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bookData.followerCount}}
{{!bookData.isSubscribed?'关注':'取消关注'}}
— 138<br>—<br>请农业经营贷款。承办检察官通过换位思考说明情理,申诉人同<br>意提高赔付某某公司的垫付款金额。而某某公司的区域负责人曾<br>走访过申诉人,了解执行完毕可能性小。在承办检察官跨域沟通,<br>释明时间成本和执行可能后,该负责人当天即同意和解。承办检<br>察官通过分析各方需求和优劣势,精准定位和解切入口,情理法<br>并重,获得当事人认可,案件成功和解。<br>(三)积极探索枫桥式检察实践,推动相关经验上升为制度,<br>创立“四明红枫”民事检察和解品牌。余姚检察院民事检察工作<br>重视检察和解在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积极作用,多个案件<br>综合运用查明心结、阐明法理、讲明情理、释明得失方法,有效<br>化解矛盾纠纷。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背景下,余姚<br>检察院深化枫桥式检察实践,总结提炼个案中行之有效的经验,<br>制定出台《民事检察“四明”和解工作办法(试行)》。《办法... [收起]
[展开]
{{!bookData.isSubscribed?'关注':'已关注'}}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51页
— 138<br>—<br>请农业经营贷款。承办检察官通过换位思考说明情理,申诉人同<br>意提高赔付某某公司的垫付款金额。而某某公司的区域负责人曾<br>走访过申诉人,了解执行完毕可能性小。在承办检察官跨域沟通,<br>释明时间成本和执行可能后,该负责人当天即同意和解。承办检<br>察官通过分析各方需求和优劣势,精准定位和解切入口,情理法<br>并重,获得当事人认可,案件成功和解。<br>(三)积极探索枫桥式检察实践,推动相关经验上升为制度,<br>创立“四明红枫”民事检察和解品牌。余姚检察院民事检察工作<br>重视检察和解在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积极作用,多个案件<br>综合运用查明心结、阐明法理、讲明情理、释明得失方法,有效<br>化解矛盾纠纷。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背景下,余姚<br>检察院深化枫桥式检察实践,总结提炼个案中行之有效的经验,<br>制定出台《民事检察“四明”和解工作办法(试行)》。《办法》<br>明确检察和解的适用范围以及“四明”和解工作法的内涵。规定<br>常态化开展检法协作,强化监督前和再审中协同,共同推动矛盾<br>纠纷多元化解。创新性设立不支持监督申请案件“回头看”制度,<br>在作出不支持监督申请决定后的适当时机,开展事后和解工作,<br>最大程度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第152页
— 139<br>—<br>虞某与邵某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br>宁海县法院<br>一、案情概要<br>2022 年 8 月 3 日 7 时 42 分许,虞某驾驶无号牌轻便正三轮<br>摩托车(经鉴定,该车前轮制动性能不符合技术要求),沿宁海<br>县胡陈乡梅伍公路自东向西行驶至梅山村梅山 8 号附近处,车辆<br>右侧与沿胡陈乡梅伍公路梅山村梅山 8 号附近自东向西行走的邵<br>某发生碰撞,造成邵某受伤的道路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邵某<br>即被送往宁海县第一医院治疗,随后转院至宁波市第六医院住院<br>治疗,共花费医疗费 47175 元。2022 年 8 月 22 日宁海县公安局<br>交通警察大队出具事故证明一份,记载:因事故当事方未及时报<br>警,事故车辆及伤员撤离,现场时未及时做好标记及拍照固定,<br>导致部分证据无法收集,且当事人双方对事故的成因描述不一<br>致,该起事故的责任无法认定。<br>2023 年3 月3 日宁波天童司法鉴定中心根据邵某委托出具司<br>法鉴定意见书,确定邵某因交通事故致左侧第 2-8 肋骨骨折(共<br>7 根),其致残程度为十级;邵某因交通事故致左肱骨近端粉碎<br>性骨折伴左侧肩袖撕裂,经住院行骨折内固定及左肩袖修补术治<br>疗,目前遗留左关节活动功能丧失达 25%(未达 50%),其致残<br>程度为十级;建议邵某伤后的护理期为 120 日,营养期为 120 日。<br>之后,邵某在其儿女搀扶下来到宁海县道交一体化处理中心,向<br>法院立案窗口陈述其自身困难,要求虞某按事故全责赔偿损失。
第153页
— 140<br>—<br>二、依法化解的过程和方法<br>(一)诉前指导。考虑到邵某为老年人,现因交通事故致残,<br>且家庭困难,属于无力自主诉讼的弱势群体,又有调解意愿,本<br>着“便民、利民”的宗旨,为邵某提供了审查准备起诉的材料,以<br>及简要释明法律法规等咨询服务。随后,又联系宁海检察院支持<br>起诉,协助邵某准备材料并申请诉前调解。<br>(二)上门走访。受理虞某的诉前调解申请后,宁海法院指<br>派法官进行诉前调解。承办法官联系虞某所在村村干部,共同前<br>往虞某家中进行送达,并进行前期调查。虞某属低保户,又罹患<br>晚期癌症,长年吃药,每月还需往返宁波接受治疗,家庭早已陷<br>入困境。得知法官来意后,虞某诚恳表示:我曾经是位军人,退<br>伍后在家务农,作为党员,知道应负责赔偿,但我已时日无多,<br>加上家庭困难,实在没有能力负担那么多,希望在政府帮助下,<br>临死前想把案子赔了,了却我一个心愿。<br>(三)诉前化解。在了解虞某愿意赔偿及实际困难后,承办<br>法官劝慰虞某安心养病,表态将竭力化解纠纷。之后,承办法官<br>联合村干部、人民调解员、检察官分别走访双方当事人,开展诉<br>前调解工作。在协调过程中,经查证及磋商,虞某与邵某达成按<br>5:5 责任比例赔偿的方案。虞某及家人在前期已支付 6000 元的<br>基础上再自筹赔偿款 22000 元。邵某及其家人看到各方促进调解<br>的诚意,表示愿意在赔偿款金额上让步。双方当事人签订人民调<br>解协议时,邵某当场收到全部调解款,该起矛盾纠纷得以实质化<br>解。
第154页
— 141<br>—<br>(四)联合救助。鉴于双方当事人经济均较困难的现状,为<br>推进纠纷实质化解,承办法官提出司法救助的方案,检察官表示<br>支持,虞某所在村村干部也表态可以为虞某募捐。最后,法院、<br>检察院、村委会通过申请司法救助金、社会救助金等方式筹措到<br>资金 30000 元,其中虞某所在村委会为其筹集款项 20000 元,法<br>院联合检察院申请司法救助金 5000 元、社会救助金 5000 元。<br>三、案例体会<br>(一)加强诉前引导,强化集约办理。宁海法院深入贯彻落<br>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br>指示精神,建立健全共建共治的交通事故诉调对接机制,筑好纠<br>纷化解的第一道防线。联合公安、检察、司法等部门全力打造“一<br>站式”“优处置”“快办结”道交纠纷处置模式,在宁海县公安<br>局交通警察大队设立“道交纠纷一体化处理中心”,集责任认定、<br>法律援助、司法鉴定、调解、审判五大功能,确立以行政调解、<br>行业调解、人民调解等多种调解力量融合的一站式调解模式。中<br>心配备了 2 个审判团队、5 名专职调解员、7 家保险公司行业调<br>解员,为当事人提供从事故发生到事故理赔全流程服务,实现了<br>矛盾纠纷解决“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最好不用跑”。<br>针对本案原、被告这类家庭经济困难、法律知识匮乏的年老体弱<br>的特殊人群,以及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交通事故,宁海法院以群<br>众需求为导向,秉持“如我在诉”的同理心,从案件情况、法律<br>规定、诉讼成本等角度出发,向当事人释法析理,积极引导当事<br>人诉前调解,节省当事人诉讼时间,减轻当事人诉讼成本。<br>(二)零跑腿,案立结。法律是社会的底线,但法律并不排
第155页
— 142<br>—<br>斥人情味。“诉前化解+多元救助”,把调解送到“家门口”,<br>把矛盾化解在“最前头”,是宁海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br>验的生动诠释。宁海法院受理该案后,依托诉前调解分流机制,<br>联合检察官、当地村委会工作人员开展诉讼前调解。考虑到当事<br>人年迈多病、均为同村农民,且双方均有调解意向,承办法官到<br>当事人家中组织现场调解,“一站式”为原、被告双方解决纠纷。<br>“主动上门”的调解工作方式,有效地拉近了法院与人民群众的<br>距离,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信任和理解,在化解了矛盾<br>纠纷的同时,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效率与温度,感受到<br>人民法院的公平与公正。<br>(三)部门协同,全面整合司法救助工作力量。宁海法院在<br>办理案件过程中,积极联动检察院、村民委员会、当地社会救助<br>基金向本案的受害人提供司法救助,变单一救助为多部门联动救<br>助,变单一司法救助为多元综合救助,在发放司法救助金的基础<br>上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支持起诉、心理疏导等全方位救助措<br>施,通过“主动履职+依法救助+多元帮扶”诉前化解机制,实现<br>司法救助“救急救困”功能和社会救助“兜底功能”优势互补,<br>体现了法院、检察院、基层组织、社会力量的履职联动,展现司<br>法的人文关怀,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br>宁海法院通过积极探索前端多元共治、后端实质解纷机制,全面<br>贯彻“实质化解是最佳司法效果”理念,近五年来道交纠纷自动<br>履行率均达到 97%以上,有效减轻当事人讼累,全面保障当事人<br>合法权益的实现。
第157页
— 144<br>—<br>某合作社与基层镇政府环境污染<br>侵权责任纠纷案<br>宁波市法院<br>一、案情概要<br>慈溪市绍根蔬菜专业合作社(下以简称合作社)成立于 2008<br>年 5 月,有农户 41 户,主营杂交制种及生产甜瓜、樱桃、番茄<br>等瓜果蔬菜。生产中常年使用附近逍林镇西大丁西河河水进行灌<br>溉。逍林镇垃圾中转站坐落于该河道下游,建成于 2003 年,占<br>地 5 亩,主要用于工程实施过程中渣土与建筑垃圾的中转堆放。<br>两者最近距离不到 80 米。近年来垃圾中转站大量建筑和生活垃<br>圾堆积且未采取围挡等措施,部分垃圾一度滑进河道,造成邻近<br>河水的污染。合作社因种植的小番茄植株大量枯萎死亡,且近年<br>来蔬菜收成下降,怀疑是垃圾中转站长期堆积的污染物滤液流入<br>中间河道,污染水源致其蔬菜减产。故向慈溪市政府、逍林镇政<br>府等进行信访,并于 2021 年 3 月自费委托专业公司对河水水质<br>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各种需氧量、总磷、全盐类、氯化物、硫化<br>物、重金属等严重超标。2021 年 5 月,逍林镇政府将该垃圾中转<br>站搬离并清理了现场。2021 年 12 月 20 日合作社向慈溪法院起诉<br>请求判令:逍林镇政府和逍林环卫所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 600<br>万元并恢复河水生态环境。慈溪法院以垃圾中转站垃圾堆放与合<br>作社的农作物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为由判决驳回诉请。合作<br>社不服,上诉至宁波中院,由市中院环资庭进行二审审理。<br>二、依法化解的过程和方法
第158页
— 145<br>—<br>1.规范鉴定,合理采信。因两被告质疑合作社自行组织鉴定<br>的合法性与科学性,案件审理期间,人民法院及时组织就垃圾中<br>转站所临河道水质(后变更为河道河底淤泥)及合作社种植土壤<br>进行鉴定,浙江省环科院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所的鉴定报告显示除<br>全盐量指标外其他均在限值之内,即报告显示不存在严重的污<br>染,但考虑到此时垃圾转运站已经清理过,鉴定错过最佳时机,<br>故相关鉴定结需结合其他证据,合理采信。<br>2.现场查勘,建立内心确信。二审法官组织对案涉河道和种<br>植土地进行全面勘查,虽然鉴定报告显示不存在严重的污染,但<br>现场照片显示案涉垃圾中转站的各类建筑及生活垃圾并没有设<br>施将其与河道隔绝,河水里漂浮垃圾,水葫芦等植物死亡,水质<br>已受到污染。而现场查勘结果也显示河水水质较差,而且该河道<br>仅一头与外部相通另一头是断头死水,断头处存在局部发黑的现<br>象,即一定程度上存在污染现象,且河边土壤种植的作物也大多<br>生长状况不佳。故完全排除河水污染影响及垃圾中转站的责任的<br>判决难以服众。<br>3.多方求证,法律和生产经验融合。经调查当地蔬菜种植户<br>得知,合作社长期从河道取水、浇水,同时施用化肥并直接排放<br>在河水中,在该河段河水部分断头不能及时代谢出去的情况下,<br>对河水中盐类超标的产生有直接作用。承办法官与农业科技工作<br>者及农户多方探讨,根据现有证据和经验常识,大家都认定在特<br>殊地封闭的小环境里,本案双方均对河道污染及农作物减产存在<br>过错。<br>4.释法说理,联动协调。经法院组织协调,释法说理,双方
第159页
— 146<br>—<br>对污染的成因及彼此应承担的责任均有了客观的认识,同时,也<br>共同理清本案解决问题的关键:首先在于河道的清理与整治,其<br>次是科学种植及改良土壤。在法院的推动下,双方达成协议:由<br>逍林镇政府和逍林环卫所补偿绍根合作社 324 326 元,承担鉴定<br>费 100 024 元,并清理整治河道。合作社自愿放弃其余诉讼请求,<br>各方当事人就本案纠纷了结。<br>三、案例体会<br>本案系宁波首起涉基层镇政府的环境污染民事侵权案件,市<br>中院环资庭坚持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推动纠纷实质化解的角<br>度依法审慎处理,努力做到:<br>一是坚持辨法析理分清是非。根据新修订的司法解释规定,<br>环境污染侵权案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被告须就其行为与损害之<br>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原告只须就侵权人存在污染环<br>境的侵权行为、其遭受损害、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关联<br>性进行举证。案涉垃圾中转站紧临河道,未采取防护措施长期用<br>于建筑垃圾等堆放,合作社种植地番茄枯萎死亡,故合作社就污<br>染行为及遭受损害完成了初步举证责任。但被告应就其行为与损<br>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因诉讼中的因果关系鉴定<br>错过了最佳时点,不能完全反映争议发生时真实的污染情况,故<br>不存在因果关系的鉴定结论不能采信。另一方面,合作社未设置<br>节污沟,其日常施肥中随雨水冲刷排入河中,加剧了土壤盐渍化,<br>也是导致植株生长异常的原因。即对农作物减产系多种因素共同<br>作用的结果,双方对损害的发生均有过错。<br>二是府院联动化解争端。承办法官和慈溪市司法局及逍林镇
第160页
— 147<br>—<br>政府工作人员一起赴现场勘查,通过与当地蔬菜种植户及农业科<br>技工作者多方探讨,根据现有证据和经验常识,各方一致确认本<br>案双方均对河道污染及农作物减产存在过错。在此基础上,逍林<br>镇政府积极配合法院共同制定合理整改方案和协调化解方案,迅<br>速筹集资金及协调各部门落实具体工程施工,并与合作社妥善沟<br>通,确保有效完成河道治理工作。<br>三是坚持生态修复理念。二审法官经现场勘查,发现涉案河<br>道呈“6”字形结构,仅一端与外界相通,在雨水充沛及涨潮时<br>节,才会与外界形成水体交流,故半封闭的情况下,如果长期使<br>用大量化肥农药等,会积聚在河道里得不到充分的稀释,加剧土<br>地盐渍化。本案解决问题的关键,首先在于河道的清理与整治,<br>其次是科学种植及改良土壤。只有立足于发展,才能有效解决问<br>题。经与双方反复沟通,双方当事人接受了法官的归因分析,双<br>方立足于实际,着眼于发展,最终达成了整治河道、赔偿损失的<br>协议。目前,河道整治正在加紧进行中。<br>四是环资审判必须踏实地、接地气。环资污染损害案件因果<br>关系复杂,除一因一果外,多因一果和多因多果是常态,类似于<br>本案的审理,单纯坐堂问案,仅仅依靠评估鉴定和法律逻辑梳理<br>往往会陷入困局。只有深入现场,仔细勘查,结合全部证据细致<br>分析才能建立起完整的认识和内心确信。同时,只有深入基层、<br>乡村,与一线工农生产者和专业农技人员密切联系,生产生活中<br>的专业知识才能有效补充法律逻辑的不足,解决问题的实践导向<br>也会催生新的争议解决方式,助力公平正义的实现。
第161页
— 148<br>—<br>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不服区综合行政执法局<br>行政处罚申请行政复议案<br>北仑区司法局<br>一、案情概要<br>本案申请人为宁波市北仑区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被申请人<br>为宁波市北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某村至申请人农庄为一条未铺<br>设水泥的机耕路,路面坑洼不平,较为泥泞,雨天易积水。2023<br>年 4 月,申请人法定代表人为将路面填平,在未办理建筑垃圾核<br>准手续的情况下,向其在某垃圾清运公司做司机的朋友寻求帮<br>助,二人利用垃圾清运车将一家废弃工厂的建筑垃圾运至上述机<br>耕路进行铺路。至被申请人发现时,二人已运输并倾倒建筑垃圾<br>40 余立方米。同年 7 月 31 日,被申请人向申请人作出行政处罚<br>事先告知书,拟根据《宁波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规<br>定,对申请人作出罚款人民币 29000 元的行政处罚。同年 8 月 2<br>日,申请人法定代表人对被申请人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表示不<br>服并进行书面申辩:1、其系利用建筑垃圾作为铺路材料修垫机<br>耕路,而非乱倒建筑垃圾;2、本案建筑垃圾已按照被申请人要<br>求进行清理。被申请人经复核后认为:1、申请人运输处置的碎<br>轻质砖和碎水泥块为拆迁厂房所产生的弃料,属于建筑垃圾范<br>畴,且其行为未经过政府相关部门审批,属于随意倾倒建筑垃圾<br>的行为;2、根据《宁波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本<br>案已对当事人予以从轻处罚。同年 8 月 8 日,被申请人对申请人<br>作出罚款人民币 29000 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第162页
— 149<br>—<br>二、依法化解的过程和方法<br>(一)争点分析。本案由申请人法定代表人当面提出行政复<br>议,工作人员耐心接待,仔细聆听当事人意见,最终梳理出以下<br>争议焦点:1、如何对本案行为进行定性。申请人法定代表人坚<br>称,其使用废弃水泥块和轻质砖对机耕路进行填充、修平,使路<br>面平整干燥、不再积水,为周边农户带来生产生活便利。其为有<br>目的地使用建筑垃圾,系做好人好事,该行为符合社会公序良俗<br>且未产生任何危害后果,不应当以“随意倾倒建筑垃圾”定性。<br>2、本案责任主体系法人还是自然人。宁波市北仑区某农业发展<br>有限公司为自然人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被申请人在处理本案时<br>将该公司作为责任主体,但未提交违法行为系单位集体决策作出<br>或者以单位名义实施的证据。《宁波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第四<br>十五条规定,“对施工、运输等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处十万元以<br>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对其他单位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br>款;对个人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见对单位和个人<br>的处罚额度较为悬殊。<br>(二)协调争议。本案中,根据申请人提供照片,机耕路如<br>申请人法定代表人所言通行较为困难,用以铺路的建筑垃圾已全<br>部移除。承办人在查询相关资料时发现,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br>印发试行<土地分类>》规定,机耕路系农用地。承办人向资规部<br>门咨询本案铺路行为是否构成对农用地的破坏。资规部门表示,<br>对机耕路进行铺设在农村是较为常见的现象,资规部门不会因此<br>进行处罚。后承办人与被申请人经办人当面商讨。被申请人经办<br>人表示,根据《宁波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建筑垃圾处理必须
第163页
— 150<br>—<br>闭环,且必须在合法的建筑垃圾消纳场所消纳。承办人对此表示<br>认可,但认为以“随意倾倒建筑垃圾”对本案进行定性不妥。申<br>请人利用建筑废料铺路的主观目的在于废物资源利用,这显然有<br>别于条例中所称“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鉴于本<br>案定性存在争议,且没有证据证明系单位违法,加之建筑垃圾已<br>及时清除,客观上没有造成环境污染后果,北仑区行政复议局制<br>发行政复议建议书,建议被申请人以“首违不罚”等理由,对本<br>案作出不予处罚处理。被申请人最终接受该建议,主动撤销原行<br>政行为并作出不予处罚决定。<br>(三)安抚情绪。申请人法定代表人在收到被申请人不予处<br>罚决定书后,致电承办人,坚称其行为不属于违法行为,对不予<br>处罚决定书仍表示不服,情绪较为激动。承办人将其请至办公地<br>点进行面对面交流。承办人表示,理解其铺设机耕路方便村民生<br>产生活的出发点,但使用废弃建筑垃圾进行铺路,确实违反相关<br>规定。承办人夸赞了申请人法定代表人的热心,但也教育应当注<br>意方式方法。最终承办人安抚了申请人法定代表人情绪,其对承<br>办人高效细致办案表示感谢,并当场签署撤回行政复议申请书。<br>三、案例体会<br>(一)坚持应调尽调原则,实质化解争议。本案是新《行政<br>复议法》能动复议、推动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建设精神<br>的体现。本案中,承办人主动前往案涉地点,了解机耕路情况;<br>积极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咨询类案的处理方式。同时,针对矛<br>盾焦点,深挖争议症结,根据相关政策法律,和风细雨、耐心细<br>致做好当事人思想工作,最终实现争议实质性化解之目的。
第164页
— 151<br>—<br>(二)落实首违不罚制度,推动柔性执法。本案为推进“首<br>违不罚”制度的代表案例。本案中申请人违法行为并不典型,其<br>为铺设机耕路而运输、处置建筑垃圾,整改后并未造成环境污染,<br>且为首次违法,符合“首违不罚”规定情形。本案以首违不罚处<br>理且对申请人进行普法教育,充分体现了“首违不罚”制度“处<br>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和包容审慎的监管理念,具有重要的现<br>实意义。<br>(三)强化行政复议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复议是<br>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有效机制,是推动各级行政机关依法<br>行政的重要手段。本案中,行政复议机关通过制发行政复议建议<br>书这一方式,督促行政机关改进行政执法工作,使不当行政行为<br>在行政系统内部得以纠正,将行政争议化解在行政复议阶段,减<br>少社会矛盾,防止程序空转,有效节约行政资源和司法资源。
第165页
— 152<br>—<br>农村垃圾归集点规范化整治行政公益诉讼案<br>慈溪市检察院<br>一、案情概要<br>2023 年 2 月,黄某某(丽水市青田县人,2006 年因青田县滩<br>坑水库建设移民安置至慈溪市,村低保户)向宁波市检察院 12309<br>实名举报称,周巷镇劳家埭村垃圾临时归集点附近常年存在垃圾<br>乱倾倒、随意焚烧情况,已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同时举报,黄某<br>某等多个水库移民分配的农田紧靠该垃圾临时归集点,垃圾焚烧<br>产生的大量烟雾导致黄某某等人种植的“红美人”果树全部死亡。<br>黄某某要求周巷镇人民政府进行赔偿。此前已多次向有关部门反<br>映无果。<br>二、依法化解的过程和方法<br>(一)调查立案。慈溪检察院收到宁波市院移送的上述线索<br>后,立即对涉案农田进行调查,通过现场勘验,无人机航拍、卫<br>星遥感比对等技术手段固定现场证据,采取走访、询问周边村户<br>方式了解过往情况,主动联系职权部门调取相关土地资料,确定<br>该垃圾归集点侵占基本农田,垃圾归集点附近长期存在违法倾<br>倒、焚烧生活垃圾的事实。检察机关经审查认定相关部门对垃圾<br>归集点设置及管理缺位,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对此,<br>慈溪检察院予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br>(二)督促履职。立案后,慈溪检察院通过召开圆桌会议、<br>工作推进会等方式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周巷镇人民政府沟通<br>协调,以磋商、检察建议等形式督促上述部门及时清运垃圾,拆<br>除该垃圾归集点,恢复基本农田种植条件。上述部门整改期间,<br>检察人员多次前往涉案地了解检察建议落实情况,积极推动上述
第166页
— 153<br>—<br>部门重新选择合适地块作为垃圾归集点并尽快完成重建工作。针<br>对原垃圾归集点因位置隐蔽、监管存在难度导致垃圾倾倒屡禁不<br>止的矛盾源头,慈溪检察院督促并推动相关部门在原垃圾归集点<br>安装监控,循环播放“禁止倾倒垃圾”语音,定期曝光违法人员,<br>从源头上杜绝违法倾倒行为发生。<br>(三)帮扶救助。对于黄某某等人提出的侵权损害事实,慈<br>溪检察院委托鉴定机构对土壤进行鉴定,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对垃<br>圾焚烧和果树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专家论证,最终认定两者<br>之间不存在法律上因果关系,黄某某难以通过法律途径获得赔<br>偿。为化解黄某某多年心结,慈溪检察院组织当地镇、村、技术<br>专家、律师等多次召开协调会,为当事人剖析案情、分析利弊,<br>最终成功说服黄某某签订息诉罢访协议,同时为黄某某申请司法<br>救助金。针对黄某某等青田水库移民不善耕种,存在盲目种、不<br>会种、效益低的问题,慈溪检察院邀请慈溪市农业农村局的专家<br>对其进行农作物种植专业辅导。最后,慈溪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br>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及黄某某等水库移民参加整改验收公开听<br>证会,确认行政机关充分履职,侵害公益现象已有效消除,矛盾<br>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br>(四)专项整治。为防范同类问题发生,慈溪检察院调取了<br>全市垃圾中转站、归集点位置信息,并与本市耕地卫星遥感影像<br>以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区域进行比对,最终发现全市有多个<br>乡镇也存在类似违法情形。为推动全域开展垃圾中转站侵占基本<br>农田专项整治,慈溪检察院向查明存在违法情形的属地政府制发<br>检察建议,督促其履职尽责。同时,为更好地解决耕地保护和垃<br>圾管理用地问题,依托在该镇村委任职的慈溪市人大代表以本案<br>检察建议为“蓝本”,向慈溪市人大提出《关于改造垃圾中转站,
第167页
— 154<br>—<br>提升人文环境的建议》,从优化垃圾中转站点布置、构建稳定长<br>效保洁机制和强化资金保障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高位推动农<br>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向好发展。<br>三、案例体会<br>(一)客观公正分析信访举报内容,查明问题成因,才能精<br>准发现矛盾纠纷症结。矛盾纠纷解决过程中,要善于透过现象看<br>本质,全面深入调查矛盾纠纷发生原因,追踪溯源,对症下药,<br>逐个击破,真正实现矛盾的实质性化解。本案信访人在信访过程<br>中,声称其信访原因是原垃圾归集点倾倒、焚烧垃圾产生的污染<br>导致其在附近农田种植的“红美人”果树全部死亡。经过检察人<br>员调查,虽然垃圾归集点确实侵占了基本农田,也的确存在倾倒、<br>焚烧垃圾的现象,但这是否就是导致信访人果树死亡的真正原
第168页
— 155<br>—<br>因,还有待科学验证,不能草率定论。为此,慈溪检察院委托鉴<br>定机构、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多重鉴定、论证,最终证实两者之间<br>并无直接因果关系。但果树为何死亡,仍是我们需要协助解决的<br>难题。慈溪检察院多次前往实地勘查,找农业专家问计,找信访<br>人了解情况、找周边农民调查实情,抽丝剥茧,认定果树死亡的<br>根本原因在于该“红美人”品种并不适宜在涉案土壤种植,而信<br>访人长达三年的信访举报的核心诉求,实际是对当地政府处理态<br>度的不满,以及需要赔偿改善家庭现状的期望。<br>(二)充分开展释法说理,让“大道理”以更加通俗易懂的<br>方式被当事人接受,才能真正化解“心结”。事实真相查明了,<br>问题原因找到了,并不代表信访人就能发自内心地接受。只有打<br>开心门才能理顺心事,只有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才能够打开信<br>访人的心门。为此,慈溪市检察院在开展行政公益诉讼工作的同<br>时,充分开展信访解纷工作。考虑到本案涉及公益诉讼部门、控<br>申部门及基层检察室等多个部门,事项牵涉到不同部门的业务管<br>辖范围,慈溪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牵头控申部门、基层检察室,<br>积极对接属地政府、基层组织等,通过“开在家门口”的圆桌会<br>议、公开听证会等公开途径,也与信访人、其他移民“关起门来<br>说自家话”,大家共同为信访人剖析案情、释法说理、分析利弊,<br>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信访人的心底“冰山”逐渐融化,愿意<br>接受调解。<br>(三)多部门融合履职,真正解决信访人实际困难,才能让<br>司法温度实实在在暖人心。行不止于“法”,公平正义是天理、<br>国法和人情的有机统一。只有在法治的框架内兼顾法理情,追求<br>法律实施的精度,传递司法为民的温度,全方位提高案件办理质<br>效,才能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慈溪检察院检察官对于信访人
第169页
— 156<br>—<br>的诉求极具耐心,尽管信访人黄某某要求镇、村政府赔偿损失的<br>诉求不具备法律基础,但考虑到黄某某系响应国家号召由青田水<br>库移民至慈溪,且家庭生活存在困难,单纯地不予支持赔偿诉讼<br>请求,并不能化解本案长达三年以来信访、举报无果所形成的矛<br>盾和积怨。相关部门通过充分的沟通会商、综合考量,决定为信<br>访人申请 2 万元的司法救助金,缓解其家庭经济压力。与此同时,<br>针对移民果农不熟悉本地的土壤性质、气候状况、适宜种植物等,<br>检察人员主动为黄某某等移民果农联系本地农业种植专家开展<br>农作物种植专业辅导,切实授之以渔,解决长效经济收入困难问<br>题,全方位帮助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br>(四)挖掘深层问题,以信访的个案推动类案监督,实现全<br>局系统治理,才能预防同类问题发生。公益诉讼聚焦人民群众反<br>映的突出问题,从公益受损的表面现象中挖掘出辖区内普遍存在<br>的深层次问题,积极将问题从“重办理”到“重治理”转变,助<br>力疏通解决辖区治理的堵点。本案看似是信访人黄某某一人的信<br>访事项,但实际上农村生活垃圾归集点规范化关乎耕地资源保护<br>和环境污染防治,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慈溪检察院考虑<br>到垃圾归集点侵占基本农田的情况可能并非只有周巷一个乡镇<br>存在,在把握个案违法事实的基础上,依托大数据赋能开展类案<br>监督,调取全市垃圾中转站、归集点位置信息,并与本市耕地卫<br>星遥感影像以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区域进行比对,最终发现<br>全市有 7 个乡镇也存在类似违法情形,在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职<br>的基础上,在线索移送、执法检查、整治修复等方面形成协作互<br>助格局,为护航乡村振兴、服务地方发展大局凝聚共治合力。
第171页
— 158<br>—<br>卓某甲与崔某山林土地纠纷案<br>海曙区司法局<br>一、案情概要<br>2021 年 8 月初,卓某某将位于宁波市海曙区某村的某块葡萄<br>地作物产权及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崔某。8 月下旬,该村耕地<br>“非农化”“非粮化”整治项目开始(以下简称“两非”整治),<br>当地政府准备对辖区内被国家土地局列为整治范围的非粮化作<br>物进行整治,按照征收集体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补<br>偿方式执行,使其恢复耕地的粮食生产功能,这块葡萄地也被列<br>入整治范围。某村打算召集协调所有涉及整治的种植户,得知消<br>息的卓某某儿子卓某甲向村委会提出,与村里签订土地流转合同<br>的是自己,葡萄地的实际使用权人也是自己,父亲卓某某无权将<br>该葡萄地转让给他人,所以“两非”整治项目补偿款应该归自己<br>所有。由此崔某和卓某甲产生争执。经村干部会多次协调无果,<br>为不影响“两非”整治进程,村委会引导他们来到属地镇人民调<br>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委会)申请调解。<br>二、调解过程<br>(一)实地走访,多方调查。调解员依法受理了调解申请,<br>并实地走访了解情况。经了解:2019 年卓某甲与村里签订土地流<br>转合同,租赁 10.18 亩土地用于种植大棚葡萄,该土地日常由卓<br>某甲父亲卓某某管理,后因卓某某年迈无力管理,便于 2021 年 3<br>月将葡萄地上的设施、作物以 5.8 万元的价格,同土地经营权一<br>起打包转让给了崔某。当时预付了定金 1 万元,双方约定葡萄收<br>获后交齐尾款,再将葡萄地交由崔某经营,葡萄地实际交付时间
第172页
— 159<br>—<br>为 2021 年 8 月上旬。根据周边种植户反映,每年 7 月是收获季<br>节,所有葡萄都经卓某甲装运贩卖;葡萄地交由崔某经营后,卓<br>某某搬离,常来葡萄地的卓某甲对此理应知情,且未提出异议,<br>故得知“两非”整治的消息后,卓某甲声称自己对转让毫不知情<br>是难以令人信服。村干部介绍,卓某甲与该村签订的流转合同中<br>约定,如卓某甲将该土地流转给第三方,需经村里同意后并办理<br>备案登记。但崔某接手葡萄地后,双方均未报备。<br>(二)确定焦点,厘清矛盾。调解员梳理后,确认该案焦点:<br>8 月葡萄地转让后,实际经营人为崔某,但在村委会登记的仍为<br>卓某甲,导致补偿款归属之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br>第五百零三条规定:“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合同,<br>被代理人已经开始履行合同义务或者接受相对人履行的,视为对<br>合同的追认。”本案中,转让人卓某某没有获得卓某甲的同意和<br>授权,系无权代理,但卓某甲作为被代理人,通过实际行动默认<br>了崔某对葡萄地的承包经营权,系对无权代理的追认,故可以认<br>为卓某某代签的合同系卓甲真实意思的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br>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三十三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土地承<br>包经营权合同生效时设立。登记机构应当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发<br>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林权证等证书,并登记造册,确认土地承<br>包经营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九条规定:<br>“承包方承包土地后,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自己经营,也<br>可以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其承包地的土地经营权,由他人经<br>营。”按照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约定,承包人系卓某甲,其拥有该<br>葡萄地的承包经营权,葡萄地虽然已交付给崔某,但缺乏流转变
第173页
— 160<br>—<br>更手续,导致整治时与村里签订流转合同的主体依然是卓某甲。<br>调解员联合司法所、村法律顾问,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br>(三)背靠背沟通,面对面言和。卓某甲认为,其父未经其<br>认可擅自将设施、作物及土地经营权转让,合同无效,故整治补<br>偿款应归其所有。而崔某则坚称葡萄地转让卓某甲知情,如果卓<br>某某擅自转让,其行为涉及诈骗,应追究刑事责任。调解现场双<br>方各不相让,期间险些产生肢体冲突,调解员果断中止调解,随<br>即进行“背靠背”沟通。<br>调解员采用情理交融的方式劝说卓某甲,耐心安慰道,葡萄<br>地实际交付半个月,原本仅收益 5.8 万元转让费,现在国家整治<br>项目可以补偿近 70 万元,前后相差过大,卓某甲的心情可以理<br>解。在推心置腹的聊天后,卓某甲道出实情:葡萄地转让一事他<br>知情并同意,但不料刚转让半个月,就要“非粮化”整治,这块<br>葡萄地父子俩投入了无数心血,补偿款却被崔某拿走,实在心有<br>不甘。卓某甲强调,转让时他们也曾提醒崔某去村里备案登记,<br>但崔某一直没去,故目前该土地经营权依然登记在自己的名下,<br>如果不补偿自己,就不同意整治,自己至少应分得一半补偿款。<br>随后,调解员分析利弊劝解崔某。根据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br>于耕地“两非”整治“五不准一严防”的通知》中的“不准违反<br>群众意愿搞整治”,一旦卓某甲不同意,整治就无法开展,届时<br>整治期满,如双方始终僵持不下,谁都拿不到补偿款。眼看问题<br>陷入僵局,崔某承认葡萄地交付后未重视手续办理,如果卓某甲<br>同意整治的话,他愿意补偿卓某甲,但提出自己应该多分一些。<br>待双方当事人态度缓和后,调解员再次组织面对面调解。针<br>对崔某坚持要多分得补偿款的诉求,调解员改变思路,提议鉴于
第174页
— 161<br>—<br>卓某甲在外工作没有闲暇时间,将拆除葡萄地棚架和清理作物的<br>费用从待分配的补偿款中剔除,由崔某负责完成,也是对崔某这<br>半个月葡萄地投入的补偿。双方对此表示认可,最终葡萄地的清<br>理由崔某负责,清理标准、清理时间须符合村委会要求,按照每<br>亩 8000 元从补偿款中扣除,作为崔某的清理费用,而卓某甲代<br>其父卓某某退还崔某葡萄地转让费 5.8 万元,并支付崔某解除合<br>同违约金 1 万元,该葡萄地“非粮化”整治补偿款,扣除农棚的<br>水电费、清理葡萄地的费用后,卓某甲和崔某各得一半,双方对<br>此结果均表示满意。<br>三、案例体会<br>(一)通过实地走访和与当事人交心谈心,了解事实经过和<br>当事人的真实诉求。矛盾纠纷的化解不能听信当事人的片面之<br>词,只有深入实际做好细致的调查工作,拔开层层面纱,才能找<br>到深藏其后引发纠纷的真正原因。找到矛盾的症结所在,便可从<br>根源上彻底解决纠纷。本案涉及争议标的物为 10.18 亩土地,双<br>方当事人的争议较大,为全面了解案件事实情况,确保矛盾纠纷<br>更客观、更公正地处理,调解员来到实地勘察,充分了解葡萄地<br>现有状态,通过询问当地村委会、村民,了解当事人的个性特征,<br>依据当事人性格、纠纷原因、标的大小确定调解的方向,理清相关<br>法律依据,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采取各种调解<br>方法,突破当事人的种种心理障碍,为调解工作的高效开展打开<br>良好的局面。<br>(二)注重调解现场双方当事人的情绪掌控,在调解陷入僵<br>局前,及时中止调解。调解过程中调解员要始终保持中立客观的<br>态度,掌控调解局面,不能被当事人的情绪所影响,要具备敏锐
第175页
— 162<br>—<br>的洞察力捕捉到双方微妙的情感变化,及时调整策略,确保调解<br>的顺利进行。如何在纠纷化解过程中时抓住适当的时机,把话说<br>到当事人的心坎儿上,是调解工作中需要掌握的一项语言技巧,<br>调解员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当事人进行耐心疏导、循循善诱、以理<br>服人,赢得当事人的信任,更要学会“借力”“控场”“引导”<br>“换位思考”,认真分析双方产生矛盾的原因,找到化解矛盾的<br>突破点,引导双方互相尊重,激发双方当事人的责任感和积极性,<br>促进纠纷的解决。<br>(三)巧妙地利用“背靠背”的调解方法,达到破解僵局、<br>握手言和的目的。“背对背”调解法主要针对当事人情绪激动、<br>矛盾尖锐的案件,采用“背靠背”的方式进行调解,让当事人互<br>不见面,由调解人员居间调解,成为当事人之间相互沟通谅解的<br>桥梁,待双方差距拉近时再同场调解。该调解方式可较好地与当<br>事人建立信任关系,防止双方矛盾纠纷激化,并在最短的时间内<br>充分掌握当事人的心理状况和真实诉求,促使双方当事人相互谦<br>让、心平气和地进行协商,使纠纷得到圆满解决,从而避免情绪<br>对立和吵闹等矛盾激化的情况发生,提高调解的成功率。
第176页
— 163<br>—<br>神怡公司与庄桥街道征地拆迁行政争议案<br>江北区法院<br>一、案情概要<br>2019 年 11 月,庄桥街道办事处对神怡公司位于宁波市江北<br>区庄桥街道冯家村(李冯路旁),建筑面积 2883.04 平方米,占<br>地面积 2000 平方米(3 亩)的工业厂房实施自愿搬迁补偿安置,<br>并于 2020 年 3 月报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br>2019 年 12 月 18 日,庄桥街道拆迁办与神怡公司签订编号为<br>2019001 的《非住宅房屋自愿搬迁货币补偿协议》,载明神怡公<br>司获得征地拆迁补偿总金额为 1400 余万元。同时,庄桥街道拆<br>迁办向神怡物业公司出具《说明》一份,内容为:“因签约时限<br>需要,经双方协商同意,暂按目前预评估金额进行签约,具体实<br>际补偿金额按下步评估报告金额为准,经现场勘查,初步预估该<br>企业补偿金额约为 1750 万元,正式协议待评估报告出来后重新<br>进行签订。”2020 年 5 月,神怡公司搬迁腾空厂房,交付庄桥街<br>道拆迁办拆除并注销相关权属证书。期间,神怡物业公司以周边<br>工业厂房补偿标准明显高于其享受的补偿标准为由,与庄桥街道<br>办事处发生争议,拒绝重新签订货币补偿协议,拒绝领取原货币<br>补偿协议项下的补偿金额。<br>自 2020 年 7 月以来,神怡公司因该争议提起撤销协议之诉、<br>确认拆除厂房违法之诉,案经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法院和宁波市鄞<br>州区人民法院一审、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浙江省高级人民<br>法院再审,均被驳回相关诉请。2023 年 7 月 6 日,神怡公司再次
第177页
— 164<br>—<br>向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法院提起履行补偿职责之诉,要求确认庄桥<br>街道办事处至今未对神怡物业公司履行补偿职责的行为违法,判<br>令庄桥街道办事处限期支付补偿款 3100 万元。<br>二、依法化解的过程和方法<br>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法院根据《关于强化协作共同推进行政争<br>议实质性化解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甬北检发[2020]11 号)<br>的规定,邀请宁波市江北区司法局、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检察院对<br>案件进行会商,认为征地拆迁应当遵循“先补偿后搬迁”的原则,<br>统筹兼顾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和土地房屋被征收主体的合法利<br>益,努力把公共利益与被征收主体利益统一起来,通过明确补偿<br>标准、补助和奖励措施,保护被征收主体的利益。神怡公司的工<br>业厂房已于 2020 年 5 月交付庄桥街道拆迁办拆除,庄桥街道办<br>事处有义务落实补偿安置事宜,但至今仍未落实。根据最高人民<br>法院指导性意见和司法裁判案例,庄桥街道办事处在履行补偿职<br>责之诉存在较大败诉风险,建议庄桥街道办事处引起足够重视,<br>参照“评估时点向后移”的司法政策,依法通过行政调解方式处<br>理,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br>案件审理过程中,庄桥街道办事处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评估<br>机构对于神怡公司被拆除的工业厂房进行市场价值评估,庄桥街<br>道拆迁办依据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重新测算神怡公司享<br>有的征收补偿金额。经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法院组织调解,双方当<br>事人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庄桥街道办事处支付神怡物业公司征地<br>拆迁补偿款项 2300 余万元。调解协议签订后,宁波市江北区人<br>民法院督促庄桥街道办事处及时足额支付完毕全部拆迁补偿款
第178页
— 165<br>—<br>项,神怡公司向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撤回相关再审申请并承诺息<br>诉息访,征地拆迁行政争议得以实质性化解。<br>三、案例体会<br>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坚持从维护当事人合法<br>权益,推动纠纷实质化解的角度依法审慎处理:<br>一是深入分析案情,充分了解双方观点和案件实际情况。为<br>切实减轻当事人诉累,避免程序空转,决定尽可能通过调解化解<br>纠纷。召开专业法官会议讨论研判、集思广义,对类似纠纷进行<br>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全过程调解方案,推动纠纷化解。<br>二是加强府院联动,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根据《关于<br>强化协作共同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br>(甬北检发[2020]11 号)的规定,邀请宁波市江北区司法局、宁<br>波市江北区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以及双方当事人共同现场勘查,<br>结合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意见和司法裁判案例,促成双方当事人<br>对征地拆迁补偿标准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就征地拆迁补偿款<br>项金额认定、评估时点、评估费用等进行全面分析,引导双方当<br>事人尽可能通过调解化解纠纷。<br>三是加强释法说理,坚持依法依规调解原则。针对神怡物业<br>公司认为周边工业厂房补偿标准明显高于其享受补偿标准的意<br>见,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法院主动调取市、区相关征地拆迁补偿文<br>件,通过详细分析政策依据、类案比对、提供多种化解思路等方<br>式,逐步化解神怡公司心结,引导其合理降低诉求。<br>四是加强与上级法院沟通汇报,形成争议化解合力。考虑到<br>神怡公司向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向浙江省高级人民法
第179页
— 166<br>—<br>院提出再审申请,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法院根据相关工作规程加强<br>与上级法院工作沟通汇报,上级法院给予必要的业务指导,三级<br>法院就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达成共识,形成争议化解合力。
第180页
— 167<br>—<br>林芝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征地拆迁管理所、<br>第三人林同畅拆迁协议行政争议案<br>镇海区检察院<br>一、案情概要<br>申请人林某甲(侨居澳大利亚)与原审第三人林某乙系叔侄<br>关系,因林某甲祖母于 2003 年将名下位于镇海区骆驼街道某村<br>的祖屋通过分家析户分给 2 个非农业户口的儿子,即长子林某丙<br>(侨居澳大利亚)、次子林某丁(林某甲父亲,已故),其余子<br>女包括林某乙在内的 4 个该村农业户口的儿子未分得房产。后林<br>某乙等四兄弟申请单独立户建房,区政府按合户计算宅基地政策<br>批复同意,林某乙于 2007 年左右拆除林某丁名下原有房屋后原<br>地翻建涉案房屋,但因林某丁对该批复有异议并信访,林某乙至<br>2022 年房屋被拆迁时一直未办理宅基地权属登记,登记在林某甲<br>丁名下的原房屋集体土地使用证亦未注销。2022 年 5 月 19 日,<br>镇海区征地拆迁管理所(以下简称“镇海征迁所”)作为甲方以<br>上述建房批文为权源依据与林某乙作为乙方签订拆迁调产安置<br>补偿协议,约定林某乙可调产安置面积为 200 平方米。林某甲以<br>被拆迁房屋的集体土地使用证登记在其父名下,该房屋权属有争<br>议为由提起要求确认涉案调产安置补偿协议无效之诉。镇海区人<br>民法院一审以林某甲与被诉调产安置补偿协议无利害关系、不具<br>有原告主体资格为由裁定驳回起诉,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林某<br>甲与被诉调产安置补偿协议的利害关系已被建房用地批准行为<br>阻断为由裁定驳回林某甲的再审申请。本案一审期间,林某甲与
第181页
— 168<br>—<br>叔父林某乙通过镇海法院(2023)浙 0211 民初 31 号民事调解书<br>确认林某乙关于涉案房屋的所有拆迁利益归林某甲所有。后林某<br>甲以该调解书是足以推翻原裁定的“新证据”、原审法院在该民<br>事诉讼期间未中止本行政诉讼的审理违反法定程序为由向宁波<br>市镇海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镇海区检察院”)申请监督。<br>二、依法化解的过程和方法<br>(一)案件受理。镇海区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经审查,<br>认为林某甲的申请符合行政诉讼监督案件受理条件,依法受理并<br>移送该院行政检察部门办理。<br>(二)调查听证。镇海区检察院行政检察部门收到案件后,<br>通过调阅关联案件卷宗、实地走访、面对面沟通等展开了多方调<br>查,全面了解案件事实、历史背景、法律及政策规定等,便于确<br>定精准解纷思路;通过“一案三查”,归该案行政生效裁判、审<br>判活动是否合法、案涉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是否有行政争议化解<br>的可能进行全面深入审查,在明确本案不符合诉讼监督的法定条<br>件,同时发现相关部门在农村房屋拆旧建新过程中对宅基地的使<br>用管理和建房审批方面存在不规范之处后,进一步确认申请人与<br>第三人的实质诉求在于确认申请人林某甲享有拆迁利益分配权,<br>并突破合户计算宅基地面积限制,增加调产安置补偿面积至每人<br>200 平方米;组织熟悉该类争议的人民监督员等专家与基层工作<br>人员进行公开听证,促进解法结释心结。经过多轮次、广范围的<br>走访调查、面对面沟通、释法说理,申请人与第三人的不合理预<br>期被打破,为下一步的检察和解、罢访息诉打下良好基础。<br>(三)检察和解。为妥善化解矛盾,镇海区检察院充分践行
第182页
— 169<br>—<br>新时代“枫桥经验”,多次以“背靠背”“面对面”等方式与当<br>事人及属地国土、农业、街道沟通磋商,寻求最优解,想方设法<br>将案涉民事执行与行政争议一揽子化解。最后三方达成和解协<br>议:1.林某甲与叔父林某乙对拆迁安置补偿协议中约定的安置权<br>益自行划分,其中尚未调产安置的房屋安置权益及协议内剩余房<br>票归林某甲所有,林某甲需支付林某乙房屋建造款人民币 10 万<br>元,双方同意(2023)浙 0211 民初 31 号民事调解书确定的义务<br>不再履行。2.考虑到林某甲已经侨居澳大利亚,拆迁部门同意回<br>购林某的安置面积,进行货币补偿。3.林某在收到回购款同时将<br>镇集用(2005)字第 0000466 号集体土地使用证交镇海征迁所,<br>协助办理注销手续。该协议现已经全部履行完毕,申请人也书面<br>撤回监督申请并表示息诉罢访。<br>三、案例体会<br>1.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办案宗旨,强化“有解思维”,实<br>施“三问三解”工作机制。要坚定“有案必有解”“有解必有法”<br>“有法必落实”的信念,尽最大努力为当事人解决合理诉求;以<br>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目标,每案做到“三问”:案件的<br>“法结”是什么?当事人的“心结”是什么?争议问题的“症结”<br>是什么?在办理行政诉讼监督案件时将争议实质性化解理念贯<br>穿于办案始终,不仅要在程序上终结案件,更要有效满足当事人<br>实质性合理诉求。通过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当好当事人的“知心<br>人”,善于发现交流沟通的共情点,不厌其烦耐心听诉求,不气<br>不馁悉心释法理,不离不弃尽心解难题。在申请人的申请理由不<br>符合监督条件的情形下,不以“不支了之”致使矛盾久拖不决,
第183页
— 170<br>—<br>而是瞄准行政争议的实质问题,以最大的诚意和努力解决申请人<br>的实际问题,让“程序空转”变为“峰回路转”,使申请人有实<br>实在在的获得感。<br>2.要强化侦查思维,提升调查核实能力,实施“一听二查三<br>走访”工作机制。调查核实是监督的基石,只有从思想上强化侦<br>查思维,从行动上改变传统的“坐堂办案”模式,确立以事实为<br>根据的审查标准,才能通过调查核实充分掌握案件事实证据,厘<br>清行政争议焦点,夯实化解行政争议的基础,有针对性地开展化<br>解工作。镇海区检察院行政检察部门为了破解调查核实浮于表面<br>的难题,实施“一听二查三走访”调查核实工作机制,通过公开
第184页
— 171<br>—<br>听证,查阅法院、行政机关卷宗,走访当事人、法官、律师的方<br>式,将调查核实规范化、程序化,做到每案必查、每查必实。<br>3.要充分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对于历史遗留且涉及法<br>律政策等多方面问题的行政争议,要善用多元解纷机制,提升协<br>作配合能力。针对本起跨度长达 18 年的宅基地审批行为引发的<br>征地拆迁纠纷,镇海区检察院在全面查清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府<br>检联动,积极联合社会各方力量参与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br>邀请熟悉该类争议、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和人民监<br>督员担任听证员召开听证会,以事实为基础,联合释法说理,使<br>争议化解由“单打模式”变为“组合拳”,以专业与公开促公正<br>赢公信,为当事人解“法结”更解“心结”,促进案结事了政通<br>人和。<br>4.强化系统思维,一揽子化解争议,促进诉源治理。镇海区<br>检察院在进行争议化解时,考虑到林某甲与叔父之间达成的和解<br>协议和其已经侨居澳大利亚的事实,主动与拆迁部门建议回购林<br>某甲的安置面积,进行货币补偿。对该方案,林某甲欣然接受,<br>并向该院远洋寄递了相关收款凭证,签署了息诉罢访承诺书。至<br>此,成功化解源起于 2005 年的一系列信访及行民交织的行政争<br>议,并为申请人伯父家相同纠纷解决打了样,减少当事人讼累,<br>节约司法资源,实现案结事了政和的良好效果。该院同时秉持“穿<br>透式”监督理念,对履职中发现的相关单位在行政执法方面存在<br>的管理漏洞,导致旧房的土地使用权证和新房的建房批复同时存<br>在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发出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改进工作规<br>范宅基地“拆旧建新”审批管理,做好行政诉讼诉源治理。
第185页
— 172<br>—<br>洪某某与慈溪市某股份经济合作社土地承包<br>合同纠纷矛盾案<br>慈溪市检察院<br>一、案情概要<br>1999 年 12 月,洪某某以家庭为单位取得《浙江省农村集体<br>土地承包权证》,证上载明其户取得慈溪市某某镇某某村(以下<br>简称某某村)的 4 亩 3 厘承包地。案涉该些土地分两次于 2002<br>年 10 月、2012 年 2 月由某某村根据市政府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等<br>土地征用需要收回。第一次征用由某某村向洪某某支付了土地补<br>偿款,洪某某将相应的承包地交还某某村,但承包权证未收回注<br>销;第二次征用由某某村与洪某某签订了土地征用协议,征用洪<br>某某的剩余承包地,洪某某领取该协议所确定的款项时,扣除了<br>其在 2002 年已从某某村领取的款项。该镇与某某村的土地征用<br>协议则于 2002 年 11 月签订,案涉土地均包含在该协议所涉土地<br>范围内。2016 年,洪某某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确认征收行为违法,<br>该案一、二审均裁定驳回其起诉。2018 年,洪某某以某某村单方<br>解除土地承包合同为由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某某村返还案涉土<br>地、赔偿损失。法院一、二审均判决驳回洪某某诉讼请求。判决<br>生效后,洪某某又取得了涉案部分土地的承包权证。洪某某以此<br>作为新证据申请再审,被法院裁定驳回。自涉案土地征用以来,<br>洪某某信访不断,双方矛盾始终未得到实质解决。<br>二、化解过程<br>(一)精准交办,各司其职。慈溪检察院控申部门在接到该<br>信访案件后,精准研判,认为尽管举报内容为法官违法,但在事
第186页
— 173<br>—<br>实与理由部分均系对审判的过程和结果不服进行反映,本质上属<br>于涉诉信访,初步判断当事人的实质诉求还是维护民事权益,应<br>根据《浙江省检察机关内设业务部门办理举报控告事项职责清单<br>规定》交由本院民事检察部门办理,故受理并转交该举报事项至<br>民事检察部门,并指导信访人提起民事检察监督。民事检察部门<br>在办案过程中发现本案还有行政检察监督线索,遂将线索移交本<br>院行政检察部门办理。<br>(二)调查核实,上门听证。慈溪检察院民事检察部门在接<br>到该信访案件后,将信访案件与民事监督案件一并办理,在确认<br>信访人核心诉求还是在于承包地的征用赔偿款问题后,展开多方<br>调查,以了解案件事实,便于确定精准解纷思路;组织多方听证,<br>以展现多方想法,便于信访人听到不同角度的声音。经过多方调
第187页
— 174<br>—<br>查、组织听证、释法说理,信访人的不合理预期被打破,为下一<br>步的检察和解、罢访息诉打下良好基础。<br>(三)检察和解,融合办理。慈溪检察院民事检察部门经过<br>前期调查了解案件事实后,确定了检察和解作为本案办理的主要<br>方向。一方面,通过上门听证、释法说理、提示风险,一步步降<br>低洪某某对赔偿金额的不合理预期;另一方面,找准某某村在执<br>行征用政策、履行解除合同义务中的不规范之处,进行反向调解,<br>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由某某村补偿信访人洪某某若干损<br>失。<br>(四)司法救助,助力化解。因洪某某自身劳动能力受限,<br>母亲脑梗需要照顾,生活困难,某某村的补偿尚不足以解决其当<br>时面临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着生活困难帮扶救助到位的办理法治<br>化原则,根据《人民检察院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细则》规定的<br>赔偿条件、标准、程度,慈溪检察院为其申请了国家司法救助,<br>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洪某某在当时面临的经济压力,也反过来促<br>进了信访案件矛盾的彻底化解。<br>三、案例体会<br>(一)穿透繁杂表象,直达矛盾本质,抓住信访人核心诉求<br>解决问题。信访工作是矛盾纠纷的极端化体现,在众多纷繁复杂、<br>理由各异的信访点背后,隐藏着信访人真正的诉求。要做好信访<br>工作,就需要抽丝剥茧,找到信访人核心诉求这根主线,通过这<br>根主线去分析其与其他工作点之间的关系,才能把这看似一团乱<br>麻的矛盾纠纷解开、理顺。本案信访人在举报信中针对法官组织<br>的审判程序、判决认定的事实及审判过程中的违法行为等进行反<br>复举报,慈溪检察院并未就案办案,仅仅针对信访事项进行回复,
第188页
— 175<br>—<br>而是通过调查了解、谈心谈话,透过针对司法人员信访的表象看<br>到信访人对土地征用款赔偿工作不满的矛盾起因和实质,着力化<br>解主要矛盾。当信访人的核心诉求得到关注,民事纠纷实质性化<br>解,信访案件也随之自然化解了。<br>(二)注重亲历性,上门调查、听证,让正义和关心以更可<br>触摸的方式被感知到。要做好信访工作,关键在于要让信访人“信<br>服”、“心服”,这就要求我们所做的信访解纷工作要尽量还原<br>案件事实,并让办案过程的公平公正可感可触,在法治的框架内<br>实现法理情的有机统一。本案信访纠纷已近二十年,双方的矛盾<br>延宕已久,虽经法院审判,但洪某某持续信访,对当地的征地工<br>作、群众工作及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本着“攻心<br>为上”的工作策略,慈溪检察院承办检察官带卷下乡,多次找信<br>访人谈、找村书记谈,到土地现场进行踏勘调查,把听证会搬到<br>信访人的家门口,让与案件无利害关系的村干部、律师等作为听<br>证员参与听证,并邀请村民们旁听,力求整个过程“公开、透明、<br>以理服人”。检察官勤勉、负责、关注信访人切身需求的暖心举<br>措、工作态度感染了信访人,最终使得信访人愿意让步,接受调<br>解。<br>(三)将检察和解作为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建设的抓手,成<br>为信访攻坚的重要一环。慈溪检察院检察官通过前期大量详实工<br>作已了解到,信访并非信访人的目的,只是其维护其所主张权益<br>的一种手段。相应的,信访工作也不能满足于信访答复,而应着<br>眼于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即将检察和解作为攻克信访难案的<br>重要手段和最终目标。本着该目标,检察官在信访前期受案时即<br>以和解作为工作目标进行引导和铺垫,在信访案件的调查办理中
第189页
— 176<br>—<br>又随时注重法理与情理的交融,把握契机,始终把各项工作往和<br>解这条主线上引。最终,聚沙成塔,汇溪成流,成功引导当事双<br>方达成检察和解,化解了多年的信访矛盾。<br>(四)多部门联动,矛盾纠纷一揽子解决。本案不仅涉及民<br>事诉讼争议,还因涉案承包权证的颁发合法与否涉及行政诉讼争<br>议。洪某某在六年内持续提起民事、行政诉讼,又因诉求得不到<br>满足多次信访民事及行政案件的承办法官。考虑到本案涉及民事<br>检察和行政检察的业务融合,且讼争土地位于农村,处于基层检<br>察室业务管辖范围,慈溪检察院民事检察部门承办本案后,牵头<br>联系行政检察部门、属地基层检察室、属地乡镇司法所共同调处,<br>多方联动,运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成功化解矛盾,并在实地<br>调处过程中,了解到信访人的实际困难,对接检察院控申部门,<br>进行司法救助。<br>(五)调助对接,及时反映诉讼纠纷当事人实际困难情况,<br>准确实施司法救助。在前期调查、调处过程中,慈溪检察院了解<br>到信访人自身劳动能力受限,在办案过程中其母亲又发生脑梗住<br>院,信访人的经济、身心压力都较大,承办信访件的民事检察部<br>门将该情况及时反映给负责司法救助的控申部门,由该部门对其<br>是否符合司法救助的条件及救助的必要性进行调查核实。同时,<br>控申部门将了解到的情况反馈给承办纠纷案件的民事检察、行政<br>检察部门,将信访、救助与案件办理纳入一体化综合考量,相关<br>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会商,最终确定司法救助金额 2 万元,有效<br>缓解了信访人在当时的身心压力,也在合适的时机帮助矛盾纠纷<br>实质性化解。
第191页
— 178<br>—<br>某开发商和承包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br>宁波市中院<br>近日,市中院执行局会同奉化法院妥善处理一起建设工程施<br>工合同纠纷案件,并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一揽子协议,实质性化<br>解了开发商和总承包方间案涉标的近 8.4 亿元的 8 起纠纷,取得<br>良好效果。<br>一、案情概要<br>宁波奉化南成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奉化南成公司)、厦门南<br>成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南成公司)委托浙江二十冶建设<br>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十冶公司)承建案涉宁波市奉化区冠城国际<br>房地产项目,因二十冶公司未能按期完工导致一系列纠纷。其中,<br>二十冶公司向奉化南成公司、厦门南成公司主张支付工程款、质<br>保金、停工损失等,涉及 4 起案件标的总计 4.805 亿元。以上案<br>件诉讼过程中,二十冶公司申请保全了奉化南成公司名下位于宁<br>波市奉化区冠城国际商业中心的不动产及二被执行人全部银行<br>账户。案件审理过程中,奉化南成公司提起多起反诉,主张二十<br>冶公司支付延误工期损失、工程质量损失、维修费用、违约金等,<br>涉及 4 起案件标的总计 3.575 亿元,诉讼过程中一并申请了对二<br>十冶公司名下财产采取保全措施。上述案件审理过程中,双方互<br>相主张保全并因查封不动产而衍生案外人异议案件 79 件。<br>二、依法化解的过程和方法<br>1.坚持系统观念,通盘考虑一体推进。考虑到上述系列案
第192页
— 179<br>—<br>件发轫于同一事由,多重矛盾交织、影响面较大,市中院执行局<br>联合审判部门及奉化法院,反复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最终<br>将 8 起案件合并审查,以期一揽子解决双方争议。<br>2.以鉴定为抓手,确定保全财产价值。针对双方互相主张<br>保全的情况,市中院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为突破口,第一时<br>间启动鉴定程序,估算出相应保全财产价值,为后续调解工作提<br>供了事实基础。经过 20 余次的联调联解,双方当事人最终在诉<br>讼阶段就上述 8 起案件达成一揽子调解方案,并自愿撤回其余诉<br>请。<br>3.深化府院联动,引入第三方战略投资。针对奉化南成公<br>司履行能力不足但案涉房地产项目市场前景广阔的情况,两级法<br>院联合奉化当地党委政府,特别是借助“保交楼”房地产专班等力<br>量,多方协调,引进了第三方战略投资、创设“资金+不动产”清偿<br>方式促使上述调解方案最终落地履行。<br>4.实时跟踪进度,依法及时解除查封。2023 年 6 月 6 日,<br>随着调解协议的部分履行,市中院执行局依据前期委托评估结果<br>及二十冶公司申请,依法对奉化南成公司名下部分不动产进行了<br>解封,同时战略投资方首期 5000 万资金也顺利到账。至此,二<br>十冶公司与奉化南成公司、厦门南成公司缠讼 3 年,涉及 8 起诉<br>讼案件、79 件的案外人异议案件、总标的近 8.4 亿元的特大型建<br>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取得实质性化解。<br>三、案例体会<br>本案中,宁波两级法院坚持系统观念,贯彻落实执行领域“当
第193页
— 180<br>—<br>事人一件事”指导思想,推动企业纠纷妥善化解,有效避免因财<br>产保全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信访事件及后续衍生诉讼,实现了节约<br>司法资源、降低诉讼成本、强化诉源治理、解决信访源头等效果。<br>1.坚持上下联动,全面厘清“当事人一件事”基础性事实。<br>两级法院统筹协调,在审判阶段对案涉 8 起案件进行合并事实审<br>查,有效厘清基本事实和法律关系,引导双方聚焦主要矛盾,最<br>终促成 8 起案件达成互赢互利调解方案。<br>2.坚持审执联动,全力用好一揽子化解“关键性一招”。<br>执行法官和审判法官协同联动,适时提出“资金+不动产”清偿模<br>式,引导当事人努力寻找纠纷矛盾的利益平衡点。执行部门对被<br>查封的不动产及时进行评估,结合案情对部分不动产予以解封,<br>妥善化解全部案外人异议,有效减轻各方讼累,避免了矛盾激化,<br>间接强化了诉源治理工作。<br>3.坚持内外联动,全力做好案件办理“后半篇文章”。两<br>级法院审执部门在密切配合基础上,积极借助地方党委、政府特<br>别是“保交楼”专班力量,为受困企业“助血补气”,帮助引进第三<br>方资金,助力案涉项目商业体开展招商引资。
第194页
— 181<br>—<br>新加坡某航运公司与利比里亚某公司船舶碰<br>撞损害责任案<br>一、案情概要<br>新加坡某航运公司所有的巴拿马籍“运某”轮在新加坡东部<br>加油锚地锚泊期间,与利比里亚某公司所有的“勇敢某某”轮碰<br>撞,“运某”轮船体遭到严重损坏。为此,新加坡某航运公司向<br>宁波海事法院申请诉前扣押“勇敢某某”轮,并随后提起诉讼,<br>要求利比里亚某公司赔偿船舶碰撞引发的各类损失合计 360 余<br>万美元。利比里亚某公司在答辩期间提出管辖权异议,认为宁<br>波海事法院不方便管辖和审理本案,请求依法驳回起诉,告知<br>新加坡某航运公司向更方便的新加坡法院提起诉讼。<br>宁波海事法院审查认为,宁波是涉案“勇敢某某”轮在碰撞事<br>故发生后的最先到达地,宁波海事法院依当事人申请,依法扣<br>押该船,该院对案件具有管辖权。新加坡某航运公司的股东之<br>一系中国公民,“运某”轮系在中国境内进行修理,与碰撞损失<br>相关的主要证据材料形成于中国境内,且中国保险公司为解除<br>“勇敢某某”轮的扣押出具担保,并约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br>管辖,中国法院审理该案有利于查明损失和判决执行。碰撞事<br>故发生后,“勇敢某某”轮直接离开新加坡海域,并未在新加坡<br>接受海事调查,不构成新加坡法院审理案件更加方便的情形。<br>故裁定驳回利比里亚某公司的管辖权异议。<br>利比里亚某公司提起上诉,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维持一审<br>裁定。案件进入实体审理阶段后,双方在海事法院组织下达成<br>和解协议,新加坡某航运公司申请撤回起诉,法院裁定予以准
第195页
— 182<br>—<br>许。<br>二、依法化解的过程和方法<br>(一)高效扣押船舶。收到诉前扣船申请及申请人提供的<br>担保后,宁波海事法院立即通过该院执行指挥中心查询“勇敢<br>某某”轮的航行动向,密切关注其实时位置,在最短时间内完<br>成立案受理,并完成诉前扣押船舶法律文书的制作,同时联系<br>宁波海事局和宁波边防检查站,妥善做好各项扣船准备工作。<br>当日下午,气温高达 36℃,吊机林立的矿石码头更显炙热,两<br>位承办法官前往码头快速实施了船舶扣押。船舶甫一扣押,被<br>申请人于当晚即提交了担保,宁波海事法院于次日解除了对<br>“勇敢某某”轮的扣押,该轮顺利按照预期航行计划驶离中国<br>宁波港。自申请人提交扣船申请到解除扣押,前后只经历了短<br>短 27 小时,为本起涉外船舶碰撞纠纷的圆满解决打好了基础。<br>(二)审查管辖异议。新加坡某航运公司提起诉讼后,利<br>比里亚某公司提出了管辖权异议,认为宁波海事法院属于“不<br>方便法院”。宁波海事法院审查认为,宁波港是被告的“勇敢<br>某某”轮的最先到达地,且宁波海事法院依法扣押了“勇敢某<br>某”轮。尽管双方都是外国公司,但原告的“运某”轮在事故<br>发生后,前往中国进行维修,与损失相关的证据基本可以在中<br>国境内获取。被告提交的担保函中也明确表述“受中国法院管<br>辖”。为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裁<br>定驳回了利比里亚某公司的管辖权异议。利比里亚某公司提出<br>上诉后,浙江省高院经审理认为,“本案涉案船舶的修理在中<br>国境内完成,与损失有关的大部分证据在中国境内形成,因此,
第196页
— 183<br>—<br>中国法院审理本案有利于损失的查明……由中国法院审理本案<br>有利于判决的执行”。据此,浙江省高院作出维持裁定。<br>(三)专业权威化解。管辖权异议“一锤定音”后,经过<br>一次庭前证据交换、一次庭审,案件基本事实也确定下来,双<br>方基本认可“勇敢某某”轮应当承担事故主要责任,但围绕事<br>故损失始终争执不下。庭审中,利比里亚某公司对于原告提交<br>的多项证据均不认可,要求安排国外检验机构专家鉴定“运某”<br>轮的船舶碰撞损失,由于涉外鉴定程序繁琐复杂,案件面临着<br>审理期限延长、诉讼成本增加的风险。与此同时,由于利比里<br>亚某公司对中国大陆法律制度不熟悉,其通过香港律师转委托<br>大陆律师参与诉讼,多层委托对于案件沟通也造成了障碍。信<br>任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主审法官实地<br>走访了十余家修船厂调研船舶修理费用,深入细致、逐项核对<br>千余页、近百项涉案船舶修理明细,调研船舶修理市场情况,<br>深度检索国际主流运价网站,认真权衡当事人利益,提出了一<br>个合理的赔偿标准,不断拉近双方的差距。在多次组织当事人<br>协商后,利比里亚某公司对中国法院的专业性和权威性都给予<br>了高度的认可,态度也从一开始的“避而不谈”转变为主动配<br>合。最终,双方成功达成和解,这起案件以被告按期履行、原<br>告主动撤诉的方式圆满落下了帷幕,当事人还专门向宁波海事<br>法院寄送了锦旗,对法院工作给予高度认可:“从这起案件中,<br>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法院的专业、高效与公正,我们对中国的营<br>商环境更有信心了!”<br>三、案例体会<br>本案于近期入选了 2023 年全国海事审判典型案例、全省涉
第197页
— 184<br>—<br>外涉港澳台商事海事典型案例。2024 年全国两会期间,最高人<br>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王淑梅接受<br>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以“重任与信心”为主题的专访采<br>访中,用英文向请全世界讲述了这起新加坡海域船舶碰撞纠<br>纷,指出海事法官用专业、权威、高效展现了中国海事司法担<br>当重任、强化信心的积极作为。而这样的案件,在宁波海事法<br>院并不是个例。尤其在 2023 年 7 月份涉外海事纠纷多元化解<br>中心设立以来,通过中心介入化解了越来越多的涉外纠纷,化<br>解了一大批涉外案件。如一起引入希腊船东保赔协会共同调解<br>的船舶碰撞损害纠纷案被写入最高法院 2024 年工作报告;一<br>起外国船舶碰撞案件一审宣判后当事人均服判息诉并主动履<br>行,登上央视《法治在线》栏目,人民法院报头版、光明日报<br>等均先后报道……随着配套机制的建立及人员选任的不断完<br>善,如同本案当事人一样,越来越多的外国当事人主动选择宁<br>波海事法院管辖。<br>(一)首创一个平台,统筹解纷资源。“以国际化、专业<br>化、现代化”为目标,首创涉外海事纠纷“调解、仲裁、诉讼”<br>一站式化解平台,聘任来自港口物流、金融保险等行业领域的<br>92 名专家担任中心特邀调解员,靠前介入化解纠纷,实现国际<br>航运贸易、国际船舶金融、国际港口服务等领域纠纷化解全覆<br>盖,推动行业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协同发力。2023 年 7<br>月以来,共受理涉外案件 306 件,涉案标的额超 8.5 亿元,案<br>件当事人覆盖全球 23 个国家和地区,调解成功 183 件,将涉<br>外案件调解成功率从 21%提高至 60%,为打造国际海事纠纷解<br>决优选地提供了“重调解、可仲裁、少诉讼”的“浙江方案”,获
第198页
— 185<br>—<br>评 2024 年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一批省级最佳制度<br>创新案例,作为全省政法系统唯一案例入选省委服务保障“一<br>号开放工程”典型案例,被新华社、浙江卫视等宣传报道。多<br>位领导先后到中心调研指导,批示肯定我院中心建设成效。<br>(二)构建两项机制,畅通涉外调解。与中国海事仲裁委<br>员会、宁波国际航运仲裁院建立协作机制,推广“仲裁调解+司<br>法确认”解纷模式,推动形成“立案后促调、开庭时必调、裁决<br>前再调、调后司法确认”的高效解纷格局。与浙江省贸促会建<br>立国际经贸航运法治建设协作机制,推行“特邀调解+司法确<br>认”模式,依托全省贸促系统 13 家调解中心、58 家海外联络处、<br>184 家全球友好商协会,培育“涉外纠纷找贸促”调解服务品牌,<br>做优行业性专业性调解。<br>(三)落实“三位一体”,实现一站解纷。制定《宁波海<br>事法院多元解纷工作指南》,明确纠纷化解业务规则,构建规<br>范化的诉仲调程序分流、程序转化机制。积极推广争议解决示<br>范条款,充分发挥示范判决、以案促调作用,实现“能调则调、<br>适仲则仲、当判则判”良好效果,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br>化融入涉外海事纠纷化解,与本案一样,用调解这个“东方经<br>验”解开了越来越多中外当事人的心结。
第199页
— 186<br>—<br>厦门市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镇海区某酒店<br>知识产权纠纷案<br>镇海区司法局<br>一、案情概要<br>在 2023 年 1 月底,厦门市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br>公司”)在日常的版权监测工作中,发现镇海区某酒店(以下简<br>称“某酒店”)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内容中,存在使用<br>某公司享有著作权的摄影作品的情况。经详细核查,这些摄影作<br>品自 2017 年 6 月 7 日起就被某酒店擅自使用,而并未得到某公<br>司的任何授权或许可。某公司对此侵权行为深感震惊,并立即采<br>取行动,向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在起诉书中,某<br>公司明确要求某酒店立即停止一切侵权行为,并赔偿相应的经济<br>损失及维权费用共计人民币 1 万元。某公司认为,某酒店未经许<br>可擅自使用其享有著作权的摄影作品,不仅侵犯了其合法权益,<br>也损害了其声誉和利益。<br>镇海区人民法院庄市法庭在接到案件后,高度重视此案。考<br>虑到案件涉及知识产权纠纷,且双方均位于镇海区,为了高效解<br>决纠纷,法庭决定将案件委托移送至镇海区庄市街道人民调解委<br>员会(以下简称“调委会”)进行调解。<br>在受理此案的调解员细致翻阅了案卷材料后,他深知此案涉<br>及的是一项关于著作权的复杂纠纷。为了更好地了解详细情况,<br>调解员在第一时间内致电双方当事人,与他们进行了深入的交<br>流。据某公司陈述,他们于 2017 年初成功完成了涉案摄影作品<br>的创作,并于 2022 年 10 月 21 日在版权局进行了登记,登记类
第200页
— 187<br>—<br>别明确标注为摄影作品。然而,某酒店未经许可,擅自在其发布<br>的微信公众号内容中使用了该摄影作品,这种行为无疑是对他们<br>著作权的严重侵犯。因此,他们坚决要求某酒店立即删除带有涉<br>案摄影作品的微信公众号内容,并赔偿经济损失及维权费用共计<br>1 万元。<br>对于某公司的指控,某酒店则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带有<br>涉案摄影作品的微信公众号内容早在 2017 年 6 月就已经发布,<br>而某公司的版权登记时间是在 2022 年 10 月,因此他们认为自己<br>并不存在侵权行为。此外,他们还强调,该微信公众号的内容主<br>要是信息服务类,并没有盈利目的,且截至纠纷发生时,该内容<br>的浏览数量极低,并未对某公司造成实质性的经济损失。<br>二、依法化解的过程和方法<br>面对双方各执一词的情况,调解员深知要想成功调解此案,<br>首先明确某酒店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为此,他根据双方当事人<br>的陈述及法院移交的材料,在承办法官的指导下进行了深入的分<br>析和判断。他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br>定,著作权是从作品创作完成之时就产生的,不以登记为前提。<br>因此,某公司提供的著作权登记证书等材料足以证明他们在 2017<br>年初就已经创作完成了涉案摄影作品,并依法享有著作权。而某<br>酒店以涉案摄影作品在其使用时未登记作为自己不构成侵权的<br>理由,显然是不成立的。<br>在调解员有理有据的说明下,某酒店逐渐认识到了自身行为<br>的错误性,同意将微信公众号中使用涉案摄影作品的内容进行删<br>除。然而,在赔偿金额的问题上,双方仍然存在分歧。某酒店认<br>为,由于该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并非盈利性质,且对某公司未造成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pc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更多案例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pc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e.stopPropagation()}">
x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