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

发布时间:2024-9-02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

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资金支持体系尚不完善,资金来源单一,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四是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高校与企业、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一些高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合作机制不够灵活、合作层次不够深入等,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效果。(二)科技成果转化的研发资金投入有限文创设计类项目往往需要大量的初期投入,包括市场调研、设计研发、原型制作、宣传推广等各个环节(图1)。由于这些项目通常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传统的金融机构如银行往往对其持谨慎态度,导致融资难度增加。尽管高校通常会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但这些资金有限,难以满足文创设计类项目的大规模需求。图1 文创设计类项目初期投入研发各环节(三)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需求的差异化鸿沟显著在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上的成功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高校往往面临市场需求判断不准确的问题。科研人员可能对技术非常精通,但对商业运作、市场营销和消费者需求了解不足,导致科技成果难以有效地商业化。此外,即便有了合适的技术,也需要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来将其推向市场。高校文创设计类创新创业更注重创新性和艺术性,追求独特的设... [收起]
[展开]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01页

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资金支持体系尚不完

善,资金来源单一,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四是产学

研合作不够紧密。高校与企业、研究机构之间的

合作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一些高校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合作机制

不够灵活、合作层次不够深入等,影响了科技成果

的转化效果。

(二)科技成果转化的研发资金投入有限

文创设计类项目往往需要大量的初期投入,

包括市场调研、设计研发、原型制作、宣传推广等

各个环节(图1)。由于这些项目通常具有较高的

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传统的金融机构如银行往往

对其持谨慎态度,导致融资难度增加。尽管高校

通常会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但

这些资金有限,难以满足文创设计类项目的大规

模需求。

图1 文创设计类项目初期投入研发各环节

(三)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需求的差异化鸿沟

显著

在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上的成功产品或服

务的过程中,高校往往面临市场需求判断不准确

的问题。科研人员可能对技术非常精通,但对商

业运作、市场营销和消费者需求了解不足,导致科

技成果难以有效地商业化。此外,即便有了合适

的技术,也需要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来将其推向

市场。高校文创设计类创新创业更注重创新性和

艺术性,追求独特的设计理念和表达方式,而科技

成果转化则更注重实用性和市场价值,追求技术

的商业化和应用。这种创新理念的差异在一定程

度上阻碍了二者的融合。此外,高校文创设计类

成果的转化模式相对灵活多样,可以选用多种方

式实现商业价值,而科技成果的转化模式则相对

固定,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转移和商业化流程。

这种转化模式的差异也增加了融合难度。

(四)人才培养体系与科技成果转化匹配度稍

显不足

人才培养与科技成果的转化是推动社会进步

和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驱动力。目前在我国,这

两者之间的匹配度却稍显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

了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和转化效率。高校内部往

往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才,但在成果转化过

程中,这些人才可能因为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而

选择留在学术界,或被其他高薪职位吸引,从而流

失到校外。同时,创业环境和文化的创建尚未完

全融入高校的核心使命中,导致科研人员和学生

更倾向于从事纯粹的学术研究而非创新创业活

动。在现实应用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

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高校重视不够,文创设计

类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

节;教师开展此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

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

指导帮扶不到位、文创设计类教育体系亟待健全。

另外,高校文创设计类创新创业成果转化通常要

求有较强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社会影响力,这并不

是每个学校都能够达到的。高校创新创业项目在

初期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用于市场调研、研

发、原型制作等,但创业支持体系尚不完善,缺乏

系统的创业指导和资金支持。

四、高校文创设计类创新创业与科技成果转

化的融合路径

为了促进高校文创设计类创新创业与科技成

果转化的融合发展,需要构建多方位、多层次的融

合模式。本文通过对高校文创设计类创新创业与

科技成果转化融合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以

下路径:

(一)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融合

高校可以设立文创设计与科技成果转化融合

中心(图2),负责协调不同学科、不同部门之间的

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鼓励文创设计类

学生与科技类专业学生共同参与项目研究,培养

具备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融合发

展提供人才支持;“以发展朋辈教育为主,结合专

业教师指导咨询、学业发展辅导、专家专业引领

等,加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深度互动。”[7]作

为高校职能部门,应积极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将科

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纳入科研评价体系,鼓励

科研人员积极参与文创设计类项目的研发和推

广。一线创新创业学科的教师,应将科技成果转

化和创新创业理念融入教学过程,采用案例分析、

实践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市

场意识。高校可以与政府、企业合作,共同搭建文

李利军:高校文创设计类创新创业与科技成果转化 95

第102页

创设计类成果转化平台,为成果的商业化提供渠

道和资源,如举办展览、论坛等活动展示高校文创

设计类成果,提高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

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转化。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

作关系,共同开展文创设计类项目的研发和推广,

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可以通过合作研发

项目、技术服务项目等方式,将学校的科研力量、

专业知识与企业的需求、资源相结合,共同推进项

目的开展和成果的转化。”[8]高校所在地的政府部

门,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校开展文创设计类创

新创业与科技成果转化的融合工作,提供税收优

惠、资金扶持等措施。政府引导基金、社会投资基

金等多方参与,有助于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高

校文创设计类创新创业与科技成果转化领域,促

进融合发展。

图2 高校文创设计与科技成果转化融合中心

(二)加强资金投入支持力度

针对目前资金缺乏问题,需要政府、高校、社

会三者有机融合,全面引领,优化资金投入渠道

(图3)。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高校

文创设计类创新创业与科技成果转化的融合项

目。这些资金可以用于研发、市场推广、人才培养

等各个环节,降低项目的经济风险。并制定相关

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高校文创设计类创新创

业与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如提供税收优惠、贷款担

保等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高校积极

寻求与企业的合作,吸引企业资本注入高校文创

设计类创新创业项目。企业加大投资、合作研发,

与高校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如建立

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模式,共同开展文创设计类

项目的研发和市场推广。这种合作方式为高校提

供资金支持,还能促进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进程。

此外,高校可建立捐赠机制,吸引社会各界对高校

文创设计类创新创业项目的关注和支持。提升个

人、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的支持力度,为项目提供

必要的资金保障。

图3 资金主要渠道三要素

(三)以市场为导向融合用户需求

以市场为导向,意味着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

中,要紧密关注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融合用

户需求,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以市场为

导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机

制。首先,要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将市场

需求作为评价科技成果的重要标准之一;其次,要

加强科技成果与市场的对接,建立科技成果交易

平台、举办科技成果展览等方式,促进科技成果与

市场的融合;最后,利用文创设计优势进行科技成

果转化的创新创业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领域,

文创设计与科技的结合,可以为科技成果的转化

和商业化提供独特的视角和方法。文创设计强调

用户中心的设计思维,注重人与科技的互动。创

新创业者可以利用文创设计的方法,将科技成果

转化为更易于理解和使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文

创设计的人性化设计,有助于简化科技产品,使用

户更轻松地与科技进行互动,提高产品的可接受

性和可用性。文创设计擅长传达故事和情感,可

以利用文创设计的手法将科技成果与用户之间建

立起更深入的情感连接。“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

业组织、创新创业活动。围绕这三个交互性决定

因素,集合社会资源、政府资源,最终形成三合一

体的效果。”[9]创新创业者可以选用文创设计的表

达方式,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具有情感内核、人文情

怀的产品,增进用户的认同感,提高产品的市场竞

争力。

(四)资源共享与加快平台建设步伐

高校应与企业、行业协会等建立紧密的产学

研用一体化合作模式,共同开展文创设计类项目

的研发和推广。这有利于高校及时了解市场需求

和技术趋势,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持和

人才培养服务,以及企业为高校提供实践平台和

资金支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高校还

需积极寻求政府支持和社会资本的对接,多种渠

道解决资金问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96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103页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供更多实践平台

和创业支持,建立共享的创新创业平台,为高校文

创设计类创新创业与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强有力的

支撑。平台应包括技术交流、项目孵化、资金对接

等功能,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提

升资源共享的力度、速度、效度,降低创新成本,加

快科技成果转化。建立文创与科技融合的创新平

台,为文创设计类大学生提供展示创意、实验技术

和互动交流的空间。这类平台可以是实体的“孵

化器”、在线的协作工具或者定期举办的创新竞赛

和展览。这些平台可以帮助学生获得资金支持、

专业指导和市场曝光,从而提高创新创业项目的

成功率。

综上所述,高校文创设计类创新创业与科技

成果转化的融合是推动文创设计领域发展的重要

途径。加强高校文创设计类创新创业与科技成果

转化领域的合作交流、促进平台建设与资源共享,

以及激发高校文创设计类创新创业的潜力,可以

推动高校文创设计类创新创业的发展。“把科技

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的深刻内

涵,增强投身“双创”实践的内驱力,强化创新创业

动机,推动创新能力三要素的综合提升。”[10]推动

科技成果转化与高校文创设计类创新创业的融

合,为文化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传统产业的升

级换代,同时也为科技创新开拓更广阔的应用场

景和市场空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N].人民日报,

2022-10-26(1).

[2]浅谈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EB/OL].(2022-03-28)

[2024-03-15].https://reader.gmw.cn/2022-03/28/content

_35617766.htm.

[3]袁小平.新时代高校“双创”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机制研

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37(3):1-2,8.

[4]张苗玲,刘琦.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J].科技风,2024(6):67-69.

[5]郭晓君.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堵点[N].经济日报,2023-

12-25(5).

[6]高书国.教育强国视域下中国教育的变革之道:从工业教育

时代步入智能教育时代的系统跃升[J].中国教育学刊,

2024(1):6-12.

[7]李齐方,张红,王永生.办好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进

国际化人才培养[J].北京教育(高教),2024(3):34-36.

[8]刘莹,杨淑萍.地方高校产教融合机制下的继续教育培养模

式[J].继续教育研究,2024,(3):1-6.

[9]刘佳,王金英,霍晓俊,等.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

析[J].职业教育研究,2024(2):63-67.

[10]杨慧.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3+2”范式:以南京理工大学

为例[J].高教学刊,2024,10(4):54-57.

Enduredhardships: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ofCulturalandCreativeDesignand

Transformation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inUniversities

LILijun

Abstract:Asanimportantbasefortalenttrainingand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playakeyroleinthe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ofculturalandcreativedesignandthetransformationofscientific

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 With the goaloftheintegration of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transformation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inculturalandcreativedesig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this

papersortsoutthebasicconnotationof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andthetransformation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aswellasthecurrentsituationandpracticaldifficultiesofintegration,and

onthisbasis,seeksanewpathfortheintegrationofculturalandcreativedesignentrepreneurshipandthetransformation

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namelyperfectingintegratedmechanism,redoublingfinancialsupport,combiningmarketwithuserdemandsanddevelopingresources-sharingplatform.Effortswillbemadetopromotetheiterativeupgradingof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inculturalandcreativedesign,andalsoopenupabroaderapplication

scenarioandmarketspacefor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

Keywords:universities;culturalandcreativedesign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transformationofscientificand

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

李利军:高校文创设计类创新创业与科技成果转化 97

第104页

2024年第4期

第26卷(总第146期)

淮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No.4,2024

GeneralNo.146,Vol.26

[收稿日期]2023-07-03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文化人类学视角下徽州节气民俗研究”(AHSKY2021D66)。

[作者简介]曲晓红(1979—),女,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黄山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徽州文化。

徽州节气民俗的当代传承与保护

曲晓红1,2

(1.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2.黄山学院 文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摘 要]社会形态的变迁使得以指导农业生产为主要功能的节气逐渐淡出当代人的日常生活,部分节气民俗逐渐

式微乃至消失。在现代社会,节气计时在通用历法中仍具有特殊的地位,节气因其与众不同的社会价值而被人们所遵

从。古代徽州会举行各种节气民俗活动,这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活的反映。新时代民俗的传承和保护应从建立和开发

民俗文化的多种样态、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节气饮食民俗融入日常生活三个维度,让节气民俗走进现代生活。这些样态

都在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得到传承和保护,要关注民俗文化的差异性问题,打造地域文化品牌。

[关键词]节气民俗;徽州;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24)04-0098-04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至今的

节气民俗中的很多内容不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

涵,还承载重要的符号象征意义。节气民俗可以

把具有同一地缘属性的群体集聚在一起,建立起

一种特定的文化标志。其中徽州的节气民俗既保

有中国传统节气民俗的丰富内涵,又凸显浓厚的

地域特色。在当代社会中,一些文化呈现出数字

化、碎片化的特点,深入挖掘和再现文化意义丰富

和实践内容灵活的徽州节气民俗,创造更多能够

融入本土民众生活的民俗内容和形式,是徽州节

气民俗实现现代性转化,并在都市生活中得到传

承和保护的重要路径。

一、二十四节气民俗的当代价值

二十四节气源于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的生产

生活经验,对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发挥一

定的指导作用。因为传统节气民俗蕴含文化意味

和实用、健康理念,所以在当今社会也具有现实

价值。

(一)节气计时在通用历法中特殊的地位

虽然当代中国已经使用国际通行历法———公

历,一般称之为“阳历”,但传统的“阴历”或“农历”

作为中国独有的节气元素仍然保持了下来,并且

与“阳历”并行不悖,而节气的内容在“阴历”中有

着明确的体现。从节气的名称可以判断,它们的

命名不仅与季节、气温有关,还与天气、物候相连,

增添了公历所没有的时季转换的提示意义[1],人

文性内涵更强。基于此,与人类活动有关的节气

民俗也更具有其文化价值和自身的独特性。

(二)二十四节气在中国具备大众认可度

在现代社会中,节气对农业的指导意义虽然

没有传统社会那么广泛,但仍然发挥着一定的作

用,因此一直被人们所遵从着。如徽州在立春日

会举办以祈求丰收为目的的各种活动;同时徽州

作为中国重要的产茶区,按照节气采摘茶叶,并进

行着等级区分,如明前茶、雨前茶,它们分别为清

明前和谷雨前采摘的茶叶。节气是全体中国人民

的文化遗产,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它并不是某些

社会群体或者某个地域所独自创造和传承的,这

种广泛性使之在不同观念的理解下或者不同的地

域范围内表现出相似的民俗事项。清明祭祖是一

年一度的大事,分散各地的子弟要回乡扫墓;立夏

时要祭祀神明,享用新谷,祈求丰收;冬至流传至

今已经被不少人作为传统节日了,在徽州地区更

被认为是“大如年”的重要时间节点,祭祖仪式也

第105页

达到了一年中最隆重的程度。种种节气民俗折射

浓厚的人文关怀,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

状态。

二、徽州节气民俗的社会作用及现状

历史上的徽州地区因具有稳定的地域环境、

传统的宗族观念,一直保持着农耕社会的特点,既

遵循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认知体系,又坚守以儒

家传统文化为主旨的核心思想。遵循民俗学家萧

放的分类方法[2],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可以将徽州

节气民俗划分为以关注季节更替为代表的仪式性

民俗、以普通民众的生产和生活节律[3]为表现特

征的生活性民俗、以亲近自然和趋利避害为目的

的娱乐性民俗。

古徽州山多地少、土地贫瘠,人们多借助节气

的时间节点以民俗活动来祈福禳灾。同时以血缘

关系为纽带的徽州宗族社会注重族群组织的维

系,以民俗活动的方式实现凝心强宗、社会教化的

功能,徽州节气民俗与宗族组织密切地联系在了

一起。另外,自然环境的山限壤隔、交通不便和传

统思想的禁锢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徽州人的社会交

往和人际交流,而民俗活动的聚集性和集体参与

性则缓解了这一矛盾,提升了个体发展的空间。

徽州节气民俗充分反映了徽州的自然环境和人文

生活。

保留和传承至今的节气民俗一定是适应地域

自然环境的,它不仅能表征当地人的共同记忆,更

能满足群众的社会生活和情感需求。徽州的节气

民俗活动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以集体参与的方式呈

现。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但个人的身份和地位被

认同,自我意识得到维护,而且人们通过相互交

流,对族群关系进行再确认[4]。还有一部分徽州

节气民俗与人们的养生和休闲观念紧密结合,如

苎叶馃、灰汁粽以及插蒲艾、粘桃符、舞草龙等,正

是在大众的广泛认可下延续至今。

当代社会,人们与农耕传统逐渐远离,都市生

活快节奏、信息化、网络化的特点使日常生活对节

气的依赖越来越少,一些传统节气民俗逐渐消失。

即使某些节气民俗在一段时间内被大众所关注和

参与,但往往也只能成为被欣赏的表演,很难对人

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产生长远的作用。长此

以往,节气与人们的生活可能出现断层的危机。

其实节气民俗中的优秀内容、人文精神和实践形

势,是丰富当代城市文化的有效元素[5](P15),将其

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更是节气民俗在当代传承

和保护的积极手段。

三、徽州节气民俗传承与保护的创新路径

当节气民俗的传承遇到社会转型的困境时,

需要从契合民众文化心理[6]的角度进行思考,用

新的传播方式和多样的载体形态实现创造性转

化,这样才能使其真正深入当代人们的日常生活,

让具有文化价值的节气民俗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

承。民俗学家乌丙安指出,让节气民俗“无孔不

入”地走进现代生活才是振兴之道[7]。

(一)建立和开发民俗文化的多种形态

其一,建立物理空间,增强人们对事物的认知

和认同。比如,建立徽州节气博物馆,借助可观可

感的物质载体对节气民俗进行宣传;同时,利用现

代流行的虚拟现实技术打造体验功能,让受众在

虚拟世界中体验到最真实的感受。再如,以互助

合作为目的的立夏“牛福会”、以感恩情怀为主的

清明“守牛饼”,其所强调的人文思想和处事观念,

值得人们了解、学习和传承,但这些民俗活动在现

代社会中已难觅踪迹,若能够利用现代化的数字

手段再现传统的活动内容与寓意,让受众有一定

的感知,有利于民俗活动的开展。

其二,开发新的实物样态。文化本身是抽象

的,要选取有个性、有意义、能让大众产生兴趣的

部分,使之在当代生活中再现。应寻找节气民俗

中有益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容,让人们能够参与

其中,收获自身的体会和感悟。

一方面,结合民俗活动参与性强的特点,将其

融于旅游景区的建设,打造文旅融合的文化产业。

以节气民俗活动为核心,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和文

化衍生品,同时运用市场运营手段提升产品的商

业价值,在吸引游客参与的同时,也为文化的传承

提供经济支持和大众基础。以徽州立春时举行的

傩仪、立夏前后的嬉钟馗和舞草龙为例,这些传统

的节气民俗活动从古代社会寄托驱鬼逐疫的愿望

发展到现代的表达祈福禳灾的目的,内容和形式

都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适合大众参与。同

时旅游景区的建设中也不能忽视旅游文创产品的

开发。从文旅开发的角度,以民众参与的形式让

游客记得住、带得走,让文化在群众心中扎根。

另一方面,把握节气期间各地举办集市、庙会

的机会,加强民俗文化的宣传和保护。每年春分

前后的春社活动,徽州人不仅祭祀和怀念曾经保

靖安民的汪公,更积极组织各种集会活动,正如

《新安竹枝词》中所记“社公会后汪公会,又备龙舟

送大王”[8]。通过这些活动,徽州与周边地域加强

了联系,促进了地区间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春社

曲晓红:徽州节气民俗的当代传承与保护 99

第106页

活动发展到现代,祭祀的内容越来越淡化,但人们

参与的热情度却不断提高。以物资交换和信息交

流为主要内容的集市、庙会活动成为了宣传节气民

俗的实践形式。基于此,可以大力支持和保护各种

集市、庙会活动的开展,提高民众的参与性,增强节

气民俗活动的知名度,构建地域文化的认同感。

(二)发挥主观能动性

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政府应担负主体责任。

要将节气的内容纳入教育体系,使国人充分了解

相关的节气知识。相关部门可以选择在节气时点

举行重大的礼仪文化活动,如古代徽州社会在立

春日祭祀、鞭春礼傩,在现代可以以政府为主导,

在立春日举行与农业生产、粮食节约、食品安全有

关的科学文化活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立

与节气民俗有关联的生态文化保护区,实现民俗

文化的整体性保护。

学校是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场所,民俗极

具文化价值,将徽州节气内容及其民俗文化引进

大中小学课堂,以教材、讲座、交流、实践的方式呈

现,都是促进文化生根发芽的有效途径。精准定

位,根据群体的不同,按需定制不同的实践方案:

一是激发中小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徽州节气文化

在孩子们眼中鲜活起来,组织专业的、合适的人员

编写相关的科普读物,将文字的内容改编成青少

年所喜闻乐见的作品,便于他们的认同和接受,这

也为文化未来向更广阔范围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二是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性,节气民俗文化本身是

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本土有不少高校,

大学生群体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强的社会活动

能力,助力节气民俗文化进入大学校园,不仅丰富

了大学生的知识建构,更为地域文化的社会性传

播奠定了基础。在校园传播的过程中,让大学生

对相关的内容产生兴趣,不仅能实现文化传播的

目的,甚至能让感兴趣的大学生致力于与地域文

化相关的学术研究。

充分利用基层社会的力量传播文化。以祭祀

和庆祝为主要形式的徽州节气民俗活动往往是在

宗族、村落、社区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这是一种

文化的双向传递。一方面人们在参加活动的过程

中传承和创新了节气民俗文化的内容和方式,另

一方面在民俗文化的交流中也增强了群体成员之

间的联系。以徽州冬至祭祖为例,宗族群体共同

参与隆重的仪式,敬拜天地,感恩祖先。在活动的

过程中,人们不但找到了归属感,群体的凝聚力也

不断增强,这使得宗族秩序得以维护,也进一步促

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了冬至祭祖习俗的保

护和传承。

从政府的主导,到学校的推广,再到基层社会

的助力,人们对节气更加熟知并重视,社会各界的

共同参与不但提高了节气在人们生活中的关注

度,还具有了实践性的价值,节气与人们的日常生

产、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三)将节气饮食民俗渗透进日常生活

自古以来国人在日常生活中都秉承着“民以

食为天”的原则,对饮食的需求从古代社会的解决

温饱问题发展到现代社会的健康养生观念,饮食

文化在人类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节气产

生的初衷就是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以节气

的时间节点为坐标,大力发掘和推广依托于节气

的健康饮食习俗,不但能契合当代社会人们追求

饮食养生的文化心理,也是对节气民俗传承与保

护的实践性探索。

节气的饮食习俗充分反映了徽州人的智慧,

具有积极的传承意义。以清明的艾叶馃、立夏的

乌米饭和寒露之后的菊花茶最有代表性。艾叶清

凉解毒,制作乌米饭的乌树叶能安神明目,徽州贡

菊更有着涤除秋燥、养护身心的功效。徽州人在

日常饮食中能将地域的气候特点、物产状况与中

医的保健养生理论充分结合,就地取材,贯彻着药

食同源的养生思想。其将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深

度融合,正是现代社会推广和宣传节气民俗的理

由所在。根据节气的时间节点,介绍和科普节气

养生食俗,同时组织一些有能力的餐饮单位批量

生产和供应相关的食材,在民众中传递节气食俗

养生的文化内容,这种文化传播与实地演绎相结

合的方式不失为因时因地传播的有效手段。

有些民俗类活动虽然并未直接与节气习俗关

联,但其中的活动形式却依循节气的变化展开,也

反映了节气民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处于芒种

与夏至之间的端午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灰汁粽

是徽州端午的代表性饮食,草木灰的碱性和糯米

的药食功效在这个季节里起到了清热解暑的作

用。可见,节气虽然不等同于节日,但是节气使一

些日常被特别的突出了出来,为节日的产生准备

了条件[9](P102)。2017年有了“中华节气菜”的定

义[5](P17),顾名思义,这是指遵循传统节令变化规

律,打造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菜式体系,

是中国人敬畏天地、珍爱生命、尊重食材饮食理念

的表现。一个民族的所有成员在同一个时间节

点,烹饪着具有相同或相似意义的食物,不仅表征

100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107页

了民族集体的意识,也是建构民族身份认同,强化

民族情感的题中之义。

四、民俗的传承保护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节气民俗的传承和保护要让它从传统的民

俗转变成节庆的品牌,成为地域文化的名片。这

种转变不仅需要政府的引导,还需要作为实践主

体的广大社会民众对文化的认同,其中凝聚了各

个阶层的力量。在大众参与的过程中,符号化的

构建和自我身份的认同达到了和谐统一,文化的

意义不断产生、衍生。

在节气民俗的保护中,必须注意两个问题,即

异质性和地域性两个要素。一方面,二十四节气

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点。每个节气的文化内涵不

同,相对应的民俗活动也有差别,与人们生活的关

系便有着疏密之分。虽然每个节气都值得重视,

但在传承保护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味地强求一视

同仁的态度[10]。古徽州地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

影响,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山多地少,这些自然因

素使徽州节气民俗具有自身的特点,应采取不同

的保护方式,对实践形式较为活跃的民俗,应大力

吸引民众参与,提高节气民俗的认知度和关注度,

对文化内容较为丰富的民俗应注意拓宽宣传的范

围和渠道,同时也应注意与民俗内容相匹配的商

业产品的营销。另一方面,不能忽视节气民俗的

地域性差异,徽州地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

俗”,同一个节气在不同地域所表现的内容可能不

同,各地对同一节气的重视程度可能不同,在传承

和保护的策略上要有所区别,使风土相移、习俗相

异的各类节气民俗都能在中华大地上开花。

五、结 语

节气民俗传承和保护的核心是要使民俗从完

全依附于农耕时代向当下的现代社会生活转型,

以崭新的样态和表达方式赋予其实践的意义。根

据不同节气的民俗内容和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

因地制宜地选择灵活的传承和保护方案,不能用

“一刀切”的方式展开工作。对徽州节气民俗进行

传承和保护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它们融入人们的日

常生活,成为某种特殊的生活仪式,进而转化成物

质资源和文化资产。

参考文献:

[1]张勃.危机·转机·生机:二十四节气保护及其需要解决的

两个重要问题[J].文化遗产,2017(2):22-30.

[2]萧放.二十四节气与民俗[J].装饰,2015(4):12-17.

[3]周星.“冬至饭”的世界:民众体味的神圣时间节点[J].节日

研究,2020(1):3-45.

[4]萧放.冬至大如年:冬至节俗的传统意义[J].中华活页文选

(教师版),2018(12):22-26.

[5]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

[6]程鹏.二十四节气饮食民俗的都市传承研究:以上海饮食类

非遗为例[J].阅江学刊,2023(4):152-158,175.

[7]乌丙安:让传统工艺“无孔不入”地走进现代生活才是振兴

之 道 [EB/OL].(2016-10-10)[2024-01-10].https://

culture.china.com/heritage/crafts/11170673/20161010/23

736734_all.html.

[8]程自信.方士庹的《新安竹枝词》与徽州风俗[C/OL]//安徽

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113-

117.(2003-06-30)[2024-05-10].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 v=kHMw6kznbprVEr9hFLAA-ocX

HhoblxD_SDsK9YmCEvhwx4-ctn85vnA_xDCXsjb1pTlGM

fDgWWRHh0B67flhzjBKHkjiNbYXS-k6Gxuiztl03O3yckj3S

oAd9Et9UpudCh_pHkLxHU8Sg3xT9qGPGaIiwWCg1DdIP

4XkbCIjYbsLKJ8pWsJLNewsYsVwW6K0bZ_rNPHUW88

=&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9]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10]王加华.节点性与生活化:作为民俗系统的二十四节气[J].

文化遗产,2017(2):15-21.

ContemporaryInheritanceandProtectionofHuizhouTraditionalSolarTerms

QUXiaohong

Abstract:Thetransformationofsocialstructureshasledtothegradualdisappearanceofsolarterms,whichwere

oncecharacterizedbyguidingagriculturalproduction,fromcontemporarydailylife.Alongwiththis,somesolarterm

customshavebeenneglectedorevenlost.Inmodernsociety,solartermtimingstillholdsaspecialpositionwithinthe

generalcalendarsystemandcontinuestoservecertainsocialfunctionsthatareadheredtobypeople.InancientHuizhou,

variousfolkactivitieswereheld,reflectingbothnaturalenvironmentandhumanlife.Theinheritanceandprotectionof

newerafolkcustomsshouldstartfromestablishinganddevelopingvariousformsoffolkculture,exercisingsubjectiveinitiative,andintegratingsolartermfoodcustomsintodailylife.Thiswillallowsolartermfolktraditionstobecomepartof

modernurbanliving—acrucialpathwayfortheirinheritanceandpreservationinurbansettings;atthesametime,attentionshouldalsobepaidtotheproblemofculturaldiversitytocreateregionalculturalbrands.

Keywords:solartermsandfolkactivities;huizhou;inheritance;protection

曲晓红:徽州节气民俗的当代传承与保护 101

第108页

2024年第4期

第26卷(总第146期)

淮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No.4,2024

GeneralNo.146,Vol.26

[收稿日期]2024-01-1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空间视角下近代西南沿边开放与区域经济变迁研究(1889—1945)”(22XZS014)。

[作者简介]和乐乐(1991-),男,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历史地理、区域文化史;卢

语(1994-),男,抗美援朝纪念馆丹东市抗美援朝研究中心助理馆员,硕士,研究方向:古代史、抗美援朝战争史。

秩序与规则:清代徽州民间土地契约

与乡村治理的多维互动研究

和乐乐1,卢 语2

(1.云南师范大学 历史与行政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2.抗美援朝纪念馆 丹东市抗美援朝研究中心,辽宁 丹东 118000)

[摘 要]土地契约作为徽民社会生活中的组成部分,至清代已进入较为成熟化、完备化的阶段。契约中蕴含的诚

信、自由与法理价值观对调节徽州土地市场秩序、维护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以及规范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良好的导向作

用,是徽州乡村社会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契约秩序的良好运行同样离不开乡村治理中各主体对契约秩序的维系。良

好的乡村治理环境是契约秩序运行的重要保障,契约规则是乡村秩序稳定的基础。两者的良性互动对徽州民间社会和

谐、有序发展起着一定作用。

[关键词]土地契约;乡村治理;秩序调节;生态平衡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24)04-0102-06

契约文书在徽州乡村治理方面展现出一定的

作用。目前,学界关于徽州乡村治理研究已取得

较为丰硕的成果。学界普遍认为,宗族在乡村治

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2]、乡约族规是稳定地方社

会的重要举措[3],以宗族与乡约族规为视角的乡

村社会治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契约文书

与徽州乡村治理的互动,及其在乡村社会治理方

面的作用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试图在现有研究成

果的基础上,描述契约文书与乡村社会治理互动

的图景,从中观察清代徽州乡村社会治理运行的

实态。在此基础上,梳理其完备的乡村信用体系,

对于徽州契约与乡村治理的互动研究,有利于还

原历史上徽州社会发展的真实面貌。

一、清代徽州民间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价值

体现

徽州遗存的契约文书众多,契约精神对徽州

社会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贾而好儒的徽商、忠

孝观念极强的宗族社会、儒家为特色的契约文化,

这些元素的累积对徽州乡村社会治理发挥了一定

的作用。

(一)契约文书语言中的诚信价值观

契约开头一般会有“立”字,比如立佃约人、立

租批人、立退佃人等。徽州民间土地契约中“立”

字是一种契约人诚信的体现。受儒家信义观念影

响的徽州居民,于契约双方较为熟知的情况下,有

时可以不必采用书面契约而使用口头约定,履行

契约的权利与义务,这从侧面反映徽州人强烈的

守约意识。一般徽州商人兼具多重身份,是商人

的同时亦是田主,契约中的信义精神,在徽商中亦

有体现,“徽商守信用,重然诺”[4](P208),在明清时

期成为闻名全国的商帮。

信义精神,是契约关系得以维持稳定的必要

前提,契约双方在信义方面出现问题,其整体利益

便会遭到破坏,任何一方都将在缺少对方的协助

下,面临利益损失。徽州虽素有健讼的民风,但通

过大量契约的实证发现,在诚信规则的约束下,很

第109页

少出现违约的情况。当契约双方发生纠纷时,更

多的是寄希望于和平解决而非诉讼的方式。地方

政府同样希望民间诉讼能够自主解决,倾向于“听

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5](P2504)。由此可见,

无论是契约的文字表述,还是立契双方履行契约

的实践过程,均彰显着诚信价值观。

(二)契约内涵中的公平自愿观

公平自愿的价值观念,一直体现在契约之中。

这在契约的套语中有较为明显的体现,如“自愿央

中立出佃与吴天孙名下为业”[6](P434)“此系两相情

愿,并无勉强”[6](P71-172),签订契约的双方,是在自

愿的情况下完成契约签订。大量私契涌现在徽州

契约市场,以及契约中“官有政法、民从私契”,表

明徽州民间社会不满官府的过度干预,力求降低

签约成本,普遍采用私契的方式追求契约签订

自由。

平等是一纸契约所必备的内在精神。在订立

契约的活动中,契约双方遵循契约的权利与义务

以及交换规律的原则,体现一定的平等性。但在

清代传统的徽州民间地区,立契主体很难实现真

正的平等。这时为保证契约秩序的平稳运行,便

需要能够平衡契约双方相对平等的因素出现,徽

州各类契约一般均会有“中人”或“中见人”要素。

中见人在整个契约达成合意乃至签订的过程中能

够“将建立契约的双方暂时、局部的架构在一种平

等的契约环境中。”[7]中人的身份比较特殊,一般

在宗族或乡土社会中有一定的影响力,有能力平

衡契约双方的利益。如果双方出现违约情况,中

见人可以秉公处理违约事项。中人凭借其特殊身

份可以对契约主体进行有效的监督,在此制约下

契约主体的利益在大致可循的范围内保持平衡态

势。契约双方会在合理的范围内活动,自觉履行

契约,并在契约精神的引导下对徽州乡村社会的

治理提供价值观层面的支持。

(三)契约中的法理价值观

“中国人的契约精神,既是一种法律精神,也

是一种文化精神,成为构建新型法治的中国元

素。”[8]徽州民间契约作为中国古代契约大环境中

的一隅,同样具有律法精神。

一纸契约的签订必须严格根据相关的程式达

成合意。契约的程式即签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程

序与形式规则。程序一般是指契约双方订立的步

骤,其形式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即以契约内容的物

质为载体的外在形式,与契约内容内在结构为主

体的内在形式。契约程式的内容为历朝法律条文

规定,尤为严密。从契约的签署情况来看,契约各

组成要件需具备法律效力才可称为合法的契约,

“凡交易必须项项合条,即无后患”[10](P169)。

在徽州民间契约中,买卖、典当、租佃等均遵

循签约规则。比如当事人的主体资格,即明确的、

合法的契约主体人,签订契约的合法缘由,订立契

约时双方的合意,在契约中多冠以两厢情愿等套

语。如清代徽州民间契约中的套语“十一都江求

富今因缺用,自情愿将土名嶺脚舎面田皮七坵计

租四秤出佃与同都叶名下为业”[9](P51)。可见契约

的签订一般需合乎法律的规定,契约的各要件处

处彰显律法,蕴含着重要的律法精神价值。

二、清代徽州民间土地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

社会功用

在重农抑商的社会背景下,土地是村民重要

的财富,土地市场的稳定直接影响乡村秩序。徽

州民间土地契约在官方力量较少介入的情况下调

试着土地市场,对乡村治理起到关键性作用。

(一)稳定土地市场秩序

徽州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其土地

分配比例在不同阶层呈现一种不平衡的状况。由

于各都、图之间差异较大,无法探知其全貌,只能

以典型地区来窥探其地权占有状况。《休宁十二

图编审册》记载,康熙五十五年“无地户和5亩以

下的户占60%以上,5~10亩的半自耕农占20%

左右,10~30亩的自耕农占20%左右。”[11](P12)

《休宁县编审册》记载,乾隆二十六年,休宁十三都

三图,“无地户和占5亩以下的亦达到60%以上,

5~10亩的半自耕农为18%,10~30亩的自耕农

16%,30~50 亩 以 及 50 亩 以 上 的 有 25 左

右。”[12](P121)虽然两个编审册不属于同一都图、同

一时间,但均反映出5亩以下以及无土地的农户

占比高达60%以上,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地主占有

土地的状况。徽州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相对闭塞

等原因,数百年来的社会各阶层占有土地的比例

并没有出现较大的变化。”[12](P123)由于地权变化不

大,可以参考土地改革前祁门县的土地占有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占总户数3.7%的地主

阶层占据着祁门县约53.86%的土地,占总户数

68.9%的贫雇农阶层却只有28.18%的土地,这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清中期以后“徽州地区地权分

和乐乐,卢 语:秩序与规则:清代徽州民间土地契约与乡村治理的多维互动研究 103

第110页

布明显集中,尤其是被地主士绅控制的以族产、会

产以 及 其 他 地 方 公 产 等 名 义 出 现 的 公 堂 地

主”[13](P123),地权集中加剧了 土 地 分 配 的 失 衡

局面。

表1 徽州祁门县土地改革前各阶层土地占有情况①

成分

占总土地的

比例(%)

占总户数的

比例(%)

地主(半地主式富农、地主兼工

商业者、公堂祠会土地所有者)

53.86 3.7

富农 2.87 1.2

自耕农 15.09 26.2

其他阶层(贫农、雇农、小土地出租者、

自由职业者等)

28.18 68.9

总计 100 100

在土地分配严重失衡的状况下,契约在一定

程度上调节着土地市场。土地契约的本质是地权

权属关系的变化,在买卖契约中是土地所有权的

变更,在土地租佃契约中更多的是土地使用权,即

田皮权的转让。两件契约形象地说明地权的转移

状况:

《歙县许德祠等卖田契》:许德祠“凭中立

契出卖与族名下为业,得受时价纹银三十四

两二钱整,其银当即收足。其田即交管业收

租,其税即过入买人户内支解。”[6](P133)

《休宁县程林玉出佃田约》:程林玉“今将

土名深坵,计租十六砠,凭中出佃金名下耕

种,当得受价银三两二钱整。”[6](P424)

通过对两则契约的分析,可以看出许德祠是

关于土地所有权的交涉,意味着对方对田地有自

由耕种、自由处置的权利。程林玉出佃田约主要

是关于土地使用权,即田皮权的转让,佃人只拥有

使用权。

图1 清代黟县九都六图田面占比②

黟县九都六图鱼鳞册记载(图1),“共登记在

册土地为552.827亩,其中佃人占有田面445.682

亩,业主自有田面46.382亩,底面合一60.763

亩。”[14]佃人占有田 面 达 到 81%,而 业 主 只 有

8%,地权无分离的土地仅有11%,佃户掌握了大

部分的土地使用权,即田面权。

在土地市场上通过土地契约对地权与劳动力

实现重新分配,实际上是发挥土地效益最大化的

手段。土地、劳动力、地主是一个有机存在的利益

整体,契约则是连接这一有机整体并促使整体利

益最大化的纽带,在契约的作用下实现双方资本

的优化组合,避免因土地争端而带来的矛盾,有利

于稳定土地市场,稳定乡村社会治理的根基。

(二)维护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

清代徽州山多田少的矛盾加剧,徽州人不得

已将生存空间从田地转至山地。一般来讲,山产

大多为经济作物,利润远高于田产,山林开发越来

越为徽民所热衷,但山林过度开发势必会引起一

系列的生态问题。徽州人在开发山林的过程中对

山地的生态环境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如“清乾隆四

十六年,祁门汪氏宗族呈请县衙颁布告示,严禁三

四都八保地区部分山场的盗挖盗砍和锄种苞芦,

称山场一经召异锄挖便会致使卸沙塞田,坑租无

产。”[10](P20)徽州地区下令禁止出现此类破坏山场

生态环境行为。在婺源县发现的清代文约中记

载,“嗣后内外人等,一概毋许入山樵采,盗取枝

桠,盗砍成林树木,如有范者照规公罚演戏,赔偿

树命。”[15](P31)在徽州民间契约中同样有保护生态

环境的规定,如《歙县许恩裕等租山批》中,“自禁

之后,凡经捉获刀斧、柴薪、牲畜者,赴承恩堂公

处,知会四厅鸣众”[6](P458)租佃山场并不是无序的

开发,在契约中明确规定,对违反契约规定之人严

厉惩处。如在徽州地区,对于不遵从山场保护规

定者,一般通过演戏、罚银等手段进行惩处。对于

山场管理不善、山场抛荒等情形,“追出逐年花利,

鸣官理治”[16](P228),以此来规范对山场资源的浪费

行为。面对山场生态破坏问题,官府在改定棚民

章程时以契约为手段进行规制,订有契约者以租

种山场契约年限为断,期满便退回山籍。面对生

态问题,宗族往往通过契约、族规等形式采取“封

山育林、严厉禁止采矿及垦种和捕鱼、植树兴林等

措施”[17]。

明后期至清初,尤其是明代后期,对山场的过

度开发,导致水灾频发。清代中后期灾害频率则

低于前一段时期。统计数据难免会存在一定的误

差,但大致能够反映这一时期的变化趋势。整体

来看,徽州水旱灾害次数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得益

104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111页

于徽州宗族以契约、族规形式颁布保护生态环境

的措施(表2)。

表2 1368—1923年水旱灾害统计表③

阶段

(年份)

水旱灾害

次数(次)

水旱灾害占总阶段

灾害总数百分比(%)

1368—1478 38 9.1

1479—1589 136 32.6

1590—1700 105 25.1

1701—1811 79 18.9

1812—1923 59 14.1

(三)调节纠纷与规范社会秩序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徽州人口的增加以及

土地流转的加快,清代徽州地区的人地矛盾更加

突出。通过现存徽州文书来看,围绕土地出现了

一系列纠纷,大致属于重复买卖、界限不明、继承

问题等类型。在土地纠纷产生之后,纠纷双方需

要寻求一种解决机制。清代徽州地区主要有公权

调节与私立调节,其中私立调节(民间调节)相对

于公权调节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徽州人面临纠纷

时较为倾向私立调节,有助于解决土地纠纷问题,

保持徽州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

得益于徽州民间契约文书内生力量的引导。因

此,有学者认为“维持古代民间秩序的是契约而不

是法律。”[18](P161)

徽州民间契约中所使用的诸多套语以及各构

成要件实质上已经具备习惯法的性质,逐渐成为

徽民的行为规范,是规范徽州乡村社会秩序与调

节利益的重要因素。“就中国农村地区而言,通过

斗争与妥协缔结契约,是农村解决一定范围和强

度内争议的主要方式,农村契约所具有的秩序价

值使其成为中国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一环。”[19]

发展至清代,契约已遍及田产买卖、租佃、典当等

各个领域。契约文书成为徽州人生产生活中不可

或缺的一部分,契约中蕴含的诚信、律法、自由、平

等等契约精神在徽州人不同生活领域规范着社会

秩序。

立契双方在遇到田土纠纷状况时,一般惯用

私下协商解决的方式,以签订契约来解决纠纷,同

时官府在审理此类问题时,也习惯于以契约作为

依据。当然纠纷远不止田土一项,山林纠纷、主佃

纠纷、坟地纠纷等也在徽州社会中普遍存在。由

于山多田少的社会状况,徽州人的生存与土地息

息相关。因此,对徽州民间田土纠纷的分析更能

反映契约对徽州民间社会的调节作用。现以两件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馆藏徽州民间解纷契

约为例④ :

《同治九年八月徽州李相武等央劝字据》

立央劝字人李相武、韶连芳、孙久松,年泛水

岁歉,堂弟永清退耕,今无银退给。父子商议

无法设辫,只得央请满弟元上、堂弟云楼再三

言劝胞弟世顺、正杰二人,将地名古塘湾田一

石以作银十七两整,以退给永清。

《嘉庆十年徽州祁门黄惟盛等调处山坟

民事纠纷文约》立议劝息约人黄惟盛、吴万

盛,原因土名焦坑,先年葬祖在上,因汝加原

厝安葬惟青,因乾隆四十八年立议择吉是以

相互控一案,今身皆属丑造,亲友念尔一脉相

传,不恶坐视,出为调处劝谕……凭中眼同立

碑公禁及此山之坟俱系安醮,自此之后,公禁

之内二各毋得侵害等情。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上述两则解纷契约均属

于由土地引起的纠纷。第一则主要是因自然灾

害,田地荒欠,李相武无银退还,与堂弟永清产生

纠纷,经两人协商无果,遂请族人进行调节,达成

一致并签订解纷契约;第二则是因山坟产生纠纷,

在亲友的积极调解下,双方达成合意。

契约作为解决纠纷的重要文本载体,其各要

件同样具有法律效力,能够有效调节当事人之间

的利益关系。徽州民间大量解决纠纷契约的出

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定纷止争”,推动形成理性

争讼的社会风气。

三、乡村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对契约秩序的

维系

契约中所体现的价值观以及所产生的社会功

用对乡村治理产生了重要作用,而乡村治理对契

约秩序的维系亦发挥调节作用。乡村治理只是乡

村社会稳定发展、良性运作的一种政治手段,不能

直接作用于契约秩序,但由乡村治理带来的徽州

民间社会各方面有序运转的社会环境以及参与乡

村治理的多元主体对契约秩序的维系起到一定的

调适作用。

徽州乡村是一个关系网络较为密切的乡土社

会,由于其较为闭塞的地理环境,徽州人民的活动

空间相对固定,“乡里人民,住居相近,田土相邻,

父祖以来,非亲即识。”[20](P635)这与徽州以宗族为

核心的地缘社会特点分不开。诚如赵吉士认为,

“新安各姓聚族而居,绝无一杂姓掺入者。出入齿

让,姓各有宗祠统之”[21](P17)。徽州乡村社会的经

和乐乐,卢 语:秩序与规则:清代徽州民间土地契约与乡村治理的多维互动研究 105

第112页

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均与宗族存在紧密的联

系,比如乡村治理的主体参与、徽民教育的具体实

施、土地流转的把控调节等都能看到宗族的影子,

同时契约秩序同样离不开宗族的调节。通过方志

与契约文献的记载可以看出,宗族内部处理纠纷

的主要依据为契约,而非乡规民约。采用契约为

依据体现了公平公正,更能得到契约参与主体的

信服。

《清乾隆六年七月余应纶等立议墨》立议

墨余应纶同侄文积、文景等原租天值公遗存

屋一所,将门前基地一片,土名舒家园卖与文

景。康熙五十四年建造楼屋,东向墙外原存

直路一道,二家通行。今因文景楼屋东向墙

外建造厨屋一间,二家合议将原路改换,将文

景厨屋外北向取地三尺五寸转弯至东,东向

又取地三尺五寸至南大路,二家通行,永远无

得争阻[16](P372)。

余应伦同侄子文积、文景等为避免日后纠纷

特立一份议墨,日后倘若出现纠纷,则这份契约便

会作为凭证,止纷息争。可见,宗族处理纠纷大多

以契约中规定的条款为依据,有效规避了徇私舞

弊的发生,降低解决矛盾的成本。同时,宗族对契

约秩序的维系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徽州人在订

立契约时往往会找族内有威望的人作为见证,保

证契约的效力。宗族力量参与到契约运行的实践

过程中,能够保证立契双方不会随意违约,破坏契

约的平衡,因此宗族是契约秩序有效运行的重要

保障。

中人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参与人,对契约秩

序的维系与契约的生态发展同样至关重要。在契

约中一般会出现“中见人、凭中人”等。如“凭中人

管万有”[6](P429-430)“中见人程与逢”[17],可见中人

是广泛存在的一个契约参与者。“中人在本质上

是一种信用,作为中立的第三方以本人以及当事

人双方的信用证明。”[18](P46)甚至可以说,“中人支

撑着民间契约的秩序。”[22]中人之所以在契约中

广泛存在,主要得益于中人作用于契约的全过程。

交易双方在进行土地权属(使用权、所有权)流转

时,中人便以中间人的身份进行担保,促使土地交

易的完成,并且见证交易的过程,这一作用可谓是

中人在地契中的核心作用。从签约时的土地四

至、议价、契约主体的权利与义务、违约责任等立

契完成的全过程,均在中人见证下完成,当契约主

体产生纠纷时,中人可以发挥查明事实、调节矛盾

的作用。

中人的身份具有特殊性,一般可分为两类:一

类是保长、里长、图正、约正。这些人在人民心目

中具有官员的形象,信用度较高,容易得到契约人

的认可。”[23]还有一类充当中人身份的是徽州地

缘关系式的亲族,这也是徽州惯用的中人习惯。

亲族由于其社会属性对契约主体来讲具有亲属关

系,因此倾向以亲族来解决田土问题。选择亲族

来充当中见人,一般多发生在同一宗族之间的契

约签订,亲族在同宗族之间具有较好的公信力。

参与乡村治理的多元主体并不仅仅包括宗族

与中人,比如民间社会组织(包括经济与文化组

织)、乡村医生、乡居士人等同样发挥不同层面的

治理作用,他们作为徽州民间社会的重要一员,在

契约生态的维系中同样发挥着一定作用。

徽州乡村社会实际上是以宗族为主体构架的

关系网络,“个体生存仍牢牢的系与其血缘网络和

地缘场景之中,个体的人生价值和社会地位,与宗

族认定休戚相关”[24](P115)。乡村治理的多元主体

和契约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契约秩序的稳定运行

为乡村社会奠定了良好的治理环境,乡村社会的

规范治理为契约秩序的良好运行提供了保证。二

者在互动中促进,共同推动着徽州社会有序发展。

四、结 语

契约日趋成为徽州社会的鲜明标签,其蕴含

的礼法作用于乡村社会治理,孕育了契约式治理

的特殊模式,这使得相对闭塞的徽州民间社会并

未与清代主流社会模式脱轨。在徽州宗族构建的

复杂关系网络中契约与乡村治理双向发展。蕴含

诚信、自由平等、法理效力复合体的伦理秩序为乡

村社会的治理提供了价值观基础,充分发挥了其

在人与人、人与地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社会调节

功能。乡村治理的多元主体激活了契约秩序的保

障机制,契约文书与乡村治理交互,共同推动徽州

乡村的稳定发展。在新时代全面乡村振兴、推进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大背景下,徽州乡村社会

的契约式治理蓝本,对当今乡村社会的有序治理

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注 释:

① 资料来源:祁门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祁门县志》,安

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06页。

② 资料来源:和乐乐《清代徽州民间土地租佃契约研究》,淮北师

106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113页

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年,第75页。

③ 资料来源:吴媛媛《明清徽州水旱灾害研究》,《安徽史学》2008

年第4期,第87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馆藏资料转引自春杨《晚

清乡土社会民事纠纷调节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第85-96页、103页。

参考文献:

[1]郑小春.明清徽州宗族与乡村治理:以祁门康氏为中心[J].

中国农史,2008(3):94-103.

[2]王振忠.晚清民国徽州的日常生活与乡村治理:以稿本《开

检可观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

44(1):15-30.

[3]陈雪明.明清徽州族约合同与乡村社会治理[J].原生态民族

文化学刊,2022,14(2):65-74,154.

[4]曹天生.徽商文化[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7.

[5]十三经注疏:全二册[M].[清]阮元,校刻.[M].北京:中华

书局,1980.

[6]安徽省博物馆.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丛编:第一集[G].北

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7]田涛.中国人的契约精神:诚信与平衡[J].法律文化研究,

2007(0):28-47.

[8]霍存福.中国古代契约精神的内涵及其现代价值:敬畏契

约、尊重契约与对契约的制度性安排之理解[J].吉林大学

社会科学学报,2008(5):57-64,159.

[9]郭超,夏于全.传世名著百部:家训名著·第三十三卷:颜氏

家训 袁氏世范[M].北京:蓝天出版社,1999.

[10]王钰欣,周绍泉.徽州千年契约文书:清·民国编:第一卷

[M].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收藏整理.石家庄:花山

文艺出版社,1991.

[11]章有义.明清徽州土地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984.

[12]刘和惠,汪庆元.徽州土地关系[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

社,2005.

[13]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1885—1927:中册[M].北京:人民

出版社,2005.

[14]汪庆元.清初黟县鱼鳞册所见乡村社会的土地租佃关系[J].

古今农业,2011(4):52-60.

[15]姜振寰.技术史论坛 技术的传承与转移[M].北京:中国科

学技术出版社,2012.

[16]刘伯山.徽州文书:第四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1.

[17]关传友.论清代徽州社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J].南京林业大

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0(2):39-49.

[18]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

出版社,1996.

[19]谢晖.民间法、民族习惯法专栏主持人手记(六十七):规范

层次与秩序构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8(2):26.

[20]刘海年,杨一凡.中国珍稀法律典籍集成:乙编:第一册[M].

杨一凡,曲英杰,宋国范,点校.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1][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M].周晓光,刘道胜,点校.合肥:

黄山书社 ,2008.

[22]吴欣.明清时期的“中人”及其法律作用与意义:以明清徽州

地方契约为例[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4(1):166-180.

[23]李金铮.20世纪上半期中国乡村经济交易的中保人[J].近

代史研究,2003(6):105-138.

[24]刘道胜.明清徽州宗族文书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

社,2008.

OrderandRules:FolkLandContractsinHuizhouduringtheQingDynasty

ResearchonMultidimensionalInteractionwithRuralGovernance

HELele,LUYu

Abstract:AsanintegralpartofthesociallifeoftheHuipeople,landcontractshadenteredarelativelymatureand

completestagebytheQingDynasty.Thevaluesofintegrity,freedom,andlegalprinciplesembodiedinthecontractplay

agoodguidingroleinregulatingtheorderofthelandmarketinHuizhou,maintainingtheecologicalbalancebetween

humanandnature,andregulatingsocialorder.Itisanimportantfoundationforthestableoperationofruralsocietyin

Huizhou.Thegoodoperationofcontractualorderalsoreliesonthemaintenanceofcontractualorderbyvariouspartiesin

ruralgovernance.Agoodruralgovernanceenvironmentisanimportantguaranteefortheoperationofcontractualorder,

andcontractualrulesarethefoundationforthestabilityofruralorder.Thepositiveinteractionbetweenthetwoplaysa

certainroleintheharmoniousandorderlydevelopmentofHuizhou’scivilsociety.

Keywords:landcontract;ruralgovernance;orderregulation;ecologicalequilibrium

和乐乐,卢 语:秩序与规则:清代徽州民间土地契约与乡村治理的多维互动研究 107

第114页

2024年第4期

第26卷(总第146期)

淮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No.4,2024

GeneralNo.146,Vol.26

[收稿日期]2023-11-20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研重点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皖北农民画的活态传承与现代化转型研究”

(2023AH050367);阜阳师范大学人才重点项目“乡村振兴视阈下的王人镇农民画发展趋向研究”(rcxm202203);安徽省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现代社会语境下的淮河流域民间美术活态传承与发展研究”(SK2021A0418)。

[作者简介]汤超(1983—),男,阜阳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数字化赋能农民画的活态传承方式研究

汤 超

(阜阳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摘 要]随着数字技术的辅助功用在艺术创作与传播过程中占比的增大,利用数字化技术赋能农民画的传承与传

播,能有效地帮助农民画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及提升艺术价值,使农民画在思维创新、创作方式、产业衍生等方面适应

新的阅读习惯与传播语境。将数字化与传统创作相结合、建立数字档案、与其他产业融合,能够助力农民画产业重新定

位,借助数字技术,让农民画实现活态传承。

[关键词]农民画;数字技术;活态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24)04-0108-05

一、引 言

1958年,江苏邳县、河北辛集、陕西户县等地

先后发起了“诗画满墙”的农民画创作活动,影响

并鼓舞了全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绘画创作活

动[1]。1982年,吴彤章在《美术》期刊上发表题为

《金山农民画的艺术道路》的评论,提出农民画应

当扎根于泥土,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才更具有生命

力[2]。这是从学理层面指出应当把农民自发的美

术创作活动与艺术创作的规律相结合。农民所作

的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体现浓郁

的民间风格和地域特色,蕴含农耕时代的集体记

忆与群体审美认知,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作为充满创造力的活态文化形式,农民画

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农村的生活环境和传统习

俗;其以农村生活为主题,表现了农民的劳动、生

活与情感,具有鲜活的乡土气息和审美价值;又以

生动、朴实、形象的表现方式,展现了农村的生活

风情与风土习俗。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

和数字技术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的

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传统的农民画面临新

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数字技术为农民画的创作

和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手段;另

一方面,数字化带来的社会、文化和艺术的变革也

对农民画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在

保持农民画本体价值的基础上,创新创作与传播

手段,提升农民画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成为亟

待解决的问题。

二、数字化背景下农民画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是打破传统模式,寻求

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实现对艺术表达形式

和内容的创新。农民画的创新可以利用数字技

术,突破传统艺术创作与传播过程中的桎梏,推动

农民画的创新发展。

(一)农民画的现实困境

传统农民画的创作方式与产业模式均遭遇瓶

颈。首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文化多元化

的融合与推动,民间艺术市场的定位逐渐向城市

倾斜。传统农民画由于工艺性落后、观赏性单一、

功能性减弱,市场需求逐渐萎靡,创作和传承受到

一定程度的影响。其次,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技

术水平的限制,部分农民画家在创作思路与创作

方法上比较单一,尤其在数字与艺术高度融合的

创作背景下,农民画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难

第115页

以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要求。最后,农民画的创

作门槛相对较低,参与者的艺术水平参差不齐,由

于缺乏有效的传承机制和人才培养体系,农民画

的传承存在很大的困难,部分地区的传统技艺已

经失传或濒临失传,作品的质量难以保证。

(二)数字化背景下农民画的艺术价值与社会

价值

从艺术价值来看,根植于农村的农民画是农

村地区生活与风俗的凝练。农民画在汲取其他民

间美术形式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集中展

现了丰富多彩的农民生活与情感世界。农民画往

往以朴实的线条、鲜亮的色彩,描绘劳作、生活、节

庆、习俗等,具有浓厚的民间风情。

当下,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图像与信息变

得琳琅满目,艺术形式也日新月异,于此背景下,

农民画历经弥新的生命力感染力获得了传扬的场

域。农民画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发展并

创新的,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助力民众树立正

确文化观与审美观、提升文化素养与审美水平且

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此外,对于城市与其他社

会群体而言,农民画是了解农村文化、认识农村生

活、了解传统习俗的重要窗口。借助数字技术加

快与扩大农民画的传播范围与速度,能有效促进

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3]。利用数字技术,

帮助农民画实现不断发展与创新的活态传承,可

以保持农民画的生命力与活力。

(三)数字技术为农民画带来的创新机遇

数字化技术为农民画带来了新的工具和媒

介,同时也为农民画的宣传和推广提供了更广阔

的平台。利用数字技术对农民画进行创新,让其

能够更加自由、更多角度展现传统文化的内涵和

魅力,为农民画的创作方式与创作内容带来新的

突破。

数字技术对农民画创作方式的影响是显著

的。数字新媒介的应用,使得农民画不再受到传

统工具和材料的限制[4],同时也为创作者提供了

更多的自由度和可能性。从创新手段来说,数字

技术的应用使得画家的创作手段得到了拓展,农

民画家通过数字工具进行图像处理、线条绘制、色

彩添加等,提高了创作的效率,有利于快速地适应

市场节奏。

数字技术的发展可以使得农民画的创作内容

更加多元化。在数字环境下,观众的阅读需求变

得多样化,艺术作品能通过数字技术更加灵活地

应对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创作更具有时代

感和观赏性的作品。从主题与选材的多元化来

说,农民画创作的主要方向是传统的农村生活、民

俗文化等,借助数字平台能够帮助农民画家关注

当代社会现象、文化反思等。同时,数字环境下农

民画家通过数字化平台和其他艺术门类进行交

流,能更好地汲取不同文化的艺术元素和创作理

念。这种跨界的交流不仅能够促进农民画的多元

发展,也有助于农民画家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和

创新思维。数字技术还能够促进农民画与其他艺

术形式的融合,如数字摄影、数字音乐等,这类融

合使得农民画更加立体化、多样化和时尚化。

(四)数字环境下农民画的创新延展

农民画在数字环境下的创新思维是多维度与

多方向的,其中包括技术应用的创新、艺术融合的

创新与艺术视角与平台的创新。首先,数字技术

的创新应用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方面之一。数字技

术可以对现存农民画的作品进行数字化存储与传

播,还可以方便艺术家进行图像处理与二次创作,

提高创作效率和质量。农民画家通过数字技术的

应用,能够实现对农民画表达方式和艺术风格的

改变。其次,农民画的创新需要进行跨界融合的

创新思维,在创新的过程中将农民画与其他艺术

形式结合起来;在画作的制作过程中通过数字化

手段,对现有作品进行解构、合成、重组等,创作出

更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品。数字化的手段有

助于实现农民画的媒介转换,拓展传统的表现方

式和艺术形式,比如将农民画作品以动画、视频影

像等形式呈现,创作出更具有新意和独特性的作

品。最后,农民画的创新需要拓展文化视野。艺

术家需要了解当下的相关产业趋势和需求,结合

自身的创作体验和艺术想象,推动农民画表达方

式和内容的创新与改变。比如,虚拟现实技术能

让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农民画作品中的民

俗生活和文化内涵。这些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让

农民画的创作更具有个性化、多样化与前沿性,拥

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艺术价值。

三、农民画在数字环境下的创作矫正

农民画是农民所画,还是画农民的画,探究这

个问题是农民画创作思路转变的逻辑基础。农民

画是一种民间美术,是一种民间装饰绘画。有别

于专业艺术画作,农民画具备绘画的属性,同时作

为一种实用美术,也具备装饰与商业的属性。在

数字环境下,带有功能性与装饰性的美术作品的

汤 超:数字化赋能农民画的活态传承方式研究 109

第116页

创作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的创作方式面临

着数字创作的冲击与替代,创作者通过数字绘画

工具较为轻松地实现了复杂的图案设计和色彩搭

配。数字资源的丰富性也使得农民画家拓宽了创

作的视野,便捷地学习和吸收各种艺术风格。同

时,这种转变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一方面,过度依

赖数字工具可能导致创作者失去对传统绘画技法

的熟稔;另一方面,数字资源的便利性可能导致跟

风现象的泛滥,同质化明显。因此,对农民画家的

创作方式进行矫正显得尤为重要。

(一)借助数字环境,转变农民画创作思路

农民画在兴起之初是为了展示农村地区的精

神风貌与生活习俗,农民画并不完全是农民画家

的个性感悟与艺术表达,它更多的是地域文化的

符号折射。虽然农民画在兴起之初是农民的自发

活动,但是随着农民画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创作者

参与其中,表达方式与表达内容也开始多样化。

所以,农民画的创作应当具备开放兼容的创作模

式,这样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地域文化,进而带动农

民的精神风貌提升。数字环境下的农民画,需要

在传承和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农民画创作者需

要认识到自己的文化传承责任,同时也需要顺应

时代变化,不断总结经验、激发创新思维、突破传

统创作模式,从传统的农民画中汲取灵感,融合现

代艺术元素,使农民画在新的时代下更具有生命

力与感染力。

(二)运用数字技术,助力农民画转变审美

理念

数字环境下的农民画需要在审美理念上有所

改变。创造者要注重挖掘农民画的传统文化内涵

与魅力,不断提升创作品质和艺术内涵。同时创

作者必须把握现代市场的审美需求和阅读习惯,

注重视觉、色彩等在新时代下的审美变化,使农民

画在数字环境中更加符合现代市场的审美趣味。

利用数字技术可以为农民画的创作和表现提供更

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手段。通过数字化呈现,

农民画能够突破传统的画面限制,实现更多样化、

更复杂的图像表现。数字技术能为农民画的表现

手法提供更多可能性。通过数字技术的辅助,采

用更多样化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方式,农民画家能

够实现更复杂、更细致的图像描绘和表现效果[5]。

例如,利用数字技术可以实现动态特效、立体效

果、互动性功能等。随着审美观念不断地改变,农

民画的表现手法也会变得越来越丰富。

(三)依托数字化,促进创作技能的提高

数字环境下农民画的创作应当注重技术手段

的更迭和创意的表达。农民画在创作上普遍延续

了架上绘画的创作流程,从线稿的绘制到设色施

墨,以及画作的装裱传播,一般采用传统的纸上作

业方式[6]。这种创作方式会引起作者自发的遵从

传统绘画,把纸张的物质特性与主观情感结合,创

作出灵动的艺术作品,但是也会因为缺少必要的

专业训练与学理引导,丧失农民画自身的质朴与

特色。数字环境下的农民画创作者能够更好地借

助数字技术实现艺术创新。农民画家能更加自由

地创作,整合更多样化、更先进的创作方式。数字

化创作为农民画的的创作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创作

可能与技术支持的同时,也考验着创作者的创新

能力和创作水平。农民画只有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和突破,才能以更加独特的方式展现地域传统文

化的辉煌与瑰丽。

(四)利用网络传播,扩大农民画影响范围

农民画是区域的文化符号,在信息融合的时

代,农民画可以利用网络扩大传播范围、降低传播

成本、提供互动平台、整合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交

流等。在网络传播中,可以打破地域限制,让不同

区域的文化进行碰撞,通过网络数字信息让各群

体产生链接与互动。同时,以农民画为纽带,融合

多个文化产业,能有效促进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

性发展[7]。此外,农民画作品也会在新的语境中

遇到一些新的挑战。比如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复杂

性与多样性,使得农民画作品无法脱颖而出,传播

受到限制;网络的虚拟性与不确定性,导致农民画

作品缺少真实的情感共鸣。

四、农民画在数字环境下的保护与传承

数字化的技术与手段能为农民画的保护与传

承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可以为农民画的文化价

值和艺术魅力提供新的活力和动力。数字化背景

下的传承是在取舍传统农民画技法、风格、题材的

基础上,通过数字技术与平台,弘扬文化内涵和历

史背景,让传统农民画融入现代社会文化生活。

创新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引入现代艺术理念和技

术手段,推动农民画的创新发展,形成更具时代感

和创意性的作品。

(一)建立农民画的数字化档案

为了推进农民画的传承和创新,创作者需要

充分利用各种展示途径。通过多元化的展示途

径,让更多的艺术爱好者、投资者和收藏家关注到

110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117页

农民画。此外,通过将农民画的手稿、作品等资料

数字化保存,形成数字化档案,可以有效地保护农

民画的原始信息,避免因为意外事件造成文化的

损失。同时,建立数字化档案和构建数字化管理

机制,将农民画的作品、历史文献等资料收集和展

示,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欣赏农民画的途径。

(二)启动数字化出版与数字化平台

数字化发行可以为农民画的推广提供更为广

阔的舞台,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农民画家能够在数字化与新媒介的出版与发行过

程中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通过在线展览、数字画册

等方式,将农民画推广至更大的受众群体内;数字

化平台的创建将农民画的作品出版成数字产品,

并展示给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方便读者随时随地

根据需求去查阅与研究。

(三)结合数字技术进行拓展创新

数字技术为农民画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创新

可能。例如,借助虚拟技术,将农民画作品呈现出

更为生动、更加真实的互动效果[8];借助立体打印

把农民画的平面形式拓展成立体的雕塑形式,进

一步拓宽艺术表现手段等。此外,还可以结合大

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探索出符合农民画创新

发展路线的科技手段。

(四)推进数字化教育与人才培养

通过数字化技术和在线教育等手段,向公众

推广和普及农民画的知识和技法,培养更多的爱

好者,使农民画得到更加全面的保护和传承。农

民画的发展需要有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来推

动。在人才方面,需要加强对农民画传统技法、文

化传承等方面的培训,以及引入现代艺术理念的

审美提高,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通过优惠政策、

奖学金等措施鼓励和支持有潜力的农民画人才,

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农民画的创新和发展中。

五、农民画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一)强化传统技能培养,提高数字化创作

能力

数字环境下的农民画家需要具备更多的创新

思维,包括在画面表现、主题选择、色彩运用、跨界

融合等方面进行尝试和创新。画家需要从农村的

民俗习惯、社会现象等方面去汲取灵感,在形式上

不断追求新的突破可能[9]。数字化创作并不是空

中楼阁,尽管数字工具的便利性使得传统绘画技

法的传承受到冲击,但事实上,这些技法仍然是农

民画创作的基石。因此,应当加强传统绘画技法

与审美意识的培养与提升,这也有助于创作者更

好地理解和掌握农民画创作的基础技能。

数字技术是农民画创新发展的关键,需要加

强数字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农民画家可以在

数字化平台与网络中学习和掌握新的表达方式和

技术手段,提高创造能力;通过与其他领域的艺术

家合作,学习技术和经验,获得灵感和思路,进一

步提升绘画水平。

(二)提升品牌价值,延展文创产品

农民画是在吸收其他民间美术基因的基础上

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美术现象与表达方式,这使得

农民画更应当注重文化的融合与价值的开拓。农

民画能够借助全新的创作与传播平台,通过文化

创意产品的衍生进而拓宽农民画品牌的传播路径

与品牌影响力。通过开发衍生品、设计文化产品

等方式[10],为自己的艺术品牌赋予更多的商业价

值,打造属于地域的文化名片,进一步拓展市场。

比如金山农民画与户县农民画,在发掘自身本体

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创作方向的扩充,依托相关文

化创意产业,促进传统文化与新的生活方式的联

接,采用消费者习惯的展示方式与接受方式,更好

地依托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进行农民画的延展,

为农民画实现了价值的叠加。

(三)注重文化融合,开拓全新市场

数字环境下,农民画的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农民画家需要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开拓更广阔

的市场空间。农民画家可以吸收不同的文化元

素,创 造 既 具 有 传 统 特 色 又 具 有 时 代 感 的 作

品[11]。农民画作为中国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在各类产业中都具有较大的融合价值。比如

在旅游业中,可以将农民画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

符号,设计农民画主题的旅游产品、农民画主题的

旅游线路等,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和感受农民画的

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推动农民画与其他产业的

融合。

六、总 结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农民

画作为传统的民间的艺术形式,需要适应新的时

代需求,不断开拓和创新,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推进数字化保护,创设多元化的展示途径,培养农

民画人才,促进农民画的产业衍生,丰富农民画的

艺术表现形式。数字环境下,农民画的创新发展

思路是多方面的,需要农民画家在不断学习和探

索的基础上,积极拥抱新技术、融合多元文化、提

汤 超:数字化赋能农民画的活态传承方式研究 111

第118页

高艺术品质,为农民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

力。同时,社会与学界也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和

关注,促进农民画走向更加广阔和繁荣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廖开明,杨海萍.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的崛起与发展[J].民

艺,2018(1):135-142.

[2]吴彤章.金山农民画的艺术道路[J].美术,1982(8):41-43.

[3]黄红韩.当代农民画文创与数字化传播的可行性:以临桂五

通农民画为例[J].大观,2022(7):107-109.

[4]胡绍宗.历史折叠处的精微:中国农民画文化主体的自觉与

成长[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

43(1):115-120.

[5]温郭英.非遗项目永丰农民画活态传承研究[J].轻纺工业与

技术,2021,50(4):60-61.

[6]罗立新.贵州水城农民画的艺术特征与传承路径[J].美与时

代(中),2020(11):92-93.

[7]杨昆昆.基于AR技术的永丰农民画数字化纹样传承创新研

究[J].印染,2023,49(3):96.

[8]山蕊蕊,马婷婷.价值、困境与路径:数字时代农民媒介素养

提升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4(6):

15-19.

[9]郑珺.美丽乡村视域下青阳农民画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J].

普洱学院学报,2020,36(2):75-76.

[10]徐孝宇.乡村振兴下地域文化与农产品包装的融合创新设

计研究[J].中国包装,2024,44(1):50-53.

[11]刘洪帅,陈子琳.数字化背景下金州农民画活态传承研究

[J].大连大学学报,2023,44(3):100-105.

ResearchontheLiveInheritanceModeofDigitally-empoweredFarmers’Paintings

TANGChao

Abstract:Withtheincreasingproportionofauxiliaryfunctionsofdigitaltechnologyintheprocessofartisticcreation

anddissemination,empoweringtheinheritanceanddisseminationofruralpaintingsthroughdigitaltechnologycaneffectivelyhelpruralpaintingsgainbroaderdevelopmentspaceandhigherartisticvalue,enablingthemtoadapttonewreading

habitsanddisseminationcontextsintermsofinnovativethinking,creativemethods,andindustrialderivatives.Bycombiningdigitalizationwithtraditionalcreation,establishingdigitalarchives,andintegratingwithotherindustries,weaimto

helprepositiontheruralpaintingindustryandusedigitaltechnologytoenabletheactiveinheritanceofruralpaintings.

Keywords:farmers’painting;digitaltechnology;liveinheritance

?????????????????????????????????????????????

(上接第78页)

[27]2023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EB/OL].(2024-01-17)

[2024-04-05].https://www.stats.gov.cn/sj/zxfb/202401/

t20240116_1946622.html.

[28]刘远立.树立积极老龄观 促进健康老龄化[J].行政管理改

革,2022(4):15-20.

[29]张天培.增加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规定[N].人民日报,

2022-04-19(2).

[30]满足人民健身需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写在我国14个全民

健身日到来之际[EB/OL].(2022-08-09)[2024-04-05].http://sports.news.cn/c/2022-08/09/c_1128899890.htm.

[31]陈健,张旭.论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整体

性[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22(2):18-28.

TheSupply-SideReformOfSportsPublicService

———AnInvestigationCenteredOnTheConceptOfActiveAgingAndHealthyAging

WANGLiang,LIYuanyuan,YANGZhongzhi

Abstract:Theconceptofpositiveagingandhealthyagingprovidesanewperspectiveforsolvingthedilemmaof

sportspublicservicesfortheelderly.Basedontheresearchmethodsofexpertinterviews,literatureandlogicalanalysis,

thispaperanalyzesthepracticaldilemmaofsportspublicservicesfortheelderlygroupunderthenewsituationfromthe

perspectiveofthehealthoftheelderlypopulationinChina,andstudiesthesupplyofsportspublicservicesundertheconceptofpositiveagingandhealthyaging.Thedevelopmentofpublicservicesintheneweraneedstoacceleratetransformationandupgrading,buildinganewpatternofmultiplesportspublicservicesupplyentities;bridgingtheurban-ruralgap,

optimizingtheconstructionofthesportspublicservicesystemenvironment;establishingcooperativesupplycontractsto

stimulatethevitalityofsportspublicservicesupplyentities.

Keywords:theconceptofpositiveaging;healthyaging;publicsportsservices

112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119页

2024年第4期

第26卷(总第146期)

淮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No.4,2024

GeneralNo.146,Vol.26

[收稿日期]2024-01-26

[基金项目]202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艺术呈现与传播研究”(23ZD02)。

[作者简介]蒋文浩(1994—),男,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近世文学。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文艺美学的

学术史脉络与理论体系建构

———评高迎刚、王潇《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

当代文艺美学理论体系的多元结构》

蒋文浩

(复旦大学 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上海 200433)

[摘 要]高迎刚、王潇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当代文艺美学理论体系的多元结构》一文,以中国式现代化观照文

艺美学的发展过程,剖析了文艺美学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一环的学术理路;通过分析当代文化性质的发展厘清了文艺美学

在当代的困境与破局方法;最后,通过梳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艺美学学科的发展历史,归纳当代文艺美学理论“辐辏

式”的多元化理论模型。这不仅有利于文艺美学理论体系的进一步构建与阐释,更为文艺美学如何融入社会生产生活之

中,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方法路径。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文艺美学;文艺实践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24)04-0113-0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

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

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

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1]文艺美学领域出现了一系列聚焦“中国式

现代化与文艺美学”的研究成果,以期借助中国式

现代化理论资源打通文艺美学内在的学术理路,

为学科发展提供战略坐标。高迎刚与王潇的《中

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当代文艺美学理论体系的多元

结构》就是在此背景下生成的。作者通过梳理中

国式现代化的语境、语义、语用,以及学术史寻绎

文艺美学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互嵌融通,回答了中

国式现代化何以为文艺美学提供背景式的意义;

通过分析当代文化性质发展来厘清文艺美学在当

代的困境与破局方法;最后,通过梳理中国式现代

化进程中文艺美学的发展历史,总结文艺美学多

元化发展的现状,归纳出当代文艺美学理论“辐辏

式”理论模型。为接下来文艺美学理论体系进一

步地构建与阐释,作出了新探索,也为文艺美学理

论体系如何进一步作用于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可

供参考的方法路径。

一、背景意义如何生成:中国式现代化与文艺

美学的互嵌融通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当代文艺美学理论体

系的多元结构》一文采用三段式递进结构构成行

文逻辑,第一部分梳理中国式现代化的典型特征

及理论根据,以此为基点,发掘现代化过程中文艺

美学所处的位置与作用。文中开篇将中国式现代

化与“西方化”作 出了明确的概念区分。作为理

论范畴的“现代化”并不是一个内涵自明的概念。

从学术史的角度而言,“现代化”的概念出自西方

学界话语。因此,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一方面需要

梳理中西方现代社会发展历史,一方面需要阐释

其背后的话语权力。对于文艺美学研究而言,理

第120页

论谱系和概念流变的厘定尤为重要。

现代化理论由西方学界提出,着眼于西方17

世纪以来的工业化及民主化进程,研究西方社会

的发展模式,并将此研究模型套用至发展中国家

的现代转型。西方的现代化理论不可避免地渗透

着西方的意识形态。这种“现代化”模式的本质是

规定发展中国家应使用西方国家的模式,进入西

方国家的话语体系,背后是一种政治霸权主导世

界发展方向的话语模式[2](P333-341)。20世纪初,“我

们按照西方人的政治观念改造辛亥革命之后的政

权,我们也按照西方人的生产方式改造我们的社

会生产,但这些变革并未带来现代中国的富裕和

强大”[3],历史的进程表明,对西方话语模式的亦

步亦趋是失败的。

梳理西方现代化的话语模式,其目的并非将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的现代化完全对立起来,而

是通过中西比较确定主体地位,并发掘“中国式”

在世界现代化中所处的位置,进而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文中在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现

代化进程时,说明了工业化的重要性,认为“由传

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是我国现代化

的必由之路。”[3]这与西方工业化式的现代化,有

一定的相同性。然而,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

路,却不能等同于现代化,“实现工业化却并非现

代化的终点。”[3]“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

发达 的 国 家 所 显 示 的,只 是 后 者 未 来 的 景

象。”[4](P8)马克思阐明工业化在国家现代化发展

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同时,强调不能让“关于西欧资

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

历史哲学理论”[5](P466)。马克思主义已揭示了现

代化的模式绝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结合历史条件

与具体国情。“中国式”现代化,是总结人类社会

的多种发展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西方

工业化,并结合中国实际,立足中国主体视野,自

主选择的现代化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

信”[6]。中国式现代化,正彰显了“四个自信”,而

“四个自信”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底气。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

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走自己的路,

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

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

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坚持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

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

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

态。”[7]走自己的路,是历史经验,也是现实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在历史的回顾与总结中创造出

来的。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

中进一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

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

质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

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

动构 建 人 类 命 运 共 同 体,创 造 人 类 文 明 新 形

态。”[1]不断 推 进、丰 富 这 一 理 论 的 具 体 内 涵。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

的讲话指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

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

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

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

国。”更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

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

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

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8]。深

刻地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继承、

创新的关系,更揭示了现阶段中国式现代化的文

化内涵。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当代文艺美学理论体

系的多元结构》一文的第一部分,正是从历史的维

度梳理了以往的现代化过程,为中国式现代化作

出了精彩的注脚。历史的维度在文中被归纳为三

个层次:首先,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前提是反思、

总结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实践史。这既展示了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同时又展

示出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实践性特点;其次,正是基

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考量,分析20世纪中后期现

代化的进程,既是打破西方中心主义,又是立足世

界局势,更是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思考中国

与世界的辩证关系。最重要的是,中国式现代化

除了是长时期历史性总结与理论探索外,更是新

时代的当代性规划,是回应新时代挑战的当代性

创新。忽略这一点,就难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本

身的建构性特点与指导性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

114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121页

一种“进行时”,更是一种总体性的设计,人类文明

新形态揭示了现代化多元化发展的方向,即文中

所言“我国的‘现代化’依然是一个尚未完成的

任务。”[3]

中国式现代化同样适用于指导文艺美学的发

展,首先就是作为文艺美学学科发展的背景生发

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的起点应追溯到“共产主义

思想传到中国”[3]的时期,即19世纪末至20世纪

初。文艺美学学科的建立虽开始于20世纪80年

代[9],但早在20世纪初就已然萌芽,宗白华、朱光

潜等一系列先驱学者面临作为西方舶来品的“美

学”知识结构,通过融入中国传统文艺理论,转化

为“中国式”的美学研究。宗白华的《艺术学》讲稿

写于1926—1928年;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出版

于1936年,《诗论》出版于1943年。文艺美学的

开端、发展的时间点,是紧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过程的。以上学者的研究模式使文艺美学在初始

阶段就吸纳了部分西方理论和中国优秀传统文

化,这种美学研究的学术理路和中西融合的成果

在之后成立的文艺美学学科中得到了继承和发

展,并 使 之 成 为 具 有 本 土 特 色 的 美 学 理 论 建

构[10]。这正是文艺美学学科所展示出的中国式

现代化特性,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能够为文艺

美学提供背景式的理论支持的明证。

中国式现代化在历史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发

展,文艺美学如何在其中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如

何开拓学科的新视野,构筑学科的新体系,是新时

代文艺美学研究亟须面对和思考的新问题。

二、文化转向与当代使命:文艺美学在现代化

过程中的困局与破局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进行时,它并非仅为立

场性质或者是概念意义上的理论辨析,而是力求

指导进行复杂的、整体性的社会实践。现代化理

论与实践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也同样适用于文

艺美学研究的实践。这提醒人们思考,在中国式

现代化进程中,文艺美学学科遇到的困境及破局

的方法。

诚如文中所言:“经由后工业社会抵达新的社

会形态的历史进程中,作为精神内涵载体的文化

产品,尤其是具有审美意味的文艺作品,具有了前

所未有的重要意义。”[3]这潜在的说明了文艺美学

自身发展的历史过程。正如后文继续分析“文化”

属性的多元性一样,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视

野的发现及大规模扩展,导致文艺美学研究产生

了“集体转向”,不再固守纯粹审美的本体自设,形

成一种“泛文本化”审美批评[11]。然而,文化现象

固然缤纷繁复、蓬勃发展,但其中亦可分为多种层

次的现象。有些现象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有些则并没有这种功效,尤其是在文艺美学介入

社会生产,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既不

需要也不可能穷尽所有文化现象。”[3]现有的文艺

美学理论体系在面临现阶段亟需满足文化需求的

问题时,其解决力已显不足;文艺美学学科的自身

发展进入瓶颈期。如何紧密融入时代,梳理并重

构文艺美学的理论与实践方向,是文艺美学现阶

段面临的困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

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

振聋发聩的声音。反映时代是文艺工作者的使

命。”[12]这已切实地指出文艺美学的发展要紧跟

时代文艺情况与时代审美特点的变化。随着中国

社会蓬勃发展,文学艺术已经进入日常生活之中,

大众文化的消费性生产模式已然向整个社会文化

活动领域迅速扩张。日常生活经验也不断向艺术

经验扩张,生活的审美需求成为文艺美学得以实

践的重要领地。同时,该实践深入到市场经济中

成为提供“文艺性消费”的文化产业,构成社会生

产的重要一环。可以说,“文艺性消费”的过程,文

艺作品和商业在实践中的同构性关系,欣赏者向

消费者身份转变中的审美实践关系,都是值得关

注的审美实践场域。而文艺美学重要的学科特征

正是“关注文学艺术实践之审美特性”[13]。然而,

现阶段面对时代性的新问题,现有的文艺美学理

论体系并没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总体来说,当下文艺美学研究在细节性文本

上的审美研究及对多元文化的审美特点研究,已

具有相当的成熟性,并在研究模式上呈现统一化

倾向,但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总体性视野的薄弱。

这是文艺美学在介入当前社会实践时力量削弱的

主要原因之一。文艺美学对文艺创作、批评的指

导能力有所减弱,文艺实践与文艺美学产生了直

接的割裂、现阶段理论与创作亦产生了一定的鸿

沟。文艺美学介入大众生活的指导能力也因此减

弱。在文艺介入生活方方面面、文艺消费空前高

涨、文化产业“逐步发展成为面向未来社会经济发

展的支柱型产业之一”的当下,文艺美学的影响力

蒋文浩: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文艺美学的学术史脉络与理论体系建构 115

第122页

却逐渐转弱,在大的文化层面的社会转向中,学科

发展面临困局。

鉴于此,文中提出应当“关注文学现象转化为

艺术生产的审美特性”[3],立足文艺现象,关注社

会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文艺美学应承担的

时代使命是“为文学艺术更好地融入现实生产生

活提供理论依据。”[3]。即推动文艺美学进入社会

生产的环节,指导文学艺术创作,及文学艺术的生

产、转化、消费。这就是文艺美学学科现阶段的

“破局方法”。在学术策略与学科实践中都要打破

以往研究范式的单纯性、独立性,扩大自身在当代

文化语境中对审美实践的指导能力,并承担自身

对社会生产中文化价值建设的功能。习近平总书

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

文化产业”,要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

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1]指导了文艺美学的发

展方向。文中第二部分着重强调文艺美学融入

“社会生产”重要意义的同时,在论述过程中还透

露出文艺美学“以人为本”的意识。关注“人”的审

美需求亦是中国式现代化中文艺美学重要的使

命。正是因此,文艺美学的公共性、社会性属性才

得以彰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

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

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

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14]现代化的核心

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要促进共同富裕,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文艺美

学的当代使命,应将焦点放在重新思考人民审美

实践的历史经验,关照当代人民的审美需求与审

美消费模式,并介入文化生产之中。

总体来说,文艺美学的破局方法及当代使命

是关注人民的审美需求、指导文艺实践介入社会

生产。文艺美学研究的使命就是在回应人民需求

中,融入现实生产生活。

三、核心、分支、边缘:“辐辏式”体系的学术史

梳理与理论阐释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对具体的历史实践经验

进行总结,也需要从理论原创性的高度提出中国

自主性的现代化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在“现代

化”进程中,文艺美学也有相应的要求。文中指

出,文艺美学的现代化过程,就是立足其“中国式”

的发展实践,关注实际的文艺生产过程。关于文

艺美学的理论体系究竟如何,是下一步关注的

重点。

高迎刚对文艺美学的学科属性进行了阐释,

认为“文艺美学不同于传统的美学和文艺理论学

科”[13]。文艺美学突出的特点是关注文艺的审美

实践,这与文艺学学科的研究方法一脉相承。所

不同的是,文艺学还关照审美之外的文艺特征,文

艺美学则极少涉猎;文艺美学的第二个特点是强

调“审美”,沟通了传统美学的学术路径。但由于

强调实践的特性,抽象性的、哲学性的美学研究路

径,文艺美学较少沿袭。因此,文艺美学本质上是

两门学科的交叉形态,高迎刚称之为“交融”[13]。

在文艺美学学科成立的初期,对学科性质的阐释,

有利于充分发挥文艺美学交叉学科的特性,强化

了学界对文艺活动中具体审美实践的关注与分

析,正如高迎刚所言:“既能够秉承传统文艺理论

关注文艺实践之特征,亦注重研究文学艺术现象

之审美特征”[13]。然而,该阐释模式只关注到文

艺美学“兼而有之”的优势性,在学科特性上却并

不能将文艺美学从“美学”“文艺学”中真正地独立

出来。现有文艺美学的学科建构,基本没有超出

原有的美学、文艺学范围。因此,有些学者认为,

“就目前文艺美学的实际形态来看,我们很难将它

与一般美学或文艺学(诗学)体系相区分。”[15]总

体而言,文艺美学在学科建构上,存在着一定的模

糊性。因此,文中指出文艺美学的理论体系在学

界未能得到足够的关注。文艺美学的理论体系未

能独立,并与传统美学、文艺学的理论体系相厘

清[3]。但理论体系绝不是“不证自明”的存在,需

要加以关注、梳理、分析、并重新构建。

学科架构自身的间性问题导致理论体系建构

的困难性。但高迎刚却发掘了文艺美学在学科架

构问题以外更为重要的特点,即关注文艺实践,强

调审美属性,从学科的实践作用上去发掘学科的

阐释方向,并以此构建理论体系。换句话说,文艺

美学研究的理论体系,不应该只关注其不稳定的

学科间性,而应当建立在其关注具体审美实践活

动这一稳定性的理论方向上。当前文艺美学所面

临构建理论体系的任务,不一定要将其作为一个

有“教学大纲”的“学科”来理解。离开主观对文艺

美学学科性质的设计,转向依照文艺美学本身的

现代化发展特性来寻找理论体系的生成方式:关

116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123页

注现阶段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文艺美学所采用的

阐释路径与研究方法,以对问题的阐释、对文艺作

品的关照、对审美实践的指导构筑文艺美学的理

论体系。

高迎刚、王潇此文就在关注文艺美学实践性

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当代文艺美学的理论体

系。摒弃了以往自为式的、依靠学科特性的理论

体系构建,转而关注实践的事实。其构建该理论

体系的方式,并不是基于理论的推衍、学科的设

计,而是基于扎实的学术史梳理。通过梳理学术

史脉络,将已经自然形成的理论体系现状勾勒清

晰,展现出其有机的、不期然的联系性。

文中将理论体系的模型归纳为“辐辏式”,其

主要包含了“核心、分支、边界”三个部分,又针对

每一部分进行了详实地学术史梳理。针对核心,

正如前文所言,理论体系的梳理是基于文艺美学

“关注文艺实践,强调审美属性”的现实意义上进

行的。文章通过对王一川“文艺美学三次转向”观

点的总结阐发[16];对陶水平学术史梳理的成果进

行进一步的阐发[17],从学术自身发展脉络中,归

纳出文艺美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应当是“文学艺术

之审美属性”。

关于文艺美学研究的边界,文中总结了几种

关于文艺美学研究对象的主流观点,赞同将文艺

美学的研究对象放置于“审美实践”上,依旧强调

对文艺“审美”的关注。观照范围应当扩展到所有

的文艺现象中去,但又不能盲目地将文化现象断

然纳入到研究范围内[3]。虽然中国文艺理论创作

和研究在跨文化、跨媒介、跨学科和跨专业的转向

中实现了多元共生。但多元性的前提依然是文艺

实践,要关注的对象不能脱离这个本体,这是中国

式现代化中对文艺美学能够介入社会生产、文化

生产的重要要求。生活形态的改变对文艺观念及

实践产生已产生了巨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

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

的深刻变化。”[14]阐明了文艺生活化的现实基础,

也切实地说明文化多元性是根植于文艺实践的。

要求文艺美学边界开放性的同时,不能忽视文艺

的现实属性、审美的实践属性、文化的社会生产属

性。也正是这一边界的规定,才让“核心”与“边

界”产生指向性的关系,使理论体系形成大致

规模。

当代中国文艺美学的理论体系在确认“核心”

的突出化与边界的多元化后,其分支已然避免了

狭窄化和单向度,这样才构成“辐辏式”的结构。

文中通过学术史实与主流观点论证了分支的多元

性。从史实来看,新时代以来,在多样性的创作和

实践活动的推动下,中国的文艺美学的理论成果

已日益丰富,研究方法、路径各有不同;从观点来

看,文中总结了“基础性”“延异性”“拓展性”三种

研究形态,即“核心—分支—边界”的三个层次。

“基础性”突出“文艺”本身的规律;“延异性”本身

具有多元性的分支,强调吸收其他学科的方法和

内容来研究文艺;而“拓展性”与“边界”对话,再次

强调文艺美学的实践性质。由此,构建了“核心—

分支—边界”的理论体系。该体系不是自为性地

构建,而是通过学术史梳理、学术观念阐发将潜在

的、有机的关联性展示出来。

中国式现代化为文艺美学理论进一步的发展

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同样,以中国式现代化为

视野,文艺美学的研究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通

过追溯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脉络及文艺美学的学

术史梳理发现,文艺美学自身的发展呼应了中国

式现代化的要求,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

一环。这为文艺美学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寻求自我

定位,找到了学理依据。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呼唤

文艺美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使文艺美学发现自身

在当代的困境,并推动文艺美学走出“书斋式”的

研究,通过关注审美实践以回应最广大人民的文

艺需求。立足于文艺审美批评实践和大众文艺消

费,正是文艺美学在中国式现代化中“以人为本”

的重要体现。中国式现代化观照下的审美实践为

文艺美学理论体系建构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开拓

了文艺美学理论建设的新空间。文艺美学理论体

系的自觉就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悄然形成,展示出

“辐辏式”的多元化理论模型。通过梳理历史形成

和积淀下来的重要成果,寻找未来前进的方向,站

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文艺美学理论承前启后的广

阔前景是可以预计的。高迎刚、王潇《中国式现代

化进程中当代文艺美学理论体系的多元结构》一

文,把握住了文艺美学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历史

脉络与体系建构,为接下来文艺美学理论体系的

进一步构建与阐释,作出了探索。也为文艺美学

理论体系进一步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导,关注社

会这一“大文本”,深入地融入未来社会的生产与

蒋文浩: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文艺美学的学术史脉络与理论体系建构 117

第124页

生活之中,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方法路径。同时,也

有利于继续推进文艺美学的社会实践,引导文艺

美学在现代化过程中展现创新活力,为推进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2][美]雷迅马.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社会科学与美国对第

三世界政策[M].牛可,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3]高迎刚,王潇.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当代文艺美学理论体系

的多元结构[J].东岳论丛,2023.44(5):64-69.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

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德]马克思.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G]//中共中央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

文)[EB/OL].(2016-07-01)[2024-01-26].https://news.

cri.cn/uc-eco/20160701/85a04661-e871-d9ea-de7e-4a175d1

8a4b2.html.

[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EB/OL].(2021-07-01)[2024-01-26].https://www.gov.

cn/xinwen/2021-07/01/content_5621847.htm.

[8]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23-

08-31)[2024-01-26].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

2023/0831/c1001-40067894.html.

[9]曾繁仁.中国文艺美学学科的产生及其发展[J].文学评论,

2001(5):88-96.

[10]杜卫.文艺美学与中国美学的现代传统[J].文艺研究,2019(1):

5-13.

[11]王德胜.文艺美学:“双重变革”与“集体转向”[J].山东社会

科学,2008(11):13-15.

[12]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EB/OL].(2016-11-30)[2024-01-26].http://news.cnr.

cn/native/gd/20161130/t20161130_523297322.shtml.

[13]高迎刚.论文艺美学应有的学科属性[J].山东社会科学,

2008(12):20-23.

[1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5-10-

14)[2024-01-26].https://www.gov.cn/xinwen/2015-10/

14/content_2946979.htm? eqid=bdc123640006a5d6000000

036492af36.

[15]王德胜.文艺美学:定位的困难及其问题[J].文艺研究,

2000(2):41-51.

[16]王一川.回到语言艺术原点:文艺美学的三次转向与当前文

学的间性特征[J].文学评论,2019(2):13-21.

[17]陶水平,朱媛.当代中国文艺美学研究的理论范式与学科演

进[J].中州学刊,2008(5):265-269.

TheAcademicHistoryandTheoreticalSystemConstructionofLiteraryAesthetics

fromthePerspectiveofChinese-styleModernization

———aReviewofGaoYinggangandWangXiao’sthePluralisticStructureoftheTheoretical

SystemofContemporaryLiteraryAestheticsintheProcessofChinese-styleModernization

JIANGWenhao

Abstract:“Thepluralisticstructureofthetheoreticalsystemofcontemporaryliteraryaestheticsintheprocessofchinese-stylemodernization”byGaoYingangandWangXiao,underthetheoryof“Chinese-stylemodernization”,observes

thedevelopmentprocessofliteraryaesthetics,andanalyzestheacademictheoryofliteraryaestheticsasalinkofChinesestylemodernization.Byanalyzingthedevelopmentofcontemporaryculturalnatureitdelineates,thedilemmaandbreakthroughmethodsof“literaryaesthetics”incontemporarytimes.Finally,bycombingthedevelopmenthistoryofthedisciplineof“literaryaesthetics”intheprocessof“Chinese-stylemodernization”,theauthorcreativelysumsupthediversified

theoreticalmodelofcontemporaryliteraryaestheticstheoryof“convergence”.Thisestablishesanewmodelforthefurtherconstructionandinterpretationofthetheoreticalsystemofliteraryaesthetics.Italsoprovidesareferencemethod

pathforhowliteraryaestheticscanbeintegratedintosocialproductionandlife.

Keywords:Chinese-stylemodernization;literaryaesthetics;literarypractice

118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125页

2024年第4期

第26卷(总第146期)

淮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No.4,2024

GeneralNo.146,Vol.26

[收稿日期]2023-11-12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文化传播场阈中徽剧活态传承与创意平台建构研究”(AHSKY2022D209);

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法艺术歌曲音乐型态比较研究”(2022AH052083)。

[作者简介]蔡枫丹(1988-),女,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

美育场域中中国艺术歌曲进高校路径探究

———以20世纪前期艺术歌曲为例

蔡枫丹

(合肥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摘 要]20世纪前期的中国艺术歌曲是中华民族美育资源库的重要来源。这些作品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与艺术

价值,成为中国声乐作品中的经典。在高校美育教学中,其对于丰富学生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提升声乐技巧,传承中国

传统文化具有一定作用。高校应当充分利用那些闪烁着民族艺术魅力的艺术歌曲,通过“听”“唱”“演”,广泛地汲取音乐

信息,提炼其中孕育的审美的感知力、审美的判断力,及音乐的表现力,将其运用于美育教学的全过程,以此助推大学生

美育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20世纪前期;中国艺术歌曲;美育;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24)04-0119-04

20世纪前期,一批有国学修养,同时又学习

了西方作曲技法的中国音乐家,创作了大量优秀

的艺术歌曲,如青主的《大江东去》、赵元任的《教

我如何不想他》、黄自的《花非花》等。这些具有中

西合璧、古今贯通特征的音乐作品,具有较高的文

化价值与艺术价值,成为了近现代中国声乐作品

中的经典之作。新时代,这些中国艺术歌曲仍在

音乐舞台上闪耀光辉,并融入高校美育课堂,对于

丰富大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提升声乐技

巧,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一、20世纪前期的中国艺术歌曲类型

20世纪前期的中国艺术歌曲,尽管从创作手

法、曲式结构等方面对西方艺术歌曲有所借鉴,但

由于中西文化和审美理念不同,二者的艺术特色

异质性明显。

(一)抒情性艺术歌曲

抒情类艺术歌曲抒发作曲家或歌者的内心情

感,用歌词或曲谱来描写个人对社会、风景变化带

来的心理感受,分为创作类艺术歌曲和古诗词艺

术歌曲。

1.创作类艺术歌曲

创作类艺术歌曲侧重于抒发作曲家或歌者的

内心情感,即通过歌词的叙述来描写细致、深刻的

心理感受。如赵元任曲、刘半农词《教我如何不想

她》,赵元任曲、胡适词《也是微云》,黄自曲、龙七

词《玫瑰三愿》,黄自曲、廖辅叙词《西风的话》,黄

自曲、韦翰章词《思乡》等,这些歌曲通过西方音乐

作曲风格来表露情感,与当时部分知识分子的个

人心境和家国情怀相契合。从音乐内涵来看,这

类歌曲在探索音乐民族化风格道路上作出了许多

尝试,赵元任、黄自等人在抒情性艺术歌曲中对中

国派和声的实验性应用,如中国传统“五声性旋

律”的保留和变化、“中国派”和声[1](P169)的运用

等,使得该类作品成为20世纪中国艺术歌曲中较

为典型的代表。

2.古诗词艺术歌曲

从题材上来看,古诗词类艺术歌曲因为其选

词于中国古代名人诗词佳作尤其是唐宋诗词而得

第126页

名,如青主选宋代李云仪词《我住长江头》而配乐、

选宋代豪放派词人苏轼词而作曲《大江东去》;黄

自选宋代王灼词《点绛唇》而谱曲;林声翕选宋代

岳飞《满江红》词而度曲;应尚能选元代词家管道

昇词《我侬词》作曲;刘雪庵选清代曹雪芹词《红豆

词》谱曲;等等。这类艺术歌曲看似远离现实,实

际上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风雨飘摇、内忧外

患的背景下,作曲家借古诗古韵谱新曲新韵,歌中

华气魄。“歌唱性的曲调揉进了朗诵性的语汇,使

词作壮阔、雄伟和深沉、悲凉的气氛得以融合体

现,在对祖国山河雄伟多姿的描绘中抒发了作者

宽广的情怀”[2](P319)。

(二)现实性艺术歌曲

现实性艺术歌曲可分为学堂乐歌、电影歌曲、

救亡歌曲。

1.学堂乐歌

20世纪20年代初,在早期音乐教育家推动

下,学堂乐歌悄然兴起。学堂乐歌的曲调多直接

采用在欧美广泛流传的一些旋律,包括器乐作品

主题旋律、声乐作品以及民歌旋律等,也有作曲家

为学堂乐歌谱写新的旋律。学堂乐歌的兴起为西

洋艺术歌曲体裁的传入作了重要铺垫。一些音乐

家、音乐教育家如萧友梅、沈心工、曾志忞为艺术

歌曲的传入和民族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

《问》《南飞之雁语》等,这些歌曲带有较强的现实

意义,也为现实性艺术歌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电影歌曲

安娥词、任光曲的《渔光曲》(同名电影)歌词

与歌曲浑然一体,深切反映了内忧外患中穷苦渔

民的真实生活;黄自曲、钟石根词的《天论歌》(电

影《天伦》)表达了处于社会最底层人物的痛苦;许

幸之词、聂耳曲的《铁蹄下的歌女》(电影《风云儿

女》)展现了普通百姓遭受外敌凌辱时的悲惨遭

遇,以及中国人民不甘当亡国奴的抗争意识;田汉

作词、冼星海作曲《夜半歌声》(同名电影)则描绘

了在旧时代恶势力的摧残下的人伦悲剧。

3.救亡歌曲

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一大批以抗日救亡题

材的艺术歌曲登上音乐历史舞台。用歌曲讴歌伟

大的抗日战争,传达民族抗日救亡呼声,是这一时

期艺术歌曲创作的主旋律,如张寒晖作词并作曲

《松花江上》;贺绿汀曲、端木蕻良词《嘉陵江上》;

潘孑农作词、刘雪庵曲《长城谣》,光未然词、冼星

海作曲《黄河大合唱》等艺术性与群众性完美结合

的艺术歌曲,把中国艺术歌曲创作推向了高潮。

二、20世纪前期中国艺术歌曲的美育作用

在20世纪前期的美育理论和实践中,反映民

族解放的艺术作品所蕴涵的美育价值十分宝贵。

在民族解放征途上演绎的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壮丽

诗篇构成了中华民族美育的资源库,为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征途上前行的中国人民提供了精神支

柱。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

学生对中国艺术歌曲的接纳与传承对于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具有现实意义。高校积极发挥美育的作

用,用那些闪烁着民族艺术魅力的中国艺术歌曲

来搭建高校美育平台,让学生走进音乐作品,藉音

乐的感知力,真正理解和掌握其音乐美学特征,并

在艺术实践中呈现、传承中国艺术歌曲。

(一)培养审美感知力

在音乐审美教育中,音乐鉴赏是较为直接和

具体的教育途径,它通过对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

乐美的感受和鉴赏[3](P67),培养受众的审美感知

力。这里的审美感知力指由感觉器官进而达到心

理活动的、对美好事物进行感知的能力[4](P112)。

20世纪前期的中国艺术歌曲蕴含多重的美学要

素,如节奏美、旋律美、音韵美、语言美、配器美等,

在聆听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发现法”和“练习法”

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索乐曲中美的因

素,再从实践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得出审美感知

规律,培养审美感知力。

(二)培养审美判断力

审美判断力是指人对事物审美特性及其相互

联系进行分析、综合、品味和作出审美评判的能

力[5](P35)。对音乐作品的审美判断力即对音乐作

品的艺术风貌、特色、格调和气派等典型特征及相

互联系进行分析、综合、品味的能力。审美判断力

是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中国艺

术歌曲的赏析与教学过程中准确分析与把握不同

时期的作品风格、特色和流派,需要美育工作者启

发大学生的审美体验,找出异同点,融入情感体验

并予以理性分析,形成必要的审美判断。如青主

在设计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时就突破了传统欧

洲艺术歌曲的曲式结构,突破了传统词牌作曲规

则中,上下两阕一贯采用的平行反复的曲式结构

范例,将下阕重复了3次,每次重复的力度都比上

一次有所增加,音乐的情绪呈现“抽刀断水水更

120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127页

流”的蓄势之意,不断叠加继而奔流而下形成了全

曲的高潮。在歌曲钢琴伴奏设计上,作者也较以

前的艺术歌曲有一定的突破:低声部吟诵式的和

声流动与铺陈,与高声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恰如

其分地表达出主人公强烈的思念之情和借歌抒怀

的压抑之心境。需要教师在欣赏和教学时启发大

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品味,提高审美判断力。

(三)提升审美表现力

审美表现力指通过艺术或非艺术的方式,对

事物 外 在 审 美 特 性 的 直 观 感 知 和 表 达 的 能

力[5](P37)。20世纪前期的中国艺术作品不仅因为

歌词精美、语言诗化、旋律抒情、伴奏艺术化外,其

对“演唱技术也有较高的要求”[6]。这就要求美育

工作者在赏析中国艺术歌曲同时,也要将艺术作

品的演唱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演唱实践过程

中提升审美表现力。如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艺术

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描写了远在大洋彼岸的

游子面对似曾相识的风景产生的思乡之情。全词

中没有出现“家乡”“亲人”等歌词,但诗中描绘的

“月光”与“银夜”、“落花”与“燕子”、“枯树”与“冷

风”、“残霞”与“野火”等成对的意象形成了强烈的

对比,衬托出作者内心强烈的落差,究其根源,表

现了诗人远离祖国、远离家乡而思念亲人的惆怅。

作者用文学上的白描手法营造出一组组意象,展

现出高远的艺术意境。在欣赏和教学这首歌时,

教师要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艺术风貌、特色等典型

特征及相互联系进行分析、综合其品味,念歌词、

诵音韵、观意向、品意境,不断提升审美表现力。

三、20世纪前期的中国艺术歌曲进高校的实

践路径

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对

音乐作品中的美学元素如语言、歌词、伴奏、节奏

等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但这些知识因人而异,处

于碎片化的状态。美育工作者要运用科学的教学

方法让大学生在聆听过程中捕捉音乐信息,探索

作品内在的美学规律。

(一)“听”———捕捉音乐信息,培养审美感

知力

在聆听过程中艺术歌曲向欣赏者传递出不同

类型的声音信号,欣赏者据此找到赏析音乐作品

的路径,提升同类作品的审美感知力。如在赏析

歌曲《游击队歌》时,教师可以从歌曲力度、轻松流

畅的旋律、生动活泼的歌词、富有弹性的节奏等方

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灵活与敌人周旋、伺机消

灭敌人的游击队员典型形象展示出来。诞生于

20世纪30年代的艺术歌曲《玫瑰三愿》,歌词描

绘了由于看到上海国立音专校园里的玫瑰花凋

零,触发了吝惜之情。此情如滔滔江水波浪起伏,

层层推进,从中可以感受到歌词背后所蕴含的深

层意境变化:由眼前的玫瑰推至对国家命运和前

途的担忧。在这首艺术歌曲的欣赏与演唱教学

中,教师应抓住力度由P到 MF再到FF最后到

PP的逻辑变化,先聆听歌曲,再带领大家吟诵歌

词,从歌词的吟诵中体会作曲家与词作家情绪的

抒发。在演唱教学中要注意3处“大跳”带来的层

层推进的艺术冲击力,把歌曲带入高潮,吟咏出艺

术家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7](P105)。

中国优秀艺术歌曲久唱不衰,具有深远的价

值。在赏析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捕捉歌

曲的音乐信息,然后通过教师的讲解、分析和演

示,深化对艺术歌曲审美元素的认识和理解,并在

赏析同类中国艺术歌曲中按图索骥,在聆听中增

强音乐审美感知力,探索音乐的审美路径。

(二)“唱”———展现音乐作品,升华审美判

断力

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对民族前进之路充满信

心,还要不忘初心、接续前行。这需要从百年来中

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伟大斗争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从感人至深的画卷中感受时代脉搏。在教授中国

艺术歌曲时,通过讲授法、演示法和互动探究法,

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走进歌曲的情感世界,仔细

品读作曲家在个人情怀的描写中所蕴涵的时代特

征。在演唱黄自的《玫瑰三愿》时,通过仔细品歌

词,达到“使音乐的意趣、节奏、句法一一与歌词相

吻合,毫厘不爽”[8](P46)。对歌词进行精确分析,有

助于体会作品借“玫瑰花”的自述,表达作者的爱

怜与赞美。上半段的大调性音乐旋律在小提琴音

色中营造出安静清幽的氛围,犹如托月之云、映花

之叶,等待着人声出场,此时教师可以采用示范法

或演示法,向学生展示女声的抒情且幽怨的唱句,

尤其是对乐曲高潮时的三个“我愿”的处理。歌唱

之人需要把握音乐力度的变化,前两个“我愿”表

现出含蓄柔和的形象,第三个“我愿那红颜常好不

凋谢”的演唱时要随着音区、力度达到最高点。音

色上要充满热情和渴望,情绪高昂,把作曲家胸中

的情感宣泄出来,达到全曲高潮,曲子在这里并未

蔡枫丹:美育场域中中国艺术歌曲进高校路径探究 121

第128页

结束,而是发出拼搏后的喘息:“好教我留住芳

华”,节奏拉宽,力度减弱,音区逐渐下行,似是喃

喃自语,在对尘世间恳切期盼中生发出无限的感

慨。教师的演示法若巧妙运用,能够让学生感受

到百年前历经磨难的知识分子发出的慨然长叹,

叹民生之艰难,叹时事之沧桑,叹民族灾难之

深重[9](P132)。

(三)“演”———表演音乐作品,提升音乐表

现力

在高校美育课程建设中,丰富多样的文艺活

动是重要的美育载体,如艺术教育俱乐部、高雅艺

术进校园、文化艺术节等,这些艺术活动与公共美

育课程一起构建了高校美育的平台。在平台的构

建中,美育工作者可以根据活动的内容、形式与特

点,设计出符合大学生审美特征的艺术表演形式,

更加准确、深入地把中国艺术歌曲美育价值全方

位展现出来。

在高校的美育过程中,跳动时代脉搏、抒发民

族情感的中国艺术歌曲表演可以通过校园文化艺

术节的平台展现出来,也可以随着高雅艺术进校

园的活动而走进千百所高校,进行更大范围的美

育教育[10]。如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中,中国艺术歌

曲的表演可设计为男高音独唱《松花江上》、男中

音独唱《黄河颂》、女高音独唱《玫瑰三愿》、女中音

独唱《梅娘曲》;合唱系列作品《黄河大合唱》可以

加入朗诵、表演唱等形式,《长征组歌》中加入表演

唱、舞蹈等形式。这些组合方式既能展现出作品

的主旨,又能调动高校师生的参与积极性,更大程

度上引导广大师生学习、表演和传播中国故事。

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上,还可以与学校、社会的

艺术机构相结合,把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演出特

色、创出高度,形成品牌,把提升到更高层次。

具备育人和化人功能的高校校园文化,是大

学生美育的具体实践场所和重要载体,高校可以

利用文化艺术课程与活动资源来讲述、演绎和传

播中国故事。中国艺术歌曲因其思想性、艺术性

相结合的特征,能够更好满足大学生提升审美水

平的需求,高校校园要开展中国艺术歌曲相关的

主题活动,充分挖掘中国艺术歌曲中的美育价值。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唤起学生传承中国民族音

乐、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冯长春.中国近代音乐思潮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

社,2007.

[2]余甲方.中国近代音乐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曹理.普通音乐教育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

社,1990.

[4]廖家骅.音乐审美教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5]朱立元.美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6]胡天虹.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艺术歌曲[J].交响———

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01(2):10-16

[7]郭喆.中国近代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研究:以《大江

东去》《南乡子》为例[D].吉首:吉首大学,2019.

[8]廖天瑞.音乐百科辞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9]钱仁康.黄自的生活与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10]郑虹.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艺术

教育,2019(10):78-79.

ResearchonthePathofChineseArtSongsEntering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theFieldofAestheticEducation

———TakingArtSongsintheEarly20thCenturyasanExample

CAIFengdan

Abstract:Chineseartsongsfromtheearly20thcenturyconstitutearesourcelibraryfortheaestheticeducationofthe

Chinesenation.TheseworkshavehighacademicandartisticvalueandhavebecomeclassicsinmodernChinesevocal

works.Intheaestheticeducation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itplaysanimportantroleinenrichingstudents’musical

feelingsandperformanceabilities,standardizingvocalskills,andinheritingin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Collegesanduniversitiesshouldfullyharnesstheartisticsongsthatsparklewiththecharmofnationalart.Byengagingin“listening,”

“singing,”and“performing,”theyshouldextensivelyabsorbmusicalinformation,refinetheaestheticperception,judgment,andexpressivenessthatarenurturedwithin.Theseelementsshouldbeintegratedthroughouttheentireprocessof

aestheticeducationteaching,therebyfacilitatingtheenhancementofcollegestudents’aestheticliteracy.

Keywords:early20thcentury;Chineseartsongs;aestheticeducatio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122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129页

2024年第4期

第26卷(总第146期)

淮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No.4,2024

GeneralNo.146,Vol.26

[收稿日期]2023-11-13

[作者简介]马启俊(1965—),男,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间文学、训诂学和语言

学史。

《庄子》成语与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马启俊

(皖西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摘 要]庄子是中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中国历史文化名人;集中反映他的道家哲学思想

的《庄子》既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先秦两汉时期产生成语较多的一部著作,是汉语成语的重要来源之一。

《庄子》的部分成语浓缩了庄子的道家清廉思想,因此重温历史文献《庄子》,发挥《庄子》成语的时代价值,对传承中华优

秀成语文化,弘扬庄子道家清廉思想,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仍然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助推作用。

[关键词]《庄子》;成语;“三不腐”;新时代;廉洁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24)04-0123-0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

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

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

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

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

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

想高峰。”[1]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庄子》

当中创造了不少耳熟能详的成语,体现了道家学

说的基本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激活《庄子》

成语中的优秀因子,是在“两个结合”视域下,推动

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题中

之义。

一、庄子、《庄子》和《庄子》成语

庄子是中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

文学家,是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他对中国历史和文

化最伟大的贡献就是为后人留下了《庄子》一书,该

书集中地反映了庄子的道家哲学思想,可谓内容丰

富,思想深刻,境界宏阔,博大精深,是一座文化宝

库,对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都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在中国哲学史、文化史和文学史上都具有

崇高的地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庄子》生动活泼,语言表达具有创造力和表

现力;丰富多彩,寓言故事具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深受读者喜爱,为后人的运用提供了广大的空间,

在后人的反复运用中逐渐提炼、成形、更新、补充、

完善,最终形成了1270余条成语。“作为道家思

想的代表性著作、安徽历史要籍的《庄子》,因其语

言表达的特殊性和在后世影响的广泛性,成为汉

语成语的重要来源之一。”[2]《庄子》是先秦两汉时

期产生成语数量较多的一部著作,这些源自《庄

子》的成语大多为人所熟知和常用,有些甚至至今

仍然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用频率较高的成

语,因此大大地推动了中华成语文化的发展。

“由于源自《庄子》的成语数量多,使用时间

长,影响大,至今仍然在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有必

要对其形成方式、语言结构和词义变化情况进行

考察分析,以便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珍贵的民族

语言文化遗产。”[3]源自《庄子》的成语(以下简称

“《庄子》成语”)中有一部分反映了庄子修身养性、

无欲无求、清静无为、顺应自然的哲学思考、价值

取向和人生追求,浓缩了庄子的道家清廉思想,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实际对

其源头流变、词语结构、意义指向、表达作用等加

以考察和分析,对人们学习、贯彻和落实党的二十

大精神,在新时代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全面从严治

党,继续反腐倡廉,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

体推进,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仍然有着一定

第130页

的借鉴意义和助推作用。

二、建设“三不腐”体制机制与《庄子》成语的

借鉴意义

坚定不移反腐倡廉,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中始终坚守

的政治立场和彻底的自我革命。

体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

败斗争重大战略目标和坚定政治立场的具体表述

之一,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坚持一体推进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

腐”,合称“三不腐”。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

在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首次提出“三

不腐”的目标任务,明确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

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

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

障机制。”[4]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

想腐的有效机制,坚决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5],

“三不腐”的名称和排序由此得以确定。2019年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

会上强调要“深化标本兼治,夯实治本基础,一体

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6]。2019年10月,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构建一体推

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确保党和

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7]。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出:“坚持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

发力、综合发力。”[8](P69)同时,党的二十大审议通

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也对一体推进不敢腐、不

能腐、不想腐作出明确规定,对推动完善党和国家

监督体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坚持不敢腐、不能

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反腐败斗争基本方针

和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体现了我们

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党的建

设规律的深刻把握。”[9]

关于“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

体制机制的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思想的学习、贯

彻和落实,《庄子》成语仍然能够发挥一定的启发、

警示和教育作用。

(一)不敢腐与“螳臂当车”

《庄子·人间世》云:“汝不知夫螳蜋乎? 怒其

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戒之,慎之! 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10](P167)

《庄子·天地》亦云:“季彻局局然笑曰:‘若夫子之

言,于帝王之德,犹螳蜋之怒臂以当车轶,则必不

胜任矣。且若是,则其自为处危,其观台多,物将

往,投迹者众。’”[10](P430)两处引文中的“螳蜋”即

“螳螂”,也写作“螗蜋”。这两段话后来演变出7

条成语,如“螳臂当车”(也写作“螳臂挡车”)“螗臂

扼辙”“螗蜋奋臂”“怒臂当车”,成语“力不胜任”

“力不自胜”也来自这两段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零容忍的态

度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

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以严肃的纪律

和高压的态势,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不

断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无禁区、全覆盖

反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决不姑息,取得了反腐

惩恶、正风肃纪的阶段性重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第一部分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

中指出:“我们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以

‘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打虎’、‘拍

蝇’、‘猎狐’多管齐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

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

严重隐患,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

人民谋幸福。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

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

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

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

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确保党永远

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8](P13-14)因此,任何贪腐

分子和意欲腐败者,在严肃的党纪国法这根带电

的高压线面前,胆敢越雷池半步,都将是螳臂当

车,决不会有好的下场。

(二)不能腐与“巢林一枝”

《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偃鼠饮河,不过满腹。”[10](P24)意思就是说鹪鹩这

种小鸟在深林里做巢,只不过占用一根树枝;偃鼠

(鼹鼠、鼷鼠)到河边饮水,只不过装满肚子而已。

这段话产生了“巢林一枝”“鹪鹩一枝”“一枝之栖”

“一枝安”“鼷腹鹪枝”“鼹腹易盈”“鼷鼠饮河”“偃

鼠饮河”“鼹鼠饮河”“饮河鼹鼠”“饮河满腹”“鼠腹

蜗肠”等多达12条的系列成语。

从这些成语可知,鸟鼠等动物对自然界的索

取是很有限的,只要满足生存需要即可。人类也

是如此,吃不过三餐,眠不过一床,住不过一屋,钱

124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131页

够用并略有盈余即可。但是那些贪腐分子一旦心

生贪欲,就会欲壑难填,其贪污、受贿所得远远超

出了个人和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其鲸吞的不义

之财甚至如源自《庄子·天运》的成语所言,“满谷

满坑”“满坑满谷”“满山满谷”,实在是不知敬畏,

不知戒惧,不知满足,甚至不知羞耻。党的十八大

以后,反腐败制度更加严密,日常监督更加有力,

“不能腐”的约束力更加强大。一些腐败分子仍然

置若罔闻,心存侥幸,不收敛,不收手,最终只能是

身败名裂,悔之晚矣。

(三)不想腐与“德配天地”

《庄子·天道》云:“天不产而万物化,地不长

而万物育,帝王无为而天下功。故曰莫神于天,莫

富于地,莫大于帝王。故曰帝王之德配天地。此

乘天地,驰万物,而用人群之道也。”[10](P465)成语

“德配天地”即源于此。

对于今天致力于治国理政的广大党员干部来

说,加强道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德配天

地”,同样重要。因为共产党人必须信念大于天,

意志坚如铁,形象要顶天立地,品德要感天动地。

一旦信仰缺失,信念滑坡,理想模糊,道德沦丧,价

值观扭曲,必然会出现贪腐之欲和脏污之行,为人

所不耻,为法所不容。

因此,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做到明

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只有如此,才能以“德配天

地”的高贵心灵,筑牢“不想腐”的廉洁思想根基。

三、《庄子》成语对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借

鉴意义

共产党员要常补精神之钙,常思腐败之祸;要

树立廉荣贪耻的价值取向,建立清正廉洁的为官

之德;要从道德层面、文化观念、灵魂深处和思想

源头上遏制和消除贪腐之念。党员干部更要发扬

党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始终为人民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

代化建设服务。

庄子作为历史文化名人,其耿介品行、廉洁思

想在《庄子》中多有表现。《庄子·秋水》提出“贪

污”的概念:“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不贱贪

污。”[10](P574)《庄子》对“廉”也多有论述,如《庄子·

天运》:“夫孝悌仁义,忠信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

德者也,不足多也。”[10](P499)《庄子·刻意》:“野语

有之曰:‘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

精。’”[10](P546)《庄子·盗跖》:“廉贪之实,非以迫外

也,反监之度。”[10](P1011)

《庄子·说剑》载:“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

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

豪桀士为夹。”[10](P1022)“清廉”与“知(智)勇”“贤

良”“忠圣”“豪桀(杰)”一样,都是士的优良品德和

操守,这段话也体现了庄子对“清廉”的高度肯定

和赞扬。可以说,“清廉”是庄子哲学思想和人生

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庄子》一书中,除了

“清廉”之外,与之意义相近、相关的单音节词和双

音节词还有“清”(15次)、“廉”(10次)、“素”(5

次)、“朴”(10次)、“纯”(6次)、“廉清”(1次)、“洁

廉”(1次)、“清白”(1次)、“明白”(2次)、“纯白”

(2次)、“素朴”(2次)、“朴素”(1次)、“纯素”(2

次)、“纯朴”(1次)、“纯粹”(2次)、“纯纯”(1次)

等,这些词语共同构成和彰显了庄子内涵丰富、表

意明确的清廉思想。

同样,作为汉语成语重要来源之一的《庄子》,

其廉洁思想在其成语中也多有表现。除了上文涉

及的众多成语外,还可以再列举一些四字格成语。

如《庄子》强调人要“虚己”“心斋”“刳心”“洒心”

“去欲”“坐忘”,目的就是要进行“精神澡雪”(《庄

子·知北游》)。这条成语可以告诫今天的党员干

部要加强道德修为,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

心,常思贪欲之害,清空贪婪之思,杜绝贪污之行,

拥有高贵的心灵、高尚的情操、高雅的爱好、高洁

的品行,生活上才能做到不苟且,“雕琢复朴”(《庄

子·应帝王》)、“艰苦朴素”(《庄子·天道》),“恬

淡无为”(《庄子·刻意》),“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庄子·人间世》);行动上才能做到“兼爱无私”

(《庄子·天道》),“爱民育物”“爱人利物”(《庄

子·天地》),“缘而葆真”“清而容物”(《庄子·田

子方》);交友时才能做到“君子之交”(《庄子·山

木》),远离那些“投其所好”(《庄子·庚桑楚》),

“面誉背毁”(《庄子·盗跖》)的围猎者;在权力观

和价值观上才能做到不把权力和名利看得太重,

以至于为了“蜗名蝇利”而“蛮争触斗”(《庄子·则

阳》)。

再如《庄子》中有很多著名的寓言故事,后来

逐步凝练、演化出很多同样著名的成语,这些成语

中就有一部分表明了庄子对世俗欲望、功名利禄

的鄙弃,对清心寡欲、自由自在的追求,同样体现

了庄子的廉洁思想,对人们的启发、警示和教育作

用也是很明显的。前者如“鹓雏腐鼠”(《庄子·秋

水》)、“吮痈舐痔”(《庄子·列御寇》)等,后者如

“泥涂曳尾”(《庄子·秋水》、“喻牛辞相”(《庄子·

列御寇》)等。

马启俊:《庄子》成语与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125

第132页

四、激活《庄子》成语的时代价值,努力建设新

时代的廉洁文化

“庄子的清廉思想,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人生

观、价值观,庄子不仅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论述,

而且还提供了实践路经和生动案例,有着深厚的

实践基础。清正廉洁不仅是古今仁人所崇尚的传

统美德,而且是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基本道德准

则,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目标取向。大力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庄子清廉思想新时代创

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拓展和深化清廉价

值观的历史渊源、时代内涵及其在党内政治文化

中地位作用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党员干部清正廉

洁高尚品德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对推动社会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

实意义和深远影响。”[11]

新时代反腐败斗争仍然形势严峻,廉洁文化

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固本培

元,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不敢腐、不

能腐、不想腐相统一,继续强化不敢腐的惩治和震

慑,不能腐的制约和监督,不想腐的教育和引导,

并且有机贯通,统筹协调,一体推进,才能夺取反

腐败斗争和廉洁文化建设的压倒性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十五部分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

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强调:“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

攻坚战持久战,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只要

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

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加强新时代廉

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

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使严厉惩

治、规范权力、教育引导紧密结合、协调联动,不断

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8](P69)这

段话为新时代反腐败斗争和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

重要遵循,发出了重要号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

和落实,真正建立起高效、有效的党内监管和防控

机制,让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成为广大党员干

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常态,最终锻造出一支不忘

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干净、担当,一心为人民谋

福利的党员干部队伍。

总而言之,重温历史文献《庄子》,激活《庄子》

成语的时代价值,传承中华优秀成语文化,弘扬庄

子道家清廉思想,对于努力建设新时代的廉洁文

化,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不断深化

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

丰硕的 理 论 创 新 成 果 [EB/OL].(2023-07-01)[2024-06-

19].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7/content

_6889434.htm.

[2]马启俊.源自《庄子》成语的形成方式[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4):29-34.

[3]马启俊.源自《庄子》的成语考察[J].巢湖学院学报,2012,

14(2):17-22.

[4]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更

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

[N].人民日报,2013-01-23(1).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

人民日报,2014-10-29(1).

[6]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取

得全面从严治党更大战略性成果 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

性胜利[N].人民日报,2019-01-12(1).

[7]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

日报,2019-11-06(1).

[8]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9]肖培.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N].人民日报,

2023-01-16(9).

[10]庄子集释[M].[清]郭庆藩,辑.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

局,1961.

[11]张建同.庄子清廉思想的实践性初探[J].庄学研究,2022(1):

63-72.

ZhuangziIdiomsandtheConstructionofIntegrityCultureintheNewEra

MAQijun

Abstract:Zhuangziisagreatthinker,philosopherandwriterinthepre-QinperiodandacelebrityofChinesehistory

andculture.Zhuangzi,whichreflectshisTaoistphilosophy,isnotonlythepreciousculturalheritageoftheChinesenation,butalsoaworkofmanyidiomsinthepre-QinandHandynasties.ItisoneoftheimportantsourcesofChineseidioms.IdiomsofZhuangzicondensedZhuangziTaoisthonestthought,soreviewingthishistoricmasterpieceandexploring

theeravaluesofitsidiomscanofferinsightsandimpetustotheinheritanceofChinesefineidiomculture,thepromotion

ofZhuangzi’sandTaoistthoughtsoncorruption-freehonestyanddevelopmentofintegritycultureinthenewera.

Keywords:Zhuangzi;idiom;threenotcorrupt;newera;integrityculture

126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133页

2024年第4期

第26卷(总第146期)

淮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No.4,2024

GeneralNo.146,Vol.26

[收稿日期]2023-09-11

[基金项目]阜阳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民间熟语中的知识建构研究”(2020KYQD0028);2021年安徽省大学

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两汉文学典籍中的智慧妙语辑要”(S202110371058)。

[作者简介]宁峰(1978—),男,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语言民俗;曾梦凡(2002—),女,阜阳师范

大学文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民间文学。

谚语知识建构的影响探微

宁 峰,曾梦凡

(阜阳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摘 要]谚语的知识建构不仅意味着能够进行经验的储存,而且通过谚语的知识传播与传承,可使知识从个人的

认知成果拓展到被他人乃至全社会甄别筛选,吸收借鉴,进而使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为全体人民的财富,实现信息的资

源共享。谚语的知识建构除了发挥对生产生活最直接的高效适用性,也会在民间知识精英的形成、文化资本的生成、知

识权力的生产等方面产生相应的影响。

[关键词]谚语;知识建构;民间知识精英;文化资本;知识权力

[中图分类号]I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24)04-0127-05

“知识建构是个体在某特定社区中互相协作、

共同参与某种有目的的活动(如学习任务、问题解

决等),最终形成某种观念、理论或假设等智慧产

品。”[1]谚语蕴藏丰富的民间传统知识,知识性是

谚语的本质特征。谚语的知识建构不仅意味着能

够进行经验的储存,而且通过谚语的知识传播与

传承,可使知识从个人的认知成果到被他人乃至

全社会甄别筛选,吸收借鉴,实现信息的资源共

享。因此,谚语的知识建构除了发挥对生产、生活

最直接的适用性外,至少也会在社会及个体两个

层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具体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民间知识精英的形成

卡尔·曼海姆认为:“在每一个社会中都会有

一些社会群体,其任务在于为其社会提供一种对

世界的解释。”[2](P10)。在日常语境中,这些“社会

群体”可以被视为知识精英。一般意义上,知识精

英具有高于一般社会成员平均认知水平的学识,

他们对事态的解读与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被

认为更贴近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知识精

英是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群体,民间知识精英往往

是指不具有政治组织所授予的合法性身份,但其

能够影响民间社会思想、行为,往往以传播知识和

技术为业。

政治人类学中的精英理论认为,人类社会中

的组织都是由密切聚集在一起的少数人控制的;

权力的分配是极不平衡但又是无法改变的,精英

人物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3](P1938),多元主义只是

个神话,权力从来都不可能广泛而平均地分配。

精英的产生是因为人类的禀赋如智商、情商、抗压

能力等先天分布不均,只有少数人才具备领导的

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自然规律。纵观历史,

经济精英的崛起和文化精英的浮现使政治精英的

政治权力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市场风险促使经济

精英内部结构分化。即使是被认为地位相对稳固

的社会精英,也有可能因为社会资本的流失而丧

失其威名。

民间知识精英的形成是相当复杂的过程,其

中技术及经验是决定精英形成的主要因素。技术

主要是指人类在长期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遵从自然规律,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和操作技巧,

它内化为人类的集体记忆,也具体地表现于各类

物质载体中。比如农业种植技术,它可以以谚语

知识的形式对人的观念产生影响,也可以以农作

物茁壮成长等形式具体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由于

第134页

抽象性及特殊的具体性,技术较少受到周围自然

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它具有“穿越”时空限制

的特性,某项技术一旦被人类发明并拥有,便有可

能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一般而言,技术受经济

崛起或衰退的影响较小,也不必过分考虑政治风

险的 冲 击,于 是 “家 有 良 田 万 顷,不 如 一 技 在

身”[4](P899)的谚语就应运而生,即使是在当下急剧

转型的中国社会,技术资源的相对稀缺也令民间

知识精英们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性。

在人类谚语知识的长河中,并非人人都能成

为谚语的直接创造者,只有那些能够掌握和运用

知识创造能力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幸运儿。以笔者

在土家族地区田野调查中搜集的种植类谚语为

例,相较于技术能手在讲解堆肥发酵知识时恰当

地穿插入谚语、俗话等民间熟语,由于自身实践经

验的缺乏及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其他普通民众

很难将获取的信息转化为谚语这种语言形式。因

此,在谚语知识建构过程中,拥有丰富实践经验及

出色语言表达能力的民间知识精英就起着关键作

用,而且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民间知识

精英的形成。主要原因是:

其一,民间知识精英往往经历过长时段的劳

动生产和生活的种种磨砺,他们掌握谚语生成的

实践基因。其二,民间知识精英拥有将自身所储

备的实践经验及其他相关信息整合成谚语的能

力,用土家俗话来说就是“嘴巴能讲得狠,嘴溜得

狠”,进而将这些资源转化为自身话语权的技能,

这种技术的独特性主要展现在它能够指导民众进

行更为便捷的生产生活。民间知识精英往往或是

从事地方政治事务,或是走南闯北,生活阅历丰

富,兼具知识精英与权力精英的身份,这些身份使

其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资源掌控力,从而使得他

们的言语行为直接或间接地拥有一定范围的影响

力与威慑力。其三,民间知识精英不仅在谚语知

识建构方面拥有创造性,而且往往在民间语言运

用上也具有独特优势和竞争力。他们擅于对谚语

语言的组织使用,对谚语的话语框架体系有整体

的认知和创新性的认识,能够透过语言的表面深

入挖掘谚语的意义与内涵。

不容忽视的一点是谚语的知识建构促使了民

间知识精英的生成,反过来,民间知识精英也促进

了谚语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传承,这恰如物理学所

揭示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一般。事实上,

相较于单纯依靠文字,那些能够在日常交际中恰

当应用谚语的民间高手往往能成为谚语知识的宣

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其中的表层原因是知识

精英的示范作用,用俗话来说就是“榜样的力量是

无穷的”;中层原因是知识精英较之普通民众可能

更易于把握谚语知识的逻辑及话语权;深层原因

是中国传统社会由来已久的“唯上、唯书、唯经验、

唯权威”的思维定势及文化传统。

二、文化资本的生成

布迪厄提出了“文化资本”理论。文化资本指

的是非正式的人际交往技巧、习惯、态度、语言风

格、教育素质、品位和生活方式[5](P34)。在布氏看

来,文化资本可以泛指与个人地位获得及象征有

关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文化资产,一般以身体化、

制度化、客观化等三种状态存在。文化资本具有

鲜明的象征及隐喻意味,该理论较好地阐释了文

化与资本的契合,为人们从资本的角度探讨谚语

知识建构的影响提供了理论资源。

马克思认为:“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

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

在一 个 物 上,并 赋 予 这 个 物 以 独 特 的 社 会 性

质。”[6](P922)资本不仅仅是累积下来的物态化资

产,而是蕴藏在其中能带来新价值的衍生,或者说

是能够具备新的生产的潜力,本质上是在物的外

表掩盖下的一种人与人的特定生产关系。因此,

作为资源的谚语要演变成为文化资本,首先需要

具备文化资源资本化的潜力,谚语资源要能够生

产出远超其语言价值之外的衍生价值,且这种衍

生价值具有相对的稀缺性和核心竞争力。其次是

需要将潜力变现的条件。就第一个条件而言,谚

语资源资本化的特质就是它的稀缺性和比较优

势。即使是常用民间熟语,谚语在人们日常生活

用语中所占比例还是偏小,换言之,它的稀缺性较

为明显。谚语的比较优势不仅在日常用语中非常

典型,而且在与它的同类诸如歇后语、谜语,绕口

令、俗语等的较量中也丝毫不落下风,正是由于谚

语所具有的含义隽永、短小精悍又不失妙趣横生

的特点,才使得它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时常被运用。

就第二个条件而言,具备稀缺性和比较优势的谚

语资源,要达到资本化,需要通过一定手段将上述

潜力激活转化,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价值评估和

确权。价值评估是指对谚语是否具备实用性和稀

缺性的判断,实用性是指谚语必须具有满足民众

生产生活需求的用途,稀缺性是指谚语在日常交

际中的使用频率要明显低于常用语,且一般民众

128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135页

对谚语的掌握要少于常用语。确权是指谚语的权

属归谁所有。对于一般有形的文化资源而言,一

旦资源的所有权确认之后,其主体就拥有了这一

有形客体,但由于谚语具有群体性、口头性、传承

性等民间口头文学特征,并不具备一般文化资源

所有权归属明确的特性。换而言之,谚语资源兼

有有形性及一定的无形性的双重属性,因此,对其

所有权的界定就不能说某人对某一谚语享有专有

权,而只能承认谚语使用者对此无形文化资源的

控制权。一旦具有相应操控能力的主体在恰当的

情境下激活了谚语的使用价值,用它来满足需要,

获取利益时,谚语的潜在知识力量就转化成为了

文化资本。

以笔者调查的三个土家族农村社区内TH 老

人① 所述的养生保健谚语为例,尽管其长寿的经

验可能无法复制推广到每个人,但是他常说的“吃

少香,吃多伤”“多吃萝卜多喝茶,药匠改行拿钉

耙”却成为大家的共识,尽管未必人人都能够去实

行,其中的道理却是大家公认的。在此,TH 老人

已经成为长寿的符号,与其相关的任何长寿的信

息(包括他常说的谚语)在追求者眼中都成为了文

化资源,人们认为只要遵从了这些长寿秘诀,就能

获得相应的回报,其实质就是从“理性经济人”的

假设出发,选择了希望能为其带来收益的特定知

识体系。在这种情况下,长寿谚语就表现出了一

定的稀缺性,成为不同社会主体争夺的对象,占有

这类资源就能获取延续生命的“利润”,因此,谚语

文化资源就开始成为文化资本。

三、知识权力的生产

谚语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化资本,一方面在于

它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是人类智慧、经

验、教训的结晶;另一方面在于它拥有潜在的变现

力量/使用价值。一旦可以实现谚语知识的价值,

促进相关社会行为取得收益,那么文化资本的动

力源即被打开,而隐藏其后的知识权力也会被生

产出来。所谓知识权力是指个人、群体通过占有

和控制某种知识获得的决定运用和实施这种知识

的权力[7](P218)。就本文所讨论的知识范围而言,

它体现为谚语使用者,尤其是民间知识精英对于

自己所掌控的谚语资源的运用及知识应用所带来

的显性或隐性利益的占有权。

(一)知识权力的生产源于利益化的需求

“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

益”[8](P320)。追求利益尤其是物质利益是社会发

展的内在动力。对谚语的利益化期待,或直接或

间接地促使了谚语知识的应用,即知识权力的生

产源于利益化的需求,尤其是当谚语知识的变现

程度越高,转化速度越快时,知识权力的生产性就

越明显。因为,知识权力的生产性注重的是实际

应用,强调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并产生“利润”的知

识(这里的“利润”一词和上文提到的“利益”一词

一样,是不含褒贬的中性之义)。尤其是在当下的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活动方式易于变化,谚语知

识是零门槛、低成本可获得的流动资源,对其进行

投资,既可促进知识的保存与传播,又可获得文化

资本及知识权力,这也符合利益优先的原则,无论

这种利益是显性或是隐性,短期利益抑或是长期

利益。具体来看,主要包括两方面:

其一,谚语知识的客观性与实践召唤的巧妙

对接。谚语知识始终是超时空、越疆界的,它在这

种超越存在中能否变成现实的权力形态,除了谚

语自身的条件具备外,还必须是生活主体所需要

的。这里所讲的“需要”,是指个体或组织对它的

主观预测,即“我”可以通过谚语获得哪些实际的

利益———无论这种利益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如

果某则谚语在个体或组织的实践中能够满足它的

预设目标的话,那么个体或组织就对谚语充满了

需求欲望和期待感,并能竭尽所能地运用它;反

之,谚语就很难进入个体或组织的“法眼”而成为

暂时闲置的资源。换而言之,知识始终存在着一

个被选择问题,或者说始终存在着一个选择者的

倾向问题,哪怕是最具实用穿透力和现实解释功

能的谚语,一旦具体的生活主体不需要它,它也只

能作为一种潜在的权力形态存在而不能获得其现

实的权力力量。

其二,话语权的争夺与支配。知识与权力的

关系问题是福柯话语权理论的核心。这里说的权

力不是一般政治意义或传统理解的权力,尤其是

单向度的支配甚至暴力权力,而是指包括所有社

会关系的控制机制,如父母对孩子的权力、交警对

司机的权力、师傅对徒弟的权力等。福柯所说的

“知识/权力”问题,主要是针对“权力如何掌控知

识”和“知识如何服务权力”这两对关系,所谓知

识/权力问题,也就是时下常说的“话语权”。按照

知识/权力的基本思路,任何知识都彰显着特定的

权力关系,知识并不如大家通常想象的那么高尚、

纯洁、美好,比如,中国古语里的“书中自有黄金

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

宁 峰,曾梦凡:谚语知识建构的影响探微 129

第136页

千钟粟”,隐含的是将知识变现成房子、车子、票

子、女子、章子(权力)。尽管西方现代科学追求的

是事物的客观自然规律,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

医学、化学、生物学等知识体系中又无不隐含着征

服自然,按照人类自身的意志随意改造自然的权

力欲望。

福柯深刻地洞悉了知识与权力的关系,在他

看来,知识是权力之眼。“知识总是以真理的形式

为权力作辩护的。”[9]在谚语的知识建构中,对权

力的追求促使谚语的讲述者或创造者不断地去发

现真理和创造真理。如此一来,谚语多数时候总

是处于一种流变状态,知识权力只有依靠不断提

高谚语的使用频率,或增加谚语的有效性,才能维

持、延续、扩张其影响。在谚语的实际使用情境

中,谚语(老话)等民间熟语常被视为祖辈留下的

法宝,可以用来证明自己所说的合法性,并藉此争

取话语权。由此看来,谚语知识作为一种潜在的

权力,要能够成为现实的权力,既需要谚语本身召

唤主体的入场,也需要主体对谚语知识的利益化

期待,同时还需要在社会关系网络中争夺话语权,

在这样一种多维的共同努力下,潜在的知识权力

才能演变成现实的知识权力。

(二)知识权力的生产有赖于隐蔽的“外部性”

马克斯·韦伯、哈贝马斯等人所讨论的权力

概念基本上可视为传统权力,它通常意味着不管

对方是否同意而强行使对方服从的能力。传统权

力的一个特征是它往往集中在一个特别的领域,

如经济领域或政治领域,并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

官僚制度;其表达方式往往是否定性的,如各项规

章制度通常会以“不得”“严禁”等否定的方式限制

和规范人们的行动。为了确保这种否定的有效

性,传统权力的运作一般需要外在强制力的支持,

如军队、拘留所、警察等的介入,才能得到保障,而

与此形成对照的便是福柯所说的现代权力。福柯

认为现代权力中非常特别的一点是权力的生产性

(productivity)[10](P193)。权力的生产性的一种意

涵是说它不完全是否定性的———权力要想发挥作

用,不能只靠说“不”,而要能给人们带来正面的激

励。福柯以老师训练学生写字为例,说明科学/权

力是如何产生“效率”(老师的示范能让学生写的

字更好更快)和对身体的激励后果(身体与写字台

保持适当距离不会产生诸如疲劳、近视等负面生

理后果),这是一种能令人放弃抵抗而达到预期目

标的简练模式,常常以话语体系形式出现的现代

权力[10](P193)。受此启发,笔者认为谚语知识建构

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生成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权

力,而往往以知识权力的形式出现的现代权力。

福柯的权力观非常重视权力的技术支撑体

系,他认为权力的运行必须由规训技术加以保障

才能得以实现。“规训”指的一种无处不在、无所

不能的权力技术[11](P164)。在社会交往中,谚语的

恰当使用也是一种“技术学”,人们需要根据上下

文的语境在日常话语中画龙点睛般地穿插谚语,

起到提纲挈领的总结作用,而谚语的使用者与接

受者之间就形成了一种隐秘的权力关系。在日常

使用情境中,谚语的规训主要是一种约瑟夫·奈

伊称所说的“软权力”。由于谚语具有实用性,且

在表达上新颖别致,朗朗上口,所以它具有通过塑

造他人偏好的导引或设置议程的能力,来达到通

过吸引而非强迫取得预期目标的能力。如果谚语

讲述者能够通过建立和支撑新的话语体系来使自

己的权力合法化,那么他就可以使话语资源的使

用更加经济,尤其是在当下知识经济的时代,这种

权力形式越来越温和,越来越隐蔽,越来越需要依

赖知识体系去实践,可以用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

论加以解释。

在经济学中,外部性指的是“某一经济主体的

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造成了影响,却

没有为此而承担后果”[12](P367)。比如某工厂在生

产产品时向河流排放了废水,向天空排放了废气

等污染物,尽管它也缴纳一定数量的排污费或环

境税,但污染物对环境尤其是工厂周边居民的生

活及身体、心理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却难以

用金钱加以精确地计算。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

负外部性,简而言之,正外部性指的是对他人和社

会造成的有益影响。以蜜蜂采蜜为例,蜜蜂在采

取蜂蜜的过程中,花朵也得益于蜜蜂采蜜的行动,

将此花粉传递给另一朵花朵,这个过程对于蜜蜂、

花朵以外的第三方(比如人类去采食蜂蜜或植物

因为蜜蜂的授粉所结的果实)来说就是获利的过

程,这种过程可以称之为正外部性;而负外部性是

指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如上述工厂污

染的案例。因此,谚语知识建构的外部性是指谚

语的效用除对在场的谚语讲述者及接受者产生直

接影响外,也可对非在场的其他民众发挥作用,同

样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由于知识的社会

建构和帕累托优化原则② 影响,谚语的知识建构

多为正外部性,在少部分情形如迷信等情况下多

130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137页

为负外部性。

具有正外部性的谚语知识能够得到民众的欢

迎和大力推广,这个道理还好理解,那具有负外部

性的谚语知识是不是就一定被弃之如敝屣呢? 问

题的关键在于谚语使用的具体情境及知识的性质。

即使是在科学昌明的今天,诸多建房禁忌仍

然在土家族农村社区根深蒂固,甚至以谚语(老

话)的形式被奉为不可动摇的信条,其中的缘由可

以从知识的性质寻找解释。不管是现代知识,还

是传统知识,总体上都由神圣知识和世俗知识两

部分组成,二者的区别在于知识内容是否具有“神

圣性/神秘力量”。一般而言,知识内容的“神圣

性/神秘力量”由知识主体在日常生活中表达,但

它必须通过整个社会的共识来验证。不过,神圣

知识和世俗知识之间并没有一条泾渭分明的界

线,正如政治人类学家卢埃林所言:“二者的崇拜

性不是类的不同,只是度的差别。”[13](P80)超过一

定的临界点,神圣知识就会向世俗知识转化,这其

中的关键点在于是否合乎民间习惯法的认证。

可见,无论知识权力体现的是正外部性,还是

负外部性,人们在乎的是其中的成本与收益。从

长远来看,通过隐蔽式的外部性所建构的知识权

力才能建立长期的有效性,此时谚语知识权力的

统治成本才是最低的,且统治效果是比较有效的。

因此,一般而言,知识是通过理性的力量使人认同

并顺从的,人们一旦理解并认同了某则谚语,就会

尝试信守谚语中所暗含的规律,如果因此获得了

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那么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加

入到这一规则体系中来,此时谚语的规模效应便

会凸显。

注 释:

① TH,男,97岁,土家族,务农。应当事人要求,作隐名化处理。

② 在经济学中,帕累托原则或帕累托标准指的是“当一个经济发

生某种变化后,如果在其他人的福利都不变坏的情况下,有一

些人或至少一个人的福利增加了,那么整个社会的福利就会

被改善”。这是以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命名的一个术语(参

见刘秀光、张春莲、万勇编著的《微观经济学》,厦门大学出版

社,2015年版,第216页)。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评估的“变

好”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优化或改进,即如果一定的资源配

置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损害其他人的利益,

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变化是“好”的,否则认为是“坏”的。

帕累托优化在谚语知识建构中的表现可以为:至少有一个人

认为经过改进的谚语知识要优于前者,并且没有人认为新知

识会削弱知识的真理性或给他人/社会造成负面影响,那么从

社会的观点来看,谚语的知识建构就是在进行帕累托优化。

参考文献:

[1]赵建华.知识建构的原理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7(5):

9-15,29.

[2][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李书崇,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3]金哲,等.新学科辞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4]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南谚语集成:二[M].长沙:湖

南文艺出版社,2009.

[5]李天昀.破解“区隔”:西部“欠发达”县市文化消费实证研究

[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22.

[6]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梁正海.传统知识的传承与权力:以湘西苏竹人的医药知识

为中心[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0.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

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张国清.他者的权利问题:知识—权力论的哲学批判[J].南

京社会科学,2001(10):14-18.

[10]葛忠明.“他者”的身份:农民和残疾人的社会建构[M].济

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

[11]姜又春.社会人类学视阈下农村儿童养育制度研究[M].成

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12]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六版.教育部高教司,组编.高

鸿业,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13][英]特德·C.卢埃林.政治人类学导论[M].朱伦,译.北

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ExploringtheInfluenceofProverbsKnowledgeConstruction

NINGFeng,ZENGMengfan

Abstract:Theknowledgeconstructionofproverbsnotonlymeansthestorageofexperience,butalsoenablesthe

knowledgetobescreened,absorbedandusedforreferencebyothersandeventhewholesocietythroughtheknowledge

transmissionandinheritanceofproverbs,soastomakethespiritualproductsofvariousnationalitiesbecomepublicpropertyandrealizethesharingofinformationresources.Theknowledgeconstructionofproverbsnotonlyexertsthemostdirectandefficientapplicabilitytoproductionandlife,butalsohascorrespondinginfluenceontheformationoffolkknowledgeelites,thegenerationofculturalcapitalandtheproductionofknowledgepower.

Keywords:proverbs;knowledgeconstruction;folkintellectualelite;culturalcapital;knowledgepower

宁 峰,曾梦凡:谚语知识建构的影响探微 131

第138页

2024年第4期

第26卷(总第146期)

淮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No.4,2024

GeneralNo.146,Vol.26

[收稿日期]2024-03-28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项目“‘新时代’背景下安徽高校武术课程价值嬗变与优化研究”

(SK2020A0322)。

[作者简介]孟云鹏(1979—),男,阜阳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王玉坤(2000—),

男,阜阳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文化传播;郭念博(2000—),男,武汉体育学院艺术学院硕士研究

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融媒体视域下Z世代武术文化认同研究

孟云鹏1,王玉坤1,郭念博2

(1.阜阳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2.武汉体育学院 艺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文章以 KAP个体行为理论为基础,对Z世代武术文化认同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共同认知是Z世代武术

文化认同的逻辑起点;态度倾向是Z世代武术文化认同的集中体现;行为表现是Z世代武术文化认同的现实旨归。当下

要发挥融媒体育人功效,培育受众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认同情感;利用融媒体技术的传播,向受众传达当代武术文化现实

的价值。上述推进的意义在于,提升武术文化认同在融媒体时代的正向价值。

[关键词]融媒体;Z世代;武术文化;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24)04-0132-06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媒介形态的变革。新媒

体利用数字和互联网技术,通过各种在线平台和

社交媒体,向用户提供多样化的信息和服务。新

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形成了融媒体(converged

media)。蔡雯认为,融媒体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利

益获取、信息共享和宣传互通,利用大数据、互联

网技 术 和 云 储 存 技 术,弥 补 了 传 统 媒 体 的 不

足[1](P15)。融媒体的发展对Z世代产生深远影响。

Z世代是指1995年至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

也被称为“网络世代”或“互联网世代”,其成长在

数字化与全球化的背景下,深受互联网、即时通

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品的影响。Z

世代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对本国本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至关重要[2]。在此背景

下,武术文化在塑造青年个体和社会的价值观方

面具有深刻的影响。Z世代与武术文化相互影响

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Z世代能从武术文化“天

人合一”的内涵中获得智慧启迪,形成更综合和平

衡的生活态度及价值观;其次,武术文化通过媒体

传播与Z世代的数字化生活方式相融合,拓宽武

术文化传播途径,激发Z世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最后,武术“神形合一”的锻炼方式与Z世代身心

健康所需相契合,有利于助力身心平衡,增强抗压

能力,促进Z世代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一、武术文化认同的概念内涵与价值意蕴

(一)文化认同与武术文化认同的概念内涵

文化认同是指个体或群体对特定文化的归属

感和认同感。这一概念整体涵盖个体或群体对自

身所属文化、社群或群体的认同,例如共享的价值

观、信仰、语言、习惯、传统和历史等方面的认同

感[3]。文化认同不仅是对自己所属文化的认可,

还包括对这种文化所代表的价值体系和身份的接

受与认同。郑晓云提出文化认同是一种文化意

识,是文化主体对特定文化观念的认可和情感归

属,体现人们接受和认可文化的倾向性[4](P58)。从

共同文化而言,文化认同是个体对所属文化和文

化群体的归属感和承诺,通过这种社会心理过程,

个体获得、保持和创新自身文化属性;从民族国家

的角度而论,文化认同是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

的承认、认可和赞同,产生归属意识,也是民族国

第139页

家确立其存在正当性的重要依据[5](P26)。

武术文化认同是指个体或群体在一定的社会

文化环境中,在对武术文化价值内容、价值功能、

价值形态等的认知基础上,对其所凝结的文化价

值内容及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功能等方面产生积

极心理与行为倾向的过程。武术文化认同不仅是

对武术技能的欣赏,更是对其背后文化内涵的认

同,涵盖道德观念、生活哲学以及与传统文化的连

接。从传播学角度看,武术文化认同受到传媒、社

交媒体的影响,与商业化和国际化等因素密切相

关。传媒呈现的形象、社交媒体的共同体建构、口

传身教的传统文化传承、商业品牌的建设以及国

际交流活动,能塑造个体对武术文化的认同。这

些因素共同构成一个多样化而动态的文化认同体

系。郭玉成认为武术认同不仅是中国认同的延

伸,更是其缩影,也是国家形象的基石[6]。王岗从

文化形象视角对武术文化进行研究,认为树立正

确的武术文化形象有助于构建武术文化认同[7]。

高旭认为文化性是武术文化认同的核心,民族性

是武术文化认同的基础,结构性是武术文化认同

的内在机制,身份归属性是武术文化认同的重要

本质属性[8](P10)。

(二)武术文化认同的价值意蕴

从个体发展角度看,武术文化认同对参与者

思想观念的引领和培育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武术作为一种内外兼修的运动形式,其价值不仅

体现在参与者运动技术和技能的获取、身体素质

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其自身所蕴含的深刻文化价

值和理念对个体,特别是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和价

值观念的引领和培育具有积极意义。造成青少年

价值观的错位和迷失,潜在的文化认同危机已引

起相关领域学者的关注,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教

育方式和方法,培育符合个人、社会和国家价值观

念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理论和实践意义显

而易见。个体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承载体。文化

作为人存在的符号标识,其价值基于人的现实需

要而产生,并能够深刻影响人的行为。在个人实

践层面,借助文化的力量,人们能够同化生活中的

各种挑战。文化的熏陶、教化和激励有助于化解

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9]。从项目传承的

角度看,武术文化认同对武术运动的发展和武术

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文化的创

造反映人们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但其存在与发

展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如文化冲突、

融合、传播等会影响文化的命运,但文化认同在特

定条件下具有抵制外部影响的能力,甚至能够塑

造文化的未来方向。中国武术在漫长的历史中积

淀出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具有博大精深文化载

体和连贯文化脉络的传统艺术。人们之所以能够

持续对武术保持高度认同并自觉传承与实践,正

是因为这种认同构筑了深厚的文化纽带,使得武

术在漫长岁月中保持着浓厚的精神底蕴,并构筑

起坚实的精神支柱[10](P32)。中国武术的生存与发

展与其文化的传承方式密不可分。武术文化不仅

包括技术、理念、价值观等多个层面,更通过代际

传承实现人们对其文化的认同。这种认同不仅影

响个体态度和行为,也使武术在社会发展历程中

得到广泛传播。最终,文化认同决定武术文化的

命运,当人们认同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时,将促进

其不断演进,反之则可能导致衰败[11](P17)。因此,

文化认同在武术项目的传承与发展中扮演至关重

要的角色。

二、融媒体视域下Z世代武术文化认同的生

成逻辑

Z世代对武术文化的认同是通过对武术的认

知、态度和行为等逻辑环节构建而成的。这些环

节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共同构建了Z世代对武术

文化的认同体系。武术文化认同的本质在于Z世

代与武术之间建立起的“意义共识”,即对武术文

化所持有的共同认知、态度倾向和行为表现。

(一)共同认知:Z世代武术文化认同的逻辑

起点

认知是认识和感知事物、人和社会的过程,也

称认知过程。在认知发展心理学视角下,武术认

知是指在认识和感知武术技术动作的运动轨迹和

运动形式时,以身体为运动载体,将获取外在的信

息输入大脑并经过思考、认知和加工、储存而内化

的过程[12](P6)。同时,武术认知也是对武术的认知

和理解,武术认知不仅涉及到对武术技艺本身的

了解,还包括对武术文化、武术精神以及武术在社

会、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知。武术认知被视

为武术文化认同的起点,为个体提供了对武术本

质、历史和价值观的理解与探索,引领Z世代逐步

深入并体验武术文化的方方面面。学习武术不只

是身体技能,更是领悟源远流长的传统艺术,蕴含

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这种认知过程能

够激发个体对武术文化的好奇心和兴趣,促使其

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参与武术社群和活动,形成更

加深刻和全面的武术文化认同。因此,武术认知

是武术文化认同的逻辑起点,为个体打开认识、理

孟云鹏,王玉坤,郭念博:融媒体视域下Z世代武术文化认同研究 133

第140页

解和体验武术文化的大门,引导其逐步融入并认

同这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传统。

(二)态度倾向:Z世代武术文化认同的集中

体现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评价性反应,通常

表现为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或信念。态度基于个

体的信仰、价值观、经验和情感等因素形成,对个

体的行为和决策产生影响。郭玉成认为武术态度

不只是技术运用,更是生活哲学和价值观的展现,

它强调内在素养和品德修养,在练习中体现的同

时,也贯穿于日常生活中[13]。段婧提出武术态度

是指个体对武术项目的价值属性、情感体验和行

为倾向等方面的综合反映,这种表现受个体主观

认识水平、认知结构、知觉定势等因素的影响[14]。

武术态度不仅是对技术性身体训练的态度,更是

对一种深刻文化传统和生活哲学的认同。这种认

同体现在对多个关键因素的态度上。首先,武术

传承了丰富的价值观,如尊重、谦逊、自律和坚韧

等,个体对这些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成为文化传

承的直接表达;其次,武术注重内在修养,强调内

在境界的培养与提升。这种内在修养不仅体现在

技击动作的练习上,更体现在心境的调整和精神

状态的塑造上;最后,武术追求身心统一,个体对

身心和谐发展的追求与武术文化理念相契合,体

现出武术作为一种身心修炼方式的独特魅力和价

值。因此,态度倾向成为武术文化认同的集中体

现,贯穿于个体的生活、价值观和社交互动中,逐

步构成一个与武术文化相契合的整体认同体系。

(三)行为表现:Z世代武术文化认同的现实旨归

行为是人们有目的的活动,由一系列简单动

作构成,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外部活动。它是判

断、决策的过程和行为序列,也是认知态度的潜在

表达[15](P6)。首先,武术的传承离不开技术的演练

与传承,这种传统的师徒传承和系统化的训练方

式,学习者能在掌握武术技艺的同时,也承载着历

代武术先辈的智慧与经验;其次,武术行为承载着

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不仅包括外在的技术

动作,还有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内蕴其中。例如,

尊师重道、团结互助等传统价值观在武术实践中

得到体现和传承;最后,武术行为强调身心修炼与

内在修养,通过练习,学习者可以培养耐心、坚韧

和自律等品质,实现身心和谐的境界。武术行为

是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参

与武术行为,个体与武术文化建立深刻联系,进而

形成认同感,塑造自我身份认同。武术行为不仅

是一种技术的表演,更是对于武术文化认同的现

实旨归,在实践中传承着武术文化的精髓与价值

观,同时也塑造着个体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

三、融媒体视域下Z世代武术文化认同的形

成机制

(一)融媒体视域下Z世代武术文化认同的机

制构建

在融媒体视域下,Z世代对武术文化的“认

知—态度—行为”认同的内部逻辑是相互运作、相

辅相成的整体。在Z世代对武术文化的认同过程

中,认知认同逐渐延伸至态度和行为认同,形成一

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如图1所示,起初,通过感性

和理性认知武术文化,这是整个认同流程的基础。

深化对武术的认知后,Z世代形成态度认同,不仅

欣赏武术技艺,还理解和接纳武术文化的深层价

值。态度认同使Z世代将武术文化的价值观和精

神融入个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最终,认知

认同通过态度认同间接转化为行为认同。Z世代

对武术文化的行为认同成为整个认同过程的最终

目标,表现在愿意通过实际行动,如参与武术练习

和推广武术文化,来表达对武术的支持和传承。

这种连贯的认同过程促进对武术文化的传承,同

时为个体和社会价值观的形成提供有力支持。

图1 融媒体视域下Z世代武术文化认同的生成机制

从整个认同过程来看,Z世代经历从认知、态

度到行为的转变,利用自己的自觉意识和自发动

机来指导行为实践。在此过程中,Z世代从武术

文化的实践活动中总结经验,推动认知转换为行

为实践,循环往复、辩证发展,实现价值内化,形成

稳定的价值体系。这不仅能传承与发展武术文

化,还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强国战略

目标的实现。通过融媒体平台,Z世代可以更广

泛接触和理解武术文化,有助于加强对武术文化

的认同,并促进其认同的形成与深化,为传承和发

展中国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二)融媒体视域下Z世代武术文化认同的实

现路径

1.“内容兼融”增进“认知-态度”认同

“认知—态度”认同是个体在认知和态度层面

134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141页

对武术文化观点、价值和理念的认同。通过学习

武术的历史、哲学和文化,个体深刻理解并认同武

术技艺、传统和精神。在认知上,能促使个体对武

术建立信仰,并积极参与实践;在态度上,个体基

于信念表现出对武术的尊重、对传统的珍视和对

精神的推崇。在“认知—态度”认同中,个体的认

知和态度相互交织,影响其对武术的认同。通过

双重认同,个体更深入体验武术文化的内涵和价

值,积极融入实践和传承,将武术文化融入行为和

价值观中,为日常生活注入深厚文化内涵。融媒

体的“内容兼融”改变了以往的内容生产模式,将

传统的单一线性生产转变为大规模的数字化生产

方式,其中包括内容融合、形态融合和应用融合,

是实现媒介融合的一种途径[16]。这种兼容性的

特点为武术文化的认同形成和传播提供有力支

持。首先,通过多样化的内容呈现,以文字、图片、

音频、视频等形式,武术文化能够以更丰富的方式

展现,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提升对武术文化的认

知和了解。其次,跨平台传播使武术文化的内容

能够在不同的社交媒体、视频网站和电视节目等

多种渠道上广泛传播,拓展影响范围,吸引更广泛

的关注群体,从而增强认同感。最后,内容融合与

互动以及故事化叙述与情感共鸣进一步激发受众

的兴趣与态度,使个体更深层次地理解和认同武

术文化。因此,融媒体为 Z世代提供更加“沉浸

式”和“体验式”的武术文化体验,促进其对武术文

化的初步认识和积极性。

2.“内外联动”促进“态度—行为”认同

“态度—行为”认同是个体对武术文化的态度

和相应行为的认同过程。个体通过学习、体验和

交流形成积极的态度,成为投入武术文化的动力。

通过态度认同,个体更有可能表现出符合武术文

化的行为,如积极参与活动、传承精神、尊重传统、

倡导理念等[17]。深入理解和态度认同也可转化

形成对武术身份的自我认同,将武术视为个人身

份建构的一部分,并在言行中体现。态度认同驱

使个体积极参与武术社群,与其他爱好者建立联

系,推动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融媒体的“内外

联动”强调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推动信息在各种媒

体之间更流畅的传播。这种变革使媒体由单向传

递者转变为与受众共创内容的平台。在此背景

下,融媒体提供的线上资源,如虚拟教学和在线课

程,让Z世代更轻松地接触武术,体验其中的魅力

与乐趣,增强对武术的兴趣和理解。融媒体技术

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也为提供更加丰富的体验和参

与方式。通过线上社交平台、直播活动、虚拟现实

体验的形式,不仅可以与他人交流讨论分享心得,

还能够直接参与各种武术活动。这种参与感和互

动性不仅能加深个体对武术文化的情感连接,也

促进了认同感的形成和强化。通过优化资源整合

配置,融媒体为各种参与、交流提供了机会和场

景,不断强化与Z世代的互动与沟通。通过实践、

社群建设和文化传承活动,Z世代逐渐将武术文

化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认同,形成对武术文化的深

入理解和责任意识,推动武术文化在年轻一代中

的传承和发展。

3.“主体互融”推进“行为—认知”认同

“行为—认知”认同是对武术文化的深刻理解

和认同,是对武术练习方式、行为规范和核心价值

观的认同。通过学习武术技巧和招式,以及领会

武术的精神内涵,形成对武术文化的认同。这种

认同不仅反映在个人行为上,也表现在对武术文

化的理解、思考和传承中。它不仅增强个体的社

会认同感和归属感,还推动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

展,加强武术文化群体的凝聚力和稳定性,促进其

传播和影响力的扩大。融媒体的“主体互融”机制

对于促进武术文化认同具有显著影响。首先,融

媒体提供的多样化类型的内容,帮助观众全面解

武术文化,熟悉武术的历史、传统、技艺和精神内

涵。不同形式的节目和报道为观众提供多角度的

认知体验,扩展对武术文化的理解。其次,融媒体

建立了互动平台,使观众能积极参与武术文化的

交流。在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和互动,观众分享个

人看法和经验,能够加深对武术文化的认同。通

过融媒体展示武术的实践场景和比赛赛况,激发

观众的实践动力。最后,融媒体与其他领域的合

作,如健身和旅游,将武术文化与更广泛的社会联

系起来。这种合作促进武术文化的传播和认知,

进一步强化个体对武术的认同。综合而言,通过

融媒体的“主体互融”,个体在行为和认知两个方

面更深入地认同武术文化,能够在情感联系和归

属感方面取得积极的成效。

四、融媒体视域下Z世代武术文化认同的提

升策略

(一)发挥融媒体育人功效,培养武术正确认知

融媒体在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融媒体的

出现为教育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功能使用的机

会,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还能提升教育效果和质

量。高质量的融媒体信息在塑造受众的逻辑认知

和道德情感方面发挥了“中介”作用,使受众对传

孟云鹏,王玉坤,郭念博:融媒体视域下Z世代武术文化认同研究 135

第142页

播内容产生共鸣,引导其做出更为理性的选择。

在融媒体环境中,虽然融媒体指导着个体的行为

方式,但人们对其介入却常常不自觉[18]。通过对

中国武术文化的融媒体传播,可以弥补大众对武

术的认知偏差,展现武术的真实面貌和实用价值。

此外,针对武术领域的典型事件,通过融媒体舆论

的解读与剖析,展现出理性和温度,有助于提升大

众对中国武术的正确认知。同时,将武术内容结

合社会关注的议题,通过融媒体平台形成民间武

术团体,有助于强化民间武术与受众之间的认同

感,改进以往的被动局面,实现融媒体与受众的双

向驱动。武术文化传播的成功与否与媒介的教育

效能密切相关。重要的是培养个体对武术文化的

正确认知,以避免僵化和错误的认知偏见。通过

媒体渠道,可以引导观众深入了解武术的深层文

化,使其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二)利用融媒体传播技术,推进武术时代

认同

融媒体时代在新媒介技术的不断推进下,信

息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发生颠覆性变化,科技

进步与创新始终是推动媒介发展、变革和进步的

动力。新媒介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形态,已

经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传播领域。融媒体时代

呈现出互动性、信息量、受众程度等方面的显著优

势。互动性使得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得以打破,

用户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

程,增强信息的多样性和活跃度;信息量的增加为

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受众程度的提升则使

信息可以更广泛地传播和共享,加速信息的流通

和传播速度。这些优势不仅可以促进文化传播的

多样性和活跃性,也为社会交流和文化交流提供

更加广阔的平台。传播的本质在于传播主体与传

播客体之间形成的关系,因此,促进传播主体与受

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成为传统武术传播方式亟需

转型的新目标。利用融媒体传播技术推进武术时

代的认同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融媒体技术为传

统武术传播带来了更多的互动性和受众参与度,

与受众的互动和交流,可以增强对武术文化的认

同感,促进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第二,武术场

馆可以利用融媒体技术设计智能化的展示和交流

空间,包括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

术,创造更具吸引力和互动性的体验,帮助受众更

深入地了解武术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第三,

融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武术文化传播的空间维度得

到有效拓展,提升传播效能,丰富传播形式,满足

现代受众的需求,有助于武术文化更具吸引力和

影响力地传承和发展。因此,通过充分利用融媒

体技术,可以有效推进武术时代认同,提升传播效

能,丰富传播形式,为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注入新的活力。

(三)净化融媒体网络环境,提升媒体社会

责任

融媒体在信息传递中为个体带来便利,同时

也深刻影响其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融媒体不仅

承担传播信息、传承文化等责任,其社会影响力也

在增强。净化融媒体网络环境、提升媒体社会责

任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多方共同努力。第一,在

国家层面,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法律法规至关重要,

规范媒体行为,禁止传播不良、虚假和违法信息,

建立监管机构,加强对媒体和融媒体平台的监督。

同时,国家还应促进媒体行业的自律发展,推动行

业规范化和道德准则的建立。第二,在社会层面,

舆论监督和公众参与是关键。社会各界应积极参

与舆论监督,对媒体不良行为进行曝光和批评,同

时公众应提升媒体素养,理性对待网络信息,抵制

不良信息,培养正确的信息消费观念。第三,在个

人层面,在使用网络媒体时应遵守法律法规和道

德规范,提升网络文明素养。应学会辨别信息真

伪,提升信息素养和媒体批判性思维,不盲听盲从

盲信。此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传播正能

量。融媒体时代网络文化的安全和健康需要、政

府相关部门制定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致力于网

络生态的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五、结 语

技术与技能是武术区别于一般体育项目的直

观特征,凝结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内隐特性

则是武术项目的本质属性所在。强化武术文化认

同,可以增进文化自信,推动国家的文化建设和发

展。融媒体的出现为武术文化认同的传播和教育

提供新的平台和手段。新媒体技术可以更广泛地

传播武术文化,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从认知、态

度、行为等维度,构建武术文化认同体系,利用媒

体传播,增强情感共鸣,深化受众对武术的认知和

情感连接,促进认知、态度和行为的有机结合,进

一步增进武术文化的认同,推动武术文化的传承

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雯.媒体融合与融合新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下转第148页)

136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143页

2024年第4期

第26卷(总第146期)

淮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No.4,2024

GeneralNo.146,Vol.26

[收稿日期]2024-01-14

[基金项目]企业委托咨询课题“营地教育课程模块化研发、品牌创建及市场运作”(BGSKY2023HX005)。

[作者简介]李卫(1969—),男,蚌埠工商学院体育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拓展训练。

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融入高校体育教学

“双育”实证研究

李 卫

(蚌埠工商学院 体育教学部,安徽 蚌埠 233000)

[摘 要]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是大学生接受规范教育的重要一站。体育教学应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融入方

式,坚持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结合课程特点,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探

求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的契合点及融合措施。研究显示,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融入高校体育教学,在践行立德树人方面

具有独特优势,能够有效提升体育与德育教学效果,拓宽情景式、体验式教学方法,彰显高校在塑造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国防教育;拓展训练;高校体育;双育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24)04-0137-06

一、引 言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实现民族复兴

的伟大征程中,构建一支具备高尚道德情操、卓越

才能及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至关重要[1]。然而,

当代大学生长期生活于和平安宁的环境之中,缺

乏对于民族生死存亡的深刻历史记忆与艰苦考

验,因此其人生阅历及是非辨别能力相对有限。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部分

大学生易受舒适生活的影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

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淡化,转而盲目追崇娱乐

圈的明星。同时,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等负面思潮

也对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

响[2]。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将立德树人作为教

育的核心使命,引导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坚定的

马克思主义信仰,矢志不渝地坚守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崇高理想信念,更好地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

代重任。高校体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依托,通

过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的深度交叉融合实践,能

够激发引导大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他们

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投身于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为实现强国梦、

强军梦不懈奋斗,勇毅前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贡献青春力量。

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注重

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也要强调育人与育才

的有机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是育人与

育才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辩证过程。“才者,德

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3]这句话深刻阐释了才

与德之间的紧密关系,表明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过程既是育人的过程,也是育才的过程,二者相辅

相成、缺一不可。进入大学后,大学生面临着新的

环境与挑战,也伴随着新的困惑与迷茫[4]。除了

学业上的追求,他们还需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与

来自不同背景、性格迥异的人交往,这无疑增加了

社交压力与挑战[5]。大学生必须勇敢面对挑战,

积极寻求解决困惑与迷茫的途径,努力成长为优

秀的大学生。育人乃教育之本,德行缺失则人将

无以立足。立德是育人之基石,是人才培养的根

本所在[6]。

在中国知网平台以“拓展训练”为关键词的检

索,共获得相关论文3191篇。其中,与体育教学

领域紧密关联的论文数量为841篇,专门聚焦高

第144页

校体育教学领域的论文有379篇,充分体现了这

一领域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此外,以“国防教育”

为关键词进行的检索共获得相关论文3890篇,

其中,以高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论文达1211篇,

这为深入了解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提

供了重要参考。再进一步以“高校体育教学德育”

为关键词,检索得到论文178篇,其中涉及高校体

育渗透论文26篇,论文内容主要包括现状、原则

方法、路径策略、评价等。然而,在“国防教育与拓

展训练”的联合检索中,相关主题的论文研究相对

较少,显示出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待深入。

二、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深度融合的意义及

策略

(一)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深度融合的意义

1.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深度融合对高校体育

改革创新的意义

近年来,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在我国的高校

教育体系中得到广泛地重视和推广。这两者不仅

各自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而且在对其深度交

叉融合、实践运用探索过程中,能够形成较为显著

的协同效应,为高校体育改革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对于高校体育改革创新具有深远意义。

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的深度交叉融合不仅能

够显著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培养他们的爱国

情感和民族精神,还能够培养大学生勇往直前、攻

坚克难的意志品质,全面提升团队协作、沟通协

调、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有助于大

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具有社会

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优秀人才。国防教育与拓展训

练深度交叉融合的教学理念,通过个性化的教学

设计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关注了学生个体差异

和兴趣爱好的满足。两者深度交叉融合不仅提高

了技能和体能的课堂教学训练效果,丰富了高校

体育教学方法、组训模式,还传承了红色基因,拓

宽了德育教育课堂、教育方式,在实践中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为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

活力[7]。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防教育与拓展

训练深度交叉融合的教学模式将继续发挥重要作

用。能够为我国的高校教育改革创新提供有益的

借鉴和参考,同时这一理念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

实践与应用,有利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健

康、蓬勃发展。

2.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深度融合对人才培养

的意义

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深度交叉融合在课程思

政的大背景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

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并以此为背景

选取著名战例、战法结合拓展训练的理念和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赋予适当规则。通过教师的引

领示范、重点宣讲,将拓展训练中的团队分工与协

作配合、紧张严肃与活泼趣味、奖惩与激励元素,

以及责任担当与开拓创新精神等关键要素,紧密

结合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以科学、系统的方式予以

实施。在此过程中,需确保国防教育与爱国主义

教育内容与拓展训练内容的有机融合,共同服务

于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此种方式,旨

在不仅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更着重培养他

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深化对党史、

军史的认识和理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

方位育人,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

活,更加坚定红色理想信念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国防教育与素质拓展训练深度交叉融合还能

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爱国情怀和国

防意识,养成团队合作意识、责任担当意识,提升

站位高度,认识个人与集体、全局与局部的能力。

在拓展训练中,学生需要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

用,与队友共同面对挑战,解决问题。这种经历有

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学会

如何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团队的成功贡

献力量。同时,拓展训练中的团队协作和竞争元

素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站位认识,让他们更加清

晰地认识到个人与集体、全局与局部之间的关系。

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深度交叉融合在体育课

堂的教学训练中,要积极鼓励并引导大学生参与

各项练习活动。这一过程中,激发他们的主观能

动性和创造性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培养问题解

决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将原本枯燥乏味的

基础训练变得生动有趣,可以为大学生的成长进

步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此外,通过团队合作和

竞争的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舞

台,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增强综合

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这种融合融入的理念对于

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深度融合的教学运

用策略

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深度交叉融合以萃取国

防教育红色元素作为拓展训练开展的题材、背景,

138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145页

通过拓展训练自身的规则赋予、加持生成项目之

后运用于体育教学。

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深度交叉融合教学运用

策略,旨在通过有机地结合,使两者相得益彰,从

而达到提升德育、体育教育效果、增强学生综合素

质的目的。主要包括了教学方法和组训手段,可

以根据教学场地、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

等要求整体、分体设计全程或分段融入体育课堂

教学的3个部分,即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采用一

个整体的融合设计,分步骤推进融入体育教学的

3个过程。也可以分体设计项目独立融入,即针

对体育课堂教学的3个部分分别设计项目融入,3

个部分的分体融合项目可以是有关联的也可以是

无关联的。

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深度交叉融合于体育课

堂教学中的设计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需精准把握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深度融合的

目标设计、内容萃取,过程调控确保其与教学内容

和教学对象高度契合。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深度

交叉融合具体在教学运用过程中,需合理布置利

用场地、器材,准确把握时机、尺度,通过精准调控

规则使其更加贴近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从而才

能圆满完成教学设计达到教学目标。

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深度交叉融合的关键是

教师需要系统掌握国防教育知识,并精通拓展训

练组训方法与施训技巧,以确保能够有效实施。

教师应该具备3个方面的专业知识,一是具备国

防教育专业知识,具备对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历史

发展的正确认知,能够萃取红色可传承元素;二是

具备拓展训练方面的专业技能,能够熟练独自开

展拓展训练培训;三是其专业知识具有全面坚实

的理论基础,能及时关注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

前沿及发展动态,注重且能够善于运用现代教育

技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把教书育人帮助大

学生成长成才贯穿教学全过程全场域。

三、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深度融合的教学

实证

(一)国防教育蕴含丰富的红色基因

国防教育作为国家安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其教育内容自然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内涵与丰

富的精神底蕴。国防教育在内容选取上,以中国

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为核心主题,深入

挖掘和展现其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历史轨迹。

这段历史波澜壮阔,充满曲折与磨难,但中国共产

党和人民军队始终坚韧不拔,在曲折中不断前进、

发展。他们的英雄事迹,充满了悲壮与豪情,是国

防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拓展训练中红色元

素深度融入的来源。通过这些教育内容,大学生

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优

良传统,继承并发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长期

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历经风雨洗礼,铸就了众多

优良传统。这些传统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

队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支柱。其中蕴含诸多红色元

素,如艰苦奋斗、顾全大局、英勇顽强、勇于牺牲、

攻坚克难、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等。这些元素既体

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也展示了人民军队

的英勇风采。在新时代新征程中,高校作为培养

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优良传统的

重要使命,应该深入研究和挖掘优良传统的精神

内核与时代价值,并更加重视持续做好传承和发

扬优良传统的工作[8]。

(二)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的深度融合方式

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作为两种具有显著特

色的综合素质教育方式,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形式

这一纽带紧密相连,共同为教学对象提供了全面

而深入的学习体验。国防教育不仅关乎国家的安

全稳定与前途命运,更是培养公民国防观念、激发

爱国热情的重要途径;拓展训练则侧重于团队的

建设与个人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

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两者有机深度交叉融合,

不仅能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更能传承了红色

基因,强化了国家的整体安全意识,使学生在身

体、心理、团队协作和国家意识、民族自信心等方

面得到全面的提升。

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深度交叉融合的方式,

以篮球基本技术运球为例,进行如下具体阐述。

先是选取抗美援朝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

件,作为拓展训练开展的背景,并对抗美援朝的整

个过程及其所体现的伟大精神进行概述。然后,

进一步以抗美援朝五次战役中的典型战斗,如上

甘岭战斗为例,深入剖析其战斗背景及过程,以此

进行拓展训练项目开展。上甘岭战斗悲壮惨烈、

英雄顽强,最为艰难不仅是缺乏弹药、粮食、药品,

更在于饮用水的极度匮乏[9]。然而,正是在如此

极为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战士们依然坚守阵地,直

至取得最终胜利。以上甘岭战斗为背景,通过讲

李 卫: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融入高校体育教学“双育”实证研究 139

第146页

述和引导,使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深入体验这一

历史事件,进而更好地融入拓展训练的角色。

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深度交叉融合在拓展训

练过程中,要求学生将篮球视为前线急需的战略

物资,运球过程则被视为这一物资输送的关键环

节。通过精心设计的、充满挑战与竞争性的拓展

训练规则和模拟战场环境,学生在紧张刺激的氛

围中不断攻坚克难、实现自我超越,进而提升自己

的运球技巧。此外,拓展训练过程还可以通过借

助战场音效、场地布置、现场调控等辅助手段,进

一步营造身临其境的战场氛围,从而有效解决单

独运球训练可能带来的枯燥问题,实现更为理想

的教学效果。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深度融合见表

1,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深度融合流程见图1。

表1 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深度融合列表

优良传统* 拓展训练规则 融入环节 展开形式 适用队形 课堂气氛

顾全大局、英雄顽强、不怕

牺牲、排除万难、服从命令、

听党指挥

背景、目标、任务、

组队、时间、奖励、

惩罚等

准备部分、基本部

分、结束部分均可

整体运用或分体

运用均可

圆形、矩形、一 字

形、门字形等

活跃、激烈、愉悦、

参与度高

注:* 表示包括但不仅限于。

图1 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深度融合流程图

(三)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深度融合的实证

分析

为了深入探究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有机融合

融入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双育”成效的实际影

响,在篮球课堂的实操教学中设计了对比实验。

实验对象为78名篮球课学生,他们被随机且均等

地分配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人。

1.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深度交叉融合对体育

的影响

运球完成时间:学生需按照规定的距离进行

绕杆运球,要求在20秒内完成,时间越短则表现

越佳。篮板技术测评:通过篮板球接力比赛来测

评学生的篮板技能,满分为10分,得分越高表明

技术越娴熟。配合难度测评:学生需在四角站位

下进行抗干扰传接球跑位,满分为10分,得分越

高说明配合能力越强。练习积极性测评:通过长

传快下跑动来评估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满分为10

分,得分越高表示积极性越高。国防教育融合拓

展训练对学生篮球水平影响见表2。

表2 国防教育融合拓展训练对学生篮球水平影响

组别 运球完成时间 篮板技术测评 配合难度测评 练习积极性测评

对照组(N=39) 17.02±4.15 4.55±1.96 5.65±1.87 5.76±1.75

实验组(N=39) 13.68±2.98 8.32±1.59 8.52±1.83 8.61±1.69

T 值 2.563* 4.325** 3.512** 3.641**

注:T 值用于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篮球实操课堂教学各项指标的“定量化”测评结果之间差异的统计参数(包括均数和标准差)。

其中,*和**分别表示0.05水平上的显著差异和0.01水平上的极显著差异。

表2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

理,分析结果显示,在评估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深

度交叉融合植入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篮球实操

课堂的教学效果时,从相关的“定量化”指标来看,

实验组在多个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优势。

在“规定距离绕杆运球完成时间”这一指标

上,对照组的实际成绩为(17.02±4.15)秒,而实

验组则为(13.68±2.98)秒。通过大样本T 检验

发现,二者之间的差异达到了统计学意义的显著

性水平(P<0.05),即实验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

照组。

同样,在“篮板球技术评定”得分(满分为10

分)方面,对照组的实际成绩为(4.55±1.96)分,

而实验组为(8.32±1.59)分。大样本T 检验的

结果显示,二者之间的差异达到了统计学意义的

非常显著性水平(P<0.01),表明实验组在篮板

球技术方面的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

此外,在“配合难度评定”得分(满分为10分)

140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147页

上,对照组的实际成绩为(5.65±1.87)分,实验组

则为(8.52±1.83)分。通过大样本T 检验再次

发现,二者之间的差异达到了统计学意义的非常

显著性水平(P<0.01),进一步证明了实验组在

团队协作和配合方面的优势。

最后,在学生对篮球项目的“练习积极性评定”

(满分为10分)上,对照组的实际成绩为(5.76±

1.75)分,实验组为(8.61±1.69)分。大样本T

检验的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的差异同样达到了统

计学意义的非常显著性水平(P<0.01),这意味

着实验组在激发学生练习篮球项目的积极性方面

也具有显著的优势。

综上所述,通过深入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

“定量化”指标发现,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深度交

叉融合植入大学生的篮球实操课堂,对于提升大

学生篮球个人技术、团队协作和配合能力,以及提

高学生对篮球项目的练习积极性,均产生了显著

且积极的影响。这一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实现教

学目标,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深入的学习

体验。

2.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深度交叉融合对德育

的影响

为了研究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融合对学生德

育的影响,设计并实施了问卷调查。问卷围绕集

体观念、责任担当、团队合作和核心观念4个维度

设计,采用量化方式评估学生表现。每个维度包

含5个问题,满分为10分,得分越高表示学生在

该方面的表现越优秀。调查问卷共发放了78份

并全部回收,回收率达100%。采用重测信度法

验证问 卷 可 信 度,得 出 重 测 信 度 系 数 为 R =

0.825,高于0.7的标准,表明问卷可信。采用专

家访谈法验证问卷效度,问卷的设计过程征求了

多位教师和辅导员的意见,经过六轮修改和完善,

最后邀请5位专家评分,结果显示问卷结构和内

容合理,满足研究需求。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融

合对学生德育水平的影响见表3。

表3 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融合对学生德育水平的影响

组别 集体观念测评 责任担当测评 团队合作测评 核心观念测评

对照组(N=39) 6.32±3.36 5.15±2.75 5.35±1.67 5.76±1.75

实验组(N=39) 9.28±2.78 8.89±1.59 8.63±1.26 8.61±1.69

T 值 2.581* 3.687** 3.517** 3.643**

注:T 值是通过统计学检验得出的统计参数,用于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在4个维度调查问卷中各项指标“定量化”评定结果的差异,

包括均数和标准差。其中,* ,P<0.05;** ,P<0.01。

表3所呈现的结果详尽地展示了国防教育与

拓展训练深度交叉融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

对大学生德育水平4个维度的深远影响。

在集体观念维度上,对照组的得分为(6.32±

3.36)分,表明其成员对于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的

理解及表现尚处在中等水平。相较之下,实验组

取得了(9.28±2.78)分的显著成绩,反映出学生

们在这一维度的认识与行动上有了显著的提升,

表明他们在团队合作、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承担等

方面有了更高的自觉性和行动力。

通过大样本T 检验的严格分析发现,两组之

间的差异达到了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水平

(T=2.581,P<0.05)。这一结果不仅证实了实

验组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更从数据上证明了

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的有机结合在提升大学生集

体观念方面的有效性。

在责任担当维度上,对照组的得分为(5.15±

2.75)分,显示出学生们在面对责任时的态度尚显

犹豫和不够坚定。然而,实验组的得分高达(8.89±

1.59)分,这一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经过国

防教育与拓展训练的有机结合教学,学生们在责

任担当方面的表现有了质的飞跃,他们更加勇于

承担责任,明确自己的使命与担当。

同样,在团队合作维度上,对照组的得分为

(5.35±1.67)分,表明他们在团队合作方面的表现

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实验组的得分(8.63±

1.26)分则充分展现了他们在团队合作中的默契

与协同能力,这得益于实验组成员之间的良好沟

通与信任,以及他们在共同目标下的紧密协作。

他们在团队中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强大的

合力,共同面对挑战。

大样本T 检验的结果再次证明了两组间的

差异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T =3.517,P <

0.01),这充分说明了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的有机

结合在提升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方面的卓越

效果。

最后,在核心观念维度上,对照组的得分为

(5.76±1.75)分,反映出学生们在核心价值观的

李 卫: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融入高校体育教学“双育”实证研究 141

第148页

理解和践行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和模糊,这一结果

可能与教育环境、家庭背景、个人认知等多种因素

有关。然而,实验组在这一维度上取得了(8.61±

1.69)分的卓越成绩,他们更加坚定了对于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与坚守,在思想和行为上都

表现出了高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这一结果可能

得益于教育者的精心指导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通过深入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4个维度的

“定量化”指标,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

教学中的深度交叉有机融合对于提升大学生德育

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力。实验组的整体表现不仅在

集体观念、责任担当和团队合作等维度上显著优

于对照组,更在核心观念维度上展现积极的成效。

综上所述,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的深度交叉有机

融合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品德修为展现出了更高的

道德水准和责任感,具有显著效果实现了体教融

合,达成了双育目标。这一结论得到了充分的实

验数据支持。

四、结 论

本研究关注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

课堂的融合效果。实证研究显示,这种融合对大

学生的体育与德育教学有积极影响,提高了“双

育”教 学 效 果,丰 富 了 情 景 式、体 验 式 教 学 方

法[10]。这种有机融合融入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具有重要意义,增强了他们的身体素质、运动技

能,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

力。同时,为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

供了较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能够促进高校间的

交流与合作,推动体育教学的共同进步,实现育人

与育才教学效果的双提升。

总之,国防教育与拓展训练的有机融合融入

高校体育课堂中的实施具有一定意义,应充分挖

掘运用以体育人的特色资源,增强课程思政的感

染力,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为高等教育事

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宇文利.扎实推进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实践应用

[J].中国高等教育,2023(17):8-10.

[2]田鹏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新使命[N].辽宁日

报,2019-06-04(7).

[3]常启云.《新闻发布实务》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探究[J].传媒

论坛,2021,4(1):156-158.

[4]郭惠玲.抓好三个转变,一个教育[J].贵州商专学报,1999(2):

38-41.

[5]杨玉颖,张芬芳.落实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J].教育界,

2023(12):131-133.

[6]白显良,翟玉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在增强

大学生的使命担当[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0,

6(1):165-174.

[7]李卫.拓展训练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分析和路径

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22,11(2):106-111.

[8]郭博.弘扬延安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围绕“六个下功夫”落实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探索与实践[J].陕西教育(教学版),

2022(11):62-63.

[9]崔建功,崔遂川,崔露.血战上甘岭[J].军事历史,2023(1):

111-115.

[10]赵得龙.基于体验式学习的青少年户外教育模式构建研究

[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4,23(4):67-73.

EmpiricalResearchof“DoubleEducation”IntegrationofNationalDefenseEducationand

OutwardBoundTrainingintoPETeaching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LIWei

Abstract:Collegesanduniversitiesarethebaseforcultivatingtalents,anditisthelaststopforcollegestudentsto

receivestandardizededucation.Physicaleducationteachingshouldactivelyexploretheintegration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tothecurriculum,adheretotheeducationalphilosophyof“buildingmorality,fosteringtalent”,andcombinethecharacteristicsofthecurriculumtohelpcollegestudentsgrowandbecomeausefulperson.Throughmethods

suchasliteratureresearch,questionnairesurveyanddataanalysis,thisarticleexplorestheintegratingpointandintegrationmeasuresofnationaldefenseeducationandoutwardboundtraining.Theresearchresultsshowthatthat,integrated

withnationaldefenseeducationandoutwardboundtraining,collegephysicaleducationhasuniqueadvantagesinpracticing

moraleducation,whichcanimprovetheteachingeffectivenessofphysicaleducationandmoraleducation,andbroaden

scenario-basedandexperientialteachingmethods.Italsohighlightsthekeyrole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cultivating

all-roundsocialistbuildersandsuccessors.

Keywords:nationaldefenseeducation;outwardboundtraining;collegephysicaleducation;doubleeducation

142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第149页

2024年第4期

第26卷(总第146期)

淮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No.4,2024

GeneralNo.146,Vol.26

[收稿日期]2023-04-28

[作者简介]廖世浒(1999—),男,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教学与实践;王舜(1981—),

男,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青少年体质健康、运动训练教学与实践。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游泳运动研究现状分析

廖世浒,王 舜

(淮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摘 要]文章以“游泳运动”为主题,检索1992—2022年发表于 CSSCI来源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的的文献,运用

CiteSpaceVI软件对该论域的发文量、研究机构、核心作者、研究热点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显示:我国游泳运动研究

领域核心期刊年度发文量呈波浪式变化,在1993年与2008年出现两次成果大爆发,2015年后年度发文量减少;主要研

究主体以体育类院校和体育科研所为主,研究领域已形成核心作者合作团体,但合作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游泳运动研

究领域的热点主要集中在竞技游泳发展研究、游泳竞赛分析研究、游泳技术改进研究、游泳后备人才发展研究和游泳运

动方法研究5个方面。因此,应强化数字化技术,提升科研能力;不断促进高产机构与低产机构的交流合作,加强协作交

流,拓宽研究方向,细化研究目标。

[关键词]CiteSpace;游泳运动;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G8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24)04-0143-06

2021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十四五”体

育发展规划》指出:“优化竞技体育发展布局。巩

固和保持优势项目,挖掘和培养潜优势项目,推动

夏季项目和冬季项目均衡发展,促进项目科学布

局。”[1]并特别指出,要“大力发展田径、游泳基础

大项”[1]。游泳运动是一项全身参与的有氧运动,

不仅能够提高心血管系统功能、机体协调性、体能

及耐力等身体素质,还能够当作娱乐健身项目,在

我国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一、文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文献来源

研究的文献资料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中

1992—2022年发表于 CSSCI来源期刊和北大核

心期刊的论文,检索主题为“游泳”“游泳运动”“游

泳训练”“游泳运动员”“游泳技术”等,经检索筛选

后,共保留有效文献684篇。

(二)研究方法

使用CiteSpaceVI分析软件,是陈超美开发

的基于Java运行平台的多元分析和动态复杂网

络分析软件[2]。利用该软件,将游泳运动有关研

究文献可视化分析,绘制游泳运动研究文献知识

图谱,集中展现研究成果、最新研究热点和亟需拓

展的研究领域[3]。

二、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文献时间分布分析

核心期刊发文量的时间变化是判断某研究领

域高质量发展态势的重要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

我国游泳运动的发展状况。图1为1992—2022

年我国游泳运动论文发表的年度趋势。

图1显示,我国游泳研究领域在1993年迎来

了第一次成果爆发,年度发文量达到45篇。此后

呈现平稳发展趋势。其原因是北京申奥成功对游

泳运动的发展起较大的促进作用。在2008年发

文量出现了第二次高峰,这与北京奥运会游泳项

目奖牌丰收不无关系。2015年至今,核心期刊年

度发文量较之前有所下降,但是研究质量稳步提

升。主要原因是《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促

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通知》的发布,促进我国体

育学期刊朝着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层次化的方向

发展[4]。

第150页

图1 1992—2022年我国游泳运动论文发表年度趋势

(二)研究机构知识图谱分析

科研机构的共现图谱分析可以更加清晰地显

示游泳运动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和影响力分布。

运用CiteSpaceVI软件对研究机构进行分析,选

择Institution为节点,1年为分割线,阈值设定为

k=25,由此得到相关知识图谱(图2);同时选择

Clusters|ClusterExplorer命令,对机构共现网

络进一步分析,统计出发表论文排名前10位的机

构 (表1)。图2中的每一个节点都代表科研机构

或者组织,其规模代表组织的发文量,规模越大,

说明组织发文量越大。色彩代表公布时间;色彩

愈深说明公布时间愈长;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机

构直接的合作关系,连线的粗细则反映合作的强

度,连线越粗,合作越紧密[5]。

由表1和图2可知,北京体育大学的节点最

大,发文量为58篇,位于首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

科学研究所发文量为39篇,排在第2位;广州体

育学院发文量为38篇,排在第3位。排名在前

10位中,体育类院校有6所,发文量为163篇,占

比为66.8%;体育科研所3所,发文量为67篇,

占比为27.5%;综合类院校1所,发文量为14

篇,占比为5.7%。由此可知,北京体育大学在游

泳运动领域的研究领先于其他院校,且科研实力

较强。此外,体育类院校和体育科研所对我国的

游泳运动领域关注度较高,是我国游泳运动研究

的重要力量。

图2显示,从事我国游泳运动领域研究的机构

共有496所(N=496),其中有451所机构有合作

关系(E=451),网格密度较低(Density=0.0037),

说明我国游泳运动领域的机构分布较广泛。在

451家合作院校或机构中,以北京体育大学为核

心,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体育科

学研究所等机构形成了大规模、较密集的合作共

现网络;以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为核心,与上海体

育学院、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等若干机构组成

第二大的合作共现网络;此外,其他研究机构多与

上述两大合作团体紧密联系、往来频繁。

图2 1992—2022年我国游泳运动研究机构共现图谱

表1 1992—2022年我国游泳运动研究排名前10位科研机构

排名 科研机构 发文量(篇)

1 北京体育大学 58

2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39

3 广州体育学院 38

4 上海体育学院 22

5 西安体育学院 18

6 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 15

7 成都体育学院 14

8 集美大学 14

9 武汉体育学院 13

10 浙江体育科学研究所 13

144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网页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