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立意为先 统帅全文
立意,也就是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写作动笔之前复杂的思维过程,它不仅决定着材
料的取舍,更是确定文章写作方向和主题的关键阶段,影响着文章的布局谋篇、表达手法的
运用。 因此,要做到立意正确,还要做到立意新颖,不做老生常谈,更不能立意肤浅。
一、立意要正确
所谓“立意正确”,一方面是指思想内容健康,另一方面是指符合题意要求。 思想内容健
康就是立意积极,主题鲜明,传递社会正能量,宣传真、善、美,观点不偏激,证据以及叙事符
合大众的审美观,用语优美文雅。 在各地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都有明确规定,作文要思想内
容健康,甚至在这方面有“一票否决权”,凡是思想内容不健康的作文会被评判为四类以下的
等次,尤其要避免过于激进和明显颓废倾向的出现。
烦恼。 愁苦。 哭喊。 悲剧。
天上作业在天上飞,地上人儿在地上追。 生在哭,师在笑。 作业是无辜,人间是无情,课
间十分钟,作业是枷锁,习题是牢笼,走廊上除了几根所谓“老油条”之外,再也没有人的影
子。 望着那蔚蓝的天,没有什么可以觉得稀奇,瞥见那碧绿树,事实是如此残酷……
上面文段中很显然,这是小作者在“发泄”心中对作业压力现实的不满,也算是小作者真
实情感的表达,但是用“烦恼。 愁苦。 哭喊。 悲剧”开头是不是显得气氛有些压抑呢? “生
在哭,师在笑”“事实是如此残酷”这样的语句不是每个阅卷老师都能够接受的,这样明显的
颓废不就加大了作文被评判为四类等次的风险了吗?
立意符合题意要求,就是说要围绕着写作话题来确定写作的主题,做到立意集中鲜明,
尤其是不能偏离写作话题。
二、立意要新颖
初中生写作,总离不开有关“亲情” “成长” “校园” “励志”等常见的写作话题,可谓“年
年岁岁题相似”,因此要避免人云亦云,要在立意新颖方面下功夫,尽力做到“岁岁年年意不
同”,让文章以立意新颖取胜。
1. 标新立异,独辟蹊径。 作文讲究创新,在立意时可以突破常规,运用发散思维进行构
思立意。 比如,一提到“答案”,考生自然会想到试题答案,这未免太狭窄。 如成都的中考作
文命题题目就是“答案”,但写作引导语中有“试卷上,我们填写答案;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寻
求答案”的表述,就意在引导考生,要突破思维常规,进行新颖立意。 再比如,广东省中考作
文“恒”这个题目,“恒心”“执着”“不忘初心”“持之以恒”等都是写作的关键词,很多考生也
自然会想到名人、伟人的有恒心、有毅力的故事等,这也是常规思维。 如果也换个角度去思
考,不局限于名人、伟人,也可以从国家的角度写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做到了哪
些;或者从其他事物的角度看问题,比如写一只顽强的虫子怎样用毅力克服困难的等。 这样
写作的选择对象范围不但更大了,文章也就有立意新颖的基础了。
2. 反弹琵琶,匠心独运。 这种立意方式也就是运用逆向思维,不说人云亦云的话。 比
如,湖北荆门市中考作文“经历了 ,我长大了”这个题目,很多考生自然会想到经
历“挫折”“磨砺”“失败”等等所谓“负面”营养,才能长大。 其实,“成功” “旅行” “创新”等
等正面立意同样能写出符合题意要求的作文,反而因为这样立意的较少,写出的作文更容易
取得阅卷老师的认可。 再比如, 甘肃省中考作文命题“唱给 的赞歌”,一般思维可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