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十年功--专业阅读成长系列

发布时间:2022-6-01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融合教育十年功--专业阅读成长系列

【分享】资源教室神器,给你专业版配备清单(一)孤独症谱系障碍是指在发育早期就显示出具有社会沟通和社会交往障碍。这类学生具有显著的沟通、行为、注意、感觉统合等方面的问题。在学校教育中,除了需要教师给予他们关爱、给予专门的帮助和辅导外,还需要特别为他们开展一些不同于普通学生的教育训练或康复服务,包括社交训练、语言沟通训练、社会性注意训练、行为训练、感统训练等。有些教育训练或康复需要借助一些专门的教学具或康复设备才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以下是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随班就读提供专业支持服务的特殊教育中心资源教室的专业版配备项目。 【分享】资源教室神器,给你专业版配备清单(三)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其症状常出现于早期,病变为非进展性,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如肢体瘫痪、肌肉痉挛、姿势异常、运动协调控制异常等。除了必要的手术、药物治疗外,还需要特别为他们开展一些不同于普通学生的教育训练或康复服务。脑性... [收起]
[展开]
融合教育十年功--专业阅读成长系列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51页

【分享】资源教室神器,给你专业版配备清单(一)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指在发育早期就显示出具有社会沟通和社会交往障碍。这类学生具有显著的沟通、行为、注意、感

觉统合等方面的问题。

在学校教育中,除了需要教师给予他们关爱、给予专门的帮助和辅导外,还需要特别为他们开展一些不同于普通学生

的教育训练或康复服务,包括社交训练、语言沟通训练、社会性注意训练、行为训练、感统训练等。有些教育训练或康复需

要借助一些专门的教学具或康复设备才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以下是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随班就读提供专业支持服务的特

殊教育中心资源教室的专业版配备项目。 【分享】资源教室神器,给你专业版配备清单(三)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

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

肉、骨骼问题。其症状常出现于早期,病变为非进展性,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如肢体瘫痪、肌肉痉挛、姿势异常、

运动协调控制异常等。除了必要的手术、药物治疗外,还需要特别为他们开展一些不同于普通学生的教育训练或康复服务。

脑性瘫痪康复的目的是利用各种综合治疗措施纠正异常的运动和姿势,减轻伤残程度,促进脑瘫儿童正常发育。脑瘫

儿童既需要早期干预,更需要长期康复。针对脑瘫儿童的现有能力进行功能障碍评定,制定适合该儿童特点的训练方案。应

用于脑瘫儿童康复功能训练方法很多,如运动疗法常用的有 Bobath 法、Vojta 法、引导式教育等,其它如作业治疗、言语

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传统康复治疗等都是常用的方法,必要时需配备相应的辅助器具训练和家庭教育康复。有些教育训练

或康复需要借助一些专门的教学具或康复设备才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以下设备为针对智力脑瘫学生随班就读的学校资源教

室可选配的基本项目。

资源教室的康复设备应根据脑瘫学生不同的功能障碍针对性地配备,康复设备的型号、尺寸应与学生的体型和能力水

平相适应,学校还可以根据需要借用或利用区县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其他社会机构的康复设备。 四有工作推进方案。

【独家观点】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如何推进随班就读工作?

近年来,随着随班就读工作的推进,一些问题与矛盾也日渐凸显出来,制约了随班就读工作质量的提高,如:普校中行为障

碍、情绪障碍儿童增多,但随班就读教师特教专业水平普遍不高;融合课堂教学与普通学生家长对学业质量及教学安全的焦

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促使我们对资源中心的功能定位、作用发挥等进行了深入思考。 五有课程建设方案。

【融合教育实践研究】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科课程群的构建

2015 年,浙江省教育厅下发《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把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放在课程改革的核心位置,提

出要积极推进差异化、个性化教育,保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和培育每一位学

生的学习潜能和特长,让每一位学生愉快学习、幸福成长。2016 年,浙江省出台了史上首个特殊教育五年发展规划,在“十三五” 期间重点落实一系列促进特殊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的任务,包括深化特殊教育课程改革、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可见,课程改革

是特殊教育改革、提升特殊教育育人质量的关键。而随班就读学科课程群构建正是以普通学校课程为基础、以特殊教育为重点、以

普特融合为目标、以资源教室为阵地,为满足随班就读学生学习发展而开设的系列化专业课程,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普通学校现有课

程的个别化。随班就读学科课程构建并不是简单地将这些课程叠加,而是从随班就读学生的需求出发对普通学校现有课程进行分层、

分类、补充和整合,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普特共享与质量提升。此外,随班就读学科课程群构建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确定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价值导向,以满足随班就读学生发展为重心,从自理、自信、

第152页

自强、自立四大板块,来有序培养随班就读学生立足生活、回归主流、融合发展、自食其力的能力素养。 六有教师发展方案。

【特别关注】普通学校教师融合教育素养职后培训获得越来越多政策支持

融合教育是当今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班就读是我国推进融合教育的重要方式,对于我国特殊教育事业整体发展具

有重要影响。但随班就读受多种因素制约,总体质量并不理想。其中,普通学校教师所具备的与随班就读工作相关专业素养(以下

简称融合教育素养)是最关键的制约性因素。因此,加强普通学校教师职后培训、提升普通学校教师融合教育素养正获得越来越多

政策支持。 【独家观点】资源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路径

随班就读是我国推行融合教育的主要安置形式。为了提高随班就读质量,教育部在出台的《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

建设指南》(以下称为《指南》)中要求:“招收 5 人以上数量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一般应设立资源教室”。随着资源教室

的大范围设立,资源教师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核心人物,并对随班就读工作的推进与发展以及特殊儿童权利的诉求与保障都产生

影响。 【特别关注】广州市教育局印发《广州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加强新时代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结合实际,广州

市教育局制定并于 2021 年 3 月 30 日印发《广州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指导意见》。 一线资源教师:从课程调整到课堂教学

在最顶端的探索栏里输入查询关键词,比如课程调整,你一页页地打开,

你会惊喜万分:你要的全都有,你没想到的还有很多。

一有专家理念引领。

【专家论坛】邓猛教授等谈融合教育课程调整的内涵以及实施策略

根据历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特殊学生进入普通学校和普通班级接受义务教育已成为主流,但特殊学生参与课

程的情况不容乐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课程平行分立,普通学校的特殊学生学习普通课程。而普通学

校和融合教育教师,即为特殊学生及其所在的普通班开展班级管理及教学工作的教师,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限制,很少会在普通教

育课程的基础上为特殊学生设计和实施课程调整,导致学生处于被忽视状态,“教什么”的问题未得到足够重视。融合教育中,为特

殊学生提供课程调整,对其参与课程至关重要。 【融合教育实践研究】实施课程适宜性调整,切实提高随班就读教学质量

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特殊教育需要学生课程的适宜性调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

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注重课程教学调适。普通学校要根据国家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统一教材要求,充分

尊重和遵循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结合每位残疾学生残疾类别和程度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课程教学内容,科学转化教

第153页

学方式,不断提高对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教育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依据普通中小学和特校课标进行课程适宜性改造,组合选用普通中

小学教材和特校教材,形成适合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课程蓝本是随班就读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二有成功实践案例。

【《中国教育报》报道】班里来了特殊孩子,怎么办?

【课程改革】基于学生立场,让普校特教班校本课程落地生根!

普通学校特教班是特殊学生的重要安置形式之一。如何使特教班这一安置形式满足特殊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成长需求?

如何设计课程,能让这些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中得到有针对性的康复,并取得一定的进步?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具有特别意

义。

广中路小学是上海市虹口区唯一一所设有特教班的普通学校,该班主要由智力障碍和自闭症两类学生组成,学校本着“融

合教育”理念,经常组织该班学生融入普通学生中,一起学习,一起活动。2012 年,学校着手制定了《广中路小学学习资源

中心课程实施方案》,并开始设计“广中路小学特教班校本课程”。该课程尝试把教育和医学干预相结合,以课程为载体,让

特殊学生在生理机能或心理上最大限度接近于普通学生,促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三有应用策略指导。

【独家观点】随班就读学科资源教学方案该如何设计与应用?

学科资源教学是随班就读资源教室方案的基础和重心。学科资源教学方案的设计涉及多方面,设计前需经过系统的学情分析

及教学资源评估,据此重点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方案可应用于随班就读学生的补救教学和

拓展教学,在应用时教师需掌握有效的教学技术,以提升教学成效。【独家观点】如何在资源教室中对学习障碍

学生进行补救教学,专家给您建议~

资源教室是在普通学校或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的集课程、教材、专业图书以及学具、教具、康复器材和辅助技术于一体

的专用教室,它具有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提供咨询、个案管理、教育心理诊断、个别化教育、教学支持、学习辅导、补救教

学、康复训练和教育效果评估等多种功能,其目的是满足具有显著个别差异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学习障碍(Learning

Disorders,简称 LD),指因中枢神经损伤所导致的感觉和大脑信息加工紊乱。学习障碍通常包括发展性的学习障碍与学业

性的学习障碍,前者如注意力缺陷、知觉缺陷、视动协调能力缺陷和记忆力缺陷,后者如阅读障碍、书写障碍和数学障碍。

在资源教室中对学习障碍学生进行补救教学,可弥补差异,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专家论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邓猛教授畅谈培智学校绘本教学

绘本被认为是儿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读本,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特殊教育,特别是培智教育中。绘本以直观形象的方式

将信息传递给小读者,符合智障学生的认知规律。《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2016 年版)》明确规定了培智学校学生

应具有初步的阅读兴趣,能阅读简单的绘本或儿童文学作品。新课标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更多研究者、一线教师关注培智学

校绘本教学问题。本期“专家论坛”转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邓猛教授新作《让残疾儿童在阅读绘本中快乐成长》,以飨读者。 【备课包】给自闭症儿童一个支持性学习环境

第154页

绝大多数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都存在感知觉异常,最新的《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

五版)》(DSM-V)将“整合感知觉信息存在困难或寻找感觉刺激或避免感觉刺激”作为自闭

症谱系障碍的一条诊断标准。实证研究表明,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中约有 45%~95%的个体存在

感觉异常,学龄前患儿中有 69%~90%。

由于感知异常,许多被普通人群欣然接受的环境却极有可能使这类儿童感到混乱和恐惧,从而

引发他们的问题行为和退缩行为,阻碍他们的学习与发展。因此,需要为他们设计一个支持性

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其心理行为发展和潜能的最佳发挥。

【干货贴】新学年来啦,给你教室布置 tips~ 近年来,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对象从单一障碍逐渐变为多重障碍,尤其在智障教育领域,教育对象从轻度智力障碍逐

渐变为中重度智力障碍。适应性行为缺陷是这些中重度智障儿童主要的缺陷之一。这些儿童入学后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群,

缺乏大量的经验准备,很难适应学校生活,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的开展。

环境层次最里层的微观系统(microsystem)是指个体生活的环境或其周遭环境,如家庭、学校和社区。对学生来说,

学校是除家庭以外对其影响最大的微观系统,而教室则是学生最主要和最关键的学校教育环境。教室环境作为一种真实的存

在,实际上是在“默默地说话”“默默地育人”,会使学生各方面受到熏陶、培养和锻炼。因此教室环境布置,作为班级管理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学班主任每个学年伊始首要的工作之一,特殊教育学校同样如此。 四有不同地区实例。

【视野】美国残疾学生融入普通课程教学的发展与支持策略

以融合为导向,不断推进残疾学生融入普通课程教学是美国保障特殊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为确保残疾学生有效参与并达到

全美统一的《共同核心州立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CCSS)要求,2013 年美国教育部门专门颁布了《残疾

学生应用指南》,对特殊教育领域如何实施 CCSS 作了相应地说明。如今,“如何确保 CCSS 在特殊教育领域得到有效实施已

成为美国教育界广为关注的重要事项之一”。 【视野】美国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育安置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育安置已经成为当今不可忽视的问题。美国为保障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受教育权利,早在 1975 年

实施的《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中就将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归入情绪行为障碍类,要求各州为所有 3~21 岁残障儿童提供免费、适

当的公立教育,同时确定了零拒绝、适当教育、最少限制环境等原则,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与其他残障儿童一样,享受多种教育安

置形式,其中以全日制的特殊教育班或隔离式特殊教育学校为主。1990 年,美国对《障碍者教育法》(IDEA)进行了修订,细化

了受教育的对象,提出了 0~2 岁特殊儿童均有享受恰当免费公共教育的权利,并首次确定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是残疾障碍中的一个

类别,需要在最少限制环境中接受教育服务,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才被真正纳入普通学校。1997 年,美国联邦政府将《障碍者教育

法》的 H 部分修改为 C 部分,凸显全纳教育理念,并提出尽最大可能在“自然环境”(指在“家中”和“有普通儿童参与社区”)下进行 0~

2 岁残障儿童的教育干预服务。

至此,美国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教育安置踏上了融合之路。 【比较与借鉴】以学生发展为本:看香港培智学校高中课程设置及实施

香港政府于 1997 年颁布的《弱智儿童课程指引》强调:无论其是否需要特殊教育服务,一般儿童的需要基本上都是相同的,有特

殊需要的儿童不应该被视为有别于普通儿童,因此特殊学校课程与普通学校有着共同培养目标,皆以充分发挥儿童的潜能为最终目

标。在这一课程文件指引下,香港境内的所有特殊学校都与普通学校共享宽广、均衡而讲求深度的共同课程框架。香港教育局规定:

特殊学校也需要在同一课程框架指引下进行课程改革,以此实现普通学校与特殊学校教育由“双轨”向“接轨”转变。考虑到智力障碍

学生的能力与课程框架要求之间的落差,香港政府提出了“同中纳异”“求同存异”的课程调适原则。所谓“同中纳异”是指调适普通学

第155页

校的课程以适应智力障碍学生的能力水平,而“求同存异”即将普校和特校的课程有机结合,设计能够满足所有学生不同教育需要的

课程。【自闭症儿童教育研究】台湾地区普通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实例

辅导特殊儿童是一件深具挑战性的工作,而自闭症儿童在特殊儿童的辅导中又是难度较高的一个群体。针对一名具有沟通困难、社

交技巧不足、行为刻板等问题的普通小学自闭症儿童,学校教师团队通过 3 年多的辅导干预,使其问题行为有了极大改善。 【融合教育实践研究】台湾地区幼儿教师实施融合教育案例研究

【融合教育实践研究】融合式体育课程的实施与调整

【融合教育实践研究】冲动是魔鬼,后果太可怕!一个特别设计让特殊孩子学会管理情绪、表达

情绪

五还有最重要的课程标准解读系列。

【课标解读】专家帮你全面理解《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康复训练课程标准》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康复训练课程标准》是为满足培智学校不同学生的康复需求而设置,以期补偿学生身心缺陷,帮助学生

实现学习与发展。因此,《课程标准》以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和身心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注重功能改善与潜能开发,强调教

育与康复的有机结合。 【课标解读】洪佳琳老师解读《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下文简称《课程标准》)在研制过程中遵循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工具性、

人文性与生活性相统一,面向全体与兼顾差异相结合,提升语文素养与生活核心教育相结合等基本原则,坚持以培智学校学生发展

为本的课程观、吸纳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髓、强调“以生活为核心”的课程理念、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和语文素养等总

体设计思路,保障了《课程标准》研制的科学性、适切性和发展性。 【新课标·新教材】《聋校义务教育律动课程标准》解读

律动课程是聋校根据聋生特点设立的一门美育课程,20 世纪 50 年代从苏联聋校引进,教学内容包括音乐感受、舞蹈、

体操、游戏、简单唱歌等。其目的是利用学生的残余听力,锻炼他们的触觉、振动觉,发展动作机能和语言,培养学生对韵

律的初步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活泼、团结、友爱和遵守纪律的品质。经过 60

多年的发展,律动课程逐渐实现了本土化,成为中国聋校特色课程之一。 【课标解读】专家解读《聋校义务教育沟通与交往课程标准》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与交往方式。听觉损伤导致聋生的语言障碍,使其不能像其他儿童那样,借助语言发展较为

顺利地形成良好的沟通与交往能力。聋生的语言发展也呈现出多样性,不仅包括口语、书面语,还有手语。所以《课程标准》

的研制,充分考虑聋生沟通与交往的特殊性,课程目标定位适度;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多种沟通方式。同时,《课程标准》

致力于聋生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发展和社会交往素养的提高,高度重视聋生的沟通与交往实践,在教学实施中,紧密联系聋生

的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沟通与交往场景,统合多种沟通交往方式,满足聋生沟通与交往能力发展的特殊需要,突出沟通与

第156页

交往课程实践性的特点。 【新课标·新教材】《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劳动技能课程标准》解读

培智学校的劳动技能教育能帮助特殊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和融入社会,对特殊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

智学校义务教育劳动技能课程标准》是在深入分析和借鉴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培智学校学生

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而编制的,旨在让学生通过自我服务、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生产劳动技能的学习,形成独立或

半独立的生活能力,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和就业打好基础。 【新课标·新教材】《盲校义务教育社会适应课程标准》解读

《盲校义务教育社会适应课程标准》强调了该课程的补偿性、综合性和情境性,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现了社会生活三大情境范

围(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适应四大模块(生活适应、人际适应、学习适应和职业适应)的整合,确立了结构化且螺旋式上升

的内容体系,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活动建议。 【课标解读】《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艺术休闲课程标准》解读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艺术休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要(2010—2020 年)》《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 年)》的精神与要求为指导,以《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

实验方案》为依据,参照《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深入分析和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广泛征求专家、教师和

家长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培智学校学生(以下简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编制而成。

六、课程内容

艺术休闲课程分为四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又分为不同的内容维度。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能力水平,结合

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课程标准》将课程具体内容设置为基本内容和带“*”的拓展内容。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休闲能力基础按

需设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带“*”的内容增减并不影响整体课标的完整性。

(一)休闲认知

知道什么时间可以休闲,休闲的时候可以做些什么活动,在什么地方休闲,知道自己喜欢怎样休闲。这一内容的学习,

可以让学生了解丰富的休闲活动,为其休闲生活提供更多的选择,提高其生活质量。

(二)休闲选择

能根据兴趣爱好、需求和能力基础,选择适合的休闲活动和场所,形成基本的自我决定能力。自我决定能力是培智学

校学生发展的重要能力,也是决定学生休闲生活品质的关键,更是学生个体人权的体现与维护。休闲选择这一维度充分体现

了自我决定能力的培养。

(三)休闲技能

学会安排休闲活动;能与同伴合作开展休闲活动;能在休闲活动中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及行为;能利用合适的休闲资源;

能在休闲活动中注意安全。安排、合作、自我控制、资源利用、安全,这些是休闲技能领域目标的关键词,是教育教学的重

点。

(四)休闲伦理

了解休闲活动的行为准则;能选择参与健康、有品位的休闲活动,形成正确的休闲价值取向。休闲伦理是休闲品质的

重要体现。课程既要求学生学会休闲,也要求学生知道哪些休闲行为是恰当的。休闲应该是健康的,适度的,有品位的。 我仅仅从百宝库中例举了部分,如果你对某一个例举有兴趣,那可以在探

索栏目中输入名称就可以全文阅读,当然你还可以参照我的专题搜索方法,按照

第157页

你的需要精准搜索。

小小公众号,特教大世界。真是一位好导师,真是一位好帮手,真是融合

好伴侣:掌握现代特教,融合教育必要。

喜欢我,你就下载我。喜欢我,你就应用我。喜欢我,你就成为我。

第158页

从“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到”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二期、第三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比较阅读

储昌楼

写在前面:

本文是为制订江苏省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作的资料准备,是个人学习心得体

会,是个人解读,表达的是个人观点意见,不代表任何机构组织,不揣粗陋,仅

供参考。本文中的国家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是意见讨论稿,相关内容将以最

终发布为准。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特殊教育处处长黄伟出席“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服务于国

家特殊教育发展重大决策研讨会”讲话中强调:步入“十四五”,特殊教育进入

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完善特殊教育

保障机制”的重要精神,按照“拓展、融合、提升”的总体思路编制实施好第三

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不断完

第159页

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通过第二期与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讨论意见稿的比较

性阅读,进一步理解新时期特殊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进一步理解国家第三期特殊

教育提升计划。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 年)全文 4829 字,四大部分。导语

84 字;一、重要意义 351 字;二、总体要求 885 字;三、主要措施 2952 字;四、

组织实施 541 字。

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21─2025 年)讨论意见稿全文五大部分。导

语;一、总体要求;二、拓展发展成果,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三、推进融合

教育,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四、提升支撑能力,不断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五、组织实施。

比较:二、第三期相同的部分有导语、总体要求、组织实施三部分;第二

期多了重要意义、主要措施。第三期将主要措施细化为三大部分,突出了特殊教

育体系、特殊教育质量、特殊教育保障机制三大关键词。

重点:第三期内容更为精干,重点突出,方向明确,重在措施落实。

第160页

一、关于导语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 年)导语 84 字。

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办好特殊教育的要求,落实《国家教育事业

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进一步

提升特殊教育水平,特制定本计划。

比较:第三期的导语为三句,首句强调了特殊教育的重要意义。在第二期中

第一部分“一、重要意义 351 字阐述:

近年来,各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认真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2014—2016 年),残疾人受教育机会不断扩大,普及水平明显提高;财政投入

大幅增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教材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教

育质量进一步提升。但是,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在中西部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

贫困地区普及水平仍然偏低,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发展整体相对滞后,特殊

教育条件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待遇偏低、专业水平有待提

高。

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 年),是巩固一期成果、进一步

提升残疾人受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

务,是增进残疾人家庭福祉、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重要举措。各级政府要充分

认识实施第二期提升计划的重要意义,履职尽责,攻坚克难,持续推进特殊教育

改革发展。

第二期中强调的是“必然要求”“重要任务”“重要举措”;第三期突出的

是“重要组成部分”“重要内容”“重要任务”。

第三期次句突出“显著提升”,回应了第二期的“必然要求”“重要任务”

第161页

“重要举措”。

第三期第三句明确计划目标是“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第二期是“进

一步提升特殊教育水平”。

二、关于总体要求

比较:第二期、第三期都有指导原则与主要目标两部分,第三期多了指导

思想,第二期多了重点任务。

第二期原则

1.坚持统筹推进,普特结合。

2.坚持尊重差异,多元发展。

3.坚持普惠加特惠,特教特办。

4.坚持政府主导,各方参与。

第三期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特教特办。

2、坚持精准施策,分类推进。

3、坚持促进公平,实现共享。

4、坚持尊重差异,多元融合。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一)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推进,普特结合。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

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全面推进融合教育。普通学校和特殊

教育学校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相互支撑。

2.坚持尊重差异,多元发展。尊重残疾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潜能开发和

第162页

缺陷补偿,提高特殊教育的针对性。促进残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他们适应社

会、融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3.坚持普惠加特惠,特教特办。普惠性教育政策和工程项目要加大支持特

殊教育的力度。根据特殊教育实际,专门制定特殊的政策措施,给予残疾学生特

别扶助和优先保障。

4.坚持政府主导,各方参与。落实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展特殊教育的责

任,加强省一级对特殊教育的统筹。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学校、家庭和社

会相互配合。

重点:三个基本一致:政府主导、尊重差异、坚持推进,关键表达上有所

变化。政府主导由“各方参与”变“特教特办”;尊重差异由“多元发展”变“多

元融合”;坚持推进由“普特结合”为“精准施策”。

第三期将第二期的“坚持普惠加特惠”与政府主导作了整合,另外提出一条

原则:坚持促进公平,实现共享。这与最新的共享理念相一致。

总体目标第二期共三句话,比较概括笼统。第三期五个方向,目标明确具

体。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到 2020 年,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

入学率达到 95%以上,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规模显著扩大。特殊教育学校、

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运行保障能力全面增强。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建

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爱心的特教教师队伍,特殊教育学

校国家课程教材体系基本建成,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质量整体提高。

重点:第三期首次有了总目标表述,“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体系初步建立。”

第163页

数字变化有两处,一是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由 95%提高到 97%;二是“实

现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从学前到高中阶段 15 年免费教育”。

第三期字数上的增加主要是多了两大目标全新表达,新增加的两大目标也就

是第三期计划落实重点与焦点。

第三期新增加的指导思想,有两个关键句,一是“拓展、融合、提升的总体

思路”,二是“以适宜融合为目标”。

第二期提升计划中的重点内容部分,已经相应的融合到五大方面的目标要

求中。

三、关于主要措施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主要措施的(一)(二)部分,调整表达为第三期

二、拓展发展成果,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新增加了有效推进孤独症儿童教育

一条目。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第164页

(一)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以区县为单位,逐一核实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数据。通过特殊教育学校

就读、普通学校就读、儿童福利机构(含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特教班就读、

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落实“一人一案”,做好教育安置。儿童福利机构特教班

就读和接受送教上门服务的残疾学生纳入中小学生学籍管理。

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就近安排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

育。以区县为单位统筹规划,重点选择部分普通学校建立资源教室,配备专门从

事残疾人教育的教师(以下简称“资源教师”),指定其招收残疾学生。其他招

收残疾学生 5 人以上的普通学校也要逐步建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依托乡镇中心

学校,加强对农村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继续办好特教班

或特殊教育学校。

发挥特殊教育学校在实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中的骨干作用。到 2020 年,

基本实现市(地)和 30 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都有一所特

殊教育学校。不足 30 万人口没有特殊教育学校的县,由地市对行政区域内的特

殊教育学校招生进行统筹。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举办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

(部)。

对不能到校就读、需要专人护理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采取送教进社区、进

儿童福利机构、进家庭的方式实施教育。以区县为单位完善送教上门制度,为残

疾学生提供规范、有效的送教服务。

(二)加快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

支持普通幼儿园接收残疾儿童。在特殊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

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普遍增加学前部或附设幼儿园。在有条件的地区设置专门招收

第165页

残疾孩子的特殊幼儿园。鼓励各地整合资源,为残疾儿童提供半日制、小时制、

亲子同训等多种形式的早期康复教育服务。为学前教育机构中符合条件的残疾儿

童提供功能评估、训练、康复辅助器具等基本康复服务。

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通过随班就读、举办特教班等扩大招收残疾学生的

规模。招生考试机构为残疾学生参加中考提供合理便利。依托现有特殊教育和职

业教育资源,各省(区、市)集中力量至少办好一所面向本地区招生的盲人高中

(部)、聋人高中(部)和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特教高中资源不足的地市在特

殊教育学校增设高中部。加强职业教育,支持校企合作,使完成义务教育且有意

愿的残疾学生都能接受适宜的中等职业教育。

普通高等学校积极招收符合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进行必要的无障碍环境改

造,给予残疾学生学业、生活上的支持和帮助。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指导

意见。统筹残疾人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支持高校增设适合残疾人学习的相关专

业,增加招生总量。

支持普通高校、开放大学、成人高校等面向残疾学生开展继续教育,支持各

种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和完善残疾人终身学习通

道。加强就业指导,做好残疾人教育与就业衔接工作。实施《“十三五”残疾青

壮年文盲扫盲行动方案》,多种形式开展残疾青壮年文盲扫盲工作。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主要措施的(三)(四)(五)部分,调整表达

为第三期四、提升支撑能力,不断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三)健全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在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 6000 元补助标准基础上,

第166页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根据学校招收重度、多重残疾学生的比例,适当增加年度预算。

各省(区、市)根据残疾学生类别多、程度重、教育成本高等特点,在制定学前、

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时,重点向特殊教育倾斜。随班就读、

特教班和送教上门的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特殊教育学校执行。县级

以上人民政府可根据需要,设立专项补助资金,加强特殊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改

善办学条件。中央财政特殊教育专项补助资金重点支持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

加大残疾学生资助力度。义务教育阶段在“两免一补”的基础上,针对残疾

学生特殊需要,统筹资源倾斜支持残疾学生,提高补助水平。对家庭经济困难的

残疾学生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优先资助残疾学生,

逐步加大资助力度。建立完善残疾学生特殊学习用品、教育训练、交通费等补助

政策。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特殊教育学校,支持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社会福利

机构向残疾人提供特殊教育。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公民个人捐资助

学。

(四)健全特殊教育专业支撑体系

区县建立由教育、心理、康复、社会工作等方面专家组成的残疾人教育专家

委员会,健全残疾儿童入学评估机制,完善教育安置办法。建立部门间的信息交

流共享机制。

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提供特殊教育指导和支持服务。

没有特殊教育学校的区县,依托有条件的普通学校,整合相关方面的资源建立特

殊教育资源中心。

各级教研机构配备专职和兼职特殊教育教研员。鼓励高等学校、教科研机构

第167页

以多种形式为特殊教育提供专业服务。建立健全志愿者扶残助学机制。发挥乡镇

(街道)、村(居)民委员会在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信息收集、送教上门、社会

活动等方面的支持作用。加强家校合作,充分发挥家庭在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和康

复中的作用。

(五)加强专业化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支持师范类院校和其他高校扩大特殊教育专业招生规模,提高培养质量。加

大特殊教育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力度。各地采取公费培养、学费减免、助

学贷款代偿等措施,为中西部贫困地区定向培养特殊教育教师。鼓励有条件的高

等学校加强学前、普通高中及职业教育的特教师资培养。普通师范院校和综合性

院校的师范专业普遍开设特教课程。在教师资格考试中要含有一定比例的特殊教

育相关内容。到 2020 年,所有从事特殊教育的专任教师均应取得教师资格证,

非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还应经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特殊教育专业培

训并考核合格。加大培训力度,对特殊教育教师实行 5 年一周期不少于 360 学时

的全员培训。“国培计划”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和骨干教师的培训。省一级承

担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培训,县一级承担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教师、资源教师和送教

上门教师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各省(区、市)可结合地方实际制定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加强康

复医生、康复治疗师、康复训练人员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并对招收重度、

多重残疾学生较多的学校,适当增加教职工配备。为招收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配

备专兼职资源教师。落实并完善特殊教育津贴等工资倾斜政策,核定绩效工资总

量时适当倾斜。对普通学校承担随班就读教学管理任务的教师,在绩效工资分配

上给予倾斜。为送教上门教师、承担“医教结合”实验相关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

第168页

和交通补助。根据特殊教育的特点,在职称评聘体系中建立分类评价标准。将儿

童福利机构特教班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工作纳入当地教师职务(职称)评聘规

划,拓宽晋升渠道。关心特教教师的身心健康,改善特教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表彰奖励教师向特殊教育教师倾斜。

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最大的亮点与主要新增加内容就是第三部分。原第

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第六部分也分解在这一部分相关表述中。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六)大力推进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依据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2016 年版),

编写完成中小学各科教材。将新课标新教材的有关培训统筹纳入“国培计划”和

省级全员培训。研制多重残疾、孤独症等学生的课程指南。加强学前、普通高中

及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建设。

推进差异教学和个别化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加强特殊教育信息化

建设和应用,重视教具、学具和康复辅助器具的开发与应用。加强特殊教育学校

图书配备,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培养残疾儿童良好阅读习惯。创新随班就读教育

教学与管理模式,建立全面的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特殊教育质量监测制度,探索

适合残疾学生发展的考试评价体系。

四、关于组织实施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第169页

(三)营造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的氛围。

(四)加强督导检查。

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五、组织实施

1. 加强组织领导。

2. 健全工作机制。

3. 强化督导评估。

重点:第三期少了“营造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的氛围。”。

五、综述:

(一)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重要的数据有:

1、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 97%

2、实现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从学前到高中阶段 15 年免费教育

3、到 2025 年实现每个县(区、市)都有一个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部(班)

第170页

4、在每省(区、市)至少办好一所盲、聋高中(部)

5、到 2023 年实现省、市、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全覆盖

6、到 2025 年基本实现乡镇(街道)小学和初中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全覆盖

7、到 2025 年 20 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区)办好一所达到标准的特殊教育学校。

8、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从幼儿园到高中全学段衔接的 15 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

校。

9、20 万人口以下的县(市、区)要在乡镇寄宿制学校设立特殊教育班,提升农

村地区特殊教育服务能力。

10、到 2025 年将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至每生每年 10000 元以上

11、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每年支出不低于 10%支持残疾学生职业教育

12、到 2025 年将特殊教育教师津贴标准提高至基本工资的 30%,

13、有条件的地区可按当地普通学校绩效工资基准线的 20%核增特殊教育教师绩

效工资总量

(二)重要的增加有:

1、有效推进孤独症儿童教育。

2、推进融合教育,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三) 重要的概念有:

1、共享理念与原则

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做到有教无类,促进他们共享社会

发展成果,让每一名残疾儿童都有人生出彩机会。努力让每一个孩子享受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发展成果,努力让每一名残疾儿童少年拥抱阳光幸福的未

来。

第171页

2、适宜融合的特教目标

以适宜融合为目标办好特殊教育。尊重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

做到因材施教,实现适宜发展。

3、融合教育提升教育质量

加强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推动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促进医教、

康教、科教融合。强化融合教育专业支持。

(四)十大重点工作:

1、推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完善送教上门服务标准

2、设置专门招收残疾儿童的特殊幼儿园

3、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及较大城市建设专门的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

4、研究制订孤独症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5、研究制订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教育教学指南

6、国家研究制订特殊教育质量评价指南

7、持续开展融合教育示范区示范校、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创建工作

8、开展面向残疾学生的“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

9、实施“辅助器具进校园工程”

10、推进特殊教育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建设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翻页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