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

发布时间:2023-11-11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

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3](P.99),这是第一种意义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考察,马克思暂时抽象掉了市场竞争与供求关系等要素,通过假定生产条件不变、生产总量不变,且该商品的总产量和社会需求量一致,明确了单个商品的价值量决定问题.换言之,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供给侧决定了商品价值,强调了生产的决定作用.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第一种意义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是贯彻于商品经济阶段上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趋势.正如马克思所言:“生产这些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起调节作用的自然规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就像房屋倒在人的头上时重力定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一样.”[3](P.126)在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外,商品的价值和价格还受到另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影响.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三十八章中讨论“级差地租理论”时提及了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不是由某个生产者个人生产一定量商品或某个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由当时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市场上这种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所... [收起]
[展开]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51页

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

所需要的劳动时间”[3](P.99),这是第一种意义上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的考察,马克思暂时抽象掉了市场竞争与供求关系

等要素,通过假定生产条件不变、生产总量不变,且

该商品的总产量和社会需求量一致,明确了单个商

品的价值量决定问题.换言之,第一种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从供给侧决定了商品价值,强调了生产的决

定作用.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第一种意义上

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是贯彻于商品

经济阶段上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

趋势.正如马克思所言:“生产这些产品的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作为起调节作用的自然规律强制地为

自己开辟道路,就像房屋倒在人的头上时重力定律

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一样.”[3](P.126)

在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外,商品的价值

和价格还受到另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影响.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三十八章中讨论“级差

地租理论”时提及了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

品价值不是由某个生产者个人生产一定量商品或

某个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

的劳动时间,由当时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市场

上这种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

定.”[3](P.616)

可见,在马克思的这一语境中还存在第二种意

义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按照社会对某种商品

的需要,相应地在社会总时间中划分出一定比例用

于生产这种商品的劳动时间,当这种劳动时间在各

个行业、地区、门类的投入比例失调时,“局部危机

可能由于生产比例失调而发生”[3](P.809).在第二种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界定中,马克思引入了市场竞

争与供求关系因素,揭示了在市场供求不一致的情

况下市场需求量对于商品价值量的影响.也是在

这个意义上,第二种意义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

需求侧决定商品价值,强调各类需求因素在拉动经

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二)第 一 种 社 会 必 要 劳 动 时 间 视 阈 下 的 供

给侧

从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出发,要求宏观经

济治理紧紧扭住供给侧㏿构性改革这条主线,这内

在地包含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就个别商品生

产者而言,其生产某种社会需要的商品,必须符合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规定.具体而言,商品价值量

从根本上取决于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个别

劳动时间与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存在三

种情况.其一,在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第一种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的情况下,个别商品生产者只能按照由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价值出售商品,超过

这一阈值部分的个别劳动无法得到社会承认,商品

无法完成让渡使用价值换取价值的“跳跃”;其二,

在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

情况下,个别商品生产者为生产这种商品耗费的个

别劳动能够顺利转化为社会劳动;其三,在个别劳

动时间小于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情况下,个

别商品生产者不仅能够按照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顺利实现商品交易,还能够形

成超额价值.可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个别商品

生产者要想通过商品生产和交换尽可能多地实现

价值,就必须尽可能地缩短个别劳动时间,压低商

品的个别价值.因此,从第一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出发推动供给侧㏿构性改革,就要求个别商

品生产者不断改进生产技术,采用先进的生产体系

和管理模式,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

间,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另一方面,就社会整体而言,提高社会生产能

力可以降低单个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可以在耗费更

短时间和更少劳动力的情况下生产出更多商品.

作为衡量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重

要尺度,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随着社会生产

力水平的提高而趋于缩短,从而整个社会在同等时

间内能够生产和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商品和

服务,社会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相应提升.从第一

种意义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出发推动供给侧㏿

构性改革,就是要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筑牢物质

基础.为此,必须坚持创新驱动,推动创新成果向

现实生产力转化,充分发挥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

撬动作用,同时也要通过改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

来提高社会生产能力,不断优化劳动者与生产资料

的组合搭配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

率,以此为引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三)第 二 种 社 会 必 要 劳 动 时 间 视 阈 下 的 需

求侧

从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出发,要求宏观经

济治理注重需求侧管理.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的含义表明,社会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时间必须

符合社会对该种商品的需要,生产该种商品的劳动

才能够被社会所承认,商品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144

第152页

马克思科学分析了供需之间存在的三种情况及其

对价值实现的不同影响:“如果某种商品的产量超

过了当时社会的需要,社会劳动时间的一部分就浪

费掉了,这时,这个商品量在市场上代表的社会劳

动量就比它实际包含的社会劳动量小得多如

果用来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的数量,同要由这

种产品来满足的特殊的社会需要的规模相比太小,

㏿果就会相反.但是,如果用来生产某种物品的社

会劳动的数量,和要满足社会需要的规模相适应,

从而产量也和需求不变时再生产的通常规模相适

应,那 么 这 种 商 品 就 会 按 照 它 的 市 场 价 值 来 出

售.”[3](PP.486~487)换言之,既定的社会需要规定并引

导着社会供给,商品适销对路与否,决定着商品的

价值能否顺利实现.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发展社会

生产应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和导向,这为从需求

端对社会 供 需 进 行 管 理 提 供 了 理 论 依 据 和 方 向

指引.

从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出发加强需求侧

管理,就是要更加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

断释放内需潜力,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于社

会主义生产目的.作为超越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是满足全体人民的“需

要”.恩格斯对此进行了概括:“通过社会化生产,

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

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Ђ们的体力和

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10](P.670)需要

强调的是,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着眼于“市场

需求”,社会主义国家的需求侧管理以全体人民的

“需要”为根本导向,这里的“需要”不仅仅包括能够

被价值和价格定量测度的“市场需求”,还包括那些

个人无法承担其费用支出的“需要”.这意味着,加

强需求侧管理不仅仅要释放“市场需求”,让产品和

服务的价值与消费者能够支付的“市场需求”相匹

配,更要以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让产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满足那些难以被定量

测度、也不宜由居民个人支付的“需要”.

(四)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同一性要求宏

观经济供需平衡

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理论抽象与

现实具体之间的关系.就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而言,其作为就单个单位商品而言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撇开了市场竞争与供需关系等要素,反映

了社会生产能力对于商品价值的决定性作用.就

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言,其作为就社会商品

总量而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抽象上升为具体

的“价值规律本身进一步展开的表现”[3](P.613),体现

了社会需求对于商品市场价值的重要影响.马克

思指 出:“供 求 以 价 值 转 化 为 市 场 价 值 为 前

提.”[11](P.21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第一种含义到第

二种含义的变化,实际上呈现了价值转化为市场价

值后,商品价值在供求关系影响下的最终决定机

制.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的两种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理论,科学揭示了生产供给与社会需要的内在

关系,不仅为推动扩大内需战略同供给侧㏿构性改

革有机㏿合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实现中国特

色宏观调控向中国特色宏观经济治理的转变提供

了重要思路启示.

使用价值与价值构成商品两个因素,这决定了

供给和需求之间具有内在关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的两种含义将商品二因素统一起来,同时也将供需

两侧统一起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放

弃需求侧谈供给侧或放弃供给侧谈需求侧都是片

面的,二者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替代关系,而

是要相互配合、协调推进.”[12](P.99)第一种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和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同一性表

明,推进供给侧㏿构性改革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

内在一致的,这就要求中国特色宏观经济治理既统

筹考虑生产成本与社会需要,又把实施扩大内需战

略同深化供给侧㏿构性改革有机㏿合起来.具体

而言,按照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标准实施供

需管理,就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让劳动者按照等

于或者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劳动生产率开展

生产活动,否则就难以把个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

动.按照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标准实施供

需管理,就是要从人民对不同类型产品和服务的需

要出发,有计划按比例地把社会劳动时间分配到不

同部门和领域,由此保证供需的有效对接.

三、推动扩大内需战略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结合

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发展环

境、发展条件和发展要求上都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

征.作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

发展的主题,高质量发展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全局,必须统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供给侧

㏿构性改革,通过生产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满

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供需两端在

145

第153页

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在实践中,对扩大内需

战略同供给侧㏿构性改革有机㏿合提出了三个方

面的要求.

(一)通过优化供给侧结构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内需包括国内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部分,大

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内需主导下的国内经

济良性循环.扩大内需战略不是盲目地刺激投资

和消费,而是要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

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于扩大有效需求.实施扩大

内需战略,必须与深化供给侧㏿构性改革有机㏿

合,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市场新需求.

第一,面向需求㏿构变化和供给革命,合理扩

大有效投资需求,提高供给活动的全要素生产率,

通过提高供给质量带动需求更好实现.这内在地

包含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加快发展新产业新

产品,不断开发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新

产品和新服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提

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因此,提升社

会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自主创新能

力,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创造新需求.这就要

求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壮大战略

性新兴产业,大力推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技

术、新能源等重点领域的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依托

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的产业体系,推动新产品

和新服务不断涌现,不断创造消费新增长点.另一

方面,聚焦于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积极推动传统产

业改造升级,通过供给㏿构的持续优化主动适应需

求㏿构的变动.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

本、补短板,调整产业㏿构,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

价值链中高端.

第二,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提升

参与生产的各经济主体的收入水平,促进共同富

裕,为消费需求的扩容升级提供内生动力.在内需

中,消费需求占据着较大的比重份额.数据显示,

我国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占国内

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长期保持在55%左右.最终

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从2012年的

55.4%上升到2021年的65.4%.① 可见,满足国

内消费需求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扩大内需从根本上讲是要稳就业、增收入,改善居

民消费预期.其原因在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

动者必须把自己的个别劳动转换为社会劳动,才能

让渡其生产的商品的使用价值,获得价值.只有当

每个劳动者都能顺利实现商品交易,才能使得所有

劳动者的“需要”得到满足.因此,应将劳动者的充

分就业作为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要在保

障现有就业岗位的同时,扩大市场化就业服务供

给,៿宽灵活就业渠道,增加劳动者收入来源.深

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收入分配㏿构,扩大中

等收入群体规模,增强内需发展后劲.

第三,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合,

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科学划分出协调的比例投入

到不同产业、地区和门类的生产中去,引导需求健

康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手段

不断丰富,逐步形成了与“以人民为中心”宏观调控

目标相适应的政策手段体系.2016年中央经济工

作会议将五大政策总㏿为“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

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

托底”[12](P.87).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

实施宏观政策、微观政策、㏿构政策、科技政策、改

革开放政策、区域政策、社会政策七大政策.不难

发现,我国宏观政策手段不仅指向满足人民物质需

要的目标,也更加强调不断满足人民在㏿构调整、

科技创新、民生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精神需要

和公共需要.要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

合,发挥短期政策和长期制度建设的协同效应,既

要善于运用宏观调控和短期政策来扩大需求,又要

系统进行包括土地制度、住宅制度、社会保障等多

方面 的 综 合 改 革,建 立 起 扩 大 内 需 的 长 效 制 度

保障.

(二)依 托 扩 大 内 需 战 略 深 化 供 给 侧 结 构 性

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巨

大的人口基数随着经济的发展释放出了巨大的潜

在购买力,促进形成了强大的国内市场.2022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

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了“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

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13](P.2)的要

求.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我国商品和要

素流通制度环境持续改善,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

平显著提升,国内市场空间更趋广阔.可以说,我

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供给侧㏿构性改革提供了

巨大空间.因此,必须立足全国统一大市场,根据

我国国情特征深化供给侧㏿构性改革,形成供需有

效对接、产销协同并进的良好局面.

146

① 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官网(https://data.stats.gov.cn/index.

htm)发布的数据整理而得.

第154页

一是立足我国幅员辽阔、市场规模巨大的现实

条件,开展具有鲜明特色的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经

济发展基础等存在较大差异,我国逐渐形成了区域

产业分工格局,如北方和中西部扎根于产业链中上

游,主要提供农产品、工业原材料、能源矿产和廉价

劳动力;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掌握产业链中下游,

重点发展轻工业、快速消费品产业以及服务业.数

据显示,2022年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

区和 东 北 地 区 生 产 总 值 分 别 为 622018 亿 元、

266513亿元、256985亿元和57946亿元,可见区域

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① 对此,应在充分考虑

自然条件、历史因素、资源禀赋和差异化优势的基

础上,充分挖掘区域分工合作空间,打造合理的区

域产业分工.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区域协调发

展带来了新契机.[14]以“东数西算”工程为例,通过

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

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让西

部的算力资源更充分地支撑东部数据的运算,促进

东西部协同联动.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全国算力水

平,还充分发挥了各地区的资源禀赋特色优势,推

动了产业区域布局的进一步优化.

二是在对外依赖度高、短期难以有外部替代来

源,可能会出现断供断链的领域,要通过技术升级

加快补齐短板、建链强链.在改革开放以来相当长

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采用基于“比较优势”的出口导

向型发展战略,由此引致的后果是在一些重要领域

形成了关键核心技术依赖Ђ国的局面.[15]习近平

总书记明确指出:“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

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

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

安全、国防安全和其Ђ安全.”[6](P.248)因此,必须面

向国家重大战略性需求,建设优化国家创新体系整

体布局,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

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努力实现关键核

心技术自主可控.推动能源供给革命,构建多元的

能源供应体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提升能源供

应质量和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

稳定性和竞争力.

三是在需求初步显现但未得到有效满足的领

域,要尽快优化供给㏿构,加大供给力度.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

要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习近平

总书记将其具体化为教育、工作、收入、社会保障、

医疗卫生服务、居住条件和环境等方面,指出要让

人民群众拥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

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因

此,必须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

动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方向升级,加快发展高

品质绿色健康产品、育幼养老、健康文化、家政物业

等生活性服务业,研发设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等

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

给,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四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

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以新供给创造新需

求,促进经济实现动态平衡.当前,以信息技术为

核心的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

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要确保我国在日益激烈的

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牢牢掌握未来技术竞争新赛

场规则的制定权和主导权,就必须从国家层面超前

谋划布局,瞄准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

低碳、量子计算等关键领域展开前瞻性部署,集中

攻关基础技术、通用技术、非对称技术、“杀手锏”技

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抢占关系国计民生和国

家安全的前沿技术制高点.[16]

(三)实现宏观调控向宏观经济治理的转变

中国特色宏观调控既摒弃了资本主义宏观调

控仅重视“总需求管理”的理念,也突破了计划经济

宏观调控侧重于“总供给控制”的做法,形成了生产

成本与社会需要有机㏿合的宏观调控理论.相应

地,在实践中提出了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

给侧㏿构性改革有机㏿合起来的宏观经济政策基

调.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角色

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谓的“政府

调控”,而是逐渐转向中国特色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

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出“宏观

经济治理”概念,指出要“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制”,

“进一步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17](P.515),这意味

着宏观经济政策被纳入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的框架中系统谋划.国家“十四五”规划

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首次将“完善宏观经济治

理”作 为 “提 升 政 府 经 济 治 理 能 力 ”的 首 要 内

147

① 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官网(https://data.stats.gov.cn/index.

htm)发布的相关数据整理而得.

第155页

容.[18](P.64)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宏观经济治

理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加强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内需,增

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

给㏿构的关键作用.”[1](P.29)实现宏观调控向宏观

经济治理的转变,要求在宏观调控的目标体系、实

施主体和政策手段三个方面做出适应性调整.

第一,面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建

立起多元化、多层次和多维度的宏观经济治理目标

体系.具体而言,一是从满足人民物质需要层面,

៿展到文化、政治、民生、生态等各个层面.换言

之,中国特色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不仅指向传统宏观

调控关注的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

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还应将“幼有所育、学有所

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

所扶”[1](P.10)这些切实关系民生福祉的内容纳入目

标体系.二是要坚持总量性目标和㏿构性目标并

重.中国特色宏观经济治理要从追求高速增长转

向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确立促进经济总

量平衡、㏿构优化、内外均衡的目标,助力实现经济

高质量发展.三是要注重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

有机衔接.从短期看,中国特色宏观经济治理要关

注人民物质需要持续稳定地得到满足,实现社会总

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熨平周期性经济波

动,保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从中长期看,中国

特色宏观经济治理要着眼于突破生产力总体水平

的限 制,不 断 提 高 全 要 素 生 产 率 和 经 济 潜 在 增

长率.

第二,就实施主体而言,要打破西方经济学将

“政府”视为宏观调控实施主体的传统认知,由“国

家”主导实施中国特色宏观经济治理.社会主义国

家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上层建筑的核心内容,另

一方面又是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换言之,作

为特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社会主义国家不仅通

过各类政策手段实施宏观调控,对整个国民经济的

运行进行有计划的调节和控制,同时也依托于国有

经济直接参与到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也正是

这种凭借公有制主体地位实现的“内生性嵌入”,使

中国特色宏观经济治理从根本上超越了资本主义

国家的政府宏观调控.需要强调的是,作为宏观经

济治理的领导者,党中央必须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集

中统一领导,做好经济领域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

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发挥把

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

第三,就政策手段而言,中国特色宏观经济治

理应将跨周期调节与逆周期调节㏿合起来,不断完

善和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一方面,应更加突

出国家对中长期发展规划所发挥的作用.西方宏

观经济理论一贯注重逆周期调节,即在经济短期内

尽快通过紧缩或宽松政策实现经济的扩张或放缓,

但这可能会因政策力度不恰当而导致金融风险加

剧等问题.为了弥补逆周期调节的不足,中国特色

宏观经济治理增加了跨周期调节的设计.党的十

九大以来,党中央对国家经济发展同时做了中期、

长期以及超长期的规划,即“十四五”规划、2035年

远景目标和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的目标.这种跨周期调节的方式不仅能够保证宏

观政策的力度,还能预留政策空间,有利于平衡经

济增长、防范金融风险和调整经济㏿构等目标之间

的关系.另一方面,积极推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在调控方式上的思路转向,将区间调控、定向调控

和相机调控有机㏿合起来,既不搞“大水漫灌”,又

保证调控政策松弛有度,同时明确货币政策和财政

政策该“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宏

观治理的有效性.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

方面,“总供给管理”和“总需求管理”共同构成国家

宏观经济治理的“一体两面”.在既有模式中,资本

主义宏观调控侧重于实施“总需求管理”,计划经济

宏观调控依托于公有制企业这一微观载体,对供给

侧展开直接的、指令性的计划管理.实践表明,仅

仅依靠“总需求管理”或“总供给管理”都不能满足

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对宏观调控提出的要求.改革

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实践中

逐渐建立起总需求管理与总供给管理统筹协调的

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在理论层面上,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提出了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理论,为统

筹实施总需求管理和总供给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和思路启示.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第二种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分别从生产成本和社会需要的

角度决定了商品价值和价格,前者揭示了宏观经济

治理体系把供给侧作为主线的必要性,后者要求宏

观经济治理体系把需求侧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上.

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同一性要求中国特色宏

观经济治理坚持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并重,推

动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构性改革有机㏿

合.一方面要优化供给侧㏿构,通过全要素生产率

148

第156页

的提高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另一方面要立足全国统

一大市场,依托扩大内需战略深化供给侧㏿构性改

革,在此基础上推动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向中国特色

宏观经济治理转变,实现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的高

水平动态平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

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4]周绍东,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贯

彻以人 民 为 中 心 的 发 展 思 想 [J].政 治 经 济 学 研 究,

2022,(4).

[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九册)[Z].北京:中央文献

出版社,1994.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20.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

[8]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ༀ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Z].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9]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

济工作 中共中 央 总 书 记 习 近 平 主 持 会 议[EB/OL].

https://www.12371.cn/2023/07/24/ARTI16901904

42950175.shtml,2023-07-24/2023-07-25.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1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Z].北京:中

央文献出版社,2017.

[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

[Z].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4]任保平,巩羽浩.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理

论机理与实现路径[J].改革与战略,2023,(4).

[15]白 暴 力、徐 喆.构 建 “双 循 环”的 经 济 发 展 新 格 局 研

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与发展[J].西北

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

[16]丁任重,徐志向.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战略

内涵与实践指向[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1,(6).

[17]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Z].北京:中央文献出

版社,2021.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

划和2035 年 远 景 目 标 纲 要 [Z].北 京:人 民 出 版 社,

2021.

(责任编辑 毛伟华)

ThePoliticalEconomyoftheOrganicCombinationoftheStrategyof

ExpandingDomesticDemandandSupply-sideStructuralReform

WANGLi-sheng

(InstituteofPhilosophy,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Beijing100732,China)

[Abstract]Thepoliticaleconomyoftheorganiccombinationofthestrategyofexpandingdomestic

demandandsupply-sidestructuralreformisoneofthelatestachievementsofthepoliticaleconomyof

socialism 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inthenewera.Onlyrelyingonaggregatedemandmanagementor

aggregatesupplymanagementcannotmeettherequirementsofmacro-controlputforwardbythedeG

velopmentofmodernmarketeconomy,wemustorganicallycombinethestrategyofexpandingdomestic

demandwiththesupply-sidestructuralreform.Marxistpoliticaleconomyputsforwardtwokindsof

sociallynecessarylabortime,itisofgreatsignificancetoanalyzethetheoreticalconnotationofthese

twotypesofsociallynecessarylabortimeanddeeplygrasptheinternalrelationshipbetweenproduction

supplyandsocialneeds.Theimplementationofsupplyanddemandmanagementinaccordancewiththe

firstsociallynecessarylabortimestandardistoimprovelaborproductivity,allowingworkerstocarry

outproductionactivitiesinaccordancewiththelaborproductivityequaltoorlowerthanthesociallynecG

essarylabortime.Theimplementationofsupplyanddemandmanagementinaccordancewiththesecond

sociallynecessarylabortimestandardistostartfromtheneedsofthepeoplefordifferenttypesofprodG

uctsandservices,andallocatesociallabortimetodifferentdepartmentsandfieldsinaplannedproporG

tiontoensuretheeffectivedockingofsupplyanddemand. [Keywords]StrategyofExpandingDomesticDemand;Supply-sideStructuralReform;Socially

NecessaryLaborTime;PoliticalEconomyofSocialism 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

149

第157页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发展格局下城市群的功能定位及畅通循环机制研究”(编号:22AGL038).

[收稿日期]2023-07-25

[作者简介]王娜,女,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博士研究生;

汪彬,男,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2023年11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Nov.2023

第44卷 第6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4 №.6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3.06.019

迈向现代化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路径研究

王 娜, 汪 彬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经济学教研部, 北京 100089)

[摘 要]高质量发展需要完善空间治理能力,优化要素空间布局,提高国土空间资源配置效率.面向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以空间治

理现代化推动国家现代化.在梳理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演进历史的基础上,全面准确认识区域发展的新形势新

问题,包括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缩小的形势下面临的东西部差距依然明显、南北差距扩大、区域内部

日趋分化以及空间结构失衡加重等四大问题.深刻理解迈向现代化进程中区域发展问题的内在根源,需要认

识区域发展中的自然地理规律,集聚经济规律和国际政治、经济规律,明确区域协调发展目标,进一步推动地

域分工的专业化与合理化,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构建与区域一体化相适应的治理体系,完善区域协调

发展体制机制,实现区域发展成果共享.

[关键词]新时代新征程;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国土空间体系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3)06-0150-09

人类一切经济社会活动都要落实到空间层面,

人口、产业等经济要素的空间布局关系着经济健康

可持续发展.[1]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实现了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开启了实现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上,我国需要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

和国土空间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提

出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的首要任务,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重申了经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建设中的重大意义,并要求推动经济增长,实现

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未来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从完善空间治理看,即要优化

区域经济布局,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战略,使

其既符合新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和目标要求,又能

够满足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的战略目标,从而实现空间资源优化配置.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

来,学术界对如何更好地落实这一战略、推动国土

空间优化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大

量探究,尤其是在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点

上,针对如何从空间层面支撑现代化国家建设这一

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一些研究探讨了新时

代中国区域发展变革、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特征、新

目 标,强 调 国 土 空 间 布 局 与 现 代 化 目 标 相 协

150

第158页

调.[2][3]刘秉镰等人(2023)强调以经济建设为核心

的区域协调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4]郭先登(2022)

提出要实施以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为主

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5]樊杰和赵艳楠(2021)

探讨了面向现代化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及其内在

的 科 学 内 涵 和 战 略 重 点.[6] 此 外,陈 明 星 等

人(2023)研究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区域发展新

格局,着重阐述了中国区域发展的新格局、新因素

及新机制.[7]

已有文献丰富了现代化国家建设背景下中国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为该领域提供了有益

的信息和洞见.但是,当前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

包括理论阐述不够深刻、现代化与空间治理关系不

清晰、未来发展战略的具体路径不明晰等.因此,

在迈向现代化国家进程中,需要对空间治理现代化

进行系统性思考、战略性谋划和创新性变革.为

此,基于发展条件和社会情境变化重新审视和完善

理论研究,探索迈向现代化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

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历史演进

在迈向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基于历史演绎分析

方法,梳理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过程,主要经

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生产力均衡布局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生产力布局不均衡,我

国提出了要平衡内地与沿海工业发展关系.“一

五”时期,在我国接受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中,

80%的项目布局在内地,20%的项目布局在沿海,

彰显了生产力均衡布局的思想.[8]生产力向内地布

局为我国国防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中

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许多产业

分散布局在大山深处(尤其是“三线建设”时期),使

得工业发展呈现产业不配套、物流不畅通,企业生

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等特征.随着和平与发展成

为时代主流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过去布局在这些

地区的项目和工厂都已消失.总体而言,这一时期

是我国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生产力布局是综合考

虑经济、政治和国防安全等多元因素的应对之策,

也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一次实践探索.

(二)第二阶段:地区差异化竞争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实施地区差异化竞争发展

战略.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先富后富”和“两个大

局”思想,实质上采取了效率优先的非均衡发展战

略.就具体发展策略而言,在区域开放方面,我国

在沿海地区设立了5个经济特区,14个经济技术

开发区和5个沿海经济开放区,在税收、财政、贸

易、价格等方面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投资项目也

向沿海地区集中.更重要的是,调整中央与地方关

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调动地方积极性极大地激

发了地方发展经济的动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

增长.学界也非常关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问题.

张五常提到,地区竞争是中国走出90年代困境的

一个重要原因.[9]国内学者将地区竞争模式归纳为

GDP锦标赛模式.[10]当然这个模式也存在许多问

题,如以行政辖区为单元、以实现本地辖区利益最

大化为目标使得地方保护主义滋生;各地区采取限

制商品流通、地区封锁、限制商品要素自由流动等

措施来维护自身利益,导致产业同质化竞争和产能

过剩等问题滋生.显然,地区差异化竞争发展战略

无法适应新时代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改革势

在必行.

(三)第三阶段: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

署,针对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做了大量重要论述,推

动了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的实施.区域战略创新

发展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层面上的创新.党的

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

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协调”确立为五大发展

理念之一.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发表的«推动形

成优势 互 补 高 质 量 发 展 的 区 域 经 济 布 局»[11]和

2020年发表的«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重

大问题»[12]两篇文章是习近平区域协调发展理念

的集中体现,也是区域经济领域最前沿、最精髓和

经典的论述,是对当前我国区域发展形势的最新研

判,也是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系统谋划.

第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创新,主要分为两

个方面.一是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西部大开

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与东部率先发展一同构成

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并丰富和完善了其内涵,

尤其是出台了一系列适应新时代区域发展要求的

新文件,如2020年出台的«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

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2021年出台的«关

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此

外,从东部板块看,党中央、国务院推动东部地区率

151

第159页

先发展再升级,支持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先行示范区,支持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引领区,支持浙江省建设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

范区,东部地区被赋予高质量发展先行探路的历史

使命,进一步丰富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新内涵.二

是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包括京津

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海南自贸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黄河流域生态保

护和高质量发展等等.

第三,构建了区域协调发展机制.2019年中

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

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从国家层面上制定了促进

区域协调发展的常态化保障机制.

第四,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系统性战

略.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实施区域协调发

展战略,是对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综合性系统性谋

划.[13]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更宏观的维度把实施区

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

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等四大战略加以统筹考虑,优化

重大生产力布局,从而为推动现代化提供了国土空

间支撑.

二、迈向现代化进程的

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及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区域发展形势

是好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情况新问

题.”[11]本文㏿合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试图找到我

国区域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向好趋势

1.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缩小 自20世

纪90年代起,我国积极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

兴、中部崛起等重要战略以缩小地区经济差距,这

些战略是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基石.党的十

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强化对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

重视,并根据时代发展需求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重大

区域战略,为促进我国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奠定了

坚实基础.

从四大板块经济规模的情况看,东西差距持续

缩小,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与平衡性逐步增强.具体

而言,就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的经济规模占比

看,东部地区 GDP 总量占全国 GDP 比重略有下

降,从2000年的52.5%降至2022年的51.7%,降

幅为0.8个百分点.相应地,西部地区 GDP总量占

全国 GDP的比重显著提升,从2000年的17.1%增

至2022年的21.3%,增幅达4.2个百分点.中部

地区 则 由 2000 年 的20.4% 上 升 至 2022 年 的

22.2%,增长了1.8个百分点.这表明,东、中、西

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然而,东北

地区 GDP总量占全国 GDP的比重却由2000年的

10.0%降至2022年的4.8%,降幅高达5.2个百

分点.① 值得一提的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占比的提

升恰好抵消了东北地区的下降.

为进一步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差距,本文

使用加权变异系数法测算了全国省级人均 GDP的

变化趋势②,以此判断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以

来区域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果显示,全国人均

GDP的变异系数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已经由2000

年的0.58下降到2021年的0.37,人均 GDP水平趋

于收敛.可见,全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差距显著缩

小.此外,从全国人均 GDP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

倍差看,已经由2000年的11倍(上海市/贵州省)

下降到2022年的4.2倍(北京市/甘肃省),呈大幅

下降 趋 势.③ 全 国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差 距 缩 小 趋 势

明显.

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

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如

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长期要面临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

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缩小了城乡、区域之间

的差距,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福祉和幸福感.

在教育领域,我国实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城乡学生入学机会基本公平;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

大力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提高了农村和

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有效缩小了城乡和区域之间

的差距.截至2022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95.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1.6%,高等教育

毛入学率达到 59.6%,在学 总 规 模 达 到 4655 万

人④.

在医疗方面,我国实现了全民参与基本医疗保

152

数据根据国 家 统 计 局 官 方 网 站 (https://data.stats.gov.cn/

index.htm)提供的相关数据整理所得

本文采取通行的变异系数法测算,人均 GDP为各省份的名义

GDP.

数据根据国 家 统 计 局 官 方 网 站 (https://data.stats.gov.cn/

index.htm)提供的相关数据整理所得.

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发布的«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

报»,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2307/

t20230705_1067278.html,2023年7月5日,2023年7月8日.

第160页

险的目标,覆盖人口超过13亿人;建立了全民医疗

救助制度,为困难群众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救助;推

动了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

和质量.截至2022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

率稳定在95%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134570万人①.

在社会保障方面,我国建立了以社会保险为主

体的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救助、社

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实现了社会保险全覆盖

的目标,覆盖人口超过13亿人;稳步提升了社会保

障待遇水平,有效改善了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状况;

加强了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缩小了城乡和

区域之间的差距,提升了困难群众的福祉和幸福

感.截至2022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10.5亿人,全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13.68亿人,

覆盖96.8%的人口②.

3.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更加均衡 基础设施是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的基础和前提.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

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打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速

公路、高铁、民航等立体、快速交通网络,有效缩短

了各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了资源要素的优化

配置和市场一体化发展.

在公路方面,我国积极推动“71118”国家高速

公路主线建设,形成了以“七横十一纵”为骨干的高

速公路网络,实现了对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和自治区

首府城市的全覆盖,覆盖了人口超过20万人的城

市.2012年至2021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从9.6

万公里增至16.1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位.同时,

我国还大力发展农村公路,解决了1040个乡镇和

10.5万个建制村通硬化路的难题,农村公路总里

程达到446.6万公里③.公路建设有效缩短了城

乡与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了人员、物资和信

息的高效流动,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

效率.

在铁路方面,我国积极推进“八纵八横”高速铁

路主通道建设,形成了以“八纵”为主干、以“八横”

为支撑的高速铁路网,覆盖了全国80%以上的大

中城市,实现了对5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全覆盖.

2012年至2021年,高速铁路通车里程从9.8万公

里增至15万公里④.同时,我国积极推动普速铁

路改造升级项目,提升了普速铁路的运输能力和服

务水平.铁路建设有效缩短了各地区之间的时空

距离,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均衡性.

在民航方面,我国着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形

成了以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成都市、西安市等

十大国际航空枢纽为核心,以29个区域枢纽为支

撑的现代化机场体系.截至2022年底,我国境内

运输机场(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共254个.

同时,我 国 大 力 提 高 民 航 运 输 能 力 和 服 务 质 量,

2022年,我国共有定期航班航线4670条,国际定

期航班通航50个国家的77个城市⑤.民航建设

有效缩短了国内外之间的时空距离,提升了经济社

会发展对外开放的竞争力.

在通讯方面,我国着力构建信息基础设施和网

络安全体系,建立了全国性、深入乡村、通达国际的

邮政快递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2012 年至 2021

年,邮政快递业务量从57亿件增至1083亿件,已

连续 8 年位居世界第一位⑥;移动电话普及率从

2012年的 82.5 部/百人提高到 2022 年的 119.2

部/百人;截至 2022 年底,5G 移动电话用户达到

5.61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33.3%⑦.通信建

设有效地缩短了各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推动了经

济社会发展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二)我国区域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虽然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区域政策体

系更加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成效显著,但是区域发

153

数据来源于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发布的«2022年医疗保障事

业发展统计快报»,http://www.nhsa.gov.cn/art/2023/3/9/

art_7_10250.html,2023年3月9日,2023年3月28日.

参见«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5亿人»,https://baiG

jiahao.baidu.com/s? id = 1755704957197221395&wfr =

spider&for=pc,2023年1月22日,2023年3月28日.

数据来 源 于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交 通 运 输 部 «大 道 通 畅 天 地

新———党的十 八 大 以 来 高 速 公 路 发 展 成 就 综 述»,https://

www. mot.gov.cn/jiaotongyaowen/202210/t20221013 _

3694071.html,2022年10月13日,2023年3月28日.

数据来 源 于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交 通 运 输 部 «澎 湃 中 国 铁 动

力———党的十八 大 以 来 铁 路 发 展 成 就 综 述»,https://www.

mot.gov.cn/jiaotongyaowen/202210/t20221020_3697444.htG

ml,2022年10月20日,2023年3月10日.

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2 年民航

行业 发 展 统 计 公 报»,https://www.mot.gov.cn/fenxigongG

bao/hangyegongbao/202305/P020230530540257290212.pdf,

2023年5月23日,2023年5月25日.

参见«国家邮政局:十年来我国快递业务量增长19倍 已连续8

年位 居 世 界 第 一 »,https://baijiahao.baidu.com/s? id=

1735217310311833687&wfr=spider&for=pc,2022年6月10

日,2023年3月28日.

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22年

通信业统计公报»,https://www.miit.gov.cn/jgsj/yxj/xxfb/

art/2022/art_3b457a2cda504fe89b75605fe7235492.html,2023

年1月5日,2023年3月28日.

第161页

展仍然面临诸多突出问题.

一是东西部差距依然明显.尽管中西部地区

经济规模占全国的比重稳步提升,尤其是西部地区

GDP总量占全国 GDP的比重明显提升,但是东西

部的差距仍然比较明显,东部地区 GDP总量占全

国 GDP的比重在50%以上,远超其Ђ三大板块.

与此同时,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绝对值仍然在扩

大,从2015年至2022年人均 GDP的绝对值看,中

西部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仍然呈现出不断

扩大的趋势,西部地区由9647元扩大到了11345

元,中部地区由12179元扩大到了18479元①.

图1 2000~2022年南北地区经济规模占比(%)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相关数据整理所得.

二是南北② 差距成为新热点.南北差距问题

是当前区域发展中的热点话题.具体表现为经济

份额的“南升北降”,经济增速的“南快北慢”(如图

1所示).从南北经济规模占比看,2000年至2008

年间,北方地区 GDP总量占全国 GDP的比重处于

缓慢上升趋势,由41.86%上升到43.15%,南方地

区 GDP总量占全国 GDP的比重由58.14%下降到

56.85%.但在2008年之后,南北地区经济分化趋

势较明显,南方地区经济增长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2020年南方地区 GDP总量占全国 GDP的比重达

到最 高 点64.87%,北 方 地 区 GDP 总 量 占 全 国

GDP的比重则已经下降到35.13%,下滑趋势较明

显,两者经济增长差距拉大到历史最高点.受疫情

外部冲击的影响,南北地区经济差距略有收窄.从

经济增速看,2000年至2012年南方地区和北方地

区的经济增速相差不大,2012年至2019年间,南

方地区经济增速显著高于北方地区,2019年南北

经济增速差距最大达11.5%,2020年疫情之后两

者增速差距逐渐收敛.

三是区域内部日趋分化.区域内部分化主要

体现在西部板块内部出现分化,即“西南快、西北

慢”.以疫情之前年份的常态化数据为分析样本,

2015年至2019年西南地区经济和西北地区经济

平均增速分别为12.9%、6.2%,西南地区是西北

地区的一倍多.从 GDP增速排位看,西南地区的

重庆市、贵州省、四川省等省份经济增速明显高于

全国平均水平,位居全国经济增速第一方阵.在中

部地区 板 块 中,2015 年 至 2019 年,江 西 省、湖 北

省、安徽省等省份平均增速保持在8%以上,山西

省由于产业㏿构较单一、产业转型升级困难,经济

增速略慢.东北三省经济增速整体上都低于全国

平均水平,在2015年至2019年东北三省经济增速

中,黑龙江省为5.4%、吉林省为5.0%、辽宁省为

3.2%,并且东北地区内部城市经济增长也有分化

现象,省会城市经济增长略好,资源型城市、工矿型

城市经济增长缓慢.例如,以石油为主的大庆市、

以钢铁为主的鞍山市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都较困难,

经济增速缓慢.在2015年至2019年东北城市经

济增速中,哈尔滨市、大连市、大庆市、鞍山市经济

增速分别为6.1%、5.6%、2%、1.4%.③

四是空间㏿构失衡加重.大城市持续膨胀与

收缩型城市现象并存,城市收缩成为我国城镇化进

程中的一大新问题.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

发达国家就已经出现了城市收缩现象,并引起了学

界的广泛关注.[14]目前来看,我国城镇化面临着两

大相悖力量:一方面,超特大城市具有持续的虹吸

效应,人口、产业持续流入,城市不断膨胀;另一方

面,收缩型城市的出现.国家也敏锐地捕捉到这一

问题,在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首次

提出“收缩型城市”这一概念,并对这一挑战提出了

“瘦身强体”“做好存量”“严控 增 量”的 十 二 字 方

针.[15]我国收缩型城市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并且

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城市发展类型不尽相同.一

些城市因资源枯竭,经济发展缓慢;一些城市因地

理位置偏远,远离大城市和中心区域;一些城市因

靠近大城市周边,人口、产业资源流向大城市.

154

数据根据国 家 统 计 局 官 方 网 站 (https://data.stats.gov.cn/

index.htm)提供的相关数据整理所得.

北方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

省、黑龙江省、山东省、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内蒙

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方地区包

括上海市、重庆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

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广

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数据根据国 家 统 计 局 官 方 网 站 (https://data.stats.gov.cn/

index.htm)提供的相关数据整理所得.

第162页

三、现代化进程中区域协调发展的

机理分析及目标取向

若要深刻理解当前区域发展中的新现象新问

题,就要加强对区域经济的规律性认识,构建理论

分析框架,找出问题症㏿,从而使区域发展战略的

制定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变化,促进区域协调

发展.

(一)三大规律性认识是现代化进程中区域协

调发展的内在机理

一是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人口要素空间的基

础分布.自然地理生态条件作为基础性要素,直接

塑造了人口和经济要素的初始分布格局,不同地区

的气候和天气条件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

行动.气候、资源禀赋以及地理位置等差异导致要

素在空间上分布不均.纵观全球人口分布,主要集

中在 赤 道 周 围、平 原 地 区、沿 海 港 口 地 区.1935

年,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划分中国人口

密度的对比线,即“胡焕庸线”.“胡焕庸线”是人口

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格局的分界线,将中国人文自

然地理版图一分为二,东侧分布着96%的人口,西

侧分布着4%的人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线东

侧地区仍居住着94%的人口,且东西两侧的地区

经济发展差距较大.这实质上归因于自然生态和

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图2 区域经济三大规律性认识逻辑框架

二是市场经济规律决定了要素的空间分异.

要素空间分布遵循经济学中的规模报酬递增原则,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能够形成集聚效应,即某一地

区吸引了大量要素的流入,尤其是在自然生态条件

和区位条件良好的地区,这进一步强化了要素在该

地区的聚集现象,也加剧了要素空间分布的不均衡

性.马歇尔提出的共享机制、匹配机制和学习机制

是理解集聚经济形成空间不均衡的重要理论.其

中,共享机制是指不可分割的基础设施共享、产业

链配套和专业化分工;匹配机制是指劳动力的匹

配,劳动力数量较多降低了搜索成本、提高了匹配

效率;学习机制是指知识溢出、人口和产业聚集有

利于知识的扩散、积累和产生.[16](PP.222~291)大城市

之所以要进行集聚,是因为具备创新的土壤,也是

能够集聚人群促成知识分享和创新提升的场所.

当然,集聚也伴随着一定的成本,如要素聚集所带

155

第163页

来的地租成本和交通成本.因此,在集聚力与分散

力相互作用的影响下,最终形成了人口与产业要素

的空间分布均衡状态.

三是大国竞争形势下生产力均衡战略布局.

除了受自然地理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人口

和产业的空间分布还受国际政治经济规律的制约.

在大国竞争和战略博弈的背景下,国家的生产力布

局不可避免地需要考虑到国家安全因素.在历史

上,我国经历了“三线建 设”时 期.20 世 纪 60 年

代,因国际环境剧变和大国对我国的战略威胁,为

了国防安全,我国实施以非经济效率优先的均衡布

局战略,将生产力布局由沿海地区转向内陆地区.

近年来,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中美贸易摩擦、俄乌冲

突等事件爆发,构建新发展格局成为我国一项重要

战略选择,经济安全、产业安全成为日益突出的问

题,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成为重要战略任

务.因此,及时调整生产力布局,推动产业链供应

链的本土化和区域化成为影响生产力空间布局的

关键因素之一.

在以上三大规律的集聚与分散两重力量的共

同作用下,最终形成了中心地与外围地的相对稳定

的非均衡空间㏿构.从国内城镇空间㏿构看,城市

空间㏿构的非均衡遵循城市经济学中的“齐普夫法

则”[17].从国外城市化发展现状看,发达国家的经

济产出和要素的空间分布也极不均衡.全球主要

城市群的人口和经济集聚度非常高,日本、英国等

大城市群和都市圈的人口集聚度和经济集聚度都

在50%以上,国土空间面积越小的国家,人口、产

业集中度越高.以日本为例,经济产出最高的地区

主要集中在东京、名古屋、大阪三大都市圈.其中,

东京都市圈的人口和产业占比最高,地域面积为

1.3万平方公里,拥有3600多万人口,大约占日本

总人口的三分之一.①

(二)基于三大规律性认识下的区域协调发展

目标取向

基于区域经济学中的三大规律性认识,本文揭

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内在机理,由此,

在迈向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要进一步明确区域协

调发展的目标取向,为实施更加精准的区域战略奠

定基础.

一是遵循资源禀赋差异,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

优势和挖掘发展潜力.由于自然禀赋、区位条件不

一,各地区都要立足比较优势,充分挖掘发展潜能,

尊重自然条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下的集聚经济与

成本—收益原则,打破行政边界壁垒,促进要素自

由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二是尊重市场竞争机制,促使各地区人均生产

总值差距保持在适度范围.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经

济规律作用下的区域经济空间分布不均衡,要素空

间分布极化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既要缩小地

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也要客观看待地区发展差距,

各地区经济差距要保持在合理区间范围内,但不可

能无限收敛.

三是顺应要素流通必要条件,促使各地区基础

设施通达程度实现均衡.既要发挥发达地区的引

领作用,也要补齐欠发达地区的短板,关键要建设

交通大通道,提高交通可达性,改善内地经济发展

条件,完善铁路、民航、公路等现代化交通网络,提

高分布密度及出行效率.

四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促使各地区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化.区域协调发展的最终成果要体现在

人民身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共同富裕的内

在要求,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目标之一.因

此,要提高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效率,扩大基本医疗

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五是完善社会保障政策,促使各地区人民基本

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由于不同地区承担的功

能不同,因此并不能简单地要求各地区达到同一发

展水平.区域协调发展要实现人民基本生活保障

水平大体相当,避免各地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差距过大,提升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及路径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在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

下明确发展思路.区域发展要坚持协调、平衡的原

则,同时要考虑和承认地区差距.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协调是发展

平衡 与 不 平 衡 的 统 一,是 发 展 短 板 和 潜 力 的 统

一.”[18]

(一)遵循地域资源禀赋差异,走专业化及合理

化分工的新路径

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各地区应在遵循

自然地理规律基础上进行分工合作,这并不是简单

156

① 参见«东 京 都 市 圈 的 规 划 演 变 与 新 城 建 设»,http://www.

landscape.cn/article/63541.html,2017年8月10日,2023年

4月10日.

第164页

地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根

据各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

的道路.我国依据自然地理条件制定了主体功能

区规划,形成了国土空间开放保护格局.在此基础

上,应按照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

区三大类型区域进行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各地区的

比较优势.城市化地区作为优势地区,应成为承载

产业和人口要素的聚集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提供

农产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功能区主要提供

生态产品,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对于特殊类型的边

疆地区,要从国土安全战略高度,在构建新发展格

局中实现稳边固边、兴边富民.

(二)基于空间高效集聚化发展趋势,构建高质

量发展动力系统

遵循要素空间分布非均衡的客观规律,应依据

地域差异化进行分工,各扬所长,培育一批高质量

发展的动力系统[19],把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

渝等城市群地区培育成为经济增长动力源,着力将

其打造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全球资源配置中心

和人才中心,在全球范围内吸引高端要素资源.在

培育优势化地区要素集聚的同时,也要防止出现要

素过度膨胀、单个城市规模无序扩张等问题.为解

决好这一问题,一是要控制核心区人口密度,防止

过大;二是城市要多中心郊区化发展,由单中心城

市转变为多中心城市;三是通过数字化技术提高城

市治理水平,增强城市的可承载能力,尤其要强化

区域创新扩散机制的建设,形成大中小企业以及区

域多层级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来支撑高端创新产

业、一般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有序空间分布.

(三)建立与空间形态相适应的制度治理体系,

以区域一体化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

由于采取以行政辖区为单元的管理模式和资

源配置方式已经成为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

制约因素,因此,必须深化制度改革,转变以行政辖

区为主的制度治理体系,建立一套适应都市圈、城

市群的跨区域制度治理体系.从立法层面看,应制

定跨区域协调发展条例和管理办法.国内外都有

可参考的案例,如美国针对发展落后的田纳西流域

地区制定了田纳西流域法案,以推动流域内地区的

协同发展.我国也制定了长江保护法和黄河法等

特定流域立法,为推动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法律

保障.从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看,应构建一套跨区域

的行政管理体制,如«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

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健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指

标体系、评价体系、统计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从

司法层面看,目前国内已经有跨区域的司法实践探

索,如成渝地区正在探索成立成渝金融法院以打破

辖区属地化管理模式,实施跨区域执法.

(四)完善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走区域竞合

发展的新路径

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妥善处理地区间的

关系,这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安排.要由过去鼓励

地方竞争的制度安排转变为鼓励相互合作的激励

相容的制度安排,包括建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规

划、政策和管理体系,积极完善市场机制、合作机

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同时建立健全区域管理

与利益调节机制,协调地区间的利益.当前,全国

首个跨流域生态补偿的“新安江”模式是中央与浙

皖两地共同合作的示范项目,积极探索跨流域生态

补偿机制,其核心问题在于确定合理的补偿资金额

度以及建立深度合作模式,以确保生态保护地区能

够得到合理的生态补偿,并促使各地区实现优势互

补与共同发展.地方之间的合作涉及经济领域的

飞地产业园区.飞地产业园区能够推动欠发达地

区与发达地区共同分享城镇化红利,解决成本、收

益分享和经济指标核算三个关键问题.

(五)加强制度与政策体系设计,实现发展机会

公平及公共服务均等化

无论是从客观规律看还是从历史与现实、国内

外经验看,地区差距都不可能完全消除.因此,解

决地区差距的根本在于确保各地区的发展机会公

平,并实现 公 共 服 务 均 等 化.[20]经 济 学 家 罗 默 指

出,一个地区发展㏿果的平等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

的因素,一个是外部环境,就是区域自然禀赋、区位

条件;第二个是努力程度;第三个是区域政策.这

三 者 共 同 决 定 了 地 区 发 展 ㏿ 果 的 平 等

性.[21](PP.71~102)在外部环境造成不平等的情况下,

需要通过区域政策进行干预,以纠正市场失灵引起

的不平等现象.同时,需要注重资源配置均衡,实

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方面要处理好中央与

地方之间的关系,提高中央统筹全国公共服务的能

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如目前中央在全国范围

内推行的养老保险统筹工作,这是缩小地区差距的

重要战略举措;另一方面要解决好地方之间的协调

关系,从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方面看,要减少地区间

的行政壁垒,实现公共服务政策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汪彬.完善国土空间治理的逻辑及进路[J].开放导报,

157

第165页

2021,(6).

[2]孙久文,胡俊彦.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特征与新目标[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02-08.

[3]孙久文,等.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区域协调发展[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3,(3).

[4]刘秉镰,范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区域协调理论逻辑

与路径选择[J].北京社会科学,2023,(3).

[5]郭先登.论“双循环”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兼论

“十四五”及后两个规划期接续运行指向[J].经济与管

理评论,2021,(1).

[6]樊杰,赵艳楠.面向现代化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科学内

涵与战略重点[J].经济地理,2021,(1).

[7]陈明星,等.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区域发展新格局[J].

经济地理,2023,(7).

[8]何 一 民,周 明 长.156 项 工 程 与 新 中 国 工 业 城 市 发

展(1949~1957年)[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2).

[9]张五常.中国的经济制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21.

[10]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第二版)

[M].北京:格致出版社,2017.

[11]习近平.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

局[J].求是,2019,(24).

[12]习近平.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

[J].求是,2020,(21).

[1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

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

出版社,2017.

[14]菲利普奥斯瓦尔特.收缩的城市[M].上海:同济大

学出版社,2012.

[15]国家发展改革ༀ.关于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

重点 任 务»的 通 知 [EB/OL].http://www.gov.cn/

xinwen/2019-04/08/content_5380457.htm,2019-

04-08/2023-03-28.

[16]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朱志泰,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64.

[17]沈体雁,劳昕.国外城市规模分布研究进展及理论前

瞻———基于齐 普 夫 定 律 的 分 析 [J].世 界 经 济 文 汇,

2012,(5).

[18]习近平.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J].求是,2019,(1).

[19]张晖,漆肖琪.产业空间分布与地区差距变动:基于文

献的评论[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1,(4).

[20]黎峰.国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区域间技术差距:基于地

区—行业层面的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21,(3).

[21]Romer,Paul 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Change

[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0,(5).

(责任编辑 毛伟华)

ResearchontheRealizingPathofRegionalCoordinated

DevelopmentinaModernizedCountry

WANGNa, WANGBin

(DepartmentofEconomics,thePartySchooloftheCentralCommitteeoftheCommunistPartyof

China (NationalAcademyofGovernance),Beijing100089,China)

[Abstract]High-qualitydevelopmentrequiresimprovingspatialgovernancecapabilities,optimiG

zingthespatialdistributionoffactors,andimprovingtheefficiencyofallocatingterritorialspacereG

sources.Facingthenewjourneyofcomprehensivelybuildinga modernsocialistcountry,weneedto

buildaregionaleconomiclayoutandterritorialspacesystemthatcomplementeachother'sstrengthsand

providehigh-qualitydevelopment,andpromotenationalmodernizationthroughthemodernizationof

spacegovernance.OnthebasisofsortingouttheevolutionhistoryofChina'sregionaldevelopmentstratG

egy,wehaveacomprehensiveandaccurateunderstandingofthenewsituationandnewproblemsofreG

gionaldevelopment,includingthefourmajorproblemsthatthegapbetweentheeastandthewestisstill

obvious,thegapbetweenthenorthandthesouthiswidening,theinternaldifferentiationoftheregion

andtheimbalanceofspatialstructureareaggravating.Todeeplyunderstandtheinternalrootofregional

developmentproblemsintheprocessofmodernization,weneedtounderstandthelawsofnaturalgeogG

raphy,agglomerationeconomyandinternationalpoliticsandeconomyinregionaldevelopment,clarify

thegoalsofregionalcoordinateddevelopment,andthenputsforwardsomepolicysuggestions,suchas

strengtheningthespecializationandrationalizationofregionaldivisionoflabor,buildingadynamicsysG

temofhigh-qualitydevelopment,buildingagovernancesystemcompatiblewithregionalintegration,

improvingthesystemandmechanismofregionalcoordinateddevelopment,andrealizingthesharingof

regionaldevelopmentachievements. [Keywords]NewEra,NewJourney;Modernization;RegionalCoordinatedDevelopment;TerritoG

rialSpatialSystem

158

第166页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顺康之际扬州诗人集群研究”(编号:18XZW016);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第三批校级重点科研平台“融媒

体传播和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编号:2021XJPT01)、校级重点学科“新闻与传媒”(编号:23XJXK06)建设经费资助项目.

[收稿日期]2023-07-20

[作者简介]王小恒,男,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重庆市涪陵区首批智

库专家,文学博士.

2023年11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Nov.2023

第44卷 第6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4 №.6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3.06.020

清中期杭郡吴氏家族瓶花斋及其唱和高潮

王小恒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重庆 400065)

[摘 要]清中期浙派是清代诗史上重要的诗人群体,在这一诗人群体逐步走向繁兴的过程中,众多极具

文化情怀的浙派活动平台东道主的深度介入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些浙派活动平台中,杭郡吴氏家族

瓶花斋的文化功德尤不可被忽视.吴氏家族中的吴焯、吴城父子两代相继,不但自身成为这一时期浙派诗人

群体的核心成员,而且借助其瓶花斋别业广泛凝聚众多浙派诗人,展开高频度的浙派诗歌唱和活动,与其他活

动平台一道,共同推动浙派诗文化活动走向高潮.其中,在吴氏瓶花斋活动平台,浙派诗人围绕唐人许浑«丁

卯集»展开的广泛唱和是标志性的文化事件.

[关键词]杭郡吴氏家族;瓶花斋;«丁卯集»唱和;文化功德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3)06-0159-07

浙派是清代诗史上极具文化质地的诗人群体,

这一群体在清中期走向全面繁兴.在清中期浙派

诗人群体诗文化活动日趋活跃之际,众多诗文化活

动平台的介入成为浙派诗人群体活动逐步走向高

潮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些活动平台主要包括杭郡

赵氏小山堂活动平台、吴氏瓶花斋活动平台、扬州

马氏小玲珑山馆活动平台和津门查氏水西庄活动

平台等.在这些浙派诗群活动平台之中,杭郡吴氏

家族的瓶花斋别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其Ђ平台一

道,为浙派诗人群体在野诗群的繁兴起到了支撑作

用.杭郡作为浙派兴起的策源之地,吴氏瓶花斋和

赵氏小山堂二者共同构成浙派的杭郡活动平台群,

且这两大平台比扬州马氏小玲珑山馆和津门查氏

水西庄具有更多的互补性.

扬州马氏小玲珑山馆和津门查氏水西庄其祖

上、父辈以业盐起家,因此这两大活动平台具有相

当浓厚的商业气息,其主人还从事着各项除浙派诗

文化活动以外的商业、文化事务.吴氏瓶花斋和赵

氏小山堂主人却有所不同,Ђ们要么是传统的读书

人,要么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世族后裔,基于此,

Ђ们更容易为浙派下层的隐逸诗人所认同,与广大

浙派寒士的人格精神的契合度更高,而且其文化基

因构成也更为“纯正”.虽同为浙派诗人重要的文

化活动平台,杭郡赵氏小山堂、吴氏瓶花斋与扬州

马氏小玲珑山馆、津门查氏水西庄共同构成了清中

期浙派诗文化活动的支撑框架,但Ђ们之间却是同

中有异、异中有同,具有不同的精神风貌,这是不可

不察的.其中,以吴焯、吴城父子为核心的杭郡吴

159

第167页

氏家族瓶花斋对于浙派诗文化活动以何种方式产

生影响? 产生的实际影响究竟几何? 这种影响的

价值和贡献又如何? 本文将以传世文献为基础加

以探究,以求教于方家.

一、杭郡吴焯、吴城父子及其瓶花斋

杭郡吴氏文化家族中的核心人物吴焯,是清中

期“浙派三老”之一,对厉鹗等浙派诗人步入诗坛具

有导引之功.故此,吴氏父子主导的瓶花斋介入清

中期浙派诗文化活动的时间甚早,且在吴焯过世之

后,其子吴城继起,父子相承,几乎与浙派整个诗文

化活动相始终.

吴焯(1676~1733),字尺凫,号绣谷,别号蝉花

居士,钱塘人,今有«药园诗稿»等著作行世.吴焯

早年即有诗名,阮元记云,“赵嘉楫«序略»曰:尺凫

幼从余 游,制 举 外,率 耽 吟 讽,声 律 偶 属,辄 惊 长

老”[1](卷15P.531).又说,吴氏“近裒所作,汇为古今体

诗二卷,颜曰«药园诗稿».药园者,为其王父我匏

先生所构城东别业,为子孙弦诵地.其伯兄闇园读

书其中,以秋曹起家.从兄雪园偕群从下帷,明经

科第,往往发迹.而尺凫总角时即涵濡于父兄师友

者屡矣.爰以«药园»名其稿”[1](卷15P.531).而其号

绣谷之所来,乃是由于其“家有古藤一本,构亭曰绣

谷.花时招客吟赏,因自号绣谷老人.藏书甚富,

皆手自校勘”[1](卷15P.531).可见,吴氏亦出身于颇具

声势的文化家族,家富藏书,其渊源虽不及杭郡赵

氏那般曲折深厚,但也学养有自,文化修养很高,这

为其吸纳浙派同人、形成瓶花斋活动平台奠定了基

础.事实也确实如此,吴氏在束发之后,即“肆力于

古,吟坛风雅,罔弗与,名日起.辟楹曰瓶花,曰青

罗,曰鉴阁,各聚书万余种,乘其少年朝气,雒诵不

少衰.海内先达往往折辈行与唱酬订证.而四方

骚雅游屐至武林,鲜不延接把臂,或下榻经年,讲求

摩切”[1](卷15P.531),这也是吴氏瓶花斋交接浙派人士

的实录.

吴焯是浙派的早期诗人,年寿不及六十即逝,

然“贤不必显,寿不必贤”[2](卷10P.890),谷林从为人到

学问都与俗流迥异.其学精到广博,漫无际涯,“漫

衍汪洋,上综历赏,下括多方,旁穿俚野,直贯幽荒.

回翔文亩,跌宕书Ͽ.今世记诵,遗精识粗,掇拾首

尾,东西猎渔”[2](卷10P.890);其用功精进,勤于校勘,

“抉摘反覆,句勘字摩,研丹披绿,缪纠专剔,疑析帝

虎,匿景少休,华烛继补.今世好慕,斗艳采新,炫

熿丹碧,错落枝英”[2](卷10P.890).谷林学有本源,不

袭故常,“菽采鼎彝,罟㏿金石,阴欵阳识,方□圆

碣,岸谷异代,琳琅在籍,伯时已陋,原父逊核.今

世文章,比字排句,袭景剽音,钓荣弋遇,或有小才,

古制是喜,不胜众咻,朝作夕徙,踟蹰户牖,捉搦涯

涘”[2](卷10P.890).谷林热情好客,主持诗坛,“开设门

庭,大呼俗学;张主词林,运费霞举;水涌风行,意腾

元始;想入重冥,固陵博虚,长水多旨,未便远过,何

况余子”[2](卷10P.890).王曾祥为浙派亚诗群“松里五

子”的主要成员,与吴城、厉鹗、杭世骏、符曾、丁敬、

金农、汪沆、张熷、符之恒等浙中人士均有密交,杭

郡诸诗社都有王氏活动的身影,Ђ更是吴氏瓶花

斋、赵氏小山堂的常客.王曾祥集中有诗如«集瓶

花斋送张铁珊还平湖»«瓶花斋馆石池小鱼»«立春

后一日集瓶花斋和竹田韵»«集绣谷亭送陈对鸥之

扬州»«同人集南华堂坐雨»«赵谷林招饮春草园分

韵得颜字»等,由这些诗作可以看出,王曾祥频繁出

入于吴氏瓶花斋、绣谷亭和赵氏小山堂.事实上,

王曾祥“尝假馆于绣谷吴氏、小山赵氏、养素王氏,

之三氏者,储书最富”[2](卷首P.817).Ђ于此三地,“左

右 渔 猎,肆 力 为 古 文 词,多 见 道 有 得 之

言”[2](卷首P.817),以此亦可见吴氏瓶花斋、赵氏小山

堂等浙派活动平台的文化功德.

吴焯去世后,浙派瓶花斋活动平台主要由其子

吴城主持.吴城(1701~1772),字敦复,号鸥亭,其

年辈与厉鹗、杭世骏、全祖望等人相差不多,故诸人

集中与吴城唱和之诗甚多.吴城是浙派诗人公认

的吴氏“佳子孙”,在热心好客、吸纳浙派诗人等方

面一如其父,且不乐Ё进,“杜门却轨”,专心著述,

究心藏书,一生以践行浙派活动平台东道主之责为

乐.吴城的不乐Ё进还表现在其颇有佛缘,Ђ与当

时杭郡高僧烎虚、让山两人交密,且于其瓶花斋置

佛龛,置身世外.阮元«两浙輶轩录»有云,吴城“时

从南屏烎虚、让山两上人作山水游,冰床雪被,借榻

缁 庐. 有 作 禅 龛 一 座,设 于 读 书 之 瓶 花

斋”[1](卷21P.677),其无心于Ё进、鄙弃世俗之高标逸

性,视其父尤过.

在著述 方 面,吴 城 有 «鸥 亭 小 稿»«云 蠖 斋 诗

话»,但已颇难寻.此外,吴城尚留心乡邦文献辑

存,“顾念吾杭一郡为雅材渊薮,其间湮没失传者不

知凡几,爰锐意搜罗,自簪组以迄韦布、方外、闺秀,

得二千三百余家.或因人而存诗,或因诗以传人,

甄录 不 遗,瘁 十 余 载 之 心 力,而 先 生 已 病 肺 不 起

矣”[1](卷21P.677),花费十余年心力纂辑«武林耆旧续

160

第168页

集»,直至其逝前仍搜讨不已.

在藏书方面,吴城亦是勤于搜罗,精于校勘,其

瓶花斋成为当时杭郡的重要藏书之所.吴氏藏书

除与赵氏小山堂藏书互通有无,见异书则互相传

钞、别录异本之外,还与汪氏振绮堂有频繁的藏书

交流.«两浙輶轩录»引朱文藻的话说:“鸥亭先生

所居瓶花斋在九曲巷口,与汪氏振绮堂南北衡宇相

望.两家皆嗜藏书,精校勘,常各出所藏互相借抄.

余馆振绮堂,整比书籍,因得常诣先生,讨论古籍,

间 亦 预 觞 咏 之 会.”[1](卷21P.677) 朱 文 藻 (1735~

1808),字映溽,号朗斋,曾馆于汪氏振绮堂,王杰聘

其佐校 «四 库 全 书»,又 助 阮 元 编 «两 浙 輶 轩 录».

“乾隆壬辰、癸巳间,诏纂«四库全书»,征天下遗书

以备采择.由是两家皆进书(笔者按:指吴氏、汪

氏),御题所进善本,又各赐内府书籍.而瓶花斋进

书时,先生已归道山矣.”[1](卷21P.677)由于朱氏曾及

与吴城唱和,且讨论学术,后又亲历«四库全书»的

修撰,故对吴氏及其藏书事言之凿凿,真实可信.

吴城精于藏书,勤于著述,所与往还者,绝大多

数是浙派人士,从此时期浙派成员诗集中可见并频

繁活动于瓶花斋者,有周京、厉鹗、杭世骏、金志章、

施安、梁启心、全祖望、符曾、金农、丁敬、张湄、王曾

祥、汪沆、符之恒、释明中、释篆玉,甚至还包括浙派

外围成员舒瞻、鲍鉁等人.全祖望集中有«瓶花斋

早集啖腊八粥,同周京穆门、金志章江声、厉鹗樊

榭、丁敬身钝丁、梁启心蔎林、杭世骏堇浦、吴城鸥

亭联句»[3](卷6P.2168),涉及浙派成员诗题已详,这是

一次规模较大的集会.此类诗题在浙派诸人诗集

中频频可见.另外,舒瞻集中有«瓶花斋夜集同竹

田、谢山作»[4](卷6)等诗亦可见同人瓶花斋唱和之

事,Ђ们联宵续灯,昼夜不休,同人聚于这一活动平

台的惬意可以想见.事实还不止于此.在清中叶

浙派繁盛时期,有杭一郡,南屏、东城、南湖等处浙

派同人唱和不断,彼伏此起,吴城还曾有过大会杭

郡城内外诸诗社的豪举.王曾祥«鸥亭欲合城内外

诗社,大会湖上,诗以请期»有云:“杭社旧属诗之

会,此语闻自牟陵阳.于今坛墠益纷错,凤山松里

南湖旁.猗我北墅邾莒等,敢与吴楚争雄强.闻君

有意事九合,气颇腾跃情飞扬坐待良日奉旧

约,迨逐公等同翱翔.”[2](卷4P.845)可见,这是一次由

瓶花斋活动平台主人吴城首倡的涵盖杭郡全城范

围的唱和活动,此次唱和以浙派同人为主导,具有

重要意义.但是,此诗之后第三首便是浙派领袖厉

鹗的挽辞,可以想见,此时厉鹗病重,或许未能参与

此次唱和,一个没有领袖的诗群唱和无论如何都是

会有遗憾的.厉鹗逝后,杭郡的浙派成员活动也失

去了其全盛时期的风采.

吴城瓶花斋中尚有绣谷亭,亭前有其父吴焯亲

手栽植的一本朱藤,当藤花开放之时,同人必有一

聚.阮元«两浙輶轩录»有云,吴城“家有绣谷亭,庭

前朱藤一本,为尺凫翁手植,岁月寖久,轮囷盘曲,

荫蔽四檐.花时,先生必置酒高会,出所藏古名甆

酒器一百八件以觞客,绘图乞诗”[1](卷21P.677).此事

在浙派亦为一文化盛事,金志章«绣谷亭藤花歌»有

云,“君家紫藤看最好,虺㏿虬蟠势夭矫.千条络格

影倒垂,万穟捎檐风乍嫋”[5](卷7P.63).符之恒亦有

诗可相印证,其诗云:“帘影玲珑画几层,主人延客

关频仍.东风似旧吹幽草,檐月偷窥出古藤”[6].

诗中除透漏出瓶花斋主人频频召集同人聚会之外,

最后一句所言“古藤”即指吴焯所植朱藤,这本朱藤

时时成为触发同人唱和的“引子”.浙派诗人有不

少这样的“引子”,这些“引子”在很多情况下会演变

成一场声势浩大的唱和活动.瓶花斋的“引子”除

了“古藤”之外,还有所谓的“宋版«丁卯集»”和“酒

器一百八件”,“宋版«丁卯集»”后文将详及,这里稍

叙“酒器一百八件”.

吴城之父吴焯精于鼎彝金石的鉴别和收藏,藏

有一组前代酒器,其为一百零八件,恰符佛家所云

大吉之数,吴氏为之编有«瓶花斋酒器谱»,吴城以

其觞浙派友朋,并乞题诗.为此,不少浙派诗人都

写过涉及此组酒器之诗.厉鹗«瓶花斋百八瓷酒器

歌»诗云:“君不见郑泉酒人称大户,化身愿作陶家

土.绣谷先生归道山,酒器骈罗一一精魄聚.何年

筮坎六四爻,有酒用缶不用匏.弁星值斗斟且酌,

镂金刻木徒相嘲.绿瓷赋邹阳,风气自此开.孝威

埞,叔夜杯,与夫柴家雨过天青好颜色,俱随劫灰去

不回.瓶花斋中霜叶乱,觞客香醪互持玩.建瓯高

捧兔毫圆,定盌低倾红玉半.中受五斗甒制同,小

则二升之觚四升觛.其数一百八件有如念珠曹,麴

部风流旧公案.前明供饮瓷最多,永厚宣薄群摩

挲 鬓 丝 禅 榻 非 当 年,故 人 久 作 骑 鲸

仙.”[7](卷6PP.1451~1452)金 志 章 «瓶 花 斋 百 八 酒 器 歌»

云:“蝉花居士今词伯,耆古耽奇兼好客.佳瓷百八

鉴赏精,命酒时时列瑶席.”[5](卷7P.63)借以上吟咏酒

器之诗,我们依稀可以想见当年浙派诗人在吴氏瓶

花斋举杯纵饮高吟的情景.关于此组酒器,全祖望

亦有诗云:“酿王谁与野王雄,七十二城尽附庸.满

树相思秋色好,漏卮三十六玲珑”[3](卷6P.2080).此诗

161

第169页

题下注云:“器凡一百有八种.”诗后又注云:“万丈

九沙尝为予言绣谷一百八种酒器,惟长洲顾丈侠君

饮其大者三十六种.是日斋中红豆一林,其数适与

相同.”[3](卷6P.2080)红豆者,寄寓相思之物也,时吴焯

已逝去多年,同人聚于瓶花斋,酌酒作觞,以酹故

人;秉故物而伤其人,今昔之感,自在诗中.杭世骏

集中«瓶花斋百八酒器歌»写道:“延陵世嬗诗坛将,

留客高斋开宿酿.紫藤飘堕画檐深,捧出尊罍非一

状.”[8](卷13P.100)此诗言吴氏酒器形状多样和主人的

慷慨好客.

吴城由于家有瓶花斋活动平台,故所交浙派同

人甚多,然与杭世骏和全祖望交谊则更厚.在杭、

全二人的诗集中,瓶花斋唱和可考者不下数十次.

杭氏有诗言其与吴城叙旧之诗,情真意切,非常感

人.其云:“相别复相忆,追欢方自今.清愁萧寺

晚,浊酒射堂荫.身世夸经历,诗篇惜滞淫.寒宵

同不寐,故里十年心.”[8](卷9P.73)又有«雨宿瓶花斋

同 吴 城、施 安 作 »[8](卷11P.89)、«人 日 赴 吴 城 之

招»[8](卷25P.2)、«吴城送青皮蔗»[8](卷25P.206)、«吴城饷

越 中 毛 芋 »[8](卷26P.217)、 « 答 吴 城 见

怀»[8](«道古堂外诗»P.261)等,其 中 «人 日 赴 吴 城 之 招»有

“晓起风光便不同,缓携藤杖过桥东”之句,则显为

杭世骏与吴城晚年往还之作,这些诗作少了壮岁的

高致逸兴,却多了一层对世味的体会和沧桑之感.

如«吴城送青皮蔗»诗后即«漫兴叠韵二首»,其第一

首 中 有 “屈 指 胜 游 无 几 处,关 心 老 友 只 三

人”[8](卷25P.206),注云“谓吴城、汪沆”.可见,杭世骏

与吴城的友谊一直延续到晚年,且老而弥亲.

吴城与全祖望的交谊亦非同一般,全祖望集中

与吴城的一般性唱和数不胜数.全祖望弟子董秉

纯记谢山«经史答问»刻版之事,颇可资考证.据董

秉纯所记,全祖望«谢山先生文集»的前五十卷为谢

山生前手定,其中«经史答问»为其四十卷至四十九

卷.董秉纯为谢山此书面世,四处奔走呼号.

今天我们看到的全祖望«鲒埼亭集»集前无序,

但以其所编«全氏世谱»及«全谢山年谱»弁于其首.

然据董氏所说,谢山至弥留之际,仍未有任何的明

示,何人堪序其集? 且除吴城之外,董氏亦不愿别

乞Ђ人为序.董氏尊崇其师是一回事,而其所持之

审慎态度尤值得称道.吴氏虽谦辞此序,但事实是

清楚的.当时存世之谢山挚友尚有杭世骏、汪沆、

吴城三人,世人有云全、杭交恶之事,尚待进一步考

证.但三人中论交情、论学问,董氏以为吴城系此

序之不二人选,则全氏、吴氏交谊之深厚亦可知矣.

二、瓶花斋活动平台的唱和高潮

在浙派活动十分活跃的清中期,杭郡一地以藏

书丰富著称者有四,曰小山堂赵氏、瓶花斋吴氏、开

万楼汪氏、振绮堂汪氏.藏书家赵氏、吴氏乃浙派

中人,其小山堂、瓶花斋亦为浙派文化活动的主要

平台.另外两家分别是开万楼汪启淑和振绮堂汪

宪.汪启淑(1728~1799),字慎仪,号秀峰,歙县

人,寓钱塘,官至兵部郎中,有«讱莽诗存»等.汪

宪(1721~1771),字千陂,号鱼亭,钱塘人,官刑部

主事,有«振绮堂存稿»行世.此两人亦富藏书,且

均有著作传世,自是具有相当文化修养者,亦与浙

派诗人多有交往.汪启淑与浙派中年寿长者如杭

世骏、汪沆、吴城等人交谊尚厚,在«讱莽诗存»中

«飞鸿堂初稿»首列杭世骏序,杭氏自称其“以垂死

之年,龙钟独搘风雅之残局”[8](卷首P.241),可见此时

浙派的文化活动已到了末期.而振绮堂汪宪则以

乡里后进,得交接厉鹗等人,汪曾唯为汪氏后人,曾

云“厉先生居东园,高大父鱼亭公居古驿后,相去二

里,过从最密”[7](附录4P.1743).由是可见,这一时期的

整个杭郡诗坛基本处于浙派笼罩之下,无论先辈

“浙派三老”还是后进“二汪”的活动均不出浙派范

围.此乃当时杭郡诗坛的客观情形,此处论吴氏瓶

花斋平台之活动,牵连及之.

在吴城主持的瓶花斋文化活动中,大型诗歌唱

和活动除了上文述及的“酒器一百八件”外,还有多

次,但其高潮莫过于浙派同人围㐁唐人许浑«丁卯

集»之唱和.许浑,生于唐贞元四年(788),卒于咸

通初年(约860)前后,字用晦,又作仲晦,润州丹阳

人,有«丁卯集»传世.其生平行止仿佛浙派士人之

取向,是一位淡于Ё进、以山林幽壑之趣为乐的诗

人.对于这点,宋代诗人陆游有诗云“裴相功名冠

四朝,许浑身世落渔樵.若论风月江山主,丁卯桥

应胜午桥”[9](卷28P.1897),此自是其人之写照.关于许

浑«丁卯集»,今人罗时进著有«丁卯集笺证»(中华

书局,2012年).据罗先生考证,许氏«丁卯集»现

存最早之版本为«乌丝栏诗真迹»,而宋版许氏集有

“蜀刻本”和“书棚本”两种.据舒瞻«题吴瓯亭重得

先人所藏许丁卯集后»,似为“书棚本”,其诗云“当

年好古 意,宋 椠 整 且 精.善 本 厌 麻 沙,云 出 临 安

棚”[4](卷2).吴焯所藏许浑«丁卯集»究竟是哪种宋

刻之本,有待进一步考证.

浙派同人围㐁许浑«丁卯集»之唱和缘起,阮元

162

第170页

«两浙輶轩录»引汪沆为吴城所作传略述之甚详.

其云:“先生考尺凫翁喜聚书,凡宋雕元椠与旧家密

册,若饥渴之于饮食,必求获而后已,先生克承先人

志,校勘其字句之脱讹者,卷帙无多,号称善本.尝

客游京师,于报国寺市上见有宋版«许丁卯集»,先

人题跋私印宛在,不觉狂喜,出丰价购得之.一时

名流咸歌咏以纪其事.”[1](卷21P.677)这样,以许浑宋

版«丁卯集»为线索,浙派同人一场颇具声势的唱和

活动迅即展开.这场唱和由吴城首倡,为诗三首,

题为«先君子旧藏许浑丁卯集,失去二十余年,余于

京师重得之以归,先子图章宛然简端,抚今悼昔,因

得长律三首»,记其事之始末.此诗一出,立即引起

浙派同人广泛唱和.一本书的失而复得就能掀起

如此大的诗歌唱和波澜,从其参与唱和的人数、规

模看,在浙派中实属空前绝后,堪称绝唱.勾稽相

关资料,当时浙派诗人参与唱和者,已经发现的有

周京、厉鹗、赵昱、全祖望、金志章、符曾、倪国琏、张

湄、汪沆、姚世钰、沈心、闵华、舒瞻等人.究其原

因,不外四点.

一是许浑其人符合浙派诗人的价值取向,许氏

与浙派诗人堪称异代同音.周京诗题为«吴生敦复

重得父书许丁卯集于燕市»,共四首.兹录其第一

首、第四首如次.其一:“在昔雠书屋舍东,青蕴密

阁晚灯中.胜情绝似欧阳子,万卷楼开说钜公.”其

四:“丁卯桥应胜午桥放 翁 句,许浑诗卷未沉销.曾

经读取江山句,丘壑寒藤久寂寥.”[10](卷10P.217)前者

说吴焯生前勤于藏书,精于校勘;后者则感叹许氏

之诗赖此本得传,而许氏生前寄情山川,其名不显,

死后丘冷藤寒,归于寂寞.如此看来,许氏实为浙

派同调.对此,全祖望«吴敦复之京师,得其尊公绣

谷手校宋椠许郢州集以归,同樊榭、谷林作»亦云:

“我来玲珑帘,如过丁卯桥.浑疑许郢州,前身或可

招.”[3](卷2P.2079)“前身或可招”,谢山说得再明白不

过了.

二是此书系宋版书,浙派诗人在文化传统上高

度认同宋代,诗歌创作、学术研究多集中于宋代,同

人密集地围㐁一本宋版书的失而复得展开唱和,具

有相同的心理机制.符曾«绣谷旧藏宋版许浑丁卯

集失去二十余年,其子鸥亭游春明重得之以来,同

人有诗,余亦继作»诗云:“呜呼! 宋社既屋迹如扫,

此卷犹留天水纪.莫言小物无重轻,关系陵迁及谷

徙. 愿 君 世 世 长 守 之, 可 知 人 寿 不 如

纸.”[11](“己巳”P.518)可见,作者站在朝代更替、文化赓

续的高度来看待这一“小物”,引人深思.

三是此书在遗失二十余年后,又重归其旧主,

此事本身具有一定的传奇性,引人注目.张湄有诗

«吴瓯亭从京市重得先人所藏宋刻许丁卯集,同人

奇其事,诗以纪之,并和瓯亭»,此诗开头先发了一

通议论,“遗金益子愚,于世诮冠狗.积书期子贤,

牙签未触手.二者清浊殊,不学均速朽”;诗末对此

书离奇的失而复得感慨不已,“手泽重摩挱,旁观太

息久.呜呼一物耳,皇天意甚厚.石鼓会岐阳,浦

珠 还 海 薮. 撝 诃 烦 鬼 神, 聚 散 岂 云

偶”.[12](卷12PP.726~727)金志章诗«绣谷先生有所藏宋

椠丁卯集,亡去二十年,令嗣瓯亭游京师,重购得之

以归,同人赋诗为记其事»亦云:“卷端题识认遗墨,

左方印记留朱钤.呵护定蒙鬼神力,点涴未受虫鱼

瀐.”[5](卷7P.67)此书失去二十年,竟能完璧而归,没

有丝毫损坏,堪称有神灵护佑.

四是吴城是个孝子,不计其价购归吴焯旧藏,

其父“手泽”“图章”尚宛然在目,足以慰其孝心.世

事轮回,其书犹在,而其人已不复往昔,更容易引起

同人的感慨.厉鹗诗题为«和吴敦复重得先人旧藏

宋刻丁卯集后»,其诗对吴氏藏书事业和其子吴城

秉性之至孝都作了赞扬,其诗先指斥了当时的不良

学风,“今人号知书,事简效颇速.揣摩盈尺编,໿

氏 春 宫 录. 翩 然 贡 天 门, 高 步 嘲 宿

读”[7](卷2PP.1072~1073).接着又写吴焯当初聚书的不

易,“我友绣谷翁,种学耻征逐.尽出橐中金,万卷

购连屋.述作资见闻,校勘穷反复.同心有数子,

牵连乃到仆”[7](卷2PP.1072~1073).再写吴城“燕市”得

书,“有子能继之,衣食自节缩.搜罗及残丛,更续

«西斋目».昨去长安游,阅市泪满掬.诗题丁卯

桥,手泽喜重复”[7](卷2PP.1072~1073).最后又写纨㐀子

弟的不学无术,借以突出吴城的能承父业,且孝心

可嘉.“纷纷纨㐀儿,膏粱果痴腹.谅哉坡公言,如

倚几折足.插架本无多,易炊只供鬻.凌云当一

笑,知勿恨雌伏.”[7](卷2PP.1072~1073)赵昱«吴大敦复游

京师,重得先公所藏宋刻丁卯集,题诗索和赋正»

云:“故人绣谷翁,素业今有后.插架饶万卷,郎君

能密受.”[13]同类诗尚有舒瞻诗«题吴瓯亭重得先

人所藏许丁卯集后»,开头赞扬吴氏藏书丰富,“钱

唐有书 藏,万 卷 何 纵 横.名 传 绣 谷 亭,不 减 宗 春

明”[4](卷2).诗末不禁感叹:“愿为佳子孙,孝思如吴

生.”[4](卷2)

另如汪沆«吴绣谷先生有宋雕许丁卯集,

逸去多年,先生既没,哲嗣瓯亭游京师,得于书肆,

以丰价购归,重为装潢,余赋诗以纪其事»[14](卷3),

也是一首详细叙述事情原ༀ的诗,吴城与汪沆交谊

163

第171页

甚深,汪沆文集中有吴氏传略,也及此事.

值得注意的是,吴氏书失而复得,作为当时浙

派诗人广泛唱和的题目,形成浙派瓶花斋平台文化

活动的高潮,其影响却不限于杭郡瓶花斋平台一

处,地处扬州的扬州活动平台对此亦有呼应.姚世

钰长期主于扬州马氏小玲珑山馆及张四科“让圃”,

有«吴敦复于京师书肆买得宋版许用晦丁卯集,乃

其尊府君绣谷丈旧藏本,题诗索和,感赋五言长律

一篇»一诗.吴氏之书能完整买回,姚玉裁亦感不

可思议.又据姚氏诗注,其先考藏有旧石经៿片,

康熙六十一年(1722)归于典库之中,不可复得.故

此诗末言“一经沦质库,抚事庆兼悲”,吴氏书失而

复得,姚玉裁为之高兴,联想到自己,则又悲慨系

之.扬州活动平台群另一骨干诗人闵华,世居扬

州,亦有«武林吴绣谷先生旧藏手批许用晦集,散轶

已久,令子敦复于京师市上得之,同人因作诗以纪

其事».诗曰:“偶过长安市,居然璧返怀.一编丁

卯集,重入癸辛街.手泽依稀在,牙签次第排.宁

论为故物,能读父书佳.”[15](卷4P.582)亦称赞吴城为

能读父书的“佳子孙”.

由上述可见,杭郡吴氏瓶花斋浙派活动平台围

㐁宋版许浑«丁卯集»声势浩大的诗歌唱和,是这一

平台活动的高潮,且波及扬州浙派活动平台群.这

一唱和发生的时间约在乾隆十四年(1749)前后,这

一时期也是整个浙派诗文化活动的极盛阶段,两者

在时间上是同步的.大约在两三年后,厉鹗等浙派

领军人物相继辞世,瓶花斋活动平台的热闹景象就

大为逊色了.

三、杭郡吴氏家族瓶花斋的文化功德

杭郡浙派吴氏家族的瓶花斋活动平台经由吴

焯、吴城父子两代的“经营”,不但藏书丰富,诚心吸

纳广大浙派诗人,而且自身也成为浙派的核心成

员.吴焯作为“浙派三老”之一,是清中期浙派的先

导式人物,然由于其年不寿,所以浙派繁盛时期瓶

花斋的实际主持人是其子吴城.吴城年逾七十而

卒,其一生与浙派兴起、繁盛和衰歇的全过程相始

终,可以说是浙派发展历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实

际上,浙派最后的活动平台之所以能伴随浙派演变

之始终,重要原因在于其主人“前赴后继”,父死则

子继,如杭郡赵氏小山堂、吴氏瓶花斋;兄死则弟

继,如扬州马氏小玲珑山馆、津门查氏水西庄.浙

派诗人果不幸乎? 有此父子兄弟“前赴后继”以庇

护之,幸矣.就杭郡瓶花斋主人吴城而论,其一生

终日与浙派诗人“耳鬓厮磨”、朝夕不离,谈诗论学、

怠无终已.吴城待人热忱慷慨,品行端正友孝,行

为举止高洁旷达,在浙派中有口皆碑.汪沆是吴城

密友,吴城死后,汪沆作«挽吴瓯亭»一诗,对吴城一

生及其瓶花斋的文化功德作了全面总㏿,诚可谓世

知其友,后死之责.

如前所述,杭郡之地作为浙派诗文化活动的策

源地,吴氏家族瓶花斋的文化功绩不可磨灭.正是

在此活动平台之上,由于平台主人的引领和招纳,

浙派诗文化活动逐渐兴起,并走向繁盛.这点在诸

种文献记载中无异词,在浙派诗文集中亦有反映.

旅居扬州的浙派中人姚世钰在给陈章的信中引述

王藻之语云:“竹西文醼之盛,倡和题襟,为数十年

来仅事.”[16](卷4P.567)金志章有«塞北初归,穆门、寿

门、复园、樊榭、堇浦招游湖上分韵»诗云:“从今好

㏿西湖社,风月招邀不厌频.”[5](卷7P.63)此诗后便是

与同人频繁聚于瓶花斋之诗,连篇累牍,可见非虚

语.浙派之外稍后袁枚亦云:“乾隆初,杭州诗酒之

会最盛.名士杭、厉之外,则有朱鹿田樟、吴瓯亭

城、汪抱朴台、金江声志章、张鹭洲湄、施竹田安、周

穆门京.每到西湖堤上,掎裳联艺,若屏风然.有

明中、让 山 两 诗 僧,留 宿 古 寺,诗 成 传 钞,纸 价 为

贵.”[17](PP.93~94)

杭郡之地向来有诗文㏿社之传统,据全祖望记

载,“有明革命之后”,诗社“唱酬最著者有四社焉”,

其为“西湖八子”“南湖九子”“西湖七子”,最后则为

“南湖五子”.[3](卷6P.850)杭世骏亦云:“‘西湖八社’而

后,风雅衰息,几二百年.”[8](卷45P.641)至清代中期浙

派出现,诗社也随之兴起.杭氏以杭郡诗社复兴自

命,其云,“余被放归田,于南屏开设坛坫,金江声观

察、丁钝 丁 隐 君,周 辛 老、厉 樊 榭 两 征 士 牵 连 入

社”[8](卷45P.641).其实不光是南屏,南湖、西湖处处

皆为诗社,且皆以浙派人士为主导.其唱和聚会处

处离不开吴氏瓶花斋等为之搭设的平台以及提供

的物质帮助.浙派诗人王曾祥诗集中就有«鸥亭欲

合城内外诗社大会湖上,诗以请期»一诗,侧面反映

了瓶花斋吴氏在杭郡诗社活动中的独特作用.

综而言之,在清中期浙派诗人群体诗文化活动

中,杭郡吴氏家族瓶花斋活动平台的作用不容小

觑.因为杭郡吴氏家族瓶花斋的存在,再加上吴氏

家族核心人物吴焯、吴城父子以鼓扬风雅为使命,

前死后继,与扬州马氏、津门查氏活动平台形成三

164

第172页

位一体、南北呼应的态势和格局,使得浙派聚合成

群、形成声势.基于此,我们有理由得出以下㏿论:

杭郡吴氏家族瓶花斋以文化活动聚集和诗歌唱和

为主要形式,对浙派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其

影响的力度和价值,我们可以试想,如果没有包括

杭郡吴氏家族瓶花斋在内的横跨南北诸多文化东

道主搭建的文化活动平台做基础,浙派诗人群体的

诗史地位将全然改观,至少清中期浙派诗人群体的

诗文化活动的影响将大打折扣,这一点已被多方面

的文献材料所证实.

[参考文献]

[1]阮元.两浙輶轩录[M].«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683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王曾祥.静便斋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

272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3]全祖望集汇校集注[M].朱铸禹,汇校集注.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2000.

[4]舒瞻.兰藻堂集[M].清乾隆刻本.北京:国家图书馆.

[5]金志章.江声草堂诗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

部第274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6]符 之 恒.秋 声 馆 吟 稿 正 月 九 日 夜 集 绣 谷 亭 限 灯 字

[M].民国十三年刻本.

[7]厉鹗.樊榭山房续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8]杭世骏.道古堂诗集[M].«续 修 四 库 全 书»本 第 1427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9]陆游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0]周京.无悔斋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

277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11]符曾.春凫小稿[M].«清代诗文集汇编»本第264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2]张湄.柳渔诗钞[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276

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13]赵昱.爱日堂吟稿小山续稿:之二[M].清乾隆十二

年子一清刻本.

[14]汪沆.槐堂诗集[M].乾隆五十一年刻本.

[15]闵华.澄秋阁二集[M].«四库未收书辑刊»本第十辑第

21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16]姚世钰.孱守斋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

277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17]袁枚.随园诗话(卷三)“六四”[M].顾学颉,点校.北

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责任编辑 李静丽)

OntheWuFamily'sVase-flowerStudioand

ItsClimaxofSingingintheMiddleofQingDynasty

WANGXiao-heng

(CollegeofLiteratureandMedia,ChongqingUniversityofEducation,Chongqing400065,China)

[Abstract]ThegroupofZhe-schoolpoetsinthemiddleofQingDynastyisanimportantpoetic

schoolinthehistoryoftheQingDynasty,intheprocessofthisgroupofpoetsgraduallybecomingprosG

perous,thedeepinvolvementofthehostoftheZhe-schoolactivityplatform withgreatculturalfeelG

ingsplayedapivotalrole.AmongtheseZhe-schoolactivityplatforms,theculturalmeritsoftheWu

Family'sVase-flowerStudioin Hangjuncannotbeignored.Inthe Wufamily,WuZhuoand Wu

Cheng,thetwogenerationssuccessively,notonlybecamethecoremembersoftheZhe-schoolpoetsin

thisperiod,butalsoextensivelygatheredmanyZhe-schoolpoetswiththehelpoftheirVase-flower

Studio,carriedouthighfrequencyofZhe-schoolpoetrysingingandactivities,andjointlypromotedthe

Zhe-schoolpoetryculturalactivitiestoaclimaxtogetherwithotheractivityplatforms.Amongthem,

ontheWuFamily'sVase-flowerStudioactivityplatform,theZhe-schoolpoets'extensivesingingaG

roundtheTangDynastyscholarXuHun'sDingMaoJibecameatypicalculturalevent.

[Keywords]WuFamilyofHangjun;Vase-flowerStudio;SingingofDingMaoJi;CulturalMerits

165

第173页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语境诗学的理论流变与当代价值研究”(编号:19FZWB028).

[收稿日期]2023-09-15

[作者简介]徐杰,男,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博士.

2023年11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Nov.2023

第44卷 第6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4 №.6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3.06.021

“非地点”“元时间”和“游戏化”

———元宇宙文艺的本体论思考

徐 杰

(西南民族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 要]元宇宙内生的“自我指涉性”赋予空间和时间以“元性”,重构了我们与可感表象世界的关系,挑

战着艺术实践和艺术观念的既有逻辑.元宇宙的“非地点性”切断了“地方”之于艺术的生存记忆和情感想象,

将艺术独特性化约为匀质的感性体验;“非地点”的“平滑性”威胁着艺术的“异质性”本体观念,审美范式走向

去异质性的“愉悦美学”;“非地点”作为主观世界的外化内嵌着主体的种种欲望,艺术精神走向“去崇高化”的

“无痛主义”.元宇宙的“元时间性”意味着“同时性”和“无时间性”:“现时”的共时性让时间走向“点状化”,这

使得艺术丧失历史的厚重质实,走向思想的漂浮和审美的架空;“化身—时间”的无序撒播状态让“时间”不再

是内在于艺术品的本质规定.时空“元性”造成的“艺术之失”并不能通过作为“第九艺术”的电子游戏来承载,

因为电子游戏遵循的资本和技术逻辑打破传统游戏想象力和知性的平衡,无法实现艺术的无功利、无限制的

“游戏精神”.

[关键词]元宇宙;元时间性;非地方性;游戏化生存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3)06-0166-09

2021 年,在 数 字 资 本 的 推 动 下 “元 宇

宙”(Metaverse)概念 从 科 幻 文 艺 走 向 人 类 现 实.

从元宇宙在媒介话语中的凸显至今,人文学界已经

在熟稔地谈论“元宇宙文艺”“元宇宙文化”“元宇宙

哲学”.“元宇宙”作为近些年“现象级”技术的想象

性或艺术性集成,其背后有通信技术(5G/6G)、数

据算法、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

新技术的支撑.当这些技术处于各自为政的沉默

期时,元宇宙以沉浸式互联网的身份试图整合新媒

介技术.[1](P.5)作为内嵌于数字技术发展序列的新

发明,元宇宙以“元媒介”的身份将以往所有媒介降

级为自己的次级媒介.[2]我们知道,媒介技术是塑

造和构建艺术所思、所感和所说的本质性力量,比

如印刷媒介产生了书面艺术、电子媒介滋生了视听

艺术、网络媒介生成了网络文艺等等.作为“元媒

介”的元宇宙是否会促成新艺术样态的出现呢? 当

元宇宙在无数领域还被视为一种“所指”缺失的“能

指”,抑或一种“未来媒介”时,NFTs艺 术 已 然 将

“元宇宙”从科幻想象带入真实世界之中.面对全

新的“元宇宙”时代的艺术事件和艺术实践,我们该

以何种理论姿态进行思考和谈论呢? 在这场从实

到虚的技术大变革面前,传统的艺术形态和审美话

语又会遭遇到何种挑战?

众所周 知,元 宇 宙 (Metaverse)中 的 meta有

166

第174页

“超越”之意,其汉语翻译中的“元”则是本源、本质

的意思.不过,陈根认为现代社会对“元”的全新使

用,其含义是自我指涉地谈论某事,“元宇宙”即关

于宇宙的宇宙.[3](P.8)同时,“宇宙”在中国古代文化

语境中指时间和空间,比如«尸子»中将“宇宙”定义

为“四方上下曰宇,古往来今曰宙”[4](P.47).故而,

“元宇宙”内置“元空间”和“元时间”两大基本维度.

作为现实世界的“后来者”和“寄居者”,我们只能在

遵循和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经验”和“认知”自

然宇宙.作为元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导者,我们进入

的不是自然时空,而是抽象的时间和空间形式,“光

速之上的非时间、非空间的特殊场所”[5].这里的

时空法则并非物理规律的从属,而是数字技术下主

体感知和体验的媒介化表征.时空本质在元宇宙

之中被修改并内生出“自我指涉性”.我们从时空

本体的角度审视艺术在元宇宙中遭遇的新状况.

一 、“非地点性”遮蔽艺术的

独特精神和超越维度

元宇宙空间之所以被视作与现实空间相对立

的“虚拟空间”,源于技术成熟度的不足带来的出戏

感.受算力技术发展的影响,头显技术(头戴式显

示器 HMD)的眩晕感、图像延迟和显示刷新频率

等导致身体的沉浸感减弱.当技术迭代无法被感

知时,真实和虚拟的差别便走向模糊.网页通过文

字、图片和声音实现一种浅度沉浸,VR 利用3D 视

觉、触觉、压力、味觉和嗅觉等实现深度沉浸,元宇

宙则将深度沉浸推向极致,实现全身沉浸.[6](P.71)

深度 沉 浸 源 于 媒 介 透 明 感 或 者 “无 中 介 的 错

觉”(illusionofnon-mediation).[7]随着数字孪生

背后的建模智能化、数据处理算力不断增强,元宇

宙逻辑上会无限逼近甚至超过现实的真实程度,以

至于人们认Ђ乡为故乡.这就是吉登斯所说的“现

实倒置”(realityinversion)———真实客体和事件似

乎没有它们的媒介表征有存在感,在现代性状况

中,媒介并不反映现实,反而在某些方面塑造着现

实.[8](P.27)元宇宙以超完美的状态出现时,我们可

能会更愿意待在这个“比真实更真实”的世界.然

而,从本体意义上看,元宇宙空间真的如此完美吗?

对于人来说,完美的空间意味着什么? 对艺术来

说,完美的空间又意味着什么?

在此,我们 借 用 人 类 学 者 马 克 奥 格 (Marc

Augé)的“非地点”(Non-place)概念来言说元宇

宙的空间属性.奥格口中的“非地点”主要指消费

性空间、旅行空间、电视空间影像和网络空间的虚

拟现实.Ђ认为“地点”和“非地点”的本质区别在

于“地点”(place)和“空间”(space).“地点”更多地

意味着一个事件、一部神话或一段历史,“空间”则

比“地点”抽象,它指两个点或两件物品之间的距离

或者一段时间的跨越.[9](P.82)换言之,“地点”指示

着身份、关系和历史,“非地点”是主体身份的隐匿

状态,故而并不指示“身份、关系和历史”.“非地

点”的 使 用 者 身 份 被 忽 略,无 差 别 化 地 存 在 着.

“‘非地点’中的人遇到的是自我的形象,因为Ђ人

和自我处于同一的身份中.”[10]元宇宙空间的本质

是“非地点”,它是人的主观意识在数字空间的可感

化投射,是人工建构的、缺乏原初感的世界.元宇

宙空间涂层技术遮蔽了生活现实的粗粝,只剩下数

字世界的平滑性.元宇宙空间的“非地点”性挑战

着艺术的独特性、艺术的范畴平衡性和艺术的崇

高性.

其一,“非地点”的“无差异性”消解和遮蔽了艺

术创作的独特性.在电子空间中,信息的超光速使

得从任何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时间都为零,即

“时间—距离”快速消失.在元宇宙空间,数字化身

在光线速度的加持下可以在任何时间占据任何空

间,“空间—距离”瞬间消逝.在真实的空间中,人

不在此处便只能在别处.换句话说,对象不可能同

时占据同一空间.[11](P.17)在数字技术极速发展的时

代,“这里”和“那里”的区别毫无意义;“速度—距

离”取代了“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在元宇

宙空间中无所谓“地方”,任何地方都是“中心”,或

者说是“非地点”“不存在的存在”.[12](P.177)元宇宙

空间是可以被数字身体随意随时进入的.数字分

身和虚拟技术让人类不再受制于单一的物理时空,

实现在同一时间存在于多时多地.[13]生命不再渴

望突破现实空间的束缚———束缚似乎已然无影无

踪,却又无处不在.

在人文地理学中,“地方”(Place)与人的生存

记忆和情感体验相关联.艺术的精神品格为“地

方”所 形 塑,“地 方”的 意 义 也 被 艺 术 话 语 所 建

构.[14]谢有顺认为,优秀作家应该锚定于一个“地

方”,精神、意义和经验所扎根的地方.比如鲁迅笔

下的“鲁镇”、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张爱玲笔下的

“上海”、马尔克斯笔下的“马孔多镇”、福克纳笔下

的“约克纳帕塔法县”、狄更斯笔下的“伦敦”等等.

作家文学风格的形成来自精神来源地的确定和写

167

第175页

作边界的建立.只有对“地方”具有深切的感受,才

能在艺术材料和细节中营造出可信度.相反,写作

遵循所谓的“世界主义”,其实是通过公共话语所代

表的Ђ人的感受来表达的.[15](PP.43~45)葛红兵将“小

说”定义为“叙事形态的地方知识、地方生活”[16].

可以说,现实空间中不同的艺术家必然身处特定的

地域空间.这些独特的“地方”浸透着艺术家个性

化的经验感知、情感态度、审美想象和价值偏向.

元宇宙空间是以对真实空间的替代为前提的,可谓

“肉身未动,化身已远”.新媒体时代,“空间和时间

内向爆裂成此地和此时.一切都被去—远”.神圣

化的空间是不允许“去远”的空间,这样的空间“内

在地具有一种光环式的远方.凝思性的、逗留的目

光并非是去—远着的”.[17](P.131)“地方”是艺术家心

目中的“神圣空间”,是思想和灵魂得以锚定的处

所.缺少了现实生活的“地方感”,元宇宙艺术面对

的是现实经验的枯竭和艺术精神的丧失.源于不

同时空的艺术独特性被化约为大同小异的“比特”

式匀质美学.

其二,“非地点”的“平滑性”带来艺术审美范式

的失衡.元宇宙创生的“非地点”式空间意味着同

质化的审美趣味、情感期待和叙事法则.于是,不

再有本雅明所说的“水手式”的、异乡的远方来客,

更不会有“域外奇谈”的新奇性,“新”闻性质的小

说(Novel)走向死亡.无差异的人在同质化的空间

之中获得高度一致的体验.在这样的空间中,人们

开始排斥深刻的思想、理性的语言和辩证的对话.

这导致文艺创作的审美维度、情感维度和叙事维度

在“雷同的体验”和“拟像的生活”[18]中走向消失抑

或变得多余.

元宇宙空间对真实世界的遮蔽和对主体感官

的迎合造成数字美学范式的失衡.我们知道,寓居

于现实空间的艺术会考虑艺术的现实批判和伦理

诉求,以艺术的客观现实性暂时压制或彻底背离主

观目的性.[19]可以说,“原宇宙”艺术的美学范畴更

多地强调“意味”“壮美”“崇高”“悲剧”,甚至“丑

陋”.元宇宙则在整合多媒介技术的基础上追求无

限的感官愉悦,以主观意志完成对客观现实的暂时

或彻底的背离.这必然让元宇宙艺术的审美范畴

偏向于“快感”“优美”“滑稽”“喜剧”“荒诞”.换句

话说,原宇宙的美学追求建立在“自然空间”的异质

性和多样性之上,而元宇宙的审美倾向则源于“虚

拟空间”的平滑性和同质性.自然现实的客观性造

就了主体感受的断裂性和异质性,故而异质性的自

然美 不 完 全 是 惹 人 喜 爱 的,甚 至 是 让 人 痛 苦 的.

“痛苦”使主体更为真切地感受和理解自然之美,

“痛苦”让主体走出纯粹自我的满足感和内在性.

数字美则是对Ђ者否定性的排除,它营造的是平滑

的、去裂隙性的空间;陌异性和相异性被排除在数

字空间之外.主体智慧与自己相遇.[20](PP.33~34)数

字美为主体带来的是“不加任何否定的满足”,并将

主体锁死在内在性之中,连自然也被数字化成“一

扇通不到外面的窗户”.

其三,“非地点”的“平滑性”取消了艺术对痛感

的转化和超越,造成“去崇高化”(desublimation)的

艺术伦理危机.文艺创作来自于真实世界中人的

切身生命体验———欢喜、快乐、痛苦、悲伤、沉静、超

脱等等.伟大的文艺作品源于艺术家对世界的Ѐ

细观察、对人生的亲历体悟和对人性的深刻洞见,

诞生于人生的痛苦和超越性领悟中.从亚里士多

德的悲剧“净化说”(catharsis)到康德的“否定性崇

高”(grandeurnégative),从卡夫卡在«日记»中自

述的“受难 式 写 作”到 阿 多 诺 的 “痛 苦 意 识”(BeG

wusstseinvonNoeten),艺术家、美学家们往往会

谈及艺术和痛苦(异质性)的关系.有人认为艺术

活动征服了痛苦甚至遗忘了痛苦,然而,波雷却认

为这样的艺术是虚幻的.“美不是愉快.没有不

快,美不仅会被夺去力量,还将与虚假相混淆

这不是说艺术的经验不含有某种愉悦,但这种愉悦

消除不了痛苦.”[21](P.5)文学的深刻性和超越性来

自于人生的苦难.乔治斯坦纳(GeorgeSteiner)

认为艺术只有在受难、存在于“Ђ者性”、同未知事

物相邻的时候,才具有超越的可能性.艺术的超越

性和形而上学性使得主体得以与完美相接触.艺

术的神圣性、严肃性、纯粹性和超越性来自于对死

亡的缅怀和抵抗,但娱乐却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的,

没有被赋予形而上学的潜力.[22](PP.282~283)换句话

说,缺乏异质性的虚拟空间无法形成崇高感.在康

德看来,崇高感是一种强烈而模棱两可的情感,它

既带来快乐,也带来痛苦,更为关键的是快乐来自

痛苦.[23](P.77)当艺术创作的动力中不再有痛苦、恐

惧和孤独时,艺术便逐渐走向了“去崇高化”(desG

ublimation).

元宇宙提供享乐和纵欲的技术空间,人们沉迷

于主体欲望外化的“数码第三持存”[24](P.112)中.在

元宇宙之中,信息流通、场景切换和欲望满足不断

加速.时间以刺激点作为刻度,而非以身体感知和

机械测量为出发点;物资匮乏在元宇宙中消失;欲

168

第176页

望的沟壑可以随时被填满.做事时的身心沉静、休

闲时的灵魂安详、痛苦时的生命沉思、匮乏时的精

神渴望、空虚时的意义追问,在元宇宙时代统统不

复存在了.元宇宙作为主观意识的投射,它提供的

必然是本能或天性所渴求的欢愉、快乐和满足.欲

望的释放只能带来灵魂的漂浮,欲望满足之后的空

虚再由更多的欲望去填满,人的心灵不可能在快捷

的慰藉中变得更加深刻.快乐似乎成为元宇宙的

唯一追求,元宇宙就是数字时代的“快乐箱”.不

过,你愿 意 待 在 可 以 持 续 满 足 身 心 欲 求 的 “快 乐

箱”,还是在真实世界历经磨难寻找到自己想要的

快乐呢? 技术逻辑下的傀儡只能被动地“快乐”,而

快乐存在于对快乐的主动寻找中,或者说存在于对

快乐对立面的克服和超越之中.越快越容易得到

的快乐就越廉价,或者说“贬值”得越快.更何况人

生的意义仅仅在于追求快乐吗? 元宇宙这只“大蚂

蚁”(BIGANT)内生着“快乐”的甜蜜素,让我们这

群寓居其中的“小蚂蚁”无法抗៾更无力批判.游

戏化生存建构完美的虚拟人生,这难道不是鲍德里

亚口中所说的“完美的罪行”?[25](P.6)艺术走向利波

维茨基(GillesLipovetsky)所说的“无痛主义”,“对

享乐、情欲和自由大加赞誉;它发自内心地不再接

受最高纲领主义的预言,只相信伦理界的无痛原

则”[26](P.5).艺术的批判性在元宇宙对人性无限制

的“纵容”之中被剥夺.欲望导致的人性向下的堕

落,于是否定了人性的存在、带来人的“非人化”.

人不再需要终极关怀,不再关注崇高的人性、生命

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二 “元时间性”消解艺术的

历史意识和本质规定

在元宇宙之中,时间摆脱自然状态和机械状

态,呈现出一种“元时间性”,即关于时间的种种可

能性感知、思考和操作.人们以“在之外”而非“在

之中”的方式面对和体验时间.元宇宙时间作为虚

拟时间,其形式可以被归纳为“同时性”(simultaG

neity)和“无时间性”(timelessness).[27](P.491)首先,

网络媒介使得信息交互具有“即时性”,元宇宙作为

沉浸式互联网则可以实现“场景”(或“情境”)的即

时交互.在虚拟世界中,一切都同时是现时,只存

在浏览,不再有凝思.[17](P.88)社会和技术的加速发

展压缩着人类活动的时间,当时间被压缩到极限,

“时间序列”和“时间本身”都走向消失.正如维利

里奥所说,机械交通让“空间—距离”逐渐消逝,而

媒介通讯使“时间—距离”快速消失.法国关于交

通工具的广告词(飞机“删除大西洋”,让“法国领土

缩减成一个半小时的方形”)即是最真实的体现.

网络信息的迅捷删除的是整个地球;将地球缩减成

没有延展度的点.网络视频带来的“实况时间”取

消了物理空间.电传៿邦所形成的“去៿扑空间”

快速吞噬了欧几里得几何空间.[28](PP.2~4)网络媒介

以实时(real-time)“污 ᳿”空 间—时 间 (space-

time).我们生活在距离消失的“实时”奴役时代,

这种集体经验遮蔽了真实的生命经验.元宇宙的

全息沉浸性让人们遗忘自然时间的循环和技术时

间的流逝,感知存在于“此时此刻”.其次,网络媒

介的“无时间性”意味着多媒介超文本所带来的各

种时间的拼贴与混合.它不再遵从内在的、时序性

的时间观念,而是从文化脉络和主体意图来安排时

间序列.“无时间性”中的“时间”指非逆转性、线

性、量度性和可预测性的矢量时间.准确地说,“无

时间的时间”是无序的、点状的、褶皱的或流动的时

间.在元宇宙叙事之中,时间的加速、减速、零速、

静速等都不再是大脑内部的想象,而是真切地呈现

于感官之前的数字现实;元宇宙游戏叙事使得多线

叙事、非线性叙事、套盒叙事成为常态.那么,虚拟

世界中时间的“同时性”(或者说“实时性”)和“无时

间性”对于艺术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其一,同时性/实时性使得元宇宙时间呈现为

点状和碎片化,连续性的历史意识不复存在,随之

而来的是艺术的厚重感和经典性的消失.在虚拟

空间,无所谓起源、延续和未来.于是,时间意象和

历史意识在元宇宙艺术中被取消了.曾经令人慨

叹的沧海桑田变成了眼前的数字存在,一种永恒的

非时间性存在.詹明信认为,电子媒介以一个个震

惊事件加剧了我们的历史遗忘症,整个社会只存在

于永恒的当下.[29](P.418)电子媒介成为历史遗忘症

的中介和机制,我们对世界的历史感逐渐消失.电

子媒介滋生的历史遗忘逻辑同样存在于数字媒介

之中.元宇宙作为沉浸式互联网可能大大压缩媒

介记忆.历史不再有纵深感和沉重感,我们丧失了

回溯、反思、沉淀、筹划.罗萨意识到,身处数字媒

介时代,时间体验从“体验短/记忆久”和“体验久/

记忆短”变成了“体验短/记忆短”.当人们沉迷于

网络和电子游戏时,主体时间体验就呈现为“去感

官化”(局限于视听感官)和“去背景化”(与生命经

验无意义关联).[30](PP.134~138)这导致片段化 的、孤

169

第177页

立的“体验”无法有意义地整合到生命“经验”中去.

数字时代体验的最终命运便是在记忆中被抹去.

缺乏个体对生命的敬畏,艺术精神不再深刻,而沦

为感官娱乐;丧失集体对历史的记忆,艺术不再厚

重质实,而走向漂浮的架空状态.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在“点状时间”对“历史时

间”的替代中走向混沌.海德格尔认为,历史意味

着一种贯穿“过去”“现在”与“将来”的事件语境和

作用背景.[31](P.430)艾略特更明确地说,历史意识是

“过去性”和“现在性”的参照与整合,是“超时间的”

与“有时间性的”感知的㏿合.[32](PP.2~3)元宇宙空间

之中只剩下此刻、当下,故而也就没有了所谓的历

史意识.历史意识在“去时间化”的数字生存中走

向消失,消失在“技术—时间”对“存在—时间”的遮

蔽中.“存在—时间”意指时间是存在者之存在的

必要形式,时间以绵延的内在形式嵌入一切存在

者.这种绵延的、自由的时间是人生命的本真时

间.“存在—时间”在技术逻辑中被简约成可分割

的、前后相继的“瞬间”,并通过空间的“点”将时间

外在形式化.中世纪机械钟的发明将时间从纯粹

绵延的状态抽离为“可分割”“均质化”“可重复”“可

逆”(“可还原”)的“技术—时间”.[33]时钟割裂了时

间和事件,我们开始相信存在独立于日常生活经验

的、客观的、抽象的、细分的和均匀的时间,并依赖

它重构生活规律和世界秩序.正是时间的分割性

和空间式的封闭性,“增加时间”和“节约时间”的观

念才可能出现.[34](PP.15~16)元宇宙将“技术—时间”

带向“去时间化”,只停留于删除过去与将来的共时

性“现时”(realtime)中,“既往”和“未来”已然消

失,“当下”和“此刻”即是全部.

数字媒介的“点状时间”替代了“线性时间”,事

件的叙事性张力消失,这使得叙事走向终㏿,事件

不再被连成“历史”.然而,艺术作品的伟大性诞生

于其所处的历史中.只有在历史中,一部作品才能

成为为人们辨别和判断的价值存在.[35](P.18)在历史

之外,我们无从知晓艺术作品中的创新、发明、重复

与模仿.继而,摆脱历史负重的文艺便从思想的轻

盈走向轻浮,从境界的空灵走向空虚,从审美的迷

恋走向迷失.

其二,元宇宙的“无时间性”意味着时间之于艺

术本质规定性的判断不再成立.现实世界中的时

间是线性的、流动的,一个人无法回到过去的时刻,

体验过去的事件.回归的可能性是以永恒的思想

或上帝的存在为前提的.如果永恒本质的存在被

否定,便没有回归的可能.然而,互联网正是建立

在回归的技术可能性之上.互联网中的每一个操

作都可以被追溯,每一条信息都可以被恢复和复

制.换句话说,互联网不是一种流动,而是一种流

动的逆 转. 流 动 中 的 艺 术 产 生 了 它 自 己 的 传

统———一个艺术事件的重演.所有的时间都是平

等的,重演是每时每刻都能实现的.在元宇宙中,

“参与者可以任意进行时间节点和空间场域的切

换,包括调节时间的快慢、暂停、倒退、前进、压缩、

拉长等度量化操作”,主体/身体处于时间的“自由

无序”和“开放撒播”的状态中.[36]元宇宙时间不是

单一维度的、矢量的,而是多重的、多维的、可逆性

的和伸缩性的.从本质上说,元宇宙的时间是“自

我中心”(egocentric)的时间,而非“异我中心”(alG

locentric)的时间.[37]较之于现实时间所遵循的客

观的、绝对的时间,虚拟世界的时间更多的是主观

的和个人化的.从现象学角度说,时间源于身体的

指向性,这为虚拟世界中的“自我中心”时间提供了

学理基础.托兹(Todes)认为,我们并不能感知抽

象的时间,却能在身体对事物运动的觉知中认知时

间.身体前/后的不对称(asymmetry)使得我们的

身体行动和感知总是向前的,从而形成了时间流逝

的概念.在感知层面,时间的静态顺序和时间的动

态流动都是从我们身体在向后和向前运动之间的

不对称性中得出的.[38](P.xliv)时间的组织在现象学

意义上是源自身体的运动.总的来说,在虚拟空

间,“存在—时间”和“机械—时间”都被搁置了,只

剩下“化身—时间”.

海德格尔将存在视为时间中的存在,那么元宇

宙时间对于数字化来说就是新的存在.这对于艺

术的本体性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在现实世界中,

艺术作品之所以是艺术作品,其中重要的维度便是

时间的规定性.人面鱼纹盆何以从生活物件变为

博物馆的艺术作品? 是时间让普通器物变为艺术

作品.作为物件的家用什物在后世成为“古董”,表

面的不变背后是其“照面的世界”的消逝.时间在

艺术品中的第一层表征是“器物被创造时的人的生

活世界在作品中的凝定”,器物见证着时代的在场.

时间的第二层表征是“器物的工具性在时间流逝中

的逝去”,从器具到艺术品,时间于其中抽去其“器

具性”.时间让艺术作品摆脱器具性,故而,时间本

身是一个内在于艺术作品的因素.[39](PP.307~308)可

以说,“存在—时间”是艺术之为艺术的本体性维

度.元宇宙中数字艺术作品同样凝㏿了数字生活

170

第178页

世界和主体的心灵世界.然而,时间的单向性、流

逝性被元宇宙时间的多向性、多点性所替代.时间

让数字物成为数字艺术的可能性完全消失.同时,

时间之流带给艺术以否定性的姿态,决定了艺术之

所是.“艺术作品的事实存在总是在时间之流中体

现出新面目,艺术永远以否定性的姿态面对它所站

立其上的传统,并且艺术总是在对现实的否定中寻

找自己的定位,艺术作品之为艺术作品,不取决于

自身而取决于它所不是的东西.”[39](P.308)在虚拟世

界中,时间不再是单维之流,而是多维、点状的共时

存在.艺术不再有时间流带来的新面目,也无“传

统”供其“否定”,甚至与“现实”无涉.也就是说,在

数字艺术的本质规定中,时间性维度不复存在.

三、“游戏化”:“新艺术精神”

抑或“娱乐至死”

元宇宙技术的“元时间性”和“非地点性”造成

艺术本体性、陌异性、超越性和伦理性的消失,何种

艺术形式能够承载人类在虚拟空间的精神呢? 学

界普遍认为,游戏是当下元宇宙的最初形态或者实

践形态.电子游戏的“第九艺术”身份和元宇宙空

间的游戏化构建使得“游戏”可能成为元宇宙艺术

乃至生存的底层逻辑.

严峰教授以 Linden实验室开发的游戏“第二

人生”为例,提出元宇宙是被场景化为游戏体验的

世界.在元宇宙之中,文学走向视觉化、游戏化,比

如我们可以在虚拟现实中还原但丁«神曲»中的地

狱,并在地狱中乘坐威尼斯小船与但丁交谈.在元

宇宙之中,我们是读者也是作者,是观众也是演员,

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所有的活动都以游戏的模式

进行.“游戏不仅是一种娱乐的方式,也会成为构

成元宇宙的重要维度.”[40]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出现,特别是“元宇宙”的提出,

电子游戏将成为元宇宙社会、文化和知识的底层逻

辑,“元游戏”式的话语逻辑将文艺实践带进以“游

戏性”为底层代码的语境中.

元宇宙游戏以“游戏化”(Gamification)的方式

融入艺术活动和艺术实践之中.所谓“游戏化”指

在非游戏环境中使用游戏设计元素,即游戏的方

法、隐喻、价值和属性全面渗透进人类文化和社会

的 过 程.[41]

2021 年 “有 时 修 道 院 ”(Sometimes

Monastery)工 作 室 开 发 的 VR 游 戏 «遗 忘 工 程

师»(Forgetter),其 任 务 是 让 玩 家 潜 入 著 名 艺 术

家(如梵高、伍尔夫和柯本等)的大脑,清除Ђ们记

忆中的痛苦和创伤.游戏开发者杨静、关子维将

dslcollection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置入游戏,

即“把美术馆放进游戏”.与其说这是一个游戏,不

如说是通过游戏体验艺术家的人生和感受艺术作

品.2022年,Roblox推出新的艺术模拟器“StarG

vingArtists”,玩家可以在其中创作和销售Ђ们的

原创艺术.这本质上就是以游戏的方式创作元宇

宙艺术.Roblox并非传统的游戏平台,而是创作

游戏的平台,用户可以自主创作生成游戏,并供Ђ

人参与.截至2022年这一平台已经创造了4000

多万种游戏.可以说,元宇宙游戏就是一种“元游

戏”,每个人都是游戏/生存规则的创造者或制定

者.艺术创作也一样,天才艺术家不仅在创作艺

术,而且通过艺术引入新的艺术规则.“我们使用

不确定的规则来创作,这些规则对艺术家本人而言

也是一个谜.”[42](P.103)艺术家遵循的“不确定的规

则”不仅是对既有艺术界限的突破,更是对新的艺

术规则的制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元宇宙空间的艺

术就是一种游戏.

在游戏哲学家舒兹(BernardSuits)看来,所有

人的所有活动都是不自知的游戏,技术持续迭代迟

早会排除日常生活中的“工具性活动”.当我们生

活在物资充裕、人际关系融洽的乌托邦世界时,“道

德”“艺术”“知识”甚至“性爱”都会随之逐渐消失.

人类生活便会产生一种悖论———身处乌托邦却毫

无幸福可言.于是,游戏作为内在价值的活动便成

为乌托邦世界的全部.[43](PP.150~155)舒兹想象的“乌

托邦”在元宇宙中以数字虚拟的方式实现后,人类

的元宇宙生活便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游戏化生

存”.元宇宙游戏带来的游戏化生存似乎必然地导

向自由的乌托邦美学,这种技术的逻辑听上去总是

让人乐观且兴奋.但是,为何科幻文艺如«雪崩»或

«头号玩家»中所呈现的元宇宙都是以反乌托邦的

文化形态出现的? 当我们放下戒备去迎接元宇宙

带给人类的数字自由时,技术和资本的逻辑却以不

为人知的方式束缚和控制着我们,创作的自由和审

美的自由在数字乌托邦之中也许很难实现.

也许有人会将电子游戏带来感官上的愉悦性

与艺术天生具有的感官愉悦性相等同,甚至将康德

和席勒美学理论中的“游戏”说视为电子游戏艺术

话语的基础.这是存在问题的.康德美学之中的

“游戏”主要是感性中的“恩爱”所带来的无功利的

自由游戏,而不仅仅是生理层面的“欲念”和道德伦

171

第179页

理层面的“尊敬”所带来的快感.换句话说,审美产

生于想象力和知性能力之间的自由游戏之中.席

勒与康德一脉相承,认为“游戏”诞生于“感性的冲

动”和“理性的冲动”.游戏化解了自然带给感性冲

动的压迫和理性对于理性冲动的强迫,正是游戏,

也只有游戏可以使人的“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

得到发展,从而使人达到完美.[44](P.89)但是,电子游

戏遵循的技术逻辑和资本逻辑恰好与人生命所追

求的无功利的自由状态相反.

首先,电子游戏的技术逻辑需要保持游戏者持

续的快感,这是以对理性、反思、冥想的排斥为前提

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在元宇宙之中的技术性

开发,彰显的是形象、色彩、音质和触感等生理欲望

层面的感官快感,进而导致想象力与知性能力的不

平衡甚至冲突.电子游戏的超强感官刺激带来想

象力对知性能力的绝对压制,感官感觉压倒审美感

觉,从而无法获得自由的游戏.可以说,电子游戏

本质上是自由之名下的不自由.[45](PP.318~323)博格

斯特(Bogost)的“程序修辞(Proceduralrhetoric)”

理论认为游戏的程序同样包含着设计者的意识形

态,引导着游戏参与者的思考,并对参与者的行动

进行把控.在交互性的游戏之中,玩家的“自由意

志”和玩家的整身运动都受制于游戏系统,玩家无

需对Ђ的身体负责,毕竟身体的行动是游戏的一部

分并受制于游戏的循环.用吉布森(Gibson)的话

说,玩 家 只 有 成 为 “肉 身 木 偶”才 能 让 游 戏 玩 起

来.[46](P.398)技术制造的惬意与快乐甚至会让无数

人毫无戒备地对元宇宙投怀送抱.

其次,数字资本聚焦和挖掘电子游戏的注意力

经济(TheEconomicsofAttention),将游戏精神

中的“自由时间”转变为电子游戏的“资本—时间”.

迷失和沉沦于电子游戏彰显着其起源上所携带的

“极其功利的目的和不道德的动机”.资本逻辑将

自然时间生产成可被预期的“游戏时间/商品”[47].

游戏时间不能设计成自然时间形态,而应该是独立

于现实的人工时间,只有单元化的游戏时间才能被

纳入资本的产品模式.“永不下线”的元宇宙,其无

限的时间只有被商品化、单元化才能满足数字资本

主义的商业逻辑.德波将时间分为“循环时间”“不

可逆时间”和“景观时间”.循环时间在游牧部族的

经验中表征为迁徙的所有时刻都处于同样的状况,

在农业生产中呈现为四季节奏形成的循环.文字

的发明产生了“非人称的记忆”,从而形成了“不可

逆时间”,对政权更迭书写的“编年史”便是“不可逆

时间”的一种表达.资本主义以“等值间隔”的方式

切分不可逆时间,通过商品时间(准确地说是“伪循

环时间”)的方式强化着不可逆的时间.伪循环时

间是“工业改造过的”时间,以全新的循环时间(工

作和周末、白天和黑夜)的方式表达着现代时间的

消费逻辑.“景观时间”就是“可消费的伪循环时

间”,它在狭义上作为图像消费的时间(consuming

images),广义上是时间消费的图像(consumption

oftime).[48](PP.97~88)元宇宙游戏则尽可能多地占

用“闲暇时间”,并将其转化成“消费时间”,甚至到

最后走向全时间性的“游戏化生存”.可以说,数字

化身的所有元宇宙时间都源于商品时间的“暴力

征用”.

电子游戏本身并不能实现“游戏精神”———一

种艺术的超越精神.蓝江教授认为,传统游戏(前

电子游戏)具有规则性、自由性、独特的时空观等特

点,这些特点形成无功利的、追求无限境界的、“逍

遥游”式的境界,即“游戏精神”.传统游戏语境之

中的“游戏”是一种本能的、自然的、身心合一的生

活方式.电子游戏时代,玩家以“虚体”的方式被纳

入到技术和资本的逻辑之中.传统游戏是具身性

的,电子游戏则是去身性的,这使得电子游戏背离

了传统游戏语境中所生成的“游戏精神”.技术座

驾以及资本逻辑控制着电子游戏;游戏中的自由的

人“被技术化、物化、货币化”为“单向度的人”.元

宇宙游戏中的人不再有审美和反思的能力,成为异

化的人.资本追求的利润最大化使得电子游戏的

设计必然以各种感官快感的刺激使玩家无法自᠀.

游戏因被彻底“娱乐化”而丧失“游戏精神”,最终走

向异化游戏所制造的“娱乐至死”.[49]

元宇宙时代,虚拟世界逐渐游戏化.电子游戏

不再是与严肃活动相对立的“毒品”,也不仅仅是一

种区别于劳动的娱乐方式,而是对世界全新的认知

模式;它逐渐打破工作时间和空闲时间的绝对化,

使得知识、工作甚至世界本身走向游戏性;它不再

是生活的“插曲”,而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个新

的世界和一种新的时间体验.游戏升华为新的世

界秩序和存在形式.化用韩炳哲的一句话,为了存

在(化身存在),为了成为元宇宙的一部分,就必须

要有游戏性.[50](PP.168~171)但我们也要意识到游戏

化生存并不必然走向艺术的游戏精神.当游戏被

技术和资本需求简化成感官娱乐时,游戏化的元宇

宙艺术便走向审美的沉沦,因为它丧失了由“受难

精神”促逼的超越维度和崇高诉求.

172

第180页

结语

元宇宙的“元时间性”“非地方性”和“游戏化”

对传统艺术精神、艺术伦理和艺术本体等来说是一

种挑战.深究其根本,我们发现,元宇宙的底层依

然充斥着审美规律、技术逻辑和资本诉求之间的博

弈.元宇 宙 时 代,艺 术 存 在 被 全 新 的 技 术 “座 架

化”,走向商品化、世俗化和技术化的生活场景.在

此种情况之下,艺术可能丧失形而上维度的本质规

定和本体论承诺.算法主义之下,作为自由创造的

无限性艺术反而成为技术主义奴役下的有限性镜

像.元宇宙的深度沉浸带来身体感官的沉溺,由

此,艺术悬置了对心灵自由、存在意义、诗意栖居、

终极关怀、崇高敬畏等精神救赎维度的思考.

然而,人类天生拥有对无限性的追求,无论是

通过宗教实现彼岸的体悟,还是借哲学达到思辨无

限的逻辑,抑或是以艺术精神完成对永恒的体验,

元宇宙时代的文艺都更应该反思人类生活的现实

经验与生命体验,并给予审美维度的本体论以承诺

和形而上的诉求.虚拟空间的艺术存在依然是“关

于人的内心生活与精神信仰的审美活动”,并“天然

地相关于形而上表意的精神谱系”,是一种“人生的

神性之维与形而上之维的审美性言说与想象性建

构”.[51]对元宇宙艺术的精神反思和价值批判,其

目的是将人从技术性维度的沉溺中拯救出来,从艺

术性维度的遮蔽中解蔽出来.

[参考文献]

[1]喻国明,等.元宇宙与未来媒介[M].北京:人民邮电出

版社,2022.

[2]胡泳,刘纯懿.元宇宙作为媒介:传播的“复得”与“复失”

[J].新闻界,2022,(1).

[3]陈根.元 宇 宙 时 代:连 ㏿ 虚 拟 和 现 实 开 启 无 限 可 能 性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22.

[4]尸佼.尸子译注[M].汪继培,辑.朱海雷,撰.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2006.

[5]王 峰.元 宇 宙 是 否 造 成 了 人 文 断 裂[J].探 索 与 争 鸣,

2021,(12).

[6]刘永谋,李曈.元宇宙陷阱[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2.

[7]周逵.虚拟空间生产和数字地域可供性:从电子游戏到

元宇宙[J].福 建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2022,(2).

[8]AnthonyGidens.MdoernityandSelf-Identity:Selfand

CocietyintheLateModernAge[M].Cambrisge:PoliG

tyPress,1991.

[9]MarcAugé.Non-place:IntoductiontoAnAnthropoloG

gyofSupermodernity[M].London:Verso,1995.

[10]赵佳.“地理诗学”视域下的地理实践和文学创作[J].

国外文学,2022,(2).

[11]Paolo Viririo.TheLostDimension[M].D.MoshenG

berg,Trans.NewYork:Semiotext(e),1991.

[12]JayDavidBolter,RichardGrusin.RemediationUnderG

standing[M].New Media:TheMITPress,2000.

[13]闫佳琦,等.元宇宙产业发展及其对传媒行业影响分析

[J].新闻与写作,2022,(1).

[14]刘岩.“地方”的文学表征及其意义阐释[J].国外文学,

2022,(1).

[15]谢有 顺.成 为 小 说 家 [M].太 原:北 岳 文 艺 出 版 社,

2018.

[16]葛红兵,高霞.小说:作为叙事形态的“地方生活”———

中国小说类型理论中的“生活论”问题[J].文艺争鸣,

2010,(13).

[17]韩炳哲.时间的味道[M].包向飞,徐基太,译.重庆:重

庆大学出版社,2017.

[18]蒋建国.元宇宙:同质化体验与文化幻象[J].阅江学

刊,2022,(1).

[19]陈炎,马正应.六大情感范畴的历史发展与逻辑关系

[J].文艺理论研究,2011,(5).

[20]韩炳哲.美的救赎[M].关玉红,译.北京:中信出版集

团,2021.

[21]杰罗姆波雷.艺术与痛苦[A].文艺美学研究(第5

辑)[C].尹航,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

[22]GeorgeSteiner.RealPresences[A].PeterAbbs.The

SymbolicOrder:A ContemporaryReaderontheArts

Debate[C].London,New York:RoutledgeTaylor &

FrancisGroup,2017.

[23]Jean-FrancoisLyotard.ThePostmodernCondition:A

Reporton Knowledge[M].GeoffBennington,Brian

Massumi,Trans.Minneapolis:TheUniversityofMinG

nesota,1984.

[24]贝尔纳斯蒂格勒.人类纪里的艺术:斯蒂格勒中国美

院讲座[M].陆兴华,许煜,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20.

[25]Jen Baudrillard.The Perfect Crime.Translated by

ChrisTurner[M].London:Verso,1996.

[26]利波维茨基.责任的落寞:新民主时期的无痛伦理观

[M].倪复生,方仁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7]ManuelCatells.TheRiseoftheNetworkSociety[M].

Oxford:BlackwellPublishingLtd.,2010.

[28]保罗维利里奥.消失的美学[M].杨凯麟,译.郑州:

河南大学出版社,2018.

[29]詹明信批评理论文选[M].张旭东,编.北京:三联出版

社,1997.

[30]哈特穆特罗萨.新异化的诞生[M].郑作彧,译.上

173

第181页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31]Martin Heidegger.Beingand Time[M].John MacG

quarrie,Edward Robinson,Trans.BlackwellPublishG

ing,2001.

[32]艾略特文学论文集[M].李赋宁,译.南昌:百花洲文艺

出版社,1994.

[33]郭洪水.“存在—时间”、“技术—时间”与时间技术的现

代演变[J].哲学研究,2015,(7).

[34]Lewis Mumford.TechnicsandCivilization[M].LonG

don:Routledge& KeganPAULltd,1934.

[35]MilanKudera.TestamentsBetrayed:AnEssayinNine

Parts[M].LindaAsher,Trans.New York:HarperPeG

rennial,1996.

[36]妥建清,吴英文.虚拟现实艺术中的时空维度与身体重

塑[J].思想战线,2021,(6).

[37]RobinLePoidevin.EgocentricandObjectiveTime[J].

ProceedingsoftheAristotelianSociety,1999,(1).

[38]SamuelTodes.Bodyand World[M].Cambridge:The

MITPress,2001.

[39]刘旭光.实践存在论的艺术哲学[M].苏州:苏州大学

出版社,2008.

[40]严锋.从文学到元宇宙[J].上海文化,2022,(4).

[41]DeterdinS.etal..From Game Design Elementsto

Gamefulness:Defining Gamification[A].Proceedings

ofthe15thInternationalAcademicMindTrekConferG

ence:Envisioning Future Media Environments[C].

ACM,Tampere,2011.

[42]马尔库斯吕佩茨,海因里希海尔.为艺术制定规

则:吕佩茨与海尔的对话[M].梅宁,译.北京:商务印

书馆,2019.

[43]BemardSuits.TheGrasshopper:Games,LifeandUtoG

pia[M].Ontario:BroadviewPress,2005.

[44]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

公司,1984.

[45]王颖吉.媒介的暗面:数字时代的媒介文化批评[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6]MartinLister,etal..New Media:A CriticalIntroducG

tion[M].London:Routledge,2009.

[47]邓剑.MOBA 游戏批判———从“游戏乌托邦”到“游戏

梦工厂”的文化变奏[J].探索与争鸣,2020,(11).

[48]Guy Debord.SocietyoftheSpectacle[M].London:

RebelPress,2005.

[49]蓝江,马文佳.从“逍遥游”到数字主体:当代数字游戏

哲学的主 体 批 判 [J].太 原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2022,(2).

[50]韩炳哲.娱乐何为[M].关玉红,译.北京:中信出版集

团,2021.

[51]李胜清.新媒体艺术的形而上之思[J].湖南社会科学,

2013,(6).

(责任编辑 李静丽)

Non-place,Meta-timeandGamification

———OntologicalReflectionsonMetaverseArt

XUJie

(School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

SouthwestMinzu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41,China)

[Abstract]Theendogenousself-referentialityofthemetaversegivesspaceandtimeameta-naG

ture,reconstructsourrelationshipwiththesensibleworld,andchallengestheexistinglogicofartistic

practiceandconcepts.Thenon-placeofthemetaversecutsoffthesurvivalmemoryandemotionaliG

maginationofplaceinart,reducingtheuniquenessofarttoahomogeneousperceptualexperience.The

smoothnessofnon-placethreatenstheheterogeneityofart,theaestheticparadigm movestowardsthe

pleasureaestheticsthateliminatesheterogeneity.Non-placeastheexternalizationofthesubjective

worldisembeddedwithvariousdesiresofthesubject,andtheartisticspiritmovestowardthepainlessG

nesswhichisde-sublimation.Themeta-temporalityofthemetaversemeanssimultaneityandtempoG

rality:thesynchronicityofpresentmakestimepoint-like,whichcausesarttoloseasenseofhistory

andmovetowardsthefloatingofthoughtandtheaerialofaesthetics.ThedisorderlyspreadofincarnaG

tion-timemakestimenolongeranessentialrequirementinherentinartworks.Theartisticlosscaused

bythemeta-natureofspace-timecannotbecarriedbyelectronicgamesastheninthart,becausethe

capitalandtechnicallogicfollowedbyelectronicgamesbreaksthebalanceofimaginationandintellectuG

alityintraditionalgamesandcannotachievenon-utilitarianandunlimitedgamespiritofart.

[Keywords]Metaverse;Meta-temporality;Non-locality;GamifiedSurvival

174

第182页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流动性视角下‘人口聚租型’社区治理研究”(编号:22CSH047);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

性规划资助课题“青年聚租社区的流动性与社区营造路径研究———以杭州市 T社区为例”(编号:Z22JC090);杭州师范大

学科研启动费项目“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机制研究”(编号:4035C50221204075);“国家级一流”本科专

业建设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23-06-27

[作者简介]高艺多,女,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社会学博士.

2023年11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Nov.2023

第44卷 第6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4 №.6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3.06.022

感性之“力”

:社会工作视野中的情感想象及反思

高艺多

(杭州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 杭州 311121)

[摘 要]社会工作作为人际互动型职业,情感乃其内在构成.科技—理性范式对社会工作的主宰持续激

荡起社会工作对情感的想象,并生产出关系—情感的反思性路径.在社会工作视野中,情感呈现出多元化的

意象,隐喻多重感性的力量.作为治疗实践的关系底蕴,情感表征社会工作实践的“动力”;作为社会工作教育

与学习过程的反思性载体,情感承载着行动者的专业能力;作为劳动过程背后的意识形态与劳动者的主体策

略,情感意味着制度性的“迫力”与主体性的“权力”.多重感性之“力”的意象背后融合了情感与专业、情感与

主体、情感与体制之间的争论与辩证关系.西方社会工作视野中的情感想象打开了本土社会工作理论想象力

的“情感”之窗,进一步៿展了本土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更丰富多元的面向.

[关键词]社会工作;情感动力;情感能力;情感迫力;情感权力

[中图分类号]C916;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3)06-0175-08

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社会

组织、人道救助、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

健康发展”,这是“社会工作”第七次被写入国务院

政府工作报告.同年,中共中央成立了社会工作

部,彰显出社会转型时期国家治理对社会工作的需

要.社会工作作为人际互动型职业,情感乃其内在

构成.与其Ђ商业服务业劳动不同,作为非商业服

务业的社会工作者需要在不同的服务情境中进行

更为频繁的情感唤起、情感卷入、情感整饰与情感

调适.[1]

在社会工作发展史上,专业关系中的情感作为

重要的治疗性要素被福利国家体制所鼓励,但随着

新自 由 主 义 (Neoliberalism)、新 管 理 主 义 (New

Managerialism)等意识形态对福利体制的影响,社

会工作中的情感越来越被视为“非专业”的表征,由

此社会工作也越来越“去情感化”.近年来,伴随着

人们对传统的科技—理性范式的反思和“关系为

本”实践话语的兴起,社会工作领域逐渐重新找回

了有关情感的想象.

一、找回情感:从科技—理性到关系—情感

(一)社会工作的科技—理性范式及其限度

科技—理性范式是实证主义的遗产,强调对科

175

第183页

学知识与技术的重视.[2](P.29)

20世纪80年代,新自

由主义政治哲学迅速席卷了西方经济社会的方方

面面,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扮演着主导性的意

识形态.新自由主义格外强调个体责任和经济市

场的角色,而社会工作领域也难逃新自由主义的影

响,20世纪50~70年代西方曾经一度盛行的福利

取向(welfaristapproach)被新的制度范式所取代.

这种范式凸显出国家减少干预、福利市场化、主张

个体选择与责任以及监管与效率[3](PP.22~23),具体

而直接的制度性措施包括削减雇员队伍、采用资金

导向的评估、弱化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回应等[4].

在这一范式下,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认识及其对

服务对象的认识都发生了相应变化,最大的变化表

现在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专业关系层面,其被

新自由主义倡导的市场化原则“殖民”而逐渐转变

为基于商品交换的服务消费者与服务供给者的联

系.或者说,“专业关系”被当事人情愿或不情愿地

从(精心)养育型关系和支持性关系转换为契约性

关系和服务性关系[3](P.23),强调可测量的效果和经

济效率.在专业关系的构建过程中,过分关注将技

术作为工具,忽视了关系中蕴含的“未来”与“希望”

的内涵.对市场化、个体选择与责任的过分强调可

能会引向贝拉等人笔下的“极端/激进个人主义”,

导致非市场化的公共事务市场化、非私人化的公共

事务私人化等实践困局,从而再度使社会工作成为

配合现代社会规训制度的设置.在科技—理性范

式下,专业的系统化知识基础需要满足四个基本属

性,即专精化、界限明确、科学化与标准化,其中标

准化最为重要.[2](P.24)标准化的知识带来了“标准

化案主”与“标准化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在新自由主义及其极端形态的社会工作实践

中,情感成为无处安放的主题,有人不敢卷入,也有

人不屑正视,情感被视为经济理性的负担、被斥为

影响效率的阻碍.作为近年来另一个极大地影响

社会工作的社会政治潮流,管理主义可被视为市场

化的工具或手段,旨在通过运用科学管理的技术与

理念,控 制 投 入—产 出 比 从 而 获 取 利 润 的 最 大

化[5],突出强调专业主义(Professionalism)、程序

主义(Proceduralism)与责任(Accountability)[6].

这种还原主义和理性化取向伴随着加速膨胀的数

字经济和对计算机系统的日益依赖而加剧,进而呈

现出信息化的转向.[7]管理主义文化影响了社会工

作实践者对互动对象关系的处置方式,凸显了技术

至上主义.随着科技—理性范式逐渐主宰社会工

作专业,理论界与实务界开始对该范式主导下的社

会工作实践形态进行反思与反叛,由此持续地激荡

着社会工作对情感的想象.

(二)社会工作关系—情感反思性路径的生成

在管理主义取向下社会工作将服务对象“消费

者化”,在 联 合 工 作 (Joint Working)和 整 合 服

务(IntegratedServices)的口号下专业社会工作面

临着被合并、被裁撤等遭遇,一线社会工作更是遭

遇了去专业化的情形.[8](P.16)

20世纪末,在新管理

主义的影响下,“关系”在社会工作中不再居于中心

位置.管理主义所带来的实践悖论使人们再度转

向了对社会工作实践“人性化”的思考,在认识到管

理主义诸多“无能”的基础上,其对关系转向、实践

者的自主性和社会工作的㏿构性/社会性品质的反

思与倡导被提上了日程.

第一,管理主义取向社会工作的“无能”在于,

因其对程序、科层体系和具体技术的依赖而无法深

入揭示现实服务及其所嵌入的生活世界的复杂性

乃至冲突性,无法将一切范畴均简化为程序化与技

术化的思维,程序与技术无法脱离当事人的主观决

策而独立存在.第二,人们重拾社会工作的关系取

向,认识到关系与情感在管理主义社会工作实践中

有着愈加被边缘化的危险倾向.[9]人们认识到通过

以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工作,可以对其在被压迫的不

公平的社会情境中所遭受的心理伤害和压迫予以

回应,帮助其建立自尊和强调自我价值.[8](P.180)作

为关系的重要构成,情感成为社会工作关系转向呼

吁中的关键议题.第三,人们关注作为行动者的社

会工作实践的自主性.管理主义取向宰制下的社

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因需要对刻板的、僵硬的程序进

行最大程度的遵循,一度扮演着技术人工载体的角

色,这极大地限制了社会工作者在劳动过程和决策

中的自主性,这一点逐渐被人们所反思.第四,人

们反思社会工作的㏿构性或社会性意涵.管理主

义取向下的社会工作因过分依赖技术理性而忽视

了社会工作原初使命中的社会理性,因此,应当找

回社会工作的社会性,对从个体情感到㏿构性“情

感政治”及其演化路径的关注可以帮助人们重返社

会工作的社会性.①

176

① 例如,激进社会工作对社会工作社会变革等政治、系统性使命

和议题的聚焦,对理性主义、精英主义、父权主义等意识形态

主导的社会工作传统范式进行反思.传统范式表现出对情感

的排斥态度,而激进社会工作实践则蕴含着情感从私人走向

公共的政治脉络.

第184页

二、多重感性之“力”:

社会工作视野中的情感意象

“情感”在社会工作中并不只有单一面向,而是

呈现出多元化的意象.我们可以从知识社会学角

度考察社会工作视野中的多层面情感意象.如果

将社会工作视为一种专业知识,情感实际上贯穿于

这类知识的生产、使用过程,并折射出其背后的意

识形态.从知识的生产看,情感在社会工作教育中

被视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是教师与学生学习过

程的反思载体;从知识的使用看,情感在社会工作

服务与治疗实践中扮演着专业关系的内核,是推动

服务对象“改变”的关键动力;从知识所涉及的意识

形态看,社会工作的情感劳动体现了体制㏿构的影

响并彰显了劳动主体的能动性.

(一)作为“动力”:治疗实践的关系底蕴

社会工作致力于促使服务对象发生积极改变,

而基于相互信任与支持的专业关系是发生改变的

基础,良好的专业关系的建立离不开主体之间的情

感联㏿.社会工作实践的“非正式性”使其在性质

上不同于其Ђ的人本服务行业,而是指向了一种平

等、尊重、互通有无的人际关系.[10]情感构成了专

业关系的内核,作为治疗实践的关系底蕴而存在.

实践中,社会工作对情感的想象指向了服务实践的

“动力”.具体而言,社会工作中情感的“动力”功能

主要体现在建立情感、识别情感与反思情感三个环

节.这三个环节彼此依赖、层层递进,旨在生产出

具有积极面向的专业关系.

首先,建立情感是一切专业关系发展的前提.

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原本只是“陌生人社

会”中两个不相干的个体,服务对象的需求和社会

福利体制将两者关联起来.两者若要从形式上的

联系走向实质性的联㏿,需要社会工作者提供充分

的情感能量,其中重要的能量传递方式为同理心.

库利认为,同理心意味着个体对Ђ人产生的积极社

会想象.同理的沟通是社会工作者正确、敏锐地察

觉服务对象的内在感受,并以符合服务对象感受的

语言将其表达出来的能力.[11](P.69)其次,识别情感

是专业关系明确化的保证.在大多数情况下,服务

对象对自身的情感状态和服务需求是存在模糊性

和不确定性的,若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识别出服务

对象潜存的情感信号,就可能会不断地放大其在后

续服务中的不确定性.在此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必

须通过外显的、内隐的种种表现快速识别服务对象

的情感状态和情感诉求,从而为后续服务目标的明

确化提供参考.最后,反思情感是专业关系向服务

行动转换的重要步骤.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以反思

情感为突出特征的是心理动力治疗与理性情绪治

疗.前者注重分析服务对象的早年成长经历与情

感互动模式,以“移情”和“反移情”为重点过程,引

导服务对象反思其内在情感世界及其与重要Ђ人

之间的情感联系;后者属于认知行为疗法中的一

脉,强调认知、情感与行为之间的逻辑关联,引导服

务对象反思这三个方面在自我情境中的具体体现.

(二)作为“能力”:学习过程的反思载体

如果要彰显情感作为“动力”的功能,就需要社

会工作者习得情感能力,由此,情感能力成为社会

工作教育中与专业知识、专业方法、专业理论并列

的一项必不可少的“软性能力”.在社会工作教育

实践中,社会工作学生被期待能够探索、理解治疗

实践中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反应.[12]作为社会工作

专业能力体系的重要构成,培育学生的情感智力成

为社会工作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从理论上讲,社会工作学生的情感智力可以被

分解为情感理解能力、情感表达能力、情感评估能

力、情感调控能力和情感反思能力,而这些能力的

培养被融合到了学生的实习教育与督导过程中.

第一,社会工作学生需要习得如何理解情感.

情感理解能力是指掌握有关情感的词汇、划分不同

的情感类型、理解不同类型情感的性质及其作用机

制等,这些都是培养理解情感能力的关键.第二,

社会工作学生需要习得如何适当地表达情感.表

达情感需要遵循情境性、交互性等原则,如何在情

感消极或情感模糊的服务对象面前清晰而适切地

表达情感是社会工作者专业性的重要体现.第三,

社会工作学生需要习得情感评估能力,即对服务对

象的情感状况、情感能量与情感动因予以理性分

析,具备将情感“动力化”的能力.第四,社会工作

学生需要习得情感调控能力.情感调控能力是指

面对需求多元、情感多样的服务对象及其Ђ利益相

关主体,社会工作者情感的本真性和真诚度有时需

要策略性地加以整饰,以服务于实践需要或个体情

感需要,此时尤其需要预先学习情感管理与调控的

策略.第五,社会工作学生需要习得情感反思能

力.情感反思能力是指情感不仅在服务实践的当

下“在场”,在脱离服务实践的情境下同样应当“在

场”,有意识地反思那些不寻常、有冲击性的情感体

177

第185页

验有助于增进社会工作者的反思性.

(三)“迫力”与“权力”:意识形态与主体策略

自20世纪后期以来,伴随着福利国家的转型,

新自由主义、新管理主义在各个领域蔓延,福利财

政被压缩,社会福利领域的从业者广受影响.新自

由主义与新管理主义在社会工作研究的情感想象

中充当着重要的现实背景,两者的合流对包括社会

工作在内的福利服务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即构

成了对社会工作者主体情感的㏿构性抑制“迫力”.

第一,新公共管理系统为社会工作实践增添了另一

种不确定性,即加剧了情感在实践中的矛盾性并由

此催生了更多问题化的情感表达.[13]第二,社会组

织日益增加的官僚化趋势似乎挤压了组织内部人

际互动的情感机制,影响着实践中人们对情感的理

解方式.[13]第三,在社会—政治环境变迁所导致的

情感问题化或稀缺化的情形下,本真性、技巧性、高

质量的情感能力更显珍贵,由此,社会工作研究者

发出要关注、重视并补偿此类情感的呼吁.第四,

市场化与管理主义下的福利财政紧缩使一线工作

者感受到来自“照料”价值(caringvalues)或伦理

与专业主义之间的冲突[4],由此,引发了主体的情

感失调等负向情感体验和被动型情感管理行为,并

可能会产生长远的身体与心灵“风险”.

行动者的情感在受到当代社会—政治情境形

塑的同时,也会做出多元的情感回应.社会工作者

的情感劳动话语提醒主体在微观层面拥有一定的

“权力”.由于社会工作者对情感失调的处置采取

差异化的方式,因此,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

对象做出了不同的归纳.大体上,情感回应主要涉

及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互动四个层面.从身体

层面看,承认情感的具身性,调动身体动作来管理

情感;从认知层面看,通过思维上的重构与重估获

得对事物和情境更理性化的思考,如采取相对疏离

的、社会学式的视角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实现对情

境更好的控制[14];从情感层面看,对外在情感表达

的控制策略包括控制愤怒、压抑负向情感、保持镇

静、理性化思考等方式[15];从社会互动层面看,包

括允许情感外显、主动向信任之人倾诉、寻求外界

的支持等,同辈督导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支持策略.

三、隐性的争论:社会工作情感想象

蕴含的辩证关系

社会工作的情感想象涉及实践过程中的专业

关系,关乎教育过程中的实习督导,受特定的社会

和政治情境的形塑.在社会工作三重情感想象的

基础上,我们应当辩证地审视社会工作中的情感,

尤其要关注到情感与专业、情感与主体以及情感与

体制的关系.

(一)情感与专业:排斥或融合?

社会工作实践中情感如何被理解和概念化的

过程充满了内在张力.一方面,情感作为专业实践

的一部分而客观存在;另一方面,情感却常常被认

定为“非专业”或干扰专业的元素.实际上,这一社

会观念体制本身就颇具悖论性.关于社会工作中

情感与专业关系的讨论主要包括两种论断,一种认

为两者是排斥性的关系,另一种则强调两者之间存

在融合性.

所谓“排斥性”,强调情感受到专业的排斥,呈

现出个体情感与专业情感之间的张力,或可视为个

人价值与专业价值对张力的延伸,在专业情境中表

达情感或显得情绪化都被视为不够专业;情感与理

性之间的内在张力突出情感中的非理性,甚至将情

感与非理性等同;社会工作者和社会组织对情感的

态度之矛盾性立场等.所谓“融合性”,社会工作者

的情感通常是基于专业规范、准则等作出的,即围

㐁“如何成为一名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认同

实施,是受到专业体制制约的;情感被视为专业能

力的一个维度,强调对情感的控制(如情感智力)属

于专业能力的范畴.因此,正如不能割裂地看理性

与情感的关系一样,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情感与专业

关系是互构的,彼此存在可融合的空间.

(二)情感与主体:身体性或反思性

当前,学者往往将情感作为反思路径或载体加

以想象,好的社会工作者应当兼具情感性与反思性

的特质.情感的反思性集中体现了人对社会文化

㏿构的意识.然而,人的情感既受社会㏿构的制

约,又表征为生物属性.就社会工作者的情感劳动

而言,情感的身体性容易被忽视.身体性主要包含

主体身体对情境的具体化反应和身体本能性的反

应.有论者尝试用“身体/情感劳动”来概念化这种

情况,在与服务对象互动的紧张情境中,社会工作

者能够意识到发生在身体上的变化,甚至能够具体

指出是何部位发生变化,进而以手势、动作等身体

性的方式进行情感管理.[14]

实际上,在实践情景中,社会工作者的情感往

往是身体性与反思性的统一,是无意识与有意识的

㏿合.因此,我们既要重视情感的身体性,赋予其

178

第186页

天然的生物属性以价值,也不能忽视情感本身所蕴

含的反思性,充分发挥情感的“信号”功能,增强其

反思性意涵.

(三)情感与体制:鼓励或抑制

社会工作者在劳动过程中的情感要求深深嵌

入 于 广 阔 的 社 会 情 境 与 福 利 国 家 的 变 迁 进 程

中.[16]政治、经济体制对社会工作者情感的影响并

不是简单而线性化的,而是呈现出介乎鼓励与抑制

之间的变动效应.

北欧福利国家芬兰的制度转型可对社会工作

者情感的影响提供一定的参考.在20世纪70年

代中期至20世纪80年代的福利国家全盛时期,

“ᴀ韧而坚定”(Warm YetStrong-Minded)是社

会工作者的情感写照,突出表现为表意型情感劳

动(PrescriptiveEmotional Management)和 慈 善

型情 感 劳 动 (Philanthropic Emotional ManageG

ment),尊重和同理心是本专业重要的感受规则;

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经济衰退使福利体制开始

拥抱市场自由主义和新公共管理,在遭遇了意识形

态重构的福利体制下,福利财政缩减,社会工作者

的工作负担加重,可支配资源减少而资源的使用效

率要求提高,工作者的自主性降低,金钱型情感劳

动(PecuniaryEmotionalManagement)凸显,将服

务对象“顾客化”,重在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在20

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社会工作者饱受认

知失调和情感失调的折磨,情感劳动的“阴暗面”变

成了社会服务行业整体的组成部分.[16]可见,情感

劳动经历了从被体制鼓励到被体制抑制的波动轨

迹.总的来说,在不同时期、不同意识形态下的福

利体制㏿构中,国家承担的社会责任多寡间接地鼓

励或抑制着一线社会工作者的情感劳动.

四、反思与讨论

一方面,在“关系为本”社会工作范式的倡导和

反思下,借助社会学的理论想象力,社会工作研究

者得以重新激发其基于情感维度的社会工作想象

力;另一方面,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新自由主

义和新管理主义两大潮流兴起及其合流几乎影响

了全球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社会福利制度构

成的社会工作也未能“免疫”,市场化与管理主义的

交织在强化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个人主义倾向、科层

化倾向的同时,也大大压缩、排斥甚至扭曲了实践

中的情感运作空间,由此使学者转而反思社会工作

实践中的“情感复杂性”.

社会工作视野中的情感隐喻着感性力量,包括

动力、能力、迫力与权力.从内涵看,动力面向指涉

专业关系中的治疗意蕴,能力面向强调学习主体的

反思性,迫力与权力面向则折射出社会工作遭遇的

体制性压抑以及由此引发的行动者主体发出的抵

制、抗争等策略.从关联场域看,动力面向针对微

观层面的专业关系场域,能力面向指向专业能力培

育与习得的教育场域,迫力与权力面向则指向社会

工作专业与职业所扎根的制度与组织场域.从理

论视角看,动力面向突出关系建构性视角,主要理

论工具为心理—社会理论;能力面向强调主体的反

思性视角,主要借鉴教育学尤其是后现代教育学等

理论养分;而迫力与权力面向则旨在强化一种批判

性视角,以情感劳动理论为主要理论工具.总之,

社会工作视野中的情感想象以社会工作行动主体

为核心,旨在实现㏿构与能动、宏观与微观、建构与

批判之间的勾连,彰显主体性的感性力量.通过感

性之“力”的多重表征可以看到,社会工作视野中的

情感承载了情感与专业、情感与主体、情感与体制

等诸多关系性争论.

尽管学界已经绘出富有价值的复杂研究图景,

但当前西方社会工作中的“情感研究”现状与其旨

在揭橥“情感复杂性”的理论宏图之间仍有距离.

第一,情感研究使用的理论工具有一定的局限

性.情感劳动理论作为在理论和经验研究中“显现

度”比较高的情感社会学理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

主导着社会工作研究中的情感转向.在既有研究

中,研究者普遍认识到社会工作是情感劳动的一种

工作类型,并运用情感劳动概念工具捕捉行动者在

“关系”范畴中的情感策略以及外部环境对行动者

情感的影响.然而,情感社会学中并不仅仅存在情

感劳动视角,也不只有情感劳动视角可以适配社会

工作研究.因此,当前的社会工作研究在一定程度

上忽视了情感(社会学)研究所使用的理论工具的

多样性,而理论多样性是打开社会工作想象力的重

要保证,否则,研究者对社会工作情感实践的认识

将停留于“情感劳动”而陷入瓶颈.事实上,“情感

劳动”可被视为情感社会学中拟剧论取向下的一

支,尚有另外至少四个取向①有待于我们借助其继

179

① 除了拟剧论取向之外,还有符号互动理论、互动仪式理论、权

力与地位理论和交换理论四个取向.参见J.H.Turner,J.

E.Stets,SociologicalTheoriesofHumanEmotions,AnnuG

alReviewofSociology,2006,(1).

第187页

续探索社会工作中的情感现象和问题.此外,与情

感社会学存在的问题类似,在社会工作领域,思考

情感更多地将注意力置于情感本身或㏿构性背景

对主体情感的影响,但对个体或群体情感对社会制

度㏿构的反向建构作用的发掘却有所疏忽.

第二,研究视野中的关系范畴相对单一化.当

前社会工作研究中的情感“视界”主要集中在对社

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关系即专业关系范畴的

关注上,凸显的仍然是个体互动关系中的情感要

素.这种对相对单一范畴的关注形成了两种范式.

其一,对社会工作实践中情感现象和问题的揭示基

本上都是站在社会工作者的立场上展开的,以社会

工作者的视角或口吻展开社会工作者在劳动过程

中的职业情感叙事,而对服务对象等其Ђ利益相关

者的情感叙事则有所忽视;其二,正是站在社会工

作者的立场,个体互动中的权力关系被预设出来.

既有研究表明,无论是面对服务对象还是社会服务

组织,社会工作者都存在“去权”或“弱权”的一面,

对专业关系中暴力、威胁的关注以及对组织关系中

管理主义倾向的批判成为经常被讨论的话题.此

外,由于对实践中的关系聚焦于个体互动的微观表

征或行动策略,当前研究对宏观体制、机制本身相

对深入的讨论尚显匮乏.①

第三,既有研究中的宏观社会—政治㏿构凸显

了“西方性”.“社会”语境的“西方性”可从社会福

利制度与文化制度两个维度体现出来.从社会福

利制度看,当前社会工作研究中的批判性视野格外

强调新自由主义、管理主义趋向对社会工作实践带

来的弊端及其对行动者情感的消极影响.除了这

一点颇具“西方性”之外,社会福利制度的“西方性”

还体现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福利国家体制独

特的历史脉络中,甚至可以认为新自由主义与管理

主义取向的参照点正是福利国家体制下的社会工

作实践.从文化制度看,社会工作情感转向扎根于

其中的文化环境本身即为个人主义取向的.正如

贝拉(RobertN.Bellah)等人所指出的,在这种文

化中心理治疗已经作为一般人生观的意义和思维

方式而存在,心理治疗中形成的专业关系俨然为

“典范”的人际关系[17](P.150),是 “亲 密 与 疏 远 的 ㏿

合”[17](P.161).在理性与情感二分的文化图示中,情

感作为个人生活的“庇护所”而存在.“政治”的“西

方性”已经被诸多学者论述,其核心体现为国家—

社会关系㏿构的二元对立、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

政治对垒.因此,社会—政治㏿构的“西方性”很可

能会将我们引向学术研究的“西方性”,对于这一点

我们需要采取批判性的态度予以客观审视.

社会工作研究的情感转向之所以会呈现出理

论基础的局限性、关系范畴的单一化和社会—政治

㏿构的“西方性”等不足,一方面是由于学术研究遵

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浅显到深入的

规律,因而当前的研究正处于“情感转向”的探索过

程中;另一方面这与研究所处的制度与文化情境有

着莫大关联,地域及其背后的制度㏿构、文化图示

等潜隐性要素以超出现有想象的方式作用于行动

者的社会实践.因此,在认识并梳理西方社会工作

研究情感转向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尝试做出社会工

作情感转向的跨文化研究.

迄今为止,本土学界对社会工作的情感转向进

行的系统参与和深度讨论仍然十分匮乏,作为社会

工作实践重要构成要素的情感依然被视为“不言自

明”的内里.郭景萍较早地开启了对社会工作情感

劳动的探讨,在回顾情感劳动概念的基础上敏锐地

指出,与一般商业化服务业劳动者不同,社会工作

者的情感劳动在目的、角色、真实度、报酬等方面有

其职业特殊性,以个案工作为例认为情感劳动主要

体现在社 会 工 作 者 与 服 务 对 象 的 实 质 互 动 过 程

中(排除了初始和㏿束阶段),并对社会工作者情感

劳动的长远(个体的)影响提出疑问.[18]后有学者

在郭文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工作情感劳动的再探讨,

强调情感劳动贯穿社会工作的全过程,分析了影响

情感劳动的个体和工作特性因素,并从积极和消极

两方面讨 论 了 情 感 劳 动 对 个 体 和 组 织 的 作 用 ㏿

果.[19]有学者从女性主义视角审视女性社会工作

者的情感劳动,观察在专业过程、家庭角色和组织

场域等领域中情感劳动的不平等分工,揭示了女性

情感系统遭遇隐性剥削的机制.[20]还有学者从社

会治理视域出发,探讨社会工作服务中的情感劳动

困境,并提出消解思路.[21]可见,当前国内学界对

社会工作研究的情感转向尚未提上议程,但上述研

究从不同角度为我们理解社会工作中的情感元素

提供了重要启示.

因此,笔者认为,本土社会工作研究的情感转

向需要注意三个问题,也可视作西方社会工作研究

的本土启示.

180

① 既有研究讨论了新自由主义、管理主义取向下社会工作实践

中的情感维度,但这类研究为数不多,并且大多只是将两种潮

流作为“背景”而将研究重点置于微观互动的情感要素层面.

第188页

第一,重视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特殊

性.由于社会工作者通过洞悉服务对象的(私人)

问题或需求的社会原因并采取社会支持等社会性

方案予以回应,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将社会工作

看成是“私人问题公共化”的制度操作,而专业关系

则是“私人问题公共化”的重要媒介.在实践层面,

需要重新审视专业关系的过程性和建构性;在理论

资源层面,重视儒家关系研究中的伦理意涵有助于

关系为本 社 会 工 作 走 出 微 观 化、心 理 学 化 的 “泥

沼”.[22]

第二,重视当前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独特的社会

治理情境.在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导的社会工作

服务供给系统中,多元主体的多重关系㏿构及其多

重行动逻辑是当前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底色,国家

主导、国家与社会互嵌成为该体系中独特的治理㏿

构,而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

中,社会治理模式包含大量或隐或显的传统治理痕

迹,并在全球化的推动下融合了市场化、管理主义

取向等潮流.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程中,无论

是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抑或“新本土化”[23]阶段,转

型中国社会治理情境特有的多元复杂性始终形影

相随.

第三,关注中国本土文化的独特性.人情、关

系等弥散在人们生活世界中的习惯法则,加上制度

与文化形塑的集体主义精神情㏿,再有项目制文化

中的管理主义、技术治理,共同形塑了社会工作所

面对的复杂文化世界.此外,中国自古就对情感拥

有中国式的理解和诠释,尤其强调理性与情感的对

立与统一,这构成了本土社会工作研究情感转向需

要考量的必要因素.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对情感的关注可以帮助行

动者将无意识(其中的一部分)带到意识层面,从而

增添自我关怀、组织关怀乃至社会关怀;在社会工

作教育领域,对情感的聚焦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采

取更具批判性、反思性的视角审视日常专业实践与

文本知识,并探究两者之间的“鸿沟”何以生成.在

席卷全球的技术革新的背景下,人工智能的迅猛发

展使从制造业延伸到服务业等许多的传统职业遭

遇了不同程度的挑战,由此社会服务业也卷入了是

否会被取代的争论.对社会工作来说,如果将情感

维度纳入考量,就必须承认这一职业依然具有其不

可替代的“属人”的文化胜任力.因此,重新审视社

会工 作 的 情 感 维 度 更 显 重 要.“把 情 感 带 回

来”———社会工作视野中的情感想象为我们打开了

៿展社会工作想象力的另一扇窗,从而为理论与行

动开启更丰富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高艺多.复杂的内心世界:社会工作者的情感劳动过程

研究[J].社会工作与管理,2022,(1).

[2]唐纳德A.舍恩.反映的实践者: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

动中思考[M].夏林清,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出 版

社,2018.

[3]G.Ruch.TheContemporaryContextofRelationship-

BasedPractice [A].G.Ruch,etal..Relationship-

BasedSocial Work:Gettingtothe HeartofPractice

[C].London:JessicaKingsleyPublishers,2010.

[4]EGrootegoed,M.Smith.TheEmotionalLabourofAusG

terity:HowSocialWorkersReflectandWorkonTheir

FeelingstowardsReducingSupporttoNeedyChildren

and Families[J].British Journalof Social Work,

2018,(7).

[5]李伟.社会工作何以走向“去社会变革化”? 基于美国百

年社会工作史的分析[J].社会,2018,(4).

[6]R.Ingram.Emotions,SocialWorkPracticeandSuperviG

sion:AnUneasyAlliance? [J].JournalofSocialWork

Practice,2013,(1).

[7]N.Parton.ChangesintheFormofKnowledgeinSocial

Work:Fromthe"Social"tothe"International"? [J].

BritishJournalofSocialWork,2008,(2).

[8]IainFerguson.拯救社会工作:挑战新自由主义与促进

社会正义[M].黄锐,孙斐,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

版社,2019.

[9]T.Morrison.EmotionalIntelligence,EmotionandSocial

Work:Context,Characteristics,Complications and

Contribution[J].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007,(2).

[10]何国良.“关系”: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本质[J].社会

建设,2021,(1).

[11]迪安H.赫普沃思,等.社会工作直接实践:理论与技

巧[M].何雪松,余潇,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15.

[12]K.M.Sewell.ExaminingthePlaceofEmotions,AfG

fect,and RegulationsinSocial Work Education[J].

JournalofSocialWorkEducation,2020,(1).

[13]L.O'Connor.HowSocialWorkersUnderstandandUse

TheirEmotionsinPractice:AThematicSynthesisLitG

eratureReview[J].QualitativeSocialWork,2019,(4).

[14]L.D.Keesman,D.Weenink.BodiesandEmotionsin

TenseandThreateningSituations[J].JournalofSocial

Work,2020,(2).

181

第189页

[15]T.Kanasz,I.Zielinska.EmotionalLaborofthePolish

SocialWorkers:TheStudyinSociologyofEmotions

[J].PolishSociologicalReview,2017,(3).

[16]J.Turtiainenetal..Social Work,Emotion ManageG

mentandtheTransformationoftheWelfareState[J].

JournalofSocialWork,2022,(1).

[17]罗伯特N.贝拉,等.心灵的习性:美国人生活中的个

人主义和公共责任[M].周穗明,等,译.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2011.

[18]郭景萍.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情感劳动的探讨[J].

广东社会科学,2007,(4).

[19]孟 宪 红.社 会 工 作———作 为 一 项 情 感 劳 动 的 再 探

讨[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5,(5).

[20]王斌.女性社会工作者与情感劳动:一个新议题[J].妇

女研究论丛,2014,(4).

[21]袁小平,姜春燕.社会治理视域下社会工作情感劳动的

困境及其破解[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1).

[22]黄锐,孙斐.扩展关系为本社会工作的理论视野:中国

关系研究 的 贡 献 [J].华 东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2022,(5).

[23]王思 斌.中 国 式 现 代 化 新 进 程 与 社 会 工 作 的 新 本 土

化[J].社会工作,2023,(1).

(责任编辑 屈虹)

ThePowerofEmotion:TheImaginationofEmotionsin

theFieldofSocialWorkandReflection

GAO Yi-duo

(SchoolofPublicAdministration,HangzhouNormalUniversity,

HangzhouZhejiang311121,China)

[Abstract]Socialworkisaninteractiveprofession,andemotionsaretheinherentstructureofsocial

work.Thecontrolofthetechnology-rationalityparadigminspiredtheimaginationabouttheemotions

insocialworkcontinuously,producingareflectivepathofrelationship-emotion.Inthefieldofsocial

work,theemotionsrepresentmultiplefacets,withametaphorofseveralsensitivepower.AstherelaG

tionshipoftreatmentpractice,emotionrepresentsthemotivationofsocialworkpractice;thereflective

carrierintheprocessofsocialworkeducationandlearning,bearingtheprofessionalcapacityoftheacG

tors;astheideologybehindthelaborprocessandthesubjectivestrategyofworkers,emotionmeansthe

institutionalforceandthepowerofsubjectivity.Behindtheimageofforceofmultiplesensibility,there

aredisputesanddialecticalrelationsbetweenemotionandprofession,emotionandsubject,emotionand

system.Theemotionalimaginationinthewesternsocialworkperspectiveopenstheemotionalwindow

ofthelocalsocialworktheoryimagination,andfurtherexpandsthemorediversifiedaspectsofthelocal

socialworkprofessionalpractice.

[Keywords]SocialWork;EmotionalDrive;EmotionalCapacity;EmotionalForces;Emotional

Power

182

第190页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江苏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生态与韧性建设研究”(编号:2023SJZD080);江苏省社会

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整体性治理视角下苏南地区普惠托育服务多元供给路径研究”(编号:22SHC011).

[收稿日期]2023-06-06

[作者简介]易艳阳,女,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江苏省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基地研究人员.

2023年11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Nov.2023

第44卷 第6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4 №.6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3.06.023

从跨界到嵌合:城市“物业养老”的

实践逻辑与发展路径

易艳阳

(南京林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37;

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基地, 江苏 南京 210037)

[摘 要]“物业养老”是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创新实践.我国的“物业养老”源起于部分物业服务企

业的跨界探索,物业企业从业务边界、运营边界、职能边界、形象边界四重维度初步跨越了组织的固有边界,参

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物业养老”在跨界探索中遭遇到消费层面、专业层面、治理层面以及认同层面的

实践阻滞.因此,“物业养老”需向“多维嵌合”的发展路径转型,理顺供需结构、提升专业能力、优化治理机制、

开展文化建设,全方位、多维度地嵌合于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生态系统,助力物业服务与养老服务的高质量

融合发展.

[关键词]物业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城市物业服务;跨界;嵌合

[中图分类号]F719;D66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3)06-0183-08

推动老龄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展、优化养

老服务供给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

要内容.“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

补充”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出于

传统观念与生活习惯,居住于家中、在熟悉的社区

环境里“原居安老”是我国老年人的普遍诉求.社

区居家养老是切合我国文化传统与基本国情的基

础性、支柱性的老年服务供给模式.政府部门、基

层社区、社会组织、企业和志愿者等多元主体积极

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开展了多样化、特色

化的养老实践探索.然而,目前我国社区居家养老

服务的供给覆盖、供给质量、供给效用等仍然缺位

或错位于深度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

康养老需求.因此,进一步激活社会资源、创新服

务形式、提升养老服务的供给能力是保障老有安

养、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议题.

在城市社区,物业企业是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

的市场化主体.部分物业企业通过发挥自身的地

缘优势、资源优势与经营优势,为社区老年人提供

上门家政、助餐助行、文化娱乐等基础服务,自发地

探索居家养老服务业务.这一物业服务与养老服

务领域的零星创新探索得到了官方的关注、认可和

积极推动.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

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

183

第191页

提出,要“引入社会组织和家政、物业等企业,兴办

或运营老年供餐、社区日间照料、老年活动中心等

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项目.”2019年4月,国务院

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

办发〔2019〕5号),首次将“物业养老”作为专门养

老服务模式纳入国家的宏观政策规划.2020年12

月,住建部等六部ༀ发布了«关于推动物业服务企

业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意见»(建房〔2020〕92

号,以下简称«意见»),以专项政策明确了“积极探

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要求.2021

年12月,«“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

体系规划»(国发〔2021〕35号)中有三处提到了“物

业企业”.目前,上海、南京、成都等多地推进“物

业+养老”试点.“物业养老”逐渐成为盘活、整合

的社区资源,是增加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

展企业的业务范围与盈收渠道、促进养老产业发展

的多赢实践探索.关于物业企业供给养老服务的

研究大多基于物业管理视角,且呈现出新闻报道多

和学术研究少以及个案呈现多和学理分析少的特

点.仅有个别学者从公共管理学视角分析了物业

企业介入养老服务的主要优势[1]、机会策略[2]、瓶

颈短板[3]和发展设想[4].本文试图链接理论与实

际,从学理层面归纳物业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

务供给的实践机理,从实践层面探究“物业养老”模

式的创新发展路径,以期优化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

务生态,促进物业服务与养老服务的高质量融合

发展.

一、跨界探索:城市“物业养老”的实践逻辑

所谓“物业养老”,是由物业企业作为供给主体

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物业企业基于组织资

源禀赋与服务对象需求,参与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

服务供给中,为老年人提供在地化、特色化的养老

服务.“物业养老”源起于个别物业企业的自发探

索,发展于国家对养老产业政策的推进,其实践逻

辑可视为物业企业跨越“组织边界”的组织创新过

程.“组织边界”是组织与其Ђ主体相区别、相连

接、相沟通的界线.根据作为市场主体的物业企业

在运营发展生态中的四个主要资源交换方或利益

相关方(即 服 务 对 象、政 府、非 营 利 组 织、社 会 公

众),可将组织边界划分为业务边界、运营边界、职

能边界与形象边界四重维度,而“物业养老”的发展

则可被视为物业企业对其组织边界的多重跨越探

索性实践.

(一)跨 越 业 务 边 界:从 “以 事 为 本”到 “以 人

为本”

“业务”是面向组织客户端的相关事务.物业

企业的“业务边界”是由行业属性、机构性质、注册

登记的“业务范围”等所限定的事务界线,明确了企

业与服务对象即小区业主之间的合同契约与资源

互动关系.我国内地的物业管理服务是住房商品

化的产物,是地产开发产业链的末端环节.以小区

业主为服务对象的物业企业的传统业务范围是“四

保一服”,包括卫生保洁、安全保卫、绿化保养、设施

保修以及客服中心.这些业务的共同特点是“以事

务为中心”,处理与业主居住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

具体事务,以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与提升居住体

验.21世纪初,出于公益情怀与社会责任,个别物

业企业开始探索在其传统业务之外的业主关怀服

务,而小区居家老年人正是物业关怀照顾的重点对

象.2013年以来,在国家养老产业政策的激励下,

诸多地产开发集团旗下的品牌物业企业៿展出居

家老年人照顾业务,开展了差异化的实践探索,如

保利物业的“和院健康生活馆”项目[5]、绿城物业的

“椿龄驿站”项目 [6]等.物业企业从“四保一服”的

传统事务性工作开៿出“以人为中心”的居家关怀

照顾业务.可见,“物业养老”既是企业跨越业务边

界的创新实践,又是企业运作理念人本化转型的初

步体现.

(二)跨 越 运 营 边 界:从 “纯 粹 商 业”到 “公 益

嵌入”

“运营”是与组织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相关联

的运作管理活动.物业企业的“运营边界”是指由

组织定位与目标所限定的内部管理方式和资源获

取路径.作为市场主体的物业企业有其天然的市

场化运营边界,在此意义上,运营边界实质上划定

了作为市场化主体的物业企业与作为公益性主体

的非营利机构之间的关系.商业化是传统物业企

业运营的基本出发点.物业企业的基本目标定位

是盈利,即以物业服务契约为依据,依循商业化逻

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提供小区环境与安全的维

护等基础性服务,通过收取物业费等途径,获取经

济报酬.在国家养老产业政策的激励下,大多数物

业企业参与养老服务供给是出于营利性动机,但由

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作为养老产业的“物业养老”

184

第192页

仍然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导向.物业企业往往将公

益理念、服务意识嵌入于组织的商业化运营之中,

具体表现为:以直接发展养老业务部门或者链接公

益养老资源的形式,通过便利可及的服务场所、响

应迅速的服务时效、契合个性化需求的服务内容

等,进一步打通老年服务的“最后一米”,实现服务

的精准、高效递送,以提升居家老年人的生活福祉,

同时营造亲睦良好的社区人文氛围.例如,上海等

地的物业企业推行“一站式服务”,将“24 小时物

业”融入上门服务、人文关怀等养老服务,有效地满

足了老年人的需求;一些物业企业开展免费送餐、

免费理发等常态化的助老活动.由此,物业企业参

与老年服务供给是跨越传统的纯粹商业化的运营

边界、以“市场+公益”路径兑现其组织价值的探索

性实践.

(三)跨 越 职 能 边 界:从 “小 区 管 理”到 “基 层

治理”

“职能”主要是指组织公共性的职责与功能.

物业企业的“职能边界”是指由组织的性质、禀赋、

能力等所限定的物业企业介入公共事务的职责范

围界限,具体表现为作为企业的物业服务单位与作

为公共事务核心主导者的行政化主体之间的权力

与资源界限及其互动关系.传统物业企业依循市

场化经营主体的逻辑而运作,较少承担公共性职

能,组织行动的基本出发点是经由各项事务性工作

进行小区管理,维护居民社区的整洁与安全,在赢

取市场收益的同时间接地实现了人民安居乐业与

社会安全稳定的功能.物业企业作为街道等基层

行政主体的“辖区单位”,接受住建部门等行政主体

的监管.在“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下,部分基层政

府推进“党建引领+红色物业”的治理模式,突出物

业服务在民生保障中的重要位置,以党建引领提升

物业的服务水平,共建和谐文明社区,满足人民群

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物业企业逐渐被基层政府

吸纳为社区治理主体,跨越了传统的职能边界,៿

展了包括居家老年人生活照顾、儿童托管、邻里互

动、文化营造等公共性职能.2019年以来,作为居

家社区养老的一种模式,“物业养老”成为民政部门

的重点工作之一.例如,南京市致力于通过物业服

务全覆盖来推进养老服务全覆盖,以期破解老旧小

区养老配套紧缺、服务供应不足等难题.在政府治

理的吸纳和企业创新的驱动下,物业企业跨越传统

的“小区管理”的职能边界,积极响应社会力量参与

养老服务供给的社会政策,៿展了老年服务等公共

性职能,逐步成长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四)跨 越 形 象 边 界:从 “琐 碎 劳 动”到 “综 合

服务”

“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认知与评价.

物业企业的形象边界限定了由企业的价值愿景、实

践特色、宣传公关等所形塑的组织的公众印象与信

念系统.形象边界是企业与公众互动沟通的媒介,

也是影响社会公众的理解和认同甚至参与组织行

动的重要因素.传统的物业管理以“四保一服”等

劳动密集型的事务性工作为主要业务范围,而物业

管理中的主要职业工种(如保安、保洁等)常常被社

会公众视为低端职业.中老龄化、低文化程度、琐

碎化体力劳动、综合素质不高、低技术含量等是普

通群众对于传统物业行业的刻板化标签.近年来,

部分品牌物业企业积极推进业务的转型升级与多

元化经营,以全人群服务理念开展专业化、“管家

式”的综合物业服务,初步淡化了公众对于物业管

理“低端、琐碎、体力劳动”的传统认知.在国家养

老产业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多家物业企业利用地

缘、场地与人力优势对接家政、健康、文娱等外部资

源,以物业用房与物业人员等内部资源为依托提供

养老服务,并充分挖掘服务特色,开展诸如“健康生

活馆”“学院式养老”等品牌化的包装与宣传.由

此,物业企业的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供给有助于

扭转社会公众对于物业行业属于“低端劳动”的负

面认知,培育现代化的物业综合服务品牌,建立积

极正面的组织形象,提升物业企业的公众评价度与

社会影响力.

二、跨界阻滞:城市“物业养老”的实践困境

根据以上分析,“物业养老”作为一类新型养老

服务模式,是物业企业跨越多重组织边界,៿展业

务范围,创新运营方式,融入基层治理,优化企业形

象,实践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的新路径.目

前,“物业养老”仅在部分大中城市得以探索发展,

物业企业在“跨界”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中仍然面临

着实践难题,遭遇了消费市场、政策制度、能力资源

与社会认同等层面的阻滞.

(一)跨越业务边界中的消费阻滞

物业企业跨越传统的“四保一服”的事务性业

务边界,៿展出“以人为中心”的居家老人照顾等服

185

第193页

务.作为营利性主体,物业企业的基本定位是以物

业服务供给兑现商业价值.物业企业跨界开展养

老服务,需要从“物业费收缴”的传统的单一化营利

模式转型为“服务创收”的多渠道、多源流的利润获

取途径.物业企业通过参与养老服务供给获取稳

定的利润,这是“物业养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

力.除了政府补贴之外,物业企业面向服务对象提

供的有偿服务收费应当是其重要的盈利增长点.

然而,目前作为“物业养老”消费端的城市老年群

体,大多数仍习惯于接受“免费服务”,老年人付费

购买服务的意愿与能力不足,尚难以在消费端兑现

物业养老服务的经济价值.此外,部分物业企业尤

其是具有地产开发背景的大型品牌企业致力于以

连锁化、标准化的形式运营养老服务业务,以期打

造品质化的“物业养老”品牌,以整齐划一的服务运

营模式推进“物业养老”实践,常常表现为显著高端

化的定价取向.然而,高档定位的养老服务仅仅能

吸引到极少数的城市高收入老年人消费,偏离了大

部分老年人优质平价的服务消费需求.“物业养

老”服务的市场定位模糊,服务定价困难,有效需求

不足,尚难以形成可持续、充分性的消费市场.由

此,物业企业的盈利诉求与服务对象的低消费意愿

之间的供需张力构成了物业企业跨越业务边界、៿

展养老服务业务的消费端阻滞.

(二)跨越运营边界中的专业阻滞

物业企业跨越传统的纯粹商业性的运营边界,

将公益思维嵌入企业的市场化运作之中,是其៿展

老年服务业务的必由之路.传统物业管理服务是

依据合同契约为业主提供的市场化服务,区别于物

业企业的常规业务,养老服务强调“以人为中心”的

专业化服务理念与技能实践.然而,目前我国大部

分物业企业的管理框架与人员㏿构尚难以支撑起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性实践,具体表现在四个

方面.一是专业的服务理念缺位.物业企业提供

养老服务的基本动机是៿宽企业的盈收渠道,物业

服务人员习惯于从事环境维护等事务性工作,尚未

形成为老服务的人本化理念.二是专业的团队架

构缺失.专业为老团队是老年服务供给的必要人

力资源基础.物业企业大多以整合现有人员的方

式提供服务,如由物业保洁提供上门家政服务、由

物业管家开展咨询陪同服务等.然而,由于兼职性

质的人员配置存在岗位职责不清、权利义务不明等

问题,缺乏专门的物业养老服务团队架构,难以统

筹实现高质量的养老服务供给.三是专业的服务

能力不足.物业服务人员常常仅凭经验与热情兼

职提供养老服务,大多数人员未接受过系统化的养

老服务上岗培训与日常教育,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

理特征、不同老年人的需求特质、各类养老服务的

流程标准、资源整合链接等专业理论与知识的理解

和掌握得不充分,导致针对老年人特殊需求的专业

化服务能力不足.四是专业的服务内容受限.由

于受到人员与资源的限制,物业企业所提供的养老

服务以家务料理、助餐助行、文化娱乐、探视陪同等

基础性内容为主,而对于老年人需求更为迫切的健

康服务、护理服务、心理服务等更具专业性的环节,

仅凭物业企业自身的力量尚难以胜任.因此,受制

于物业企业的固有组织性质与人员构成,物业企业

在跨越运营边界开展公益型服务型养老业务时,遭

遇了 多 重 专 业 性 阻 滞,难 以 保 证 专 业 化 的 服 务

供给.

(三)跨越职能边界中的政策阻滞

物业企业涉足养老服务,是其跨越职能边界履

行公共服务与基层治理职能的过程.作为民生福

祉的重要保障,养老服务产业具有鲜明的政策导向

性.自2013年以来多部ༀ联合出台了相关文件,

鼓励社会化主体尤其是市场主体参与养老服务供

给.2020年的«意见»在中央层面初步确立了物业

企业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基础.各地方

出台了相关文件,以政策试点的方式推进“物业养

老”实践.然而,总体看来,有关“物业养老”的服务

性质、政府补贴、部门协同等方面的政策不明确,尚

不足以为物业养老实践提供明确、有力的政策指引

与监管规制.

首先,在性质定位方面,物业企业的市场主体

性质决定了其须按照市场规律与契约合同开展运

营,但养老服务更多地包含了国家责任、社会互助、

市场供需、家庭义务等多重逻辑要义.[7]“物业养

老”服务的性质是“养老事业”或“养老产业”还是二

者兼具? 目前,我国政策层面尚未对此有明确的界

定.其次,在政府补贴方面,中央的«意见»未提及

政府补贴,地方的试点文件对于“物业养老”的政府

支持政策也不甚明了.例如,北京市的文件提出

“企业自愿参与、政府适度支持”的原则,规定如果

物业企业直接开办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则可以享受

各类驿站运营的政府补贴与扶持,但针对不开办

“驿站”的情形,该文件只提及“由各区评估后给予

186

第194页

相应的参照性补贴”.这显然是较为含糊的政策表

述.最后,在部门协同方面,中央层面的«意见»是

由物业企业的主管部门即住建部牵头并由发改ༀ、

民政、卫健、医保、老龄办多部ༀ联合发布的,而各

地试点实践的地方政策文本往往是由养老服务的

主导部门即民政部门牵头发布的.虽然«意见»强

调了“协同推进机制”,但总体上针对“物业养老”的

核心主导部门、各部门的职责义务、部门协调议事

机制等尚未形成明确、统一的政策规定,这在一定

程度上会导致协作困境与监管失灵.由此,关于物

业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供给的性质定位、政府支

持、部门协同等政策上的模糊性在一定程度上构成

了“物业养老”规范有序发展的政策阻滞.

(四)跨越形象边界中的认同阻滞

物业企业跨越传统的低端劳动的形象边界承

担起养老服务等公共服务职能,有助于物业企业塑

造积极正面的组织形象、赢取社区业主的认可与社

会公众的认同.然而,物业企业在实践中常常面临

着公众认同障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物

业企业与小区业主之间的固有矛盾所导致的负面

企业形象.虽然城市物业服务迅速扩张,但物业管

理中仍存在服务不规范、收费不透明、人员素质不

高等诸多问题.小区业主对物业管理的满意度较

低,可能会拖欠物业费,导致恶性循环.甚至个别

小区的业主与物业企业关系交恶并发生冲突性事

件,“不负责任”“只会收物业费”“黑物业”等是不少

业主对于物业企业的负面评价.个别城市小区居

民探索“去物业化”,以自管自治的方式进行小区管

理.物业企业与小区业主之间的不良关系阻碍了

“物业养老”的发展.第二,部分业主不认同将小区

公共设施改作养老用途.盘活小区闲置的、低效使

用的公共用房是“物业养老”的资源优势,但小区公

共用房的用途转换需经全体业主同意.由于不同

居民的利益诉求点相异,公共用房转为养老设施常

常难以得到所有业主的认同,甚至个别地区发生过

反对小区内部办养老的邻避冲突事件.第三,城市

社区互助文化的淡漠导致内生力量参与的不足.

由于城市社区居住的隔离性和社区公共空间的狭

小性,社区居民的交往互动频次较低,居民对于公

共事务与志愿服务的参与度不高,社区的互助和敬

老助老文化淡漠,“物业养老”对于城市社区内生性

服务资源的凝聚整合不足.

总之,由于物业企业自身的负面形象、小区业

主的自利动机和城市社区的凝聚互助乏力,社区公

众对于“物业养老”认同的文化心理基础相对薄弱,

物业企业开展养老服务并实现突破性形象边界的

跨越仍然任重道远.

三、多维嵌合:城市“物业养老”的发展路径

由于面临着诸多实践阻滞,“物业养老”亟须从

个别企业的跨界探索向“多维嵌合”的路径转型.

“嵌合”即“嵌入并㏿合”,是指不同事物之间在嵌入

或互嵌之后,㏿合成新的嵌合体,能较好地合作、协

同、整合和一体化行动.[8]作为养老服务供给中的

跨界行动者,物业企业服务需在国家政策的激励与

支持下深耕社区、理性定位、强化能力、链接资源、

改良文化,并与其Ђ服务主体协同合作,进一步全

方位、多层面地嵌合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生态,从

而提升服务的质量与效能,推动“物业养老”成为城

市养老服务体系的有机构成.

(一)需求嵌合:服务供给与服务对象的诉求相

对接

需求嵌合是指作为物业企业新៿业务的社区

居家养老服务之供给定位需嵌入城市社区的消费

场域,契合社区老年人的服务诉求、需求重点以及

消费 能 力,以 实 现 养 老 服 务 供 给 的 供 需 ㏿ 构 平

衡.[9]需求嵌合是“物业养老”获取可持续发展动能

的前提.物业企业顺利地跨越业务边界、៿展养老

服务的基本要点是超越“供需脱嵌”[10],体察社区

老年人的服务诉求和消费意愿,以精准有效的服务

供给顺利地实现养老服务的价值兑现.“物业养

老”服务的价值兑现表现在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两

个层面.社会价值指向老年人福祉的提升,经济价

值指向企业的增收提效,二者均以精准、理性的服

务定位为基础,具体措施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充

分调研,厘清定位.作为“公益 + 市场”的服务实

践,“物业养老”需根据不同社区老年服务对象的经

济实力、消费意愿等具体情形,确立差异化的服务

定位.例如,针对老年人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不高

的老旧小区,“物业养老”应定位为基础普惠型,以

免费或低价的服务为主,以政府养老服务补贴作为

其主要的资金来源.针对老年人或其家庭收入消

费水平较高的中高档新建小区,“物业养老”可定位

为中高端品牌型,在保证基础性服务供给的前提下

积极៿展个性化服务,以获取额外利润.第二,适

187

第195页

当定价,吸引消费.物业企业在提供收费型养老服

务时,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场地和人员整合优势,压

缩服务成本,尽量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为小区老年人

提供保洁、助餐等服务,既有助于吸引老年人自主

消费,又能体现服务的公益性.第三,适度营销,拉

动需求.以个性化、高品质的养老服务为基础,物

业企业可通过布展宣传、社区活动、免费体验、口碑

营销等方式进行老年服务的适度化营销推广,提升

老年人对高端服务的认知度与接纳度,激发老年人

付费购买养老服务的意愿.

(二)能力嵌合:专业资质培育与专业协同联盟

相配合

能力嵌合是指物业企业在跨越运营边界开展

服务性、公益性的养老业务时,须强化其专业化的

素养培育与资源链接,提升其为老服务的专业能

力,协同其与其Ђ养老服务主体之间的关系,有效

地融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生态.能力嵌合是提升

“物业养老”服务质量的基本保障.“物业养老”中

的能力嵌合需着力于激活、协调、整合物业企业内

外部服务生态中的专业化元素,积极应对边界跨越

中的专业阻滞,可采用专业资质培育与专业协同联

盟两条路径.一方面,专业资质培育是指着力提升

物业企业自身的专业化为老服务能力.物业企业

内部专门设置养老服务业务部门,搭建专业化的服

务框架,通过专门职位或物业管家兼任的方式设置

为老服务顾问岗位,通过定期化、多元化的培训,在

团队框架、理念价值、沟通方式等方面全面提升物

业企业自身的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专

业协同联盟是指物业企业发挥其在养老服务中的

“集成器”[11]功能,积极对接外部专业为老服务主

体,及时响应社区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以居

家上门为主要形式的服务,包括家务助理、身体护

理、助餐助浴、健康咨询和精神慰藉等.物业企业

通过供场地、配人员、搭平台,与相关养老服务机

构、涉老服务企业、社会工作机构、街道社工站、健

康医疗机构、心理服务机构、志愿服务团体等积极

对接,订立合作协议.鼓励企业运用数智化技术,

搭建为老服务智慧共享信息系统,链接专业服务资

源,构筑专业为老服务协同联盟,从而提升“物业养

老”的品质.总之,物业企业通过资质培育与协同

联盟,采取直接服务与服务集成的方式,优化养老

服务的运营,积极提升专业为老服务能力,构建“复

合化的功能平台”[12],促进各类养老服务资源的有

机整合,助力“物业养老”跨越专业阻滞并嵌合于城

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三)治理嵌合:政策保障的推进与社会责任的

践履相协同

治理嵌合是指通过“物业养老”的体制机制优

化与政策的协同整合,有效推动物业企业跨越职能

边界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使其嵌合于城市社区治理

共同体,凸显物业企业作为基层治理主体的职能属

性.治理嵌合是物业养老效能发挥的制度基础.

治理嵌合需从政策与物业企业两个方面协同推进,

将政策保障的推进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践履相㏿合,

进一步激活并发挥“物业养老”的社会治理效能.

在政策层面,各地方需进一步厘清相关的体制机

制,包括部门协同机制、监督管理机制、政府补贴机

制等,以保障“物业养老”的规范化、可持续发展.

为了强化“物业养老”的部门协作与有序推进,相关

政策文件的发布可由各部门联合发文升级为由人

民政府发文.明确将作为养老服务业务主管的民

政部门认定为“物业养老”的核心主导部门,负责

“物业养老”的指导推进、标准制定与监管评估;明

晰住建、卫健等其Ђ部门的权责义务,确立各部门

之间的协商对话制度;细化优化物业企业参与社区

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的各类政府补贴政策,将日常运

营补贴和“以奖代补”等相㏿合,把握补贴的公平性

与效率性[13],激励并支持“物业养老”的规范化运

营.在企业层面,物业企业需主动作为,超越其单

纯牟利性主体的角色,积极践履其作为能动性治理

主体的职能.一方面,物业企业应充分发挥其作为

市场主体在管理效率、资源链接、技术运用等方面

的优势;另一方面,物业企业应主动践履企业的社

会责任,通过敏锐的需求体察、精准的服务递送、定

期开展志愿服务、免费赠予体验等形式,在商业利

益与公益善行之间寻求平衡点.[14](P.240)有条件的

企业应积极优化基层党建机制,通过党建的嵌入保

障企业的政治方向并提升其组织能力[15],引领物

业服务、社区服务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助力社区

居家养老服务的高质量供给,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

满意度和安全感,有效地履行物业企业作为基层治

理主体的公共职能.

(四)文化嵌合:组织文化建设与社区文化营造

相融合

文化嵌合是指物业企业跨越形象边界,加强企

业文化建设,向公众呈现为老服务的组织新形象,

188

第196页

营造城市社区互助敬老的文化氛围,促进物业企业

的公众形象的转型升级,推进“物业养老”在文化层

面嵌合于现代社区助老价值体系.文化嵌合是“物

业养老”实践的价值支撑.一方面,企业自身的文

化建设是获取“物业养老”公众认同的基础.物业

企业需建立与养老服务相适应的企业文化[16],将

服务型理念全面注入企业的价值愿景、管理方式与

业务运营.物业企业在处理物业服务基础业务时,

应耐心沟通、细心体察,积极回应业主的诉求,塑造

和谐良好的物业服务关系生态.在此基础上,物业

企业应加强针对管理人员与服务团队的敬老助老

价值观教育,突出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尊

重认同等职业伦理的指引.另一方面,社区助老文

化氛围的营建是凝聚“物业养老”内生资源的精神

动力.在具体操作上,“物业养老”需从文化层面挖

掘社区内生型资源.一方面,以家风教育为抓手,

培育积极老龄化理念,强化家庭孝老的文化伦理,

鼓励稳健的家庭养老规划;另一方面,以新时代文

明实践为依托,通过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形

式,强化对“孝顺”“友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优

秀传统文化的宣传与弘扬.物业企业可策划各类

社区邻里文化活动,构建社区居民交流互动的平

台.借力“时间银行”等志愿激励机制,激发社区居

民互助和参与的动机.通过多重文化濡᳿,逐步营

造守望相助、敬老助老的良好社区氛围,推进城市

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17],夯实“物业养老”的社会

认同基础.通过企业服务型文化建设与社区互助

型 文 化 营 造 相 融 合 来 厚 植 为 老 服 务 的 文 化 土

壤[18],是推动“物业养老”发展的重要标尺.

四、结论与讨论

“整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夯实社区居家

养老服务内容,建构区域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

系,是在我国社会新矛盾和未富先老背景下政界和

学界形成的共识.”[19]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发

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

基本养老服务.[20](P.49)作为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供给的新型实践,“物业养老”可作为推进基本养老

服务基层 落 地、构 筑 社 区 老 年 服 务 平 台[21]、推 进

“老年人福利治理”[22]现代化的创新发展路径之

一.“物业养老”源起于部分物业企业对于其跨越

组织边界、发掘新“蓝海市场”的探索性实践.在国

家养老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和企业盈收渠道៿展的

驱动下,部分物业在城市社区开展养老服务探索,

初步实践了对其业务边界、运营边界、职能边界以

及形象边界的多重跨越.作为跨界探索的“物业养

老”在实践中遭遇了消费不畅、专业受限、政策含

糊、认同度低等阻滞,物业企业开展社区居家养老

服务存在定位不清、盈利渠道不明、服务质量参差、

社会认同度不高等问题.因此,推进“物业养老”的

高质量发展,应实践“多维嵌合”的发展路径.“物

业养老”只有从供需关系、专业能力、体制机制、文

化建设等维度,全方位地嵌合于我国城市社区居家

养老服务生态系统,才能助力养老服务的多元化、

可持续、高品质、规范化发展.

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的背

景下,“物业养老”是充分激活社会化市场化主体参

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的创新性实践.物业企

业参与养老服务供给并不是要替代养老服务机构、

社区、志愿团队等既有的助老服务主体,而是要实

现与现有社区居家老年人服务生态的有机融合.

作为由市场主体参与的新型养老服务形态,相关实

践难题与痛点仍有待进一步破解.例如,“物业养

老”的盈收模式、“物业养老”的数字赋能、“物业养

老”的康养融合、不同社区“物业养老”的差异化发

展、“物业养老”的基层社区治理融入机制等议题仍

需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孙 松 林,许 红 寨.物 业 管 理 企 业 助 力 居 家 养 老 的 意

义[J].现代物业,2008,(2).

[2]吕正辉.物业企业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机会与策略[J].

当代经济,2017,(36).

[3]陈杰,等.当前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的短板与创

新———兼论“社区+ 物业 + 养老服务”模式推广问题

[J].行政管理改革,2022,(6).

[4]徐 顽 强,张 婷.构 建 “五 位 一 体”的 物 业 养 老 服 务 体

系[J].中国房地产,2019,(36).

[5]保利物业深耕社区居家养老,打造社群服务生态圈[J].

城市开发,2018,(5).

[6]张玲.十年养老,居家可期———绿城椿龄康养“物业+居

家”养老服务分享[J].城市开发,2021,(6).

[7]孙旭 友.“物 业 + 养 老”服 务 模 式 的 内 在 张 力 及 其 消

解[J].前沿,2022,(6).

[8]王思斌.社会工作参与公共危机事件治理中专业功能的

嵌合性实现———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治理为基础[J].

189

第197页

社会工作与管理,2020,(6).

[9]赵一红,聂倩.供需与㏿构: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构

的逻辑———基于六城市养老机构的实证调查[J].社会

学研究,2022,(6).

[10]李静,沈丽婷.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大城市养老服务主

体的角色重塑[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

[11]吴理财,罗大蒙.志愿服务“集装器”:基层公共服务资

源整合及其生产机制———以皖北 S镇“新时代文明实

践”为例[J].求实,2022,(2).

[12]钱坤.城市基层治理秩序的复合化建构[J].兰州学刊,

2022,(9).

[13]曲绍旭.公平与效率:城市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考量与

进路[J].上 海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2022,(3).

[14]易艳阳.社区康养协同:城市老年服务模式新探[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1.

[15]马超峰,薛美琴.组织资源禀赋与社会组织党建嵌入类

型———基于南京市社会组织的案例分析[J].学习与实

践,2020,(6).

[16]王 佳 伟.物 业 服 务 如 何 助 力 破 解 社 区 养 老 服 务 难

题[N].中国社会报,2022-02-17.

[17]蒋炜康,孙鹃娟.居住方式、居住环境与城乡老年人心

理健康———一个老年友好社区建设的分析框架[J].城

市问题,2022,(1).

[18]刘妮娜,杜鹏.中国互助型社会养老的定位及发展方向

[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2,(3).

[19]陈 宁.城 市 社 区 居 家 养 老 服 务 资 源 整 合 的 路 径 研

究———以广 州 “3+ X”模 式 为 例 [J].长 白 学 刊,

2021,(4).

[2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

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1]唐钧.老年社区服务的历史演进和发展思路[J].社会

工作,2022,(3).

[22]周沛.“福利整合”与“福利分置”:老年残疾人与残障老

年人的福利治理[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0,(3).

(责任编辑 屈虹)

FromCross-bordertoChimerism:ThePracticalLogicand

DevelopmentPathofUrbanElderlyCarebyPropertyEnterprises

YIYan-yang

(Schoolof Humanities& SocialSciences,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37,China;JiangsuResearchCenteronXIJin-pingThoughtonSocialism withChinese

CharacteristicsforaNewErain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37,China)

[Abstract]Elderlycarebypropertyenterprisesisaninnovativepracticeofurbancommunity

home-basedelderlyservice.China'selderlycarebypropertyenterprisesoriginatesfromthecross-borG

derexplorationofsomepropertyserviceenterprises.PropertyenterprisesinitiallycrosstheorganizaG

tionalboundaryfromthedimensionsofbusiness-border,operation-border,functionborderandimG

age-border,andparticipateinthesupplyofhome-basedelderlyservices.ElderlycarebypropertyenG

terpriseshasencounteredpracticalobstaclesattheconsumptionlevel,professionallevel,governance

levelandidentitylevelincross-borderexploration.Inviewofthis,elderlycarebypropertyenterprises

needstotransformtothedevelopmentpathofmulti-dimensionalintegration,straightenoutthesupply

anddemandstructure,improveprofessionalability,optimizethegovernancemechanism,carryoutculG

turalconstruction,embedandintegrateintotheurbancommunityhome-basedelderlycareserviceecoG

system,andhelpthehigh-qualityintegrateddevelopmentofpropertyservicesandelderlycareservG

ices.

[Keywords]ElderlyCarebyPropertyEnterprises;CommunityHome-basedElderlyService;UrG

banPropertyService;Cross-border;Chimerism

190

第198页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重大项目“西部乡村教师教育协同提质路径研究”(编号:22JS0101).

[收稿日期]2023-08-25

[作者简介]李强,男,宁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王安全,男,宁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

2023年11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Nov.2023

第44卷 第6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4 №.6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3.06.024

快时代“慢教育”的多维审视及其价值实现

李 强, 王安全

(宁夏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21)

[摘 要]“慢教育”是应对快时代教育发展的一种辩证扬弃,是回归教育本真的一种价值重申和现实呼

唤.在厘定快时代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之上,从育人的几个基本维度审视“慢教育”的多维内涵.从育人的时间

向度看,“慢”是一种循序渐进;从育人的属性特征看,“慢”是一种教育智慧;从育人的本质内涵看,“慢”是一种

人文关怀;从育人的艺术审思看,“慢”是一种闲暇之美.在快时代呼唤教育之慢,本质是为了回归育人的原点

初心、直指个体生命整全、等待学生成人之美.所以,必须要营造“慢”的教育环境,寻找教育的生命本真;尊重

“慢”的教育规律,等待教育的生成之美;滋养“慢”的教育心灵,塑造学生的整全生命.

[关键词]快时代;“慢教育”;教育本真;教育原点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3)06-0191-07

近期以 ChatGPT 为代表的 AI技术席卷了教

育领域,并加速充斥着社会生产生活和个体成长发

展的各个方面.在人工智能程序的冲击下,“快”成

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风向标,技术革命浪潮下的人类

社会发展按下了“快捷键”,不断加速奔跑,催生了

一个“快”时代的到来.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缩影,

同样避免不了被快节奏、高效率的快餐文化所裹

挟,“猿搜题”“虚拟课堂”“小镇做题家”等技术产品

固然能让学生沉浸在技术变革带来的便捷和享受

中,但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功利”“内卷”“机械”等

问题.这些问题正在将中国的教育推向一个巨大

黑洞,将孩子推向考试的深渊,造就了尼尔波兹

曼(NeilPostman)眼 中 的 “一 个 没 有 儿 童 的 时

代”[1](P.7).这也是伊万伊利(IvanIllic)呼吁要

“废除学校”,建议构建起一个以“网络学习”为主通

道的“非学校化社会”的根本原因.[2](P.89)

然而,人是生存在一定空间场域的客观存在.

教育的发生和实现不是与机器之间的互动,而是需

要依附于灵魂,与肉体发生对话、碰撞和感知,才能

产生顿 悟 的 艺 术.[3](P.14)当 快 时 代 与 慢 教 育 相 遇

时,“快”以其速度遮蔽了教育应有的“慢”价值,甚

至让教育在快车道上发生方向的偏离和错位.教

育作为一项育人的未竟事业,其目的不是批量之

快,而是有深度、有质量的提升.教育只有“慢”下

来,回归到原点,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整全,才有可

能实现人的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意义的建构.

正如格特比斯塔(GertBiesta)所说,那种缓慢、

艰难和受挫的方式,在一个急躁的社会里可能不是

一种最受欢迎的方式,但从长远看,它终将是唯一

可持续的方式.[4](P.11)

191

第199页

一、快时代“慢教育”的内涵及多维解析

技术主导下的今天,“快”无疑成了主流词,并

充斥在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人类生活也被“快”

挤占得满满当当.“快”不仅以人类肉眼可见的外

在表征显现出来,更让人们为了追逐速度、效率而

疲于奔波,呈现出一个加速的“快时代”.

(一)“快时代”的内涵与外延

“快”的字形源于秦篆,是以“忄(心)”旁表意、

以“夫”旁表音的形声字.在«说文解字»中,快,喜

也,从心夬声,苦夬切.[5](P.530)“快”即“喜”,其寓意

与人的心理活动相关,指痛快、高兴.在«现代汉语

字典»中,“快”即速度高,走路、做事情所用的时间

短,跟“慢”相对.[6](P.731)“时代”即时期,表示一段时

间,指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

分的某个时期.

将“时代”赋予“快”的定义,指的是快速发展的

时期,可以理解成经济、政治、文化等处于迅速发展

状态下的时期.21世纪,我们身处在一个生活节

奏快、技术变革快、社会变革快的时代,“快”成为这

个时代的风向标和加速器,衍生出“快餐”“快递”

“快手”等一系列具有时代特征的产物,甚至连爱情

似乎都变成了“闪婚闪离”.在这个以“快”为主要

特征的加速时代,只要是人们能够想到的东西都在

加速蜕变,人们身不由己地陷入到对速度和效率的

追逐中,哪怕是慢了一点就显得低效、无能,似乎

“成才快”“出名早”“挣钱快”才是这个时代的应有

之态.虽然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生产力

更新的力度,但纵观几次工业革命的进步,其初心

就是为了“解放人”,带给人诸多的便利和享受,而

不是让人再次陷入到为了追逐速度和效率的功利

性、机械化的超负荷运转中.教育事业作为一项育

人性活动,不免在“以快为进”的社会发展大趋势中

逐渐陷入到“拿文凭”“找工作”“好就业”的功利性

之中.

(二)快时代“慢教育”的多维内涵

“慢”作为“快”的一种辩证扬弃,是对于事物本

质的重申和呼唤,是回归到事物发生原点的一种价

值理念和方法手段.在竞速追赶的快时代背景下,

教育的慢哲学致力于追求有品位、有精神层次的教

育,而不是廉价的快餐式的工业化教育.[7]不管身

处何时,教育作为一项直面人的存在的社会性活

动,永远要基于教育本身的基本特性来重新审视和

思考“慢”的多维内涵,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个体整全

生命的形成与发展.

1.从育人的时间向度看,“慢”是一种循序渐进

人们对于“快”的崇尚由来已久,而且更多蕴含着褒

义色彩,如“跑得快”“想得快”“完成得快”等等.从

字面意思看,“慢”似乎给人一种时间上的拖拉、迟

钝之感,抑或是停留于过去的一种道不明的回忆.

人们在享受和沉醉于“快时代”发展的便捷、高效之

时,“慢”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甚至是影响社会发展

步伐的负面因素.但快的教育是否真的具有值得

推崇的价值,这是需要客观审视的问题.

从哲学意义上看,与其说“慢”是一种现实的延

缓,不如说是具有哲学意义的“快”.“慢”体现在对

于过去经验的积累和尊重事物发展客观性的深度

挖掘上.教育中的慢哲学并不是指教育要刻意放

慢发展的脚步,也并非限制个体发展的步伐,而是

说教育本身有其内在规律,是由其内在本质决定

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

决定了教育本身就是一项慢的事业,而这种慢并不

等同于低质,而是一种有“深度”的快.如果单纯地

追求“快餐式”的人才培养,教育势必会沦为人才生

产的流水线,没有自由空间和积累时间的社会个体

终将是没有教育品质的.因为它既违反了人类社

会的基本情感需要,而且还会导致社会的过度无

趣.[7]所以说,从育人的时间角度看,“慢”固守的是

一种发展的平衡,是一种有规律的进步.

2.从育人的属性特征看,“慢”是一种教育智慧

人是教育存在的基本依附和外在体现,育人是教育

存在的根本任务.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为了培

养人、塑造人,形成人的完整人格和能力特性,从而

为高质量进入社会做准备.在快时代的冲击下,

“慢”教育作为对回归人性的呼唤和重申,是一种追

求重返教育本质的价值理念.

在教育中,“慢”是育人的“润物细无声”,是教

育智慧和教育之爱在学生个体生命成长中的充分

展现.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描述了一个慢

的美丽场景:“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

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

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她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

扎好,用 她 五 岁 的 手 指. 孩 子,你 慢 慢 来,慢 慢

来.”[8](P.4)这一句看似简单的“你慢慢来”,不仅仅

是简单的安慰和提醒,更是一种直击学生灵魂深处

的教育之智,是一种难得且清晰的慢教育哲学.按

照农耕种植的基本规律,催熟的瓜果肯定不如自然

192

第200页

成熟的瓜果甜美.育人和农业种植是一样的道理.

之所以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就在于农业种

植不仅需要施加基本的养分,更需要播种者的耐心

和等待.而教育的过程是以尊崇教育本身的发展

规律和个体成长规律为前提的缓慢、细微的过程,

它需要生命的沉潜,需要“深耕细作”.[9]“慢”的哲

学看似大道至简、平淡无奇,放在育人上,更多地透

露出追求自然、天性和个体选择的大智慧.

3.从育人的本质内涵看,“慢”是一种人文关怀

不管时代发展是“快”还是“慢”,其本质都是依存人

类社会发展的价值理念和基本方式,势必要遵循一

定的伦理规范.正如诺丁斯(NoddingsN.)所言:

“人文关怀是一种关系,且这种关系是有机的,处在

不 断 流 动 中. 它 也 是 情 感 和 意 义 的 中

心.”[10](PP.33~34)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慢走”“慢慢吃”

“慢慢来”传递着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关切.教育作

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性活动,实质上就是人与人之

间的互动、交流.正如雅斯贝尔斯(JaspersK.)论

述的那样,教育不过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的灵与肉的

交流活动.[3](P.3)教学活动是一种关系活动,“慢”的

理念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怀.教师以

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

认知规律、成长规律,这也是教师关爱学生的体现.

例如,在回答问题时,学生因一时的紧张而出现言

语表达不连贯的样态,具有“慢”哲学理念的教师不

会急于批评学生,反而会安慰学生不要紧张,慢慢

缕清头绪,等会儿再重新回答.课堂上教师一个看

似不经意的举动所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可能就是

一股暖流,会感化学生惊恐的内心.

4.从育人的艺术深思看,“慢”是一种闲暇之美

“快”与“慢”的哲学反映在生活世界里,“快”似乎多

了一份忙碌、紧张,而“慢”却更多地透露着休闲、惬

意之感,体现了教育的本真.“慢”不是字面上简单

的缓 慢、迟 钝,而 是 一 种 有 规 律、有 质 量 的 “快”.

“快”是急速、短期的凸显;“慢”则是沉淀、持久的爆

发.文化人类学家辻信一在被日本誉为“慢生活运

动”的«圣经»里论述道,只有享受到慢食生活的乐

趣,才能更好地感知美的存在.[11](P.39)

然而“慢”哲学下的闲暇既不是无所事事,也不

是寻求享受,而是一种摒弃速度、寻求平衡的人生

观.正如约瑟夫皮珀(JosefPieper)所言:“当一

个人和自己成为一体,和自己互相协调一致之时,

就是闲暇.”[12](P.40)当个体的心灵静下来,进入到本

我与超我为一体的自我审思状态,也就进入了闲

暇.但慢生活下的闲暇更多的是以一种放缓的脚

步驻足人生的某个瞬间,用一种超凡的心态和眼光

来感悟和审视人世间的美好,以此破除快时代所衍

生出来的功利主义、浮夸主义和物质主义的独裁,

从而推崇一种指向人性、尊重生命的人类世的革

命.所以说,快时代的“闲暇”并不是停滞,也不是

追求惬意的享受,而是一种非活动的自我审视.

二、快时代“慢教育”的价值意蕴

身处竞速时代,教育也不能独善其身.在享受

技术时代行动便利的同时,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了

巨大的改善和加强,教育也在无形中᳿上了功利

病.在快时代发展背景下呼唤教育之慢既不是为

了阻滞教育的发展变革,也不是为了标新立异,更

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对于快教育发展的自我审

思,是对其回归育人本质的重新呼唤.教育作为一

门育人的艺术,越是在技术操控的快时代,就越要

坚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以教育的内在方式实现人

的超越.

(一)“慢教育”回归育人原点初心

教育原点问题是教育的本源和轴心,是牵引一

切教育活动与实践的根本.所谓原点,通常指“出

发的地方”,是事物在没有被外界因素干扰下的初

始状态,它源于事物本身,包含着事物未来发展的

某种可能性.[13]

在人工智能备受推崇的快时代,人们一边享受

着智能技术带来的方便、快捷、高效,乐享其中,一

边考虑着把人类生活所承载的一切物质需要都交

付给人工智能技术,用科学算法来进行程序化工

作.但人工智能技术毕竟是一种程序化的器物,是

将无数个计算代码组建的网络编程输入到终端来

影响人、改变人,而并非真正关注到人.智能技术

的发展就像“潘多拉的魔盒”,一旦释放出来就脱离

了人所能掌控的范畴,不仅与最初的设计理念相违

背,甚至也违背了教育实现人自我发展的初衷.

“快时代”的人们过于追求速度、竞争、功利,将

教育推向关注器物的工具.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无

论何时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的土壤和人的载体而存

在,这是由教育的内在属性决定的.也就是说,教

育必须关注人,尊重人的发展,只有这样教育才有

了存在的价值,这也是教育存在的现实根基.就教

育而言,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培

养具有独特性的生物个体、一个具有丰富且灵动精

193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简易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