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农业科学》2023年第9期电子刊

发布时间:2023-10-27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热带农业科学》2023年第9期电子刊

韦艳菊 等 中国和缅甸干辣椒产品标准比对 - 97 -看出,中国的干辣椒标准有国家标准和农业行业标准,分别为产品标准 GB/T 30382—2013 《辣椒(整的或粉状)》和分级标准 NY/T 3610— 2020《干红辣椒质量分级》;分级标准中也有对干辣椒等级质量技术指标的要求,2 项标准在适用范围上有交叉,均适用于干辣椒。因此,2 项标准均作为比对对象。缅甸有国家标准MMS 5:2020《缅甸干辣椒标准》,也同样适用于干辣椒。因此,将中国的 2 项标准与缅甸标准进行比对。表 1 中国和缅甸干辣椒标准国家 标准号 标准中文名称 标准英文名称 适用范围 备注中国 GB/T 30382 — 2013辣椒(整的或粉状)Chillies (whole or ground)适用于 3.2.1 中所述辣椒(整的或粉状)的质量评定及其贸易根据 3.2.1 的内容,辣椒是辣椒属的干果荚中国 NY/T 3610 —2020干红辣椒质量分级Quality grades of dried hot peppers适用于同一品种干红辣椒的质量分级根据定义,干红辣椒是指干红辣椒经自然晾晒或人工干燥制成的产品缅甸... [收起]
[展开]
《热带农业科学》2023年第9期电子刊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01页

韦艳菊 等 中国和缅甸干辣椒产品标准比对

- 97 -

看出,中国的干辣椒标准有国家标准和农业行

业标准,分别为产品标准 GB/T 30382—2013

《辣椒(整的或粉状)》和分级标准 NY/T 3610—

2020《干红辣椒质量分级》;分级标准中也有对

干辣椒等级质量技术指标的要求,2 项标准在适

用范围上有交叉,均适用于干辣椒。因此,2 项

标准均作为比对对象。缅甸有国家标准

MMS 5:2020《缅甸干辣椒标准》,也同样适用于

干辣椒。因此,将中国的 2 项标准与缅甸标准

进行比对。

表 1 中国和缅甸干辣椒标准

国家 标准号 标准中文名

称 标准英文名称 适用范围 备注

中国 GB/T 30382

— 2013

辣椒(整的

或粉状)

Chillies (whole

or ground)

适用于 3.2.1 中所述

辣椒(整的或粉状)

的质量评定及其贸易

根据 3.2.1 的内容,辣椒是辣椒属的干果荚

中国 NY/T 3610

—2020

干红辣椒质

量分级

Quality grades of

dried hot peppers

适用于同一品种干红

辣椒的质量分级

根据定义,干红辣椒是指干红辣椒经自然晾晒

或人工干燥制成的产品

缅甸 MMS 5:2020 缅甸干辣椒

标准

Myanmar Dried

Chilli Peppers

Standard

适用于茄科辣椒属

(Capsicum spp.)的

整的干辣椒

“干辣椒”是指经过干燥过程的成熟果实,有梗

或无梗,用于零售或非零售,作为食品中的调

味品。再包装或进一步加工的干辣椒也包括在

内。包括干鸟椒(dried bird chilli peppers)和

干大果辣椒(dried large-fruit chilli peppers)

2 中国和缅甸干辣椒标准比对

GB/T 30382 对干辣椒的要求主要包括气味和

滋味、无虫、无霉变、外来物、未熟果、斑点果

和碎果、理化指标[6]。NY/T 3610 对干辣椒的要求

主要包括等级要求、卫生要求,如对真菌毒素、

污染物、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等[7]。MMS 5 对

干辣椒的要求主要包括基本质量、缺陷和容许度、

食品添加剂、污染物、农药残留、卫生等[8]。两

国标准均规定了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安全指标。

因此,从这些方面对 3 项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进

行比对。

2.1 感官指标

3 项标准均规定了干辣椒的颜色、气味、滋

味、无虫、无霉变、外来物、未熟果、不完善椒

等感官指标。其中,对外来物和未熟果等不完善

椒规定了量化指标,见表 2、3。

从表 2、3 可看出,中国国家标准 GB/T 30382

《辣椒(整的或粉状)》与行业标准 NY/T 3610《干

红辣椒质量分级》对干辣椒中外来物的量化标准

不相同,这 2 项标准对外来物的定义也存在差异,

见表 4。从表 4 可看出,GB/T 30382 将梗、叶视

为外来物,外来物要求≤1%,缅甸标准基本与之

相同。NY/T 3610 则将叶、柄等视为固有杂质,

区别于泥沙、石子等外来杂质,对 3 个等级干红

辣椒固有杂质的要求分别为≤0.5%、≤1%和≤

2%,不允许有外来杂质。以砂土为例,从定义上

来看,GB/T 30382 可以允许干辣椒中有砂土,但

是包括砂土在内的总外来物要求≤1%;NY/T

表 2 中国和缅甸干辣椒感官指标要求

项目

国别 标准号 颜色 气味 滋味 无虫、无霉变 外来物 未熟果、斑点果和碎果

或不完善椒 异品种椒

GB/T 30382—2013 √ √ √ √ ≤1% 未熟果、斑点果≤2%,

碎果和碎片≤5% —

中国

NY/T 3610—2020 √ √ √ √ 不允许有

外来杂质 见表 3 特级无,一级

≤0.5%,二级≤1%

缅甸 MMS 5:2020 √ √ √ √ ≤1% 变色果≤5%,变形果

≤5%,碎果≤5%

同一包装中包含同

种类的干辣椒

注:“—”表示未规定。

第102页

2023 年 9 月 热带农业科学 第 43 卷第 9 期

- 98 -

表 3 中国 NY/T 3610—2020 对干辣椒的不完善椒要求

等级 项名 特级 一级 二级

不完善椒总量 ≤4.5% ≤8% ≤12%

黄梢椒和花壳椒

允许黄梢和以红色为主,显浅红

白色暗斑且面积在全国 1/4 以下

的花壳椒总量≤2%

允许黄梢和以红色为主,显

红白色斑块且面积在全国 1/4

以下的花壳椒总量≤4%

允许有黄梢和以红色为主,

显白色斑块且面积在全国 1/4

以下的花壳椒总量≤6%

白壳椒 无 无 无

虫蛀椒 无 无 ≤0.5%

黑斑椒 无 ≤0.5% ≤1.0%

不成熟椒 无 ≤0.5% ≤1.0%

断裂椒 断裂长度超过 1/3 以上的断裂椒

总量≤2.5%

断裂长度超过 1/3 以上的断

裂椒总量≤4.5%

断裂长度超过 1/3 以上的断

裂椒总量≤7%

表 4 中国和缅甸干辣椒标准对外来物的定义

国别 标准号 外来物的定义 备注

GB/T 30382—2013

不属辣椒或辣椒类的所有其他物质,以及梗、叶、

砂土均为外来物;未熟果、斑点果、碎果和碎片不

属于外来物

中国

NY/T 3610—2020 外来杂质:干红辣椒以外的其他物质,通常包含泥

沙、石子、塑料、金属、玻璃等

杂质包括固有杂质和外来杂质,

固有杂质是指辣椒本身自带的

辣椒茎、辣椒叶、辣椒柄等

缅甸 MMS 5:2020 枝条、梗、叶、花序等外来植物物质,不包括果柄。

非辣椒的自然组成部分的其他物质也视为外来物 —

注:“—”表示未备注。

3610 则不允许有砂土。因此,GB/T 30382 与 NY/T

3610 对干辣椒中的外来物要求不一致。

2.2 理化指标

中国和缅甸对干辣椒的理化指标要求见表 5。

从表 5 可看出,中国和缅甸均规定了干辣椒的水

分含量要求。中国 2 项标准对干辣椒的水分要求

不一致,均与缅甸的要求不同。GB/T 30382 除了

水分,还规定了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总体上

对理化指标的要求更严格和具体。

表 5 中国和缅甸对干辣椒的理化指标要求

理化指标 国别 标准号

水分 总灰分 酸不溶性灰分

GB/T 30382—2013 ≤11% ≤10% ≤1.6% 中国

NY/T 3610—2020 ≤14% — —

缅甸 MMS 5:2020 ≤13.5% — —

注:“—”表示未规定。

2.3 安全指标

NY/T 3610 要求真菌毒素、污染物(不包括

真菌毒素)、农药残留和食品添加剂符合相关强制

性标准(表 6),GB/T 30382 中虽未提及安全要求,

但均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MMS

5:2020 规定了污染物(包括真菌毒素)、农药残留、

食品添加剂的要求。

中国干辣椒的安全要求主要依据 GB 2760、

GB 2761、GB 2762、GB 2763 和相关公告,目前

现行的版本分别为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1—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

限量》、GB 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

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尽管缅甸 1997 年发布

的《国家食品法》中规定了任何人不得生产、进

口、出口、储藏、运输或销售食品添加剂用量超

过规定限值的食品及农用化学品含量超过最大限

量的食品[9],但是目前尚未发布食品添加剂使用

限量和农用化学品最大限量,仅在干辣椒标准的

基本要求中规定不能添加色素,参考了泰国干辣

椒标准、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和东盟标准,要求农

第103页

韦艳菊 等 中国和缅甸干辣椒产品标准比对

- 99 -

表 6 中国和缅甸对干辣椒的安全指标要求

国别 标准号 污染物 真菌毒素 农药残留 食品添加剂

GB/T 30382—2013 — — — —

中国

NY/T 3610—2020

应符合 GB

2762 的规

应符合 GB

2761 的规

应符合 GB 2763 的规定

质量应符合相应的国家安全标

准和相关公告的规定,品种、使

用范围、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应

符合 GB 2760 和相关公告的规定

缅甸 MMS 5:2020

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

规定;黄曲霉毒素不得超

过 15 μg/kg

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包括泰国农业标准 TAS 9002 农

药残留最大限量和 TAS 9003 农

药残留:外来最大残留限量

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注:“—”表示未规定。

药残留限量符合泰国标准 TAS 9002 和 TAS 9003,

目前现行的版本是 TAS 9002—2016《农药残留:

最大残留限量》和 TAS 9003—2004《农药残留:外

来最大残留限量》。因此,对中国和缅甸干辣椒中

的污染物、真菌毒素、农药残留限量要求进行比对。

2.3.1 污染物和真菌毒素 中国在 GB 2761—

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中无适用于干辣椒的要求[10],在 GB 2762—20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对

调味品的限量要求[11]。缅甸干辣椒标准中要求污

染物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但食品法等法律中未

发现相关规定。中国和缅甸干辣椒污染物和真菌

毒素限量要求见表 7。从表 7 可看出,中国和缅甸

对干辣椒的污染物和真菌毒素要求完全不相同。

表 7 中国和缅甸干辣椒污染物和真菌毒素限量要求

国别 铅/(mkg‒1

) 砷/(mgkg‒1

) 3-氯-1,2-丙二醇/(mgkg‒1

) 黄曲霉毒素/(μgkg-1)

中国 1.5 0.5(总砷) 0.4 —

缅甸 — — — ≤15

注:“—”表示未规定。

2.3.2 农药残留 中国 GB 2763—2021《食品安

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对调味料

干辣椒规定了 127 种农药残留限量,包括对干辣

椒本级分类的 86 种农残限量(即直接针对干辣椒

的限量)和上级分类的 41 种农残限量(既针对调

味料,也适用于干辣椒的限量)[12]。缅甸标准引

用的泰国 TAS 9002—2016《农药残留:最大残留

限量》,对干辣椒(Peppers, chili,dried)规定了 26

种农药的残留限量,包括直接针对干辣椒的 16 种

农残限量、针对调味料(果实或浆果)的 7 种农

残限量和针对调味料(所有类别)的 3 种农残限

量[13];TAS 9003—2004《农药残留:外来最大残

留限量》,对调味料规定了 5 种外来农药的残留(即

来源于环境的农药残留)限量[14]。两国均对干辣

椒规定了残留限量的农药及其限量值,见表 8。

从表 8 可看出,两国同时对干辣椒规定的残

留限量的农药有 16 种,因此,只有中国规定的残

留限量的农药 111 种,只有缅甸规定的残留限量

表 8 中国和缅甸均对干辣椒规定了残留限量

的农药及其限量值

残留限量/(mgkg‒1

) 序号 农药 中国 缅甸

1 五氯硝基苯 0.10 0.02

2 乐果 3.0 0.5

3 二嗪磷 0.5 0.1

4 氯菊酯 10.00 0.05

5 乙酰甲胺磷 50.0 0.2

6 伏杀硫磷 7 4

7 敌敌畏 0.1 0.1

8 毒死蜱 20 20

9 多菌灵 20 20

10 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 10 10

11 丙溴磷 20 20

12 马拉硫磷 1 1

13 灭多威 10 10

14 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 3 3

15 阿维菌素 0.2 0.5

16 三氯杀螨醇 0.01 0.10

第104页

2023 年 9 月 热带农业科学 第 43 卷第 9 期

- 100 -

的农药 15 种。以上 16 种农药中,序号 1~6 的 6 种

农药,缅甸的限量值规定比中国严格;序号 7~14

的 8 种农药限量值两国相同;只有序号 15 和 16

的 2 种农药的限量值是中国比缅甸严格。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中国和缅甸干辣椒标准,在感官指标要求方

面,尤其是涉及项目的相似度较高,对外来物的

指标要求基本相同,但是对非正常果实的分类和

比例要求不同;在理化指标方面,中国的国家标

准要求更严格和具体;在安全指标方面,对污染

物和真菌毒素的要求差异大,主要是指标项目不

同,对农药残留的要求上,中国覆盖的农药种类

范围更广,数量差较为悬殊。对于两国均规定了

限量的农药,限量值相同的占 50%,缅甸更严格

的占 37.5%,中国更严格的占 12.5%。总体上,

中国和缅甸的干辣椒标准差异较大,不仅体现在

指标项目上,也体现在量化指标上。但由于两国

情况不同,不能直接对一些指标进行简单评判。

例如规定干辣椒的水分含量,主要是由于水分含

量过高会引起霉变,对质量造成影响,但两国气

候有差异,空气温度和湿度不同,因此对水分含

量的要求有差异。

从比对情况来看,缅甸的标准化发展仍有较

大提升空间,其干辣椒标准主要参考了泰国标准,

尤其是农药残留要求符合泰国的限量标准,未规

定重金属限量,也未制定食品添加剂限量。

比对过程发现了中国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不

一致的问题。国家标准 GB/T 30382—2013《辣椒

(整的或粉状)》与行业标准 NY/T 3610—2020

《干红辣椒质量分级》对干辣椒中外来物的定义

和指标要求不一致,对水分的要求也不一致。

3.2 建议

3.2.1 科学整合优化标准 干辣椒的国家标准

GB/T 30382—2013《辣椒(整的或粉状)》和行业

标准 NY/T 3610—2020《干红辣椒质量分级》,虽

分别是产品标准和分级标准,从覆盖的产品来看,

在适用范围上有交叉,但却存在定义和指标不一

致的问题。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不一致,会造成

混淆和混乱,从辣椒产业良性发展的角度考虑,

应对标准进行科学整合优化,提高标准的科学性

和实用性。

3.2.2 加强安全技术指标评估研究 从比对结果

来看,中国对干辣椒农药残留等多项技术指标要

求较缅甸的宽松,且差异较为悬殊,例如对乙酰

甲胺磷的限量,中国是 50 mg/kg ,缅甸是

0.2 mg/kg。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对外出口按照中国

标准生产的产品时,出口贸易因产品不符合出口

目的国的标准要求而受阻。因此,建议相关主管

部门、研究机构等关注国际上对这类指标的要

求,进行比对研究及科学性评估和验证,确保标

准科学性和产品安全性的同时,促进中国产品国

际贸易发展。

3.2.3 开展标准化联合研究 相对来看,缅甸标

准化发展起步晚,标准缺失较多,有很大的提升

空间。中国标准化发展已处于全面提升阶段,在

标准数量、技术水平、基础设施等方面具有一定

优势。因此,建议与缅甸相关机构合作,加强农

产品等标准的联合研究,互学互鉴,共同提高标

准化水平,提升标准一致性程度,促进双方贸易

便利化。

参考文献

[1] 王超. 从“做大”到“做强” 从“有形”到“无形”[EB/OL].

(2020-03-18)[2023-02-14]. https: //ldhn. rednet. cn/content/

2020/03/18/6871738. html.

[2] 王崇庚, 莫定仪, 杨祎祎. 我国辣椒产业发展研究[J]. 中

国食品, 2022(9): 142-144.

[3] 李永馨 陈康清 、 . 遵义市委副书记王宏: 山红涧碧纷烂漫

人间一味辣真香[EB/OL]. (2023-08-24)[2023-09-02]. http:

//gz.people.com.cn/n2/2023/0824/c194827-40543588.html.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海关统计数据在线查询平台

[EB/OL]. [2023-02-25]. http: //stats. customs. gov. cn/.

[5]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受疫情影响, 缅甸辣椒出口遇寒冬

[EB/OL]. (2021-08-24)[2023-02-14]. http: //www. agri.

cn/V20/ZX/sjny/202108/t20210819_7744958. htm.

[6]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辣

椒(整的或粉状): GB/T 30382—2013[S]. 北京: 中国出版

社, 2014.

[7] 农业农村部. 干红辣椒质量分级: NY/T 3610—2020[S].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20.

[8] 缅甸科技部研究与创新司. 缅甸干辣椒标准: MMS 5:

2020[S]. 缅甸仰光: 出版社信息不详, 2020.

[9] 缅甸国家法律和秩序恢复委员会. 国家食品法[M]. 出版

地信息不详: 出版社信息不详, 1997: 24.

[10]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

第105页

韦艳菊 等 中国和缅甸干辣椒产品标准比对

- 101 -

局.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1—2017[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7.

[11]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

局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 GB

2762—2022[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22.

[12]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农业农村部, 国家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总局.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

限量: GB 2763—2021[S].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21.

[13] 泰国农业与合作部国家农产品和食品标准局. 农药残留:

最大残留限量: TAS 9002—2016[S]. 泰国曼谷: 皇家公报,

2016.

[14] 泰国农业与合作部国家农产品和食品标准局. 农药残留:

外来最大残留限量: TAS 9003—2004[S]. 泰国曼谷: 出版

社信息不详, 2004.

(责任编辑 林海妹)

第106页

2023 年 9 月 热带农业科学 第 43 卷第 9 期

Sep. 2023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Vol.43, No.9

收稿日期 2023-01-16;修回日期 2023-03-0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产业化背景下小农户衔接大市场的决策行为优化:跨境山区农户分化实证”

(No.72263035);西部边疆民族地区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时空演化及驱动因素研究(No.72164039);云南农业大学

社会科学基金“‘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老跨境农业投资的难点与对策研究”(No.2019SK11)。

第一作者 晋燕(1981—),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东南亚农业经济合作,E-mail:jinyan_yn@163.com。

通讯作者 姜晔(1984—),女,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亚洲农业国际合作,E-mail:jiangye@agri.gov.cn。

连通与效应:中老铁路对澜湄农业合作的影响

晋燕1

冯璐1

姜晔2

(1.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昆明 650201;2. 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北京 100125)

摘 要 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为中国与湄公河国家互联互通构建了便捷的国际大通道。以中老

农业合作为切入点,从农业投资、农产品贸易、农业科技合作 3 个维度分析中老铁路开通对澜湄农业合作带来的影

响。中老铁路开通有助于扩大跨境农业投资与贸易,带动沿线农业农村发展,激活农业合作新动能,同时也存在农

业生态安全、市场无序竞争等潜在风险。建议加强中老政策支持及战略对接,发展投资贸易全产业链布局,以重点

农业项目促进合作,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优化沿线物流枢纽服务,促进中老及澜沧江—湄公河、中国—东盟农业合

作稳步发展。

关键词 澜湄农业合作;中老铁路;辐射效应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2008/j.issn.1009-2196.2023.09.016

Connectivity and Effects: The Impact of the China-Lao

Railway on Mekong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JIN Yan1

FENG Lu1

JIANG Ye2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201, China;

2. Foreign Economic Cooperation Center, MARA, P. R. China, Beijing, 100125, China)

Abstract The China-Laos Railway is a landmark projec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which has built a convenient

international channel for th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Mekong River countries. Taking the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Laos as the case, this article analyzes impact of the railway on the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of Mekong

countries from three dimensions: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agricultural trade, and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The China-Laos railroad helps expand cross-border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and trade, drive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along the route, and activate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while there are also potential risks such as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safety and market competition. The study recommends strengthening policy support and strategic connections between

China and Laos, developing the whole industry chain of investment and trade, promoting cooperation with vital agricultural

project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to rural areas, and optimizing logistics services along the route to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Laos, Lancang-Mekong River and

China-ASEAN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Keywords Mekong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China-Laos Railway; radiation effects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

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

质量和水平”。作为“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的中

老铁路于 2021 年 12 月 3 日通车,对增强中国与

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区域内生产要素及人员流动,

推动中国在未来和东盟国家建立更多联系发挥了

国际大通道的作用[1]。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

球性系统性风险不断积聚的局面下,加快南南合

作和落实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进《澜湄合

作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顺利实施,澜湄

国家更应通过发展跨境农业经济、畅通农产品贸

易、增进农业科技交流等惠民项目,推动澜湄农

业合作迈上新台阶。

第107页

晋燕 等 连通与效应:中老铁路对澜湄农业合作的影响

- 103 -

1 中老铁路促进澜湄农业合作的连通作用

湄公河国家农业生产效率低,需要进一步挖

掘农业发展潜力。老挝农业资源丰富,但 80%是

山区,需通过生产要素集聚形成发展动力。柬埔

寨人口超过 1 600 万,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农业

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不高。缅甸约 70%的人口生

活在乡村,农业生产水平低,近年渔业和畜牧业

逐渐发展为优势出口农产品。越南和泰国则需通

过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

效率。因此,通过农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湄公

河国家的共同诉求。

农业是中国与湄公河国家合作的优先领域。

截至 2021 年,中国与湄公河国家之间农产品进口

达到 174 亿美元,同比增长近 33%;贸易总额约

28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6%。中国在湄公河国家

的农业投资存量为 45.47 亿美元,占中国在东盟

国家农业投资存量总量的 37%;农业企业数量为

316 个,占中国在东盟国家农业投资企业总量的

78%[2],表明湄公河国家是中国在东盟国家的重点

投资国别。

中老铁路开通无疑为推进澜湄农业合作提供

了新动能。国际铁路通道是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

载体,高速铁路被证明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广泛

而深刻的影响[3-4]。目前对中老铁路的研究主要

有以下 4 个视角。一是聚焦于供应链及经济发展

与生态的关系[5-6];二是从中老铁路与中老经贸

关系影响因素分析如何促进中国—中南半岛经

济走廊国家贸易[7];三是从地缘政治角度分析中

老铁路对澜湄区域地缘态势的影响[1];四是从中

老之间“强连通”的基础设施促进合作效益外溢

到文化和社会领域,推动中老命运共同体理念构

建和实践[8-9]。

现有成果为本文提供了前期参考,也留下了

拓展空间。农业是湄公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

导部门,依托中老铁路,如何吸引沿线生产要素

聚集,连通澜湄国家农业投资、农产品贸易和农

业科技合作,实现“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扩

散效应并逐渐辐射更多东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鉴于此,本文总结和梳理

了中老铁路开通对中国与湄公河国家农业合作的

积极影响及潜在风险,对深化区域农业合作研究

及政策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2 中国与老挝农业合作进展及主要问题

2.1 中国与老挝农业合作进展

老挝是“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中欠发达

国家之一,国土面积 23.68 万 km2

。农业是老挝国

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22 年农业部门增长 3%,

全国可耕地面积约 800 万 hm2

,农业用地约 470

万 hm2

。主要粮食作物是稻米,占全国农作物种

植面积的 85%;经济作物种类包括木薯、甘薯、

芋头、大豆、甘蔗、棉花、咖啡、茶叶、烟草和

橡胶等。据估计,老挝要实现 2030 年全部人口脱

贫,每年需要增加 4 100 万美元的投资,其中对

农业部门的投资约需 3 400 万美元,占总投资的

83%。因此,老挝政府对大力发展农业、提升产

出水平及拓展外部农业合作有强烈诉求。随着中

老铁路开通叠加 RCEP 生效,老挝市场和运输的

外部环境更加优化,拓展农业投资贸易的需求将

进一步增加。

中国是老挝最大的农业投资国。老挝是中国

农业对外投资第三大目的国(仅次于印度尼西亚

和瑞士),老挝与中国接壤、地缘优势明显,政治

环境相对稳定,中国企业赴老开展农业合作积极

性高。至 2021 年底,中国在老挝共设立 91 家农

业企业,投资领域涉及种植业、林业、畜牧和农

资产品,主要投资作物是玉米、水稻、天然橡胶

和甘蔗,投资存量达 21.51 亿美元[2],是 2015 年

的 3.6 倍,占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存量总额的 7.1%。

中国是老挝重要农产品贸易伙伴。2022 年老

挝农产品出口额超过 11.83 亿美元,其中牲畜出

口 5 378 万美元。优势出口农产品分别是香蕉、

橡胶、木薯,80%农产品都(直接或间接)运往

中国。2021 年,中老农产品贸易总额达 2.5 亿美

元,是 2015 年的 1.8 倍;其中,中国自老进口 1.97

亿美元,主要产品是木薯、橡胶、热带水果等;

中国对老挝出口农产品 5 255 万美元,主要产品

是蔬菜、水产品等。

中老双方是农业技术交流长期合作伙伴。近

20 年来,中老双方在双多边机制下开展了一系列

科技交流与合作。云南、重庆、广西、湖北、深

圳等地方农业部门、科研院所、涉农投资企业与

老挝各级地方政府合作建设农业园区,如早期的

省厅地方级“中老农业科技示范园”(2003)、“中

国(广西)—老挝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

第108页

2023 年 9 月 热带农业科学 第 43 卷第 9 期

- 104 -

(2004)、“云南-老挝农业研发中心”(2012)、“中

国云南—老挝乌多姆塞农业科技示范园”(2016)、

“云南—老挝特色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国际联

合研究中心”(2018),首批国家级境外农业合作

示范区“老挝-中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2018)

等,双方通过合作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平

台,开展种养技术培训、农作物品种研发、跨境

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合作,提高了老挝发展现代农

业的技术水平。

2.2 中国与老挝农业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农业投资链条单一且农产品附加值较低

中国在老挝农业企业 80%为民营中小企业,存在

抗风险能力弱、资金不足、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

投资模式主要有订单农业、土地租赁、替代种植、

农业示范园和股份合作[10],表明企业以直接参与

农业生产的模式为主。以云南省在老挝投资的企

业为例,约 83%的企业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投资,

具有加工(38%)和市场营销能力(6%)的企业

比例较低,表明投资集中于附加值较低的生产端,

初级农产品供给较多,涉及农产品加工、仓储、

物流等中间环节投资的企业较少。

2.2.2 农产品贸易品类和规模有限且通关瓶颈明

显 截至 2021 年底,共有 9 类老挝农产品签署了

输华双边协议书,老挝获我国检验检疫准入的水

果仅 4 种,少于缅甸(8 种)、越南(9 种)、泰国

(22 种)。中国是老挝牲畜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之

一,但老挝仍然是中国市场活牛的最小供应国。

2019 年,中老两国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老挝

从中国政府得到出口 50 万头生牛的出口量。2021

年,老挝约出口 8 100 头肉牛,其中 1 992 头牛出

口至中国,占肉牛出口量的 25%;2022 年出口约

4 万头牛至中国;2023 年老挝将加快中老两国生

牛的安全贸易,提高老挝对华出口牛的数量和质

量。但总体上,老挝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总额远

低于其他湄公河国家,占比仅为 0.9%,低于中柬

(2.4%)、中缅(4.4%)、中越(30.8%)和中泰

(61.5%),中老双边都有很大提升空间。中老仅

有磨憨—磨丁一个国家级一类口岸,进出口水果、

蔬菜、水产等生农产品的生鲜特质、冷链成本、

运输折损都与通关效率息息相关。境外进口农产

品的检疫检验、消杀、粮食熏蒸等流程也需要在

磨憨口岸逐步完成,口岸进出口农产品数量大、

任务重且货场有限,是导致通关效率不高的客观

因素。

2.2.3 农业科技合作主体单一且辐射力不强 目

前中国与老挝农业科技交流以示范为主,缺乏长

效的多边或双边科技合作长效保障机制。科技合

作方式大多是政府主导的技术援外项目,如境内

外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研讨会,双方合作研究

或开发的科技项目较少、规模相对较小,项目实

施主体主要为地方行政部门、科研院所及高校,

科技人才培训成果转化惠及民生的带动作用不

足[11]。同时,由于缺乏对老挝农业科技需求的精

准了解,加上老挝本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尚不健

全,合作项目对当地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有

待进一步提升。

3 中老铁路开通对澜湄农业合作的聚集效

应及潜在风险

3.1 降低农产品跨境贸易物流成本,畅通国

际国内双循环

中老铁路开通之前,中国农产品基本从上

海、广州、浙江、山东等重要沿海港口城市贸易。

如今内陆省市通过中老铁路与东盟市场链接,东

盟国家则通过中老铁路链接欧亚市场,畅通了

国内国际双循环。中老铁路开通后,对接来自全

国 21 个省区市、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经济

圈、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的国际货运任务,货物运

输已覆盖老挝、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柬埔

寨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万象与昆明之间的运

输成本下降 40%~50%,泰国至重庆的农产品运

输时效比海运快 4 倍,从云南向老、泰运送农

产品的时间由 15 d 缩短至 30 h。截至 2022 年

12 月,经昆明海关监管验放的进出口货运总量

达 192.68 万 t,货值达 132.91 亿元,中老铁路

为连通中国与周边国家农产品贸易发挥了重要

的国际大通道作用。此外,截至 2023 年 1 月,

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突破 900 万人次,其中国

内段 754 万人次,国外段 146 万人次。未来预计

老挝每年将有 1 400 万人使用这条铁路,包括来

自周边国家的 1 000 万游客,这将极大促进周边

国家旅游业、服务业和其它行业的增长,为我国

拓展与周边国家农产品贸易、吸引农业投资、融

入全球供应链提供了重要纽带。

第109页

晋燕 等 连通与效应:中老铁路对澜湄农业合作的影响

- 105 -

3.2 带动沿线农业产业及乡村发展

中老铁路途经老挝北部琅南塔省、琅勃拉邦

省等五省市,沿途多为山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动力不足。铁路修建期间,为当地农村人口创造

了超过 11 万个就业机会,并帮助沿途村民修建了

近 2 000 km 的公路和运河,购买老挝当地材料和

物资超过 51 亿元人民币。随着中老铁路对投资和

贸易拉动效应的不断增强,更多企业在沿线周围

建立起供应链、物流基地和设施,进而带动更多

对沿线村庄农产品生产、加工、旅游、服务等产

业的投资。同时,基础设施投资也可能随着公路

和中老—中泰铁路的建设而得到扩大,以便与铁

路连接,并对泰国、越南等湄公河国家涉农产业

形成辐射效应,带动周边乡村发展。

3.3 加大有害生物入侵带来的生态安全潜在

风险

中国云南省有 8 个州(市)的 25 个边境县分

别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交界,是中国连接东南亚、

南亚的重要陆上通道,同时也是我国边境有害生

物入侵的天然通道,构建我国西南重点区域生态

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义。东南亚国家各国之间农

业生产规模、经济发展基础不同,管理体制也千

差万别,加之利益诉求不尽相同,在有害生物的

早期预警、信息交流与技术研究方面存在一定差

距。中老铁路开通畅通了我国与老挝、泰国、柬

埔寨等周边国家农产品进出口的新渠道,但随农

产品贸易增长和人员流动加速,有害生物传播的

途径增多、速度加快,跨境动植物疫病输入、检

疫性有害生物入侵等潜在农业生态安全风险也随

之增加。跨境生态安全的风险叠加贸易全球化,

亟需澜湄流域各国共同构筑农产品国际贸易有害

生物监测安全防护网。

3.4 引起沿线投资企业无序竞争的潜在风险

老挝目前有 515 家外国公司投资于老挝农林

领域,主要来自欧盟、中国(239 家)、泰国(60

家)、越南(60 家)、日本、韩国和法国。随着中

老铁路对沿线农业产业、农产品需求,农业基础

设施等关联行业的辐射效应逐渐显现,未来将吸

引更多来自缅甸、柬埔寨的企业在铁路沿线布局

投资,当地市场竞争激烈。例如云南省在老挝开

展农业投资的企业约 85%为民营型企业,投资同

质化程度较高,同一区域生产资源、劳动力资源

存在重复性竞争。加之中小企业对投资风险评估

和市场信息研判不足,尤其是投资短期经济作物

的企业,极易受市场波动影响,致使农产品与市

场需求不匹配,冲击市场供给,引起无序竞争的

风险。如何调整企业投资战略、开展国际化农业

合作、减少市场风险,是强化澜湄农业企业合作

必然要考量的问题。

4 依托中老铁路激活澜湄农业合作新动能

4.1 加强战略对接,完善政策支撑

在中老铁路连通的澜湄、中国—东盟农业合

作新格局下,借鉴我国为柬埔寨编制农业发展规

划的经验做法,推动与老挝农林部共同编制中老

农业合作规划,并通过战略对接有序引导两国农

业重点产业与企业合作。加强与澜湄国家探索建

立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农

产品许可证制度、进口计划等配套支持政策,适

当扩大老挝及过境优质农产品进口种类。加强重

点领域农业国际合作,充分发挥国际合作的力量,

鼓励技术研发支持等基础应用研究合作与成果互

认,深化南南合作、湄公河—澜沧江等农业国际

项目开展,发挥“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

科技创新联盟的作用,促进政策对话、教育培训

和农业科技交流。以区域协作为切入点构建检验

检疫体系,加强国家间信息通报交流和科技成果

共享,借助中老铁路提升政策、规则和标准“软

连通”水平,优化投资合作政策环境。

4.2 深化农业全产业链布局,提升农业合作层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

种资源联动效应”。相对其他周边国家,老挝地广

人稀,人口密度低(仅 30 人/km2

),农业用地约

470 万 hm2

,开发潜力较大。建议依托中老铁路沿

线产业发展和投资合作基础,聚焦重点产业、关

键产品和多种环节,抓住 RECP 降税契机,根据

澜湄农产品进出口市场需求,培育和扶持一批外

向型龙头企业。农业投资前段侧重于对老挝种质

资源、农资、农业机械等上游农业生产资料研发

和指导,刺激老挝农业技术需求和生产能力。中

端着眼于布局粮食、木薯、热带水果、畜牧养殖

等重点产业,鼓励和支持我国有实力的大型农业

企业在中—老—泰沿线规划布局全产业链园区建

第110页

2023 年 9 月 热带农业科学 第 43 卷第 9 期

- 106 -

设,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品牌建设,提升对湄

公河国家的农业投资层次和农产品品质和附加

值。同时,面向湄公河、东盟“走出去”农业企

业开展投资环境宣讲、投资风险研判、经营管理、

政策法规等培训与咨询服务,引导企业有序竞争,

丰富投资结构和合作形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4.3 聚焦重点合作项目,促进农业技术和乡村

振兴有效衔接

依托亚洲合作资金、中国—东盟合作基金、

澜湄专项基金等平台,结合当地诉求谋划设计和

布局重点农业合作项目,提高沿线农业重点产业

生产能力,带动贸易投资合作。结合党的二十大

报告和 2023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推进高水

平对外开放,谋划设计和布局重点农业合作项目,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当地乡村发展。开展更多

“小而美”的民生项目,通过农业惠民项目带动

发展,培训当地更多农业农村发展人才。加强老

挝等湄公河国家农业农村发展技术研究,引进先

进的农业技术成果,进一步发挥现有农业科技示

范园区作用,以技术合作带动农业投资与贸易,

并强化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及惠民成果转化应用。

结合铁路沿线乡村资源禀赋和潜能,借鉴中国乡

村振兴的经验,探索发展跨境乡村旅游等乡村减

贫新模式,带动沿线乡村发展。

4.4 聚焦重点产业,拓展澜湄农业投资合作领域

2023 年 2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支持

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政策

措施》,明确指出充分发挥云南省在全面开放新格

局和“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区位优势。因此,云南

省应加强与周边国家互利合作,加快建设面向南

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未来我国重要农产品需求依

旧是高质量代表食物及玉米大豆等基质产品,以

境外投资方式获取这些产品是“走出去”企业的战

略重心[12]。但分析现有资料发现,对老挝和缅甸

的投资作物集中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国内进

口需求较大的肉牛、淡水养殖产品、乳制品等重

要蛋白农产品则来源于泰国、柬埔寨和越南[2]。

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农产品进口

市场的前 10 个国家中,泰国(837.85 亿元)位列

第三,越南(403.12 亿元)位列第十。因此,应

依托中老铁路连通湄公河国家的优势,进一步加

强种植业、畜牧业、渔业领域合作,拓展澜湄农

业产业的分布及合作领域。

4.5 优化沿线物流枢纽建设,畅通国际农产品

贸易

2023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3 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统

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发挥农产品国际

贸易作用,深入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中

老铁路开通后,江西、贵州、广西、重庆等农产

品有更多机会进入国际市场,而老挝农业经济的

突出优势亦在于农产品出口贸易。应结合《中老

铁路三年行动计划》,引导地方农业部门、大型企

业加强与昆明—磨憨国家物流枢纽、广西北部湾

国际门户港、成都国家重要商贸物流中心、万象

赛色塔综合开发区、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

等陆海新通道及物流枢纽对接合作,配套谋划布

局国际农产品交易、仓储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果

蔬、水产品、花卉等重要农产品商品集散中心,

推动内陆省市农产品有更多机会进入国际市场;

开展农产品展示、农业大数据共享及农产品跨境

电商等多样化合作,充分发挥我国与湄公河国家

的区位条件及天然优势,畅通内外双循环,助力

澜湄农业合作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尹君. 超越连通: 中老铁路对澜湄区域地缘态势演进的结

构性影响研究[J]. 学术探索, 2022(6): 51-57.

[2] 农业农村部. 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合作分析报告(2021 年度

总篇)[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21.

[3] 李廷智, 杨晓梦, 赵星烁, 等. 高速铁路对城市和区域空

间发展影响研究综述[J]. 城市发展研究, 2013, 20(2):

71-79.

[4] 宗会明, 黄言. 高速铁路的社会经济影响与空间效应的研

究进展——基于国际 SCI 和 SSCI 期刊论文的分析[J]. 人

文地理, 2020, 35(2): 1-15.

[5] 董天胜. 基于中老铁路的\"一带一路\"境外铁路项目供应链

实证研究[J]. 铁路采购与物流, 2021, 16(4): 58-61.

[6] 薛陈利, 张会琼, 邹滔, 等. 中老铁路经济廊带生态质量

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2):

638-648.

[7] 习逗逗. 中老铁路建设对中老经贸关系的影响研究[D].

海口: 海南大学, 2020.

[8] 方文. 中老经济走廊建设论析[J]. 太平洋学报, 2019,

第111页

晋燕 等 连通与效应:中老铁路对澜湄农业合作的影响

- 107 -

27(3): 86-98.

[9] 任珂瑶. 中老经济走廊建设: 进展, 挑战与推进路径[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22(1): 132-144.

[10] 董向诗杰. 中国(云南)企业赴老挝农业投资生产经营模式

研究[D]. 昆明: 云南农业大学, 2016.

[11] 冯璐, 张焱, 李勃, 等. 科技外交视角下的跨境农业合作

机制建设——再思南亚东南亚农业科技辐射中心的管理

与发展[J]. 云南社会科学, 2022(3): 53-62.

[12] 杜鹰, 张秀青, 谢兰兰, 等. 新时期我国农业对外开放与

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J]. 全球化, 2022(1): 5-26.

(责任编辑 林海妹)

第112页

2023 年 9 月 热带农业科学 第 43 卷第 9 期

Sep. 2023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Vol.43, No.9

收稿日期 2023-01-28;修回日期 2023-02-28

基金项目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自主立项项目[No.ZZLX-202204];2022 年度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No. HNSK(YB)22-13]。

第一作者 曾小红(1979—),女,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国际热带农业发展,E-mail:zxh608@126.com。

中国胡椒生产和贸易发展分析

曾小红 李光辉 王小芳 胡杰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海南省热带作物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海南海口 571101)

摘 要 胡椒是世界重要的香料饮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中国胡椒生产规模较小,占世界份额较低,但中国是世界胡椒

主产国之一,贸易逆差持续扩大。通过对世界及中国胡椒的生产、进出口贸易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了世界及中国胡椒

生产规模、单产、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及趋势;预测中国胡椒产业发展趋势,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 胡椒;生产;国际贸易;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S573.9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2008/j.issn.1009-2196.2023.09.017

An Analysis of Pepper Production and Trade Situation in China

ZENG Xiaohong LI Guanghui WANG Xiaofang HU Jie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CATAS/Key Laboratory of Practical Research on Tropical Crop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Hainan , Haikou, Hainan 571101, China)

Abstract Pepper is a vital spice beverage and cash crop in the world. Although compared with other countries, Chinese

pepper has a smaller production scale and a lower share. However, China is one of the major producers, and the trade deficit

continues to expand. In this paper, we compared the production,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data of pepper in the world and China

and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in production scale, unit yield,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lly,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pepper industry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Keywords pepper; production; international trade; development trend

胡椒(Piper nigrum)是胡椒科(Piperaceae)

胡椒属(Piper)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素有“香

料之王”的美誉,是世界重要的香辛作物之一,

在药用价值和工业价值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1]。

在医学领域可被用作健胃剂、解热剂和支气管粘

膜刺激剂等,在食品工业上也可用作抗氧化剂、

防腐剂和保鲜剂[2]。研究还发现,从卡瓦胡椒中

提取的黄卡瓦胡椒素对多种癌症有抗癌作用[3]。

我国是世界胡椒主产国之一,其中海南和云

南是我国主产区。由于胡椒的经济价值高,自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起,胡椒一直是我国热区,特别

是老少边穷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之

一,是海南重要热带经济作物产业,年平均产值

30 多亿元,关系 100 万以上农村人口收入。但是,

与世界其他胡椒主产国相比,中国的胡椒在国际

市场上占有率并不高,且产品竞争力低;同时,

随着经济的增长及生活所需,胡椒在国内市场的

需求呈刚性增长,2011—2020 年,中国胡椒进口

逐年上涨,从 2011 年的 8 288 t 增加到 2020 年的

27 043 t,增长幅度高达 228%。国内学者对中国

及世界胡椒生产和贸易的研究多集中在 2017 年

以前[1,4-6],对近年来世界和中国的胡椒生产和贸

易形势研究较少,在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大背景下,对现阶段世界及中国胡椒生产和

贸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预判中国胡椒产业未

来的发展趋势,这对于指导胡椒生产和产业政策

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世界胡椒生产现状及与中国的比较

1.1 世界胡椒生产现状

世界胡椒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沿

线地处热带地区的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斯

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巴西等亚洲和南美洲国

家。从生产规模看,印度尼西亚、印度、越南等亚

洲国家胡椒生产规模大且增长迅速,以巴西为代表的

南美洲国家胡椒生产规模也在波动中呈增长态势。

第113页

曾小红 等 中国胡椒生产和贸易发展分析

- 109 -

1.1.1 世界胡椒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且日益集中

2000 年以来,世界胡椒和胡椒产品的需求不断增

加,使胡椒收获面积不断增加,产量持续增长,

从 2000 年 41.95 万 hm2 增加至 2020 年的 60.61

万 hm2

(表 1),年均增长 1.86%。印度尼西亚、

印度、越南、斯里兰卡、巴西是全球前五大胡椒

生产国。2020 年 5 个国家的胡椒产量占世界胡椒

总产量的比重为 81.69%。作为世界香料界的重要

香料作物之一,胡椒是东南亚地区重要的对外贸

易经济作物,随着世界胡椒消费量的增加,胡椒

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不断增加。作为世界胡椒主

要产区,东盟的胡椒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其中,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胡椒生产规模最大的国家,其

胡椒收获面积和产量增幅分别为 5.42%和 0.10%,

2020年其胡椒收获面积和产量占世界的比重分别

达 32.70%和 12.47%(图 1)。越南的胡椒在种植

规模上不如印度尼西亚和印度,但其产量却远高

于两国,而且其生产规模在大幅增加,收获面积

和产量分别从 2000 年的 3.55%和 16.19%增长到

2020 年的 18.63%和 37.83%。但是作为原产地的

印度,近年来其胡椒生产规模却在逐渐萎缩,收

获面积和产量占世界的比重分别从 2000 年的

46.72%和 18.73%下降到 2020 年的 22.60%和

9.24%。以巴西为代表的南美洲国家胡椒的生产规

模也在逐渐扩大,其收获面积和产量占世界的比

重分别从 2000 年的 3.86%和 12.27%增加到 2020

年的 6.15%和 16.06%。与世界主要胡椒生产国相

比,中国的胡椒生产规模小,收获面积和产量占

世界的比重低但保持相对稳定。2000—2020 年,

中国胡椒收获面积占世界的比重保持在 3.00%,

产量占世界的比重从 5.61%下降到 4.67%。

1.1.2 世界各国胡椒单产水平差异明显 胡椒单

产的影响因素众多,如土壤环境、水分、气候条

件以及生产技能、科技水平等会对胡椒的生产产

生影响。世界胡椒单产水平最高的地区在东南亚,

其中以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的单产居高。这

表 1 2000—2020 年世界 5 大胡椒主产国及中国胡椒收获面积 单位:万 hm2

主产国 2000 年 2005 年 2010 年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2018 年 2019 年 2020 年

印度尼西亚 10.00 11.50 18.63 16.76 18.14 18.63 18.73 18.80 19.82

印度 19.60 22.83 19.59 12.90 12.90 13.20 13.40 13.80 13.70

越南 1.49 3.94 4.43 6.78 8.18 9.35 10.74 11.11 11.29

斯里兰卡 2.84 3.12 3.73 4.05 3.95 4.30 4.35 4.53 4.83

巴西 1.62 3.18 2.33 2.21 2.58 2.86 3.43 3.53 3.73

中国 1.26 1.50 1.75 1.80 1.80 1.86 1.82 1.83 1.84

世界 41.95 52.34 56.31 51.04 53.96 56.61 57.91 59.00 60.61

注:数据来源于 FAO 统计数据库,2022。下同。

图 1 2000—2020 年世界 5 大胡椒主产国及中国的胡椒产量占世界的比重

第114页

2023 年 9 月 热带农业科学 第 43 卷第 9 期

- 110 -

些国家温暖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和充沛的雨水等

丰富的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对稳定,

为胡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7-8]。南美洲

的巴西胡椒单产水平位居前列,巴西胡椒主要产

自北部地区的帕拉州、圣埃斯皮里图州、巴伊亚

州和马拉尼昂州[9],丰富的热带气候资源和得天

独厚的土地资源优势使巴西的胡椒产业迅速发

展。自从日本引入巴西种植胡椒后,胡椒产业迅

速发展成为巴西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业产业。中国

自 1947 年引入胡椒种植以来,虽然受气候土壤等

自然条件限制,仅能在海南、云南部分地区种植,

但通过不断加强胡椒栽培管理技术的提升,单产

水平显著提高,但仍远低于最高单产水平的柬埔

寨,且近年来增长乏力。胡椒种植规模最大的南

亚的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胡椒单产明显低于其他

胡椒主产国,增长也表现出明显的疲软态势。从

世界各胡椒主产国单产情况分析,世界胡椒单产

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表 2)。

表 2 2000—2020 年世界胡椒主产国的胡椒单产变化情况 单位:t/hm2

主产国 2000 年 2005 年 2010 年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2018 年 2019 年 2020 年 2010—2020 年平均

柬埔寨 6.77 6.25 6.46 6.57 6.56 6.56 6.58 6.59 6.60 6.53

马来西亚 1.80 1.50 2.20 1.73 1.74 1.78 4.50 4.65 3.84 2.57

越南 3.42 2.65 2.38 2.61 2.65 2.70 2.45 2.38 2.39 2.52

巴西 2.39 2.49 2.24 2.34 2.11 2.76 2.96 3.10 3.07 2.44

中国 1.40 1.51 1.73 1.90 1.82 1.79 1.84 1.82 1.82 1.81

斯里兰卡 0.59 0.59 0.71 0.77 0.81 0.82 1.11 0.92 0.90 0.79

印度 0.30 0.32 0.26 0.50 0.43 0.55 0.49 0.48 0.48 0.40

印度尼西亚 0.69 0.68 0.45 0.49 0.48 0.47 0.47 0.47 0.45 0.49

1.2 中国胡椒生产情况

中国胡椒种植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广东,

其中海南和云南是主要的胡椒生产省份,种植面

积和产量占全国胡椒总产量的 98%以上。海南是

中国胡椒的主产区,其种植面积、收获面积和产

量分别占全国的 88%、95%和 94%。

2011—2020 年,全国胡椒种植面积总体呈逐

渐扩增趋势,但广东到 2018 年已无胡椒生产数

据,此后胡椒种植集中在海南和云南两省。其中

云南胡椒种植面积增长明显,从 0.09 万 hm2 增加

到 0.27 万 hm2

,增幅高达 2 倍;同期,海南的胡

椒种植面积增幅仅 1.83%。由于单产水平的提高,

两省的胡椒产量均有所增长,云南胡椒产量从

2011 年的 737.9 t 提高到 2019 年的 2 811.2 t,增

长 2.8 倍,2020 年受气候等因素影响减产到

686.3 t;海南胡椒产量从 2011 年的 35 388 t 增加

到 2020 年的 41 951.4 t,增长 18.55%。海南的胡

椒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的琼海、文昌、海口、万

宁等地,并已形成规模(1 000 hm2 以上),但受

地理因素的影响,生产规模扩大的趋势不明显;

云南的胡椒主要种植在临沧、普洱、玉溪、红河、

西双版纳、保山、德宏等市县,虽然目前种植规

模还较小,但这些市县的光热条件都适宜胡椒生

产,其生产规模发展空间潜力巨大。

2 中国胡椒贸易状况及与世界的比较

2.1 世界胡椒贸易总量上升,胡椒粒贸易规模

大于胡椒粉

世界胡椒进出口贸易主要是胡椒粒和胡椒

粉。随着胡椒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不断增加,以

及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世界胡椒贸易总量也呈

不断上升趋势。世界胡椒粒贸易规模显著大于胡

椒粉贸易规模,但胡椒粉贸易增速快于胡椒粒贸

易。2000—2020 年,世界胡椒粒、胡椒粉贸易量

呈波动增长态势。其中胡椒粒贸易量从 47.25 万 t

波动增长至 82.85 万 t,胡椒粉贸易量从 3.87 万 t

波动增加至 17.56 万 t,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2.85%

和 7.85%。2010 年后,世界胡椒贸易规模加快扩

大,从出口情况看,世界胡椒粒出口量从 2010 年

的 25.41 万 t 增加至 2020 年的 46.75 万 t,出口额

也从 9.51 亿美元增加至 2020 年的 12.28 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3.09%和 1.29%;同期,胡椒

粉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8.85%和

8.25%。2020 年,受全球经济贸易不景气及新冠

疫情等因素的影响,阿富汗、尼泊尔、马里等国

家胡椒粒进口规模大幅度减少,世界胡椒粒贸易

第115页

曾小红 等 中国胡椒生产和贸易发展分析

- 111 -

量下降 0.49%(图 2)。

图 2 世界胡椒贸易情况

2.2 东盟和南美洲是世界胡椒出口的主要来源地

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及大洋洲均有胡椒

出口,其中亚洲是世界最大的胡椒出口地区,胡

椒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 70%以上,其中又以

东盟为主,东盟胡椒出口量占世界胡椒出口总量

的 60%以上,以越南、印度尼西亚为主;其次是

美洲,占世界出口总量的 20%,以巴西为主。

由图 3 可知,2020 年,世界前 5 大胡椒粒和

胡椒粉出口国中,越南是最大的出口国,其胡椒

粒和胡椒粉出口量分别占世界出口总量的

47.05%和 45.61%。巴西是胡椒粒出口第二大国,

占世界出口总量的 19.16%;第三是印度尼西亚占

12.20%。胡椒粉的第二大出口国是印度,占世界

出口总量的 10.40%,第三是德国,占 6.45%。

越南是世界最大胡椒制品出口国。2010—

2020 年,越南胡椒粒和胡椒粉出口规模总体均呈

扩大趋势。其中 2010—2014 年,越南胡椒粒、胡

椒粉净出口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12.16% 和

8.13%,胡椒粒贸易顺差从 2.94 亿美元增加到 9.54

亿美元,增长了 3.25 倍,胡椒粉贸易顺差也增加

了 3.01 倍;在 2014 年,越南胡椒首次突破 10 亿

美元,创历史新高[10]。受越南胡椒中发现多菌灵

杀菌剂高残留事件的影响[11],2015 年越南胡椒粒

和胡椒粉出口规模都有所下降,贸易顺差分别下

降 7.42%和 5.15%。2016 年后越南胡椒出口再次

大规模增加,但是受世界胡椒市场消费需求的影

响,巴西、柬埔寨等国家胡椒产量和出口的增加,

越南胡椒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压,特别是黑胡椒[12],

2020 年越南胡椒粒和胡椒粉贸易顺差分别减少

12.84%和增加 13.41%。从胡椒的进出口价格来

看,越南胡椒粒进口量约为出口量的 10%,胡椒

粉不到 1%,但越南胡椒粒和胡椒粉的出口价格逐

年走低,每千克胡椒粒从 2015 年高达 9.41 美元

降到 2020 年仅 2.32 美元,在经过多年胡椒价格

下跌后,2021 年胡椒价格出现复苏迹象,再次振

兴越南 10 亿美元的胡椒产业。受不利天气和新冠

疫情的影响,世界多地胡椒生产区无法实现产量

目标,除巴西外,印度尼西亚、印度等胡椒主产

国正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而随着部分国家新冠疫

情防控好转,餐馆、酒店开始恢复运行,使得胡

椒调味料消费需求猛增,与此同时,多地农民因

新冠疫情和胡椒价格下跌而减产。因此世界胡椒

协会预计,2022 年胡椒原料将供不应求[13]。

2.3 中国胡椒进出口状况

2.3.1 中国胡椒进口连年增加 中国胡椒贸易以

胡椒粒和胡椒粉为主,进口量远大于出口量,基

本处于净进口状态,贸易逆差持续扩大。2020 年,

中国进口胡椒粒 20 994 t(图 4),占胡椒贸易总

量的 84.32%。随着国内消费市场对胡椒需求的

图 3 2020 年世界主要胡椒粒、胡椒粉出口国的出口量占世界比重

第116页

2023 年 9 月 热带农业科学 第 43 卷第 9 期

- 112 -

扩大,中国胡椒进口规模在波动中呈扩大化态势,

尤其是 2017—2020 年,胡椒粒连续 4 年增长,2020

年比 2017 年进口增加了 1.78 万 t,年均增长率高

达 86.74%;相比之下,胡椒粉进口量较小,增速

较慢,从 2011 年的 302 t 增加到 2020 年的 1 067 t,

年均增长率为 13.43%。从世界胡椒进口情况来

看,中国胡椒粒进口量占世界的比重约为 1%且呈

增长态势,2020 年增加到 5.18%;胡椒粉进口量

占世界的比重也呈逐年增长趋势,从 2010 年的

0.47%增加到 2020 年的 1.17%。

中国胡椒的出口量小于进口量,2010—2020 年

总量仅 2.68 万 t,年均出口量不到 5 000 t,2014 年

仅 1 040 t,近年来保持在 2 000 t 以上;其中胡椒粒

出口总量约 1.57 万 t,从贸易顺差变为逆差且逐年

扩大,贸易逆差年均增长率达 26.88%;同期,胡椒

粉出口总量约 1.11 万 t,大于同期胡椒粉进口量。

2.3.2 中国胡椒进口大于出口,东盟是最主要的

进口市场 中国的胡椒粒主要来自于印度尼西

亚、越南、巴西、意大利和奥地利等国;胡椒粉

主要来自越南、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意大

图 4 2010—2020 年中国胡椒粒、胡椒粉

进口量变化情况

利和泰国等,东盟是中国最主要的胡椒粒和胡椒

粉进口市场,2021 年中国从东盟进口的胡椒粒、

胡椒粉分别占胡椒粒和胡椒粉进口总量的 92%和

72%以上。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分别是中国最主要

的胡椒粒和胡椒粉进口国,2021 年中国从印度尼

西亚进口的胡椒粒和胡椒粉分别为6 957和115 t,

分别占进口量的 55.74%、14.98%;从越南分别进

口胡椒粒和胡椒粉 3 753 和 713 t,分别占进口量

的 30.07%、61.59%(图 5)。

来源:中国海关信息网。

图 5 2021 年中国胡椒粒及胡椒粉主要进口来源国进口量占比

中国胡椒粒和胡椒粉的出口规模较小,2021

年中国出口胡椒粒 1 926 t,其中出口到越南占比

23.58%,美国占比 10.71%,英国占 8.51%;同期

胡椒粉出口量为 1 403 t,出口到罗马尼亚占比

41.05%,中国香港占 13.60%,美国占 9.36%。

3 中国胡椒产业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

3.1 对胡椒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虽然中国的胡椒种植面积和产量在逐年增

加,但受品种、技术等影响,增幅并不明显。而

随着我国居民健康消费观念的深入,胡椒的消费

人群和消费量都在逐渐增加,对胡椒的需求将保

持旺盛的增长态势,进口规模不断扩大。目前,

我国人均胡椒消费量不足 23 g,远低于欧美国家

人均 150 g、亚洲国家人均 50 g 的平均水平[14],从

消费需求上来说,胡椒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2 胡椒产业的转型突围,提质增效迫在眉睫

目前,中国胡椒种植集中在海南和云南 2 个

省份。近年来,受国际贸易及供求关系的影响,

国内胡椒生产成本不断上涨,而胡椒价格低迷,

导致中国胡椒产业整体效益降低。受生长条件、

品种及生产管理以及采摘加工等技术的影响,胡

椒产量及品质无法获得显著性提高。因此,亟需

加大科研支持力度。首先,要解决胡椒品种单一、

第117页

曾小红 等 中国胡椒生产和贸易发展分析

- 113 -

老化、抗性差的问题,选育适合我国立地条件的

优良品种并加强推广应用;其次,加强胡椒高效

栽培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运用,比照越南的有机胡

椒、柬埔寨的贡布胡椒生产技术及管理模式,强

化并改善胡椒生产的立地条件和管理模式,切实

提高胡椒的单产水平和产品质量;第三,在产品

加工方面,加强胡椒加工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

提高胡椒加工创新能力,在提高白胡椒、黑胡椒

传统模式的质量基础上,加快胡椒精油、胡椒粉、

胡椒树脂、胡椒酱、胡椒饼干等产品的研发,延

长胡椒产业链。

3.3 利用 RCEP 等国际经贸规则的机遇与挑

战,重整胡椒产业

RCEP 等经贸规则协议的达成将进一步降低

中国与相关国家间的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制度性

门槛。作为中国胡椒的主产区海南、云南两省,

特别是海南,提高胡椒产品质量,抓住机遇扩大

海南胡椒的国际市场。但需要注意,作为世界胡

椒主产区的东盟也将利用新的经贸规则扩大国际

市场,东盟胡椒将进一步通过挤占内地胡椒消费

市场,对中国胡椒将产生较大冲击。因此,首先

要抓住机遇,提高胡椒生产管理技术水平,生产

有机生态胡椒或向国际知识产权申请品牌保护注

册或申请欧盟地理标志认证,打造高品质胡椒原

料供应基地,使海南胡椒迈入国际体系;其次,

针对加工技术及深加工不足的问题,加强产品采

收及加工技术的提升,建设胡椒精深加工基地,

延长胡椒产业链,提高胡椒附加值;第三,在提

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加强中国胡椒,特别是海南

胡椒的品牌化影响,扩大中国胡椒产品知名度及

影响力,重整中国胡椒产业。

参考文献

[1] 郑维全, 杨建峰, 鱼欢, 等. 我国胡椒产业现状与创新发

展探析[J]. 热带农业科学, 2017, 37(12): 102-108.

[2] 范睿, 邬华松, 郝朝运, 等. 胡椒资源 ISSR 遗传多样性研

究[J]. 热带作物学报, 2014, 35(1): 98-103.

[3] 唐颖, 李雪森. 黄卡瓦胡椒素 B 抑制 HER2 阳性乳腺癌细

胞增殖的作用机制[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22, 35(9):

919-924.

[4] 杨建峰, 邬华松, 孙燕, 等. 我国胡椒产业现状及发展对

策[J]. 热带农业科学, 2010, 30(3): 52-55.

[5] 邢谷杨. 我国胡椒产业发展概况[J]. 中国热带农业,

2005(4): 7-8.

[6] 邢谷杨. 世界胡椒贸易与我国胡椒产业发展的思考[J]. 热

带农业科学, 2002(5): 47-52.

[7] 张慧坚. 中国、东盟胡椒业比较及中国胡椒业发展之路

[C]//中国热带作物学会 2005 年学术(青年学术)研讨会

论文集, 2005: 500-509.

[8] 谭砚文, 李丛希, 曾华盛. 中国木薯生产和贸易发展分析

[J]. 世界农业, 2018(10): 163-168.

[9] 黄艳. 巴西胡椒产销情况分析[J]. 中国热带农业, 2010(6):

34-35.

[10] 2015 年越南胡椒出口量有望超过 11 亿美元[J]. 世界热带

农业信息, 2015(9): 16.

[11] 黄艳. 西班牙控制进口越南胡椒[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6(3): 15.

[12] 越南黑胡椒价格创 9 年来最低[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8(2): 22

[13] 越南胡椒出口逐渐恢复增长 [EB/OL]. (2022-01-14)

[2022-06-26]. http: //www. agri. cn/V20/ZX/sjny/202201/

t20220124_7808044. htm. 2022, 01-27.

[14] 邓钰. 海南胡椒如何解“椒虑”[N]. 海南日报, 2022-06-24

(A09).

(责任编辑 龙娅丽)

第118页

2023 年 9 月 热带农业科学 第 43 卷第 9 期

Sep. 2023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Vol.43, No.9

收稿日期 2022-12-26;修回日期 2023-02-07

第一作者 张雪艳(1996—),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工业工程与管理创新方法,E-mail:1346688910@qq.com。

通讯作者 吕建秋(1964—),男,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创新方法、科技管理、创新政策,E-mail:317854393@qq.com。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外芒果加工研究态势分析

张雪艳1,2 吕建秋2,3

(1. 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 广东广州 510642;2. 广东省科技管理与规划研究院 广东广州

510642;3. 华南农业大学创新方法研究所 广东广州 510642)

摘 要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结合 CiteSpace 和 Vosviewer 等软件,从多个维度对国内外芒果加工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探求芒果加工的研究现状与趋势。结果表明,芒果加工研究正处于发展上升阶段,研究视角多样,研究重心逐渐从传

统芒果加工产品制作工艺探究向技术研发、芒果副产品应用以及活性化合物提取等方面转移。但国内目前非果实部分

研发薄弱,技术问题是制约的主要因素。建议未来向芒果活性化合物提取以及副产品利用方面进行探索,推动芒果资

源充分利用。

关键词 芒果;加工;文献计量;研究现状;趋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 F303.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2008/j.issn.1009-2196.2023.09.018

Research Situation Analysis of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Mango

Processing Based on Bibliometric

ZHANG Xueyan1, 2 LÜ Jianqiu2,3

(1.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 China;

2.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 China; 3. Institute

of Innovative Methods,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 China)

Abstract Using bibliometric methods combined with software such as CiteSpace and Vosviewer, the literature concerning

mango processing at home and abroad was analyzed from multiple dimension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and trend

of mango process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earch on mango processing is in an upward stage of development, with a

variety of research perspectives, and the focus is gradually shifting from the exploration of traditional mango processing

products to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e application of mango by-products, and the extraction of active compounds. However, the current domestic non-fruit part of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s weak, and technical problems are the

main constraints. It is recommended to explore the extraction of active compounds and the use of mango by-products to promote the utilization of mango resources.

Keywords mango; processing; bibliometrics; research status; trend analysis

芒果汁多味美,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物质,有

“热带果王”之称。作为一种时令性水果,芒果

果实成熟后采收期短、肉质娇嫩,不易运输和储

存。据估计,非洲和亚洲一些芒果产量丰富的发

展中国家,芒果收获后的损失高达 50%以上,特

别是在主要收获季节[1]。解决储运问题的方法之

一是对鲜芒果进行加工,通过加工将新鲜的芒果

转化成具有理想感官、营养和其他属性的性质稳

定的产品,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食品需求、减

少浪费和提升经济效益[2]。芒果的一些常见加工

产品包括果浆(果泥)、果汁、果酱、罐头、芒果

干、速冻芒果以及盐渍或酸辣芒果等。除了芒果

的主要产品外,芒果果肉或粉末也可作为多种食

品的添加剂或配料,如酸奶、冰淇淋、复合饮料

和糕点等。芒果加工的副产品(果皮和果仁)同

样具有丰富的营养和生物活性化合物:果皮中的

功能性化合物,包括芒果苷和类胡萝卜素,以其

抗菌、抗糖尿病、抗炎和抗癌特性而闻名;芒果

仁的抗氧化剂和多酚含量高于果肉和果皮,用于

榨油和制成营养保健品等[3]。近年来,国内外研

究者们在加工技术[4-5]、加工工艺优化[6-7]、新产

品开发[8-9]、副产品利用[10-11]和成分提取[12-13]等方

第119页

张雪艳 等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外芒果加工研究态势分析

- 115 -

面进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文献是记录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通过对文

献的出版数量、期刊载文量、发文作者/机构/国家、

词频分析及其他基本统计分析可以得到关注领域

的研究现状及热门话题,这种方式也被称为文献

计量,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如中医药[14]、计

算机[15]、政府合作[16]及水资源[17]等。多年来,芒

果加工相关研究从未间断,但目前鲜有学者运用

文献计量对国内外芒果加工领域研究的整体情况

进行梳理。本文对 2000—2022 年发表在 CNKI

和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国内外芒果加工相关

文献进行回顾性的科学化和信息化计量,梳理芒

果加工的研究现状,根据研究热点的变动趋势,

预测分析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促进芒果资源更加

充分和深入的开发及利用,提升芒果产业的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择 CNKI 和 Web of Science 这 2 个具有权威

性的大型学术期刊数据库进行中外文献检索,检

索方式为高级检索,文献发表时间设定在 2000—

2022 年。检索时间 2022 年 7 月 8 日截止。

1.2 方法

1.2.1 文献下载 根据芒果的组成部分和加工的

相关性,中文文献选择 CNKI 为数据源,以检索

式:主题=“芒果果肉 or 芒果仁 or 芒果核 or 芒果

皮 or 芒果加工 or 芒果工艺 or 芒果技术”进行检

索,检索数据为 1 060 条,通过粗略阅读文献题

目和摘要,剔除相关性不高以及会议通知、重复

文献等不符合的检索结果,将用于分析的数据精

简至 406 条,选中所有数据,导出阅读格式。国

外文献精选 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库平台。检

索式:TS=“Mango flesh”OR“Mango kernel”

OR“Mango peel”OR“Mango processing”OR

“Mango craft”OR“Mango Technology”,数据库

类型选择“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文献

类型选择“Articles”,语种限定为“English”,得

到检索数据 3 122 条,经过人工粗略阅读剔除相

关性不高以及信息指标异常等文献,得到用于分

析的数据共 1 080 条,导出“纯文本文件”格式。

1.2.2 数据处理 对数据进行处理过程如下:首

先将数据导入 Excel 2019 软件,构建折线图,通

过线段变化揭示各年份发文数量的时间变化特

征;再将“纯文本文件”格式和 Refworks 格式

的数据按需分别导入 VOSviewer 和 CiteSpace 可

视化软件,以知识图谱形式呈现国内外相关文献

研究热点、作者之间合作的情况、发文机构;最

后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运用软件构建出的内容进

行严谨的分析,得出现有期刊文献的研究方向和

热点。

2 结果与分析

2.1 年度发文量和期刊载文量分析

图 1 为 2000—2022 年国内外芒果加工期刊文

献发文量按照时间排列的分布情况,发表在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的芒果加工国际核心外文学术

文献是从 2002 年开始出现,2002—2013 年呈现

缓慢上升状态,2014 年发文量较前一年略减少,

图 1 2000—2022 年国内外芒果加工期刊文献发文量

第120页

2023 年 9 月 热带农业科学 第 43 卷第 9 期

- 116 -

但在此之后呈现高幅度增加趋势,总体呈现显

著增加的趋势。总体来看,发表在 CNKI 的国

内中文文献虽有增加,但增长幅度小。经历了缓

慢减少的起步期(2000—2004 年)到缓慢增加的

探索期(2005—2012 年)再到起伏波动的调整期

(2013 至今)。总体上,国内外芒果加工领域文

献数量在逐年增加,国外发文量高于国内。

载文量的多少直接反映一份期刊在该学术研

究领域的重要程度。国外芒果加工载文量最多的

前 10 种期刊载文总量为 373 篇,占检索国外文献

总量的 34.5%。从期刊影响因子上看,其中最具

影响力的外文期刊为 Food Chemistry,载文量为

42 篇。国内芒果加工载文量最多的前 10 种期刊

的载文总量为 169 篇,占检索国内文献总量的

41.6%,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期刊是《食品科学》,

载文量为 14 篇,见表 1。

表 1 国内外载文量前十的期刊及其载文量

序号 中文期刊 载文量/篇 外文期刊 载文量/篇

1 食品工业科技 35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1

2 食品科技 30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ysore 60

3 食品研究与开发 23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54

4 食品工业 16 Food Chemistry 42

5 食品科学 14 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 40

6 农产品加工 13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30

7 现代食品科技 11 Innovative Food Science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27

8 中国酿造 11 Drying Technology 20

9 农村新技术 8 Foods 20

10 轻工科技 8 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19

2.2 核心作者分析

核心作者处于研究领域的中心位置,对相关主

题的研究具有带头作用[18]。据统计,国内芒果加

工研究发文最多者是李丽学者,发文篇数为 8 篇,

其主要研究芒果加工工艺的优化和加工技术[19-20];

国外研究者 Welti-chanes J,发文 16 篇为最多,其

主要研究的方向是利用高压处理对芒果果皮的膳

食纤维发酵提取以及鲜切芒果的抗氧化储存[21-22]。

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发文量至少为 Min 

0.749 max   , max ,表示研究领域属于同一

作者最多的发文数量,据此计算国内学者发文量在

2 篇以上,国外学者发文量在 3 篇以上可定义为核

心作者。通过 CiteSpace 软件 Author 模块将国内外

核心作者群的阈值(Threshold)分别设置为 2 和 3,

据此生成合作图谱,见图 2。在图谱中,节点表示

作者,作者之间的关系体现在节点与节点的连接

上。名字越大,发文量就越多;与其他作者之间的

连线越明显,说明合作越紧密。

a 国内核心作者 b 国外核心作者

图 2 国内外核心作者合作共现图谱

第121页

张雪艳 等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外芒果加工研究态势分析

- 117 -

由图 2 中的 Network 标注部分可知,代表国

内作者的节点数(N)有 542 个,连接线数(E)有 580

条,网络密度(Density)为 0.003 9,隐藏出现次

数低于 2 次的节点,图中显示的是核心作者的节

点和连线。由节点大小可知,发文较多的学者有

李丽、李全阳和冯春梅等,其他作者的发文量在

2~3 篇的居多。由节点间的连接线可以看出李丽、

李全阳、王维民、班燕东等 12 个团队联系较为紧

密,处于群体合作的状态。代表国外作者的节点

数(N)有 642 个,连接线数(E)有 592 条,网

络密度(Density)为 0.002 9,与中文文献的设置

相同,图中核心作者之间的节点连接较分散,仅

形成 Welti-chanes J、Li X、Hendrickx ME 和 Carle

R 等 7 个联系较为紧密的团队,其他作者零散分

布,发文量较多的有 Welti-chanes J、Carle R 和

Martin-belloso O 等,其他作者的发文量主要为

3~4 篇,与最多发文者的发文量(16 篇)之间的

差距相对较大。

2.3 发文机构/国家分析

表 2 为国内外发文量排名前 5 的机构。根据

CiteSpace 的 institution 模块运行后计数部分的统

计可知,中文发文机构共358个,外文机构有1 026

个。主要发文机构发文数量的计算根据普赖斯定

律,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发文 12 篇,居

于中文文献发文机构榜首。根据公式计算可得中

文机构发文量在 3 篇以上可定义为核心机构,核

心机构 41 个,占总机构发文数比例为 11.45%。

外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印度科学工业研究

理事会(CSIRCouncil Of Scientific Industrial Research Csir India),有 37 篇文献,据此计算其他

核心机构的发文文献需有 5 篇以上,经统计外文

文献的核心发文机构有 112 个,占机构文章总数

的 10.92%。总体来看,国内外核心机构占总机构

群体的比重相对较小,尚未形成核心机构群体。

根据图 3 国内外机构合作的情况来看,研究领域

内各机构和团队间的交流合作较分散,大多还是

呈现小群体合作的局面,不利于相互交流促进。

利用 CiteSpace 软件的 country 模块对外文文

献的发文国家进行全计数统计,得到国外对芒果

加工有研究的国家之间的合作共现图,见图 4。

图 4 中,节点的中心颜色越深,代表在有合作的

国家之中,中心度越高,影响力越大。由图的标

注部分的记录可以知道,图中节点(N)共 82 个,

节点连线数(E)208 条,网络密度(Density)为

0.062 6,外文文献发文国之间在芒果加工领域的

研究方面呈现以印度、巴西、墨西哥、中国和美

国这 5 个发文量多的国家为中心进行辐射的群体

合作的局面,总体上发文国家合作之间的较紧密。

表 2 国内外发文量排名前五的机构

序号 中国机构 发文量 外国机构 发文量

1 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 12 Council Of Scientific Industrial Research Csir India 37

2 攀枝花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8 Indian Counci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Icar 37

3 广西大学 8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ystem Iit System 35

4 百色学院农业与食品工程学院 6 Empresa Brasileira De Pesquisa Agropecuaria Embrapa 34

5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6 Universidade Federal Do Ceara 34

a 国内机构合作 b 国外机构合作

图 3 国内外发文机构合作共现图谱

第122页

2023 年 9 月 热带农业科学 第 43 卷第 9 期

- 118 -

图 4 外文文献发文国家之间的合作共现图

2.4 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出现的次数及其中心性,能够较好地

反映出本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问题。本部分的

研究主要运用 VOSviewer 软件的 Keywords 模块,

将中外文数据导入,计数方式选择 Full counting,

为更加直观地从图中看到出现频次高的关键词,

简化图形,将国内外某一关键词在所有文献关键

词数据中出现的最少频次分别设置为 3 和 5,随

后进行可视化运行,见图 5。统计芒果加工领域

中心性排名前 10 位的高频关键词,见表 3。

a 国内文献 b 国外文献

图 5 国内外芒果加工相关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

表 3 中心性排名前十位的高频关键词

序号 中文关键词 频次 中心度 外文关键词 频次 中心度

1 芒果 137 0.95 mango 168 0.57

3 芒果皮 34 0.23 kinetics 82 0.18

4 正交试验 21 0.13 antioxidant activity 107 0.12

5 多酚 15 0.09 temperature 72 0.10

6 芒果汁 13 0.06 optimization 63 0.08

7 品质 12 0.06 fruit 101 0.07

8 响应面 10 0.06 mango peel 57 0.07

9 抗氧化 8 0.05 acid 55 0.07

10 低糖 6 0.05 osmotic dehydration 37 0.07

由图 5 中代表关键词的节点以及节点之间连

线的颜色可知,中文文献关键词“芒果”“芒果皮”

“芒果核”“芒果叶”“芒果苷”“芒果汁”“正交

实验”“多酚”“品质”“响应面”以及“工艺优化”

等关键词的节点比较大,节点之间的连线也更密

集,表示研究频率比较高,结合表 3 中心度高的

关键词“抗氧化”“低糖”,构成了目前国内芒果

加工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由图 5 看,中文文献共

有 143 个关键词,形成了 10 个簇群,其中规模排

名前 3 的簇群研究方向整体上分别是:(1)以芒

果汁、芒果酒、果脯以及发酵饮品等芒果产品为

主的加工工艺优化,其中涉及真空冷冻干燥和变

温压差膨化干燥等干燥技术的应用以及产品稳定

性研究;(2)利用正交实验以及响应面法等方法

对芒果果皮、芒果核以及芒果叶中芒果苷、多糖、

黄酮等成分进行测定和提取,提取的方法主要是

第123页

张雪艳 等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外芒果加工研究态势分析

- 119 -

超声波提取;(3)研究芒果皮的利用,主要是对

果皮中的膳食纤维、果胶和黄酮成分的分析和果

皮的抗氧化能力研究,技术方面主要是微波辅助

提取。

外文文献关键词网络中,有 773 个关键词出

现频次为 5 次以上,其中芒果(mango)、动力学

( kinetics )、 品 质 ( quality )、 抗 氧 化 活 性

( antioxidant activity )、水果( fruit )、优化

(optimization)、芒果核(Mangifera indica L)、

生物活性物质( bioactive compounds )、温度

(temperature)、抗氧化(antioxidant)、副产品(byproducts)、果胶(pectin)和吸附(adsorption)

等这些关键词出现的次数高,结合表 3 关键词芒

果皮(mango peel)、酸性物质(acid)、渗透脱水

(osmotic dehydration),代表了国外芒果加工的

研究热点。具体分析图 5,外文关键词形成了 12

个簇群,其中容纳关键词最多的 3 个簇群研究的

主要方面分别是:(1)将芒果皮、芒果仁和芒果

籽这些芒果副产品运用到食品、材料和环保等领

域;(2)主要采用质谱法比较不同芒果品种及其

不同部位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分布,利用超声辅

助和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方法提取酮、酚类活性化

合物,分析其提取物抗氧化和溶解脂质的能力;

(3)分析芒果中的益生元纤维用作加工成芒果酒

等饮料和酸奶等发酵型产品,进行感官特性分析,

检测提取物用作功能性食品对于人体的作用,如

新陈代谢、消化系统、发育和健康等方面。

2.5 研究演进及前沿分析

利用 CiteSpace 软件中的 Timezone View 部分

Burstness 关键词突现检测,可检测研究领域某一

时期的突现词,根据词频的变动趋势,分析该领

域相关研究的演进及其前沿。以年份进行时段突现

词统计,得到 2000—2022 年关键词突现图谱,见

图 6,其中强度大小与突变词的活跃程度成正比。

图 6 国内外芒果加工研究关键词突现图谱

根据关键词突现的年份来看,中文文献的研

究可以分为 2 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 2000—2010

年间,突现了“加工工艺”“芒果果醋”和“芒果

原浆”这些活跃度高的关键词,反映此阶段研究

主要在芒果产品的加工工艺方面;2011—2022 为

第二阶段,关键词突现主要集中在“芒果皮”“壳

聚糖”“黄总酮”“多糖”“响应面”“发酵工艺”

“正交试验”和“固态渗透”,此阶段研究前沿主

要体现在芒果成分的提取及应用方面,其中“响

应面”“发酵工艺”“正交试验”和“固态渗透”

这几个突现词在目前的研究中依然保持热度。外

文文献突现词出现于 2003 年,在 2003—2015 年,

突现词集中在渗透脱水(osmotic dehydration)、

传质(mass transfer)、脱水(dehydration)、动力

第124页

2023 年 9 月 热带农业科学 第 43 卷第 9 期

- 120 -

学(kinetics)、行为(behavior)和高静水压力(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这些关键词,其中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活跃度最高,可见

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是围绕芒果的加工技术方面

展开; 2015 — 2022 年主要集中在流变性能

(rheological property)、决定因素(parameter)

和副产品(by product),其中萃取(extract)的活

跃度最高,反映这一时段的研究注重芒果副产品

活性成分的提取。推断国内外芒果加工研究未来

都会进一步关注芒果副产品化合物成分的提取和

应用方面。

3 结论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法对 CNKI 和 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库 2000—2022 年发表的芒果加

工相关期刊论文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于芒果加工的研究

仍然处于较为活跃状态,发文数量逐年增加。但

国内外研究机构尚未形成核心群体,各机构和团

队间的交流合作较分散,大多还是呈现小群体合

作的局面,不利于相互交流促进。

(2)核心发文作者方面,国内研究主要都在

果实部分的加工工艺方面,而国外也比较重视芒

果副产品的加工利用研究。从核心作者合作方面

来看,国内外核心作者之间的联系都呈现小群体

合作的局面,大多数作者是独立发文的,没有形

成核心作者群,还有待加强联系。

(3)研究热点方面,国内目前还是主要在芒

果食品加工的工艺优化上,少部分研究集中在芒

果皮中的芒果苷、多糖、黄酮和芒果核中的多酚

提取方面,但运用的技术相对单一,提取的方法

也比较简单;国际研究主要在芒果副产品的众多

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利用方面,涉及的方法和技术

都比较先进,对芒果相关加工食品的研究主要是

计算芒果与其他水果及其提取物与其他食品成分

之间的融合的动力成分。总的来说,国内芒果这

一资源的应用范围和技术低于国外,也与一直以

来国外的创新技术都要高于国内有关,国内在技

术和方法上面还需要加强,应进一步探索芒果物

质的可利用层面。

(4)研究前沿方面,根据关键词突现的年份,

关键词“芒果皮”“壳聚糖”“黄总酮”“多糖”以

及“萃取”等近年出现的频率高,推断国内外芒

果加工研究未来都会进一步关注芒果皮和芒果仁

等芒果副产品化合物成分的提取和应用方面,提

高废弃物的利用,更加重视环保问题。

综上,目前国内外芒果加工已经形成了多元

化的研究视角,集中在活性化合物提取、副产品

应用、加工技术和工艺优化等领域,在对资源进

行深入开发的背景下,芒果果肉和芒果副产品(芒

果皮、芒果核)在加工时或可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在技术研究方面,国外研究要先进于国内,相关

研究者可借鉴国外经验,旨在推动我国芒果深加

工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Owino W O, Ambuko J L. Mango Fruit Processing: Options

for Small-Scale Processo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Agriculture. 2021; 11(11): 1 105.

[2] 李丽, 盛金凤, 孙健, 等. 芒果加工新技术及综合利用研

究进展[J]. 食品工业, 2014, 35(6): 223-227.

[3] Tirado-Kulieva V A, Gutiérrez-Valverde K S, Villegas-Yarlequé M, et al. Research trends on mango by-products: a literature review with bibliometric analysis[J]. Journal of Food

Measure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2022, 16(4): 2 760-

2 771.

[4] 刘凤霞. 基于超高压技术芒果汁加工工艺与品质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14.

[5] Bai J W, Zhang L, Cai J R, et al. Laser light backscattering

image to predict moisture content of mango slices with different ripeness during drying process[J]. Journal of Food

Process Engineering, 2021, 44(12).

[6] 郑毅, 伍斌, 黄德毅. 热风干燥加工速溶芒果粉工艺[J].

农村新技术, 2020(10): 61-62.

[7] Sulistyawati I, Verkerk R, Fogliano V, et al. Modelling the

kinetics of osmotic dehydration of mango: optimizing process conditions and pre-treatment for health aspects[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20, 280.

[8] 朱涵彬, 李靓, 杨启恒, 等. 芒果菠萝复合果汁饮料的研

制及 3 种 CMC-Na 对其稳定性的影响[J]. 饮料工业, 2020,

23(5): 46-51.

[9] Burgos-Araiza A K, Gaytan-Martinez M, Ramirez-Jimenez

A K, et al. Sensory and process optimization of a mango bagasse-based beverage with high fiber content and low glycemic index[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ysore, 2022, 59(2): 606-614.

[10] 王元荪. 用废弃果皮 果核生产蛋鸡饲料添加剂的方法 、 [J].

家禽科学, 2017(10): 55.

第125页

张雪艳 等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外芒果加工研究态势分析

- 121 -

[11] Ribeiro A, Cunha A P, Da Silva L, et al. From mango by-product to food packaging: pectin-phenolic antioxidant films

from mango peel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2021, 193: 1 138-1 150.

[12] 赵仕花, 杨晓菲, 韦秋燕, 等. 芒果果皮没食子酸提取工

艺优化[J]. 山东化工, 2020, 49(1): 17-19.

[13] Xing Y G, Liao X M, Liu X C,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synthesized

with the peel extract of mango[J]. Materials, 2021, 14(19).

[14] 王旭杰, 李嘉茜, 张雪雪, 等.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中医

药领域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世界

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2, 24(4): 1 515-1 523.

[15] Zhang W, Zhao L. Mapping the global knowledge domain

for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tern Recognition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19(14):

1 959 044.

[16] 解本政, 李萍, 张琳, 等. 基于知识图谱的政府与社会资

本合作研究综述[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8, 35(6):

1-10.

[17] 金菊良, 陈鹏飞, 陈梦璐, 等. 基于知识图谱的水资源承

载力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 水资源保护, 2019, 35(6):

14-24+57.

[18] 陈俊利, 任建学, 王璐, 等. 我国健康扶贫研究热点与趋

势分析——基于 2016—2021 年 CNKI 的文献计量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22, 42(11): 775-780.

[19] 袁芳, 李丽, 黄秋婵, 等. 预处理对超声波渗糖制备芒果

果脯品质的影响[J]. 中国调味品, 2019, 44(10): 35-39.

[20] 盛金凤, 李丽, 孙健, 等. 不同渗糖方式对芒果果脯品质

及组织细胞的影响 [J]. 现代食品科技, 2014, 30(6):

202-206.

[21] Tejada-Ortigoza V, Garcia-Amezquita L E, Kazem A E, et al.

In vitro fecal fermentation of high pressure-treated fruit peels

used as dietary fiber sources[J]. Molecules, 2019, 24(4).

[22] Salinas-Roca B, Soliva-Fortuny R, Welti-Chanes J, et al.

Effect of pulsed light, edible coating, and dipping on the

phenolic profile and antioxidant potential of fresh-cut

mango[J]. 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

2018, 42(5).

(责任编辑 龙娅丽)

第126页

2023 年 9 月 热带农业科学 第 43 卷第 9 期

Sep. 2023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Vol.43, No.9

收稿日期 2022-12-21;修回日期 2023-02-20

基金项目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21YFN0026)。

第一作者 韩茹梦(1998—),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猕猴桃土壤健康,E-mail:1376733103@qq.com。

通讯作者 张江周(1987—),男,博士,研究方向为土壤健康与养分资源管理,E-mail:jzzhang@cau.edu.cn。

中国和新西兰猕猴桃生产现状的比较分析

韩茹梦1

李瑞鹏1

涂美艳2

罗中魏3

张江周1

张俊伶1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 北京 100193;2.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园艺研究所 四川成都 610066;3. 四川华胜农业有限公司 四川德阳 618200)

摘 要 中国是猕猴桃的原产国和最大生产国,然而猕猴桃单产较低,品质不佳,价格优势不足,经济性状表现远远

落后于其他猕猴桃生产国。新西兰得益于良好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生产的猕猴桃在国际猕猴桃市

场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从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栽培管理措施、采收、品质、品牌和销售等方面,对比了中国与

新西兰猕猴桃生产中存在的差距,解析其中的原因,并对中国猕猴桃生产提出了生产管理建议,以期为中国猕猴桃提

质增效,缩小与国际猕猴桃的产量差和品质差,促进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西兰;猕猴桃;产业现状;生产;品质与品牌

中图分类号 S533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2008/j.issn.1009-2196.2023.09.019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Kiwi Fruit Production in China and New Zealand

HAN Rumeng1

LI Ruipeng1

TU Meiyan2

LUO Zhongwei3

ZHANG Jiangzhou1

ZHANG Junling1

(1.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ional Academy of Agriculture Green

Development, Beijing 100193, China; 2. Horti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engdu, Sichuan 610066, China; 3. Sichuan Huasheng Agricultural Co., Ltd., Deyang, Sichuan 618200, China)

Abstract China is the origin and the largest producer of kiwifruit worldwide. However, kiwi fruit production, quality, and

price in China are relatively low. The economic traits of citrus in China lag behind those of other countries. The kiwi fruit

produced in New Zealand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benefitting from favorable climate, soil

conditions, and integrated management practic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gaps in kiwi fruit production between

China and New Zealand, from the aspects of production status, climate, soil, management practices, harvesting, fruit quality,

brands, and sales. In addition, we analyzed the factors for the gaps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kiwi fruit production in

China. This research aim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nutrient use efficiency in kiwi fruit production, reduce the gaps in yield

and quality between China and New Zealand,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kiwi fruit industry.

Keywords New Zealand; kiwi fruit; industry status; production; quality and brand

猕猴桃系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

属(Actinidia)多年生藤本植物。猕猴桃营养价

值极高,口味鲜美,可以鲜食,具有极高的市场

价值。早在公元 700 年前,中国就有“猕猴桃”

文字的记载[1]。猕猴桃在 20 世纪初开始驯化,

是最成功的植物驯化案例之一[2-3]。1904 年,绿

肉猕猴桃(A. deliciosa)种子从中国进入新西兰

后,在新西兰得到大规模的栽培[4]。目前全世界

猕猴桃属有 66 个种,中国有 62 种,可见,猕

猴桃遗传资源极为丰富[5]。中国是猕猴桃重要的

产地,主要分布在陕西、四川、贵州、湖南、

河南、湖北等省份,种植面积占全国的 82.1%。

2019 年中国猕猴桃种植面积占全球的 67.9%,

产量占全球的 50.5%。新西兰作为猕猴桃发展最

成熟的国家,猕猴桃单产、出口量及单价位居世

界第一,单产可达 37 t/hm2

,是中国猕猴桃单产

的 3 倍;出口单价是中国猕猴桃的 2 倍。这得益

于新西兰优越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合理的施

肥管理及品牌销售方式等。因此,提高中国猕猴

桃的产量、品质和国际竞争力,可从新西兰猕猴

桃生产中汲取经验,促进中国猕猴桃产业高质量

发展。

第127页

韩茹梦 等 中国和新西兰猕猴桃生产现状的比较分析

- 123 -

1 全球猕猴桃生产现状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近 20 年全球

猕猴桃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呈现出缓慢增加趋

势。2000 年全球猕猴桃种植面积达 12.7 万 hm2

总产量达 189 万 t;到 2010 年全球猕猴桃种植面

积达 17.2 万 hm2

,总产量达 283.7 万 t;2019 年

全球猕猴桃种植面积达 26.9 万 hm2

,总产量为 435

万 t。猕猴桃主要分布在中国、新西兰、意大利、

智利、希腊以及伊朗等国家,在 2000、2010 和

2019 年,猕猴桃主产国的种植面积分别占全球的

89.2%、92.0%和 94.2%(图 1),总产量分别占全

球的 89.3%、92.1%、94.0%(图 2)。

图 1 不同年份各国猕猴桃种植面积占全球的百分比

图 2 不同年份各国猕猴桃产量占全球的百分比

FAO 数据显示,中国猕猴桃总产量在 2000、

2010 和 2019 年分别占全球产量的 45.0%、44.1%

和 50.5%(图 2),新西兰猕猴桃为 13.9%、15.3%

和 12.8%。然而 2019 年中国猕猴桃单产不足新西

兰的 1/3,不足希腊、伊朗的 1/2,仅为意大利的

57.5%、智利的 51.6%。猕猴桃单产与品种及生产

环境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新西兰猕猴桃产地环境

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而中国猕猴桃产地气候差

异大,立地条件参差不齐[6]。

2 中国和新西兰猕猴桃种植管理的比较

分析

2.1 气候条件

气候是影响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因素,气温日

差、最低温对猕猴桃的生产具有较大的影响。猕

猴桃喜光耐阴,在整个生长生产时期要求日照数在

1 300~2 600 h[7]。中华猕猴桃在年均气温 8~19℃的

地方可生长,在年均气温 11~18℃、无霜期>180 d

的地方生长最为适宜[8]。中国猕猴桃生产地区主

要分布在陕西、四川、贵州、湖南、河南、湖北

等省份[9]。所处省份地形复杂,土壤地貌变化多端,

且气候条件不一致。陕西种植区主要分布在秦岭以

北的山前洪积扇区,年均温度 11.8~14.3℃,全年降

雨量 549~718 mm,年日照时长 1 590~2 279 h[10]。

四川猕猴桃主产区年均日照为 940~1 261 h,降雨

量为 492~1 407 mm,年均温度 14.1~17.8℃[11]。

新西兰猕猴桃种植主要集中在丰盛湾,全年温和

湿润,全年气温在 9.5~18.4℃;降雨分布均匀,全

年降雨量在 1 700 mm 左右,年日照时长 2 000 h

左右[12]。由此可见,中国猕猴桃主产区气候条件

与新西兰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猕猴桃主产区降

雨集中,日照时长短,严重影响了果实碳水化合物

的积累,导致猕猴桃口感不佳。

2.2 土壤状况

猕猴桃对土壤环境较为敏感,其根系是肉质

根,适宜生长在结构、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在

4%以上的土壤[13]。新西兰土壤是由火山岩发育而

成的火山灰,土壤肥沃,疏松透气,有机碳含量

可达 5%以上,具有较好的土壤结构;且土层较厚,

排水良好,土壤 pH 维持在 5.0~6.8[14-15]。

对比新西兰猕猴桃果园与中国不同地区果园

养分状况(表 1)发现,中国不同地区之间的猕

猴桃果园养分状况差异较大,新西兰传统种植果

园养分稍低于江西奉新果园的养分,证明中国果

园土壤养分状况参差不齐[16-18]。且中国猕猴桃土

壤质地差别也较大,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

板结程度增加[19]。陕西猕猴桃主栽区位于秦岭以

北的山前洪积扇地区,土地肥沃,但地下水位浅[10]。

四川猕猴桃主栽区位于秦巴山区和龙门山脉一

带,土壤普遍变“瘦”“粘”“薄”等,影响猕猴

第128页

2023 年 9 月 热带农业科学 第 43 卷第 9 期

- 124 -

表 1 中国与新西兰果园养分状况

果园养分

果园来源 TN

/(g·kg–1)

AN

/(mg·kg–1)

AP

/(mg·kg–1)

AK

/(mg·kg–1)

Ca

/(mg·kg–1)

Mg

/(mg·kg–1)

Fe

/(mg·kg–1)

Mn

/(mg·kg–1)

Cu

/(mg·kg–1)

Zn

/(mg·kg–1)

B

/(mg·kg–1)

江西

奉新 1.13 128.42 87.7 362 2 468.8 335.41 48.14 47.94 2.19 9.35 1.38

中国 四川

蒲江 / 82.6 40.6 175.4 658.9 114.4 79 138.2 2.8 4.2 0.3

新西兰 5.4 / 60.3 180.7 1776.7 189.3 48.1 21.4 3.4 9.2 0.7

注:数据来自 Rahman 等[16], 陈美艳[17],黄春辉[18]等。

桃根系的生长,造成果实发育不良,影响光合产

物运输和果实糖分积累。

2.3 生产管理

2.3.1 猕猴桃育苗与品种选择 嫁接是最为广泛

的一种育苗方式,能够培育大量性状一致的优良

品种。砧木的选择尤为重要,目前新西兰应用比

较广的是凯迈(Kaimai)和布鲁诺(Bruno)两种

砧木,主要增加美味猕猴桃存活率和花量,凯迈

被新西兰登记注册。中国猕猴桃的砧木一般使用

野生的中华猕猴桃、美味猕猴桃或品种秦美、米良

一号的实生苗,以提高猕猴桃高温抗性[20-21]。中国

猕猴桃品种多样化,因气候温度条件限制,不同

猕猴桃品种的适宜生长区不同,秦岭以北地区如陕

西主要种植美味系猕猴桃,以徐香、翠香为主[22-23],

平均单产为 28.9 t/hm2[24]。秦岭以南地区如四川、

贵州主要种植中华系猕猴桃,以红阳、金艳、贵长

等为主[25-27],单产在 15~37.5 t/hm2[28]。新西兰品

种 G3 高产稳产,在新西兰广泛种植。但由于品

种权保护的原因,新西兰的优良品种无法在中国

推广应用。

2.3.2 猕猴桃种植栽培 猕猴桃栽培距离由猕猴

桃品种和种植架型来定,新西兰种植海沃德行间

距 4.8~5.0 m,株间距 5.5~6.0 m。新西兰猕猴桃

支撑系统使用“T”型架,或者“T”型棚架或伞

形棚架。“T”型架使猕猴桃保留更长的主蔓,以

获得更高的产量,并通过向下弯曲结果母枝,以促

进更换的结果枝从靠近主蔓的基部芽中长出[29-30]。

猕猴桃伞形棚架不易于枝条管理,中国猕猴桃种

植株距一般为 2~3 m,行距 3~4 m[4]。中国猕猴桃

栽培架型主要有大棚架(硬架、软架)、“T”型架、

犁壁架[31],四川主要使用“T”型架和水平棚架[32]。

与新西兰不同,由于气候、土壤环境因素,中国

在种植猕猴桃期间还会建造大棚,防止过多雨水

进园,降低涝害,减少溃疡病传播,但大棚造价、

成本高,且不易于果园机械管理。

2.3.3 猕猴桃施肥管理 新西兰猕猴桃传统果园

的施肥主要依靠化肥,而有机果园、生物果园等

的施肥依赖有机肥或者绿肥等[16]。表 2 为新西兰

传统果园和陕西果园养分投入比较,新西兰猕猴

桃果园平均养分含量中氮含量较高,而有效磷和

钾的含量低于中国。以中国周至县俞家河流域猕

猴桃果园为例,有机肥投入不足的比例占 60%,

磷肥、钾肥投入过量果园占比均在 50%以上,氮

肥投入过量果园比例高达 81.8%[33]。对于新西兰

的有机猕猴桃果园,每年施用 6 t/hm2 的堆肥。中

国传统猕猴桃果园近年来逐渐重视有机肥的施

用,关中地区近 91%的农户都施用有机肥,但有

机肥提供养分的比例较低[34]。中国土壤全氮含量

不及新西兰,宜多施化肥以求增加产量;而化肥

过量、有机肥不足将直接降低猕猴桃优果率。

2.3.4 猕猴桃果树修剪 猕猴桃枝条修剪通常分

为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冬季修剪一般是为了更

表 2 中国与新西兰猕猴桃园土壤养分与投入对比

土壤养分量 养分投入量 国家

TN/(g·kg–1) AP/(mg·kg–1) AK/(mg·kg–1) N/(kg·hm–2) P/(kg·hm–2) K/(kg·hm–2)

中国 1.19 87.7 362 380 77 87

新西兰 5.4~5.8 58.3~60.3 180.7~218.3 120~124 39~46 213~218

注: 数据来自 Rahman, M H[16],路永莉[35]等。

第129页

韩茹梦 等 中国和新西兰猕猴桃生产现状的比较分析

- 125 -

换猕猴桃结果母枝,为来年猕猴桃定芽。猕猴桃

通常有两根固定的领导枝,也就是主蔓。新西兰

传统修剪是在冬季除掉结果母枝,新的结果枝是

在前一年新发的结果母枝上长出,或是形成短果

侧枝[36]。近年来,新西兰采用了新的“领导枝修

剪”猕猴桃管理策略,在生长季会沿着猕猴桃中

心的旺盛枝条,定期扭断枝条,嫩枝出芽时会被

移除,以尽量减少植物碳水化合物的损失。修剪

大约在开花前两周开始,整个夏天每 2~3 周重复

一次。这种管理措施保留了下一季果实所需的足

够的结果母枝,每米领导枝上保留 3.5 条结果母

枝[37]。

中国猕猴桃修剪引进了新西兰的树冠管理技

术,修剪技术主要包括:选定 2 个领导枝,单株

结果母枝保留 16 个左右,让当年的结果母枝以主

枝为中轴呈羽状排序。冬季定芽,徐香猕猴桃单

株的留芽约有 270 个[38],红阳猕猴桃单株留芽约

有 150 个[28]。生长势控制,在生长季节抹除结果

枝上无花的枝条,领导枝上新生枝条修剪操作同

新西兰,选用新西兰猕猴桃枝条管理技术“三定

三控”,使猕猴桃果实更加均匀,产量得到提升[39]。

雄株枝条修剪主要在授粉后,授粉后将雄株枝条

控制为条形等。

2.3.5 病虫草害防治 猕猴桃树约有 30 种病虫

害,其中细菌性溃疡病对猕猴桃影响最大。除此

以外,叶枯病、菌核病、褐斑病等也是具有潜在

威胁的病害[40]。目前,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尚无

较有效的治愈手段。新西兰猕猴桃溃疡病爆发后

选择更换了种植品种,由原来的 Hort16A 转变为

Zesy002,对溃疡病的抗性较高,但猕猴桃溃疡病

的防治依旧需要综合调控[41]。中国对猕猴桃溃疡

病的防治大多采取果园综合管理措施,还会使用

化学药剂、生物药剂[42-43]等;此外还会搭建大棚,

以降低雨水对溃疡病的协助扩散[44]。

猕猴桃园中主要虫害有蝽类、介壳虫、红蜘

蛛、象甲等。中国通常使用糖醋液和灯光诱杀蝽

类成虫,对于果实,采用套袋防治及药物熏蒸等。

对于介壳虫而言,药液难以渗透,必须在孵化期

施用药物,及时修剪虫害枝叶[45-46]。在新西兰,

褐斑蝽被视为一个主要的经济威胁,目前主要依

靠广谱杀虫剂喷洒的管理战略[47]。盾蚧和贪蚧是

新西兰猕猴桃的主要虫害,在开花前会使用一种

杀虫剂即“Spirote- tramat (Movento)”来控制介壳

虫[48],或者采用光谱杀虫剂[49]。

国内外猕猴桃园杂草的控制主要有 3 种方

法,即机械和人工除草、覆盖作物抑制杂草及化

学除草。覆盖除草方式多样,使用浸过除草剂的

碎木屑、枝条覆盖可以控制杂草生长;或在地面

铺设黑地膜或白地膜抑制杂草生长,防除效果可

达 72.29%~94.98%[50];此外,还可人工种植黑麦

草、白三叶等控制杂草生长[51]。过度依赖除草剂

导致抗除草剂杂草的进化。因此,果园一般会采

用综合杂草管理措施[52]。采用综合割草和综合耕

作除草时,2 种综合方式比化学除草每公顷平均

成本分别降低 66.5%和 72%[53]。新西兰猕猴桃果

园机械化程度高,一般使用机械进行杂草控制。

中国猕猴桃园机械化未普及,一般使用人工除草

或除草剂除草。

2.3.6 猕猴桃采收与贮藏 猕猴桃果实早采将导

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累积量降低;果实

采收晚将导致货架期短、不耐贮藏。一般以猕猴

桃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作为采收的评判指

标,采收后选择 1℃的低温冷藏。新西兰将海沃

德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6.2%作为收获指数[54]。

对于 Hort16A 黄肉猕猴桃来说,还将色彩角

(<102° h)作为采收的参考指数[55]。陕西秦美猕猴

桃一般在 10 月初采收,此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

7%以下的猕猴桃后熟后,各营养指标较好,储藏

期较长[56];亚特一般在盛花期后的 153~165 d 采

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 6.0%以上[57]。红阳猕猴

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 6%~7%时采摘,在 1℃的

低温下储藏期更长[58]。作为鲜果,金艳猕猴桃可

溶性固形物含量在 7.5%以上可进行采收。

尽管国内猕猴桃具有采摘标准,但未有政策

严格把控,仍存在早采、果实冷藏时不能规范使

用保鲜剂、温度控制不严格等现象[59]。而新西兰

建立了采前采后为一体、健全的园艺产品质量保

证体系。此外,为了确保猕猴桃的储运安全与货

架寿命,制定了最完备的冷链储运系统和最佳的

低温气调贮藏技术[60]。

3 品质与品牌

3.1 品质状况

猕猴桃的营养物质与品种密不可分,不同猕

第130页

2023 年 9 月 热带农业科学 第 43 卷第 9 期

- 126 -

猴桃品种中各营养物质含量有所区别[22, 61]。如

表 3 所示,在世界猕猴桃主栽品种中,新西兰主

栽品种 G3 的可滴定酸含量最高,中国主栽品种

红阳的 VC 含量最高。对比国内外相同品种猕猴

桃产量品质发现,品种是影响营养品质的主要因

素,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产地影响[62]。Zhang

等[61]对 15 种猕猴桃进行品质监测分析,发现 3

种不同果肉颜色之间的糖酸比和总多酮类物质

含量有显著差异,红肉猕猴桃的糖酸比值和 TFC

值均显著高于绿肉猕猴桃和黄肉猕猴桃。总多酚

类物质含量与 VC 也呈显著正相关。新西兰猕猴

桃口味更加酸甜,中国猕猴桃口味更加偏甜。消

费者在注重价格、外观、风味以及营养品质的

同时,会更偏爱彩色猕猴桃而不是传统绿色猕

猴桃[63],果实消费市场多样使得猕猴桃品种选

择有差异。

表 3 不同品种猕猴桃品质

品种 可溶性固形物/% 可滴定酸/% VC/(mg·hg–1) 总多酚/(mg·hg–1) 总多酮/(mg·hg–1)

海沃德 (15.2±0.41) (1.34±0.11) (92.75±0.75) (131±0.84) (10.25±2.13)

G3 (16.08±3.88) (1.56±0.01) (137.42±1.38) (113±3.22) (16.33±3.06)

红阳 (16.5±0.22) (1.06±0.02) (154.57±1.72) (130±1.59) (40.69±3.01)

徐香 (17.8±0.54) (1.34±0.11) (105.42±0.63) (85.5±2.55) (12.56±3.51)

贵长 (12.43±1.29) (0.16±0.00) (165.27±3.25) (134±3.52) (5.69±2.68)

注:数据来自 Zhang 等[61], Jaeger 等[63], 张望舒[64]等。

3.2 品牌状况

新西兰猕猴桃品牌在世界猕猴桃产业中具有

重要的地位,新西兰的佳沛(Zespri)几乎是猕猴

桃的代名词,是由 2500 多名果农组建的新西兰佳

沛国际公司在全球的猕猴桃统一品牌[65]。佳沛猕

猴桃品牌严格管控种植生产、果实采摘、分类包

装、低温储存等环节。此外,注重宣传推广、提

升品牌价值等[66]。中国猕猴桃种植产地分布广

泛,以猕猴桃产地为主,产生了猕猴桃公共区域

品牌,例如周至猕猴桃、都江堰猕猴桃、苍溪红

心猕猴桃、蒲江猕猴桃、修文猕猴桃、西峡猕猴

桃等。然而,中国区域公共品牌的建设并不成熟,

知名度不高,且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没有明确

的管理主体,甚至出现组织化程度不高、果实品

质良莠不齐等现象。

4 贸易状况

猕猴桃产业消费主要依赖鲜果,而猕猴桃深

加工产品少,当前猕猴桃深加工的种类主要有果

汁、果酒、果干、果粉、果酱、果脯,但深加工

的主体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67]。FAO 数据显示,

在近五年的猕猴桃进出口贸易中,新西兰是全球

出口猕猴桃量最高的国家,中国是全球进口量最

大的国家(图 3)。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新西

兰猕猴桃在世界市场居于垄断地位[68],且新西兰

是中国最大的进口国。2017 年,中国从新西兰进

口的猕猴桃数量占中国总进口数量的 72.07%[6]。

在世界猕猴桃 11 个进出口大国中,中国进口总量

占全球的 32%,位居全球第一,而出口量却不足

1%;相反,新西兰猕猴桃进口总量仅占 2%,出

口量占全球的 39%,位居全球第一。中国生产的

猕猴桃无法满足国内消费量,如何生产优质高产

的猕猴桃是中国猕猴桃产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图 3 2015—2019 年中国与新西兰猕猴桃

年均进出口量在全球的占比

5 建议与展望

5.1 培育猕猴桃园健康土壤

健康的土壤具有理想的物理结构,能持续保

障养分供应,维持土壤生态系统多功能性[69]。为

提升中国猕猴桃园土壤健康程度,首先要明确猕

猴桃园土壤存在的主要障碍因子,有针对性地制

定合理调控措施,消除障碍因子。如针对土壤黏

第131页

韩茹梦 等 中国和新西兰猕猴桃生产现状的比较分析

- 127 -

重的果园,可以通过施用多孔的土壤改良剂或种

植深根型覆盖作物,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同时,

在生产过程中要重视施用生物有机肥,提高猕猴

桃园土壤生物活性,提升果园土壤生物多样性,

以维持果园土壤肥力持续功能。

5.2 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

中国具有丰富的野生猕猴桃资源库,可加大

对野生资源的利用,从优质猕猴桃品种培育和抗

逆砧木的选择两方面入手,开发具有市场优势的

猕猴桃品种。利用先进的育种技术实现精准设计

育种,提高猕猴桃适应能力。同时,要选择适应

于黏重土壤的砧木,利用嫁接技术生产优质高产

的猕猴桃。

5.3 充分融合互联网技术,打造猕猴桃智慧果园

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搭建猕猴桃果园智

能感知系统,实现天空地一体化的全程跟踪与反

馈。建立猕猴桃园作物生长模型智能分析平台和

大数据中心,实现土壤温湿度、土壤养分、猕猴

桃长势、病虫害等实时检测与全程溯源追踪,打

造集猕猴桃生产、休闲观光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

现代猕猴桃产业园。

5.4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

大力加强品牌营销,借助媒体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建立严格考察体系;健全网

络销售渠道,建立稳定的销售途径等,提高知名

度。由政府领导,促进不同地区相同品系猕猴桃

联合推出品牌,加大宣传范围,以达合作共赢。

通过比较新西兰与中国猕猴桃生产现状和管

理措施的差异可知,提高中国猕猴桃国际竞争力,

需综合提升品种品质、生产环境、栽培管理以及

品牌营销等方面。中国猕猴桃种植区域广,各区

域生态环境、种植特征、管理技术等差别较大,

需结合当地生境,优化管理措施,形成适合当地

条件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猕猴桃产量和品质绿色综

合管理技术。

参考文献

[1] 张计育, 莫正海, 黄胜男, 等. 21 世纪以来世界猕猴桃产

业发展以及中国猕猴桃贸易与国际竞争力分析[J]. 中国

农学通报, 2014, 30(23): 48-55.

[2] 黄宏文. 猕猴桃驯化改良百年启示及天然居群遗传渐渗

的基因发掘[J]. 植物学报, 2009, 44(2): 127-142.

[3] Ferguson A R, Huang H W. Genetic resources of kiwi fruit:

domestication and breeding[J]. Horticultural Reviews, 2007,

33: 1-121.

[4] Ferguson A R. Kiwifruit: the wild and the cultivated

plants[J]. Advances in Food and Nutrition Research, 2013,

68: 15-32.

[5] 黄宏文, 龚俊杰, 王圣梅, 等. 猕猴桃属(Actinidia)植物的

遗传多样性[J]. 生物多样性, 2000(1): 1-12.

[6] 齐秀娟, 郭丹丹, 王然, 等. 我国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及

对策建议[J]. 果树学报, 2020, 37(5): 754-763.

[7] 何令星, 汪强, 汪小鹏. 祁门县发展猕猴桃种植的气候条

件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6): 212+214.

[8] 张杰, 敖子强, 吴永明, 等.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在中国的适生性及其潜在地理分布模拟预测[J]. 热带地

理, 2017, 37(2): 218-225.

[9] 郭耀辉, 刘强, 何鹏. 我国猕猴桃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建议[J]. 贵州农业科学, 2020, 48(7): 69-73.

[10] 贺文丽, 李星敏, 朱琳, 等. 基于 GIS 的关中猕猴桃气候

生态适宜性区划[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22): 202-207.

[11] 何鹏, 涂美艳, 高文波, 等. 四川省猕猴桃生态气候适宜

性分析及精细区划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36):

124-132.

[12] 吴延军. 新西兰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发生现状及分析[J].

世界农业, 2012(4): 61-65.

[13] 高张. 基于 GIS 和 MDS 的周至县猕猴桃园地土壤质量与

地力评价[D].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8.

[14] Müller K, Holmes A, Deurer M, et al., Eco-efficiency as a

sustainability measure for kiwifruit production in New Zealand[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5,106, 333-342.

[15] Carey P L, Benge J R, Haynes R J. Comparison of soil quality and nutrient budgets between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kiwifruit orchards[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2009,132: 7-15.

[16] Rahman M H, Holmes A W, McCurran A G, et al. Impact of

management systems on soil propert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kiwifruit quality[J]. Communications in Soil Science

and Plant Analysis, 2011, 42(3), 332-357.

[17] 陈美艳, 赵婷婷, 彭珏, 等.‘东红’猕猴桃果园土壤养分

与果实品质的多元分析[J]. 植物科学学报, 2021, 39(2):

193-200.

[18] 黄春辉, 曲雪艳, 刘科鹏, 等.‘金魁’猕猴桃园土壤理化

性状、叶片营养与果实品质状况分析[J]. 果树学报, 2014,

31(6): 1 091-1 099.

[19] 张福平, 高张, 李肖娟, 等.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周至县猕

猴桃园地土壤质量评价[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

35(1): 69-75.

[20] 陈锦永, 方金豹, 齐秀娟, 等. 猕猴桃砧木研究进展[J].

果树学报, 2015, 32(5): 959-968.

第132页

2023 年 9 月 热带农业科学 第 43 卷第 9 期

- 128 -

[21] Weston G C A. Kiwifruit:science and management[M]. New

Zealand: Richards and New Zealand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1990: 297-321.

[22] 江海, 陈小华, 杜佳宝, 等. 基于主成分分析评价陕南地

区主栽猕猴桃的品质[J].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37(1): 43-49.

[23] 王奕. 陕西猕猴桃产区调研与思考[J]. 西北园艺(果树),

2018(1):51-54.

[24] 李孟华, 张超, 陈海宁. 全程营养解决方案对猕猴桃产量

和品质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11): 57-58.

[25] 刘强, 李晓. 四川省猕猴桃产业发展 SWOT 分析及对策

[J]. 贵州农业科学, 2014, 42(4): 224-228.

[26] 邵宇, 冷云星. 贵州猕猴桃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

对策[J]. 耕作与栽培, 2016(5): 66-68.

[27] 杨技超, 李苇洁, 韩振诚, 等. 贵州猕猴桃主栽品种柱头

可授性研究[J]. 中国南方果树, 2020, 49(2): 92-96.

[28] 郁俊谊, 刘占德, 屈学农, 等. 高产稳产型红阳猕猴桃树

体结构及土壤养分状况分析[J]. 北方园艺, 2011, (22):

20-22.

[29] Testolin R, Ferguson A R. Kiwifruit (Actinidia spp.)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in Italy[J]. New Zealand Journal of Crop

and Horticultural Science, 2009, 37: 1-32.

[30] Testolin R. Kiwifruit (Actinidia spp.) in Italy: the history of

the industry,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operation and recent

advances in genetics and breeding[J]. Acta Horticulturae,

2015(1 096): 47-61.

[31] 陈永安, 陈鑫, 刘艳飞. 猕猴桃架型研究[J]. 北方园艺,

2012(14): 56-57.

[32] 涂美艳, 杨述, 陈栋, 等. 四川盆周丘陵区猕猴桃园改土

与定植技术[J]. 北方园艺, 2011(22): 62-63.

[33] 路永莉, 康婷婷, 张晓佳, 等. 秦岭北麓猕猴桃果园施肥

现状与评价——以周至县俞家河流域为例[J]. 植物营养

与肥料学报, 2016, 22(2): 380-387.

[34] 胡凡, 石磊, 李茹, 等. 陕西关中地区猕猴桃施肥现状评

价[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7(3): 44-49.

[35] 路永莉, 周建斌, 海龙, 等. 基于猕猴桃树体养分携出量

确定果园合理施肥量——以周至县俞家河流域为例[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1, 40(8): 1 765-1 772.

[36] Sale P R, Lyford P B. Cultural, management and harvesting

practices for kiwifruit in New Zealand[M]//Warrington I J,

Weston G C.(Eds.). Kiwifruit Science and Management.

Auckland: Richards Publisher, 1990: 247-296.

[37] Miller S, Broom F, Thorp T, et al. Effects of leader pruning

on vine architecture, productivity and fruit quality in kiwifruit (Actinidia deliciosa cv. Hayward)[J]. Scientia Horticulturae, 2001, 91: 189-199.

[38] 刘占德, 郁俊谊, 屈学农, 等. 高产型徐香猕猴桃树体结

构及土壤养分状况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 2012, 21(12):

105-107.

[39] 鄢帮有, 陈葵, 严玉平, 等. “三定三控”技术对“金魁”

猕猴桃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4(6): 1 124-1 129.

[40] 郭强强. 陕西省关中地区猕猴桃病害调查及溃疡病防治

研究[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41] Vanneste J L. The scientific, economic, and social impacts of

the New Zealand outbreak of bacterial canker of kiwifruit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J]. 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 2017, 55(1): 377-399.

[42] 郭成. 猕猴桃溃疡病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43] 张梅琳. 四川省彭州市猕猴桃溃疡病影响因子及防治方

法研究[D]. 成都: 四川农业大学, 2017.

[44] 钟彩虹, 李黎, 潘慧, 等.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发生规

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果树, 2020(1): 9-13+18.

[45] 杨清平, 谢志斌, 王立华, 等. 湖北有机猕猴桃主要虫害

的生活习性及其 OPM 技术[J]. 中国南方果树, 2014, 43(6):

132-134.

[46] 虞志军, 刘建军, 韩世明, 等. 庐山植物园猕猴桃属植物

虫害防治初步研究[J]. 中国南方果树, 2012, 41(3): 114-116.

[47] Francati S, Masetti A, Martinelli R, et al. Halyomorpha halys

(Hemiptera: Pentatomidae) on kiwifruit in northern Italy:

phenology, infestation, and natural enemies assessment[J].

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2021, 114(4): 1 733-1 742.

[48] McKenna C, Gaskin R, Horgan D, et al. Efficacy of a postharvest spirotetramat spray against armoured scale insects on

kiwifruit vines[J]. New Zealand Journal of Crop and Horticultural Science, 2013, 41(3): 105-116.

[49] Hill M G, Mauchline N A, Cheng C H, et al. Measuring the

resistance of Actinidia chinensis to armoured scale insects[J].

Acta Horticulturae, 2007(753): 685-692.

[50] 王连平, 王汉荣, 茹水江, 等. 芦笋田杂草及地膜覆盖除

草作用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06(4): 126-128.

[51] 张雯娟. 橘园人工生草对杂草防控效果的研究[D]. 重庆:

西南大学, 2018.

[52] Thompson M, Chauhan B S. History and perspective of herbicide use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J]. Advances in

Weed Science, 2022, 40: e20 210 075.

[53] Mia M J, Massetani F, Murri G, et al. Integrated weed management in high density fruit orchards[J]. Agronomy,

2020,10(10): 1 492.

[54] Harman J E. Kiwifruit maturity[J]. Orchardist of New Zealand, 1981, 54 (4):126-127+130.

[55] Burdon J, Pidakala P, Martin P, et al. Postharvest performance of the yellow-fleshed “Hort16A” kiwifruit in relation to

fruit maturation[J].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2014, 92: 98-106.

第133页

韩茹梦 等 中国和新西兰猕猴桃生产现状的比较分析

- 129 -

[56] 别智鑫, 韩东峰, 赵彩霞. 采收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秦

美猕猴桃品质的关系[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7, 22(2):

88-90+141.

[57] 吴彬彬. 几个猕猴桃主栽品种适宜采收期研究[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58] 王明召, 阳廷密, 张素英, 等.‘红阳’猕猴桃不同时期采

收果实品质及贮藏效果研究[J]. 中国果树, 2018(4):

31-33+41.

[59] 苏改叶. 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 杨凌: 西北

农林科技大学, 2016.

[60] 张真和. 新西兰园艺产品的质量保证体系及借鉴[J]. 世界

农业, 2002(7): 33-35.

[61] Zhang H, Zhao Q, Lan T,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nutritional and functional

components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fifteen kiwifruit (Actinidia) cultivars-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ifteen kiwifruit

(Actinidia) cultivars[J]. Foods, 2020, 9(9): 1 267.

[62] Ma T, Sun X, Zhao J, et al. Nutrient compositions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kiwifruit (Actinidia)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flesh color and commercial value[J]. Food Chemistry, 2017, 218: 294-304.

[63] Jaeger S R, Harker F R. Consumer evaluation of novel kiwifruit: Willingness to pay[J].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2005, 85: 2 519-2 526.

[64] 张望舒, 贺坤, 凡改恩, 等. 猕猴桃引种表现及树势对果

实品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58(2): 201-204.

[65] 赵晓燕, 李晓贝, 杜颖, 等. 我国农产品“优质难以优价”

的品质指标评价因素分析——以猕猴桃为例[J]. 农产品

质量与安全, 2018(2): 86-89.

[66] 陈冬生. 国外特色水果品牌营销经验与启示——以美国

“新奇士”柑橘和新西兰“佳沛”奇异果为例[J]. 世界农

业, 2017(10): 15-21.

[67] 李岚欣, 孙洁, 辛奇, 等.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猕猴桃产

业技术高质量发展分析[J]. 保鲜与加工, 2022, 22(7): 82-90.

[68] 霍尚一. 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奇迹——新西兰猕猴桃的案

例启示[J]. 生态经济, 2011(5): 131-135.

[69] 张俊伶, 张江周, 申建波, 等. 土壤健康与农业绿色发展:

机遇与对策[J]. 土壤学报, 2020, 57(4): 783-796.

(责任编辑 林海妹)

第134页

2023 年 9 月 热带农业科学 第 43 卷第 9 期

Sep. 2023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Vol.43, No.9

收稿日期 2022-12-12;修回日期 2023-01-28

基金项目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口县柚子产业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No.202204BI090019-2);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

“云南热带特色柑橘(柚)种质资源收集、精准评价及利用”(No.202102AE090054-1);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2

年度提升科技社团能力服务创新发展项目“云南高原特色热作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途径及措施研究”。

第一作者 赵东兴(1983—),男,学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热作栽培与育种,E-mail:dongxingzhao11@126.com。

通讯作者 李春(1985—),女,硕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热带作物营养成分和农药分析,E-mail:lichunhonghe@126.com。

云南青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途径及对策

赵东兴1

赵国祥2

杨永智1

陈林杨1

张建春1

李春1

(1. 云南省红河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云南河口 661399;2. 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 云南昆明 650041)

摘 要 青柚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云南拥有独特的气候环境和区位优势,加上在政策和市场的引领下,

使得青柚产业在云南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为推进云南省青柚产业进一步发展,文章对青柚产业在云南的发展优势和

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促进青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途径及对策。

关键词 云南;青柚;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S666.3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2008/j.issn.1009-2196.2023.09.020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Yunnan Green Pomelo

ZHAO Dongxing1

ZHAO Guoxiang2

YANG Yongzhi1

CHEN Linyang1

ZHANG Jianchun1

LI Chun1

(1. Honghe Institute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of Yunnan, Hekou, Yunnan 661399, China;

2. Yunnan Society of Tropical Crop, Kunming, Yunnan 650041, China)

Abstract Green pomelo has high nutritional and healthcare functions. Because of the unique climate environment and location

advantages, coupled with the policy and market guidance, the green pomelo in Yunnan Province has a better prospect of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of green pomelo in Yunnan provinc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industry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green pomelo in Yunnan province.

Keywords Yunnan; Green pomelo; development advantages;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青柚为芸香科(Rutaceae)柑橘属(Citrus)

柚[Citrus grandis (L.) Osbeck]的一种,原产地为东

南亚的泰国、越南和中国云南南部等热区,因柚

果成熟果面绿色不减,呈现诱人的祖母绿,故称

青柚。目前在云南、广西、海南热区均有引种栽

培。由于果肉水分充足、口感清甜,含有丰富的胡

萝卜素、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成分,是满足高血

糖、肥胖和幼儿等特殊人群食用的优质特色农产

品,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受到消费者

青睐[1]。2021 年地头统货价 10 元/kg,与同期琯

溪蜜柚统货价 4 元/kg 相比,具有极高的经济价

值,逐渐成为云南热区柑橘优势品种。

1 产业发展优势

云南是中国柑橘的重要原产地之一,柑橘资

源丰富,全省 16 个地州(市)均有柑橘种植。2007

年开始,红河州河口地区开始引入泰国、越南青

柚进行试种,到目前为止,青柚在全省形成以河

口为主(现有种植面积 1 467.0 hm2

),西双版纳、

文山、楚雄等地有零星种植的格局。从近几年的发

展情况看,青柚产业在云南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1.1 自然资源优势

云南热区是指云南省热带与南亚热带地区的

简称,分布在伊洛瓦底江、怒江、澜沧江、元江、

金沙江、南盘江六大流域内,总面积约为 8

104

km2 左右,约占全省面积的 20%,全省 16 个

州市中均有分布,具有北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类

型,热量≥10℃的年积温在 6 000℃以上,年平均

气温>18℃,最冷月平均气温>10℃,整个热区冬

无严寒[2-5]。青柚喜湿耐高温,优质青柚生产需要

第135页

赵东兴 等 云南青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途径及对策

- 131 -

年日照时数≥2 000 h,有效积温≥6 500℃,冬季

无严寒区域,云南独特的气候优势是青柚产业发

展的关键因素,适宜的气候环境是青柚产业健康

发展的保障。

1.2 区位优势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界,共有陆地边境线

4 061 km,东与广西和贵州相邻,北以金沙江为

界,与四川隔江相望,西北与西藏自治区相连,

同时,还与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加上“西部

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的实施和中国(云南)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造就了云南特殊的区位

优势,使得其可以大力发展与邻省以及邻国的农

产品贸易,促进云南省经济的发展,为云南青柚

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区位优势。

1.3 政策优势

云南省青柚产业的发展符合国家及云南省

的相关政策。在《中国柑橘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2018—2015)》中,将云南省列为“全国特色

柑橘生产基地”,为云南发展特色柑橘产业指出

了方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我国热带作物

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0〕45 号)、《全

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 年)》等,以

及云南省出台的《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原

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云南省“十四五”高原

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

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为青柚产

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1.4 较高的经济价值

国内青柚长期依赖进口,市场上从东南亚进

口到国内的青柚报关价格长期稳定在 2.0 万元/t。

青柚市场需求巨大,云南青柚柚果品质稳定,可

溶固形物为 11~13 mg/L,达到和超过进口青柚的

品质,经过近 10 年的发展,云南青柚产业初具规

模,具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云南青柚质

优价高,种植效益好,以河口县为例,2022 年河

口县青柚田间统货收购价格 10 元/kg,亩产值超

过 2.0 万元,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

2 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种植规模小而散

一是云南青柚起步较晚,以农户和企业种植

为主,规模小而散,组织化程度较低,果农多自

产自销,规模化、品牌化意识薄弱。二是少有龙

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产业发展仍然以分散经营模式为主,经营管理不

规范,标准化水平不高,营销体系不健全,产业

化水平低,没有形成自己的特有品牌,缺乏市场

竞争力。

2.2 机械化管理难以推行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化的合

理运用十分重要,在果园由传统果园向规模化、

标准化、现代化果园转变中,机械化管理是实现

果园高效生产的唯一途径[6]。但云南以山地为

主,导致果园肥水管理、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农

业机械化生产难以实现,甚至部分果园道路不

通、灌溉系统不完善等问题,另外,由于农业投

入资本大、周期长等原因,加之种植户多数为农

民,对果园生产管理还处于传统模式即主要依靠

劳动力,没有也不愿意花钱购买现代化农业机

械,致使农业机械化技术在云南省青柚果园中难

以推行。

2.3 农药、肥料使用不规范

在青柚栽培生产中,为了防治病虫害的危害,

种植户主要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进行防治,但过

度使用化学药剂会引发农药残留、有害生物再猖

獗、抗药性等问题[7]。为追求单一的产量,种植

户在施肥过程中往往出现使用较多的肥料、肥料

结构不合理及重施化肥轻施有机肥等问题,这不

仅浪费化肥资源,提高了生产成本,还造成环境

污染、土壤板结、土壤和作物营养元素失调,影

响作物增产增收,降低作物品质等问题[8-11]。因

此,农药、肥料使用不规范问题是制约青柚产业

健康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4 标准化管理程度低

云南处于西部不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居多,

对科技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弱,且云南青柚产业起

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化栽培技术规

程,种植者多数依靠经验进行生产,种植标准化

和机械化程度低,专业从事青柚栽培、品种选育、

技术推广与相关理论研究的人员很少,不能满足

生产上对新品种、新技术的需要。另外,现有的

栽培规模小、栽培技术水平低下、管理不到位等

导致果园投产率低、产量低,加上因技术跟不上,

导致果园病害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严重影响产业

第136页

2023 年 9 月 热带农业科学 第 43 卷第 9 期

- 132 -

发展。

2.5 优良品种推广使用率低

云南青柚多为种植户自繁自育、自由引种栽

培,种源多、品种杂,没有经过优良品种筛选和

纯化,目前市场上缺乏自主选育的适宜云南省栽

培的优良品种。云南省红河热带农业科学研究

所经过近 10 年的试种和品种选育研究,从单果

重、挂果数、单株产量、纵径、横径、果形指

数等 12 个果实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筛选出一些

优良品系[12],但还未获品种权和品种审定、登记

等,未能进行大规模推广。同时,由于个别农民

或企业在引种过程中不遵守植物检疫条例的相关

规定,存在引入危险性病虫害的风险。在苗木繁

育方面,没有健全的良种苗木繁育体系,缺乏脱

毒苗生产,青柚苗木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严重

影响产业发展。

3 产业高质量发展途径及对策

3.1 加大科技投入

科技投入是发展云南青柚的重要因素,青柚

产业要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加大对青柚产业标准

化栽培、病虫害防治等科技计划(专项、基金)

项目和专项资金支持;二是通过支持科研院所改

善科研基础条件、开展自主研究等,提升科技创

新能力;三是充分借助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

术体系云南实验站、云南省红河热带农业科学研

究所、华中农业大学等的科研能力和技术力量,

通过校地、院地合作等建立专家工作站,加强青

柚标准化栽培和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通过加大科技投入,集成操作性强的青柚标准化

栽培技术规程,加强标准化栽培技术培训和服务,

通过标准化栽培技术的示范与推广,严格要求青

柚生产与管理,提升产品品质与产量。

3.2 加强优良品种选育

优良的青柚品种对青柚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栽培的青柚多为种植户或企

业自己引进的种苗,没有自己选育或登记的良种,

影响产业的发展。因此,要鼓励科研院所从产量、

果实品质等方面开展青柚种质资源评价和适应性

栽培研究,进而筛选出适宜云南热区栽培的优良

品种并进行新品种申报、登记等,从品种源头保

证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3.3 建立良种繁育推广体系

优良的苗木是产业发展的基础,通过建立与

规范苗木繁育体系,逐步建成脱毒青柚苗繁育与

生产,提高苗木质量,改善苗木品质。在苗木推

广方面实现 2 个统一:一是统一品种,改变过去

企业种植户盲目引种的发展模式,在推广中使用

登记的新品种,使用脱毒种苗,从源头把好种苗

质量;二是统一技术标准,实现良种良法的配套。

青柚是新兴产业,优质青柚生产对有效积温和年

日照时数有较高的要求,产业发展应强调良种适

地适栽性,特色化发展,形成并严格执行相应技

术规程,规范从品种选择、园地规划、树体管理,

病虫害防控和采收等技术规程,实现优质高产保

证品质统一。

3.4 打造云南高原特色青柚品牌

一是依托云南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突

出高原特色,充分挖掘现有资源,选育并推广优

良品种,打造云南青柚品牌;二是加大对种植龙

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龙头企业进行示范和引

领,带动产业发展;三是建立标准化青柚生态园、

示范园,以满足人们对健康、安全的消费需求,

生产出符合国家“三品一标”的高档水果,占领

高端市场[13];四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借助电

商、微商、农产品直供平台等平台,拓展销售渠

道,多方面做大做强云南青柚产业。

参考文献

[1] 张荣琴, 赵东兴, 赵志昆, 等. 河口青柚主要病虫害及其

绿色防控技术探讨[J]. 南方农业, 2021, 15: (31): 35-38.

[2] 云南省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 云南省不同气候带和坡

度的土地面积[M]. 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 1987.

[3] 曾延庆. 试论云南热区范围[J]. 云南热科技, 1988, (2):

7-10.

[4] 李良生. 滇西南热区资源开发[M].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

社, 1993.

[5] 杨一光. 云南综合自然区划[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6] 李家祥, 薛晓敏, 陈汝, 等. 适用于果树的农业机械化适

用性标准体系探讨[J]. 中国果树, 2021(5): 83-85.

[7] 蒋德志. 柑桔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世界热带农业

信息, 2020(1): 17.

[8] 孙先良. 盲目过量施肥的危害及新型肥料的开发[J]. 中氮

肥, 2005(6): 1-3.

[9] 鞠玲, 宋光福. 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土壤问题及应对措施探

索[J]. 农业科学实验, 2022(12): 66-68.

第137页

赵东兴 等 云南青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途径及对策

- 133 -

[10] 王科, 李浩, 张成, 等. 化肥过量施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

四川农业科技, 2017(9): 33-35.

[11] 汪生新. 浅谈化肥过量施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 青海农

林科技, 2018(2): 34-35.

[12] 赵东兴, 岳建伟, 赵志昆, 等. 47 份青皮红心柚果实农艺

性状的综合分析与优异种质筛选[J]. 果树学报, 2022,

39(9): 1 553-1 561.

[13] 李春, 赵东兴, 张建春, 等. 云南省热带水果产业发展现

状 问题及对策建议 、 [J]. 安徽农业科学, 2021, 49(3):

232-234.

(责任编辑 龙娅丽)

第138页

《热带农业科学》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投稿订阅《热带农业科学》(月刊)于 1980 年创刊,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农业综合类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009-2196/CN 46-1038/S。国内外公开发行,海外发行代号 BM8913,国内邮发代号 84-31。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林核心期刊”“RCCSE 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被国内清华同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维普、中国学术出版网络总库、万方数据、龙源期刊数据库等收录,国外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收录;荣获“中国农业期刊优秀期刊”“中国农业期刊优秀团队”。期刊复合影响因子 0.906、综合影响因子 0.652。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订阅期刊。网 址: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RDNK/detail;E-mail:rdnk@163.com;编辑部电话:0898-6698 9829; 编务室电话:0898-6698 9992;发行室电话:0898-6698 9959; 邮政编码:571101;地 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 4 号。投稿注意事项:

(1)务求内容真实,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数据准确。(2)表格采用三线表。

(3)数据图要求带上数据库。

(4)图片像素要求 300DPI 以上,且是未加工的原始图。(5)参考文献只著录最必要、直接引用并阅读过的文献,要求15 篇以上。(6)每篇稿件一般限在 6 000 字以内。

(7)编辑部对拟刊登的稿件酌情收取版面费,文稿刊出后酌付稿酬,并赠送当期《热带农业科学》2 册。

(8)来稿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来稿自投寄之日起15 天未得到编辑部的反馈信息,作者可自行处理。来稿恕不退还,请作者自留稿底。(9)来稿请注明作者的性别、出生年份、最高学历、职称、研究方向、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翻页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