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尘妙相-佛像艺术专场

发布时间:2022-12-19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梵尘妙相-佛像艺术专场

2082  天官像中原  明代铜漆金  高 30 厘米RMB: 无底价纪录:2018年英国邦瀚斯。来源:伦敦古董商Spink & Son Ltd. 。      澳洲私人收藏,1968年2月23日购自上者。      1999年4月17日购自新南韦尔斯帕丁顿古董商Andrew Stuart-Robertson Orientaland Fine Arts Reid 收藏展览:1999年前后于悉尼新南韦尔斯美术馆「Magic Mushrooms: Daoism in the Arts ofChina」特展展出明代佛道并尊,而至世宗嘉靖后,对于道教更加尊崇,所以对道教的造像尤属重视,致使此一时期至上而下道教信仰昌隆,各式考究天官神像频出,道教之中,三官信仰流传深远,以天、地、水三域神官主导祈运、赦罪、解灾厄之事。明代皇城之中曾设紫微殿,并立天官之像祭告。明代弘治一朝时任礼部尚书的倪岳,更将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与皇庭之间的关系注解。此尊天官像通体漆金,因传承年代久远,包浆浓厚,皮壳古润,漆金仅小部分脱落。造像头戴贯簪系缨道冠,脸形方圆饱满,杏眼,鼻梁挺直,厚唇微带笑意,面容宁静... [收起]
[展开]
梵尘妙相-佛像艺术专场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是一家国际综合性拍卖公司,成立于1995年,具备国家一类文物拍卖资质。中贸圣佳总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25号北京汽车大厦17层,并在上海、广州、香港、台湾、日本及北美多地区设有办事处。
文本内容
第151页

第152页

2076  伽蓝菩萨像

中原  明代

铜  高 40.5 厘米

RMB: 150,000-200,000

铭文:伽蓝菩萨,就狭义而言,指伽蓝土地的守护神

广义而言,泛指所有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三国关羽以刚正不阿的个性出名,之

后在北攻曹魏时被孙权杀害,后代民间信仰将关羽奉之为神,尊称其为“关公”,

用来驱逐危险,而佛教因为普及后逐渐民间化,融合各种信仰,也把关帝当作崇

拜的神祇,称为“伽蓝菩萨”。 以伽蓝菩萨(关公)形象为代表,中国自唐、宋

时,禅宗道场已有供奉伽蓝神的风俗。此尊立像器型挺拔威武,人物刻画精致细腻,

宽额浓眉,丹凤眼微张,不怒而威,头戴武生软巾,身穿铠甲,斜披暗刻龙纹战袍,

下踏如意云纹方台,为佛龛供养之佳器。

侧面图

第153页

2077  龙萨宁波像

西藏东部  17 世纪

合金铜  高 11.5 厘米

RMB: 无底价

此尊造像为著名的伏藏大师龙萨宁波,公元一六二五年,出生

在岗波圣地邻近扎瓦地区,童年时就遇到噶陀传承大成就者丹

巴嘉措,于其座下接受了噶陀派法脉的成熟灌顶,赐法号旺扎

嘉措。年近七岁,即开始学藏文,不费功夫而能精熟 . 大师自

幼就具强大的出离心,并觉悟宿世对正法博通的智能。

此尊上师像,以合金铜铸造而成,属于清中期藏东地区造像,

面部生动写实,较为难得。造像面容清瘦修长,长发部分盘绕

成髻,其余自然披散,耳戴双环耳珰,身着坎肩、大氅,右手

当胸结说法印,左手持经卷,坐于方形座垫上。造像通体温润

光洁,典雅殊胜。

本拍品背图

第154页

2078  骑马护法像

北京  清乾隆(1735-1795 年)

铜镀金  佛高 16 厘米  通高 21.5 厘米

RMB: 无底价

此尊骑马护法,三目圆睁,火焰状须眉上挑,阔口利齿,面颊丰颐,肌肉感极

强,下颌蓄火焰状卷翘胡须,忿怒的表情栩栩如生。此像身材魁梧,护法双臂

舒展,右手呈斯克印,意表降服邪恶;身穿蒙古战袍,足蹬马靴,战袍及马鞍

边缘漆金。坚挺的衣袖,衬托出护法不惧的风范,代表镇吓一切外敌。坐骑颔

首疾驰,骏逸而雄健,驱赶妖魔鬼怪。马首鬃发丝缕整齐,马尾自然垂至马蹄,

动感十足,足踏单层莲花座,莲瓣宽大大气,连珠短小精悍。从骑马的姿势和

细部雕刻,典雅而协调,在动静结合中,彰显整尊造像写实感的独特魅力。

参阅:2014 年国内秋季拍 lot3578 清乾隆 铜骑象护法,高 15.5cm,成交价

RMB 161,000

参阅图

第155页

2079  文官像

中原  明代

铜漆金  高 33 厘米

RMB: 无底价

加官进爵是古代读书人追求的

人生重要理想之一,古人供奉

文官,是希望能够文运昌隆,

家中子弟科考得中,位列朝班。

此尊文官像,脸形宽阔,鼻高

唇厚,下巴合两颊均厚实饱满,

面目表情温和。头上戴冠,身

着广袖长袍服,袍袖下垂至底

部,双鞋微露,鞋尖略向上翘。

帽官结带系于胸前,双手于胸

前捧朝笏。衣纹刻画,刀法娴

熟,自然优美,袖口领口均錾

有精美的花纹。整体威严庄重,

和谐统一,将人物的衣着、髪

须、持物等均细致表现,人物

五官清晰,神采飞扬。皮壳亮

润沉稳,体量较大,给人以庄

重大气之感,时代特征鲜明,

具有代表性,此尊体量硕大,

保存完好,十分难得。

第156页

2080  魁星点斗像

中原  明代

铜  高 42 厘米

RMB: 无底价

此尊魁星站像,包浆莹润之极,天魁星

瞠目张口,面目狰狞,衣着坦胸式长衫,

线条流畅自然,身躯瘦骨嶙峋,气度古

拙神秘。左手持斗,右手握笔高举,呈

欲点之势,右脚踩地独立,左脚向后翘

起,下方底座上一香炉置于足前,取魁

星点斗,之意,极其生动。

魁星是北斗七星中前四颗星的总称,又

称奎宿。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魁星是主

宰文章兴衰的神,明清之际的大学者顾

炎武认为神像不能像“奎”而改“奎”

为“魁”,又不能像魁,而取之字形,

为鬼举足而起其斗。故魁星神像头部像

鬼,一脚向后翘起,如“魁”字的在弯钩;

一手捧斗,如“魁”字中间的“斗”字,

一手执笔,意思是用笔点定中试人的姓

名。鳌头,我国唐宋时期皇帝殿前陛阶

上镌刻有巨大的鳌鱼,凡翰林学士、状

元和承旨官朝见皇帝时立于陛阶正中的

鳌头上,故称入翰林院为“上鳌头”。

这就是“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由来。

参阅:2012 年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

lot3476 明 魁星点斗像,连座高

70cm,成交价 RMB 322,000。

参阅图

第157页

2081  释迦牟尼诞生像

中原  元代

铜  高 18 厘米

RMB: 无底价

此像表现了释迦牟尼佛诞生时的形象。佛经记载,佛祖经过“兜率天降

生”、“白象入胎”、“住胎说法”,而于摩耶夫人“右肋降生”。佛

祖降生后,即向东西南北各行七步,步步生莲,并以左手指天,右手指地,

同时做大狮子吼:“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佛祖呈现童子模样,方头

大耳,表情纯真。双目直视前方,唇边带有笑意,灵性非凡。上身袒露,

自左肩至右肋,系有宽带,并在胸前打结,极富写实性。左臂弯曲向上

抬起,右手自然下垂,伸食指指向于地。两腿呈直立姿态。整像胎体厚重,

色泽温润,造型生动,气韵古雅,展现出佛祖诞生时的庄严法相,颇为

精妙,堪称上品。

参阅:2021 年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lot6199 高 26cm 明早期 铜漆金须弥

座释迦牟尼诞生像,成交价 RMB 264,500。

参阅图

第158页

第159页

2082  天官像

中原  明代

铜漆金  高 30 厘米

RMB: 无底价

纪录:2018年英国邦瀚斯。

来源:伦敦古董商Spink & Son Ltd. 。

      澳洲私人收藏,1968年2月23日购自上者。

      1999年4月17日购自新南韦尔斯帕丁顿古董商Andrew Stuart-Robertson Oriental

and Fine Arts Reid 收藏

展览:1999年前后于悉尼新南韦尔斯美术馆「Magic Mushrooms: Daoism in the Arts of

China」特展展出

明代佛道并尊,而至世宗嘉靖后,对于道教更加尊崇,所以对道教的造像尤属重视,

致使此一时期至上而下道教信仰昌隆,各式考究天官神像频出,道教之中,三官信仰

流传深远,以天、地、水三域神官主导祈运、赦罪、解灾厄之事。明代皇城之中曾设

紫微殿,并立天官之像祭告。明代弘治一朝时任礼部尚书的倪岳,更将上元一品赐福

天官“紫微大帝”与皇庭之间的关系注解。

此尊天官像通体漆金,因传承年代久远,包浆浓厚,皮壳古润,漆金仅小部分脱落。造

像头戴贯簪系缨道冠,脸形方圆饱满,杏眼,鼻梁挺直,厚唇微带笑意,面容宁静而

慈悲。身着仙袍,宽衣博带,腰系玉带,衣纹曲走流回自然,衣料质感厚重,繁而不乱。

双手于胸前执玉圭,垂脚端坐,威仪不同凡俗,体现清代道教金铜造像艺术特征。

纪录 来源:1968 年 2 月 23 日发票

第160页

第161页

第162页

2083  牛首来通杯

尼泊尔  15 世纪

红铜  高 8.5 厘米

RMB: 无底价

来通杯,即角形杯,最早出现在西方,早在公元前 2,000 年前苏

美尔建立的乌尔王朝,就有持这种角形杯祭神的场面,角形杯流

行于希腊时期,在希腊罗马世界始称之为来通杯。它的造型是以

某种动物头部(如牛首、羊首、豹首、狮首、马首等)的写实形

象为器底,器身则为杯体,是一种高档的酒杯。来通杯自出现以后,

在整个东欧、西亚、中亚风行千年,其材质由陶质发展为金银质、

铜质、玛瑙质等等。同时,随着铸造、錾刻、锤揲等工艺的进步,

金属来通杯的制作也愈加精巧,艺术性也越来越高,在波斯萨珊

王朝达到了巅峰。随着波斯文明的广泛影响,来通杯也开始向亚

洲一带传播,而传播的途径就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许多的

胡风、胡物随着丝路上驼队的悠悠铃声进入中原并开始传播流行,

而中原来通杯的出现,也正是“胡风华化”的结果,更是亚欧大

陆文明交流融合的见证。此件来通杯牛头形象,牛身即为杯体,

内膛打磨规整,雕琢平润。器物全身铜制,口沿为圆形,牛头造

型匍匐于地,浮雕双角立于耳前,额首突出,双目圆睁,以阴线

为之,其面部装饰绳纹,简约而朴拙。该牛角杯的造型虽然简易,

杯口外侈,装饰有一圈仰莲纹,杯颈内收,饰连珠纹,杯身圆鼓

饰有弯曲条形纹饰。目前从世界的馆藏资料来看,金属质来通杯

多藏于国外,国内以陶器居多,从器型上看此件铜制牛首来通杯

与日本著名画家平山郁夫藏牛首来通杯类似,均非常珍贵。

参阅 1: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 公元前 4 世纪 南意大利 红

绘牛头形来通

参阅 2: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北齐 河南安阳出土 围屏石榻

饮酒图

参阅图 参阅图

第163页

2084  铜错金银凤耳小壶

中原  元代

铜  嵌金嵌银  高 5.5 厘米

RMB: 无底价

纪录:伦敦邦瀚斯 11月4号 拍卖 Lot 693。

此件铜制错金银凤耳壶,以小见大,依稀可

见汉代金银错的装饰技艺的痕迹,将奢华富

贵与素朴典雅以融为一体。无盖,小口微侈,

束颈,椭圆形宽扁腹,高圈足,足底中空,

肩两侧以凤首为耳,铸作精良。壶身器身错

金银满饰抽象凤鸟纹,兽面纹与流云纹,灵

动不失神秘。

参阅: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战国前期 错金银鸟

耳壶

伦敦邦瀚斯 11 月 4 号 拍卖 Lot 693

参阅图

第164页

第165页

2085  胡人献宝像

中原  元代

铜  高 18.5 厘米

RMB: 无底价

胡人献宝,又称八蛮献宝。波斯献宝,是古代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同时也是我国古代社

会繁荣昌盛,招致万邦来朝的真实反映,具有国力强盛、天下太平的美好寓意。此像头发散披,戴

发箍,深目锥鼻,蹙眉睁眼,阔口露齿,笑意盈盈,满脸胡须。身着长袍,袒露胸腹,腰间束带,

右手当胸持七宝之一的珊瑚,左手藏于窄袖之内,甩向左侧。舞立姿势,一腿直立,一腿弯曲悬空,

其右脚脚尖着地,展现出唐代流行的胡旋舞动作。身下承以四足方形台座。整体造型生动,雕刻手

法写实自然,从形貌和动态上全面展现了胡人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尤其是它的造型姿势,非常真实

地反映了唐代诗人白居易《胡旋女》中描写的胡旋舞动作特点,所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

转蓬舞”。近些年,市场上常有胡人造像现身,但大多为明清时期作品,此像既具宋元造像鲜明风

格特点,又在造型上独特稀有,值得藏家特别关注。

第166页

2086  胜乐金刚像

西藏雪堆白风格  18 世纪

合金铜红铜  高 17.5 厘米

RMB: 无底价

胜乐金刚共有七十二种身相,常见的有四面十二臂、一面二臂和一面六臂。此尊即为四面十二臂造

型,佛父头戴五颅冠,髻前饰羯磨杵;髻上半月,表喜乐无尽,不断增长。每面各具三目,眼为卵形,

大而瞳出,面呈忿怒相,照顾一切有情。大耳垂珰,身着天衣,以虎皮为裙,腰间悬系人首鬘,象

征勇武,身侧宝缯飞扬。十二只手臂代表十二真理,用以克服十二缘起的约束。主二手拥抱佛母于

胸前交叉,结吽迦罗印,分别持金刚杵、金刚铃。佛母金刚亥母,颈间饰骷髅骨念珠,左手捧嘎巴拉碗,

右手持金刚钺刀,右腿盘绕佛父腰间,左腿屈弓,呈展左姿与主尊紧密结合,佛父以寂忿相凝视佛

母,双抱合体。胜乐金刚其余诸手伸向两侧,各持象皮、嘎巴拉碗、金刚杵、金刚钺刀、人首等法器。

胜乐金刚拥抱佛母立在莲台之上,意为高出无常的世界,台座莲瓣修长挺拔,十分饱满,拍品以双

色铜制成,较之传统单色铜铸佛像工艺更为复杂。胜乐金刚像以工艺复杂著称,其面部、手指等部

位制作精细,可谓清代佛教造像的杰出之作。

第167页

2087  木胎漆金韦陀像

中原  清代

木漆金  高 35 厘米

RMB: 无底价

此尊漆金韦陀像体型健硕,头戴凤翅兜鍪金盔。面部方腴,宽鼻丰唇,弯眉细目,面容温和端详,显示出内心的威

严和动人心魄的魅力。身着金缕锁子甲,内衬长袍。身微前倾,双手依握金刚宝杵于地。帔帛绕过腋下,于身后翻

转飘扬。双臂胄甲下的袍袖临风舞动在端庄凝重中透出律动感。此尊造像采用采取明代黄成《髹饰录》所谓的「罩

金髹」工艺技法,在底胎生漆地上,黏贴金箔后,再罩加透明漆,赤金两色相互变化,胄甲纹理刻划细致入微,尤

其面部特征,十分传神。造像身形威武刚健,而面部呈现慈悲为怀的神情。这一特点,很好的体现了韦陀尊者即是

护法神将,又是佛陀本性的特征,正所谓“韦陀天将菩提身,慈悲安护伽蓝门”。此尊金漆木雕韦陀像,无论制作

工艺还是身形体量,都是清代汉传佛教造像的木雕精品。

第168页

2088  紫檀木上师佛

西藏  18 世纪

紫檀木漆金  高 12 厘米

RMB: 无底价

此尊上师造像整身以名贵紫檀木为材圆雕而成,于身材比例、脸部雕琢等风格来看,为典型的 18 世纪西藏风格作品。

此类造像普遍为铜质或铜鎏金材质为多,鲜见以紫檀为材雕琢此类造像者。尊相无冠,圆首短发,高额丰面,双目

微启,鼻梁挺拔,下颚颔首,和蔼静穆。全跏趺坐于仰莲之上,身着宽大的僧袍,外罩坦右袈裟,衣纹细致,以黑

漆描金工艺装饰锦纹、云纹及花卉纹等,写实自然。藏传佛教艺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最值得称道的是上师造像,这

中间倾注了造像者以人物的真实面貌表达其艺术追求的理想。可以说只有理解了师祖图像蕴含的艺术家情感,才可

以说理解了藏传佛教艺术的精要。此外,藏传佛教对上师的尊崇与观想,及上师圆寂之后不久绘塑上师身像的传统,

使得艺术家能够在在记忆存留的时间内对上师的形貌加以精准描绘。

本拍品款识

第169页

2089  吉祥天母唐卡

蒙古  19 世纪

棉布矿物彩绘  纵:29 厘米 横:21.5 厘米

RMB: 无底价

主尊身体呈蓝色,头戴五骷髅冠,头顶有桔红色头发竖立,面有三目,大嘴如盆

并露出两颗虎牙。两耳以动物作耳环,右耳为狮,左耳为蛇。脖子上挂两串人骷

髅念珠,一串干,一串湿。上身着人皮,下身披虎皮,周身披大帔帛。下腹佩代

表太阳的圆盘,象征她具有大智慧。左腰挂令牌,记着谁该扒皮受死。侧身骑坐

骡身,两腿张开,双脚赤裸,右手持短棒,左手托盛血骷髅碗,座下垫一张女人皮,

女人的头倒挂在骡子左侧,头发垂地,象征异教徒已被她降服。骡子前后各有一

侍从,前为摩羯空行母,后为狮面母,他们共同奔驰在翻滚的血海之中。主尊周

围有值春、值夏、值秋和值冬四季天女环绕,分别骑乘于马、鹿、水牛和骆驼之身,

协助吉祥天母保护雪域民众。主尊头顶绘妙音佛母。整体构图严谨,设色讲究,

色层丰富,勾线精细,造型生动,品相完好,适合供奉陈设。

第170页

第171页

2100  十一面观音像

北京宫廷  清乾隆(1735-1795 年)

铜镀金  高 46.5 厘米

RMB: 300,000-400,000

纪录:2010年中贸圣佳夏季拍卖会“佛教艺术品”专场Lot2835,清,铜镀金,十一面观音像,高:48cm,成交

价:RMB896,000

观音菩萨是佛教流传中认知度最高的一位菩萨,同时她还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上首菩萨,能为众生来世安排美好的

归宿。观音菩萨在藏传佛教里有多种形象,如四臂观音、二十一度母、千手千眼观音、十一面观音、双身观音、

马头观音等。她的每一种形象都代表着一种佛教思想和功用,是观音菩萨慈悲与智慧的不同化现。

此尊八臂十一面观音像,十一面分五层排列,正面最顶层为阿弥陀佛头像,是为修大乘的众生所作的说法相;其

下四层面相各异,也是分别为不同类众生说法而显现的面相。观音面相方圆,直鼻挺拔,眉眼刻划规整,是标准

的乾隆宫廷造像铸造风格。观音像正面双手合十,背后左右各三臂,执法器或结手印,皆饰手镯、臂钏,装饰性

极强。上身袒露,颈及胸前饰华丽的璎珞,自左肩至下,斜披圣带,肩搭仁兽,双肩搭帔帛,帔帛绕手臂直落而下,

至双足又向外翻卷垂落至莲台,极富装饰性。下身着长裙,下摆外撇犹如燕尾服般效果,衣纹流畅美观,裙边刻

有精美花纹,腰间系带,并以华丽繁琐的璎珞装饰。薄如蝉翼的长裙将女性优美的曲线展现无遗。双足直立于方

圆形覆莲座上。莲座制作精美,莲辦刻画工整,上缘刻画一周连珠纹装饰,造像时代特征明显。整像品相完美,

鎏金靓丽,体量硕大,工艺精湛,是乾隆时期的精品之作。

背面图

第172页

第173页

第174页

2101  宝冠释迦牟尼佛像

西藏  15 世纪

铜镀金  高 19 厘米

RMB: 200,000-300,000

纪录:2011年中贸圣佳春季拍卖会“佛教艺术品”专场Lot3204,明代铜镀金宝冠释迦牟尼佛像,高

18.5cm,成交价RMB336,000

此尊造像表现的是释迦牟尼佛头戴宝冠的形象,俗称宝冠佛。面庞圆润,钩鼻小口,下颚微收,面相庄严。

眉眼柔和,眉间饰白毫。额际戴五叶冠,缯带自然垂于双耳后,并于耳冠处打结。宝冠、白毫等处镶嵌

绿松石,是西藏、尼泊尔地区惯用的装饰表现手法。上身着袒右肩式袈裟,袈裟衣角反搭于左肩,呈扇

形状,富有装饰效果。袈裟轻薄,衣纹采用萨尔那特表现手法,仅在领口、袖口和袈裟下摆处刻出衣边。

衣服薄透贴体,显露躯体的自然起伏和变化。衣边宽大,刻画十分讲究,皆以连珠纹镶边装饰。下身着

僧裙,裙摆自然垂搭于台座之上。右手下垂结触地印,左手结禅定印置于双腿之上。比例匀称,姿态挺拔。

双腿结跏趺端坐于双层仰覆莲座之上。座前置金刚杵。莲瓣制作精致,匀称整齐,深束腰,连珠纹整齐

布满莲座一周。莲瓣修长饱满,层层重叠,极为立体,富有视觉冲击力。尊相原底尚存,更为殊胜。整

像镀金亮丽,用材讲究,工艺精湛,比例精准,是西藏本土艺术与尼泊尔艺术融合之典范。兼具品相完美,

题材稀少,历经百年保存至今实属难得,可谓供奉与收藏之佳作。

参阅:《西藏佛造像(卷一)印度与尼泊尔的铜造像》,乌尔里·希冯·施罗德著,香港观法出版有限

公司出版,第 523 页,图 170C

正面图

第175页

2102  那若空行母唐卡

西藏  18 世纪

棉布矿物胶彩  纵:60.7 厘米 横:45 厘米

RMB: 无底价

来源:德国六木堂旧藏。

纪录:2010年中贸圣佳春季拍卖会,lot2888,清那若卡居空行母唐卡,纵:58.5厘米 橫:43厘米,成交价

RMB179,200

那诺卡居空行母是印度大成就者那诺巴修行时的指导者,并由那诺巴将其修法传承下出。藏传佛教佛教萨迦派、噶

玛派和宁玛派都很重视那诺空行母密法传承。画面居中的为主尊那诺卡居空行母,身红色,头戴骷髅冠,颈挂五十

人头蔓,腰围璎珞裙。右手持钺刀,左手高举嘎巴拉,挟持骷髅杖,做仰天饮血状,足踏印度教威罗瓦神和黑夜女神,

展右站立于单层仰莲台上。天界描绘萨迦五祖及大持金刚,左下隅是尸陀林主,右下隅为修法上师。地界中央还绘

有供养人。整幅唐卡线条遒劲流畅,具有勉唐画派的艺术风格。

第176页

2103  释迦牟尼佛与十八罗汉唐卡

西藏  19 世纪

棉布矿物胶彩  纵:57.5 厘米 横 41 厘米

RMB: 无底价

此幅唐卡表现的是释迦牟尼佛和十八罗汉的题材。唐卡中央释迦牟尼佛面容慈祥,身姿挺拔,庄严肃穆,跏趺端

坐于莲花宝座上,两侧是两大弟子舍利弗与目键连。背景绘青绿山水,十八罗汉疏密有致地排列于主尊两侧,造

型各异,神态生动,惟妙惟肖。最下方为四大天王,自左至右依次为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

王和北方多闻天王。其中,十八罗汉的表现尤其值得注意,其排列从上往下,从左至右,自因揭陀至哈香尊者依

次排列,与《五百佛像集》中罗汉的顺序完全一致;每一位罗汉身旁都有一位侍者,侍者或手捧经书或献珍宝,

有的呈童子形象,有的呈胡人形象,哈香尊者身旁还有几位嬉戏的童子,使画面显得极为生动。整幅唐卡布局规

范,画工精细,人物众多,每位罗汉姿态各异,神情有别,极富个性特征;唐卡色彩和谐艳丽,装裱和品相完好,

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平,是一幅难得的勉萨风格精品之作。

第177页

2104  善财童子像

中原  明代

铜漆金  高 48.5 厘米

RMB: 180,000-220,000

善财是梵语的意译,也是一位佛教大菩萨。他生于古印度福城长者家,由于前世广修供

养,出生时家中自然现出种种宝物,因而得名“善财”。他在佛教中的影响缘于《华严

经·入法界品》的记载,说他经历“百城烟水”,依次参访了 53 处的 55 位善知识(善

知识就是良师益友),最终成就“菩萨行愿”,被佛门树立为大众修学的榜样。

此像头顶有三个丫髻,方头大耳,面庞圆润,面部露出稚嫩的微笑,尽显童子的模样和

神情。身体前倾,双脚分开,双手合十于胸前,姿态恭顺虔诚。上身着交领式僧衣,外

披帔帛,下身着长裙,胸前和腰间均束带并打结。腰带结和帔帛的做工及形制繁复讲究,

腰帯结做成蝴蝶状,尾端向上翻卷,中央安大花瓣;帔帛绕过手臂后直垂而下,尾端也

自然翻卷,与腰带结的尾端形成重合,皆极富动感和装饰效果。手腕、手臂和脚腕分别

装饰钏镯。全身衣纹非常简洁,衣缘和背部都刻有花卉纹饰,纹饰皆以浮雕技法表现,

呈现出精美的立体效果。整像躯体浑厚,姿态生动,雕刻精细,体量硕大,既是一件雕

塑感极强的古代艺术珍品,也是一件题材殊胜,寓意美好的佛教圣像。

侧面图

第178页

第179页

第180页

2105  财宝天王像

北京宫廷  清康熙(1661-1722 年)

铜镀金  高 18 厘米

RMB: 400,000-600,000

财宝天王又名财神护法毗沙门天,原为古印度婆

罗门教天神俱毗罗,意为施财天,后来成为护持

佛教的四大天王之一。他身兼守护阎浮提北方即

我们所居住的世界,以及财神护法的两大职责,

执管着分配世间财富、福禄的职能。

此尊财宝天王像呈神王相容,头戴五叶宝冠,束

髪高髻,宽额丰颐,双目炯炯,面相威猛,紧缩

眉头,眉毛及胡须均刻画细致入微。天王身穿铠甲,

呈武将装饰,腰勒金带,腹前装饰虎头,腰后装

饰腾龙,脚踏战靴。左手持吐宝鼠,象征着财宝。

右手握如意宝幢,宝幢转动便产生珠宝。神态威武,

飘拂的缯带、披帛及衣袖,极富动感。游戏坐姿

坐于雄狮背上。雄狮回首昂望,雄壮威猛,形象

逼真。下承单层覆式莲花座,莲瓣宽大饱满,排

列整齐,制作极为精细。背后服饰及莲座等细节

亦刻画精细。整像造型生动,工艺精湛,镀金光灿,

突显出财宝天王护持佛法增长财富的赫赫神威,

具有典型的康熙宫廷造像特征。

第183页

2106  文殊菩萨像

中原  明代

铜  高 36.5 厘米

RMB: 150,000-250,000

文殊菩萨于佛教中乃是智慧的化身,在其造像中,常有身旁常伴有威猛狮子的造型,但与狮吼观音不同处,乃

是其座狮面朝外,现狮子吼状,百兽闻其声而退却,且其吼为智慧之吼,骑狮文殊菩萨代表唤醒众生除却心中

之虚妄,以返回实相清净的自性元明体。

此文殊菩萨呈游戏坐姿骑在雄狮身上,双手结说法印,相貎慈悲安详,怡然自若。双眼微阖,上眼帘较宽,这

是明中晚期汉地造像的特征。鼻形俊俏,唇角微扬。头戴宝冠,雕刻精美。宽肩柔腰,端庄优雅。双手持莲枝,

在臂胁两侧攀附而上,莲花上分别托宝剑与经书。身着天衣帛带,飘逸缠绕于双肩,自然垂落至狮身上。衣缘

錾刻有花纹带,裙褶自然流畅铺于莲花座上,生动自如,采用了汉地造像的写实性表现手法。尤其是小腿部的

椭圆形裙褶,具有鲜明的明代汉地造像风格特征。佩戴精致华美的璎珞知钏环,仰覆莲座莲瓣饱满且刻有卷草纹,

整体铸造精美细致,是标准的明代中原造像。

第184页

第185页

第186页

2107  准提佛母像

中原  元代

铜漆金  高 52 厘米

RMB: 600,000-700,000

准提观音又称准提菩萨、准提佛母、七俱胝佛母,是密宗所

奉“六观音”之一,主司人道的救度和教化。“准提”是

印度梵语音译,汉译“清净”。有二臂、四臂、十八臂、

八十四臂等多种形象。

此尊造像为一面三目十八臂准提佛母的形象,佛母束高髻,

戴高大的镂雕花冠,耳侧冠节横出,缯带向上飞扬,样式精美,

飘逸灵动。佛母面庞圆润,五官集中,刻画写实、精巧,明

显具有宋元时期中原造像的韵味。上身着披帛,带饰绕两臂

自然下垂,于腿部向上翻卷。胸前佩网状璎珞,双手钏镯俱饰。

佛母当中二手当胸结金刚界自在印,腹前二手托立碑。其余

手伸向两边,各持法物。此种样式符合“若求十八不共法者。

应观十八臂,即如画像法观也”的仪规。佛母下身着僧裙,

衣褶自然、写实,全跏趺端坐在高大的双层束腰型莲台之上。

莲台上层莲瓣宽大、肥厚,以层叠排列,错落有致;下层莲

台在瓣叶尖端装饰如意云纹,精美华丽。尽管整像为多臂造型,

但经过巧妙的设计与权衡,身侧的多臂仿若圆形身光一般,

和谐典雅,为此像平添了诸多艺术美感。

准提法门在汉地流传至今已近千余年,从早期的唐朝密宗正

式引进,到后来因为密教式微,再到辽代变为华严宗所倡导

的密法,尤其是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的出世,更是大举推动

了准提法门的流传。到了元代,随着藏传佛教在中原地区的

推广,重密轻显的倾向也日益凸显,密教逐渐达到了可以和

显教共分佛教的一个重要地位。受此影响,准提信仰也得到

了提升,尤其是准提法和准提咒在民间极为流行。“建办坛法,

广修佛像”成为准提信仰流行的标志,也是此件准提佛母像

出现的重要历史背景。

综上所述,此像将北方审美的大气端庄和南方常见的温婉气

质完美结合,塑造出了一尊精美、典雅的准提菩萨造像,在

经过数百年的香火供奉后,依然以如此完整的品相现世人间,

实属难得,是极具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宗教价值的珍品。

第189页

2108  药师佛像

北京宫廷  明宣德风格(1426-1435 年)

木漆金  高 62 厘米

RMB: 800,000-1,200,000

参阅 1:2006 年香港苏富比秋拍 明永乐铜鎏金释

迦牟尼佛以 1.2 亿港币成交

参阅 2:美国费城美术馆收藏木雕漆金的红圣海

观音像

参阅 3:2018 年纽约佳士得春拍 17 世纪木雕漆

金释迦牟尼佛以 684,500 美元成交

参阅 4: 2018 年厦门保利春拍 18 世纪木雕漆金

释迦牟尼以 460 万人民币成交

第190页

第191页

明代宣德一朝宫廷造像艺术深受永乐时期宫廷造

像艺术的影响,皇家气度非常明显的表现在造像

艺术的气韵与工艺中,这一时期宫廷造像艺术风

格即有永乐宫廷造像的宏阔又有宣德宫廷造像的

瑰丽。其造像艺术兼收并蓄于两朝的优质传统,

实是宣德宫廷造像艺术汲取传统的宫廷造像艺术

的精神而形成自有的造像风貌神韵。

此尊明代宣德宫廷制木质金漆释药师佛造像,整

体的瑰伟高昂之态,稳重若金字塔式的构置,一

种法度庄严的造像艺术具体地显现于虔诚者的面

前。造像艺术多金铜铸造而后鎏金,而以木质为

之而成的明代宫廷造像艺术则为少见。木质造像,

纯然于手工匠师雕琢而成,其木质的可塑造性而

使其工艺精尽细微得以表现和传达,在刻画的的

一刀一痕之间尽露造型的完美之象,在一种规制

的样式风格体系中表现的更加深刻而完备。

此尊木质漆金药师佛造像尺寸巨大,品相完美,

而且背光底座完整一套,整体显庄严法度。佛陀

头部高肉髻,头部圆融,面部若饱月华满之象,

如清空皓月,透满光华。五官刻画精稳准确,比

例协调而露祥和之相。着袒右肩袈裟,躯体宏阔

厚实,肉盈满且光韵丰实。双臂圆柔筋健,右手

持药果,左手于腹前结禅定印,呈跏趺坐于满莲

花瓣座上。手和脚的精微细琢微妙而传神,袈裟

衣褶层次井然,折迭穿插而自然的着于佛陀的躯

体,一痕一纹之间无一丝刻露的痕迹。袈裟的纹

饰转折轻柔曼妙,可见工艺之熟稔精妙。佛陀坐

于宽大而精丽的仰覆莲花座上,莲花瓣宽厚丰盈,

宽圆厚鼓的上面装饰刻画的装饰之美,尽显华丽,

若莲花之艳,如姿展之盛,具粒粒垂盈之体量而

环绕之上下的珠点装饰,一座华满的莲花座承托

着庄严的药师佛造像,在一种精严的工艺刻画下,

却能又表现了匠师刻画艺术的精诚之念所达及的

艺术深度的表现。

极为难得是本尊造像背光和底座也是原装一套,

同为木雕漆金,整体错落有致、繁而不乱,无声

的阐释了明代宫廷雕刻艺术的巅峰之作!背光最

外围装饰一圈火焰纹,上方为大鹏金翅鸟和龙女,

中段两侧分别饰以摩羯,神态生动,呼之欲出;

下方为相互叠加映衬的神兽。佛背光意在表示佛

光普射四方,大鹏显慈悲,魔羯示神威,神兽表

降服,让人心生敬畏之心。最下面是须弥座塔基,

向上收分二折,形成多角“亚”字形状,上下边

缘装饰一圈莲花瓣。中间束腰部分装饰复杂,两

侧为两尊匍匐着的狮子,中间为摩尼宝。整体构

图堪称完美无缺气韵十足,复杂的工艺让人眼前

一亮,工艺精湛,叹为观止!在精致的艺术技艺

的刻制下,施以漆金工艺,饱满华丽之造像面目

呈现了一尊辉丽庄严的具有宫廷仪度而法相宽容、

精微而高阔庄严的药师佛造像,令观者在虔礼之

际心生欢喜。

明代宫廷造像以气宇非凡、工艺精良,深得后人

赞誉珍赏,素为藏家所重。早在 2006 年香港苏富

比秋拍,一尊明永乐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图一)

以 1.2 亿港币的天价释出。明代宣德宫廷风格的木

雕漆金造像极为稀少,而背光、底座完整一套的

更是罕见,查阅公私收藏,尚无与本品全然相似

者。在美国费城美术馆收藏有一尊木雕漆金的红

圣海观音像(图二)与本尊造像为同一时期作品,

可为参考。纽约佳士得 2018 年春拍有一套完整的

17 世纪木雕漆金释迦牟尼佛(图三),成交价为

684,500 美金。厦门保利 2018 年春拍一尊 18 世纪

的木雕漆金释迦牟尼(图四)也已 460 万人民币

的高价释出。此尊药师佛造像相较于厦门保利和

纽约佳士得的木雕造像年份更早、其庄严程度更

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题材是更为稀有的药师

佛,因此理应有着更好的市场表现。

参阅 1:2006 年香港苏富比秋拍 明永乐铜鎏金释

迦牟尼佛以 1.2 亿港币成交

参阅 2:美国费城美术馆收藏木雕漆金的红圣海观

音像

参阅 3:2018 年纽约佳士得春拍 17 世纪木雕漆金

释迦牟尼佛以 684,500 美元成交

参阅 4: 2018 年厦门保利春拍 18 世纪木雕漆金释

迦牟尼以 460 万人民币成交

参阅图 1 参阅图 2 参阅图 3 参阅图 4

第192页

第193页

2109  摧破金刚像

西藏丹萨替寺  14 世纪

铜镀金  高 23 厘米

RMB: 2,200,000-3,200,000

参阅:

1、冯·施罗德《BUDDHIST SCULPTURES IN TIBETVolume2》第 1040 页,图 270;

2、Czaja 與 Proser 編,《Golden Visions of Densatil》,紐約,

2014 年,頁 136-7,編號 31;

3、Uhlig,《On the Path to Enlightenment》,蘇黎世,1995年,

頁 153,編號 98;

4、Chandra 与 Sharma,《究竟瑜伽鬘》,新德里,2015 年,

页 31;

5、黃春和著《西藏丹薩替寺歷史研究》北京,2016 年,

頁 194,編號 124;

6、北京保利 2019 年秋拍,14 世纪丹萨替寺普巴金刚,成

交价:RMB 17,825,000

7、香港苏富比2017年秋拍,14-15世纪丹萨替寺胜乐金刚,

成交价:HKD 9,460,000

8、香港邦瀚斯 2019 年秋拍,14-15 世纪丹萨替寺密集不

动金刚坛城大日如来,成交价:HKD 3,125,625。

第194页

第195页

西藏有这么一座寺院,位于拉萨不远的深山

中,最初只是一间修行的茅草屋,后来由于教

派的壮大逐渐走向辉煌,成为西藏前藏地区的

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也是一座宏伟的艺术

殿堂,盛极一时。随着政权的更迭走向衰落,

最终被人遗忘;终于在上个世纪被西方探险家

发现,在为数不多的老照片中,将丹萨替寺伟

大的艺术成就展现在世人面前;但是当世人还

没得来进一步深入探访、研究这座艺术宝库,

它就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那场无常的劫难里化

为焦土,灰飞烟灭,令人无限唏嘘。这就是大

名鼎鼎的丹萨替寺。

丹萨替寺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桑日县境

内,山势雄奇,地形殊胜,北倚黑山,南临宽

阔的雅鲁藏布江,东西两面山峦高耸,形成两

道天然的屏障,海拔 4410 米;山上树木繁多,

水草丰茂,风景秀美,气候宜人,每至夏日,

山花烂漫,芳香四溢。此如此优越的环境,使

得这里成为了一处佛教修行的理想圣境。

丹萨替寺由噶举派僧人多吉杰布于 1158 年创

建,建寺之后,多吉杰布在该寺收徒传法十多

年,因其地名叫“帕竹”,该派发展为帕竹噶

举派,丹萨替寺遂成帕竹噶举派的主寺。多吉

杰布本人也被称为帕木竹巴。多吉杰布时期,

丹萨替寺仅有其修行用的一间屋子。1198 年

起,多吉杰布的两位大弟子止贡巴、达隆唐巴

开始修建丹萨替寺大殿。1208 年,出身朗氏家

族的扎巴迥乃登上丹萨替寺座主之位,成为丹

萨替寺第一代住持,正式揭开了丹萨替寺兴盛

繁荣的大幕。此后丹萨替寺住持职位便由朗氏

家族兄弟或叔侄之间世代相传,法脉不断,到

14 至 15 世纪时成为最富裕、最重要的西藏寺

庙之一。直至 1618 年帕竹政权被藏巴汗政权

取代,从此丹萨替寺走向没落。

在丹萨替寺历史上,有一项重要的举措,那就

是前一位住持圆寂后,继任者即为前者建造舍

利灵塔,又叫吉祥多门塔或者扎西果芒大塔。

这种习惯始兴于帕木竹巴圆寂后的 12 世纪晚

期,是帕木竹巴的弟子为师尊所建,其后相

沿成习,一直延续到十五六世纪。根据史料记

载,先后共有八座大塔在丹萨替寺落成,供奉

历任主持舍利。丹萨梯寺最主要、最辉煌的造

像艺术成就也是围绕着这些舍利塔创立的,那

些最为精美的大塔装饰集中制作于 14 到 15 世

纪,这一时期帕竹噶举派的势力发展至顶峰,

有了朗氏家族的护持经营和信徒们的慷慨资助

使得丹萨替寺拥有极为强大的财力和资源调动

能力,这构成了吉祥多门塔宏伟雕塑的先决条

件。史料记载丹萨替寺雇佣了来自不同地区最

优秀的工匠们来此修建大塔。其中,喜马拉雅

地区久负盛名的雕塑家尼泊尔人功不可没,他

们以尼泊尔美学为蓝本,极尽工巧之能事,将

加德满都谷地最具代表性的雕塑比例和装饰工

艺注入到西藏本土美学中。此外,藏族、汉族

工匠也参与到大塔装饰的制作中,使得丹萨替

艺术呈现出更多元的艺术样貌,并逐渐发展出

自成一体的艺术风格。

1948 年,意大利藏学家图齐和他的摄影师弗兰

西斯到访丹萨替寺,用相机记录下了唯一一组

吉祥多门塔的珍贵照片,为我们在半个世纪后

揭开丹萨替艺术风格的神秘面纱提供了直接的

图像证据(图一)。根据照片结合历史资料可知,

大塔整体为梯形上升结构,高约 4.2 米至 5 米,

共有 6 层,每层为方形折沿式,直径逐级递减

( 图二、三、四 )。基座部分呈圆形,由帕竹噶

举各部护法组成,供奉位置严格按照四个方位

及噶举派仪轨排列,包括四大天王、龙女、吉

祥天母、罗喉护法等;莲台上的第一层主供女

第196页

性尊神,包括供奉于每一侧正中央的叶衣佛母、

大随求佛母等造像,以及两侧每四位为一组、

共十六尊供养天女浮雕;第三层表现佛部,中

央供奉释迦牟尼佛,两侧为四尊阿閦佛,背板

饰有千佛浮雕;第四层表现金刚界曼陀罗,中

央供奉五方佛,其余方位严格按照曼陀罗布局

放置金刚部眷属;第五层为密续本尊,如胜乐

金刚、密集金刚、大威德金刚等;大塔最顶层

外圈为护法金刚亥母,中央供奉舍利灵塔,内

部装藏历任座主舍利,舍利塔周围按顺序供奉

噶举派源流师众,从金刚总持,到古印度各大

成就者,再到帕木竹巴,直至帕祖之后的历任

主持。严谨的布局和对称的几何形结构使得整

个吉祥多门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立体坛城,大

塔的顶部就是坛城的中央,所供奉的神格由低

到高逐级递增。

本尊造像即安放在丹萨替寺吉祥多门答第五层

的密集不动金刚坛城中的不空成就佛,除其半

忿怒相以外,主尊的三面、法器之顺序以及须

弥座前两侧的迦楼罗和十字金刚杵均与不空成

就佛之秘密像一致,例如,十二世纪重要的坛

城章法《究竟瑜伽鬘》中便有相关记载。自其

右上臂起,六臂分别持转经轮、十字金刚杵、

短剑、金刚铃、莲花、火焰状珠宝,与一张密

集不动金刚坛城唐卡中位于东象限的不空成就

佛一致(图五、六,参阅邦瀚斯,纽约,2014

年 3 月 17 日,拍品 18)。另一尊出自香港邦

瀚斯之铜鎏金像(图七、2014 年 10 月 7 日,

拍品 933)则刻画了密集不动金刚坛城大日如

来之秘密像,与本拍品应属丹萨替吉祥多门塔

上同一个坛城的同组造像。

本尊不空成就佛头戴五叶金刚宝冠,冠顶装饰

金刚杵,前方有化佛一躯,正面冠叶大小不一,

错落有致,发冠边缘可见波浪状发丝,刻绘精

细。耳旁缯带向两侧舒展飘起,动感十足。生

得三面九目,神情为寂怒合一的寂忿相。宽额

丰颐,脸型宽大,面部饱满,鼻梁高挺,呲牙

咧嘴,三目圆瞪,杏仁状的大眼使得表情静穆

而又慈悲,传递出强烈的宗教力量。双耳垂肩,

饰花朵状大耳铛。上身袒露,胸前佩戴连珠项

圈,项圈上的连珠颗颗圆润饱满,外层的连珠

上坠以镶嵌了宝石的流苏;佩戴的臂钏、手钏、

足钏均已三角火纹表示,极具装饰性。下身着

薄裙,裙上錾刻精细的花朵图案。身后批飘带,

从肩头绕过垂落于身体两侧,富有生动性。全

跏趺坐于台座上,台座分为两层,上层为仰莲

瓣莲座,莲瓣由两层饱满的褶边花瓣组成,这

种独特样式由一种早期丹萨替莲瓣造型演变而

来,莲瓣尖端的褶皱边缘被抽象成一道道的刻

纹,这种稍晚期的莲瓣样式亦在诸多丹萨替寺

造像中普遍存在,如瑞士瑞特伯格博物馆藏的

14 世纪丹萨替寺,不空成就佛(图八);国

外私人收藏的一尊 14-15 世纪丹萨替寺大成就

甘帝巴像(图九)。下层为“凸”字形须弥座,

两角有立体的火焰纹装饰,正面浮雕十字金刚

杵,两侧为迦楼罗形象,与拉萨西藏博物馆收

藏的 14 世纪丹萨替寺不空成就佛须弥座前的

装饰物一致(图十),同为不扣成就佛的身份

标识;同时这样的多级台座也是丹萨替寺造像

重要特征,同样之底座可参考布达拉宫藏丹萨

替寺 15 世纪四臂佛母像(图十一)。整像造

形完美,比例精准,结构复杂,身躯肌肉感表

现到位,璎珞佩戴繁复,工艺精湛,风范非凡,

为古代藏传金铜造像中之精品。

无论从整体造型还是局部特征来看,此像均表

现了西藏丹萨替造像鲜明的风格特点,与现知

的丹萨替造像特征完全一致:其一,丹萨替佛

像大小规格一般在 25-35 厘米,本尊不空成就

第197页

图一、丹萨替寺大殿外景,1948 年 图二、丹萨替寺大殿内景

图三、丹萨替寺大殿内景 图四、丹萨替寺大殿内景 图五、纽约邦瀚斯,2014 年 3 月 17 日拍品

佛高约 22.5 厘米,符合其造像规格;其二,

就面相而言,此尊造像脸型宽大,面部饱满,

尤其杏仁状大眼更是丹萨替造像典型的艺术表

现方式;其三,造像四肢粗壮浑厚,躯体饱满

充实,四肢肥大厚实,整体气力充盈,充分表

现了雄浑壮阔的艺术气韵,是丹萨替造像普遍

的艺术表现;其四,造像身上多种组合的繁复

装饰,这种装饰样式无疑是受到尼泊尔造像的

影响,在丹萨替造像中普遍流行;其五,此像

装饰绿松石等各色宝石,品种繁多,遍布全身,

这是丹萨替造像的传统特色;其六,此像莲座

低矮,莲瓣饱鼓 ,红铜基底鎏金,胎体十分

厚重,亦符合丹萨替造像特征。由以上几个方

面可知,此尊不空成就佛像具有西藏丹萨替造

像鲜明的风格特征,可以明确判定,此像就是

来源自丹萨替寺舍利灵塔上供奉的佛像,为寺

庙佛塔上的“大宝装饰”。

丹萨替寺佛像十分稀少,目前散见于各大小公

私博物馆、私人收藏、艺术市场和拍卖会上,

据初步统计,总数约 100 余尊。因此丹萨替造

像在国内拍卖市场上一经问世都是喜马拉雅艺

术收藏圈一个不小的事件,2017 年北京保利

春拍上一尊 14-15 世纪的丹萨替大随求佛母就

以 3450 万人民币拍出(图十一)。2019 年北

京保利秋拍,一尊 14 世纪丹萨替寺普巴金刚

以 1782 万人民币易手(图十二)。而以密集

金刚坛城中的密教造像在丹萨替所有题材造像

里是最少见的,据资料显示,除开篇提到的邦

瀚斯释出的那件外,仅有北京首都博物馆收藏

的 14-15 世纪丹萨替寺的相似密教本尊像可做

比较(图十三),除此之外再无同例。

做为此次中贸圣佳 2022 年秋季拍卖会的封面

作品之一,此尊 14-15 世纪丹萨替密集不动金

刚坛城不空成就佛造像风格明确,工艺精巧,

构思奇特,完美将尊神的忿怒神格和艺术美感

融合阐释,彰显了极高的艺术造诣,是近年来

少有的精品佳作,我们希望借由此尊造像以中

贸圣佳之名,续写丹萨替寺的金色辉煌!

第198页

图十三、北京保利 2019 年秋拍,14 世

纪丹萨替寺普巴金刚,成交价:RMB

17,825,000

图十四、密教本尊像,14-15 世纪,丹萨

替寺,北京首都博物馆藏

图十二、北京保利 2017 年春拍,Lot5816,14-15 世纪

大随求佛母,成交价:RMB 34,500,000

图六、纽约邦瀚斯,2014 年 3 月 17 日拍品 图七、香港邦瀚斯 2019 年秋拍,14-15 世纪丹萨

替寺密集不动金刚坛城大日如来

图八、不空成就佛,14 世纪,丹萨

替寺,瑞士瑞特伯格博物馆藏

图九、海外私人藏家收藏 图十、不空成就佛,14 世纪,丹萨替寺,

拉萨西藏博物馆藏

图十一、四臂佛母像,15 世纪,丹萨替寺,西藏

拉萨布达拉宫给藏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线上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