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谱分析实例(中)

发布时间:2023-2-06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波谱分析实例(中)

248条干测试仪:长岭电子条干仪(YG136 型)。测试参数:纱速=50m/min;纸标尺=0.65m/div;量程=±50%;时间=2.5min。已知:粗纱机 FA421 变换齿轮 Z1=56,Z2=63;总牵伸 E=4.53×1.3 =5.93;波谱分析:在粗纱波谱图(图 13-1)中,在 36~46cm、18~22cm、9~11cm 各有一处双机械波。如果把这些双机械波的波长从大到小依次命名为λ、λ2、λ3。那么后面的机械波具有λ2=λ/2、λ3=λ/4的特点。因而波谱图上 18~22cm、9~11cm 的双机械波应该是 36~46cm 双机械波的偶数谐波。在粗纱波谱图(图 13-2)和(图 13-1)中相同波段上也存在机械波,但机械波的振幅却很低,这应该是不同锭位的个体差异。粗纱机牵伸部分传动图我们把已知条件代入传动比波长公式,通过波长计算表(表 13)表示出来。波长计算表(表13)。表 13JC/T18.3tex(32S) 牵伸倍数 E= 5.93机型:FA421 牵伸分配 4.53 ×1.3变换齿轮 Z1=56 Z2= 63波长计算公式 有关部位 波长 cmλ1=3.14×... [收起]
[展开]
波谱分析实例(中)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01页

247

图 12-3、 实例 12 的试验原图

实例 13:

粗纱周期试验得到的粗纱波谱图(图 13-1 和图 13-2),是同一台车的二个锭位的试样。

图 13-1

图 13-2

品种:JC/T18.3tex(32

S) ;工序:粗纱;机型:FA421;

粗纱定量(干):6.5g/10m;粗纱号数:684g/km;粗纱支数牵伸:5.9 倍。

第102页

248

条干测试仪:长岭电子条干仪(YG136 型)。

测试参数:纱速=50m/min;纸标尺=0.65m/div;量程=±50%;时间=2.5min。

已知:粗纱机 FA421 变换齿轮 Z1=56,Z2=63;总牵伸 E=4.53×1.3 =5.93;

波谱分析:

在粗纱波谱图(图 13-1)中,在 36~46cm、18~22cm、9~11cm 各有一处双机械波。如

果把这些双机械波的波长从大到小依次命名为λ、λ2、λ3。那么后面的机械波具有λ2=λ/2、λ3=λ/4

的特点。因而波谱图上 18~22cm、9~11cm 的双机械波应该是 36~46cm 双机械波的偶数谐波。

在粗纱波谱图(图 13-2)和(图 13-1)中相同波段上也存在机械波,但机械波的振幅却很低,

这应该是不同锭位的个体差异。

粗纱机牵伸部分传动图

我们把已知条件代入传动比波长公式,通过波长计算表(表 13)表示出来。波长计算表(表

13)。

表 13

JC/T18.3tex(32

S) 牵伸倍数 E= 5.93

机型:FA421 牵伸分配 4.53 ×1.3

变换齿轮 Z1=56 Z2= 63

波长计算公式 有关部位 波长 cm

λ1=3.14×2.85 d2,21

T λ1= 8.95

λ2=60/21×λ1 60

T λ2= 25.57

λ3=20/60×λ2 d1,20

T,26

T λ3= 8.52

λ4=104/26×λ3 104

T,Z1 λ4= 34.09

λ5=83/Z1×λ4 d4,83

T,33

T λ5= 50.53

λ6=Z2/33×λ5 Z2,Z4(60

T) λ6= 96.46

λ7=26/60×λ6 d3,26

T λ7= 41.80

λ8=61/33×λ5 61

T λ8= 93.40

λ9=62/61×λ8 62

T,17

T,d5 λ9= 94.93

λ10=3.14×2.8 前皮辊 λ10= 8.79

λ11=3.14×2.5E1 中铁辊 λ11= 35.56

λ12=3.14×2.8E 后皮辊 λ12= 52.14

在波长计算表(表 13)中,λ7=41.80cm 与波谱图(图 13-1)36~46cm 波段上的双柱机械

第103页

249

波相吻合。经上机检查发现,是三罗拉头牙 26

T与后区牵伸齿轮 60

T啮合不良,产生条干纱,形

成带有谐波的双柱机械波。

粗纱波谱图(图 13-1)上 60cm 的机械波是并条前皮辊问题产生的,其波长为:

λb=3.14×3.2×5.93=59.6cm

而波谱图(图 13-1)上 2.6cm 的机械波则是粗纱假捻波,随着牵伸在下道工序会消失。

结论:三罗拉头牙 26

T与后区齿轮 60

T啮合不良,形成带有谐波的双柱机械波。实例 14:

下面是粗纱周期试验时在同一台车不同锭位的粗纱试样做的条干试验,见粗纱波谱图(图

14-1 和图 14-2):

图 14-1

图 14-2

品种:R19.7tex(30

S);工序:粗纱;机型:A454E;

粗纱定量(干):5.0g/10m;粗纱号数:565g/km;粗纱支数牵伸:6.4 倍。

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

测试参数:纱速=50m/min;纸速=10cm/min;量程=±25%;时间=2.5min。

已知:该品种的总牵伸是 5.055×1.276=6.4,变换齿轮 Z7=49

T,Z8=37

T。

波谱分析:

第104页

250

在粗纱波谱图(图 14-1)上,50~90cm 的波段上有一组多柱机械波(或称为机牵波),最

高峰在 70cm 左右,波高最高的至 4.3 个 G,多个机械波叠加波高更高,机械波更严重,是严重

有害机械波,条干 CV 值恶化 6.55%,该品种正常条干 CV 值是 4.5%左右;同时在 50~60c、

26~36cm、14~18cm、6.5~7.5cm、2.8~3.8cm 左右处分别呈现着不同振幅的机械波。

如果把粗纱波谱图(图 14-1)上从右向左的机械波的波长分别命名为λc、λc1、λc2、λc3、λc4、

λc5,它们其中有的波长具有λ2=λc1/2、λ3=λc1/4、λ4=λc1/8、λc5=λc1/16 的特点,也就是说机械波λc2、

λc3、λc4、λc5 有可能分别是机械波λc1的偶数谐波。

图 14-3

把已知条件代入传动比波长计算公式得到波长计算表(表 14):

机型 A454E 表 14 R19.7tex(30

S) 备注

CF 总牵伸倍数 E= 6.4

牵伸分配 5.055 ×1.276

变换齿轮 Z7= 49 Z9=37

波长计算公式 有关部位 波长 cm

λ1=3.14×2.8 d1,19

T,56

T λ1= 8.79 罗拉直径Ø28mm

λ2=76/19×λ1 76

T,Z7 λ2= 35.168

λ3=79/Z7×λ2 d3,79

T,30

T λ3= 56.7

λ4=Z9/30×λ3 47

T,Z9 λ4= 69.9

λ5=29/47×λ4 d2,29

T λ5= 43.1

λ6=3.14×3.1 前皮辊 λ6= 9.7 前皮辊直径Ø31mm

λ7=3.14×2.5E1 中铁辊 λ7= 39.7 中铁辊直径Ø25mm

λ8=3.14×3.0 E 后皮辊 λ8= 60.3 后皮辊直径Ø30mm

波长计算表(表 14)中有很多部分的计算波长与波谱图(图 14-2)中不同波段上的机械波

相吻合。比如波长计算表(表 14)中的λ8、λ4与波谱图(图 14-1)上 50~90cm 波段上的多柱机

械波相吻合,λ3的波长也包含 50~90cm 波段上;再如表 14 中的λ2与波谱图(图 14-1)上 26~

36cm 双柱机械波相吻合。

这么多产生机械波的相关部位,解决起来比较乱,由于前面的机械波有可能是后面波长较长

的机械波的谐波,所以我们应该先从波长最长的机械波相关部位开始解决。

第105页

251

从试验的波谱图上分析,产生的机械波并不是单锭问题,而是整个机器的问题,因而先从车

头牵伸齿轮部分查起。那么与λ4相关的后区牵伸齿轮 47

T、Z9部分,波长为 69.9cm,这与粗纱波

谱图(图 14-1)上 70cm 左右机牵波最高峰的机械波相吻合;λ3的波长是 56.7cm,它与波谱图

(图 14-1)上 50~60cm 波段上的机械波相吻合。相关部位 47

T、Z9、d3、79

T、,30

T。

经上机检查,发现粗纱机三罗拉头牙 30

T键松动,牙齿也磨损,与后区变换齿轮 Z9啮合不良,

Z9牙齿也有磨损,转动时产生顿挫,造成纺纱牵伸不良,产生机牵波和机械波。

经维修把后罗拉头牙 30

T 和 Z9 齿轮换掉后,重新试验,粗纱波谱图恢复正常。粗纱波谱图

(图 14-1)上 50~90cm 波段上的多柱机械波组成的机牵波消除,同时λc2=28.35cm、λc3=

17.2cm、λc4=7.09cm、λc5=3.54cm 处的机械波也都消失。这也验证了它们是λc1=56.7cm 的偶数

谐波。

结论:粗纱后区变换齿轮 Z9螺丝松动磨损,与后罗拉头牙啮不良,牵伸不良产生机牵波。实例 15:

下面是另一个车间的粗纱粘胶 R19.7tex 周期试验时,在同一台车不同锭位的粗纱试样做的条

干试验,见粗纱波谱图(图 15-1 和图 15-2):

图 15-1

图 15-2

品种:R19.7tex(30

S) ;工序:粗纱;机型:A454E;

粗纱定量(干):4.2g/10m;粗纱号数:475g/km;粗纱支数牵伸:8.6 倍;

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

测试参数:纱速=50m/min;纸速=10cm/min;量程=±25%;时间=2.5min。

第106页

252

已知:该品种的总牵伸是 6.5×1.35=8.8,变换齿轮 Z7=36

T,Z8=39

T。

波谱分析:

粗纱波谱图(图 15-1 与图 15-2)二图比较,在同一波段上都出现相同波长的机械波,但它

们振幅的高低规律却存在差异。在粗纱波谱图(图 15-2)上,60~100cm 的波段上有一组多柱

机械波,波高最高的至 3.8G,多个机械波波高叠加机械波更严重,是严重有害机械波,条干 CV

值恶化 6.61%,该品种正常条干 CV 值是 4.5%左右;同时在 30~40cm、16~20cm、8.5~

10cm、5cm 和 3cm 左右处分别呈现着不同振幅的机械波。

如果把(图 15-2)上从右向左的机械波的波长分别命名为λ、λ2、λ3、λ4、那么它们其中有的

波长具有λ2=λ/2、λ3=λ/4、λ4=λ/8 的特点,也就是说机械波λ2、λ3、λ4有可能分别是机械波λ的偶

数谐波。解决了机械波主波,其它谐波也会随之消除。

从试验的波谱图上分析,产生的机械波并不是单锭问题,而是整个机器的问题,因而先从车

头牵伸齿轮部分查起。那么与λ4相关的后区牵伸齿轮 47

T、Z9部分,与λ3相关的后罗拉头牙 d3、

79

T、30

T部分列为检查的重点。

该例的波长计算表(表 15):

A454E (表 15) R19.7tex(30

S) 粗纱机牵伸部分传动简图

CF 牵伸倍数 E= 8.6

牵伸分配 6.5 ×1.35

变换齿轮 Z7= 36

Z9= 39

波长计算公式 有关部位 波长 cm

λ1=3.14×2.8 d1,19

T,56

T λ1= 8.79

λ2=76/19×λ1 76

T,Z7 λ2= 35.2

λ3=79/Z7×λ2 d3,79

T,30

T λ3= 77.2

λ4=Z9/30×λ3 47

T,Z9 λ4= 100.3

λ5=29/47×λ4 d2,29

T λ5= 61.9

λ6=3.14×3.1 前皮辊 λ6= 9.7 前皮辊直径Ø31mm

λ7=3.14×2.5E1 中铁辊 λ7= 51.0 中铁辊直径Ø25mm

λ8=3.14×3.0 E 后皮辊 λ8= 81.0 后皮辊直径Ø30mm

经上机检查,发现后罗拉头牙部分的 30

T齿轮打了二个齿,二个齿轮只剩下三分之一的齿顶

参与啮合。换掉这个齿轮后重新做试验,有害机械波及偶数谐波也都消失,波谱图恢复正常。

结论:后罗拉头牙部分的 30

T齿轮打了二个齿,产生有害机械波机偶数谐波。实例 16:

本例粗纱是车间操作员在巡回检查中发现不良粗纱,拿到试验室,通过做条干试验,得到的

粗纱波谱图(图 16-1)、曲线图(图 16-2)。

第107页

253

图 16-1

图 16-2

品种:T/R14.8tex(40

S);工序:粗纱;机型:A453E;

粗纱定量(干):4.5g/10m;粗纱号数:466g/km;粗纱支数牵伸:6.2 倍。

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

测试参数:纱速=50m/min;纸速=25cm/min;量程=±25%;时间=2.5min。

已知:粗纱机 A453E 变换齿轮 Z15=39,Z14=42;总牵伸 E=4.77×1.31 =6.2;

波谱分析:

在粗纱波谱图(图 16-1)上,在 60~90cm 左右波段有一个三柱机械波,波高最高的至 5.0

格,高最波在 70~80cm 左右,多个机械波波高叠加机械波更严重,是严重有害机械波,条干

CV 值恶化 11.71%,该品种正常条干 CV 值是 5.0%左右;同时在 45~53cm、35~40cm、21~

26cm 左右处分别呈现着不同振幅的单柱机械波。

如果把(图 16-1)上从右向左的机械波的波长分别命名为λc、λc2、λc3、λc4,那么它们其中

有的波长具有λc3 =λc/2、λ4=λc2/2 的特点,也就是说机械波λc3有可能分别是机械波λc的偶数谐波,

而机械波λc4有可能分别是机械波λc2的偶数谐波。

图 16-3 是曲线图(图 16-2)的局部放大图形。从右侧第一个曲线竖格上一个向下的细节庛

点开始横向向左跨越 9 个格、到第 10 个曲线竖格上一个向下的细节庛点截止,其间共有 26 个规

律性细节疵点,那么根据已知条件:N=9,M=26,V=50m/min,U=25cm/min,代入曲线图波长

计算公式:

λ曲=(V/U×N)/(M-1)=(50÷25×9)÷(26-1)=0. 72m =72cm

由此可得粗纱曲线图(图 16-3)周期性规律疵点的波长是 72cm。这与粗纱波谱图(图 16-1)

的 70~80cm 的机械波相吻合。

第108页

254

图 16-3

根据已知条件,结合粗纱传动图和传动比波长公式计算得出该例的波长计算表(表 1):

A453E 表 16 T/R14.8tex(40

S)

波长计算表 E 机 E 支

总牵伸倍数 6.20 6.00

牵伸分配 4.77 ×1.31

变换齿轮 Z15= 39

Z14= 42

波长计算公式 有关部位 波长 cm

λ1=3.14×2.8 d1,20

T,58

T λ1= 8.79

λ2=60/20×λ1 60

T,Z15 λ2= 26.376

λ3=78/Z15×λ2 d3,78

T,30

T λ3= 52.8

λ4=Z14/30×λ3 49

T,Z14 λ4= 73.9

λ5=26/49×λ4 d2,26

T λ5= 39.2

λ6=3.14×3.1 前皮辊 λ6= 9.7

λ7=3.14×2.5E1 中铁辊 λ7= 37.4

λ8=3.14×3.0 E 后皮辊 λ8= 56.5

在表 16 中找到了与粗纱波谱图上 70~80cm 机械波相吻合的波长λ4=73.9 cm,同时也找到

与 45~53cm 的机械波相吻合的λ3和λ8;找到与 35~40cm 的机械波相吻合的λ5和λ7;又找到与

21~26cm 的机械波相吻合的λ2。这样多个部位问题很难查找,所以重点检查最长波长的相关部

位。

经上机检查,发现三罗拉头牙 30

T打牙齿,同时与 30

T相啮合的后区变换齿轮 Z14也有严重磨

损。三罗拉头牙的波长为λ3=52.8,后区变换齿轮 Z14的波长为λ4=73.9cm。λ3和λ4与波谱图(图

16-1)上 45~53cm 和 70~80cm 机械波分别相吻合。那么 21~26cm 的机械波的波长是 45~

53cm 机械波的波长的一半,应是三罗拉头牙的波长λ3的谐波。

经修复换掉 30

T和变换齿轮 Z14,重新试验,得到的波谱图上有害机械波主波消失,同时谐波

也没有出现,波谱图恢复正常。

结论:粗纱三罗拉头牙 30

T打牙齿、Z14也有严重磨损,产生牵伸不良的机械波。

图 16-4)与图 15-3 分别是实例 16 和实例 15 条干试验的原图。它们都有主波及谐波,但是

它们的主波和谐波所呈现的位置不同,原因是它们的工艺不同,实例 15 的牵伸倍数较大;虽然

都是后罗拉头牙部分问题,但是出问题的部位及程度不同。所以波谱分析时,要做出准确判定,

一定要了解它们的机型、原料、工艺条件等一些必要的信息。

第109页

255

图 16-4、实例 16 的试验原图 图 15-3、实例 15 的试验原图

实例 17:

该例是实验员在粗纱周期试验中,在同一台车不同锭位的粗纱试样做的条干试验,见粗纱波

谱图(图 17-1 和图 17-2)和对应的曲线图(图 17-3 和图 17-4):

图 17-1

图 17-2

品种:JC18.2tex(32

S) ;工序:粗纱;机型:A454E;

粗纱定量(干):4.47g/10m;粗纱号数:485g/km;粗纱支数牵伸:7.0 倍;

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

第110页

256

测试参数:纱速=50m/min;纸速=10cm/min;量程=±25%;时间=2.5min;

已知:粗纱机 A454E 变换齿轮 Z7=45,Z8=37;总牵伸 E=5.477×1.278=7.0;

图 17-3

图 17-4

波谱分析:

图 17-1、图 17-3 分别是有问题的粗纱波谱图和曲线图,在粗纱波谱图(图 17-1)中,在

70~90cm 左右波段有一个双柱机械波,波高最高的至 2.0G;同时在 35~48cm 也有一个双柱机

械波,波高最高的至 4.0G;在 30~10cm 左右波段呈现一组多柱机械波,这期间在 30cm、

20cm、16cm、10cm 左右处分别呈现较明显的不同振幅的单柱机械波。

如果把图 17-1 上从右向左的机械波的波长分别命为λc、λc2、λc3、……,那么它们其中有的

波长具有λc2=λc∕2、λ3=λc∕3、……的特点,也就是说机械波λc2、λc3有可能分别是机械波λc 的偶数

谐波和奇数谐波,而后面的多柱机械波有可能分别是偶数谐波和奇数谐波集合体。在 35~48cm

左右的双柱机械波,其波高叠加机械波更严重,是严重有害机械波,条干 CV 值恶化 5.04%,该

品种正常条干 CV 值是 4.0%左右。

图 17-5 图 17-6

图 17-5 是曲线图(图 17-3)一段曲线局部放大的图形。从左侧曲线竖格偏右一个向上的粗

节庛点开始,横向向右跨越 2 个格、到第 3 个曲线竖格偏右一个向上的粗节庛点截止,共有 14

个间隔距离基本相等的振幅较大的规律性粗节疵点,那么根据已知条件:N=2,M=14,V=50

m/min,U=10cm/min,代入曲线图波长计算公式:

第111页

257

λ曲 1=(V/U×N)/(M-1)=(50÷10×2)÷(14-1)=0. 769m =76.9cm

由此可得粗纱曲线图(图 17-3)周期性规律疵点的波长是 76.9cm。这与粗纱波谱图(图 17-1)

的 70~90cm 的机械波相吻合。

然而从粗纱曲线图(图 17-3)另一段曲线局部放大的图形(图 17-6)计算的疵点波长却与

76.9cm 相差很远。从曲线图(图 17-6)上看,在二个相邻的较大的粗节疵点中间夹有一个较小

的粗节疵点。那么从左侧曲线竖格上一个向上的粗节庛点开始,横向向右到右侧曲线竖格上一个

向上的粗节庛点截止,其间共有 14 个间隔距离基本相等规律性粗节疵点,那么根据已知条件:

N=1,M=14,V=50m/min ,U=10cm/min,代入曲线图波长计算公式:

λ曲 2=(V/U×N)/(M-1)=(50÷10×1)÷(14-1)=0. 385m =38.5cm

由此可得曲线图(图 17-6)周期性规律疵点的波长是 38.5cm。这与波谱图(图 17-1)的 35~

48cm 的机械波相吻合。

根据传动比波长计算公式,把已知条件代入,得到例 17 的波长计算表(表 17):

A454E 表 17 JC18.2tex(32

S) 粗纱机牵伸部分传动简图

CF 牵伸倍数 E= 7.0

牵伸分配 5.477 ×1.27

变换齿轮 Z7= 45

Z9= 37

波长计算公式 有关部位 波长 cm

λ1=3.14×2.8 d1,19

T,56

T λ1= 8.79

λ2=76/19×λ1 76

T ,Z7 λ2= 35.168

λ3=79/Z7×λ2 d3,79

T,30

T λ3= 61.7

λ4=Z9/30×λ3 47

T,Z9 λ4= 76.1

λ5=29/47×λ4 d2,29

T λ5= 47.0

λ6=3.14×3.1 前皮辊 λ6= 9.7 前皮辊直径Ø31mm

λ7=3.14×2.5E1 中铁辊 λ7= 43.0 中铁辊直径Ø25mm

λ8=3.14×3.0 E 后皮辊 λ8= 65.9 后皮辊直径Ø30mm

在波长计算表(表 17)中,与波谱图(图 17-1)中机械波波长相吻合的计算波长有很多,

由于后面波长较短的机械波有可能是谐波,因而重点从波长较长的 70~90cm、35~48cm 二处

机械波查起。与 70~90cm 相对应的λ4=76.1cm 的相关部位是车头齿轮 47

T 和 Z9 部分,与 35~

48cm 相对应的λ2、λ5和λ7的相关部位是车头齿轮 76

T、Z7、29

T、中罗拉和中铁辊部分。这些与

前面二个曲线图的局部放大图(图 17-5 和图 17-6)分析计算的结果也分别对应。

我们知道前面的波谱图(图 17-1 和图 17-2)是同一台粗纱机上上不同锭位的两个试样,波

谱图(图 17-1)上有多处机械波,而图 17-2 上相同的位置却没有图 17-1 上所显示的机械波,这

就说明图 17-1 上的机械波应该是单锭的问题,与车头齿轮无关系。那么我们就着重检查图 17-1

第一个试样所对应的粗纱锭位。

第112页

258

经检查,牵伸区内表面并无异常,皮辊、皮圈、罗拉表面均正常;但仔细检查发现,由于清

洁做的不及时,中铁辊表面粘有一块积存的灰绒花,它被上皮圈包住,从表面是不易看到的。在

牵伸时中铁辊每回转一次,中铁辊及上销架就被垫起一次,使之牵伸不良,产生规律性条干纱。

中铁辊的计算波长λ7=43.0cm,它对应的机械波是 35~48cm 处的双柱机械波。把中铁辊表面粘

有积存的灰绒花去掉重新纺纱,所有的有害机械波及谐波均已消失,波谱图恢复正常。

波谱图(图 17-2)上,2.3cm 左右的机械波是的假捻器产生的假捻波,细纱退绕时假捻波会

自动消失,可不做考虑。

那么 70~90cm 的机械波是怎么来的呢?就曲线图(图 17-5)来讲,刚才我们着重分析了这

段曲线振幅较大的粗节疵点的规律,在每二个相邻的振幅较大的粗节疵点中间都夹有一个振幅较

小的粗节疵点。只是疵点振幅的差异较大,易被忽视,但当我们分析此段细节是,看到其细节的

振幅差异并不大,而且规律性很强,其波长与λ曲 2的波长相近。

当条干仪计算系统归纳它的规律时,就体现 35~48cm 处的机械波,当条干仪计算系统归纳

振幅较大的粗节规律时,就会体现 70~90cm 的机械波。同时,随着喂入须条重量大小的变化,

疵点振幅的强弱也会发生变化。

可见波谱分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分析时不但要看有问题的锭位,还要参看邻锭的的状

况,不仅只看一点,而且要多点多角度的看问题。这样才会理清思路,弄清要解决的问题。

结论:中铁辊表面粘有一块积存的灰绒花,造成牵伸不良,产生机械波。

图 17、实例 17 试验的原图

第113页

259

实例 18:

此例是实验员在 JT/C13.1tex(45

S) 的细纱周期试验中,得到有多柱机械波的细纱波谱图

(图 18-1),立即反馈到技术处,立即组织追查。

图 18-1

品种:JT/C13.1tex(45

S);工序:细纱;机型:1294D 改造机(L×Z);

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纸速=50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已知:该品种的细纱支数牵伸是 36.5;细纱机械牵伸是 37.09;后皮辊直径Ø28mm。

波谱分析:

在细纱波谱图(图 18-1)上,13~17m 有一组双机械波,同时在 6~11m 有一组多柱机械波,

它们的机械波波高至 1.8G 都超过基础波的二分之一,为有害机械波。根据已知条件,在细纱波

谱图上细纱后皮辊的波长是:

λ机 1=π×D×E=3.14×28×36.5=3209mm=3.2m

λ机 1距 8m 的波长还相差很远,可见波长 6 m 以后的机械波其产生的区域应该在粗纱工序。

根据已知细纱的牵伸倍数是 36.5 倍,那么在粗纱工序,细纱波谱图(18-1)中 13~17m 和

6~11m 二处多柱机械波反馈到粗纱波谱图上的波长应该分别为:

λc1=(13~17)∕36.5=0.356~0.466m= 35.6~46.6cm

和 λc2=(6~11)∕36.5= 0.164~0.301 m=16.4~30.1cm

即应在粗纱波谱图 35.6~46.6cm 和 16.4~30.1cm 出现机械波。

确定是粗纱工序的问题之后,根据细纱试样的锭号把对应的粗纱取回做条干试验。得到粗纱

波谱图(图 18-2)和粗纱曲线图(图 18-3)。

在粗纱波谱图(图 18-2)中,35~46cm 和 20~30cm 的多柱机械波与细纱波谱图(18-1)

中 13~17m 和 6~11m 二处多柱机械波反馈到粗纱波谱图上机械波的波长λc1和λc2相吻合。在图

第114页

260

18-2 中 80~90cm 处和 4m 处各有一个不太明显的机械波 。

图 18-2

图 18-3

图 18-4 图 18-5

在曲线图(图 18-3)上,曲线图的疵点比较密集并且还有一定的规律。将曲线图的某一段做

局部放大得到曲线图(图 18-4)。从左侧第一个曲线竖格右侧第一个向上的粗节庛点开始,横向

向右跨越 1 个格、到第 2 个曲线竖格偏左一向上的粗节庛点截止,共有 7 个间隔距离基本相等振

幅较大的规律性粗节疵点。那么根据已知条件:N=1,M=7,V=50m/min,U=10cm/min,代入

曲线图波长计算公式:

λ曲 1=(V/U×N)/(M-1)=(50 ÷10×1)÷(7-1)=0. 833m =83.3cm

由此可得曲线图(图 18-4)周期性规律疵点的波长是 83.3cm。这与粗纱波谱图(图 18-2)

的 80~90cm 的机械波相吻合。

把曲线图(图 18-3)上的另一段做局部放大得到曲线图(图 18-5)。同样从左侧第一个曲线

竖格右侧第一个向上的粗节庛点开始,横向向右跨越 1 个格、到第 2 个曲线竖格偏左一向上的粗

节庛点截止,共有 13 个间隔距离基本相等的规律性粗节疵点。那么根据已知条件:N=1,M=13,

V=50m/min,U=10cm/min,代入曲线图波长计算公式:

λ曲 1=(V/U×N)/(M-1)=(50 ÷10×1)÷(13-1)=0. 417m =41.7cm

第115页

261

由此可得曲线图(图 18-4) 周期性规律疵点的波长是 41.7cm。这与粗纱波谱图(图 18-2)

的 35~46cm 的机械波相吻合。

这里值得提到的一点是,我们在波谱分析时不是要曲线图计算的结果与波长公式计算的结果

必须相等,只求结果近似即可,因为目测曲线图上疵点的位置并不+分精确,计算的疵点周期的波

长可能存在一点差异;同时纱线的测试速度和曲线图纸也可能存在一点差异;还有纺纱设备的牵

伸效率也存在差异,不能完全达到工艺要求的牵伸。

根据传动比波长计算公式,把已知条件代入,得到例 18 的波长计算表(表 18):

A453E 表 18 JT/C13.1tex(45

S) 粗纱机牵伸部分传动简图

CF 牵伸倍数 E= 7.31

牵伸分配 5.58 ×1.31

变换齿轮 Z15= 32

Z14= 42

波长计算公式 有关部位 波长 cm

λ1=3.14×2.8 d1,20

T,58

T λ1= 8.79

λ2=60/20×λ1 60

T,Z15 λ2= 26.376

λ3=78/Z15×λ2 d3,78

T,30

T λ3= 64.3

λ4=Z14/30×λ3 49

T,Z14 λ4= 90.0

λ5=26/49×λ4 d2,26

T λ5= 47.8

λ6=3.14×3.1 前皮辊 λ6= 9.7 前皮辊直径Ø31mm

λ7=3.14×2.5E1 中铁辊 λ7= 43.8 中铁辊直径Ø25mm

λ8=3.14×3.0 E 后皮辊 λ8= 68.9 后皮辊直径Ø30mm

从波长计算表中(表 18)看,λ4=90.0cm 与粗纱波谱图(图 18-2)上 80~90 cm 的单柱机

械波相吻合。而λ7=43.8cm 与(图 18-2)上 35~46cm 的双柱机械波基本相吻合。

通过对该例波谱图和曲线图的分析,我看到,该例的粗纱波谱图(图 18-2)与例 17 的粗纱

波谱图(图 17-1)很相似;该例的曲线图(图 18-4 和图 18-5)与例 17 的曲线图(图 17-5 和图

17-6)也很相似,其规律也都基本相同。根据实例 17 的经验,分析判断实例 18 产生机械波的原

因是中铁辊表面粘有积存的灰绒花。

根据不良粗纱的责任号找到粗纱机台,由于该机台刚刚揩完车,因而无法继续查到问题之处。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些产生疵点的原因来无影去无踪,对一些波谱分析经验不多的人员,分析这

类问题是很难的。同时,我们看到及时认真地做好清洁工作,可以避免或减少疵点的产生;另外

及时地进行问题追踪,可以增大查到这类问题产生原因的几率。

结论:粗纱中铁辊表面粘积存的灰绒花,造成牵伸不良,产生机械波。

下面是实例 18 试验的原图(图 18)。

第116页

262

图 18

实例 19:

品种:JT/C13.1tex(45

S) ;工序:粗纱;机型:A456D 型;

粗纱定量(干):4.56g/10m;粗纱号数:478g/km;粗纱支数牵伸:7.326 倍;

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

测试参数:纱速=50m/min;纸速=10cm/min;量程=±25%;时间=2.5min。

已知:粗纱 A456D 的变换齿轮 Z7=43

T,Z9=36

T,皮辊直径Ø31 mm。

下面是实验员周期试验所做的粗纱波谱图(图 19-1)和曲线图(图 19-2);

第117页

263

图 19-1

图 19-2

波谱分析:

在粗纱波谱图(图 19-1)上 60~90cm 处有一个多柱机械波,在 30~40cm 处也有一个双柱

机械波,同时在 20cm、15 cm 各有一个单柱机械波。它们的波高也都超过基础波的二分之一,

为有害机械波。条干恶化条干 CV 值为 5.88%,而正常条干 CV 值是 4.2%左右。

图 19-4 是粗纱机 A456D 的牵伸传动简图,图 19-3 是曲线图(图 19-2) 某一段局部放大的

图形。

在曲线图(图 19-3)上看,从左侧第一个曲线竖格偏左一个向下的细节庛点开始,横向向右

跨越 1 个格、到第 2 个曲线竖格一个向下的细节庛点截止,共有 8 个间隔距离基本相等的规律性

粗节疵点。

图 19-3 图 19-4

根据已知条件:N=1,M=8,V=50m/min,U=10cm/min,代入曲线图波长计算公式:

λ曲 1=(V/U×N)/(M-1)=(50 ÷10×1)÷(8-1)=0. 714m =71.4cm

由此可得曲线图(图 19-3)周期性规律疵点的波长是 71.4cm。这与波谱图(图 19-1)上的

第118页

264

60~90cm 的多机械波相吻合。

根据传动比波长计算公式,把已知条件代入,得到例 19 的波长计算表(表 19):

A456D (表 19) JT/C13.1tex(45

S)

CF 牵伸倍数 E= 7.32

牵伸分配 5.6 ×1.312

变换齿轮 Z7= 43

Z9= 36

波长计算公式 有关部位 波长 cm

λ1=3.14×2.8 d1,19

T,56

T λ1= 8.79

λ2=76/19×λ1 76

T ,Z7 λ2= 35.168

λ3=79/Z7×λ2 d3,79

T,30

T λ3= 64.6

λ4=Z9 /30×λ3 47

T,Z9 λ4= 77.5

λ5=29/47×λ4 d2,29

T λ5= 47.8

λ6=3.14×3.1 前皮辊 λ6= 9.7

λ7=3.14×2.5E1 中铁辊 λ7= 44.0

λ8=3.14×3.0 E 后皮辊 λ8= 69.0

在表 19 中与λ曲 1=71.4cm 的波长接近而且还与 60~90cm 的多机械波相吻合的波长有λ3、λ4、

λ8。

于是上机重点检查与之相关的牵伸部件。最后发现三罗拉头牙 30

T与 Z9啮合不良,且严重磨

损。齿轮转动牵伸时产生顿挫,造成牵伸不良,产生条干纱,在粗纱波谱图上出现 60~90cm 多

柱机械波和谐波。

结论:粗纱三罗拉头牙 30

T与 Z9啮合不良,且严重磨损,产生多柱机械波和谐波。实例 20:

此例是织布挡车工在巡回检查布面时发现的条干纬纱。布面出现较浅的横档,类似搓板布,

于是把此纱交到技术处,试验室做细纱条干试验后,得到细纱波谱图(图 20-1)和对应的曲线图

(图 20-2)。

品种:C/T29.3tex(20

S);工序:细纱;机型:1294D 改造机(L×Z);

图 20-1

第119页

265

图 20-2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测试数据:CV=14.45%;正常 CV=13.5%左右。条干略有点高,但不是严重恶化。

已知:C/T29.3tex 细纱的牵伸为 E1=14.6×1.35=19.71,细纱支数牵伸 E1 支=18.88;粗纱的牵伸

为 E2=5.58×1.31=7.31,粗纱的支数牵伸 E2 支=7.20;粗纱机 A453E 的变换齿轮 Z15=33,Z14=42;

细纱的罗拉直径是Ø25mm,上铁辊罗拉直径是Ø25mm,前皮辊直径Ø29.5mm,后皮辊直径

Ø28.5mm,粗纱的罗拉直径是Ø28mm、Ø25 mm、Ø28mm,上铁辊罗拉直径是Ø25mm,前后

皮辊直径分别为Ø30mm、Ø29mm,并条的罗拉直径Ø35mm,前皮辊直径为Ø32mm。

波谱分析:

从细纱波谱图(图 20-1)上看,在很多波段出现机械波,但机械波并不是很高。曲线图(图

20-2)上看,曲线比较密集,有轻微的波浪曲线,存在长片段不匀。图 20-3 和图 20-4 是图 20-2

局部放大的曲线图。图 20-3 图 20-4

从图 20-3 上看,在长片段不匀的曲线上叠加着多个间隔距离相等的规律性粗节疵点。从左侧

第一个曲线竖格一个向上的粗节疵点开始,向右到右侧曲线竖格上一个向上的粗节疵点截止,共

有 11 个间隔距离基本相等的细节疵点。那么根据已知条件:N=1,M=11,V=400m/min,U=25

cm/min,代入曲线图波长计算公式,得:

λ曲 1=(V/U×N)/(M-1)=(400 ÷25×1)÷(11-1)=1.6m

由此可得曲线图(图 20-3)短片段周期性规律疵点的波长是 1.6m。这与波谱图(图 20-1)

上 2m 左侧的机械波相吻合。

根据已知条件,代入传动比波长公式,列出该品种的细纱波长计算表(表 20-1)

第120页

266

波长计算表 表 20-1 CVC29.3tex(20

S) 细纱机牵伸传动简图

1294D 改造机 牵伸倍数 E= 18.88

L×Z 系列 E 机 19.71

牵伸分配 14.6 ×1.35

变换齿轮 Wr = 74

Wc= 65

Wm= 20

波长计算公式 有关部位 波长 cm

λ1=3.14×2.5 d1,17

T λ1= 7.85

λ2=122/17×λ1 122

T,17

T λ2= 56.34

λ3=43/17×λ2 43

T λ3= 142.50

λ4=41/43×λ3 41

T,Wc λ4= 135.87 后区变换齿轮部分

λ5=Wr/Wc×λ4 Wr,27

T,d3 λ5= 154.68 三罗拉头牙部分

λ6=46/27×λ5 46

T λ6= 263.53

λ7=Wm/46×λ6 d2 λ7= 114.58 二罗拉头牙部分

Λ8=3.14×3.0 前皮辊 λ8= 9.42

Λ9=3.14×2.5E1 中铁辊 λ9= 114.61

Λ10=3.14×2.9E 后皮辊 λ10= 171.92

在波长计算表(表 20-1),二罗拉头牙部分的波长λ7=114.58cm 和中铁辊的波长λ9=114.61

cm 与波谱图(图 20-1)上 1m 右边的机械波相对应;图 20-1 上 35~63.00cm 的多柱机械波有

可能是λ7谐波的集合体;三罗拉头牙部分的波长λ5=154.68cm 与波谱图(图 20-1)上 2m 左侧的

机械波相近。

同时粗纱前罗拉的波长:λc1=3.14×2.8cm×18.88=166cm=1.66m;

粗纱前皮辊的波长:λc2=3.14×3.0cm×18.88=177.8cm=1.78m;

它们也都在 2m 左侧的机械波的波段范围内。以上各相关部位,在波谱分析时都应在考虑之

内。

从局部放大的曲线图(图 20-4)上看,长片段不匀在该段曲线上存在 4 个有着间隔距离相等

的规律性细节疵点。从左侧第一个曲线竖格上的一个向下的细节疵点开始,向右到第三个曲线竖

格右侧一个向下的细节疵点截止,共有 4 个间隔距离基本相等的细节疵点。那么根据已知条件:

N=2.1,M=4,V=400m/min,U=25cm/min,代入曲线图波长计算公式:

λ曲 1=(V/U×N)/(M-1)=(400 ÷25×2.1)÷(4-1)=11.2m

由此可得曲线图(图 20-4)上长片段周期性规律疵点的波长是 11.2m。这与波谱图(图 20- 1)上 10m 右侧的机械波相吻合,这是此例的主波。

根据已知条件,代入传动比波长公式,列出该品种的粗纱波长计算表(表 20-2):

第121页

267

A453E 表 20 CVC29.3tex(20

S)

E 机 E 支

CF 总牵伸倍数 E=7.31 7.20

牵伸分配 5.58 ×1.31

变换齿轮 Z15=

32

Z14= 42

波长计算公式 有关部位 波长 cm 对应到细纱波谱图的波长

λ1=3.14×2.8 d1,20

T,58

T λ1= 8.79 ×18.88=166cm=1.66m

λ2=60/20×λ1 60

T,Z15 λ2= 26.376 ×18.88=498cm=4.98m

λ3=78/Z15×λ2 d3,78

T,30

T λ3= 64.3 ×18.88=1214cm=12.14m

λ4=Z14/30×λ3 49

T,Z14 λ4= 90.0 ×18.88=1699cm=16.99m

λ5=26/49×λ4 d2,26

T λ5= 47.8 ×18.88=902cm=9.02m

λ6=3.14×3.1 前皮辊 λ6= 9.7 ×18.88=183cm=1.83m

λ7=3.14×2.5E1 中铁辊 λ7= 43.8 ×18.88=827cm=8.27m

λ8=3.14×3.0 E 后皮辊 λ8= 67.8 ×18.88=1276cm=12.80m

通过表 20-2 我们看到,后罗拉头牙部分的波长λ3=64.3cm,它对应到细纱波谱图的波长是

12.14m,这与曲线图(图 20-4)上长片段周期性规律疵点的波长 11.2m 最接近,细纱波谱图

(图 20-1)上 5~6m 的机械波是 12.14m 机械波的偶数谐波。同时粗纱后区牵伸变换齿轮 Z14、

49

T 部分的波长λ4=90cm,它对应到细纱波谱图的波长是 16.99m,这与细纱波谱图(图 20-1)

14~17m 的机械波相吻合。

细纱波谱图(图 20-1)上 5~16m 波段的机械波问题,要重点检查粗纱机后罗拉头牙 30T 与

后区牵伸变换齿轮部分。这部分是产生长片段不匀规律性细节疵点和产生条干搓板布的根源。

结论:粗纱机后罗拉头牙 30

T与后区牵伸变换齿轮部分问题是产生搓板布的根源.实例 21:

有一梭织条干布,纬纱是 C/T29.3tex(20

S)也称作是 CVC20

S,该纬纱织成的布,其布面

成规律性条干,2~3 纬粗、3~4 纬细类似搓衣板的横档布,也称为搓板布。该布的幅宽是 67 英

寸,单梭箱。布幅宽 67 英寸,约 170cm,按 5~6 纬条干纱纱线为一巡回周期,那么条干纱的波

长应为 850~1020cm,平均波长为 935cm。

品种:C/T29.3tex(20

S);工序:细纱;机型:1294D 改造机(L×Z);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测试数据:CV=42.61%;细节(-50%)=965 个/km;粗节(+50%)=950 个/km;棉结

(+200%)=1825 个/km;

我们将此布拆布做条干实验得到下面的波谱图(图 21-1)和曲线图(21-2):

第122页

268

图 21-1

图 21-2

已知:C/T29.3tex 细纱的机械牵伸为 E1=19.71,细纱的支数牵伸为 E1 支=18.88;粗纱的牵伸为

E2=5.58×1.31=7.31,粗纱的支数牵伸 E2 支=7.20;粗纱机 A453E 的变换齿轮 Z15=32,Z14=42,

并条的牵伸为 E3=5.6×1.25=7.0,细纱的罗拉直径是Ø25mm,上铁辊罗拉直径是Ø25mm,前皮

辊直径Ø29.5mm,后皮辊直径Ø28.5mm,粗纱的罗拉直径是Ø28mm、Ø25mm、Ø28mm,上铁

辊罗拉直径是Ø25mm,前皮辊直径Ø30mm,后皮辊直径Ø29mm,并条的罗拉直径Ø35mm,前

皮辊直径分别为Ø32 mm,细纱粗纱的皮圈厚度为 1mm。

波谱分析:

细纱波谱图(图 21-1)上 8~15m 处出现多处机械波,其中 9.3~10.5m 处的机械波最高,

也可称作机牵波,波高分别为 5.0 格,为严重有害机械波,条干严重恶化,正常 CV 值 12.5%左

右。另外在 5m、3.3m、2.5m 左右波段分别有机械波呈现,波高分别为 2.5 格、2.0、1.5、1.1

格不等。从机械波波长的分布情况分析, 如果把图 21-1 上从右向左的机械波的波长分别命名为λ、

λ2、λ3,那么它们的波长具有λ2=λ/2、λ3=λ/3 的特点,也就是说机械波λ2、λ3应该分别是机械波λ

的偶数谐波和奇数谐波。

图 21-3 是细纱的曲线图(图 21-2)的局部放大图形。

图 21-3

现在我们通过曲线图的分析求周期性疵点的波长。在图 21-3 上,从左侧第一个曲线竖格上第

第123页

269

一个向上的粗节庛点开始,横向向右跨越 6 个格、到第 7 个曲线竖格上一个向上的粗节庛点截止,

共有 11 个间隔距离基本相等的规律性粗节疵点。

那么根据已知条件:N=6,M=11,V=400m/min,U=25cm/min,代入曲线图波长计算公式:

λ曲 1=(V/U×N)/(M-1)=(400 ÷25×6)÷(11-1)=9.6m

由此可得曲线图(图 21-3)周期性规律疵点的波长是 9.6m。这与细纱波谱图(图 21-1)上

的 9.3~10.5m 处的机械波相吻合。这说明 9.3~10.5m 处的机械波是主波。

我们知道细纱的支数牵伸为 E1 支=18.88,细纱的后皮辊直径是Ø28.5mm,那么在细纱波谱图

上,细纱的后皮辊的波长:

λ1=π×D×E1 支=3.14×28.5 mm×18.88=1689 mm = 1.69m

然而,9.3~10.5m 处的机械波的波长与后皮辊的波长相差很远,因而判断 9.3~10.5m 处的

机械波是粗纱工序或并条工序产生的。

根据传动比计算公式,将已知条件代入,得到实例 21 的波长计算表(表 21):

A453E 表 21 CVC29.3tex(20

S)

E 机 E 支

CF 总牵伸倍数 E=7.31 7.20

牵伸分配 5.58 ×1.31

变换齿轮 Z15=

32

Z14= 42

波长计算公式 有关部位 波长 cm 对应到细纱波谱图的波长

λ1=3.14×2.8 d1,20

T,58

T λ1= 8.79 ×18.88=166cm=1.66m

λ2=60/20×λ1 60

T,Z15 λ2= 26.376 ×18.88=498cm=4.98m

λ3=78/Z15×λ2 d3,78

T,30

T λ3= 64.3 ×18.88=1214cm=12.14m

λ4=Z14/30×λ3 49

T,Z14 λ4= 90.0 ×18.88=1699cm=16.99m

λ5=26/49×λ4 d2,26

T λ5= 47.8 ×18.88=902cm=9.02m

λ6=3.14×3.1 前皮辊 λ6= 9.7 ×18.88=183cm=1.83m

λ7=3.14×2.5E1 中铁辊 λ7= 43.8 ×18.88=827cm=8.27m

λ8=3.14×3.0 E 后皮辊 λ8= 67.8 ×18.88=1276cm=12.80m

如果是粗纱后罗拉部分有问题,则根据波长计算公式λ=π×D×E 得到:

λc 后=π×D×E1 支×E2 支,代入数值得:

λc 后=3.14×28 mm×18.88×7.20=11951mm=11.95m

这个波长超过主波的波长。如果是粗纱中罗拉部分有问题,则λc 中=π×D×E1 支×5.58,代入数

值得:

第124页

270

λc 中=3.14×25 mm×18.88×5.58=8270mm=8.27m

这个波长小于主波的波长。可见产生机牵波的部位应在粗纱中后罗拉之间。那么细纱波谱图

(图 21-1)上主波波长反应到粗纱波谱图上的波长应是:

λc=λ曲 1/E1 支=9.6m÷18.88=0.508m=50.8cm

从表 21 中看到,没有找到与λc=50.8cm 相吻合波长,只是λ3和λ5的波长与之接近。上机检查

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车头牵伸齿轮部分运转正常,粗纱牵伸区罗拉皮辊无异常变化。由于一时

找不到问题的根源,分析陷于停滞状态。

经过几天的仔细观察,在粗纱机上发现一个异常现象,一般粗纱的备用下皮圈每一处都预备

二个,如果遇到二个牵伸摇架之间的距离比较近,那么备用下皮圈变受挤压,随中罗拉转动,运

动不畅,里面的备用皮圈易重叠卷绕在中罗拉上。如果卷绕的形状不规则比较宽,那么往往宽出

的部分就会卷入正常纺纱的下皮圈与中罗拉之间,随着中罗拉的每一次转动,卷入的备用皮圈就

会把上面的中铁辊垫起一次,造成牵伸不良。

卷入的备用皮圈重叠折成三层,每个皮圈的厚度为 1 毫米,备用皮圈折成三层的厚度增加

3~5mm,加上正常使用的下皮圈厚度 1mm,那么中罗拉在此处回转一圈的直径就变成了

2.5+0.1+0.3=2.9cm。那么,按此推算粗纱中罗拉卷入备用皮圈后在粗纱波谱图上的显示波长应

该是:

λc=2.9×3.14×5.58=50.81cm。

同时推算粗纱中罗拉卷入备用皮圈后在细纱波谱图上的显示波长应该是:

λx=2.9×3.14×18.88×5.58=959.3cm=9.593m

因而λ曲 1与λx 相近,这与 9. 3~10.5m 处的机械波波长相吻合。

所以,判断产生机牵波的原因应是粗纱中罗拉备用皮圈折叠后卷入纺纱通道所致。

为了验证对此例的判断,我们特意做了此类的验证实验,以下是实验结果:我们把粗纱中罗

拉备用皮圈造成折叠成三层后,随罗拉转动卷入纺纱通道。

下图为验证实验所纺的不良粗纱波谱图(图 21-4):

图 21-4

第125页

271

不良粗纱在粗纱波谱图上的波长:

λc=(2.5+0.1+0.3)×3.14×5.58=50.81cm

我们又把不良粗纱拿到细纱机上纺成细纱,做试验得到细纱波谱图(图 21-5)和对应的曲线

图(图 21-6)。在细纱波谱图(图 21-5)上,8~13m 处也有一组机械波,9.3~10.5m 的机械

波是主波,同样也存在机牵波。在 4~5m 处也有一组机械波,也称为谐波。

图 21-5

按理论计算,粗纱中罗拉备用皮圈折叠后卷入纺纱通道后,不良粗纱在细纱波谱图上显示的

波长:

λx=(2.5+0.1+0.3)×3.14×18.88×5.58=959.3cm=9.593m

图 21-6

图 21-7

曲线图(图 21-7)是细纱的曲线图(图 21-6)的局部放大图形。在图 21-7 上,从左侧第一

个曲线竖格上第一个向上的粗节庛点开始,横向向右跨越 6 个格、到第 7 个曲线竖格上一个向上

的粗节庛点截止,共有 11 个间隔距离基本相等的规律性粗节疵点。那么根据已知条件:N=6,

M=11,V=400m/min,U=25cm/min,代入曲线图波长计算公式:

λ曲 1=(V/U×N)/(M-1)=(400 ÷25×6)÷(11-1)=9.6m

第126页

272

由此可得曲线图(图 21-3)周期性规律疵点的波长是 9.6m。这与细纱波谱图(图 21-5 和图 21-1)

上的 9.3~10.5m 处的机械波相吻合。

总的来说,细纱波谱图(图 21-5)与上面的细纱波谱图(图 21-1)相对比,它们的机械波波

长范围相等,机牵波的形状相同,都有相同的谐波,只是波高略低,曲线图的计算波长也非常接

近,它们的整个纺纱过程都是一致的,因而判定:该例产生机械波的原因是,粗纱中罗拉备用皮

圈受挤压折缠中罗拉后卷入纺纱通道所致。

结论:粗纱中罗拉备用皮圈受挤压缠绕在中罗拉上,折叠成不规则形状后,随中罗拉转动卷入纺

纱通道,造成牵伸区牵伸不良,形成牵伸波。

下面二图是粗纱备用皮圈重叠卷绕在中罗拉上,卷入纺纱通道的特殊试验原图。

粗纱波谱图原图

细纱波谱图原图

上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当我们进行波谱分析时,对于变化的情况要善于多角度多方面的分析,

要善于实地观察纺纱状态,对纺纱机牵伸部件的形状、结构及运动方式有详细的了解,寻找可能

引起产生不良疵点的元素。不能盲目机械的套用公式,曲线图计算的波长近似即可,不必全等,

因为各方面都可能存在一点误差。判断所求问题的原因后,有条件最好验证一下,以求得判定的

准确性。

下面我们就剖析一下曲线图(图 21-2)几个局部放大的图形(图 21-2-1 和图 21-2-2 和图

21-2-3),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同一个曲线上,不同区段疵点的波长存在差异。

图 21-2-1

第127页

273

图 21-2-2

图 21-2-3

在曲线图(图 21-2-1)上,从左侧第一个曲线竖格上第一个向上的粗节庛点开始,横向向右

跨越 10 个格、到第 11 个曲线竖格上一个向上的粗节庛点截止,共有 17 个间隔距离基本相等的

规律性粗节疵点。那么根据已知条件:N=10,M=17,V=400m/min,U=25cm/min,代入曲线图

波长计算公式,得 :

λ曲 1=(V/U×N)/(M-1)=(400 ÷25×10)÷(17-1)=9.41m

由此可得曲线图(图 21-2-1)周期性规律疵点的波长是 9.41m。

曲线图(图 21-2-2)是图 21-2 上另一段的局部放大图形。在图 21-2-2 上,从左侧第一个曲

线竖格上第一个向上的粗节庛点开始,横向向右跨越 8 个格、到第 9 个曲线竖格上一个向上的粗

节庛点截止,共有 14 个间隔距离基本相等的规律性粗节疵点。那么根据已知条件:N=8,M=14,

V=400m/min,U=25cm/min,代入曲线图波长计算公式:

λ曲 2=(V/U×N)/(M-1)=(400 ÷25×8)÷(14-1)=9.846m

由此可得曲线图(图 21-2-2)周期性规律疵点的波长是 9.846m。

曲线图(图 21-2-3)是图 21-2-2 上截取右边另一段的局部放大图形。在图 21-2-3 上,从左

侧第一个曲线竖格上第一个向上的粗节庛点开始,横向向右跨越 6 个格、到第 7 个曲线竖格上一

个向上的粗节庛点截止,共有 11 个间隔距离基本相等的规律性粗节疵点。那么根据已知条件:

N=6,M=11,V=400m/min,U=25cm/min,代入曲线图波长计算公式:

λ曲 3=(V/U×N)/(M-1)=(400 ÷25×6)÷(11-1)=9.6m

由此可得曲线图(图 21-2-3)周期性规律疵点的波长是 9.6m。

同一个曲线上,不同区段曲线疵点的波长分析存在三种计算结果 9.41m、9.846m、9.6m。

不同区段疵点的波长存在差异,这是因为在牵伸过程中存在多种因素,比如意外牵伸会将某一段

的须条意外拉长,拆布纱断头后重新接头,使疵点间隔距离变大或变小;再比如由于正常的牵伸

区内卷入重叠的形状不规则的备用皮圈,使牵伸区内牵伸发生不规则变化,导致须条牵伸的规律

发生变化,因而曲线上疵点的规律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尽管存在疵点的规律有点变化,但是就

整个曲线来讲这种变化时比较小的,波谱分析时曲线上选取试样的长度越长,那么计算的疵点波

第128页

274

长就越接近实际波长。

不同区段曲线疵点计算波长的三个结果,所对应的机械波都是波谱图(图 21-1)上 9.3~

10.5m 处的机械波。因而不必使曲线图分析法求得的波长在数值上必须等于按工艺求得的波长,

只要近似就可以。避免盲目地套用公式,或专牛角尖不知所措,不能尽快地找到产生疵点的根

源。

因为波谱图上机械波给出的波长是有一个范围的波段;曲线图上用曲线分析方法计算出的规

律性疵点的波长,可能是所求问题的真实波长,也可能是近似真实波长的波长,一般都应在机械

波的主波范围内;用机械波波长计算公式求得的理论波长,是波谱分析的基础,它可能是所求问

题的真实波长,也可能是近似真实波长的波长,所求的理论波长也应在机械波的主波范围内或机

械波主波的附近,因为理论牵伸与实际牵伸有时还存在一点差异。因而不能要求所求的波长完全

相等。实例 22:

该例是 92 年 7 月布场反馈的 20

S×20

S 搓板式条干布,拆布取纬纱做条干试验,得到细纱波

谱图(图 22-1)和曲线图(图 22-2)。

图 22-1

图 22-2

品种:C29.2tex(20

S);工序:细纱;机型:1294D 改造机(L×Z);

测试参数:纱速=2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已知:品种:C29.2tex(20

S);细纱的机械牵伸为 E1=24.52,细纱的支数牵伸为 E1 支=22.96;

粗纱的牵伸为 E2=4.58×1.31=6.0,粗纱的支数牵伸 E2 支=6.0;粗纱机 A453E 的变换齿轮 Z15=39,

Z14=42,细纱的罗拉直径是Ø25mm,上铁辊罗拉直径是Ø25mm,前皮辊直径Ø29.5mm,后皮

辊直径Ø28.5mm,粗纱的罗拉直径是Ø28mm、Ø25mm、Ø28mm,上铁辊罗拉直径是Ø25mm,

第129页

275

前皮辊直径Ø30mm,后皮辊直径Ø29mm,细纱粗纱的皮圈厚度为 1mm。纤维的平均长度

Lw=25mm。

波谱分析:

细纱波谱图(图 22-1)上,在 7~14m 的波段上有一组多柱机械波组成小山状的牵伸波,也

称为机牵波,机牵波主波(最高峰)在 9.3~11 m 波段上。图 22-2 是细纱波谱图(图 22-1)对

应的细纱曲线图。在图 22-2 上,曲线中疵点间的间隔距离大小不一,不是很规律。我们截取曲线

中的一小部分进行局部放大分析。图 22-3 是曲线图(图 22-2)左侧局部放大的图形。

图 22-3

在局部放大的曲线图(图 22-3)上,从左侧第一个曲线竖格上第一个向上的粗节庛点开始,

横向向右跨越 6.6 个格、到第 7 个格的中间一个向上的粗节庛点截止,共有 6 个间隔距离基本相

等的规律性粗节疵点。那么根据已知条件:N=6.6,M=6,V=200m/min,U=25cm/min,代入曲

线图波长计算公式:

λ曲 2=(V/U×N)/(M-1)=(200 ÷25×6.6)÷(6-1)=10.56m

由此可得曲线图(图 22-3)周期性规律疵点的波长是 10.56m。这与细纱波谱图(图 22-1)上机

牵波的范围内,与机牵波的主波(最高峰)波长基本吻合。

根据传动比波长计算公式,代入已知条件,得到例 22 的粗纱波长计算表(表 22)。

A453E 表 22 C29.2tex(20

S)

E 机 E 支

CF 牵伸倍数 6.00 6.00

牵伸分配 4.58 ×1.31

变换齿轮 Z15= 39

Z14= 42

波长计算公式 有关部位 波长 cm 对应到细纱波谱图的波长

λ1=3.14×2.8 d1,20

T,58

T λ1= 8.79 ×22.96=202cm=2.02m

λ2=60/20×λ1 60

T,Z15 λ2= 26.376 ×22.96=606cm=6.06m

λ3=78/Z15×λ2 d3,78

T,30

T λ3= 52.8 ×22.96=1212cm=12.12m

λ4=Z14/30×λ3 49

T,Z14 λ4= 73.9 ×22.96=1697cm=16.97m

λ5=26/49×λ4 d2,26

T λ5= 39.2 ×22.96=900cm=9.0m

λ6=3.14×3.1 前皮辊 λ6= 9.7 ×22.96=223cm=2.23m

λ7=3.14×2.5E1 中铁辊 λ7= 35.95 ×22.96=825.5cm=8.25m

λ8=3.14×3.0 E 后皮辊 λ8= 56.52 ×22.96=1297cm=12.97m

结合传动比波长计算表(表 22),根据波谱图机牵波主波的位置及波长分析,大致判断 7~

第130页

276

14m 处的机牵波应是粗纱工序中后区或并条工序前区产生的。

假设是粗纱中罗拉部分问题,则根据机械波波长公式求得,粗纱中罗拉问题反应到细纱波谱

图的波长应是:

λ中罗拉=π×D×E1 支×E2 前 =3.14×25mm×22.96×4.58= 825.5mm=8.26m

那么这个波长小于机牵波主波的波长。

假设是粗纱后罗拉部分问题,则波长计算表(表 22)中后罗拉部分反应到细纱波谱图的波长

λ3= 12.12m,那么这个波长大于机牵波主波的波长。

假设是粗纱后区牵伸波,则根据牵伸波波长公式λ=K×E×Lw,求得粗纱后区牵伸波反应到细

纱波谱图的波长是:

λ后区=K×E×Lw=K×E1 支×E2 前×Lw =3.5×22.96×4.58×25mm=9201mm=9.2m

它在波谱图(图 22-1)7~14m 的波段上,但略小于机牵波主波 9.3~11 m 波段。

假设是并条前区部分产生的机牵伸波,那么按牵伸波波长计算公式,求得并条前区牵伸波的

特征峰在并条波谱图上最短的波长:

λ并=K×E×Lw=4.0×1×31.4mm =125.6mm

那么它反应到细纱波谱图的波长为:

λb 细=K×E×Lw=K×E1 支×E2 支×Lw =4.0×22.96×6.0×31.4mm =17.3m

此波长距离细纱波谱图(图 22-1)上机牵波主波的波长 10.56m 较远。

可见并条的问题很小,产生机牵波的部位应在粗纱中后区。由于此类条干布在布场出的量很

少,因而分析出现条干纱的不良粗纱是粗纱机上的个别锭位产生的,与车头传动部位无关。

根据例 21 的分析启示,尽管同一曲线上粗节疵点间隔距离有一点差异,但在细纱曲线图

(图 22-2)部分波段上还是能找到与细纱波谱图(图 22-1)上机牵波的主波波长相近的有一定规

律的粗节疵点。由上面的计算分析,细纱波谱图(图 22-1)上机牵波的波段也是在粗纱中后罗拉

之间,而且在主波周围也形成了小山状的牵伸波。

那么此例可能也是粗纱中罗拉备用皮圈受挤压缠绕在中罗拉上,折叠成不规则形状后,随罗

拉转动卷入纺纱通道。如果是这样,那么备用皮圈折成三层的厚度增加 3~5mm,加上正常使用

的下皮圈厚度 1mm,这种问题反应到细纱波谱图上的波长应为:

λx=(2.5+0.1+0.3)×3.14×22.96×4.58=958cm=9.58m

这与曲线图计算的机牵波波长 10.56m 很接近。

第131页

277

从细纱曲线图(图 22-2)上看,疵点的振幅较大,说明备用皮圈被折叠的很严重,二个备用

皮圈都被卷进去,不规则形状的备用皮圈厚度应是 0.6mm,那么就有:

λx=(2.5+0.1+0.3+0.3)×3.14×22.96×4.58=1056.6cm=10.57m

这与曲线图计算的机牵波波长 10.56m 更加接近。

另一方面,由于该例是拆布纱做的条干试验,该条干纱在织造和拆布缠绕的过程中很有可能

会产生意外伸长和断接点,那么理论计算与实际试验得到的结果存在差异也是有可能的。因而,

判定该该例机牵波产生的原因应是:粗纱中罗拉备用皮圈缠绕在中罗拉上,折叠成不规则形状后,

随中罗拉转动卷入纺纱通道,造成牵伸区牵伸不良,形成严重条干纱,形成机牵波。

结论:粗纱中罗拉备用皮圈折叠后卷入纺纱通道,造成牵伸不良,产生机牵波。

下面是例 22 的另一个细纱试样的细纱波谱图(图 22-4)和对应的细纱曲线图(图 22-5)。

图 22-4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图 22-5

图 22-5-1 图 22-5-2

局部放大图(图 22-5-1)λ曲 1=8.5m。 局部放大图(图 22-5-2)λ曲 2=12m。

曲线图(图 22-5)两端局部曲线上的疵点规律性较强些,中间曲线上疵点间的距离疏密不一,

相对有一定的规律。整个曲线疵点的平均波长λ曲=10.25m。

第132页

278

实例 23:

特殊试验中得到的细纱波谱图(图 23-1)和曲线图(图 23-2)。

图 23-1

图 23-2

品种:C29.2tex(20

S);工序:细纱;机型:1294D 改造机(L×Z);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已知:品种:C29.2tex(20

S);细纱的机械牵伸为 E1=24.52,细纱的支数牵伸为 E1 支=22.96;

粗纱的牵伸为 E2=4.58×1.31=6.0,粗纱的支数牵伸 E2 支=6.0;粗纱机 A453E 的变换齿轮 Z15=39,

Z14=42,细纱的罗拉直径是Ø25mm,上铁辊罗拉直径是Ø25mm,前皮辊直径Ø29.5mm,后皮

辊直径Ø28.5mm,粗纱的罗拉直径是Ø28mm、Ø25mm、Ø28mm,上铁辊罗拉直径是Ø25mm,

前皮辊直径Ø30mm,后皮辊直径Ø29mm,细纱粗纱的皮圈厚度为 1mm。纤维的平均长度

Lw=31.4mm。

波谱分析:

在细纱波谱图(图 23-1)中,在 9.3~11m 的波段上有一个单柱机械波,波高 4.5G,为有害

机械波。同时在 4.6~5.6m 和 3~3.5m 的波段上分别有一个单柱机械波;这二个波长具有 9.3~

11m 的波段上机械波波长的 1/2 和 1/3 波长的特点。说明 4.6~5.6 m 和 3~3.5m 波段上的二个

单柱机械波可能分别是 9.3~11 m 波段上机械波的偶数谐波和奇数谐波。

在细纱曲线图(图 23-2)上,曲线中疵点之间的间隔距离有一些规律。我们截取曲线中的二

个小部分进行局部放大分析。得到曲线图(图 23-2-1 和图 23-2-2)。

在局部放大的二个曲线图上,从左侧曲线竖格上(或偏左)一个向上的粗节庛点开始,横向

向右跨越 5 个格、到右侧曲线竖格上一个向上的粗节庛点截止,共有 9 个间隔距离基本相等的规

第133页

279

律性粗节疵点。那么根据已知条件:N=5,M=9,V=400m/min,U=25cm/min,代入曲线图波长

计算公式:

λ曲 2=(V/U×N)/(M-1)=(400 ÷25×5)÷(9-1)=10m

图 23-2-1 图 23-2-2

由此可得曲线图(图 23-2)周期性规律疵点的波长是 10m。这与细纱波谱图(图 23-1)9.3~11

m 波段上机械波波长相吻合。

图 23-3 是细纱波谱图(图 23-1)相对应的粗纱波谱图。

图 23-3

而图 23-4 和图 23-5 分别是粗纱波谱图(图 23-3)相对应的二种纸速的粗纱曲线图。

图 23-4、曲线图纸速=10m/min

图 23-5、曲线图纸速=25m/min

这二种纸速的曲线图由于曲线上的疵点比较密集,看起来不易辨清,因而将其进行局部放大,

第134页

280

得到局部放大的曲线图(图 23-4-1 和图 23-5-1)。

在局部放大的曲线图(图 23-4-1)上,在二个曲线竖格上都有一个向上的粗节疵点,加上这

中间的粗节疵点,共有 11 个间隔距离基本相等的粗节疵点。已知:N=1,M=11,V=50m/min,

U=10cm/min,代入曲线图波长计算公式:

λ曲 1=(V/U×N)/(M-1)=(50 ÷10×1)÷(11-1)=0.5m=50cm

图 23-4-1 图 23-5-1

在局部放大的曲线图(图 23-5-1)上,在左侧和右侧的曲线竖格上也都有一个向上的粗节疵

点,加上这中间的粗节疵点,共有 9 个间隔距离基本相等的粗节疵点。已知:N=2,M=9,

V=50m/min,U=25cm/min,代入曲线图波长计算公式:

λ曲 2=(V/U×N)/(M-1)=(50 ÷25×2)÷(9-1)=0.5m=50cm

由此可得粗纱曲线图(图 23-4 和图 23-5)周期性规律疵点的波长都是 50cm .这与粗纱波谱图

(图 22-3)上 42~60cm 范围内的与双机械波的波长相吻合。这也说明粗纱波谱图(图 22-3)

上 21~30cm 的双柱机械波是 44~60cm 双柱机械波的谐波。

事实上该例是粗纱备用皮圈缠绕在中罗拉上卷入纺纱通道特殊试验的例子。当二个备用皮圈

都缠绕在中罗拉上,部分或全部卷入纺纱通道,那么在粗纱波谱图上的波长应分别是:

λc1=(2.5+0.1+0.4)×3.14×4.58=43.14cm

λc2=(2.5+0.1+0.5)×3.14×4.58=44.58cm

λc3=(2.5+0.1+0.6)×3.14×4.58=46.02cm

这些波长与粗纱波谱图(图 23-3)42~60cm 波段上的机械波相吻合。

那么,这些粗纱波长反应到细纱波谱图上的波长应是:

λx1=(2.5+0.1+0.4)×3.14×22.96×4.58=990.6cm=9.91m

λx2=(2.5+0.1+0.5)×3.14×22.96×4.58=1025cm=10.24m

λx3=(2.5+0.1+0.6)×3.14×22.96×4.58=1058cm=10.57m

这些波长与细纱波谱图(图 23-1)9.3~11 m 波段上的机械波相吻合。其它详细推算分析见

实例 22, 在这里就不再阐述。

结论:粗纱备有皮圈缠绕在中罗拉上卷入纺纱通道,造成牵伸不良,形成机械波。

第135页

281

实例 24:

该例是 92 年 1 月质量检查员在粗纱机上发现的一个不良粗纱,粗纱旋转时表面有横档,类

似搓衣板。我们将此不良粗纱拿到细纱特殊试纺成细纱,然后做条干试验得到以下细纱波谱图

(图 24-1)和细纱曲线图(图 24-2)。

图 24-1

图 24-2

品种:C/T29.3tex(20

S);工序:细纱;机型:1294D 改造机(L×Z);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已知:C/T29.3tex 细纱的机械牵伸为 E1=19.71,细纱的支数牵伸为 E1 支=18.88;粗纱的牵伸为

E2=5.58×1.31=7.31,粗纱的支数牵伸 E2 支=7.20;粗纱机 A453E 的变换齿轮 Z15=32,Z14=42,

并条的牵伸为 E3=5.6×1.25=7.0,细纱的罗拉直径Ø25mm,上铁辊罗拉直径Ø25mm,前皮辊直

径Ø29.5mm,后皮辊直径Ø28.5mm,粗纱的罗拉直径Ø28mm、Ø25mm、Ø28mm,上铁辊罗拉

直径Ø25mm,前皮辊直径Ø30mm,后皮辊直径Ø29mm,细纱粗纱的皮圈厚度为 1mm。纤维的

平均长度 Lw=31.4mm。

波谱分析:

波谱图(图 24-1)是一个有横档的不良粗纱纺成的细纱做试验得到的细纱波谱图,在 5~

16m 的波段上也有一组多柱机械波组成小山状的牵伸波,其最高峰是在 10 米左右的波段上出呈

现。细纱曲线图(图 24-2)是图 24-1 对应的细纱曲线图。在图 24-2 上,曲线中疵点的大小不一,

其曲线中的疵点规律也有大有小,不是很规律。我们截取曲线中的二个小部分进行局部放大分析。

在曲线图(图 24-2-1)上,从左侧第一个曲线竖格上第一个向上的粗节庛点开始,横向向右

跨越 2 个格、到第 3 个格的中间一个向上的粗节庛点截止,共有 4 个间隔距离基本相等的规律性

粗节疵点。那么根据已知条件:N=2.5,M=4,V=400m/min,U=25cm/min,代入曲线图波长计

算公式:

第136页

282

λ曲 2=(V/U×N)/(M-1)=(400 ÷25×2.5)÷(4-1)=13.33m

由此可得曲线图(图 24-2-1)周期性规律疵点的波长是 13.33m。

图 24-2-1 图 24-2-2

同样在曲线图(图 24-2-2)上,从左侧第一个曲线竖格上第一个向上的粗节庛点开始,横向

向右跨越 3 个格、到第 4 个曲线竖格上一个向上的粗节庛点截止,共有 7 个间隔距离基本相等的

规律性粗节疵点。那么根据已知条件:N=3,M=7,V=400m/min,U=25cm/min,代入曲线图波

长计算公式:

λ曲 2=(V/U×N)/(M-1)=(400 ÷25×3)÷(7-1)=8m

由此可得曲线图(图 24-2-2)周期性规律疵点的波长是 8m。

在同一个曲线上存在二种波长的间隔距离基本相等的规律性粗节疵点,这样二种间隔距离基

本相等的规律性粗节疵点形成的牵伸波相互叠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牵伸波细纱波谱图(图 24-1),

它们的平均波长(13.33+8)÷2=10.6m。

根据波谱图牵伸波的主波位置及波长分析,大致判断 5~16m 处的牵伸波应是粗纱工序或并

条工序前区产生的。如果是粗纱中罗拉部分有问题,则根据机械波波长公式求得,粗纱中罗拉反

应到细纱细纱波谱图的波长应是:

λ中罗拉=π×D×E1 支×E2 前=3.14×25 mm×18.88×5.58=8270mm=8.27m

这个波长小于牵伸波主波的平均波长。

如果是粗纱后罗拉部分有问题,则根据机械波波长公式求得,粗纱后罗拉反应到细纱波谱图

的波长应是:

λ后罗拉=π×D×E1 支×E2 支 =3.14×28 mm×18.88×7.20=11951mm=11.95m

这个波长大于牵伸波主波的平均波长。

由于被发现的不良粗纱是个别锭,则此牵伸波与车头齿轮传动部分无关系。

如果是粗纱后区牵伸波,则根据牵伸波波长公式,求得粗纱后区牵伸波反应到细纱波谱图的

波长应是:

λ后区=K×E×Lw=K×E1 支×E2 前×Lw =3.5×18.88×5.58×31.4mm=11578mm=11.58m

它在细纱波谱图(图 24-1)5~16m 的波段上。

第137页

283

如果是并条前区部分产生的牵伸波,那么按牵伸波波长计算公式,求得并条前区牵伸波的特

征峰在并条波谱图上最短的波长:

λ并=K×E×Lw=4.0×1×31.4mm =125.6mm

那么它反应到细纱波谱图的波长为:

λb 细=K×E×Lw=K×E1 支×E2 支×Lw =4.0×18.88×7.20×31.4mm=17073mm=17.07m

而此波长距离波谱图(图 24-1)牵伸波的平均波长 10.6m 很远。可见产生牵伸波的部位应在

粗纱中后罗拉之间。

根据例 21 的分析启示,该例同一曲线上也有二种间隔距离基本相等的规律性粗节疵点,由

上面的分析计算,牵伸波的波段也应在粗纱中后罗拉之间,而且在主波周围也形成了小山状的牵

伸波。

那么此例曲线图(图 24-2)上疵点的形状及分布情况,与曲线图(图 21-2)和曲线图(图

22-2)大致相同,曲线都是呈现锯齿形波形。所以初步判断:该例可能是粗纱中罗拉备用皮圈受

挤压缠绕在中罗拉上,折叠成不规则形状后,随罗拉转动卷入纺纱通道。如果是这样,那么这种

问题反应到细纱波谱图上的波长应为:

λx=(2.5+0.1+0.4)×3.14×18.88×5.58=992cm=9.92m

这与波谱图(图 24-1)的主波的波段相吻合,与曲线图计算的平均波长 10.6m 很接近。

因而,判定该例牵伸波产生的原因是:粗纱中罗拉备用皮圈缠绕在中罗拉上,折叠成不规则

形状后,随中罗拉转动卷入纺纱通道,造成牵伸区牵伸不良,产生严重条干纱,形成多种规律的

牵伸波。

结论:粗纱中罗拉备用皮圈折叠后卷入纺纱通道,造成牵伸不良,产生机械波。

下面是粗纱中罗拉备用皮圈折叠后卷入纺纱通道的 5 个例子的波谱图比较和曲线图对比,通

过比较会更清楚的看到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相似点。

C/T29.3tex 波谱图(图 21-1)

第138页

284

C/T29.3tex 波谱图(图 21-5)

C29.2tex 波谱图(图 22-1)

C29.2tex(20

S)波谱图(图 23-1)

C/T29.3tex 波谱图(图 24-1)

它们的曲线规律基本相近,曲线的形状基本相似,都是呈现锯齿形波形。

曲线图(图 21-2、图 21-5、图 22-2、图 23-2、图 24-2)。

第139页

285

曲线图(图 21-2)

曲线图(图 21-6)

曲线图(图 22-2)

曲线图(图 23-2)

曲线图(图 24-2)

实例 25:

该例是 98 年 8 月在细纱周期试验中遇到的特殊细纱波谱图(图 25-1)和曲线图。

品种:T9.8tex(60

S);工序:细纱;机型: A513M;

第140页

286

测试参数:纱速=200m/min;纸速=50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图 25-1

图 25-2 是细纱波谱图(图 25-1)对应的细纱曲线图;

图 25-2

图 25-3

图 25-3 是该品种的另一张细纱曲线图,曲线上分成三段,左段和中段是有问题的图形,它们

的测试速度相同 200m/min,而曲线图纸速却不同。左段纸速 50cm/min,能看清一点曲线疵点的

规律;右段纸速 25cm/min,曲线疵点密集看不清规律;中段较细的一段时正常纱的曲线,纱速

200m/min,纸速是 25cm/min。

已知:T9.8tex(60

S)的细纱牵伸倍数 E=29.93×1.157=34.63,细纱支数牵伸 E 支=32.76;粗纱

的牵伸倍数:6.0×1.35=8.1,粗纱的支数牵伸 Ec=8.0;

波谱分析:

在细纱波谱图(图 25-1)上,30cm 左右有一个机牵波,波段为 20~40cm。对应的细纱曲

线图(图 25-2)由于加大了纸速,因而曲线看上去不是很密集,略微能看出一定的规律,但不是

很清晰。

图 25-2-1 是曲线图(图 25-2)局部放大的曲线图;

第141页

287

图 25-2-1

在局部放大的曲线图(图 25-2-1)上,我们便能很清晰第看清其规律性。

在局部放大的曲线图(图 25-2-1)上,从左侧第一个曲线竖格上第一个向上的粗节庛点开始,

横向向右跨越 3 个格、到第 4 个曲线竖格上一个向上的粗节庛点截止,共有 40 个间隔距离基本

相等的规律性粗节疵点。那么根据已知条件:N=3,M=40,V=200m/min,U=50cm/min,代入

曲线图波长计算公式:

λ曲 1=(V/U×N)/(M-1)=(200 ÷50×3)÷(40-1)=0.3077m=30.77cm

由此可得曲线图(图 25-2-1)周期性规律疵点的波长是 30.77cm,与机牵波的主波波长相吻

合。它们粗细节的振幅基本均等。按波长分析这个机牵波可能是细纱前区的问题。

通过理论计算,在 A513M 细纱机上,找不到与λ曲 1=30.77m 相吻合的相关机械部位。按波长

分析可能是细纱前区牵伸不良的问题,而上机检查过后并没有查到问题,整个细纱牵伸区牵伸部

件都很正常。在邻锭重新取样,做条干得到的波谱图显示,有的锭有机牵波,有的锭位正常,因

而判断是粗纱问题。可是把判断有问题的粗纱做条干试验,其粗纱波谱图、曲线图均看不出异常

问题。在对应的粗纱机上检查也没有发现异常问题。

这之后一天的时间,有机牵波的锭位大面积出现。于是我们把有问题的粗纱拿到外厂做同锭

对比试纺,结果外厂的粗纱没有问题,而本厂的粗纱的确存在问题。(图 25-5)四个做同锭对比

实验的细纱波谱图。上二图是本厂有问题的粗纱纺成的细纱,在 30~40cm 有机牵波。下二图是

外厂无问题的粗纱纺成的细纱,除 10cm 细纱本机器前皮辊机械波外其它部位波形一切正常。

图 25-5-1 图 25-5-2

图 25-5-3 图 25-5-4

那么细纱波谱图(图 25-1)上 20~40cm 这么严重的机牵波为什么在粗纱波谱图上没有显现

第142页

288

呢?原来粗纱波谱图所显示机械波最短的波长不小于 1 厘米,波谱图显示的波长刻度也是从 1cm

长度开始的,这是因为检测纱条的波长受检测头极板宽度决定的,极板宽度只有 0.8cm。

那么细纱波谱图(图 25-1)上机牵波 30.77cm 的波长反应到粗纱波谱图上的波长应是:

λc1=λ曲 1/E 支=30.77cm/32.76=0.939cm

它小于 1cm,因而在粗纱波谱图上无机牵波的显示。对于在粗纱机上产生小于 1 厘米波长的

原因,目前只有罗拉扭振这一合理解释,一般大多扭振会出现在粗纱中罗拉上。

据有关资料阐述,产生中罗拉扭振的原因是:

1. 由于中罗拉长时间转动,受外界扭力的作用下,罗拉产生疲劳抗扭刚度下降,或是罗拉

本身加工达不到设计要求;

2. 外力突然增大或牵伸力不够,如皮圈张力过大或摇架加压过重等,受摩擦阻尼作用罗拉

产生高频振动;

3. 受机械振动的影响,如齿轮啮合不良或地脚不稳等外界振源的影响,与罗拉的固有频率

形成共振;

4. 外界环境影响,如温湿度发生大幅变化,牵伸力突然变化,摩擦阻力距增大等。这种高

频振动使所纺的纱条产生短片段不匀,影响粗纱的内在质量,由于不匀的波长较短小于

1 厘米,因而在粗纱工序不能显示,随着须条的牵伸在细纱工序才会显现出来。

针对粗纱中罗拉扭振问题,起初我们对粗纱 34#机的中罗拉进行了校直,对设备的牙齿全面

进行了整修,然后改变了后区牵伸分配进行了调整。针对当时的高温高湿季节,我们尽可能对空

调进行了调整,改变了原来的牵伸环境。拉扭振问题初步得到了解决,近一个月没有出现中罗拉

扭振现象。

图 25-6

图 25-7

第143页

289

可是到了 9 月 11 日该品种的 34 号粗纱机又出现了中罗拉扭振的现象。 见条干试验的细纱波

谱图(图 25-6)和对应的细纱曲线图(图 25-7)。

图 25-7-1 局部放大图。

在曲线图(图 25-7)局部放大的曲线图(图 25-7-1)上,从左侧第一个曲线竖格上第一个向

上的粗节庛点开始,横向向右跨越 2 个格、到第 3 个曲线竖格上一个向上的粗节庛点截止,共有

29 个间隔距离基本相等的规律性粗节疵点。那么根据已知条件:N=2,M=29,V=200m/min,

U=50cm/min,代入曲线图波长计算公式:

λ曲 2=(V/U×N)/(M-1)=(200 ÷50×2)÷(29-1)=0.2857m=28.57m

由此可得曲线图(图 25-7-1)周期性规律疵点的波长是 28.57m,与机牵波的主波波长相吻

合。

波谱图(图 25-6)上与图 25-1 的波长略有不同,图 25-6 上 30 m 左侧的“烟囱”由低变成最

高,变为机牵波主波。尽管有一点小的变化,但二例的病根都是一个粗纱中罗拉扭振。对于这次

罗拉扭振,由于时间进入秋季,刚下了一场秋雨,车间湿度较大,是引起罗拉扭振的一个重要因

素。

我们及时调整了空调温湿度;而后我们对涤纶原料重新做了调配,增大了油剂的使用量和浓

度。同时该机台改纺成 T14.8tex(40

S),粗纱定量有原来的干重 3.2g 改为 3.5g,减小了粗纱的

牵伸倍数,经过进一步调整,反复试纺,该台粗纱机罗拉扭振现象消失。

然而,好景不长,该机台改纺 T14.8tex(40

S)刚过一个月,就又出现了罗拉扭振现象。做

条干试验得到波谱图(图 25-8)和正常的波谱图(图 25-9)。

图 25-8

第144页

290

图 25-9

在细纱波谱图(图 25-8)上,在 20cm 左右有一个双柱机械波,尽管 A513M 细纱机车头里

有一个与前罗拉头牙啮合的齿轮 114T 的波长是 18cm,但是细纱机同台同侧的另一个试样试验的

波谱图(图 25-9)上并没有 20cm 左右的双柱机械波。因而判断此问题与细纱机无关,还是粗纱

罗拉扭振的问题。T14.8tex(40

S)粗纱的机械牵伸 24.86,粗纱的支数牵伸倍数是 23.73。那么

20cm 的双柱机械波波长反应到粗纱波谱图上的波长是λc2=20cm/23.73 =0.843cm,小于 1 厘米。

由于中罗拉扭振的 34#粗纱机的经过了多方面多次的调整,最终还是不断地出现罗拉扭振的

现象。说明 34#粗纱机本身设备状态已经不具备再纺涤纶纱的条件。因而该机台改纺纯棉品种后,

细纱波谱图上,就一直没有再出现中罗拉扭振的现象。这说明设备本身状态是罗拉扭振的病因,

一旦外界条件与罗拉扭振所需的条件相吻合,那么罗拉扭振的问题就会凸显出来。

为了防止粗纱罗拉扭振的产生,有关资料指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粗纱机上、下胶圈不能同时更新,宜新旧搭配,对于使用周期较短的胶圈,应加强检查、

清洗、更换工作;

2. 粗纱机下胶圈张力不宜太紧,如果整台张力偏紧,会产生整台粗纱机中罗拉扭振;

3. 齿轮啮合要适当,特别是中、后罗拉轴头的齿轮,键、销、槽搭配使用,紧密装配;

4. 加强车头齿轮加油管理,润滑油标号要正确,避免齿轮磨损;

5. 注意温湿度差异,对于含涤较多的产品特别是纯涤产品,牵伸力大,温湿度不当也易引

起罗拉扭振。

总之,改变一种状态或某一个条件,罗拉扭振现象会有所缓解;但要想长期解决罗拉扭振现

象,问题的关键是要改变牵伸力和设备本身的状态,更换罗拉或改纺纯棉品种,也是一个很好的

解决方法。

结论:粗纱中罗拉扭振是产生细纱 20~40cm 机牵波的根源。

第145页

291

习题部分(四)

习题 1:

有一个细纱试样做条干试验时,波谱图上呈现严重的机械波。请读者也独立分析一下,找到产生

机械波的真正部位。

品种:C25.4tex(23

S) ;工序:细纱;机型:1294D 改造机(L×Z);总牵伸:21.4 倍。

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测试数据:CV=18.12%,条干恶化。正常条干 CV=15.0%左右。

习图 1-1

习图 1-2

习图 1-3

已知:该品种 C25.4tex(23

S)的粗纱机机型是 A453E,粗纱定量(干):5.0g/10m;粗纱号数:

543g/km ; 粗 纱 支 数 牵 伸 : 6.0 倍 ; 粗 纱 机 A453E 变 换 齿 轮 Z15=39 , Z14=42 ; 总 牵 伸

E=4.58×1.31 =6.0;皮辊直径Ø30mm。

第146页

292

粗纱机牵伸传动图

该例对应的粗纱试验波谱图(习图 1-4)曲线图(习图 1-5)和曲线局部放大图(习图 1-5-1)。

习图 1-4

习图 1-5

习图 1-5-1

分析计算并判断产生机械波的部位。习题 2:

品种:JC/T18.3tex(32

S) ;工序:粗纱;机型:FA421;

粗纱定量(干):6.5g /10m ;粗纱号数:684g/km ;粗纱支数牵伸:5.9 倍。

条干测试仪:莱州电子条干仪(YG137 型);

第147页

293

测试参数:纱速=50m/min;纸刻度=0.65m/div;量程=±50%;时间=2.5min。

已知:粗纱机 FA421 变换齿轮 Z1=56,Z2=63;总牵伸 E=4.53×1.3 =5.93;

粗纱条干周期试验得到的二个波谱图(习图 2-1、习图 2-2),它们是同一台车的二个锭位的试样。

习图 2-1

习图 2-2

粗纱机 FA421 牵伸传动简图

分析计算并判断产生机械波的部位。习题 3:

品种:R19.7tex(30

S);工序:粗纱;机型:A454E;

粗纱定量(干):5.0 g /10m;粗纱号数:565g/km ;粗纱支数牵伸:6.4 倍。

条干测试仪:乌斯特条干仪(USTER TEST I-B 型);

测试参数:纱速=50m/min;纸速=10cm/min;量程=±25%;时间=2.5min。

已知:该品种的总牵伸是 5.055×1.276=6.4,变换齿轮 Z7=49

T,Z8=37

T。粗纱的罗拉直径是

Ø28mm、Ø25mm、Ø28mm,上铁辊罗拉直径是Ø25mm,前皮辊直径Ø30 mm,后皮辊直径

Ø29 mm,分析并求出产生各机械波的位置。

第148页

294

习图 3-1

习图 3-2、牵伸部分传动简图

习题 4:

该例是同一个不良粗纱纺成的二个细纱管纱试验波谱图。请分析并求出产生各机械波的位置。

品种:C/T29.3tex(20

S);工序:细纱;机型:1294D 改造机(L×Z);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习图 4-1

习图 4-2

已知:C/T29.3tex 细纱的机械牵伸为 E1=19.71,细纱的支数牵伸为 E1 支=18.88;粗纱的牵伸为

E2=5.58×1.31=7.31,粗纱的支数牵伸 E2 支=7.20;粗纱机 A453E 变换齿轮 Z15=32,Z14=42,并

条的牵伸为 E3=5.6×1.25=7.0,粗纱的罗拉直径是Ø28mm、Ø25mm、Ø28mm,上铁辊罗拉直径

是Ø25mm,前皮辊直径Ø30mm,后皮辊直径 Ø29mm,并条的罗拉直径Ø35mm,皮辊直径分别

为Ø32mm;细纱粗纱的皮圈厚度为 1mm。

第149页

295

习图 4-3

习题 5:

该例是布场反馈的 20

S×20

S搓板式条干布,拆布取纬纱做条干试验,得到细纱波谱图(习图

5-1)和曲线图(习图 5-2)。

品种:C/T29.3tex(20

S);工序:细纱;机型:1294D 改造机(L×Z);

测试参数:纱速=400m/min;纸速=25cm/min;量程=±100%;时间=1min。

习图 5-1

习图 5-2

习图 5-2-1 是习图 5-2 局部放大图。

习图 5-2-1

已知:C29.2tex(20

S)细纱的机械牵伸为 E1=24.52,细纱的支数牵伸为 E1 支=22.96;粗纱的牵

伸为 E2=4.58×1.31=6.0,粗纱的支数牵伸 E2 支=6.0;粗纱机 A453E 变换齿轮 Z15=39,Z14=42,

细纱的罗拉直径是Ø25mm,上铁辊罗拉直径是Ø25mm,前皮辊直径Ø29.5mm,后皮辊直径

Ø28.5mm,粗纱的罗拉直径是Ø28mm、Ø25mm、Ø28mm,上铁辊罗拉直径是Ø25mm,前皮

辊直径Ø30mm,后皮辊直径Ø29mm,细纱粗纱的皮圈厚度为 1mm。纤维的平均长度

Lw=31.4mm。

第150页

296

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 1 参考答案:参看实例 10。

它们是同一台车不同锭位的二个试样的粗纱、细纱所对应的条干测试得到的波谱图、曲线图

的原图。

图 10-11 图 10-12

图 10-13

习题 2 参考答案:参看实例 13。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互动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