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春夏要养阳,秋冬要养阴

发布时间:2022-12-09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144-春夏要养阳,秋冬要养阴

84如果是虚火旺型口腔溃疡,就用知母、丹皮、泽泻、茯苓、红花、桃仁、白芷各 10 克,山萸肉、熟地黄、山药各 15 克,生甘草 8 克,水煎。每日 2 次。治疗嘴唇疱疹,可用茶叶一小袋来消炎止痛。将煮沸的茶叶水冷却后,涂在嘴唇的疱疹处,或者将一小袋茶叶放在水中煮沸,然后取出冷却,贴附在嘴唇疱疹处,4~5 天后,炎症即可消退。茄子是清热解暑的平民美食茄子是为数不多的紫色菜蔬之一,也是饭桌上十分常见的家常菜蔬。从中医角度讲,茄子味甘,性寒,无毒,入脾、胃、大肠经,具有清热止血、消肿止痛、利尿宽肠的功效。《滇南本草》记载,茄子能散瘀、消肿、宽肠。所以,大便秘结、痔疮出血以及患湿热黄疸的人,经常吃些茄子有助于缓解病情。用紫茄同大米共煮成“茄子粥”疗效频佳。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茄子富含的维生素 P 能使血管壁联结弹性和生理功能增强,防止硬化和分裂,所以经常吃些茄子,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并且茄子含有龙葵碱,能抑制消化系统肿瘤,对防治胃癌有肯定的疗效。《随息居饮食谱》说茄子有“活血、止血、消痈”的功效。夏天常食茄子,尤为适宜。它有助于清热解毒,容易生痱子、生疮疖的人,夏季多吃茄子是可以起到预防作... [收起]
[展开]
144-春夏要养阳,秋冬要养阴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01页

84

如果是虚火旺型口腔溃疡,就用知母、丹皮、泽泻、茯苓、红花、桃仁、白芷各 10 克,

山萸肉、熟地黄、山药各 15 克,生甘草 8 克,水煎。每日 2 次。

治疗嘴唇疱疹,可用茶叶一小袋来消炎止痛。将煮沸的茶叶水冷却后,涂在嘴唇的

疱疹处,或者将一小袋茶叶放在水中煮沸,然后取出冷却,贴附在嘴唇疱疹处,4~5 天后,

炎症即可消退。

茄子是清热解暑的平民美食

茄子是为数不多的紫色菜蔬之一,也是饭桌上十分常见的家常菜蔬。从中医角度讲,

茄子味甘,性寒,无毒,入脾、胃、大肠经,具有清热止血、消肿止痛、利尿宽肠的功效。

《滇南本草》记载,茄子能散瘀、消肿、宽肠。所以,大便秘结、痔疮出血以及患湿热

黄疸的人,经常吃些茄子有助于缓解病情。用紫茄同大米共煮成“茄子粥”疗效频佳。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茄子富含的维生素 P 能使血管壁联结弹性和生理功能增强,防

止硬化和分裂,所以经常吃些茄子,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并且茄子含有龙葵碱,

能抑制消化系统肿瘤,对防治胃癌有肯定的疗效。

《随息居饮食谱》说茄子有“活血、止血、消痈”的功效。夏天常食茄子,尤为适

宜。它有助于清热解毒,容易生痱子、生疮疖的人,夏季多吃茄子是可以起到预防作用的。

而且,《本草纲目》中说:“茄子性寒利,多食必腹痛下利。”所以,这种寒性的蔬菜

最适宜食用的季节应该是夏季,进入秋冬季节后还是少吃为宜。

茄子的吃法有多种,既可炒、烧、蒸、煮,也可油炸、凉拌、做汤,不论荤素

都能烹调出美味的菜肴。茄子善于吸收肉类的鲜味,因此配上各种肉类,其味道更

加鲜美。

下面介绍几种茄子的做法。

1.清蒸茄子

材料:茄子 2 个,油、盐各适量。

做法:把茄子洗净切开放在碗里,加油、盐少许,隔水蒸熟食用。

功效:清热、消肿、止痛,可用于痔疮特别是内痔发炎、肿痛、便血,高血压,便

秘等症。

2.炸茄饼

材料:茄子 300 克,肉末 100 克,鸡蛋 3 个,黄酒、盐、葱、姜、味精、淀粉、油、

椒盐各适量。

做法:(1)将茄子洗净去皮,切片;肉末内加黄酒、盐、葱、姜与味精,搅拌均匀;

鸡蛋去壳打碎,放入少许淀粉调成糊,用茄片夹肉,撒淀粉做成茄饼。

(2)锅内放油烧至六成热时,茄饼挂糊,逐个下锅炸至八成熟时捞出。待油温升

到八成热时,再将茄饼放入复炸,至酥脆出锅,撒上椒盐即成。

功效:和中养胃,胃纳欠佳、食欲不振者尤宜服食。

虽然说茄子的好处有很多,但是其性寒凉,故而脾胃虚寒、哮喘者均不宜多吃。另外,

第102页

85

病人手术前也尽量不吃茄子,否则麻醉剂可能无法被正常地分解,会拖延病人的苏醒时

间,影响康复速度。

银耳胜燕窝,对付火气还得靠它

不同的人火气在不同的地方,我们知道胃火大,上火就表现在口臭;肝火旺,人就

会整天发脾气。

朱丹溪所说的滋阴是相对于不同内脏的火气说的,滋阴就是去火气、滋养体内的阴

液。

燥气和火气就像急性病和慢性病。火气来得急,但是火气太久未消就会转成燥气,

容易耗损人体阴液,造成内脏缺水。

银耳为凉补之品,被称为“穷人的燕窝”,具有补脾开胃、益气清肠、安眠健胃、

补脑、养阴清热、润燥之功效,对阴虚火旺者而言是一种良好的补品,尤其老年人由肠

燥引起便秘,吃银耳最有效。

银耳富有天然特性的胶质,加上它的滋阴作用,长期服用可以润肤,并有祛除脸部

黄褐斑、雀斑的功效。其如果和大枣一起熬成银耳大枣汤,食用起来效果更好。

银耳大枣汤

材料:银耳 100 克,大枣五六粒,冰糖适量。

做法:(1)银耳在冷水中浸泡 6 小时以上。

(2)将银耳尾端蒂择去。

(3)择好的银耳放入水中,小火炖 4 小时。

(4)大枣洗好,放入银耳汤中,加适量冰糖。

(5)中火煮滚 3~5 分钟,冰糖化了即熄火。

功效:滋阴润肤、祛斑美容。

荷叶用处多,清热去火不能少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古诗中随处可见咏荷的诗句。这种可供观

赏的本草既能入诗画,也是一味良药。《本草纲目》中记载:“牙齿疼痛。用荷叶蒂七个,

加浓醋一碗,煎成半碗,去渣,熬成膏,时时擦牙,有效。”可见其具有清热去火的疗效。

中医认为,荷叶味苦,性平,归肝、脾、胃经,有清热解暑、生发清阳、凉血止血

的功用,鲜品、干品均可入药,常用于治疗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以及血热

引起的各种出血症。而荷叶的去火功能让它成为当之无愧的养心佳品。

荷叶入馔可制作出时令佳肴,如取鲜嫩碧绿的荷叶,用开水略烫后,用来包鸡、

包肉,蒸后食用,清香可口,可增食欲。荷叶也常用来制作夏季解暑饮料,比如荷叶粥,

取新鲜荷叶一张,洗净煎汤,再用荷叶汤与大米或绿豆共同煮成稀粥,可加少许冰糖,

碧绿馨香,清爽可口,解暑生津,对暑热、头昏脑涨、胸闷烦渴、小便短赤等症有效。

第103页

86

荷叶具有降血压、降血脂、减肥的功效,因此,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症患者,

除了经常喝点荷叶粥外,还可以每日单用干荷叶 9 克或鲜荷叶 30 克左右,煎汤代茶饮,

如果再放点山楂、决明子同饮,则有更好的减肥、降脂、降压之效。

取荷叶适量,洗净,加水煮半小时,冷却后用来洗澡,不仅可以防治痱子,而且具

有润肤美容的作用。

荷全身都是宝。除了荷叶,果实莲子有补脾益肾、养心安神的作用,可煮粥食

用;莲子心具有清心安神的作用;藕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散瘀的作用;藕粉是老人、

幼儿、产妇的滋补食品,开胃健脾,容易消化;藕节具有止血消瘀的作用,常用于

治疗吐血、咯血、出血、崩漏等,可取鲜品 30~60 克,捣烂后用温开水或黄酒送服;

莲蓬具有化瘀止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崩漏、尿血等出血症,取 5~9 克,煎服;莲

须具有固肾涩精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遗精、尿频等,取 3~5 克,代茶饮或煎服;荷

梗具有通气宽胸、和胃安胎、通乳的作用,常用于妊娠呕吐、胎动不安、乳汁不通等,

取 9~15 克,代茶饮或煎服。

男女老少,清火要对症食疗

这个夏天特别炎热,老陈一家人都上火了,儿媳就给每个人都准备了牛黄解毒丸这

样的清火药。结果有人吃了药,情况就好转了,而另一些家庭成员还是一如既往的“火

气旺盛”。其实上火有不同的情况,男女老少的情况亦各有不同,怎么能一概而论呢?

必须根据不同家庭成员的具体情况,对症清火。

1.孩子易发肺火

有些孩子动不动就发热,一旦有些着凉,体温就会升高,家长们常常为此苦恼万分。

在中医看来,小孩子发热大多是由于肺卫感受外邪所导致的。如果小孩子的身体经常反

复受到外邪的侵犯,那就是肺卫正气不足、阴阳失衡导致的。孩子可以多吃一些薏米、

木耳、杏仁、梨子等润肺食品。

《本草纲目》中记载,梨“甘、寒,无毒”,可以治咳嗽,清心润肺,清热生津,

适合咽干口渴、面赤唇红或燥咳痰稠者饮用。冰糖可养阴生津,润肺止咳,对肺燥咳嗽、

干咳无痰、咳痰带血都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一般儿童可将其作为日常食品。不过,

梨虽好,也不宜多食,因为它性寒,过食容易伤脾胃、助阴湿,故脾虚便溏者慎食。

2.老年人易发肾阴虚火

老年人容易肾阴亏虚,从而出现腰膝酸软、心烦、心悸汗出、失眠、入睡困难等现

象,同时兼有手足心发热、盗汗、口渴、咽干、口舌糜烂、舌质红或仅舌尖红、少苔、

脉细数等症状,应对证给予滋阴降火中药,如知柏地黄丸等。饮食上应少吃刺激性及不

好消化的食物,如糯米、炸糕等;多吃清淡滋补阴液之品,如龟板胶、六味地黄口服液等;

多食富含 B 族维生素、维生素 C 及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蛋黄、西红柿、胡萝卜、红薯、

橘子等。

3.女性易发心火

妇女在夏天情绪极不稳定,特别是更年期的妇女,如突受情绪刺激,则会烦躁不安,

第104页

87

久久不能入睡。这主要是由于心肾阴阳失调而导致了心火亢盛,从而出现失眠多梦、胸

中烦热、心悸怔忡、面赤口苦、口舌生疮、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小便短赤疼痛、舌尖红、

脉数等症状,应给予中药对证滋阴降火,《本草纲目》提出了枣仁安神丸、二至丸等用

于滋阴降火的方剂。另外,多吃大枣、百合等,也可以养心肾。

上火牙痛不必怕,找花椒来缓和

人们经常用“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来形容牙痛,相信受过牙痛折磨的朋友

都对这句话有深刻的体会。

牙痛了去看西医,医生会告诉你是炎症,然后开一堆消炎药让你回家吃,如果牙坏

了,就会建议你把坏牙拔掉。牙坏了,失去了它的正常功能,当然可以拔掉,但是牙痛,

我们真的只有靠止痛药来缓解吗?

当然不是。牙痛时我们可以用花椒来治。

花椒是做菜常用的调料,也是一味用途广泛的中药。用花椒煎水外洗可以治疗多种

皮肤病,如痔疮、痱子等。

取 10 克花椒,加入适量的水,煮约 5 分钟,加入一两左右的白酒,完全凉后,将

花椒过滤掉,再把白酒花椒水倒入洁净的玻璃瓶中备用。牙痛时,用洁净的棉签蘸此水

后放在牙痛的部位且咬住,很快就能止痛。

牙痛是上火的一个表现,主要是由风热侵袭、胃炎上蒸、虚火上炎三种原因造成。

要想治本,可以根据病因,采用相应的穴位按摩手法。

1.风热侵袭

这类原因引起的牙痛,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阵发性加重,得冷痛减,受热加重,

牙龈肿胀;形寒身热,口渴;舌红苔白或薄黄,脉浮数。

选穴:前三齿上牙痛取迎香、人中,下牙痛取承浆;后五齿上牙痛取下关、颧突凹

下处,下牙痛取耳垂与下颌角连线中点、颊车、大迎。以指切压,用力由轻逐渐加重,

施压 15~20 分钟。

2.胃炎上蒸

由此引起的牙痛主要表现为牙痛剧烈,牙龈红肿或出脓血,得冷痛减,咀嚼困难;

口渴口臭,溲赤便秘,舌红苔黄燥;脉弦数或洪数或滑数。

选穴:按揉二间、内庭,症状立刻就会减轻很多。

3.虚火上炎

此类牙痛临床表现为牙痛隐隐,时作时止,日轻夜重,牙龈暗红萎缩,牙根松动,

咬物无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嫩红少苔,脉细数。

选穴:每天刺激双侧合谷、手三里、太溪。其中,太溪宜在每天晚上泡脚后按揉,

每次 5 分钟,合谷和手三里不定时地按揉可以帮助减轻疼痛。

除穴位疗法外,牙痛患者平时还应注意饮食调节,饮食不宜过温过冷,宜清淡食物,

忌辛辣煎炒,以防火气加重。

第105页

88

脑出血、脑血栓——都是“心火”惹的祸

心火一动,一般是急症,不急救就有生命危险。常见的突发性病症有脑出血、脑血栓。

如果出现这种危机的病症,可以服用“急救三宝”,分别是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和至宝丹。

(1)安宫牛黄丸里有牛黄、麝香、黄连、朱砂、珍珠等中药材,适用于高热不退、

神志昏迷不清的患者。很多病人高热昏迷,就是用安宫牛黄丸来解救的。

(2)紫雪丹的历史最悠久,药性为大寒,药店比较常见,现代名为“紫雪散”。

紫雪丹适用于惊厥,烦躁,手脚抽搐、常发出响声的患者。

(3)至宝丹对昏迷伴发热、神志不清但不声不响的患者更适用。

“急救三宝”过去主要用来治疗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现在广泛用在脑损伤、脑血

管意外伤,但必须有明显的热象,至少舌头要很红,舌苔要黄。只要符合标准,不管是

脑出血、脑血栓,还是因为煤气中毒、外伤导致的昏迷,患者都可以服用。

心火旺盛者大多会失眠,中医里是没有安眠药的,中医治疗失眠是从病根子上治疗。

一般的病都跟心有关。家里经常备一些安神的中药是很有必要的。

1.天王补心丹

此药对于阴虚血少明显的失眠适用。因为心血被火消耗掉了,所以人不仅会失眠、

健忘、心里一阵阵发慌,而且会手脚心发热、舌头红、舌尖生疮,这个药补的作用更大一些。

2.牛黄清心丸

这种失眠是心火烧的,除了失眠还有头晕沉、心烦、大便干、舌质红的症状。热象

比较突出的人可以选择此药。

3.越鞠保和丸

此药对于失眠而梦多、早上醒来总感觉特别累、胃口不好、舌苔厚腻的人适用。人

们常说,如果失眠就在临睡前喝杯牛奶。但这个方子是要分人的,如果是这种对越鞠保

和丸适应的失眠,就千万别再喝牛奶了。喝了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只能加重病情。

4.解郁安神颗粒

此药适用于因情绪不畅导致的入睡困难,这种人多梦而且睡得很轻,一点小声就容

易醒,还可有心烦、健忘、胸闷等症状同在。

第106页

89

第三章  温暖自己,为疾病四伏画上句号

温度决定人体的健康

一提到温度,人们就会把它和气象、气候联系在一起,而很少有人会想到它其实和

我们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在生活中,我们的许多疾病都是因为寒气入侵所导致的,

从一定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温度决定人体的健康。

在传统中医理论有六证之说,即寒、热、温、凉、虚、实,在这六证中,寒气排在

首位,所以又有“百病寒为先”的说法。天上的太阳给大自然带来光明和温暖,失去了

太阳,万物便不能生存。而我们体内的阳气如同太阳一样,如果人体没有了阳气,体内

就会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再也不能供给能量与热量,生命也就要停止了。

很多肠胃疾病也是因寒而生的,肠胃就是中医所讲的“脾”,负责掌管全身的血流

供应。如果肠胃功能不好,吸收能力差,食物营养便无法化成足够血液提供身体所需,

末梢血液循环自然就会变差。

寒气积累在肌肉里时间长了,人就会觉得肌肉僵直、腰酸背痛,形成肩周炎(通常

又叫五十肩、冻结肩)、关节炎。寒气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侵入到经络,造成气滞

血瘀,从而影响到气血的运行,其实这就是中医理论上的虚亏,能够诱发各种反反复复

难以治愈的病症。

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祛除体内的寒湿,涵养身体内的阳气,让身体温暖起来。

让血液流动起来的是温度

气血掌握着人体的生杀大权,气血流通顺畅,人会安然无恙,而气血瘀滞,人就会

生病。我们知道血在体内的流通是由气来推动的,那么,气又是被谁掌控着呢?温度!

对于人体而言,温度适宜时血流畅通,我们会感觉温暖舒适;当温度降低时血液流

速减慢,就出现滞涩、瘀堵,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冷”;当温度进一步降低,血液就

会凝固,人就会面临死亡。所以说,使血液流动起来的动力就是温度,温度可以决定人

体的气血盛衰。

第107页

90

再联系到中医对气的解释,“气是由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和吸入的自然界之清

气所组成”,其中的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都能用温度解释。

先天之精气代表人体先天之本的“肾”。肾为人体之阳,就仿佛是人体内的一团火,

温煦地照耀着全身。对于肾脏,中医的建议永远是补,从来没有泻的说法。只有通过不

断地、适度地添加燃料,才能让肾火旺盛,肾气充足。而给人的肾不断补充营养、添加

燃料的,就是被称为“后天之本”的脾胃,是脾胃把食物化成了充足的血液,这就是中

医里常说的“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

补气就是补肾、暖肾、保暖、祛寒,气血充足就是身体内血液的量足、肾气足、基

础体温偏高、各脏器功能正常、代谢旺盛、血脉畅通;气血两亏就是身体血液的量少、

质劣、肾气虚、基础体温低、脏器功能低下、代谢缓慢、血脉运行不畅。在生活中,我

们经常见到小孩子的火力很足,冰天雪地还在外面玩耍,根本不怕冷;而老人则要围着

火炉取暖,这说到底还是肾气的缘故。小孩子肾气足,火力旺,代谢旺盛,总是处于生

长、发育的状态,所以不会怕冷;而老人肾气衰了,火力不足,循环代谢慢,体温就偏低,

身体逐渐衰弱,所以就怕冷。

所以,人体一定要经常处于温暖的状态下,这样气血才能威风凛凛,畅通无阻,我

们才能更好地立于天地之间。

测量一下你的体温是否偏低

体温降低就会引起各种各样的疾病。想要知道自己的体温低不低,有个小方法:起

床两小时后,用体温计量一量,如果体温是在 35℃左右的话,那很显然你就是低体温了。

超过 36℃,也不能说明体温不低。下面有个小测试,如果多数都能对应上的话,就代表

你的体温已经开始降低了。

1.外观测试

①有黑眼圈;②脸红;③蜘蛛状血管肿(以红肿的疹子为中心,毛细血管呈放射性

伸展)④手掌红斑(拇指和小指部凸起部位出现深红色斑点);⑤静脉瘤。

2.疼痛测试

①有时为头痛所困扰;②肘、膝、腰部等处关节疼痛;③肠胃不好,易胃痛、腹痛。

3.下半身测试

①肚脐下面发冷;②男性阳痿;③女性生理痛剧烈,月经不调;④尿频或乏尿;⑤

痔疮;⑥现在患有膀胱炎,或曾经患有膀胱炎。

4.精神状态测试

①一点小事就心焦;②有时产生不安感;③睡眠质量不高。

5.其他测试

①目眩;②耳鸣;③面色潮红(上火),发呆;④容易出汗;⑤有时心跳突然加快;

⑥有时感觉呼吸困难;⑦有时手脚水肿;⑧牙龈出血;⑨经常出鼻血;⑩容易长青斑。

测试完毕,你有几项符合呢?这个测试就是想让人们了解一下自己的身体究竟有多

第108页

91

“冷”。低体温是疾病的元凶,反过来说,高体温是健康的源泉。现在请确认一下自己

的身体究竟是倾向于哪一边吧!

符合 5 个以下:你的正常体温可能已经达到了 36.5℃,非常健康。这表明你平时很

注意合理饮食,不仅避免了暴饮暴食,也积极地摄取了使身体温暖的食物。恭喜你,你

拥有一个“温暖健康的身体”,请继续保持。

符合 5~9 个:虽然你还没有拥有一个“温暖健康的身体”,这有点可惜,但现在你

的身体没有太大的麻烦,作为现代人,你的体温算是优良的。为了让身体变得“温暖健康”,

除重新调整你的食物素材、食用方法以及食量外,同时请多活动身体,锻炼一下身体的“发

热机关”——肌肉吧。

符合 10~14 个:现代人大部分都处于这种状态。如果进行身体检查,其结果应该也

是不容乐观的。虽然不至于每天都暴饮暴食,但是这对你来说并不是件稀奇的事吧。另外,

你有水分摄取过量的倾向。多多温暖你的身体吧。

符合 15~20 个:也许你现在正为好几种亚健康症状而烦恼。你可能因为担心身体不

健康,正在尝试吃各种健康食品以及营养保健品。但是,不解决关键的体温升高问题,

你的健康问题就得不到解决。请从现在开始,每天实行“早餐小型节食”(可不是绝食)

计划并且每天步行一站地吧。

符合 20 个以上:你是不是正在受重病的折磨?你是不是认为体力和气力的下降都

是因为年龄的缘故或繁忙的缘故?根本的原因其实是体温在下降。为了阻止症状的恶化,

从今天起,你的多种生活习惯都需要调整,不仅要实行“早餐小型节食”计划,还要积

极摄取阳性食品(根菜类、动物性食品等),注意通过洗澡、桑拿、运动等手段排出体

内水分,以提高体温。若心情不好,身体也会变冷,所以有必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

或适当娱乐自己,让心灵也感到温暖。

体温降低会影响下一代的生长发育

现在的年轻人,很大一部分都存在先天不足、后天营养不良、心脏功能弱、肺活量

小和身体内寒湿重的情况。这是因为在近年里,这些年轻人遭受着空气、水的污染,长

期食用大量的零食、饮料、寒凉食物和反季节水果蔬菜,生病后动不动就输液、吃抗生素,

完全违背了自然和生活规律。加上后来学习负担过重,普遍缺乏身体锻炼,身体素质和

体能下降,导致各种老年性疾病如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的发病

时间都大大提前了。所以,年纪轻轻就患上老年性疾病的案例才会以惊人的速度逐年增

加。

胎儿生长、发育完全依赖母体的营养供应,孕妇的营养状况会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

发育。胎儿就像一粒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里,自然会长出健壮的小苗;种在贫瘠不肥

沃的土壤里,长出的苗则又细又弱。

怀孕时母亲的血液就是孩子生长的土壤,母亲身体素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孩子。

母亲血寒,在怀孕前就伴有痛经、腰酸、背痛、腿痛、颈肩酸痛现象的,或在怀孕期

第109页

92

间贪吃了大量寒凉食物的,孩子生下来自然就寒气重,容易出现黄疸、湿疹、吐奶、

腹泻、感冒、咳嗽、哮喘、过敏等症状;母亲血少、血稀,在怀孕前就有贫血、头晕、

睡眠不好、便秘、腹泻的,或有节食减肥经历的,或在怀孕期间妊娠反应大、胃口不

好、挑食的,孩子生下来自然也就血少,容易睡眠不好、夜惊、胆小、爱哭闹、自控

能力就差,容易腹痛、腹泻、便秘、患湿疹、感冒、咳嗽等。寒湿重就会造成血液生

成量减少,而血少、血虚的人本身身体内的热量就少,抵御寒湿的能力差,这样各种

疾病就在孩子小的时候常常出现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只要没有治愈,很多病是陪伴

孩子终生的。我们常见到一些整天病病歪歪的人,这些人从小到大没有健康过,没有

精神头十足过。因此妊娠期母亲身体内是否有寒湿、营养状况好不好,是影响孩子先

天之本的真正原因,也是孩子体质是否强壮的根本所在。那些先天寒湿重、营养不良

的孩子才是真正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就如一阵大风吹过,那个先天足的粗壮苗只是

摇一摇、晃一晃就过去了,而那个先天不足的细弱苗很可能就被吹弯了,吹倒了。当

然,这种孩子并不是就没有希望了,只要加强后天的喂养、锻炼,还是可以弥补的,

但先天不足带给孩子的缺陷是存在的,这类孩子很难像先天充足的孩子那样结实。

假如先天不足的孩子在整个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经常吃没有营养的零食及各种饮

料、冷饮,大量地贪吃寒凉的水果及反季节的蔬菜,造成各个脏器都没有吃饱、吃好,

发育不完善,到长大成人后,如果各个脏器发育合格应该得一百分的话,这些没有吃

饱的脏器只发育到了七八十分,带来的结果就是各个脏器虚弱、功能低下,各个脏器

应该去完成的工作就会大打折扣。到了中老年,各个脏器开始衰退的时候,这些本身

没有发育成熟的器官就会提前衰老,各种老年性疾病也会提前出现。

小时候寒湿就重的孩子,脾胃的消化功能都不好,造成了营养不良加重。这类孩子

从没有好的脸色,大了后脸上很容易长痘,十几岁就会喊颈椎不舒服、腰痛、腿痛,而

且这类孩子的身高都普遍低于父母。由于身体内的血液少,大量运动后就会吃不下饭,

疲劳难以消除,因此越是身体不好的孩子越不爱活动,这样心、肺、骨骼都没有经过锻炼,

自然就不强壮。反过来,不爱运动的孩子胃口又总是不开,消化功能弱,睡眠也不好(入

睡难,易出汗,睡不沉),而睡眠不好的孩子最容易出现情绪上的不稳定,急躁、多动、

抑郁等情况多有发生。

因此,当你明白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取决于先天素质,取决于后天的营养,取决于少

年时期的体育锻炼,取决于睡眠质量,取决于饮食习惯,你才会明白一个孕妇的营养有

多么重要,才会在生活中避免这些致病因素出现。

体温降低将导致血液生成减少

西医理论认为,骨髓具有造血的功能,是生成红细胞、白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与巨核细胞的场所。而中医则认为,血的生成基础是水谷精微,其构成成分为

营气与津液,并以精髓为化生根本,在脾、胃、肾等脏腑的综合功能下生成。也就是说,

饮食的数量和质量与生血有密切的关系,饮食是造血的原料。饮食的精微物质经过脏腑

第110页

93

的作用化生为血,肾藏精,精生髓,髓化血,血之源头在于肾。只有消化、吸收的功能好,

造血的原料才能被充分利用,骨髓才能充盈,造血的功能才旺盛,这就是“脾胃为后天

之本”的重要性。

消化、吸收的场所在胃肠。胃肠对食物的消化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消化道肌肉的

收缩运动将食物磨碎,另一种是消化液中的各种酶对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成

分进行化学分解。无论是机械性消化还是化学分解,目的都是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小分子物质能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而大分子物质是不能被吸收的,只能通过粪便

排出。

如果我们贪凉,或吃过多的寒凉性食物,不仅会引起胃肠的不适,还会使胃肠的血

管遇冷收缩,影响食物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管。胃肠道血管收缩,又减少了

胃肠的血液供应,减弱了胃肠的消化蠕动力量及消化液的分泌功能,从而降低了分解食

物的能力。高温有利于分解食物,而低温则延长了处理食物的时间。很多人吃了寒凉的

食物会拉肚子,就是因为这些不易消化的食物无法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管。而且像水

分这种很容易进入血液的物质也因为胃肠道血管的收缩而不能进入血管,不能被消化、

吸收,只能排出体外。时间一长,就会造成造血原料的不足,结果自然是使血液生成量

减少。

体温降低会造成动脉硬化

19 世纪法国名医卡莎尼斯有一句名言:“人与动脉同寿。”意思是说,人的动脉在

不断硬化阻塞,最后重要脏器(心、脑等)梗阻坏死之日,也就是人死亡之时。因此,

保血管就是保命,血管年轻有弹性,生命就充满活力。

人在年轻的时候,血液供应充足,肝脏的工作状态旺盛。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机体开始退化,给肝脏的供血每年都在递减,因此分泌的胆汁就会减少,对食物的消化

能力下降,血液生成也会减少,于是视力开始模糊,四肢也变得不灵活,女性月经减少,

开始进入老年。

要想肝脏功能恢复,唯一的办法就是给它供应充足的血液。肝脏在中医的五行中属

木,木生长、强壮要靠水来滋养;水在中医里是肾,肾主水。因此,只有肾气足,肝脏

才能被很好地滋润。

让肾气足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补肾、暖肾。而现在的人,不分季节地贪吃、误吃寒凉

的食物,就是在不断地给肾脏降温。降温的结果就是血流速度变慢,血管遇冷收缩,以

及血液生成量变少,从而造成各脏器(包括肝脏在内)的供血减少。

血管内的血脂多,并且慢慢堆积,使血管壁的内径变小,造成瘀堵,更加重了各个

脏器的供血不足。肝脏的供血减少,功能下降,脂肪不能完全代谢,堆在肝脏里就形成

了脂肪肝,堆在血管里又加重了血管的瘀堵。

实践证明,当患有高脂血症的病人忌掉寒凉的食物,并用青艾条熏全身的方法给身

体升温、祛寒,再配合补血、补肾的食物,尽快地补足血液后,病人血脂的各项指标就

第111页

94

会下降,轻度的一般一周至半个月恢复正常,重度的 1~3 个月也基本能降到正常。脂肪

肝也随着病人血液的充足、温度的升高慢慢消失。

温度升高后,血管内堆积的杂质开始溶化,不仅溶化了血脂,还溶化了血糖、尿酸等。

经综合调理后,病人血液的各种不正常指标全线下降,血管的瘀堵状况明显减轻,血管

的管腔变大,血管壁变薄,血液循环明显增快,各脏器的功能全面恢复,而且血压也会

慢慢趋于正常,动脉硬化也会渐渐地治愈。

体温下降不仅会造成动脉硬化,而且还可能引发癌症。人体内不能及时排出

和没能完全消化的各种代谢产物和污染物,就如下的雪。如果体温高,人体内的

“雪”就容易融化,生成水,可重新被人体利用。但如果人的体温低,这些“雪”

就无法融化,就会在体内形成瘀堵,这就是肿块的形成。而大多数癌症都是由肿

块慢慢发展起来的。

以前,几乎没有人认识到正常体温下降的可怕之处。事实上,体温是人的生命活动

的一个重要方面,免疫功能的状态就是通过体温直接表现出来的。有资料表明,体温下

降 1℃,抵抗疾病入侵的免疫力就会下降 30%。简洁明了地说,体温下降,癌症及各种

疾病的发生率就会增加。追根溯源,导致体温下降的原因显然有些让人难以置信,如运

动不足、过度饮用冰果汁、冰咖啡等冷饮和饮食过量等。与癌症的治疗相比,相信没有

人会不选择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

体温降低容易诱发抑郁症

当今时代是“压力的时代”,因抑郁症而苦恼的人越来越多。抑郁症又称为“心灵

感冒”,不管是谁都有可能患上。虽说早发现早治疗就能够痊愈,但是,抑郁症和别的

病一样,很难在早期发现。

抑郁症有症状较轻的,也有症状比较严重的。不管是周遭的人还是自己,要花很长

时间才能发现自己得了抑郁症。做什么都很努力的人得抑郁症的概率高,他们出于对工

作和家庭的责任感,总是勉强自己做这做那,即使出现抑郁症的症状也认为是自己的心

理作用,不去在意,导致病情恶化。

抑郁症最初的表现是身体呈现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症状恶化后人会有自杀的想法,

抑郁症患者的增加直接导致了自杀者的增加。而且,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低体温

也会诱发抑郁症。

另外,根据季节的不同,抑郁状态可能缓和或加重,这被称为“季节性抑郁症”。

这类患者在气候温暖的春夏几乎感觉不到郁闷,而到了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时期,气候渐

渐转凉,会逐渐出现抑郁症的症状,一进入冬天就完全陷入了抑郁状态,即进入了所谓

的“冬季抑郁症”的高发期。这种状况将会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春天。

由此可见,气温和体温对抑郁症的症状有很大影响,这在中医里自古就有记载,中

医认为抑郁症以及所有心理疾病都是“阴性病”。在印度,心理疾病被称为“月之病”;

在欧美,把一些行为举止表现奇怪的人都称为“lunatic“(luna 是“月”的意思)”。“月”

第112页

95

是和“太阳”相反的存在,相对于太阳的“阳”,“月”代表了“阴”。

众所周知,导致抑郁症的最大因素是压力。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血管收缩,血

液流动受到阻碍,结果造成了体温降低。所以抑郁症的直接原因,与其说是压力,倒不

如说是由压力过大而引起的体温下降。

患上抑郁症的人,多半是做事极端认真,不懂得如何让自己的心情放轻松,不知道

怎样省力气做事的人。那就让我们先尝试一下让身体暖起来吧。一杯热的红茶、盛满热

水的浴盆、松软暖和的被窝……这些东西不仅能够温暖我们的身体,祛除导致抑郁症的

“寒”,还能帮助我们放松绷紧的神经,让我们喘口气儿。

体温升高,从改变饮食开始

人体需要的能量来自饮食,饮食和人的体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下述几类食物都

是可以帮助提高体温的,可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选用。

(1)葱蒜类蔬菜。葱蒜类蔬菜可以起到净化血液,促进血液循环,最终使得身体

变温暖的效果。常见的葱蒜类蔬菜主要有葱、洋葱、韭菜、大蒜等,这些蔬菜都具有活

血化瘀、提升体温等功效。

(2)根菜类蔬菜。胡萝卜、土豆、萝卜、藕等根菜类蔬菜,是强化人的下半身功能、

预防肾虚的食品。

(3)咸菜。许多人受“盐分多不利于健康”思想的影响而不敢吃咸菜,其实咸菜

中的盐分能提高体温,但一次别吃过多就行。腌辣椒、咸萝卜等咸菜都是不错的提高体

温的食物。

(4)黏液食品。山药、芋头等有黏液的根菜类蔬菜具有增强精力的作用。秋葵、

国王菜、咸草、海藻等都是黏液食品。这些黏液食物里含有食物纤维和蛋白质结合而成

的黏蛋白,正是黏蛋白产生了黏液,且能够保护黏膜,预防感冒和流感。

除了这几类有助提高体温的食物外,我们还要特别介绍一种最有助暖身的食物,那

就是生姜。生姜在中医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没有生姜就不称其为中药”之说。

生姜的功效非常多,比如:

(1)促进体温上升,由此增强免疫力。

(2)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3)溶化血栓。

(4)促进脑部血液循环,预防抑郁症的发生和减缓抑郁症的症状。

(5)促进内耳血液循环,减轻目眩的症状。

(6)加快消化液的分泌,促进消化。

(7)清除导致食物中毒的细菌,杀死肠内有害细菌。

(8)发汗,解热。

(9)祛痰,镇咳。

(10)镇痛作用。

第113页

96

此外,中医认为,如果体温上升,连癌症都无法向体温升高后的体内器官扩散。那

是因为,温度在 39.6℃时癌细胞会大量死去。此外,很多事实证明,体温上升到比正常

体温高 1℃时,免疫力就会增强 5~6 倍。

很多人整天笼罩在担心健康的阴影下,工作起来没有一点儿效率。但是,如果体温

上升了,工作效率就会跟着提高,家庭生活也会随之变得美满,人生势必会发生戏剧性

的转变。

人的体温在 36.5℃,可是说是一个分水岭。低于这个温度,身体的不适将会随之而来;

高于这个温度,你就不用为健康而担心,一定会生龙活虎地活下去。

温阳益气,驱散寒邪,艾灸、按摩为主,刮痧为辅

阳虚属于寒性体质,

以内寒为主,就是身体

内部寒凉。一般来说,

内寒往往会引起外寒,

即体表的温度比正常人

低,这就是所谓的“阳

虚生外寒”。这种情况

最适合用艾灸给身体补

充热量。其次是按摩,

通过摩擦、按揉皮肤产

生热量。

阳虚体质者要想使

艾灸效果最佳,可以在三伏天或三九天,或者是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在关元穴、

肾腧穴、命门穴等穴位上用艾条温灸,每次灸到皮肤发红热烫为止,但是又以能忍

受为度。阳虚体质的人要通过刮痧达到补肾阳的效果,一定要注意刮拭手法和刮痧

部位的选择。首先要想用补法刮痧,可选用按压力小的快速刮法。因为阳气不足,

所以要补。一次不要刮太多的部位,刮拭单个部位的时间也不要过长,不要让毛孔

开得太大,因为开得太大,就很容易将阳气宣泄出去,达不到补益的效果。

阳虚的人适合短时间隔衣刮拭,只要刮到局部微微发热即可,如直接在皮肤上刮拭,

以不出痧为标准,刮至皮肤温热即可。如遇到有些部位因阳气不足导致经脉气血瘀滞,

出现疼痛症状,每次刮痧只要刮出少量痧即可,不必追求一次将痧全部出透,那样会消

耗阳气。刮痧治疗应分多次慢慢进行,以使瘀滞的经脉逐渐疏通。虚寒兼有血瘀,宜用

补法刮痧,首选膻中穴、膈腧穴和百会穴。

如果阳虚体质带来的不仅是怕冷,还有疼痛,说明血液有瘀滞,经脉不通了,因为“不

通则痛,通则不痛”。这时候就要用刮痧来活血化瘀,可刮拭疼痛的部位,哪儿疼就刮

拭疼痛部位循行的经脉。

膻中穴、膈腧穴和百会穴

膈腧

百会

膻中

第114页

97

坐骨神经痛,那是身体在排寒气

坐骨神经痛是身体排除寒气时的症状之一。当肺排除寒气时,会使胆的功能受阻,

当胆经受阻的情形严重时,就造成了胆经疼痛,也就是坐骨神经痛。由于疼痛是由肺热

引起的,因此,按摩肺经可以疏解肺热,肺热消除了,胆经立即就不痛了。

肺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条经脉,它起始于胃部,向下

络于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属于肺脏。从肺系(气

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下行沿着臂内侧走在手少阴、手厥

阴经之前,沿着臂内侧桡骨边缘(拇指方向),进入寸口(腕

部桡动脉搏动处,即中医把脉处),下至大鱼际部,沿边际

出拇指的末端。我们平常可以多敲敲肺经,对身体排寒很有

帮助。

此外,当坐骨神经痛发作时,可按摩肺经的尺泽穴,这

时会感觉非常痛,压住正确的穴位后,停留一分钟可以立即

止住疼痛。为减少发病的概率,平时可以经常按摩尺泽穴。

每日睡前用热毛巾或布包的热盐热敷腰部或臀部,温度不可

太高,以舒适为宜。

如果疼痛发生于季节变化时,由于春季肝气的升发或夏

季心火的旺盛,都会因为脏腑平衡的原因,造成肺热的症状,因此,保健时春天需先祛

除肝热,夏天则先祛除心火,再祛除肝热,如果还不能祛除疼痛时,再按摩肺经卸除肺

热。秋天时则直接按摩肺经,多数都能缓解疼痛。冬天肝气会由于肾气下降而相对上升,

因此,必须先按摩肾经,再按摩肝经和肺经。

由于肺和胆的问题通常都不是短时间形成的,当发生胆经疼痛症状时,问题必定

已经相当严重了。因此,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祛除疾病,必须先培养血气,血气能力

达到相当充足的水平,人体才有能力逐渐祛除肺中的寒气。寒气祛除了,胆功能才能

逐渐恢复。

此外,还要注意以下事项:工作时坐硬板凳,休息时睡硬板床;要劳逸结合,生

活有规律,适当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运动后要注意保护腰部和右腿,内衣湿后要及时

换洗,防止潮湿的衣服在身上被焐干;出汗后也不宜立即洗澡,待落汗后再洗,以防

受凉。

神阙穴:温阳救逆、利水固脱

神阙穴位于我们的肚脐眼部位。神,指元神;阙,指宫阙。神阙就是指元神出入和

居住的地方,神阙穴是心肾交通的门户,可起到调和阴阳的作用。

神阙穴对腹部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如腹泻、五更泻等均有疗效。我们知道任脉上的

尺泽穴

尺泽

第115页

98

穴位艾灸最好,尤其是神阙穴。这里给大家

推荐一个好的方法,就是隔盐灸:将一小把

粗盐填在肚脐眼上,上面放上切成薄片的姜

片,然后用艾柱灸,到最后肚脐上会填满黄

黄的盐姜水,对身体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此外,还有按摩法。神阙穴在腹中部,

脐中央。

取法:仰卧,于脐窝中点取穴。

按摩此穴位,对于治疗泻痢、绕脐腹痛、

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脑卒中脱证、

尸厥、角弓反张、风痫、水肿鼓胀、肠炎、痢疾、产后尿潴留等有着显著的疗效。

不过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按揉时力度要轻柔缓和,以免伤到肾脏器官。

(2)每日 2~3 次,每次施治 3~5 分钟即可。

(3)禁刺,宜灸。

多吃蔬果、多喝水会使体温降低

蔬菜和水果是公认的“健康饮食的代表”,但是,这两类食物水分多,而且通常冷

藏后再吃的情况比较多,有让身体变冷的不良反应。

运动员当中有完全的素食主义者,但是这一部分人群活动肌肉的机会要比一般人多

得多,肌肉产生的热量使得体温不会下降。

生吃蔬菜时,如果放上能使体温升高的盐,就可以中和蔬菜让身体变冷的作用。另

外,洋葱和胡萝卜这样的根类蔬菜能使体温上升,做色拉的时候最好放上这些材料,至

于水果如苹果、樱桃等则不会让身体变冷。

另外,很多女性朋友听说多喝水能美容,对皮肤好,就拼命地喝。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水分会让身体变冷,会让肌肤失去血色,而且体温低的话,肌肤的新陈代谢功能也会随

之变差。

摄取水分通常指的是适量的水,要是过量就不行。过量的水分会使排泄器官的功能

弱化,加重肾脏负担。而且这种方法有时会使排泄器官的温度降低,反而引起便秘。

中和食物阴阳,享受健康饮食

食物的属性也不是完全绝对的,即使属性为阴性的食物,如果用火进行烹制,加入盐、

酱油等调料,原本的阴性就能得到中和。举个例子:就绿茶来说,里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

有抗氧化和杀菌作用的茶多酚等多种多样的健康成分,应该说它确实是一种超级健康的

饮料。但是,它的缺点就是多喝能使身体变冷。不经常运动、很少锻炼肌肉的人喝多了

神阙穴

神阙

第116页

99

绿茶,恐怕会使体温降低,引起疼痛性疾病。

大家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根据阳性、阴性、中性区分食物,这样可以帮助自己获取

健康。

1.阴性食物(寒性食物)

特点:绿色,白色,淡蓝色,南方产,柔软,富含水分。

食品:叶菜类、白砂糖、醋、化学调料、水、绿茶、咖啡、牛奶、啤酒等。

2.中性食物

特点:介于阴性和阳性食物之间。

食品:北方产的水果,如苹果、葡萄、樱桃、李子等,还包括糙米、黑面包、大豆。

3.阳性食物(暖性食物)

特点:红色,黑色,橙色,北方产,硬,水分少。

食品:根菜类、盐、酱汤、酱油、红茶、红酒、梅酒,以及动物性食物,如肉、蛋、

鱼、虾、贝等。

寒冬时节,怎样让你的身体温暖如春

每年的秋末冬初,都是气温变化无常的时节,通常是一股冷空气过去,气温骤降,

产生的寒气就会进入人体内部。这时,人体所承受的寒气如果分量不多,同时气血充足、

经络畅通,身体很快会将寒气从表皮受寒的部位运送到排泄通道。如果受寒的面积很大,

或寒气长期积累,人体就必须消耗大量的能量来祛除寒气,身体必将产生大量的“寒毒”

(变质的体液),人就容易生病。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肠胃疾病都是因寒而生的。肠胃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脾”,

负责掌管全身的血流供应。假如肠胃功能不好,吸收能力也差的话,食物营养便无法化

成足够的血液提供身体所需,末梢血液循环自然就会变得很差。

寒气积累在肌肉里,时间长了,你就会觉得肌肉僵直、腰酸背痛,形成肩周炎、关节炎。

寒气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入侵到经络,造成气滞血瘀,影响气血的运行,这就

是中医所讲的虚亏,它能够诱发多种难以治愈的病症。

既然寒气的危害如此之大,那么在寒冬季节就应树立正确的养生观念,尽量减少寒

气的侵入。

1.不扰阳气,增强肌肤的适应能力

所谓不扰阳气,是说不要耗散精气、元气,要护阳益气。冬季夜里寒气重,伤人尤甚,

所以我们应该早睡,这样才能让闭藏之阳气不受干扰。过度劳累会耗散阳气,因此我们

在工作中应做到劳逸结合。

在秋天时我们就应加强锻炼,因为秋凉能让皮肤功能受到“冻”的锻炼,随着秋凉

逐渐加重,由凉过渡到冬天的寒冷,肌肤的适应能力也会与之相适应。冬天加衣,不宜

一次性完成,应随气温下降而逐步完成,这样可让肌肤逐步适应寒冷的冬天,提高机体

抗寒能力。

第117页

100

2.增强肺之宣发、肃降功能,以抗寒邪侵入

冬天气温低,冷气浓重,寒邪侵入时肺先受害。肺为风寒所束,宣发、肃降功能发生

障碍时,便会咳嗽、气喘,因此,增强肺宣发、肃降的功能,就能增强肌肤抗寒的能力。

人们在生活中应注意背部、鼻子、双脚的保暖御寒,因为这些部位是肺部受寒的途径;平

时可以一天三次地摩擦鼻子两翼至发热或者摩擦双脚的涌泉、丰隆诸穴和背部的肺腧穴,

都能起到祛寒的效果。

3.健脾养胃,提高抗寒能力

为了能使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得到源源不断的供给,人们必须健脾养胃,增强胃的

消化能力和脾的运化能力,所以在寒冷的冬天不宜吃生冷食物,因为生食、冷食不易消化,

会损伤脾胃。

饭后 1 小时用手掌面在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 20 次,有助于消化吸收;临睡前摩腹,

可以健脾胃,帮助消化,并有安眠作用。

第118页

101

第三篇

只有阴阳平衡,气血才会通畅

第119页

102

第一章  气属阳,血属阴,气血平衡是根本

气血通畅,人才会健康

气血是构成机体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同时,气血又是脏腑功

能活动的产物。人体的生理现象、病理变化均与气血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故《本草衍义》

说:“夫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伤其血气者。”《黄帝内经·灵枢·本脏》

也讲到气血对人体的重要作用:“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晚清著名医学家唐容川在《血证论》中说“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壮则可以帅

血以运行。气血又是生血之力,血气旺则是气化之物质基础,只要气血充沛、血脉畅行、

营卫调和,人体就可以“阴平阳秘”,百病可防,百病可治。

“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的名论出自《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

是指对疾病的治疗,应注重于疏通脏腑气血,使无壅滞之弊,则人体可恢复平和与健康。

诚如清代姚止庵在《素问经注节解》中所释:“疏其壅塞,令上下无碍,血气通调,则

寒热自和,阴阳调达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关乎人体气机失去正常的运动状态,即

气机出入阻隔、升降失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中医病因、病机的基本观点。一代宗医朱丹溪就曾说过:“气

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强调了气血瘀滞

在发病学上的重要地位。他倡导气、血、湿、热、痰、食“六郁”之说,认为此六者既

可单独致病,亦可合而为害,但其关键则在于气郁。因此,他治疗郁证,首重调理气机。

气血是身体能量的“总闸”

在中医里,有一种说法叫“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也就是说如果人体内的气血能

够达到一种平衡、协调、通畅、有序的冲和平衡状态,人就能保持精力充沛,身心舒畅,

体魄强健,益寿延年。

中医学里的“气”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它被视为人体的生长发育、脏腑运转

及体内物质运输、传递和排泄的基本推动能源。俗话讲的“断气”就是表明了机体的死亡,

所以《庄子·知北游》里有“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的说法。

关于气,我们生活里的日常语言就有“受气”“生气”“没力气”“中气不足”等。

第120页

103

如果我们身体里的“气”不好好工作,我们的身体就会生病,表现出各种症状,如“气

滞”“气郁”“气逆”“气陷”等。

(1)“气滞”就是气的运行不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胀痛。气滞的部位不同,出

现的胀痛部位也就不同。比如月经引起的小腹胀痛,就是典型的气滞引起的妇科疾病。

(2)“气郁”指的是气结聚在内,不能通行周身。如果气郁结在内,不能正常运行,

我们人体脏腑的运转、物质的运输和排泄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如有的人总是胸闷

憋气,冬天经常会感到手脚冰冷,其实这就是气运行不畅所导致的。所以,平时一定要

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这样才能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

(3)“气逆”指的是体内的气上升太过、下降不及会给人体造成疾病。气在人体

中的运动是升降有序的,上升作用能保证将体内的营养物质运输到头部,维持各脏器在

体内的位置;下降作用则可使进入人体的物质能自上而下地依次传递,并能将各种代谢

物向下汇集,通过大小便排出体外。如果上升作用过强,就会使头部过度充血,出现头

昏脑涨、面红目赤、头痛易怒、两肋胀痛,甚至昏迷、半身瘫痪、口角歪斜等症状,下

降作用过弱则会导致饮食传递失常,出现泛酸、恶心、呕吐等症。

(4)“气陷”和“气逆”正好相反,这种情况是指人体内的气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

上升不足会导致头部缺血、缺氧或脏腑不能固定在原来的位置,出现头晕、健忘、眼前

发黑、精神不振等症;下降太过则会导致食物传递过快或代谢物排出过多,从而出现腹泻、

小便频繁等症。

上面讲了人体内的重要物质“气”,那接下来就要讲一讲“血”。

血对人体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滋养,它携带的营养成分和氧气是人体各组织器官进行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血对人体来说非常重要,血充足则人面色红润,肌肤饱满丰盈,

毛发润滑有光泽。因为血是将气的效能传递到全身各脏器的最好载体,所以中医上又称

“血为气之母”,认为“血能载气”。

如果“血”亏损或者运行失常就会导致各种不适,比如失眠、健忘、烦躁、惊悸、

面色无华等,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明白了什么是气,什么是血,相信你对于生命也会有更深更全的认识了。

我们的气血,就好像自然界里的树

自然界有四时交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我们常说,养生要合乎四时,因此

要想身体健康少生病,就要顺应自然的规律。

自然界的树在春天的时候开始长叶子,夏天时枝繁叶茂,秋天时树叶开始凋落,冬

天的时候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树干。人的气血也是一样,在春天的时候,气血从里往外走;

夏天的时候气血全在外面,就像树的叶子;俗话说“一叶落而天下知秋”,一到秋天,

气血就开始从外面向里走了;到了冬天,气血都到了里面,外面就相对不足。

在夏天,树上所有的营养都在枝叶上,根上几乎没有什么营养。而冬天给树灌溉,

是为了春天让它更好地生发。老百姓有句话叫“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作病”,

第121页

104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夏天时气血都到外面去了,它能够通过汗液把体内多余的东西排出

去。如果人体不热,那么就很可能成为堆放废物的垃圾场。而冬天讲究进补,最好吃些

有营养的东西,因为这个时候气血都在里面,吃了好东西能充分运化,为明年的春发做

好准备。如果冬天不进补,那么第二年春天就没有气血供生发。这和树的冬灌是一个道理。

人体在冬天储存营养的同时,也会有许多多余的产物,到了夏天发汗的时候,正好

把这些多余的产物排出体外。

纵观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夏天唯恐空调不冷,冬天唯恐暖气不热。如果把自然界的

树“请”到屋子里面来生存,它也会吃不消的。这样违背四时的生活方式,会造成人体

内气血运行混乱,人就会因此而生病。

所以,我们要像自然界的树那样,顺应四时的规律,才能身强体健。

血液总量和人体的血气能量成正比

中医用血气来说明人体的能量,血气包含人体的许多物质,其中血液是人体能量最

重要的代表。一般情况下,血液总量和人体的血气能量成正比。

如果人体每天造血的数量大于血液的消耗,那么血液总量就会越来越多,多余的血

液就会进入人体的各个脏器。如果人体长期处于血液总量不断上升的状态,那么各个脏

器中都会充满血液,骨头中也会充满骨髓,人也就会处于血气能量储备充足的状态。反之,

如果每天血液的消耗大于造血量,时间长了,各个脏器中储存的血液就会越来越少。

如果脾脏的藏血减少,人体的免疫力就会下降。如果肝脏的藏血减少,血液在肝脏

中清洗的次数就会减少,血液就会越来越脏。当肝脏中的血液减少到很低时,就会逐渐

出现肝脏萎缩或者肝硬化的现象。如果肾脏的藏血减少,血液中的垃圾无法通过肾脏排

出去,当肾脏完全不发挥作用时,就会演变为尿毒症。

长期处于透支状态的人,其幼年时所储存的血气能量,可以支持其数十年的消耗。

血气能量有点类似于充电电池,储存几个月的血气能量,就可供几年的消耗。这也是为

什么有些人长期无规律地生活,每天只睡很短的时间,却没有立即出现疾病症状,是因

为他早年储存了较多的能量。但如果长期下去,难免大病。

因为人体储存的气血能量是有限的,所以在使用储备能源时,其通常只供应最重要

的部分,消耗能量大的人体诊断维修系统就会暂时停止能源的供应。就像停电时大楼中

的照明系统和消防系统可正常使用,但耗电量大的空调系统则会停止运行。

中医将正常的能量称之为“血气”,备用能源称之为“火”。使用备用能源时,身

体的主要表现就是越晚越精神,也就是中医常说的“心火盛”或“肝火旺”。

在使用备用能源时,诊断维修系统几乎停止运行,因此人体没有不舒服的疾病症状。

许多人就误认为自己身体很好,从来不生病,可以任意透支体力。也有些人,平常忙起

来不生病,一旦停下来休息,立刻就会浑身不舒服。这是因为人平常使用备用能源,一

旦休息,血气能量就增多,诊断维修系统开始运行,人体就会有不舒服的疾病症状。

所以,养生之道的根本,就在于常留一份血气能量给自己。

第122页

105

我们生存的根本就是元气

中医学中有这样的说法:“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这里的

“气”是指人体的元气,元气充足免疫力就强,就能战胜疾病;如果人体元气不足或虚弱,

就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或免疫力去战胜疾病;而元气耗尽,人就会死亡。“元气”,亦

称“原气”,是由父母之精所化生,由后天水谷精气和自然清气结合而成的阴气与阳气。

之所以说元气是我们生存的根本,是因为“气聚则生”,人先天的元气是父母给的,

如果不吃不喝的话,这些先天带来的元气只够维持 7 天的生命。要想活下去,就要保住

先天的精气,就要吃东西,呼吸自然之气。《黄帝内经》中说:“真气者,所受于天,

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这里的“天”是指父母。所以说,母肥则子壮,如果打算生孩子,

一定要先把夫妻双方的身体都调养好,给孩子一个比较充足的元气,要知道怀胎十月可

是会影响孩子一生的。

元气虽然是先天带来的父母之精气,也有后天的水谷之气、呼吸之气、自然之气来

补充,但元气毕竟是有限的,有一个定数。人活着就是不断耗散这些元气的过程,元气

足的时候,人的免疫力就比较强,身体也比较健康;随着元气慢慢耗散,人的免疫力开

始下降,疾病上身来,有一天元气耗尽了,也就是生命结束的时候。

长寿和元气是直接相关的。专家说:“不要相信大补元气一说,元气就是一个定数,

是爸爸妈妈给你的,它就像家里用的煤气罐,虽然你爸爸妈妈给你很好很圆满的一罐,

但你 24 小时一直把火门大大地开着,你的寿命也不会长。如果爸爸妈妈只给了你半罐,

你老把那个火门开得小小的,老让它小不溜儿地使用,你的寿命就长。”

总之,元气是我们生存的根本,元气没了,人也就死了。好好养护元气,不过度透支,

这才是长寿的根本所在。

元气充足与否要看脾胃的运转情况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土为元气之母,母气既和,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久视耐老。”“土者,万物之母,母得其养,则水火相济,木金交合,百诸邪自去,百

病不生矣。”他认为脾胃与人的元气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体内的元气因脾胃而生,脾胃

功能正常运转,人体内的元气才能生长并充实。而人吃的五谷杂粮、果蔬蛋禽,都要进

入胃中,人体内各个器官摄取的营养,都要从胃而得来。

李时珍强调脾胃是五脏升降的枢纽。他曾经说过“脾者黄官,所以交媾水火,会合

木金者也”。他认为人体气机上下升降运行正常,有赖于脾胃功能的协调。脾胃如果正

常运转,则心肾相交,肺肝调和,阴阳平衡;而如果脾胃一旦受损,功能失常,就会内

伤元气,严重的还会因此而影响全身而患病。因此人懂得养生,还要重视养脾胃,那么

吃什么才能养脾胃呢?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大枣、莲子、南瓜、茼蒿、红薯等

都有养脾胃的功效。

第123页

106

另外,下面保养脾胃的要诀要记牢:“动为纲,素为常,酒少量,莫愁肠。”

(1)“动为纲”:指适当的运动可促进消化,增进食欲,使气血生化之源充足,精、

气、神旺盛,脏腑功能不衰。因此,人们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

运动量。散步是一种和缓、自然的体育活动,可快可慢,可使精神得到休息,使肌肉放松,

气血调顺,帮助脾胃运化,借以祛病防衰。

(2)“素为常”:素食主要指含植物蛋白、植物油及维生素的食物,如面粉、大米、

五谷杂粮、豆类及其制品、蔬菜、瓜果等。日常饮食应以淡食为主,以便清理肠胃。进

食温凉适当,不要过热也不可过凉,因为热伤黏膜、寒伤脾胃,均可导致运化失调。少

食质硬、质黏、煎炸、油腻、辛辣性食品。

(3)“酒少量”:不要嗜酒无度,以免损伤脾胃。少量饮酒能刺激胃肠蠕动,以利消化,

亦可畅通血脉、振奋精神、消除疲劳、除风散寒,但过量饮酒则脾胃必受其害,轻则腹

胀不消,不思饮食,重则呕吐不止。

(4)“莫愁肠”:指人的精神状况、情绪变化对脾胃亦有一定影响。中医认为思可伤脾,

意指思虑过度易伤脾胃。脾胃功能失衡会引起消化、吸收和运化的障碍,因而食不甘味,

甚至不思饮食;久之则气血生化不足,使人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健忘失眠、形体消瘦,

导致神经衰弱、胃肠神经官能症、溃疡病等。所以,必须注意性格、情操及道德的修养,

做到心胸豁达,待人和善,遇事不要斤斤计较,更不要对身外之物多费心思;尽量避免

不良情绪的刺激和干扰,经常保持稳定的心境和乐观的心态,这些都是保养脾胃、祛病

延年的妙方。

饮食调养对脾胃的养生保健最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饮食营养要均衡,食物品种

要丰富多样,进餐要定时定量,尤其是早饭一定要吃,这些均有利于脾胃的保养。

养正气、避邪气,才能健康无疾

大自然对所有的生命都是一视同仁的,不论是细菌,还是病毒,抑或是人和动物,

都给予生存的权利。这就是说人类是生活在细菌中的,那么既然有细菌和病毒存在,人

为什么不得病呢?这很好解释,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当

人体处于平和状态的时候,是可以和所有的细菌、病毒和平共处的。而如果身体状况变差,

那么细菌、病毒这些邪气就有了可乘之机,会压过身体里的正气,正气不如邪气,人就

会得病了。所以,我们要健康无疾,就要内养正气,外避邪气。养正气要怎样养呢?

第一,重视精神调养。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脏腑功能、气血运行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突然、强烈或持久的精神刺激,可导致脏腑气机紊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因此,

我们平时要重视精神调养,做到心情舒畅、精神安定、少私而不贪欲、喜怒而不妄发、

修德养性,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要尽量避免外界环境对人体的不良刺激,如营造

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睦的人际关系、幸福的家庭氛围等。这样则人体的气机调畅、气血

平和、正气充沛,可预防疾病的发生。

第二,注意饮食起居。保持身体健康,就要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度等。

第124页

107

在饮食方面,我们要注意饥饱适宜、五味调和、切忌偏嗜、讲究卫生,并控制肥甘厚味

的摄入,以免损伤脾胃,导致气血生化乏源、抗病能力下降;在起居方面,要顺应四时

气候的变化来安排作息时间,培养有规律的起居习惯,如定时睡觉、定时起床、定时工

作学习、定时锻炼身体等,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劳逸方面,既要注意体力劳

动与脑力劳动相交替,又要注意劳作与休息相结合,做到量力而行,劳逸适度。

第三,加强身体锻炼。运动是健康之本,经常锻炼身体能够促使经脉通利,血液畅行,

增强体质,从而防病祛病,延年益寿。

规避邪气的措施很多,如顺四时而适寒暑,避免六淫邪气的侵袭。六淫邪气各有主

时,春风、夏热(暑)、长夏湿、秋燥、冬寒,故应做到因时养生以避邪养正,正如《黄

帝内经》所说的,“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此外,外避邪气还要戒除一些不良的生活

习惯,比如熬夜、洗头时做按摩、有病就吃药、光脚走路等。

总之,通过采取内养和外防两方面的措施,人就可以达到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的目的。

血是保证女性机体运转的营养剂

中医理论认为血是人体最宝贵的物质之一,它内养脏腑,外养皮毛筋骨,维持人体

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机能,是保证机体运转的营养剂。李时珍认为,妇女以血为用,

因为女性的月经、胎孕、产育以及哺乳等生理过程皆易耗损血液,所以女性机体相对容

易处于血分不足的状态,也就是中医所说,“妇女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

脱血也”。

女性因其生理有周期耗血多的特点,若不善于养血,就容易出现面色萎黄、唇甲苍

白、头晕眼花、乏力气急等血虚证。《本草纲目》记载,严重贫血者还容易过早产生皱纹、

白发、脱牙、步履蹒跚等早衰征象。血足皮肤才能红润,面色才有光泽,女性若要追求

面容靓丽、身材窈窕,必须重视养血。

那么,养血要注意哪几个方面呢?

(1)食养。女性日常应适当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优质蛋白质、必需的微量元素(铁、

铜等)、叶酸和维生素 B12 等营养食物。《本草纲目》记载,动物肝脏、肾脏、血、鱼虾、

蛋类、豆制品、黑木耳、黑芝麻、大枣、花生以及新鲜的蔬果等都是很好的造血食物。

(2)药养。贫血者应进补养血药膳。可用党参 15 克、大枣 15 枚,煎汤代茶饮;

也可用首乌 20 克、枸杞 20 克、粳米 60 克、大枣 15 枚、红糖适量煮粥,有补血养血的

功效。

(3)神养。心情愉快,保持乐观的情绪,不仅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而且有利

于身心健康,同时还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来,使皮肤红润,面有光泽。

(4)睡养。充足睡眠能令你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熬夜,

不偏食,戒烟限酒,不在月经期或产褥期等特殊生理阶段同房等。

此外,中医认为,气血对肌肤、毛发具有润泽的作用。明代医学家王肯堂在其书《证

第125页

108

治准绳》中说:“血盛则荣于发,则须发美;若气血虚弱,经脉虚渴,不能荣发,故须

发脱落。”《医学入门》中又说:“血盛则发润,血衰则发衰,血热则发黄,血败则发

白矣。”

以上都说明,人体毛发的枯荣是由于气血盛衰而决定的:头发属于少阴、阳明;耳

前的鬓毛属于手、足少阳;眼上的眉毛属于手、足阳明;唇上的胡子属于阳明;下巴颏

儿的须属于足少阳、阳明;两颊上的髯须属于少阳。如果气血盛,则毛发长得又快又好;

如果气多血少,则头发虽然黑但长得慢;如果气少血多,则毛发长得又少又差;如果气

和血都少,则毛发不生;如果气和血都过盛,毛发就会黄而赤;如果气血皆衰,头发就

会发白并脱落。

可见,要使自己的秀发又黑又亮,就要使自己的气血充实起来,这是保持秀发魅力

的根本办法。

气虚阳不足,血虚阴不足

气血,气为阳,血为阴。气虚的人,首先,脏腑功能会低下,精神委顿、倦怠乏力、

少气懒言,动不动就会出虚汗。其次,抗病能力减弱,什么微小的病毒都可以欺负他,

一阵寒风吹来,别人都安然无恙,但气虚之人却可能大病一场。

其实,气出现的问题,还有气陷、气滞、气逆等情况,但气虚是其中最主要的问题,

所以我们主要说说气虚。那么,气虚的人都有哪些表现呢?

1.少气懒言、神疲乏力

这是一种懒言懒语的状态,多一句话都不愿意说,这不是性格的问题,是自己总觉

得没有多余的力气,总是提不起劲儿来做任何事儿。

2.头晕目眩,动辄自汗

这种人不动弹的时候是没有力气,动弹起来就会出现一些力不从心的表现,比如头

晕,《黄帝内经》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倾,目为之眩。”

就是说,如果气虚的话,人就会出现头晕目眩和耳鸣的情况,甚至连抬头的力气都不足。

因为气属阳,气虚则阳不足,所以气虚的人往往容易感觉冷,这叫畏寒,这种情况

是穿上衣服就暖和,但少穿一点儿就觉得冷。

气和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没有了血,气无所依托,就飞散消失了;同样,

如果没有气,血就无法行动,也就没有了任何作用。

大家知道,血液是濡养四肢百骸的,我们身体所有的器官,都需要血液带来的营养,

如果血液不足了,全身的各个部位都会出现问题。

假如我们的心血虚,就会出现心悸、怔忡等情况。因为心藏神,要靠血来养,心血

不足则关于“思考”的整个系统都会出现问题——记忆力会变差,思考时会觉得累,晚

上梦多,总是烦躁,这都是血不养心造成的问题。

如果肝血亏,那么问题也很大。中医认为肝为刚脏,属木,主藏血,需要濡润,如

果血液不足,那就如同一棵树没有浇水,没有水叶就会枯萎。肝缺少血,人就容易发火,

第126页

109

会觉得头昏脑涨、目赤肿痛;同时,因为肝开窍于目,目得肝血的濡养才能看清东西,

如果肝血虚,视力就会模糊,眼睛容易疲劳,总觉得干燥。

如果肺的血不足了,肺也会出现很多问题。肺中的血如果亏虚,则会出现胸闷、气短、

呼吸不利,甚至会导致心悸、胸中憋痛,很多老人心脏出现问题,其实都和肺血不足密

切相关。如果我们对此不加注意,见到心脏病就一味地活血化瘀,往往会导致病情缠绵

反复,越来越重。因为本来血已不足,还通什么呢?就如同河道里面没有水,我们还要

不断地挖掘拓宽,这不仅无用,反而还会伤及无辜。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补血,让河道里

的水充足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女性有特殊的生理特点,有经、带、孕、产等生理阶段,而这

些事情都会引起阴血的消耗与损伤,所以,女子身体血虚的情况尤其明显,血虚所带来

的问题,也比男子要突出很多。

有人说,男子靠气来养,精气足则身体健康;女子靠血来养,阴血足则身体健康。

这样的说法,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血虚的确会给女性的身体带来很大的问题。

十招教你了解自己的气血是否充足

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适当的仪器能方便地检测出人的气血水平,但是我们依然

有办法知道自己气血水平的高低,秘诀就在你自己身上。

(1)如果一个人的头发乌黑、浓密、柔顺,就代表气血充足;头发干枯、脱发、发黄、

发白、开叉,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2)如果一个人的眼白浑浊、发黄、有血丝,眼袋很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

则表明气血不足。眼睛随时都睁得大大的,说明气血充足。

(3)人的唇色变化多端。双唇泛白,属气血亏损,或阳虚寒盛,贫血,脾胃虚弱;

唇色深红,并非气血佳而是有热在身,属热证;唇红鲜艳如火,阴虚火旺;唇色深红兼干焦,

则内有实热;唇色青紫,多属气滞血瘀,血液不流畅,易罹患急性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

唇边发黑,但内唇淡白,是有实热且气血亏结。

(4)如果你发现牙缝变大了,吃东西越来越容易塞牙,则说明身体的衰老在加快,

因为牙龈萎缩说明气血不足。当然,小孩子不明显,主要指成人。

(5)皮肤粗糙、无光泽、喑沉,发白、发青、发红,长斑都说明气血不足。皮肤

白里透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无斑代表气血充足。

(6)小孩子看耳朵形态可知气血情况。大人主要看色泽,有无斑点和疼痛。如果

呈淡淡的粉红色、有光泽、无斑点、无皱纹、饱满则代表气血充足,而黯淡、无光泽则

代表气血已经下降。如果耳朵萎缩、枯燥、有斑点、皱纹多,则提示人的肾脏功能开始

衰竭。

(7)摸一个人的手,如果四季都是温暖的,则说明此人气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热、

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8)如果一个人的手指指腹饱满,肉多有弹性,则说明气血充足。如果手指指腹扁平、

第127页

110

薄弱,或指尖细细的,则说明气血不足。

(9)正常情况下,除小指外,指甲上都应该有半月形。拇指上,半月形应占指甲

面积的 1/4~1/5,食指、中指、无名指应不超过 1/5。如果手指上没有半月形或只有拇指

上有半月形,说明人体内的寒气重、循环功能差、气血不足,以致血液到不了手指的末梢,

如果半月形过多、过大,则易患甲亢、高血压等病。

(10)成年人如果能快速入睡,并能进入深度睡眠,睡眠中呼吸均匀,一觉睡到自

然醒,则表明气血充足;如果入睡困难、夜尿多、易惊易醒、在睡眠中打呼噜或呼吸沉重,

就都是血亏。

补气重在补脾益肾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体的“正气”有促进生长

发育、保卫身体及抵御疾病侵袭等生理功能。

而气虚体质的人容易感冒或生病,体形消瘦或偏胖,身体容易疲倦,全身乏力,还

伴有面色苍白,说话声音低微,稍微活动则出汗、心悸,舌淡苔白,脉虚弱等身体特征。

气虚的人养生的关键在于补气。肾为气之根,脾为气之源,所以补气重在补脾益肾。

(1)饮食调养。气虚的人食养宜补气健脾。常用的药物及食物包括人参、山药、

胡萝卜、香菇、鸡肉等。

(2)精神调摄。气虚的人精神情绪常处于低落状态。精神调摄即要让精神振奋起来,

让人变得乐观、豁达、愉快。

(3)运动健身。气虚的人不宜进行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可多做内养功、强壮功。

方法如下:①摩腰:将腰带松开,双手相搓,以略觉发热为度,将双手置于腰间,上下

搓摩腰部,直至感觉发热为止;②“吹”字功:直立,双脚并拢,两手交叉上举过头,

然后弯腰,双手触地,继而下蹲,双手抱膝,心中默念“吹”字,连续做 10 余次;③

荡腿端坐,两脚自然下垂。先慢慢左右转动身体 3 次,然后两脚悬空前后摆动 10 余次。

(4)环境调摄。气虚的人适应寒暑变化的能力较差,寒冷季节常感手脚不温,易感冒。

因此,冬季要避寒就温。

(5)药物补养。偏脾气虚的人宜选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偏肾气虚的人可服用

肾气丸;属肺气虚的人可常服补肺散。

“六字诀”的养生真谛

“六字诀”古已有之,是儒、释、医都推崇的一套吐故纳新、祛病延年的养生功法。

它是通过嘘、呵、呼、嘶、吹、嘻 6 个字不同的口型发音,唇齿喉舌不同的用力,来牵

动不动的脏腑经络气血运行的。“六字诀”分别对应人体的肝、脾、肾、心、肺、三焦

6 个部位,根据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之原理,弱则补之,强则抽之,使人体阴

阳五行平衡,从而达到健身祛病的目的。

第128页

111

练六字诀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着重呼吸、姿势、吐音;第二阶段转到处理意念、

吐字出气流。练“嘘”字功,睁眼练,其他字可以闭目吐。每个字吐 6 次。吸气时鼓肚子,

呼气时瘪肚子。吐字呼气,吐尽吸气,嘴呼鼻吸。

在练功之前,还要做好准备工作,最主要的是身体一定要松静自然,这是气功锻炼

的共同要求。所谓“松”,是指身体各个部位从关节到肌肉都要做最大的放松,放松后

才能达到“气遍周身不少滞”;“静”,指意要静,凡人皆有所思,我们要求在练功时,

把放出的心暂时收回来,用一念代万念;“自然”,就是动作协调平衡,不强求,强求

就容易出偏差。

准备工作做好了,就可以开始练习了。

1.“吹”字功

在人体器官中,“吹”对应肾,因此常练习此功,可以补肾气,对腰膝酸软、盗汗

遗精、阳痿早泄、子宫虚寒等肾经疾患有很好的疗效。

练习方法:舌向里,微上翘,气由两边出。足跟着力,五趾抓地,足心空起,两臂

自体侧提起,绕长强、肾腧两穴向前画弧并经体前抬至锁骨平,两臂撑圆如抱球,两手

指尖相对。身体下蹲,两臂随之下落,呼气尽时两手落于膝盖上部。下蹲时要做到身体

正直。呼气尽,随吸气之势慢慢站起,两臂自然下落垂于身体两侧。共做 6 次,调息。

2.“呼”字功

在人体器官中,“呼”对应脾,因此常练习此功,可以培脾气,对腹胀、腹泻、四

肢疲乏、食欲不振、肌肉萎缩、皮肤水肿等脾经疾患有很好的疗效。

练习方法:撮口如管状,唇圆如筒,舌放平,向上微卷,用力前伸。足拇指轻轻点

地,两手自小腹前抬起,手心朝上,至脐部,左手外旋上托至头顶,同时右手内旋下按

至小腹前。呼气尽吸气时,左臂内旋变为掌心向里,从面前下落,同时右臂回旋,掌心

向里上穿,两手在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里,两手内旋下按至腹前,自然垂于体侧。

再以同样要领,右手上托,左手下按,做第二次吐字。如此交替共做 6 次为一遍,做一

次调息。

3.“嘻”字功

在人体器官中,“嘻”对应三焦,常练习此功,可理三焦之气,对由于三焦气机失

调所致的耳鸣、耳聋、腋下肿痛、齿痛、喉痹证、胸腹胀闷、小便不利等有很好的疗效。

练习方法:两唇微启,舌平伸而微有缩意,舌尖向下,用力向外呼气。足第 4、5 趾点地。

两手自体侧抬起如捧物状,过腹至两乳平,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并向头部托举,

两手心转向上,指尖相对。吸气时五指分开,由头部循身体两侧缓缓落下并以意引气至

足四趾端。重复 6 次,调息。

4.“呵”字功

在人体器官中,“呵”对应心,常练习此功,可以补心气,对心神不宁、心悸怔忡、

失眠多梦、健忘、口舌糜烂等症有一定疗效。

练习方法:练功时,足拇指轻轻点地;两手掌心向里,由小腹前抬起,经体前至胸

第129页

112

部两乳中间位置向外翻掌,上托至眼部。呼气尽吸气时,翻转手心,经面前、胸腹缓缓

下落,垂于体侧,再行第二次吐字。应注意念“呵”字之口型为口半张,腮用力,舌抵

下腭,舌边顶齿。亦要连做 6 次,然后调息。

5.“嘘”字功

在人体器官中,“嘘”对应肝,常练习此功,可以平肝气,对肝郁或肝阳上亢所致

的目疾、头痛,以及肝风内动引起的面肌抽搐、口眼歪斜等有一定疗效。

练习方法:两手相叠于丹田,男左手在下,女相反;两瞳着力,足拇指稍用力,提

肛缩肾。当念“嘘”字时,上下唇微合,舌向前伸而内抽,牙齿横着用力。两手自小腹

前缓缓抬起,手背相对,经胁肋至与肩平,两臂如鸟张翼向上、向左右分开,手心斜向上。

两眼反观内照,随呼气之势尽力瞪圆。呼气尽吸气时,屈臂两手经面前、胸腹前缓缓下落,

垂于体侧。吸气尽后,稍事休息,再念“嘘”字,并连做 6 次。

6.“嘶”字功

在人体器官中,“嘶”对应肺,常练习此功,可以补肺气,对于肺病咳嗽、喘息等

症有一定疗效。

练习方法:两唇微向后收,上下齿相对,舌尖微出,由齿缝向外发音。两手从小腹

前抬起,逐渐转掌心向上,至两乳平,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成立掌,指尖对喉,然

后左右展臂宽胸推掌如鸟张翼。呼气尽,随吸气之势两臂自然下落垂于体侧,重复 6 次,

调息。

这套功法简便易行,针对性强,所耗时间短,效果好。做一遍“六字诀”只需

10~15 分钟。功法较温和,不会出偏差。只要放松自然、持之以恒,定能收到强身的效果。

行气的最高境界是达到胎息状态

行气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气功。葛洪在《抱朴子·内篇》里总结出历代气功家练功

的基本方法,并身体力行地加以实践。他指出:“行气或可以治百病,或可以驱瘟疫,

或可以禁蛇虎,或可以止疮血,或可以居水中,或可以行水上,或可以辟饥渴,或可以

延年命,其大要曰胎息而已。”行气的最高境界在于胎息。所谓胎息就是不用鼻口呼吸,

如在胎胞之中,这样才算得气得道,达到气功的最高境界。在气功锻炼中经过长期坚持

不懈的练习,就能逐渐达到胎息状态。

气功是一种带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自我心身疗法,其区别于其他众多自我心身疗

法的重要之处是带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中国人所独有的,以中医理论内容“调神”

为核心指导的实践活动。

历代的中医典籍,记载保留着丰富的气功资料。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有了关

于气功基础、气功理论、练功原则、练功要领、练功方法、临床运用等多方面的内容。《内

经》记载的有关气功导引的论述就有十几处,治疗的病症亦多达十几种。其中包括痞证、

痹证、厥证、热病、伤筋等。《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的“恬淡虚无”等,也是修炼

气功的不二法门。

第130页

113

中医与气功在理论上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可谓是相辅相成,息息相通。比如丹田学

说,是气功最为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历代气功学家,为丹田作了许多神秘美妙的命名,

如“龙宫”“北海”“玄冥”“元华”“神炉”“内鼎”等,足见其对丹田的重视。其

实,用中医的理论来观察与分析,丹田不过是人体一组重要穴位的总称抑或别名。例如,

丹田就是关元,龙宫就是气海,元华就是神阙,泥丸就是百会等,丹田学说实际上就是

中医腧穴学说的延伸和发展。

又如精气神学说,也是气功当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实际上它亦从属于中医理论的范

畴。“夫精者,生之本也”“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等,足见两者之间的关系。

大小周天运动,是气功借“周天”这一古代天文术语,来说明内气在人体的运行情

况。其中,内气沿任督二脉循行者为小周天,沿十二经脉依次流注循行则为大周天。可见,

周天学说实际上是中医经络学说的体察和运用。

此外,中医学中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阴阳五行、子午流注、四气五味、升降浮

沉等,在气功中也同样起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即使是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气功对于防病抗衰,保持身体健康也有着不可忽视

的重要价值。

首先,练习气功能够发挥练功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主动寻求健康。历来的治疗方

式基本上都是医生给患者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患者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气功

疗法则是患者通过练功亲自为自己治病。此外,气功疗法要求练功人修身养性,强调自

我精神调节,改善情绪,培养意志,塑造良好的性格,有益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其次,练习气功能够达到呼吸、形体、心理锻炼的有机结合。呼吸、体势、意念三

类锻炼方法,也称作练功的三要素,其中意念的锻炼实质是一种心理锻炼,但不同于普

通的心理疗法。体势的锻炼更重要的是对形体、体力的锻炼,即所谓的“外练筋骨皮”。

气功锻炼有多种呼吸方法,主要是用来吸引注意力帮助入静的一种手段。练功时将心理、

姿势、呼吸的锻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

气功是一种自我心身锻炼方法,即精神与形体同练。长期练习自然可以起到陶冶性

情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的性格。气功锻炼时所产生的效应对全身各系统组织、

器官及心理同时都有调整作用,而不是只对一个内脏、一个系统起作用。

另外,气功一般都有严密而科学的练功方法。因此,气功养生必须体验原理,掌握

要领,认真练习,以免发生不良的反应和后果。

气功锻炼应尽量避免七情干扰,也就是要保持心理稳定,不可大喜大悲等。根据中

医理论,喜过之则伤心,怒过之则伤肝,忧思过之则伤脾,悲过之则伤肺,恐惊过之则

伤肾。因此,必须尽量避免。如果情绪非常不稳定,就不要马上练功。

此外,练习气功在生活起居上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比如穿衣要宽大、松软、暖

和,放松腰带、领扣、袖口、手表,为内气畅通创造条件。饮食须营养适当,以清淡为主,

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不吃过冷过热之食。用药要遵医嘱,不可乱用。住房应明亮、

通风、清洁、整齐。出行最好少坐车,多走多动。要按时作息,改变熬夜、酗酒、暴躁

等不良习惯。

第131页

114

病痛是血气水平升降的结果

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工作中如果接到一个紧急的任务,我们可以连续加班

加点熬几个通宵也不会生病,但是如果一旦任务结束了,我们被批准可以休几天假,那

么各种病痛也就会相继找上门来,等我们休完假后再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去,就

会发现身体的病痛竟然全部消失了,所以许多人开始害怕休假,甚至用每天拼命地工作

来逃避病痛的折磨。

其实,如果我们能理解气血水平升降所带来的状态,就不会对这种现象产生恐慌了。

在中医里,把人体的气血能力依照从高到低的水平分为五个状态,也可以把这 5 个状态

称为气血水平的“五线谱”。

1.健康水平

处在这个状态的人各方面都很平衡,不偏阴也不偏阳,不偏虚也不偏实,这类人在

生活中也是饮食有节、脾气温和,作息也很有规律,而且他们能很好地发挥自身的自愈

能力,所以各种疾病也不容易侵入他们的身体,但是在生活中,这类人是非常少见的。

2.阳虚水平

处在这种状态的人血气低于健康水平,造成血气下降的原因很多,如经常熬夜、长

期饮食失调等。这个阶段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和疾病侵入的能力非常接近,所以在疾病

入侵的时候,人体还是有能力抵抗的,但是已经不像健康水平的人那样可以很快地击退

疾病,而是在人体的各个器官发生激烈的战争,因此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一般经常

感冒甚至发热的人,或者有过敏性体质的人,都是处在这个等级里的血气水平。

3.阴虚水平

如果血气下降的趋势长期不能扭转,血气降至低于阳虚的下限后,由于人体的能量

太低,诊断维修系统无法完全正常地工作,假如此时疾病入侵或器官的损伤没有立即修

复,人体就会将其暂时搁置。这时的血气只够维持日常工作或活动的需要。在一般的疾

病侵入时,人体并不抵抗,疾病会长驱直入。而且,由于没有抵抗,所以也很少有不舒

服的生病症状,只会在人体的肤色、体形及五官上留下痕迹。

处于这种血气水平的人在当今社会上占大多数。这类人总是觉得自己非常健康,体力

充足,每天三更半夜才睡觉,尽情地透支体力也不会生病,这就是典型的阴虚水平。这个

血气水平的人,越到夜间精神越好,这是由于人体日常产生的“血气”无法供应每天的透支,

只好从人体原来储存的“火”中提取。比较通俗的说法,这类人并不是没有病,而是没有

能力生病。

每个人可以在这个血气水平维持的时间长短是不同的,一方面要取决于幼年或年轻

时的生活作息是不是正常,是不是储存了足够的能量;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他平时是不是

会抽空休息,补充能量。

4.阴阳两虚水平

如果处在阴虚状态的人继续消耗能量,等到储存的能量即将用尽的时候,也就是

第132页

115

“火” 快用完了,就到了“阴阳两虚”的水平。这时人体会经常处于疲倦的状态。人体

为了取得必要的能量,会到肌肉里或其他部位吸取能量。这时的“能量用尽”,指的是

在安全库存的范围内的低水平,不是真的完全用尽。人体的能量透支到了这个水平,会

暂时停止能量的透支,使身体出现很容易疲倦的状态,强迫人体增加休息,这是一种人

体的自我保护措施。

5.血气枯竭水平

由阴阳两虚的血气水平再继续下降,最终会降低到中医所说的“阴阳大虚”的水平,

也就是血气枯竭的水平。这时人体血气虚亏导致肝火旺,夜间难以入睡,越晚精神越好。

由于这个阶段的肝火旺,所透支的能量是超过了人体安全库存下限的透支,身体已经到

了山穷水尽的阶段,才会不得不透支各种可能转化的能量。这时越不睡觉,人就越虚,

肝火也就越旺,形成恶性循环。由于胆经阻塞引起胆汁不分泌,所吃食物无法转化为造

血材料,营养也就难以吸收。

处在这个阶段的人,由于连控制五脏六腑的能力都丧失,发生的都是非常严重的疾

病,而且多数是目前医疗系统无能为力的。例如各种癌症、肾衰竭、脑卒中等。由于血

气枯竭,同时对五脏六腑都到了失控的地步,因此很容易演变成各个脏器在很短的期间

里陆续发病的并发症现象,其实并不是第一个发病的器官拖累了其他的器官,而是各个

器官同时都达到了发病的临界状态,以致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血气能量,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因为睡眠

充足了,就可以减少损耗,增加血气能量,平时多敲打经络(例如疏通心包经,减轻心

脏的负担),在饮食上多吃一些包含蛋白质、糖类等营养物质的食物,这样过不了多久,

我们机体的血气能量就可以恢复到平衡状态。

控制性生活,减少对精气的损耗

性生活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需求,但是中医有句话叫“欲不可早、欲不可多”,就是

说欲望是不可以提前的,也不能过度。欲多就会损精,人如果精血受到损害,就会出现

两眼昏花、眼睛无神、肌肉消瘦、牙齿脱落等症状。

过早、过度的性生活,对女子来说就会伤血,对男子来说就会伤精,这对身体的伤

害是很大的。因此古代的养生家一直强调人一定要有理性,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同时也

要控制住自己的情欲,否则就会因为欲念而耗散了精,丧失掉真阳元气。

另外,一个人要想保养人体元气,避免阴精过分流失,除了不能无节制地进行性生

活外,在行房时还应注意季节、时令、环境等多种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春天,人的生殖功能、内分泌功能相对旺盛,性欲相对高涨,这时适当的性生活有

助于人体的气血调畅,是健康的。夏季,身体处于高消耗的状态,房事应适当减少。秋

季,万物肃杀,房事也应该开始收敛,以保精固神,蓄养精气。“冬不潜藏,来年必虚”,

所以冬季更应该节制房事,以保养肾阳之气,避免耗伤精血。

另外,喝醉了不能行房,因为这样特别伤肝,同时也会导致男子的精子减少;阳痿

第133页

116

之后不可通过服壮阳药行房,因为这是提前调元气上来,元气一空,人就会暴死;人在

情感不稳定的时候,尤其是悲、思、惊、恐的情绪过重的时候不能行房,否则容易伤及

内脏,损耗阴精,还可能因此而患病;行房时间不可选择在早上,以晚上十点为最佳。

在戌时,心已经很愉悦了,那么下一步就是要让肉体也能够喜悦,这就是身心不二。我

们中国人讲究身心不二,一个人的心喜悦了,他的身体也要喜悦,所以这个时候,人体

就要进入到一个男女阴阳结合的时期。

人的精气是有定量的,在长年累月折腾之下必然大量损耗,也许在三年五载内难以

感觉到身体有什么大的变化,而一旦发病,想要恢复就很困难了。所以,现代人在性生

活方面一定不可过分,要保持一种节制的态度。

最有效的五种呼吸保健法

呼吸是我们体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事,即使是在睡觉的时候,我们体内的呼吸系

统依然在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在我们看来,呼吸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人只要活着就离不

开呼吸,殊不知,呼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很大。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人体健康是非常

有益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五种最简单有效的呼吸保健法。

1.腹式呼吸法

所谓腹式呼吸法是指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压缩腹部使之凹入的呼吸法。常做

腹式深呼吸运动,可使机体获得充足的氧,也能满足大脑对氧的需求,使人精力充沛。

腹式呼吸运动还对胃肠道有极好的调节作用,许多中老年人大腹便便,极易引起心脑血

管病、糖尿病等,使健康受损,缩短寿命。如坚持做腹式深呼吸,既可锻炼腹肌,消除

堆积在腹部的脂肪,又能防范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腹式深呼吸简单易学,站、立、坐、卧皆可,随时可行,但以躺在床上为好。仰卧

于床上,松开腰带,放松肢体,思想集中,排除杂念,也可说是进入气功态。由鼻慢慢

吸气,鼓起肚皮,每口气坚持 10~15 秒,再徐徐呼出,每分钟呼吸 4 次。做腹式深呼吸

时间长短由个人掌握,也可与胸式呼吸相结合,这便是呼吸系统的交替运动。如能长年

坚持每天做腹式深呼吸,就会收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强身延龄的奇效。

需要注意的是,在锻炼深腹式呼吸的初期,切忌急于求成地去追求呼吸的深长细缓,

不要过于注意自己的呼吸,以防止出现胸闷气短、呼吸不畅、憋气等不良反应。也不要

机械地任意延长呼气时间而缩短吸气时间,防止因为肺换气过度而出现头昏、头痛、疲

乏等症状,甚至发生呼吸性碱中毒或酸中毒。

2.“五十营”呼吸养气法

五十营是《黄帝内经》强调的准则。营,就是周的意思,一营就是一周。五十营

就是五十周,指人气昼夜运行五十周。人气就是指人的经气,具体指营卫之气。人气

的循行与天体(日、月)运行息息相关,所以人的摄生一定要按五十营的阴阳气化消

长规律进行。古人强调“五十营”的呼吸方式,要求把呼吸节奏掌握在二百七十息(一

呼一吸为一“息”),这是一种深长而缓慢的呼吸形式,经过换算相当于一呼一吸 6.4

第134页

117

秒,这样才是人体经气与自然界阴阳气化相应的最佳节奏。这就是“五十营”摄生的

精髓所在。

这种呼吸保健法就是要人们尽量减慢呼吸节奏而与天地同步。把呼吸放慢,并不

是说要一大口气一大口气地呼吸,而是渐渐学习不在意呼吸本身,而是把注意力集中

在下腹部,使腹部随着呼吸的进行而隆起和收缩。呼气的时候腹部隆起到顶点,吸气

时也收缩到极点,这样自然就会把呼吸放慢。起落一开始要用点力。这样的慢呼吸每

天至少要做两遍,每遍 60 次,开始会有点不习惯,经常练习就会变成一种很自然的

呼吸方式。

在练习过程中一定要做到 4 个字:深、长、匀、细。深,深呼吸,就是一呼一吸都

要到头;长,时间要拉长,要放慢;匀,要匀称,出气呼气要均匀;细,就是要细微,

不能粗猛。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用鼻子呼吸,不能用嘴呼吸。否则就不能保证吸入的是

自然界的清气,反而会对人体造成污染和损害。

3.行动呼吸法

行动呼吸法是胸式呼吸之一,它可以使整个肺部都充满空气,大大增加肺活量,同

时大大增强心脏功能,使人的心情变得开朗、愉悦。尤其是在感到孤独、悲伤、绝望的

时候,做这个练习可以尽快摆脱烦恼,重塑自信。

行动呼吸法的练习方法:

第一步:挺身直立,双脚打开比肩略宽一点,双手自然下垂;

第二步:张大嘴,呼气,同时嘴里发出“啊——啊”的声音;

第三步:强呼气 8 秒时间,然后呼出体内所有空气;

第四步:吸气 4 秒,吸到充满胸部并向左右扩展;

第五步:重复上述动作 3 次。

负面情绪是健康快乐的大敌,当你感觉心情不好又无人倾诉的时候,试试行动呼吸

法吧,它是你心灵的归宿,可以让你重塑健康与自信。

4.清凉呼吸法

这是一种针对现代人爱上火的现象而使用的一种呼吸保健法。

清凉呼吸法的练习方法:

第一步:采取坐姿,将舌头伸出嘴唇少许;

第二步:舌头卷起,形如一只管子;

第三步:通过卷起的舌头和嘴吸入空气,发出“嘶嘶”的声音;

第四步:尽可能长地悬息(保息、止息),以自己能够接受的程度为宜;

第五步:通过两个鼻孔缓缓地呼气。

每天清晨做清凉呼吸法 15~30 次就可以很好地缓解冬季的上火情况。

清凉呼吸法可以净化血液、生津止渴、缓解饥饿感,它能使身体的系统冷却下来,

消除慢性的消化不良、脾大;也可以消除许多慢性疾病的炎症、高热、结核、肝胆疾病、

多痰、毒素的不良影响,以及清除蛇毒等。

第135页

118

5.镇静呼吸法

人在紧张的时候,交感神经异常活跃,使全身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从而减退了大

脑的思考力,往往会做出不冷静的判断和错误的决定。用镇静呼吸法,加力在腰与拇指上,

去除上半身的紧张,由此来控制呼吸,心自然就平静下来了。

镇静呼吸法的练习方法:

第一步:伸出左手,5 个手指伸直,掌心向上;

第二步:用右手拇指按住左手掌心,其余四指握住左手手臂;

第三步:慢慢呼气,意念集中在拇指上,边呼气边加拇指向下的按压力量,双眼注

视右手拇指,此过程持续6秒;

第四步:慢慢地深吸气,缓缓地撤去右手拇指上的力量,此过程持续6秒;

第五步:左右手互换,重复3次。

治疗虚胖,补气血才是根本

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可是不健康的人越来越多,平日里见的胖子也越来越多。现

在我们看到的是很多挺着大肚子连走路都嫌累,说话有气无力的“阴柔男”。这些男人

就属于中医书里说的“血虚怕冷,气虚怕饿”。

血虚,就是血少。血少的人容易发冷,而气虚的人容易饿,总想着吃。针对这种食

欲旺盛的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补阳。熟知《本草纲目》的人都知道,其中最推崇的补

气本草之一就是黄芪,黄芪性温,最能益气壮骨,被称为“补药之长”。常用十几片黄

芪泡水喝,每晚少吃饭,再加 10 颗桂圆、10 枚大枣。这个大枣是炒黑的枣,煮水泡上喝,

不至于因为晚上吃得少了而感到饿,同时大枣和桂圆又补了气血。另外,平时要多吃海

虾,这也是补气、补肾最好的方法。当把气补足后,你就会发现自己能很好地控制饭量,

而且不会老是觉得饿了。坚持一段时间,体重就会逐渐下降。

对于那些吃得少,也不容易饿的胖人来说,发胖是因为血虚,中医建议平时要多吃

鳝鱼、黑米糊糊、海虾,同时再多吃牛肉,自然就会有劲。气血补足了,肥胖的赘肉自

然就消失了。

另外,中医还建议运用按摩减肥法减肥,操作简单,且不像药物容易伤身,减肥

的同时还顺便健身。这种按摩减肥法就是每天早上醒来后将手臂内侧的肺经来回慢慢

搓 100 下,再搓大腿上的胃经和脾经各 50 下,能有效地促进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并能促进排便,及时排出身体内的毒素与废物。中午的时候搓手臂内侧的心经,慢慢

地来回上下搓 100 次,然后再在腰部肾俞穴搓 100 下,因为中午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

这时是补肾、强肾的最好时机。晚上临睡前在手臂外侧中间的三焦经上来回搓 100 下,

能有效地缓解全身各个脏器的疲劳,使睡眠质量提高,好的睡眠也是人体补血的关键。

所以,虚胖的人不妨试试用补的方法来减肥,在控制食量的基础上,吃那些最对症

的食物,平时再辅之以按摩和运动,坚持下去就能既减轻体重,又保持健康。

第136页

119

气血瘀堵,人容易患癌

关于癌的形成,虽然不同人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诸多原因,但中医认为,癌形成的

最主要原因还是气血瘀堵。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了正气与邪气的说法。正气主要体现了人体正常生

命活动的能力,邪气则是破坏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能力。中医认为,如果一个人正气充

足,那么他抵御疾病侵袭的能力就强,而邪气的入侵则会导致疾病的产生。所谓邪气,

当然是自然界里面的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进入人体,正气的运行就会受到阻碍,

从而影响、扰乱甚至改变体内的正常环境。

研究发现,那些老寿星们的心态都非常好,很少生气、郁闷。这种性格是从年轻培

养起来的,就是在他们还是血气方刚的壮劳力的时候,心态也肯定是很平和的。我们从

中医来分析,正气是推动全身血液正常运行的动力。如果它的运行受到阻碍,必然导致

血流缓慢,如同水泵与水,如果没有了电这个动力,水就无法泵出去,水也就没有了向

前流动的力,就会附着在血管壁上,一点一点,如同淤泥一般,越聚越多。

气血瘀堵,人体的全身脉络便开始出现阻塞,各处运行交而不通,于是就出现了癌症。

所以,预防和治疗癌症,一定要疏通瘀堵,使气血在体内得以自然畅行。中医建议,

那些无肉不欢的人们,要从饮食上调理,饭菜宜清淡,少吃高脂肪、高糖食物,多吃些

粗粮、豆类及豆制品、瓜果蔬菜。可常吃些具有血液稀释功能、防止血栓、降低血脂的

食物,如草莓、菠萝、西红柿、柿子椒、香菇、红葡萄、橘子、生姜、黑木耳、洋葱、

香芹、胡萝卜、魔芋、山楂、紫菜、海带等。

这里还有一款净化血液、畅通瘀血的食疗方——胡萝卜综合蔬果汁,献给辛勤劳

作的人们。

胡萝卜综合蔬果汁

材料:胡萝卜 1 根,西红柿 1 个,芹菜 2 根,柠檬 1 个。

做法:胡萝卜与柠檬去皮,与其他材料一起榨汁饮用。

功效:净化血液、畅通瘀血。

胡萝卜汁内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这种物质在人体内会转化成维生素,进而清除人

体自由基,并阻碍其生成,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可预防肿瘤、血栓、动脉粥样硬化以及

抗衰老等。西红柿性甘、酸、微寒,能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清热解毒,净

化血液。两者与芹菜、柠檬合制成汁,可降低胆固醇,净化血液。因此,朋友们都应该

经常喝这种蔬果汁。

第137页

120

第二章  舒筋活络,气血调和

经络也有阴阳性,养生保健要分清

中医理论认为,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含义,经脉贯通上下,

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

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

络之别者为孙。”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

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以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

相对的平衡。针灸在临床治疗时的辨证归经、循经取穴、针刺补泻等,无不以经络理论

为依据。所以《灵枢·经别》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

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说明经络对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

方面的重要意义,而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经络系统大都以阴阳来命名。一切事物都可分为阴和阳两方面,两者之间又是互相

联系的。经络的命名就包含有这种意思。一阴一阳衍化为三阴三阳,相互之间具有对应

关系(表里相合)。

太阴——阳明、少阴——太阳、厥阴——少阳,三阴三阳是从阴阳气的盛衰(多少)

来分:阴气最盛为太阴,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

次为少阳。《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气有多少异用也。”“阳

明何谓也?”“两阳合明也。”“厥阴何也?”“两阴交尽也。”

三阴三阳的名称广泛应用于经络的命名,包括经脉、经别、络脉、经筋都是如此。

分布于上肢内侧的为手三阴(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外侧的为手三阳(手阳明、

手太阳、手少阳);下肢外侧的为足三阳(足阳明、足太阳、足少阳),内侧的为足三

阴(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从手足(上下肢)阴阳的命名可以看出,经络学说的

形成与四肢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

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关于十一脉的两种写本(第二种又分甲、乙两种本子,

文字基本相同),这是较《内经》为早的古代经络学说文献。十一脉的名称,是以“臂”

第138页

121

和“足”分阴阳,与手足分阴阳的意义是一致的。

总而言之,我们在运用经络养生保健的过程中,一定要将经络本身的阴阳区分开来,

以便于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科学地利用。

认识你身上的这张“网络”地图

经络由经和络组成,经就是干线,络就是旁支。人体有 12 条主干线,也叫作“十二

正经”,还有无数条络脉。经和络纵横交错,在人体里构成了一张大网。这张网就

是人体的活地图,它内连脏腑,外接四肢百骸,可以说身体的各个部位,脏腑器官、

骨骼肌肉、皮肤毛发,无不包括在这张大网之中。下面就带大家认识一下我们身上

的这张“网”。

1.经脉——谨防身体旱涝灾害

经脉是经络的主体,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 12 条,奇经有 8 条,如果说

十二正经是奔流不息的江河,那么奇经八脉就像个蓄水池。平时十二正经的气血奔流不

息时,奇经八脉也会很平静地正常运行;一旦十二正经气血不足而流动无力时,奇经八

脉这个蓄水池中的水就会补充到江河中;如果十二正经气血过多,过于汹涌,水池也会

增大储备,使气血流动和缓,只有这样,人体正常的功能才会平衡。

(1)十二经脉。正经有 12 条,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

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

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据阴阳学说,给予不同的名称。十二经脉的名称为:

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的连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

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就像奔流不息的河流,气血通过经脉可内至脏腑,

外达肌表,营运全身。其流注次序是: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2)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

阳维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

奇行,故称奇经。其功能是: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

节作用。

(3)十二经别。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

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由于它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因而能补

正经之不足。

2.络脉——警惕气血交通堵塞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起着人体气血输布的作用。

(1)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计 15 条,

第139页

122

称为十五络脉,分别以十五络所发出的俞穴命名。具有沟通表里经脉之间的联系,统率

浮络、孙络,灌渗气血以濡养全身的作用。

(2)孙络。从别络分出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它的作用同浮络一样输布气血,

濡养全身。

(3)浮络。在全身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它分布在皮肤表面。

主要作用是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

这样一分析,人体经络运行图仿佛一张城市道路交通图一样,呈现在眼前,清晰明

了,经络就不是多么复杂的事情了。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

《黄帝内经》里对人体经络的作用推崇备至,经络是“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

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的根本。也就是说,人生下来、活下去、生病、治病的关键

都是经络,可以说是“决生死、治百病”。具体来说,它有以下作用:

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有人说经络就是运行气血的路线,它分布在全身的上下

里外。如果说我们的身体是一座摩天大厦的话,那么经络就是隐藏在大厦墙里的电线网

络,大厦灯火通明与否,全依仗这些网络,而一旦电线出现故障,大厦就会陷入黑暗之中。

人体也是如此,一旦经络不通,我们的气血就不能顺利的运送到各个脏腑,身体随之也

会出现问题。

《黄帝内经》经脉篇中说,经络可以控制人体一切功能,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

虚实的作用,也就是说,生命是否存在,决定于经络;疾病之所以发生,是由于经络活

动出了问题;疾病之所以能得到治疗,也是由于经络的作用。

经络犹如庞大的人体系统中川流不息的网络系统,经络通畅就能祛病强身,健康长

寿。所谓通经络,就是要使人体的经脉之气畅通无阻,若经络不通,则气血不和,百病

丛生。这里我们就从下面几个方面说开来:

1.“决生死,处百病”

经脉的功能正常与否,决定了人的生与死,《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

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灵枢·本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

筋骨,利关节者也。”这些都非常清楚地说明了经络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人之所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于经脉纵横交错,出入表里,贯通上下,内连五脏

六腑,外至皮肤肌肉。若没有经络的这种沟通和联系,人体的各组织、器官又靠什么濡

养呢?人体气血,贵乎流通,才能使脏腑相通,阴阳交贯,内外相通,倘若气血不流通,

脏腑之间的各种联系就要发生障碍,疾病即可发生,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

大医学家喻嘉言说:“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灵枢·九针十二原》

里说:“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疾病的治疗,病体的康复,都必须从经络入手。众所周知,

疼痛是人们患病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究其原因,中医认为是“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只有经脉畅通,才能运行气血;只有气血周流,病人才能得到治疗与康复。

第140页

123

2.联络脏腑,沟通全身

经络可以把人的内脏、四肢、五官、皮肤、肉、筋和骨等所有部分都联系起来,就

好像地下缆线把整个城市连接起来一样。通路顺畅,身体才能保持平衡与统一,才能维

持正常的活动。

3.调虚实,行气血

按照中医理论,内脏跟经络的气血是相通的,内脏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刺激经络和体

表的穴位调整气血虚实。如胃痉挛的,针刺病人足三里穴,可使胃弛缓;对虚证要用补

法,如胃弛缓的,针刺病人足三里穴,可使其收缩加强。当然,由于虚实证不同,尽管

都针刺足三里穴,但采用手法不一样,一个用泻法,而另一个用补法。这个例子说明,

经络有调整虚实的功能。经脉通畅靠运动。因为“动形以达郁”“动则不衰”“流水不

腐,户枢不蠹”。只有动,气血才能周流全身;常练气功也可通经脉,因为气功中的“周

天运转法”“升降开合法”就是能使经络之气正常地循经络运行的重要功法。此外常吃

一些能够理气活血的药物和食物对于疏通经络也有好处,如陈皮、木香、砂仁、四磨汤、

越鞠丸、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油菜、黑大豆、慈姑等。心情愉快也有助于经脉畅通,

因为“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所以不管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也要想开一些,

防止气血闷而不畅。

天然气需要用管道输送到各个地方,同样,气血也要通过经络输送到身体各处,

滋润全身上下内外。这是经络的第二个作用。每个人的生命都要依赖气血维持,经络

就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只有通过经络系统把气血等营养输送到全身,人才能有正常的

生理活动。

4.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外部疾病侵犯人体往往是从表面开始,再慢慢向里发展,也就是先从皮肤开始。经

络内外与皮肤相连,可以运行气血到表面的皮肤,好像砖瓦一样垒成坚固的城墙。每当

外敌入侵时,经络首当其冲,发挥其抵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

5.反映内在,以表知里

疾病也有从内而生的,“病从口入”就是因为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使身体内的气血

不正常,从而产生疾病。这种内生病首先表现为内脏的气血不正常,再通过经络反映在

相应的穴位上。所以经络穴位还可以反映人内在的毛病,中医称之为“以表知里”。

6.刺激经络,调整气血

人的潜力很大,我们的肝脏只有 1/3 在工作,心脏只有 1/7 在工作……如果它们出

现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激发、调动身体的潜能。按照中医理论,内脏与经络的气血

是相通的,内脏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刺激经络和体表的穴位调整气血虚实。这也是针灸、

按摩、气功等方法可以治疗内科病的原因。

嘴不但能吃饭,还能吃进细菌,成为疾病感染的途径。经络也一样,它可以运行气血,

行使上面说的那些功能,但是人体一旦有病了,它也是疾病从外向里“走”的路。我们

知道了它们的循行规律,就可以利用这一点来预防疾病的发展。这就好比敌人来偷袭,

第141页

124

我们知道了它的行军路线,就可以提前做好防护准备。

我国古代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了经络的存在。古人从实用的角度给经络下

了一个定义: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内属于脏腑,外布于全身,将各部组织、器

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气血不畅,就易出现筋缩现象

中医认为,人体是由脏腑、经络、皮肉、筋骨、气血、津液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

筋伤可导致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紊乱,除出现局部的症状之外,常可引起一系列的

全身反应。“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同样,气

血不畅也可能导致筋缩,进而导致筋伤。

气血运行于全身,周流不息,外而充养皮肉筋骨,内而灌溉五脏六腑,气血与人体

的一切生理活动和各种病理变化密切相关。

“气”一方面来源于与生俱来的肾之精气,另一方面来源于从肺吸入的自然之清气

和由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前者为先天之气,后者乃后天之气,这两种气相互结

合而形成“真气”,成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也可以说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

本的力量。《灵枢·刺节真邪》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真

气形成之后,沿着经脉分布到全身各处,与各个脏腑、组织的特点结合起来,就成为各

种具有不同特点、不同功能的气,如心气、肺气、胃气、肾气、营气、卫气等。气是一

种流动的物质,气的运动形式只有通过人体各个脏腑、组织的生理活动才能体现出来。

它的主要功能是一切生理活动的推动作用,温养形体的温煦作用,防御外邪侵入的防御

作用,血和津液的化生、输送、转化的气化和固摄作用。总之,气在全身流通,无处不到,

上升下降,维持着人体的动态平衡。

“血”由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气变化而成。《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

变化而赤,是谓血。”血形成之后,循行于脉中,依靠气的推动而周流于全身,有营养

各个脏腑、器官、组织的作用。《素问·五脏生成》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

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说明全身的脏腑、皮肉、筋骨都需要得到血液的充足

营养,才能进行各种生理活动。

“气”与“血”两者之所以密不可分,是因为血随气沿着经脉而循行于全身,以营

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周流不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阐述了气血之间的

关系:“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而《血证论·吐血》则比喻为:“气

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血的流行,靠气的推动,气

行则血随之运行。这些阴阳、内外、守使等概念,不仅说明了气血本身的特点,而且也

生动地阐明了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而当人体受到外力损伤后,常可导致气血运行紊乱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也就

是说,人体一切筋伤病的发生、发展无不与气血有关,气血调和能使阳气温煦,阴精滋

养。若气血失和,便会百病丛生。《素问·调经论》中指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

第142页

125

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又如《杂病源流犀烛·跌仆

闪挫源流》中所说:“跌仆闪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内,气血俱伤病也。”损伤后气血

的循行不得流畅,则体表的皮肉筋骨与体内的五脏六腑均将失去濡养,出现筋缩、筋伤

现象,以致脏器组织的功能活动发生异常,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因此可以说,气

血不畅是筋伤的重要原因。

此外,急骤的暴力作用可致气血运行失常。如《杂病源流犀烛·跌仆闪挫源流》

说:“跌仆闪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内,气血俱伤病也。”又说:“忽然闪挫,必气

为之震,震则激,激则壅,壅则气之周流一身者,忽因所壅,而凝则血亦凝一处……

是气失其所以为气矣。气运乎血,血本随气以周流,气凝而血亦凝矣,气凝在何处,

则血亦凝在何处矣。人至气滞血凝,则作肿作痛,诸变百出。”详细阐明了损伤与气

血的关系。“跌仆闪挫”“卒然身受”虽为皮肉筋骨损伤,但亦必损及气血,形成气

滞、血瘀。气血瘀阻,为肿为痛,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有“气伤痛,形伤肿。

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之说。如瘀血逆于肌腠则局

部肿胀,滞于体表则皮肤青紫。

《洞天奥旨》曰:“气血旺则外邪不能感,气血衰则内正不能拒。”说明了气血的

盛衰与筋伤的关系。筋的正常生理赖气以煦之,血以濡之。若气血虚弱之人,筋肉失养,

失养则虚,虚则不耐疲劳,因而“内正”不能拒其“外邪”。所以,虽较小的外力,或

单一姿势的长期操作,或风寒湿邪侵袭,皆可致筋的损伤。疲劳则筋伤,气血运行阻滞,

不通则痛,故慢性筋伤常表现为局部酸痛,且常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

总之,人们要想减少筋缩、筋伤的概率,就需要调养好体内的气血,只有气血畅通,

才能骨正筋柔,而只有骨正筋柔,才能气血畅通。

青筋暴突正是血液中废物积滞的结果

在生活中,我们偶尔会看到这样一些人,在他们的四肢上会暴露出一条条可怕的青

筋,通常这些人都比较瘦,所以人们就认为,是这个人缺少脂肪才导致身体的筋暴露出

体外。事实上,不仅暴露出体外的这一条条的东西不是筋,并且它们也不是因为人瘦造

成的,它们实际上是人体内废物积滞过多的产物,这一条条的“青筋”正是我们的静脉

血管。

我们都知道,人体的血管有静脉和动脉之分,人体通过动脉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

身,通过静脉把血液回收到心脏。当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压力增高时,青筋常常在人体

表面出现凸起、曲张、扭曲变色等反映状。如果身体中有各种瘀血、痰湿、热毒、积滞

等生理废物不能排出体外,就会导致全身各个系统都会发生障碍,此时在脸部、腹部、

脚部,特别在手掌和手背的青筋就非常明显。所以,青筋就是人体的积滞。身体内的废

物积滞越多,青筋就越明显。

事实上,根据青筋的分布,我们还可以判断出不同的病情:

第143页

126

1.手部青筋

(1)手背青筋。手背青筋提示腰背部有积滞,容易导致腰肌劳损、疲劳乏力,常

见腰酸背痛,甚至出现肌肉紧张、硬结节。

(2)手指青筋。小孩手指青筋,提示肠胃积滞消化不良。成人手指青筋,不但提

示消化系统有问题,且还反映了头部血管微循环障碍,脑血管供血不足,头部不适,严

重者会出现头晕、头痛、脑卒中等。

(3)手掌青筋。手掌到处可见青筋,表示胃肠积滞,血脂高,血黏稠,血压高,

血液酸性高,含氧量低,血液容易凝聚积滞,容易出现头晕、头痛、疲倦乏力、身体虚

弱等。

2.头部青筋

(1)当太阳穴青筋凸起时,往往提示头晕、头痛;当太阳穴青筋凸起且扭曲时,

表示脑动脉硬化;青筋呈紫黑时容易发生脑卒中。

(2)鼻梁有青筋,提示肠胃积滞,容易胃痛、腹胀、消化不良、大便不利,青筋

呈紫色时情况更加严重。

(3)嘴角或腮下有青筋,往往提示有妇科疾病,带下湿重,疲倦乏力,腰膝酸软,

下肢风湿。

3.胸腹部青筋

(1)胸腹部青筋,多注意乳腺增生。

(2)腹部青筋,即俗话说的“青筋过肚”,这已经是比较严重的积滞,一般是肝

硬化的标志。

4.下肢青筋

(1)膝部青筋提示膝关节肿大、风湿性关节炎。

(2)小腿有青筋多是静脉曲张,此病严重者往往发生腰腿疾病、风湿关节痛。多

见于久站的老师和久行的农民。

总之,人体任何地方出现青筋,不但影响外表美观,更重要的是身体废物积滞的反

映。青筋即积滞的清除关键是平时要学会清血净血。一般来说,消除青筋的凸现,达到

清血净血的效果,最好是平常就运用拍打和刮痧疗法。

活血通脉,增强自愈力的全身按摩法

在现代社会,许多人不知不觉中体质就变得很差,血液流通也会减慢,如果此时多活

动手脚,没事时多做按摩,可保证血液流通顺畅。在《黄帝内经》中,《素问》有九篇、

《灵枢》有五篇论及按摩。由此也可以看出按摩对养生,尤其是老年人养生的重要性。

下面介绍一套全身按摩法。此按摩法通常从开始按摩到最后结束,从整体中分出若干节

来进行。既可分用,也可合用。操作顺序由下而上,即从足趾到头部。老年人则可从上

到下。具体方法如下:

(1)搓手。用两手掌用力相对搓动,由慢而快,到搓热手心。手是三阳经和三阴

第144页

127

经必经之处,摩擦能调和手上血液,使经路畅通,十指灵敏。

(2)梳头。十指微屈,以指尖接触头皮,从额前到枕后,从颞颥到头顶进行“梳头”20

次左右。

(3)揉按太阳穴。用两手食指指端分别压在双侧太阳穴上做旋转运动,按顺、逆

时针方向各 10 次左右。

(4)揉胸脯。用两手掌按在两乳上方,旋转揉动,顺、逆时针方向各 10 次左右。

(5)抓肩肌。用手掌与手指配合抓、捏、提左右肩肌,边抓边扭肩,各进行 10 次左右。

(6)豁胸廓。两手微张五指,分别置于胸壁上,手指端沿肋间隙从内向外滑动,

各重复 10 次左右。

(7)揉腹。以一手五指张开,指端向下,从胃脘部起经脐右揉到下腹部,然后向右、

向上、向左、向下,沿大肠走向擦揉。可以牵拉腹内脏器,使肠胃蠕动加大,促进胃液、

胆汁、胰腺和小肠液的分泌,增加消化吸收作用。

(8)搓腰。用手按紧腰部,用力向下搓到尾间部,左右手一上一下,两侧同时搓

20 次左右。

(9)擦大腿。两手抱紧一大腿部,用力下擦到膝盖,然后擦回大腿根,往来 20 次左右。

(10)揉小腿。以两手掌夹紧一侧小腿腿肚,旋转揉动,左右各 20 次左右。腿是

担负人上体重负的骨干,是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的必经要路,浴腿可使膝关节灵活,腿

肌增强,防止肌肉萎缩,有助于减少各种腿疾。

(11)旋揉两膝。两手掌心各紧按两膝,先一起向左旋揉十次,再同时向右旋揉十次。

膝关节处多横纹肌和软性韧带组织,恶温怕冷,经常浴膝可促进皮肤血液循环,提高膝

部温度,驱逐风寒,从而增加膝部功能,有助于防止膝关节炎等难治之症。

(12)按摩脚心。两手摩热搓涌泉穴,快速用手搓至脚心发热,先左后右分别进行。

依上各法进行全身按摩可去风邪,活血通脉,解除腰背病。如果能够长期坚持,就

可坐收强身健体之功。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通气血才能足

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为沟通表理上下以联系

脏腑器官,通行气血以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等 4 个方面。

人体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成,它们各有其独特的生理

功能。只有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这些功能才能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从而使人体形成

一个有机整体。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通过经络才能输送至周身,以温养濡润各脏

腑、组织和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经络有感应刺激、传导信息的作用。当人体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刺激就可

沿着经脉传入人体内有关脏腑,使其发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可通

过经络反映于体表。针刺中的“得气”就是经络感应、传导功能的具体体现。

第145页

128

经络能调节人体的功能活动,使之保持协调、平衡。当人体的某一脏器功能异

常时,可运用针刺等治疗方法来进一步激发经络的调节功能,从而使功能异常的脏

器恢复正常。

酸和痛都表示经络尚畅通,但在该处狭窄或有拥堵,流通不畅。酸多表示气血

虚弱,需要补,不可采用过强手法。麻表示经络还通,只是气到血未到。而刺痛则

表明该处有气血在,却堵住了,气血正在努力冲撞,此时可用力度稍大的手法帮助

疏通。

阴阳对应,奇经正经病皆可治

黄帝认为经络在人身上非常多,有经、有络。经有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等。经就是

道路,是有路线的,而且非常清晰。

经络在我们人体周身上下都有,是纵横交错的,就像树根一样。

其实,“经”和“络”是有区别的,其中纵行的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

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称为络脉。人体上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

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

十五络脉为主。经络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脉主要有两种,一种叫十二正经,一种叫奇经八脉。

十二正经,是指每一条经脉都可以与脏腑一一对应,就是这个通道,这个“经”把

脏腑联系起来,而且十二正经具有表里关系,分为六阴六阳,阴阳是可以一一对应起来的,

很有规律,跟脏腑联系又非常密切,所以叫作“正”。

奇经八脉不直接和脏腑相对应,同时这八条经脉又没有表里对应关系,所以把它称

为“奇”。

舒筋活络,先用“手足相连”调气法

中医认为,手足部位都是人体经络集中

的地方,虽与心脏距离遥远,但与四肢相连,

通过锻炼手足来增强心肺功能的效果很好。

经常锻炼,不仅能够让手脚更加灵便,还能

够让心情更加平静。这是因为,《黄帝内经·灵

枢·口问篇》中曾说过:“心者,五脏六腑

之主也,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根据这个中医理念,有人发明了一套“手

足相连”调气法,目的在于让人体内的血运

行起来,不堆积杂物,并能有效治疗心血管

疾病。 “手足相连”调气法

第146页

129

具体方法如下:

(1)换上一套宽松舒适的衣服,比如瑜伽服等,排空大小便。

(2)接着在床上或者沙发上坐下来,挺胸收腹,背部挺立,深吸一口气。

(3)两手握拳,用力向前交替出拳,左右手各 3 次。

(4)左手撑腰,右手向上伸展,掌心向上做托举状,同时深呼吸 2 次,左右手交

替做 3 次。

(5)恢复正常坐姿,两臂向前伸直,十指相扣,与胸齐平。抬起一条腿,脚掌踏于手中,

向外伸展,同时深呼吸 2 次。然后换另一条腿,左右各做 3 次。

在练习这套调气法时,要做到平心静气,不要让心情大起大落。此外,还应注意搭

配营养合理但口味较清淡的饮食,才能进一步促进该调气法的养生功效。

打通胃经,强大气血的“绿色通道”

有人说,从治病到养生的过程,就好像是人们从温饱步入小康的过程。人们首先要

使自己的身体到达治病的温饱阶段,再循序渐进地步入养生的小康阶段,这样才能顺应

自然界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

那么,人们要治病就必须要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找准病因才能对症下药,这是

人们都明白的道理。中医认为,人体的“病”其实就是“心火”,心里有火就生了病。

那么,心火是从哪里来的呢?熟悉中医理念的人想必都知道:心火是从肝上来的,肝的

不平之气就是心火的源头。因此,要想治病,首先要调养肝脏,才能从根本上掐断病根,

达到治病能“治本”的功效。

当病治好了之后,人们就进入了健康的小康阶段——养生。中医学认为,养生就是

保养生命,而生命是身体和精神的统一体。因此,养生不但要养护身体,更要调适精神,

也就是要修炼“精、气、神”。精气神正是养生的目标,也是养生的基本要素。而先天

之本——肾脏的强壮,正是精气神充沛的源泉。简而言之,治病从调肝入手,养生以强

肾为功。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健康长寿的根基。很多人都知道肾脏功能的重要,

想尽各种办法来补肾,以益寿延年、永葆青春。但是人们也发现:肾脏易衰而难补。因此,

人们除了研究一些滋阴壮阳的药疗食补外,还广泛研究其他调养方式,比如道家的打坐、

意守丹田、还精补脑之法,中医的艾灸关元、肾俞、太溪各穴之方,都具有不错的效果。

但是这些方法在施行时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而且非一日可成。

因此,人们开始寻找更简单安全的方法来达到补肾强身的目的,经过多年的实践,人们

终于找到了一种简单安全的补肾方法——打通胃经。

从中医的角度来分析,补肾就是要增强肾的功能,而肾的功能只有两个:一个是生

殖的功能,一个是排毒的功能。其中,生殖的功能通常在 40 岁以后就会渐渐减弱。但

如果能将生殖的功能保持旺盛不衰,那么人就不容易衰老。如何保持这种精力呢?人们

可以借助自身一条不易枯竭的经络——胃经来实现。

第147页

130

打通胃经,首先可以使人体的脾胃得益,因为脾胃为人体的后天之本,后天的营养

给人的气血以持续地供应。我们每天都要吃饭,所以胃是人体最活跃的器官,也是人体

气血最容易汇聚的地方。但气血总是随进随出,并没有真正地保存下来。如果你想健壮,

想长寿不衰,那就需要有足够的气血储备才能实现,这就需要人们打通胃经。

只有当脾胃为体内积聚了足够的气血,才有补益肾脏的功效。这是因为肾脏为人体

的先天之本,能够调动激发出人体的原动力,而这种原动力就是生殖的力量。这种生殖

力量,也是万物得以繁衍的动力。男性在青少年的时候,通常会有一种“精满自溢”的

现象,这也是气血充足的表现。但是过了中年,尤其是在结婚生子以后,这种现象就会

日益减少,渐渐地表现为精力不足。这时采用通常的健身方法,往往只是满足于维持身

体不至于衰老过快,并不能让身体长久地保持活力。而身体的潜能是无限的,人们可以

通过保持肾精的充足,激发体内的大药库。而且,肾精就像银行里的存款,生活在温饱

水平的人都是随挣随花,没有多余的储备。而没有存款,日常生活也可以维持,只是无

法进入小康。人的身体如果没有多余的能量储备,也可以活得很正常,只是不能达到强

壮和长寿。如果只是活得长而不健康,也不是什么快乐的事情。所以想要强壮,就一定

要培补肾精。肾精就是人体气血的储备。

此外,《黄帝内经》还曾记载,肾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意思是说,人们

要想使身体强于常人,想要将体能转化为智能,就要学会开发肾这个人体天然的能量

库。道家有意守丹田,就是在积聚肾精,精足随后“还精补脑”,就是要把体能转化

为智能。

但是想要积聚肾精谈何容易,因为肾精不是光靠集中意念于一点就可以生成的。

而且,集中意念本身,很多人就无法做到。通常一打坐,就会杂念纷飞。这样何时

才能补足肾精呢?我们可以尽全力打通后天之本的胃经,来补足先天之本的“肾精”。

《黄帝内经》曾说:“痿证独取阳明”。阳明在这里正是指胃经。后人对“独取”

多有歧义,有人认为应该泻胃火,有人认为应该补脾胃。实际上,只要打通胃经,

补泻的事情身体自会处理得很完美,无须外力画蛇添足。那什么是“痿证”呢?就

像花枯萎了一样,人的气血不足了,血液流不到它该流的地方,脏腑、肢体、肌肉、

筋脉自然就萎缩了。所以,要想保持青春常驻,我们一定要在胃经上多费些工夫。

因此,许多中医学家认为,女性如果每天敲打一下胃经,以保持气血对面部的供应,

就能达到抗衰、美容的目的。

至于打通胃经的方法则很简单,你可以推揉腹部胃经(尤其是腹直肌部分)、敲打

大小腿上的胃经、在胃经路线上拔罐刮痧,以及练武术的基本动作——蹲裆骑马式、跪

膝后仰头着地等,都是打通胃经的方便之法。只要你每天使用这些方法,就能用好胃经

上的调养气血大药 。

舒筋活络、调和气血,多多按捏腋窝

在我们上肢与肩膀相连之处,靠里面有一凹陷部分,谓之腋,又称腋窝、胳肢窝、

第148页

131

胳肢窝。腋窝为颈部与上肢间血管和神经的通路,是腋窝动脉、静脉、臂丛、腋淋巴结

群组织的集合处。

据医学研究者证实,经常自我按捏腋窝,可起到舒筋活血、调和气血、强身抗老的

作用。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大大增加心肺活量,促进全身血液的回流通畅,提高气体交换能力,从而使

机体获得更多的养分和氧气。

(2)增强诸多器官的功能,提高机体代谢能力,可使体内代谢物中的尿酸、尿素、

无机盐及多余水分能顺利排出,增强泌尿功能,并能使生殖器官和生殖细胞更健康。

(3)可刺激各种感觉器官,使眼耳鼻舌和皮肤感官装置在接受外界刺激时反应更

加灵敏。

(4)帮助消化、健脾开胃、增加食欲,而且还能防治阳痿阴冷。

(5)还能缓解“心痛”,对肘臂冷痛也有一定疗效。

(6)腋窝顶端动脉搏动处有一穴位,曰“极泉”。中医学认为,针灸或按摩极泉穴,

有防治心脏病、肩周炎、乳腺病等的作用。

按捏的方法是:左右臂交叉于胸前,左手按右腋窝,右手按左腋窝,用手指适度地

按摩捏拿,用力不宜重,每次按捏约 3 分钟即可。最好早晚各按捏 1 次。

此外,按捏腋窝简单易行,自我按捏时,左右臂交叉于胸前,左手按右腋窝,右手

按左腋窝,运用腕力,带动中、食、无名指有节律地轻轻捏拿腋下肌肉 3~5 分钟(至少

108 次),用力不宜重,早晚各 1 次。也可夫妻间每日早晚互相按摩各 1 次,每次 1~3 分钟。

在按捏腋窝时还要注意,按捏时两肘要略抬高,切忌暴力钩拉。同时也应注意剪短

指甲,避免触伤皮肤及血管神经。

按摩百虫窝穴可祛风活血

百虫窝穴属经外奇穴,出自明代的《针灸大全》。本穴

治疗各种因虫邪侵袭之病,有如直捣百虫之窝穴,因此而

得名。它还有两个别名,也叫作血郄,或者百虫窠。

很多人都有皮肤瘙痒的苦恼,老年人有这个问题的人更

多,尤其是到了冬季,寒冷干燥时往往会让人更加痛苦,

有的人因为瘙痒,不断用手去抓,有的甚至都能抓破皮肤。

其实,中医就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对防止皮肤瘙痒很有益处,

就是点按“百虫窝”。

我们经常形容痒的感觉像小虫子在身上爬一样,这里是

“一百条虫子的窝”,用力点按可以止痒。百虫窝穴,在足太

阴脾经的循行线上,临近血海穴。痒属风证,位置不定,反复

发作,按此穴可以活血止痒,这就是中医所讲的“血行则风自

百虫窝穴 灭”。

百虫窝

第149页

132

百虫窝这个穴位主治的病症有很多,中医认为凡是和风、虫等有关的疾病,都可以

用它来治疗,如皮肤瘙痒症、荨麻疹、风湿痒疹、阴囊湿疹、下部生疮、蛔虫病、膝关

节病、肾脏风疮、产后风等。百虫窝这个穴位就在膝关节附近,按摩起来也比较方便,

可以每天按摩,尤其是在冬季,坚持按摩可以有很好的止痒效果。

百虫窝穴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 3 寸(血海穴上 1 寸)。取穴:患者取正

坐屈膝或仰卧位,在髌底内侧端上 3 寸处取穴。

调和气血,二白穴效果佳

在《针灸大成》一书中的玉龙歌里有这样几句话:“痔

漏之疾亦可憎,表里急重最难禁,或痛或痒或下血,二白

穴在掌中寻。”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对于痔疮这样的病,

虽说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同样会让人很难受,如果有痔疮

的话,可以用手上的二白穴来治疗。

中医学所说的痔疮和现代医学所说的痔疮基本相同。祖国

医学通过长期的临床经验,将痔疮的病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不节:易生湿积热,湿热下注肛门,使肛门充

血灼痛,引发痔疮。

(2)劳累过度:久坐则血脉不行,久行则气血纵横。瘀

血流注肛门而生痔疾。

(3)便秘:久忍大便,大肠积热,是痔疮发病的一个重

要原因。

得了痔疮,很多人认为“十人九痔,无须去治”,其实这是不对的。痔疮以出血和

便秘为主要症状,可能会引起贫血,诱发感染,较严重者会导致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尤其是老年性患者,如患痔疮产生心理压力,不敢上厕所,长此下去会加重便秘,当排

便发生困难时,患者用力屏气,可使心跳加快造成脑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或脑栓塞;

如果出现内痔嵌顿,疼痛还可诱发心绞痛发作;如有血栓形成,可引发肺栓塞。因此,

得了痔疮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穴位的自我按摩,就可以轻松自我治疗,解决这难言之

隐。按摩次髎、长强、会阳、承山、二白这几个穴位,能疏导经气而消瘀滞,其中二白

为治疗痔疮的一个很有效的穴位,在按摩时一定要重点按摩。

二白穴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 4 寸,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一侧一穴,一臂二穴。

取穴:患者伸臂仰掌,于曲泽与大陵穴连线中 1/3 与下 1/3 交界处,桡侧腕屈肌腱

左右两侧各 1 穴。

二白穴

二白

第150页

133

邪热与瘀血互结,肠风穴治便血

在中医里,有“肠风下血”这样一个词。其实肠风

是中医的一个名词,是以便血为主证的疾病,包括有痔疮、

肛瘘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便血,其病因或因为风,或因为冷,

或因为湿热。虽然病因不尽相同,但因为有着共同的表现,

因此,它们都叫作肠风。

肠风这个穴位因为能治疗肠风下血,所以被称作肠

风穴,同时它也叫作阳刚穴。阳刚穴出自《古今医统》,

是近代《中国针灸学》等书才把它更名为肠风穴。

痔疮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为局部气血不畅,

血液回流受阻,邪热与瘀血互结,日久不断郁结而成。

治疗痔疮的方法有很多,在这里介绍一种叫作“刺络拔罐”的方法:取督脉上的长强

和脊中这两个穴位,用梅花针在这两个穴区叩击,直径约 3 厘米大小就可以了,再拔

罐 10 分钟。再取经外奇穴肠风穴,艾条灸之,每次灸 5 壮。治疗时 7 天 1 次,3 次

为 1 疗程。治疗痔疮的其他方法在这里就不再介绍了。

刺络拔罐是一种很常见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痔疮时,效果还不错。需要提醒大家注

意的是,痔疮的发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因此,治疗的时候,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治好的。

在平时,痔疮的患者还要注意,不要吃那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或是其

他纤维素含量较高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保持一个良好的饮食和排便习惯,对于痔疮

的预防和治疗,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便血是肠风这个穴位的主要治疗疾病之一,此外,肠风穴还可以治疗腰痛,以及遗

尿、遗精等其他疾病。

肠风穴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1 寸处。取穴:患者取俯卧或侧

卧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 1 寸处取穴。

肠风穴

肠风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专业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