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世界》2024年1期

发布时间:2024-1-25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体育世界》2024年1期

表 2 水平三学生体育健康教育、健康素养、体育锻炼习惯的相关分析变量 A0 A1 A2 A3 B0 B1 B2 B3 B4 B5 C0A0 1A1 0.75** 1A2 0.70** 0.69** 1A3 0.66** 0.72** 0.73** 1B0 0.49** 0.46** 0.42** 0.62** 1B1 0.38** 0.40** 0.36** 0.33** 0.68** 1B2 0.42** 0.31** 0.37** 0.32** 0.69** 0.65** 1B3 0.43** 0.37** 0.30** 0.37** 0.72** 0.69** 0.65** 1B4 0.39** 0.43** 0.41** 0.36** 0.71** 0.71** 0.74** 0.68** 1B5 0.41** 0.30** 0.33** 0.36** 0.66** 0.63** 0.68** 0.64** 0.70** 1C0 0.47** 0.54** 0.41** 0.59** 0.47** 0.44** 0.32** 0.36** 0.39** 0.44** 1依据国内... [收起]
[展开]
《体育世界》2024年1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体育世界》创刊于1972年,是我国创办最早的体育类综合期刊之一。本刊为月刊,全年12期,国内统一刊号CN61-1019/G8,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2430。杂志旨在探索和研究当代体育科学发展规律和趋势,在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上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称号。
文本内容
第151页

表 2 水平三学生体育健康教育、健康素养、体育锻炼习惯的相关分析

变量 A0 A1 A2 A3 B0 B1 B2 B3 B4 B5 C0

A0 1

A1 0.75** 1

A2 0.70** 0.69** 1

A3 0.66** 0.72** 0.73** 1

B0 0.49** 0.46** 0.42** 0.62** 1

B1 0.38** 0.40** 0.36** 0.33** 0.68** 1

B2 0.42** 0.31** 0.37** 0.32** 0.69** 0.65** 1

B3 0.43** 0.37** 0.30** 0.37** 0.72** 0.69** 0.65** 1

B4 0.39** 0.43** 0.41** 0.36** 0.71** 0.71** 0.74** 0.68** 1

B5 0.41** 0.30** 0.33** 0.36** 0.66** 0.63** 0.68** 0.64** 0.70** 1

C0 0.47** 0.54** 0.41** 0.59** 0.47** 0.44** 0.32** 0.36** 0.39** 0.44** 1

依据国内学者温忠麟和叶宝娟提出的中介效应分析

模型与方法 [11],采用 SPSS24.0 和 Hayes(2013)开发的

PROCESS 程序模型 4 对本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首先控制

水平三学生的性别和年级因素,然后采用偏差校正非参数

百分位 Bootstrap 法随机重复抽样 5 000 次,估计中介效应

95% 置信区间。结果发现,体育健康教育可以正向预测健康

素养(β=0.481,P < 0.001);体育健康教育可以正向预

测体育锻炼习惯(β=0.463,P < 0.001);在加入中介变

量后,体育健康教育仍对健康素养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β=0.435,P < 0.001),同时体育锻炼习惯对健康素养

也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β=0.428,P < 0.001),见表 3。

表 3 变量的回归分析

结果变量 预测变量 R R2 F β t P

健康素养 0.677 0.454 7.236 < 0.001

体育健康教育 0.481 4.766 < 0.001

体育锻炼习惯 0.622 0.387 6.681 < 0.001

体育健康教育 0.463 4.349 < 0.001

健康素养 0.604 0.362 5.822 < 0.001

体育健康教育 0.435 4.593 < 0.001

体育锻炼习惯 0.428 4.217 < 0.001

通过进一步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体育健康教育对健

康素养的直接效应 95% 置信区间不包含 0,说明此路径的

直接效应显著(效应值为 0.435,占总效应 69.72%)。体

育健康教育对健康素养的间接效应 95% 置信区间也不包含

0,说明体育锻炼习惯在体育健康教育对健康素养的作用过

程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 0.198,占总效应

31.28%),见表 4。

表 4 中介效应检验

效应及影响路径 效应值 95% 置信区间 中介效应比

下限 上限

体育健康教育

→体育锻炼习惯

→健康素养

0.198 0.104 0.319 31.28%

体育健康教育

→健康素养 0.435 0.275 0.682 69.72%

总效应 0.633 0.368 1.680 100%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 :不同性别水平三的学生在体育健康教育、

健康素养和体育锻炼习惯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女

生健康素养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与李亚君 [12] 等人的研究结

果完全一致,也证实了性别是小学高年级女生健康素养具

备率的保护性因素。而女生体育健康教育得分高于男生,

这可能与小学女生对于健康教育课程的需求强于男生的原

因有关 [13]。五、六年级学生在健康素养生长发育与青春期

保健维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六年级学生高于五年级,这

与冷艳 [14] 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原因可能是随着年龄增长,

高年级小学生对于青春期及生长发育的了解更加深入。此

外,水平三男生体育锻炼习惯高于女生,丁小燕 [15] 等人调

查发现,男小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次均高于女

生,这也就使得男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好于女生。体育

运动与健康 149

2024

第152页

健康教育与水平三学生健康素养存在显著正相关,回归分

析法发现体育健康教育对健康素养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这表明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与水平三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关

系密切。何文雅 [16]、赵爱东 [17] 等人实施包含开设体育与

健康课、制作手抄报、健康知识宣传等形式相结合的教学

干预研究后发现,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对小学生健康素养具

备率及各指标的作用明显。体育健康教育与体育锻炼习惯

呈显著正相关,即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实施有助于水平三

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而体育锻炼习惯与健康素养呈

显著正相关,这就表明水平三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越好,

其健康素养水平也越高。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学校体育健

康模式可以通过体育锻炼习惯的中介作用影响水平三学生

的健康素养。这可能是体育健康教育更为注重水平三学生

健康行为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能够有效引导其主动掌

握并参与体育锻炼,以提升其体质健康水平,进而促进其

健康素养的提升。

4 结论

水平三学生体育健康教育、健康素养、体育锻炼习惯

存在性别差异,健康素养存在年级差异;体育健康教育、

体育锻炼习惯与健康素养呈正相关;体育锻炼习惯在体育

健康教育与水平三学生健康素养之间发挥着中介效应。

文 / 陈松林(常州市虹景小学,江苏常州 213017)

作者简介:陈松林,男,江苏常州人,常州市虹景小学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 王家宏,许英男,董宏 . 大健康时代背景下学校体育与健康促进融合的价值意蕴与创新路径 [J]. 西安体育学院学

报 ,2022,39(1):1-9.

[2] 专家组 .“ 双减 ” 政策与学校体育发展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21,45(11):1-15.

[3] 张崇龙,王忠波,王忠瑞,等 . 新发展阶段我国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协同治理研究 [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3,42(4):1-8.

[4] 金凤,刁华,蒲杨,等 . 中小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的 Meta 分析 [J]. 中国健康教育 ,2022,38(5):387-392.

[5] 赵萍,秦真真,汪娜,等 . 中小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关联 [J]. 中国学校卫生 ,2021,42(11):1629-1632.

[6] 汪娜,任洪福,陈旭鹏,等 . 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公共卫生 ,2021,37(6):926-929.

[7] 季浏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突出的重点与主要变化 [J]. 课程 . 教材 . 教法 ,2022,42(10):54-59.

[8] 郑兵,罗炯,张驰,等 . 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促进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长效机制的模型构建 [J]. 体育学刊 ,2015,22(2):63-71.

[9] 贾碧波,黄晓玲,祁甜甜,等 . 小学生健康素养评价量表的初步编制 [J]. 中国学校卫生 ,2023,44(5):701-705.

[10] 梁德清 . 高校学生应激水平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4(1):5-6.

[11] 温忠麟,叶宝娟 . 中介效应分析 : 方法和模型发展 [J]. 心理科学进展 ,2014,22(5):731-745.

[12] 李亚君,范正,孙桐,等 . 山东省小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学校卫生,2019,40(3):378-380+383.

[13] 郭钜旋,阎蓉,李晗文,等 . 广州市某区小学生健康素养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1,35(3):80-

82+86.

[14] 冷艳,魏霞,李凤霞,等 . 山东省高年级小学生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健康教育 ,2019,35(8):680-684.

[15] 丁小燕,马喆,洪平,等 . 苏北农村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学校卫生 ,2020,41(12):1811-1814.

[16] 何文雅,钟微,罗林峰,等 . 广州市小学生健康素养干预效果分析 [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1,35(8):68-70.

[17] 赵爱东 . 蓟县第一小学学生健康素养综合干预调查 [J]. 预防医学论坛 ,2017,23(3):227-229.

150 1 期

2024

第153页

近年来,科学界对癌症与运动联系的关注日增。研究

发现,长期进行高强度运动的运动员癌症死亡风险比普通

人群低 40%,且运动能降低至少 13 种不同类型癌症的风险,

抑制多种肿瘤复发。在癌症治疗中,联合运动的患者能够

比单独进行化疗的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这些发现中

的生理机制值得深入探索。Hanahan 和 Weinberg 的经典特

征提供了研究癌症异质性和治疗策略的框架,但这些特征

很少在运动背景下被讨论。本综述旨在分析运动对癌症各

特征的影响,并为未来研究提供方向性建议。

1 运动与癌症特征

1.1 自给自足的生长信号与抗生长信号的不敏感

正常组织通过控制生长信号确保稳定的细胞生长和分

裂,而癌细胞获取持续增殖信号以维持生长。运动能通过

多种方式减弱癌细胞生长信号,控制肿瘤生长。例如,胰

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影响癌细胞增殖,IGF-1 是癌症进

展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抗阻运动可提高 IGFBP-3[1] 水平,

结肠癌大鼠研究显示跑步机运动上调 IGFBP-3 水平,减弱

IGF-1 信号通路 Erk1/2 的活化,降低 PCNA 水平,说明运动

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可能由 IGF-1/IGFBP-3/Erk 轴介

导。癌细胞营造缺氧环境,激活 HIF-1α 产生生长因子,

而有氧运动减少缺氧,降低 HIF-1 水平和活性,减弱癌细

胞获取生长因子的能力 [2]。

癌细胞通过减少和失活肿瘤抑制因子来弱化消极调节

细胞增殖的程序。运动能上调某些肿瘤抑制因子,减缓癌

细胞增值速度。例如,间歇训练增加乳腺癌小鼠癌细胞中

的 PBCD4 水平,运动诱导儿茶酚胺释放激活 Hippo 信号通

路,导致 YAP/TAZ 失活。TP53 是重要肿瘤抑制因子,但常

受 MDM2 等负调节因子抑制。有氧运动后 P53 蛋白水平显著

增加,促凋亡蛋白 Bax 和 Bak 水平升高,表明运动促进由

P53 驱动的细胞凋亡。

1.2 抵抗细胞死亡与潜力无线的复制能力

细胞凋亡是癌症发展的天然屏障,但肿瘤细胞会进化

出策略以限制或逃避凋亡。乳腺癌小鼠研究发现,8 周有氧

运动后肿瘤组织中细胞色素 C、Apaf-1、半胱天冬酶 -3 和 -9

的基因表达增加,miR-21 水平降低。这表明运动促进小鼠

癌细胞凋亡,miR-21 水平降低可能削弱对 P53 凋亡功能的

抑制,使 Bax 和 Bak 水平升高,促进细胞色素 C 释放 [3]。

癌症通过代谢重编程从有氧氧化转为糖酵解以逃避缺氧诱

导的细胞凋亡。运动可能通过改善肿瘤缺氧和代谢,产生

运动抗癌的主要分子机制

大量的数据证明运动与癌症死亡风险的降低之间存在关联。鉴于癌症已成为我国居民主要死因之一,运动抗

癌显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其中的关键是解开运动对癌症发展的预防作用的生理机制,因为这可以提高我们

对癌症生物学的理解,并帮助研究人员探索新的治疗策略。而运动导致机体的分子变化复杂且广泛,这些分

子对癌细胞及肿瘤微环境的影响也并非单一,只有整合分析才能有助于我们理解运动抗癌。在此,我们基于

运动对癌症的多个经典特征的影响回顾目前运动抗癌的分子研究现状,并且讨论运动对于近期报道的癌症的

两个全新特征,即微生物紊乱和神经元信号传导失调的影响,最后,我们总结运动对常见癌症治疗方法的促

进作用。这些发现具有较为重要的社会和医疗意义。

运动;癌症;分子机制

前言

关键词

运动与健康 151

2024

第154页

ROS 促进癌细胞凋亡。

正常细胞中端粒保护染色体 DNA 稳定,但多次复制后

端粒缩短,增加基因组可变性。综述指出,运动能减少端

粒消耗,降低 DNA 突变导致的癌症风险。细胞衰老后通常

停止复制以防 DNA 突变,但缺乏 P35 介导的基因组完整性

检测可加速突变和癌症。皮肤癌小鼠研究发现,运动增加

P53 和其下游蛋白 P21,可能导致细胞周期停滞,抑制癌细

胞复制 [4]。肺癌小鼠研究发现,抑制 TRF1 表达阻断癌细胞

生长,而 PI3K/AKT 通路在端粒保护中起核心作用。

1.3 细胞能量异常与组织浸润和转移

癌细胞即使在有氧条件下也倾向于糖酵解以产生能量,

形成“有氧糖酵解”状态,促进肿瘤发展和侵袭 [5]。HIF-1

激活糖酵解基因(如 PDK1),使葡萄糖代谢物转向糖酵解。

运动可以通过改善缺氧和降低全身 HIF-1 水平,减少乳酸

生成,抑制肿瘤对糖酵解的利用。同时,运动上调巨噬细

胞(KCs)中的衣铁酸盐代谢,从糖酵解转向氧化磷酸化,

进一步减少乳酸生成。

癌细胞转移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 E- 钙粘蛋白

水平的减少与癌细胞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小

鼠自愿运动后,小肠肿瘤中 E- 钙粘蛋白数量增加 2.6 倍,

且运动敏感的肌因子鸢尾素也可上调胰腺癌细胞中的 E- 钙

粘蛋白 [6],显示运动抑制癌细胞转移。运动还降低细胞核

中 β-cat 水平,减弱肿瘤侵袭并减缓肿瘤生长。运动还通

过消耗乳酸和调节代谢抑制癌细胞迁移,因为肿瘤糖酵解

产物如 3- 羟基丁酸盐和 L- 乳酸盐为癌细胞迁移提供能量。

1.4 基因组不稳定与避免免疫摧毁

癌细胞发展过程中的多种特征与肿瘤细胞基因组改变

有关。实验发现,有氧运动可增加小鼠前列腺肿瘤 DNA 甲

基化并下调 Dnmt 基因表达,有助于控制癌症。研究显示,

30 ~ 45 岁女性进行有氧运动后,乳腺癌相关基因甲基化发

生变化,如 BRCA1 甲基化增加较少,而 AURKA 增加较多,

这与乳腺癌风险降低有关[7]。即使在 BRCA1/2突变携带者中,

体育活动也能降低乳腺癌风险。

免疫监视理论认为,免疫系统监测并消除早期癌细胞,

但成熟肿瘤可能逃避免疫检测或限制免疫杀伤。自然杀伤

细胞(NK)对运动反应敏感,运动通过改善 NK 细胞在固体

肿瘤中的招募和浸润,对癌症治疗有益 [8]。研究表明,运

动可激活肿瘤中 NK 细胞相关受体配体,增加细胞因子和化

学吸引剂,同时减少肿瘤细胞中乳酸,增强 NK 细胞的溶解

功能。研究还发现,炎症巨噬细胞释放的 LDH-A 和乳酸抑

制 T 细胞,而运动通过降低 HIF-1α 水平,减少 Treg 细胞募

集,提高效应 T 细胞功能。

1.5 促进肿瘤炎症与持续的血管生成

肿瘤微环境中炎症细胞通过生物活性分子促进肿瘤发

展,并形成含有大量免疫抑制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免疫抑制

环境,对癌症进展起关键作用 [9]。研究表明,有氧运动能

改变实体瘤患者免疫炎症效应子,如细胞因子和血管内皮

生长因子的宿主可用性,显示出运动的抗炎效果。KCs 表型

的改变体现在抗炎细胞因子如 IL-1Ra 和 IL-10 增加,促炎

细胞因子如 IL-1β、TNF-α 和 IL-6 减少,以及浸润单核

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

为了满足生长需求,肿瘤促使静止的血管系统生成

新血管提供营养和氧气,这是其发展的一部分。缺氧刺激

HIF-1 激活可导致肿瘤血管生成,但这些血管与正常血管有

显著差异,可能缺乏正常的血管分支结构,导致肿瘤缺氧

和耐药性。肿瘤血管渗透性增加,提高间质液压,加重缺

氧,促进癌细胞转移。研究表明,运动诱导的全身性 HIF-1

激活对此有反作用,长期有氧运动使小鼠体内 HIF-1 激活,

增加前列腺肿瘤血管数量和血液灌注,降低肿瘤侵袭性 [2]。

2 运动与新的癌症特征

微生物群生态失衡与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有关。

研究显示,病原微生物在 15% 至 20% 的癌症中促进肿瘤发

生 [10],不仅在胃肠道癌症,也在诸如肝细胞癌等肠外癌症

中。运动能增加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代谢,影响癌症发生

概率。神经和神经元信号传导在癌症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特别是在与肿瘤微环境的互动和转移中。炎症性免疫反应

部分通过神经元通路和激素分泌物进行调节,其中下丘脑-

垂体-肾上腺(HPA)轴处于核心位置。癌症患者中 HPA 信

号传导功能障碍可能导致慢性炎症反应,并影响患者的恶

病质症状 [11]。

3 运动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确诊肿瘤患者接受抗癌治疗如手术、放疗、化疗、免

疫疗法时,运动辅助治疗可增强效果。血管作为肿瘤组织

与体内环境的连接通道,通过运动增加血液灌注,有助于

抗癌物质和药物进入肿瘤组织。放疗中,运动可保证氧气

流入肿瘤组织,提高治疗效果。研究表明,结合有氧运动

可避免过量耗氧,增加化疗药物输送,如减少吉西他滨剂

量 50% 同时增加运动,抗肿瘤效果不变 [12]。运动还能增加

152 1 期

2024

第155页

肿瘤周围 T 细胞、NK 细胞等数量,提升免疫治疗的效果。

研究显示,运动 30 分钟可使 NK 细胞动员最大化,持续 3

小时 [7]。

4 结语

尽管研究已证明运动的抗肿瘤作用,但仍需更多分子

机制和信号通路研究以解释运动促进癌症健康的过程。存

在的问题包括:(1)当前对运动影响微生物、癌细胞复制

潜力、癌组织神经的研究不足,且多数研究基于动物实验,

限制了将动物数据应用于人类的能力;(2)癌症异质性问

题,不同癌症对运动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需进一步研究

确定哪些癌症特征对运动更敏感;(3)运动对癌症治疗的

辅助作用,需要通过临床研究来探讨运动如何通过血管正

常化、改善免疫功能和激素代谢耐受性来增强治疗效果。

理解运动抗癌机制并在治疗中合理应用,是癌症防治的重

要策略和发展方向。

文 / 杨卓林(天津体育学院运动健康学院,天津静海 301600)

作者简介:杨卓林,男,河北保定人,天津体育学院运动健康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生理学。

参考文献:

[1]Kraemer W J, Ratamess N A. Hormonal responses and adaptations to resistance exercise and training[J].Sports

medicine,2005,35(4):339-361.

[2]Yu M, King B, Ewert E, et al. Exercise activates p53 and negatively regulates IGF-1 pathway in epidermis within a skin cancer

model[J]. PLoS One,2016,11(8):e0160939.

[3]Ashcraft K A, Warner A B, Jones L W, et al. Exercise as adjunct therapy in cancer[C]//Seminars in radiation oncology. WB

Saunders,2019,29(1):16-24.

[4]Papagiannakopoulos T, Shapiro A, Kosik K S. MicroRNA-21 targets a network of key tumor-suppressive pathways in glioblastoma

cells[J].Cancer research,2008,68(19):8164-8172.

[5]Liu J, Song N, Huang Y, et al. Irisin inhibits pancreatic cancer cell growth via the AMPK-mTOR pathway[J].Scientific

reports,2018,8(1):1-10.

[6]Zhong, S. et al.(2014) Nonoccup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risk of ovarian cancer: a meta-analysis. Tumour Biol.35,11065–11073

[7]Timmons B W, Cieslak T. Human natural killer cell subsets and acute exercise: a brief review[J].Exerc Immunol

Rev,2008,14(905):8-23.

[8]Gillman A S, Helmuth T, Koljack C E, et al.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duration and intensity on breast cancer-related DNA

methyla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Cancers,2021,13(16):4128.

[9]Jones L W, Antonelli J, Masko E M, et al. Exercise modulation of the host-tumor interaction in an orthotopic model of murine

prostate cancer[J].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2012,113(2):263-272.

[10]Bhatt A P, Redinbo M R, Bultman S J. The role of the microbiome in cancer development and therapy[J].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2017,67(4):326-344.

[11]Cole C L, Kleckner I R, Jatoi A, et al. The role of systemic inflammation in cancer‐associated muscle wasting and rationale for

exercise as a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J].JCSM clinical reports,2018,3(2):1-19.

[12]Schadler K L, Thomas N J, Galie P A, et al. Tumor vessel normalization after aerobic exercise enhances chemotherapeutic

efficacy[J].Oncotarget,2016,7(40):65429.

运动与健康 153

2024

第156页

脚踝扭伤是最主要的运动损伤之一,它可以发生在任

何年龄,主要发生在大学生、青少年、运动爱好者和运动

员群体中。在外力作用下,踝关节超出其最大活动范围时,

它会损伤踝关节韧带,甚至导致骨折。患者可能会出现疼

痛、肿胀、皮下充血、功能障碍等,这些都会对患者的日

常生活和活动产生严重影响。如果疾病未及时治疗,它会

反复发作,这可能会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并导致慢性疼痛 [1]。

推拿与运动康复结合治疗能够使扭伤处疼痛被有效地缓解,

减少关节的肿胀,足踝关节的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 [2]。本

文将推拿与运动康复相结合,探究治疗脚踝扭伤的疗效。

1 脚踝扭伤

1.1 概念

脚踝扭伤又称踝关节扭伤,它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疾

病,是关节和韧带发生损伤导致的疾病中最经常发生的。

在日常活动和运动的正常进行中,踝关节的稳定性有着十

分重要的作用。踝关节扭伤,包括踝关节周围的韧带损伤,

可能导致前胫腓韧带,外侧三角韧带和下颌横韧带(包括

外踝)的损伤。

1.2 分级

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踝关节扭伤可以被分为三个等

级 [3.4]:轻度扭伤,为前外侧韧带处无明显血肿和疼痛;中

度扭伤,为前外侧韧带可见血肿和疼痛,同时没有前抽屉

试验不稳定;重度扭伤,为前外侧韧带有明显的血肿和疼痛,

前抽屉试验不稳定,踝关节活动受损。韧带损伤后,有效

的早期治疗能够防止踝关节不稳的发生,并且能够加快踝

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目前,针对轻度、中度外侧副韧带

损伤通常采用的是保守治疗。

1.3 诊断

1.3.1 病史

患者有过急性或者慢性踝关节扭伤的经历,第一次扭

伤或者重复扭伤。

1.3.2 症状与体征

第一次扭伤的症状通常很严重,并且踝关节出现肿胀

和疼痛,在扭伤中存在踝关节脱位的感觉,踝关节轻度内翻,

并且踝关节的活动明显减少,踝关节外侧韧带有明显的压

痛。急性损伤因受伤而肿胀和疼痛,不方便检查。在疼痛

减缓后,可以发现抽屉试验是阳性的,并且内翻应力测试

是阳性的等。慢性或者重复扭伤导致的症状比较轻微,患

者进行抽屉试验和内翻应力试验时,更可能导致阳性体征。

1.3.3 影像学检查

首先,应采取踝关节正位和侧位 X 线片检查以排除踝

关节骨折的可能性。然后可以通过 MRI 检查以进一步确定

韧带损伤的情况,并清楚关节软骨和软组织受伤的状况。

通过检查体征和影像学的情况,确定踝关节扭伤的部位和

判断损伤的严重程度。

推拿与运动康复结合

治疗脚踝扭伤疗效研究

脚踝扭伤是十分普遍的运动伤害之一,其可能出现在任何年龄段,在年轻人、大学生以及体育爱好者等群体

之中都是普遍的。推拿与运动康复结合治疗能够促进踝关节的功能康复,使脚踝扭伤的病人可以很迅速地进

入正常的生命运动状态。方法:本文首先把在运动中脚踝扭伤的病人分成二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

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而实验组则采用推拿和运动治疗结合的方式治疗,把二组脚踝扭伤病人治疗的临床

反应和临床治愈结果加以对比。结论:经治愈的二组病人脚踝扭伤情况有改善,且实验组的效果好于对照组。

脚踝扭伤;推拿;运动康复

前言

关键词

154 1 期

2024

第157页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选取 20 名大学生为被试者,要求除脚踝扭伤外无其他伤

病。将 20 名被试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10 例。

2.1.1 纳入标准

踝关节有明确外伤史;踝关节受伤部位有明显疼痛,

肿胀和淤血,严重的足部变形;扭伤后 24 小时之内没有其

他治疗;通过 X 线检查,排除半脱位,脱位和骨折的情况。

2.1.2 排除标准

开放性的脚踝损伤;有半脱位,脱位和骨折的患者;

治疗中病情变重或者出现其他并发症。

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包括扭伤区冰敷、扶他林应用、

加压包扎等,患者应该更加注意休息和抬高患肢。实验组:

予以推拿与运动康复结合的方法治疗,包括使用局部滚法,

捏揉受伤区域旁边的肌肉,关节的被动屈伸。最后进行擦法,

通过手法放松踝关节腔压力,关节松动术以及常规治疗。

2.3 观察指标

疼痛评分: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量,使用 10

厘米长的标尺,0 分表示完全没有痛感,10 分表示严重疼痛,

让患者在尺的另一侧标记数据以指示其疼痛感受。肿胀体

积:使用诸如量筒和量杯的体积仪器测量肱骨头最高点平

面下方的下肢体积,踝关节的肿胀体积为双侧下肢体积的

差异。平衡量表参考 Katherine Berg[5]提出的 Berg平衡量表,

用于评定下肢肌肉和骨骼受伤所引起的平衡功能障碍等级。

2.4 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的所有数据录入 Excel2003 并且通过 SPSS22.0

来完成统计分析。测得的数据以平均数 + 标准差正态

(false±s)表示,组间治疗前后的差别用独立 t 检验比较,

组内治疗前后使用配对 t 检验进行组内比较,P < 0.05 为

具有显著差异,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及分析

3.1 治疗前两组 VAS、肿胀体积、平衡量表评分比较

表 1 治疗前两组相关评分比较(false±s)

分组 VAS 肿胀体积 平衡

实验组 6.8±0.9 270±19.4 34±8.1

对照组 6.8±0.9 268±22.4 32.9±4.8

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疼痛感、肿胀情况、平衡

功能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治疗前两个小组受伤脚踝的

VAS 评分、肿胀体积和平衡功能没有明显差别(P > 0.05)。

3.2 治疗前后两组 VAS 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 VAS 评分和治疗前比都有明显下

降,说明两种治疗方法都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组间使用独

立样本 t 检验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后的 VAS 评分,无统计学

意义,说明两组在改善疼痛方面没有太大的差别(P > 0.05)。

表 2 治疗前后两组 VAS 评分比较

分组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6.8±0.9 1.1±0.4

对照组 6.8±0.9 1.8±0.5

3.3 治疗前后两组肿胀体积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肿胀体积明显减小,说明两种治疗

方法对肿胀的改善都有良好的作用;两组患者治疗后经独

立样本 t 检验分析(P > 0.05),实验组在对脚踝肿胀程度

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 3 治疗前后两组肿胀体积比较

分组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270±19.4 52±12.3

对照组 268±22.4 88±16.3

3.4 治疗前后两组平衡量表评分比较

经过配对 t 检验之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衡量表评

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评分(P < 0.01),说明其对踝关节平

衡功能的改善有作用;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实验组平衡量表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说明实验组对踝关节平

衡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

表 4 治疗前后两组平衡量表评分比较

分组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34±8.1 46.8±4.1

对照组 32.9±4.8 38.8±3.5

3.5 治疗前后两组疗效比较

经过 2 周的治疗后,实验组踝关节功能的 AOFAS 评分

和 Hawkins 评分的疗效分布明显在对照组之上(P < 0.05),

而踝关节功能的优良比率实验组分别为 100%、100%,明

运动与健康 155

2024

第158页

显比对照组的 80%、80%高。

表 5 两组患者经过 2 周的治疗后 AOFAS 评分比较

分组 优 良 可 差 优良率

实验组 8 2 0 0 100%

对照组 6 2 2 0 80%

表 6 两组患者经过 2 周的治疗后 Hawkins 评分比较

分组 优 良 可 差 优良率

实验组 8 2 0 0 100%

对照组 6 2 2 0 80%

本研究分析脚踝扭伤队员的病情,比较常规治疗与推

拿结合运动康复治疗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结

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肿胀体积和平衡

量表的改善程度相较于对照组有很大提升(P < 0.05)。

经过 2 周的治疗,实验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 AOFAS 评分和

Hawkins 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 0.05)。通过推

拿与运动康复,可改善扭伤部位的血液循环,释放关节腔

压力,大大减轻患肢疼痛。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实验组

总有效率为 100%优于对照组 90%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

表 7 两组总体疗效情况比较

组别 n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10 0 4 5 1 90%

实验组 10 1 5 4 0 100%

踝关节超过其最大运动范围是脚踝关节扭伤的主要

原因,从而导致软组织出现损伤,内部肌腱、韧带等发

生器质性损伤的概率变大,并且内部的小血管会破裂和

出血,造成瘀血。损伤部位通过神经传导、发射器的分

泌等引起脑部疼痛。因此在此治疗过程中应以活血化瘀、

舒筋通络为原则的推拿手法对踝关节扭伤进行治疗 [6]。

统计测试,采用推拿与运动康复结合治疗脚踝关节扭伤,

其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在实验过程中,患者疼痛感

知程度和外观肿胀有明显的改善,不良反应较低。本文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临床疗效分布中的 80%比对照

组的 60%高(P < 0.05),实验组患者 100% 的全体有效

率高于对照组的 90%。这表明推拿与运动康复结合在急性

脚踝扭伤的临床治疗中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案,临床应

用价值更高。因此,我们建议使用推拿与运动康复结合

治疗的方法治疗急性脚踝扭伤患者的伤病,以缓解患者

的临床症状,从而增加治疗疾病的效果。

4 结论

运动期间急性踝关节扭伤是骨科中常见的疾病,主要

是由于地面不平坦、撞击或跳跃后着地等情况,引起踝关

节肌肉、韧带、血管和筋膜出现损伤。统计测试,采用推

拿结合运动康复治疗扭伤,其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推

拿与运动康复结合治疗脚踝扭伤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对

治疗脚踝扭伤有良好的效果,在缓解患者疼痛和减轻关节

肿胀方面有较大作用,对足踝关节功能的恢复进程有很大

的促进作用,值得去大力推广与使用。

文 / 徐弘飞(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江苏南通 226500)

作者简介:徐弘飞,男,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参考文献:

[1] 李俊海,王庆甫,黄沪 . 正骨手法与中药熏洗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病例对照研究 [J]. 中国骨伤 ,2012,25(2):113-115.

[2] 李科 . 巴布剂联合功能疗法治疗急性外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 [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33(2):40-42.

[3]Andersen TE,Floerenes TW. Amason A,et al.Video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s for Ankle Injuries in Football [J]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e Medicine,2004.32(ISuppl):69-79.

[4]Wilkerson GB,Pinerola JJ,Caturano RW.Invertor vs evertor peak torque and power deficiencies associated with lateral ankle

ligament injury [J].Journaol of Orthopaedic & Sports Physical Therapy,1997,26(2):78-86.

[5]Berg K. Measuring balance in the elderly: preliminary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J]. Physiotherapy Canada,1989,41(6):304-311.

[6] 王琳珏,郑昆仑,谷福顺 . 神效散联合交变脉冲磁疗仪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研究 [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

志 ,2014(2):140-142.

156 1 期

2024

第159页

近年来,如何提升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培养学生

锻炼兴趣,积极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成为相关从

业者的研究方向之一,其中,将功能训练理论移植、引入

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测量的体系之内,成为体质健康测量和

评价的模块是热门研究 [1.2],本研究在获取大学生体质健康

及身体功能状态数据基础上,经统计处理并观察两项测试

指标的关系,探讨其使用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把功能性训

练引入课堂,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做铺垫。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测量及研究对象:本研究以某高校在校大一、

大二学生为样本(n=6 695)进行研究,女生 n=2 540,男

生 n=4 155。(2)样本数据的获取:体质健康数据的获取

采用整体抽样方式,样本量 n=6 695;身体功能状态样本的

获取采用随机抽样方式,以整班的形式获取,涵盖各类公

共体育课程项目,样本量 n=1 377,其中男生 n=513,女生

n=864。(3)数据删除对象:根据个体提交的免测报告、

疾病证明等材料,在提取数据样本时提前删除(包括测试

数据不完整的样本个体)。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精确测量的基础上获取大学生体质健康及身

体功能状态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对其呈现的状况进行分

析,进一步采用相关分析进行两者间关系研究,数据处理

采用 EXCEL、SPSS25.0 等软件完成。

1.3 测试方法与指标

测试方法:测试人员均经过专业的实践培训后再上岗

进行测试;测试前均进行统一的准备活动,约 15 分钟;体

质健康测试仪器均为符合国家体质健康测试工作需求的仪

器,测试、录入一体完成;身体功能状态数据采用定制器

械完成,根据功能动作筛查的要求进行评分 [2.3]。监测指

标:(1)体质健康测量指标:身高、体重、肺活量、50 米跑、

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800 米跑(女)、1 000 米跑(男)、

一分钟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等。(2)身体功

能状态指标:过顶深蹲、跨栏上步、直线弓箭步、肩部灵

活性、主动直膝抬腿、躯干稳定俯卧撑、躯干旋转稳定性 [3]。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质健康数据结果与分析

表 1 体质健康数据结果与分析

项目 男(N=2 540) 女(N=4 155)

平均值 标准差 平均值 标准差

身高 170.41 6.11 157.71 5.64

体重 65.41 12.25 52.13 8.98

肺活量 3503 719.79 2351.26 508.91

50 米跑 8.04 0.73 10.049 0.89

立定跳远 212.23 29.41 156.41 20.48

坐位体前屈 12.14 7.85 14.779 6.85

大学生体质健康

与身体功能状态关系研究

本研究以某高校大学生的体质测试、功能状态实验测试获得的数据为统计依据,采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对样本

的体质健康状态、身体功能状态进行描述性统计及两者之间关系研究。研究表明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指标与

身体功能状态指标的各项指标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间接提示提升大学生身体功

能状态亦能够较好保持、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也为大学生体育课程的发展、体测评价模式的更新提供

了参考。

大学生;体质健康;功能训练

前言

关键词

运动与健康 157

2024

第160页

800 米、

1 000 米跑 4.35 0.83 4.3 0.59

引体向上(男)

仰卧起坐(女) 7.97 5.26 27.83 6.93

总分 63.67 12.41 62.73 11.51

表 1 显示,身高结果与我国成年人健康监测数据结果

基本一致;体重与健康测试数据比较,体重数据相对偏高,

与近年来大学生体质健康信息一致;肺活量、50 米跑、立

定跳远成绩与健康测试标准相比,整体处于及格以上水平,

但各指标标准差相对较大,成绩偏低;800 米和 1 000 米跑

能够较好地显示个体的心肺功能,样本结果整体偏低,一

定程度上是个体无锻炼习惯的表现,因为个体的心肺功能

水平需要长久锻炼才能获得;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数据显

示,男生和女生整体力量偏差均未达到及格以上水平;综

合所有数据结果,男生和女生整体总分均达到及格以上水

平,说明样本整体成绩相差较小,体质测试成绩整体偏低。

2.2 身体功能状态数据结果与分析

表 2 身体功能状态数据结果与分析

项目 男(N=2 540) 女(N=4 155)

平均值 标准差 平均值 标准差

过顶深蹲 1.70 0.91 1.67 0.35

跨栏上步 1.22 0.24 1.75 0.44

直线弓箭步 1.22 0.33 1.35 0.85

肩部灵活性 1.76 0.36 1.71 0.10

主动直膝抬腿 1.65 0.79 1.85 0.88

躯干稳定俯卧撑 1.72 0.36 1.88 0.63

躯干旋转稳定性 1.93 0.38 1.78 0.42

总分 1.62 0.48 1.71 0.52

表 2 显示,过顶深蹲反映身体两侧的对称性以及髋部、

膝关节、踝关节的活动度,男生和女生的评分结果表明男

女生腿部力量以及控制身体核心直立的稳定性一致,各部

分关节活动度较为一致,无偏差;跨栏上步能够有效反映

机体髋、膝、踝的对称、灵活及稳定,评分结果显示女生

好于男生,内部一致性女生更好,表明男子在移动时身体

单腿控制机体平衡的稳定性女生好于男生,单腿情况下髋、

膝、踝的对称、灵活及稳定一致,但整体结果较差;直线

弓箭步评测身体移动及下蹲中机体两侧的灵活性、稳定性,

内部一致性女生较大,表明在移动中控制身体平衡的能力

较差,结果与跨栏上步结果一致,整体效果较差;肩部灵

活性反映肩关节旋转、展开的能力及关节两侧的对称性,

表明男女生身体肩关节的灵活度均一般,女生内部一致性

较好与女生先天的柔韧性有一定的关系;主动直膝抬腿反

映骨盆固定时腘绳肌主动收缩能力及小腿肌肉的柔韧,结

果表明身体对下肢的控制能力较差,是腘绳肌力量、柔韧

性的表现,女生的柔韧性在此时具有一定的优势;躯干稳

定俯卧撑反映身体上肢在俯卧撑运动时躯干的矢状面上的

稳定性,评测结果内部一致性女生较大,表明上肢力量的

表现女生好于男生,可能测试结果与数量有一定的关系;

躯干旋转稳定性反映躯干在上下肢共同运动时多维面的稳

定性及集体运动能力的对称性,测试结果男生好于女生,

且男女生此项结果基本无差别,身体在旋转时对核心的控

制均较稳定。功能性测试总得分相差不多,内部一致性均

较小,表明男女生身体功能测试结果较为一致,对身体的

控制能力也一致,身体各部分控制的力量,以及机体整体

的灵活性、稳定性较一般。

2.3 体质健康与身体功能指标关系研究

表 3 体质健康测试指标与身体功能测试指标相关性结果与分析

过顶深蹲 跨栏上步 直线弓箭步 肩部灵活性 主动直膝抬腿 躯干稳定俯卧撑 躯干旋转稳定性

身高 -0.228* -0.218*

体重 -0.680** -0.685** -0.478** -0.458** -0.519** -0.599**

肺活量 -0.752** -0.762** -0.522** -0.241* -0.517** -0.576** -0.696**

50 米跑 0.970** 1.000** 0.802** 0.381** 0.672** 0.773** 0.944**

立定跳远 -0.412** -0.364** -0.285* -0.249* -0.398**

坐位体前屈 0.876** 0.570**

800/1000 米跑 0.611** 0.664** 0.471** 0.866** 1.000** 0.443** 0.666**

引体向上、仰卧起坐 0.670** 0.698** 0.608** 0.391** 0.985** 0.636**

158 1 期

2024

第161页

测试人员的体质健康与身体功能状态测试总分相关性

系数为 0.7,指标间相关结果见表 3。表 3 显示身高与过顶

深蹲、跨栏上步相关具有显著性,表明身高与这两项身体

功能具有关系,身体重心的变化与身体控制机体的平衡性、

关节的稳定性等有较强关系;体重与六项指标相关性具有

高度显著性,表明体重因素直接影响六个动作的操作,其

极大地影响身体各关节的稳定性以及灵活性,以及身体复

杂动作中动作链的协作性;肺活量六项指标相关性具有高

度显著性,与肩部灵活性的相关性具有显著性,表明心肺

功能与身体运动中机体动作的控制有较强关联,其直接影

响着核心肌群的控制以及动作链过程的流畅性;50 米跑与

七项指标均具有高度显著性,短跑是身体机能综合素质的

体现,与七项身体功能动作均具有关系,也表明简单的单

一结构的运动亦是身体各部分复杂身体技能的反映;立定

跳远三项指标相关性具有高度显著性,与两项指标相关性

具有显著性,立定跳远对腿部爆发力、身体左右平衡、身

体的关节灵活及稳定性要求极高,对身体肌肉的协作能力、

关节的灵活性及稳定性均要求极高,是复杂的单一多元结

构动作,是机体复杂运动能力的反映;坐位体前屈与两项

指标相关性具有高度显著性,坐位体前屈是身体灵活性、

柔韧性的体现,提升两项功能动作的练习均可提升坐位体

前屈成绩;800/1 000 米跑与七项身体功能指标具有高度显

著性,在较长距离的运动中,如何使运动中机体用力更协调、

动作的协调用力更顺畅,每个部位的稳定性、灵活性等均

需有所保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与六项指标相关性具有

高度显著性,若想提升绝对力量来完成这两个动作,提升

核心动作链的稳定性、灵活性是重要保障。

3 结语

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在较短时

间内难以快速解决。身体的形态、素质、机能指标成绩的

形成亦是一个长时间积累的问题,本研究的样本整体成绩

相差较小,体质测试成绩整体偏低是大学生体质健康共性

现象的综合反映,表明该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亦需要过

程以及各方面的协作和配合。身体功能状态指标的成绩与

体质健康测量指标间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表明将功能性

训练理论引入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范畴具有较高的可行

性 [4.5],该结果与过往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研究具有可参

考、可推广性。将大学生体育课堂中常见的以传统体质健

康评价指标为依据的练习,适当结合功能性训练的指标及

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亦具有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意义,

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推广亦具有实践意义。

文 / 王凯 1

,莫媛 1

,秦诗媛 1

,罗梦姣 2

,王旭 2

(1.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广西南宁 530225;2. 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

科学学院,广西南宁 530008)

基金项目:2023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基于身体功能测试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量模式探究》

(2023KY1653);2022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研究项目《OBE 教学理念下羽毛球专项人才培养模式构建》(2022XJYB07)

作者简介:王凯,男,河南安阳人,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统计学在体育领域应用、大学生体质健康;

莫媛,女,广西南宁人,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运动竞赛、体育活动调查、羽毛球运动;秦诗媛,女,

广西桂林人,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艺术教育、钢琴演奏;罗梦姣,女,广西柳州人,广西民族大学体

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民族传统体育学;王旭,男,河南南阳人,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

健康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统计学在体育领域运用。

参考文献:

[1] 李刚,刘展铭 . 身体功能训练促进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方法研究 [J]. 当代体育科技 ,2021,11(27):35-37.

[2] 白荣荣 . 功能动作训练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指标影响的实证研究 [D]. 重庆 : 重庆大学 ,2021.

[3] 王爽 . 基于身体功能训练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公体教学改革研究 [J]. 当代体育科技 ,2021,11(7):76-78.

[4] 李开梦 . 体育课目标性策略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研究 [J]. 当代体育科技 ,2023,13(16):64-67.

[5] 寇月,李海 . 优化决策树预测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模型构建研究 [J].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23,38(3):93-96.

运动与健康 159

2024

第162页

《2014—2019 年中国健康服务产业运营监测与投资前

景研究报告》中提到,2014—2019 年期间,我国健康服务

机构减少 11 家。近年来,政府加大对医疗的投入,以每年

20% 幅度增长,但我国慢性病的比例逐年增加,医疗体系仍

不堪重负,人们对慢性病的预防、康复等健康服务的刚需大,

而落后的健康服务体系远远不能满足大众需要。随着工业

化、信息化进程的提速,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已经

形成阻碍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

认识到老年群体的重要性,慢性病老年人群体育生活方式

这一命题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我国对于老年人体育生活方

式的研究在近几年才成为研究的热点课题,众多学者从不

同的维度进行研究,可以概括为:老年人体育健康特点与

发展意义研究、老年人体育发展趋势研究、农村老年人体

育与城市老年人体育对比研究、老年人体育发展现状与对

策研究、老年人体育发展制约因素研究、中外老年人体育

对比研究等。

1 研究结果与分析

1.1 持续 12 个月运动“干预”后的血糖指标对照分析

经过针对性地对试验群体施加 12 个月的运动“干预”

后,被调查者在截止第二次调查问卷结束后的 1 ~ 2 个月

内空腹血糖(控制在 7.2 毫摩尔 / 升以下)与正常值契合

程度已有明显提高(图 1)。

图 1 被调查对象持续 12 个月运动“干预”后的血糖指标对照

从折线图可以看出,对照组中基本符合的人数为 268

人,占对照组人数的 54.9%。而实验组中选择基本符合的人

数却比对照组少 76 人。在对被调查者进行问卷调查前,并

未告知其需要在未来的 12 个月中进行相关运动,他们一直

按照正常的生活方式进行血糖控制,其中也包括服用相关

降糖药物,所以在文中呈现出基本符合人数多于实验组的

结果。而从“符合”选项来看,实验组数量要高出对照组

70 人,占实验组的 38.2%。另外通过趋势虚线来看,实验

持续运动干预后西北地区老年慢性病人

生理指标对比研究

本文从西北地区老年慢性病人群生活方式现状出发,分实验组、对照组进行统计,文中数据为持续追踪 12

个月后的结果。通过 5 个方面对两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1)血糖指标实验组数量高出对照组 70 人,

且实验组空腹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人数呈上升趋势;(2)血压指标实验组人群数量略高于对照组;(3)

对血脂指标分析看体育锻炼对老年高血脂人群有正向积极作用;(4)BMI 方面不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人

群在实验前后基本上无太大变化,从“干预”后两组人群测量数据比较来看,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5)

心理健康认知得到显著提升。

运动干预;老年慢性病;生理指标

前言

关键词

160 1 期

2024

第163页

组空腹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人数呈上升趋势。

1.2 持续 12 个月运动“干预”后的血压指标对照分析

不同类型的运动方式对老年慢性病人的影响也不同,

因此制定并坚持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对血压控制最为关键。

进行有氧运动是现代大部分文献资料当中提及最多的降压

运动方式,通常的有氧运动强度相对较低,持续时间大概

在 40 分钟以上,主要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运动方式。有氧运

动强调全身参与等通过代谢能量的方式达到心肺功能锻炼

的目的。目前开展顺利且有大量群众基础的项目有:健步走、

太极拳、蹬功率自行车、广场舞、游泳等。资料显示轻度高

血压人群适当参与有氧运动,坚持一段时间后大部分人的血

压指标会下降或控制到相对稳定状态。根据调研数据分析,

通过 12 个月持续的运动“干预”,被调查者近 1 ~ 2 个月

内血压被控制在正常水平 [90 ~ 140mmHg/100 ~ 160mmHg

之间,(收缩压 / 舒张压)]。

高血压患者首先需要改变“吃得多,活动少”的不合

理生活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控制、降低自身血压。适量的

运动能降低高血压患者的紧张情绪,通过运动也能舒缓压

力、放松情绪,同样有助于控制血压。经过 12 个月的运动“干

预”,实验组人群数量略高于对照组,因此,对老年慢性

病人进行阶段性、针对性的运动“干预”,是能够将血压

控制到合理范围之内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区别较明显的是

有 251 人选择“基本符合”,占对照组总人数的 51.4%。由

此可见,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对血压控制同样重要。运动“干

预”作为一种外部介入方式对老年慢性病现状改善具有正

向积极作用。

1.3 持续 12 个月运动“干预”后的血脂指标对照分析

人体血脂异常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部分老年人体

内酶的功能减少或者缺失,即生理性病变,可能引发高血脂。

研究发现通过有氧无氧交替进行的运动可以有效改善血管

弹性,降低血液黏稠度。有氧运动先消耗机体内的葡萄糖,

待葡萄糖供给不足时将通过脂类氧化分解或转化为葡萄糖

进行能量补给,降低血脂浓度。

被调查者经过持续 12 个月的运动“干预”后,实验组

与对照组的对比结果在“基本符合”和“非常符合”两个选

项上没有显著差异。但“符合”选项部分存在差别,实验

组持续锻炼人群中有 157 人选择“符合”,占被调查人数

的 31.5%,而对照组则为 146 人,占被调查人数的 29.9%,

差异最为明显,说明体育锻炼对老年人高血脂人群有正向

积极作用。由此可得,长期坚持有氧无氧交替进行的周期

性健身运动对血脂浓度的调节具有显著作用。

1.4 持续 12 个月运动“干预”后的 BMI 指标对照分析

本文在实验开始前对老年慢性病人群进行 BMI 测量,

经过 12 个月的持续“干预”后再次进行复测。对测量结果

分析后发现,不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人群在实验前后基

本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尤其是对“干预”后两组人群测量

数据比较来看,几乎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对于老年慢性

病群体,他们的生活习惯基本上保持固定模式,很难因为

外界因素进行调整或改变,特别是饮食习惯。

图 2 被调查对象持续 12 个月运动“干预”后的 BMI 指标对照

在图 2 雷达图中,两组数据除“非常不符合”选项外

无明显差异。具体到人员数量上来看,实验组 77 人,对照

组 68 人,两组相差 9 人,这也是身体质量指数方面数量差

距最大的选项。上文提到有些人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身体

肌肉重量有所增加,随之 BMI 指数提高,反之则有所降低,

这也是“非常不符合”选项存在差异的合理解释。

老年人自身的代谢存在差异,由于体内激素关系,部

分老年人自身激素偏高导致基础代谢偏高。健康老人的激

素水平同样高于慢性病老人,抵抗力相对较好。在 12 个月

持续运动“干预”中,有些慢性病老人会将相关指标控制

到正常范围,身体维持相对健康的状态,身体形态及心理

方面都得到较好锻炼。

1.5 被调查对象慢性病久治不愈引起的心理障碍分析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不

仅要面对身体机能衰退引起的各种疾病,处理工作圈、人

际圈变动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还要面临社会支持、子女

关系、婚姻现状改变等外界因素的冲击。目前多数学者主

要单方面研究老年人的心理现状或应对举措,很少对患病

老人的心理进行系统研究。

运动与健康 161

2024

第164页

主要针对老年人慢性病久治不愈是否会引起心理障碍

的问题进行统计描述,对老年慢性病人群的身心进行多维

度研究。经过 12 个月的运动“干预”后,对两组老年人群

进行问卷调查,设置问题“如慢性病久治不愈,是否会引

起心理障碍”,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组对久

治不愈引起心理障碍的观念发生很大改变,选择“非常符合”

的人数达到 216 人,占实验组总人数的 43.4%。对照组依然

停留在“基本符合”的认识层面,对照试验开始时的现状

调研数据发现 12 个月后选择“基本符合”的人数基本没有

改变。运动可以改变人的心理状态,在制定的运动处方中

刻意设定两人或两人以上才能完成的运动项目,目的是让

研究对象能感受到来自搭档或团队的关心,也会让他们体

验到被需要的感觉。在运动过程中,研究对象会主动通过

自我感知进行随时评估,只要身体略感不适便会及时到医

院进行检查或治疗,在心理上重视自身疾病,从而更加重

视自身健康。

2 结语

(1)如何更加合理地运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满足老

年居民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是促进健康服务体系稳

步发展的关键。统计整理老年慢性病人群的生活方式、面

临的慢性病隐性危险因素、相同致病环境的地域分布及时

间变化趋势等,在一定程度上为制定老年慢性病人群的健

康预防措施和“干预”策略提供路径导向。

(2)健康干预措施的长期性使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滞

后性。为适应特定评价而制定特定策略的需求更加重了这

种时间滞后效应。同时还产生另一个问题:是否需要进行

过程评价。

(3)针对老年人慢性病与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较少,

因此,通过规范化统计学研究方法和标准化区域数据子平

台评价体系,对老年人慢性病与体育健康干预进行的对照

研究,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医疗负担方面具

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文 / 高妮娜 1

,牛健壮 2

,李丽 2

,杨国标 2

,刘威 2

,侯鹏 2

(1.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陕西西安 710100;2. 西安电子

科技大学体育部,陕西西安 71007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西部项目 -18XJA890003);2023 年陕西省体育局常规课题《体医融合背景

下陕西省农村地区中老年慢性病体育健康干预研究》(2023011);2023 年陕西省体育局常规课题《陕西省不同级别网球运

动员网前正、反手截击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分析的研究》(2023186)

作者简介:高妮娜,女,陕西西安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通讯作者:牛健壮,男,河南巩义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李丽,女,山西大同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副教授,研究方向:竞技武术、跨文化传播;杨国标,男,陕西商洛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

副教授,研究方向:运动健身与健康促进;刘威,男,陕西西安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讲师,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

学;侯鹏,男,河北保定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

参考文献:

[1] 程传波 . 基于 logistic 二元回归的黑龙江省老年人健身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D]. 牡丹江 :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8.

[2] 穆光宗,张团 .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战略应对 [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50(5):31-36.

[3] 牛健壮,金丽颖 . 练习太极拳,气功二年以上老年人的脑血流图分析 [J]. 气功与科学 ,1992(3):19.

[4] 郭熙,贾会英,张立明,等 . 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基于社区家庭医生制的健康赋权干预 [J]. 护理学杂志 ,2020,35(16):97-100.

162 1 期

2024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书刊杂志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