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
集的红脚鲣鸟巢穴。深圳海边是年轻鲣鸟游荡探索的区域之一,也有些个体因为台风等
原因光临深圳,深圳人的善意是它们在陌生他乡的守护。
今年 8 月,一只红脚鲣鸟落在了深圳一艘船只上,看起来没有外伤但消瘦虚弱,停
留不愿飞走。人们赶快联系深圳市陆生野生动物救护和疫源疫病监测站救助这只海上来
客。在工作人员的细心呵护下,一个月的时间,这只红脚鲣鸟体重从 400 多克增长到 800
多克,身体足够健壮来迎接海上风浪。经过专业评估,于 9 月 27 日在大鹏半岛西涌沙滩
放飞,重回大海。
红脚鲣鸟在西涌海滩放飞
五十摄
096
缅甸蟒(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拜见蛇王
缅甸蟒是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大型蟒蛇,也是我国唯一一种蟒蛇,体型
最大的蛇,成年体型平均 7 米长,体重可达 91 千克。在南方山林里可以说没有
人类以外的天敌。
它没有毒牙,而是利用周身棕褐色的云状大斑隐藏自己然后伏击猎物,利
用热感应和舌头感知猎物并迅速咬住然后利用身体优势进行绞杀。
缅甸蟒其实是个害羞的大家伙,绝不想与人正面冲突,幼体更是弱小可怜
又无助,对人可没有一点小心思。
雌性缅甸蟒体型相对更大,它是温柔的好母亲。蟒妈妈通常会诞下 12~36
枚蛇卵,并以自身肌肉的震颤产生热量温暖蛇卵,并保护卵直至幼蛇破壳后才
离开,幼蛇则蜕去胎皮后离开蛇窝独自生存捕食。
如今,缅甸蟒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大鹏的山水间保存了不少的个体,
还偶尔因为出现在人类家居旁而上新闻。如果在居民区遇到这位蛇王,请拨打
119 或者深圳市野生动物救助电话:23737770,让专业人员把蛇王请走就好。
如果在野外偶遇,就互不打扰,祝它蟒生安好吧!
097
098
香港瘰螈(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深圳唯一的蝾螈
很多人都见过“六角恐龙”的可爱图片,甚至饲养过。“六角恐龙”其实是一种性
成熟后保持幼体形态的蝾螈。深圳也有一种蝾螈——香港瘰螈,幼年只有一两厘米,像
“六角恐龙”一样有外露的鳃,用于呼吸。成年后约 14 厘米常,身体深咖啡色在水中完
美隐身,腹部则长着橙色的斑纹用于求偶和恐吓天敌。
香港瘰螈以水中鱼虾及昆虫等小动物为食,对水质相当挑剔,喜爱清澈有石头掩护
自己的山涧。
柔软的身体让香港瘰螈在求偶时有很大的发挥空间,雄性会靠近雌性然后把尾巴弯
成 S 形不断扇动,引起雌性注意后再慢慢接近触碰。
求爱现场也可能变得一片混乱。如果好几个雄性香港瘰螈都想向一位雌性示好,霎
时间就会剑拔弩张,雄性扭打一团毫不手软。幸好,只要伤口不太严重,香港瘰螈的断肢
还能长出新的来。
如果感情进展顺利,春季香港瘰螈会在水里的植物叶子上产卵,它将两片叶子叠到
一起,将卵产在叠起来的夹层处,像给两块面包之间抹果酱一样。
099
大鹏半岛有多处香港瘰螈栖息地,最容易观察的一处就在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
内。得益于多年严格的生态保护,地质公园内的溪流清澈见底、水草丰茂,正适宜香港瘰
螈居住。游客站在溪边就能肉眼观察到香港瘰螈,携带望远镜或长焦相机会观察得更清
楚。记得要听从管理,保持距离不下水,为了深圳唯一的蝾螈的健康,也为了自己的安全。
香港瘰螈产卵
五十摄
五十摄
100
紫纹兜兰(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深山有幽兰
芬芳端庄的兰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古人认为兰花空谷幽放,孤芳自赏,
香雅怡情,是为花中贤达。温暖多雨的深圳正适合兰科植物生长,在七娘山的深山密林
里,就隐居着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紫纹兜兰。
紫纹兜兰是深圳唯一一种兜兰,为什么叫兜兰?看它像个口袋一样的紫红色囊状唇
瓣就知道了。兜兰还被叫作拖鞋兰,也是取自它有趣的唇瓣形状。
紫纹兜兰的花期通常在 10 月到次年 1 月之间,开花时非常醒目——中萼片以白色
为底色,上有明显紫色斑纹;花瓣紫红色或浅栗色而有深色纵脉纹、绿白色晕和黑色疣
点;唇瓣紫褐色或淡栗色。
非花季的紫纹兜兰低调很多,但叶片上独特的网格斑也在提醒着它的不平凡。兰科
是世界第二大植物家族,全世界约有 20000 种兰花,中国又是兰科植物最丰富的国家,
约有其中的 2000 种,爱兰赏兰古已有之。然而,人们对兰花的喜爱也给这种“花中贤达”
带来灾祸。兰花爱好者对稀有兰花的追逐推高了野生兰花市场价格,炒作最热时一株兰
花拍出了 2000 万元人民币的天价。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许多人走进深山采挖兰花贩
卖,在破坏了野生兰花植株的同时对兰花栖息地也造成严重危害。兰花炒作热降温后,
天价兰花不再,但各地野生兰花还是面临着盗采盗挖的威胁,大鹏深山里的紫纹兜兰也
曾遭到过毒手。
2020 年 7 月 9 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对于《国家重点保护
野生植物名录》公开征求意见。修订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共收录 468 种
和 25 类野生植物。新增的名录中,最多为兰科,高达 104 种,占 1/3,可见保护兰科植物
的重要性。2021 年 9 月,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正式发布,紫纹兜兰被列
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在更严格的法律保护下,希望它们能长久地安然隐居山中。
101
爱兰别碰兰,不然可刑了!
《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
【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
违反国家规定,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或者国家
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
售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及其制品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 情节严
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紫纹兜兰紫红色的囊状唇瓣
王晓云摄
102
珊瑚是一种动物。
珊瑚是一种动物,这并不是一种常识,
甚至听起来有些怪异——沙滩上捡到的珊
瑚硬邦邦,像富含孔洞的石头,怎么会是
动物呢?
很多人印象中的珊瑚准确来说是由造
礁珊瑚的珊瑚虫不断堆积碳酸钙而形成的
堡垒残垣。那么珊瑚到底是什么,又是怎
样生活繁衍的呢?
早在 5 亿年前,珊瑚就已经生活在浩
瀚的大海之中,是一种非常古老而又原始
的动物,珊瑚属于腔肠动物门中的珊瑚虫
纲。绝大多数的珊瑚是以群体形式存在,
由许多珊瑚虫手拉手抱团在一起再合力吸
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碳酸钙
形成珊瑚礁。
靠近珊瑚观察,珊瑚虫小的直径只有
1 毫米,大的达数十厘米,大小相差几百倍。
形态也有很多变化。很多珊瑚虫还是夜猫
子——白天只露出含色素的组织以吸收阳
光,夜幕降临,用于捕食的触手就伸出来
了。触手过滤着海水,从中获取细小的浮
游生物。
珊瑚是会打架的!
人眼辨别珊瑚,主要用通过珊瑚群体
的形态,珊瑚有,分枝形、叶片形、板叶形、
团块形、表覆形和游离形等,除了典型的造
礁珊瑚,还有非造礁珊瑚,也就是软珊瑚。
珊瑚千奇百怪,既然是由活跃的珊瑚虫聚
集而成,那就可能会有纷争。
珊瑚打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触
手发起进攻;另一种是释放毒素。
珊瑚的一些触手就是用来干架的,含
有大量的刺丝囊,能够伸出去很远,当两
种珊瑚遭遇,想要霸占地盘的一方就会把
攻击性触手伸出去,向隔壁的其他珊瑚释
放出化学黏液,引起感染,接着烂掉,如果
整株珊瑚死亡,地盘就归入侵珊瑚了。
还有的珊瑚,如皮革珊瑚和麦穗珊瑚,
会“投毒”,往水里放碳水化合物,让附近
的其他珊瑚不好过。
当然,在广阔的大海里,这点争斗其
实不算什么,珊瑚打架并不会让珊瑚大规
模死亡,气候变暖、化学污染和人为损毁
才会。
珊瑚生活秘史
103
珊瑚生活记录
深圳海域的大片珊瑚礁翼形蔷薇珊瑚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
腐蚀刺柄珊瑚和小星珊瑚抢地盘
黄宇摄
正在无性繁殖的珊瑚
黄宇摄
霜鹿角珊瑚产出配子
黄宇摄
扁脑珊瑚夜晚发光
黄宇摄
104
珊瑚怎么生孩子?
珊瑚虫分泌碳酸钙形成珊瑚礁的同时,也把自己固定了起来,那么当它们需要完成
“虫生大事”——繁衍的时候怎么办呢?
珊瑚不需要去约会对方,繁衍方式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的珊瑚会产
生配子排到水里,配子含有精子和卵子,然后随着海流漂浮遇到其他配子进行体外授精,
形成受精卵,接着生长发育为浮浪幼虫。幼虫需要在几周之内找到合适的固着基地,然
后固着发育成珊瑚虫,开始它们的定居生活。如果没有合适的固着基地,受精卵就会成
为其他海洋动物的美食了。
无性生殖的珊瑚生活就简单得多,自己分裂——出芽——断裂,就完成了“虫生大事”。
团块角孔珊瑚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
105
保育珊瑚,“海底种树”
珊瑚的美丽无须多言,作为一种有机宝石,一些种类的珊瑚从古至今都受到人们追捧。
随着生态意识的增强,人们渐渐发现,珊瑚之美不应该是橱窗里展示的残骸,而是
海洋中生机勃勃的珊瑚礁。珊瑚礁被喻为“海底热带雨林”,虽然只占海底面积很小的
一部分,却能为上万种海洋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环境。小至蠕虫、软体动物、小丑鱼,大
至海龟、海豚、鲨鱼,都离不开珊瑚礁。珊瑚礁就像热带雨林一样,维持着海底世界的生
物多样性。
珊瑚礁如此重要,但气候变暖、海洋污染、不可持续的捕捞作业等因素却在威胁着
珊瑚礁的健康生长。除了减少对海洋的破坏,保育珊瑚还可以有一种思路——珊瑚被破
坏了,我们就再种一些。
种植的珊瑚主要是无性生殖的珊瑚,过程颇像种树扦插:把合适的珊瑚枝摘下来,
分成小枝放在珊瑚杯中,然后固定在类似苗圃的架子上,等培育好后再移植到海床上。
有钢钉种植法、胶泥种植法、钻孔种植法等。
事实上,深圳就处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交汇处——珊瑚礁大三角的北缘地带,在深圳
进行珊瑚礁生态修复,有很大的天然优势。2022 年年底,全国首个以珊瑚养护为主题的
大鹏湾国家级海洋牧场将在深圳开建。通过投放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修复珊瑚礁环境。
未来,也许我们也能在家门口看到巨大的珊瑚礁,它们五彩斑斓,鱼儿畅游其中。
珊瑚种出来
广东海洋大学工作
人员布置珊瑚苗圃
在珊瑚礁上布样带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
培育珊瑚“小苗”的底托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
106
行走自然步道
大鹏半岛是个适合慢慢走
细细看的地方
用脚步感受它,你会发现更多
107
鹿咀海岸线
吕牧华摄
108
沉浸自然 用双脚丈量半岛
每逢节假日,在大鹏半岛的山海之间经常有这样一行人:身着轻便鲜艳的户外装
束,背着水壶拄着登山杖,身姿挺拔脚步坚定。
这些徒步爱好者不畏惧烈日和高山,一心往更高更远的风景前进,旁人看起来仿佛
是自讨苦吃。而他们却说,沉浸于大鹏丰富的自然美景中,是他们的快乐之源。
我们找到了户外团体“华山会”的徒步爱好者小韩,平时对着研发难题“996”的
他,在宝贵的星期天选择早出晚归去半岛行走,一天几十千米甘之如饴。
登七娘山大雁顶
合影
109
《自然深圳》:
请先跟读者做个自我介绍吧!
小韩:
大 家 好,我 们 是 户 外 民 间 团 体“ 华 山
会”,成立三年,成员都是科技厂商员工,工
作之余不定期自发组织徒步活动。
《自然深圳》:
您自身的职业是什么?
小韩:
研发人员。
《自然深圳》:
您为什么会乐意在休息日徒步登山“虐”
自己呢?
小韩:
我玩户外有四年了,一开始是朋友约爬
山,出于好奇就去了。体验了一次发现在山
里走一天,身体会劳累,但心理上是能够得
到放松的。这种放松跟在家迷迷糊糊睡一天
不一样,在大自然中看着蓝天、森林,摸一摸
溪流,会有一种一周的压力被清零的感觉。
第二天上班神清气爽。这样是会上瘾的,慢
慢对周末的期待就是出去徒步。
《自然深圳》:
四年来,徒步的方式有没有什么变化?
小韩:
喜欢的线路会一去再去,如七娘山大雁
顶,一年不同时间都会去,去得多了就会注
意到景色的变化,留意沿途的花草、小动物
之类的。
《自然深圳》:
您提到七娘山去过很多次,为什么会喜
欢这条线路呢。此外大鹏半岛还有哪些线路
您会推荐读者去?
小韩:
七娘山大雁顶是深圳第二高峰,有一定
难度,但走起来会比较过瘾。比起深圳第一
峰梧桐山,七娘山又多了海的元素,看着蔚
蓝的大海行走,确实心情更好。七娘山游客
也没有市区的山那么密集,更有野趣,本身
火山地质又很奇特,每次去都能发现一些有
趣的怪石。
除了登顶七娘山这条线路,经典的东西
涌穿越也是我很喜欢的一条徒步线路。沿着
海边走,山势逐渐险峻,天气不同海水颜色看
起来也会有变化,去多少次都不腻。还有被称
为最难攀登的“排牙山”,景色很好,但是新
手不建议去,需要一定的体力,也比较陡峭。
小韩与海边漂流的露兜树果实
和同伴完成徒步线路后
拿到奖牌的合影
七娘山像大猩猩的岩石
110
大鹏半岛环境友好徒步 Tips:
第一,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记得要贯彻“无痕山林”理念,把食品包装袋、废
弃口罩等垃圾带走妥善放入分类垃圾桶,建议带个垃圾袋。
第二,花草可爱不要攀摘,多用相机记录美好,不要砍伐、采挖任何植物,更不要伤
害偶遇的野生动物。半岛生态需要您的呵护!
第三,留心沿途动植物,多观察多研究,在行走中增进对大自然的认识,真正读万卷
书、行万里路。
第四,如有余力可捡拾起沿途垃圾,尤其是塑料垃圾,为野生动物们留下洁净的山林。
第五,理性评估自身体力和线路难度,选择能力范围之内的线路,准备充足。保护好
自己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远望七娘山脉
吕牧华摄
111
双肩背包
解放双手容量大!记得选
择有一定防水功能的布料。
遮阳帽
物理抵御紫外线第
一神器。
折叠雨伞
便携不占空间,既可遮阳
又能挡雨。不过雷电大风
天气不要在野外使用哦!
大容量水壶
长途跋涉最不可缺水,尤
其是炎热天气,失水可能
导致严重后果,一定要把
饮用水带足。
登山杖 / 护膝
徒步虽有千般好,对膝盖
的磨损还是需要注意的,
专业的护膝 / 登山杖可以
有效保护膝盖。
户外防滑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长期徒步
更要把脚武装好。应选择舒适、
有一定抓地力、防滑的鞋子,
最好有一定的防水透气性。
徒步带什么?
112
大鹿线追逐晨曦
大鹿线,一般指从新大河入海口到大
亚湾的鹿咀海岸。鹿咀则是通常人们造访
这条生命丰盈的海岸线的最后一站,却又
是深圳面向大亚湾的极东地。这是一个极
点,似乎大鹏半岛的东与西最后在这里汇
成一线。每天这里迎来深圳的第一缕阳光,
又能见证日落西沉。
鹿咀海岸线长达 5 千米,背靠七娘山、
面朝大亚湾,山海在这里激荡起惊涛,拍
打着亿万年前的古地质奇观。
相 传 鹿 咀 是 因 为 形 似 鹿 嘴 得 名,这
让风貌奇异的鹿咀多了一丝灵动。从鹿咀
到新大河入海口这条步道则有个萌系名
字——大鹿线。
如果只是来看看风景,大鹿线的丰饶
是无法全面领略的。细心留意,大鹿线沿途
设有大大小小的解说牌,走到东山,解说牌
会告诉你东山珍珠的传奇,相思林里传来
鸟鸣声,看看解说牌上列出的鸟儿能不能
对上号?除了实地放置的解说牌,打开微
信搜索小程序“鹿咀自然课堂步道”,还有
线上导师带你畅游。64 个研习点,讲述丰
富的自然知识,也介绍村落的人文民俗。
大鹿线上有哪些好玩的动植物呢?
这条依山傍海的步道,抬头可见高空
中翱翔的黑鸢,它们是猛禽,但很少抓捕
活物,最擅长捡拾水里的死鱼,所以终日
游荡在海边。林子里留意鹊鸲婉转的叫声,
113
鹿咀自然课堂步道的终点
鹿咀自然课堂步道的出发地
看看你分得出雌雄鹊鸲吗?
到了新大河入海口,各种鹭鸟在这里
享用红树林的馈赠——埋头捕鱼,泥滩上
还可能发现一些小型鸻鹬在挖螺蟹吃。虎
头山上更是绽放着桃金娘花朵,秋冬会结
出紫黑色的果子。
路遇蜻蜓、蝉、毛虫等常见的小动物,
也能从“鹿咀自然课堂步道”的解说中获
得新奇知识。更不用说那些古庙古树讲述
的厚重历史。
114
一片湿地的理想国
一片湿地的理想国应该就是这样,生命缤纷杂陈,戏码轮番上演,犹如一个生命不
息的舞台——这个舞台的背景是日月更替、季节更换、潮涨潮落。草木、飞鸟、鱼蟹、昆虫
乃至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浮游生物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领地,都在竭尽全力地求生、觅
食,寻找猎物、逃避天地、物色伴侣、繁衍后代,上演着永远没有结局的连续剧。
鹿咀:滨海植物的生存本领
深圳——近 30 年里移民速度增长最快的城市。蜂拥而至的迁徙者、狭小生境中的拥
挤,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在这个城市里达到了极致。
犹如深圳人在饱含磨难的环境中生存,在深圳延绵的海岸线上,生长着近百种滨海
植物。从生物学的角度说,每一种能存活到今天的滨海植物都是大自然进化过程中的胜
出者。
一片滨海湿地的理想国
露兜树
115
鹿咀:深圳的第一缕阳光
在深圳,人类活动的痕迹最早可追溯到 7000 多年前。这个中国南海边的小地方,经
历了沧海桑田的变迁,一代代的生死过客,一次次的朝代更迭。
1979 年,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原住民和纷至沓来的千万迁徙者,
他们在近 40 年里对这片土地的改变,超过了以往 7000 年的总和。
生命代代更迭,我们终将老去,只有恩泽万物的太阳照常升起落下。它在嘱咐我们 :
生命苦短,岁月漫长,请善待这片收容滋养了我们的土地与所有生命。
大鹏半岛新年照在深圳的第一缕阳光
116
鹿咀自然课堂步道
自然课程导赏图
117
新大—七星湾
1 七娘山 : 最美的,是你说不出来的那一部
2 七娘山里的生命世界
3 七娘山的四季
4 七娘山的瀑布云和传说
5 大鹏凉帽 : 古老的时尚
6 新大河 : 入海口的鹭类家族
7 起点公园花盛开
8 相思林里好声音——从早唱到晚
9 东山珍珠 : 千年前的生态破坏
10 珍珠 : 美人鱼的眼泪
11 一棵树讲述的美学课
12 东山古树群落 : 栖居大地的见证者
13 东山村 : 面朝大海百年古庙
14 天后庙 : 妈祖女神的诞生
15 东山渔歌 : 一曲众人和
16 虎头山里遇到的鸟儿
17 虎头山里的昆虫
18 步道边的凶险——有毒植物
19 鸣虫 : 喜怒哀乐听我声
20 虎头山山野的馈赠 : 野果之美
21 相思树下说相思
22 相思林里遇到的鸟儿
23 种子去远方
24 蜻蜓的生命历程
25 且看山花烂漫 : 野花之美
26 一片丛林的自我修复
27 羽化 : 一只昆虫的成年礼
28 虫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
29 高岭树 : 深圳古村的标本
七星湾—桔钩沙
30 隐居在我们身边的外星人
31 我的身体就是一朵盛开的花
32 桔钩沙 : 爱情滩上话爱情
33 昆虫 : 求生的智慧
34 昆虫 : 其实,我是个演员
35 蜻蜓 : 有翅膀的宝石
36 大亚湾里的海底生命
37 海阔天高任我飞
桔钩沙—杨梅坑
38 大亚湾 : 海底的鱼
39 海洋生命 : 它们不只是餐桌上的一道菜
40 大鹏半岛常见海胆
41 潮池 : 大鹏半岛佩戴的珠宝
42 潮池生物 : 求生不易
43 解密一只蟹的身体
44 海胆 : 海底的“刺头”
45 找寻配偶的方式
46 大鹏半岛常见蟹类
47 沙滩上的开花植物
杨梅坑—过店
48 大鹏美食 : 南澳海胆
49 杨梅坑河 : 溪流里的生命世界
50 杨梅坑里识野果
51 1912 年的星光
52 萤火虫的一生
53 珊瑚 : 海底的森林
54 螺壳建筑师的 Q&A
55 潜沙动物 : 沙滩上的“常住民”
56 马湾 : 找到我的星座
57 收藏云朵
过店—鹿咀
58 鹿咀 : 滨海植物的生存本领
59 芳草萋萋,在水一方 : 鹿咀码头的海底植物
60 杨梅坑里识野果
61 1912 年的星光
62 萤火虫的一生
63 珊瑚 : 海底的森林
64 螺壳建筑师的 Q&A
118
踏浪逐沙滩
用双脚感受大鹏,没有什么比在沙滩
漫步更惬意的了。
让海浪轻轻拍打着小腿,让沙粒柔柔
摩擦着双脚。沙滩,是让人们与大自然坦
诚相待的地方。
深圳的自然沙滩都在东部,其中更以
半岛海岸线上最为集中。半岛有大大小小
几十个沙滩,其中叫得上名字有些规模的
就不下十个。
充满艺术气息的溪涌沙滩是潮人聚集
地,帆船运动和音乐节是它的特色;沙鱼
涌沙滩讲述着半个世纪前东纵北撤的壮丽
故事;较场尾比邻大鹏古城,以特色民宿
形成一道活力海岸线;半岛“细腰”处的
蓝宝石沙滩,面积不大却有着媲美度假海
岛的翠色海水;杨梅坑的细沙与砾石交织,
鹿嘴的怪石让它平添一分壮阔;东西涌的
白沙滩更不必多言,在这里面对无遮无拦
的大海,会对深圳的海洋气息有更深体会。
要从明珠璀璨各具特色的诸多沙滩中
排名出冠亚季军,显然只会令人陷入长久
的纠结中。但如果向初探半岛海滩的游客
推荐上几个,自然会偏爱免费向公众开放、
可以畅泳的那些……
沙鱼涌景区
沙鱼涌景区的丰富值得反复玩味,绵
长的沙滩只是它的景点之一。
让我们从景区最外围游览起,葵涌河
在这里被复杂的地貌拉住脚步,岩石形成
落差造成飞瀑景观,在行走绿道的游人耳
沙蟹在海浪间寻觅着食物
陈艺摄
119
边轰鸣。接着是砾石散落的泥滩,鹭鸟在
这里寻觅着美食,小鱼小蟹则忙不迭地设
法隐匿起来。
走过蜿蜒的栈道,在醉心游览中不知
不觉进入沙鱼涌村。这是个颇具历史的港
口渔村,沿途民宿门前的花草和疍家菜的
美味会让人不禁慢下脚步。
如果抵制住诱惑执着向前,眼前会出
现古朴的石阶,将人引入古树簇拥的山景。
浓密的树荫一路遮住游人眼帘,直到某个
转角才在林隙中瞥见阳光大海,眼前豁然
开朗。
这里是长达 200 米的洁净海滩,有礁
石底的透明海水段,也有白浪卷金砂的纯
沙滩可供安全嬉戏。“东纵北撤纪念碑”
和纪念亭提醒着人们眼前美景在历史长河
中的浓墨重彩。
沙鱼涌自古就是一处优良港口,清末
时是一处海上通商贸易的交通要道,繁华
的商品集散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起到
了从香港运送华侨捐赠抗日物资的重要作
用,建立了承担国际邮件进出的“沙鱼涌
邮局”,又由这里转移了香港大批文化界名
人和国际友人到东江游击区。抗战胜利后,
东江纵队共 2583 人从沙鱼涌登船北上,支
持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
尽管有着厚重的历史背景,来到沙鱼
涌的游客也不必拘礼。这里对公众免费开
放,设置有游客中心、便民服务站等,沙滩
划有帐篷区,海域划分了游泳区和海上运
动区,让不同需求的游人都能尽兴、安全
地享受沙鱼涌之美。
沙鱼涌海滩
李普曼摄
120
121
蓝宝石海滩
南澳街道三面被大海环绕,蜿蜒的海岸线更是形
成诸多波浪和缓的小海湾,也就不乏优良沙滩。南澳第
一沙滩洁白绵长,可惜由于没有防鲨网而禁止下海游
泳。距离一公里的地方有一处小巧迷人的海滩,没有
“第一”的盛名,却是海泳爱好者的小众心头好。
这里不适合小朋友玩沙——海水较深、波动强,成
年人游几下就会发现已经踩不到底。但对于资深泳者来
说,或是对于浮潜爱好者,这里是深圳难得的好去处。
较深的海水提供了美妙的浮力,置身其中最能感
受大海怀抱的温柔。防鲨网也设置了足够畅游的范围,
同时保证游客下水不受船只的影响。礁石底则造就了
翡翠色的清澈海水,俯瞰蓝宝石沙滩,沙滩的白与礁石
的黑形成明暗对比,碧蓝的海在明暗间闪动,让这片海
滩别具活力。
活力也来自蓝宝石沙滩富饶的生命,礁石间是鱼
儿觅食之处,人在海中畅游,鱼儿也相伴随,戴着泳镜
就可观察鱼群忽而转向的灵巧身姿。因此很多人会带
着浮潜用的面镜和呼吸管前来,投入其中欣赏。需要提
醒的是,蓝宝石沙滩海洋生物丰富,水母也是其中一
员。水母的触手上遍布刺细胞,含储存刺丝的刺丝囊。
当水母受到物理刺激时,会出于本能在极短的时间内
释放出刺丝囊里的刺丝。一旦对人攻击,会造成刺痛和
灼烧感,体弱和过敏体质人群还可能有严重溃烂甚至
生命危险。
当然,水母是海洋中重要的一类动物,攻击能力是
它的生存技巧。我们只能多加防护,小朋友和过敏体质
人群要更加谨慎,尽量穿着防水母的长袖长裤泳衣,一
旦被攻击要及时处理。
认识大海中的凶险,也是踏浪逐沙滩的必要一课。
蓝宝石海滩
李普曼摄
122
123
沙鱼涌海滩
李普曼摄
124
在深圳与惠州交界处,一条绵延的海
岸线串起了盐灶古村、红树林、古树群落、
潮间带等丰富的滨海景观,这里就是坝光,
资源之丰富多样在深圳独一无二。
坝光在深圳很多人眼里带着一丝神
秘。坝光的沙滩上有成群结队的小螃蟹和
随处可见的花蛤,但坝光为人们提供的可
不只这些野趣。
坝光的升级要从 2020 年银叶树湿地
园建成说起,把丰富的资源细心梳理,用诗
意的步道、栈桥连接起来。紧接着坝光自然
学校创建。这所自然学校首先把具象的坝
光资源抽象成“山海林河”自然教育体系,
规划出海岸潮间带科普线、百年古道山野
寻踪线、“坝光记忆”生态廊道线三条精品
郊野科普线路。偌大的坝光该怎么走?沿
着这几条线路就能探寻最精华的部分。
有学校就有老师,30 人的自然教育队
伍,为访客讲解潮间带、湿地、山野、渔村印
记四大类自然课程,从自然的角度看待宝
藏坝光。老师们会告诉孩子,花蛤不仅能吃,
还能净化海水,一枚在海滩上栖息的花蛤
比挖出来下锅的花蛤贡献要大得多。
深度探索坝光,你还会知道,这里的
古银叶树群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一片,而
且很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片群落。最
大的一棵古银叶树已经超过了 500 岁,巨
大的板根记载着它盘踞海边度过的岁月。
树下的泥滩中,招潮蟹和弹涂鱼在窸窸窣
窣活跃着。成熟的银叶树果实高度木质化,
果外皮具有充满空气的海绵组织,能让种
子漂浮在水面上,随着海流漂向远方。
探访坝光自然学校
125
坝光盐灶村后最古老的一棵银叶树已超过 500 年树龄
南兆旭摄
银叶树的板根
南兆旭摄
村庄红树林与海坝光
吕牧华摄
坝光海岸的红树林
吕牧华摄
坝光银叶树湿地园由丰富多样的景观构成
李普曼摄
126
与海为伴重回大海
生命源于海洋,一些人的生活又回归了海洋
他们与海为伴,被海治愈
用身体力行呵护着海洋
127
东涌海柴角
南兆旭摄
128
生命从海洋起源,海的记忆还留存在
人类基因深处。有一群人,就在大海中找
到了归属感,又回到了海洋。
他们在炎炎夏日也穿着厚厚的潜水
服;他们中个头娇小的女孩子同样背着重
达 30 斤的气瓶在海滩上健步如飞;他们
说自己有“蓝瘾”,陆地上待太久就要下
海过过瘾。他们,就是水肺潜水员。
到半岛潜水去!
海底世界在很多人印象中是纪录片中
深不见底的海沟和遥远的大堡礁,其实,
我们身边就有美丽的半岛海域等着人们潜
入探索。
大鹏半岛是深圳乃至广东重要的潜水
区域,沿岸有多个著名潜点,比如东涌和
西涌沿岸,船行 5~15 分钟即可到达潜点,
如东涌以东的大排头、东角、三宝石、长角、
海柴角,西涌的牛奶排、赖氏洲、黑崖角等。
这些潜点以水下礁岩和巨石堆为主,可以
观赏上面的珊瑚礁和珊瑚礁间的小丑鱼、
海葵等。河豚、石斑鱼、神仙鱼等也是半岛
近岸潜水容易看到的海洋动物。幸运的潜
水员,也会偶遇魔鬼鱼、海豚等大家伙。
普通人也能潜水吗?除了由专人带领
的体验潜水,加入潜水员行列需要进行 3
重回大海
到大鹏潜水去
129
天左右的学习,通过考试后取得证书,方
可“独立”潜水。“独立”并不意味着独
自,持证潜水员根据等级的不同可以潜入
水下 18~30 米,为了能够应付海里的各种
突发情况,普通潜水员一定要结伴并在熟
悉海域的向导带领下潜水。如果有意加入
潜水员行列,大鹏半岛的各码头、沙滩都
有潜店开设,可以在各社交平台上查找其
中口碑较好、认真负责的正规潜店咨询。
观赏美丽的海洋生物是潜水一大乐趣所在
潜水员水中的装备
130
潜水,不仅是好玩而已
成为一名潜水员,意味着从此可以探
索海面下的世界。潜入海洋,不仅是一种
观赏美景体验浮力的休闲娱乐,更代表着
能为保护海洋做更多事情。
很多潜水员在潜水过程中,如有余力,
会捡起遇到的塑料包装、废弃渔网等海洋
污染物。他们说,当倾心于海底的美丽,那
些人为制造的垃圾就变得特别刺眼,让人
无法坐视不管。哪怕在岸上,也会不禁提
醒游客不要在沙滩上留下垃圾。
还有些潜水员从潜水发展出水下摄影
的爱好和技能,醉心于拍摄海底大大小小
的生物。陆地上摄影已经是一件颇具技术
含量的事,在海洋中边潜水边拍摄除了对
器材的要求更高,也需要潜水员有良好的
中性浮力来保持稳定。深圳水下摄影“扛
把子”王炳老师就是一名醉心水下摄影的
资深潜水员。1963 年出生的他,从 2009 年
接触浮潜后就在拍摄深圳近岸水下的鱼群、
珊瑚,边拍边学习海洋生态知识。2014 年
考了水肺潜水证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潜入
深海把半岛的海域拍了个遍。拍摄、识别、
鉴定,王炳老师乐此不疲,多年积累下,拍
摄到涵盖 14 个门 300 多个科的近 600 个
物种。拍摄也是记录的过程,王炳老师对海
洋生物越来越熟悉,也对半岛这片海的生
物分布和变化有了更多了解,为海洋保护
和科普工作提供了大量一手素材。
除了背着气瓶的水肺潜水,还有从海
面上观察水下的浮潜、不带气瓶依靠自身
调节腹式呼吸屏气下潜的自由潜水等方式
可供选择。陆地上待久了,试试重回海洋的
怀抱吧!
水肺潜水是普通人近距离观赏海底的主要途径
131
气瓶:
水肺潜水的气瓶是不锈钢或铝制的,内部以高压空气填充,最常见的容量是
12 升,通常能充压到 200bar,也就是充入 2400 升常压空气。下潜越深耗气越
快,在海面下 10 米的耗气量约是水面的 2 倍,记得经常查看气压表确保有足
够的空气哦!
面镜和呼吸管:
潜水面镜与游泳眼镜一样可以方便使用者在水下睁开眼睛,也能够在强
压下保护眼睛。此外,潜水面镜视野更大,可以更好地观赏海底。更重要
的是,潜水面镜会连鼻子一起罩住,以防鼻腔进水。
浮力调整装置:
浮力调整装置能帮助潜水者在水中实现上升、下降。通常分为背囊式 BCD、
背心式 BCD 以及系统式 BCD,背心式是休闲潜水最常用的样式。由一级头、
二级头、备用呼吸器、低压管组成的调节器也会固定在浮力控制装置上。
潜水服:
水下阳光难以照射到,随着下潜变深气温会越来越低,长时间水下活动就需
要穿着能够隔水的潜水服来保暖。温暖天气潜水穿着市面上主流的 3 毫米和
5 毫米厚度就基本能满足需求。
脚蹼:
潜水脚蹼的作用是为潜水员提供前进动力,脚蹼宽大的面积能增加脚掌打水
的面积、更快前进,这是像水鸟学习的呢!
水肺潜水用什么?
气 瓶
Gas cylinder
面镜和呼吸管
Mask and snorkel
浮力调整装置
BCD
潜水服
Diving suit
脚 蹼
Webbed feet
132
在深圳这座以年轻著称的城市,冲浪
这项小众运动能够落地生根一点都不意外。
冲浪发源于夏威夷,早期,当地人们
在大浪时来到海边,用短而窄的阿拉亚浪
板(Alaia) 或 者 较 长、较 重 的 欧 罗 浪 板
(Olo),赌谁能够驾乘到最大的海浪并停
留最长。这项带着海洋气息与嬉皮气质的
运动对于中国人来说一度很陌生。
当一些“吃螃蟹”的国人在海外体验
了冲浪后,深深为这项运动的自由、阳光、
活力所折服。他们回到深圳发现,大鹏半
岛有 133 千米海岸线,东涌和西涌是全年
可玩的冲浪点,深圳人何不玩起来?
冲浪手的浪漫半岛浪人情歌
如今东涌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冲浪店,
很多店主都是早期的“深圳浪人”。他们
原本做着办公室工作,抱着冲浪板下了海,
就转而过起了伴海而居的生活。如今主理
着冲浪俱乐部的 Leon 回忆,2012 年他在
巴厘岛接触了冲浪。回来深圳到处找冲浪
点,寻觅到东西涌,看到几个“老外”在
玩,兴奋的感觉溢于言表,随即加入进去。
早期深圳学冲浪就像夏威夷的先驱那
样,拿块板子下海,没有老师可拜,就同伴
间交流技艺,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向着更大
的浪挑战。
随着越来越多人踏上浪尖,半岛东西
在大鹏半岛的海上冲浪 a
李普曼摄
133
涌海滩俨然已经成了国内冲浪的一大地
标。2017 年,东涌海滩举办中国冲浪冠军
巡回赛既“大鹏杯”冲浪桨板赛,更是把
半岛冲浪文化引入了主流视线。
但彼时,冲浪还是属于少数弄潮儿的
领域。直到 2020 年潮流明星参与的冲浪
生活体验清凉综艺《夏日冲浪店》热播,
冲浪一时间变成年轻人纷纷追逐的时尚运
动。如今,只要天气允许,每天在东西涌海
滩都能看到不下十余位冲浪手在海浪里翻
腾,不管新人还是老手,在大海里都能找
到快乐。冲浪店主表示,节假日甚至有整
个办公室结伴来冲浪作为团建方式。
现在东涌海滩有超过十家冲浪店,为
游客提供冲浪板租赁、冲浪教学、民宿餐
饮等服务。现在去半岛学习冲浪不必再像
早期在海浪上自己摸索,有成熟系统的课
程可以好好感受这项海洋运动的魅力。
冲浪手们喜欢把自己叫作“浪人”,冲
浪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是冲浪手们的标签
和生活方式。半岛的冲浪文化正在兴起,那
些清新休闲的装潢、阳光热烈的比基尼、色
彩缤纷的冲浪板,都在引诱着人们奔向海
边,把皮肤晒成无拘无束的古铜色。
以防晒为主的冲浪用品
本文特别鸣谢:离岸风冲浪、浪神冲浪俱乐部
在大鹏半岛的海上冲浪 b
离岸风摄
在大鹏半岛的海上冲浪 c
李普曼摄
134
135
136
“第一次接触 Hobie 帆船的时候,海
面平静,阵风在水面上压出深色的痕迹,
船速飞快却平稳,船尾舵叶和水摩擦出类
似于引擎的声音,船体随着阵风轻盈地浮
升起来,感觉我的心也跟着一起漂浮在海
面上,我所有关于大海的快乐记忆也是从
那个时候开始的。”
资深帆船教练大河回忆起第一次接
触双体无动力帆船,献上了一段充满诗意
的文字。相比在海上轰鸣的摩托艇、游艇,
帆船则更像是一种融入而非征服大海的方
式。一根绳子控制前帆、一根绳子控制主
帆,船尾的舵控制方向。因为结构简单,双
体帆船船体非常轻盈、易于搬运。26 岁的
帆船教练罗本鑫说,学习帆船最初的动机,
就是好奇如何只用两根绳一个舵让船乘风
破浪。
阳光、健康、自信是帆船运动的气质。
帆船靠风行驶,自然界的风不会一成不变、
甚至难以预测。水流会影响船速,场地的
137
不同位置、风力风向都会让航行充满变数。
在学习帆船的过程中,需要感受海流与风
的走向,打开感官,综合运用智力和体力,
找到最有利于自己的航线,人船一体相配
合在海上找到一条航道。
坐拥海洋资源的半岛自然是深圳玩帆
船的大本营,在大鹏海域的帆船运动除了
前面提到适合一家人驾驶的双体帆船,还
有龙骨大帆船、适合青少年的稳向板小帆
船等。此外还有适合成人学习的皮划艇、
桨板、帆板运动,以及水翼帆板等水上运
动项目。
目前帆船运动还不够普及,但已有越
来越多的深圳人爱上帆船。中国家庭帆船
赛保利深圳站连续三年在大鹏溪涌海滩扬
帆,这里也走出了不少优秀的帆船选手,
比如中国第一批独自驾驶 OP 帆船完成离
岸夜航挑战的 13 岁少年。
本文特别鸣谢:海阔体育
冲浪店内的主题杂志与滑板 色彩缤纷的冲浪板
138
深圳被称为千园之
城,光明区面积不到全
市的 1/10,却是深圳公园最多的一个区,
全区有近 300 个公园(截至 2020 年年底
建成的公园有 260 个)。到目前为止,光
明基本实现“城在园中,园在城中”。
光明是深圳田园生活的代名词,乳
鸽飘香、奶供万家,瓜果米蔬中留存着深
圳味道 ; 它又是高起点强势亮相的科学
城,高校与科研机构林立,走在科技前
沿 ; 这里水系丰富,也有足够的魄力把
黑臭水体变碧波 ; 它青山层叠,不乏人类
的“网红打卡处”,也是稀有动物的隐居
家园……
在 2022 年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
上,光明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获
评第三届“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
此前,光明区已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
建设示范区”“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
等 9 项国家级绿色发展荣誉称号。
光明专栏将带你畅游茅洲河,近距
离观察水蕨;深入大顶岭山林中,与仙八
色鸫亲近,探寻豹猫家族和果子狸的踪
迹。在光明体验轻快明媚的生活,万物可
爱,大放光明。
139
140
都市
田园诗
141
142
城市天际线交织成深圳现代产业的高
光,这是深圳最为人所知的都市风景。而
连很多深圳人也未必知道的是:在深圳西
北部,曾有一段农场中的辉煌历史,其中
蕴含着艰苦岁月里的奋斗精神,也是深圳
人对自然环境早期的规划和改造史。时过
境迁,农场记忆留存在小小的牛奶瓶里,
也化作光明满街的乳鸽飘香,也在如今的
“光明农场大观园”中的欢声笑语里延续。
时间回到 1957 年,彼时距离光明新
区成立还有 50 年光景,正式获批光明行政
区则要再等上十多年,甚至光明之名还没
有在这片被戏称为深圳“西伯利亚”的土
地上出现。放眼望去,这处深圳西北角除了
寥寥村镇就是山野河湖,杂草在荒地丛生,
地多人少。来自广东省农垦厅的一行人却
从荒凉中看到了大干一番事业的沃土,在
当时的宝安县委支持下,逐步勘测、规划
出一片希望的田野。1958 年,“光明农场”
正式成立。
光 明,取 自“ 光 荣 ” 的“ 光 ” 字 与
“公明”的“明”字,前者点名了农场所
肩负的供给香港地区农副产品这一光荣任
务,后者则是农场所在地当时所属的“公
明区”之名。光明二字不只指代农场,也
预示着这片土地,从此将大放光明。
农场中的光明记忆
143
牛奶瓶中的拓荒史
在《寻找光明记忆:农场往事》一书
中,原光明农场党委书记梁鉴时老人回忆
农场创立之初的艰苦和火热:农场创立后
的很长时间,一行人都是暂住在牛棚里。
当时的牛棚有一间砖瓦房,几个人就用木
板搭建阁楼,临时安家。
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农场开创者
们有的是一腔把荒地变良田的冲劲,积极
开荒、种粮食蔬菜、养猪养牛。尽管成立后
不久就遇到三年困难时期,光明农场还是
填饱了人们的肚子。熬过黎明前的黑暗,
农场逐渐站稳脚脚跟,稳步发展。
1973 年,当时的国家副主席王震到光
明农场考察时,鼓励农场发展奶牛养殖产
业,并赠送了农场 5 头优质奶牛,光明农
场的奶牛养殖业由此发源并不断扩大。
1975 年,农场开始生产鲜牛奶供应香
港地区,奶牛数量有限,挤奶也全靠人工,
因而产量还比较少。
1978 年,光明农场从上海引进奶牛,
扩大了奶牛养殖规模,但挤奶、装瓶等工
作还是依靠人工。向香港出口的瓶装鲜奶
被命名为“珠江桥”牌。
光明农场 光明农场是一线城市中少有能接触奶牛的场所
144
随后,农场又引进了更高产的荷斯坦
奶牛,“光明奶品加工厂”粗具规模。瓶装
奶的加工制作由人工转向机器自动化,还
具备了奶制品的加工能力。1980 年,农场
鲜奶产量 2363 吨,出口瓶装奶量 1548 吨,
产值 100 多万元。一个个小小的牛奶瓶从
生产线上被忙碌运送,农场为深圳带来了
实实在在的巨大效益。
1984 年,“光明奶品加工厂”成功注
册“晨光”商标。在 1985 年香港食品会
展上,香港总督称赞晨光牛奶是对香港最
实质的贡献。牛奶瓶里不只是一杯奶更是
“优质出品”的深圳名片。
随着内地对奶制品的需求增大,光明
农场出品的“晨光”牛奶开始面向本地市
场,除了出口创汇更滋养了几代深圳人,
标志性的红色商标成为不少人从小到大的
陪伴。
农场给了孩子们亲密接触小动物的机会
游人体验饲喂山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