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婺源

发布时间:2022-10-16 | 杂志分类:旅游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品味婺源

148流连忘返卧龙谷婺源大鄣山卧龙谷与一些名山大川相比,算不上险峻,但这个因亿万年间火山喷发形成的花岗岩山体,却能让人如入仙境,流连忘返。进入卧龙谷景区,一块形似卧龙的巨石依在山边,石上写着:“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简单,国字号。鸟类对环境十分挑剔,好山好水好空气,才能让任意飞翔的翅膀停歇。另一块立在景区入口处的巨石似乎更聚人气,黑褐色花岗岩上写着“大鄣山卧龙谷”六个飘逸的大字,细看题款,原来是如雷贯耳的武侠小说大家金庸先生题。金庸祖居是婺源县浙源乡,我参观过浙源的查氏宗祠。金庸先生虽未回过婺源,却与祖居地浙源感情深厚,与婺源查氏宗亲保持书信往来。他关注婺源发展,乐意为卧龙谷宣传,扩大影响。金庸的《雪山飞狐》《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神雕侠侣》等武侠小说流传甚广,拍成电影,是家喻户晓的人物,难怪游人争相在这块石碑前留影。这两方取自卧龙谷的巨石,因为注入了别样的文化内涵,也受到游人关注。中秋假期,天气燥热,同行的美女怕晒黑皮肤,撑伞游卧龙谷,我跟她们说,我到过卧龙谷,景区里,山连山,树连树,遮天蔽日,晒不着的。美女们似信非信,还是撑伞前行,结果一路行进在山涧树荫... [收起]
[展开]
品味婺源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51页

148

流连忘返卧龙谷

婺源大鄣山卧龙谷与一些名山大川相比,算不上险峻,但这个因

亿万年间火山喷发形成的花岗岩山体,却能让人如入仙境,流连忘返。

进入卧龙谷景区,一块形似卧龙的巨石依在山边,石上写着:

“婺

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简单,国字号。鸟类对环境十分

挑剔,好山好水好空气,才能让任意飞翔的翅膀停歇。另一块立在景

区入口处的巨石似乎更聚人气,黑褐色花岗岩上写着“大鄣山卧龙谷”

六个飘逸的大字,细看题款,原来是如雷贯耳的武侠小说大家金庸先

生题。金庸祖居是婺源县浙源乡,我参观过浙源的查氏宗祠。金庸先

生虽未回过婺源,却与祖居地浙源感情深厚,与婺源查氏宗亲保持书

信往来。他关注婺源发展,乐意为卧龙谷宣传,扩大影响。金庸的《雪

山飞狐》《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神雕侠侣》等

武侠小说流传甚广,拍成电影,是家喻户晓的人物,难怪游人争相在

这块石碑前留影。这两方取自卧龙谷的巨石,因为注入了别样的文化

内涵,也受到游人关注。

中秋假期,天气燥热,同行的美女怕晒黑皮肤,撑伞游卧龙谷,

我跟她们说,我到过卧龙谷,景区里,山连山,树连树,遮天蔽日,

晒不着的。美女们似信非信,还是撑伞前行,结果一路行进在山涧树

荫下,太阳晒不着,伞也成多余。在卧龙谷,还遇到几位来自北方小

伙说忘带水了,我笑着与他们搭讪,告诉他们卧龙谷这一路都有泉水,

比矿泉水还好喝,以前陪北京来的记者,她们就倒掉瓶子里的矿泉水,

第152页

149

灌上卧龙谷山泉。小伙子们听后乐呵呵,太好了,不费劲,还省钱。

我见过春天雨后的大鄣山卧龙谷,那个季节的卧龙谷,水淋淋,

湿漉漉,行走其间,山谷石壁,布满苔藓,导游会一再提醒你,小心

打滑。春天的卧龙谷,山涧,崖壁,多有飞瀑。你还未见瀑布,远远

就能听见瀑布撞击山崖的声音,置身春天的卧龙谷,朦胧中有赛似神

仙的错觉。

这次游卧龙谷,已是初秋,让我又领略了卧龙谷的另一番景色,

还未到枫叶红于二月花的日子,想看红枫,必须再过十天半月。久晴

未雨,多地江河都出现断流,卧龙谷是否有流泉飞瀑,不敢抱太大奢

望。没想到,行至“天然浴池”、“卧龙潭”、“龙心岩”和“趣味

石滩”的观景处却有惊喜,奇形怪状的巨石下,仍然可见清澈见底的

碧潭,同行的美女挪不动脚步了,没想到,没想到啊!到处干旱,卧

龙谷居然流水潺潺,这里的石头造型太奇怪,太漂亮,像不像动物?

第153页

150

像不像武侠?你看,这块扇形的花岗岩石,像不像超级大贝壳?别说

作家们的想象力太丰富,其实,一千个人来看卧龙谷里的花岗岩,就

会有一千种答案。大家说,这水太清,太诱人了,真想跳下去游几圈,

洗个澡!

往上走,是红军洞。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皖浙赣闽省

委领导人关英、王丰庆等在卧龙谷的这个山洞里,开过会,藏过身。

如今,英雄远去,红军洞内摆放了方桌和凳子,游人可在此歇息,也

可以静心缅怀革命先辈,珍惜当下幸福。

途中见游客沿阶而上,也有缆车从我们头顶滑过,一般情况下我

还是会选择徒步,更亲近自然。看见一对年轻夫妇,爸爸的脖子上驮

着闺女,妈妈的背上趴着儿子,好温

馨的画面,好年轻的父母,远路无轻

担,替年轻夫妻叫累,这一家子却笑

的开心。累并快乐,享受其中,也令

人遐想和羡慕。

大鄣山卧龙谷,有江南第一奇

谷,婺源小九寨之誉。我到过四川的

“九寨沟”,也看过甘肃小九寨的“官

鹅沟”,她们的美,都是因为水。卧

龙谷之所以能得“江南第一奇谷”美

誉也是因为水。沿着游步道上行,一

路上都有流水碧潭,它们有圆形,有

第154页

151

方形,有的形似动物造型,这些分布在沟壑,掩藏在树荫处的流泉碧

潭,在太阳的照耀下,在树影的婆娑下,都五彩斑斓,这要在九寨沟,

这就会被称作“海子”。卧龙谷却给这些数不清的水潭取了好听的名

字,特别是那个“龙凤双潭”让人难忘,站在桥上看,龙潭在上,凤

潭在下,潭水漾漾,轮廓造型,还真有几分神似。同行外地女作家说,

她到过许多名山大川,但象大鄣山卧龙谷没怎么人工雕琢,基本保持

自然原貌的景区还真不多见。树上的鸟儿也似乎在回应女作家的赞

叹,叽叽喳喳唱个不停。

如果说春天的卧龙谷瀑布让人澎湃,秋天的卧龙谷水也让人宁

静,它虽无春天壮阔,却有秋色的多姿,即使瘦成蛇形,也奔腾不息,

跳入深潭,这一个个大小碧潭,好像大鄣山脉闪闪发亮的眼睛,欢迎

接南来北往的游客。

大鄣山卧龙谷,又称“三天子鄣”,地处皖赣边界,是婺源北部

屏障,属黄山余脉,是完全原始风貌的高山峡谷景区,更是一处金庸

笔下的世外桃源。主峰擂鼓尖海拔 1629.8 米,是婺源县内最高山峰。

清代诗人汪循《登大鄣山》诗云:

“清风岭上豁双眸,擂鼓峰前数九

州,蟠踞徽饶三百里,平分吴楚两源头。”诗中最后一句告诉人们,

这里也是“吴楚分源”的屋脊,是鄱阳湖水系乐安江与钱塘江水系新

安江的分水岭。

由于大鄣山植被好,卧龙谷景区内负氧离子每立方米高达十万

个,这样的生态环境,是强健心肺功能的康养之地,我在林中和水潭

边不时驻足,深深呼吸新鲜空气,恨不得将身体里的废气全部排出。

第155页

152

好山,好水,出好茶。大鄣山还是“婺绿”名茶的重点产地。以

前上班时,单位里喝的工作茶就来自婺源大鄣山,夏天发的降温茶叶,

也是大鄣山绿茶。我们的二姐夫虽是领导干部,无论在职还是退休在

家,都喝婺源大鄣山粗茶,他说,大鄣山绿茶,经泡。我先生有位高

中同学是大鄣山绿茶的忠实用户,他从青年喝到古稀,只认大鄣山茶。

搬到上海定居后,家添了台冰箱,专门放大鄣山绿茶,他说这样不串

味,并把喝大鄣山绿茶的偏好,传给了在外企工作的儿子。我写这段,

并非为大鄣山茶做广告,因为我也爱喝大鄣山产绿茶,粗茶淡饭,这

是百姓的日子。

不知您游卧龙谷古木画廊区域,是否留意沿途的树木,虽是花岗

岩地貌结构,虽然石多泥少,悬崖峭壁间,却自然生长了许多天然灌

木林,这些从石缝里蹦出的树木,给人一种顽强向长的力量。你看那

株成为景观的“幼象树”,就长在岩石上,它的根扎在石缝里,根须

向下延伸,树梢向上挺拔,枝叶往外扩展,这种不畏恶劣环境所动的

姿态,让人油然生敬意,在眼下疫情频发,工作生活可能遇到困难和

第156页

153

拐点时,您是否能从这棵树身上得到启发,汲取力量?在“幼象树”

附近的游步道上,还看见一株在花岗岩上野蛮生长的树木,只见它的

根系象张开的“爪子”,每根“爪子”,又长出若干个细“爪子”,

好似铁钳一般有力,如同所向披靡的战士,紧紧匍匐在游步道边,没

有什么外力可以撼动它们的生长。我俯身看盘根错节的树根,树根已

将花岗岩团团围住,其中有一脉较粗的树根,遒劲如鞭,顺坡下坎,

钻入岩石,又探到草丛中,直到我看不见去向。我知道,它和它们的

伙伴正朝着水潭方向迈进,树和人一样,失去水的滋养,就会失去生

命之源。

也许卧龙谷的水养树,在这里还看见了许多连理树、合围树,这

些长相奇特的树,并未挂树名,也不知它们在卧龙谷呆了多久。树根

部,明明是一根主干,长到半腰,却分成若干笔直的树干,而且不分

主次,粗细相当。有三棵树干围成圈的,也有四棵树干并列的。有的

好似情人,也有的酷似兄弟和姐妹,眼下正鼓励年轻人多生孩子,能

不能叫这些树

“多子多孙

树”啊?这些

奇树,是自然

天成,还是有

意为之?这里

有我认识的楠

木、木莲、无

第157页

154

患子、构树,还有锥树、一剑封喉等树木。更多的树木,叫不出名字。

在花岗岩地貌结构的卧龙谷,这么陡峭的岩石,人工植树,肯定

难活,我猜想是鸟类的功劳。千百年来,各类鸟儿在大鄣山繁衍生息,

大鄣山养育了鸟类,鸟儿们也以衔泥方式播撒树种,回馈大鄣山的养

育,使大鄣山植物种类繁多,造就了茂密的原始森林,编织了理想栖

息的伊甸园,我的说法,只是推测,不一定正确。

走到卧龙谷的下索道口,眼看就要到景区的滑索体验区,本想尝

试攀岩,也想玩玩刺激的溜索,还想再看看多年未见的白龙瀑和大龙

瀑。可惜,集合返程时间到了,只有恋恋不舍,留着下次再见。

第158页

155

诗画婺源 |汪口古村,一场没有蓄谋的久别重逢

黄艳丽:女,网名:知秋意识菩提,上饶市作协会员,旅游博主,优质旅游自媒

体创作者,甘肃全域旅游内容云创作峰会内容云创作大使。诗画婺源,似酒似茶,每个徽派古村都美得独到,值得行走。藏在酒杯湾里的汪口古村,诗意归隐地

在江湾镇汪口村,藏着一个酒杯湾。从村东头航拍,江湾水、段

莘水在此交汇,像一只 U 形高脚酒杯,杯底部是俞氏宗祠,杯中盛满

汪口的文气、骨气和烟火气。

“古树高低屋,斜阳近远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莫非

诗人是清代旅游达人来过汪口,要不然又怎能写出如此契合的诗句。

先祖北宋朝议大夫俞杲,辞官归隐迁居永川河畔的这块诗意高

地,繁衍生息、耕读商儒逾千年。秉承崇文重教的朱子之风,自宋至

民国,教馆书屋如雨后春笋,“存舆斋书院”、“四宜轩”、“心远

书屋”、“岩筑山房”、“养源书屋”等,是“书乡”汪口的文脉标

注和人才孵化器。

沿着村中东西走向官路正街前行,家家门口贴家训,多是圣贤言,

句句入心,步步受教。中秋佳节游故地,一场没有蓄谋的久别重逢

第159页

156

与婺源汪口的缘分,始于 2017 年深秋,和海外游学探亲的儿子

陪公婆去安徽祭祖,汪口是三代人返程之旅的最后一站。

五年后的中秋,再次踏入汪口老街,像是一场没有蓄谋的久别重

逢。熟悉的场景,依旧是枕山面水、临溪而居的村庄,街巷茶铺、酒

坊、布庄、伞铺鳞次栉比。不同的是少了儿子的陪伴,和熙熙攘攘的

游客,安静的村庄恍若隔世。

在徽雕大师俞有桂家,遗憾没遇见五年前采访过的俞老爷子,靠

一台缝纫机培养出 4 个儿子的俞广攀老人。

徜徉老街,掰玉米的奶奶,拔鸡毛的大妈,卖竹木的大爷,檐下

翘首的老人,身着汉服奔跑的孩子依次出场。鞭炮声起伏,汪口人正

杀鸡宰鱼过

中秋,隆重

的仪式感,

小巷弥漫的

烟火气,煽

动着梦里老

家的脉脉温

情。在三年

特殊时期,

有多少人一

次次遥望故乡梦绕魂牵 。

第160页

157

俞氏宗祠,雕刻精美的江南第一

俞氏宗祠,家族文化的支点,撬

动汪口人韧性、骨气和进取心的地

方。相传建此宗祠时,附近江湾村也

建造了一座占地十亩的宗祠,于是俞

氏族人发誓:不与江湾比大小,只在

细处下工夫。族人卯足劲头,宗祠雕

刻了 100 组鸟兽人物、渔樵耕读的精

美图案,耗时 20 年才完工,一不留

神,成了当地雕刻艺术的顶流,被誉

为江南第一祠。

俞氏宗祠有三绝:一尘不染,蛛网不结,无燕筑巢。其奥秘在建

材为古樟木,燕虫自避,百邪不侵。汪口、江湾村里至今还有卖樟木

箱、樟木梳子和饰品的店铺,路过时老板娘正在直播卖货,吆喝声里

有浓浓的香樟味。

18 座码头 18 条巷弄,千年古埠繁华盛景

汪口村最大的奇迹,是由一个偏僻小村,华丽转身为明清时期的

重要水运商埠,靠的是恪守“以义取

利”的儒商底色。18 条巷弄、18 座水

埠码头,商贾云集、帆影蔽日,数百

第161页

158

幢徽派建筑翘角飞檐,繁华盛景犹如当年装不完的河口古镇。

狭长的老街胡同,偶尔有三轮车咣当经过,踩车的都是老年人。

街上的商铺、老字号、客栈、菜馆,有的关门歇业,开着的也是生意

清淡。想当年有专用溪埠码头的裕丰号、悦来号等十几个老字号,可

都是这条街最靓的仔。

久未下雨河流干涸,村妇们顶着烈日在埠头上洗涮,岸边栏杆上,

晾晒着衣服、黄豆、豆角干、辣椒干,又该晒秋了。妇人忙碌孩童嬉

逐老妪闲坐,思忖那些在外谋生,受限不能返家的人,是她们的丈夫、

父亲或孩子?她们是否和我一样,节日倍思亲,与独在异乡的游子,

在昔日一起走过的渡口,视频续航暌违数载的亲情记忆?

徽商重利轻“别离”,此事古难全。自古以来,闭塞徽州人不甘

受穷,深知走出去才有商机,才能改

变命运。汪口是古徽州府陆路通往饶

州府的必经之地,又是水路货运的重

要码头。汪口人靠船务运输,贩运木

材、茶叶、瓷器、盐粮等,做贸易流

通生意发了财。

18 座河埠码头,连接村内 18 条

村巷,官街青石板铺地,鼎盛时 120

家商号夹道。散落古巷数百幢官第、

商宅、民居和书屋,典雅大气的俞氏

宗祠,都是先辈们努力积攒下的财富。

第162页

159

匠人匠心,续写徽雕艺术传奇

诸多徽派古建筑遗存,精美繁复的俞氏宗祠,“无处不雕,无雕

不精”的耳濡目染,是引领汪口人走进徽雕艺术圣殿的启蒙老师。

在汪口最有名的乡村木匠,当属婺源三雕大师俞有桂,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婺源采风期间入住的丛溪庄园,

参观欣赏过的江湾萧江宗祠都是大师力作。一把灵动的刻刀,书写着

徽派建筑的辉煌,延续着徽雕艺术的传奇。

村中央摊位边的红衣大爷俞师傅,一边削着竹笔筒,一边推销手

工艺品。文友们拿起蔑刀争相效仿,讨教时还不忘拍摄,老人笑嘻嘻

不恼不怒,最后来一句大实话:买产品就是最好的宣传。说完还不忘

介绍自己,曾经上过央视《记住乡愁》栏目。

小巷一间安静的工作室里,一位

中年人正在雕刻紫檀笔筒,做一个花

费一天多时间,加工费几百元。屋内

摆放着自己的作品和藏品,灯光下眼

神专注,右手频繁更换刻刀,方寸间

注入情感和心血,是匠人的热爱,也

是隐入尘埃的生计。

官街上,乡约所兼汪口老茶馆大

门敞开,孩子们围在一起,等着晚上

和大人一起,在老茶馆里吃徽酥月饼

赏月听徽剧,看热闹的草龙灯。

第163页

160

一台缝纫机培养出两位徽雕大师

婺源汪口村因古埠名祠而闻名,古为徽州府通往饶州府的陆路必

经之地,又系婺源水路货运至乐平、鄱阳湖、九江等地的必经码头。

这是一个以俞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900 年前,俞氏祖

先从安徽歙县迁入汪口,励精图治耕读并举,儒商结合繁衍生息。

明清时期,这里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虽经千载沧桑,但仍留下

了诸多历史遗迹,如俞氏宗祠、一经堂、懋德堂、大夫第、养源书院、

存舆斋书院,足见其当年景象繁华。

初冬旅游淡季,小小汪口村 60 元门票确实有点小贵,当天游人

很少。村民沿一条狭长的老街临河而居,八十一岁的俞广攀老人,就

住在老街村口,土生土长独守老屋的俞师傅,见我们造访很是高兴。

老人有四个儿子,如今都已开枝散叶,瞧这全家福,一大家子真

第164页

161

是子孙满堂。

俞老先生做了一辈子裁缝,老人家硬是凭着一台缝纫机,用一针

一线培养出了四个儿子。

婺源自古是藏龙卧虎之地,

出过不少徽商。让俞师傅感到骄

傲的不仅是自家人丁兴旺,家里

还出了两个徽雕大师。三子俞有

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婺源三雕代表性传承人,曾获得“中

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等多项国家级大奖。四子也是小有

名气的省级徽雕大师。

江湾萧江宗祠的大型徽派木雕,婺源县朱子步行街徽派风格改

造,都是俞有桂和他的弟子,凭着精湛的工艺,用自己的雕刻续写的

徽州传奇。尽管儿子们事业已是风生水起,老人在家却也没闲着,还

在守着缝纫机接些零碎活。

在裁缝铺厅堂墙壁醒目位置,挂着“敦厚忠信”的汪口俞氏族训。

和他相邻的四个儿子家及街坊邻居,家家门前都贴有寓意不同的

家训,这也是汪口村的一大特色。

婺源的宗族祠规乡贤家训,延续着一个家族的文化,铁路之父詹

天佑家族的詹氏家训、家约就各有十六条。素有“书乡”之称的婺源,

古往今来的纯良家风,世代相袭并得以弘扬,造就出代代俊彦也就不

足为奇了。

第165页

162

婺源旅游,花 60 元门票看一座桥,看啥值得吗?

先来扒扒这座桥的历史,姓名彩虹桥,出生年代南宋,年龄 878

岁,出生地婺源清华镇,荣誉称号“中国最美的廊桥”。

话说在古徽州,婺源彩虹桥地位很高,是最古老最长的廊桥,号

称中国廊桥史上的绝版!它为什能活 800 多岁,古代帝王们表示不服,

自己绞尽脑汁吃仙草炼仙丹,寻求长生不老,还让人天天三呼万岁,

可最终也活不过百年,它凭什么就比我长寿?

其实别忘了还有种活法叫名垂青史,古今中外上位者励精图治不

第166页

163

瞎折腾,仁爱百姓安居乐业,就会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扯远了,这座桥能屹立到今天,还要感谢二个人,南宋婺女庙里

的济祥和尚,和一位叫胡永班的工匠。二人都是心怀慈悲之人,见河

上独木桥经常被水冲毁,村民饱受其苦,发愿要建新桥。济祥云游三

年化缘筹善款,乡贤胡永班也是到处拉赞助,终于花四年时间建成了

彩虹桥。

这胡永班要搁在今天,定是土木建筑工程专业的博士,或许还能

评上个工程院院士。你看彩虹桥这位置和造型,建在河水最宽处,下

游筑一道拦水坝,船形桥墩前锐后平,作用如燕嘴分水,大大减缓了

洪水的冲击力。这桥蹾如定海神针,一晃 800 年蹾在桥就在。

听桥上路过的村民说,2020 年 7 月特大洪水,冲走了部分廊亭,

但桥墩却安然无恙。现在修复过的彩虹桥,比以前更好看了。

第一次来彩虹桥下雨天拍的老桥,可以和现在的桥对比下有啥区

别。

今年秋天再来,河还是那条河,桥已不是从前那座桥,因干旱水

坝下游河床裸露,都可以骑车过河了。一群鸭子在水洼里快活游玩,

对干旱造成的危机全然不知。村民说活了几十年,从没见过河干成这

样。他还透露了一个秘密,桥墩底下有头镇水铁牛,但谁也没见过。

真想问问那群没心没肺的鸭子,在河里找食时,可见过那只神兽

铁牛?如果找着了,发个定位上来。

第167页

164

趣游李坑

糗大了!中秋节婺源采风,和文友一时兴起坐船游李坑,假装在

江南水乡,结果差点掉水里。

在李坑村口大樟树下,一脉溪水逶迤而来,水里停着几条小船,

因久未下雨,溪水很浅,一开始并没有打算坐船。

沿着石板路往前,青山、小溪、流水、小桥、古宅,是一幅幅极

具层次感的徽派村居图。走走拍拍,很快来到村中心的申明亭和通济

桥。

申明亭,古代族人说事话理申张正义的议事亭。通济桥为几百年

历史的单孔石拱桥,是李坑沧桑历史的见证者。村里古石拱桥共有五

座,加上石板桥、木板桥有 30 座之多,李坑是名符其实的桥村。

上边溪和下边溪二股水呈 Y 字形交汇,在通济桥圆孔券下西流,

第168页

165

过桥不远处就能看见大夫第,和那座悬于街边的徽式小花楼。

通济桥古老而坚固,圆孔桥下水面倒影投射,形成一个完整的圆,

要是雨天或丰水期更美,桥上真是个拍人像的好地方。特别表扬一下,

文友中的古典美女,是镜头感极好的模特。

古桥下溪边又泊着几条乌棚船,一年长老汉和几个中年妇人坐在

船头正无聊,见我们走过老汉开始揽客:50 元包一条船,可坐五、

六个人,坐一下吧!

看他们生意实在清淡,稍作犹豫问道:你们有五个人,坐谁的船

好呢?心里直嘀咕,他们会不会打起来!

女人指指老汉,坐他的船,没想到船娘们都挺谦让,是我肤浅了。

第一位体态丰满的文友刚踏上船头,船身就开始剧烈摇晃,天哪,船

会不会翻啊?

边上船娘们同时起身帮

忙,左拉右拽稳住船身,我们

才陆续上船,坐下来小心脏扑

通扑通,心想掉水里她们会救

我们吗?

小船缓缓前行,蓝天白

云、溪畔行人和徽派民居的飞

檐翘角倒映在水中,实在太漂亮了,赶紧拍个视频压压惊!再仔细一

看,这水深处最多到腰部,掉下去不用船夫出手相救,水里荷包红鲤

鱼打个挺就把我们给拱上来了。

第169页

166

十分婺源三分色,自有七分人间乐

廖仲敏:广信区第一小学教师、专栏作家、《教师博览签约作者》。有游记散文

发布于江西龟峰旅游、铜山微讯、稻花香里,有教育随笔见诸《教师博览》《江

西教育》《教师月刊》。喜欢发呆、思考和大笑,在行走中欣赏美景,在文字里

记录心情。古村汪口过中秋

大自然总喜欢在秋天才悄悄打开它的颜料盒,信手一挥,人间便

即刻换了颜色。从一味绿到多味彩,或杏黄、赤红,或丹青、紫蓝……

缤纷绚丽,醉眼迷离。

中国最美乡村——婺源,便也总在这个时节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

秋的代言。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加上赤橙红黄的民间晒秋已然吸引了

第170页

167

众人的眼球。清晨,远山在薄雾的簇拥下缓缓露出脸庞,树林随朝霞

浸染着徐徐亮出腰杆。因地处双河汇合口,碧水汪汪而得名的汪口,

便毫无争议地排在了我们此行婺源之旅的第一站。

汪口,一个以俞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位于婺源东北部,

古称永川,宋大观三年由徙婺源九代孙朝议大夫俞杲所建。该村山环

水绕,风景秀丽,地灵人杰,是古徽州一方“徽秀钟灵”之地。

历史上,这里文风鼎盛,人文蔚起,经科举中进士者有 14 人,

出任七品以上官员 73 人,著书立说,以斐然文采名于世者 9 人,著

作达 27 部,还走出了一大批商贾四方的徽商富贾和精杏林、工篆刻、

善书画的名士贤达。

怀揣着对这份已知的深深敬意,我们步履轻轻地走在这文脉深

厚、意韵悠长的青石巷道里。导游介绍说身为 4A 景区的汪口相比别

的景点,最大特点就是原汁原味。即便游人如织,这里的百姓也依然

第171页

168

如常生活,一日三餐,和睦邻里,迎日出,送日落。村里的古山林、

古埠头、古商业街、古巷、古祠堂及众多的官第、商宅、民居和书屋

等古建筑依然保存完好。难怪我们都感觉不到丝毫的商业气息,相反,

人间烟火倒是别有一番蓬勃生气。

正值传统佳节——中秋,上午十时左右,就有不少人家已经在为

中秋饭做准备。处理宰杀过的鸡鸭,或清洗,或拔毛,埋头沉浸其中,

完全不受我们一众人目光和镜头的干扰。在一户门墙上标注有书屋字

样的老宅里,一对父女正在拾掇着两只肥美的螃蟹。我看得投入,想

象着待会就会诞生美味佳肴,肚子竟也发出了几声嘀咕。

也有端着器皿或挎着篮子的老人径自沿着墙角,悠悠走到河边去

洗刷。河水倒映着她们忙碌的身影,也照见了她们脸上褶皱难掩的喜

悦。再过一会儿,儿子或闺女就该带着孙辈们来过节了。有些时日没

见,娃娃们是瘦了还是胖了呢?人的一生,从渴求荣华富贵到祈盼身

第172页

169

心平安,到最后,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才是至高无上的境界。

也不时有孩童自家中蹿出,跑到了道上,跑到了村里的活动堂,

嘻笑玩闹着。见惯了生人的他们已然适应自如我们的到来,无论眉眼

亦或嘴角,并未显出半分羞怯,但其举止也绝不鲁莽。我们一行近三

十人七零八散地走着,也不曾见到有谁被他们碰撞。

约近晌午,果然有不少中青年男女现身青石路上,牵着孩子,提

着礼盒、袋子,言语着,笑谈着。与他们的脚步声声紧密应和着的是

各家屋里的锅碗瓢盆,也在齐力表演着一曲合奏。饭菜的喷香无影无

形,却使劲往我们鼻腔里钻,屋顶的炊烟则努力地往上飘,好似要飘

到半空后再回过身来俯视这人间况味。

我们继续行走,举着相机捕捉着这里的民俗风情,也感受着这里

的深厚传统。置身已有千年的村落,静观今人在上演团圆喜乐,我仿

佛在历史与现代中穿越。

第173页

170

而 当 我 们 正 沉

浸在被国内古建专

家誉为“建筑艺术宝

库”的国家级文物保

护单位——俞氏宗

祠里聆听导游解说,

细品文字介绍时,竟

还听见了阵阵鞭炮

声。汪口人过中秋真

是堪比除夕,也要如此庆祝。我不禁一惊,岂知

更为丰富的还有晚上的活动。一位村民热情地告

诉我今夜七点村里会有唱戏表演,唱的也是传统

戏。纵然好奇,可惜我们行程既定,无缘观看,

不免一丝遗憾。

走出宗祠,正墙面右侧约三四米高的脚手架搭建齐整,竹竿围栏

密密麻麻,原来是有专人近期在修缮宗祠。

了解到汪口曾作为皖南古民居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二 00 二

年被授予“中国民俗文化村”和“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还在二

00 五年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我以为,除了政府部门的不期

修缮与用心保护,更重要的,还有汪口村人自己的身体力行。任时光

流传,他们始终栖居于此,静守一隅,世代相传,生息繁衍,才造就

了今日的古迹完好,文脉流传。

第174页

171

古人的孝心有多浪漫?百寿花厅或许可以窥见

对思溪的好感其实是从遇见导游小金开始。

午后的阳光散发着几分慵懒,恰如刚走下大巴的我,思绪还沉浸

在之前小盹时的梦里。想着已经看过了江湾的大气派,同样以明清古

建闻名的思溪还会有什么看头呢?

而小金一开口,我立马来了精神。因为她的声音,不是那种往上

飘的刺耳的尖声,而是很平稳的,接近地表的女中音。语音标准,吐

字缓急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她的神态、步履与肢体语言,不是背

台词似地把一串文

字倒在游客耳边就

算,而更像是与一群

亲戚朋友讲述自家

的故事。娓娓而谈,

真情叙述,还不时与

我们互动……

在她富有感染

力的解说下,我们踏

入了思溪,走近了思

溪,也爱上了思溪。

思溪,一个位于婺源县城北偏西 19 公里的古村落,由俞姓建于

南宋庆元五年,距今已有 800 余年的历史。因地处清溪旁,故以鱼(俞)

第175页

172

水相依之兆而取名“思溪”。按小俞的话来说就是他们这个村是俞姓

人建的村,村边的那条小溪原叫“泗水”,谐音“死”,而鱼(俞)

在死(泗)水里是不能成活的,因此,村子就以鱼(俞)思念汩汩清

溪而取名“思溪”了。

整个村子三面环山,一面邻水。嵌于锦峰绣岭之中,房屋群落与

自然风光巧妙结合,山水互为点缀,如诗如画,意境神美。

虽然思溪村留存着的明清古建众多,但并非每一栋宅子都允许游

人进入。只有那些政府给予了一定经费并征求过主人同意的宅子,游

客才能参观。在小金带我们参观的几栋官宅中,要论让我印象最为深

刻的,那一定非百寿花厅莫属。

百寿花厅,建于清嘉庆年间,是一位儿子献给母亲的大寿贺礼。

这位母亲姓甚名谁,小金只字未提,但说她生了五个儿子,有一个送

给了别的人家,另外四个都是顶顶厉害的大商人,我们就已经肃然起

第176页

173

敬,很是钦佩了。百寿花厅正是这老太太四个儿子中的老三投资所建,

还有村里的银库也是他开的。

花厅是旧时称呼,类似于现在的客厅,而且还不是主客厅,相当

于会客厅,多建在跨院或花园中。整个花厅的大门一共是十扇,暗示

着十全十美的意思。百寿,就是指这十扇门的锁腰板上雕刻着的一百

个不同字体的“寿”字。我认得的有楷书、行书、隶书、篆书,其他

的就全不认识了。

下是小

金的详

细 介

绍。这

十扇门

上其实

一共雕

刻着的

只有 96 个“寿”字。从外向里数,两边的前面各 3 扇门也就是 6 扇

门,分别每扇有 8 个寿字,合计起来就是 48 个。两边靠里面的各 2

扇门也就是 4 扇,每扇门是 12 个寿字,合计起来又是 48 个。总共就

是 96 个“寿”了。因为每年来参观旅游的人多,大家每每听到这段

时总忍不住用手去摸摸这些个“寿”,为防止字被抠掉,有关部门后

来就用玻璃把整个腰板全框起来了。

第177页

174

那说好的百寿花厅,却只有 96 个“寿”字,剩余的四个在哪呢?

小俞真会卖关子,竟让我们自己找找剩下的四个“寿”。

我们都一筹莫展,不知从哪里入手。还是小金自己指了指门的上

方,原来,在大门的上面,还分别刻着“福、禄、寿”三个字,其中

不就包含了一个“寿”字吗?97 个了。

接着小金带我们抬脚进入客厅,再来到里面后厅,才发现门上果

真又有两个寿,只是它们的字形都更长了些,寓意长寿。真的是好长

的一个“寿”字啊!也禁得住大家的手摸,小金建议我们每个人都摸

下,以后大伙都长寿。我不禁莞尔。

找到了 99 个寿,最后一个究竟藏在哪里呢?许多年来,这个未

解之谜都没有人能揭晓,直到 2000 年的时候,香港凤凰卫视去拍摄

婺源风光,直升机飞到了这个房子的上面,航拍镜头下,终于解开了

这个谜底。原来这房子的构造是一个“寿”字。

找 到 了

一百个寿,故

事也听完了,

我 们 显 然 还

意犹未尽。窃

窃 私 语 议 论

着、感慨着、

惊叹着。一代

巨贾的雅致,

第178页

175

一个孝子的用心,竟然可以如此深含意蕴,浪漫温馨。

从后厅返回大厅,小金继续为我们介绍起厅内两壁以及大门上的

各种木雕图案来。右壁是一排木雕窗棱,刻有头朝上扬的獾和垂首望

下的喜鹊,意思是欢天喜地。还有吕布貂蝉等人物的系列动态图,许

是光线问题,我看得不是很清楚,只听小金说那些人物的头部都在文

革时期被红卫兵给削平了。有些没被削平的看起来有暗红色感的是主

人临场用红泥粘土抹过,才逃过一劫。

出了大门,我们又回过头来再次端详这百寿花厅,且聆听得更为

认真了。大门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很大的镂空雕花。左边靠近墙的

是公狮子滚绣球,代表得财源滚滚。中间的荷花和仙鹤,代表着和和

美美。右边靠近墙的是母狮子抱小狮子,代表着家庭和睦,中间的也

是荷花与仙鹤,和左边一样。

接下来是门窗,左右两边的镂空雕刻分别是梅、兰、竹、菊,希

第179页

176

望后人们都跟四君子一样堂堂正正做人,以及琴、棋、书、画,希望

子孙后代能四项才艺样样精通。

如此精湛的木雕技艺,如此美好的图案寓意,这是要怎样的木匠

才能做得到啊?小金介绍,修建这栋宅子在当时是花了 8 年的时间雕

刻,10 年的时间建成。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当年日夜不休的劳作场面,

木匠是多么神情专注地在精雕细琢。

修建一座花厅就

如此大手笔,这是个案

还是普遍现象?是攀

比从众还是其他心理

作祟?小金告诉我们,

原来在明清时期,受封

建宗族思想与乡土观念的影响,商人普遍富而不贵。因此,思溪村在

外发展的木商、茶商等,一旦有所积蓄,便会携资回归故里大兴土木,

修书院,建府第,创楼阁、祠堂碑坊,以及住宅等来光宗耀祖。直到

如今,思溪也有许多村民仍然住在祖辈修建的宅子里。包括我们参观

的这些。因此,思溪也被称为“儒商第一村”。

了解了这些,似乎也就不难理解每一栋古建的布局之考究,雕刻

之匠心了。看来,百寿花厅还只是其中一个代表,想要欣赏徽派建筑

的更多简约与奢华,质感与精美,我们还需要在思溪慢慢走,细细

看……

第180页

177

婺源九集:詹天佑故里高铁站(一)

柯援生:上饶市机关退休干部,爱好旅游,喜欢摄影。2014 年 11 月创建微信

公众号《信江人家》,主要发表原创旅游采风图文。

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的江西省婺源县到过多次了,记得最近

的一次是 2018 年春天陪远道而来的成都亲戚游览篁岭,再早一次是

2015 年秋天随团参观熹园等地。今年中秋节前一天有机会随同“三

清媚”采风团又一次走进婺源,这次跟以往不同的是从上饶乘坐高铁

到婺源,仅花了不到半小时就抵达婺源站,真是方便快速。

婺源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故里,但婺源直到 2015 年 6 月

才建成火车客运站,它是京福高速铁路、衢九铁路线上的一个枢纽中

第181页

178

型站。曾经孕育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的婺源人民,终于实现了“高

铁梦”,也使群山中的“美丽乡村 梦里老家”直通外面的世界,由

此,站前广场中央高高竖立着詹天佑塑像,成为理所当然的设计。此

外,广场两侧分别展现了制作茶叶和砚台过程的群雕,把婺源悠久的

茶砚文化展示在人们面前,也是非常好的创意。

丛溪庄园景色宜人(二)

中秋佳节期间,应婺源县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热情邀请,随上饶三

清媚赴婺源采风。邀请方安排采风团下榻秋口镇丛溪庄园,一群热爱

文学与摄影的人在这个美丽的庄园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丛溪庄园位于婺源丛溪漂流景区,是由婺源县丛溪漂流旅游发展

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一个乡村旅游度假区。庄园集养生度假、餐饮住

宿、会务接待、品茶会友、激情漂流于一体,设有高、中档客房百余

第182页

179

间,可满足宾客不同层次的住宿需求。丛溪庄园以徽派建筑风格沿丛

溪河两岸建造,庄园内外移步即景,飞檐翘角、粉墙黛瓦掩映在青山

绿水之中,举目环视,景色宜人,田园风光,鹰飞鱼跃,如临世外桃

源之境。

凡到外地采风旅游,总有早起晚归观景拍摄的习惯,置身在丛溪

庄园这样优美的环境之中,自然会留下影像,以作纪念。徽州古商埠汪口(三)

位于婺源江湾镇西部的汪口村,建村于北宋大观年间,古名“永

川”,因地处双河汇合口,碧水汪汪得名“汪口”。

汪口自古为徽商重镇,乃徽州府城陆路经婺源至江西饶州的必经

之路,又系婺源县城连通东北乡水路,货运至乐平、鄱阳、九江等处

码头。明清时期,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系婺东北商业重镇。不仅如

此,自宋代以来,汪口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有进士 5 人、举人 2 人、

大夫 7 人、学士 10 人、著作 33 卷,是古徽州文化“亦商亦儒”的典

型代表。村内

历史文化遗

存众多,先后

被授予“中国

民俗文化村”

和“中国历史

文化名村”。

第183页

180

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俞氏宗祠”作为徽派宗祠代表,堪称古

建精品。徽商庄园思溪延村(四)

在中国最美乡村婺源

采风,我们行走的最后两个

景点是中国传统村落、中国

历史文化名村思溪和延村。

思溪延村始建于南宋

年间,有“儒商第一村”的

美誉。作为古徽商队伍中一

支劲旅的婺源人,纷纷把当

地盛产的茶叶和木材等商品运销到外地经营,赚到钱后又纷纷把白花

花的银子寄回来买田造屋,以此光耀祖宗。思溪延村内至今依然较为

完整的保存着 50 多幢清代商人建造的古民居,被誉为“清代商宅群”

和“徽商庄园”,成为今天人们思古怀旧、旅游写生的好去处。清华镇上彩虹桥(五)

彩虹桥位于婺源县清华镇上街,建于南宋,因袭唐诗“两水夹明

镜,双桥落彩虹”而名,历代均有维修。彩虹桥为五孔廊桥,全长

140 米,宽 3.1 米。桥墩以条状青石砌筑,平面状若船型,尖头迎水。

桥面为木构,上建六亭、五廊,顶覆青瓦,古朴简洁。

第184页

181

彩虹桥是徽州最古老、最具特色、最长的廊桥之一,体现了徽州

古代建筑文化的精髓,是桥梁

建造上的典范,具有很高的文

化与历史价值,为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彩虹廊桥与周边

的古村落、青山、碧水、古驿

道共同构成一幅绝美的山水

画,尤其是在晨雾、细雨、月色的衬托下更显诗情画意,被众多媒体

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也是婺水之上最

具地标性的建筑。2020 年 7 月,清华镇

一带山洪狂泄、河水猛涨,水位迅速抬

升,彩虹桥东端引桥至二号桥墩之间的

桥面被冲毁,当年 12 月动工修缮,次

年 5 月全面完工重新开放。

第185页

182

大鄣山中卧龙谷(六)

地处皖赣边界的大鄣山是婺源的北部屏障,属黄山余脉,这里群

山环抱,森林茂密,山中有一条山谷,神秘且保持原始风貌,景观价

值独特,是一处金庸笔下的人间美景、世外桃源,名曰“卧龙谷”。

2003 年,卧龙谷被开发为高山峡谷风景区。卧龙谷以雄、奇、险、

秀而著称,峡谷长 3.5 公里,天然落差 730 米。丰水期这里急流汹涌,

轰鸣震谷;峡谷幽深,危崖峭壁;谷内瀑布众多,千丈瀑从落差 240

米 高 处

悬 崖 绝

壁 凌 空

倾 泻 ,

奔 泻 的

清 泉 穿

行 于 岩

石 间 ;

悬 垂 流

蚀 形 成

深潭、彩池,阳光照射七彩交织,水动石变相映成辉,呈现一幅幅美

妙动感画面。遗憾的是,我们到此游览时,正是久旱无雨枯水期,水

少流淌缓缓,使山谷中少了奔涌倾泻的气势,却多了几分宁静。

第186页

183

小桥流水人家李坑(七)

婺源秋口镇李坑村地处山谷,东端是个封闭的盆地,两条小溪从

盆地发源,两溪在村中心汇合,西流百米后再折入一条南北向的山谷,

山谷是李坑的风水要地。其北口为村的水口,两侧狮山、象山对峙;

西面的高峰叫“塔山”,山上原有文峰塔;东面稍矮的称“阁山”,

山下是文昌阁。而南口,即东西向山谷的西口有李氏宗祠,正对着村

落。沿着溪流,有条青石板砌筑的小路伸向村里。村内溪两岸均为高

低错落的老屋,溪流上悬卧着数十座石板、木板小桥,水中倒映着白

墙黑瓦,溪埠回荡着村姑的阵阵欢笑,好一幅“小桥、流水、人家”

的美丽画卷!

第187页

184

美丽乡村梦里江湾(八)

位于赣东北边陲的江湾镇江湾村,是中国最美乡村婺源的一颗璀

璨明珠,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

千年古村江湾,是萧江氏族聚居村落。自古钟灵毓秀,文风鼎盛,

自宋以来走出了明抗倭名将江一麟、宫廷太医江一道、清代朴学大师

江永、著名教育家江谦等 38 名进士官宦和 21 位文人学士,留下传世

著作 94 部,其中 16 部选入《四库全书》。

江湾林木葱郁,清流蜿蜒,历史上曾是郡县古道上的商业重镇。

至今尚存御史府中宪第明清官邸和滕家老屋、培心堂等徽派商宅,以

及东和、南关、西安、北钥四座古门亭,滕家巷、添丁巷、明代剑泉

井等巷道建筑,依然透着历史的厚重和岁月的遗韵。

第188页

185

江湾非遗展示园(九)

岁月更迭,经过千年风霜演化而留存下来的那些匠心、民艺、风

物和雅趣,饱含了当地人的心魂和生命、情感和传承,这些被人们称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婺源江湾游览时,走进了“婺源非物质文

化遗产园”,打开非遗物语,更加深入地解读婺源的人文历史。婺源

拥有众多的非遗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就有绿茶制作工

艺、三雕(砖雕、木雕、石雕)、歙砚制作技艺、徽剧、傩舞,还有

一大批省市县级非遗项目,如板龙灯、豆腐架、抬阁、甲路制伞、徽

菜、小吃和糕点制作技艺等数十项。

第189页

186

江西婺源:卧龙谷,另一种温柔

姜光丽:江西省作协会员,出版散文集《一路花开》。“以前在这里就开始堵车了,疫情原因现在空荡荡的,还是堵车

的感觉好哇!”

旅游大巴转了几道弯,离开卧龙谷景区已经三五里路了,司机忽

然发出了一声感叹。 (一)

“一见杨过误终身。”

金庸祖籍婺源,卧龙谷景区题词是金庸亲笔。看见“卧龙谷”,

看见“金庸”,曾经也是武侠迷的我,脑海中忽然就蹦出来了这第一

句话。

进入卧龙谷,但见断崖,巨石,古树,粗藤。有细流从石缝中穿

越,又倾泻而下,溅起白色水珠,幻化成七色彩虹。

抬头仰望,狭长的天空,树很高,叶很绿,云很白,天很蓝。水

声和蝉鸣,更凸显了卧龙谷的悠远静谧。

树叶轻摇,洒落一地碎金,是大侠杨过刚刚落脚?清风吹拂,飘

来一阵清香,是小龙侠女裙裾飘过?

有人较真,直言翻遍金庸全集,没看见卧龙谷,只找到绝情谷。

而我觉得,《神雕侠侣》《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那些缠绵悱

恻,爱恨情仇,都有可能是在卧龙谷中演绎。因为卧龙谷的山水情境,

第190页

187足以支撑起浪漫如你,关于武侠关于爱情的所有想象。

第191页

188

杨过和小龙女,为什么不可以在卧龙谷相遇相爱?他们的旷世之

恋,早已超越了凡俗,亦梦亦仙。(二)

赤诚相见,肝胆相照,侠肝义胆,铁骨柔情。

这是我在卧龙谷,搜肠刮肚,绞尽脑汁,想到的第二句话,它由

一连串意思相近的成语,堆砌而成,就像卧龙谷里杂乱无章的巨石,

或圆或扁,或躺或立,随遇而安,恰到好处。

这个秋天,有点特别。据说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已进入

“极枯水期”。到水系源头卧龙谷一看,就知道了原因。 卧龙谷景

区地处大鄣山脉,大鄣山呈东西走向,属黄山余脉。主峰擂鼓尖海拔

1629.8 米,是鄱阳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大鄣山林木葱郁,森

林覆盖率达 90.7%,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卧龙谷的水,流入婺源星江河,一路向西奔腾,最后汇聚鄱阳湖,

可是春天那气势磅礴的瀑布,如今成了一根丝线,挂在宽阔的绝壁之

第192页

189

上,像一把低吟浅唱的独弦琴。

裸露的河床,根本不是床,只是谷底的巨石堆积。春夏雨季,万

瀑齐飞,激流冲刷崖壁,巨石撞击巨石,经大浪淘石,彼此较量,双

方势均力敌,实在无法撼动,才终于在秋天里,偃旗息鼓,暂且留驻,

养精蓄锐,各自安好,准备迎接来年春天再一次的对垒激战。

也因此,你很幸运地,见证了卧龙谷最真的情最诚的意。山脉是

她的骨骼,巨石是她的肺腑,细流是她的脉搏,古树是她的臂膀。

她曾经披肝沥胆,愿与你倾情相恋,在龙潭绝壁之上,为你“捧

上一颗真心”,无悔岁月,执著守候。只是高山流水,知音难觅,历

经千万年的风雨侵蚀,温暖柔软终于冷硬如刚,只留下这颗“石头心”,

虽已残缺破损,却依然笑迎春秋。 (三)

“不如归去,相忘于江湖。”

卧龙谷的潭真多啊,水可真

清。潭水深幽,却细石可数,徜

徉峡谷,物我两忘,让我想起了

这第三句话。

“江南第一谜谷”大鄣山卧

龙谷景区,是华东地区新兴的旅

游热点景区,摄人魂魄、沁人心

脾的“水景”是卧龙谷最大看点。

我从图片中分享了卧龙谷春天瀑

第193页

190

布的豪放喧嚣,但我更喜欢秋天卧龙谷深潭的宁静与安详。

天然浴池,是卧龙谷景区进门后第一个深潭。相传卧龙谷藏有神

龙,从前每当大旱之年,乡民必到卧龙潭求雨,求雨之前必在此潭沐

浴净身,换上新衣以示诚心。卧龙潭,碧如翡翠,透似水晶,在阳光

的照射下,七彩交辉,水动石移,最深处达 12.5 米,而潭底不留任

何石块,却清晰可辨有一脚印,

这是景区谜团之一。

龙凤双池,是悬崖之下上

下游之间并列着的两个深潭,

西边崖壁上冲刷出两个圆弧形

靠背,像极了鸳鸯浴缸。

静心池,柔美恬静的一池碧水,因颇有唐朝常建“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的意境而得名。

由于山涧溪水常流不断,悬垂流蚀成潭成池,卧龙谷才生成无数

个形状各异,玲珑剔透、晶莹透明的彩池、深潭,由于环境色彩的变

化和潭水深浅不一,水色变幻着墨绿、澄碧、青翠……

水墨江南,只此青绿。而我,荡

漾在卧龙谷纯静的柔波里,早已超尘

脱俗,沉醉不知归路。

你准备好了吗?金秋的卧龙谷,

正敞开心扉,温柔以待。

第194页

191

婺源,重逢如初见

陈群:网名易茗。江西上饶人,高校教育工作者,江西省高校摄影学会会员,喜

欢自然的纯粹质朴之美,惟愿在文字、音乐和山水间沉醉!

适逢中秋时节去了婺源。初识婺源是春天开满油菜花的江岭,后

来夏天是碧水淙淙的卧龙谷,再后来秋天是一树枫叶火红火红的石

城、晒着各种农作物的篁岭,及冬日飘着雪花的熹园。从春到冬,从

清晨的炊烟,到暮归的老牛,从山涧里流淌的一泓清泉,到林间飘过

的一缕雾气,婺源在我的脑海里呈现的是一幅幅乡村美景图,美的真

实,美的自然。

这里悠悠的古巷和斑驳的老屋追随着时光的足迹领略着岁月的

风情。这里的乡野朦朦胧胧的薄雾,笼罩着鲜绿的田野,忽明忽暗,

忽远忽近……戴望舒的“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悠长,悠长,又寂寥

的雨巷。”陶渊明的: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雨巷与田

园你不用选哪一个,婺

源兼而有之。

踏在刻满沧桑的

青石板,轻叩那被岁月

磨蚀了的锈迹斑斑的

门环,幻想着古屋住着

一个眉如翠羽的年轻

第195页

192

姑娘,仿佛阁楼上飘着四溢的墨香和久远的琴音。

站在小桥,一条小船划过,思绪随小船晃晃悠悠回到了从前,岁

月漫漫,曾经多少恋人曾在此驻足等候,在此期盼?弯弯的小巷通向

梦乡。那悠长的小巷和长满青苔的墙砖,是回不去的老时光。

走进老屋,杀鸡,敬酒,案桌上祭祖的供品早已摆好,中秋的婺

源装点了一份节日的气氛。李坑的糯米酒浓醇香甜,来上一杯,入口

醉人,米酒的甘甜芳香久留在唇齿之间。闲来温上半壶,浅斟慢酌,

在馥郁的酒香里,不知能释去心头几多愁绪。

村庄里穿行而过的路人,或谈笑或低语,行人不再匆匆,感受着

这份慢时光。你走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看你。

汪口村口的大樟树守望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彩虹桥水车缓缓低

吟,吱呀唱着古老的乡愁;卧龙谷倾听金庸先生描绘世外桃源般的眷

恋之情;思溪百寿花厅传颂着儿子对老母亲的孝心;俞氏宗祠等着你

的惊叹;敬序堂演绎着聊斋的故事;古老的廊桥,见证着村庄的历史,

第196页

193

蜿蜒的水,流向村子美好的未

来。

任诗人有惊天生花的妙

笔,又怎样把婺源来描绘,婺

源的一山一水、一廊一桥、一

门一窗、一草一木,都会吸引

你的目光,黏住你的脚步,让你流连忘返。

婺源,永远的梦里老家,让人牵挂,期待重逢期待相见。像一首

歌唱道:

“铺陈纸笔 ,情字里写满你,花开十里 ,翩翩为你”。婺

源似一位多情少女在屋檐下期待听一场雨与你相遇,痴痴等你。

其实,最美的风景,不在辽远的远方,而在相逢的此刻。这个中

秋我与婺源重逢,亦如初见,依旧美好。

这个中秋

我 与 婺 源 相

逢,看花赏水,

穿堂望月,十

五月起时,撷

取一抹水染的

月色揣回来,

珍藏这份恬静

和美好。

第197页

194

念悠幽之思溪,贮浪漫于满怀

章翠英:上饶市三清女子文学研究会会员,自媒体。

朋友,你喜欢婺源吗?总之,我是非常非常喜欢的。要不,我怎

么会在 7 月末刚陪儿子来玩了两天,在中秋节和教师节喜相逢的双节

里,又放下本应和家人的团聚,和三清媚各位老师大咖,来到婺源过

一个别有意义的节日呢!

我喜欢婺源的小桥流水人家,喜欢这的白墙黛瓦马头墙,喜欢这

的亭台楼阁长廊,喜欢她的奇峰异石古树,还有她的溪涧驿道幽谷,

更喜欢她的纯朴民风和尚学精神……这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一溪

一河,一房一屋,一人一物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古朴,那么宁静,仿

佛历经沧桑,却又不失亲切,是那么的宽容,那么的祥和!

第198页

195

两天里,脚步匆匆,行程满满。我们游了千年古埠汪口,5A 景

区江湾,被称为世外桃源的徽州古村李坑,金庸笔下的人间仙境卧龙

谷,徽州最古老最长的廊桥彩虹桥,最后一站是《聊斋》影视村思溪

延村。而今令我印象较为深刻最为怀念的是思溪。

记住思溪,怀念思溪,可能跟思溪的“思”字有关,也可能跟给

我们解说的导游有关。

导游,姓金,40 左右,齐耳短发,中等个头,形象朴素,语言

朴实,口音纯正,态度亲和,说话风趣,讲解透彻,娓娓道来,思溪

的古建,历史,文化,故事,犹如思溪里的水缓缓流淌……

她告诉我们,思溪村建于南宋,距今已有 800 余年历史,是俞姓

始居建村的聚落,现留存的大多是 2-300 年的古建筑。村庄里有 300

多户,1000 多人口,75%村民姓俞。村边的小溪原叫“泗水”,谐音

“死”,而鱼(俞)在死(泗)水里是不能成活的。因此,以鱼思念

汩汩清溪而取名“思溪”。

第199页

196

思溪村落依山傍水,它背枕青山,面临清溪,与自然景观融为一

体。房屋与环境巧妙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走进思溪,须过通济桥。它是进入村庄的必要入口,也是整个村

落的水口和重要咽喉。过去,婺源人崇尚风水,认为水口是一个地方

的门户,即“一方众水所总出处”也。他们认为,水就是财富。守住

水口,就是守住民生,守住财富,守住幸福。

此桥由村人俞建亨始建于明朝景泰年间,距今 600 多年,桥长

22 米,宽 3.8 米,桥体结构和构造简洁,没有过多雕饰。曾多次倾圮,

多次维修。河中央的桥墩结实,尖尖,呈燕嘴型,遇上洪水季节,水

往两边分流,有利于减少水流对桥身的冲击。东端墩尾有个八面如来

神柱,镇桥保平安,后面还供奉着禹王牌位,村民每年朝拜,向它祈

祷不要发大水。 或许是因为桥本身的坚固结实,也可能是村民的诚

心和信仰感动神灵,今年 6 月 20 日的洪水泛滥,婺源好多地方的小

桥被冲毁,但此桥却完好无损。

通济桥也叫风雨桥,桥上部有木椽青瓦结顶,廊内两侧设有扶栏

靠凳,这里自然

而然地成为了全

村的公共交易中

心(聚会场所)。

盛夏,人们聚拥

在 桥 上 纳 凉 歇

晌,河风习习,

第200页

197

碧波送爽,舒心凉快;冬天,三三两两坐在一起晒太阳,阳光照耀,

温暖惬意。 他们一边看风景,一边谈天说地。什么新闻呀,八卦啊,

全部从这桥上传出。导游幽默地说,此桥是村里的新闻发布中心,也

是地下情报中心。

婺源山多路窄,思溪村里,小车无法穿行进出。村民结婚嫁娶,

新娘或坐花轿,或由新郎背着新娘走。相比名贵时尚的宝马香车,新

娘身穿红袍或披白色婚纱,在唢呐声声,鞭炮齐鸣中坐着花轿或由亲

爱的人背着,一起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是不是更甜蜜更幸福,那是

一种怎样的浪漫呢?

走入村子,旁边米酒店里散发出一阵阵扑鼻而来的清香,店家老

板娘大声吆喝着,热情招揽生意,“婺源米酒,甘甜香醇,免费品

尝……”,让好些人直流口水,流连忘返。有的直接进店喝上两杯,

感受舌尖上的甜美!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翻页电子图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