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艺术23.12月刊

发布时间:2023-12-23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冰雪艺术23.12月刊

研山书画院为“第七届中国书画春节联欢晚会”创作巨幅长卷《北国风光》通讯员:明会2023 年 12 月 22 日,院长赵春秋率领研山书画院 13 人创作团队,在北京奥蒙度假村,为第七届中国书画春节联欢晚会集体创作了一幅山水长卷《北国风光》。这幅画卷宽 70 厘米,长达 20 米,描绘了冰雪覆盖下壮丽的北国风光,气势恢宏、美不胜收,得到了晚会主办方各级领导和现场观众的交口称赞。这次集体创作是北京研山书画院成立后的第一次公开亮相。赵春秋院长亲自主笔,并挑选骨干创作力量参与绘制,王亚洲执行院长积极协调晚会主办方,为此次创作活动提供了全方位支持。研山书画院名誉院长、著名书法家赵勇老师亲笔为画卷题跋,参加此次活动的画家们相互协调配合,共同绘制出一幅精美的冰雪长卷。赵春秋院长指出:“成功参与 2024 年第七届中国书画春节联欢晚会,是研山画院面向市场走向社会艺术为民的良好开端,为画院今后发展,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展现了实力。同时,我们也要应该看到,市场广阔的同时是社会对作品的高标要求,每一位研山书画院画家应戒骄戒躁潜心修炼不断成长才有发展空间,相信在大家努力下,在社会关心支持下,研山书画院越办越好”... [收起]
[展开]
冰雪艺术23.12月刊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3页

冬至,等待一场雪

文 | 赵春秋

冬至,京华的空气阴郁干冷,一如我干涸的心灵,静静地等待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为

我而来。

这份等待,无须预约,就像所有偶然的街头邂逅,注定会带来一份意外的惊喜。期盼着,

在我清淡的梦里,那场渴盼已久的雪,纷纷扬扬,从天而降,装饰我孤独的梦境,滋润我干

燥的心灵。

与其说,等待一场约会,不如说期待一次邂逅。不再关注天气预报,总觉得天气预报准

与不准,都会影响期待的诚意。多想不经意间一抬头,看她洋洋洒洒从天而降,霎时弥漫了

我的世界!

雪是我生命的过客,一如我也只是雪地里走过的行者。就像总有些人会经过我们生命的

繁华,鲜有人会伴我们生命的落寞。我在雪花盛开的季节,与她素净相见,毋须客套虚礼,

甚至无需只言片语,陪她繁华、凋零,看她飞舞、消融,随遇而安。

第4页

爱雪,不仅仅是因为仰慕她的纯洁无瑕,更喜欢有雪的日子里,安静的感觉。笼一盆红

红的炭火,焚一炉线香,烫一壶老酒,或是沏一杯香茶,安安静静地读书作画,任时光流转,

山静日长。

岁月无情,只有有雪的日子才是能触摸飞逝的时光。踏着咯吱咯吱响的雪地,走向林海

雪原,走近茅舍山家,走进如梦如诗的记忆中,瘦硬的时光,才在我心中丰腴起来——三十

年前的干瘪记忆,又膨胀滋润得恍如昨日,清晰而明亮!

人生最好的十六年时光,我消磨在长白山的雪地里,以至于浪迹京华的日子里,魂牵梦

绕不能自己。我与雪的缘分已定,所要的,只是一份美好的守候而已。

无雪的日子,不急,不燥,不怒,不嗔,管他红尘纷扰俗世喧嚣,只做最安静而纯粹的

自我。安心等一场雪,就像安静等一个一定会来的人。

冬至已至,记忆犹新,那场雪还会远吗?

(本文写于 2020 年冬至)

第5页

赵春秋 《静夜》

第7页

北京研山书画院启动工作会议召开

通讯员:麦田

2023 年 12 月 16 日,北京研山书画院线

上召开启动工作会议,会议由秘书长欧阳雪妮

主持。

欧阳雪妮全面解读了《北京研山书画院章

程》、《北京研山书画院会员管理办法》及制定

招收会员的步骤等相关事宜。赵春秋院长对书

画院开展活动进行了详细规划解读。

北京研山书画院是一个致力于“弘扬国学

国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业机构。

通过中国书画创作、研究、写生、采风、雅集、

展览、比赛等活动,为会员提供丰富的学习和

交流平台。有志于弘扬书画、传播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各界人士可通过线上平台提交申

请。经过专业评审小组筛选,入选会员将有

机会参与到研山书画院举办的各种艺术展览

及学术交流中。

赵春秋院长表示,今后北京研山书画院将

致力于不断推动书画艺术的繁荣发展,组织各

类艺术交流活动,加强与国内外艺术机构的合

作,为会员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展示机会,培养

更多艺术人才,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

积极贡献。

第8页

研山书画院部分领导应邀出席

“甘南藏族自治州非遗文化艺术展”

2023 年 12 月 23 日,院长赵春秋、执

行院长王亚洲及部分北京研山书画院专职画家,

应邀出席了在皇城艺术馆举办的“甘南藏族自

治州非遗文化艺术展”开幕式。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艺

术形式,被誉为藏族的“百科全书”。甘南拉卜

楞寺的唐卡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

藏族唐卡艺术中的佼佼者,带有鲜明的民族特

点和浓郁的宗教色彩。它以细腻的线条、鲜艳

的色彩和丰富的内容,展现了藏族人民对生活

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宗教的虔诚,在藏

族民俗和宗教艺术的研究中显示出极高的参考

价值。

赵春秋院长在开幕式讲话中说:这次展

出的唐卡,突破了传统唐卡题材的局限,结合

总书记“一带一路“伟大构想,切近时代,创

作出”大唐盛世万邦来朝“的巨幅唐卡画卷。

在创作手法上,一方面坚守传统唐卡的优秀绘

画传统,另一方面融合中国优秀的壁画和工笔

画技法,为唐卡艺术在当代的发展,起到了积

极的推动作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而道远,

传统艺术的继承发展也方兴未艾,这次展出的

拉卜楞寺唐卡所做出的努力,具有很好的示范

意义。

第10页

研山书画院为“第七届中国书画春节联欢晚会”

创作巨幅长卷《北国风光》

通讯员:明会

2023 年 12 月 22 日,院长赵春秋率领研

山书画院 13 人创作团队,在北京奥蒙度假村,

为第七届中国书画春节联欢晚会集体创作了一

幅山水长卷《北国风光》。这幅画卷宽 70 厘米,

长达 20 米,描绘了冰雪覆盖下壮丽的北国风光,

气势恢宏、美不胜收,得到了晚会主办方各级

领导和现场观众的交口称赞。

这次集体创作是北京研山书画院成立后的

第一次公开亮相。赵春秋院长亲自主笔,并挑

选骨干创作力量参与绘制,王亚洲执行院长积

极协调晚会主办方,为此次创作活动提供了全

方位支持。研山书画院名誉院长、著名书法家

赵勇老师亲笔为画卷题跋,参加此次活动的画

家们相互协调配合,共同绘制出一幅精美的冰

雪长卷。

赵春秋院长指出:“成功参与 2024 年第七

届中国书画春节联欢晚会,是研山画院面向市

场走向社会艺术为民的良好开端,为画院今后

发展,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展现了实力。同

时,我们也要应该看到,市场广阔的同时是社

会对作品的高标要求,每一位研山书画院画家

应戒骄戒躁潜心修炼不断成长才有发展空间,

相信在大家努力下,在社会关心支持下,研山

书画院越办越好”。

参与这次集体创作的画家有:赵春秋、王亚

洲、王珂珊、刘芙蓉、林玲、张城垚、左明会、

孙立新、陈民励、蓝崇华、赵文艳、谢凌心、

宋志宏

第13页

北京研山书画院招收会员通知

尊敬的书画爱好者:

感谢您对北京研山书画院的关注和支持!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大家庭,成为北京研山

书画院的一员。以下是招收会员的通知:

招收对象:各省、市及以上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在本院主办或联办的书画展、赛活

动中参展或获奖作者;为书画艺术事业做出各种贡献及有一定书画水平和造诣的书画艺术爱好者。

招收时间:招收新会员的时间为 2023 年 12 月 18 日起。

报名方式:有意向参加的朋友请将个人简历和作品发送至邮箱 1585955520@qq.com

申请材料要求:

个人简历:包括基本信息、教育背景、书画经历等。

作品:请提供自己的代表作品,可以包括书法、绘画等多个方面。

联系方式:个人地址,手机号,微信。

审核程序:我们将组织专业评审团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评选出合适的候选人。

通知结果:审核结果将通过邮件或电话方式或微信通知申请人,请留意相关信息。

会员权益:

免费研山书画院会员证书

免费研山书画徽章

免费享受每年一次会员书画课程(价值 300 元左右)

第14页

免费参加每年一次 5 大平台联动的线上书画展览

免费参加每年一次的全国各地线下写生活动

免费参加两年一次线下实体美术馆展览

优先在本院所属网站、平台等媒体上发表文章、作品。

免费参加本院组织的书画销售活动。

免费参加画院举办的雅集、笔会(含有偿笔会)、研讨会、展览等各种活动。

会员义务:

遵守本院章程和执行本院决议;

积极参与和支持本院组织的各项活动;

按要求交纳会员费;

尊重师生及其他会员,保持良好的学习、交流风气;

合理使用书画院提供的设施和资源,不损坏公共财物;

提供真实、准确的个人信息,确保通讯畅通;

维护书画院的声誉,不得从事违法、违纪行为。

感谢您对北京研山书画院的关注与支持,期待您的加入!

北京研山书画院

日期:2023 年 12 月 18 日

第15页

小宽《广州艺术博览会之行感想》文为广州艺术

博览会推荐

12 月 1 日一一 4 日,中国冰雪技术研究

院特聘教授小宽老师赴第 28 届中国广州艺术

博览会考察学习并撰文。其艺术观察《魅力美

哩 ----广州艺术博览会之行感想》4000 字长文

为主办方浓情推荐,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共鸣

和思考。

小宽老师在湖南高团村写生

小宽老师在湖南洞雷村写生

第16页

小宽老师在湖南通道县写生,孩子们围观

今年以来,小宽老师积极践行艺术为民思

想,为祖国和人民抒怀,主动与中华民族传统

文化相融合,扎根湖湘行走祖国身体力行,采

风写生美好河山,先后赴安徽泾县考察宣纸生

产工艺流程、赴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写

生、赴湖南通道、资兴多县市考察传统村落,

收集素材。在人生旅途中,把家国天下的情怀

寄于笔端,铺陈纸上,为传统村落保护鼓与呼,

创作出一大批传递和表达丰富深厚的传统文明、

但又不失生活气息和现代感的写生作品。其赴

广州考艺博会考察心得,更是其历年艺术实践

上深度思考的成果,获得与会艺术家和众多专

家的共鸣。(据悉,广州艺术博览会是华南地区

唯一经文化部批准,中国历史悠久、备受关注

的博览会。其在艺术届的影响力,在中国乃至

亚洲地区均处领先地位,享有盛誉。)

小宽老师表示,下一步将择期择机在适当

时间地点策划相应展览,和社会分享创作成果,

听取专家批评意见,进一步加强学习。

第17页

宋洪良获得优秀作品奖

近期宋洪良书画艺术界崭露头角,不仅在

《小品百日训练营》作品比赛中获得了优秀奖,

更是在最近举办的第一届“国墨名人杯”书画

艺术大赛中荣获优秀作品奖。她的成功之路充

满了奋斗和收获,其中既有网络教学的帮助,

也有短期写生班的锻炼。

一、网络教学的帮助

宋洪良与赵春秋老师的结识源于网络。她

早早关注赵老师的网络教学,并通过赵老师的

画作走近了人心。赵老师的幽默风趣和渊博的

学识给宋洪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赵老师

的网络教学启发了宋洪良对于国画的热爱和追

求。通过网络教学,宋洪良得以进一步了解并

掌握了国画的技法和精髓,开拓了自己的艺术

视野。

二、短期写生班的锻炼

宋洪良参加了 2023 年五月份举办的一次

短期写生班的学习。在这次学习中,她通过

实地写生和与其他画友同学们的交流,不仅

获得了宝贵的创作灵感,也结识了认真负

责、有耐心、温柔贴心的林玲老师。在林玲

老师的指导下,宋洪良的画技得到了进一步的

提升。

三、优秀作品的诞生

经过短期写生班的学习,宋洪良临近冰雪

技法高级班的毕业,决定用一副六尺的画作《五

莲山雪霁图》作为自己的毕业作品。这幅作

品既展现了宋洪良对冰雪技法的掌握,也展

现了她对山水画的独特理解。带着试试看的

心态,宋洪良将这幅作品参加了 2023 年 9

月的第一届“国墨名人杯”书画艺术大赛,

并获得了优秀作品奖。这个奖项的获得不仅是

对宋洪良个人的肯定,也是对她在国画艺术

上的贡献的认可。宋洪良凭借着网络教学和短期

第18页

写生班的帮助,一步步走近了自己对艺术的

追求。她的获奖是对他不懈努力的肯定,也

是对她对国画艺术的独特理解的认可。未来

的宋洪良将继续努力,为中国书画艺术的发

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期待着她在国画艺

术上的更多精彩表现!

宋洪良,1974 年 12 月生于江苏徐州,

国学讲师,2006 年从事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

究,是一名国学幼儿启蒙老师,从事幼儿早期

启蒙教育,喜爱国画,国画启蒙老师刘祥柱,

后师从著名画家赵春秋先生,结业于中国冰雪

艺术研究院春秋国画学院十届冰雪班。现为中

国冰雪艺术研究院的特聘画家。

第19页

《五莲山雪霁图》 宋洪良

第21页

我见过的最美的雪,在画里!

文 | 文彤

我见过的最美的雪,在画里,那飘落的白

色精灵,如诗如画。是谁的妙笔,描绘出这冬

日仙境,让我陶醉在这梦幻般的雪景里。

画中的漫天飞雪带寒香,舞动着轻盈的步

伐,纷纷扬扬,洒满大地。仿佛置身于童话世

界,令人忘却尘世的喧嚣与烦恼。

那雪中的枝桠,傲然挺立,宛如一幅精美

的剪纸。阳光照耀,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宛如

一颗颗明珠,熠熠生辉。

画中的雪,融化在心间,化作一股清凉,

润泽心灵。那纯净无暇的白色世界,让我陶醉

在这份美好中,不愿离去。

我见过的最美的雪,在画里。在宁静的月

夜,寒江清如梦,八荒流韵,皎皎新月照古堡,

万树银花听雪声。

我见过的最美的雪,在画里。昏黄岁月中,

有风吹过草原,寒林野渡尽日寒,山居暮色雪

生暖。

我见过的最美的雪,在画里。那是我的梦

中故园雪里村,清凉世界 ,泉冷峰白,山家茅

舍远,共宿云林间。

我见过的最美的雪,在画里。远树苍茫寂

无声,江上明月不染尘。深林清泉寂寞流,落

叶泊舟幽梦远。醉归踏积雪,月明照寒山。

我见过的最美的雪,在画里。溪山佳处栖

吾心,万树琼花泊扁舟。我遥远的故乡,东村

三户,西村两家,又见炊烟升起,春满乾坤福

满门。

我见过的最美的雪,在画里,那飘落的白

色精灵,如诗如画。感谢你,春秋老师,你胸

中的丘壑、手中的妙笔,让我领略到这冬日里

最美的风景。

——文彤 2023 年 12 月 12 日于宋庄诗

意楼

第22页

赵春秋 《山中明月常来往,世外风云任卷舒》

第23页

超实用,画树有古意,要注意这些!

1、先言笔法,再论墨气,更讲邱壑,气韵

不可说,三者得则气韵生矣。

2、笔法要古,墨气要厚,邱壑要稳,气韵

要浑。又曰:笔法要健,墨气要活,邱壑要奇,

气韵要雅。气韵犹言风致也。笔中锋自古,墨

气不可以岁月计,年愈老,墨愈厚,巧不可得

而拙者得之,功深也。郑子房曰:“柴丈墨气

如炼丹,墨气活,丹成矣。”此语近是。

3、笔墨关人受用,笔润者享富,笔枯者食

贫,枯而润清者贵,湿而粗漏者贱。后枯加润

易,从湿改瘦难,润非湿也。

4、树润则山石皆润,树枯则山石皆枯,树

浓而山淡者,非理也。浓树有初点便黑者,必

写意,若工画必由浅而加深。

5、深树有加七遍墨者,若七遍皆浓墨则不

成树矣。可见浓树积枯成润不诬也。

6、加七遍墨,非七遍皆正点也。一遍点,

二遍加,三遍皴,便歇了,待干又加浓点,又

加淡点一道,连总染是为七遍。

7、浓树不染不润,然染正难,厚不得薄不

得,厚有墨迹,薄与无染同。浓树内有点有加,

有皴有染,有加带点,有染带皴,不可不细求

也。

8、直点叶则皴染皆直,若横点叶则皴染皆

横。

9、浓为点,淡为加,干为皴,湿为染。

10、加淡叶则冒于浓叶之上,但参差耳。

11、一到加叶时,其中便寓有皴自皴而染

自染耳。乾染为皴,湿染为染。

12、若皴染后,树不明白,不妨又加浓点。

13、树叶皆上浓而下淡,浓处稍润不妨,

淡处宜稍乾。

14、点叶:转左大枝起,然后点树头;若

向右树即不妨先点树头矣。

15、点浓树最难,近视之却一点是一点,

远望之却亦混沦,必乾笔浓淡加点,而浑沦处

皴染之力。

16、有一遍叶不加者,必叶叶皆有浓淡活

第24页

贺天健 山水画

第25页

泼处,若死死墨用在上,无取疏林也。

17、疏林叶四边若渍墨而中诮淡,此用墨

之功也。笔外枯而内润,则叶乃尔,明此法,

点苔俱用。

18、点叶必紧紧抱定树身始秀,若散漫则

犯臃肿病矣。

19、一纵一横,叶之道。

20、点叶不可见笔尖笔根,见笔尖笔根者,

偏锋也。

21、中锋锋乃藏,藏锋笔乃圆,笔圆气乃

厚,此点叶之要诀也。

22、松针若写楷,横点若写隶,半菊若写

草,圆圈若篆。

23、检针有数种,然不可乱用,大约细画

宜工,粗画宜写,长而稀者为贵。

24、松愈老叶愈稀,栁愈老条愈疏。笔力

不高古者不宜作松栁。

25、荒栁所附惟浅沙、僻路、短草、寒烟、

宿水而已,他不得杂其中。栁身短而枝长,丫

多而节密。

26、画栁之法,惟我独得,前人无有传者。

凡画栁先只画短身长枝古树,绝不作画栁想。

几树皆成,然后更添枝上引条,惟折下数笔而

已。若起先便作画栁想头于胸中,笔未上伸而

先折下,便成春栁,所谓美人景也。

27、柳条折处要方,条与枝若接实不接,

若不接实接,所谓意到笔不到可也。

28、栁丫虽多直用向上者伸出数枝,不必

枝枝皆上也。

29、画树惟松、柏、梧桐、杉、栁并作色

枫叶有名,其余皆无名也。然画家亦各有传授

之名,如墨叶、扁点、圆圈之类,正不必分所

谓桑、柘、槐、榆也。

30、画叶原无定名,惟传者自立耳。画叶

原无定式,然不可流入小方,并离经叛道,人

所不恒见之类。大约墨叶、扁点、芭蕉、披头、

圆圈数种正格耳,他虽千奇万状,皆由此化出。

如墨叶一种,化为肥墨叶并直点,瘦而为半菊,

长而为披头,横而为虎须,团为菊花,飞白为

夹叶,乱而为聚点。扁点化而圆点,横而为长

眉,信笔为斜点,放而为大点,树而为细点,

双勾为凤眼。披头化而为长披,为淡景,为覆

发,为直点,为百羽,为飞毛,为悬针。圆圈

化为草四,为篆六,为全菊半菊,为聚果,为

旗扇,为栗包,为挂茄,为芭蕉叶,为白翎。

种种不可名状,皆以前五种为母。

第26页

31、主树非墨叶即扁点,此二种又诸叶之

正格。

32、画叶之法不可雷同,一树横则二树直,

三树向上,四五树又宜变改。或秋景,便用夹

叶。几树中定用一夹叶者,谓之破势,几树皆

黑,此树独白者,欲其醒耳。

33、大凡笔要遒劲,遒者柔而不弱,劲者

刚亦不脆,遒劲是画家第一笔,炼成通于书矣。

贺天健 山水画

第27页

山水画如何用墨可生满纸云烟?

古人云,中国画“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

山水画如何用墨可生满纸云烟?

大染是山水画非常重要的处理,染后满纸

云烟,气象顿觉生动。但大染不能解决全部气

势,大染易冲淡墨彩。所以在提笔落墨的过程

中,注意保墨,有好墨就要保存。怎样保存?

笔墨精到之处,待干后,加色保之,因色有胶,

大染阶段水色烘托墨彩不失墨色与敷彩,是山

水绘画重要的一部分。

用墨之笔宜长颖而粗。笔着纸一掠而过,

不宜重复,重则易滞,滞则神气索然。

敷彩,有透明色有覆盖色,透明色指花青、

藤黄混合成为绿色,花青加墨或黄成为天青色。

因为其中有冷暖的和谐,也是一笔直过不宜反

复。不论植物色或矿物色,在使用之前宜用手

指研细,溶化后取其上层浮膘,不宜过浓,亦

不宜加水太多。一次上色,待干再层层加之。

以色保墨即以色增加墨的色彩,更丰富画面色

彩的效果,所以反复使用可以形成湿润华滋,

或雨后新晴的湿润感。

每一幅画都有它最精粹的地方。画山水画,

如何表现这种精粹之处,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张画要有最精粹之处——所谓“画眼”。

画眼一定要特别抓紧,不能与其他一切平均对

待,避免面面俱到,应有尽有。要竭力描写自

己最感兴趣的、最主要的东西,才能引人入胜,

打动人心。京剧表演家有三字诀,叫“稳、准、

狠”,“狠”就是要敢于强调最主要的东西,

狠狠地表现,“狠”取决于艺术家的感情。

艺术创作要像写情书那样充满感情,有了

感情,画也就有了气氛,有了气氛画就活起来

了。齐白石说:“笔笔相生,笔笔相因。”也

是为了一张画的气贯连,气贯连才有力,才能

生动。画人并非画跑的人才生动,静止的就不

生动,打盹也可以画的很生动,生动就是气要

连贯。中国水墨画从来讲究气氛。如说“山中

有龙蛇”,就是贯气;又说“苍茫之气”,“含

烟带雨”,“挥毫落纸如云烟”,“试看笔从

第28页

何海霞 《湘西山水多》

第29页

烟中过”等等,都含有这个意思。山水画中留

出适当的空白亦有助于气氛的表现。

艺术创作需要注入感情,那么,在山水画

创作中,如何将客观自然与主观心灵相融合?

绘画不是自我陶醉,是画家对客观事物的

体察,将自然万物形象地印入自己的脑海,从

而激起创作激情,再注入真挚情感,创造美的

艺术作品。不过,山水画之可贵处,在于面对

自然绘出主观心灵与客观自然的融合,寻求二

者完美结合的美的形象。传统画论中亦有神、

情之说,即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状物抒

情,借景写心,把个人的感情移入自然,融入

自然,如水乳交融。

山水画除了赋于人欣赏自然、得到视觉美

外,还要让观者从画中领会到作者为什么这样

构思,作者的追求和理想又是什么?而这些,

是作者的个人内涵及思想性在起作用。

总括来讲,艺术家不仅表现所见,还要表

现所知和所想(自己的全部经验和传统知识,

以及根据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推想)。中国画

家画黄山,绝不是站在某一个固定地点取某一

个固定的角度画其眼所仅见,而是全面观察理

解以后加以表现,好像是站在黄山的上空。古

人说“以大观小”,也就是这个意思。再比如,

中国画家画菊花,绝不止于表现菊花,而是寄

托了画家自己的感情。要知道,山水画不是照

片,也不是风景说明图,风景画要比自然更美。

就像缝纫师给人做衣服,不合身是最坏的,合

身了还不够,还要使衣服能突出身体美丽的部

分和隐藏丑的部分,这才是最好的缝纫师。画

家对着自然景物作画也是如此。风景写生也可

以叫做“对景创作”,对象只是创作资料,并

非全部,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可以十分之七

根据对象,十分之三根据画面本身需要,脱离

真实不对,完全依靠真实也不对,艺术应比真

实更高更集中更概括。

我一生最喜欢山水画,有的人只看我的画

很美,但不知道艺术的成果来自不易。我画了

六十年,这是个漫长探索过程。

生活是源泉,这个问题不能忽略。我们要

一手抓住传统,一手抓住生活,离开这二点就

很难进步。

古人讲“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对生

活和创作的关系最为明确的表达和最为深刻的

认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无论哪

个派或哪个家,其一切笔墨都来源于生活。

第30页

何海霞 《山雨欲来时》

第31页

另外,有的人一到大自然中去就被山、云、

树、水之美所吞没,不知从中探索出什 么;也

有的只会画山头,不会画山脚,或者只会画实

不会画虚,这是不行的。「努力聪明得,随时

爱景观」,观察自然一定要和人、和自己、和

环境联系起来,把意境表达出来。

我是画山水的,经常深入到大自然中去,

但自然环境的美是客观的美,如果不能从生活

中抽象出足以动人的形象,就不能构成艺术上

完美的意境。

祖国山水无处不美,青山绿水好,黄土高

原好,崇山峻岭和恬淡的小景也都好。画山水

不一定非要跑到人们常常赞美的风景区去,问

题在于你能不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捕捉到、提炼

出美。画家画山水不是画地理图解,不是说你

把山和水的位置画得和实际形状一点不差就算

完事,而是要在客观的自然景物中通过主观的

感受构成一幅画。

我住在陕西时间比较长,画华山比较多,

我画华山是我自己的华山,我并不是画它从哪

上山或从哪拐弯。画山不是看哪个山头好、哪

棵树好或哪条瀑布好,得山水之形,未必能得

山水之胜,关键要抓住山水的“灵魂”。

从生活怎样到艺术?我有一条经验——到

大自然中去。我从来不依靠速写本,在屋子里

画画也从来不看速写本,凭自己脑子记。“目

识心记”是很有道理的。绘画要摆脱自然的束

缚,就不能靠速写。速写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手

段,真正画的时候必须把速写收起来。有了速

写,总想依赖它就不动脑子了。也许我的话有

点片面,但一切依赖速写,最后画成的作品必

然是速写放大,这会给自己艺术的发挥造成很

多的约束。

画华山,我也许画月下的华山、雨后的华

山,我可以把华山打扮得富丽壮观,也可以把

华山画的淡妆素裹,同一座华山可以赋予它种

种形象,这样意趣就多了。

还有,在表现手法上,不能只认为水墨画

才是我们的传统,而把青绿、工笔重彩排斥了,

其实,水墨、工笔重彩、青绿都一样的好。此

外,对待外来的东西,不能闭关自守。没有借

鉴,作品难于提高。不能只以为传统就是祖传

秘方,如果有这种想法,这将阻碍你的艺术之

路向前拓展。

在我的绘画中,油画、水彩、水粉技法我

统统都吸收,我是老传统的“叛徒”。当然,

第32页

我不是完全否定优秀传统,我在老传统的路子

上走了几十年,可以说宋、元、明、清各家各

派全都学习过。到后来为什么我在技法上中西

兼收呢?因为艺术是发展的,笔墨当随时代。

如何在自己祖国优秀的艺术传统基础上吸收外

来的好的东西,在艺术形式上进行探索,是当

前和今后的一个重要课题。

何海霞 《山色空濛雨亦奇》

第34页

《绘事发微》

(清)唐岱 撰

◆唐岱

[清](一六七三至?)字毓东,号静岩,

又号知生,一号默庄,满洲正白旗人。官内务

府总管,以画只候内廷,康熙赐“画状元”,并

尝题其千山落照图,有句云“我爱唐生画,屡

索意未已”,“位置倪黄中,谁能别彼此”。王原

祁弟子。山水沉厚深稳,得力於宋人居多。乾

隆十七年(一七五二)作青山白云图,时年八

十。著有绘事发微。《国(清)朝画徵续录、国

(清)朝院画录、桐阴论画、画传编韵、熙朝

名画录》

唐岱,字毓东,满洲人。康熙中,以廕官

参领。从王原祁学画,丘壑似原祁。供奉内廷,

圣祖品题当时以为第一手,称“画状元”。历事

世宗、高宗。高宗在潜邸,即喜其画,数有题

咏,后益被宠遇。唐岱专工山水,以宋人为宗。

少时名动公卿。直内廷久,笔法益进,人间传

播者转稀。著绘事发微行世。

唐岱(1673-1752),字毓东,号静岩,又

号知生、默庄,满州正白旗人,清代著名画家

王原祁的弟子。其山水画沉厚深稳,多得力于

宋人,曾与郎士宁合作珍品《松鹤图》。此画轴

纸本,设色。62.5×42.2 厘米,是唐岱 56 岁时

的作品,上题\"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表现

的是唐柳宗元诗《江雪》诗意。此画构图清新

雅秀,古意盎然。远山近水,树丛村居,孤舟

独钓,极有韵致。其山石皴擦不甚明显,却得

凹凸之感。江水无痕,雪亦无痕,却透出一股\"

江雪\"之寒,是一件难得的书画精品。

《绘事发微》 清代唐岱

画论。清代唐岱。一卷。1716 年。为论画

二十六篇。认为绘画是“怡情养性”的东西。

是“轩冕巨公不得自适于林泉而托兴笔墨,以

当卧游”。反对“用之图利”,认为“六法中原

以为气韵为先”。他还把“气韵”解释为“有气

第35页

则有韵,无气则板呆矣”。主张“景界要新”,“落

笔要旧”。主张了“用古人之规矩格法”。他还

谈到,一个画家“善文”、“善书”,对于提高绘

画技巧有重大作用。

◆绘事发微 (清)唐岱 撰

●陈序

画为六书之一,象形是也。而形者必藉于

无形,故同是山也、水也、石也、林木也,而

工拙殊;同一工也,而法派异。有形者易肖,

无形者难知,所以画工如毛,而名家者不世出。

唐子静岩,长白功臣裔也,世其爵,任骁骑参

领。思得其一水一石而虚怀莫遂者,众矣。海

内良画师,皆以为不愧夫名家者也。余两罢郡

守,俱以恩命入役殿廷,睹所作,窃叹其工。

人所拙能,肖迹惟法,乃能通神。其泼墨命意,

岂可得而形求也哉?一日,出其所述《绘事发

微》一册示余,读之令名山大川,跃跃欲出肘

腕,盖法无形也而缕析之,若悬象之著于霄,

形无形,无形形矣,微之所以显乎。后之学者,

循是以往,而不克名其家者,未之有也。虽然,

非有会心于其微焉,则亦徒有是书耳。惟微无

形。山也、水也、石也、林木也,形也。山水

石林木之形具,而曰非山水石林木,可乎?然

则是固不可以几此,况其非乎?则今之形是其

山水石林木者,固不可与读是乎?则今之形是

其山水石林木者,固不可与读是书,而于山水

石林木之形之外,求山水石林木者,尤不可与

读是书也。吾将与什袭藏之,以待夫可与读是

书者矣。

康熙五十七年,岁次戊戌,五月既望,长

沙陈鹏年题于燕山寓庐

●沈序

国家当奕叶重光之后,云星烂陈,河海清

晏,草木向荣,鸟兽咸若。一时之学士大夫,

乐观大化之成,兴寄所至,形为图绘,有笔歌

墨舞之趣。此固其人之好古深思,心知其意,

亦以见国家之盛,诗书礼乐之泽之所涵濡而沾

溉者,固若是其宏且远也。自余官京师三十余

年,值四方无事之日,天子垂裳,群工奏绩。

余以驽钝下材,得优游词垣,以绘事自娱。赵

董二文敏,胥吾师也。顾余生也晚,时时有不

见古人之恨。长白唐静岩先生,与余夙称同嗜,

第36页

唐岱 作品

第37页

每一命笔,辄具体古人笔意,又时时有古人不

见我之恨。先是,先生有论画书未脱稿,余屡

索之不可得。今岁之春杪,余以休沐余闲,相

从竟日,极论画理。先生书适成,乃亟取展读,

则荆、关、董、巨诸大家所为得意磅礴、妙绝

今古者,俱一一浮动于楮墨之间。异哉,先生

之论画,一至此乎!曩从先生阅唐氏家乘,其

先赠光禄公,从戎辽左,有择主之明,有先登

之勇,有死事之烈,先朝特授世爵,子孙罔替,

典至渥也。光禄公丁逆藩之变,出师汉中,力

守危城,百二山河,所恃以安堵无恐者,皆公

力也。先生振其家声,克绍云台烟阁之烈,我

国家亲臣世臣之选,舍先生奚属哉。乃余接其

人,臞然若不胜衣;聆其言,呐然如不出口。

酒后耳热,泼墨淋漓,气韵生动。又能直达所

见,撰述成书。右丞所云夙世词客,前身画师

者,殆其是乎?余尝观史传所载,凡一代帝王

之兴,必有命世之人杰,为之奔走御侮,以成

摧陷廓清之业。迨阅一再传,其后人不克光大

前人之绪,下者怙侈蔑法,上者相与出入班行,

享庸庸之福而已。如先生者,求之史传诸勋旧

子姓中,殆未能概见也。两光禄以忠顺勤劳,

并著经纶之会,先生以清和淹雅,独擅笔墨之

华,盖能世济其美者矣。国史家传,辉煌后先,

余用是叹唐氏之世不乏人,而我国家景运之隆,

文治之洽,所以上媲唐虞,而下轶殷周者,其

在斯乎,其在斯乎!是为叙。

康熙丁酉八月朔,双鹤老史沈宗敬题

●自序

夫画,一艺耳,苟学之有得,每不能自已,

而积习在焉。王右丞诗云:“夙世谬词客,前身

应画师。”此之谓也。学者能勿忘勿助,历尽阃

奥,则琴师之琴,冶工之冶,尚可以仙,艺成

而下,即道成而上矣。圣贤之游艺,与夫高人

逸士,寄情烟霞泉石间,或轩冕巨公,不得自

适于林泉,而托兴笔墨,以当卧游,皆在所不

废。世之传画,良有以也。余幼赋性疏野,读

书之暇,有志画学。既壮,念先世从龙御侮,

受恩深重,思及时有所建白。迨两试不售,身

膺武职,从军塞外,万里奔驰,而未获报称,

归即益潜心此道,今三十余年矣。昔人学书,

而池水尽墨,画被至穿,读书而三年不窥园,

燃柴映雪以终夕。今予一官白首,虽不敢追踪

往古,而日事翰墨,未尝少倦。惟恐学之日短,

第38页

空自成癖。因举画中六法三昧,前人言而未尽

者,以至于山水根源、阴阳向背、丘壑位置、

用笔用墨、皴染着色,种种诸法,略抒管见,

以志一得。然言之无文,恐不足为斯道一助,

要亦见余之数十年中,积习未忘,有不能自已

者如此云。

●绘事发微

○正派

画有正派,须得正传,不得其传,虽步趋

古法,难以名世也。何谓正传?如道统自孔孟

后,递衍于广川、昌黎,至宋有周、程、张、

朱,统绪大明。元之许鲁斋,明之薛文清、胡

敬斋、王阳明,皆嫡嗣也。画学亦然。派始于

伏羲画卦,以通天地之德。史皇收虫鱼卉木之

形,以抒藻扬芬,笔端造化于是始逗漏一斑矣。

传曰:画者成教化、明人伦、穷神变、测幽微,

与六籍同功。盖精于画者,尝间代而一出也。

唐李思训、王维,始分宗派。摩诘用渲淡,开

后世法门,至董北苑则墨法全备。荆浩、关仝、

李成、范宽、巨然、郭熙辈,皆称画中贤圣。

至南宋院画,刻画工巧,金碧焜煌,始失画家

天趣。其间如李唐、马远,下笔纵横,淋漓挥

洒,另开户牖。至明戴文进、吴小仙、谢时臣,

皆宗之。虽得一体,究于古人背驰,非山水中

正派。此亦如庄、列、申、韩诸子,虽各著书

名家,可同鲁论、邹孟耶?元时诸子,遥接董、

巨衣钵,黄公望、王蒙、吴镇、赵孟頫,皆得

北苑正传,为元大家。高克恭、倪元镇、曹知

白、方方壶,虽称逸品,其实一家之眷属也。

明董思白衍其法派,画之正传,于焉未坠。我

朝吴下三王继之。余师麓台先生,家学师承,

渊源有自,出入蹂躏于子久之堂奥者有年,每

至下笔得意时,恒有超越其先人之叹。近日同

学诸子,各具所长,探讨六法,深究三昧,为

之别白其源流如此,未知将来谁拔赤帜也。

○传授

凡画学入门,必须名师讲究,指示立稿,

如山之来龙起伏,阴阳向背,水之来派近远,

湍流缓急,位置稳妥,令学者得用笔用墨之法,

然后视其笔性所近,引之入门。俟皴染纯熟,

心手相应,则摹仿旧画,多临多记,古人丘壑,

融会胸中,自得六法三品之妙。落笔腕下眼底,

一片空明,山高水长,气韵生动矣。学至此,

第39页

唐岱 作品

第40页

所谓有可以神会,而不可以言传者也。今之学

人,娱于旁蹊邪径,专以工细为能,敷彩暄目,

一入时蹊(金陵纱灯派),终身不能自拔,岂不

惜哉。昔关仝事荆浩,有出蓝之誉;巨然师董

源,深造堂奥,开元四大家法门;李将军子昭

道,米海岳子友仁,郭河阳子若孙,皆得家传,

称为妙品。盖有本也。

○品质

古今画家,无论轩冕岩穴,其人之品质必

高。昔李思训为唐宗室,武后朝遂解组遁隐,

以笔墨自适,卢鸿一征为谏议大夫,不受,隐

嵩山,作《草堂图》。宋李成游艺不仕。元吴仲

圭不入城市,诛茅为梅花庵,画《渔父图》,作

《渔父词》,自名烟波钓叟。倪云林造清秘阁独

居,每写溪山自怡。黄子久日断炊,犹袒腹豆

棚下,悠然自适,常画虞山。此皆志节高迈,

放达不羁之士,故画入神品,尘容俗状,不得

犯其笔端,职是故也。少陵诗云:“五日画一水,

十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

迹。”斯言得之矣。古人原以笔墨怡情养神,今

人用之图利,岂能得画中之妙耶?可慨也已。

○画名

画家得名者有二。有因画而传人者,有因

人而传画者。如王右丞、李将军、荆、关、董、

巨、李成、范宽、郭熙辈,以画传人也。若地

位之尊崇,如宋仁宗、徽宗、燕恭王、肃王、

嘉王、南唐后主;道德之隆重,如司马君实;

学问之渊博,品望之高雅,如文与可、苏子瞻

诸公,以人传画也。因人传画者,代代有之,

而因画传人者,每不世出。盖以人传者,既聪

明富贵,又居丰暇豫,而位高善诗,故多。以

画传者,大略贫士卑官,或奔走道路,或扰于

衣食,常不得为,即为亦不能尽其力,故少。

然均之皆深通其道,而后能传,道非兼通文章

书法而有之,则不能得,故甚难。画之树石山

寺,村墟桥梁,如文之句法也。丘壑位置,景

物境界,如文之章法也。其操笔伸纸,经营惨

淡,大幅小方,狮子之搏兔,象文之临题也。

至于山之轮廓,树之枝干,用书家之中锋,皴

擦点染,分墨之彩色,用书家之真草篆隶也。

今亦有用笔纯熟,似得笔墨之趣,而位置错杂,

如善书者写无法之文。又有笔力不到,皴染不

熟,而临摹成迹,如幼童抄古文。是二者皆不

能得其道。世有善文而不能善书,善书而不能

第41页

善文者,而画家必兼二家之法而后可。然则非

精于六法六要,知三品三病,笔坚墨妙,境界

幽深,气韵浑厚,意味脱洒,而深得其道者不

能传。而古人之画名,岂易得哉。

○丘壑

画之有山水也,发挥天地之形容,蕴藉圣

贤之艺业。如山主静,画山亦要沉静。立稿时

须凝神澄虑,存想主山从何处起,布置穿插,

先有成见,然后落笔,使主山来龙起伏有环抱,

客山朝揖相随,阴阳向背,俱各分明。主峰之

胁,傍起者为分龙之脉,右耸者左舒,左结者

右伸。两山相交处,可出流泉。峦顶上宜攒簇

窠丛。悬崖直壁,势虽险峻,而宜稳妥,矫树

垂藤,悬披斜挂。山麓坡脚,须置大树长松,

三之五之,或欹斜而探水,或耸直而凌云。沙

水穿插,潆洄石间,危桥渔艇,相景而作。村

墟烟火,宜在藏风聚气之所。孤亭草阁,水涯

岩边,参差间出。主山来龙,不过三折;客山

迤逦,只用两层。飞瀑向冈峦窄狭中陡落。山

腹旷阔,须有云烟缭绕。古塔殿脊,树丛中微

露一二。孤峰要瘦,遥瞻主山。画远山,远则

低,近则高,但不可越出主山,以损气势,用

一层,用两层,衬靠近山,并以有情为妙。诀

曰:岑峦辨明晦,林木须高下。以树根之参差,

分坡脚之近远。至于烟岚云霭,或有或无,总

在隐没之间写照。一草一木,各具结构,方成

丘壑。知此中微奥者,必要虚中求实,实里用

虚,然后四时之景,由我心造,山川胜概,宛

然目前。学者能运用规矩之中,神明规矩之外,

庶几其得之矣。

○笔法

用笔之法,在乎心使腕运,要刚中带柔,

能收能放,不为笔使。其笔须用中锋。中锋之

说,非谓把笔端正也。锋者,笔尖之锋芒,能

用笔锋,则落笔圆浑不板,否则纯用笔根,或

刻或偏,专以扁笔取力,便至妄生圭角。昔人

云:用笔三病:一曰板,二曰刻,三曰结。板

者,腕弱笔痴,全亏取与,物状平褊,不能圆

浑也。刻者,运笔中凝,心手相戾,勾画之际,

妄生圭角也。结者,欲行不行,当散不散,与

物凝碍,不得流畅也。此千古不易之法。近有

作画用退笔秃笔,谓之苍老,不知非苍老,是

恶癞也。但能用笔锋者,又要炼笔。朝夕之间,

明窗净几,把笔拈弄。或画枯枝夹叶,或画坡

第42页

唐岱 作品

第43页

脚石块,如书家临法帖相似。不时摹仿树石式

样,必使枝叶生动飘荡,坡石磊落苍秀,方可

住手。此炼笔之法也。学力到,心手相应,火

候到,自无板刻结三病矣。用笔之要,余有说

焉。存心要恭,落笔要松。存心不恭,则下笔

散漫,格法不具。落笔不松,则无生动气势。

以恭写松,以松应恭,始得收放,用笔之诀也。

○墨法

用墨之法,古人未尝不载,画家所谓点、

染、皴、擦四则而已。此外又有渲淡、积墨之

法。墨色之中,分为六彩。何为六彩?黑、白、

干、湿、浓、淡是也。六者缺一,山之气韵不

全矣。渲淡者,山之大势皴完,而墨彩不显,

气韵未足,则用淡墨轻笔,重叠搜之,使笔干

墨枯,仍以轻笔擦之,所谓无墨求染。积墨者,

以墨水或浓或淡,层层染之,要知染中带擦。

若用两枝笔,如染天色云烟者,则错矣。使淡

处为阳,染之更淡则明亮,浓处为阴,染之更

浓则晦暗。染之墨色带黄,方得用墨之铿锵也。

画树石一次就完,树无蓊蔚葱茂之姿,石无坚

硬苍润之态,徒成枯树呆石矣。故洪谷子常嗤

吴道子画有笔而无墨,项容画有墨而无笔。盖

有笔而无墨者,非真无墨也,是皴染少,石之

轮廓显露,树之枝干枯涩,望之似乎无墨,所

谓骨胜肉也。有墨而无笔者,非真无笔也,是

勾石之轮廓,画树之干本,落笔涉轻,而烘染

过度,遂至掩其笔,损其真也,观之似乎无笔,

所谓肉胜骨也。墨有六彩,而使黑白不分,是

无阴阳明暗;干湿不备,是无苍翠秀润;浓淡

不辨,是无凹凸远近也。凡画山石树木,六字

不可缺一。然用墨不可太浓,浓则失其真体,

掩没笔迹,而落于浊。亦不可太淡,淡则气弱

而怯也。须要自淡渐浓,不为墨滞。古云:惜

墨如金。是不易用浓墨也。过与不及皆病耳,

惟循乎规矩,本乎自然,养到功深,气韵淹雅,

用墨一道,备于此矣。

○皴法

夫皴法须知本源来派,先要习成一家,然

后皴山皴石,方能入妙。昔张僧繇作没骨图,

是有染而无皴也。李思训用点攒簇而成皴,下

笔首重尾轻,形似丁头,为小斧斫皴也。王维

亦用点攒簇而成皴,下笔均直,形似稻谷,为

雨雪皴也,又谓之雨点皴。二人始创其法,厥

派遂分,李将军为北宗,王右丞为南宗。荆、

第44页

关、李、范,宋诸名家皴染,多在二子之间。

惟董北苑用王右丞渲淡法,下笔均直,以点纵

长,变为披麻皴。巨然继之,开元诸子法门。

至南宋刘松年画石,少得李将军之糟粕,李唐

近之。夏圭、马远,一变其法,用侧笔皴,以

至用卧笔带水搜,谓之带水斧斫,讹为北宗,

实非李将军之肖子也。又有解索皴、卷云皴、

荷叶筋之皴。古人作画,非一幅画中,皴染亦

非一格。每画到意之所至,看山之形势,石之

式样,少变笔意。郭河阳原用披麻,至矾头石,

用笔多旋转似卷云。王叔明喜用长皴,皴山峦

准头,用笔多弯曲似解索。赵松雪画山,分脉

络似荷叶筋。此三家皴,皆披麻之变体也。盖

皴与染相洽,皴用干湿,染分浓淡,山水全凭

皴染得苍润嵯峨之致。或云:多皴多染则腻滞,

皴染少则薄而不厚。非也。皴染之法,仍归于

落笔,落笔轻松,用意闲雅,则不腻不薄也。

总之,皴要毛而不滞,光而不滑,得此方入皴

染之妙也。

○着色

山有四时之色,风雨晦明,变更不一,非

着色无以像其貌。所谓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

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

睡,此四时之气象也。水墨虽妙,只写得山水

精神,本质难于辨别。四时山色,随时变现呈

露,着色正为此也。故画春山,设色须用青绿,

画出雨余芳草,花落江堤,或渔艇往来,水涯

山畔,使观者欣欣然。画夏山,亦用青绿,或

用合绿赭石,画出绿树浓阴,芰荷馥郁,或作

雨霁山翠,岚气欲滴,使观者翛翛然。画秋山,

用赭石或青黛合墨,画出枫叶新红,寒潭初碧,

或作萧寺凌云汉,古道无行人景象,使观者肃

肃然。画冬山,用赭石或青黛合墨,画出寒水

合涧,飞雪凝栏,或画枯木寒林,千山积雪,

使观者凛凛然。四时之景,能用此意写出,四

时山色,俨在楮墨之上,英英浮动矣。着色之

法贵乎淡,非为敷彩暄目,亦取气也。青绿之

色本厚,若过用之,则掩墨光以损笔致。以至

赭石合禄,种种水色,亦不宜浓,浓则呆板,

反损精神。用色与用墨同,要自淡渐浓,一色

之中,更变一色,方得用色之妙,以色助墨光,

以墨显色彩。要之,墨中有色,色中有墨,能

参墨色之微,则山水之装饰,无不备矣。

○点苔

第45页

唐岱 作品

第46页

点苔之法,未易讲也。一幅山水,通体片

段,皴染已完,要细玩搜求,何处墨光不显,

阴凹处不深,加之以苔。有可点不可点之妙,

正在意会。点之恰当,如美女簪花;不当,如

东施效颦。盖点苔一法,为助山之苍茫,为显

墨之精彩,非无意加增也。古画有不点者,皆

皴染入妙,石面棱层,无光滑之病,墨色神彩

不暗,故无所事乎点苔。点苔之诀,或圆,或

直,或横。圆者笔笔皆圆,直者笔笔皆直,横

者笔笔皆横,不可杂乱颠倒,要一顺点之。用

笔如蜻蜓点水,落纸要轻,或浓或淡,有散有

聚,大小相间,于山又添一番精神也。山头石

面,当点之处,微加数点,望之愈觉风致飘逸。

近有率意加点,不知当与不当,使观者望之,

如鼠粪堆积。大点者如瓜子铺陈几案,更有如

小谷米形工致细点,如石之轮廓,或山头石面,

周遭点之,笔墨之趣,尽被掩没,望之似蟆背

蚁阵。皆不知点苔之法也。不知其法,妄以点

苔为遮石面之丑,不知石之筋纹画就,其败笔

痈肿之病已成,愈遮而丑愈出矣。学者其微参

之可也。

○林木

画林木要知攒聚疏散。以浓阴浅深,分其

近远,用笔曲折之中,得坚硬苍健之势。更以

墨之浓淡,分缀枝叶,自具重叠深远之趣。老

树多屈节,纽裂有纵横之状。嫩树多柔条,摆

荡有阴郁之姿。洪谷子诀曰:笔有四势,筋、

骨、皮、肉是也。笔绝而不断谓之筋,缠转随

骨谓之皮,笔迹刚正而露节谓之骨,伏起圆浑

谓之肉。尤宜骨肉相辅也。松似龙形,环转回

互,舒伸屈折,有凌云之致。柳要迎风探水之

态,以桃为侣,每在池边堤畔,近水有情。山

麓杂树,密林丛窠,当有丰茂之容。坡陀大树,

或三或五,须得苍健高耸。枯树枝干宜丫槎,

似鹿角,似螳螂,俱要参差。大凡树生于石者,

根拔而多露;生于土者,深培而本直,微见其

根;临水者,根长似龙之探爪,而多横伸。其

遥峦远岫,或桧或杉,攒簇稠密,深远不测,

似有山禽野兽,迷藏穴中。平畴小树,只用点

朵而成,烟霭掩映,以断其根,要使径露。平

远景内,更宜层层叠叠,似隐山村聚落。画树

之形,种种不一一,至于墨叶夹叶,俱要生动,

枝干停停,有曲有伸。古云:树为山之衣。山

若无树,则无仪盛之容。盖四时景象,亦随渲

淡衬托而出,春要华盛,夏要蓊郁,秋要凋零,

第47页

冬要丫槎。此法在作者罕能精究,况观者乎。

○坡石

坡石要土石相间,石须大小攒聚。山之峦

头领上出土之石,谓之矾头,其棱面层叠。山

麓坡脚,有大小相依相辅之形。有平大者,有

尖峭者,横卧者,直竖者,体式不可雷同。或

嵯峨而楞层,或朴实而苍润,或临岸而探水,

或浸水而半露。沙中碎石,俱有滚滚流动之意。

画石以欹斜取势,要见两面三面,而坡脚与石

相连,石嵌土内,土掩石根,崪屼嶙峋,千状

万态。石纹多端,皴法随亦尽变。今人作画,

不知古人格法,任己意落笔,从山脚画起,以

碎石攒成大石,以大石叠垒成山,直至垒到山

头方始住手。是所谓堆砌也,乌睹所谓雄浑崔

巍者哉!画山大病,最忌山脉不连络,气势不

贯串。古法布局起稿,先钩大山之轮廓,其矾

头坡脚石块,是随手相衬增补耳。石乃山之骨,

其体质贵乎秀润苍老,忌单薄枯燥。画石之法,

不外此矣。

○水口

夫水口者,两山相交,乱石重叠,水从窄

峡中环绕湾转而泻,是为水口。巉岩峻岭,一

水如匹练,从上直垂于万仞之下,怒涛腾沸者,

瀑泉也。山麓之下,回互缓流,伏而复出,滩

泥纵横,沙脚穿插,碎石滚滚者,溪水也。若

溪水澜漫,其中则有沙汀烟渚,芦草茸茸,凫

雁水禽,栖飞其上,小艇荡漾其中,有水阔天

空之状,此山水家每用之。画水口垂瀑,须从

流水之两旁皴染,使阴凹黑暗,以显石面凸出,

水向峡中流出。水口之上,垂瀑源头,宜加苔

草遮映,一派一滴,皆要活泼,似有潺湲之声,

故宋人多作波纹,有沄沄之态。元人但点缀碎

石沙痕,有流动之形,皆得水之容貌也。今人

有未见真山水面目者,辄画波纹风浪,则板刻

不舒畅,沙脚碎石,则凝碍不流动,画瀑泉从

山顶挂下,或向石面垂流,总于古人背驰,不

免观者一。

○远山

远山为近山之衬贴,要得稳妥,乃一幅画

中之眉目也。画远山或尖或平,染之或浓或淡,

或重叠数层,或低小一层,或远峰孤耸,或云

遮半露。古人亦有不作远山者,为主峰与客山

得势,诸峰罗列,不必头上安头故也。凡此俱

第48页

唐岱 作品

第49页

在临时相望,增添尽致,不可率意涂抹。今人

以画远山为易事,所见只用染法,而无笔意。

不知染中存意,兼有笔法,似此画出远山,才

有骨格。古画中远山,或前层浓后层淡,或前

层淡后层反浓者,今人不解其意乃是夕阳日影

倒射也。而远山之大小尖圆,总要与近山相称,

不可高过主峰。使观者望之,极目难穷,起海

角天涯之思,始得远山意味。凡信手染出,似

近山之影,又两边排偶,峰头对齐,皆是远山

之病。如此者,画师岂易为哉。

○云烟

夫云出自山川深谷,故石谓之云根。又云

夏云多奇峰,是云生自石也。石润气晕则云生,

初起为岚气,岚气聚而不散,薄者为烟,烟积

而成云。云飘渺无定位,四时气象,于是而显。

故春云闲逸,和而舒畅;夏云阴郁,浓而叆叇;

秋云飘扬,浮而清明;冬云玄冥,昏而惨淡。

此辨四时之态也。凡画须分云烟,且云有停云、

游云、暮云,烟有轻烟、晨烟、暮烟。烟最轻

者为霭,霭浮于远岫遥岑,霭重阴昏则成雾,

雾聚则朦胧。云烟雾霭,散入天际,为日光所

射,红紫万状而为霞,霞乃朝夕之气晖也。王

右丞《山水诀》云:闲云切忌芝草样。今人画

云,钩勒板刻,往往犯此病。又以云烟遮山之

丘壑不妥处,每画来龙,穿凿背谬,以云烟遮

掩。殊不知古人云烟取秀,云锁山腰,愈觉深

远,非为遮掩设也。画云之诀在笔,落笔要轻

浮急快。染分浓淡,或干或润。润者渐渐淡去,

云脚无痕。干者用干笔以擦云头,有吞吐之势。

或勒画停云,以衔山谷。或用游云,飞抱远峰。

笔墨之趣,全在于此。总之云烟本体,原属虚

无,顷刻变迁,舒卷无定。每见云栖霞宿,瞬

息化而无踪,作者须参悟云是辏巧而成,则思

过半矣。

○风雨

大块之噫气为风,起于巽方,以应四时之

节候。故春为和风则暖,夏为薰风则温,秋为

金风则凉,冬为朔风则寒。又有迅风、暴风、

清风、微风。风虽无迹,要看云头雨脚,草木

飞扬,遇物而无阻碍者,皆顺也,反此则逆矣。

凡画清风、微风,树杪柳梢,摇曳多姿。画迅

风、暴风,拔木偃草,山摇海沸,有疾拂千里

之势。雨随风作,亦有急骤微细之判。然雨有

迹,画无迹,但染云气下降,以随风势,湿气

第50页

上蒸,烟雾杳暝,野水涨溢,隔岸人家在隐现

出没之间,林木枝叶离披,丰草低垂。总在微

茫缥渺之中,一一点逗呈露,斯为有得。凡画

雨景者,须知阴阳气交,万物润泽,而以晦暗

为先。次看云脚风势,总要阴晦气象。历观往

迹,余为米海岳首屈一指焉。

○雪景

雪景之作,王右丞有《辋川积雪》,巨然有

《雪图》,至李营丘画雪景,曲尽其妙,所作《枯

木寒林图》,深得严冬凛冽之状。许道宁亦有《渔

庄雪霁图》,后虽有作者,各得一体,不能出营

丘之范围也。凡画雪景,以寂寞黯淡为主,有

元冥充寒气象。用笔须在石之阴凹处皴染,在

石面高平处留白,白即雪也。雪压之石,皴要

收短,石根要黑暗,但染法非一次而成,须数

次染之,方显雪白石黑。其林木枝干,以仰面

留白为挂雪之意,松柏杉桧,俱要雪压枝梢。

或行旅踏雪,须戴毡笠毼衣,有冲寒冒雪之状。

陡壑绝壁,用栈补樵路,危桥相接不绝。山寺

人家,须静掩柴扉,尘嚣不至。雪图之作无别

诀,在能分黑白中之妙,万壑千岩,如白玉合

成,令人心胆澄彻。古人以淡墨积雪为尚,若

用粉弹雪,以白笔勾描者,品则下矣。

○村寺

凡画山寺殿宇,宜作重檐飞梢,浮图插云,

在高岩绝壁之处,松杉掩映,似有高僧隐士,

栖止其上,使观者顿生世外之想。谷内村墟,

宜有深林遮蔽,少露屋脊,樵径斜穿,盘纡曲

折而下。山麓茅店,可当途小亭,踞林麓幽绝

处。至两峰狭窄之间,宜筑关隘,只一路可通。

磴道断崖,须以栈补。涧水奔流,则搭危桥,

以通行旅。城垣惟画古堞烟墩,或在岭巅峰畔,

山缺处用城堞接连,望之真似人迹不到处也。

或雁度寒云,或马嘶古道,或崇山峻岭,陡开

大阳,旷野平林,烟火攒簇,樵斧耕锄,隐约

在目,是隐遁所居也,在北地则有之。虾房蟹

舍,或采菱,或捕鱼,小舟荡漾,来往浓阴之

下,柳堤花坞,尽在春光骀荡之中,水乡人家,

桔槔声起,牛背笛声,两两归来,此耕田凿井

余风也,在江南则有之。能画者品四时之景物,

分南北之风俗,明乎物理,察乎人事。禽鸟之

类,如黄鹂白鹭,晚鸦征鸿,随时点缀,生意

盎然。聊举规模,会心不远,有才思者,得此

参悟,可用标山水之胜概云尔。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期刊的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