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专利篇)
法律法规汇编二
知识产权(专利篇)
法律法规汇编二
【指导单位】
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
【主办单位】
金华市知识产权联合会
二〇二三年五月
知识产权(专利篇)
法律法规汇编二
知识产权(专利篇)
法律法规汇编二
【指导单位】
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
【主办单位】
金华市知识产权联合会
二〇二三年五月
专利审查指南
20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出版社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1 -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
第三九一号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落
实“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积极回应经济科技快速发展对审查规则的诉求,提高
专利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国家知识产权局决定对《专利审查指南》作出修改,
现予发布,自 2021 年 1 月 15 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0 年 12 月 11 日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2 -
前 言
国家知识产权局作为国务院专利行政管理部门,委托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
局(以下简称专利局) 受理、审批专利申请,专利局以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名义作
出各项决定。国家知识产权局设立专利复审委员会,负责复审及无效宣告请求
的审查并作出决定。
为了客观、公正、准确、及时地依法处理有关专利的申请和请求,国家知
识产权局依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一百二十二条制定本专利审查指南(以下简称本
指南)。
本指南是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具体化,因此是专利局和专利复审委员会
依法行政的依据和标准,也是有关当事人在上述各个阶段应当遵守的规章。
本版指南是在2010版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令第67号(2013-09-16)、
国家知识产权局令第68号(2014-03-12)、国家知识产权局令第74号(2017-02-28)、
国家知识产权局令第328号(2019-09-23)、国家知识产权局令第343号
(2019-12-31)、国家知识产权局令第391号(2020-12-11)修订完成。
为了观看和使用的流畅,本版指南不保留更改前的文字,对于更改后的文
字进行了特殊颜色标记。
本指南是何律知友(微信公众号)自行制作,现免费分享给各位,仅供个
人学习使用。由于修改版本较多,难免存在遗漏、错误之处,如您发现问题,
请各位积极指正。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3 -
使用说明
1.本指南包括前言、使用说明、略语表、目录、正文、索引、修订说明和附录。
2.本指南正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初步审查)、第二部分(实质审查)、第三部分(进入
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的审查)、第四部分(复审与无效请求的审查)和第五部分(专利申请及事务
处理)。第一、二、四部分按专利申请的审批流程顺序排列,第三部分为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
申请审查的具体规定,第五部分为适用各程序的通用规则。
3.本指南各个部分中分章,章以下设节,节分四个等级,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排列以确
定其位置。例如,本指南第二部分第三章(新颖性) 中,2.1.2.2(使用公开) 是第四级节,它属
于第三级节2.1.2(公开方式),2.1.2节属于第二级节2.1(现有技术),2.1节属于第一级节2(新颖
性的概念)。
4.本指南的目录包括总目录和分目录。总目录列出第一至第五部分中各章的名称及其对
应的页码;分目录列出该部分各章、节(共四个等级节) 的名称及其对应的页码。读者可以根
据需要查找的内容,在总目录中找到该内容属于第几部分第几章,再到相应的分目录中找到
其具体位置。
5.本指南正文包括文字描述及法律、法规条款标引两栏,前者位于每页的右侧,后者位
于每页的左侧。法律、法规条款标引使用缩略语(参见略语表)。读者阅读指南右栏的内容时,
可以对照左栏相应位置上标出的法律、法规条款中规定的内容,以帮助理解。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4 -
略 语 表
本表列出本指南正文中每页左侧标出的法律、法规条款的缩略实例。
法26
法38及39
法2、5及25
法31.1
法22.2及.3
法25.1(1)
细则1
细则45
细则95及96
细则21-23
细则44.1
细则23.1及.2
细则42.2及43
细则21.3及23.2
细则33(3)
细则17.1(4)
条约25
条约细则51
条约细则13之二.3(a)
专利法第二十六条
专利法第三十八条和第三十九条
专利法第二条、第五条和第二十五条
专利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
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和第三款
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一条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五条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九十五条和第九十六条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至第二十三条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四条第一款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第一款和第二款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二条第二款和第四十三条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第三款和第二十三条第二款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第(三)项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七条第一款第(四)项
专利合作条约第25条
专利合作条约实施细则第51条
专利合作条约实施细则第13条之二.3(a)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5 -
总 目 录
第一部分 初 步 审 查.......................................................................................................- 7 -
第一章 发明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 14 -
第二章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 38 -
第三章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 50 -
第四章 专利分类.............................................................................................................- 66 -
第二部分 实 质 审 查...................................................................................................- 74 -
第一章 不授予专利权的申请.........................................................................................- 84 -
第二章 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 91 -
第三章 新颖性...............................................................................................................- 105 -
第四章 创造性............................................................................................................... - 116 -
第五章 实用性...............................................................................................................- 125 -
第六章 单一性和分案申请...........................................................................................- 127 -
第七章 检 索...............................................................................................................- 136 -
第八章 实质审查程序...................................................................................................- 146 -
第九章 关于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审查的若干规定 ...............................- 170 -
第十章 关于化学领域发明专利申请审查的若干规定 ...............................................- 190 -
第三部分 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的审查 .................................................................- 213 -
第一章 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的初步审查和事务处理 .......................................- 217 -
第二章 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的实质审查 ...........................................................- 235 -
第四部分 复审与无效请求的审查.................................................................................- 241 -
第一章 总 则...............................................................................................................- 247 -
第二章 复审请求的审查...............................................................................................- 252 -
第三章 无效宣告请求的审查.......................................................................................- 257 -
第四章 复审和无效宣告程序中有关口头审理的规定 ...............................................- 266 -
第五章 无效宣告程序中外观设计专利的审查 ...........................................................- 271 -
第六章 无效宣告程序中实用新型专利审查的若干规定 ...........................................- 280 -
第七章 无效宣告程序中对于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处理 ...............................................- 281 -
第八章 无效宣告程序中有关证据问题的规定 ...........................................................- 283 -
第五部分 专利申请及事务处理.....................................................................................- 287 -
第一章 专利申请文件及手续.......................................................................................- 295 -
第二章 专利费用...........................................................................................................- 298 -
第三章 受 理...............................................................................................................- 302 -
第四章 专利申请文档...................................................................................................- 306 -
第五章 保密申请与向外国申请专利的保密审查 .......................................................- 308 -
第六章 通知和决定.......................................................................................................- 312 -
第七章 期限、权利的恢复、中止、审查的顺序 .......................................................- 315 -
第八章 专利公报和单行本的编辑...............................................................................- 323 -
第九章 专利权的授予和终止.......................................................................................- 330 -
第十章 专利权评价报告...............................................................................................- 334 -
第十一章 关于电子申请的若干规定...........................................................................- 340 -
其 他...........................................................................................................................- 344 -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6 -
索 引...............................................................................................................................- 345 -
修订说明...........................................................................................................................- 362 -
附 录...........................................................................................................................- 365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 年修正)............................................................................- 366 -
施行修改后的专利法的过渡办法...................................................................................- 376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 377 -
施行修改后的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过渡办法...................................................................- 393 -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7 -
第一部分 初 步 审 查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8 -
目 录
第一章 发明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 14 -
1.引 言..............................................................................................................................- 14 -
2.审查原则..........................................................................................................................- 14 -
3.审查程序..........................................................................................................................- 15 -
3.1 初步审查合格...............................................................................................................- 15 -
3.2 申请文件的补正...........................................................................................................- 15 -
3.3 明显实质性缺陷的处理...............................................................................................- 15 -
3.4 通知书的答复...............................................................................................................- 15 -
3.5 申请的驳回...................................................................................................................- 16 -
3.6 前置审查与复审后的处理...........................................................................................- 16 -
4.申请文件的形式审查......................................................................................................- 16 -
4.1 请求书...........................................................................................................................- 16 -
4.1.1 发明名称....................................................................................................................- 16 -
4.1.2 发明人........................................................................................................................- 16 -
4.1.3 申请人........................................................................................................................- 17 -
4.1.3.1 申请人是本国人.....................................................................................................- 17 -
4.1.3.2 申请人是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 .................................................- 17 -
4.1.3.3 本国申请人与外国申请人共同申请.....................................................................- 18 -
4.1.4 联系人........................................................................................................................- 18 -
4.1.5 代表人........................................................................................................................- 18 -
4.1.6 专利代理机构、专利代理人....................................................................................- 18 -
4.1.7 地 址........................................................................................................................- 19 -
4.2 说明书...........................................................................................................................- 19 -
4.3 说明书附图...................................................................................................................- 19 -
4.4 权利要求书...................................................................................................................- 20 -
4.5 说明书摘要...................................................................................................................- 20 -
4.5.1 摘要文字部分............................................................................................................- 20 -
4.5.2 摘要附图....................................................................................................................- 20 -
4.6 申请文件出版条件的格式审查...................................................................................- 21 -
5.特殊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 21 -
5.1 分案申请.......................................................................................................................- 21 -
5.1.1 分案申请的核实........................................................................................................- 21 -
5.1.2 分案申请的期限和费用............................................................................................- 22 -
5.2 涉及生物材料的申请...................................................................................................- 22 -
5.2.1 涉及生物材料的申请的核实....................................................................................- 22 -
5.2.2 保藏的恢复................................................................................................................- 23 -
5.3 涉及遗传资源的申请...................................................................................................- 23 -
6.其他文件和相关手续的审查..........................................................................................- 23 -
6.1 委托专利代理机构.......................................................................................................- 23 -
6.1.1 委 托........................................................................................................................- 23 -
6.1.2 委托书........................................................................................................................- 24 -
6.1.3 解除委托和辞去委托................................................................................................- 24 -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9 -
6.2 要求优先权...................................................................................................................- 24 -
6.2.1 要求外国优先权........................................................................................................- 25 -
6.2.1.1 在先申请和要求优先权的在后申请.....................................................................- 25 -
6.2.1.2 要求优先权声明.....................................................................................................- 25 -
6.2.1.3 在先申请文件副本.................................................................................................- 25 -
6.2.1.4 在后申请的申请人.................................................................................................- 26 -
6.2.2 要求本国优先权........................................................................................................- 26 -
6.2.2.1 在先申请和要求优先权的在后申请.....................................................................- 26 -
6.2.2.2 要求优先权声明.....................................................................................................- 27 -
6.2.2.3 在先申请文件副本.................................................................................................- 27 -
6.2.2.4 在后申请的申请人.................................................................................................- 27 -
6.2.2.5 视为撤回在先申请的程序.....................................................................................- 27 -
6.2.3 优先权要求的撤回....................................................................................................- 27 -
6.2.4 优先权要求费............................................................................................................- 28 -
6.2.5 优先权要求的恢复....................................................................................................- 28 -
6.3 不丧失新颖性的公开...................................................................................................- 28 -
6.3.1 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 ............................................- 28 -
6.3.2 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 ........................................................- 28 -
6.3.3 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 ........................................................................- 29 -
6.4 实质审查请求...............................................................................................................- 29 -
6.4.1 实质审查请求的相关要求........................................................................................- 29 -
6.4.2 实质审查请求的审查及处理....................................................................................- 29 -
6.5 提前公布声明...............................................................................................................- 29 -
6.6 撤回专利申请声明.......................................................................................................- 30 -
6.7 著录项目变更...............................................................................................................- 30 -
6.7.1 著录项目变更手续....................................................................................................- 30 -
6.7.1.1 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 30 -
6.7.1.2 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0 -
6.7.1.3 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缴纳期限.............................................................................- 31 -
6.7.1.4 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的人.................................................................................- 31 -
6.7.2 著录项目变更证明文件............................................................................................- 31 -
6.7.2.1 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姓名或者名称变更.............................................................- 31 -
6.7.2.2 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 转移.................................................................................- 31 -
6.7.2.3 发明人变更.............................................................................................................- 32 -
6.7.2.4 专利代理机构及代理人变更.................................................................................- 33 -
6.7.2.5 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国籍变更.............................................................................- 33 -
6.7.2.6 证明文件的形式要求.............................................................................................- 33 -
6.7.3 著录项目变更手续的审批........................................................................................- 34 -
6.7.4 著录项目变更的生效................................................................................................- 34 -
7.明显实质性缺陷的审查..................................................................................................- 34 -
7.1 根据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的审查...............................................................................- 35 -
7.2 根据专利法第五条的审查...........................................................................................- 35 -
7.3 根据专利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审查...........................................................................- 35 -
7.4 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的审查...................................................................................- 35 -
7.5 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的审查 .......................................................................- 36 -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10 -
7.6 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审查...................................................................................- 36 -
7.7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七条的审查 .......................................................................- 36 -
7.8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九条的审查 .......................................................................- 36 -
8.依职权修改......................................................................................................................- 37 -
第二章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 38 -
1.引 言..............................................................................................................................- 38 -
2.审查原则..........................................................................................................................- 38 -
3.审查程序..........................................................................................................................- 39 -
3.1 授予专利权通知...........................................................................................................- 39 -
3.2 申请文件的补正...........................................................................................................- 39 -
3.3 明显实质性缺陷的处理...............................................................................................- 39 -
3.4 通知书的答复...............................................................................................................- 39 -
3.5 申请的驳回...................................................................................................................- 40 -
3.5.1 驳回条件....................................................................................................................- 40 -
3.5.2 驳回决定正文............................................................................................................- 40 -
3.6 前置审查和复审后的处理...........................................................................................- 40 -
4.其他文件和相关手续的审查..........................................................................................- 41 -
4.1 委托专利代理机构.......................................................................................................- 41 -
4.2 要求优先权...................................................................................................................- 41 -
4.3 不丧失新颖性的公开...................................................................................................- 41 -
4.4 撤回专利申请声明.......................................................................................................- 41 -
4.5 著录项目变更...............................................................................................................- 41 -
5.根据专利法第五条和第二十五条的审查......................................................................- 41 -
6.根据专利法第二条第三款的审查..................................................................................- 41 -
6.1 实用新型专利只保护产品...........................................................................................- 41 -
6.2 产品的形状和/或构造...............................................................................................- 41 -
6.2.1 产品的形状................................................................................................................- 42 -
6.2.2 产品的构造................................................................................................................- 42 -
6.3 技术方案.......................................................................................................................- 42 -
7.申请文件的审查..............................................................................................................- 43 -
7.1 请求书...........................................................................................................................- 43 -
7.2 说明书...........................................................................................................................- 43 -
7.3 说明书附图...................................................................................................................- 43 -
7.4 权利要求书...................................................................................................................- 44 -
7.5 说明书摘要...................................................................................................................- 45 -
7.6 申请文件出版条件的格式审查...................................................................................- 45 -
8.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审查......................................................................................- 45 -
8.1 申请人主动修改...........................................................................................................- 46 -
8.2 针对通知书指出的缺陷进行修改...............................................................................- 46 -
8.3 审查员依职权修改.......................................................................................................- 47 -
9.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的审查..........................................................................- 47 -
10.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的审查 ....................................................................- 47 -
11.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的审查 ........................................................................- 47 -
12.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四款的审查 ........................................................................- 47 -
13.根据专利法第九条的审查............................................................................................- 47 -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11 -
14.根据专利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审查............................................................................- 48 -
15.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的审查................................................................................- 48 -
15.1 审查依据文本的确认.................................................................................................- 48 -
15.1.1 申请人的请求..........................................................................................................- 48 -
15.1.2 审查依据的文本......................................................................................................- 48 -
15.1.3 原始提交的国际申请文件的法律效力 ..................................................................- 49 -
15.2 审查要求.....................................................................................................................- 49 -
15.2.1 申请文件的审查......................................................................................................- 49 -
15.2.2 单一性的审查..........................................................................................................- 49 -
第三章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 50 -
1.引 言..............................................................................................................................- 50 -
2.审查原则..........................................................................................................................- 50 -
3.审查程序..........................................................................................................................- 51 -
3.1 授予专利权通知...........................................................................................................- 51 -
3.2 申请文件的补正...........................................................................................................- 51 -
3.3 明显实质性缺陷的处理...............................................................................................- 51 -
3.4 通知书的答复...............................................................................................................- 51 -
3.5 申请的驳回...................................................................................................................- 52 -
3.6 前置审查与复审后的处理...........................................................................................- 52 -
4.申请文件的审查..............................................................................................................- 52 -
4.1 请求书...........................................................................................................................- 52 -
4.1.1 使用外观设计的产品名称........................................................................................- 52 -
4.1.2 设计人........................................................................................................................- 53 -
4.1.3 申请人........................................................................................................................- 53 -
4.1.4 联系人........................................................................................................................- 53 -
4.1.5 代表人........................................................................................................................- 53 -
4.1.6 专利代理机构、专利代理人....................................................................................- 53 -
4.1.7 地 址........................................................................................................................- 53 -
4.2 外观设计图片或者照片...............................................................................................- 53 -
4.2.1 视图名称及其标注....................................................................................................- 53 -
4.2.2 图片的绘制................................................................................................................- 54 -
4.2.3 照片的拍摄................................................................................................................- 54 -
4.2.4 图片或者照片的缺陷................................................................................................- 54 -
4.3 简要说明.......................................................................................................................- 55 -
5.其他文件和相关手续的审查..........................................................................................- 56 -
5.1 委托专利代理机构.......................................................................................................- 56 -
5.2 要求优先权...................................................................................................................- 56 -
5.2.1 在先申请和要求优先权的在后申请 ........................................................................- 57 -
5.2.2 要求优先权声明........................................................................................................- 57 -
5.2.3 在先申请文件副本....................................................................................................- 57 -
5.2.4 在后申请的申请人....................................................................................................- 57 -
5.2.5 优先权要求的撤回....................................................................................................- 57 -
5.2.6 优先权要求费............................................................................................................- 57 -
5.2.7 优先权要求的恢复....................................................................................................- 57 -
5.3 不丧失新颖性的公开...................................................................................................- 57 -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12 -
5.4 撤回专利申请声明.......................................................................................................- 57 -
5.5 著录项目变更...............................................................................................................- 57 -
6.根据专利法第五条第一款和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 项的审查..............................- 57 -
6.1 根据专利法第五条第一款的审查...............................................................................- 57 -
6.1.1 违反法律....................................................................................................................- 57 -
6.1.2 违反社会公德............................................................................................................- 57 -
6.1.3 妨害公共利益............................................................................................................- 58 -
6.2 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 项的审查.......................................................- 58 -
7.根据专利法第二条第四款的审查..................................................................................- 58 -
7.1 外观设计必须以产品为载体.......................................................................................- 58 -
7.2 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 ...............................- 58 -
7.3 适于工业应用的富有美感的新设计...........................................................................- 59 -
7.4 不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情形...................................................................................- 59 -
8.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的审查..........................................................................- 59 -
9.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的审查..........................................................................- 60 -
9.1 同一产品的两项以上的相似外观设计 .......................................................................- 60 -
9.1.1 同一产品....................................................................................................................- 60 -
9.1.2 相似外观设计............................................................................................................- 60 -
9.2 成套产品的外观设计...................................................................................................- 60 -
9.2.1 同一类别....................................................................................................................- 60 -
9.2.2 成套出售或者使用....................................................................................................- 61 -
9.2.3 各产品的设计构思相同............................................................................................- 61 -
9.2.4 成套产品中不应包含相似外观设计 ........................................................................- 61 -
9.3 合案申请的外观设计应当分别具备授权条件 ...........................................................- 61 -
9.4 分案申请的审查...........................................................................................................- 61 -
9.4.1 分案申请的核实........................................................................................................- 61 -
9.4.2 分案申请的其他要求................................................................................................- 62 -
9.4.3 分案申请的期限和费用............................................................................................- 62 -
10.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审查....................................................................................- 62 -
10.1 申请人主动修改.........................................................................................................- 62 -
10.2 针对通知书指出的缺陷进行修改.............................................................................- 62 -
10.3 审查员依职权修改.....................................................................................................- 63 -
11.根据专利法第九条的审查 ............................................................................................- 63 -
11.1 判断原则.....................................................................................................................- 63 -
11.2 处理方式.....................................................................................................................- 63 -
12.外观设计分类................................................................................................................- 63 -
12.1 分类的依据.................................................................................................................- 64 -
12.2 分类的方法.................................................................................................................- 64 -
12.3 分类号的确定.............................................................................................................- 64 -
12.3.1 单一用途产品的分类..............................................................................................- 64 -
12.3.2 多用途产品的分类..................................................................................................- 64 -
12.3.3 分类过程中的补正..................................................................................................- 64 -
第四章 专利分类.............................................................................................................- 66 -
1.引 言..............................................................................................................................- 66 -
2.分类的内容......................................................................................................................- 66 -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13 -
3.技术主题..........................................................................................................................- 66 -
3.1 技术主题的类别...........................................................................................................- 66 -
3.2 技术主题的确定...........................................................................................................- 67 -
3.2.1 根据权利要求书确定技术主题的几种情况 ............................................................- 67 -
3.2.2 根据权利要求书无法确定技术主题的情况 ............................................................- 68 -
3.2.3 根据说明书、附图确定未要求专利保护的技术主题 ............................................- 68 -
4.分类方法..........................................................................................................................- 68 -
4.1 整体分类.......................................................................................................................- 68 -
4.2 功能分类或应用分类的确定.......................................................................................- 68 -
4.2.1 功能分类....................................................................................................................- 68 -
4.2.2 应用分类....................................................................................................................- 69 -
4.2.3 既按功能分类又按应用分类....................................................................................- 69 -
4.2.4 特殊情况....................................................................................................................- 69 -
4.3 多重分类.......................................................................................................................- 70 -
4.3.1 技术主题的多方面分类............................................................................................- 70 -
4.3.2 二级分类表................................................................................................................- 70 -
4.3.3 混合系统与引得码....................................................................................................- 70 -
4.4 技术主题的特殊分类...................................................................................................- 70 -
5.分类位置的规则简述......................................................................................................- 71 -
6.分类的步骤......................................................................................................................- 71 -
7.对不同公布级专利申请的分类......................................................................................- 71 -
7.1 对未检索专利申请的分类...........................................................................................- 71 -
7.2 对已检索和审查后专利申请的分类...........................................................................- 71 -
8.特定技术主题的分类方法..............................................................................................- 71 -
8.1 化合物...........................................................................................................................- 71 -
8.2 化学混合物或者组合物...............................................................................................- 71 -
8.3 化合物的制备或处理...................................................................................................- 72 -
8.4 设备或方法...................................................................................................................- 72 -
8.5 制造的物品...................................................................................................................- 72 -
8.6 多步骤方法、成套设备...............................................................................................- 72 -
8.7 零件、结构部件...........................................................................................................- 72 -
8.8 化学通式.......................................................................................................................- 72 -
8.9 组合库...........................................................................................................................- 73 -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14 -
第一章 发明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
1.引 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 第三十四条的规定,专利局收到发
明专利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专利法要求的,自申请日起满十八个月,即行公
布。专利局也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早日公布其申请。因此,发明专利申请的初步审
查是受理发明专利申请之后、公布该申请之前的一个必要程序。
发明专利申请初步审查的主要任务是:
(1)审查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文件是否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发现存在可
以补正的缺陷时,通知申请人以补正的方式消除缺陷,使其符合公布的条件;发现存
在不可克服的缺陷时,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指明缺陷的性质,并通过驳回的方式结
束审查程序。
(2)审查申请人在提出专利申请的同时或者随后提交的与专利申请有关的其他文
件是否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发现文件存在缺陷时,根据缺陷的性质,通
知申请人以补正的方式消除缺陷,或者直接作出文件视为未提交的决定。
(3)审查申请人提交的与专利申请有关的其他文件是否是在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
规定的期限内或者专利局指定的期限内提交;期满未提交或者逾期提交的,根据情况
作出申请视为撤回或者文件视为未提交的决定。
(4)审查申请人缴纳的有关费用的金额和期限是否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
定,费用未缴纳或者未缴足或者逾期缴纳的,根据情况作出申请视为撤回或者请求视
为未提出的决定。
发明专利申请初步审查的范围是:
(1)申请文件的形式审查,包括专利申请是否包含专利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申请文
件,以及这些文件格式上是否明显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六条至第十九条、第二
十三条的规定,是否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第三条、第二十六条第二款、第一
百一十九条、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
(2)申请文件的明显实质性缺陷审查,包括专利申请是否明显属于专利法第五条、
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是否不符合专利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二十条第
一款的规定,是否明显不符合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第二十六条第五款、第三十一条
第一款、第三十三条或者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七条、第十九条的规定。
(3)其他文件的形式审查,包括与专利申请有关的其他手续和文件是否符合专利法
第十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以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第三条、
第六条、第七条、第十五条第三款和第四款、第二十四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
一款至第三款、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六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二条、第
四十三条、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第八十六条、第八十七条、第一百条的规定。
(4)有关费用的审查,包括专利申请是否按照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九十三条、第九十
五条、第九十六条、第九十九条的规定缴纳了相关费用。
2.审查原则
初步审查程序中,审查员应当遵循以下审查原则。
(1) 保密原则
审查员在专利申请的审批程序中,根据有关保密规定,对于尚未公布、公告的专
利申请文件和与专利申请有关的其他内容,以及其他不适宜公开的信息负有保密责
任。
(2) 书面审查原则
法 26
细则 44
细则 45
法 75
细则 95 及 96
细则 99
细则 44.1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15 -
审查员应当以申请人提交的书面文件为基础进行审查,审查意见(包括补正通知)
和审查结果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初步审查程序中,原则上不进行会晤。
(3)听证原则
审查员在作出驳回决定之前,应当将驳回所依据的事实、理由和证据通知申请人,
至少给申请人一次陈述意见和/或修改申请文件的机会。审查员作出驳回决定时,驳
回决定所依据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是已经通知过申请人的,不得包含新的事实、
理由和/或证据。
(4)程序节约原则
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审查员应当尽可能提高审查效率,缩短审查过程。对于存
在可以通过补正克服的缺陷的申请,审查员应当进行全面审查,并尽可能在一次补正
通知书中指出全部缺陷。对于申请文件中文字和符号的明显错误,审查员可以依职权
自行修改,并通知申请人。对于存在不可能通过补正克服的实质性缺陷的申请,审查
员可以不对申请文件和其他文件的形式缺陷进行审查,在审查意见通知书中可以仅指
出实质性缺陷。
除遵循以上原则外,审查员在作出视为未提出、视为撤回、驳回等处分决定的同
时,应当告知申请人可以启动的后续程序。
3.审查程序
3.1 初步审查合格
经初步审查,对于申请文件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并且不存在明显实
质性缺陷的专利申请,包括经过补正符合初步审查要求的专利申请,应当认为初步审
查合格。审查员应当发出初步审查合格通知书,指明公布所依据的申请文本,之后进
入公布程序。
3.2 申请文件的补正
初步审查中,对于申请文件存在可以通过补正克服的缺陷的专利申请,审查员应
当进行全面审查,并发出补正通知书。补正通知书中应当指明专利申请存在的缺陷,
说明理由,同时指定答复期限。经申请人补正后,申请文件仍然存在缺陷的,审查员
应当再次发出补正通知书。
3.3 明显实质性缺陷的处理
初步审查中,对于申请文件存在不可能通过补正方式克服的明显实质性缺陷的专
利申请,审查员应当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审查意见通知书中应当指明专利申请存在
的实质性缺陷,说明理由,同时指定答复期限。
对于申请文件中存在的实质性缺陷,只有其明显存在并影响公布时,才需指出和
处理。
3.4 通知书的答复
申请人在收到补正通知书或者审查意见通知书后,应当在指定的期限内补正或者
陈述意见。申请人对专利申请进行补正的,应当提交补正书和相应修改文件替换页。
申请文件的修改替换页应当一式两份,其他文件只需提交一份。对申请文件的修改,
应当针对通知书指出的缺陷进行。修改的内容不得超出申请日提交的说明书和权利要
求书记载的范围。
申请人期满未答复的,审查员应当根据情况发出视为撤回通知书或者其他通知
书。申请人因正当理由难以在指定的期限内作出答复的,可以提出延长期限请求。有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16 -
关延长期限请求的处理,适用本指南第五部分第七章第 4 节的规定。
对于因不可抗拒事由或者因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而导致专利申请被视为撤回
的,申请人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专利局提出恢复权利的请求。有关恢复权利请求的
处理,适用本指南第五部分第七章第 6 节的规定。
3.5 申请的驳回
申请文件存在明显实质性缺陷,在审查员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后,经申请人陈述
意见或者修改后仍然没有消除的,或者申请文件存在形式缺陷,审查员针对该缺陷已
发出过两次补正通知书,经申请人陈述意见或者补正后仍然没有消除的,审查员可以
作出驳回决定。
驳回决定正文应当包括案由、驳回的理由和决定三部分内容。案由部分应当简述
被驳回申请的审查过程;驳回的理由部分应当说明驳回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决定部
分应当明确指出该专利申请不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应条款,并说明根据专利
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驳回该专利申请。
3.6 前置审查与复审后的处理
申请人对驳回决定不服的,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复审请
求。对复审请求的前置审查及复审后的处理,参照本指南第二部分第八章第 8 节的规
定。
4.申请文件的形式审查
4.1 请求书
4.1.1 发明名称
请求书中的发明名称和说明书中的发明名称应当一致。发明名称应当简短、准确
地表明发明专利申请要求保护的主题和类型。发明名称中不得含有非技术词语, 例
如人名、单位名称、商标、代号、型号等;也不得含有含糊的词语,例如“及其他”、
“及其类似物” 等;也不得仅使用笼统的词语,致使未给出任何发明信息,例如仅
用“方法”、“装置”、“组合物”、“化合物” 等词作为发明名称。
发明名称一般不得超过 25 个字,特殊情况下,例如,化学领域的某些发明,可
以允许最多到 40 个字。
4.1.2 发明人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三条规定,发明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
贡献的人。在专利局的审查程序中,审查员对请求书中填写的发明人是否符合该规定
不作审查。
发明人应当是个人,请求书中不得填写单位或者集体,例如不得写成“××课题
组” 等。发明人应当使用本人真实姓名,不得使用笔名或者其他非正式的姓名。多
个发明人的,应当自左向右顺序填写。不符合规定的,审查员应当发出补正通知书。
申请人改正请求书中所填写的发明人姓名的,应当提交补正书、当事人的声明及相应
的证明文件。
发明人可以请求专利局不公布其姓名。提出专利申请时请求不公布发明人姓名
的,应当在请求书“发明人” 一栏所填写的相应发明人后面注明“ (不公布姓名)”。
不公布姓名的请求提出之后,经审查认为符合规定的,专利局在专利公报、专利申请
单行本、专利单行本以及专利证书中均不公布其姓名,并在相应位置注明“请求不公
布姓名” 字样,发明人也不得再请求重新公布其姓名。提出专利申请后请求不公布
细则 44
法 26.2、细则 16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17 -
发明人姓名的,应当提交由发明人签字或者盖章的书面声明,但是专利申请进入公布
准备后才提出该请求的,视为未提出请求,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未提出通知书。外国
发明人中文译名中可以使用外文缩写字母,姓和名之间用圆点分开,圆点置于中间位
置,例如M·琼斯。
4.1.3 申请人
4.1.3.1 申请人是本国人
职务发明,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单位;非职务发明,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
在专利局的审查程序中,审查员对请求书中填写的申请人一般情况下不作资格审
查。申请人是个人的,可以推定该发明为非职务发明,该个人有权提出专利申请,除
非根据专利申请的内容判断申请人的资格明显有疑义的,才需要通知申请人提供所在
单位出具的非职务发明证明。申请人是单位的,可以推定该发明是职务发明,该单位
有权提出专利申请,除非该单位的申请人资格明显有疑义的,例如填写的单位是××
大学科研处或者××研究所××课题组,才需要发出补正通知书,通知申请人提供能
表明其具有申请人资格的证明文件。
申请人声明自己具有资格并提交证明文件的,可视为申请人具备资格。上级主管
部门出具的证明、加盖本单位公章的法人证书或者有效营业执照的复印件,均视为有
效的证明文件。填写的申请人不具备申请人资格,需要更换申请人的,应当由更换后
的申请人办理补正手续,提交补正书及更换前、后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更换申请人
声明。
申请人是中国单位或者个人的,应当填写其名称或者姓名、地址、邮政编码、组
织机构代码或者居民身份证件号码。申请人是个人的,应当使用本人真实姓名,不得
使用笔名或者其他非正式的姓名。申请人是单位的,应当使用正式全称,不得使用缩
写或者简称。请求书中填写的单位名称应当与所使用的公章上的单位名称一致。不符
合规定的,审查员应当发出补正通知书。申请人改正请求书中所填写的姓名或者名称
的,应当提交补正书、当事人的声明及相应的证明文件。
4.1.3.2 申请人是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
专利法第十八条规定: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
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专利的,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
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根据本法办理。
申请人是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的,应当填写其姓名或者名称、国
籍或者注册的国家或者地区。审查员认为请求书中填写的申请人的国籍、注册地有疑
义时,可以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第(一) 项或者第(二) 项的规定,通知申请
人提供国籍证明或注册的国家或者地区的证明文件。申请人在请求书中表明在中国有
营业所的,审查员应当要求申请人提供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申请
人在请求书中表明在中国有经常居所的,审查员应当要求申请人提交公安部门出具的
可在中国居住一年以上的证明文件。
在确认申请人是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
他组织后,应当审查请求书中填写的申请人国籍、注册地是否符合下列三个条件之一:
(1)申请人所属国同我国签订有相互给予对方国民以专利保护的协议;
(2)申请人所属国是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以下简称巴黎公约) 成员国或者世界
贸易组织成员;
(3)申请人所属国依互惠原则给外国人以专利保护。
细则 33(3) 审查员应当从申请人所属国(申请人是个人的,以国籍或者经常居所来确定;申请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18 -
人是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以注册地来确定) 是否是巴黎公约成员国或者世界贸易组
织成员开始审查,一般不必审查该国是否与我国签订有互相给予对方国民以专利保护
的协议,因为与我国已签订上述协议的所有国家都是巴黎公约成员国或者世界贸易组
织成员。只有当申请人所属国不是巴黎公约成员国或者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时,才需审
查该国法律中是否订有依互惠原则给外国人以专利保护的条款。申请人所属国法律中
没有明文规定依互惠原则给外国人以专利保护的条款的,审查员应当要求申请人提交
其所属国承认中国公民和单位可以按照该国国民的同等条件,在该国享有专利权和其
他有关权利的证明文件。申请人不能提供证明文件的,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四
条的规定,以不符合专利法第十八条为理由,驳回该专利申请。
对于来自某巴黎公约成员国领地或者属地的申请人,应当审查该国是否声明巴黎
公约适用于该地区。
申请人是个人的,其中文译名中可以使用外文缩写字母,姓和名之间用圆点分开,
圆点置于中间位置,例如M· 琼斯。姓名中不应当含有学位、职务等称号,例如×
×博士、××教授等。申请人是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其名称应当使用中文正式译文
的全称。对于申请人所属国法律规定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某些称谓允许使用。
4.1.3.3 本国申请人与外国申请人共同申请
本国申请人与外国申请人共同申请专利的,本国申请人适用本章第 4.1.3.1 节的规
定,外国申请人适用本章第 4.1.3.2 节的规定。
4.1.4 联系人
申请人是单位且未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填写联系人,联系人是代替该单位
接收专利局所发信函的收件人。联系人应当是本单位的工作人员,必要时审查员可以
要求申请人出具证明。申请人为个人且需由他人代收专利局所发信函的,也可以填写
联系人。联系人只能填写一人。填写联系人的,还需要同时填写联系人的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和电话号码。
4.1.5 代表人
申请人有两人以上且未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 除本指南另有规定或请求书中另
有声明外,以第一署名申请人为代表人。请求书中另有声明的, 所声明的代表人应
当是申请人之一。除直接涉及共有权利的手续外, 代表人可以代表全体申请人办理
在专利局的其他手续。直接涉及共有权利的手续包括:提出专利申请,委托专利代理,
转让专利申请权、优先权或者专利权,撤回专利申请,撤回优先权要求,放弃专利权
等。直接涉及共有权利的手续应当由全体权利人签字或者盖章。
4.1.6 专利代理机构、专利代理人
专利代理机构应当依照专利代理条例的规定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成立。
专利代理机构的名称应当使用其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的全称,并且要与加盖在
申请文件中的专利代理机构公章上的名称一致,不得使用简称或者缩写。请求书中还
应当填写国家知识产权局给予该专利代理机构的机构代码。
专利代理人,是指获得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在合法的专利代理机构执业,并且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办理了专利代理人执业证的人员。在请求书中,专利代理人应当使
用其真实姓名,同时填写专利代理人执业证号码和联系电话。一件专利申请的专利代
理人不得超过两人。
细则 4.2
细则 15.4
法 19
细则 16(4)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19 -
4.1.7 地 址
请求书中的地址(包括申请人、专利代理机构、联系人的地址) 应当符合邮件能够
迅速、准确投递的要求。本国的地址应当包括所在地区的邮政编码,以及省(自治区)、
市(自治州)、区、街道门牌号码和电话号码,或者省(自治区)、县(自治县)、镇(乡)、
街道门牌号码和电话号码,或者直辖市、区、街道门牌号码和电话号码。有邮政信箱
的,可以按照规定使用邮政信箱。地址中可以包含单位名称,但单位名称不得代替地
址,例如不得仅填写××省××大学。外国的地址应当注明国别、市(县、州),并附
具外文详细地址。
4.2 说明书
说明书第一页第一行应当写明发明名称,该名称应当与请求书中的名称一致,并
左右居中。发明名称前面不得冠以“发明名称” 或者“名称” 等字样。发明名称与
说明书正文之间应当空一行。
说明书的格式应当包括以下各部分,并在每一部分前面写明标题: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发明内容
附图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无附图的,说明书文字部分不包括附图说明及其相应的标题。
涉及核苷酸或者氨基酸序列的申请,应当将该序列表作为说明书的一个单独部
分, 并单独编写页码。申请人应当在申请的同时提交与该序列表相一致的计算机可
读形式的副本,如提交记载有该序列表的符合规定的光盘或者软盘。提交的光盘或者
软盘中记载的序列表与说明书中的序列表不一致的,以说明书中的序列表为准。未提
交计算机可读形式的副本,或者所提交的副本与说明书中的序列表明显不一致的,审
查员应当发出补正通知书,通知申请人在指定期限内补交正确的副本。期满未补交的,
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撤回通知书。
说明书文字部分可以有化学式、数学式或者表格,但不得有插图。
说明书文字部分写有附图说明的,说明书应当有附图。说明书有附图的,说明书
文字部分应当有附图说明。
说明书文字部分写有附图说明但说明书无附图或者缺少相应附图的,应当通知申
请人取消说明书文字部分的附图说明,或者在指定的期限内补交相应附图。申请人补
交附图的,以向专利局提交或者邮寄补交附图之日为申请日,审查员应当发出重新确
定申请日通知书。申请人取消相应附图说明的,保留原申请日。
说明书应当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写页码。
4.3 说明书附图
说明书附图应当使用包括计算机在内的制图工具和黑色墨水绘制,线条应当均匀
清晰、足够深,不得着色和涂改,不得使用工程蓝图。
剖面图中的剖面线不得妨碍附图标记线和主线条的清楚识别。
几幅附图可以绘制在一张图纸上。一幅总体图可以绘制在几张图纸上,但应当保
证每一张上的图都是独立的,而且当全部图纸组合起来构成一幅完整总体图时又不互
相影响其清晰程度。附图的周围不得有与图无关的框线。附图总数在两幅以上的, 应
当使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 并在编号前冠以“图” 字,例如图 1、图 2。该编号
应当标注在相应附图的正下方。
法 26.2
细则 16
法 26.3
细则 17
细则 40
细则 121.2
细则18及121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20 -
附图应当尽量竖向绘制在图纸上,彼此明显分开。当零件
横向尺寸明显大于竖向尺寸必须水平布置时,应当将附图的顶部置于图纸的左边。一
页图纸上有两幅以上的附图,且有一幅已经水平布置时,该页上其他附图也应当水平
布置。
附图标记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说明书文字部分中未提及的附图标记不得在
附图中出现,附图中未出现的附图标记不得在说明书文字部分中提及。申请文件中表
示同一组成部分的附图标记应当一致。
附图的大小及清晰度,应当保证在该图缩小到三分之二时仍能清晰地分辨出图中
各个细节,以能够满足复印、扫描的要求为准。
同一附图中应当采用相同比例绘制,为使其中某一组成部分清楚显示,可以另外
增加一幅局部放大图。附图中除必需的词语外,不得含有其他注释。附图中的词语应
当使用中文,必要时,可以在其后的括号里注明原文。
流程图、框图应当作为附图,并应当在其框内给出必要的文字和符号。一般不得
使用照片作为附图,但特殊情况下,例如,显示金相结构、组织细胞或者电泳图谱时,
可以使用照片贴在图纸上作为附图。
说明书附图应当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写页码。
4.4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有几项权利要求的,应当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编号前不得冠以“权
利要求” 或者“权项” 等词。
权利要求中可以有化学式或者数学式,必要时也可以有表格,但不得有插图。
权利要求书应当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写页码。
4.5 说明书摘要
申请发明专利的,应当提交说明书摘要(以下简称摘要)。
4.5.1 摘要文字部分
摘要文字部分应当写明发明的名称和所属的技术领域,清楚反映所要解决的技术
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的要点以及主要用途。未写明发明名称或者不能反映技
术方案要点的,应当通知申请人补正;使用了商业性宣传用语的,可以通知申请人删
除或者由审查员删除, 审查员删除的, 应当通知申请人。
摘要文字部分不得使用标题,文字部分(包括标点符号)不得超过 300 个字。摘要
超过 300 个字的,可以通知申请人删节或者由审查员删节;审查员删节的,应当通知
申请人。
4.5.2 摘要附图
说明书有附图的,申请人应当提交一幅最能说明该发明技术方案主要技术特征的
附图作为摘要附图。摘要附图应当是说明书附图中的一幅。申请人未提交摘要附图的,
审查员可以通知申请人补正,或者依职权指定一幅,并通知申请人。审查员确认没有
合适的摘要附图可以指定的, 可以不要求申请人补正。
申请人提交的摘要附图明显不能说明发明技术方案主要技术特征的,或者提交的
摘要附图不是说明书附图之一的,审查员可以通知申请人补正, 或者依职权指定一
幅, 并通知申请人。
摘要附图的大小及清晰度应当保证在该图缩小到 4 厘米×6 厘米时,仍能清楚地
分辨出图中的各个细节。
细则 19.2
法 26.1
细则 23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21 -
摘要中可以包含最能说明发明的化学式,该化学式可被视为摘要附图。
4.6 申请文件出版条件的格式审查
专利申请公布时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摘要的文字应当整齐清晰,不得
涂改,行间不得加字。说明书附图、说明书摘要附图的线条(如轮廓线、点划线、剖面
线、中心线、标引线等) 应当清晰可辨。文字和线条应当是黑色,并且足够深,背景
干净,以能够满足复印、扫描的要求为准。文字和附图的版心四周不应有框线。各种
文件的页码应当分别连续编写。
申请文件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审查员应当发出补正通知书,通知申请人补正。期
满未补正的,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撤回通知书。
5.特殊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
5.1 分案申请
5.1.1 分案申请的核实
一件专利申请包括两项以上发明的,申请人可以主动提出或者依据审查员的审查
意见提出分案申请。分案申请应当以原申请(第一次提出的申请) 为基础提出。分案申
请的类别应当与原申请的类别一致。分案申请应当在请求书中填写原申请的申请号和
申请日;对于已提出过分案申请,申请人需要针对该分案申请再次提出分案申请的,
还应当在原申请的申请号后的括号内填写该分案申请的申请号。
对于分案申请,除按规定审查申请文件和其他文件外,审查员还应当根据原申请
核实下列各项内容:
(1) 请求书中填写的原申请的申请日
请求书中应当正确填写原申请的申请日,申请日填写有误的,审查员应当发出补
正通知书,通知申请人补正。期满未补正的,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撤回通知书;补正
符合规定的,审查员应当发出重新确定申请日通知书。
(2) 请求书中填写的原申请的申请号
请求书中应当正确填写原申请的申请号。原申请是国际申请的,申请人还应当在
所填写的原申请的申请号后的括号内注明国际申请号。不符合规定的,审查员应当发
出补正通知书,通知申请人补正。期满未补正的,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撤回通知书。
(3) 分案申请的递交时间
申请人最迟应当在收到专利局对原申请作出授予专利权通知书之日起两个月期
限(即办理登记手续的期限) 届满之前提出分案申请。上述期限届满后,或者原申请已
被驳回,或者原申请已撤回,或者原申请被视为撤回且未被恢复权利的,一般不得再
提出分案申请。
对于审查员已发出驳回决定的原申请,自申请人收到驳回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
不论申请人是否提出复审请求,均可以提出分案申请;在提出复审请求以后以及对复
审决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期间,申请人也可以提出分案申请。
初步审查中,对于分案申请递交日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审查员应当发出分案申请
视为未提出通知书,并作结案处理。
对于已提出过分案申请,申请人需要针对该分案申请再次提出分案申请的,再次
提出的分案申请的递交时间仍应当根据原申请审核。再次分案的递交日不符合上述规
定的, 不得分案。
但是,因审查员发出分案通知书或审查意见通知书中指出分案申请存在单一性的
缺陷,申请人按照审查员的审查意见再次提出分案申请的,再次提出分案申请的递交
时间应当以该存在单一性缺陷的分案申请为基础审核。不符合规定的,不得以该分案
细则 121
细则 42.1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22 -
申请为基础进行分案,审查员应当发出分案申请视为未提出通知书,并作结案处理。
(4) 分案申请的申请人和发明人
分案申请的申请人应当与提出分案申请时原申请的申请人相同。针对分案申请提
出再次分案申请的申请人应当与该分案申请的申请人相同。不符合规定的,审查员应
当发出分案申请视为未提出通知书。
分案申请的发明人应当是原申请的发明人或者是其中的部分成员。针对分案申请
提出的再次分案申请的发明人应当是该分案申请的发明人或者是其中的部分成员。对
于不符合规定的,审查员应当发出补正通知书,通知申请人补正。期满未补正的,审
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撤回通知书。
(5) 分案申请提交的文件
分案申请除应当提交申请文件外,还应当提交原申请的申请文件副本以及原申请
中与本分案申请有关的其他文件副本(如优先权文件副本)。原申请中已提交的各种证
明材料,可以使用复印件。原申请的国际公布使用外文的,除提交原申请的中文副本
外,还应当同时提交原申请国际公布文本的副本。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审查员应当发
出补正通知书,通知申请人补正。期满未补正的,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撤回通知书。
5.1.2 分案申请的期限和费用
分案申请适用的各种法定期限,例如提出实质审查请求的期限,应当从原申请日
起算。对于已经届满或者自分案申请递交日起至期限届满日不足两个月的各种期限,
申请人可以自分案申请递交日起两个月内或者自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补
办各种手续;期满未补办的,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撤回通知书。
对于分案申请,应当视为一件新申请收取各种费用。对于已经届满或者自分案申
请递交日起至期限届满日不足两个月的各种费用,申请人可以在自分案申请递交日起
两个月内或者自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补缴;期满未补缴或未缴足的,审查
员应当发出视为撤回通知书。
5.2 涉及生物材料的申请
5.2.1 涉及生物材料的申请的核实
对于涉及生物材料的申请,申请人除应当使申请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
规定外,还应当办理下列手续:
(1)在申请日前或者最迟在申请日(有优先权的,指优先权日),将该生物材料样品
提交至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可的生物材料样品国际保藏单位保藏。
(2)在请求书和说明书中注明保藏该生物材料样品的单位名称、地址、保藏日期和
编号, 以及该生物材料的分类命名(注明拉丁文名称)。
(3)在申请文件中提供有关生物材料特征的资料。
(4)自申请日起四个月内提交保藏单位出具的保藏证明和存活证明。
初步审查中,对于已在规定期限内提交保藏证明的,审查员应当根据保藏证明核
实下列各项内容:
(1)保藏单位
保藏单位应当是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可的生物材料样品国际保藏单位,不符合规定
的,审查员应当发出生物材料样品视为未保藏通知书。
(2)保藏日期
保藏日期应当在申请日之前或者在申请日(有优先权的,指优先权日) 当天。不符
合规定的,审查员应当发出生物材料样品视为未保藏通知书。
但是,保藏证明写明的保藏日期在所要求的优先权日之后,并且在申请日之前的,
细则 24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23 -
审查员应当发出办理手续补正通知书,要求申请人在指定的期限内撤回优先权要求或
者声明该保藏证明涉及的生物材料的内容不要求享受优先权,期满未答复或者补正后
仍不符合规定的,审查员应当发出生物材料样品视为未保藏通知书。
(3)保藏及存活证明和请求书的一致性
保藏及存活证明与请求书中所填写的项目应当一致,不一致的,审查员应当发出
补正通知书,通知申请人在规定期限内补正。期满未补正的,审查员应当发出生物材
料样品视为未保藏通知书。
初步审查中,对于未在规定期限内提交保藏证明的,该生物材料样品视为未提交
保藏,审查员应当发出生物材料样品视为未保藏通知书。在自申请日起四个月内,申
请人未提交生物材料存活证明,又没有说明未能提交该证明的正当理由的,该生物材
料样品视为未提交保藏,审查员应当发出生物材料样品视为未保藏通知书。
提交生物材料样品保藏过程中发生样品死亡的,除申请人能够提供证据证明造成
生物材料样品死亡并非申请人责任外,该生物材料样品视为未提交保藏,审查员应当
发出生物材料样品视为未保藏通知书。申请人提供证明的,可以在自申请日起四个月
内重新提供与原样品相同的新样品重新保藏,并以原提交保藏日为保藏日。
涉及生物材料的专利申请,申请人应当在请求书和说明书中分别写明生物材料的
分类命名,保藏该生物材料样品的单位名称、地址、保藏日期和保藏编号,并且相一
致(参见本指南第二部分第十章第9.2.1 节)。申请时请求书和说明书都未写明的,申
请人应当自申请日起四个月内补正,期满未补正的,视为未提交保藏。请求书和说明
书填写不一致的,申请人可以在收到专利局通知书后,在指定的期限内补正,期满未
补正的,视为未提交保藏。
5.2.2 保藏的恢复
审查员发出生物材料样品视为未保藏通知书后,申请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根据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启动恢复程序。除其他方面正当理由外,属于生
物材料样品未提交保藏或未存活方面的正当理由如下:
(1)保藏单位未能在自申请日起四个月内作出保藏证明或者存活证明,并出具了证
明文件;
(2)提交生物材料样品过程中发生生物材料样品死亡,申请人能够提供证据证明生
物材料样品死亡并非申请人的责任。
5.3 涉及遗传资源的申请
就依赖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申请人应当在请求书中对于遗传资源
的来源予以说明,并填写遗传资源来源披露登记表,写明该遗传资源的直接来源和原
始来源。申请人无法说明原始来源的,应当陈述理由。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审查员应
当发出补正通知书,通知申请人补正。期满未补正的,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撤回通知
书。补正后仍不符合规定的,该专利申请应当被驳回。
6.其他文件和相关手续的审查
6.1 委托专利代理机构
6.1.1 委 托
根据专利法第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在中国内地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
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或者作为第一
署名申请人与中国内地的申请人共同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的,应当委托专利
代理机构办理。审查中发现上述申请人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时,未委托专利
法 26.5
细则 26.2
细则44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24 -
代理机构的,审查员应当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通知申请人在指定期限内答复。申请
人在指定期限内未答复的,其申请被视为撤回;申请人陈述意见或者补正后,仍然不
符合专利法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该专利申请应当被驳回。
中国内地的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在国内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专
利事务。委托不符合规定的,审查员应当发出补正通知书,通知专利代理机构在指定
期限内补正。期满未答复或者补正后仍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向申请人和被委托的专利
代理机构发出视为未委托专利代理机构通知书。
在中国内地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香港、澳门或者台湾地区的申请人向专利
局提出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或者作为第一署名申请人与中国内地的申请人
共同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的,应当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办理。未委托专利代理
机构的,审查员应当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通知申请人在指定期限内答复。申请人在
指定期限内未答复的,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撤回通知书;申请人陈述意见或者补正后
仍不符合规定的,该专利申请应当被驳回。
委托的双方当事人是申请人和被委托的专利代理机构。申请人有两个以上的,委
托的双方当事人是全体申请人和被委托的专利代理机构。被委托的专利代理机构仅限
一家,本指南另有规定的除外。专利代理机构接受委托后,应当指定该专利代理机构
的专利代理人办理有关事务,被指定的专利代理人不得超过两名。
6.1.2 委托书
申请人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向专利局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的,应当提交委
托书。委托书应当使用专利局制定的标准表格,写明委托权限、发明创造名称、专利
代理机构名称、专利代理人姓名,并应当与请求书中填写的内容相一致。在专利申请
确定申请号后提交委托书的,还应当注明专利申请号。
申请人是个人的,委托书应当由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申请人是单位的,应当加
盖单位公章,同时也可以附有其法定代表人的签字或者盖章;申请人有两个以上的,
应当由全体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此外,委托书还应当由专利代理机构加盖公章。
申请人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可以向专利局交存总委托书;专利局收到符合规定
的总委托书后,应当给出总委托书编号,并通知该专利代理机构。已交存总委托书的,
在提出专利申请时可以不再提交专利代理委托书原件,而提交总委托书复印件,同时
写明发明创造名称、专利代理机构名称、专利代理人姓名和专利局给出的总委托书编
号,并加盖专利代理机构公章。
委托书不符合规定的,审查员应当发出补正通知书,通知专利代理机构在指定期
限内补正。第一署名申请人是中国内地单位或者个人的,期满未答复或者补正后仍不
符合规定的,审查员应当向双方当事人发出视为未委托专利代理机构通知书。第一署
名申请人为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的,期满未答复的,审查员应当发出
视为撤回通知书;补正后仍不符合规定的,该专利申请应当被驳回。第一署名申请人
是香港、澳门或者台湾地区的个人、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期满未答复的,审查员应
当发出视为撤回通知书;补正后仍不符合规定的,该专利申请应当被驳回。
6.1.3 解除委托和辞去委托
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后,可以解除委托;专利代理机构接受申
请人(或专利权人) 委托后,可以辞去委托。办理解除委托和辞去委托手续的相关规定
参见本章第 6.7.2.4 节。
6.2 要求优先权
细则 15.3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25 -
要求优先权,是指申请人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向专利局要求以其在先提出
的专利申请为基础享有优先权。申请人要求优先权应当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九条、第三
十条、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以及巴黎公约的有关规定。
申请人就相同主题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
个月内,或者就相同主题的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又
在中国提出申请的,依照该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
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这种优先权称为外国优先权。
申请人就相同主题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
个月内,又以该发明专利申请为基础向专利局提出发明专利申请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
请的,或者又以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为基础向专利局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或者发明
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这种优先权称为本国优先权。
6.2.1 要求外国优先权
6.2.1.1 在先申请和要求优先权的在后申请
申请人向专利局提出一件专利申请并要求外国优先权的,审查员应当审查作为要
求优先权基础的在先申请是否是在巴黎公约成员国内提出的,或者是对该成员国有效
的地区申请或者国际申请;对于来自非巴黎公约成员国的要求优先权的申请,应当审
查该国是否是承认我国优先权的国家;还应当审查要求优先权的申请人是否有权享受
巴黎公约给予的权利,即申请人是否是巴黎公约成员国的国民或者居民,或者申请人
是否是承认我国优先权的国家的国民或者居民。
审查员还应当审查要求优先权的在后申请是否是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的;不符合
规定的,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未要求优先权通知书。在先申请有两项以上的,其期限
从最早的在先申请的申请日起算,对于超过规定期限的,针对那项超出期限的要求优
先权声明,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未要求优先权通知书。
初步审查中,对于在先申请是否是巴黎公约定义的第一次申请以及在先申请和在
后申请的主题的实质内容是否相同均不予审查,除非第一次申请明显不符合巴黎公约
的有关规定或者在先申请与在后申请的主题明显不相关。
在先申请可以是巴黎公约第四条定义的要求发明人证书的申请。
6.2.1.2 要求优先权声明
申请人要求优先权的,应当在提出专利申请的同时在请求书中声明;未在请求书
中提出声明的,视为未要求优先权。
申请人在要求优先权声明中应当写明作为优先权基础的在先申请的申请日、申请
号和原受理机构名称;未写明或者错写在先申请日、申请号和原受理机构名称中的一
项或者两项内容,而申请人已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了在先申请文件副本的,审查员应
当发出办理手续补正通知书, 期满未答复或者补正后仍不符合规定的,审查员应当
发出视为未要求优先权通知书。
要求多项优先权而在声明中未写明或者错写某个在先申请的申请日、申请号和原
受理机构名称中的一项或者两项内容,而申请人已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了该在先申请
文件副本的,审查员应当发出办理手续补正通知书,期满未答复或者补正后仍不符合
规定的,视为未要求该项优先权,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未要求优先权通知书。
6.2.1.3 在先申请文件副本
作为优先权基础的在先申请文件的副本应当由该在先申请的原受理机构出具。在
法 29.1
法 29.2
法 29.1
法 30
细 则 16(5)
及 31.2
细则 31.1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26 -
先申请文件副本的格式应当符合国际惯例,至少应当表明原受理机构、申请人、申请
日、申请号;不符合规定的,审查员应当发出办理手续补正通知书,期满未答复或者
补正后仍不符合规定的,视为未提交在先申请文件副本,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未要求
优先权通知书。
要求多项优先权的,应当提交全部在先申请文件副本,其中某份不符合规定的,
审查员应当发出办理手续补正通知书,期满未答复或者补正后仍不符合规定的,视为
未提交该在先申请文件副本,针对该在先申请文件副本对应的那项要求优先权声明,
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未要求优先权通知书。
在先申请文件副本应当在提出在后申请之日起三个月内提交;期满未提交的, 审
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未要求优先权通知书。
依照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在先申请的受理机构签订的协议,专利局通过电子交换等
途径从该受理机构获得在先申请文件副本的,视为申请人提交了经该受理机构证明的
在先申请文件副本。
已向专利局提交过的在先申请文件副本,需要再次提交的,可以仅提交该副本的
中文题录译文,但应当注明在先申请文件副本的原件所在案卷的申请号。
6.2.1.4 在后申请的申请人
要求优先权的在后申请的申请人与在先申请文件副本中记载的申请人应当一致,
或者是在先申请文件副本中记载的申请人之一。
申请人完全不一致,且在先申请的申请人将优先权转让给在后申请的申请人的,
应当在提出在后申请之日起三个月内提交由在先申请的全体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
优先权转让证明文件。在先申请具有多个申请人,且在后申请具有多个与之不同的申
请人的,可以提交由在先申请的所有申请人共同签字或者盖章的转让给在后申请的所
有申请人的优先权转让证明文件;也可以提交由在先申请的所有申请人分别签字或者
盖章的转让给在后申请的申请人的优先权转让证明文件。
申请人期满未提交优先权转让证明文件或者提交的优先权转让证明文件不符合
规定的,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未要求优先权通知书。
6.2.2 要求本国优先权
6.2.2.1 在先申请和要求优先权的在后申请
在先申请和要求优先权的在后申请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1) 在先申请应当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不应当是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也不应当是分案申请。
(2) 在先申请的主题没有要求过外国优先权或者本国优先权,或者虽然要求过外
国优先权或者本国优先权,但未享有优先权。
(3) 该在先申请的主题,尚未授予专利权。
(4) 要求优先权的在后申请是在其在先申请的申请日起十二个月内提出的。
审查上述第(3) 项时,以要求优先权的在后申请的申请日为时间判断基准。审查
上述第(4) 项时,对于要求多项优先权的,以最早的在先申请的申请日为时间判断基
准,即要求优先权的在后申请的申请日是在最早的在先申请的申请日起十二个月内提
出的。
在先申请不符合上述规定情形之一的,针对不符合规定的那项要求优先权声明,
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未要求优先权通知书。
审查优先权时,如果发现专利局已经对在先申请发出授予专利权通知书和办理登
记手续通知书,并且申请人已经办理了登记手续的,审查员应当针对在后申请发出视
细则 31.3
细则 32.2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27 -
为未要求优先权通知书。初步审查中,审查员只审查在后申请与在先申请的主题是否
明显不相关,不审查在后申请与在先申请的实质内容是否一致。当其申请的主题明显
不相关时,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未要求优先权通知书。
6.2.2.2 要求优先权声明
申请人要求优先权的,应当在提出专利申请的同时在请求书中声明;未在请求书
中提出声明的,视为未要求优先权。
申请人在要求优先权声明中应当写明作为优先权基础的在先申请的申请日、申请
号和原受理机构名称(即中国)。未写明或者错写上述各项中的一项或者两项内容的,
审查员应当发出办理手续补正通知书,期满未答复或者补正后仍不符合规定的,审查
员应当发出视为未要求优先权通知书。
要求多项优先权而在声明中未写明或者错写某个在先申请的申请日、申请号和原
受理机构名称中的一项或者两项内容的,审查员应当发出办理手续补正通知书,期满
未答复或者补正后仍不符合规定的,视为未要求该项优先权,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未
要求优先权通知书。
6.2.2.3 在先申请文件副本
在先申请文件的副本,由专利局根据规定制作。申请人要求本国优先权并且在请
求书中写明了在先申请的申请日和申请号的,视为提交了在先申请文件副本。
6.2.2.4 在后申请的申请人
要求优先权的在后申请的申请人与在先申请中记载的申请人应当一致;不一致
的,在后申请的申请人应当在提出在后申请之日起三个月内提交由在先申请的全体申
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优先权转让证明文件。在后申请的申请人期满未提交优先权转让
证明文件,或者提交的优先权转让证明文件不符合规定的,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未要
求优先权通知书。
6.2.2.5 视为撤回在先申请的程序
申请人要求本国优先权的,其在先申请自在后申请提出之日起即视为撤回。
申请人要求本国优先权,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规定的,审查员应当对在先申请发
出视为撤回通知书。申请人要求两项以上本国优先权,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规定的,
审查员应当针对相应的在先申请,发出视为撤回通知书。
被视为撤回的在先申请不得请求恢复。
6.2.3 优先权要求的撤回
申请人要求优先权之后,可以撤回优先权要求。申请人要求多项优先权之后,可
以撤回全部优先权要求,也可以撤回其中某一项或者几项优先权要求。
申请人要求撤回优先权要求的,应当提交全体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撤回优先权
声明。符合规定的,审查员应当发出手续合格通知书。不符合规定的,审查员应当发
出视为未提出通知书。
优先权要求撤回后,导致该专利申请的最早优先权日变更时,自该优先权日起算
的各种期限尚未届满的,该期限应当自变更后的最早优先权日或者申请日起算,撤回
优先权的请求是在原最早优先权日起十五个月之后到达专利局的,则在后专利申请的
公布期限仍按照原最早优先权日起算。
要求本国优先权的,撤回优先权后,已按照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第三款规
法 30
细 则 16(5) 及
31.2
细则 31.1
细则 31.3
细则 32.3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28 -
定被视为撤回的在先申请不得因优先权要求的撤回而请求恢复。
6.2.4 优先权要求费
要求优先权的,应当在缴纳申请费的同时缴纳优先权要求费;期满未缴纳或者未
缴足的,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未要求优先权通知书。
视为未要求优先权或者撤回优先权要求的,已缴纳的优先权要求费不予退回。
6.2.5 优先权要求的恢复
视为未要求优先权并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请人可以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六
条的规定请求恢复要求优先权的权利:
(1) 由于未在指定期限内答复办理手续补正通知书导致视为未要求优先权。
(2) 要求优先权声明中至少一项内容填写正确,但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在先申
请文件副本或者优先权转让证明。
(3) 要求优先权声明中至少一项内容填写正确,但未在规定期限内缴纳或者缴足
优先权要求费。
(4) 分案申请的原申请要求了优先权。
有关恢复权利请求的处理规定,适用本指南第五部分第七章第 6 节的规定。
除以上情形外,其他原因造成被视为未要求优先权的,不予恢复。例如,由于提
出专利申请时未在请求书中提出声明而视为未要求优先权的,不予恢复要求优先权的
权利。
6.3 不丧失新颖性的公开
根据专利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享有优先权的指优
先权日) 之前六个月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
(1) 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
(2) 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
(3) 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
6.3.1 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
中国政府主办的国际展览会,包括国务院、各部委主办或者国务院批准由其他机
关或者地方政府举办的国际展览会。中国政府承认的国际展览会,是指国际展览会公
约规定的由国际展览局注册或者认可的国际展览会。所谓国际展览会,即展出的展品
除了举办国的产品以外,还应当有来自外国的展品。
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六个月内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
览会上首次展出过,申请人要求不丧失新颖性宽限期的,应当在提出申请时在请求书
中声明,并在自申请日起两个月内提交证明材料。
国际展览会的证明材料,应当由展览会主办单位出具。证明材料中应当注明展览
会展出日期、地点、展览会的名称以及该发明创造展出的日期、形式和内容,并加盖
公章。
6.3.2 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
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是指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全国性学术团体组
织召开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不包括省以下或者受国务院各部委或者全国性学术
团体委托或者以其名义组织召开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在后者所述的会议上的公
开将导致丧失新颖性,除非这些会议本身有保密约定。
细则 93.1(1)
细则 95.2
细则 30.1
细则 30.2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29 -
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六个月内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
首次发表过,申请人要求不丧失新颖性宽限期的,应当在提出申请时在请求书中声明,
并在自申请日起两个月内提交证明材料。
学术会议和技术会议的证明材料,应当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组织会议的全
国性学术团体出具。证明材料中应当注明会议召开的日期、地点、会议的名称以及该
发明创造发表的日期、形式和内容,并加盖公章。
6.3.3 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
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所造成的公开,包括他人未遵守明示或者默示
的保密信约而将发明创造的内容公开,也包括他人用威胁、欺诈或者间谍活动等手段
从发明人或者申请人那里得知发明创造的内容而后造成的公开。
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六个月内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了其内
容,若申请人在申请日前已获知,应当在提出专利申请时在请求书中声明,并在自申
请日起两个月内提交证明材料。若申请人在申请日以后得知的,应当在得知情况后两
个月内提出要求不丧失新颖性宽限期的声明,并附具证明材料。审查员认为必要时,
可以要求申请人在指定期限内提交证明材料。
申请人提交的关于他人泄露申请内容的证明材料,应当注明泄露日期、泄露方式、
泄露的内容, 并由证明人签字或者盖章。
申请人要求享有不丧失新颖性宽限期但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
未要求不丧失新颖性宽限期的通知书。
6.4 实质审查请求
发明专利申请的实质审查程序主要依据申请人的实质审查请求而启动。
6.4.1 实质审查请求的相关要求
实质审查请求应当在自申请日(有优先权的,指优先权日) 起三年内提出,并在此
期限内缴纳实质审查费。
发明专利申请人请求实质审查时,应当提交在申请日(有优先权的,指优先权日)
前与其发明有关的参考资料。
6.4.2 实质审查请求的审查及处理
对实质审查请求的审查按照下述要求进行:
(1) 在实质审查请求的提出期限届满前三个月时,申请人尚未提出实质审查请求
的, 审查员应当发出期限届满前通知书。
(2) 申请人已在规定期限内提交了实质审查请求书并缴纳了实质审查费,但实质
审查请求书的形式仍不符合规定的,审查员可以发出视为未提出通知书;如果期限届
满前通知书已经发出,则审查员应当发出办理手续补正通知书,通知申请人在规定期
限内补正;期满未补正或者补正后仍不符合规定的,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未提出通知
书。
(3)申请人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实质审查请求书,或者未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或
者缴足实质审查费的,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撤回通知书。
(4) 实质审查请求符合规定的,在进入实质审查程序时,审查员应当发出发明专
利申请进入实质审查阶段通知书。
6.5 提前公布声明
法 35.1
细 则 93.1(2)
及 96
法 36
细则 46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30 -
提前公布声明只适用于发明专利申请。
申请人提出提前公布声明不能附有任何条件。
提前公布声明不符合规定的,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未提出通知书;符合规定的,
在专利申请初步审查合格后立即进入公布准备。进入公布准备后,申请人要求撤销提
前公布声明的,该要求视为未提出,申请文件照常公布。
6.6 撤回专利申请声明
授予专利权之前,申请人随时可以主动要求撤回其专利申请。申请人撤回专利申
请的,应当提交撤回专利申请声明,并附具全体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同意撤回专利申
请的证明材料,或者仅提交由全体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撤回专利申请声明。委托专
利代理机构的,撤回专利申请的手续应当由专利代理机构办理,并附具全体申请人签
字或者盖章同意撤回专利申请的证明材料,或者仅提交由专利代理机构和全体申请人
签字或者盖章的撤回专利申请声明。
撤回专利申请不得附有任何条件。
撤回专利申请声明不符合规定的,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未提出通知书;符合规定
的,审查员应当发出手续合格通知书。撤回专利申请的生效日为手续合格通知书的发
文日。对于已经公布的发明专利申请,还应当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告。申请人无正当
理由不得要求撤销撤回专利申请的声明;但在申请权非真正拥有人恶意撤回专利申请
后,申请权真正拥有人(应当提交生效的法律文书来证明) 可要求撤销撤回专利申请的
声明。
撤回专利申请的声明是在专利申请进入公布准备后提出的,申请文件照常公布或
者公告,但审查程序终止。
6.7 著录项目变更
著录项目(即著录事项) 包括:申请号、申请日、发明创造名称、分类号、优先权
事项(包括在先申请的申请号、申请日和原受理机构的名称)、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事
项(包括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国籍或者注册的国家或地区、地址、邮
政编码、组织机构代码或者居民身份证件号码)、发明人姓名、专利代理事项(包括专
利代理机构的名称、机构代码、地址、邮政编码、专利代理人姓名、执业证号码、联
系电话)、联系人事项(包括姓名、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以及代表人等。
其中有关人事的著录项目(指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事项、发明人姓名、专利代理事
项、联系人事项、代表人) 发生变化的,应当由当事人按照规定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
续;其他著录项目发生变化的,可以由专利局根据情况依职权进行变更。
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 转让或者因其他事由发生转移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应
当以著录项目变更的形式向专利局登记。
6.7.1 著录项目变更手续
6.7.1.1 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
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应当提交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一件专利申请的多个著录
项目同时发生变更的,只需提交一份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一件专利申请同一著录项
目发生连续变更的,应当分别提交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多件专利申请的同一著录项
目发生变更的,即使变更的内容完全相同,也应当分别提交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
6.7.1.2 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应当按照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即著录事项变更
法 32
细则 36.1
细则 36.2
法 10 及细则
119.2
细则 93.1(5)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31 -
费)。专利局公布的专利收费标准中的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是指,一件专利申请每次每
项申报著录项目变更的费用。针对一项专利申请(或专利),申请人在一次著录项目变
更申报手续中对同一著录项目提出连续变更,视为一次变更。申请人请求变更发明人
和/或申请人(或专利权人)的,应当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200 元,请求变更专利
代理机构和/或专利代理人的,应当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50 元。
例如,在一次著录项目变更申报手续中申请人请求将一件专利申请的申请人从甲
变更为乙,再从乙变更为丙,视为一次申请人变更,应当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200
元。若同时变更发明人姓名,申请人也只需缴纳一项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200 元。
又如,在一次著录项目变更申报手续中申请人请求将一件专利申请的申请人从甲
变更为乙,同时变更专利代理机构和代理人,申请人应当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200
元和代理机构、代理人变更手续费 50 元。
6.7.1.3 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缴纳期限
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应当自提出请求之日起一个月内缴纳,另有规定的除外;期
满未缴纳或者未缴足的,视为未提出著录项目变更申报。
6.7.1.4 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的人
未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著录项目变更手续应当由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或者其代
表人办理;已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由专利代理机构办理。因权利转移引起的变
更,也可以由新的权利人或者其委托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
6.7.2 著录项目变更证明文件
6.7.2.1 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姓名或者名称变更
(1) 个人因更改姓名提出变更请求的,应当提交户籍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
(2)个人因填写错误提出变更请求的,应当提交本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声明及本人的
身份证明文件。
(3) 企业法人因更名提出变更请求的,应当提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文
件。
(4)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因更名提出变更请求的,应当提交登记管理部门
出具的证明文件。
(5) 机关法人因更名提出变更请求的,应当提交上级主管部门签发的证明文件。
(6) 其他组织因更名提出变更请求的,应当提交登记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
(7) 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因更名提出变更请求的,应当参照以上
各项规定提交相应的证明文件。
(8) 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因更改中文译名提出变更请求的,应当
提交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的声明。
6.7.2.2 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 转移
(1)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因权属纠纷发生权利转移提出变更请求的,如果纠纷是通
过协商解决的,应当提交全体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权利转移协议书。如果纠纷是由
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调解解决的,应当提交该部门出具的调解书;如果纠纷是由人
民法院调解或者判决确定的,应当提交生效的人民法院调解书或者判决书,对一审法
院的判决,收到判决书后,审查员应当通知其他当事人,确认是否提起上诉,在指定
的期限内未答复或者明确不上诉的,应当依据此判决书予以变更;提起上诉的,当事
人应当提交上级人民法院出具的证明文件,原人民法院判决书不发生法律效力;如果
细则 99.3
法 10
细则 119.2
细则 14.1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32 -
纠纷是由仲裁机构调解或者裁决确定的,应当提交仲裁调解书或者仲裁裁决书。
(2)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因权利的转让或者赠与发生权利转移提出变更请求
的,应当提交双方签字或者盖章的转让或者赠与合同。必要时还应当提交主体资格证
明,例如:有当事人对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转让或者赠与有异议的;当事人办理
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转移手续,多次提交的证明文件相互矛盾的;转让或者赠与
协议中申请人或专利权人的签字或者盖章与案件中记载的签字或者盖章不一致的。该
合同是由单位订立的,应当加盖单位公章或者合同专用章。公民订立合同的,由本人
签字或者盖章。有多个申请人(或专利权人)的,应当提交全体权利人同意转让或者
赠与的证明材料。
(3) 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 转让(或赠与) 涉及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
织的,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i)转让方、受让方均是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的,应当提交双方签
字或者盖章的转让合同。
(ii)对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或专利),转让方是中国内地的个人或者单位,
受让方是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的,应当出具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颁发
的《技术出口许可证》或者《自由出口技术合同登记证书》,或者地方商务主管部门
颁发的《自由出口技术合同登记证书》,以及双方签字或者盖章的转让合同。
(iii)转让方是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受让方是中国内地个人或者
单位的,应当提交双方签字或者盖章的转让合同。
中国内地的个人或者单位与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作为共同转让
方,受让方是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的,适用本项(ii) 的规定处理;中
国内地的个人或者单位与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作为共同受让方,转让
方是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的,适用本项(iii) 的规定处理。
中国内地的个人或者单位与香港、澳门或者台湾地区的个人、企业或者其他组织
作为共同转让方,受让方是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的,参照本项(ii) 的
规定处理;中国内地的个人或者单位与香港、澳门或者台湾地区的个人、企业或者其
他组织作为共同受让方,转让方是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的,参照本项
(iii) 的规定处理。
转让方是中国内地的个人或者单位,受让方是香港、澳门或者台湾地区的个人、
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参照本项(ii)的规定处理。
(4)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是单位,因其合并、分立、注销或者改变组织形式提出变
更请求的,应当提交登记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
(5)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因继承提出变更请求的,应当提交经公证的当事人是唯一
合法继承人或者当事人已包括全部法定继承人的证明文件。除另有明文规定外,共同
继承人应当共同继承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
(6) 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 因拍卖提出变更请求的,应当提交有法律效力的证明
文件。
(7) 专利权质押期间的专利权转移,除应当提交变更所需的证明文件外,还应当
提交质押双方当事人同意变更的证明文件。
6.7.2.3 发明人变更
(1) 因发明人更改姓名提出变更请求的, 参照本章第 6.7.2.1 节第(1) 项的规定。
(2) 因漏填或者错填发明人提出变更请求的,应当提交由全体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和变更前全体发明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证明文件。
(3)因发明人资格纠纷提出变更请求的, 参照本章第 6.7.2.2 节第(1) 项的规定。
法 10
细则 119.2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33 -
(4)因更改中文译名提出变更请求的,应当提交发明人声明。
6.7.2.4 专利代理机构及代理人变更
(1) 专利代理机构更名、迁址的,应当首先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主管部门办理备案
的注册变更手续,注册变更手续生效后,由专利局统一对其代理的全部有效专利申请
及专利进行变更处理。专利代理人的变更应当由专利代理机构办理个案变更手续。
(2) 办理解除委托或者辞去委托手续的,应当事先通知对方当事人。
解除委托时,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应当提交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并附具全体申
请人(或专利权人) 签字或者盖章的解聘书,或者仅提交由全体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签
字或者盖章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
辞去委托时,专利代理机构应当提交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并附具申请人(或专利
权人) 或者其代表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同意辞去委托声明,或者附具由专利代理机构盖
章的表明已通知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的声明。
变更手续生效(即发出手续合格通知书) 之前,原专利代理委托关系依然有效,且
专利代理机构已为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办理的各种事务在变更手续生效之后继续有
效。变更手续不符合规定的,审查员应当向办理变更手续的当事人发出视为未提出通
知书;变更手续符合规定的,审查员应当向当事人发出手续合格通知书。
对于第一署名申请人是在中国内地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申请人的专
利申请,在办理解除委托或者辞去委托手续时,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应当同时委托新
的专利代理机构,否则不予办理解除委托或者辞去委托手续,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未
提出通知书。
对于第一署名申请人是在中国内地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香港、澳门或者台
湾地区申请人的专利申请,在办理解除委托或者辞去委托手续时,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应当同时委托新的专利代理机构,否则不予办理解除委托或者辞去委托手续,审查员
应当发出视为未提出通知书。
(3) 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更换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由全体申请人(或专利权
人) 签字或者盖章的对原专利代理机构的解除委托声明以及对新的专利代理机构的委
托书。
(4) 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 转移的,变更后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委托新专利代
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变更
后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委托原专利代理机构的,只需提交新增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6.7.2.5 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国籍变更
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变更国籍的,应当提交身份证明文件。
6.7.2.6 证明文件的形式要求
(1) 提交的各种证明文件中,应当写明申请号(或专利号)、发明创造名称和申请人
(或专利权人) 姓名或者名称。
(2)一份证明文件仅对应一次著录项目变更请求,同一著录项目发生连续变更的,
应当分别提交证明文件。
(3) 各种证明文件应当是原件。证明文件是复印件的,应当经过公证或者由出具
证明文件的主管部门加盖公章(原件在专利局备案确认的除外);在外国形成的证明文
件是复印件的,应当经过公证。
细则 119.2
细则 119.2
细则 120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34 -
6.7.3 著录项目变更手续的审批
审查员应当依据当事人提交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和附具的证明文件进行审查。
著录项目变更申报手续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向办理变更手续的当事人发出视为未提出
通知书;著录项目变更申报手续符合规定的,应当向有关当事人发出手续合格通知书,
通知著录项目变更前后的情况,应当予以公告的,还应当同时通知准备公告的卷期号。
著录项目变更涉及权利转移的,手续合格通知书应当发给双方当事人。同一次提
出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涉及多次变更的,手续合格通知书应当发给变更前的申请人
(或专利权人) 和变更最后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手续合格通知书中的申请人(或专利
权人) 应当填写变更后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涉及专利代理机构更换的,手续合格
通知书应当发给变更前和变更后的专利代理机构。与此同时,审查员还应当作如下处
理:
(1)涉及享有费用减缓的:
(i)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全部变更的,变更后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未提出费用减
缓请求的,不再予以费用减缓,审查员应当修改数据库中的费用减缓标记,并通知申
请人(或专利权人)。
(ii) 变更后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增加的,新增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未提出费用
减缓请求的,不再予以费用减缓,审查员应当修改数据库中的费用减缓标记,并通知
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iii) 变更后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减少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未再提出费用减缓
请求的,费用减缓标准不变。
变更后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可以根据专利费用减缓办法重新办理请求费用减
缓的手续。
(2) 变更前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填写了联系人的,变更后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未指定原联系人为其联系人的,审查员应当删除数据库中变更前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指定的联系人信息。
(3) 涉及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变更后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未委托专利代理机
构的,审查员应当删除数据库中变更前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委托的专利代理机构信
息。
(4)按规定应当在专利公报上公告变更情况的,例如专利权人的变更等,应当公告
著录项目变更前后的情况。
(5)专利代理机构名称、地址变更以及按照专利代理条例撤销专利代理机构的,应
当作如下处理:
(i)对于因专利代理机构的集体著录项目变更和专利代理机构被撤销需要统一处理
的, 统一修改数据库中有关著录项目。
(ii)被撤销专利代理机构的专利申请(或专利) 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是中国内地
个人或者单位的,自撤销公告之日起,第一署名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视为专利申请的
代表人,另有声明的除外。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也可以重新委托其他专利代理机构。
6.7.4 著录项目变更的生效
(1) 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自专利局发出变更手续合格通知书之日起生效。专利申请
权(或专利权) 的转移自登记日起生效,登记日即上述的手续合格通知书的发文日。
(2) 著录项目变更手续生效前,专利局发出的通知书以及已进入专利公布或公告
准备的有关事项,仍以变更前为准。
7.明显实质性缺陷的审查
法 10.3
细则 44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35 -
7.1 根据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的审查
根据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
进所 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初步审查中,申请文件描述了“发明” 的部分技术特征的,审查员可以不判断
该技术方案是否完整,也可以不判断该技术方案能否实施。但是,申请文件仅描述了
某些技术指标、优点和效果,而对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未作任何描述,甚至未描
述任何技术内容的,审查员应当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通知申请人在指定期限内陈述
意见或者修改。申请人未在指定期限内答复的,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撤回通知书;申
请人陈述意见或者补正后仍不符合规定的,审查员可以作出驳回决定。
7.2 根据专利法第五条的审查
根据专利法第五条的规定,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以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
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初步审查中,审查员应当参照本指南第二部分第一章第 3 节的规定,对申请专利
的发明是否明显违反法律、是否明显违反社会公德、是否明显妨害公共利益三个方面
进行审查;对依赖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应当审查遗传资源的获取或利用是否明
显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审查员认为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或者部分内容属于上
述几个方面之一的,例如申请人提交下列或者类似申请: “一种吸毒工具”、“一种
赌博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审查员应当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说明理由,通知申请人
在指定期限内陈述意见或者删除相应部分。申请人陈述的理由不足以说明该申请不属
于专利法第五条规定的范围或者无充分理由而又拒绝删除相应部分的,应当作出驳回
决定。申请人按照审查员意见删除相应部分,为使上下文内容达到文字上的连贯性而
增加必要的文字应当允许。
上述所称违反专利法第五条的发明创造,不包括仅其实施为法律所禁止的发明创
造。
7.3 根据专利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审查
根据专利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申请人将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向外国申请专利
的, 应当事先报经专利局进行保密审查。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是指技术方案的
实质性内容在中国境内完成的发明。
初步审查中,审查员有理由认为申请人违反上述规定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对于其
在国内就相同的发明提出的专利申请,应当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申请人陈述的理由
不足以说明该申请不属于上述情形的,审查员可以以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条第一款为
理由,根据专利法第二十条第四款和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作出驳回决
定。
7.4 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的审查
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
(1)科学发现;
(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4)动物和植物品种;
(5)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细则 10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36 -
对上述第(4) 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专利法的规定授予专利权。
初步审查中,审查员应当参照本指南第二部分第一章第 4 节的规定,对申请专利
的发明是否明显属于专利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进行审查。审查员
认为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属于专利法第二十五条所列情形之一的,例如申请人提交下
列或者类似申请的:“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一种人体疾病的诊断方法”,审查员应
当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说明理由,通知申请人在指定期限内陈述意见。申请人陈述
的理由不足以说明该申请不属于上述情形之一的,审查员可以作出驳回决定。审查员
认为专利申请的部分内容属于上述情形之一,而又难以从该申请中分割出来时,在初
步审查中可不作处理,留待实质审查时处理。
7.5 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的审查
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一件发明专利申请应当限于一项发明,属
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的两项以上的发明,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
初步审查中,只有当一件专利申请包含了两项以上完全不相关联的发明时,审查
员才需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通知申请人修改其专利申请,使其符合单一性规定;申
请人无正当理由而又拒绝对其申请进行修改的,审查员可以作出驳回决定。
7.6 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审查
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申请人可以对其专利申请文件进行修改。但是,
对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
初步审查中,只有当审查员发出了审查意见通知书,要求申请人修改申请文件时,
才需对申请人就此作出的修改是否明显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范围进行审
查。修改明显超范围的,例如申请人修改了数据或者扩大了数值范围,或者增加了原
说明书中没有相应文字记载的技术方案的权利要求,或者增加一页或者数页原说明书
或者权利要求中没有记载的发明的实质内容,审查员应当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通知
申请人该修改不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申请人陈述意见或者补正后仍不符合
规定的,审查员可以作出驳回决定。
在初步审查程序中,申请人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提出了主动修
改文本的,审查员除对补正书进行形式审查外,仅需对主动修改的提出时机是否符合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一条的规定进行核实。符合规定的,作出合格的处理意见后存
档;不符合规定的,作出供实审参考的处理意见后存档。对主动修改文本的内容不进
行审查, 留待实质审查时处理。
7.7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七条的审查
在说明书中,不得使用与技术无关的词句,也不得使用商业性宣传用语以及贬低
或者诽谤他人或者他人产品的词句,但客观地指出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不应当
认为是贬低行为。说明书中应当记载发明的技术内容。说明书明显不符合上述规定的,
审查员应当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说明理由,并通知申请人在指定期限内陈述意见或
者补正;申请人未在指定期限内答复的,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撤回通知书;申请人陈
述意见或者补正后仍不符合规定的,审查员可以作出驳回决定。
初步审查中,只要说明书中描述了发明的部分技术特征,并且形式上符合本章第
4.2 节的规定,对其他实质性问题不必审查,留待实质审查时处理。
7.8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九条的审查
权利要求书应当记载发明的技术特征。
细则 42.2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37 -
权利要求书中不得使用与技术方案的内容无关的词句,例如“请求保护该专利的
生产、销售权” 等,不得使用商业性宣传用语,也不得使用贬低他人或者他人产品
的词句。
初步审查中,权利要求书明显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审查员应当发出审查意见通知
书,说明理由,并通知申请人在指定期限内陈述意见或者补正;申请人未在指定期限
内答复的,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撤回通知书;申请人陈述意见或者补正后仍不符合规
定的,审查员可以作出驳回决定。
8.依职权修改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一条第四款的规定,对于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中文字和
符号的明显错误,审查员可以在初步审查合格之前依职权进行修改,并通知申请人。
依职权修改的常见情形如下:
(1) 请求书:修改申请人地址或联系人地址中漏写、错写或者重复填写的省(自治
区、直辖市)、市、邮政编码等信息。
(2)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改正明显的文字错误和标点符号错误,修改明显的文
本编辑错误,删除明显多余的信息。但是,可能导致原始申请文件记载范围发生变化
的修改,不属于依职权修改的范围。
(3) 摘要:添加明显遗漏的内容,改正明显的文字错误和标点符号错误,删除明
显多余的信息,指定摘要附图。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38 -
第二章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
1.引 言
根据专利法第三条和第四十条的规定,专利局受理和审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经
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作出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决定,发给相应的专利证
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因此,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是受理实用新型专利
申请之后、授予专利权之前的一个必要程序。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初步审查的范围是:
(1)申请文件的形式审查,包括专利申请是否包含专利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申请文
件,以及这些文件是否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第三条、第十六条至第二十三条、
第四十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二款和第三款、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第
一百一十九条、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
(2)申请文件的明显实质性缺陷审查,包括专利申请是否明显属于专利法第五条、
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是否不符合专利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二十条第
一款的规定,是否明显不符合专利法第二条第三款、第二十二条第二款或第四款、第
二十六条第三款或第四款、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第三十三条或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七
条至第二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是否依照专利法第九条规定不能取得专
利权。
(3)其他文件的形式审查,包括与专利申请有关的其他手续和文件是否符合专利法
第十条第二款、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以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第
三条、第六条、第十五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一款至第三款、第三十二条、第
三十三条、第三十六条、第四十五条、第八十六条、第一百条、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
定。
(4)有关费用的审查,包括专利申请是否按照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九十三条、第九十
五条、第九十九条的规定缴纳了相关费用。
2.审查原则
初步审查程序中,审查员应当遵循以下审查原则。
(1) 保密原则
审查员在专利申请的审批程序中,根据有关保密规定,对于尚未公布、公告的专
利申请文件和与专利申请有关的其他内容,以及其他不适宜公开的信息负有保密责
任。
(2)书面审查原则
审查员应当以申请人提交的书面文件为基础进行审查,审查意见(包括补正通知)
和审查结果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初步审查程序中,原则上不进行会晤。
(3)听证原则
审查员在作出驳回决定之前,应当将驳回所依据的事实、理由和证据通知申请人,
至少给申请人一次陈述意见和/或修改申请文件的机会。审查员作出驳回决定时,驳
回决定所依据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是已经通知过申请人的,不得包含新的事实、
理由和/或证据。
(4)程序节约原则
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审查员应当尽可能提高审查效率,缩短审查过程。对于存
在可以通过补正克服的缺陷的申请,审查员应当进行全面审查,并尽可能在一次补正
通知书中指出全部缺陷。对于存在不可能通过补正克服的实质性缺陷的申请,审查员
可以不对申请文件和其他文件的形式缺陷进行审查,在审查意见通知书中可以仅指出
细则 44.1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39 -
实质性缺陷。对于申请文件中的缺陷均可以通过依职权修改克服的申请,审查员可以
不发出补正通知书。
除遵循以上原则外,审查员在作出视为未提出、视为撤回、驳回等处分决定的同
时,应当告知申请人可以启动的后续程序。
3.审查程序
3.1 授予专利权通知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审查员应当作出授予实用新
型专利权通知。能够授予专利权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包括不需要补正就符合初步审查
要求的专利申请,以及经过补正符合初步审查要求的专利申请。
授予专利权通知书除收件人信息、著录项目外,还应指明授权所依据的文本和实
用新型名称。审查员依职权修改的,还应当写明依职权修改的内容。
3.2 申请文件的补正
初步审查中,对于申请文件存在可以通过补正克服的缺陷的专利申请,审查员应
当进行全面审查,并发出补正通知书。经申请人补正后,申请文件仍然存在缺陷的,
审查员应当再次发出补正通知书。
补正通知书除收件人信息、著录项目外,还应包括如下内容:
(1)指出补正通知书所针对的是申请人何时提交的何种文件;
(2)明确具体地指出申请文件中存在的缺陷,并指出其不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
的有关条款;
(3)明确具体地说明审查员的倾向性意见和可能的建议,使申请人能够理解审查员
的意图;
(4)指定申请人答复补正通知书的期限;
(5)提示申请人补正时的文件种类和数量要求。
3.3 明显实质性缺陷的处理
初步审查中,如果审查员认为申请文件存在不可能通过补正方式克服的明显实质
性缺陷,应当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
审查意见通知书除收件人信息、著录项目外,还应包括如下内容:
(1) 指出审查意见通知书所针对的是申请人何时提交的何种文件;
(2)明确具体地指出申请文件中存在的缺陷,并指出其不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
的有关条款,对申请文件存在的明显实质性缺陷的事实,必要时还应结合有关证据进
行分析;
(3)说明审查员将根据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准备驳回专利申请的倾向
性意见;
(4)指定申请人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的期限。
3.4 通知书的答复
申请人在收到补正通知书或者审查意见通知书后,应当在指定的期限内补正或者
陈述意见。申请人对专利申请进行补正的,应当提交补正书和相应修改文件替换页。
申请文件的修改替换页应当一式两份,其他文件只需提交一份。对申请文件的修改,
应当针对通知书指出的缺陷进行修改。修改的内容不得超出申请日提交的说明书和权
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
申请人期满未答复的,审查员应当根据情况发出视为撤回通知书或者其他通知
法 40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40 -
书。申请人因正当理由难以在指定的期限内作出答复的,可以提出延长期限请求。有
关延长期限请求的处理,适用本指南第五部分第七章第 4 节的规定。
对于因不可抗拒事由或者因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而导致专利申请被视为撤回
的,申请人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专利局提出恢复权利的请求。有关恢复权利请求的
处理,适用本指南第五部分第七章第 6 节的规定。
3.5 申请的驳回
3.5.1 驳回条件
申请文件存在审查员认为不可能通过补正方式克服的明显实质性缺陷,审查员发
出审查意见通知书后,在指定的期限内申请人未提出有说服力的意见陈述和/或证
据,也未针对通知书指出的缺陷进行修改,例如仅改变了错别字或改变了表述方式,
审查员可以作出驳回决定。如果是针对通知书指出的缺陷进行了修改,即使所指出的
缺陷仍然存在,也应当给申请人再次陈述和/或修改文件的机会。对于此后再次修改
涉及同类缺陷的,如果修改后的申请文件仍然存在已通知过申请人的缺陷,审查员可
以作出驳回决定。
申请文件存在可以通过补正方式克服的缺陷,审查员针对该缺陷已发出过两次补
正通知书,并且在指定的期限内经申请人陈述意见或者补正后仍然没有消除的,审查
员可以作出驳回决定。
3.5.2 驳回决定正文
驳回决定正文包括案由、驳回的理由以及决定三个部分。
(1) 在案由部分,应当指明驳回决定所针对的申请文本,并简述被驳回申请的审
查过程。
(2) 在驳回的理由部分,应当详细论述驳回决定所依据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尤
其应当注意下列各项要求:
(i)正确选用法律条款。当可以同时根据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不同条款驳回专利
申请时,应当选择其中最为适合、占主导地位的条款作为驳回的主要法律依据,同时
简要指出申请中存在的其他实质性缺陷。驳回的法律依据应当包含在专利法实施细则
第四十四条所列的法律条款中。
(ii)以令人信服的事实、理由和证据作为驳回的依据,而且对于这些事实、理由和
证据的听证,已经符合驳回条件。
(iii) 经多次补正仍然存在缺陷而驳回专利申请的,应当明确指出针对该缺陷已经
发出过两次或两次以上补正通知书,并且最后一次补正文件仍然存在该缺陷。
(iv)以专利法第二条第三款、第五条、第九条、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二十二条第二
款或第四款、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三款或第四款、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第三十
三条或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条、第四十三条第一款为理由驳回专利申请的,应当对
申请文件中的明显实质性缺陷进行分析。
审查员在驳回理由部分还应当对申请人的争辩意见进行简要的评述。
(3) 在决定部分,应当明确指出该专利申请不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应条
款,并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作出驳回该专利申请的结论。
3.6 前置审查和复审后的处理
因不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专利申请被驳回,申请人对驳回决定不服
的,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复审请求。对复审请求的前置审查及
复审后的处理,参照本指南第二部分第八章第 8 节的规定。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41 -
4.其他文件和相关手续的审查
4.1 委托专利代理机构
适用本部分第一章第 6.1 节的规定。
4.2 要求优先权
适用本部分第一章第 6.2 节的规定。
4.3 不丧失新颖性的公开
适用本部分第一章第 6.3 节的规定。
4.4 撤回专利申请声明
适用本部分第一章第 6.6 节的规定。
4.5 著录项目变更
适用本部分第一章第 6.7 节的规定。
5.根据专利法第五条和第二十五条的审查
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是否明显属于专利法第五条、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不授予专利
权的申请的审查,参照本指南第二部分第一章第 3 节和第 4 节的规定。
6.根据专利法第二条第三款的审查
根据专利法第二条第三款的规定,专利法所称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
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这是对可以获得专利保护的实用新
型的一般性定义,而不是判断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具体审查标准。
6.1 实用新型专利只保护产品
根据专利法第二条第三款的规定,实用新型专利只保护产品。所述产品应当是经
过产业方法制造的,有确定形状、构造且占据一定空间的实体。
一切方法以及未经人工制造的自然存在的物品不属于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客体。
上述方法包括产品的制造方法、使用方法、通讯方法、处理方法、计算机程序以
及将产品用于特定用途等。
例如,齿轮的制造方法、工作间的除尘方法或数据处理方法,自然存在的雨花石
等不属于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客体。
一项发明创造可能既包括对产品形状、构造的改进,也包括对生产该产品的专用
方法、工艺或构成该产品的材料本身等方面的改进。但是实用新型专利仅保护针对产
品形状、构造提出的改进技术方案。
应当注意的是:
(1)权利要求中可以使用已知方法的名称限定产品的形状、构造,但不得包含方法
的步骤、工艺条件等。例如,以焊接、铆接等已知方法名称限定各部件连接关系的,
不属于对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
(2) 如果权利要求中既包含形状、构造特征,又包含对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例
如含有对产品制造方法、使用方法或计算机程序进行限定的技术特征,则不属于实用
新型专利保护的客体。例如,一种木质牙签,主体形状为圆柱形,端部为圆锥形,其
特征在于:木质牙签加工成形后,浸泡于医用杀菌剂中 5~20 分钟,然后取出晾干。
由于该权利要求包含了对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因而不属于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客
体。
6.2 产品的形状和/或构造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42 -
根据专利法第二条第三款的规定,实用新型应当是针对产品的形状和/或构造所
提出的改进。
6.2.1 产品的形状
产品的形状是指产品所具有的、可以从外部观察到的确定的空间形状。
对产品形状所提出的改进可以是对产品的三维形态所提出的改进,例如对凸轮形
状、刀具形状作出的改进;也可以是对产品的二维形态所提出的改进, 例如对型材
的断面形状的改进。
无确定形状的产品,例如气态、液态、粉末状、颗粒状的物质或材料,其形状不
能作为实用新型产品的形状特征。
应当注意的是:
(1)不能以生物的或者自然形成的形状作为产品的形状特征。例如,不能以植物盆
景中植物生长所形成的形状作为产品的形状特征,也不能以自然形成的假山形状作为
产品的形状特征。
(2)不能以摆放、堆积等方法获得的非确定的形状作为产品的形状特征。
(3)允许产品中的某个技术特征为无确定形状的物质,如气态、液态、粉末状、颗
粒状物质,只要其在该产品中受该产品结构特征的限制即可,例如,对温度计的形状
构造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允许写入无确定形状的酒精。
(4)产品的形状可以是在某种特定情况下所具有的确定的空间形状。例如,具有新
颖形状的冰杯、降落伞等。又如,一种用于钢带运输和存放的钢带包装壳,由内钢圈、
外钢圈、捆带、外护板以及防水复合纸等构成,若其各部分按照技术方案所确定的相
互关系将钢带包装起来后形成确定的空间形状,这样的空间形状不具有任意性,则钢
带包装壳属于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客体。
6.2.2 产品的构造
产品的构造是指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安排、组织和相互关系。
产品的构造可以是机械构造,也可以是线路构造。机械构造是指构成产品的零部
件的相对位置关系、连接关系和必要的机械配合关系等;线路构造是指构成产品的元
器件之间的确定的连接关系。
复合层可以认为是产品的构造,产品的渗碳层、氧化层等属于复合层结构。
物质的分子结构、组分、金相结构等不属于实用新型专利给予保护的产品的构造。
例如,仅改变焊条药皮组分的电焊条不属于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客体。
应当注意的是:
(1) 权利要求中可以包含已知材料的名称,即可以将现有技术中的已知材料应用
于具有形状、构造的产品上,例如复合木地板、塑料杯、记忆合金制成的心脏导管支
架等,不属于对材料本身提出的改进。
(2) 如果权利要求中既包含形状、构造特征,又包含对材料本身提出的改进,则
不属于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客体。例如,一种菱形药片,其特征在于,该药片是由 20%
的A组分、40%的B组分及 40%的C组分构成的。由于该权利要求包含了对材料本身
提出的改进, 因而不属于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客体。
6.3 技术方案
专利法第二条第三款所述的技术方案,是指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利用了
自然规律的技术手段的集合。技术手段通常是由技术特征来体现的。
未采用技术手段解决技术问题,以获得符合自然规律的技术效果的方案,不属于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43 -
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客体。
产品的形状以及表面的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的新方案,没有解决技术问题的,
不属于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客体。产品表面的文字、符号、图表或者其结合的新方案,
不属于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客体。例如:仅改变按键表面文字、符号的计算机或手机
键盘;以十二生肖形状为装饰的开罐刀;仅以表面图案设计为区别特征的棋类、牌类,
如古诗扑克等。
7.申请文件的审查
7.1 请求书
适用本部分第一章第 4.1 节的规定。
7.2 说明书
初步审查中,对说明书是否明显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以及专利法实施
细则第十七条第一款至第三款的规定进行审查。涉及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的审
查,参照本指南第二部分第二章第 2.1 节的规定。
说明书的审查包括下述内容:
(1)说明书应当对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
够实现为准;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是指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按照
说明书记载的内容,就能够实现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其技术问题,并且产生
预期的技术效果。
(2)说明书应当写明实用新型的名称,该名称应当与请求书中的名称一致,说明
书还应当包括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等五个
部分,并且在每个部分前面写明标题。
(3)说明书中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应当描述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其技
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对照背景技术写明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并且所要解决的
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应当相互适应,不得出现相互矛盾或不相关
联的情形。
(4) 说明书中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应当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相应技术方案的表述
相一致。
(5) 说明书中应当写明各幅附图的图名,并且对图示的内容作简要说明。附图不
止一幅的,应当对所有附图作出图面说明。
(6) 说明书中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至少应给出一个实现该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并
且应当对照附图进行说明。
(7) 说明书应当用词规范、语句清楚,用技术术语准确地表达实用新型的技术方
案,并不得使用“如权利要求……所述的……” 一类的引用语,也不得使用商业性
宣传用语及贬低他人或者他人产品的词句。
(8)说明书文字部分可以有化学式、数学式或者表格,但不得有插图,包括流程图、
方框图、曲线图、相图等,它们只可以作为说明书的附图。
(9)说明书文字部分写有附图说明但说明书缺少相应附图的,应当通知申请人取
消说明书文字部分的附图说明,或者在指定的期限内补交相应附图。申请人补交附图
的,以向专利局提交或者邮寄补交附图之日为申请日,审查员应当发出重新确定申请
日通知书。申请人取消相应附图说明的, 保留原申请日。
(10) 说明书应当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写页码。
7.3 说明书附图
法 26.3
细则 17.1 及.2
细则 17.1(3)
细则 17.1(4)
细则 17.1(5)
细则 17.3
细则 40
细则 121.2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44 -
附图是说明书的一个组成部分。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
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因此,
说明书附图应该清楚地反映实用新型的内容。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七条第五款和第十八条的规定对说明书附图进行审查。
说明书附图的审查包括下述内容:
(1)附图不得使用工程蓝图、照片。
(2)附图应当使用包括计算机在内的制图工具和黑色墨水绘制,线条应当均匀清
晰,并不得着色和涂改;附图的周围不得有与图无关的框线。
(3)附图应当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用图 1、图 2 等表示,并应当标注在相应附
图的正下方。
(4)附图应当尽量竖向绘制在图纸上,彼此明显分开。当零件横向尺寸明显大于竖
向尺寸必须水平布置时,应当将附图的顶部置于图纸的左边。一页图纸上有两幅以上
的附图,且有一幅已经水平布置时,该页上其他附图也应当水平布置。
(5) 附图的大小及清晰度,应当保证在该图缩小到三分之二时仍能清晰地分辨
出图中的各个细节,以能够满足复印、扫描的要求为准。
(6) 一件专利申请有多幅附图时,在用于表示同一实施方式的各附图中,表示同
一组成部分(同一技术特征或者同一对象) 的附图标记应当一致。说明书中与附图中使
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应当表示同一组成部分。说明书文字部分中未提及的附图标记不
得在附图中出现,附图中未出现的附图标记也不得在说明书文字部分中提及。
(7) 附图中除必需的词语外,不得含有其他的注释;词语应当使用中文,必要时,
可以在其后的括号里注明原文。
(8) 结构框图、逻辑框图、工艺流程图应当在其框内给出必要的文字和符号。
(9) 同一幅附图中应当采用相同比例绘制,为清楚显示其中某一组成部分时可增
加一幅局部放大图。
(10) 说明书附图中应当有表示要求保护的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的附图,
不得仅有表示现有技术的附图,也不得仅有表示产品效果、性能的附图,例如温度变
化曲线图等。
(11) 说明书附图应当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写页码。
7.4 权利要求书
初步审查中,对权利要求书是否明显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四款以及专利法
实施细则第十九条至第二十二条的规定进行审查。涉及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四款的审
查,参照本指南第二部分第二章第 3.2 节的规定。
权利要求书的审查包括下述内容:
(1) 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清楚、简要地限定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
(2) 权利要求书应当记载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
(3) 独立权利要求应当从整体上反映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除必须用其他方式表
达的以外,独立权利要求应当包括前序部分和特征部分,前序部分应写明要求保护的
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主题名称和实用新型主题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
特征,特征部分使用“其特征是…… ” 或者类似的用语,写明实用新型区别于最接
近的现有技术的技术特征。
(4)从属权利要求应当用附加技术特征,对引用的权利要求作进一步的限定,其撰
写应当包括引用部分和限定部分,引用部分写明引用的权利要求的编号及与独立权利
要求一致的主题名称,限定部分写明实用新型附加的技术特征。
(5)一项实用新型应当只有一个独立权利要求,并应写在同一项实用新型的从属权
细则 121.1
细则 18.1
细则 121.3
细则 18.2
细则 17.5
细则 121.2
法 26.4
细则 19.1
细则 20.2
及 21.1
细则 20.3
及 22.1
细则 21.3
法 26.4
细则 19.1
法 26.4
法 26.4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45 -
利要求之前。
(6)在权利要求中作出记载但未记载在说明书中的内容应当补入说明书中。
(7)权利要求中不得包含不产生技术效果的特征。
(8)权利要求中一般不得含有用图形表达的技术特征。
(9)权利要求中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功能或者效果特征来限定实用新型,特征部分不
得单纯描述实用新型功能,只有在某一技术特征无法用结构特征来限定,或者技术特
征用结构特征限定不如用功能或者效果特征来限定更为恰当,而且该功能或者效果在
说明书中有充分说明时,使用功能或者效果特征来限定实用新型才可能是允许的。
(10)权利要求中不得使用技术概念模糊或含义不确定的用语。
(11)权利要求中不得使用与技术方案的内容无关的词句,例如“请求保护该专利
的生产、销售权” 等,也不得使用商业性宣传用语及贬低他人或者他人产品的词句。
此外,权利要求书还应当符合下列形式要求:
(1) 每一项权利要求仅允许在权利要求的结尾处使用句号;一项权利要求可以用
一个自然段表述,也可以在一个自然段中分行或者分小段表述,分行和分小段处只可
用分号或逗号,必要时可在分行或小段前给出其排序的序号。
(2)权利要求书不得加标题。
(3)权利要求书中有几项权利要求的,应当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
(4)权利要求中可以有化学式或者数学式,但不得有插图,通常也不得有表格。除
绝对必要外,不得使用“如说明书……部分所述” 或者“如图……所示” 的用语。
(5)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可以引用说明书附图中相应的标记,以帮助理解权利要
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但是,这些标记应当用括号括起来,并放在相应的技术特征后
面,权利要求中使用的附图标记,应当与说明书附图标记一致。
(6)从属权利要求只能引用在前的权利要求。引用两项以上权利要求的多项从属权
利要求只能以择一方式引用在前的权利要求,并不得作为被另一项多项从属权利要求
引用的基础,即在后的多项从属权利要求不得引用在前的多项从属权利要求。
(7) 权利要求书应当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写页码。
7.5 说明书摘要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对说明书摘要进行审查。说明书摘要的
审查包括下述内容:
(1)摘要应当写明实用新型的名称和所属的技术领域,清楚反映所要解决的技术问
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的要点以及主要用途,尤其应当写明反映该实用新型相对
于背景技术在形状和构造上作出改进的技术特征,不得写成广告或者单纯功能性的产
品介绍。
(2)摘要不得用实用新型名称作为标题。
(3)摘要可以有化学式或数学式。
(4)摘要文字部分(包括标点符号) 不得超过 300 个字。
(5) 说明书摘要应当有摘要附图,申请人应当提交一幅从说明书附图中选出的能
够反映技术方案的附图作为摘要附图。
7.6 申请文件出版条件的格式审查
适用本部分第一章第 4.6 节的规定。
8.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审查
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申请人可以对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进行修
细则 121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46 -
改,但是,对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
如果申请人对申请文件进行修改时,加入了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不能从原说
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直接地、毫无疑义地确定的内容,这样的修改被认为超出了原说
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
申请人从申请中删除某个或者某些特征,也有可能导致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
书记载的范围。
说明书中补入原权利要求书中记载而原说明书中没有描述过的技术特征,并作了
扩大其内容的描述的,被认为修改超出了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
说明书中补入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没有记载的技术特征并且借助原说明书
附图表示的内容不能毫无疑义地确定的,被认为修改超出了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
载的范围。
应当注意的是:
(1)对明显错误的更正,不能被认为超出了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所
谓明显错误,是指不正确的内容可以从原说明书、权利要求书的上下文中清楚地判断
出来,没有作其他解释或者修改的可能。
(2)对于附图中明显可见并有唯一解释的结构,允许补入说明书并写入权利要求书
中。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一条的规定,申请人可以自申请日起两个月内对实用
新型专利申请文件主动提出修改。此外,申请人在收到专利局的审查意见通知书或者
补正通知书后,应当针对通知书指出的缺陷进行修改。
8.1 申请人主动修改
对于申请人的主动修改,审查员应当首先核对提出修改的日期是否在自申请日起
两个月内。对于超过两个月的修改,如果修改的文件消除了原申请文件存在的缺陷,
并且具有被授权的前景,则该修改文件可以接受。对于不予接受的修改文件,审查员
应当发出视为未提出通知书。
对于在两个月内提出的主动修改,审查员应当审查其修改是否超出原说明书和权
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修改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的,审查员应当发
出审查意见通知书,通知申请人该修改不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申请人陈述
意见或补正后仍然不符合规定的,审查员可以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三条和专利法实施细
则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作出驳回决定。
8.2 针对通知书指出的缺陷进行修改
对于申请人答复通知书时所作的修改,审查员应当审查该修改是否超出原说明书
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以及是否针对通知书指出的缺陷进行修改。对于申请人提交
的包含有并非针对通知书所指出的缺陷进行修改的修改文件,如果其修改符合专利法
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并消除了原申请文件存在的缺陷,且具有授权的前景,则该修改
可以被视为是针对通知书指出的缺陷进行的修改,经此修改的申请文件应当予以接
受。对于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一条第三款规定的修改文本,审查员可以发出
通知书,通知申请人该修改文本不予接受,并说明理由,要求申请人在指定期限内提
交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一条第三款规定的修改文本,同时应当指出,如果申请
人再次提交的修改文本仍然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一条第三款的规定,审查员
将针对修改前的文本继续审查,例如作出授权或驳回决定。
如果申请人提交的修改文件超出了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审查员应
当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通知申请人该修改不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申请人
细则 51.2
细则 51.3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47 -
陈述意见或补正后仍然不符合规定的,审查员可以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三条和专利法实
施细则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作出驳回决定。
8.3 审查员依职权修改
审查员在作出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通知前,可以对申请文件中文字和符号的明显
错误依职权进行修改。依职权修改的内容如下:
(1) 请求书:修改申请人地址或联系人地址中漏写、错写或者重复填写的省(自治
区、直辖市)、市、邮政编码等信息。
(2) 说明书:修改明显不适当的实用新型名称和/或所属技术领域;改正错别字、
错误的符号、标记等;修改明显不规范的用语;增补说明书各部分所遗漏的标题;删
除附图中不必要的文字说明等。
(3) 权利要求书:改正错别字、错误的标点符号、错误的附图标记、附图标记增
加括号。但是,可能引起保护范围变化的修改,不属于依职权修改的范围。
(4) 摘要:修改摘要中不适当的内容及明显的错误,指定摘要附图。
审查员依职权修改的内容,应当在文档中记载并通知申请人。
9.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的审查
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以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对实用新
型专利申请明显缺乏单一性的缺陷进行审查。在实用新型的初步审查中,确定特定技
术特征时一般依据申请文件中所描述的背景技术。
有关单一性的审查参照本指南第二部分第六章第 2 节的规定。
10.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的审查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二条和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对实用新型分案申请进行
审查。分案申请的审查适用本部分第一章第 5.1 节的规定,同时参照本指南第二部分
第六章第 3 节的规定。
11.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的审查
初步审查中,审查员对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是否明显不具备新颖性进行审查。审
查员可以根据其获得的有关现有技术或者抵触申请的信息,审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是
否明显不具备新颖性。
实用新型可能涉及非正常申请的,例如明显抄袭现有技术或者重复提交内容明显
实质相同的专利申请,审查员应当根据检索获得的对比文件或者其他途径获得的信
息,审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是否明显不具备新颖性。
有关新颖性的审查参照本指南第二部分第三章的规定。
12.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四款的审查
实用性是指所申请的产品必须能够在产业中制造和应用,而且该产品能够产生积
极、有益的效果。
有关实用性的审查参照本指南第二部分第五章的规定。
13.根据专利法第九条的审查
专利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专利法第九条
第二款规定,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
申请的人。
细则 51.4
关注公众号:何律知友,免费获取更多资料
- 48 -
初步审查中,审查员对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是否符合专利法第九条的规定进行审
查。审查员可以根据其获得的同样的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或专利,审查实用新型专利
申请是否符合专利法第九条的规定。
对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处理,参照本指南第二部分第三章第 6 节的规定。
14.根据专利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审查
根据专利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申请人将在中国完成的实用新型向外国申请
专利的,应当事先报经专利局进行保密审查。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在中国完成的实用新型,是指技术方
案的实质性内容在中国境内完成的实用新型。
初步审查中,审查员有理由认为申请人违反上述规定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对于其
在国内就相同的实用新型提出的专利申请,应当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申请人陈述的
理由不足以说明该申请不属于上述情形的,审查员可以以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条第一
款为理由,根据专利法第二十条第四款和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作出驳回
决定。
15.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的审查
本节仅对进入国家阶段要求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国际申请(以下简称国际申
请) 的特殊问题作出说明和规定,与国家申请相同的问题,适用本章其他规定。
15.1 审查依据文本的确认
15.1.1 申请人的请求
在进入国家阶段时,国际申请的申请人需要在进入国家阶段的书面声明(以下简称
进入声明) 中确认其希望专利局依据的审查文本。
国际申请国家阶段的审查,应当按照申请人的请求,依据其在进入声明中确认的
文本以及随后提交的符合有关规定的文本进行。
15.1.2 审查依据的文本
作为审查基础的文本可能包括:
(1)对于以中文作出国际公布的国际申请,原始提交的国际申请;对于使用外文公
布的国际申请,原始提交的国际申请的中文译文。
(2)对于以中文作出国际公布的国际申请,根据专利合作条约第 19 条提交的修改
的权利要求书;对于使用外文公布的国际申请,根据专利合作条约第 19 条提交的修
改的权利要求书的中文译文。
(3)对于以中文作出国际公布的国际申请,根据专利合作条约第 34 条提交的修改
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附图;对于使用外文公布的国际申请,根据专利合作条约第
34 条提交的修改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附图的中文译文。
(4)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四条和/或第一百零四条提交的补正文本。
(5)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款提交的修改文本。
根据专利合作条约第 28 条或第 41 条的规定,申请人提交所修改的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和附图的期限应当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
作为审查基础的文本以审查基础声明中指明的为准。审查基础声明包括:进入国
家阶段时在进入声明规定栏目中的指明,以及进入国家阶段之后在规定期限内以补充
声明的形式对审查基础的补充指明。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和修正。
如果申请人在进入声明中指明申请文件中含有援引加入的项目或者部分,并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