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年第4期

发布时间:2024-7-28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年第4期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时期紧急价格干预法律制度的运行与改进研究”(编号:22CFX007).[收稿日期]2024-03-27[作者简介]管金平,男,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2024年7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Jul.2024第45卷 第4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5 №.4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4.04.019我国民生物资价格干预法律制度的重构管金平(曲阜师范大学 法学院, 山东 日照 276826)[摘 要]我国民生物资价格法律制度规定的干预措施主要有价格直接干预措施、价格间接监管措施、价格整体调控措施.我国的民生物资价格干预措施存在的缺陷:价格直接干预措施对于稳定民生物价的功能有限、手段迟滞;价格间接监管措施在实践中存在权力扩张干预的倾向,其合法性边界较为模糊;价格整体调控措施存在以“管”代“调”的倾向,具有导致“政府失灵”的潜在风险.未来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法治重构:通过健全程序控制,强化价格干预措施的制衡程序;明晰价格干预边界,... [收起]
[展开]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年第4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51页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时期紧急价格干预法律制度的运行与改进研究”(编号:22CFX007).

[收稿日期]2024-03-27

[作者简介]管金平,男,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

2024年7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Jul.2024

第45卷 第4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5 №.4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4.04.019

我国民生物资价格干预法律制度的重构

管金平

(曲阜师范大学 法学院, 山东 日照 276826)

[摘 要]我国民生物资价格法律制度规定的干预措施主要有价格直接干预措施、价格间接监管措施、价

格整体调控措施.我国的民生物资价格干预措施存在的缺陷:价格直接干预措施对于稳定民生物价的功能有

限、手段迟滞;价格间接监管措施在实践中存在权力扩张干预的倾向,其合法性边界较为模糊;价格整体调控

措施存在以“管”代“调”的倾向,具有导致“政府失灵”的潜在风险.未来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法治重构:通

过健全程序控制,强化价格干预措施的制衡程序;明晰价格干预边界,对价格监管措施的要件与边界的合法性

进行审视;重视市场供需关系,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集中定价的范围和使用进行限制,完善相关法律对

于市场化调节的规定.

[关键词]民生物资;价格法;价格干预;价格执法

[中图分类号]D922.2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4)04-0144-09

保障民生是政府经济干预活动的重要目标.

近年来,受流行病疫情、自然灾害、经济形势波动等

情势的影响,政府频繁通过对市场进行价格干预的

形式确保民生物资的价格稳定和充分供应.一般

认为,民生物资是指公民日常维持其生活所必需的

物资,如基础农产品、重要食品、生活类公共事业用

品等,以及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经济危机乃

至战争等特殊时期具有重要民生价值的物资,如防

疫、能源、酒店、交通等产品或服务.[1]与一般市场

物资相比,民生物资关涉更多的社会公共性议题,

公众对民生物资价格水平的变化更为敏感,若完全

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其价格涨跌,可能会诱发公共

风险,由此凸显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在2020年

“新冠疫情”期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连续7次集中

公开价格违法典型案件共计42件,案件中涉及农

产品、消毒水、口罩等民生物资.2021年,河南因

暴雨发生水灾期间,当地政府亦通过严管酒店、租

车价格上涨的做法,有效地维护了灾害期间的公共

秩序.在2023年五一节假期前后,淄博市政府通

过严格的价格干预确保本地酒店、餐饮、客运等服

务物价稳定,为其赢得了极佳的口碑.然而,作为

对经营者的标准化管制,价格干预要对市场行为进

行直接的横加限制[2](PP.150~151),超出正常范围的、

不必要的价格干预行为可能会扰乱市场规律,违背

国家干预经济的谦抑性原则[3].例如,2020年,湖

北曾出现过某药店因购进口罩价格为0.6元/只,

销售价格为1元/只,即被处4万余元罚款的极端

案件.此案的经营者之所以受到处罚,是因为依照

144

第152页

当地关于“哄抬物价”处罚的规范性文件规定的标

准,购销差额超过15%即视为非法.以此标准推

断,涉案口罩的售价只要超过 0.69 元/只即为违

法,如此严苛的价格干预措施显然超出了必要限

度,有过分干涉市场之嫌.

虽然国家对民生物资的价格干预行为具有保

护公共福利和社会公益的目的,但在这一过程中亦

会招致社会对价格执法合理性边界的质疑.实证

研究表明,我国的价格干预措施近年来呈现出扩张

态势,这当中存在着职能部门职权边界不清、违法

行为认定要件模糊、对经营者行为引导不足等诸多

问题.政府对物价不必要的横加干预可能使市场

无法以准确的信号引导生产经营者的行为,也无法

通过市场规律平抑供应需求,这有可能变相拉长紧

急情况的持续周期,令民生物资的市场供需矛盾更

加紧张.[4](PP.169~170)经济法负有对市场经济调控的

任务,严格的管制片面强调经济法的管控职能而忽

视其调节职能,如此不仅无法治理“市场失灵”,还

可能导致“政府失灵”,进而违背国家设置价格干预

措施的初衷.

因此,面对民生物资价格干预问题,民生物资

价格干预法律制度应当是怎样的? 如何有效克服

“市场失灵”、避免“政府失灵”以实现法治? 本文将

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一、我国民生物资价格干预

法律制度的基本结构

价格作为市场经济的指挥棒,反映了市场中的

供需关系,是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风向标.从原则

上讲,价格水平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予以自发调

节,政府对价格的干预应当是谦抑、审慎的.然而,

相较于一般物资而言,民生物资更易受供求关系紧

张、公众悲观预期等因素的影响,进而造成资源挤

兑的恶性循环.在这种个体理性导致整体非理性

的情景下,市场规律自发调节就不足以满足保护公

共利益和社会福祉的需求,此时应由政府采取适当

的价格干预措施,以确保将价格波动维系在合理的

区间范围内,这对于维护民生福祉、维持社会总体

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当然,政府此时采取措施对民

生物资价格进行干预,属于特殊情况下的政府权力

扩张.因而,在采取价格干预措施时,应当明晰这

一行为的目的,通过适用比例原则,明确其干预的

界限.[5]

整体而言,我国价格干预制度主要由«中华人

民共和国价格法»(以下简称«价格法»)、«价格违法

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以下简称«价格处罚规定»)两

部法律法规组成,初步形成了由“直接干涉”“间接

监管”“整体调控”组成的“三位一体”的价格干预法

律制度体系.其中,“直接干涉”措施主要通过政府

定价和政府指导价对民生物资的价格水平进行直

接的、事前的干预;“间接监管”措施是在经营者实

施不当价格行为时,通过市场监管执法的形式对民

生物资的价格水平进行事后的、微观性的干预;“整

体调控”措施主要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对民生物资的

价格水平进行整体性的、宏观性的干预.

(一)价格直接干预措施:关键性民生物资的政

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价格法»第18条规定:“对于与国民经济发展

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极少数商品、资源稀缺的少

数商品、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重要的公用事业和

重要的公益性服务,政府在必要时可以实行政府指

导价或者政府定价.”据此,政府对关键性民生物资

的价格干预主要通过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等直

接干预的方式展开.

«价格法»将价格直接干预措施分为三个层级,

分别是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修订,报国务院

批准的“中央定价目录”;省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

门在权限内制定,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核、国务院价

格主管部门审定的“地方定价目录”;市县级人民政

府依据授权和定价目录制定的“地区政府指导价和

政府定价”.在这三个层级中,纳入政府定价或政

府指导价的物资范围主要涵盖强公益性、强公用

性、强垄断性、强稀缺性和与国计民生相关的五类

特殊商品及服务.通过梳理我国各级定价目录可

知,当前我国对水、电、交通等公用事业或公共服务

领域的民生物资适用较强程度的政府定价或政府

指导价.这类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是一种外在

于市场的事前干预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市场要

素流动远离市场调节,并不利于此部分商品的流

通,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引入市场机制对这部分

物资的定价问题进行改革.

(二)价格间接监管措施:对涉及民生物资的不

正当市场价格行为的监管执法

相较于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而言,价格间接

监管措施是一种事后的价格监管执法手段,其在程

序上更规范便捷、取得的成效更显著、存在的裁量

空间也更大,因此受到政府的青睐.«价格法»与

145

第153页

«价格处罚规定»均对经营者通过操纵市场价格实

施的排除竞争、哄抬物价、诱骗交易、非法牟取暴利

等不正当价格行为进行了限制,针对上述违法行为

设置了三个层次的行政处罚措施,依次为责令整

改、没 收 违 法 所 得、处 以 违 法 所 得 5 倍 以 下 的 罚

款等.

从价格监管执法实践可知,我国价格执法更重

视对民生物资领域中经营者的不正当价格行为的

监管,这一特点在针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时期表现得

更为显著.在一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期,各级价

格执法机构均开展了以查处哄抬价格违法行为为

主的价格执法活动.为了提升价格监管的功效,还

通过集中宣示等方式公开披露了一系列价格执法

的典型案件.① 实践中,地方政府通常采取颁布规

范性文件的形式对商品价格进行干预,且这些规范

性文件多表现出“一事一议”的特征.[6]这使得监管

行为表现出“阶段式、应急式、运动式”的特点,即在

引发民生物资价格上涨的社会事件出现后,价格监

管机构通过在短时间内作出有效的执法反应,并利

用高强度的价格执法行为产生的震慑力,阶段性地

遏制价格上涨.[4](P.170)现实中,这种短期内的高强

度执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民生物资价格的快

速上涨,但亦可能会忽视价格作为市场资源要素流

动信号的作用,造成变相拉长物资短缺周期的结

果,并不利于物价的周期性回归.

除了“阶段式、应急式、运动式”的价格执法活

动外,实践中还存在一种软性的监管执法方式,即

政府的价格约谈.«价格监督检查提醒告诫办法»

规定,政府在重要商品或市场价格总水平可能出现

剧烈波动时,可以对关键性的企业或行业协会采取

约谈、告诫等非正式的价格监管执法措施.一方

面,政府可以通过这些措施了解当前企业或行业存

在的难点及诉求,协调后续措施的跟进;另一方面,

采取这些措施释放了有效的价格监管执法信号,凸

显出价格监管执法的震慑力.而企业在被价格主

管部门约谈后,也可通过积极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压缩成本或推迟涨价计划等方式响应政府号召,从

而避免民生物资发生大规模的价格波动,以平抑市

场的供需矛盾.

(三)价格整体调控措施:对民生物资价格总水

平的宏观调控

价格整体调控措施与直接干涉措施、间接监管

措施相比,其手段更加ᴀ和且调节周期更长.但不

可否认的是价格整体调控措施的手段差异较大,主

要可分为市场化调节和集中限价两个部分.

我国«价格法»第27条确立了价格的市场化调

节措施,即“政府可以建立重要商品储备制度,设立

价格调节基金,调控价格,稳定市场”.例如,在实

践中,每年春节前后,国家发改ༀ均会会同有关部

门开展中央储备冻猪肉的投放工作,仅2020年和

2021年的春节前后就投放储备冻猪肉达27批次,

共计59吨.在猪肉市场进入淡季后又会对猪肉进

行收储,极大地缓解了猪肉因季节性消费和节日期

间生产成本提升双重因素导致的市场价格波动.

相较于市场化的调节措施,«价格法»第30条、

第31条则规定了“限定差价率或者利润率、规定限

价、实行提价申报制度和调价备案制度”等集中限

价的干预措施,这本质上是另一种形态的政府紧急

定价手段.例如,2008年,政府为应对南方雪灾、

汶川地震 等 自 然 灾 害 以 及 美 国 次 贷 危 机 带 来 的

CPI持续高速增长,国家发改ༀ发布了«国家发展

改革ༀ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

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宣布对粮食、能源及其Ђ重

要商品领域进行提价申报和调价申报;而后又发布

了«国家发展和改革ༀ员会2008年第46号公告»,

宣布以本日实际交易价格为限,对煤炭、电力行业

采取最高限价措施,且相关限价措施实施至同年

12月30日为止.重新审视2008年的集中限价措

施,虽然这一手段短暂地降低了相关商品的市场价

格,但是依然无法阻挡后续价格的报复性反弹,亦

带来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在此之后,这一

现 象 引 发 了 我 国 经 济 学 界 的 持 续 性 讨 论 和 反

思.[7](PP.49~50)故此,在2008年之后,我国较少通过

集中限价措施干预民生物资价格.考察这些价格

干预的效果可以发现,相较于更尊重市场价格规律

和供求关系的市场化调节措施,集中限价措施更有

可能突破政府干预市场价格的正当边界,存在扰乱

市场机制的潜在风险.

二、我国现行民生物资价格干预制度的缺陷

现代经济法的运行以应对市场机制的失灵为

客观基础.[8]政府实施的各类干预手段均以应对

146

① 在“非典疫情”期间,国家发改ༀ分别于 2003年 4月 28日、5

月7日两次向社会集中披露共13起各地查处的典型哄抬价格

案件.在“新冠疫情”期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于2020年1月

至5月分11批次将各地因哄抬价格而遭受处罚的典型案件在

其网站上公开,共计披露67例执法案件.

第154页

“市场失灵”为正当性基础,同时亦要确保其遵循比

例原则,否则将有可能扰乱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功

能,导致出现“政府失灵”的结果.价格干预法律制

度亦应遵循这一原理,确保价格干预措施的正当

性.然而,实证研究表明,当前“三位一体”的价格

干预措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方面,可

能存在应对“市场失灵”不利的问题;另一方面,亦

存在干预权力不当扩张的风险,进而可能导致“政

府失灵”的问题.

(一)价格直接干预措施:功能有限,手段迟滞

我国对民生物资价格的直接干预措施更偏重

于公用事业范围内涉及自然垄断的部分,对于民生

领域特别是民生物资的规制虽相对较少,但依然有

所保留.当前«中央定价目录»的定价项目和定价

内容共计13项,涉及民生领域的有2项.在民生

领域,各省制定的地方定价目录主要集中在供水、

供热、交通运输等领域.市场规律表明,价格作为

体现市场需求和流动的指标集中体现了当下市场

的供求关系,在分配资源、指导生产等方面发挥着

无可取代的作用.[9](PP.16~17)从市场经济规律和完

善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政府不对市场进行价

格干预是常态,干预则是一种例外,即政府定价、政

府指导价本身并非市场化的价格生成方式.因此,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注定只

是市场价格机制的一种有益补充,不得被滥用.唯

有在民生物资出现严重供需失衡,并对公共福利和

社会公益造成不利影响时,政府才对市场价格机制

进行必要的干预.[10]

综上而言,政府定价与政府指导价在抑制民生

物资价格大幅波动方面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商榷.

作为一种事前治理手段,政府定价与政府指导价在

涉及自然垄断的公用事业范畴内的作用相对显著,

但在民生物资领域则收效甚微.这是由于自然垄

断的公用事业领域垄断性较高,若无政府定价则可

能对社会公益和公共福祉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但在民生物资领域却恰恰相反,作为市场化程度较

高的行业,其垄断性较低,强行进行政府定价不仅

无法稳定物价,还可能破坏市场价格传导机制,进

一步加剧供需紧张的局面.一方面,政府直接的价

格管制使市场无法接收到来自价格的供需信号,同

时打压了正常市场经济下通过价格波动引导企业

理性决策的可能;另一方面,政府无法获知市场运

行状态的全部信息,使政府定价难以真正反映物资

的正常成本及其变动情况,极易造成资源错配和价

格失真.即便政府有能力明晰市场成本,并对民生

物资进行定价,其价格水平的制定过程也应遵守一

定的程序性,且价格一旦确定,其修改和调整需要

因应行政程序予以实施,这一过程可能与不断变化

的市场状况相矛盾,因政府手段的迟滞而无法满足

市场价格快速变化的需求.

综上所述,政府采取的直接价格干预措施在民

生物资领域的保供稳价功能有限,这是由政府定价

等直接干预措施的事前性、滞后性和程序性决定

的.在当下的价格干预实践中,通过干预措施确定

民生物资价格的行为在供热、交通运输等领域仍较

为常见.这些价格干预行为表现出对适当性原则

与必要性原则的背离,导致干预行为的效果不佳,

如此不仅无法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还极有可能

在短期内掩盖市场供求矛盾,使得市场无法恢复正

常秩序,进而造成“政府失灵”,加剧供需矛盾、延长

价格波动周期.

(二)价格间接监管措施:扩张干预,边界模糊

价格间接监管措施相较于政府定价等直接价

格干预措施更为温和,也更符合市场运行规律.但

在实际执法过程中,价格监管执法活动不可避免地

存在着干预边界模糊、执法权限扩张的潜在风险,

其中对“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干预尺度问题表现

得尤为明显.

从我国价格监管执法的实践看,一些经营者单

方面实施的价格上涨行为,有可能招致因被视为

“哄抬价格”而受到查处的后果,在社会因自然灾

害、流行病疫情等原因而进入紧急状态时,这一问

题表现得尤为突出.从法律文义上看,“哄抬物价”

并非“单纯的价格上涨”,“单纯的价格上涨”可能是

经营者在市场供求关系和市场成本下对自身定价

进行的真实合理的反应,并不必然违法;而“哄抬物

价”是指经营者对自身定价有串联、散布捏造不实

信息和囤积居奇等助推价格上涨的行为.但在我

国的价格执法实践中,将商品的“价格上涨”等同于

“哄抬物价”行为予以查处的实例屡见不鲜.

对比«价格法»«价格处罚规定»«市场监管总局

关于查处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

称«指导意见»)等规定的前后变化可知,针对“哄抬

价格”行为的执法尺度不断提高,针对“价格干预”

的行政职权呈现出不断扩张的态势.根据«价格

法»第14条第1款的规定,“捏造、散布涨价信息,

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行为构成“哄

抬价格”的违法行为.而«价格处罚规定»第6条第

147

第155页

1款、第2款进一步明确了«价格法»第14条第1

款的规定,将“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

秩序的”和“除生产自用外,超出正常的存储数量或

者存储周期,大量囤积市场供应紧张、价格发生异

常波动的商品,经价格主管部门告诫仍继续囤积

的”明确为“哄抬物价”的认定标准.这一标准原本

是处在合理范畴当中的,并没有将“价格上涨”等同

于“哄抬物价”,但在后续的«国家发展改革ༀ关于

界定哄抬价格违法行为有关问题的复函»(以下简

称«国家发改ༀ复函»)、«指导意见»等规范性文件

规定和相关价格执法的实践中打破了“价格上涨”

不等于“哄抬物价”的认定逻辑.«国家发改ༀ复

函»第1条规定,“生产成本或进货成本没有发生明

显变化,以牟取暴利为目的,大幅度提高价格的”和

“在一些地区或行业率先大幅度提高价格的”均被

明确认定为“哄抬价格”.«指导意见»第1条第3

款第3项则规定“在成本未明显增加时大幅度提高

商品价格,或者成本虽有增加但商品价格上涨幅度

明显高于成本增长幅度的”均被纳入到“哄抬价格”

违法行为的查处范围;而第1条第1款第4项则将

“散布信息含有‘即将全面提价’‘涨价潮’等紧迫性

用语或者诱导性用语,推高价格预期的”纳入到“哄

抬价格”违法行为的认定范畴当中.此类规范性文

件将单方面涨价、提高价格预期等行为认定为“哄

抬价格”行为的做法,本质上是对«价格法»«价格处

罚规定»授予的价格行政执法权限的突破,这在实

质意义上降低了“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认定标准,

缺乏合理的上位法依据.

受上述指导意见的影响,各省份价格主管部门

更多地通过规范性文件和“阶段式、应急式、运动

式”的价格执法行为扩大了对市场价格干预的边

界.通过对各省份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发布的

相关通知及指导意见的整理和比对,可以发现各省

份的执法标准差异较大.最为严苛的当属鄂市监

竞争(2020)3号、云市监办发(2020)4号和冀市监

发(2020)30号三份文件,规定了基准日后购销差

价率或差价也需与基准日前相符,而浙价电(2003)

31号、鲁发改价格(2020)58号及东北三省的通知

规定了进销差价率不得超过15%~35%.诚然,

各地价格水平不同导致进销差价或差价率存在差

异是必然的,但各地差异过大、认定标准不统一、执

法宽严程度存在差异导致各地出现价格执法混乱、

判罚标准不统一的现象不利于民生物资在全国范

围内的合理流动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同时,

设立基准日作为价格认定标准,这在事实上忽视了

在特殊时期诸多商品生产成本上升的现实及社会

心理需求的变化.由于在特殊时期生产、人力等成

本上升,加之物资、人力及资金流动风险提高,若无

较之平常更为显著的利差,则生产者会做出将物资

向风险水平更低处流动的决策,从而可能会进一步

扩大特殊地区的民生物资缺口.且“严苛的执法”

会显著提升经营者的经营风险,致使其提供商品的

动力不足,从而进一步加剧供需矛盾,进而延长民

生物资供求不平衡的周期.

除此之外,在政府的“价格约谈”行为中,也出

现了不同程度的权力扩张现象.价格监管约谈作

为一种行政指导行为,应当是对企业的引导、告诫

和提醒,但在实行过程中,政府约谈异化的现象非

常明显.当被约谈对象基于不同原因不接受约谈

协议时,有关部门往往通过施加隐性处罚来促成约

谈目的的达成,或者在指导意见中将约谈作为一种

行政处罚行为以减损被约谈者的权利[11],使市场

主体丧失权利救济的途径.

(三)价格整体调控措施:以“管”代“调”,难控

风险

价格整体调控措施的意义在于政府通过市场

化手段参与市场调节,平抑市场价格波动.但在实

践中,政府更倾向于通过直接的价格管制固定相关

民生物资价格,本质上使用的是行政强制手段而非

市场手段,这就忽视了经济法的调节职能而过度强

化了管控职能,严重违背了市场规律,存在长期的

经济风险.虽有«价格法»第27条规定的重要商品

储备和价格调节基金制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价

格管理条例»(以下简称«价格管理条例»)第11条

中“国务院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应当掌握市场商品价格信息,通过国营工商企业、

物资供销企业、供销社组织货源,参与市场调节,平

抑市场商品价格”的规定作为价格整体调控措施实

施的支撑条件,但在具体实施民生物资价格整体调

控措施的过程中,这些手段除在粮食、肉类等基础

农产品领域有所体现外,其Ђ领域并不多见.

事实上,即便是在基础农产品领域,一旦出现

多重因素叠加导致的强烈价格波动,各级政府也会

偏好于采取强制色彩明显的行政措施,市场化的调

节手段则趋于被边缘化,而这种强制性的手段在实

践中往往会产生较为明显的遗留问题.例如,2008

年国家发改ༀ通过«国家发展改革ༀ关于对部分重

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

148

第156页

在农产品等领域实施的“调控”,本质上是通过固定

民生物资价格的方式进行的临时性政府定价,这一

手段虽在短期内使粮食价格有明显的下降,但在此

之后,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价格不仅重新反弹,而

且迎来了一次较为显著的通货膨胀.[12]这不仅不

符合价格整体调控措施设立的初衷,还受到了市场

规律的反噬,带来了新的风险.

通过对整体调控措施的适用范围进行分析发

现,集中限价措施的适用范围远大于市场化调节措

施,«价格法»第30条将整体调控措施的适用范围

划定在“重要商品和服务”当中,而«价格法»第27

条和第29条划定的范围则针对重要农产品,不难

看出,立法于实践过程中对市场化调节机制的重视

程度依然不足.从法律文件层级与数量上更能看

出我国对价格市场化调节和价格管制与执法的差

异,与价格管制和执法的实施依据相比,仅有«价格

法»第27条和«价格管理条例»第11条作为价格市

场化调控措施和价格宏观干预措施的法律依据,而

针对价格管制和执法的法律依据则在行政法规、规

范性文件中多有体现.

概而言之,针对民生物资的价格干预制度应当

保障社会福祉和经济效率的均衡态势,这对政府市

场化干预民生物资价格的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而当前价格总体调控措施对价格管控措施的倚重

和市场化干预措施法律配套的缺失使得市场化的

调节手段和管控手段完全分离,进而阻碍了二者在

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对市场进行有效调控,导致社会

福祉和经济效率的均衡态势未能达到帕累托最优

状态.我国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

家,政府通过设立和运营国有企业深度参与到社会

生产经营的活动当中,进而通过物资供销企业、供

销社等相关国有企业,运用市场化手段组织货源对

市场进行引导.然而,当前政府在民生物资的价格

整体调控上依然存在行为偏好与思维惯性,热衷于

以“管”代“调”,缺乏市场思维,而在这一思维模式

的影响下容易出现政府越位的情形,甚至会导致其

调控效果适得其反.

三、我国民生物资价格干预制度

法治重构的具体路径

若以1998年«价格法»正式实施为肇始,我国

民生物资价格干预制度已经运行26年之久,期间

未经历任何实质性的修改,仅通过一些补充性的法

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予以微调和补充.但当前我

国对市场规律的认知、政府能力的发展、市场发展

的成熟度等均与20世纪90年代不可同日而语.

因而,当前我国民生物资价格干预制度存在调整重

构的必要,以“管”代“调”、扩张干预、手段迟滞的现

象不但缺乏相应的法理基础,而且无法达到实施价

格干预措施的目的.因此,我国民生物资价格干预

制度的法治重构应当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针对

商品价格的直接干预措施,应通过健全控制程序确

保调整范围与价格水平.其次,针对商品价格的间

接监管措施,应明晰措施干预的边界,明确哄抬物

价的行为要件,规范价格约谈行为.最后,针对价

格整体调控措施,应重视供求整体平衡,保障政府

政策工具的充足.

(一)价格直接干涉措施:健全程序控制

作为一种事前干预措施,政府定价与政府指导

价对民生物资保供稳价的效用与对强垄断的公用

事业相比十分有限.因为肆意扩张各级定价目录

范围不仅无法取得预期的成效,还会加大市场失灵

的风险.所以,政府应尊重市场价格规律.一方

面,对定价目录中的物资进行合理性审查,从定价

目录中剔除不满足条件的物资,使其由市场规律进

行定价;另一方面,健全程序控制机制和形式,对于

保留在各级定价目录中的物资,仍可通过健全程序

控制的形式确保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正当性和

合理性.

当前,«价格法»第22条和第23条规定了政府

定价、政府指导价的成本调查和听证会制度,«政府

制定价格行为规则(修订征求意见稿)»第8条规

定,“定价机关制定价格,应当履行价格调查、成本

监审或者成本调查、听取社会意见、合法性审查、集

体审议、作出制定价格的决定等程序”,但这些规定

过于空泛,且缺乏制衡机制.在政府定价领域,提

出定价程序启动的主体均为政府或相关企业,消费

者、经营者等市场主体缺乏定价程序启动的权利,

这明显是不合理的,而在定价成本审核领域,虽有

规定涉及消费者、经营者知情权和参与权的保障问

题,但具体的落实状况并不尽如人意.[13]对此,应

当致力于从两个方面对此予以完善:首先,在定价

程序启动方面,应当赋予以消费者协会为代表的消

费者权益保护机构申请程序启动的权利,进而得以

对定价程序启动进行适度的合理性及合法性审查;

其次,在后续程序完善过程中应当引入强制性的成

本监审制度,将价格主管部门的内部成本调查、第

149

第157页

三方机构审核相分离,确保成本审核能够独立、强

制运行.

(二)价格间接监管措施:明晰干预边界

1.价格监管的边界限定 在针对民生物资的

价格监管执法行为中,应当明确针对“涨价型哄抬

价格”违法行为的执法边界.只有在出现自然灾

害、流行病疫情、战争等突发事件时期,才有干预此

类违法行为的必要,并且在社会的一般时期,不适

宜将单纯的涨价行为纳入“哄抬价格”行为的标准

内予以查处.事实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

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中,亦有针对涨价行为

的规定,根据该法第22条的规定,必须由具有垄断

性地位的企业“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

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才能够达到违法标准.原因

在于,在社会的一般时期,对市场主体而言,在生产

成本和供需关系变化的前提下自主调整价格符合

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设,且消费者在此时不会存

在悲观预期,故而此时的市场定价是由市场自主生

成且承担相应后果的,不应以“哄抬价格”等名义对

其进行价格执法,若此时绕过«反垄断法»而径直适

用«价格法»第14条的规定,那么实质上是以行政

手段剥夺了市场自主定价的权利,这种不必要的过

度管制不利于市场要素的流动,是对市场机制的

袭扰.

当然,这也并非完全否定«价格法»第14条的

规定,此条规定仅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有效,当民生

物资出现供需失衡或公众悲观预期导致的决策非

理性化时,政府才有必要通过强制手段提高经营者

相应的价格义务,进而保障社会福祉.申言之,在

常态情形下,«价格法»第14条给经营者添附了不

必要的义务,但在特殊时期,基于确保民生物资价

格稳定的考虑,本条规定又存在规制力度不足的缺

憾.因此,笔者认为,可直接删除本条规定,使常态

情形下的价格监管直接适用«反垄断法»等其Ђ一

般规定,同时,需另增设专门适用于特殊时期民生

物资价格干预问题的相关条款,为政府的相关干预

行为提供更为明确的法律依据.

2.“哄抬价格”的要件重塑 依据«价格处罚规

定»第6条的规定,“哄抬价格”存在“捏造、散布涨

价信息”“囤积造成市场供应紧张”两种形态,其中

的共性是利用自身掌握的信息或物资的垄断达到

扭曲价格的目的,前者是经营者对社会形成的信息

垄断进行“哄抬物价”的行为,后者则是对民生物资

本身的垄断扭曲市场供需关系,从而“哄抬物价”的

行为.由此可见,该规定存在相应的合理性与合法

性.然而,«指导意见»却对«价格法»与«价格处罚

规定»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扩张,设立了“大幅度提高

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格”等标准,这些标准“由市

场监管部门综合考虑经营者的实际经营状况、主观

恶意、商品种类和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等因

素,在案件查办过程中结合实际的具体情况予以认

定”,由此赋予价格主管部门极高的自由裁量权.

综上而言,今后应进一步细化上述认定标准,

在执法实践中,以突发事件的发生为界限,针对“在

成本未明显增加时大幅度提高商品价格,或者成本

虽有增加但商品价格上涨幅度明显高于成本增长

幅度”的行为,前后对比涉案经营者的实际销售价

格,重在考量是否存在大幅度涨价的行为.且在这

一认定幅度中,允许经营者拥有一定涨价的权利,

保障在特殊时期民生物资能够受到价格波动的吸

引从而更加高效地解决物资波动的问题.在对商

品大幅度涨价行为的认定上,经营者需出具证据证

明商品涨价是基于其成本的波动,杜绝通过简单对

比进价额与销价额比例的方式进行执法的错误行

为.事实上,早在2010年,国家发改ༀ制定的«关

于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价格违法行为处罚的特

别规定(征求意见稿)»即在这方面进行了制度创

新,其中第5条拟规定,对于在突发事件应对时期

“经营者的产销或者进销差价额超过正常时期差价

额一倍的”即属于价格违法行为.一方面,该规定

兼顾了生产经营者在特殊时期成本波动和盈利需

求的变化,激励了生产经营者向民生物资供求失衡

的地区提供物资;另一方面,该规定对民生物资的

价格波动区间做了相应规定,为遏制民生物资价格

的无序上涨提供了执法依据.然而,该规定在征求

意见后并未正式实施.笔者认为,今后有必要采纳

这一规定,将其作为突发事件应对时期厘定涨价行

为是否违法的重要边界.

3.价格约谈异化的纠正 由于制度建设的不

足,价格约谈制度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异化倾向,

有时会成为变相的强制执法.当前«价格监督检查

提醒告诫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价格约谈的主

体设定为国家发改ༀ,但并未明确规定省级机构能

否采用这一措施,而从各省价格条例等法律文本

看,各省相关部门亦获得了价格约谈的权限.虽然

这能够很好地补充«办法»中约谈主体单一产生的

不足,但同时也产生了主体异化的可能,因此,可以

通过将«办法»纳入相关部门规章使中央及省级价

150

第158页

格主管机构获得约谈权限,保障约谈主体的适格.

“约谈”作为一种行政引导行为,应当明确其为

价格主管机构与市场主体间的平等对话协商机制,

通过震慑前置和服务前置更好地达到干预民生物

资价格的目的.然而,当前各级法律法规对于约谈

程序和救济方式的规定存在缺失,且没有法定程序

对市场主体的权利进行保障.行使权利的前提是

存在有效的权利救济路径,因此,应当在部门规章

中明确约谈程序及约谈救济途径,强化约谈的法定

性,降低约谈行为的随意性,为民生物资监管服务

提供相应的保障.

(三)价格整体调控措施:促进供求平衡

在价格整体调控措施领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

“以管代调,风险难测”,这一问题本质上仍然是过

度依赖行政强制措施,而忽视了价格作为市场信号

能够促进商品供需平衡的作用.虽然行政强制措

施能够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措施实施之后

的风险是无法被有效预测的.

市场需要政府通过宏观调控稳定市场价格的

总水平,但«价格法»第30条、第31条和第32条所

规定的集中限价干预措施存在过度干预市场供求

规律的嫌疑.如前文所述,2008年,国家发改ༀ要

求粮食、能源、电力进行提价申报或提价备案,且相

关措施延续至同年的12月30日.在这一时期,企

业无法通过价格传导机制进行决策或决策的落地

周期过长,导致企业无法根据市场价格进行合理定

价,且从措施实施的效果看,在本次集中限价过程

中,虽然民用物资的价格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控制,

但在措施解除后的次年1月,在全国工业品出厂价

格同比下降3.3%的背景下,CPI反而同比增长了

1%.这说明集中限价只是在短期内抑制了市场的

涨价需求,致使价格无法体现出市场真实的供需关

系,扰乱了市场供求规律.因此,在针对市场价格

总水平的调控中,应当减少对«价格法»第30条、第

31条和第32条规定的集中限价措施的适用,将重

心放至对民生物资的储备和价格总水平的监测上,

待发生供求失衡时,通过向市场投放重要物资平衡

供求矛盾,进而实现价格的稳定.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在针对市场价格总水平

的市场化宏观调控的实施措施方面已经积累了丰

富的经验,尤其针对农产品保供稳价的问题实施的

措施成效较为显著.[14]但调控措施的适用范围狭

窄、配套法规不足的情况尚未得到相关部门的重

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市场化价格水平调控措

施法治化程度不足的问题.当前,关于我国市场化

宏观调控措施的规定仅有«价格法»第27条、第28

条和第29条以及«价格管理条例»第11条的部分

内容,相关规定将法律适用范围局限于重要粮食商

品这一传统重点民生物资领域,但对于其Ђ民生物

资并未作相应规定.考察实践情况可知,我国针对

小麦、猪肉等民生物资的市场化价格干预成效显

著,市场化的干预措施不仅有效避免了“谷贱伤农,

米贵伤民”的情况出现,亦提高了相关民生物资的

生产效率和生产积极性.[15]因此,在总结我国市场

化宏观调控措施经验的前提下,应针对«价格法»集

中定价的范围和使用进行限制,完善我国相关法律

中对于市场化调节的规定,对适用范围、相应手段

及监督进行适当扩充,保证政府政策工具的充足和

完整.

结语

当价格无法引导市场资源有效流通时,社会稳

定与公共福利均将受到极大的影响,故而民生物资

的价格干预制度不能仅考虑对价格的管制,应当以

维持民生物资价格总水平持续平稳为基础考量,对

涉及强垄断的公用事业应当完善政府定价流程、强

化成本调查,平衡公用事业的成本和价格.在不涉

及强垄断公用事业的民生物资领域不应迷信政府

定价将价格固定,而要完善市场化干预措施的配套

制度.应当明晰价格执法的合法性、合理性,并使

其符合比例原则,不应随意扩张价格执法边界,对

于“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的认定要件及相应标准,

应当充分考虑市场运作因素,防止因过度执法导致

的“政府失灵”.欲达成这一目的,应对我国民生物

资价格干预制度进行法治重构,推动价格执法与价

格干预行为的理性回归.

[参考文献]

[1]刘大洪,余葱.紧急时期我国社会民生物资价格执法活

动的检视与 改 进 [J].江 汉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22,(6).

[2]AnthonyI.Ogus.Regulation:LegalFormandEconomic

Theory[M].Oxford:HartPublishing,2004.

[3]刘大 洪,段 宏 磊.谦 抑 性 视 野 中 经 济 法 理 论 体 系 的 重

构[J].法商研究,2014,(6).

[4]罗伯特许廷格,埃蒙巴特勒.四千年通胀史:工资和

价格管制为什么失败[M].余翔,译.上海:东方 出 版

社,2013.

151

第159页

[5]史欣媛.论比例原则在经济法中的适用[J].现代法学,

2022,(2).

[6]管金平.地方税收优惠政策治理的理念重塑与制度回

应[J].财经问题研究,2020,(10).

[7]张守文.经济法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18.

[8]顾锦林.价格管制与通货膨胀问题研究[J].改革与战

略,2008,(11).

[9]杰克赫舒拉发,等.价格理论及其应用:决策、市场与

信息[M].李 俊 慧,周 燕,译.北 京: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2019.

[10]王俊 豪.对 我 国 价 格 管 制 与 放 松 价 格 管 制 的 理 论 思

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1,(2).

[11]张敏.价格约谈行为的异化防止路径研究[J].价格理

论与实践,2016,(12).

[12]邱亦霖,梁斯.通货膨胀表现形式的变化、主要原因及

建议[J].西南金融,2022,(11).

[13]郭宗 杰.深 化 改 革 背 景 下 价 格 法 修 订 的 若 干 问 题 研

究[J].政治与法律,2015,(8).

[14]段宏磊.农产品流通竞争环境的现状审视与反垄断法

规制改进[J].法学论坛,2019,(2).

[15]陈杨洋.最低收购价对小麦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D].

舟山:浙江海洋大学,2022.

(责任编辑 郭俊)

ReconstructionofLegalSystemforInterventionin

thePriceofLivelihoodCommoditiesinChina

GUANJin-ping

(SchoolofLaw,QufuNormalUniversity,RizhaoShandong276826,China)

[Abstract]TheinterventionmeasuresstipulatedinChina'slegalsystemforthepriceoflivelihood

commoditiesconsistofdirectpriceinterventionmeasures,indirectpricesupervisionmeasures,andoverG

allpricecontrolmeasures.However,therearedeficienciesinChina'sinterventionmeasuresfortheprice

oflivelihoodcommodities:directpriceintervention measureshavelimitedeffectivenessinstabilizing

livelihoodpricesandareoftenslowtoimplement;indirectpricesupervisionmeasurestendtoexpandinG

terventioninpractice,andtheirlegalboundariesareoftenambiguous;andoverallpricecontrolmeasG

urestendtoreplacemanagementwithadjustment,posingpotentialrisksofgovernmentfailure.Inthe

future,legalreconstructionshouldbecarriedoutinthefollowingaspects:first,proceduralcontrol

shouldbestrengthenedtoenhancethechecksandbalancesofpriceinterventionmeasures;second,the

boundariesofpriceinterventionshouldbeclarified,andthelegalityoftherequirementsandboundaries

ofpricesupervisionmeasuresshouldbescrutinized;finally,attentionshouldbepaidtomarketsupply

anddemandrelationships,andthescopeanduseofcentralizedpricingunderthePriceLaw ofthe

People'sRepublicofChinashouldberestricted,andrelevantlawsinChinashouldbeimprovedtoreguG

latemarket-orientedad-justments.

[Keywords]LivelihoodCommodities;PriceLaw;PriceIntervention;PriceEnforcement

152

第160页

[基金项目]中国社 会 科 学 院 马 工 程 重 大 项 目 “全 面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国 家 新 征 程 的 新 内 涵、新 特 点 和 新 要 求 研 究”(编 号:

2021mgczd017).

[收稿日期]2024-04-28

[作者简介]侯为民,男,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

心主任,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会长,博士生导师;

司培颖,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2024年7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Jul.2024

第45卷 第4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5 №.4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4.04.020

新质生产力生成路径的政治经济学阐释

侯为民1, 司培颖2

(1.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 100732;

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2218)

[摘 要]“新的生产力”是唯物史观的核心范畴,是理解新质生产力的一把钥匙.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

产力,应立足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生成的理论阐释.生产力的生成及其发展在路径上具有共性,也具有不同时

代的时代特征.新质生产力的生成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生产变革的过程,也是多种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

果,即共同体及其内部社会分工的发展、科学知识的发现与运用、生产要素的៿展与利用、生产要素组合方式

及相应管理方式的改变.当今世界,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是新质生产力

形成的主要路径,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保障,新型生产关系是新质生产力生成的重要

条件.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生成路径;科技创新;产业革命

[中图分类号]F0-0;F0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4)04-0153-09

高质量发展的终极判断尺度在于生产力标准,

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新动能的重要突破口.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

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提出:“积

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

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

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1]新质生产力命题的提出

为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政治经济学的

理论基础.新质生产力的生成及其发展在路径上

具有共性,也具有不同时代的时代特征.习近平总

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要“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

生产力发展路径”,“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

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

涵”.[2]这一科学论断立足当代现实,对马克思主义

生产力理论进行了时代化阐释,៿展了马克思主义

关于生产力生成的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

实指导意义.

一、“新的生产力”的生成原因及其本质

“新质生产力”作为理论范畴,是在动态视角下

153

第161页

由生产力发展衍生而来的.它坚持了唯物史观中

的一个核心命题,即历史地、辩证地看待生产力的

发展及其决定性作用.众所周知,生产力概念并不

是马克思的首创,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是在借用资

产阶级国民经济学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但马克

思从来都没有将“生产力”作为不变的范畴,恰恰相

反,Ђ的理论贡献在于揭示了“新的生产力”及其影

响.虽然马克思的著作并没有系统完整的“新的生

产力”理论,但其相关思想却贯穿于诸多论述之中.

(一)共同体本身衍生的“新的生产力”

“新的生产力”应当被置于历史视野中来分析.

毋庸置疑,生产力与人们所拥有的生产或劳动能力

直接相关.然而,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在最初只

能作为个体的生产力而存在,在历史早期,其发展

过程是异常缓慢的.生产力之所以快速发展,与社

会分工的发展和协作组织的产生有较大的关系.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明确指出:“共

同 体 本 身 作 为 第 一 个 伟 大 的 生 产 力 而 出

现.”[3](P.495)在共同体中,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不仅来

源于个体生产力,还来自于集体力.因此,在其著

作中,马克思常常将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相等同.

对于劳动者来讲,人们生活于其中的共同体,不仅

是人们生活中互相联系的组织形式,更重要的在于

共同体会给个人的劳动能力及其属性带来质变,从

而推动生产力的最初生成和不断演进.尽管一些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如斯密等人)看到了分工在促

进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但Ђ们仅仅将其归于一般生

产力,忽 视 了 共 同 体 发 展 演 化 所 带 来 的 社 会 生

产力.

共同体作为生产力的界定,蕴含着极其重要的

经济学含义.首先,生产力因共同体而生成的历史

过程意味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深化.分工最初以

生理分工为起点,随着生产的扩大不断推动劳动分

工在更大程度上发展.因此,生产的社会性构成了

“新的生产力”的一个要素.

其次,共同体本身的发展意味着交换范围的扩

大.交换扩大则推动社会分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

“交换没有造成生产领域之间的差别,而是使不同

的生产领域发生关系,从而使它们转化为社会总生

产的多少互相依赖的部门.在这里,社会分工是由

原来不同而又互不依赖的生产领域之间的交换产

生的”[4](PP.406~407).交换因其对共同体的影响而对

生产力的形成产生影响.在相反的情况下,如果生

产在整体上能够自给自足,与以商品交换为中介的

分工毫无关系,则协作无从发展,生产力也就难以

提高.正如马克思对印度“这种公社的简单的生产

有机体”的分析:“如果人口增长了,就在未开垦的

土地上按照旧公社的样子建立一个新的公社.公

社的机构显示了有计划的分工,但是它不可能有工

场手工业分工,因为对铁匠、木匠等等来说市场是

不变的,至多根据村庄的大小,铁匠、陶工等等不是

一个而是两个或三个.”[4](P.414)

再次,共同体本身的演化发展所带来的生产力

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点.尽管分工和交

换对共同体意义重大,但从共同体内部来说,生产

的物质条件与人力条件的结合形式却起着重要作

用.在生产物质条件与人力条件直接结合的情形

下,行会规章会竭力禁止各种手工业在一个工场内

实现联合,这种对共同体的“阉割”实际上阻碍着新

的生产力的生成.反之,如果生产资料与工人相分

离,工人被禁锢于特定工序之中并被视同劳动工

具,那么这种以劳动力为起点的生产形式会深化社

会分工并促进生产发展.不同劳动部门的产品买

卖作为交换过程,推动着特有分工即工场手工业分

工的形成,从而产生了资本主义早期的新的生产

力.可见,“整个社会内的分工,不论是否以商品交

换为媒介,是各种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的,而工场

手工业分工却完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独特创

造”[4](PP.415~416).随着工人劳动技巧的极端片面发

展,机器大规模使用就成为可能,以机器这一物质

为基础利用自然力的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

最后,共同体的解体和变革与生产力的发展相

互关联.马克思指出:“共同体以主体与其生产条

件有着一定的客观统一为前提的,或者说,主体的

一定的存在以作为生产条件的共同体本身为前提

的所有一切形式(它们或多或少是自然形成的,但

同时也都是历史过程的结果),必然地只和有限的

而且是原则上有限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生产

力的发展使这些形式解体,而它们的解体本身又是

人类生产力的发展.”[5](P.148)在机器大工业中,以劳

动资料为起点,社会分工和共同体范围的扩大导致

工场手工业的解体,分工成为生产力急剧提升的有

力杠杆.在后工业社会中,以信息、数字等技术产

业为起点,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交往形式得到空前

的变革,社会化程度在各个层面得到៿展,必然为

生产力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

马克思提出的社会所有制无疑是其共同体思想范

围的进一步扩大.在未来社会中,这显然应当成为

154

第162页

“新的生产力”生成的重要路径.

(二)自然力利用和劳动能力发展生成的“新的

生产力”

新的生产力之所以重要,其本质在于新的生产

力改变了人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不仅

是人本身解放的尺度,也是社会变革的尺度.不同

于前人的地方在于,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范畴和概

念转化不过是现实世界发展变化的反映而已.唯

其如此,“新的生产力”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命题才能

进入人们的视野.

在马克思之前,重农学派单纯地将生产力归结

为土地的产出能力,而资产阶级学者则是将生产力

庸俗化地看作是资本的生产能力.与此不同,马克

思更看重将社会生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所拥有的

产出能力.在这一系统中,生产力既依赖于自然

力,也来自于处于历史活动过程的个人能力的发

展,两者是统一在一起的.首先,马克思认为,“人

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Ђ们的全

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

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6](P.43).马克思将生产

力看作是人类活动的既得成果,揭示了生产力发展

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人们的活动发展而来.就

共同体而言,作为主体的劳动者在生产力形成中发

挥作用,同时受到共同体内部之间和外部与自然之

间关系的制约.“劳动主体所组成的共同体,以及

以此共同体为基础的所有制,归根到底归结为劳动

主体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而和该阶段相适应

的是劳动主体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和Ђ们对自然的

一定关系.”[5](P.146)

其次,就人们以往活动的产物而言,马克思在

论述财富的形式时又指出,“财富岂不是人对自然

力———既是通常所谓的自然力,又是人本身的自然

力———的统治的充分发展吗”[3](P.486)? 在这段论述

中,人对自然力的统治成为衡量人们活动能力的一

个天然尺度.一方面,处于人本身之外的自然力如

果被人类所利用,就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

力.如人类对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的利用就是如

此.另一方面,人本身的能力在属性上也是一种自

然力,同样构成生产力的内容,而人的自身能力特

别是劳动能力的开发与发展过程,也就是生产力生

成和发展的过程.

最后,在社会化生产中,生产力常常直接体现

为劳动的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提高劳动生产力在

本质上是一致的.劳动生产力涉及的因素很多,它

“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

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

及自然条件”[7](P.53).在这里,自然力同样构成劳

动生产力的内容.而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对新

的生产力的生成有着重要影响,生产资料效能除了

其利用程度外,更重要的是技术含量,其具体的衡

量标准是机器体系对人类劳动的替代情况.一方

面,建立在劳动时间节约上的生产才是更先进的生

产,其代表的劳动生产力更高;另一方面,导致原有

劳动资料被节约使用的或所生产出的产品在价格

上变得更便宜的方法,成为发展劳动生产力的途

径.“像其Ђ一切发展劳动生产力的方法一样,机

器是要使商品便宜,是要缩短工人为自己花费的工

作日部分,以便延长Ђ无偿地给予资本家的工作日

部分.”[4](P.427)当然,单纯从人的劳动能力本身看,

人的素质包括技术水平、训练情况和组织情况都对

生产力发展发挥作用.

(三)社会系统化创造产生的“新的生产力”

系统观是考察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理论维度.

生产力不仅是生产活动的产物,还与生活方式具有

紧密的联系.换言之,共同生活方式在某种意义上

也可催生新的生产力.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

态»中指出:“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

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的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

联系着的,而 这 种 共 同 活 动 方 式 本 身 就 是 ‘生 产

力’.”[8](PP.532~533)

共同生活方式之所以重要,之所以能够直接体

现为生产力,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在唯物史

观下,以物质为基础的经济生活是人类共同生活方

式的基础和核心,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既体现为

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过程,也体现为其相互协作共

同生产并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共同生活方式不

同,生产力也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差别.二是,人们

从旧的共同生活方式转向新的生活方式需要具备

一系列的条件,这本身就意味着人的能力的变化.

“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

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

生产力,决定于在Ђ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Ђ们

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6](P.43)尽

管生产力变动反映了人们在体力和脑力上的进化

和进步,但这种变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人的能力

始终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下的能力.三是,在获得

新的生产力之前,人们的共同生活方式本身就构成

155

第163页

生产力的内容,只有生产力达到一定程度的质变,

共同生活方式才有可能发生彻底变革.“人们借以

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

性的形式.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

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Ђ们便改

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

济关系.”[6](P.44)正如社会需要的是生产力最初发

展的动力一样,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先于新生产方

式的社会存在,它是维持生产力稳定并得以传承的

一个重要因素.

基于上述原因,马克思始终从辩证的维度来确

立新的生产力的生成逻辑.由于一定的社会形式

对生产力的生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生产力的

生成过程必然是一个社会系统进化的过程.马克

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新的生

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是从无中发展起来的,也不是从

空中,又不是从自己产生自己的那种观念的母胎中

发展起来的而它向总体的发展过程就在于:使

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或者把自己还缺乏的

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有机体制在历史上就是

这样向总体发展的.它变成这种总体是它的过程

即它的发展的一个要素.”[9](PP.235~236)新的生产力

只有在社会化的创造过程中才能产生,而在这一过

程中,社会的一切要素均可能对生产力的产生发挥

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新的生产力的生成路径就

是使社会的要素特别是新的要素不断从属于新的

社会共同生活方式.从机器大工业的生成和发展

看,这一点是非常明显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数字经济条件下,现代生产

力的发展路径遵循了一条与机器大工业发展相反

的道路,在某种意义上类似向工场手工业的复归.

这是因为数字经济的核心资源,如数据、信息、数字

处理技术等现代生产资料,如果以分散的形式存

在,就难以发挥其功能与作用.这样,就产生了一

个奇怪的现象,即为了商品化生产而实行的社会分

工层面的生产资料分散化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竞

争等市场化行为对生产效率和效能的影响反倒退

居其次.“工场手工业内部各局部劳动之间的联

系,以不同的劳动力出卖给同一个资本家,而这个

资本家把它们作为一个结合劳动力来使用为中介.

工场手工业分工以生产资料集中在一个资本家手

中为前提;社会分工则以生产资料分散在许多互不

依赖的商品生产者中间为前提.”[4](P.412)以智能汽

车为例,人工智能训练必须占有大量的数据和数字

资源,智能驾驶才成为可能.显然,从共同生活的

社会形式出发,新的生产力的产生在不同情形下具

有不同的特点.历史的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这

是当前正确看待新质生产力生成路径需要坚持的

一个原则.

二、新质生产力的生成要素及其条件

当前,我国提出的新质生产力与马克思所说的

“新的生产力”既具有一致性,也存在区别.相对而

言,马克思更关注在社会形式质变的意义上讨论新

的生产力,而当前我国更注重从构建发展动能及其

影响上谈论新质生产力,但两者在其生成要素和条

件上是相通的.新质生产力的生成需要诸多因素

的积累,需要客观条件的发展与成熟.理解这一

点,对于当前加快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

意义.新质生产力包含的要素及其条件主要体现

在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与突破、生产要素的៿展与利

用、劳动资料或固定资本的更新、生产组织制度的

变革等方面.

(一)知识、经验的积累与科技的突破

从生产力的发展规律看,关于生产力的生成要

素,首先从简单要素说起.马克思指出:“劳动者和

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

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

生产,它们就必须结合起来.”[10](P.44)劳动者的经验

和关于生产资料的知识对生产力的“质态”具有决

定性意义.历史上每次技术革新推动的生产力革

命都与这两者的互动直接相关.例如,第一次工业

革命中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建立在经验物理学知

识的基础之上,开辟了热能动力推动工作机器进而

替代人们体力劳动的新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建

立在现代物理学基础上的电机发明和电气应用,使

新生产要素跨越空间、驱动更多生产要素成为可

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信息技术革命作为

第三次工业革命也是如此,不仅带动了生产力的跨

越式发展,还推动了共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使

人类社会步入信息化时代.

历史经验表明,人类在对自然界认知水平上取

得的突破和科技创新是产业革命的必要条件.其

中,人作为主体占据重要地位.马克思指出:“生产

力既包括表现为个人特性的主体的生产力,也

包括客体的生产力.”[5](P.146)主体的生产力既包括

人的体力和脑力付出带来的劳动效率,也包括人的

156

第164页

创造力,例如对科学知识的生产性应用.有了新的

科学理论基础,就能够催生出新的劳动资料和生产

工具,进而形成新的分工岗位和新产业,构成新生

要素或产业的形成条件,生成新的生产力.

在唯物史观中,工艺学或技艺的进步更值得引

起人们的重视,它们是人对自然之关系的能动性的

体现.而技术革新也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换言

之,技术不能被还原为某种独特的实体性要素,似

乎更应该被当作整个系统的中介和桥梁来看待.

哈维指出:“技术是劳动过程的物质形式,基础性的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便是通过它得到体现的.把技

术 等 同 于 生 产 力 就 如 把 货 币———作 为 价 值 形

式———与价值本身等同起来,或者把具体劳动和抽

象劳动整成一回事.”[11](P.100)在这里,人们需要将

技术抽象与技术的具体形式区分开来.实际上,如

果社会生产生活的整个系统发生改变,那么技术的

形式也会发生改变.

进一步说,技术与科学之间存在着一条界线,

即生产性运用的界线.技术之所以能够作为直接

的生产力,关键在于它是物化的知识力量,而科学

只是知识力量.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没有造出任

何机器,没有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自动走锭精纺

机等等.它们是人的产业劳动的产物,是转化为人

的意志驾驭自然界的器官或者说在自然界实现人

的意志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的手创造出

来的人脑的器官,是对象化的知识力量.固定资本

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

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

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

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5](PP.197~198)机器就是物化

的知识力量的代表.如果没有科学上的创新与发

展,技术进步也就不可能发生.特别是现代社会,

单纯依靠经验积累已经不可能再推动技术进步了.

因此,在新的生产力形成过程中,科技创新特别是

基础性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无可替代.

(二)生产要素的拓展与利用

新的生产力在其内涵上首先表现为“生产能力

及其要素的发展”[12](P.1000).在生产要素中,自然

要素发挥着重要作用,且科技因素更多地来自于对

自然要素的利用.尽管生产力在终极意义上取决

于劳动者和劳动资料两个简单的要素,但就后者而

言,无论其形式如何,人们发现与否,最终要来自于

自然界.自然要素是人类的财富,更是新质生产力

发展的起点.马克思指出:“作为要素加入生产但

无须付代价的自然要素,不论在生产中起什么作

用,都不是作为资本的组成部分加入生产,而是作

为资本的无偿的自然力,也就是,作为劳动的无偿

的自然生产力加入生产的.”[12](P.843)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生产要素并非一成不变

的,特别是起主导作用的生产要素更是变化的主

体.材料的变革要先于劳动工具,劳动工具的变革

则让位于机器体系.铁器对铜器和石器工具的取

代,本身就是一部新生产力的生成史.在当代,数

字化体系越来越凌驾于机器体系之上,成为取代人

类脑力劳动、控制生产过程的核心因素.在这一进

化过程中,科学技术起到决定性作用,日益成为生

产力的第一源泉.

需要指出的是,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它

的作用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更多地借助于自然

要素来实现的.一般而言,科学技术渗透于生产力

的构成要素之中,使后者产生变化,是生产力发展

的动因.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均会因科技

进步而改进,并促进生产力发展.在科技创新中,

人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科技革命的核心

因素.从事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的人才是新质生

产力的直接推动者,掌握现代技术的新型劳动者也

是新质生产力的承担者.在劳动资料方面,颠覆旧

技术所产生的新生产工具,往往标志着新生产力的

诞生.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处理机器、区块链与人

工智能设备等作为新型工具,更快地催生了新质生

产力.劳动对象的变化也是生产要素៿展的结果.

量子、微粒子成为生产加工的对象,数据要素被融

入生产过程,它们在现代社会生产各领域里不断占

据新的主导地位.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形成

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源.在这些方面,科技的生产

力作用直接体现为它催生并合并利用了新的生产

要素.由于劳动对象的变革,现代社会的生产边界

被大大៿展,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三)机器体系的发展和固定资本的更新

机器体系在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中占有重

要地位,发展新的机器体系有赖于固定资本的更

新.“组织共同的家庭经济的前提是发展机器,利

用自然力和许多其Ђ的生产力,例如自来水、煤气

照明、蒸汽采暖等,以及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

没有这些条件,共同的经济本身将不会再成为新生

产力,将没有任何物质基础.”[8](PP.568~569)在一定意

义上,机器体系本身就是生产力,打造新机器体系

的过程就是新质生产力的生成过程.

157

第165页

机器体系的发展对于生产要素的最新利用具

有重要意义.“劳动资料发展为机器体系,对资本

来说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使传统的继承下来的劳动

资料适合于资本要求的历史性变革.因此,知识和

技能的积累,社会智力的一般生产力的积累,就同

劳动相对立而被吸收在资本当中,从而表现为资本

的属性,更明确些说,表现为固定资本的属性,只要

后 者 是 作 为 真 正 的 生 产 资 料 加 入 生 产 过

程.”[5](PP.186~187)从现实生活看,新的生产要素被发

现,往往伴随着新的机器体系的产生,而新的机器

体系的发明和应用又可以促进新的生产要素的发

现,从而产生新质态的生产力.

机器体系还有一种作用,就是它在改良过程中

可以吸附和挖掘原来不可利用的自然要素,通过对

物质的开发性利用增强自身的生产力.马克思指

出:“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

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

态.”[12](P.115)例如,数字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可以加

快产业的迭代升级,且能够因信息共享,克服传统

产业模式下自然物质资源的排Ђ性消耗.依托新

能源、3D打印、网络、传感器等技术,数字机器体系

可以实时采集生产数据,并进行智能分析和决策优

化,实现自然物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打造全新的

技术经济生态圈.在信息网络体系下,劳动者对机

器的掌控、生产信息的互通互联、生产的协同以及

智能工具对产品的监测等均可通过数字化通信互

联和机器操控来实现,从而形成新质态的生产力.

(四)生产组织制度的变革

物质生产的技术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并改

变着现代社会的结构,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思

想.从这一点延伸下去,社会的生产组织制度并不

是可有可无的,改变社会结构意味着对旧组织制度

的破坏.马克思指出:“由于最重要的是不使文明

的果实———已经获得的生产力被剥夺,所以必须粉

碎 生 产 力 在 其 中 产 生 的 那 些 传 统 形

式.”[8](PP.613~614)

生产组织制度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它能够促

进新生产力技术形式的生成,还体现在它要保证其

在社会生活中取得支配性地位.因此,生产组织制

度必然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马克思本人

就特别重视现代工厂制度在机器大工业中的作用.

仅仅理解机器体系对新的生产力的影响是不够的,

“机器正像拖犁的牛一样,并不是一个经济范畴.

机器只是一种生产力.以应用机器为基础的现代

工厂才是社会生产关系,才是经济范畴”[8](P.622).

新的生产力会在形成以后再失去,现代的生产力只

有现代生产关系才能予以维护.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生产组 织 制 度 层 面 体 现 的 新 型 生 产 关 系 同 样

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

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

面 深 化 改 革,形 成 与 之 相 适 应 的 新 型 生 产 关

系.”[13]在当代社会,随着新型数字技术的运用,零

工经济、居家办公、灵活就业等新业态不断出现,生

产组织制度日益多元化.生产过程之中的管理和

控制制度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需要一套新的与之相

适应的管理模式来适应,才能更好地促进新的生产

组织的成长.此外,生产活动与消费行为的界限被

打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消费领域的生产要素所有

者间的关系发生改变.交换和分配关系的调整也

对新质生产力的生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各

种新型生产要素(如数据、数字、信息等)参与分配,

社会分配制度随之发生变化,甚至会加剧收入分配

的失衡.在新产业新领域甚至会出现垄断、欺诈以

及其Ђ不合理行为,需要加以规范和防范.

三、科学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现实生成路径

立足马克思主义“新的生产力”的思想,加快形

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下推动

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与发展,必须积极推进技术的革命性突破、生产要

素的创新性配置和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积极推动

生产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创新,构建好新型生产

关系.

(一)积极推动技术革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技术的革命性突破首先来自于科学知识的生

产性运用,其次源于科学发明向技术的转化.当

前,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交汇

期,以数据等为标志的新型生产要素,以算力、算

法、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革命,以数字化、智能化

为中心的新型产业、新型业态,正快速推动产业深

度转型升级,成为新的生产力质态.只有以科学理

论及发明为标志的潜在生产力尽快转变为以机器、

工具和生产技术为标志的现实生产力,技术革命才

能成为催生新质生产力的真正动力.

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来自于物质要素的新的生

产性利用,使物质要素能够在更大程度上被并入生

158

第166页

产力.马克思指出:“大生产———应用机器的大规

模协作———第一次使自然力,即风、水、蒸汽、电大

规模地从属于直接的生产过程,使自然力变成社会

劳动的因素.(在农业中,在其资本主义前的形式

中,人类劳动只不过表现为它所不能控制的自然过

程的助手.)这些自然力本身没有价值.它们不是

人类劳动的产物.但是,只有借助机器才能占有自

然力,而机器是有价值的,它本身是过去劳动的产

物.因此,自然力作为劳动过程的因素,只有借助

机 器 才 能 占 有,并 且 只 有 机 器 的 主 人 才 能 占

有.”[5](P.356)新质态的机器体系(如人工智能等)的

发展同样会使自然力被人们所占有,从而推动经济

的高质量发展.

技术革命性突破的重点是加快生产要素的៿

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

对传统生产方式变革具有重大影响.”[14]在现代社

会生产中,芯片、编码、程序、数据、信息等构成了新

型劳动过程的核心要素.数据搜集、数据挖掘、数

据分析、数据产品加工、数据营销等通过互联网构

成了数据再生产过程,进而驾驭和改变传统生产要

素投入和产出的方向、规模和结构.特别是数据处

理技术系统作为新的劳动资料不仅改变了劳动的

质态,还大大地改变了数字社会条件下劳动借以进

行的社会关系.可见,数据、信息和网络等对传统

生产要素的整合,既挖掘了传统生产要素的新能

力,又能够形成数字化生产的新生产力.

实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需要一些保障性措施.

一方面,要开展国家层面的联合攻关.当前,我国

在一些前沿领域和尖端科技上取得了重大进展,通

过实施国家科技计划,攻克了航天、高铁、特高压输

送电、5G 网络、锂电子电池、核能、人工智能、太阳

能、风电等难关,未来还要加大对关键技术和核心

环节的攻关.另一方面,要始终将科技人才放在首

位,积极培育新型劳动者.不仅要优化学科设置、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还要立足教育、科技、产业人才

的良性循环,完善科技人才流动、使用和激励政策,

特别是要尽快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

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

(二)创新配置生产要素,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

成与发展

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根本立足点是遵循客

观经济规律,打通生产过程内部各环节之间的联

系.首先是要加强科技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打破

科研院所和企业在科技人才方面开展技术合作、联

合攻关的障碍,出台科技人才流动、灵活使用方面

的鼓励和激励政策.

创新配置生产要素,要打通数据、信息、平台、

网络及信息主体之间的交流与交换渠道,提升信息

收集、数据处理、数据运用、数字控制、数字交互等

系统集成能力.创新配置生产要素,要立足算力、

算法的改进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促进数字数据

处理技术、信息交互技术和基因技术、生态技术等

新型技术的融合发展,加快芯片、处理器、人工智能

大模型等关键核心数字设施设备的突破速度,重视

量子、微粒子等新型物质要素的研究以及新材料新

能源的开发,使之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合并到新质生

产力范畴中.

创新配置生产要素,要开放市场,建设高水平

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马克思曾指出:“某一

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

发展 中 是 否 会 失 传,完 全 取 决 于 交 往 扩 展 的 情

况.”[15](P.107)新质生产力的生成与发展,需要市场

交换的扩大和良好的体制环境.一国经济循环畅

通、对外高水平开放的发展格局是新质生产力发展

的重要外部条件.只有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才能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和更高层

次上更好地促进社会分工和协作,为新质生产力发

展开辟未来空间.

创新性配置生产要素,要重视挖掘和利用已有

和新生要素,发挥社会协作的作用.在新质生产力

的诸要素中,作为劳动资料的机器,“只有通过直接

社会化的或共同的劳动才能发生作用.因此,劳动

过程的协作性质,现在成了由劳动资料本身的性质

所决定的技术上的必要了”[4](P.443).协作生产力的

核心是赋能,即生产技术和劳动过程融合(以分工

为基础)带来的新生产力.

当前,人口数量和经济活动规模产生的宏大数

据资源使我国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具备了充足的

要素基础,占据了有利的发展条件.卫星导航、电

子消费、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领域的市场规模直

接决定了我国移动出行、数据交互、虚拟交往、数字

医疗等领域生产力水平的领先地位.这也是我国

制造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机器设备台(套)数存量

位居世界第一、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占世界的1/3、工

业互联网快速兴起的重要原因.[16]同样,凭借稀土

资源自然要素优势,我国在锂电池、光伏、新材料领

域发展迅速.地理空间落差大的特点使我国在水

电、太阳能储电等新能源领域占据天然的有利条

159

第167页

件.这些新生产要素的开发是新质生产力生成过

程中不可缺少的.

(三)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加快形成现实生

产力

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现实存在形式,是新质生

产力的客观载体.从承载新质生产力的机器体系

要求出发,加快产业深度转型升级,需要加大对新

兴战略性产业和新兴支柱性产业的固定资本投资.

马克思指出:“机器体系随着社会知识的积累、整个

生产力的积累而发展社会的生产力是用固定

资本 来 衡 量 的,它 以 物 的 形 式 存 在 于 固 定 资 本

中.”[5](P.187)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人工智能、基因技

术、数字经济等的快速发展,机器体系的具体内容

发生了改变,但其背后的发展逻辑与大工业时代仍

有相同之处.只有加大对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

料等领域的固定资本投资,新兴产业才能发展,进

而带动新质生产力的孕育和生长.

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一方面要促进产业体

系的完整性,立足生产率标准,加快对老产业的改

造和对落后产业的淘汰速度,加大对节能产业的开

发和利用的力度,补足产业领域的短板,特别是要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加大投资,在新一代电子信

息、智能产业、量子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加

快发展,发挥产业间的协作和合力作用.另一方

面,要增强战略性产业特别是新型产业供给体系的

配套性,在基础能源、技术服务、产能优化、人才培

养使用等方面相互协调,发挥产业的供给优势,为

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活力.

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既不能脱离实际,也

不能对所有产业部门搞一刀切,而应注重顶层设

计,鼓励有序竞争,做好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要注

重产业调整过程中的就业问题和利益分配问题.

(四)加快组织创新与管理创新,发挥新型生产

关系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新型生产关

系的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

制的客观要求,后者又可以为前者创造有利条件,

“那些使一定的生产力能够得到利用的条件,是社

会的一定阶级实行统治的条件”[8](P.684).公有制的

共同体基因及其优势更加有利于新质生产力的培

育与发展.因此,要加大国有资本对新机器体系的

固定资产投资.例如,在数字和人工智能产业方

面,要保证大型数字平台必须由国有资本来控股.

公有资本主导和科学管理是当前我国新质生产力

发展的方向.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劳动

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角色及其关系,从而使

不同劳动者之间的生产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在

数字经济条件下,数字化劳动与数字资本的关系亟

须加以规范.新型生产关系不是被动地适应新质

生产力,它能够对新质生产力的生成产生巨大的反

作用.其中,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影响尤其明

显.例如,在数据、数字等新型要素的交换关系中,

数据是以商品的形态独立出来的,大数据生成和使

用的规模性和多样性导致信息交换行为在形式上

的发展以及交换市场的扩大.“流通本身是交换的

一定要素,或者也就是从交换总体上看的交换.既

然交换只是生产和由生产决定的分配一方同消费

一方之间的中介要素,而消费本身又表现为生产的

一个要素,交换显然也就作为生产要素包含在生产

之内.”[17](P.698)随着新型要素和新商品形式的交换

急剧扩大,确保交换过程的公平性显然是必要的.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推进组织创新与管理变革.

只有完善新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信息、数据、数字

处理技术等新要素按其贡献参与分配,才能更好地

调动相关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鼓励形成混

合所有制的新经营主体,使之适应生产要素创新性

配置的特点和要求,推动新组织、新业态和新模式

的形成.因此,政府部门有必要理顺新兴产业、新

型生产要素间的权责和利益关系,加强对新质生产

力主体即劳动者的保障和保护,保障各新型要素和

新质生产力承载方的合理利益,对侵蚀新质生产力

各参与主体利益的行为加以规范.要尽快出台和

完善针对新领域、新产业与新业态中劳资关系的规

范性法规;完善新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信息、数

据、数字处理技术等新要素按其贡献参与分配.只

有积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健全新要素、新产

业、新组织质态和新业态参与收入分配的机制,才

能加快资源向新质生产力的汇集,促进其形成与

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 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

中的战 略 定 位 奋 力 开 创 黑 龙 江 高 质 量 发 展 新 局

面[N].人民日报,2023-09-09.

[2]习近平.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和重要着力点[J].求是,2024,(1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

160

第168页

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 上)[M].北京:人 民 出 版

社,1979.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11]David Harvey.TheLimitstoCapital[M].London:

Verso,1982.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1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N].人民

日报,2024-02-02.

[14]习近平.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J].求是,

2022,(2).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16]黄汉权.深刻领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和实践

要求[J].求是,2024,(11).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责任编辑 毛伟华)

PoliticalEconomyExplanationofthePathways

toGenerateNew QualityProductivity

HOU Wei-min, SIPei-ying

(ResearchCenterforMarxist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Chinese

AcademyofSocialSciences,Beijing100732,China;SchoolofMarxism,

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Beijing102218,China)

[Abstract]Newqualityproductivityisthecorecategoryofhistoricalmaterialism,whichprovidesa

keytounderstandingthenewqualityproductivity.Acceleratingtheformationanddevelopmentofnew

qualityproductivityshouldbebasedonMarx'stheoreticalinterpretationofthegenerationofproductive

forces.Thegenerationanddevelopmentofproductiveforceshavecommoncharacteristicsintheirpaths,

aswellascharacteristicsfromdifferenteras.Thegenerationofnewqualityproductivityisasystematic

processofsocialproductionchange,andmanyfactorsplayanimportantroletogether.Thefirstisthe

developmentofthecommunityanditsinternalsocialdivisionoflabor,thesecondisthediscoveryand

applicationofscientificknowledge,thethirdistheexpansionandutilizationofproductionfactors,and

thefourthisthechangeofthecombinationofproductionfactorsandthe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mode.Intoday'sworld,revolutionarytechnologicalbreakthroughs,innovativeallocationofproduction

factors,anddeepindustrialtransformationandupgradingarethemainpathsfortheformationofnew

qualityproductivity,organizationalandmanagementinnovationistheguaranteeforthedevelopmentof

newqualityproductivity,andnewproductionrelationsareanimportantconditionfortheformationof

newqualityproductivity.

[Keywords]New QualityProductivity;GeneratePath;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

TheIndustrialRevolution

161

第169页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虚拟资本时代社会公平与效率矛盾的解决路径研究”(编号:16BKS040).

[收稿日期]2024-04-15

[作者简介]姚宇,男,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

刘振华,男,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实验师,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通讯作者.

2024年7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Jul.2024

第45卷 第4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5 №.4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4.04.021

数字化推动新质生产力

加快形成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姚 宇, 刘振华

(陕西师范大学 国际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数字经济为我国经济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重大机遇,更为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提供了关键支

撑.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理论逻辑就是通过数字化技术(潜在生产力)的广泛应用、生产关系的

数字化调整和上层建筑的数字时代转变对直接生产力各组成部分(生产力三要素及其优化组合)分别赋能.

基于理论逻辑,数字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实践路径应包括:以数字化教育助推劳动者习得数字化技

能,以数字社会建设提升劳动者数字化素养,以宣传数字时代楷模推进劳动者数字化思维模式的转变;以改造

升级物质形态的劳动工具实现操作动力工具和信息采集工具的数字化,以软件形态劳动工具的创新应用实

现思维工具的数字化;以产业数字化推动生产信息的数据化,以数字产业化推进生活、生态和社会运行信息的

数据化;以有效市场构建实现企业管理的数字化,以有为政府建设实现公共管理和社会管理的数字化.当前,

应坚定地以数字化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进而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关键词]数字化;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F49;F0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4)04-0162-08

一、问题的提出与理论基础

从东北振兴到中央经济工作部署再到十四届

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新质生产

力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深刻阐明了

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和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当

今世界已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经济为我国经济发

展开辟了新赛道,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

撑.基于历史唯物论理论,厘清数字化推动新质生

产力加快形成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

理论和现实意义.

生产力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生产力是社会再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

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

形态向高级形态演进的决定性力量.[1]新质生产力

并不是上述生产力概念的抽象一般,而是新时代体

现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具体特殊.习近平总书

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

162

第170页

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

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2]推动新质生产力

的加快形成在理论上必然完全符合历史唯物论关

于推进时代先进生产力进步的科学论断.

历史唯物论认为,促进社会生产力进步的一般

机理由潜在生产力与直接生产力[3](P.302)、生产力与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三对矛盾内部的交

互作用共同组成,其中,潜在生产力与直接生产力

统称为生产力[4](P.484).潜在生产力即科学技术,直

接生产力由生产力三要素的既存性质、社会再生产

投入量和它们之间的组合方式共同决定,生产关系

的总和统称为经济基础.

何谓生产力进步? 历史唯物论认为生产力进

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

潜在生产力的提升,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生产力

是随 着 科 学 和 技 术 的 不 断 进 步 而 不 断 发 展

的”[5](P.664).二是生产力三要素质量的提升和数量

的有效使用增加,因为“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

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

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

合,生 产 资 料 的 规 模 和 效 能,以 及 自 然 条

件”[6](P.53).三是生产力三要素组合关系的优化,

马克思以协作生产方式为例对此进行了说明,Ђ指

出,“和同样数量的单干的个人工作日的总和比较

起来,结合工作日可以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因而

可 以 减 少 生 产 一 定 效 用 所 必 要 的 劳 动 时

间”[5](PP.365~366),“这 种 生 产 力 本 身 必 然 是 集 体

力”[5](P.362).

如何促进先进生产力的进步? 对此,历史唯物

论主要提出了三条途径.一是以科学技术为代表

的潜在生产力全面赋能生产力三要素,把科学技术

这种潜在生产力真正发挥到直接社会再生产中.

二是通过不断扩大社会再生产环节中科学技术研

发所占生产力三要素的比例,主动进行科技创新,

进而推进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生产力进步.三是

调整社会生产关系① 以适应生产力三要素组合关

系的优化,通过主动调节生产关系来推动社会生产

力进步.马克思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对此进行

了说明,Ђ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商业危机

“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

且有 很 大 一 部 分 已 经 造 成 的 生 产 力 被 毁 灭

掉”[7](P.472).Ђ还指出:“共同体本身作为第一个伟

大的生产力而出现.”[8](P.495)

除此之外,上层建筑既会通过经济基础反作用

于社会生产力,又会通过社会文化来影响人们的思

想认识,直接作用于科学技术研发和科学技术的运

用,进一步推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数字化推动新质生产力

加快形成的理论逻辑

生产力进步的一般机理为当前新质生产力的

加快形成,特别是以数字化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加快

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理论落实于实践必须

从抽象的一般到具体的特殊,只有认识到数字化技

术的特殊性、认识到新时代先进生产力具体形式的

特殊性,才能形成数字化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的理论逻辑.

(一)“数字化科学技术”的潜在生产力

数字化是以信息产业兴起为代表的第三次产

业革命的目标,也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产

业革命的基础.数字化的兴起标志着人类社会再

生产的主要对象又一次发生了重大转变.数字化

将现实世界中人们可感知的一切事物、经验、情绪、

感情和认知通过数字技术的手段转化为计算机可

处理、互联网可传输的数据形式,从而实现信息的

可存储、可传输、可检索和可运算.[9]数字化提供的

信息是一种数据编码信息,是在计算机中用0和1

表示的二进制编码.随着当前劳动工具信息载荷

能力的快速提升,这种非连续信息正在快速地趋近

其所期望反映的本像.因此,当前所说的数字化并

不仅仅是二进制编码这种人类认识世界方法的运

用,还包括人类对信息和数据处理科学技术的全面

提升.[10]

(二)数字化带来生产力三要素的变化

生产力三要素是直接生产力具体实现的基本

组成,认识数字化科学技术推进生产力进步的理论

逻辑需认识生产力在数字化和数字化革命中所发

生的变化.

数字化作为一场科学技术革命[11],最直接的

表现是人类在劳动对象上的一次重大转变.纵观

163

① 本文所指的生产关系概念为广义生产关系,包括三个层次的

含义,即一是生产方式,二是狭义生产关系,三是交换关系.

第171页

历史,劳动对象经历了多次重大转变,即从采集狩

猎社会的自然既有成果到农业畜牧社会的土地再

到工业社会的化石能源和资本品.劳动对象的历

史变迁体现了人类通过劳动摆脱其肢体和体能的

不足、展现自身卓越思维能力的历史趋势.数据是

人们对各类经验信息和知识技能进行数字化编码

后所得到的数字化信息[12],它在存储、复制、传输、

检索和运算上的独特优势使得这种类型的信息能

够充分体现人类卓越的思维能力和发挥与之相匹

配的劳动工具的作用.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

升,当数据这一劳动对象成为社会再生产的主要劳

动对象时[13](P.88),生产力的进步、科技创新的速度

都会表现为跃迁式变化的特征[14].

数字化作为一场科学技术革命,它是人类在劳

动工具上的一次重大变革.自古以来,劳动工具的

作用无外乎三种类型,即肢体的替代和延长、体力

的替代和扩展及脑力的替代和扩展.虽然三者在

任何历史时期都是并行的,但每个历史时期的劳动

工具主体是不同的.它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从狩猎

采集社会、农业畜牧社会占主导逐步向工业社会占

主导再向信息化社会、人工智能社会占主导过渡.

这种过渡与劳动对象的变化趋势相一致,本质上是

由人区别于动物的核心———人类卓越的思维认知

能力———发挥作用所决定的.当劳动工具逐步来

到以计算机、互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脑力替代和

扩展类型后的数字化时代,人的作用会得到空前的

发挥,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也将飞速提升.

数字化作为一场科学技术革命,最终是由劳动

者的劳动能力和劳动方式发生根本转变实现的.

数字化由少数科学家所发起,并在社会再生产的实

践选择中完全胜出,而这种胜出进一步要求全社会

所有劳动者共同参与,大规模地使用数字化劳动工

具去处理数据.只有劳动者更多地使用了数字化

劳动工具作用于数据,大规模的数字化生产才能成

为可能,数字时代才会真正到来.劳动者具有习得

数字化技能、使用数字化工具处理数据的强烈愿

望.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整体的人类才能发挥出Ђ

们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卓越的思维能力,作为个

体的自我才能在人类内部竞争中脱颖而出.人类

区别于动物的本质不是人的体力,甚至不是人的感

官敏锐性,而是人类大脑卓越的思维认知能力.[15]

当更多的人掌握数字化劳动能力、采用数字化劳动

方式后,人类卓越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运用,社会

生产力才能最终获得巨大进步.

(三)数 字 化 带 来 生 产 力 三 要 素 组 合 方 式 的

变化

数字化科学技术革命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力

三要素变化,必然伴随着历史矛盾的相互作用推进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发展,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

筑的进步又通过对生产力三要素组合方式的影响

反作用于社会生产力.

首先,就生产关系而言,与数字化科技和生产

力三要素变化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能够在三个层面

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一是对单个生产主体内

部生产力三要素组合的优化.企业数字化管理方

法的使用和生产关系的相应调整能够通过生产流

程数据、质量监控数据、界面管理数据和经营财务

数据的采集、计算和分析实现生产流程优化、质量

控制提升、决策效率提升和资源配置优化,进而提

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为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奠

定基础.[16]二是对全社会层面上生产力三要素组

合的优化.数字化管理方法的使用与生产关系的

相应调整能够通过统计数据、市场供求数据和产业

链数据的采集、计算和分析准确把握市场需求,提

升宏观经济决策的准确性,降低交易费用,化解市

场风险和提升产业协同性.三是实现对全社会层

面上生产力三要素的充分投入.通过对数据所有

权的界定和调整,数字化能够对行业间、产业间、部

类间数据的协调性进行监测,避免因个体决策与社

会化大生产相矛盾而导致生产力三要素闲置(如失

业)情况的普遍存在,确保生产力三要素得到充分

利用.

其次,就上层建筑而言,与数字化科技和三要

素变化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同样在三个层面推动着

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一是数字化社会环境和社会

对未来数字化发展方向的共识不仅对生产力三要

素发挥独立的推动作用,还能够促使生产力三要素

相协调,形成三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叠加共振;二

是数字环境制度和法律法规的调整,以及有利于监

督执法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智能监控系统的使用,既

可以对生产力三要素合理的组合方式形成正向激

励(如鼓励数据使用创新),又能够推动生产力三要

素对社会破坏力集中形成有效抑制;三是对数据生

产资料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和受益权的界定,有

164

第172页

利于明确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在社会资源配置和

收入分配中的角色,避免因全社会层面的数据要素

闲置而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浪费,推动全社会层面的

生产力三要素组合不断优化.

(四)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

数字化技术为推进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理

论逻辑提供了基本遵循,也为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

力加快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高质

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

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

推动力、支撑力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

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

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

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

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

升为基本内涵本质是先进生产力.”[2]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与数字化发展

完全契合.数字化赋能生产力为“摆脱传统经济增

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奠定了基础,它把人的劳

动集中于对卓越思维能力的运用上,为“创新起主

导作用”创造了条件.由此形成了数字化赋能新质

生产力的理论逻辑(如图1所示).

图1 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

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可以分解为对其生产

力三要素及其组合方式的分别赋能,而赋能的驱动

力则来自于历史唯物论的三对矛盾与直接生产力

相互作用的另一面,即数字化技术(潜在生产力)的

广泛应用、生产关系的数字化调整和上层建筑的数

字时代转变.

首先,数字化赋能劳动者.劳动者作为社会再

生产的主体,在推动社会再生产中具有主动性,Ђ

们对科学技术的掌握是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

产力的关键,让劳动者掌握数字化技能是数字化潜

在生产力赋能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重要途径.

劳动者不会孤立地参与社会化大生产,Ђ们需要基

于某种生产关系来参与社会合作,数字化时代的社

会合作对劳动者数字化素养的要求也可以认为是

对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驱动.不仅如此,在推动

社会数字化转型和以数字化推进创新的过程中,上

层建筑也期望通过社会文化宣传推动劳动者形成

数字化思维,以此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

其次,数字化赋能劳动工具.劳动工具作为人

类的肢体、体力和脑力的延伸,对现实劳动生产力

165

第173页

的大小起着决定性作用.马克思认为,劳动工具是

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标志.无论是作为潜在生产力

的数字化技术运用,还是数字化时代生产关系的调

整,或是上层建筑的制度激励和宣传鼓励,最终期

望实 现 的 都 是 推 动 操 作 工 具、动 力 工 具、信 息 工

具(信息采集传输工具数字化)和思维工具(信息处

理工具数字化)的全面数字化,以此促进全要素生

产率的提升和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

再次,数字化赋能劳动对象.数字化赋能劳动

对象,就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对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关

系的改进以及上层建筑对数字化技术趋势的肯定

和推动[16],实现全社会信息数据化,为新质生产力

的加快形成创造条件,其中包括生产信息数据化、

生活信息数据化、生态环境信息数据化和社会运行

信息数据化.

最后,数字化赋能生产力三要素组合方式.数

字化能够实现生产力三要素组合方式的优化,数字

化技术既可以通过潜在生产力赋能直接生产力,提

升企业内部管理效能,也可以通过生产关系赋能直

接生产力,提升宏观社会管理效能,还可以通过上

层建筑赋能直接生产力,提升公共行政管理效能,

从而实现生产力三要素组合方式在微观、中观和宏

观上的全面优化.

三、数字化推动新质生产力

加快形成的实践路径

在理论逻辑分析的基础上,从劳动者、劳动工

具、劳动对象及其组合方式四个方面分析数字化赋

能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实现路径.

(一)数字化赋能劳动者

1.以数字化教育助推劳动者习得数字化技能

教育是将以往人类积累的知识、经验、价值观和科

学技术传授给当代人群的社会组织活动.教育培

训是推进科学技术这一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

产力的重要实践路径之一.首先,在教育目标上,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重视劳动者和潜在劳动

者数字技能的提升,让数字化赋能劳动者成为教育

培养的目标,在顶层设计中将数字教育充分融入到

各类课程教学之中,形成系统性数字教育体系.其

次,在教育技术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重视

数字化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充分利用在线学习平

台的课程资源和学习者互动社区交流功能,更多引

入虚拟现实技术(VR)和增强现实技术(AR)来提

升学习体验感.积极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

为学习者提供智能辅导和答疑服务.同时,各级教

育主管部门还应着力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数字

人才培养方式,将数字化教育与数字化实践有机融

合,实现数字化教育、数字化研究和数字化产业的

同频共振,使数字化教育赋能劳动者真正有效、有

用,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2.以数字社会建设提升劳动者数字化素养

社会性是人类活动的本质属性.人的角色定位、自

我认知、行为模式和价值判断等主观思维都受社会

的深刻影响.提升劳动者数字化素养的关键在于

构建便捷高效、积极健康的数字社会.首先,在便

捷高效方面,应加快对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部署

和应用,建设高效的数据中心,提升数据处理和存

储能力,确保数字服务高效、稳定地运行;积极利用

数字技术推动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等领

域的数字化转型,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

鼓励企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业务流

程,提高服务效率,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其次,在积极健康方面,应建立健全网络安全防护

体系,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测预警和个人隐私的保

护,制定严格的数据使用和保护制度,防止数据泄

露和滥用,确保数字社会的稳定运行.强化数字内

容监管,在建立严格的信息审核机制的同时积极运

用数字化技术对不良信息进行屏蔽和及时处理,防

止不良信息的传播扩散,营造积极向上的数字文化

氛围.良好的数字社会能够吸引广大劳动者更愿

意接受和使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工具,主动提升

数字化素养,进一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3.以宣传时代楷模推进劳动者数字化思维模

式的转变 时代楷模宣传是上层建筑作用于劳动

者思维模式的重要手段.时代楷模作为弘扬时代

精神的重要方面,能够在劳动者思维认识上强化时

代印记、树立时代榜样.加强数字时代楷模宣传不

仅可以提高数字时代英雄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

还可以激发全社会劳动者学习数字化先进事迹、争

当数字化先进的热情,促进劳动者向数字化思维模

式转变.宣传数字时代楷模应重点关注两个方面.

一是要加强对数字化各个领域时代楷模的表彰和

奖励.充分发挥数字化时代楷模的表率作用,扩大

166

第174页

Ђ们在数字中国、数字社会建设中的影响力.二是

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方式,从不同渠道、不同维度传

播数字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利用大众传媒、文艺

创作、社会活动和教育引导等宣传方式让广大劳动

者更为便捷有效、全面深入地了解和学习时代楷模

的故事、经验和精神,特别是利用数字化传媒所特

有的高信息载荷能力和受众偏好的精准性,通过个

性化的叙事传播强化宣传效果,进而塑造劳动者数

字化思维模式,赋能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二)数字化赋能劳动工具

1.以改造升级物质形态的劳动工具实现操作

工具、动力工具和信息采集工具的数字化 随着数

字化技术和数据驱动技术深入到生产活动中,物质

形态的劳动工具数字化升级或改造已成为企业模

式重塑、产业布局调整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手

段.通过数字技术对操作工具、动力工具和信息采

集工具进行改造或升级,实现数字化对劳动工具的

赋能,这其中应重点强调三点.一是在数字信息采

集监控的基础上实现数字化控制.通过安装各种

数字化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时采集和监控环境、

设备状态来获取数据.利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数

字化设备以及引入电池、电机和控制系统,实现数

字化控制.二是改造升级的趋势是实现物质形态

劳动工具的智能化运行.在信息采集、监控和数字

化控制的基础上,应加快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数

字技术赋能物质形态劳动工具的步伐,开发自主决

策系统,使劳动工具能够根据实时数据自主调整工

作模式和参数,实现自我优化,进而促进生产效率

的提升.三是物联网和智联网技术的融入使得孤

立的劳动工具与其Ђ系统和设备相连接,实现数据

信息共享与机器协同工作,发挥劳动工具的共享性

和可扩展性作用,提升劳动工具适应复杂任务的能

力,为基于劳动工具的数字化创新创造更多空间.

2.以软件形态劳动工具的创新应用实现思维

工具的数字化 数字化革命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对

处于软件形态的人类传统思维工具(如结绳记事、

算盘和工具书等)的彻底变革.思维工具的数字化

既是数字化革命的中心,也是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

力加快形成的关键.所谓数字化思维工具,就是在

信息采集和信息传输数字化的基础上,构建出基于

人类思维逻辑的、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和应用的模

型、算法及应用软件.当人类思维工具的主体转向

数字化思维工具之后,也就实现了思维工具的数字

化.推进这一工作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构建

基于人类思维逻辑的算法和模型.数字化思维工

具既需要反映出人类的思维逻辑,也需要满足人类

的需求.这就要求数字化不仅要将信息转化为数

字形式,还要根据人类的思维方式和逻辑规则以及

内在需求,构建出能够处理和应用这些信息的模

型.二是推进数据信息在不同领域的创新应用.

数字化思维工具的核心功能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各

领域的数据信息进行高效的处理和应用,不仅可以

帮助人类快速地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出专业领域需

要的信息,还能够模拟人类快速作出相关决策.三

是推进算法和应用软件的开发与优化.算法和应

用软件是数字化思维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

决定了工具的性能和效率,开发并优化算法和应用

软件,提升其处理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是数字化思

维工具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数字化赋能劳动对象

1.以产业数字化推动生产信息的数据化 产

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并不是要否定制造业和社会物

质资料的产能,而是要采集生产和运营过程中的信

息数据,把这些数据作为推进产业升级改造和智能

化发展的基础,这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

明确产业数字化目标,确定生产信息数据化规划.

产业数字化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循序渐进中明

确每个阶段生产信息数据的领域和目的,从而确定

需要采集的数据类型(如生产数据、设备状态数据、

销售数据等),并设计相应的方案.二是采用合理

的数据采集技术.企业应根据产业数字化的阶段

目标和预算确定所需采集的数据类型和范围,采用

不同的数据采集技术.如生产现场的数据可以通

过在关键设备上安装传感器以及安装实时监控设

备来获取.三是建立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

统是对采集得到的产业数据进行存储和进一步检

索、计算,是产业数据真正运用于企业数字化控制

和智能化生产的前提.构建一个稳定可靠的数据

采集系统,能够保证企业实时、准确地收集和存储

数据,从而推动生产信息数据化.

2.以数字产业化推进生活、生态和社会运行信

息的数据化 以数字产业化推动生活、生态和社会

运行信息数据化是数字化赋能劳动对象进而推动

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关键路径.所谓数字产业

167

第175页

化,是指运用数字技术将生活、生态和社会运行等

各类信息进行数据生成,并进一步以这些数据为劳

动对象开展社会生产,从而为全社会提供新的数字

技术、数字产品和数字服务.其中,数据生成是数

字产业化的基础,而数字产业化发展也会进一步推

进生活、生态和社会运行信息的数据化.以数字产

业发展推动信息数据化应重点把握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数字产业化需要更多的政策包容.将生活、生

态和社会运行信息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劳动对象,

这是以往人类社会所没有的,也是以往社会管理制

度和法律法规难以适应的,因此对数字产业化政策

的包容和允许在局部地区先行先试就显得尤为重

要.二是数字产业化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生活、

生态和社会运行信息的数字产业化发展关乎的往

往不是一个人或少部分人,而是关乎全社会每个人

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公共品属性.政府在推

动数字化产业发展方面应扮演重要角色,不应仅限

于财政和资源上的支持,更需要加强对数据安全和

隐私保护的管理,确保广大民众和国家信息的安

全,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数字产业化对生活、生

态和社会运行信息数据化的推进.

(四)数字化赋能生产力三要素组合优化

1.构建有效市场,实现企业管理的数字化 当

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能够基于个体自利性追求

实现社会福利最优时,我们便将其称之为有效市

场.作为市场经济运行主体,个体可以实现其内部

生产力三要素组合的最优化,这也正是市场在资源

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随着数字化技术的

迅猛发展和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等生产力

三要素的数字化转型,有效市场机制能够自发地激

励企业向数字化管理转型.但我们必须清楚,有效

市场并不是天然形成的,它既需要产权制度的规

制,也需要反垄断措施和信息对称性的保护.特别

是在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数据产权、数字信息量

的特殊性都对有效市场的构建提出了新要求.只

有这些新要求得以满足,企业管理数字化赋能新质

生产力加快形成才能实现.这就需要关注以下三

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数字技术作为人类思维能力

的模拟和延伸,它既有着人类不能比拟的强大运算

能力,又缺乏人类道德情感的约束.这种双重性对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公平公正的市场规则、数字

技术人才道德培养和国际经验交流与合作等方面

提出了新要求.二是作为数字化时代的新型生产

资料,数据产权的所有权的界定面临诸多难点.数

据既具有无形性、可复制性、价值不确定性和多元

性等特点,也存在形成主体、采集主体、占有主体和

使用主体普遍分离的情况,这些特性都使得数据产

权的界定既复杂又困难.三是数字信息量激增所

带来的信息爆炸会加剧个人有限理性的缺陷,在很

大程度上降低市场资源配置的能力.数字化技术

在提升人类运算能力的同时也会生产大量的对大

多数人无用的数据信息,但这些信息又都会进入人

们的认知集.面对庞大的数据信息,个人作为有限

理性的个体,会越来越难以辨别市场需求而无法作

出理性抉择.只有对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有效规制,

才能充分实现有效市场推动企业管理的数字化.

2.以数字化时代有为政府建设实现公共管理

和社会管理的数字化 公共品的普遍存在和全社

会共同的集体利益诉求都要求有为政府积极参与

资源配置,而参与主体的形式就是政府公共管理和

政府社会管理.建设有为政府必然能够推动公共

管理和社会管理的数字化,这不仅是因为数字化时

代的公共品会更多地表现为数字化公共品,还因为

作为集体利益诉求的实践者,政府具有利用数字化

技术满足公众集体利益的强烈愿望.以有为政府

建设实现公共管理和社会管理的数字化要重点抓

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握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趋势,把生产力三要素集中配置于以数字化为代表

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领域.数字化技术正以

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传统经济结构、社会生活方

式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关系.政府敏锐地把握和

配置战略性资源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十

分重要.二是切实以提升民众生活福祉为目标,处

理好公共管理的数字技术运用与数字鸿沟之间的

矛盾.数字技术的运用有利于生产力三要素在公

共品供给领域的优化,但民众个体数字化素养的差

别也可能造成数字化技术运用的差异,进而形成数

字鸿沟,这显然不是以民众福祉为目标的公共品供

给.因此,在数字化技术推进的同时,要提升全民

数字化素养,并为不掌握数字化技术的民众提供服

务.三是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做好对宏观经济社会

运行的监测,及时弥补自发市场资源错配带来的社

会重大损失.数字化为宏观社会管理和生产力三

要素组合优化提供了技术条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

168

第176页

智能技术,既能够对经济社会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和

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也能为政府决策

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政策制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简新华.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

的重要基础[N].光明日报,2023-10-17.

[2]习近平.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和重要着力点[J].求是,2024,(11).

[3]董瑞华,唐珏岚.«资本论»及其手稿在当代的实践与发

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叶险明.马克思的工业革命理论与新时代[M].北京:北

京出版社,200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79.

[9]黄少安,王晓丹.“数字化经济”:基本概念、核心技术和

需要注意的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2023,(1).

[10]袁 正 光.什 么 是 数 字 化 革 命 [J].中 国 科 技 信 息,

1997,(11).

[11]张琪.数字化革命带给我们的机遇[J].信息与电脑,

2000,(1).

[12]黄欣荣.数据哲学:数字化未来的哲学建构[J].自然辩

证法研究,2023,(8).

[13]姜凌,等.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论[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6.

[14]任保平,王子月.立足“中国数字经济奇迹”构建数字范

式的经 济 学 自 主 知 识 体 系 [J].西 安 财 经 大 学 学 报,

2023,(4).

[15]张奎良.马克思人的本质概念的演绎程序[J].马克思

主义研究,2014,(11).

[16]张轩语,杨柳新.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机制、困境

与出路[J].理论探讨,2023,(6).

(责任编辑 毛伟华)

TheoreticalLogicandPracticalPathofDigitizationPromoting

theAcceleratedFormationofNew QualityProductivity

YAO Yu, LIUZhen-hua

(InternationalBusinessSchool,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Shaanxi710062,China)

[Abstract]ThedigitaleconomynotonlyprovidesasignificantopportunityforChinatoachieveecoG

nomicovertaking,butalsoprovidesakeysupporttoacceleratetheformationofnewqualityproductiviG

ty.Thetheoreticallogicofacceleratingtheformationofnewqualityproductivityisthatthecomponents

ofdirectproductiveforces(thethreeelementsofproductiveforcesandtheiroptimizedcombinations)are

empoweredrespectively by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digitaltechnology (potentialproductive

forces),thedigitaladjustmentofproductionrelations,andthetransformationofthesuperstructurein

thedigitalage.Basedontheabovetheoreticallogic,weanalyzetheempowermentoffourcomponentsof

directproductivitythroughdigitizationseparately,setsthegoalsofempoweringnewqualityproductiviG

ty,andproposespracticalpathsforacceleratingtheformationofnewqualityproductivity.Today,we

shouldfirmlydrivetheformationofnewqualityproductivitywithdigitization,soastopromotethe

high-qualitydevelopmentandtheachievementofChinesepathtomodernization.

[Keywords]Digitization;New QualityProductivity;TheoreticalLogic;PracticalPath

169

第177页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科学研究(人文社科类)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两个答案’的逻辑关联与实践要求研究”(编

号:2022AH040002).

[收稿日期]2024-03-28

[作者简介]田天亮,男,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

2024年7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Jul.2024

第45卷 第4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5 №.4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4.04.022

生成式 AI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

动力机制、困境识别与优化路径

田天亮

(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作为利用算法和模型等先进手段创造和生成内容的智能化工具,生成式 AI依靠技术创新的引

擎驱动、数据资源的深度赋能、智能产业集群的融合、运营决策模式的优化升级,在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

中展现出强劲动能.然而,尖端技术创新应用复杂、伦理与法律界定模糊、数据信息安全存在潜在风险、经济

体制的适应性局限以及高层次人才的供应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生成式 AI潜能和优势的

发挥.为更好地应对这些困境,必须强化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应用的破壁动力、完善适应科技创新的

伦理法治体系、构筑释放数据价值的安全防线、优化高端人才的培养策略、推动经济体制适应性改革,从而为

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夯实基础并提供持久的动力.

[关键词]生成式 AI;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F49;F0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4)04-0170-08

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

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

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

合,生 产 资 料 的 规 模 和 效 能,以 及 自 然 条

件.”[1](P.100)科学技术作为推进生产力进步的关键

驱动力,不仅赋能劳动者技能和知识结构层次的提

升,还能够推动生产流程的颠覆性变革、生产管理

体系的深度优化,进而从本质上助力社会生产力的

全面提升.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宏架构”

中,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力变革被视为激发社会发展

与演进的关键驱动力,深深嵌入于文明进步和历史

变迁的内在逻辑中.现代经济学在此基础上丰富

和发展了这一基本原理,通过对“生产力效应”“生

产力效益”等概念的界定,旨在研究科技突破、管理

升级、组织优化等创新实践对生产力水平提升产生

的积极影响.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aificial

intelligence,以下简称“生成式 AI”)是一种通过学

习大规模数据来生成原创内容的新型人工智能技

术,它基于算法、模型和规则生成文本、图像、声音、

视频等内容,其影响力广泛渗透于语言翻译、数据

处理、游戏开发、音频和视频创作等诸多领域.生

成式 AI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技术创新工具,对生产

力的提质增效、革新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深入剖

析生成式 AI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机制对推进

前沿技术与颠覆性技术的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

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170

第178页

一、动力机制:生成式 AI赋能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样态

恩格斯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

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2](P.1003)当前,科

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唯有将最新

的科技成果与社会生产深度融合,才能推动生产力

的不断进步和经济体系向现代化转型.

(一)“技术驱动创新”:汇聚新质生产力新动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

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3](P.11)生成式 AI作

为驱动前沿科技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颠覆性力

量,通过提升劳动者技能、改造劳动对象及创新劳

动工具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汇聚新质生产力

发展的新动能.

具体来看,生成式 AI的应用对劳动者的知识

更新和技能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是推进人力

资源向创新型、智能化、高质量方向发展的重要抓

手.随着 AI技术渗透于多元产业生态中,一支掌

握数字技术、深谙数据分析之道并能够熟练运用各

类 AI工具的人力资源队伍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

构建历程,这无疑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

支撑.同时,生成式 AI对劳动对象的深层渗透能

够有效驱动产品与服务模式的创新,从而实现生产

要素的优化整合.受此影响,劳动对象正逐步朝着

多元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劳动对象的

范畴不再局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的处理,而是扩展

到了产品设计及生产流程的智能化、个性化服务等

多个维度,极大地丰富了生产和服务的内涵.

此外,生成式 AI在改造和优化劳动资料方面

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推动数字平台、智能系

统的快速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环

境.在这一过程中,生成式 AI依托高效先进的硬

件设备和各类 AI开发软件系统,催生并构建了诸

多先进的智能生产生态系统.麦肯锡全球研究所

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生成式 AI每年可为全球经

济带来4.4万亿美元的价值.① 生成式 AI与物联

网、云计算、5G 等其Ђ技术协同运作,进一步推动

了生产力系统及运行机制的转型与重构,为各个行

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23年,我国生

成式 AI的企业采用率已达 15%,市场规模约为

14.4万亿元,制造业、零售业、电信行业和医疗健

康四大行业的生成式 AI技术的采用率均呈现较

快的增长态势.②

(二)“数据赋能增值”:构筑新质生产力的资源

矩阵

数据不仅能够深度融入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

传统生产要素,还可以通过赋能智慧化生产催生新

的生产方式.

从数据采集与加工的视角看,生成式 AI通过

运用物联网架构、传感器集成网络等先进手段,加

快了数据分析自动化的速度,能够精准捕获并提取

生产各环节的资源信息.借助机器学习、知识图

谱、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生成式 AI能够对大规

模异构数据资源进行知识抽取、高效分析,有力地

推动了精确预测与优化管理决策的实施.[4]

从数据开放与交互的视角看,生成式 AI通过

构建支持生产力发展的“资源池”“知识集”,能够有

效打破“数据孤岛”和“信息茧房”,进而推动数据处

理效率的显著提升.IDC发布的«中国数据中心服

务市场(2022年)跟踪»报告显示,预计未来五年,

中国数据中心服务市场将以18.9%的复合增速持

续增长,预计2027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3075亿元

人民币,这一增长趋势预示着数据中心服务市场的

巨大潜力.③ 在这一背景下,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去

中心化特性和云计算能力,生成式 AI能够在数据

市场中精准地获取大量数据,建立跨越组织边界与

产业领域的数据资源“汇聚池”,助推企业和研究机

构深入开展创新应用研发工作,并在全球化背景下

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

此外,在生成式 AI运行过程中,深度学习、自然语

言处理等技术的运用对高质量数据产生了巨大需

求,促进了专业数据处理技术和服务市场的兴起与

发展.生成式 AI具备将复杂数据资源转换为创

新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和

释放资源矩阵的潜力和价值,促进商业模式的创

新.以西门子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MindSphere为

例,该平台将产品、工厂、系统和机器设备相互连

171

参见«生成式 AI能否赢得下一场企业技术竞赛»,载«科技日

报»2023 年8月 31 日.

参见«从业界新变化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2023年»,https://

www.ndrc.gov.cn/wsdwhfz/202401/t20240116_1363298.htG

ml,2024年1月16日,2024年1月18日.

参见«IDC:2022年中国数据中心服务市场仍处于缓慢修复阶

段 »,https://www.idc.com/getdoc.jsp? containerId =

prCHC51148523,2023年8月13日,2024年1月18日.

第179页

接,利用其高级分析功能处理海量数据,不仅可以

提升 产 品 的 研 发 水 平,还 能 够 改 善 设 备 的 运 行

状态.

(三)“智能制造生态”:打造新质生产力的产业

集群

生成式 AI驱动智能制造生态,在推进传统产

业转型升级、៿展新兴产业空间等方面发挥着显著

作用,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生成式 AI结合工业物联网技术和深度

学习算法,为传统产业如煤炭、钢铁等的转型升级

提供了智能化发展路径.在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

制造转型的过程中,生成式 AI不仅革新了传统生

产线的功能属性,实现了运行效能、产品质量的大

幅提升,还推动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从孤立向深度

互联、协同运作转变.二是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擘画了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促进新质生产力

的孕育与发展.生成式 AI驱动科技创新不仅能

够重塑传统制造业格局,还将引领新能源、新材料、

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取得重大突破.三

是生成式 AI推动了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

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的加速布局,促进高端制造产

业集群效应得以充分发挥.四是生成式 AI在产

业链、供应链的优化升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开辟

了数据共享、信息深度融合的新维度.生成式 AI

从设计、采购、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到销售服务等各

个环节,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整体框架进行了革新

重塑.据中信建投测算,按2021年数字内容(包括

游戏、短视频、直播、剧集、电影、综艺、在线音乐、图

片版权、网络文学等)领域1万亿元的规模来计算,

AIGC(AIGeneratedContent)的 市 场 空 间 可 达

1000亿元.① 这说明生成式 AI在打造产业集群、

提升生产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运营智慧升级”:形塑新质生产力的业态

模式

生成式 AI依托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

术手段,能够模拟、创造新的知识内容与信息形态,

助力企业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业务模型和运营体系,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精准的辅助决策特征加快了企业决策由

传统经验向数据驱动智慧转型的速度.生成式 AI

借助深度学习算法、大数据解析等先进技术,能够

高效处理来自生产、销售、市场和供应链的复杂数

据流,为企业提供实时的趋势解读和精准的策略指

导,确保企业对资源分配和发展方案进行精细化调

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Gartner研究显

示,相较于未使用 AI决策的企业,采用 AI辅助决

策的企业的决策效率平均提高约30%,决策准确

率得以大幅提升.② 二是运营智慧系统不仅提高

了企业的环境适应性和调整战略方向的能力,还在

风险预警与防范方面具有巨大优势.依托生成式

AI的赋能优势,企业能够精准预测市场波动的趋

势,并识别供应链中的潜在风险,这为企业构建灵

活高效的商业模式提供了重要支持.以全球电商

巨头亚马逊为例,其运用 AI预测技术对库存进行

精确 估 算,实 现 连 续 动 态 盘 点,库 存 精 准 率 达 到

99.99%.③ 三是提升决策智能化.生成式 AI能

够改善企业管理流程和决策机制,推动生产向智能

化、精细化和协同化方向发展,助力企业实现高效、

准确和智能的决策.一份调查显示,中国石油尼日

尔公司依托生成式 AI数据分析技术,使公司综合

数据形成有价值的决策依据的所用时间从平均4

小时下降至0.5小时,工程管理等数据形成有价值

信息的所用时间从平均2小时下降至0.1小时.④

二、困境识别:生成式 AI赋能

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

马克思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

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

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

起了饥饿 和 过 度 的 疲 劳.”[5](P.776)尽 管 生 成 式 AI

对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显著作用,但其在应用

过程中面临的技术瓶颈、数据安全隐忧、高层次人

才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新质生产力的

发展.

172

参见张弛«ChatGPT“出圈”生成式 AI步入崛起期?»,https://

www.financialnews.com.cn/zq/pevc/202302/t20230209 _

264353.html,2023年2月9日,2023年12月5日.

参见«中国首个工业智能决策白皮书发布:智能决策正在撬动

企业 新 增 长»,https://caijing.chinadaily.com.cn/a/202202/

28/WS621c46b4a3107be497a08266.html,2022 年 2 月 8 日,

2023年12月5日.

参见黄刚«从十大物流技术分析亚马逊是如何玩转物流大数

据的»,https://www.iyiou.com/news/2016012424003,2016

年1月24日,2023年12月5日.

参见«尼日尔公司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载«中国石油报»

2024年3月26日.

第180页

(一)动力隐忧: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应

用的短板

生成式 AI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

面临着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研发的阈值障

碍.尽管我国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科技领域取

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关键算法自主研发能力的

薄弱和底层技术创新的不足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重

大问题.2019年,工信部梳理发现,我国的高端芯

片、工业控制软件、核心元器件、基本算法等三百多

项与数字产业相关的关键技术仍受制于人,导致先

进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的叠加效应和乘数效应

未能得以充分发挥.① 英国智库 AI治理中心在分

析了26个中国大模型后发现,中国超过一半的模

型的芯片都要依赖美国芯片公司英伟达.② 虽然

中国的科技巨头和顶尖大学正在构建与 OpenAI

的 ChatGPT 和 DeepMind的 AlphaFold类似的模

型,但与西方顶级模型相比,目前中国的一些模型

在参数数量上稍显不足,大约落后一年.[6]同时,当

前大多数生成式 AI的应用 需 要 搭 载 Windows、

Android、iOS等操作系统,但国内的操作系统在内

存运用和输入输出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此外,

技术融合创新面临着各种技术的有效融合和系统

性应用的难题,标准不统一、接口兼容性欠佳等问

题导致高效协同难以实现,从而影响人工智能技术

综合效能的全面发挥.

在技术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的过程中,与生成

式 AI相关的前沿技术由理论探索、实验研发向生

产效能转换的成效有待提升.尽管算法、大数据在

实验环境下展现出卓越的性能,但它们在转向工业

化生产和商业化运营场景中面临着成果转化效率

低下、市场接纳缓慢的挑战.同时,对特定行业的

认知不足及技术应用场景适应差等问题也会导致

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在应用时难以贴合实际需

求,削弱技术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效能.

(二)信息滥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面临的潜

在危机

目前,隐私泄露和数据安全防护的不足引发了

公众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信任危机,成为阻碍生

成式 AI普及和应用的重大障碍.在生成式 AI的

应用和发展过程中,数据安全防护的不足和隐私泄

露不仅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将导致信息和数据

的保护成本急剧上升.2023年,全网监测并分析

验证有效的数据泄露事件超过 19500 起,涉及金

融、物流、航旅、电商、汽车等二十多个行业,数据泄

露主要集中在更加隐蔽和便利的匿名群聊、暗网渠

道中.③ 当数据在采集、流通及共享环节遭受泄漏

或被非法交易侵害时,数据资产就会面临未经授权

的访问、篡改及滥用的风险.Economist 指出,三

星半导体企业的员工疑似因使用 ChatGPT 而引

起三起公司机密泄露事件.[7]信息泄漏事件的频繁

发生会对企业的数据保护造成严重威胁,迫使企业

不得不通过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资源来加强安

全防护,这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还可能对

核心业务运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企业为了规避

数据泄漏风险而倾向于采取更加谨慎乃至过度保

护的策略来应对这一挑战.

(三)“伦理法治模糊地带”: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中的监管挑战

随着技术的进步,生成式 AI在伦理、法治层

面存在一些模糊地带,不仅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设

定了隐形枷锁,还可能成为技术进步与伦理道德之

间的摩擦点.

当前,生成式 AI的发展正处于伦理挑战层出

不穷的时期,众多伦理准则尚未明确和完善,而算

法在设计和训练过程中可能存在难以察觉的偏见,

这可能导致资源配置和服务分配不公的问题.同

时,当生成式 AI面临“黑箱”决策困境时,特别是

AI系统作出错误决策或产生负面后果时,法律上

的责任归属将难以清晰地界定.

此外,随 着 生 成 式 AI逐 步 取 代 部 分 工 作 岗

位,劳动者可能面临失业风险和职业重塑的压力,

这无疑会引发劳动者对劳动价值尊严内涵的反思.

令人担忧的是,倘若人工智能拥有主体性,其决策

将不再受人类控制,伦理道德规制的效果也将微乎

其微.例如,2020年11月,有媒体报道伊朗核科

学家被“人工智能”控制的武器刺杀;2019年,亚马

逊智能音箱曾给出劝人类自杀的建议.[8](P.20)

面对生成式 AI的迅猛发展,现行法律体系显

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和局限性,这使得我们在处理生

173

参见乔地«数字经济时代,新型实体企业将应运而生»,载«科

技日报»2021年11月5 日.

参见«中国的生成式 AI有多强? ‹经济学人›剖析中美差距»,

https://new.qq.com/rain/a/20230614A02CBG00,2023 年 6

月14日,2023年12月5日.

参见«2023年数据泄露风险报告:来自金融行 业 的 泄 漏 最 严

重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 _ forward _

26102089,2024年1月23日,2024年1月30日.

第181页

成式 AI创造物的所有权、使用权问题时显得力不

从心,因为版权法和专利法在判定 AI产出归属时

存在较多不明确之处.法律上的不确定性给企业、

科研机构研发投资带来了诸多困扰,既可能抑制创

新活力,又可能扰乱市场秩序.同时,在责任归属

方面,当 AI生成的内容引发争议或造成损害时,

现行法律也缺乏清晰的判定依据,导致责任的判定

存在不确定性.2021年7月,澳大利亚联邦法院

裁定人工智能系统可被列为专利申请中的发明人,

这与美国、英国持截然不同的态度.2015年英国

首例机器人手术致人死亡,特斯拉“失控门”事件使

得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受到质疑.[8](P.20)这揭示了产

权界定、责任归属等已成为无法规避的重要议题.

此外,生成式 AI在市场运营策略、商品流通机制

以及盈利收益分配等方面也显现出法律条文滞后、

法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这将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产生不利影响.

(四)人力资源短板:人才供应与产业发展不

匹配

马克思指出:“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一

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5](P.274)人才是推进生

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数量多寡、质量高低将直

接决定生成式 AI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水平.

当前,我国智能技术领域存在人才市场需求与

供给显著失衡的问题.据麦肯锡报告预测,2030

年中国的 AI人才缺口将达到400万人.2021年,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公布的 AI相关报告

显示,美国的顶级 AI研究人员有1244人,占到世

界整体的六成以上.中国有196人,排在第二位,

但与美国仍存在较大差距.① 这表明,我国在兼具

跨学科知识背景并熟练掌握行业实践应用的高端

人才储备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除人才短缺

外,现有 AI从业者的能力结构与工作发展要求也

不相匹配.在生成式 AI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现有

从业者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技术更新等方面显

得相对滞后.

一是在我国的小学、中学教育阶段,计算机科

学、编程、算法等基础知识的教育往往被忽视,而在

高校课程设置中,对于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自然语

言处理等领域的关注度也相对较低,传统的教育模

式和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难以满足行业发

展需求.二是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与实习实训平

台缺乏导致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难以精准对接产业

发展需要,延缓了学生向高素质人才转变的进程,

加剧了高端人才供给短缺的困境.三是现行的继

续教育与在职培训体系不健全,减少了职场人士获

得系统化、专业化进修的机会,导致Ђ们的知识结

构和技能水平难以与时俱进.

(五)体制转型问题:现行经济体制面临的适应

性挑战

当前,我国现行经济体制与生成式 AI驱动新

质生产力发展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现行经

济体制在市场准入规范、商品信息流通等方面的不

足抬高了生成式 AI领域的准入门槛,这在模型开

发、数据集建构等重要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同

时,现行经济体制在促进竞争环境形成、限制企业

垄断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可能会导致大型科

技公司在市场上形成垄断地位,进而限制市场的多

样性和创新性发展.

在生成式 AI释放潜能的过程中,中央和地方

政府出台的支持科技创新、产业转型的经济政策覆

盖面较窄(如研发成本加计扣除和税收减免等利好

政策),复杂的审批流程、不透明的评审标准等相关

规定削弱了企业的实际受益感知.在资产管理层

面,资产确权、价值评估及虚拟产品的流通交易等

相关条文不明晰,抑制了数据潜能的释放,进而影

响了生成式 AI企业的发展活力.调研显示,包括

生成式 AI在内的人工智能技术尚未帮助中国企

业普遍实现大规模的营业收入增长和利润增加,

AI对EBIT(息税前利润)的贡献超过20%的受访

中国企业仅有7%,而领先国家占比达到14%.②

同时,分配体制和就业政策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

生成式 AI驱动的市场模式下,收入分配机制变得

越来越复杂,价值创造的来源也更加多元.然而,

我国现行分配方式尚未完全适应生成式 AI带来

的新变化,将数据、信息、代码等各类要素纳入分配

体系的相关条文有待进一步细化.

在改进薪酬体系和优化分配体制的方案中,产

品开发者、系统维护者和广大用户群体等不同主体

174

相关数据源于 «中 国 掀 生 成 式 AI热,人 才 缺 口 400 万»,htG

tps://www.36kr.com/p/2446810582275972,2023 年 9 月

25日,2024年1月30日.

相关数据源于«麦肯锡全球人工智能最新调研:AI在中国企业

的落地进展如何? 中国 AI往哪发力?»,https://finance.sina.

com.cn/esg/2023-02-02/doc-imyehptq9931711.shtml,

2023年2月2日,2024年1月30日.

第182页

的利益诉求并不明确,导致技术精英与普通劳动者

的收入差距加大.数据显示,到 2030 年,大约有

13%的工资额会转移到非重复性和高数字化技能

领域,而重复性和数字化技能较低的工人薪酬可能

会停滞不前甚至减少,工资在整体收入中所占比例

可能会从目前的33%降至20%.①

三、优化路径:生成式 AI赋能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策略

随着 AI技术的迅猛发展,整个社会都在发生

变革.[9]恩格斯认为:“只有采用同生产力的现在的

发展程度相适应的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力本身

才能保存 并 进 一 步 发 展.”[2](P.654)应 对 生 成 式 AI

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困境,必须着力做好科学技

术创新、伦理法治体系建构、数据风险防范、智能人

才供应等各项工作.

(一)技术的创新应用:强化前沿技术与颠覆性

创新的破壁动力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不断推进技术创新,补

齐前沿科技及颠覆性技术的短板,消除其对生成式

AI的制约.

第一,聚焦尖端科技创新,解决束缚新质生产

力发展的技术难题.当前,发掘并激活生成式 AI

的新质生产力潜能,必须深化基础科学研究,突破

关键技术瓶颈.针对生成式 AI核心技术差距,必

须高度重视推进芯片国产化,加大对高性能、低功

耗生成式 AI芯片的研发力度.同时,要高度重视

开发适应性强、兼容性广的移动端和电脑端操作系

统,深化对变分自动编码器、生成对抗网络、深度学

习等相关技术的研发创新,满足大规模机器学习模

型训练和推理需求,为生成式 AI的应用提供稳定

和高效的运行环境.

第二,激发前沿技术与颠覆性创新应用的驱动

力,从多学科融合、各行业交叉中探寻变革的突破

口.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

发展,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推进,科学研究范式也发

生着深刻变革.在此背景下,推动生成式 AI的技

术演进与应用场景创新,迫切要求在学科与行业交

汇的前沿地带寻求创新突破口.不仅要加大对跨

学科研究项目的支持力度,还要促进计算机科学、

认知科学、神经科学、数学、物理学领域的深度融合

与集成创新.

第三,构建推进技术应用、成果转化的良好生

态.要积极搭建政府、企业、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

组织之间合作的桥梁,共同推进 AI应用的系统性

建构.具体来看,要制定技术融合行业标准,确保

技术集成应用的规范性、可操作性;推进前沿技术、

算力网络在全国各地有序布局,鼓励将生成式 AI

及其相关产品用于实际生产中;促进技术成果转

化,挖掘和发挥 AI在内容创作、产品设计、医疗健

康、娱乐传媒等领域的潜能优势.

(二)道德法治的规制:构建系统化的伦理法律

体系

一方面,要着力构建和完善伦理规范体系.制

定人工智能伦理标准、构建适宜技术创新应用等伦

理框架至关重要.必须明确 AI的道德准则、价值

原则和行为规范,以确保技术进步与尊重人权、保

护隐私和维护公平正义等正向价值观念相协调.

强化伦理审查机制与道德规则的约束.为确保涉

及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的研发活动不偏离人本主

义和社会伦理的轨道,需要细化伦理规则并更新伦

理条文,还可以借助第三方机构进行伦理评估和合

规审计,以确保生成式 AI技术发展符合道德准则

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此外,还要构建包含教育培

训、咨询辅导、监管指导在内的伦理服务体系,不断

提升行业人员的伦理意识,以应对生成式 AI在发

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伦理争议.

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支持生成式 AI良性发

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在责任归属层面,要建立健全

适应生成式 AI特性的法律责任体系,将开发者、

运营者以及使用者等主体囊括在内,引入清晰的权

限责任条文.在知识产权层面,要优化和完善与

AI相关的版权归属体系,将数据提供者、AI系统

开发者、最终运营者等相关群体视为利益相关方,

按照各自贡献的比例分配版权权益或进行授权许

可,防止大规模未经授权的复制和篡改现象的发

生.在监管层面,要明确监管部门的职责权限,构

建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管体系,严厉打击侵犯公民

个人信息、非法数据交易、技术滥用等违法活动.

175

① 相关数据源于JacquesBohei,etal.,NotesFromtheAIFronG

tier:ModelingTheimpactofAIontheWorldEconomy,htG

tps://www.mckinsey.com/featured-insights/artificial-inG

telligence/notes-from-the-ai-frontier-modeling-the-

impact-of-ai-on-the-world-economy#part1,2018年9

月4日,2023年1月30日.

第183页

此外,要不断完善伦理约束与法律规范的协同互动

机制,建立由政策制定者、科技企业、公众利益代表

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构建一个既植根

于道德规则又始终遵循法律法规的伦理法治框架.

(三)构筑信息安全屏障:确保数据安全性与增

值潜能的充分释放

在生成式 AI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

确保数据既安全又充分发挥其增值潜能是实现这

一转型的关键环节.

一方面,要加强对数据安全和隐私的保护.首

先,要利用先进的加密技术构建完善的数据和隐私

安全防护体系,升级安全传输协议,采用先进的加

密算法来保护传输过程中的存储数据.其次,要重

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的运用.通过

建立实时监控系统和异常检测装置,更好地预测潜

在的信息安全威胁,及时发现并修复系统漏洞.最

后,要细化访问权限,依托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加

密技术完善基于角色或其Ђ策略的访问控制机制,

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敏感信息,有效防止隐

私数据被识别或泄漏.

另一方面,要建设高效的数据基础设施,深入

挖掘数据信息资产的增值空间和应用潜能.通过

引入高级数据分析工具和 AI算法,提 升 数 据 采

集、存储、整合和分析的效率.同时,要鼓励跨部门

和组织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完善数据交易机制,

推进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创新,打破“数据孤岛”

和“信息茧房”.此外,要建立完善的数字资产交易

市场以及专业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规范数据价值

评估、权益配置以及交易流程,充分释放并发挥出

数据的巨大生产潜力.

(四)强化人才储备:加强对高端智能人才的培

养和引进

培养一支高素养的劳动力队伍,既是发挥生成

式 AI潜能和优势的关键所在,也是应对和解决我

国人工智能人才短缺问题的现实需要.

第一,要提升现有员工技能的适应性与灵活

性,使其转变为高端智能人才.为了提升现有从业

人员的技能水平和适应能力,政府等相关部门应提

供充足的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和培训教育的力度,

不断完善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机制,建立职业技能

进修平台,通过构建涵盖基础理论、核心技术、创新

应用等模块的培训教育体系,确保从业者掌握 AI

生成模型设计原理、优化策略、实际应用场景等各

方面的知识.此外,要建立灵活多样的培训渠道,

通过组织在线课程、工作坊、研讨会等形式,为从业

人员 提 供 技 术、工 具 和 方 法 的 理 论 及 实 践 教 学

服务.

第二,要持续推进教育体系改革,引领更多学

生成长为高端智能人才.要构建一个多层次、全方

位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基础教育阶段,要重视计算

机科学和编程教育的普及工作,提升数学、物理、信

息技术等基础学科的教学质量.同时,发挥高校尤

其是“双一流”大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力军作用,在

高等教育阶段设置生成式 AI专业课程,引入深度

学习、神经网络架构、自然语言处理等课程,鼓励学

生打破学科界限参与各学科学习,如统计学、心理

学、语言学、伦理学等,培养具备多元化知识结构的

人才.要鼓励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等建立合作关

系,创建生成式 AI实训基地,通过提供企业实习、

项目合作、创新实验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

水平和创新能力.

(五)完善制度体系:推进经济体制的适应性调

整与创新

恩格斯指出:“社会制度中的任何变化,所有制

关系中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产生了同旧的所有制关

系不再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力的必然结果.”[5](P.303)

在借助生成式 AI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

既要重视如何更加高效地促进技术革新和产业升

级,也要关注如何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经济机制,

确保社会各阶层都能从中受益.

第一,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升级必须围绕发掘与

催化生成式 AI的生产力潜能展开.要发挥市场

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利用市场供需动

态、价值规律及资本市场活力,加大对算法创新、模

型建构、数据分析等关键领域的资金注入,保障数

据资源、计算能力与高技能人力资源的高效配置,

为生成式 AI的发展不断注入能量.同时,强化政

府在宏观经济层面的引导与调控力量,政府要联合

有关部门协同行动,制定并执行一套鼓励生成式

AI发展的政策体系,包括增加财政补贴、设立特定

投资基金、优化科研成果奖励机制、执行研发成本

税收优惠等政策,为生成式 AI的研究转化铺设畅

通路径.此外,要通过优化市场监管体制、完善现

代企业制度等方式营造良好的竞争生态,确保不同

规模的企业能够在公平的环境中有序竞争.要紧

跟生成式 AI等前沿技术的发展步伐,促进专利制

176

第184页

度、资产管理制度及产权保护体系的健全与优化,

建立健全规范化运作的技术、平台及数据交易市场

机制,确保算法、代码、数据等无形资产的经济价值

得到充分实现与合理变现.

第二,调整和优化经济体制,确保不同群体共

享生成式 AI带来的发展红利.生成式 AI的深度

应用可能导致劳动市场的两极分化与收入差距的

扩大.针对这一问题,要在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基

础上,健全囊括数据、技术、管理、专利等生产要素

的分配体系,通过市场化定价机制、公平竞争政策、

薪酬制度改革等方式,确保数据提供者、算法开发

者和平台运营者以及其Ђ利益相关方都能从技术

发展中获得应有的回报.在此过程中,要着眼于平

衡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制定和实施积极的就业和

创业政策,助力从业者进行再培训和职业转型,确

保Ђ们能够适应新的就业环境.此外,对于新兴的

工作模式,如在线工作、远程工作、灵活工时等,应

给予充分的财政支持和经济保障.要鼓励采用项

目制、任务制、合作制等灵活形式开展相关工作,关

注在线客服、数据分析师、网络安全专家等新兴就

业群体的权益和福祉,做好职业发展、薪资待遇、工

作环境及健康安全等领域的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3]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

[4]曹玉 娟.产 业 元 宇 宙:数 实 融 合 的 变 革 形 态 与 实 践 向

度[J].学习与探索,2023,(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6]一 文 读 懂:中 美 企 业 生 成 式 AI的 差 距 与 未 来 [EB/

OL].https://www.36kr.com/p/2318750081065600,

2023-06-27/2024-05-16.

[7]张欣,高天书.我国应用 ChatGPT辅助行政决策算法危

机治理的探索与思考[J].现代管理科学,2023,(5).

[8]中 国 信 息 通 信 研 究 院.人 工 智 能 白 皮 书 (2022)[R/

OL].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1031/

8056015042005007.shtm,2022-11-06/2024-05-

16.

[9]唐启寿,彭启福.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人工智能时代“劳

动”的当代诠释[J].理论探讨,2023,(3).

(责任编辑 毛伟华)

TheDynamicMechanism,DilemmaIdentificationand

OptimizationPathofGenerativeAItoDrive

theDevelopmentofNew QualityProductivity

TIANTian-liang

(SchoolofMarxism,AnhuiUniversity,HefeiAnhui230601,China)

[Abstract]AsanintelligenttoolthatusesadvancedmethodssuchasalgorithmsandmodelstocreG

ateandgeneratecontent,generativeAIreliesonenginedriventechnologicalinnovation,deepempowerG

mentofdataresources,integrationofintelligentindustrialclusters,andoptimizationandupgradingof

operationaldecision-making modelstodemonstratestrong momentumindrivingthedevelopmentof

newqualityproductivity.However,thecomplexapplicationofcutting-edgetechnologicalinnovation,

unclearethicalandlegaldefinitions,potentialriskstodataandinformationsecurity,limitationsinecoG

nomicsystemadaptability,andinsufficientsupplyofhigh-leveltalentshaveaffectedandrestrictedthe

potentialandadvantagesofgenerativeAI.Inordertobettercopewiththesedifficulties,itisnecessary

tostrengthenthebreakingforceofcutting-edgetechnologyanddisruptivetechnologyinnovationappliG

cation,improvetheethicalruleoflawsystemtoadaptto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builda

securitydefenselinetoreleasedatavalue,optimizethetrainingstrategyofhigh-endtalents,andproG

motetheadaptivereformoftheeconomicsystem,soastolayasolidfoundationforacceleratingthedeG

velopmentofnewqualityproductivityandprovidelastingimpetus.

[Keywords]GenerativeAI;ArtificialIntelligence;New QualityProductivity

177

第185页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复合增能视角下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个案研究”(编号:23YJA840019);福建省社会

科学规划项目“增能视角下福建省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势与路径研究”(编号:FJ2022B155);福建省高校以马克思

主义为指导的哲 学 社 会 科 学 学 科 基 础 理 论 研 究 项 目 “2020 年 后 社 会 工 作 参 与 转 型 贫 困 治 理 的 路 径 研 究”(编 号:

JSZM2020030).

[收稿日期]2024-03-21

[作者简介]王瑞华,男,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教授.

2024年7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Jul.2024

第45卷 第4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5 №.4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4.04.023

社会工作助力相对贫困治理的新转变与新路径

———以智能时代的复合增能为视角

王瑞华

(集美大学 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21)

[摘 要]智能时代,随着新兴智能工具走进千家万户,社会工作助力相对贫困治理迎来了新机遇与新挑

战.为了有效化解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专业社会工作在为服务对象进行复合增能的过程中,需要实现介入

样态、行为模式、服务流程、方法选择和动力机制等方面的转变.智能时代社会工作助力相对贫困治理的新路

径包括:选取直接助人服务方法,彰显社会工作的增能优势;搞好行政、咨询、研究,实施权变灵活的间接增能;

建构预防机制,提升复合增能的成效;强化“四治”体系,提升专业参与的实际效能;持续改进增能服务,推进相

对贫困治理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增能理论;社会工作;相对贫困治理;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4)04-0178-08

随着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在全国范围

内的根本消除,社会工作助力相对贫困治理的转型

升级与路径选择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议题.无论

是“空间贫困”“灾害贫困”还是“功能贫困”“动态贫

困”,相对贫困治理的复杂性对社会工作的专业参

与提出了新挑战.作为扶弱、济贫和帮困的专业力

量,社会工作应根据智能时代发展和相对贫困治理

问题的新变化做出回应,从而走出一条有效助力相

对贫困治理的新路径.从复合增能视角看,社会工

作需要针对结构性、技术性、周期性和脆弱性因素,

坚持从危机化解和问题预防入手,在新的增能叙事

中持续增强服务对象的内生动力.智能时代,社会

工作的专业助力只有通过卓有成效的增能服务,才

能有效提升多元行动主体的协同共振能力.

一、文献综述与理论视角

社会工作助力相对贫困治理是智能时代与后

脱贫时代叠加出现的新议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

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

帮扶机制”[1](P.2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

固៿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

提出“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2](P.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

举措,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悉盼问题”[3](P.46);习

178

第186页

近平 总 书 记 提 出 “要 发 挥 社 会 工 作 的 专 业 优

势”[4](P.27).社 会 工 作 应 积 极 响 应 党 和 政 府 的 号

召,为预防和消解相对贫困问题提供更加精准、高

效的专业服务.智能时代,新生贫困、隐性贫困和

致贫返贫因素复杂多样,反贫困社会工作中出现了

瞄准难度加大、服务绩效下滑、参与能力不足等问

题.面对新挑战,专业社会工作需要在增能视角下

实施对脆弱群体、边缘群体和新生贫困群体的复合

增能.具体而言,针对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期存在和

致贫返贫因素的复杂多变,社会工作应利用专业手

段持续提升服务对象的勤劳致富能力,通过推进情

感治理、家庭治理、关系治理和社区治理提升相对

贫困人口防御风险和化解危机的能力.

(一)文献综述

贫困治理与社会工作助力问题是国外学者关

注的重要理论与实务议题之一.尽管早在1776年

亚当斯密就曾提出“如果一个人按照所在国的习

惯,没有过上一个体面人应该过的生活,这个人仍

然可以被认为是穷人”[5](P.27),但学界公认的最早

系统研究相对穷困问题的学者是彼得汤森.彼

得汤森(1979)提出,“受到社会排斥的弱势群体,

往往 处 于 相 对 剥 夺 状 态,过 着 事 实 上 的 穷 人 生

活”[6](P.6).国外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

一,可持续生计理论的៿展研究.伊恩斯科恩

斯(1998)提出,“可持续性生计可以用五个指标来

测量”[7].安德鲁唐恩(Andrew Dunn,2016)认

为,“相对贫困,是一个纵向和横向比较的概念”[8].

其二,贫困人口的能力提升研究.米勒(1970)提

出,“贫困是个体缺乏资源和时间支配能力表

现 为 在 社 会 和 政 治 场 域 中 的 社 会 排 斥 状

态”[9](P.11).阿马蒂亚森(1983)指出,“贫困是穷

人可行能力被剥夺”[10](P.13).努斯鲍姆 (2003)认

为,“应建立一个权威的能力清单来确定哪些是穷

人真正需要的功能性活动”[11].其三,贫困文化与

新贫困问题研究.刘易斯(2014)认为,“贫困文化

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标签,经济地位低往往被视为个

人卑微的结果”[12].苏布里杰(2000)认为,“社

会转型使新贫困问题相对更加突出”[13].其四,社

会工 作 介 入 贫 困 治 理 研 究. 格 雷 格 曼 特

尔(2010)认为,“社会工作应坚持社区为本的增能

策 略,直 接 介 入 减 贫 项 目”[14]. 布 恩 卡 特 里

恩(2018)认为,“社会工作不应逃避或忽视其助力

反贫困斗争的复杂性质,而应该积极接纳面临的各

种内在张力”[15].可见,国外的贫困研究比较重视

文化、政策和社区层面的分析,这对搞好新时代的

相对贫困治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但关于相对贫

困的转型治理研究不足,使其实际应用价值呈现出

较大的局限性.

国内的贫困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后

脱贫 时 期 的 反 贫 困 社 会 工 作 研 究. 刘 振、徐 立

娟(2021)从生活世界角度探讨了后脱贫时代反贫

困社会工作的范式转型[16];高飞(2020)从社会工

作的角色定位方面探讨了后扶贫时代的新贫困治

理[17];林坚、徐轲(2023)针对支出型贫困探讨了家

庭社 会 工 作 服 务 的 “海 曙 模 式”[18].其 二,互 联

网+贫困治理研究.吕承成等人(2021)分析了“互

联网+”大数据平台下动态返贫风险监测及预警机

制[19];季光辉(2020)基于“互联网+农业”对精准

扶贫进行研究[20];何旭(2019)研究了“互联网+”

精准扶贫的新模式[21].其三,可行能力与贫困治

理研究.王瑞华(2020)从可行能力视角分析了社

会工作参与乡村贫困治理的视角、场景与路径[22];

彭新万(2022)以可行能力为视角分析了城镇相对

贫困的识别标准与治理路径[23];李冰(2019)分析

了农村贫困治理的可行能力、内生动力与伦理支

持[24].其 四,社 会 工 作 助 力 乡 村 振 兴 研 究. 陈

涛(2022)探讨了社会工作发挥助力乡村振兴作用

的有效路径[25];买梦玥(2023)分析了融合性社会

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介入空间与创新策

略[26];李伟(2019)研究了农村社会工作参与乡村

振兴的理念、模式与方法[27].可见,国内相关研究

成果能够结合中国本土的客观实际,具有较强的解

释力和较高的应用价值,但随着后脱贫时期的到

来,社会工作助力相对贫困治理的研究仍需不断深

入,应结合新的社会实践作出探讨与分析.

总之,智能时代社会工作助力相对贫困治理研

究呈现出三个方面的新趋势.其一,重视对增能培

力和资产建设的分析.一方面,在增能理论的基础

上研究针对贫困者的复合增能,以增能理论的核心

主张和实务框架为原则,研究如何预防和化解新生

的贫困问题;另一方面,分析贫困人口的个体功能、

自由发展、叠加支持和资源优势,探明致贫返贫因

素的多样性、复杂性、可变性,提出赋权增能、资产

建设和优势发掘的专业建议.其二,重视专业方法

研究.后小康社会的反贫困社会工作研究主张将

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和社会行政方法有

机结合起来,提出应加强预防贫困产生的产业、设

施、政策等方面的建设,建构多方合作共治的服务

179

第187页

网络.其三,重视对科技手段的运用研究.后脱贫

时代,社会工作应注重智能手段在专业服务中的运

用,重视研究以深度学习、跨界融合、群智开放、精

确感知、精准预测为特征的技术运用,分析如何充

分利用5G、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

链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能动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

揭示如何更加精准地进行社会问题的预见、专业方

案的设计、服务流程的优化等.

(二)理论视角

笔者认为,智能时代社会工作助力相对贫困治

理的新转变与新路径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新兴

研究议题,是指民间专业社会工作部门面对人工智

能时代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在助力共同解决相对贫

困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实现的新转向以及需要做出

的新努力.本文以对新生贫困人口、潜在贫困人口

和边缘贫困人口的增能赋权、能力培育和社会支持

为分析视角,在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的科学

指导下,对智能时代社会工作助力相对贫困治理问

题展开探讨与分析.从复合增能视角看,提升相对

贫困治理服务对象的内在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所罗门认为,“美国受压

迫社区中的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存在着事实上的能

力障碍”[28](P.19).此后,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从不

同侧面对增能理论进行分析.塞利格曼(1972)提

出,“能力的反义词为无力,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往往

处 于 无 辜、无 力、无 助 的 状 态 ”[29](P.3);平 德 休

斯(1983)认为,“社会工作的服务提供者自身也往

往深感无能为力”[30];拉帕波特(1981)提出,“利用

社会政策工具实施增能,能使更多人受益”[31];杜

布瓦(1992)确信,“社会工作事实上是一个为服务

对象增能的专业”[32](PP.1~2);朱迪思李(1994)指

出,“社会工作的专业增能是一个包括目标、价值、

理论和方法 的 实 务 模 型”[33](P.2).增 能 理 论 于 20

世纪后期被西方众多学者所接受,目前已成为社会

工作实务的主流理论,但无法回避的是,西方增能

理论因受到新教伦理、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影响

存在许多明显缺陷,“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种增权

取向构成了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新视角,对

于我们反思和改进以往的社会工作(包括社会政策

立场)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34].

智能时代,社会工作介入相对贫困问题的增能

服务把服务对象看作积极的行为主体,主动帮助服

务对象获得资源、机会和支持,消除新生困难群体

和潜在贫困人口的无力感,使服务对象获得应有的

生存与发展能力.借助复合增能的实务策略,专业

的社会工作人员应重新界定服务对象的现实处境,

通过方案设计、活动策划、服务跟进等不断发掘新

的资源、能力和优势,通过平等、参与、共享的情感

支持不断改写或重新谱写服务对象摆脱贫困的生

命故事.社会工作需要及时回应后小康社会的新

需求,转变扶弱、济贫、帮困的方法、模式与路径,充

分彰显助人自助、赋权增能和用生命关爱生命的专

业优势,更加卓有成效地消解偶发的潜在贫困.针

对返贫致贫原因的多维性、复合性和开放性特征,

坚持以“志智双扶”“能力培育”“复合增能”为手段,

通过赋权增能的方案策划和服务跟进,在专业助

力、资源整合、持续改进中全面提升社会工作的综

合能力.

二、智能时代社会工作助力

相对贫困治理的新转变

伴随着智能时代贫困治理对象由绝对贫困群

体转向相对贫困群体、由标签化群体转向概念化群

体、由绝对剥夺群体转向相对剥夺群体,相应地,相

对贫困的治理方式需要进行由特惠型向普惠型、由

单极化向常规化、由事后帮扶向常态预防的多重转

变.“治理视域下相对贫困治理的起点就是破解治

理能力不平衡导致的相对贫困演化.”[35]针对相对

贫困治理的结构特征,社会工作应坚持问题导向,

抛弃各自为战、行为悬浮、临时应急、单向被动、手

段单一的参与方式,通过智能升级、内核提升和流

程再造不断提升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后脱贫时期,社会工作部门在参与相对贫困治理的

过程中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一

系列新 转 变,以 更 好 地 提 供 精 准 化、精 细 化 服

务.[36](P.30)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日常工作和生活,提

高生产效率,通过数据使用、数字产品消费等途径

更加公平和均等地发展自我和增加收入.[37]

(一)介入样态:从单一线下转向复合智能

社会工作的៿展、转型和升级与新生的社会需

求直接相关.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

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

前进.”[38](P.505)当前,返贫致贫因素复杂多变,少数

“边缘人口”的致贫风险增大,相对贫困治理中存在

民间团体力量薄弱、边缘贫困群体内生动力不足等

问题.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社会工作助力相

对贫困治理需要转变原有的介入样态,增加科技含

180

第188页

量,引入5G、区块链、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大数

据、超级计算等新技术,推动相对贫困治理向智能

化方向转变.

智能时代,社会工作的介入样态包括五个方面

的新转变.其一,重视介入样态的精准化.由于返

贫致贫的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社会工作应坚持以

精准化和差异化为取向,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采取

不同的介入方式.其二,提升介入样态的回应能

力.随着相对贫困治理的全面推进,社会工作需要

坚持以社会需求为本位,探究多种复杂问题产生的

具体原因,提升回应社会需求的专业能力.其三,

实现介入样态的智能化.由于传统的社会工作的

服务对象数量小、质量差,案主主动性差,公众知悉

率低,因而智能时代利用智能工具提质增效成为社

会工作介入的新趋势.其四,突破介入样态的时空

限制.传统的社会服务过于封闭、缺乏想象力,因

而通过工具更新来៿展专业服务成为一种必然选

择.其五,充分发挥介入样态的比较优势.传统的

社会服务缺乏优势,无法适应相对贫困治理的客观

需要,因而发挥不同机构的相对比较优势、加强沟

通合作成为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新取向.

(二)行为模式:从各自为战转向动态协同

在智能时代与后脱贫时代重合的背景下,社会

工作在贫困治理领域需要转变行为模式,实现多方

行动主体的协同共振.面对相对贫困治理现实情

况的复杂多变和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社会工作机

构需要改变传统的孤军奋战局面,主动优化相对贫

困治理的网状结构,提升贫困治理的整体效应.现

代科技手段的发展既为多元行动主体的互惠合作

提供了多种选择,也为实现专业助人服务的科学

化、规范化提供了良好条件.社会工作助力相对贫

困治理需要抛弃不合时宜的行为模式,实现专业助

人服务的智能化和协同化.美国社会传播学学者

曼纽尔卡斯特指出:“新兴技术不断重塑、再造和

更新人们的生活场景,剧烈技术变迁带来的最直接

变化,就是流动空间中各个行动者的思维结构重塑

与行为模式转变.”[39](P.2)

智能时代,社会工作的行为模式需要实现五个

方面的新转变.其一,突出共建共治,从各自为战

转向协同创新.针对传统的服务手段相对落后的

问题,社会工作助力相对贫困治理需要更加突出资

源共享和多方合作,社会工作者应当从单一的直接

服务者转变为多元协同者、合作共建者和平台搭建

者.其二,推进快速反应,从行为悬浮转向即时参

与.面对瞬息万变的返贫致贫因素,社会工作者应

当及时更新专业的工具和方法,在科学研判的基础

上作出快速反应.其三,加强沟通协调,从简单应

急转向无缝对接.社会工作者不应简单地被异化

为“写工”“护工”“监工”,也不能心怀“试试看”的临

时应急心态,而是要强调有效沟通和协同行动.其

四,担任重建再造的主角,从关系疏远转向专业跟

进.社会工作者需要不断改进其自身与服务对象

之间的关系,转变机械、僵化的行为模式,搞好专业

跟进.其五,推动精细集约管理,从单一粗放转向

复合智能.社会工作者必须根据相对贫困治理的

新要求,遵循动态治理、科学预防、精准研判的原

则,为服务对象提供动态精准高效的服务.

(三)服务流程:从简单应急转向叠加增能

社会工作需要立足相对贫困治理的客观实际,

围绕贫困人口增能与产业模式选择、智能分类治理

与叠加支持、市场规制与供给侧改革等关键问题展

开增能赋权.一方面,社会工作机构需要优化组织

内核,再造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通过智能+扶

贫对象,提升脆弱群体、边缘群体和新生贫困户的

增能效度;通过智能+生活场域,៿展智能工具的

惠民功能;通过智能+跨平台互动,彰显专业助力

的创新特性.另一方面,社会工作需要坚持以培养

相对贫困人口的能力为取向,建立以增能培力、扶

志扶智、赋权倡导为核心的服务流程,不断设计全

新的服务流程,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对接、精准评

估、精准管理,从而实现助人自助的专业目标.后

脱贫时代,社会工作需要不断根据时代发展和技术

进步的现实,搞好服务方案设计和专业介入的流程

再造,从而不断提升其解决复杂的相对贫困问题的

能力和水平.

智能时代,社会工作的服务流程需要实现五个

方面的新转变.其一,以赋权增能为取向,提升贫

困人口的可行能力.反贫困社会工作在实务推进

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复合增能视角解决返贫致贫

问题,通过智能+服务对象的方式,提升案主的生

存与发展能力.其二,以叠加支持为手段,建构复

合型的增能服务体系.社会工作需要强调多元合

作,通过多点预测、常态预防和危机化解形成叠加

支持的新格局.其三,以资源链接为媒介,采取助

人自助的资源动员方式.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色是

资源链接,应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动

员的科学高效.其四,以分类助力为特色,建立预

181

第189页

防返贫的新机制.社会工作需要借助区块链技术,

通过分类助力、分级管理、精准预防,提升社会治理

能力.其五,以改革为动力,不断提升专业服务水

平.只要返贫致贫风险不消失,社会工作部门的改

革就“一直在路上”,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不断助力

相对贫困治理取得新突破.

(四)专业方法:从传统帮困转向智能提升

社会工作要在相对贫困治理上大有作为,就必

须及时升级工作的方式方法,在专业助人活动中实

现有效因应.在实务工作的៿展过程中,社会工作

者需要着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实现专

业介入方法的多重优化.针对后脱贫时代的各种

不确定性因素,社会工作不能简单、被动地作出单

点预测和静态回应.正如德国风险社会学家贝克

所指出的,“在任何情况下,精心设计的方案和它们

的实际实施都是两回事”[40](P.258).面对各种不确

定性因素,社会工作者应当在变局中开新局、在危

机中育先机,通过智能+个案工作、智能+小组工

作、智能+社区工作和智能+社会行政工作,不断

提升赋权增能的效率、效益和效能.社会工作者需

要不断提高接案、预估、介入、反馈、结案等方面的

技巧,积极利用后脱贫时代的专业优势动态调整组

织内核和工作流程,实现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智能时代,社会工作专业方法需要实现五个方

面的新转变.其一,推进智能+个案工作.传统个

案工作的接案、评估、计划、介入和总结等流程需要

利用互联网+、区块链、智能设备加以优化,专业介

入模式则需要灵活应对新的服务场景.其二,开展

智能+小组工作.小组工作中的沟通互动过程需

要结合智能+情境,实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工作

模式,小组会议的召开和沟通媒介的选择需要借助

网络设备和通信工具来提质增效.其三,实施智

能+社区工作.为相对贫困群体赋能、赋力、赋智,

社会工作者需要改进社区工作方法,实现社区资源

的无缝对接,助力相对贫困人口建设温馨和谐的美

好家园.其四,搞好智能+社会工作行政.社会政

策的制定与执行需要建立完备的信息系统、咨询系

统、决断系统、监控系统和反馈系统,把社会政策的

执行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机对话有机结合起来.

其五,重视智能+社会工作研究.社会工作相关研

究是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间接方法,社会工作者需

要研究如何更好地为相对贫困群体实施间接增能,

不断更新专业方法,从而为更好地助力相对贫困治

理提供智力支持.

(五)动力机制:从因循守旧转向主动求变

为了更好地回应相对贫困治理的新需求,社会

工作部门需要主动求变,通过组织再造实现良好的

人心治理、情感调适、压力疏导、问题预防、危机化

解和赋权增能.面向未来的方案策划需要提升共

情、同感、叙事、培力、增能等专业技术水平,多层次

地៿展服务成效,实现相对贫困群体中个体的生命

历程与外围支持系统的良性互动.在专业服务的

创新发展中,通过推进情感治理、生命治理、家庭治

理、关系治理和协同治理,持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在方案策划和服务跟进的过程中,通过人工智能、

信息工具、点单订制、网络预约等多种方式开展专

业化 的 服 务 活 动,不 断 提 升 专 业 助 力 的 能 力 与

水平.

智能时代,社会工作的动力机制需要实现五个

方面的新转变.其一,搞好社工机构的党建工作,

推动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在相对贫困治理中,把

党的领导贯彻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推进五级

书记逐级抓治贫,为相对贫困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政

治保障.其二,实施全方位的社区增能,实现专业

服务的创新发展.通过新兴科技手段壮大龙头企

业、专业合作社、产业振兴基地等,科学激活乡村的

“造血”能力.其三,优化返贫致贫防控机制,提升

改革成效.利用新兴科技手段,对返贫致贫风险人

口进行科学监测,采取超前措施防止新贫困现象的

发生.其四,巩固脱贫成果,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

搞好间接服务,更好地发挥社会工作间接增能的作

用.其五,坚持向改革要动力,不断取得专业服务

的新突破.智能时代,社会工作应利用新兴科技手

段查找专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症结的成因,

重塑专业服务的优势,再造专业服务的流程、手段

和工具,确保整改到位.

三、智能时代社会工作助力

相对贫困治理的新路径

智能时代,社会工作需要确立问题意识,针对

传统的直接增能的局限性、间接增能的滞后性、增

能机制的低效性、增能体系的封闭性、增能变革的

被动性问题,探索助力相对贫困治理的新路径.当

前,社会工作迫切需要升级、优化和再造专业服务

的流程、手段和工具,利用新兴科技手段激发社会

工作的创新发展活力.针对已脱贫地区经营主体

相对脆弱、多元利益相关者缺少创新技能、城乡致

182

第190页

贫因素复杂多变、服务对象缺乏内生动力、边缘群

体心存惧怕畏难情绪以及基础设施落后等具体问

题,应坚持明确的问题导向,强化复合增能工具的

创新,有效管控返贫致贫风险,通过发挥专业优势,

在资金融通、能力建设、优势积累、科技推广、资源

链接和多方联动等方面展现新作为,为服务对象卓

有成效地增能、赋权和培力.总之,围绕相对贫困

群体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待,社会工作需要在基层

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多措并举,努力探索更

加有效的增能路径.

(一)选取直接助人服务的方法,彰显社会工作

的增能优势

社会工作的直接助人方法包括个案工作、小组

工作和社区工作,通过面对面的直接助人实现卓有

成效的差异化帮扶和前瞻性预防.后脱贫时代的

专业服务、科学助力和高效介入需要及时进行智能

升级,通过智能+个案工作、智能+小组工作、智

能+社区工作等方式实现专业助力的无缝对接、差

异帮扶和协同共振.社会工作部门需要将复杂的

返贫致贫因素映射在多维、动态、快捷的信息加工

与处置过程中,对各类群体的发展变化进行实时

化、数量化和可视化的观测;利用直接助人方法,搞

好问题求解、模式识别、程序设计和智能控制,使专

业服务更加简洁、智能、快捷、高效;对具有返贫致

贫风险的个体进行个案记录、访谈跟踪、情绪宣泄、

冥想追记、案主治疗,以更好地开展个案分析和服

务跟进;搞好活动宣传、观察记录、会议总结、成效

评估、规则引导,通过开展小组活动,激发小组成员

的参与热情,提升小组工作的效能;利用智能工具

进行社区卫生清洁、信息咨询服务、教育鼓动宣传、

居民问题研判等,开展多维度、新场景、宽领域的社

区服务,在社区层面为相对贫困群体增能、赋权和

培力.

(二)搞好行政、咨询、研究工作,实施权变灵活

的间接增能

社会工作助力相对贫困治理,需要搞好计划、

协调、控制、督导、咨询、研究等间接助人方法,为解

决返贫致贫问题作出更加专业化的努力.首先,在

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通过建立健全科学的信息系

统、咨询系统和反馈系统将相对贫困问题及时纳入

政府的政策议程,实现社会政策的科学化、智能化、

规范化.其次,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提高执行的精

准度,消除执行走样、行为偏差和曲解政策问题.

在政策评估与修订过程中,应获取准确可靠的评估

信息,及时修正和优化相对贫困治理的政策方案,

终结过时、无效的地方政策文件.再次,社会工作

部门需要搞好研究、预测和开发等相关工作,为相

对贫困群体提供分类指导和差异帮扶,以减少其工

作失误或行为偏差.最后,社会工作部门需要更好

地了解、分析和研究微观社会行动,为实现反贫困

社会政策的持续优化提出合理化建议,对相对贫困

群体进行间接增能.

(三)助力预防机制建构,确保复合增能的成效

提升

社会工作助力相对贫困治理,必须始终坚持党

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落实党的战略部署,通过专

业途径关爱每一位服务对象.社会工作机构的党

组织和党员需要借助积极良性的运行机制和有效

的预防机制,通过建立良好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和专业关系,实现对服务对象的复合增能.首先,

在助力机制建构的过程中,着力建构行之有效的预

警机制、纠偏机制、激励机制,使懂技术、有能力、善

创造的新型专业人才脱颖而出.其次,建立以需求

为导向的风险分担、危机化解和协同创新机制,开

发相对贫困治理应用软件,建立科学帮扶的高端技

术生态链,为社会工作助力相对贫困治理提供可靠

的技术支撑.再次,统一运用大数据、人机协同、智

能开发的专业服务体系,不断将卓有成效的督导、

考评、奖惩机制转化为日常服务与管理方式,通过

网络互联、信息共享、智能互动、无缝对接等手段,

推动社会工作的提质增效.第四,坚持对口帮扶、

差异叙事、示范带动、梯度推进、系统提升的原则,

按照专业社会工作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要求,不

断丰富帮扶载体、更新帮扶机制.最后,积极探索

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从而有效阻断

相对贫困的代际传递.

(四)助力“四治”体系强化,提升专业助力的实

际效能

社会工作助力相对贫困治理,应搞好社会工作

的专业助力,通过赋权增能手段,助力“自治”“法

治”“德治”“智治”的“四治共融”,实现预防返贫致

贫风险的精准化、即时化和快捷化;通过社区发展、

乡村振兴和城乡协同,凝聚多方主体的建设合力,

持续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品质.首先,作为

资源整合、协调促进和方案设计的专业力量,社会

工作在项目策划和服务跟进中,需要把自治、法治、

德治、智治与共建、共治、共享有机结合起来,使政

府、企业、学校、媒体、社会组织、志愿团体以及其Ђ

183

第191页

利益相关者共同关心相对贫困问题,实现多要素、

宽领域、高效能的通力协作.其次,社会工作部门

需要积极倡导信息共享、资源互通、项目共建、过程

共管,借助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

块链等技术手段,实现问题预防、风险规避和危机

化解的前瞻化、动态化和智能化.最后,发挥乡贤、

致富能手、科技人才的正向功能,将返贫致贫防患

于未然,提升边缘群体中每一位成员的自立自强

能力.

(五)持续改进增能服务,推进相对贫困治理的

创新发展

随着后脱贫时代的来临,搞好社会工作部门的

调整、变革和完善工作成为相对贫困治理的必然选

择.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社会工作部门需

要在创新发展中展现新作为、在未雨绸缪中凝聚因

应之策,通过不断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增强社会工

作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回应性.首先,针对复杂多

变的新需求,社会工作部门需要进行方案设计和项

目规划的先行培育,更加理性地预防和化解具有复

杂性、关联性、多变性的相对贫困问题.其次,社会

工作不仅需要实现流程再造的积极转变,而且需要

在产业发展、资产建设、叠加支持等方面走出一条

创新之路.最后,社会工作需要始终站在时代发展

前沿,以改革创新精神引领专业服务的发展,在扶

志与扶智相结合以及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

共融”的过程中谱写专业助人新篇章,以“快、准、

精、劲、勤”的增能叙事,不断描绘“勇于拼搏”“不懈

奋斗”“助人自助”的增能新画卷.总之,社会工作

者需要努力成为奋进者、搏击者、开៿者,不断挑战

自我、改进自我、提升自我,为助力相对贫困治理做

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

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Z].北京:人民出

版社,2020.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

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Z].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

二十 次 全 国 代 表 大 会 上 的 报 告 (2022 年 10 月 16

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4]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5]AdamSmith.AnInquiryintotheNatureandCausesof

theWealthofNations[M].Oxford:OxfordUniversity

Press,1776.

[6]PeterTownsend.Povertyinthe United Kingdom:A

SurveyofHouseholdResourcesandStandardsofLivG

ing[M].London:AllenLane,1979.

[7]IanScoones.SustainableRuralLivelihoods:A FrameG

workforAnalysis[J].SubsidyorSelf,1998,(5).

[8]Andrew Dunn.RelativePoverty,BritishSocialPolicy

WritingandPublicExperience[J].SocialPolicy&SoG

ciety,2016,(3).

[9]S.M.Miller,P.Roby.TheFutureofInequality[M].

NewYork:BasicBooks,1970.

[10]AmartyaSen.PovertyandFamines:AnEssayonEntiG

tlementandDeprivation[M].Oxford:OxfordUniverG

sityPress,1983.

[11]MarthaC.Nussbaum.CapabilitiesasFundamentalEnG

titlements:SenandSocialJustice[J].FeministEcoG

nomics,2003,(3).

[12]OscarLewis.TheCultureofPoverty,andtheStruggle

fortheMeaningofthePuertoRicanNation[J].Centro

Journal,2014,(1).

[13]SueBridger.NewRich,NewPoor,NewRussia:WinG

ners and Losers on the Russian Road to

Capitalism[J].SlavicReview,2000,(4).

[14]Greg Mantle,Dave Backwith.Poverty and Social

Work[J].BritishJournalofSocialWork,2010,(8).

[15]BooneKatrien.SocialWork,PovertyandAnti-PoverG

tyStrategies:Creating CulturalForums[J].British

JournalofSocialWork,2018,(8).

[16]刘振,徐立娟.走向生活世界:后脱贫时代反贫困社会

工作的范 式 转 型 [J].深 圳 大 学 学 报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版),2021,(3).

[17]高飞.后扶贫时代的新贫困治理:社会工作的定位与角

色———一个长 程 的 比 较 视 野 [J].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2020,(6).

[18]林坚,徐轲.支出型贫困家庭社会工作服务的“海曙模

式”研究[J].西部学刊,2023,(4).

[19]吕承成,等.“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下动态返贫风险监

测及预警机制研究[J].山西农经,2021,(8).

[20]季光辉.基于“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研究[J].农业

工程技术,2020,(3).

[21]何旭.“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新模式探讨[J].经济研

究导刊,2019,(30).

[22]王瑞华.后精准脱贫时期社会工作参与乡村贫困治理

的视角、场景与路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2020,(4).

[23]彭新万,张承.可行能力提升视域下我国城镇相对贫困

的识别标准与治理路径[J].求实,2022,(1).

184

第192页

[24]李冰.农 村 贫 困 治 理:可 行 能 力、内 生 动 力 与 伦 理 支

持[J].齐鲁学刊,2019,(3).

[25]陈涛.基层社工站:社会工作发挥助力乡村振兴作用的

有效路径[J].中国社会工作,2022,(30).

[26]买梦玥.融合性社会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介

入空间与创新策略[J].河南农业,2023,(10).

[27]李伟.农 村 社 会 工 作 参 与 乡 村 振 兴:理 念、模 式 与 方

法[J].河南社会科学,2019,(8).

[28]B.B.Solomon.Black Empowerment:Social Workin

OppressedCommunities[M].NewYork:ColumbiaUG

niversityPress,1976.

[29]M.Seligman.Helplessness[M].SanFrancisco:FreeG

man& Co.,1972.

[30]E.B.Pinderhughes.EmpowermentforOurClientsand

Ourselves[J].SocialCasework,1983,(6).

[31]J.Rappaport.InPraiseofParadox:ASocialPolicyof

EmpowermentoverPrevention[J].AmericanJournal

ofCommunityPsychology,1981,(1).

[32]B.Dubois,K.Miley.Social Work:An Empowering

Profession[M].MA:AllynandBacon,1992.

[33]Judith Lee.The Empowerment Approachto Social

WorkPractice[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4.

[34]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J].社会

学研究,2003,(5).

[35]张海霞,等.共同富裕进程中的农村相对贫困治理[J].

改革,2022,(10).

[36]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

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37]夏杰长,张雅俊.数字经济赋能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

设:作用 机 理 与 实 施 路 径 [J].浙 江 工 商 大 学 学 报,

2022,(5).

[3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9]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等,

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0]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

林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屈虹)

NewTransformationandNewPathofSocialWork

ParticipationinRelativePovertyGovernance

———FromthePerspectiveofEmpowermentTheoryinAIEra

WANGRui-hua

(CollegeofMarineCultureandLaw,JimeiUniversity,XiamenFujian361021,China)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newintelligenttoolsintheAIera,socialworkhasbrought

new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tothecontrolofrelativepovertyastheymovetowardsthousandsof

households.Facingthenewscene,theempowermentserviceofsocialworkneedstomakenewresponG

ses,realizenewchangesandshownewactions.Facingnewcontradictions,puzzlesandproblems,proG

fessionalsocialworkneedstorealizenewchangesininterventionmode,behaviormode,serviceprocess,

methodselectionandmechanismoptimizationintheprocessofeffectiveempowermentforserviceobG

jects.Atpresent,thenewpathsofsocialworkparticipatinginthegovernanceofrelativepovertyareas

follows:selectingthemethodofdirecthelpservicetohighlighttheempowermentadvantageofsocial

work,doagoodjobinadministration,consultationandresearchtoimplementflexibleindirectempowG

erment,constructalong-termpovertypreventionmechanismtoensuretheeffectivenessofcompound

empowerment,formanorganicsystemoffourgovernancetoimprovetheactualefficiencyofprofessionG

alparticipation,continuetoimproveempowermentservicesandpromotetheinnovativedevelopmentof

relativepovertygovernance.

[Keywords]EmpowermentTheory;SocialWork;RelativePovertyGovernance;NewPath

185

第193页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左翼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研究”(编号:

TJKSQN20-003);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在陕西的生动实践研究”(编号:

2023A012).

[收稿日期]2024-03-18

[作者简介]王彬,女,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刘明明,男,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4年7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Jul.2024

第45卷 第4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5 №.4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4.04.024

对资本主义公私领域中性别潜台词的批判

王 彬, 刘明明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350)

[摘 要]谈及资本主义世界中的社会性别建构,人类应合时机地将传统上男女生理机制的决定性关系上

升为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制度与文化间的逻辑生发关系,挖掘潜藏其中的理论张力与实践封闭关联.伴随

着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封闭女性的方式亦发生改变,从传统公私领域疏离过渡到新型

公私领域交叉,封闭方式也从单一分散上升至错综交织,性别潜台词更是深隐其中.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协同

共谋、数字资本物化女性、生育异化等致使女性深陷困囿.人分两性,牵一而动二,资本主义对女性竭力压迫,

并非只为满足超额利润和父权荣耀,更是一场分裂无产阶级团结力量和维护其恒久统治的阴谋.

[关键词]女性;资本主义;父权制;公私领域;封闭

[中图分类号]C913.68;F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4)04-0186-08

女性问题由来已久,形成于漫长的历史发展之

中.时至今日,女性问题仍然是当今世界的热门问

题之一.女性问题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

组成部分,女性解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休戚相关,

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动能.女权运动浪潮的产

生是人类迈向共产主义的基石和争取全人类解放

的强大助力.伴随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发展,西方资

本主义产业结构历经调整与变革,劳动力需求量相

继渐升,大批工作岗位不断涌现.虽然广大女性从

家庭走向社会,但仍旧面临诸多形式的压迫和挑

战.无论在家庭劳动、社会工作还是政治参与等方

面,女性都受到资本主义潜在的封闭和压迫.并

且,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数字经济与消费社会的协

作,造成了女性封闭形式与封闭程度的变革与升

级,显现出更为严重的压迫状况.

一、传统封闭:公私领域疏离对女性的压迫

在西方文明社会中,传统固有观念认为女性家

庭劳动不具备社会经济价值,女性在家庭中只能依

附男性而长期处于从属地位.受社会性别分工机

制的影响,女性在工作劳动中仍然遭受不公待遇.

由于公私领域的特征和运作机制不同,女性在家庭

场所和工作场所亦承担不同角色,然综合而言,女

186

第194页

性始终是被圈闭的一方.

(一)家庭父权与女性封闭

父权制是社会生成与发展过程的产物.传统

生活中的父权制以血缘关系为形成基础,以家庭为

单位观照社会存在.父权制中的男性拥有绝对权

威,处于金字塔的最顶端,以不同身份诠释欲望与

权力.在统治领域中,Ђ们是“酋长、君主、法老、皇

帝”,威望至高无上;在家庭领域中,Ђ们是父亲、丈

夫、儿子,行使“男性家长或一家之主”[1](P.86)的权

力.甚至在其Ђ不同等级的阶层中,男性始终担任

支配者角色.在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进程中,对人类

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女性从未拥有真正的平等和

自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G

craft)指出,翻开妇女的历史书册,“女人是全人类

当中最软弱和最受压迫的一半”,“能够从握有主权

的男人的 折 磨 压 迫 下 解 脱 出 来 的 妇 女 是 何 等 之

少”.[2](P.43)由此可见,女性受压迫的历史结果显然

不是由生理特征所决定,而是男性权力使然.然而

伴随社会历史的发展,性别二字早已成为涵盖经济

结构和身份地位的一个复杂称谓.恩格斯在«家

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对女性成长历史作了

深刻解读,Ђ认为古代社会中的男女劳动都是社会

必要公共劳动,然而伴随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婚

姻模式由群婚制向一夫一妻制过渡,加之剩余财富

增多,交换价值日益取代使用价值,工作与家庭的

分离更为明显:男性成为有偿工作场所中的主力

军,通过公共劳动获得工资;女性因缺乏工作机会

而被滞留家中,从事繁重的家务劳动.工资劳动和

家务劳动存在本质的不同,男性劳动创造的价值可

在市场中按商品形式进行交换,因而具有交换价

值;女性从事生产、育儿、家务劳作和照顾伴侣等活

动,其价值不仅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难以进入市

场,而且无法以商品的形式进行交换,因而只具有

使用价值.因此,家务劳动只是私人之事,并不具

备公共意义,其重要性被贬值和掩盖,女性自身价

值无法外显,也就被排除在公共劳动场所之外.由

于家庭中的女性缺乏经济来源,男性就日渐成为家

庭制度的掌权者和家庭事务的决策者,家庭父权制

效应渐趋蔓延开来.为适应资本主义工业化快速

发展和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大量女性进入

公共领域从事工作,但这种改变并没有阻断家庭私

人领域和社会公共领域之间的分层.虽然女性拥

有工 作 机 会,但 仍 然 无 法 逃 脱 另 外 几 重 固 化 角

色———妻子、母亲、女儿、照料者.无论女性能否在

公共领域通过参与劳动获得工资,抑或女性已经通

过参与工作而获得了工资,这些对于撼动父权制的

统治地位效果甚微,因为社会早已认可家庭掌事者

为男性、女性是男性附庸的既定事实.苏珊奥

金(SusanOkin)对此有深刻分析,她认为社会中存

在诸多性别不平等之事,典型的不平等就是家务劳

动分配不公.女性在婚姻家庭中承担更多的劳动,

由于这些劳动属于社会再生产层面,无法在短期内

看到价值和效率,因而“妻子比丈夫更有可能在双

方的婚姻关系内,以及在外出劳动的世界中受到剥

削”[3](P.138).由此看来,在父权制的家庭体系中,性

别地位差距尤为明显,女性显然是备受封闭和剥削

的一方.

(二)劳动生产与女性封闭

文艺复兴以后,资本主义大张旗鼓地宣传天赋

人权,强调自由、民主、平等,借以歌颂资本主义制

度的优越性,然而这些权利范围并不包括女性.伴

随着工业革命进程的推进,资本主义社会的产业结

构得到极大调整,女性有机会进入有偿公共场所劳

动以赚取工资,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社会对

女性传统角色的定位,但男尊女卑的观念仍然严

重.资本主义社会歧视女性已然超越生理差异,并

逐渐渗透进公共生产领域之中,最为典型的是男女

两性在工作中不能获得同工同酬的待遇.男性在

生产领域中拥有天然领导权,主要从事高层级、主

导型、中心化、精尖化工作;女性主要从事低层级、

边缘化、附属性、服务性工作.这种依托性别差异

的分工机制不仅导致女性薪酬普遍低于男性,且社

会地位也远不如男性.究其原因,这源自男女分工

的社会历史演变.在原始社会中,男女两性的劳动

分工几乎赖以天成.然而,社会在经历多次科技革

命之后,生产方式由早期的采集、狩猎、打鱼、传统

手工劳动到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男性逐渐占据

主导性地位,并“把妇女推向边缘,从而使她们起次

要劳动力 的 作 用 是 资 本 主 义 本 质 的 和 基 本 的 特

性”[4](PP.90~91).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社会两性劳动

力地位的不对等情况已然超越了劳动生产过程与

两性间的原始生理机制关系.伴随着劳动力成为

商品,“社会性别”意识逐渐发挥主导作用,于是两

性差异与性别分工愈发凸显.关于“社会性别”意

识,美国历史学家琼W.斯科特(JoanScott)认为

它是“基于可见的性别差异之上的社会关系的构成

要素,是表示权利关系的一种基本方式”[5](P.145).

这表明社会性别对两性关系的界定已然超出生理

187

第195页

层面,并与权利密切相关.此外,性别分工伴随着

新型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大规模应用以及劳动

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愈发展现不公.尤其当

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时,便会引发工人失业问题.

由于父权社会“男尊女卑”观念的盛行,以及受社会

性别意识的影响,女性群体往往成为裁员的主要目

标.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艾里 斯杨(Iris

MarionYoung)将批判的矛头指向资本主义生产

资料私有制,认为女性在社会中的身份是“通过社

会关系的物质组织来定位的,这种社会关系是由一

种带有强迫性质的异性恋和性别劳动分工的结构

关系所促成与制约的”[6],而资本主义制度便是这

种“强迫性”的根源,它以父权制为制约途径对劳动

生产中的女性实施压迫.

(三)政治民主与女性封闭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是一种

集公共领域之公共性和批判性相兼容的思想.关

于公共领域的内容,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一个

中间地带,它介于国家政治权力领域和私人领域之

间,且公共领域具有自由性、讨论的公开性和公众

的参与 性 等 特 征.[7](PP.32~41)然 而,就 实 际 情 形 而

言,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至今仍然是具有极强的狭

隘性和排Ђ性的政治公共领域,即“资产阶级的、大

男 子 主 义 的、白 人 至 上 主 义 的 公 共 领 域 概

念”[8](P.81).由此可见,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具有

表里不一的特征,其形式和内容是疏离的.表面看

来,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具有平等开放意义,然而

实质上,它维护的是少数资本家和上层贵族的利

益,它将下层阶级、有色人种、广大女性排除在公共

领域之外,致使这些人无法进入政治中心,更无法

参与政治决策.因此,在具有私有化特征和性别歧

视的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之中,女性公民的合法政

治权益无从保障.从18世纪中期的女权浪潮开

始,女性一直为争取自由、平等、正义而战,但直到

20世纪,女性才在美国和英国赢得投票权.这姗

姗来迟的胜利更深层次地映射出资产阶级公共领

域的固化、排斥与虚构.从表层结构而言,资产阶

级在政治上为女性提供了争取合法权益的理论场

域,允许女性有话语空间、诉求中介和对话资本.

然而就深层结构而言,女性的意愿、诉求、意见等并

不能被充分认可,因为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始终处

于政治领域的边缘.因此,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所谓

的民主、自由、平等只是“空头支票”,而女性公共领

域尚未建成.至此,父权制的压迫与资产阶级公共

领域“空效”权益的欺骗,令女性的政治参与异常艰

难.且资本主义政治体系犹如金字塔,它等级森

严、权力分割,其阶层之固化性和圈层之封闭性令

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士、有色人种、女性群体始终无

法跨越阶层障碍以进行平等商谈.这种私有化的、

单一性的政治体系在៾绝接纳女性的同时筑牢其

集权化的父权统治.此外,资本主义政治体系的商

谈议题具有限定范围,它允许商谈关于公众福利、

国家建设、经济发展、国际战争等重大议题,而视男

女同工同酬、家庭劳动分工、育儿酬劳等议题为私

人议题.因此,这些关于女性权益的议题并不被政

治领域所重视.加之资本主义政治体系缺乏对外

显示其协商和决策程序的公正性与透明度,因而以

女性群体为代表的边缘化阶层的诉求和意见亦难

以保障其正义性.总之,资本主义社会中女性公民

的公共领域建构和政治话语权备受压制,这源于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中的话语互动,既受到本身相

互联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风格的束缚,也受到地位

不平等的支配”[8](P.83).而且伴随资本主义制度持

续向前发展,女性在未来将会面临更加严重的剥削

和压制.

二、新型封闭:公私领域交叉对女性的压迫

女性被封闭和被压迫的社会事实是在漫长的

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形态

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

社会,不同的社会形态对女性封闭形式和封闭程度

的定义亦不同.在如今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中,封闭女性的方式早已升级且更趋隐秘性,公私

领域的交叉更是加剧女性被压迫的主要因素.

(一)资本主义福利制度中的性别潜台词

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的生成是古典资本主义固

有危机不断发展的结果,它使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

之间的关系得到新的调整,也让私人家庭领域和社

会公共领域之间的关联更加紧密.资本主义国家

为了削弱经济危机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运用凯恩斯

主义来替代市场经济运行手段,扩大政府开支,实

施财政赤字,增加社会福利,以刺激经济、维持繁

荣.因此,资本主义扩大了消费者角色,削弱了公

民角色,将国民定位为客户.福利制度内部存在二

元化和性别化,它以劳动参与水平的高低为标准,

对男女两性进行再定位,即福利制度主要将男性定

义为家庭支柱,使男性以养家者身份受益,这从侧

188

第196页

面肯定了男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主人翁地位;而女

性由于缺 乏 工 作 机 会,则 被 定 义 为 男 性 的 “依 赖

者”、社会的“拖累者”和职业的“失败者”,因而接受

着一种带有歧视意涵的福利资助.此外,女性群体

中的老年女性、贫困女性和单亲妈妈由于长期固定

地享受福利,她们被视为社会福利资助的“累赘”.

因此她们在公共领域中经常不受待见,“Ђ们甚至

还被污名化,被剥夺权利,受到监视和行政骚扰,通

常沦为国家官僚机构的卑贱附庸”[9](P.43).由此可

见,资本主义福利制度中客户角色背后蕴含着极为

明显的“性别潜台词”,这是一种“从私人父权制到

公共父权制的转变”[9](P.44).具体而言,资本主义

福利制度以官僚程序构成公民福利权利,以货币形

式进入公民家庭与个人生活,因此公私领域之间产

生交叉联系,令婚姻家庭中的女性进入依赖福利制

度的官方通道.但是这种制度属于资本主义的、国

家调控的经济制度,它视女性为社会弱势群体,其

地位与身份都无法与男性相提并论.因此,福利制

度隐晦地物化女性,并借助救济和援助名义弱化女

性,令女性被动地产生对自身能力与价值的否定性

异化认知,从而拉大两性之间的社会身份差距.因

此,伴随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的发展,从前在私人领

域中尚存自我认可的女性,如今在公私领域都陷入

被动贬低困境,并继续延续其附庸身份.

(二)资本主义城市空间规划中的性别潜台词

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Howard)认为,

社会城市的意义远不只是建设一个全新的田园城

市群,其必须遵循田园城市发展的原则,即土地不

在私人手中,而在人民手中.不是按个人设想的利

益,而是按全社区的真正意义来管理.[10](PP.18~21)这

表明,城市设计和规划应该满足社会各个群体的需

求,并且能够合理地平衡工业发展和生活需求,以

促进城市活力和提升人的健康舒适指数.然而,资

本主义城市建设的实际空间规划中暗含着性别文

化.英国学者多琳马西(DoreenMassey)深度考

察了空间与性别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空间以多样

的面貌影响着特定的性别与性别关系的文化构成.

多琳马西以自身经历作为例证:默西河谷同曼彻

斯特所有类似区域一样,它们被分割成了大大小小

的足球场和英式橄榄球场,这都是男人的天下.这

些地方似乎是另一个世界,៾我千里之外,虽然我

会在看台上欣赏比赛,但心中总觉忐忑,感觉自己

像是一个闯入者.[11](P.239)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社会

中的空间建构立基于性别文化的基础之上,父权制

是空间规划和设计中的核心理念,并以白人男性意

志为主导来实施空间改造.至此,社会给予男性充

足的空间占有率和使用权,并极力压缩女性空间权

益.于是当女性踏足某些特定空间时,隐含在这些

空间中的性别文化就会凸显而出,并引发女性的心

理异化,即自身无端作为一个“闯入者”进入了公共

领域,并自觉地以男性视角进行自我审视,这是空

间性别特征与性别文化相互交织所产生的异化结

果.此外,这种城市规划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

两性的职业选择差异.资本家为追求利润、促进消

费,打着“便利市民”的旗号将企业、公司、工厂、商

场、超市、运动馆、健身馆等设立在居民区附近乃至

居民区内部,造成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极度交

叉,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男女两性的职业定位和

职业选择的异化程度:男性往往倾向于脱离密集空

间的压抑和家庭困锁而选择去远方地域求职,并把

事业发展置于首位.因此对于男性而言,家庭与职

业之间的调和关系并不实然地表征为“耦合”.反

之,女性往往与家庭深度捆绑,其把调和家庭和职

业间的关系放在首位.于是在选择职业时经常放

弃远方地域的职业机会而考虑那些距离居住地较

近、工作时间零碎、兼职与居家相得益彰的工作,甚

至被迫放弃职业追求而成为全职家庭主妇.正如

多琳马西所言:“将女性约束在家庭范围内既是

一种特定的空间控制,同时通过这一点,也是一种

对身份的社会控制.”[11](P.232)加之这些工作具有时

间分散性、时常短促性以及强度低弱性等特征,因

此伴随女性的只能是一些低薪化、边缘化、低位化

的工作,而居民区附近的商业、工业区域就成为她

们的职业首选区域.从表面来看,这似乎合乎女性

的便利需求,但实质上公私领域的混杂交叉侵占了

女性的私人空间.女性下班之后直接回归家庭继

续从事育儿、家务、照顾伴侣等繁杂劳动,这使女性

兼具女儿、妻子、母亲、工人、佣人等多重身份.因

此,社会性别文化与空间性别文化交织,令女性陷

入职业与生活压抑的双重境遇.

(三)资本主义促销宣传卖点中的性别潜台词

资本主义经济中商业促销宣传和市场消费紧

密相连,成为刺激消费的重要手段.然而,商业促

销宣传也带有相应的性别针对性.商人为追求利

润、刺激消费,有意把女性规划在市场营销策略之

中,为其贴上刻板形象的性别标签,企图以男性主

导视角,在牟取利润的同时通过意识形态重塑女性

对自身的认知.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女性与家庭主

189

第197页

妇之间近乎等号的关系是被父权制社会所普遍接

受、承认、定性了的身份事实.广告商们虚伪地将

女性美化为温ᴀ贤良的家庭主妇,是为了迎合女性

对家庭贡献的自我感动心理而创设的媒介形象.

社会学家戈夫曼(Goffman)曾对商业广告中的两

性媒介形象展开深入研究,发现在商业广告的设计

与宣传中含有明显的社会性别意识,女性的媒介形

象相比于男性是被差别化塑造的,且这种女性刻板

形象是通过“性别展演”(GenderDisplay)来完成

的[12](P.18),即通过展现多样化且富有暗示性的身体

语言,如行为、动作、表情、言语等,以及与之相匹配

的物品和拍摄情境,向外界传达与塑造父权社会所

规设的“女子气”,以引导大众形成对女性的刻板印

象.然就其实质而言,女性媒介形象是人为塑成之

物,它的目的是强化父权统治与引导消费,并非复

刻现实.与之相反,广告商们所塑造的男性媒介形

象却大相径庭:男人们西装革履,高贵风雅,出入高

级会所之中,俨然一副王者风范.如前巴西职业足

球运动员里卡多伊泽克森多斯桑托斯雷

特(RicardoIzecsonDosSantosLeite)在 2009 年

为阿玛尼拍摄的宣传片中的商务精英形象,美国电

影演员布拉德皮特(BradPitt)在2021年为高端

男士奢侈品牌布里奥尼拍摄的一组宣传海报中的

风度翩翩形象,前英格兰职业足球运动员贝克汉

姆(DavidBeckham)在2022年为玛莎拉蒂拍摄的

宣传片中的商务绅士形象,等等.由此表明,同样

作为媒介形象,两性差异背后隐藏着资本主义社会

对男女认知的不同.商业广告中的男性总是智慧

型、精英型、英雄型的形象,而女性形象多半与家庭

绑定,尤其日常生活用品的宣传片中所呈现的温ᴀ

贤惠、勤劳能干、善良宽容的形象总是为父权制社

会的期待而规设.这些经过规设后的女性刻板形

象与现代消费理念融和,致使女性在购买相关商品

的同时潜移默化地适应与接受社会性别文化,进而

陷入社会性别身份定位的困境.

对此,鲍德里亚(JeanBaudrillard)认为,广告

控制会建构一种特殊的有序分类:男性的想象范例

为“高要求”的英雄,而女性则是“自我取悦”的尤

物;男性的选择是“角斗”,而女性“只是为了更好地

作为争夺对象进入男性竞争才被卷入自我满足之

中的(自我取悦为的是更好地取悦男性)”.[13](P.93)

这表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业广告中的确存在

性别潜台词,其深刻影响了女性在社会中的身份与

地位.

(四)资本主义平台经济中的性别潜台词

在资本主义持续发展的今天,数字技术与金融

联合,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嵌入日常生活.

数字新媒体技术为全球资本所纳用,在催生新型经

济部门和引起经济结构内部变革的同时,也改变了

资本积累的方式.资本主义依托数字和信息技术,

改变传统线下依靠工人劳动在实地生产中创造利

润的资本积累方式,将各项生产要素重新进行收

集、整理、配置以打包销售,形成一种线上的更具覆

盖性、便利性、吸引力,甚至更具剥削性的新形式,

即数字资本主义.数字资本主义在改变原有资本

积累方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劳资关系、

阶层关系、公私领域关系,以及生产与再生产、消费

和分配关系.从女性视角进行审视,会发现平台经

济中所蕴含的“性别潜台词”.首先,女性成为数字

劳动的主力军,进入了资本掌控场域.研究显示,

大量数字劳动者为女性,其性别身份嵌入劳动过程

之中.[14](P.169)数字技术是资本控制女性劳动者的

一种手段,女性由于在劳动市场中被打压和被边缘

化,无奈被困囿在家庭中并被定义为社会弱势群

体,这显然具有不公正和不合理性.基于女性劳动

者渴望求职的心理,资本有意将“性别特征”打造为

女性数字劳动过程中的一个新卖点.因此,女性的

婚姻特征、职业特征、身体特征、情感与心理特征,

甚至是思维特征都被商品化.而购买这些特殊“商

品”的往往是男性,以满足Ђ们的“窥视”心理,这是

因为情感与情绪也属于劳动的一种形式,它们促进

人们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亦可以商业化,从而

使人产生欲望、兴奋或激情.[15]由此可见,资本主

义平台经济给所有数字劳动者创设平等就业机遇

是一种假象,实则通过贩卖女性特征来满足男性的

主导心理.这扩大了社会性别意识的负面影响,扩

张了经济对女性空间的占有范围.其次,公私领域

交叉剥夺女性自由私密空间,瓦解女性群体间的团

结.数字平台经济的繁荣促使劳动场所的边界发

生新变化:从空间上看,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

限被打破;从心理阵地上看,女性心理防护界限与

范围被削减.女性长期和家庭捆绑,与外界产生一

定断离,致使女性在线上经营的“商品”种类极度有

限,无外乎家庭生活经验和个人成长经历.故而,

作为数字劳动力的女性,她们变成了各类博主,如

育儿博主、美妆博主、穿搭博主、情感博主、娱乐博

主等,然女性无论变成何种博主,分享与交易的多

半是私人生活话题.当这些话题被卷入平台经济

190

第198页

成为商品,且被受众观看、分享、评价时,女性的自

由私密空间便被逐步蚕食.女性博主之间为适应

平台竞争模式和争夺粉丝量,不断挖掘个人生活隐

私以作为经营与交易资源,甚至降低个人底线博眼

球、赚流量.长此以往,女性私人领域必将完全被

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中,个人自由空间也将消失殆

尽.最后,女性群体内部因国家、地域、种族等的不

同而具有差异性,其作为数字劳动生产的主力军,

致使数字商品不可避免地“具有性别化和种族化特

征.而女性作为数字家务劳动者类型,同时受到父

权制和种族主义的算法歧视”[16],这实质上加速了

女性数字劳动者之间的分化.因此,在高速发展的

数字资本主义时代,这些分化内容极有可能会触碰

敏感或禁忌话题,这就为不同质的女性在生产、消

费平台内容之间埋下深层隐患,进而影响女性群体

的团结,削弱同男权统治相抗衡的力量,这正是数

字资本主义奴役逻辑的深层目标.

三、变革运思:资本主义恒久统治新阴谋

资本主义社会性别分工建构并非由两性天然

生理机制所决定的,而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产

物.父权制是维系资本主义公共领域和私有家庭

领域对女性压迫的工具,令女性无论处于何种环境

都无法摆脱男权统治与奴役.为实现物质和精神

对女性的双重压迫,资本主义利用生育困囿女性,

通过 消 费 物 化 女 性,以 达 成 其 恒 久 统 治 的 终 极

目的.

(一)父 权 制 是 资 本 主 义 对 女 性 实 施 压 迫 的

媒介

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父权制的影响态

势是呈同心圆辐射状的.父权制主要依托血缘和

亲属关系对Ђ人产生影响.这种制度最先从私人

家庭中发挥作用,然后蔓延到社会公共领域,并形

成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两性定位.资本主义通过

父权制对女性形成压迫的路径,实质是一个封闭的

双线结构,即“物质压迫”与“精神压迫”的明暗交互

循环回路.首先,物质压迫为明线,精神压迫为暗

线,二者交互施压.伴随资本的强力扩张与增殖,

资本家依托性别差异特征建构了等级化的劳动力

市场.男性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劳动力,女性

则被定义为“次要”劳动力.在此背景下,私有家庭

中的父权制逐步与经济、国家中的公共父权制合

融,“二者以各种方式相互结合,产生了一个将妇女

置于从属地位的支配体系”[17](P.313).这个支配体

系以物质压迫为明线,利用性别分工和工酬不均来

压制女性;以精神压迫为暗线,将女性幽困在雇佣

关系中,强行塑造女性“弱者”形象.因此,资本家

采取多种手段实施这种双层压迫:为提升男性工作

效率、创造剩余价值,故意煽动两性之争,以工会之

名排挤女性享受正当权益;为降低支出、牟取利润,

以雇佣廉价女工为由威慑男性工人并遏制其反抗;

为压缩成本,有意忽视女性生产安全,对欺侮女工

行为视而不见.其次,精神压迫为明线,物质压迫

为暗线,二者交互施压.家庭是男女两性共同生活

的场域,看似无交换价值的家务劳动却成为维系性

别失衡关系的基础.由于父权制在家庭中的作用,

女性承担绝大部分的家务劳动,男性则成为家庭事

务的主要决策者.家庭分工的分配不均、性别压抑

的心理失衡、多重角色的交替施压,令女性深陷精

神困境.因此,物质压迫作为精神压迫的潜在底层

逻辑,与精神压迫一同压抑女性.对此,约翰麦

克因斯(John MacInnes)认为,伴随资本主义的发

展,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父权制正逐渐与森严的社

会等级体系相关联,这种父权制是“家庭与政治权

威的共同基础”[18](P.163).由此可见,资本主义正是

以父权制为媒介,不断增强对女性的压迫程度.

(二)生育异化是社会和家庭压迫女性的纽带

纵观人类繁衍代际的历史,生育对人类发展至

关重要.生育是自然赋予女性的独特力量,曾引起

人类对女性的崇拜.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

形态»中提出“两种生产”理论,这为探索人类“生育

崇拜”之谜奠定了基础.人类社会存在两种生产:

一种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即人类为满足现实生存

对自然进行改造,生产出生活必需品;二是生产人

本身,即人类在维持自身生命的同时也在生产新的

生命,进行人口增殖.这一思想在恩格斯的«家庭、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获得新的发展.恩格

斯指出,在特定时代与地区内,社会制度受劳动的

发展阶段和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Ђ提道:“劳

动越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越

受限制,社会制度就越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

支配.”[19](P.4)由此可见,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早期阶

段,生产力不发达,劳动力资源需求量大,人口增殖

至关重要,而女性生育恰是生命繁衍和创造劳动力

的重要方式.加之早期人们依天而存,自然灾害、

疾病、部落战争等导致人口锐减,人们在盼望生命

繁衍的同时对女性生育产生了敬畏与崇拜.然而,

191

第199页

伴随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以血族关系为基础的社

会渐趋为受私有制支配的社会所取代,人类生育崇

拜观念也逐渐消亡.至资本主义时代,女性生育严

重异化,并成为资本与父权制束缚女性的枷锁.从

社会层面看,首先,女性孕期时间长,绝大多数女性

没有孕产假和保育福利,甚至大批女性因生育而失

去工作,因此无法实现经济独立.其次,女性生育

意味着女性必须承担养育责任,养教不良会成为社

会批判的对象.最后,女性生育有时会面临资本制

约与掌控,导致非法取卵和非法代孕等黑色产业横

生.从家庭层面看,首先,家庭父权制根深蒂固,制

约着女性的生育权利与堕胎权利,致使女性无法拥

有对身体的决定权.其次,生育意味着家庭支出的

增加,大部分女性受社会性别分工的影响,难以维

持家庭收支平衡,因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最后,

生育与家庭劳动密切相关,生育意味着女性要承担

更多的家务劳动和育儿工作,而这些工作因缺乏交

换价值被资本主义社会所忽略.综合而言,在资本

主义社会中,女性的生育并未得到社会的重视,反

而成为加剧压迫的手段.生育的异化令女性被动

地疏离了与其所属身体的关联,剥夺了女性的生育

决定权.而西方文明对女性生育的贬低实质是一

个古老又长久的传统,这从希腊文明有记载时便开

始了,Ђ们认为女性所谓的生育功能只不过是“包

裹 着 父 亲 有 权 拥 有 的 一 个 儿 子 的 有 机 外

壳”[20](P.290).由此可见,西方文明中女性的生育功

能只是被 当 作 男 性 传 承 基 因 和 家 庭 统 治 的 一 种

工具.

(三)物化女性是资本主义阻隔阶级反抗的新

策略

纵观半个多世纪的女权主义运动,虽为女性争

取到一定的合法权益,但性别歧视与性别压迫依然

根深蒂固.数字经济与消费社会深度融合,万事万

物皆成商品.在此背景下,资本家无限索取生产资

料,费尽心机地更新消费方式,旨在牟取巨额利润

以追求资本增殖.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以父权统治

为底色,在重塑消费价值观的基础上加深对女性的

物化程度,以此分化无产阶级的反抗力量,稳筑其

恒久统治地位.这既是资本与政治交互发展的逻

辑使然,也是物化女性的终极目的.为此,资本主

义以物化女性为途径,分三个步骤逐步实施统治计

划.首先,重塑社会审美,建构整形产业剥削链.

资本主义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名人效应以实施符码

操纵,通过符号话语塑造出一种暗示性的结构性意

义和符号价值,尤其致力于制造具有盈利动机的审

美标准和审美风潮,引导女性主动进入消费关系进

而改变审美追求.因此,不少女性将自己交到整形

医师的手术刀下,成为标准流水线上产出的模板美

人.相应地,批量化产出的美人不仅从身形上缺乏

个性特征,而且思维也渐趋固化.至此,女性坠入

资本主义预设的消费陷阱之中,不断为资本增殖作

贡献.其次,拉大消费差异,深化阶层划分.鲍德

里亚指出:“消费的一个基本机制,就是集团、阶级、

种性(及个体)的形式自主化.”[13](P.151)具体而言,

数字经济与消费社会的协同共谋加深了女性消费

异化的程度,消费已然超越物的使用价值,成为凸

显自身地位与价值的符号,这种符号意义加深了女

性群体内部的阶层划分.因此,女性日常消费所涉

及的服饰衣帽、餐饮旅游、网络媒体、潮流奢侈品、

美容美体、思维课程等等,都把女性牵引进一个差

异性符码之间的交流体系之中,通过消费来获得某

种特定的符号认同,进而陷入阶层区划的怪圈.最

后,模糊剥削事实,分化阶级反抗力量.资本主义

物化女性并非只为获取超额利润,其根本目的是分

化无产阶级反抗力量,维护其恒久统治.具体而

言,资本主义利用数字经济打造“一视同仁”“同等

机遇”“平等竞争”的良誉,将广大无产阶级与群众

纳入到市场经营模式与消费关系之中,以物化女性

为手段,打破两性隐秘边界,刺激两性窥探欲望,满

足虚拟互动需求,从而转移阶级矛盾.此外,无产

阶级队伍由男女两性共同组成,资本主义为分裂两

性团结,刻意将女性特征打造成商品进入网络销售

渠道,以迎合、满足男性受众需求,并借此传播和深

化父权思想,加深两性矛盾,引导两性对立,削弱无

产阶级整体反抗力量.综合而言,物化女性成为当

下资本主义社会实施分化与压迫、巩固其恒久统治

的新策略.

性别的合理建构和规律性生发仍是未来社会

生命政治建构所必然要解决的一道难题.针对资

本主义制度下的性别失衡、女性压迫等一系列顽瘴

痼疾,我们应深化其理论阐释和批判建构.在大力

批判资本主义封闭女性的方式由公私领域疏离到

公私领域交叉的转变之时,不断揭露其父权制的统

驭逻辑和资本主义深化两性矛盾、削弱无产阶级反

抗力量、维护其恒久统治的阴谋.因此,对资本主

义公私领域中性别潜台词的探讨是一场针对资本

主义私有制度的深度批判,旨在解蔽传统公共领域

192

第200页

中男强女弱、男外女内、男高女低的社会身份定型

和性别压迫.为此,我们应积极深化马克思主义女

权主义思想研究,将马克思主义女权思想作为马克

思主义不断发展的重要价值构成,继续推进马克思

主义创新研究,这不仅关乎个体性的自由全面发

展,而且关涉人类走向世界的命运共同体建构和文

明新形态的立体化重构.

[参考文献]

[1]阿格尼丝赫勒.现代性理论[M].李瑞华,译.北京:商

务印书馆,2005.

[2]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权辩护[M].王蓁,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6.

[3]SusanOkin.Justice,GenderandtheFamily[M].New

York:BasicBooks,1989.

[4]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理

论精选[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

[5]谭兢嫦.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M].北京:中国对外

翻译出版公司,1995.

[6]IrisMarionYoung.GenderasSeriality:Thinkingabout

WomenasaSocialCollective[J].Signs,1994,(3).

[7]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王晓钰,

刘北城,宋伟杰,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8]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

性反思[M].于海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9]NancyFraser.FortunesofFeminism:From State-

ManagedCapitalismtoNeoliberalCrisis[M].London:

Verso,2013.

[10]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金经元,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1]多琳马西.空间、地方与性别[M].毛彩凤,等,译.北

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12]GoffmanErvin.Gender Advertisements [M ].New

York:HarperandRowPublishers,1979.

[13]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

京大学出版社,2000.

[14]姚建华.数字劳动:理论前沿与在地经验[M].南京:江

苏人民出版社,2021.

[15]Michael Hardt.Affective Labor [J].Boundary,

1999,(2).

[16]Christian Fuchs.Capitalism,Patriarchy,Slavery,and

Racisminthe AgeofDigitalCapitalism and Digital

Labour[J].CriticalSociology,2018,(4-5).

[17]凯瑟琳W 伯海德.全球视角:妇女、家庭与公共政

策[M].王金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8]约翰麦克因斯.男性的终结[M].黄菡,周丽华,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19]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中共中央马

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

版社,2018.

[20]安德烈比尔基埃.家庭史(第1卷)[M].袁树仁,等,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责任编辑 李静丽)

ACritiqueoftheGenderSubtextinthePublicand

PrivateSpheresofCapitalism

WANGBin, LIU Ming-ming

(SchoolofMarxism,NankaiUniversity,Tianjin300350,China)

[Abstract]Whenitcomestogenderconstructioninthecapitalistworld,humanbeingsoughtto

timelyupgradethetraditionaldecisiverelationshipbetweenmaleandfemalephysiologicalmechanismsto

thelogicalgenerativerelationshipbetweencapitalistsystemandcultureinthemodernsense,andexG

plorethehiddentheoreticaltensionandpracticalclosurecorrelation.WiththedevelopmentofproducG

tiveforcesandthetransformationofproductiverelations,thewayofenclosingwomenincapitalistsociG

etyhasalsochanged,fromthealienationoftraditionalpublicandprivatespherestotheintersectionof

newpublicandprivatefields,theenclosingwayhasalsorisenfromsingleandscatteredtointricate,and

thegendersubtextisdeeplyhiddeninit.Thecollusionbetweenpatriarchyandcapitalism,theobjectifiG

cationofwomenbydigitalcapital,andthealienationoffertilityhavecaused womentobedeeply

trapped.Peoplearedividedintotwosexes,oneaffectstheother,andcapitalism'seffortstooppress

womenarenotonlytosatisfyexcessprofitsandpatriarchalglory,butalsoaplottosplittheunityofthe

proletariatandmaintainitspermanentrule.

[Keywords]Female;Capitalism;Patriarchy;PublicandPrivateSpheres;Enclosure

193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pc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