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

发布时间:2024-5-24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

实施刑事合规计划的物质基础,但对单位实施企业刑事合规计划的激励效应有限.从理论上讲,组织体责任论是单位犯罪归责的依据,组织模式认为单位组织是超越自然人而独立存在的,故单位可以自己承担责任.但依据“两罚规定”(既处罚单位,又处罚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和主管人员),如果没有以自然人为媒介,就难以对单位进行处罚[5](P.11),因此,要实现“企业与企业家责任追究上的分离”存在一定的难度.从实践上看,大多数单位犯罪的实施主体是中小企业且大多属于私营企业,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与企业家关系密切,这种企业的治理结构、治理方式与国有大型企业有很大差异.如有学者指出:“在近期的合规监督考察制度改革中,很多中小微企业甚至上市公司,在发生诸如非法经营、串通投标、虚开增值税发票、污᳿环境等刑事案件方面,都是由这种强势人物直接决策、授权或者允许的.”[6]这种企业治理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如果企业家身陷囹圄,那么企业通常会面临经营困难等问题.因此,因刑事合规计划“放过企业、不放过企业家”的举措所产生的激励效应十分有限.第六,即使存在其Ђ制度性的配套举措,也不宜对重罪案件实施刑事合规不起诉.如前所述,... [收起]
[展开]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01页

实施刑事合规计划的物质基础,但对单位实施企业

刑事合规计划的激励效应有限.从理论上讲,组织

体责任论是单位犯罪归责的依据,组织模式认为单

位组织是超越自然人而独立存在的,故单位可以自

己承担责任.但依据“两罚规定”(既处罚单位,又

处罚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和主管人员),如果没有

以自然人为媒介,就难以对单位进行处罚[5](P.11),

因此,要实现“企业与企业家责任追究上的分离”存

在一定的难度.从实践上看,大多数单位犯罪的实

施主体是中小企业且大多属于私营企业,企业的经

营和发展与企业家关系密切,这种企业的治理结

构、治理方式与国有大型企业有很大差异.如有学

者指出:“在近期的合规监督考察制度改革中,很多

中小微企业甚至上市公司,在发生诸如非法经营、

串通投标、虚开增值税发票、污᳿环境等刑事案件

方面,都是由这种强势人物直接决策、授权或者允

许的.”[6]这种企业治理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由

此带来的问题是,如果企业家身陷囹圄,那么企业

通常会面临经营困难等问题.因此,因刑事合规计

划“放过企业、不放过企业家”的举措所产生的激励

效应十分有限.

第六,即使存在其Ђ制度性的配套举措,也不

宜对重罪案件实施刑事合规不起诉.如前所述,事

后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属于程序出罪,那么企业刑

事合规能否作为新的程序出罪事由,这种出罪事由

能否等同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等程序出罪事由

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单位犯罪惩治的配套

举措包括附条件不起诉和单位缓刑.例如,有学者

主张把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扩大至单位犯罪,即

“我国企业合规计划面临的最大瓶颈是缺乏刑事法

激励措施,现有的相对不起诉制度难以起到激励作

用,急需在立法上增设企业附条件不起诉制度”[7].

也有学者主张在刑法中引入单位缓刑,建议在«刑

法»第73条中增设一款关于单位缓刑的规定,可表

述为“对于被判处40万元以下罚金,获得被害人谅

解的单 位,符 合 前 款 规 定 条 件 的,可 以 宣 告 缓

刑”[8].综上而言,在附条件不起诉、单位缓刑法定

化之后有无必要把重罪纳入刑事合规不起诉的范

围? 笔者认为,从刑事诉讼法规定及司法实践看,

附条件不起诉、缓刑的适用对象均为被判处三年以

下有期徒刑的被告人,对于重罪案件并无适用的

余地.

总之,从刑法角度看,由于重罪案件的法益侵

害程度、范围与危害大小均属严重,不宜对其适用

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制度.目前,我国开展的企业

刑事合规不起诉普遍采用了“不起诉+承诺事后企

业合规计 划”的 模 式,且 这 一 模 式 仅 适 用 于 轻 罪

案件.

二、事前企业刑事合规与

单位犯罪意志的排除

在否定重罪案件刑事合规不起诉的前提下,我

们仍需思考,如果单位实施了完备的、科学的刑事

合规计划,单位之下的自然人仍以单位名义实施犯

罪,且成立重罪,那么是否需要对单位追究刑事责

任? 这涉及事前企业刑事合规与单位犯罪意志认

定的关系,需要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从我国改革的试点情况看,企业刑事合规有事

前企业刑事合规与事后企业刑事合规两种类型.

前文强调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制度并不适用于重

罪案件,这是从事后企业刑事合规层面得出的结

论,并不完全适用于事前企业刑事合规的情形.事

前企业刑事合规计划意味着公司、企业把刑事合规

计划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经

实施了相应的企业刑事合规计划.创建稳健刑事

合规计划的公司必须培养“预测人类行为的技能”,

有效预防和控制单位之下的自然人犯罪.实践表

明,不少企业有完善的、科学的刑事合规计划.同

时,在企业尚未实施单位犯罪的情况下,检察机关

以社会治理型检察建议督促公司、企业进行刑事合

规计划,这是一种弱家长主义的立场,有利于最大

化地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具有政治哲学基础.自

由主义传统保护个人的选择自由,自由主义是一种

“相对软弱、温和、非侵入性的”家长式作风,结合了

传统家长式作风的特点,允许政府和企业干预人们

的生活,让Ђ们过得更好.[9]如公司、企业已经有完

备的、科学的刑事合规计划体系,公司、企业之下的

自然人仍然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造成法益侵害或

侵害危险的,就会涉及事前企业刑事合规计划与单

位犯罪的不起诉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刑法学层面,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有一

个前提,尽管公司、企业等单位进行了完善的、科学

的刑事合规计划,但单位之下的自然人仍然以单位

名义实施了犯罪,由此面临“单位是否为责任主体

而对其进行追责”的问题.从调研情况看,实务界

有两种观点.一是认定企业具有监督过失,采取推

定原则认定企业的刑事责任,将企业的监督过失认

94

第102页

定为单位犯罪意志,从而对企业及其下的自然人作

出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决定.这类情况在司法实

践中较为多见,在涉及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区

分方面,因为单位犯罪中对自然人的处罚强度低于

自然人犯罪,且企业等单位的法定代表人通常会涉

嫌犯罪,即使司法机关对单位犯罪认定出现偏误,

被告人一般也不会对此主张该犯罪属于自然人犯

罪.二是在企业等单位进行完备的、科学的刑事合

规计划后,在单位之下的自然人违背刑事合规计划

实施犯罪时,则排除单位意志,对单位之下的自然

人按照自然人犯罪定罪处罚,并可以贯彻实施认罪

认罚从宽处罚制度.这种情况多把“完备的、科学

的刑事合规计划”作为无罪辩护的事由.事实上,

理论界对此的看法亦存在差异.有学者指出:“企

业内部在案发前的预防性合规计划不能作为单位

犯罪的免责事由.”[10]持相反观点的学者则认为:

“企业如果已经履行了合规义务,可以借鉴国外立

法的经验,将企业良好的合规计划作为阻却犯罪的

正当化事由.”[11]

笔者持第二种观点,尽管当前第二种观点在司

法实践层面极为鲜见,但这并不影响对其进行前瞻

性的讨论.就事前企业刑事合规而言,如果企业在

积极实施科学的刑事合规计划的情况下仍然无法

避免企业下的自然人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的,则不

应认定其为单位犯罪,只需追究单位之下自然人的

相关刑事责任[12],且对单位之下的自然人不能适

用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①.

首先,第一种观点存在“为了企业刑事合规计

划而扩大单位犯罪范围”的重大嫌疑.企业刑事合

规不起诉必须建立在正确区分单位犯罪与自然人

犯罪的前提下,司法机关不能为了实施所谓的“企

业刑事合规不起诉”,而基于认罪认罚从宽处罚的

“策略性技术”使单位之下的自然人认罪认罚,把本

不属于单位犯罪的情况认定为单位犯罪.从目前

各地检察机关的实践情况看,司法实践多以具备

“被告人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企业出具合规承诺

书”等条件,对企业及企业之下自然人作不起诉决

定.这一做法混淆了区分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

的重要意义,把本不属于单位犯罪的情况认定为单

位犯罪,并实施了所谓的“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

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定不仅存在范围以“法律

有特别规定”的条件,而且对单位犯罪的认定标准

也极为严格,与英美法系国家法人犯罪认定中的替

代责任不同,其存在“体现单位意志、为单位谋取利

益”等方面的限制.单位犯罪必须体现单位意志,

以单位名义实施不合规操作通常是企业获得利润

的方式,例如,违规排放污水以降低企业成本.不

能因为刑事合规发源于英美国家,就主张以英美国

家的法人犯罪认定标准来扩大我国单位犯罪的处

罚范围或者改变我国单位犯罪的归责模式,以此扩

大企业刑事合规的适用范围.如果在企业已经实

施了完备的、科学的刑事合规计划的情况下,单位

之下的自然人再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那么此时在

追究单位的监督过失责任时,无论是否对其适用

“刑事合规不起诉”,都会严重违背单位犯罪的归责

原则,导致单位犯罪范围不当扩张的后果,进而严

重损害企业和企业家的利益.

其次,违背企业刑事合规计划的自然人的行为

不能体现单位意志.从责任原则出发,任何一个自

然人或单位要承担刑法上的罪责,都必须指出其可

受归责与非难的理由.[13]我国现行两罚规定明确

以单位之下的自然人实行故意犯罪(违法行为)作

为处罚单位的前提,即“没有个人责任即无企业责

任”[14](PP.98~100).单位犯罪是单位之下的自然人以

单位名义实施的犯罪,有无体现单位意志是区分单

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标准,单位犯罪以体现单位

意志、为单位谋取利益为成立条件,单位内部的高

级管理人员等所实施的行为究竟是否“以单位的名

义”并“为着单位的整体利益”而实施,不足以成为

区分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根据,有无体现单位

意志才是区分两者的关键.[15]在我国刑法的规定

之下,单位犯罪的认定和处罚首先应考虑单位组成

人员在业务活动中实施的侵害法益行为或结果,其

次必须甄别作为单位“手足”的自然人的行为是否

体现单位意志.[16]只有在单位之下的自然人的行

为体现了单位意志时,才能认定其为单位犯罪而对

单位进行处罚.完备的、科学的企业刑事合规计划

意味着单位之下的自然人实施犯罪并不具有单位

意志,因为这种犯罪是违反刑事合规计划实施的犯

罪,可以作为不具有单位意志的理由.当然,企业

等单位要达到出罪的效果,就必须对以下事实承担

95

① 有的地方司法文件把单位之下自然人实施的犯罪也纳入刑事

合规不起诉的范围,例如,«甘肃省人民检察院企业合规案件

办理工作办法(试行)»第3条规定:“案件类型包括公司、企业

等市场经济主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的经济犯罪和职务犯

罪案件,既包括公司、企业等实施的单位犯罪案件,也包括公

司、企业实际控制人、经营管理人员、关键技术人员等实施的

与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犯罪案件”.

第103页

证明责任:(1)已有效采纳并建立了合规体系;(2)

合规组织和人员被充分授权,具有独立性和专业

性;(3)组织充分行使了监督和控制职能;(4)未发

生系统性的犯罪行为.[17]更为重要的是,单位犯罪

的刑事责任并不是转嫁制,因为基于“无责任即无

处罚”的现代罪责原理,民众仅因自己的刑事违法

且有责行为而受刑事处罚,法律不得规定民众为Ђ

人的刑事违法行为承担刑事责任.[13]

再次,不宜扩大公司、企业等监督过失的范围.

有学者指出:“刑事合规的构建离不开单位犯罪归

责原则的转型.单位刑事责任的直接依据不仅仅

是单位决策机构指挥员工实施犯罪,还包括单位具

有‘先在’的管理上的过错,在没有有效地阻止员工

的犯罪而存在‘先在’过错的情况下,单位应当承担

刑事责任.”[18]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该观点不当地对单位附加了刑事合规计划的义务,

有扩大单位犯罪的嫌疑,且其作为英美法系中法人

犯罪替代责任的方式,并不符合我国对于单位犯罪

的刑法规定的要求,同时也存在对其认定上的难

题.因为即使承认单位存在监督的过失,单位之下

自然人(员工)的故意犯罪也属于不具有期待可能

性的情况,所以,其不属于单位犯罪的范畴.原因

在于,“监督过失”本就存在违反责任原则的嫌疑,

不能以监督过失为由扩大单位犯罪的范围,然后再

以刑事合规计划对涉事单位作不起诉决定.如企

业等单位制定了严格的合规计划,单位之下的自然

人仍然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那么刑事合规计划的

存在及其有效性是决定企业是否对其雇员的行为

负责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相关问题尚未明确,

如是否追究企业等单位的刑事责任取决于其刑事

合规计划的有效性,而犯罪的发生是否意味着刑事

合规计划的失效? 是否意味着企业等单位对单位

之下的雇员没有尽到监督义务呢? 笔者认为,虽然

上述现象看似存在矛盾,但这种情况是客观存在

的,正像国家颁布有效的法律并不能彻底堵截民众

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一样,即使企业等单位进行有效

的刑事合规计划,但仍然可能发生单位之下的自然

人犯罪.预防性罪责意味着企业等单位在事前没

有尽到相当的注意义务,如进行企业刑事合规计

划,以防止其成员的违法或犯罪行为的发生.实践

经验表明,企业刑事合规计划下的内部制裁必须足

够严厉或激励机制必须足够有效,以防止违规行为

的发生.[19]企业刑事合规计划越有效,则企业内部

以单位名义实施的违规行为就越有可能被发现.

如在企业已进行有效企业刑事合规计划的情况下,

仍发生侵害法益的结果或执行业务者的犯罪行为,

此时 的 公 司、企 业 等 组 织 体 行 为 则 欠 缺 客 观 归

责性.[20]

最后,以事前刑事合规计划排除单位犯罪具有

重要的激励效应.刑事合规计划固然有助于实现

企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预防和减

少单位犯罪,但对公司、企业而言,需要花费大量的

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企业会在市场竞争中陷入

“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因此,需要建立合理、有效

的激励机制.从正向激励角度看,在公司承诺存在

“有效”合规计划的情况下,如发生违规行为,则对

其降低处罚力度或免除处罚.例如,根据意大利

2001年第231号法令的规定,公司应当对为其利

益或优势而犯罪的董事、其Ђ高级职员及其下属雇

员的罪行负责.在企业高管犯罪的场合,公司能够

证明合规监督不存在明显漏洞或犯罪人使用欺诈

手段规避了合规监督,则可以免除其刑事责任.[21]

从负向激励角度看,在没有“有效”合规计划的情况

下,当企业涉嫌单位犯罪时,如其犯罪行为涉及重

复犯罪,或违反了企业刑事合规方面的监督命令,

则需要加重对其的处罚力度.[19]就企业刑事合规

计划而言,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必定是正向激励

与负向激励并重,其中,把事前企业刑事合规计划

作为免责事由或从宽处罚事由,即为有效的正向激

励.同时,相比于事后企业刑事合规计划,事前刑

事合规计划是更为主要的和有效的,也是更加值得

提倡的单位犯罪预防模式.

单位的归责原理与自然人的归责原理不同,单

位犯罪的归责主要是因为“企业等没有建立科学、

完善的规章制度”,或者“虽然建立了科学、完善的

规章制度但并没有严格执行”而承担的企业责任,

与企业等组织体的规章制度建设相关,但属于与人

的意志自由无关的范畴.如企业等单位已经通过

刑事合规计划建立了完善的、科学的规章制度,单

位之下的自然人(如代理人)仍以单位名义实施犯

罪,则此类情况属于不具有单位意志的情形,在这

种情况下对单位不起诉属于法定不起诉.如果企

业等单位把刑事合规计划当成摆设,对单位之下的

自然人是否违背合规计划完全没有监督,甚至纵容

单位之下的自然人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则不能以

“没有单位意志而不需要负担刑事责任”而免责,即

没有免责的基础.因此,上述归责问题仍属于应罚

性判断的范畴.

96

第104页

当然,事前刑事合规计划的目的是排除全部的

单位犯罪,重罪案件自然被包含在其中.从这个意

义上讲,受制于罪刑法定原则,在重罪案件中不能

够适用事后刑事合规不起诉,即企业不能在涉案之

后以实施事后刑事合规计划为由达到不被起诉的

目的.对于事前刑事合规计划而言,因为单位犯罪

本就不成立,自然也就不存在实施刑事合规不起诉

的前提和基础.有学者指出,未来刑法修正案可以

考虑在«刑法»第31条中增加“单位建立有防止犯

罪发生的合规制度并切实执行的,单位可以不负刑

事责任”[22]的规定.然而,即使没有该规定,也可

以从法教义学上把事前刑事合规计划作为单位犯

罪的出罪事由,检察机关不应为实施刑事合规不起

诉而把本不构成单位犯罪的情况人为地定义为单

位犯罪.

三、事后企业刑事合规与

企业的刑事合规义务

否定重罪案件适用企业合规计划不起诉制度,

并不意味着否定对涉及此类案件的企业等单位以

事后刑事合规计划获得从宽处罚,检察机关完全可

以提出从宽量刑建议.① 就重罪案件而言,如果单

位因实行事后企业合规计划与检察机关达成协议

而在犯罪后获得从宽处罚,如单位在事后违背了这

一合规计划承诺,则意味着失去了以事后企业刑事

合规获得从宽处罚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值得刑法

理论讨论的问题是,能否把这种事后企业合规计划

发展成为企业的积极义务,并对违背这一义务的行

为予以重罚?

对此,理论界存在不同意见.肯定论认为:“在

刑事立法和司法上,借鉴国外刑事合规的实践经

验,结合我国单位犯罪的特点,通过赋予企业合规

管理的刑法积极义务,在扩大单位犯罪范围的同

时,将刑事合规作为限缩处罚范围的出罪事由和刑

罚减免的情节,以构建我国的刑事合规制度.”[11]

否定论认为:“在我国,关注企业合规是反思传统企

业犯罪理论、推进企业量刑规范化的契机,但设立

一个独立的新型刑事合规义务缺乏正当性和必要

性.”[23]理论界的不少立法建议也包含着对企业刑

事合规义务的设定.②

笔者认为,企业等单位在实施单位犯罪后与检

察机关达成刑事合规的合意并签署企业刑事合规

计划承诺书,这是一种约定义务.这种约定义务以

企业等单位的自愿为前提,同时赋予企业及其经营

者一定的刑事风险管理的积极义务,这已经能够实

现企业治理结构优化、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政策目

标.但如果把刑事合规计划作为一种法定的义务,

则存在一些问题,原因在于是否通过刑法赋予企业

等单位刑事合规计划的积极义务不只是一个立法

政策问题,还是一个基础法理问题.从立法政策角

度看,赋予其刑事合规计划的积极义务,对违反这

一积极义务的企业等单位进行处罚甚至重罚,自然

可以最大限度地推行企业刑事合规计划,但也存在

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把企业刑事合规计划作为企业等单位的

刑法积极义务,属于刑事合规计划的“大跃进”,与

“不得任意创设公民义务”的法理相抵牾.尽管企

业等单位对员工的行为具有监督职责,但这并不意

味着可以把企业刑事合规作为其应当承担的强制

性义务.就刑事犯罪而言,法律只能要求行为人在

犯罪后承担刑事责任的义务,并不能要求行为人积

极预防自己可能实施的犯罪行为,如果行为人在实

施犯罪后自愿与国家合作,则需要对这一行为予以

奖励.例如,以对实行刑事合规的企业等单位在犯

罪后作不起诉决定或从宽处罚来激励其积极开展

刑事合规计划.从一般法理看,义务是强制行为,

公司、企业在不承担义务时,法律需要对其进行处

罚,这意味着企业刑事合规计划创设了新的处罚领

域.但法律并不能因为行为人不履行刑事合规计

划而予以额外的惩罚,赋予企业合规管理的积极义

务无异于施加了额外的惩罚,如此行事并不可取.

第二,主张对企业等单位创设刑事合规计划的

刑法积极义务是以英美法系法人犯罪的雇主责任

为参照,雇主责任意味着企业对企业员工的行为负

有责任,企业刑事合规下的法定犯罪意味着企业或

者企业的监督者、管理者要对企业员工的不法行为

承担刑事责任[18],即雇主责任原则.在雇主责任

之下,企业对员工的行为往往承担着监督过失的责

97

这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并无争议,也存在规范依据.参见«涉案

企业合规建设、评估和审查办法(试行)»第2条:“对于涉案企

业合规建设经评估符合有效性标准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参考

评估结论依法 作 出 不 批 准 逮 捕、变 更 强 制 措 施、不 起 诉 的 决

定,提出从宽处罚的量刑建议,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从宽

处罚、处分的检察意见.”

如有学者建议在«刑法»第15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2款,规定

“单位未适当履行预防义务而导致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的,以

单位过失犯罪论处”.参见周振杰«涉案企业合规刑法立法建

议与论证»,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年第3期.

第105页

任,且在案发后企业与员工最终成立的罪名并不相

同,企业往往会成立监管失职方面的过失罪名(如

商业组织预防贿赂失职罪),企业员工则成立其Ђ

诸如侵犯商业秘密等故意犯罪的罪名,两者之间涉

及的罪名并不一致.与之相反,我国刑法上的单位

犯罪意味着企业等单位与其下的自然人属于“共同

犯罪”,两者涉及的罪名是一致的.

第三,不宜以风险社会为由对企业等单位创设

刑事合规的积极义务.企业刑事合规计划有利于

预防和控制单位犯罪,但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与风

险社会的风险预防和控制无关.随着风险社会的

到来,刑法立法上的保护早期化、抽象化与膨胀化

被视为刑法应对风险社会挑战的时代转型,其立法

策略是犯罪化、重刑化.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意味

着在单位犯罪的情况下,给企业等单位一个与国家

合作的机会,如企业等单位与国家合作实施刑事合

规计划,会带来在其实施了犯罪行为后被免责的刑

法效果,这样的立法策略是非犯罪化、非刑罚化.

这一立法 策 略 包 含 的 刑 法 法 理 与 风 险 社 会 完 全

不同.

当然,在重罪案件中,如检察机关因企业等单

位承诺实施刑事合规计划而对其犯罪行为提出从

宽量刑建议,法院亦对企业及企业之下的自然人从

宽处罚,但事实上企业并没有实践刑事合规计划,

对此,司法机关应如何处理尚需作进一步的讨论.

这一问题比轻罪案件的刑事合规不起诉更为复杂.

就轻罪案件而言,若企业签署合规承诺书后并没有

实践刑事合规计划,那么检察机关应对其执行逮捕

或提起公诉;就重罪案件来说,由于司法机关对单

位实施的是从宽处罚而不是免除其责任,且案件已

经审理完毕,判决已经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检察机

关并不能够通过自己的职权对判决的相关事宜予

以改变,而是必须借助正当的刑事诉讼程序来进

行.比较可行的方案是,检察机关以量刑偏轻为由

提起抗诉,提请审判机关对案件予以改判.至于检

察机关如何处理因合规计划提出的从宽量刑建议

与抗诉之间的关系,具体可参照认罪认罚从宽处罚

实践中被告人“反悔”情况的处理模式.①

结语

法治中国建设必须首先尊重法律的权威,不能

动辄逾越法律规定的边界.刑事合规建设通过建

立包容性的“容错机制”,旨在改善企业的治理结

构,这一结构的改善并不能以放纵单位犯罪的方式

来实现.在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的试行阶段,在刑

法修正案对单位犯罪尚无改变的情况下,重罪案件

只能因企业刑事合规计划而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处

罚的规定,企业刑事合规计划是单位认罪认罚的体

现,不宜适用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制度.当然,随

着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建立及其制度绩效的彰显,

单位犯罪的立法修正刻不容缓,需要借助进一步的

研究达成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的理论共识.[24]从

长远来讲,如果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经过试行具有

重要的制度绩效,也能够真正地实现企业治理现代

化,且刑法修正案就单位犯罪规定了“企业刑事合

规计划”这一免责事由②,那么重罪案件适用企业

刑事合规计划不起诉就有了相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刘艳红.企业合规不起诉改革的刑法教义学根基[J].中

国刑事法杂志,2022,(1).

[2]李玉华.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的适用对象[J].法学论

坛,2021,(6).

[3]李 本 灿.企 业 合 规 程 序 激 励 的 中 国 模 式 [J].法 律 科

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2,(4).

[4]熊亚文.理性建构刑事合规的中国路径[J].比较法研

究,2022,(3).

[5]樋 口 亮 介.法 人 の 处 罚 [A].西 田 典 之,等.刑 法 の 争

点[C].东京:有斐阁,2007.

[6]陈瑞华.企业有效合规整改的基本思路[J].政法论坛,

2022,(1).

[7]李勇.企业附条件不起诉的立法建议[J].中国刑事法杂

志,2020,(2).

[8]周振杰.涉案企业合规刑法立法建议与论证[J].中国刑

事法杂志,2022,(3).

[9]Todd Haugh.Nudging CorporateCompliance[J].AG

98

参见«人民检察院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开展量刑建议工作的指

导意见»第34条:“被告人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后,庭审中反悔

不再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了解反悔的原因,被告人明

确不再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建议人民法院不再适用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撤回从宽量刑建议,并建议法院在量刑时

考虑相应情 况.依 法 需 要 转 为 普 通 程 序 或 者 简 易 程 序 审 理

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建议.”

这一修正具有规范支撑,如«刑法»第201条逃税罪有关行政前

置性要件确立的首犯免责条款,即为规范支撑.但刑法修正

案规定刑事合规计划作为免责条款,也不宜一概而论,而是取

决于单位犯罪的性质,如重罪案件涉嫌罪名与人身法益无关,

则可以成为免责事由;如重罪案件涉嫌罪名与人身法益有关,

则不可以成为免责事由,只能实施从轻或减轻处罚.判断是

否与人身法益有关需要结合具体个罪的不法结果进行,如有

造成重伤或死亡的不法结果的,则属于与人身法益有关.

第106页

mericanBusinessLawJournal,2017,(54).

[10]卢勤忠.企业刑事合规实践探索的适用问题研析[J].

中州学刊,2022,(3).

[11]孙国祥.刑事合规的理念、机能和中国的构建[J].中国

刑事法杂志,2019,(2).

[12]姜涛.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的实体法根据[J].东方法

学,2022,(3).

[13]王 皇 玉.法 令 遵 循 对 法 人 刑 事 归 责 性 之 意 义 与 影

响———从营业秘密法第13条之4谈起[J].月旦法学

杂志,2020,(303).

[14]前田雅英.刑法总论讲义(第四版)[M].东京:东京大

学出版会,2006.

[15]陈瑞华.合规视野下的企业刑事责任问题[J].环球法

律评论,2020,(1).

[16]黎 宏.组 织 体 刑 事 责 任 论 及 其 应 用 [J].法 学 研 究,

2020,(2).

[17]陈瑞华.企业合规出罪的三种模式[J].比较法研究,

2021,(3).

[18]孙国祥.刑事合规的刑法教义学思考[J].东方法学,

2020,(5).

[19]GrowingtheCarrot:EncouragingEffectiveCorporate

Compliance[J].HarvardLawReview,1996,(109).

[20]蔡蕙芳.我国法人犯罪立法之检视与理论建构[J].东

吴法律学报,2017,(4).

[21]张远煌.刑事 合 规 国 际 趋 势 与 中 国 实 践[N].检 察 日

报,2019-11-02.

[22]黎 宏.企 业 合 规 不 起 诉 改 革 的 实 体 法 障 碍 及 其 消

除[J].中国法学,2022,(3).

[23]蔡 Ѕ.论 企 业 合 规 的 刑 法 激 励 制 度 [J].法 律 科 学,

2021,(5).

[24]郭庆立,李贵山.涉案企业合规不起诉的实践困境与出

路[J].长白学刊,2023,(4).

(责任编辑 郭俊)

TheThreeSubstantiveLawDisputesofNon-prosecutionin

CriminalComplianceofEnterprisesinFelonyCases

JIANGTao

(SchoolofCriminalLaw,EastChinaUniversityofPolitical

ScienceandLaw,Shanghai201620,China)

[Abstract]Thereformpracticeofnon-prosecutioninenterprisescriminalcomplianceledbyprocuG

ratorialorgansinChinaisworthyofrecognition.Whetherwecannotprosecutefelonycasesshouldnot

onlyfocusontheimprovementofcorporategovernancestructure,butalsoinvolvetherealizationofpenG

altypurposes.Thecurrentcriminallawdoesnottaketheenterprise'scriminalcomplianceplanastheexG

cuseforexemption.Theimplementationofcriminalcomplianceandnon-prosecutioninfelonycasesviG

olatestheprincipleofstatutorypunishmentandtheprincipleofequality,andissuspectedofindulgent

crime.Denyingthenon-prosecutionofcriminalcomplianceinfelonycasesdoesnotdenytheexclusion

oftheenterprisehavingaunitcriminalwillbecauseoftheimplementationofacompleteandscientific

criminalcomplianceplaninadvance.Iftheenterprisehasimplementedacompleteandscientificcriminal

complianceplan,andthenaturalpersonundertheunitcommitsacrimeinthenameoftheunit,itdoes

notconstituteaunitcrime,andonlythecriminalresponsibilityofthenaturalpersonundertheunitis

investigated.Inthecaseofpost-factocriminalcomplianceplan,eveniftheunitandthenaturalperson

undertheunitarelenient,itisnotappropriatetoassigncriminalcomplianceobligationstotheenterG

prise.Forthesituationofenterpriseretraction,theprocuratorialorganscanfileaprotestonthe

groundsthatthesentenceistoolight,anddoagoodjobinthesecondhalfofthearticleofenterprise

criminalcompliance.

[Keywords]FelonyCase;UnitCrime;Non-prosecutioninCriminalCompliance ;PleadGuilty

andAcceptLenientPunishment;CriminalComplianceObligation

99

第107页

[基金项目]互联网法治研究院(杭州)2021年度互联网法治重点研究课题;浙江省规划重点课题“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立法保障体系

研究”(编号:22NDYD006Z);浙江省规划重大课题“以数字赋能推动共同富裕研究”.

[收稿日期]2023-12-18

[作者简介]范良聪,男,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院长,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

2024年5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May.2024

第45卷 第3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5 №.3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4.03.013

论互联网平台的合规监管

范良聪

(浙大城市学院 法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5;

浙江大学 光华法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08)

[摘 要]平台经济的迅速发展给市场监管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也给传统监管体系带来了极大

的挑战,突出表现为监管基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及监管效果逐步弱化.引入合规监管的理念、模式和手段

是应对这种变化的可选策略之一,符合当前从命令—控制式监管向回应合作型监管、从威慑式监管向预防性

监管转型的理论进路.合规监管的引入需要认识到其作为一种法律实施机制的本质,并基于此确立要素的构

成,依情形选择妥当的实施路径.特别是对于互联网平台而言,需要切实领会合规监管可能对互联网平台经

营自主权的干预,严格依照行政法的一般原理和原则处理好平台发展与风险防控两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合规监管;回应型监管;预防性监管;系统性风险;平台治理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4)03-0100-10

数字时代,平台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

平台企业快速壮大,平台经济在优化资源配置、促

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

给市场监管带来了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由于线

上线下市场并行交织形成了复杂生态,新产业、新

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交易类型创新频繁、快速迭

代,加之算法等新技术的使用,使传统以机构和行

为监管为核心手段的行政监管部门面临“多而顾不

上”“快而跟不了”“深而看不透”“新而读不懂”等问

题.[1]目前,法律关系认定和监督调查执法皆面临

巨大挑战,对于“应该监管什么、由谁监管、如何监

管”等根本问题没有得到合理的回应,这一系列问

题催生了监管模式的变革与创新的需求.

面对这一需求,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具体

部署,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平台经济发展

的政策规范.2022年,多部ༀ联合发布的«关于推

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

出了一种新型的监管理念和模式———合规监管,指

出要健全平台治理制度规范,尤其是要“厘清平台

责任边界,强化超大型互联网平台责任”,要“建立

平台合规管理制度,对平台合规形成有效的外部监

督、评价体系”.从学理上看,尽管学界对刑事领域

的合规不起诉制度已经讨论得比较充分,但有关行

政监管领域合规监管制度的讨论并不多.合规监

管是什么? 与传统监管模式有何异同? 将合规监

管引入互联网平台领域的理据何在? 应如何建构

互联网平台合规监管体系?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

从互联网时代传统监管模式的困境、引入合规监管

的学理基础、合规监管体系的规范构成、合规监管

体系推进的法治限度四个方面展开探讨,为国家推

100

第108页

进互联网平台合规监管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一、互联网平台监管的困境与突围

(一)互联网时代经济组织模式的变化带来监

管对象的根本变化

自古以来,人类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张主要是通

过中介完成的.中介可以帮助人们开展交易搜寻、

议价以及执行等环节的任务,并可以节约交易成

本.同时,中介还可以通过积累知识、维系关系网

络来扩大市场规模,提升供需匹配的效率.数字时

代人类经济活动的组织同样离不开中介,只是这里

的中介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人,而是以全新的面

貌出现的互联网平台.相比于常见的线下平台如

交易所、劳动力市场等,互联网平台包括电商平台、

第三方支Є平台、网约车平台等.从本质上讲,这

些互联网平台与线下平台一样,扮演着中介的角

色,但因为数字技术和大数据的加持,其产生的经

济效果发生了重大变化.

首先,平台型经济组织的核心特征在于其中存

在的网络效应,包括网络外部性与交叉网络外部

性,与线下平台不同的是,互联网平台的网络效应

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现.[2]网

络外部性是指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与用户的数

量相关,使用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用户数量越多,用

户可以从中获得的价值就越大.[3]交叉网络外部性

是指平台上一方用户的数量将会影响到平台对于

另一方用户的价值.① 传统线下平台的网络效应

受到物理空间的限制,而在数字时代,在技术手段

容许的情况下,互联网平台几乎不会受到时空的限

制,可以集聚无限多的用户,使各方用户加入平台

的价值得到提升.同时,互联网上还会出现一些整

合平台和构建多边市场商业生态的超级平台,以进

一步强化网络外部性和交叉网络外部性.这种跨

时空和跨界属性上的变化对互联网平台的影响是

全方位的,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互联网平台运行的效

率,而且为其带来经济意义上的垄断性.也就是

说,相对于一般企业而言,互联网平台企业采取的

掠夺性定价、搭售、排Ђ协议、偏向性诱导、价格歧

视、提高竞争对手成本等手段所带来的排除限制竞

争的后果可能会更强.

其次,依靠数字技术和算法支撑,借助收集到

的海量数据,互联网平台获得了线下平台所不具备

的核心竞争力.[4]在互联网平台通过大数据以及匹

配大数据的计算能力和人工智能算法重新配置传

统要素之后,经营者便可以有效克服市场上存在的

信息不对称的难题,进而打破市场边界,更为高效

地开展商品的生产、销售、定价等活动,使要素的配

置效率得到系统性提升.因为数字化带来的综合

化,互联网平台经济的竞争格局和状态也发生了实

质性改变,一时一地一领域的盈亏不再是互联网平

台经营者考虑的核心因素,在算总账的基础上实施

交叉补贴成为常规策略.特别是如果可以在某个

领域获得关键数据,那么一定程度上的亏损是可以

被企业所接受的.且不论其中可能存在的个人信

息保护和数据安全问题,这种改变对市场监管而

言,至少带来两大挑战.一是市场融通带来的杠杆

效应放大了市场的风险,甚至可能因模式变异产生

的金融属性而导致系统性的风险;二是数字手段的

大规模应用使得实施难题凸显,特别是数字黑箱的

存在使发现风险的难度上升、救济的及时性下降,

风险防控的有效性遇到了挑战.在线下,法律的实

施难题主要体现在债权的执行方面,如押金和预Є

金的退还比较困难;而在线上,实施的关键已不再

是执行难或者执行缺位,而是发现不能与执行不

能,且风险一旦发生就会导致难以挽回的损失.

(二)传统监管手段在应对互联网时代监管对

象的变化上十分乏力

首先,监管面临失效的挑战.监管的失效主要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监管目标与方式的不匹配,

二是监管规则的不完善.首先,传统监管经常采用

的加大信息披露、增加完善标准、提高准入门槛、强

化监督检查等方式在数字和互联网时代很容易被

架空.如加大信息披露导致信息冗余,使对保护对

象阅读信息的激励进一步被弱化[5];又如在金融领

域,互联网平台通过技术创新穿透行为监管与机构

监管,推出具有准金融产品性质但又难以归入传统

金融监管范围或是处于多个监管机构交叉地带的

衍生品,进而逃避监管[6].其次,现行规则未考虑

或无法涵盖互联网平台发展的新类型、新模式,导

致法律关系存在认定或实施上的困难,进而影响监

管目的的实现.例如,在反垄断领域,互联网平台

的出现给相关市场的界定、垄断协议的认定、滥用

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识别和认定等都带来了一定

的困难.[7]再如,互联网平台经常依托其超强的聚

101

① 值得注意的是,交叉网络外部性不仅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如电视节目中的广告时间减少,则观众数量就会增加.

第109页

集属性和网络效应发展远超其责任承担能力的经

济规模,导致伤害性极大的“爆雷”事件频发,履行

不能的问题日益凸显.

其次,监管面临低效的困境.虽然以机构和行

为为中心的监管方式有其优势,但是在各类新模

式、新业态层出不穷的互联网时代,监管如何跟上

相应的变化已经成为新问题.这主要源于三个方

面的原因.一是监管规则的滞后.如«中华人民共

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互联网专条一经面世即

因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更迭而面临条款适

用困难的尴尬境地,以至于有关部门只能频繁地求

助于一般条款,这间接提高了法律的实施成本.二

是相对于监管对象的规模扩张而言,监管力量较

弱.由于互联网时代的交易主体、量级、复杂程度

不成比例地提升,监管者很难对互联网平台上的每

笔交易、每种行为都进行主动监管或者依举报监

管.① 三是数字黑箱的出现进一步恶化了监管机

构与被监管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互联网时

代,数字技术的利用缔造了一个个交易和操作的黑

箱,使一些违法行为极难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并识

别,调查取证的成本也大幅上升,由此造成监管失

位的概率大大提高.[8]

最后,监管面临失灵的困局.毋庸置疑,以严

刑峻法为代表的监管模式可以使系统性风险的发

生概率最小化,但同样不利于商业模式的创新.[9]

在统筹发展与安全两个大局成为互联网时代监管

工作第一原则的背景下,找到包容与审慎监管的平

衡点成为关键问题.严监管不利于中小平台的成

长和市场的有序竞争,宽监管又可能埋下系统性风

险隐患.例如,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创新一方面提升

了我国金融体系运行的效率,同时,也潜藏着系统

性风险.因此,如何将金融创新纳入到审慎监管框

架之中便成为该领域监管的核心要义.对此,完全

的宽监管即把涉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平台界定为信

息中介的思路已经被证明会导致监管失效;反之,

严监管或是要求互联网平台对平台内主体实施严

监管同样解决不了问题,原因在于其或者迫使市场

主体通过改变交易模式来逃脱监管,或者因互联网

平台的运营成本骤增而使其走向消亡.

综上而言,传统的监管模式在互联网时代面临

着多重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有妥当性层面的效果问

题,而且还存在均衡性层面的效率问题,甚至可能

触及必要性层面的权益平衡问题.[10]鉴于此,有必

要创新监管模式,以回应型合作监管、预防性监管

和全流程监管理念重塑监管体系和手段,统筹安全

与发展.

(三)监管模式的创新压力与合规监管理念和

实践的导入

互联网平台的核心地位及其潜在风险意味着

需要审慎对待其监督管理的问题.从不同学科和

理论视角出发,学界已经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问题

展开了大量研究,尤其是围绕平台自治与政府监管

的界分展开讨论,并基于此阐释了政府应如何改变

监管模式的相关问题.目前,已经达成共识的是平

台治理需要融合自治和Ђ治[11],尚未达成一致意

见的是平台与政府的监管权责分配[12].就监管模

式而言,有学者提出,应当区分监管的不同阶段,实

现平台自我监管与政府监管的分工合作,例如,以

合同或契约理论为基础,从平台准入、运营以及后

平台三个阶段构建平台监管机制.[13]针对监管路

径的问题,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包括强调引入软

法监管、公共性监管、对平台自我监管的监管、穿透

式监管等.在监管手段方面,如何提升监管能力,

同时利用大数据和征信体系引入科技监管受到了

普遍关注.[14]尽管这些讨论增进了对平台治理理

论和治理路径的理解,彰显了监管模式和手段创新

的紧迫性,但相关讨论大都局限于“主体—行为—

责任”的传统思路,立足于构建事前审批和事后威

慑的监管机制,未能直指互联网平台风险这一核心

问题,且对互联平台风险监管这一核心问题的研究

不够充分,尤其是对互联网平台风险的独特性及其

发生机制的辨析不足,亟待从风险防控与全流程监

管的视角重新考察互联网平台监管的目的方式与

手段之间的匹配度.

随着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回应监

管的现实需求,互联网领域的行政监管已经出现了

一些变化.观察近年来出台的系列规范,对互联网

平台的监管涵盖事前的登记核验信息管理和事中

的安全保障、风险监控以及事后的配合执法、处置

报告等义务,试图实现风险防范的全链条覆盖,已

经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公法义务体系.[15]在范围

上,互联网平台的审查与监控范围日趋宽泛,既要

保障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交易

102

① 据国家互联网广告监测中心披露,全国互联网每天的广告发

布量达300亿条,即便是随机抽查,也意味着不可想象的人力

成本.参 见 http://sy.m.zjol.com.cn/fxxfzzj/jdzx/202003/

t20200316_11781666.shtml,2020年3月16日,2023年12月

8日.

第110页

的顺利进行,又要保障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互联

网平台责任的形式逐渐多样化,从责令改正、处以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到责令停业、吊销相关行政许

可逐渐覆盖完整,在某些情况下还涉及民事责任和

刑事责任,一种基于推动监管对象开展合规管理的

新型监管理念开始形成.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以下简称

«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

下简称«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

法»(以下简称«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

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为

例,基于安全保障义务、网络安全保护义务、数据安

全保护义务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等规范要求,法律

开始要求监管对象在尽到这些义务方面作出一些

努力,或是采取必要措施,或是建立管理体系以保

障安全.不仅如此,从立法演进的过程可以看出,

这种要求日趋完备.① 尽管具体条款还有待于相

关部门做进一步的解释,但通过法律对企业管理提

出要求,甚至直接要求企业在内部治理中建立一系

列制度、组织和措施以防止企业出现违法违规行为

的做法,表明行政监管的逻辑正在发生改变,面向

风险防控实施监管的理念日益彰显.在«中华人民

共和国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

法律规定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承诺制度、宽大制

度、教育与处罚相结合这样激励监管对象开展合规

管理活动的制度设计.与此同时,各个领域的合规

管理指引密集出台,引导监管对象主动实施合规计

划.由此可见,尽管理论尚未形成体系,但实践探

索已然铺开,因此,有必要从学理上对这样一种探

索的合理性及其规范限度展开讨论.

二、在行政监管中引入合规监管的学理基础

(一)从命令—控制式监管到回应合作型监管

基于“命令—控制”展开的行政监管模式存在

的局限性和弊端受到了学界和实务界的广泛质疑.

这种监管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过分强调对现象本

身的“回应和消解”,往往在表面上消解了已经发生

的事态,却可能因为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源而埋下隐

患,反而增加了一些不稳定因素[16],如针对 P2P网

贷平台的治理就是其中的典型.由于缺乏监管者

与被监管者之间平等乃至于讨价还价式的交流磋

商,长期的“命令—控制”式监管使公民和社会逐渐

淡忘市场主体原有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导致任何一

个社会负面事件的发生最终都被归咎为政府的监

管不力,进而推动监管部门推出更进一步的监管措

施,最终致使监管政策不断趋向严格.[17]成文法体

系下的路径依赖使得许多因一时之需而形成的监

管措施长期留存,无法及时得到修正,监管部门只

能被迫依靠选择性执法来进行调和.

与此不同的是,合规监管要求监管者与被监管

对象互相配合,由传统的“政府监管企业的违规行

为”转变为“企业进行自我监管以及政府对企业的

自我监管进行监管”.这一监管方式在西方的监管

理论中被称为“基于管理的监管”[18].在这一监管

模式下,政府监管的任务主要是要求和鼓励企业建

立内部管理制度,从而形成有效的监管协同.监管

过程重在调整人和组织因素,包括企业内部的组织

结构、职责、程序和实施管理制度的资源配置等,而

非具体的行为.这一监管模式的正当性主要建立

在回应型监管理论的基础之上.

回 应 型 监 管 理 论 是 由 Ian Ayres 和 John

Braithwaite于 1992 年 提 出 的,Ђ 们 构 建 了 一 个

“金字塔”式的监管模型,包括“执行措施金字塔”和

“监管策略金字塔”.[19](P.35)在“执行措施金字塔”

中,教育、说服等措施处于金字塔的最底端,警告、

处罚等措施处于金字塔的中端,吊销营业执照处于

金字塔的最顶端,据此,只有当前一级的执行措施

无效时,才能实施更严厉的执行措施.在“监管策

略金字塔”中,金字塔由下到上分别是自我规制和

“命令—控制”式监管.金字塔模型要求只有当自

我规制无效时,才能实行“命令—控制”式的监管策

略.金字塔模型体现出规制强度由软到硬的过程,

强调先使用软手段,只有当软手段失效时,才考虑

启用 硬 手 段,其 目 的 在 于 激 发 被 监 管 者 的 自 觉

意识.

回应型监管包括三个方面的核心内容.一是

103

① «电子商务法»仅是在传统的安全保障义务之外增加了信息管

理义务,尤其是登记核验义务,而«网络安全法»则提到网络运

营者应当制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数据安全法»

更是设专章对数据处理者的数据安全保护义务进行了规定,

其中包括建立健全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如组织开展数

据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数据处理活动风险监测,发现风险立即

采取补救措施,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并向主管部门报告等.重

要数据的处理者还应当明确数据安全负责人和管理机构.新

近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不仅明确提出对于提供重要互联网平

台服务、用户数量巨大、业务类型复杂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应

当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制度体系,而且规定了个人信

息处理者合规审计的义务.

第111页

强调对被监管者采取差别待遇,通过Ѐ细甄别被监

管者的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策略,正如 Mancur

Olson针对集体行动困境提出引入“选择性激励”

策略,对那些为集体利益作出贡献和没有作出贡献

的个体进行区别对待.[20](P.106)二是强调多元监管

体系的建立,认为监管手段和主体是多样的,除了

非此即彼的“政府—市场”之外,还有介于私人与国

家间的制度形式,因此,政府并不需要在所有监管

活动中亲力亲为,应当发挥塑造、保护其Ђ监管主

体意识和积极性的作用,打造监管共同体.三是重

视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协商对话、合作关系,强调

监管策略与手段的协同.

合规监管体现出强烈的回应型监管特征.第

一,合规监管的本质就是对被监管对象自我监管行

为的监管,因此强调政府对于被监管者主体意识的

引导和塑造,强调对合规文化和合规意识的培养.

第二,合规监管强调根据被监管者的具体情况进行

有针对性的监管,例如垄断协议中的“宽大处理”,

即在出现问题时主动报告者将会获得优待,建立起

合规计划体系的企业也将获得与未建立合规计划

体系的企业不同的待遇.第三,合规监管重视监管

者与被监管者的沟通和协商,通过鼓励被监管对象

积极主动地报告风险,消解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

对立紧张的关系,共同服务于合规风险防控这一监

管目标.第四,合规监管重视监管主体与监管手段

之间的协同,如对于确保合规监管落地的重要手

段———合规评价而言,既鼓励被监管对象实时实施

自我评价,又鼓励发展引入第三方合规评价,但并

没有放弃来自监管机构的评价,使得不同的评价方

式可以相互协同.

(二)从威慑式监管到预防性监管

合规监管的兴起代表了从高权行政到软法治

理的理念转向、从政府监管到内部治理的主体转

型,以及从片面威慑到激励相容的范式转变.[21]传

统行政法学理论认为,唯有通过单方、高权行政手

段,才能有效实现行政管理目的.行政处罚、行政

许可等行政行为作为“单方意志的宣告”[22](P.306),

获得了行政机关的青睐.因此,在传统的政府监管

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体现为一

种统治与服从的强制性支配关系.然而,如前所

述,这样一种监管模式面临着多重挑战,难以适应

数字时代风险复杂多变的监管需求.

首先,相比于传统监管模式的低能、低效、失

灵,推行合规监管有助于转变监管模式,发挥预防

性监管和全流程监管的积极作用,实现互联网平台

风险的源头防控.风险的发生、演进是动态的,其

防控多依赖于对风险信息的有效搜集.合规监管

强调的正是这样一种以违法信息获取、风险防控为

核心的监管模式,即通过为行政相对人设定管理相

关风险的法律义务,并将那些不履行风险管理义务

的行为作为监管对象,进而推进对风险的源头治

理.毋庸讳言,相比监管者而言,被监管对象无疑

拥有更多有关风险来源、性质、类型、演进路径等方

面的信息,尤其是在数字技术普遍使用的互联网平

台领域,被监管对象拥有更多的信息资源.因此,

这种风险管理义务的施加希望调动企业内部识别、

发现、预防、处置风险的动力,构建起一套实时发挥

作用的“隔离带”“防火墙”,以实现对风险的源头防

控.同时,依托既有的执法经验,对互联网平台管

理是否合规的认定难度要远远低于对互联网平台

具体业务行为是否违法的认定.因此,当风险防控

成为互联网平台监管的重要目的时,合规监管的作

用便得到了凸显.

其次,推行合规监管有助于降低监管成本,提

升监管效率.合规监管的对象是互联网平台的合

规管理行为,而非具体的业务行为,因此,监管规则

不会过时,监管行为也不会顾此失彼.同时,合规

监管的核心在于确立企业的合规管理部门作为监

管者与企业沟通桥梁的地位,设置激励机制引导企

业主动报告相关信息,由此监管信息获取的成本自

然会降低.在存在违法的场合,一方面,监管机关

无须对涉嫌违法的企业进行详细调查,只要掌握企

业违法的初步证据,便可向其提出自认的要求;另

一方面,自认并主动消除违法行为后果的企业在作

出相应的合规建设承诺后,调查执法程序即可终

止,这极大地降低了执法成本.[23]

最后,推行合规监管有助于优化营商环境、促

进互联网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从国际经验看,

推 进 合 规 管 理 是 完 善 企 业 治 理 体 系 的 重 要 途

径.[24]合规管理部门不仅承担着对企业各项战略

决策是否存在合规风险的审查职责,而且还可以通

过一系列机制安排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风险,从而

避免重大损失的产生.监管部门也可以借助一系

列制度安排在违法行为初现端倪时发出预警,敦促

企业及时修正.在法律依据充分的情形下,企业还

可以通过合规计划的实施获得合法的减免不利处

分或者和解的正当理由,体现包容监管的理念.此

外,通过企业与监管机关的合作,可以最大限度地

104

第112页

避免因企业轻微违法犯罪受罚而导致的经济震荡,

企业与监管机关之间能够形成真正意义上协作监

管的良好关系,统筹发展和安全两方面的内容.

三、互联网平台合规监管的规范构造

(一)合规监管的本质

21世纪初,我国金融法学界就借鉴西方经验,

在金融监管的各分支领域引入合规监管理念.①

近来,刑事诉讼法学界开始围绕合规改革的试点工

作展开对相关理论和制度的讨论.[25]随着«数据安

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继出台,数字法学

领域也掀起了对合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热潮.[26]

随着研究的深入,将企业合规简单地理解为遵守法

律法规的观点已被抛弃,更多学者开始将企业合规

视为一种企业治理方式.[27]尽管如此,依然还有很

多文献未能有效区分合规与合法两个概念.

所谓合规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经营管理行为

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监管规定以及

公司内部规章制度、行业普遍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

为准则.其核心在于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

不仅要遵守法律,而且要遵循规则.换言之,合规

中“规”的外延要广于合法中“法”的外延.而合规

风险是指企业及其员工因不合规行为引发法律责

任、受到相关处罚、造成经济或声誉损失以及其Ђ

负面影响的风险.为了防控合规风险,需要采取相

应的管理措施,也就是所谓的合规管理,即企业以

有效防控合规风险为目的,以提升依法合规经营管

理水平为导向,以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和员工履职行

为为对象,开展的包括建立合规制度、完善运行机

制、培育合规文化、强化监督问责等有组织、有计划

的管理活动.

从上述标准定义可以看出,合规管理实质上是

一整套工作体系,是企业为了避免出现违法违规行

为,防止或减轻因违法违规而遭受的各种损失所建

立的一种公司治理手段.由此,通过强调合规管理

的手段属性便可以实现对“合规”与“合法”的区分.

除非合规管理本身被设定为一种法定义务,由法律

明确提出针对监管对象在管理行为方面的具体要

求,并明确规定企业在违反相关规定时将会触发法

律的否定性评价,否则合规管理更多的是作为企业

的一种内部管理机制,并呈现出服务于企业管理目

的的手段属性,属于企业自治的范畴.但从其作为

一种管理手段的意义上讲,因为合规管理具有回应

性功能和预防性作用,也就使其在某些场域获得了

成为监管对象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与合规管理作为一套合规风险防控的工作体

系相对应,以企业的合规管理作为监管对象的合规

监管,其本质与传统的监管模式有所区别.与传统

的基于事前的准入监管和事后的处罚威慑不同,合

规监管的核心在于强制或引导企业在内部设置一

个独立的机构,负责企业经营管理的合规工作,包

括但不限于合规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合规管理组

织的成立和工作的开展、合规管理文化的建设和倡

导、合规资源的调配和支撑服务的开展等.基于这

一安排,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影响合规负责人的任命

或任职资格来要求合规负责人保持足够的沟通交

流频率和日常工作联系、定期或不定期地报告合规

问题、以开展合规评价等方式直接或间地接影响企

业的经营决策,引导并激励企业树立起以合规风险

防控为核心的经营理念.

因此,从监管的角度看,合规监管在本质上是

一种特殊的法律实施机制,与传统行政监管以行为

监管为核心、强调对不当行为的规制不同,合规监

管的核心在于突出企业的风险管理义务,通过监督

引导激励企业建立有效的合规管理体系,从而实现

事前事中事后、主体行为功能监管的统一.

(二)合规监管规范的要素构成

依照传统的规制法理论,任何一个有效的监管

规范最重要的三大要素就是标准制定、监督与执

行.[28](P.90)标准制定是合规监管制度建设的目标要

素和适用前提,是明确合规监管主体职权和监管对

象义务的依据准则;监督评价是推进合规监管工作

的手段要素,是合规监管工作落地、取得效果的主

要抓手;执行实施是对监管对象履行相关义务情况

的检查与调整,是为了确保监管对象积极推进合规

管理计划、防控合规风险的重要措施.

首先是标准制定.合规标准最常见的形式是

出台合规管理指引.随着合规监管进入监管部门

的视野,自国家标准«合规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

南»出台以来,我国各层级监管部门相继开始启动

“合规管理指引”的制定工作.从国际经验看,基于

防范和化解风险这一目标,既有的合规理论和实践

大都着眼于调动三个方面的要素来推进合规监管.

一是制度的因素,明确要求或鼓励企业建立健全合

105

① 参见«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保险公司合规管理办法»

«证券公司合规管理试行规定».

第113页

规管理制度体系,明确特定人员和机构的合规管理

职责和行为准则;二是人的因素,明确以合规负责

人(机构)为核心的组织体功能,通过要求或倡导设

置专门的合规机构和合规工作岗位直接或间接地

影响企业的合规管理工作;三是机制的因素,即通

过明确风险来源的重点掌握企业合规风险的状况,

进而配置一整套促进合规风险信息流通和利用以

及推进对合规风险进行有效处置应对的机制,确保

合规风险信息可以在合适的时间节点流转到合适

的决策部门.

其次是监督评价.从监管实践看,合规监督在

主体层面可以分为企业内部监督、监管机构监督和

第三方监督三种模式;在形式层面可以分为主动监

督和依举报监督.如前所述,因为在互联网时代主

动监督的成本较高,且成效并不显著,所以依举报

监督或由被监管对象主动报告这类监督机制的建

立就变得非常重要.然而,在互联网平台领域施行

合规报告制度依然存在上位法依据不足的问题.

由此,便凸显出合规评价的重要性.

从理论上讲,合规评价通过企业自我评价、第

三方机构专业评价和行政机关监督评价三种途径

实现.自我评价是由企业自身组织有关机构或部

门对内部合规情况进行评估,其优势在于企业本身

掌握的信息较为充分、评价成本低廉,不足之处在

于企业在评估过程中存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

员”的问题,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客观.专业评价是

由第三方对企业合规情况进行评估,其优势在于评

估机构的专业性强,不足之处在于专业机构也可能

无法完全保持中立,尤其是由企业向其支Є报酬

时,专业机构可能因此失去中立性,进而向企业一

方倾斜.行政评价是监管部门以合规报告或现场

检查等方式对企业合规情况进行评价,其优势在于

评价的权威性,不足之处在于行政机关无法掌握足

够的信息,同时还会受到评价成本的制约,影响评

价效果.由此可见,任何一种评价模式都无法完全

满足有效的“合规评价”需求,最好的模式是将三种

评价方式相结合.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借助

行政评价所具有的威慑力,那么其Ђ评价机制都可

能会失效,这一点在安然事件导致的金融丑闻中已

经得到了证实.[29](PP.20~28)因此,参考金融领域的经

验,监管部门可以考虑以企业的自评和自我监管为

基础,以第三方机构的评价为参考,以监管部门的

随机检查评价为最终依据,以实现内外部监督在合

规评价全流程中的分工协同,有效推进企业合规管

理义务的落实.

最后是执行实施.因法律依据的不同,合规监

管的执行可以通过行政命令、处罚、强制等国家强

制手段实施,也可以通过行政指导、约谈、和解等软

法治理手段实施.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还可以充

分利用合规减免不利处分的制度创新,更好地调动

被监管对象开展合规风险防控的积极性.

(三)互 联 网 平 台 合 规 监 管 规 范 构 建 的 路 径

选择

当监管对象发生了从内容向形式的转变,相应

的就对监管机制提出了要求.由于构建一套有效

的合规管理体系成本较高,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企

业而言,需要给予其一定的“收益”作为建立合规管

理体系的激励措施,如合规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

防范企业的商业风险和法律风险,并减少风险造成

的经济损失、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由于很多领域

都存在防范商业风险的收益不大或收益低于合规

管理成本的情况,企业主动推进合规管理的积极性

不高,因此,引入“合规可减免不利处分”的激励措

施对于落实回应型监管和预防性监管就变得极为

重要.

经过多年的探索,合规监管已经形成一定的经

验模式,大体上可分为强制性合规和倡导性合规两

种.所谓强制性合规是指由法律设定明确的合规

管理义务,并对៾不履行义务的企业施加不利处

分.[30]如欧盟最新出台的«数字市场法案»第28条

规定,被认定为“看门人”的企业应当引入合规管理

职能,否则将被处以上一财政年度全球总营业额

1%的罚款.在我国,强制性合规要求主要出现在

金融法和安全生产法领域,并已经开始出现在数据

法和国企监管领域.

作为一种法定义务,强制合规赋予监管机关干

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权力,有助于推动监管对象

快速建立合规管理体系.然而,如此则会涉及减损

公民、法人及其Ђ组织享有的权利或者增加其相应

的义务,而这些义务只能通过国家层面的法律来设

定.尽管如此,随着协商性执法和契约型行政理念

的逐步确立[31](P.118),同时鉴于合规监管可以发挥

的预防性作用,在没有法律强制要求实施合规管理

的领域,行政监管实践也已逐渐探索出一条把合规

义务转变为约定义务、构建行政合规激励机制的实

施路径.这条路径主要体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把

合规作为行政和解的条件,如证券领域出台的«行

政和解试点实施办法»规定,中国证监会在调查执

106

第114页

法过程中,可以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与其就改

正涉嫌违法行为、消除违法行为不良后果、缴纳行

政和解金、补偿投资者损失等进行协商,达成行政

和解协议,进而终止调查执法程序.二是以“合规”

作为宽大处理的依据,如«经营者反垄断合规经营

指南»第34条规定,对反垄断执法机构调查的涉嫌

垄断行为,被调查的经营者承诺在反垄断执法机构

认可的期限内采取具体措施消除该行为后果的,反

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将其反垄断合规管理制度建设

实施情况作为是否作出中止调查决定的考量因素,

并在决定是否终止调查时对反垄断合规管理情况

进行评估.据此,行政相对人便具有了开展合规管

理的积极性.[32]

除把“合规”纳为法定义务或者考量因素之外,

还有一些领域已开始探索通过出台倡导性规范来

引导企业建立合规管理体系的路径,如市场监管总

局新近出台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合规指引».这

类指引在配合行政指导、约谈等非强制性行政手段

之后,也可以在推进合规管理体系的建立方面发挥

积极作用.例如,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依据教育与

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对一些受到处罚的互联网平台

企业制发了«行政指导书»,提出完善企业合规管理

的指导意见,要求相关平台企业据此制定整改方案

以明确整改任务和完成时限,并报送«自查合规报

告».① 这类整改实质上是一项针对监管对象合规

风险所确立的监管措施.与行政处罚等强制性行

政行为相比,行政指导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可操作

性,可以在短期内对问题集中的领域作出有针对性

的安排.然而,行政指导也因存在非强制的属性而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其威慑力不足,而且缺乏可

操作的验收标准和跟踪指导等长效机制,往往需要

配合其Ђ行政手段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合规监管的

实施.

综上而言,根据监管领域以及上位法的不同,

可以选择不同的合规监管实施路径.从长远看,对

于互联网平台领域而言,强制性合规是更为合适的

基础选择.目前,互联网平台领域的监管基础发生

了系统性变化,因为数字时代的互联网平台具有权

益侵害的广泛性、系统性和隐匿性特征,所以其中

的危险事件一旦爆发,相较于传统监管对象而言,

其影响的范围更广、后果更严重,而强制性合规路

径具有拘束力,能够有效推动互联网平台企业建立

合规管理体系,切实实现风险的源头防控.特别是

在一些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的分支领域,可以学习

借鉴欧盟的«数字市场法案»来修订我国的相关法

律,把合规管理义务纳入互联网平台的法定义务体

系,或在出台落实法律的下位规则时,把“合规减免

不利处分”列为考量因素.从短期看,由于当前数

字经济的发展瞬息万变,合规监管体系的构建成本

不菲,因此,倡导性合规更具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能

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特别是在配合一些软

法治理手段之后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合规监

管的需求,可以作为上位法依据不足阶段积累监管

经验的过渡选择.

四、互联网平台合规监管的法治限度

合规监管以合规风险防控为目的,对于改善公

司治理结构、实现风险源头管控具有重要意义.同

时,合规监管作为一种规制工具,其本身是对企业

自主经营权的干预,可能会损害企业的效益和自主

经营权.因此,在设计具体规则时,应当平衡好企

业发展与风险防控之间的关系,明确合规监管推行

的法治限度.为此,在立法上,应当依照行政法的

一般原理和原则,明确合规监管的适用范围,并着

重强调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法律保留与依法行政原则.政府监管对

企业经营自主权的介入应受法律保留原则的调控.

因此,当前各领域的合规监管规则设计应当具有充

分的法律依据,且不得涉及法律保留事项,互联网

平台领 域 也 不 例 外.«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宪 法»第

16、17条明确规定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享有“自

主经营权”,“公司自治”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

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确定的一项基本原则.当

前,«公司法»未将建立合规体系纳入公司组织建设

的范畴,也没有明确董事、监事等高级管理人员的

忠实、勤勉义务是否包含合规职责和合规义务.正

是因为缺少了«公司法»的依据,所以当前诸多领域

的合规监管规则多停留于“倡导”的层面.就这些

领域而言,采取倡导而非强制的做法是妥当的,否

则,不仅会偏离引入合规监管的初衷,甚至可能会

动摇法律体系整体的稳定性和公信力.因此,要将

合规体系建设、合规管理部门设置、合规管理义务

等要求纳入监管规则的范畴时,应当经过谨慎且充

分的立法论证,在推行合规监管的过程中尽量避免

对企业自治权的过度侵害.

107

① 参见国市监行指反垄〔2021〕1号、国市监行指〔2021〕2号.

第115页

二是适用范围的控制.借鉴国际经验,互联网

领域适用合规监管的对象应当主要考虑可能引发

系统性风险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尤其是超大规模平

台,其原因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互联网平台企业

违规风险带来的危害随着平台规模的扩大而上升.

无论是排除限制竞争还是系统性风险,都建立在平

台占据大量数据与资源的基础上.超大规模互联

网平台聚集了更多的用户和资源,由此引发的风险

就会更大,因此,将监管集中于超大规模互联网平

台有助于提升监管效果.其次,全面推行合规管理

会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并产生过度干预公司自治的

后果,进而影响市场活力.各类主体在进入市场之

后可以自主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和商业

模式,而要求其建立合规管理体系将极大地提高市

场准入门槛和运行成本,不利于市场主体展开自由

竞争.再次,全面推行合规管理会导致市场竞争的

失衡,不利于中小平台的成长.由于合规管理体系

的建立和运行成本大体上是一个区间固定值,施加

合规管理义务之于中小平台和大型平台的竞争含

义有所不同.对于大型平台而言,平摊在每一单位

产品或用户身上的成本较低,而小型平台则不具备

这一优势.因此,全面推行合规监管不利于市场的

公平竞争.

三是合乎比例原则.合规监管制度的构建应

当满足比例原则的要求,在达到监管目的的同时尽

可能减少对被监管对象的影响.具言之,在法律确

立了风险防控的正当目的之后,妥当性原则要求合

规监管措施的引入必须以能够防控合规风险为首

要评价标准;必要性原则要求合规监管措施在实现

监管目的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企业自主经营权的

干预,确保落实合规管理计划的成本小于不合规遭

受的惩罚,防止逆向激励的发生;相称性原则要求

某一项合规管理计划或合规监管举措对企业造成

的损害或落实计划的成本不能大于为企业带来的

收益或不法行为对Ђ人造成的损害.因此,只有合

乎比例原则,合规监管才可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特别是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例如,在以

行政指导来推进合规监管时,更应当遵守比例原则

的要求.

总而言之,数字经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

广度和宽度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重塑着社

会经济的治理结构和空间格局,数字技术的日新月

异和数字行业的蓬勃发展在给法律带来机遇的同

时也使其面临相应的挑战.尽管传统的监管手段

无法全面应对这些挑战,但在发展新兴监管模式和

监管手段的同时,在传统行政法治视域下发展起来

的一般原则依然具有正当性和约束作用.新问题、

新矛盾的出现在呼吁监管理念、监管模式和监管手

段的创新,但也要求在创新的同时守住法治的边界

和底线,防止在创新的过程中越界,从而带来更大

的伤害.唯有如此,方能真正统筹安全与发展,促

进互联网平台经济持续健康规范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小涓,黄颖轩.数字时代的市场秩序、市场监管与平台

治理[J].经济研究,2021,(12).

[2]RochetJ,TiroleJ.PlatformCompetitioninTwo-sided

Markets[J].JournaloftheEuropeanEconomicAssoG

ciation,2003,(4).

[3]KatzM L,ShapiroC.NetworkExternalities,CompetiG

tion,and Compatibility[J].American Economic ReG

view,1985,(3).

[4]朱志峰,夏迪旸.超级平台利用数据优势滥用市场支配

地位 行 为 的 监 管 完 善 [J].商 业 经 济 与 管 理,

2023,(10).

[5]Ben-ShaharO.,SchneiderC..TheFailureofMandated

Disclosure[J].UniversityofPennsylvania Law ReG

view,2011,(159).

[6]许多奇.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社会特性与监管创新[J].法

学研究,2018,(5).

[7]时 建 中,郭 江 兰.论 平 台 经 济 领 域 前 置 式 反 垄 断 监

管[J].探索与争鸣,2021,(9).

[8]张凌寒.网络平台监管的算法问责制构建[J].东方法

学,2021,(3).

[9]黄益平,等.超越“强监管”———对平台经济治理政策的

反思[J].文化纵横,2022,(2).

[10]蒋 大 兴.共 享 经 济 的 法 律 规 制 [J].中 国 社 会 科 学,

2017,(9).

[11]高 薇.平 台 监 管 的 新 公 用 事 业 理 论 [J].法 学 研 究,

2021,(3).

[12]王锡锌.网络交易监管的管辖权配置研究[J].东方法

学,2018,(1).

[13]李梦琳.论网络直播平台的监管机制———以看门人理

论的新发展为视角[J].行政法学研究,2019,(4).

[14]杨东.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规制———基于信息工具的视

角[J].中国社会科学,2015,(4).

[15]解志勇,修青华.互联网治理视域中的互联网平台责任

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5).

[16]刘权.数字经济视域下包容审慎监管的法治逻辑[J].

法学研究,2022,(4).

108

第116页

[17]刘磊.维稳压力对基层法院组织形态的形塑[J].交大

法学,2021,(1).

[18]谭冰霖.论政府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型规制[J].法学家,

2019,(6).

[19]AyersI.,J.Braithwaite.ResponsiveRegulation:TranG

scendingtheDeregulationDebat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Press,1992.

[20]OlsonM..TheLogicofCollectiveAction[M].Harvard

UniversityPress,1965.

[21]王 由 海.论 证 券 监 管 和 解 合 规 制 度 [J].财 经 法 学,

2023,(5).

[22]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沈宗灵,译.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23]陈 瑞 华.论 企 业 合 规 的 基 本 价 值 [J].法 学 论 坛,

2021,(6).

[24]陈瑞华.企业合规制度的三个维度———比较法视野下

的分析[J].比较法研究,2019,(3).

[25]陈 瑞 华.刑 事 诉 讼 的 合 规 激 励 模 式 [J].中 国 法 学,

2020,(6).

[26]敬力嘉.个人信息保护合规的体系构建[J].法学研究,

2022,(4).

[27]王诚,魏雅雪.企业合规治理:平台经济反垄断行政执

法新视角[J].东岳论丛,2022,(4).

[28]科林斯科特.规制、治理与法律:前沿问题研究[M].

安永康,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29]科菲.看门人机制:市场中介与公司治理[M].黄辉,王

长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0]陈瑞华.论企业合规在行政监管机制中的地位[J].上

海政法学院学报,2021,(6).

[31]余凌 云.行 政 契 约 论 [M].北 京: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2006.

[32]赵阳.行 政 合 规 整 改 嵌 入 监 管 体 系 的 路 径 及 制 度 保

障[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23,(4).

(责任编辑 郭俊)

OntheComplianceSupervisionofInternetPlatform

FANLiang-cong

(LawSchool,HangzhouCity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15,China;

GuanghuaLawSchool,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08,China)

[Abstract]TherapiddevelopmentoftheplatformeconomyhasintroducedaseriesofnewchallenG

gesandcontradictionsin marketregulation,posingsignificantchallengestothetraditionalregulatory

system.Thisisprominentlyreflectedinthefundamentalchangestotheregulatoryfoundationandthe

weakeningofregulatoryeffectiveness.Introducingthenotion,model,andmethodsofcompliancereguG

lationisoneoftheoptionalmeasurestoaddressthesechanges.ItalignswiththecurrenttheoreticalapG

proachesthatemphasizeashiftfromcommand-controlregulationtoresponsivecooperativeregulation,

andfrom deterrentregulationtopreventiveregulation.TheintroductionofcomplianceregulationreG

quiresrecognitionofitsnatureasalegalimplementationmechanismand,basedonthis,theestablishG

mentofessentialelementsandtheselectionofappropriateimplementationpathsdependingonthesituaG

tion.Especiallyintherealmofinternetplatforms,itiscrucialtounderstandthepotentialinterference

ofcomplianceregulationwiththeautonomyofinternetplatformoperations.ItisessentialtostrictlyadG

heretothegeneralprinciplesofadministrativelaw,balancingthedilemmasbetweenplatformdevelopG

mentandriskprevention.

[Keywords]Compliance Regulation;Responsive Regulation;Preventive Regulation;Systemic

Risk;Platform Governance

109

第117页

[收稿日期]2024-03-10

[作者简介]石先梅,男,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

院)浙江省“八八 战 略”创 新 发 展 研 究 院 博

士后.

2024年5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May.2024

第45卷 第3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5 №.3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4.03.014

生产力系统与新质生产力阐释

石先梅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 浙江省“八八战略”创新发展研究院, 浙江 杭州 311121)

[摘 要]马克思对生产力、生产力三因素和生产力影响因素在概念上作了明确区分,并以系统方法来研

究生产力的各个组成部分.诸多影响生产力系统的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产力三因素,另一类是影响生产

力三因素种类与结构的因素.梳理马克思生产力三因素理论与七大生产要素分类有助于把握好各种生产力

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联系,完整阐释七大生产要素在新质生产力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

颠覆性技术、前沿性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科学系统与技术工艺系统.新能源、新材料、生产要素创新性配

置、生产力三因素及其优化组合是新质生产力的生产要素系统,由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主导的现代化

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产业组织系统.新质生产力系统是基础科学系统、技术工艺系统、生产要素系统、产

业组织系统的有机统一和高度融合.

[关键词]生产力三因素;生产力系统;新质生产力;生产要素;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014.2;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4)03-0110-09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作了完整

阐释:“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

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

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

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

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

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

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

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1]尽管在这

段话中并未提到生产力系统这一概念,但却涉及到

了科技创新、生产工具、产业组织体系等内容.当

深入经济理论阐释新质生产力时,会涉及“科学技

术是否等价于生产力”“生产工具在生产力中的地

位”“产业组织形态与生产力的关系”等问题.为了

更好地解答这些问题,并从理论深度解读习近平总

书记对新质生产力的阐释,需要提出“生产力系统”

这一概念,系统论述生产力、生产力系统与生产要

素之间的逻辑联系.

一、“生产力系统”概念的出场

(一)马 克 思 对 生 产 力 与 生 产 力 因 素 的 明 确

区分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中,生产力、生

产力因素、生产要素这些概念频繁出现,但很少出

现“生产力系统”这一概念.① 有些学者在阐释经

济现象时不自觉地将生产力、生产力因素与生产要

110

① 例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二、三卷中均未直接使用“生产

力系统”这种表达.

第118页

素混淆乃至等同起来,而那些严肃区分这些概念的

学者,通常只是将生产力、生产力因素、生产要素重

新界定一番.甚至还存在生产力二因素、三因素、

四因素的争论.要解决这一理论问题,需提出“生

产力系统”这一概念,进而阐释生产力因素、生产力

系统与生产力这三个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

在马克思的经济学著作中,生产力因素与生产

力两个概念各有明确的含义.首先,马克思明确界

定了生产力.Ђ指出:“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

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的方式或一定

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

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

和决定着社会状况.”[2](P.33)«马克思主义大辞典»

对生产力作了更为清晰的界定,生产力是“人们在

劳动生产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使其满足人的需

要的客观的物质力量”[3](P.58).其次,马克思明确

界定了生产力因素.Ђ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

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

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

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

件.”[4](P.53)最后,凡是提到生产力、生产力因素,马

克思都对二者作了明确区分.例如,“劳动生产率

不仅取决于劳动者的技艺,而且也取决于Ђ的工具

的完善程度.”[4](P.378)这里的劳动生产率是指生产

力的大小,而工具是指生产力因素,即一种重要的

劳动资料.又如“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

学 并 入 生 产 过 程,必 然 大 大 提 高 劳 动 生 产

率”[4](P.424),“改善交通运输工具也属于发展一般生

产力的范畴”[5](P.14).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质生产力的表述同样将生

产力因素与生产力本身明确区分开来:技术创新、

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等都是影响新质生产力的因

素,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

升是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如果不需要做进一步理

论阐释的话,那么可以用以下公式表述生产力,即

生产力=生产力因素+生产力特征.许多学者正

是基于这一模式来定义新质生产力的.蒲清平、向

往(2024)认为,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在信息化、智

能化社会中呈现的高级形态,包含“高素质”劳动

者、“新介质”劳动资料和“新料质”劳动对象三大要

素.[6]李政、廖晓东(2023)认为,新质生产力是新质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新质生产要素的组

合.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高质量、高

效能为基本要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

化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创新性、融合性、可持续性为

基本目标.[7]宋冬林、丁文龙(2023)认为,新质生产

力是传统生产力的升级版,是更符合数字经济时代

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其“新”主要指构成要素

新、组合形式新、作用方式新,从而引申出创新性、

引领性、渗透性三大特征.[8]简新华、聂长飞(2023)

认为,新质生产力包括高新科学技术、高素质劳动

力和新型高品质生产资料,主要特征是信息化、网

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高效化.[9]

的确,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阐释了使新质生产力涌

现的因素,另一方面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特征,但

是如果进一步从经济理论出发追问这些催生新质

生产力的因素之间存在何种联系、如何分类的话,

那么就有进一步深入阐释生产力理论的必要了.

(二)已有经济理论对生产力的描述

对生产力与生产力因素在概念上做明确区分,

并不是用生产力因素完整阐释生产力的充分条件.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描述生产力时

都遇到了难题.

在现有的经济理论中,主要存在两种描述生产

力的方式,即要素描述法与公式描述法.要素描述

法是指用文字逻辑来描述生产力.诸如“科技生产

力”“自然生产力”“生态生产力”“数据生产力”“信

息生产力”等,都在表达同一类含义———科技、自然

资源、数据等因素影响了生产力的大小.当提出这

些概念时,学者进一步阐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生产

过程,包括要素数量的节约、要素组合的变化、生产

流程的改变等等.这实际上是在一个生产力系统

中阐释这些要素对控制、改造物质世界能力的影

响.公式描述法是指用生产函数来表述生产力.

西方经济学用非线性生产函数描述生产力,最典型

的生 产 函 数 是 柯 布 道 格 拉 斯 生 产 函 数:Q =

AKα

Lβ.在这一公式中,A 以数值的形式表达了科

技的含量,甚至成为生产力的代称,而 K 与 L被视

为普通生产要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只存在线

性生产函数 C+V+M=W,用资本有机构成(C:

V)来大致表达生产力的大小.马克思认为,单个

资本规模的扩大会提高资本有机构成,这是生产力

提高的必然结果.生产力的提高直接表现为资本

技术构成的提高,“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进,花

费越来越 少 的 人 力 可 以 推 动 越 来 越 多 的 生 产 资

料”[4](P.707).各个行业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最终

导致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111

第119页

要素描述法与公式描述法都尝试将生产要素

整合成一个系统来描述生产力.然而,即便明确界

定了生产力、生产力因素,甚至在公式中将生产力、

生产力因素严格区分开来,还是造成了经济理论的

混乱.经济学家甚至无法在一个理论体系中对生

产要素进行严格分类.在西方经济学中,技术作为

一个独立的变量出现,而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技

术是用资本有机构成来表达的;在西方经济学中,

资本是借来的生产要素(因而要Є利息),而劳动是

请来的生产要素(因而仅Є工资),在马克思主义经

济学中,严格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二者的区

别不在于是Є利息还是工资,而在于是否产生价值

增殖.非线性生产函数存在量纲的混乱.例如,对

于钢铁的生产而言,Q 的单位是吨,而 K 与 L的单

位分别是元、小时;线性生产函数引入价值实体,两

边的量纲都是抽象劳动时间,但是这种函数无法将

土地、管理、科技等不直接包含价值实体的变量表

示出来.经济学家很清楚,有些生产力因素是指实

物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而有些生产

力因素是指对实物生产要素组合产生影响的因素,

如科技、管理.但不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

义经济学,都尚未系统地对生产力因素按照实物生

产要素、实物生产要素组合进行分类.非线性生产

函数在形式上表达为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它不会

将实物生产要素、实物生产要素组合再作区分.线

性生产函数对应既定的社会生产状况,要素组合以

及土地等天然要素是对既定社会生产状况的综合

表达,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无法仅凭线性生

产函数来区分实物生产要素与实物生产要素组合.

对于新质生产力而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可

以用非线性生产函数中的变量 A 的增大来表示,

也可以用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来描述.然而非线

性生产函数与线性生产本身并不能阐释科技创新、

新要素产业、要素组合变动、产业组织变化与全要

素生产率提高之间的内在联系,更不用说阐释新质

生产力与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联系了.既有关于生

产力的描述方式并不能清晰地用生产力因素来描

述生产力,缺乏一个中介概念将生产力与生产力因

素联系起来.

(三)提出“生产力系统”概念的必要性

就经济理论而言,何为生产力、何为影响生产

力的因素,这类问题并不难回答.但是一些复合概

念与复合表达就需要在理论上加以阐释.例如,

“科技生产力”指的是科技这种生产要素还是指某

种控制、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有 没 有 将 科 学 技 术 等 同 于 生 产 力 本 身?

“新质生产力”指的是某种技术还是某种产业? 这

些问题看起来并不是非回答不可,因为不回答这些

问题也能描述现象世界.但是,如果提出一个概念

就能够轻松地回答这些问题,并且有助于更加清晰

地描述现象世界、揭示经济规律,那么这一问题就

值得研究,至少可以在经济理论上澄清对马克思生

产力理论的一些误解.例如,不少学者断章取义地

引用马克思“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5](P.211)的这句

话来证明科学技术本身就是生产力.实际上马克

思在原文中阐述了科学技术运用于产业组织的过

程.Ђ指出:“只有当劳动资料表现为科学在

工艺上的应用的时候资本才造成了与自己相

适应的生产方式.可见,资本的趋势是赋予生产以

科学的性质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

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

学.”[5](P.211)马克思强调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运用科

学技术的重要性,或者科学技术一旦渗入生产过程

就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不是将科学技术直接等

同于生产力.从经济理论上看,“科学技术就是生

产力”与“生产力中包括科学”是两种含义不同的表

达,马克思说“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显然是指生产

力因素中包括科学因素.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语

境内,提到“自然力也是一种生产力”“革命也是一

种生产力”,都是指自然力、革命是影响生产力的因

素,而不是将这些因素与生产力等同起来.

单纯地表达“科技、自然力、革命不等同于生产

力”没有多少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但是这种表达

引申出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即影响生产力的诸多因

素之间存在何种联系.不能仅仅是描述各种生产

力因素的特征,而要以总体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将

这些因素在一个理论体系中加以解释.例如,马克

思的生产力三因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就构成了一个体系.为了完整阐释新质生产力的

内涵,现在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更深的层次上构

建一个理论体系,将科学、技术工艺、产业组织体系

等纳入到对生产力的系统解释中来,这就需要“生

产力系统”概念的出场.

二、生产力系统的影响因素与要素结构

(一)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系统的表述

生产力系统概念可以加强马克思生产力理论

112

第120页

的解释力.马克思认为,“对生产力的认识有一个

过程,重农学派只看到了自然生产力.”[10](P.22)重农

学派连工业领域的生产力都没有看到,不可能理解

完整的社会生产力系统.马克思看到了更多的影

响生产力的因素,Ђ认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

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

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

会结合,生 产 资 料 的 规 模 和 效 能,以 及 自 然 条

件”[4](P.53).这一表述仅仅是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列出,要想完整阐释社会生产力状况,须用到生产

力系统.马克思实际上也是从生产力系统来理解、

分析与阐释生产力的变化的,即马克思对生产工具

系统、社会分工系统、交通运输系统等做了具体阐

释.例如,“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

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在劳动资料本身中,机械性的劳动资料(其总和可

称为生产的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远比只是充当劳

动对象的容器的劳动资料(如管、桶、篮、罐等,其总

和一般可称为生产的脉管系统)更能显示一个社会

生产时代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特征.”[4](P.204)在这段

话中,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生产工具系统,但

是却用了“生产的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生产的脉

管系统”这样的表达.在论述机器时马克思论述

道:“所有发达的机器都由三个本质上不同的部分

组 成:发 动 机,传 动 机 构,工 具 机 或 工 作

机.”[11](P.429)这本身就是将机器、生产工具当作一

个系统来看待的.在单独阐释生产工具的作用时,

不需要用到生产力系统、生产工具系统等表述,但

是要想系统表达科学技术、生产要素、产业组织之

间的内在联系,这种表达就显得不可或缺了.

生产力与生产力系统是紧密联系但又相互区

别的两个概念.生产力系统包括一系列用于描述

社会生产力状况的体系,如科学知识、技术工艺、生

产要素、产业组织等,生产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生产工具系统、科学技术系统与产业组织系统,

这三个系统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又相辅相成于生

产力系统之中.在上述体系中,有些系统直接表现

出生产力的大小,可以看成是生产力的替换表达.

例如,马克思经常用生产工具直接表述生产力的大

小,手工工具的生产力显然弱于机器化大生产,“机

器生产同工场手工业相比使社会分工获得无比广

阔的发展,因为它使它所占领的行业的生产力得到

无比巨大的增加”[4](P.487).有些系统须渗透到生产

过程之中才能影响生产力,虽不能直接表述为生产

力,但是可以纳透到生产力系统之内.科学知识不

能直接表达生产力的大小,但是科学的系统发现或

早或晚会渗透到生产过程之中,并通过催生技术工

艺体系的变革来提高生产力水平.在生产力之外

引入生产力系统概念,既可以将科学体系纳入到生

产力系统中来,又避免将科学直接等同于生产力本

身.依此类推,管理组织系统、金融服务系统、交通

运输系统都属于生产力系统.马克思提道:“改善

交通 运 输 工 具 也 属 于 发 展 一 般 生 产 力 的 范

畴.”[5](P.14)像历史文化、法律体系、风俗习惯等,可

以用生产关系系统或上层建筑系统来表述,尽管它

们也能够反作用于生产力,但是这些系统并不是用

来描述社会生产力状况的,不必纳入生产力系统中

来,以免冲淡了生产力系统分析的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

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新产

业、新模式、新动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

产业”都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其论述实际上构成了

一个生产力系统.其中,“创新起主导作用”“高科

技”“技术革命突破”是对科学技术系统的描述,“劳

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是对生产

要素系统的描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

对产业组织系统的描述.对于理解新质生产力而

言,仅仅知道其包含哪些生产力因素系统是不够

的,需要将这些生产力因素系统整合成新质生产力

系统.一方面,需要阐释影响生产力系统的各种因

素之间的逻辑联系;另一方面,需要阐释生产力系

统要素结构的表现形式.

(二)生产力系统诸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联系

«马克思主义大辞典»将生产力定义为“人们在

劳动生产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使其满足人的需

要的客 观 的 物 质 力 量”[3](P.58).根 据 生 产 力 的 定

义,凡是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改造世界或提高人

类享受的因素都指向生产力的提高,就都是生产力

系统的影响因素,但是不能将这些影响因素与生产

力本身直接等同起来.生产力落脚于“能力”二字,

不能将生产力直接等同于科学、技术、生产要素或

产业,但科学知识探索、技术工艺改造、生产要素挖

掘、产业体系构建等活动的确都提高了改造世界、

满足人类需要的能力.科学探索活动、金融服务、

交通运输服务虽然没有直接生产出任何产品,但是

提高了生产力,因而被纳入生产力系统之中.不是

只有直接“创造出东西”的能力才属于生产力,生产

力本质上是一种根据人类需求使对象化世界发生

113

第121页

变化的能力.“创造出东西”只是改造能力最为直

观的表现,实际上发现世界中的联系、改变资源流

向都会对这种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具体来说,科学

与知识可以看成是内涵相同的概念,人类从来没有

创造过科学、知识,只是发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例

如质能方程e=mc2 并非谁发明的,而是某种联系

被科学家探索出来.人类可以用科学知识来创造

艺术、文化,但是不能创造科学知识本身.科学知

识既不等价于技术,也不等价于生产力本身.只有

当科学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或者说渗透到人类

控制、改造对象化世界的过程中时,才是发明了技

术、产生了生产力.例如,我们不能将费马大定理

的证明直接看成技术、生产力,但是可以将蒸汽机、

区块链等看成技术、生产力.技术也不能直接等价

于生产力.一个人即便掌控了全球所有的专利、学

会了一切劳动技能,但如果没有一砖一瓦一钢一铁

的话,还是不能生产出任何使用价值.技术只有运

用到具体生产过程中来,或者说经过产业化,才能

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为了阐释生产力诸因素之间的逻辑联系,有必

要比较一下马克思的生产力三因素理论和当前应

用经济学中的七大要素划分法.根据马克思生产

力三因素理论,劳动者是生产力因素的主观方面,

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是生产力因素的客观方面.

按照主体、客体来划分生产力因素的方式,严格说

来是不重不漏的,因为生产力描述的就是作为主体

的人类相对于作为客体的对象化世界的作用能力.

这种分类的弊端在于无法直接突出那些引起生产

力剧变的生产力因素.例如,尽管马克思再三强调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提高的作用,但是既不能将科学

技术纳入到劳动者之中,也不能将科学技术纳入到

劳动资料或劳动对象之中.尽管这并不影响马克

思阐释科学技术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所

产生的影响,但是马克思只能做如下描述,即科学

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既然马克思承认科

学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那么知识、管理、数

据乃至制度等影响生产力的因素都可以被称之为

生产要素.可是知识、管理、制度也不能直接划入

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种分类之中.这就

使得人们反思生产力三因素这种概括性的理论意

义与实践意义何在.

众所周知,马克思并不满足于古典经济学家粗

浅地将生产要素划分为劳动、土地、资本这三类,尤

其是反对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从而在经济史上首

次提出一种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分类,即生产力三因

素.马克思反驳萨伊三位一体公式的意义体现在

两个方面.第一,劳动、土地、资本这种划分方式默

认将社会划分为劳动者、地主、资本家的合理性,从

而默认劳动者获得工资、地主获得地租、资本家获

得利润的合理性,这就掩盖了阶级矛盾.第二,更

重要的是,这种划分在逻辑上是错的.“在这个公

式中第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是:在资本旁边,在一

个生产要素属于一定生产方式、属于社会生产过程

一定历史形态的这个形式旁边,在一个与一定社会

形式结合在一起、并且表现在这个社会形式上的生

产要素旁边,一方面直接排上土地,另一方面直接

排上劳动,即直接排上现实劳动过程的两个要素,

而这二者在这种物质形式上,是一切生产方式共同

具有的,是每一个生产过程的物质要素,而与生产

过程的社会形式无关.”[12](P.924)劳动和土地是实物

生产要素,但是资本采取的却是社会形式,根本就

看不出它到底是厂房、机器、设备,还是原料、燃料、

半成品.这种罗列生产要素的方式根本就不是在

阐释生产力,而是在阐释社会总产品分配的依据.

从这个角度看,一切生产要素都可以资本化,如人

力资本、知识资本、信息资本、数据资本、管理资本

等等.这对阐释生产力系统有何意义呢?

马克思生产力三因素理论是对生产力系统的

一种高度概括,无论经济社会、生产方式如何发生

变化,生产力三因素总是根植于社会生产过程之

中,缺少任何一个都无法生产出产品或服务.并

且,马克思将生产力三因素与资本划分紧密结合起

来,即固定资本通常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流动资

本用来购买劳动对象和劳动力,不变资本以生产资

料形式存在,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

资本.无论社会形态如何变化,生产力三因素都不

会变成四因素、五因素,但是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

力发展中的重要性乃至种类却随着经济发展的不

同而不断变化.例如,19世纪,人们并没有过多强

调数据这种生产要素,而当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数

据、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很重要.古典经济学将生

产要素描述为劳动、土地、资本,新古典经济学将企

业家才能(或者说管理)视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

十九届四中全会以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长期将劳

动、土地、资本、管理、知识、技术作为六大生产要

素,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数据作为第七

大生产要素.从七大生产要素的划分看,劳动资料

与劳动对象这两个概念消失了,并且很难将这七大

114

第122页

生产要素从主观因素、客观因素这两个方面加以区

分,因为生产力三因素并不是一种对生产要素进行

简单罗列的划分方式.经济发展需要学者超出生

产力三因素,将各种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纳入视

野,党和中央的文件也认识到了经济发展的这种需

要.尽管新的生产要素不断被提出来,但生产力三

因素既没有淡出党和中央的文件,也没有淡出学者

的视野.

实际上,诸多影响生产力系统的因素可分为两

类:一类是生产力三因素,一类是影响生产力三因

素种类与结构的因素.生产力是对人类控制、改造

自然满足人类需要的能力的描述,生产力因素通常

从影响社会总体生产过程的活动中去寻找,如商业

活动、科研活动、公务活动,有些影响是质的,有些

影响是量的.例如,科学技术突破改变了劳动资料

的种类,生产工具从镰刀变成了联合收割机,这种

影响是质的改变;政府管控商品价格导致产量发生

变化,这种影响是量的改变,Ђ并不改变劳动者、劳

动资料、劳动对象的结合方式,只改变国民经济产

业体系的结构.这里的国民经济产业体系结构的

改变,仅仅是多生产某些商品而少生产另外一些商

品,而任何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有发生

变化.这种对生产活动产生的影响并不能说改变

了生产力.简言之,对生产活动质的影响等价于改

变生产力三因素的种类或组合方式.生产力三因

素在生产力系统中是最底层、最基本的概念.科

学、技术、管理等影响生产力三因素种类、组合的因

素不应当等价于生产力三因素.为了进一步阐释

生产力三因素与其Ђ生产力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

联系,本文将生产力三因素与实物生产要素相联

系,阐释生产力系统要素结构的表现形式.

(三)生产力系统要素结构的表现形式

一个生产力系统中包含着多个层次的生产力

因素系统.除了总体性、系统性地把握生产力之

外,还可以从物质形态出发,对生产力有一个更为

具象的理解.本文用生产力系统来统摄一切生产

力因素系统,进一步,本文用“实物生产要素与实物

生产要素组合”来统摄一切影响生产力的因素.诸

多影响控制、改造对象化世界、满足人类需要能力

的因素构成一个生产力系统,并表现为两个方面的

内容,即一是实物生产要素,二是实物生产要素的

组合.

关于这个现象世界,最难理解的不是“何为物

质”,而是“物质之间的联系”.实际上,生产要素之

外的那些影响因素很多时候应当被称为“生产要素

组合”,熊彼特曾详细论述了二者之间的差异.熊

彼特指出:“‘生产系数’代表在一单位产品中各种

生产要素货物的数量关系,因此它是组合的主要特

征必须精确限定所要组合的是什么东西:一般

说来,就是所有各种的物体和‘力量’.”[13](P.19)Ђ甚

至连“力量”也精确到电流、热量之类的东西.熊彼

特将企业家领导视为独特的生产要素,“领导的劳

动,却与执行的劳动及土地的用途不同,它显然居

于支配 的 地 位.它 似 乎 是 形 成 了 第 三 种 生 产 要

素领导的劳动有某种创造性的东西,即它能为

它本身定出它自己的目的”[13](P.24).企业家创新正

是用来改变生产要素组合的,它本身不是独立的物

体或力量.技术,是为了确定土地、劳动、信息等具

有自然属性的实实在在的生产要素之间的配比关

系,全要素生产率表示的只不过是总体生产要素与

产量的关系,如果以投入产出实物模型来反映生产

技术的话,无需额外将技术本身视为生产要素.

本文将生产力三因素与实物生产要素联系起

来,实物生产要素就是指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

以及劳动对象.对于生产过程来说,尽管劳动者是

有形的,但Ђ只是承载劳动能力的条件,真正使对

象化世界发生变化的是劳动者的具体劳动.实物

不等价于有形,实物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变化,

不仅包括实物形态的变化,还包括位置、能量的变

化,具体劳动显然能够引起这种变化.人力、风力、

马力、蒸汽力、电力、氢能源等等,只要运用于生产

过程之中,都属于实物生产要素,但是这些引起位

置、能量变化的实物在最终产品中连影子也看不

到.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统称为生产资料,二者之

间的区分不是绝对的.劳动资料这一概念强调的

是反复利用、功能性、连接性,通常在最终产品中看

不到劳动资料的身影.劳动对象这一概念强调的

是一次利用、被指向、被改造.例如,用锤子将一颗

钉子钉进木板中做成桌子,锤子无疑属于劳动资

料,木板无疑属于劳动对象,而钉子介于劳动资料

与劳动对象之间.一方面,从桌子中含有钉子的角

度看,钉子属于桌子的一部分,从而被视为劳动对

象.另一方面,桌子的本质是木板的组合物,钉子

与锤子一样,仅仅是服务于木板的这种组合,那么

钉子属于劳动资料.如果将服务劳动纳入到社会

总体生产过程中来,当人身作为劳动对象时,人身

不能被视为生产要素.例如,在理发过程中,剪刀、

吹风机等属于生产要素,而头发不能视为生产要

115

第123页

素.不论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分类多么

复杂,种类多么繁多,就实物生产要素这一性质而

言,理解起来难度不大.

实物生产要素的组合包含更多的规定性,包括

要素种类、时间顺序、比例关系等等.为了避免泛

泛而谈,这里以人们常常提到的七种生产要素为

例,阐释实物生产要素与实物生产要素组合之间的

区别.严格来说,这七种生产要素是七种生产力因

素,即劳动、土地、资本、知识、技术、管理、数据.改

革开放以前,对生产要素的理解是“劳动、土地、资

本”,资本不是一种实物概念,而是一种生产关系,

马克思将资本在实物上还原成购买劳动力、劳动资

料、劳动对象的资本,这意味着改革开放前对生产

要素的理解与生产力三要素理论是紧密相连的.

改革开放以后,知识、技术、管理变革对生产力发展

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在生产力因素中将它

们引进来.① 就事物之间联系的发现来说,知识与

科学是同义语,科学知识是技术、工艺创新的先导.

技术一方面创造出原来没有的实物生产要素,另一

方面将原来不可用的自然之物转化为可以引入生

产过程的实物生产要素.工艺创新改变实物生产

要素的组合,或者优化生产流程.经营管理经验主

要是改变劳动者这种实物生产要素的组合,最常见

的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或者说是企业家才能.知

识、技术、管理本身都不属于实物生产要素,但是都

可以与全要素生产率联系起来,属于影响生产力的

重要因素.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第七种重

要的生产要素.数据有时属于实物生产要素范畴,

有时属于实物生产要素组合范畴.当一个劳动者

借以数据形式发行的小说、纪实、音乐、研究报告等

材料创作出能直接给Ђ人带来使用价值的数字产

品时,上述数据就属于生产资料.相对于数字产品

而言,这些数据可以被视为“包含信息的实物生产

要素”———这些数据不是用来指导生产实践而是作

为养料直接成为创造源泉.对于数字产品的走向,

如果这一数字产品直接给Ђ人带来享受,如小说、

影视、音乐等,根据前面对生产力内涵的阐述,可以

将这种享受过程看成消费过程;如果这一数字产品

只是作为指引其优化生产经营模式的数据资料,那

么这种数字产品表面上看是“包含信息的实物生产

资料”,实 际 上 与 知 识、技 术、管 理 经 验 并 无 二

致———它不是用来直接生产数字产品而是用来指

导生产实践的,只不过是以数字产品的形态出现而

已.试问哪项用于指导生产实践的知识、技术、管

理经验不是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出来的? 生产过程

产生的数据用于改进实物生产要素组合,市场上的

供需状况数据用于改进实物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

之间的流动,这些数据的本质是知识、技术、管理,

而不是实物生产要素.即便经济理论与实践提出

第八大生产要素,也可以根据上述生产力系统理论

阐释其在生产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三、新质生产力系统的影响因素与要素结构

根据对生产力系统各影响因素之间逻辑联系

的分析,发现整个生产力系统由基础科学、技术工

艺、生产要素、产业组织四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

是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基础科学系统非常注重理

论逻辑的严密性与完整性,解决原理性问题,如对

原子结构、暗物质、端粒等的研究.基础科学系统

对自己所研究课题的实用性可以只有较为模糊的

认识,甚至不用在直觉中预感到所研究内容的实用

价值,只需要加强人类对世界的认知程度即可.如

果在直觉中已经强烈感知到研究内容的实用领域,

那么它就进入到技术工艺系统中来了.例如,通过

研究基因结构来治疗癌症,通过人工智能来控制机

器设备.这些研究旨在解决人类遇到的实际问题,

一旦通过工厂生产的模式将药物、机器人批量生产

出来,技术工艺系统就转化为产业组织系统.生产

要素系统可以作为基础科学、技术工艺、产业组织

这三个系统的研究对象,因为任何对人类有用之物

的生产都离不开生产要素.基础科学研究的原子

结构、暗物质、端粒等都与生产要素之间存在着微

妙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人类需要在更大

范围内获得更多种类的生产要素,才引发了强烈的

动力去展开这些研究.技术工艺、产业组织从一开

始就着眼于更新、节省生产要素这一目的.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力系统,须满

足生产力系统的一般性特征,即由基础科学系统、

技术工艺系统、生产要素系统、产业组织系统四个

116

① 有一种流行 的 表 达 是 值 得 商 榷 的:“改 革 开 放 以 来,知 识、技

术、管理在生产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难道在改革

开放以前,知识、技术、管理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没有改革开

放以来大吗? 真实的情况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发展很多

时候是通过知识、技术、管理的变革引发的,只有在生产力发

展中才能发现哪种生产力因素变革的影响更大.对于生产过

程而言,诸多生产力因素融合在一个系统中发挥作用,并不能

比较哪种因素的作用更大.

第124页

部分组成.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新质生产力时所

用到的每一个词无不与上述四个组成部分相关.

基础科学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源动力,是新质生产

力系统的大脑.技术工艺直接催生新要素与新要

素组合,是新质生产力的骨架与筋脉,生产要素系

统则是新质生产力的血肉.产业组织系统是新质

生产力最终呈现出来的样态,是骨架、筋脉与血肉

相融合的结果.在催生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这四

个部分是有机结合、一脉相承的.例如,习近平总

书记提道:“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

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根

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

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

养急需人才.”[1]高校、教育是基础科学研发的主要

阵地,科研院所、企业研发部门是技术工艺创新的

重要阵地,高层次人才的劳动是重要的生产要素,

而产学研相结合的体系同时涉及基础科学、技术工

业、生产要素与产业组织.

从要素结构的表现形式出发,可以进一步理解

新质生产力各个子系统之间的逻辑联系.习近平

总书记在阐释新质生产力时对生产要素、生产要素

组合、影响生产力的因素作了明显区分.“新能源、

新材料、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指的是生产

要素,“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优化组合”指的是生

产要素组合,“创新起主导作用”“技术革命性突破”

指的是影响生产力的因素.在生产力系统概念没

有明确提出时,经济学家无法用单一的科技、要素

或产业与生产力等同起来,而是列举出诸多影响生

产力的因素,并阐释这些生产力因素之间的内在联

系.现在既然提出了生产力系统概念,就可以将生

产力因素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进一步归纳为“实物

生产要素与实物生产要素组合”.习近平总书记在

阐释新质生产力时,既区分了实物生产要素与实物

生产要素组合,又将二者之间的联系作了系统阐

述.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尽管科学技术

既不是生产力本身,也不是实物生产要素,但科学

技术创造新的实物生产要素,或者使自然之物成为

实物生产要素,或者提高原有生产要素的作用,或

者改变原有的要素组合.一旦上述四者之一得以

实现,科学技术就提高了生产效率,即转化为生产

力.新能源、新材料、高素质劳动者的劳动、数字基

础设施、数字化设备、智能化设备、生物尖端设备、

深海深空设备、大资本数字平台、高端芯片、绿色环

保设备等都属于实物生产资料.而科技创新正是

实物生产资料实现从低端到高端变革的源动力.

新型创新体制、管理经验、现代化物流体系、产学研

体系、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等是引起生产要素组合

变动的重要来源.新要素、新组合、新样态、新模式

使得经济发展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

路径,重现出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为

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从本质上看就是生产

新型实物生产要素、打造新型实物要素组合.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

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

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

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

展实践.”[1]本文基于生产力系统来理解与阐释新

质生产力.只有在理论上清晰地梳理马克思生产

力三因素理论与七大要素分类,才能把握好各种生

产力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联系.只有将生产力三

因素与实物生产要素连接起来,才能在要素结构的

表现形式上完整阐释七大生产要素在新质生产力

系统中各自所起的作用.基于生产力系统理论发

现,新质生产力系统由科学技术系统、生产要素系

统、产业组织系统构成.科技创新、先进制造、颠覆

性技术、前沿性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科学系统

与技术工艺系统.新能源、新材料、生产要素创新

性配置、生产力三要素及其优化组合是新质生产力

的生产要素系统.由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产业组织

系统.新发展理念、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是

新质生产力的价值系统.新质生产力系统是基础

科学系统、技术工艺系统、生产要素系统、产业组织

系统的整体融合.新质生产力是以新发展理念为

指引、以科学发现为先导、以技术突破为核心,创新

要素、要素组合与生产流程,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实现的

生产力系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

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

报,2024-02-0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117

第125页

[3]徐光春.马克思主义大辞典[M].武汉:崇文书局,201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80.

[6]蒲清平,向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内在逻辑和实现

途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J].新疆师范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

[7]李政,廖晓东.新质生产力理论的生成逻辑、原创价值与

实践路径[J].江海学刊,2023,(6).

[8]宋冬林,丁文龙.以新质生产力为抓手实现东北振兴新

突破[J].学术交流,2023,(12).

[9]简新华,聂长飞.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及其作用发

挥———新质生产力的政治经济学解读[J].南昌大学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6).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上)[M].北京:人民出

版社,1972.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13]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等,译,北京:商务印

书馆,2020.

(责任编辑 毛伟华)

ProductivitySystemandNew QualityProductivityExplanation

SHIXian-mei

(ZhejiangInstituteforInnovationandDevelopmentunderthe"Double-EightS

trategy",PartySchoolofZhejiangProvincialCommitteeofthe

CommunistPartyofChina,HangzhouZhejiang311121,China)

[Abstract]Marxmadeacleardistinctionbetweentheproductivity,thethreefactorsofproductivity

andtheinfluencingfactorsofproductivityinconcept,andstudiedeachcomponentofproductivitywitha

systematicmethod.Manyfactorsthataffecttheproductivitysystemaredividedintotwocategories,one

isthethreefactorsofproductivity,andtheotheristhefactorsthataffectthetypeandstructureofthe

threefactorsofproductivity.SortingoutMarx'stheoryofthreefactorsofproductivityandtheclassificaG

tionofsevenfactorswillhelptograspthelogicalrelationsbetweenvariousfactorsofproductivityand

fullyexplaintherolesofsevenfactorsofproductioninthenewqualityproductivitysystem.Scientific

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advancedmanufacturing,subversivetechnologyandcutting-edgetechG

nologyarethebasicsciencesystemandtechnologicalprocesssystemofnewqualityproductivity.New

energy,new materials,innovativenewallocationofproductionfactors,productivityandtheiroptimal

combinationaretheproductionfactorsystemofnewqualityproductivity,andthemodernindustrialsysG

temdominatedbystrategicemergingindustriesandfutureindustriesistheindustrialorganizationsysG

temofnewqualityproductivity.ThenewqualityproductivitysystemistheorganicunityandhighinteG

grationofbasicsciencesystem,technologyprocesssystem,productionfactorsystemandindustrialorG

ganizationsystem.

[Keywords]ThreeFactorsofProductivity;ProductivitySystem;New QualityProductivity;FacG

torsofProduction;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

118

第126页

[收稿日期]2024-03-10

[作者简介]孙蚌珠,女,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4年5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May.2024

第45卷 第3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5 №.3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4.03.015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质量发展的研究重点与方法

孙蚌珠

(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871)

[摘 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

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题.新质生产力概

念的提出,引起了政治经济学界进一步反思如何准确抓取高质量发展的研究重点和正确运用研究方法.高质

量发展是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后对党和国家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

代化新征程中的伟大历史交汇.从生产力角度看,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动能;从生产关

系角度看,须坚持党的领导与基本经济制度,将总体布局与战略布局相结合,将具体政策覆盖到经济高质量发

展的各个方面.在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研究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人民立场与问题导向,以唯物史观把握高质

量发展脉络,以系统方法把握高质量发展布局.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政治经济学;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生产关系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4)03-0119-0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我国经济

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

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等一系列重要论

断.Ђ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刻洞察科学发

展、技术创新、产业革命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了历

次产业革命的共同特点,并指出其要素的变化都在

加快积累和成熟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

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

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1](P.24)此后,

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历史经验、实践基础和科学技术

发展趋势,概括出“新质生产力”范畴,并对其进行

了系统性阐述,特别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

质量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内在关系的重要论述,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当前生产力发展规律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为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方向指

引.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它所

涉及的总是历史性的即经常变化的材料,它所研究

的总是一定历史阶段变化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过程

的特征与趋势,以新质生产力为基础和动能推动高

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新

质生产力视域下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题.新质生

产力概念的提出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

学的伟大术语创新,也是运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国

经济发展现象、总结经济规律的结果.这一概念的

提出引起了政治经济学界对高质量发展研究重点

与研究方法的深入反思.

119

第127页

一、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阶段特征与目标要求

政治经济学研究需要将解释现象与解决问题

结合起来,明确问题导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出

有其鲜明的经济背景与时代背景.从经济背景看,

高质量发展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与面

临的国内外环境提出的,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推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成历史性交汇.从时代背

景看,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阶段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高质量发展是与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的,指出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

代,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

量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着眼于社会主要矛盾与

经济发展难点问题.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

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

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根源于我

国生产力发展状况.一方面,改革开放四十余年,

我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大大提高了满足人

们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能力;另一方面,区域不

平衡发展、城乡不平衡发展等问题尚待进一步解

决,在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与发达

国家仍有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

力.具体而言,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源环

境约束趋紧使得要素驱动陷入瓶颈,科技发展水平

提高使得后发优势减弱,分工体系加快重构需要重

塑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这就需要从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破除经济发展的束缚.一是

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针对经济发

展环境的变化在制度层面作出调整,减少制度障碍

和制度摩擦.

第二,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设全过程中的特定阶段,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

会主义其Ђ阶段的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别.高质

量发展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作出的

战略研判,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

要求.首先,它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尽管

在技术基础、发展手段等层面与其有共同性,但在

制度基础层面有着本质区别.资本主义以剩余价

值生产为核心,发展生产力是为资本增殖服务的.

相较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而言,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发挥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制度优势,以人民为

中心发展经济,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

富裕.其次,它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

义阶段的经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切身参

与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实践,但是Ђ们看到了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的弊端,构想了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

设的基本框架.这个框架消除了商品货币关系,并

且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全面实施按劳分配.这

种社会主义建立在生产力已经高度发展的资本主

义社会之上,而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初始条件是落

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并且面临着与发达资本

主义国家展开竞争的艰巨任务.最后,它不同于新

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经济发展.社会主义

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伟大工程,不同的生产力

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特征与要求.社会主义革命

和建设时期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

构建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产业体系.改革开放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经济体量迅速扩大,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出了新

的要求,研究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必须要有大的历

史观、广阔的国际视野,明晰新发展阶段的国情与

世情,深刻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第三,党的二十大以来,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

产力涌现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形

成历史性交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

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

想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1世纪中叶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经济发展的动力变

革、效率变革与质量变革,这就要求以更高层次的

生产力来加快实现这一目标.新质生产力着眼于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

命与产业革命机遇的关键所在.2021年,«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

划纲要»)专门论述了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

重要性和必须开展的工作,并提到要前瞻谋划未来

产业.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动

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从«“十四五”规划

纲要»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再到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

的明确提出,相关内容都是围绕着现代化产业体系

120

第128页

构建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展开的.总的说来,以新质

生产力为代表的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为高质量发

展提供了契机,从而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

点,新质生产力涌现与高质量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新征程上形成了新的历史性交汇.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

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着

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高发展质量

和效益,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

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高质量发展的

根本目的,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力量,这既

符合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要

求,也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第一,经济高质量发展须贯彻新发展理念.针

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的

国内国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提出创

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党的十

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

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的,它创

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发展的立场、目的、动力、方

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之谜和实践之问.新发展理

念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发展的必由之

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

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

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

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2](PP.215~216)创新发展注

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

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

题,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

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新发展理念不是

凭空得来的,而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

和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

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

深化,是对我国在推动经济发展中获得的感性认识

的升华,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

出来的,是引领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研

究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研究体现高质量发展

基本特征和内在要求的新发展理念,不仅要研究每

一个理念,而且要研究作为整体相互贯通、相互促

进的内在联系,揭示其发展的规律性特点.

第二,经济高质量发展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更高

的目标与要求.一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深

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要

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构

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与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二

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社会

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集中体现,为共同富裕提供坚实

的物质基础.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新型工业

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及构建现代

化基础设施体系.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

振兴是实现更高层次的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

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四是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是破除不平衡

发展的利刃,是优化国民经济产业布局、打破要素

空间束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着力点,经济

高质量发展要求优化生产力布局、健全主体功能区

制度、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与加快建设海

洋强国.五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

从更高水平布局产业链供应链、从更大范围利用市

场与要素的不二选择,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构

建新发展格局、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加

快建设贸易强国.

二、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关键动能与制度保障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在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研究生产关系.一方面,政治经

济学侧重研究生产关系,即人与人在生产、分配、交

换、消费等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物质利益关系;另一

方面,政治经济学总是结合特定阶段的生产力状

况、生产方式来研究生产关系.正如列宁所说:“只

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

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

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3](P.161)研究经济高质量发

展需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从生

产力视角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能,从生产

关系视角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能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进步

状态的指示器,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因素.“随

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

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

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

121

第129页

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4](P.602)

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主要以基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创

新的产业革命为标志,二者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

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能.进入新时代以

来,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

建社会主义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动能.

新质生产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

济体系的必然要求,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

动能,是我国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

动的先手棋.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哈尔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

时首次提到了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强调“积极培

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

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增强发展新动能”[5].此后党和政府多次强调新质

生产力的重要性.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

工作会议强调,要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

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1

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

平总书记对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作了详细概述.[6]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

团审议时提到,“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

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7].2024年3月

5日,李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到,“大力推进现代

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8].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

跃的实践硕果,需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

理论与方法,研究其内涵、要素、特点、本质、路径及

其对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影响.现

阶段,中国已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

程,并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价值取向.新质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

础,没有高水平生产力带来的大规模社会财富积累

和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丰富,共同富裕这一宏伟

目标就难以实现.新质生产力是推进共同富裕的

内在要求与重要着力点,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

未来产业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并兼顾传统产

业的转型与升级,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当前,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深海深空、量子信息等

技术快速迭代演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抓住新一轮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引

擎、在新领域新赛道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

求,也是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占据全球价值链高端

的战略抉择.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

从生产力角度看,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

展提供了关键动能.新质生产力在引致社会生产

方式变革的同时,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调整,通过

构建新型生产关系来适应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

展是政治经济学关注的重点.从生产关系角度看,

需要坚持党的领导与基本经济制度,通过制度保障

新质生产力发展.将总体布局与战略布局相结合,

将具体政策覆盖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个方面,既

要从宏观层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运行进行总体

布局,又要在微观的具体领域及时作出调整.

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布局需坚持党的集中统

一领导、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基

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原理,党和国家完善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

济发展的制度,这是推动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和保障,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研

究的重要任务.一是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

导制度,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根本的制度.政

治经济学要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深入研究这一根本

制度.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是

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基本经济制度具有基础

性、决定性的地位,所有制关系、分配关系和经济运

行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政治经

济学要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基本经济制度认识的不断深化、基本经济制度的内

在联系以及如何保障高质量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布局的重点是打通社会

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堵点.马克思阐明了生产过

程中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诸环节的关系及其作

为经济运行有机整体的基本特征,揭示了社会经济

关系“总体”的规定性.习近平总书记基于经济运

行规律和新时代经济发展中生产、流通、消费、分配

各个环节发生的深刻变化,阐明了如何实现经济高

质量发展,这也是对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研究高质量

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研究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生产与生产目的等

关系及其在新时代经济发展中的内在规定性;研究

供给体系质量的提升和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

应性.二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研究畅通国民经济

循环、高质量发展与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

相联系的内在要求;研究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

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以及二者之间的

122

第130页

内在联系.三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包括

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

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以及相应的经

济体制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它们在社会经济活

动中各环节、各层面、各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

系构成的有机整体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要在科技创新、产业布局等具体领域构建一套

系统化的政策制度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并根据

实践条件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高质量发展是新

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它不仅是一个理论

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研究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既是为了揭示高质量发展规律,丰富和发展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又是为推动和实现

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因此,研究高质量发展

不仅要研究理论,还要研究发展战略和制度.进入

新时代以来,党制定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战

略以及为实现战略的战术,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为

高质量发展服务也是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任

务.在基本战略导向之下,需要对一系列具体的策

略实事求是地展开深入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推动高质量发

展的具体制度,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把高质量发

展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以新质生产力的

创新与产业化为例,一是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推动技

术创新.新型举国体制聚焦国家重大战略要求,着

眼生产力发展面临的瓶颈障碍.从中央层面加大

对科技创新活动的顶层设计,围绕关键核心技术领

域统一规划,实现高效组织科研活动协同攻关,解

决创新力量分散和资源“碎片化”问题,激发各类创

新主体的活力.二是强化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

新质生产力中的合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是运

用新质生产力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来满足人民需

求的微观载体.国有企业勇挑重担、敢为人先,在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民营企业运营机制灵活、市场敏感度高、决策链条

短,通过学习模仿创新产品和服务,实现新质生产

力的商品化,民营企业在新质生产力涌现的中后期

进入市场,可以在较低的生产经营风险下加速新质

生产力布局范围的扩大.

三、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立场与方法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

问题的“总钥匙”,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主题,创新了新时代政治经济

学研究的方法论.在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研究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人民立场

与问题导向,以唯物史观把握高质量发展脉络,以

系统方法把握高质量发展布局.

(一)研究高质量发展问题的基本立场

立场至关重要,决定着如何观察问题、研究问

题和解决问题.研究方法是决定研究成果的重要

因素,而立场决定了研究方法是否存在奏效的可

能.立场使我们站在更高的维度辩证地看待经济

学研究方法.当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看似占

据主流,实际上其研究立场存在问题.只有将西方

经济学中的科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

治经济学的基本立场相结合,才能强化经济理论对

经济实践的指导.西方经济学通过构建动态经济

模型、计量经济模型,能够对阐释经济发展过程中

的各个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实现较好的实证

研究效果,但是西方经济学对于生产关系的阐释经

常采取回避态度,尤其是掩盖阶级矛盾,明确否定

经济学研究的意识形态成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济学丝毫不掩饰自己的阶级立场,尽管它站在无产

阶级的立场上,但并不排斥其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背后的经济规律,丝毫不减其科学性.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强调以人民为中

心发展经济,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

代化的发展.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以人民为中

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

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

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人

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

本力量.在经济发展实践中,所有的物质财富与精

神财富都是靠劳动人民的辛苦和勤劳创造的,科技

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化建设都离不开劳动人

民的同心协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是自动前进的,

而是依靠人民的力量推进的.既要让人民群众成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主力军,又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

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站在人民立场谋求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鲜

明特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

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新时代的政治经济学无

论是理论研究、战略研究还是政策措施研究,无论

是总体研究还是具体领域研究,都要站稳人民立

123

第131页

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运用唯物史观把握高质量发展脉络

马克思将唯物辩证法纯熟地运用于«资本论»

的写作之中,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经济

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方法同样

适用于研究与阐释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

本方法.在唯物史观之前,历史被视为无序变化的

过程,历史事件被视为混乱堆砌的材料.唯物史观

深刻揭示了生产力发展、历史文化演变的基本规

律,是我们把握高质量发展历史脉络的基本方法.

首先,运用唯物史观立足基本国情、认识社会

基本矛盾、明确根本任务、制定应对方略.正是历

史唯物主义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最大的国情,解放生产力和发

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经济发展进入不

同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也会发生转变.进入新时代

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应地要求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

马克思指出:“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

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

生.”[9](P.592)高质量发展的任务正是在我国经济体

量足够大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时提出的,是与共

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等目标任务相辅相成的.新

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能,因而可以将加

快新质生产力涌现看成是高质量发展任务的子任

务.其次,正确运用唯物史观需要熟练运用科学抽

象法.科学抽象法强调从大量的社会经济现象中

抽去外在的、偶然的、非本质的联系,找出内在的、

必然的、本质的联系.科学抽象法包括两种互相区

别、互相联系的方法,即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

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马克思在研究政治

经济学时详述了科学抽象法的特征.Ђ指出:“在

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

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进程中导致具体

的再现.”[10](P.38)只有纯熟运用科学抽象法,才能够

精准提出并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

“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概念,根据经济社会

发展的需要更新话语体系.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高质量发展是针对生产

力发展所面临的社会矛盾而提出的,高质量发展与

新质生产力的历史交汇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

与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对社会基本矛盾转变的

把握、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判断、对新一轮

科技革命的预测等等都离不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

方法的运用.就现阶段以高质量发展助推社会主

义现代建设目标实现而言,唯物史观仍然是把握高

质量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的关键.

(三)运用系统方法把握高质量发展布局

马克思主义要求用系统方法、总体性思维来揭

示规律.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

性、时间序列性是所有系统的基本特征.要想更好

地解释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不能以偏概全,不

能停留在事物的局部特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

强调,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

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

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经济事实,发现和把握

经济 规 律,这 也 是 政 治 经 济 学 研 究 的 根 本 方 法.

“以往知来”,通过历史看现实,在对历史的深入思

考中研究好现实发展以及如何更好地走向未来;

“以见知隐”,透过纷纭杂沓的经济现象看清本质,

在相互交织的各种经济关系中抓住关键.

系统方法要求提高对事物认识的层次感,多角

度、立体化看待事物.世界并不是一个毫无规律、

混乱不堪的大混沌,而是由一个个类别不同、层次

不同的系统组成的.细胞、呼吸系统、人体、生态系

统、地球、太阳系、银河系之间的从属关系体现了世

界的层次性;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之间的

并列关系体现了世界的类别性.根据层次与类别

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同一层次系统中不同类别的

事物相互联系,构成更高层次的系统.要想深刻认

识与把握事物本身,就必须从多个角度分不同层次

看待事物,这就要求将内因与外因区分开来,将主

要因素与次要因素区分开来.内因是系统之内的

因素,其层次比系统本身要低.例如,高质量发展

主要是从经济层面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目标,可以看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

“内因”.外因是系统之外的因素,其层次等于或高

于系统本身.例如,国家经济发展出了问题会影响

家庭消费,逆全球化会影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要因素是对系统的平衡与变动有重大影响的因

素.对于高质量发展而言,新质生产力作为其关键

动能可以看成是主要因素,科技创新又可以看成是

新质生产力涌现的主要因素.[11]历史文化对高质

量发展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但历史文化承载着

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而不是要求在高质量发展中

124

第132页

将科技、历史、文化以同等力度并列.

高质量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

个领域,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特点,既要协

同配合相互促进,又要重点突破.同样地,新质生

产力涉及科学技术创新、生产要素组合优化、产业

体系转型升级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紧密结合、相辅

相成的系统,仅从某一方面很难把握新质生产力的

内涵.因此,要坚持系统观念,研究全局与局部、当

前与长远、宏观与微观、质量与速度、安全与发展、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特殊与一般等各种关系.需

要强调的是,当前两个大局相互交织,世界百年未

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对世界经济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

及其发展趋势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国际经济形势

依然错综复杂并充满变数,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运用系统方法,才能站

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对高质量发展作出整

体布局,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为人类命运共同

体构建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2]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7

年12月28日)[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3]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5]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 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

章[N].人民日报,2023-09-10.

[6]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N].人民

日报,2024-02-02.

[7]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N].人民日报,2024-03-

06.

[8]十四届 全 国 人 大 二 次 会 议 在 京 开 幕 [N].人 民 日 报,

2024-03-06.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

版社,1979.

[11]杜传忠,等.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分

析与实现路径[J].经济纵横,2023,(12).

(责任编辑 毛伟华)

ResearchEmphasesandMethodsofHigh-quality

DevelopmentfromthePerspectiveofNew QualityProductivity

SUNBang-zhu

(SchoolofMarxism,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

[Abstract]Associalism 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entersanewera,China'seconomyisshifting

fromastageofrapidgrowthtoastageofhigh-qualitydevelopment.High-qualitydevelopmentisa

distinctivethemeof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inthenewera,andalsoaresearchthemeofsocialist

politicaleconomics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inthenewera.Theconceptofnewqualityproductivity

causespoliticaleconomicstofurtherreflectonhowtoaccuratelygrasptheresearchfocusofhigh-qualiG

tydevelopmentandcorrectlyuseresearch methods.High-qualitydevelopmentisanewrequirement

forthedevelopmentofthePartyandthecountryafterthechangeoftheprincipalcontradictioninsocieG

ty.Newqualityproductivityandhigh-qualitydevelopmentarethegreathistoricalintersectionofthe

newjourneyofChinesepathtomodernization.Fromtheperspectiveofproductivity,newqualityproG

ductivityprovidesthekeydrivingforceforhigh-qualityeconomicdevelopment;fromtheperspectiveof

productionrelations,itisnecessarytoadheretotheParty'sleadershipandthebasiceconomicsystem,

combinetheoveralllayoutwiththestrategiclayout,andformulatespecificpoliciesinallaspectsof

high-qualityeconomicdevelopment.Tostudyhigh-qualityeconomicdevelopmentfromtheperspecG

tiveofnewqualityproductivity,weneedtoadheretothepeople'spositionandproblem orientation,

graspthecontextofhigh-qualitydevelopmentwithhistoricalmaterialism,andgraspthelayoutof

high-qualitydevelopmentwithasystematicmethod.

[Keywords]High-qualityDevelopment;PoliticalEconomics;New QualityProductivity;Chinese

PathtoModernization;RelationsofProduction

125

第133页

[基金项目]北 京 市 习 近 平 新 时 代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思 想 研 究 中 心 项 目 “中 国 超 大 规 模 市 场 优 势 的 政 治 经 济 学 研 究”(编 号:

22LLLJC056).

[收稿日期]2024-03-29

[作者简介]李亚伟,男,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24年5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May.2024

第45卷 第3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5 №.3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4.03.016

超大规模市场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

理论基础、内在逻辑与实践指向

李亚伟

(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871)

[摘 要]新质生产力既是生产率水平大幅提升的先进生产力,又是在质态上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

特征并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基于斯密和马克思的相关思想可以发现,生产力水平的跃升和质态的

优化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市场资源是中国的巨大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持续建设能够从消费结构性需求、

囊括基础设施投资在内的大量投资需求、规模报酬递增引致的生产成本下降和创新收益提升以及促进战略

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建构性市场”等多个方面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这些支撑在

发挥作用的同时面临着需求多样化、固定资产更新滞后、区域形成的“局部市场”以及制度型式不确定性等挑

战,为使潜在的支撑力量转为实际的效能,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推进传统产业的劳动分工与技术进步,推进固定

资产更新换代,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扩大有效市场规模,适时适度做实做优建构性市场.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超大规模市场;生产力质态;规模报酬递增;建构性市场

[中图分类号]F014.2;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4)03-0126-08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

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认识和发展

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根本遵循.新质生产力既是生

产率水平大幅提升的先进生产力,又是在质态上具

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

先进生产力.[1]生产力水平的跃升和质态的优化受

到市场规模的限制.市场资源是中国的巨大优势,

如何通过持续建设超大规模市场来加快发展新质

生产力成为有必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基于马

克思和斯密的相关思想阐释生产力水平跃升与质

态优化受到市场规模限制的理论基础,依次探讨超

大规模市场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面临

的现实挑战以及实践中需要着力的方向.

一、生产力水平的跃升和质态的优化

受到市场规模限制的理论基础

新质生产力范畴的提出,既是对世界和中国生

产力发展状况的深刻认识,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

力理论的创新发展,尤其是创造性地分析了生产力

质态.针对如何界定生产力,马克思在«资本论»及

其手稿中提道,“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

展”[2](P.1000),“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

动的生产力”[3](P.59),“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

精神生产力”[4](P.176).因而,生产力可被视作劳动

126

第134页

者利用生 产 要 素 生 产 物 质 财 富 和 精 神 财 富 的 能

力.[5]新质生产力既是生产率水平大幅提高的物质

财富和精神财富生产的能力,又是在质态上具有高

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

生产能力;既涉及生产力水平的跃升,又涉及生产

力质态的优化.

生产力水平的跃升和质态的优化与市场规模

存在内在关联.亚当斯密在论述分工时对二者

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马克思在区分社会分工和

企业内部分工的基础上对其做了阐释.基于斯密

和马克思的相关思想,可以构建出生产力水平跃升

和质态优化与市场规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可视作社会生产条件改进

和提升的演化过程.[6]马克思从简单协作到工场手

工业再到机器大工业对社会生产条件进行了详细

分析.从简单协作到工场手工业再到机器大工业,

既是劳动过程和社会生产条件的阶段性转换,也展

现了生产力的巨大变革.在探究这些生产力变革

的过程中,马克思分析了生产力水平的变动和生产

力质态的变化过程.基于新质生产力范畴对生产

力质态进行探讨,马克思的相关论述能够给予其理

论支撑.

与简单协作相比,工场手工业通过完善局部劳

动方法、提高劳动强度、减少劳动力的非生产耗费、

改进劳动工具等方式促进劳动生产力水平大幅提

升,使生产力质态发生变化.马克思论述道:“工场

手工业分工通过手工业活动的分解,劳动工具的专

门化,局部工人的形成以及局部工人在一个总机构

中的分组和结合,造成了社会生产过程的质的划分

和量的比例,从而创立了社会劳动的一定组织,这

样 就 同 时 发 展 了 新 的、社 会 的 劳 动 生 产

力.”[3](PP.421~422)

机器的出现和使用既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又从多个角度使生产力质态发生变化.其一,自然

力代替人力,科学技术代替人的经验.马克思写

道:“劳动资料取得机器这种物质存在方式,要求以

自然力来代替人力,以自觉应用自然科学来代替从

经验中得出的成规.”[3](P.443)科学技术使得可以引

入生产过程的自然力的种类与范围均得以扩大,这

必然扩大原有市场范围、产生新的市场,同时生产

出更大规模、更多种类的产品和服务.新质生产力

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的生产力[1],马克思在

«资本论»中就已明确地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

重要决定因素.科学技术在优化生产要素组合的

同时必然会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使得市场也会发生

规模(量)与结构(质)的变化.其二,生产过程的组

织形式由主观的局部工人结合转变为客观的生产

有机体.马克思在比较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

时论述道:“在工场手工业中,社会劳动过程的组织

纯粹是主观的,是局部工人的结合;在机器体系中,

大工业具有完全客观的生产有机体,这个有机体作

为现成的物质生产条件出现在工人面前.”[3](P.443)

其三,机器生产让劳动资料的运行离开工人而相对

独立,从而赋予生产体系以更高的且不断增长的生

产能力弹性、生产能力使用的灵活性以及扩张的潜

力.[6]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来自劳动分工与技术

进步的相互作用.斯密将生产力的大幅增进归因

于分工,指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

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

都是分工的结果”[7](P.5).马克思认为这一思想虽

然存在片面性,但从经济上说是正确的.Ђ在评论

斯密分工理论时写道:“斯密的独到之处就在于Ђ

把分工放在首位,并且把分工片面地(因而从经济

上来 说 是 正 确 的 )看 作 提 高 劳 动 生 产 力 的 手

段.”[8](P.315)斯密在探讨生产力与分工之间的关系

时虽然区分了生产力的缓慢小幅变化和快速大幅

变化,但都是针对生产力水平的跃升,没有专门讨

论生产力质态的变化.

马克思对劳动分工作了进一步考察,区分了社

会分工和企业内部分工,并探讨了劳动分工与技术

进步之间的相互作用.概括地说,劳动分工容许、

促成和引致(生产工具变革、机器设备引入与更新

等)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则带来劳动分工的进一步

演化.[6]马克思在比较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

器大工业等不同劳动时,探究了因劳动分工与技术

进步相互作用而导致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机理.

再次,劳动分工和技术进步受到市场规模的限

制.技术进步与劳动分工相互作用,二者的变动在

很大程度上是相伴出现的,探析分工动态在很大程

度上也是对二者变动的共同探析.“分工取决于市

场规模”这一命题可追溯至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

与色诺芬的思想不同,斯密专辟章节作出系统性论

述①,指出“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

127

① 斯密表述这个命题时使用的“theExtentoftheMarket”,又译

作“市 场 范 围”,参 见 Smith A.,AnInquiryintothe Nature

andCausesofthe Wealthof Nations,LibertyClassics,1981

年,第31页.

第135页

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

广狭的限制”[7](P.16).这一命题被美国经济史学家

斯蒂格勒(1951)称为“斯密定理”[9],也被美国经济

学家杨格(1928)视作全部经济学文献中最具启发

性和最富有成果的基本原理之一[10].

马克思的两类分工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

对斯密定理的深化和发展.马克思指出了企业内

部分工与社会分工的本质区别[3](PP.410~413),Ђ不仅

从对立的角度对二者作出考察,还分析了它们的并

行不悖和齐头并进[8](PP.357~360).两类分工在相互

作用的过程中促进企业内部分工、技术进步、社会

分工和市场规模的协同演进,引致产业结构和社会

结构自发演化,从而蕴涵着规模报酬递增的机制.

国内学者贾根良(1998)由此将马克思和斯密并列

为规模报酬递增理论的先驱.[11]

概括而言,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既体现了生

产力水平的跃升,也涉及生产力质态的变化.生产

力的发展主要来自劳动分工与技术进步的相互作

用,而劳动分工与技术进步则依赖和受制于市场规

模的扩展.因此,生产力水平的跃升和质态的变化

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中国超大规

模市场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奠定了基础,超大规模市

场的持续建设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支撑.

二、超大规模市场支撑新质

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

和新发展格局时指出:“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

市场.市场资源是我国的巨大优势,必须充分利用

和 发 挥 这 个 优 势,不 断 巩 固 和 增 强 这 个 优

势.”[12](PP.412~413)关于国内 市 场 的 建 设,习 近 平 进

一步强调,“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

可持续的历史过程”[12](P.413).

马克思在分析生产力发展与市场规模之间的

关联时将市场规模归纳为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规

模报酬递增机制以及制度型式的塑造四个方面.

马克思将消费需求作为市场规模的首要条件,并认

识到消费需求的多样性;将投资需求作为市场规模

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指出即使消费需求不增加,市

场规模依然可能因投资需求的增加而扩大.对市

场规模与两类分工的关系进行深入挖掘,则呈现出

以之为基础的规模报酬递增机制.将市场规模置

于“用商品生产商品”的体系和特定的生产方式进

行考察,强调制度型式对市场规模的塑造.

马克思既阐释了市场规模,又展现了市场规模

所涉及的重要方面.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对新质生

产力发展的支撑可以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规模

报酬递增机制以及制度型式的塑造等四个方面进

行考察.

第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新状态为新质生

产力发展提供大量的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党的

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

的现代化的重要论断,人口规模不仅是量的积累,

还蕴含着结构、素质和分布转变的多维性,呈现出

老年人口规模逐渐变大、受教育人口规模巨大和流

动人口规模巨大等人口新状态.2023年末,我国

人 口 总 量 为 14.1 亿 人①,约 占 世 界 总 人 口 的

18%②.人口众多不一定意味着存在巨大的消费

需求,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时,即使人口众多,

消费需求也并不大.[13](P.75)然而,近年来我国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2万美元,已接近和超过世界

平均水平,庞大的人口数量由此形成了巨大的消费

需求.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已经连续多年位

居世界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③ 此外,由于我国地

理环境、风俗习惯、收入水平等差异,居民的消费需

求呈现多样化,既有生存型消费需求,也有享受型

和发展型消费需求[14];既有对传统产品的需求,也

有对新兴产品的需求,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

新兴产品的需求会不断增多,如我国5G 移动电话

的用户量现已达到8.05亿户④.大量且多样化的

消费需求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来

自国外的消费需求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重

要组成部分.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

力都要求建立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国内超大规模

市场优势并不排斥对国外商品的消费需求,以及国

外对国内产品的消费需求,这种国际需求促使社会

分工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

128

参见«中华人 民 共 和 国 2023 年 国 民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统 计 公

报»,https://www.stats.gov.cn/sj/zxfb/202402/t20240228_

1947915.html,2024年2月29日,2024年3月7日.

参见联合国«人口»,https://www.un.org/zh/global-issues/

population,2024年3月7日,2024年3月7日.

参 见 新 华 网 «中 国 大 市 场 观 察 »,http://www.news.cn/

20240302/306e59a4b8854217bbc0e615ffd3fd3a/c.html,2024

年3月2日,2024年3月7日.

参 见 新 华 网 «中 国 大 市 场 观 察 »,http://www.news.cn/

20240302/306e59a4b8854217bbc0e615ffd3fd3a/c.html,2024

年3月2日,2024年3月7日.

第136页

马克思等学者论述了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对

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新质

生产力的涌现.马克思指出:“大工业造成的新的

世界市场关系也引起产品的精致和多样化.不仅

有更多的外国消费品同本国的产品相交换,而且还

有更多的外国原料、材料、半成品等作为生产资料

进入本国工业.随着世界市场关系的变化,运输业

对劳动的需求增加了,而且运输业又分成许多新的

下属部门机器生产同工场手工业相比使社会

分工获得无比广阔的发展,因为它使它所占领的行

业的生产力得到无比巨大的增长.”[3](P.512)

第二,齐全的产业门类及广阔的地域所需要的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产业

链和供应链基础,并提供大量的投资品需求.中国

是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①,

齐全的产业门类内含着具有韧性的产业链和供应

链体系.一方面,齐全的产业门类能够为补齐产业

短板、升级传统产业和强化优势产业提供相对充足

的生产配套条件,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

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流通.另一方面,能够为产业链

和供应链的安全奠定基础,保障与新质生产力相关

的产业体系的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我国齐全的

产业门类包含了众多生产资料使用部门,还为以新

质生产力为驱动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带来了大量

的投资需求.产业之间存在着生产资料供给和需

求的关系,生产资料使用部门的快速发展将对生产

资料生产部门产生大量的需求.马克思论述道:

“随着机器生产在一个工业部门的扩大,给这个工

业部门提供生产资料的那些部门的生产首先会增

加.”[3](P.510)此外,中国广阔的国土面积和复杂的地

理条件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着大量的需求,而新

型基础设施本身就是与新质生产力相辅相成的.

胡焕庸线既是我国人口分布的分界线,也是能源资

源分布的分界线.[15]为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有

效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适当超前地对新型基础设

施进行布局和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

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以5G 网络、全国一体化数据

中心体系、国家产业互联网等为抓手的高速泛在、

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

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

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12](P.537)新型基础设施建

设既能够直接带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能够为新

质生产力驱动的生产资料部门提供大量的投资品

需求.

国民经济产业体系的全面性与新质生产力发

展有着直接关联.对于经济体而言,全面的产业体

系是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的基础,同时也是向

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的基础.而这种攀升

恰好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

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

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围绕发

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1]我国齐全的产业门

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超大规模市场能够放大规模报酬递增机

制,使新质生产力相关部门的生产成本降低、创新

收益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发展初

期往往会面临成本较高和收益不足等问题.只有

达到一定规模,发挥规模报酬递增效应,才能使这

些问题得到缓解.超大规模市场能够使规模报酬

递增效应得以放大,助力解决成本较高和收益不足

等问题.马克思在考察分工理论时系统阐释了规

模报酬递增效应,也因而被视作规模报酬递增理论

的先驱.英国经济学家卡尔多(1966)在马克思和

杨格 等 人 的 基 础 上,区 分 了 静 态 的 规 模 报 酬 递

增(即由大量生产所带来的规模经济)与动态的规

模报酬递增(即由“干中学”和随着资本积累而嵌入

的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报酬递增).[16](PP.8~11)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以及传统

产业升级改造的过程中,超大规模市场对静态的规

模报酬递增和动态的规模报酬递增同时起到放大

作用.一方面,超大规模市场能够放大规模经济效

应,降低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的生产成本.黄奇

帆(2024)在分析中国工业的核心竞争力时指出,规

模经济能够降低六项成本,分别是研发成本、固定

资产投资成本、采购成本、人力成本、物流成本和市

场开៿成本,涉及总成本的30%~40%.[13]相关研

究还指出,超大规模市场带来的规模集群效应能够

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资本进入成本和劳动力流动成

本等.[17]另一方面,超大规模市场能够放大动态的

规模报酬递增效应,引致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生产

率的提高和创新收益的增加.马克思通过论述社

会分工、企业内部分工、技术进步与市场规模的相

互作用,对规模报酬递增机制作出了深刻说明.后

129

① 参 见 新 华 网 «中 国 大 市 场 观 察 »,http://www.news.cn/

20240302/306e59a4b8854217bbc0e615ffd3fd3a/c.html,2024

年3月2日,2024年3月7日.

第137页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提出的卡尔多—凡登法则则是

规模报酬递增机制的一种数理表达,揭示了市场需

求对生产率提升的长期驱动效应,并为众多的实证

研究所检验.[18]关于创新收益,有研究表明,由于

研发和创新具有高投入和高风险特征[19],当市场

规模较小时,“创新不如引入”“自创不如购买”成为

较为理性的选择;当市场规模巨大时,任何技术上

的微小创新都可能有助于企业获得庞大的市场和

高额的收益,因此高强度的研发和创新就成为保持

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第四,依托超大规模市场的“建构性市场”制度

型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供启动条件

与发展动力.由于较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

业在发展初期往往面临着投资的不确定性和高成

本等不利因素,难以获得大量的自发流入的私人资

本,因此其自生能力较弱.马克思阐释的“制度型

式对市场的塑造”能够为此类境况提供借鉴.演化

经济学家马祖卡托(2019)发现,绝大多数技术革命

都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政府在创新增长中不应只

是负责修正市场失灵,还应成为市场的塑造者和风

险承担者.[20](PP.6~20)孟捷和张梓彬(2023)在阐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协调和建构市场的

规律时指出,针对战略性、基础性部门,国家应为其

承担起创造市场和引领市场发展的职能,Ђ们由此

在战略性、基础性部门形成的特殊市场形态,被称

为“建构性市场”.[21]

建构性市场是国家经济治理与市场调节的有

机结合,前者以产业政策为重要手段,后者则以中

国的超大规模市场为主要依托.高铁和新能源汽

车是建构性市场的两个典型案例.产业政策促进

了这两个行业的起步和发展,而超大规模市场则蕴

涵着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是相关产业政策制定和

实施的 前 提.如 中 国 新 能 源 汽 车 行 业 的 第 一 个

1000万辆经历了27年(1995年至2022年),而第

二个1000万辆却只用了17个月(2022年2月至

2023年7月)①.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

占全球的比重已超过60%.[22]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显然是相关政策激励和超大规模市场共同作用的

结果,是建构性市场发挥作用的体现.新能源汽车

和高铁行业的发展历程虽不能直接复制,但能够为

其Ђ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多方

面的参鉴.有必要指出的是,市场规模的扩大伴随

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鉴于资本主义基本矛

盾的存在,资本主义不断扩大市场规模的后果最终

会炸毁资本主义的外壳.而社会主义之所以不会

发生这种情况,正是因为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使得

生产社会化水平与市场规模扩大高度协调,建构性

市场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三、超大规模市场支撑新质生产力

发展的现实挑战与实践指向

超大规模市场的持续建设能够从消费需求、投

资需求、规模报酬递增机制和建构性市场几个方面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支撑.然而,这些支撑在发

挥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现实挑战.首先,大量

且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潜力不仅需要依靠新兴产业

和未来产业来满足,还需要依靠传统产业来满足,

而传统产业的现有生产模式难以充分满足多样化

的消费需求.其次,既有的固定资产在更新上往往

具有滞后性,不仅抑制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的新质生

产力形成,也抑制固定资产生产部门的新质生产力

发展.再次,我国因区域资源禀赋不同而形成了多

个“局部市场”,导致区域间协调成本较高和有效市

场规模较小等问题,使得相关部门发展新质生产力

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难以充分发挥.最后,新兴产

业和未来产业需要依靠政府和市场共同发挥促进

作用,但又鲜有现成的模板可供参鉴,支持这些产

业发展的相关制度型式的建立面临着较大的不确

定性和考验.因此,只有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进行

着力,才能够应对这些挑战,使我国超大规模市场

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发挥有效的支撑作用.

第一,推进传统产业的劳动分工与技术进步,

以激发和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为导向,促进新模

式、新产品和新行业的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

忽视传统产业[23],但是传统产业生产的产品相对

单一,难以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这就需要用新

技术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劳动分工的深

化,加快形成与消费需求相适应的新模式、新产品

和新行业.

升级改造后的传统产业依然是满足消费需求

的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就指出:“只有

低质产能才会过剩,顺应市场需求不断更新换代的

产能不会过剩.”[24](P.143)“新动能并不都是高大上

130

① 参 见 新 华 网 «中 国 大 市 场 观 察 »,http://www.news.cn/

20240302/306e59a4b8854217bbc0e615ffd3fd3a/c.html,2024

年3月2日,2024年3月7日.

第138页

的,不要忽略了关系老百໿日常生活的产品,这里

面有大市场、大文章.要认真考虑怎样把这部分需

求拉回国内来.”[24](P.144)传统产业不仅为战略性新

兴产业、未来产业提供依托,还可能通过升级改造

转化为新产业、新模式或新动能,既能够进一步满

足现实的消费需求,也能够为满足未来的消费需求

提供可能.我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强化了产业之

间相互关联、相互交叉和相互转化的作用.

第二,推进固定资产更新换代,加快固定资产

使用部门的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固定资产生产部门

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既有的固定资产在更新上往

往是滞后的,一定程度上成为抑制需求的对象,促

进固定资产更新的政策有助于释放这部分需求.

固定资产更新的过程是技术进步的过程,也是对新

的生产资料产生需求的过程.英国经济学家卡尔

多(1957)深刻洞察了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之间的

关联,其技术进步方程直接表明,技术进步并不是

外生 于 生 产 要 素 投 入,而 是 内 嵌 于 资 本 积 累 之

中.[25]固定资产更新不仅会直接让固定资产使用

部门的生产能力向新质生产力转化,还在更新过程

中催生出大量的、内嵌着技术进步的固定资产,促

进固定资产生产部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年2月2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ༀ员会第

四次会议强调,“要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

新和技术改造,鼓励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品以旧

换新,推动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26].2024年3月

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推动大规模设备

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要“有序推

进重点行业设备、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

交通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教育医疗设备等更

新改造,积极开展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形

成更新换代规模效应”[27].落实这些行动方案,并

基于超大规模市场形成更新换代的规模效应,将有

助于促进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和生产部门的新质生

产力发展.

第三,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以有效市场

规模的扩大和区域间协调成本的降低来推动企业

生产成本的降低和创新收益的增加.超大规模市

场能够放大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

和动态规模报酬递增效应,由此带来生产成本的大

幅降低和创新收益的明显增加.但规模报酬递增

机制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会受到现实因素的制约.

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和墨菲(1992)指出,随着市场

规模与分工的相互作用,分工环节的增多虽然能够

提高生产效率,但也会增加协调成本,分工的程度

最终会受制于协调成本的大小.[28]寇宗来和赵文

天(2022)将此结论称作贝克尔—墨菲定理,Ђ们针

对中国市场进行考察并指出,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状

况、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不同使得市场本身可能处

于分割状 态,进 而 形 成 多 个 相 对 独 立 的 “局 部 市

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既能够减少经济

摩擦,降低区域间协调成本,又能够增加区域间往

来,将不同的局部市场连接成片,扩大有效市场规

模.[19]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需要解决一系列突

出的矛盾和问题,即如何破除封闭小市场、自我小

循环,如何破除妨碍商品服务流通与生产要素市场

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指出,要强化市

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

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

高水平统一等.[29]把这些举措落到实处,将显著扩

大有效市场规模,强化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的规模

报酬递增机制.

第四,适时适度做实做优建构性市场,使产业

政策与市场调节更好地结合起来,促进战略性新兴

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快速发展.建构性市场是促进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有力手段,但这

种制度型式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建构性市

场既要依托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又要着力发挥

以产业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国家经济治理的主导作

用.国家不仅是市场建构者,还是特殊的当事人,

需要持续发挥协调分工、克服技术不确定性和市场

不确定性的作用,领航建构性市场的方向.[30]孟捷

和张梓彬(2023,2024)专门分析了高铁行业的建构

性市 场[21],探 讨 了 新 能 源 汽 车 行 业 的 建 构 性 市

场[30].几位国外学者对深圳市和苏州市的新能源

汽车市场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比较分析.[31]从这

些行业的案例中能够发现,建构性市场没有一个可

供复制的模板,高铁和新能源汽车的建构性市场虽

然有着一定程度的一般性,但也均具有明显的特殊

性.实际上建构性市场本身就是特殊性与一般性

相结合的综合体.

建构性市场的复杂性和面临的不确定性对其

建设提出了较高要求.首先,建构性市场的建设要

“适时”.新兴产业在起步阶段会面临许多困难,需

要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政策激励,当其走入成长成

熟期后,超大规模市场将助力其逐渐具有自生能

131

第139页

力,政策便可适时地退出.其次,建构性市场的建

设要“适度”.要针对战略性基础性的新兴产业有

选择地៿展建构性市场.各区域必须基于本地的

实际状况,适度地提供政策供给,谨防低水平重复

建设.再次,建构性市场的建设要“做实”.建构性

市场内部的不同政策之间需要相互配合,相关政策

也需要针对具体的复杂情况而细化.如对于新能

源汽车,既要实行需求管理政策即通过改变相对价

格来刺激需求,又要实行促进充电设施建设的政

策,二者必须相互配合.此外,新能源汽车又细分

为公交车、物流车和乘用车等,针对不同的细分市

场需要制定与之相匹配的细化政策.最后,建构性

市场的建设要“做优”.在超大规模市场下,跨区域

要素流动和竞争会带来较大的压力,各区域的建构

性市场只能努力“做优”.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

未来产业一旦形成优势,也将因超大规模市场的放

大效应而获得高额收益,这为建构性市场的“做优”

提供了巨大的激励效应.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对世界的吸引力依

赖于巨大的国内市场,我国经济动力也源于巨大的

国内市场.”[24](P.150)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依靠中

国的超大规模市场.基于斯密和马克思的相关思

想发现,生产力水平的跃升和质态的优化主要来自

劳动分工与技术进步的相互作用,市场规模的扩大

会促进分工深化,分工深化会加快技术进步的速

度,进而推动经济发展.[32]因此,劳动分工与技术

进步会依赖于和受制于市场规模的扩大.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

可能.超大规模市场从四个方面为新质生产力提

供支撑,即大量且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包含基础设

施投资在内的大量投资需求、规模报酬递增引致的

生产成本下降和创新收益提升以及促进新兴产业

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建构性市场”.这些支撑在发

挥作用的同时面临着需求多样化、固定资产更新滞

后、区域形成的“局部市场”以及制度型式不确定性

等挑战,为使潜在的支撑力量转为实际的效能,需

在实践中进一步推进传统产业的劳动分工与技术

进步,推进固定资产更新换代,推进全国统一大市

场建设、扩大有效市场规模,适时适度做实做优建

构性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不仅在内

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还在国际大循环中发挥着

愈加重要的作用.在国际大循环中,这些行业及其

企业将凭借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而获得巨大的“母

市场效应”优势.“母市场效应”指的是由于存在规

模报酬递增和贸易成本,拥有较大国内市场需求的

国家将成为商品的净出口国.[33]超大规模国内市

场会放大报酬递增机制,一方面有助于降低生产成

本,另一方面引致技术进步、生产率提升和创新收

益扩大.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相关行业和企业,

将凭借由本国超大规模市场所放大的报酬递增机

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N].人民

日报,2024-02-02.

[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5]马昀,卫兴华.用唯物史观科学把握生产力的历史作用

[J].中国社会科学,2013,(11).

[6]RicoyC..MarxonDivisionofLabour,Mechanization

andTechnicalProgress[J].EuropeanJournalofthe

HistoryofEconomicThought,2003,(1).

[7]亚当 斯 密.国 民 财 富 的 性 质 和 原 因 的 研 究 (上 卷)

[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9]StiglerJ..TheDivisionofLaborisLimitedbytheExG

tentofthe Market[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

1951,(3).

[10]YoungA..IncreasingReturnsandEconomicProgress

[J].TheEconomicJournal,1928,(152).

[11]贾根良.报酬递增经济学:回顾与展望(一)[J].南开经

济研究,1998,(6).

[12]习 近 平 著 作 选 读 (第 二 卷)[M].北 京:人 民 出 版 社,

2023.

[13]黄奇帆.全门类超大规模单一市场是中国工业的独特

优势[A].蔡 昉.探 路:中 国 式 现 代 化 建 设 金 融 方 略

[C].北京:中信出版社,2024.

[14]李晓华.构建完整内需体系 深度释放经济潜力[N].

经济日报,2020-07-22.

[15]杨虎涛.市场资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雄厚支撑[J].华

东经济管理,2022,(9).

[16]Kaldor N..CausesoftheSlow Rateof Economic

GrowthoftheUnitedKingdom:AnInauguralLecture

[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66.

132

第140页

[17]干春晖,刘亮.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研究[J].社会科

学,2021,(9).

[18]李亚伟.卡尔多-凡登法则的新近争议考察[J].中国

经济问题,2021,(4).

[19]曾立,谢鹏俊.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出场语境、功能

定位与实践进路[J].经济纵横,2023,(12).

[20]马祖卡托.创新型政府:构建公共与私人部门共生共赢

关系[M].李磊,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21]孟捷,张梓彬.建构性市场、政府内竞争与中国高铁的

自主创新———基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的阐释

[J].经济学动态,2023,(4).

[22]李强.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3月5日在第十四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EB/OL].https://

www.gov.cn/gongbao/2024/issue_ 11246/202403/

content_6941846.html,2024-03-12/2024-03-25.

[23]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N].人民日报,2024-03-

06.

[24]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

发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25]KaldorN..A ModelofEconomicGrowth[J].EcoG

nomicJournal,1957,(67).

[26]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有效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N].人民日报,2024-02-24.

[27]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N].人民日报,2024-

03-02.

[28]BeckerS.,MurphyM..TheDivisionofLabor,CoorG

dination Costs,and Knowledge[J].The Quarterly

JournalofEconomics,1992,(4).

[2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

[N].人民日报,2022-04-11.

[30]孟捷,张梓彬.理解中国特色产业政策体制———围绕中

介性制度的政治经济学考察[J].开放时代,2024,(1).

[31]GomesA.,etal..IndustrialPolicyandtheCreationof

theElectricVehiclesMarketinChina:DemandStrucG

ture,SectoralComplementaritiesandPolicyCoordinaG

tion[J].CambridgeJournalofEconomics,2023,(1).

[32]贺灵.统一大市场视域下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研究

[J].理论探讨,2023,(4).

[33]刘志彪.利用和培育国内市场问题的研究[J].学术研

究,2019,(10).

(责任编辑 毛伟华)

TheTheoreticalBasis,IntrinsicLogicandPractical

DirectionsofSupportingtheDevelopmentofNew

QualityProductivitywithaHyperscaleMarket

LIYa-wei

(SchoolofMarxism,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

[Abstract]Newqualityproductivityisnotonlyanadvancedproductivitywithsignificantlyimproved

productivitylevels,butalsoanadvancedproductivitywithhigh-tech,high-efficiency,andhigh-

qualitycharacteristicsinaqualitativemanner,inlinewiththenewdevelopmentconcept.Drawingupon

Smithand Marx'srelevantideas,itbecomesevidentthatmarketsizeimposeslimitationsonboththe

leapinproductivitylevelandqualityoptimization.Chinapossessesagreatadvantageintermsofmarket

resources.ThecontinuousconstructionofChina'shyperscalemarketcanproviderobustsupportforacG

celeratingthedevelopmentofnewqualityproductivitythroughstructuralconsumptiondemands,subG

stantialinvestmentdemandsincludinginfrastructureinvestments,costreductionsinproductionprocesG

sesandincreasedinnovationincomesresultingfromeconomiesofscale,aswellasfosteringconstructive

marketstodrivestrategicemergingindustriesandfutureindustries'growth.However,thesesupports

facechallengessuchasdiversedemands,delayedupdatesoffixedassets,localizedregionalmarkets,and

uncertaintyregardinginstitutionaltypes.TotransformthesepotentialsupportsintopracticalefficienG

cies,itisnecessarytofurtherpromotethedivisionoflaborandtechnologicaladvancementsintraditional

industries,facilitatetheupgradingoffixedassets,advancethedevelopmentofaunifiednationalmarket

andexpandeffectivemarketsizes,andensurethatconstructivemarketsbecomemoreappropriate,pracG

ticalandefficient.

[Keywords]New QualityProductivity;China'sHyperscaleMarket;ProductivityQuality;IncreasG

ingReturnstoScale;ConstructiveMarkets

133

第141页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现代性视域下的本雅明媒介理论研究及其反思”(编号:20XW05).

[收稿日期]2023-12-25

[作者简介]陆涛,男,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2024年5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May.2024

第45卷 第3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5 №.3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4.03.017

现代性、景观消费和身体战争

———关于身体问题的历时性考察

陆 涛

(江西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22)

[摘 要]从工业时代起,机器剥离了人的工具性,身体重新在文化中找到自己的主体性.自此,身体就一

直处于祛魅—赋魅的循环之中.工业文化使得身体失去了自己的劳动地位,只有被附会成商品,才能在拜物

教中寻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从美颜相机到短视频直播,21世纪发生了一场以身体消费为主角的狂欢.身

体作为视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科学时代沦为赋魅的他者,被随意地修改和扭曲.身体或者说身体

的符号价值成为橱窗中的商品,而贩卖这种价值的电影院与信息网络则成为21世纪的“巴黎拱廊”.二者都

表现出现代性对物的膜拜和对主体的消解.身体时刻处于看与被看、指涉与被指涉的关系中,数字资本掠夺

走了身体在虚体中产生的价值,一场对身体价值进行争夺的战争在后人类时代开始了.

[关键词]现代性;景观消费;身体战争

[中图分类号]I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4)03-0134-07

本雅明指出:“世界博览会是商品拜物教的朝

圣之地.”[1](P.18)从19世纪开始,随着生产力的蓬

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造物作为商品被生产出来.

本雅明将19世纪的“巴黎拱廊”称作消费主义的圣

殿,当琳琅满目的商品被陈列在橱窗之上,商品就

不仅具有了使用价值,而且具备了观赏价值.这种

发展延续至今,体现在人身上则呈现出一种身体的

商品化.在视觉文化诞生之前,身体观念呈现出一

种朴素性,身体的存在似乎仅仅是为了给人们提供

一张脸,为社会中的单子提供一个可辨认的符码.

然而,在视觉文化诞生之后,身体便拥有了更多的

指涉.巴拉兹最早提出有关于脸的“微相学”概念,

这并不是理论的先行,而是在电影诞生之后,电影

之于“研究整个脸部的总体反应,研究变化中的表

情游戏”[2](P.130).可以说,身体最早在电影院登场,

就是作为被观赏的商品存在的,而那一方银幕就是

陈列商品的橱窗.无独有偶,本雅明也提出了消费

主义被身体入侵的景象.Ђ说:“它把人提升到商

品的水平.人们享受着自己的异化和对Ђ人的异

化,听凭娱乐业的摆布.”[1](P.13)时至今日,身体带

来的观赏性成为互联网蔚然壮观的一道风景.人

们置身于这样的漩涡中,不由目眩神迷、心旌动摇,

浑然不觉数字资本已经露出“獠牙”,将虚体生产的

剩余价值掠夺而走,每个人都成为被物化的景观.

一、身体与现代性

两汉时期,中国就有了“女娲抟黄土做人”的传

134

第142页

说,而在西方,«圣经旧约»中的“创世纪”也提到

了上帝依照自己的形象造人以管理自然.在文艺

复兴之前,身体和人没有分别,身体就是人,人就是

身体.随着航海技术、解剖学的发展和自然地理的

大发现,人开始强调自我的独立性,身体不再像自

然界的所有造物一样混沌一片且毫无内涵.身体

不再是宇宙、不再是集体、不再是人的一部分,身体

就是身体.因此,大卫勒布雷东才发出了“身体

是一种遗骸”的感叹.身体是人可以分娩的产物,

是可以被割裂和抛弃的.所谓“身体的现代定义意

味着人与世界决裂,与Ђ人决裂,也与自己决裂.

当 这 三 者 都 逝 去 时,所 残 留 下 来 的,就 是 身

体”[3](P.37).而在身体中又有一物凸显出来,那就

是脸.脸不仅是区分身体与身体不同的符码,更是

表达个性的象征.当脸从进食、交流的工具属性脱

离出来,拥有更进一步的表达价值时,现代性就达

成了对脸的自我赋魅.“个人在历史上地位的提升

同时也是身体的提升,更是脸部的提升.个人不再

是集体或社会主体不可分解的一分子,Ђ变成了只

属于自己的一个实体.”[3](P.35)由此可见,随着现代

性的发展,无论是在物质世界还是在信息层面,脸

部都成为个人象征的符码.

(一)被赋魅的面孔

如同梅洛-庞蒂所表述的那样,当芜杂的概

念、意象、梦境、心灵都被悬置,并被界定到一个不

断流动着、变化着、无法捉摸又暧昧不定的领域时,

我们不得不“信任我们内在构造那模糊的和暂时的

外表,而这种内在构造也许只能给我们一些协调一

致的幻觉”[4](P.132).这些统一的躯壳不像流动的意

识那样难以捉摸,在放弃对意识的溯源之后,人们

终于第一次看到了身体,看到了身体背后所代表的

独立自主的自决性.这是一种可以追溯的、可以决

断的、可以被控制的表象.正因如此,人们沉迷于

៿展身体的边界,达成对身体边界的外延和增殖,

仿佛就达成了对自我的增殖.这种增殖并非空想,

事实上,随着物质世界和信息世界的交错与共振,

人的身体与面孔已经可以在二者之间自由地穿梭

和游荡.化妆术、特效、美颜、整容,通过信息手段

或物质手段,一层又一层代表消费、时尚、自我取

悦、性解放的意象被赋魅到身体之上.面孔经过越

来越多的加工,就变得更加昂贵了.这种昂贵不仅

是价值上的,更是社会意义上的,它代表着身体主

人的自我.从社会意义上说,一张经过精心修饰的

脸比一张天然雕饰的脸更具有审美价值,因为它不

再是原初的身体,而是“生命体和无机世界耦合在

一起”[1](P.15)的产物,它是对工业的崇拜、对价值的

崇拜、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崇拜,而不仅仅是对美的

崇拜.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已经说明,

“感官和精神乃是工具和玩具:在它们背后还有自

身”[5](P.33).当代社会,拟像压过了真实,表现替代

了再现,对信息科学、工业制品和无机物的崇拜压

倒了一切.人们不再仅仅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而

是更加关注商品的符号意义,因为这是一个拟像先

行的时代.“在景观中,感性世界已经被人们选择

的、凌驾于世界之上的图像所代替.”[6](P.19)因此,

在作为消费文化的身体中,我们不再关注身体本身

的健康,而是关注消费主义赋予它的文化意义.在

现代社会,大量的广告、招贴画、短视频等影像充斥

着日常生活,这些影像向人们贩卖一个昂贵而体面

的梦境、一个与现实生活截然不同的自我、一个梦

幻般的图景.它迫使人们接近它,并以影像的标准

来评估自己.所谓“广告向人们提供一种日常生活

的诗学体系,即高尚文化群中现代主义者对价值的

重新评估”[7](P.281).

衡量一个人,首先要打量Ђ的面部,其次是Ђ

的躯体,再次是Ђ的穿着,这些外在特征事实上已

经是“身体的‘表层’,它成为对身体的‘意义’的一

种无限的生产和៿展”[8](P.196).人的身体显现已代

表了现代工业与生产对于身体意义的增殖,因为个

体的财力、品位、审美、价值等都通过身体表现出

来.因此,有无数人前仆后继地改造自己的身体,

拜读大量的时尚杂志,被广告所推崇的生活方式所

裹挟,这为原初的面孔赋上了一层又一层面纱,直

到成为看不见的、假象的摩耶,人们真实的自我才

终于得以掩盖在这层帷幕之下.也许为面孔赋魅

的主体并不赞成这种真假难分的虚幻耦合,但在拜

物教的影响下,一切都是“拟像先行”,而真实掩于

其后.

(二)现代性与身体的异化

古希腊时代,柏拉图就将身体视作心灵的囚

笼,在Ђ的观念里,如果有一个高超的医生,“Ђ们

并不是以身体医治身体,如果是以身体治身体,我

们就不应该让Ђ们的身体有病或者继续有病.Ђ

们是用心灵医治身体,如果心灵原来坏的或者变坏

了的,Ђ们就不可能很好地医病了”[9](P.121).假如

心灵是善的,那么身体就是善的,如果心灵有恶,那

么身体就不可能是善的,身体被视作灵魂的附庸.

135

第143页

这种以灵魂为至高的观念伴随着清教徒般的苦行,

人们苦修、独行、斋戒、克制、寡欲、断念都是为了摆

脱身体的限制,达到灵魂上的涤净.这种苦修一直

持续到中世纪后期,随着文艺复兴对人的发现,画

家开始有意识地给个人画自画像,达芬奇更是在

米兰解剖了多具人体.在一些学者看来,“解剖学

家使身体不再完全消融在人类的意义之中.身体

被置于游离状态,与人分离开来.它作为独立的实

体,成为研究的对象”[3](P.53).自从那层神秘的宗

教面纱终于从身体上被祛魅,人们发现身体似乎并

不与神明、宇宙、世界所关联.因而,越来越多的对

脸的崇拜、对身体的表现开始蓬勃发展,人体之美

在摆脱了宗教的戒律后被重新发现.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艺术对脸的崇拜愈演愈

烈.这固然是因为机械时代复制艺术的危机感,画

家试图用表现来打败再现,但也有对其个人意志的

崇拜,Ђ们试图将这种自恋挪移到画纸上,以达成

一种相互观看的反馈回路.在这一脉络中可以发

现,对身体的祛魅是现代性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现

代医学的发展更是在显微镜的发明后突飞猛进.

人们越发现身体,就越感到自我的独一无二性.鲍

德里亚阐述了在工业革命中工人对流水线生活的

质疑.事实上,这就是对身体价值以及个人意义的

要求.工人们渴望对身体价值的占有和复归,劳动

不仅是一种目的,更是一个自我取悦的过程.“每

个人都成为Ђ的身体的主人以及快乐的自由代理

人,并立即将性机能内在化,把身体作为快乐的生

产工具来投资.”[10](P.90)工人不仅要劳动,更要在劳

动中感受到自我的价值.身体绝不仅仅是操纵仪

器开关的一个按钮,而应当充分发展身体的欲望、

机能和作用,它不是生产过程的附庸,而是生产过

程的主导.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越来越多

的身体沦为流水线上的陪衬,工厂主们只是给机器

配置了一个工人,而不是给工人配置了一台机器.

所以,身体感到了自我价值的失落,随之而来的便

是出走,身体在别处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

显然,单一的身体已经无法满足主体对自我价

值的要求.现代性解构了神圣的宗教,由工业革

命、生产力和商品带来的消费主义却产生了另一种

“现代宗教”———拜物教.对生产力和机器的崇拜

使得人们用消费品将自己武装起来,仿佛原初的身

体越靠近工业,它们就越能找回自我的价值.人们

对身体价值的占有甚至不如前工业时代,在文艺复

兴或更早之前,身体或者面孔还能作为承担灵魂的

躯壳以及发挥社交属性的工具,在工业革命之后,

身体只有寄托货架才能找回自己存在的价值.可

以说,与身体有关的灵晕、思想、灵魂和希望都消失

了,躯体只有越工业化,越接近商品,才能在消费文

化中找回到自己的价值.身体甫一离开神秘学与

宗教的束缚,就跌入了被异化的囚笼.本雅明就将

巴黎拱廊视作典型的对宗教祛魅的产物,“Ђ不仅

将拱廊街看作祛魅的具体化的建筑物,而且也将之

看 作 具 有 魅 惑 力 的 关 于 美 梦 和 幻 想 的 商

店”[11](P.65).显然,拱廊作为商品消费的中心,就像

现代拜物教的教堂,但又有区别于过往的宗教.如

果说从前人们来教堂是为了忏悔和祷告,那么作为

拜物教的教堂———拱廊给了崇拜消费文化的人们

一个朝圣之地,它贩卖着商品和幻想,这是一个既

祛魅又赋魅的场所.而时尚作为现代消费的重要

一环,让身体陷入了无止境的迷乱.演员玛丽莲

梦露曾发出这样的感慨:“Ђ们宁愿Є你一千美元

得到 一 个 吻,也 不 愿 意 花 五 十 美 分 倾 听 你 的 灵

魂.”[12](P.64)身体在现代社会彻底成为被评估的商

品,当它的使用价值被机器取代时,人们只能徒劳

地堆砌它的符号价值,以证明自我的存在.

二、从拱廊到电影:消费主义的神殿

本雅明曾将巴黎拱廊视作“商业消费主义的神

殿”,因为它是一个集符号价值和使用价值于一体

的物.“商品本身提供了这种意象:物品成了膜拜

对象,拱廊也提供这种意象:拱廊既是房子,又是街

巷.妓女也提供了这种意象:卖主和商品集于一

身.”[1](P.22)时至今日,另一种资本已然取代了本雅

明对19世纪巴黎拱廊的价值叙述,那就是数字资

本.以互联网、短视频、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数字资

本笼罩全球,无论你接受还是不接受,只要生活在

现代社会,你就无法摆脱它们.有的学者甚至挪用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的论述,认为数字资本

“甚至成为一种普遍权力”,它“把一切个体甚至最

偏远 的 个 体 都 卷 入 到 数 字 文 明 中 来 了”[13].居

伊德波将当代社会指认成一个景观社会,“它不

是现实世界的替补物,即这个世界额外的装饰.它

是现实社会的非现实主义心脏”[6](P.4).在数字经

济时代,景观更是借助信息成为一种全方位的在

场.人们无论身处何处,都无法逃离这种秩序,一

种时刻处在看与被看、面向景观和被景观朝向的秩

序.可以说,人们既是消费文化中的商品,又是提

136

第144页

供商品的卖主.当代社会已是一个大型的全景敞

视主义社会,拜物教已经没有属于自己的教堂,整

个世界俨然成为消费主义的神殿.

(一)拱廊与电影院

19世纪的巴黎拱廊是商品拜物教的圣地,人

们在拱廊瞻仰、朝圣各式各样的商品,欣赏工业时

代的风采,以实现对自我价值的内化.本雅明将其

视作拜物教的教堂,因为它是一个特定的场所,以

供消费主义的信徒们攒聚.然而,在当代社会,无

时不消费、无刻不景观,人们处在消费文化的笼罩

之下.“拱廊”更像一个特定的意象,一个靠提供橱

窗、灯光来吸引漫游者,以贩卖商品或提供商品欣

赏价值的场所,一个将商品具象孵化,而观者具象

观赏,彼此都具有主观性的产物.这个场所更像今

天的电影院,大银幕作为一个大型橱窗,贩卖着比

一般商品更为高级的东西,即商品背后的价值观,

这是一种潜藏的意识形态,“景观并非Ђ物,而是一

个由社会经济形成的总体实践(pratiquetotale)的

意义,还有这个实践的时间表”[6](P.6).而电影院正

实践着一种秩序,是一种权力的专业化,即统治意

识形态的主体已经不需要费尽心思地对民众进行

说教,只要将意识包裹在数字化、奇观、消费文化等

意味着现代性的概念里,人们就会自发地买票观

看,观看仅仅是为了接近Ђ们心目中更理想化的未

来(犹如19世纪的市民为了更接近工业化就走入

巴黎拱廊一样).

19世纪 的 巴 黎 拱 廊 本 该 代 表 着 现 代 性 对 宗

教、对身体的祛魅,却因为身体作为商品被贩售的

性质而成为数字资本主义现实孵化的产物.如上

所述,这是一个“最偏远的个体都被卷入到数字文

明”的时代,被宗教所祛魅的身体们为了给自我赋

魅,只能不断地堆叠当代大众文化所向往的奇观.

自数字电影代替胶卷电影以来,没有任何一种商品

像电影一样,是作为纯数字化的、以贩卖身体景观

为主的产物.而这种产物又随着不断流动的意识

形态进行着价值的自我增殖或分裂,“追求良好的

身体感觉,就像是在追逐一个直到得到它之前都无

法形容的目标”[14](P.140).身体是实在的,但符合意

识形态与价值观的良好身体是虚无的,在屏幕上贩

卖身体的卖主们数次改弦更张,都是为了让自己的

身体图像更加符合消费文化的审美,以便更好地将

其贩卖出去.一段时间内流行的样式,与其说是某

种电影风格,不如说是市场或卖主对自我焦虑或自

恋性的潜在投射.与工业时代巴黎拱廊的商品一

样,每当世界博览会或生产机器带来更新颖的玩

具,橱窗们就会迫不及待地去老迎新.屏幕也是如

此,“与其说屏幕是一个和谐统一的场域,那么,还

不 如 说 它 是 一 个 潜 在 的 分 裂 和 取 代 的 场

域”[15](P.197).如果说胶卷电影代表了一种纪实和

再现,那么数字电影则完全是对幻想的一种៿印.

它通过资本来汲取人们的幻想,又将这种幻想贩卖

出去,引发新一轮的狂潮.电影演员已经不属于Ђ

们自己,而是隶属于消费文化、造星工业和观众们

的狂想曲.这种狂想完全是被捏造的,因为它并不

隶属于导演或演员个人的生活,而是一种大众文化

的集体力量.人们处于一种对身体作为商品被贩

卖到全世界的恐慌和崇拜之间,Ђ们观看着自我的

幻想在屏幕上达成现实(而这种现实又反过来塑造

Ђ们),并在生活中不自觉地追随、效仿着这种行

径,而这就与当下流行的短视频、直播息息相关了.

(二)从遗迹到圣殿

在居伊德波看来,在视觉文化里,从电影到

短视频是一个从遗迹到圣殿的过程.“文化来自分

解旧世界生活类型的历史.”[6](P.184)如果给当今蓬

勃发展的视觉文化找一个可供朝圣的遗迹,那无疑

是横跨了工业时代和数字时代的电影院.本雅明

将埃菲尔铁塔视作世界博览会的遗迹.从一些宏

伟的景观中,我们可以一窥过往时代的风采.在这

个身体当道、消费景观当道的时代,电影院不仅是

工业奇观的遗迹,而且是数字时代的圣殿.如前所

述,电影从胶卷到数字的转型,实质上是从再现到

表现、从真实到拟像的转型.没有什么比电影院更

能代表商品对身体的物化了,摄影是静态的,它只

能复现,而不能创造;广告是功利的,它承担了一部

分的宣传标语,并通过身体表现出来.只有电影,

身体不是作为一种手段,而是一种目的、一种直观

的现象、一种暴力的宣泄.早在巴拉兹提出电影的

“微相学”开始,电影就在工业时代承担了主体贩卖

身体景观的责任,时至如今,泛化的科技已经将这

种消费文化转向大众,无处不在的美颜、短视频和

直播承担了这一责任.

从视觉文化的角度看,身体成为图像传播的主

要部分并不是无迹可寻.在当代,有人愿意成为图

像的卖主,尤其是观看到其Ђ图像的主人是怎么借

助消费文化来变现的.在这个时代,如果你想观看

图像,那你就得消费.图像已经与数字经济捆绑在

一起,它并不是一种自然而生的景观,而是必须依

附于信息、生产力和劳动.在过去,雕塑家或画家

137

第145页

们要生产出被欣赏的图像是困难的,这不仅要求Ђ

们有技术,还得有审美的存在,否则没有人愿意去

消费.而在当今,图像的生产成为一种纯机械的、

去主体化的行为,它不再依附个人的劳动或审美,

只要有机器存在,个体就能生产出图像.因此,人

人开始幻想着在这个视觉当道的时代用图像大发

一笔横财,但Ђ们又必须在这个大众化的时代找到

一件具有差异性的物品,一种“只有我有,而其Ђ人

没有”的商品,随着大众影音的流行,Ђ们终于找到

了这样东西,那就是自我的身体.

事实上,美颜相机一开始并不是为了身体向商

品转向而存在的.美颜只是为了给面孔赋魅,使得

个体的脸更接近那个理想化的自己,美颜在最开始

只承担了意识形态和社交责任.今天,人们对自己

经过化妆、美颜的照片进行自我欣赏,或将其上传

到社交网络.在我们看来,人们上传的并不仅仅是

照片,而是使个体更接近时尚、更接近无用之物、更

接近本雅明口中的“高尚文化群”的诸多意象,同

时,个体也在有意识地通过美颜为自己制造幻觉.

随着美颜文化的传播,“如何让自己变得更时尚”成

为一门被消费的命题,因此,越来越多的美妆博主

应运而生,Ђ们的存在就是为了告诉人们,“我”将

如何通过消费文化中的商品来自我粉饰,以使“我”

在这个消费文化的大熔炉中如鱼得水,更加符合视

觉文化的价值观.找到个体在某一文化中的位置,

实际上就是实现自己的价值.而短视频和直播加

剧了这一现象,短视频为身体增加了在场感.当个

体将自己经过修改的图像上传到互联网时,这个被

分裂的虚体从此就和实体脱去了联系.它可以被

自由地篡改、侵入和挪用,成为实体在互联网分娩

的电子婴胎,从此去留都任由互联网和信息,而不

是实体的意志.它汇入滔滔的电子之海,成为大数

据的一部分.而短视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抗这

种入侵,它不是静态的、可以被随意熔炼提取的死

物,而是包含了拍摄者的一段意志,它将拍摄者的

时空短暂地挪移到互联网上,以产生一种在场感、

一种实体的警示———“我(的意志)在这里”.

直播则强化了这种对抗性,大众不甘心自我的

身体沦为简单的符号,Ђ们需要一种在场感和交互

感,使得“我”的虚体还属于“我”,而不是沦为大数

据或其Ђ人的陪衬,这就要通过直播对身体的归并

来完成.在后人类语境中,归并与铭写是具形与身

体的篆刻.处在抽象语境中的身体只会像铭写一

样,成为大数据中被湮没的符码.因此,直播营造

的即时在场感是为了实现从抽象语境中的脱离,身

体要走进具象、走进当下.“因为归并实践总是执

行性的、实体化的,所以它们必然包含具有语境特

征的即兴元素.”[16](P.269)电子商务的直播尤其注重

这一点,Ђ们让身体成为被物化的工具,却不甘心

将身体摆在货架上.身体必须是一个随时可以出

走、可以和场外交互的实时的动态.否则它和橱窗

上的静物就没有任何区别了.因此,在消费文化和

视觉工业体系中,如果说电影院代表了拜物教从遗

迹到圣殿的转折,一种旧文化的吉光片羽,那么当

下的短视频和直播已经成为身体在拜物教中的庙

堂,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身体在视觉工业体系中

的发展添砖加瓦.

三、身体战争:混乱的权力边界

芭芭拉克鲁格指出,你的身体是个战场.她

的作品最开始是为了表达女性对身体权利的争取,

时至今日,却成为数字资本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寓

言.毫无疑问,我们的身体处在一个被笼罩、被凝

视、被物化的环境中,需要警惕的是,由拜物教、消

费文化发展而来的数字经济在后人类时代正变本

加厉地攫取着身体产生的剩余价值.个体的权利

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实现复归,反而被无孔不入

地侵蚀和改写着,人们对此却无知无觉.数字经济

发展得越繁盛,主体的身体经济就越容易发展,Ђ

们产生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容易被掠夺.“我们在数

据流和云计算中看到的是,主体在这些数据面前不

是变得更强大了,而是更容易受到这种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的产品所支配.”[13]身体的领域被模糊化

了,“无器官的身体”在今日已经成为现实,被物化

的赛博格介于真实与虚拟之间,身体的权力边界产

生了 混 乱,数 字 资 本 主 义 掠 夺 着 不 属 于 它 们 的

一切.

(一)被指涉的虚体

所谓虚体,是与实体相对的概念.“在今天的

数字化时代里,虽然实体性的身体交往并没有消

失,但是被边缘化了.”[13]虚体是真实世界中的身

体为自己在赛博空间内创建的一个身份、一段数

据,而这段关系往往是一对多的,即一个实体可以

为自己创建很多个虚体.它们虽然在信息上是凭

空生产的,但在身份上却不可避免地拥有实体自身

的指涉.如麦克卢汉所言,这“正像我们的感觉器

官和 神 经 系 统 凭 借 各 种 媒 介 而 得 以 延 伸 一

138

第146页

样”[17](P.4).虚体是可以被凭空生产的,例如人工

智能,但是被实体所创造出来的、拥有自己身份属

性的虚体却不能割裂与其实体的关系.在社交平

台、短视频和直播中四处流淌的影像都有一个原初

的主人,即使这层影像被覆盖上了一层又一层帷

幕,但它仍然拥有一个具体的主人.它在某些方面

可能不是情境性的,例如,在网络直播之外更盛行

一种“直播切片”,即将直播中精彩的部分剪辑下

来,留存为影像,供后来者反复观看.此时,直播的

在场感和具身性被削弱了,甚至被铭写成一个符

号.身体作为符号的弊端就是,它从此是可以被重

复的,它可以被任何人拥有,而不仅仅属于主体本

身.“在信息和耐用品之间,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

可复制性.信息不是一个守恒量.如果我给予你

信息,你拥有了它,同时我也还是拥有它.”[16](P.52)

至此,数字资本对虚体的掠夺已经张开了血盆大

口.因为人人都可以拥有被铭写的身体,所以身体

真正的主人只能从消费文化中得到很少的一部分

价值,即Ђ身体真正在场的那一部分价值.而多余

的、脱离情境的、抽象化的虚体则成为互联网中可

以被任意贩卖、挪用的公共产物.这个产物并不是

指Ђ的形象,因为实体对其创作出的虚体仍然保有

知识产权,而是指虚体所衍生出来的语气、内涵、意

象、精神,那些由实体指涉而来的可以看到却无法

具象化的精神价值.它们被量化成数据,直到所有

虚体汇为滔滔的洪流,可以被计算、揣测、推断、预

演,成为数字经济所推崇的“大数据”,而这就是被

数字资本掠夺走的那部分.因为这部分产物本应

由所有身体共同产出,所有具形共同分享,在此却

成了资本私有的一部分产品,被贩卖和被改写,并

依照大数据的结果推出相似的虚体,反向将私有虚

体所拥有的最后一部分在场价值掠夺干净.因此,

在当代消费文化的身体里,越来越多的美妆博主、

短视频博主和主播将目光投向了数字资本.因为

在互联网的视觉工业中发生的就是私有虚体生产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被数字资本掠夺—数字资本

扩大再生产、侵吞剩余市场—个人的身体选择向工

业的身体投诚这个循环.身体经济笼罩在数字资

本主义的阴影之下,数字资本掠夺了虚体,即掠夺

了被指涉的部分,这是实体产生的“剩余价值”,也

是在身体战争中实体被数字资本主义打败的部分.

(二)实体与虚体的内爆

“面临着理性化与祛魅的风险,消费圣殿通过

模拟、内爆和对时空的操控来创造奇观,并运用源

于该种奇观的魅力来应对这种风险.”[11](P.3)所谓

内爆,是两个极点互相朝内坍塌、融缩,事物与事物

之间的边界被消解的现象.通俗来讲,就是在差异

化的世界里产生的去差异化.在信息科学诞生伊

始,“差异化”使得身体的实体与虚体泾渭分明.随

着边界的坍缩,实体和虚体之间开始互相参差.数

字资本将虚体的生产价值带到了现实世界,这加剧

了它们对景观和影像的掠夺.试想这样一个场景,

在一个数字化普及的社会,人们用信息网络取代了

一些重复性的人工操作,例如电子门禁,它可能发

生在你所生活的小区,可能发生在地铁站,也可能

发生在商圈.在人们生活的小区,你必须提前录入

自己的人脸信息,以达成在现实世界和电子闸门的

顺利交互,这已然是一场数字时代对身体使用权的

霸凌———人有选择是否将Ђ们的身体工具化以及

怎样工具化的自由.但在数字时代,身体在现实世

界里的作用只是一个移动的钥匙.如果៾绝信息

化对自己的入侵,那么身体就连成为钥匙的资格都

没有,彻底成为徘徊在数字时代之外的局外人.

这场数字网络对身体图像的霸凌在公共场合

表现得更为显著.大部分的城市地铁都需要扫码

入闸,而二维码则依赖于手机.试想你在网络上建

立了一个你的虚体,你有选择是否在物质世界使用

它的自由,而实体与虚体之间的内爆则逼迫你必须

在现实世界拥有一个可以渗透的虚体.只有经由

虚体(数字账号)的操作才能达成你在实体的便利.

物质世界和信息世界的界限已经变得不甚分明,而

这种混乱将反哺到大数据中,成为数字资本进一步

掠夺和再生产的筹码.它们通过掌握信息掌握人

类在现实世界的一切动态、偏好与喜恶,从某种程

度上说,数字资本拥有了比国家机器更为强大的权

力.它们将身体的实体和虚体都架在一个无法脱

离的位置上,让人们扪心自问,是选择便捷的监视

还是痛苦的自由?

时至今日,一场关于身体的战争已经打响,越

来越多的人呼吁,虚体所产生的大数据不应被数字

资本所独占,而应该成为一种全社会共享的产物.

人们争夺着本该属于自己的权力边界.显然,身体

既成为商品,也成为消费.身体产生的剩余价值被

明码标价地展示在数字资本的货架上,每一个想对

大众有更进一步窥探或调查的人都可以买下这些

数据,而这些数据又进一步裹挟了身体的消费.

在消费文化和文化工业的狂轰滥炸下,身体时

139

第147页

而被祛魅成机器的附庸、理性的工具,时而又升格

成理想的具象、意志的象征.这其中始终未曾改变

的就是商品经济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数字经济使身

体的视觉文化扩大化,也使得身体沦为数字资本的

傀儡和养料.当身体徘徊在理性与意志、科技与文

化、工业文明与离群索居的彼岸,它还能找回属于

自己的位置以及被真正锚定的边界吗? 当消费文

化的圣殿᠀地而起、比比皆是,身体究竟是成为掌

控它们的主体,还是在橱窗中揽镜自照? 通过后人

类时代的美颜文化,我们得以一窥其前景.这是一

个从屏幕到自身都不断分离、裂变和聚散的时代,

“一系列纷乱而又辩证交织的意象在奇观化的场景

中的流动与聚集,透过使主体的历史、经验和记忆

在断裂与修复之间做寓言化的运作”[18].本雅明

的拱廊计划从来没有结束,它始终作为这个时代消

费文化和视觉工业的寓言发挥着作用.

[参考文献]

[1]瓦尔特本雅明.巴黎,十九世纪的首都[M].刘北成,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巴拉兹贝拉.可见的人———电影文化[M].北京:中国

电影出版社,2000.

[3]大卫勒布雷东.人类身体史与现代性[M].王圆圆,

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

[4]梅洛庞蒂.可见的与不可见的[M].罗国祥,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6.

[5]弗里德里希尼采.悲剧的诞生[M].孙周兴,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7.

[6]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张新木,译.南京:南京大学

出版社,2017.

[7]汪民安,陈永国.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

[8]姜宇辉.德勒兹身体美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2010.

[9]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

书馆,2009.

[10]鲍德里亚.生产之镜[M].仰海峰,译.北京:中央编译

出版社,2005.

[11]乔治瑞泽尔.赋魅于一个祛魅的世界[M].罗建平,

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12]玛丽莲梦露.我的故事[M].宋慧,译.长沙:湖南美

术出版社,2015.

[13]蓝江.一般数据、虚体、数字资本———数字资本主义的

三重逻辑[J].哲学研究,2018,(3).

[14]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M].欧阳景根,译.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15]艾美利亚琼斯.自我与图像[M].刘凡,谷光曙,译.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

[16]凯瑟琳海勒.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文学、信息科学

和控制论中的虚拟身体[M].刘宇清,译.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17.

[17]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

京:译林出版社,2011.

[18]吴琼.拱廊街奇观化闲逛者———本雅明的拜物教

批判[J].河南社会科学,2014,(4).

(责任编辑 李静丽)

Modernity,SpectacleConsumptionandBodyWar

———ADiachronicExaminationofBodyProblems

LU Tao

(School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JiangXiNormalUniversity,

NanchangJiangxi330022,China)

[Abstract]Sincetheindustrialage,machineshavestrippedawayhumaninstrumentality,andthe

bodyhasrediscovereditssubjectivityinculture.Sincethen,thebodyhasbeeninacycleofdisenchantG

mentandenchantment.However,industrialculturehascausedthebodytoloseitslaborstatus.Only

whenitisattachedtoacommoditycanitfinditsplaceinfetishism.Frombeautycamerastoshortvideo

livebroadcasts,acarnivalwithbodyconsumptionastheprotagonisthastakenplaceinthe21stcentury.

Asanimportantpartofvisualculture,thebodyhasbecomeacharmedotherintheeraofinformation

science,beingmodifiedanddistortedatwill.Thebodyoritssymbolicvaluehasbecomeacommodityin

thewindow,andthecinemasandinformationnetworksthatsellthisvaluehavebecometheParisArG

cadesofthe21stcentury.Bothshow modernity'sworshipofobjectsanddissolutionofthesubject.The

bodyisalwaysinarelationshipbetweenseeingandbeingseen,referringandbeingreferred.DigitalcapG

italhasrobbedthevalueofthebodyinthevirtualbody.A warforthevalueofthebodyhasbegunin

thepost-humanera. [Keywords]Modernity;SpectacleConsumption;BodyWar

140

第148页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师承关系与五四文学活动研究”(编号:22FZWB079);四川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师承关系

与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的发生(1917—1927)”(编号:SC22C031).

[收稿日期]2023-12-15

[作者简介]高晓瑞,女,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文学博士.

2024年5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May.2024

第45卷 第3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5 №.3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4.03.018

现代师承与文学社团的“合作”与“抵牾”

———以“后五四”时期鲁迅与青年的关系为中心

高晓瑞

(四川师范大学 文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8)

[摘 要]现代文学社团的出现从文学制度层面宣告了“五四”新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巨大差异.文学制度

从章程、刊物、出版、机构运作等几个层面保证了文学社团的现代属性,但部分文学社团的成员却由传统人际

关系影响下的师徒、同门、同乡构成.从师承关系的角度切入,可以发现新文化运动之后作为“文坛大师”的鲁

迅在“后五四”时期并未消极隐退,而是借助其影响力找寻“同路人”,积极培养和扶植莽原、未名等文学社团,

并从批评和翻译两个方面对弟子的文学活动进行引导.但是,“五四”的反权威意识和对话语权的争夺使鲁迅

很快面临弟子和追随者们的“倒戈”,这种关系的破裂体现了文人师承在面对文学制度的话语力量时的式微,

这一冲突背后隐藏的是“后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在继承“五四”传统时的认知差异与代际分化.

[关键词]师承关系;文学制度;文学社团;“后五四”时期;鲁迅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4)03-0141-08

在论及鲁迅“后五四”时期的思想状况与文学

追求时,以往研究多聚焦于鲁迅当时所遭遇的内外

交困.这种困顿首先是由«新青年»同人的解体造

成的,鲁迅加入新文化阵营本是源于同门师兄弟钱

玄同的邀约,亦是由于“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

寂寞的悲哀”,因此希望“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

寂寞里奔驰的猛士”[1](P.441),未曾想到的是在鲁迅

成为新阵营的呐喊者后,曾经的战友却“有的高升,

有的隐退,有的前进”,鲁迅“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

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2](P.469)的痛苦.除此

之外,鲁迅在1923年还遭遇了与周作人的兄弟失

和,至于失和原因,鲁迅在世时一直保持沉默,几乎

没有公开的文字谈论此事,直到逝世前一个月才在

给母亲的信中ༀ婉地提到“男所生的病,报上虽说

是神经衰弱,其实不是,而是肺病,且已经生了二三

十年,被八道湾赶出后的一回”,因为怕亲人担心,

“所以很少有人知道”.[3](P.140)这其中隐隐透露出这

些年兄弟失和一事一直困扰并折磨着鲁迅的心绪.

再有便是1924年与“正人君子”现代评论派的论战

和女师大风潮等事件,使鲁迅处于论敌纷扰的困顿

之中.因此,学界多认为“后五四”时期的鲁迅处于

精神彷徨、战友不在、前途未卜的低谷.

但不能忽略的是,1925年4月鲁迅先是与高

长虹、尚钺、向培良、韦素园、韦丛芜等人在北京成

立莽原社,又于1925年8月与韦素园、韦丛芜、李

霁野、台静农、曹靖华在北京成立未名社.这一时

141

第149页

期鲁迅虽困于战友、亲人、立场等带来的诸多牵绊,

但“五四”文坛大师的身份却给Ђ带来吸引同路人

的光环.因此,鲁迅积极尝试在受“五四”影响的青

年中找寻新的战友,并以批评和翻译为旗帜,引导

莽原社和未名社的青年进行一场以“文学革命”为

手段、以“思想革命”为目的的尝试.有趣的是,鲁

迅于1925年5月15日在«莽原»周刊第四期上发

表了«导师»一文,其中引人注目地提出“青年又何

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4](P.59),似把自己与

青年放置在平等交流、共辟荆棘的位置上,但与鲁

迅有师生关系的韦素园却在1925年8月5日的

«京报»广告«‹民报›十二大特色»中称鲁迅为“中国

思想界之权威者”,对此鲁迅并未有明显的反对.

由此至少可以看出“后五四”时期鲁迅文学活

动的三层特质.其一,Ђ存在着“导师”身份认同上

的矛盾,Ђ既不愿为师,却又对青年同路人有着极

强的渴盼,因此,“后五四”时期以鲁迅为中心的文

学社团都在现代社团的建构中潜隐着传统的师承

与人际关系;其二,“后五四”时期鲁迅扶植的社团

的文学活动均与鲁迅力图重回文学革命的“再出

发”有关,但囿于时代、政治、青年选择等现实因素,

这种尝试最终失败并使得鲁迅有了后期的转向;其

三,莽原社和未名社最终的分崩离析反映出“后五

四”时期新知识阶层的内部分化是个人自由原则与

被时代推出的文化权威之间的矛盾,亦是对“五四”

传统认知差异的体现,更体现出师承关系对文学参

与力量的逐渐式微.因此,本文以“后五四”时期鲁

迅与青年的关系为中心,探讨现代师承对文学社团

的影响以及不同代际知识分子的分化.

一、现代文学制度与传统人际关系的“共演”

现代文学制度“牵涉到文学社会化过程中的文

学资源的配置,文学读者的分层以及文学传播与流

通的媒介等等”[5](P.11),具体到现代文学制度如何

作用于作家的文学活动,则是其在文学的生产和接

受之间形成了一套体制,“如职业作家、社团文学、

报刊出版、论争与接受机制等,它支配、控制、引导

文学的观念、形式和审美的发生和生成,使文学超

越作家的个人世界,超越纯粹的文本形式和语言领

域,进入社会的公共空间,成为拥有强烈的社会意

识和文化意识的审美对象”[5](P.11).从现代文学制

度所涉及的范畴可以看出,文学社团是现代文学制

度中的重要一环.具体到对现代文学生成和发展

所起到的作用,现代文学社团又是囊括了文学论

争、文学观念、刊物运作、创作立场、文人日常交往

等的“话语场”.现代文人受到新思潮的鼓舞,产生

了思想革命的需求,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以团体作

战的形式、以刊物为发出声音的阵地,力图使观念

从个体传播到群体.正如刘纳所言:“几乎每一位

新文学人物都属于某个‘圈子’,而空头的圈子几乎

是没有意义和意思的———它只能通过刊物产生影

响力.”[6]

人员组织和刊物运作是现代文学社团的基础,

亦是现代文学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所在之一.中国

古代社会虽有“文人结社”的传统,但古代文人结社

的目的多是互通声气、以文会友、激扬名望,“或风

流宴赏,或观景赋诗,或分题拈韵,或品诗评文,诗

文 成 为 交 朋 会 友 的 良 媒,堪 称 逞 才 炫 采 的 工

具”[7](P.161),或是“以吟风弄月、崇尚风雅为表现形

式,同时亦有把酒弄盏的生活场景,以及团体成员

的志趣合一”[8](P.298).朱寿桐认为,“中国古代文人

会社组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模式不外乎有闲(情逸

致)、有权、有钱、有资质(资格或资历)”[9](P.26).现

代文学社团的产生及作用至少有两重特质:其一,

新思想的碰撞带来了观念的分化,而观念分化引发

了新的文人聚合,并由此产生新的文人群体;其二,

市场、政治、刊物、读者需求等因素促进文人群体的

生成.值得思考的是,现代社团与古代文人结社除

了存在差异,是否有潜隐的相似之处?

现代文学社团是现代文学制度发展的产物,但

参与文学活动的却是鲜活的个体.文学活动由世

界、作者、作品、读者四个要素构成,这四个要素并

非彼此孤立或静止的存在,而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作

用的,其中以人为中心,在作者与世界和读者之间

建立起一种话语关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活动系统.

同时,文学活动是一种审美精神活动,人在活动中

始终处于重要位置,并且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

征.“五四”文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依然是人,文学

社团活动甚至可以被认为是人以群体形式进行的

创作和观念的输出.“五四”时期的观念生产是一

种群体生产,一种声音要形成潮流唯有依靠群体的

力量,而师承关系便是群体关系的一种.值得一提

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虽以反传统作为口号,“从

1917年开始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这两年多时

间,«新青年»反儒家的火力集中在家族制度和妇女

解放两大问题上”[10](P.57),但是在反对儒家伦理的

等级制度中,“师”作为“天地君亲师”的一环却逃过

142

第150页

了被讨伐的命运.其原因在于,与约束人伦的君

臣、父子、夫妻关系相比,师承关系更像是一种传承

的手段、方法或形式.在任何时代,知识或技巧的

传承都需要后人为继,有传承就会有师徒,这一点

是恒久不变的,因此“五四”反传统却不反师承有其

内在原因.

但这并不意味着“五四”后的现代师承关系就

是对传统师承关系的完全照搬.现代师承关系的

发生得益于近代教育制度的改革和留学制度的兴

起,与传统书院制度和座主门生制有着巨大差别.

从师生关系上看,“五四”时期就读于各个高校的学

生可能会有多位授课老师,学生最终根据自己的立

场选择某一条道路,而老师在不同的高校讲学,由

于课程设置的不同亦会拥有承袭其不同学识和思

想的学生.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没有学籍的旁听

生,Ђ们虽然没有学制上的师生关系,却踏实地实

践着师父的观念.因此,现代师承关系的所指比传

统师承关系更为宽泛,包括传统师徒关系、现代学

堂和留学制度影响下的师生关系以及文坛大师与

追随者的关系.从伦理情感上讲,现代师承关系既

有弟子对师父的孺慕,又有师父对弟子的爱护,“师

生关系既是教学关系,又是人伦关系,其中还渗透

着情感关系,几者之间是相系相维的”[11](P.122).

而在“五四”这样一个亟须发出新声音和建立

新观念的时代,现代师承关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

用,这既有同人形成声势的主动需求,又有师父有

意扩大文坛影响力的缘由.现代师承关系作用于

文人的聚合离散,以新思潮中涌现的文坛大师为中

心,加上一群仰慕其思想的青年或能形成一个乃至

几个文学社团或文人圈子,同时,师承关系亦会潜

移默化地影响文人的立场和选择,进而影响一个时

期文学活动的表现形态.正如程光炜所言:“相近

的‘大学’、‘籍贯’和‘留学’的背景,容易形成相同

的社 会 意 识、审 美 观 念,孕 育 出 一 个 个 ‘文 学 圈

子’.”[12](P.5)因此,“后五四”时期的现代社团不仅

是现代制度的产物,亦是传统人际关系现代化改造

后参与其中的产物.尤其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

新文学方兴未艾之时,文坛大师们想要៿展自己的

影响力,就必须拥有足以形成派系的追随者,而青

年在面对传统文化的坍塌以致惶惶之时,同样需要

师者的指引.因此,大师正好化解了青年人因信仰

缺失而导致的精神危机,使之获得了一种归属感,

弟子们的追随则使得话语权“群体生产”的“五四”

时代有了一系列文人群体的产生.如此,属于传统

的师承关系便在时代的影响之下先行自我革新,并

以人际关系的形式参与了现代文学制度的构建.

二、“师父”的文学理想与文学社团的建构

对“后五四”时期鲁迅与青年之关系的讨论离

不开对师承传统和文学社团的考察,要讨论“后五

四”时期鲁迅参与和扶植的文学社团,就不能忽略

鲁迅前期的社群体验.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社团

的关系复杂且特殊,Ђ没有像茅盾和郭沫若那样,

在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中成为中坚力量或长时间

地参与其中,亦不像胡适、郁达夫等人参与文学团

体的活动全凭好恶,同则留、不同则去.有学者认

为,鲁迅与文学社团是处于一种“在而不属于”[13]

的状态.虽然从鲁迅与文学社团的交际中可以一

窥其创作个性、文学行为和精神变化,但从Ђ与不

同社团成员相处的模式上看,更能探究“后五四”时

期鲁迅对文学发展的思考与设计.

早年鲁迅在日本留学之时,便有聚同人办杂志

之意,“鲁迅的文艺运动的计划是在于发刊杂志,这

杂志的名称在从中国回东京之前早已定好了,乃是

沿用 但 丁 的 名 作 «新 生»,上 面 并 写 拉 丁 文 的 名

字”[14](P.814).可惜的是,«新生»因为资金和撰稿人

的问题最终并未成形.而这个“梦”被鲁迅藏于内

心,最终在钱玄同邀其为«新青年»撰稿时又重新浮

现出来.鲁迅认为在«新青年»期间小说的创作多

有“听将令”之意,因为“当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

的”[1](P.441),当鲁迅踏上思想革命的道路时,却遭遇

了同人的离散.这种离散给鲁迅刚刚建立起来的

新文学观带来了很大冲击.一方面,在“五四”新思

潮的洗礼下,鲁迅与学衡派等进行了关于文言文与

白话文、文学的进化等问题的讨论,并称其“于旧学

并无门径,并主张也还不配”[1](P.399),着力塑造新文

学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自1921年始,以文学研究

会为首的新文学社团响应当时文坛领袖胡适的主

张,开始提倡“整理国故”运动,引起了新文学阵营

内的激烈论争.这场论战看似是在辨析传统文化

的精华与糟粕问题,但鲁迅忧虑的却是这场运动会

让刚刚走上正途的新文学群体走向分裂,“因为终

极目的的不同,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

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2](P.231).鲁迅的判断尖锐

地指出了“五四”后新阵营的分化,Ђ担忧的是青年

们会不加判断地跟随这些文坛大师回到书斋、钻进

故纸堆,从而忘记现实环境下国家民族的境况.针

143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翻书特效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