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两个健康"典型案例百选

发布时间:2023-10-25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2023"两个健康"典型案例百选

要素保障类 ◆089背景情况温州工业用地资源稀缺,企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更加强烈,但现行供地机制存在标准不统一、过程不透明、人为因素影响大等问题,导致很多优质企业拿不到地、拿地企业多有绩效偏低,甚至部分优质企业被迫外迁等现象时有发生。为了供地过程更加公平公开公正,激发优质企业创业热情,做到“不找书记亮数据、不找市长找市场”,形成让数据说话、凭数据决策的主动供地新机制,确保有限土地资源向“发展前景好、产值增长快、亩均效益高”的制造业企业项目倾斜集聚,温州市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自我革命,创新提出“数据得地 365”预评估机制。主要做法(一)率先构建“365”工作指引,重塑供地评价标准。按照“公开公正、数据客观、指标量化、企业无感”的原则,出台供地预评审“365”工作指引。“3”即企业准入的 3 个资格条件:即上年度产值超亿元或 5000 万元以上高成长型无自有生产用地(厂房)的工业企业;上年度企业亩均综合评价为 A、B 类、且亩均税收不低于属地规上企业平均水平和企业销售收入;税收近三年复合正增长。“6”即投资项目的 6 个预期效益指标:要求企业申请用地项目须承诺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单... [收起]
[展开]
2023"两个健康"典型案例百选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01页

要素保障类

第103页

要素保障类 ◆

089

背景情况

温州工业用地资源稀缺,企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更加强烈,但现行供地机制

存在标准不统一、过程不透明、人为因素影响大等问题,导致很多优质企业拿不到地、

拿地企业多有绩效偏低,甚至部分优质企业被迫外迁等现象时有发生。

为了供地过程更加公平公开公正,激发优质企业创业热情,做到“不找书记亮数据、

不找市长找市场”,形成让数据说话、凭数据决策的主动供地新机制,确保有限土地

资源向“发展前景好、产值增长快、亩均效益高”的制造业企业项目倾斜集聚,温州

市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自我革命,创新提出“数据得地 365”预评估机制。

主要做法

(一)率先构建“365”工作指引,重塑供地评价标准。按照“公开公正、数据客观、指

标量化、企业无感”的原则,出台供地预评审“365”工作指引。“3”即企业准入的 3 个资

格条件:即上年度产值超亿元或 5000 万元以上高成长型无自有生产用地(厂房)的工业企业;

上年度企业亩均综合评价为 A、B 类、且亩均税收不低于属地规上企业平均水平和企业销售

收入;税收近三年复合正增长。“6”即投资项目的 6 个预期效益指标:要求企业申请用地项

目须承诺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单位能耗增加值、单位排放增加值、R&D 经费支

出占营业收入比重、容积率等 6 项指标均要高于《浙江省新增工业项目“标准地”指导性指

标(2022 版)》相关指标要求。“5”即评估企业质量的 5 类指标:一是企业成长,包括产值

构建“数据得地”新机制

——从“跑腿要地”到“无感得地”的根本转变

案例四十一

第104页

090

两个健康 典型案例百选

规模、增速情况;二是经济效益,包括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和全员劳动生产率;三是技术

创新,包括研发投入和新产品产值率;四是质量建设,包括标准和品牌、质量;五是转型升级,

包括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等。预评审数据全部直接从相关部门取数,企业无须填报,

真正做到无感评审、公正评估。

(二)率先构建数字化支撑平台,重塑供地配置模式。探索建立“工业用地数据得地

365 应用系统”,包括“数据得地 365”“工业用地”“数字化配置”“全周期管理”等 4 个模块,

从相关部门自主导入所有规上企业工业产值、亩均税收等数据,形成企业全景画像,按“365”

体系进行刚性赋分排名,结合拟出让地块的区域位置、面积大小、红线划分和要求入驻企业

的产业类型,通过系统匹配地块和企业用地需求信息形成地企匹配方案,彻底改变过去人工

操作、主观片面的评估预匹配方式。

(三)率先构建跨区域保障机制,重塑要素统筹理念。按照市级统筹、县级包干的原则,

在市域范围内统筹解决用地需求情况排摸,形成市域内迁移统筹信息库。属地政府无法在年

度计划安排时间内解决企业用地问题的,市政府将根据产业布局规划及企业意愿在全市范围

内进行统筹解决发展空间保障需求。

示范意义

“数据得地 365”机制被国务院督查室全国刊发学习借鉴、中纪委实地调研肯定,并成

功入选省委改革办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第一批“最佳实践案例”。

(2023 年,市经信局)

第105页

要素保障类 ◆

091

背景情况

瑞安市主动顺应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融合的趋势,创新打造全省首个产业链预警

平台,通过数据进行有效提取、整合、分析,动态掌握行业、企业的经营情况、运作

风险,以数据驱动企业持续增长,为工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主要做法

(一)立足三项“顶层设计”,系统集成建平台

一是实行“硬件免费”切入。由供电部门牵头搭建数字平台架构,采用“政府全额投资、

企业免费安装智慧电务入网”方式,现已实现到 1563 家重点企业和 33 个重点项目免费接入。

二是推进“政企数据”贯通。打通部门数据库至平台数据仓的传输通道;建立平台数据实时

更新校准机制,由部门、镇街和企业第一时间校对核准异常数据。三是落实“分级安防”兜底。

明确数据不得用于产业链预警以外的任何用途,数据使用权限由市政府审核;平台所有权归

属经信部门,建设、运作、维护职能由电力部门承接;对企业侧登录端口实行严格权限管理。

(二)充实三大“基础数据”,提能扩容育平台

一是充实能源数据。实现重点工业企业智慧电务入网全覆盖,企业生产、生活、建设用

电“三分离”,补齐月电量数据滞后性短板。二是充实亩均数据。以工业企业亩均效益综合

评价为出发点,以全面开展“五未”土地清理和闲置厂房整治为落脚点,组织开展多轮企

业用地实地排查,建立并定期更新企业用地数据库,亩均论英雄覆盖全部 1.37 万家工业企

创新打造产业链预警平台

——实现工业经济精准预警科学研判

案例四十二

第106页

092

两个健康 典型案例百选

业,实现亩均信息系统无缝接入预警平台。三是充实税收数据。创新推出公平税负信息化系

统,建立 41 个税收行业模型,通过联接预警平台,实行税务数据月末“预测”、月初“核准”,

大数据管税和经济预测精准度持续提升。

(三)拓展三大“应用场景”,精密智治用平台

一是基于全时分析拓展“助企服务”应用。根据用电实时监测,划定“停产、减产、增

产”等 6 种产能状态和“锐减、平稳、激增”3 种环比状态,及时预警发现企业及项目苗头

性、潜在性问题。二是基于全景监测拓展“两链提升”应用。通过“多能监测全景”等板块,

匹配企业用电、税收、销售额等数据,精准分析“两链”及企业经营效率,有效杜绝瞒报、

漏报、虚报等现象。三是基于全程预警拓展“本质安全”应用。通过“安全用电监测模块”,

对电气设备导线过热、过载、漏电等三大隐患进行 24 小时实时监测,同时对 4000 多个站

点实施专业电力运维托管,可第一时间发现电气线路、用电设备异常,并向用户手机发送预

警信息,同步派发工单消除隐患。

示范意义

该改革项目是由省经信厅点题,瑞安接题建设,先行先试搭建了全省首个产业链预警平

台。2021 年 5 月 21 日,全省产业链预警机制建设现场推进会在瑞安召开,瑞安做法获省委

相关领导充分肯定。瑞安先行先试走出一条产业链、供应链“两链”安全数字智控路径,提

供了典型经验,实现工业经济精准预警分析、对症施策。

(2022 年,瑞安市)

第107页

要素保障类 ◆

093

背景情况

市统计局聚焦数字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开发建设“企业健康诊断”应用,构建“健

康画像”“健康评级”“诉求管理”等子场景,实现高频动态的企业个体画像和风险问

题智能预警预测,为企业发展决策提供全方位数据服务。

主要做法

(一)聚焦数据需求,充分激活数据要素价值。从三个切入点开展应用设计:一是国外

复杂经济形势和疫情等不确定因素下,广大中小企业发展决策亟需数据服务支持。二是大量

政府端数据价值很高,亟需面向企业开发回流,赋能企业发展,助力经济稳进提质。三是提

供高频动态企业个体画像,对苗头性问题进行预警预测,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促安全健

康发展。

(二)聚焦多跨协同,打造多维立体工作闭环。该应用已与经信、市监、人社、金融、环保、

资规、大数据等 7 个部门形成多跨互动;实现省、市、县、乡、网格五级贯通;为基层智治

体系温州试点提供主要数据和组件支持;围绕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搭建区域产业链信息查询

平台。已初步形成企业数据“分析 - 预警 - 体检 - 诊治 - 监测”的全生命周期工作闭环。

(三)聚焦企业关切,实现政府数据赋能发展。围绕活力、创新、质效、结构、风险等 5 方面,

年均归集 6000 多万条数据,建立健康评价算法池,包含 6 个业务领域、10 类评价规则和

18 种风险监测等,为企业实时出具诊断报告和健康评级,对苗头性问题实行预警。正式上

探索企业“健康”诊断

——率全国之先数据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案例四十三

第108页

094

两个健康 典型案例百选

线以来,已累计对全市 8000 余家规上工业企业出具“健康诊断报告”11 期,发送预测预

警信息 18.3 万余条,排查出风险隐患企业 5146 家次,为其中 650 余家企业提供精准帮扶,

促进纾困解难。评价分析惠企奖补信息约 36 万条,涉及企业近 10 万家次,项目类别 3191 种。

企业足不出户即可查看 5 个维度指数、32 个对标结果、12 个指标画像、4 个部门评价情况

和 1 张综合评估报告,了解掌握自身健康指数、行业排名等信息,实现随时随地“体检、寻医、

问药”。

示范意义

应用成果专题材料被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务院职转办营商环境组向全国推介,入选浙江省

产业数据价值化典型案例。

(2023 年,市统计局)

第109页

要素保障类 ◆

095

背景情况

市统计局结合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特色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力开展民营经济统计

范围界定及分类研究,民营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创建等工作。

主要做法

为了构建科学、系统、综合的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准

确、客观地予以描述和反映,在构建过程中遵循如下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指标的选取应

该符合统计规范,根据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尽量选择核心指标,减少同质性指标,指标体系要

客观和真实地反映出民营经济发展的状态,指标数据来源要可靠,指标权重确定要科学;二

是系统性原则,设置评价指标体系从民营经济运行的全过程出发,能够体现民营经济各个层

面的基本特征,尽可能全面反映民营经济各方面因素,使评价结果准确客观;三是权威性原则,

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评价结果要经得起社会各界的检验,在评价中所使用的基础数据均是国

家权威部门认可的数据,有利于确保数据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四是可操作性原则,能够反映

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其评价指标应选择可获得、易计算、数据质量较高的指标,避免采

用无法统计或难于取得数据的指标;五是典型代表性原则,选取的指标必须能够反映评价对

象的主要特征和主要方面,各个子系统中的指标应该具有典型代表性。

根据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内涵、影响因素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等,以及充

分吸收借鉴专家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确定维度,首先,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以“标准化”元素赋能民营经济评价

——率全国之先创建民营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案例四十四

第110页

096

两个健康 典型案例百选

确定为五个维度 30 项指标,分别是经济活力、创新驱动、结构优化、质效提升、风险防范等,

具体如下:一是经济活力维度,主要从民营经济总量、主体数量、要素供给、投资活动等方

面,反映民营经济发展活跃程度。二是创新驱动维度,主要从民营经济科技创新的投入、人

才、企业、平台方面,反映民营经济依靠科学技术创新获得增长动能的能力。三是结构优化

维度,主要从民营经济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外向型高端产品结构等方面,反映民营

经济结构、资源配置优化程度。四是质效提升维度,主要从民营经济创利税能力、要素产出

效率、转型升级等方面,反映民营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的提升。五是底线能力维度,主要

从环境保护、资金风险和企业信用等方面,反映民营经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程度。

综合运用了专家调查法(Delphi 法)等主观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数。民营经济健康

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经济活力、质效提升、创新驱动、结构优化、底线能力等五个维度的权

重分值分别为 25 分、20 分、17 分、23 分和 15 分。

示范意义

该体系既紧扣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又立足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特点、营商环境建设和新

时代温商精神,将定性概念转化为定量指标,既可以评价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水平和进程,也

可作为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具备较强的创新性、可推广性和可操作性。设置

指标均可从现行统计制度中采集梳理,内容简洁、指向明确、易于操作。未给基层额外增加

负担,大大降低复制借鉴的难度和成本。从而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温州

标准”。

(2023 年,市统计局)

第111页

要素保障类 ◆

097

背景情况

原温州银保监分局创新构建民营经济金融服务指标体系,并编制民营经济金融服

务指数,通过民营经济金融服务指数编制和监测,推动辖内银行业保险业提升民营经

济金融服务水平。

主要做法

(一)构建民营经济金融服务指标体系

结合民营经济金融服务示范区创建重点工作内容,将相关数据指标“民营化”,构建了

总量覆盖、结构优化、质效提升、降本减负、创新支持 5 个维度,30 个具体指标的民营经

济金融服务指标体系,每个指标均明确了具体的口径,并赋予一定权重。

(二)编制民营经济金融服务指数

拟定《温州民营经济金融服务指数编制方法》,明确指数测算方法。以全市银行业、53

个银行业金融机构、12 个县(市、区)银行业为对象,实施分类监测。针对当前温州民营

经济金融服务在各机构、各区县之间推进不平衡问题,还编制了分机构、分区县的民营经济

金融服务指数,指数化反映各机构、各区县民营经济金融服务情况,并进行对比排序。

(三)配套开发可视化系统

直观显示全市指数变动情况,展示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成果。综合运用五维图、柱状图、

环形图等形式对各机构、各区县民营经济金融服务情况进行画像,精准监测分析民营经济金

创新编制应用民营经济金融服务指数

——精准推动提升民营经济金融服务质效

案例四十五

第112页

098

两个健康 典型案例百选

融服务薄弱环节,便于后续开展监管评价和监管督导。

(四)做好指数分析应用

印发《温州民营经济金融服务指数应用办法(试行)》,加强指数后续应用。一是科学设

定目标。科学设定本年度全市目标指数及分机构分解指标任务要求,作为衡量并推动民营经

济金融服务示范区创建及各机构民营经济金融服务质效提升的重要依据。二是加强推动提

升。指导各机构重点关注低于同类机构平均水平的指标,切实采取措施强化提升。重点监管

3 方面及以上指标低于同类机构平均水平的机构。根据分机构指数,按年度对各银行机构开

展民营经济金融服务质效评价。三是强化部门协同。拟定期将各机构、各县(市、区)民营

经济金融服务评价指数抄送市、县(市、区)政府以及“两个健康”办等相关部门,联动对

工作推进不力的机构、地区开展督导。指导行业协会组织开展民营经济金融服务年度优秀机

构评比活动,将服务指数评价结果作为评比的重要参考依据。

示范意义

指数的指标构成、编制方法、应用举措等在全国层面有可推广的价值,相关做法已被中

国银行保险报、浙江卫视等新闻媒体报道。

(2023 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温州监管分局)

第113页

要素保障类 ◆

099

背景情况

温州率先突破民办学校分类登记政策难点,平稳完成现有民办学校选登记,形成

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民办学校选登记“温州模式”。

主要做法

(一)率先打造全国领先的分类管理体系

以“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为切入点,确定了“正确引导,分类管理,

一视同仁,两类配套”的思路,积极鼓励举办非营利性学校,依法支持举办营利性学校。并

根据其法人属性在财政扶持、土地优惠、投资融资、收费等配套有区别的政策,形成全面系

统配套的政策体系。

(二)清晰国家优惠配套政策,加强正面引导宣传

构建“1+X+Y”的民办教育高质量培训体系,“1”就是市教育局每年开展一次政策法

规培训;“X”就每年开展一系列行政管理干部、董事长、校园长的培训;“Y”就是民办教

育协会和培训协会等行业组织开展一系列行业组织培训。截止 2022 年底,温州全日制民办

学校(含幼儿园)已经完成选登记 1144 所,登记非营利性的 1137 所,登记营利性的 7 所,

非营利性学校占比达 99.39%,符合公益导向的政策预期。

(三)联合各职能部门,建立专班协调议事机制

由市政府牵头成立由教育、编办、民政、工商、财政、人社、自然资源和规划、住

打造全国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先行区

——为民办教育制度建设和改革提供经验

案例四十六

第114页

100

两个健康 典型案例百选

建、政务服务、税务等 10 个部门组成的选登记工作专班。建立议事协调机制,通过政策学习、

蹲点调研、集中办公等形式解决选登记实操问题,在建立专班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对试点学

校的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制定分类管理工作方案。

(四)把控风险,坚守三类不予选登记的底线

一是学校法人财产权落实不到位的不能选,二是学校净资产为负数的不能选登记,三是

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不允许选登记营利性的。做好规划引领,积极引导举办非营利性办学,要

大力宣传举办非营利民办学校政策优势,在充分尊重举办者权益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区域营

利性民办学校发展规模,预期是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不包括培训机构)占比达 95% 以上,

营利性民办学校占比控制在 5% 以内。同时,发挥营利性民办学校“鲇鱼效应”,通过极少

数营利性灵活的办学机制带动区域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当地教育质量提升。

示范意义

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民办学校选登记“温州模式”。教育部《民办教育发展专报》

2019 年第 37 期和中国教育报 2020 年 9 月 3 日第 1 版先后报道肯定温州民办学校分类登记

工作,2021 年 4 月温州市作为全国唯一地市在全国分类管理改革培训和推进会上作专题发

言,为全国各省介绍温州做法,人民日报等专门介绍温州经验做法。上海、深圳、成都等

20 多个省、市和地区来温考察。

(2023 年,市教育局)

第115页

要素保障类 ◆

101

背景情况

2020 年底,温州被列为“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高地市域试点,出台《推

进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 助力“活力温台”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3)》

鼓励更多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人力资

源开发中的重要主体作用,有利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推进人才培养链与

产业需求链全方位融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

主要做法

(一)贯彻职教改革精神,出台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认定办法。2023 年 2 月,市发改委、

市教育局等 11 部门联合印发《温州市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认定办法(试行)》。培育认定办

法共六个部分,24 条内容,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申报条件、申报流程、培育内容、享受政策、

管理措施等五个方面内容进行明确详细说明。同时,出台培育认定办法也为我市积极培育国

家级、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奠定基础。在培育期内建设成效显著的企业,将被认定为市级产

教融合型企业,并优先推荐其申报省级、国家级产教融合型企业。目前,我市获评省级产教

融合示范试点企业 15 家。

(二)以产教融合型企业为纽带,推动专业链匹配产业链需求。一是动态调整学科专业

设置。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分析研判产业人才紧缺情况。新增专业 65 个,撤并停招专业 54

个,累计建成省中职品牌、优势特色专业 22 个,市级优势特色专业群 30 个。二是启动“校

加快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

——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案例四十七

第116页

102

两个健康 典型案例百选

企汇”智治应用平台开发。促进职业院校依托产业端数据,实时调整专业设置及招生计划,

形成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计划。三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目前设置中高职一体化学校有

39 所、中本一体化试点校 4 所,并积极探索出国留学人才培养渠道。2022 年 5 所高职院校

及技师学院与 119 家企业举办了 102 个订单班,每年为社会输送近 5 万名毕业生。

(三)促进产教融合型企业发展,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热情。一是支持产教融合型企

业和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组建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目前,已立项培

育 9 个市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二是推进“十百千万”专项助企行动,推动全市职业院校

与 1731 家民营企业、82 个行业协会建立深度合作,建成产教融合站点 1000 家。建好 4 个

省级试点“亚龙丝路学院”项目,服务“走出去”企业海外业务发展。三是加强与全市产教

融合型企业和首批产教融合站点企业的深度对接,组织 10000 名以上的大学生到产教融合

型企业实习实训,2022 年高校毕业生留温率达到 40.93%。

示范意义

相关经验在全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会议上作典型推介,工作成效获得教育部肯

定性批示。

(2023 年,市教育局)

第117页

要素保障类 ◆

103

背景情况

温台职教高地建设借力地域优势,探索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共生共融模式,助力

打造“职教惠企”新生态。当前,温州共有高职院校 5 所,中职学校 40 所,职业院

校在校生人数约 14.3 万人,所开设的专业基本覆盖浙南地区主要支柱产业。全市职

业院校与 1421 家民营企业、102 个行业协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每年为社会输送近

5 万名毕业生。

主要做法

(一)激发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职业教育新动能。一是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

建立民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负面清单,出台民营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管理办法。推广

PPP 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二是加大对民办职业院校的

扶持力度。民办职业院校财政补助按照《温州市公共财政扶持民办教育发展实施办法》等政策

文件实施。在规划允许的情况下,对将新建校舍或公办闲置校舍交由优质民办职业院校办学的,

可给予租金优惠。加大对优质民办职业院校土地划拨或出让使用费的优惠力度。三是开展职业

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出台推进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指导意见,健全国有资产评估、

产权流转、权益分配、干部人事管理等制度,不断提升企业兼职教师福利待遇。支持职业院校

与实体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合作办学。

(二)完善协作开放的职业培训体系。一是推进民营经济参与职业培训。着力构建政府

统筹、职业院校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职业培训体系。建立职业培训“两清单一指数”

温台职业教育高地建设

——打造“职教惠企”新生态

案例四十八

第118页

104

两个健康 典型案例百选

制度,定期发布培训项目清单和能力清单、培训机构信用及质量星级指数,健全培训质量监

控闭环机制。二是打造校企共建职业培训综合体,“推动职优员工”培训服务,打造服务民

营企业技术技能人才蓄水池。职业院校和龙头民营企业联合建立公共实训基地,促使更多优

质培训资源向中小微企业开放。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共享员工”培训服务,打造服务民营

企业技术技能人才蓄水池。

(三)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式。一是制定实施“大国工匠成长计划”。支持职业院校

工匠大师与民营企业深度合作,共建 10个以上工匠大师工作室。二是实施产教融合建设试点。

深入推进省产教融合“五个一批”试点建设,出台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实施办法。全面推行

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三是打造实体化职教集团。对接温州“5+5”产业体系,组

建跨区域、实体化职业教育集团,支持职业院校组建跨区域、实体化职教集团,搭建产学研

创服一体化平台。四是校企协同培育“双创”人才。校企协同建设民营经济创业苗圃、孵化

器、加速器,开设创业实验班、企业接班人培训班等,培育一批“创二代”“企二代”。

(四)推动温州职业教育助力民营企业“走出去”。一是实施温州商(协)会携手计划。

依托温州商(协)会,联合研制温州特色优势产业行业的区域性技术标准和教学标准,培养

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携手民营企业抱团“走出去”。二是实施温州职业教育伴随计划。支

持职业院校实施“伴随中企走出去”计划,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设鲁班工坊、

丝路学院,开展“中文 + 职业技能”项目,与民营企业联合建立若干温州职业教育培训基地,

力争建设中德、中意职教园区。

(五)建设温州职业教育“数字大脑”。一方面,打造温台“校企汇”数据服务平台。汇

聚两地规上民营企业产业人才大数据,打造温台校企综合数据平台,将其纳入“城市大脑”

应用场景,实现产业端与职教端供求数据智能匹配。另一方面,建设温州职业教育管理云中心。

对接温州城市“数字大脑”,集成各职业院校网上办事大厅,建设温州智慧职业教育管理云中心。

示范意义

温台职教高地建设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在激发民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新动能、创新产教

融合校企合作方式等方面先行先试,积累改革经验,为推进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

打造“职教惠企”新生态提供“温台样本”。

(2022 年,市教育局)

第119页

要素保障类 ◆

105

背景情况

原温州银保监分局出台实施 2022 年深化民营经济金融服务示范区创建推进工作

方案,着力从“金融服务经济社会需要”向“金融引领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转变,

以金融要素倾斜助力培育优势产业、以金融改革创新激发市场主体发展动能,以优质

金融服务引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要做法

(一)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建设。一是深化“红绿添金”行动。动态更新银行

保险机构“红绿添金”项目,梳理银行保险机构支持山区 5 县发展战略协议、专项制度、倾

斜政策、问题障碍“四张清单”,定期做好通报、督办等跟踪管理工作。二是推进新市民金

融服务。推进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推广应用,指导机构经办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及保证

金业务等。以平阳在全省率先试点“浙里新市民”积分管理数字化改革为契机,指导平阳农

商行推出“新市民贷”,实现新市民积分信用化。指导保险机构针对新业态从业人员生活、

工作特点定制新市民保险产品和方案。三是深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加快推广“农户家庭资

产负债表融资模式”,指导银行机构多渠道采集农户信息、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健全农户家

庭资产评估机制,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智化融资模式,制定《新

型农业经营主体数智化融资模式探索工作方案》,选取瓯海、瑞安、乐清、平阳 4 家农商银

行为试点机构,从拓展首贷户、提升信用贷款占比、降低经营成本、优化金融服务等维度切

深化民营经济金融服务示范区创建

——以优质金融服务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案例四十九

第120页

106

两个健康 典型案例百选

入,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创新地方特色农险,推出天气指数保险、农产品

目标价格保险等地方特色农险产品 22 个,推动实现特色农险“一县多品”。

(二)强化重点领域金融支撑。一是创新“科创指数”融资模式。推动银行机构和市融

资担保公司建立“总对总”合作关系,在“双保”助力融资模式下为单户贷款金额不超过

1000 万元的“科创指数贷”提供融资担保,并提供较普通“双保贷”低 0.2 个百分点的担

保费率优惠。联动市财政局探索建立“科创指数”融资模式风险补偿机制。二是优化小微金

融服务模式。联合市市监局、市人行开展金融支持小微主体培育和信用融资破难行动,扎实

推进“白名单”小微主体减负纾困、新设小微主体首贷培植、信用贷款扩面提效等举措。强

化考核督导,加大信贷投放,指导机构制定全年普惠型小微企业、普惠型涉农贷款投放计划,

做好日常监测和督导。创新推广温州农信“三标准一机制”小微金融服务模式,指导农商银

行加快推进创新试点,设立小微金融技术专班、技术研发基地,集中开展小微金融“三标准

一机制”技术研发。加快推广小微企业保险,深化保险替代保证金改革,指导辖内保险机构

以建筑建设工程和诉讼保全为重点领域的基础上,拓宽险种服务领域,在关税支付、交通工

程、水利工程、政府采购等领域推广保险机制运用。

(三)深化实施“融资畅通工程”。一是深化首贷培植工程。指导各银行机构扎实推进首

贷培植工程,深化“百行进万企”、金融“三服务”等,积极运用小微金融“四专模式”,畅

通银企融资渠道,提升首贷比重。二是深化推进“无抵押贷款”试点。指导银行机构持续加

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推广应用“信易贷”产品和服务,深化“银税互动”业务模式。迭代

升级“双保”助力融资,将覆盖面从受疫情影响企业扩展到暂遇困难但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

微企业。主动与市融资担保公司开展工作对接,协调制定“双保 · 科创”助力融资担保合作

方案、“易融保”担保合作方案,推动银行与市融资担保公司签订“总对总”合作方案。三

是创新推广“连续贷 + 灵活贷”机制。指导各银行机构推进无还本续贷、中期流动资金贷

款等增户扩面,优化存量产品,实现业务稳步化、规模化发展,围绕期限管理推进产品机制

改革和创新,科学匹配企业生产经营周期,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开展生产经营。

示范意义

截至 2023年 9月末,全市新增民营经济贷款、小微企业贷款 1328.86亿元、1654.32亿元。

2023 年 6 月末,温州银行业民营经济金融服务指数为 249.84,较年初上升 39.33。

(2023 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温州监管分局)

第121页

要素保障类 ◆

107

背景情况

2020 年以来,国内民宿行业受疫情影响一度跌入低谷,作为“全国民宿产业发

展示范区”的永嘉,同样遭受不小的冲击。为全力支持民宿行业度过寒冬,该县率全

国之先突破落地民宿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民宿行业无抵押物融

资难的问题,为“无形”资产作“有形”赋能。

主要做法

(一)深化农村改革,盘活土地资源。一是深化宅基地改革。深入推进全国农村集体产

权制度试点,制定实施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政策体系,通过出租、联营、合作等多

种方式对农村宅基地(农房)进行盘活,用于发展民宿等特色产业。目前全县已流转闲置农

房 1269 幢,其中建成特色民宿 288 家,获评全国首批、全市唯一的全国民宿产业发展示范区。

二是激活民宿业内生动力。面对民宿经营权这一无形资产,金融机构在做抵押物价值评估

时,会对农房(宅基地)使用权剩余期限、流转价款、支付价款、民宿品牌等民宿经营附加

值及预期收入等因素进行充分考量,这对民宿发展潜力、经营者能力、品牌效益都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间接倒逼民宿业主谋强谋大谋精谋细谋特色。三是创新抵押登记机制。民宿业主

与银行签订抵押贷款合同后,由该县农村产权服务中心出具《农权鉴证书》并办理民宿经营

权抵押登记,手续均由银行专员代跑服务。银行在发放贷款或债务关系履行完毕时,均会逐

一函告市监局、公安局、卫健局等行政许可部门及金融工作服务中心、文广旅体局等相关单

位,确保抵押登记和注销环节全程留痕、有迹可循。

全国首创民宿经营权抵押贷

——为企业“无形”资产作“有形”赋能

案例五十

第122页

108

两个健康 典型案例百选

(二)保障各方权益,规范风险处置。一是探索抵押物处置方式。制定民宿经营权抵押

贷款风险处置流程,既帮助民宿业主获得便捷融资服务,又保护了银行债权。如遇借款人不

履行到期债务,可通过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协议转让及其他合法方式处置抵押物。

当借贷双方不能通过协商方式处置抵押物时,可通过申请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并凭贷款时

提前签订的相关材料依法便捷快速办理变更登记。二是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加大民宿经营主

体信用档案征集力度,健全信用评价体系,有效解决民宿经营主体与金融机构间信息不对称

问题。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对严重失信民宿经营者不予通过新办民宿的申请。

银行机构则根据农房(宅基地)使用权剩余期限、经营者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场信用信息等多

维度参数,建立“信用 + 价值”双向评估机制,灵活设置贷款额度、期限和还款方式,开

展差别化支持。三是建立部门通力协作机制。成立永嘉县民宿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领导

小组,确保风险处置及时有序。

(三)提振发展信心,深挖市场潜力。一是资金保障。县域金融机构第一时间向上级行

争取信贷政策倾斜和定向信贷规模支持,充分保障民宿经营的信贷资金需求。如人行永嘉支

行向上级行争取 0.5 亿元低成本央行再贷款资金,融资成本不高于 5.5% ;永嘉农商银行单

列 5 亿元授信规模;永嘉恒升村镇银行主动下调民宿经营权抵押贷款利率。这意味着无需抵

押物、担保人,民宿业主还可享受优惠利率。二是财政扶持。民宿经营权贷款经审核还可享

受财政利息补贴。补贴标准按普通、银宿、金宿、白金四个级别分别给予 2 年 20%、30%、

40%、50% 的贴息三是全域推广。借力“民宿试点村”建设,探索开展“整村授信”,近日

大元下、过路滩等 10 个特色民宿村共获 10 亿元的授信额度,形成以民宿村为载体的整村

授信、整村批发的融资模式。如岩上村通过流转村内闲置的 200 多间民房,使原本低小散

的民宿经营模式逐渐转变为“石上清流”民宿主题的集群式抱团模式。

示范意义

当前,浙江正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对作为全省 26 个加快发展县之一

的永嘉来说,以“无形”资产作“有形”赋能的创新实践,畅通农村资产抵押质押融资链条,

降低融资成本,引导资金要素进农村,小切口大牵引,有力助推了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将

为实现共同富裕前景提供鲜活样本。新华网、人民网、浙江日报等媒体相继刊登“浙江永嘉:

创新民宿经营权整村授信,‘贷’动乡村振兴”。

(2022 年,永嘉县)

第123页

要素保障类 ◆

109

背景情况

龙湾区在不触及大政方针、无需投入大量人力技术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出工业厂

房按份额抵押登记新模式,盘活民营企业固定资产利用的效率,实现原本闲置固定资

产的增值,帮助化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主要做法

(一)搭建桥梁,协同服务。主动与法院进行有效沟通,对于共有工业厂房单独进行抵

押的情况,进行充分模拟推演,若后续出现经济问题或产权纠纷,在司法处置层面进行提前

预判。确保工业厂房按份额抵押登记新模式后续不存在无法化解的矛盾纠纷。同时,与银行

积极对接,多方面进行风险评估,通过调查企业征信、预判行业前景、分析企业经营现状数

据、调研区域政策扶持力度等多维度测评。

(二)认定目标,精准服务。工业厂房“按份额抵押登记”是在符合法律规定前提下推

出的“助企优抵”新举措。通过协调龙湾农商银行,达成无需共有人同意即可办理按份额抵

押登记手续的一致意见。最终不动产龙湾办证处成功办理完成该登记业务,帮助某企业获得

2000 万的贷款授信额度,为其化解资金周转难题,避免可能造成的几百万元的损失。

(三)建章立制,保障服务。搭建助企服务平台,设立助企专窗并建立助企联络员队伍,

为企业提供事前咨询、事中速办、事后回访的全程跟踪服务。在企业完善用地、规划审批期

间,提前介入,与有关用地、规划审批等部门主动对接,对企业不动产权属、自然等状况进

创新工业厂房“按份额抵押”模式

——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案例五十一

第124页

110

两个健康 典型案例百选

行调查摸底。将企业不动产首次登记和变更登记纳入助企流动服务的业务范畴,通过预约登

记、助企联络员、网上预审、专场办公等一系列举措,便利企业办事。

示范意义

工业厂房“按份额抵押登记”是在符合法律规定前提下推出的“助企优抵”新举措,此

举不仅开创按份额抵押登记业务模式之先河,为其他共有产权的厂房申请按份额单独办理抵

押登记提供了新样板。

(2022 年,龙湾区)

第125页

要素保障类 ◆

111

背景情况

2006 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温州主持召开全省新型农村经济合作

现场会,亲自部署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体系建设,并给瓯海

布置了深化“三位一体”的“命题作文”。从那时起,瓯海就开始思考并探索解决农民、

小微企业“有非标准债权”资产但无法贷款的融资难题,旨在帮助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主要做法

(一)实施授托全覆盖行动,打造群体倍增模型。授托面向增收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扩中”

重点群体和收入水平低、发展能力弱的“提低”重点群体延伸,变“1+1”为“2+7”,3 年新

增首贷户超万户、占比超 70%。同时,按照应授尽授,将“非标”资产向从业工龄、技术评级、

实践经历、直播流量等新业态资产资质延伸,打造共富型“非标”体系,3 年带动新增创新创

业 10 万人、中等收入群体占比超 80%。

(二)实施融资全畅通行动,打造服务倍增模型。迭代“链网式金融”模式,变大企业为

核心的供应链金融为小微企业为核心,拓展至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融资生态,3 年内供应链

金融主体授托授信超 200 亿元。迭代“产业三位一体”模式,变单户企业授信为“单户企业 -

小微园区 - 优势产业”的全产业链资产授托服务体系;迭代“金融大管家”模式,为九类群体

创新创业打造门禁、人力、收单等各类管理系统,提供法律、财务等咨询供给,变单一金融

服务为创新创业全过程综合服务,降低共富群体经营成本,实现融资用于创业创新比例持续

探索“全民共富资产授托融资”模式

——创新农户和小微企业融资新路径

案例五十二

第126页

112

两个健康 典型案例百选

稳定在 70% 以上,带动 9 类群体收入 3 年增长 30% 以上。

(三)实施数字信用全领域行动,打造发展倍增模型。一方面,探索信用治理模式,迭代

升级四大数字信用平台,打通政银企数据壁垒,打造多部门联合的多跨协同资产授托数据系

统,构建“共富要素突出评”为引领的“小微企业全要素评、农户全周期评、科创指数引导评、

政府数据倾斜评”五大评价维度,打造最佳信用评价体系。另一方面,重塑政银企风险共担模式,

创新授托资产行政限制登记机制,探索对授托不动产进行备案预告登记。设立共富资金风险

池和慈善信托基金,兜底保障九大群体基本生活。建立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探索成立“非标”

资产流转交易平台、拓宽流转渠道。

(四)落实授托工作保障,打造信赖倍增模式。一是强化政策支持。优化财政金融协同模

式,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专项资金设置,推动与保障资产授托融资模式试点改革创新。制

定第三方授托资产评估机构的规范性文件,推进资产授托融资模式标准化体系建设。联动探

索授托贴息、专项资金风险补偿、政策性存款配比倾斜、共同富裕专项财税优惠等政策组合拳,

降低农户和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二是强化风险防控。创新授托资产备案登记机制,探索对非

标不动产进行备案预告登记,为授托资产管理和处置提供备案服务。加强对农户及小微企业

贷款过程管理,引导优先通过协商方式处置授托资产,同时逐步完善授托资产处置的法律程序。

示范意义

相关理论成果在省委改革办《领跑者》刊发;国家发改委改革内参曾派专家专题调研。

此外,资产授托改革相关经验和做法被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社、农民日报、中央电视

台一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浙江日报、浙江新闻、浙江之声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2022 年,瓯海区)

第127页

要素保障类 ◆

113

背景情况

为加快农业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实现山区共

同富裕,文成县以金丝皇菊产业先行先试,切实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提产增收。

主要做法

(一)“四方合股 + 各取所长”实现产能联结。组建“农户 + 龙头企业 + 村股份经济合作

社 + 科研院所”的新型股份制合作公司。一是龙头企业以资金入股,强化运营管理。鼓励龙

头企业以资金入股新型股份制合作公司,负责公司的资金投入、生产管理、品牌推广、市场营销。

二是农户和村集体以生产要素入股,强化生产保底。组织农户和村集体以土地经营权、劳动

力等生产要素入股新型股份制合作公司,负责产品生产。三是科研院所以技术入股,强化科

技支撑。推动科研院所以技术入股新型股份制合作公司,负责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

(二)“统分结合 + 紧密协作”放大生产效益。一是宜统则统。由公司统一与农户签订生

产管理合同,以规模化、标准化降低生产成本。在同一标准化下,金丝皇菊农场地膜每亩可

节约 25 元,农药每亩可减少施药次数 3 次、节约 100 元,烘干花朵每亩可节约电费 270 余

元,每亩大花产出率可提高 2 倍。二是宜分则分。在种植、施肥等劳动密集环节,采取农户

管理自己原有承包地的模式,使种植成果与农户劳动直接关联。在“个体即股东、多劳可多得”

的机制作用下,充分调动小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2022 年,通过分散生产,金丝皇菊

农场每亩花田劳动力投入减少 600 元、亩均增产 30%、人均增收 5000 元以上。三是统分结合。

创新农业生产投资模式

——文成县探索股份制乡村产业联合体改革

案例五十三

第128页

114

两个健康 典型案例百选

构建“一个团队连一个企业扶一个产业”的“1+1+1”技术人员帮扶机制。变“企业难题”为“研

发课题”,建立“企业需求、技术供给、利益共享”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三)“保底收益 + 按股分红”优化盈余分配。一是“一次收益”保产出。在明确农产品

产出标准和农产品产量的基础上,按亩给予达标农户一定比例的订单保底收益。二是“二次

分红”保均衡。在每个生产经营周期结束后进行收益结算,股东按照占股比例分红,农户按

照入股的生产要素份额(如土地亩数)结合农产品品质、产量确定二次分红系数,以体现农

户劳作收益的差异性,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三是“三方联动”保长效。股份制产业

联合体盈利后,除农户“二次分红”外,龙头企业、技术人员均可按占股比例提取相应利润,

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

示范意义

被列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拓展试验任务;相关做法由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信息》

(每日简报)第 135 期刊发。

(2023 年,文成县)

第129页

要素保障类 ◆

115

背景情况

原温州银保监分局、市科技局构建“科创指数”评价体系,指导辖内银行机构创

新推广应用“科创指数”融资模式,促进银保担形成金融支持合力,着力破解科技企

业“高风险、轻资产”带来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动金融更好支持科技企业稳定

经营和创新发展。

主要做法

(一)聚合跨界力量,构建“科创指数”评价体系。结合金融“三服务”等工作,对全

市科技企业金融服务情况开展联合调研,聚合“科技 + 金融”专家力量,搭建了“科创指数”

评价体系,从创新能力、创新产出、创新融合 3 个方面,涵盖了企业资质、科研情况、高层

次人才、知识产权等 11 项指标。在“科创指数”评价体系基础上,遴选瓯海农商银行等 3

家试点银行,指导配套开发“科创指数贷”产品,建立与科技企业特点相匹配的信贷准入标

准和风控机制,设置专项信用贷款额度,并在瓯海区开展全区科技企业全覆盖预授信试点。

(二)建立专项机制,推广应用“科创指数”融资模式。指导辖内银行机构根据“科创

指数”评分,开发“科创指数”专项授信和风控模型,创新推广“科创指数贷”产品,依托

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等渠道推广线上服务。银行机构建立专门的授信授权、尽职免责、

考核激励机制,提升基层网点和员工推广“科创指数贷”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完善健全科

技金融服务网格员机制。在市科技局科技服务“三员”机制( 以科技部门业务骨干为指导员、

全国首创“科创指数”融资模式

——推动科技金融供给提档升级

案例五十四

第130页

116

两个健康 典型案例百选

街镇科技干部联合科技中介为网格员、科技企业员工为信息员)的基础上,指导辖内银行机

构为每家科技企业配备一名金融网格员,负责科技企业的金融政策传达、金融服务协调等工

作。广泛听取科技企业意见,及时协调解决科技企业反映的实际困难。

(三)完善配套政策,助推“科创指数”融资模式提质扩面。一是建立完善财政激励机制。

协同市财政局在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框架下,建立“科创指数”融资模式风险补偿机

制,在全市当年度“科创指数贷”余额 0.5% 以内,对银行机构发放的“科创指数贷”给予

贷款本金实际损失 30% 的风险补偿。同时,联合推动各县(市、区)财政部门结合各自实际,

给予“科创指数贷”相应的贷款贴息,如瓯海区财政对辖内获得“科创指数贷”的科技企业,

给予最高 40% 的贷款贴息。二是引入“总对总”政策性担保机制。推动各银行机构主动加

强和温州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对接沟通,建立“总对总”合作关系,在“双保”助力融资模

式框架下的担保代偿上限率 5% 范围内,为单户贷款金额不超过 1000 万元的“科创指数贷”

提供融资担保,费率较“普通双保贷”低 0.2 个百分点,目前“双保 · 科创”担保费率仅为

0.48%。三是增强保险保障。鼓励辖内各保险机构为应用“科创指数”融资模式向上争取政

策倾斜、产品开发权限和优惠保费费率支持,开发科技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应收账款价值确

权保险、研发费用损失险、研发成果转化险、人才创业险等专属保险服务产品,为科技企业

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综合科技保险项目支持。

示范意义

经验做法在国务院《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简报》《督查工作信息》刊发,获人民日报、新

华社内参、央视报道。截至 2023 年 8 月末,辖内银行机构已向科技企业授信 658.71 亿元,

累放发放“科创指数贷”8997 户、353.22 亿元。

(2023 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温州监管分局、市科技局)

第131页

要素保障类 ◆

117

背景情况

积极探索“两个健康”积分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出台“两个健康”积分贷推广应

用工作方案,指导辖内银行机构创新试点“两个健康”积分贷产品,开发专门的授信

和风控模型,根据民营企业“两个健康”积分给予相应的信用贷款支持,帮助民营企

业凭积分“数据得贷”。在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金融服务的同时,推动民营企业

提升自身经营能力水平,提高运用“两个健康”积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主要做法

(一)创新积分授信模式。指导银行开展信贷业务创新,结合“两个健康”积分评价指

标体系,创新无抵押“两个健康”积分贷产品,实施差异化授信。根据“两个健康”积分模型,

结合企业的纳税销售额、营运资金需求等合理确定贷款额度,鼓励贷款利率在原一般信用保

证类贷款利率定价基础上予以一定下浮,向等级评价为 A 级、B 级的企业倾斜优惠利率政策。

鼓励银行机构根据企业“两个健康”积分情况,结合自身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掌握的企业信息,

建立授信白名单,开展预授信。对“两个健康”积分贷授信模型额度内的贷款,开通贷款审

批绿色通道,提升“两个健康”企业融资便利度。

(二)完善配套支持机制。强化产业链金融服务,以“两个健康”企业中的龙头企业、

链主企业为依托,构建“链主 + 金融机构联合体”模式,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白名单”,

实施 1条产业链配置 1家牵头金融机构和 X家参与金融机构的“1+1+X”产业链金融服务机制,

创新“两个健康”积分贷

——强化金融赋能“两个健康”发展

案例五十五

第132页

118

两个健康 典型案例百选

“一链一策”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和配套措施,大力推广订单融资、仓单质押融资、应收账款

融资等,实现“两个健康”积分贷向规下中小微企业延伸。加强银企融资对接。引导银行机

构根据“两个健康”企业清单,通过“千名行长走万企”等活动加强对“两个健康”企业,

特别是其中“无贷户”企业的走访对接和融资支持。

(三)发挥财金协同作用。推动将“两个健康”积分贷开展情况运用于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

调动银行开展“两个健康”积分贷业务的积极性。鼓励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对“两

个健康”积分贷予以一定额度的贷款贴息。指导银行机构加强和政策性担保机构合作,为“两

个健康”积分贷提供政策性担保增信,并给予相关费率优惠支持。

示范意义

“两个健康”积分贷是“两个健康”积分在金融领域的重要应用,打通了民营企业“数

据资产—信贷资金”的转化通道,有力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贵慢问题。截至 2023 年 9 月末,

辖内银行机构已发放“两个健康”积分贷 45 户、1.37 亿元。

(2023 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温州监管分局)

第133页

要素保障类 ◆

119

背景情况

为解决新温州人企业融资准入门槛高、融资渠道窄、融资成本高等难点,龙湾率

先推出“新乡贤指数贷”,以数字金融技术精准支持新温州人企业,以 100 亿元的授

信意向资金助力新温州人企业深耕主业,提升竞争力。

主要做法

(一)搭建平台,首推“金融 + 商会”融资服务路径。创新银商、银企合作模式,全市

范围内首推“金融+商会”融资服务路径。通过“政府搭台、金融唱戏、商会架桥、企业受益”

的形式召开在温异地商会专场融资对接会,现场服务范围涵盖 11 家省级商会、23 家地级市

商会及 81 家会员企业,在商会、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架起融资信息“绿道”。现场为 34 个

商会整体授信 100 亿元,为在温异地商会企业成为龙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生力量积极发

挥金融力量。

(二)创新产品,率全市之先发布“新乡贤指数贷”。通过数字金融技术,打破户籍壁垒

限制,搭建在温异地商会会员企业的“在温履历、社会贡献、经营效益、资产营运、偿债能

力”5 个维度 17 项指标构建精准测评体系,特别添加年限、子女、资产等在温系数,通过

线上精准画像直接测算授信额度,让科学测评畅通新温州人创业融资渠道,打造“1 秒钟扫码、

3 分钟进件、1 日内对接、3 日内放款”的扫码快贷模式,最高可贷 1500 万元。

(三)优化服务,打造“信用 + 服务”品牌。一是最大限度的降低贷款准入门槛,以信

首发“新乡贤指数贷”

——优化新温州人企业创业融资环境

案例五十六

第134页

120

两个健康 典型案例百选

用贷款为主打方式,增加知识产权质押、动产抵押等担保方式,发挥信用激励机制作用,提

升信用良好企业的金融服务获得感。二是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抵押年利率最低达 3.2%,

信用年利率最低达 3.98%,助推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三是配套建立在温异地

商会“一对一”联系服务机制,切实发挥 187 名共富金融专员力量,深化与网格管理联动机制,

实现每家商会都有专门网点对接,每家会员企业都有共富金融专员对接,为新温州人企业提

供下沉式、贴身化服务。

(四)延伸触角,满足新居民“惠享生活”需求。以“新乡贤指数贷”为切入点,扩大

新居民服务覆盖面,助力优化新温州人的就业环境。一是专项增值服务。围绕新温州人企业

代发工资需求,优化员工个人开户流程,提供上门批量开卡服务。为代发工资客户,提供配

套体检套餐、积分权益等,让代发工资流量转化为优质增值体验。二是专项生活服务。依托

龙湾农商银行丰收联盟平台,打造“惠生活”品牌,联动辖内衣食住行商户,共同为辖内新

居民生活消费、便捷出行、文娱活动等提供优惠权益,与新居民共享实惠生活。三是专项亲

子服务。发挥丰收宝少儿财商教育基地优势,为新温州人提供亲子研学、亲子互动等服务,

支持新居民对子女在温教育的需求,用温暖的金融满足其美好生活的需要。

示范意义

“新乡贤指数贷”专属融资产品的落地,激发新温州人企业创新创业的生机活力,提升

商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该做法获人民日报、浙江在线等多个主流媒体的报道,得到中国普

惠金融研究院院长的调研肯定。

(2023 年,龙湾区)

第135页

要素保障类 ◆

121

背景情况

平阳县税务局充分聚焦中小微企业信贷帮扶,深化税收共治改革,锚定中小微企

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困境,联合县科技局、人行平阳支行,创新推出税收信

用“指数贷”,盘活沉淀在税务部门的企业纳税数据,帮助商业银行了解中小微企业

经营情况,识别贷款风险,增强放贷意愿,以税收数据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以金融力

量助小扶微,提振信心。

主要做法

(一)找准企业需求,建立税银协作“指数放贷”

一是制定评分体系。在现有纳税信用等级评价体系 67 项指标基础上,结合企业还贷能

力评估关键因素,从企业规模、成长潜力、税收贡献、科研创新四项维度对企业开展评分,

按重要程度确定单项权重用于计算总分。二是确定赋分标准。比照四项评价维度,精选 6 项

税收数据,配套建立赋分标准,作为四项维度直接评分依据。运用税收数据“可用不可见”

的理念,对外直接输出评分结果,脱敏后提供给各商业银行,使得税收数据在契合当下数据

安全等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多部门应用。三是划分梯度帮扶。按照销售额将企业划分为初创型、

培育型、成长型、成熟型四个档次,每档根据评分结果划分 A、B、C 三类,对各档各类企

业制定利率优惠区间。鼓励各商业银行在区间范围内定制特色信贷产品,针对纳税遵从度高

的优质企业,从授信额度、贷款利率、担保费率、放贷流程等方面实现信贷服务差异化。同

税收信用“指数贷”

——税收信用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案例五十七

第136页

122

两个健康 典型案例百选

时充分考虑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性倾斜,实现金融扶持的精准滴灌。

(二)注重结果运用,助力惠企贷款“最多跑一次”

一是平台赋能。依托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相关产品上架“金融超市”,同时面向企业开

设需求发布通道,搭建自动适配功能,为企业精准获贷提供便捷服务。二是流程重塑。以税

收信用“指数贷”实现中小微企业和银行互通互信,减少企业资料报送,有效提高放贷速度。

以平阳农商银行为例,依托税收信用评分数据,配套建立了尽责免责机制,简化企业办贷流

程 6 项,精简表单 5 个,工作效率提升了 30% 以上。三是降本减负。据统计,平阳县税收

信用“指数贷”最低贷款利率低至 3%,平均贷款利率为 3.8%,较同类产品低 0.4%,担保

费率不超过 1%,在还款方式上,大力推广无还本续贷、年审制、随借随还等模式,大大降

低了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三)扶持产业发展,推动中小微企业“扩中提低”

一是助企纾困。税银协作共同帮助困难企业获取税收信用“指数贷”,为企业解决了燃

眉之急,改善了经营状况。截至今年 9 月底,为 2468 户企业提供贷款援助,累计金额达

110.8 亿元,其中小微企业 1863 户,累计金额达 61.9 亿元,受贷企业销售总额同比增长

14.2%。二是增资扩产。通过纳税销售平均增长率和年度增值税纳税额等数据和银行资金供

给状况综合分析,税务部门主动对接销售增长型企业问询资金需求,帮助企业增加运营能力,

扩大生产能力。据统计,税收信用“指数贷”已助力平阳县内 12 家小微企业实现增资扩产、

能级提升,帮助 185 家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入驻“小升规”培育库,实现培育上规 24 户。

三是培植税源。中小微企业为了获得更加便利的融资,会主动提升诚信合规经营水平,强化

守信意识,提高税法遵从,从而实现“以信获贷、以贷促信”的良性循环,形成税务、银行、

企业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示范意义

形成“以信获贷、以贷促信”的良性循环。相关经验做法得到省税务局肯定。

(2023 年,平阳县)

第137页

要素保障类 ◆

123

背景情况

拓展首贷户是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同时也是深化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融资畅通工程”的重要途径。温州中心支行积极探索、

大胆创新,推动形成“政府支持、部门配合、银行主动、企业欢迎”的良好局面,拓

展首贷户相关做法起到了很好的创新示范作用。

主要做法

(一)注重机制建设,发挥“几家抬”合力

将首贷户工作纳入温州市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内容,出

台《温州市企业首贷户扩面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 年)》。成立企业首贷户扩面提升

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包括人民银行等多个成员单位共同会商研讨,统筹

协调推进;人行牵头落实职能。

(二)注重政策配套,加强财金支持

一是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安排再贷款再贴现专项额度,将金融机构首贷户工作推动情况

作为再贷款再贴现发放的重要依据;二是建立风险补偿制度。市财政设立 5 亿元风险补偿基

金,专项用于金融机构和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小微企业首贷户业务风险补偿;三是配套财

政奖励激励。对在企业首贷户等考核中业绩突出的金融机构,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资金支持;

四是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增信作用。创新设立首贷户专项融担产品,有效发挥撬动和杠杆放

深化首贷培育 普惠金融为民

——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案例五十八

第138页

124

两个健康 典型案例百选

大作用。

(三)注重服务优化,加大创新力度

一是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主观能动性。指导辖内金融机构通过构建专门机构、专项产品、

专项考核、专项激励、专门权限等“五专模式”,加大首贷户拓展工作;二是深化“三张清单”

机制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建立授权、授信和尽职免责等“三张清单”,降低准入门槛、优惠

利率定价、简化审批流程、明确免责机制,建立“敢贷、能贷、愿贷”的首贷户拓展长效机制;

三是梳理无贷户名单精准对接。加强与市场监管局、科技局、经信局等部门信息共享,建立

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科技企业、数字经济企业、小微园企业等系列无贷户名单。依托贷

款码、温州金融综合服务等数字平台,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开展精准对接。

示范意义

2019 年有统计以来,全市首贷户新增 19211 户,首贷金额 762.6 亿元,其中小微企业

户数占比 98.7%,有效增加金融供给,提升企业信贷获得感。目前,首贷户拓展工作已在全省、

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温州相关做法起到了很好的创新示范作用。

(2022 年,市人行)

第139页

要素保障类 ◆

125

背景情况

“亩均信用贷”是在“亩均论英雄”改革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实现“亩均论英

雄改革 + 金融要素保障”更好结合的具体实践。该政策为亩均效益 A 类以上企业量

身打造,实实在在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主要做法

(一)聚焦金融供给侧创新,精准赋能制造业转型。指导辖内银行机构创新推出“亩均

信用贷”金融产品,对亩均效益 A 类以上企业优先保障融资需求,在信用贷款准入、贷款

授信额度、执行优惠利率、担保方式创新、还款方式创新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根据政策,

银行机构可给予亩均效益评价 A+ 类企业最高 1000 万元、A 类企业最高 500 万元的纯信用

贷款额度和优惠利率。截至 2022 年 8 月末,乐清市已发放“亩均信用贷”94.9 亿元。

(二)聚焦扩面增量见效,搭建专项机制框架。市人行联合经信、财政和税务等部门,

制定《乐清市创新推广“亩均信用贷”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3 年)》,

力争到 2023 年全市累计发放“亩均信用贷”100 亿元,参与银行达到 100%。市政府举办

“亩均信用贷”三年行动计划发布暨政银企战略签约仪式,向 100 余家企业和行业协会代表,

以及重点乡镇、街道、开发区负责人进行政策解读。

(三)聚焦金融营商环境优化,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一方面,畅通线上申请渠道。推动“温

州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浙里办企业码”等平台上线“亩均信用贷”功能模块,畅通线上业

创新推出“亩均信用贷” 助力共同富裕

——为企业“量身打造”惠企金融政策

案例五十九

第140页

126

两个健康 典型案例百选

务申请、受理和办理通道。同时,建立银行服务承诺制。要求银行机构在企业提出业务申请

后的 2 个工作日内主动对接并提供服务,服务情况纳入乐清市银行机构“万人评议”内容。

乐清市财政设立 1000 万元风险补偿专项基金,市政策性担保公司对 A+ 类企业执行 0.5%、

A 类企业执行 0.8% 的优惠担保费率。另一方面,打通信息壁垒。市人行与经信、税务、市

场监管等政府部门强化信息共享,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融资对接和服务便利化。

(四)聚焦敢贷愿贷机制建设,注重发挥好“几家抬”作用。一方面,强化基层央行政策引导。

市人行在央行再贷款、信贷指导、银行综合评价等方面,对“亩均信用贷”成效突出的银行

机构给予政策倾斜。同时,建立“亩均信用贷”风险补偿机制。另一方面,优化金融机构激

励机制。推动市政府出台《乐清市深化金融综合改革 推动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评

价办法》,将“亩均信用贷”等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与财政存款分配和财政资金奖励挂钩。

示范意义

“亩均信用贷”推出后,获得了乐清亩均效益优质企业的青睐 , 推动“亩均信用贷”扩

面增量见效,实实在在为先进制造业企业提供了金融支持和保障。

(2022 年,乐清市)

第141页

要素保障类 ◆

127

背景情况

市金融办扎实推进“融资畅通工程”,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服务企业为核心,

着力打造数据丰富、相互贯通、信用评价突出、银企供需双向评价验证的全流程线上

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主要做法

(一)加快推进平台数据归集与应用。一是推进扩展数据植入,截至目前,平台归集了

包括人行、电力、海关在内的 28 个部门,87 类近 6000 万条企业数据,并融合温州独有的

民间借贷监测数据。二是开发信用评价功能。自创五力评分,以“资本实力”“运营能力”“盈

利能力”“偿付能力”“发展潜力”五个维度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估。同时,一站式实现央行评

级、科创指数、金融大脑、信用温州、第三方评级与金融机构评级功能互通,为形成多维度、

多方位的综合评价功能,为办理融资业务提供数据支撑。

(二)打造在线金融服务生态圈。以服务企业需求为导向 , 做好平台的供需对接、信用

评价等功能模块的设计和建设。根据中小微企业的特点和融资需求 , 设计专属的融资流程 ,

评分模型和应用场景 , 有效提升中小微企业在线申贷体验感 ; 通过量身定制信贷产品 , 引入

市场化的抢单竞争机制 , 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高效 , 更低成本的金融产品 ; 实行申贷节点短

信提醒机制 , 打造融资服务“顺丰模式”。

(三)注重实现多跨协同创新。国家层面,实现与信易贷平台对接,对接建行总行信贷

温州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助力企业融资迈上新台阶

案例六十

第142页

128

两个健康 典型案例百选

产品,与建行总行系统对接实现金融产品线上直连。省级层面,实现与贷款码、省保证登记

系统、省信用信息服务系统互联互通。市本级层面,温州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已实现与信用温

州、企业码、帮企云、小微园管理平台、金融大脑、惠企直通车、信保基金等平台融合。县

级层面,对接包括产业智脑在内的各县(市、区)相关平台,真正实现国家、省、市、县四

级纵向贯通,市级层面多部门横向互联。

(四)强化部门联动机制。成立平台运营专班 , 从金融机构抽调 4 名骨干人员实行实体

化运作 , 同时 , 由市金融办、市人行、温州银保监分局、市大数据局各抽调骨干一名作为专

班成员 , 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联席方式共同推进平台工作。印发《温州市“1+1+N”

金融创新行动计划》,建立金融办、人行、银保监三家单位包干督导制度,建立专人负责、

订单跟踪、问题协调等配套机制 , 共同开展平台服务月活动 , 推进平台的宣传和应用工作。

积极推进平台的担保体系建设,并成功接入市信保基金。

示范意义

上线以来,平台已累计为 57000 余家企业提供授信,授信总额超 3900 亿元,成功放贷

超 1600 亿元。平台已实现“1 日接单、3 日审批、5 日授信”目标,接单响应时间缩短至 5

小时,平均融资耗时降至 5.5 个工作日,相比传统信贷模式加快 4 天左右。平台荣获第三届“新

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案例、省数字经济系统第一批优秀地方特色应用,相关做法受到了

国家发改委的肯定。

(2022 年,市金融办)

第143页

要素保障类 ◆

129

背景情况

2019 年以来 , 温州充分利用民营、小微企业“99999”的地域优势 , 通过发挥

财政资金引导作用 , 探索改善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有效模式 , 推动财政金融支

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取得重大成效。

主要做法

(一)财政撬动、护航发展 , 为切实加强政策保障聚力增效

制定真金白银“十二条政策”, 在中央财政 9000 万元奖补资金基础上 , 温州每年再统

筹安排 3 亿元予以刚性兑现。创新开展“首贷”“无还本续贷”“信用贷款”等重点单项业绩

考评,以高管激励有效激发金融机构信贷活力。

(二)挂图作战、专班推进 , 为持续深化财金协同凝聚合力

建立常态化联席会议和专班推进机制 , 联合金融监管部门、产业主管部门 , 协同金融机

构 , 将服务重心转移至民营 和小微企业 , 有效发挥“1+1>2”的聚力效应。出台信用贷款财

政激励政策 , 推动银行进一步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在省内率先探索构建企业首贷户制度

体系 , 出台首贷户拓展和扩面提升计划 , 拓宽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普惠性。针对“首贷首担首

保难”问题 , 财政对首贷等业绩突出的银行实行高管激励 , 对首担、首保企业分别给予实际

担保费和保险费 30% 的财政补助。

(三)强化供给、优化服务 , 为深入推进金融创新夯基垒台

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综合改革 3.0 版

——打造财政金融资源支小助微的“温州样本”

案例六十一

第144页

130

两个健康 典型案例百选

实施技术产权资产证券化激励措施 , 助推全国首单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技术产权证

券化项目成功发行 , 帮助 48 家企业获得 5.9 亿元三年期融资,为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开辟

低成本融资新路径。创新推出“政府采购 + 财政激励”信用融资新模式,通过“政府预付、

银行贷款、财政贴息”的组合模式,进一步实现中小企业融资路径多元化。深推无还本续贷

业务 , 建立无还本续贷“正面清单 + 负面清单”, 梳理形成优质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白名单”,

推动无还本续贷业务提质扩面。

(四)加大激励、正面引导 , 为不断强化政府增信蓄能赋力

通过财政资本激励、原股东增资扩股、引入股权投资等渠道,为市级政府性担保机构补

充资本金近 19 亿元,不断增强市级融资担保资本实力。推动深化产品创新 , 市融担公司助

力全省首单中债增直保的正泰集团 3 亿元中期票据成功发行 , 市信保公司发放全省首单“双

保”应急融资担保业务。支持开展“无还本续保”、延期担保等服务 , 实行担保费“两免三减半”、

财政补助优惠政策 , 推动担保机构抗疫助企、扩面降费。出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金补

充、业务增量奖励、风险补偿等政策 , 推动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业务快速发展。

(五)数字赋能、一网智办 , 为精准破解信息弧岛输出经验

聚焦破解政、银、担、企信息不对称难题,积极打造全国一流的温州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全面实现融资对接、信用评价、风险预警、政策服务、不动产抵押登记、数据分析等功能,

以大数据赋能企业线上融资。创立全国首个产业政策一键兑现平台 , 实现奖补资金兑付“一

网智办”, 进一步提升“整体智治、协同高效”水平。

示范意义

该项工作被人民日报、浙江日报全面报道 , 被人民网评为全国落实“六保”任务创新案例 ,

相关做法被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2022 年 5 月,温州获批全国首

批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标志着温州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从“全国试点”走

向“全国示范”。

(2022 年,市财政局)

第145页

要素保障类 ◆

131

背景情况

温州积极借鉴台湾等地政策性担保运行机制,将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作为缓

解企业担保难融资难融资贵的重要抓手,重点帮助轻资产、无抵押、无信用记录的小

微企业跨越首贷“障碍”和融资“高山”,又从源头上防范因互保联保而引发新的“两

链”风险,助力“两个健康”建设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要做法

(一)推动政府性担保业务跨越式增长

系统建立完善政策性担保机构考核通报、资本金补充激励、风险补偿、风险分担、业务

增量奖励、尽职免责等配套政策,构建形成覆盖全市、机制健全、富有活力的政府性融资担

保体系,为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023 年 8 月末全市政

府性融资担保在保余额是 2018 年末的 8 倍多,年平均增速近 50%,是同期全市贷款平均增

速的 3 倍多。

(二)率全省之先推出“首贷保”专项产品

市信保公司率先建立“首贷保”专项产品的统计推进机制,引导信贷向轻资产、无抵押、

无信用记录的“零信贷”小微企业倾斜,帮助跨越首贷障碍。市融资担保公司创新推出“双

保科创”助力融资担保等批量化担保业务。另外,引导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创新推出“解

链保”“科创保”“入园保”“订单保”“技改保”等 10 余个专项担保产品;积极拓展小微企

打造全省领先政府助贷机制

助力民营企业融资畅通

——温州融资担保的创新做法

案例六十二

第146页

132

两个健康 典型案例百选

业汇率避险担保业务稳外贸,截至 8 月末,已为 483 家小微企业办理汇率避险增信 3.07 亿元。

(三)发行全省首单中债增信用增进中长期民企债券

引导担保公司积极为民营企业发债担保增信,政银担协作为企业量身定做产品方案,成

功发行规模 3 亿元的正泰集团第一期中期票据,为全省首单中债增信用增进中长期民企债

券,由市融资担保公司提供反担保,发行票面利率仅为 3.17%/ 年,为企业节约财务成本近

1000 万元。

(四)创新全国首单技术产权债券融资产品

创新全国首单技术产权证券化产品在深交所挂牌,引导市融资担保公司全程参与方案设

计和实施,全面提供增信服务,当好底层资产“担保人”和次级资产“购买人”,降低专项

计划整体风险,成功帮助 65 家科技型企业获得授信 7.48 亿元,打开了科技型企业的融资

大门。

(五)设立应急转贷资金纾解企业转贷困境

于 2019 年 3 月再次启动规模 2 亿元的市级应急转贷资金,为生产经营正常、具有持续

经营能力、符合流动资金贷款发放条件、资金周转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提供短期资金融通

服务,帮助企业按期转贷。同时,将单笔转贷资金超过所在县域转贷资金总规模的企业纳入

申请范围,实现了市级应急转贷资金使用范围市域全覆盖。2023 年全市已发放企业应急转

贷资金 22 笔,合计金额 2.55 亿元。

示范意义

2019 年以来温州累计获得了国家工信部融担降费奖补资金近亿元;市信保公司获得国

家融资担保基金和省担保集团股权投资各 9000 万元,投资金额居全国地市首位。财政部在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成立工作会议上对温州信保基金的运行模式予以充分肯定。

(2023 年,市金融办)

第147页

要素保障类 ◆

133

背景情况

在缺乏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 , 创新建立府院联席会议制度 , 以解决企业破产过程

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切实有效推进企业金融风险处置 , 确保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

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主要做法

(一)政府牵头实施预重整 , 推动龙头企业涅槃重生

创新预重整机制 , 由政府介入引导 , 针对需重整企业成立帮扶工作小组 , 引入破产管理

人、战略投资人和金融债权人委员会等机制 , 通过提前介入做预案、银企合力稳通过、多方

协调提高清偿率等手段 , 在限定的时间内 , 将司法重整程序中的重整计划制定、表决及债务

人信息披露等核心步骤 , 前移至司法程序开始之前 , 切实提高了重整方案获得通过的可能性 ,

将重整的司法周期降至 6 个月以内 , 在有效提高重整效率、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债权受偿的

同时 , 也将重整过程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降到最低 , 实现政银企法四方共赢。并在此基础

上 , 通过府院联席会议纪要的形式对推进民营企业预重整的 15 个原则性问题进行了明确 ,

实现预重整从个案探索向制度化建设的转型。

(二)实施金融纠纷行政调解 , 多渠道化解企业风险

在以司法处置为主的基础上 , 引入行政调解等多元化金融纠纷化解机制 , 出台《温州市

金融纠纷行政调解工作实施意见》, 进一步理顺了金融纠纷行政调解的体制机制 , 明确了有

探索深化府院联席会议制度

——多方联手系统性推进企业金融风险处置

案例六十三

第148页

134

两个健康 典型案例百选

关工作对象、具体程序和衔接机制 , 对符合条件的调解协议公证事项由按比例收费改为按件

收费 , 大大降低企业负担 ; 设立银企金融纠纷调解室 , 提高企业“两链”风险处置工作的灵

活性。全市累计完成金融纠纷行政调解 + 赋强公证案例 737 例 , 涉及金额 4.89 亿元 , 为企

业节约诉讼费 519 万元。

(三)多部门联合探索信用修复 , 帮助企业重塑信用环境

出台《温州市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与金融支持工作的指导意见》, 解决了破产重整后

民营企业在信用修复推进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一是隔断失信记录。明确通过征信系统“大事

记”或“信息主体声明”中加载破产重整情况说明 , 隔断原有失信记录 , 弥补了破产重整企

业在征信系统中信用修复路径上的空白。二是打通融资渠道。在核准破产管理人申请的前提

下 , 率全国之先协助企业将原挂有债务的账户撤销 , 并重新在没有债权关系的银行开立基本

户供正常使用。特别针对破产重整企业无法获得融资的问题 , 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正确解读

和科学使用信用报告 , 支持重整企业的正常融资需求。三是解除非正常户。在依法对破产企

业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的基础上 , 及时解除对破产重整企业的非正常户认定 , 参照“新

设立企业”重新评定纳税信用级别 , 保障重整企业正常经营和后续发展。

(四)试点个人债务集中清理 , 帮助诚信而不幸的企业家“东山再起”

一是首次将企业破产适用的管理人、债权人会议等制度引入个债清理程序。法院指定管

理人并由管理人对外发布债权申报公告、核查债务人财产 , 在法院主持下召开债权人会议。

二是首次将债务人基本生活保障纳入个债清理程序。债权人酌情为债务人保留必要的生活费

用。三是首次将信用修复引入个债清理程序。债务人完全履行清理方案后 , 准予恢复其个人

信用 , 最大限度减少信用缺失对个人的影响。四是首次将民事豁免权与追偿权归入个债清理

程序。一旦发现债务人存有不诚信行为 , 债务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 债权人也依法享有追偿权。

五是首次将人民法院《行为限制令》引入个债清理程序。法院对债务人作出限制高消费、限

制自由出入境、限制担任“董监高”等配套限制性指令 , 防止信用危机的出现。

示范意义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相关经验做法。

(2023 年,市金融办)

第149页

要素保障类 ◆

135

背景情况

芙蓉印务公司,2013 年因父辈过世、合伙人退出、对外担保出现代偿风险,致

使资金链紧张,企业举步维艰。2015 年,其被永嘉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帮扶对

象;2016 年,被温州市银监局列为市债委会重点帮扶对象;2017 年,被中央 2 套“经

济半小时”报道列为金融业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功帮扶企业走出困境的典型案例;

2019 年,被纳为“两个健康”创建重点案例。

主要做法

(一)专题协调“雪中送炭”,助企跨越“千沟万壑”。一是明确表态政府会继续帮扶企业,

企业可以继续使用政府应急转贷资金;二是协调银行不抽贷、不压贷、不做回报;三是积极

向上级行争取给以基准利率优惠。该次会议成为芙蓉印务起死回生的一大关键转折点,迅速

缓解了还贷压力和压贷压力,为其注入了一记强心剂。

(二)持续给予“信贷帮扶”,助企发展“蹄疾步稳”。2018 年 3 月 20 日,芙蓉印务请

求政府继续给予信贷帮扶。经研究,永嘉县处置办迅速回应并予以支持,于 2018 年 3 月 28

日向各授信银行发去《关于给予浙江芙蓉印务有限公司帮扶支持的函》,提出以下三点:一

是各授信银行要根据企业实际需求继续给予信贷支持,做到不抽资,不做回报,在协调各债

权人的情况下适度压降融资敞口;二是因抵押物缩水引发信贷额度不足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应向上级行争取政策支持,给予创造相对稳定的授信政策,如有可能争取维持原额度续贷;

开辟绿色金融通道助企化解风险

——帮助芙蓉印务从“濒临破产”到“涅槃重生”

案例六十四

第150页

136

两个健康 典型案例百选

三是各授信银行要积极向上级行争取给予基准利率优惠,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尽早

化解困难、正常经营。2019 年 3 月,在永嘉县金融服务工作中心党组织书记金家彪的协调下,

温州市处置办请来市农行分行“一把手”李岐,为其现场解决“融资成本高、压贷压力大”

等难题,经面对面沟通,利率优惠和压贷金额上都给予了十分可观的调整。

(三)多级联动“提振信心”,助企重获“两个健康”。为进一步防范和化解企业资金风险,

永嘉多级联动、精准助企:一是涉企部门“特事特办”,予以关照扶持,例如 2013 年,永嘉

县地方税务局同意为其减免房产税 37 万有余;二是领导干部“多方协调”,助其“信用修复”,

2019 年 3 月,派驻该企的“助企服务员”潘怡(驻县发改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同相关部门

积极沟通,将其从“失信名单”中删除;三是积极发放“奖励补助”,为其重拾信心,例如

2011 年至 2012 年,为鼓励该企积极响应“机器换人”,该县兑现技术改造项目补助 190 万元,

2019 年也将给予近 100 万元“技改补助”。2020 年永嘉县金融工作服务部门继续商请有关

银行继续给予积极帮扶政策。

示范意义

经近几年的持续帮扶,企业盈利逐年增强,负债逐年下降,整体呈健康发展态势,是政

府帮助“濒临破产”的企业走出困境、步入正轨的典型案例。

(2022 年,永嘉县)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在线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