基一位老师所葬之地,

何基在他夫人去世后就选好了那个墓地,他早有心意,等他百

年以后,跟夫人合葬,一起陪他的恩师。

何基一生惟潜心研究朱熹遗书,用心于朱熹理学的发挥,

然就“其言发明,则精义新愈出不窮”。平生著述编有《大学发

挥》十四卷、《中庸发挥》八卷、《大传发挥》二卷、《易启蒙发

挥》二卷、《太极通书西铭发挥》三卷;当时均己刊行,今己佚。

还有《近思彔发挥》(未校正)、《语孟发挥》(未脱稿)今均佚,

《何北山遗集》三十卷(现存四卷)。

《宋史》卷四百三十八有传,何基列入《儒林传》。

月上中天,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老书记何根林家,我知道

太晚了,不能再打扰老人家的休息时间了。

从 1500 年前南朝梁文学家刘峻在九龙讲堂洞收徒讲学,金

华山在历朝历代里,儒释道就一直一脉相传,薪火不断。

儒学的正宗是朱学,朱学的正宗是“北山四先生”的“婺

学”。由于“婺学”的广泛影响,更由于范浚、吕祖谦、陈亮、

唐仲友、“北山四先生”、章懋、宋濂、柳贯等等在历代王朝更

替中不可替代的深远影响力,以及他们的弟子、弟子的弟子,

在婺学领域里卓尔不群的成就。才让金华有了被世人公认“小

邹鲁”的地位。

缘分真是妙不可言,我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在我工作后

的第一年出游时去拜谒孔庙,我惊愕地看着金华有五位大儒位

列孔庙接受众生朝拜时,觉得崇敬又不可思议!

我久久地仰望着吕祖谦和“北山四先生”的塑像,觉得金

华这个地方神奇又伟大,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城市,一座当时我

的认知里一无所知的金华山,何以有如此的历史人文渊源啊!

我站在介绍五位儒学宗师的牌匾前,一遍遍、一字字反反

复复地研读着他们的生平和成就介绍,心里第一感觉就是,择

日我一定要去金华看看,看看这座人文荟萃的城市,到底有啥

神奇的地方。我要去金华山下,寻找他们的足迹和生活的点点

滴滴。

没料到,多年后,我会有缘来金华定居,我一到金华就在

尖峰山脚下居住,且我家与后溪河村毗邻。

如今,我常骄傲地对我的外地朋友们说,我住金华城尖峰

山的山脚下,我家的后花园除了鹿田书院还有浙江师范大学。

而鹿鸣仙山伴书声的意境,只是我的普通生活里的常态。如此

人生,夫复何求啊!

久远的历史藏在史册里熠熠生辉,何时翻阅都会惊叹大自

然的恩赐和人类的伟大,而那些隐逸在岁月风华里,伴随在日

出日落中,为了理想和追求毕生呕心沥血的人和事,给予我们

的启迪和影响,让后人不敢、不能、不该遗忘,更值得每个时

代的人纵情讴歌。

第106页

104 ZHEJIANG CULTURE AND TOURISM

文旅观察 / CULTURAL AND TOURISM OBSERVATION

4 场演唱会,20 万场内观众,30 万场外观众,直接带动文旅消费达 13.16 亿元。4 月 18 日至 21

日,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的周杰伦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杭州站),创下杭州有史以来观演

总人次最多、连场场次最多的记录。4 天时间,杭州全市接待外地游客 472.2 万人次,日均 118.05 万人,

为 4 月以来最高。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 106.8 万人次,环比上周增长 9.1%,各酒店平均入住率与

平均房价均显著提升。其中,平均价格达到 543 元的豪华型酒店入住率最高,达 67.2%。演唱会观众中,

本地观众占 31.9%,外地观众占比达 68.1%。其中本省跨城观众占 23.8%、跨省观众占 44.3%;56%

的外地游客在杭州停留 2-3 天,有 21% 的游客停留 3 天以上;70% 以上外地游客在杭停留期间,总

消费达 500-2000 元(不包含交通及演唱会门票)不等。与此同时,在城市品牌传播、文旅消费等领

域产生系列连锁效应也引发了各级的高度关注和市民热议,成为现象级文化事件(简称“周杰伦演唱

会现象”)。

“演出 + 旅游”模式是否能成为

文旅经济发展新引擎?

□□ 弘济 周传人

——由“周杰伦演唱会现象”引发的思考

第107页

JUNE 2024 105

近两年,演唱会经济持续火爆,显示出文旅市场不断走向繁荣的大趋势。2023 年以来,全国演

艺市场呈现的“井喷式”增长图景应接不暇,从演唱会“引客”到推动文旅市场“留客”,不断扎堆

的精品演出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打飞的”打卡,看演出已经成为开启一段“说走就走的旅程”

重要触发点。据央视财经报道,这个“五一”假期,杭州、北京、西安、天津等三十多个城市举办了

超过百场的音乐节,吸引万千音乐爱好者参与其中,总交易额飙升超 500%。“演出 + 旅游”经济在各

地衍生出的诸多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倍受瞩目,是否可以成为引爆文旅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值得

思考和探索。

从票务收入到多元联动,现场人气催生业态元气

光影璀璨,音浪滚滚。有人说,人流就是财流。实际上,演出经济是一种典型的“人气经济”。

无论是演唱会还是音乐节亦或是音乐剧、舞剧等演出,不仅仅事关演艺经济的增长,更为文化消费市

场注入一股新活力,成为拉动地方文旅消费的新引擎。据观察,年轻人利用周末或小长假,快速前往

不同城市观看演出,这种“说走就走”的文旅消费模式,被称为“演唱会特种兵”。他们不仅追求音

乐带来的激情,也享受旅途中的人文风情和地方特色。

就在刚过去的 2024 年“五一”假期,中国文旅市场迎来了显著的增长。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

国内旅游人次达到了 2.95 亿,同比增长 7.6%,而同期的旅游消费则达到了 1668.9 亿元人民币,同比

增长 12.7%。据相关部门数据显示,除“下沉旅游”“反向旅游”增速领先外,明星演唱会、市民音

乐节等相关搜索热度同比增长 23%,杭州、常州、合肥、北京、烟台等地演唱会、音乐节倍受关注,

更是带动当地酒店住宿、交通餐饮等爆发式增长。

近年来,全国众多旅游城市,包括一些县域城市纷纷加大社交媒体对当地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大

范围传播力度,从淄博烧烤、到天水麻辣烫,从旗头旗袍、到汉服簪花,从日出日落、到追泪大军……

凭借美食、美服、美景、美乐等文旅标签火爆出圈,流量迅速转化为消费,带动了成倍文旅经济增长。

数据显示,在天水,吃一顿麻辣烫人均消费 30 元,带动当地消费 650 元;在泉州,体验一次簪花仅

需 40 元,带动当地消费 900 元;去平潭,追蓝眼泪高铁大约 40 元,带动当地消费 700 元……以此推算,

拉动整体消费近 20 倍。

今年 3 月 2 日至 3 月 9 日,美国女歌手泰勒·斯威夫特在新加坡连续举办了 6 场个人巡回演唱会,

吸引了超 30 万名来自新加坡及邻国的歌迷前往观看。期间,前往新加坡的机票增长了近 3 倍,住宿

预订量也增长了近 4 倍。新加坡亚洲新闻台称,演唱会期间共为新加坡带来 5 亿新币(约合 26.7 亿

元人民币)的旅游收入。

不难看出,一场大型演艺活动背后,看似只有票务收入,实际上更多的是促进了举办地的餐饮服

务、交通住宿、观光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对培育一座城市完整的经济生态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提

升作用。事实表明,演出经济并非一个孤立的经济体,它与多个产业链环节紧密相连,具有强烈的产

业联动性,带动的是人气,拉动的是消费,激活的是业态。

从市场需求到政府作为,观念变革引发杠杆效应

众所周知,一场演唱会点燃大众的热情背后,都离不开举办地政府的精心策划、细心筹备与全力

支持。在杭州,周杰伦演唱会期间,西湖边的音乐喷泉特别策划推出了“周同学”X 西湖音乐喷泉 AR 秀,

将《青花瓷》的旋律与西湖的美景交织,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吸引了无数粉丝前来体验这份独特的

浪漫。与此同时,4 月 21 日,杭州文旅牵线促成“西湖大爷”与周杰伦现场合唱《稻香》,更是成为

第108页

106 ZHEJIANG CULTURE AND TOURISM

文旅观察 / CULTURAL AND TOURISM OBSERVATION

这次演唱会上最大的“彩蛋”,其在抖音平台的搜索量与“开封王婆”和“淄博烧烤”的 1 日内指数

平齐,全网社交媒体平台创建话题 4000 余个,传播量超 6 亿。就像一位网友在微博上的留言:一场

亚运会,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杭州,但一场演唱会,让更多的人爱上了杭州。

在嘉兴西塘景区,这个五一假期,听传统的越音旋律,伴随着橹手的摇橹声,咿呀咿呀地唱出

江南的委婉与柔情;看岸边的观众如痴如醉,船上的观众随波荡漾,一场场精彩的演出让在场的每

一个人都拍手称快、连连叫好……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和浙江省文联联合主办的顾锡东诞辰 100 周年

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和“越粉”。顾锡东创作的《五女拜寿》《孙悟空三打白骨

精》等经典剧目轮番上演,为游客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文旅盛宴。期间,西塘古镇景区累计接待游客

47.1522 万人次,同比增长 6.2%,与旅游最高峰的 2019 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8.38%。同时,实现营

收 1200.15 万元,带动旅游相关收入 2.05 亿元。

“演出 + 旅游”的火爆,不仅仅反映了消费趋势,更反映了当下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如今,年轻群

体的生活观念和消费观念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即忙碌的工作之余,选择一场“演出 + 旅游”的

周末之旅,已经成为一种新潮的生活态度和放松方式。可以预见,“演出 + 旅游”经济模式作为极具特

色的文旅组合,已经为文旅深度融合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其杠杆效应和溢出效应也不断凸显,并成

为一座城市拉动文旅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第109页

JUNE 2024 107

从“流量经济”到“存量经济”,提升品质实现“双向奔赴”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一场两三小时的演出,真的值得星夜兼程吗?”有业内人士坦言,演

出经济对城市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积极影响和机遇不言而喻,但演出市场效益短期性明显、内容同质化、

观演体验差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只有充分重视观众的需求和意见,立足自身特点盘活文化内容,才能

利用演出吸引游客,为城市文旅产业发展找到新亮点。

当下,就城市文旅而言,单靠明星效应来吸引客流已不足够,必须打造具有黏性的城市文化认同

感以及具有独异性的演出品牌,才能把演出市场的流量真正转化为“留量”。浙江提出,到 2025 年

基本建成新时代文化高地、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全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样板地,为全国文化和旅

游系统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浙江经验”。全省各地应该如何依据自身条件,借力“演出 + 旅游”

经济的火爆出圈,接住这“泼天的富贵”,让“演出 + 旅游”的“流量经济”转化为文旅消费的“存

量经济”?又如何借势文旅消费热点事件打造正面的城市形象,推动文旅消费提质扩容,以吸引更多

人“跟着演出来旅行”?

丰富多元业态。目前,“演出 + 旅游”作为提升文旅消费,促进城市繁荣,提升城市形象的有效

途径之一,逐渐成为城市发展共识。从“周杰伦演唱会现象”可以看到,“演出 + 旅游”要成为吸引

旅客的强有力因素,还需要不断地拓展创新性、沉浸式、场景化的文旅融合新业态,以满足人们多样

化的消费需求。比如,可以将演出与文化、旅游、美食等元素相结合,在多维度呈现城市的文化与旅

游资源的同时,让旅游全程实现最高性价比,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参与,促进消费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加强市场监管。当下,每逢明星演唱会、市民音乐节等演出,“一票难求”“一座难觅”、出票即“秒

光”的现象还普遍存在,“高价票”“黄牛票”甚至“伪造票”的问题时有发生,观众、市民反映较为

强烈。在今年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中,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

业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文旅部已采取了一些办法,特别是出台了一些硬性措施,如购票实名入

场、要求所有大型文艺演出活动门票公开销售的比例不得少于 85% 等,极大地限制了“黄牛”倒票

的空间,再加上其他措施,目前倒票现象已经大有好转。专家指出,要回应消费者的合理诉求,仅有

票务平台发力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文旅行业各环节主体共同关注一起参与,提升消费者的观演满意

度。

提升服务品质。发展“演出 + 旅游”经济,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服务的品质和水平。诸如

打通方便、快捷的购票渠道,提供充足、安全的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环境,满足愉悦、舒心的文

化旅游消费体验等。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出台票务政策,规范票务市场,

加大打击力度。票务平台应规范实名购票制度,严格限制转赠,杜绝与“黄牛”内部交易;市场监管

部门应加强票务监管,对存在的违法行为不姑息、不迁就、零容忍;二手交易平台应加大审核力度,

对不合理定价和敏感物品采取下架处理等。

在这方面,衢州市为保障游客和观众的体验观感,在市级层面专门成立“市重大赛事活动推进办

公室”(简称市“推进办”),及时与当地酒店协商“拒绝涨价”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与公安部门协调

管制交通,引导观众安全进场、离场。同时,积极协调当地商家和服务商,在演唱会举办地附近举办

美食节活动,提供多元需求,丰富服务业态,较好地实现了“演出 + 旅游”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

向奔赴”。

总之,“演出 + 旅游”模式能够成为催生文旅经济爆发式增长的新引擎令人欣喜,但是,演唱会

经济要“持续高歌”“一路猛进”,归根结底还是靠高品位的演出、高质量的供给和高水平的服务。唯

此,消费者才会放心埋单,演出市场才会规范有序,文旅经济才会健康发展。

第110页

108 ZHEJIANG CULTURE AND TOURISM

《关于龙门古镇保护和发展的一点思考》发表后,引起了一些网友的兴趣,因为它触碰到了人

们非常关心的文保工作一个核心问题 , 即古建筑能否重建的问题。本文将就大家关心的地面文物建

筑保护的一些基本理念,分成七个方面,比较系统地谈一点个人的认识和看法。

一议:正视现状之不足

文物系统的业务工作,历来大体上分为文保、考古、博物馆三大块。文保工作的范围很广,文

物普查、各级文保单位的遴选和审定、地下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和石质文物的保护,都属于它的

工作范畴。而建筑类的各级文保单位、文保点、普查登录点以及历史建筑、历史村镇的保护、维修

和利用,(为行文方便,以下统称地面文物建筑或地面古建筑)则是文保工作的核心业务,也是它

的重中之重。

地面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量大面广,涉及千家万户,与当代社会生活关系密切,也是社会各

方面都很关注的一个焦点。八九十年代,哪一个地方发现了一座古村落,哪里的文保单位即将腾空,

要开始维修了,都是社会热点,媒体也都会跟进报道。而在系统内部,人员、经费都向它倾斜,说

它是整个文物系统的“长子”,恐怕一点也不过分。当时,考古是冷门,普通人看不懂考古工地的

门门道道,问津的人少之又少。博物馆则因馆舍的限制,更是长期处于门前冷落车马稀的状态。

到了如今,这三大块业务的社会影响力发生了惊天动地的乾坤大挪移,考古已经成为一门显学,

特别是良渚古城遗址的发掘、保护和展示,吸引了许多考古门外汉的兴趣,考古专业的许多专业知

识和语汇,如今成了中学生都耳熟能详的口头语。博物馆则随着馆舍的不断改善,更是成为了网红

打卡点。不管是基本陈列还是临时的专题陈列,都会有一波又一波的观众驻足停留。尽管人头攒动,

人们还是心无旁骛地仔细观看,成为学习历史文化的第二课堂。而地面古建筑保护工作则与之相反,

如今很少有人再去关心这一年修了那几处古建,修完后开放情况怎么样。虽然整个文保工作仍有许

多可圈可点的亮点,如近年来几次文物普查,松阳古村落的保护、西湖飞来峰石质文物的调查和保

护等等,都做得有声有色,社会好评度很高。那么,地面古建筑保护利用这一块,是不是注定就只

能现在这样,没有改进空间了呢?不是的。社会各方面包括文物界内部,对此实际上是存在着许多

不同的认识和意见。这些长期存在的分歧,影响着地面古建筑的保护利用的方向和效果。而古建筑

量大面广的现实,其和社会息息相通的关系,都说明这一齣重头戏如果唱得不好,甚至会拖整个文

保工作的后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文保工作的公信力和美誉度。也许有人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

但对比一下群众对考古和博物馆的热络劲儿,社会各界对地面古建筑关注度、好感度的下降,确实

是一种客观存在。

地面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工作七议

□□ 陈文锦

专家声音 / EXPERT VOICE

第111页

JUNE 2024 109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反转?人们可以举出很多客观上的理由,比如考古和博物馆这两块政府投

入增加很多,条件大为改善等等。在笔者看来,客观条件固然重要,但主观因素也不可小觑,真

正问题来自思想上。这些年来,考古和博物馆两方面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掘价值,让文

物活起来”的指示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呼应社会对文物的期待中,打破了原有的工

作惯性,把满足群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开辟了许多新的路径和方法,整个面貌为之一振。而地

面古建筑保护、维修、开放这一块,看起来好像是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实

际上还是按照固有的惯性思维在运作,对一些思想上理念上的问题没有作过认真的清理和反思,

变化是最小的。让“文物活起来”在这里并没有特别出彩的举措。既然没有什么变化,广大群众

对它提不起兴趣也是可以理解的。

二议:修复重建

文物古建筑灭失以后,一般不允许重建,即便重建,也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文物,这个问题比

较好说,也没有什么异议。现在的问题是,部分缺失的怎么办?我们国家的地面古建筑,绝大部

分不是缺了这一块,就是缺了那一角,全部完整的很少很少,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是一

概地否定修复重建,还是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先讲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情和感受,1994 年以后,临海正酝酿要修复古城墙,作为省级文物

主管部门,根据文物保护的有关规定,主张维持现状,不同意大规模维修复原。但临海市最后自

己作主,到 1996 年,把除了东门一带实在无法修复的一段以外,基本上修复完了。当时省局正在

准备审批第四批省级文保单位的名单,酝酿推荐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上报名单,根据

当时的那种氛围,临海古城墙想要上榜受到了多数人的抵制。这时候,临海市请来了罗哲文先生,

罗老仔细看了整体的修复情况,不但没有批评他们,还认为修得不错,并认真地表示,够申报国

保的条件。罗老的表态使我们大为惊讶,既然国家文物局最权威的专家表了态,省局也就跟进了,

1997 年它成为省保,2001 年成为国保。后来想想,罗老说的很有道理。城墙这东西,如果是东

一段西一段那种断断续续的存在,实在是无法展示其作用和价值的。缺失的部分,有的尚有残高,

有的基础尚在,即使有的地方基本没有了,但周边参照物都在,修复是有根据的。这就符合文物

保护的原则。应该说罗老的意见是正确的、实事求是的。

这件事促使我思考,让我知道了地面古建筑的保护原来也可以有多种选项,大规模修复重建

也是其中之一,并非绝对违反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当然这不等于是说所有的地面文物都必须完

整地修复,因为有的并不存在那样的条件和可能性。但主张修复重建,至少也是文物保护的其中

应有之义。是一个完全可以放在阳光下讨论的具体问题。但时至今日,我们依旧可以看到,有些

人仍然把地面古建筑不能修复当作不可撼动的金科玉律,把局部的恢复重建当作一个禁区。他们

不去认真探讨某一个项目究竟有没有修复重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是以反对乱修一气为幌子,

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回绝这类要求。这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其实,问题明摆在那里,你不让它修复重建,业主单位接受当然最好,但如果他们权衡再三,

觉得还是应该重修怎么办呢?一概回绝,看起来很有原则性,实际上却让出了自己的主动权,本

来你可以在如何修复的问题上拥有充分的发言权,可以进行具体的指导。但这样一来,人家只能

另辟蹊径,找那些乐意为之的单位去做,这就有了修好修坏两种可能。与其让它在不太懂行的人

忽悠下乱修复,不如在文物部门指导下认真地去修,这两者,究竟哪种符合文物保护的根本利益

呢?举个例子,衢州孔庙的西侧是南宗孔府所在地,民国以后,随着孔氏后人的搬离,建筑逐次

第112页

110 ZHEJIANG CULTURE AND TOURISM

毁弃,到文革结束时,已经成为一片白地。由于它在孔庙保护范围之内,要不要修复、能否修复成

为一个问题。衢州市的要求非常强烈,省局考虑到孔府确系南宗孔庙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最后同意

了这个意见。并由主持古建院工作的省考古所副所长的李小宁亲自操刀设计,确保了孔府和孔庙在

空间形态和建筑风貌上的完全一致。如果由一个古建道行不深的单位来操刀,很可能达不到现在这

样的效果。

必须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修复重建,是指一个文物体内部的局部修复重建。现在,有的地方

打着修复重建的旗号,搞整体性的拆旧建新,明明是一大群仿古建筑,却要打出整体修复的幌子,

以假乱真,瞒上欺下,哄骗在这方面缺少辨别能力的游客。开始的时候,作为一种尝试,做得比较

用心,也不乏有点情趣,还勉强可以接受。但可笑的是,有的人居然认为自己创造了历史,要把它

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来推广。有的地方照他们的观念实施了,并没有带来什么好的社会效益

和经济效益,可是这些人并不认为自己的做法违反了普通的常识,因而导致了审美疲劳,反而认为

是假古董造得不够彻底造成的。于是在行动上变本加厉,不惜把真正的古建乃至遗迹破坏殆尽,连

最起码的遮羞布都不要了。这种为了一己之私利,想用个人的审美爱好来取代整个一段真实的历史,

不论从认识论还是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既是一种无知和狂妄,也是对文化自信的一种背叛。如果变

成一种普遍的存在,人们对历史真实性的了解就会背误导,这是一种十分可怕的前景。

三议:搬迁和易地保护

地面文物建筑可不可以搬迁,又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文物是一种实体存在,当然是不能随

意搬动的。特别是像大型地下遗址、石窟寺、具有纪年意义的重要文物建筑、革命纪念地,名人故

居等,具有特定的地标和时代意义。离开了原址,会使它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它的价值就要

大打折扣了。所以,建设工程该绕道就得绕道,该避让就得避让,这是毫无疑问的。举个例子,武

义延福寺是我省宋元时期存留下来仅有的四大古建筑之一,本世纪初,有关方面要建新的延福寺,

提出要在原址重建,把古建筑包含进去,这对寺院提高知名度是有利的,但对文物保护肯定有很大

的负面影响,不管谁来说项,国家和省两级文物主管部门坚决否定了这一动议,让新的延福寺和老

的延福寺完全分开。这种原则性的坚持是正当的,也是必须的。

但是另一方面,地面文物建筑数量庞大,特别是普通的城乡民居建筑,布局分散,保护级别不

是很高,是不是也非得都在原址保护,这就应当可以商量了。因为社会是一个活体,与几十年以前

相比,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人流物流的变迁,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想完全复

原几十年甚至一百多年前的场境,花再多的钱也做不到。而没有协调的环境,没有古建群体的互相

烘托,仅凭一个单体,就想让它发挥效益是不可能的。有的地方,孤零零地剩下一座房子、一座桥,

原地保护难度很大,无法使其发挥应有的价值,时间一长,甚至有被自然或人为破坏的风险。挪动

一下,让它活得更健康、更有尊严,有利于它的永久存在、永续利用,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易地保护,其实并非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新问题。建国以来,文物搬迁的事例虽然数量不多,却

一直是存在的。我省龙游鸡鸣山古建苑的建设,就是一例。八十年代中后期,老一辈文物古建专家、

时任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的王仕伦先生,在考察衢州、龙游、建德文物时,发现当地农民都在积

极准备拆除旧建筑,在原址改建新楼房。而这一带的民居建筑,大都建造考究、质地优良,王所长

力排众议,决心将其中比较典型的建筑收购下来,另行觅地保护,这就是龙游鸡鸣山古建苑的由来。

当时提出的原则就是“集中保护,体现特色”,准备在全省各地搬迁 100 座左右有当地特色的明清

古建筑,将其搬迁过来,建设成浙江各地特色民居的集中展示地。后来因为农民要价越来越高,文

专家声音 / EXPERT VOICE

第113页

JUNE 2024 111

物经费有限,在一力促成了第一批十几幢建筑的拆迁重建以后,无奈停了下来。尽管如此,鸡鸣

山古建苑还是没有争议地在 2013 年评上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果当时有能力按照王

老师的设想完整地做下去,该有多少珍贵的古建筑能免遭灭顶之灾,又会是一个多么宏伟壮观的

文化景观啊!

文物学历来讲文物有历史、科学、艺术三大价值,(现在有人提出文物还有第四第五个价值

云云,姑且不论)有专家认为,文物搬迁以后,地标价值没有了,它存在的意义也就没有了。这

是他们反对迁建文物建筑的理由。其实,这个看法是有偏颇的。地标价值只是历史价值的一部分,

比如说,一座古桥,它既是某个村的地标,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也是这个县、这个地区某个

时期历史的一部分,反映了这个县或者更广大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程度。它的历史价值、工艺价

值要比地标价值大得多。个别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古建筑、古桥梁,搬迁以后,小的地标意义是没

有了,但它的功能还在,历史价值工艺价值还有用武之地。与其让其在原地沉沦湮没,乃至损毁

殆尽,不如让其浴火重生。两害相较取其轻,难道不是正常的逻辑吗?美国好多家博物馆都收藏

有搬迁过去的中国古建筑,不仅一众对中国文化知之不多的老外看得津津有味,而且从内地去的

中国游客也同样会感到中国古建的精妙。这个事实说明,搬迁并不一定影响它的价值。

中国建筑以平面铺开、层层递进、主次分明、变化有序而为其特色。中国古建的形态美、韵

律美,主要不是从一个单体建筑本身体现出来的,而是依靠多幢建筑的组合体现出来的。所以,

中国古建的美,是一种总体的美、综合的美。孤零零地剩下一个单体建筑的躯壳留着,周边几乎

全是和它格格不入的现代建筑,只会被人看轻,不会得到其本来应该得到的尊严和尊重。

无庸讳言,现在有的地方制订的搬迁方案,实际上带有敷衍塞责的成分,无非是想把地面文

物建筑早点推出去了事。根据这种情况,与其大费周折地把不准搬迁放在第一位,不如首先考虑,

搬迁的地方有没有古建筑生存的良好条件,是不是它真正的、永久性的安身立命之所,能不能让

它“活起来”,有没有第二个第三个更好的地点备选。既然搬迁了,不仅要让其有尊严地活下去,

而且要发挥它的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说,单幢古建筑的搬迁,最好能向着确定不会搬迁的古建筑

区块靠拢,以期产生集聚效应、总体效应,更好地发挥地面古建筑的内在价值和社会功能。

按理说,这首先应该得到文物界自己的首肯,但事实恰恰相反,有的专家是非常反对把不同

时代不同规格的古建筑相互靠近,认为这会乱套。其实物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

一定的艺术创意和技术手段,让其既有分有合,有一定的独立性,又能互为犄角之势,相互依凭。

也就是说,这只是一个如何调适的问题,没有根本性的冲突,人世间各种事物“抱团取暖”历来

不是什么坏事。总之,关心搬到何处去,怎么搬,可能比纠结于能不能搬更重要,更对文物保护

和利用有好处。

还有一个和易地搬迁类似的问题同样值得提出来讨论,就是古建筑能否原地抬升,以适应周

边现有的环境。建筑物的地面高度要高于周边地面的标高,这是古今中外建筑物无一例外的通例。

当前,由于排水的需要和各种基础设施的迅猛发展,城市的地面标高与几十年前先比,至少已经

高出了半米,这使得许多存在了百年以上的古建筑一下子跌落到了水汪凼的边缘。以杭州大学路

的求是书院为例,这是杭州现存规模最大的木构歇山顶大殿,但由于周边地面大幅度抬高,现在

该建筑已经有一小半处于地下,从地面到大殿前的平台,至少要往下走五六档阶梯,明明一座相

当高敞宏亮的寺院大殿,却成了很少有人问津、不起眼的一座老房子,一点看不出其曾经有过的

辉煌。对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人来说,希望城市的环境风貌最好不发生变化是愿望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既然城市地面标高的抬升无法阻挡,各种设施都在向它看齐,你想要逃避是不可能的,想

要独善其身也是做不到的,除非你愿意降低文物的价值作为代价。既然整个城市的地标都变了,

第114页

112 ZHEJIANG CULTURE AND TOURISM

作为城市一份子存在的古建筑,为什么就不能去适应它?古建筑的整体抬升,在技术上一点都不

复杂,根本不会影响古建筑的价值和风貌。当然,对墙体的处理要难一些,但也不是没有处理的

办法。关键还是对文物保护原则的理解,还是那句话,你是想要古建筑憋屈地活着,苦哈哈地生

活下去,还是愿意让古建筑活得很阳光,很健康。二者必居其一。

对于已经完成搬迁的古建筑古桥梁,要根据在搬迁前的三个价值和搬迁的工程质量,实事求

是地评定其文保等级。不要因为是搬迁过的,就对它另眼相看,故意压低它的文物等级。

四议:维修工程

古建维修工程,说起来简单。它没有什么高大上的质量指标和技术参数,在众多熟悉现代建

筑的人看来,几乎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小儿科”一个。但事实上,如果按照这种思路来理解中国

古代建筑的难与易,不仅说明我们对中国建筑文化独特性的认知太少,而且延续下去,维修水平

将会越来越低,我们的古建筑将会越来越失去原有的光辉。

木构建筑全世界都有,即便在如今的美国,木构建筑也是住房建筑的一个门类,继续存在着。

但不能说用了木头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就是木构建筑体系。木构建筑作为一种建筑体系,唯独中

国才有,这是全世界都公认的。为什么说它是一个体系,因为它具有从选址、擘画、用材、打样、

施工直到装修、装饰、使用等多个方面,都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有一整套精细、

配套、成熟的工艺。可以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并且凝固为一种文化,成为中国文化在物质遗

存方面的重要表征。

中国木构建筑的工艺,曾经是非常讲究的。但是现在的维修,很多程序和过程都被简化或者

改变掉了。比如,寺庙、衙门等重要的公共建筑和品第较高官员的宅第,大梁要经过至少一道油饰,

柱子、大门、门窗则要经过“一麻三灰”的精细操作才完成。所谓一麻三灰,就是先在木头上披

上一层桐油石灰(或者蛎灰),然后用麻布将木头全部裹起来,然后在麻布上再披上一层桐油石灰,

最后用桐油石灰加上各种颜色的漆涂上去,才算完工。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可以避免白蚁等虫害

的侵袭,而且可以弥补木头本身的瑕疵,如章结、疤痕、裂隙等缺陷,给人以庄重、浑厚、华贵

的感觉。即便是普通的民宅,披一层“灰”再上漆也是起码的。而现在的维修,用原木再罩上一

层清漆,就算不错了,还美其名为“清水木作”。甚至连德寿宫这样的建筑,都没有想过这样的

问题。只有去年萧山祇园寺修复的报道中提到他们按“一麻三灰”的做法完成了维修,可惜仅此

一例,也未在行业内部引起什么波澜。

又如古建筑一般都很重视三雕的运用,即木雕、石雕、砖雕。以砖雕为例,它是墙体和屋面

重要的饰物,用砖雕做成的屋脊,一望便知此建筑的雍容、大器,现在一般则用瓦片叠砌一下,

实在是聊胜于无,没有什么气度。再如梁坊间、窗牖间的小空白,一般都有壁诗壁画作补白处理,

现在也没有了。过去墙壁用纸巾石灰涂抹,现在变成了白色的涂料。涂料这东西,反光很厉害,

和比较质朴的木质构件和砖土地面反差很大。类似这样改变或者简化了的细节和程序,还可举出

更多的例子。

前面说过,古建筑的美,是一种综合的美。总体的美,细节的改变和简化,看似无足轻重。

叠加起来,其实是从基因上改变了古建筑的内在的生命节律,降低了它的颜值和文化水准。为什

么现在有的人看了古建筑会感到单调和乏味,就是因为原来的精气神都没有了,那种雍容华贵的

舒适感没有了。把系统的、一环扣一环的木作工艺简化成仅仅是用木头来架构房子,能不感到枯

燥和无趣吗?

专家声音 / EXPERT VOICE

第115页

JUNE 2024 113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招投标和定额问题。古建的建设周期应当

是以年来计算,这在全世界都是通例。巴黎圣母院屋顶发生了一次火灾,烧掉了百多平方米,地

方并不大,但如今六七年过去了,还没有听说修复的消息。现在古建筑的建设周期则和现代建筑

一样,以月度计算进度。那么,古建传统中那一整套精细、配套、成熟的工艺就无法做了,比如

一麻三灰,晾干一次就得两三个月,那还怎么做?

古建维修套用现代建筑的定额标准,明显是极不合理的。举个例子,古建的门窗一般都有雕

刻,用手工雕刻还是用机器雕刻,效果完全不一样。但是第一,现在有这样技艺的工匠已经很难

找到了。其次,这样做,势必导致实际的人工成本和定额大相背离,施工单位是企业,它不可能

来做赔本的买卖,这在常理之中。还应当看到,不是有了文物建筑资质就一定能做出好的古建筑,

维修更是这样,关键在于建筑师本人的理解和经验。所以故宫从来就不请外面的设计单位和建筑

企业来做工程,自己把控,因为他们自己最了解建筑的底细,还可以避免用与不用现有建筑定额

的尴尬。故宫地位崇高,对此没有人敢说二话,问题是,地方上做得到吗?

定额是人定的,关键是要有这方面专家和从业人士不断地提出政策建议,作出不懈的努力,

可是那么多年来,基本上看不到有多少人作过这种呼吁。中国文化一大缺陷就是“重道不重器”,

看不起形而下的东西。对于古建筑,把玩把玩是可以的,研究也很时髦,大小专家都很在意,但

这些研究基本上是形而上的,方向也是雷同的。侧重于研究始建年代、历史、沿革、范式、特征

以及对如何断代等。对如何真正涉及泥瓦作、木作工艺的具体做法,则尽付阙如。好像这些用不

着传承就可以做到,是唾手可得似的。在许多人眼里,这些工匠和现代建筑中拌黄沙水泥的小工

没有二致。过去古建筑的施工,得力于业主和工匠的悉心合作。我们现在对施工关心太少了,老

板关心的是企业的利润,业主单位则单纯从甲乙方关系来处理问题,对工匠技艺上的关心和扶持

近乎为零。非遗工作发展到今天,各行各业都有了许许多多的项目,连做麻酥糖、打年糕都有非

遗的工匠,唯独在古建领域,从来没有听说过那位做木雕门窗的,做屋脊和吻兽砖雕的、做土法

砖瓦的匠人成了非遗传承人。社会各方面对这些事关中国古建生命力的匠师们的轻忽,实际上形

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蔑视。而没有完整的理念和工艺做出来的古建筑,只有形似,没有神似,

是不可能具备传统古建筑那种精气神的。

有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反映,他们也想按照传统的工艺来维修古建筑,但是却买不到古建所需

的材料,所以只好向向现代建筑材料靠拢。实际上,有些材料民间还是有的,但流通不畅,卖的

人不知道什么人需要,买的人不知道到那里去买。造成市场萎缩,形成了一种死循环。所以,亟

需有关部门在理念上和政策上予以支持。在新时期,行业和产品的细分是产业界的一种发展趋势,

有关部门这几年特别强调要扶持“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当然主要是指科技企业而言。但是,

与中国传统建筑有关的各种材料的小企业、小店铺,在“专精特新”四个字里占了三个,笔者觉

得也同样需要扶持。因为这关系到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基因的传承,关系到古建筑的生死存亡问题。

没有这些特殊的材料,我们的古建筑将会和欧美的木构建筑一样,只有实用意义,没有文化谱系

和印记,也就成不了体系。所以这些企业和店铺是有存在的必要性和理由的。这是真正关系到文

化遗产、文化自信的大事,绝不可以等闲视之。

五议:怎么使用

要保护就必须利用,利用才能更好地保护,长期空关,肯定是不行的。古建筑的利用当然应

该以公益事业为主,如博物馆、纪念馆、文化中心等,特别是保护级别比较高的那一部分是如此,

第116页

114 ZHEJIANG CULTURE AND TOURISM

不应该过多计较经济利益。但因为古建筑量大面广,在分布比较密集的地方,对保护层级比较

低的建筑物,也并非一定不能干别的,如用作商业和服务行业等等。

利用古建搞博物馆、纪念馆是最常见的一种利用模式,但是比较正规的博物馆纪念馆,得

要有比较系统的陈列,要放置实物,要配备专人管理,不仅成本比较高,有的还的确没有那么

多内容可说。其实,陈列展示也并非“自古华山路一条”,只有建正规博物馆一举。现在视频

技术那么发达,制作一个 20 分钟左右的视频,用形象来解读这个古建筑的背景,曾经和哪一位

名人有关连等相关内容,循环播放。另外安排一些可供游客坐下来边看边休息的座椅,搞一个

自动售卖饮料的货柜,不也是一个微型的博物馆吗?除去前期制作视频的成本,每天的日常开

支就是搞搞卫生而已。这种做法,对分散的古建筑,特别是对某些景区内的古建筑和名人故居,

比硬要搞实质性的纪念馆恐怕要经济实惠得多,而且对游客也有实际的教益。

至于说到另外的用途,如用作办公和商业、服务行业等等,我觉得都应该用开放的心态去

对待。这里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装修。根据现代人的生活条件和审美需求,古建筑不进行

适当装修,就原封不动地搬进去住是不现实的。我曾经去过宁波城投公司下属的一家公司,他

们在一幢历史建筑内办公,改装了天花板和地板,窗子很明亮,空调没有跑冒滴漏,人在里面

办公感到很舒适,和在现代建筑没有什么两样。这样的例子应该有不少,可惜没有人去调查和

总结。

做得不怎么好的例子也有。若干年前,有一位记者打电话给我,说断桥边上的蒋经国旧居

要开咖啡馆了,你知不知道,有什么意见?我回答说,知道有这回事,空闲的文物建筑搞经营

也是可以的。但是后来的情况却让人大跌眼镜,使用者不仅对室内的平面布局大加改动,对天

花、柱头等一些做工考究、有民国特色的雕花都破坏掉了,一切装修都在向时尚看齐。尽管如此,

据说后来经营得也不怎么样。全省这样的例子很多,有的做得还要离谱,我因见闻有限,只能

举这个例子。

古建筑派上非公益类的用途,是正常现象,今后还会越来越多,没有必要遮遮掩掩。如何

化解保护和利用这一对矛盾,可以从许多个案着手,发动专业人士研究其成败得失。以便从中

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利于这类工作今后更加健康地发展。具体技术问题这里姑且不论。但在

思想和理念上,有两个认识上的误区需要澄清。

一是使用者的误区,现在很多商界人士都知道古建筑或曾经的名人故居存在着潜在的资源

价值,用好了会大大提升自己的品牌效应。但是有很多人却不知道如何来运用潜在的资源价值。

只看重这个名,在工作中用衡量现代建筑装修的老思路对付来古建筑,追求大格局大气派,时

髦时尚,和经常见到的普通的营业场所毫无二致。这就走错了路径,不是扬长避短,而是扬短

避长了。如果你的确想发挥古建筑的优势,就应该尊重古建的实际,按照它的存在方式和行为

逻辑来进行筹划,用别具一格的创意打造出某种特殊的环境和情调,充分发挥古建那种温馨、

古朴、典雅、含蓄的优势。虽然客容量会小一点,但由于品位的提升,价值价格就会有更大的

空间,它照样可以成为一只金凤凰。你尊重它,它本身就可以用来说事,就是一个卖点。你不

尊重它,乱搞一气,最后只能变成一根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二是对管理者而言,认为已经同意改作它用就不好过多干预了,这也是一个误区。古建装修,

没有明确的规定需要审批。一般是在有关用途的请示报告中,提出不改变结构和外立面现状的

承诺。现在的情况是,在后续施工和使用阶段,就没有人去较真这类承诺了。当然还有另外一

种情况,某个古建筑装修完了,有哪位专家看了以后就说,这个行,可以。那个不行,应当拆除。

有关方面会把这个当依据,其实这只是个人意见,难免会有一定的随意性。所有这些,都说明

专家声音 / EXPERT VOICE

第117页

JUNE 2024 115

在古建装修的问题上还比较缺乏章法,至少要有一个书面的东西来适当规范一下。当然搞正式

的法规性质东西是挺不容易的,但简单地搞一个装修“指引”(暂行)的内部文件,应该不会有

法律障碍。开始的时候,线条粗一点,设立几条不可触动的天花板就行了,日后可根据情况逐

步修改完善。这可以使使用者和管理者都有所依凭,发生不同意见时能够有章可循。改变什么

都没有依据、只凭专家口头表态不规范做法,以免发生乱象。

六议:最少干预

威尼斯宪章提出了最少干预的原则,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不能变成一句无所不包的口头禅,

否则就值得商榷了。这些年来,常常听到一种议论,因为要最少干预,所以“能不做的就不做”。

仔细想想,这句话本身带有歧义,最少干预是否就等于“能不做就不做”?到底是不需要做,还

是可以做而不想做,不准做?内涵很不清晰。笔者理解的最少干预,是指在一般情况下,不要

随便地去干扰文物现有的状况和内在节律,犹如一个人,健康的情况下你随便去干扰他的生活,

让他吃这个药那个补品,那肯定是错的。但如果生了病,该住院还得住院,该动手术还得动手

术。文物保护的目的,是要让文物永久地存留下去。而要让它存留下去,就必须为它创造一个

良好的生存条件和环境,否则是不可能达到让其永久存留下去的目标的。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生

存条件和环境,就必须解决全面地甚至有前瞻性地它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假设有两种情况:一

种是最少干预,文物可以继续存在,但活得因循苟且、活得很憋屈,一种是在人们适当干预以后,

文物活得很健康、很阳光,我们应当选择那种方式?我相信,绝大多数都会选择后者。

在此,举两个例子予以讨论。先说武义延福寺,1998 年,经过监测发现,这一元代古建筑

面临一系列严重的问题,梁架局部倾斜,部分梁柱、椽子糟朽严重,漏雨,室内潮湿发霉,白

蚁危害严重等等,怎么修?如果按最少干预说事,只要把部分糟朽的木构件、瓦片更换掉就可

以了。但是从延福寺不可替代的价值出发,想要让它健康地存留于世,仅仅这样是远远不够的。

经过比较,决定同意古建院黄滋院长提出的落架大修方案,把所有应该做的事情一并做掉。这

是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动静最大的。之所以作这种选择,是因为这样可以一次性地铲除所有

问题的根源,保它长治久安。显然,这不符合“能不做就不做”的想法,实际上在实施时,水

面下的暗流涌动,有不少人是不太乐意这样做,只是不能公开反对而已。结果证明,这一动静

最大的工程不仅没有伤害到文物,而且效能很高,一次性把各种病患隐患一锅端掉了,至今 25

年过去,没有新的问题出现,没有再实施过新的维修项目。前来参观的人们,看到的是一座很

健康,很阳光的千年古建筑,不是那种病病歪歪的古寺庙。即便是按最少干预的原则来看,25

年才修一次,而另一些文保单位,因为维修方案老是就事论事,今天修修这个,明天修修那个,

未能从根本上解除病根病源,常常每隔五六年就要考虑新一轮维修。两者相比之下,谁的干预

频率和干预幅度叠加起来更大,到底谁是最小干预?

西冷印社是另一个例子,三年前西泠印社有一次大修。在修完本体以后,业主单位提出来,

希望利用这次机会,把陈列在走廊里的碑石排序做一次调整,因为当时陈列这些碑石比较随意,

基本上是按碑石得到的时间前后找空挡安放进去的,希望能按相关人物或碑石镌刻的时间进行

排序,以方便大家阅览。把大小只有 40×15cm 左右的碑石先后次序倒换一下,是个多大的事

儿?这样一件并不复杂的事情,居然也被“能不做就不做”一句话挡在了门外。假如笔者是看

方案的专家,我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不是“能不做就不做”,而是要考虑怎样做。首先要问的是

具体准备怎么搬,有没有防止施工中碑石破裂或突然跌落的预案,能不能确保文物安全?这是

第118页

116 ZHEJIANG CULTURE AND TOURISM

问题的所在,也是最需要把关的地方。一件有利于游客阅读,有利于更准确地展示文物的价值,

有利于提高文保单位档次,又不会对文物造成任何伤害的事情,为什么就不能做呢。最少干预,

不能作为能不做就不做的挡箭牌,更不能成为无所作为思潮的一种冠冕堂皇的借口。

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最少干预,必须要讲条件,要有前提。能不做就不做,不能理

解为最少干预的同义语。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一切都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要从个案的

实际出发决定是非。不讲前提,不讲条件,只会背诵原则,原则就会变成一种教条,只是没有

任何实际意义的废话,而绝对不是什么真理。所谓条件和前提,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怎么对文

物真正有利,就是让它健康、有尊严地活着,让它内在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让群众从中受

到更好的教益。一切和这个根本目标相一致的行动,都与最少干预的原则不相违背,不是“能

不做就不做”,而是应该做、必须做。当然也要小心地去做,防止意外的破坏和损失。

笔者认为不能把最少干预原则和“能不做就不做”的想法划等号,因为后者带有无所作为

思想的印记,一段时间以来,正是受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动的思潮影响,不少文物难以一展身

手,长期处于默默无闻的境地而不拔。到底要不要更好地发挥文物的价值和社会功能,这才是

我们必须要想明白的首要问题。实际上,能不能正确理解最少干预的原则,某种程度上反映了

文物界的气度和思想境界,上述延福寺大修,如果只选择更换部分糟朽的木构件和瓦片,对上

对下都交代得过去,而落架大修,毕其功于一役,是有风险的。但这是对文物负责,对社会负

责,对后人负责。文物界应当鼓励勇于担责的精神,而不是把“能不做就不做”当作唯一的选

择。当前,在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各工作一系列指示的指引下,文物工作面临着空前大好的形

势,过去想干干不了的事情,现在有条件可以干了。考古、博物馆工作都在快马加鞭,发展自己,

服务社会,古建筑保护利用这块,也当加快脚步!

七议:一切要从让文物活起来的总原则出发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拆解中可以看出,尽管地面文物保护成绩巨大,但不足也很明显,离社

会的期待尚有距离。要搞好地面古建筑的保护利用,思想理念层面上的分歧首先要得到解决,

要统一认识。文保领域中“怎么保”“怎么做”的不同意见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一直存在的。

视而不见、和稀泥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历史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延宕不决反而会影响

文保工作的健康发展。

有人觉得,各人对文物保护的理论和原则理解不同,大家各执一词,这个问题没法解决。

其实,现在看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太难,因为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判别是非曲直的标准,那就

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特别是“发掘价值。让文物活起来”的原则。

这是整个文物工作的指导思想,当然也应该是地面古建筑保护利用的指导思想。如果说,过去

“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提法,由于文字过于简练,难以把目标和界限厘得很清楚,那么现在

“发掘价值。让文物活起来”,就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个难题的金钥匙。因为这是非常具体、非

常务实,乃至可以触摸的标准,是可以指认和量化的。这是一块试金石,不论是局部重建也好、

易地搬迁也好、维修工程也好,合理使用也好,最少干预也好,符合这个总原则的,我们都应

该予以支持,反之,应当不予认可。真正把古建筑保护利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牢地落在“发

掘价值,让文物活起来”总原则之下,是非曲直是可以搞清楚的。

在这个大原则下,有三个方面认识需要厘清:

一是要善于从文物工作的整体利益出发。首先要看到,在应保尽保的原则指导下,现已查

专家声音 / EXPERT VOICE

第119页

JUNE 2024 117

明和需要保护的地面古建筑数量,已经超过了文革前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总和的十几倍乃至几十

倍,数量空前庞大。过去文保单位数量少,社会对文保工作又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在那种情

况下,“严防死守”、寸步不让是非常必要的。但在新形势下,如果还要沿用过去那种做法,有

时候会脱离实际。虽然同为保护对象,但保护等级、历史地位、内在价值、社会的稀缺性都不

一样,在工作中适当有所区别是正常现象,不必担心因此会有人互相攀比。社会是由不同的利

益群体组成的综合体,文物工作只是其中的一份子,既不能低估文物工作的价值,也不能夸大

文物工作在全社会中的权重。文物不可能脱离整个社会而存在,在文物和公众利益发生矛盾的

情况下,必须坚持从文物工作的总体利益出发,该守住的底线必须守住,该从权时适当从权。

有时放弃一点局部利益,争取到的是整个地方对文物工作的认同和支持,这就是两害相较取其

轻,对文物工作整体是有利的。社会上历来有人抹黑搞文物保护的人是死脑筋,文物部门要以

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既是文物的守护神,也是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两者没有矛盾。

二是要全面正确的理解世界遗产组织的各种规定。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有关文物保护的法

律法规和规章,笔者虽然读得不深,但却深切地感受到,所有这些法规、规章、文件的要旨,

归纳起来主要是两条:在思想文化层面,强调保护和延续其内在的独特、唯一的文化属性,在

物质形态层面,强调保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要全面正确的理解中外各种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

和条文,分析每个个案不同的实际状况,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要开阔视野,眼睛向下,

善于发现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寻找解决之道。绝不是保护调门越高,卡得越严,专家的

水平就越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解决文物保护的实际问题,达到专

家叫好,百姓叫座的效果,这才是高水平的专家。

三是改进审批的方式。方案审批是文物保护的重要一环,当然是必须的。但它不是唯一的

一环,甚至不是决定性的一环。因为决定古建筑修复好坏所涉及的问题实在太多了。细节决定

成败,所以要以更大的力度来关心工艺问题、材料问题、定额问题。现时考古工作非常重视一

些看起来与考古本身似乎不直接搭界,却与考古成果息息相关的事情:如器物修复、有机质遗

物的保护、遗址现场的保护,年代的技术鉴定,乃至新闻报道等等。这与几十年前考古发掘后

常常一埋了之的做法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这种与时俱进的做法,值得古建人员学习。光是就方

案本身的一些细微末节争来争去,实际上意义不大。说句笑话,可能该建筑的始作俑者当初都

没有想到要做得那么标准化。现在考古和博物馆方面都有涵盖面很广的专家库,而古建筑的评

审基本上还停留在某个特定的圈子以内,最有古建维修实践和经验的人参加评审的机会反而不

多,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内部人管理的机制。评审方案不能只靠某个特定的圈子、某一群人。也

许有人觉得评审专家多了、杂了,出现不同意见怎么办,评审是一个必需的程序,但不是行政

审批本身。专家们提供的只能是咨询意见,有不同意见是司空见惯的事,正可以供行政部门广

开思路、择善而从,这就是行政部门才能用的审批裁量权。有些事情是带有开拓性的,假如按

照习惯性思维审批方案,活力就会枯竭,雷峰塔方案的审批就是一例。当初,绝大多数专家主

张遗址保护归遗址保护,新塔归新塔,两者分开,如果按那个思路去实施,雷峰塔绝对不会像

现在这样受欢迎。把某个特定群体的意见当作是行政审批的前提,那就等于有意无意中增加了

一个第二审批中心或前置审批中心,等于增加了一个行政环节,这不合乎行政规范,是需要注

意避免的。

第120页

118 ZHEJIANG CULTURE AND TOURISM

文旅论坛 / CULTURAL AND TOURISM FORUM

作为推动文化建设和传播的重要力量,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肩

负着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历史使命。

自 2018 年以来,文旅融合成为发展现代旅游业、促进文化传播的必然选择。2019 年的首

次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提出了“尊重规律、因地制宜、稳中求进、鼓励创新”的意见,

为文旅融合的双向互动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在 2021 年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之际,习近平总

书记发表了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使命和任务。

红色资源作为红色基因的孕育与储存之地,在祖国大地有着丰富且完整的物态见证。然而,

现有的红色文化传播方式显得较为传统,尤其是静态与陈列式的传播方式,在氛围营造、情景

再现和互动体验方面存在不足,且表达方式缺乏时代感和时尚元素。而广播影视等电子媒介的

制作成本高且专业性强,对本土红色资源内涵的深入挖掘和开发利用不够。部分红色文化网络

平台在创新开发、大众认知度和传播力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红色文化在公众中的传播深度与

广度。

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杭州市文化馆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整合公共文化服务力量,

将红色资源从静态转化为动态、从被动转变为主动,构建集社会联动、资源转化和传播推广于

一体的“杭州市红色文化之旅”传播新模式。

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红色文化以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形式存在,静态的物质文化主要

侧重于认知和教化功能,而动态的非物质文化则更侧重于审美和情感的表达。文化馆的一项重

要任务是对红色资源进行形态转换,将静态的物质文化转化为动态的非物质文化,对本土的红

色资源进行充分的转化和整合。例如:评书《“宪”出西湖》、音诗画《集合党旗下》、歌曲《你

从这里走过》、独角戏《乡音系乡情》、小热昏《光辉历程一百年》等原创作品,成功地将杭州

本土的各种“静态”红色资源赋予了生命力,并将分散的、静态的红色资源整合成一台关联的、

鲜活的、具有杭州特色的红色文化艺术集。

让红色故事“流传”开来。除了具有实体的红色资源外,民间还流传着各种红色历史故事,

然而许多珍贵的红色故事由于缺乏艺术加工和推广,仅在小范围内流传,随着时间的流逝,甚

至面临消失的风险。因此,文化馆肩负着抢救性收集和开发的重任,让民间的红色故事得以更

红色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

传播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 潘小燕 方晓艳

第121页

JUNE 2024 119

好地“延续”和“流传”开来。例如歌曲《你的初心,百年不变》,就是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

家王若飞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一切要为人民打算”,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

大会上饱含深情的话语:“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唱响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变初心和

承诺。

让红色血脉“流动”起来。“杭州市红色文化之旅”巡演活动,通过创新的方式方法,将党

的革命史和奋斗史与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相结合,打造了一台集经典与地域特色于一体的

红色文艺专场,在全国各地巡演,并利用国家云的直播平台,促使红色文化的辐射面更广。

在巡演活动中,红色经典作品、杭州红色作品和当地红色作品轮番上演,以灵动、活泼、

深远的艺术形式,展现红色精神和新时代赶考人的共同心声。这不仅让红色血脉在巡演中“流动”

起来,更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受到公众的热烈欢迎。此外,巡演活动

还结合党建联建活动,带领党员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路线,深入学习和感受当地振兴和

发展经验等重要指示精神背后的故事。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党员们对总书记讲话精神

的理解,也让他们真切体会到“八八战略”和“千万工程”给我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杭州市红色文化之旅”模式的成功实践,不仅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更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的杭州形象。自 2018 年“杭州市红色文化之旅”

活动开展以来,6 年间文化馆已原创红色节目 27 个 , 演出 40 余场,带动各区县市演出近百场,

吸引线上线下观众近百万人次,为红色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传播探索了新的模式。通过

对红色资源的形态转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为民众提供了一个更直观、更生动的

了解红色资源的机会。这种跨地域的文化交流,不仅提升了公众的艺术审美,更为他们提供了

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促进了公众对杭州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的深入了解,更增强

了公众对中国红色文化的自信。

“红色文化之旅”模式以时代精神为价值引领,以群众文化骨干队伍的建设为有力保障,以

提升群文创作水平为关键要素,以培育公共文化品牌为特色载体,以文旅推广为发展路径,为

红色文化的开发和传播注入新的活力,更好地引领社会风尚,发挥其独特的价值,让红色文化

在当代社会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第122页

120 ZHEJIANG CULTURE AND TOURISM

文旅论坛 / CULTURAL AND TOURISM FORUM

同山烧酒,因产于诸暨市同山镇而得名,酒质清澄,口感甘洌,被称为南派清香典范,素

有“江南小茅台”之称。2009 年,同山烧酒传统酿造技艺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表性目录。截至 2023 年 12 月,该项目已拥有省、市、县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7 人(其中省

级 3 人)。项目发源地同山镇已创成中国白酒特色小镇、浙江省非遗旅游景区、浙江省白酒核

心产区。目前,诸暨全市共有规模酒企 8 家、酒作坊 133 家、酿酒散户千余家。近年来,诸暨

市积极探索同山烧酒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以“非遗助力共同富裕”省级试点为载体,通过政

策支持保障、生产资源整合、人才引进培育、工艺创新升级等,推动地方“小特产”向市场“大

产业”跨越式融合升级,酿造共同富裕美好生活。

同山烧酒是如何传承发展的?

一是强化政策扶持,提供发展保障。诸暨市历来高度重视同山烧酒产业传承发展,致力于

将同山镇打造为浙江白酒核心产区、中国白酒特色小镇,给予一系列政策支持,着力解决资金、

人才、技术、营销等痛点难点。2022 年 11 月,发布《同山烧白酒生产技术和管理规范》,进一

步规范同山烧酒产品生产和管理,优化酿制的工艺技术,提升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提高同山

烧酒产品质量和档次,推动同山烧酒产业的传承发展。此外,出台《诸暨市白酒小作坊产品生

产销售管理办法(实行)》政策,规定白酒作坊的产品要有“身份证”才能进入市场交易;严格

执行《绍兴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禁止品种目录》,对同山烧实现从备案管理到登记管理的转变;

制定出台同山烧经营门店专项奖励政策,已建立线下品牌店、经销店 20 余家。

针对产业发展的资金问题,诸暨市积极创设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联合中行、农商、工商、

农信等多家银行,推行特色惠农助企产品,建立线上“信贷超市”,满足各类主体的贷款需求。

推出“酒贷通”专项贷款,通过“原酒质押”方式激活白酒的金融属性,加快企业回笼资金、

扩大生产。积极对接银保监机构开展洽谈,在全省率先推出财政补助比例高达 90% 的高粱种植

保险,从原料源头入手弱化生产经营风险,筑牢兜底保障。

二是构建联动体系,盘活三产资源。近年来,随着同山烧酒传统酿造技艺入选省级非遗项

目,以及消费市场对传统白酒的青睐度日趋上升,同山烧酒香名更远,产销量逐年增长。产销

两旺的同时,同山镇本地白藤拐糯高粱供给严重不足,域内酒企酒作坊纷纷从市外邻省采购相

似的原材料,此举不但直接导致原料成本增加,也让原料质量的把关陷入难题。有鉴于此,同

山镇组建了“红高粱·绿经济”跨区域党建联盟,开展“订单式”种植,由同山镇提供优质高粱

种子,柯桥区王坛镇、上虞区盖北镇规划集中种植基地,成熟后由同山镇统一回购。这样一来,

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充分利用了周边优质高粱种植基地,也激活了乡村旅游观光和生态农业

观光产业链。

2022 年 3 月,首批省级非遗工坊创建工作如火如荼展开,经过 1 年的创建周期,诸暨市同

山高粱酒厂一举创成首批省级非遗工坊。此后,浙江同山醉美人酒业、浙江原锅酒业有限公司

等先后创成绍兴市级、诸暨市级非遗工坊。立足非遗本位,挖掘项目资源,诸暨市积极构建同

山烧酒非遗工坊发展集群,培育和引进酒类包装、酒糟资源综合利用等关联性生产企业,拓展

振兴发展传统工艺,酿造共富美好生活

——同山烧酒产业传承的实践与思考

□□ 杨斐

第123页

JUNE 2024 121

产业空间,倍增产业效益,与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相结合,全方位为

同山烧产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同山烧酒非遗工坊的新兴发展,也带火了镇内其它非遗项目,

如棕编、毛笔制作技艺等,同时带动了短柄樱桃、绿剑茶等特色农产品销售,以及同山八大碗

等美食产业发展,农旅、工旅景观兼具,催生了一条“可玩、可看、可吃、可购、可学”的特

色旅游路线,为“醉美同山”全域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构建了同山烧酒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是注重引育并举,构建人才智库。传统工艺的振兴发展,人才是核心竞争力。在诸暨市

文旅部门的牵头指导下,同山镇探索创新师徒传承、群体传承、校园传承等多样模式,实施“薪

火传承”项目,出台青年接班人专项扶持政策,丰富人才培养渠道,加强中青年非遗传承人培育,

形成合理有序的传承梯队。

沈牡琴是同山烧酒传统酿造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她曾先后被认定为绍兴市首批乡

村振兴“领雁计划”人才、“诸暨工匠”,被浙江酒业协会特聘为“非遗技艺讲师”,连年来,

以沈牡琴为代表的传承人们,对有一定基础的酒作坊酿酒工、酿酒散户,无偿开展酿造工艺流

程和关键控制点等技术技能提升培训,已向 200 多人传授同山烧酒传统酿造技艺,提供酿酒技

术指导、文化宣讲及高粱种植技术指导等服务。

除了技艺精湛的酿酒匠人,产业振兴发展更少不了科研技术人才。在传统传承之外,还与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开展党建联建,打造引才育才、文化提升的高能级平台,2023 年新引入

化学工程等专业青年博士 3 人。这是政府、酒企与高校联盟合作的有效探索,作为同山烧酒产

业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发展的智库,通过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开展技能人才培训、制

定行业标准、开展质量检测服务等,重点解决酿酒技艺改进、高层次人才引育、行业标准规范

等难题。

四是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工艺升级。同山烧酒传统酿造技艺作为省级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

是首批浙江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之一,同山镇更是同山烧酒传统酿造技艺的省级生产性保护基

地。守正创新是同山烧酒传统工艺振兴发展的必经之路。

首先是酿酒原料的优选育种。由诸暨市农业部门牵头,引入省农科院技术指导,对同山烧

优质原料本地糯高粱品种“白藤拐”进行品种选育、提纯复壮等技术攻关,研育“同山红一号”

优质种子,提高亩产 20%-30%。其次,在酒曲制作方面,联合浙江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调整制

酒曲所用辣蓼草等 68 味中草药的品种、比例,改善同山烧酒原有苦辣味偏重口感,突破转焐易

热易酸导致减产的关键技术难题,在保持正宗小曲清香原味的同时,提高出酒率及消费者口感

认可度。同时,结合同山烧酒集成创新示范建设项目,推进数字化全过程管理。改造原有生产

车间,提升改良传统蒸粮、摊晾拌曲、做捂(培菌糖化)、发酵、蒸馏、贮存、勾调等流程设

施工具,提高白酒产品品质。对窖藏环境进行多维度数字化控制,对酒产品生产、入库、储存、

出库等进行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确立同山烧酒产业发展“新标杆”。

同山烧酒传承发展的效果已逐渐显现。现阶段,同山镇已有 30 多家作坊完成生产场所标准

化改造,2 家获评浙江省名特优食品作坊,4 家获评绍兴市级双传精品食品作坊。省级非遗工坊

第124页

122 ZHEJIANG CULTURE AND TOURISM

文旅论坛 / CULTURAL AND TOURISM FORUM

“诸暨市同山高粱酒厂”已建成 300 平方米实验室,对 11 类理化指标开展检测,实现对同山烧

生产主体的品质监管“全覆盖”。经过为期三年的同山烧创新示范集成改造,新建生产车间超

万平方,新增智慧化生产线 2 条。

目前,同山烧酒产业已基本实现了包括原料、加工、包装、销售等全链条整合。通过非遗

等共富工坊创建,盘活闲置农房资源,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 200 万元以上,带动村民家门

口就业创业,新增劳动力 180 余人,人均年增收 6000 元以上。2024 年,同山烧酒产量预计突

破万吨、产值将超 10 亿元。同山烧酒已经成为一方百姓的“共富酒”,一张诸暨特色产业发展

的金名片。

在产业发展中,同山烧酒业协会、同山酿酒师联盟等相继成立,依靠社会力量要素集成,

致力“规范生产 + 质量提升 + 品牌打造 + 销售推广 + 合作提升”,全方位提供服务保障,助力

产业品牌的建设。有影响力的活动,有知名度的宣传,为同山烧酒产业发展推广引流。随着“千

户开酿节”“封坛节”“同山烧文化节”等大型展示活动的举办,并通过省级以上重量级主流媒

体大力宣传,同山镇和同山烧酒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文化品牌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线下发力,线上出圈。找准新媒体发展的契机,同山烧酒进入了网上农博专区,有了专属

的同山烧共富工坊小程序,出现在不少带货主播的直播间,利用数字化密码炒热了同山烧酒的

人气,拓展了销售渠道,刷新了知名度。

同山烧酒产业发展,经济效益显著,其文化影响力同样深远。同山镇已建成相关非遗展示

馆 3 家,系统性陈列展示同山烧酒传统酿造技艺的传承发展与文化呈现;制作发布“同山烧解

密”“醉美同山”等专题宣传片,展示山乡特色产业及美丽风光,推动文化基因解码;以“洌·酒”

之名融合诸暨“清·茶”“明·珠”等特色产业不断丰富精神内涵,创排诸暨西路乱弹小戏《酒嫂

砸缸》,荣获“李渔杯”首届全国清廉戏曲优秀作品展演“入围剧目奖”,讲好同山烧美酒故事,

赋美群众文化生活。

现阶段,新建落成的同山烧党群服务中心预计每年可接待游客约 3 万人次,同山烧酒文化

主题公园、特色商业街、非遗传承展示馆等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为“醉美同山”“文旅同山”赋

能添彩,实现“富脑袋”与“富口袋”双丰收。

同山烧酒产业传承发展的路径值得人们思考。

同山烧酒讲好文化故事,着力品牌打造。置身黄酒腹地,诸暨以同山烧酒闻名近内。作为

同山镇“一乡一品”的特色产品,同山烧酒是诸暨人席间的美酒,更是诸暨人“南人北相”的

重要基因。越王勾践、美女西施……又让同山烧酒柔和了家国情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讲好

同山烧酒故事提供了无限可能,为品牌打造奠定了文化基础。

在“浙江白酒核心产区”“省级非遗项目基地”“省级非遗旅游景区”荣誉加持下,同山烧

酒产业崛起发展,“老寿家”“原锅”“越庄”等酒品牌涌现,但客观而言,这些品牌的知名度有

限,或局限于诸暨本土,或停留于浙江省周边,相比于国内知名白酒品牌,同山烧酒品牌打造

急需区域公用品牌赋能助力。正如行业协会引领产业发展,同山烧酒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将通

过整合资源、标准、统一供应链优化等方式,整体提升同山烧酒产业的竞争力,提升行业品质

和形象。

第125页

JUNE 2024 123

同山烧酒加快了产业升级,做好产品文章。作为一种传统白酒酒类,同山烧酒传统工艺历

经传承发展已趋成熟,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这导致了同山烧酒产品同质化严重,普通消费者

无法细分区别。此外,在市场利益驱动下,不少缺乏工艺经验的小作坊、酿酒散户加入生产经

营的大军,冲击着“江南小茅台”的口碑。

标准化和数字化成为同山烧酒产业提档升级、产品品质管理的关键所在。在严格执行原有

标准规范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对生产技术、管理规范标准、产品质量等级等进行明确细分,

以实现统一化、标准化。同时应注重同山烧酒产品质量的管控,提高准入门槛,强化同山烧酒

传统酿造技艺非遗传承,突出核心特色,规范工艺流程。以数字化赋能,实现对产业链上下游

的全要素开展数字化升级、转型和再造,确保生产过程及产品成品规范安全、质量稳定,接入

线上销售渠道,丰富销售平台。

同山烧酒推动了酒旅融合,拓宽消费市场。同山镇应依托风光独特的酒农业景观、集群成

片的酒产业园区、积淀深厚的酒民俗文化,突出观赏性、体验性、故事性,为游客营造出浓浓

的酒主题氛围,打造独具同山特色的酒文旅体验场景,让悠悠酒香弥漫舌尖更萦绕心间,在游

客走走听听、看看尝尝之中,实现“同山烧酒风情小镇”“省级非遗旅游景区”的文化效益变现,

真正实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此外,消费升级、市场细分的当下也启示同山烧酒产业,除了扎稳酒水产销基本盘,还可

针对不同消费群体需求,开发不同类型、口感和包装同山烧酒产品,如同山烧酒文创伴手礼、

低度果味酒、健康酒味饮品、个性化定制包装酒等,以优质丰富的产品品类,为消费者带来新

体验,增进接受度、欢迎度,不断拓宽消费市场。

同山烧酒优化了产业环境,护航长足发展。健康稳定的经营环境,既可以为本土企业的持

续发展提供保障,还能吸引外来资本的投资入驻,从而提升产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在政府层面,

更须继续重视同山烧酒产业的发展,对这一乡村特色产业加大政策、资金扶持,推动建设公用

品牌,完善服务机制,引入资本合作,优化生产经营环境。

同山烧酒发酵酿造过程复杂,酒曲制作配方考究,其传统非遗核心工艺是成就同山烧酒品

质的关键。要坚持传承发展同山烧酒传统酿造技艺、同山烧酒曲制作技艺,定向培养年轻一代

的非遗传承人,构建传承有序的阶梯队伍,为传统工艺振兴发展做好人才资源储备。优质的产

品原料,清洁的酿造水源,是一杯好酒的两大法宝。在同山烧酒产业发展中,不能忽略生态环

境的保护,要加强对原料种植区域、水源地周边的生态保护,完善工艺流程,规范生产过程中

废弃、污染物的排放,引导清洁环保生产,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环境。

同山烧酒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任重道远,需要政府、企业、传承人群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继续以“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为目标导向,深化非遗传承创新,振兴发展传统工艺,通过

挖掘历史文化、提升生产工艺、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品牌建设、拓展市场渠道、参与合作竞争

等多种方式,探索走好一条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赋能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第126页

124 ZHEJIANG CULTURE AND TOURISM

文旅论坛 / CULTURAL AND TOURISM FORUM

新时代下老牌剧场如何焕发“精气神”

伴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拥有自己的剧场已经成为每个城市文化建设的“标配”。除了北上

广深,进入新一线城市的杭州,几乎在每个区都有属于自己的大剧院。鳞次栉比的新建剧场,硬件

设施和运营条件都比过去的老旧剧院优越了不少。然而那些经历过岁月沉淀的老牌剧场,如何在巨

大的竞争中焕发新生?今年 46 岁的杭州剧院,就试图在探索一条全新的老牌事业单位向现代企业

的改革之路。

曾经辉煌的老牌剧场陷入瓶颈

位于武林广场 29 号的杭州剧院,由 1621 座的大剧场和 515 座的小剧场组成,是杭州最具代表

性的文化地标。杭州剧院正式落成于 1978 年,是周恩来总理生前亲自批准建造的大型综合性艺术

剧院。作为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 46 年的老牌剧场,建院至今,杭州剧院共接待国内外艺术表演团

体 1800 余家,上演优秀剧目 6000 余场,接待观众超过 700 万人次,也定格了无数动人瞬间。

1978 年 10 月,纪念周总理的话剧《丹心谱》成为剧院建院以来的首个演出剧目;1978 年 11 月,

日本松山芭蕾舞团《葛蓓莉亚》来杭演出,开启了杭州剧院作为浙江省对外交流窗口的使命;2007

年,杭州剧院率先引进百老汇原版音乐剧《国王与安娜》、《42 街》等经典剧目,让杭州观众第一

次在家门口感受到百老汇的艺术魅力……

尽管落成后的杭州剧院一度成为当时国内最先进的综合剧场之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舞台高

度局限、副台过小、吊杆不够等一系列舞台“硬伤”,让这个老牌剧场无法承接像舞台剧《如梦之梦》、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百老汇音乐剧《猫》这样的“爆款”作品。加上缺乏相对灵活的宣传营销,

很长一段时间内,杭州剧院一度成为只租场,很少有主营项目的一个剧场。舞台演出缺乏品质保障,

加上外部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让这个身处武林广场 CBD 中心的剧场,也逐渐深陷发展瓶颈。

坚持内容为王推出全年演出季

2020 年 10 月,杭州剧院与胜利剧院从事业单位完成转企改制,正式加入了浙江演艺集团的大

家庭。没了过去的“铁饭碗”,所有杭州剧院人面对未知的改企之路,其实内心都是充满忐忑。尤

其是还碰到了三年新冠疫情,让全球剧场业都遭遇了重创,不少剧场和民营演艺机构都纷纷关停倒

闭,而此时的杭州剧院,也在巨大挑战之下探索焕发新生之路——第一个变革就是坚持内容为王,

按照国际剧场惯例推出全年演出季的概念,并将主营项目的比重逐年扩大。

核心就是重新对杭州剧院进行定位。杭州剧院通过对会员的调研,发现 30 岁+到 50 岁+的知

识分子阶层,是杭州剧院的主体受众群。因此在打造演出季的过程中,剧院专门开辟了比较受知识

分子阶层欢迎的以改编文学经典为主打的“经典剧场”——像改编自曹禺先生作品的天津人艺版的

《雷雨》,改编自陈忠实小说的陕西人艺的《白鹿原》,改编自路遥作品的话剧《平凡的世界》,中

央芭蕾舞团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等经典舞台作品,在杭州剧院都获得了非常好的票房与人气。在

去年杭州剧院 45 周年庆生演出季中,剧院还一口气引进了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孟京辉的《一

个陌生女人来信》、田沁鑫的《风华绝代》三部话剧名导的大戏,成为演出季一大亮点。

□□ 张玫

第127页

JUNE 2024 125

同时“国际剧场”板块也是杭州剧院的一大特色。作为最早的浙江省对外文化交流窗口,杭州

剧院的国际演出一直备受杭州观众推崇。在去年杭州剧院 45 周年演出季中,“国际剧场”板块就引

进了《维也纳童声合唱团 525 周年音乐会》《又见玫瑰般的人生——小野丽莎演唱会》《斯拉法的下

雪秀》《爱尔兰国宝级舞剧大河之舞》《马克西姆钢琴音乐会》《德国广播交响乐团新年音乐会》等

一系列重磅的境外演出并大获成功。在今年年底,杭州剧院还将大胆引进百老汇原版音乐剧《芝加

哥》这样大体量的主营项目,作为“国际剧场”的压轴连演一周。

另外,传统文化的强势复归,也让剧院敏锐捕捉到了“新国风”的流行。在已公布的 2024 杭

州剧院演出季中,就新增设了“新国风剧场”——比如新年率先打头阵的小百花越剧团的越剧《五

女拜寿》和《陈三两》,伴随着陈丽君和李云霄的火爆出圈,也让这两出小百花的经典作品一票难求,

2 分钟就全部售罄的销售速度,堪比大牌演唱会。而京剧《珠帘寨》《穆桂英大战洪州》、民族歌剧《李

清照》、台湾优人神鼓《墨具五色》、《行走的声音——龚琳娜国风音乐会》、大型舞剧《金陵十三钗》

等一系列新国风演出的引进,剧院也试图通过展现传统文化让当代观众找回自己民族的根脉。

加大宣传营销开辟新媒体战场

俗话说得好,酒香也怕巷子深。杭州剧院改革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宣传营销。在当下信息传播

爆炸,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如何利用好各种新媒体平台为宣发造势也成为杭州剧院业务探索的

重点。为此剧院根据演出的不同属性,在抖音、微博、小红书、微信等平台展开不同定位的宣发。

比如小红书偏重做演出攻略,微博偏重话题度传播,抖音偏重短频快的视频素材传播。2022 年夏天,

杭州剧院还率先开辟抖音售票新战场,短短一个月做到抖音杭州剧场类销售第一,半年销售就占了

剧院全年总票房的六分之一。

由于剧院舞台硬件条件存在“硬伤”,无法承接“头部”顶流的大制作项目,如何将中型制作

的“腰部项目”卖出头部票房,也是杭州剧院改企后一直在思考的课题。为此,剧院全方位探索,

为每个主营项目量身定制不同特色的宣传营销方案。在差异化的营销下,舞台剧《两京十五日》、

2022 版央华版话剧《雷雨》《雷雨·后》、喜剧《差一点好笑》、音乐剧《三星堆》等主营项目,均

创下了全国巡演站票房第一的成绩,在行业内获得肯定。

售罄,是杭州剧院去年演出运营的关键词。德云社相声专场全年共计 7 个系列全部售罄;新开

辟的包括欧阳娜娜、戴佩妮、小野丽莎、金玟岐、马頔、黄子弘凡等六个剧场版演唱会系列也全部

售罄;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的《何文秀》《陈三两》,在一分钟内售罄;赖声川经典话剧《暗恋桃花源》,

创下了 3200 张演出票在 2 分钟售罄的速度纪录;而天津人艺的经典话剧《雷雨》《马克西姆钢琴音

乐会》这两个每年都见的“老友项目”,也在剧院营销团队的成功运作下再度售罄。

新媒体平台的持续发力,让 2023 年抖音平台杭州剧院话题播放量达到 4651 万,是第二名播放

量的 3 倍。同时杭州剧院也加大了对演后评论的话题度营销,通过官方剧照、幕后小故事、现场谢

幕等视频、图片在新媒体平台的大量曝光,营造话题度,提升观众与剧院的黏性互动。借着巨大的

口碑流量,去年成功举办 45 周年庆生演出季的杭州剧院,不仅在全年演出场次、营业额、销售额、

观众人数上均创下建院 45 年来历史最高,而且在还凭借超高的人气与话题度,在 12 月 18 日登顶

新浪微博全国剧场榜第一名。

可以说,这个见证了改革开放 46 年的城市文化地标,早已融入了杭州这座城市的文化血脉。

而变革,也让这个老牌剧场重新接轨市场,焕发青春。面对广阔的文化演出市场,杭州剧院将继续

向现代企业迈进,践行“人民的剧院,艺术的殿堂,精神的家园”的初心,继续为浙江打造新时代

文化高地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第128页

126 ZHEJIANG CULTURE AND TOURISM

文旅论坛 / CULTURAL AND TOURISM FORUM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民族文化记忆,而且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征和鲜明的地域特

色。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03 年 10 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

质文化遗产还应具有“顺应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活态传承和创新性转化正是当下实现非遗可持

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传播渠道日新月异的今天,非遗文化的有效传播和非遗文化本身一样面临发展困境,因此

每一种信息传播的新途径或新方法均有望成为非遗文化活态传承和创新转化的契机,短视频自不

例外。根据最新报道,截止 2023 年底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 10.74 亿人,移动互联网用户人

均单日使用时长 435 分钟,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 151 分钟,因此不论是自媒体还是各级政

府部门的融媒体,都主动利用短视频来宣传非遗文化。不过,随着非遗类短视频的迅猛发展,其

自身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欲成功出圈跻身流量经济行列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有较长的路要

走。

非遗类短视频存在的问题

在模式方面,非遗类短视频“道术”割裂。文化遗产是相对于自然遗产存在的人类历史文化

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相对于考古遗址、历史纪念物和建筑群等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传统语

言、知识、技能及文学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说、表演、

民俗及工艺等,均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最能体现传统文化和民间实践的“道术合一”。

非遗短视频有别于非遗类产品的直播带货,它的目的主要是记录和宣传非遗文化,但当下的非遗

短视频,明显偏重于“术”的记录和展示,知识把非遗项目相关过程或相应产品用短视频的方式

进行传播,缺少深度的“道”的挖掘,最多也只能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匠心”等较浅层面。当然,

这个问题的产生还有其他原因,比如非遗传承人的老龄化、拍摄者的年轻化以及短视频这一新媒

体形式三者之间的困局。目前大多数非遗项目掌握在老年人手中,但他们对包括短视频在内的互

联网传播方法态度不很积极,技术也比较生疏,即使拍摄短视频,作品的质量也比较一般,因此

展演“术”都谈不上,更不用说表现“术”所载之“道”了。另一方面,短视频从业者及消费者

多为年轻人他们对非遗文化并非缺少兴趣或传承责任,对非遗短视频的制作也不拒绝,但由于自

身知识能力的限制和当下信息传播的特点,使其不可能对非遗项目外在形态所包蕴的精神内涵进

行深入发掘和重点传播。

在内容方面,非遗类短视频“内美”不够。新闻传播有“内容为王”的说法,文化传播的基

础自然也应该是内容制作。目前各大平台上现有非遗短视频作品体量并不小,但常常因为内容创

意不足而呈现出同质化倾向,从而相当程度上减弱了传播效果。我国非遗项目共设定了十一大门

类,同一类型的短视频作品中如何凸显地域特色和项目优长是内容制作上的重中之重。非遗类短

视频内容上难以出新的现状和短视频本身求新求变的特点形成结构性矛盾,造成此类视频引流难、

非遗类短视频的“破圈”之路

□□ 薛亚军 周雨 黄欢

第129页

JUNE 2024 127

出圈难的发展瓶颈。如何找到具有突破性的热点话题,如何捕捉非遗项目的文化亮点,如何讲好

非遗故事等等,都是非遗短视频内容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形式方面,非遗类短视频“颜值”欠佳。目前绝大多数非遗短视频源自自媒体,其视频表

达形式比较单一,制作技术比较粗糙,拍摄手法比较老套,视频画面比较普通,很难给人以耳目

一新之感。反观央视纪录频道“微 9 栏目”所推出的短视频,则能立足当下,采用年轻化的表达

方式,以活泼有趣的形式展现非遗文化活力十足的一面,使年轻人在轻松愉悦的互动体验中与非

遗文化产生共鸣,其拍摄角度和画面也比较讲究,以“小而美”的样貌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在

生活快节奏、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潮流下,文化消费必然出现平面化、即时性的特点,年轻人与非

遗短视频同频共振有一定难度,他们多数按照“什么火看什么”的大众心理惯性选择视频,按照

“大喜大悲”的粗放情绪标准消费视频,因此非遗短视频简约、原始的形式较难引发观者共情达

到引流效果。久而久之,在网络平台算法推荐机制的助推下,这些短视频的关注度会越来越小,

传播也会愈加困难。因此,配合有趣且引导潮流的文案,非遗类短视频可以采取时尚化的包装、

先进的剪辑手法以及年轻人的话语体系创制多元的短视频形式,满足受众心理需求和市场需要。

非遗类短视频创新的途径

发掘精神资源及地方特色。当前我国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有一千五百多项,其中所蕴含的丰

富文化信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短视频制作者及其作品应

该“取法乎高”,以非遗项目中的文化精神弘扬为己任。比如各类民俗中的“乐群”精神,各类

工艺中的“守正”态度,各类传说中的“尚智”观念,各类戏曲中的“劝世”道理,都可以通过

非遗短视频这一载体进行生动形象的呈现。非遗短视频的内容还应该注重地方特色,它是文化多

样性的具体体现。如 2021 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展示活动中,视频、爱奇艺、优酷、

抖音、快手、哔哩哔哩、酷狗、微博等八家网络平台各自开设视频专区,以“人民的非遗人民共

享——共赏多彩非遗”为主题,汇集两千余部非遗传承记录影像、非遗题材纪录片、访谈综艺节

目等进行公益性展播,各地群众也通过短视频形式传播全国各地的非遗项目,而“云上非遗”活

动也成为浙江各地引领非遗消费、促进非遗传播及提振地方经济的成功案例。

强化政府功能及平台责任。非遗文化兼具传统文化属性和文化产业特征,当前既面临文化传

承的断代危机,又面临相关文化产品的市场挑战,充分利用高质量短视频的传播优势可以帮助应

对危机和挑战。在非遗短视频的发展阶段,政府部门的文旅规划和政策扶持、短视频平台的技术

支持和文化责任至关重要。2019 年 3 月 27 日短视频平台快手在国家文旅部非遗司的支持下发布

“快手非遗带头人计划”,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产业和品牌资源以及商业和管理教育,助推非

遗活态传承和市场转化。短视频平台通过设立非遗频道和设计扶持项目,利用自身传播流量,在

赋能非遗文化、扩大传承范围、营造非遗传播生态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今后非遗短视频的制作

第130页

128 ZHEJIANG CULTURE AND TOURISM

文旅论坛 / CULTURAL AND TOURISM FORUM

者应充分依托平台、立足受众,不断提升短视频作品质量,各级非遗传承人也可通过平台项目普

及非遗文化,培养非遗传承人,挖掘项目变现潜力。

丰富传播手段及视频样式。非遗短视频的传播应和非遗活动等结合起来,形成线上线下合力

的混合式传播模式以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2023 年 10 月 27 日至 30 日,湖州市南浔区石淙

镇举办了首届非遗民俗文化节,线下数万名游客齐聚石淙,看村景,品民俗,尝美食,亲身体验

非遗民俗文化盛会,线上众多民众也通过自媒体积极互动,共享非遗,效果不错,反响良好。这

样类似的非遗文化节、非遗购物节及非遗集市等活动,组织者应当具有线上实时转播意识和短视

频传播敏感度,借力短视频满足广大民众需求,扩大地方非遗影响。淄博烧烤、哈城冰雪火出圈,

天水麻辣烫话题点击量高达 211.03 亿,开封“王婆说媒”流量上亿……这些热点的形成,均离

不开短视频等新媒体的推波助澜。此外抖音平台上某些内容出彩、形式新颖、角度独特的非遗短

视频点击量逾百万,一些非遗短视频系列作品也有相当的人气,这充分彰显了非遗类短视频的消

费空间,同时也对拍摄者的文化素养和制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需要画质更清晰,观感

更流畅,叙事更集中的短视频作品。

明晰功能区划及受众定位。非遗短视频与包括非遗直播在内的其他传播方式不同,其功能主

要集中于记录、宣传和体验各类非遗文化方面。为了实现点对点精准推送,根据不同的传播目的

和受众对非遗短视频进行功能区分尤显重要。以保存史料和记录展演为目的的非遗短视频需要突

出内容的真实性和文化特质,以推广宣传为目的的非遗短视频需要强调项目的现实意义和当下价

值,而以市场营销为目的的非遗短视频则需要凸显项目的商业附加值。同样,非遗短视频的创作

者需要具有一定的“读者意识”,要研究受众心理,要明确接受对象,从而使短视频的传播更加

准确有效。

非遗类短视频可期的未来

非遗文化承载着传统文化精神和民族文化记忆,需要年轻一代赓续传承,非遗文化的传承更

需要不断新变的传播方式,制作理念、内容及形式上的创新可以助推非遗短视频更深入、广泛地

传播非遗文化。

据统计,大学生群体接触过非遗短视频的比例超过百分之五十,这说明短视频传播的确缩短

了非遗文化和年轻人的距离,潜藏着扩大非遗影响、实现非遗传承和创新性转化的巨大能量。相

信经过各主管部门的策划布局、各视频平台的倾心激励以及制作者的积极创意,弘扬包括非遗在

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一定会出现如河南卫视国风类节目一般的现象级“出圈”作品,从而引

领非遗类短视频进入更多大众视野。

非遗文化的新时代传播,离不开《非遗里的中国》等大型文化类节目,离不开包括非遗馆展

览、非遗庙会和非遗集市等实践活动,离不开包括纪录片、微纪录片、口述史等各类实录展演,

更离不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气韵生动的短视频作品。

第131页

JUNE 2024 129

近日,2024 年“茶和天下 共享非

遗”主题活动浙江省主会场活动在湖州

安吉溪龙乡举办。首批 25 家省级“非

遗茶空间”正式授牌。它们以“非遗传

习所 + 茶空间”的业态叠加,将非遗项

目的展示、传播、体验与茶事经营活动

深度融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非遗

茶生活”形态。来自杭州、苍南、安吉、

金华、松阳、龙泉等地的 9 家省级非遗

茶空间展参展单位,以各具风格的美学

空间,全场景呈现“古雅气、巧匠气、

烟火气、山野气、书卷气、菩提气、有

朝气、新茶气”等八个气派十足的非遗

茶生活。

首批 25 家省级“非遗茶空间”正式授牌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线上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