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家训

发布时间:2024-1-29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泉州家训

{{`发布时间:2024-1-29`}} | 云展网画册制作 公司宣传册 其他 泉州家训
141之效劳。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重视谱系,近可知宗亲之谊,远可明本身来源,不致忘本。【东安下人物史略】紫云黄氏的始祖为黄守恭,当时守恭公把所有的田地都捐出来建庙,为了纪念这件事情,所以守恭公派下的堂号就叫紫云,写紫云传芳。在开元寺里面有一座祠堂,供奉的就是守恭公,这座祠堂成为紫云黄氏的大祖。守恭公有五个儿子。五子居五安,其中第四子黄纶来到同安金柄,在金柄繁衍生息,金柄这支分支到金门,到元朝时有一人名为黄沧海,沧海公有子云谷公,云谷公有二子,一个叫安农,一个叫安櫵,觉得在金门生活,土地太少,所以必须要向外发展,安农公有三个儿子,长子叫文俦,号脉斋,他安排这三个儿子向外发展,一个儿子去一个地方,其中遯斋公过海来到石井,最后入赘院前李氏,遯斋公在院前一段时间,遯斋公有钱之后就开始建祖厝、祠堂、学校。后来,遯斋公生了一个儿子,叫逸斋,遯斋公看到有这么多儿子,就让逸斋公回黄氏一族。逸斋公就在桂林生活,到后来成家立业后,生有三子,这时候逸斋公就觉得桂林这个地方地理太狭窄,所以支持他三个儿子向外发展,最后长子东山公就来到了东安下这个地方,成为东安下黄氏的开枝一世祖。【典型的家教故事】东安下黄氏... [收起]
[展开]
泉州家训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51页

139

守己,勤读诗书,希望能有朝一日成为对社会做贡献的人。还为儿孙后代

谋划生计,购买公山数百亩,供儿孙后代采伐开发,用于生计,是个具有

远虑的人。

【典型家教故事】

一俊联合宗亲族亲壮大祖业家业,遵守道德规范,勤俭好学,

言传身教,以示后人。召集乡里宗亲族亲组建石氏一世祖厝,并赎

回长辈们卖掉的祖业,在乡里成为信任、团结及壮大家族的杰出人士。

资料来源:录自《眉山石氏家谱》

家训翻译:石礼周

家训名人事迹简介及家教故事出处及整理者:眉山石氏家谱 石礼周、洪小燕

报送单位:南安市眉山乡人民政府

眉山乡小眉村石姓家训 《乡饮宾一俊公家训》

第152页

140

石井镇东安下黄氏家训

敦孝悌。睦宗族。和乡邻。明礼让。务本业。端人品。

隆师道。时祭扫。戒争端。莫为非。敬尊长。守法律。

崇谱系。

【译文】

为人子弟者,当尽孝悌之道,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宗族

本同根同源,凡吾族人,皆当重视同宗情谊。对乡邻应守望相助,

亲善和睦,如同一家。礼让为处事之道,为人应礼让谦虚,诚实待

人。业精于勤,对自身应做的工作,切实认真,力求进展。存心仁义,

注重礼节,名顾其实,做儿孙好榜样。尊师重道,切实学习,能知能行。

依时祭扫,不忘祖德。 对人以和为贵,器量广阔,多为他人设想。

行为应正大光明,无愧于天地。敬重尊长,诚恳有礼,且应尽力为

石井镇东安下黄氏家训

紫云黄氏家训

第153页

141

之效劳。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重视谱系,近可知宗亲之谊,

远可明本身来源,不致忘本。

【东安下人物史略】

紫云黄氏的始祖为黄守恭,当时守恭公把所有的田地都捐出来建庙,

为了纪念这件事情,所以守恭公派下的堂号就叫紫云,写紫云传芳。在开

元寺里面有一座祠堂,供奉的就是守恭公,这座祠堂成为紫云黄氏的大祖。

守恭公有五个儿子。五子居五安,其中第四子黄纶来到同安金柄,在金柄

繁衍生息,金柄这支分支到金门,到元朝时有一人名为黄沧海,沧海公有

子云谷公,云谷公有二子,一个叫安农,一个叫安櫵,觉得在金门生活,

土地太少,所以必须要向外发展,安农公有三个儿子,长子叫文俦,号脉斋,

他安排这三个儿子向外发展,一个儿子去一个地方,其中遯斋公过海来到

石井,最后入赘院前李氏,遯斋公在院前一段时间,遯斋公有钱之后就开

始建祖厝、祠堂、学校。后来,遯斋公生了一个儿子,叫逸斋,遯斋公看

到有这么多儿子,就让逸斋公回黄氏一族。

逸斋公就在桂林生活,到后来成家立业后,生有三子,这时候逸斋公

就觉得桂林这个地方地理太狭窄,所以支持他三个儿子向外发展,最后长

子东山公就来到了东安下这个地方,成为东安下黄氏的开枝一世祖。

【典型的家教故事】

东安下黄氏五氏黄华瑞、黄华秀两兄弟,于 1588 年同中举人,

第二年黄华秀高中进士第 27 名。中进士后,受朝廷委派出任广东韶

州府推官,精明决断的黄华秀对民事纠纷竭诚劝解,使其尽释前怨,

遇到奸恶之案,立刻判决,民风为之大变。当时黄华秀处理任何一

件案件,都只接受群众提供的七升米,其他随从的工作人员也是拿

这七升米来分,韶州府的村民便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黄七升”。

石井镇东安下黄氏家训

第154页

142

在韶州府下属有一个县叫乳源县,当时正好县官离任,新的县

官还未到任,所以就让黄华秀代理,他代理期间修了一部《乳源县志》,

使乳源县的历史得以流传。黄华秀在韶州府做推官的五年,真正做

到了“务本业”。当他任满离开时,百姓为他修了一座“黄公祠”,

入生祠来纪念他。

石井东安下村黄氏家庙

家训名人事迹简介及家教故事出处整理者:洪小明

家训收集整理编辑单位:南安市石井镇政府

石井镇东安下黄氏家训

第155页

143石井镇中宪第郑氏家训

石井镇中宪第郑氏家训

朝夕克勤,不随风尚。

【译文】

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低调做人。

【郑增耀事迹简介】

郑增耀(1646 - 1690),一作增裕。据“铭一”和部分族谱,名作增耀。

字哲辉,号雅承。生于顺治三年(1646 年)农历正月(族谱作六月)初一,

卒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 年)农历十月廿八日,终年 45 岁。墓志铭中说:

他因家计萧条,到台湾经营,“朝夕克勤,不随风尚”。在台时他“不忘桑梓”,

常常“怅水天之遥隔,对俎豆而怆神”。“铭二”中说:他“以海上多事,

不求仕进”。“朝夕克勤,不随风尚”是郑增耀在对子孙的拳拳重托,后

中宪第

第156页

144

写入石井东角份郑氏族谱,成为中宪第家训。

【典型的家教故事】

中宪第郑运锦(1698 - 1765 年),字尚实,号朴居,南安石井人。

早年家贫,因受富户欺凌,离乡为厦门一海商佣人。锦笃实,事干练,

力大兼识水性,老板赏识,派其出海贸历,经营有方,老板得利大喜。

一年初夏,所率五船大麦发芽,适逢海南瘟疫急需麦芽治病,反得

巨利,老板益喜,尝其大笔银两,锦即自置船队,经商于台,厦之间,

后于台彰化县鹿港开“渤兴行”,经营土产、米、糖,生意十分兴隆。

郑运锦之子承父志,热心公益,修桥造路,办学救灾,善事屡举,

深受故里及台百姓爱戴。朝廷因郑家功绩,其长子郑汝成由贡监授

州司马加五级,并诰封中宪大夫,荫及三代,郑汝成便在父建之府

第挂 \" 中宪第 \" 巨匾,居宅世称“中宪第”。

中宪第全景 石井镇中宪第郑氏家训

资料来源:《石井郑氏族谱大厝份》

家训翻译:谢小丽

家训名人事迹简介及家教故事出处及整理者:谢小丽

家训收集整理编辑单位:石井镇人民政府

报送单位:南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第157页

145

溪美街道贵峰村王氏家训

祭祀致享,恭敬肃装。经儒笃学,维道维纲。忠信为善,仁义振邦。

诗礼承继,德艺奋扬。饬家睦族,孝悌为常。耕读励志,勉力自强。

勤劳本分,俭约有方。清廉处世,公正柔刚。

【译文】

祭祀要用极好的食物供奉,态度要恭敬衣着要得体。专心学习

经书儒学,认真维系道义和法纲。用忠诚和道义去做好事,以宽厚

正直来振兴国家。继承诗书礼义,显扬德行才能。治理家庭,和睦

亲族,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致力于学做人,又要学谋生,努力奋

发图强。勤劳本份,勤俭节约。为人处世清正廉洁,公平正义,刚

强与柔和互相补充。

【王应寿事迹简介】

贵峰一世王应寿,字孟奇,号一斋,开闽王第十八世裔孙,明

洪武年间(1368—1398 年)从漳州田里乡出外谋生,辗转定居在贵

峰村。王应寿当时家境贫困、势单力薄,但是他秉性仁慈,待人宽厚,

勤劳朴实,与周围邻居和睦相处。邻居家有什么困难,他都会主动

去帮忙,每到农忙时节,他和家人总是先帮邻居播种,把自家的放

在后面。他以养鸭为生,耕种开发,逐渐发迹,很快就站稳脚跟,

溪美街道贵峰村王氏家训

第158页

146溪美街道贵峰村王氏家训

被后人尊为“鸭公”。

【典型的家教故事】

贵峰十五世王紫兰(1876—

1940 年),自幼即拜师入塾,

由于其天性聪敏,勤奋好学,

立志科举报国,十八岁就考取

秀才。在府试时,因嫌试题肤

浅,要求另出难一点的试卷而

开罪考官及其同僚,而受到排

挤,愤而罢考,从此与科举无缘。

后来,面对社会腐败,列强欺凌,

他决心用教育救国来实现自己

的理想。他的想法得到其父的

赞同与资助,拿出一笔钱和一

贵峰王氏家训馆

贵峰王氏家训

第159页

147

份家私回到故里,在祠堂自费兴办了私塾。他整肃课堂,大力宣扬

儒学,讲习忠孝传统美德,宣传爱国思想,教育学生忠勇报国。他

为贵峰及邻里乡村培养了一大批文化人才,颇得父老乡亲的赞誉。

资料来源:贵峰王氏族人

报送单位:南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溪美街道贵峰村王氏家训

第160页

148南安梅山芙蓉李氏家训

南安梅山芙蓉李氏家训

1. 南安梅山芙蓉李氏家范录

家范之编所以记治家之良规也,

家规不立则后人无所遵守矣。凡祖宗

所立之教条与先人治家之法言,今皆

斟酌损益参以己见,附之旧规则普于

谱,使后世子孙览是谱者,皆知修身

谨行,庶不至于辱先也,故作家范录。

【译文】

家范录是编撰治家原则,以及修身养性和为人处世,道德品行,

行为规范的格言。是祖辈对子孙后代的训示告诫,是宗族成员必须

遵守的法度。家范录载于谱册,使后代子孙览阅之,从中汲取智慧

与教训。皆知涵养德性、修身养性、谨慎行事、自重自爱、心灵纯

洁的道理。家规不立,后人无从遵守。凡祖宗所立的教条与先人有

教育意义,可作为准则的,合乎礼法的言论都要遵行。

2. 孝亲敬长

凡为子孙必孝其亲,为妻必敬其夫,为兄必爱其弟,为弟必敬

其兄,为长必慈其幼,为幼必顺其长,毋徇私以妨大义,毋怠惰以

荒厥事,毋从奢侈以干天刑,毋容妇言以间和气,毋作非为以搅门庭,

毋躭麯蘖以乱厥性,有一于此,既殡尔身复坠尔胤睠,兹祖训实系

南安梅山芙蓉李氏家范录

第161页

149

废兴,言之再三,尔宜深戒。

孝亲敬长之道载诸经传,子孙自宜遂行。不孝不悌之人,族共

责之。其称呼必曰某行伯叔某行兄,遇於道途亦湏拱手侯过乃行。

坐必起,行必序,应对必以名,毋以尔我,诸妇并同。其有出言不

逊制行悖戾,姑诲之不悛者,箠之。

子弟受尊长之训见责,不论是非,但当俯首听受,毋得交口争辩,

若是受诬亦湏俟言毕,下气怡声婉述其事。

诸妇必湏安详恭敬,奉舅姑以孝,事父母以礼,待姐姒以和。

无事不出中门,夜行以烛,如其淫狎即宜屏放,若长舌妒忌者,姑悔之,

不悛者责之,责之不悛则出之。

父母之遗骸何敢轻焉,今后有父母之丧但取地脉干燥,年月少

利即安厝可也,而敢拘拘於术家之说,以至年年暴露英爽之无所归,

甚者贪图富贵而必曰必得科甲吉地,至於终无葬期,噫,尤非之非也。

丧事不得用乐,服未阕者不得纵情放诞,如违,不孝。

【译文】

凡为子孙必须孝顺父母,为妻的必须尊重丈夫,为兄的必关爱

其弟,为弟的要尊敬兄长,为长者要慈爱幼少,幼少者要尊敬顺从

长者。不要营私舞弊,为自己谋取私利以防害大义。不要懒惰而荒

废事业,不可挥霍浪费以免受天责罚,不要听信妇人的谗言乱语,

挑拔离间以伤和气,不要胡作非为而搅乱门庭家风。有此一行为,

你已过世之后,你的后代会顾念指责。祖宗的训戒遵守与否,关系

到宗族的兴衰,再三言明,你一定要深为防备禁止。

孝亲敬长的道理在许多经传书中均有记载,子孙自宜依照遵行。

不孝不尊长的人,族人共同指责之。在称呼上要按照字辈来称呼某

伯叔,某兄,在路上相遇时要拱手,等待其过后,自己才行走。长

南安梅山芙蓉李氏家训

第162页

150

辈来时如坐着要马上起座,行走时要有次序,让长者先行。交谈中

要以名称呼,不要以你我。妇女也同样遵循。如果言语不恭顺,粗

言野语,违背行为规范,暂且教诲,如不悔改者,给予鞭打。

子弟受尊长的教训指责,不论是非,当以低头听受,不得随口

争辩,若是受到委曲,与事实有出入,应该等长辈讲完毕,然后平

心静气小声婉转分析其事。

各位妇人必须安详恭敬,奉待公婆要孝顺,待候父母要恭敬,

对待妯娌要和气,无事不出中门,夜间行走带烛灯。如其淫秽不正,

行为不端即休弃。如果长嘴长舌,搬弄是非,妒嫉者,且给教诲,

如其不悔改者,严厉责罚之,如果再不改,则逐出家门。

父母的遗骸何敢轻视,今后有父母之丧,只要取地脉干燥,年

月有小利,即可安葬,不要听信术家之所言,甚至贪图富贵想择风

水宝地,致使装遗骸之“金盎”长期停放于荒野露天,终无葬期,

使其灵魂无所归宿,不能入土为安,这实是大错而特错。

丧事不得用乐,服丧守孝期间未终,不得不受拘束约制而纵情

南安市梅山芙蓉李氏家庙 南安梅山芙蓉李氏家训

第163页

151

放任自由,如果违反,实为不孝。

3. 敦族睦邻:

族中子弟有年二十以上而无婚,已聘而不能娶及亲柩停在堂不

能举葬者,俟族众会集之日,所亲所知者,举告尚义者,得告宗人

量行措置资助,若俟本身乞哀求怜而后济之,非吾宗人之设心也。

……惟是死必赴,冠婚必告,少而孤则老者字之,贫而无归

则富者收之,患难相恤,疾病相扶,庶尽敦睦之道。凡我同宗首

宜切念。

子弟八岁入小学,十二、三岁出就外传。出宿於外,见灯不许

出中门。聘致名师训饬以孝悌忠信为本,令习读四书文公小学,然

后令作文字,若年至二十其学业无成者,责其治家理财。向学有进者,

不拘其宗人家窘有,苦志力学子弟量行措置借资。

子孙当以和待乡曲,宁我容人,毋人容我,不可先操忽人之心。

若累相凌逼不已,当理直之。

宗族中田地山园,基址连界不明者,不许恃富强侵占及买人等,

已成之际不许用计掠夺。违者族众公道折正,将犯条之人罚以酒肴

服礼,田园等项照旧管掌。

【译文】

族中子弟有二十岁以上无结婚,已订聘而不能娶者,族亲过世

后棺木停放大堂上,无能力出殡埋葬者,等待族众会集之日,向注

重仁义且热心帮助的宗亲言明,同时,诸宗亲应量行措置给予资助。

如果等待其本身乞哀求怜而后救济之,此非吾宗人固有的心态。

族人过世,宗亲要前往慰问,男子二十加冠及结婚要相告知,

少而孤,老者要给予关爱托育。老而贫及贫者无所归宿,富者应收留,

南安梅山芙蓉李氏家训

第164页

152

救济。患难时要互相支持,顾惜救济,疾病要互相扶助,以尽亲厚

和睦之道德。凡我同宗首先要想到做到。

子弟八岁入小学,十二、三岁离家就学于师,居宿在外,夜间

不许出门。聘请名师教训戒勉以孝亲敬长,尽忠信用为本,小学习

读四书,然后作文字,若至二十岁其学业无成就,就责其治理家务。

学业优秀想上进者及立志努力学习的子弟,不限制于家庭富有与贫

困,尤其贫困学子必须根据情况采取措施给予资助。

子孙对待乡邻应以和为贵,和谐相处,宁可我宽容别人,不要

求别人宽容自己。不可以先做对不起他人的事,让人操心。如果别

人屡次欺侮,迫不得已,要以道理与其理会解决。

家族中田地山园,基址连界不明者,不许凭有钱有势强行侵占

或者买通关节,用计掠夺。违反者,族众应主持公道公正解决。将

违反者罚以酒菜并向对方赔礼道歉,被强占的田园等项归还原主照

旧掌管。

4. 倡廉重义:

子孙出仕者,务以报国为心,恤民为念,有所伸理湏哀矜恳恻,

务得其情,毋得苛虐。又不可一毫妄取於民。

吾宗子弟贫富湏当以义命自安,治田经商,本分勤苦。财利有

无,付之适然,难得之数,毋把持官府以要利,毋包揽钱粮以生财,

为一切行险侥幸之图。有此等子弟,为家长者当极陈利害以训戒之,

不可坐视其败,以玷家声。

【译文】

子孙有出色作官者,一定要忠心报效祖国,忠于人民,廉洁奉

公,关心百姓的痛苦。对来申诉的冤屈者,要诚恳而殷切的同情爱护,

将案情调查落实清楚,不得苛刻虐待。又不可贪赃枉法,非分不法

南安梅山芙蓉李氏家训

第165页

153

掠取民众一丝一毫。

吾宗子弟须当以义命自安,种田的,经商的,本分要勤苦努力。

财利有无,付出当然适当。难得之数,不要利用掌握权力,勾结

官府来得到不义之财。不要包揽承办征收田赋的银钱和粮食来勒

取财物,以及一切行险侥幸的企图来得利。有此等的子弟,做家

长的,一定要讲明利害来训戒他,不可坐视让其犯错误,败坏玷

辱家声。

5. 务勤崇俭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士勤於读,则富诗书。农勤于耕,则裕谷粟。

女勤於织,则余布帛。以至商贾百工未有不以勤立业者。懒惰之人,

只是博得自己贫贱耳。每观此懒怠之人非尽筋力不堪,只是游游徙

倚,虚度了光阴。日复一日,肢体习惯,反欲勤而不能,不知平日

不勤之过也。勤紧之人岂逐尩羸,久久习惯亦复自然矣。到底受用,

大则富贵,小则可免饥寒。自古成立起於殷忧,覆败由於怠荒。天

时人事每每相应,慎毋曰我生有命。

俭美德也,养德莫如俭,夫人所不能废者,冠婚丧祭,六亲往

来之礼,一切悭吝,鄙啬固为可厌,而其所节省者。宫室侍从,饮食、

器用之间,今世俗专以此为奢侈,每事华靡盛丽求过於人,暴殄已极,

萧索立见。平日之积习已成,骤难卒改。而费用无所出势,不鬻田园,

田园既尽,必及宫室,宫室既尽遂及衣服器具等物。转眼未几而当

身受用玩弄者,悉为人有求一如平等,人不可得,呜呼,可伤矣。

语云:宁可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旨哉斯言,久宜切戒。

【译文】

民生在勤,勤才不致于穷乏无所有。学子勤于读书,则增长智识,

南安梅山芙蓉李氏家训

第166页

154

才学优秀。农民勤于耕作,则五谷丰登,谷粟满仓。妇女勤于织布,

布帛有余。以至经商及各行各业均以勤立业。懒惰的人,导致自己贫

穷低贱。每观此懒惰之人并非体力不支,无力劳动,而是游手好闲,

依倚站徙,虚度光阴。日复一日,肢体习惯,反欲勤而不能,殊不知

乃平日不勤之过。勤紧之人虽然瘦弱些,久久习惯亦复自然。勤苦努

力的人,到底所得到的是大则富贵,小则可免于饥寒。自古成立起于

深切忧虑,覆败由于懒惰放荡,天时人事每每相应。不可说我生有命。

俭是美德,养德莫如俭,众人不能不俭。冠婚丧祭,六亲往来

之礼,一切开销所费要小气点,过分小气虽然可厌,但其可以节省

开销,减少浪费。今世俗多奢侈浪费,每事操办华丽奢侈,美而多

采追求超过他人,任意铺张浪费已经是很利害,导致生活及各方面

的萧条,冷落不景气的境遇马上可见到。平日之积习已成,骤难尽改。

而费用无所出处,只好变卖田园厝宅及衣服什物。转眼不久,就形

成家徒四壁,贫困不堪,只好当身受人玩弄。知道为人都求一如平等,

但这是不可能得到的。唉,实在是可伤叹。名语所训的:“宁可有

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确实是如此,切切要引以为戒。

6. 戒赌自律:

破家之事非一,而赌博者必败,昔人论之详矣,世人皆知其必败,

而往往自即於败,覆辙相寻,罟陷自驱,呜呼,惜哉矣。究厥所由,

皆起於优游放逸,不事生理,淫狎比暱,交游匪类。初仅曰赏试为之,

既而为之不止遂成大矣,当其为之不止,未有不败。之后皆知痛悔

前非,而稍有能悔改前过,其日夜设心惟冀万一恢复,恢复之心愈

急而破败之祸愈烈,富者倾家,贫者彻骨。为子弟者宜以此为戒,

为父兄者关防教训,尤宜夙预。

子孙不许主戏及宿娼巫之类,违者,家长谕之不悛者,呈官治之,

非故家所宜也,戒之,戒之。

南安梅山芙蓉李氏家训

第167页

155

【译文】

破家之事,不止一项,但赌博者必败,昔人讲得很详细。世人

皆知赌博必败,而往往不吸取教训自投罗网,致使破家荡产。可伤

可叹。赌博究其因由,皆是起因于安闲无所用心,闲逸不作事,与

邪恶亲近,不务正业,交游社会上劣迹之类的人,以致之。初时仅

仅想尝试一下,殊不知越陷越深,愈赌愈大,难以收场。长以此往,

没有不破家的。之后皆知痛改前非,而稍能悔改前过,但日夜思想

再赌,有望万一能有所恢复,想赢想翻本钱的心愈急,而破败之祸

就愈剧烈。富者倾家荡产,贫者破家,妻离子散,流落街头,乞饭

讨吃。为子弟者切切以此为戒,为父兄者切要及时制止,严厉教训。

尤其是提早防患于未然,免于招灾惹祸,至关重要。

子孙不许做戏子及嫖娼宿妓,为非作歹。违反者,家长须严

加教训,教训后还是不改邪归正,送交官府治办,但这不是世家

大族光彩的事情。切切戒之。

【家教故事】

芙蓉李氏先贤李黎怀(1566 - 1649 年)。明万历(1603 年)

癸卯科举人。经吏部筛选,始授福建宁德县学博。继而升建阳知县,

后调任江西抚州金溪知县,又调任山东济南淄川知县,其地达官贵人,

有权势豪强者多。李黎怀在县治理中秉公执法,为民伸张正义。据传,

当地有一权势之官员,恃功骄横,不以民为本关心庶民之疾苦,而

是昏庸无道,苛索民财。屡次怂恿其亲放马践食庄稼,百姓不堪扰乱,

愤怒难忍,持棍击弊其马。该昏官不问青红皂白,派兵缉拿百姓 30人,

关押于县衙,并声称欲将为首者处以极刑,李黎怀得知之后特为愤

慨,责令其官员释放无辜百姓,并上书呈报省府,将该官员降职处理,

从而为民伸冤。然而,该官员系济南府官之亲戚,从而得罪于上司,

南安梅山芙蓉李氏家训

第168页

156

而被贬官为常州府幕参军之职(府幕参军是一种低于知县之官职)。

李黎怀为官廉明,无私无畏,任职 1 年后升调北直真定之曲阳知县。

而曲阳地处边关,时值流寇猖獗,李黎怀奉命日夜严守城池。防守

边关,需精练兵勇,增购兵器,添衣甲,为此军费耗资颇重,而且

上司阅关,不时巡视,苛索礼物,策应接待难以承受。薪水俸禄(工资)

所收入,不足付其所费,经费不敷支出,又不敢巧立名目,乱派苛

捐什税勒索民众,致以处境十分艰难,难以支撑应付。为此,进退

两难,迫不得已,于 1634 年(68 岁时)毅然挂印辞官。但两袖清风,

欲归故里,路途遥远,路费无从着落,几乎不能解脱。幸承蒙同僚

官员之情谊,乡县士民之义举,慷慨捐资捐粮赞助,始得路费归故乡。

抵家时,才知妻室蔡氏已先一年过世。家徒四壁,囊无分文,怆凄

之状,莫可言喻,悲叹不息。李黎怀其母雷氏于 1623 年正月过世,

李黎怀时任建阳知县,接到消息后立即起身,抵家时,其母灵柩已

油灰裹棺停放于厅堂,待他返家举行出殡。丧事完毕之后,返建阳县。

之后调任江西金溪知县,赴任旅途住宿客栈中。山居寂寥,彻夜难眠,

心绪万千。回想为先母办理丧事,在家所见所闻,乡里中族人过世

择时日出殡,而丧属家人守灵及乡亲帮忙料理,操办多日,劳累辛

苦疲不堪言,且所费颇多,时遇风雨,亦须按时出殡,吾先母如是,

族人亦该如此。此陋俗弊端多多,切需改掉。但要改此陈风陋俗,

恐乡里族人难以接受。为此,思虑再三,巧借江西三清山“天师府

张天师授符”为名,改乡里丧葬择日定时出殡之陋习。自此,芙蓉

李氏族人过世出殡不必择日定时,延续至今。

资料来源:梅山芙蓉李氏族人

报送单位:南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南安梅山芙蓉李氏家训

第169页

157丰州镇桃溪村傅氏大宗祠族训

丰州镇桃溪村傅氏族训

1. 敬天地 礼神明 奉祖先 孝父母 守法律 重师尊

爱兄弟 信友朋 睦宗族 和乡邻 别夫妇 教子孙

时行方便 广积阴功

(说明:此乃丁卯年由本乡绅士傅峩若(字立丞)编撰,刻在

傅氏大宗祠大门两侧的青石上。)

2. 现在之福积自祖宗宜惜,将来之贻于子孙者宜培;

现在之福如点灯随点随竭,将来之福如添油愈添愈久。

(说明:此乃丁卯年由本乡绅士傅峩若(字立丞)编撰,刻在

第170页

158

傅氏大宗祠单榻两侧的青石上。)

3. 忠孝廉节

(说明:此乃文天祥为傅氏裔孙傅定保所写,书于宗祠正堂两

壁。规劝族人做人应忠、孝、节、廉。规范了族人行为,标示着道

德准则。目的明确,只有这样,才能兴旺家族,告慰列祖列宗。)

【傅实事迹简介】

傅实(866 - 926 年),字仲诚,善兴公长子也。河南光州固始县梓

里村人。福建南安傅氏开闽始祖。

唐僖宗广明年间,威武军节度招讨使傅实奉敕率军入泉,辅助赵国公

镇闽。中和间,傅实聘紫云黄守恭五世孙女为夫人。光启元年,傅实带兵

驻扎武荣桃源(古南安郡治,今南安丰州镇)周井堡,在莲花峰背面之莲

花湖畔建尚书第,即今武荣傅氏大宗祠。

忠孝廉节——书于书于宗祠正堂两壁

丰州镇桃溪村傅氏大宗祠族训

第171页

159

傅实从此定居南安丰州,蕃衍生息,蔚成大族,成为桃源傅氏开基始祖。

唐僖宗曾敕赐傅实银印青绶,衔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后来傅氏

自称“银青传芳”、“银青衍派”,即肇源于此。

傅实有八子,繁衍分派于泉州、晋江、南安、仙游、安溪、尤溪、长泰、

连江等市县,还有部分迁徙到广东、江西、台湾等地。现在,其后裔已达

数十万人。

【典型家教故事】

桃源傅氏簪缨昌盛,傅氏桃源大宗祠里的一幅楹联:“公候将

相忠贞奕世留青史,唐宋明清科第联魁步玉台。”

仅宋代,载于府、县志的进士 93 人,文天祥为书“忠孝廉节”

以彰之。“忠孝廉节”四个大字,尚临摹于桃源傅姓大宗祠里的墙

壁上。明朝登进士 36 人、举人 34 人(其中武举人五人);明嘉靖

桃溪傅氏大宗祠 丰州镇桃溪村傅氏大宗祠族训

第172页

160

二十九年庚戍科会元傅夏器,御称:“弱冠已破万卷,文章前所未有。”

南安知县伍□定撰联:“泉山名姓无双本, 南邑文章第一家。”清

朝登进士 15 人(其中武进士 4 人),举人 76 人(其中武举人 28 人)。

傅应时(生卒不详),福建泉州人。(清高宗)乾隆进士,龙

游知县。侄修盂,乾隆进士,金华知府。伯侄进士,一时成为佳话。

七岁时私塾读书。多年苦心磨炼,学业大有长进。乾隆十二年(公

元 1747 年),乡试中举。再经十年寒窗勤苦研读,乾隆二十二年进

京参加会试,高中进士。授浙江省龙游知县。赴任后,为百姓排忧解难,

善判疑案,清廉勤政,造福一方,成为百姓拥戴之清官。著有《诗文集》

流传于世。

资料来源:丰州桃溪傅氏族人提供

报送单位:南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丰州镇桃溪村傅氏大宗祠族训

第173页

161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家训家规摘粹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家训家规摘粹

(一)家庭篇

“荔谱传家”“锦亭衍派、荔谱传家”“莆阳世胄”“荔谱家

声旧 桐琴世泽新”“荔谱茶经传韵事、密箴蒙引有遗书”“荔谱,

茶录”——多处出现在宅第的砖墙体、大门匾额上、门扉上

【诠释】

“荔谱传家”“锦亭衍派”“莆阳世胄”等书法多处出现在宅

第的砖墙体、大门匾额上、门扉上,书法大多是楷书或行楷,书法

功底深厚的名贤题写,庄重严谨。有些直接拼在砖体上,拼的字不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第174页

162

是在表面贴一层,而是墙有多厚字就有多厚,每一座的横纹都不一样。

这些题字记载着家族的由来——蔡氏一脉是从莆田(莆田别称荔城。

而又有资料称:莆阳指莆田市,南朝时为南安、隋朝时改莆田县)

移居过来的,昭示漳里村的蔡氏家族自莆田迁徙而来,故此堂号。

体现主人追本溯源、不忘先祖的情感。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家训家规摘粹

\" 荔谱传家 \" 拼于蔡浅

厝西边砖墙体上

\"锦亭衍派、荔谱传家\"拼

于启昌厝正立面砖墙体上

\" 锦亭衍派、莆阳世胄 \" 多处出现在宅

第的大门匾额上

第175页

163

兄弟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未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

孙作样看。省斋。——题于彩楼厝的大厅隔扇、蔡浅厝下厅西隔扇、

孝友第门廊两侧等处

【诠释】

据说有一年蔡资深从菲律宾回来巡视大厝的建造情况时,看见

\" 荔谱 茶录 \" 题于蔡浅厝门扉上

\" 荔谱家声旧 桐琴世泽新 \"

题于德梯厝大门

\" 荔 谱 茶 经 传 韵 事;

密箴蒙引有遗书 \" 题

于蔡氏宗祠大门边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家训家规摘粹

第176页

164

两个孙子为争一个皮球而吵架起来,而两个儿媳妇不问情况互相指

责对方孩子。目睹这一幕,蔡资深感到忧虑,纵有金银万两,儿孙

不和睦,家运定衰败。于是他写下这幅格言“兄弟同居忍便安,莫

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蔡资深说,

一代人又一代人,子生下是孙,孙生下也是子,还是要忍。这首诗

多处出现在不同的宅第,足见蔡资深对兄弟子侄和睦相处寄予极高

期望。

彩楼厝的大厅隔扇

孝友第门廊两侧

彩楼厝

蔡浅厝下厅西隔扇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家训家规摘粹

第177页

165

唐张公艺九世同居,北齐隋唐皆旌

表其门。麟德初年,上封泰山驾幸其宅,

召见公艺而问其何以睦族之道。公艺请

纸笔书忍字百余字以进上悦之,盖能忍便

和睦也。——题于彩楼厝的下厅东隔扇

【诠释】

张公艺历北齐、北周、隋、唐四代,

是我国历史上治家有方的典范,他们家族

九辈同居,合家九百人,团聚一起,和睦相处,千年以来,倍受历

代人民尊敬,传为美谈。主人以此劝诫子孙:为人要胸襟坦荡,宽

宏大量,深知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哲理。

(二)劝学篇

还读我书——题于世佑厝东护厝大门匾

【诠释】

陶渊明《读山海经》有诗句“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意

思是耕种过后,返回来时常读

自己喜爱的书。反映了主人重

视偷闲读书,旨在教育子孙如

何摆放耕种与读书的关系,懂

彩楼厝的下厅东隔扇

世佑厝东护厝大门匾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家训家规摘粹

第178页

166

得偷闲读书,把读书培养成一种习惯一种爱好,在忙碌奔波中寻得

一寸静谧。

五代传后裔 千秋笃学家。——题于世佑厝大门

【诠释】

专心好学,刻苦钻研,学有所成,一代传一代。

汉瓦当文,延年益寿;秦铜盘字,富贵吉祥。菊秋笔。——题

于德典别馆正厅隔扇东

世佑厝大门对联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家训家规摘粹

第179页

167

【诠释】

汉瓦指的是汉朝的瓦,汉代瓦当上多有篆书“延年益寿”字样。

秦铜盘指的是秦朝的铜盘,铜器上多铸有“富贵吉祥”铭文。古董

是宝物,将其上的吉利言辞写入门联,藉以表达主人的祈福心愿,

更表达主人对文字的重视。

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纯不欲纷;精则至意得,纯则成功多。

(录山谷老人跋语 时辛亥秋月枢南蔡寿星)——题于醉经堂下厅堂

东侧隔扇

【诠释】

为了更好的教育儿孙,蔡资深更于宣统三年(1911 年)建造了

德典别馆正厅隔扇东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家训家规摘粹

第180页

168

一座醉经堂,作为族内众子弟读书之处,并请乡贤书写。有清末举

人吴增、蔡寿星,有台湾人进士施之东、清进士黄抟扶、黄谋烈等

人的题字。其中“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纯不欲纷;精则至意得,

纯则成功多”, 意为“读书的精华不在于你读了几本书,而是在于

你读懂了几本书,深入细致的研读,才能透彻理解掌握精髓。对待

一件事情要专心致志而不能三心二意、心猿意马,这样才能做好一

件事。主人的谆谆教诲,于斯可见。人们说:蔡资深建醉经堂,一

心醉心好子孙,的确是远见之举。

(三)善德篇

积善余庆——题于蔡浅厝西护厝花厅门额上

醉经堂下厅堂东侧隔扇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家训家规摘粹

第181页

169

【诠释】

曾经金碧辉煌的花厅,向世人展示石雕艺术的精华。门额上方

的四个字可谓高度概括了蔡资深一生的性格。语出《周易·坤》: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全句的意思是:

积累善德的家族(人),这个家族来生必有正报;如果不积累善德

或者积恶,那么后世必定遭殃。

积善敦伦——题于蔡浅厝左大房门上

【诠释】

敦伦,即每一个人到这个世间

来都有自己的责任,有自己的任务。

主人把“积善敦伦”写在房门上,

让子孙开门见关门见,时时警醒自

己要尽自己的本分,把该尽的义务

做好,一生行善积善。

蔡浅厝西护厝花厅门额上

蔡浅厝左大房门上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家训家规摘粹

第182页

170

遵道德;礼仪明;存孝悌;惟明伦;积善家;家道成。——题

于启昌厝大厅隔扇

【诠释】

遵守道德规范,懂礼仪明事理,心存父母恩手足情以及朋友之

间的友爱,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德行善之家,必将恩泽及于子孙。

启昌厝大厅隔扇题字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家训家规摘粹

第183页

171

培福地、种德门;福地、德门。——题于彩楼厝的仪门额、世

佑厝两侧仪门匾书

【诠释】

“培福地,种德门”的提法,是蔡氏古民居中随处所在的教化

成分的一部分。培福:培植自己的福报。德门:仁德人家,有德之家。

教育子孙只管行善积德,自会有福报。

彩楼厝的仪门额书

世佑厝两侧仪门匾书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家训家规摘粹

第184页

172

守东平王格言,为善最乐; 遵司马公家训,积德当先。 秋日

书——题于德典别馆正厅隔扇东

【诠释】

东平王指的是北宋大将高怀德,司马公指的是宋朝名相司马光。

守东平王格言不外为善二字,遵司马公家训只在积德一端。

德典别馆正厅隔扇东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家训家规摘粹

第185页

173

盖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是之谓不朽。——题于德梯厝大

厅堂隔扇

【诠释】

出处:颜真卿《争座位帖》。意思是最上等的事情就是像孔夫

子那样为社会树立良好的道德标准,给人们树立道德方面的榜样。

其次就是为人民做好事实事,为众生求利益而立功。这样以德谋事

立了功劳,让人传颂,不被废弃,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永垂不朽。

德梯厝大厅堂隔扇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家训家规摘粹

第186页

174

祖德留贻全在忠君惠众; 孙枝踵起犹所乐善好施。——题于蔡

氏宗祠大厅

【诠释】

祖辈行善积德,泽被子孙惠及后代,子孙后代接踵而起,继承

先辈的美德乐善好施。

(四)处世篇

实事求是——题于蔡氏宗祠的入门上

蔡氏宗祠大厅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家训家规摘粹

第187页

175

【诠释】

蔡氏宗祠现存的入门上,依稀可见“实事求是”四字篆刻。“实

事求是”一词最初现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函数 . 河间献王传》: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这里,表现了主人严谨的治学态度,处

事原则。

要无烦恼要无愁,本分随缘莫强求;无益言语休著口,不干己

事莫当头。——题于彩楼厝的大厅隔扇

【诠释】

人生要减少烦恼、忧愁,凡事不但要认真守本分,也要顺其自

蔡氏宗祠的入门上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家训家规摘粹

第188页

176

然,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言行应当小心瑾慎 , 无益

的话不说,伤人的话更要克制,话出就不能收回,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做事也一样。体现了主人对子孙慎言笃行的要求。

风波境界立身难,处世规模要放宽;人事尽从忙里错,寸心顺向

静中求(求)。 ——题于彩楼厝的大厅隔扇、蔡浅厝下厅东隔扇等处

【诠释】

出自宋代诗人戴复古《处世》,古厝多处出现该诗句。意思是

在大风大浪的境界中立身很难,处世的气量要放宽。世间万事都是

忙中出错,心绪要在宁静中求得安定。世事只在静下心来时才得洞明,

人情平平淡淡才会长久。

彩楼厝的大厅隔扇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家训家规摘粹

第189页

177

奴 辈 愚 顽 堕 下 尘,

只应怜念莫生嗔;若能事

事如君意,他自终身做主

人。——题于彩楼厝的下

厅隔扇、蔡浅厝下厅西隔

扇等处

【诠释】

随从、奴仆之辈皆为

下层人,他们有他们的辛酸及苦楚,我们要怜惜爱护而不是动辄就

发怒责备。如果他们也能像上等人那样就不必寄人篱下当奴婢了。

古厝多处出现该诗句,足见主人对下人爱惜有加。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分别题于德梯厝大厅堂左隔扇、德典别馆正

厅隔扇东

彩楼厝的大厅隔扇 蔡浅厝下厅东隔扇

彩楼厝的下厅隔扇 蔡浅厝下厅西隔扇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家训家规摘粹

第190页

178

【诠释】

出处:《孔子故事系列》之十四。意思是跟善人一起,与君子为伍,

就像到了长满芝、兰等香花草的房子里,久而久之闻不到香草的香

味了,这是因为自己和香味融为一体了,其实自己变得芳香起来。

体现了主人慎交的秉性,期望子孙交友重品性。

皆贤不能皆不肖,故贤人君子之处世 丁未节录。——题于德典

厝下厅隔扇

【诠释】

出处: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曰“…内翰执事:洵布衣穷居,

德典别馆正厅隔扇东 德梯厝大厅堂左隔扇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家训家规摘粹

第191页

179

尝窃有叹,以为天下之人,不能皆贤,不能皆不肖。故贤人君子之

处于世,合必离,离必合。…”意思是觉得天下的人,不可能都是

贤慧的,也不可能都不肖。所以贤明正直的人处在世上,有聚合必

有分离,有分离又必有聚合。

随时静录古今事;尽日放怀天地间。——题于梳妆楼窗框上

德典厝下厅隔扇

梳妆楼窗框对联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家训家规摘粹

第192页

180

【诠释】

随时记录所见所闻古今事,终日放宽胸襟容纳万物

居之安 吉云卜——题于世用厝两侧仪门

【诠释】

“居之安”即“居安资深”,出自《孟子·离娄下》:“君子

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

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朱熹集注:“自

得于己,则所以处之者安固而不摇,处之安固,则所藉者深远而无尽。”

后以“居安资深”谓掌握学问牢固而根底深厚。吉云,即五色云,

古人以为吉祥之兆。既然定居下来了,就安心做事情吧。

世用厝两侧仪门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家训家规摘粹

第193页

181

(五)忠孝篇

宋范纯仁常曰:我生平所学惟忠恕二字,用之不尽未敢须臾离

也,又戒子弟曰:人虽至愚,责人则明, 己虽聪慧,自恕则昧。但

常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题于彩楼

厝的下厅东隔扇

【诠释】

在彩楼厝的下厅东隔扇引用北宋大臣范纯仁名言。范纯仁,人

称“布衣宰相”。他一生所学只得“忠恕”二字,一生受益无穷,

用在朝廷上侍奉君主,接待同僚朋友,与同族的人和睦相处,没有

一时一刻离开这两个字。”他又常常告诫自己的弟子:人虽然非常

愚笨,可能够自我批评则仍然是明智之人。人虽然很聪敏,却放纵

自己所以是不明智的。若能以责备他人的态度责备自己,宽恕自己

的态度宽恕别人,就不用担心不会达到圣贤的地位”。体现了主人

的一生信奉“宽恕”这一儒家的根本为人处世之道。

彩楼厝的下厅东隔扇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家训家规摘粹

第194页

182

丹凤来仪大地春,中天雨露四时新。

人间好事惟忠孝,臣报君恩子报亲。 录

温公诗。——孝友第门廊两侧

【诠释】

出处:司马迁《盛世词》。春回大

地,凤凰来舞,雨露阳光,大地一派祥瑞。

而世上最美之事莫过于尽忠行孝,臣子

铭记君子的提携培养之恩,子女报答父

母养育之恩,世间之恩,恩恩铭记。

不嫌迂阔不嫌烦,总

要逢人化一番, 多少古

人忠孝事,且将因果当闲

谈。——题于蔡浅厝下厅

东隔扇、彩楼厝的大厅隔

扇等处

【诠释】

古厝多处出现该诗句。见于《孝道劝化真经》,名为《劝立愿

常说好话》。意思是要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尽管长辈思想迂腐,

言语啰嗦,行为不切实际,作为下辈的也不要嫌烦,要懂得把握如

何劝谏父母,使父母长辈受谏受益,力行孝道。

蔡浅厝下厅东隔扇 彩楼厝的大厅隔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家训家规摘粹

孝友第门廊两侧

第195页

183

仁义礼智、忠孝廉节。——题于德典厝立面墙砖柱上

【诠释】

体现主人推崇“仁爱、正义、礼让、明智;忠恕、孝敬、廉洁、

节制”的传统美德。

(六)修身篇

静寄——题于醉经堂西面边门门楣里

【诠释】

语出晋 . 陶潜《停云》诗云:“静寄东轩,春醪独抚。”优闲

地寄寓、依托。反应了主人不受世俗困扰的高雅境界。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家训家规摘粹

德典厝立面墙砖柱上

第196页

184

守真——醉经堂西面边门门楣外

【诠释】

语出《庄子·渔父》:“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后

汉书·申屠蟠传》:“安贫乐潜,味道守真,不为燥湿轻重,不为

穷达易节”。保持真元,保持本性。反应了主人不忘初心的人生态度。

得少佳趣——题于德棣厝雨亭南壁面横批

【诠释】

意思是人要知足常乐。但不等于不求上进或是不思进取,而是

不要拿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财富和欲望。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家训家规摘粹

醉经堂西面边门门楣里

醉经堂西面边门门楣外

第197页

185

养吾浩然——题于醉经堂大房木隔窗窗楣、世佑厝东护厝门廊

东西侧壁等处。

【诠释】

《孟子·公孙丑上》有:“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说:

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这种气,极端有力量,用坦荡之胸

怀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古厝多处出现“养

吾浩然”,体现了主人浩大刚正的精神。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家训家规摘粹

德棣厝雨亭南壁面横批

醉经堂大房木隔窗窗楣上 世佑厝东护厝门廊东西侧壁上

第198页

186

明镜止水以持心,泰山乔岳明立

身。——题于德典别馆正厅隔扇西

【诠释】

圣贤修心,不仅心如止水,而且澄

如明镜。能像止水一般的清一般的静,

才不会被外境所动乱。但是止水并非死

水,因此还必须像明镜一般的澄澈朗照。

圣贤立身,不在居高位,而在修养道德,

完成人格,所以圣贤以泰山的巍峨崇高自

我期许,希望从小我到大我的道德,都是

巍巍乎如泰山一样,这是圣贤立身之道。

(七)时光篇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失去寸金还可买,失去光阴何处寻。——

题于彩楼厝的大厅隔扇

【诠释】

出处: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读书不觉已春寻,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到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西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家训家规摘粹

德典别馆正厅隔扇西

彩楼厝的大厅隔扇

第199页

187

洋记》第 11 回:“可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寸金使

尽金还来,过去光阴哪里寻?”主人以此劝诫少年人要珍惜时间,

若虚度光阴,晚年必将后悔莫及。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简介】

蔡资深古民居建筑群坐落于福建省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是第

五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远处看,蔡氏古民居就像一

把琵琶,一头大一头小,石埕上石板之间缝隙就像琵琶乐弦。据民

间传说,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的选址地点是一个九天仙女掉琵琶处,

因此,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就称为“琵琶”形村落。据称:“在‘琵

琶穴’建房子,只要不断发出敲打石头的声音,就会财源滚滚。”

建造这片建筑群的主人是蔡启昌和蔡资深父子俩。清朝后期,

16 岁的蔡资深与其父蔡启昌南渡菲律宾,在岷市的后街仔开设晋益

小烛铺子。父子同心协力,事业也蒸蒸日上。1850 年蔡启昌回国,

铺子交由蔡资深经营。蔡资深克勤克俭,取信于当地百姓,在岷市

广置产业,经营范围和规模盛极一时,累资至数百万。

虽然家财万贯,但毕竟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久远之业商不如农,

重土轻商观念让蔡氏父子感到经商如水中浮萍,没有土地的厚重与

坚实,故应“仕农工商全面发展”,在故乡广购荒地,组织兄弟子

侄开垦种植,并于其中择地建立祠堂祭祀先祖。为了提高家族的社

会地位,他还热心公益事业,慷慨捐资兴学和赈灾,1905 年,受朝

廷诰封资政大夫,妻子封二品夫人。清朝同治乙丑年(1867 年),

蔡启昌回到官桥漳里村,相中了村边那片叫“漳州寮”的风水宝地,

于是斥资买地,大兴土木,建启昌厝、攸楫厝等房屋,当时,许多

建筑装修材料都是从菲律宾海运过来,加之闽南独具魅力的雕刻艺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家训家规摘粹

第200页

188

术和装修风格,构成了一幅中西合璧的建筑图画。这座巨型建筑群

历时 46 年,至清宣统三年(1911 年)才建设完成。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的每一座民居都是艺术品,这里的每一个庭

院都抒写着古老而又真实的故事。有人说,它是一个“小故宫”,

是一个闽南建筑的“大观园”。其宏大规模、严整布局,为闽南地

区所仅有。蔡氏古民居建筑群迄今尚存的宅第共 16 座。其中,有同

治年间兴建的宅第 2 座,光绪年间兴建的宅弟 13 座、蔡氏宗祠 1 座、

当铺 1 座,定统年间兴建的书房 1 座,计大小房间近 400 间。依次

前后平行排列有序地分布于大约 3 公顷(40 多亩)的长方形地块中,

东西通长 210 多米,南北通宽 100 多米,总建筑面积 16300 平方米。

其布局分五行排列,每列二至四座不等。每座一至三进不等,左右

或单边建有护厝。东侧附建有一组书轩、梳妆楼、醉经堂等建筑。

除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建的最大一座是地处西端,且坐西朝东

外,其余各座皆坐北朝南。其中兴建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的

一座为其自用宅弟。庭南有侧屋一列,俗称“花向”,为佣仆所居,

等级分明。蔡氏古民居以其宏大的规模、严整的布局、精美的雕饰、

丰富的内涵赢得世界各地专家的好评。

资料来源:南安官桥蔡氏古民居

收集整理:中共南安市官桥镇纪律委员检查会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家训家规摘粹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书册翻页效果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