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 七下

发布时间:2025-1-08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历史人教 七下

≡ 目 录 ≡?第一单元?课时卷1 ?????????????????????????????????? 1课时卷2 ?????????????????????????????????? 5课时卷3 ?????????????????????????????????? 10第一单元测试卷 ??????????????????????????????? 16?第二单元?课时卷4 ?????????????????????????????????? 21课时卷5 ?????????????????????????????????? 26期中综合测试卷(一) ????????????????????????????? 31期中综合测试卷(二) ????????????????????????????? 36课时卷6 ?????????????????????????????????? 41第二单元测试卷 ??????????????????????????????? 48?第三单元?课时卷7 ?????????????????????????????????? 52课时卷8 ????????... [收起]
[展开]
历史人教 七下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教辅出版发行
文本内容
第2页

≡ 目 录 ≡

?第一单元?

课时卷1 ?????????????????????????????????? 1

课时卷2 ?????????????????????????????????? 5

课时卷3 ?????????????????????????????????? 10

第一单元测试卷 ??????????????????????????????? 16

?第二单元?

课时卷4 ?????????????????????????????????? 21

课时卷5 ?????????????????????????????????? 26

期中综合测试卷(一) ????????????????????????????? 31

期中综合测试卷(二) ????????????????????????????? 36

课时卷6 ?????????????????????????????????? 41

第二单元测试卷 ??????????????????????????????? 48

?第三单元?

课时卷7 ?????????????????????????????????? 52

课时卷8 ?????????????????????????????????? 56

课时卷9 ?????????????????????????????????? 62

第三单元测试卷 ??????????????????????????????? 69

专项提升卷(一) 政 治 ??????????????????????????? 74

专项提升卷(二) 经济文化 ?????????????????????????? 80

期末综合测试卷(一) ????????????????????????????? 85

期末综合测试卷(二) ????????????????????????????? 90

参考答案 ?????????????????????????????????? 95

????????????????????

?

?

?

????????????????????

?

?

?

?

?

说明:为更好地方便学生阅读理解,我们对部分选文做了适当改动.本

书所选部分材料,因条件所限,无法与作者取得联系,恳请有关人士与我们

接洽,以便妥善处理.

联系电话:0531-59663396

第3页

新中考集训?测试评估卷?历史 RJ?七年级下册 - 1 -

第一单元 ≡ 课时卷1≡

考点1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成语“一衣带水”出自«南史?陈纪下»,隋文帝对仆射高颎(jiǒnɡ)说:“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

衣带水不拯之乎?”之后隋文帝于589年 ( )

A.定都长安,发展经济 B.设置进士科,选拔人才

C.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D.开凿大运河,贯通南北

2.(2024?德州期末)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隋朝“光芒四射”的成就包括 ( )

①统一全国 ②创立科举制 ③开凿大运河 ④修筑万里长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4?临沂一模)«隋书»说杨坚“天性沉猜(猜疑),素无学术,好为小数(计较小事情),不达大

体”,而在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世界最伟大历史人物评选中,杨坚竟位列其中.下列能成为«时

代»周刊评选依据的是 ( )

A.开通了大运河 B.创立了科举制

C.完成国家统一 D.开创诗歌黄金时期

4.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夺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

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隋”.这句话表明 ( )

A.杨忠经历了北周和南朝 B.杨忠是隋朝的开国皇帝

C.杨坚没有做过“随国公” D.隋朝最初的国号是“随”

5.(2023?东营)杜佑在«通典»中对一位皇帝做了这样的描述:“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

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筑长城东西千余里,皆征百万余人.”据此判

断,这位皇帝是 ( )

A.秦始皇 B.隋文帝 C.隋炀帝 D.唐玄宗

6.2022年4月28日,京杭大运河全线水流贯通.2500多年来,大运河生动记录了国脉的时代赓

续,传承着民族的璀璨文明.大运河开凿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关于隋朝大运河,下列表

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B.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郡

C.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D.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珠江五大水系

7.(2024?德州)如图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选官制度,该制度正式确立于 (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第4页

新中考集训?测试评估卷?历史 RJ?七年级下册 - 2 -

8.(2024?菏泽)与此前的选官制度相比,隋朝确立的这一制度“把取士的重心由地方官手里移到

了朝廷手里,以文化统一助成历史中国的政治统一”.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促进了民族交融

C.推动了教育发展 D.扩大了选官范围

9.(2024?青岛)“时间的车轮又轧出了同样的辙痕,这个朝代与秦朝是那么惊人地相似.一样的

气吞万里如虎;一样的千古江山、尽归一姓;一样的雄才伟略、创制颇多;一样的残暴、好大喜

功;一样的二世而亡.”这个朝代是 (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10.一个朝代的兴衰与统治者的政策密切相关.从下列表格可以看出,加速这三个王朝灭亡的共

同政策因素是 ( )

统治者 商纣王 秦始皇 隋炀帝

政策

对外征 伐,修 筑 豪 华 宫

殿,征收繁重的赋税,施

用酷刑等

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

税,大 规 模 地 征 调 民

力服 徭 役 和 兵 役,实

行严苛的法律等

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征发 大 批 的 劳 动 力,

营 建 一 系 列 重 大 工

程;屡次发动战争等

A.实行残暴统治 B.加强中央集权

C.实行民族压迫 D.加强文化专制

11.(2024?聊城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隋代开凿的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郡,沟通了五大水系.大运河不仅承载着封建王

朝的兴衰成败,也浸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深重苦难.大运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

积淀了底蕴深厚的运河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强盛不衰的灵魂.中国文化中心由北往南迁移,

大致上也是沿着运河前进的.明清以来,繁忙的大运河更是将富庶的江南与帝国心脏紧密相

连,带动了沿河城市的整体兴盛,其历史意义早已超脱桨声灯影的本体.咸丰五年(1855年)

黄河改道,运河浅埂,河运日益困难.宣统年间,津浦铁路通车后,大运河的运输作用逐渐为

铁路所代替.辛亥革命后,运河寿终正寝.

———摘编自«大运河漕运的兴衰»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大运河的历史地位如何?

(2)依据材料归纳大运河的作用逐渐衰落的原因.

第5页

新中考集训?测试评估卷?历史 RJ?七年级下册 - 3 -

(3)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在今天有什

么现实意义?

考点2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还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这些现

象表明 ( )

A.唐太宗比较重视发展生产 B.唐太宗比较注重整顿吏治

C.唐太宗比较注重任用贤才和纳谏 D.唐太宗比较注意减轻人民负担

2.唐太宗引用«荀子»的话说:“君,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引用此话的根本目

的是 ( )

A.阐明君民关系 B.阐明水与舟的关系

C.说明民贵君轻 D.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

3.“凡事皆需务本.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唐太宗这段话反映

了传统农业社会的核心思想.在其一系列的治理国家的政策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

A.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B.减省刑罚,制定法律

C.恩威并施,改善民族关系 D.驱逐突厥,加强控制

4.古时候有一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

皇帝是 ( )

A.隋炀帝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5.«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小明却说:

“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小明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 )

A.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B.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C.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发展农业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6.下列关于武则天的选项,不正确的是 (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统治者 B.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C.她破格提拔人才,有利于唐朝强盛 D.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7.下图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历史人物名片.这位历史人物创立的制度是 (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生活在唐朝

唐高宗的皇后

建立了一个新王朝

创立了新制度

A.科举制度 B.殿试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度

第6页

新中考集训?测试评估卷?历史 RJ?七年级下册 - 4 -

8.(2023?临沂)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

腹,腹饱而身毙.”这表明他 ( )

A.认识到体恤百姓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B.认为治理国家必须加强对百姓的剥削

C.创立科举制度以扩大官吏选拔的范围 D.为扩大其统治基础而创立了殿试制度

9.(2024?长沙期末)唐太宗对唐初沿袭隋制建立的三省六部制进行了调整,使三省分掌行政、决

政、议政之权,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各有专责,相互制约.这表明唐朝 ( )

A.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B.完善了地方管理制度

C.明确了中央机构的职权 D.发展了科举考试制度

10.(2024?青岛二模)武则天曾经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材料体

现了武则天 ( )

A.重用人才 B.重视农业 C.善于纳谏 D.提倡节俭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材料三:“科第之设,草泽(普通百姓)望之起家,簪绂(世家大族)望之继世.”

(1)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哪一朝代?

(2)根据材料,你认为在唐朝占主导地位的科举考试科目是什么?

(3)唐朝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有哪些? (至少写两个)

(4)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试分析科举制度的作用.你认为科举制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第7页

新中考集训?测试评估卷?历史 RJ?七年级下册 - 5 -

≡ 课时卷2≡

考点1 开元盛世

1.(2024?潮州期末)«唐语林»中写道:“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

清海晏,物殷俗阜.”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

A.“上留心理道”的“上”即皇帝唐太宗 B.“革去弊讹”是指废除九品中正制

C.“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开元盛世 D.“河清海晏”指贞观年间政治清明

2.(2024?临沂期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这是唐朝诗人杜甫在«忆昔»中的描述,下列哪一事件与诗中所描述的景象有直接关系 ( )

A.唐太宗以民为本,鼓励发展生产 B.唐玄宗励精图治,重视发展经济

C.武则天发展科举,减轻人民负担 D.唐穆宗唐蕃会盟,促进民族交往

3.(2024?郑州期末)阅读下面的唐朝人口统计表,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唐朝 ( )

时间 人口数

649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 1900万人

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 4141万人

741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 4531万人

A.开放的社会风气 B.多彩的文学艺术

C.繁荣的社会经济 D.频繁的对外交流

4.下图材料共同说明了唐朝 ( )

唐太宗吸取前朝灭亡教训,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武则天指出,建国之本,必在务农.

唐玄宗前期,整顿吏治,精选地方官员.

A.兴盛的原因 B.衰落的过程

C.割据的结果 D.农业的发展

5.(2024?滨州期末)“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

泻水.”上述史料介绍的农用工具应该是 ( )

A.曲辕犁 B.筒车 C.翻车 D.马车

6.(2024?烟台期末)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

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 )

A. B. C. D.

第8页

新中考集训?测试评估卷?历史 RJ?七年级下册 - 6 -

7.唐三彩是中国首创的,之后的新罗三彩、日本的奈良三彩都有仿烧,包括波斯三彩也深受其影

响.材料说明唐朝 ( )

A.文化具有强大影响力 B.国内商业贸易发达

C.长安是国际性大都会 D.各民族间交往密切

8.(2024?秦皇岛期末)春晚节目«山河诗长安»向我们重现了长安城的辉煌.长安城规划井然有

序,东、西两市商铺林立,人口百余万,国内外商人、学者云集于此.可见,当时的长安城 ( )

A.生活丰富 B.农业发达

C.繁荣开放 D.文化昌盛

9.(2024?北京)唐都长安约有百万人口,其中有来自中亚、波斯、大食、新罗等地的商人、使节、留

学生数千人,很多外商在西市开设货栈,买卖货物.这反映出 ( )

A.唐朝政治制度完备 B.长安城布局严整对称

C.唐朝民族关系和睦 D.长安是国际性大都市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史论结合———辨析历史人物】

随着对历史人物认识的深化,以及对隋唐历史的

深入探讨,学界对隋炀帝的评价,脱离了非此即

彼、功过分成、暴君明君之争的固定模式,更加理

性、更加客观和科学,涉及的领域更广泛.

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戒奢从简,使唐朝进入

全盛时期,后期却不理政事,贪图享乐,导致安史

之乱的爆发,唐朝从此日趋衰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下列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

清楚,表述成文,不少于80字)

观点一:杰出人物能推动历史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

观点二:×××是一位功过都很突出的历史人物.

第9页

新中考集训?测试评估卷?历史 RJ?七年级下册 - 7 -

11.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往往与诸多因素有关.某班同学以“中国古代经济

发展”为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探究,请你共同完成.

【工程的修建】

材料一:

(1)图一是同学们找到的战国时期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请写出它的名称.图二是古代世

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

【统治者的态度】

材料二:唐太宗认为:“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因此他注重农桑,轻徭薄赋,使社会

经济繁荣起来.明初,朱元璋下令各地流亡人民还乡生产,还乡者皆免税三年,量力开垦土

地.清初统治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

———摘编自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

(2)材料二中的统治者们对经济的发展有何共同态度? 在这种态度的引领下结果如何?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答出两点即可)

第10页

新中考集训?测试评估卷?历史 RJ?七年级下册 - 8 -

考点2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司马光对开元末年唐玄宗的评述:“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这一材料可以用

于研究 ( )

A.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 B.开元盛世的景象

C.安史之乱的社会影响 D.藩镇割据的危害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安史之乱重要影响的是 ( )

A.安史之乱使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B.安史之乱后,唐朝形成了藩镇割据的政治局面

C.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D.安史之乱的爆发标志着盛极一时的唐朝覆灭

3.下表户数和人口数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

纪年 公元年份 户数 人口数

玄宗天宝十四年 755 8914909 52919309

肃宗乾元三年 760 1933174 16990386

A.外戚宦官专权 B.军阀割据纷争

C.安史之乱 D.外族入侵

4.唐末,人民徭役繁重,生活困苦,起义不断.其中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的起义是 ( )

A.史思明起义 B.黄巢起义 C.安禄山起义 D.朱温起义

5.读图,图中内容反映的中国古代王朝是 (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6.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 ( )

A.唐末农民战争 B.朋党之争

C.宦官专权 D.藩镇割据

7.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迭的五个政权,它们统治的地区是 ( )

A.东北地区 B.江南地区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8.宋太祖曾这样形容某一历史时期:“天下自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下列有关这一

时期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它是唐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

B.北方政权更迭频繁,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C.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D.南方各国相对安定,统治者注意保境安民,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第11页

新中考集训?测试评估卷?历史 RJ?七年级下册 - 9 -

9.唐朝灭亡后,在黄河流域出现了以下五个政权.按建立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后唐 ②后晋 ③后梁 ④后周 ⑤后汉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④⑤

C.③①②⑤④ D.②③①④⑤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宝(唐玄宗后期的年号)初年,中央禁军仅12万人,而边境十个军镇拥兵49万??

胡人出身的边将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拥兵15万??唐玄宗自杨贵妃入宫之后沉湎于声

色之中,出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现象.

材料二: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材料三:黄巢起义后,宣布要“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对贪污的地方官吏处斩.

材料四:(在五代十国时期)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各封建割据者为争权夺地长期混战,黄河流

域尤其严重,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安史之乱对唐朝社会产生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黄巢起义对唐朝社会产生的影响.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五代十国时期封建割据者的混战带来什么影响.

第12页

新中考集训?测试评估卷?历史 RJ?七年级下册 - 10 -

≡ 课时卷3≡

考点1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1.(2024?乐山)唐朝时期,汉文在西域已成为一种盛行的语言文字.如图是新疆地区出土的唐

代文书,长538厘米,宽27厘米,内容是当地12岁学童卜天寿抄写的«论语»«千字文»及创作的

诗歌等.材料反映了 ( )

A.中原地区政局稳定 B.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C.西域商品经济发达 D.海上贸易高度繁荣

2.(2024?聊城期末)唐蕃联姻的故事是我国千古佳话,唐太宗时嫁入吐蕃,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友

好往来的公主是 ( )

A.文成公主 B.金城公主 C.金平公主 D.和硕公主

3.“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是 ( )

A.唐与新罗的交往 B.文成公主入藏 C.鉴真东渡 D.玄奘西行

4.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并为她修建了布达拉宫.该建筑见证了 ( )

A.唐朝与吐蕃的友好交往 B.唐朝对外友好往来

C.唐朝加强对西域的管辖 D.吐蕃统一青藏高原

5.下列唐诗中的场景说明唐朝 ( )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西域歌舞名胡旋,传入宫掖靡长安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A.长安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 B.民族交往丰富了中原民众生活

C.统治者奉行民族平等政策 D.西域民族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

6.贞观年间,唐太宗曾发兵击败东突厥,又护送文成公主入藏;唐高宗时,唐朝联合回纥灭西突

厥;唐穆宗时,唐蕃订立友好盟约.这主要反映了唐朝 ( )

A.社会经济繁荣 B.民族政策灵活 C.社会风气开放 D.中外交往频繁

7.(原创题)唐朝时期,以下关于突厥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唐太宗击败西突厥,各酋长及子嗣继位者接受唐廷的册封

B.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主要是为了管辖突厥旧地

C.唐高宗时唐朝灭东突厥,中央政权完全统一西域

D.唐朝联合漠北回纥等出兵平定后突厥汗国,标志着突厥在我国北方彻底消失

第13页

新中考集训?测试评估卷?历史 RJ?七年级下册 - 11 -

8.(原创题)以下关于回纥(回鹘)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回纥改名回鹘是在唐太宗时期

B.回纥汗国是由骨力裴罗在唐高宗时期建立的

C.回纥(回鹘)西迁后全部成为维吾尔族的先民

D.回纥曾出兵助唐平定安史之乱

9.下列关于渤海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渤海国是由黑水靺鞨建立的政权

B.渤海国被称为“海东盛国”,主要是因为其军事力量强大

C.唐朝对渤海国首领进行册封,体现了唐朝对边疆地区的统辖

D.渤海国与唐朝没有经济文化往来

10.对于南诏政权,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

A.南诏是由云南苍山洱海一带六个部落中的最南部部落统一其他五诏后建立的

B.南诏首领皮逻阁被唐玄宗册封为云南王

C.南诏崇尚儒学,派到成都求学的人数不多

D.南诏派孙子赴长安朝见唐玄宗,体现了南诏与唐朝的密切关系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他推广灌溉技

术,创制文字,颁行法令,设置官职官阶等,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改革和完善制度的措施.

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去唐朝请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专使

护送文成公主远行.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

医药、历法、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书籍.松赞干布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原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长

安学习,还请求唐朝给予蚕种,派遣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的工匠.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

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唐蕃的友好关系.

材料二:唐玄宗时,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统一漠北,建立回纥汗国,成为大漠南北最强大的势力.

他接受唐玄宗的册封,号怀仁可汗.安史之乱爆发,回纥曾出兵助唐平叛.后来,回纥上表请

求改名回鹘,获得唐朝同意.唐朝后期,双方贸易往来频繁,唐朝多用绢帛换取回鹘的马匹.

材料三:靺鞨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主要生活在黑龙江流域,其中一个分支粟末靺鞨于

7世纪基本统一各部,建立政权.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以渤海为号.渤海

与唐朝经贸往来频繁,多次派遣留学生到唐朝求学,经济文化发展很快,被称为“海东盛国”.

材料四:隋唐时期,云南苍山洱海一带分布着六个部落,称为六诏,其中最南部的部落统一了

其他五诏.唐玄宗册封其首领皮逻阁为云南王,南诏政权建立.皮逻阁派孙子赴长安朝见唐

玄宗.南诏崇尚儒学,多次派遣贵族大臣和子弟到成都求学,就学者多达上千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松赞干布为吐蕃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 唐蕃和亲有何意义?

第14页

新中考集训?测试评估卷?历史 RJ?七年级下册 - 12 -

(2)材料二中回纥与唐朝有哪些交往方式? 这些交往对双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三,分析渤海国被称为“海东盛国”的原因是什么? 这反映了唐朝与民族政权之

间怎样的关系?

(4)依据材料四,说明南诏在文化方面与唐朝有何交流? 这种交流对南诏有何作用?

考点2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1.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

A.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 B.传播日本文化

C.加强两国之间的友谊 D.求取佛教经义

2.唐代诗人李白有诗云:“日本晁卿(阿倍仲麻吕)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

云愁色满苍梧.”下列与诗中人物一样,都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3.比较唐朝与日本的铜钱,不能得出下列哪一项结论 ( )

A.由遣唐使带入日本并在日本流通

B.日本开始铸铜钱的时间晚于唐朝

C.是日本吸取唐朝文化的表现之一

D.日本铜钱是仿照唐朝铜钱铸造的

4.唐朝对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第15页

新中考集训?测试评估卷?历史 RJ?七年级下册 - 13 -

5.“唐朝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

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当时,与我国进行友好往来的亚洲国家是 ( )

①日本 ②新罗 ③天竺 ④雅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6.(原创题)下列关于唐朝和新罗交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新罗留学生崔致远在唐朝为官,促进了文化交流

B.新罗在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多方面受唐朝影响

C.新罗商人在中国经商主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贸易,陆上贸易很少

D.唐朝和新罗的交流是双向的,包括人员往来、经济贸易和文化交融

7.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

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

僧人”是 ( )

A.鉴真 B.张骞

C.玄奘 D.顾恺之

8.古印度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古文明之一,但古印度没有留下任何史书.近代印度考古研究者

通过查阅中国古代的一部著作,先后找到了印度那烂陀寺的废墟、王舍城的旧址等遗迹.这部

中国古代著作可能是 ( )

A.«诗经» B.«史记»

C.«汉书» D.«大唐西域记»

9.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朝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

收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 ( )

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自古以来,我国同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

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打下了坚实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要求.

材料一:盛唐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与少数民族和外国交流频繁,

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和艺术,这些都使得唐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呈现

出多元开放的时代特征,充满着蓬勃向上的活力.

材料二: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交流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

面.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

秀成分,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

“胡风盛行”的景象.玄奘西行带回大量佛经,他撰写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天竺等地区的

宝贵资料;鉴真东渡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16页

新中考集训?测试评估卷?历史 RJ?七年级下册 - 14 -

(1)根据材料一、二,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概括盛唐气象的重要表现和唐文化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举出一个典型事例,说明盛唐时期中华文明因交流而互鉴,因互

鉴而发展.

(3)唐文化影响深远.在我们今天的文化生活中有哪些唐文化的痕迹?

考点3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1.雕版印刷术至少在唐朝前期已经出现,以下哪一项可以作为证据 ( )

A.唐朝后期的雕版印刷书籍记载

B.若干件唐朝前期的雕版印刷品被发现

C.新罗使用雕版印刷术的记录

D.欧洲有关雕版印刷术传入的记载

2.僧一行在天文学领域的成就不包括 ( )

A.制定«大衍历» B.发现哈雷彗星

C.组织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 D.从事天文历法研究

3.被后世尊为“药王”的是 ( )

A.僧一行 B.孙思邈 C.张仲景 D.杜甫

4.以下关于柳宗元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他支持佛教的传播,认为佛教有利于社会稳定

B.他主张宇宙是由神创造的,人们应该敬畏神灵

C.他是无神论者,认为宇宙由混沌的、运动着的元气构成

D.他认为人力无法支配自然,只能顺应自然

5.(2024?临沂期末)“他”是唐朝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

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他”被尊为 ( )

A.“诗仙” B.“诗圣”

C.“诗佛” D.“诗史”

6.(2024?聊城)唐诗通常会把时空背景转换成秦汉,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宋词经常提

及不为两宋控制却有强烈文化符号意味的中国西北地区,如辛弃疾的“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

胡沙”.这主要表明 ( )

第17页

新中考集训?测试评估卷?历史 RJ?七年级下册 - 15 -

A.唐诗宋词风格多样名家辈出 B.科举制度推动了文学的繁荣

C.家国情怀是超越时空的情感 D.秦朝汉朝边境贸易较为兴旺

7.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唐朝在书法艺术方面建树颇丰,下列都属于唐朝著名

书法家的一组是 ( )

A.锺繇、颜真卿 B.胡昭、柳公权

C.王羲之、欧阳询 D.柳公权、欧阳询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唐朝是我国文化繁荣的时期,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雕版印刷术在唐朝前期出

现并传播,天文学领域有僧一行制定«大衍历»、组织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医药学方面有孙思

邈著«千金方»,还有«唐本草»的编修,在思想领域韩愈抨击佛教、复兴儒学,柳宗元持有无神论

和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唐代诗歌创作繁荣,出现众多著名诗人,书法和绘画也名家辈出,敦煌莫

高窟的艺术更是举世闻名.

(1)请分别列举唐朝在印刷术、天文学、医药学、思想、诗歌、书法、绘画和石窟艺术方面的一项

成就.

(2)唐朝这些文化成就的出现有哪些可能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唐朝文化繁荣对世界和后世的影响.

第18页

新中考集训?测试评估卷?历史 RJ?七年级下册 - 16 -

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

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 )

A.加强中央集权 B.发展社会经济

C.开通京杭大运河 D.实现国家统一

2.隋朝修建的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

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赋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

唐时期 ( )

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 B.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

C.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 D.大运河促使经济重心南移

3.(2024?德州期末)在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

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城

都在今北京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2024?潍坊)“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户部奏言:中国人自塞外来归及

突厥前后内附??男女一百二十余万口.”与此相符的是 (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康乾盛世

5.(2024?济南期末)唐太宗亲眼目睹隋朝的灭亡,即位后,经常与大臣讨论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

以及治国的方针策略.他甚至把太子成年礼这一重大礼仪,由农忙的二月改在十月举行;进攻

突厥这样的重要战争,也放在十月到次年一月的农闲时进行.以上材料说明唐太宗 ( )

A.善于谋略 B.虚心纳谏 C.重视生产 D.轻徭薄赋

6.某皇帝秉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的理念,成就了“贞观之治”的

治世局面.对这位皇帝的政绩评价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按照军功大小分封,实行土地私有 B.建立完善监察制度,加强思想控制

C.善于听取臣下建议,鼓励直言进谏 D.推行改革采用汉法,创立行省制度

7.“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天下大理”的局

面被誉为 (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8.(2024?秦皇岛期末)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时期中国

的选官制度而建立的??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吏的制度在英国已经广泛了.”材料中的

“帝制时期中国的选官制度”指的是 ( )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三公九卿制 D.分封制

第19页

新中考集训?测试评估卷?历史 RJ?七年级下册 - 17 -

9.某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步辇图»等图片在班内进行展览.据此判断,这

次展览主要反映的是 ( )

A.唐与靺鞨的关系 B.唐与南诏的关系

C.唐与回纥的关系 D.唐与吐蕃的关系

10.敦煌莫高窟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 ( )

A.建筑具有独创风格 B.有大量精美的刻塑和壁画

C.有大量的碑刻书法 D.大批宝物被掠到国外

11.布达拉宫是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为迎娶谁而修建的 ( )

A.金城公主 B.太平公主 C.尺带珠丹 D.文成公主

12.在英文中“瓷器”与“中国”同为一词.唐朝著名的越窑生产的瓷器是 ( )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唐三彩

13.一千多年前,日本遣唐使来中国时赠送的每件袈裟都绣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

共结来缘.”对此,一位高僧深受感动,并以自身行动作出回报.他的事迹是 ( )

A.加强商品交流 B.开创中日交流先河

C.东渡日本传授佛经 D.前去研习封建制度

14.(2024?滨州期末)唐朝时期,东亚国家与中国在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物质文明等

方面联为一体,形成一个以华夏为文化源头的中华文化圈.以下与此无直接关系的是 ( )

A.玄奘西行天竺 B.日本遣唐使来华

C.鉴真东渡日本 D.新罗学习唐朝制度

15.(2024?日照)新罗仿唐制设国学,教授«尚书»«礼记»等,儒家经典成为新罗学生必读书,后又

仿唐朝置算学博士和医学博士,分别讲授«九章算术»«本草经»等.这说明 ( )

A.唐朝政治制度先进 B.中华文明历史悠久 C.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D.中朝民间交往密切

16.(2024?临沂期末)五代十国的皇帝大都出身武将,靠兵变改朝换代.建立政权后,往往君臣

猜忌.皇帝非常害怕武将、权臣夺权.为了避祸,一些权臣故意放纵享乐,以示没有野心.下

图描绘了南唐高官韩熙载开宴行乐、众人聆听琵琶弹奏的情形.从中可得知 ( )

A.五代十国的皇帝都是武将出身 B.五代十国时期君臣关系非常紧张

C.南唐高官韩熙载崇尚开宴行乐 D.南唐时期的权臣大都没有野心

17.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 )

A.马陵之战 B.黄巾起义

C.安史之乱 D.赤壁之战

18.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自唐代镇兵拥立留后,积习相沿,直至五代,造成国擅于将、将擅

于兵的局面.”这一“局面”是 ( )

A.宦官专权 B.藩镇割据 C.五胡乱华 D.相权大于君权

第20页

新中考集训?测试评估卷?历史 RJ?七年级下册 - 18 -

19.如果给方框内所示内容归纳一个主题,最合适的是 ( )

●开凿大运河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开元盛世

●遣唐使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0.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关于唐朝的历史,

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

A.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B.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D.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21题18分,22题20分,23题22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政治上看,开运河是巩固隋朝封建政权的需要,通过运河直达江淮,从而加强了东

都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以进一步控制江南.从经济上看??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

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必须转运南方的物资.通过陆路转运运输量不大,费用又高,而利

用旧河道开通运河,是最好的办法.从军事上看,由于发动了对高丽的战争,需要运输大量军

队和物资,利用运河转运比较便捷.当然开运河与隋炀帝本人巡游作乐,眷恋江南景色和物

质繁华也有直接关系.

———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二:这条运河开凿过程中无论通济渠、永济渠,都动员了上百万的民夫.通济渠在大业

(隋炀帝年号)四年正月开凿,也不到几个月就通航了.这巨大的工程,是在官吏督役严急的

情况下迅速完成的,不可避免地给人民带来了很多痛苦.掘河的民夫经久不息劳动,受冻挨

饿,加上疾病侵袭,死亡的人数半数以上.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8分)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隋炀帝开运河.(10分)

第21页

新中考集训?测试评估卷?历史 RJ?七年级下册 - 19 -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着重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渐渐

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

材料二: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

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

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材料三: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以上材料均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所叙述的考试制度是什么? 该制度正式形成于哪个皇帝统治之时? 唐太宗对该

制度作出了什么贡献? (8分)

(2)据材料二、三,在外国学者的眼里,这一制度对古代中国政治有何积极作用? 对文化发展

有何消极影响? (8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历代统治者沿用该制度的根本目的.(4分)

23.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

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二首»

材料二:

第22页

新中考集训?测试评估卷?历史 RJ?七年级下册 - 20 -

材料三: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

事,一条由信 念、坚 持 和 智 慧 浇 铸 而 成 的 求 知 之 路,一 个 民 族 胸 襟 开 阔、海 纳 百 川 的 真 实

写照.”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

谁? 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8分)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叫什么?

(4分)

(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 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作出了怎

样的贡献? (4分)

(4)材料四中这位“伟大僧人”是谁? 他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6分)

第23页

新中考集训?测试评估卷?历史 RJ?七年级下册 - 74 -

专项提升卷(一) 政 治

一、选择题

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 (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

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

A.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B.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宋元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明清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3.“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 )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③日本多次派遣使者来唐朝学习 ④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第一个系统地把古代印度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是 ( )

A.鉴真 B.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郑和

5.唐太宗善于纳谏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共同目的是 ( )

A.防止国家分裂 B.休养生息 C.巩固统治 D.发展经济

6.下列属于宋朝加强文治内容的是 ( )

①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②增加科举名额 ③让文官担任要职 ④设立进士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下列关于宋辽、宋夏、宋金之间议和的共同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 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的和平

C.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8.“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轼«栾城集»)出现该局面的

主要原因是 ( )

A.民族交融加强 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

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岳家军的抵抗

9.评价历史人物要看他所做的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岳飞赢得广大

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 )

A.岳飞是著名的英雄 B.岳飞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

C.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南宋人民的利益

10.五代十国之后,进入民族政权并立时代.下列政权与民族对应正确的是 ( )

A.辽—党项族—元昊 B.辽—契丹族—阿保机

C.西夏—契丹族—元昊 D.西夏—女真族—阿骨打

第24页

新中考集训?测试评估卷?历史 RJ?七年级下册 - 75 -

11.两宋时期,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议和,但“和”是主流.下列各项中,不是宋辽之间、

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共同点的是 (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C.宋朝都交纳钱物 D.都向宋称臣

12.文物证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在各个历史时期,西藏的文化和文明都与祖国

内地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文物能够实证西藏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以下文物可以

证明 ( )

A.清朝政府只掌管了西藏地方军务 B.达赖活佛转世不经清廷批准

C.驻藏大臣全权管理西藏政教事务 D.清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13.小明发现了一张破损的古地图,依稀能看出“辽阳行省”“岭北行省”“河南江北行省”等字.绘

制这张地图的朝代不早于 ( )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14.下图反映明朝皇权空前强化的是 ( )

A. B.

C. D.

15.揭示历史的因果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下列史实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对应关系不正确

的是 ( )

A.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勤勉治国———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B.清朝的文字狱与文化专制———中国思想和学术发展与进步受阻

C.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励精图治———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

D.明朝科举考试的内容变化———促进了明朝经济的发展

16.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网页,如果在“唐朝和明前期”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

则链接项“ ”里可以填写的内容是 ( )

第25页

新中考集训?测试评估卷?历史 RJ?七年级下册 - 76 -

A.文成公主入藏 戚继光抗倭 B.鉴真东渡 郑成功收复台湾

C.玄奘西行 郑和下西洋 D.昭君出塞 雅克萨之战

17.我国自古就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措施判断被管辖的地区是 ( )

A.台湾 B.西藏 C.新疆 D.东北

18.阅读简介结合所学,指出下列对军机处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

清雍正七年(1729),为及时处理西北军务,始设军机房,后来定名为军机处,成为常设机

构.军机大臣将百官奏折送皇帝处请旨,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交皇帝预览改定后下发执行;

军机处按要求每天必须处理完当天奏折.宣统三年(1911)责任内阁成立后,军机处被撤销.

①军机处最初出于军事需要而设立

②军机处成为清朝最高决策机构

③军机处有严格的办事效率要求

④军机处在清朝灭亡前夕被撤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2024?东营)«中国通史纲要»记载:“他设立了叫做’锦衣卫’的侦缉组织,专门罗织官员吏民

的罪名,使人感到随时会有杀身灭家的灾难.”材料中的“他”是 (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康熙帝 D.乾隆

20.根据«尼布楚条约»的规定,以下领土属于我国的是 ( )

A.西伯利亚 B.尼布楚 C.库页岛 D.澳门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自高宗永徽(唐高宗年号)以后,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然犹以名官.??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

———«新唐书»卷五十

(1)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唐朝地方势力的不断壮大对五代十国时期的什

么风气形成有重大影响?

第26页

新中考集训?测试评估卷?历史 RJ?七年级下册 - 77 -

材料二:自唐天宝以来,方镇(藩镇)屯兵自重,多次赋入自赡(充足)??五代方镇益强??及

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方镇缺帅,稍命文臣权知.??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

簿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太平治迹统类»

(2)据材料二,分析赵普“劝上革去其弊”中的“弊”指什么问题?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宋

朝统治者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措施.

材料三: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意:全都)不逮(意:比

不上)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宋濂«元史?地理志»

(3)据材料三,分析“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反映元朝实行的什么制度.据所学知识写

出元朝时期管辖河北的机构名称.

材料四: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

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推行材料四中措施的皇帝是谁? 材料四中地方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对地方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27页

新中考集训?测试评估卷?历史 RJ?七年级下册 - 78 -

22.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交往示意图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什么社会现象? 据材料一,指出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目的地.(写

序号)

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

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

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2)据材料二,指出唐中后期海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的原因.宋朝政府设立专门管理海外

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材料三: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

万余里.??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

———«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

(3)材料三描述的是中国古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奉使西洋”者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地位

和这一事件的世界意义分别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第28页

新中考集训?测试评估卷?历史 RJ?七年级下册 - 79 -

23.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嫁给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历

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一反映的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元朝幅员辽阔,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以及台湾和南海诸岛都在元

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2)元朝统治者为加强对今台湾地区的管辖设置的行政机构是什么? 又设置了哪一机构使中

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清朝统治者在

1684年采取了什么措施? 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佛教首

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根据材料三回答清朝为加强管理西藏确立了什么制度.后来雍正皇帝又设置什么机构?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认识.

第29页

新中考集训?测试评估卷?历史 RJ?七年级下册 - 85 -

期末综合测试卷(一)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个小题2分,共40分)

1.隋朝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该工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是隋炀帝下令开凿的 ②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 ③以洛阳为中心 ④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有关帝王的描述,符合唐太宗的是 ( )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黄袍加身显威风

3.科举制度实行了约1300年,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对来说,它是公平、公

开及公正的.明清两朝,不少有特殊成就的人,未能通过科举考试,如宋应星、李时珍、曹雪芹

等.有关科举制,下面解读错误的是 ( )

①隋文帝时,科举制正式创立 ②唐朝时科举制得到了完善 ③宋朝重视文教事业,改革和发

展了科举制 ④清朝时期开始的八股取士埋没了很多人才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4.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 )

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 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5.从秦朝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你认为下列选项中最能体

现“皇权下的民主”的是 ( )

A.秦朝三公九卿制 B.西汉中朝制度 C.唐朝三省六部制 D.清朝军机处

6.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

这段话说明 ( )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政治和儒家思想紧密结合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7.司马光评价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其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

利”.蔡京对王安石变法推崇备至,“取熙宁成法施行之”.梁启超则认为王安石变法“实国史

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变革”.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

A.无法对王安石变法准确地评价 B.后人评价较当时更具有准确性

C.历史评价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 D.变法是历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8.“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记载浓缩了蒙

古人从建立政权到完成大一统的过程.下列完成“天下为一”使命的人物是 ( )

A.成吉思汗 B.阿骨打 C.阿保机 D.忽必烈

9.全书网罗“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以与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关

系为主要内容,是我国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该著作是 ( )

A.«史记» B.«资治通鉴» C.«金刚经» D.«窦娥冤»

第30页

新中考集训?测试评估卷?历史 RJ?七年级下册 - 86 -

10.“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该词风格委婉,清新淡雅,出自宋代婉约派女词人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该女词人

应是 ( )

A.苏轼 B.李清照 C.柳永 D.辛弃疾

11.戚继光曾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诗中的“夷岛”指 ( )

A.海外 B.沿海岛屿 C.日本 D.葡萄牙

12.下列关于明朝科技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北京城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B.«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界的重要文献

C.«徐霞客游记»在地质、地理考察方面达到了当时世界上的最高水平

D.«天工开物»主要是总结元代和明代农业生产的著作

13.下列中外交往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类 ( )

A.玄奘西游 B.鉴真东渡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14.下列关于清王朝加强对西藏管辖的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 )

A.顺治接见五世达赖,并正式赐予其“达赖喇嘛”的封号

B.清政府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C.派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D.雍正时颁行“金瓶掣签”制度

15.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的是 ( )

A.盛京将军 B.黑龙江将军 C.伊犁将军 D.乌里雅苏台将军

16.清王朝军队对少数民族的恩威并重的“恩”不包括 ( )

A.让达赖和班禅单独管理西藏 B.对少数民族减免赋税

C.和少数民族会盟 D.与少数民族联姻

17.如果你是编剧,要把下列与康熙帝直接有关的历史事件写进剧本,你会选 ( )

①册封班禅 ②粉碎大、小和卓叛乱 ③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④大兴文字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

本.下列各项均体现上述观点,其中发生于明清时期的史实是 ( )

①忽必烈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②戚继光消灭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的胜利,捍卫了国家主权与民族利益

③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进一步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④乾隆帝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了祖国西北边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下列对闭关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 B.不能同外国进行科技文化交流

C.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有完全自卫作用 D.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

第31页

新中考集训?测试评估卷?历史 RJ?七年级下册 - 87 -

20.下列文学作品中,不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思想的是 ( )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21题18分,22题27分,23题15分,共60分)

21.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科素养,使同学们对历史事实形成正确的认识和价值判断,历史老师组

织同学们分小组开展了如下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任务一【唯物史观———感悟历史贡献】

材料一:短命的隋朝,两位帝王让后人记忆尤深.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是全世界公认的明君,

在位期间大有作为,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隋炀帝杨广,虽荒淫,但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

的遗产??

———«短命的隋朝,给我国的历史留下了什么?»

(1)结合所学概括隋文帝的历史贡献.隋炀帝“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主要指什么? (4

分)

任务二【史料实证———感受制度传承】

材料二:宋朝时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科举制的发展,对宋朝社会产生了

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

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摘编自部编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

(2)宋朝时期的科举制有哪些改进? 依据材料三及所学分析,宋朝科举制度发展与它的哪一

国策有关? (4分)

任务三【时空梳理———体会民族交融】

政权更迭

民族交融史实 北宋与辽 A ;两宋与金 B .

发展趋势 C

(3)请补充表格中 A、B、C的内容,将下面选项的序号填入表格中.(6分)

①由政权并立走向统一 ②宋金议和或岳飞抗金

③澶渊之盟或澶州之战 ④设宣政院或回族开始形成

第32页

新中考集训?测试评估卷?历史 RJ?七年级下册 - 88 -

任务四【家国情怀———增强民族情感】

材料四: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

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

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培根«新工具»

(4)材料中“首先是在学术上”的发明到宋朝有哪方面的改进? “在航行方面”的发明产生了什

么影响? (4分)

22.清朝时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缔造了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同样是在这一时

期,封建统治由盛转衰,为日后中国备受欺凌埋下隐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强化君权]

材料一: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

政之府矣.

材料二:在清朝残酷的文化压迫下,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政府

下诏征举士人,想学康熙重开博学鸿儒科,谁知响应寥寥,只得作罢.人才凋零,文治废弛,以

至于此,其消极影响于此可见.

[闭关锁国]

材料三: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材料四:«海防纂要?卷七»:“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

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材料五: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下

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1)材料一是对清朝哪一机构的记述? 其设立对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 (6分)

(2)材料二中清朝实行了什么政策使“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 这一政策有着怎样的消极

影响? (8分)

第33页

新中考集训?测试评估卷?历史 RJ?七年级下册 - 89 -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据材料四,分析清政府采取这

一政策出于什么考虑,并指出你的依据.(6分)

(4)据材料五,归纳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具体表现.(3分)

(5)结合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谈谈对当今中国的发展有什么启示.(4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

咸阳之郊??”

材料二:廖燕在«明太祖论»中说:“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

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1)材料一中的“八股之害”与材料二的“制义取士”共同反映了明朝的哪一选官制度? (4分)

(2)这一制度与秦朝的焚书有何相同点? (6分)

(3)明朝使用这种制度选拔官员有何突出的弊端? (5分)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籍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