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筑》2023年第10期

发布时间:2023-10-25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福建建筑》2023年第10期

2023 年第 10 期总第 304 期福 建 建 筑Fujian Architecture & ConstructionNo 10·2023Vol·304“1 + X”课证融通模式下课程设计与研究———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廖静云(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广东广州 511483)摘 要:“1 + X”证书制度是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重点。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涉及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核心内容。 文章探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定位及存在问题,并结合该证书的考核评价标准,从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评价体系三方面对“1 + X”课证融通模式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建议从发展“双师”队伍、依托信息化技术、完善实训场地建设等方面,提供课程融合保证措施。关键词: “1 + X”证书制度;课证融通;融合;课程设计中图分类号:TU -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6135(2023)10 - 0140 - 05Curriculum design and research under the \"... [收起]
[展开]
《福建建筑》2023年第10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51页

2023 年第 10 期

总第 304 期

福 建 建 筑

Fujian Architecture & Construction

No 10·2023

Vol·304

“1 + X”课证融通模式下课程设计与研究

———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

廖静云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广东广州 511483)

摘 要:“1 + X”证书制度是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重点。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涉及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职

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核心内容。 文章探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定位及存在问题,并结合该证书的考核评价标准,

从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评价体系三方面对“1 + X”课证融通模式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进行研究和探讨,

并建议从发展“双师”队伍、依托信息化技术、完善实训场地建设等方面,提供课程融合保证措施。

关键词: “1 + X”证书制度;课证融通;融合;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TU -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6135(2023)10 - 0140 - 05

Curriculum design and research under the \"1 + X\" curriculum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mode

———The Case of Measurement and Valuation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LIAO Jingyun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Guangzhou 511483)

Abstract:The \"1 + X\" certificate system is the focus of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in recent years.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and valuation course involves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digital application of engineering cost.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and valuation course positioning and existing problems,and combined with the certificate evaluation standard from

the course content,curriculum resources,evaluation system of three aspects of \" 1 + X\" card financing mode \"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and valuation\" course design study and discussion,and suggest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 double\" team,relying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improve the training site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course integration guarantee measures.

Keywords:The\"1 + X\" certificate system; Course card financing; Integration; Curriculum design

基金项目:广州市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高等教育教学改

革项目(2022JXGG131)。

作者简介:廖静云(1990. 07 - ),女,讲师。

E-mail:327238691@ qq. com

收稿日期:2023 - 04 - 26

0 引言

2019 年 1 月,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

施方案》(即“职教 20 条”),提出要在职业院校进行

学历证书(1) + 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的“1 + X

证书制度”试点。 同年 4 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

政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

+ 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 “1 + X”

证书制度作为一项制度设计、重大改革举措,在鼓励

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促使他们积极取得更多

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很好地发挥了学历证书的作

用,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了基础。 在拓宽拓

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的同时,很好地缓解了社会结构

性就业矛盾。

在践行“1 + X”证书制度的过程中,职业院校也

借用证书效应,基于该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提升课

堂教学的实用性和专业性。 文章在结合“1 + X 证书

制度”,深入研究“1 + X”课证融通模式下《建筑工程

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设计。

1 课程定位

1. 1 课程目标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工程造价、工程管

理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

第152页

2023 年 10 期 总第 304 期 廖静云·“1 + X”课证融通模式下课程设计与研究 ·141·

习,已达到能够以当地定额、施工图为依据进行施工

图预算工程量的计算,定额及清单的计价;能够编制

工程预算、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竣工结算等计价

文件;初步具备确定及控制工程造价能力和独立进

行施工图预算编制及审核的能力。 具体来说,本课

程的教学目标可划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

目标。

1. 2 知识目标

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用,学生要了解定额及清

单的组成、作用及使用方法;了解建筑市场人、材、机

单价的询价方法;熟悉建筑工程定额与清单的工程

量计算规则,熟悉清单综合单价及清单工程造价的

编制方法,熟悉定额计费程序及清单计费程序的

规定。

1. 3 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掌握某单一结

构构件的工程量计量、计价,而要能够利用完成一整

套实际工程图纸的定额模式和清单模式下计量与计

价工作,包括计算工程量,编制工程量清单,计算招标

控制价(投标报价),编制招标文件和中间结算,编制

竣工结算等全过程造价编制任务,达到造价人员岗位

所要求操作水平。

1. 4 素质目标

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计算规则、相关规范的

学习,培养学生依法、依规办事的意识;通过手工

算量和软件算量两种结果的对比,让学生养成严

谨、细致的办事态度;基于任务驱动法,通过分组

完成任务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增

加团队协作意识。 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

他们的综合素质。

2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存在的问题

2. 1 学生自觉能动性差,自主整合知识难度大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一门系统性、综合性极

强的专业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建立在多门课程的理

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之上,同时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

的识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运算能力。 学生在

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难度高、压力大。 部分基础不

够扎实的学生在遭遇挫折后,难免会产生放弃的念

头,无法自主学习之前落下的理论知识;还有部分同

学虽然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仅

关注课程的知识点本身,无法自主整合前导课程相

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这就导致课堂上老师灌输

式的授课变成了学生的负担,难以实现自主整合

知识。

2. 2 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应用理

论知识、掌握技能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课程,其本质是

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工程计量和计价的工程造价专业

核心技能。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各知识点零散、课堂

上的习题和案例相对独立,学生只能片面地进行单一

构件的计量与计价,无法系统性地将所学的知识进行

串联,并转变成技能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形成了“一看

就会,一做就废”的情况。

同时,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会随着国家、行业、所

在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要求的修正、补充而不

断变化。 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可能所面对的相关规

则又与上课时有所不同。 相较于其他课程,该课程对

老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即要培养

学生具备查阅、解读并运用规范的技能的。 但是在实

际教学中发现,这项技能的掌握往往不太理想。

2. 3 考核评价不够全面客观,学习效果难以有效评价

本课程的考核形式大多为期末大作业或期末考

试的形式,仅任课老师一人通过实训成果或者期末

考试试卷,对学生进行课程的考核评价,致使学生平

时不认真学习,通过照单全抄大作业、考前死记硬背

蒙混过关,无法对学生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

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有效评价。 同时,

这种“一锤定音” 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可能不全

面、学生也无法收到有效的考核反馈,也就失去了对

课程查缺补漏和改进更正的机会。 这种情况,对学

生储备知识、掌握技能是非常不利的。

3 “1 + X”课证融通模式下《建筑工程计量与

计价》教学设计研究和分析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与工程造价数字化应

用技能等级证书融通,将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技能

培训内容有机融入到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

设计中,进行项目化教学,有效避免了教学资源的浪

费和授课内容的重复。 其在高效提升教学效果,巩

固前期专业课程、夯实后续专业课核心课程(图 1)

学习基础的同时,实现了课程教学与职业培训的有

机结合,促使学生在学习领域和工作领域共同发展

提升。

第153页

·142· 福 建 建 筑 2023 年

图 1 课程课证融通前后课程衔接情况

3. 1 设计理念

以企业实际项目案例为载体,构建全真教学情

境,集“教、学、做” 于一体,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

将 1 与 X 融合,使《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课程融教

学、培训、自我训练、项目实训、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

项目化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在课程设计时,明确教学活

动各阶段里程碑事件、不同主体的工作内容及目标、

监督及考核规则体系,使得传统意义教学设计变成一

份更具有组织性、结构化的策划案。

3. 2 设计思路

通过对学生实际学情分析,结合行业新变化,

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专业课程标准与 X 证书

专业教学考核标准、企业需求标准融合,并以此反

向进行教学设计。 对于教学目标、过程、手段等各

个方面进行融合调整,实现课程教学设计的重构,

实现课程教学与职业培训的有机融合。 课程设计

思路如下:

(1)根据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标

准,确定融通后的课程知识目标范围;

(2)根据往年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职业技能等

级考核真题,甄选课程项目,制定授课计划;

(3)经过前序工作,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结合

教学实际和岗位实际与一线企业,根据标准要求和考

点,共同设计实操作业,从而实现考核和课程设计

融通。

4 融合方法

4. 1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在证书中的位置

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等级考试内容涉及多个学

科的知识,涵盖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结构与识图、建

筑工程计量与计量、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课程。

文章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标准与工程造价数

字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级) 为依据,细分工

作领域和工作任务,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对照、归

纳,从而实现教师将 X 证书知识点更好地融入到课程

教学中,如表 1 所示。

表 1 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工作任务与工程造价

专业课程知识融合情况

工作

领域

工作任务 理论融入课程 实操融入课程

1. 建筑工

程工程

量计算

a. 建 筑 工 程

数字化建模

建筑识图与构造、

平法钢筋算量、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建筑工程计量与

计价

b. 建 筑 工 程

三维算量模型

检查核对

建筑识图与构造、

平法钢筋算量、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建筑工程计量与

计价

c. 建 筑 工 程

清单工程量计

算汇总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建筑工程计量与

计价

2. 工程量

清单编制

d. 基 于 图 纸

的工程量清单

编制

建筑识图与构造、

平法钢筋算量、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建筑工程计量与

计价

e. 模 拟 工 程

量清单的编制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建筑工程计量与

计价

f. 工 程 量 清

单检查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建筑工程计量与

计价

3. 工程造

价确定

g. 清单组价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建 筑 工 程 计 量 与

计价

h. 人 材 机 费

用调整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建 筑 工 程 计 量 与

计价

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i. 数据校验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建 筑 工 程 计 量 与

计价

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j. 编 制 计 价

文件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建 筑 工 程 计 量 与

计价

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涵盖了工程造价数字

化应用职业技能标准(中级)对大多数理论和实操知

识点。 故结合造价员岗位特点、工程造价工作管理及

典型工作任务,对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项目化升级

(图 2);通过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巧妙地将工程造

价数字化应用职业技能考核知识点有机融入到建筑

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中;结合证书考核方式及造

价员工作岗位的现状,压缩理论、增加实操,以达到增

幅增效的目的。

第154页

2023 年 10 期 总第 304 期 廖静云·“1 + X”课证融通模式下课程设计与研究 ·143·

图 2 项目化教学模式

4. 2 课程内容的融合

根据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目标、工程造

价数字化应用职业技能标准中的职业技能要求、造价

员职业资格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现状,设计 15 个教

学模块,对应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的 3 个工作领域、

10 个工作任务,如表 2 所示。

表 2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模块与工程造价数字化

应用工作任务关联对照表

序号 教学模块

中级考核标准工作任务

a b c d e f g h i j

1 工程项目任务书 ● ● ● ● ● ● ● ● ● ●

2 工程造价基础知识 ● ● ● ●

3 建筑安装工程费 ● ● ● ● ● ● ● ●

4 建筑面积计算 ● ● ● ● ● ●

5 土石方工程计量与计价 ● ● ● ● ● ● ●

6 桩基工程计量与计价 ● ● ● ● ● ● ●

7 砌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 ● ● ● ● ● ●

8 现浇混凝土、模板计量与计价 ● ● ● ● ● ● ●

9 钢筋工程计量与计价 ● ● ● ● ● ● ●

10 装配式混凝土计量与计价 ● ● ● ● ● ● ●

11 屋面及防水工程计量与计价 ● ● ● ● ● ● ●

12 保温、隔热、防腐计量与计价 ● ● ● ● ● ● ●

13 装饰装修工程计量与计价 ● ● ● ● ● ● ●

14 措施项目计量与计价 ● ● ● ● ●

15 工程进度结算与竣工结算 ● ● ●

课证融通后,以教学模块 3“砌筑工程计量与计

价”为例,其教学内容融合如表 3 所示。

表 3 课证融通后的教学内容

(以“砌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为例)

教学模块 3 砌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模块描述: 砖砌体、砌块砌体、石砌体、垫层等

理论准备:

明确内外墙的墙高和墙长的概念;砌体工程量清单的

项目设置、项目特征描述、计量单位和工程量计算

规则;

重点讲解砌筑工程量计算公式、清单列项、定额套取。

工作准备:

收集相关资料;熟悉工程项目任务书;识读施工图纸

等设计文件,获取关键参数;查阅砌筑工程计量计价

相关规范资料,熟悉计算规则

工作任务:

a. 砌筑工程数字化建模;b. 三维算量模型检查核对;

c. 砌筑工程清单工程量计算汇总;d. 基于图纸的工

程量清单编制;e. 模拟工程量清单的编制;f. 工程量

清单检查;g. 清单组价

4. 3 课程资源的融合

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相关资源与建筑工程计量

与计价课程资源的融合,也在课证融通过程中扮演着

重要的角色。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课程资源

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结合课程特点,建议从以下

三方面实现课程资源的融合。

(1)建设理论题库

在充分分析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

标准的前提下,结合历年考核真题,考点分析、模拟考

试题、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标准,邀请行业专家

有针对性地设计理论题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

够系统性的完成课程和 X 证书理论知识的巩固。

(2)充分利用考证平台

在深入了解授课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工

程造价数字化应用中级证书考评的特点,在技能方面

充分利用证书考证平台———“广联达数字建筑百万人

才计划考试端”,在教学过程中,系统性项目化地进行

实践技能训练,并通过自主编写的在线工作手册、活

页式教材,在贴近实践操作标准的前提下,为学生提

供全真的实践环境。 同时,软件根据学生的作业水

平,实时提供评分报告,通过“对量” 的形式,提升学

生的专业技能。

(3)加强校企合作

在课程设计初期,通过引入企业一线工程师和考

证平台资深工作人员进入到教学中,并通过与企业人

员的沟通、交流,在满足课程教学和考证需求的前提

下,对课程资源进行改进和持续建设。

4. 4 评价体系融合

针对考核评价不够全面客观,学习效果难以有效

评价的现状。 基于传统课程评价模式,结合工程造价

第155页

·144· 福 建 建 筑 2023 年

数字化应用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形式与项目化课程

的特点,构建融合性的评价体系,通过学生、教师、“1

+ X 证书”、企业工程师四大主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

的评价,如图 3 所示。

图 3 课证融通评价体系

学生作为评价主体之一,按照角色不同,分别进

行学生本人自评,小组成员互评,其他小组互评,更加

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表现。 同时,进行自评和互评,使

得学生在学习和实操过程中,注重团队协作、沟通等

综合素质的提升。 合作企业的一线工程师依据造价

员岗位职业技能要求,从学生工作任务的进度、质量

及项目完成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利于学生更

好地走上工作岗位;“1 + X”证书作为评价主体,主要

是从学生在考试平台日常闯关练习的评分报告和证

书考核分数两方面进行评价,在考核方面有效实现课

证融合;教师方面,依据学生线上线下的学习和考核

情况及各教学模块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5 课程融合保证措施

5. 1 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助力“双师型”教师团

队快速成长

作为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的有效证件,职业

技能等级证书反映了持证者的职业技术能力水平和

职业发展的综合能力。 “1 + X”课证融通模式下的教

学实施,要求建设既有理论教学能力,又有工程造价

数字化应用实践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同时,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职业技能证书相关内

容的融入,也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新要求。 教师不仅仅

要获得教学资格拥有良好的教学能力,还需要考取职

业技能鉴定资格,具备与证书考核相当的业务能力和

鉴定能力。

5. 2 依托信息化技术,推动课堂质量提高

结合当代职业院校的教学现状及学生的实际情

况,“1 + X”课证融通模式下的教学活动中,需要授课

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升级。 由专任教师、企业

工程师、校内外行业专家组建教学团队,将课程内容

和证书考核标准融合整合后,再进行项目化、碎片化

的细分,依托于现代信息化技术,开发网络教学资源,

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此外,因校外的参观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多

方限制,可通过信息化手段推进虚拟和现实相结合,

以动画、三维图纸、视频资源等多种形式,将理论知识

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将学习过程和造价员生产过程相

结合,实现将校内理论教学与岗位实践同步,从而提

升课堂质量。

5. 3 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完善实训基地的建设

为了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

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需要有完善的教学场地和实训

设备,以此满足教学和实训的要求。 “1 + X” 课证融

通模式下的教学实施,需要建设融教学、培训、自我训

练、实训项目开放、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多功能实

训室。 为此,深化与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证书与社会

评价组织的合作,在现有实训基地资源的基础上,通

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加强校内实训场地软件和硬件的

双向升级,建设校企共享共建的涵盖教学、实训、培

训、考核于一体的实训基地。

6 结语

“1 + X”证书制度是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

重点,对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而言,意义重大。

该制度在推动工程造价专业进行教学制度及教学团

队改革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技能,使得他们就业过

程具备更加强大的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 张攀,吴海峰,邢龙.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项目化

教学模式探究[J]. 中国设备工程,2022(08):253 - 255.

[2] 林琳,蔡烯,邱满玲,等. “1 + X”制度下护理学基础与老

年照护技能等级证书证融通课程设计及研究[ J]. 卫生

职业教育,2022,40(07):35 - 37.

[3] 王勇. 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项目化教学优化策略[ J]. 集

成电路应用,2022,39(05):176 - 177.

[4] 邓亚丽. 职业教育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案例分析[ J]. 电子

技术,2022,51(02):160 - 161.

[5] 包兆媛. 基于项目化教学法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课程教学策略探析[J]. 山西青年,2022(16):55 - 57.

[6] 罗滔,魏晓光,罗丹霞,等. 职教新形势下的教学设计与

实施———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设计为例

[J]. 四川建材,2022,48(08):229 - 230,238.

[7] 包兆媛. 基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建筑工程计

量与计价》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研 究 [ J]. 山 西 青 年, 2022

(11):50 - 52.

第156页

2023 年第 10 期

总第 304 期

福 建 建 筑

Fujian Architecture & Construction

No 10·2023

Vol·304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测量》课程改革创新研究

徐秀杰1 陈 冬2

(1. 莆田学院 福建莆田 351100; 2. 莆田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 福建莆田 351100)

摘 要:“新工科”背景下,为提升“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的学科交叉融合及教学质量,从教学实践实际出发,建立“以学

生为中心、案例式教学为导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通过 O—APMPS 的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创新能力、拓展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率。 着力打造工程测量基础理论学习、案例分析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一体

的新型教学模式,探索“工程测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

新发展,以期全面推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适应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 新工科;工程测量;信息技术;改革创新;新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P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6135(2023)10 - 0145 - 05

Research on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Engineering Survey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XU Xiujie

1 CHEN Dong

2

(1. Putian College,Putian 351100;2. Putia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Quality Supervision Station,Putian 351100)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 new engineer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and teaching quality of \" engineering surveying\" course teaching,from the actual teaching practice,the education concept of \" student - centered,case based teaching oriented,and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s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O - APMPS course teaching mode,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innovation ability,expans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and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efficiency are cultivated,To build a

new teaching model integrating basic theory study,case analysis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engineering survey,to explore the teaching

contents,teaching methods and diversified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Engineering Survey”,To promote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and teaching,It is expected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Engineering Survey” and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under the new engineering background.

Keywords:Engineering surve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form and innovation; New teaching mode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 InSAR 技术在城市地表

沉降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类) ( JAT210414);莆田学院 2022 本科

教学课程改革项目(JG2022067)。

作者简介:徐秀杰(1988. 03 - ),女,讲师。

E-mail:1354950178@ qq. com

收稿日期:2023 - 04 - 23

0 引言

“工程测量” 作为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及工程造

价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教育中占

有重要地位[1]

。 目前,“工程测量” 课程主要存在如

下亟需改革的问题。

(1)理论知识缺乏学科交叉融合性。 学科交叉

融合,是工程测量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及目

标。 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2)传统授课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

力。 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大

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

能动性[2]

;学生往往习惯被动受教,没有独立思考

意识。 工程测量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课程数

据处理及计算方法较多,学生未经课前预习,课堂吸

收率较低;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缺乏现代

教学技术应用,学生的参与度低,自主性、创造性不

足。 这与教育部要求的“ 两性一度” ,即高阶性、创

新性、挑战度,有一定的差距。

(3)陈旧的考核形式,缺乏全面性及科学性。 有

限的课堂时间,导致课堂提问讨论次数有限,课后作

业个别学生存在抄袭的情况。 因此,平时成绩的结果

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期末成绩部分会存在考前突击

等复习情况,导致所学内容知识短暂应对考试,考试

结束一切归零[3 - 4]

第157页

·146· 福 建 建 筑 2023 年

1 课程目标

结合莆田学院“立足莆田、面向福建、辐射全国,

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土木行业发展”的办学定位,

培养“高素质、懂测量、会测量”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

才,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测量基本概念、测量原理和计算方法;熟练

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了解测量工

程目前前沿知识,确保学生掌握高阶的工程测量

知识。

(2)能力目标

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获取专业知识、提出问

题、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

能力。 能够从工程实践出发,合理进行工程项目案

例分析、布设及测量方法设计,创造性地完成工程测

量任务。 同时,具备创新精神、持续学习和团队协作

的能力。

(3)情感目标

立足培养测量工程领域,能服务于土木行业和

地方工程的经济建设;具有岗位责任感和职业素养,

逐步培养“爱岗敬业、奉献测绘、维护版图、保守秘

密、严谨求实、质量第一、服务用户、诚信为本、遵纪

守法、团结协作”的“测量工匠” 。

2 特色创新

(1)特色与创新之处是:新的教学结构重构改革

①新理念:从教学实践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中

心、案例式教学为导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 的教学

理念。

②新模式:建立 O—APMPS 的课程教学模式,学

习目标( Objective / Outcome)、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前测 P(Pre - assessment)、多元学习(Multi -

learning)、后测 P(Post - assessment)、总结(Summary)。

③新的教学资源:引入慕课资源及自录课程重点

视频。

④新考核方式:线上、线下测试 + 实操竞赛。 建

立动态新型评价考核体系,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

评价有机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

评价和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效[5 - 6]

(2)落实“四新”改革:促进工程测量知识的学科

交叉融合。 本此课程创新改革团队教师所授课程分

别为“工程测量” “基础工程” “建筑结构”等课程,加

强了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

(3)研究适应社会新发展、新趋势的人才培养问

题,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的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本

科教学质量[7]

。 目前,各大高校都在开展新工科、新

农科、新文科、新医科“四新”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4)注重的是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对《工程测量》 课程教学

方法进行改革。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工具,引入典型

教学案例,在互动及巩固复习采取学生互检的形式;

课程实验前,进行实验流程绘制,提高学生课前低阶

知识巩固,达到课下低阶知识学习课上高阶知识学

习的目的,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有效提

高了教学成效。

3 教学设计

3. 1 教学理念设计

从教学实践实际出发,树立“以学生为中心、项

目式教学为导向”的教学理念。 适应“四新”人才培

养模式的需求,培养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实践动手能

力强、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型综合素质人才。 教师要

保持持续学习求新的思想,力求将学科前言知识展

现给学生,科学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在明确学习目

标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改变传统认知

中工程测量课程基础知识学习枯燥、动手实践能力

弱等问题。

3. 2 教学模式设计

建立“O - APMPS” 的课程教学模式。 针对课程

教学目标,该课程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

行改革。

(1)学习目标(Objective / Outcome)

课程学习目标是课程的灵魂部分,在每个章节设置

课程学习目标,使学生更加清楚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2)设置课前预习环节即自主学习 A(Autonomous learning)

通过在学习通上发布预先录制的课程要点视频

学习,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阶段,并在学习通上设

置完成率统计。 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可以完成课程

低阶部分知识的学习,课堂中教师主要进行重难点知

识讲解。 设置课前预习环节,有助于节约课堂时间、

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知识检测和

翻转课堂等教学互动活动,图 1 为对第三章角度测量

计算部分作业的翻转课堂讲解,通过翻转课堂巩固学

生对该部分知识的掌握,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

第158页

2023 年 10 期 总第 304 期 徐秀杰,陈 冬·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测量》课程改革创新研究 ·147·

图 1 翻转课堂教学

(3)前测 P(Pre - assessment)环节

在学习通视频播放过程中设置测试题目,即前测

P(Pre - assessment) 环节,学生在完成题目之后方可

继续观看视频,并统计学生测评结果。 该环节设置,

可以有效避免学生仅是刷视频而没有认真学习等问

题,同时可以检测学生初步的学习成效,超星平台统

计结果如图 2 所示。

图 2 学生线上预习情况

学生除了课前预习外课后要完成相应的测试与

作业,如图 3 所示,学生每学习一个章节后即可完成

相应的作业。

图 3 超星平台上习题及测试

(4)多元化学习(Multi - learning)

①在课程开始之初,改变传统的教师提问或者教

师总结的方式温习上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方式。 由于

课时较少课程内容较多,此环节无法做到充分全面温

顾,且课堂参与度不高。 因而,采用线上超星现场测

试及分组互动出题的方式完成。 其中,分组互动温

顾,主要是将课堂分成 6 个人为一个小组,每个人在

纸上出题目给其余 5 人回答,通过互换纸条的方式,

完成上节知识回顾,组长统计组员的答题正确率,从

而落实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积极参与进课堂的

要求。

②课本例题很多具有数据整算问题,进而导致学

生实验和实习的时候遇到实际问题不知如何解决。

可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际

情况灵活举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知识

面,让学生对“工程测量” 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

兴趣[8]

。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符合工程实际项

目的案例并发布在超星平台供学生学习,如图 4 所

示。 教学案例主要包括变形监测、施工测量及隧道工

程测量等。 通过实际工程项目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

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图 4 超星平台测量学教学案例

每节课程结束后,设置课后评价环节,即后测 P

(Post - assessment):此环节主要起到课后巩固复习的

目的。 该环节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采用超星平台

通过设置课后巩固内容,并进行分组,组员之间进行

互评,通过互评环节充分了解自己解题过程是否正

确,增进组内成员互动,最后教师进行总评,以克服传

统学生提交作业后没有研究答题是否正确,错误原因

查找等问题。

(5)总结(Summary)

教师进行整堂课程总结,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改

革机制,主要是通过线上完成低阶知识学习,线下进

行高阶知识学习,从而达到预期学习目标,工程测量

教学模式设计如图 5 所示,图 5 包含了学生学习目

标、整个教学流程及相应的改进、完善措施。

第159页

·148· 福 建 建 筑 2023 年

图 5 工程测量教学模式框架设计

4 课程评价体系设计

工程测量课程评价体系,可根据线上视频任务

点完成率(10% ) + 线上作业及测试(10% ) + 课堂

讨论 与 课 堂 互 动 ( 10% ) + 线 下 实 验 项 目 实 践

(20% ) + 期末考试(50% ) 的模式,设置考核指标。

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采取技能考核模式,给学生

布置一定的测量任务,以观测时间及成果精度为考

核标准,计入学生实验成绩。 考核方式采用多维化

动态评价方式,根据人才培养对象和企业需求与课

程的对应关系,以“具备执行工程实务所需技术、技

巧及使用现代工具的能力” 为主要评价指标,注重

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与逻辑思维能

力等综合素质[9 - 10]

5 课程改革创新成效

经过两年的改革,学生成绩明显提高,成绩分布

情况如表 2 ~ 表 4 所示。

表 2 2020—2021 年第一学期学生成绩分析表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日期:2020 - 12 - 22(19:00 - 21:00) 人数:37

闭卷成绩

成绩等级 90 - 100(优秀) 80 - 89(良好) 70 - 79(中等) 60 - 69(及格) < 60(不及格)

人数 3 人 13 人 9 人 11 人 1 人

所占比例 8. 11 35. 14 24. 32 29. 73 2. 70

平均值 76. 11 标准差 10. 84

表 3 2021—2022 第一学期学生成绩分析表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日期:2020 - 12 - 22(19:00 - 21:00) 人数:37

闭卷成绩

成绩等级 90 - 100(优秀) 80 - 89(良好) 70 - 79(中等) 60 - 69(及格) < 60(不及格)

人数 4 人 15 人 10 人 8 人 0 人

所占比例 10. 81 40. 54 27. 03 21. 62 0. 00

平均值 78. 81 标准差 8. 44

表 4 2021—2022 第二学期学生成绩分析表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日期:2020 - 12 - 22(19:00 - 21:00) 人数:37

闭卷成绩

成绩等级 90 - 100(优秀) 80 - 89(良好) 70 - 79(中等) 60 - 69(及格) < 60(不及格)

人数 5 人 25 人 11 人 2 人 2 人

所占比例 11. 11% 55. 56% 24. 44% 4. 44% 4. 44%

平均值 80. 64 标准差 9. 20

第160页

2023 年 10 期 总第 304 期 徐秀杰,陈 冬·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测量》课程改革创新研究 ·149·

为了更直观体现学生成绩的变化情况,将其绘制

成条形分布图如图 6 所示。

图 6 学生成绩情况

通过图 6 可知,学生成绩优良率从原来的 43. 2%

增长至 51. 53% 。 但是通过试卷分析,发现学生实践

部分失分较多。 而后对课程进行进一步改革,让学生

在实验和实习前进行思维导图绘制,使学生在试验前

清楚试验目的、实验意义及操作步骤,加之老师讲解

可以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自 2021 - 2022

年第一学期改革后,学生成绩具有显著提高,尤其在

水准测量成果计算及导线测量计算方面的得分率大

大提高,优良率增至 66. 67% ,不及格率也由原来的

32. 4 降至 8. 88% 。

6 教学反思与改进

实施三轮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对学生的学习

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如图 7 所示。

图 7 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图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整体满意度良好。 大

三、大四学生经过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已经有过实

际工程经验。 大二的同学正在学习中,对实验课的改

革方案基本都满意,个别同学认为比较麻烦,工程测

量课程实践性较强;大二学生还未进行实习,因此会

感觉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情况。 后续课程教学中,将

进一步落实“四新” 改革,充分利用大数据、云教学、

慕课程等现代信息技术,将更多新的、先进的内容和

技术引入到教学过程中。 同时,继续优化教学流程结

构安排和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师生互动平台、丰富教

学的资源,以期教学改革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积极

作用。

7 结语

本文基于新工科背景,揭示了目前《工程测量》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建立“O - APMPS”

的课程教学模式,优化了课程评价体系。 该课程教学

模式及教学方法已在莆田学院进行实施。 实践结果

证实,课程改革后,学生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为此,以

期全面推动“工程测量“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适

应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需求,同时可为其他课程

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 考 文 献

[1] 刘赛艳,秦菊芳,解阳阳. 实践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教

学探索———以“工程测量” 课程为例[ J]. 教育教学论

坛,2021(32):108 - 111.

[2] 周威. “工程测量”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 J]. 科教文

汇(上旬刊),2021(01):59 - 60.

[3] 徐开辉. 工程测量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J]. 住宅

与房地产,2017(17):273.

[4] 卢荣山,韦少凡. 关于《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模

式的探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3):25.

[5] 顾丽华,卢会芳. “工程测量”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

实践[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03):102 - 103.

[6] 黄丽娟,林晓东,谢兆平,等. “基础工程” 课程线上线

下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 J] . 福建建材,2022

(05) :97 - 100.

[7] 常振华. 线上教育背景下高职课程教学的多元化趋向

[ J] .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 学 报,2021,34 ( 19 ) :148 -

149,153.

[8] 范唯. 深化评估分类改革助力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J].

中国高等教育,2020(22):4 - 6.

[9] 钱剑安,周汝,王华. 基于多平台和多手段融合的混合案

例教学———安全工程专业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模式探讨

[J]. 力学与实践,2022,44(01):175 - 183.

[10] 王丽娟. 基于“职教云 + 腾讯 QQ 群分屏直播”网络课堂

教学模式探索———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为例[ 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32(03):44 - 47.

第161页

2023 年第 10 期

总第 304 期

福 建 建 筑

Fujian Architecture & Construction

No 10·2023

Vol·304

建筑工程类专业职业教育课程思政与服务育人融合研究

薛翔鸿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南平 353000)

摘 要:为促进区域建筑工程类专业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采用调查、归纳、实践、统计、分析、总结等方法,研究建工类

专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建工类专业职业教育课程思政与服务育人相融合的实践尝试。 将服务育人融入建筑

工程类专业职业教育课程思政与教学,有助于科任教师得到学生的认可,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有利于服务学生成

才成长。 进行服务育人课程思政与教学改革后,案例教师得到的综合评价分增长 7. 9% ,比系部教师平均评价分高出

1. 1% ,比全校教师平均分高出 3. 1% ,课程评价分比系部课程平均评价分高出 6. 2% ,比全校课程平均分高出 8. 38% 。

关键词: 服务育人;课程思政;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TU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6135(2023)10 - 0150 - 07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Service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Courses fo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jors

XUE Xianghong

(Fujian Forestry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Nanping 353000)

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region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jors,this article adopts

methods such as investigation,induction,practice,statistics,analysis,and summary to study the problem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jors,as well as a practical attempt to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service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courses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jors. Integrating service education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ourses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jors can help teachers gain recognition from students,help students learn

professional knowledge,and ultimately serve student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fter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service education courses,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core of case teachers increased by 7. 9% ,1. 1%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evaluation score of department teachers,3. 1%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score of the whole school teachers,6. 2%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evaluation score of department courses,and 8. 38%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score of the whole school courses.

Keywords:Service educatio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gineering major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1 年度课题(FJJKGZ21 -

108)。

作者简介:薛翔鸿(1988. 10 - ),男,讲师。

E-mail:695422024@ qq. com

收稿日期:2023 - 06 - 05

0 引言

建筑工程类项目是重要的民生项目,也是基建项

目的重要基点之一,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占据着重

要比重。 项目的推进与实施,需要一批崇尚爱岗敬

业、务实进取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因此,职业院校需

要加大力度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建筑工程类复合型

技术技能人才,以更实举措强化建筑工程类技术技能

型人才培养,深化育人思路创新模式,切实营造关心

关爱学生的服务育人模式与教育环境。

1 建筑工程类专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为促进区域建筑工程类专业职业教育的良性发

展,深入了解现阶段建筑工程类专业职业教育存在的

问题,笔者走访了南平市 7 所中高职院校及 50 家建

筑业企业(图 1),认真调研教师、学生、社会等主体对

建筑工程类专业存在问题的理解与认知,归纳总结建

筑工程类专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如下。

图 1 建筑工程类专业存在问题的调研样本

第162页

2023 年 10 期 总第 304 期 薛翔鸿·建筑工程类专业职业教育课程思政与服务育人融合研究 ·151·

1. 1 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调研样本中,70% 的教师认为,半数建筑工程

类专业职业教育的学生学习热情较低、学习主动性与

积极性不高。 主要因为这些学生学习能力较弱、自制

性较差,对专业教育的认同感较差、缺乏学习热情。

(2)调研样本中,70% 的辅导员认为,半数建筑工

程类专业职业教育的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大。 主要原

因,是因为这些学生存在着各类各样的压力、心理、素

质等问题。

1. 2 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调研样本中,80% 的企业认为半数以上的建

筑工程类专业职业教育的学生,毕业后到社会,还需

要系统的专业学习。 因为一些院校受学校硬件、社会

环境等条件所限,理论教学与业务实践结合度不高,

实训设施设备不足。

(2)调研样本中,80%的教师认为建筑工程类专业

思政育人功能不到位。 主要因为建筑工程类专业职业

教育课程思政设计不够完善,思政元素挖掘不够深入,

思政精神价值融入课程教学不到位,效果不明显。

(3)调研样本中,60% 的学生认为职业教育尚不

能突破常规进行变革与创新,未能切实根据学生实际

情况、个性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教学手段、考评

方式不够创新,教学成效不够明显。

1. 3 社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调研样本中,80% 的教师与 60% 的企业认

为,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合作利益共同体未能很好地

成型。 绝多数企业对“现代学徒制” “二元制”等教育

制度支持力度不高,企业更倾向于在社会上招聘已具

备相关技能的人才,而非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上培养具

有企业共同愿景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调研样本中,80% 的学生认为社会对职业生

的认可度不够。 虽然国家加强“工匠精神”的宣传力

度,但是国内对职业生的认知与国外相比,仍存在极

大的差距。 这极大影响了学生、家庭、用人企业、企事

业单位等对职业教育的认可。

2 职业院校服务育人方面存在的短板、不足

及原因

结合调研课题,笔者在走访南平市 7 所中高职院

校及 50 家建筑业企业之际,认真调研职业院校服务

育人方面存在的短板、不足及原因,归纳总结如下。

(1)服务育人渠道不明显,作用不到位

主要体现在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没有包含服务

育人的元素,课程育人机制不灵活,服务育人与课程

教学没有同向同行,新教师未能很好地将专业素养贯

穿于服务学生成才成长的全过程。 职业院校在将服

务育人融入教书育人的探索是不足的,服务育人教学

改革不清晰,尚未完全形成极具服务意识的教学工作

模式,尚未完全形成一砖一瓦皆可育人的服务育人与

教书育人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主要因为三全育人模式

仍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由于没有成熟可复制的操作

模式,近些年各职业院校都在不断探索、深化三全育人

体系,但普遍存在形式单一,效果不明显,缺乏创新。

(2)服务育人文化精神不鲜明,影响不广泛

目前,对服务育人文化精神的提炼不够,没有形

成长效的服务育人文化精神机制,在实践层面尚未形

成大量可推广、可复制的操作模式,在服务育人 + 心

理健康、服务育人 + 职业技能培训、服务育人 + 多样

性社团活动、服务育人 + 物业服务、服务育人 + 医疗

服务等方面都存在探索与尝试的空间。 主要因为三

全育人模式的参加主体缺乏自觉性与主动性,育人的

手段与模式有待提升,创新育人模式的能力不足,家、

校、社会缺乏应有的重视。

3 基于服务育人的建筑工程类专业职业教育

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新时代下的职业教育要融合教育、管理、服务于

一体,通过树立和强化现代育人理念,努力为学生的

学习等提供多维度的优质服务,打造高质量教育服务

产品。 在充分分析研究区域建筑工程类专业职业教

育及职业院校服务育人存在的问题后,福建林业职业

技术学院创新性地将服务育人与建筑工程类专业职

业教育课程思政体系融合,并加以实践与研究,探索

融合服务育人、教书育人等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使学

生在享受宿舍物业服务中体验敬业精神、在观看烈日

下的绿化保洁工作中体验吃苦精神、在接受设施设备

维修服务中体验务实精神、在品味食堂创新菜肴中体

验进取精神。 同时,结合学院课程思政的总体要求,

积极进行建筑工程类专业职业教育服务育人课程思

政的建设工作。

3. 1 融合服务育人的课程建设规划

(1)融合服务育人的课程建设思路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

纲要》及学校“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1]

,将思想政

治教育纳入建筑工程类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丰富课程

思政教学资源,完善服务学生成才成长的课程教学配

套。 明确建筑工程类专业以工程施工、招投标工作、

合同管理等主要工作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

第163页

·152· 福 建 建 筑 2023 年

教学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强化工程实践、道德教育,

服务学生养成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技

术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2]

。 理清建筑工程类

专业各门课程的性质,将各课程涉及的专业工作,与

如何服务学生成才成长,在顶层教学设计上融为一

体,形成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导图,以便在

课程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梳理课程知识点与脉络,构

建服务育人课程知识体系。 充分挖掘提炼知识点背

后对应的思政元素,寻找思政切入点,同时搜集和设

计经典案例,作为思政元素合适的载体。 将课程思政

融入课程标准,增加思想政治素质目标,改革考核评

价方式,在课堂实施中,结合思政载体,帮助学生培养

职业道德情感,服务学生进行质量和安全教育,强调

诚信品质,服务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创新意识,传承

工匠精神。

(2)融合服务育人的课程建设目标

建筑工程类专业的课程知识目标,为服务学生掌

握相关专业知识;能力目标为服务学生培养具有参与

建筑工程类专业的实践能力[3]

;素质目标为服务学生

形成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具

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工匠精神、有团队合作精神,课程

思政目标为服务学生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服务学生树

立职业自豪感、服务学生形成规范做事的意识、服务

学生养成工程道德修养、服务学生形成业精德厚的工

匠精神、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立德树人)。

(3)服务育人型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进一步改善现有师资队伍的结构,鼓励教师不断

提高职称与社会阅历;要求教师参与思政教研活动,

提升思政素养;要求教师下企业开阔视野,促进师资

队伍整体实践与教学水平的提高;要求教师改变教学

作风,进行服务式教学改革与创新。

(4)融合服务育人的教材建设规划

联合校企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学生能够学习且通

俗易懂的校本教材,在职教云平台与在线教育综合平

台(优慕课) 上,建立能够服务学生成才成长的课程

学习平台,充分利用学院现有实训室,进行现实与虚

拟相结合的教学工作。

3. 2 融合服务育人的课程思政教学实施

3. 2. 1 学生特征分析

建筑工程类专业的半数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热

情较低,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对已学的前置知

识掌握一般,尚未构筑建设专业所需专业素养与知

识。 但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存在较

高的兴趣,也愿意同科任老师沟通交流。 针对当下阶

段的学生,应该积极教育学生改变对待生活的态度,

对生活有所追求,热爱生活、善于生活,以此潜移默化

地改变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热情与兴趣。 同时,要努

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加课堂互动[4]

,不断提高教

师的讲课技巧,努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3. 2. 2 学习内容分析

建筑工程类专业课程团队根据近些年的企业调

研与毕业生走访汇总,总结出专业课程的重点;并根

据麦可思平台上往届学生的问卷汇总及教学情况反

思,总结出专业学习的难点,将得出的重难点服务于

课程设计与教学。

3. 2. 3 教学理念与思路

向学生讲清楚课程学习与未来就业是息息相关

的,让学生明白学习是可以迁移的。 要关心关爱学

生,努力记住学生姓名,多互动、多讲道理,延伸课程

思政,不断纠正学生错误的行为,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3. 2. 4 教法与手段改革

课程采用的教学模式,有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

目导向、岗课赛证融通、顶岗实习[5]

。 课程采用的教

学方法,有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翻转课堂、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案例分析、互动讨论。 课程采

用的教学手段,有多媒体教学、手机软件、教学 APP、

招投标仿真实训室。

3. 2. 5 教学过程

(1)课前

课前预习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6]

,运用

启发引导、线上教学的方法,利用手机软件的教学手

段,引导学生预先思考课程章节。 同时,关注学生的

参与率,督促未完成的同学及时参与课程预习。

(2)课中

根据不同情境的教学内容,灵活采用任务驱动、

项目导向、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运用线上线下混合

式教学、互动讨论、启发引导、分组讨论、分组协作、角

色扮演、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手机软

件、实训室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专业知识。 为促使

学生成才成长,根据 1 + X 职业技能学习的需要,采用

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模式,运用启发引导的教学方

法,利用电脑软件的教学手段,结合课程作业内容,引

导学生积极使用 BIM 等相关软件,并鼓励学生积极报

考 BIM 等技能考试。

(3)课后

课后主要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

下混合式的教学方法,运用手机软件的教学手段,及

时巩固学习效果。

第164页

2023 年 10 期 总第 304 期 薛翔鸿·建筑工程类专业职业教育课程思政与服务育人融合研究 ·153·

3. 3 融合服务育人的考核方式改革

3. 3. 1 学生评定

课程注重学生职业能力考核和职业素养考核[7]

,

课程评价采用双轨制。 获得国赛、省赛奖项与通过 1

+ X 考证的同学,根据学校文件评定学生成绩;其余

同学根据阶段考试、期末考试、考勤、课内实训、作业、

平时表现等因素,综合评定成绩。

3. 3. 2 教学诊断

课上互动中,注意关注学生状况,把握学生学习

状态。 及时关注职教云等教学平台上学生答题错误

率与错误区间,把握学生掌握情况。 课后通过职教云

等教学平台,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把握学生

学习状态。 通过阶段性考试,把握学生阶段性学习效

果。 通过麦可思平台、青果平台与期中教学反馈,把

握阶段性教学效果,并根据学生意见进行适当调整。

通过期末考试、青果平台与期末教学反馈,召开课程

团队反思整体教学成效,集思广益,调整授课策略。

3. 3. 3 融合服务育人的课程思政教学总结与改进

3. 3. 3. 1 教学经验与成效

案例教学改革充分融入服务育人元素与服务学

生成才成长意识,以《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课程为例

进行说明,如表 1 所示。

表 1 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服务育人课程思政一览表

任务 服务育人思政元素

任务 1 帮助学生学习全面依法治国新思想,服务学生牢固树立法治观念。

任务 2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服务学生树立职业自豪感。

任务 3 帮助学生了解项目报建工作,服务学生形成规范做事的意识。

任务 4 帮助学生领会招投标工作的目的,服务学生形成业精德厚的工匠精神。

任务 5 帮助学生了解招标法律违法后果,服务学生养成工程道德修养。

任务 6 帮助学生了解项目招标流程工作,服务学生形成程序性做事的意识。

任务 7 帮助学生了解职称评审资格与条件,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任务 8 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福建省招标文件的编制要求,服务学生养成与时俱进的学习习惯。

任务 9 指导学生编制资格预审文件,服务学生养成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

任务 10 指导学生编制招标文件,服务学生养成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

任务 11 帮助学生形成务实的学习态度,服务学生养成严谨的工作习惯。

任务 12 帮助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学习方法,服务学生养成自己的记忆习惯。

任务 13 培养学生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服务学生形成勇于探索的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任务 14 帮助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年轻干部提高的 7 种能力,服务学生养成较强的工作实战能力。

任务 15 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服务学生增强职业责任感。

任务 16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职业品格,服务学生形成无私奉献、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

任务 17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服务学生增强个人专业素质。

任务 18 诚信考试,服务学生养成诚信品德。

任务 19 通过给学生磨课磨题,服务学生掌握工程职业考试相关知识。

任务 20 帮助学生学习民法典中的合同部分,服务学生形成法治思维与意识。

任务 21 帮助学生学习民法典中的合同部分,服务学生提高法律素养。

任务 22 指导学生拟定合同,服务学生提高运用法治方式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

任务 23 诚信考试,服务学生养成诚信品德。

任务 24 帮助学生学习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服务学生提高法律素养与法律能力。

任务 25 帮助学生学习工程施工索赔,服务学生提高运用法治方式参与工作事务的能力。

任务 26 指导学生工程施工合同编制,服务学生提高个人诚信修养,增强职业责任感与职业精神。

任务 27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的工作情况,服务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任务 28 帮助学生学习政府采购法律责任,服务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任务 29 帮助学生学习招投标法与政府采购法,服务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任务 30 帮助学生复习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全文,服务学生形成温故而知新的学习习惯。

课程根据不同情境,灵活运用分组讨论、分组协

作、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

学等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与

招投标仿真实训室;充分利用职教云等教学共享资

源。 课程根据学生学习特点与需要,延伸课程思政

与素质教育,服务学生成才成长。 从案例学校与麦

可思公司(中国高等教育教学评价行业的领跑者)

合作的教学质量评价平台上导出的各类评价结果反

映: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得到一定的提高,教学得到

基本实现。

第165页

·154· 福 建 建 筑 2023 年

图 2 融合服务育人教学改革后的教师综合评价得分 图 3 融合服务育人教学改革后的学生评价得分趋势

基于麦可思公司为 1 千多所高校提供教学质量

评价服务的基础(图 2 ~ 图 5),案例学校形成 4 个方

面的评价体系。 第一项课程内容评价占比 35% ,针

对课程目标清晰度、课程内容前沿性、课程内容挑战

度、课程思政、课程资源有效性、课程内容讲解六项指

标进行评价;第二项教学手段评价占比 20% ,针对学

习热情激发、信息化教学、指导答疑 1(教师回答学生

及时)、指导答疑 2(学生知识面得到扩宽)四项指标

进行评价;第三项教师品德评价占比 5% ,针对师德

师风指标进行评价;第四项授课技巧评价占比 40% ,

针对学生课堂参与、知识掌握、能力提升、素养提升四

项指标进行评价。 《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改实

施后获得的教学质量评价如表 2 所示。

表 2 融合服务育人教学改革后的教学质量评价表

一级条目 指标点 问题 选项 平均得分

课程院

平均分

课程校

平均分

课程内容评价

(35% )

课程目标清晰度

我认为课程教学目标明确,安排清晰合理(6

分)

课程内容前沿性

我认为课程内容紧跟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

能让我学习到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6 分)

课程内容挑战度

我认为本课程教学内容具有挑战性,能促使

我开展主动学习(6 分)

课程思政

我认为教师通过将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相

结合,使我的道德品质得到了培养(6 分)

课程资源有效性

我认为本课程的学习资源(教材、课件、推荐

阅读材料、网络辅助资源等) 对我学习很有

帮助(6 分)

课程内容讲解

我认为教师讲授条理清晰,例证恰当,重难点

突出,能让我听得懂、听得明白(5 分)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一般

同意

非常同意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一般

同意

非常同意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一般

同意

非常同意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一般

同意

非常同意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一般

同意

非常同意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一般

同意

非常同意

5. 92 5. 58 5. 5

5. 96 5. 58 5. 49

5. 88 5. 57 5. 49

5. 92 5. 56 5. 48

5. 92 5. 57 5. 49

4. 97 4. 63 4. 56

第166页

2023 年 10 期 总第 304 期 薛翔鸿·建筑工程类专业职业教育课程思政与服务育人融合研究 ·155·

续表

一级条目 指标点 问题 选项 平均得分

课程院

平均分

课程校

平均分

教学手段评价

(20% )

学习热情激发

我认为教师通过案例、情景模拟、问题研讨等

方法启发了我的学习思路,激发了我的学习

热情(5 分)

信息化教学

我认为教师能够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如多

媒体教学、网络课程等)丰富课堂教学(5 分)

指导答疑 1

我能在课上课下及时得到教师的辅导答疑,

解决学习中的疑问(5 分)

指导答疑 2 该课程拓展了我的知识面(5 分)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一般

同意

非常同意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一般

同意

非常同意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一般

同意

非常同意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一般

同意

非常同意

4. 93 4. 64 4. 57

4. 9 4. 65 4. 57

4. 93 4. 63 4. 57

5 4. 64 4. 58

教师品德评价

(5% )

师德师风

我认为教师言行举止得当,公平公正,关爱学

生,在教学过程中向我传播了优秀文化和正

能量(5 分)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一般

同意

非常同意

4. 93 4. 64 4. 47

授课技巧评价

(40% )

课堂参与

我被鼓励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有机会与

老师和同学互动交流(10 分)

知识掌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掌握了该门课程的基

础理论知识(10 分)

能力提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

和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分)

素养提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提升了科学素养和人

文素养(10 分)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一般

同意

非常同意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一般

同意

非常同意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一般

同意

非常同意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一般

同意

非常同意

9. 8 9. 27 9. 01

9. 86 9. 28 9. 02

9. 73 9. 28 9. 04

9. 86 9. 21 9. 05

第167页

·156· 福 建 建 筑 2023 年

图 4 融合服务育人教学改革后的课程得分趋势图

图 5 融合服务育人教学改革后的学生评价各指标对比

3. 3. 3. 2 教学成效分析

在期末教学反馈学生座谈工作环节,课程教学小

组就授课成效,与学生代表进行深入沟通交流。 学生

认为,课程教学小组在授课过程中,充分融入服务育

人元素与服务学生成才成长意识,课程学习较之前课

程学习更为轻松与自然。 以《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

程为例,进行基于服务育人之上的建筑工程类专业职

业教育服务育人课程思政教学成效分析。

(1)课程内容前沿性(6 分)。 学生们认为,课程

内容能紧跟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能学到新理论、新

技术、新工艺;案例课程得分 5. 96 分,比系部平均分

高 6. 8% ,比学校平均分高 8. 56% 。

(2)课程思政(6 分)。 学生们认为,教师通过将

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相结合,使道德品质得到培

养;案例课程得分 5. 92 分,比系部平均分高 6. 47% ,

比学校平均分高 8% 。

(3)指导答疑 2(5 分)。 学生们认为,课程拓展

了知识面;案例课程得分为满分 5 分,比系部平均分

高 7. 7% ,比学校平均分高 9. 12% 。

(4)师德师风(5 分)。 学生们认为,教师言行举

止得当,公平公正,关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传播了优

秀文化和正能量;案例课程得分 4. 93 分,比系部平均

分高 6. 25% ,比学校平均分高 10. 2% 。

(5)课堂参与(10 分)。 学生们认为,被鼓励积极

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案例课程得分 9. 8 分,比系部平

均分高 5. 7% ,比学校平均分高 8% 。

(6)素养提升(10 分)。 学生们认为,通过课程的

学习,提升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案例课程得分 9. 86

分,比系部平均分高 7% ,比学校平均分高 8. 9% 。

3. 3. 3. 3 不足与改进

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欲望仍有提高的空间,课

堂氛围活跃度仍有提升的空间。 因此,在教师方面,

需要持续优化教学团队,不断增强教学水平与服务育

人思维;教材方面,需要不断跟进行业变革,不断更新

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库建设;教法方面,需要持续灵

活运用分组讨论、分组协作、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翻

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运

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水平。

4 结论

将服务育人融入建筑工程类专业职业教育课程

思政与教学,有助于科任教师得到学生的认可,有益

于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利于服务学生成才成长。

(1)将服务育人融入建筑工程类专业职业教育

课程思政与教学改革后,科任教师得到的综合评价分

较教学改革实施前明显增长,增幅7. 9% ,比系部教师

平均评价分高 1. 1% ,比全校教师平均分高 3. 1% 。

(2)将服务育人融入建筑工程类专业职业教育

课程思政与教学改革后,科任教师得到的课程评价分

比系部课程平均评价分高 6. 2% ,比全校课程平均分

高 8. 38% 。

图 片 来 源

图 2 ~ 图 5 及表 2:由麦可思平台导出。

参 考 文 献

[1] 杨金铎.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D]. 长春:

吉林大学,2021.

[2] 万春芬. 课程思政下的高职院校课题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构建[J]. 职业教育,2022,21(06):3 - 5.

[3] 杜德权,卢永琴. 虚拟仿真平台在工程管理专业实验教

学中的应用[J]. 科技经济市场,2022:100 - 102.

[4] 黄巍. 建设智慧校园,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性

[J]. 新课程,2021(22):107.

[5] 赵静. 来安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D]. 合肥:安徽大学,2018.

[6] 丁长涛,卢民,金浙良. 工业机器人领域“1 + X”证书制

度实施路径研究[ J] .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 (23):

166 - 169.

[7] 聚焦服务交通产业转型 助力推进区域经济发展[N]. 河

北日报,2022 - 12 - 09(版次:10 版).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网页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