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24-1-30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

军民学”各行各业党组织的跨界联系.例如,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地区推出的“税地企”“银企”党组织联建模式就属于这一类型,即把税务、金融、行政审批等相对封闭的行业部门党组织捆绑在一起,以任务导向为抓手,聚焦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第三,跨层级联建共建模式.该模式突破“层级隶属”,推动市县乡(街道)村(社区)四级党组织纵向联通.例如,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地区推出的市县乡三级联动执法模式就属于这一类型,即赋予县乡层级信息报告权、执法召集权,促进共治向下沉淀、自治向上៿展.第四,跨地域联建共建模式.该模式突破“地理区划限制”,推动地区内党组织与对口帮扶地区、发达地区等地区外党组织的辐射联动.例如,一些地区与对口帮扶地区开展党建结亲,形成了更深层次、更加长效的帮扶机制.(三)任务型党组织的运作机制第一,组织嵌入机制.在跨界事务治理中,组织嵌入机制是指公共部门将自身的组织体系嵌入到经济社会组织中.任务型党组织是指依托联合党组织,将党组织的组织体系嵌入经济社会组织中,增进其与其他组织的联系,充分发挥其对经济社会组织的引领和协调作用.组织嵌入机制既包括法律和政策层面的制度性机制,也包括管理层面的操作... [收起]
[展开]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01页

军民学”各行各业党组织的跨界联系.例如,笔者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地区推出的“税地企”“银

企”党组织联建模式就属于这一类型,即把税务、金

融、行政审批等相对封闭的行业部门党组织捆绑在

一起,以任务导向为抓手,聚焦民营企业的健康发

展.第三,跨层级联建共建模式.该模式突破“层

级隶属”,推动市县乡(街道)村(社区)四级党组织

纵向联通.例如,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地区推

出的市县乡三级联动执法模式就属于这一类型,即

赋予县乡层级信息报告权、执法召集权,促进共治

向下沉淀、自治向上៿展.第四,跨地域联建共建

模式.该模式突破“地理区划限制”,推动地区内党

组织与对口帮扶地区、发达地区等地区外党组织的

辐射联动.例如,一些地区与对口帮扶地区开展党

建结亲,形成了更深层次、更加长效的帮扶机制.

(三)任务型党组织的运作机制

第一,组织嵌入机制.在跨界事务治理中,组

织嵌入机制是指公共部门将自身的组织体系嵌入

到经济社会组织中.任务型党组织是指依托联合

党组织,将党组织的组织体系嵌入经济社会组织

中,增进其与其他组织的联系,充分发挥其对经济

社会组织的引领和协调作用.组织嵌入机制既包

括法律和政策层面的制度性机制,也包括管理层面

的操作性机制.[15]一般而言,制度性机制要配之以

操作性机制,以提高制度设计的协调性、精细化和

可执行性.其中,制度性机制包括议事平台的搭

建、运行规范的确立、准入退出规则的设定以及基

础条件的保障等;操作性机制涉及文件的流转、会

议的召开、任务的分配、进度的汇报、成效的宣传等

具体内容.党组织对经济社会组织的嵌入为后续

的合作网络机制和融合党建机制增添了不同色彩.

第二,合作网络机制.网络机制的作用方式是

指基于跨行业、跨领域、跨层级、跨地域的多元主体

在跨界治理中形成合作网络.从传统意义上讲,信

任是合作网络中最重要的社会资本.最有用的信

息很少从组织正式的命令链上自上而下地传导而

来,也不从变动的价格信号中推断而来,而往往来

自过去交 往 过 或 者 认 为 可 靠 的 人.[16]

Kaneko 和

Imai就发现通过网络传导的信息要比市场获得的

信息“厚重”,也比通过科层沟通获得的信息更“自

由”[17].在任务型党组织中,这种信任既来自正式

化党建活动的有意识生成,也来自对促使不同主体

相互联系的“特定任务”本身相对一致的预期.如

上所述,任务的“跨界性”带来了绩效的“不可测性”

“不对应性”,“激励失灵”伴随着考核问责及其他过

程性政策工具的强化,它们共同瓦解了竞争逻辑、

强化了“抱团取暖”的行为逻辑,进而增强了主体之

间互惠互利、互通有无的行为动力.

第三,融合党建机制.所谓“融合”,是指党建

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融合.融合党建机制将“跨界任

务”有机嵌入“跨域党建”进程中,通过党的跨域建

设来强化党的跨界领导,在政治方向、价值追求、行

为规范和政策沟通等方面为任务的有效完成和组

织的发展保驾护航.一方面,通过融合党建机制强

化政策沟通,减少制度摩擦,形成稳定预期;另一方

面,通过融合党建强化使命共识,激发并纠偏行为

主体的内在动机.融合党建机制虽然也强调情感

网络的聚合功能,但不同于合作网络机制,后者的

信任资本更多来自任务本身及外部考核压力带来

的情感共鸣,而融合党建机制更注重挖掘任务本身

的“政治性”象征及其价值使命[18],以使多元主体

在行为上能够自动自觉地趋向于共同的组织目标.

在此,融合党建机制更多地起到对公共价值和组织

共同使命的强化效用,以应对“理性经济人”在集体

行动和公共选择中的“行动困境”.

第四,任务认领机制.任务型党组织的成立,

最终要以跨界事务的有效治理为目的,在党组织嵌

入、形成合作网络并开展融合党建工作的基础上,

通过自主认领、摊派认领和补充认领三种形式分配

组织任务,达到组织与各方主体共同判定“任务属

于我”的目标效果.值得一提的是,任务的形成和

认 领 基 于 跨 界 治 理 的 思 维 视 角,辅 之 以 “项 目

化”[19]的运作载体和“积分制”的管理办法.一些

任务型党组织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在基础设施建

设、产业结构调整、民生保障领域投入大量财政资

金,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此外,面对一些常规化

的跨界任务,任务型党组织往往使用“积分制”管理

办法助推主体行为.值得一提的是,“积分制”的使

用有明确的标准规范:一是激励内容仅仅围绕所认

领的跨界事务的治理,不能将任务型党组织的整体

工作内容打包植入其中;二是积分制应聚焦于“助

推”[20]人的行为改变的微观机制,而非简单地将其

作为物质奖励、职务升迁的筹码,杜绝奖励上的功

利化倾向.

二、任务型党组织引领跨界治理的地方实践

随着地方治理的时代背景从高速增长转化为

94

第102页

高质量发展,治理目标从单一性治理转化为综合性

治理,跨界公共事务日益增多,对治理模式和组织

行为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组织运行需要更为一体

化,组织行为需要更加体现合作化.近年来,为了

推进有效治理,H 省 N 市基于真实场景开展了一

系列创新性探索,出台了新政策、新措施,积累了一

些成功经验.本研究团队对 H 省 N 市地方治理

创新进行了持续观察和调研,积累了丰富的案例素

材.本文以 H 省 N 市的全域党建模式为切入口,

通过解析近年来的几项改革举措,分析跨界事务治

理机制.

(一)H 省 N 市全域党建的运作机制

N 市在推进“全域党建”试点工作中,以“组织

相加+自愿平等+共建共享+工作相融”为基本理

念,突出任务导向,构建以联合党组织为枢纽的纵

横联结体系,形成了党组织引领、多元主体参与的

治理共同体形态,具体包括四种运作机制.

1.组织嵌入机制:打造有组织的、实体化的联

合党组织 H 省 N 市打造出有组织、实体化的联

合党组织,探索形成四种党组织联建方式,即跨领

域联建共建党组织、跨行业联建共建党组织、跨层

级联建共建党组织、跨地域联建共建党组织,此文

不再赘述.同时,在每一类联合党组织中均组建党

建协调ༀ员会和跨界管理ༀ员会.党建协调ༀ员

会采用交叉任职、社会选聘等方式配强党务工作人

员;跨界管理ༀ员会成员来自于各方参与主体,班

子成员由对中心工作、重点任务负主要责任的参与

主体牵头组建.党建协调ༀ员会和跨界管理ༀ员

会类似于常规实体机构中的“机关党ༀ”和“办公

室”,依据 N 市组织部门制定出台的«联合党组织

建设工作标准体系规定»和«全域党建工作指导手

册»,确保联合党组织的“组织化”“实体化”运转.

“组织化”是指联合党组织的准入退出、日常运行遵

循一定的原则和基本规范,有明确的隶属关系、健

全的运行机制和配套的保障经费;“实体化”是指联

合党组织拥有固定的活动场所、鲜明的活动载体,

进行规范的活动记录、采取管用的考评办法,最终

确保联合党组织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场所议事.

总之,组织机制为联合党组织的有效运转提供了坚

实的制度化基础.

2.合作网络机制:建立合作同盟,应对协调难

题 边界效应和层级壁垒的存在意味着在跨界事

务治理中,如果仅仅依靠党组织嵌入带来的“权威

效应”和党建活动提供的使命价值来推动,而主体

利益得不到妥善的协调和补偿,那么跨界事务治理

依然会陷入“囚徒困境”和“合作悖论”之中.围绕

“自愿平等”理念,H 省 N 市在全域党建工作推进

过程中,注重以各领域党组织的共同愿景和共同需

求为纽带,注重强化主动介入意识、主动对接意识

和互利共赢意识.例如,以外地非公企业为主的工

业园区,打破层级、行业、地域界限,建立了由住建

局、税务局、银行等与园区企业有业务往来的52个

单位党组织和19个园区党组织组成的联合党ༀ,

破解了企业与业务单位对接难的问题.这一合作

网络的建立一开始便坚持自愿参与、平等开放的原

则,通过淡化行政级别、强调平等关系,不同主体之

间就资金筹措、项目打造、管理事项优化等内容定

期召开协商会议,逐步形成了互信、互惠的伙伴关

系,即一种较为成熟的政府倡导的非制度性合作协

调机制.同时,专题小组会议、情况通报机制、成员

理事联席会议等一系列工作举措确保了不同主体

能够定期或不定期地互通有无,实现信息的有效传

递.基于此,联合党ༀ中的企业成员单位从开始的

19家历经两年时间增加为37家,合作互惠性行为

策略逐步成为主导性行为策略.

3.融 合 党 建 机 制:“跨 界 任 务”融 入 “跨 域 党

建”,使命价值形塑内在动机 一是依托党建资源

开放共享机制,做强跨域党建.活动场所便利的党

组织利用党群服务中心为其他联建党组织开放文

化、教育、体育等设施和场所;人才技术上有优势的

党组织帮助有需求的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技能培

训等活动;资金项目上有条件的党组织帮助基础较

差的党组织改善办公和服务条件,解决体制内党组

织资源分割化、体制外党组织生存难的问题,形成

党建联合体,有效开展跨域党建.二是依托党建活

动常态化开展机制,激发内在动机,形成使命共识.

规范化开展“五个一”跨域党建活动,即召开一次联

合党组织成立动员大会、书记带头讲一堂党课、每

月组织一次走访交流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主题党

日活动、每半年组织一次互评互检互学活动,锻造

“使命价值共同体”,激发参与主体的行为动机,纠

正主观主义、本位主义等不良认识.三是依托党建

活动创新化开展机制,做到“跨界任务”融入“跨域

党建”.联合党组织根据自身特色和成员单位的需

求,采用成员党组织轮流主导、共同策划等方式,不

定期举办党建业务联动会,活动内容注重以“任务”

为导向.一方面,党建业务联动会通过角色互换体

验、业务工作开放日、业务工作大讲堂等方式,及时

95

第103页

与国家的最新政策供给、地区的重点发展部署、部

门的工作运转及相关规章制度有效对接,以强化信

息互动、减少制度摩擦、形成稳定预期;另一方面,

党建业务联动会聚焦具体任务的有效推进,任务认

领部门围绕政策供给、部门协调、资金保障等方面

存在的困惑、问题及进度情况,采用“结构化研讨”

“主题研讨”“行动学习”等方式开展深度交流.

4.任务认领机制:“三张清单”分工认领,“项目

化”“积分制”实现有效管理 党组织深度嵌入地方

治理,最终以解决问题、推进工作、服务大局为导

向.在党组织深度嵌入地方治理,引导各领域、各

行业、各地区、各层级深入寻求各方利益、价值和情

感共同点的基础上,聚焦“工作相融”,通过任务清

单的方式,具体化、务实化地加快任务完成的进程.

一是任务清单机制.建立问题清单、供需清单、项

目清单,成员党组织单个认领或组团认领服务项

目,由党建联合体统筹协调.二是项目打包机制.

基于 N 市行政区划内跨界河湖众多的情况,与邻

省地市基于共同利益联合申报若干重大项目,通过

具体项目的运作开展有针对性的协同治理.三是

建立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广泛开展党员到联建党

组织“报到领岗”活动,同时,由联合党ༀ制定“积分

制”管理办法,采用随时积分、阶段性排名、年终评

议的方式,对成员党组织和报到党员作用的发挥情

况进行量化打分,评议结果与党员和党组织的绩

效、评优乃至职务升迁挂钩.四是建立责任落实机

制.建立联席会议、督查通报等制度,形成党ༀ负

总责、组织部门统筹协调、各级党组织合力推进的

责任落实机制.

(二)H 省 N 市全域党建工作创新的实践效果

跨界事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性事务,

一类是边界性事务.综合性事务是指治理对象本

身呈现出复杂性、综合性、模糊性特征,需要多元主

体跨领域、跨行业、跨层级甚至跨地域共同介入,如

营商环境优化、城市商圈打造等;边界性事务是指

治理对象本身具有跨行政区划的特点,具有显著的

外部性特征,受益者、被害者与供给者、破坏者往往

不是同一主体,呈现出突出的价值主张矛盾或利益

诉求矛盾,如大气污᳿治理、江河流域治理等.笔

者认为,H 省 N 市的全域党建工作对这两类跨界

事务的治理均有所突破.

1.克服体制性壁垒,打破“碎片化”效应 对于

综合性事务治理,各方主体面临着专业性分工和综

合性协同如何平衡的问题,以及跨界事务的复杂性

和治理过程的流程化的矛盾.如何实现信息共享

共用进而实现治理的有效协同,是此类跨界事务治

理关注的焦点.在 H 省 N 市的全域党建治理实

践中,对于此类综合性事务,主要采用跨领域联建

共建模式和跨行业联建共建模式,旨在以“事”为中

心,明确劳动分工,实现流程再造,确保治理体系机

制更为顺畅.例如,围绕古镇商圈的打造,在成立

联合党ༀ后,党ༀ牵头揽总、支部各司其职、成员单

位明确分工,从而把单位主要领导的精力从工作协

调中解放出来,通过组织运作一体化模式៿宽了治

理边界,原来需要通过多层协调才能组织实施的规

划编制和评审工作,现在在联合党ༀ内部就能顺利

开展,项目管理程序有效简化、周期大大缩短,避免

甚至杜绝了互为前置、流程繁杂等常见问题.在访

谈过程中,一位联合党ༀ副书记、县文广旅局局长

感慨地说:“过去跑断腿,很多事情也不一定能办

成.现在一张嘴,事情就解决了,省去了不少沟通

成本.”一位加入联合党支部的管ༀ会主任也意味

深长地讲道:“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没法去找县领导

出面,只有自己私下靠感情拼关系解决.现在不一

样了,放在台面上,一五一十,大家总能讲清楚.”总

结来看,可得出两方面经验:一是重视打通情感意

义上的心理距离,以“抱团取暖”的方式强化成员单

位的注意力分配,实现信息融通;二是强化合作规

范的建立,并形成管用的议事协商平台,降低“交易

成本”.

2.克服物理性壁垒,打破“边际化”效应 美国

社会学家斯科特作为最早提出“组织边界”的学者,

强调组织存在施展权威和助推行动的“特定领域”,

一旦出现权威失效和行动受阻的情况,就意味着到

达了“组织边界”.[21](P.192)组织边界普遍存在于开

放性系统中,而且组织边界也可能会发生缓慢变化

和相互渗透的现象.这种边界既体现在现实世界

时空意义上的边界交织地带,又体现在虚拟政治场

域组织权威影响力的边界地区.政治界限和行政

边界的存在导致组织影响力呈现出“边际效应递

减”的趋向[22](P.12),因此边界地区往往冲突不断.

这些冲突在国际上表现为美加边境的水资源争夺、

东南亚毒品跨国运输及非法移民产业链等.同样,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也面临着诸如

河流清理、空气污᳿、雾霾扩散等跨域治理的“三不

管”难题.在组织权威和影响力不能逮的边界地

区,如何保障治理有效,跨界治理能否解决“边际

化”效应? 面对利益主体多元、历时性长、历史因素

96

第104页

复杂的边界性事务,H 省 N 市在治理实践中主要

采用跨层级联建共建和跨地域联建共建两种模式,

旨在突破行政区域和政治的界限,实现有效治理.

例如,围绕黄河流域治理,跨市域、省域成立黄河流

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党ༀ,在充分考量上

下游地区利益关系和治理诉求的基础上,通过生态

补偿机制维护上下游的长期协作关系并借助社会

活动促进多方利益共融.组织嵌入机制提供了有

效的制度性平台,合作网络机制及融合党建机制发

挥了重要的融合作用,任务认领机制助推跨界治理

目标如期完成.

三、任务型党组织引领跨界治理的三重困境

面对繁重的治理负荷,通过联建共建形塑的整

合机制能较大程度地激发权威的撬动效应,推进地

方治理现代化.借用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对包容

性制度的定义,“我们把足够集权和多元化的政治

制度称作包容性政治制度.只要其中一个条件不

满 足,我 们 就 把 这 种 制 度 称 作 汲 取 性 政 治 制

度”[23].换言之,包容性政治制度应当满足国家要

足够集权以及多元化这两个必要条件.在我国地

方治理的实践场域下,任务型党组织的创设以共同

目标和共同愿景为导向吸纳多元主体参与,以融合

党建机制为桥梁,通过“联合党组织”的跨域党建工

作强化党的统合能力,体现了“多元化”和“集权”的

必要条件,为角色多重、主体多元情境下执政目标

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但是,多维力量整

合和要素重组的治理场域仍面临着源自主体、权威

和效能等多层面的实践困境.

(一)组 织 吸 纳 有 限:治 理 机 制 缺 失,多 元 化

不足

在主体多元、目标分离的跨界治理场域,吸纳

性制度的构建至关重要.稳定的组织机构和完善

的吸纳机制是实现有效吸纳的必要条件.据此,N

市任务型党组织的运行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首先,部分联合党组织缺乏稳定的协调机构和日常

工作机构,其行动多采取相对松散的座谈会、联席

会的形式,约束性不强,形成的合约和决议缺乏稳

定预期,合作主体有时处于“观望”状态.其次,缺

乏完善的决策参与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

机制.在决策参与方面,组织权威和民主协商未能

达到有效平衡,基本上都是由政府部门主导,企业

和社会组织等治理主体的参与度不高.在利益协

调方面,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够畅通,利益纷争的

解决回归于高位调解,利益分配与补偿缺乏系统化

设计,多采用“一事一议”模式,随意性强,规范化、

科学化和可推广性不高.在信息共享方面,数据共

享缺乏现实基础.一些地区和部门较早就实现了

数据的网上流动和有效积累,加之标准化处理工作

开展较早,数据共享拥有良好基础;一些地区和部

门的基础数据并未真正“跑”起来,更谈不上标准化

处理,信息治理进程的不同导致数据共享面临着技

术性障碍.

(二)权威整合不足:价值共识迷失,“软协调”

涌现

MarkMoore(2016)认为,创造公共价值首先

要识别公共价值,就是要准确认识公共管理者的价

值使命和价值目标.[24]实际上,正确认识公共价值

是达成价值共识的前提,而能否达成价值共识又是

有效实现合作治理的重要基础.显然,正确识别公

共价值是跨界治理成功的关键所在.不过,由于观

念、利益和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在跨界治理中,公共

价值迷失的现象较为常见,具体表现在两方面.其

一,在政绩考核和党政问责的双重压力下,地方政

府、部门拥有谋求辖属行政区或部门利益最大化的

强大动力,大局意识不够、合作意识不强,区域化、

共享化、激励相容式的公共价值未能树立,目标体

系未能建构起来,缺乏持续长久的动力输入.基于

此,在跨界治理中,参与合作面临着功利化、短效化

倾向,基础性、支撑性的合作项目难以有效推进.

例如,在跨地域治理中,如何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

通、生态环境联治联动,如何推进金融合作、人才合

作、科技创新以及社会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的交流

合作,是跨界治理重点要突破的“堵点”.再如,在

跨部门治理中,如何实现数据的有序共享流动,如

何实现审批、执法等行政行为的有效联动,是跨界

治理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其二,价值冲突问题突

出,面临着“同质化竞争有余而互补性合作不足”的

倾向.具体表现为局部价值与整体价值之间以及

局部价值之间的冲突.不同治理主体的角色位置、

利益诉求和价值偏好不同使得其在跨界治理中的

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存在差异,进而导致不同主体

相互之间的价值冲突.

(三)主体行动弱化:效能无从考量,“游离感”

严重

在实际的政治运作中,任务型党组织如何才能

发挥持续性效果取决于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中之

97

第105页

一是治理保障机制的完善.基于隶属于多重党组

织的角色身份,个体成员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可能会

将精力和时间更多地投入到任务型党组织的工作

安排中,出现在“建制性党组织”和“非建制性党组

织”之间的“游离感”,这种害怕被隶属部门“遗忘”

的不安全感需要引起组织的高度重视.这就要求

组织不仅要重视津贴、补助、优秀表彰等及时化、短

期化、一次性的绩效管理工作,而且要在多重任务

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如何契合、更好地挂钩等方面

进行顶层设计,进而使组织成员能够放下心理包

袱,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四、任务型党组织引领跨界治理的破解路径

跨界治理本质上是一种整合治理,治理主体的

多元与跨界、治理基础的异质与同质、治理制度的

缺失与重构要求同时强化“多元化”和“集权化”两

大要素,以党组织嵌入为载体、以党的跨域建设为

桥梁、以共同目标和共同愿景为持续动力、以任务

为导向建构具体路径.

(一)优化制度建设,提升组织的吸纳力

这里所讲的“吸纳力”,是指组织合法性获得成

员单位、社会和受众认同的能力,需要通过构建吸

纳性制度៿宽治理边界,吸纳多元主体有效参与,

为跨界治理注入持久动力.跨界事务治理具有跨

区域、跨层级、跨部门、跨系统的属性,涉及政府、企

业、社会组织等多方行动主体,需要吸纳各方主体

共同参与.吸纳性制度的建立是提高跨界吸纳能

力的关键所在,能够推动资源交换和协作行动.吸

纳性制度的关键在于政治权力是否得到制约,在限

制公权力的同时能够有效保障参与个体和组织的

主体权利.通过规则之治,打破部门、区域、层级之

间的界限,进而破除利益壁垒的藩篱,将治理之本

指向公共事务和公共事务的受众群体.吸纳性制

度的构建体现了“良法”的治理逻辑,表征着对客观

规律的充分尊重和充足体现,以有效规则和公开程

序激发多元主体的参与动力和活力.总之,提升跨

界吸纳力,要注重构建一整套吸纳性制度,充分运

用法治思维,形塑多方参与主体的稳定预期,激发

可靠稳定持久的参与动力.

(二)推进跨域党建,提升权威的整合力

这里所讲的“整合力”是指治理主体内部形成

统一意志、巩固统一权力的能力.如果说在跨界事

务治理中建立吸纳性制度、提高跨界吸纳力体现了

“良法”的治理逻辑,那么有效发挥党在国家治理中

的权威引领作用、提高权威的整合能力则体现了

“善治”的治理逻辑.也就是说,在党组织嵌入公共

组织治理体系的基础上,以党建工作内容的全覆盖

对跨界事务治理进行指导和管理的目的在于维护

治理秩序和公共利益.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内容不

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成立领导小组或指挥部以实

现组织覆盖,而且更加强调党建工作内容的全覆

盖,以党的跨域建设强化党的跨界整合,提高集体

行动能力.从理论上讲,吸纳性制度优势能否转化

为治理效能仍取决于国家治理权威的强弱[25],因

为不同的制度安排会塑造出不同的利益分配格局,

继而引致不同群体或个体间的利益冲突,所以,制

度的选择与运行离不开国家权威的统合协调.[23]

(三)完善激励机制,提升主体的行动力

这里所讲的“行动力”,是指成员单位最终在行

为上能够自动自发地趋向于组织目标的过程,主体

行动力是制度吸纳催生多元共生、权威引领实现有

效整合的结果变量,任务型党组织的成立是要通过

各种方式和措施,提升多元主体跨界议事及集体行

动的能力,最终实现跨界事务的有效治理.“良法”

加“善治”最终指向主体的行动促成以及行动的结

果效能,这有赖于必要的激励机制,并且,激励机制

的建立应当与责任建设相联系.激励内容的构建

应当体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效能导向;基于效能

评估的长周期性、不易测量性等特征,激励流程的

构建应当体现全过程性,强调行为过程的合流程

化、合目的化以及合法化.

[参考文献]

[1]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

研究,2007,(7).

[2]吴新叶,吕培进.在“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之间:基层

党建联盟的活力空间[J].学术界,2021,(7).

[3]文宏,林彬.合规性确认:基层政府突破性创新的纵向协

同机制———对 A 区创建城乡融合实验区的考察[J].

公共管理学报,2023,(2).

[4]何艳玲,肖芸.问责总领:模糊性任务的完成与央地关系

新内涵[J].政治学研究,2021,(3).

[5]郝雅立,温志强.公共政策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以“危

机叠加:透视天津限行乌龙夜”为例[J].中国行政管

理,2016,(3).

[6]何艳玲,王铮.统合治理: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及其对网络

治理的再定义[J].管理世界,2022,(5).

[7]梁新 芳.全 域 党 建:新 时 代 基 层 党 建 创 新 的 实 践 模 式

[J].中州学刊,2021,(12).

[8]程 艳.“毗 邻 党 建”引 领 区 域 联 动 发 展[J].党 政 论 坛,

98

第106页

2019,(2).

[9]王传利.构建思政工作大联盟 激活党建正能量[J].人

民论坛,2019,(S1).

[10]梁新芳.全域党建:新时代基层党建创新的实践模式

[J].中州学刊,2021,(12).

[11]薛美琴,马超峰.关系网络再造:社会组织联合党建的

行动逻辑———以江苏省党建联盟的实践为 例[J].探

索,2020,(6).

[12]孙肖远.区域化党建创新逻辑与行动策略———以引领

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为视角[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22,(6).

[13]康媛璐,乌云娜.跨域治理视角下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

的治理路径研究[J].理论研究,2023,(5).

[14]彭勃,杜力.“超行政治理”: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逻辑

与工作路径[J].理论与改革,2022,(1).

[15]杨宏山,李悟.赋权与引领:城市社区共治的行动逻辑

[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2,(2).

[16]Powell W.Neither Marketnor Hierarchy:Network

FormsofOrganization[J].Researchin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0,(12).

[17]KanekoI,ImaiK.NetworkSoshikiron(TheTheoryof

NetworkOrganization)[M].Tokyo:IwanamiShoten,

1988.

[18]张振洋.破解科层制困境: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

研究———以上海市城市基层党建实践为例[J].内蒙古

社会科学,2020,(3).

[19]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J].中国社会

科学,2012,(5).

[20]理查德H.泰勒.助推:如何做出关于健康、财富和幸

福的更优决策[M].刘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21]W.理查德斯科特.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

的视角[M].高俊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2]理查德泰勒.“错误”的行为[M].王晋,译.北京:中

信出版社,2016.

[23]AcemogluD.,etal..TheColonialOriginsofComparG

ativeDevelopment:AnEmpiricalInvestigation[J].AG

mericanEconomicReview,2001,(5).

[24]Mark H.Moore.Creating Public Value:Strategic

Managementin Government[M].Cambridge,MassaG

chusett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5.

[25]Bahamonde,H.,Trasberg M..InclusiveInstitutions,

UnequalOutcomes:Democracy,StateCapacity,andInG

comeInequality[J].EuropeanJournalofPoliticalEG

conomy,2021,(70).

(责任编辑 屈虹)

Task-orientedPartyOrganization:Integration

MechanismofLocalCross-boundaryGovernance

———TakingtheLocalPracticeofAll-domainParty

BuildinginNCity,HProvinceasanExample

QIFan-hua, KANGYuan-lu

(SchoolofPublicAdministrationandPolicy,RenminUniversityofChina,Beijing100872,

China;TeachingandResearchDepartmentofPublicAdministration,PartySchoolof

InnerMongolia (SchoolofAdministration),HohhotInnerMongolia010070,China)

[Abstract]Asaninnovativecarrierforgoverningcross-boundaryaffairs,task-orientedPartyorG

ganizationaimstostrengthenauthorityintegrationthroughthecross-boundaryconstructionoftheParG

ty,withcross-boundaryabsorptionasthepremiseandeffectiveactionasthegoal.UnliketheWestern

political-administrativedichotomyand Weber'sbureaucracytheory,andunliketheoperation mechaG

nismofhigh-levelpromotionsuchasthesteeringgroupandleadinggroup,task-orientedPartyorG

ganizationemphasizesboththewhole-regioncoverageofthePartyorganizationandthefullcoverageof

thePartybuildingwork,formingfourintegrationmechanismsforcross-boundaryaffairsgovernance:

organizationalembedding mechanism,cooperationnetwork mechanism,fusionPartybuilding mechaG

nismandtaskclaim mechanism.Localpracticehasexploredthisorganizationalmodel,aimingtooverG

comeinstitutionalbarriersandbreakthefragmentationeffect;overcomephysicalbarriersandbreakthe

marginalizationeffect.Furthermore,combinedwithlocalpractice,ananalyticalframeworkoforganizaG

tionalabsorption-authorityintegration-subjectactionisproposed:cross-boundaryabsorptionisrealG

izedthroughtheconstructionofabsorptionsystemtoimproveabsorption;cross-boundaryintegration

canberealizedthroughcross-domainPartybuildingtoimproveintegration;cross-boundarycollaboG

rationcanberealizedthroughincentiveandempowermenttoimproveaction.

[Keywords]Cross-boundaryGovernance;All-domainPartyBuilding;Task-orientedPartyOrG

ganization

99

第107页

[基金项目]陕西省思 想 政 治 工 作 重 大 理 论 与 现 实 问 题 研 究 项 目 “马 克 思 主 义 政 治 舆 论 与 新 闻 传 播 时 代 内 涵 发 展 研 究”(编 号:

Sz262).

[收稿日期]2023-09-17

[作者简介]芮国星,男,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2024年1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Jan.2024

第45卷 第1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5 №.1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4.01.013

基于协同治理视域的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路径研究

芮国星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19)

[摘 要]政治舆论引领力是最为重要的舆论引导能力,关乎党的执政安全.在互联网时代,媒介生态的

复杂化与舆论形成机制的复杂性使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面临严峻挑战:在认知要素方面,治理主体对治理维

度的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缺乏共识;在技术要素方面,治理主体对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的技术化路径缺乏考

量.在具体实践中,须基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协同治理理念,通过主体协同、资源协同、行

动协同,多维推进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政治舆论

保障.

[关键词]协同治理;政治舆论;主体协同;资源协同;行动协同

[中图分类号]C91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4)01-0100-08

对于执政党来说,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至关重

要,是关乎其政治地位、政治主张、政治认同的重要

工程.一般认为,政治舆论引领力属于意识形态范

畴,是在思想观念层面展开的抽象的导引能力,往

往体现在舆论动员、认知导向、共识达成和行动协

同等阶段.既有研究多聚焦于政治主体,从政治理

论、政治宣传、政治组织等方面探寻政治舆论引领

力提升的方案,较少从政治治理的维度介入政治舆

论引领力的研究.尽管执政党的政治舆论引领力

体现于其政治理念本身的影响力,但执政过程作为

其政治理念的具体化,在社会层面的反馈同样会对

政治舆论引领力产生重要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

政治舆论引领力不仅来自于政治意识形态范畴的

传播,还来自于政治治理实践领域的协同.基于

此,本研究尝试引入公共管理领域的协同治理理

论,探讨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舆论引领

力建设问题.本研究拟回答三个问题:协同治理理

论视野下政治舆论引领力的具体内涵为何? 协同

提升政治舆论引领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何? 政治

舆论引领力建设如何实现协同创新?

一、从协同治理理论看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

协同学理论的生成并非来自于人文社会科学

领域,而是来自于自然科学领域.1969年,物理学

家哈肯(HermannHaken)首次提出协同学这一概

念.在哈肯看来,整个系统呈现出来的总体性的结

构 及 特 征 来 自 于 构 成 该 系 统 的 各 个 部 分 的 协

作.[1](P.1)也就是说,在系统秩序的形成与塑造过程

中,合作起到的作用往往比竞争更大,系统的有序

100

第108页

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协作.受哈肯协同学的启

发,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引入了协同

学理论.

当前,协同治理理论在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体

现出四个明显特征.其一,多主体治理.协同治理

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打破了治理主体的单一性,将

治理视为多主体参与共治的一种公共治理协作.

因此,政府、社会、公民被视为协同治理主体的三个

重要方面.其二,多元化模式.协同治理强调协作

性,而协作必须协调前置,这就意味着公共管理中

具体模式选择的多种可能.其三,多维度关系.传

统的治理往往体现为垂直的主导与被主导的隶属

关系,而协同治理追求的是关系上的平等,因此,基

于多维度的协作必然会产生多维度的关系,而不只

是某一关系在发挥作用.其四,多样态资源.主

体、模式、关系在协同治理中的有机结合,必须基于

多元主体、多元模式、多维关系通过协作而形成的

治理资源网络,这是协同治理得以推进的重要基

础,因此,多样态资源的整合显得尤为重要.正是

基于以上四个方面的显著特征,协同治理网络中各

方主体通过参与行动、积极协商、交换资源、产生信

任、形成共识,建构起一套具有鲜明的自组织性的

规范,对各方形成了强大的规约性,进而提升了治

理效率.就公共管理来说,政府的主导性依然发挥

着重要作用.因此,中国制度语境下的协同治理应

当强调问题的公共性、主体的多元性、行为的互动

性、实 践 的 正 式 性、政 府 的 主 导 性 和 过 程 的 动 态

性.[2]

政治舆论是围绕政治议题形成的大众意见,既

包括宏观上对政党、政体、国家、国体等的看法和观

点,也包括微观上对具体政治实践的大众认知.政

党政治是现代国家的基本政治存在,也是主导性的

政治模式.如何塑造体现其政治理念、展示其政治

能力、增强其政治认同的政治舆论,是政党能力建

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是关乎

政治安全的根本性工作.对于执政党来说,政治舆

论引领力属于执政能力范畴,因此,政治舆论引领

力建设既是政治宣传、政治动员,同时也是政治治

理、政治行动.就此而言,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就

是一种社会治理实践.从目标来说,政治舆论引领

力建设的效能最终要体现在对社会共识的整合上,

要影响整个社会对政治议题的普遍看法.这样的

目标不是通过政治宣传这一单一渠道就能实现的,

而是基于执政党这一主体的政治治理,通过多主体

的参与、多模式的建构、多关系的协同、多资源的整

合来共同推进的.因此,执政党的政治舆论引领力

建设同样应被引入协同治理理论,以实现观念、模

式、路径的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无论是在国家治理还是

新闻舆论工作上都在全力推进理论创新,一个重要

的转向值得关注,即将新闻舆论工作与国家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明

确要求,“把宣传思想工作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

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3](P.10);

习近平总书记对互联网环境下的执政能力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告诫全党同志“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

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3](P.183).2019年10月

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

把“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作为

一条重要的治国理政举措.[4]很显然,政治舆论引

领力是内在于党的执政与国家治理的,在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在政治舆论

引领力建设上引入治理内涵并在政治治理的维度

强化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本是题中应有之义.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转向已经成为治

国理政的重点,对于政治舆论引领力如何导向治理

路径,协同治理理论具有借鉴意义.将政治舆论引

领力的提升纳入协同治理的理论视域,我们不难发

现,政府舆论引领力其实体现为一种主流价值秩

序,其实现过程需要包括党政机关在内的诸多社会

行动者的多方协作,进而找到秩序之下的共建共治

共享之道.简而言之,应基于协同治理的观念与实

践来推动政治舆论引领力的协同机制,建立各主体

有序协作互动、各要素活力充分激发的运行模式,

并使之嵌入国家治理的各个环节,形成责任明晰、

机制合 理、联 动 流 畅、运 转 高 效、效 能 可 见 的 新

路径.

二、协同提升政治舆论

引领力的现实影响因素

在公共管理的诸多领域,无论是在认知上还是

在实践上,协同治理皆具有较成功的实践.在环境

治理领域,有学者关注到,基于地方环境政策修正

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是影响环境协同治理的重要

因素[5];在社区治理上,有研究者引入拉图尔等人

101

第109页

创立的行动者网络理论(ANT)来探讨社区协同治

理模式的创新[6];在金融风险防控上,基于大数据

的地方金融风险协同治理机制得到了较多关注[7];

对于互联网治理,亦有学者探讨了协同理论应用的

底层逻辑和创新可能[8].虽然政治舆论引领力建

设是政治治理领域的重要议题,但学者们对于如何

引入协同理论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最主要的原因在

于认知、技术两个层面.

(一)认知要素:治理主体对治理维度的政治舆

论引领力建设

从本质上说,舆论是一种群体性认知,舆论被

认为是一种公众关于现实社会的态度、意见、情绪

等的集合体.舆论既有理性的内容,也有非理性的

内容.关于舆论形成机制的一般性理解,人们往往

是从主观意愿层面来看待的.因此,舆论引导其实

就是对舆论形成过程的干预,即以“意见”来影响

“意见”.

政治舆论引导力离不开意见对公众舆论的介

入,也离不开对公众认知层面的干预.无论是在古

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政治舆论都与社会层面的认

知高度关联.中国古代政治治理中所强调的“民

心”“民意”“天意”“天命”等反映的就是古代的一种

政治舆论观,恰如«尚书»中所言的“天视自我民视,

天听自我民听”[9](P.136).在这样一种带着神学特征

的政治舆论观中,“天意已经被民意化了,天命在信

仰形态上仍具有神学特征,但在内容上则出现了政

治民本主义”[10].现代政治意义上的“舆论”(pubG

licopinion)概念在中国产生重要影响则肇始于清

末[11],梁启超等维新人士的政治实践在某种意义

上可被视为舆论引导实践,因为其完全不同于古代

中国的采集民情民意以附和皇权政治的模式.在

西方同样如此,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洞穴”隐喻

其实就证实了信息传递干预认知的可能性.对于

西方现代舆论观具有重要影响的李普曼提出的“拟

态环境”概念就与“洞穴”隐喻的启发有关.[12](P.9)

诺依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实际上沿袭了李

普曼的思路,即信息(观念)供给会改变人的意见表

达,只不过她使用的是 “意见气候”.[13](P.256)很显

然,以“意见”影响“意见”的舆论观无论在理论上还

是在实践中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舆论 关 乎 政 治 合 法 性、权 力 秩 序 和 治 乱 之

道.”[14]对于治国理政来说,仅仅从意见供给的维

度来理解政治舆论引领力显然是不够的.中国共

产党几代领导人的舆论观都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治

理理念.毛泽东同志认为舆论是一种革命力量,尤

其看重舆论对于革命与建设的重要意义,“创造正

当之舆论,而纳人事于轨物”[15](P.286).毛泽东“舆

论不一律”与“舆论一律”的观点就包涵了政治治理

中如何善用舆论的思维,即人民内部是主张批评和

发表不同意见的,但对敌斗争就必须牢牢把握舆论

的武器.邓小平同志特别看重舆论对于党和国家

大政方针的实施以及政治安定团结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之初,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向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转轨,邓小平强调,“要把工作做好,必须先

从思想上解决问题”[16](P.184).邓小平认为,对于影

响安定团结的舆论,要予以批判,“主动引导舆论朝

着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生产建设社会主义积

极性、巩固党的领导的方向发展”[17].江泽民同志

就舆论问题提出的“福祸论”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

“利误论”都深刻说明了舆论与政治大局的关系,

“福祸论”重在强调“舆论导向”,“利误论”重在谈论

“舆论引导”.[18]习近平同志更为明确地强调舆论

工作的属性和治理功能,“舆论引导力”成为党的十

八大后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针对互联网条件下

的执政能力建设,习近平指出,“互联网已经融入社

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方式”[19](P.197),学网、用网、管网不仅是舆论工作之

需,更是执政施政之需,“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

工作的基本功”[19](P.196).

当前,政治舆论引领力在意识形态维度上的重

要性得到了广泛认同.当前,一些地方、一些部门

采用的手段、方法、措施都侧重于观念上的影响,在

很多时候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务虚工作,在治理维度

上的政治舆论引领力在实践上还有相当大的深化

空间.尤其是在互联网深度介入政治、经济、文化

等领域之后,复杂舆情的动态生成与可能触发的群

体性波动使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变得极为重要.

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20],从

治理维度强化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至关重要.

(二)技术要素:治理主体对政治舆论引领力建

设的技术化路径

当代社会的技术化特征越来越强烈,除了自然

环境、社会环境外,人类生存的环境还包括越来越

对人类社会运行产生深刻影响的技术环境.早在

20世纪6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埃吕尔(JacuqesElG

lul)就敏锐地感知到这样的社会变化,提出了技术

化社会理论.在埃吕尔看来,传统技术以前被认为

是依附于人的,比如依附于那些掌握技术的匠人;

102

第110页

现代社会的技术是具有独立性的,普通人就可以从

社会中获取.众多技术的集合也形塑了技术环境,

且是一个自在的环境.[21]技术之于现代社会不仅

是一种“装置”,或是作为人类技术理性的一种表

征,还是一种纯然的人类社会的客体,日益显示出

其主体性存在.

社会成员个体意见的集合形成了舆论,而舆论

形成的过程就是传播的聚合过程.如果离开了传

播的加持,那么公众的看法与意见就是零碎的.人

类的传播总是离不开媒介的,传播的革命离不开媒

介的革命,而媒介变迁背后的推动力量是技术.就

此而言,政治舆论引领力来自于有力的、有效的政

治传播,除了在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统领外,还需

要对政治传播的技术动因予以考量.显然,目前在

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的具体推进措施上,对于技术

驱动还缺乏一定的共识.技术要素容易在政治舆

论引领力建设的推进过程中被忽视,这与政治舆论

一贯被认为是一种意见导向有关,在具体实践中往

往更为重视意见的供给,而对意见传递给公众的技

术支持则重视不够.

从改革开放以来舆论场的变化,我们不难窥见

技术要素在舆论场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0世

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初,影响舆论的媒

体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党报党刊体系,以及有一定历

史的城市报,支撑其变化的是尚处于铅字排版阶段

的印刷技术.20世纪90年代中期,都市类媒体以

及部分电视台的民生频道一度成为影响舆论的重

要力量,支撑其影响力的是电子排版印刷技术及数

字电视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进入21世纪后,互

联网技术不断迭代,门户网站、BBS、博客、微博、微

信客户端等媒体先后亮相,成为大众的重要信息来

源,持续加剧了舆论场的复杂性.当下,大数据、算

法、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嵌入到社会生活之中,深

刻影响着舆论的生成机制与传播程度.在此背景

下,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中的技术力量必将进一步

凸显.

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之所以要重视技术要素,

除了技术进步重构了媒介与传播生态进而影响舆

论外,还在于技术治理本身的重要性.进入技术化

社会之后,社会治理的技术化日益受到重视.从全

球范围讲,随着技术对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秩

序的影响不断提升,技术治理成为公共治理领域的

重要议题.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为人们更为

理性、科学地认识日益复杂的社会治理提供了依

据.同时,技术方法与治理能力之间的不断契合与

匹配,也是现代社会治理理性精神的显著特征.因

为技术治理是一种经过验证的权力工具,能够强化

行政力量对社会导向的监测并作出及时应对[22],

所以,当我们把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纳入治理视域

时,就要重视技术治理之于舆论管理的功能,使之

成为政治舆论引领力提升的重要工具.

三、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的多维协同路径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目标的

提出包含着明确的协同治理导向.从全过程人民

民主的实现过程和目标来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

要内容之一是实现国家和社会多元主体的协同共

治.[23]这一重要内容体现在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

上,就是要将政治舆论引领力作为国家治理能力的

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党、政府、社会、媒体、公众之间

建立起良好的舆论协同机制,实现政治舆论与国家

治理的同频共振.

(一)主体协同

现代社会是高风险社会,任何主体都被置于风

险之下,这就意味着现代社会治理不可能依靠单一

主体来完成.社会风险形成的原因、过程、结果都

极为复杂,需要整个社会建立起系统化、整体化的

防范机制,因此,多主体协同是必由之路.

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

社会的稳定发展,政治安定则社会安定.在现代社

会,没有人能够独立于政治体系之外,权利的获得、

责任的履行、生活的安定等都来源于政治的善治.

政治舆论既包括源于执政党意志的政府层面的政

治导引,又包括来自于媒体、公众等社会层面的政

治反馈.

党政系统在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中是第一责

任主体.政府主体对于政治舆论要有治理维度的

认知自觉,将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视为社会治理中

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视为执政能力的重要基

础.政治舆论与行政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

果行政行为出现不当现象,就极易引发舆论在政治

议题上的波动.因此,要将具体的行政行为与政治

舆论引领力建设同步考量,作为体现行政效能的重

要指标.

媒体这一主体直接通过舆论影响社会,对政治

舆论引领力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媒体的议

程设置功能是其作用于政治舆论的最重要支撑,媒

103

第111页

体选择关注什么样的政治议题,就会形成什么样的

政治舆论.从目前我国舆论场的现实构成看,党和

政府主办的媒体系统在政治舆论引领力上发挥着

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出对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

的正向作用,是平台媒体必然的责任担当.

公众既是政治舆论引领力作用的客体,也是政

治舆论引领力建设的主体.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带

来了社会的深度媒介化,人们成为媒介化社会的重

要节点.在深度媒介化的社会,传播成为型构社会

的基本要素,甚至可以认为,基于媒介而形成的传

播结构就是现代社会结构的一种呈现形态.[24]媒

介化社会结构的形成与媒介技术对公民的技术赋

能有关.与人深度关联的媒介不仅是传递信息的

中介,而且是人依靠传播接入社会的能力的体现.

在深度媒介化的社会,公民自传播无处不在、无时

不在,这 是 政 治 舆 论 引 领 力 建 设 必 须 要 考 量 的

因素.

党政系统、媒体、公众三大政治舆论主体的协

同是提升政治舆论引领力的基础,其协同程度决定

了政治舆论引领力的强与弱.从当前的情况看,党

政系统与媒体中的主流媒体的协同度较高,商业性

平台媒体、公民自媒体与前两者的协同程度则有待

提升,尤其需要明确各主体在公共性上的协同.保

证政治舆论各参与主体的利益既是党政系统执政

的政治基础,也是媒体实现自身价值的根本所系,

还是公民个体追求美好生活的根本前提.基于整

个社会系统的协同来强化政治舆论引领力,就是对

各类主体利益的最好满足.

(二)资源协同

“协同治理的根本特征是对治理过程中的复合

因素的认知与整合,即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与目标、

资源、方式的多样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协

同的过程与关系的重视.”[25]就此而言,协同治理

既意味着多元主体的治理参与,也意味着多种资源

的治理整合.政治舆论从来都不是单一的意见呈

现,而是复杂的观念供给.因此,政治舆论引领力

的主体协同,其实也是一种政治资源的协同.

党政系统掌握着主导性的政治资源,并且具有

政治资源的配置权力.做好这个层面的资源协同,

就是要充分运用好资源配置制度,既在政治资源的

主导性上发挥行政权力的刚性,又在政治资源的均

衡性上体现公共管理的ᴀ性.基于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制度优势,赋权于民是我国政治治理的持续

性目标,且形成了适配于中国政治体制的一系列制

度设计,这为政治舆论的善治提供了根本制度保

障.在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中,自上而下的行政权

力体系应通过政治资源的合理分配来确保对作为

政治舆论基础的政治资源的善用.在政治治理上,

不仅要赋权于民,更要赋能于民,为全过程人民民

主提供良好的保障,这是协同实现政治舆论引领力

提升的基础条件.

各级各类媒体都拥有丰富的政治资源,将这些

资源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能

够为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提供强大助力.主流媒

体作为政治赋权的产物,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又

是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有着极强的公信力和权威

性.主流媒体不仅是政治舆论传播的重要载体,而

且对政治舆论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干预功能.互联

网技术催生的商业平台媒体与公众的日常生活联

系密切.平台媒体作为新兴经济形态的载体,是百

໿社会交往、商业活动的媒介,也是政治舆论的传

播平台.基于互联网时代平台日益扩张的渗透性,

有学者提出了“平台社会”(platformsociety)[26]这

一概念.平台社会以强大的技术可供性和社交可

供性为基础,为数字化生存的人们提供全新的日常

生活实践,并且生成日渐强大的“准公权力”.因

此,加强平台治理,协同平台媒体资源,强化其对政

治舆论引领力的正向效能,日益变得紧迫和重要.

对于政治实现过程而言,民意具有决定性的影

响,从政治传播的意义上说,民意和舆论具有同义

性.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观中,“人民”二字的份量

最重.毛泽东同志说,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

的动力.邓小平说,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

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

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

提出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重要论

断.政治上的“人民观”体现的就是人民至上的政

治舆论观,即如何让民意影响政治,政治如何符合

民心.就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来说,民心民意是极

端重要的政治资源,要使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始终

保持为民初心,应调动最广大人民的政治参与热

情,最大化地实现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的凝心聚力

功能,从而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

强大的政治舆论支持.

(三)行动协同

协同治理既是一种治理理念,也是一种治理行

动策略.协同治理的各主体基于现实环境和利益

诉求,通过组织、技术、信息等要素加强协调合作,

104

第112页

从而推动公共事务管理的有序运行.政治舆论引

领力建设是公共管理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强

化各主体间在政治舆论上的行动协同,是政治舆论

引领力能否有效提升的重要前提.

其一,党政系统各职能机构的协同.由于政治

舆论被视为意识形态,因此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往

往被视为宣传思想文化部门的职责,这样的认知极

不利于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的推进.政治舆论生

成于广阔的社会空间、伴生于复杂多元的社会认

知,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必然要求党政系统的全面

协同.从一些危害政治舆论引领力的事件中不难

看出,任何一个公共管理或公共服务机构都不可能

超然于政治舆论之外.如果缺乏对政治舆论引领

力的主动提升,一旦公共管理行为失当,就可能会

引发舆论面的剧烈波动,甚至产生政治上的不良影

响.因此,政治舆论引领力应当成为公权机构行政

能力的标配,只有各部门在行动上有机协同,才能

形成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的最大合力.

其二,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治的协同.政府治理

与社会自治是两种不同的治理模式,一般认为,政

府治理模式是由中心向边缘扩展,而社会自治是由

边缘向中心聚合.[27]政治舆论引领力不是自然而

然形成的,而是来自于行政力量与社会力量的广泛

沟通与互动.长期以来,由于行政力量的科层化运

行,其与社会力量的沟通是较为缺乏的.相对于具

体公共事务的介入,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是更为复

杂的公共事务,原因在于,舆论固然可以进行干预,

但如果干预的时机、方法、手段失当,就可能会适得

其反.协同治理理论强调的是主体间的利益共存

与行动协调,这就为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过程中的

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治提供了更好的沟通机制,其追

求的是长期的效果,而不仅是基于某一具体事务的

短暂互动.只有中心—边缘的政府治理力量与边

缘—中心的社会自治力量在政治舆论引领力的建

设过程中相向而行,才有可能实现政治舆论引领力

最大程度的提升.

其三,公共行为与个体行为的协同.政务人员

处理公共事务的所有行为都可归入公共行为.在

现代政治文明框架下,公共行为伦理之所以呈刚性

与ᴀ性并存的状态,是因为其中包含着来自舆论对

公共行为的约束力量.微观意义上的公共行为的

合法性既来自于法律与制度,又来自于社会舆论的

公共性认同.政治舆论关乎政治,必然涉及公共行

为,况且,公共行为本身就可能会成为政治舆论的

生发地.在政治舆论引领上同样要依靠公共行为

的干预,避免政治舆论的偏颇与失当.舆论为众人

之议,必然地与个体行为相关,只有相当数量的个

体参与到某一政治议题之中,才能形成政治舆论.

与公共行为的公共性伦理不同的是,政治舆论参与

中的个体行为背后的伦理动力更为复杂,可能有着

公共性的利益追求,也可能会裹挟着非公共利益因

素,但却以公共性外显.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归根

结底还得从公共性的维度来规制公共行为与个体

行为,并在共识达成中构建舆论场的伦理约束,避

免政治舆论的无序生长,给政治治理带来风险与危

机,影响政治安全与国家安定.

结语

“凡 政 治 必 借 舆 论 之 拥 护 而 始 能 存

立.”[28](P.2287)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属于舆论引导

的工作范畴,且是其最为核心的内容,因为政治舆

论直接作用于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推进政

治舆论引领力建设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工作.有舆

论安全方有政治安全,有政治安全才有长治久安.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有强大的政治舆

论引领力保驾护航.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是一个

系统工程,不是单一主体所能完成的,也不是通过

一两项具体举措就能实现的,而是要依靠党和政

府、社会、媒体、公民等多个主体的协同才能完成.

因此,要强化协同治理共识,通过主体协同、资源协

同、行动协同,全面统筹推进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

形成政治舆论引领的合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

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政治舆论保障.

[参考文献]

[1]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

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田培杰.协同治理概念考辨[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14,(1).

[3]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

社,2020.

[4]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EB/OL].https://www.gov.cn/zhengce/2019-11/

05/content_5449023.htm? ivk_sa=1024320u&wd=

&eqid=c2c9aec10000211f0000000364813f62,2019-

11-05/2022-12-22.

105

第113页

[5]王泗通.协同共治视角下的环境治理现代化———基于地

方环境政策修正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J].河海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

[6]文军,陈雪婧.社区协同治理中的转译实践:模式、困境

及其超越———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分析[J].社会科

学,2023,(1).

[7]董小君,等.基于大数据的地方金融风险协同治理机制

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23,(5).

[8]顾洁,栾惠.互联网协同治理:理论溯源、底层逻辑与实

践赋能[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9).

[9]韩路编.四书五经全注全译本(第4卷)[M].沈阳:沈阳

出版社,2013.

[10]陈来.中国早期政治哲学的三个主题[J].天津社会科

学,2007,(2).

[11]段 然.“舆 论/publicopinion?”:一 个 概 念 的 历 史 溯

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11).

[12]李普 曼.舆 论 学 [M].林 珊,译.北 京:华 夏 出 版 社,

1989.

[13]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

的社会皮 肤 [M].董 璐,译.北 京:北 京 大 学 出 版 社,

2013.

[14]胡百精.中国舆论观的近代转型及其困境[J].中国社

会科学,2020,(11).

[15]松本君平,等.新闻文存[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

1986.

[16]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7]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EB/OL].http://www.

People.com.cn/GB/channnel1/10/20000529/80789.

html,2000-12-29/2022-12-17.

[18]樊亚平,刘静.舆论宣传舆论导向舆论引导———新

时期中共新闻舆论思想的历史演进[J].兰州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1,(4).

[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8.

[20]习近平: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

播力 引 导 力 [EB/OL].https://www.gov.cn/xinG

wen/2016-02/19/content_5043970.htm,2016-02-

19/2022-12-22.

[21]邱泽奇.技术化社会治理的异步困境[J].社会发展研

究,2018,(4).

[22]彭勃.技术治理的限度及其转型:治理现代化的视角

[J].社会科学,2020,(5).

[23]张贝.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舆论引导协同机制创

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

[24]喻国明,等.“以人为本”:深度媒介化视域下社会治理

的逻辑再造[J].新闻与写作,2022,(11).

[25]马雪松.结构、资源、主体:基本公共服务协同治理[J].

中国行政管理,2016,(7).

[26]何塞范迪克,等.平台化逻辑与平台社会———对话

前荷兰皇家艺术和科学院主席何塞范迪克[J].国

际新闻界,2021,(9).

[27]朴贞子,柳亦博.共在与共生:论社会治理中政府与社

会组织的关系[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6,(4).

[28]梁启超全集(第4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屈虹)

ResearchontheConstructionPathofPoliticalOpinionLeading

PowerbasedontheViewofCollaborativeGovernance

RUIGuo-xing

(SchoolofMarxism,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Shaanxi710119,China)

[Abstract]Politicalopinionleadingpoweristhemostimportantpublicopinionguidanceability,

whichisrelatedtotherulingsecurityoftheparty.IntheInternetera,thecomplexityofmediaecology

andthecomplexityofpublicopinionformation mechanism makestheconstructionofpoliticalopinion

leadingpowerfacesseverechallenges:intermsofcognitiveelements,governancesubjectslackconsenG

susontheconstructionofpoliticalopinionleadingpoweringovernancedimension;intermsoftechnical

elements,thegovernancesubjectslackconsiderationforthetechnicalizationpathoftheconstructionof

politicalopinionleadingpower.Inspecificpractice,itisnecessarytostrengthentheconceptofcollaboraG

tivegovernancebasedonthemodernizationofthenationalgovernancesystemandnationalgovernance

capacity,promotetheconstructionofpoliticalopinionleadershipthroughthecoordinationofsubjects,

resourcesandactions,andprovideastrongpoliticalopinionguaranteeforcomprehensivelypromoting

thegreatrejuvenationoftheChinesenationwithChinesepathtomodernization.

[Keywords]CollaborativeGovernance;PoliticalOpinion;MainBodyCoordination;ResourceCoorG

dination;ActionCoordination

106

第114页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范式转换研究”(编号:22&ZD018).

[收稿日期]2023-10-16

[作者简介]刘煜洲,男,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蓝江,男,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2024年1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Jan.2024

第45卷 第1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5 №.1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4.01.014

数字时代下的算法理性与算法权力

———对算法权力中人的处境的再思考

刘煜洲1, 蓝 江2

(1.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2.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23)

[摘 要]在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的笔下,作为一种“工具一般”的理性成为符合资本主义异化逻辑中对主体

的压制性力量.伴随着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对数字时代下的“工具一般”进行重新

思考.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在马克思所处的产业资本主义时期,工人被当作机器的有机形式围绕着

机器的逻辑运转;而在鲍德里亚的“物体系”当中,人们进行消费的不再是商品的功能性,而是一种符号价值.

也就是说,所有人都被商品物的符号—象征法则所支配;算法成为数字资本主义的权力载体,在算法理性的支

配下,所有人都以一种数字的“非人”状态被裹挟进数字资本的生产之中.从无意识的工具、无主体的统治以

及再划分的边界这三个层面重新理解人与算法权力的关系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数字资本主义;算法理性;算法权力;人工智能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4)01-0107-08

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媒介的力量早已

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试想,手机如若离开网络便

只是一个造型精致的“砖头”,人们如若离开手机便

只是一个与世界毫无联系的生物体.2022年底,

由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 OpenAI新推出的聊天机

器人程序 ChatGPT 一经上线便引爆全网.该软

件在现有的网络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与用户的交

互活动不断进行学习.也就是说,ChatGPT 不仅

可以借助已有的数据库在各个领域成为专家,还可

以通过学习变得像人一样进行对话和写作.不过,

ChatGPT 的爆火并未让人类对未来人工智能的发

展充满希望.相反,2023年3月,意大利个人数据

保护局宣布禁止使用 ChatGPT,限制 OpenAI公

司处理用户信息,并对在 ChatGPT 平台出现的用

户对话数据和付款服务支付信息的丢失以及未提

前告知用户便对用户信息进行收集处理等情况进

行立案调查.除此之外,在国内外的大学中出现了

一些学生通过 ChatGPT 完成作业或论文的情况,

这让许多高校负责人对 ChatGPT 采取了“封杀”

策略.

毫无疑问,ChatGPT 的问世在很大程度上让

我们感受到了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对人类世界的影

响力.在数字资本主义的背景下,对数据的争夺成

为资本家进一步剥削劳动者的手段.不过,从理性

107

第115页

的视角看,世界是一种具有逻辑关系的有机统一

体.一堆杂乱无章的数据是毫无意义的,而算法则

充当起使数据具有条理性的工具,它将数据整合起

来并通过一定逻辑进行信息匹配.在这个过程当

中,一种能够极大地៿展人类理性能力的算法理性

出现了,这是一种理性的高阶形态.在数据化的世

界里,算法理性凌驾在人的理性之上,并支配着人

与各种资源的分配.

进一步而言,在这种屈从与支配的关系当中,

一种算法权力应运而生.一方面,算法理性让“科

技创造美好生活”的口号成为可能,在算法对各种

资源的分配过程中人们享受着由算法所带来的便

利;另一方面,数字世界的高度媒介化让人们不得

不依赖于算法,顺从算法所做出的各种决策,也就

是说,在数字世界里,算法站在了权力金字塔的顶

端,在算法的支配下形成的是一种新的等级制度.

为此,我们需要思考的是算法理性与以往理性的各

种形态有什么样的区别与联系、算法理性在何种程

度上成为了一种权力、如何定义人在算法权力中的

地位,这些问题俨然构成了数字资本主义批判的重

要内容.

一、算法理性与算法权力

毫无疑问,数字资本主义的逻辑起点正在于世

界的数据化,但对数字资本主义的批判却有着不同

的路径,其中一条路径是斯尔尼塞克对平台资本主

义的批判.在斯尔尼塞克看来,平台是一种将用户

聚集起来的中介,“作为中介,平台不仅可以获得更

多数据,还可以控制和管理游戏规则”[1](P.54).也

就是说,平台构建了一种基础设施,不仅个体在数

字网络中的关系需要在平台当中发生,而且平台在

用户活动发生的基础上可以独占、提取、分析和使

用记录下来的日益增加的数据.在«加速:现代社

会中时间结构的改变»一书中,罗萨则为我们提供

了另外一条批判路径.在罗萨的视角中,技术上的

加速、生活节奏的加速以及社会的加速和文化的变

化速度共同建构了一种“加速社会”.不过在这个

加速的社会中,它“所隐藏的真相却是结构上和文

化上的深层次的静止,即历史的根本的凝滞,在这

样的历史当中,没有任何重要的元素再有任何改

变,迅速变化的一直只是表面现象”[2](PP.11~12).这

里的问题不在于区分平台资本主义与加速理论孰

优孰劣,而是在思考一个关键问题,即是什么让平

台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又是什么构成了加速理

论批判的起点.

在某种意义上,现代文明的发展就是理性不断

发展的过程.自启蒙运动以来,“所有关于现代性

的理论话语都推崇理性人们深信理性有能力

发现适当的理论与实践规范,依据这些规范,思想

体 系 和 行 动 体 系 就 会 建 立,社 会 就 会 得 到 重

建”[3](P.3).不过,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

学派的代表人物,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看来,理性

作为启蒙的工具在将神话想象摧毁之后,自身却成

为新的神话.正如其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所说

的,“主体在取消意识之后将自我客体化的技术过

程,彻底摆脱了模糊的神话思想以及一切意义,因

为理性自身已经成为万能经济机器的辅助工具.

理性成了用于制造一切其他工具的工具一般,它目

标专一,与可精确计算的物质生产活动一样后果严

重.而物质生产活动的结果对人类而言,却超出了

一切计算所能达到的范围.它最终实现了其充当

纯粹目的工具的夙愿”[4](P.23).不难看出,在这段

文字中,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并非以一种形而上学的

方式去探究理性的本质,也不是从理性—非理性的

二元对立中去解释理性,而是将理性视作制造一切

其他工具的“工具一般”.“这个一般,或者说,经过

比较而抽出来的共同点,本身就是有许多组成部分

的、分为不同规定的东西.”[5](P.26)也就是说,诸工

具建立在理性自身的规定性上,并且诸工具并不排

斥理性的本质规定性,而使理性的抽象规定性取得

了进一步具体的展开形式.不过,区别于马克思对

“劳动一般”“资本一般”等概念的探讨,理性的内涵

绝不直接等同于工具.也就是说,经由韦伯所确立

的工具理性恰恰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批判的直接

对象,这是一种合目的的工具的异化形式.

转向当下,我们几乎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

可以使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其便利性、智能性

以及简易、迅速的操作程度,已远远超出占地面积

达170 平 方 米、重 达 30 吨、在 一 秒 内 只 能 进 行

5000次 加 法 运 算 和 500 次 乘 法 运 算 的 埃 尼 阿

克(世界 第 一 台 电 子 计 算 机).2016 年,阿 尔 法

狗(AlphaGo)与世界顶级围棋棋手李世石的世纪

对弈,标志着人类创造出的人工智能对人类活动成

功地完成了一次反噬.这听起来貌似有一种反乌

托邦的意味,但事实却似乎正朝着这一方向发展.

108

第116页

毫无疑问,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人们为此嘹亮高歌.不过,高速运输设施的建设在

极大地加速时间的同时也瓦解了人们对于空间的

感知,网络设备的极大普及挑战着人们借助于感官

经验世界的“上手状态”,智能设备的蓬勃发展大大

减少了人类所需要进行的体力劳动,以至于无产阶

级群体甚至产生了一种将电脑、智能手机等工具视

为属于自己的生产资料的幻觉.也就是说,工具理

性在数字生产力极大发展的背景下,以更为深刻的

方式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如果说工具理性的问题在于导致人以一种物

化的逻辑自我持存的话,那么数字资本主义则建构

起了一种比工具理性更加深刻的算法理性.也就

是说,数字资本主义世界以算法作为一种基础设

施,将整个社会的运作逻辑都奠基于算法理性之

上.我们可以轻易地通过 Amazon的商城界面进

行线上购物,只需一定时间的等待,在收到取货码

短信后便可以前往快递站取件;在进行线上交易

时,倘若发现 PayPal、银行卡当中都没有余额时,

我们还可以使用 Affirm 进行支付,与传统信用卡

不同的是,Affirm 可以借助算法对个人一次又一

次的消费行为进行记录分析,从而给出相应的信用

额度,除此之外,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借贷行为也会

参考数字信用所积累起来的分数作为衡量标准;更

为重要的是,算法催生了一种更加理性的考核方

式,即是否能够完成 KPI(关键绩效指标,KeyPerG

formanceIndicator)成为衡量劳动者价值的新标

准.这是一种比物化关系更为深刻的数字异化.

实际上,算法成为一种社会总体性的中介.人们在

“地球村”的背景中彼此孤立,将自我与他者对立,

将自我与自我对立,甚至将自我的独特性降格为特

殊性存在.技术的进步意味着人类的退步,这种退

步是人类的感官、意识、理解能力等多方面的萎缩.

这是一种新的欺骗形式,是“祛魅”之后的“返魅”,

是主奴辩证法的新型权力关系.技术在作为人类

支配自然的力量不断增长的同时,也作为支配人的

力量而与其同步增长.

在数字资本主义的背景下,权力的存在论问题

已然从以人为主体转变成以物为主体.区别于西

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所提出的“物化”或“异化”问题,

这里的人变成了数字人,权力的秩序也在算法理性

的支配下重新定义.也就是说,数字资本主义中的

权力问题体现为一种算法权力.

二、理性及其权力形态的历史性探索

权力的内涵必然涉及一种屈从与支配的关系.

从上文的分析当中可以得知,让市民社会中的劳动

者失去生 机 与 活 力 的 恰 恰 是 一 种 被 异 化 了 的 理

性———作为一种“工具一般”而使劳动者以物化的

形式镶嵌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当中.正如马克思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揭示的,“个人是什么样

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它是这

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命的

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

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6](P.147).也就是

说,在以理性作为一种“工具一般”为精神原则的资

本主义经济体系当中,劳动者所直接从事的物质生

产活动与他们自身产生了分离,即劳动者在肉体与

灵魂的双重向度上都成为一种不健全的存在,工人

的劳动能力从他们自身当中抽离出来并成为资本

主义繁荣表象下的牺牲品,结果就是,他们越来越

依附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并以一种不可再生的方

式不断被这种体系所吞噬.

这是马克思为我们描绘出的一幅“死神的胜

利”.反讽的是,在彼得 勃鲁盖尔画笔下的“死

神”是教会和宗教法庭,而这里的“死神”却恰恰是

推翻了教会统治的资产阶级.尽管启蒙运动曾宣

称要引导世界走出宗教迷信、非理性与专制统治,

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从而进入一个充满自由与平

等的世界,但当所谓自由与平等的资本主义政治制

度建立之后,具体的劳动者才发现他们如何被资产

阶级的许诺欺骗———资本主义是天生的公正执法

者,它要求劳动者可以自由地贩卖他们的劳动力,

并平等地在一切生产领域接受资本的剥削.然而

问题并不在于,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到机器大生产的

过程中,机器如何以一种绝对的优势夺走工人的工

作机会,因为资本的增殖依靠的是对劳动者剩余劳

动的剥削,而不是靠减少劳动量得来的.重要的

是,在这个过程中工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在工场手工业和

手工业中,是工人利用工具,在工厂中,是工人服侍

机器.在前一种场合,劳动资料的运动从工人出

发,在后一种场合,则是工人跟随劳动资料的运动.

在工场手工业中,工人是一个活机构的肢体.在工

厂中,死机构独立于工人而存在,工人被当作活的

109

第117页

附属物并入死机构”[7](P.486).也就是说,在机器大

生产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工人丧失了自身在劳

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工人不仅无法在劳动中实

现自身的价值,而且还将自己的生命形式贬低为一

种物的存在方式;不是将机器作为解放劳动的手

段,而是将自我作为保证机器正常运行的有机工具

投入到机器运转的逻辑之中.资本对这种现象毫

不在意,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只有以物的方式存在

的工人才能更好地符合机器的逻辑.这就是说,在

机器理性的作用下,一方面,具体的工人被视为可

随意替换的物件;另一方面,只有资本才能更好地

确定工人的剩余价值以及为自身带来的利润.

不过,资本的贪欲并不满足于仅仅对工厂中进

行直接生产的劳动者的剥削,它还试图将社会中的

所有人纳入到资本主义体系当中.在法国思想家

让鲍德 里 亚 的 笔 下,这 种 体 系 被 其 称 为 “物 体

系”,消费成为资本实现进一步剥削的着力点.显

而易见的是,尽管并非社会中的所有人都从事直接

的物质生产,但几乎所有人都不可能不进行消费.

不过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消费不同,鲍德里亚强

调,我们不能从物的实在性与功能性的角度去理解

传统的象征———物.也就是说,当我们进入商场购

买一块面包时,关注的重点已不是面包的裹腹效

果,而考虑的是面包的品牌、包装等象征关系.在

鲍德里亚看来,“这样的在彼之物(objet-là),不是

消费的对象.要成为消费的对象,物品必须成为符

号,也就是外在于一个它只作意义指涉(signifier)

的关系———因此它和这个具体关系之间,存有的是

一种任意偶然的(arbitraire)和不一致的关系,而它

的合理一致性,也就是它的意义,来自它和所有其

他的符号—物之间,抽象而系统性的关系它被

消费———但(被消费的)不是它的物质性,而是它的

差异(différence)”[8](P.213).换句话说,在资本主义

的消费体系中,人们被一种符号—象征法则所支

配,在他们看来,购买 LV、GUCCI等奢侈品牌的

手提包可以带给他们更高的身份价值,在一家高级

西餐厅吃着牛排、听着古典音乐、看着窗外美丽的

风景能够带给他们更精致的满足感,尽管牛排可能

是速冻的,古典音乐是用录音机播放出来的,甚至

窗外的风景也只是一种影像投射.不过,人们似乎

并不在意这一点,他们在意的是只有借助于这种符

号消费,才能满足自我的期待与他者的目光.回想

一下你所看到过和听到过的广告,它们正无不竭尽

全力地为你许诺出一幅精彩绝伦的图景,似乎只要

你进行消费,你便站在了舞台的聚光灯下.因此,

鲍德里亚无不反讽地指出:“所有关于消费的话语

都想 把 消 费 者 塑 造 成 普 遍 的 人 (Homme UniG

versel),塑造成人类物种(EspèceHumaine)全面、

理想而确定的化身,把消费描绘成一场‘人文解放

运动’的前奏:尽管社会政治解放遭到了失败,而它

却必将完成.”[9](PP.67~68)

从部分人所从事的直接的物质生产劳动到裹

挟着现实中所有人的消费活动的转向,都无疑表现

出一种更深层次的异化.也就是说,在机器大生产

的条件下所产生的异化问题,倘若还能明确地表现

为劳动同资本的对立的话,那么在消费主义美丽的

诺言下,这一劳资矛盾片面地被转移到了消费环节

当中.用鲍德里亚的话来说,消费是一种“完全唯

心的、系统性的作为,它大大地溢出[人]与物品的

关系和个人间的关系”[8](P.216).或许,也正如他所

说的,符号的存在是一种唯心式的,我们需要注意

的是,消费社会当中的这种符号—象征法则仍然是

由资本所生产出来的,经由消费所掩盖的正是在生

产环节中产生出的不平等与不自由.因此,对消费

社会的揭露无法为人类的解放指明道路.

毫无疑问,我们今天已经进入到一个数字资本

主义时期,数字资本主义带给我们的是一个数据化

的世界,是一个甚至可以将荒漠中的一粒沙子进行

编码的数字世界.大数据“承诺以‘世界的实质’取

代理论与模型,并提供一个‘无中介的渠道’,了解

世界的本质、其全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以及居住

于其中的‘真实’非抽象的个人,换言之,即‘接近现

实的更佳途径’”[10](P.21).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

是,世界的数据化只是数字资本主义的前提,倘若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数据,那么

这些数据实际上则处在一种“意义缺失”的状态中.

如同二十六个英文字母,只有以一定的次序排列组

合,才能构成某个词语、表达某种意义.从历史唯

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如果说机器的使用是由于当时

的人力已无法满足生产力的需求的话,那么算法的

使用便是由于人力以及此前所有技术手段都无法

应对由世界的数据化所带来的诸多问题.算法俨

然成为支配人与各种资源分配的主宰.在这个时

代,不仅客观世界由数据所表征,“抽象”的个人也

经由数据的形式变得更加“真实”.在数字基础设

施的加持下,数据让“不可显现之物显现”,算法则

110

第118页

让“不可显现之物有意义地显现”.算法逻辑不仅

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与行为方式,也重塑

了对自身的自我认知.在大机器生产的时代,资产

阶级对工人的“非人”的生存境遇视而不见.因为

在大机器生产的条件下,工人的劳动是一种异化劳

动,工人被贬低为围绕机器合理性运行的工具.而

在数字时代,一切人都变成“非人”,所有人都摆脱

不掉被数字化的命运,他们是谁,有什么样的性格,

有什么样的消费能力与兴趣爱好,都是算法“说了

算”.这就是数字人的生存境遇,一种被算法权力

摆置的数字迷宫.

从以上的分析当中可以看出,当我们以一种历

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去看待不同时代异化的主导力

量时,就会发现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笔下的“工具一

般”的抽象规定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现实层面上

得到进一步的展开,并表现为具体的不同权力形

态.我们尝试将这三个社会阶段及其对应的理性

与权力的形态用表1来表示.

表1 三个社会阶段的理性及其权力形态

社会的三个阶段 理性的三种表现 权力的三种形态

产业资本主义时期 机器理性 雇佣权力

消费资本主义时期 符号理性 象征权力

数字资本主义时期 算法理性 算法权力

三、重新理解人与算法权力的关系

我们看到,权力总是一再试图抹除差异性个体

的独特性,而数字化进程恰恰加速了差异与独特性

的消失.然而,差异与独特性的消失并不意味着人

与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的消失,因为矛盾与冲突产

生的原因除了水平方向上的等级性之外,还存在着

垂直方向上的等级性.关键在于,在数字时代,我

们每一个人都享受着被算法权力支配所带来的自

由与便利.这是一种比“朝施暮戮”更致命的“自由

的感觉”,因为它缺乏任何可视性与理解力.它表

现为一种无意识的工具、无主体的统治与再划分的

边界.因而,对身处算法权力支配下的人的处境应

该进行反思.不过,对于数字技术的批判性研究始

终不应陷于一种“技术利维坦”的观念之中,这是一

种危险且形而上学的方式.从上文的分析当中我

们可以看出,尽管算法因其自身特性在一定程度上

表现出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理性与权力的关系,但

数字技术始终是由人来运转的,因此在算法权力的

构成上,身处算法背后的数字资本对人的剥削与操

控则更为重要.

1.无意识的工具 沿着海德格尔对技术追问

的路径来看,没有人会从一开始就否认算法不是一

种经由人的行为创造和利用的合目的的工具.显

然,一项技术的发明是以生产力发展的情况作为先

决条件的.如果说蒸汽机的出现与成熟是由于当

时的人力已无法满足生产的规模化而推动的,那么

算法便是数字时代的人们为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

而制定的.也就是说,算法首先是作为一种经由人

的行为创造和利用的合目的的工具出现的,这是一

种正确的观念.不过,问题出在由这种合目的的算

法理性支配所导致的另一个后果上,即算法依赖.

实际上,目前的人工智能从来都不是一种真正的智

能,它之所以表现出一种人们感官上的智能,是因

为人工智能的算法基于大量数据的运算及处理在

表象层面传递给人的一种感觉.但对于算法的服

务端与接收端来说,这种感觉已经足以使人们对算

法产生依赖.一方面,对于算法的服务端而言,正

如格雷与苏里在«销声匿迹»一书中所揭示的,在数

字平台的背景下,API(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Interface)决定着按需平台、请求者

与工人们之间的交战规则,在这种规则当中,每个

人的独特性都将被数字ID 所取代,每个人都将被

视为可替换的.[11](P.34)也就是说,算法的服务端只

需要依据算法提供的各种量化指标、数字来评判工

人们是否是一个合格的劳动力,无需考虑工人们的

特殊性.另一方面,对于算法的接收端而言,算法

的个性化推荐使用户可以更加便利地获取自己感

兴趣的信息,这种推荐实际上也是算法对用户个人

111

第119页

兴趣、关注点等的认可.在算法的认可当中,用户

在无意识的层面上感受到了被认可的快感,进而形

成用户对算法的认可.在这种相互认可的逻辑当

中,用户对算法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进一步而

言,服务端与接收端对算法的双重依赖所导致的一

个严重后果,便是算法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

领域全方位的统治,而其中的人却失去了自己的

地位.

2.无主体的统治 自启蒙以来,理性的光辉所

彰显的便是人作为主体的价值,但从机器理性到算

法理性的历史进程却一再削弱人的主体地位.如

果说,机器作为一种物质性的存在尚且能够让人观

察并需要人作为机器的有机部件参与生产,而鲍德

里亚视野中的符号—象征法则又更多限于对消费

领域的分析的话,那么算法则在生产、分配、交换和

消费等领域进行了全方面的渗透,甚至使作为历史

主体的人在算法权力的支配下消失.他们依赖于

由算法所做出的判断被视为是客观的、符合理性逻

辑要求的,然而人的判断是感性的、不全面的.

一种“新计划经济”似乎正在酝酿,产业资本主

义与金融资本主义源于生产与信息盲目性的资本

主义经济危机将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得以克服.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借助于算法在诸领域的渗透,

克服既往社会历史阶段中的盲目性,以便将社会中

的各种资源得以合理分配,减少在各环节当中造成

的人力、物力等社会资源的浪费.暂且不去谈论现

今的技术条件是否有足够的算力进行资源整合或

这种“新计划经济”下的分配原则等问题,因为历史

的发展必然不是一个线性的、机械的决定论过程.

陷于一种“新计划经济”思维模式,无异于回到以伯

恩施坦为代表的机械的经济决定论而忽视了人在

历史中的革命性.

另一方面,回到经验世界当中,在与世界的生

存的技术关系中,“我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将技术融

入到我的经验中,我是借助这些技术来感知的,并

且由此转化了我的知觉的和身体的感觉”[12](P.78).

在唐 伊 德 那 里,具 身 关 系 (embodimentrelaG

tions)意味着技术具有了最大程度的“透明性”,就

好像融入到我自身的知觉的、身体的经验中.其

一,由于算法根本不具有任何意义上的物质形式,

因而其具有了最大程度的“透明性”.其二,数字时

代的任何个体都不可能完全通过未经中介的、肉身

意义上的触觉、视觉等方式来经验世界.我们既希

望能够看到我们想看到的信息,又希望让自己发布

的信息成为顶流,但信息的“进”与“出”实际由算法

所掌控,也就是说,算法实际扮演着数字时代“把关

人”的角色.在算法面前,人们自愿地进行个人展

示与自我曝光,因为他们坚信算法可以根据他们的

个人展示与自我曝光进行学习,从而推送更加精准

的信息.无主体的统治催生出的是一种“自由的感

觉”,这种感觉瓦解了“我们”与“他们”之间的边界.

也就是说,在算法权力的支配下,数字人的生存边

界被重新划分.

3.再划分的边界 传统社会中的边界感是异

常重要的,这主要体现在通过区分“他们”以便认清

“我们”.不过,在传统社会中区分“他们”与“我们”

所依据的主要是种໿、血缘等生物性因素,抑或是

财富、学识等社会性因素.如今,人们处在由数字

网络构成的世界里,这些网络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

摆脱了传统共同体对于财富、性格、种໿甚至外貌、

性别的凝视.无论你是清洁工、知识分子还是政府

官员,都会通过淘宝、京东等平台进行网络购物,或

在今日头条、抖音等平台获取新闻信息,这是数字

时代中每个人生活的常态.不过在这种常态中,

“他们”与“我们”的边界被重新划分.

“在今天,人与人的交换已经被四通八达的数

据交换中介,我们甚至可以足不出户就完成这种交

往,这当然是一种技术上的进步,但这种进步的代

价是,我们的身体被数字工业封锁在固定的场所

里,在一个数字营造出来的环境中,实现了与‘全世

界’的交流.”[13]这里的“全世界”并非指称那个真

实的整个世界,而同样是一个由数字营造出来的环

境.进一步而言,这个“全世界”其实是数字个体在

算法的中介化力量的作用下、在头脑当中形成的一

个想象的抽象世界,这个想象的抽象世界还具有排

他性.其一,数字世界当中的边界被各种应用程序

所界定,譬如知乎用户与微博用户的一个显著差异

在于,前者往往更加关注知识、文化等内容,而后者

则更加关注热点话题、娱乐信息.其二,数字世界

当中的边界被算法的所谓个性化推送所界定,譬如

在抖音、今日头条等内容平台中,个性化推荐的算

法在对用户点击、观看习惯的不断学习过程中为用

户进行“贴标签”,并日益提高了内容推送的准确

度,满足了用户“想看到”什么的诉求,甚至使这个

想象中的世界因此具有了用特殊性取代普遍性的

特征.也就是说,算法为用户个体营造出一个拟态

112

第120页

环境,而用户处在一个不自知的状态中,并将这个

拟态环境视作真实世界.但另一方面,算法并不是

一个孤立运转的工具,尽管算法具有自我学习的能

力,但算法的源代码是由其背后的人来编辑的.也

就是说,用户“能看到”什么样的内容也是由算法决

定的.前者是算法基于对用户个体行为的学习对

用户意愿的满足,而后者则是一种权力关系,即在

互联网中发布的信息并非是完全公开的,基于权力

关系运作的算法会根据敏感词、敏感图片等作为信

息屏蔽的判断依据.毫无疑问,算法权力重新塑造

了数字人的边界.

我们再一次遇见了权力问题,只不过数字时代

的权力问题更少以冲突的方式表现,而表现为一种

被中介的权力问题以及隐藏在中介背后的数字资

本的权力.试想,当我们在外卖平台上点完外卖之

后,平台会为我们提供一个预计送达时间,或者是

由用户主动选择界面给出的其他送达时间段,我们

常常将外卖小哥在预计送达时间之前将外卖送到

指定地点视作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却很少思考为

什么外卖小哥几乎总是能在同时接到很多外卖订

单的情况下,依然能将每一份外卖按时送到我们手

中.事实上,简简单单的一份外卖订单却涉及多层

面的权力关系.其一,当用户凝视着外卖平台地图

上外卖小哥的行动轨迹时,彰显着用户对外卖小哥

的第一层权力,即倘若发现外卖小哥距离派送地点

不近反远,或是即将到达预计送达时间却发现外卖

小哥距离我们还有 N 公里时,我们首先可以选择

致电骑手询问情况,这是一种凝视与被凝视的权力

关系.其二,当外卖小哥未能在规定时间之内将外

卖送达时,出现了用户对外卖小哥的第二层权力,

即投诉与被投诉的权力关系.其三,当外卖小哥被

投诉时,平台会降低外卖小哥的荣誉值,这是平台

对外卖小哥的权力,即处罚与被处罚的权力关系.

其四,是外卖小哥与商家之间的权力博弈,事实上,

商家与外卖小哥往往会达成某种默契,即商家接受

外卖订单—完成订单制作—等待骑手取货—骑手

到店开始送货.但实际情况往往会由于商家未能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订单制作,或是因商家未能将订

单包装完好而导致骑手未能正常完成送货任务.

某种程度上,商家在与骑手的权力博弈当中占据着

一定的优势.其五,事实上,不论是凝视、投诉还是

处罚,其背后都表现出一种算法权力,即算法依据

对信息的处理来制定实时动态的派送地图、预测订

单的预计送达时间、设置骑手的荣誉值及量化参

数,实现了用户对骑手运动轨迹的凝视、用户投诉

骑手的依据以及骑手配送超时之后的处罚力度.

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着骑手荣誉值的提升与下降,

骑手是否能够接到高质量的配送订单也是由算法

所掌控的.

如前所述,一份简单的外卖订单,大抵表现出

五种不同的权力关系.尽管这五种权力关系的主

体与客体不尽相同,但底层逻辑却都是基于算法的

一种权力关系.数字时代的我们似乎正如卢梭所

说的,生而自由,却无所不在算法的枷锁之中.不

过技术的使用始终是一把双刃剑,对数字技术的批

判也并非集中于对技术本身的批判.对于算法权

力而言,算法也仅仅是一种权力最外侧的表现形

式,而更为关键的却是资本力量对算法的掌握,并

在看似中立的技术背后形成的更加难以察觉的权

力关系.事实上,算法并不是一个可以独立运作的

实体,它不仅需要丰富的语料库,还需要人赋予它

初始代码.也就是说,无论算法的学习能力有多

强、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有多强,都逃脱不掉人作为

主体对算法的使用.一方面,算法的运作规则在开

始时需要由人来制定,尽管这个过程可能会受到制

定者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但我们可以进行第三方监

督,对算法持续不断的运作过程进行及时纠正;另

一方面,就目前的算法而言,尚无法完全将人类的

情感、意识等转化为数学意义上清晰可读的数据.

进一步来看,既然确定了算法本质上仅仅是一种无

主体意识的工具,那么所谓算法的权力问题则应当

从人类的现实世界当中去解决.正如马克思在«资

本论»中所告诫的,“工人要学会把机器和机器的资

本主义应用区别开来,从而学会把自己的攻击从物

质生产资料本身转向物质生产资料的社会使用形

式”[7](P.493).

尽管算法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种枷锁,但将这

种枷锁套在我们身上的实则是其背后的资本的力

量.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技术的权力问题必然

不是一个在头脑中的虚幻想象,而是基于现实的个

人在各种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现实的权力.在

数字时代的背景下,算法因其独特的功能使近乎所

有人对其产生依赖———资本依赖于算法对劳动者

进行剥削,而公众依赖于算法获取信息.因而,问

题并不在于研究出某种方法来消除这种依赖,或是

៾绝对算法的使用,而是如何面对在算法理性的作

113

第121页

用下产生的算法权力关系.

[参考文献]

[1]尼克斯尔尼塞克.平台资本主义[M].程水英,译.广

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

[2]哈尔特穆特罗萨.加速:现代社会中时间结构的改变

[M].董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斯蒂文贝斯特,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

性的质疑 [M].张 志 斌,译.北 京:中 央 编 译 出 版 社,

1999.

[4]马 克 斯 霍 克 海 默,西 奥 多 阿 道 尔 诺.启 蒙 辩 证

法———哲学断片[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

人民出版社,200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8]让鲍德里亚.物体系[M].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2018.

[9]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

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0]伊格纳斯卡尔波卡斯.算法治理:后人类时代的政治

与法律[M].邱遥堃,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

[11]玛丽L.格雷,西达尔特苏里.销声匿迹:数字化工

作的真正未来[M].左安浦,译.上海:上海人民 出 版

社,2020.

[12]唐伊德.技术与生活世界[M].韩连庆,译.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2012.

[13]蓝江.当代西方数字资本主义下的异化劳动批判———

从«1844 年 经 济 学 哲 学 手 稿»看 当 代 数 字 劳 动 问 题

[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

(责任编辑 冯军胜)

AlgorithmicRationalityandAlgorithmicPowerintheDigitalAge

———RethinkingtheSituationofPeopleinAlgorithmicPower

LIU Yu-zhou, LANJiang

(SchoolofMarxism,Nanjing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23,China;

CenterforStudiesofMarxistSocialTheory,Nanjing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23,China)

[Abstract]InHorkheimer'sandAdorno'sworks,rationalityasakindofinstrumentalityingeneral

hasbecomearepressiveforceonthesubjectinaccordancewiththelogicofcapitalistalienation.With

therapiddevelopmentofartificialintelligence,meta-universeandotherdigitaltechnologies,weneed

torethinktheinstrumentalityingeneralinthedigitalage.FromthepointofviewofhistoricalmaterialG

ism,inMarx'speriodofindustrialcapitalism,theworkerisregardedastheorganicformofthemachine

aroundthelogicofthemachine;inBaudrillard'stheSystemofObjects,whatpeopleconsumeisnolonG

gerthefunctionofcommodities,butasymbolicvalue,thatistosay,allpeoplearegovernedbythe

symbol-symboliclawofcommodities.Algorithmshavebecomethepowercarrierofdigitalcapitalism,

andunderthedominationofalgorithmicrationality,allpeoplearetrappedinadigitalnon-humanstate

intotheproductionofdigitalcapital.Itisofgreatpracticalsignificancetore-understandtherelationG

shipbetweenhumanandalgorithmicpowerfromthreeaspects:unconscioustool,non-subjectruleand

re-demarcatedboundaries.

[Keywords]DigitalCapitalism;AlgorithmicRationality;AlgorithmicPower;ArtificialIntelligence

114

第122页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圣经犹太律法与先秦儒家礼法比较研究”(编号:22BZJ004);中共山东省ༀ党校(山东行政学院)

科研支撑项目成果.

[收稿日期]2023-09-15

[作者简介]徐亚州,男,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讲师,山东省政德与廉洁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哲学博士;

谢桂山,男,山东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哲学博士.

2024年1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Jan.2024

第45卷 第1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5 №.1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4.01.015

中国现代伦理形态的发展与建构

———基于梁启超新民伦理的研究

徐亚州1, 谢桂山2

(1.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 哲学教研部, 山东 济南 250103;

2.山东社会科学院 法学研究所, 山东 济南 250002)

[摘 要]随着西方现代思想理论在中国近代场域的深入传播,梁启超展开了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

反思性审视,开启了寻求社会现代化和新民人格的实践探索.梁启超主张伦理观念应当积极适应现代社会的

发展需求,强调传统儒家伦理学和现代西方伦理学之间的文明互鉴.梁启超的新民伦理含有三个维度的伦理

观念,即“国家认同类”“社会合群类”和“个人自觉类”,且三个维度的价值取向之间互补相通,形成了一个立体

而有深度的伦理观念体系.这些思想智慧共同构建了一个具有包容性、平衡性和全面性的伦理体系,有助于

指导个体在中国近代复杂的伦理抉择中找到契合的实践方向.梁启超关于新民伦理的思考与探索,对中国近

代伦理道德的完善以及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革新产生了深远影响,对现代伦理话语的推进以及现代伦理理

论的建构给予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梁启超;新民伦理;文明互鉴;中国近代;现代伦理

[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4)01-0115-07

西方现代道德哲学家,例如安斯康姆(G.E.

M.Anscombe)、威廉斯(Bernard Williams)、斯托

克(MichaelStocker)等人,通过审视西方伦理理论

存在的偏执“义务”或“结果”的问题,开启了关于现

代道德哲学的批判性反思.相对于西方伦理学的

发展脉络,中国伦理学史上并未出现偏执“义务”或

“结果”的问题.中国社会的道德实践具有自身独

特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进程,因此,中国伦理学的发

展推进不应该以西方伦理学的演进路径展开反思

性认识.我们只有反思西方伦理理论过于强调普

遍规则的相关问题,进入到中国伦理学的知识语

境、历史脉络中深刻把握中国社会道德实践问题的

影响因素,才能推进中国伦理学的现代发展,发挥

其在世界伦理学发展进程中的应有作用.梁启超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启发民智的重要思想家,曾被广

誉为“中国精神之父”,可谓中国现代伦理学的先驱

性人物.梁启超是中国伦理学史上最早提出“道德

革命”论点的思想家,开启了中国传统“臣民”向现

代“国民”的实践探索,为塑造中国现代社会的道德

观念和价值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后,中国伦理

学逐渐脱离了对西方伦理理论的简单模仿,开始深

入探索中西伦理之间的异同问题,为中国传统伦理

115

第123页

学的发展变革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以作为世界

伦理学的中国伦理学为视域,系统探究梁启超的新

民伦理问题,对于推动中国特色伦理学体系的建构

以及中国社会伦理道德风尚的革新具有重要的理

论及实践意义.

一、“德贵适中”的道德革命

«天 演 论»(Evolutionand Ethicsand Other

Essays)是 英 国 生 物 学 家 赫 胥 黎 (Thomas Henry

Huxley)的著 作,由 中 国 近 代 翻 译 家 严 复 译 成 中

文,于1897年在国内出版发行.这本书介绍了赫

胥黎对达尔文(CharlesDarwin)进化论的解读和

评价,特别是关于“适者生存”(survivalofthefitG

test)的思想观点.这一思想在中国近代社会产生

了重大的作用和影响,包括梁启超在内的诸多思想

家将其运用到相关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同时引发了

中国近代的“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和“文学革命”

等等.此后,中国近代经历了政治、社会和文化的

巨大变革,旧有的封建社会结构逐渐崩解,传统的

行为方式和礼法准则已难以契合全新的社会生活,

人们开始普遍质疑旧体制下的伦理道德观念.一

方面,中国近代政治权力的重新分配导致了社会价

值观的重大改变.中国近代经历了一系列社会变

革和政治运动,这些事件不断瓦解和动摇封建社会

的基础结构,推动了新的社会价值观念的产生.另

一方面,西方思想的大量涌入为中国知识分子提供

了新的理论工具.西方大量价值观念开始渗透到

中国社会各个领域,这些观念与传统中国封建社会

的宗族主义和等级制度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因素

共同催发了梁启超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反

思性审视,开启了寻求社会现代化和新民人格的实

践探索.

若要深入分析梁启超新民伦理思想的精神特

质,就要首先了解梁启超对“革命”的总体看法.在

中国古典文籍中关于“革”抑或“革命”的论述早已

有之,例如«周易»有言,“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

人”[1](P.226).按照梁启超的说法,中国古代的“革

命”更多的是王朝更迭,既没有改变社会的性质和

制度,也没有解决人民的根本利益问题.在梁启超

的理解中,真正意义上的“革命”主要有两种,一种

是英国式的“革命”(Reform),一种是法国式的“革

命”(Revolution).英国式的“革命”可谓“因其所

固有而损益之以迁于善”[2](P.92),主要强调对于事

物本身的损益进行的逐步改良.法国式的“革命”

可谓“若转轮然,从根底处掀翻之”[2](P.92),主要强

调对于事物本身的缺点进行的彻底改造.梁启超

对“革命”的总体态度是比较肯定的,认为“革命”是

天演界中的自然规律,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正

如他 所 言:“革 也 者,天 演 界 中 不 可 逃 避 之 公 例

也.”[2](P.93)他不仅赞赏英国式的“革命”,即以事物

本有的善为基础逐步改良和完善的方式,也不排斥

法国式的“革命”,即以事物本有的恶为靶向彻底改

造和革新的方式.他主张应根据中国近代社会的

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两种“革命”的思想,以期实现

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国家民族的复兴.

这种“德贵适中”的革命方式在梁启超的伦理

思想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在梁启超的现有文本中,

先后多次出现“道德革命”这个概念.梁启超对“道

德革命”的阐释主要集中在1902年前后,这一时期

也是梁启超对“道德革命”的理解最为深刻和明确

的时 期. 在 «论 公 德»(1902 年 3 月)这 篇 文 章

中[3](P.539),梁启超首次明确地使用了“道德革命”这

个概念,他认为“道德革命”是“救国之根本”.在

«释革»(1902年12月)这篇文章中[2](P.92),梁启超

又进一步阐述了“道德革命”的意义和方法,他指出

“道德革命”是“革命之革命”,亦可谓“一切革命之

母”“一切革命之本”“一切革命之始”.相对于中国

近代出现的“西化”“复古”等路向,梁启超对于“道

德革命”有着独特的认识.梁启超认为,道德革命

的目的既不是为了迎合西方的文明,也不是为了恢

复中国的古典,而是为了创造中国的“新民”,即具

有现代意识和现代观念的新国民.狭间直树评价

道:“梁启超在一般认为是与革命相对立的守旧中,

却找出革命的源泉.”[4](P.320)在梁启超那里,道德革

命的内容不是简单地接受西方的道德观念,也不是

机械地复制中国的道德传统,而是要结合中西文明

的优点以及中国社会的境况,创造出符合中国国情

和国民特性的伦理道德观念.

二、趋于现代性的伦理重建

随着西方现代思想理论在中国近代场域的深

入传播,梁启超并未过多停留在对中国传统伦理思

想的审视与反思层面,而是全面开启了中国近代伦

理形态的发展建构.梁启超关于新民伦理的思考

和设想主要体现在«新民说»(1902年至1906年),

并以“中国之新民”的笔名,分别发表在«新民丛报»

116

第124页

的“论说”栏目上.«新民说»共有二十节,前四节主

要强调了“新民”的必然性问题,后十六节则具体论

述了国民应有的德性品质问题.梁启超认为,中国

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于“旧民”,即那些不知有国家、

不知有公共、不知有自我的人.他把“新民”定义为

具有现代意识和公民素养的人,认为“新民”是中国

改革的动力和希望,是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基础

和保障.梁启超的新民伦理存有三个维度的伦理

观念,即“国家认同类”“社会合群类”和“个人自觉

类”,且三个维度的价值取向互补相通,形成了一个

立体而有深度的伦理观念体系.这些思想智慧共

同构建了一个具有包容性、平衡性和全面性的伦理

体系,它有助于指导个体在中国近代复杂的伦理抉

择中找到契合的实践方向.

第一,国家认同类主要指与国家相关的价值观

念和情感态度,涉及的章节主要有“国家思想”“政

治能力”“尚武”等.按照梁启超的理解,在中国传

统伦理思想中尽管个人对家庭、乡族和天下都有相

应的资格和责任,但却唯独没有为一个国家的国民

而赋予特别的资格①.正如梁启超所言:“圣哲所

训示,祖宗所遗传,皆使之有可以为一个人之资格,

有可以为一家人之资格,有可以为一乡一族人之资

格,有可以为天下人之资格,而独无可以为一国国

民之资格.”[3](P.533)梁启超试图在继承与创新中找

到一个平衡点,以此为现代国家建设提供伦理基

础.封建臣民品格是封建社会中臣民的行为准则

和价值观念,它受到封建秩序和等级制度的制约,

并以忠诚、服从、遵守为核心.与之相对,现代国民

品格是由现代民主制度所倡导和塑造的,每个公民

都享有基本的平等权利和自主决策的能力.梁启

超在对比分析世界各族人民之后,得出盎格鲁—撒

克逊为最优民族的结论.[5]梁启超认为,盎格鲁—

撒克逊民族能够优胜于其他民族主要得益于“国家

认同类”的相关品质,而这种品质正是盎格鲁—撒

克逊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取得优势的重要

原因之一.此后,梁启超进一步围绕着“富强”“民

主”“文明”以及“和谐”等价值目标,开启了关于现

代国民品格的查漏补缺与上下求索.

第二,社会合群类主要指与社会相关的价值观

念和情感态度,涉及的章节主要有“公德”“合群”

“权利思想”“义务”等.中国古代社会有其特定的

社会公共观念,但这与近代性社会公共生活所需的

公德和礼规是有区别的.有学者认为:“关于公德,

中国古代社会不是没有,而是没有近代性的社会公

共生活所要求的公德和礼规.”[6]在中国传统伦理

思想中,相对缺乏对社会性共同体的关注以及相关

伦理观念的培养,进而导致普通民众缺少一种积极

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思想意识.随着中国社会的

现代化进展以及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梁启超敏锐

地认识到中国传统伦理观念亟须进行现代性改造,

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梁启

超的«新民说»尤为关注对社会性共同体以及相关

伦理观念的培养.梁启超认为:“我国民所最缺者,

公德其一端也.人群之所以为群,国家之所以为

国,赖此德焉以成立者也.”[3](P.539)在梁启超的新民

伦理中不仅强调了政治公德(公民道德),还涉及了

社会公德(公共道德).政治公德和社会公德可谓

两种不同但却相关的道德概念,它们在政治和社会

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相对于西方伦理而言,

中国传统伦理特别是先秦儒家伦理较为关注的是

政治公德.梁启超敏锐地把握到了东西方伦理观

念的差异性,并将社会公德作为新民伦理的重要

关切.

第三,个人自觉类主要指与个人相关的价值观

念和情感态度,涉及的章节主要有“自由”“自治”

“自尊”“私德”等.“新民”不仅需要通过理性思考

来认识道德规范,并根据这些规范来指导自己的行

为,同时还需要有意愿地选择去遵循道德规范,而

不仅仅是被迫或被外界强制规约.正如梁启超所

言:“吾 欲 为 善 人,欲 为 恶 人,皆 由 我 所 自

择.”[2](P.137)在梁启超的«新民说»中,出于“自觉”

“自愿”[7](P.26)之行为已经成为“臣民”与“国民”的

重要界分.传统“臣民”更多的是君主或国家的臣

服者,其地位从属于君主或国家.现代“国民”在社

会生活中更加自主,他们的地位不再取决于和服从

于某位君主,而是基于法律和公民权利的平等.在

传统的“臣民”伦理中,行为者忠诚和绝对服从君主

是最重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行为者的权利

117

① 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也会涉及诸多国家伦理层面的相关价

值观念,但是这种国家伦理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伦理有着本

质的区别.正如梁漱溟所指出的:“旧有‘国家’两字,并不代

表今天这涵 义,大 致 是 指 朝 廷 或 皇 室 而 说.”参 见«梁 漱 溟 全

集(第三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61页.又如许纪

霖所言:“在古代中国,并没有近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家国

天下’中的国,乃是王朝而已;并没有 nationstate意义上的近

代国家观念.”参见许纪霖«国家/国民、国家/民族:国家认同

的两个面向»,载«浙江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从传统家国

天下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变反映了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进步,

以及人们对自由、平等、权利的更高追求.

第125页

和利益通常被置于君主之下,个体的快乐和幸福常

常依附于宗族的关系和君主的意愿.现代“国民”

伦理则强调行为者的权利和自由,包括言论自由、

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等.现代“国民”有权追求自己

的幸福,而不仅仅是它者的手段.如狭间直树所

言:“«新民说»的划时代影响在于,把‘中国之新民’

当作它的主体,并基于这一立场着眼于国家主义和

国家思想的培养.”[8](P.249)在梁启超«新民说»之后,

自由、自治、自尊和自觉已经成为个人层面普遍的

价值取向.这些价值观念一起构成了中国近代社

会的伦理道德框架,并指引着个人和社会在各种情

境下的行为和决策.

三、传统与现代互补的伦理转向

中国传统伦理在近代需要面对诸多现代性的

问题,包括平等自由、民主法治、个人权利等.19

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现代思想文化的大量

涌入,特别是自由思想、民主主义和人权观念的引

入,中国传统伦理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

的家庭观念、等级制度和宗法体系在现代思潮下受

到普遍质疑.近代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对儒家经

典文本进行重新解释,试图找到其中能够与现代伦

理问题进行对话的相关元素①.他们致力于探索

如何使儒家思想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同时又保持

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这种研究探索涉及哲学

伦理学的根本问题,引发了广泛的哲学论述和流派

的辩论.梁启超提出了新民伦理的思路,主张伦理

观念应该积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强调传统

儒家伦理和西方现代伦理之间的文明互鉴.在梁

启超的新民伦理中凸显了“私德”与“公德”之互补,

强调了“成己”与“成人”之相通,形成了一个立体而

有深度的伦理观念体系.这些思想智慧共同构建

了一个具有包容性、平衡性和全面性的伦理体系,

其有助于指导个体在中国近代复杂的伦理抉择中

找到契合的实践方向.

(一)“私德”与“公德”之互补

相较于西方伦理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伦理更

加重视“德”的综合性把握,将“德”看作是一个统一

的概念.学界普遍认为,“私德”与“公德”的概念范

畴起始于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

“凡属于内心活动的叫作私德”,“与外界接触而表

现于社交行为的叫作公德”.[9](P.73)这种将“德”一

分为二的倾向在西方伦理中多有体现,而且出现的

时间比福泽谕吉更早,例如“一般伦理”(ethics)和

“私 人 伦 理”(privateethics)[10](P.225)、“自 己 的 义

务”(dutiestoourselves)与“他人的义务”(duties

toothers)[11](P.142)等.在梁启超以前,中国传统伦

理思想中并未出 现 过 “私 德”与 “公 德”的 概 念 范

畴②.虽然在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中始终存有“大

公无私”的精神旨趣,但自晚清时期开始,国内外社

会却普遍指出中国存在缺乏公德观念的问题.这

种情况形成于中国社会较为错综复杂的发展历程,

包括政治动荡、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交织

影响.从问题的根本来看,这是由于中国传统社会

缺乏适度的、合理的公共理性.尽管在政治道德领

域普遍推崇公共利益或无私行为,但由于君主政体

和官僚体制的特点,公共权力缺乏制衡,导致“崇公

废私”的理念往往被权力滥用或曲解,进而导致了

“公私两无”的境地.在传统社会中“私德”的影响

力很明显,而在现代社会中“公德”的作用则更为明

确.在梁启超的«新民说»中旁征博引了中西方伦

理文明的诸多思想与观念,而“私德”与“公德”这对

概念范畴可谓贯穿始终的一条重要主线.此后,关

于“私德”与“公德”相关问题的讨论在中国伦理学

界持续不断.

在梁启超所列举的诸多国民品格中,以“公德”

为第一个关切展开了详细讨论,并开明宗义地指

出,“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

之公德,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3](P.539).在

这里,梁启超明确给出了自己对“私德”与“公德”的

理解,以及对“私德”与“公德”之关系的把握.梁启

超之所以将“公德”作为«新民说»首要问题进行论

述,其原因在于梁启超认为中国传统伦理主要偏重

于“私德”.如果说“公德”与“私德”这对概念范畴

为梁启超«新民说»的重要线索,那么“公德”的缺失

则是梁启超开启新民伦理的重要原因.梁启超将

那些独善其身的德目归属于“私德”的范畴,将相善

其群的德目归属于“公德”的范畴,认为两者都是个

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品质.相对来说,“私德”更多

的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

118

按照黄进兴的说法,从理学过渡到伦理学,正是近代中国道德

意识转化的结果.参见黄进兴«从理学到伦理学»,中华书局,

2014年,第168页.段江波认为,中国近代表现出了民族性、

传统性、现代性的交织共存.参见段江波«梁启超论“过渡时

代”的中国道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1页.

例如陈弱水认为,“私德”与“公德”在华人世界的出现始于梁

启超.参见陈弱水«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新星出版社,2006

年,第3~4页.

第126页

例如诚实、正直、勤奋等相关美德;“公德”则强调人

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友善,例如尊重他人、遵守信用、

乐于助人等相关行为.按照梁启超的论述,个人私

德是对自己负责,能够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德性之

人,而社会公德则是对他人负责,能够让社会更加

和谐和进步.只有同时具备“私德”和“公德”,个人

才能充分实现人格的全面提升,进而共同构建一个

更加向善的社会.尽管梁启超关于“私德”和“公

德”的认识及其关系的把握存在一些问题,但他的

思想却为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一种对道德观念的全

新理解.他试图通过这种理解来探讨个人与社会

之间的互动问题,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道德秩

序的互为补充和相互影响作用.梁启超的公私道

德观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道德哲学的发展,

尽管其完善性和适用性还需进一步审视.

(二)“成己”与“成人”之相通

无论 是 前 期 对 “国 家 认 同 类”和 “社 会 合 群

类”(“公德”)的 强 调,抑 或 后 期 对 于 “个 人 自 觉

类”(“私德”)相关价值观念的回归,梁启超的新民

伦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行为者”(“新民”).

在梁启超的新民理论中,行为者不仅自身要积极成

为“新民”,而且要努力推进他人成为“新民”.比较

而言,西方伦理倾向于将个体看作自主决策者,个

体追求自身幸福的权利具有较高优先性.儒家伦

理则更加强调个体幸福与社会和谐的整体关联,主

张个体幸福需要与共同体利益相平衡.儒家伦理

和西方伦理反映了两种相对不同的伦理进路,它们

根植于不同的思想文化和历史传统.在儒家经典

之一的«中庸»中对于“成己”与“成人”问题已有论

述,所谓“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

己,仁 也;成 物,知 也. 性 之 德 也,合 外 内 之 道

也”[12](P.35).康有为在«中庸注»中如是说:“此言德

性合人己内外.盖道本诸身,有己然后有物.仁者

无不爱,而先爱其身.”[13](P.384)行为者自身离不开

外部 事 物,只 有 通 过 外 部 事 物 自 身 才 能 显 现 出

来①.这里 所 说 的 “成 己”主 要 指 涉 自 我 完 善,而

“成人”意指成就他人以及外部事物.按照对儒家

伦理的理解,个体应当通过培养自己的德行和德性

来实现自我完善,然而这种自我完善并非独立于社

会存在,而是与同他人互动,和社会关系息息相关.

通过帮助他人、成就他人,个体的自我完善也得以

更深层次的实现.在中国传统伦理中,“成己”与

“成人”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②,它们互相交融和相

辅相成,旨在实现个体的自我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发展.

这种“德性”合人己内外的伦理进路,在梁启超

的新民伦理中体现得也相当明显.梁启超认为,爱

自己并非只是为了个人自己,而是为了追求公平和

正义.对于“成己”与“成人”的问题,梁启超曾给出

过详细 释 义.[2](PP.346~348)按 照 梁 启 超 的 理 解,“新

民”不仅要“成己”而且要“成人”,“成己”与“成人”

始终处于相通状态.借用狭间直树的说法就是,

“梁 启 超 有 两 个 轴 心,正 像 椭 圆 有 两 个 焦 点 一

样”[8](P.241).一方面,梁启超认为如果仁爱只是对

应某个特定的人,这是对仁爱的一种狭隘理解.真

正的仁爱应该包括所有人,而不仅限于个别人.另

一方面,梁启超认为我们所爱的应该是所有人,因

为每个人都是我们自己,所以我们爱自己.换句话

说,我们应将爱与自己和其他人统一起来,不分你

我.在梁启超的论述中,爱他人就是爱自己,所谓

“爱人即爱己,是墨子论理最圆满义也”[2](P.348).梁

启超强调,我们应当将自己的小范围融入到他人的

大范围中,爱的程度应该与所有人都普遍相同.在

梁启超那里,爱人不应局限在自己之外,而应将自

己包含在所爱之中,这才是真正的道义.正如王阳

明 所 言:“若 夫 间 形 骸 而 分 尔 我 者,小 人

矣.”[14](P.1066)对于梁启超的“新民”而言,“成己”与

“成人”相通,“自我”与“他人”共在.梁启超认为,

119

孔颖达曾说:“人 有 至 诚,非 但 自 成 就 己 身 而 己,又 能 成 就 外

物.”参见郑 玄 注、孔 颖 达 梳 «礼 记 正 义»,北 京 大 学 出 版 社,

1999年,第1451页.

儒家伦理中的“成己”和“成人”虽然强调不同的方面,但在实

践中却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它们共同构建了儒家伦理体系

的核心内容.如张载所言:“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所谓施

诸己而不 愿,亦 勿 施 于 人 者 也.”参 见 «张 载 集»,中 华 书 局,

2006年,第32~33页.陈来认为,仁的这种境界的基本特质

是“浑然与物同体”“万物一体”,其意义就是要把自己和宇宙

万物看成息息相关的一个整体.参见陈来«仁学本体论»,生

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第262~263页.相对于

义务论伦理学和后果论伦理学,德性伦理学由于侧重于个体

的品德和美 德 的 培 养,通 常 被 指 责 为 具 有 利 己 主 义 的 倾 向.

“自我”与“他人”的两分问题在西方伦理学中具有较长历史.

斯洛特认为无论康德的义务论抑或密尔的功利论都存在着一

个根本缺陷问题,即“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不对称问题.参

见 MichaelSlote,From MoralitytoVirtue,OxfordUniversity

Press,1995,PP.126~128.然而,这些问题在儒家伦理中并不

存在,确切地说,儒家并不存在“利己”与“利他”的两分问题,

儒家伦理中的核心德目不仅关切自己而且关切他者.按照黄

勇的说法,儒家的“万物皆备于我”从根本上否定了“自我”和

“他人”的分离.参见黄勇«当代美德伦理:古代儒家的贡献»,

东方出版中心,2019年,第51~52页.“成己”与“成人”相互

促进,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成己”是“成人”的基础,“成人”

是“成己”的归宿,这种伦理旨趣强调了内外的一致性.

第127页

真正的自我完善不仅包括了个体自身的发展,还包

括通过服务他人和成就他人来实现更高层次的德

性.这种互为因果的关系凸显了个体在社会中的

责任和使命,强调了人类共同体的重要性,从而构

建了一个以仁爱和互助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体系.

四、新民伦理与中国智慧

梁启超并非简单地将西方“国家伦理”和“社会

伦理”的相关概念引入中国近代伦理学场域,而是

结合中国近代社会的实际境况进行了创新性的说

解,同时发挥中国传统伦理的优势以实现近代社会

亟需的“新民”人格.似乎在梁启超的«新民说»中

存有这样一种矛盾,即梁启超前期重视“公德”的相

关内容而后期则强调“私德”的相关理念.实际上

这种矛盾只是停留在表象,在«新民说»的开篇,梁

启超的关切点就是一个整全人格的问题.梁启超

从对社会现实领域实然层面的“公”和“私”之别的

探讨,逐渐过渡到对道德本体层面的“公”和 “私”

之间关系的探讨.这反映出一种伦理思想的变革,

即从重视行为规范到重视道德主体的转进,进而以

更深层次的方式重新审视道德观念.在梁启超那

里,“私德”和“公德”都是整全人格不可或缺的部

分,两者实为二而一的关系.对此,梁启超在«新民

说»中有多处这样的表述,如“私德、公德,本并行不

悖者 也 ”[3](P.540),“私 德 与 公 德,非 对 待 之 名

词”[3](P.633),等等.对于梁启超而言,“公德”与“私

德”不是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两者相辅

相成的问题.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只是引出

了“私德”与“公德”的两分问题,而梁启超则完成了

“私德”与“公德”的内在联结,即“知私德而不知公

德,所缺者只在一推”[3](P.634).“私德”更为关切行

为者内在的德性和品质,它与个体的内心世界密切

相关,但这种心灵生活也不能脱离社会伦理和人际

关系的检验和实践.“公德”代表了在社会生活和

公共领域中得以外现的行为与品德,它既反映了内

在的道德信念,又体现了日常的伦理实践.“公德”

与“私德”更多为一种理论层面的划分,而非现实社

会实践领域的独立存在.

相对于西方伦理学,梁启超合人己内外的伦理

进路跳出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二元划分.在

西方哲学传统中往往讲求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非此

即彼关系①,强调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在中

国哲学传统中更多主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亦此亦

彼关系,强调阴阳合一和万有相通.然而,在中国

哲学这种主体与客体的亦此亦彼关系中,行为主体

也就相对缺乏了某种独立自主性.梁启超有意地

将西方哲学传统中的主客分析与中国哲学传统中

的万物一体相联结,强调了主客二分基础上的自主

精 神. 梁 启 超 认 为,“人 ”大 致 可 以 分 为 三

种[2](P.218~219)———被旧的社会风气束缚住的人、摆

脱了旧风气的人以及摆脱了旧风气并创造新风气

的人.在梁启超那里,世界之所以不断发展进化,

是因为有那些能够创造新风气的人,而具有独立自

主性的人则是孕育新世界的原材料.梁启超如是

说:“我国民如欲永享完全文明真自由之福也,不可

不先知自由之为物果何如矣.”[3](P.564)梁启超在«新

民说»中特别强调了独立自主性,进而针对性地解

决传统“臣民”的奴性问题.按照梁启超的论述,出

于“自觉”“自愿”之行为实为区分传统“臣民”与现

代“国民”的重要界标.应该指出的是,相对于那种

非此即彼的“自我”,梁启超的“自我”借鉴了中国传

统哲学的智慧,所谓“合众独以强其群,非谓破一群

而分为独也”[3](P.190).人类社会的和谐共生需要建

立互为主体的条件,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超越二元论

的狭隘思维,认识到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梁启

超所强调的这种主客二分基础上的自主精神,可谓

中国传统 哲 学 万 物 一 体 的 创 新 性 发 展 和 创 造 性

转化.

概而言之,我们无意于论证梁启超的新民伦理

是否应当归属于西方规范伦理学,而更多地意在说

解梁启超的新民伦理对于中国伦理学发展建构的

可能贡献.如今中国伦理学在“伦理革命”“伦理转

向”和“伦理重建”的历史进程中,展现了其独特的

理论风格和中国智慧,走上了寻求中国式现代化伦

理精神的必然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既需要在经济、

科技和生态等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也需要广

泛开展对伦理理论的基础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国

正在走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伦理学应为此

提供价值导向和道德支持,以确保现代化进程不仅

使经济繁荣和充满活力,而且使社会和谐与安定有

120

① 列维纳斯(EmmanuelLevinas)在反对西方哲学传统的基础上

提出了激进的“他者”理论,坚持一种面向他者的伦理学.参

见 EmmanuelLevinas,TimeandtheOther,DuquesneUniverG

sityPress,1987;EmmanuelLevinas,EthicsandInfinity,DuG

quesneUniversityPress,1985;EmmanuelLevinas,Existence

andExistents,MartinusNijhoffPublishers,1978.

第128页

序.中国伦理学的发展应当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

础,关注中国社会现实问题,同时在国际舞台上发

挥积极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

强调的,“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

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15](P.539).中国

伦理学建设的意义不仅在于理论的构建和阐释,更

重要的是在实践中的验证和应用.中国伦理学已

充分展示了解决自身社会发展难题的能力,并努力

为解决全球性难题和推动世界发展做出贡献.如

何批判性地研究和开放性地探索中国伦理学,并在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具有精神力量和引领方

向的伦理学理论体系,这将是我们当代伦理学人的

学术使命和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来知德(集注).周易[M].胡真,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13.

[2]梁启超全集(第4集)[M].汤志钧,汤仁泽,编.北京: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3]梁启超全集(第2集)[M].汤志钧,汤仁泽,编.北京: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4]狭间直树.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M].北京: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2012.

[5]陈 传 金.盎 格 鲁———撒 克 逊 人 与 英 国 [J].中 国 民 族,

1992,(9).

[6]陈来.中国近代以来重公德轻私德的偏向与流弊[J].文

史哲,2020,(1).

[7]冯契.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2017.

[8]狭间直树.东亚近代文明史上的梁启超[M].张勇,评

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9]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0]JeremyBentham.AnIntroductiontothePrinciplesof

Morals and Legislation [M ].Kitchener:Batoche

Books,2000.

[11]JohnStuartMill.OnLiberty[M].New Haven,CT:

YaleUniversityPress,2003.

[1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3]康有为全集(第5集)[M].姜义华,张荣华,编.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4]王阳明全集[M].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2014.

[15]习 近 平 著 作 选 读 (第 一 卷)[M].北 京:人 民 出 版 社,

2023.

(责任编辑 冯军胜)

TheDevelopmentandConstructionof

ModernEthicalFormsinChina

———ResearchbasedonLiangQichao'sXinminEthics

XU Ya-zhou, XIEGui-shan

(CPCShandongProvincialPartySchool,PhilosophyTeachingandResearch

Department,JinanShandong250103,China;ShandongAcademyofSocial

Sciences,InstituteofLaw,JinanShandong250002,China)

[Abstract]Withthedeepeningdisseminationofwesternmodernideologicaltheoriesinthefieldof

modernChina,LiangQichaolaunchedareflectiveexamin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ethicalandmoral

concepts,andembarkedonapracticalexplorationofseekingsocialmodernizationandanewpersonality

ofthepeople.LiangQichaoadvocatesthatethicalconceptsshouldactivelyadapttothedevelopment

needsofmodernsociety,emphasizingtheculturalmutuallearningbetweentraditionalConfucianethics

andmodernwesternethics.LiangQichao'sXinminethicscontainthreedimensionsofethicalconcepts,

namelynationalidentity,socialconformity,andpersonalconsciousness.Thevalueorientationsofthese

threedimensionsarecomplementaryandinterconnected,formingathree-dimensionalandprofound

ethicalconceptsystem.Theseideasandwisdomtogetherconstructaninclusive,balanced,andcompreG

hensiveethicalsystem,whichhelpsguideindividualstofindpracticaldirectionsthatalignwiththecomG

plexethicalchoicesin modernChina.LiangQichao'sthoughtsandexplorationsontheXinminethics

havehadaprofoundimpactontheimprovementofmodernChineseethicsandthereformofmodernChiG

nesesociallife.TheyhavealsoprovidedimportantinspirationforthepromotionofmodernethicaldisG

courseandtheconstructionofmodernethicaltheories.

[Keywords]Liang Qichao;XinminEthics;MutualLearningofCivilizations;ChineseSociety;

ModernEthics

121

第129页

[收稿日期]2023-09-15

[作者简介]刘跃进,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哲学部副主任,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4年1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Jan.2024

第45卷 第1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5 №.1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4.01.016

卫操与៿跋力微及其子孙

———«桓帝功德颂碑»考释

刘跃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 102445; 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 475001)

[摘 要]卫操撰写的«桓帝功德颂碑»既是北魏早期有文字记载的信史资料,又是北魏拓跋氏集团早期文

章的代表作,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意义.以«桓帝功德颂碑»为研究对象,具体考察了卫操的生平事迹、

碑文的真伪等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卫操与拓跋力微、拓跋禄官以及拓跋猗 、拓跋猗卢三代部落首领都有交

往,他对北魏早期的历史比较熟悉.解读«桓帝功德颂碑»对北魏早期历史及文学史的深入研究有一定的推进

作用.

[关键词]北魏;卫操;桓帝;拓跋力微;拓跋猗 ;碑文

[中图分类号]K87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4)01-0122-08

卫操«桓 帝 功 德 颂 碑 »作 于 晋 惠 帝 光 熙 元

年(306),此碑为鲜卑霸主៿跋猗 而立,碑文还涉

及他的兄弟៿跋猗卢以及从父៿跋禄官、祖父៿跋

力微的若干史事.他们曾深度介入了魏晋后期的

政治事件以及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并在纷繁复杂

的政治和军事角逐中逐渐扩展势力,既稳定了大本

营盛乐,又在当时的政治中心洛阳发展人脉,为៿

跋集团的发展壮大和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魏天兴(398~404)初年,៿跋力微被封为始祖,

៿跋猗 被追尊为桓帝,៿跋猗卢为穆帝.他们三

人是៿跋鲜卑早期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

碑主៿跋猗 卒于晋惠帝永兴二年(305)六月

二十四日,碑文作于一年以后的“晋光熙元年秋”,

颂碑立在大邗城南.据«魏书地形志»,大邗城时

属秀容郡,在今山西省原平与忻州之间.年深日

久,石碑埋于地下.皇兴(467~471)初年,雍州别

驾雁门段荣在大邗城掘得此碑,“文虽非丽,事宜载

焉”[1](P.602).魏收在编写«魏书»时将碑文收录于

«卫操传».

«魏书 卫 操 传 »载:“卫 操,字 德 元,代 人

也.”[1](P.599)代人,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代国人,二

是代郡人.代国的存世时间不长.៿跋猗卢于永

嘉四年(310)被晋怀帝册封为代国公,后又被晋愍

帝册封为代王.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四年(338)十

一月,代王翳槐卒,弟៿跋什翼犍即代王位于繁畤

北,建元代国,仍都盛乐,设置百官,始由部落联盟

转变为国家形态.38年后,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

元元年(376)十一月,苻坚使其将苻洛攻代,执代王

៿跋什翼犍.十二月,៿跋什翼犍庶长子寔君杀什

122

第130页

翼犍.苻坚执寔君杀之.匈奴刘库仁等拥戴什翼

犍之子៿跋珪,徙之桑乾川.៿跋鲜卑避居漠北.

代国 亡.22 年 后,北 魏 道 武 帝 ៿ 跋 珪 天 兴 元

年(398),៿跋珪议定国号为魏.如果以永嘉四年

为代国建立时间,至改国号为魏的天兴元年,代国

存世时间不足百年.代郡,战国时赵武灵王始置.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破陈豨军,定代地,立刘恒

为代王.后来刘恒以代王身份即皇帝位,为文帝.

今山西省东北部有代县,即今大同市的西南方向,

在关内.雁门关就在其境.卫操后被封为定襄侯,

定襄与代县一样,现均属山西省忻州市管辖.卫操

碑文中提及的“太原、西河,乐平、上党”等地均在山

西境内.可见,卫操的出生地当属代郡的定襄,为

关内人.所以,孝文帝迁都洛阳,鲜卑៿跋氏的籍

贯被改为洛阳,៿跋贵族的໿氏被改为元氏.而所

谓“代人”的卫氏未曾改໿.由此看来,卫氏的族属

当以汉人为是.不过,他们长期生活在游牧民族与

农耕民族交错的地带,有着多民族交融的基因,这

是可以确定的.

៿跋力微时期,卫操曾多次以牙门将的身份出

使盛乐.៿跋力微死后,卫操与从子卫雄及其宗室

十数人归附៿跋氏.晋惠帝永嘉年间,巴氐人李

特、李雄,匈奴人刘渊、刘聪,羯人石勒等借八王之

乱,先后乘势而起,逐鹿中原.在此背景下,卫操力

劝៿跋猗 、៿跋猗卢兄弟以匡助晋室为名,保存

实力,发展壮大.卫操的这些建议被៿跋猗 、៿

跋猗卢兄弟所采纳.៿跋猗 以卫操为辅相,任以

国事.卫操卒于穆帝三年,即晋怀帝永嘉四年.从

其经历看,卫操与៿跋力微、៿跋禄官以及៿跋猗

、៿跋猗卢三代部落首领都有交往,对于北魏早

期的历史比较熟悉,他的«桓帝功德颂碑»具有重要

的史料价值.

不过,关于«桓帝功德颂碑»的真伪,历来较有

争议.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北史»称此碑:“此传

载卫操所立碑,文古质可诵,中多韵语,极似汉碑.

惜为史臣改窜,失其本真.篇首云:‘魏,轩辕之苗

裔.’考其时未有魏号,以文义度之,当云:‘鲜卑៿

跋氏也.’碑为猗 而立,必书晋所授官爵及猗 、

猗 卢 二 人 名. 篇 内 称 桓 穆 二 帝,亦 史 臣 所

改.”[2](P.829)他认为碑文可信,但是“魏,轩辕之苗

裔”云云,系史臣所改.其实,这句话本来就不是碑

文,而是史臣根据后来的记载附在这里的.文中所

谓“又称”“又云”“其颂又称”之类的话都是史臣的

提示语,通行的标点本没有很好地将其区别开来.

第一句“魏,轩辕之苗裔.言:‘桓穆二帝”,这

是史臣的话,应做如下标点,“魏,轩辕之苗裔,言桓

穆二帝,‘驰名域外,九译宗焉 ’”.以下两段

“又称:桓穆二帝”“又云:二帝到镇”,云云,这些都

是史臣的提示语.

«吕思勉读史札记៿跋氏先世考»认为此碑

所载៿跋早期史事,亦多伪造.甚至,卫操撰碑文

亦不可信.首先,«魏书序纪»载,在៿跋力微和

៿跋沙漠汗死后,“晋成都王司马颖遣从事中郎田

思,河间王司马颙遣司马靳利,并州刺史司马腾遣

主簿梁天,并来会葬.远近赴者二十万人”[1](P.6).

吕思勉先生认为,此说最不可靠.从当时的情形

看,在鲜卑诸部落中,៿跋力微的势力还不足以有

如此大的影响.此乃史臣夸诞之词,是可以理解

的.不过,吕思勉又说,“卫操、卫雄、姬澹、莫含等,

皆乃心华夏,其于៿跋氏,特欲借其力以犄匈奴耳,

何事道谀贡媚,为作诬辞乎”[3](P.812)? 此说则未必

站得住脚.从«魏书卫操传»的记载看,卫操本来

就是៿跋贵族集团中的重要人物,在西晋末年的战

乱中,晋室已经名存实亡,他们怎么可能还眷顾晋

室命运呢? 他们不过是借力发展自己.从卫操后

来辅佐៿跋猗 、៿跋猗卢的经历看,卫操及其宗

人乡亲仍以៿跋氏为自己的拥戴对象,并无二心.

吕思勉先生接着又说:“‘卫雄、姬澹、莫含等名皆见

碑’,一似惟恐人之不信,故列多人以为征验者,其

情亦大可见矣.”[3](P.812)因为石碑现已不存,无从判

断石碑上是否镌刻有这些人名.不过,从文献记载

和现存实物看,北魏碑刻在侧面或碑阴镌刻捐资和

随从人名,并不少见.① 卫雄、姬澹、莫含等人追随

៿跋猗 南征北战,立碑时镌刻他们的名字,也在

情理之中.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魏书»所载桓帝碑

是史臣在修史时混杂了多种涉及北魏早期史事的

碑刻与史料杂糅的结果,包括桓帝碑、猗卢碑以及

参合陂纪功碑等其他可能的碑刻.[4]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桓帝猗 穆帝猗

卢碑”条认为此碑虽有后人窜改的痕迹,比如“卫操

时,猗 猗卢尚臣服于晋,北魏先世二十八帝尚无

追尊之称号.道武天兴元年十二月,始追尊成帝以

下及后之号谥,此时不可能称桓,更不可能称帝,此

123

① 如后世出土的«文成帝南巡碑»(见韩理洲主编«全北魏东魏西

魏文补遗»,三秦出版社,2010年),作于北魏文成帝៿跋濬和

平二年(461),碑文很长,提到的众多人名可与高允同时所作

的«南巡颂»(见«文馆词林»卷346)对读,史料确凿,碑侧或碑

阴记录相关的官员名字.

第131页

桓字疑是后人所改”[5](P.333),但当非伪造,这是正确

的.«魏书卫操传»并未明确该碑之名,«桓帝功

德颂碑»是后人追题.碑文中提及“桓穆二帝”等字

眼,也应当是史臣的提示之语.周一良进一步论证

说:“罗振玉«石交录»二记代王猗卢墓碑残石,谓是

柯昌泗得于山西,存六大字,文曰‘王猗卢之碑’.

其阴刻有狩猎图.罗氏云残石殆碑额之末行,王字

之前行未必为代字.盖立于晋之中叶,下距昭成建

国尚廿年,故字体在隶楷之间.案:«序纪»言穆帝

八年(315)晋愍帝进猗卢为代王,置官属,食代、常

山二郡.次年死.碑当即此时所立.卫操桓帝碑

称‘刊石纪功,图像存形’,似碑上有图像,此猗卢碑

阴刻有狩猎图,颇相类似.罗(振玉)、柯(昌泗)两

家皆精于鉴别金石,此残碑当非伪造.”[5](P.333)

从文字和史实分析,此碑是可信的.桓帝៿跋

猗 卒于永兴二年六月二十四日,碑文作于一年以

后的“晋光熙元年秋”.为什么当年没有立碑,有两

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要将尸首运回故乡.碑文明

言其“背弃华殿,云中名都”,云中似指云中郡.所

谓“名都”应当指盛乐.下文“用致薨殒,不永桑榆”

表明,部下很想将其尸首运回盛乐安葬.可能因战

事未平、路途遥远,未能魂归故土,最终将其葬在大

邗城南.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期待晋室的谥号.碑

文言:“平北哀悼,祭以丰厨,考行论勋,谥曰义烈.”

平北,指平北将军并州刺史东瀛公司马腾.义烈,

盖៿跋猗 当时的谥号.魏收说此碑“文虽非丽,

事宜载焉”,对碑文的评价虽有所保留,但对碑文涉

及的相关史实则给予肯定.

如前所述,«魏书»在收录这篇碑文时,魏收在

前面附加了若干文字.比如开篇第一句“魏,轩辕

之苗裔”,说北魏៿跋氏为黄帝后人,魏收的说法源

自崔浩等人制造出来的传说,显然是靠不住的.

«魏书序纪»上溯黄帝时代,说“昔黄帝有子

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

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

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

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世事

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积六十七世,

至成皇帝讳毛立.聪明武略,远近所推,统国三十

六,大໿九十九,威震北方,莫不率服”[1](P.1).所谓

黄帝少子何名,不得而知.鲜卑原属东胡的古老民

族,世居鲜卑山,即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文中提

到的“成皇帝讳毛”,指可汗毛,曾在大兴安岭一带

建立部落联盟.«魏书序纪»又载:“宣皇帝讳推

寅立.南迁大泽,方千余里,厥土昏冥沮洳.”[1](P.2)

这里说的“大泽”指呼伦湖.可汗推寅趁北匈奴被

击溃西迁之际,带领部落离开大兴安岭,来到呼伦

贝尔草原.至可汗诘汾始率众南迁到古阴山(今大

青山、狼山)匈奴之故地.这里曾是猃狁族的居住

地,后为北方游牧民族北狄的活动中心.战国时

期,为赵国云中郡所辖.秦时为云中郡.汉高祖刘

邦在古阴山南麓置定襄郡,郡治设在成乐县(今内

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部的和林格尔县).«通

典»记载:“和帝永元中,大将军窦宪遣右校尉耿夔

击匈奴,北单于遁走.留者尚十余万落.鲜卑因此

徙居其地而有其人,由此渐盛.”[6](«边防鲜卑»P.1061)

东汉桓帝时,鲜卑檀石槐被推为大人,南抄缘

边,北៾丁零,东却夫余,西击乌桓,尽据匈奴故地,

东西一万四千余里,从而取代匈奴称雄草原.延熹

九年(166),张奂为大司农,遣度辽将军皇甫规北

征,迫使南匈奴、乌桓等降,而檀石槐不肯降,遂出

塞,自分其地为三部,即东部鲜卑、中部鲜卑和西部

鲜卑,各置大人领之.东汉灵帝光和四年(181),檀

石槐死,其子和连代立,因其才力不及乃父,联盟逐

渐瓦解.其后,鲜卑人与匈奴等不同部落杂居,逐

渐形成了慕容鲜卑、宇文鲜卑、៿跋鲜卑、乞伏鲜

卑、秃发鲜卑等较大部落.其中,៿跋鲜卑是鲜卑

北部的一支,亦称“北部鲜卑”.黄帝以土为德,北

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

此后关于北魏历史的文献记载逐渐丰富起来.

北魏天兴元年正月,៿跋珪攻克后燕邺城,中原大

片土地成为北魏疆域.៿跋珪北还,发卒万人凿直

道,由望都恒山至代,五百余里,又迁徙山东六州民

夷十余万口于代.六月,道武帝៿跋珪议国号,群

臣以为当称代,崔宏作«国号议»,以为当称魏,៿跋

珪从之,于是作«定国号为魏诏».为便于管理和进

一步进军中原,七月,៿跋珪迁都平城,始营宫室,

建宗庙、社稷.«魏书官氏志»载:“天兴元年十一

月,诏吏部郎邓渊典官制,立爵品.十二月,置八部

大夫、散骑常侍、待诏等官.其八部大夫于皇城四

方四维面置一人,以拟八座,谓之八国.常侍、待招

侍直左右,出入王命.”[1](P.2972)十一月,立官制,协

音律,定律令.十二月,៿跋珪称皇帝,改元天兴,

作«即位告祭天地祝文»,命朝野皆束发加帽,乐用

«皇始之舞».同时,៿跋珪又命邓渊撰写«国记»,

124

第132页

凡十余卷.关于早期史事的记载很少,只能“惟次

年月起居行事而已,未有体例”.据田余庆«‹代歌›

‹代记›和北魏国史»考证,«魏书乐志»说天兴元

年冬制礼作乐,“掖庭中歌«真人代歌»,上叙祖宗开

基所由,下及君臣废兴之迹,凡一百五十章,昏晨歌

之,时与丝竹合奏”[1](P.2828).魏收提到的«真人代

歌»很有可能是 «隋 书 经 籍 志»所 载 的 «国 语 真

歌».国语即鲜卑语,代歌是用汉字写鲜卑语音而

成,这首歌很可能就是៿跋史诗.为自高门第,崔

浩等人还制造了北魏៿跋氏为黄帝后裔的传说,后

为北魏士人津津乐道.[7]

«桓帝功德颂碑»作于306年,是在崔浩制造៿

跋鲜卑乃黄帝后裔传说的90年前,当然不知道所

谓“魏,轩辕之苗裔”,所以魏收的这句话显然是牵

强的.事实上,北魏早期的史料也没有提到这些

内容.

比较可靠的北魏编年史料是从៿跋珪尊奉的

始祖៿跋力微开始的.«桓帝功德颂碑»就是其中

最重要的一种.这些史料,为90年后的天兴元年

邓渊修«国记»提供了基本素材.

邓渊修«国记»应当参考了这些口传历史以及

各种霸记、杂传之类的文献.«魏书»«北史»都记

载,永兴元年、二年,៿跋猗 和៿跋猗卢兄弟应并

州刺史司马腾之请,介入战事,大破刘渊于西河、上

党.“十年,晋惠帝为成都王颖逼留在邺.匈奴别

种刘渊反于离石,自号汉王.并州刺史司马腾来乞

师,桓帝率十余万骑,帝亦同时大举以助之,大破渊

众于西河、上党.会惠帝还洛,腾乃辞师.桓帝与

腾盟于汾东而还.乃使辅相卫雄、段繁,于参合陂

西累石为亭,树碑以记行焉.”[1](P.6)这里提到的碑

石应当详细记录了此次战事的经过.可惜没有保

存下来,作者也不详.从记述看,或出于卫操等人

之手.«桓帝功德颂碑»乃៿跋猗 死后所立,与参

合陂碑不同,但同样记录了这段史实.该碑文系定

襄 侯 卫 操 所 撰,“立 碑 于 大 邗 城 南,以 颂 功

德”[1](«卫操传»P.599).距邓渊修«国记»,也不过是九十

余年前的事.唐长孺«៿跋国家的建立及其封建

化»认为:“关于៿跋祖先的事迹,从力微以前有些

名字都出于伪造,我们自不能完全依赖«魏书»的记

载,但是‘统国三十六,大໿九十九’的传说却在很

久以后还流播人口,甚至成为难忘的典制,宇文泰

统治西魏时期,还曾企图恢复.”[8](P.91)«桓帝功德

颂碑»主要涉及៿跋珪认定的六世祖力微和他的儿

子៿跋禄官及两个孙子៿跋猗 (桓帝)、៿跋猗

卢(穆帝)逐渐介入中原战事的背景.关于这段历

史,邓渊很可能依据这方碑文及相关资料将其写进

«国记»中.魏 收 又 据 «国 记»及 碑 文,充 实 了 «魏

书序纪»,此条线索是可以推断出来的.

关于៿跋力微的历史,«魏书序纪»有三段重

要记载.第一段是即位的年份.«魏书序纪»说

៿跋力微岁在庚子即位,“始祖神元皇帝讳力微立.

生而英叡.元年,岁在庚子.先是,西部内侵,国民

离散,依于没鹿回部大人窦宾.始祖有雄杰之度,

时人莫测.后与宾攻西部,军败,失马步走,始祖使

人以所乘骏马给之.宾归,令其部内求与马之人,

当加重赏,始祖隐而不言.久之,宾乃知,大惊,将

分国之半,以奉始祖,始祖不受,乃进其爱女.宾犹

思报恩,固问所欲.始祖请率所部北居长川,宾乃

敬从.积 十 数 岁,德 化 大 洽,诸 旧 部 民,咸 来 归

附”[1](P.3).按照«魏书»的记载,៿跋力微即位在庚

子年,即魏文帝曹丕黄初元年(220).第二段是迁

徙成乐,并改名盛乐.“三十九年,迁于定襄之盛

乐.夏四月,祭天,诸部君长皆来助祭,唯白部大人

观望不至,于是征而戮之,远近肃然,莫不震慑.始

祖乃告诸大人曰:‘我历观前世匈奴、蹋顿之徒,苟

贪财利,抄掠边民,虽有所得,而其死伤不足相补,

更招 寇 雠,百 ໿ 涂 炭,非 长 计 也.’于 是 与 魏 和

亲.”[1](P.3)«资治通鉴»将៿跋力微迁居盛乐系于曹

魏甘露三年(258),称៿跋力微率 20 万人辗转迁

徙,从长川、五原南迁,定居汉定襄郡治成乐城,并

将成乐更名为盛乐,建立了以៿跋部为中心的部落

联盟.第三段是与晋室的关系.៿跋力微在盛乐

聚集,引起了晋室的警惕.«晋书傅玄传»载,晋

泰始四年(268),傅玄上疏说,“臣以为胡夷兽心,不

与华同,鲜卑最甚.本邓艾苟欲取一时之利,不虑

后 患,使 鲜 卑 数 万 散 居 人 间,此 必 为 害 之 势

也”[9](P.1322).晋武帝接受了这个建议,以鲜卑降者

数万居雍州、梁州间,特分雍、凉、梁三州置秦州.

秦州刺史胡烈“勇而无谋,强于自用”,上任即采取

高压政策,致“失羌戎之和”,引发河西鲜卑秃发树

机的反叛,并占据了凉州之地,史称凉州之乱.

汉魏以来,羌、胡、鲜卑降者多居塞内,与民杂

处.这些内迁的民族,如匈奴、乌丸、羯、氐等还部

分保留着自己的部落组织.当然,他们都接受中央

集权的管辖.所以«晋书刘元海载记»记载刘宣

125

第133页

的话说:“自汉亡以来,魏晋代兴,我单于虽有虚号,

无复尺土之业,自诸王侯,降同编户.”[9](P.2647)多数

边地民族往往散居在汉地,成为“编户”,并逐渐融

入当地生活.有的民族虽然部分散入内地,但是作

为一个整体,还在塞外保持强大的势力.晋武帝司

马炎太康元年(280),侍御史郭钦建议汉人必须控

制关中北方地区,把聚集在长安、洛阳周围的少数

民族迁徙到边地.«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对于郭钦的建议表示高度赞赏,但是,晋武帝并没

有采纳郭钦的建议.二十年后的公元299年,江统

又上«徙戎论»,重申这一问题,仍没有得到统治集

团的重视.数年以后,最终出现了“五胡乱华”的局

面,边地与内地战乱此起彼伏,西晋王朝在各民族

政权独立的过程中走向灭亡.

相对于河西鲜卑,东北方向的鲜卑索头部大人

៿跋力微依然保持低调.«魏书序纪»记载,៿跋

力微力主“与魏和亲”政策,曹魏元帝曹奂景元二

年(261)、司马炎咸宁元年(275),៿跋力微两次派

遣其长子៿跋沙漠汗到洛阳作人质,表现出足够的

诚意.实 际 上,他 在 暗 中 渐 渐 发 展 自 己 的 势 力.

«魏书序纪»载:“文皇帝讳沙漠汗,以国太子留洛

阳,为魏宾之冠.聘问交市,往来不绝,魏人奉遗金

帛缯絮,岁以万计.始祖与邻国交接,笃信推诚,不

为倚伏以要一时之利,宽恕任真,而遐迩归仰.魏

晋禅代,和好仍密.始祖春秋已迈,帝以父老求归,

晋武帝具礼护送.”[1](P.4)

对此,幽州刺史卫瓘心知肚明.司马炎咸宁元

年,«魏书序纪»作៿跋力微“五十六年”冬,៿跋

沙漠汗还国.晋武帝司马炎赠予៿跋氏锦、罽、缯、

彩、绵、绢诸物,另外车牛百乘,行达并州.晋征北

将军卫瓘,担心៿跋沙漠汗回国后,恐为后患,乃密

启晋武帝,请留不遣.晋武帝难于失信,没有答应.

卫瓘又请以金锦贿赂鲜卑大人,制造间隙,使其猜

忌.晋武帝从之,挽留了៿跋沙漠汗.៿跋力微身

边的重臣暗中接受了卫瓘的财物.两年后,即晋武

帝咸宁四年(278),៿跋沙漠汗才回到故地.适逢

៿跋力微病重,各种势力暗流涌动.因为他们多接

受过卫瓘的贿赂,所以最终杀死了៿跋沙漠汗.这

一年,៿跋力微也死去,史书记载享年一百零四岁.

父子同年而死,៿跋鲜卑受到重创.

根据«魏书序纪»,៿跋力微死后,其子៿跋

悉鹿继立,在位九年,太康八年(287)卒,庙号章帝.

在此期间,“诸部离叛,国内纷扰”.៿跋悉鹿之弟

៿跋绰继立,七年(293)而卒.៿跋沙漠汗之子៿

跋弗继立,一年多(294)而死.៿跋力微之子禄官

继立.晋惠帝司马衷元康五年(295),៿跋禄官整

合鲜卑各部,分其国为三部,៿跋禄官帅部居东部,

在上谷之北、濡源之西,即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的

阳高县境,东接宇文部.ༀ派其兄៿跋沙漠汗之长

子៿跋猗 (桓帝)居中部,在代郡参合陂之北;៿

跋沙漠汗少子៿跋猗卢(穆帝)居西部,在定襄之盛

乐故城.这一年(295),穆帝៿跋猗卢始出并州,迁

杂胡北徙云中、五原、朔方.又西渡黄河,出击匈

奴、乌桓诸部.自杏城以北八十里,迄长城原,夹道

立碣,与晋分界.«魏书序纪»载,“自始祖以来,

与晋和好,百໿乂安,财畜富实,控弦骑士四十余

万”[1](P.6),其活动范围以盛乐为中心,保持着相对

独立的政策.៿跋禄官继位的第二年即举行隆重

仪式,厚葬其兄长៿跋沙漠汗.成都王司马颖、河

间王司马颙、并州刺史司马腾分别遣使会葬,“远近

赴者二十万人”[1](P.6).也就是碑文所说的៿跋力

微和៿跋沙漠汗等“驰名域外,九译宗焉”.九译,

原指语言需经重重翻译乃通,后借指边远的地方,

在这里已不仅仅是鲜卑部落,还包括晋室高官.

然而好景不长,晋惠帝司马衷永康元年(300)

三月,贾后杀死皇太子司马遹.四月,赵王司马伦

政变,废贾后为庶人,杀之,并杀司空张华等,夷三

族.司马伦为相国,翌年正月,赵王司马伦称皇帝,

改元建始,以惠帝为太上皇,囚之金墉城.三月,齐

王司马冏起兵讨伐司马伦.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

司马颙、常山王司马乂、豫州刺史李毅、兖州刺史王

彦等举兵应之.赵王败死,同盟者又相互火并,八

王之乱由此拉开大幕.

以上就是«桓帝功德颂碑»叙写的背景.

从现存资料看,«桓帝功德颂碑»为北魏៿跋氏

有文章之始.这篇碑文除了说到官职外,主要是四

言韵文,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记述៿跋猗

和៿跋猗卢在西晋末年参与中原战事的背景,是

碑文的核心内容;第二部分记述៿跋猗 之死;第

三部分是碑文的铭,为四言韵语.其实,整篇碑文

皆为韵语,这与北魏后来盛行的碑体文有所不同.

«桓帝功德颂碑»第一部分的内容最为丰富,还

可以细分为六段.第一段从“驰名域外,九译宗焉”

开始,总写៿跋猗 和៿跋猗卢尊奉祖上的教导,

与晋和亲.“治国御众,威禁大行.声著华裔,齐光

126

第134页

纯灵.智深谋远,穷幽极明.治则清断,沉浮得情.

仁如春阳,威若秋零.强不凌弱,隐恤孤茕.道教

仁行,化而不刑.国无奸盗,路有颂声.自西讫东,

变化无形.威武所向,下无交兵.南壹王室,北服

丁零.招 谕 六 狄,咸 来 归 诚.超 前 绝 后,致 此 有

成.”[1](«序纪»P.6)这 里 多 是 空 洞 的 赞 美 之 词.所 谓

“智深谋远,穷幽极明”“南壹王室,北服丁零”,是说

៿跋猗 和៿跋猗卢能够审时度势,接纳汉人,平

定边乱.王室,指晋室.丁零,即北方少数民族,在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谓,商周时称“鬼方”,汉魏时

称“丁零”,十六国时称“高车”,隋唐时称“铁勒”.

北服丁零,不过举要提纲,是卫操等人建议“南壹王

室”的具体例证而已.因为平定北方少数部落的叛

乱具有示范作用,才会有“招谕六狄,咸来归诚.超

前绝后,致此有成”的局面.

第二段则比较具体,描写了八王之乱后,刘渊、

石勒等人趁乱而起的历史背景.“奉承晋皇,扞御

边疆.王室多难,天网弛纲.豪心远济,靡离其殃.

岁翦逆命,奸盗豺狼.永安元年,岁次甲子.奸党

犹逆,东西狼跱.敢逼天王,兵甲屡起.怙众肆暴,

虐用将士.”[1](P.600)八王乱起,王 室 多 难.永 安 元

年(304)正月,东海王司马越囚长沙王司马乂,改元

永安.七月,东海王司马越等奉惠帝命讨伐司马

颖,败于荡阴,晋惠帝被迫入邺,改元建武.十一

月,张方胁迫惠帝迁长安,复改元永安.十二月,司

马颖仍为成都王,立豫章王司马炽为皇太弟,改元

永兴.总之,永安、建武、永安、永兴等年号改来改

去,其背后是皇室纷争.“永安元年,岁次甲子”,这

是一个最为动荡的年份.

“邺洛遘隙,弃亲求疏.乃招暴类,屠各匈奴.

刘渊奸贼,结党同呼.敢击并土,杀害无辜.残破

狼藉,城邑丘墟.交刃千里,长蛇塞涂”[1](P.600)则进

入第三段.邺洛,指邺城和洛阳.遘隙,指皇室之

间的分崩离析.河间王司马颙请立成都王司马颖

居邺,晋惠帝被逼留在邺城.王浚借助鲜卑段务勿

尘之力攻陷邺城,晋惠帝及司马颖逃奔洛阳.“求

疏”是说司马颖表请刘渊为冠军将军监匈奴五部军

事,这无异于引狼入室.此年八月,刘渊趁乱据离

石称大 单 于.十 月,刘 渊 据 左 国 城,称 汉 王 于 平

阳(今山西省临汾),作«即汉王位下令».建元元熙

元年,刘渊以汉家自居,追尊刘备之子刘禅为孝怀

皇帝.从此,匈奴卷入内乱.此后,“奸党犹逆,东

西狼跱”,各地叛乱此起彼伏,如巴氐人李特、李雄

最早向西南扩充势力,后称成都王,建元建兴.这

样,邺城、洛阳、长安、成都等地战乱四起,十六国由

此开始.

在此危难中,៿跋猗 应邀驰援司马腾,“晋道

应天,言展良谟.使持节、平北将军、并州刺史、护

匈奴中郎将、东瀛公司马腾,才神绝世,规略超远.

时逢多难,惧损皇祀.欲引兵驾,猃狁孔炽.造设

权策,济难奇思.欲招外救,朝臣莫应.高算独断,

决谋盟意.爰命外国,引军内备.简贤选士,命兹

良使.遣参军壶伦、牙门中行嘉、义阳亭侯卫谟、协

义亭侯卫鞬等,驰奉檄书,至晋阳城”[1](P.600).这是

第一部分的第四段.皇室内乱,朝臣自顾不暇.东

瀛公、并州刺史司马腾只能派遣参军壶伦、牙门中

行嘉、义阳亭侯卫谟、协义亭侯卫鞬等,驰奉檄书,

至晋阳城,希望得到៿跋猗 、៿跋猗卢的支持.

这大约是永安元年的隆冬时节.在卫操的积极鼓

动下,៿跋猗 、៿跋猗卢兄弟二人不忘“与晋和

好”的祖训,前往迎战.៿跋猗迤率领十多万骑兵

出征,在西河、上党郡大败刘渊的部众.

第五段描写卫操、卫雄等人在混乱中力劝៿跋

猗 、៿跋猗卢把握时机,“心在宸极”.宸极,原本

指北极星,这里指代晋室.刘琨«劝进表»载:“宸极

失御,登遐丑裔.”[9](P.146)也是从这个意义上使用此

词.“辅相二卫,对扬毗翼.操展文谋,雄奋武烈.

承命会议,咨论奋发.昔桓文匡佐,功著周室.显

名载籍,列赏备物.大众回动,熙同灵集.兴军百

万,期不经日.兄弟齐契,决胜庙算.鼓噪南征,平

夷险难.”[1](P.600)“二卫”即卫操、卫雄.卫操文才,

卫雄武功,一文一武,文谋武烈,为៿跋猗 、៿跋

猗卢的股肱之臣.在卫操眼中,៿跋猗 、៿跋猗

卢犹如齐桓公匡扶周室,不持二心.唯其如此,他

们忠心耿耿,奋发扬励,辅佐君王.

៿跋猗 、៿跋猗卢兄弟到镇后,与各路军阀

会盟,铭篆书丹,正是第六段所描写的内容.“(又

云:二帝到镇),言若合符.引接款密,信义不渝.

会盟汾东,铭篆丹书.永世奉承,慎终如初.契誓

命将,精锐先驱.南救涅县,东解寿阳.窘迫之邑,

幽而复光.太原、西河,乐平、上党,遽遭寇暴,白骨

交横.羯贼肆虐,六郡凋伤.群恶相应,图及华堂.

旌旗轻指,羯党破丧.遣骑十万,前临淇漳.邺遂

振溃,凶逆奔亡.军据州南,曜锋太行.翼卫内外,

镇静四方.志在竭力,奉戴天王.忠恕用晖,外动

亦攘.于是曜武,振旅而旋.长路匪夷,出入经年.

毫毛不犯,百໿称传.周览载籍,自古及今.未闻

外域,奔救内患.弃家忧国,以危易安.惟公远略,

127

第135页

临难能权.应天顺人,恩德素宣.和戎静朔,危邦

复存.”[1](PP.600~601)到 镇,指 到 并 州 前 线.铭 篆 书

丹,指盟约.«魏书序纪»载,៿跋猗 “率十余万

骑,帝亦同时大举以助之,大破渊众于西河、上党.

会惠 帝 还 洛,腾 乃 辞 师. 桓 帝 与 腾 盟 于 汾 东 而

还”[1](P.6).这与碑文“南救涅县,东解寿阳”可以相

互印证.涅县在今山西省武乡县,寿阳属乐平郡,

在今山西省寿阳西南.文中提到的“羯贼”,指石

勒.他原本是贵族家奴,与其母王氏相失.并州刺

史司马腾部将刘琨获得石勒母亲及从子石虎,送还

石勒,并附信希望他能协助自己匡扶晋室,为石勒

所៾,反乘乱攻邺城.经过苦战,“和戎静朔,危邦

复存”,晋室授予៿跋猗 为大单于称号,赐予金印

紫绶.

就在这一年,៿跋猗 死于前线.文章的第二

部分记述了៿跋猗 之死,同样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从“非桓天挺,忠孝自然”到“仰诉造化,

痛延悲夫”,详载其功高勋重,声震三川.“孰能超

常,不为异端.回动大众,感公之言.功济方州,勋

烈光延.升平之日,纳贡充蕃.凭瞻銮盖,步趾三

川.”[1](P.601)三川,通常指河、洛、伊三河流域,概指

北方广大地区.៿跋猗 本来还可以大有作为,可

惜“有德无禄,大命不延.年三十有九,以永兴二年

六月 二 十 四 日,寝 疾 薨 殂. 背 弃 华 殿,云 中 名

都”[1](P.601).永兴二年,៿跋猗 三十九岁,则其生

于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三年(267).“国失惠主,哀感

欷歔.悲痛烦冤,载号载呼.举国崩绝,攀援靡诉.

远近齐轨,奔赴梓庐.人百其身,盈塞门涂.高山

其颓,茂林凋枯.仰诉造化,痛延悲夫.”[1](P.601)国

家失去主人,高山为之倾倒,森林为之枯败.作者

引用«诗»意,以“人百其身,盈塞门涂”的夸张用语

表达了沉痛的伤悼之情.

第二段从“忠于晋室,骏奔长衢”到“功施于人,

祀典所说”,推测៿跋猗 之死因.前文说“长路匪

夷,出入经年”,经年就是转年.这段文字有“隆冬

凄凄,四出行诛.蒙犯霜雪,疹入脉肤.用致薨殒,

不永桑榆”[1](P.601),说明៿跋猗 是上年隆冬时节

出兵,冰雪转战中不幸᳿病,在永兴二年六月而卒.

可见战事延续了半年多的时间.៿跋猗 “以死勤

事,经勋同模.垂名金石,载美晋书”.平北将军司

马腾闻知噩耗,“平北哀悼,祭以丰厨,考行论勋,谥

曰义烈”[1](P.601),说明义烈这个谥号乃司马腾所赐.

第三段从“桓帝经济,‘存亡继绝’”到“长存不

朽,延于亿龄”,记载了祭奠及送葬的情形.一是

“荒服是赖,祚存不辍.金龟箫鼓,轺盖殊制.反及

二代,莫与同列”[1](P.601).荒服,古代五服之一,指

离京畿二千五百里的地方,为五服中最远之地.这

里形容晋室统治地域宽广,福祚绵延.金龟,龟钮

官印,皇太子、列侯、丞相、大将等用.曹植«王仲宣

诔»有言,“金龟紫绶,以彰勋则”[10](P.241),这里指死

后殊荣.箫鼓,即箫与鼓,指发丧时鼓乐齐鸣.轺

盖,轻车帷幛,送葬的车队也非同一般.二是“并域

嘉叹,北国感荣.各竭其心,思扬休名”[1](P.601).并

域,应当指并州,与“北国”互为文义,意思是当地百

໿都竭尽全力,弘扬៿跋猗 的美名.三是“刊石

纪功,图像存形”[1](P.601),指墓碑不仅有文字,还有

图,同前述៿跋猗卢碑一样.四是“靡辍享祀,飨以

牺牲”[1](P.601),这里指祭品很丰富.所有这些文字,

无不彰显祭奠场面的隆重.

最后一个部分是“铭”(魏收称之为“颂”).“金

坚玉刚.应期顺会,王有北方.行能济国,武平四

荒.无思不服,区域大康.世路纷纠,运遭播扬.

羯胡因衅,敢害并土.哀痛下民,死亡失所.率众

百万,平夷险阻.存亡继绝,一州蒙祜.功烈桓桓,

龙文虎武.朱邑小善,遗爱桐乡.勋攘大患,六郡

无 □.□ 悉 之 来,由 功 而 存.刊 石 勒 铭,垂 示 后

昆.”[1](P.601)这段文字明白如话,节奏明快,描绘了

៿跋猗 、៿跋猗卢“应期顺会,王有北方”的功业,

在靖国战事中,“存亡继绝,一州蒙祜”,刊石勒铭,

留下了不朽的声望.

这篇碑文在十六国、北朝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

地位,是鲜卑៿跋氏最早的文字,形式上很有特点.

今天看到的十六国、北朝碑文多是散体叙事,韵文

表赞.这篇碑文则通体韵语,又不严格,随时换韵,

便于诵读.尽管魏收对碑文评价不高,言其“文虽

非丽”,用一个“丽”字来评价此碑文,显然不合时

宜.这是一篇描写战乱的文章,怎能用绮丽的文字

来表达呢? 这篇碑文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收复之

战的惨烈以及普通百໿所遭受的苦难.碑文说:

“太原、西河,乐平、上党,遽遭寇暴,白骨交横.羯

贼肆虐,六郡凋伤.群恶相应,图及华堂.旌旗轻

指,羯党破丧.遣骑十万,前临淇漳.邺遂振溃,凶

逆奔亡.”这段描写,与刘琨«为并州刺史到壶口关

上表»描写当地“鬻卖妻子,生相捐弃,死亡ༀ危,白

骨横野,哀呼之声,感伤和气”的情形,确有异曲同

工之妙.还有一种说法,现存的碑文经过了魏收的

润饰.其实,不必深究就能发现,在碑文段落的开

头,魏收确实使用了一些提示性的语言,在某些段

128

第136页

落上可能也会有缺失,但正文大体上保留了碑文的

原貌.

«魏书卫操传»载:“晋征北将军卫瓘以操为

牙门将,数使于国,颇自结附.”[1](P.599)卫瓘很有政

治眼光,也有着深厚的学术素养.«隋书经籍志»

著录卫瓘有«丧服仪»«集注论语»等著作,也是一位

饱读诗书的学者.他的儿子卫恒是书法理论家,著

有«四体书势»等.卫操能与他们交往,并得到他们

的赏识,其自身的学术修养不难推想.

«魏书卫操传»所载,与卫操一同前往盛乐的

宗室乡亲还有卫雄、姬澹、莫含、卫懃、卫崇、卫清、

卫泥、段繁、王发、范班、贾庆、贾循、李壹、郭乳等

人,这些人“皆为桓帝所表授”.其中,卫雄、姬澹、

莫含等名字皆见碑阴记载,«魏书»也有附传.可

惜,他们没有留下任何文字,无从评价.莫含,«魏

书»有传,称其“雁门繁畤人也.家世货殖,赀累巨

万其故宅在桑干川南,世称莫含壁,或音讹,谓

之莫回城云”[1](P.603),也是当地有名的人物.刘琨

为并州刺史时,招募莫含为佐僚.莫含居近塞下,

常往来于边地与内地之间.៿跋猗卢爱其才器,召

其入代国,刘琨不舍,嘱咐说,“当今胡寇滔天,泯灭

诸夏,百໿流离,死亡涂地,主上幽执,沉溺丑虏.

唯此一州,介在群胡之间,以吾薄德,能自存立者,

赖代王之力.是以倾身竭宝,长子远质,觊灭残贼,

报雪大耻.卿为忠节,亦是奋义之时,何得苟惜共

事之小诚,以忘出身之大益.入为代王腹心,非但

吾愿,亦一州所赖”[1](P.603).这段文字展露心扉,语

重心长,足见刘琨对他的器重.莫含理应有充满激

情的 回 答,可 惜 史 书 没 有 记 载,让 人 产 生 无 限 的

悬想.

[参考文献]

[1]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钱大昕全集(第二册)[M].陈文和,主编.南京:江苏古

籍出版社,1997.

[3]吕思勉读史札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4]莫久愚.«魏书卫操传»所附桓帝碑辨疑[J].内蒙古师

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

[5]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4.

[7]田余庆.«代歌»«代记»和«北魏国史»———国史之狱的史

学考察[J].历史研究,2001,(1).

[8]唐长孺.៿跋国家的建立及其封建化[A].唐长孺.魏晋

南北朝史论丛[C].北京:三联书店,1955.

[9]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0]曹植集校注[M].赵幼文,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

(责任编辑 李静丽)

WeicaoandTuobaLiweiandTheirDescendants

———InterpretationoftheMonumentofPraisefortheMeritsofEmperorHuan

LIU Yue-jin

(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Beijing102445,China;

HenanUniversity,KaifengHenan475001,China)

[Abstract]TheMonumentofPraisefortheMeritsofEmperorHuan,writtenbyWeicao,isnotonG

lyawrittenhistoricaldataoftheearlyNorthern WeiDynasty,butalsoarepresentativearticleofthe

TuobaGroupoftheNorthern WeiDynasty,whichhasimportanthistoricalvalueandliterarysignifiG

cance.TakingtheMonumentofPraisefortheMeritsofEmperorHuanastheobjectofstudy,theauG

thorexaminesWeicao'slifestoryandtheauthenticityoftheinscription.TheconclusionisthatWeicao

hadcontactswithTuobaLiwei,TuobaLuguan,TuobaYiyiandTuobaYiluthreetriballeaders,andhe

wasfamiliarwiththeearlyhistoryoftheNorthernWeiDynasty.TheinterpretationoftheMonumentof

PraisefortheMeritsofEmperorHuanhasacertainpromotingeffectonthein-depthstudyoftheearly

historyandliteraryhistoryoftheNorthern WeiDynasty.

[Keywords]NorthernWeiDynasty;WeiCao;EmperorHuan;TuobaLiwei;TuobaYiyi;InscripG

tion

129

第137页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交融史研究”(编号:17ZDA177).

[收稿日期]2023-08-22

[作者简介]李春梅,女,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2024年1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Jan.2024

第45卷 第1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5 №.1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4.01.017

先秦时期北方地区民族交错地带的变迁及特点

李春梅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先秦时期,长城以南、黄河中下游以北地区是北方各族与华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要发生地.

这一区域具有开放包容、丰富多元的文化样态及其文化积淀,并呈现出局部稳定和整体波动的变迁过程.近

两千年的交往互动,使各民族及其文化发展都得到了相应的回报,为更大规模、更大范围、更多民族的融合奠

定了深厚的经济、政治、人文基础.到战国中后期,秦赵燕长城修筑后,该区域皆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管辖范围.

[关键词]先秦;北方地区;民族交错地带

[中图分类号]K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4)01-0130-07

一、问题的提出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在中国北方长期存在着游

牧和农耕两种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在游牧和农

耕相接触的边缘形成了一个交往互动活跃的地带.

学术界从经济学、地理学、民族学、生态学、考古学、

历史学等不同学科角度对这一地带做了大量的深

入研究,提出了不同的概念表述,如“胡焕庸线”[1]、

“农牧 过 渡 带”[2]、“农 牧 分 界 线”[3]、“农 牧 交 错

带”[4](P.200)、“长城地带”[5],等等.虽然这些概念的

界定标准、划分方法有所不同,但学界对这一地带

的地理走向、大体范围已基本达成共识,认为该地

带应包括今甘肃、宁夏、内蒙古中南部、陕西北部、

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地

区.在不同历史时期,该地带的生产生活方式会发

生一些变化,或以农为主,或以牧为主,或游牧农耕

并存.影响该区域发生变化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外,

主要是人口规模较大民族的迁徙往来、政治变迁等

人为因素.

以往大多数研究皆是以战国长城的修筑作为

农牧交错地带形成的重要标志.如费孝通先生曾

指出,“划分农牧两区的地理界线大体上就是从战

国时开始建筑直到现在还存在的长城”[6];白音查

干先生将赵长城作为“中原农耕势力的北进和农牧

分界线开始确立的标志”[7];«中国大百科全书中

国地理»称最早的农牧交错带形成于战国秦孝公时

期,秦 昭 王 所 筑 长 城 是 当 时 农 牧 分 界 线 的 一 部

分[8](P.727).

战国中后期,游牧民族在这一地带十分活跃,

秦、赵、燕诸侯国为防止他们南下先后修筑了长城,

因此学界有“中国北方长城地带大致相当于北方农

牧交错地带”[9]的说法.

那么,在长城修筑之前的夏商周近两千年的时

130

第138页

间段内,北方地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是否也有相对

稳定的交错地带,学界的探讨还比较少.先秦时

期,由于地理因素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

的活动和交往空间比较狭窄,交往交流更多地局限

于人口较为集中的中原及其周边地区.薰育、鬼

方、猃狁、戎、狄等民族与华夏民族(汉族的前身)几

乎有着共同的历史开端,并与华夏民族发生交往,

因此在甲骨卜辞、青铜器铭文等先秦文献中留下了

他们的身影.

为了比较清晰地探讨有关问题,这里简单说明

一下本文所涉及的“北方地区”和“北方民族”两个

概念.先秦时期的北方地区是相对于当时的中原

地区而言的.中原地区的形成则是随着夏商周王

朝疆域的变迁,有一个不断整合、壮大和៿展的演

变过程.夏王朝的统治区主要指黄河中游的山西

南部、河南西部地区,大致以二里头文化的分布为

中心;商王朝将黄河中游和一部分下游地区连成一

片,中原地区向北延展到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春秋

时期,中原的概念初步形成,其地理范围进一步扩

展,主要指以今河南为中心的鲁西、冀南、晋南和关

中东部地区.[10](P.458)因此,以春秋时期的中原地区

为参照,相邻的北部地区大致相当于今陕西北部和

关中西部、山西中北部、河北中北部,这也就是本文

所说的“北方地区”,与后来农牧交错地带所在的广

义的北方地区还有一定的空间和距离.

与温暖湿润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相比,这一区域

降雨量较少,多山地、丘陵、台地,但也不乏平原、盆

地以及季节性河流、湖泊,为生息于其中的各民族

从事多种生产生活方式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条件.

同时,区域内的很多地理单元与中原地区几乎没有

不可逾越的天然阻碍,“内外环境都有利于人口和

牲 畜 的 流 动 及 农 耕 等 业 的 生 产 与 产 品 流

通”[11](P.14).

春秋以前的古代中国还没有明确的游牧民族

及游牧地区,只有比较集中的农耕区.活动于黄河

中下游农耕区北部的其他民族从事采集、渔猎、畜

牧、农耕等混合经济生产方式.考古资料及先秦文

献资料都显示这些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还不同于

游牧民族.[12](PP.101~108)虽然对于游牧经济形成的

时间还存有争议,但林胡、楼烦、东胡、匈奴等是游

牧民族在学界基本没有异议.本文的“北方民族”

是指先秦时期活动在长城以南、中原以北地区的北

方各族,其创造的文化统称为“北方文化”,以别于

中原文化.

二、交错地带的变迁

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十分稀少,有关

民族交往的信息更是极为有限,所以对于夏商周三

代尤其是西周以前的历史做深入探索,需要结合考

古成果.[13]北方地区先秦时期的各考古学文化之

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但总体来说,以二里头文化为

代表的中原文化逐步影响、融合着北方各族及其所

创造的文化,使得北方各族与华夏民族之间的交错

地带不断向北推进.为叙述方便,本文分为夏晚期

至早商、晚商至西周、东周等三个阶段做具体分析.

(一)夏晚期至商早期

二里头文化以夏王朝中晚期的二里头遗址命

名,分布范围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与之发生

直接交往的文化主要有北邻先商下七垣文化和东

邻岳石文化.这三个相对独立的考古学文化呈鼎

足之势分布在中原地区,是此时期民族及文化交往

的主要代表.

二里头文化与下七垣文化以沁河为界东西对

峙,沁河东、西两岸是二者交流痕迹最为突出的地

区.二里头文化与岳石文化共处时间比较长,岳石

文化明显高于夏文化,并影响到了二里头文化区的

腹地.有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与岳石文化的交错

地 带 大 致 在 豫 东 的 杞 县、太 康、淮 阳 一

线.[14](PP.46~53)

此外,在西北部的关中东部、陕南一带产生的

东龙山文化与二里头文化关系密切,但终被二里头

文化所取代.也有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对其西北、

北方地区的文化扩张和渗透主要集中在关中东部

和晋南地区.[15]无论陕南还是晋南,至少可以说明

二里头文化已经渗透到了关中东部及其周围地区.

二里头文化与同时期的齐家文化、朱开沟文

化、白燕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相距较远,但也有明

显的交往交流迹象.如二里头文化束颈圆腹罐(花

边罐)来自齐家文化[16],晋中的白燕文化出现少量

具有二里头文化因素的盆、爵等[17],朱开沟文化和

夏家店下层文化都出土了具有二里头文化特征的

器物.学者们推测这些交往应是间接实现的,或者

是以其他关系密切的考古学文化为媒介,或者是由

居民的远距离迁徙而带入.[18](PP.434~435)

与二里头文化相比,分布在今豫北冀南的先商

下七垣文化与北方各考古学文化的交往互动更加

直接和面对面.[18](P.434)下七垣文化与白燕文化关

131

第139页

系密 切,而 且 后 者 不 断 向 前 者 注 入 新 的 文 化 因

素[17];下七垣文化与大坨头文化以៾马河、易水为

界南北对峙,考古资料显示二者的交往十分频繁;

下七垣文化与岳石文化相邻,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多

体现在相邻的鲁西北地区.[19]

先商下七垣文化南下发展为二里岗文化.二

里岗文化继承了下七垣文化,占领和取代了二里头

文化,还包含一定数量的岳石文化因素,形成了一

个比夏朝大得多的中原地区及中原文化圈.二里

岗文 化 对 周 围 地 区 产 生 了 强 烈 的 辐 射 和 吸

附[20](P.179),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二里岗文化

占据冀南、冀中易水流域,大坨头文化衰落并向东

收缩直至消亡;与商人有密切关系的白燕文化此时

可能成为阻挡北方族群南下的重要屏障[15];岳石

文化被迫向东压缩,逐渐集中在胶莱平原、胶东半

岛、鲁东南沿海地区.二里岗文化与夏家店下层文

化、朱开沟文化虽然相距较远,但也有明显的互动

关系,如陶器上的云雷纹装饰、中原风格的青铜礼

器等.

早商时期,北部疆域扩展到今河北南部(保定、

石家庄以南)、山西中南部、山东泰沂以西,西达关

中东部(陕西咸阳附近).原与夏文化关系密切的

关中东部、晋南、冀南、鲁西南等地皆被纳入商王朝

的治理范围.因此,早商时期北方的民族交错地带

大体处于关中西部、山西中北部、河北中北部、京津

唐地区、山东中部一带.

史学界的一些学者根据«诗经»、青铜器铭文等

先秦文献中出现的地名、与华夏民族交往的蛛丝马

迹等,考察了夏商时期猃狁、土方、鬼方、井方等民

族的活动范围,做出的推测很多都指向这一交错地

带.猃狁,夏商时活动在河北省北部、易水流域,商

周时活动在山西省北、中南部[21](P.251);土方活动范

围 有 今 山 西 南 部 安 邑 一 带[22](P.274)、石 楼 一

带[23](P.279)、中部 太 原 盆 地[24](P.343)等 不 同 说 法;鬼

方活动在今山西南部[25](PP.289~308);井方活动于今

山西中部及河北中部的邢台一带[26](P.23),等等.这

些研究同考古学研究一样证明了当时中原地区北

部活跃着诸多民族.有学者根据早商文化对北方

文化渗透的程度将其分为两个层级:在第一层级区

域内有数量较多的商文化因素,逐渐向着商文化面

貌演变;在第二层级区域只有个别商文化因素,土

著成分更多.[15]从这个层级范围的划分看,早商文

化对北方文化的渗透是夏、先商文化影响的延续,

而且,距离中原越近的地区受影响的程度越深.

(二)商晚期至西周时期

周人灭商后,“一日而尽有夏商之民、尽有夏商

之地、尽有夏商之财”[27](P.322).受二里头、二里岗

等中原文化影响的北方地区又有一部分纳入西周

王朝的治理范围,北方各考古学文化及其创造主体

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晚商至西周时期的北方考古学文化,如辛店文

化、寺洼文化、西岔文化、李家崖文化、围坊三期文

化、张家园上层文化、魏营子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

等都与先周、周文化有互动联系.这些文化主要分

布在关中西部、山西中北部、内蒙古中南部、河北中

北部、燕山南北、内蒙古东南部及西辽河流域.

中原地区的商周文化遗存中出现了很多北方

青铜器和互相汲取文化成分而被改进的器具遗物.

如,妇好墓中出土大量的具有北方青铜文化因素的

器物,包括马首铜刀,装饰兽首、铃首和蛇首的弓形

器等.同时,北方各考古学文化中也出土了大量具

有中原文化因素的器物,或是被北方民族利用和改

造的商式容器、商式兵器、工具等.[28]李家崖文化

中的花边鬲、方格乳钉纹、云雷纹等与先周文化、西

周早期的文化类似;围坊三期文化出土有鼎、爵、

簋、甗等典型的商文化青铜礼器组合;张家园上层

文化与晚商、西周燕文化并行发展,同样出土有数

量较多的商文化因素和部分周文化因素的器物.

魏营子文化出土许多晚商至周初时期的中原式青

铜器.夏家店上层文化中有大量的中原式鼎、罍、

盉、壶、尊、匜以及带完整铭文的簋等青铜礼器和

戈、钺等青铜兵器,还有仿效中原同类器物的个别

器类,甚至同一墓中出土的青铜礼器包括商末周初

至春秋初的各个时代[29](P.181),这说明距离中原较

远的辽西地区在商末至春秋时期一直保持着相对

独立的发展,但与中原也有着持续的联系和交往.

随着中原王朝疆域的扩展和中原文化的持续

影响,辛店文化、寺洼文化等交错分布的泾渭河上

游地区、甘肃陇东被纳入周王朝的治理范围,但仍

活动着诸多的戎狄等族.周文化进入洛河上游和

清涧河下游地区取代了李家崖文化.西周中期之

后,晋中地区被晋文化占据.西周晚期,燕文化占

据了张家园上层文化的大部区域,冀中、京津唐地

区纳入西周文化分布区.[30]岳石文化的创造者东

夷诸族在西周后期也基本上接受了齐、鲁等诸侯国

的直接统治.

根据周人先祖的活动范围、周初诸侯封邑的分

布区域以及戎狄活动线索等,史念海先生提出了西

132

第140页

周时期中原与北方民族的分界线,其大体走向是从

陇山东部,经灵台、泾阳、白水、霍山,循太行山东

北,绕北京北至渤海.[31]这一分界线说明随着西周

王朝分封制的推行和晋、燕等诸侯国的经营,华夏

与戎狄等民族发生交往的交错地带也相应地向北

៿展到今陕西关中西部、北部,山西汾河中游,太行

山东北部,华北平原北线,而此前的民族交错地带

大多进入西周疆域的整合和北扩范围.

根据相关研究,这一地带各考古学文化及其创

造主体,为民族交往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商文

化由晋南沿汾河谷地向北越过层层山峦直接影响

了朱开沟文化[32];晋文化既是中原古文化的组成

部分,又是北方古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中原与北

方两大文化区系间的重要纽带[33](P.2);太行山东西

两翼通过桑干河、滹沱河和漳河谷地进行东西互动

融合,直到燕、晋扩张至此,中原文化占据了៾马

河、滹沱河之间的广大地域和汾河谷地北部的大部

分地区[18](P.433).同时,还呈现出一个重要特征,距

离中原中心越近的地区,如太原盆地、忻定盆地,其

文化格局越为稳定,文化演进具有连续性,而较远

的吕梁山地及其以西、以北地区的文化格局则是不

断变迁,呈显著的断裂性.[17]这些都印证西周时期

北方的民族交错地带持续活跃着不同民族,尤其是

太行山西麓汾河谷地和太行山东麓的山前平原成

为民族交往的重要通道.

(三)东周时期

与夏商西周时期相比,考古界对东周时期北方

考古学文化的研究更为全面、系统.考古学界把东

周时期的北方遗存划分为四个主要区域,即甘宁地

区、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燕山南北、西辽河流域,包

括了晋北、冀北、陕北、关中地区的诸多遗存.在这

些区域已发现的比较典型的文化和遗存有冀北山

地的玉皇庙文化、内蒙古中南部的桃红巴拉等诸遗

存、陇山地区的杨郎文化、河西走廊的沙井文化、辽

西地区的十二台营子文化和井沟子文化,等等.

杨郎文化与中原地区文化交流频繁,遗存中普

遍发现有东周时期的铜戈、车軎、毂,装饰有变形云

纹的当卢、铜镜、圭形带饰等.沙井文化也受到中

原文化的影响,小铜镜上有对称龙纹,铜镞两侧带

翼,还有一些明显来自中原地区的矛、锥、铲、鐏等

铁器.[34](P.123)内蒙古中南部的诸多遗存在生业模

式、以羊为主的殉牲、随葬品等方面有着很多的一

致性,是否能被归类为某一文化或是否为游牧民族

的遗存,考古学界还有不同意见.这些遗存中有来

自中原地区的车軎、车辕饰等铜器,铺首、长剑、刀、

锥等铁器以及金银器,北方系青铜器铜釜上饰有中

原样式的勾连雷纹、云雷纹,器盖上有中原的鸭形

纽等.

玉皇庙文化也存在燕或中原、文化因素,如饰

重环纹的铜鼎、饰蟠螭纹的铜罍以及铜盘、匜、鬲、

罍、敦、杯 等 青 铜 容 器,有 的 铜 器 上 还 带 有 铭

文.[35](PP.30~44)辽西地区南部以努鲁儿虎山为界,东

部为十二台营子文化,西部为水泉文化,皆以农业

为主,北部分布着井沟子文化,以游牧经济为主.

三种文化交往密切,但十二台营子文化、水泉文化

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更明显.

东周时期,北方地区的各考古学文化之间的交

流痕迹非常突出,呈现很多共性,尤其在青铜文化

发展方面有密切联系.杨建华先生在分析“中国北

方文化带”的形成、特点及其所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程度时指出,这一地带在文化上接受中原影响的只

有冀北和甘肃庆阳地区,这些地区后来都归为中原

文化的版图,再往北的其他地区(宁夏固原、银南、

内蒙古河套与阴山南北)对中原文化只是一种简单

的借用,大多没有与当地文化产生融合,直至长城

在这一地带的建立.[36](P.142、165)这说明北方地区与

中原文化交流程度的深浅决定着该地区融入中原

的进程.

三、交错地带的特点

先秦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交错地带是民族交

往交流活跃的地理空间,具有开放包容、丰富多元

的文化样态和文化积淀,为更大规模、更大范围、更

多民族的融合奠定了深厚的经济、政治、人文基础.

(一)北方文化的横向交流及其特征

从北方各考古学文化的交流迹象看,北方文化

及其创造主体都不是孤立、封闭的自生自灭、简单

替代,而是不断突破地域界限,有主有次、有强有

弱、有快有慢地此消彼长、承前启后、汇聚融合.虽

然一部分文化及其创造主体因被融合、被分化而消

失,但从整体来看,正是在继承与被继承、杂交与再

杂交、融合与被融合的发展过程中,既承袭和延续

着前代文明的历史悠久性和特殊性,又以开放包容

的姿态面对其他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为北方地区沉

淀了特有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核.

各民族在相互碰撞、相互依存、互通有无、取长

补短的交往过程中形成越来越多的共性.具有越

133

第141页

来越多共性的文化及各创造主体逐渐形成新的统

一体,继续突破地域界限,认同和接纳其他文化因

素,在更大的范围内同其他文化及其主体发生交往

交流交融.如此循环往复,螺旋式的发展、前进,逐

步扩大到整个北方地区,孕育出不同于中原文化的

发展空间,塑造了相互关联的北方文化系统.

至东周时期,东西横向上的交流融合使北方文

化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共性.林沄先生对此曾做过

总结,他认为除了都有晚期北方系青铜器外,还有

其他几点共性,即墓中有动物头和蹄等殉牲,有骨

弓弭和铜镞、骨镞等武器,有铜质或骨质的马衔和

马镳等.[37]这些共同特征是北方文化发展到一定

高度的表现,既与北亚蒙古人种的南下[37]有关,也

体现了当地原有民族及其文化所沉淀下的基因与

特质.如学者指出的那样:“中原和北方地带之间

的界面是变动不居的.长城只是长期的文化差别

达到顶点的象征.”①长城修建后,长城以北形成以

游牧经济为主的游牧文化,长城以南的北方文化与

中原文化继续交流交融,共性越来越多.

(二)开放、多元、包容基础上的民族融合

夏商周时期是华夏民族的孕育形成时期,也是

周边各民族的孕育形成时期.[38]虽然还不能把北

方各考古学文化与文献上记载的北方族群、民族一

一对应,但从考古学文化的交流互动看,各文化及

其主体的融合趋势是无法否认的.

华夏民族以夏人、商人、周人为主体,又不断汇

聚融合着其他族群而逐渐壮大,活动在交错地带的

薰育、土方、鬼方、猃狁等族销声匿迹,除少部分北

迁外,留在原地的各民族大多与华夏民族融合.西

周初期,北方地区分布着诸多戎狄,一部分还与各

诸侯国交错杂居,“陇以西有绵诸、畎戎、狄獂之戎,

在岐、梁、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

而晋 北 有 林 胡、楼 烦 之 戎,燕 北 有 东 胡、山

戎”[39](卷94上P.3747).诸多戎狄中一定还有先前猃狁、

鬼方等民族的后裔.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与分化,加之北亚蒙

古人种的大批南下,处于交错地带的戎狄,或与华

夏族融合,或融入北方的其他民族.到战国中期,

交错地带形成以林胡、楼烦、东胡等诸胡与华夏为

主的民族交往格局.长城修筑后,诸胡的一部分融

入中原,一部分融入长城以北的匈奴,长城以南地

区及其各族皆被纳入中原政权的管辖范围,形成匈

奴等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各族的民族交往格局.

匈奴西迁后,一部分匈奴人成为鲜卑的重要组成

部分.

曾经十分活跃的猃狁、鬼方、戎狄、诸胡、匈奴、

鲜卑等民族在整合与被整合过程中逐步淡出历史.

尤其匈奴、鲜卑等人口规模较大的民族都曾经历过

凝聚诸多弱小民族及其文化的过程,而南迁部分的

匈奴、鲜卑最终与汉族融合.无论是选择融入华夏

农业文化,还是选择融入其他民族,“具有多源性组

合的缓冲地带居民都存在着经济形态上甚至

血缘上的认同感,不至于给他们原有的经济生产方

式带来根本性的冲击”[40].与较为封闭、距离交错

地带更偏远的地区相比,民族交错地带是各民族形

成更多文化认同和更浓情感接近的开放空间,所奠

定的基础为各民族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融入任何

一方的陌生感已在日常的交往互动中自然消除了.

(三)交错地带与中原政权北部疆域的关系

夏商周三代的疆域虽然比较模糊,但整体趋势

是随着三代的更迭,中原王朝的政区范围不断向四

周扩展,而北部疆域扩展的幅度更为广阔.

如前所述,先秦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交错地带

随着夏商周王朝疆域的变化而变化,是中原王朝治

理范围扩展过程中首当其冲被整合的部分.这不

能不说是与该地区临近中原,有较为开阔的发展空

间、稳定的地理环境有关.与当时周围的其他地区

相比,北方的民族交错地带所具备的地缘关系、人

文基础及其所起的中介、过渡作用更为重要.

尼古拉狄柯斯莫在«剑桥中国先秦史»第

十三章«中国前帝国时期的北部边疆»中,将兼营农

牧的戎狄的活动区域称作是中原和游牧地区之间

的“缓冲器”,到战国后期燕、赵、秦向北方扩张领土

时,“缓冲器”便消失了②.杨建华先生也认为,长

城的建立,使得自夏代以来形成的中原、北方、草原

的三分式格局变成了中原与草原的二分式格局,中

国北方被消解了,这个中原与草原之间的“缓冲区”

消失了.[41](P.457)还有学者指出,东周至秦代的北方

地区分布着两条具有明显不同特征的文化带,其

中,南文化带中的遗存主要分布在秦、赵、燕长城的

南面,与中原地区相邻,直到“战国早中期之际,南

文化带内的广大地域基本被中原国家占领,中原国

家的北部边缘进一步向北推进,直接与北文化带相

毗邻”[42].这些研究都强调了这一地区在农耕与

134

转引自林沄«柯斯莫‹中国前帝国时期的北部边疆›述评»,载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3期.

转引自林沄«柯斯莫‹中国前帝国时期的北部边疆›述评»,载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3期.

第142页

游牧面对面之前所起到的过渡作用,及其与此后农

牧交错地带的区别.

在先秦时期北方各民族交往过程中,中原文化

及华夏民族、北方文化及其主体都不断被注入新的

文化基因和血缘基因,经过一定阶段的汇聚、融合

与沉淀后,又重新面对新一轮的民族交往与文化互

动.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地理环境等诸多客观因素

的限制,北方各族一直未能形成较大的政治联合

体,而中原地区及华夏民族却不断发展壮大.与龙

山时代晚期“主要体现为北方文化区对中原文化区

的影响”[17]这一趋势相反,夏商周时期的民族交往

表现为中原文化对北方文化的影响更强烈,使得北

方各文化区不断被中原文化融合和取代,促使民族

交错地带逐步向北推进.

先秦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交错地带虽是一个

历史的、相对的区域,呈现局部稳定和整体波动的

特点,但却承载了当时中原文化与北方文化互动、

交流、融合的历史发展,客观上为其最终融合于中

原政权做了时空上的准备,所发挥的过渡作用对中

国古代北部边疆的经营至关重要.秦汉以后,中国

的发展历程同样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着古

代中国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展的过程.

无论如何,交往交流是双向、双赢的,对关乎自

身生存发展的空间、经济、政治、文化等根本利益而

产生的更高需求则是推动各民族持续交往互动的

共同纽带.有学者评价,在夏商周文化与北方诸多

文化的互动过程中,北方对中原付出了巨大力量,

同时,北方也从中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18](P.433)

总之,先秦时期的近两千年间,活动在长城以

南地区的北方各族,不仅是华夏族基因的重要组成

部分,而且是中国疆域的开៿者、经营者.此后在

中国发展的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不同民族及其活动

区域融合于统一政权,从而形成今天的中华民族和

中国疆域.正如有学者所说:“中国的疆域是中国

各民族共同开៿和巩固的,统一多民族的中国是中

国各 民 族 共 同 建 立 的,近 现 代 如 此,古 代 也 是 如

此.”[43]

本文主要从考古学文化方面追溯和揭示中原

与北方各族间交流、互动和融合的客观存在,从未

割断的事实,以及在长城以南民族交错地带的变

迁.不得不说明的是,探讨这一问题所依据的考古

学文化研究还有很多限制,如同一空间内多个文化

的交错重叠,含混不清、不能纳入特定考古学文化

的遗存以及明显的缺环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问

题的探讨显得有些宽泛和粗线条.相信随着各地

理单元考古资料的增加及文化谱系的进一步完善,

相关问题的研究能够更加深入具体.

[参考文献]

[1]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附统计表与密度图[J].地

理学报,1935,(2).

[2]赵松乔.察北、察盟及锡盟———一个农牧过渡带地区经

济地理调查[J].地理学报,1953,(1).

[3]贺 卫 光.农 耕 与 游 牧:古 代 中 国 的 两 大 经 济 文 化 类

型[J].西 北 民 族 学 院 学 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2002,(1).

[4]田广金,郭素新.北方考古论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4.

[5]苏 秉 琦.关 于 考 古 学 文 化 的 区 系 类 型 问 题 [J].文 物,

1981,(5).

[6]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

1989,(4).

[7]白音查干.最初人为农牧分界线的确立[J].中国历史

地理论丛,2000,(1).

[8]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ༀ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

地理[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9]田广金,史培军.中国北方长城地带环境考古学的初步

研究[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7,(2).

[10]段宏振.中原的形成———以先秦考古学文化格局的演

进为中心[A].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中国

考古学研究中心.考古学研究(九下册)[C].北京:

文物出版社,2012.

[11]晓克.草原文化史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

社,2007.

[12]林沄.戎狄非胡论[A].吕绍刚.金景芳九五诞辰纪念

文集[C].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13]李学勤.先秦———中国文明由萌生到繁荣的时代[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14]董琦.夏代的中原[A].中国先秦史学会,洛阳市第二

文物工作 队.夏 文 化 研 究 论 集[C].北 京:中 华 书 局,

1996.

[15]蒋刚.夏商西周文化对其西方和北方地区文化渗透的

方向性与层级性[J].考古,2008,(12).

[16]韩建业.二里头—二里冈时代文化上的早期中国[J].

中原文化研究,2014,(6).

[17]蒋刚.山西、陕北及内蒙古中南部夏商西周时期青铜文

化的演进[J].中国历史文物,2008,(5).

[18]段宏振.太行山脉东西两翼:中原与北方青铜文化互动

的重要通道[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

考古研 究 室.三 代 考 古(三)[C].北 京:科 学 出 版 社,

2009.

135

第143页

[19]方辉.岳石文化的分期与年代[J].考古,1998,(4).

[20]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一卷)[M].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6.

[21]王玉哲.中华民族早期源流[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

社,2010.

[22]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23]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0.

[24]韩嘉谷.土方历史的考古学探索[A].内蒙古文物考古

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C].北京:中国大百科

全书出版社,1997.

[25]王玉哲.古史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6]沈长云.赵国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7]高诱.吕氏春秋[M].上海:上海书店,1986.

[28]朱凤瀚.由殷墟出土北方式青铜器看商人与北方族群

的联系[J].考古学报,2013,(1).

[29]林沄.东胡与 山 戎 的 考 古 探 索[A].河 北 省 文 物 研 究

所.环渤海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知

识出版社,1996.

[30]蒋刚.冀西北、京津唐地区夏商西周北方青铜文化的演

进[J].考古学报,2010,(4).

[31]史念海.论两周时期农牧业地区的分界线[J].中国历

史地理论丛,1987,(1).

[32]李伯谦.关于考古学文化互动关系研究[J].南方文物,

2008,(1).

[33]苏秉琦.谈“晋文化”考古[A].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三

晋考古[C].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34]李吉和.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先秦卷)[M].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9.

[35]河北省博物馆,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出土文物选

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36]杨建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M].北

京:文物出版社,2004.

[37]林沄.夏至战国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的形成

过程(论纲)下[J].燕京学报,2003,(14).

[38]王继光,刘迎胜.论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的学科体系

[J].西北民族研究,2005,(4).

[39]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40]张全超,朱泓.先秦时期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居民的迁徙

与融合[J].中 央 民 族 大 学 学 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2010,(3).

[41]杨建华,等.欧亚草原东部的金属之路———丝绸之路与

匈奴联盟 的 孕 育 过 程 [M].上 海: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2017.

[42]单月英.东周秦代中国北方地区考古学文化格局———

兼论戎、狄、胡 与 华 夏 之 间 的 互 动 [J].考 古 学 报,

2015,(3).

[43]陈连开.要划清中国不同历史时代不同性质民族问题

的界限[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3,(1).

(责任编辑 于默颖)

ChangesandCharacteristicsoftheEthnicIntermingledZonein

theNorthernRegionduringthePre-QinPeriod

LIChun-mei

(Instituteof History,InnerMongoliaAcademyofSocial

Sciences,HohhotInnerMongolia010010,China)

[Abstract]Inthepre-Qinperiod,theareasouthoftheGreatWallandnorthofthemiddleand

lowerreachesoftheYellowRiverwasthemainplaceforexchangesbetweennorthernethnicgroupsand

theHuaxiaethnicgroup.Thisregionhasanopen,inclusive,richanddiverseculturalpatternandculG

turalaccumulation,andpresentsalocalstableandoverallfluctuatingprocessofchange.Overthe

courseofnearlytwothousandyearsofinteractions,variousethnicgroupsandtheircultureshadreceived

correspondingreturns,layingasolideconomic,political,andhumanisticfoundationforlarger-scale,

larger-scope,andmoreethnicintegration.BythemiddleandlateWarringStatesperiod,aftertheconG

structionoftheQin,Zhao,andYanGreatWall,theregionwasincorporatedintothegovernancescope

ofthecentralChinesedynasty.

[Keywords]ThePre-QinPeriod;NorthernRegion;EthnicIntermingledZone

136

第144页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研究”(编号:20ZDA03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

项目“认罪认罚从宽契约的规范适用及制度保障”(编号:23YJC820039);南京师范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项目“刑事

诉讼法”.

[收稿日期]2023-10-09

[作者简介]樊崇义,男,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歌旋,女,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法学

博士.

2024年1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Jan.2024

第45卷 第1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5 №.1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4.01.018

轻罪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

樊崇义1, 徐歌旋2

(1.中国政法大学 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 北京 100080;

2.南京师范大学 法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摘 要]«刑事诉讼法»的修改须与轻罪立法以及犯罪结构的调整相协调,立法者应构建轻罪案件附条件

不起诉制度并充分发挥其诉前分流作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普遍适用于轻罪案件,有助于彰显犯罪嫌疑人的

主体性,激励犯罪嫌疑人复归社会以及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立法者设计轻罪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时,应当

参考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已有经验.«刑事诉讼法»应厘清轻罪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范围,

并以适用于3年有期徒刑以下轻罪案件为原则.附加条件应兼具惩罚性与教育性的双重特征并遵循比例原

则.行为人可能被判处拘役的,考验期限为1年以下,但不能少于6个月;行为人可能被判处管制的,考验期

限为2年以下,但不能少于6个月;行为人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的,考验期限为3年以下,但不能少于1年.

[关键词]附条件不起诉;轻罪治理;审前分流;相对不起诉;考验期

[中图分类号]D9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4)01-0137-11

近年来,我国刑法治理体系顺应犯罪结构的变

化不断向轻罪治理体系转变.1997年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所设罪名中,

轻罪占比约五分之一.其中设有68个主刑最高刑

为3年有期徒刑的罪名、9个主刑最高刑为2年有

期徒刑的罪名和2个主刑最高刑为1年有期徒刑

的罪名.截至目前,11部刑法修正案共增设28项

轻罪,最近十年的刑法修正以犯罪化为修改主线,

表现出处罚关口提前、处罚范围延伸等特点.[1]不

可否认,轻罪立法通过现代化的治理方式来解决社

会边缘问题与新型犯罪问题,对于解决“高空抛物”

“醉驾”“抢夺方向盘”等社会痼疾具有重要意义.[2]

虽然在理论层面刑事诉讼程序相比于行政诉讼程

序更为严格和规范,对于保障行为人的诉讼权利更

为有利,但刑事定罪所产生的附随影响远超过了行

政处罚,刑事定罪会在限制人身自由之外产生溢出

效应,实质性地剥夺行为人及其子女的择业、就业

等资格.«刑法»大量设立轻罪原本旨在通过更为

严格的刑事诉讼程序规范公权力,从而解决人身自

由罚的司法化问题.然而,轻罪立法导致犯罪人数

攀增.每年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轻罪案

件在全国生效刑事判决案件中的占比不断上升,其

137

第145页

中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危险驾驶罪、盗窃罪、

交通肇事罪等轻罪案件占比激增已经引起了全社

会的关注.2013年至2020年间,除2017年外,我

国宣告刑为3年有期徒刑以下的轻刑案件在当年

全国生效刑事判决案件中的占比均超过80%.[3]

2020年,全国生效刑事判决中被判处3年有期徒

刑以下的人数占比为82.2%.[4]这究竟代表的是

轻罪立法的成功还是轻罪立法的失灵,有待于进一

步的分析考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及2018年中央政法工作

会议提出,推动轻重分离、快慢分道,构建中国特色

轻罪诉讼制度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完

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由

此可见,轻罪治理已成为关乎法治建设和国家治理

大局的 时 代 命 题.最 高 人 民 检 察 院 日 前 印 发 的

«2023—2027年 检 察 改 革 工 作 规 划»(以 下 简 称

“«改革规划»”)明确要求要“研究轻微刑事案件出

罪入罪标准,促进构建治罪与治理并重的轻罪治理

体系”.综上可知,轻罪治理体系的构建需要“出罪

与入罪并重”“治罪与治理并重”,治罪并非最终目

的.科学的轻罪治理体系应当同时包括入罪功能

和出罪功能.没有出罪机制作为保障与监督机制,

积极的轻罪治理容易走向极端.«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应

与«刑法»轻罪立法的趋势相协调,一方面,通过轻

罪立法彰显行为无价值的立场;另一方面,通过司

法分流凸显结果无价值的立场.[5]轻罪治理不应被

简化为轻罪立法.国家在通过刑法“轻罪化”立法

强化社会规范的背景下,还应通过刑事诉讼程序的

过滤机制来缓解立法积极主义可能带来的司法困

境.[1]目前,理论界关于刑事诉讼审判程序分流的

研究相对成熟,而对审前程序分流则关注不足.当

下刑事诉讼审前程序分流主要依赖相对不起诉制

度来完成,但该制度不能完全满足轻罪治理的需

求.«改革规划»明确要求“研究完善附条件不起诉

制度”,即立法者应借鉴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未成

年人领域积累的成熟经验来探索轻罪案件附条件

不起诉制度的适用范围、所附条件、考验期限等内

容,以进一步完善轻罪治理的审前分流.

一、旧貌新颜:相对不起诉的现实转变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网上发布厅公布的数据,

我国的不起诉率在逐年上升,2020年后更是增速

显著.① 不起诉制度是轻罪案件治理过程中的重

要一环,完善不起诉制度有利于健全轻罪的程序出

罪机制.笔者在全国各地调研过程中获悉,不少实

务人员受到轻罪治理现代化的启发,想要用好、用

足不起诉制度,积极探索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但同

时又心存顾虑,担心制度探索会突破现行的法律

规定.

(一)现实需求:相对不起诉制度存在的局限

2019年,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适用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指出,“充分发挥不

起诉的审前分流和过滤作用,逐步扩大相对不起诉

在认罪认罚案件中的适用”.但相对不起诉制度在

运用过程中却逐步暴露出若干问题.

第一,相对不起诉的处理结果相当于司法机关

对犯罪嫌疑人做无罪处理,虽然能够彰显法律的人

文性和谦抑性,但也容易发生轻纵行为人的后果.

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以及法无授权不可为的

原则,检察机关在适用相对不起诉时并不需要、也

不能为行为人附加针对性的矫治措施.一旦检察

机关对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决定,那么该决定便

产生了终局性的效力,犯罪嫌疑人随之可以完全恢

复自由.正因如此,有的犯罪嫌疑人难免会产生漠

视和侥幸心理,进而不能够从相对不起诉的宽大处

理中吸取教训.我国«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刑

事诉讼规则»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

案件如需要对被不起诉人给予行政处罚、处分的,

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如没有按照要求

“提出书面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的”,则

属于“不起诉质量不高”.检察机关所提检察意见

的刚性约束力不足,导致检察意见的落实效果并不

理想.此外,因为存在法律规定的漏洞以及衔接机

制的缺陷,相对不起诉行为人常常能够逃避行政处

138

① 2020年,全国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24.9万人,同比上升31%,

不起诉率为13.7%,同比增加4.2个百分点.参见«2020年全

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https://www.spp.gov.cn/spp/

xwfbh/wsfbt/202103/t20210308_511343.shtml#1,2021年3

月8日,2023年10月4日.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决定不起

诉34.8万人,同比上升39.4%,不起诉率为16.6%,同比增加

2.9个百分点.参见«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

https://www. spp. gov. cn/spp/xwfbh/wsfbt/202203/

t20220308_547904.shtml#1,2022年3月8日,2023年10月

4日.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不起诉51.3万人,不起诉率达到

26.3%.参见«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https://

www.spp.gov.cn/xwfbh/wsfbt/202303/t20230307_606553.

shtml#1,2023年3月7日,2023年10月4日.

第146页

罚.以醉驾型危险驾驶案件为例,«中华人民共和

国道路 交 通 安 全 法»(以 下 简 称 “«道 路 交 通 安 全

法»”)仅针对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规定了罚款、拘留

等行政处罚,却未针对醉酒驾驶作出相应规定.①

如对醉酒行为人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行政机关将

无直接法律依据对行为人进行罚款、拘留等处罚.

由此可见,饮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人可能被处10

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人反而可能因法规漏洞而

逃脱行政处罚.部分基层行政机关试图参照再次

饮酒后驾车的处罚标准对相对不起诉醉酒行为人

适用行政处罚,却仍会因多种因素(行为人血液酒

精含量、行车速度、道路状态等)的存在而出现罚责

不一的现象.自2023年12月28日起施行的由最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发

的«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以下

简称“«意见»”)规定,“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

100毫升以上,公安机关应当在决定不予立案、撤

销案件或者移送审查起诉前,给予行为人吊销机动

车驾驶证行政处罚.根据本意见第12条第1款②

处理的案件,公安机关还应当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

规定的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相应的情形给予行为人

罚款、行政拘留的行政处罚.”«意见»的出台能够在

一定程度上解决罚责不一的问题.但还应注意到,

实践中,检察机关大多只关注行政机关是否回复了

检察意见书以及是否处罚了行为人,但对于行政处

罚内容具体为何、是否处罚得当关注不足.[6]因而,

仍然存在行为人被轻纵的可能性.

在检察机关对行为人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后,

如因检察建议的强制力不足、规定存在疏漏、程序

衔接不顺畅等原因致使被相对不起诉行为人受到

的制裁程度反比一般行政违法行为人更轻微,这就

容易使被相对不起诉行为人产生轻慢心理.

第二,由于相对不起诉制度的复杂性与抽象

性,自该制度实施以来,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

均未统一观点.首先,学界对于相对不起诉是否可

以适用于重罪案件存在不同看法.有学者认为刑

罚是判断“情节轻微”的重要标志,只能对最高法定

刑为3年有期徒刑以下的轻罪适用相对不起诉程

序[7](P.76);有学者则认为即便是重罪也存在“情节

轻微”的 情 形,存 在 适 用 相 对 不 起 诉 程 序 的 可 能

性[8].其次,哪些具体情形可以被认定为“情节轻

微”亦不明确.虽然诸如虚假诉讼、掩饰、隐瞒犯罪

所得等一些类型犯罪的司法解释明确列举了“可以

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的情形,但大多数司法解释

并没有对此作出具体规定.这导致对究竟何为“情

节轻微”众说纷纭.包括是否要求行为人系初犯、

偶犯,是否要求行为人自愿具结悔过,是否要求行

为人接受人民法院处理决定,是否要求行为人积极

赔偿等内容均未有明确规定.再次,实践中,相对

不起诉案件的办案程序比较繁琐.根据«人民检察

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37条的规定,相对不起诉意

见书应当报请检察长批准.«人民检察院案件质量

评查工作规定(试行)»第13条规定,批准或者决定

逮捕后作不起诉处理的案件属于应当重点评查的

案件类型.即使在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时,检察官

已履行应尽职责,但只要犯罪嫌疑人后期出现问

题,检察官仍会面临相应的工作审查.相对不起诉

制度附随的不确定性使得办案人员在适用该制度

时承受了较大的压力.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不少检

察官存在自己的顾虑,认为适用相对不起诉制度容

易引发社会层面的质疑.增加对相对不起诉案件

的程序控制与质量审查原本旨在保证案件处理的

公正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承办检察官的工

作量及职业风险,这也间接限制了相对不起诉的适

用.固然检察机关后续可以通过简化办案程序以

及出台相关政策提升相对不起诉的适用率,但在现

行«刑事诉讼法»不改变的情形下,相对不起诉可包

含的内容还较为有限.

(二)实践摸索:拟不起诉人员参加公益活动

为应对轻罪治理的现实需求,2018年,我国将

“速裁程序”“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写入«刑事诉讼

139

参见«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

扣六个月机 动 车 驾 驶 证,并 处 一 千 元 以 上 二 千 元 以 下 罚 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

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

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

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

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参见«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第12条:“醉驾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不具有本意见第十条规定情形的,可以

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依照刑法第十三条、刑事诉

讼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处理:(一)血液酒精含量不满150毫克/

100毫升的;(二)出于急救伤病人员等紧急情况驾驶机动车,

且不构成紧急 避 险 的;(三)在 居 民 小 区、停 车 场 等 场 所 因 挪

车、停车入位等短距离驾驶机动车的;(四)由他人驾驶至居民

小区、停车场等场所短距离接替驾驶停放机动车的,或者为了

交由他 人 驾 驶,自 居 民 小 区、停 车 场 等 场 所 短 距 离 驶 出

的;(五)其他情节显著轻微的情形.醉酒后出于急救伤病人

员等紧急情况,不得已驾驶机动车,构成紧急避险的,依照刑

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处理.”

第147页

法».但速裁程序、简易程序以及普通程序构成的

程序分流仍然是以审判程序为中心的.虽然认罪

认罚从宽制度涵盖刑事诉讼的全流程,2018年«刑

事诉讼法»修改时也对审前程序作出了“签署认罪

认罚从宽具结书”“量刑建议”等具体规定,但总体

而言,2018年«刑事诉讼法»对涉及认罪认罚从宽

案件不起诉问题的修改范围较小.根据 2018 年

«刑事诉讼法»第182条的规定,经最高人民检察院

核准,人民检察院可以作不起诉决定,但该条规定

的适用范围较窄,其中的“重大立功或者案件涉及

国家重大利益”均属极个别情况,因而其并不能成

为轻罪案件不起诉的普遍性操作准则,难以有效៿

宽轻罪案件不起诉的范围.易言之,目前的刑事诉

讼程序分流仍然主要局限于审判程序,对于控制审

判案件总量、减轻办案压力的效果较为有限.只有

立法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审前分流程序,才能控制

进入审判环节的刑事案件总量,实质性地限制入罪

可能.[9]

笔者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不少地区的人民检

察院正在尝试在相对不起诉的框架下引入“附条件

不起诉”的做法.譬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赛罕区人民检察院在涉案人员自愿签署«社会公益

服务承诺书»的情况下,构思出“危险驾驶、交通肇

事+交通安全指挥”“帮助网络信息犯罪+反诈宣

传”“故意伤害+社区服务”等多元化的公益服务模

式.再如,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ༀ政法ༀ、区法院、

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等五家单位共同

会商制定了«关于拟不起诉轻罪涉罪人员参与社会

公益服务实施细则(试行)»,对拟做出相对不起诉

的案件适用范围,嫌疑人参与社区公益服务程序、

服务对象、服务期限、服务范围等作出了详细规定.

这种针对轻罪嫌疑人实施的“相对不起诉+社会公

益服务”监督考察模式效果较好,满足了轻罪治理

的现实需要,展现了基层的司法智慧,被视为轻罪

治理的有效尝试.这些创新做法得到江苏南京、湖

北襄阳、江西南昌等地实践部门的普遍肯定.

(三)凸显问题:实践经验亟待制度规范化

针对相对不起诉制度内容៿展的实践摸索正

在逐步发展.让拟做出相对不起诉决定案件的犯

罪嫌疑人根据个案情节轻重作出一定的社会贡献.

一方面,可以表明其认罪认罚的真实性、自愿性,起

到深化惩戒教育、预防再次违法犯罪的效果;另一

方面,通过其鲜活的悔罪行为,为人民群众提供可

感可触的“身边案”,消除公众对检察不起诉权运行

的可能误会.但司法实践仅满足于现有操作并不

是长久之计,因为“相对不起诉”的框架无法容纳

“附条件不起诉”的实质内容.

第一,不起诉考验期受限.目前,检察机关只

能在相对不起诉的法律框架内对犯罪嫌疑人设定

考验期,考验期期限长短受到审查起诉期限的限

制.在极为有限的审查起诉期里,即便检察机关责

令犯罪嫌疑人进行志愿服务,又能够发挥怎样的矫

治作用,这不免令人生疑.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

定,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最短应在10日内作出决

定,一般应当在1个月内作出决定.譬如,湖北省

咸宁市咸安区人民检察院要求犯罪嫌疑人在1个

月内完成不低于30小时的社会公益服务活动.即

使检察机关以“案件重大、复杂”为由,也只能再延

长15日作为考察期.在如此仓促的时间里,检察

机关仍难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全面的监督、考察和

评估.目前,如果想保证监督考察的充分性,就只

能利用取保候审期间不计入审查起诉期限的制度

漏洞,以此为不起诉争取监督考察期限.但取保候

审被用于延长办案期限的做法不具有可持续性和

正当性,只能作为«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前的权宜

之计.

第二,志愿服务内容受限.各地检察机关不断

发挥创造性,并结合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行类别制

定志愿服务计划.但目前的志愿服务计划总体呈

现出“模式化”“流程化”的特点,无法从根本上改变

犯罪嫌疑人的观念,也难以矫正其行为模式.以扬

州市广陵区拟不起诉轻罪涉罪人员参与社会公益

服务为例,社会公益服务采取集中服务与自行参与

相结合的方式,服务总时长不低于8小时,教育基

地结合涉罪情况、业务专长等确定集中社会公益服

务项目.此外,教育基地为涉罪人员提供自行参与

的社会公益服务选项,由涉罪人员自行完成.尽管

看起来志愿服务的内容种类非常丰富,但在有限的

志愿服务时长内,拟不起诉轻罪涉罪人员并不能够

实质性地完成多种服务内容.

第三,适用的罪名范围受限.虽然目前各地检

察机关利用相对不起诉实质性地创设附条件不起

诉制度,但仍然需要局限在“犯罪情节轻微”的范围

之内.如前所述,目前各地对究竟何种情况属于相

对不起诉的“情节轻微”分歧较大,检察人员顾虑终

身责任而不敢主动、充分运用自由裁量权,只敢对

司法实践已普遍作相对不起诉处理的典型罪名适

用相对不起诉制度.以刑事追诉第一罪危险驾驶

140

第148页

罪为例,对J省 N 市 X区的调研数据显示,该区近

三年危险驾驶罪公诉案件数量为554件,占公诉案

件总数量的25.18%.根据统计,危险驾驶罪行为

人90%以上为初犯,主观恶性不大.具有无证、无

牌情节或曾因酒驾被查处等从重情节的人数占比

不到20%.554件案件中,因发生交通事故被查获

的有44件,占比为7.94%;造成车辆损失2000元

以上的有17件,占比为3.06%;造成人员轻微伤

及以上的有21件,占比为3.79%.同时,这一数

据显示,92.06%的危险驾驶罪案件是被交警临检

查获的,并未发生任何交通事故.尽管如此,绝大

多数危险驾驶罪案件仍需历经侦查、起诉、审判、执

行等程序,消耗了大量的司法资源.与之相对比,

行为人盗窃5000元,本可能获刑6个月,如行为人

是初犯偶犯且退赃退赔,检察院可以作不起诉处

理;行为人实施故意伤害行为造成被害人轻伤,本

可能获刑1年左右,如行为人积极赔偿获得被害人

谅解,检察院可以作不起诉处理;行为人犯交通肇

事罪,本可能获刑1年左右,如行为人积极赔偿获

得被害人谅解,检察院可以作不起诉处理.如前所

述,检察官在无明显政策导向和相关司法解释的情

况下,因顾忌办案责任不敢运用自由裁量权主动适

用相对不起诉制度.在醉酒型危险驾驶案件中,检

察官倾向于机械遵循当地酒精含量标准以决定起

诉与否,导致实践中存在大量“拘役1个月,缓刑2

个月”“拘役2个月,缓刑3个月”的判决.类似的

情况在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中也频频发生.

与之对比,现行«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未成年人附

条件不起诉制度适用的罪名种类、刑期范围、悔罪

表现等条件较为明确.易言之,仅局限在相对不起

诉的法律框架内,而由检察机关主动大幅增加适用

相对不起诉的案件数量的可能是微乎其微的.[10]

第四,对适用的合法性存疑.目前,检察院针

对危险驾驶罪等典型轻罪设置的“志愿服务考察机

制”并无相关法律支持,也尚未得到最高检察机关

的肯定,属于基层检察机关的改革探索.即使将

“社会服务”勉强理解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愿

意接受处罚”,也无法完全解决其合法性问题.根

据«刑事诉讼法»关于相对不起诉制度的规定,被决

定相对不起诉的犯罪嫌疑人并不需要履行额外义

务.«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 年)»指出:

“加强人权法治保障,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

不得限制、剥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和权

利.”检察机关在相对不起诉“犯罪情节轻微”的基

础上附加不起诉的“条件”,如此操作是对犯罪嫌疑

人有利,还是加重了犯罪嫌疑人的负担? 如检察机

关认为对嫌疑人的考察评估结果不合格,决定继续

开展审查起诉活动,是否会让嫌疑人承担更为不利

的后果? 以相对不起诉为名,要求嫌疑人“自愿”履

行义务,是构建轻罪治理体系的应然之举,还是违

背了轻罪治理的精神?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认

罚”能否涵括社会公益服务? 以上问题均会引起理

论上的分歧.刑事诉讼事关行为人的重要权益,制

度创新要求于法有据,在欠缺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况

下,检察机关启动相对不起诉、进行监督考察等活

动均缺少明确统一的标准,容易导致办案人员滥用

自由裁量权,也难以为改革树立公信力.

综上所述,相对不起诉制度在实践智慧的指导

下进行了自我扩容,并达到了附条件不起诉的部分

功效.然而,如过分依赖现行规定,以相对不起诉

之名行附条件不起诉之实则会制约制度效果,也会

引发制度合法性、正当性的危机.2023 年 9 月 8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ༀ会立法规划将«刑事诉讼

法»修改划分为第一类项目,即“条件比较成熟、任

期内拟提请审议”的法律修改类目.值此之际,应

总结实践经验,通过修改«刑事诉讼法»将轻罪案件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转化为国家法律规范.只有通

过修改«刑事诉讼法»对社会各界关于犯罪嫌疑人

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质疑给予必要回应,才能消除

社会 质 疑、开 辟 改 革 道 路,使 轻 罪 治 理 继 续 向 前

推进.

二、殊途同归:附条件不起诉的制度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相对不起诉程序在运作过

程中存在一些瑕疵,但探索轻罪案件附条件不起诉

制度并不是为了取代相对不起诉,而是为了利用附

条件不起诉制度弥补相对不起诉制度的不足,以两

者共存、互补的状态构建轻罪案件诉前分流程序.

(一)程序自决:彰显犯罪嫌疑人的主体性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赋予犯罪嫌疑人程序自决

权,凸显其“主体性”.检察机关在办理轻罪案件

时,不再是一刀切地作出起诉或不起诉决定,犯罪

嫌疑人也不再只是被动接受起诉或不起诉的结果.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将部分程序选择权让渡给犯罪

嫌疑人.如犯罪嫌疑人愿意参与交通服务、反诈宣

传等志愿服务工作,检察机关则尊重犯罪嫌疑人的

选择权,在诉与不诉的自由裁量范围内给予犯罪嫌

141

第149页

疑人“不诉”的处理.如犯罪嫌疑人同意适用附条

件不起诉制度,还可以在附加的条件范围内进行一

定程度的自主选择.以扬州市广陵区检察院试点

做法为例,在完成“必修”的公益服务之外,犯罪嫌

疑人可以在“选修”的公益服务范围内自主选择适

合自己的公益活动.相反,犯罪嫌疑人亦可以对附

条件不起诉提出异议,或者在考验期内反悔.犯罪

嫌疑人在明知附条件不起诉的相关法律规定、自己

所需承担的义务和法律后果的情况下,可以自愿作

出选择.由此可见,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充分尊重行

为人选择的自愿性,尊重犯罪嫌疑人的诉讼主体地

位,尊重其对程序性权益的真实意愿,契合了刑事

诉讼模式的转型要求.

(二)复归社会:鼓励犯罪嫌疑人融入社会

从世界范围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审前转处

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法院基于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一些轻罪案件适用缓刑或

免予刑事处罚等宽缓量刑方式.这些举措固然可

以减轻行为人所承受的刑罚,甚至使行为人免受牢

狱之灾,但行为人及其近亲属仍然要承受定罪带来

的附随后果.建构并合理利用轻罪案件附条件不

起诉制度有助于减少定罪为行为人带来的附随后

果,帮助行为人改造并重新融入社会.

第一,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有助于消减刑罚附随

后果对行为人及其近亲属择业的不利影响.我国

存在广泛的职业禁止规定,譬如,«关于落实从业禁

止制度的意见»(法发〔2022〕32号)规定,根据犯罪

的种类、所受的刑罚种类,行为人将被不同程度地

剥夺在特定期限内从事特定职业的资格.再如,根

据«公务员法»«检察官法»«律师法»«法官法»,一旦

行为人因犯罪受到刑事处罚将被剥夺从业资格.

行为人配偶、直系亲属同样可能会被剥夺从事特定

职业的资格.譬如,行为人的子女在入党、参军、担

任公职人员等方面均会遇到阻碍.附条件不起诉

制度可使行为人免于背负罪犯标签,也使行为人近

亲属不必承受刑罚附随后果.由于我国目前尚不

存在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消灭制度,轻罪入罪易

将本可挽救的犯罪行为人及其家庭推向社会的对

立面,而轻罪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有助于消减这

类社会矛盾.[10]

第二,与相对不起诉相比,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更有利于修复社会关系.行为人需要在附条件不

起诉考验期内履行达成附加条件,而检察机关需要

对行为人的矫治效果进行考察评估,如评估结果不

合格,检察机关则有权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

某种程度上,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以观后效”方面

与缓刑、管制的功能可谓殊途同归.[11]除矫治个人

外,附条件不起诉还可以挽救企业的生命,维护市

场稳定.企业管理者被定罪量刑对于企业来说同

样可能是致命的.对于民营企业而言,管理者被定

罪会形成所谓的水波效应①,这大概率意味着企业

在市场竞争中的“死亡”,随之会严重损害公司的雇

员、客户等无辜第三人的利益.[12]党的十九大报告

强调,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

力”.最高人民检察院亦明确表态,要避免出现“办

了一个案件,垮掉一个企业”的后果,可诉可不诉的

一律不诉.由此可见,一方面,轻罪案件附条件不

起诉契合社会对企业“非罪化”治理的客观诉求;另

一方面,也给予了企业合规整改、重新强化竞争力

的契机.

(三)制度配套:节省资源保障庭审实质化

完整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包括两个过程,检察

机关先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后在行为人评估考

察合格后作出正式的不起诉决定.有学者指出,附

条件不起诉案件的工作量是公诉案件的2.5倍,是

相对不起诉案件的5倍.[13](P.152)实践中,有的检察

官对于未成年人案件尽量适用相对不起诉制度而

非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因为相比于相对不起诉,附

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更为繁琐.承办检察官不

仅要审查案件以决定是否适用附条件不起诉,还要

负责监督考察,还要最终作出是否起诉的决定.如

从这个角度观察,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并不是一个经

济的程序选择.

目前,相对不起诉与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

范围存在重合的范畴,导致部分案件既可以适用相

对不起诉又可以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就两种制度

而言,相对不起诉的确占用的司法资源较少,结束

刑事诉讼程序也更为迅捷.正因如此,才会出现实

务人员本该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却转向适用相对不

起诉的情况.«刑事诉讼法»等现行规定未能厘清

两种不起诉制度的适用边界,也没有凸显出两种不

起诉制度适用的梯度性.理想状态下,两种不起诉

制度的适用范围应界限分明.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142

① 水波效应是指人们对程序的某一处甲进行修改时引出乙的错

误,修改乙时又影响到丙,以此类推形成的一石激起千层浪的

连带影响的局面.

第150页

应适用于作相对不起诉处理过于轻纵、诉至法院又

过当的案件.为阐明此理,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第

27批指导性案例,通过案例释明附条件不起诉的

适用要件.在胡某某抢劫案(检例第103号)中,17

岁的胡某某在作案过程中虽未劫得财物,但却致店

主轻微伤,其归案后,胡某某的家长赔偿了被害人

全部损失并获得被害人谅解.在该案例中,最高人

民检察院指出应当坚决依法规范适用相对不起诉

与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结合个案具体情况选择最适

宜的出罪路径.就该案而言,胡某某可能被判处

10个月至1年的有期徒刑,因其不符合犯罪情节

轻微的条件,所以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可以免除刑

罚,即可直接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同时,为帮助

胡某某完成学业、加强教育管束和预防再犯,从最

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出发,对胡某某适用附条

件不起诉制度.易言之,相对不起诉、附条件不起

诉与提起公诉三者应在轻重、繁简、快慢上形成明

显梯度.

此外,应基于诉讼全流程对诉讼效益进行考

量.附条件不起诉固然会增加检察机关起诉阶段

的工作量,但它能够减少审判机关审判、监狱改造

的工作量,总体上看还是一项节省司法资源的诉讼

制度.只有使一部分轻罪案件在审前程序得到真

正分流,才能集中更多的司法资源于重案、要案、难

案、疑案之上,进而能够保证需要控辩对抗的案件

真正实现庭审实质化.

三、推陈出新:附条件不起诉

制度的立法完善

统计数据显示,虽然人民法院审结的刑事案件

判决与罪犯人数逐年增长,但按照3年有期徒刑的

标准分析犯罪结构,我国已经明显进入了轻罪时

代.[3]

2012年,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时增设专门

适用于未成年人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该制度设

立的初衷便是为轻罪治理改革做有益尝试.有学

者就曾指出,如果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未成年人犯

罪治理领域能够有效运行,并产生积极的法律效果

和社会效果,那么就可以进一步探讨将该制度从未

成年人៿展到成年人、从轻微犯罪៿展到轻罪案件

的可能性.[14]如今构建成年人轻罪案件附条件不

起诉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建立轻罪案件附条件不

起诉制度有助于完善诉前程序,为轻罪治理体系搭

建诉前程序基础.

(一)适用范围:成年人3年有期徒刑以下的轻

罪案件

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对象应៿宽涵括成年人.

根据域外经验,附条件不起诉的范围并未局限于未

成年人.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之所以严格限制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范围,主要是在立法之初,立

法者担心检察机关滥用起诉裁量权.“立法赋予检

察机关一项新的裁量权,如果一开始给得太大,万

一执法不当,不仅仅会损害法治的尊严,也会损害

检察机关的形象.”[15](P.339)因而,在2012年«刑事

诉讼法»修法时立法者采取了谨慎态度,希望能够

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积累经验,待条件成熟时再

将 附 条 件 不 起 诉 扩 展 到 成 年 人 犯 罪 案 件 的 范

畴.[16]就目前的情况看,司法实践部门具有强烈的

扩大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适用对象的诉求,且修法条

件已经成熟.若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宽适用于

成年人,可以有两种立法方案:一是以目前适用于

未成年人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为基础进行扩充,进

而同时容纳成年人案件和未成年人案件;二是为成

年人设计一套有别于未成年人的附条件不起诉制

度.笔者认为,考虑到未成年人的特殊性以及成年

人案件与未成年人案件存在的类型差异,附条件不

起诉应当秉承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二元化”的立法

思路.即«刑事诉讼法»在保留已有未成年人附条

件不起诉制度的同时,增设仅适用于成年人的轻罪

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两者适用的刑期范围、对

象范围、附加条件、考验期限均应有所不同.

将轻罪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刑期适用范

围设置为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制的案件.第一,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适用于可能判

处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轻罪案件符合当下犯

罪结构变化产生的新的治理要求.如前所述,根据

统计,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轻罪案件

在刑事案件总量中占比较高.在所有被人民法院

认定有罪的刑事案件类型中,发案数占据前三位的

罪名———危险驾驶罪、盗窃罪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

活动罪———大都会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

对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适用附条件不起

诉制度,可以涵盖绝大部分轻罪案件.第二,以3

年有期徒刑为界能够与现行法律规定相协调.我

国«刑法»第72条规定的缓刑制度、第7条属人管

辖权的“可以不予追究”情形、第8条保护管辖权的

“可以适用本法”情形均以“3 年有期徒刑”为界.

«刑事诉讼法»第21条规定的简易程序独任审理、

143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的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