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
I
目录国信要闻..................................................................................................... 1新趋势•新发展•新服务——国信集团25 周年招采与咨询前沿讲座顺利召开..................................................................................... 1国信咨询集团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国信研究院参与编制《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标准体系》获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 6国信咨询集团举办“十五五”规划主题系列培训.......................9项目展示................................................................................................... 11金龙(鄂尔多斯)新能源重卡总部基地标准化厂房项目一期..11河北定州旭阳学府项目...................................................................13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C地块................................................................................................... 16国信观点................................................................................................... 18一揽子增量政策中的投资计划措施解析...................................... 18海外声音................................................................................................... 24Fast-growing Vietnam woos Chinese builders for infrastructure .....24快速增长的越南吸引中国建设者在基础设施领域合作..............27政策摘要................................................................................................... 2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24〕52 号)..............................................................29
II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2024 年 11 月26 日)............................. 35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项目规范实施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投资〔2024〕1013号)42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水利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农经规〔2024〕1761 号)..................................... 47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2024 年12 月25 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51参加编制人员...........................................................................................62
1
国信要闻新趋势•新发展•新服务——国信集团25 周年招采与咨询前沿讲座顺利召开值此国信集团成立 25 周年庆典前夕,于2024 年12 月26 日,在北京昆泰酒店召开主题为“新趋势•新发展•新服务——国信集团25周年招采与咨询前沿讲座”。本次会议荣幸邀请到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执行副会长兼首席专家李小林、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副秘书长杨巍、清华大学教授王勇,他们为与会者带来了关于招采与咨询行业发展趋势、宏观经济分析为主题的精彩内容讲座。国信集团总裁贾宇昆、国信集团股东代表、集团高管、集团各部门负责人、分支机构代表等200 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国信集团副总裁胡睿主持。
2
会议伊始,国信集团总裁贾宇昆发表致辞。首先,贾总对长期以来支持和关注国信集团发展的各位领导、各界朋友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并对全体员工和家属致以崇高的敬意。二十五年来,国信集团始终肩负着推动行业发展,服务社会经济的重任。从一家初创企业发展成为今天的行业翘楚,从国内市场迈向国际舞台。一路走来,国信人凭借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不懈的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国信人辛勤的付出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贾总表示,面对新时期的机遇与挑战,国信集团将继续秉持“诚信、创新、奉献、共赢”的企业精神,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加快转型升级,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加强与政府、行业内外的紧密合作,共同构建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国信力量。国信将始终铭记初心,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3
讲座环节正式开始,中国工程咨询协会杨巍副秘书长首先对国信集团二十五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表达了在贾总的带领下国信集团能够愈行愈远的美好希望。接着,杨副秘书长向与会者发表了题为《工程咨询行业发展简述与趋势探讨》的精彩演讲,并进行互动交流。杨副秘书长从工程咨询的内涵、行业发展历史、当前行业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与分析。同时,他从企业管理、经营模式、业务发展等不同角度,对工程咨询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发展重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执行副会长首席专家李小林分享了《招标采购代理服务数字化路径解析》的主题讲座。首先,李副会长对招标采购行业近年来推行的一系列管理办法、指导意见、规范标准等文件,以及制度体系建设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对招标代理行业制度建设及发展
4
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对未来招标采购代理服务向“专业化、定制化、工具化、价值化、模型化”网络数智化价值生态服务转变的发展趋势展开了多维度的探讨与交流。
清华大学王勇教授为大家呈现了主题为《大国博弈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精彩演讲。王教授从大国博弈与地缘政治的关系、2024年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回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以及2025 年经济形势展望与投资机遇等多方面进行剖析与阐述,使与会者了解到当前全球政治与经济环境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以及在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演讲最后,王教授对与会者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5
讲座步入尾声,国信集团副总裁胡睿表示,本次讲座不仅为国信集团的管理者和员工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为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胡总强调,国信集团将紧跟行业前沿,不断学习和汲取国内外先进理念与实践经验,以创新的思维和行动,推动国信集团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在与会者的热烈掌声中,本次“新趋势•新发展•新服务——国信集团25 周年招采与咨询前沿讲座”圆满结束。
6
国信咨询集团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国信研究院参与编制《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标准体系》获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数字社会的逐步构建,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已成为提升政务协同能力、产业发展质效和民生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为了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决策部署,住房城乡建设部于 2024 年 10 月 25 日编制并发布了《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标准体系》(简称“标准体系”)。作为实现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指导文件,该标准体系积极推进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的标准化、体系化建设,落实相关指导意见,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基础。国信国际工程咨询集团(简称国信咨询集团)研究院参与了该标准体系
7
的编制工作。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标准体系》按照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的整体框架及《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GB/T34678–2017)提出的业务框架,结合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实践,提出以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为基础的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框架。随着该标准体系的正式发布与实施,将为构建智慧城市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为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实施和运营提供统一的指导与规范。标准体系包含了基础通用、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感知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公共数字底座、应用支撑、建设与运营、安全与保障等 9 类标准规范,构建了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标准体系框架。各子系统标准间相互关联,保障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发挥出高效、智能、绿色的综合效能。
长期以来,国信咨询集团积极参与各类智慧城市、数字产城、城市更新等规划和建设,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重塑传统工程咨询,为打造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提供各种专家智库服务和项目管理服务。特别是在华为技术支持下,围绕业务主线开展数据资产的规划、形成和运营,开发了集成大语言模型技术的“国信AI 大脑”知识管理示范项目,目前已能为客户提供从原始数据经数据资源化、数据产品化、数据资产化,最终实现数据资产增值的全过程。
8
借此标准体系发布,国信咨询集团将充分发挥参编单位优势,结合自身数字化建设和对外提供数字化服务积累的经验基础上,为各地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提供更优质的“数公基”(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咨询服务,提供基于先进 AI 技术的数据治理服务和知识管理服务,帮助布局和完善城市数字基础设施,构建数字孪生城市框架,形成互联互通的城市网络,实现物理城市与数字城市的同步发展,推动城市跨行业、跨领域的协同发展,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效益,实现高质量的有效投资,提升城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更上新台阶。
9
国信咨询集团举办“十五五”规划主题系列培训“十五五”是国民经济发展模式升级转型的重要时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阶段。作为新型智库机构,国信国际工程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信咨询集团)积极参与各级政府“十五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以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线,聚焦科技创新,开展了前期课题研究、重大项目谋划、重点行业发展战略研讨等一系列工作。为了更高水准帮助地方政府编制规划,国信咨询集团全面提升与强化了规划咨询服务能力。在集团整体部署下,策划和组织了三次“十五五”规划主题系列培训。培训旨在深化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原则、思路和方法的理解;提升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确保工作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主题系列培训主题涵盖“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及“十五五”重点任务、当前投融资政策及相
10
关建议等。培训内容包含规划基本知识、规划核心内容、规划编制要点,“十五五”规划时期的总体发展思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数字经济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常态化手段,绿色低碳引领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投融资政策导向及典型模式以及项目谋划的若干建议等多个方面。培训过程不仅注重理论知识和内容讲解与学习,还结合实际案例,通过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提升参训人员的对规划相关理论理解能力和实际编制的技能。培训讲师聘请国内专业研究机构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部门领导,确保培训的高质量和权威性。通过本次“十五五”规划主题系列培训,参加培训的专业人员在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上有了显著的认识和提升,能够更好地聚焦关键问题,科学设置目标指标,聚焦重点领域和重大任务。“十五五”规划主题系列培训不仅展现了国信咨询集团在工程咨询领域的专业实力,也充分展现了国信咨询集团继续发挥“政府外脑”的“参谋”和“智库”作用,为“十五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贡献力量的决心,助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11
项目展示金龙(鄂尔多斯)新能源重卡总部基地标准化厂房项目一期委托单位:鄂尔多斯市佳奇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业务属性:项目管理
咨询服务范围:包含项目建设期的发包方案策划与实施,合同管理、进度管理、勘察管理、设计管理、投资管控、组织协调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管理、风险管理、收尾管理等全过程工程项目管理及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各种手续办理等。项目概况: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约 659402 平方米(约合999 亩),建筑面积约
12
263315 平方米,计划总投资 100 亿元,建设两条金龙新能源重卡智能制造产线。
项目进展情况:
近日,一期工程生活区六栋单体楼栋封顶仪式在鄂尔多斯市高新区装备制造基地举行。金龙(鄂尔多斯)新能源重卡总部基地标准化厂房项目一期工程生活区顺利封顶标志着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为后续施工打下坚实基础。目前施工进度为生活区:生活服务中心、1 号至5号宿舍楼等 6 个单体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办公区:综合楼已完成基础混凝土浇筑及基础回填。
13
河北定州旭阳学府项目委托单位:定州中旭置业有限公司
业务属性:工程监理
咨询服务范围:负责 1-9#楼高档别墅群及相关配套的监理服务项目概况:
本项目主要开发原旭阳焦化厂稀缺地块,高档别墅群的施工建设,是市政府打造“高端宜居环境”重点项目。旭阳学府项目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工程投资约 9000 万元,合同工期675 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6 层住宅 3 栋(1 层地下室);4 层住宅6 栋(1 层地下室)、2层配建商业楼 1 栋及地下车库。
项目进展情况:
本项目共分为三个施工阶段,第一阶段是旭阳学府9#楼及配建商
14
业楼施工;第二阶段是 6#、7#、8#楼施工;第三阶段是1-5#楼施工建设。
目前,9#楼(共楼 6 层)主体结构已完成并顺利通过验收。三单元精品样板间装修施工已完成;配建及商业楼已交付使用。对后续1#-9#楼别墅群的开发与建设、运营销售奠定了基础。
15
第二阶段 6#、7#、8#楼均已完成地上2 层顶板浇筑施工,顺利达到《旭阳学府项目预售许可证》施工节点,有望在2024 年底顺利封顶。第三阶段 1#-5#楼及人防工程预计明年春季基础开挖建设施工。
16
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C 地块委托单位:长春凯达发展有限公司
业务属性:造价咨询
咨询服务范围:施工全过程造价咨询及结算审核项目概况:
长春汽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工程项目为EPC 工程,总占地面积约 26 万平方米,总规划建筑面积约 23 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2 亿元,分为 A、B、C 三个地块。项目旨在打造集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于一体的高端产业园区,园区内将建设多栋现代化厂房、研发中心、办公楼及相关配套设施,形成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建成后,园区将成为长春市首个“专精特新”企业孵化培育基地,量身打造的社区化、闭环式产业园区,聚焦引进汽车“新三电”、充电桩、新技术研发、网络与
17
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安全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聚发展,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我单位承接的 C 地块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长春新九路以北、建五街以东,规划总用地面积约 8.26 公顷,总建筑面积约8.6 万平方米,总投资约 3.2 亿元。目前 C 地块主体结构全部封顶。
18
国信观点一揽子增量政策中的投资计划措施解析--国信研究院袁洁、王勇引言
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在有效落实存量政策的同时,加力陆续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实施包括“扩大有效投资、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城镇化进程、实施就业优先策略以及推动城市更新”在内的一系列措施,10 月份又提前规划和下达了投资计划,在稳定经济、提升投资效益、增加就业、提高生活水平,以及增强城市的承载力和居民生活质量等各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一、增量政策的五个“围绕”
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
扩大国内有效需求
加大助企帮扶力度
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提振资本市场
二、三个“更加注重”
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19
更加注重支持实体经济和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更加注重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三、投资计划的思路、目的
用足用好今年各类资金
提前谋划并下达明年部分“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
优化实施投资重大政策
重点是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四、两个“1000 亿”
发改委提前下达明年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支持地方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先行开工实施。
五、下达时间
2024 年 10 月底
六、投资计划创新点
(一)多元化融资模式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的结合,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尤其是对市场化程度高、经营属性强的领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PPP 新机制和基础设施 REITs:引入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和基础设施 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为城市更新项目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20
(二)系统性政策支持
超长期特别国债:通过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为城市更新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提前下达投资计划:提前下达 2025 年部分“两重”建设项目的清单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确保资金及时到位,项目顺利推进。(三)综合施策
多领域协同推进:从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更新、优化营商环境、稳就业等多个方面综合施策,形成政策合力。分阶段实施:城市更新项目按照短期、中期和长期的不同目标分阶段推进,确保工作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七、投资重点支持领域及方向
(一)扩大有效投资
1、提前下达 2025 年部分“两重”建设项目的清单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
按程序提前下达 1000 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和1000 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
2025 年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优化投向,保持“两重”建设的力度。
2、加大“十四五”规划 102 项重大工程的推进力度 推动尚未开工的 409 个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确保“十四五”规划102 项重大工程顺利收官。
3、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
21
督促有关地方完成今年剩余约 2900 亿的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的发行工作,推动相关项目和资金使用。 研究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范围,优化完善管理措施。4、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组织实施好各类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完善政府投资决策机制,提高投资效益。
5、支持和鼓励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推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筛选形成新一批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
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新机制PPP,支持发行基础设施REITs,深化投贷联动试点合作。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1、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放开放宽城区常住人口 300 万以上城市的落户条件。 完善租房落户政策,全面设立街道社区公共户口。 加大超长期特别国债对人口集中流入城市普通高中建设、医院病房改造等项目的支持力度。
2、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
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设施建设。 推进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产业对接合作,促进重大项目落地实施。
3、现代化都市圈培育
22
建设市域(郊)铁路、城际铁路和城市快速路,加快形成通勤圈、产业圈、生活圈。
4、城市安全韧性水平提升
提前安排明年的投资项目计划,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完善防洪排涝工程等体系。
(三)实施城市更新
1、分类有序推进更新改造任务
短期聚焦消除安全隐患,中期推进老化设施更新,长期促进设施功能完善。
优先推进涉及重大公共安全和重要民生保障的城市管网安全提升、老旧居住区宜居改造、城中村综合改造、城市交通设施安全改造等工程建设。
2、优先支持一批城市更新重点项目
在两个 1000 亿项目清单和投资计划中,重点支持在建工程和今年四季度可以开工的项目。
统筹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危旧住房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的支持力度。3、积极探索创新融资的模式
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吸引民间资本广泛参与。 充分发挥 PPP 新机制和基础设施 REITs 的作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社会参与的可持续更新改造模式。八、投资计划的效果预期
23
(一)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提前的财政和投资计划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为企业提供确定性,从而鼓励投资和消费。(二)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
发改委的这一举动显示了中央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决心,特别是对实现 5%增长目标的承诺。(三)投资拉动效应
提前下达的“1000 亿+1000 亿”投资计划预计将在2024 年形成实物投资,从而带动新增投资规模,拉升第四季度经济增速,有助于实现全年 5%的经济增长目标,做好 2025 年新增投资和消费支持计划。(四)支持关键领域
投资将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地下管网建设、城市更新等领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
24
海外声音Fast-growing Vietnam woos Chinese builders forinfrastructure
▲Prime Minister Pham Minh Chinh hosted a reception for Chinese constructionbusiness delegation in Hanoi yesterday (Vietnam Government)
The prime minister of Vietnam has called on Chinese companiesto build infrastructure in the country’s two main cities, Hanoi andHo Chi Minh City (HCMC). Pham Minh Chinh met yesterday with 18 Chinese contractors inHanoi. The visiting delegation was led by Yan Jiehe, founder and
25
chairman of China Pacific Construction Group (CPCG). Pham specified a number of projects that Chinese companies maywish to invest in or bid for. They included the Ngoc Hoi and Tu Lien bridges over the RedRiver
in Hanoi. CPCG is working with the Vingroup conglomerateonfeasibility studies for Tu Lien, an 11km-long cable-stayed bridge that will
carry the Thai Nguyen expressway. Pham also dangled a metro or railway to connect Tan SonNhat
International Airport in HCMC with the under-construction LongThanhInternational Airport in the province of Dong Nai. Other projects include the section of Hanoi Metro Line 5 betweenVan Cao and Lang-Hoa Lac, and cross-border railways linking Vietnamand China. Pham said cutting logistics costs was important to Vietnameseeconomic growth. Vietnam is currently the third-fastest-growing economy in the world, behind India and the Philippines, and ahead of Indonesia and China. The Chinese delegation expressed a willingness to invest inconstruction, and said Vietnam had the advantage of numerous free tradeagreements and an abundant workforce.
26
The point about free trade is important in the context of China’strade war with the US, which is expected to heat up during the secondTrump administration. Singapore is the largest foreign investor in Vietnam, but Chinahasbeen the main sourc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newprojects. Author:David Rogers
Link:
https://www.globalconstructionreview.com/fast-growing-vietnam-woos-chinese-builders-for-infrastructure/
27
快速增长的越南吸引中国建设者在基础设施领域合作▲越南总理范明政昨天在河内为中国建筑企业代表团举行招待会(越南政府)越南总理呼吁中国公司在该国两个主要城市河内和胡志明市(HCMC)建设基础设施。
范明政(Pham Minh Chinh)昨日在河内会见了18 名中国承包商。访问代表团由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CPCG)创始人兼董事长严介和率领。
范(Pham)列举了一些中国公司可能希望投资或竞标的项目。其中包括河内红河上的玉茴(Ngoc Hoi)桥和四联(Tu Lien)桥。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CPCG)正在与 Vingroup 集团合作进行四联(Tu
28
Lien)大桥的可行性研究,四联(Tu Lien)是一座11 公里长的斜拉桥,将承载太原(Thai Nguyen)高速公路。范(Pham)还提议修建地铁或铁路,将胡志明市的新山一国际机场(Tan Son Nhat International Airport)与东奈省正在建设的隆城国际机场(Long Thanh International Airport)连接起来。其他项目包括河内地铁 5 号线 Van Cao 和Lang-Hoa Lac 之间的部分,以及连接越南和中国的跨境铁路。范(Pham)说,削减物流成本对越南经济增长很重要。越南目前是世界上增长第三快的经济体,仅次于印度和菲律宾,领先于印度尼西亚和中国。
中国代表团表示愿意投资建设,并表示越南拥有众多自由贸易协定和丰富劳动力的优势。
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自由贸易的观点很重要,预计在特朗普第二届政府期间,中美贸易战将升温。
新加坡是越南最大的外国投资者,但中国一直是越南新项目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
原文作者:David Rogers
原文链接:
https://www.globalconstructionreview.com/fast-growing-vietnam-woos-chinese-builders-for-infrastructure/
29
政策摘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24〕52 号)2024 年 12 月 25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实行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扩大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
(一)实行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将完全无收益的项目,楼堂馆所,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除保障性住房、土地储备以外的房地产开发,主题公园、仿古城(镇、村、街)等商业设施和一般竞争性产业项目纳入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负面清单”,未纳入“负面清单”的项目均可申请专项债券资金。专项债券依法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严禁用于发放工资、养老金及支付单位运行经费、债务利息等。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禁止类项目清单一、完全无收益的项目
二、楼堂馆所
(一)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技术用房;
30
(二)党校(行政学院);
(三)培训中心;
(四)行政会议中心;
(五)干部职工疗养院;
(六)其他各类楼堂馆所。
三、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一)巨型雕塑;
(二)过度化的景观提升和街区亮化工程;(三)文化庆典和主题论坛场地设施;(四)其他各类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四、房地产等项目
(一)除保障性住房、土地储备以外的房地产开发;(二)主题公园、仿古城(镇、村、街)等商业设施。五、一般竞争性产业项目
一般竞争性产业是指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源、供需平衡、竞争充分,且不存在足以影响价格的企业或消费者的产业领域。注:鼓励安排专项债券支持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但仅限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债券不得投向一般竞争性产业领域。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支持城市政府回收符合条件的闲置存量土地,有需求的地区也可用于新增土地储备;允许专项债券支持
31
城市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具体操作要求按照相关部门规定执行。
(二)扩大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在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方面实行“正面清单”管理,将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制造、数字经济、低空经济、量子科技、生命科学、商业航天、北斗等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算力设备及辅助设备基础设施,高速公路、机场等传统基础设施安全性、智能化改造,以及卫生健康、养老托育、省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纳入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提高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以省份为单位,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专项债券规模上限由该省份用于项目建设专项债券规模的25%提高至 30%。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行业一、铁路
二、收费公路
三、干线和东部地区支线机场
四、内河航电枢纽和港口
五、货运综合枢纽
六、城市停车场
七、天然气管网和储气设施
八、煤炭储备设施
32
九、城乡电网
十、新能源
十一、水利
十二、城镇污水垃圾收集处理、城镇再生水循环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资源循环利用
十三、卫生健康
十四、养老托育
十五、供排水
十六、供热(含供热计量改造、长距离供热管道)十七、供气
十八、国家级、省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十九、城市更新
(一)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老旧街区改造、老旧厂区改造
(二)城市公共空间功能提升及其他城市更新基础设施建设二十、保障性住房
二十一、新型基础设施
(一)云计算、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算力设备及辅助设备基础设施
33
(二)铁路、港口、高速公路、机场等传统基础设施安全性、智能化改造
二十二、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大集成电路产线及配套基础设施(二)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制造、数字经济、低空经济、量子科技、生命科学、商业航天、北斗等相关产业基础设施注:以省份为单位,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专项债券规模上限由该省份用于项目建设专项债券规模的 25%提高至30%。(六)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下放专项债券项目审核权限,选择部分管理基础好的省份以及承担国家重大战略的地区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支持经济大省发挥挑大梁作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地区名单》详见附件3)。试点地区滚动组织筛选形成本地区项目清单,报经省级政府审核批准后不再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核,可立即组织发行专项债券,项目清单同步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备案。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地区名单一、省份
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含宁波市)、安徽省、福建省(含厦门市)、山东省(含青岛市)、湖南省、广东省(含深圳市)、四川省。
34
二、承担国家重大战略地区
河北雄安新区。
(七)打通在建项目续发专项债券“绿色通道”。对“自审自发”试点地区以外的省份,完善项目审核“绿色通道”机制。对于已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核且需要续发专项债券的在建项目,无需重新申报,经省级政府审核批准后可直接安排发行专项债券,同步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备案。
(八)建立“常态化申报、按季度审核”的项目申报审核机制。对“自审自发”试点地区以外的省份,建立“常态化申报、按季度审核”机制。各地专项债券项目经省级政府审核批准后,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两部门信息系统常态化报送,其中,应在每年10月底前完成下一年度项目的集中报送,并在次年2 月底、5 月底、8月底前分别完成该年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全年项目的补充报送。两部门全年向各地开放信息系统,每年 3 月、6 月、9 月、11 月上旬定时采集地方报送数据,并于当月内下发审核结果。
35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2024 年11月26日)2024 年 12 月 5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主要目标是:到 2027 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对韧性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到 2030 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城市安全韧性持续提升,城市运行更安全、更有序、更智慧、更高效。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深入开展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建立设施信息动态更新机制,全面掌握现状底数和管养状况。编制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行动计划,因地制宜对城镇供水、排水、供电、燃气、热力、消火栓(消防水鹤)、地下综合管廊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和智能化管理。加快重点公共区域和道路视频监控等安防设备智能化改造。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建设,新建市政基础设施的物联设备应与主体设备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老旧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应
36
区分重点、统筹推进,逐步实现对市政基础设施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测、模拟仿真、情景构建、快速评估和大数据分析,提高安全隐患及时预警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市政基础设施安全运行。建立涵盖管线类别齐全、基础数据准确、数据共享安全、数据价值发挥充分的地下管网“一张图”体系,打造地下管网规划、建设、运维、管理全流程的基础数据平台,实现地下管网建设运行可视化三维立体智慧管控。强化燃气泄漏智能化监控,严格落实管道安全监管巡查责任,切实提高燃气、供热安全管理水平。落实居民加压调蓄设施防淹和安全防护措施,加强水质监测,保障供水水质安全。加强对城市桥梁、隧道等设施的安全运行监测。统筹管网与水网、防洪与排涝,健全城区排涝通道、泵站、闸门、排水管网与周边江河湖海、水库等应急洪涝联排联调机制,推动地下设施、城市轨道交通及其连接通道等重点设施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强化地下车库等防淹、防盗、防断电功能。(二)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以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和改善城市出行为切入点,建设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融合感知体系。深入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车联网”发展,逐步稳妥推广应用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加快布设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提升车路协同水平。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多场景应用,满足智能交通需求。加强城市物流配送设施的规划、建设、改造,建设集约、高效、智慧的绿色配送体系。加快完善应急物流体系,
37
规划布局城市应急物资中转设施,提升应急状况下城市物资快速保障能力。加快停车设施智能化改造和建设。聚合智能网联汽车、智能道路、城市建筑等多类城市数据,为智能交通、智能停车、城市管理等提供支撑。
(三)发展智慧住区。支持有条件的住区结合完整社区建设,实施公共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与管理,提高智慧化安全防范、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支持智能信包箱(快件箱)等自助服务终端在住区布局。鼓励对出入住区人员、车辆等进行智能服务和秩序维护。创新智慧物业服务模式,引导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线上线下生活服务。实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提高居民服务便利性、可及性。发展智慧商圈。建立健全数字赋能、多方参与的住区安全治理体系,强化对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住区消防车通道、安全疏散体系等隐患防治,提升城市住区韧性。(四)提升房屋建筑管理智慧化水平。建立房屋使用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依托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和底图,全面动态掌握房屋建筑安全隐患底数,重点排查老旧住宅电梯、老旧房屋设施抗震性能、建筑消防设施、消防登高作业面和疏散通道等安全隐患,形成房屋建筑安全隐患数字档案。建立房屋建筑信息动态更新机制,强化数据共享,在城市建设、城市更新过程中同步更新房屋建筑的基础信息与安全隐患信息,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全面、功能完备、
38
信息准确的城市房屋建筑综合管理平台。健全房屋建筑安全隐患消除机制,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防雷、防火性能,坚决遏制房屋安全事故发生。
(五)开展数字家庭建设。以住宅为载体,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实现系统平台、家居产品互联互通,加快构建跨终端共享的统一操作系统生态,提升智能家居设备的适用性、安全性,满足居民用电用火用气用水安全、环境与健康监测等需求。加强智能信息综合布线,加大住宅信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投入力度,提升电力和信息网络连接能力,满足数字家庭系统需求。对新建全装修住宅,明确户内设置基本智能产品要求,鼓励预留居家异常行为监控、紧急呼叫、健康管理等智能产品的设置条件。新建住宅依照相关标准同步配建光纤到户和移动通信基础设施。鼓励既有住宅参照新建住宅设置智能产品,对传统家居产品进行电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改造。在数字家庭建设中,要充分尊重居民个人意愿,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
(六)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培育智能建造产业集群,打造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推动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深化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提升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协同水平。大力发展数字设计、智能生产和智能施工,加快构建数字设计基础平台和集成系统。推动部品
39
部件智能化生产与升级改造。推动自动化施工机械、建筑机器人、三维(3D)打印等相关设备集成与创新应用。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强化信息技术与建筑施工管理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安全监管效能。(七)完善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建设、测绘遥感、城市运行管理等各有关行业、领域信息开放共享,汇聚基础地理、建筑物、基础设施等三维数据和各类城市运行管理数据,搭建城市三维空间数据模型,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信息化水平。因地制宜推进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应用,强化与其他基础时空平台的功能整合、协同发展,在政务服务、公共卫生、防灾减灾救灾、城市体检等领域丰富应用场景,开展城市综合风险评估,统筹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合理划定防灾避难空间,为科学确定不同风险区的发展策略和风险防控要求提供支撑,提高城市空间韧性。(八)搭建完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加强对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状况的实时监测、动态分析、统筹协调、指挥监督和综合评价,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一网统管”。加快构建国家、省、城市三级平台体系,加强与城市智能中枢等现有平台系统的有效衔接,实现信息共享、分级监管、协同联动。完善城市运行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与应急管理、工业和信息化、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水利、商务、卫生健康、市场监管、气象、数据管理、消防救援、地震等部门城市运行数据的共享,增强城市运行安
40
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开展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常态化综合评价,实现评价结果部门间共享。
(九)强化科技引领和人才培养。组织开展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加快突破城市级海量数据处理及存储、多源传感信息融合感知、建筑信息模型三维图形引擎、建筑机器人应用等一批关键技术。建立完善信息基础数据、智能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建造等技术体系,构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标准体系。依托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骨干企业以及重大科研项目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注重培养具有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建设、城市管理、城市安全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十)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手段、模式和理念,探索建立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运作机制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投融资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推动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鼓励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强化政策引导。按照风险可控、商业自主的原则,优化金融服务产品,鼓励金融机构以市场化方式增加中长期信贷投放,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创新数据要素供给方式,细化城市地下管线等数据共享规定,探索建立支撑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数据共享、交换、协作和开放模式。加强数据资源跨地区、跨部门、跨层
41
级共享利用,夯实城市建设运营治理数字化底座,充分依托底座开发业务应用,防止形成数据壁垒,避免开展重复建设。鼓励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创新,及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十一)保障网络和数据安全。严格落实网络和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强化信息基础设施、传感设备和智慧应用安全管控,推进安全可控技术和产品应用,加强对重要数据资源的安全保障。强化网络枢纽、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抗毁韧性,建立健全网络和数据安全应急体系,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监测、通报预警和信息共享,全面提高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安全风险抵御能力。三、加强组织领导
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结合实际抓好本意见贯彻落实,力戒形式主义。各有关部门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强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协同机制。住房城乡建设部要牵头加强指导和总结评估,及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重大事项及时按程序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
42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项目规范实施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投资〔2024〕1013 号)2024 年 12 月 24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项目规范实施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一、高度重视 PPP 新机制规范实施各省级发展改革委要高度重视,切实负起牵头责任,认真履职尽责,对本省(区、市)所有 PPP 新机制项目加强监督管理,强化项目全流程把关,指导督促地方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切实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在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基础上,做好PPP 新机制政策执行。要加强政策解读和培训宣传,指导地方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和有关方面深刻理解聚焦使用者付费项目、全部采取特许经营模式、优先选择民营企业参与等政策导向,严格按照PPP 新机制要求规范实施特许经营项目。
二、严格聚焦使用者付费项目
PPP 新机制项目应为具有明确收费渠道和方式的使用者付费项目。使用者付费包括特许经营者直接向用户收费,以及由政府或其依法授权机构代为向用户收费。对拟在建设期提供政府投资支持的项目,要在特许经营方案中明确政府投资支持资金来源、支持方式以及额度
43
上限。对拟在运营期按规定补贴运营的项目,要按照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其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补贴政策及具体标准执行,并在特许经营方案中明确相关依据。相关补贴政策应当具有普适性,不得仅适用于个别项目。除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有明确规定外,不得针对具体项目设定任何保底安排,不得在特许经营协议中对具体项目作出保底约定或承诺。
三、合理使用特许经营模式
要准确把握 PPP 新机制定位,不应强制规定特定领域和范围必须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对具有一定投资回报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要充分论证采取特许经营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合理决策是否采取特许经营模式。要鼓励特许经营者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鼓励特许经营者充分挖掘项目市场价值,提高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建设运营水平,提升项目投资收益。市场化程度高的商业项目和产业项目,以及没有经营收入的公益项目,不得采用特许经营模式。路侧停车服务、垃圾清运服务等不涉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经营权或收费权转让等,不得采取特许经营模式。
四、优先选择民营企业参与
严格按照《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的特许经营新建(含改扩建)项目清单(2023 年版)》要求,推动有关特许经营新建或改扩建项目吸
44
引民营企业参与。优先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选择特许经营者,如不采取公开招标方式,要充分论证采取其他方式的合法性、合理性;不得采取拍卖等方式选择特许经营者。不得规避项目管理经验、专业运营能力、企业综合实力、信用评级状况等设定的评审条件,将标的物总价作为唯一标准选择特许经营者。要将项目运营方案、收费单价、特许经营期限等作为选择特许经营者的重要评定标准,不得设置限制民营企业参与的招标条件、评标标准。对因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少于3人等招标失败的,重新组织招标时应重新审查项目基本条件、评标标准,确保不存在不利于民营企业参与的招标条件,最大程度鼓励民营企业参与;若无法选择符合条件的特许经营者,应重新论证采取特许经营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五、规范盘活存量资产
对不涉及新建、改扩建的盘活存量资产项目,要结合项目历史运营和本地区实际情况,合理预测项目收益、确定项目估值,深入论证采取特许经营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要严格落实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要求,不得以盘活存量资产为名,将特许经营模式异化为地方政府、地方国有企业或平台公司变卖资产、变相融资的手段,严禁在盘活存量资产过程中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各类风险。要优先支持民营企业通过特许经营模式参与盘活存量资产项目,鼓励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规范参与不涉及新建和改扩建的盘活存量资产特许
45
经营项目。
六、加强特许经营方案把关
地方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切实负起特许经营方案审核责任。对采取资本金注入的政府投资项目,应比照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权限,由相关发展改革部门审核特许经营方案;对企业投资项目,应比照核准(备案)权限,由相关发展改革部门审核特许经营方案。对由其他部门负责审批、核准或备案的项目,原则上应由与其他部门同级的发展改革部门审核特许经营方案。负责审核特许经营方案的发展改革部门要在全国 PPP 项目信息系统中及时上传完整规范的特许经营方案审核证明文件。
七、做好信息填报和审核把关
各省级发展改革委要用好全国 PPP 项目信息系统,指导地方各级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实施机构、特许经营者等及时填报项目信息,并对填报信息进行审核确认。经省级发展改革委确认通过且实施机构启动特许经营者选择程序的项目,将通过全国PPP 项目信息系统向社会公开。对不符合 PPP 新机制要求的特许经营项目,省级发展改革委要指导有关地方发展改革部门,及时组织有关方面优化完善特许经营方案,规范推进建设实施流程,严格按照PPP 新机制要求实施特许经营项目。
八、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46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持续组织对经省级发展改革委确认后的项目是否符合 PPP 新机制政策导向进行抽查复核,并通过各种渠道摸排项目实施情况,督促各地切实将PPP 新机制各项政策要求逐一落到实处。同时,持续完善PPP 新机制现行制度体系,切实加强政策指导和培训交流,针对各方关注较高的共性问题适时发布问答口径,帮助各方全面准确把握PPP 新机制定位、作用和要求,推动 PPP 新机制深入实施,最大程度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不断提升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运营水平。
47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水利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农经规〔2024〕1761号)2024 年 12 月 23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水利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 5 年。原《国家水网骨干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水安全保障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同时废止,此前相关管理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办法》共六章二十八条。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至第四条),第二章 支持方式和标准(第五条至第七条),第三章投资计划申报(第八条至第十四条),第四章 投资计划下达(第十五条至第二十条),第五章 监督检查与绩效评价(第二十一条至第二十六条),第六章 附则(第二十七至第二十八条)。第二条【适用领域】 本办法适用于使用中央预算内投资的水利工程。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支持,且本办法未作出明确规定的项目类型,参照类似项目另行制定支持政策。
第三条【安排原则】 本专项实施期限为5 年。专项投资安排和使用遵循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程序完备、有效监管的原则,平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安排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工程,应符合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条件,纳入国家级相关规划或方案,原则上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批复,具体项目因组织实施形式有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