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沙随程迥」瓷印跋
澳門收藏家蕭春源先生,敏學好古,於興辦實業之餘,廣事收藏,尤嗜歷代古印。十餘年間,遍遊
四方,所得以百千計,既富且精。數年前曾於香江古翫肆中覓得宋代影青龜紐瓷印一方,極其罕覯。
此印瓷質龜紐,通高3.7釐米,印面縱4.8釐米、橫4.9釐米。印臺四周施青白色影青釉,胎質細膩。
龜背花紋與龜腳趾均用刀刻表現,造型生動。印面陰刻楷書「沙隨程迥」四字,其中「隨」作簡體,作
當時俗寫。印文間架用筆穩中見巧,鐫刻工細。
余初見此印,僅歎宋代瓷印難得,於印主並未措意。未幾讀朱熹書,見有被朱子尊稱為「沙隨程可
久丈」者與朱子多所往還,因檢《宋史.儒林傳》,始知印主「沙隨程迥」即沙隨程可久,《宋史》卷
四百三十七及《宋元學案》卷二十五皆有傳。
據《宋史》與《學案》,程迥,字可久,應天府寧陵(今河南寧陵)人。家於沙隨(今河南寧陵
縣北),避靖康之亂,徙紹興之餘姚(今浙江餘姚)。年十五,丁內外艱,孤貧飄泊,無以自振。二十
餘,始知讀書,時亂甫定,西北士大夫多在錢塘,迥得以考德問業。登隆興元年(西元一一六三年)進
士第,歷揚州泰興縣(今江蘇泰興)尉、饒州德興縣(今江西德興)丞,改知隆興進賢縣(今江西進
賢)、信州上饒縣(今江西上饒)。為官有令譽,《宋史》稱其「居官臨之以莊,政寬而明,令簡而
信。勢位不得以交私,祠廟非典祀不謁。聽決獄訟,期於明允,凡上官所未悉者,必再三抗辨,不為苟
止」。嘗受經學於崑山五葆、嘉禾聞人茂德、嚴陵喻樗,學者稱沙隨先生。著《古易章句》十卷,《易
傳外編》、《古易考》、《古佔法》各一卷,又有《春秋傳顯微例目》、《論語傳》、《孟子章句》、
《文史評》、《經史說》、《諸論辯》、《太玄補贊》、《戶口田制貢賦書》、《乾道振濟錄》、《醫
經正本書》、《條具乾道新書》、《度量權三器圖義》、《四聲韻》、《淳熙雜志》、《南齋小集》等
書。卒官朝奉郎。朱子甚佩其人,讚其「嵗聞至行,追配古人,釋經訂史,開悟後學;當世之務又所通
該,非獨章句之儒而已。
兩宋私印傳世極少,以近五十年出土品論,亦不過十來方。而從印史上看,瓷印較其他質料所製,
更為稀罕。程氏既長於浙,復更宰贛之諸邑,正是宋瓷之著名 區,自宜有此精美之瓷印。前人云:「金
石有聲,不考不鳴」。余跋固不足言考,惟未來南宋瓷印之鑒別,必當以此印為權準,則可斷言矣。
文/吳振武
(中國古文字研究會會長、原吉林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