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利2023春拍 | 挹古芳——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玉器、工艺品

发布时间:2023-6-19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北京保利2023春拍 | 挹古芳——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玉器、工艺品

6671清  粉彩过枝「萱寿延龄」图杯一对“大清雍正年制”款A RARE PAIR OF FAMILLE-ROSE OVER-WALL 'FLORAL' CUPSQing DynastyYongzheng Six-Character MarkD8.5 cm.RMB: 400,000 - 600,000此件拍品处于保税状态下,具体信息请联系北京保利拍卖中国古董珍玩部工作人员。备注:1.亨利·奈特爵士(1903-1971)旧藏;2.瑞士玫茵堂旧藏出版:《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2,编号963,定为雍正展览:“Oosterse Schattn.4000Jaar Aziatische Kunst”,荷兰国立博物馆,阿姆斯特丹,1954年,编号369本品撇口,弧腹,圈足,胎釉细腻洁白,以粉彩为饰,外壁绘洞石,搭配巧绘萱草剪罗,搭配淡雅脱俗,自胫部向上延伸至内壁,似越墙而出,朵朵花卉含苞吐萼,构图清朗,画工精湛,底落“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青花款。耿宝昌先生于《明清瓷器鉴定》刊载的雍正白釉地珐琅彩过枝花卉碗,以及上海博物馆藏雍正粉彩过枝花卉纹碗,纹饰... [收起]
[展开]
北京保利2023春拍 | 挹古芳——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玉器、工艺品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01页

6671

清  粉彩过枝「萱寿延龄」图杯一对

“大清雍正年制”款

A RARE PAIR OF FAMILLE-ROSE OVER-WALL 'FLORAL' CUPS

Qing Dynasty

Yongzheng Six-Character Mark

D8.5 cm.

RMB: 400,000 - 600,000

此件拍品处于保税状态下,具体信息请联系北京保利拍卖中国古董

珍玩部工作人员。

备注:1.亨利·奈特爵士(1903-1971)旧藏;

2.瑞士玫茵堂旧藏

出版:《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2,编号

963,定为雍正

展览:“Oosterse Schattn.4000Jaar Aziatische Kunst”,荷兰国立博物

馆,阿姆斯特丹,1954年,编号369

本品撇口,弧腹,圈足,胎釉细腻洁白,以粉彩为饰,外壁绘洞石,搭

配巧绘萱草剪罗,搭配淡雅脱俗,自胫部向上延伸至内壁,似越墙而

出,朵朵花卉含苞吐萼,构图清朗,画工精湛,底落“大清雍正年制”

六字楷书青花款。耿宝昌先生于《明清瓷器鉴定》刊载的雍正白釉地珐

琅彩过枝花卉碗,以及上海博物馆藏雍正粉彩过枝花卉纹碗,纹饰布局

和画风亦颇有相似之处。此类品种格调高雅,与习见粉彩瓷器的胎釉特

征、纹饰风格有明显差异,等级颇高。

此对杯原属亨利奈特典藏,他明辨善鉴,自1930年始,直至1971年辞

世,搜珍集宝,雅蓄中国陶瓷及工艺品,主攻明清瓷器,多购自伦敦艺

商 Bluett & Sons。Roger Bluett 曾说,亨利奈特所藏十八世纪瓷器,

或冠绝欧洲,并存高古佳器,尤是难得。早春4月,于香港苏富比所售出

之“清康熙 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碗”,以2.3亿元港币成交,即为亨

利·奈特先生雅蓄。

第102页

即见如来

—佛教美术专题

第104页

6672

清乾隆  铜燃灯佛坐像

“大清乾隆年造”款

A GILT-BRONZE SCULPTURE OF DIPAMKARA

Qing Dynasty, Qianlong Period

Qianlong Six-Character Mark

H16 cm.

RMB: 100,000 - 150,000

6672(mark)

“过去佛”即为燃灯佛,为释迦牟尼之前的佛,佛经中记载燃灯佛出生

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称为燃灯佛。佛经中将一个宇宙从生到灭称为

一个“大劫”,释迦牟尼所在的现世即现在的劫称为“贤劫”,燃灯佛

为贤劫之前“庄严劫”的佛。燃灯佛曾预言释迦牟尼的前身在贤劫中将

成佛,并向他授记,因而燃灯佛也被称为“过去佛”。

此尊燃灯佛面相饱满,面貌刻画清晰,棱角分明,双目深邃,温和而端

详。燃灯佛结金刚跏趺坐,双手于胸前结转法轮印。身披袒右肩式袈

裟,衣缘錾刻繁密的花纹,衣纹层迭有致,质感强烈,表现出京造佛像

高超的写实技法。仰覆莲座束腰,莲瓣整齐饱满,富有张力,样式极为

罕见,中间刻六字楷书年款,底沿较宽且略呈弧形,为典型的乾隆宫廷

造像工艺。整尊佛像造型精准,铸造工艺精细,铜质精良沉实,鎏金经

长年供奉已部分脱落,但不减其神圣庄严之感。其与六品佛楼小品之样

式、工艺极为相似,同一题材燃灯佛可参考北京保利2013年12月5日编

号6553清乾隆 六品佛楼燃灯佛,成交价RMB1,035,000。

清乾隆 六品佛楼燃灯佛

北京保利2013年12月5日编号6553

成交价RMB1,035,000

第106页

6673

清乾隆  铜鎏金佛母坐像

A GILT-BRONZE SEATED SCULPTURE OF DIPAMKARA

Qing Dynasty,Qianlong Period

H20.5 cm.

RMB: 120,000 - 180,000

此尊佛母像为典型的清代乾隆宫廷造像,其胎体厚重,鎏金澄亮,胸口

项链装饰款式非常独特,线条流畅,刻工精细,佛母头部微微上扬,面

部神情宁静安详,当胸的说法印和微闭的眼神交会,右手于腿上呈与愿

印,传达出一种气定神闲的优雅气质。

第109页

6674

清乾隆  铜泥金菩萨坐像

A GOLD-PAINTED BRONZE SEATED SCULPTURE OF

BODHISATTVA

Qing Dynasty,Qianlong Period

H34 cm.

RMB: 300,000 - 500,000

清代宫廷造像做工精细,风格成熟,为汉藏融合式风尚的成熟期。康

熙、雍正及乾隆三朝宫廷造像则将蒙古、汉地的造像精粹相融合,并于

此之上,以藏传佛教的风格和铸造工艺,创造性地发展出更加华美而具

雄阔气度之佛像风格。此尊铜鎏金菩萨造像无论从造型或工艺,均显示

出极高的艺术品质。展现出清代宫廷金铜佛造型 艺术之鲜明特点,其工

艺精湛,品相完好,而今仍旧保留有完美的宫廷气息,难得尤甚。其发

髻高束,头戴五叶宝冠,面庞圆润,弯眉长目,相容静谧,为造像量度

中的标准样式。身体略向右边倚斜,上身袒露,佩戴璎珞钏环等。右手

高举,仿佛文殊菩萨的体态。菩萨下着长裙,衣薄贴身,全跏趺坐于莲

花宝座上,莲座为双层束腰仰覆莲座,上下各缘饰连珠纹一周,束腰深

陷,莲瓣三层且极为立体,为乾隆宫廷的典型样式。

第110页

6675

清乾隆  六品佛楼“妙音天母”

“大清乾隆年敬造”款,原封底

A GOLD-PAINTED BRONZE SEATED SCULPTURE OF

YANGCHENMA

Qing Dynasty,Qianlong Period

Qianlong Seven-Character Mark

H13 cm.

RMB: 200,000 - 300,000

备注:北京翰海,2000年7月3日,编号1523

6675(原封底 6675(mark) )

此尊为清宫造办处制“六品佛楼”造像, “六品”是根据修行者不同根基而

设立的六个不同层次的修行内容,自浅至深分别是般若品、功行根本、德行

根本、瑜伽根本、无上阳体根本、无上阴体根本。每一品都有一些代表性佛

像,每尊佛像都属有三种款式:纪年款、佛铭款和所属品名款,是鉴别清宫

“六品佛楼”所供佛像的一个重要标识。

此尊妙音佛母造像结跏趺坐于单层覆式莲座上,台座上有三周连珠,正前方

铸“大清乾隆年敬造”款,台座前錾刻佛名“妙音尊母”,指明此尊曾供奉

于清宫某座六品佛楼之中。一面二臂,头戴五叶冠,耳后有束发缯带,面相

宁静。袒露上身,肌肉极富质感,肩披帛带,下身着裙佩饰耳珰、相连、臂

钏、手镯、脚镯。双手均作出托物的姿势,帔帛的两端垂搭在座前。整体做

工精细,结构匀称,为标准的六品佛楼造像佛像。此尊造像封底未动,品相

保存完好,极为难得。同类造像可参考清宫旧藏之清乾隆六品佛楼妙音母,

以及北京保利2018年12月9日编号6347清18世纪 六品佛楼摧破金刚。

妙音佛母亦称妙音仙女、妙音天母,是藏传佛教中的智慧和文艺女神,为文

殊菩萨的眷属。此尊面容秀美文静,束发垂肩,髻上插饰白花及珍宝发饰。

身着天衣,佩饰璎珞。左手操琵琶(已佚),右手作弹奏状。二胫交叉,端

坐于莲花座上。长长的帛带绕身,翻卷自如,增添了动感。

清乾隆 六品佛楼妙音母

故宫博物院藏

清18世纪 六品佛楼摧破金刚 H 20cm

北京保利2018年12月9日 编号6347

成交价 RMB920,000

第112页

6676

清康熙  铜云蝠纹朝冠耳三足炉

A BRONZE TRIPOD CENSER WITH BATS AMONG CLOUDS

PATTERN

Qing Dynasty, Kangxi Period

W34.5 cm.

RMB: 600,000 - 900,000

备注:重要私人收藏

6676(mark)

此炉形制拟古,浑圆丰腴,刚柔并济。卯耳,腹部弦纹上凸雕涡纹装

饰,下部光洁。底承三足,敦实粗壮,其上浮雕云雷纹,与炉身搭配和

谐。底刻“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气息古朴。朝冠耳式样亦称判

官耳,形制见于《宣德彝器图谱》,有“加官进爵”之吉兆,颇具意

味。

第116页

6677

清中期  绢本彩绘明王像一堂六幅

A SET OF SIX PAINTED SILK SCROLLS OF BUDDHIST

GUARDIANS

Mid-Qing Period

L118×57 cm.

RMB: 950,000 - 1,200,000

备注:重要私人藏家收藏

《北京市文物精粹大系佛造像卷(下)》

第55页之“明代大威德焰发迦明王像”

《北京市文物精粹大系佛造像卷(下)》

第161页之“清代大威德明王像”

无能胜明王 马首明王 大威德步掷明王

第117页

此组绢本彩绘明王像一堂六幅为清代寺庙或为贵族私人佛堂中举办水陆法

会中所用到的神像画。完整的套组中会有佛、道、儒三教的诸佛菩萨、各

方神仙、人间社会各色人物,题材丰富,艺术形式非常有特色。此六幅为

明王像,明王是佛和菩萨的变化身,佛和菩萨在教化众生时,如果碰到顽

劣的坏人,就要变现为凶恶的化身,震慑坏人,法力无边,收复其心,是

佛教经典中极富宗教特色的主题,尤其在绘画中,因其身份与宗教背景会

产生极佳的艺术表现力,素来为佛教美术中经典的主题。

此六幅明王像形式统一,均身承椭圆形舟样背光,背光四周如同火焰般

燃烧,用以表现明王凶恶威猛的气势。每一座背光之上均饰化佛,为其

所代表的主尊,六位冥王各自三面六臂,手执法器,周身披挂缨络等装

饰,既华丽又威严,其形式与配色承袭于明代水陆画之传统,同类可参

考出版于《北京市文物精粹大系佛造像卷(下)》第55页之“明代大威

德焰发迦明王像”,以此幅明代大威德焰发迦明王像为参照可以看出,

清代水陆画在表现方式及色彩上处理的更加艳丽,水陆画在挂轴的基础

之上加以明确的背光,形式感更强,装饰性更强,样式亦十分罕见,可

参考出版于《北京市文物精粹大系佛造像卷(下)》第161页之“清代大

威德明王像”。

水陆法会全称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盛会”,是设斋、供奉佛神、

追悼先人、超度亡灵的一种仪式。《天地冥阳水陆仪文》中写道,水陆

各有四义:水能清洁,水能脱垢,水能清凉,水能上下。陆能坚厚,陆

有肥瘠,陆有高下,陆无边迹。所以水无陆而不显其用,陆无水而不彰

其功,水陆相符,功用著矣。故称之为水陆法会。水陆法会起源于印

度,在南朝梁武帝萧衍时期(464年-549年)有了文字记载,晚唐有了规

模,延续到北宋,杨谔制定了水陆仪文,法会更加规范,逐渐盛行。

明朝时期,晋北战事不断,朝廷修筑长城屯垦戌边。为了战争的需要,

一些寺院专门修建了水陆殿,在殿内四壁上绘制了供养的各路佛、神、

仙、道的画像。壁画的不可动性和耐久性都比卷轴画好,方便水陆法

事,显得格外重要,这样就产生了寺院的水陆壁画,由此形成了汉传佛

教中独树一帜的宗教绘画瑰宝。这一品类融合了宗教与绘画二者,将中

国早期绘画中独特的工笔技法展现的淋漓尽致,但成套成组者保存下来

则极为难得,而成组之水陆画对于汉传佛教水陆法会之仪轨的研究有极

大的学术价值,尤其成组之明王像,可与现存于山西宝宁寺之水陆壁画

是大明王相对应,殊胜难得。

较为特别的是,此组明王像绘制于丝绢之上,历经数百年,品相保存基

本完好,色彩同样明艳生动,较纸本绘画难度更高且更为稀少,比寺庙

壁画则更为精致、易保存,原应于某座皇家寺庙或道观水陆法会中使

用,是研究中国汉传绘画艺术不可多得的典范之作。

大威德大笑明王 不动尊明王 焰发德迦明王

第119页

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

《四十二章经》第一章

第120页

6678

清17-18世纪  铜鎏金上师坐像

A GILT-BRONZE SEATED FIGURE OF GURU

Qing Dynasty, 17th to 18th Century

H13 cm.

RMB: 100,000 - 150,000

此尊上师像双手结说法印,分别各牵一株莲花开于左右两肩,左右肩莲花中分别立经

卷和宝剑。上师面相中正慈祥,神态肃穆。躯体端正挺直,比例匀称。身着袒右肩式

袈裟,内穿交领式僧衣。衣纹厚重写实,衣领及袖口、边缘处饰以精美的花纹带。

仰式莲花座,莲瓣浑圆饱满,排列规整,地域风格特征鲜明。整体造型大方优美,制

作工艺考究,鎏金工艺精湛,是清代早期藏地造像的精品。从上师背后的经书和剑来

看,此尊上师像可能为宗喀巴大师(1357-1419),格鲁派的创始人。

备注:天津文物公司旧藏

出版:《金铜佛像》文物出版社,Lot48

第121页

6679

明  铜鎏金上师像

A GILT-BRONZE FIGURE OF GURU

Ming Dynasty

H18.8 cm.

RMB: 500,000 - 800,000

此尊上师造像头饰短发,发际线两侧向后退却,面庞圆润,双目平直,

双唇肥厚,鼻翼宽广,含有微笑,如同上师真实再现,极具写实意味。

上师双手平直于两膝之上,左手执佛珠,身躯壮硕,四肢强健,结跏趺

坐于软垫之上,上师外披大氅盖住整个背部,僧衣与大氅均满刻花卉纹

饰,富丽堂皇,大氅样式也在13-15世纪上师造像中常能得见。双腿结跏

趺坐,下承覆式莲花座,其莲座下缘铸藏文铭文一周。。莲花座莲瓣圆

润整齐,莲瓣饱满,层次清晰,做工极为精湛。整像造型生动,工艺精

湛,刻画细腻,材质上乘,是一尊精彩的明代上师造像佳作。

第122页

6680

清康熙  木雕漆金罗汉坐像

A GOLD-LACQUERED WOOD SEATED SCULPTURE OF ARHAT

Qing Dynasty, Kangxi Period

H24.5 cm.

RMB: 200,000 - 250,000

罗汉又名阿罗汉,意指“一切思惑断尽”,自唐代开始见于各种艺术形式,有16至100名

不等。罗汉是佛祖的弟子,公元437年译成中文的《入大乘论》中初次提到十六罗汉。公

元653年,玄奘法师将十六罗汉之名详译成中文。

此尊清康熙木雕漆金罗汉像面容冷峻,眉宇间英武俊朗。罗汉双手置于腹前,盘腿而坐。

姿态端正大气,大有断除诸漏,而得大自在的状态。身上袈裟自然贴体,包裹于腰身于双

膝,状态极为写实。此尊罗汉在制作时采用了如山石般随形且造型独特的底座,为罗汉增

加了一种山野修行之趣,给人超凡脱俗之感,与一般的莲花瓣式的底座颇有不同,为其独

特的艺术表现方式。

第123页

6681

清中期  青白玉罗汉戏狮

A GREENISH-WHITE JADE CARVING OF AN ARHAT WITH

LION

Mid-Qing Period

L18 cm.

RMB: 30,000 - 50,000

此像以青白玉为材,随玉石之形,于整块玉上采用圆雕、镂雕的技法,

雕琢罗汉嬉戏幼狮。罗汉呈侧倚之姿,双眼微敛,浓眉,高鼻小嘴。陶

醉于戏狮,脸上洋溢着欢乐,身着宽袖大袍,衣襟处寥寥数笔线刻,简

洁大方,显示出用工之精细。幼师立于罗汉膝头,微侧首直视罗汉,目

光炯炯有神,流露出调皮之态,显得亲切可人。整器青白玉质地通灵温

润,雕工精细,线条圆转而流畅,罗汉法相慈悲,小狮憨态可人,眼眉

灵动,情趣盎然。

第124页

6682

清乾隆  青玉浅刻填金十六应真御题诗文双面工册

页两片

A PAIR OF TWO SPINACH-GREEN JADE CARVED AND

G O L D - I N L A I D ‘ S I X T E E N A R H AT S W I T H I M P E R I A L

INSCRIPTION’ALBUM LEAVES

Qing Dynasty,Qianlong Period

9×6.8 cm.

RMB: 200,000 - 300,000

碧玉制,长方形,木包边,装饰成两个座屏形式,屏心以碧玉琢刻罗汉

图,刀口填金。其一玉片两面各精工刻划一尊罗汉图像和一首八言绝句

的诗文来描述其特征,另一玉片则一面为罗汉,一面全部印刻文字。

此二屏原应为十六应真册页中的两页,其全册共计有十六尊罗汉像,为

西藏佛教系统的罗汉,按顺序排列。其一玉版上为第十二毕那楂拉哈

抜喇錣杂尊者,第十三巴纳塔嘎尊者。第二玉版为最后的第十六阿必

达尊者,故而背面不再有罗汉。每一页画面纹饰清晰,罗汉面貌奇异高

行,刻划传神,工匠以刀代笔,表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平。其制作方法难

度极大,首先以毛笔将图案描画在玉板上,再以坚硬的工具—“金刚钻

刀”、“昆仑刀”或玛瑙等工具,直接在线条上来回刻画,故在阴刻在

线用放大镜观看有刀具来回刻划而成的“游丝毛道纹”,代表了清代乾

隆宫廷玉器的最高水平。

清帝乾隆,笃信佛教,在紫禁城内开展了大量佛事活动,制造、绘制了

大量佛像,法物及佛事图画,且诵经祀典、着文写诗,并制成玉册永传

后世。据《清文件》记载,关系国家礼制和体面的玉册,皆造办处玉作

承造。一套册宝的琢制工时需耗数月,造办处经常请旨征调苏州玉匠,

命之内廷雕琢,工巧可见一斑。

清乾隆 御制青玉填金十六应真玉册

北京保利2015春拍 编号 6375

成交价2070万

第126页

6683

18世纪  罗汉唐卡一组五幅

A SET OF FIVE THANGKAS OF ARHATS

18th Century

尺寸不一

RMB: 300,000 - 500,000

此件拍品处于保税状态下,具体信息请联系北京保利拍卖中国古董

珍玩部工作人员。

罗睺罗尊者 达摩多罗尊者 阿氐多尊者

第127页

跋陀罗尊者 宾度罗跋罗堕尊者

藏传佛教中的罗汉题材绘画受到汉地影响,形成了十六尊者与弟子,以

及特殊的藏汉结合之画风。这组18世纪罗汉唐卡为五幅,展现了藏汉结

合之罗汉堂卡画风的特征,其十六尊者为主尊,四周环绕或二弟子、或

多位弟子,唐卡画面布局可见明确的天界、地界之分,画面的宗教结构

清晰准确,背后以汉地山水绘画方法表现山河美景,为这一时期唐卡的

代表风格,其青山绿水的表现方式,以及蓝、绿、粉、朱、金等颜色的

运用正是受到清代早期汉地宫廷绘画的深刻影响之后所产生的的汉藏结

合之画风。画面整体色彩清新,结构布局舒朗,山水构图有远近之分,

给人以悠远辽阔之感,富有极强的艺术性,且原始装裱状态完好,五幅

的装裱形式统一,原本极为一组十六尊者唐卡中的五幅,是清代18世纪

罗汉堂卡中难得一见的精品。

从其绘画细节中可见,达摩多罗尊者右手持禅杖,左手持拂子,身背经

箧,头罩华盖,奔走途中,身旁猛虎相随;阿氐多尊者头戴披巾,双手结

禅定印,结跏趺坐静修,身旁僧徒环绕;跋陀罗尊者身着朱色大氅,容貌

苍老,然神色愉悦泰然,结跏趺坐,身侧鲜花为伴,两侧弟子正奉上佛

宝,形成了标准的一尊者二弟子格局;宾度罗拔罗堕尊者则结跏趺坐,左

手托法钵,右手持经书,座下弟子同样托起经书。极为尊者神情超然,姿

态放松,于清水绿水间讲经说法,将藏地特有的十六尊者形象清晰地印刻

下来,不仅是一组精彩的罗汉堂卡,亦是难得的清代绘画佳作。

罗睺罗尊者,为佛陀尚为太子时和妻子耶输陀罗所生,为佛陀亲子。佛

陀为罗睺罗尊者剃度后,拜舍利弗为戒师,舍利弗为他受沙弥十戒,成

僧团中有沙弥之始,时年十五岁。祖师诵经十分勤奋,能诵读不懈, 因

未受具足戒,不可与比丘同宿,出房宿于厕。曾与舍利佛行乞,于途中

受迫害,以慈心而能忍。由于严守制戒,修道精进,得阿罗汉果故称

“密行第一”。

达摩多罗尊者,是六世纪印度达罗彼荼国人,为该国大臣之子,自幼出

家,为古印度十大论师之一。在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卷五中记载,

他曾应国王挑战,和外道举行过一场重要辩论,扩大了佛教的影响;他

专长的就是玄奘所学的瑜伽唯识学说,著有《唯识论》,为大乘佛教瑜

伽行宗的巨匠,也曾主持过后来玄奘留学的印度那烂陀寺,他这一学派

后来的弟子戒贤,就是玄奘的老师。他的画像,就有独具一格的“背负

经笈”造型。

阿氐多尊者,阿氐多为梵语的音译,意思是无比端正。他出生于一个古

印度的富人之家,生下来就有两条长长的白眉毛,所以世人尊他为“长

眉罗汉”,以慈眉善目的形象来象征人的慈善之心。由于从不去追求财

物,其善德使他成为具有广博智慧和成就之人,并获得了阿罗汉果位,

阿氐多的意思是“不可击败的人” 。

跋陀罗尊者是十八罗汉之一,排名第六位,他是佛陀的一名侍者。他本是

位知识渊博的学者,后出家为僧,系统钻研佛法,获得阿罗汉果位。传说

他主管洗浴事,有些禅林浴室供其相。跋陀罗的母亲怀孕临盆时把他生在

了跋陀罗树下,所以给他取名为跋陀罗,跋陀罗出家后称为罗汉。据称,

他曾乘船去东印度群岛传播佛教,因此后世称他为「过江罗汉」。

宾度罗拔罗堕尊者,出生于古印度王舍城国师的家中,后由释迦牟尼佛

亲自剃度为僧,并获阿罗汉果位。释迦佛称他为“大狮子吼”,意为弟

子中最具权势、自命不凡者。

第128页

6684

清  虎牙天珠

AN AGATE ‘FOLDING LINES’ BEAD, PURE

DZI

Qing Dynasty

RMB: 90,000 - 120,000

天珠对孔长约 14.8mm ,珠体最大直径约

9.3mm,重约1.7克。珠体呈圆柱形,中间略

粗,逐渐向两头收细,两端截平,打磨平直光

滑。周身风化纹细密层叠,包浆莹润若脂。珠体

表面大部分被蚀染呈漆黑色,其间有乳白色相间

的纹饰。两排乳白色纹饰环绕于中部漆黑色纹饰

两侧,交错排列,形成两排三角形,从而使珠体

中部漆黑色部分形成了“之”字形纹饰,即俗称

的至纯“虎牙”纹饰。

备注:大藏家·喜马拉雅天珠艺术收藏

6685

清  莲花三眼天珠

AN AGATE LOTUS ‘THREE CIRCLES’ BEAD,

PURE DZI

Qing Dynasty

RMB: 225,000 - 250,000

天珠对孔长约18.5mm,珠体最大直径约11mm,

重约3.5克。珠体呈圆筒形,直径与对孔尺寸近

似,两端截平,打磨平直光滑。周身风化分布细

密自然,包浆莹润。珠体两端临近端部各蚀染有

一圈纵向黑褐色圆圈纹环绕着珠体表面,中间饰

有三组蚀染的黑褐色横向圆圈纹,与上下两排牙

黄色纹饰交错排列,形成两排似“山”似“之”

字形纹饰,即俗称的至纯“莲花三眼”纹饰。

备注:大藏家·喜马拉雅天珠艺术收藏

第129页

6686

清  如意双眼天珠

AN AGATE RUYI ‘TWO CIRCLES’ BEAD,

PURE DZI

Qing Dynasty

RMB: 250,000 - 280,000

天珠对孔长约 33.5mm ,珠体最大直径约

12.5mm,重约7.8克。珠体呈圆柱形,中间略

粗,逐渐向两头收细,两端斜向截平,打磨光

滑。珠体风化纹分布细密,包浆润亮,略有因表

层晶体疏松而形成的沁线与晶体脱落,更增添厚

重年代感。珠体表面大部分被蚀染呈黑褐色,色

泽深沉,其间有牙黄色相间的纹饰;在珠体两端

临近端部位置分别蚀染有一圈牙黄色的纵向圆圈

纹环绕着珠体表面,在两条纵向圆圈纹之间的珠

体上分别蚀染有两个位置相呼应的横向圆圈纹,

即俗称的“眼纹”,其间有两条牙黄色呈“Z”

形的蚀线将两个“眼纹”关联起来,形成“对

立且统一”的组合关系,即俗称的至纯“如意双

眼”纹饰。

备注:大藏家·喜马拉雅天珠艺术收藏

6687

清  双线虎牙天珠

AN AGATE ‘FOLDING LINES’ BEAD, PURE

DZI

Qing Dynasty

RMB: 405,000 - 425,000

天珠对孔长约 28mm ,珠体最大直径约

10.8mm,重约4.6克。珠体呈圆柱形,中间略

粗,逐渐向两头收细,两端截平,打磨平直光

滑。周身风化纹细密层叠,包浆莹润若脂。珠体

表面大部分被蚀染呈黑褐色,其间有乳白色相间

的纹饰。两排乳白色纹饰环绕于中部黑褐色纹饰

两侧,交错排列,形成两排三角形,从而使珠体

中部黑褐色部分形成了“之”字形纹饰,且在珠

体两端临近端部位置分别再蚀染有一圈乳白色的

纵向圆圈纹环绕着珠体表面,即俗称的至纯“双

线虎牙”纹饰。

备注:大藏家·喜马拉雅天珠艺术收藏

第130页

6688

清  双眼眼中眼天珠

AN AGATE ‘TWO CIRCLES’ IN LAYERS BEAD, PURE DZI

Qing Dynasty

RMB: 660,000 - 680,000

备注:大藏家·喜马拉雅天珠艺术收藏

天珠对孔长约32.4mm,珠体最大直径约10.9mm,重约5.68克。珠体

呈圆柱形,中间略粗,逐渐向两头收细,两端截平,打磨平直光滑。周

身风化纹细密层叠,包浆厚润。珠体表面大部分被蚀染呈黑褐色,在珠

体两端临近端部位置分别蚀染有一圈牙黄色的纵向圆圈纹环绕着珠体表

面,在两条纵向圆圈纹之间的珠体上分别蚀染有两组横向位置相对应的

圆圈纹,此种双圈层套的横向圆圈纹,即俗称的至纯“眼中眼”纹饰。

第131页

6689

清  对眼双眼天珠

AN AGATE ‘TWO CIRCLES’ BEAD, PURE DZI

Qing Dynasty

RMB: 1,100,000 - 1,200,000

备注:大藏家·喜马拉雅天珠艺术收藏

天珠对孔长约32.3mm,珠体最大直径约11.5mm,重约6.16克。珠体呈

圆柱形,中间略粗,逐渐向两头收细,两端截平,打磨圆润光滑。周身

风化纹细密层叠,包浆宝光内蕴。珠体表面大部分被蚀染呈漆黑色,在

珠体两端临近端部位置分别蚀染有一圈牙黄色的纵向圆圈纹环绕着珠体

表面,在两条纵向圆圈纹之间的珠体上分别蚀染有两个位置相对应的正

圆圈纹,即俗称的“眼纹”,其余再无修饰,可谓极简设计与极端对立

颜色的完美统一,即俗称的至纯“对眼双眼”纹饰。其“眼纹”几乎与

珠体等宽,颇为硕大有神,且品相完美,识者宝之。

第132页

6690

清  虎纹达洛天珠

AN AGATE DOUBLE ‘FOLDING LINES’ BEAD, PURE DZI

Qing Dynasty

RMB: 1,400,000 - 1,600,000

备注:大藏家·喜马拉雅天珠艺术收藏

天珠对孔长约20.5mm,珠体最大直径约17mm,重约7.56克。珠体呈圆

筒形,直径与对孔尺寸几乎等值,两端截平,打磨平直光滑。周身风化

纹细密层叠,包浆莹润若脂。珠体表面大部分被蚀染呈黑色,在珠体两

端临近端部及中部分别蚀染有一圈纵向黑色圆圈纹环绕着珠体表面,形

成了两组牙黄色纹饰环绕于中部黑色纹饰两侧,交错排列的“之”字形

纹饰,如同两组“虎牙”纹饰,即俗称的至纯“达洛”纹饰。重量超过7

克的达洛天珠非常罕有,且本品颜色品相俱佳,殊为难得。

第133页

6691

清  金刚杵六眼天珠一对

A PAIR OF VERY RARE VAJRA ‘SIX CIRCLES’ BEADS, PURE DZI

Qing Dynasty

RMB: 2,800,000 - 3,000,000

备注:大藏家·喜马拉雅天珠艺术收藏

天珠成对,一颗对孔长约31.5mm,珠体最大直径约11.2mm,重约5.69

克;另一颗对孔长约31mm,珠体最大直径约10.5mm,重约5.12克。珠

体呈圆柱形,中间略粗,逐渐向两头收细,两端斜向截平,打磨光滑。

珠体周身风化纹绵密,包浆厚重,红点密布,略有因表层晶体疏松而形

成的脱落与色沁。珠体表面大部分被蚀染呈深褐色,其间有乳白色相间

的丰富纹饰;在珠体两端临近端部及中部分别蚀染有一圈纵向圆圈纹环

绕着珠体表面,在三条纵向圆圈纹之间的珠体上分别蚀染有三组横向菱

形纹,即俗称的“佛眼纹”,两个“佛眼纹”一组,竖观则形如藏传佛

教法器“金刚杵”,即共三尊金刚杵于一珠。菱形的“佛眼纹”与深褐

色部分的山形梯形纹饰,形成了既对称统一,又丰富华丽的图腾,即俗

称的至纯“金刚杵六眼”纹饰,藏语亦称为“多吉”珠。且成对保存,

品相颇佳,尤为殊胜。

第134页

6692

明  铜鎏金小文殊坐像

“大明永乐年施”款

A GILT-BRONZE SEATED FIGURE OF MANJUSRI

Ming Dynasty

Yongle Six-Character Mark

H9.5 cm.

RMB: 400,000 - 600,000

6692(mark)

第135页

明朝建立后,继续推崇藏传佛教,并对西藏采取“多封

众建”的民族宗教政策,即对西藏各教派和各地方势力

均进行封赏,这一政策使明朝中央政府与西藏各教派、

各地方势力均取得了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明成祖的这种

大规模分封活动,在藏地掀起了一股受封热潮,一时间

藏地大大小小的僧侣纷纷朝觐请封或遣使来京,而皇帝

也授予其封号、官职,并赏赐大量珍贵礼物,藏传佛教

造像艺术也因此在北京大规模开展起来。在永乐和宣德

赏赐的礼物中宫廷制作的金铜佛像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部

分,在这种背景下,由皇家赞助,在皇家“禁用监”监

制下,诞生出的近乎完美的藏汉交融的佛像。

永乐造像皆用失蜡法铸造,不同于内地传统惯用的翻砂

法,铸工精细而复杂,涉及冶炼、塑模、制范、铸造、

打磨、镀金、装藏等多种工艺。塑造出来的佛像,尊尊

皆铜质细润,色彩华丽,工艺精湛,流光溢彩,彰显出

雍容华贵的皇家艺术气派。

此尊永乐小文殊菩萨造像铜鎏金铸造而成,其尺寸仅

9.5公分高,较一般的尺寸稀见。菩萨头戴五叶宝冠,

两侧系扇形结,垂下的部分翻卷向上呈U形。束高髻,

圆形耳铛垂肩,眉间有凸起白毫。身穿天衣,下着长

裙,胸前饰项链、璎珞,并带有臂钏与手镯、足链,

精美华丽。躯体略向左倾,右手上扬,挥舞智慧之

剑,左手当胸结说法印,左肩敷出的莲花上托有般若

波罗密多梵匣,剑与梵匣代表权力与智慧,象征斩断

无明去除我执。菩萨结金刚跏趺坐于莲台上,颈部与

腰部的动势形成微妙的S型,衣裙飘带自臂弯间垂落,

优美华丽,极富动感。莲台为仰覆莲组成,台座上阴

刻“大明永乐年施”楷书款。器底全封,可见朱色封

蜡自然剥落的痕迹,上有八个剁口,封底盖中央部位

刻画十字金刚杵图纹。

永宣造像之美从造型看,充分继承了阿尼哥以来炉火纯

青的失蜡法铸造佛像技术和审美特点,做工精致入微,

气质典雅唯美,有皇家之气,通体打磨光滑圆润,镀金

明亮沈厚,身体匀称,宽肩细腰,肌肉富有弹性,柔和

自然,具有尼泊尔艺术风格的独特美感,恰如此尊文殊

菩萨所表现:其衣纹流转自然,灵动流畅;裙裾花纹繁

缛,铸造精工;腹部肌肤质感生动,富有弹性;整体气

度兼备宗教神圣气韵与皇家王者气派,堪称精品。

第136页

6693

明  狮子香插

A TIGER-SHAPE INCENSE STAND

Ming Dynasty

H8 cm.

RMB: 250,000 - 300,000

本品为一立狮,狮首卷耳,双目圆睁,肥鼻,张

口露齿,鬃毛卷曲,身躯健硕,四肢粗壮有力,

卷尾高高扬起,形态威武,神情凛然,动态十

足。狮身上饰缰带,缰带上悬挂铃铛,背上有鞍

垫,鞍垫巧妙设计为香插之孔,十分精致。狮子

在佛教中有常以文殊的座骑出现,而以此为形象

并背负香座,应为明代佛教文化与香道文化相结

合之后产生的一种独特的香具样式。

6694

清早期  铜“宣”字钵式炉

“宣”字款

A BO-STYLE BRONZE INCENSE BURNER

Early Qing Period

W11.5 cm.

RMB: 40,000 - 60,000

备注:上海姜子祥家族旧藏

6694(mark)

第137页

6694

清早期  铜“宣”字钵式炉

“宣”字款

A BO-STYLE BRONZE INCENSE BURNER

Early Qing Period

W11.5 cm.

RMB: 40,000 - 60,000

备注:上海姜子祥家族旧藏

6695

清  大明宣德年制款大蚰耳炉(连座)

“大明宣德年制”款

A GIANT BRONZE INCENSE BURNER WITH STAND

Qing Dynasty

Xuande Six-Character Mark

W37.5 cm.

RMB: 280,000 - 380,000

此件大明宣德年制款大蚰耳炉连座为典型的清代官造铜炉之形制,器壁

颇厚,入手亦十分沉坠,外壁可知用铜既丰且精,炉形作标准的蚰耳簋

式,口沿宽平,微束颈,鼓腹膨出略多于口沿,下承足墙颇厚的外撇圈

足,整器形制端庄沉稳,双耳亦粗硕有力,造型规矩且富重量感,为这

一品种中难得一见的大器,尺寸达37.5公分宽。炉底铸大明宣德年制六

字楷书款,亦为典型的清代官铸铜炉之特征。宣德炉种类繁多,蚰耳

炉,又称蚰龙耳、蜒蚰耳,是宣德皇帝在书房中亲用的款式,造型典雅

朴素,深受宠爱。被视为炉款之王,令人久视而不生厌,历久弥新。

室内焚香虽自战国而始,但专供焚香使用的炉迟至汉代才出现,在明宣

德时期达到极盛。宣德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使用黄铜所铸成的铜器,

黄铜是一种铜锌合金,在当时并没有提炼纯素、熔铸合金的技术,直到

泰国进贡天然黄铜后,国人才第一次感受到黄铜的魅力,自然被视为万

分珍贵的宝物。

6695(mark)

第138页

6696

13至14世纪  克什米尔 红铜嵌银阿閦佛

六字大明咒

A KASHMIR COPPER BRONZE WITH SILVER-INLAID

AKSOBHYA BUDDHA

13th to 14th Century

H16.5 cm.

RMB: 150,000 - 200,000

螺发高耸,顶饰摩尼宝珠,双耳垂肩,面相祥和,表情宁

寂。结跏趺坐于仰莲台之上,莲瓣扁平,右手作触地降魔

印,左手置腹前结禅定印,并托金刚杵。着袒右式袈裟,

边缘嵌饰红铜,受印度萨尔纳特风格影响,除衣缘外无刻

纹,着重表现佛像躯体。仰莲座下承方形高台基,为克什

米尔风格中所常见。台基正面两侧开光,开光仿寺庙立柱

式结构,内浮雕瑞象,且嵌银及红铜,工艺繁复,饱含宗

教信息。

藏传佛教寺庙中常供有五佛并坐或者中间一尊较大、四周

四佛围坐的造像,在曼荼罗图案中也常见五佛组成的画

面。五佛代表五智,又称为五智如来,这亦是西藏密宗理

论的形象化,认为修行者仅仅依靠念诵真言(咒语)和观

想曼荼罗仍然不能达到即身成佛的境界,还需要有五禅那

佛的五种智慧才能成佛,大日如来为了教化众生即化身为

五佛,一般中央为毗卢遮那,代表法界体性智;西方是阿

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是不空成就佛。不动佛即阿閦

佛,又称不动如来;东方是阿閦佛代表大圆镜智,又称金

刚智,即此尊之法身。他的形象一般与释迦牟尼相似,一

般手中或是在他的宝座前有一柄金刚杵,又称做不动金刚

杵,这是阿閦佛的象征和法器。

克什米尔风格造像材质常采合金黄铜,质地细致光滑,表

面泛发特殊的黄金色光泽,传世作品中眼睛常张开直视、

眼角细长、眉线阴刻、嘴小唇厚、极富特色。本件阿閦

佛正是这一风格之典范。其眼睛嵌银,靠近上眼睑阴刻瞳

孔、且在袈裟衣缘、仰莲座的莲瓣及高台基的装饰细节与

下缘几何纹饰处皆嵌银及红铜,工艺极为精湛;台基为克

什米尔造像中常见的单层莲台加方形底座的样式,且在基

座正面仿照寺庙建筑的样式,新颖奇特。其材质为质地上

佳之合金黄铜,躯体原有鎏金,随时光逐渐剥落形成咖啡

色皮壳,更显古朴雅致,无论工艺与风格均体现早期斯瓦

特作品的遗风,极为珍罕。

备注:重要私人珍藏

第139页

6697

14世纪  铜泥金四臂空行母

A GOLD-PAINTED BRONZE

14th Century

H16 cm.

RMB: 100,000 - 150,000

此四臂空行母为古印度大成就者那若巴专属

的空行母。在藏传佛教的密宗中,她是代表

智慧与慈悲的女神,故此尊造像呈三眼慈悲

相,头戴骷髅冠,长耳缀环铛,身饰缨络宝

钏,挂有人头骷髅链,与常见的女性尊神像

略有不同,在慈悲祥和的气质之外更增添了

一种威慑宽厚之气。主臂持涌血嘎巴拉碗及

金刚钺刀,侧臂则持法器或施印,左足屈

曲、右足舒展立于覆式莲花座上,莲瓣双层

覆搭,层次感极强。

四臂空行母这一题材相当罕见,近年来国内

外市场所见甚少,其常见于胜乐金刚曼荼罗

中的重要护法,多见于主尊胜乐金刚内圈四

周,常以红、黄、蓝、绿四色示人。这一题

材的造像作品则更为少见,可见于胜乐金刚

立体坛城,与主尊成组供奉。这一品种的造

型样式富有动感,躯体比例颀长,线条流

畅,腰肢曲折,而市面上为数不多的四臂空

行母常以全正的姿态表现,此尊四臂空行母

在原有三弯体态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右倾的

动态,应为胜乐金刚立体坛城中的一尊,造

型富有动感,铜质极为细腻密实,鎏金亦厚

重明亮,为一尊早期藏传佛教造像佳作。

备注:夏景春旧藏

出版:《菩提妙相》夏景春,图135

第140页

6698

明15世纪  铜鎏金药师像

A GILT-BRONZE FIGURE OF MEDICINE BUDDHA

Ming Dynasty, 15th Century

H33 cm.

RMB: 350,000 - 550,000

此尊螺发规整,肉髻高隆,宝珠顶严。宽额丰颐,弯眉长目,

眼睑微垂,高鼻朱唇,妙相庄严。身着袈裟,袈裟外缘残存鲜

艳朱漆。左手于脐前结禅定印,右手作施胜印执诃子,金刚双

跏趺端坐。台座上下饰有两道连珠,仰覆莲瓣劲挺饱满,内层

莲瓣饰卷草纹样,主瓣间露出下层莲瓣尖角,微微上翘,颇具

明宣德朝宫廷造像的艺术风格,应为明代早期宫廷造像。

明代宫廷造像是汉藏艺术高度融合而形成的一种造像风格,其

源头可以清晰地追溯到元代宫廷造像上,是元代宫廷开创的

汉藏艺术交融风尚的进一步延续和发展;也就是说,明代宫廷

造像直接滥觞于元代宫廷造像,元代宫廷造像不仅影响了明代

宫廷造像,为明代宫廷造像的造型风格提供了基本样式,而且

其部分特征在明代宫廷造像,特别是永宣时期的宫廷造像上又

得到了继承。宣德风格基本承袭永乐后期的特点,但与永乐初

期颇有不同,整体来说,宣德造像的躯体较壮硕,面部更趋汉

化、男性化,莲座花瓣亦更加饱满,尖端卷草纹更繁复。明代

宫廷造像盛于明代早期,大致相当于15-16世纪这一时期,此

一时期的宫廷造像,整体做工精湛,比例端正,在有明一代均

是造像艺术的代表时期,可参考现藏于国家博物馆之15世纪鎏

金铜药师佛坐像。

药师佛全称“药师琉璃光如来”,亦称“大医王佛”、“医王

善逝”等,据《药师经》说,他曾发十二大愿,为众生医治病

苦,消灾延寿,藏语称“曼拉”,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

是以持诵念佛为众生解脱之方便法门。众生只要念他的名号,

就可以不入畜门、地狱恶道。他能除病祛痛,救治病患,故名

药师佛。药师佛的显著特点是左手托钵于胸前,钵中有一吉祥

草;右手舒垂,或拈有一莲花,或持一药丸。

备注:中国嘉德,2006年11月,编号2106

15世纪鎏金铜药师佛坐像 H27cm

国家博物馆

第141页

6699

17世纪  喀尔喀蒙古 铜鎏金阿弥陀佛

A INNER-MONGOLIA STYLE GILT-BRONZE FIGURE OF

SHAKYAMUNI

17th Century

H19 cm.

RMB: 200,000 - 300,000

尊像结全跏趺坐,双手于双膝上平放,托钵,头饰螺发,排列规整,肉

髻圆隆高凸,顶饰摩尼宝珠。面庞精致,眼睑低垂,目光下敛。双唇自

然放松,仪态端庄。宽肩束腰,体态健壮均称,肌肉柔软而富有弹性,

手指柔软,手脚刻划写实。上身着袒右肩式袈裟,衣缘錾刻有精美的花

纹。衣质厚重写实,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将人体的线条简化、结构突

出,增加了肌体的雕塑感。坐于束腰仰覆莲座之上,基座整体较高,台

面边缘饰连珠纹,台座底部亦增加刻绘花纹的装饰带,莲瓣整体位置偏

上,扁平规整,上下对称,为典型喀尔喀蒙古造像基座的风格。此造像

整体比例舒展匀称,保存完好,具有鲜明的扎那巴扎尔艺术特征。

阿弥陀佛是梵文“阿弥陀婆佛陀”和“阿弥陀庚斯佛陀”的音译略称,

意思是“无量寿”和“无量光”,是主持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形象为

双手在跏趺坐的双膝上平行迭放,称为禅定印。阿弥陀佛受到欢迎,

主要应归功于佛经中对西方凈土的渲染。据佛经记载,他过去作为菩萨

时,名叫法藏,曾发了四十八愿,长期修行成为佛,是主持西方极乐世

界的教主。他的形象常为双手在趺坐的双膝上平行迭放,称为禅定印,

双手或捧钵或宝瓶。而佛经中对于西方净土的渲染亦使得阿弥陀佛成为

广受欢迎的供奉对象,在《阿弥陀经》中,西方极乐世界是琼楼玉宇,

莲池中宝莲盛开,到处是奇花异卉,鸟语花香。人死后灵魂如若往生极

乐,则有仙人歌舞奏乐,衣食供养。

此尊阿弥陀佛为典型清代喀尔喀蒙古地区的造像代表。其造型端庄,身

躯修长,体态优美舒展,造像亮度与同时期其他地区作品有明显区别,

应当遵循了《时轮金刚续》的量度;同时,其衣纹简洁,富有印度萨

尔纳特式表现手法的遗风,通过衣物起伏来展现躯体和肌肉的起伏

变化;第三,造型挺拔,躯干及四肢肌肉紧实,线条利落明快,

体现了早期印度和尼泊尔造像的鲜明特征;第四,其莲座形

式独特,高台基且莲瓣扁平,束腰的位置亦高,不仅是整

尊造像显得稳定大气,亦在视觉上协调了尊像的比例,

使得整体造像更为突出和引人注目。其所展现出的雄

健、飘逸、英俊之美感正是喀尔喀蒙古一代宗教领

袖一世哲布尊丹巴亲自创造,同时期之作品可参考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文殊像,二者在面容、身躯

极为相似,皆为这一风格之代表。

备注:重要私人珍藏

第142页

6700

17世纪(尼泊尔)  铜鎏金释迦摩尼

A GILT-BRONZE FIGURE OF SHAKYAMUNI

17th Century (Nepali)

H52.5 cm.

RMB: 1,200,000 - 1,500,000

十三世纪到十八世纪是尼泊尔马拉王朝时期。马拉王朝造像艺术分为两

段,以1482年为界。1482年之后称马拉王朝晚期,造像依然保留了马拉

王朝早期的特点:体态优美,佛像面相眉清目秀,菩萨,度母的造像皆

头戴宝冠,U型项链,总体的造像水平延续了尼泊尔造像的一贯传统,

面相端正,富有极强的青春气息,比例准确,整体气质甜美优雅,为尼

泊尔造像典型风格的延续。 此像释迦牟尼通高52.5公分,在已知的尼

泊尔晚期造像中属于坐像中极大的一尊,造像采用捶揲工艺分体制作,

即将头部、上下躯干、双臂、双足和莲座分别捶打成型,然后铆在一

起,莲座上沿有联珠纹,仰覆束腰莲台,为这一时期造像中莲座制作的

非常认真的一件作品,其座内部包裹重物,以保持佛像的稳定。16世纪

开始,捶揲工艺制作铜造像在加德满都河谷盛行,完全采用红铜材质,

后来此项技术传入西藏,成为藏传佛教造像中的重要造像与金铜装饰技

术。此像展现出成熟的捶揲技术,是尼泊尔晚期造像中极为难得的精

品。

加德满都是尼泊尔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它是喜马拉雅地区商贸的

重要枢纽之一。河谷中生活的纽瓦尔人(Newar)擅长工艺术和经商,

成为河谷中艺术家的主力,他们传统信仰佛教,使得纽瓦尔工匠至少在

13-18世纪成为西藏佛教艺术的主要参与者和艺术导师,对藏传佛教艺

术影响极为深远。遍览国内外各大公私收藏及拍卖所见藏品,尼泊尔造

像常见早期作品,而晚期精彩者则至为罕见,这不仅是因为造像工艺的

变化,同时也其自身与周边政治地理变化的影响,而尼泊尔晚期造像更

注重宗教性,且开脸更为甜美,在这一地区的造像样式变化中富有极强

的地方特色,且雕塑感极强,是尼泊尔佛教美术中不容错过的一环。同

类样式可参考,纽约佳士得2005年春季拍卖编号152之尼泊尔17世纪铜

鎏金无量光佛像,以及纽约佳士得2004年春季拍卖编号150尼泊尔17/18

世纪铜鎏金无量光佛像。

备注:苏黎世科勒1980年11月5-8日 编号38

2931苏黎世科勒1980年11月5-8日 编号38

尼泊尔17/18世纪 铜鎏金无量光佛像 H 78.6cm

纽约佳士得2004年春季拍卖编号150

第144页

6701

明  白玉透雕五龙佩

A WHITE JADE CARVED FIVE DRAGONS PENDENT

Ming Dynasty

L5.7 cm.

RMB: 150,000 - 250,000

通体白玉为琢,器表正反浮雕并结合圆雕五龙造型,鬓须拂动,身姿矫

健,佩中部穿孔,顶部圆雕一龙尾系于孔中,气度不凡;于若小的佩面

上展现博大的气韵,此器雕工精细,刀法娴熟,规矩优美。

第145页

6702

清乾隆  白玉“得令还朝”童子雕件

A WHITE JADE CARVED AUSPICIOUS INFANT PLAYING

PENDENT

Qing Dynasty,Qianlong Period

H6.5 cm.

RMB: 250,000 - 350,000

玉质润泽,匀净细腻,滋润沉蕴。整体为一童子骑木马“得令还朝”造

型,童子双发髻,头大额圆,衣饰流畅,一手执令旗,一手提缰绳,跨

坐木马之上,展颜欢笑,表情生动,为典型的清代童子特征。此类童子

嬉戏题材始见于宋,表现太平盛世,普天同乐。玉童子的出现和盛行,

是中国玉文化进入世俗化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整件器物玉料精良,雕

工娴熟,边缘圆润,构思巧妙,给人以吉祥喜庆之感,值得珍藏。

备注:1.北京重要藏家旧藏;

2.北京保利,2012春,Lot7661

第146页

6703

清  白玉雕十二辰

A WHITE JADE CARVED TWELVE

Qing Dynasty

H4 cm.

RMB: 600,000 - 800,000

备注:香港私人藏家收藏

此为清乾隆时期的白玉十二辰,形制小巧,部分带皮。圆雕兽头人身

十二生肖,属守护神。十二辰身着长衫,坐姿各异,除蛇外,各手持不

同物件,各有不同象征意义。其头部雕刻件件特征鲜明,生动传神,下

设木座。此十二位神的名称取自干支,分别对应丁卯、丁巳、丁未、丁

酉、丁亥、丁丑、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寅,合称六丁神和六甲

神。据说是真武大帝的部下,能行风雷鬼神,道士齐醮作法时,常用符

菉召请他们祈禳驱鬼。

相类品可参阅故宫博物院所藏“青玉十二生肖”,以青玉雕,围成一圈

放置于紫檀木盒内,中间有青玉雕十二章方形玉盒(现盒内已空),不

知所拱卫为何物,但盒外刻有乾隆御题诗词《效仇远十二辰体咏金川

事》,或可证此种玉雕小型十二辰像制作的源起。

包装图

清乾隆 青玉十二生肖

故宫博物院藏

第148页

6704

清雍正  冰糖玛瑙碗

“雍正年制”款

AN AGATE CARVED BOWL

Qing Dynasty, Yongzheng Period

Yongzheng Four-Character Mark

D14.2 cm.

RMB: 200,000 - 300,000

6704(mark)

此碗小巧雅致,仿耳杯之造型,大料琢成圆口形状,深弧腹,弧线秀美

流畅,器形小而不失稳重。玛瑙质地温和润泽,色泽亮丽,玉色冰洁有

光彩,纯净而清冽。碗底正中镌刻“雍正年制”四字篆书款。不同于瓷

器的如日中天,镌刻雍正年款之玉石类器皿,可谓珍罕至极,唯故宫博

物院所藏几件为数不多的玛瑙器皿落雍正年制款识。清宫内务府《活计

清档》的记载:“雍正二年,十三日怡亲王交玛瑙碗两件。奉旨:此碗

太厚,随形式往薄里磨做,钦此。”雍正时期御用之器皿,均在内廷恭

造的式样规范下创作出来。每一件器皿的产造,皆需经过“呈核再做”

的程序,即使如此,当装饰纹样或器形不符合皇帝期待时,整件器物必

须重新进行修改、调整与再制,故而此时御制皇家佳器,尽是雅韵秀致

之逸品。恰如此碗,壁面琢磨莹薄,隔可观手,润泽生辉;通体光素,

不假纹饰,愈显玛瑙天然美质,晶亮剔透,清丽脱俗,韵致内敛,充分

地反映出雍正皇帝“文、雅、精、细”的艺术追求,是一件难得的上乘

作品。

第149页

6705

清  白玉留皮高士松鹿山子

A WHITE JADE WITH RUSSETS DEER MONG MOUNTAINS

BOULDER

Qing Dynasty

L21.5 cm.

RMB: 100,000 - 200,000

白玉山子为带皮籽料,玉质温润,随形施艺,两面雕工。山子一面浮雕

深山访友图,深山静谧,亭台掩映,高士步行于山阶之上,童子跟随。

一面雕高山耸立,林木掩映,祥鹿一双奔走于小径。刀法细腻流畅,雕

工满密,线条自然流畅。采用圆雕、高浮雕、镂雕等技法琢出楼阁、松

树、草叶、洞壑等,全器构图合理,景物比例适当,透视感强,还巧妙

地利用留皮的色泽,渲染场景,可谓匠心独运。玉山子是清代文房几案

上常见的陈设品,宫廷中的玉山子更为精致,图案题材多取自然景色,

如仙人游、文友聚会山林、松下鹿鹤、山水楼阁等等,此山子取材寓意

吉祥,雕琢精致,画意盎然,清新古雅,置于案头,凭以释怀,悦人心

目,深合我国传统文化的人文内核。

第150页

6706

清中期  白玉雕英雄双联盖瓶

A WHITE JADE CARVED TWIN-VASE WITH COVER

Mid-Qing Period

8×6.5×15 cm.

RMB: 350,000 - 500,000

此件拍品处于保税状态下,具体信息请联系北京保利拍卖中国古董

珍玩部工作人员。

备注:1.Ashkenazie &Co.艺廊,编号4212,美国旧金山;

2.Sam Bernstein &Co.艺廊,美国旧金山

本品取材青白玉,玉质纯净无暇。器身造型为双筒相并,两圈足。两筒

底部相连处,雕刻有卧兽,圆目瞪凸,阔口宽鼻,肩生双翼。其上雕刻

一只呈站姿的鹰鸟,鸟口衔活环,展翅欲飞。鸟尾及兽尾现于双筒另一

侧,鸟尾之上有双弧形柄。瓶带盖,呈双联式,子母口。盖上端饰有覆

莲瓣纹,两盖中间以圆雕玉珠相连,盖顶雕斗拱形钮,片状,较厚。

此件白玉英雄双联瓶之外形,源自中国传统合婚所用的礼器——英雄

合卺杯,《礼记·昏义》曰:“共牢而食,合卺而酳。”孔颖达疏曰:

“卺,谓半瓢,以一瓠分为两瓢,谓之卺。”夫妇各执一瓢而饮,以两

瓢相合象征夫妇合体。合卺杯至迟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多以雌雄二

兽或一飞禽一走兽为饰。虽然合卺杯出现的时间很早,但将杯上装饰的

飞禽走兽解释为“英雄”之意,则是明代以后的事情。明末清初,仿古

之风兴起,具有“英雄”这样美好寓意的合卺杯自然颇受文人喜爱,成

为这一时期一种甚为流行的仿古器物。

这件作品玉质上乘,用料不吝。且雕工精细,构思奇巧,古朴而不失华

美,乃清中期玉雕佳作。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鎏金英雄双联瓶

北京保利2020秋拍 编号1879

成交价3565000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籍的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