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

发布时间:2024-4-02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

要,也可以由心理学家、社会学者、教材方面的专家担任顾问,而引领审议小组的重任则由课程专家来承担[11]。新世纪2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学校中校本课程的研发过程,基本上就是一种非官方的课程审议的过程。甚至可以说,21世纪以来众多学者参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方案和各课程标准的研制,也是一个课程的审议审核过程。一些研究者采访了20多名亲身参与和体验过新课程方案及新课程标准设计的专家,这些人员中包括了教育部相关的课程管理者、资深的课程理论研究者、学科专家等。研究者依据访谈概括出新课程设计中课程审议的如下特性:(1)以审议为基础的课程设计是对实践理性的追求;(2)基础研究是课程审议的基础;(3)审议的过程应该是去中心的,排斥权威又依赖权威;(4)视域的整合是艰难的过程,它需要包容、耐心甚至是“讨价还价”的策略;(5)审议需要设计人员的多元文化素质和正面文化心态的重构;(6)审议注定课程设计是预成性与生成性的有机统一[12]。不难看出,多主体参与下的课程审议体现了对实践理性的追求,开启了经由互动协商达成课程共识的“群体研讨”,也有助于改变行政人员和专家高高在上、一线教师被动执行的惯习;还可以从中归纳提炼... [收起]
[展开]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01页

要,也可以由心理学家、社会学者、教材方面的专家担任顾问,而引领审议小组的重任则由

课程专家来承担[11]。新世纪2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学校中校本课程的研发过程,基本

上就是一种非官方的课程审议的过程。甚至可以说,21世纪以来众多学者参与国家基础

教育课程方案和各课程标准的研制,也是一个课程的审议审核过程。

一些研究者采访了20多名亲身参与和体验过新课程方案及新课程标准设计的专家,

这些人员中包括了教育部相关的课程管理者、资深的课程理论研究者、学科专家等。研究

者依据访谈概括出新课程设计中课程审议的如下特性:(1)以审议为基础的课程设计是对

实践理性的追求;(2)基础研究是课程审议的基础;(3)审议的过程应该是去中心的,排斥

权威又依赖权威;(4)视域的整合是艰难的过程,它需要包容、耐心甚至是“讨价还价”的策

略;(5)审议需要设计人员的多元文化素质和正面文化心态的重构;(6)审议注定课程设计

是预成性与生成性的有机统一[12]。不难看出,多主体参与下的课程审议体现了对实践理

性的追求,开启了经由互动协商达成课程共识的“群体研讨”,也有助于改变行政人员和专

家高高在上、一线教师被动执行的惯习;还可以从中归纳提炼出课程开发与课程治理的经

验,将其运用于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自主开发与实施过程。

(二)领悟并用好标准,以评促学

教育评价改革是一个世界性、历史性和实践性难题,对教育质量标准的高度关注,提

供了在课程与教学领域深化评价改革的契机和切入点,为“以评促学”提供了规则和保障。

1.解读课程标准的含义,促进学生“有深度地学”

深度学习“强调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知识整合和意义联接的学习内容、批判

建构的学习方法,更强调学生高阶思维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13]。深度学习之

“深”是指学生从知识的简单记忆发展至知识的迁移应用,从身体参与发展至情意投入,从

低阶认知发展至高阶思维[14]。课程标准是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教师应全面深入地学

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修订版中“素养本位”的理念,依据各学科核心素养制定教学目

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依托学科知识发展学生“创新”“迁移”等高阶能力,通过教学的

桥梁走进学生的内心,促进学生有深度地学习。

有深度的学习,从过程状态上看就是一种有思维深度参与的学习,有情绪情感深度卷

入甚至“忘情的”学习。如何运用课标中的质量标准来引导学生有深度地学,值得好好探

究。以数学为例,义务教育数学课标中核心素养的表述与众不同,不是关键词,而是一句

话,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

达现实世界”,但就其要端,也就三个关键词:观察、思考、表达。三词均与“深度”相关,思

考或思维自不待言,观察要达于“洞察”、表达要一语中的,亦是深度。在数学课标的学业

质量描述中,以“结构化”知识主题为载体,促进学生数学方面的“四基”“四能”以及“模型

观念、数据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都代表了数学思维的深度,而“好奇心、求知欲、

兴趣和自信心”还有“学习习惯”“反思意识”则代表了情感卷入的深度及相关的品格。而

从四个学段分别描述的学业质量特征,则是对数学深度学习的具体刻画,逐课时逐单元逐

月逐年的积累、转化和生成,最终达成数学课程培育学生数学眼光、思维和语言等核心素

养的目的。

2.各课程标准相互参照,促进学生“有宽度地学”

为了回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2022年版课程新方案提出,统筹设计综合课程

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1]。学科与学科之间的

区别只是对知识及其体系的一种抽象的分门别类,并不是相互隔绝的孤岛,为了应对年轻

96

第102页

一代在未来生活中将要面对的复杂社会和整合式问题,需要跨越学科的界限开展综合学

习,这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各门课程内容的理解,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应

用,进行更有“宽度”更有实践意义的学习。课标是课程教学的引领性文件,各科课标中蕴

含着各科教学的指导性原则。教师应立足学科特质进行课标间的对照研读,基于各门学

科知识结构的优化组合、学科与学科的差异性比较,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找到学科之间存

在的内在关联性以及可以开展主题综合和协同育人的共通之处,联结多门学科展开跨学

科、主题式、项目化的教学,促进学生有宽度的学习,进而学会综合运用或整合各门学科的

知识、技能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近年来这类跨学科教学的实例、成果和经验层出不穷,为新方案新课标的实施提供了

很好的基础和借鉴。笔者所在团队这些年来与长江沿线诸多地区和学校展开了长期的课

程开发合作,其中有的学校以“钱塘江上的桥”“我的运河我的桥”为跨学科主题,从最初的

手工制作桥起步,循序升级,开发出丰富多彩的以桥为主题的 STEM+系列课程。其中

整合了科学、数学、工程、技术、历史、地理、社会、艺术等多门学科和相关活动介入其中,成

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综合式实践。有的学校从小学课程长程设计的视角切入,上午分科学

习、下午按低中高学段分别开展主题式、广域式和模块式综合课程学习,建构了“三段递进

式”小学课程体系,成功地引导学生从“生活体系”走进“学科体系”。其中,中年段的“广域

式课程”最具有跨学科的特色,不仅分别开出“艺术创想”(美术为主体)“教育戏剧”“科学

(STEAM)”等“WIDE”课程(学生亲切地称为“玩的课程”),还在这些课程之间寻找新的

连接点,如科学(STEAM)课为教育戏剧课程中的“绿野仙踪”制作结实而漂亮的道具或

设计缤纷炫彩的舞台,语文学习中爱好戏剧创作的学生为戏剧社团中的《木偶奇遇记》创

编出《木偶再遇记》的续集,开始显露出“大综合”课程的特质。

(三)研读质量标准,以评促教

要使学业质量标准真正发挥出高位引领的作用,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能够准确理解和

把握所教学科的学业质量标准。要通过研读学业质量标准,促进教师开展“群体探究”。

无论是促进学生有深度地学,还是引领他们有宽度地学,都需要教师改变以往分科进

行主导下的各自为政、划“科”为牢式的专业活动方式,开启一种围绕学业质量标准研读而

进行的“群体探究式地学”。如果说,为学生提供的课程正在发生从“知识本位”“学科本

位”向“素养发展本位”的转向,那么作为学生学习引领者的教师,也是新时代新课程背景

下的专业学习者,其“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本位到专业素养本位的专业发展诉求”也将被

发现和唤醒。学习者角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化趋势,教师要不断体验并感悟自身的

学习者角色,学习研究并学会研究,做好专业发展中的理性人[15]。学业质量属于各课程

标准中新设的板块,它整体刻画了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具体表现,每一字每一词每

句话都可以说是“微言大义”,具有足够宽足够深的研读空间,解读是否精准,领悟是否透

彻,应用是否合理,对实现教学目标、落实课程评价都至关重要。标准是检验尺度,是行动

的准则,也指引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方向。如前所述,课程实施要促进学生有深度有宽度

地学,教师的学习与研讨也要有深度有宽度,唯有群体式研讨,才能克服个体学习的局限

性,也唯有群体式研讨,才能解决跨学科教学设计和实施中靠个体根本无法解决的难题。

再加上群体研讨中的相互质疑相互启发,源源不断地激发思想火花和真知灼见,也是个人

独自学习所不能企及的。唯其如此,学业质量标准才能得到充分透彻的解读和合理有效

的应用,才能在课程实施和教学变革中充分发挥其“风向标”和“定盘星”的积极作用。

97

第103页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张传燧,左鹏.新时代课程育人:价值、目标及方式———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理解与思考[J].课程

·教材·教法,2022(10):20-27.

[3] 郑昀,徐林祥.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学科教学目标述评[J].课程·教

材·教法,2017(10):43-49.

[4] 杨小微.从学业质量标准切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J].教育家,2022(49):1-2.

[5] 何捷.学业质量研制,实现核心素养提升的关键保障[J].中国教师,2022(9):63-67.

[6] 杨九俊.如何精准把握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J].小学教学(语文版),2023(5):26.

[7] 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10-24.

[8] 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3.

[9] 崔允漷.试论新课标对学习评价目标与路径的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22(7):65-70,78.

[10] 何雅涵,曹一鸣.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义务教育数学学业评价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23(6):107-111.

[11] SchwabJJ.Thepractical4:somethingforcurriculum professorstodo[J].CurriculumInquiry,1983(3):239

-265.

[12] 吕立杰,马云鹏.基础教育新课程设计中的课程审议———一种实践理性的研究方式[J].教育研究,2005(2):71

-76.

[13] 安富海.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11):57-62.

[14] 姚卉.偏离与回归: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探析[J].基础教育论坛,2022(35):13-14.

[15] 朱忠明.教师专业发展视野:定位演变与拓宽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14):29-32.

TranscendenceandInclusion:FurtherInterpretationoftheNewCurriculum

PlanandNewCurriculumStandardsforCompulsoryEducation

YANGXiao-wei,TANGJia-yu

(FacultyofEducation,GuangxiNormalUniversity,Guilin541004,China)

Abstract:The Curriculum Program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2022 Edition)and various

curriculumstandardsareknownasshiftsfromaknowledge-basedapproachtoaliteracydevelopment

orientedapproach,from a “three-dimensionalgoal”to “corecompetences”,andfrom “evaluation

suggestions”to “qualitystandards”;thenew programisacriticalinheritancefromtheprevious

edition,akindofbothtranscendingandaccommodatingit:theshiftfrom “knowledgebased”to

“literacybased”isachangeinphilosophyratherthanasimplereplacement;corecompetenciesgo

beyondthe“three-dimensionaldivision”,ratherthanknowledge,abilities,andattitudesthemselves;

academicqualitystandardisconsidered“high-levelguidance”forcurriculumevaluationratherthana

replacement.Weneedtorelyonthenewcurriculumplanandstandards,drawa“constructionmap”

forschoolcurriculumeducationaccordingtoschoolconditions,strengthenthereviewofcurriculum

development,andpromotelocalandschoolcurriculum reform andteachingevaluation.Accurate

interpretationofacademicqualitystandardscanpromotestudentstolearnindepth;crossreferencing

ofvariouscurriculum standardscanpromotestudentsto “learn withbreadth”;jointlystudying

academicqualitystandardscanpromoteteacherstoengagein“groupinquirybasedlearning”.

Keywords:compulsoryeducation;newcurriculumplan;newcurriculumstandards;corecompetencies

[责任编辑 苏良亿]

98

第104页

第60卷 第2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ol.60 No.2

2024年3月 JournalofGuangx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 Mar.,2024

doi:10.16088/ji.ssn.1001-6597.2024.02.008

[收稿日期]2022-09-2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媒体条件下青少年榜样教育方法创新研究”(17CKS048);武汉工商学

院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民办高校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GB2022002)

[作者简介]张文冰(1995—),武汉工商学院学生工作部辅导员,研究方向:青少年发展;李祖超(1957—),中国地质

大学(武汉)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发展,本文通信作者。广西柳州市第25中学校长、

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蔡雪静老师参与了本文的写作与研究,本文提及的实践主要是指蔡雪静老师的实践。

初中临界生教育转化:理论逻辑与实践探索

张文冰1,李祖超2

(1.武汉工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2.中国地质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初中临界生教育转化是推动义务教育更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融入

教育各环节的重要体现,是助力初中临界生全面自由发展的现实需要。基于教育促进人发展的理论,经过

十年实践探索教育界创建了临界生转化“两心三励四法”,秉承育人育心、德智融合、全员参与的临界生教

育转化新理念,教师应采取立体评价、做好初中临界生的确定工作,多措并举、提升初中临界生的转化力

度,持续关注、巩固初中临界生的转化效果等措施推进临界生知识、能力与素质齐发展,引导临界生突破现

有发展水平。

[关键词]中学生;临界生;教育转化;青少年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597(2024)02-0099-10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我国教育2035年主要

发展目标之一是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并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教育现

代化的关键环节[1]。初中阶段教育作为连接小学与高中的“桥梁”,不仅肩负着使所有适

龄青少年完成义务教育的使命,还承担着为高一级别学校输送优质生源的重要任务。初

中临界生是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群体,近年来开始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在提高义务

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双重背景下,临界生教育转化的探索成为教育热点,并在

积极探索下取得一些新进展。然而临界生教育转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值得进一步研

究,鉴于此,本文从探索临界生教育转化的理论入手,结合临界生教育转化的具体实践,以

期深化临界生教育转化理论研究,并探索提升初中临界生教育转化的实践成效。

一、初中临界生教育转化的理论逻辑

何谓“临界生”? “临界生”是在我国教育考试制度下出现的新名词,广义上临界生是

指个体发展潜能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发展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个体学习成效没有达到

应有水平的教育对象。每个学生都有可进步的空间,都可以被称为“临界生”[2]。在具体

99

第105页

教育实践活动中,“初中临界生”是指各学校依据自身教育发展情况,对学生发展质量预达

标准进行划分,多次测评成绩处在标准上下的学生。这类学生被认为是具有潜力和发展

空间的群体[3],因此也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关注。临界生的转化提升对于贯彻党的

教育方针和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所谓教育转化,是指教育者运用正确、有效的教

育策略使教育对象的外在行为和内在认知达到合一,改变现况、突破自我的过程。临界生

教育转化是针对个体发展差异,通过有个性化的教育措施来促使临界生在德、智、体、美、

劳诸方面实现突破性发展。

(一)初中临界生教育转化的价值逻辑

1.推动义务教育更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

量的教育[4]。当前我国义务教育正迈向优质均衡发展的新阶段,与之前的基本均衡发展

有所不同,优质均衡发展是在强调均衡和公平的同时也注重提高教育质量[5],从关注资源

均衡调配到关注个人需求发展,从注重统一到注重特色。人们对教育的期盼是通过教育

不仅能获得必要知识和技能,还能契合个体特色,实现全面发展。面对人们日渐增长的差

异化教育需求,改变已有的“物质优先、整齐划一”发展方略,实现教育的按需供给是必由

之路[6]。

初中的教育质量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展示窗,初中阶段的教育不仅要让学生

享有相对均衡且公平的教育,也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初中临界生不应该

成为学校管理、教师教学上被忽视的群体,关注临界生个性化、差异化的成长是践行“坚持

面向全体,坚持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重要工作。重视临界生的教育转化对促进学生个体

全面发展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落实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的重要体现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并在党的十九大

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

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在2018年全国教

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要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

制,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领域、各体系、各环节[7]。立德树人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

符合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规律。“立德”强调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的塑造,“树人”则着重知

识和技能的训练与培养[8],两者为递进关系,只有先“立德”才能更好“树人”。

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立德树人要求教育在这

个阶段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坚定理想信念和确定个人价值追求;培育学生积极

向上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使每个不同能力水平、不

同个性特长的学生潜能都尽可能得到充分发展。临界生教育转化启发临界生个人能自主

地依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并结合社会的需要积极发展自己,是落实立德树人价值引领的

重要环节。

3.助力初中临界生全面自由发展的现实需要

为统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正逐步提高,这

意味着中考后仅一部分人能进入普通高中,另一部分学生将分流到中职。有人错误地认

为,初中毕业生只有考上了示范性普通高中才算优秀,仿佛进入一般高中,尤其是进职业

学校学习就是失败者。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和十分有害的,对教育乃至青少年发展危害

100

第106页

极大。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学校追求功利主义的管理目标,将学生的升学率(主要是升入

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比例)作为考评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指标,学生评价标准是“唯分数

论”,只重视学生外显分数的提升而疏于对学生道德、兴趣、能力的培养。当前学校多以成

绩为标准界定临界生群体,临界生转化成效的评判也以成绩提升为依据。这令教师在标

准化考试的压力下,执着于对临界生进行知识灌输,而忽视临界生个体成长需要的满足。

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处于剧变期,临界生是智力水平正常,但在心态、动力、兴趣、情感、

方法等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情况,影响了学习成效。临界生教育转化是充分

发挥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培养临界生的品德修养、

心理健康、学业进步、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等适宜自身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

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临界生转化的出发点就是满足临界生成长需要,激发内在驱动

力,助力临界生更好地突破自我。

(二)初中临界生教育转化的理论基础

教育育人追求亘古不变,育人就是促进人的发展。初中临界生教育转化要遵循学生

个体发展规律,把握个体成长历程及其影响因素。

1.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与可能性

顺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是重要的教育原则,个体发展是多样且独特的。美国教育学

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拥有的智

能种类多元,通过智能的不同组合,创造出了人类能力的多样性[9]。每个学生都有多方面

的、独特的能力,使得个人发展情况的呈现具有差异性,这种个体差异存在不同的层次上,

包括思维差异、能力差异、行为差异等。临界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擅长领

域、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对临界生进行教育转化时教师必须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使临

界生能认同自身差异性与独特性,找到自信,得到最大发展。

个体发展是具有无限可能性的,苏联教育学家维果茨基(LevVygotsky)在其儿童教

育发展观中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学生在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

平(现有水平)和通过教学获得潜力后的发展水平(可能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

区。同时他得出教学不是要适应学生实际发展水平,而是要适应最近发展区的结论[10]。

最近发展区是每个学生个体发展的可能性,临界生教育转化要发现学生发展的可能水平,

不以刻板、停滞的眼光看待临界生,而是相信人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挖掘学生发展的

潜能,助力学生达到并超越其最近发展区。

深入剖析临界生临界的根源并相信学生个体发展能力,合理开发学生个体的优势资

源和潜能,每个临界生都有希望突破自身“临界”,实现“逆袭”,甚至超越。

2.学生个体发展的阶段性与不平衡性

个体发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呈曲线攀升的。这个发展是分阶段进行的,个体在每个

年龄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身心发展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个体发展

的青少年期,该时期处于个体整个发展周期中的加速期和过渡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生理

的迅速发育和心理的缓慢发展使得个体身心处在矛盾状态。身体发展带来的成人感和心

理水平的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使得该时期的学生在心理上具有反抗性和依赖性、闭锁性

和开放性、勇敢和怯懦、高傲与自卑的特征[11]。临界生由于所处的学校认定的发展标准

线上的特殊位置,这种时上时下的经历使得这种矛盾心理特征在初中阶段的临界生身上

表现得更加明显。

101

第107页

处在同一阶段的个体发展也会存在不平衡性,个体在有些领域的发展变化可能呈现

持续平稳上升趋势,有些则呈现起伏前进趋势;有的方面发展是先慢后快,有的方面则是

螺旋上升。人与人之间在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及发展优势领域都不尽相同。这种发展的

不平衡性要求教育应该关注学生发展的个体具体情况,及时掌握临界生个体发展不均衡

情况。

教师应了解处于特殊成长阶段的临界生所具有的发展任务和特点,明确临界生个体

发展中的部分领域出现暂时性落后是正常现象,积极看待临界生个体未来发展趋势,向临

界生传递信任他们、肯定他们的信号。

3.学生个体发展的内驱力与外铄力

从个人成长的影响因素角度来看,个体发展受到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内因起作

用是因个体的不同需要,需要是个体发展的动力源。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aroldMaslow)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多种需要划分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的基

本需要和尊重、求知、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高级需要。同一时期内可能同时存在多种需要,

但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相对满足,就会进一步产生高层次的

需要。初中临界生渴望被别人关怀、重视,也有突破自我的需要。心理学家麦克利兰

(DavidC McClelland)提出的成就需要理论指出成就需要是人的高级需要,是后天获得

的,可以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来培养提高。教育激励就是满足学生各自需要而创设激发

内在动机的条件,调动积极性,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12]。激励可以使人发挥更大的潜能,

临界生教育转化要善用激励策略,关注临界生需要的满足,唤醒内在驱动力,引导学生走

向自我实现。

影响个体发展的另一个因素是外部环境,人在与人、与社会、与物质环境的相互作用

中发展。布朗芬布伦纳(UrieBronfenbrenner)提出个体发展模型,强调个体的发展嵌套

于相互影响的环境系统之中,即生态系统理论。该理论将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分为四个

层级,由内到外分别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越内层的系统越直接作

用于个人。对学生来说,能够直接影响其个体发展的系统主要包括家庭和学校,这两者也

是教育的主阵地。从家庭环境来看,家庭结构、氛围和家长的教养方式等都会对个人成长

产生影响;从学校环境来看,校园氛围、教师关注和学习机会等也会影响学生发展。因此

在教育转化临界生的过程中,家庭和学校需要携手承担起促进临界生突破自我的责任,共

同营造积极向上、充满关怀的环境。

学校与教师应抓好影响临界生个体发展的内外两大因素,激发临界生的内驱力,利用

环境的外铄力,内外齐备,形成教育转化合力。

二、初中临界生教育转化的实践探索

基于对教育学基本理论的遵循、新时代前沿理论的把握和多学科相关理论的交融,结

合教育实践经验,笔者在临界生教育转化的确定、提升、巩固三个环节中探索出“两心三励

四法”转化策略,即以临界生个体特征为轴心,以其最近发展区为重心,通过教学激励、活

动激励、管理激励的教育方式,结合学生主体突出法、多维评价锁定法、真诚关怀支持法、

教育生态优化法,引导和帮助初中临界生突破现有发展水平[13]。

102

第108页

(一)立体评价:做好初中临界生的确定工作

1.建立学生多维评价机制,精准选定人群

成功转化临界生,首先需要科学地筛选出临界生。传统的学生评价偏重于以学科知

识为基础考查学生学业成绩,忽视了学生个体的潜能、兴趣和需要。临界生个体的多方面

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不能根据其智力水平去推测道德品行好坏,不能根据测验成

绩去推测体能、审美和动手能力。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要求学生评价用多把尺子衡量,

克服评价中重智轻德、重知轻行等片面性[14],并以临界生个体特征为轴心去规划每个临

界生特有的教育转化目标。

一是明确学生评价目的。教师按照一定标准选出临界生不是给他们贴上标签,而是

帮助学生能有效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分析,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自身的可发展空间,激发

个体发展的内在动力。二是制定学生评价内容。采取多维评价锁定法,以学生成长评价

手册为引导,以学业知识、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为评价指标,以临界生的学习驱动力、自信

心、学习方法、情绪管理、自律习惯为评价要点,缓解临界生因分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所产

生的压力和焦虑。三是采取多主体评价方式。单一主体评价所获得的评价结果难以还原

临界生特征全貌,将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和家长评价纳入评价体系,从各角度了

解临界生真实情况。四是充分发挥评价对转化工作的辅助作用。注重过程评价和特色评

价,教师通过多次评价结果分析临界生的动态发展,引导评价双方据此分析、调整教育转

化实践行为。

2.发掘临界生最近发展区,实施档案管理

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性要求教育转化要以临界生的最近发展区为重心,正确把握临

界生的个人成长规律。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档案是记录学生过去生活或学习经历及未来

成长规划的重要载体。临界生档案管理包括建立档案和追踪档案两个环节。

从建立档案的角度来说,各科任教师可以通过临界生档案了解临界生的全貌、知晓临

界生成长期望值和成长需求、掌握临界生的优势和不足,发掘临界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实

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时可以做到层次分明,并重点关注临界生,帮助他们跨越临界点。

档案建立由基准档案和成长档案两个部分组成,基准档案包括临界生基本情况(兴趣特

长、心理状态、家庭基本情况、学习状况、学科优势及劣势的分析等)和学生成长档案(未来

理想,长期、中期、短期目标,实现目标计划,发展质量评价表,观察记录表等)。

从追踪档案的角度来看,教师应定期更新临界生的成长轨迹,在档案中记录对临界生

的奖励情况,通过档案管理激励能有效地激发其学习动机,使他们建立起积极向上的学习

态度;教师在记录整理临界生档案时有时会发现临界生存在问题的原因,要对临界生持续

帮扶,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规范的档案还可以让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之间、或新旧科

任教师之间有一个妥善对接,使教师对临界生的情况能及时掌握、及时沟通、及时提醒,以

便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育转化策略。

(二)多措并举:提升初中临界生的转化力度

1.溯源分析,制定对策

临界生群体确定后,要卓有成效地做好临界生教育转化工作,需立足于学生角度,找

到临界生产生问题的原因,追根溯源才能有的放矢。临界生由于所处家庭环境、个人性格

特点、身心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问题、同一任务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一方面,学

103

第109页

校班主任、科任教师、教务处可以通过观察,包括观察学生课堂表现情况、课下活动、学生

作业、笔记、日记和多次测验情况等,从学生的行为反映和情绪表达的细小处找寻线索;另

一方面,通过家长访谈、同伴询问、个人谈话等方式,深入了解临界生个人情况,找到解决

问题的突破口。从外部环境原因和内部个体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根源,有针对性地满足临

界生成长需求,才会使教育转化行之有效。

通过观察和谈话发现临界生常常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缺乏自信。表现为在“坚持”和

“放弃”中徘徊,不了解自身优势,容易沮丧,做事有畏难情绪,缺乏主动发展各种能力的积

极性。二是自律性差。表现为自制力差,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容易沉迷玩乐,对老师、家

长的管教充耳不闻。三是方法不当。表现为学习方法欠佳,学习策略运用不灵活,基础不

扎实,虽刻苦认真,但学习成效却无提升。四是动力不足。表现为缺乏上进心,没有明确

的目标和计划,未能通过体验成功获得成就感,人生态度消极。五是容易焦虑。表现为对

事情成败过分在意与担忧,导致常常出现紧张不安、情绪不稳。临界生个体差异大,提升

临界生教育转化力度必须因材施教,结合个人特色进行差异化管理。

2.全面激励,产生实效

基于临界生的不同特征,学校与教师应巧用激励策略,从教育转化涉及的多个过程着

手。除了在临界生确认时的档案管理激励,还有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教学激励。教学是学

校教育的核心工作,临界生教育转化不能脱离教学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在临界生教育转化

中处于重要地位,临界生转化提高更多的是教师运用个性化激励教学策略,制定一人一

策,来达到教育转化目标。可以通过写信激励、作业评语激励、礼物激励等策略来激活临

界生个体发展潜能。

另外是活动激励,在特别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的大背景下,临界生学业上的难突破易使

自信心受到打击。临界生耐挫能力低,强烈的自卑心理使他们突破自我提不起劲。但是

临界生还是渴望获得关注、尊重与成功。这时就应通过开展各式各样文体活动[15],稳定

和发展临界生的心理状况,让临界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对学生

素质的全面提高起着潜移默化作用;教师还要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来进行心理激励,使临界

生学会调节自我情绪,找到摆脱当前处于临界困境的原因和解决途径。

3.注入情感,增添动力

情感作为教育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对人的实践活动能起到调节和促进的作用,与学

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联系。所以在教育转化临界生的过程中要做到教师

情感充分融入教育转化活动中,以情育情、以情感人。初中阶段,教师不仅是学生文化知

识的教授者,更是影响学生道德人格的“重要他人”[16],在临界生教育转化中教师要注重

与学生情感上的沟通,坚守热爱学生的职业底色[17],关注学生情绪、态度的变化。

一是创造能被临界生感知到的关怀关系,将自己的热情、真诚的情绪和情感传递给临

界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育转化不仅是师生间知识传递和接收反馈的互动过程,

而且是双方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友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愿意接受外界信息、改变自我

的基础,亲其师则信其道。二是尊重临界生的差异,初中阶段的学生自尊心较强,临界生

渴望被尊重被关注,这是他们发展的基本需要。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教师平

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学生被尊重的需要。三是发挥教师期待的作用,教师期待也是给

予学生情感上的认同,对学生的闪光点、小进步予以肯定和表扬,通过这种情感上的催化,

不断增强临界生的自信心,焕发更强的行动力。

104

第110页

(三)持续关注:巩固初中临界生的转化效果

1.多方携手参与,营造积极氛围

优化临界生所处的教育生态系统对巩固教育转化效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

是学校和家庭这两个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态系统[18]。临界生教育转化要携手

多方参与,给临界生营造良好的教育转化氛围。

一是生生合作。同伴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十分重要,是初中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社

会关系,要充分发挥好同龄人之间的“带动”作用。学校与教师要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

围,通过“群体动力”的作用促使临界生调整精神状态,让这种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成为他

们转变的催化剂,坚定自信心。用临界生身边的榜样引领临界生学习,使临界生学会欣赏

他人,反思自我。教师要积极动员班级里品学兼优的学生与临界生结队,通过优秀同学提

供的学识支持和情感支持,引导临界生向优秀学生看齐、学习、靠拢,这样可以达到相互促

进、相互监督、相互鼓励的目的,进而共同发展。

二是师师合作。教师的育人水平和道德素养会直接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因此要重视

教师素质的提升,强化教师责任意识。要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班主任在科任教师与临界

生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保障各科教师对临界生个人状况的充分了解。班主任应与任

课老师协同作战,共同致力于临界生的学业及成长问题,制定责任分工表,相互配合、及时

沟通,发挥整体优势。

三是家校合作。在大教育观的影响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合作

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同。家校合作不仅可以提高父母的教育质量,而且可以辅助教师的教

育教学活动开展,为临界生提供更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学校要主动就学生的思想、行为、

学业动态与家庭沟通,获得家长支持,共同制定临界生提升方案。学校可通过举办家庭教

育讲座、组织家长参与学生课堂、邀请优秀家长做典型经验分享,使临界生家长获得更多

的现代家教知识,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学校还应引导家长注重家风建设,向家长传递以

德为先、品行为重、榜样示范的育儿方法,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2.鼓励自我调控,转被动为主动

外界因素给临界生教育转化起到的是助推作用,而临界生自身的认知能力与非认知

能力对其个体发展有巨大影响,是个体“能不能”“愿不愿”的问题。要想真正地使临界生实

现突破性发展,教师必须调动临界生内在动力,激活学生的内驱力,才能产生长期的教育转

化效果。

一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正视自我,鼓励临界生对自身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

临界生应挖掘自我多面性,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同时也接纳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分析存在问题的内外在因素。二是鼓励临界生结合自己的优势制定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

奋斗目标,激励临界生大胆探索、独立自主地完成任务,并及时给予肯定,从而增强临界生

的自信心和动力。三是放大临界生的优点,通过不断展示优点增强自信心,使自信扩展到

短板领域,带动其他短板方面一齐发展。教师要为临界生提供展示优点的机会、时间和舞

台,当临界生感受到旁人关注,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其主体能动性会被充分激发,自主创新

积极性会被充分释放。四是结合临界生的缺点和不足制定挑战卡,从简单细小之处去逐

步改变并取得进步,使临界生积极主动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行为方式、心理状态,从而

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105

第111页

三、初中临界生教育转化的实践效应

(一)临界生教育转化实践成效

初中临界生教育转化以理论为指导,在探索实践中使教育转化目标更加明晰、教育转

化路径更加明确,教育转化机制更加完善,教育转化成效也更加显著[13]。

1.促进临界生综合能力显著提升

临界生教育转化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使临界生在自

律、信心、方法、动力、情绪等相关品格和能力上存在的问题得到显著改善。在“两心三励

四法”的教育转化方法的指导下,临界生能更好地发现自身优点,提升自信、增强学习动

力;改掉陋习坏习,品德修养大幅提升;心态呈现更加积极阳光,整体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经过十年的育人实践已使2万多名临界生实现自我目标,跃进优秀学生行列。

2.促进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着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理念,临界生教育转化使更多的学生受到学校和老师的

积极关注,临界生的成功转化也使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成果得到广西基础

教育界认可并在广西213所中小学全面推行,成果推广使用学校均获所在地市教育教学

质量一等奖,中高考成绩名列各地市前茅。成果实验学校融水县民族中学、三江县民族实

验学校,先后获全国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成果还辐射到西藏民族地区和乡村学校,极大

地推动了农村薄弱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稳步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进一步铸牢。

3.促进协同育人教育新生态形成

教育转化为临界生筑起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环境,不仅助力学生突破自我,也使

许多家庭亲子关系变得更加和睦,家庭氛围得到改善,家长更能理解和支持学校工作,从

而形成临界生、学校、家庭三者全员参与的互动模式。通过构建育德、育心、育智的临界生

转化课程体系,使临界生在课堂上形成更高阶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同时打破课堂围墙把讲

台搬到社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主渠道与主阵地的协同配合为临界生的成长建设环

境、提供资源、设计路径,在铸魂育人中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育人共同体,优化“协同育人”

新生态。

(二)临界生教育转化实践经验

1.育人育心的转化目标是前提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适应和推进社会发展的全面自由的人,临界生教育转化要主动对

接时代需求和坚守教育育人追求,回归教育本质。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智慧在于唤醒和

点燃学生,提高临界生教育转化成效的前提是转变教育转化目标,从“教”转向“育”,即从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转向激发学生内在“想学、要学、肯学”的积极

动机以促进其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单纯的“育分”不能使临界生转化结果真正有效且持久,且仅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

价标准,那成功优秀的学生往往是少部分,这忽略了学生间的差异性,对学生的全面发展

是不利的。转化的成效还取决于临界生的兴趣、动机、心态等因素,这就要求坚持“以生为

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教师要以更多元、全面的标准来评价临界生,注重对

106

第112页

临界生总体情况的考察,甚至关注到每一个个体的特殊情况。积极从多元智力及智力组

合的评价导向去评价临界生,使临界生的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都受到重视,这在一

定程度上为临界生的发展增添了一份公平。教师应关注学生内因作用,重视潜能的激发、

内驱的唤醒、心力的培育,把外在要求内化成内在动力,调动学生转化的积极性,激励临界

生实现质的转变。

2.德智融合的转化思路是关键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节点,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对这

个阶段的临界生,德智融合的转化思路是关键。从教育转化内容上看,教师不仅需要重视

临界生知识储备扩充和学习能力提升,还需要重视学生价值观念、健康人格、关键品格、创

新思维的培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教育转化目标来丰富教育转化内容。

从教育转化方法上看,深入挖掘各门学科中学生感兴趣的隐形德育资源,利用课堂教

学实现“润物细无声”,使临界生意志力、拼搏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教师要创造能被临

界生感知到的关怀关系,将自己的热情、真诚的情绪和情感传递给临界生;善用榜样示范、

情感陶冶、奖惩激励等德育策略融入智育过程中,以更细致耐心的教育手段去感化和触动

学生,增强临界生转化自信,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优点和潜能,这样才能使教育转化取得更

好效果。

3.全员参与的转化机制是保障

学生成长过程中,其思想行为会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临

界生的教育转化过程中,学校和家庭作为责任主体各有难以掌控的盲区。为避免临界生

教育转化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间出现目标的错位和过程的偏离,就要充分发挥学校教

育和家庭教育各自的优势,形成共育合力。

相较而言,学校投入对初中教育产出影响更大[19],所以学校要成为教育转化的中坚

力量,给临界生营造良好的关怀氛围,重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为临界生提供一个尊重差

异、充满关心的学习环境。学校要根据学生情况制定临界生教育转化目标,确保临界生教

育转化在实施过程中的可行性,通过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师资人力的支持为临界生教育转

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学校还负责监督整个教育转化过程,确保临界生教育转化实

施的正确性。学校重视程度高,临界生教育转化工作也会相应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临界

生教育转化的措施也会有所保障。

家长应主动配合学校,积极参与学生的教育活动,多陪伴鼓励孩子,平等地与孩子沟

通。家长应予以孩子必要的关怀,给予孩子选择兴趣爱好的自由权利,注重孩子自由而全

面的发展,为临界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学校与家庭应共同引导学生关注与自己生活

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活动,通过与社会交互,丰富和发展自身的知识、能力、情感。

家长应主动配合学校,多给学校和教师一些信任,积极参与临界生的教育转化活动。家校

共育并启发临界生自育,形成同心同向、同力同行的教育新生态,以提高临界生教育转化

成效。

[参 考 文 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N].人民日报,2019-02-24(1).

[2] 侯刘起,李翠连,李帅.临界生的界定、态势、对策及验证———来自广西南宁市第一中学的案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0):42-47.

107

第113页

[3] 李荣志.高中毕业班班级管理的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2):85-86.

[4]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1).

[5] 杨清溪,柳海民.优质均衡:中国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路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

89-96.

[6] 朱德全,冯丹.和而不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时代要义与治理逻辑[J].教育科学,2021(1):23-30.

[7]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J].教育

科学论坛,2018(30):7-9.

[8] 陈始发,朱格锋.论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逻辑理路[J].现代教育管理,2021(5):15-21.

[9] [美]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纪念版)[M].沈致隆,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26.

[10] [俄]维果茨基.教育心理学[M].龚浩然,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96.

[11]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28.

[12] 李祖超.教育激励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0.

[13] 蔡雪静,罗晓云.让孩子成长为最美的模样[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

[14] 柳夕浪.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三个转向”[J].中国教育学刊,2021(4):28-33,74.

[15] 颜军,郑骏妹,郭玮,等.学校体育社团活动对初中生自我认识、心理健康的影响[J].体育与科学,2020(2):73-

79,86.

[16] 檀传宝.学段特性与教师伦理的时间之维[J].教育研究,2020(12):14-17.

[17] 戚万学,王华.以德育人,以文化人———新时代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J].中国德育,2019(1):6.

[18] 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6.

[19] 胡咏梅,元静.学校投入与家庭投入哪个更重要? ———回应由《科尔曼报告》引起的关于学校与家庭作用之争[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1):1-25.

EducationalTransformationofCriticalStudentsinJuniorMiddleSchool:

TheoreticalLogicandPracticalExploration

ZHANG Wen-bing

1,LIZu-chao2

(1.WuhanTechnologyAndBusinessUniversity,Wuhan430065;2.ChinaUniversityof

Geosciences,Wuhan430074,China)

Abstract:Educationtransformation ofcriticalstudentsinjunior middleschoolisaninevitable

requirementto promote betterqualit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ofcompulsory education,an

importantembodimentoftheintegrationof moraleducationintoallaspectsofeducation,anda

realisticneedtohelpthecomprehensiveandfreedevelopmentofcriticalstudentsinjuniormiddle

school.Basedonthetheorythateducationpromoteshumandevelopment,aftertenyearsofpractice

andexploration,wehaveestablishedthemodelof“twothoughts,threeincentivesandfourmethods”

forcriticalstudenttransformation;weadheretothenew conceptsofcriticalstudenteducation

transformation—thecultivationofmoralityandmind,theintegrationofmoralityandwisdom,and

thefullparticipationofallstudents,promotethedevelopmentofcriticalstudents’knowledge,

abilityandquality,andguidethemtobreakthroughthecurrentdevelopmentlevel.

Keywords:middleschoolstudents;criticalstudents;transformationofeducation;adolescentdevelopment

[责任编辑 苏良亿]

108

第114页

第60卷 第2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ol.60 No.2

2024年3月 JournalofGuangx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 Mar.,2024

doi:10.16088/ji.ssn.1001-6597.2024.02.009

[收稿日期]2023-12-08

[基金项目]国 家 社 科 基 金 重 点 项 目 “人 与 自 然 和 谐 共 生 目 标 下 减 污 降 碳 协 同 增 效 长 效 机 制 与 路 径 研 究”

(23AJL014)

[作者简介]李强(1981— ),男,江西抚州人,安徽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经济增长。

“双碳”目标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吗?

李 强,谢舟涛,夏海清

(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摘 要]碳达峰与碳中和是我国当前环境治理的关键目标,实现碳减排也成为了我国经济高质量

发展的重要内容,那么,“双碳”目标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吗? 基于“双碳”目标下的环境政策,采用

长江经济带市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双碳”目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1)“双碳”目标

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正向作用,表明“双碳”目标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并且该结论通

过了平行趋势、考虑内生性和其他政策冲击等多维度稳健性检验;(2)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双碳”目标对

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小型城市、非省会和非工业型城市的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效应更显著,并且该影响存在

空间外溢效应;(3)进一步分析表明,环境治理、效率提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等因素是“双碳”目标影响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传导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为“双碳”目标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也为环境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双碳”目标;经济增长质量;经济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597(2024)02-0109-18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与此同时,“生态环境

持续改善”也成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单

位 GDP能耗比上年下降2.7%,天然气、水核风光电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3%,新

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绿色产业快速增长,有效推进节能降耗。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

郑重提出“双碳”目标,即中国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

“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促成了我国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的相互融合,意味着碳

减排将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之一在于解决我国主要矛

盾,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而生态环境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环境保护既是高质量

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的。那么,“双碳”目标的提出是否会对我国的

经济增长质量产生提升效应? 其影响机制如何? 这些都有待进一步探讨。

109

第115页

综合关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文献,相比于单独的 GDP增长,现有研究关于经济增长质

量的要求中包含了“量”的积累与“质”的提高[1]。基于经济增长理论,早期的学者认为经

济增长质量的本质是效率的提高[2],因此,多采用全要素生产率表征经济增长质量[3]。随

着市场化的发展,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化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4],在我国经济转型

过程中,解决资源错配问题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5-6]。但单一指标存在局限

性,经济增长质量不仅仅单指效率,民生福利和社会公平也应包含其中[7-8],同时,也应该

反映区域间的发展差异[9]。在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中,以周黎安为代表的部分学者

认为,官员之间的晋升锦标赛是中国过去四十年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这种绩效考核机

制所带来的激励扭曲问题[10],让地方政府忽视了民生福利和环境治理[11-12]。自党的十

九大以来,我国创新性地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对经济增长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13]。基

于新发展理念,现有研究更多地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多维度出发,重新审视

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质量[14]。经济新常态下,反映五大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指标体系,更

能全面具体地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状态和特征[15-16]。此外,现有文献认为经济结构、技

术创新和开放水平等是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生产

性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得到有效的发展,加强对资本和劳动的集聚,可以提升总体生产率,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17-18]。

经济与环境的影响效应是经济增长质量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早期研究基于环境库兹

涅茨曲线理论,探究发现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经济和人均收入的

增加,最终将改善环境质量[19]。国内学者利用中国的数据,从不同污染物出发,通过实证

验证了中国存在环境库茨涅茨曲线,且目前处于曲线的上升阶段[20]。但有学者认为环境

改善不是经济增长内生的结果,环境污染问题不会在发展过程中自动解决[21]。同时,中

国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非必然存在,经济与环境的倒“U”型关系是脆弱的[22-23]。更为

重要的是,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的经济与环境存在单向关系,但实际上,环境与经济存在相

互联系[24]。因此,研究政府的环境治理行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目前学者关注的重点问

题[25-26],部分学者从地方政府竞争、公共卫生支出规模、人力资本和规制绩效等角度深入

研究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并取得了大量成果[27-29]。总结起来,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观点,以

贾菲塔尔(Jafeetal)和帕尔默(Palmer)为代表的学者基于“遵循成本假说”,认为在政府的

环境治理行为下,企业的生产要素价格会提高,同时生产过程中需要减少环境成本的投

入,进而抑制了生产[30],阻碍了地区的经济增长[31]。钦特拉卡姆(Chintrakam)从企业生

产率水平的角度,验证了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32]。国内学者基于中国环境政

策,通过实证验证了该假说,认为地方政府实施环境保护政策,会产生明显的经济增长抑

制效应[33]。有关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另一类观点主要基于环境的波特假说,该假说基

于动态创新机制,在政府倾向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环境下,企业会被迫加大研发支出,通过

技术进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34]。另一方面,企业绿色能源技术的发展,

又降低了环境保护成本,因此实现了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35]。陶静、胡雪萍

在经济质量提升的测度中,验证了环境规制的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36]。在地方政府对主

要污染物进行约束后,提升的环境治理强度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增长[37]。

综合已有文献,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展开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从早期基于环境

库茨涅茨曲线理论研究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的影响,过渡到探讨环境与经济间关系的研

究,并着重探讨了政府环境治理行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得了诸多成果。“双碳”目标背

110

第116页

景下,中央政府更为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在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中,环境质量的重要性

更加凸显。因此,探讨未来“双碳”目标的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效应,以及分析“双碳”目标影

响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机制存在重要的研究价值。基于此,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一

是研究视角上。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始于“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假说,早期文献

更为关注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即经济增长目标下如何节能降耗。

但是,“双碳”目标的提出意味着,未来一个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此原则,“双

碳”目标势必成为影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

性。二是理论探索上,“双碳”目标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何在? 本研究从环境治理、

效率提升、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阐释“双碳”目标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

并进行了多维度的实证检验,丰富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相关研究。三是将环境政策的

减排效应扩展到经济增长(质量)维度上,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环境政策实施提供

理论参考,也为“双碳”目标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二、理论机理与研究假说

(一)“双碳”目标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直接影响

“双碳”目标本质上是政府的环境目标约束。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目标考核体系

主要是以 GDP为核心,在此体系下,一方面经济目标会激励地方政府优化要素配置,促进

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在晋升机制的激励下,较高的经济目标压力导致地方政府忽视了自然

环境的保护。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转型,生态问题受到重视,在“十一五”中,主要污染物排

放指标被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中,之后在地方政府的经济目标考核中,环境质量与人民福利

等要素越来越重要。2020年,国家正式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进一步强

化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环境目标约束。短期内,地方政府为达到碳排放的约束目标,

将提高环境规制强度,污染和排放问题将得到迅速解决。长期来看,碳排放的目标约束将

积极引导企业转变生产投资行为,企业为规避排污费用和污染处罚等成本,将优化生产流

程,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生产力,同时产业结构也得到优化升级。地方政府在“双碳”目标

下会更加注重低碳绿色发展,企业将加强绿色技术的研发,由此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

业污染排放的减少,实现经济效率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经济质量得到提升。基于以上

分析,提出以下假说:

假说1: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环境目标约束的发展会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二)“双碳”目标对经济增长质量的间接影响

“双碳”目标的提出改变了传统的政府行为模式,在环境目标约束和地方政府综合考

核机制的激励下,地方政府有更强的动机制定合理的经济增长目标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虽然采取综合的经济环境政策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长期来看,经济质量的提升有

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基于此,“双碳”目标主要通过环境治理改善、生产效率提

高、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等途径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环境治理改善。环境目标约束作为中央政府减排降碳的主要举措之一,将有效

促进地方政府污染防治的自觉性行为。环境目标约束不仅表现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

排放目标管制,还表现为地方政府对企业污染排放的目标约束,环境目标约束将转变各主

体的环境治理不完全执行行为。“双碳”目标下地方政府加强环境规制强度,提高对地方

111

第117页

污染问题的关注度,环境治理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政府通过环境污染规制,有效监

管企业生产和排污行为,显著抑制环境污染。因此,双碳目标约束了污染排放,改善生态

环境,有效推动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二是生产效率提高。从企业角度来看,环境目标约束带来的成本冲击,迫使企业转变

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环境目标约束主要实现途径是减少污染企业的排放量,主要措

施为对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加收排污费和生产监管等。因此,一方面,企业的生产要素价格

在政府规制下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企业用于污染治理投资的支出增加,也将对生产投资

产生“挤出效应”。企业在成本增加的情况下,为了维护自身生产经营和利润,只能通过提

升产品质量、提高劳动者匹配程度以及优化生产流程等措施,最终实现企业生产效率的

提高。

三是产业结构升级。“双碳”目标下地方政府向能够带来环境保护的绿色节能企业加

大政策支持力度,这些企业通常属于高科技密集型产业,其发展壮大使得地方产业从低端

向高端转移。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双碳”目标的压力驱动下,有意识地将大量生

产要素投入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并提高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经营成本和准入门槛,实现

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是实现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只有产业结构的转型,高附加

值、低污染的绿色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撑点,生态环境和经济增长才能取得协同发展。

四是技术创新。“双碳”目标下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会倾向于环保投资,管制高污染

企业,并通过鼓励污染企业研发清洁能源技术,以实现减排降碳。由于政府财政资源有

限,投入到环保和绿色企业中的资金比重增加,对高污染的重化工企业的财政投入产生

“挤出效应”,从而促进技术创新。此外,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资和政府的优惠政策会使得企

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拥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生产技术和减排的投资,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利

润得到保证,实现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双碳”目标驱动企业技术创

新,而技术创新是减少企业污染排放的核心方式,技术创新可以推动绿色能源技术的运

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基于以上分

析,提出以下假说:

假说2: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环境目标约束将通过环境治理、生产效率、产业结构

和技术创新等路径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构建

环境目标约束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一种环境规制,地方政府在环境目标压力和

晋升激励下,凭借信息与成本优势因地制宜制定环境政策。为检验“双碳”目标对经济增

长质量提升效应的影响,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利用传统

双重差分法构建双固定效用模型:

Qualityit=αt+θ1treati×timet+βXit+di+dt+εit。 (1)

其中:Qualityit为经济增长质量;di 与dt 分别表示个体和时间固定效应;Xit表示经济增

长质量的其他影响因素;ε为模型的误差项。

鉴于在长江经济带各个城市环境目标约束施行时间并不统一,本文将已经实施的城

市作为实验组,其余作为观测组,对模型改进如下:

112

第118页

Qualityit=αt+θ1Tit+βXit+di+dt+εit。 (2)

式(2)中,当T=1,表示第i个城市在t年份已经实行环境目标约束,否则为0。其余变量

前文已说明,不再赘述。

(二)变量设定和数据说明

1.被解释变量

被解释变量是经济增长质量(Quality)。本文基于五大发展理论,并参考李强和魏巍

的做法[38],从绿色、开放、协调、共享和创新等多维度构建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其中共

有5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具体指标见表1。

表1 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衡量方式

创新

创新驱动

增长效率

科研人员占比 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数/从业人员总数

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 科学技术支出/财政支出

全要素生产率 Malmquist指数

协调

经济结构

协调

区域发展

协调

就业稳定

第三产业比重 第三产业总产值/GDP

产业结构合理化 结构偏离度指数的倒数

产业结构高级化 第三产业总产值/第二产业总产值

经济增长率变动幅度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动幅度|

城镇化率 城镇化率

城乡收入差距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就业人员总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绿色

污染水平

生态建设

能源消耗

单位产出废水排放量 废水排放量/GDP

单位产出大气污染程度 二氧化硫排放量/GDP

单位产出固体废弃物排放量 工业烟(粉)尘排放量/GDP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电耗 全社会用电总量/GDP

开放

利用外资 外商投资总额/GDP 外商投资总额占 GDP 比重

对外贸易 进出口总额/GDP 进出口总额占 GDP 比重

共享

经济共享

社会福利

人均收入 GDP/人口总数

职工平均工资 职工平均工资

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 教育支出/财政支出

每百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占比 在校学生数/该市人口数

每百人医生占比 医生数/年末总人口

2.解释变量

解释变量是“双碳”目标(T)。由于“双碳”目标提出时间较短,难以统计相关数据,但

在此之前,长江经济带部分城市已经提出并实施完备的减排政策,设定合理的减排目标,

因此,本文可以依据现有部分政策的实施成果预测“双碳”目标政策未来成果,基于此,笔

者手动整理地方政府提出并实施的碳排放约束政策,以首次提出为节点,对实施的地区赋

值为1,否则为0。

3.控制变量

参考现有文献研究,本文主要选取了人口密度、人力资本、财政分权、房地产水平、消

113

第119页

费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作为文章的控制变量。其中,人口密度本文采用该地区总人口与

区域面积之比表示;人力资本本文用每万人中高等学校在读人数衡量;财政分权采用地方

政府财政收入占 GDP的比例来衡量;金融水平本文采用金融机构存贷款之比来衡量;消

费水平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 GDP占比表示;房地产水平使用房地产投资完成额与

GDP占比表征。

(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本文实证研究主要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4—2019年的面板数据,表2为各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2 描述性统计

变量 N mean sd min max

QUA 1728 0.428 0.049 0.291 0.634

T 1728 0.078 0.268 0 1

LNPOP 1728 5.997 0.640 3.971 7.748

HR 1728 0.107 0.083 0.024 0.703

FISCAL 1728 0.063 0.057 0.028 0.694

RE 1728 0.106 0.069 0.035 0.712

CON 1726 0.365 0.082 0.032 0.673

DC 1728 1.645 0.742 0.835 6.210

四、实证分析

(一)基准回归

基于双固定效应模型,本文采用逐步回归法检验“双碳”目标约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

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列(1)为未加入控制变量的情况下,碳排放约束政策

的系数为0.168,并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意味着“双碳”目标存在经济增长质量提

升效应。碳排放目标约束的压力下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上的策略行为发生转变,环境政

策的非完全执行行为得到有效的解决。另一方面,企业基于政府的政策导向,逐渐转变生

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得到提高。表3列(2)—(7)为逐步加入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

碳排放约束政策的系数仍保持为正,且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产生此结果意味着,

相较于未实行碳排放约束政策,加强环境目标约束的城市存在显著的经济质量提升效应,

并一定程度上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干扰。“双碳”目标背景下,地方政府加强对环境友好型

行业的政策支持,并激发企业投入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因此,“双碳”目标可以提高经济增

长质量。基于以上结论,假说1得以验证。

控制变量分析结果中,人口密度对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着负向影响,但并不显著,人口

密度主要反映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人口密度的提高一方面降低了单位人力成本,提高了

劳动力配置的效率,为规模经济的产生提供条件,但另一方面,人口分布集中将导致区域

间发展失衡、自然资源过度使用和环境污染情况等问题的出现,阻碍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

高。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质量存在负面影响,原因在于,目前我国主导产业仍为制造业,

人力资本的增长也主要推动着制造业的发展,作为污染较为严重的重化工业同样得到较

多人力资本的投入,这可能加剧环境污染和产业结构不平衡等情况,从而影响经济增长质

114

第120页

量[39]。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质量存在负向影响,究其原因,中国传统的财政分权体制下

地方政府往往会过度关注经济增长而忽视经济质量的提升[40]。房地产水平与消费水平

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都不显著,产生此结果的原因在于,近几年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并

不合理,过多的资金投入在房地产行业,居民的消费水平虽然有所提升,但不合理的消费

结构未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正向影响,同时房地产水平的上升,使得建造行业得到发展,

对绿色节能产业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因此,投资结构转变和居民消费升级是未来经济

增长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实现经济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业,但金融结构的不合理,会导致金融效率降低而影响经济增长质

量,我国目前金融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积极引导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表3 基准回归结果

模型 (1) (2) (3) (4) (5) (6) (7)

变量 qua qua qua qua qua qua qua

FE/RE FE FE FE FE FE FE FE

T 0.168*** 0.170*** 0.172*** 0.178*** 0.178*** 0.163*** 0.163***

(5.48) (5.52) (5.60) (5.86) (5.86) (5.34) (5.32)

LNPOP -0.039 -0.039 -0.046 -0.046 -0.052 -0.049

(-0.84) (-0.86) (-1.01) (-1.02) (-1.14) (-1.09)

LNHR -0.107*** -0.107*** -0.107*** -0.114*** -0.118***

(-3.68) (-3.71) (-3.70) (-3.95) (-4.07)

FISCAL -0.937*** -0.938*** -0.951*** -0.950***

(-5.31) (-5.30) (-5.39) (-5.39)

RE 0.014 0.102 0.091

(0.09) (0.70) (0.62)

CON -0.784*** -0.780***

(-4.25) (-4.23)

DC -0.020**

(-2.06)

常数项 -0.013** 0.218 -0.040 0.059 0.057 0.349 0.360

(-1.99) (0.79) (-0.14) (0.21) (0.20) (1.21) (1.25)

个体效应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时间效应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N 1728 1728 1728 1728 1728 1726 1726

R2 0.939 0.939 0.940 0.941 0.941 0.941 0.942

注:括号里数字为每个解释变量系数估计的t(z)值,*** 、** 、* 分别表示 1%、5%和 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二)异质性分析

上文已验证“双碳”目标存在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效应,但是长江经济带各城市之间在

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上存在较大差距,“双碳”目标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是否存在

异质性呢? 本文分别采取三种分组方式:(1)由于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个地区,且不

同区域间经济地理差异较大,因此将长江经济带分为上、中和下游三个区域。(2)一般来

说,规模较大的城市具有集聚效应,在资源整合和配置效率方面存在优势,因此,按照最新

的城市规模标准划分样本城市。(3)由于不同城市类型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的影响也不

同,本文按照是否为省会和工业城市划分。

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与基准回归相比,分区域回归结果的核心解释变量系数略微

有所降低,并且仅在中下游地区显著,这表明“双碳”目标约束对中下游地区经济增长质量

115

第121页

的提升作用大于上游地区,其原因可能与“污染避难所”假说有关。长江经济带中下游地

区的绿色发展水平高于上游地区,并且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更加完善,经济增长对污染产

业的依赖相对较小,因此“双碳”目标约束在推动中下游地区绿色发展的同时对经济增长

的负面影响较小。而根据“污染避难所”假说,污染产业会由发达地区逐渐转移至周边相

对落后的区域,长江上游地区作为中下游污染产业的承接地,经济增长对污染产业仍存在

一定的依赖性[41],“双碳”目标约束在促进其绿色发展的同时可能会影响其整体的经济增

长质量。此外,“双碳”目标约束对不同规模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具体而

言,“双碳”目标仅对中小型和大型城市的经济增长质量影响显著为正,且大型城市的核心

解释变量回归系数远大于基准回归中的结果。这表明“双碳”目标约束对经济增长质量的

影响效应存在一定的门槛效应,在大型及中小型城市中,其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

提升,但跨越一定城市规模后,“双碳”目标约束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可能表现为不显著

的影响甚至阻碍经济高质量发展。其背后的原因可能与城市规模扩张过程中的规模效应

和配置效率有关,以增量为主的传统城镇化的边际效应在超出一定范围后可能会呈现递

减的趋势,与此同时,人口的快速增长可能导致生活废弃物这类刚性污染的增加和人均福

利的降低,这些都有可能损害经济增长质量,在表4中表现为特大型和超大型城市核心解

释变量的不显著甚至为负向影响。最后,“双碳”目标约束在省会城市中能显著促进经济

增长质量提升,但在非省会城市中这一影响不显著。这一结果与上述城市规模异质性分

析的结论相吻合,因为从长江经济带城市规模特征来看,省会城市均为特大和超大型城

市,非省会城市大多为大型和中小型城市。此外,“双碳”目标均显著提升了工业城市和非

工业城市的经济增长质量,但对非工业城市的影响效应更大,而对工业城市经济增长质量

的影响效果有限。该结果也进一步证明了上述区域异质性分析中猜想的准确性,工业城

市的经济增长更加依赖于第二产业中产生污染物较多的行业,因此,在产业结构尚未成功

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双碳”目标约束可能无法兼顾工业城市经济增长的数量与质量,具体

表现为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效果较小。

表4 异质性分析结果(1)

模型 (1)FE (2)FE (3)FE (1)FE (2)FE (4)FE (5)FE

变量 qua qua qua qua qua qua qua

下游 中游 上游 超大 特大 大 中和小

T 0.152*** 0.158*** 0.119 -0.007 0.238 0.487*** 0.100***

(3.67) (3.25) (1.56) (-0.02) (0.97) (2.78) (2.94)

常数项 0.692** -0.179 -5.813** -25.943 2.392 -0.632 0.268

(2.02) (-0.35) (-2.01) (-0.26) (0.39) (-0.18) (0.95)

控制变量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个体效应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时间效应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N 655 575 496 32 47 80 1567

R2 0.951 0.938 0.913 0.992 0.957 0.738 0.924

注:括号里数字为每个解释变量系数估计的t(z)值,*** 、** 、* 分别表示 1%、5%和 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116

第122页

表5 异质性分析结果(2)

模型 (1)FE (2)FE (1)FE (2)FE

变量 qua qua qua qua

省会 非省会 工业 非工业

T3 0.082 0.067* 0.087* 0.211***

(1.03) (1.82) (1.72) (4.98)

常数项 -1.439 -1.151*** 0.024 0.421

(-0.59) (-4.60) (0.07) (0.88)

控制变量 Yes Yes Yes Yes

个体效应 Yes Yes Yes Yes

时间效应 Yes Yes Yes Yes

N 174 1536 869 840

R2 0.948 0.921 0.933 0.962

注:括号里数字为每个解释变量系数估计的t(z)值,*** 、** 、* 分别表示 1%、5%和 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三)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长江经济带各城市普遍存在经济活动的相互关联,因此,“双碳”目标对经济增长质量

的影响同样存在空间的相互联系。基于此,进一步探究“双碳”目标的空间外溢效应存在

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分别采用地理邻接矩阵、反距离矩阵和距离平方矩阵

进行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三个模型的系数均显著为正数,表明环境目标约束在生态补

偿下对经济增长质量具有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列(1)—(3)中,解释变量的系数均显著为

正,意味着长江经济带碳排放约束政策对邻近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

效应。究其原因,环境目标约束缓解了环境治理的正向溢出,避免了地方政府之间的“逐

底竞争”。另一方面,空间的外溢主要得益于要素的流动,环境目标约束可以促进地区间

的产业转移和要素流动,要素流动进一步推动区域间增强合作,并增加对绿色节能产业的

投入,从而不断提升长江经济带整体的经济增长质量。

表6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结果

模型 (1)FE (3)FE (3)FE

变量 qua qua qua

矩阵 0-1矩阵 反距离矩阵 距离平方矩阵

T 0.163*** 0.178*** 0.166***

(5.59) (6.11) (5.73)

W .T 0.190*** 0.839*** 0.197**

(3.29) (3.19) (2.34)

σ 0.077** 0.418*** 0.283***

(2.44) (4.27) (6.06)

控制变量 Yes Yes Yes

个体效应 Yes Yes Yes

时间效应 Yes Yes Yes

N 1728 1728 1728

R2 0.143 0.172 0.015

Log-likelihood 9.8745 13.0565 17.4210

注:括号里数字为每个解释变量系数估计的t(z)值,*** 、** 、* 分别表示 1%、5%和 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基于以上空间外溢效应分析,本文进一步将“双碳”目标的影响分解为直接效应、间接

117

第123页

效应和总效应。结果如表7所示,间接效应的系数均为正,且显著性较高,进一步验证长

江经济带各城市实施碳排放约束政策存在空间外溢效应。此外,系数分析结果表明,间接

效应是“双碳”目标影响邻近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主要途径。

表7 效应分解结果

变量T (1) (2) (3)

效应分解 直接效应 间接效应 总效应

0-1矩阵 0.168*** 0.213*** 0.381***

(5.60) (3.39) (5.30)

反距离矩阵 0.190*** 1.585*** 1.775***

(6.17) (2.94) (3.23)

距离平方矩阵 0.175*** 0.507*** 0.507***

(5.77) (3.87) (3.87)

控制变量 Yes Yes Yes

注:括号里数字为每个解释变量系数估计的t(z)值,*** 、** 、* 分别表示 1%、5%和 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四)稳健性检验

1.平行趋势检验

平行趋势检验是双重差分法(DID)的必要前提。因此,本文对碳排放约束政策进行

平行趋势检验,并绘制平行趋势检验图。具体结果如图1所示,T_1至 T_6代表政策实

施前一年至前六年,T0代表政策实施当年,T1至 T9代表政策实施后一至九年。碳排放

约束政策实施前,点的位置均在水平线附近,且均不显著,表明碳排放约束政策实施前,实

验组和控制组具有平行趋势。碳排放约束政策实施后,系数开始向上移动,并且显著性得

到提高,意味着碳排放约束政策的实施效果开始显现,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质量得到提

升。由此,我们可以认定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

T_6 T_5 T_4 T_3 T_2 T_1 T0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T9

1.5

1.0

0.5

0

2



图1 平行趋势检验

2.安慰剂检验

为检验遗漏变量及自相关问题是否对研究结论产生影响,本文进一步进行安慰剂检

验。具体做法是,随机抽取108个数据依次作为这108个城市的碳排放约束政策时间,并

进行500次随机回归,最终得到基于虚构样本的估计系数分布。结果如图2所示,估计系

数均集中在0值附近呈现正态分布,意味着虚拟的碳排放约束政策并没有发生实际作用,

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效果不明显,安慰剂检验通过。

118

第124页

p



@2

0.1 0.08 0.06 0.04 0.02 0 0.02 0.04 0.06 0.08 0.1















图2 安慰剂检验

3.内生性检验

由于经济增长质量受到众多因素的干扰,“双碳”目标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仍可能

存在内生性问题。我国的环境治理存在“逐顶效应”,相似地,本地区碳排放约束政策产生

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效应后,其他城市也竞相模仿提出碳排放约束政策,因此,本文借鉴成

程等人的做法[42],采用本省份上年度采取碳排放约束政策的城市比例作为工具变量。此

外,“双碳”目标背景下,地方政府为应对上级的综合绩效考核,完成减排任务,会影响之后

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因此,借鉴张少辉、余泳泽的做法[43],使用地方政府经济增长

目标作为工具变量。

表8中,列(1)、(3)为第一阶段的回归结果,列(2)、(4)为第二阶段的回归结果。实证

发现,工具变量对该地区的“双碳”目标约束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通过控制同省份其

表8 内生性检验结果

模型 (1)2sls (2)2sls (3)2sls (4)2sls

变量 Fst-iv Snd-iv Fst-iv Snd-iv

T 1.256*** 4.659***

(2.72) (1.10)

Iv 0.957*** 0.053***

(0.24) (0.01)

常数项 0.123 -0.833* 0.086 -1.157*

(0.12) (-1.72) (0.13 (0.65)

控制变量 Yes Yes Yes Yes

个体效应 Yes Yes Yes Yes

时间效应 Yes Yes Yes Yes

N 1728 1728 1728 1728

R2 0.244 0.669 0.244 0.373

F 检验值 16.51 18.66

(0.00) (0.00)

K-PLMstat. 11.796 14.841

K-PFstat. 16.508 18.656

Hansan-Jtest 0.000 0.000

注:括号里数字为每个解释变量系数估计的t(z)值,*** 、** 、* 分别表示 1%、5%和 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119

第125页

他城市对本市是否采取碳排放约束和经济增长目标的内生性问题后,“双碳”目标约束对

经济增长质量依然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并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双碳”目

标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不存在内生性问题。这进一步论证了本文结论是稳健可靠的。

4.其他政策冲击检验

评估“双碳”目标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过程中,无法避免地会受到其他政策作用的干

扰,导致“双碳”目标的影响存在失准的情况。因此,本文通过在模型中引用其他政策,用

以解决“双碳”目标评估失准的问题。2017年,我国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表述和“建

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中央高度重视经济高质量发展,各级地方政府在

中央政府的号召下出台一系列政策以提高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另一方面,环境污染问

题早已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制定了相关政策,诸如河长制、环保督察和生态补偿

等,对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样产生影响。为识别和评估不同政策产生的冲击,本文在基

准模型中加入2017年的虚拟变量和河长制的虚拟变量。表 9 结果显示,回归模型中

2017年政策变量与河长制政策变量均显著为正,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和河长制政策

对经济质量提升产生促进效应。“双碳”目标的系数仍十分显著,这意味着受其他政策的

影响后,“双碳”目标的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效应依然存在,表明基准回归结果具有稳健性。

表9 其他政策冲击结果

模型 (1)FE (2)FE (3)FE (4)FE

变量 qua qua qua qua

T 0.168** 0.163** 0.162** 0.155**

(2.61) (2.59) (2.51) (2.45)

D2017 1.857*** 2.009***

(35.51) (25.30)

ED 0.112*** 0.110***

(3.47) (3.30)

常数项 -0.796*** -0.498* -0.796*** -0.531**

(-21.92) (-1.96) (-21.99) (-2.06)

控制变量 No Yes No Yes

个体效应 Yes Yes Yes Yes

时间效应 Yes Yes Yes Yes

N 1728 1726 1728 1726

R2 0.834 0.841 0.836 0.843

注:括号里数字为每个解释变量系数估计的t(z)值,*** 、** 、* 分别表示 1%、5%和 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五、双碳目标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机制检验

(一)环境治理机制

理论上,“双碳”目标将直接影响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行为。地方政府为实现层层加

压的目标管制,将主动加强对制造业碳排放的约束,直接影响地方生态环境。另一方面,

环境治理其他主体受到政策影响,主动转变生产方式和提高环保投资,间接抑制了环境污

染。此外,环境目标约束缓解了地方政府之间围绕 GDP、财政等经济指标的竞争,在地方

政府的经济绩效压力中发挥着调节作用[44]。因此,地方政府接受碳排放约束目标,将显

著提高环境治理水平,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120

第126页

本文使用环境污染指标、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植被固碳量,分别表示环境治理的源头

和末端治理,其中环境污染指标由工业废水排放、工业二氧化硫排放与工业烟(粉)尘排放

量三个指标通过熵值法合成。结果如表10所示,列(1)与(2)中,碳排放约束政策对环境

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皆存在抑制作用,其中对二氧化碳的抑制作用更显著,这表明碳排放

约束政策对碳减排的作用效果大于一般污染物减排,“双碳”目标对二氧化碳减排更具针

对性。与此同时,“双碳”目标下地方政府将加大环境规制力度,企业为降低排污费用,提

高环保投资,个人接受低碳绿色观念的影响,践行低碳生活和消费,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

善。列(3)中,“双碳”目标对植被固碳量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意味着“双碳”目标下地方

政府在污染源头和末端同时发挥着积极作用。现有研究基本证实了环境质量改善对经济

增长质量的正向作用[24]。早期研究主要基于“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假说,认为经济增长和

环境治理存在双向促进作用,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环境规制措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45]。

另外,部分学者基于环境治理政策,构建准自然实验,以验证环境治理与经济增长质量存

在的正向作用[42]。

表10 环境治理机制检验结果

模型 (1)FE (3)FE (4)FE

变量 POLL CO2 SEQU

T -0.012* -0.186*** 0.409*

(-1.77) (-3.53) (1.77)

常数项 0.022 -0.577 27.312***

(0.35) (-1.16) (12.50)

控制变量 Yes Yes Yes

个体效应 Yes Yes Yes

时间效应 Yes Yes Yes

N 1726 1726 1726

R2 0.550 0.827 0.993

注:括号里数字为每个解释变量系数估计的t(z)值,*** 、** 、* 分别表示 1%、5%和 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二)生产效率机制

“双碳”目标可以通过倒逼企业技术创新和加剧市场竞争实现地方企业生产效率的提

高。严格的减排目标短期内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对绿色技术应用的需求,

实现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环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双碳”目标将导致其价格产生变动,

加剧市场竞争,促使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改善地方整体的生产效率。

本文使用全要素生产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能源效率,用以表示长江经济带的生产

效率。回归结果如表11所示,列(1)、(2)中,碳排放约束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和绿色全要

素生产率均产生促进作用,其中,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显著。究其原因,环境目

标约束压力导致生产要素价格提高,为企业进行绿色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动力。另一

方面,这种要素价格的变动和生产成本的增加,激励企业进行人员与资本的优化,提高生

产效率。此外,碳排放约束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小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表明

碳排放约束政策能够通过生产端的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因此对添加绿色

发展约束后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大于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列(3)中,碳排放约束政

策对提升能源效率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并不显著。其原因可能与我国能源消耗刚性

有关,一方面,“双碳”目标约束下的碳排放约束政策更多地体现在绿色技术创新与生产率

121

第127页

的提高,而由于当前我国对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耗的依赖仍较强,尚未实现全过程的清洁生

产;另一方面,能源效率的提高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技术研发周期,这些

都导致了碳排放约束政策在短期内可能无法通过提升能源效率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升。

过往大量研究论证了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46]。早期研究主要基于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增长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并利用全要素生

产率来衡量经济增长质量[47]。随着学者的深入研究,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得以扩展,稳

定性、福利和创新能力等要素被纳入其中[48]。总体而言,效率仍是经济增长质量衡量中

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表11 生产效率机制检验结果

模型 (1)FE (2)FE (3)FE

变量 TFP GTFP ETFP

T 0.026* 0.114*** 0.007

(1.79) (5.64) (0.48)

常数项 0.814*** 0.035 0.992***

(5.64) (0.17) (18.39)

控制变量 Yes Yes Yes

个体效应 Yes Yes Yes

时间效应 Yes Yes Yes

N 1726 1726 1726

R2 0.084 0.627 0.072

注:括号里数字为每个解释变量系数估计的t(z)值,*** 、** 、* 分别表示 1%、5%和 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三)产业升级机制

“双碳”目标下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准入门槛提高,地方政府积极发展低碳绿色产业,

这种政策导向推动资本和人力要素向低碳绿色的服务业转移,从而实现产业升级。基于

此,本文为检验产业升级在“双碳”目标影响经济增长质量中的作用,使用第三产业占比、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升级指标表示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其中,产业升级指标

由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指标合成。回归结果如表12所示,碳排放约束

政策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升级,其中,三产占比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促进作用更为

显著。

本文通过文献和相关理论进一步论证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质量存在因果关系[49]。

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慢慢取代制造业的经济主导地位,生产要素向高效

率的产业转移,产业升级为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提供动力[50]。傅元海等从制造业

角度出发,认为产业结构合理化是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关键,而高级化发展对经济影响

较弱[51]。

(四)技术创新机制

“双碳”目标下企业将面临转移和转型的选择,一部分企业受到资金技术限制,无法对

生产进行绿色化改造,只能关停或转移,但当技术升级的内部成本被利润抵消后,企业将

持续创新,实现企业发展与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即符合“波特假说”。本文为验证该部分

的机制作用,采用技术投资、科研人员占比和专利授权量表征技术创新水平。回归结果如

表13所示,碳排放约束政策对技术升级的影响均存在促进作用,并通过1%的显著性水

平检验。

122

第128页

表12 产业升级机制检验结果

模型 (1)FE (2)FE (3)FE

变量 SERVICE AD UP

T 0.016*** 0.085*** 0.001

(3.77) (3.90) (0.20)

常数项 0.306*** 0.543*** 2.185***

(7.84) (2.64) (36.16)

控制变量 Yes Yes Yes

个体效应 Yes Yes Yes

时间效应 Yes Yes Yes

N 1726 1726 1726

R2 0.849 0.780 0.878

注:括号里数字为每个解释变量系数估计的t(z)值,*** 、** 、* 分别表示 1%、5%和 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表13 技术创新机制检验结果

变量

(1)

rd2

(2)

sci2

(3)

sc2

T 0.149*** 0.405*** 0.776***

(2.88) (6.18) (12.47)

常数项 -1.430*** 2.698*** -0.003

(-2.91) (4.36) (-0.00)

控制变量 Yes Yes Yes

个体效应 Yes Yes Yes

时间效应 Yes Yes Yes

N 1726 1726 1726

R2 0.831 0.731 0.758

注:括号里数字为每个解释变量系数估计的t(z)值,*** 、** 、* 分别表示 1%、5%和 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本文通过理论和文献验证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现有大量文献已论证了

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正向作用[52-53],技术创新是一种知识转化为物质生产的手

段,生产技术的进步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54]。技术进步将促进产业多样性发展

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有助于摆脱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低端地位。另一方面,“双碳”目

标引致的转型升级,主要作用表现在高排放高能耗产业向低碳绿色的环境友好产业发展,

对我国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35]。基于以上结论,假说2得以验证。

六、结论和建议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地区,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难题,而“双碳”

目标政策的施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动力。鉴于此,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

象,系统阐释了“双碳”目标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理及传导机制,并在手动收集整理碳

排放约束政策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双碳”目标的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效应,得到以

123

第129页

下结论:

(1)环境目标约束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正向作用,意味着“双碳”目标的经

济增长质量提升效应得到验证,并通过了平行趋势、考虑内生性和其他政策冲击等多维度

的稳健性检验的验证。

(2)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双碳”目标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小型城市、非省会和非工

业型城市的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效应更显著,且这种影响存在空间外溢效应。

(3)进一步分析表明,环境治理、效率提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等因素是“双碳”目标

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传导机制。

基于以上理论与实证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坚持政府绩效考核标准多元化。本文研究发现,政府将碳排放目标约束纳入绩

效考核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质量有明显的提升,单一的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往往过度

重视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经济增长过程中对社会的不利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

转变,今后应更加注重经济质量的提升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将更多涉及经济健康发展的指

标纳入政绩考核中,转变过往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思路。

二是实施地区差异化发展政策,健全跨区域的合作机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环境目

标约束的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效应具有异质性和空间外溢效应。应考虑不同区域所面临的

问题,制定差异化的发展战略。由于环境的外部性,需要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协作,

避免政府之间的“逐底竞争”,同时空间的外溢主要得益于要素的流动,应实现区域间经济

合作发展,增强要素流动,提高整体经济效率。

三是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重化围江、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长

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因此,应实现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重视节能绿色

产业发展,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应积极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减少污

染排放,加大对绿色能源技术研发的政策支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参 考 文 献]

[1] 钞小静,惠康.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6):75-86.

[2] Abhijit V Banerjee,Benjamin Moll.Why does misallocation persist? [J].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Macroeconomics,2010,2(1):189-206.

[3] MeiL H,ChenZ H.TheConvergenceanalysisofregionalgrowthdifferencesinChina:theperspectiveofthe

qualityofeconomicgrowth[J].JournalofServiceScienceandManagement,2016,9(6):453-476.

[4] 樊纲,王小鲁,马光荣.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经济研究,2011(9):4-16.

[5] 曹玉书,楼东玮.资源错配、结构变迁与中国经济转型[J].中国工业经济,2012(10):5-18.

[6] 李璐,张斌,夏秋月,等.土地资源错配对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效应与影响路径———来自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

经验证据[J].资源科学,2023(5):1059-1073.

[7] PaulaB,Stanislav K.AssessmentofsustainabledevelopmentintheEU 27usingaggregatedSDindex[J].

EcologicalIndicators,2015,48 :699-705.

[8] 聂长飞,陈志,冯苑.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经济问题,2023(10):26-35.

[9] 张侠,高文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评与差异性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20(4):1-12.

[10]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7):36-50.

[11] MlachilaM ,TapsobaR ,TapsobaSJA.Aqualityofgrowthindexfordevelopingcountries:aproposal[J].Social

IndicatorsResearch,2017,134(2):675-710.

[12] 许敬轩,王小龙,何振.多维绩效考核、中国式政府竞争与地方税收征管[J].经济研究,2019(4):33-48.

[13] 张震,刘雪梦.新时代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与测度[J].经济问题探索,2019(6):20

124

第130页

-31,70.

[14] 李强,刘庆发.财政分权、地方竞争与经济增长质量[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33-40.

[15] 魏敏,李书昊.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体系构建与测度[J].经济学家,2018(4):19-26.

[16] 尹艳林.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经验、要求与任务[J].经济研究,2023(8):32-42.

[17] 李平,付一夫,张艳芳.生产性服务业能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新动能吗[J].中国工业经济,2017(12):5-21.

[18] 吕岩威,李禹陶.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统计研究,2023(5):51-63.

[19] GrossmanG M,KruegerAB.Economicgrowthandtheenvironment[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5,

110(2):353-377.

[20] 许广月,宋德勇.中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0(5):

37-47.

[21] 陈向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15(3):51-62.

[22] 侯孟阳,姚顺波.异质性条件下化肥面源污染排放的 EKC再检验———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分组[J].农业技术经

济,2019(4):104-118.

[23] EricZ,YongC.Unwatchedpollution:theeffectofintermittentmonitoringonairquality[J].AmericanEconomic

Review,2021,111(7):2101-2126.

[24] 刘伟明,王明,吴志军,等.长江经济带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的双向互动关系及空间分异[J].经济地理,2022(4):

54-64.

[25] PhiriA.Economicgrowth,environmentaldegradationandbusinesscyclesinEswatini[J].BusinessandEconomic

Horizons,2019,15(3):490-498.

[26] GillAR,HassanS,KuperanV.IsdemocracyenoughtogetearlyturnoftheenvironmentalKuznetscurvein

ASEANcountries? [J].Energy& Environment,2019,30(8):1491-1505.

[27] 宋弘,孙雅洁,陈登科.政府空气污染治理效应评估———来自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19

(6):95-108,195.

[28] 罗勇根,杨金玉,陈世强.空气污染、人力资本流动与创新活力———基于个体专利发明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

济,2019(10):99-117.

[29] 沈坤荣,周力.地方政府竞争、垂直型环境规制与污染回流效应[J].经济研究,2020(3):35-49.

[30] JafeetalAB,PalmerJK.Environmentalregulationandinnovation:apaneldatastudy[J].ReviewofEconomics

andStatistics,1997,79(4):610-619.

[31] 徐娟,常金华,黎娇龙.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及国民健康:一个国际比较的视角[J].南方经济,2016(7):32-47.

[32] ChintrakarnP.EnvironmentalregulationandU.S.states’technicalinefficiency[J].EconomicsLetters,2008,100

(3):363-365.

[33] 赵霄伟.环境规制、环境规制竞争与地区工业经济增长———基于空间 Durbin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

问题,2014(7):82-92.

[34] 张兴国,胡玉莹,唐家龙.生产率动态、研发创新与企业 TFP增长———基于 SYS-GMM 的经验证据[J].科技

管理研究,2023(15):97-106.

[35] 范丹,孙晓婷.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经济增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6):105-115.

[36] 陶静,胡雪萍.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6):85-96.

[37] 李媛,张同斌,亓彭飞.地方环境约束目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J].中国环境科学,2020(10):4617-4630.

[38] 李强,魏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会抑制中国经济增长吗[J].财贸研究,2016(1):28-35.

[39] 张逸君,邱德馨,王雪标.公共人力资本投资结构、经济增长与人口老龄化[J].财政研究,2023(4):48-67.

[40] 郭健,张明媛,于倩,等.财政分权与高质量发展———兼论分权的“适度区间”[J].财政研究,2021 (11):86

-101.

[41] 刘燕,赵海霞.污染型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变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长江经济带中下游地区为例[J].世界

地理研究,2019(4):96-104.

[42] 成程,李惟韬,彭杰.地区环境治理与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质量———来自河长制实施的经验证据[J].经济问题,2022

(5):99-110.

[43] 张少辉,余泳泽.土地出让、资源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J].财经研究,2019(2):73-85.

[44] 石磊.地方政府双重目标管理与环境污染———基于中国城市数据的经验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2(1):104-113.

125

第131页

[45] 孙英杰,林春.试论环境规制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基于环境库兹涅茨倒 U 型曲线[J].上海经济研究,

2018(3):84-94.

[46] 龚六堂,林东杰.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105-112.

[47] 黄志基,贺灿飞.制造业创新投入与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3):89-100.

[48] 任保平.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增长理论框架的扩展[J].经济学动态,2013(11):45-51.

[49] HavlikP.PatternsofstructuralchangeinthenewEU memberstates[J].LawandEconomicsReview,2015,6

(3):133-157.

[50] 徐秋艳,房胜飞,马琳琳.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空间溢出及门槛效应的实证研究

[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9(6):1407-1418.

[51] 傅元海,叶祥松,王展祥.制造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效率提升[J].经济研究,2016(8):86-100.

[52] 白俊红,王林东.创新驱动是否促进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J].科学学研究,2016(11):1725-1735.

[53] 洪银兴.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J].经济学家,2013(1):5-11.

[54] 李翔,邓峰.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J].科研管理,2019(3):84-93.

Isthe“DualCarbon”GoalConducivetoPromotingHigh-quality

EconomicDevelopment?

LIQiang,XIEZhou-tao,XIAHai-qing

(SchoolofEconomics,Anhui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Bengbu233030,China)

Abstract:AscarbonpeakingandcarbonneutralityarekeygoalsforChina’scurrentenvironmental

governance,achievingcarbonreduction hasbecomeanimportantpartof China’shigh-quality

economicdevelopment.Herecomesaquestion:isthe “dualcarbon”goalconducivetopromoting

high-qualityeconomicdevelopment? Thisarticle,basedontheenvironmentalpolicyunderthe“dual

carbon”goal,employingthepaneldataatthecitylevelinthe Yangtze RiverEconomicBelt,

empiricallyteststheimpactofthe “dualcarbon”goalonhigh-qualityeconomicdevelopment.The

resultsshowthat:(1)the “dualcarbon”goalbearsapositiveeffectonthequalityofeconomic

growth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indicating thatit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mprovementofeconomicgrowthquality;thisconclusionstandsfirmlythrough multidimensional

robustnesstestssuchasparalleltrends,endogeneityandotherpolicyshocks;(2)Theresultsof

heterogeneityanalysisindicatethatthe “dualcarbon”goalbearsa moresignificanteffecton

improvingthequalityofeconomicgrowthinthemiddleandlowerreaches,smallandmedium-sized

cities,nonprovincialcapitals,andnonindustrialcities,oftheYangtzeRiver,andthisimpacthas

spatialspillovereffects;(3)Furtheranalysisshowsthatenvironmentalgovernance,efficiency

improvement,technologicalinnovation,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are important transmission

mechanismsfortheimpactofthe “dualcarbon”goalonhigh-qualityeconomicdevelopment.The

relevantresearchresultsprovideempiricalevidenceforthehigh-qualitydevelopmentofChina’s

economy,andalso providerelevantpolicyrecommendationsforthefurther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policies.

Keywords:“dualcarbon”goal;qualityofeconomicgrowth;high-qualityeconomicdevelopment;the

YangtzeRiverEconomicBelt

[责任编辑 刘文俊]

126

第132页

第60卷 第2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ol.60 No.2

2024年3月 JournalofGuangx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 Mar.,2024

doi:10.16088/ji.ssn.1001-6597.2024.02.010

[收稿日期]2023-09-1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内消费升级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20BJY001)

[作者简介]申俊喜(1969—),男,江苏盐城人,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谢嘉欢(1999—),

女,福建龙岩人,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数字消费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例

申俊喜,谢嘉欢

(南京师范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摘 要]数字消费蕴含着巨大而持久的动能,是中国以内需市场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过程中的关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科技含量高、联动效应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具有纲举目张、执本

末从的效力。综合利用上市公司数据及省域数据测算各省份数字消费水平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要素

生产率水平,系统考察数字消费发展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数字消费

水平基本呈现逐年稳健增长的态势;数字消费通过本土市场—规模效应和技术创新—网络效应显著促进

了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消费内容数字

化与消费方式数字化对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均产生了积极影响,且消费内容数字化的效果更强;数字消费

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及东部地区更加显著。进一步发展数字消费,有助于中国新一

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关键词]数字消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597(2024)02-0127-19

一、引言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浪潮席卷全球,各国新兴产业发展千帆竞发,百

舸争流。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驱动产业结构转型、引领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领域,对中国

在百年变局中冲破发展旧瓶颈、形成竞争新优势至关重要。为此,“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

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显示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已上升至

国家战略层面,而科技含量高、联动效应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更是中国产业发展的重

中之重。面对全球经济持续衰退、地缘竞争愈发激烈、国际冲突事件频发的复杂局面,中

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过去的出口导向型策略难以为继,以内需型发展模式提升产业发展的

自主性与可持续性势在必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需将实施扩大内

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消费在提振经济活力、赋能产业升级方面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21年,中

国最终消费支出拉动 GDP增长5.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5.4%。与此同时,消费升级

127

第133页

持续推进,新型消费稳定增长。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13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比重近3成,居民消费表现出数字化、品质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1]。《“十四五”数

字经济发展规划》亦着重强调需大力培养全民数字消费意识和习惯。在数字经济背景下,

数字消费已成为中国社会总体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2],整体水平与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2021年,中国已连续8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数字消费市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国市场。

而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和目的[3],数字消费的蓬勃生机必然能在中国以内需市场驱动战略

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蓬勃发展的数字消费能否在中国以内

需市场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梳理明确其影响机制,具有

重大现实意义。

二、相关文献与理论分析

(一)文献梳理

1.数字消费的相关研究

关于数字消费的研究,国内外学者虽然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仍缺乏统一的内涵界

定、清晰的经济效用分析及全面的衡量指标体系。

首先是内涵界定。学术界普遍认为,数字消费是具有数字内涵的消费[2],但何为数字

内涵却值得商榷。就国民消费的演变历程而言,数字消费并不是一个横空出世的词汇。

从20世纪初在中国开始兴起的网络购物,到软件、信息、电子书籍、电子音乐等虚拟产品

的消费,再到近几年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远程教育、在线医疗、网络约车等消费新态势,数字

消费呈现出了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丰富意蕴与多元属性。但截至目前为止,尚未有学

者能对数字消费的丰富涵义提出统一、全面的界定。部分学者从消费对象角度切入,将数

字消费理解为对数字产品或数字服务的消费[4-5];另一部分学者则从消费路径角度切入,

认为数字化消费是“依托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来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过程”[6]。综合现有研

究,本文将数字消费的“数字内涵”具体化为消费内容数字化与消费方式数字化两部分:消

费内容数字化是指居民的消费内容从有形商品向无形商品转变,消费需求从衣、食、住、行

等物质性产品向游戏、影视、音频等虚拟性产品升级,使得数据成为了居民消费的实质。

消费方式数字化则指传统消费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数字技术在产品零售、

文化娱乐、教育健康、商务金融等领域深度转型升级,衍生出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新业态、

新模式。

其次是经济效用分析。学术界暂无直接探讨数字消费经济效用的文章,但有关平台

经济、数字经济、电子商务、消费互联网的文献仍为本文提供了较好的参考。综合相关研

究,数字消费的经济效用可归结为两点:一是数字消费对于提升交易效率与扩大市场容量

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数字消费中的消费内容数字化与消费方式数字化共同在互联网平

台中构建了全天候、跨地域的消费渠道,破除了时间、空间差异对商品交换的桎梏,进而弥

合了市场分割,扩大了市场容量[7]。另一方面,数字化、智能化、透明化的交易体系还能够

减少商品交换过程的信息不对称性、降低买方对产品的搜寻成本[8],从而大幅提升了市场

中的交易效率与供需匹配率,增加了成交量。除此之外,相比于传统消费,数字消费具有

更强的社会互动性[2],即互联网情境下的频繁互动(产品评价、交流讨论、好物推荐等)能

使已购买者不断对潜在消费者产生消费示范作用,导致更多的潜在消费者转变为真实消

128

第134页

费者并持续对未消费人群产生影响,形成消费增长的循环累积[9]。因此,数字消费不仅代

表着居民消费的消费对象与消费渠道产生了变化,更意味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二是

数字消费对区域创新、生产提效的激励作用。一个地区数字(信息)消费的发展降低了该

区域内信息搜寻、信息传递以及信息处理的成本[10],搭建了消费者与生产者沟通的桥梁,

使生产者能迅速掌握市场需求、调整生产工艺、整合创新资源,也使消费者能够便捷地反

馈建议甚至直接参与到产品研发过程中,故而大大提升了区域创新的活力。除此之外,数

字消费亦构筑了市场竞争的新格局。为更好地了解、分析、响应消费者的数字消费需求,

诸多企业纷纷踏上了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以求在激烈的替代式竞争[11]中攫取更大的市场

份额,进而促进了相关产业与技术的发展。

再次是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目前,有关数字消费的定量研究寥寥无几,少量研究采

用了互联网普及率[4]、固定宽带普及率[12]等与网络基础设施相关的数据衡量数字消费。

然而此类数据实际上仅代表了数字消费发展环境的优劣程度,且各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

受中国“新基建”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强烈,并不能切实、直接地反映居民的数字消费行为。

部分测度数字经济水平的文献提及了数字化交易的衡量指标,如刘军等采用电子商务零

售额及网上零售额衡量数字交易影响[13],伍国勇等采用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农村邮政每

周投递数等衡量农村生活数字化水平[14],其共同点在于都仅考虑了消费方式的数字化,

而未涉及消费内容的数字化。数字消费水平的衡量指标体系有待完善。

2.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对国民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以

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为特征,其发展关乎中国能否在

新的科技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近年来,学界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量评估与高质

量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两部分内容展开了深入探索。

首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质量评估。自201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

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迅速增长,但产业规模的增长

不等同于发展质量的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否高质量发展还需使用科学的方式测量。

相关讨论可分为两类:一是对评估方式的探索。目前 学 界 主 要 通 过 测 算 技 术 创 新 效

率[15]、产能利用率[16]、全球价值链位置[17]、全要素生产率[18]以及构建多维评价体系[19]等

方式反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其中,全要素生产率能够考核多种资源要

素的利用效率,有效测度企业通过提高生产效率而降本增效的能力[20],是衡量战略性新

兴产业发展质量较为全面且最为常见的评价指标[20-21]。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

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讲话时明确提出,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在于“从生产领域

加强优质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可见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一产业摈弃“低端化制

造”跨入“高端化进程”的重要表现。二是对评估对象的考量。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

类较为模糊,难以从产业层面获取数据,大部分学者采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衡

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等指标[15-18,22-23],认为在公司样本数足够

多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情况能够代表对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

其次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技术供给端的驱动力与市场需求端的拉动

力是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来源。过去,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多

从供给端角度切入,集中研究金融支持[24]、财政税收[25]、政府补贴[26]等因素对战略性新

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学者们普遍认为,技术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发展的

129

第135页

关键因素。

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及经济逆全球化的加剧,学术界开始重视市场需求、尤其是

国内市场需求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效用。相关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展开探究:

一是需求总量角度。国内学者先后从理论层面[27]与实证层面[18]验证了国内市场需求的

提升能够通过需求引致效应与竞争效应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创新,且本土市场规

模的增大对于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8]。二

是需求质量角度。随着中国居民消费从生存型消费到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本土市场

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水平不断提升,消费升级成为了助推产业升级的关键引擎。现有研

究普遍以高层次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例衡量地区的消费升级水平,学者们认为国内

消费升级能够通过恩格尔效应、鲍莫尔效应、创新引致效应、需求扩张效应等路径促进中

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17,29-30]。但究竟哪类居民消费属于高层次消费支出,各个

学者的答案却并不一致,由此得出的政策建议也缺乏针对性,且暂未有文献探究具体的消

费趋势将如何影响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本文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研究样本,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随着科技进

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时代内涵不断变化,自2010年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畴历经多

次变更,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因其科技含量高、联动效应强等特点,始终被定义为中国

的先导与支柱产业①,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其次,新一代信息技术

产业相对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更为成熟,发展模式兼具前沿性与联动性,在战略性新

兴产业当中具有纲举目张、执本末从的作用。在2019年至2020年中国企业联合会与中

国企业家协会共同发布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 强榜单》中,以新一代信息

技术产业作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其数量与业务收入始终位列产业第一。故而本文选择新一

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研究对象。

相比于已有研究,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第一,拓展完善了数字消费的定义,具体化了

数字消费中的“数字内涵”,构建了较为全面的数字消费水平衡量指标体系,弥补了该领域

的研究不足。第二,在双循环背景下,首次探究了具体的消费趋势,即数字消费对于战略

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为从需求侧推动供给侧改革的路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理论分析

消费对生产具有引领、推动作用,消费的变化为生产创造新的需要[31],换言之,消费

的变革等同于生产的变革。数字消费诞生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摇篮之中,蓬勃发展

的同时也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的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及日新月异的方向,推动

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勃兴。具体而言,数字消费将通过“本土市场-规模效应”及“技

术创新-网络效应”两条路径发挥作用(参见图1)。

130

① 2010年,国务院首次明确指出了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

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2018年,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将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义

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以及相关服务业。2020年,

《“十四五”规划》提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

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

第136页

ffi  >fi

U ffi+L!>fi

U4 . flE\"B&%

UP30@0D+L!>fi

UE 0F@+E3

ffi  >fi

 

B#K5

>fi3\"



8 3\"



\"

B

ffi44

EP \"BL!

L! ffiPffi

0E

BEB#

*-

P!













ffi





P

B

F





图1 数字消费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机制传导

第一,数字消费可以通过扩大本土市场需求规模所引致的一系列效应促进新一代信

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如前文所述,数字消费能通过优化交易流程、提升交易效率、增

强交易示范作用等促进总体需求扩容,间接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不仅如此,

数字消费的发展壮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市场规模扩张也具有直接促进作用。就消

费内容数字化而言,大众在虚拟空间中所消费的网络游戏、数字音频、数字藏品、AI互动、

社交软件等产品或服务均由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提供或辅助生产,随着消费内容数字化

深入发展,市场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数字产品与服务的需求规模也将显著扩大。就消

费方式数字化而言,消费方式的数字化需要依托终端设备、5G 网络、数字平台、现代商贸

物流等相关配套设施才能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行业等均

是数字消费的发展载体,所以,当数字化的消费方式成为主流,城乡居民交易过程中对新

兴产品与服务的使用将更为普遍,其需求规模随之扩大。

本土市场规模对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刻的积极影响[32-33],数字消费导致的新一代

信息技术产业需求扩容将在资源配置、生产规模、产品范围三方面助推其全要素生产率提

升。首先,与日俱增的广阔市场将吸引逐利性的国内外投资[34],致使资金、人才、技术、管

理等生产要素源源不断地汇流至新兴产业,形成资源集聚,促进产业分工进一步深化。其

次,市场规模扩大意味着竞争加剧,为博取更多市场份额与利益,企业将通过扩大生产规

模以形成规模经济,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水平[35]。再次,数字消费的特性使得企业能

够通过主营业务积累大量客户资源,从而低成本地开展各种新业务,拓宽产品范围,增加

利润来源[36]。如腾讯依凭以即时通讯为主要业务的微信平台,衍生了游戏、音频、资讯等

附加业务,小米通过手机领域积淀的用户群成功向智能家居领域进军。已有的客户资源

有助于提高新产品的接受度[36],从而降低宣传成本与试错成本,最终形成互联网时代的

范围经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综上所述,数字消费通过本地市场规模的扩大引发的一

系列效应,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二,数字消费可以引领需求升级、激励企业创新,进而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

质量发展。数字消费是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市场需求升级的重要力量。一方面,消

费内容数字化使大众得以摆脱实体的限制和约束,在虚拟空间中追求更多元化、个性化的

情感满足[37],逐新趣异,新益求新。譬如大众对新闻快讯的需求在摆脱了报刊杂志等实

体约束后,衍生出了 APP推送、AI播报、短视频解析、直播互动、论坛讨论等丰富多彩的

新形式。另一方面,消费方式数字化正与社交娱乐、医疗教育、艺术欣赏等多种场景相连

131

第137页

接,数字消费的深入发展使大众对配套设备的稳定性、便捷性、实用性、智能性、趣味性等

方面产生了更高的期待,持续创造着消费新热点和增长动力。

需求端的数字化革新可通过赋能技术创新[38]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向高端化发

展。首先,在数字经济时代,不断升级的替代式竞争环境[11]倒逼企业致力通过技术创新

提高生产效率,获取竞争优势[34]。以购物平台的竞争为例,平台单位时间内不断攀升的

订单数量对软件的稳定性、云端服务器的承载力及数据库的运行效率等方面产生了更高

的要求,企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抢先推出符合大众期待的新产品与新服务,才能形成真

正的核心竞争力,维持市场地位。其次,作为中高层次需求,数字消费的蓬勃发展能够吸

引外商直接投资,为国内市场引进更先进的技术装备与更成熟的管理模式[39],在产生知

识溢出的同时,也通过挤占原有的市场份额提高竞争激烈程度,倒逼本土企业加快创新步

伐[34]。再次,数字消费使消费者参与到产品的研发流程中,构成了供需联动、迭代发展的

创新网络,不仅拓宽了创新主体的规模[40],也提升了产品的创新回报收益率,进一步激励

了企业创新。故此,数字消费的发展能够有效增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进而

提升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综上,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数字消费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H2:数字消费通过本土市场—规模效应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提升。

H3:数字消费通过技术创新—网络效应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提升。

三、模型设定、变量测算与数据来源

(一)基本计量模型设定

为检验数字消费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作用机制,构建基准回

归模型如下:

TFPijt=β0+β1Digconsumjt+βsXijt+ui+ut+εijt。 (1)

式中,i表示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j表示省份,t表示年份。TFPijt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企

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Digconsumjt为各省份第t年的数字消费发展水平;β1 表示本省

份数字消费发展水平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系数;β0 表示模型截距

项;向量 Xijt为影响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一系列控制变量;ui、ut 分别表

示个体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εijt表示随机干扰项。

(二)变量选取与测算方法

1.被解释变量:全要素生产率(TFP)

目前,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主要有 FE法、OLS法、OP法、LP法及 GMM 法,其

中 OP法与 LP法是估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流方法。相比于 OP法,LP法既能克服

OLS法中的样本选择偏差问题,又能够避免由于投资额缺失值或0值所造成的数据损

失[41],故本文采用 LP法来估算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具体模型如下:

lnYit=φ0+φ1lnKit+φ2lnLit+φ3lnMit+εit。 (2)

132

第138页

其中,i表示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t表示年份;Y 为产出,使用企业营业收入衡量;K 为资

本投入,使用企业固定资产净值衡量;L 为劳动投入,使用企业职工人数衡量;M 为中间

投入,使用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衡量。

2.核心解释变量:数字消费水平(Digconsum)

基于对现有文献的总结以及对数字消费内涵的考虑,结合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从消费

内容数字化水平、消费方式数字化水平两个维度分解数字消费水平指数,构建了如表1所

示的省级数字消费水平衡量指标体系。相比于部分文献使用互联网普及率[4]测算数字消

费的普及程度,本文分别使用郭峰等人编纂的数字支付使用深度[42]与数字支付覆盖广

度[42]分别表示消费内容数字化与消费方式数字化的普及程度。

表1 数字消费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衡量维度 指标层 指标解释 指标属性

消费内容数字化水平

软件消费水平 软件业务总量/地区生产总值 正向

通讯消费水平 电信业务总量/地区生产总值 正向

信息消费水平 人均教育娱乐文化支出 正向

数字支付使用深度

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二级指数,

包含对货币基金、信贷、保险等业务的衡量

正向

消费方式数字化水平

网络消费水平

物流发展水平

数字支付覆盖广度

网络零售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正向

电子商务销售额/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正向

快递业务收入/人口数 正向

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二级指数,

包含对支付宝账户注册数等的衡量

正向

本文选用熵值法测度各省数字消费发展水平及两个子维度的发展水平。熵值法是一

种根据各指标间的差异程度确定权重系数的客观赋权方法。相比其他方法,熵值法可避

免主观因素的干扰,使测度结果更加科学合理[43]。

为保证各指标权重的一致性以及数据在横向与纵向上的可比性,本文在熵值法处理

过程中将各省份不同年份的数据视为单独的个体,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1)使用极值处理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X'fk=

Xfk-min Xfk

max Xfk -min Xfk

。 (3)

其中,Xfk代表第f 位个体、第k 项指标的原始值,X'fk为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数值。

2)计算第f 位个体、第k 项指标的比重Pfk(0≤Pij≤1):

Pfk=

X'fk

n

j=1

X'jk

。 (4)

3)计算第k 项指标的信息熵值,其中n 为样本总数:

ek =

-1

lnn∑

n

f=1

PfklnPfk。 (5)

4)计算信息熵冗余度:

dk=1-ek。 (6)

5)计算第k 项指标的权重:

133

第139页

Wk =

dk

m

f=1

dk

。 (7)

6)最后利用加权求和公式,获得各省份各年份的数字消费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及分

类指数:

digconsumf =

n

k=1

WkX'fk

n

k=1

Wk

。 (8)

中国30个省份数字消费水平的具体测度结果及均值如表2所示,数值越大代表地区

数字消费水平越高。可见,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以及广东省的数字消费发展水平远高

于其他地区。与此同时,排名第一的北京市的数字消费平均水平(0.531)是排名倒数的新

疆维吾尔自治区(0.093)、黑龙江省(0.101)等的5倍以上,意味着中国数字消费的发展水

平还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距。

表2 2015—2021 年中国各省份数字消费水平

地区名称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平均值 排名

北京市 0.343 0.389 0.484 0.522 0.615 0.656 0.707 0.531 1

上海市 0.313 0.377 0.434 0.488 0.537 0.563 0.667 0.483 2

浙江省 0.204 0.263 0.320 0.385 0.474 0.540 0.614 0.400 3

广东省 0.179 0.227 0.292 0.348 0.424 0.453 0.485 0.344 4

天津市 0.142 0.175 0.208 0.263 0.347 0.358 0.418 0.273 5

江苏省 0.134 0.158 0.198 0.227 0.272 0.292 0.335 0.231 6

福建省 0.106 0.130 0.166 0.207 0.248 0.262 0.319 0.205 7

山东省 0.068 0.099 0.134 0.177 0.204 0.234 0.284 0.171 8

重庆市 0.069 0.095 0.130 0.166 0.207 0.236 0.278 0.169 9

辽宁省 0.114 0.111 0.138 0.164 0.199 0.201 0.241 0.167 10

海南省 0.046 0.070 0.107 0.177 0.215 0.223 0.268 0.158 11

陕西省 0.068 0.091 0.118 0.154 0.203 0.219 0.238 0.156 12

四川省 0.057 0.076 0.109 0.147 0.189 0.227 0.258 0.152 13

湖北省 0.056 0.077 0.113 0.146 0.180 0.183 0.243 0.142 14

湖南省 0.051 0.071 0.107 0.137 0.171 0.195 0.230 0.137 15

安徽省 0.035 0.059 0.090 0.130 0.177 0.203 0.252 0.135 16

贵州省 0.022 0.048 0.086 0.129 0.183 0.217 0.228 0.130 17

河北省 0.029 0.052 0.082 0.124 0.167 0.205 0.248 0.130 18

吉林省 0.044 0.067 0.096 0.138 0.165 0.167 0.213 0.127 19

宁夏回族自治区 0.030 0.045 0.081 0.125 0.167 0.192 0.234 0.125 20

江西省 0.034 0.050 0.083 0.122 0.165 0.186 0.227 0.124 21

广西壮族自治区 0.020 0.037 0.066 0.114 0.163 0.198 0.231 0.118 22

云南省 0.035 0.037 0.073 0.116 0.162 0.198 0.204 0.118 23

青海省 0.049 0.046 0.064 0.108 0.149 0.185 0.222 0.118 24

134

第140页

续表

地区名称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平均值 排名

河南省 0.030 0.048 0.078 0.114 0.146 0.171 0.219 0.115 25

甘肃省 0.014 0.035 0.066 0.112 0.158 0.191 0.222 0.114 26

内蒙古自治区 0.042 0.059 0.082 0.110 0.143 0.147 0.178 0.109 27

山西省 0.027 0.045 0.071 0.113 0.148 0.162 0.192 0.108 28

黑龙江省 0.027 0.045 0.080 0.105 0.140 0.135 0.178 0.101 2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0.018 0.028 0.049 0.080 0.125 0.162 0.190 0.093 30

说明:由于数据可得性问题,计算数字消费指数时剔除了西藏自治区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

根据各地区总指数及分类指数结果可进一步计算出数字消费的全国平均变动趋势。

如图2所示,中国数字消费指数及分类指数在2015—2019年间逐年稳健上升,在2019—

2020年间因疫情的暴发略有下降,但在2020年疫情防控常态化后,数字消费需求迅速增

长。2015—2021年,消费内容数字化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为26.35%,略高于数字消费的年

均增速24.15%,对数字消费水平增长的贡献率为55.69%;消费方式数字化指数的年均增

长率为21.90%,贡献率为44.31%。① 说明近年来,消费内容数字化的增长是全国数字消

费水平较为重要的增长来源。

0.35

0.30

0.25

0.20

0.15

0.10

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B! \"B \"B









图2 2015—2021年数字消费全国综合指数

3.控制变量

一是企业规模(Size)。企业规模代表了劳动力、生产资料的集中程度,大型企业能够

通过更细致的劳动分工与更大的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用企业员工

数的自然对数表示。

二是固定资产比率(Fixed)。对固定资产的过度投资将导致效率损失,使企业难在

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灵活地调整资源配置,用固定资产净额占总资产之比表示。

三是资产负债率(Lev)与资产收益率(Roa)。两者共同反映了企业的融资约束情况,

在资金短缺时,企业无法实施最优的投资与生产决策,致使要素配置扭曲、全要素生产率

下降[44]。此外,资产收益率较高的企业更看重长远发展,在变革企业管理、加大研发创新

135

① 数字消费年均增长率=

t-1It -1×100%,其中It 表示最末年的数字消费指数,t表示年份数。消费内容数字化

对数字消费水平的贡献率=

(最末年消费内容数字化指数-最初年消费内容数字化指数)×消费内容数字化指数权重

(最末年数字消费指数-最初年数字消费指数)

第141页

等方面具有更强的自我激励。本文用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表示资产负债率,用

净利润除以资产总额表示资产收益率。

四是政府补助(Gov)。一方面,政府补助能够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造成的冲击,助力

企业生产率平稳增长;另一方面,政府补助也消减了企业自主提升运营效率与生产效率的

积极性,且企业往往会试图通过寻租手段攫取补贴名额,最终造成资源配置的无效率,用

上市公司披露在财务报表附注中的政府补贴总额与营业收入之比表示。

五是股权集中度(Hol)。股权集中度对于生产效率的影响人言人殊,具体而言,股权

集中程度的提高,既可能通过壕沟防御效应提高代理成本,降低生产效率,也可能通过利

益协同效应提升投资绩效、促进企业创新[45],用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表示。

(三)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的省份数据来自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以及国家统计局,企业数据来自国泰安

数据库与中国专利数据库。对于省份数据,考虑到统计口径和数据可得性等问题,本文从

总样本中剔除了西藏、香港、澳门和台湾等行政区数据,并将实证研究的时间维度定为

2015—2021年。对于公司数据,由于各数据库暂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分类标准,本

文借鉴刘亦文等人的做法[46],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

细分行业目录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对照,发现属于新一代信息技

术产业的83个细分门类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占28个,软件和

信息技术服务业(I64)占18个,互联网和相关服务(I65)占15个,其余的行业所占细分门

类数均不大于5,故本文采用行业代码为C39、I64、I65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新一代信息技

术产业的样本。

为避免统计偏差带来的估计偏误,本文剔除了股票代码ST、*ST、PT 等被特别处理

以及3年内主营业务发生重大变更的公司,并对企业营业收入、企业固定资产净值等连续

型变量进行了上下1%的缩尾处理。同时,为避免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以2015

年为基期,使用相应的指数平减产值类、资产类、工资类数据。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

3所示。

表3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

变量名称 变量符号 观察值 平均值 标准差 最小值 最大值

全要素生产率 TFP_lp 2811 8.18 0.84 5.423 12.130

企业规模 Size 2811 7.41 1.18 5.011 10.763

固定资产比率 Fixed 2811 0.13 0.12 0.002 0.515

资产负债率 Lev 2811 0.35 0.18 0.045 0.820

资产收益率 Roa 2811 0.04 0.09 -0.385 0.214

政府补助 Gov 2786 0.02 0.02 0.000 0.125

股权集中度 Hol 2811 0.49 0.14 0.194 0.793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本文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更为可靠。本文控制了地区与年份

固定效应,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列(1)为未包含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可见,数字消费

136

第142页

水平(Digconsum)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正向影响,并且在1%的

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在列(2)至列(7)中逐步加入企业规模等控制变量后,核心解

释变量的估计系数始终显著为正且波动较小,验证了估计结果的稳健性。

控制变量的结果显示,当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企业规模(Size)越大,资产负债率

(Lev)越高,资产 收 益 率 (Roa)越 高,其 全 要 素 生 产 率 水 平 也 越 高。而 固 定 资 产 比 率

(Fixed)与政府补贴(Gov)则会通过降低资源配置效率而抑制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全要

素生产率的提升。

表4 基准回归结果

变量

TFP_lp

(1) (2) (3) (4) (5) (6) (7)

Digconsum 1.091*** 0.941*** 0.927*** 0.993*** 1.015*** 0.888*** 0.888***

(2.99) (2.77) (2.82) (2.89) (3.06) (2.70) (2.70)

Size 0.237*** 0.255*** 0.247*** 0.217*** 0.208*** 0.208***

(5.32) (6.19) (5.97) (5.46) (5.32) (5.32)

Lev 0.400*** 0.700*** 0.677*** 0.676***

(3.31) (5.82) (5.72) (5.80)

Fixed -1.381*** -1.433*** -1.218*** -1.170*** -1.170***

(-6.09) (-6.30) (-5.52) (-5.39) (-5.36)

Roa 1.120*** 1.117*** 1.118***

(8.33) (8.70) (8.61)

Gov -3.881*** -3.881***

(-6.24) (-6.21)

Hol -0.019

(-0.08)

常数项 7.678*** 5.982*** 6.043*** 5.978*** 5.989*** 6.169*** 6.180***

(115.64) (18.61) (20.16) (19.70) (20.58) (21.68) (18.42)

个体固定效应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年份固定效应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样本量 2811 2811 2811 2811 2811 2786 2786

R2 0.243 0.294 0.340 0.350 0.405 0.439 0.439

注:*** 、** 、* 分别表示在1%、5%、10%水平下显著,()内为z值。

(二)稳健性检验

1.更换被解释变量

为进一步检验结论的稳健性,本文把被解释变量替换为由 OLS法、FE 法、OP法以

及 GMM 法测算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结果如表5列(1)—(4)所示。可知,更换全要素生

产率的衡量方式后,被解释变量Digconsum 的估计系数仍然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

数字消费水平能够显著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这一结论与基准回

归一致。

2.更换解释变量

由于不同测算方法获得的数字消费水平可能导致回归估计的结果存在差异,故仅由

熵值法测算的数字消费变量进行回归存在偶然性。为增强本文实证研究的稳健性,本文

137

第143页

选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简称PCA)重新测算各省份的数字消费

水平(DigPrin)。作为另一种常见的客观赋权法,PCA 的优势在于能用较少的独立性指

标来替代较多的相关性指标,从而解决指标间信息重叠的问题。回归结果见表5第(5)

列,可见用主成分分析法算出的数字消费水平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仍显著为正。

表5 稳健性检验结果

变量

更换被解释变量 主成分分析法 剔除直辖市

(1) (2) (3) (4) (5) (6)

TFP_ols TFP_fe TFP_op TFP_gmm TFP_lp TFP_lp

Digconsum 1.001*** 0.993*** 1.021*** 0.877*** 1.266***

(3.07) (3.06) (3.04) (2.66) (3.29)

DigPrin 0.782**

(2.52)

常数项 6.607*** 6.568*** 6.777*** 6.148*** 6.144*** 5.703***

(18.81) (18.78) (18.91) (18.38) (18.29) (14.24)

控制变量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个体固定效应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年份固定效应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样本量 2786 2786 2786 2786 2786 2071

R2 0.455 0.370 0.432 0.444 0.439 0.434

注:*** 、** 、* 分别表示在1%、5%、10%水平下显著,()内为z值。

3.剔除直辖市

由于中国的直辖市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地方政策等方面与各省份存在

较大差异,能够在直辖市生存发展的企业或许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为避免

这一原因导致的偏误,本文进一步剔除位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市的样本的数据,重

新估计 的 结 果 如 表 5 列 (6)所 示。 在 剔 除 位 于 直 辖 市 企 业 的 样 本 后,数 字 消 费

(Digconsum)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仍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内生性检验

数字消费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可能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一方

面,数字消费能够通过本土市场—规模效应和技术创新—网络效应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

产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也能通过优化数字消费环境、完善基础

设施等促进数字消费的发展。为克服内生性问题,本文选用滞后一期的数字消费水平

(L.Digconsum)与地区公共图书馆藏书量(Book)作为各省数字消费水平的工具变量,并

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再次回归,以进一步确保结果的稳健性。

就相关性而言,居民消费习惯的形成与周围环境具有密切的关系[47],受笃信好学、兼

容开放的地区文化影响的居民更善于吸收新事物、新知识与新观念,故可更顺畅地从传统

消费过渡到数字消费,本文参考已有研究[48],使用公共图书馆藏书量衡量地区的人文水

平。就外生性而言,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与该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生产效率无任何

直接关联,符合工具变量的选取要求。表6汇报了各工具变量的回归结果。由列(1)、列

(3)可知,作为工具变量的滞后一期的数字消费水平与公共图书馆藏书量的估计系数均在

1%水平上显著,表明本文构造的工具变量与数字消费呈显著正向关系;由列(2)、列(4)可

138

第144页

知,核心解释变量的估计系数始终在 1% 水平上显著,再次印证了本文研究结论的稳

健性。

表6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回归结果

变量

(1) (2) (3) (4)

first second first second

Digconsum TFP_lp Digconsum TFP_lp

Digconsum 1.375*** 2.444***

(3.60) (3.16)

L.Digconsum 0.686***

(15.17)

Book 1.81e-06 ***

(7.00)

控制变量 YES YES YES YES

个体固定效应 YES YES YES YES

年份固定效应 YES YES YES YES

样本量 1820 1820 2627 2627

R2 0.431 0.417

Kleibergen-PaaprkLM 统计量 194.316 26.482

[0.000] [0.000]

Cragg-DonaldWaldF统计量 1362.078 246.691

Kleibergen-PaaprkWaldF 统计量 230.125 48.986

Stock-Yogo weakIDtest(10%) 16.38 16.38

注:*** 、** 、* 分别表示在1%、5%、10%水平下显著,()内为z值,[]内为统计量的p值。

(四)异质性检验

1.地区异质性检验

由于资源禀赋和政策力度的差异,中国不同地区的市场规模、创新水平、对新事物的

吸纳能力等水平参差不齐,因而各地企业对数字消费发展的敏感程度也不相同。为此,本

文将样本分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再度进行基准回归,回归结果如表7列(1)、列(2)

所示。经比较发现,数字消费在东部地区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在中西部地区这一作用并不显著。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有

两点:一是东部地区的数字消费的发展速度与发展规模都远高于、大于中西部地区,更能

享受到数字消费发展带来的“数字红利”,而中西部地区由于数字消费的发展较为滞后,数

字消费暂未达到能够对产业产生显著影响的规模。二是中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多集

中于东部地区,产业集聚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对数字消费发展的敏感度,扩大了数字消费

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反之,中西部地区由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较少,分布较

为分散,对于新消费趋势的反应较为迟钝,故而容易错失数字消费创造的最佳发展机遇。

2.股权性质异质性检验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明显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特征,而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在技

术水平、资本积累、人才储备、战略选择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企业

在面临市场需求变化时产生差异性的市场反应。为此,本文根据企业所有制类型将样本

划分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子样本回归结果如表7列(5)、列(6)所示。可以看出,非

国有企业核心解释变量 Digconsum 的估计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而国有企业的核

139

第145页

心解释变量不具备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非国有企业生

产经营方式灵活,融资渠道多样,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更为敏感,故其受数字消费带来的本

土市场—规模效应及技术创新—网络效应的影响较强;而国有企业的经营策略受政治性

因素影响大,人力、资本及管理体制相对固化,存在改革惰性,对于外部环境的变化难以及

时调整,故而数字消费对国有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表7 异质性检验回归结果

变量

(1) (2) (3) (4) (5) (6)

东部 中西部 国企 非国企 方式数字化 内容数字化

TFP_lp TFP_lp TFP_lp TFP_lp TFP_lp TFP_lp

Digconsum 1.002*** 0.561 -0.174 1.121***

(3.06) (0.24) (-0.23) (3.07)

Digconsum1 0.610**

(2.51)

Digconsum2 0.684**

(2.28)

常数项 6.390*** 5.331*** 5.562*** 6.380*** 6.204*** 6.231***

(19.25) (6.56) (4.31) (21.28) (18.57) (18.14)

控制变量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个体固定效应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年份固定效应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样本量 2316 470 451 2335 2786 2786

R2 0.463 0.388 0.495 0.460 0.438 0.435

注:*** 、** 、* 分别表示在1%、5%、10%水平下显著,()内为z值。

3.子指标异质性检验

数字消费发展评价指标由消费方式数字化水平与消费内容数字化两个子指标构成,

故本文将进一步分析数字消费的哪一维度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产

生了贡献,回归结果如表7列(1)、列(2)所示。结果显示,消费方式数字化(Digconsum1)

与消费内容数字化(Digconsum2)的系数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说明消费方式数

字化与消费内容数字化均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消费内容数字化的估计系数略大于消费方式数字化的估计系数,这可能是由于

近年来消费内容数字化保持了更高的增长水平,代表了数字消费的发展方向,对新一代信

息技术产业施加了更强的动态影响。

(五)机制检验

为进一步检验本土市场—规模效应和技术创新—网络效应在数字消费对新一代信息

技术产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中的传导作用,本文构建了以下模型:

Mijt=κ0+κ1Digconsumjt+κsXijt+ui+ut+εijt; (9)

TFPijt=γ0+γ1Mijt+γsXijt+ui+ut+εijt。 (10)

其中 Mijt为代表本土市场—规模效应和技术创新—网络效应的中介变量,具体包括企业

本土市场需求规模(Demand)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Innovation),其余与基准回归模型的

假定一致。

对于本土市场—规模效应,本文采用企业营业收入减去海外营业收入的对数值衡量

企业的本土市场规模(Demand),数值越大,表明企业面临的本土市场规模越大[49-50]。

140

第146页

除此之外,使用企业营业收入的对数值(DemandR)作为该机制的稳健性检验[51]。对于

技术创新—网络效应,采用企业当年专利申请总数加 1 的对数[52]来衡量其创新水平

(Innovation),并使用企业研发投入的对数值(InnovationR)作为稳健性检验[53]。

数字消费发展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机制检验的回归结果如表8所示。由第(1)和

(2)列的结果可知,数字消费水平的估计系数在10%水平上显著为正,与此同时,市场需

求规模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估计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说

明数字消费的确能够扩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本土市场需求,从而助推全要素生产率

的提升,假设2成立。由第(3)和第(4)列的结果可知,数字消费水平及技术创新水平对

应的估计系数均在5%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技术创新—网络效应在数字消费促进新一

代信息技术企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过程中发挥着显著的传导作用,数字消费通过

激励企业创新间接提升了其生产效率,假设3成立。

表8 机制检验结果

变量

本土市场—规模效应 技术创新—网络效应

(1) (2) (3) (4)

Demand TFP_lp Innovation TFP_lp

Digconsum 1.771* 1.381**

(1.66) (2.05)

Demand 0.313***

(2.98)

Innovation 0.017**

(2.12)

常数项 15.421*** 1.511 -1.296** 6.331***

(31.92) (0.86) (-2.03) (18.75)

控制变量 YES YES YES YES

个体固定效应 YES YES YES YES

年份固定效应 YES YES YES YES

样本量 1848 1848 2784 2784

R2 0.312 0.601 0.111 0.433

注:*** 、** 、* 分别表示在1%、5%、10%水平下显著,()内为z值。

在替换机制分析的衡量指标后,在表9中,核心解释变量及中介变量的回归系数仍保

持显著为正,即数字消费通过扩大本地市场规模、提高企业创新水平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

产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表9 替换中介变量的机制检验结果

变量

本土市场—规模效应 技术创新—网络效应

(1) (2) (3) (3)

DemandR TFP_lp InnovationR TFP_lp

Digconsum 0.663** 0.674**

(2.09) (2.23)

DemandR 0.969***

(102.74)

141

第147页

续表

变量

本土市场—规模效应 技术创新—网络效应

(1) (2) (3) (3)

DemandR TFP_lp InnovationR TFP_lp

InnovationR 0.288***

(6.96)

常数项 15.872*** -9.165*** 8.113*** 3.956***

(46.35) (-50.90) (20.02) (8.35)

控制变量 YES YES YES YES

个体固定效应 YES YES YES YES

年份固定效应 YES YES YES YES

样本量 2786 2786 2774 2774

R2 0.519 0.974 0.439 0.509

注:*** 、** 、* 分别表示在1%、5%、10%水平下显著,()内为z值。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面对全球经济持续衰退、地缘竞争愈发激烈、国际冲突事件频发的复杂局面,中国过

去的出口导向型策略难以为继,以内需型发展模式提升产业发展的自主性与可持续性势

在必行。数字消费蕴含着巨大而持久的动能,是以内需市场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

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本文从需求侧视角出发,系统分析了数字消费对中国新一代信息技

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制,并利用国家统计局中的各省份相关数据、国泰

安数据库及中国专利数据库中的上市公司数据测算了2015—2021年中国各省份数字消

费水平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实证检验了数字消费影响新一代信

息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效应和作用机制。

研究发现:(1)近年来,中国数字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已成为助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动力,且这一结论在替换各类指标、剔除部分样本、进行内生性

检验等情形下依然稳健。(2)本土市场—规模效应与技术创新—网络效应是数字消费促

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关键路径。(3)就分类指数的影响而言,

消费方式数字化与消费内容数字化都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显

著的积极作用,且消费内容数字化的促进作用更强。(4)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消费对新

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与股权性质异质性,具体表现为数字消

费在东部地区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显著,而中西部地区

则不明显;非国有企业相比于国有企业更能获得数字消费发展的红利。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营造良好的数字消费环境,让民众想消费、敢消费、多消

费,驱动数字消费深度发展。一是通过政策宣传普及数字消费观念,通过价值引导培养数

字消费习惯,通过革新传统消费理念提升大众对于数字消费的接受程度。二是优化和完

善数字消费发展的制度体系,健全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建立有效的数据安全监管规

则,完善数字内容产权保护机制,维护公正透明的数字消费秩序,推动虚拟产品在真实世

界中的价值体现,让数字消费维权有依据、有保障。三是引导线上线下消费模式深度融

142

第148页

合,构建在线健身、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等消费新业态,在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实行消费榜

单与诚信商户公示,通过标杆品牌的树立提振大众数字消费的信心。

其次,引领企业牢牢把握数字消费的发展红利,最大限度地发挥需求端的引导作用,

切实提高信息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进而提升产业的生产效率。一是通过政策激励,引导

企业由外需单驱动模式向内需为主、外需相辅的双驱动模式发展;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

降低融资门槛,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能够依托数字消费需求在资源配置、生产规模、产

品范围等方面作出最优决策创造条件。二是推进创新要素和产业资源集聚发展,深化产

学研融合应用,畅通消费者参与产品研发生产的渠道,进一步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创新

构筑供需联动的生态环境。三是鼓励企业不断丰富产品与服务形式,既要引导企业在发

展较早、熟悉程度较高的消费方式数字化领域稳中求进,也要激励企业积极关注日新月异

的消费内容数字化趋势,不断挖掘新的消费热点,尤其在高层次消费领域要形成 “敢当拓

荒牛、争做千里马”的奋斗风气。

再次,政府应针对企业的地区异质性、产权异质性实施针对性、差异化的战略决策。

针对东部地区,应加大力度鼓励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发挥新兴产业的引领带动

作用。针对中西部地区,应优化产业布局,引导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增强数字消费的溢出

效应;通过加大人才引进、技术引进等政策力度提高当地企业对数字消费趋势的理解与把

握能力,打造特色产业群。除此之外,现阶段政府相关部门应继续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

业的民营企业的发展,通过宽松的政策帮助其实现关键核心领域的技术突破,以创新带动

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革新市场体制,保障非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公平竞争,消弭国有

企业的创新惰性,提升国有企业对市场的敏锐度,推进供给侧改革。

[参 考 文 献]

[1] 陈建,邹红,张俊英.数字经济对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时空格局的影响[J].经济地理,2022(9):129-137.

[2] 朱岩,石言.数字经济的要素分析[J].清华管理评论,2019(Z2):24-29.

[3] 刘维刚,赵玉琳.应重新认识消费与生产的主从关系[J].经济纵横,2014(8):29-35.

[4] 杨巨,彭浩.中国数字消费的区域普惠性及政治经济学解释[J].消费经济,2022(3):3-12.

[5] 刘司可,方吉,彭玮.数字时代相对贫困影响因素与组态治理研究[J].软科学,2022(5):21-27.

[6] 张峰,刘璐璐.数字经济时代对数字化消费的辩证思考[J].经济纵横,2020(2):45-54.

[7] 戚聿东,褚席.数字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转型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J].财经研究,2021(7):18-32,168.

[8] 陈林,张家才.数字时代中的相关市场理论:从单边市场到双边市场[J].财经研究,2020(3):109-123.

[9] 董晓松.外生驱动互联网消费增长的微观空间计量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6(6):53-63.

[10] 徐梦周,胡青,吕铁.信息消费能促进区域创新效率提升吗? ———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

学,2022(8):184-192.

[11] 戚聿东,肖旭.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变革[J].管理世界,2020(6):135-152,250.

[12] 范合君,吴婷.中国数字化程度测度与指标体系构建[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0(4):3-12.

[13] 刘军,杨渊鋆,张三峰.中国数字经济测度与驱动因素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20(6):81-96.

[14] 伍国勇,庞国光,汤钧惠,等.中国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区域差异及时空演变[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2(4):15-27.

[15] 刘晖,刘轶芳,乔晗,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5(9):2296

-2303.

[16] 王辉,张月友.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产能过剩吗? ———以中国光伏产业为例[J].产业经济研究,2015 (1):61-

70,82.

[17] 吴金龙,傅康生,白俊红,等.消费升级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理论逻辑与中国经验[J].经济

学报,2023(1):229-274.

143

第149页

[18] 黄先海,张胜利.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选择:大国市场诱致[J].中国工业经济,2019(11):60-78.

[19] 施卓宏,朱海玲.基于钻石模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体系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4(10):51-53.

[20] 朴英爱,周鑫红,于鸿.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研发支出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实

证分析[J].经济问题,2023(1):70-79.

[21] 任保全,王亮亮.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了吗? [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3):38-55.

[22] 王欢芳,张幸,贺正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软科学,2020(11):143

-153.

[23] 杨源源,于津平,杨栋旭.融资约束阻碍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了吗? [J].经济评论,2018(5):60-74.

[24] 熊正德,詹斌,林雪.基于 DEA 和 Logit模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效率[J].系统工程,2011(6):35-41.

[25] 李晶,井崇任.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3(4):68-76.

[26] 汪秋明,韩庆潇,杨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政府补贴与企业行为———基于政府规制下的动态博弈分析视角[J].

财经研究,2014(7):43-53.

[27] 谭洪波,郑江淮,张月友,等.需求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拉动作用研究综述———兼论需求和创新对产业结构演变

的作用[J].华东经济管理,2012(5):134-139.

[28] 申俊喜,叶春梅.市场规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 TFP增长的影响———基于长三角地区上市公司数据[J].南大商学

评论,2020(1):1-19.

[29] 杨天宇,陈明玉.消费升级对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带动作用:理论逻辑和经验证据[J].经济学家,2018(11):48

-54.

[30] 申俊喜,沈佳,刘元雏.消费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发展了吗? [J].南大商学评论,2021(2):1-21.

[3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4-95.

[32] KrugmanPaul-R.Rethinkinginternationaltrade[M].TheMITPress,1990.

[33] MichaelEPorter.Location,competition,andeconomicdevelopment:localclustersinaglobaleconomy[J].

EconomicDevelopmentQuarterly,2000,14:15-34.

[34] 冯伟,李嘉佳.本土市场规模与产业升级:需求侧引导下的供给侧改革[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8(10):13

-26.

[35] KaraA,SpillanJE,DeShieldsJr.O W.Theeffectofamarketorientationonbusinessperformance:astudyof

small-sizedserviceretailersusing MARKORscale[J].JournalofSmallBusinessManagement,2005,43(2):5

-118.

[36] 荆文君,孙宝文.数字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经济学家,2019(2):66-73.

[37] 林晓珊.新型消费与数字化生活:消费革命的视角[J].社会科学辑刊,2022(1):36-45,209.

[38] JosefZweimuller,JohannKBrunner.Innovationandgrowthwithrichandpoorconsumers[J].Metroeconomica,

2005,56:233-262.

[39] 李杏,ChanM W Luke.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的进一步检验———基于中国东中西部不同时间阶段分析[J].

南开经济研究,2009(5):84-93.

[40] 徐梦周,吕铁.数字经济领先市场建构:支撑机制与实践策略[J].学习与探索,2019(7):92-98.

[41] 鲁晓东,连玉君.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99—2007[J].经济学(季刊),2012(2):541-558.

[42] 郭峰,王靖一,王芳,等.测度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编制与空间特征[J].经济学(季刊),2020(4):1401

-1418.

[43] 朱喜安,魏国栋.熵值法中无量纲化方法优良标准的探讨[J].统计与决策,2015(2):12-15.

[44] 任曙明,吕镯.融资约束、政府补贴与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4

(11):10-23,187.

[45] 陈德萍,陈永圣.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2007~2009年中小企业板块的实证检验[J].

会计研究,2011(1):38-43.

[46] 刘亦文,欧阳莹.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时空特征与动态演进[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5):52-61.

[47] 吴自强.我国居民消费环境的优化策略[J].现代经济探讨,2015(8):30-34.

[48] 李晓娣,张小燕.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及其进化研究———基于共生度模型、融合速度特征进化动量模型的

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9(4):48-64.

144

第150页

[49] 任保全,刘志彪,任优生.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驱动力:出口还是本土市场需求[J].财经科学,2016(12):

77-89.

[50] 邱斌,尹威.中国制造业出口是否存在本土市场效应[J].世界经济,2010(7):44-63.

[51] 徐乙尹,王博,何俊.行业关联、外资进入与出口质量———来自中国企业的微观证据[J].南方经济,2022(11):76

-91.

[52] 杜勇,张欢,陈建英.金融化对实体企业未来主业发展的影响:促进还是抑制[J].中国工业经济,2017(12):113

-131.

[53] 余明桂,范蕊,钟慧洁.中国产业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16(12):5-22.

ResearchontheImpactofDigitalConsumptiononTotalFactor

ProductivityofStrategicEmergingIndustries

—ACaseStudyoftheNewGenerationInformationTechnologyIndustry

SHENJun-xi,XIEJia-huan

(SchoolofBusiness,NanjingNormalUniversity,Nanjing210046,China)

Abstract:Digitalconsumption,asitcontainsenormousandenduringmomentum,isacrucialpartof

China’shigh-qualitydevelopmentofstrategicemergingindustriesdrivenbythedomesticdemand

market.Thenewgenerationinformationtechnologyindustry,foritsrichtechnologicalcontentand

strong linkage effects,takes a deciding role in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employsthedataoflistedcompaniesandprovincialdatato measurethelevelof

digitalconsumptionineach provinceandthetotalfactorproductivityofthenew generationof

informationtechnologyenterprises,andsystematicallyexaminestheimpactofdigitalconsumption

developmentonthedevelopmentofthenewgenerationinformationtechnologyindustry.Thestudy

hasfound:1)inrecentyears,China’sdigitalconsumptionlevelhasshownasteadygrowthyearby

year;digitalconsumptionhassignificantlycontributedtothetotalfactorproductivityofChina’snew

generationinformationtechnologyindustrythroughlocalmarketscalingeffectandthetechnological

innovationnetworkeffect,andthisconclusionstillholdsafteraseriesofrobustnesstests.2)Both

thedigitization ofconsumptioncontentandthedigitization ofconsumption modebearpositive

impactsontheimprovementoftotalfactorproductivityofenterprises,andthedigitalizationof

consumptioncontentweighsmore.3)Thepromotioneffectofdigitalconsumptionontotalfactor

productivityismorepronouncedinnon-state-ownedenterprisesandtheeasternregion.Theresearch

indicatesthatfurtherdevelopmentofdigitalconsumptioniscrucialfor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ofChina’snewgenerationinformationtechnologyindustry.

Key words:digital consumption;the new gener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total

factorproductivity

[责任编辑 刘文俊]

145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翻页书的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