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全优课堂》七年级下历史(夹卷)

发布时间:2023-1-07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人教版《全优课堂》七年级下历史(夹卷)

密封线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优课堂·考点集训与满分备考·历史·9年级密封线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优课堂·历史·七年级下册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1. 有人说:“隋炀帝没有处理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关系,反而成了‘罪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才是隋炀帝最大的问题。 ”下列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 灭掉陈朝,活捉陈后主B. 设进士科,创立科举制C. 征发数百万民工,开凿大运河D. 励精图治,开创“开皇之治”2. 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你认为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应该是 ( )A. 权臣当道 B. 隋炀帝的暴政C. 土地兼并严重 D. 隋末农民起义3.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著作中写道:“自经此... [收起]
[展开]
人教版《全优课堂》七年级下历史(夹卷)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线

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

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

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堂·考

考·历

史·9

线

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

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

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堂·历

史·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

1. 有人说:“隋炀帝没有处理好‘功在当代,利在千

秋’的关系,反而成了‘罪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才

是隋炀帝最大的问题。 ”下列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

史实是 ( )

A. 灭掉陈朝,活捉陈后主

B. 设进士科,创立科举制

C. 征发数百万民工,开凿大运河

D. 励精图治,开创“开皇之治”

2. 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你认为隋朝

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应该是 ( )

A. 权臣当道 B. 隋炀帝的暴政

C. 土地兼并严重 D. 隋末农民起义

3.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著作中写道:“自经此项制

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

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材料中所说的制度是

( )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三省六部制 D. 科举制

4. 电视剧《贞观长歌》深受观众喜爱。 你认为不可能

在剧中出现的画面是 ( )

A. 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

B. 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C. 唐太宗轻徭薄赋,精简机构

D. 唐太宗鼓励大臣直言皇帝的过错

5. 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调笑令》对图中生产工具的描

述为“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

千匝万匝未停。 停未? 停未? 禾苗待我灌醉。 ”此

生产的功能是 ( )

A. 耕地

B. 灌溉

C. 播种

D. 纺织

6.(重庆中考)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

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 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

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

( )

A. 经济的繁荣 B. 文学艺术的兴盛

C. 政治的清明 D. 社会风气的开放

7. 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学科应发展的核心素养之

一。 将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顺序排序, 正确的是

( )

A. 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安史之乱的发生—唐朝

的建立—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

B. 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唐朝的建立—安史之

乱的发生—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

C. 唐朝的建立—安史之乱的发生—隋炀帝被杀,

隋朝灭亡—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

D. 安史之乱的发生—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唐朝

的建立—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

8.(陕西中考)与看见新科进士感叹“天下英雄入吾彀

中矣”和鉴真第六次东渡成功这两件事有关的统

治者分别是 ( )

A. 唐高祖和唐玄宗 B. 唐太宗和武则天

C. 唐太宗和唐玄宗 D. 武则天和唐玄宗

9. 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

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 )

A. 加强了边疆管理 B. 开凿了丝绸之路

C. 传播了中国文化 D. 扩大了唐朝疆域

10.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分裂时期,

下列选项符合这一时期史实的是 ( )

A. 五代政权都出现在黄河流域

B. 十国政权都建立在南方地区

C. 五代十国的建立者都是文臣

D. 南北方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

11.“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这是唐朝

《陇西行》的一句诗,它反映了当时的汉藏关系,对

诗句的理解符合事实的是 ( )

A. 金城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 藏族社会风俗完全汉化

D. 吐蕃归于唐朝管辖

12.“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这是贴在中国送往

意大利米兰的抗疫物资上面的唐诗名句。 唐诗是

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被誉为“诗仙”和“诗圣”

的唐代诗人分别是 ( )

A. 李白、白居易 B. 李白、杜甫

C. 李商隐、杜牧 D. 杜甫、白居易

选择题答题卡

1 2 3 4

7 8 9 10

5

11

6

12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 分)

材料一:公元 6 世纪 80 年代,在结束了 300 多

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

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分 值

第一单元高频考题组合卷(一)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131 132

第2页

133 134

材料三:隋文帝平时吃饭穿衣服都很简单,后

妃也不许穿华丽的衣服。 太子杨勇用金玉装饰自

己的铠甲,文帝知道后严厉批评他:“自古以来的

帝王,从没见过奢侈华贵而能长治久安的。 你身为

太子,应以节俭为重。 ”

材料四:隋炀帝多次乘龙舟游江都,随行的船

只五千多艘,绵延二百多里,沿途州县要备办丰厚

的贡品和上乘的食品,迎送过往的船只。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标

志是什么。(2 分)在位的皇帝是谁?(2 分)

(2)材料二中这位诗人说到的是哪条河?(2 分)是

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始修建的?(2 分)这条河以哪里

为中心?(2 分)修建这条河的目的是什么?(3 分)

(3)隋朝灭亡时间是哪一年?(2 分)对比材料三、材

料四,你从隋朝的兴亡中得到了什么启示?(3 分)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 分)

材料一:

时 间 人 口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 年) 37 140 000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 年) 41 419 712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 年) 52 919 712

唐肃宗乾元三年(760 年) 16 990 309

唐穆宗长庆元年(812 年) 15 762 432

材料二:《旧唐书》语:“文武将吏,擅自署置,

贡赋不入于朝廷。 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

材料三:黄巢诗《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

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

带黄金甲。 ”

(1)材料一唐朝人口从统计表看曾出现过一次直线

上升、两次下降,其中一次急剧下降时期发生了什

么重大历史事件?(2 分)有什么严重后果?(2 分)

(2)材料二中的“藩臣”指什么?(2 分)这段材料说

明了哪一局面的出现?(2 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分析,这一局面的特点是什么?(2 分)唐朝灭亡后,

延续这一局面的时期称为什么?(2 分)

(3)材料三中“黄巢”是如何实现“冲天香阵透长

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2 分)

(4)你如何看待这一时期的政权分立形势?(4 分)

15. 梦回大唐——西安大唐不夜城项目是以盛唐文

化为背景,以唐风元素为主线的文化圣地。 根据材

料,回答问题。(16 分)

【贞观广场】

贞观之治群雕非常雄伟,气

势恢宏,展示了盛唐无限繁荣画

面;处于水面的载舟覆舟的群

雕,展现了当时先进执政理念和民本思想放射出

的时代光芒。

(1)探究一:举出唐太宗“先进执政理念”和“民本

思想”各一例。(4 分)

广场中心有“开元盛世”主题雕塑和 8 根多媒

体艺术斗拱景观柱等文化景观, 充分展现出盛唐

时期繁荣灿烂、歌舞升平的盛大场面。

【开元广场】

(2)探究二:举出开元盛世时期的灿烂文学、绘画

各一例。(4 分)

【玄奘广场】

玄奘铜雕总高 6 米余,重 3 吨多,玄奘形象伟

岸高大,手执锡杖,表情睿智而坚毅,体现了其求

学义无反顾的精神风貌。

(3)探究三:请你为玄奘写一段解说词。(4 分)唐朝

体现对外友好关系的史实还有哪些?(2 分)

(4)探究四:归纳一下大唐盛世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 分)

第3页

线

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

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

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堂·考

考·历

史·9

线

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

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

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堂·历

史·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

1.(济南中考)在美国作家迈克尔·H·哈特撰写的《历史

上最有影响的 100 人》一书中,隋文帝杨坚名列其

中。 杨坚能够入选最重要的理由是 ( )

A. 完成国家统一 B. 加强中央集权

C. 开通大运河 D. 完善科举制度

2. 某同学参加一个答题竞赛活动, 依据下面提示可

判定该皇帝是 ( )

提示一:首创进士科

提示二:三次征辽东

A. 秦始皇 B. 隋文帝

C. 隋炀帝 D. 唐太宗

3. 下面有关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至余杭,北抵涿

郡,共分四段。

B. 隋朝大运河全长 2 700 多千米,是世界上最伟大

的工程之一

C. 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五大

水系

D. 大运河的开通, 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

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

4.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关

于唐太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知人善任,重视纳谏

B. 周边各族拥戴,被誉为“天可汗”

C. 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

D. 创立三省六部制度

5. 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

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的店;胜业坊有“以小

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 这

一记载表明当时 ( )

A. 农业生产发展 B. 商业经济繁荣

C. 对外贸易活跃 D. 经济重心南移

6. 唐朝对外关系发展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 )

A. 封建经济出现繁盛局面,是当时世界上综合国

力强盛的国家

B.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

展超过前代

C. 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活跃,接触频繁,民族

融合进一步加强

D. 科学、文学、史学、教育等有新发展,我国古代文

化达到高度繁荣的水平

7.(唐)高祖武德到太宗贞观年间,女性多穿“羃”(古

代遮蔽脸部的巾)。 武则天执政后,“帷帽大行,羃

渐息”。 开元初期,女性“皆着胡帽,靓装露面,无复

障蔽”。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唐朝 ( )

A. 女性社会地位每况愈下

B. 女性服饰丰富多彩

C. 少数民族服饰大受欢迎

D. 社会风气日趋开放

8. 隋唐时期,书法艺术异彩纷呈,名家名作迭出,颜

体、柳体、欧体争奇斗艳。 以下哪一项描述的是颜

真卿的书法艺术特点 ( )

A. 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B. 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C. 飘逸灵动,潇洒清爽 D. 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9.“盛唐气象”本来是诗歌上的一种说法,但经常被

历史学家用来说明中国历史上的那个黄金时代。

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 盛唐气象” 的形成有一个非

常重要的基础是 ( )

A. 专制与跋扈 B. 颓废与反抗

C. 开明与开放 D. 任性与狂妄

10.(长沙中考)它是玄奘西行途中的见闻回忆录,它是

研究古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它是

( )

A.《唐本草》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金刚经》

11. 区分史实和观点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之一。下

列表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

A. 755 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

B. 安史叛军逼近长安

C. 安史叛军于 763 年被平定

D. 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12. 唐朝灭亡后, 出现了五代十国局面, 其中五

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先后

出现在 ( )

A. 海河流域 B. 黄河流域

C. 长江流域 D. 珠江流域

选择题答题卡

1 2 3 4

7 8 9 10

5

11

6

12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

13. 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千古兴亡话隋朝”为主

题展开了一场探究活动,请你一起来参加吧。(15 分)

材料一:全国统一后,隋文帝说:“方今区宇一

家,烟火万里,百姓又安,四夷宾服。 ”

第一单元高频考题组合卷(二)

135 136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分 值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第4页

137 138

(1)隋文帝在哪一年统一了全国?(2 分)隋文帝统

一全国受到了许多中外学者的赞扬,为什么?(4 分)

材料二:相传隋朝时,扬州开了一种十分绮丽的

花——琼花。 隋炀帝听说了它的美丽后,就决定去

赏花。 于是他动用大量人力,开通了著名的隋朝大

运河,并乘豪华龙舟前往。 可是琼花讨厌这位暴虐

的君主,他来时就自行败落,不让隋炀帝看。

(2)相传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就是为了到扬州赏琼

花,你赞同这一说法吗?(1 分)为什么?(2 分)

材料三:他生活靡费,时常外出巡游,极其铺张

浪费,沿途百姓深受其扰,苦不堪言。 又三次出动百

万大军,远征高丽,繁重的劳役、兵役,导致民不聊

生,社会矛盾激化……隋朝统治就此结束。

(3)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2 分)根据材料回答

他成为亡国之君的原因有哪些。(4 分)

14. 历史铸就了中华民族伟岸的品质。在繁荣开放的

唐朝,这一民族品格得到充分体现。阅读下列材料,

并回答问题。(23 分)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还设立国

学,教授儒学;新罗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

制瓷及制铜技术也传入新罗;新罗的姓氏、服饰、

节令、风俗也受到唐朝的影响。

材料三:在上海 APEC 会议上,中国作为东道

主邀请前来参会的亚洲及太平洋经济体的领导人

穿唐装,并由此而掀起祥和喜庆的“唐装”新潮,这

不仅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更是中国在国际大家

庭中地位与风度的体现。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的僧人分别是谁?(4 分)请

列举他们的主要贡献。(6 分)

(2)注重对外交往是唐朝作为开放社会的一个亮

点,阅读材料二,从中归纳唐朝与新罗的关系,并举

例说明。(6 分)

(3)阅读上述材料,简述各国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的原因。(3 分)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唐朝对外政策

对我们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4 分)

15.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

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

民族。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14 分)

探究一 经济篇

(1)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列举我国古代

唐朝历史上哪些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推动了经

济发展。(4 分)

探究二 文化篇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

主要中心之一。 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

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2)根据以上内容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文学

的主要表现形式。(2 分) 并举出另外两位代表人

物。(4 分)

探究三 感悟篇

(3)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

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4 分)

第5页

线

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

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

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堂·考

考·历

史·9

线

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

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

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堂·历

史·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

1.“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反映了北宋建立后 ( )

A. 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B. 与辽长时间保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C. 加强了皇帝和中央的权力

D. 与西夏维持了几十年的和平关系

2. 北宋时期, 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正副长官累计

超过 200 人,其中文臣出身者 162 人,武将出身者

39 人。 这反映了北宋治国策略的特点是 ( )

A. 藩镇割据 B. 民贵君轻

C. 等级森严 D. 重文轻武

3.“兴东北,建大金。 占辽朝,灭北宋。 战南宋,归元

兵。 ”这句话描述了哪一民族的兴衰史 ( )

A. 契丹 B. 党项 C. 蒙古 D. 女真

4.“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岁奉银二十

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签署“盟书”的两个政

权是 ( )

A. 北宋和辽 B. 北宋和西夏

C. 南宋和西夏 D. 南宋和金

5. 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

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冤死,

常使后人泪满襟” 的诗句表达了后人对哪位历史

人物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 ( )

A. 岳飞 B. 文天祥 C. 寇准 D. 秦桧

6. 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

中反映。 下列诗词与下图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相同

的是 (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

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D.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7. 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临安城,你最不可

能看到的情况是 ( )

A. 国内外的客商往来不绝

B. 店铺一律在夜间关门

C. 流动商贩走街串巷叫卖

D. 纸币与铜钱在市场上并用

8. 元朝统治的岁月是短暂的, 但是这个王朝的历史

是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

史的进程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关于元朝的历史,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成吉思汗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B. 元朝在地方设立中书省进行有效管辖

C. 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D. 文天祥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9. 它的出现和制度化,属于元朝地方行政体制的一个

巨大而显著的变化。 它不仅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

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也极大地促进

了各族人民……的交流。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

A. 宣政院 B. 巡检司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10.《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巨著。下

列对于该著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是我国第一本纪传体通史

B. 由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

C. 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历史

D. 有助于后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11.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

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由中国传入欧

洲,并由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

“世界史”的科技成就是 ( )

A. 指南针 B. 造纸术

C. 印刷术 D. 火药

12. 据《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从大都有许多道

路通往各省……在元朝的疆域之内,驿站超过

10 000 多所,驿马超过 30 万匹,各种物资都很齐

备,不管来自何地的使臣都能得到供应。 上述材料

主要反映了 ( )

A. 元朝战争频繁 B. 元朝商业繁荣

C. 元朝交通便捷 D. 元朝农业发展

选择题答题卡

1 2 3 4

7 8 9 10

5

11

6

12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

13. 宋朝社会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承上启下的变革转

折时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 分)

材料一: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 80%来

自淮河以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

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

方”;“苏湖熟,天下足”。

第二单元高频考题组合卷(一)

139 140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分 值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第6页

(1)从材料一分析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的变化。

(2 分)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2 分)

材料二:宋代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

所,其中的勾栏成为早期的剧场。 宋代戏剧的剧种

和形式更加丰富。 究其原因,宋代城市的商业活动

十分活跃,店铺林立,浓厚的商业氛围扩大了从商

群体,使城市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摘编自刘倩《南宋杭州的市民文艺研究》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宋代“娱乐兼营商

业的场所”的名称是什么?(2 分)并分析宋代戏剧

发展的原因。(6 分)

材料三: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

用券被广泛应用,富裕商人率先使用印制的纸币,

极大地便利了商品的交换。 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

人时会写下借条, 借债人则在纸条上用食指和中

指画押。 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

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

半利。

——摘编自《新全球史》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宋代商人具有怎样的优秀

品质。(2 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商业繁荣的

主要表现。(6 分)

14. 从唐朝到元朝这一历史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得到

重要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 分)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妻以宗女文成公

主,诏江夏王道宗持节护送……弄赞率兵次柏海

亲迎……执子婿之礼甚恭,中国服饰之美,缩缩

愧沮……公主恶国人赭面(以赤色涂面),弄赞下

令国中禁之……为华风。 遣诸豪子弟入国学,习

《诗》《书》。

——《新唐书·吐蕃上》

材料二:澶渊之盟之后,宋、辽边境地区“生育

蕃息,牛羊被野”,百余年间(120 多年)没有大规模

战事……辽朝边地发生饥荒, 宋朝也会派人在边

境赈济,宋、辽民族关系不断加强。 富弼(北宋名

相)认为岁币的支出不及用兵费用百分之一二,

“澶渊之盟,未为失策”。

材料三:桑哥又以总制院所统西番(即吐蕃)

诸宣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宜有以崇异之,奏

改为宣政院。

——《元史·桑哥传》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民族交往史上的哪一重大

历史事件?(3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澶渊之盟有什

么积极作用。(6 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宣政院”的主要

管辖范围是哪里?(2 分)它的设立有什么重要历史

意义?(4 分)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 分)

材料一: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材料二: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

(1)材料一中诗人为什么会“但悲不见九州同”?

(3 分)当时是什么样的局面?(2 分)

(2)“王师北定中原日”的愿望能实现吗?(1 分)南

宋统治者是怎样做的?(3 分)

(3)材料二中的“杭州”“汴州”分别指什么地方?

(4 分)“直把杭州作汴州”说明了什么问题?(4 分)

141 142

第7页

线

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

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

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堂·考

考·历

史·9

线

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

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

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堂·历

史·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

1. 下列是“北宋前四朝宰相人数统计表”,可用于说

明宋代 ( )

时 期

宰相人数

太祖朝 太宗朝 真宗朝 仁宗朝

6 9 11 23

A. 市民文化丰富 B. 海外贸易发展

C. 民族关系融洽 D. 宰相权力削弱

2. 到 9 世纪后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已经有了农耕、

冶铁、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11 世纪

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

制、军制和法律。契丹服装样式也影响到中原地区。

材料体现了 ( )

A. 农牧文化的交融 B. 民族政权的并立

C. 民族战争的延续 D. 对外交往的频繁

3.“是月,与金国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

疆,割唐、邓二州界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

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境土。 ”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 )

A. 北宋与辽签订和议互送岁币

B. 南宋与金和议中,金割让领土给宋

C. 北宋向金称臣并送岁币

D. 南宋与金和议,以淮水为界双方休战

4. 浙江杭州西湖边有座岳庙, 人们立庙纪念岳飞主

要是因为 ( )

A. 岳飞是北宋的抗金名将

B. 岳飞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C. 岳飞被投降派杀害

D. 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5. 下面搭配正确的是 (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阿骨打———党项族 ④北宋——赵匡胤

⑤金——阿保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6. 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

A. 沿海农民常年出海经商

B. 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

C. 宋朝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发达

D. 制瓷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7.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南宋时期,许多外国商人居住在泉州

B. 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C. 占城稻是从朝鲜引进的

D. 宋朝政府在广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8.《蒙古秘史》中对 12 世纪的蒙古草原这样描述道:

“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

互相抢掠财物……互相攻打”。 结束这一局面的人

物是 ( )

A. 完颜阿骨打 B. 成吉思汗

C. 忽必烈 D. 耶律阿保机

9. 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

机构的职能分别是 ( )

A. 行政;军事;监察

B. 行政;外交;军事

C. 财政;监察;外交

D. 财政;军事;监察

10. 元朝戏曲空前繁荣,下列对元杂剧表述错误的是

( )

A. 熔音乐、歌舞、动作、念白于一炉

B. 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C. 关汉卿是著名剧作家

D. 完全服务于封建统治

11. 在宋代的文学史上,有两位是济南人,人称“济南

二安”。他们都生活在两宋之交。一位是女词人,所

作的词风格婉约;另一位是男词人,所作的词风格

豪放。 他们是 ( )

A. 苏轼、李清照 B. 李清照、辛弃疾

C. 李清照、关汉卿 D. 米芾、李清照

12. 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时

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 造纸术、司南、火药、活字印刷

B. 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司南

C. 造纸术、活字印刷、火药、司南

D. 司南、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

选择题答题卡

1 2 3 4

7 8 9 10

5

11

6

12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

13.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 分)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

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

人,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

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 语曰:“苏湖

熟,天下足。 ”

第二单元高频考题组合卷(二)

143 144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分 值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第8页

材料三:

南 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

口数比例

西 汉 2 470 685 19.8%

北 方

人口(户)

9 985 785

占全国户

口数比例

80.2%

唐 朝 3 920 415 43.2% 5 148 529 56.8%

北 宋 11 240 760 62.9% 6 624 296 37.1%

项 目

朝 代

(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是

先进还是落后?(2 分)

(2)材料二中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

最有可能出现在什么时期?(2 分)

(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三,说明我国南方经济

发展出现了什么具体变化?(2 分) 南方经济发展

的原因有哪些?(6 分)

(4)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4 分)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 分)

材料一:宋代文士地位的显赫尊崇是历代不

曾有过的……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彻底取消了门

第限制,社会各阶级的优秀子弟都被允许应试入

仕。 提倡读书,重用文人,这里既有“不能马上治天

下”的客观需要,更重要的是以此来抑制武将权

势。 因此,历宋一朝,高级官员都使用文人,就连专

门掌管全国军权及军令的枢密院长官也大都是由

文官担任的。

材料二:到南宋绍兴年间,市舶司的收入已达

到约为 200 万缗(缗:宋代钱币单位),在南宋,

6 000 多万缗的总收入中约占百分之三。 与南宋通商

贸易的国家达 50 多个……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

斯湾,其范围为汉唐所不及。 由于贸易的繁盛,南

宋时的广州、杭州、泉州都是响彻大江南北、名噪

一时的贸易口岸。

——张博《盛世中国:两宋卷》

材料三: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

断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东京城内就有

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 瓦子的出

现,意味着都市的文化生活愈加丰富多彩,反映了

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增添了城市的生气。

(1)材料一中的现象源于朝廷实行的什么政策?(2

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宋代注重文教,改革

和发展了科举,对宋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6 分)

(2)市舶司是什么机构?(1 分)结合材料二、三及所

学知识,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4 分)

(3)简述宋朝经济的发展对当时社会生活产生的影

响。(6 分)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 分)

材料一: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已改

变了世界的面貌。 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

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

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

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

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材料二:“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

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

——沈括《梦溪笔谈·技艺》

(1)材料一中的“三种东西”分别指的是中国古代

的哪三大发明?(3 分)

(2)“三种东西”在宋代各达到了怎样的水平?(3

分)各有何作用?(6 分)

(3)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采用哪种印刷技术印制

的?(2 分)

(4)材料二记述的是哪一种印刷技术?(1 分)该技

术最大的优点是什么?(2 分)

145 146

第9页

线

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

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

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堂·考

考·历

史·9

线

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

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

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堂·历

史·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

1. 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

历史功绩。 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

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

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实现国家统一

C. 开通京杭大运河 D. 社会经济发展

2.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

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请你计算一下,隋朝从

建立到最后的灭亡,前后仅经历了 ( )

A. 36 年 B. 37 年

C. 28 年 D. 29 年

3. 王禹同学在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李世民、魏征、

“房谋杜断”“贞观之治”等。 据此判断,他想探究的

主题是 ( )

A. 民族关系的发展 B. 繁荣的治世局面

C. 开放的社会风气 D. 多彩的文学艺术

4. 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千秋功过由后人评说。下列

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评价武

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 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 )

A.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有功也有过

B. 开创了“开元盛世”

C. 重用酷吏,打击权贵

D. 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5. 扬州是古运河的交通枢纽,在唐代“雄富冠天下”,

时称“扬一益二”。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 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起来

B. 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

C. 商业发展繁荣

D. 出现早市、夜市

6. 唐朝诗人杜甫的《无家别》写道:“寂寞天宝后,园

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

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诗中的

“世乱”指的是 ( )

A. 八王之乱 B. 安史之乱

C. 黄巢起义 D. 五代十国

7. 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 这一时期,上

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战争征赋不断,名都

长安和洛阳都曾被毁;但这又是走向统一安定的时

期,为北宋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材料从整体上体

现出该阶段的特点是 ( )

A. 动荡不安 B. 黎明前的黑暗

C. 在分裂中孕育着统一 D. 走向统一

8. 有学者认为宋朝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

命”。 以下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

A. 唐三彩的出现 B. 节度使的废除

C. 占城稻的引进 D.“交子”的使用

9. 大宋通过“澶渊之盟”向大辽购买了和平,相当于

帝国对外以财政手段解决军事问题。 为此,宋辽两

国交好百余年未曾发生战争。 据材料可知,“澶渊

之盟”后 ( )

A. 辽国无力进犯北宋 B. 宋辽之间进行互市

C. 北宋向辽屈膝称臣 D. 宋辽维持相对和平

10. 1279 年崖山之战后,随着南宋残余势力的彻底

灭亡,元朝最终统一整个中国。 下列对元朝统一全

国的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开创了统一新局面

B. 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战乱,促使社会走向安定

C. 促进了民族交融,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

发展奠定了基础

D. 开创了我国古代历史上首次大统一的局面

11.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最早记载在哪部书里

( )

A.《授时历》 B.《梦溪笔谈》

C.《马可·波罗行纪》 D.《资治通鉴》

12.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

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

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以下

科技发明属于宋代的是 ( )

A. 发明雕版印刷术 B. 改进造纸术

C.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D.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选择题答题卡

1 2 3 4

7 8 9 10

5

11

6

12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

1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史实,回答问题。(23 分)

材料一:对后世的中国文人来说,唐太宗代表

了一个文治武功理想地结合起来的盛世:国家由一

个精力充沛但聪明而谨慎的皇帝治理,他牢固地

掌握着他的帝国,同时又一贯谦虚耐心地听取群

臣——这些大臣本人也都是卓越的人物的意见。

期中高频考题组合卷(一)

147 148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分 值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第10页

太宗的施政作风之所以被人推崇, 不仅由于它的

成就, 而且由于它接近儒家的纳谏爱民为治国之

本这一理想, 另外还由于它表现了君臣之间水乳

交融的关系。

——《剑桥中国隋唐史》

材料二: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

较成熟的办法。 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与他们真心

相待, 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 赢得了他们的爱

戴。 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

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 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

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三:宋太祖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有意重

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用抑

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

逐渐形成。

材料四:1260 年,忽必烈继承汗位。 他接受了

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

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1271 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摘自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理念?(2 分)

并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一对相处融洽的君臣。

(2 分)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

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2 分)举出唐太宗“赢得

了他们的爱戴”的史实。(2 分)

(3)从材料三中可读出宋朝的治国之策是什么?(1

分)简述这个政策给国家带来的积极影响。(2 分)

(4)材料四中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的建议,推行的

一系列治国措施, 对他完成统一大业有什么作用

和影响?(6 分)

(5)你认为上述统治者在治理国家中的共同之处

有哪些?(6 分)

14.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一:开封“‘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

严,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马行街一带,

经常是‘车马阗(tián,充满)拥,不可驻足’,其中相

国寺为最大的定期集市, 每月举行 5 次万姓交易,

各种货物‘无所不有’”。

材料二:临安城商业繁华的程度,超过了北宋

东京。 城内大街小巷,大小店铺比比皆是。 大街上

的买卖昼夜不绝,交易量也很大,“动以万数”。 城

外东西南北各数十里,也都是人烟聚集,货物充盈。

临安城最繁华的街道,是一条贯串南北的御街,也

称天街,全长 1.35 万尺,用石板铺成。 天街把临

安城分成两大部分,天街两旁店铺林立,到处是奢

华的贸易店、服装铺、大酒楼、瓦肆等。 后来,元朝

之初马可·波罗到达杭州时,称该城是“世界最富

丽名贵之城”。

(1)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两宋经济哪一方面的内

容?(2 分)

(2)与唐朝都城长安相比,宋代的都城有何新的特点?

(4 分)

(3)你认为临安繁荣的原因有哪些?(8 分)

15.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阅读以下材

料回答问题。(15 分)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1)这首歌是对哪一个古代工程的评价?(2 分)这

一工程有什么意义?(3 分)

材料二: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唐·韩愈《调张籍》

(2)这是韩愈对哪两位诗人的评价?(2 分)这两位

诗人分别有什么美誉?(2 分)

(3)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唐朝时诗歌创作繁荣的原

因。(6 分)

149 150

第11页

线

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

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

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堂·考

考·历

史·9

线

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

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

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堂·历

史·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

1.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其中连接今

天淮河与长江的一段叫 ( )

A. 永济渠 B. 通济渠 C. 邗沟 D. 江南河

2. 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 大力

提倡“厉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 古时候即有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虚心纳谏后,

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 )

A. 隋文帝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3. 对右图人物的统治给予充分肯

定,主要是因为 ( )

A. 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她帮助有病的唐高宗处理国政

C. 她善于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 她的统治对唐朝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4. 当前中印关系步入平稳向好新阶段。 其实早在唐

代,就有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

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是 ( )

A. 鉴真 B. 张骞 C. 玄奘 D. 郑和

5.“不要怕过宽大的草原,那里有一万匹好马欢迎您!

不要怕过高大的雪山,那里有一万头驯良的牦牛

欢迎您! ”这首藏族民歌中的“您”指的是 ( )

A. 王昭君 B. 文成公主

C. 李清照 D. 黄道婆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一诗句的历史背景

是唐朝安史之乱, 下列关于这一事件的说法准确

的是 ( )

A. 发生在唐太宗统治时期

B. 引发了黄巢起义

C. 导致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D. 造成了唐朝灭亡

7. 北宋建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加强了中

央集权。 有关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表述错误

的是 ( )

A. 暗示石守信等统军大将交出兵权

B. 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C. 派武将担任地方长官,并设置通判和转运使

D. 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8.“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

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 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

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 ”这是 18 世纪初期法

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瓷器。 中国

瓷器史上辉煌的时代是 ( )

A. 隋唐 B. 五代十国

C. 宋代 D. 明清

9. 他年少有大志,“思大有为于天下”,一生征战,一

统天下, 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元朝。 他是 ( )

A. 铁木真 B. 阿保机

C. 忽必烈 D. 阿骨打

10. 元朝疆域辽阔,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

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元朝直接统辖西藏,掌管西藏

军民各项事务的机构是 ( )

A. 北庭都元帅府 B. 中书省

C. 尚书省 D. 宣政院

11.《华夷一体与元代开阔正大的文化气象》一书中

记载:“疆域的辽阔、 民族的众多, 带来恢弘的气

象,曲之所包容者也广;无为而治的文化政策,使

得曲作家不仅什么都能写,而且什么都敢写,无所

忌惮,遂以‘驳杂’称之。 ”材料反映了元曲的产生

是由于 ( )

A. 少数民族建立政权

B. 统一的封建王朝的建立

C. 元朝商品经济的繁荣

D. 恢宏气象与文化政策

12. 据《宋史·兵记》记载:公元 970 年,兵部令史冯继

升进火箭法,这种方法是在箭杆前端缚筒,利用点

燃后向后喷出的气体的反作用力把箭簇射出,这是

世界上最早的喷射火器。 它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

一项的应用 ( )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火药 D. 指南针

选择题答题卡

1 2 3 4

7 8 9 10

5

11

6

12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

1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 分)

材料一:(女真人)住的地方……房屋的门窗都

向东或者南开。 室内垒有土炕,炕下烧火。 至今,北

方一些地区还用火炕。

材料二:由于与少数民族互市,北宋的肉食中

以羊肉为多;南宋的羊肉价格比较高,一般人吃不

起。 南方人吃鱼多……宋朝缺马,人们多用牛车,

也有用驴车的。

期中高频考题组合卷(二)

151 152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分 值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第12页

(1)材料二中提到的“互市”指的是什么?(4 分)

(2)材料二中说“宋朝缺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其中的原因。(8 分)

(3)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分析,影响人们生活方式、

生活习惯的因素主要有哪些?(6 分)

14. 谷歌中国曾更换首页 Logo, 图片是最具中国特

色的“四大发明”。 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

题。(21 分)

图 1 图 2 图 3

A B C D

(1)图 1 中 A 发明最早出现在何时?(2 分)图 2、图

3 中哪位人物对此进行了改进?(2 分)

(2)图 1 中 B 发明在战国时期叫什么?(2 分)什么

时期开始用于航海事业?(2 分)

(3)图 1 中 C 发明出现于何时?(2 分)何时在战争

中广泛使用?(2 分)

(4)图 1 中 D 发明的出现与图 2、图 3 中哪位人物

有关?(2 分)

(5)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4 分)

(6)科技是创新的结果,面对祖先的荣誉与激烈的科

技竞争现实,你认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创

新精神?(3 分)

15.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最早

的经济中心,随着历史的发展,经济重心出现了南

移。经济重心南移过程中,南北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宋

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请结合下列相关材料进行

相关问题的探究。(13 分)

【以文解史】

材料一: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许多中

原人民流入江南;以靖康之变为转折点的南宋时

期,北方人纷纷迁往南方,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

础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苏湖熟,天下足”的

谚语, 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农业生产在全国所

占的重要地位。 南方的经济情况是北方所不能及

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取得了不可

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

——《如何理解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北方人纷纷迁往南方的原因是什么?(2 分)

(2)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

济重心地位是在什么时期?(2 分)

材料二:北宋的基本国策是“重文轻武”,这个

政策对宋朝有利有弊,好处在于使北宋初期政治、

经济等各方面都比较安定,尤其是没有宦官专权、

地方割据等祸事, 即使帝王中著名者不多且表现

平平,但也无损国家的繁荣安定,而坏处则是令北

宋在军事上接遭挫败,连同南宋共三百多年,整个

宋朝的历史重心,都是战事的挫败和退却。

(3)依据所学说出宋代经济“繁荣”的表现。(4 分)

(4)北宋与南宋“战事的挫败和退却”的结果如何?

(2 分)

【以图话史】

材料三:观察下列反映宋代社会生活的图片。

(5)上图是宋代《说书图》,此场景可能出现在宋代

城市的哪个场所?(1 分)此场所是一个什么性质的

场所?(2 分)

153 154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刊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