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好人 2023年卷

发布时间:2024-8-07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广州好人 2023年卷

敬业奉献篇 151没有条件为他们调换铺位的时候,要做好安抚工作,尽量协助他们上下铺,确保他们在车上的安全,尽全力为老人的出行提供便利和优质的服务。在值乘中,他总会坚持多走几步、多问几声、多动几下、多看几眼、多想几分,把用心服务,诚信服务时刻记在心间。发现需要重点照顾的老弱病残旅客要及时提供帮助,2022 年 4 月 21 日,在三亚站台立岗时,他在 6 号车厢门口看见两位戴着黑色墨镜的旅客互相搀扶着小心翼翼地准备上车,便立即走上前询问。经了解,这两名旅客双目失明,一起在海口打工,乘坐火车去上班,列车运行中他重点照顾这两名特殊的旅客,列车到达海口站,他把盲人夫妻平安交到了站台工作人员手中。因为他值乘的列车横跨祖国南北,温差变化大,他养成了一个小习惯。出乘前,他都会先查询天气,提前对车上可能发生的状况做好预想,提早准备。他制定了“温馨提示牌”,把了解沿线各大车站的气温写在小黑板上,提醒大家注意添减衣服。在海南天气炎热的时节,他对车班的乘务员有一个不变的要求,就是当列车过海不供电的时候,不管车厢里有多热,乘务员都一定要站在车厢里,当旅客有需要的时候,能在第一时间为他们解决问题。在日常班组管理... [收起]
[展开]
广州好人 2023年卷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51页

敬业奉献篇 151

没有条件为他们调换铺位的时候,要做好安抚工作,尽量协助他们上下铺,

确保他们在车上的安全,尽全力为老人的出行提供便利和优质的服务。

在值乘中,他总会坚持多走几步、多问几声、多动几下、多看几眼、

多想几分,把用心服务,诚信服务时刻记在心间。发现需要重点照顾的

老弱病残旅客要及时提供帮助,2022 年 4 月 21 日,在三亚站台立岗时,

他在 6 号车厢门口看见两位戴着黑色墨镜的旅客互相搀扶着小心翼翼地

准备上车,便立即走上前询问。经了解,这两名旅客双目失明,一起在

海口打工,乘坐火车去上班,列车运行中他重点照顾这两名特殊的旅客,

列车到达海口站,他把盲人夫妻平安交到了站台工作人员手中。

因为他值乘的列车横跨祖国南北,温差变化大,他养成了一个小习

惯。出乘前,他都会先查询天气,提前对车上可能发生的状况做好预想,

提早准备。他制定了“温馨提示牌”,把了解沿线各大车站的气温写在

小黑板上,提醒大家注意添减衣服。在海南天气炎热的时节,他对车班

的乘务员有一个不变的要求,就是当列车过海不供电的时候,不管车厢

里有多热,乘务员都一定要站在车厢里,当旅客有需要的时候,能在第

一时间为他们解决问题。

在日常班组管理中,他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持续以新时期共产党

员先进性的标准要求鞭策自己,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疫情期间,

他多次主动请缨,冲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三亚往返北京西的值乘重点

任务较多,他始终做到应急任务冲上前,多次协助完成各项突发任务,

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担当。

第152页

152 广州好人(2023 年卷) 黄飞云,女,1992 年生,中共预备党员,现任钟落潭镇卫

生院精防人员。在院工作 4 年,她爱岗敬业,以实际行动践行

一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与同事们一起守护着辖区内 1007 名

患者,用爱为他们撑起了一片天空。

人物小传:

黄飞

在钟落潭镇卫生院,黄飞云与同事一年打电话回访 8000 余人次,

开展面访 9000 余人次,平均对每位在册患者电话回访 8 次,上门走访

及视频面访 9 人次,此外,每年还要为近 800 人次提供免费体检。在这

个过程中,黄飞云和同事一起对所有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全覆盖排查,评

估患者近期的病情变化、服药情况、康复状态并登记在册;筛选评估出

存有风险或病情不稳定人员,提示家属继续督促患者服用药物,根据患

主要事迹:

第153页

153

敬业奉献篇

者情况,建议家属就近将患者送至精神科诊门诊调整药物或住院治疗;

将情况与辖区派出所、村 ( 居 ) 工作人员进行信息交换,做到多方备案,

多方监管。细心、有韧劲、善于沟通、主动热情,是大家对黄飞云的评价。

面对工作中的困难,黄飞云总是不愿认输,不断摸索好的方法去解

决问题。薄薄的一页“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评估表”,从内容设置到制作成型,

她反复推敲修改了多次。这张表格罗列了患者肇事肇祸危险等级,以及

近半年内符合1-5级的肇事肇祸行为,给工作的开展定下了具体评估标准。

为让患者按时服药,黄飞云每次都要向患者和家属询问服药情况,“给

患者及家属讲解一些治疗知识,他们治疗和服药的依从性会有所提高。”

几年下来,患者服药率由 2019 年之前的 71% 提高到现在的 87.36%。

疫情最紧张的时期,广州白云区部分医院停诊,实施封闭式管理,

钟落潭镇的精神障碍患者一度面临“断药”情况,有的患者因为缺药情

绪不稳定。黄飞云了解后,与患者所在定点医院取得联系,希望能送药

上门,以解燃眉之急。她与同事逐一打电话搜集信息,花了 4 天半的时间,

共筛查出约 200 名需要用药的患者,之后集中向医院提出请求。很快,

药品被送达钟落潭镇卫生院。对于无法来取药的家庭,黄飞云和同事们

就开车把药品送到患者所在村 ( 居 ),由工作人员一一配发。看到工作的

成果,黄飞云十分欣慰:“自己所做的工作能够帮助大家,这对我来说

是最大的鼓舞。”

第154页

154 广州好人(2023 年卷) 黄红,女,1985 年生,广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调解庭

副庭长。她用真诚诠释公平与正义,不断创新调解方式方法,

融通法理,满腔真情,使大量案件得到及时高效化解,为构建

和谐劳动关系、优化营商环境做出了突出贡献。

人物小传:

勇于探索是黄红的一贯作风,她经常讲“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才能高效快速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日常工作中,她坚持向一线、向同行、

向书本学习,系统梳理现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法律法规和最新司法解释,

整理形成了近 6 万多字的学习笔记。她常说“一人强不是强,众人强才

是真的强”,为了提升全市仲裁系统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她从“调解能手”

转变为“黄老师”,先后多次在市、区两级组织的仲裁调解员培训班上

主要事迹:

第155页

敬业奉献篇 155

担任授课老师,为各级调解员和企业人员传授调解方法,参训人员达到

2000 多人次。她所在的广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三方联合调解中心被国家人

社部、全国总工会、中国企联、全国工商联评为 2021 年度全国首批百家

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

2020 年,面对突发疫情影响,很多群众和企业难以到现场参加调解,

导致大量劳动争议案件积压。黄红深入思考,运用信息化“异步庭审”平台,

组织当事人线上异步调解,使调解周期缩短了 30% 以上。在广州市劳动

争议仲裁院成立案前调解庭之初,黄红立即主动请缨加入案前调解小组,

通过分类先行调解、分流衔接裁决,使进入案前调解程序的争议案件快

速得到解决。从事调解工作三年多来,她共调解案件 2300 余件,涉及人

数 3000 多人,涉案金额达到 1.5 亿元,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优化营商

环境作出了突出贡献。

秉承公心调解矛盾纠纷,以温情暖人心,是黄红矢志不渝的追求。

作为一名仲裁调解员,黄红用她的真情践行着“和谐仲裁”的理念,依

法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她心系群众,聚焦群众的急难问题。经过

她的多方协调,多元调处,使 19 起工伤类案件得到妥善解决,涉案金额

298.62 万元,确保受工伤务工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工人李某在工

作中腿部摔伤,他是家庭经济来源的唯一顶梁柱,当他拿到企业支付的

工伤赔偿金后,杵着拐杖特地前来当面致谢,但却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

出来。

和谐劳动关系是良好营商环境的基础。黄红注重分析新形势下劳动

关系的新特点、新问题,积极倡导和促进劳动者与企业同呼吸、共生存、

渡难关,通过案前调解促使一大批争议案件得到柔性化解,增强了市场

主体和劳动者的获得感,助力广州优化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

第156页

156 广州好人(2023 年卷) 1975 年 2 月,16 岁的黄树辉刚参加完乡村电影放映员培训,就肩

负起了从化县赤草村乡村电影队队长的职责,负责辖区内二十多个行政

村的放映任务。黄树辉凭着年轻人满腔的热血、对工作无比的热情和强

烈的责任心,欣然接下这项艰巨的任务。

接下来,黄树辉和放映队员们辗转于辖区的城镇、乡村、学校和厂

矿企业,日以继夜地开展放映工作。肩负着在农村传播文化的使命,放

黄树辉,男,1955 年生,从化区街口街赤草村村民。1975

年,黄树辉成为广州从化第一批乡村电影放映员,48 年来,他

在电影放映工作上踏实肯干,业务上精益求精,为城镇及边远

山区的人民群众送去欢乐,积极担起电影文化传播的使命。

主要事迹:

人物小传:

第157页

敬业奉献篇 157

映员要爬山涉水深入农村,必达和准时是他们的信念。每到一处,黄树

辉在对放映设备进行认真细致地检查和调试后,便热情和当地的工人、

农民、师生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情况。闲暇之余,

黄树辉还带头主动为当地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电器维修、搞好

工作地点范围内外的环境卫生、帮助农民兄弟干农活、给孩子们讲一些

乡村以外的新鲜事物等。他也从此得名“电影辉”,成为十里八乡的“明

星”,所到之处大受欢迎。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流动

放映队这一行业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1997 年后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

台。

“如今想看一部老电影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老电影依然是

许多人难忘的情怀。”为了让这种情怀得以延续,避免老电影在时间的

洗礼下消失,2011 年,在黄树辉的努力下,从化地区老放映员协会成立。

他与同行战友们一同收集大量的放映设备,包括各种型号的放映机、发

电机、电影拷贝及其他配件,在自己家里腾出一层 120 多平方米的楼房,

创建了民间老电影博物馆,在这座老电影博物馆里,各式贴在墙上的电

影海报、播放电影的大字报;各式各样电影放映机、零件、胶卷;还有

正在布幕上播放的老电影……让人感觉自己穿越了时间长河,再次回到

“担凳仔、霸头位”的岁月。

通过黄树辉的不懈努力,精心呵护馆内器材设备,大力宣传中国老

电影的历史,为中国电影历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为从化地区

增加了一块红色革命教育基地。

第158页

158 广州好人(2023 年卷) 梁红珊 1995 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长期扎根基层一线,历经刑警、

治安、法制、食药环侦、基层派出所等多个岗位。

“当警察就要肯吃苦,怕吃苦的人不仅当不了警察,更当不了好警

察。”这是梁红珊的座右铭。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是双休日还是

节假日,也不管是在哪个工作岗位,只要有任务,她都随叫随到,从不

喊苦喊累。新冠疫情期间,她第一时间带队深入疫情管控核心区,24 小

梁红珊 ,女,1971 年生,生前任广州市公安局白云区分

局黄石派出所教导员。从警 28 年来,作为“办案能手”的她

始终坚持战斗在打击违法犯罪的最前沿,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坚

韧,指挥、参与破获多起重大疑难复杂案件。

主要事迹:

人物小传:

第159页

敬业奉献篇 159

时定点值守和巡查,每一个卡口、每一处监控、每一条封闭线,甚至每

一个水马她都认真查看是否漏水、绑带是否完好。在她半个月的带领和

顽强坚守下,社区顺利解封,其中近 10000 人实现“零感染”“零事故”。

2023 年全国“两会”安保维稳防护期以来,为确保辖区社会治安稳

定,梁红珊长期以单位为家,每日加班加点,时常通宵达旦、昼夜不眠。

3 月 10 日,通宵后的她短暂地眯了一会儿,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

任感继续坚守,此时她已在单位连轴运转了近一周时间。3 月 11 日晚,

她感到身体不适,没想到凌晨突发疾病。这位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战

士永远地离开了她挚爱一生的公安事业。

“她心里念着的总是工作,就是没有她自己。”对于搭档的离去,

黄石派出所所长程启君感到万分沉重悲伤。

“一个女人,做到这样铁娘子,真的不简单。”谈到梁红珊,曾与

其在白云区分局食药环侦大队“搭班子”的廖旋竖起了大拇指。

从警 28 年,从森林分局到白云分局,认识梁红珊的人都知道,这是

一位“拼命三娘”“办案能手”。出身刑警的她,面对工作,骨子里透

着一股狠劲和拼劲,多年来坚持战斗在打击违法犯罪的最前沿,以巾帼

不让须眉的坚韧,将汗水挥洒在蹲守侦查、布控抓捕、突击审讯等工作,

指挥、参与破获多起重大疑难复杂案件。

从刑警大队到法制大队,从行业公安到地方公安,从业务大队到基

层派出所,岗位与业务变了,但梁红珊对公安事业始终如一的热忱、对

工作认真负责的“钻劲”没变,她用实干担当诠释着对党、对人民的忠诚。

第160页

160 广州好人(2023 年卷) 梁润佳先后创办广州市黄广中学等 10 所优质中小学、幼儿园,提供

从早教到高中 K16.5 一站式优质教育服务,每年为粤港澳大湾区市民提

供优质学位约两万个,为推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贡献“她”

力量。同时她以“办好人民更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为广大来穗创业人

才安居乐业兜底,以优质教育满足市民对孩子教育的高标准需求,通过

优质教育配套供给为广州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教育引力支持,成为

梁润佳,女,1972 年生,黄冈中学广州教育集团董事长。

多年来,梁润佳在推动教育事业、妇女儿童事业、公益慈善事

业“三位一体”方面不断努力,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民生事业

贡献巾帼力量。

主要事迹:

人物小传:

第161页

敬业奉献篇 161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助推器和动力源。

近年来,梁润佳及其创办的学校合计捐赠奖学金、助学金近 1.5 亿元,

其中向家境欠佳和综合素质优秀等学生发放奖学金、助学金额累计 1 亿

多元,“大范围、高额度”奖学、助学创中国民办学校之最。带领花都

区妇女儿童促进会成员,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持续到贵州黔南

州开展支教活动达百余人次,开展关爱特殊儿童、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宣传教育活动近百场。此外,梁润佳还在梅州市丰顺县留隍镇江南村小

学、雷州市白沙镇北坡村小学捐资建设希望小学,持续资助 15 年,金额

数百万元;扶持贵州、广东清远等多所学校,每年捐赠物资、资金、共

享优质教育资源和师资培训等,推动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近三年,学校先后向广州市花都区慈善会捐赠 150 万元,荣获“参

与东西部协作爱心单位”等称号。疫情期间,梁润佳响应政府号召,带

领黄广师生家长、花都区妇女儿童发展促进会爱心企业等积极参与捐资

捐物,助力疫情防控,共计捐助现金、防疫保障物资等约百万元,发动

师生家长、爱心企业捐助近千万元。

梁润佳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秉持“领航精英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为民谋福”的办学初心,立足教育事业根本,同时积极投身妇女儿童事

业和慈善公益事业发展,守正创新、勇毅前行,不断在推动花都实现高

质量发展,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以“四个出新出彩”引领各项工

作全面出新出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贡献巾帼力量!

第163页

助人为乐篇 163

孝老爱亲篇

第164页

164 广州好人(2023 年卷) 冯佐娇,女,1953 年生,花都区赤坭镇莲塘村村民。冯佐

娇勤劳善良,50 年如一日,毫无怨言地照顾着生病的小叔子,

用点滴行动,将孝老爱亲的好家风发扬光大,滋养和传递淳朴

民风,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写下生动的注脚。

人物小传:

“她真的是个好人。”讲起冯佐娇,赤坭莲塘村村民无一不是竖起

大拇指,发出由衷感叹。这份掷地有声的赞誉是冯佐娇 50 年如一日照顾

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小叔子卢国强,在平凡中书写不凡,在无言中以汗水

铸造大爱。

1972 年,冯佐娇第一次来到卢家,看到的是一个为求医而一无所有

的家。结婚后,冯佐娇和患小儿麻痹的小叔子一起生活,并和丈夫一起

主要事迹:

第165页

孝老爱亲篇 165

照顾小叔子,虽忙忙碌碌但从无怨言。如今,她的手因终年劳作布满老茧,

但谈起那时的决定,她脸上的笑容却亦如当年的明媚少女,眼里有光、

幸福有余。

八年前,厄运再次降临,冯佐娇的丈夫因病去世,随着年岁的增长,

小叔子日常生活更不能自理。面对重疾的小叔子,年过花甲的冯佐娇抹

干眼泪,毅然承担起照顾小叔子的重任。从此,冯佐娇没出过一次远门,

为小叔子洗衣做饭,帮他清洁床铺,连上厕所都是她帮助扶上扶下,付

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辛,用单薄得身体撑起了小叔子的一片天。

小叔子卢国强今年 73 岁,要强的他平日里总想自己独立“行走”。

依靠上肢的力量,以板凳为支撑,他能够在屋内缓慢移动。但顾虑小叔

子的安全,冯佐娇总是不会离他太远,尽量保持让他在自己视线范围内,

好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时间扶他。

为小叔子端茶、喂饭、洗脸、洗衣等等,在冯佐娇看来并非恼人琐事,

而是应该的。她的善举也影响着孩子们。现在居住的新家,处处藏着孩

子们对四叔的用心。卢国强的床比普通床更矮、浴室的洗漱用品均放置

在地上,毛巾只挂在半人高的地方,而这都是为了方便小叔子的生活。

如今,小叔子卢国强被评定为半失能人员,每天有专门的照料护理

员对其进行生活照料、助餐配餐。有专人护理,帮冯佐娇分担重任,还

有来自镇党委的特困家庭补助以及村里的年终分红,孩子们也陆续成家

立业,冯佐娇亲身感受到“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

第166页

166 广州好人(2023 年卷) 宋勤的母亲从小就因为小儿麻痹症导致重度残疾。“我母亲小时候

就患有骨髓炎,但是她小的时候因为医疗条件不够,也无法治疗,只能

进行高位截肢,我母亲右边大腿被截肢了。”宋勤说,母亲是一位乐观

向上,开朗的人,“她 2019 年去世,作为一个从小重度残疾的人,她活

了 90 岁,她总是开朗乐观的说自己‘赚了’。”

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宋勤却做到了,这些年数十

宋勤,女,1963 年生,中国工商银行的退休员工。“孝为

德之本,百善孝为先。”正是这种想法,支撑宋勤在数十年中

默默地为家人付出,谱写了一曲爱老敬老的赞歌,她用数十年

如一日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孝顺,什么是爱。

主要事迹:

人物小传:

第167页

孝老爱亲篇 167

年如一日,她不畏艰辛的照顾着自己的父母。宋勤的父亲年老体衰,母

亲因小儿麻痹症已残疾多年。她自己的身体也不好,可她还是用自己瘦

弱的肩膀扛起了照顾父母的重担。

“在我孩子 9 岁的时候,我丈夫就因病去世了。2004 年,我搬回去

和父母一起住,在那段难熬的日子里,是父母在精神上给了我很大的帮

助。”宋勤说,自己在那段最难熬最灰暗的时期,是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的关怀让她走出低谷,那么到了父母老了之后,她自然而然也要为父母

付出。

作为女儿,宋勤做到了百善孝为先,侍奉父母体贴入微,使二位年

过八旬的老人安度晚年。她母亲因小儿麻痹症身体截肢而行动不便,多

年来,她每天 5 点半起床,给母亲翻身、穿衣、洗脚、喂药、喂饭,由

于她母亲身高体胖,半身又不能动,而她力气小,每天给老人翻身、穿

衣都很吃力,累得她也经常浑身疼痛,但她毫无怨言。

宋勤回忆,最艰难的时候就是母亲临终前最后几个月,那个时候的

父亲已经有了些许老年痴呆,“当时我母亲住院,医院说最少要有一个

家属 24 小时陪护,那个时候只能我在医院照顾,家里是我的儿子帮忙照

顾我的父亲。”她说自己的儿子从小也十分孝顺,在母亲离世最后的时期,

是儿子辞职在家帮忙照顾外公,直到母亲去世,儿子才重新去找工作。

宋勤吃苦耐劳、朴实无华,用最平凡的举动做着不平凡的事,一做

就是数十年。她不仅孝顺父母,还对周围的老年人特别关心。谁家的老

人有什么困难,她都尽力帮助,她经常帮助街坊邻居的孤寡老人做清洁、

送衣物,赢得街坊邻居的交口称赞。

第168页

168 广州好人(2023 年卷) 在航专社区有这样一户人家,儿媳妇自过门开始至今,十年如一日

的照顾着身患重病的婆婆,像亲生女儿一般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给予这个家庭以温暖。

自从与丈夫结成夫妇,她十年如一日,毫无怨言的照顾着身患重病

的婆婆,不辞辛劳地在冷时为婆婆制一件衣服,热时为婆婆擦擦身子。

可是祸不单行,2006 年正月初八,婆婆的病情急剧恶化,脑梗死成为植

范秀娣,女,1971 年生,广州市黄埔区红山街航专社区监

委会委员。她恪守孝道,通情达理,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挑起照

顾身患重病公婆、照顾家庭的重担。为公婆撑起一片蓝天,照

顾丈夫的衣食住行,赢得周围居民交口称赞。

主要事迹:

人物小传:

第169页

孝老爱亲篇 169

物人。范秀娣毅然地辞去了广州的工作,全天候在家照顾婆婆。

2008 年 10 月,范秀娣的公公被诊断为早期胃癌,范秀娣没有犹豫,

没有放弃,将公公送往医院,在公公住院的 20 多天里,她每天早上 5 点

多钟就做好早饭,送到医院,喂公公吃完,再从医院赶到单位,开始一

天的工作,中午休息时也要到医院,陪老人聊聊天,看看老人有什么需要,

晚上下班,就到医院陪床,睡在病房的小床上,帮老人擦身,喂水喂饭。

老人住院 20 多天来,她没有回家睡过一次觉,日日夜夜守在病床边。在

她的精心照料下,公公的癌细胞得到了控制,出院的那一天,范秀娣却

累倒在了家中。

她和丈夫是航专社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两口子和睦相处,相亲

相爱,结婚多年来没有红过脸,没有吵过嘴。2022 年 12 月,范秀娣的

丈夫被诊断为白血病,一听到这个消息,丈夫思想包袱很重,不想拖累

家庭,丧失了治疗的信心,不想去医院就诊。范秀娣做通丈夫的思想工

作,将丈夫送往医院,在丈夫住院的 70 多天里,她没有睡过一次好觉,

睡在病房的小床上,端屎端尿,喂水喂饭,日日夜夜守在病床边。在她

的精心照料下,丈夫的癌细胞得到了控制,血红细胞、血小板明显增加,

出院的那一天,丈夫握着她的手,激动的说:“老婆,真的辛苦您了,

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日了,是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除了悉心照顾家人外,范秀娣对邻里街访也是非常的热心。凡是有

居民有事找到她的,她都会一口答应下来,帮居民完成。比如居委哪个

老人生病了,都会叫她帮忙买菜、送药。比如哪个小孩的家长晚上加班,

小孩没人照看,范秀娣就会帮她照看小孩。

第170页

170 广州好人(2023 年卷) 黄翠兴,女,1954 年生,番禺区沙头街沙头村村民。本该

是颐享天年的黄翠兴从 2003 年起便承担起照顾身患残疾的小

叔子,她表示:“只要我能动一天,我就会照顾他一天,没有

为什么,家人之间就应该这样。”

人物小传:

69 岁,本该是颐享天年的时候,而沙头街沙头村村民黄翠兴,却依

然履行着照顾家人的义务,黄翠兴照顾的家人是她的小叔子王杰洪。王

杰洪是沙头村 9 队村民,现年 67 岁,未婚,无子女,患有先天性一级智

力残疾病,属特困老人。他没有劳动力、生活不能自理,起居饮食都需

要人照顾。为了更好的照顾王杰洪,黄翠兴向沙头村村民委员会申请在

自己家旁边的空地建了一间约 6 平方米的小平房给他住。刚开始,村里

主要事迹:

第171页

孝老爱亲篇 171

很多人都觉得她傻,自己身体也不好,家庭条件不是太好,还主动照顾

这个“傻叔叔”,但后来,大家却被她的真诚和善良所打动。这份“傻气”

她默默坚守了二十年。

黄翠兴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早已出嫁,黄翠兴和儿子一家四口同

住。2006 年,黄翠兴因腰椎间盘凸出导致无法工作待业在家,虽然在家

里,可是忙惯了的她却依然停不下来,照顾一家人日常的起居饮食成了

她的主要工作,日子似乎比以前更忙碌,2008 年,黄翠兴丈夫去世,她

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既要照顾自己家人,还要照顾小叔子王杰洪,但是

黄翠兴都不曾抱怨。黄翠兴说:“只要我能动一天,我就会照顾他一天”。

这是她对丈夫的承诺,更是对小叔子的承诺。

王杰洪体弱多病,作为智力障碍人员又不能正常沟通,所以照顾起

来特别费力。他每次生病不舒服 , 黄翠兴就立马送他到医院就医。2013 年 ,

王杰洪患了肠胃炎,反反复复发作,经历两个多月才治好。这期间黄翠

兴不辞辛苦多次送他去医院就医,照顾他吃药。有一次,王杰洪突发全

身发痒 , 辗转多家医院都不能治愈 , 长期被病魔折腾得痛苦难忍大喊大叫,

黄翠兴和家人四处寻医问药,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家专科医院找

到病因,才把他的皮肤病治好。那段时间因为黄翠兴带着王杰洪在家和

医院之间奔波,足足瘦了 5 斤。

这二十年来,黄翠兴在家庭极端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对小叔子王杰

洪不离不弃 , 坚持无私的关爱照顾他 , 一家人患难与共默默奉献的精神在

村里传为佳话。黄翠兴用 20 余年的坚持诠释着孝悌、善良、坚韧的真谛,

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是孝老爱亲的默默践行者。

第172页

172 广州好人(2023 年卷) 龚惠

龚惠萍,女,1976 年生,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主管护师。

她是一名护士也是荔湾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民警林云 ( 二级英

模)的妻子,始终把家庭放在首位,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她

奉献自我,承担起照顾孩子和患病老人的重任。

人物小传:

龚惠萍原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的事业编制护士,工作

认真负责,乐于助人,深受单位领导的赞赏。但正处在工作发展上升期

的她,却要在照料家庭和个人发展上作选择……2005 年,因父亲患重病,

母亲身体不好,孩子也年幼,急需人照顾。但在公安基层一线工作的丈

夫林云,值班、加班、出差是常有的事,甚至为了办案经常连续几天回

不了家,照顾家庭?难!身为一位儿媳、一位警嫂,龚惠萍毅然辞去工作,

主要事迹:

第173页

孝老爱亲篇 173

专心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直至 2006 年处理好家务事,她再次考入了广

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成为了一名合同制护士, 2012 年她已成为了住院

部的护士长。

但命运,又一次让她在照料家庭和个人事业发展上作出选择……

2014 年 9 月 16 日,这个看似平常的日子,但对龚惠萍来说,却是刻骨

铭心、终身难忘!那天晚上,龚惠萍突然接到电话:林云在抓捕毒贩时

中枪负伤,正在医院抢救,生死未卜。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作为一

名医护人员,龚惠萍每天都要面临着生老病死,丈夫身为警察,每天面

临各种各样的危险她也有心理准备,只是这一次,她从未有过地感到恐惧、

担忧……龚惠萍赶至医院,见到全身血淋淋的丈夫躺在病床上,心痛得

像是被针扎一样,但她告诉自己就算天塌下来,她也要顶住!

幸好,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下丈夫醒过来了。2014 年 10 月,丈夫林

云伤口愈合出院回家休养。为了让丈夫早日康复回到工作岗位,她不得

不辞去护士长职务,转岗到了门诊工作,虽然用个人事业发展换来了丈

夫的健康,但她没有从来没有埋怨半句,而是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把工作安排得井然有序。

作为基层基层医疗机构的一名护理工作者,龚惠萍每天都面对大量

繁琐的工作,但她始终不忘初心,总是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良好的精神

状态、热情的服务态度,从不敷衍任何一项护理工作。生活中,她尊老

爱幼、团结邻里,工作中,她脚踏实地,以实际行动展示了一名爱国拥

军的好警嫂形象。

多年来,龚惠萍曾获公安部联合全国妇联颁发的“2022 年全国公安

机关好警嫂”,荔湾区卫健委颁发的“2015 年荔湾区优秀护士”,荔湾

区公安局颁发的“2015 年荔湾区好警嫂”荣誉。

第174页

174 广州好人(2023 年卷) 谢宝勤,女,1988 年生,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南沙区税务

局横沥税务所副所长。她是军嫂,结婚 14 年来,用实际行动

支持丈夫科研工作,勇挑家庭重担,用心用情照顾家庭,让这

个家在坚守中收获幸福,在幸福中传承家风。

人物小传:

谢宝勤是南沙税局横沥税务所副所长,她的丈夫丘文未原来是某部

队技术军官。作为一名军嫂、党员,谢宝勤深知稳定“大后方”就是对

丈夫最大的支持,习惯了“报喜不报忧”,自己默默地照顾好老人小孩,

每次通话,说的最多的就是“这边一切都挺好的,你专心搞科研”,却

把军嫂的艰辛藏了起来、独自背负。怀胎十月,她都是一个人大着肚子

坐一个小时公交车去产检;怀大女儿 28 周时先兆流产住院,丈夫却因课

主要事迹:

第175页

孝老爱亲篇 175

题研发任务在北京不能归来,连上厕所都只能请护士帮忙;帮忙照顾孩

子的婆婆突然亮起健康的红灯,她只能一个人抱着一岁的女儿带婆婆到

越秀、番禺到处寻医问药……

“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在谢宝勤的默默支持下,

丘文未用其所学计算机知识,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到某大型技术装备系统

的研发,该项目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2022 年 4 月起,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落实工作成为全国税收

工作的重中之重,面临时间紧、任务重和压力大的多重客观困难,当时

还在货物和劳务税科的谢宝勤作为留抵退税业务主要经办之一,深知自

己肩负这项中央为经济纾困解难的关键税收举措实际落地的巨大责任,

她勇挑重担,冲锋在前,每天都是争分夺秒的在和时间赛跑,夜晚加班

的身影中总是有她。多少个深夜,她和部门同事一起披星戴月,坚守在

工作岗位上加班加点,整整两个月没有休息过一天,没有跟爸妈孩子吃

上一顿热饭,只为第二天能“快、准、稳、好”给纳税人退还留抵退税,

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保障留抵退税工作高效推进。

在谢宝勤和她的团队默默的奋斗和奉献下,南沙区深入推进大规模

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政策红利精准、高效、稳妥直达市

场主体,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众多纳税人的称赞,获赠纳税人

锦旗 11 副,获媒体报道 12 篇。

2023 年 5 月底,谢宝勤来到横沥税务所任职。面对新的岗位新的挑

战,她迅速调整,很快就用过硬的业务、专业的能力和真诚的态度赢得

了纳税人和领导同事的一致认可,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谢宝勤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

认可,多次年度考核“优秀”。

第176页

176 广州好人(2023 年卷) 多年前,由于婆婆年事已高,年老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谢燕兴

只好放弃手头上的工作,抱着“不怕苦、不怕累、不嫌脏”的态度,独

自承担起全方位照顾、护理婆婆的大部分职责。

这些年来,她凭着一颗最坚强、负责的心,直面生活的磨难,选择

了坚强,用孱弱的身体照顾着卧床的婆婆。老人年纪大了,时常担心自

己年老体弱成为儿女们的包袱,性格有些孤僻。谢燕兴就尽量和老人多

谢燕兴,女,1971 年生,钟落潭镇茅岗村一名普通的妇女

群众。30 年来,尽心尽力照顾家中行动不便的婆婆和患精神一

级残疾的大伯。谢燕兴的不离不弃,精心照顾,用实际行动谱

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孝老爱亲之歌。

主要事迹:

人物小传:

第177页

孝老爱亲篇 177

交谈,拉拉家常里短,让她在亲情的包围下消除性格的孤僻。平时更是

时刻关注婆婆身体状况,核酸检测和老人新冠疫苗接种一样也没落下。

婆婆平时有眼疾看东西不太清楚,为了减少磕碰,她把家里收拾得干净

利落,婆婆床边物品摆放整齐。多年来,光是在婆婆的饮食上,谢燕兴

花了不少的心思。她自己省吃俭用,为老人准备每日三餐却尽量到做到

营养搭配合理,顿顿不重样,让老人吃得开心舒心,还经常给婆婆买些

营养品滋补身体。

谢燕兴还十分重视对婆婆的身体的保养。为使婆婆不犯病,刚入秋,

她就将两床棉被弹成一床松软的被套给婆婆铺上。冬天,为了不让老人

受凉,她安装了冷暖空调,让老人整个冬天都暖暖的。婆婆特别爱干净,

她总是把婆婆的衣服床单洗得干干净净,不让婆婆有任何不适。

除了要悉心照顾年迈的婆婆外,谢燕兴还要耐心照顾精神一级残疾

的大伯。谢燕兴大伯因当年高考失利导致精神失常而患上了精神病,谢

燕兴则充当心理老师,一直开导他,买不同的书籍杂志给他看,对他的

照顾也是不离不弃,给他建立一个舒适、温暖的家庭环境。2022 年 1 月,

大伯踩自行车外出的时候迷路,家人们寻找了一个晚上无果后报警并到

村委寻求帮助,经过亲戚朋友和村委工作人员全员出动和朋友圈的广泛

宣传,终于在白云区与太和镇交界的金盆村找到并安全接送其归家。谢

燕兴和其家人们喜极而泣,对此次帮助过搜索人员表达万分感谢,亲自

到村委进行一一道谢,尽显淳朴,热情,善良品质。

她用真爱勾勒了善良贤惠的光环,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老爱亲的

美德,她用爱撑起了一片艳阳天。

第178页

178 广州好人(2023 年卷)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刊在线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