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bookData.followerCount}}
{{!bookData.isSubscribed?'关注':'取消关注'}}
业技术推广,加快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凸显了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对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农业部自 2004 年底启动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以来,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渔业、生猪、奶牛和农机等为重点,按照“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联动抓户”的原则,在全国 212 个县实施,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快速通道,二是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和农作物产量,三是创建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新机制。为全面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探索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推进农业科技入户的机制和模式,我部决定从 2007 年起,在石家庄市、临沂市、周口市、宿州市和绵阳市等五个地市整体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涉及 46 个县(市、区),其中在安徽省宿州市4县区整体开展以小麦和玉米(棉花)为主的科技入户。实践证明,推进科技入户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跨越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符合当前农业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是在现行农业科研、推广体制框架下,构建有利于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农技推广新机制。整体推进工作试点,是创新推广机制,将农业科技入户工作推向更高阶段的有益探索。农业科技... [收起]
[展开]
{{!bookData.isSubscribed?'关注':'已关注'}}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51页
盖全国的农业干部教育培训网络,拥有一支能够适应现代培训、教学、科研、咨询、服务的教职工队伍。培训中心先后被北京市教委定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培训考点,被国家经贸委定为工商管理培训点,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定为全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点,被全国工商联定为农业产业商会培训基地,多次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农业部“文明单位”。近年来,培训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培训规模逐年扩大,2005年突破 1 万人次;实行无障碍、标准化和人性化的星级服务,培训质量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农业干部教育培训特色,为提高农业干部的素质,推动“三农”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将在农业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组织实施《“十一五”农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为建设成为培训新型农业干部的基地,提高农业领导干部素质和本领的熔炉,开展农业干部国际培训交流的窗口而努力奋斗。
我们愿意继续与地方农业部门进一步加强合作,开展农业系统干部培训,为提高全国农业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而共同努力!祝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作者:胡永万,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6 年 4 月 25 日)
第152页
加强技术指导员培训加快推进科技入户工作方才,安徽省农委周主任、宿州市人民政府李市长、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杨处长,分别做了讲话,对举办这次培训班和抓好科技入户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受感动、启发和鼓舞。我们要认真贯彻讲话精神,确保培训班取得实效。为贯彻落实 2007 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做好首批农业科技入户整市推进试点工作,提高技术指导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使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能够更好地开展技术服务,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我们受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的委托,承办了宿州市农业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培训班。首先,我谨代表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对各位领导和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充分认识开展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培训的重要意义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现代农业为主题,对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全面部署,并将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作为重要战略措施之一,指出要“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形成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继续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健全公益性职能经费保障机制,改善推广条件,提高人员素质。继续支持重大农
第153页
业技术推广,加快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凸显了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对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农业部自 2004 年底启动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以来,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渔业、生猪、奶牛和农机等为重点,按照“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联动抓户”的原则,在全国 212 个县实施,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快速通道,二是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和农作物产量,三是创建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新机制。为全面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探索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推进农业科技入户的机制和模式,我部决定从 2007 年起,在石家庄市、临沂市、周口市、宿州市和绵阳市等五个地市整体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涉及 46 个县(市、区),其中在安徽省宿州市4县区整体开展以小麦和玉米(棉花)为主的科技入户。实践证明,推进科技入户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跨越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符合当前农业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是在现行农业科研、推广体制框架下,构建有利于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农技推广新机制。整体推进工作试点,是创新推广机制,将农业科技入户工作推向更高阶段的有益探索。
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第一个任务目标就是组织各级各类科技单位和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配
第154页
套技术,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技术指导员的主要职责任务是,在技术指导单位的组织领导下,根据该县科技入户工程实施方案,结合科技示范户实际情况,制定分户技术指导方案;指导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开展科技示范户培训,提高科技示范户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要求技术指导员具有一定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熟悉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农业技术指导员资格证书;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熟悉农民的基本情况和技术需求,能承担 20 个左右科技示范户的技术指导任务。因此,开展对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进行全面培训,提高技术指导员的综合素质、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十分必要,是加快推进科技入户工作的关键环节。为配合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做好整市推进工作试点,今年将对 103 个部级小麦示范县(包括以小麦科技为主整体推进科技入户试点工作的4 市31 县)的技术指导员进行培训。
二、共同努力,确保培训班圆满成功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对这次培训班非常重视,在课程设计、教师选择以及培训组织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委派杨礼胜处长亲临指导,并做专题讲座。
第155页
本期培训班是一期试点培训,我们按照要求,做了认真准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培训内容共分为八讲:第一讲,通解《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和《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管理办法》及技术指导员的岗位职责、工作原则、方式、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二讲,小麦田间管理;带三讲,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第四讲,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及小麦氮肥后移;第五讲,小麦品质调优栽培技术、加工及产业化;第六讲,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第七讲,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第八讲,小麦区域布局与展望。这些课程,我们聘请农业部主管司局的领导,科技入户小麦首席专家,小麦栽培、水肥、植保、加工及销售等七位专家讲授。他们具有深厚的政策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培训采取理论授课与案例教学结合,交流与研讨结合。培训共安排两天时间,22 日晚上安排一个研讨交流,重点是交流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工作做法和经验;当前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工作形势与任务、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结合实际,如何更好地发挥技术指导员在推进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中的作用。我们还为准备了《培训讲义》等4本教材,供大家参阅。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培训,使技术指导员及了解科技入户工作的政策措施,又学习使用的农业生产科技知识,达到提高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
第156页
现就办好这期培训班提三点要求:这次培训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希望大家珍惜脱一要集中精力认真学习。产学习机会,抓紧时间、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广泛交流,通过沟通信息、学习知识、了解政策、探讨问题、掌握技能,切实做到学有所获,努力提高做好科技入户工作的本领。
二是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按时作息,对学员上课、研讨交流进行考勤,临时外出需向班主任请假。每次上课前提前5 分钟进教室,上课时关闭手机或置于振动状态,但不得接打手机,不得随意走动、吸烟、聊天。三是注意安全。学员按培训班统一就餐,一般不要在外面就餐,注意饮食卫生。就寝注意防火防盗,妥善保管自己的贵重物品。外出注意交通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在培训期间,大家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有什么建议和要求,请及时向班主任或会务组提出,我们将尽力为大家做好服务。三、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农业干部培训工作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是农业部直属的干部培训机构,与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中共农业部党校系一套机构、两个法人、三块牌子。发展方向是建设成为新型农业干部培训的基地、提高农业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熔炉、开展农业国际交流合作的窗口。主要职责任务是承担农业部系统领导干部培训、地方农业领导干部培训、全国中高级农业专业技
第157页
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培训,还承担中组部、人事部的领导干部调训工作。单位地处北京昌平区回龙观,校园占地110亩,建筑面积 5 万平米,拥有350 多个床位,接待各种大中型培训和会议。培训中心内设六个培训部门,还依托各地农业院校建有 16 所分院,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农业干部教育培训网络,拥有一支能够适应现代培训、教学、科研、咨询、服务的教职工队伍。培训中心先后被国家经贸委定为工商管理培训点,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定为全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点,被全国工商联定为农业产业商会培训基地,被中央国家机关和全国人大定为会议定点单位,多次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农业部“文明单位”。近年来,培训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培训规模逐年扩大,2006 年达到1.3 万人;实行无障碍、标准化和人性化的星级服务,培训质量不断提高,基本做到了受训学员、派出单位和主管部门三满意,被中央党校国家机关分校评估为办学质量优秀单位,被国管局评估为财会人员继续教育优秀单位。
同志们,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干部培训工作。去年以来,中央在加强干部培训工作方面有四次大的举措。1 月21日,颁发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5 月31 日,胡锦涛总书记为第二批全国干部培训教材撰写了序言;10 月份,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干部培训工作;12 月13 日,中央下发了《2006—2010 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对抓好干部
第158页
培训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大力开展农业干部培训营造了良好环境,提供了政策依据。开展农业系统干部培训、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既是当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也是农业部党组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任务。这次我们与安徽省农业部门联合举办农业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培训班,把培训班办到基层,是创新农业干部培训方式、更好地为“三农”服务的有益尝试。我们希望继续与地方各级农业部门加强多种形式的合作,积极开展农业系统干部培训、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为提高全国农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最后,对安徽省农委、宿州市人民政府及市县农委的领导和同志对这次培训班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所做的组织服务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祝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作者:胡永万,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7 年 3 月 22 日在安徽省宿州市农业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培训班上的讲话)
第159页
以良好的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今天上午,董涵英局长给我们农业系统纪检监察干部上了生动的一课,很受教育和启发,对我们正确把握反腐倡廉形势,全面履行岗位职责,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6 年 5 月 1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同志在农业部视察工作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以良好的作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命题。这一命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针对性,我们农业系统的同志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吴官正同志讲话的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进一步转变职能和作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天,我以“以良好的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为题,与大家交流,谈谈三个方面的学习体会。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情况大家知道,新农村建设是去年底以来,网上点击率最高,人们谈论最多的一个词。现在进展如何?大家很关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新农村建设作了进一步部署,今年初中央中央1 号文件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 月14 日,胡锦
第160页
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作了重要讲话,对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 1 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一)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今年 3-5 月,我部组织10 个调研组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 175 个村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调研,对各地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有了基本了解。
第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产生了巨大社会效应。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后,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响应,迅速行动,纷纷学习宣传,统一认识;出台政策,制定规划;加大投入,强化支持;试点示范,积累经验。在社会上形成了方方面面“想新农村、议新农村、建新农村”的良好氛围。各地反映,从来没有哪一项部署,像这次一样集中地调动了这么多部门支持“三农”的积极性。新农村建设在乡镇村屯也已是家喻户晓,农民对中央政策交口称赞,对新农村建设充满期待。第二,广大农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焕发出饱
第161页
满热情和创造精神。这次调研的175 个村,在资源条件、发展水平、经营模式等方面差别很大,在全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绝大多数村都已经采取具体的建设措施,一些村出现了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有的是老典型迈出了新步伐,那些基础比较雄厚、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先进村,纷纷按照“五句话、二十个字”的新要求,出台新的建设举措,争取更上一层楼;有的是示范村先行一步,各级示范村正在紧锣密鼓制定规划、实施项目、开展建设,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大成效;有的是企业带动建设新农村,企业家支持家乡建设,或是企业通过新农村建设发展二三产业,开展生态、民俗旅游,或是强村兼并弱村、带动弱村;有的是自力更生抢抓新机遇,依靠自身实力千方百计加大建设力度,加快建设步伐。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由于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初步形成了工业企业带动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畜牧养殖带动型、休闲产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带动型、旅游产业带动型、合作组织带动型、劳务经济带动型等八种新农村建设模式。总之,在中央政策的感召下,亿万农民迸发出巨大的创造热情,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整个新农村建设呈现开局良好的喜人形势。
第三,一些地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和农民尚有较为严重的“等、
第162页
靠、要”思想。调研发现,基层干部虽然对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很清楚,但是说起如何结合实际推进工作,不少人却表示要等上面布置;多数农民也没有把自己摆进去,表示“上面要干啥就干啥”。部分村干部认为提不提新农村建设,对抓建设促发展没有区别。在甘肃省凉州区达桐村,一些群众说,“啥农村,都是干部的事儿;刮风呢,老百姓还不是一样活”。
二是包办代替,农民参与不进来。调研发现,地方政府和部门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非常高,工作力度也很大,但是缺乏引导和激发农民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的有效措施。调研人员看到,很多县乡的新农村规划,是规划部门做出来的,农民没有说话的机会。然而,大部分农民知道,新农村建设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有愿望参与进来。接受调查的农民大都支持新农村建设,并表示会积极投身其中,愿意参加兴修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等义务劳动。三是盯着村容村貌作表面文章。调研发现,一些地方干部对于新农村建设存在模糊认识,思想上希望立竿见影、早见实效,指望两三年工夫就能建成新农村,索性提出全部拆除现有住房,实现村民的整体搬迁,而不顾做法的可行性以及农民的自愿与否。一些地方的规划不切合农村实际,损害了农民利益。成都市双流区昆山村按照规划统一建造新房,将农民集中居住,所有房子都呈欧式风格,外观非常漂亮。
第163页
但是调研员到村民家中却看到,外面看似车库的房子是厨房、杂物间和猪圈,厨房与猪圈窗户相连,很不卫生。该村为了村庄整治,还调减了房基面积,并且要求村民修缮房屋。村民朱金全为此花了 4 万元钱,其中市里按占补平衡补助了1.8 万元,他自己拿出了 1 万多元,还向银行贷了1万元款。他说,现在最大的烦恼是如何偿还贷款。四是热衷于立招牌,不一定真干事儿。在河北农村发放调查问卷,结果老百姓最担心的是“大拆大建,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为先的思想在一些地方还非常严重。被浙江省永康市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荆山夏村,不顾村民们反对,撤迁旧屋占用良田,统一建造村民别墅工程,首批已封顶尚未完工的 111 幢别墅群,又因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成了烂尾楼,村民怨声载道。
五是试点与整体工作脱节,好看不耐看,好听不能学。一些地方把资源过分集中在少数试点村上,缺乏代表性,好是好,就是学不了。比如江苏江阴市的华西村,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成为年产值超过 300 亿元的现代化小城镇,每家资产过百万元,要求中西部地区来学习显然是不现实的。再如昆明郊区的福保村,是不是云南省的每个村都可以效仿?这些情况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重而道远,我们面临艰巨的任务、光荣的使命。(二)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第164页
在新农村建设掀起热潮的同时,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在去年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较大幅度增加、农村各行业协调较快发展的基础上,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局较好,运行平稳。这说明新农村建设落到了实处,推动了“三农”工作。主要呈现七个特点:一是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新农村建设。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改善。特别是在投入上明确提出“三个高于”的原则,使中央财政农业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扩大已有的农业项目资金。良种补贴由 38.7 亿元增加到 40.7 亿元,农机购置补贴由3亿元增加到 6 亿元,农民培训经费由4.5 亿元增加到7 亿元,测土配方施肥补贴由 2 亿元增加到5 亿元,畜禽良种补贴由2000万元增加到 1 亿元,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经费也得到充分落实,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增加新的支持项目。如部门预算中新增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补贴项目,致力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新增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试点项目,支持农村养殖环境治理公益事业,推广畜牧业健康养殖方式;新增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项目,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在中央
第165页
政策的引导下,各地加大支农力度,出台惠农政策措施。广大农民对中央的政策非常满意,发展农业生产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高、干劲足。农村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二是夏粮生产形势较好,全年粮食生产保持稳定有一定基础。冬小麦面积与去年持平,土壤墒情适宜,苗情正常偏好。如果后期不遇到大的灾害,预计产量呈持平或略增态势。粮食意向播种面积 15.67 亿亩,比上年略有增加。13个主产区意向粮食种植面积增加 600 万亩左右,其中有10个主产省面积增加。初步预测,全年水稻、小麦意向种植面积增加,玉米、大豆面积减少。
三是农民现金收入较快增长。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94 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 0.4 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人均447 元,同比增长 17%。出售农产品现金收入人均402 元,同比增长6.4%。农民家庭二三产业生产经营现金收入人均153 元,同比增长16.4%。财产性现金收入人均 32 元,同比增长14.9%。转移性收入人均 49 元,增长 22%。四是农村各业运行平稳。今年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各行业运行整体平稳。种植业面积有增有减,优质比重继续增加。棉花面积恢复性增加。糖料、蔬菜、烤烟面积有所增加,油料面积继续减少。优质专用农产品比重扩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趋势明显。畜牧业基本平稳。
第166页
一季度全国肉类总产量 2560 万吨,同比增长4%;奶类产量650 万吨,同比增长 12%。渔业平稳发展,一季度水产品产量 884 万吨,同比增加 3.5%。农机生产销售开局良好,农民购机积极性提高,农机市场持续增长,大中型拖拉机增速迅猛。农垦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态势良好,一季度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10.4%。乡镇企业开局平稳,一季度实现增加值12900亿元,同比增长 12.2%。
五是主要农产品价格总体稳定。一季度市场粮价仍延续去年走势,同比小幅回落,但月度环比已止跌趋稳。棉花价格高位居稳。天然橡胶价格上涨,需求旺盛。猪肉和禽产品价格同比较大幅度下降,牛、羊肉价格小幅上升。水产品价格基本持平。蔬菜价格整体上涨。六是动物防疫形势基本稳定。禽流感疫情形势有所好转,部分省(区)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兽用疫苗和兽药市场监管力度加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稳步推进。一季度,全国共发生4 起(其中候鸟疫情1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口蹄疫疫情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七是农民外出就业继续增加,务工环境有新的改善。国务院发出《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在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规范劳动管理、加强就业服务和培训、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做出了新的努力。用工企业普遍提高工资,改善工作条件。农民工培训
第167页
“阳光工程”稳步推进。许多省份专门制定了农民培训计划,并加大了支持力度。农民外出就业秩序进一步改善。(三)围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三农”工作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平稳,主要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定、完善、强化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行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级农业部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目标,落实中央决策和部署,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重要部署。我部提出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就是要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拓展农业发展领域和途径,促进农村产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提升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支撑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制定下发了《农业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部署的实施意见》,对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系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二是实施“九大行动”,着力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各项重点工作。按照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增目标”,我部启动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行动、农业科技提升行动、畜牧水产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生态家园富民行动、禽流感等重
第168页
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通过“九大行动”的实施,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各项重点工作扎实展开。从前四个月情况看,“九大行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顺利推进,有的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三是加大支农政策落实力度,开展政策和重点工作部署落实的督查指导。为更好地适应农业生产特点,加快项目执行进度,我部本着早确定、早下达、早执行的原则,在3月初就与财政部联合提前下达了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及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实施方案,项目资金已拨付到省。同时开展了春耕生产督导、新农村建设百村调研等督导、调研活动,促进各项政策的落实。四是努力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推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全面启动科技入户工程。今年规划在200 个县培育20万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 400 万农户。目前,已经确定了200 个科技入户示范县,推介发布了2006 年50 个主导品种和 20 项主推技术,印发了 20 万册《科技示范户手册》和1万册《技术指导员手册》,免费发放给科技示范户和技术指导员,推动各地加强春耕生产技术服务和指导。组织开展春季科技服务活动,积极推进农民科技培训,初步确定了全年中央财政投入 6 个亿,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50 万人的工作任务。同时,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力度,加强农作物特别是小麦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控。五是努力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积极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各项部署,保持了动物防疫形势的基本稳定。一季度全国
第169页
家禽免疫共使用禽流感疫苗 47.54 亿羽份,其中新型疫苗占四分之一左右。组织派出督查组,对各地春防工作进行督查,重点检查各地免疫情况。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精神,大力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二、深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一)认真领会中央指导“三农”工作的新理念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地创新了指导“三农”工作的理念,制定了加强和促进“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开创了“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在工作布局上,中央明确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 年提出,要把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吴邦国委员长强调,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温家宝总理强调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从 2004 年开始,中央连续三年制定了关于“三农”工作的 1 号文件,分别就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
在发展思想上,中央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为了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央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提
第170页
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并把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五个统筹”之首,这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发展阶段上,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针对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新变化,总结国际经验,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在发展方针上,提出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针对前几年农民增收困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2003 年初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对“三农”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此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使“三农”工作思想更加全面丰富,“三农”工作政策体系更加符合当前实际。新农村建设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党指导“三农”工作一系列理论、政策在现阶段集中体现和集成创新。(二)全面理解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个字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统一,体现了广大
第171页
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强烈愿望,涵盖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方面,要全面理解把握。生产发展是首要任务,生活宽裕是核心目标,乡风文明是关键问题村容整洁是重要内容,管理民主是保障措施。(三)正确把握新农村建设与“三农”工作的关系农业主要指农产品生产数量(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生产质量(品质和质量安全);农村主要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生态、村容村貌);农民主要指经济福利(收入、消费水平)和政治权益(民主、法治)。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始终是“三农”工作的基本任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三农”工作的政策目标、工作重点各有侧重。在农产品短缺时期我们突出抓农业增产,在温饱问题解决后我们突出抓农民增收,这两件大事必须常抓不懈。2004 年,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出台阔别18 年关于农村工作的中央 1 号文件,抓住了“三农”问题的核心。首次实行惠及农民的“三减免、三补贴”政策,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放开粮食购销价格,对部分粮食主产区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2005 年,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主题,出台中央1 号文件,抓住了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中央首次对粮食主产县和财政困难县乡实行奖励补贴,对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
第172页
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提出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加快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8 个省(区、市)提前全部免征了农业税。2006 年,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出台在中央 1 号文件,抓住了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首次提出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转向农村,明确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义务教育,要求用三年时间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特别是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延续了 2600 年的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央立足全局作出建设新农村的决策部署,是对“三农”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目标。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明确“三农”工作的方向,有利于凝聚各方面的力量,有利于进一步鼓舞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干劲,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因此,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全面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统揽“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措施和总抓手。
(四)不断深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律的认识,进一步理清农业部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这些新的认识和思路,杜青林部长概括为为四个点,即把握基本点、突出着力点、抓住切入点、统筹关节点。一要把握基本点,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按照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部署,坚持基本原则,正确处理各方面重大关系,始终保持工作的正确
第173页
方向,坚持强化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强化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作用。要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全部工作,按照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办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自身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众的承受能力,珍惜土地,保护耕地,不大拆大建,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二是强化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把发展农业生产放在首位,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做强做大粮食产业,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园艺产业,调整提升乡镇企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不断增强。三是强化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切实尊重农民的意愿,根据农民意愿开展建设。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切实保护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防止侵害农民土地权益、加重农民负担、增加乡村债务等现象,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发展和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激发广大农民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调动他们的建设热情和创造潜能。四是强化体制机制的保障作用。进一步完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快改革步伐,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建立党和政府各工作部门合力、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机制;建立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辛勤劳动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激励机制;建立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
第174页
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
二要突出着力点,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重点工作。要深入研究新情况,切实解决新问题,更加注重新农村建设的实效性,加快“九大行动”实施步伐,努力在重点领域尽快取得积极进展。一是以制定规划为先导,通过规划引导新农村建设。要注重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与建议,组织专家指导县、乡、村开展规划制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制定中长期规划,又制定分阶段实施方案、制定年度建设安排。规划不仅要指导村庄建设,更重要的是要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以后,应分清轻重缓急,分步实施,扎实推进,防止急于求成,造成浪费。二是以增粮增收为中心,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始终绷紧粮食生产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切实做到稳定面积、优化结构、提高单产、节本增效、提升能力。必须始终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切实保障务工农民合法权益,稳定、完善、强化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防止加重农民负担。切实把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三是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坚持不懈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争取加大投入,加快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村生产力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动员组织农民积极参与农田水利等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灾
第175页
能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步伐,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加强动物疫病特别是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四是以加强农民培训为载体,全面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农民培训,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大力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特别是要以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知识为重点,加强对农村青年的示范性培训,提高农民的务农技能和素质。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实施力度,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和城市就业的能力和竞争力。五是以为农民群众办实事为抓手,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从农田水利、改水、改厕、改灶、改电、改路等农民最关心、最期盼的事情做起,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完善农业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推广新机制,满足广大农民对实用科技的迫切需要。加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三电合一”,为农民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强化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三要抓住切入点,进一步明确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下移工作重心,找准能够直接作用到基层、落实到农户的工作突破口。在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四大支撑。一是产业强村。抓住“一村一品”不放,在发挥特色和优势上动脑筋,在延
第176页
长产业链、开拓市场上下功夫,推进乡村培育主导产业,通过“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增强村的经济实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二是科技兴村。按照“便捷、易行、实用”的原则加快推进科技入户。“便捷”,就是要转化快;“易行”,就是让农民容易接受;
“实用”,就是要见效果,能使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产增收。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农民科技书屋等活动。三是生态建村。积极推广农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加强生态家园建设,帮助农民解决生活燃料短缺问题,带动种养业发展。发展太阳能利用,开发农村清洁能源。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农村家园清洁、水源清洁和田园清洁。以村为单元,建立乡村物业。四是人才带村。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农村基层负责人培训计划,造就一大批种养能手、经营能人和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带头人,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村能人带领乡亲建设家乡。尤其要培养一大批忠诚于家乡事业、懂经营会管理、能够驾驭全局、为人正直办事公道的村干部,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四要统筹关节点,努力形成新农村建设工作新格局。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整合全社会资源来共同推进。从目前一些地区的实践看,建立“省部共建、主抓靠县、行动在村、实惠到户”的
第177页
工作新格局,有利于各部门、各地区明确职责,促进上下联动、内外结合、形成合力。省部共建,就是要充分发挥省级政府、中央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能作用和优势,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主抓靠县,就是要充分发挥县(市)承上启下、联结城乡的枢纽作用,主要依靠他们引导外部力量,整合内部资源,加强规划指导和公共服务,帮助村级解决具体问题;行动在村,就是规划制定、项目实施、村民动员等等都要由村来组织付诸行动,各级政府都不能包办代替;实惠到户,就是要把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体现到户,确保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三、以良好的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一)运用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
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实践,我部着力转变职能和作风,做到“六个健全和六个完善”,即健全完善政策落实制度,强化指导服务职能;健全完善科学决策制度,强化决策服务职能;健全完善行政审批综合办公制度,强化综合服务职能;健全完善重大项目监管制度,强化管理服务职能;健全完善办实事制度,强化为农民服务职能;健全完善解决突出问题制度,强化维护农民权益服务职能。明确了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积累了“六个必须”的经验,即必须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必须把党员先进性要求具体化并付诸行动,必
第178页
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必须坚持“两不误、两促进”,必须坚持务求取得实效,必须坚持落实领导责任制,构建了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这些成果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把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落脚点,认真履行职责,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务求实效。吴官正同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用良好作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命题,要求既要支持和保护广大基层干部因地制宜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又要防止搞脱离实际、做表面文章;《讲话》强调了在新农村建设中维护农民利益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指出要切实解决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几方面突出问题,要求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注重建立健全维护群众利益的长效机制;《讲话》深刻阐述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制度创新的重大意义,提出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建立和完善行政许可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行政审批权和行政执法权的监督,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机制。我们要深刻认识良好作风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极端重要性,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政绩观,坚决贯彻中央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五要五不”的要求(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协商,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自觉做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第179页
要大力实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九大行动”,加大资源整合和项目实施力度,特别要加快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工作进度,建立“省部共建、主抓靠县、行动在村、实惠到户”的工作格局,大力推进产业强村、科技兴村、生态建村、人才带村。我部已在每一个省区市确立一个新农村建设联系县,每个联系县确立一个示范村和两个联系点,派出干部和专家对已确定的联系县和示范村、联系村进行指导,抓紧制定建设规划,扎实推进各项建设。5 月11 日,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与农业部新农村建设联系县四川仪陇县的三位村党支部书记共同商量三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他强调,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你们还要把规划拿回去征求农民的意见,符合百姓的意愿才好实行。(二)着力解决侵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农民权益,以深厚的感情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2005年是减负工作开展以来成效最显著的一年。全国农民直接承担的税费总额为 324 亿元,比税费改革前的1999 年减少923亿元,比上年减少 258 亿元;农民人均负担35.7 元,比1999年减少 104.4 元,比上年减少 28.7 元。全年没有发生涉及农民负担恶性案件,这是十几年来的第一次。中办、国办对2004年全国发生的 3 起涉及农民负担的恶性案件进行了通报。2005 年全国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的村为9.5 万个村,占全国总
第180页
村数的 15%,筹资总额 28.89 亿元,村均3.04 万元。与上年相比,开展一事一议的村数略有下降,但筹资总额和村均筹资额都有增长。
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任务仍很艰巨。一方面,取消农业税后,在一些地方领导头脑中产生了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已大功告成的思想,多年来形成的农民负担问题是高压线的意识有所淡化。另一方面,农民负担表现形式有了新的变化。集中表现为“三个转移”,即由农业税费向行业性收费转移,由政府性收费向经营性收费转移,由对农民收费向学生和村集体收费转移。有的地方借经营服务为名,搞各种名目的收费,这些问题在水价、电价、教育、建房、土葬等方面都有表现,与过去加重农民负担的做法相比,这些问题农民群众辨认难、有关部门查处难。
积极推动农村综合改革。科学把握减轻农民负担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认真解决一些地方认为取消农业税后农民已没有负担的模糊认识,切实纠正有的地方存在的向农民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行为,防止出现借新农村建设之机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进一步落实减轻农民负担“四项制度”。把涉农收费、上级转移支付资金、补贴补偿款等各项政策落实情况纳入监管范围。实行专项治理和综合治理相结合,有效遏制农民反映强烈的各种名目的乱收费和集资摊派行为。继续强化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完善对涉及农民
第181页
负担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理办法。尽快修改完善《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逐步建立以政府补助资金为引导、筹补结合的农村基础设施等公益事业建设投入的新机制。二是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近年来,积极探索了村级财务管理经常化的四种主要模式,即委托代理服务制有30.7 万个村,村会计集中办公制有21.5 万个村,农村会计委派制有 1.9 万个村,村账自我管理,部门监督与民主理财相结合约有 10 万个村。2005 年开展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共查出违纪单位为 20142 个,违纪金额9.3 亿元,贪污案件 3414 件,贪污金额总数为6961 万元,受到党纪政纪处理的 6522 人,受刑事处理的372 人。初步构建了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农业部与监察部联合下发了《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与财政部共同制定颁布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目前,全国有96%的村实行了财务公开。
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与债务问题比较突出。据我部2005年统计,全国村级集体经济当年无收益的村26.3 万个,占汇总村数的 42.8%,无收益村比重比“九五”末扩大18.9个百分点;在当年有收益的 35.2 万个村中,集体经济收益5万元以上的村仅为 13.1 万个,其中收益10 万元以上的村仅为 4.5 万个,占总村数的 7%。同时,村级债务的压力越来越大,据我部对一些监测点的分析,村均负债总数一般比1998
第182页
年上升了 2—3 倍。这些情况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和管理的难度。
要制定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政策意见,积极探索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有效模式,推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加快构建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化建设的基本框架。提高监管水平,坚决制止挪用、克扣政策性补贴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研究,积极探索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好模式。
三是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近几年,乱占农民土地的情况十分突出,在农民上访案件中上升到第一位。农业部要会同有关部门以解决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征用和农民工流动就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大《农村土地承包法》贯彻落实的力度,在继续抓好土地承包合同、证书、地块和面积四到户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信访督办和巡视督查制度,研究制定土地承包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积极推动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四是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要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推动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农民工流动和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促进解决务工农民工资拖欠问题。认真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加大农民工转移培训的力度。建立和完善对农民工的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体系。
第183页
五是强化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积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依法履行职责。全面贯彻落实《农业生产资料监督管理工作暂行规定》,加大市场整顿力度,大力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定点农资市场创建活动,启动农资信用建设,不断改进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和服务。进一步落实农资打假工作责任制,严厉查处制售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的坑农害农不法行为,实现农资市场监管与打假经常化、规范化。加强农资价格监测,促进农资市场稳定。
(三)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不断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以清廉的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和反腐倡廉教育。开展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的教育,促进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修养,促进各级党组织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制度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强化制约监督,为党风廉政建设奠定基础。扎实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精神境界,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进一步抓好党员干部的理论武装工作,落实好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制度。推进廉政教育进课堂、学习党章教育进课堂、荣辱观教育进课堂,加强党员干部队伍思想道德建设和廉政建设。在乡村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党
第184页
的优良传统教育、权力观教育以及学习党章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群众观念和法纪意识。二是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认真落实办事公开制度,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凡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应当公开的都要公开。科学制定相关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督促乡村落实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诸如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决策、各级政府出台的新农村建设惠民政策、乡村两级对新农村建设各项资金的到位和使用情况、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宅基地审批等乡镇政务和村务及时向农民公开, 让群众心中有数,并接受群众监督,保证乡、村干部公道廉洁办事,防止出现损农、坑农事件发生。
三是大力加强作风行风建设。扎实推进学习型、务实型、创新型、效率型、和谐型和清廉型机关建设。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和执法监察,促进农业系统各单位依法行政,依法行使职权,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切实执行减轻农民负担各项政策,认真落实办事公开制度,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广泛开展多种便农、利农的服务活动,尊重和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经常查找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防范损害农民利益问题的发生。四是努力解决农民群众上访难问题。要构建和谐平安新
第185页
农村,就必须畅通“民声通道”,切实解决农民群众上访难问题,使农民群众遇到的问题能及时得到反映和处理。当前,大多数上访问题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彻底解决需要一定的程序和过程。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党章》赋予纪委的组织协调职能,进一步畅通基层信访渠道。一是检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联合办公,共同把农民群众的上访问题解决好。对因责任心不强、办事拖拉、推诿扯皮造成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和答复并导致严重后果的,要严格追究有关人员的直接责任,并视情况追究领导责任;二是加强基层信访组织建设和基层信访制度建设,在乡村多个层面,设立预警信息直报点,并发挥好预警信息员的作用,鼓励他们主动了解情况,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积极予以化解,化解不了的,及时向上报告,保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变事后纠正为事前防范;三是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访活动,通过扎实推进“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变“群众到机关上访”为“干部下基层接访”,使“接访”扩展到村、到组、到户,切实解决农民群众上访难问题。通过开展下基层大接访活动,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引导群众依法信访,逐级上访,署名上访,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以合理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186页
四是大力查办违法违纪案件。重点查办领导干部利用审批权谋取私利的案件,严肃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特别是搞形象工程、严重增加农民负担并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因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引发恶性事件的案件,克扣农民各项补贴资金的案件,贪污、挪用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案件,假新农村建设之名、行农村“三乱”之实的损农、坑农案件,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对反映强烈、造成严重后果的损害群众利益问题,还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追究单位主要领导的领导责任,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四)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以严明的纪律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加强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监督检查,坚决防止和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的错误行为。要从严肃政治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的高度,教育和引导广大基层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严把新农村建设政策宣传、规划决策和贯穿执行几个关键环节,坚持新农村建设“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自始至终把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抓好。对不顾群众承受能力 ,搞强迫命令、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的行为,坚决进行纠正和处理,确保农民群众看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效,使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惠及
第187页
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二是组织开展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检查。通过监督检查,总结经验,规范行为,推动政策落实,切实把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原原本本地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农户。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阳奉阴违、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认真落实中央规定的做法,情节较轻的要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依据有关法规作出严肃处理。去年底,驻农业部监察局对河南禹城县农业部门几名领导干部以惠农政策为名,行推销化肥之实的案件派员进行了督查,建议地方党委、政府对有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并向全国农业系统发出了通报,维护了中央惠农政策的严肃性。三是加强对农业建设项目资金监管。我部在项目监督检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问题较多的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农业项目管理的现状确实令人堪忧。重争取项目,轻项目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前期工作不扎实的问题仍未根本解决,擅自变更建设地点和内容的现象十分突出,财务管理不规范、配套资金到位率低、项目建设进度缓慢等问题仍然大量存在。对违规的8 省3 地区26县分别采取了冻结资金、限期整改和停止安排农业项目等处罚措施。
健全完善农业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加强项目管理人员培训。完善项目监督检查办法和相关工作制度,确保资金专款
第188页
专用。实行项目责任追究制度,形成有效的建后管护机制。开展“九大行动”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项目建设中的违规违纪问题,对以权谋私的案件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对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堵塞漏洞,严加防范。要督促乡村两级加强对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监督管理,健全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制度,完善资金管理办法,确保资金专款专用,防止贪污挪用新农村建设资金、截留村级新农村建设资金、克扣农户各项补贴、虚报冒领新农村建设资金等问题的发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的提出,对农业系统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吴官正同志的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和领会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要求和任务,明确在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工作如何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思路和措施,要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加强培训,自觉接受监管,不断提高做好农业纪检监察工作的本领,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作者:胡永万,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6 年 5 月 27 日在农业系统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上的报告)
第189页
推动新农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大家知道,新农村建设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半年多来,在社会上逐步形成了方方面面“想新农村、议新农村、建新农村”的良好氛围。各地反映,从来没有哪一项部署,像这次一样集中地调动了这么多部门支持“三农”的积极性。新农村建设在乡镇村屯也已是家喻户晓,农民对中央政策交口称赞,对新农村建设充满期待。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研究,大家对建设新农村的认识逐步深化,建设新农村的思路也进一步清晰。借此机会,与大家一起交流如何推动新农村建设开好头起好步的问题,下面从深化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和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三方面来介绍。
一、深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这部分主要讲四点:一是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二是认真领会中央指导“三农”工作的新理念;三是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四是深化对新农村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理清农业部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一)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去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新农村建设作了进一步部署,今年初中央 1 号文件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
第190页
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 月14 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作了重要讲话,对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温家宝总理在结业式上,强调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把握的一些重大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则要求和政策措施,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作了进一步部署。
5 月 16 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同志亲临农业部视察,明确提出了用良好作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命题。他要求“既要支持和保护广大基层干部因地制宜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又要防止搞脱离实际、做表面文章”
;
“要认真解决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注重建立健全维护群众利益的长效机制”;“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制度创新”。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部门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再一次表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中央领导同志,与亿万农民心连心,切实关心农民利益,反映农民心声。我们要以贯彻落实吴官正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进一步转变职能和作风,求真务实,抓实工作,推动新农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二)认真领会中央指导“三农”工作的新理念
第191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地创新了指导“三农”工作的理念,制定了加强和促进“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开创了“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在工作布局上,中央明确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 年提出,要把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吴邦国委员长强调,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温家宝总理强调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当作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思想,反映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认识非同一般。从实践来看,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既重农村生产力发展,更重农民利益。既重城乡统筹发展,更重制度创新。这和传统的重视农民力量而忽视农民利益的重农思想有着根本区别。在发展思想上,中央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为了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央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并把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五个统筹”之首,这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第192页
在发展阶段上,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针对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新变化,总结国际经验,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审时度势提出了“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他指出“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趋向” 。
在发展方针上,提出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针对前几年农民增收困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2003 年初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对“三农”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此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从 2004 年中央连续下发三个中央一号文件,分别就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门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2004年,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出台阔别18 年关于农村工作的中央 1 号文件,抓住了“三农”问题的核心。首次实行惠及农民的“三减免(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取消屠宰税、农业税税率总体上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三补贴”(种粮直补、粮种补贴、购买农机具补贴)政策,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放开粮食购销价格,对部分粮食主产区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2004 年,全国共有29 个省市区
第193页
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补贴总额达116 亿元,6 亿农民受益;中央财政安排良种补贴资金28 亿元,粮食主产区的大部分农民直接受益;中央财政还安排农机具购置补贴7000万元,带动地方各级财政投入补贴资金4.1 亿元,共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 10 万多台套,38 万多农户受益。2005年,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主题,出台中央1 号文件,抓住了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中央首次对粮食主产县和财政困难县乡实行奖励补贴,对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提出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加快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8个省(区、市)提前全部免征了农业税。2005 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继续扩大,全国总量达 178 亿元。2005 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2.5%,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2006 年,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出台在中央1 号文件,抓住了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首次提出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转向农村,明确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义务教育,要求用三年时间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特别是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延续了2600 年的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2006 年,全国31 个省市区全部免征农业税,与 1999 年相比全国农民减负总额达1250 亿元,人均减负约
第194页
140 元。温家宝总理强调,要把中央近年来出台的扶持“三农”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政策对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效力。
建设新农村,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依据农民是农村的主体、农业是农村的重要产业、农村是农民和农业的载体的原理,将解决“三农”问题统一到新农村建设上来,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并把它作为我们党新世纪的重大奋斗目标。新农村建设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党指导“三农”工作一系列理论、政策在现阶段集中体现和集成创新。因此,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全面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统揽“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措施和总抓手。
(三)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个字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主要是指物质层面,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指精神文明,而管理民主则属于政治文明范畴,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体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强烈愿望。社会主义新农村是21 世纪全面小康社会的农村,是实现现代化的农村,既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又包括调整完善农村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包括全面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
第195页
和党的建设,是党在农村工作的总体布局,涵盖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方面,我们要全面理解把握。生产发展是首要任务。建设新农村,必须夯实物质基础。没有生产力的提高,没有农民生活的改善,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失去了经济基础,农民也会失去积极性。因此,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中心任务,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使之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始终。最重要的是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粮食增产,全面发展二三产业,为新农村建设创造厚实的经济条件。
生活宽裕是核心目标。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增进广大人民的福祉,没有农民收入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新农村建设就会失去根本意义,也就难以得到农民的拥护和支持。因此,必须坚持把农民持续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和各方面的实惠,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乡风文明是关键问题。新农村建设不仅要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建设物质文明,而且还要建设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是建设新农村“乡风文明”的本质,包括文化、风俗、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因此,必须在农村大力发展科学文化事业,致力于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提高
第196页
农村的社会文明程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保障。
村容整洁是重要内容。加强村庄规划和整治,改变村容村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村庄是农民生产生活的聚集地,只有搞好村庄整治,在农村建设比较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才能缩小城乡差距,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其他社会事业的持续发展创造有力条件。少数地方将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就是兴建新村庄,只注重农村房子是否整齐划一,道路是否宽阔等表面的东西,是不正确的。决不能把新农村建设搞成农村新一轮的大拆大建,不能片面理解“村容整洁”。因此,必须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切实改变农村公共投入严重不足的状况,使农村面貌有明显改善。管理民主是保障措施。“管理民主”是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则是实现乡村管理民主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一个“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基层战斗堡垒,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自身造血功能;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引领农民脱贫致富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鼓励机制和制度创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
第197页
农村党建工作的新方法与新路径。(四)深化对新农村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农业部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
去年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前后,农业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宏观层面确定21 个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今年从 3 月初到 5 月上旬,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村调研,了解各地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从实践层面探讨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问题。通过调研和思考,我们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对下一步农业部门如何推进新农村建设有了更加具体的思路。杜青林部长把这些规律认识、工作思路归纳为:“把握基本点,突出着力点,抓住切入点,统筹关节点”。所谓把握基本点,就是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按照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部署,坚持基本原则,正确处理各方面重大关系,始终保持工作的正确方向。主要是坚持强化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强化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作用。要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全部工作。按照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办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自身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众的承受能力,珍惜土地,保护耕地,不大拆大建,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遵循新农村建设“五句话、二十个字”总要求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
第198页
发展的原则,科学规划,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发挥城市的带动作用。坚持以农民为本,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让农民群众能够真正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二要强化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把发展农业生产放在首位,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做强做大粮食产业,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园艺产业,调整提升乡镇企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不断增强。三要强化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切实尊重农民的意愿,根据农民意愿开展建设。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切实保护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防止侵害农民土地权益、加重农民负担、增加乡村债务等现象,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发展和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激发广大农民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调动他们的建设热情和创造潜能。四要强化体制机制的保障作用。进一步完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快改革步伐,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建立党和政府各工作部门合力、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机制;建立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辛勤劳动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激励机制;建立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
第199页
建设的参与机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
所谓突出着力点,就是要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重点工作。进一步明确新农村建设的主攻方向,努力在重点领域尽快取得积极进展。一要以制定规划为先导,通过规划引导新农村建设。要注重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与建议,组织专家指导县、乡、村开展规划制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制定中长期规划,又制定分阶段实施方案、制定年度建设安排。规划不仅要指导村庄建设,更重要的是要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以后,应分清轻重缓急,分步实施,扎实推进,防止急于求成,造成浪费。农业部已在每一个省区市确立一个新农村建设联系县,每个联系县确立一个示范村和两个联系点,并派出干部和专家指导这些村制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二要以增粮增收为中心,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始终绷紧粮食生产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切实做到稳定面积、优化结构、提高单产、节本增效、提升能力。必须始终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切实保障务工农民合法权益,稳定、完善、强化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防止加重农民负担。切实把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三要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坚持不懈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第200页
争取加大投入,加快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村生产力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动员组织农民积极参与农田水利等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步伐,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加强动物疫病特别是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四要以加强农民培训为载体,全面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农民培训,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大力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特别是要以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知识为重点,加强对农村青年的示范性培训,提高农民的务农技能和素质。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实施力度,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和城市就业的能力和竞争力。五要以为农民群众办实事为抓手,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从农田水利、改水、改厕、改灶、改电、改路等农民最关心、最期盼的事情做起,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完善农业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推广新机制,满足广大农民对实用科技的迫切需要。加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三电合一”,为农民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强化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加快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步伐,加强农村公共卫生设施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农村公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册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更多案例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册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e.stopPropagation()}">
x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