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小嘴2015~2017年发掘简报_邹秋实

发布时间:2023-3-28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小嘴2015~2017年发掘简报_邹秋实

· 15(总 615)·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小嘴2015~2017年发掘简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关键词:湖北省武汉市  盘龙城遗址  小嘴  青铜器铸造  商代KEYWORDS: Wuhan City, Hubei Panlongcheng Site Xiaozui Site Bronze-casting Shang DynastyABSTRACT: In November 2015 to March 2017, School of History of Wuhan University and other institutions conducted excavation to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Xiaozui Locality. This excavation recovered features such as ash pits, ash ditches, postholes and burials, the ash ditches among which formed the largestscale se... [收起]
[展开]
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小嘴2015~2017年发掘简报_邹秋实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 15(总 615)·

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小嘴2015~2017年

发掘简报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关键词:湖北省武汉市  盘龙城遗址  小嘴  青铜器铸造  商代

KEYWORDS: Wuhan City, Hubei Panlongcheng Site Xiaozui Site Bronze-casting Shang Dynasty

ABSTRACT: In November 2015 to March 2017, School of History of Wuhan University and other

institutions conducted excavation to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Xiaozui Locality. This excavation recovered

features such as ash pits, ash ditches, postholes and burials, the ash ditches among which formed the largestscale set of features found in this excavation. In addition to pottery wares for daily use, artifacts related to

bronze-casting, such as pottery molds, pottery crucibles, furnace wall rubbles, bronze slag, bronze ware

fragments, malachite pieces, whetstones, charcoal pieces, etc., were also unearthed from these features. This

excavation confirmed that bronze-casting activities existed during the Erligang Culture period, and also

provided important data for the recognition of the bronze production system of the early states and the nature

of the Panlongcheng Site.

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

叶店村,遗址分布于多处临湖岗丘之上。小

嘴位于盘龙城遗址西南部的一处狭长型岗地

上,岗地东、西、南三面被破口湖环绕,北

与杨家湾相连,东、西两侧分别与盘龙城西

城垣和艾家嘴隔湖相望,南临府河大堤,岗

地东西宽100~126、南北长约495米,海拔

高20.1~27.5米,地势北高南低。小嘴岗地

被茂密的灌木丛及林木覆盖,临湖滩地则常

年受湖水涨落侵蚀。每年枯水期滩地上可见

大量古代陶片及部分灰坑暴露于地表,至汛

期滩地则淹没于湖面之下,因此残存的古代

文化堆积受湖水严重侵蚀,堆积厚度逐年削

减。

2002年,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在小嘴东

侧河滩发掘了墓葬2座(M1、M2),出土

了3件商文化时期青铜器。2013年秋,盘龙

城遗址博物馆在小嘴东部滩地采集到6件石

范残块并在附近发现灰坑遗迹,为盘龙城遗

址首次发现青铜铸造类遗存[1]。2015年11月

至2017年3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与湖北省

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组成联

合考古队,依据考古勘探资料,选择堆积保

存状况相对较好的小嘴东北部进行考古发

掘,发掘区位于盘龙城大遗址保护规划中的

Q1610区和Q1710区(图一)。本次发掘共开

5米×5米的探方41个,不规则扩方区190.3平

方米,发掘总面积为1190.3平方米(图二;

图三)。

整体发掘工作分三个阶段。2015年11

第2页

2019年第6期

· 16(总 616)·

月至2016年1月,开5米×5米的探方19个,

揭露出长度达20米以上的大型灰沟2条、小

型灰沟3条和灰坑28座,并在G1填土中发现

有密集分布的青铜颗粒。2016年3~5月,为

尽可能全面揭露大型灰沟的整体结构,选择

在原发掘区的东、南部继续扩方。本次发掘

开5米×5米的探方18个,揭露出灰沟16条、

灰坑35个、柱洞10个,在G1、H42中发现陶

范块、青铜颗粒等铸铜遗物。2016年12月至

2017年3月,在原发掘区北部和东部小规模

扩方以寻找灰沟的边界,共开5米×5米的探

方4个,同时对各条灰沟进行分段解剖以明

确其剖面结构,选择部分灰坑进行了全面清

理。2017年4月,在发掘工作结束后对小嘴

发掘区进行了保护性回填。

一、地层堆积

本次发掘区位于小嘴东北部的坡地之

上,地势西高东低,文化堆积因之自西向东

倾斜,由堆积走势及遗存分布现状显示该地

点自商时期以来地貌变化不大。本发掘区地

层关系相对简单,发掘区北部Q1610T1814、

T1914~1917、T2015~2017、Q1710T0115、

T0116、T0215、T0216的文化堆积相对较

厚,地表耕土层之下分布有明清、宋元和

商文化时期地层,遗迹较密集。发掘区东

南部的Q1710T0310~0313、T0410~0413、

T0510~0513、T0612、T0712、T0812因受

图一  盘龙城遗址历年发掘区分布图

盘 龙 湖

破 口 湖

府 河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25.8 盘龙城城址

24.4

26.5

28.4

34.7

28.7

府河大堤

杨家嘴

李家嘴

艾家嘴

小嘴

杨家湾

楼子湾

图  例

1963年

1974、1976年

1979~1984年

1980~1983年

1980~1994年

2006~2014年

2015~2017年

1979年

1980年

1983年

1989年

1994年

1997年

0 100米 2006年

第3页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等: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小嘴2015~2017年发掘简报

· 17(总 617)·图二  小嘴地点2015~2017年发掘区探方及遗迹分布图

图  例

第一类灰沟

第二类灰沟

第三类灰沟

不规则扩方区

未发掘区

③第3层范围

④第4层范围

⑤第5层范围

北H34

H57

H58

H32H33

H31

H35 H29

H30

H17

H18

H11 H01

H15

H40

H41 H46

G8

T2015

T2014

T1814④ T0114

T2013 T0113

T0112 T0212

T0213

T0313

T0312

T0413

T0412

T0414

T0612

T0411

T0410

T0311 T0211 T0111 T2011

T2012 T1812

T1813

T1911 T1811

T1810 T1910 T2010

Q1610 Q1710

T0110 T0210 T0310H56 T0510

T0712 T0812

H64

H65

T0415

T0513

T0512

T0511

G7

G13

G15 G14

G6

G4

G19

G18

G17

G2

G16 G20

G21

G5

G12

H22

H2

H21

H12

H13

H6 H19

H20

H27

H28

H26

H25

H24

H8

H9

H5

H4

H44

H62

H61

H39

H63

H23

H16 H49

H14

H54

H43 H69

H45

H68 H42

H47

H53

H55

H50

H66 H52

H51

H67

H1

H7

H48

H38

G11

M3

T2019

T1918

T1919

T1917

T1916

T1915

T1815

T2017

T2018

T0116 T0216

T0115 T0215

T0315 H37

H36

H3

④ T2016

G3

G1

G9

G10

0 5米

T1914

第4页

2019年第6期

· 18(总 618

·

图三  小嘴地点2015~2017年发掘区(空中拍摄,上为北)

第5页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等: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小嘴2015~2017年发掘简报

· 19(总 619)·

湖水侵蚀,文化堆积较薄,耕土层以下为

明清和商时期文化层。发掘区西南部基本

不见文化层分布,Q1610T1810~1813、

T1910~1913、T2010~2014,Q1710T0110~

0114、T0210~0214的商时期遗迹叠压于耕土

层之下并打破生土。下面分别以发掘区北部

Q1610T1916、T2016,Q1710T0116、T0216南

壁剖面和发掘区东南部Q1710T0412、T0512、

T0612南壁剖面为例说明本发掘区地层堆积情

况。

1.Q1610T1916、T2016,Q1710T0116、

T0216南壁地层堆积情况(图四)。

第1层:耕土层。灰黄色土,土质疏

松,内含大量植物根系和现代垃圾。厚

0.15~0.5米。

第2层:灰褐色土,土质较疏松,厚

0.08~0.1米。出土有青花瓷片、陶片及“顺

治通宝”铜钱。该层为明清时期文化层。

第3层:深褐色土,土质较致密,厚

0.15~0.3米。该层自Q1610T2016向东部倾

斜。出土有瓷碗、青灰色砖块等宋元时期遗

物。该层为宋元时期文化层。

第4层:黑褐色土,土质致密,厚0.1~

0.15米。出土有陶鬲、大口缸、罐,印纹硬

陶罐、尊,砺石、石斧等,在Q1710T0116、

T0216南部还发现集中分布的青铜颗粒和铜

镞等。该层为商时期文化层。

第5层:黑灰色土,土质致密。该层自

Q1710T0116向东部倾斜,西部已发掘部分厚

达0.4米,东部未发掘,厚度不详。出土有陶

鬲、大口缸、瓮、罐等的残片,少量印纹硬

陶片和砺石、石锛、凿等。该层为商时期文

化层。

2.Q1710T0412、T0512、T0612南壁地层

堆积情况(图五)。

第1层:耕土层。灰黄色土,土质疏

松,内含大量植物根系和现代垃圾。厚

0.1~0.2米。

第2层:灰色土,土质较疏松,内含

黄色斑点,厚0.1~0.4米。出土少量青花瓷

片。该层为湖水上涨所形成的淤积层,明清

时期文化层。

第3层:黑褐色土,土质致密,厚

0.1~0.3米。该层自Q1710T0512向东部倾

斜。出土有陶鬲、大口缸、斝、盆等的残片

及少量孔雀石。该层为商时期文化层。

第4层:黑褐色土,厚0.1~0.15米。分

布于Q1710T0312、T0411、T0412内。出土陶

鬲足、盆、罐等的残片及石镰、锛等。该层

为商时期文化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掘区未统一地层,

北部Q1610T1916、T2016、T2015,Q1710

T0216

T0116

T2016 T1916

G3

1

3 4

未发掘至生土

5

2

0 2米

图四  Q1610T1916、T2016,Q1710T0116、T0216南壁地层剖面图

1.耕土层  2.灰褐色土  3.深褐色土  4.黑褐色土  5.黑灰色土

T0612

T0512

T0412

1

2 3

3

4

G2

0 2米

图五  Q1710T0412、T0512、T0612南壁地层剖面图

1.耕土层  2.灰色土  3.黑褐色土  4.黑褐色土

第6页

2019年第6期

· 20(总 620)·

T0116、T0216、T0115、T0215的第3层,东

南部Q1710T0311~0314、T0411~0414、

T0511~0513、T0612以及发掘区西南部

Q1610T1912的第3层分别属于宋元时期地层

和商时期地层。

二、遗迹和遗物

本次发掘共发现灰沟21条、灰坑67个、

柱洞10个、墓葬1座。其中灰沟共同组成了

本发掘区规模最大的一批遗迹。21条灰沟

中,多条因在平剖面结构、沟内填土、出土

遗物和叠压层位等方面高度相似,且在平面

布局上大体平行或垂直,因此可将此类具有

密切关联的灰沟整体上视为同一处遗迹。具

备上述特征的灰沟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有

G5~11、G20、G21等9条(附表一),第二

类有G1~4、G13等5条(附表二)。此外还

有一批形制不甚规则的灰沟,因打破其他遗

迹,属本区最晚的商时期遗存,在此将其视

为性质相似的第三类灰沟,有G12、G14~19

等7条(见图二)。

在实际发掘过程中,以上各条灰沟在不

同探方中被揭露出来,因此编号不同。本文

为便于大型灰沟复杂结构的描述,同时准确

表述不同遗物的出土地点,故维持灰沟的原

始编号,仅对同类灰沟的整体性做出说明[2]。

根据典型遗迹间的层位关系,将本发掘

区的主要遗存分为四个阶段(图六)。根据

每个阶段出土遗物特征,将本次发掘的所有

商时期遗存分为四组(附表三)。

第一组:遗存仅分布于发掘区西北部,

包括商时期墓葬M3,Q1610T1917、T1918、

T2017、T2018,Q1710T0215、T0216的第5层

堆积。就层位关系而言,该组遗存的相对年

代最早。

第二组:遗存分布于整个发掘区,包括

灰沟、灰坑和柱洞,遗迹中开始大量出现青

铜颗粒、陶范、陶坩埚等铸铜遗物。其中灰

沟之间的打破关系较为清晰,G1、G3叠压

于第3层下,打破第4层及G7~11(图七)。

G2、G4、G20叠压于第3层下,打破G6及生

土。少数灰坑直接叠压于第3层下并打破部

分灰沟,如H1、H13、H18,其余灰坑及柱

洞叠压于耕土层下并打破生土。从坑内填土

及出土遗物特征判断这些灰坑及柱洞的形成

时间较为接近。

第三组:遗存分布于发掘区北部及

东南部,包括部分灰坑,Q1610T1912,

Q1710T0311~0313、T0411~0414、

T0511~0513、T0612的第3层,遗迹中铸铜

遗物数量显著减少。灰坑均叠压于耕土层

下,部分灰坑与第二组遗迹存在叠压打破关

系,如H3叠压于G1上、H4打破H12、H11打

破G7、H66~69打破G13,其余灰坑打破生

土。

第四组:遗存仅分布于发掘区东南部,

主要为7条不规则灰沟。灰沟叠压于耕土层

下,打破第3层及生土。沟内仅发现有陶片。

现从四组遗

存中分别选取部

分典型遗迹和

遗物予以报道,

以期呈现2015~

2017年发掘区的

整体面貌。

(一)第一

组遗存

本组遗存除

G16

G12 G4

G3

G2

G1

G13

H3

H54

G9

G10

G7

G6

G11

M3 Q1610T2018⑤

Q1710T0313③

Q1710T0412③

Q1610T1912③

生土

① ②

四 三 二 一

图六  小嘴发掘区典型遗迹层位关系图

第7页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等: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小嘴2015~2017年发掘简报

· 21(总 621)·

M3[3]外,仅有Q1610T1917、T1918、T2017、

T2018和Q1710T0215、T0216的第5层,该层

厚0.15~0.3米,出土遗物有陶器和石器。

陶鬲  侈口,均仅存上腹部。Q1710

T0216⑤∶15,夹砂黑陶。平折沿,尖圆唇。

沿面有一周凹槽,腹部饰绳纹。口径15.6、残

高6.4厘米(图八,2)。Q1710T0216⑤∶16,

夹砂红陶。平折沿,圆唇。口径21.6、残高

4.4厘米(图八,3)。Q1710T0216⑤∶1,

夹砂红胎黑皮陶。尖圆唇。沿面有一周凹

图七  G1、G3与G9、G10(西→东)

G10

G9

G3

G1

1

4

2

5

3

6 0 10厘米

图八  第一组遗存第5层出土遗物

1.硬陶罐(Q1710T0216⑤∶13)  2~5.陶鬲(Q1710T0216⑤∶15、Q1710T0216⑤∶16、Q1710T0216⑤∶1、

Q1610T1918⑤∶3)  6.陶大口尊(Q1710T0216⑤∶9)

第8页

2019年第6期

· 22(总 622

·

槽,颈部以下饰绳纹。口径17.2、残高4.4厘

米(图八,4)。Q1610T1918⑤∶3,夹砂

灰陶。折沿,尖圆唇,束颈。肩部以下饰绳

纹。口径15.1、残高6.2厘米(图八,5)。

陶大口尊  Q1710T0216⑤∶9,泥质灰

陶。敞口,圆唇,长颈斜收,折肩外凸。颈

部和上腹部各饰三周凹弦纹。口径23.2、残

高13.2厘米(图八,6)。

硬陶罐  Q1710T0216⑤∶13,泥质灰

白陶。侈口,尖圆唇,直颈,圆肩,肩部以

下残。沿面及颈部饰多周弦纹,肩部饰叶脉

纹。内壁可见手指压印痕迹。口径22.6、残

高9.2厘米(图八,1)。

(二)第二组遗存

本组遗迹最丰富,有灰沟14条、灰坑21

个、柱洞10个及部分探方中的第4层。

鉴于同类灰沟形制及其出土遗物的高度

相似性,本次选择第一类灰沟中的G9进行

了全面发掘,对其中的6条(G5~8、G10、

G11)进行了局部解剖。对第二类灰沟中的

G1~4进行了多处解剖,对G13进行了全面发

掘,对灰坑和柱洞进行了全部清理。

G1  位于Q1610T1915、T2015,

Q1710T0115、T0215、T0315、T0314、

T0414、T0415等探方中,分布于西高东低

的坡地之上。叠压于第3层下,被H3叠压,

打破G7、G9~11及生土,沟面距地表深

0.3~0.5米。沟面西高东低,落差为1.3米

(图九)。本次共开5条解剖沟对G1进行发

掘(G1JP1~5)。

G1JP1位于Q1610T1915东北部,处于

G1与G3交接处,现存口部距地表深0.3米。

东西长2.16、南北宽1.45米。通过发掘可知

G1在此处为斜壁,圜底,沟口宽1.4、沟深

0.18~0.4米。灰沟开挖于生土之上,沟壁与

沟底均铺垫有一层黄色黏土,黄色黏土厚约

0.1米。G1底部用黄色黏土筑起两道土埂,因

此沟底自北向南被两道土埂分隔成三道凹槽

(图一〇;图一一)。通过五段解剖沟的发

G3

JP1 JP2

JP3

JP4

JP5 A

A

A-A

G1

0 2米

图九  G1平、剖面图

第9页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等: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小嘴2015~2017年发掘简报

· 23(总 623)·

该层出土陶片数量极少,另有青铜颗粒、陶

范块、木炭块及石凿、锛等。

G1内分布有大量石块,直径0.18~0.45

米,棱角分明,无明显加工痕迹。石块分两

类:一类位于沟中部填土内;另一类沿沟壁

南、北两侧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且直接放在

沟壁上,与填土中的石块明显不同。

G1解剖沟出土遗物有陶鬲、罐、盆、

豆、缸,硬陶尊,以及与铸铜活动相关的遗

物,包括陶范、青铜器碎片、陶坩埚残块及

炉壁等。

陶鬲  均为侈口。G1JP4∶2,夹

砂红陶。折沿,方唇,束颈,颈部以下

残。肩部饰一周附加堆纹。口径24.7、

残高6厘米(图一二,1)。G1JP4∶3,

夹砂灰陶。沿面较窄,颈部微鼓,颈

部以下残。沿面有一周凹槽,颈部以

下饰绳纹。口径18.5、残高4.9厘米(图

一二,7)。G1JP4∶4,夹砂灰陶。折

沿,方唇。沿面有一周凹槽,颈部以

下饰绳纹。口径17.5、残高4.6厘米(图

一二,4)。

陶罐  G1JP1∶7,夹砂红陶。折

沿,方唇,直颈,溜肩,肩部以下残。

颈部饰一周凸弦纹,肩部

饰绳纹。口径17.8、残高

6.4厘米(图一二,3)。

陶盆  G1JP5∶2,泥

质黑皮陶。敞口,折沿,

尖圆唇,下腹残。肩部饰

三周弦纹。口径30.2、残高

8.6厘米(图一二,9)。

G1JP1∶5,泥质灰陶。敞

口,折沿,圆唇,束颈。

肩部饰方格纹及两周凹弦

纹。口径24.1、残高6.5厘

米(图一二,2)。

陶豆  G1JP2∶8,

泥质灰陶。仅存柄部,圈

掘,可知G1底部西高东低,落差为0.22米。

G1JP1内填土分两层。第1层为陶片层,

厚0.15~0.2米。出土十分密集的陶片并夹杂

少量黑灰色土,陶片可辨器形有鬲、缸、

盆、罐、簋、爵、斝等;还出土有直径1~5

厘米的陶范块;直径1~3厘米的青铜球状颗

粒;直径1~6厘米的青铜器残块,可辨器形

有爵、刀、镞等;长2~5厘米的木炭块,部

分木炭块可见切割痕迹;砺石、石锛、凿、

镰等。第2层为黑灰色土,厚0.1~0.25米。

图一一  G1JP1(西→东)

G1

G9

图一〇  G1JP1平、剖面和剖视图

1.陶片层  2.黑灰色土

2

1

0 50厘米

第10页

2019年第6期

· 24(总 624)·

足,上粗下细。自上而下饰三组弦纹。

圈足径9.1、残高10.5厘米(图一二,

5)。

陶缸  G1JP1∶1,夹砂灰陶。敞

口,肩部微鼓,下腹及底残。颈部饰一

周附加堆纹,腹部饰绳纹。口径34.1、

残高14.2厘米(图一二,8)。

硬陶尊  G1JP2∶7,侈口,圆唇,

斜颈,肩部以下残。颈部内壁可见轮制

痕迹。口径15.1、残高5.5厘米(图一二,

6)。

陶范  G1JP1∶20,泥质,夹微量细

砂,内壁为青灰色,外壁呈浅红色。内壁呈

弧形,外壁凹凸不平。内壁有三周弦纹。

长5.2、宽4.9、厚5.1厘米(图一三,1;图

一四)。盘龙城遗址出土青铜尊颈部及青铜

鼎上腹部常见装饰三周弦纹。依据此陶范

的弧度,可大致复原其对应的圆形器物直径

为14~16厘米,推测其可能为青铜尊或鼎类

器物的陶范块。G1JP2∶18,泥质,夹微量

细砂,硬度与质感和G1JP1∶20相当。大致

呈长方体,可见一分型面,分型面局部分

布有小气孔。长5.3、宽3.8、厚2.6厘米(图

一三,2)。

G1还出土有较多直径1~3厘米的小陶

1

2

3

4

5

8

9

6

7

0 10厘米

图一二  G1出土遗物

1、4、7.陶鬲(G1JP4∶2、4、3)  2、9.陶盆(G1JP1∶5、G1JP5∶2)  3.陶罐(G1JP1∶7)  5.陶豆

(G1JP2∶8)  6.硬陶尊(G1JP2∶7)  8.陶缸(G1JP1∶1)

1 2

3 4 5 6 7

0 3厘米

图一三  G1出土陶范

1.G1JP1∶20  2.G1JP2∶18  3.G1JP2∶1  4.G1JP2∶2 

5.G1JP2∶3  6.G1JP2∶4  7.G1JP2∶5

图一四  陶范(G1JP1∶20)

第11页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等: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小嘴2015~2017年发掘简报

· 25(总 625)·

青铜颗粒  共85枚,尤以G1JP1分布最

为集中,直径1~4厘米(图一六,1、2;图

一七)。分三类:第一类为青铜器残片,

如刀、爵足、斝鋬等;第二类为铜冶金

渣,经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

究院用徕卡DM4000金相显微镜观察,化学

成分和物相组成显示其为铸铜作坊常见的

熔铜合金渣[4];第三类因氧化严重而呈不规

则颗粒状,应为某种青铜器残片严重锈蚀

后形成。

陶坩埚片  G1JP2∶20,夹砂灰陶。

内壁附着有烧结炼渣、铜汁凝结块和木炭

等。素面。长3.3、宽2.1、厚1厘米,内壁

图一五  陶范

范块(图一三,3~7;图

一五)。因过于碎小,难以知

晓它们为何种器类的陶范,

但共同特征为泥质,夹微量

细砂,陶色由一侧向另一侧

趋浅,呈浅灰色或灰黄色。

硬度明显低于夹砂陶器而与

G1JP1∶20陶范相当,因此

推测它们为陶范碎块。这些

直径不过3厘米的陶范碎块在

G1JP2中分布尤为集中,在

0.35立方米的区域内共出土34块。

铜刀  G1JP1∶30,刀身大致呈三角

形,直背,弧刃,刀柄残。残长7.2、宽

1.5、厚0.2厘米(图一六,6)。

铜镞  G1JP1∶31,有翼镞,为三角形

扁平双斜翼,脊作四棱状,双翼后锋较短。

铤较长,扁圆锥形。通长5.6厘米(图一六,

4)。

铜爵足  G1JP5∶11,仅存足尖部分,

器身氧化严重,器表多气孔。残长2.9厘米

(图一六,3)。G1JP1∶35,横截面呈三角

形,足与器身连接处残存部分器腹。残长7.2

厘米(图一六,5)。

图一六  G1出土遗物

1、2.青铜颗粒(G1JP1∶2、1)  3、5.铜爵足(G1JP5∶11、G1JP1∶35) 

4.铜镞(G1JP1∶31)  6.铜刀(G1JP1∶30)

0 5厘米

1 2 3

4

5 6

第12页

2019年第6期

· 26(总 626)·

图一七  青铜颗粒

图一九  陶坩埚片(G1JP2∶20)

附着物厚0.5厘米(图一八,1;图一九)。

Q1710T0215④∶16,夹砂红陶。内壁附着

厚约0.7厘米的渣层,不见分层现象,渣层

表面有灰绿色锈蚀痕迹。素面。长5.8、宽

图二〇  陶坩埚片(Q1710T0215④∶16)

图二一  陶坩埚片(Q1710T2016④∶13)

4.9、厚1.8厘米(图一八,2;图二〇)。

Q1610T2016④∶13,夹砂红陶。内壁附着厚

约0.5厘米的渣层,不见分层现象,渣层表面

有灰绿色锈蚀痕迹,与Q1710T0215④∶16内

壁所见渣层相似。器表饰绳纹。长8.2、宽

8、厚2厘米(图一八,3;图二一)。上述三

1

2

3

图一八 出土陶坩埚片

1.G1JP2∶20  2.Q1710T0215④∶16  3.Q1610T2016④∶13

0 5厘米

第13页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等: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小嘴2015~2017年发掘简报

· 27(总 627)·

件遗物内壁残留的渣层表面可见灰绿色锈蚀

痕迹,经检测可知为青铜冶铸用的坩埚[5]。

Q1710T0215④∶16和Q1610T2016④∶13残存

口沿部分,依据器身弧度推测应为侈口浅腹

容器[6]。

G2  位于Q1710T0411~0413等探方

中,分布于南高北低的坡地之上。叠压于第

3层下,打破第4层及生土。沟面南高北低,

长11.38、宽1.4~1.5米,南北落差0.3米(图

二二)。本次发掘在G2北段布设解剖沟一

条,编号为G2JP1。

G2JP1  东西长3、南北宽0.8米,口

部距地表深0.2米。通过发掘可知,G2为斜

壁,圜底,沟口宽1.4、沟深0.2~0.4米(图

二三)。沟东壁和沟底铺垫有一层厚约0.05

米的黄色黏土,细腻纯净,黏性较强,与G1

底部所见黄色黏土相同。黄色黏土下即为红

色生土。

G2JP1内堆积分两层。第1层为黑褐色

土,在T0412内为第3层,厚0.2米。出土较多

陶片,可辨器形有鬲、罐、大口尊等,该层

还出土有孔雀石2枚。第2层为黑灰色土,厚

0.2~0.38米,为G2内堆积,出土少量陶片,

可辨器形有盆、豆、斝等,还出土有青铜颗

粒1枚。与G1JP1相比,G2JP1出土的铸铜类

遗物数量明显减少。

与G1类似,在G2内东、西两侧有呈条

状排列的石块,石块形

状不规则,无明显加工

痕迹,最大径0.26~0.3

米,共6块。石块放于

沟壁内侧,顶部暴露于

地表。与G1内石块相

比,石块间距增大。G2

保存较差,沟边发现的

石块数量减少可能与其

受到破坏有关。

陶鬲  G2JP1∶5,

夹砂黑陶。侈口,折

G4

G2

JP1

第3层范围

第3层范围

4 3

G2

0 1米

图二二  G2平、剖面图

图二三  G2JP1(北→南)

G2

第14页

2019年第6期

· 28(总 628)·

沿,方唇,束颈,肩微鼓,分裆,三

尖锥足略外撇。颈部以下饰绳纹。口

径18.6、高19.3厘米(图二四,1)。

G2JP1∶14,夹砂黑陶。侈口,折沿上

仰,长颈,腹近直。沿面内有一周凹

槽,腹饰绳纹。口径22.8、残高7.2厘米

(图二四,2)。

陶盆  G2JP1∶4,泥质灰陶。敞

口,折沿上仰,方唇,束颈,溜肩,上

腹鼓,下腹斜收,底残。上腹内壁可

见手捏痕迹。口径24.8、残高16.4厘米

(图二四,4)。

硬陶尊  G2JP1∶15,器表施黄色

釉,灰白胎。侈口,折沿,尖圆唇,折

肩,深腹斜收,平底。沿面及肩部饰多

周弦纹,腹部拍印方格纹。口径17.2、

复原高31.2厘米(图二四,3)。

G13  分布于Q1610T1911~1914等

探方中,位于南高北低的坡地之上。叠

压于第2层下,打破生土,北段被H54

和H66打破。斜壁,圜底,沟底南高北

低,南北长11.3、沟口宽0.95~1.1、沟

深0.25米(图二五;图二六),沟面南

G8

G9 G9 H66

A

G13

A

A-A B-B

G1

B

B

H54

0 2米

图二五  G9、G13平面、剖视图

图二六  G9、G13(东→西)

G13

G9

G1

图二四  G2出土遗物

1、2.陶鬲(G2JP1∶5、14)  3.硬陶尊

(G2JP1∶15)  4.陶盆(G2JP1∶4)

1

2 3

4

0 10厘米

第15页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等: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小嘴2015~2017年发掘简报

· 29(总 629)·

北落差为0.5米,沟底南北落差为0.4米。沟

壁及沟底均铺垫有纯净的黄色黏土,黄色黏

土厚0.1米,与G1、G2所见黄色黏土相同。

东壁亦发现一列呈条状分布的石块,石块

直径0.25~0.4米,无明显加工痕迹。不同的

是,G13内的石块契合紧密且连续分布,部

分石块还有两层垒筑的现象(图二七),东

壁共有39块,沟内近西侧有2块。

G13内堆积黑灰色土。出土大量陶片,

可辨器形有鬲、缸、盆、罐、斝、爵、豆

等,同时出土有小铜粒、陶范块、炭化木

块、红烧土块以及石镰、锛、凿、砺石等。

陶盆  G13∶18,泥质黑皮红陶。敞

口,尖圆唇,束颈,下腹微鼓。颈肩部饰多

周弦纹,腹部饰绳纹。口径25.4、残高10.8

厘米(图二八,1)。

陶壶  G13∶13,泥质黑皮陶。侈口,

平折沿,方唇,长颈,颈部以下残。颈部

饰多周弦纹。口径14.8、残高6.1厘米(图

二八,3)。

陶假腹豆  G13∶3,泥质黑皮红陶。

敞口,折沿,方唇,浅盘,高圈足。盘表面

饰一周弦纹,圈足饰三周弦纹及两个对称

分布的十字镂孔。磨光。口径15.4、圈足径

10.1、高15.6厘米(图二八,4)。

陶鬲  G13∶1,夹砂灰陶。侈口,平折

沿,方唇,腹部近直,三袋足,裆部及实足

图二七  G13内石块堆积情况(西→东)

根残。沿面有一周凹槽,颈部饰一周附加堆

纹,腹部饰粗绳纹。口径28.8、残高27.2厘

米(图二八,2)。

G9  位于Q1610T1912~1915等探方内,

分布于南高北低的坡地上,沟面南高北低,

落差为0.8米。北段叠压于第2层下,被G1打

破,南段被G13叠压,沟面距地表深0.25~0.3

米。直壁,平底,南北残长15.85、宽0.3~0.4

米。北段保存相对较好,残深0.2米,南段被

G13叠压,残存深约0.05米。沟底南高北低,

落差为0.7米(见图二五)。G9的修筑方式

1

2

3

4

0 10厘米

图二八  G13出土陶器

1.盆(G13∶18)  2.鬲(G13∶1)  3.壶(G13∶ 13) 

4.假腹豆(G13∶3)

第16页

2019年第6期

· 30(总 630)·

为先在生土面上铺垫一层

厚0.1~0.2米的黄色黏土,

G9为建在黄色黏土上(图

二九),黄色黏土与G1、

G2、G13沟壁和底部黄色黏

土相同。

G9内填黑灰色土,土

质疏松,未见分层,内含炭

屑和红烧土块。出土遗物

为陶片,可辨器形有鬲、

大口缸、罐等。未见铸铜

遗物。

陶鬲  G9∶1,夹砂

黄陶。侈口,平折沿,方

唇,上腹鼓,下腹残。沿

面有一周凹槽,腹部饰绳

纹。口径15、残高7.2厘米(图三〇,1)。

G9∶8,夹砂褐陶。侈口,折沿,方唇,鼓

腹,下腹残。沿面有一周凹槽,颈部以下

饰绳纹。口径13.8、残高4.6厘米(图三〇,

2)。

陶斝  G9∶3,泥质灰陶,仅存上腹部

残片及一鋬,腹部饰一道凹弦纹。残高6.2厘

米(图三〇,4)。

陶盆  G9∶2,泥质黑皮陶。敞口,平

折沿,沿面下垂,下腹残。颈部饰多周弦

纹。口径24.6、残高5.6厘米(图三〇,3)。

(三)第三组遗存

本组遗迹有Q1610T1912,Q1710T0114、

T0311~0315、T0411~0414、T0511~0513、

T0612的第3层及H3、H4、H6、H11、H50、

H54、H66~69,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以及

极少量铸铜遗物。

陶簋  Q1710T0413③∶1,泥质灰陶。

直口,折沿,厚圆唇,上腹较直,下腹斜

收,底近平,圈足。上腹部饰雷纹及两周

弦纹,下腹部饰交错绳纹,圈足饰两周弦

纹。口径24.4、圈足径16、高15.2厘米(图

三一,1)。

陶鬲  侈口。Q1710T0413③∶8,夹砂

灰陶。折沿,方唇。沿面有两周凹槽,颈

部以下饰绳纹。口径19.1、残高5.2厘米(图

三一,3)。H50∶9,夹砂灰陶。折沿,方

唇。沿面有两周凹槽,颈部饰一周附加堆

纹,颈部以下饰绳纹。口径18.9、残高4.9厘

米(图三一,4)。Q1710T0412③∶10,夹

砂灰陶。斜折沿,内沿面微凹作浅盘状,

下腹微鼓,三袋足足尖较矮。颈部饰一周弦

纹,腹部饰粗绳纹。口径19.1、高22.1厘米

(图三一,5)。H4∶4,夹砂灰陶。折沿,

方唇。沿面有两周凹槽,颈部饰一周附加

堆纹,颈部以下饰绳纹。复原口径26.6、残

生土 黄土 G9

G1

图二九  G9局部(南→北)

1

2

3 4

0 10厘米

图三〇  G9 出土陶器

1、2.鬲(G9∶1、8)  3.盆(G9∶2)  4.斝(G9∶3)

第17页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等: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小嘴2015~2017年发掘简报

· 31(总 631)·

高8.7厘米(图三一,7)。H11∶9,夹砂黄

陶。平折沿,方唇,束颈。肩部饰一周附加

堆纹,颈部以下饰绳纹。复原口径28.6、残

高7.6厘米(图三一,6)。

硬陶罐  Q1710T0214③∶2,侈口,折

沿,尖圆唇,上腹部残存一个扁圆形钮,其

余钮均残。颈部可见多周轮制痕迹,肩部及

腹部饰雷纹。口径17.4、残高17.2厘米(图

三一,2)。

炉壁  Q1710T0114③∶1,内侧呈黑

色,外侧呈青灰色。长方形。内表粘有呈红

色和绿色的铜渣,断口处可见大量较大石英

颗粒。经过泰思肯 Vega Ⅲ扫描电镜观察,

显示其可能为坩埚或熔炉内侧与铜液接触部

分脱落的残块(图三二)。

铜爵足  Q1710T0315③∶4,横截面呈

三角形。两端断口较为平直,与自然锈蚀残

断明显不同,似刻意打断所致。残长3、厚

0.9厘米(图三一,8)。

孔雀石  Q1710T0412③∶22,铜绿色,

表面布满矿物自然纹理。长约3.1、宽约2.1

厘米(图三一,9)。Q1610T1917③∶5,

大致呈椭圆形,表面布满矿物自然纹理。长

2.2、宽1.4厘米(图三一,10)。

(四)第四组遗存

第四组遗存遗迹较少,仅有G12、G14~

19等7条小灰沟,宽0.14~0.28、深0.1~0.15

米,长短及走向各异,未呈现出关联性。在

层位上,此组灰沟为本发掘区最晚出现的一

1

4

3

6

7

5 8

9 10

2

0 10厘米 1~7.

0 3厘米 8~10.

图三一  第三组遗存出土遗物

1.陶簋(Q1710T0413③∶1)  2.硬陶罐(Q1710T0214③∶2)  3~7.陶鬲(Q1710T0413③∶8、H50∶9、

Q1710T0412③∶10、H11∶9、H4∶4)  8.铜爵足(Q1710T0315③∶4)  9、10.孔雀石(Q1710T0412③∶22、

Q1610T1917③∶5)

图三二  炉壁(Q1710T0114③∶1)

第18页

2019年第6期

· 32(总 632)·

批商时期遗存,因此将它们归入第三类灰沟

(见图二)。本次发掘对此类灰沟进行了局

部解剖。

G12  位于Q1710T0213、T0214、T0313

内,叠压于第2层下,其东端打破G4,其余

部分打破生土。平面呈“L”形,沟壁结构

不明显,沟底不平,南北段长1.75、东西段

长3.1、宽0.2、深0.1~0.15米(见图二)。

沟内填黑灰色土,内含较多炭屑和红烧土颗

粒,出土少量陶片。

G16  位于Q1710T0412、T0512内,叠

压于第2层下,打破第3层,其余部分打破

生土。沟底不平,沟壁结构不明,东西长

1.52、宽0.28~0.35、深0.1~0.15米(见图

二)。沟内填黑灰色土,内含大量炭屑和红

烧土颗粒,出土少量陶片。

陶鬲  G12∶1,平折沿,尖圆唇,束

颈,鼓肩,肩部以下残。肩部饰一周附加堆

纹。复原口径22.8、残高7.2厘米(图三三,

1)。G16∶1,平折沿,方唇,束颈,颈

部以下残。沿面有两周凹槽,素面。口径

29.2、残高7.6厘米(图三三,2)。

硬陶罐片  G12∶2,残存颈及肩部,广

肩,肩部有一个条形钮。颈部饰多道弦纹,

肩部饰叶脉纹。宽10、高6.4厘米(图三三,

3)。

陶爵  G16∶2,仅存下腹部及一足,束

腰,底近平,足尖残。宽6、高7.3厘米(图

三三,4)。

三、结    语

(一)遗存年代

小嘴地点此次发掘的遗存依据地层关系

及出土陶器特征分为四组,现将各组遗存的

具体年代分析如下。

第一组遗存数量较少,以分布于发掘区

西北部的第5层堆积为主。该层出土的陶鬲

(Q1710T0215⑤∶1)为尖圆唇,平折沿,沿

面有一周凹槽,与盘龙城李家嘴PLZM2∶48

折沿联裆鬲[7]形制相近,Q1610T1918⑤∶3陶

鬲与盘龙城杨家嘴PYZT5⑥∶24折沿鬲[8]形

制相似。据此推断第一组遗存的年代为盘龙

城第四、五期前后,即二里岗上层一期偏晚

阶段。

第二组遗存的遗迹数量最多。出土有

大量陶器,同时也是铸铜遗物集中出现的

时期。遗物较为典型的仍以沿面带一周凹

槽的折沿鬲为主,G2JP1∶5陶折沿鬲与盘

龙城杨家嘴PYZT3⑤∶8折沿分裆鬲[9]形制

相似,G1JP4∶4陶鬲口沿与盘龙城杨家嘴

PYZT5⑤∶3陶折沿鬲[10]形制相近,G13∶1陶

鬲与盘龙城李家嘴PLZH15∶1陶折沿联裆鬲[11]

形制相近。本组陶器的年代仍为二里岗上层

一期偏晚阶段。

第三组遗存的遗迹以部分探方中的第

3层堆积和少量灰坑为主。出土遗物有沿面

带两周凹槽的折沿鬲口沿,如H4∶4陶鬲口

沿颈部还饰有附加堆纹,与盘龙城杨家湾

PYWT29④∶1陶折沿联裆鬲口沿[12]形制相

近;Q1710T0412③∶10陶仰折沿分裆鬲与郑

州商城白家庄C8T4②∶7陶折沿鬲[13]形制相

近;部分灰坑中出土有较大的折沿方唇鬲,

如H11∶9陶折沿方唇鬲方唇厚钝,肩部饰一

周附加堆纹,与盘龙城遗址所见最晚一期的

遗存相同。综合以上特征,推断本组遗存的

年代为盘龙城第六、七期前后,即二里岗上

层二期偏晚阶段。

第四组遗存遗迹包括7条形制不规则的

图三三  第四组遗存出土遗物

1、2.陶鬲(G12∶1、G16∶1) 3.硬陶罐片(G12∶2)

4.陶爵(G16∶2)

3

2 4

0 10厘米

1

第19页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等: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小嘴2015~2017年发掘简报

· 33(总 633)·

灰沟,从沟内出土的少量陶器可知其年代与

第三组十分接近。如G16∶1陶鬲与盘龙城

杨家湾PYWT23④∶1陶折沿分裆鬲[14]形制相

似,仍为二里岗上层二期偏晚阶段的风格。

(二)遗存性质

本次发掘的遗迹有灰沟、灰坑、墓葬及

柱洞等,其中多条纵横分布的灰沟共同构成

了一处东西长达26、南北延伸近40米的大型

遗迹[15],这是本发掘区分析遗迹性质的重要

遗迹。

就灰沟的形制及出土遗物而言,本次发

掘的灰沟与此前在盘龙城遗址杨家湾、杨家

嘴等地点所发掘的“灰烬沟”遗迹具有一定

的相似性[16]。通过此次发掘对此类遗迹形成

了一些新的认识。一是本发掘区揭露出两类

分布较为规整的灰沟,即第一类与第二类灰

沟,同类灰沟在空间分布上保持大体平行或

垂直的位置关系,形成近乎半封闭的空间。

二是第二类灰沟打破第一类灰沟,并基本延

续了第一类灰沟原有的布局方位,显示出灰

沟改、扩建的过程。上述现象表明,本次发

掘所揭露的灰沟应是经过严整规划的某种大

型遗迹,而灰沟中出土的遗物则为分析该遗

迹的性质提供了线索。

灰沟内除出土有大量日用陶器碎片外,

还出土有与青铜器铸造活动相关的遗物,主

要包括陶范、陶坩埚,铜冶金渣、炉壁及青

铜器残块、孔雀石、砺石、木炭块等。其中

陶范、内壁附着有渣层的陶坩埚、熔铜合金

渣等遗物在盘龙城遗址均属首次发现。与青

铜器不同,陶范、坩埚、炉壁和铜冶金渣等

遗物废弃后一般不会进行大范围的搬运,这

是判断古代青铜冶铸生产的重要标志,也是

复原冶金活动的关键依据。小嘴发掘区本次

出土的冶金遗物,表明盘龙城遗址在二里岗

文化时期存在青铜器铸造活动。

本次发掘所揭露出的大型灰沟因结构复

杂、规模庞大,其具体功能目前尚无法做出定

论。在二里岗文化时期,仅在郑州商城南关

外铸铜作坊区周围发现有围沟遗迹[17],但其结

构、出土遗物与小嘴地点的灰沟差异较大,功

能亦无法直接对比。

盘龙城遗址小嘴岗地的发掘,获得了一

批与青铜器铸造活动直接相关的重要遗存。

这批遗存的年代应为二里岗上层文化一期及

稍晚阶段,直接确证了盘龙城遗址存在青铜

器铸造活动,亦为重新认识早期国家青铜器

生产体系及盘龙城遗址的性质提供了新的资

料。

附记: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综合研

究”(批准号:16ZDA146)的阶段性成果。

本次发掘领队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张昌平,

参加发掘的有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邹秋

实、廖航、刘晓宇、张亚莉、苏昕、赫德

川、徐深、路晋东、段董念、王梦缘,本科

生唐梦琦、郝凌云、刘云松,台湾大学历

史系研究生蔡佩玲以及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王

颖。本文线图由许鑫涛、邹秋实绘制,照片

由郝勤建、徐深拍摄。

执笔者  邹秋实  张昌平

注    释

[ 1 ] 韩用祥:《盘龙城遗址首次发现铸造遗物及遗

迹》,《江汉考古》2016年第2期。2003XZM1为

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发掘资料。

[ 2 ] 田野发掘可知,G1与G3、G2与G4分别为两条曲

尺形灰沟。为便于表述灰沟的结构和出土遗物

而使用原始编号。

[ 3 ]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等:《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小

嘴M3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8年第5期。

[ 4 ] 详细检测分析结果将另行发表。

[ 5 ] 经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

院泰思肯 Vega Ⅲ扫描电镜观察,陶器内壁附

着的渣层认定了其坩埚属性。

[ 6 ] 这一认识与以往学术界认为的盘龙城遗址出土

红陶缸可能用作铸铜坩埚的观点有所不同。

徐劲松等:《盘龙城出土大口陶缸的性质及用

途》,见《盘龙城一九六三年~一九九四年考古

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

第20页

2019年第6期

· 34(总 634)·

[ 7 ]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一九六三

年~一九九四年考古发掘报告》第159页,文物

出版社,2001年。以下凡引此书,版本均相同。

[ 8 ] 《盘龙城一九六三年~一九九四年考古发掘报

告》第315页。

[ 9 ] 《盘龙城一九六三年~一九九四年考古发掘报

告》第322页。

[10] 同[ 9 ]。

[11] 《盘龙城一九六三年~一九九四年考古发掘报

告》第184页。

[12] 《盘龙城一九六三年~一九九四年考古发掘报

告》第237页。

[13]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一九五三

年~ 一九八五年考古发掘报告》第857页,文物

出版社,2001年。

[14] 同[12]。

[15] 从图二可以看出灰沟仍在向发掘区域以西、以

北延伸,其分布区域应比本文呈现的范围更

大。

[16] 《盘龙城一九六三年~一九九四年考古发掘报

告》第218、316页。

[17]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一九五三

年~一九八五年考古发掘报告》第327页,文物

出版社,2001年。

附表一 第一类灰沟登记表

编号 形状 尺寸(米) 方向(度) 填土 出土遗物 沟壁 沟底

G5 直壁 平底 长5.62、宽0.4~0.5 10 黑褐色土,未分层 陶器,青铜颗粒

G6 直壁 平底 长1.2、宽0.4 12 黑灰色土,未分层 陶器

G7 直壁 平底 长6.15、宽0.4~0.5 8 黑灰色土,未分层 陶器

G8 直壁 平底 长0.8、宽0.25 102 黑灰色土,未分层 陶片

G9 直壁 平底 长15.85、宽0.3~0.4 9 黑灰色土,未分层 陶器

G10 直壁 平底 长1.4、宽0.3~0.4 102 黑灰色土,未分层 陶器

G11 直壁 平底 长2.7、宽0.5~0.6 106 黑灰色土,未分层 陶器

G20 直壁 平底 长4.15、宽0.4 98 黑灰色土,未分层 陶器

G21 直壁 平底 长5.1、宽0.5 8 黑灰色土,未分层 陶器

附表二 第二类灰沟登记表

编号 形状 尺寸(米) 方向

(度) 填土 出土遗物 沟壁 沟底

G1 斜壁 圜底 长26.4、宽1.4~1.8 102 黑灰色土,分两层 陶器,陶范,青铜颗粒,陶坩埚片

G2 斜壁 圜底 长11.4、宽1.4~1.5 9 黑灰色土,未分层 陶器,青铜颗粒,孔雀石

G3 斜壁 圜底 长21.8、宽1.3~1.5 13 黑灰色土,未分层 陶器,青铜颗粒

G4 斜壁 圜底 长7.6、宽2.2~2.5 104 黑灰色土,未分层 陶片,青铜颗粒

G13 斜壁 圜底 长11.3、宽0.95~1.1 8 黑灰色土,未分层 陶器,青铜颗粒

附表三 小嘴发掘区遗迹分组表

第一组 Q1610T2018M3,Q1610T1917、T1918、T2017、T2018,Q1710T0215、T0216的第5层

第二组

G1~11、G13、G20、G21,H1、H5、H8、H9、H12、H13、H18、H32、H40~42、H44~48、H52、

H53、H55、H57、H58,ZD1~10,Q1610T2015、T2016、T1813、T1814、T1913、T1914,Q1710T0115、

T0116、T0215、T0216的第4层

第三组 H3、H4、H6、H11、H50、H54、H66~69,Q1610T1912,Q1710T0114、T0311~0315、T0411~0414、

T0511~0513、T0612的第3层

第四组 G12、G14~19

(责任编辑  苗  霞)

第21页

《考古》编辑委员会

主  任 陈星灿

副主任 朱岩石

顾  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 巍   白云翔   朱凤瀚

刘庆柱   杜金鹏   杜德兰

李裕群   罗 森   赵 辉

赵志军   袁 靖   臧振华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 睦   丛德新   冯 时

刘 莉   许 宏   李 峰

李新伟   张 弛   杭 侃

罗 泰   荆志淳   施劲松

宫本一夫 柴晓明 徐良高

高 星   梅建军   董新林

傅宪国

本期责任编辑 苗 霞

本刊责任编辑 杨 晖

Editorial Board of

Archaeology

Director: Chen Xingcan

Deputy Director: Zhu Yanshi

Advisors: Wang Wei, Bai Yunxiang, Zhu

Fenghan, Liu Qingzhu, Du Jinpeng, Alain Thote,

Li Yuqun, Jessica Rawson, Zhao Hui, Zhao

Zhijun, Yuan Jing and Cheng-hwa Tsang

Members: Mayker Wagner, Cong Dexin, Feng

Shi, Li Liu, Xu Hong, Li Feng, Li Xinwei, Zhang

Chi, Hang Kan, Lothar von Falkenhausen,

Zhichun Jing, Shi Jinsong, Miyamoto Kazuo,

Chai Xiaoming, Xu Lianggao, Gao Xing, Mei

Jianjun, Dong Xinlin and Fu Xianguo

Issue Editor: Miao Xia

Managing Editor: Yang Hui

Archaeology 2019 年第 6期

本期要览

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2015~2016年辛店文化遗存发掘简报  2015~2016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

究所等对喇家遗址东南部Ⅷ3区进行发掘,发现一批辛店文化遗存。遗迹有柱洞圈和灰坑,出

土遗物有陶器和石器,属辛店文化山家头期。此次发掘,说明喇家遗址有辛店文化遗存且集中

分布于遗址东南部,为研究喇家遗址先秦时期的聚落变迁等提供了新资料。

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小嘴2015~2017年发掘简报  盘龙城遗址小嘴2015~2017年的考古发掘,遗

迹有灰沟、灰坑、柱洞和墓葬,其中的多条灰沟组成了此次发掘区规模最大的一处遗迹。遗物

有日用陶器和与青铜器铸造有关的遗物。发掘确证了盘龙城遗址在二里岗文化时期存在青铜器

铸造活动,亦为重新认识早期国家青铜器生产体系及盘龙城遗址的性质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江苏徐州市白云山汉墓的发掘  在徐州市东北部白云山北麓发掘的四座汉代墓葬均为石坑竖穴

结构,出土遗物有陶器、铜器、铁器、玉器。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推断四座墓葬的时代

为西汉早期。这四座墓葬的发掘,对研究徐州地区西汉早期葬制、葬俗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对

探讨西汉时期夫妻合葬墓的发展、演化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运城盆地“龙山时代遗存”再认识  通过讨论认为庙底沟遗址第二期H568、H570属荆村文

化。荆村文化的陶平底罐形鼎与西王村三期文化同类器为一脉相承。通过东关文化陶斝与鬲的

演变,可知三里桥文化在运城盆地承袭并取代了东关文化,这为进一步考察同时期临汾盆地、

河洛地区等周边区域的考古学文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时间标尺和可供参照的文化背景。

论殷墟手工业布局及其源流  殷墟手工业作坊可分为中、南、西、东四个工业区,每区内多种

手工业生产并存,工业区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补充,以满足殷商贵族、平民对产品的需

求。手工业生产至少存在家族及王室等两种管理模式,以便手工业生产技术的传承与掌控。殷

墟手工业布局承自二里头文化和早商时期,同时对西周时期的手工业布局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

全国社科工作办举报电话:010-55604027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刊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