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二十周年春拍|古籍善本·金石碑帖专场

发布时间:2024-7-05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西泠二十周年春拍|古籍善本·金石碑帖专场

4722西泠懷古集十卷(清)錢塘陳文述 著清道光三年(1823)越中刻本2 册 竹紙提要 :是書為陳文述所作七律詩集,內收其登臨杭州靈隱、孤山、六和塔、表忠觀、龍井等地所作懷古之作,集名勝與歷史人物為一體,以地傳人,以人傳地,是為杭州地區文人吟詠之典範。 此本前刊牌記、阮元等二家序言及自序,行格舒朗,刷印尚佳。參閱 :《販書偶記》P418,孫殿起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XI LING HUAI GU JI (10 vols)Block-printed in 1823 2 volumes半框 :17×11.7cm 開本 :24.8×15.8cmRMB: 無底價4723顧隨簽贈《苦水詩存、留春詞》等古籍五種清末、民國間印本5 册 紙本提要 :1. 顧隨簽贈《苦水詩存、留春詞》,民國二十三年(1934)鉛印本,1 冊,白紙。尺寸 :開本 :23.5×14.2cm。此本封面顧隨墨筆題贈,僅印行五百冊 ; 2. 《新安會館錄》,清刻本,1 冊,竹紙。尺寸 :半框 :19×12.8cm,開本 :26×14.5cm。此為清同治間所刊江蘇鹽城東臺修新安會館記錄,是為清代徽商、鹽商文化之史料留存。... [收起]
[展开]
西泠二十周年春拍|古籍善本·金石碑帖专场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一家专门做书的公司
文本内容
第101页

4721

烏青鎮志十二卷

(清)董世寧 修纂

民國間鉛印本

1 夾 2 册 紙本

提要 :是書為清乾隆間烏青鎮督捕董世寧纂修,烏鎮歸屬湖州府烏程縣,青鎮歸屬嘉興府桐鄉縣,合稱烏青。內收

兩鎮星土、祥異、沿革、疆域、形勢、水利、農桑、建置、古跡、名勝、坊巷、寺觀等,是為浙江方志留存。

此本前刊原序、舊序、校正烏青誌序、重輯烏青鎮誌序、重修烏青誌跋語、烏青誌成跋語、烏青誌跋語、浙

直分署紀事本末序、浙直分署紀事本末後序、烏青文獻序、烏青文獻成跋語及凡例,內有起蓀墨筆購書題記

一則。

WU QING ZHEN ZHI (12 vols)

Block-printed in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1 case of 2 volumes

開本 :25.5×15cm

RMB: 8,000-12,000

第102页

4722

西泠懷古集十卷

(清)錢塘陳文述 著

清道光三年(1823)越中刻本

2 册 竹紙

提要 :是書為陳文述所作七律詩集,內收其登臨杭州靈隱、孤山、六和塔、

表忠觀、龍井等地所作懷古之作,集名勝與歷史人物為一體,以地傳人,

以人傳地,是為杭州地區文人吟詠之典範。

此本前刊牌記、阮元等二家序言及自序,行格舒朗,刷印尚佳。

參閱 :《販書偶記》P418,孫殿起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XI LING HUAI GU JI (10 vols)

Block-printed in 1823

2 volumes

半框 :17×11.7cm 開本 :24.8×15.8cm

RMB: 無底價

4723

顧隨簽贈《苦水詩存、留春詞》等古籍五種

清末、民國間印本

5 册 紙本

提要 :1. 顧隨簽贈《苦水詩存、留春詞》,民國二十三年(1934)鉛印本,1 冊,

白紙。尺寸 :開本 :23.5×14.2cm。此本封面顧隨墨筆題贈,僅印

行五百冊 ;

2. 《新安會館錄》,清刻本,1 冊,竹紙。尺寸 :半框 :19×12.8cm,開本 :

26×14.5cm。此為清同治間所刊江蘇鹽城東臺修新安會館記錄,是

為清代徽商、鹽商文化之史料留存。

3. 《童昌齡印譜》,清鈐印本,1 冊,竹紙。尺寸 :開本 :23×13.8cm。

此譜內收童氏所篆印蛻四十餘枚,邊附墨筆註文。童昌齡 ( 約

1650 ~ ?), 字鹿遊,號香溪漁父。祖籍浙江義烏,定居如皋 , 師承邵

潛、程邃,《廣印人傳》載 :“嘗作古木竹石 , 風味淡遠。”

4. 《傳書樓詩稿一卷 壽花軒詩略一卷》,清光緒間烏程汪氏刻本,1 冊,

竹紙。半框 :16×11.7cm,開本 :24×15.3cm。是書為《荔牆叢刻》

二種。

5. 《呂祖註講金剛心經》,清光緒間上海翼化堂刻本,1 厚冊,竹紙。半框 :

18.5×12.5cm,開本 :27.5×15.4cm。

[GU SUI] KU SHUI SHI CUN LIU CHUN CI, ETC.

Block-printed between late Qing Dynasty and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5 volumes

尺寸不一

RMB: 無底價

題者簡介 :顧隨(1897 ~ 1960),本名顧寶隨,字羨季,筆名苦水,河北清

河縣人。中國韻文、散文作家,理論批評家,美學鑒賞家,講授

藝術家,禪學家,書法家,文化學術研著專家。代表作品有《顧

隨文集》、詩詞曲集《無病詞》《味辛詞》等。

第103页

4724

御製巡幸盛京詩

(清)宣宗旻寧撰

清道光十年(1830)武英殿刻本

毛裝 1 冊 竹紙

提要 :是書為道光皇帝巡幸盛京(今瀋陽)時所作古今體詩一百二十四首。

嘉慶朝以後內府刻書逐漸勢微,道光朝僅刻書十二種,此為其一。此

書較初印,毛邊裝一冊,精寫刻,字體雋整,頗可寶愛。

YU ZHI XUN XING SHENG JING SHI

Block-printed by the Hall of Martial Valor in 1830

1 volume

半框 :20×12.5cm 開本 :31×17.5cm

RMB: 10,000-20,000

4725

白沙子全集六卷 首一卷

(清)新會顧嗣協 校正 何九疇 重編

清康熙間寫刻本

1 函 8 册 竹紙

提要 :顧嗣協作為清代著名詩人,因仰慕明儒陳獻章的學問和為人,特地在

東門外三賢祠左邊建“仰止堂”紀念,後組織重刻《白沙子全集》六

卷(何九疇重編),因廣東刻版多錯,故親自校正、作序,並倩江南名

工付梓。

此本前刊顧嗣協、何九疇序言及總目,卷首收諸家原序、從祀疏議、行狀、

墓表、墓銘、應召錄、像讚及目錄,行格舒朗,寫刻秀美。

BAI SHA ZI QUAN JI (7 vols)

Block-printed in Kangxi period of Qing Dynasty

1 case of 8 volumes

半框 :19.5×14.8cm 開本 :27×16cm

RMB: 10,000-20,000

第104页

4726

唐律消夏錄五卷

(清)嘉善何文煥 增評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嘉善何文煥精寫刻本

4 册(另 1 函 6 冊) 白紙

提要 :是書原名《丙子消夏錄》,由中吳顧安於乾隆二十一年(1756)編成唐

人五律集冊,後二十七年(1762)何文煥增評重刻改名為《唐律消夏

錄》。內收楊炯、陳子昂、宋之問、王維、孟浩然、李商隱等大唐各時

期詩人名篇,箋註評語,對後世詩作命意、立法、修詞等有發微之功。

此本前刊題名、原序、何文煥序言及目次,版式爽朗,寫刻雋美。

附 1999 年南海出版公司複製民國十六年(1927)《連環圖畫三國志》1

函 6 冊。

TANG LV XIAO XIA LU (5 vols)

Block-printed by He Wenhuan in 1762

4 volumes (plus 1 case of 6 volumes)

半框 :14.5×10cm 開本 :25.5×15cm

RMB: 無底價

4727

越絕書十五卷

(明)山陰王業恂 等校

明刻本

1 函 1 册 竹紙

鑒藏印 :陳盈之印(白)

提要 :《越絕書》詳細記載了吳越地區勾踐等歷史人物的活動,以及兩國民情、

地域、城池、生產等情況,保存了先秦時期許多珍貴的思想,堪稱我

國地方志的鼻祖。

此本前刊序言、目錄及本事,卷一題名下鐫“山陰王業恂、王資治仝

校閱”,雖為叢書之一種,然較為少見。

YUE JUE SHU (15 vols)

Block-printed in Ming Dynasty

1 case of 1 volume

半框 :20.2×14.3cm 開本 :26.5×16.7cm

RMB: 6,000-8,000

第105页

4728

貧士傳二卷

(明)吳郡黃姬水 撰

明刻本

1 函 2 册 竹紙

提要 :是書為明黃省曾之侄黃姬水所撰,編載披裘公、莊周、孟浩然等自周

至明初貧士傳記七十餘人,各為之讚,以歌氣節。

此本前收序言,半葉八行,行十八字,白口,四周單邊,末附後序(缺

半葉),墨色尚佳。

參閱 :《中國古籍善本總目》史部 / 傳記類 P376,線裝書局,2005。

PIN SHI ZHUAN (2 vols)

Block-printed in Ming Dynasty

1 case of 2 volumes

半框 :20.5×12.5cm 開本 :25.3×16cm

RMB: 10,000-20,000

4729

述學內篇三卷 補遺一卷 外篇一卷 別錄一卷

(清)江都汪中 撰

清同治八年(1869)揚州書局寫刻本

2 册 竹紙

鑒藏印 :禮堂(朱) 伯宛(朱) 莊雲(朱) 俠嘉夜室(白) 莊繼山印

(朱) 張文豫印(白) 張放(朱) 縵縵樓主(朱) 雲廬主人

(朱) 張氏珍藏(朱) 昌綬(白)

提要 :江都(今揚州)汪中生平邃於經義,名重一時。此書為其子汪喜孫應

禮部之邀,對其父著作加以整理,增其未刻而成。

此本《內篇三卷 補遺一卷》前刊牌記、序言,末附跋尾 ;《外篇一卷

別錄一卷》末附附錄、校勘記及跋尾。內有吳昌綬、褚德彝二家墨筆

批校題記。

SHU XUE NEI PIAN (3 vols), BU YI (1 vol), WAI PIAN (1 vol)

AND BIE LU (1 vol)

Block-printed by Yangzhou Publishing House in 1869

2 volumes

半框 :19.5×13.5cm 開本 :23.3×15cm

RMB: 10,000-20,000

跋者簡介 :1. 吳昌綬(1867 ~?),字伯宛,一字印臣,印丞,號甘遯,晚號

松鄰。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近代藏書家、金石學家、刻書家,

吳焯後裔,藏書處曰“雙照樓”。

2. 褚德彝(1871 ~ 1942),原名德儀,字守隅、松窗,號禮堂,

別號漢威,室名角荼軒,浙江余杭人。成憲侄。精金石考據,

嗜古博物。尤精篆刻,初師浙派,後潛研秦漢鉨印。工畫,亦

能寫梅。

第106页

4730

四書經注詳讀

(清)王賡言 增補

清刻本

1 夾 6 冊 白紙

提要 :是書為諸城王賡言以何義門訂本《四書》為底本,心摹手追,間以己意,

重加增補,刊印藏之家塾,以訓子孫。此拍品收卷前收有王賡言序及《四

書字辨》。

王賡言(清),字簧山,山東諸城人,進士及第。曾任吏部郎中、廣信

府知府、江西省糧道。在任期間,頗有政績,為政和厚勤敏,遇事立辦,

重視發展文化及教育,保護文物古跡。

SI SHU JING ZHU XIANG DU

Block-printed in Qing Dynasty

1 case of 6 volumes

半框 :19.5×14.5cm 開本 :32.5×20.5cm

RMB: 無底價

4731

說文解字句讀三十卷 附補正

(清)安丘王筠 撰

清同治四年(1865)王彦侗刻本

16 册 竹紙

提要 :是書為有關《說文》的重要著作,作者集語言文字之大成,淺易簡明,

是初學最為便利的本子。書前龍牌刊有“同治四年二月二十二日由禮

部進呈,同知銜附貢生王彥侗恭繕”字樣。

此本前刊牌記、書後、序言、凡例及目錄,末附補正三十卷,舊裝保存。

SHUO WEN JIE ZI JU DU (30 vols) AND BU ZHENG

Block-printed by Wang Yantong in 1865

16 volumes

半框 :20×15cm 開本 :28×17.3cm

RMB: 無底價

第107页

4732

戴南山先生文集十四卷 補遺三卷

(清)桐城戴名世 撰

民國三年(1914)秀野軒刻本

8 册 白紙

提要 : 清康熙五十年(1711)南山案爆發,《南山集》因記載明末桐城兵變之事,

即遭禁毀,為四庫全書禁毀書目之一。故傳世無多,其書向為藏家所重。

此為依清末活字本重刊者,復參前書,並收補遺,是為清末以來戴氏

文集內容最豐之作。

此本前刊牌記、方苞等四家序言、傳記及目錄,舊裝保存,拍場罕見。

戴名世(清),字田有,號藥身,安徽桐城人。因家居桐城南山,後世

遂稱“南山先生”,也稱“潛虛先生”。桐城派之重要奠基者,梁啓超

許為“桐城古文開山之祖”,下筆超逸,雅有雋才,雖遭嚴禁,仍得以

隱名傳於後世。

DAI NAN SHAN XIAN SHENG WEN JI (14 vols) AND BU YI (3

vols)

Block-printed by Xiuyexuan in 1914

8 volumes

半框 :19×12.5cm 開本 :25×15cm

RMB: 無底價

4733

姬覺彌玄珠筆陳甲乙二集

(民國)姬覺彌 書

民國二十八年(1939)上海廣倉學窘影印本

2 冊 白紙

提要 :是書書口下印有“愛儷園文海閣藏本 / 廣倉學宭印行”,開本闊大,共

收一百二十幅姬氏書寫技法圖。姬覺彌(1887 ~ 1964),號北陵,愛

儷園總管、哈同洋行經理、倉聖明智大學校長。

JI JUE MI XUAN ZHU BI CHEN (2 vols)

Photocopied by Shanghai Guangcang Xuejiong Publishing House in 1939

2 volumes

開本 :35.2×25cm

RMB: 無底價

第108页

4734

寧蘇兩屬二十里方圖、寧屬五里方圖

清刻本

7 冊 白紙

提要 : 江寧在清代乾隆二十五年(1760 )設立為省,省級布政司在清朝八大總督之一的兩江總督的監管下成立。

其地跨江襟海,南連安徽和四川,北鄰河南,管轄四府、兩個直隸州、一個廳和三十三個州縣。

此拍品為《寧蘇兩屬二十里方圖》,三冊,收有《江寧省總圖說》《江寧府總圖說》及《上元縣圖說》等縣、

府、廳概述,另二冊為圖 ;

《寧屬五里方圖》,四冊,係江寧佈政司屬四府二直隸州一廳三州三十縣五里方輿圖,圖中每排皆為細分屬地。

第一冊收有第一、五、九、十一排 ;第二冊收有第二、六、十、十四排 ;第三冊收有第三、七、十一、十五排 ;

第四冊收有第四、八、十二、十六排。此圖刻畫精細,刷印清晰,是為研究清朝江寧布政使所轄輿地之珍

貴資料。

NING SU LIANG SHU ER SHI LI FANG TU AND NING SHU WU LI FANG TU

Block-printed in Qing Dynasty

7 volumes

開本 :35×36cm

RMB: 30,000-40,000

第109页

4735

孫維璧題贈《焦山鼎銘考》附鼎銘拓片

(清)大興翁方綱 編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翁方綱手書上板寫刻本

1 册 白紙

鑒藏印 :村村花柳好(朱) 洙源精鑒(白)

提要 : 焦山鼎,又作“鄦專鼎”、“無專鼎”,周宣王六年九月鑄,銘文十行,九十四字,為鎮

江焦山四古之一。歷來訪求者眾多,清乾隆三十八年,翁方綱得謝啟昆所贈拓本,深感

翻刻訛誤眾多,故輯清初多位金石家有關題詠、專釋,引經據典考證銘文,著得此書。

此書據翁方綱手書上板,較初印。

拍品內收有翁方綱名刺、孫維璧致秋帆信札一通、焦山鼎銘拓本一張。孫維璧為山東金

石保存所創設者之一。

[SUN WEIBI] JIAO SHAN DING MING KAO

Block-printed with Weng Fanggang's calligraphy in 1773

1 volume

半框 :15.5×11.8cm 開本 :22×14cm

RMB: 30,000-40,000

第110页

4736

號 4741號拍品為謝國楨舊藏

4736

謝國楨舊藏《景明洪武本草堂詩餘前集二卷後集二卷》紅印本等

古籍四種

民國間印本

2 函 5 册 紙本

鑒藏印 :謝氏金石(白) 國楨藏書(朱) 文字之福(白)

提要 :1. 紅印《景明洪武本草堂詩餘前集二卷後集二卷》,民國間仁和吳氏

雙照樓精寫刻紅印本,1 函 2 冊,白紙。尺寸 :半框 :20×13.3cm,

開本 :33×20.5cm。是書為南宋時人何士信編輯的詞選。書分前集、

後集兩部分,各為兩卷。民國間藏書家、雙照樓主人吳昌綬聘請著

名刻工陶子麟據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遵正書堂本刊刻,紙質綿柔,

朱印璀璨,堪稱民國精寫刻之白眉 ;

2. 《古石刻零拾》,(近代)容庚著,民國二十三年(1934)珂羅版印本,

1 函 1 冊,白紙。尺寸 :開本 :33×22cm。內收《秦詛楚文》、《秦

泰山刻石》、《袁安碑》、《袁敞碑》等罕見石刻資料,原裝原函 ;

3. 《宋版孟浩然集三卷》,民國間影印本,1 冊,白紙。尺寸 :開本 :

33.5×22cm ;

4. 《昭和法帖大系卷九》,日本昭和十六年(1941)印本,1 冊,機器紙。

尺寸 :開本 :29.8×20.8cm。

[XIE GUOZHEN] FOUR KINDS OF ANCIENT BOOKS

Block-printed in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2 cases of 5 volumes

尺寸不一

RMB: 無底價

藏家簡介 :謝國楨(1901 ~ 1982),字剛主,河南安陽人。1927 年畢業于清

華國學院,師從梁啓超。在明清史、文獻學、金石學和漢代社會

等領域成績矚目。著有《清開國史料考》、《晚明史籍考》等。

第111页

4736

號 4741號拍品為謝國楨舊藏

4737

周叔弢、謝國楨舊藏《道山清話一卷》

(宋)左圭 輯

明弘治十四年(1501)華珵刻本

1 册 白皮紙

鑒藏印 : 曾在周叔弢處(朱) 寒在堂(白) 謝剛主讀書記(朱) 文字之褔

(白)

提要 :是書為宋代文言軼事小說。記載了蘇軾、黃庭堅、晁補之、張耒等人

生平逸聞趣事,多可補史書之缺。明弘治十四年(1501)收錄於《百

川學海》叢書中。

此本金鑲玉裝,半葉十二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雙邊。內有一葉

舊鈔補,迭經周叔弢、謝國楨二家舊藏。紙白墨精,較為少見。

參閱 :《中國古籍善本總目》叢部 / 彙編叢書 P1917,線裝書局,2005。

[ZHOU SHUTAO AND XIE GUOZHEN] DAO SHAN QING HUA (1 vol)

Block-printed by Hua Cheng in 1501

1 volume

半框 :19.5×14.7cm 開本 :29×19.2cm

RMB: 40,000-50,000

藏家簡介 :1. 周叔弢(1891 ~ 1984),原名暹,字叔弢,以字行,室名自莊嚴堪、

寒在堂,安徽至德人。民國實業家,解放後曾任天津市副市長。

富藏書,因購藏“海源閣”藏宋元善本及鈔校本,與李盛鐸“木

犀軒”、傅增湘“雙鑒樓”鼎足而三。刊有《宣和宮詞》、《十經

齋遺集》等。

2. 謝國楨(1901 ~ 1982),字剛主,河南安陽人。1927 年畢業于

清華國學院,師從梁啓超。在明清史、文獻學、金石學和漢代

社會等領域成績矚目。著有《清開國史料考》、《晚明史籍考》等。

第112页

4736

號 4741號拍品為謝國楨舊藏

4738

羅振玉、邵銳題簽謝國楨舊藏《漢魯相謁孔廟殘碑》

清拓本

1 幅 紙本

鑒藏印 :陳鴻壽印(白) 殷禮在斯堂(白)

題簽 :1. 漢魯相謁孔廟殘碑。陳曼生藏本,邵銳題。鈐印 :邵銳長壽(白) 茗

生大利(朱)

2. 漢魯相謁孔廟殘碑。陳曼生藏本。

提要 : 是碑神采甚似《魯峻碑》,結體方整豐肥,寬博厚重。清乾隆五十四年

(1789)十二月,何夢華洗出拓之。現存山東曲阜漢魏碑刻陳列館。

此本整紙棰拓,托裱成幅。內有羅振玉、邵銳二家題簽,並陳鴻壽鈐印。

[LUO ZHENYU, SHAO RUI, XIE GUOZHEN] HAN LU XIANG

YE KONG MIAO CAN BEI

Ink-rubbing in Qing Dynasty

1 piece

62.5×52cm

RMB: 6,000-9,000

藏家簡介 :1. 陳鴻壽(1768 ~ 1822),字子恭,號曼生、曼龔、種榆仙客等,

浙江杭州人。嘉慶六年拔貢,官至淮安同知。工書法,善山水、

花卉,精篆刻,亦擅刻竹。與陳豫鍾齊名,世稱“二陳”,為“西

泠八家”之一。

2. 謝國楨(1901 ~ 1982),字剛主,河南安陽人。1927 年畢業于

清華國學院,師從梁啓超。在明清史、文獻學、金石學和漢代

社會等領域成績矚目。著有《清開國史料考》、《晚明史籍考》等。

題簽者簡介 :1. 羅振玉(1866 ~ 1940),字叔蘊、叔言,又字商遺,號雪堂,

晚號貞松老人、松翁等,浙江上虞人。遷居江蘇淮安。擅考古,

工書法,行楷古籀,端嚴方正,小楷尤為精妙。對中國科學、

文化、學術頗有貢獻,中國近代考古學的奠基人。

2. 邵銳(1905 ~?),字茗生,邵章子,浙江杭州人。畢業于北

京通才商業學校,歷任黑龍江省財政廳秘書,北京故宮博物

院古物館科長,為考古社社員。著有《宣爐匯釋》、《衲詞楹帖》。

第113页

4736

號 4741號拍品為謝國楨舊藏

4739

謝國楨題跋周季木鈔藏《小蓬萊閣金石目》

民國間鈔本

1 册 白紙

鑒藏印 :文字之福(白) 謝剛主讀書記(朱) 國楨審定(白) 螭蟠布衣

(白) 剛主翰墨(朱)

提要 :是書為清錢塘黃易所撰金石學著作。收其所觀金石編纂成目,記錄原

石鐫刻年代、出土地點、發現年代等,對後世溯源多有助益。黃氏歿後,

此目錄經何夢華整理校勘,始以鈔本傳世。

此謝國楨收藏周季木手校之本,通篇小楷恭錄於“魏石經室金石”專

用稿紙之上,“魏石經室”為周季木室名。冊後有謝國楨長跋三則,知

此冊為周紹良所贈。

周進(1893 ~ 1937),字季木,室名居貞草堂,安徽至德人。周叔弢

之弟。著名收藏家,考古學社社員,精金石之學。著有《季木藏印》、《居

貞草堂漢石影》等。

[XIE GUOZHEN AND ZHOU JIMU] XIAO PENG LAI GE JIN

SHI MU

Manuscript in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1 volume

半框 :18×14.8cm 開本 :30.5×20.5cm

RMB: 50,000-60,000

跋者簡介 :謝國楨(1901 ~ 1982),字剛主,河南安陽人。1927 年畢業于清

華國學院,師從梁啓超。在明清史、文獻學、金石學和漢代社會

等領域成績矚目。著有《清開國史料考》、《晚明史籍考》等。

第114页

4736

號 4741號拍品為謝國楨舊藏

4740

謝國楨題跋何寶善舊藏《北魏刁遵墓誌》等北魏墓誌三種

清拓本

1 册 13 開 另題跋 1 開 紙本

鑒藏印 : 淮安何氏(朱) 文字之福(白) 謝剛主收藏金石文字(朱) 何寶

善珍藏金石書畫(朱)

提要 : 此為燼餘之物,為北魏三種墓誌合裝本,後歸謝國楨收藏。封面何寶

善墨筆題名 :“魏刁遵墓誌。乾隆拓本‘好’字未泐本,黃小松題跋,

吳子苾燼餘”,內收《刁遵墓誌》“溫恭好善”本,舊說乾隆間拓本,

四行“曾祖彝”之“彝”字未泐,十九行“溫恭好善”之“好”字未泐 ;《李

超墓誌》:第二行“同故”之“故”字未損,十二行“難窮”二字尚佳 ;

《鄭道忠墓誌》。

冊後有謝國楨墨筆長跋,稱此為黃易題跋,海豐吳式芬(子苾)燼餘之本,

多有缺損。並言及其與鄭禾農過往交集和搜羅漢魏碑碣為之編目之事。

[XIE GUOZHEN AND HE BAOSHAN] THREE KINDS OF

EPITAPH RUBBINGS

Ink-rubbing in Qing Dynasty

1 volume of 13 pages plus 1 page of inscription

開本 :35×21cm

RMB: 10,000-20,000

藏家簡介 :何寶善(1896 ~ 1979),字楚候,“江淮甲族”,繼承了何氏產業

“仁壽堂藥店”,創辦了“淮安私立集一圖書館”,富收藏,著有《漢

郭有道碑考》。

跋者簡介 :謝國楨(1901 ~ 1982),字剛主,河南安陽人。1927 年畢業于清

華國學院,師從梁啓超。在明清史、文獻學、金石學和漢代社會

等領域成績矚目。著有《清開國史料考》、《晚明史籍考》等。

第115页

4736

號 4741號拍品為謝國楨舊藏

4741

謝國楨題跋陸和九題簽《晉月儀帖》

舊拓本

1 册 7 開 另題跋 1 開 紙本

鑒藏印 :謝氏金石(白) 剛主(朱) 蟠螭布衣(白) 寶詩簃(朱)

題簽 :晉索靖月儀帖明刻本。陸和九題端。鈐印 :龢(朱)

提要 :是冊舊裝保存,封面陸和九墨筆題簽,內收《晉月儀帖》拓本,

末附謝國楨跋記二則,詳考此帖版本,並記朵雲軒得帖之因緣。

[XIE GUOZHEN AND LU HEJIU] JIN YUE YI TIE

Old ink-rubbing

1 volume of 7 pages plus 1 page of inscription

開本 :28.5×16.5cm

RMB: 100,000-120,000

跋者簡介 :謝國楨(1901 ~ 1982),字剛主,河南安陽人。1927 年

畢業于清華國學院,師從梁啓超。在明清史、文獻學、

金石學和漢代社會等領域成績矚目。著有《清開國史料

考》、《晚明史籍考》等。

題簽者簡介 :陸和九(1883 ~ 1958),本名開鈞,以字行,別署墨

盫,湖北沔陽人。畢業於清吏部學治館。能文而兼工

書畫,曾任職于中國大學國學系,收藏碑刻磚瓦拓本

甚富。中央文史館館員。著有《石刻名匯》、《文字學》、

《中國古器物學》、《金石文淵》等。

第116页

4742

陳渭泉舊藏《漢三老碑》

民國間陳渭泉拓本

1 軸 紙本

鑒藏印 :陳氏金石(白) 陳渭泉己未所得三老碑印記

(白) 京口陳氏玉塔山房藏石(朱)

提要 :《漢三老碑》全稱“漢三老諱字忌日記刻石”,約刻

成于東漢建武二十八年(52),清咸豐二年(1852)

出土于浙江餘姚客星山下,為近村嚴陵塢周世熊所

得。清咸豐十一年(1861),太平天國軍攻陷餘姚,

此碑被義軍撲地起灶,幸碑文未受到大的損傷。民

國八年(1919)被上海房地產商陳渭泉購得,十年

(1921),此碑輾轉至上海,滬上外商聞之欲出重金

收購,事為浙江同鄉沈寶昌、姚醞石獲悉,後經西

泠社社首任社長吳昌碩等積極呼籲,同鄉募捐集

8000 大洋購得此碑,並在西泠印社築石室永久保存。

因江南地區漢碑珍罕,故此碑堪稱“浙中第一名碑”。

此幅即為陳渭泉得石時期精拓,上鈐陳氏藏印三方,

鑲綾邊,舊裝保存。

[CHEN WEIQUAN] HAN SAN LAO BEI

Ink-rubbing by Chen Weiquan in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1 scroll

128×57.5cm

RMB: 20,000-30,000

第117页

4743

陳運彰題跋桐廬《桐君山唐崔頩等題名摩崖拓

本》

民國二十五年(1936)拓本

1 幅 鏡片紙本

鑒藏印 :運彰私印(白) 蒙厂所得金石(朱)

題跋 :1. 唐崔頩等桐君山題名。丙子(1936)仲夏淮陰陳

氏拓本。乙酉(1945)十一月陳運彰署。鈐印 :

陳運彰印(白)

2. 觀此刻知李少監所作篆亦當時體耳!相斯而後直

到小生,其語殊誇詫不經也。丙戌(1946)元旦

運彰。鈐印 :陳(白)

3. 此桐廬桐君山唐宋人題名,凡三段。自咸豐二

年(1852)壬子邑人袁藝圃世經訪得後至建國廿

有五年歲在丙子之春淮陰陳君伯衡告於縣令尹志

仁,募工往拓始復傳世。聞陳君言摩崖題字在絕

壁……陳運彰記。鈐印 :陳(白)

提要 : 桐君山位於杭州市桐廬縣富春江(桐江)與分水江

(天目溪)兩江交匯處,在山麓懸崖陡壁上,分佈

著十處唐大曆間至民國初年的摩崖石刻。其中以唐

大曆八年(773)桐廬縣令獨孤勉等題名石刻為最早,

距今 1200 多年。清咸豐二年(1852)被本縣袁世

經發現。後民國二十五年(1936)陳伯衡命工拓得

全本,同年金石學家余紹宋在《金石書畫》雜誌發

表了《桐君山題名摩崖跋》,全面闡述了此摩崖石

刻價值。

此幅即為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陳伯衡命工兼拓

之本,陳運彰墨筆隸書題名,並跋記二則,書記此

摩崖發現經過,考據文字並稱摩崖在絕壁,下臨深

潭,極為難拓,當時僅拓得五十紙。故此鄉邦遺物

並存世珍罕者尤可珍視!

[CHEN YUNZHANG] TONG JUN SHAN TANG

CUI PING DENG TI MING MO YA TA BEN

Ink-rubbing in 1936

1 piece

134×61.5cm

RMB: 35,000-45,000

跋者簡介 :陳運彰(1905 ~ 1956),一作陳彰、運章,字

君謨、蒙安、蒙盦,號華西、默堂,室名越雪

山堂,原籍廣東潮陽,生長上海。集藏碑拓,

考訂精詳。歷任潮州修志局委員、之江文理學

院、太炎文學院及聖約翰大學諸院教授。

第118页

4744

端方題跋《晉枳楊府君神道闕》( 馬公愚

舊藏 )

清末拓本

1 軸 紙本

鑒藏印 :馬公愚印(朱) 匋齋藏石(白)

題跋 :晉枳楊府君神道。拓奉維行仁兄司馬鑒,甲

辰(1904)嘉平端方記。鈐印 :端方印信(白)

提要 :此闕刻於晉隆安三年(399),清光緒間出土

於四川巴縣,為歸安姚覲元所得,後歸端方,

民國為周季木所藏。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

此本即端方藏石時所拓,有其墨筆題端。

[DUAN FANG AND MA GONGYU] JIN

ZHI YANG FU JUN SHEN DAO QUE

Ink-rubbing in late Qing Dynasty

1 scroll

101×48.5cm

RMB: 30,000-50,000

跋者簡介 :端方(1861 ~ 1911),字午橋,號午

亭、匋齋,別號浭陽漁父,滿洲正白旗

人,托忒克氏。諡號忠敏。清光緒八

年(1882)舉人,歷任工部主事、陸

軍部尚書、湖廣總督、兩江總督等職。

光緒三十三年(1907)創辦江南圖書

館。工書法,精鑒賞,富收藏。著有《陶

齋吉金錄》、《端忠敏公奏稿》等。

藏家簡介 :馬公愚(1890 ~ 1969),原名范,以字行,

號冷翁、畊石簃主,永嘉(今浙江溫州)

人。歷任上海美專、上海大夏大學教授。

擅畫花卉,稱菊蟹聖手。書畫篆刻家。

曾為上海中國畫院畫師、西泠印社社

員、上海市文史館館員。海上名家之一。

第119页

4745

羅振玉致蔡守信札附《東魏盧貴蘭墓誌》(李尹桑題)

民國拓本

2 幀 紙本

鑒藏印 :秦齋壬子以後見(白) 羅振玉印(白)

題跋 :1. 魏章武王妃廬墓誌,新出土上虞羅叔言藏石,丁巳七月壺父。鈐印 :

尹桑(朱) 大同石佛堪(朱)

2. 哲翁仁兄大人閣下,粵中黃腸刻字企望墨本久矣,乃荷郵賜,忻謝

不可言喻。承委題識,□寫奉不足以答高誼也……茲寄奉敝藏魏章

武王妃盧墓誌墨本一紙,希惠存。聞粵中頗有古誌石出土者,墨本

亦美由致之,尚祈代為物色,尤為感荷,專此肅謝,即請著安,□

暑作珍微,不盡縷縷,弟羅振玉再拜,初十日。

提要 : 拍品為羅振玉致蔡守信札有關代覓粵中新出誌石拓本並贈蔡守自藏《魏

章武王妃盧貴蘭墓誌》墓誌拓本之事,此墨本即羅振玉贈蔡守者,後

此本為李尹桑所見,有李尹桑題跋一行。

[CAI SHOUXIN] LUO ZHENYU LETTER AND RUBBING OF

DONG WEI LU GUI LAN MU ZHI

Ink-rubbing in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2 pieces

開本 :64×37cm

RMB: 30,000-50,000

作者簡介 :羅振玉(1866 ~ 1940),字叔蘊、叔言,又字商遺,號雪堂,晚

號貞松老人、松翁等,浙江上虞人。遷居江蘇淮安。擅考古,工

書法,行楷古籀,端嚴方正,小楷尤為精妙。對中國科學、文化、

學術頗有貢獻,中國近代考古學的奠基人。

跋者簡介 :李尹桑(1882 ~ 1945),字茗柯,一字壺父,號鉨齋,別署秦齋,

原籍江蘇吳縣(今蘇州),寄居廣州。黃士陵高足,以精刻小鉨名

於時。存世有《大同石佛龕印稿》、《李鉨齋先生印存》、《異鉤室

鉨印集存》等。

藏家簡介 :蔡守(1879 ~ 1941),一作有守,字哲夫,號寒瓊、寒翁等,廣

東順德人。近代廣東著名的金石學家、文獻學家和書畫家。早年

入南社,助黃節和鄧實主辦《國粹學報》、刊輯《風雨樓叢書》。

廣究金石,富收藏文物。著有《寒瓊碑目》、《寒瓊金石跋續》、《畫

璽錄》等。

第120页

4746

高句麗毌丘儉刻石原拓本

舊拓本

1 軸 紙本

提要 :三國魏正始六年《毌丘儉紀功刻石》,清光緒三十二年

(1906 年)出土于吉林集安西板岔嶺,現藏遼寧省博物

館。毌丘儉,字仲恭,漢河東聞喜人,三國時期曹魏大將。

正始三年(242 年)高句麗反,毌丘儉於正始五年率軍

征討,正始六年大勝而歸,是役見載於《三國志 ·魏書》。

毌丘儉紀功碑對研究東北地方歷史、曹魏官制等均具

有重要價值。此石原拓本甚少,多見為翻刻本傳世。

此原石舊拓本一紙,並民國五年吳光國題跋石印本,

精裝掛軸,品相較好。

GAO GOU LI GUAN QIU JIAN KE SHI YUAN TA

BEN

Old ink-rubbing

1 scroll

拓本 :45.5×30.5cm 石印 :25.8×28cm

RMB: 10,000-20,000

第121页

4747

金石萃編一百六十卷

(清)王昶撰

清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

10 函 64 冊 竹紙

提要 :王昶的《金石萃編一百六十卷》是金石學史上的劃時代著作,它上承

洪適《隸釋》、《隸續》之統緒,將目錄、存文、集釋和按語彙為一編,

收錄自周至宋、遼、金歷代石刻文字、銅器銘文一千五百餘種。全書

於石刻、銅器名稱下注明大小、文字、存放地點及保存狀況,再錄器

物原文,原文為篆書或隸書者,皆依原樣摹寫並加訓釋,欲使讀者展

卷如見古物。原文後刊載歷代史籍中相關資料,引經據典,末附以按

語考論,以金石證史,為清代乾嘉學術鼎盛期的金石學發展奠定了重

要基礎。

此拍品一百六十卷全,每冊封面均有墨筆題名、卷數及所收朝代,卷

尾刻有錢寶傳《補刊金石萃編跋》、王景禧《重修金石萃編跋》。

JIN SHI CUI BIAN (160 vols)

Block-printed in 1872

10 cases of 64 volumes

半框 :18.5×14cm 開本 :24.5×15.5cm

RMB: 20,000-30,000

第122页

4748

漢西狹頌並五瑞圖

舊拓本

3 張 紙本

提要 :《漢西狹頌》,又名《惠安西表》,建寧四年六月立于甘肅成縣,與漢中《石

門頌》、略陽《郙閣頌》並稱“漢三頌”,書法寬博遒古、雄邁靜穆。因所

處險要,前人所謂“氈棰不易”。

是幅整紙棰拓,並額,收頌文、題記及五瑞圖。拓工精。

HAN XI XIA SONG BING WU RUI TU

Old ink-rubbing

3 pieces

尺寸不一

RMB: 12,000-20,000

第123页

4749

張鏡夫舊藏並跋《漢郙閣頌》(王崇烈題簽)

清乾隆拓本

1 冊 30 開(附題跋半開) 紙本

鑒藏印 :張鏡芙藏書印(朱) 膠海張鑒祥字鏡芙藏書畫印(朱) 璜叟(朱)

提要 :《郙閣頌》、《石門頌》與《西狹頌》並稱“漢三頌”。《郙閣頌》石刻自

成一家,獨具豐標,為標準的漢隸八分,結構嚴整,章法茂密,俊逸

古樸,風格沉鬱,體態赫奕,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早在魏晉

南北朝時期就已負盛名,為歷代文學家、書法家所推崇,此本織錦封

面,檀木鑲邊,封面存墨筆隸書題名,碑文十一行“艾康萬里臣”之

“里”字清晰,十二行“石示後”之“示”字首橫未泐。十三行“降兹

惠君”之“兹”字未泐。冊尾有民國二十八年(1939)張鏡夫墨筆題

跋一頁,知原為王戟門先生故物,端方欲以商鼎交換,不可得,為張

鏡夫以三百圓獲之。此冊裝幀華美,惜封底上端檀木邊缺一,有原藍

布包袱。

[ZHANG JINGFU AND WANG CHONGLIE] HAN FU GE

SONG

Ink-rubbing in Qianlong period of Qing Dynasty

1 volume of 30 pages plus half a page of inscription

開本 :32.5×18.3cm

RMB: 50,000-60,000

跋者簡介 :張鏡夫(1893 ~ 1972), 又作錚夫,名鑑祥,別署岱海、仁朱、長壽、

敬佛等。山東膠南縣人。解放後曾任職於青島文物管理委員會、

青島市圖書館。

題簽者簡介 :王崇烈(1870 ~?),字漢輔,山東福山人,王懿榮次子。清末

民初金石學家。光緒二十年(1894)舉人。歷官至直隸知州,

分直隸候補道、改江蘇候補道。清末諸多金石學大家的子孫中,

他被稱為“金石生之冠”。生平金石文物輯著有《智雨齋題跋》、

《璜齋金文》、《殷墟文字解》等。

第124页

4750

清早期淡墨拓《漢楊淮表記摩崖》

清早期淡墨最舊拓“當隸”未損本

1 幅 紙本

提要 :《楊淮表紀》,又名《司隸校尉楊淮表紀》、《楊淮表記》、《漢司隸校尉楊淮碑》等,東漢熹平二年(173 年)刻。刻石原位於陝西省漢

中市褒河西岸褒斜道的石門洞中,今在漢中市博物館。其書法遒勁縱逸、筆勢開張,是石門摩崖石刻最為著名的《石門十三品》之一。

此本為整紙淡墨本,皮紙精拓,與石門摩崖早期拓本如《大開通》未剜本、《石門頌》“高”字本、《石門銘》“此”字本紙墨類似,神完氣足,

應為同一時期拓本。

據宋松、王欣二位《漢楊淮表紀拓本考》一文(載《書法叢刊》2020 年第 4 期),刻石拓本由早及晚分為“當隸”未損本、“郎”字完

好本、“郎”字已泐本、“黃”字半損本、“黃”字草頭本和“約”字已損本六種版本。最早版本“當、隸”未損本時間在清早期,其有“黃”

字本典型特徵如下 :1. 首行“尚書侍郎”之“郎”字左下方可見一片向上凸起的石皮層,其頂端為半圓弧狀 ;2. 五行“功德牟盛”之

“牟”字,該字“厶”部與“牛”間有一呈四邊形的筆劃空隙區域,表現在拓本上是一處小色塊。早本為近長方形的形狀,稍晚本則是

小倒梯形,其面積較早本泐損少許 ;3. 五行“當究三事”之“當”字,該字下部“田”字左下有一小石皮層,早本呈拇指,頂端較平,

晚拓皆損傷變小 ;4. 六行“司隸”之“隸”字,早本筆劃明顯,右部撇畫與捺畫清晰,兩筆交叉處上方有一橢圓形小石斑,稍晚本則

筆劃交叉處模糊不清,橢圓形小石斑已脫落不見,再晚本則“隸”字右下部已損傷。此本即《漢楊淮表紀拓本考》論文所刊登之圖三

底本,依考據點定為清早期淡墨最舊“當隸”未損本。

又前人有關《楊淮表記》的鑒定主要圍繞末行首“黃”字展開,如方若《校碑隨筆》云 :“舊拓本末行無黃門之黃字,翁氏《兩漢金石記》

闕之,王氏《金石萃編》補足之。今據拓本黃字固未泐,蓋當時遺拓也。”張彥生先生《善本碑帖錄》載 :“見白棉紙舊拓本,末行黃

門卞玉等字完好。道光間拓本黃門卞玉等字失拓,近拓黃字只存上少半,下大半石裂損”。其見解是“黃”字完好者早于“黃”字失拓

的道光拓本。馬子雲先生的看法是最早康雍間拓本無“黃”字,較晚拓本有“黃”字或“黃”字下大半,王壯弘先生《增補校碑隨筆》

載 :“乾隆前拓本,黃門、卞玉四字完好然此四字往往失拓,近百年拓本“黃”字只存上半,下半裂損。”然觀察原石末行黃字正當凹處,

早期拓本中一類無“黃”字本應為拓工粗率失拓或是為圖省事不拓所致,撇開“黃”字這個傳統但並不可靠的考據,看其他幾處新發

現的考據並結合紙墨特徵來鑒定楊淮表記拓本的早晚更為可靠。

著錄 :1. 《漢楊淮表記拓本考》,《書法叢刊》2020 年第 4 期。

參閱 :1.《碑帖鑒定概論(增訂本)》P153-154,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

2. 《中國碑刻全集》編委會 :《中國碑刻全集》第二卷 P69 ~ 96,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

HAN YANG HUAI BIAO JI MO YA

Ink-rubbing in early Qing Dynasty

1 piece

Literature: Han Yang Hai Biao Ji Ta Ben Kao, Calligraphy Series, issue no. 4, 2020

192×59.5cm

RMB: 200,000-300,000

《漢楊淮表記拓本考》,《書法叢刊》2020 年第 4 期。

第126页

4751

號 4 7 5 4號拍品為同一舊藏

4751

北魏李璧墓誌並陰

舊拓本

1 函 1 冊 20 開半 紙本

鑒藏印 :延青堂鑒賞印(白)

提要 :此志宣統元年(1909)修津浦鐵道時在德州北出土,清代山東提學

使羅正均刻跋於末。此本陰、陽全拓,有刻跋。封面存墨筆舊題簽。

裝裱整飭,老木面板,木紋細潤。墨色勻正,淡雅合宜。

BEI WEI LI BI MU ZHI BING YIN

Old ink-rubbing

1 case of 1 volume

開本 :29.7×16.5cm

RMB: 8,000-12,000

4752

袁大化舊藏《漢裴岑記功碑》等舊拓十種

舊拓本

11 幅 紙本

提要 :1. 《漢鄭固碑》,清末拓本,1 張,並額。鑒藏印 :王宸之印(白)、蓬

心(朱);2. 趙元禮題簽《魏敬史君碑》,清拓本,碑陰及碑陽,2 張。

鑒藏印 :趙(朱)、合肥親仁堂郭氏珍藏(朱);3.《漢孔宙碑》,舊

拓本,1 張 ;4.《漢韓仁銘》,清拓本,1 張,羅文紙托裱,並額 ;5.《魏

樊奴子造像》,舊拓本,1 張。內有前人墨筆題記一則。鑒藏印 :離

緇塵客 ;6. 袁大化舊藏《北魏高湛墓志》,舊拓本,1 張。少濂墨筆

題簽。鑒藏印 :渦陽袁氏歉齋圖書印(朱);7. 袁大化舊藏《漢裴岑

記功碑》,清拓本,1 張。少濂墨筆題簽。鑒藏印 :渦陽袁氏歉齋圖

書印(朱);8. 范明甫舊藏《北齊宋買造像》,舊拓本,1 張。鑒藏印 :

范明甫印(白);9.《漢楊淮表記》,清晚期拓本,1 張。內有前人墨

筆題記一則。鑒藏印 :馬佳續印(朱);10. 袁大化舊藏《北魏皇甫

驎墓志》,舊拓本,1 張。少濂墨筆題簽。鑒藏印 :渦陽袁氏歉齋圖

書印(朱),均為整紙椎拓。

[YUAN DAHUA] HAN PEI CEN JI GONG BEI, ETC.

Old ink-rubbing

11 pieces

尺寸不一

RMB: 40,000-50,000

藏家簡介 : 袁大化(1851~1935),渦陽(今蒙城)人。字行南。歷任山東徐州道、

山東按察使、河南布政使、山東巡撫等職。清宣統二年 (1910) 調

任新疆巡撫。武昌起義爆發後,即派陸軍協統王佩蘭前往鎮壓起

義回應的新疆伊犁革命黨人和新軍。1917 年張勳復辟時,任內閣

議政大臣。後寓居天津。

跋者簡介 : 趙元禮(1868 ~ 1939),字幼梅,號藏齋,近代詩人,天津“四

大書法家”之一。曾任直隸河北高等工業學堂監督,1921 年與嚴

范孫、金息侯、王守恂等人組織“城南詩社”,以“天津近代詩壇

三傑”享譽津門。李叔同曾從其學,著有《藏齋集》、《藏齋詩話》等。

第127页

4751

號 4 7 5 4號拍品為同一舊藏

第128页

4751

號 4 7 5 4號拍品為同一舊藏

4753

北齊水牛山摩崖文殊般若經(華非題簽)

舊拓本

1 函 1 冊 11 開 紙本

鑒藏印 :華非收藏金石書畫印(朱)

提要 :是碑立于山東汶上縣水牛山摩崖。系北齊時期書體由隸向楷過渡的標志性碑文。書法不似隋唐以後楷書注重波折。其

起收筆處不露筆鋒,行筆遲緩,落筆凝重,結體茂密,風潤厚美。清楊守敬《平碑記》稱“平情而論,原非隸法,出

以豐腴,具有靈和之致,不墮寒儉之習耳。”此拓本首行“無滅”之“滅”字左側下點尚存,六行“照明”之“照”字

左右尚未相連(此二處稍晚拓本皆損)故此本當傳拓於道、咸間。與 2021 年北京拍賣會趙之謙題跋本《北齊水牛山摩

崖文殊般若經》為同時所拓。

[HUA FEI] BEI QI SHUI NIU SHAN MO YA WEN SHU BO RE JING

Old ink-rubbing

1 case of 1 volume

開本 :29.2×20cm

RMB: 10,000-20,000

第129页

4751

號 4 7 5 4號拍品為同一舊藏

4754

李國松舊藏《唐懷素藏真律公二帖》等二種

舊拓本

2 函 2 冊 紙本

提要 :1. 李國松舊藏《唐懷素藏真律公二帖》,1 函 1 冊 8 開半,開本 :

33×17.5cm,鑒藏印 :李家煐(朱) 章武華氏竽齋收藏金石書畫印

(朱) 李國松藏(白) 艮廬收藏(朱)錢啟岱(朱) 木公辛亥以

後所得(朱)

此《藏真》、《律公》為唐懷素書,宋元佑八年(1093)安宜之摹勒。

原石在西安碑林。此本前收二帖,後鐫馬宗誨等人觀跋及後序,墨

色古舊,剪裱成冊。楠木面板有張運為李國松題簽。

2. 唐懷素草書千字文,1 函 1 冊 26 開半,開本 :34×19cm 鑒藏印 :

錢啟岱(朱)夏伯子金石圖書(朱) 溥齋(白) 兩尊閣(朱) 艮

廬收藏(朱) 渠園(朱)公則溥(朱) 中國人也(朱)

此為明成化間余子俊所刻陝西本。後刻有余子俊題跋,並附刻有明

代草書大家宋克書杜甫《前出塞九首》和《克頓首再拜復》。此冊剪

裱裝,封面存舊題簽。

[LI GUOSONG] TANG HUAI SU CANG ZHEN LV GONG ER

TIE, ETC.

Old ink-rubbing

2 cases of 2 volumes

尺寸不一

RMB: 20,000-30,000

藏家簡介 :李國松(1877 ~ 1951),字健父,又字木公、匏公,號盤齋,安

徽合肥人。李鴻章之弟李鶴章孫,雲貴總督李經羲子,陳三立弟

子。光緒舉人,工詩古文辭。近代著名收藏家,藏善本碑帖頗精。

藏書處稱望雲草堂、集虛草堂、肥遯廬。

第130页

北宋拓明內府庫裝《集王書聖教序》

第137页

《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簡稱《集王書聖教序》,唐咸亨三年(672)十二月立于長安大慈恩寺,是中國書法史上第一塊集字碑刻,

有“三絕碑”、“千金碑”之盛名。集字成書此為首創,此碑摹刻王羲之書法極精,且自真跡出,故為世所重,歷代皆為王書之首選範本。

明趙崡《石墨鐫華》云“此碑為百代書法楷模,今時尤重”,清初楊大瓢謂“右軍筆法猶可想見者,唯西安府學聖教一碑”。王虛舟《竹

雲題跋》云“右軍書登無上神品,聖教序為右軍書中無上神品”,張彥生《善本碑帖錄》云 :“此碑自刻成為世所重,捶拓無虛日。”可

見《集王書聖教序》自宋以來即廣受青睞與珍重,堪稱唐碑第一名品。

碑帖拓本的收藏,向以宋拓為貴。前人每得一孤本或珍罕之碑帖,輒矜為宋拓,如海內孤本《張黑女墓志》、《王子晉碑》等,均題宋拓。

又衡量明拓漢碑的價值時,往往將其等同宋拓,由此可見宋拓在碑帖收藏領域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關於《集王書聖教序》傳世宋拓

本的情況,現代碑帖鑒藏大家張彥生曾撰《懷仁集王書聖教序拓本概述》一文作了詳細的梳理,這篇文章也是鑒定《懷仁集王書聖教序》

各個時期拓本的權威之作。文中共記載《集王書聖教序》北宋拓本十六種,絕大多數已入公藏,其中明內府庫裝本僅三種,分別為現

藏西安碑林博物館的劉正宗本、現藏上海圖書館的張應召乙本以及妙鑒齋藏吳乃琛十三跋本。張彥生著錄之外,目前尚知有明內府庫

裝本三種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張松本、上海博物館藏張應召丙本、日本三井紀念美術館藏劉健之本,共計六種,此六種均為北宋氈蠟,

除妙鑒齋藏吳乃琛十三跋本之外,其餘五種現均為公藏。對比這幾種明內府庫裝本《集王書聖教序》,其紙墨拓工高度接近、裝裱形制

幾乎完全一樣,在《集王書聖教序》北宋拓本中屬於精佳上品。

西泠春拍古籍善本·金石碑帖專場隆重推出的味真書屋秘藏《宋拓集王書聖教序》,是新發現的一部明內府庫裝本。從紙墨拓工來看,

味真書屋本與劉正宗本最為接近,拓墨精湛,濃淡相宜,望之精光四射,神完氣足,確為北宋拓致佳本。誠如吳湖帆跋中所言“余所見《懷

仁集王書聖教序》宋拓者不下十本,而字口生辣,猶見方筆,以此為冠,精神充沛處,爍爍逼人。”宋拓善本既重拓工,裝潢也特別講

究,明代內府庫裝本為善本碑帖裝潢中之絕品,歷來為藏家所珍視。現今存世的明內府庫裝本宋拓碑帖,絕大多數已歸公藏,遺落人

間者絕少。據統計,截至 2023 年,海內外拍賣市場中出現的明內府庫裝本宋拓唐碑僅有兩種 :一、《宋拓唐歐陽詢皇甫府君碑》,北宋

拓“務”字不損本,2004 年經馬成名先生之手釋出 ;二、妙鑒齋藏吳乃琛十三跋本《集王書聖教序》,北宋拓,2023 年海王村拍賣釋出 ;

加上此次上拍的味真書屋藏本,三十多年國內外公開拍賣市場,明庫裝本宋拓唐碑可流通者唯見此三本,可謂稀如星鳳。

此本約明代晚期出庫,為王鐸二弟王鏞收藏,首開帖心右下角及末開裱邊有王鏞藏印。前有王鐸為王鏞題簽云“宋拓聖教序第一

懷仁可擬 大庫遺珍

新發現的味真書屋藏北宋拓明庫裝本《集王書聖教序》

西安碑林博物館藏劉正宗本 上海圖書館藏張應召乙本 味真書屋本(拍品)

第138页

品,二弟仲和副憲,丙戌春二月,兄王鐸書製”,下鈐“王鏞之印”并“王鐸”連珠小印。關於王鐸收藏與鑒定《集王書聖教序》,薛

龍春先生撰有《王鐸與 < 蘭亭 >< 聖教 >》專文論述,據文獻記載及現存實物可知,王鐸在多本《集王書聖教序》上留有題跋或題簽(西

泠印社 2021 春拍 529 號高士奇舊藏南宋拓本《唐懷仁集王聖教序》即有王鐸題簽),其弟王鏞亦收藏有多本宋拓聖教序。今知王鏞藏《集

王書聖教序》有兩本存世,即日本三井美術紀念館藏松煙拓本與此本,均為北宋拓本。

而丙戌(1646)此年,既是清順治三年,也是南明隆武二年,更是王鐸與天啟二年(1622)同科進士黃道周走向各自人生拐點的

重要一年。時年五十五歲的王鐸雖然在正月被命以原官管弘文院學士、充明史副總裁,但國破人猶在的他顯然有許多不能言說的情緒,

寄情翰墨便成了最好的排解方式。此時的《集王》對於王鐸而言不僅是開啟創作之路的始發地,更是看遍萬山歸來後靈魂的收容所。

冊後有王澍為岱青先生題《宋本聖教序贊》:“右軍為書,淩今轢古。聖教一出,妙跡咸聚。仰配蘭亭,有目共覩。唯此宋本,聖教之冠。

幽光油然,生香不斷。數十百秊,明神訶護。以及于余,罔有塵汙。亦願寸靈,默持此帖,授受得所。永絕灰劫,即如僕身。享此帖焉,

於萬斯年。右宋本聖教序贊為岱青先生書,年來目眵,筆荒書日益劣,邇日眼光短淺,視物如在深霧中。勉爾作楷,尤為悚息,愧不成書,

燒之自可。王澍。”此跋為王澍晚年手筆,王澍為清乾隆初期重要碑帖鑒藏家,張彥生稱“王澍考據碑帖最詳 , 其藏碑帖旣夥且佳,見

其跋舊拓集聖敎序十餘本,又見跋宋拓道因碑、多寶塔碑等甚多,所跋各碑帖莫不精確。”由此可知王澍之善鑒。

此本有查嗣瑮之子查開(香雨)、查奕照(丙塘)鑒藏印,冊後裱邊有嘉慶二十二年(1817)黃若濟觀款。黃若濟,嘉道時期浙江

嘉善人,與屠倬、姚燮等人交游。張廷濟曾於嘉慶二十三年(1818)在查嗣瑮後人查文藻處得觀此本,《清儀閣題跋》內記載“昔年戊

寅初冬,嘉善查友文藻(查浦太史之後人)視余不斷本,庫紙裝,絹籤,闊寸六七分許,行書題二行云宋拓聖教序第一神品,二弟仲

和鑒藏,丙戌春二月,兄王鐸書……近聞歸其兄丙塘刺史”。“丙塘”即為查奕照,此段題跋乃張廷濟時隔十五年追記於他本之上,且

《清儀閣題跋》為後人整理成書,細節處略有出入,然其所提及之“查文藻藏本”即為此本,殆無疑義,自查丙塘(奕照)之後,流傳

經歷不可考,或一直為海寧查氏家族秘藏。

民國初年此本歸合肥李國松,有“李國松藏”、“木公辛亥以後所得”、“槃齋珍秘”諸印,并有其亦師亦友的同鄉前輩張運庚午(1930)

夏五題簽。李國松是晚清民國時期一位聲名顯赫的大收藏家,眾多國寶級的文物精品都曾經他收藏。如現藏於上海圖書館的水前拓本《瘞

鶴銘》、宋拓本《爭座位帖》以及《傅青主草書卷》,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的宋拓本《李思訓碑》,藏於故宮博物院的石濤《雙清閣圖卷》,

藏於國家博物館的宋拓本《黃庭堅題琴師元公此君軒詩刻石》等等,都曾為李國松舊藏,而這些藏品現在均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此本《集

王書聖教序》想亦是李國松珍愛之物。

李國松(1877 ~ 1949),字健父,號木公,別號槃齋,安徽合肥人。出自著名的合肥李氏家族,他的叔伯祖是曾任直隸總督、北

洋大臣的李鴻章,祖父是李鴻章之弟李鶴章,父親是曾任雲南巡撫、雲貴總督的李經羲。除了家庭背景與幼年所受的良好教育,他自

第141页

己也勤奮好學,於光緒二十三年(1897)中舉,先後擔任過度支部軍餉司郎中、

廬州府中學堂監督、充諮議局議長、合肥商會會長等職。民國後他遠離政壇,寓

居上海以經營典當為業。他在經商之餘,鍾情藝術,熱愛收藏,熟諳詩文,曾輯

安徽籍學人著作十種刻成《集虛草堂叢書(甲集)》,嘉惠學林。

此後己丑(1949)間歸味真書屋,味真書屋主人錢亞傑為錢鏡塘宗弟,擅丹

青,乃吳湖帆、錢鏡塘鑒藏密友,與江寒汀等海上畫家交游。此冊內吳湖帆為錢

氏繪畫、題跋并題簽,可見二人交誼。吳湖帆跋中云 :“余所見怀仁集王書聖教

序宋拓者不下十本,而字口之生辣,猶見方筆,以此為冠。精神充沛處,爍爍逼人,

固不獨内下出字尚存為贵也。亞傑先生新獲見示,属作小圖于帖首,時己丑閏七

月,吳湖帆識。”正如吳湖帆所言,此本字口之鋒芒,為所見宋拓聖教序諸本之冠。

冊首吳湖帆題《月上海棠》詞中亦言“味真書屋所收諸本,此其冠也”,并稱“此

本勝處,在崇禹舲墨皇本之上”,墨皇本民國年間極負盛名,惜經數次重裝,紙

墨疲弊,遠不及此本之精潔可愛,吳湖帆作為民國時碑帖收藏鑒定大家,他說此

本勝處在崇恩“墨皇本”之上,絕非溢美之詞。

又觀吳湖帆為錢氏精心繪製《味真書屋圖》,這與其所藏知名的宋拓《四歐

寶笈》冊前《校碑圖》有異曲同工之處,并且此圖作於明代內府庫紙之上,尤顯珍貴。《味真書屋圖》不僅是“畫壇盟主”吳湖帆的銘

心之作,亦是他結合古代《文會圖》和當時校碑現實場景的融創之舉。吳湖帆還專門填《月上海棠》詞題于冊首,將詩、書、畫、印

四者完美融合入冊頁之中。

時值西泠拍賣成立二十週年之際,我們秉持着“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的宗旨,隆重向大家推出此味真書屋舊藏宋拓

明内府库装本《集王书圣教序》,誠邀各位一覽王鐸、王澍、查開、李國松、吳湖帆、錢亞傑等一眾名家摩挲賞鑒的珍愛之物,更希冀

以此魯靈光殿與諸位同好共襄研討,開新時代之金石新聲!

錢亞傑(1900 ~ 1975)

第142页

考据字

北宋拓 北宋拓(明内府库装本) 北宋拓 南宋拓

张应召甲本 张应召乙本 味真书屋藏本 刘正宗本 刘铁云本 张松本

崇恩“墨皇”

甲本

殷铮本 岳雪楼藏本

国家博物馆藏 上海图书馆藏 本拍品

西安碑林博物

馆藏

日本三井纪念

美术馆藏

故宫博物院藏 天津博物馆藏 国家图书馆藏

香港中文大学

博物馆藏

三行 1 字

“蓋”

三行 42 字

“窮”

四行 9 字

“迷”

四行 33 字

“上”

五行 73 字

“而”

六行 12 字

“象”

六行 64 字

“糾”

七行 5 字

“師”

八行 15 字

“廣”

十行 15 字

“夏”

第143页

考据字

北宋拓 北宋拓(明内府库装本) 北宋拓 南宋拓

张应召甲本 张应召乙本 味真书屋藏本 刘正宗本 刘铁云本 张松本

崇恩“墨皇”

甲本

殷铮本 岳雪楼藏本

国家博物馆藏 上海图书馆藏 本拍品

西安碑林博物

馆藏

日本三井纪念

美术馆藏

故宫博物院藏 天津博物馆藏 国家图书馆藏

香港中文大学

博物馆藏

十一行 85 字

“月”

十三行 46 字

“褒”

十五行 86 字

“慈”

十七行 9 字

“鹿”

十八行 38 字

“昆”

廿一行 48 字

“緣”

廿四行 5 字

“蜜”

廿七行 16 字

“多”

第146页

4755

北宋拓 明內府庫裝《集王書聖教序》(吳湖帆繪圖、味真書屋藏)

北宋拓本

1 匣 1 冊 紙本

鑒藏印 :王鏞之印(白) 香雨珍賞(朱) 李國松藏(白) 木公辛亥以後

所得(朱) 查香雨鑒定珍藏印(朱) 丙塘過眼(朱) 湖颿鑒賞

(白) 肥遯廬(朱) 槃齋珍秘(朱) 王鏞之印(朱白)

題簽 :1. 宋搨聖教序第一品。二弟仲和憲副,丙戌(1646)春二月兄王鐸書製。

鈐印 :王(朱) 鐸(朱)

2. 宋拓集王書聖教序。味真書屋珍藏,吳湖帆題籖。鈐印 :湖颿長壽(白)

3. 宋搨懷仁集右軍書聖教序記並心經。木公先生珍藏,庚午夏五,張

運題籖。

4. 宋拓聖教序第一品。

題跋 :1. (王澍題跋)右軍為書,凌今轢古。聖教一出,妙跡咸聚。仰配蘭亭,

有目共覩。唯此宋本,聖教之冠。幽光油然,生香不斷。數十百年,

明神訶護。以及于余,罔有塵污。亦願寸靈,默持此帖。授受得所,

永絕灰劫。即如僕身,享此帖焉,于萬斯年。右宋本聖教序恭為岱

青先生書,年來目眵筆荒,書日益劣,邇日眼光短淺,視物如在深

霧中,勉尓作楷,尤為悚息,愧不成書,燒之自可,王澍。鈐印 :

王澍印(白) 恭壽(朱)

2. (吳湖帆題詞)月上海棠 :山陰棐几今誰是,恨蘭亭、聚訟莫衷理。

定武多翻,與神龍褚摹微異。留真面,祗賸懷仁可擬。唐椎宋拓猶存幾,

認貞珉、片石斷曾未。畫方垂圓,校才知、味真真味(味真書屋所

收諸本,此其冠也)。墨皇謚,七佛同龕愧矣(此本勝處在崇禹舲七

佛龕墨皇本之上)。亞傑兄出眎,假讀快懷題,吳湖帆。鈐印 :倩盦(白)

下半闕“貞珉”二字改成“咸亨”,湖帆校注。鈐印 :吳萬(朱)

3. (吳湖帆繪味真書屋圖)味真書屋。亞傑先生得王孟津舊藏宋拓集王

書聖教序第一品,出字未全泐本,秘笈于味真書屋,索畫小圖於冊首。

時己丑閏七月,吳湖帆。鈐印 :倩盦畫記(白) 迢迢閣(朱)

4. (吳湖帆題跋)余所見懷仁集王書聖教序宋拓者不下十本,而字口之

生辣猶見方筆,以此為冠!精神充沛處,爍爍逼人,固不獨內下出

字尚存為貴也。亞傑先生新獲見示,屬作小圖于帖首,時己丑閏七月,

吳湖帆識。鈐印 :倩盦(白)

5. (黃若濟題觀款)嘉慶丁丑九月,黃若濟獲觀一過。鈐印 :黃若濟印

(白)

提要 :現代碑帖鑒藏大家張彥生曾撰《懷仁集王書聖教序拓本概述》一文,

系統梳理《集王聖教序》傳世宋拓本的情況,是鑒別《懷仁集王書聖

教序》各個時期拓本的權威之作。內共記載北宋拓明內府庫裝本三種 :

西安碑林博物館藏劉正宗本、上海圖書館藏張應召乙本、私人藏吳乃

琛十三跋本。張彥生文章著錄之外,目前尚知有明庫裝本還有三種 :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張松本、上海博物館藏張應召丙本、日本三井紀念

美術館藏劉健之本,共計六種。此次西泠春拍味真書屋本《宋拓集王

書聖教序》,是新發現的明內府庫裝本。

對比這幾種北宋拓明內府庫裝本《集王聖教序》可以發現,不僅紙墨

拓工高度接近,而且裝裱形制幾乎完全一樣。可以說凡是明庫裝本《集

王聖教序》,其拓工及裝潢在各北宋拓本中亦屬於精佳上品。

就紙墨拓工而言,西泠本與“西安碑林藏劉正宗本”最為接近,拓工

極精,濃淡相宜,望之精光四射,神完氣足,為北宋拓致佳本。誠如

吳湖帆跋中所言“余所見懷仁集王書聖教序宋拓者不下十本,而字口

生辣,猶見方筆,以此為冠。精神充沛處,爍爍逼人。”

宋拓明內府庫裝本碑帖,絕大多數已歸公藏,截至 2023 年,已知拍賣

市場中出現的明內府庫裝本宋拓唐碑僅有兩種 :(1)宋拓唐歐陽詢皇

甫府君碑,北宋拓“務”字不損本。2004 年經馬成名先生之手釋出 ;(2)

孟憲章藏吳乃琛十三跋本《集王書聖教序》,北宋拓,2023 年海王村

拍賣釋出。今有幸徵得秘藏半個多世紀的味真書屋本,實乃金石奇緣

也。縱觀三十多年國內外公開拍賣市場,明庫裝本宋拓唐碑唯見此三本,

可謂稀如星鳳。

此本經明代內府、王鏞、查開、查奕照、李國松、味真書屋主人錢亞

傑遞藏,冊內吳湖帆繪《味真書屋圖》於明代庫紙上,又吳湖帆兩次

題跋並題簽,王澍、黃若濟題跋題觀款,張運題簽。

據朱明先生《妙鑑齋藏集王聖教宋拓二種觀後并校勘研究手記》列舉《集

王聖教序》北宋拓本考據優於南宋拓本有二十處,此本皆一一吻合(詳

見前表),以此北宋拓《集王聖教序》較之南宋拓本,不僅點劃爽利精潔,

筆劃提按勾連處皆鋒棱可見,其紙墨之厚重古樸亦遠過之。整紙碑拓

不便臨習與保存,故舊拓大都剪裱裝冊,北宋至明歷數百年,幾經劫火,

或保存不善,難免出現蟲蛀、缺字、補配現象,現存北宋拓《集王聖

教序》善本如國家博物館藏張應召甲本有蟲蛀之虞 ;北京故宮博物院

藏朱翼盦本首末行均為補配 ;國家博物館藏張效彬本心經缺三分之一 ;

上海博物館藏王夢樓補闕本,缺字甚多 ;崇恩墨皇本有字口破傷之弊。

凡此種種,不免令人生出“物忌全勝”之慨,是冊亦不免於此,間有

少量補字,幸所配之本亦係北宋精拓,字劃鋒芒絕不遜色。此種情況

并非孤例,上海博物館藏張應召丙本亦如此,不害其為善本也。部分

明庫裝本在流傳過程中偶經俗手改裝、裁切等,往往不能完整保留原貌,

此本保持庫裝大冊的規制,極其難得,望識者寶之。

著錄 :1. 《清儀閣題跋》,(清)張廷濟撰,清光緒十九年(1893)錢塘丁立誠刻本。

2. 《清儀閣金石題識》卷二第四十七葉,(清)張廷濟撰,清光緒間徐

氏觀自得齋刻本。

[WU HUFAN AND WEIZHENSHUWU] JI WANG SHU SHENG

JIAO XU

Ink-rubbing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1 case of 1 volume

Literature: 1. Inscriptions from Qingyige, 1893

2. Inscriptions of Qingyige, vol. 2, p. 47, Guangxu period of Qing Dynasty

開本 :38.9×24.5cm

RMB: 5,800,000-8,000,000

藏家簡介 :1. 王鏞(明),字仲和,號虎邱,王鐸二弟。明拔貢。順治元年授

睢陳兵備道佥事,後改授山西冀寧道佥事,升浙江金衢嚴道右

參議,以鐸四子無愆為嗣。

2. 查開(清),字宣門,號香雨,浙江海寧人。寓居海鹽,晚居魏塘。

查嗣璪次子,查慎行侄。諸生。曾任河南武陟知縣。與查為仁、

陳皋等有交往。有《吾匏亭詩》一卷。《詞綜補遺》錄其詞一首。

3. 查奕照(1760 ~ 1844),字麗中,號禮齋,又號丙堂、丙棠、丙塘,

別署龍山樵者、龍山贅叟等,室名“敬業堂”“東望望閣”“卯

餐午諷之齋”,海寧袁花人,晚年寓居嘉善。清詩人、書畫家。

查嗣瑮曾孫,查基孫,查本子,查世璜父,張廷濟親家,張常

熹夫翁。乾隆五十一年(1786)舉人,官淮安同知。工書善畫,

晚年寓居嘉善魏塘,以歌詠書畫自娛。著有《東望望閣詩鈔》等。

4. 李國松(1877 ~ 1951),字健父,又字木公、匏公,號盤齋,

安徽合肥人。李鴻章之弟李鶴章孫,雲貴總督李經羲子,陳三

立弟子。光緒舉人,工詩古文辭。近代著名收藏家,藏書處稱

望雲草堂、集虛草堂、肥遯廬。

5. 錢亞傑(1900 ~ 1975),為錢鏡塘宗弟,擅丹青,為吳湖帆、

錢鏡塘鑒藏密友,與江寒汀等海上畫家交遊。「味真書屋」為錢

亞傑堂號。

跋者簡介 :1. 王澍(1668 ~ 1743),字若林,號虛舟,亦自署二泉寓居、恭

壽老人,良常山館主人,別號竹雲,江蘇金壇人。康熙五十年

進士。精鑒古,尤工書法,法歐陽詢,亦工篆書,稱一時好手。

著有《古今法帖考》《淳化閣法帖考證》等書。

2. 吳湖帆(1894 ~ 1968),名萬、倩,字東莊,號倩庵、醜簃,

江蘇蘇州人。為西泠印社社員,其梅景書屋培養了王季遷、陸

抑非、徐邦達等書畫名人。收藏甚豐,精鑒別、填詞。山水宗“四

王”、董其昌,上溯宋元各家,以雅腴靈秀享譽畫壇,為海上重

要名家,亦為海上“三吳一馮”之一。

3. 黃若濟(清),浙江嘉善人。國學生,道光間曾任高州知府。與

屠倬、金洤等名家倡和往來,著有《百藥山房集》等。

題簽者簡介 :4. 王鐸(1592 ~ 1652),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嵩樵、十樵、癡庵、

東皋長、煙潭漁叟等,河南孟津人。明天啟二年進士,授翰

林編修,累官經筵講官,禮部尚書。清兵入關,至南明福王

朱由崧任東閣大學士。順治三年仕清,官至禮部尚書。博學

好古,工詩文、書畫。其書法名重當時,與董其昌並稱。

5. 張運(1863 ~ 1938),一名文運,字子開,合肥人。清光緒

十四年(1888)戊子科舉人。曾任合肥縣學教諭和合肥教育

會副會長。工詩詞,尤擅古文,精鑒賞,收藏善本、名帖數千卷。

第150页

4756

宋拓唐歐陽詢書九成宮醴泉銘

南宋拓本

1 册 20 開半 另題跋 1 開 紙本

鑒藏印 :四宜書屋(朱) 韻石主人珍賞(朱) 弎萬六千琅玕室主人珍賞

(朱) 韻石舊館珍藏(朱) 星東收藏(朱) 弎萬六千琅玕室審定

書畫之印(朱)

題簽 :宋拓醴泉銘。近松齋珍藏,陸瓚題簽。钤印 :陸瓚印(白)

題跋 :情憑虛而測有,思沿想而圖空。心經於則,因像其容。手以心麾,毫

以腕從。風搖挺氣,妍靡深功。爾其隸明婉,蠖絕茜趍。將摛文匪縟,

托韻笙簧。儀春等愛,麗景依光。訊若雲鬱,輕若蟬揚。稠必昂萃,

約貫箕張。垂端整典,裁邪製方。或具美於片巧,或雙兢於兩傷。形

綿縻而多態,氣陵厲其如芒。故其委貌也必妍,獻體也貴莊。跡乘規

而騁勢,志循檢而懷放。萬曆已丑獲觀唐歐陽九成宮善本並書其賦於

篇首。充南黃輝。

提要 :《九成宮醴泉銘》為唐貞觀六年,魏徵奉敕撰、歐陽詢奉敕書。文敘九

成宮來歷及發現醴泉之經過,頌唐太宗之文治武功,為歐陽詢晚年經

意之作,歷來為學書者推崇,視為楷書正宗,為唐碑楷書之首,碑今

在陝西麟游九成宮。

自 90 年代拍賣以來,見北宋拓本一冊,第六行“櫛風沐雨”之“櫛”

字完好,為龔心釗藏本,2016 年北京匡時秋季拍賣會,成交價人民幣

175,250,000 元。其次南宋拓本,第五行“重譯來王”之“王”字存半,

國內公開流通者所見三冊最優 :一王有林藏本,2015 年中國嘉德秋季

拍賣會,成交價 8,625,000 元。一孟憲章藏本,2023 年中國書店海王

村春季拍賣會,成交價人民幣 3,967,500 元。一小玲瓏館藏本,2021

年北京保利秋季拍賣會,1,897,500 元。今將此次上拍之本,與上三種

“王”字相校,依石花損泐變化,知此次上拍本傳拓最早 ;孟憲章藏本

次之 ;王有林藏本再之 ;小玲瓏館藏本再之。

此冊凡北宋拓本已損字,為閱讀原文方便,用別本補出,前人用紅點

標出,成一字不缺本,無作偽之跡。宋拓者,有乾嘉人題跋者以為珍

重,此冊有明人題跋,清康乾人題簽,且明人題跋蟲蛀處與前拓本相合,

知不為移來 ;為清嘉道間仿明庫裝本 ;在拍賣所見四冊南宋拓本之中

稱甲。

SONG TA TANG OU YANG XUN SHU JIU CHENG GONG LI

QUAN MING

Ink-rubbing in Southern Song Dynasty

1 volume of 20 pages and a half plus one page of inscription

開本 :36×23cm

RMB: 1,000,000-2,000,000

題者簡介 :1. 陸瓚(1693 ~ 1756),江蘇吳江人,初名無咎,後更名為攢(又

曰廷攢),字虔實。陸銓長子,何焯弟子。與方苞、李紱為忘年

之交。其子陸耀乾隆年間累官至湖南巡撫,以為官清廉而著稱

清史。

2. 黃輝(1555 ~ 1612),四川順慶府南充縣人,字平倩,一字昭素,

號慎軒,明代詩人、書法家。萬曆十七年(1589)進士,選翰

林院庶起士,為編修,與“公安派”袁宗道等人結成“蒲桃社”,

飲酒談禪。遷右春坊右中允,為皇長子講官,後遭劾去職,歸

鄉閒居,萬曆三十九年(1611)復官,又升少詹事兼侍讀學士,

翌年病卒。黃輝詩清新自持,為文古勁,是“公安派”重要作家。

其書法,為明“四大家”之一。倪蘇門云 :“我明以邢子願(侗)、

黃輝、米仲詔(萬鍾)、董玄宰(其昌)為四大家,配唐之歐、虞、

禇、薛,宋之蔡、蘇、黃、米。”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期刊的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