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嘉德香港2022秋季十週年慶典拍賣會 玄禮四方-暫集軒珍藏中國古代玉器

发布时间:2022-9-14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中國嘉德香港2022秋季十週年慶典拍賣會 玄禮四方-暫集軒珍藏中國古代玉器

西周人像有正面像與側面像兩類,常以龍紋代表人體某一部位,或以依附形態出現在人體周圍,與人的身體有部分共用關係。這類造型相似性頗高,像是根據相同的樣稿製作而成,具有極為鮮明的時代特徵,本件即屬龍紋正面人像。扁體,站立狀。圓臉,濃眉大眼,寬鼻扁嘴。頭飾為雙龍紋組成,中間鏤空,上端捲起形成一穿孔,下端二龍頭至肩部。身着高領衣,領下右側開短衽,束腰,下呈梯形,中有箭鏃形蔽膝,雙腳腳跟相連,腳尖上翹。前後衣領、衣擺及後腰均刻交叉斜格紋,整體皆以斜切刀法刻成的陰線勾勒輪廓。由於龍具有超自然的屬性 , 因而從誕生起 , 就有巫術崇拜的意義。《山海經·海外西經》提到「龍」時說「有神巫乘此以行九野」,而《呂氏春秋·有史覽》也說「天有九野」。可見,龍上下於天地之間,溝通神人,巫師則是借巫術禮儀代天施命。社會文明的提高逐漸使人對自然有了更多的了解。崇龍觀念在周代的政治生活中已經制度化,《周禮·考工記·玉人》有「天子用金,上工用龍 , 侯用璜 , 伯用將」的記載,其影響是深遠的。 整件玉質瑩潤,對研究西周時期玉器紋飾風格有極高的參考價值。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藏的人形玉飾(圖 1),以及香港知名藏家關善明收藏的西... [收起]
[展开]
中國嘉德香港2022秋季十週年慶典拍賣會 玄禮四方-暫集軒珍藏中國古代玉器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03页

西周人像有正面像與側面像兩類,常以龍紋代表人體某一部位,或以依附形態出現在

人體周圍,與人的身體有部分共用關係。這類造型相似性頗高,像是根據相同的樣稿

製作而成,具有極為鮮明的時代特徵,本件即屬龍紋正面人像。扁體,站立狀。圓臉,

濃眉大眼,寬鼻扁嘴。頭飾為雙龍紋組成,中間鏤空,上端捲起形成一穿孔,下端二龍

頭至肩部。身着高領衣,領下右側開短衽,束腰,下呈梯形,中有箭鏃形蔽膝,雙腳腳

跟相連,腳尖上翹。前後衣領、衣擺及後腰均刻交叉斜格紋,整體皆以斜切刀法刻成

的陰線勾勒輪廓。由於龍具有超自然的屬性 , 因而從誕生起 , 就有巫術崇拜的意義。

《山海經·海外西經》提到「龍」時說「有神巫乘此以行九野」,而《呂氏春秋·有史覽》

也說「天有九野」。可見,龍上下於天地之間,溝通神人,巫師則是借巫術禮儀代天施

命。社會文明的提高逐漸使人對自然有了更多的了解。崇龍觀念在周代的政治生活中

已經制度化,《周禮·考工記·玉人》有「天子用金,上工用龍 , 侯用璜 , 伯用將」的記載,

其影響是深遠的。 整件玉質瑩潤,對研究西周時期玉器紋飾風格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藏的人形玉飾(圖 1),以及香港知名藏家關善明收藏的西周玉

鏤空夔龍紋飾人(圖 2)與本品形制相似,以資參考。

圖 1: 西周人形玉飾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品

從左至右 :

圖 2: 西周 玉鏤空夔龍紋飾人 香港沐文堂主人關善明藏品

第104页

1549

西周

白玉龍紋方勒

玉勒子起源於文化期的玉管飾,一般中間有通天孔,從紅山、良渚文化一直到明清時期多在加工製造,

形成了一個器型豐富,紋飾多樣的勒子系列。是掛於胸前或腰間的玉飾,可單獨掛,也可與其他玉飾

組合掛。有圓柱形、扁圓柱形、束腰形、橄欖形、方柱形等等。在玉勒子的多種形態中,方形的玉勒子,

與「六瑞古玉」中的玉琮很像,對比來看,玉琮器型、孔洞更大些。此件方勒器作長方,兩端圓孔相通,

器表以陰刻飾抽象龍紋,線條流暢規矩,動感十足,整件玉質古韻滄桑,用料精良,紋飾精美舒暢,

刻工精細入微,形制精巧可人,匠心獨具,實為精品。

3.6 cm high

WESTERN ZHOU DYNASTY (1046-771 BC)

AN ARCHAIC JADE 'DRAGON' TUBULAR BEAD

HKD: 60,000-80,000

USD: 7,670-10,200

Provenance: The Zanjixuan Collection, Taipei, acquired prior to 1999

Literature: Art of China, January 1993, issue 89, Selected Ancient Jade from Wu Zhifan

Sun Qingwei, Jades of Western Zhou Dynasty, Aurora Museum, 2005, p. 87, pl. 56

來源:暫集軒珍藏,台北,入藏於 1999 年以前

出版:《中國文物世界》,1993 年 1 月,第 89 期,吳之方古玉精選集

《西周玉器》,孫慶偉,震旦博物館,2005 年,頁 87,圖 56

第108页

1550

西周

玉鳳

玉鳳佩呈片狀, 局部有黃褐色沁, 圓眼勾喙, 長冠高起後垂,雙翼收攏往上勾,足部以陰線線分趾回勾,

垂尾內勾,冠上及前胸鑽對穿孔供佩戴。鳥形玉佩約起源自新石器時代晚期,商人崇尚鴞、鳳等鳥類,

商代玉鳥的眼睛多作「臣」字眼,站立狀,至商代晚期至西周,較多見此類鳳形象,高冠勾喙,使人望

而生畏,有神鳥風範,使用上乘玉料,應為統治者擁有,是財富與權力的象徵。整件玉質潤澤,結構清晰,

穩重平衡;琢工上線條有序,方圓得宜。可見玉匠功藝精湛,匠心獨到。

5.1 cm wide

WESTERN ZHOU DYNASTY (1046-771 BC)

AN ARCHAIC CELADON JADE PHOENIX

HKD: 120,000-180,000

USD: 15,300-23,000

Provenance: The Zanjixuan Collection, Taipei, acquired prior to 1999

Literature: Art of China, December 1990, issue 64, p. 132

Art of China,January 1993, issue 89, Selected Ancient Jade from Wu Zhifan

Renshi Guyu, 1994, p. 312

Sun Qingwei, Jades of Western Zhou Dynasty, Aurora Museum, 2005, p. 170, pl. 149

來源:暫集軒珍藏,台北,入藏於 1999 年以前

出版:《中國文物世界》,1990 年 12 月,第 64 期,頁 132

《中國文物世界》,1993 年 1 月,第 89 期,吳之方古玉精選集

《認識古玉》,吳棠海,1994 年,頁 312

《西周玉器》,孫慶偉,震旦博物館,2005 年,頁 170,圖 149

第110页

1551

西周

白玉豬

豬是人們最早馴化飼養的家畜之一,在上古時代具有特殊地位,不僅是財富的象徵,又是祭禮中的重

要犧牲,漢代的玉握就多為豬的造型。 此件為白玉圓雕立豬, 體態渾圓,憨態可掬,有一由背及腹的

穿孔,可作佩戴穿繩之用。玉豬素面無裝飾,且並不刻畫眼鼻等細部特徵,僅大體雕琢出其壯碩身軀,

長鼻大耳,短粗四肢,然而整體洗鍊生動,比例得宜。此件玉豬造型簡潔,雕工流暢,技法古拙,整體

豐腴圓潤,象徵富氣盈門,寄託了六畜興旺、物阜民豐的美好願望,觀之喜人,適合把玩。

HKD: 50,000-70,000

USD: 6,390-8,940

3.8 cm wide

WESTERN ZHOU DYNASTY (1046-771 BC)

AN ARCHAIC WHITE JADE PIG

Provenance: The Zanjixuan Collection, Taipei, acquired prior to 1999

來源:暫集軒珍藏,台北,入藏於 1999 年以前

第112页

1552

西周

白玉人紋佩

2.9 cm high

WESTERN ZHOU DYNASTY (1046-771 BC)

AN ARCHAIC WHITE JADE 'HUMAN FIGURE' ORNAMENT

Provenance: The Zanjixuan Collection, Taipei, acquired prior to 1999

HKD: 50,000-70,000

USD: 6,390-8,940

來源:暫集軒珍藏,台北,入藏於 1999 年以前

這件人紋佩白玉質,局部有沁,呈長方形,下部略尖,正面略鼓,淺浮雕刻畫人面紋,臉龐較窄,尖下

巴,耳長貼面,眉脊粗壯,以陰刻線飾眉毛,雙眼突出,鼻孔誇張,薄唇。頭頂飾雙螺髮髻,頂部鑽孔。

背面齊平,陰刻人面紋,以粗陰線刻畫眼眉及長鼻,手法簡潔。整器造型小巧別致,人面表情威嚴。 玉

質光滑瑩潤,入手柔滑,雕工精細,線條流暢,觸之有感,視之隨光線照射角度的變化或器體的擺動

而時隱時現,使器體圓潤光澤的質感得以充分的表現。

第114页

1553

東周

青玉穀紋環

穀紋環為青玉質, 表面瑩潤光潔。圓形片狀,中心穿孔,器形圓整,環內外緣塑造稜線邊廓。器表隱

起穀紋,是在乳釘紋上加刻陰線而成,方向隨意、靈活,穀芽柔美細長、穀紋精細飽滿、穀粒小巧精緻,

分布緊密,排列規整,可見玉工技藝之精湛。穀紋象徵豐收與財富,古時貴族在一些重要禮儀場合要

佩戴穀紋玉器以彰顯地位。此件玉環玉質細膩,紋飾雕琢精緻,線條流暢,造型規整大氣、端莊典雅,

穀粒雕琢頗有豪放氣度,整體立體感強,為同類穀紋玉環中之佼佼者,適宜收藏。

14.3 cm diam.

EASTERN ZHOU DYNASTY (770-256 BC)

AN ARCHAIC CELADON JADE DISC, HUAN

HKD: 80,000-120,000

USD: 10,200-15,300

Provenance: The Zanjixuan Collection, Taipei, acquired prior to 1999

Literature: Art of China, January 1988, issue 28, p. 101

來源:暫集軒珍藏,台北,入藏於 1999 年以前

出版:《中國文物世界》,1988 年 1 月,第 28 期,頁 101

第116页

1554

戰國晚期 玉鳳鳥紋佩 發現於山東臨淄商王村 M1

AN ARCHAIC WHITE

AND RUSSET JADE OPENWORK 'PHOENIX' DISC, BI

HKD: 80,000-120,000

USD: 10,200-15,300

4.6 cm diam.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221 BC)

Provenance: The Zanjixuan Collection, Taipei, acquired prior to 1999

戰國

玉內出廓雙鳳紋璧

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玉器發展史上的頂峰階段之一。其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高的成就,與工具的革新不無關係。此期

社會生產力顯著發展,鐵質工具開始被廣泛應用於琢玉工藝之中。這相較史前的石質工具和商代西周的青銅工具有了

很大的進步,所以這個時期的玉璧在形制和雕工上有了很大的發展。戰國時期玉璧無論大小、璧體均較薄,這時期玉璧

出現新的品種,即在玉璧上「出廓」,此種玉璧形式多樣,製作精緻。戰國時期的鏤雕紋飾玉璧、出廓璧、重環璧上有不

少鏤空裝飾。此期玉器鏤空部位多,形狀多樣,製作時,多先用陰刻細線按設計打稿,再以小管鑽在鏤空的關鍵部位套

打數個定位圓孔,金屬線鋸由此進入,然後來回拉切帶動解玉砂進行切割,去掉多餘處,最後用金屬擦條將鏤空處擦磨

整修,鏤空面多有磨砂狀的細密縱向磨痕。

此件玉璧以淺浮雕飾勾連雲紋, 璧內出廓鏤雕雙鳳紋, 兩鳳相背, 冠羽相接, 鳳尾、尖喙捲曲,具有強烈動感,呈現

出抽象化、幾何化的裝飾風格,鏤空處規矩,如峻壁峭立,邊沿稜角分明;鳳鳥身上紋飾以曲線、短斜線勾出、喙及冠羽

飾網格紋。整件玉質上乘,鏤雕技法精純,紋飾精美,既具有歷史價值,又具有珍貴的藝術價值,為戰國時期玉器精品,

山東臨淄商王村 M1 曾經發現一件鏤雕雙鳳紋玉佩,外環紋飾均陰刻紋飾,且雕刻出鳳足,而本品外環為減地陽起,較

前者紋飾更為立體,鳳身的陰刻紋飾更為豐富,值得珍藏。

來源:暫集軒珍藏,台北,入藏於 1999 年以前

第118页

1555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221 BC)

TWO ARCHAIC WHITE AND RUSSET JADE

OPENWORK 'DRAGON AND PHOENIX' ORNAMENTS

The largest, 16.3 cm wide

Provenance: The Zanjixuan Collection, Taipei, acquired prior to 1999

Literatur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Collectors’ Exhibition of Archaic Chinese Jades, Taipei, 1999, Catalogue, p. 158-161, pl. 53&54

Sun Qingwei, Jades of Warring States Period, Aurora Museum, 2006, p. 210-211, pl. 154-155

HKD: 200,000-300,000

USD: 25,600-38,400

戰國

白玉鏤雕龍鳳紋佩飾兩件

來源:暫集軒珍藏,台北,入藏於 1999 年以前

出版:《羣玉別藏》,鄧淑蘋,台北故宮博物院,1995 年,頁 158-161,圖 53&54

《戰國玉器》,孫慶偉,震旦博物館,2006 年,頁 210-211,圖 154-155

龍鳳作為帶有神力的動物,自原始社會時起,龍鳳紋就以一種獨特的造形被運用

於玉器雕刻,象徵身份地位。春秋戰國時期充滿生機的龍鳳紋,祭祀作用已被淡化,

皇室貴族將龍鳳的形象雕琢於璜、璧及佩等飾器,創作與表現手法更為獨特,並迎

合儒家的玉德理論。此時的玉器也更加重視選料,鏤雕和套環技術日趨成熟,紋

樣裝飾豐富多彩,琢雕水平幾近極致,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兩件鏤雕龍鳳紋

飾白玉質,呈一側突出的不規則長方形,主體鏤雕蟠龍及鳳鳥紋,左右對稱。蟠龍

大眼,尖耳,身似蛇形,尾部呈勾卷狀,四肢、尾部等多作內卷形,且互相觸碰龍身,

形成關聯,中作鏤空雕刻。統一協調,含蓄而優雅,龍鳳同體,別具妙趣。整組琢

工精良,為戰國古玉之珍物。

本品(其一)曾被印於台北故宮博物館發行的郵票上

第124页

1556

16.6 cm wid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221 BC)

AN ARCHAIC CELADON JADE 'DRAGON' ORNAMENT

Provenance: The Zanjixuan Collection, Taipei, acquired prior to 1999

Literature: Art of China, January 1993, issue 89, Selected Ancient Jade from Wu Zhifan

National Palace Museum, Collectors’ Exhibition of Archaic Chinese Jades, Taipei, 1999, Catalogue, p. 152-153, pl. 50

Sun Qingwei, Jades of Warring States Period, Aurora Museum, 2006, p. 145, pl. 92

HKD: 150,000-200,000

USD: 19,200-25,600

戰國

玉鏤雕 S 形飛龍佩

來源:暫集軒珍藏,台北,入藏於 1999 年以前

出版:《中國文物世界》,1993 年 1 月,第 89 期,吳之方古玉精選集

《羣玉別藏》,鄧淑蘋,台北故宮博物院,1995 年,頁 152-153,圖 50

《戰國玉器》,孫慶偉,震旦博物館,2006 年,頁 145,圖 92 本品曾被印於台北故宮博物館發行的郵票上

第126页

玉質,略有沁色,質地堅密。 龍形,雕琢精細,龍身細長,龍頭回顧,頭生龍角,

龍鼻與身背相觸, 前爪前伸,如在雲中遊走,龍身微微拱起,長尾回盤,身體

呈 S 形,有龍盤虎踞之勢。龍身邊緣起棱,其內以剔地雕刻勾連雲紋裝飾,有

如細密龍鱗,以刻線勾畫龍首,陰刻圈形龍眼,眼角出尖。上唇向上後卷,口微

張,唇部陰刻繩索紋。龍角、龍爪及尾部皆有以陰刻線填充,線條剛勁有力。整

體造型生動,雕刻精細、古樸,鏤空面積較大,曲線流暢,富有動感,實為不可

多見的戰國龍形佩精品。

第128页

1557

The largest, 15.8 cm wid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221 BC)

A PAIR OF ARCHAIC JADE DRAGON-FORM PENDANTS

Provenance: The Zanjixuan Collection, Taipei, acquired prior to 1999

Literature: Sun Qingwei, Jades of Warring States Period, Aurora Museum, 2006, p. 148-149, pl. 94

HKD: 200,000-300,000

USD: 25,600-38,400

戰國

玉 S 龍形佩一對

來源:暫集軒珍藏,台北,入藏於 1999 年以前

出版:《戰國玉器》,孫慶偉,震旦博物館,2006 年,頁 148-149,圖 94

第131页

戰國時期的玉器,方形、圓形等幾何器型進一步減少,隨之禮儀用玉逐步退出

歷史舞台,應運而生的龍鳳形玉器大放異彩,玉佩形式多種多樣,有的單龍騰飛,

有的雙龍戲游。其中單龍騰飛表現得最為淋漓盡致。此對玉質,質地緻密細滑。

呈片體龍形,龍身自然彎曲呈「S」形,龍首回望,獨角,張口,身軀捲曲,尾分岔。

龍足作俯臥狀,足端尖細捲起。兩面皆隱起勾連雲紋,局部以陰刻線裝飾。整

體動態流暢自如,充滿活力,展現古代貴族的高超審美與製作者之豐富想象力

與創意,成對出現,實為難得。

第132页

1558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221 BC)

AN ARCHAIC WHITE

AND RUSSET JADE OPENWORK 'PHOENIX' TUBULAR BEAD

5.6 cm high

Provenance: The Zanjixuan Collection, Taipei, acquired prior to 1999

HKD: 100,000-150,000

USD: 12,800-19,200

戰國

玉鏤雕鳳紋勒

勒子,又稱蠟子,淵源甚早,春秋戰國以迄漢代尤其盛行,有圓柱形、扁圓柱形、方柱形、紡錘形,束

腰形等,是掛於胸前或腰間的玉飾,或認為其為玉琮演化為而來。早期的勒子, 紋飾一般以素面為主,

後出現各種紋飾,常見的有獸面紋、線形紋、谷紋、文字紋等。勒子在玉器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此

件勒子呈方柱形,上下端鑽天地孔,作繫佩之用。器身兩面各有一垂直凸棱,一面上下兩端長方形減

地以淺浮雕飾谷紋,中間減地飾三 S 形紋飾,位於中間者以淺浮雕谷紋填充,另外兩者以陰刻弦紋

填充;另一面紋飾與之相反,上下兩端長方形減地陰刻弦紋,中間減地飾三 S 形紋飾,位於中間者以

陰刻弦紋填充,另外兩者以淺浮雕谷紋填充。勒子兩側雕鏤空鳳紋扉棱,左右對稱,其上飾勾連雲紋、

谷紋、弦紋,紋樣設計複雜精細,顯露匠人卓絕妙思,極為精彩。本品整體構思設計獨特,雕琢工藝

相當精湛,紋飾繁複富麗,布局嚴謹協調,線條的走向流暢,章法中見動感,體現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是十分難得的精品。

來源:暫集軒珍藏,台北,入藏於 1999 年以前

第134页

1559 TWO PALE CELADON JADE MAN FIGURES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771-476 BC)

The largest, 2.7 cm high

HKD: 120,000-180,000

USD: 15,300-23,000

Provenance: The Zanjixuan Collection, Taipei, acquired prior to 1999

Literature: Jades of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urora Museum, 2006, p. 248, pl. 190 (one of two)

春秋

玉雕踞坐人兩件

該對玉人用圓雕手法雕刻,其一受沁較重,玉人頭頂留短髮一周,猴面寬額,大眼,蒜頭鼻,嘴角下撇,

頭部兩側雕兩圓形凸起作雙耳,造型寫意。另一白玉質,玉質細膩有光澤,玉人頭頂束髮,大眼、長鼻,

小嘴,雙耳緊貼頭部。二者皆稱踞坐狀,雙手握於胸前。在椅子還未被發明的先秦時期,踞坐為常用

的坐法, 雙膝跪於地, 臀部坐於小腿肚和腳後跟上。整組造型小巧生動,雕刻有力、到位,線條清晰,

流動自然,造型風格特徵與同時期作品相似,為我們了解春秋時期的坐姿提供了重要依據。

來源:暫集軒珍藏,台北,入藏於 1999 年以前

出版:《春秋玉器》,吳棠海,震旦博物館,2010 年,頁 248,圖 190( 其一 )

第136页

1560 A WHITE AND

RUSSET JADE 'DUCK' BELT HOOK

EASTERN ZHOU DYNASTY (770-256 BC)

2.9 cm long

HKD: 80,000-120,000

USD: 10,200-15,300

Provenance: The Zanjixuan Collection, Taipei, acquired prior to 1999

Literature: Art of China, January 1988, issue 28, p. 188

東周

白玉紅沁鴨首帶鈎

帶鈎一物乃古時人們用來繫扣腰帶的用具, 是一種貴族們生活中的必需品, 形狀呈扁長條狀,一端

彎曲,用於鈎腰帶。它一般分為鈎首、鈎體和鈎鈕三個部分,也有個別的異形帶鈎無鈎或無鈕。此件

帶鈎白玉質,帶紅沁,鈎頭呈鴨首狀,扭頭回望,喙尖上翹,喙底部平整光滑,上部正中突脊,鈎扣似

鴨頸,鈎身形似鴨身,雙翅收緊,下承方形鈎鈕。整體器形觀之似鴨在水中游曳一般,造型小巧精緻,

玉質細潤,雕工質樸而嫻熟,且刻劃得流暢而有章法,包漿古樸厚潤,沁色自然,歷史文化價值很高。

來源:暫集軒珍藏,台北,入藏於 1999 年以前

出版:《中國文物世界》,1988 年 1 月,第 28 期,頁 188

第138页

1561

戰國

白玉內出廓虎形夔龍雲紋璧

玉璧是一種圓形、片狀、中部有孔的玉器,《說文》記載:「瑞玉,圓器也」。戰國玉璧在形制、紋飾和

工藝水平上達到了一個新高度,且出現了出廓玉璧等創新製作,即在內孔或外緣上鏤雕出生動的動物

形象。此件白玉鏤雕虎形夔龍雲紋璧,兩面紋飾相同,器表兩圈弦紋輪廓線內飾陰刻夔龍雲紋,刀工

鋒利挺拔,內孔鏤雕虎形夔龍,身形彎曲,嘴張開長嘯,雙目圓瞪,神態儼然,腿粗壯,粗尾捲曲上揚,

夔龍陰刻網格紋、捲雲紋、弦紋等紋飾,形神兼備,威猛之氣赫然而生。整件器形規整,造型俊美,

集多種工藝於一身,給人很強的滄桑感,無論是紋飾、玉質、技法都具有典型的戰國時期特徵,值得

收藏。

8.9 cm diam.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221 BC)

AN ARCHAIC WHITE JADE OPENWORK 'DRAGON' DISC, BI

HKD: 100,000-150,000

USD: 12,800-19,200

Provenance: The Zanjixuan Collection, Taipei, acquired prior to 1999

Literature: Art of China, January 1993, issue 89, Selected Ancient Jade from Wu Zhifan

Sun Qingwei, Jades of Warring States Period, Aurora Museum, 2006, p. 83, pl. 32

來源:暫集軒珍藏,台北,入藏於 1999 年以前

出版:《中國文物世界》,1993 年 1 月,第 89 期,吳之方古玉精選集

《戰國玉器》,孫慶偉,震旦博物館,2006 年,頁 83,圖 32

第140页

1562

戰國

白玉鏤雕七蟠螭紋三層璧

7.3 cm diam.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221 BC)

A VERY RARE ARCHAIC WHITE JADE OPENWORK 'DRAGON' DISC, BI

HKD: 300,000-500,000

USD: 38,400-63,900

Provenance: The Zanjixuan Collection, Taipei, acquired prior to 1999

Literature: Art of China, December 1990, issue 64, p. 138

Art of China, January 1993, issue 89, Selected Ancient Jade from Wu Zhifan

來源:暫集軒珍藏,台北,入藏於 1999 年以前

出版:《中國文物世界》,1990 年 12 月,第 64 期,頁 138

《中國文物世界》,1993 年 1 月,第 89 期,吳之方古玉精選集

第141页

<two views>

第143页

玉璧作為古代社會重要的玉禮器,是玉器家族中歷史最為悠久、內涵最為厚重的古代玉器之一。

玉璧是一種圓形、片狀、中部有孔的玉器,對此,《說文》的解釋是:「瑞玉,圓器也」。史書典籍《爾

雅·釋器》對玉璧形制進行了更詳細的解釋:「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

這裡的「肉」是指的是璧邊的寬度,而「好」則指中間圓孔的孔徑,意思是說邊寬大於孔徑的就是璧;

孔徑大於邊寬則為瑗;若邊寬與孔徑一致則為環。

在中國古代不同的歷史階段,玉璧具有各自不同的時代特徵,戰國是玉璧發展史上一個承前啟後

的階段,此期玉璧承襲了西周、春秋的風格特徵 , 又有區別於傳統的變革創新 , 在形制、紋飾和

工藝水平上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 為漢代形成玉璧發展的鼎盛局面提供了極好的範式和基礎。戰國

時期玉璧的雕刻技法普遍運用粗細陰線結合法,鏤雕、透雕技法運用的非常熟練,刀工鋒利挺拔。

隨着戰國時期鐵製鉈具的出現,傳統治玉工藝出現了質的飛躍,這一時期出現了出廓玉璧等創新

製作,即在內孔或外緣上鏤雕出生動的動物形象。戰國玉璧的裝飾紋飾繁雜,流行蟠螭紋、蟠虺紋、

勾雲紋等,略有不同,一面穀紋陰刻而成,另一面穀紋減地陰刻,顆粒飽滿,可能代表陰陽的思想。

此件白玉鏤雕蟠螭紋璧,兩面紋飾略有不同,一面穀紋陰刻而成,另一面穀紋減地陰刻,顆粒飽

滿,可能代表陰陽的思想,主體構圖分為內外兩環,內環與外環之間鏤雕 7 條首尾相接的蟠螭,

蟠螭兩兩相纏,曲身卷尾,身軀飾以斜線紋,以陰線刻畫圓眼大鼻,雙線細眉,貓耳,整體勻稱、

秀雅、靈動。內環、外環的內外兩側邊緣皆有邊線,其間用雲谷相雜紋填充裝飾。整件器形規整,

造型生動拙樸有趣,集多種工藝於一身,細紋刻畫精細入微,古意盎然,是戰國玉器中的精品之

作。湖北荊州曾發現一件與本品形制非常類似的鏤雕玉璧,內外環的直徑均比本品略大,外徑達

10.5cm,是為參考。

戰國早期前段 璧 湖北荊州熊家冢

第144页

1563

春秋

白玉龍紋璜

璜為玉組佩其中最為主體的佩飾之一,其佩戴使用自西周以來,有着嚴格的制度,使用範圍有可能僅

限於公、侯等諸侯國國君及其夫人,或有封號的貴族。本品白玉質地,呈扁平扇面形,弧度約璧周的

三分之二,整體弧度彎曲自然,兩端及頂部穿孔,紋飾分三段雕刻,中間弦紋輪廓線內陰刻龍紋,兩

邊淺浮雕對稱龍紋並突出邊緣呈突齒脊裝飾。該器層次分明,雕琢細緻,紋飾繁而不亂,應為高等

級玉組配的組件之一,具有典型的春秋時期風格,由此可知此件玉璜等級高貴和其珍稀程度。

HKD: 180,000-220,000

USD: 23,000-28,100

12.3 cm wid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771-476 BC)

AN ARCHAIC WHITE JADE 'DRAGON' HUANG

Provenance: The Zanjixuan Collection, Taipei, acquired prior to 1999

來源:暫集軒珍藏,台北,入藏於 1999 年以前

第145页

<two views>

第148页

1564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221 BC)

A PAIR OF ARCHAIC WHITE AND RUSSET JADE

OPENWORK 'DRAGON AND PHOENIX' ORNAMENTS

The largest, 11.2 cm wide

Provenance: The Zanjixuan Collection, Taipei, acquired prior to 1999

Literature: Art of China, January 1993, issue 89, Selected Ancient Jade from Wu Zhifan

National Palace Museum, Collectors’ Exhibition of Archaic Chinese Jades, Taipei, 1999, Catalogue, p. 156-157, pl. 52

Sun Qingwei, Jades of Warring States Period, Aurora Museum, 2006, p. 212-213, pl. 156

HKD: 600,000-800,000

USD: 76,700-102,300

戰國

白玉鏤雕龍鳳紋佩一對

來源:暫集軒珍藏,台北,入藏於 1999 年以前

出版:《中國文物世界》,1993 年 1 月,第 89 期,吳之方古玉精選集

《羣玉別藏》,鄧淑蘋,台北故宮博物院,1995 年,頁 156-157,圖 52

《戰國玉器》,孫慶偉,震旦博物館,2006 年,頁 212-213,圖 156 本品(其一)曾被印於台北故宮博物館發行的郵票上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期刊在线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