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微

发布时间:2022-8-28 | 杂志分类:其他
作者: 7989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拾微

{{`发布时间:2022-8-28`}} | 云展网企业画册制作 宣传册 其他 拾微
148(三)习做在读中习得了文本的基本内容,并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去初步解读文本信息,把文本框架建立起来,则需要依托相关问题做支架,在问题支架的导引下,借助前面的“习读”,再去完成文本的主要框架,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解读,做到学贵有疑,而疑之所解。以六上《灯光》教学为例:课文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回忆了战争时郝副营长为让孩子们能够像插图中的孩子一样 (),不惜 ()的感人故事,结尾又回到 ()。全文表现了“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不忘过去、要好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愿望。借助问题支架,精准定位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带着问题在读中解决疑问,遵循阅读的一般规律和学生的学习规律,发挥读的教学功能,并合理运用习题,促进了教学实效的提高。习读,习思,习做,课堂三习,真实地驱动了学生的学习意图,在指向语文要素的训练点上,高效地解决了文本的初读难题,师少问,生多读,多思,多动笔,思考生于朗读间,智慧生于动笔时。二、卷入,深入其中,深化思维有了“意图”的驱动,学习者在探究、实践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卷入”其中,也就是参与和投入的程度。两者程度越高,则对思维能力的提升就越高。因此,在指向语文要素的学习中,精准... [收起]
[展开]
拾微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51页

148

(三)习做

在读中习得了文本的基本内容,并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去初步解读文本信息,

把文本框架建立起来,则需要依托相关问题做支架,在问题支架的导引下,借助

前面的“习读”,再去完成文本的主要框架,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解读,做到学

贵有疑,而疑之所解。以六上《灯光》教学为例:

课文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回忆了战争时郝副营长为让孩子们能够像插

图中的孩子一样 (),不惜 ()的感人故事,结尾又回到 ()。全文表现了“我”

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不忘过去、要好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愿望。

借助问题支架,精准定位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带着问题在读中解决疑

问,遵循阅读的一般规律和学生的学习规律,发挥读的教学功能,并合理运用习

题,促进了教学实效的提高。

习读,习思,习做,课堂三习,真实地驱动了学生的学习意图,在指向语文

要素的训练点上,高效地解决了文本的初读难题,师少问,生多读,多思,多动

笔,思考生于朗读间,智慧生于动笔时。

二、卷入,深入其中,深化思维

有了“意图”的驱动,学习者在探究、实践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卷入”其

中,也就是参与和投入的程度。两者程度越高,则对思维能力的提升就越高。因

此,在指向语文要素的学习中,精准定位教学,是吸引学生“卷入”其中的关键

因素。

(一)卷入之学习单

利用学习单的启动,精准定位篇章内容,让学习者“卷入”所学文本之中。

参与学习单学习的人不仅需要一种智力的激活与思维的投入, 同时也需要一种情

感的和身体的投入,在两者的加持之下,学习者才会进行“卷入式”学习。而学

习单的设计则是引导学生自主进入文本找寻答案的有效通道,也就是项目化引导

下的活动设计,使课堂朝着聚焦点推进。因教师是教学设计和实施的主导者,是

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需要,契机设计相关

习题,做好导问导疑,以及导解,引领学生进入文本,进而卷入文本。如《我们

家的男子汉》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长,内容多,在教学略读课文时往往不知从

何下手,此时,学习单的出现,就可以帮助学生厘清学习思路,找到学习通道,

有效解决学习障碍:

第152页

149

学习单

1. 先划一划关键的信息。

2. 再把具体的内容缩写成小标题。

他对独立的要求

项目化引导下的“学习单”设计, 实为为文本提出了主线性问题,依据其主

线性问题,抽丝剥茧,层层递进,为学生的学习明确了方向,如“他对独立的要

求”这一主线性问题,借助教师之前的问题引导以及方法,按照学习单的要求逐

一完成,再一次在习读,习思,习做中“卷入”文本中,深化思维,锻炼能力。

其主线性问题也在课堂的学与习中自然而言地解决了。

(二)卷入之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梳理,对文本的深度解读,起着重要的作用。思维导图,有对文

本情节的梳理,有关联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有归纳总结的多样式的思维导图,在

形状的选择上就为文本初步梳理了内容,而其中的缺失内容的补充,就是学生对

文本理解的解读与归纳。如一下《树和喜鹊》,以孤单和快乐为两条主线,学生

在留白处填写相关关键词,则需要学生走进文本,卷入其中,感受树和喜鹊的情

感变化,并以此为基础,根据课文内容填写留白处。

孤单 一棵树 ( )鸟窝 ( )喜鹊

提示:读第 1、2 小节

树和喜鹊 好多树 好多( ) 好多( )

快乐 提示:读 3、4 小节

天一亮:打着招呼( )

天一黑:叽叽喳喳地( )

提示:读 5、6 小节

同时,又因不同学段要求不同,思维导图的难度也会随之产生变化,随着年

段的升高,思维导图的留白处也会逐渐增多,留白处的增多对于学习者课堂的思

考就提出了更高的难度,其灵活度也有所增加,但在进入卷入教学后,学习者充

分地思考也在推进和完善思维导图,让课堂上的习不再那么枯燥与难解,如六上

《开国大典》的思维导图:

第153页

150

开国大典

围绕主线性问题,从哪些事例可以知晓开国大典的隆重庄严呢?考验了学习

者整合信息的能力,既找出关键词、找出中心句等,进而提升分析与推论。文本

类型的变化,也会改变思维导图的引向。在课堂上,运用多样式的思维导图,能

帮助学生厘清课文的整体脉络,提升学习者言语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同时利

用课堂时间完成,更是在短时间内运用所学,习得所需,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卷入之拓展习题

习在课堂,不局限在对单一文本的单一的解读和习得上,随着课改的深入,

单元整体教学已经成为时代趋势。那么,在单元整体教学之外,我们还可以依托

“拓展习题”,利用一带多的阅读方式,落实语文要素,发挥好相关文本之间的

不同作用,巧妙连接文本之间的要点,在学以致用中达成转化。如三上《灰雀》

的课外拓展:

总体情况

举行典礼

升旗鸣炮 隆重庄严

喜庆热烈

第154页

151

因年段的区别,在设计拓展习题时,根据单元语文要素,重点落实。如《灰

雀》以理解人物形象为主,因此课堂上的拓展习题再次出现关键人物,通过其他

事例感知人物形象,加深人物特色,为文本的学习添砖加瓦。而高段的学习,则

是另一番思维的碰撞。如五上《牛郎织女》所设计的拓展阅读为《田螺姑娘》:

同样是神话故事,在拓展环节又以另外一个神话故事开启知识的勾连,精准

定位,进行文本之间思维的碰撞。将自己所学的方法拓展迁移运用在新的文本上,

开拓眼界,增加见识,为单一的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内容,更是建构起了更加高

效且有效的课堂。

第155页

152

三、素养,文化印嵌,衔接内化

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更迭与传递,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与内化。

因此,传统语文课上一味的知识讲解难以丰满学习者的文化素养。而素养的积累,

又不是一朝一夕间便可完成的,需要长年累月的浇灌以及汲取。在我们的课堂上,

除了借助“习”,借助“思”来灵活且高效地完成文本内容的吸收,更可以在零

星的时间段,开辟出一条传统文化与语文素养相结合的学习之路,将中国文化印

嵌在每节课,每个学习者的心间。

(一)经典文化相链接

当我们在课堂上依循训练要点,用三习和卷入的方式完成了对目标文本的学

习之后,可以设置“奖励题”来提升学习者的文化素养,也就是奖励在课堂上高

效完成学习的学习者。充分利用可能剩余的时间,将课堂的“知识配置”丰满起

来。那么奖励题可以奖励什么呢?同样,学段不同,理解能力不一,但是朗朗上

口的语言却是任何人都可以上口的,比如一年级始,设置每课一句,选自《三字

经》、《弟子规》,随着年段的上升,加入《笠翁对韵》,也可以开始每日一句

名家经典古诗词。这样的日积月累,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分别安置在每个

学段的每节课上,减轻了传统学习的压力,既内容多,时间短的弊端。而每课一

得的方式则提高了学习者学习的兴致,又减少了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偏见。一句两

句,习在课堂,灵活高效,长期坚持,便是浸润在文化里。

(二)具身课堂共遨游

具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身心感受参与其中的意义。灵活且高效的课

堂,还可以是学习者亲身设计且体验的具身课堂。在语文现行教材中,我们可以

进行挖掘,并进行归整,从而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教学,让“传统文化”教育

真正落到实处。如部编版一下《端午粽》这一课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动手能

力,设计“动手包粽子”的活动,依据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进行课前、课后的调

查,引领者适当补充生活资源,让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这也是“习”的另一

种方式,让“习”在课堂中,让课堂中处处有“习”,而这样的“习”就是文化

的内嵌。借助教材中微量的传统文化文本,发挥其辐射作用,共同遨游在习课堂

之中。

指向语文要素,依循训练要点,精准定位教学,把课堂还给学习者,让学习

者在课堂仅有的时间内,借助教师开发的习题资源,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以“卷

入式”学习方式,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努力开拓知识点,内化自身文化素养,

让学习在课堂中真正地发生,让语文的学习在学与教中深度优化,让学习的真实

性得到更好的展现。

第156页

153

历 经 风 雨 方 能 见 彩 虹

— — 对 优 等 生 挫 折 教 育 的 小 思 考

桐乡市濮院小学教育集团毛衫城小学 盛桂萍

[摘 要 ] 本文立足于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从“优等

生耐挫力为何弱”、“如何对优等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挫折教育”两个方面进行了

探讨。

[关 键 词 ]挫 折 优 等 生 挫 折 教 育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挫折,也就是俗话说的“碰钉子”,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

的活动中所遇到的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体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从而引

起人们精神紧张,造成心理疲劳或心理变化的刺激性情绪状态。这种状态轻者会

引起恐惧紧张,过于敏感,精力不集中,心情郁闷,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

作;重者会引起严重的心理障碍。

优等生学习能力较强,大多是各项工作和活动的骨干,在家里,因为为父母

挣足了面子而可以两耳不闻“学外事”;在学校,他们因为成绩优异而备受青睐。

家长对其宠爱,老师对其过份信任和偏爱,再加上同学作业中有困难向他们请教,

久而久之,他们便会产生谁都不如我的优越感,傲气油然而生,致使他们在自我

评价上产生片面性,既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也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他们习惯于考

好成绩,习惯沉浸在赞扬中,自尊心极强,心理比较脆弱,对于挫折、打击、逆

境的应激能力相对差,一旦遇到打击,要么情绪低落、悲观失望、自暴自弃,要

么把抱怨指向别人,怨恨嫉妒、推卸责任,这就很容易引发焦虑、自卑、嫉妒、

自暴自弃等不良心态,这些情绪如果找不到合理的渠道排泄,就有可能发生例如

离家出走等极端的事情。这些孩子风光的外表下,内心如此脆弱,令人担忧。低

耐挫力这不仅对学习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也不利于他们将面对的日益充满竞

争和挑战的社会现实。如何改善优等生的心理状态,提高他们的耐挫力,已是不

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二、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这是节语文课,我提了问题,只见还是那么几个同学举手,真没劲!

我扫视了一下,忽然发现小陈欲言又止的神情,这个女孩考试时常名列前茅,可

是课堂不喜欢发言。不行,我得请她回答,练练她的胆量,这样她才会更出色。

第157页

154

于是,我大声叫到:“小陈,请你回答。”小陈听了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轻

声地说了说。唉,声音像蚊子叫,我厉声地说:“请大声点!”她又说了一遍,

声音有些颤抖,可还是听不清楚。我板起脸,严肃地说:“请大声点,要说给大

家听!”接下来的情形让我大吃一惊,只见陈宁哭了,呜咽起来。我感到莫名其

妙,走过去询问原因。她的回答让我震惊。她哭泣着,大声说到:“你对我太严

厉了!”我愣住了,教了这么多年书头一回碰到这种情况。

本案例分析:一般说来,优等生备受老师的关注,同学的青睐,时间一长便

会在这种优越的氛围中陶醉,对自己形成较高的期望值,一旦遇到挫折便不接受

不了。本案例中的小陈便是这样的优等生。她是个学习优异的孩子,但不能认识

到自己其他方面的不足,不能经受他人批评一下,不能承受任何打击,这是个严

重的心理问题,是倍受宠爱的结果。长此以往,她不就成了碰不得的瓷娃娃?总

有一天她会摔得粉身碎骨。

案例二: 品学兼优的女生小刘因受科学老师批评,竟离家出走。小刘的家境

宽裕,从小成绩一直很优异,人也长得漂亮。这次,她上课迟到了,科学老师按

对待其他同学的惯例让她在门外站一会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竟然为此事离

家出走。一整夜,老师和家长四处寻找,也没下落。直到第二天,小刘的妈妈终

于在一个网吧里找到了她,看着被蚊虫咬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小刘,妈妈心疼

地抱着她失声痛哭……

本案例分析:文静好强的女孩子,一般都是比较让老师和家长喜欢的类型。

她们从来没有被人批评过,心理就会非常脆弱,一旦被批评了,或者遇到挫折了,

她们就接受不了。像本案例中的小刘,从小学起,成绩一直不错,是老师和家长

眼中“听话的好孩子”。平时在家里很受宠,样样事情都得顺着她,孩子对挫折

的承受力比较弱。如今的孩子普遍被家庭呵护惯了,在挫折面前往往缺乏足够的

抵御能力。这导致孩子适应能力差,遇到挫折输不起。这些优等生是如此的不堪

一击,如此的经不起批评、挫折,我的心灵为之震颤不已,也惊不已。诸如此类

的现象发生,促使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明显的心理问题发生在平时看起来“最放

心”的学生身上?

三、优等生低耐挫力的原因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一群在学习、生活上比其它同学表现的更为优秀的学生

如此脆弱呢?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优等生遇到一些困难和矛盾,就无所适从,无法

面对,进而选择逃避,甚至采用偏激的方式去解决呢?通过在实践中的总结,可

将原因归结为以下两类:

(一)心理学原因

第158页

155

一般来讲,优等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天资较好的学生,他们理解能力和记

忆能力很好,平时为人也比较随和,性格开朗,心胸比较开阔,这一类学生较少

出现心理障碍。而另一类学生智商也比较高,做事认真,因此学习成绩也较好。

但自幼家教严格,性格较为内向,对自己要求也严格,做事追求完美,平时很注

意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对他人以及外在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出现心理障碍的

往往就是这类学生。

(二)社会原因

第一,学校和老师忽略了对优等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的老师往往认为优

等生是很听话的学生,不可能出现什么大问题,就没能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

教育。殊不知,这种学生由于从小就习惯于表扬,一旦遇到批评或挫折,就不知

如何是好,往往更容易出事,甚至出大事。

第二,家长和学校给优等生施加了极大的压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压力实质

上是个体对付那些自认为很难应付的情况时,所产生的情绪和身体上的异常反应,

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学生的压力往往来源于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本

人。而好学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好,更使老师和父母寄予很大的期望。没完没了的

作业,紧张的学习和老师父母的压力,使他们长期处于应激状态,造成神经内分

泌失调,出现忧郁、激动。学习成绩稍有下降,就容易对自己全盘否定,出现厌

学情绪。

第三,家庭教育中的溺爱使学生自身的适应能力差。我们所面对的孩子,家

庭条件都不错,吃穿不愁,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困难。同时又因为他们是优等

生,更容易得到家长的疼爱、表扬。可如果孩子长期生活在百依百顺的环境里,

就会过分自我为中心,一旦遇挫折就垂头丧气,怨天尤人,甚至导致骇人的暴力

行为。

四、对优等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对策

优等生面对挫折,心情是那样的害怕,心理承受能力是那样的脆弱。因此,

我们在培养优等生承受挫折能力时,要立足于分析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有的放

矢的加以疏导、排解。

(一)正视挫折,提高识挫力

挫折是人生中必经的坎。人生如“之”字路,并非一帆风顺,境遇复杂,征

途艰险,歌声多调……人生有泪有笑、有磨难、有悲伤、也有欢唱,但正是艰难

才使它显得丰富,正是多调才使它显得多彩而漫长,正是有了悲伤才衬托出它的

欢乐、甜美和高昂,使人生具有完整的意义。挫折对个人来说,具有“利”和“弊”

两重性。“利”的方面,它能够引导人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认识能力,增长才干,

第159页

156

古人云“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弊”的方面,它使人内心痛苦,情

绪紊乱,行为偏差,甚至引起种种疾病或轻生的举动。我们就要冷静对待,将挫

折当成动力,把挫折转变成为自我锻炼成材的自学行为,从挫折中吸取教训,增

长知识与才干,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体验挫折,提高耐挫力

人生的道路上不都是洒满阳光,铺满鲜花的,所以呼吁:给孩子们更多的挫折

体验吧!因为挫折体验能使优等生知道“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加大他们的心

理承受力;挫折体验能培养优等生谦虚的美德,调节自傲自大的心态,从而健康

成长。如优等生担任学生干部不搞终身制,合理轮换;如对优等生犯错绝不可忽

视,更不可迁就,而应该让他们习惯于做错了也一样要受批评,要学会承担责任;

如教师要多给优等学生创设一些品尝失败的机会——不是有意让他们失败,而是

引导他们尽可能多地在不同领域不同方面摸索、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

失败,而当他们对此习以为常时,就学会了坦然面对人生路上的挫折、打击,从

而更勇敢、更坚强;如家长控制零花钱,体验挨饿受冻;积极为孩子提供野外拓

展训练的条件,使孩子能进行在恶劣的环境下求生存的练习。

(三)给予方法,增强抗挫力

教师、家长尽可能地减少光环效应,不要以为成绩一好遮百丑,不能因为其

素质好,聪明伶俐,理解能力强,思维敏捷,凭借自己的天赋在某方面取得一定

的成绩,而使其长期处于听赞扬、受奖励的环境且对其采取放任放心的态度,导

致不客观的评价。在提高挫折耐力的同时,要加强学生对抗挫折的能力。教师可

在平时的教育中教给学生对抗挫折的方法;在班队课上给学生们讲伟人或名人们

是如何对待挫折的;让学生从名著中学习如何对待挫折;唱励志歌曲等,通过音

乐的熏陶,使学生明白挫折并不可怕。还应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有人说,自信

是人生成功的一半。成人都知道,美好的童年生活令人难忘,小学阶段正是“播

种”自信“种子”的佳期。信任是培养小学生自信的源泉。美国教育家罗达·贝

克梅斯特尔说:“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自信,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在

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笑容、肯定评价形成了期

待效应,既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学会自主、自强、自信、自立,

还能展示生命的原生态,使他们的生活、学习有目标,充满希望,增强承受各种

心理压力和处理各种心理危机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以迎接未来社会的严峻挑

战。

(四)家校配合,越“挫”越勇

在前述的两案例中,我主动取得家长的配合。我通过家访、电话联络等途径

第160页

157

了解她在家里的表现,建议家长适当让她做些家务,以增强她的耐挫力。家长是

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应经常反思,改进不足,提高家教水平,不能“只养不教”。

学校是强化教育的主阵地,家长应密切配合老师,与老师一道齐抓共管,这犹如

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让孩子永远心情舒畅,永不受

委屈,这是家长所希望的。可是今天你为他诉“不公”、平“冤屈”,明天谁为

他披荆斩棘、遮风挡雨、铺路垫石呢?

风吹雨打是万物生长必经的过程,能在风雨中傲然挺立的花朵才可以享受雨

后阳光的沐浴。挫折对于生长在安逸环境下的优等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健康成长的

“催化剂”,教师和家长只有精雕细琢,从心理上帮肋他们进行自我完善,走出

“温室”,让他们经受风吹雨打,直面挫折,战胜挫折,他们才能茁壮成长,才

能更勇敢地在逆风中行进。

参考文献:

[1]王建宗著《架设心桥——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北京教育出版社,1998 年

[2]徐月萍《给优秀生以挫折教育》发表于《现代教育报》2001 年 3 月

[3]吴增强,沈之菲《学校心理辅导研究》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年 5 月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简易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