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毛尖茶书定稿版

发布时间:2023-11-28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都匀毛尖茶书定稿版

99DU YUN MAO JIAN CHA 都匀绿茶促进朱元璋“龙团罢造” DU YUN LV CHA CHUN JIN ZHU YUAN ZHANG “ LONG TUAN BA ZAO ” 都匀毛尖茶DU YUN MAO JIAN CHA绿茶虽在贵州、四川、云南早已形成,但真正公认为绿茶类,却是在贵州未建省的明初。明朝立国后,当时贵州还未建省,都匀那时叫都云。因城东1 公里处有“都云洞”而得名。因当地苗民造反,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认 为“ 云 之 为 物 变 化 不一”,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废都云安抚司,设置都云卫。是年,改“都云”为“都匀”,“取均匀之义”。都匀知府送都匀城墙图到南京见朱元璋,并带去都匀绿茶(当地茶农制作的散茶)进贡给朱元璋。朱元璋发现都匀知府进贡的绿茶是一种直接沏泡的茶。这茶不像团茶,沏泡前要敲敲打打才能冲泡,很是麻烦。都匀绿茶一撮投入杯中,很快就出味、出色,清香扑鼻,沁人心脾,品饮可口。更使他惊奇的是,这茶却是一片片卷索的散茶,打破了他一直以来对茶就是那种坚如磐石的“团茶”概念,突然知道茶还有如此制作的“散茶”,直接沏泡,可取多可撮少,十分方便,用... [收起]
[展开]
都匀毛尖茶书定稿版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01页

99

DU YUN MAO JIAN CHA 都匀绿茶促进朱元璋“龙团罢造”

DU YUN LV CHA CHUN JIN ZHU YUAN ZHANG “ LONG TUAN BA ZAO ”

都匀毛尖茶

DU YUN MAO JIAN CHA

绿茶虽在贵州、四川、

云南早已形成,但真正公

认为绿茶类,却是在贵州

未建省的明初。明朝立国

后,当时贵州还未建省,

都匀那时叫都云。因城东

1 公里处有“都云洞”而

得名。因当地苗民造反,

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

认 为“ 云 之 为 物 变 化 不

一”,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废都云安抚司,

设置都云卫。是年,改“都云”为“都匀”,

“取均匀之义”。

都匀知府送都匀城墙图到南京见朱元璋,

并带去都匀绿茶(当地茶农制作的散茶)进贡

给朱元璋。朱元璋发现都匀知府进贡的绿茶是

一种直接沏泡的茶。这茶不像团茶,沏泡前要

敲敲打打才能冲泡,很是麻烦。都匀绿茶一撮

投入杯中,很快就出味、出色,清香扑鼻,沁

人心脾,品饮可口。更使他惊奇的是,这茶却

是一片片卷索的散茶,打破了他一直以来对茶

就是那种坚如磐石的“团茶”概念,突然知道

茶还有如此制作的“散茶”,直接沏泡,可取

多可撮少,十分方便,用当代语言说叫:“都

匀冲泡”。

品饮着都匀贡茶,农民出身的朱元璋从都

匀散茶获得启示,深感团茶的制作费工费时,

并且经水浸榨汁后会有损茶

叶的香味,这位明太祖便发

出了“罢造龙团,唯采茶以

进”的诏令,停止了团饼茶

的制造。于是,将散茶直接

投 入 杯 壶 中 沏 泡 饮 用, 逐

渐成为饮茶的主流,蒸青散

叶茶和炒青绿茶因此大为盛

行。那些适合直接沏泡的龙

井茶、以都匀为正源的黔茶

也因此成为当时的贡茶。此后,在向朝廷上贡

茶的 7 个布政司和直隶府中,黔茶每年均列第

二。

品饮“都匀冲泡”茶兴中的朱元璋, 令

都匀知府展开“都匀城墙地形修筑图”,朱元

璋看了城墙四门的地形地貌后,指着都匀城东

依山而建的白衣庵处(东山北)一段城墙走势

图说:“此处不宜筑墙,易攻难守,需避险改

线扩建,否则日后城池就此被破也。”

这次都匀知府从朱元璋处得到两道圣谕回

到都匀府,两条圣旨他只执行了一条:由于城

墙改线扩建缺少银子,加之天高皇帝远,他便

对都匀城墙建设打了折扣。果不其然,都匀城

在咸丰五年被苗民起义军从朱元璋所指之处的

白衣奄攻破,而留下 600 年,朱元璋预言的断

墙残壁。都匀知府执行的另一条圣旨就是“罢

造龙团,唯采以进”。

第102页

100

中国十大名茶丛书 都匀毛尖茶

崇祯皇帝赐名都匀“鱼钩茶”

CHONG ZHEN HUANG DI CI MING DU YUN “ YU GOU CHA ”

都匀毛尖茶

DU YUN MAO JIAN CHA

明 洪 武 十 四 年( 公 元

1381 年),站稳脚跟的大

明王朝决心消灭盘踞云南的

元朝残余势力,调集 30 万

大军发兵云贵,史称“调北

征南”。

在这 30 万大军中,有

一个来自山东即墨的年轻

人,他叫丘安。

在消灭元朝梁王把匝剌

瓦尔密后,为防止元朝残余势力死灰复燃,也

为加强大明王朝的统治,明军在各个要道上建

立卫所,屯兵驻守,元朝的新添千户所,升格

为“新添卫”。

随军南征的丘安凭着军功升任新添卫的百

户,从此落户当地。

百户是个武官,正六品,品秩级别比县令

还高。他的子孙邱润做到正四品贵州都指挥佥

事,丘东鲁更是做到正三品新添卫指挥使。

但是,随着明朝文官制度的推行,武官的

地位逐渐下降,史载当时有的三品武官见到四

品文官还要行跪拜之礼。

世代行伍的丘家感受到了时代风潮的变

化,在练武习兵的同时开始从文。隆庆元年,

丘家的第一位举人诞生,他叫丘东昌,是新添

卫指挥使丘东鲁的兄弟。

丘东昌有三子:禾实、禾栗、禾嘉,其中

二人登上历史典籍。

长子丘禾实,字登之,

幼入新添卫学,聪颖好学,

文思敏捷,广受同学赞誉。

万 历 十 九 年(1591), 丘

禾实参加乡试,才华出众,

中解元(举人第一名)。万

历廿七年(1598)赴京会试,

蝉宫折桂,荣膺进士,入翰

林院,为云贵两省入翰林院

授职第一人。

丘禾嘉是丘东昌第三子,他自幼好谈兵,

爱读《左传》《战国策》,对书中涉及战争的

篇章十分留意,从中领悟古人征战博弈的奥妙。

万历四十一年(1613),丘禾嘉乡试中举,时

年二十五岁。在之后的八年间,他文场失意。

天启元年(1621),四川永宁宣抚使奢

崇明反明,贵州土官安邦彦与其遥相呼应。眼

看家乡沦为战场,丘禾嘉捐资制器,护城防卫,

协助官军俘获叛军将领党魁何中蔚,因功被任

命为祁门教谕。

崇祯元年(1628),明思宗朱由检下诏

广招贤才。经贵州巡抚蔡复举荐,丘禾嘉以

举人之身被破格为兵部职方主事。崇祯二年

(1629),后金在打败蒙古察哈尔部后大举攻

明。丘禾嘉率军一举收复永平四城立下大功,

崇祯四年(1631)朝廷调丘禾嘉任南京太仆卿,

第103页

101

DU YUN MAO JIAN CHA 先后任命孙谷、谢琏二人替代丘禾嘉。二人贪生怕死畏惧不前,丘禾嘉忠于职守,坚守锦州独撑

危局。消息传到京师,明思宗不禁为之动容,立即下旨召丘禾嘉入京,亲题“倚为长城”四字铸

以金匾赐之。

相传,丘禾嘉在应召回京时向崇祯呈上奏折和一只做工精细的楠木盒。

崇祯打开木盒,里面是一个丝绸布袋,打开袋子,崇祯愕然,脸上现出不悦之色——袋子里

是一包茶叶。

崇祯的苛刻是出了名的,不仅对别人也包括对他自己,他勤政十几年,事必躬亲。史书上说,

为了朝政,他连女色也戒了,过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如今,国库空虚、烽火遍地、战事吃紧,

丘禾嘉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进贡茶叶。崇祯暗自不悦沉吟许久。

丘禾嘉这才奏道:“这是我家乡出产的茶叶,为历朝贡茶,可惜迄今还没有名字,请皇上赐

名。”崇祯一听,恍然明白丘禾嘉的意思是以茶喻人——“兰心质慧而无名”,犹如那贡茶。

放下茶叶,崇祯拿起丘禾嘉的奏折。奏折上是丘禾嘉对于明王朝辽东作战的形势分析和判断,

准确而精要。崇祯读罢大喜,拿了一撮茶叶在手上仔细端详,他说,卿所贡之茶,形似鱼钩,赐名“鱼

钩茶”。随即朗声宣布,破格提拔丘禾嘉,任命他为辽东巡抚,加“超拜右佥都御史兼统山海关

诸处兵马”的头衔,立马率兵出关破敌。

之后的故事,在明史中有记载,但从此,都匀和贵定的茶叶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御赐芳名——“鱼

钩茶”。

300 多年过去,因丘禾嘉曾任山海关总兵,如今的山海关城楼上,依然塑有一尊他的戎装雕像,

因他而得名的“鱼钩茶”也因此流传千古。

第104页

102

中国十大名茶丛书 都匀毛尖茶

清代贵州的第一座都匀“国企”茶园

QING DAI GUI ZHOU DE DI YI ZUO DU YUN “ GUO QI ” CHA YUAN

都匀毛尖茶

DU YUN MAO JIAN CHA

民国二十五年的《都匀县志稿》有这样一段话:“西岳庙,在长秀,旧建,乾隆间毁,知

府宋文型重建”。“长秀”在今都匀毛尖核心产区团山,这座西岳庙是一座山神庙,它的作用

是镇守西岳的茶园。

与江南各地完全不同,古代贵州茶人并不敬拜茶圣陆羽。在重建西岳庙时,宋文型刻立了

《重建西岳庙碑》,他在碑序中说:“庚子岁(清乾隆 45 年,1780 年)余守匀疆,兼理厂务

茶园一局,隶在中间有西岳王之庙,奉为本厂之神”,希望“镇彼西方,维兹厂局”,以求“上

裕国课,下佐工商”。

这一段话向人们至少传达了三个信息:清初都匀已经出现了“国营”茶企,而且规模不小,

仅一个西岳庙就有好几栋房屋;朝廷非常重视当地的茶叶生产,由知府亲自兼任“经理”;茶

叶生产在当地经济中的地位极其重要,事关当地国家课税和地方商贸,与当时贵州茶叶年出口

量居全国第二的地位相当。

黄亦然 摄

第105页

103

DU YUN MAO JIAN CHA 入选“四库全书”的都匀茶

RU XUAN “ SI KU QUAN SHU ” DE DU YUN CHA

都匀毛尖茶

DU YUN MAO JIAN CHA

1558 年,明嘉靖刑部主事张翀被贬都匀,开创了都匀的教育,和王阳明、邹元标合称为“南

下三迁子”。张翀在都匀不但在文化上功勋卓越,在茶文化方面影响也很深远。在他被贬都匀

200 年后,一个受张翀教育与茶文化影响的都匀人陈尧华,成为修订《四库全书》的巨手。《贵

州通志》记载:“陈尧华,字云松,都匀人,清乾隆进士,官翰林院检讨。学问淹贯会,开四库

全书馆,命与修订,抉奥提纲,时称巨手。致仕归,主讲贵山书院,成就最多,著有《云松集》。”

《四库全书》被喻为东方的金字塔,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规模最浩大的一套图书集成,涵

盖了十八世纪中期前中国文化基本典籍,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乾

隆三十八年(1772 年),乾隆皇帝钦命曾被委派为都匀府知府而未到任的著名大学者纪晓岚为

总纂官,在全国挑选出 360 位顶级学者和 4000 余位书法高手编纂和书写而成。都匀人陈尧华被

乾隆皇帝钦命入选编纂《四库全书》。由于他从小受张翀在都匀茶联、茶文化的影响,熟读《茶经》、

《五灯会元》等历代茶著和深知家乡都匀贡茶的起源与发展,在编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钦

定四库全书·茶经卷》时,将自己以上熟知的“茶经”、“茶典”及家乡的“都匀贡茶”编纂入书。

《四库全书》前后历时 20 余年、全书共 36363 册、79000 余卷、8 亿余字。全书成书后,

乾隆又令参与编纂和书写者缮写七部,分别藏于北京紫禁城文华殿后的文渊阁、西郊圆明园内的

文渊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内的文津阁。有趣的是 160 年后,《四库全书》南迁

来到编纂者之一陈尧华的家乡贵州。1937 年 8 月,中日淞沪会战打响,11 月初,日寇登陆金山卫,

杭州危在旦夕,辗转藏于文澜阁书库的《四库全书》受到严重威胁,必须西迁大后方。1938 年 4

月底,140 箱《四库全书》平安运抵贵阳。《四库全书》运抵贵州后,一直由贵州警员把守。六年间,

参与守卫这部国宝的警员、贵州工友若干人,大家每天 24 小时一刻也未放松,使《四库全书》

在贵州六年里完好无损,这无疑是贵州人对《四库全书》编纂和保护中国文化的又一次大贡献。

清·四库全书

《茶经》

第106页

104

中国十大名茶丛书 都匀毛尖茶

为了打造品牌,全国声称

本地为贡茶产地的有 2000 多个

县和地区,但是目前国内唯一

发现并保存完好的“贡茶碑”,

是在苗岭主峰云雾山的海葩苗

聚居的鸟王村里。

苗岭主峰斗篷山和云雾山

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都匀毛尖

和云雾贡茶的正源之地。云雾

贡茶因其主产地在“鸟王村”,

故而在清代又称为“鸟王茶”,

由乾隆皇帝钦点为贡茶,是明

清时期的八大名茶。作为贡品,

称“鸟王”犯皇家忌讳,乾隆

大笔一挥,改“鸟王”为谐音

“仰王”。一字之改,皆大欢喜。

新中国成立后,“仰王”被认为封建色彩严重,

将“仰王”改为“仰望”,连当地的地名也改

称“仰望”。

人们不禁要问,以当时的交通和通信条件,

远在万里之遥的乾隆如何会钦点鸟王茶为贡茶

呢?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在乾隆时代,有一个著名人物,曾被委派

为都匀府知府却未到任。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

《四库全书》总纂纪晓岚。更为巧合的是,乾

隆皇帝钦命纪晓岚为《四库全书》总纂官时,

钦命都匀人陈尧华参与编纂《四库全书》。纪

晓岚在乾隆十九年(1754 年)

考中进士,名列“二甲四名”,

得授翰林编修,成为朝廷中前

途无量的“后备干部”。按清

朝惯例,翰林院编修作为见习

文官的起步是正七品,与外省

知县同级,在见习三年期内如

果表现突出可以得到提拔或外

任。纪晓岚即属此类,见习期

未满已经升到正五品的左春坊

庶子。三年期满,朝廷授他实职,

为都匀府知府。

但是,史书上清清楚楚地

写着,纪晓岚没有到任。

纪晓岚本身是直隶人,又

在皇帝身边任职,他当然不愿

意迢迢千里去荒僻的贵州都匀做知府。怎么办

呢?纪晓岚不但精通文史,也酷好茶叶,想到

了前朝崇祯帝“鱼钩茶”的故事。很快,纪晓

岚便托都匀人乾隆进士陈尧华,从家乡弄来了

都匀茶,进贡给爱茶如命的乾隆。纪晓岚从陈

尧华口里得知,此茶采自苗岭主峰斗篷山中鸟

王村的“鸟王茶”。(当地人又把粗茶叫“老

鹰茶”)用“鸟王茶”的茶名进贡给乾隆,是

犯了皇家大忌。于是纪晓岚便将“鸟王茶”改

为“仰王茶”。对乾隆说“远在贵州,仰望君

王”。意思是我将赴遥远的都匀任地方官,但

都匀府知府纪晓岚与仰王茶

DU YUN FU ZHI FU JI XIAO LAN YU YANG WANG CHA

都匀毛尖茶

DU YUN MAO JIAN CHA

乾隆五十五年(1790 年)

贵定贡茶碑

第107页

105

DU YUN MAO JIAN CHA 我终仰望君王。

“好茶!好名!”乾隆一面品茶,一面赞叹,问他是怎么知道有这茶叶的。纪晓岚这才道出

崇祯赐名“鱼钩茶”的故事。乾隆很尊重崇祯,但他落入了纪晓岚的圈套。他曾表示,如果要他

像崇祯那样苦行僧一样地治国,他可能做不到,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听罢纪晓岚的话,

绝顶聪明的乾隆马上领会了他的意思,因为纪晓岚的才华在文史上,如果要他去做知府的确未必

合适。于是决定给纪晓岚提升半格,“加四品衔”,这样,他就不用去都匀任四品的知府了,而

成了正四品的“留庶子”。

乾隆钦点“仰王茶”成为贡茶后,随着名声日隆,各级官吏纷纷将鸟王十八寨当成了自己予

取予夺的茶园,借征收贡茶之名层层加码,以从中渔利。乾隆五十五年,官府的盘剥激起了当地

苗族的反抗,他们用开水灌浇茶树,然后以茶树枯焦为由,要求减免贡茶数量。朝廷闻讯,立即

派员调查,发现了茶树枯焦背后的真相,立即惩处了贪赃枉法的官员,调拨四百二十两白银扶持

生产,并刻碑定明每年的贡茶数量,明令各级官吏不得擅自增减,这就是“贡茶碑”的来历。

可是后来,这一带人口增加,土地的面积却只减不增,加上外村一些地主豪强依势侵占贡茶

生产用地,贡茶数量锐减,当时的贵州地方志上也说“惜产少耳”。嘉庆十年,为保障贡茶用地,

朝廷再次刊刻石碑,界定贡茶产地区域,不准任何人侵占。至此,鸟王十八寨成为清廷唯一直接

投资并划定疆界的深山茶园,人称为最早的茶叶生产“地理标志”。

几百年时光如水流逝,昔日的那些帝王都已消失在历史的云雾里,而这块中国唯一的贡茶古

碑,依然矗立在仰望村关口寨上,见证着千年古茶的起落枯荣。

都匀秦汉影视城 赵匀川 摄

第108页

106

中国十大名茶丛书 都匀毛尖茶

毛尖茶区的海葩苗与三星堆人失踪之谜

MAO JIAN CHA QU DE HAI PA MIAO YU SAN XING DUI REN SHI ZONG ZHI MI

都匀毛尖茶

DU YUN MAO JIAN CHA

他们是赶海人,却未见过海。而他们善山珍,种茶制茶,为茶而居,为茶而生。他们从哪里来,

却无人能解。

在四川广汉约三四公里,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三星堆因此而得名。

1929 年春,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了一坑精美的玉器,由此拉开三星堆文

明的研究序幕。 1986 年,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上千件稀世之宝赫然显世,轰动

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三星堆发现了数量庞大、不归属于中原青铜器文化系统的青铜人像、青铜动物;发现了价值

连城的瑰宝———世界最早的金杖;有世界上最早、树株最高的青铜神树;还有经鉴定来自印度

洋的 4800 枚海贝。

在历史上,对于古蜀国,西汉史学家用了八个字来描述: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三星堆的发现,

三星堆发现的贝币 三星堆

海葩苗茶仙子 海葩苗背牌上的贝币

第109页

107

DU YUN MAO JIAN CHA 颠覆了人们对于古蜀国的认知,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 5000 年前,将夏朝之前的 700 年辉煌历史,

活生生地摆到了世人的面前。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中国的社会发展史、冶金史、畜牧农耕史、

艺术史、文化史、军事史和宗教史。

专家们根据考古发现作出的描述,古蜀国文明繁盛时期的社会生活与同时期黄河流域文明大

不相同。古蜀人穿着左衽的细苎麻布衣或丝衣,有的衣服上还绣有龙、云、人面、回字的图案,

衣服袖口窄小,背面比正面长,像长着尾巴一样;他们梳着高高的锥型发髻,贵族还戴着莲花高冠。

他们在三足陶盉里烹煮肉食,用瓶形陶杯装盛酒浆。他们将海贝(贝币)作为法定货币进行买卖,

而且还把海贝作为财富的象征,或收藏或陪葬,因此,三星堆把出土的 4800 枚海贝,当作镇馆

之宝之一。

在 3000 多年前,这个与黄河流域文明完全不同的巴蜀文明突然消失了。有人猜测,这个庞

大的古国走向了分裂,他们中有一部分人执意向外迁徙。这部分迁徙的古蜀国人迁到哪里去了呢?

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是西进西藏、抑或逆流北上陕西、顺水下湖北、翻越山岭南往贵州?面对

西藏高原的荒芜与寒冷、陕西商周的强大、湖北楚国的阻截,似乎迁徙人烟稀少、森林茂密的云

贵高原是必然之路吗?

在毛尖茶产区美轮美奂的喀斯特风景名胜中,有两座海拔 2000 米的高山,它们是跻身于中

国 100 座避暑名山之列的苗岭主峰斗篷山和云雾山。它们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黔桂古驿盐茶

马道和黔滇古驿盐茶马道的枢纽。这条盐茶马道,在西北沙漠丝绸之路开辟之前,是中国内陆通

往西方的唯一通道,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的都匀毛尖和云雾贡茶的

正源之地。

在三星堆奇迹发现的同一年,黔南的一部《民族志》提到在都匀至贵定的古驿盐茶马道上发

现了一支与众不同的苗族。他们一共有 2 万多人口,说着苗族川黔滇方言,和邻近的凯里、雷山、

丹寨等地的苗族,从语言、风俗到服饰,都有着很大的区别,人们称这支神秘部族为“海贝巴”(贝

币),因为发音的关系,也有人将其写成“海葩苗”。

他们最鲜明的特征是:将西汉时期的“贝币”。一枚一枚地串在一起,缝在像古代装钱币的“达

帘”配上刺绣图案做背牌,挂在胸前背后。有的做成帽饰戴在头上,做成头饰戴在发辫上,作为装饰。

每个人佩戴的海贝,少则十几枚,多则几百枚,也就是说一个人,便是一座“贝币库”。据民族

学者讲:“斗篷山和云雾山的海贝苗,是我国唯一发现用古代贝币做装饰的苗族。”他们所用的

海贝,和三星堆发掘的海贝如出一辙,都是来自南亚深海一种独特的海贝,我国沿海一带并无出产。

据不完全统计斗篷山和云雾山这支苗族,拥有上百万枚海贝。专家们曾经向这支苗族探问,

这些海贝的来源,他们也不明所以,只知道这些海贝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三星堆、古蜀国、古夜郎、

古贝币、川黔滇方言、南方丝绸之路、茶文化起源,一系列的关键词指向同一个方向——三星堆

的 4800 枚海贝与斗篷山和云雾山苗族的百万枚海贝。专家们推测:或许这便是活着的“三星堆人”

的奇迹,是一把打开“三星堆人”失踪之谜的金钥匙。

第110页

108

中国十大名茶丛书 都匀毛尖茶

穿越千年 飘香世界

CHUAN YUE QIAN NIAN PIAO XIANG SHI JIE

不经意一回眸,这片浸润着鲜活生命和灿烂文化的绿叶,已经飘过了数千

年,如今,沁人心脾的茶香早已漂洋过海弥漫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它带给西方

的不仅仅是食用的功效,更是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日后茶在西方更被认为“无

疑是东方赐予西方的最好礼物”“茶给人类的好处无法估计”“我确信茶是人

类的救世主之一”“茶叶是上帝,在它面前其他东西都可以牺牲”。总而言之,

茶不但推进了中国文明的进程,而且也极大丰富了西方乃至世界的物质文化生

活。都匀毛尖,穿越千年,芬芳依旧。

第七篇

第111页

109

DU YUN MAO JIAN CHA 被茶叶点燃的英伦三岛

BEI CHA YE DIAN RAN DE YING LUN SAN DAO

都匀毛尖茶

DU YUN MAO JIAN CHA

1662 年 5 月 13 日,在英国朴次茅斯海港外的洋面上,一支由 14 艘英国军舰组成的威风凛

凛的船队,渐渐驶入了人们的视线。领航的是英国皇家“查尔斯号”,乘它而来的是葡萄牙国王

胡安四世的女儿凯瑟琳·布拉甘扎。这位从伊比利亚半岛上那个富裕王室而来的公主,即将要嫁

给这里的统治者查理二世。

整个国家都应该为这次联姻感到庆幸。他们的王后给这个国家的味觉带来了一种迷人的东方

味道。英国人的饮茶时尚,随着这位葡萄牙公主的到来风靡起来。

19 世纪英国哥德堡商船 英国“凯琵琳王后”茶叶

东印度公司商船

“西风东渐”是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中国知识界最流行的名词之一,鲜为人知的是,在

此之前,却曾经有过同样强烈的“东风西渐”。

十三世纪马可·波罗的中国之行及其游记,对 15 世纪欧洲的航海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以意大利哥伦布为代表的众多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险家,纷纷东来,寻访中国,由此才误打误

撞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这种对东方中国的崇拜在茶叶进入西方之后的十七世纪,达到了一个新的

高潮。

第112页

110

中国十大名茶丛书 都匀毛尖茶

实际上几年前,茶叶就已经进入英国,只是直到发现王后嫁妆里的茶叶,英国人的热情才被

彻底点燃。

1658 年 9 月 23 日伦敦《政治快报》上刊登的一则茶叶广告,是英国最早有明确日期的关于

茶的记载。

广告“满纸充满了冗长的介绍功能的语言”,先是茶的一般性介绍,然后着重提到茶是“所

有医师认可的极佳的中国饮品”,并一一列举了茶叶的 14 种药用价值:“治头痛、结石、尿砂、

水肿、脱水、坏血病、嗜睡或睡眠多梦、记忆力减退、腹泻或便秘、中风。一般情况下,茶叶还

可以舒肾清尿、消除积食、增进食欲、补充营养,至于茶的饮用方式,可以加开水、牛奶、糖,

还可以加蜂蜜!”

这便是英国人对于茶最初的认识:一种神奇的、包治百病的药草。这种认识恰恰反映了英国

人对茶知之甚少。它仅在少数的几家咖啡馆中有售,而且售价昂贵,一磅茶可卖 6-10 英镑。

随着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到英国,茶叶遭遇的冷淡局面率先在宫廷中得到改变。据说,在查

理二世与凯瑟琳的婚礼上,许多王公贵族举起酒杯向美丽的王后祝贺,但王后均以微笑谢绝,只

管举起她那盛满红色汁液的高脚杯与人碰杯。这杯中所盛何物,人们费尽猜疑。参加婚礼的法国

王后伺机靠近凯瑟琳,也想尝一下这“琼浆玉液”,机敏的英国王后早有察觉,未等对方开口便

举杯一饮而尽。法国王后顿生妒意,回宾馆后便令侍卫潜入王宫,定要弄个明白。侍卫官发现英

国王后饮用的是中国红茶,便偷出少许献给王后,不料出门时被发觉,由此引发出当时震惊英伦

的“红茶盗窃案”。

这则茶史趣闻已经真伪莫辨,在其背后,是欧洲贵族社会对神秘的东方文化的迷恋。在 17—

18 世纪的西方,一股崇拜中国的思潮正在弥漫。不仅启蒙思想中推崇孔夫子的哲学,而且社会生

活中,“中国货”与“中国风”都成为时尚的典范。茶叶、瓷器、漆器、壁纸、屏风、丝绸等极

具东方风情的器物,都被赋予了一种静雅绚丽的色彩。

但是在交通极为不便、信息极度闭塞的古代贵州,都匀毛尖茶又是怎样出山的呢?

第113页

111

DU YUN MAO JIAN CHA 都匀毛尖走出大山

DU YUN MAO JIAN ZOU CHU DA SHAN

都匀毛尖茶

DU YUN MAO JIAN CHA

在都匀市区的西南部,团山、哨脚、哨上、黄河、打铁寨,一个个村寨首尾相接,由南向北

迤逦而去,直奔苗岭山脉中段的斗篷山与云雾山。这里的居民以布依族、苗族为主,是古代都匀

毛尖茶的原产地。在它的正西面,相距几十公里的云雾山下,簇拥着仰望、关口等十八个苗族村寨,

是大名鼎鼎的云雾贡茶的家乡。与团山一带的布依族一样,仰望等地的苗族,这些生活在高山上

的世居民族也是世代以茶为业,以茶为生。

百里斗篷山盐茶马道

以都匀毛尖为正源的贵州茶,见于文字记载已逾 1500 年。唐代陆羽的《茶经》即称美黔茶“往

往得之,其味极佳”,此后千余年间,对黔茶的称道又屡屡见诸历代文献。到了明代,在向朝廷

进贡的 7 个布政司和直隶州中,贵州每年均列第二。1936 年贵州年产茶 200 担以上的县有 17 个,

黔南州是都匀、独山、贵定、瓮安四县。1944 年贵州茶叶年产量是 11511 担,到 1949 年上升

为 26466 担,但这也只相当于历史最高年产量的一半。就是这些名目繁多的各色贵州茶,从大山

间蜿蜒的驿道上运往码头、口岸,销往大江南北、东瀛和欧美……

第114页

112

中国十大名茶丛书 都匀毛尖茶

都匀毛尖茶区的布依族与苗族,这两个相邻且常常交错混居在一起的民族,尽管彼此和睦友

好,但各自的文化、风俗等并不相同,区别明显。在历史的记述中,布依族对农耕更为熟悉,农

耕文化也更为发达;苗族则更多地倾向于游耕游猎,这在他们各自的文化传统中留下了深深的烙

印。

抛开没有文字记载、难以捉摸的历史,这两个地区还有一个共同之处:

打开古代交通地图,人们会发现,一条古道由湖北、湖南逶迤而来,穿越贵州,连接川渝,

进入云南,通达缅甸、印度和西亚诸国。它就是被称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盐茶马道。在西

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没有开通之前,这条道路承担着中国与西方商贸的重任。“扫尽五溪烟,

汉使浮槎撑斗出;辟开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这首写于明代朱元璋 30 万大军征南时的古联,

道出了古道上的绝代风华。

在这条盐茶马道的贵州中段,还有另一条来自广西的古道与之相接。它沿着环江曲折而上,

在广西到独山、荔波黎明关一段被称为“环江古汉道”。盐茶马道经过都匀,穿过苗岭中段的黔

南第一高峰斗篷山,在贵定与川黔滇古道相汇。如今,古道上的片片青石已被历史的风雨打磨得

光滑玉润,而千年前驮马留下的蹄痕却因此更加清晰可辨。

这里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都匀毛尖茶和贵定云雾贡茶的正源之地。并非偶然地坐落在这两

条古代的“高速公路”上,商贸使得种茶能够成为一种生存方式最重要的支撑。借助于这两条盐

茶马道,都匀毛尖产区迎来了叮当铃响的马帮,茶农们将一袋一袋的茶叶放上马背,换取珍贵的

食盐、棉线和锅瓢碗盏,都匀古代茶业因此得以兴盛、延续。

可以想见,随着叮叮当当的铃声在百里斗篷山盐茶马道上渐渐消失,马帮载着同样珍贵的毛

尖茶叶,西进滇缅、南下湘桂、北上巴蜀……古道这株藤蔓上盛开的茶花,因此艳丽千年。

第115页

113

DU YUN MAO JIAN CHA 延伸阅读

一个毛尖茶区的秀才进京日记

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古代,黔南人要北上进京,应该怎样走?是步行、骑马还

是乘船?需时多少?要历经多少艰难险阻?如果没有 100 多年前谈安定留下的这本日记,现代

人几乎无法想象。

1891 年,平越(福泉市)辛卯科举人谈安定先后两次进京赶考,在旅途中,他不顾每天

的鞍马劳顿,写下了《北上日记》,给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谈安定从平越走盐茶马道到了贵阳,在农历十一月正式从贵阳出发,走龙里、贵定,估计

这段路和我们现今夏容高速公路的线路大致相同,但是到贵定后他直接从贵定翻斗篷山走麻江、

凯里,过重安江,经黄平、施秉达镇远。在崇山峻岭的盐茶马道中行路,其辛苦不言而喻。

在明清时期,镇远是贵州交通运输的一个重要枢纽,谈安定到达这里之后就改走水路,乘

一种“乌篷船”之类的船只顺舞阳河而下,出玉屏。这一段水路滩险水浅 ,稍不留神,就可

能葬身鱼腹,他用了 13 天才走了 620 里路,平均每天不到 50 里。

进入湖南境内,随着沅江汇入主流,水势渐大,船速也逐渐加快,20 天时间就从新晃到

了常德。谈安定在常德登岸,改走陆路到湖南的最后一个驿站澧州。至此,从入湖南计起,行

程达到 1340 里,平均每天走 66 里。

到湖北,谈安定过四渡,到公安,又用了 10 天时间经过沙石、荆门、宜城、襄阳、樊城

到湖北与河南的交界吕堰驿,一共走了 700 里。每天 100 里,应该也是以车马代步。

进入中原,谈安定日记中注明改为骑马、坐轿或乘马车。河南境内,路面上碎石很多,都

如拳头般大小,“颠簸特苦”。这些日子,他每天的行程在 80 里以上,在 13 天里走过了南阳、

叶县、襄城、郑州,渡过黄河,过朝歌、汤阴和豫北边城丰乐镇。

过漳河后,行程再度加快,每天达 100 多里,12 天就经过邯郸、邢台、涿州等地,最终

到达北京。此时,已是第二年的农历二月初二。

按谈安定的计算,总行程大约 4950 里,用了 73 天,除去途中停留 5 天,实际用了 68 天,

而且大多是宵行夜宿,在“寒飙割面,冻凌裂肌”的隆冬季节里,“启程时路尚不辨”,一直

到“至店 中,已三更后矣”。抵达北京后,谈安定住进了骡马市大街胡同对面的“贵州公馆”

中,完成了从黔南到北京的历程。

第116页

114

中国十大名茶丛书 都匀毛尖茶

延伸阅读

徐霞客游都匀

公元 1638 年阴历三月间,徐霞客从广西南丹进入黔南:“其石极嵯峨,其树极蒙密,其路

极崎岖”。三个“极”,将他对黔南从未见过的山高林密道路艰险的第一感觉表达得淋漓尽致。

当地的居民是布依族,他称之为“彝村”或“彝人”。他骑着在入境时换乘的贵州小马,在

狭窄陡峭的山脊岭行进,不由叹道:“此骑真堪托死生也”。

他终于到了下司(现独山下司镇)。当时上司、下司都属丰宁长官司,二司的土官是杨姓两

兄弟,但二人不睦。上司的土官叫楊柚,治理地方较有成效,下司的土官叫杨国贤,地方治理很差,

盗匪遍地。在下司,徐霞客以盐换米吃了一顿饭。他带了多少银两上路,没有记录,只知道他是

把金银藏在装盐的竹筒里的,能不用钱财的时候尽量不用,所以通常总是以盐换食物,这至少说

明当时的贵州食盐奇缺,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 1953 年黔桂铁路从大都市运来才获得彻底改善。

下司的土官似乎对徐霞客并不感冒,借口与上司的土官不和,拒绝徐霞客调请民夫的要求,

表面上答应派人护送徐霞客,但等了一顿饭的时间也没见影子,徐霞客只得自己花钱雇请了挑夫

上路。

到了上司,或许是吸取了下司的教训,他未再与土官打交道。

次日,徐霞客离开上司,前往独山。他奇怪独山州居然没设城墙、城楼。当时独山州有两个知州,

一个是土官,他的下属也都是本地人;另一个是朝廷委派的流官,大概是外地官员谁也不愿来上

100 多年前定番(今黔南惠水)茶市

第117页

115

DU YUN MAO JIAN CHA 任,所以位置大多空缺,只好由下属代理。

这个代理知州的下属也都是外地人。

独山虽然没有城,但建筑明显比上司、

下司强了许多,街两边都是楼瓦房,“无

复茅栏牛圈之陋矣 ”。  

次日,徐霞客离开独山,往都匀方向

进发,在深崖石壁间穿行,过了深河桥——

“有涧自东谷走深崖中,两崖石壁甚逼,

润嵌其间甚深,架石梁其上,为深河桥。

过桥,复跻崖而上。登岭而北……过兔场”。

按现在的区域划分,之后他应该已经进入

都匀地界,到了丙午,但他却说是到了胡

家司,或许现在的丙午,就是当年的胡家

司吧?

他在胡家司吃了午饭,第一次品尝到

黔南的特产米粉。随后“随溪南岸西行,

道路开整,不复以蜀道为苦,”道路状况

明显好转。这天,他来到了墨冲,那时叫“麦

冲堡”。他原本想游览桃源洞,但没找到

向导,一个人向和尚要了火把独自去游观

音洞。路上遇见一个老者,老者说河里涨水,

根本无法过去,他只好铩羽而归,很是失望。

在墨冲,他描绘了一幅这样的图景:“小

麦青青荞麦熟,粉花翠浪”,“波耕水耨,

盈盈其间”,诗情画意,景色极为美丽。

又走了一天,他到了都匀,入小西门,

是都匀郡城。

到都匀的第二天一早,他就爬上东山,

拜了山下的文庙。见庙里有几个读书人,

想起当年被发配到都匀的东林党首领邹元

标,便向人打探邹元标的遗迹,那人告诉他,

邹元标当年教书的书院就在东门内的南皋

书院。

徐霞客向读书人借了都匀的方志来看,

觉得太过粗略,而且选择的眼光也有问题,

第118页

116

中国十大名茶丛书 都匀毛尖茶

方志山记载的所谓“八景”,都太一般化,模式化,不但与外地的八景不能相比,也并不是本

地最有特色的东西。徐霞客认为都匀最有特点的景物是西门大河上新架的石桥,“垒石为九门

甚整,横跨洪流”,但不知道为什么志书却没有记载。看来,本地人津津乐道的外地人不感兴趣,

外地人感兴趣的,本地人却不在意,这种情形自古就有。

从徐霞客的记述来看,都匀城城区位置大概也就在现在的石板街以上的山坡上,“东倚东

山”,“西瞰大溪”。当时“东山之巅,其上有楼”,西面蟒山“其南峰有梵宇在其上”,现

在蟒山上的庙宇已经荡然无存,只留下一些残砖断瓦。在都匀,徐霞客还考证出都匀的仙人洞

就是明代的都匀洞(编者注:应为“都云洞”),为都匀名称的来源保存了难得的史料。

在都匀停留了两天,徐霞客又上路了。经杨柳街、麻江、福泉贵定、龙里抵达贵阳。这一

段路程,徐霞客写的非常简单,没有一处对当地风景名胜或风土人情的记述,只写了某年某月

到某处,完全不像先前,既没有贵定阳宝山塔林的记载,也没有福泉山张三丰高贞观的描述,

而到了贵阳之后才又恢复常态,不知道其间有什么原因。

过了青岩,道路明显又险峻起来,关隘“萝木蒙密,石骨逼仄。半里,逾其上,又东南下,

截壑而过。半里,复东南上,其岭峻石密丛更甚焉”。

徐霞客最向往的,是到长顺白云山探访相传是明代建文帝避难地的白云寺,他很细致地描

述了寺前的相传是建文帝亲手种植的巨杉,寺阁中必须跪着才能取水的“跪井”,神奇的能流

出粮食来的“流米洞”,以及建文帝所建的寺庙……“折而北,皆密树深丛,石级迤逦。有巨

杉二株,夹立磴旁,大合三人抱,西一株为火伤其顶,乃建文君所手植也。再折而西半里,为

白云寺,则建文君所开山也;前后架阁两重。有泉一坎,在后阁前楹下,是为跪勺泉,下北通

阁下石窍,个盈不涸,取者必伏而勺,故名曰‘跪’,中通龙潭,时有双金鲤出没云。由阁西

再北上半里,为流米洞。洞悬山顶危崖间,其門南向,深仅丈余,后有石龛,可傍为棍;其右

有小穴,为米所从出,流以供帝者,而今无矣……洞左构阁,祀建文帝遗像,乃巡方使胡平运所建,

前瞰遥山,右翼米洞而不掩洞门,其后即山之绝顶。”观瞻之间,徐霞客感慨唏嘘之情,溢于言表。

徐霞客在解释白云寺的另一个水井“南京井”名称来由的时候说:“寺旁侧有南京僧结庐

住静,故以‘南京’名;今易老僧,乃北京者,而泉名犹仍其旧也。”那“南京僧”似乎就是

建文帝,而为什么后面换成了“北京僧”呢?众所周知,北京是夺了建文帝帝位的 燕王朱棣的

老巢,这恐怕不是一个巧合。

这天下午,徐霞客登潜龙阁,憩流米洞,观南京井,与来自北京的老僧“对谈久之”,为之怅然。

第二天,他仍然没有离开,当夜仍与老僧秉烛夜话,一直盘桓 3 日方才离寺。

在白云寺,徐霞客首次发现了贵州内地栽种的罂粟,他写道:“罂粟花殷红千叶,簇朵甚

巨而密,丰艳不减丹药也。”

至此,徐霞客离开黔南地界,完成了他在黔南的旅程。他从阴历 3 月 27 日到 4 月 18 日,

前后在黔南游历了 21 天。

第119页

117

DU YUN MAO JIAN CHA 中国茶东渡日本

ZHONG GUO CHA DONG DU RI BEN

都匀毛尖茶

DU YUN MAO JIAN CHA

在日本人的眼中,茶源自中国贵州。日本著名茶学家桥本实先生才在他所著的《茶树的起源》

中说:“居住在贵州山地的少数民族土家族,其发音为‘tujia’,与中国的古字‘荼’、‘槚’

的发音相近,似可认为中国茶的发源地在这一带。”一百多年前最早进入毛尖茶产区的日本人叫

鸟居龙藏,一百多年前来到贵州,实地调查了 40 天,留下了大量的涉及贵州的人文自然等文字

和影像资料,在他回国时在他的行李中有一面布依族铜鼓和惠水苗族的两支芦笙。

国茶东渡要追溯到唐代。那时日本遣使和僧侣络绎不绝地来到中国各佛教圣地修行求学。他

们中的许多人在返回国时,不仅带去茶的种植知识、煮泡技艺,还带去了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并

演绎为茶道在日本发扬光大,形成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

茶在 9 世纪传入日本,但是直到 12 世纪,一些日本禅宗学者又才将其重新从中国引入后,

茶才在日本扎下了根。

公元 9 世纪初,日本奈良初期(729 年前),日木派往唐朝的高僧最澄,将绿茶茶种带回日本,

在近江台麓山脚下播下了第一批茶树种子。同时把唐代寺院盛行的“供茶”和“施茶”方法也带

回日本,将饮茶作为一种文化加以吸收。这一时期,品茶只限于寺院内,并未推广到民间。

公元 12 世纪,一位叫荣西的禅师从中国引入新的茶树品种以及抹茶的制法,并大力宣传佛

和茶道。荣西禅师曾向日本天皇奉上自己亲手栽种的茶叶,天皇立即被吸引,并鼓励在岛上开发

新的茶园。

日本从中国引进茶树后,形成了自己的种植法。日本这种植法就像都匀古代农家菜园边上的

“园杆茶”,茶树像长长的篱笆一样一行行地排列着,用于采茶的树冠不是平的,而是呈整齐的

圆弧形,颇具禅宗美感。

日本与都匀一样只生产绿茶,而且茶叶和都匀毛尖一样更为翠绿。原因是,日本茶在采茶之

前的三个星期中,用草席将茶树罩住。两者比较,一个用人工(草席罩茶),一个纯天然(寡日

照多云雾),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也是都匀毛尖茶深受日本人喜爱的原因之一。

荣西禅师还研究中国唐代陆羽的《茶经》,写出了日本第一部饮茶专著《吃茶养生记》。他

认为“饮茶可以清心,脱俗,明目,长寿,使人高尚。”他把书献给镰仓幕府,自此上层阶级开

始爱好饮茶。饮茶之风在日本盛行开来,荣西也被尊为日本的“茶祖”。

第120页

118

中国十大名茶丛书 都匀毛尖茶

日本茶园

在此期间,中国宋代饮茶,将茶叶碾碎泡水搅拌后倒出饮用的泡茶法被引入日本。后来宋代

泡茶法成为日本茶道的基础。与此同时,宋代的茶具精品——天目茶碗、青瓷茶碗也由浙江传入

日本。其中天目茶碗在日本茶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日本自饮茶之初到创立茶礼的东山时代,

所用茶具只限于天目茶碗。后来,因茶道的普及,一般所用茶碗为朝鲜和日本仿制品,天目茶碗

益显珍贵,只在贵客临门、向神佛献茶等比较庄重的场合使用。

15 世纪时,被后世尊为日本茶道开山鼻祖的田村珠光首创了“四铺半草庵茶”,提倡顺从天然、

真实朴素的“草庵茶风”。珠光认为茶道的根本在于清心,因此将茶道从“享受”转为“节欲”,

体现了修身养性的禅道核心。

其后,日本茶道中承上启下的一位人物武野绍鸥,继承田村珠光的理论并结合自身特点,独

辟蹊径地开创了“武野风格”。绍鸥将日本和歌“冷峻枯高”的美学应用于对茶室、茶具和茶礼

的改造实践中,使之与珠光的“草庵茶”风格融会贯通,创造了更为简约枯淡,而又切实可行的“佗

茶”(又称“和美茶”)。“佗”的正意做“寂寞”、“寒碜”和“苦闷”。传至绍鸥手中的时候,“佗”

又被他赋予新理念:“正直”、“谨慎”、“自律”、“勿骄”。用诸茶道,则为:邀三五知己,

坐于简捷明澈的茶室,彼此待以至诚之心,共同在茶馨香中了却人间俗事,寻求物我两忘的意境。

16 世纪,绍鸥的徒弟,享有“茶道天才”之称的千利休,将以禅为中心的“和美茶”发展

而成贯彻“平等互惠”的利休茶道,成为平民化的新茶道,在此基础上归结出以“和、敬、清、寂”

为日本茶道的宗旨:“寂”以养志。至此,日本茶道初步形成。

日本茶道发扬并深化了唐宋时“茶宴”、“斗茶”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具有浓郁本土特色和

风格的民族文化,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国茶文化的巨大影响。

目前都匀毛尖茶区,贵州苗岭雾海生态有机茶园,从日本引进建成贵州最现代化的抹茶生产

线。贵州抹茶从无到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抹茶产量占全国抹茶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产生了中

国最大、全球第三的抹茶生产企业,辐射带动 35 家上游企业,近 5 万茶农增收致富。

第121页

119

DU YUN MAO JIAN CHA 茶风西渐

CHA FENG XI JIAN

都匀毛尖茶

DU YUN MAO JIAN CHA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

于最早发现了茶这种植物,最先利用了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

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使之在欧风东渐

之前就已经茶风西渐,早早征服欧美。

16 世纪西方接触到中国的茶叶,那时欧洲人崇华之风十分流行,在他们的眼中中国的一切

都是好的。1560 年,葡萄牙耶稣会传教士克鲁兹乔装打扮混入一群商人队伍中,花了四年时间

来往于中国贸易口岸和内地,终于搞清了茶的用途。回国后,他把自己几年所见所闻写入了《中

国茶饮录》,这是欧洲第一本介绍中国茶的专著。

1606 年,荷兰东方公司从中国购得的第一批茶叶运抵阿姆斯特丹。最初,销售并不理想,

茶叶被欧洲人疑为有毒之物。然而,王室的饮用,追求时髦的贵族妇女纷纷仿效,可她们担心茶

叶有毒,于是制造了许多笑料:饮茶之后必须喝白兰地排毒或者煮好茶后把茶汁倒丢,然后用盐

或椒之类的把茶叶渣拌着吃。

茶随着贵族阶层的饮用迅速流行起来。由于茶叶属于奢侈品,被征收重税,走私茶叶利润巨

大,以致不少水手铤而走险。一个名叫罗伯特·特罗特曼的走私犯,因走私茶叶被打入了死牢。

在他墓碑上,至今仍然留存着让历史学家感慨不已的铭文:“一点儿茶叶,我偷的不多。上帝啊,

我的血流得冤枉。一边是茶叶,一边是人血,想想,就因这杀死了一个无辜的兄弟!”

在咖啡和茶饮进入欧洲之前,欧洲人习惯饮用生水,到了十八世纪四十年代,茶饮已经完全

改变了英国人喝生水的传统习惯,加上茶叶本身的利胃清肠作用,使得母亲们分泌的乳汁比以往

任何时候都要健康有益,人民疾病大幅下降。他们甚至断言:中国茶叶改变了英国,为之后到来

的工业革命储备了大量必需的人力资源。

欧洲人不甘心茶叶被中国垄断,英国驻印度总督达尔豪西侯爵在 1848 年 7 月 3 日下达给福

钧一道命令:“你必须从中国盛产茶叶的地区挑选出最好的茶树和茶树种子,然后由你负责将茶

树种子从中国运送到加尔各答,再从加尔各答运到喜马拉雅山。你还必须尽一切努力招聘一些有

经验的种茶人和茶叶加工者,没有他们,我们将无法发展喜马拉雅山的茶叶生产。”

福钧充当起经济间谍,报酬是每年 550 英镑。当年 9 月,福钧抵达上海。当时的上海还只是

一个根据南京条约向外国人开放的小港口。

第122页

120

中国十大名茶丛书 都匀毛尖茶

在跋涉于绿茶区的过程中,福钧发现,这里多雾的气候和富含银元素的土壤很适于种植药用

茶。他由此了解到何种气候和土壤才适于种植优质茶。在宁波地区,他采集到许多茶种。由于他

出手大方,表现得体,主人常常拿出珍藏的最好的茶招待他。

1848 年 12 月 15 日,福钧在写给英国驻印度总督达尔豪西侯爵的信中说:“我高兴地向您报告:

我已弄到了大量茶种和茶树苗,我希望能将其完好地送到您手中。在最近两个月里,我已将我收

集的很大一部分茶种播种于院子里,目的是不久以后将茶树苗送到印度去。”他信中所说的院子,

是英国驻当地领事馆的院子以及一些英国商人住所的院子,福钧用这些院子来试验种茶树。他发

往加尔各答的每批茶种和茶树苗都是分 3 只船装运的,目的是尽量减少损失。

1849 年 2 月 12 日,福钧来到著名的红茶产区武夷山,住宿在一些寺庙里。他从寺庙的和尚

那里打听到了一些茶道秘密,特别是茶道中对水质的要求。这一次,他乔装成知识界名流,了解

到了使绿茶变成红茶的过程。

在去印度前,福钧招聘了 8 名中国工人,聘期 3 年。1851 年 3 月 16 日,福钧和他招聘的工

人们乘坐一只满载茶种和茶树苗的船抵达加尔各答。他们的到来使喜马拉雅山的一个支脉的山坡

增加了两万多株茶树。

3 年后,福钧终于完全掌握了种茶和制茶的知识和技术。回到英国,福钧发表了他的旅行手记,

删去了原稿中与他的间谍使命有关的细节。

福钧的中国行窃为西方品茗者和草本植物学家解开了一个谜团:长期以来,他们一直相信茶

树有绿茶树和红茶树之分,而福钧却告诉西方人,绿茶与红茶的区别,只在于制作工艺的不同。

他的这一观点起初受到了公众和专家的嘲笑,他请印度去的制茶专家在英国亲自验证后才得到了

认可。

福钧窃取中国的茶叶机密,无疑是世界茶史上重大的分水岭。1866 年,在英国人消费的茶

叶中,只有 4% 来自印度,而到 1903 年,这个比率却上升到 59%。中国销售给欧美的茶叶比率

下降到了 10%。在这一惊人的数字背后,相对应的是茶叶原生地中国的国际茶叶贸易量的急剧滑

坡与衰落。

东茶西进

第123页

121

DU YUN MAO JIAN CHA 延伸阅读

进入白宫的高寨茶

有些东西不可思议,1915 年,都匀毛尖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奖后,1946 年,与都匀茶

生长在一条山脉上的高寨茶进入美国白宫。

1937 年,日本侵犯中国,中国传统的茶、丝出口受阻。此时在贵州的国民政府经济部的重

要目的是打通陆路出口之路,以供苏联欧美茶叶,换取机械及军火抗日。

为了抗战用茶叶换武器,贵州茶农积极生产,以 1944 年为例,贵州外销商品茶达到了

11511 担。抗战期间,无数的贵州茶叶,通过独山等机场,“驼峰航线”和史迪威公路(晴隆

县 24 道拐),运往国际上换回枪炮抵御外侮,其战略的深远和重要可想而知。

至今贵州省茶叶公司仍保留蒋介石先生亲笔所签成立“中国茶叶公司”文史资料,这说明

贵州茶为抗战胜利换取战略物资立下了大功。

《独山县志》记载,民国三十四年(1945 年)独山为抗日生产的用茶换武器的外销商品茶

达到了 5.25 吨。并作为国礼转赠当时的美国总统。

美国人很喜欢中国茶,中美之间茶的贸易几乎是伴随着美国这个国家的诞生而同步开始,

18 世纪以中国武岩茶为主,19 世纪以中国绿茶为主。中美茶叶贸易几经波折,但依旧不断向前

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商约,中国大门向美国全面洞开,茶叶再次

大量进入美国。1972 年中美签署《上海公报》后,中美茶叶贸易得以正常发展。到了 2007 年

美国从中国进口茶叶 2 万吨,金额 3937 万美元。其中,绿茶出口 9581 吨,金额 1756 万美元。

美国人为什么喜爱中国绿茶?据著名作家美国飞虎队队长陈纳德的夫人陈香梅回忆,这与

抗战期间中国以茶换武器分不开。抗战期间陈的飞虎队驻军独山机场,喜欢中国绿茶的美国空

军的飞虎队员,喝上了地道的中国上等绿茶,一个个兴奋得直夸“真是伟大的慰藉品!”陈香

梅说:东洋人用眼睛品茶,讲究一个“色”字,日本人把茶做得比别的绿茶要绿;中国人用舌

头品茶,讲究一个“味”字,中国人把一片叶子做出若干种茶味;美国人用大脑品茶,讲究一

个“数”字,美国人品茶,要看茶的理化检测结果数据,才决定饮否。随后的日子,美国大兵

便用当地人称象“十滴水”药味儿的“可口可乐”与茶农换取绿茶。飞虎队长陈纳德收到独山

县政府慰问的高寨茶后视为珍宝,他在转赠总统罗斯福时赞美道:“……中国茶无疑是东方赐

予西方的最好礼物。我深信茶是人类的救主之一。”可惜罗斯福未看到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这

一天,于 1945 年 4 月 12 日逝世。

《独山县志》记载,民国三十五年(1946 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为了寻求美国在经济

上的支持,宋美龄将率团赴美访问。出访前在准备送给白宫的礼品中,宋美龄了解到美国总统

偏爱独山高寨茶,于是,她便在礼单上点名,责令贵州省政府办理。贵州省政府接到备独山高

寨茶为国礼茶送南京的“御旨”后,赶忙又责令独山县政府购买数十斤上等独山高寨茶急送南京,

作国礼转赠美国总统。由此,独山高寨茶便扬名海内外。

第124页

122

中国十大名茶丛书 都匀毛尖茶

以茶制夷:贵州人向道光皇帝上奏折

晚清的衰落,不在于其闭关锁国,也不在其不思进取,而

在于茶业的衰落。茶叶是全球化贸易最彻底的物质,正是有茶叶

这样的硬通货,晚清才得以立足世界,吸引来自全球的贸易者。

1820 年之前,中国依靠茶叶等贸易,GDP 一直排在全球第一,

是西欧十几国的总和。直到清代前期,中国长期领先世界。

1840 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本质上是一场茶叶战争。因为中国

茶叶输入英国,造成白银流失,为扭转这种逆差,英国才向中国

输出鸦片。鸦片输入中国后,又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为了保

住银子,中国才有了禁烟运动。茶、银、鸦片的循环,最终引发

鸦片战争。在这场战役里,清政府无力抗击侵略者,他们拿起的

武器只有柔软的茶叶,企图通过茶来制衡英国。

1838 年,鸦片战争爆发前两年,江南道御史周顼(贵州贵筑

县人)上书道光皇帝说:内地不是每个人都吸食鸦片,但茶叶、

大黄却是外夷必需之物,他们要是几个月不吃茶叶、大黄,就会

双目失明大便不畅,健康就会受影响。于是他要求与外商交易的

时候,只准纹银交易,而不准以茶叶、大黄置换洋货。周顼同时

在奏折中建议:在产茶叶、大黄的地方,稽查转运,设立票据,

统归沿海地方官员兼管。要是有人走私出洋,或者减价出售,都

要严惩。

这份奏折引起了道光皇帝的重视。道光也认为,鸦片大量流

毒中国,倘若不加防范,必然出现“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

之壑,于国计民生,大有关系”。遂下令两广总督邓廷桢据实查访。

鸦片战争爆发后,作为应对方案,晚清知识界和政界提出“以

茶制夷”的茶叶战术,从表象上看是贸易制裁策略,是一种缺乏

短见的迂腐之论,但从历史的角度考察,这种策略其实有着悠久

的传统。明代嘉靖年间,俺答汗为了茶叶的数次战役,就是鸦片

战争的预演。事实证明,从 1867 年到 1894 年,即使英国大量输

入鸦片,中国茶叶的出口额也能与之相平衡,这不能不说是“以

茶制夷”取得的效果。

延伸阅读

第125页

123

DU YUN MAO JIAN CHA 茶叶改变了世界

茶叶改变了欧洲人的生活方式,为英国的工业革命储备了雄厚的人力资源,也由此引发了

美国的独立战争。

1776 年,英国通过国会法令向美国殖民地征收茶税,每磅茶叶征收 3 便士,用来维持驻扎

在殖民地的军队和政府官员的开支。由于美国唯一合法进口和购买的茶叶都来自英国东印度公

司,因此人们没有办法逃避这种新赋税。

在法令通过的两年内,大多数美国港口拒绝任何征税商品上岸,并且当英国从伦敦运送茶

叶到美国时,美国民众群情激奋,在纽约和费城示威游行,要求英国运茶船返回英国。在查尔斯顿,

海关官员扣押了茶叶;在波士顿,发生了几个星期的大规模骚乱。厌恶被称为土著人的一群美国

人登上了“达特茅斯号”船,叫喊着“波士顿港口今晚将成为一个茶壶”。接下来,他们把 340

箱茶叶扔入水中。这以后英国政府关闭了波士顿港口,派遣军队到美国。这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

的开始。

在亚欧大陆,当 18 世纪 20 年代以后欧洲各东方贸易公司竞相从事对华贸易时,他们均面

临同样的问题:如何来支付买茶叶的费用。欧洲产品在中国几乎找不到销售市场,18 世纪的中

国经济建立在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的基础上,发达的手工业和国内市场使中国在经济上高度自

给自足。一百多年以后主持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在其书中曾写道:“中国有世界最好

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

的东西。”

经济上高度自给自足和相对较低的购买力,使欧洲产品的中国市场非常狭小,唯一例外的

是中国对白银的需求。大规模的中西贸易由此找到了支点:西方人用白银交换中国的茶叶。1784

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的财库尚有 20 余万两白银的盈余。翌年,反而出现了 22 万两的赤字。

为了弥补东西方茶叶贸易巨大的逆差,东印度公司专门成立鸦片事务局,开始大规模向中国贩卖

鸦片。不久后,令中华民族丧权辱国的鸦片战争爆发了。

茶叶的西进之路,在美洲大陆,引发了一场战争,茶叶就这样改变了历史,改变了世界。

第126页

124

中国十大名茶丛书 都匀毛尖茶

“东方神叶”与“东方圣水”

“DONG FANG SHEN YE” YU “DONG FANG SHENG SHUI”

“羊肥爱芝草,茶好伴名泉”。这是国歌词作者田汉在都匀写下的诗句。

好茶须有好水冲泡,所谓茶经水品两足佳,才是一杯好茶。古人云:“茶性必

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必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

八分耳。”沏茶以泉水为佳,唐代陆羽《茶经·五之煮》说:“其水,用山水上,

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陆羽所说“山水”即指

泉水。泉水日夜流动,经山岩石砾的自然过滤,悬浮杂质少,水质较稳定。泡

茶佳泉,多在名山。当泉井与茶结缘,其甘洌水质,地理风貌,历代传颂,便

形成了独特的茶泉文化。都匀水源地源自苗岭,来自 5000 米的地层,经过 50

年以上过滤和矿化的地下自涌矿泉水,深得茶人喜爱。

第八篇

王先宁 摄

第127页

125

DU YUN MAO JIAN CHA “软黄金”苗岭茶山的水

“ RUAN HUANG JIN ” MIAO LING CHA SHAN DE SHUI

都匀毛尖茶

DU YUN MAO JIAN CHA

1381 年,旌旗猎猎,大明朝廷的 30 万兵马踏上了征伐云贵之路,开始了明王朝统一中国西

南的最后一战。朱元璋任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统帅三军。临出征前,明代的开国功臣刘

伯温赠诗一首为傅友德送行:“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

这就是著名的贵州预言诗。

刘伯温是明代公认的谋略家、预言大师,是一个绝世奇人。谁也不清楚这个预言的依据是什么,

但作为一个朝廷大臣,他应当不会用这五百年后的“糖果”安慰身经百战的远征将军,也不可能

为了朱元璋的统一大计而用这么拙劣的手段忽悠傅友德,或许他的预言里真的隐藏着什么玄机?

有意思的是,傅友德在远征云贵途中,途径都匀斗篷山盐茶马道时,由于武器、给养短缺,

派兵驻扎在都匀斗篷山盐茶马道的古驿站,这里位置非常重要,是黔桂盐茶马道和湘黔盐茶马道

的枢纽。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都匀毛尖茶的正源之地。安营扎寨打造兵器,营寨规模宏大,驻

扎时间弥久。至今山中还遗存“百家厂”遗迹,成为游客游览的重要景点。

刘伯温的诗有两个要点,第一,告诉傅友德此行应当耐心,云贵开发,需要假以时日;第二,

云贵的兴盛,与山水有关,山水形势的根本性演变才导致了“云贵胜江南”。这也许就是他预言

的奥妙所在。

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看清楚究竟,但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在经过 500 多年的风雨之后,江南

早已是开发过度,西湖退出五大名湖,太湖蓝藻暴发,千岛湖“农夫山泉”遭遇的“水源门”,

当年的鱼米之乡如今成为污染的重灾区。与此相反,从前落后的云贵却因封闭而拥有了江南难望

项背的生态优势,一旦制约云贵发展的交通、通讯和信息阻碍成为历史,云贵的优势将有可能很

第128页

126

中国十大名茶丛书 都匀毛尖茶

快转化为胜势。阿拉伯世界水比油贵。这些世界上正在发生的故事已经使“软黄金”——水的价

值凸显在世人面前。2005 年,贵州首次调水珠江,解救珠江日趋严重的咸化危机。自那以后,

广东的富商们不辞辛劳翻山越岭来到云贵,寻找珠江之源。他们在都匀斗篷山珠江源头的溶洞前

长跪不起,祭拜那圣洁清纯的泉水,感谢这珠江的救星。

可看见,纵贯苗岭的厦蓉高速、贵新高速和贵广高铁、贵南高铁,都匀距离珠三角只有 4 小

时车程。都匀适宜避暑的气候、养眼养身的森林和无可比拟的山泉流水,将成为长江、珠江中下

游的城市别墅,“云贵(山水)胜江南”或许已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贵州西南部和东南部都盛产黄金,但是水利专家们却说,与黄金相比,贵州水的价值更高,

意义更久远,是名副其实的“软黄金”。1991 年,由黔南日报社生产的贵州第一瓶,被称为“东

方圣水”的“神露”牌天然矿泉水(注册商标/神潮)出产;2007 年,在国际茶博会首届国际

品茶斗水大赛上,黔南的“黔山秀水牌天然矿泉水”击败被唐代茶圣陆羽评定为“天下第一泉”

的庐山谷帘泉,获得了“中华泡茶第一水”的称号。

水利专家称,珠三角人家的“水塔”建在都匀的斗篷山上。据此,为了珠三角人家饮到珠江

源的纯净水,喝到珠江源的干净毛尖。都匀市委、市政府规定水源茶区,禁止使用除草剂、水溶

性农药等 128 种,远高于国家 68 种的标准。都匀毛尖成为贵州绿茶欧盟标准的代表,都匀毛尖

并助力贵州绿茶于 2017 年获得了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全国第一个以省为单位的农产地标。为此,

著名茶叶专家、贵州省茶办主任胡继承说“毛尖茶干净茶”。

都匀斗篷山景区 赵天恒 摄

第129页

127

DU YUN MAO JIAN CHA 茶香情深的珍珠泉

CHA XIANG QING SHEN DE ZHEN ZHU QUAN

都匀毛尖茶

DU YUN MAO JIAN CHA

都匀珍珠泉,以其美名与都匀毛尖茶齐名。珍珠泉在毛尖茶产地的一个山坳坳里,四面青山,

一条清溪。那清冽冽的溪水,活泼泼地奔流,轻柔又晶莹,连一丝杂质的影儿也瞧不见,爱得人

直想掬起喝个够。循着清溪,尽头便是珍珠泉。

珍珠泉当地布依人又叫“荈泉”(汉语/茶泉),珍珠泉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每年

“三月三”,布依姑娘采过“姑娘茶”,便来到“荈泉”对歌浪哨(汉语/恋爱)。布依后生们,

老远就给坐在珍珠泉边的姑娘丢过一首“妹在泉边看鱼游,哥在河坎丢石头,水花溅到妹脸上,

看妹抬头不抬头”的茶歌。若是姑娘看上了这后生,她便用竹筒从珍珠泉中打起一筒泉水,往竹

筒中投下一把“姑娘茶”,唱着“韭菜开花细茸茸,有心恋郎不怕穷。只要两人情意好,冷水泡

茶慢慢浓”。深情地将井水茶香的竹筒递给布依后生。这老辈人流传下的茶歌比喻生动,委婉抒情,

更有奔放的热情。集山水自然赋予的灵气,美妙的茶歌成为她们对天地自然的抒发情感,寄托梦

想最特殊的方式。都匀的神秘和人们的梦想,正是来源于这片美丽的茶山桥城之中。

珍珠泉,它冒出清清泉水,倒未必在意它的观赏价值。从几米开外处看珍珠泉,只是一个普

通的清塘,四周漂浮着青青的水草,遮掩着珍珠泉的真实面目。然而一走近,你立即会被它的魅

力所震撼,这简直是一个微型的海底世界!晶碧的泉水下,翠绿、深绿、嫩绿,还有点缀其间的

点点红色,各色水生植物舒枝展叶、亭亭玉立、鲜艳欲滴,赫然一片迷人的海底森林。活泼的小

黑鱼在水下林间灵巧地穿来转去,如蝴蝶在花间嬉戏,串串小水泡如一粒粒珍珠,从泉底突突突

地涌起,在水里撒欢儿般散开,又扑扑扑地成片在水面消失,似姑娘脖上迷人的珍珠,又像顽皮

小儿眨动的眼睛。

珍珠泉被描述为“清凉甘洌、凉爽可口”。用珍珠泉水沏上井边采摘的毛尖茶,具有闻则香、

饮则甜、咽则滑的特点,在品茗之后,还会齿间留香,让人回味无穷。珍珠泉现被开发为年收入

2000 多万元的“毛尖泉”牌天然矿泉水,送进千家万户,为的是把毛尖泡出梦的味道。

第130页

128

中国十大名茶丛书 都匀毛尖茶

在毛尖茶区湘黔滇的盐茶马道上,有一口叫“跪

井”的山泉。“跪井”在苗岭山脉的白云山上。白

云山上的“白云山寺”,相传是明朝建文帝出家修

行避难之地。白云山山高林密,怪石嶙峋,古木参

天,鸟鸣猿啼;寺庙规模宏大,香烟缭绕,有着深

厚的文化底蕴和幽深峻岭的自然风光。然而,走进

白云山寺,却发现寺庙的大雄宝殿正门被一口“水

井”挡住,敬香拜佛须走“旁门左道”,这在佛教

建筑里明显犯忌。

史料记载,白云山白云寺大雄宝殿修建之初,宝殿正门前被一口山泉挡住香客进殿拜佛的大

门。按佛门规矩,进释迦牟尼的大殿,绝不允许走“旁门左道”。一口水井挡住了佛门,要么白

云寺必须避让另外选址;要么将这口挡门挡路的山泉封闭埋没,为佛门让道。但是若封井让道,

在这高山峻岭之上又去何处取水呢?但山上地形狭窄,寺庙不能避让,保留水源改走侧道,佛法

无边又不能触犯,就像见了皇帝不呼“万岁!万岁!万万岁!”是要杀头的。寺庙方丈和主持设

计施工的相当于现在的建筑工程师的“掌墨师”处于两难之地:既要保住水源,又不能移动寺庙,

更不能有违“佛法”。掌墨师面对停工的工地,一筹莫展。一天,掌墨师与方丈在“观霞亭”煮茶,

忽见山上一群猕猴跑到“大殿”前的山泉边,一只只跪的跪,爬的爬,俯下身去,将头伸到山泉

中喝水,在泉水边戏水打闹。掌墨师见状,若有所悟,抬起杯子,不由一声长叹:“佛助我也,

吃茶!”

从猴子喝水得到启发,掌墨师随后便在山泉处的石坎墙上,开凿出一个 3 尺进深,一人多高,

3 尺宽的拱门洞穴,将水位平地面下降两尺,然后用石料镶砌成一座汉式甬道水井。若要取水,

只能跪下探身进入井中才能取出泉水。如此一来,一个敏感而有争议的“佛门禁忌”得到了解决。

不用移动大殿,也不用封井,也不会犯忌,如同“敬祝!”与三呼“万岁!”达到了西天佛祖“满意”,

殿前泉水长流,三全其美的目的。从此,无论任何人去井边取水,都得屈膝下跪,才能取得泉水,

预意向佛跪拜求水的意思。寺庙中的高僧大师满意得双手合十:“阿弥陀佛!”于是高僧浓墨饱蘸,

为水井题下“跪井”二字,雕刻在水井的拱门上。掌墨师的“跪井”理念就这样大功告成,掌墨

师这一设计理念用一个“跪”字的肢体语言就解决了原来看上去根本无法解决的“禁忌”难题。

跪井数百年来,暴雨久注井不溢,久旱无雨井不涸。泉水甘洌,水质极佳。是寺内僧人、香客、

游人品茗煎茶的佳泉。

最具创意的山泉——跪井

ZUI JU CHUANG YI DE SHAN QUAN ——GUI JING

都匀毛尖茶

DU YUN MAO JIAN CHA

第131页

129

DU YUN MAO JIAN CHA 最古老的泡茶泉水——聪明井

ZUI GU LAO DE PAO CHA QUAN SHUI ——CONG MING JING

都匀毛尖茶

DU YUN MAO JIAN CHA

儒家称井,天地灵性之物。上接天上日月星辰,下通地下龙脉水宫。何谓井?地穴出水曰井。

传说井为黄帝所作。

都匀毛尖茶区的独山是唯一没有地表河的城市,但地下河较多,因而有许多泉井出现,在城

关镇就有大小泉井 100 多个,故有“百井城”之称。这里家家户户有井,大街小巷有井;有人家

床头有井,灶边有井,加上山村里、森林中、田坝里、山路边、古树下的古井,将以百数计。

这里的井都有名字,其中较为有名的紫泉井、城边井、桂花井、岩瓢井、擂钵井、煮茶井、

聪明井等等,而且每一个井,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如铜鼓井,据说是夜郎王带兵过此而掘,用

铜鼓盛水供练武的兵将用。老人说,每逢月白风清之夜,到铜鼓井来,用耳朵贴着井边静听,可

听见夜郎士兵敲击铜鼓的声音。花鱼井有鱼,传说浑身长得花花绿绿的,在阳光下闪出迷人的光彩,

据说是龙女喂养的宠物。

聪明井又叫文庙井,在茶区民族中学校园内。东汉时,20 岁的牂牁人尹珍跋涉千里,到京

师洛阳拜著名儒学大师、经学家许慎为师,研习五经文字。学成,于公元 107 年回归故里,手建

草堂三楹,开馆教学,西南地区自此始有学校教育。

尹珍的学馆前有一口水井,尹珍每日在此煮茶、煮饭汲用。在古代,文化人通常被人视为聪

明人,于是传说喝此井水,人会变聪明。所以,此井又有个俗名:“聪明井”。

聪明泉全国有两口,另一口在庐山东林寺为纪念殷仲堪而命名的“聪明井”。或因巧合,都

匀毛尖茶区的独山自有高寨茶、聪明井后出现了西南巨儒莫友芝等文人。因此,聪明井从东汉至今,

古时进京赶考者行前要来聪明泉取水煮茶,祈求金榜题名;今天有学生家长在孩子高考前也来聪

明井取水为孩子沏茶,祈求高考成功。过去聪明井的四周砌以青石,井边立有尹珍煮茶“聪明井泉”

的石碑。“文革”中红卫兵高呼“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的语录将井台石碑砸毁。

第132页

130

中国十大名茶丛书 都匀毛尖茶

“东方神叶”都匀毛尖的“东方圣水”

“DONG FANG SHEN YE” DU YUN MAO JIAN DE “DONG FANG SHENG SHUI”

都匀毛尖茶

DU YUN MAO JIAN CHA

在毛尖茶产区美轮美奂的喀斯特风景名胜中,有两座海拔近 2000 米的高山,它们是跻身于

中国 100 座避暑名山之列的苗岭主峰斗篷山和云雾山。1990 年 11 月,黔南日报社与贵定县饮料

厂,在苗岭山中开发出贵州第一瓶“神露”牌天然矿泉水(注册商标/神潮),也是中国新闻界

的第一瓶天然矿泉水。

“神露”牌天然矿泉水,经国家地矿部水文司等八个部门论证,是苗岭大山的杰作,深藏于

3000 米以下的碳酸盐地层,吸附时间长达 1500 年以上,再经 50 年以上的深循环自然流出,因

此甘洌清凉,透明如玉,堪称大自然的精华,经鉴定为低钠、低矿化度,含有人体必要的锶、锌、

镁等 14 种微量元素,常饮可防治心血管疾病,延缓衰老,特别是对青少年智力发育、骨骼生长

具有促进作用。质量名列全国前位,被誉为“东方圣水”。一花引来百花开,在“神露”的滋润

中,贵定于 1998 年,开发出“黔山秀水”牌天然矿泉水,“黔山秀水”牌天然矿泉水被誉为“天

下第一水”。与“神露”牌天然矿泉水,双双被列为中国名水。

2007 年,中国举办的国际茶博会首届国际品茶斗水大赛,有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的 150 多家矿泉水生产企业参赛。斗水大赛经过冷评、热评、茶评等多轮角逐,产自苗岭山脉毛

尖茶产区的“黔山秀水”牌天然矿泉水以总分第一,最终击败被唐代茶圣陆羽评定为“天下第一泉”

的庐山谷帘泉,获得了“中华泡茶第一好水”的称号。

国家级评茶师黄伟评价说:“一般矿泉水中微量元素锶的含量通常在每升 0.2 至 0.6 毫克之间,

黔山秀水牌矿泉水中锶含量每升为 1.4 至 2.41 毫克,十倍于外省外国。其弱碱性、矿化度低和小

分子结构等特点,也都远超外地,”获得“中华泡茶第一好水”“中国十大泡茶名水”等称号,

是国内外第一个由各国水科学界和水生产商联合评定的“天下第一水”。同时,同样产自苗岭山

第133页

131

DU YUN MAO JIAN CHA 苗岭毛尖茶园区 王先宁 摄

脉毛尖茶产区的“纯露”牌天然矿泉水、“东山泉”牌纯净水在大赛中也都获得优秀奖。在全国

获奖的 26 个水品中,产自苗岭山脉毛尖茶产区的就有 11 个,为全国之最。

产自苗岭山脉毛尖茶产区的“黔山秀水”牌天然矿泉水摘取桂冠并非偶然。

贵州有句人所周知的俗话:“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旧时,这句俗语常

常成为贵州气候、地理和贫穷的注解。但是,谁又能够想到,在生态经济新时代,它却成了绿色贵州、

生态贵州最丰富的血液?

年均 1400 毫米的丰沛雨量,在南方各省区并不算最多,但它很少狂风暴雨,春夏秋冬四季

均匀,将充沛的雨量发挥到极致,使得毛尖茶产区终年云雾缭绕,溪河纵横,水源丰富。尤其是

在两座跻身于中国 100 座名山之列的斗篷山和云雾山,常年竟然有 200 天笼罩在“浓得化不开”

的云雾之中,远离了喀斯特地区令一切绿色生命心惊胆战的字眼——干旱。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大气磅礴的诗句在环保科学家们看来却是严重

的水土流失。与那些来自雪山的浑黄不同,均匀的雨量是贵州水的品质升华之路。细密的雨水一

部分成为地表溪流,顺山而下,在悬崖峭壁上化作一瀑十八叠的素绸白缎悬空飞挂,诠释着“瀑

布王国”的美丽;更多的雨水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从容地渗入泥土和石罅,经过重重过滤、沉淀,

进入地心的另一个世界。

溶洞是贵州喀斯特地貌最常见的景观,无山不有洞,无洞不成山,所以贵州又被称为“溶洞

王国”。渗入地下的雨水和高山森林搜集的雾水以及来自地底的温泉渐渐汇聚,经过石罅来到了

溶洞,在黑暗中形成了地下的水流。经过 50 年或者 500 年的循环往复,最终成为地表溪流的源头。

在地心深处的沉淀和循环中,这些水一方面得到天然净化,一方面获取了丰富的矿物质,最终将

它们这些优异的品质,注入都匀毛尖茶中,成为种茶和泡茶的最佳用水。

延伸阅读

毛尖茶·毛尖泉

俗话说,“名山伴佳泉”,在都匀斗篷山浩瀚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中,山泉飞瀑遍布,

清泉叮咚不绝于耳,大自然馈赠了斗篷山的水纯净、甘甜。

在距离这处国家一级饮用水自然保护区 5 公里的地方,有一家默默耕耘的本土桶装饮用

水生产企业,名为都匀市甘塘源泉饮业有限公司。该企业通过对斗篷山的水源进行科学检测

证实,水中富舍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成分,水质呈天然弱碱性,PH 值为 7.5-8.5

的小分子团水,是极为难得的优质水源,是众多饮用水生产商梦寐以求的理想水源,经过长

达一年的考证和反复采样检测,甘塘源泉最终进择斗篷山紫杉峰水系作为水源水。

目前,甘塘源泉生产的桶装饮用水共有 8 个品牌系列产品其中毛尖泉单品是价格最贵也

最受市场好评欢迎的饮用水。同时,该企业以 6 升桶装的煲汤泡茶饮用水为突破口打造精品

桶装饮用水,进一步挖掘都匀毛尖夏秋茶的潜力研发系列茶饮产品。

第134页

132

中国十大名茶丛书 都匀毛尖茶

文化名人与都匀毛尖

名茶引名人,名人育名茶。自古以来,茶与文化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可

以说,没有文化的附丽,茶叶只是片片树叶,而真正的茶中精品,除了它本

身所具有的高贵品质外,与文化的结缘,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以都匀毛尖为品牌的黔茶,是一首绵延悠长而韵味深厚的历史歌谣,它

唱出了毛尖鲜为人知的荣耀与辉煌的长歌短呤,也刻画出它充满睿智、灵秀

之气的人文品格,数千年的历史浸淫,文化点染,使得它已经进入历史文化

的深层。

四季轮回,云雾聚散,山溪流淌,和喀斯特灵气共生共荣的都匀毛尖,

透过遥远的历史阳光,在跨越时空的光芒下,洋溢着茶文化的千年陈香。

第九篇 WEN HUA MING REN YU DU YUN MAO JIAN

赵匀川 摄

第135页

133

DU YUN MAO JIAN CHA 黄庭坚的黔茶“春味”

HUANG TING JIAN DE QIAN CHA “ CHUN WEI ”

都匀毛尖茶

DU YUN MAO JIAN CHA

驿道的文字是用脚来写的。

那条常常迷失在荒草、枯木和密林之间的古驿道,记录

了历史的苍凉。与风雨洗蚀满目沧桑的顽石相连相接,是秦

汉的竹简,唐宋的秘藏,明清的典籍,将生命艰难与顽强一

笔笔地刻写成石板的裂纹。

贵州的古驿道在朝廷的眼中只有一个作用:征战。秦汉

为了南粤国,明代为了元朝余孽,古驿道与古长城,一南一

北、一攻一守、一进一退。驿道上的每一根枯骨都是在刻画

着中国的历史,改变着中国的历史,在血泪的曲折中演示一

个帝国和民族的成长。

相信历史上悲剧的长度与驿道的长度存在着比例关系,

并常常与野草的深度达成某种默契。自唐代以来,它出乎意

料地承担了“盛世”发配文化的责任。悲伤、艰难与荒僻渲

染的瘴疠在驿道上搓成一条绞索,随时可以取走那些“文化”

的性命。于是,“七绝圣手”王昌龄、“诗仙”李白、古典

哲学旗帜型人物王阳明……一个又一个古代文化史上闪闪发

光的名字失落山野,这条荒草萋萋的道路成为历史的度量,

丈量着王朝腐败没落的尺度。

沿着驿道不是最先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走进“绞索”

的是黄庭坚。

作为著名书法家,黄庭坚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

作为著名诗人,他与苏轼并称“苏芮”。

在他们才华的脚下,古驿道露出了柔软和善良。它们用

深山里碧绿一片的茶将那些历经惨痛的心灵小心翼翼地围护

起来,用大山里最高的待客礼遇修复他们身心的创伤。

他们的视线渐渐由宫廷的红墙转向了茫茫山野,由此,

第136页

134

中国十大名茶丛书 都匀毛尖茶

王阳明创立“心学”,登入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殿堂,黄庭坚字势呈现“欹侧险峻,笔画长枪大戟”,

他们的诗赋歌声也随之“山水田园”起来,有了陶渊明的味道。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王昌龄),他们爱上了这片温馨的土地。“贵筑路

从峰顶入,夜郎人自日边来”(王阳明),他们心中云开日出的感觉并不需要朝廷的赦免文告。

作为一个有名的茶客,黄庭坚曾经借助他的文名,将家乡的“双井茶”力推为贡茶。作为来

到贵州的贬官,他又一次沉醉在与贵州茶叶的交往中,为此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在其中一

首《阮郎归》中诗人这样说:

黔中桃李可寻芳,摘茶人自忙。月团犀胯斗圆方,研膏入焙香。青箬裹,绛纱囊,品高闻外江。

酒阑传碗舞红裳,都濡春味长。

春天的古驿道上,清丽的春景,馥郁的茶香,在摘茶、制茶、品茶的画面里弥漫到人心最柔

软的深处。

抗战时期,傅抱石在都匀用都匀包茶纸(都匀白皮纸)创作的《蕉荫煮茶图》

第137页

135

DU YUN MAO JIAN CHA 明代张翀的毛尖茶联

MING DAI ZHANG CHONG DE MAO JIAN CHA LIAN

都匀毛尖茶

DU YUN MAO JIAN CHA

张翀系明代“柳州八贤”之一、王阳明弟子徐阶的学生。在任刑部主事时,张翀与董传策等

人同日弹劾严嵩。

他们几个人都是徐阶的门生,严嵩疑心徐阶是幕后主使,密奏三人同日上疏,一定有幕后主

使人,皇帝信以为真,张翀等人被捕入狱,严刑拷打之后将他谪戍都匀。

张翀在被贬都匀后,专心从事教育,在南皋书院授徒教学,和王阳明、邹元标合称为“南下

三迁子”,为都匀文化的发展立下了卓越的功勋。

都匀历来被称为“荒蛮之地”、文化荒岛,自隋文帝公元 600 多年大业年间设“进士科”。

小城急切、炽热的文化热情在张翀的身上表现得尤为真切。1558 年,得罪权臣严嵩的刑部

主事张翀担着结党营私的罪名,在被杖辱之后发配都匀。这样,第一个进士史无前例地来到了都匀,

小城因此发生了一场文化地震。人们根本不管此人是个朝廷的钦犯,也不顾他身上还有一个令人

不安的罪名。他们把他看作是一缕曙光,像欢迎贵宾一样迎接他,为张翀建起了一座书院,并且

以他的字号命名为“鹤楼书院”。这个正直而受尽凌辱的张翀在都匀安安稳稳住了下来,代价是

讲学授徒。张翀的感动不言而喻,纠结的心情也因而释然。

在都匀东山,张翀题刻有:“仁智之情,动静之理,栖此盘谷,饮此泉水。大明嘉靖四十年

鹤楼张翀书”二十八个被称为“龙爪书”的草书大字,笔力雄浑刚劲,被载入《中国名胜辞典》,

称为红叶摩崖石刻。

一个春天,被贬谪都匀 8 年的他出游山水,回到寓所,秀丽的风光依然历历在目,他提笔写

下一副茶联:“云镇山头,远看青云密布;茶香蝶舞,似如翠竹苍松。”这幅茶联被载入中国书

法史和中国茶史大全。

数年后,一个名叫陈尚象的年轻人踏上古驿道,成为都匀的第一个进士,完成了小城的千年

夙愿。

扇面书法 黄仁龙

第138页

136

中国十大名茶丛书 都匀毛尖茶

清代“西南巨儒”莫友芝咏都匀茶

QING DAI “ XI NAN JU RU ” MO YOU ZHI YONG DU YUN CHA

都匀毛尖茶

DU YUN MAO JIAN CHA

莫友芝,独山兔场人(今翁奇),清嘉庆十六年(1811 年)生。13 岁时随父到遵义,结识

了比他大五岁的郑珍,贵州著名的“沙滩文化”主要领袖人物“会师”遵义。

年轻的莫友芝饱览群书,打下了学问的基础。1831 年,莫友芝在省城贵阳参加辛卯科乡试,

考取第十一名举人,其试卷深受荐卷房师胡芸阁同考官吴雪兰的赏识,不料却从此累试不第。

莫友芝安心遵义,与郑珍切磋学问,莫友芝在文字学、书法及诗词等方面颇有成就,远近闻名,

“道光中,黔中言学者,人以郑、莫两名并称”,又并称为“西南两大儒”。

道光十八年(1838 年)郑珍、莫友芝再次进京参加戊戌春试双双落榜。回到遵义后,适逢

贵州巡抚倡议各府州修志。遵义知府平翰久慕郑、莫之名,特聘请两人共同主编《遵义府志》。

四年后编成。莫友芝博采汉唐以来图书地志,荒经野史,援证精确,体例谨核,成书四十八卷,

被梁启超誉为“天下府志第一”。

1847 年春,莫友芝第三次上京春试,在琉璃厂书肆跟翰林院侍讲学士曾国藩相遇,偶然谈

起汉学门径,曾国藩大惊,叹道:“黔中固有此宿学耶?”遂订交结为友好,长驻于曾国藩幕府。

在此期间,莫友芝的书名在江浙大盛,人称其字有“金石气”,曾达到一字难求、洛阳纸贵

的程度,深受世人喜爱。此事被中国四大谴责小说《孽海花》的作者写入书中,成了苏州腐儒酸

涩心理的写照。至今,他的书法仍被列入我国禁止外流的书画作品目录,属于国宝级作品。

莫友芝生平嗜茶,其中留下的茶诗,更是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热爱。

他的《题茶户壁》诗描写了家乡茶农采摘青翠如玉、鲜嫩无比的茶芽,又争分夺秒将其煎炒

成清香优雅的茶叶这一采茶制茶、辛勤劳作的过程。诗云:

第139页

137

DU YUN MAO JIAN CHA 摘捲玉丝丝,含锋颖似锥。辛勤火前作,休放子规啼。

《浣溪沙》则描写了他对家乡茶叶的珍惜:

易井朝华一勺甘,瓯香浓淡只渠谙。怕教痴婢误姜盐。雀舌久疏纤手点,鸡苏愁伴渴羌馋。

最难春困午晴添。

《金鼎山云雾茶歌》是莫友芝咏茶诗歌中最重要的篇什,也是贵州茶文化史上重要的文献。

诗中历数了贵州先后所出的名茶:供不应求的贵定阳宝山贡茶;后起之秀、世罕其匹的清平县香

炉山茶;质优品高而为《图经》所失载的遵义县金鼎山茶;为时俗所争尚的湄潭县毛尖茶等。

莫友芝自言写作《金鼎山云雾茶歌》这首诗,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作诗为证陆羽《茶

经》”,即列举贵州所产名茶以证陆羽《茶经》所记不虚。同时,莫友芝在该诗的自注中也辑录

了明代川黔茶政的相关记录。

《金鼎山云雾茶歌》开篇即描述贵定阳宝山贡茶:

牂牁茶品阳宝绝,贡箧不盈常外掇。

咸丰十年二月初五 (1860 年 2 月 26 日 ),莫友芝携次子绳孙滞留京畿赵州、保定一带候补地

方小吏和准备参加当年的恩科会试。有家乡人带来白茶,痛饮之后作《二月五日绳儿煮雪,试家

山白茶,有怀息凡天津》:

北客过岁周,南嗜断茶味……

冰芽珍一撮,璖盏侯三沸。

生香沁神骨,活碧浮靉霼。

舌本彊忽除,心源濬成泋。

喝到家乡的茶,忆起遥远家山的温情,诗人才仿佛有了生命的活力、生活的意趣以及流荡灵

动的文思才情。此外,莫友芝在编撰《遵义府志》时收录了一首流传在独山、都匀、福泉一带的

花灯《采茶调》中的《十二月采茶歌》,歌云:

“三月采茶茶叶清,茶树脚下等莺莺;二月采茶茶花开,借问情侬几时来……”

歌词清婉雅丽,别具一格。其后《都匀县志·风俗篇》转录了这首民间歌谣。

《四库全书》茶经卷

第140页

138

中国十大名茶丛书 都匀毛尖茶

人民大会堂“江山多娇”与都匀“纸烤茶”

REN MIN DA HUI TANG“ JIANG SHAN DUO JIAO ” YU DU YUN “ ZHI KAO CHA ”

都匀毛尖茶

DU YUN MAO JIAN CHA

北京人民大会堂,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举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各个大厅内,随处可见精彩

纷呈的书法绘画作品。其中,最引人瞩目的首推巨幅山水画卷《江山如此多娇》,这幅由毛泽东

亲笔题写名字的巨作,作者之一正是国画大师傅抱石。

说起傅抱石的画,其中还与毛尖茶有些因缘际会。

抗战期间,徐悲鸿、傅抱石等一批艺术大师从桂林乘邮车来到都匀宣传抗日救国。一日,徐

悲鸿的学生、时任都匀县长的刘时范和省立都匀中学校长周华请徐悲鸿一行到家做客。

“开门七事虽排后,待客一杯常在先”。客人进门,主人先奉上的自然是一杯茶。当大家坐定,

周华从贮藏茶叶的土坛里取出用都匀白皮纸包的都匀毛尖,用本地“纸烤茶”茶俗,沏茶奉上。

独具特色、芳香扑鼻的“纸烤茶”立即吸引了大师们的目光。

徐悲鸿一面品茶,一面将包茶的都匀白皮纸拿在手上端详。他发现都匀皮纸的纸张质量色泽

很好,适于重笔挥洒晕染,受墨苍润深沉,能获得宣纸绘画所不能得到的卓异效果,用来作画,

更是得心应手。

悲鸿先生非常高兴,托周华按这包茶纸帮他购买了一二十刀,带去重庆分送给书画友人。悲

鸿先生的夫人廖静文后来说:“此后,先生若画 100 匹马,有 99 匹马是从都匀皮纸上奔出的”。

第141页

139

DU YUN MAO JIAN CHA 除了徐悲鸿,同样对包茶纸感兴趣的还有傅抱石。他拿回

去一试,发现这种手工皮纸晕墨很慢,但是浓淡分明,适合表

现粗犷的笔触。他利用都匀白皮纸的特性,融汇、活用了各种

传统皴法,独创出了“抱石皴”。

1943 年,傅抱石赴成都举办个人画展,携一批用白皮纸

绘画的新作于当年 9 月在成都少城公园内展出。画展大获成功,

其新奇的抱石皱当时就在美术界引起轰动。傅抱石用都匀毛尖

的包茶纸画的《蕉荫煮茶图》拍卖到将近 1 亿元民币。1958

年傅抱石用“抱石皱”的技法,为人民大会堂大厅创作巨幅山

水画,毛泽东主席亲手挥笔为此画题写了“江山多娇”四个大

字。从此,贵州有两样东西伴随抱石先生一生:一是茅台酒,

二是都匀毛尖的包茶纸。

得知都匀白皮纸的品质,1963 年,北京荣宝斋专门到都

匀蜡纸厂购得 3.3×2.2 尺规格的白皮纸百多捆(每捆 1000 张),

荣宝斋并将其命名为“都匀国画纸”。

回首 60 年前,谁也没有想到,一杯都匀毛尖“纸烤茶”、

一张都匀毛尖的包茶纸,竟成就了两位大师各自的精彩。

都匀毛尖“纸烤茶”

第142页

140

中国十大名茶丛书 都匀毛尖茶

一杯家乡茶 千般故土情

XIAN DAI CHA JIE DA SHI YONG TAN DU YUN MAO JIAN

都匀毛尖茶

DU YUN MAO JIAN CHA

全球级富豪都匀人——任正非

国际巨星林志玲为都匀毛尖茶代言的同时,2010 年,任正非在华为 PSST 体系干部大会上

说“华为美如林志玲”。是天意,还是巧合,无法解释。不愧是商业奇才,任正非将林志玲的“视

觉美”、都匀毛尖茶的“味觉美”、华为手机的“听觉美”的虚拟经济推到一个不可匹敌的高峰。

一杯毛尖茶 ,千般故土情。任正非,1944 年 10 月出生,其父任摩逊,曾任都匀一中的校长,

其母程远昭为都匀一中教师,他本人就读于都匀一中,目前常居广东深圳,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

学院(现重庆大学)本科学历。大学毕业后,他应征入伍,被派往寒冷的东北辽阳,成为一名工

程基建兵,多年的戎马生涯,铸就了他超乎常人的意志力,严格的“军事化”管理体系,也在后

来华为的企业文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1983 年,任正非脱下军装,被派往百业待兴的改革开放

前沿阵地——深圳,出任深圳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的部门经理。

1987 年,由于工作失误,导致单位损失了整整 200 万,身为部门负责人的任正非自然成为

这件事的“背锅侠”,最终,他被单位除名,妻子也离他而去。为了还债,他找遍了亲戚朋友,

一共凑了 21000 元,创办华为公司,“被迫”走上了创业的道路。他通过从香港买回交换机,再

利用信息差进行“转手”,从中赚取差价,短短两年时间,便还清了债务,并获得微薄的利润。

任正非说父亲对他们兄弟姐妹时常教导“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在自己的咖啡还

2023 年, 专 注 于 企 业 家 财 富

研究的著名机构胡润研究院发布的

《2023 年胡润全球富豪榜》,榜单

中 4 位贵州人上榜“全球级富豪”(不

含贵州本土企业家),这 4 人拥有

财富 515 亿元。其中任正非、熊小川,

从都匀走出的两人用智慧和汗水,

创制出属于都匀人的商业传奇。

第143页

141

DU YUN MAO JIAN CHA 未吹凉时,却关心起家乡人的那杯茶。1988 年,华为刚开始盈利五六万元,任正非便拿出 2.8 万

资助都匀一中教师改善生活。一山一水情,一茶一乡浓。华为发展起来后,任正非为报答母校的

老师,组织全校的退休教师和教职员工,分期分批到贵安新区华为云数据中心和深圳华为参观体

验。任正非指派其妹妹任正黎负责接待指出:“只有关心教师,国家才有未来,此次,请母校老

师来华为体验,乘坐高铁必须全部商务座,如有困难,可以动用公司资源,把高铁包下来,一定

要高规格接待,钱从我账上出”。

1989 年,香港那边的供应商突然抬价,让任正非意识到,代理别人的产品,始终要看人家

的脸色吃饭,只有自主研发,方能在市场上立足。经过一年时间夜以继日的努力,1990 年,华

为首款具有知识产权的 PBX 产品面世,华为的创新之路从此展开,任正非也开始了他在通信行

业的传奇之路。

舌尖上的“乡愁”,是对故土的依恋和难舍的情怀。任正非喜欢喝咖啡,更喜欢喝毛尖。不

论是他的祖籍浙江,还是出生地贵州,都盛产茶,喜欢喝茶也就理所当然。任正非有一句喝茶名

言“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一间茶思屋撬动地球。”道出他把茶当成知识来喝,把茶作为华为

的创造来喝。为此,华为打造了一间以中国国宝级科学家黄大年命名的“黄大年茶思屋”。“黄

大年茶思屋”的推出,给全球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及华为科研团队,搭建了思想碰撞、交流研

讨的空间和科研攻关平台,把“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一间茶思屋撬动地球”落到实处。“黄

大年茶思屋”的宗旨是“以开放的心态,与全世界伙伴一起创造”。

原黔南州驻深圳办事处主任黄自刚先生介绍,有人对华为徽标设计误解为“一个苹果切成几

瓣”,这是错误的嫉妒的穷人思维。用任正非的话说,为助力家乡毛尖茶出名,华为徽标的设计

理念,来源于都匀毛尖先冲水后投茶冲泡法和家乡山野里的太阳花。都匀毛尖先冲水后投茶冲泡

法是先将沸水冲入玻璃杯里,然后投下一撮毛尖,瞬间便见毛尖在水中舒展开来,在杯中沉沉浮

浮,像一群袅娜多姿的芭蕾演员翩翩起舞。世界茶王李瑞河称都匀毛尖先冲水后投茶冲泡法是不

华为座右铭: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

第144页

142

中国十大名茶丛书 都匀毛尖茶

但可“品”,而且可“赏”的都匀毛尖“杯中芭蕾”。华为的徽标,预示着茶的朴实无华而醇香,

山花的烂漫而欣欣向荣。

一间茶思屋吸收宇宙的能量,一朵山花一片毛尖舒展出华为徽标。华为似那毛尖的香醇,华

为似那家乡山野里太阳花的灿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一个爱美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

任正非爱美,是一个美的灵魂工程师。他很重视人的审美潜意识开发,为提高母校师生的审美意识,

任正非特意从法国带来百日菊、波斯菊、格桑花等十多种名花种子,捐赠给都匀一中。让师生们

生活在花园中,成长在优美的环境中,心灵在美好的希望中。

从一粒花种,透视任正非对家乡教育的捐赠,他不是求立竿见影的商业回报,而是用长期

主义的思路,下一盘大棋。华为的捐赠,很少直接给资金。任正非认为金钱和财富都可能枯竭,

唯有文化生生不息。2013 年 10 月,任正非从全球选购了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的所有教材,一共

164 大箱,分别赠予贵州中小学和师范院校,拓宽教师视野,助力贵州教育发展;2018 年 1 月,

在都匀一中搬入新校区之时,任正非亲自组织在全球购买了总价 100 万元的世界顶尖的珍贵图书,

赠予母校。莫扎特说:“钢琴是一种卓越的表现手段,学习钢琴将使人拥有全新的人生。”为此,

任正非为贵州农村中小学校捐赠了 1100 台冼星海牌的钢琴(其中 100 台指定给都匀),华为所

捐赠软知识,其效应是不可估量,是一项深远的培养人才的百年大计,这就是任正非对家乡的贡

献。但任正非也有遗憾,他一心想把母校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学校。当得知都匀一中要建新校址时,

他主动提出,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去请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贝聿铭来设计都匀一中。贝聿铭设

计都匀一中是一个什么概念,就像一杯毛尖,越品越有味。贝聿铭的设计就像长城与故宫,一定

是一座丰碑。用美国肯尼迪夫人杰奎琳的话说“贝聿铭的唯美设计无人可比”。但遗憾的是任正

非把硬件知识变成软件知识的愿望,最终未能实现。

中国历来都不缺乏政治家、企业家,但从来都缺乏真正的商业思想家,当代中国任正非算是

一个。美国《时代》周刊评价任正非说,任正非显示出惊人的企业家才能,他 1988 年创办的华

为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正像思科和爱立信一样向全球化大公司迈进。目前,任正非在华为持股比

例仅为 1.42%,直接持股比例更是只有 0.65%,懂得“倾财聚人”,也是华为发展壮大的重

要原因之一。2023 年,任正非先生以 150 亿元的身价登上《胡润全球富豪榜》,创造出属于都

匀人的商业传奇。

贵安新区华为云上屯侧影

第145页

143

DU YUN MAO JIAN CHA 一杯毛尖茶 ,千般故土情。从都匀走出去的全球级富豪熊小川,1966 年 1 月出生于都匀市

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呱呱坠地的他,首先认识的是土地和耕牛。童年的熊小川,是在茶山和田间

度过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熊小川是家里的老大,除了帮助父母干家务、养猪、放牛、采茶外,

还要照顾两个双胞胎妹妹。即便如此,他的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高考中,熊小川以优异的

成绩考入西北工业大学,熊小川出山时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是好茶哪一个杯子,都能泡出味

来”。带着山民的淳朴,毛尖的醇厚,走进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后,熊小川分配到四川的长虹厂,

这一干便是整整 13 年。2005 年,熊小川离开长虹厂这把老茶壶,南下深圳寻找新的茶杯。凭借

父亲“茶如人生”的哲理,熊小川顺利应聘得到创维集团小家电事业部总经理的岗位。就在他刚

沏好一杯毛尖,正要“品味”创维时,2006 年,创维老板黄宏生因犯诈骗罪入狱,企业群龙无首,

高管们开始抢杯夺壶,熊小川意识到在创维再好的茶也泡不出味来,他对这里失去了信心。同年,

辞去创维的高薪工作,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来到一家医疗器械公司上班。从电子到机械的跨界转行,

对熊小川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是好茶哪一个杯子,都能泡出味来”,他毅然接过企业海外部总

经理的重任,在新的岗位上他把故乡茶泡得清香醇味,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人脉资源。

2008 年,已经年逾不惑的熊小川从这家医疗器械公司辞职,创办了“美好医疗公司”,后

改名为“美好创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由此开始自己的创业之旅。经过十余年的行业深耕与拓展,

如今,美好创亿已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精密组件及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销售与整体

解决方案提供商。熊小川家族的身价涨到近 110 亿元。

情乡,是茶最好的味道。只有当你真正成了游子,才会睡梦里频频地念起故乡茶的种种依恋。

原黔南州驻深圳办事处主任黄自刚先生介绍,熊小川在创造财富的时候,总是魂牵梦萦着故乡的

山、故乡的水、故乡的茶。他琢磨着或在都匀建厂,或运用医疗器械的尖端专利技术对故乡茶进

行减害增益,提取附加值更高的毛尖茶提取物,为世界泡出一杯最醇香浓郁的现代版都匀毛尖茶。

2023年,熊小川先生以95亿元的身价登上《胡润全球富豪榜》,创造出属于都匀人的商业传奇。

全球级富豪都匀人——熊小川

2023 年,专注于企业家财富

研究的著名机构胡润研究院发布的

《2023 年胡润全球富豪榜》,榜

单中 4 位贵州人上榜“全球级富豪”

(不含贵州本土企业家),这 4 人

拥有财富 515 亿元。其中任正非、

熊小川,从都匀走出的,2 人用智

慧和汗水,创制出属于都匀人的商

业传奇。

第146页

144

中国十大名茶丛书 都匀毛尖茶

毛尖太空茶之父都匀人——姜世忠

都匀和航天有着不解之缘。若干年前,都匀独山一带就有报道,说这一带多次发现不明飞行物,

人们认为那是外星人的航天器。1930 年,贵州航空史上的处女航是从都匀起飞首航贵阳的传奇。

1970 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卫星上的精密齿轮就来自于建在都匀的 883 厂。也许

就因为这种独特的缘分,黔南人姜世忠带着妈妈讲述的“嫦娥奔月”故事,走进了中国航天事业

之中,成为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

员系统副总设计师。

1972 年 , 姜世忠分配回故乡黔南州中医院工作,随后参军,在部队里考上了中国人民解放

军第四军医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本校硕士研究生。随后到德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几

年之后,姜世忠完成了学业回国,参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

的副总设计师。

2003 年,“神舟”五号升空,酒泉指挥中心大厅航天员的生理指标数据显现在航天医生面

前的计算机屏幕上。这些数据,也同时显现在千里之外的北京航天指控大厅,姜世忠坐在医学监

督岗前,同步监测着航天员身体的细微变化。2005 年“神舟”六号发射,姜世忠专门负责为费俊龙、

聂海胜航天员作生命医学体检。

另外,姜世忠与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孙喜庆教授共同研究的国家“863”课题——“模

拟失重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负压对抗方案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获国家专利。该项成

果为我国开展载人航天飞行研究提供了医学保证。

与此同时,姜世忠团队认为“人以食为天”,航天食品才是航天员在太空的健康保证。航天

食品在美苏争霸时期,人们根本不知道在失重环境下应该怎样咀嚼或吞咽食物,该如何降低食物

重量。第一代航天食品为“半固体食品”,是一种以管状或条状外形为主,富含水分的营养剂。

第147页

145

DU YUN MAO JIAN CHA 航天员在太空通过挤压将食物送进嘴里,但食物粗糙且水分占比超过 80%,谈不上营养和美味。

第二代航天食品为脱水复水食物。什么是脱水复水食物?以脱水蔬菜为例,通过低温低压环境对

新鲜蔬菜进行脱水加工,制成干菜。脱水复水营养流失少、体积小、重量轻、风味接近于地面食

品,但在食用前航天员还是需要经过一道复杂烦琐的复水程序。为解决复水难题,软包装的“黑

科技”,成了航天食品革命性的选择。软包装食品的优点是不需要经过复水。同时具备携带方便、

外观风味与地面食物无任何差异,是航天员喜欢的航天食品。为此,姜世忠团队选择“乐膜包”,

将贵州名菜“宫保鸡丁”和中国十大名茶“都匀毛尖茶”等中国特色的航天食品送入太空,供航

天员在太空享用。

中国特色的航天食品研发,或许你会说,姜世忠团队将贵州经典“宫保鸡丁”和“都匀毛尖茶”

送入太空,或许有姜世忠的故乡情。不!姜世忠团队说“高品质,才是成为‘太空食品’的关键”。“宫

保鸡丁”是中国的经典菜肴,“都匀毛尖”是中国的十大名茶。都匀是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

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的全境高原茶区。都匀毛尖茶,经系统分析,检测茶的氨酚比平均值为 0.29,

氨酚比大于 0.2 最适合做太空茶,比值越高的绿茶品质越好。相比起其他茶饮品,都匀毛尖茶的“黑

科技”丰富,虽都匀毛尖茶无污染、无农残,但还要运用尖端的专利技术对都匀毛尖茶进行减害

增益的过滤分离,只保留茶叶中的有益物质和精华,完整还原都匀毛尖的产品形态、汤色口感及

安全性。因此,都匀毛尖茶才从在灿若繁星的茶品类中脱颖而出,代表中国茶飞上宇宙,书写人

类茶饮的历史。为此,都匀人亲切地称姜世忠为“都匀毛尖太空茶之父”。

延伸阅读

都匀·航空史上的传奇处女航

贵州的第一辆汽车和第一辆火车都是从都匀入境的。说来也巧,第一架飞机仍是从都匀升

空飞抵贵阳的。都匀原本无飞机场,1930 年湖南省主席何键为增加军政费用,试图从贵州鸦片

烟的运销中抽税筹集款项,便与贵州军阀王家烈勾结开辟航线运送烟土。1931 年清明前后,王

家烈通电何健贵阳飞机场已修好,何健便派一架“来茵”小客机和一架“非尔犬”侦察机由长

沙起飞,开始了贵州的首航。

进入贵州后,“莱茵”飞到都匀上空,机组人员见蟒山上“砍火闹”烧山种地烟雾升腾,

误认为是友机失事,便环绕蟒山飞行,结果迷失航向,于是飞机穿过云层,企图寻找航标。当

飞机穿出云层,忽见都匀城。机组人员为之心喜,认为已经到了贵阳,当即在都匀城上空作环

绕飞行,寻找机场。但是,飞机在都匀城四门外兜了若干圈,也没有找到机场,而此时飞机油

已耗尽,再不降落必然坠毁。机组人员试图利用公路作跑道进行迫降。但当日正逢都匀赶场,

仰天观看飞机的人多如潮水,于是便只好另外寻找降落地点。当飞机飞临 “姬家院” 上空时,

看见清明上坟的烛火星星点点,认为找到了机场,慌忙下降着陆,待到看清不是机场时,燃油

第148页

146

中国十大名茶丛书 都匀毛尖茶

已经完全耗尽,只能就姬家院的一块大田坝上进行迫降。飞机顺利迫降姬家院后,不知飞机为何

物的上坟人认为是天上降下的“神鸟”。当穿戴风镜、风帽、皮衣的飞行员走下飞机,见他们的

大眼长在额头上,一圈胡子长在脖子上,人们惊恐万状,连忙向他们和飞机磕头作揖,不知是福

是祸。

王家烈得知这架飞机降落在都匀,随即电令都匀县长彭新民在几日内修建简易飞机场,让飞

机飞往贵阳。彭新民手捏王家烈的电令一筹莫展,他手中一无钱二无人,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

在几天之内修出一座机场。

当“神鸟”降落姬家院的稀奇事在都匀传开后,人们蜂拥而至,去追看“神鸟”。彭新民见状,

眉头一皱心生一计,于是命令保警们将“非尔犬”用晒席围起来,然后通知各乡镇来看天上降下

的神鸟,但看神鸟的人要么出钱,要么出力到‘神鸟’降落的地方做一天义工,才准许进入用晒

席围起的停机坪内看神鸟。

四乡八寨的人们得到消息,纷纷带着工具和饭团赶到都匀“姬家院” ,挖土修机场,在完成

规定的土方后,带着香烛进到停机坪膜拜神鸟,烧香磕头。这样不到十天,彭县长不但修好了飞

机场,还赚了一笔香火钱。

蹊跷的是,这架飞机不落在别处,偏偏落在“姬家院”,这种巧合也太巧了,巧得不可思议,

人们便将“姬家院”改为“机家园”。

随后飞机从都匀机场升空飞往贵阳,这就是贵州航空史上的处女航。

创都匀航空处女航的革命烈士彭新民

彭新民曾于民国时期在都匀县任县长,创贵州航空史上的传奇处女航。彭新民原籍大方县人,

上过师范讲习班,当过小学校长、独山县征收局长;还在王家烈部下管过军需。他在任都匀县长

期间,闲谈中时常抨击军阀割据,嘲笑蒋介石政权的腐败,因而被疑为“共产党分子”,事事掣

肘。他一怒之下弃官辞职回到老家,以其自幼擅长的书画消遣时日。1936 年元月,贺龙率领的红

军部队来到大定,城里的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仓皇逃跑了。彭新民早年游历上海、湖南,对共

产党和红军有所了解,而今闻讯大喜,一面派人联络,一面到处张贴欢迎标语,红军进入大方县,

成立了大方县拥护红军委员会,彭新民担任委员会主任。在红军盘桓大方的日子里,彭新民积极

配合红军宣传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发动群众清除恶霸,支援红军。几天之中,即有 1000 多人报

名参加了红军。

红军北上后,彭新民未及撤退,被国民党逮捕。无论敌人如何威胁利诱他,都得不到他的一

句口供,最后国民党将他杀害在响水镇的街口上。当时年仅 34 岁。

新中国成立后,彭新民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他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证明了自己是一条血性汉

子,是共产党的忠诚战友,是一个书品高、人品更高的艺术家。

第149页

147

DU YUN MAO JIAN CHA 音影毛尖

YIN YING MAO JIAN

都匀毛尖茶

DU YUN MAO JIAN CHA

世界著名音乐家谭盾的《毛尖茶乐》

著名国际音乐家谭盾,多次来到都匀采风创作以都匀毛尖茶为背景的大型历史音乐剧《茶乐》,

该剧面世后,10 年内已在东京、上海、阿姆斯特丹、里昂、德国、瑞典等地演出,好评如潮。

故事简介:《茶乐》剧讲述了中国唐朝时,日本王子圣响在中国学习茶道时爱上了中国公主兰,

欲娶兰为妻。皇帝要求圣响背诵一首茶诗,由于圣响的出色表现,皇帝答应了这门亲事,却激起

了兰的兄长皇太子的不满。在一次茶节上,波斯王子欲以千匹骏马换取中国古老的茶道圣书《茶

经》。皇太子不情愿地拿出《茶经》来交换,圣响却指出《茶经》的真正作者陆羽曾亲自给他看过《茶

经》的真本,此本并非真迹,皇太子勃然大怒。两人便以性命为赌来证明事实真相。

该剧被称为是 21 世纪的普契尼,取材中国文化,以中国传统的“土木水火”四元素为主题

分为三幕。不仅为世界各主要歌剧院带来一股清新茶香,也让西方普通观众对中华五千年的悠久

文化多了一份感性接触。

著名编剧欧阳黔森的电视剧《星火云雾街》

欧阳黔森:文学创作一级,一级编剧、贵州省核心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贵

州省文联主席 、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贵州文学院院长。曾获全国 \" 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 称号。

剧情介绍:该剧是第一部以都匀毛尖茶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1927 年 8 月,南昌起义爆发,

共产党员卢人杰为完成赵国豹的遗愿,回家乡匀城建设红色革命力量。回家乡后的卢人杰被卷入

卢、赵两家的纷争中,县长何非我为了稳固自己的势力均衡、制约、破坏两家的力量,赵国虎为

扳倒卢人杰更是勾结土匪吴天勇不断陷害卢家。卢人杰为了筹备经济基础,接手家中的茶叶事业,

在壮大革命力量中结识了赵国豹遗孀林文莉,原来林文莉同为共产党人,为执行任务与赵国豹订

下婚约。卢人杰周旋于匀城的各方力量中,筹备着革命队伍的建设,得到了苗寨尹思远父女及魏

大山的帮助,在这一过程中得知了自己与赵国豹原本同为熊家亲兄弟的身世,最终众人联合击败

何非我,攻破匀城。卢人杰和林文莉率领匀城独立团与红军主力部队一起开辟了突破乌江的战场。

自此,这支黔南的红色武装书写了以星星之火而燎原的红色传奇。

第150页

148

中国十大名茶丛书 都匀毛尖茶

2008 年 10 月,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和

被称为两岸茶王、世界茶王的李瑞河先,在贵州电视台著名的《论道》栏目对

黔南茶产业发展进行高端对话。

其间,两位重量级人物针对都匀毛尖茶产业发展的市场拓展、制约都匀毛

尖茶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如何做强品牌、培植龙头企业以及茶产业基地规模化、

生产标准化、开发系列化等提出了真知灼见,为加快都匀毛尖茶产业发展积极

献策。

在这次《论道》中,鉴于都匀毛尖的独特品质,龙永图先生深有感触地说:

“你可以随处建厂制造出原子弹,但离开了都匀毛尖的原产地,你就合成不出

一片都匀毛尖茶……”

龙永图与“世界茶王”李瑞河论道都匀毛尖

LONG YONG TU YU “ SHI JIE CHA WANG ” LI RUI HE LUN DAO DU YUN MAO JIAN

都匀毛尖茶

DU YUN MAO JIAN CHA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翻书效果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