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一按就好:儿童特效穴位图解

发布时间:2022-12-10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517-一按就好:儿童特效穴位图解

102·◎ 一按就好:儿童特效穴位图解05 血海穴你的孩子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蹲下捡拾地上的东西,然后站起来的时候,或者当俯身取物之后站立起身时,突然会有一瞬间,是否感到眼前发黑、天旋地转,仿佛要晕倒一样。这是因为头部供血不足,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况,父母平时就要给孩子多多按揉一下血海穴,这个穴位对身体气血具有很好的保健调理功能。《甲乙经》曰:“若血闭不通,逆气胀,血海主之。”《大成》曰:“暴崩不止,血海主之。”《图翼》曰:“主带下,逆气,腹胀。”命名:血,指受热后变成的红色液体;海,大的意思。“血海”的意思就是说此处穴位是脾经所生之血的聚集之处。因为本穴物质是阴陵泉穴外流水液汽化上行的水湿之气,气血物质充斥的范围巨大如海,所以名“血海”。血海穴又别名“百虫窝穴”“血郄穴”。功效:清血利湿。主治(1)此穴是人体脾血的归聚之处,具有祛瘀血和生新血的功能。(2)能够清血利湿,可以治疗一切血病。(3)对荨麻疹、丹毒、湿疹、瘫疮、膝痛等,具有很好的保健调理功效。(4)按摩敲打此穴,可以缓解治疗湿痒疮毒。配伍治病(1)治荨麻疹:血海穴配曲池穴、合谷穴。(2)治膝痛:血海穴配犊鼻穴、阳陵泉穴。(3)... [收起]
[展开]
517-一按就好:儿童特效穴位图解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01页

102·◎ 一按就好:儿童特效穴位图解

05 血海穴

你的孩子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蹲下捡拾地上的东西,然后站起来的时

候,或者当俯身取物之后站立起身时,突然会有一瞬间,是否感到眼前发黑、

天旋地转,仿佛要晕倒一样。这是因为头部供血不足,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

况,父母平时就要给孩子多多按揉一下血海穴,这个穴位对身体气血具有很好

的保健调理功能。《甲乙经》曰:“若血闭不通,逆气胀,血海主之。”《大成》曰:

“暴崩不止,血海主之。”《图翼》曰:“主带下,逆气,腹胀。”

命名:血,指受热后变成的红色液体;海,大的意思。“血海”的意思就是说此

处穴位是脾经所生之血的聚集之处。因为本穴物质是阴陵泉穴外流水液汽化上行的

水湿之气,气血物质充斥的范围巨大如海,所以名“血海”。血海穴又别名“百虫窝

穴”“血郄穴”。

功效:清血利湿。

主治

(1)此穴是人体脾血的归聚之处,具有祛瘀血和生新血的功能。

(2)能够清血利湿,可以治疗一切血病。

(3)对荨麻疹、丹毒、湿疹、瘫疮、膝痛等,具有很好的保健调理功效。

(4)按摩敲打此穴,可以缓解治疗湿痒疮毒。

配伍治病

(1)治荨麻疹:血海穴配曲池穴、合谷穴。

(2)治膝痛:血海穴配犊鼻穴、阳陵泉穴。

(3)治眼睛酸胀、视物不清、手脚麻木:血海穴配足三里穴。

父母取穴按摩法

(1)患儿正坐,翘起左足,放在右脚的膝腿上。

(2)父母用手掌按住患儿膝,食指、中指等四指放在膝上,拇指放在膝盖内侧

上方,大拇指弯曲,用大拇指的指尖按揉穴位,患儿有胀、酸、微痛的感觉。

(3)每天早晚各按揉一次,每次按揉 3 ~ 5 分钟。

治疗儿童贫血的秘诀

主 治 膝痛 湿疹

第102页

·103第四章足太阴脾经穴

精确取穴

取穴技巧

父母按摩

取穴 按摩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

底内侧端上 2 寸,股四

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血海

血海

患儿正坐,翘一足置放在另一

腿膝上,父母将一手拇指以外

的四指并拢,小指尖置于膝盖

骨内侧的上角,则食指指肚所

在位置即是该穴

程度 拇指压法 时间 / 分钟

适度 3~5

父母用大拇指垂直按压穴位,每天早晚

各一次,每次左右脚穴位各按压 3 ~ 5 分

钟。

第103页

104·◎ 一按就好:儿童特效穴位图解

06 大横穴

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一些孩子,他们身材特别肥胖,在

整个体型中,呈中广型的肥胖,也就是说腰腹部极为肥胖,并且长期习惯性便

秘,每天都要到厕所,但是每次都不是痛快的排便。对这些孩子来说,除了每

天要多饮水、多多摄取富含纤维质的蔬菜以外,再每天坚持按压这个穴位,就

对身体和肠胃功能,以及腰腹的肥胖状态,具有很好的调理、改善和保健效果。

命名:大,指穴内气血作用的区域范围大;横,指穴内气血运动的方式为横向

传输;“大横”的意思是指本穴物质为天部横向传输的水湿风气。本穴物质为腹结穴

传来的水湿云气,到达本穴后,因受脾部外散之热,水湿云气胀散而形成风气,运

行方式为天部的横向传输,所以名“大横”,也称“肾气穴”“人横穴”。

功效:通便止痛。

主治

(1)按摩这个穴位,能够治疗多种大肠疾病,尤其对习惯性便秘、腹胀、腹

泻、小腹寒痛、肠寄生虫等疾患,具有很好的治疗、调理和改善作用。

(2)长期坚持按摩这个穴位,对于多汗、四肢痉挛、肚腹肥胖、肠胃功能等症

状,也具有很好的调理、改善和保健作用。

(3)长期按摩此穴位,还能够治疗各种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麻痹等。

配伍治病

(1)治疗腹痛:大横穴配天枢穴、足三里穴。

(2)治寒湿内盛:大横穴配神阙穴。

(3)治湿热伤中:大横穴配内庭穴、曲池穴。

(4)治饮食停滞:大横穴配下脘穴、梁门穴。

父母取穴按摩法

(1)患儿仰卧,父母用两手中指的指尖垂直下压穴位,此时患儿缩腹效果更好。

(2)父母揉按穴位,患儿有胀痛的感觉。

(3)每天早晚各按揉一次,每次揉按 1 ~ 3 分钟。

孩子大肠疾病找大横

主 治 泄泻 便秘 腹痛

第104页

·105第四章足太阴脾经穴

精确取穴

取穴技巧

父母按摩

取穴 按摩

人体的腹中

部, 距 脐 中 3

寸处即是

3 寸 大横

大横 脐中

患儿正坐或仰卧,父母手五

指并拢,手指朝下,将拇指

放于肚脐处,则小指边缘与

肚脐所对的位置即是。再依

此法找出左边穴位

肚脐

程度 中指折叠法 时间 / 分钟

适度 1~3

父母以两手中指指尖垂直下压(此时患儿

吸气、缩腹效果更佳)揉按,每天早晚各

一次,每次揉按 1 ~ 3 分钟。

第105页

106·◎ 一按就好:儿童特效穴位图解

07 周荣穴

在日常生活中,气候、环境等原因都有可能导致我们咳嗽,特别是小孩,

更是常常遭受咳嗽的困扰。有一些父母可能会认为咳嗽只不过是小问题,对这

个问题并不重视。其实,偏偏正是像咳嗽这样的小问题,更有可能因为父母一

时疏忽大意而引起严重的问题。咳嗽很有可能会导致呼吸系统的毛病,也有可

能会引发肺部疾患,等等。此外,一些肝胆疾病的患儿有的时候会感觉胸胁胀

满。其实,不管是咳嗽还是胸胁胀满,都可以通过按摩周荣穴得到一定程度的

缓解。

命名:周,遍布、环绕的意思;荣,指草类开花或者谷类结穗时的茂盛状态。

此处穴位虽然属于脾经穴位,但是脾经气血因为胸乡穴的流散,无物传至本穴。因

此,本穴的物质来源于从上部区域散流至此的地部水液,到达本穴的地部水液受心

室外传之热的作用,又大量气化上行天部,于是,气化之气如同遍地开花之状,脾

土还原为本来的燥热之性,所以名叫“周荣穴”。这个穴位也被称为周营穴、周管

穴。“周营”和“周管”都是指此穴内的气化之气遍及穴周的整个区域。

功效:止咳平喘,健脾。

主治

按揉此穴,对咳嗽、气逆、胸胁胀满具有明显的疗效。

配伍治病

(1)治疗胸胁胀满:周荣穴配膻中穴。

(2)治风寒束肺:周荣穴配风门穴、风池穴。

(3)治风热犯肺:周荣穴配大椎穴、尺泽穴。

父母取穴按摩法

(1)患儿仰卧或正坐,父母把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伸直并拢,指尖朝左,将

食指放在左胸窝上,锁骨外端下,此时,无名指的所在之处就是该穴位。

(2)父母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用指腹适度用力揉按穴位。

(3)每天早晚各揉按一次,每次揉按 1 ~ 3 分钟。

让孩子心平气顺

主 治 咳嗽 气逆 胸胁胀满

第106页

·107第四章足太阴脾经穴

精确取穴

取穴技巧

父母按摩

取穴 按摩

胸 外 侧 部, 当 第 二

肋 间 隙, 距 前 正 中

线 6 寸之处即是

周荣 4.5 寸 4.5 寸 周荣

患儿仰卧或正坐,父母将右手

食、中、无名三指伸直并拢,

指尖朝左,将食指放在左胸窝

上,锁骨外端下,则无名指所

在的位置即是

锁骨

程度 三指压法 时间 / 分钟

适度 1~3

父母食、中、无名三指并拢,以

指腹揉按穴位,每天早晚各一

次,每次揉按 1 ~ 3 分钟。

第107页

108·◎ 一按就好:儿童特效穴位图解

08 大包穴

这个穴位出自《灵枢·经脉》,属于足太阴脾经,是脾经中的主要穴位之

一。通常来说,在肺癌病人的大包穴的周围都有一些包块,经常按摩这处穴

位,有利于清除穴位内部的瘀血,消除包块,调理肺气,对肺部具有改善和养

护功能。只要能够坚持按压此穴位,也能够使全身疲软、四肢乏力得到缓解和

改善。

命名:脾在五行中属于“中土”,是其余四脏(肝、心、肺、肾)之主,因此,这

处穴位又名叫“脾之大络”,意思就是联络其他经脉的重要穴道。它总统阴阳各经脉穴

位,使得经气能够灌溉于五脏、四肢。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所以名为“大包穴”。

功效:通络健脾,理气安神。

主治

(1)按摩这个穴位,能够改善全身疲乏,四肢无力的症状。

(2)按压这个穴位,对于肺炎、气喘、胸膜炎、胸肋疼痛、膀胱麻痹、消化不

良等疾患,都具有很好的医治、改善、调理和保健作用。

(3) 经常按摩这处穴位,有利于清除穴位内部的瘀血,消除包块,调理肺气,

对肺部具有改善和养护功能。

(4)每天坚持按压,具有强壮身体的效果。

配伍治病

(1)治四肢无力:大包穴配足三里穴 .

(2)治胸肋痛:大包穴配三阳络穴、阳辅穴、足临泣穴。

(3)治食多身瘦:大包穴配脾俞穴、章门穴。

父母取穴按摩法

(1)患儿正坐或者仰卧,双手互相抱于胸前,父母把手的中指放置在患儿腋窝

中线下 6 寸处,大约一个手掌长度的地方。

(2)父母分别用中指的指尖揉按,患儿会有胀、刺痛的感觉。

(3)每天早晚各按揉一次,每次按揉 1 ~ 3 分钟。

常按大包穴,孩子睡觉更安稳

主 治 胸肋满痛 全身疼痛 四肢无力

第108页

·109第四章足太阴脾经穴

精确取穴

取穴技巧

父母按摩

取穴 按摩

胸 侧 部, 腋 中 线

上,当第 6 肋间隙

处即是

大包

患儿正坐或仰卧,父母一手五

指并拢,指尖朝上,将中指指

尖放于患儿左腋窝下中下线

处,则手腕横线中点所对的位

置即是该穴

程度 中指折叠法 时间 / 分钟

适度 1~3

父母用中指指尖揉按,每天早晚各一

次,每次揉按 1 ~ 3 分钟。

第109页

110

·

◎ 一按就好:儿童特效穴位图解

手少阴心经属于心,因此和心脏有密切的关系,它是主宰人

肠经。主要循行在上肢内侧后缘。

体的重要经脉。此经脉从心中开始,出于小指末端,接手太阳小

本经俞穴主治心、胸、神志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如

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

《灵枢经脉》中记载:﹃心手少阴之脉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

眼睛昏黄、胸胁疼痛、上臂内侧后边痛或厥冷、手掌心热等症。

手少阴心经穴第五章

第110页

·111

DI-WU ZHANG

本章看点

极泉穴 按压极泉,强健儿童心脏

青灵穴 祛除孩子疼痛无烦恼

少海穴 牙疼不再来,吃嘛嘛香

神门穴 小儿惊厥不担心

少府穴 治疗心胸痛,少府最有效

少冲穴 孩子急救脑卒中,要掐少冲

取穴图解目录

第111页

112· ◎ 一按就好:儿童特效穴位图解

01 极泉穴

《黄帝内经》认为,心经是君主之官,君主之官有个特性,就是君主不受

邪。心包经就相当于是心经的警卫。警卫可以代君受过,所以我们可以拍打

心包经。而心包经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极泉穴。如果你的孩子经常郁

闷,他的腋窝下,即极泉穴上,就会长出一个包,这是心气被郁滞的现象。如

果把极泉穴弹拔开了,就能把包块化解掉,就能够缓解心经郁滞的疾病。

命名:极,高、极致的意思;泉,心主血脉,如水之流,故名泉;“极泉”的

意思就是指最高处的水源,也就是说这处穴位在心经的最高点上,所以名叫“极泉

穴”。

功效:通络强心,清泻心火。

主治

(1)长期按揉此处穴位,对胸闷、头晕、头疼,出汗、浑身无力,肩臂疼痛、

臂丛神经损伤、臂肘冷寒、肩关节炎、肋间神经痛、黄疸、腋臭,具有很好的调理

和保健作用。

(2)按揉此穴位,能够缓解上肢麻木的现象。

(3)在现代中医临床中,常用此穴位治疗心绞痛、肋间神经痛、颈淋巴结核等。

配伍治病

(1)治疗肘臂冷痛:极泉穴配侠白穴。

(2)治腋窝痛:极泉穴配日月穴、肩贞穴、少海穴、内关穴、阳辅穴、丘墟穴。

(3)治四肢不收:极泉穴配日月穴、脾俞穴。

(4)治咽干咽喉肿痛:极泉穴配太渊穴、偏历穴、太冲穴、天突穴。

父母取穴按摩法

(1)患儿正坐,父母掌心向着患儿的头部。

(2)父母用一手中指指尖按压患儿腋窝正中的陷凹处,患儿有特别酸痛的感觉。

(3)父母用同样的方法按压患儿另一侧的穴位。

(4)先左后右,每次早晚各揉按一次,每次揉按 1 ~ 3 分钟。

按压极泉,强健儿童心脏

主 治 心痛 心悸 肩臂疼痛 胁肋疼痛

第112页

·113第五章手少阴心经穴

精确取穴

取穴技巧

父母按摩

取穴 按摩

腋 窝 正 中, 腋 动 脉

搏动处即是

极泉

正坐,手平伸,举掌向上,

屈肘,掌心向着自己头部,

以另手中指按腋窝正中陷凹

处即是

程度 中指折叠法 时间 / 分钟

适度 1~3

父母以中指指尖按压穴位,每

次早晚,左右各揉按 1 ~ 3 分

钟,先左后右。

第113页

114· ◎ 一按就好:儿童特效穴位图解

02 青灵穴

《太平圣惠方》中说:“青灵二穴,在肘上三寸,伸肘举臂取之。”在明抄本

《甲乙经》《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方》《医心方》中,说“清冷渊二

穴,在肘上三寸,伸受教育举臂取之”。其实,“青灵”和“清冷渊”指的都是同

一处穴位。大概是唐人为了避唐高祖李渊的名讳,所以将“清冷渊”改为了“清

冷泉”,又演变为“青灵泉”,也称“青灵穴”。

命名:青,是指肝脏的颜色,此处穴内气血的运行为风的横行;灵,灵巧的意

思。“青灵”的意思就是指此穴内的气血运行为风木的横向运行方式。因为此穴内的

物质是极泉穴下传血液的气化之气,在本穴的运行过程中,因散热而缩合成水湿云

气,并以云气的方式向下传输,表现出了风木的灵巧特征,所以名“青灵”。

功效:理气止痛,宽胸宁心。

主治

(1)经常拍打、按揉此处穴位,能够有效治疗头痛振寒、目黄、肋痛、肩臂疼

痛、肩胛及前臂肌肉痉挛等疾患。

(2)能够治疗神经系统的疾病,如神经性头痛、肋间神经痛等。

配伍治病

(1)治疗肩臂痛:青灵穴配肩髃穴、曲池穴。

(2)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青灵穴配脉根穴、血海穴、阴包穴、曲池穴、郄门穴。

(3)治上肢肌肉拉伤:青灵穴配天府穴、尺泽穴。

父母取穴按摩法

(1)患儿正坐,父母手五指并拢,将小指放在患儿手臂内侧肘横纹处,拇指按

压所在之处患儿有酸痛感。

(2)父母除拇指以外,其余四指放于臂下,轻托手臂,用拇指的指腹轻轻揉按

穴位。

(3)每天早晚左右穴位各按揉一次,每次按揉 1 ~ 3 分钟。

祛除孩子疼痛无烦恼

主 治 目黄 胁痛 肩臂疼痛 头痛振寒

第114页

·115第五章手少阴心经穴

精确取穴

取穴技巧

父母按摩

取穴 按摩

臂内侧,极泉与少海

的连线上,肘横纹上

3 寸,肱二头肌的内

侧沟中即是

青灵

正坐,抬右臂与肩膀平,肘弯

曲,小臂向上,左手五指并

拢,将小指放于手臂内侧肘横

纹处,则拇指所在的位置即是

该穴

程度 拇指压法 时间 / 分钟

适度 1~3

父母以拇指指腹揉按穴位,每次早晚,

左右各揉按 1 ~ 3 分钟。

第115页

116· ◎ 一按就好:儿童特效穴位图解

03 少海穴

“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老命”,是的,不论是由于冷热症状,还是由于

蛀牙引起的各种牙齿疼痛,甚至有时候还会由于牙痛引起手肘、手臂、肋部、

腋下等部位也发生痉挛、疼痛的现象。父母只要给孩子按压少海穴,就能够很

好地起到止痛和保健的作用。在古籍《铜人》书上有这样的记载:“治寒热齿龋

痛、目眩发狂,呕吐涎沫、项不得回顾、肘挛腋肋下痛、四肢不得举。”

命名:“少”的意思是“阴”“水”;“海”的意思是“大”,即百川所归之处。此穴

位物质是由青灵穴水湿之气的冷降之雨和极泉穴下行之血汇合而成,汇合的地部水

液宽深如海,所以名“少海穴”。此穴也被称为“曲节穴”。

功效:宁神通络。

主治

(1)此处穴位主要治疗神经衰弱、头痛目眩、心痛、牙痛、肋间神经痛等。

(2)长期按压此处穴位,对于前臂麻木、肘关节痛、肘关节周围软组织疾患、

臂麻手颤、肘臂挛痛等症状,具有良好的调理和保健作用。

(3)现代中医临床中,常利用此穴位治疗癔症、精神分裂症、尺神经麻痹、肋

间神经痛等。

配伍治病

(1)治疗肘臂挛痛:少海穴配曲池穴。

(2)治疗手颤、肘臂疼痛:少海穴配后溪穴。

(3)治疗癔症:少海穴配神门穴、内关穴、大陵穴。

父母取穴按摩法

(1)患儿正坐、抬手,手肘略屈,手掌向上。

(2)父母用一只手轻握患儿手的肘尖、四指在外,用大拇指的指腹按压内肘尖

的内下侧、横纹内侧端的凹陷处,患儿有酸痛感。

(3)父母用同样的方法按压另一侧穴位。

(4)每天早晚左右两穴各按压一次,每次按压 1 ~ 3 分钟。

牙疼不再来,吃嘛嘛香

主 治 心痛 头项痛 腋胁痛 肘臂挛痛

第116页

·117第五章手少阴心经穴

精确取穴

取穴技巧

父母按摩

取穴 按摩

屈 肘, 肘 横 纹 内 侧

端与肱骨内上髁连

线的中点处即是

少海

正坐、抬手,手肘略屈,手掌

向上,用另手轻握肘尖、四指

在外,以大拇指指腹所在的内

肘尖内下侧、横纹内侧端陷凹

处即是

程度 拇指压法 时间 / 分钟

适度 1~3

父母以大拇指指腹按压穴位,

每天早晚各按一次,每次左右

各按 1 ~ 3 分钟。

第117页

118· ◎ 一按就好:儿童特效穴位图解

04 神门穴

俗话说:“晚上睡不着,按按神门穴。”这句话说的就是人体神门穴的功能。

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是由于感受外邪,入里化热,热极生风所致。中医治疗小

儿高热惊厥采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在惊厥发作之时,急予针刺人

中、涌泉等穴位,以尽快控制抽搐,然后再行中药治疗。

命名:神,神魂、魂魄、精神的意思;门,指出入之处为门。此处穴位属于

心经,心藏神,因此能够治疗神志方面的疾病。治疗此处穴位,能够打开心气的郁

结,使抑郁的神志得以舒畅,使心神能够有所依附,所以名叫“神门穴”。

功效:安神,宁心,通络。

主治

(1)按穴位对神经衰弱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2)按压此处穴位,能够有效治疗心悸、多梦、健忘、失眠、痴呆、惊悸、怔

忡、心烦、便秘、食欲不振等疾患。

(3)长期按压此处穴位,对糖尿病、扁桃腺炎、腕关节运动障碍,具有很好的

调理和保健功效。

(4)现代中医临床中,常用此穴治疗无脉症、神经衰弱、癔症、精神分裂症等。

配伍治病

(1)治疗癫狂:神门穴配大椎穴、丰隆穴。

(2)治疗健忘、失眠、无脉症:神门穴配支正穴。

(3)治心痛:神门穴配内关穴、心俞穴。

(4)治健忘、失眠:神门穴配内关穴、三阴交穴,。

父母取穴按摩法

(1)患儿正坐,伸手、仰掌,屈肘向上约 45。,在无名指和小指掌的侧向外方。

(2)父母用手的四指握住患儿手腕,大拇指弯曲,用指甲尖垂直掐按豆骨下、

尺骨端的穴位凹陷处,患儿有酸胀和痛感。

(3)先左后右,每天早晚两穴位各掐按一次,每次掐按 3 ~ 5 分钟。

小儿惊厥不担心

主 治 心痛 心烦 惊悸 健忘 失眠

第118页

·119第五章手少阴心经穴

精确取穴

取穴技巧

父母按摩

取穴 按摩

腕 横 纹 尺 侧 端, 尺

侧腕屈肌腱的桡侧

凹陷处即是

神门

正 坐, 伸 手、 仰 掌, 屈 肘 向 上 约

45。,在无名指与小指掌侧向外

方,用另手四指握住手腕,弯曲大

拇指,指甲尖所到的豆骨下、尺骨

端凹陷处即是

程度 拇指压法 时间 / 分钟

适度 3~5

父母弯曲大拇指,以指甲尖垂直

掐按穴位,每日早晚,左右手各

掐按 3 ~ 5 分钟,先左后右。

第119页

120· ◎ 一按就好:儿童特效穴位图解

05 少府穴

少府经穴名出自《甲乙经》,属于手少阴心经穴位。在医学古籍中,对这个

穴位的重要功能和作用都有描述。在现代都市生活中,很多人注重对高蛋白、

高脂肪、高营养物质的摄取,缺乏运动,容易患上心肌缺氧、心肌梗死、心绞

痛等疾病。在疾病初期,如果坚持按压少府穴,可以缓解胸中的郁闷不通之

气,使病情有效得到控制,对各种心脏疾病的预防和保健都具有很好的效果。

命名:少,阴的意思;府,府宅的意思。“少府”的意思是指本穴为心经气血的

聚集之处。本穴物质是少冲穴传来的高温水湿之气,到达本穴后成为聚集之状,犹

如云集府宅,所以名“少府”。少府穴也称兑骨穴。

功效:宁神志,调心气 ,散心火。

主治

(1)按此穴位可以治疗各种各样的心脏疾患,如风湿性心脏病、心悸、心律不

齐,心绞痛、胸痛等。

(2)此穴能通达心、肾,能舒解两经抑郁之气,所以可以治疗遗尿、尿闭等。

(3)长期按压此处穴位,对前臂神经麻痛、掌中热、小指挛痛等病症,具有很

好的调理和保健作用。

配伍治病

(1)治急性腰扭伤:少府穴配腰眼穴。

(2)治疗鼻出血、牙痛、口疮、口臭、癫狂、瘙痒:少府穴配合谷穴。

(3)治心悸:少府穴配内关穴。

父母取穴按摩法

(1)患儿正坐伸手、仰掌、屈肘向上约 45。,以小指、无名指屈向掌中,当小

指与无名指尖之中间与感情线交会处即是穴位。

(2)父母用四指轻握患儿的手背,大拇指弯曲,用指尖按压穴位,患儿有酸胀

的感觉(用小指甲尖轻轻掐按有刺痛感)。

(3)每日早晚左右穴位各按揉一次,每次揉按 3 ~ 5 分钟。

治疗心胸痛,少府最有效

主 治 胸痛 心悸 小指拘挛 掌中热

第120页

·121第五章手少阴心经穴

精确取穴

取穴技巧

父母按摩

取穴 按摩

人体的手掌面,

第四、第五掌骨

之间即是

少府

正 坐 伸 手、 仰 掌、 屈 肘 向 上 约

45。,拇指以外,其余四指屈向掌

中,当小指与无名指指尖中间与

感情线交会处即是

程度 拇指压法 时间 / 分钟

适度 3~5

父母以一手四指轻握患儿手背,弯曲

大 拇 指, 以 指 尖 按 压 穴 位, 每 日 早

晚、左右各揉(或掐)按 3 ~ 5 分钟。

第121页

122· ◎ 一按就好:儿童特效穴位图解

06 少冲穴

少冲穴,与心脏具有密切的关系,当心脏病发作的时候,只要用力按压小

指的指尖,就可以使病情得到缓解。例如,如果有人突然脑卒中倒下,牙关紧

闭,不省人事,或者突然心脏病发作,在这种紧急状况下,一边要将病人迅速

送往医院急救,一边可以掐按病人的少冲穴,具有流通气血、起死回生的作

用。中国民间的脑脑卒中放血救命,就是指用针轻轻刺破少冲穴,挤几滴血出

来,暂时挽救病人的生命。

命名:少,阴也;冲,突也;“少冲”的意思是指此穴中的气血物质从体内冲

出。此穴为心经体表经 - 脉与体内经脉的交接之处,体内经脉的高温水气以冲射之

状外出体表,所以名“少冲”。

功效:生发心气,清热熄风,醒神开窍。

主治

(1)按压此穴位,对各种各样的心脏疾患、热病、昏迷、心悸、心痛等病症,

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2)长期按压此处穴位,对肋间神经痛,喉头炎、结膜炎、黄疸,上肢肌肉痉

挛等病症,具有很好的调理与保健功能。

配伍治病

(1)治疗热病、昏迷:少冲穴配太冲穴、中冲穴、大椎穴。

(2)治重症:少冲穴配水沟穴、大陵穴。

(3)治手抖、出汗、恶心呕吐:少冲穴配内关穴。

(4)治焦虑不安:少冲穴配神庭穴。

父母取穴按摩法

(1)患儿正坐,手平伸,掌心向下,屈肘向内收。

(2)父母用手轻握患儿手的小指,大拇指弯曲,用指甲尖垂直掐按穴位,有刺

痛的感觉。

(3)先左后右,每日早晚掐按左右穴位各一次,每次掐按 3 ~ 5 分钟。。

孩子急救脑卒中,要掐少冲

主 治 胸痛 心悸 掌中热 小指拘挛

第122页

·123第五章手少阴心经穴

精确取穴

取穴技巧

父母按摩

取穴 按摩

少冲

手平伸,掌心向下,用另

手 轻 握 小 指, 弯 曲 大 拇

指,指尖到达的小指指甲

下缘,靠无名指侧的边缘

处即是该穴

程度 拇指压法 时间 / 分钟

适度 3~5

父母弯曲大拇指,用指甲尖垂直掐按

穴位,每日早晚,左右各掐按 3 ~ 5

分钟,先左后右。

小指末节桡侧,

距 指 甲 角 0.1 寸

处即是

第123页

手太阳小肠经是具有宁心安神、舒筋活络功效的经穴,按摩

肢、肩膀及头部部分地方。

最后经由其支脉到达颧部,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主要循行于上

这些经穴可以疏通经气,缓解疲劳。小肠经起于手小指尺侧端,

本经所属腧穴主治耳聋、眼睛昏黄、面颊肿,颈部、颔下、

﹃小肠手太阳之脉是主

肩胛、上臂、前臂的外侧后边痛等症。《灵枢经脉》中记载:

‘液

’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

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

手太阳小肠经穴

第124页

DI-LIU ZHANG

本章看点

少泽穴 孩子昏迷不用怕,少泽唤

醒他

后溪穴 学生伏案学习的好帮手

阳谷穴 耳鸣不担忧,阳谷是帮手

小海穴 按小海,强壮孩子心脏

肩贞穴 消炎止痛,肩贞常用

肩中俞穴 常按肩中俞,肩背更有力

颧髎穴 面部疼痛,常按管用

听宫穴 孩子耳朵聪灵听力好

取穴图解目录

第125页

126· ◎ 一按就好:儿童特效穴位图解

01 少泽穴

此穴位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小吉、小结。少者小也,泽者润也,心

之热出火府于小肠,故名少泽。”当你感到喉咙疼痛、吞咽困难的时候,或者在

你将脑卒中后不省人事的患者送往医院的途中,只要用指甲稍微用力掐按此处

穴位,就能够快速解除咽喉疼痛,使血气得以畅通,并能让昏迷的患者苏醒。

命名:少,阴、浊的意思;泽,沼泽的意思。此穴因为有地部孔隙连通小肠经

体内经脉,穴内物质为小肠经体内经脉外输的经水,经水出体表后汽化为天部的水

湿之气,就像热带沼泽的汽化之气一样,所以名“少泽”。

功效:醒神开窍,通络止痛。

主治

(1)用指甲掐按此处穴位,可以立即消除喉痛。

(2)用指甲掐按此处穴位,对于初期脑卒中、暴卒、昏沉、不省人事的患者,

有治疗作用。

(3)长期掐按此处穴位,对头痛、目翳、咽喉肿痛、短气、肋间神经痛、前臂

神经痛,颈项神经痛、耳聋、寒热不出汗等症状,都具有很好的保健和调理作用。

(4)在现代中医临床上,常利用此穴治疗神经性头痛、精神分裂等症状。

配伍治病

(1)治热病、昏迷、休克:少泽穴配人中穴。

(2)治疟寒汗不出:少泽穴配复溜穴、昆仑穴。

(3)治胬肉攀睛:少泽穴配肝俞穴。

父母取穴按摩法

(1)患儿一只手的掌背向上、掌面向下。

(2)患儿用另一只手轻握,大拇指弯曲,用指甲尖端垂直下压。

(3)轻轻掐按此处穴位,有强烈的刺痛感。

(4)每次掐按 1 ~ 3 分钟。

孩子昏迷不用怕,少泽唤醒他

主 治 喉痛 昏迷 热病 初脑卒中

第126页

·127第六章手太阳小肠经穴

精确取穴

取穴技巧

父母按摩

取穴 按摩

小指尺侧,距指

甲角旁 0.l 寸

少泽

掌背向上、掌面向下,以另手轻握小指,弯

曲大拇指,指尖所到达的小指指甲外侧下缘

处即是该穴

程度 拇指压法 时间 / 分钟

轻 1~3

父母以手轻握患儿手,弯曲大拇指,

以指甲尖端垂直下压,轻轻掐按穴

位,每次掐按 1 ~ 3 分钟。

第127页

128· ◎ 一按就好:儿童特效穴位图解

02 后溪穴

此穴名最早见于《灵枢·本输》。《金鉴》中说:“盗汗后,溪穴先砭。”后溪穴

是一个很有用处的人体穴位,它位于小肠经上,是人体奇经八脉的交会穴,与

督脉相通,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在中医的临床上,

不论是治疗颈椎还是腰椎,都会用到这个穴位,而且治疗的效果非常明显。

命名:“后”与“前”相对,指穴内气血运行的人体部位为后背督脉之部;溪,

穴内气血运行的道路。本穴物质为前谷穴传来的天部湿热之气,至本穴后,其外散

的清阳之气上行督脉,运行的部位为督脉所属之部。

功效: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

主治

(1)能有效治疗闪腰、腰痛、腰部急性扭伤。

(2)对头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手指及臂肘痉挛也具有疗效。

(3)经常按压次穴能泻心火、明目,调理颈椎、脊柱,对长期伏案工作或者在

电脑前长时间久坐带来的不利影响具有调理作用。

(4)长期按压此穴,并配合针灸,能治疗精神分裂、癔症、肋间神经痛等疾

患,对盗汗、落枕也具有缓解作用。

配伍治病

(1)治颈项强直、落枕:后溪穴配天柱穴。

(2)治耳鸣、耳聋:后溪穴配翳风穴、听宫穴。

(3)治疗颈痛:后溪穴配列缺穴、悬钟穴。

(4)治疗急性腰扭伤:后溪穴配人中穴。

父母取穴按摩法

(1)患儿伸臂曲肘向头,上臂与下臂约 45。角。

(2)轻握拳,手掌感情线之尾端在小指下侧边凸起如一火山口状处即是穴位。

(3)父母用指甲掐按穴位,直至患儿感觉有胀酸感。

(4)每次掐按 1 ~ 3 分钟。

学生伏案学习的好帮手

主 治 头项强痛 腰背痛 手指及肘臂挛痛

第128页

·129第六章手太阳小肠经穴

精确取穴

取穴技巧

父母按摩

取穴 按摩

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

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

肉际处即是

后溪

伸臂曲肘向头,上臂与下臂约

45。角,轻握,手掌感情线之尾

端在小指下侧边凸起如一火山口

状处即是该穴

程度 拇指压法 时间 / 分钟

适度 1~3

患儿轻握拳,弯曲大拇指,父母用大

拇指垂直向着掌心方向下压穴位,每

次掐按 1 ~ 3 分钟。

第129页

130· ◎ 一按就好:儿童特效穴位图解

03 阳谷穴

对孩子来说,打针是一件恐怖的事情,在打针时大哭大闹,打完后还会有

好几天的疼痛。 此时,父母可以给孩子经常按摩阳谷穴。按摩阳谷穴,可以

疏通经络,调和营卫,使气血得以顺畅运行,能够促进孩子整个身体的新陈代

谢,舒缓孩子的疼痛。另外,如果您的孩子因为长时间伏案看书,感到头晕眼

花的话,可以按摩此处穴位,能够明目安神。此外,坚持按压此处穴位,对于

经常性耳鸣的人,也具有良好的疗效。

命名:阳,阳气的意思;谷,指两山所夹空虚之处。“阳谷”的意思是指小肠

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天部的阳热之气。此处穴位的物质是腕骨穴传来的湿热水

汽,到达本穴后,水汽进一步吸热汽化上行更高的天部层次。本穴如同阳气的生发

之谷,所以名叫“阳谷”。

功效:明目安神,通经活络。

主治

(1)经常按压此穴,对精神神经系统的疾病具有一定疗效,如精神病、癫痫、

肋间神经痛、尺神经痛。

(2)经常按压此穴,能够治疗五官科的一些疾病,如神经性耳聋、耳鸣、口腔

炎、齿龈炎、腮腺炎。可以疏通经络,调和营卫,使气血得以顺畅运行,能够促进

整个人体的新陈代谢。

(3)长期按压此处穴位,对头痛、目眩、热病、腕痛,都具有缓解作用。

配伍治病

治腕痛:阳谷穴配阳池穴。

父母取穴按摩法

(1)患儿屈肘,手背朝上,另一只手的四指轻托手臂,拇指放在小指侧手腕附

近,骨头凸出处的前方凹陷处,此时,用拇指按压所在之处,有酸胀感。

(2)患儿屈肘侧腕,父母用拇指的指腹按压穴位,做圈状按摩。

(3)每次按压 1 ~ 3 分钟。

耳鸣不担忧,阳谷是帮手

主 治 头痛 目眩 耳鸣 热病 癫痫

第130页

·131第六章手太阳小肠经穴

精确取穴

取穴技巧

父母按摩

取穴 按摩

手腕尺侧,尺骨茎突

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

中即是

阳谷

屈肘,手背朝上,另一手四

指轻托手臂,拇指置于小指

侧手腕附近的骨头凸出处的

前方凹陷处,则拇指所在的

穴位即是

程度 拇指压法 时间 / 分钟

适度 1~3

患儿屈肘侧腕,父母以拇指指

腹按压穴位,并做圈状按摩,

每次按压 1 ~ 3 分钟。

第131页

132· ◎ 一按就好:儿童特效穴位图解

04 小海穴

中国古代医典中,对小海穴具有不少描述,如《甲乙经》中说:“风眩头痛,

小海主之。主疟,背膂振寒。”《铜人》中说它“治寒热,齿龈肿”;《大成》中说

它“主肩,肘臂外后廉痛”。父母经常给孩子按摩小海穴,可以增强孩子的心脏

功能,强健孩子身体。长期按压此处穴位,对于小肠吸收营养,让气血循环到

脸部,也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命名:小与大相对,主孝为阴;海,指穴内气血场覆盖的范围广阔如海。因为

小肠与胃相连,胃为水谷之海,又以六经为川,肠胃为海,此处穴位是小肠经脉气

汇合之处,比喻小肠之海,气血场的范围极大,故名小海。

功效:润肠补气,活血通络,清热消炎。

主治

(1)如果小肠吸收营养不良,具有造血功能障碍以及贫血等疾病,可以通过按

摩此处穴位得到缓解。

(2)长期按压此处穴位,对于肘臂痛,肩、肱、肘、臂等部位的肌肉痉挛,以

及尺神经痛、颌肿颈痛、头痛、眼睑充血,听觉麻痹,寒热齿龈肿、下腹痛、四肢

无力等病症,都具有良好的调理和保健功能。

(3)现代中医临床中,多用于治疗齿龈炎、癫痫、精神分裂症、舞蹈病等疾病。

配伍治病

(1)治疗肘臂疼痛:小海穴配手三里穴。

(2)治疗颊肿、牙龈炎、咽喉炎:小海穴配合谷穴、颊车穴。

(3)治疗癫痫、痫症:小海穴配风池穴、大椎穴。

父母取穴按摩法

(1)患儿伸臂屈肘向头,上臂与前臂约成 90。。

(2)父母用手轻握肘尖,用大拇指的指腹垂直向患儿两骨间触压揉按,有强烈

的酸胀感。

(3)每次左右各揉按 1 ~ 3 分钟。

按小海,强壮孩子心脏

主 治 贫血 造血功能障 小肠吸收营养不佳

第132页

·133第六章手太阳小肠经穴

精确取穴

取穴技巧

父母按摩

取穴 按摩

小海

人体的肘内侧,当尺

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

之间凹陷处即是

小海

伸臂屈肘向头,上臂与前臂

约成 90。。另手轻握肘尖,

大拇指指腹所在的两骨间即

是该穴

程度 拇指压法 时间 / 分钟

适度 1~3

父母以大拇指指腹垂直触压揉

按穴位,每次左右各揉按1~3

分钟。

第133页

134· ◎ 一按就好:儿童特效穴位图解

05 肩贞穴

此穴位名出自《素问·气穴论》。学生长期习惯于在电脑前久坐不动,如果

不注意运动、休息、调理,或者肩膀疼痛得不到及时的治疗,那么时间久了,

您的孩子自然就会患上肩周炎等疾病。由于经血不畅,还会时常感到双手臂麻

木。长期坚持按压肩贞穴,可缓解肩膀疼痛,对肩周炎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命名:“肩”的意思是指穴位所在的部位是肩部;“贞”在中国古代是指贞卜、问

卦的意思。此处穴位的物质为小海穴蒸散上行的天部之气,上行到此处穴位后,此

气冷缩、量少势弱,于是,气血物质的火热之性对天部层次的气血的影响作用就不

确定,如同需要问卜求卦一样,所以名叫“肩贞穴”。

功效:清头聪耳,通经活络。

主治

(1)坚持按压此处穴位,对肩胛疼痛、手臂不举、上肢麻木、耳鸣、耳聋、齿

疼、瘰疬,以及肩关节周围炎等病症,都具有比较好的疗效。

(2)长期按压此处穴位,对脑血管病后遗症、颈淋巴结结核、头痛、肩周炎等

病症都具有良好的疗效。

配伍治病

(1)治疗肩周炎:肩贞穴配肩髃穴、肩髃穴可以。

(2)治疗上肢不遂:肩贞穴配肩髃穴、曲池穴、肩井穴、手三里穴、合谷穴。

(3)治肩臂疼痛,上肢瘫痪:肩贞穴配肩髃穴。

(4)治淋巴结炎:肩贞穴配天井穴。

(5)治耳鸣:肩贞穴配完骨穴。

父母取穴按摩法

(1)患儿正坐垂肩,患儿双臂互抱,双手伸向腋后,中指的指腹所在的腋后纹

头之上,就是此处穴位。

(2)父母用中指的指腹按压穴位,有酸痛感。

(3)分别按揉左右的穴位,每次揉按 1 ~ 3 分钟。

消炎止痛,肩贞常用

主 治 瘰疬 肩臂疼痛 肩关节周围炎

第134页

·135第六章手太阳小肠经穴

精确取穴

取穴技巧

父母按摩

取穴 按摩

肩贞

人体的肩关节后下

方,臂内收时,腋后

纹头上 1 寸处即是

双 臂 互 抱, 双 手 伸 向 腋

后,中指指腹所在的腋后

纹头上的穴位即是

程度 中指折叠法 时间 / 分钟

适度 1~3

父母以中指指腹按压穴位,每

次左右各揉按 1 ~ 3 分钟。

第135页

136· ◎ 一按就好:儿童特效穴位图解

06 肩中俞穴

这个穴位的名称出自《甲乙经》。关于它的具体位置,《医学入门》说它在

“大杼旁二寸”,《针灸集成》说它在“肩外俞上五分”。此处穴位对于肩背疼痛、

咳嗽等疾病,也具有良好的效果。如果孩子坐着看书、写字、打电脑,时间久

了觉得肩背酸软、疼痛,不妨试着按摩一下肩中俞,可以舒筋活血,使肩部气

血的运行得到改善,缓解肩背疼痛的状况。关于这个穴位的作用,在古代的医

典中也有非常详细的记载,例如:《铜人》中云:“治寒热目视不明。”《大成》云:

“主咳嗽,上气唾备。”《考穴编》曰:“寒热劳嗽,肩胛痛疼。”

命名:肩,在这里是指此处穴位所在的部位是肩胛部;中,这里指肩脊中穴

部;俞,输的意思。“肩中俞”的意思是指人体胸内部的高温水湿之气从本穴外输小

肠经。而本穴位处肩脊中穴部,内部为胸腔,因为本穴有地部孔隙与胸腔相通,胸

腔内的高温水湿之气从本穴外输入小肠经,所以名“肩中俞”。

功效:解表宣肺。

主治

(1)长期坚持按压此处穴位,能够有效治疗一些呼吸系统的疾病,如支气管

炎、哮喘、咳嗽、支气管扩张、吐血等。

(2)按摩此处穴位,对视力减退、目视不明、肩背疼痛等症状,具有明显的改

善作用。

配伍治病

(1)治疗肩背疼痛:肩中俞穴配肩外俞穴、大椎穴。

(2)治疗肩背疼痛、肩周炎:肩中俞穴配肩髎穴、外关穴。

父母取穴按摩法

(1)患儿用双手的手掌心朝向颜面,沿着脖颈处,伸向背部。

(2)小指挨着颈项,用中指指腹按压所在部位有酸胀感。

(3)父母以适当的力量,用中指的指腹按压此处穴位,左右两侧穴位,每次各

按揉 1 ~ 3 分钟。

常按肩中俞,肩背更有力

主 治 咳嗽 肩背疼痛 目视不明

第136页

·137第六章手太阳小肠经穴

常按肩中俞,肩背更有力

精确取穴

取穴技巧

父母按摩

取穴 按摩

肩中俞

背部,第七颈椎棘突

下,旁开 2 寸处即是

肩中俞

双 手 手 心 向 颜 面, 沿 脖 颈

处,伸向背部,小指挨着颈

项,则中指指腹所在的位置

即是该穴

程度 中指折叠法 时间 / 分钟

适度 1~3

父母以中指指腹按压穴位,每

次左右各揉按 1 ~ 3 分钟。

第137页

138· ◎ 一按就好:儿童特效穴位图解

07 颧髎穴

孩子眼皮和下眼袋会不由自主跳动;或者受了风寒后,引起颜面神经麻

痹、痉挛、疼痛,以及三叉神经疼痛,痛不可忍,甚至最轻微的触摸似乎都无

法忍受。此时,如果你能够按压颧髎穴,就能够使情况得到改善。此穴位名出

自《甲乙经》。在《千金方》中,此穴说成是“权”,别名“兑骨”。

命名:颧,颧骨的意思,指穴位所在的部位;髎,孔隙的意思。“颧髎”的意思

是指小肠经气血在此冷降归地,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内走小肠经体内经脉。本穴物

质为天容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冷降于地,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内

走小肠经体内经脉,所以名“颧髎”。

功效:通络明目、活血止痛。

主治

(1)在中医临床医学及针灸中,这个穴位是用来治疗各种眼睛疾病的特效穴,

也是用来进行面部美容的特效穴。

(2)此处穴位对于治疗上颌牙痛,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3)长期按压这处穴位,对于三叉神经痛、颜面神经麻痹,以及痉挛(口眼歪

斜),眼睑跳动等疾病,具有非常好的调理和保健功能。

配伍治病

(1)治口歪:颧髎穴配地仓穴、颊车穴。

(2)治齿痛:颧髎穴配合谷穴。

(3)治三叉神经痛:颧髎穴配合谷穴、翳风穴。

(4)治面肌痉挛、眼睑 动:颧髎穴配肝俞穴、太支穴。

父母取穴按摩法

(1)患儿正坐,目视前方,口唇稍微张开(这样更易深入穴位)。

(2)父母轻举双手,指尖朝上,掌心朝向面颊。

(3)父母用拇指指尖垂直按压穴道,按压的时候,力道稍微由下往上轻轻揉按。

(4)左右两侧,每次各按揉 1 ~ 3 分钟,或者两侧穴位同时按揉。

面部疼痛,常按管用

主 治 眼部疾病 上颌牙痛 三叉神经痛

第138页

·139第六章手太阳小肠经穴

精确取穴

取穴技巧

父母按摩

取穴 按摩

颧髎

面部,当目外眦直

下,颧骨下缘凹陷

处即是

颧髎

正坐,目视前方,口唇稍微张开

(更易深入穴道),轻举双手指尖

朝上,掌心朝向面颊,拇指指腹

放于脸颊两侧 , 由下向上推 , 至颧

骨尖处的下缘凹陷,约与鼻翼下

缘平齐处即是该穴

程度 拇指压法 时间 / 分钟

适度 1~3

父母以大拇指指尖垂直按压穴道,力

道稍由下往上轻轻揉按,每次左右各

(或双侧同时)揉按 1 ~ 3 分钟。

第139页

140· ◎ 一按就好:儿童特效穴位图解

08 听宫穴

想想看,孩子如果告诉你耳朵里面是不是好像养了小虫子一样,不时地吱

吱地叫个不停,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更是难以入眠,作为父母的你该怎

么办呢?像这种耳朵产生的耳鸣、重听、听力障碍等,只要长期坚持按压听宫

穴,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据《甲乙经》和《医学入门》记载,此穴位“在耳

前珠子旁”。据《图考》,载于“耳门之前”。黄学龙曰:“听宫在听会、颊车之

间。余思过去经验,似以开口取听宫为宜,刺三分,灸三壮。”

命名:听,闻声;宫,宫殿;“听宫”的意思是指小肠经体表经脉的气血由本穴

内走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颧髎穴传来的冷降水湿云气,到达本穴后,水湿云气化

雨降地,雨降强度比颧髎穴大,犹如可闻声,而注入地之地部的经水又如同流入水

液所处的地部宫殿,所以名“听宫”。

功效:清头聪耳,宁神止痛。

主治

(1)这个穴位主要治疗和耳朵及听觉有关的各种疾病,如耳鸣、耳聋、中耳

炎、外耳道炎、聤耳等。

(2)长期坚持按摩这个穴位,对于治疗失声、牙齿疼痛、癫痫、心腹痛、三叉

神经痛、头痛、目眩头晕等病症,具有良好的效果。

配伍治病

(1)治疗耳鸣、耳聋:听宫穴配翳风穴、中渚穴。

(2)治外伤性耳聋:听宫穴配曲池穴、合谷穴。

(3)治失音:听宫穴配液门穴。

(4)治斜视:听宫穴配臂臑穴。

父母取穴按摩法

(1)患儿正坐目视前方,口微张开;父母举起双手,手指尖朝上,手掌心向前。

(2)拇指指尖垂直,并且轻轻插入耳屏前面的凹陷正中处,穴位处会有刺痛感。

(3)父母轻轻用大拇指的指尖揉按穴位,左右按揉,每次按揉 1 ~ 3 分钟。

孩子耳朵聪灵听力好

主 治 耳鸣 耳聋 牙痛 中耳炎

第140页

·141第六章手太阳小肠经穴

精确取穴

取穴技巧

父母按摩

取穴 按摩

位 于 面 部, 耳 屏

前,下颌骨髁状突

的后方,张口时呈

凹陷处即是

听宫

正坐目视前方,口微张开。举双

手,指尖朝上,掌心向前。将大

拇指指尖置于耳屏前凹陷正中

处,则拇指指尖所在的位置即是

该穴

程度 拇指压法 时间 / 分钟

适度 1~3

父母以大拇指指尖轻轻揉按,

每次左右各(或双侧同时)按揉

1 ~ 3 分钟。

第141页

足太阳膀胱经是十四经络中最长的一条经脉,几乎贯穿整个

相交,阳入阴,阴入阳,交于目锐。﹄

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阳,阴阳

背部、腿足部。《灵枢寒热病》提到:﹃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

脉起于内眼角睛明穴,止于足小趾端至阴穴,沿行经过头、颈、

身体。它运行人体中宝贵的体液,因此关系到全身的健康。此经

本经俞穴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

痛、目疾、鼻病、遗尿、小便不利及下肢后侧部位的疼痛等症。

环系统、消化系统的病症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症。例如:癫痫、头

足太阳膀胱经穴

第142页

DI-QI ZHANG

本章看点

睛明穴 让孩子有个明亮的世界

眉冲穴 常按眉冲穴,眩晕都退却

曲差穴 孩子鼻疾不用怕

五处穴 癫痫不可怕,五处治好它

承光穴 止痛祛热,还孩子快乐

通天穴 孩子鼻内畅通无阻

攒竹穴 消除疲劳眼睛好

天柱穴 头脑清楚,天柱帮忙

大杼穴 祛热祛痛,大杼常用

风门穴 治疗儿童感冒,风门疗效好

会阳穴 止血治痔疮,全都找会阳

殷门穴 强健腿腰,殷门有绝招

委中穴 腰痛背痛求委中

承筋穴 小腿痉挛揉承筋

承山穴 腿脚有力不抽筋

飞扬穴 祛除头痛,神采飞扬

昆仑穴 常按昆仑,清晨睡安稳

申脉穴 宁神止痛不眩晕

取穴图解目录

第143页

144· ◎ 一按就好:儿童特效穴位图解

01 睛明穴

“睛明”出自《针灸甲乙经》,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据文献考证,其最早见于

《素问·气府论》,又名泪空、泪腔等,能够治疗各种眼病、面瘫、呃逆、急性

腰扭伤等症。在《腧穴学》中,记载这个穴位可以主治十一种病症,其中十种为

眼病。经常按摩睛明穴可以治疗孩子的轻度近视,对中高度近视也有缓解作用。

命名:睛,指穴位所在的部位及穴内气血的主要作用对象为眼睛;明,光明的

意思。此穴是太阳膀胱经上的第一穴位,气血来自体内膀胱经的上行气血,是体内

膀胱经吸热上行的气态物所化之液,即血。此穴将膀胱经之血提供给眼睛,眼睛受

血而能视,变得明亮清澈,所以名“睛明”。

功效:清肝明目、缓解眼部疲劳。

主治

(1)此穴是主治所有眼病的关键穴位,对眼睛具有去眼翳、镇痛、消肿、止

泪、止痒的作用,能令眼睛明亮。

(2)按摩此处穴位,能使急慢性眼结膜炎、眼睛充血红肿、面瘫、呃逆、急性

腰扭伤的症状有所改善。

(3)长期按摩这处穴位,对假性近视、轻度近视、散光、夜盲症、早期轻度白

内障、迎风流泪等眼疾,具有非常明显的调理、改善和保障作用。

配伍治病

(1)治目视不明:睛明穴配球后穴、光明穴。

(2)治近视、眼睛疲劳 : 睛明穴配角孙穴。

(3)治假性近视:睛明穴配攒竹穴、丝竹空穴。

(4)治散光:睛明穴配四白穴、太阳穴、天应穴。

父母取穴按摩法

(1)患儿正立,轻闭双眼,父母大拇指的指甲尖轻轻掐按鼻梁旁边与内眼角的

中点,在骨上轻轻前后刮揉,有酸、胀,以及稍微刺痛的感觉。

(2)每天左右两穴位分别刮揉一次,每次 1 ~ 3 分钟,两侧穴位可同时刮揉。

让孩子有个明亮的世界

主 治 急慢性结膜炎 眼睛充血红肿 假性近视

第144页

·145第七章足太阳膀胱经穴

精确取穴

取穴技巧

父母按摩

取穴 按摩

睛明

面部,距目内眦角

上方 0.1 寸的凹陷处

即是

睛明

正坐轻闭双眼,双手

手指交叉,八指指尖

朝上,将大拇指置于

鼻梁旁与内眼角的中

点,则拇指指尖所在

的位置即是

程度 拇指压法 时间 / 分钟

轻 1~3

父母用大拇指指甲尖轻掐穴位,

在骨上轻轻前后刮揉,每次左右

各(或双侧同时)刮揉 1 ~ 3 分

钟。

第145页

146· ◎ 一按就好:儿童特效穴位图解

02 眉冲穴

此穴位名出自《脉经》,别名小竹,属足太阳膀胱经。据《针灸资生经》中

记载:“眉冲二穴,一名小竹,当两眉头直上入发际是。”《针灸资生经》中还说

此穴位能够治疗头痛、鼻塞等疾患。可见,中国古代医家对眉冲穴在人体上的

位置,以及它的功用,都已有很详细的考证。事实也是如此。如果在日常生活

中,你的孩子偶感风寒,感到头痛、鼻塞等不适,或者在感到眩晕的时候,可

以轻轻按揉一下孩子的眉冲穴,就能使病情得以缓解。

命名:眉,就是眼眶上面的毛发,也就是我们说的眉毛,色黑,在这里指的是

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寒冷的水湿之气;冲,冲射的意思。“眉冲”的意思就是说来自膀

胱经的气血在此穴位处吸热向上冲行。本穴的气血是从攒竹穴传来的水湿之气,上

行到本穴后,散热冷缩,又受外部传来的热,寒冷水气复又胀散,胀散之气便沿着

膀胱经向上冲行,所以名“眉冲”。

功效:清肝泻火,止痛痛络。

主治

(1)按摩眉冲穴,具有宁神通窍、止痛通络的作用。

(2)经常按摩眉冲穴,能够有效治疗头痛、眩晕、鼻塞、癫痫等疾病,使症状

得到调理和改善。

配伍治病

(1)治头痛:眉冲穴配太阳穴。

(2)治眩晕、目视不明:眉冲穴配攒竹穴。

(3)治鼻塞:眉冲穴配迎香穴。

父母取穴按摩法

(1)父母双手的中指伸直,其他手指弯曲。

(2)将中指的指腹放在患儿眉毛内侧边缘处,并沿着直线向上推,指腹直入发

际,则指头所指部位就是该穴。

(3)用中指的指腹揉按穴位,用力适度。

(4)分别揉按左右穴位,或者两穴位同时揉按,每次左右各 1 ~ 3 分钟。

常按眉冲穴,眩晕都退却

主 治 头痛 眩晕 鼻塞 癫痫 假假

第146页

·147第七章足太阳膀胱经穴

精确取穴

取穴技巧

父母按摩

取穴 按摩

人体的头部,攒竹

穴 直 上 入 发 际 0.5

寸,神庭穴与曲差

穴连线之间即是

眉冲 眉冲

双手中指伸直,其他手指弯

曲,将中指指腹放于眉毛内

侧边缘处,沿直线向上推,

指腹入发际,则指尖所在的

位置即是该穴

程度 中指折叠法 时间 / 分钟

适度 1~3

父母以中指指腹揉按穴位,每次

左右各 1 ~ 3 分钟。

第147页

148· ◎ 一按就好:儿童特效穴位图解

03 曲差穴

这个穴位的名字出自《甲乙经》,别名鼻冲。和眉冲穴一样,曲差穴对鼻

塞、头痛、目视不明也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此穴主要对治疗鼻疾有一定的特

殊疗效,例如鼻塞、流鼻涕、鼻炎等。如果孩子感到自己的鼻子不舒服,或者

孩子在不小心感冒之后,感到鼻塞不通,或者不断地流鼻涕,此时,你只需要

给孩子按一按、揉一揉曲差穴,就能够让病情得到减轻,感到舒适不少。

命名:曲,隐秘的意思;差,派遣的意思;“曲差”的意思是说膀胱经气血由此

穴位输送到头上的各个部位。此穴位中的物质是眉冲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到达这里

后,进一步吸热胀散,并输送头上各部位。但是,因为它的气血水湿成分少,呈若

有若无之状,所以名“曲差”。“曲差穴”也被称“鼻冲”。

功效:清热降浊,通窍明目。

主治

(1)按摩曲差穴,能够清絷降浊,通窍明目。

(2)经常按摩这处穴位,对头痛、鼻塞、鼽衄、目视不明、流鼻涕、鼻炎等疾

患,具有良好的调理、改善、治疗作用。

配伍治病

(1)治鼻塞、流鼻涕:曲差穴配风池穴。

(2)治头痛:曲差穴配合谷穴。

(3)治鼻炎、鼻窦炎:曲差穴配通天穴。

父母取穴按摩法

(1)父母将一只手的手掌心朝孩子面部,中间三指并拢,其他两指弯曲。

(2)父母将无名指的指腹入前发际,放在发际的正中处,那么食指的指尖所在

之处就是该穴位。

(3)用食指的指腹,以适当的力度按压穴位;以同样的方法按压另一侧穴位。

(4)可以左右分别按压两穴位,也可以两处穴位同时按压,每次每穴位按压

1 ~ 3 分钟。

孩子鼻疾不用怕

主 治 头痛 鼻塞 鼻炎 目视不明

第148页

·149第七章足太阳膀胱经穴

精确取穴

取穴技巧

父母按摩

取穴 按摩

曲差

人体头部,前发际正中直

上 0.5 寸,旁开 1.5 寸,即

神庭穴与头维穴连线的内

1/3 与中 1/3 交点处即是

曲差

一手掌心向颜面,中间三

指并拢,其他两指弯曲,

无名指指腹入前发际,放

于发际正中处,则食指指

尖所在的位置即是该穴

程度 食指压法 时间 / 分钟

适度 1~3

父母以食指指腹按压穴位,每

次左右各 1 ~ 3 分钟。

第149页

150· ◎ 一按就好:儿童特效穴位图解

04 五处穴

这个穴位的名字出自《甲乙经》,在《医学入门》中作“巨处”,属足太阳膀

胱经。这处穴位的功效与眉冲穴、曲差穴差不多,能够主治头痛、目眩、目视

不明等疾患。如果不小心绊了一跤,感到头晕眼花,或者眼前总是看不清楚东

西,那么,可以经常按揉一下这个穴位,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关于它的作

用,《铜人》云:“治头风,目眩。”《大成》云:“主目不明。”

命名:五,指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处,处所的意思;“五处”的意思

是指此处穴位的气血来自头上的各部位。此处穴位的气血本来应该由曲差穴提供,

但是因为曲差穴的气血受热后散于膀胱经之外,所以基本上没有物质再传入本穴,

于是,此穴的气血就由头上各部位的气血汇入,因此名“五处穴”。

功效:宁神止痛,活血通络。

主治

(1)按摩此处穴位,具有宁神止痛、活血通络的作用。

(2)经常按摩这个穴位,能够有效治疗头痛、目眩、癫痫等疾病。

(3)如果遇到小儿惊风时,按摩这个穴位,能迅速缓解小儿惊风的症状,帮助

孩子及时得到救治。

配伍治病

(1)治头痛、目眩:五处穴配合谷穴、太冲穴。

(2)治小儿惊风:五处穴配风池穴。

(3)治小儿癫痫:五处穴配行间穴。

父母取穴按摩法

(1)父母伸出一只手,中间三指并拢,其他两指弯曲,手掌心朝向面部。

(2)父母无名指第一关节全入患儿发际,放于发际之上正中处,那么食指的指

尖所在之处就是这处穴位。

(3)用同样的方法找出另外一个穴位。

(4)以适当的力度,用食指的指腹按压穴位,左右两穴每次按压 1 ~ 3 分钟。

癫痫不可怕,五处治好它

主 治 头痛 目眩 癫痫

第150页

·151第七章足太阳膀胱经穴

精确取穴

取穴技巧

父母按摩

取穴 按摩

五处

人体的头部,当前发

际正中直上 1 寸,旁

开 1.5 寸处即是

五处 0.7 寸

1.1 寸

一手中间三指并拢,其

他两指弯曲,掌心向颜

面,无名指第一关节全

入发际,放于发际上正

中处,则食指指尖所在

的位置即是穴位。依此

法找出另一穴

程度 食指压法 时间 / 分钟

适度 1~3

父母以食指指腹按压穴位,每

次左右各 1 ~ 3 分钟。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线上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