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
3
4
忻州五台山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1、人文历史
(1)文物遗存
五台山有浩如烟海的佛像,数量多达 30000 余尊,不仅有佛、菩萨、罗汉、胁侍、
供养人、护法神,而且还有儒教、道教、地方宗教、帝王将相、僧侣居士等。这里
的佛像分为八种类型:泥塑,金属,石刻,木雕,烧瓷,脱纱,刺绣,画像。此外
还有佛塔、影壁、牌楼、碑碣等。
(2)佛事活动
跳布扎
跳布扎是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五前后,起源于西藏,是五台山黄教举行的重大佛
事活动。在活动前一天,寺内喇嘛就开始念护法经,跳金刚舞,在菩萨顶“镇鬼”;
十五日,百余名有身份的喇嘛走出菩萨顶,穿街绕巷,最前边架着弥勒菩萨像,其
后大喇嘛坐轿,二喇嘛骑马,其余僧众吹奏庙堂音乐,前往罗睺寺去“跳神”;
十六日,又在菩萨顶“斩鬼”,大、二喇嘛穿戴皇赐服饰,外列僧人头戴面具装扮
28 宿,就地画圆,按圆行步,并辅以身形手势。通过此活动以驱除邪恶,迎来吉祥
安泰。
骡马大会
每年农历六月举办,期
间举行大型佛事活动、民间
文化活动、骡马牲畜交易大
会。朝会活动内容丰富,其
主要一项是四方僧侣云集台
怀镇做道场、诵经,使五台
山充满了神秘的宗教色彩。
(3)美食
五台山地区有许多独具
特色的菜肴和风味小吃,在
这里可以品尝到肉片炝香
5
蘑、清炒台蘑、小鸡炖台蘑等传统名菜,口味清香而不油腻。
(4)过年
“五台山上过大年”受到了海内外佛教界、旅游界等社会各界的欢迎,拓展了
五台山冬季旅游发展新路。2002 年五台山举办首届佛俗民情年。活动集中展示佛教
圣地禅门僧尼过年习俗和特有的地方“两节”风情的创意,迎合了很多中国人“逃离”
紧张而喧闹的城市生活、追寻古朴而纯正的过年过节情趣的心理需求。每年春节期
间来山的游客达数十万之多。
2、价值意义
(1)综述
1982 年,五台山以山西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
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历年来获得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
“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世
界文化景观遗产”等荣誉。
(2)宗教价值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永平十一年(68 年),摄摩腾和竺法兰来到清凉山,
兴建了大孚灵鹫寺。这座五台山的开山寺,也就是现今的显通寺,为中国最古老的
佛教寺院,又可视为中国辟山建寺的最早的记录。
中国佛教史上曾经发生过四次“灭佛”事件,五台山都首当其冲。隋兴,隋文帝、
隋炀帝都是佛教信徒,热衷于扶
植佛教,命在五个台顶都建寺庙。
唐代的初、中期,是中国佛教的
全盛时期,中国佛教走向成熟,
当时五台山寺院多达 360 余处。
敦煌莫高窟第 61 窟内的《五台
山图》壁画,画面 60 多平方米,
寺院林立,香客云集,反映了五
台山全盛时期的风貌。
五台山又一特色,就是既有
青庙,也有黄庙,藏传佛教和汉
传佛教并重,青庙和黄庙相互比
6
邻,共同发展,这在四大佛教名山中是独有的现象。菩萨顶是五台山黄庙之首,总
管五台山藏传佛教事务的大喇嘛就住在这里。清康熙、乾隆,多次来五台山朝拜,
都在菩萨顶住宿,曾赐大喇嘛提督印、斩杀剑,并命山西全省向大喇嘛进贡。据
1956 年五台山文物保护所的调查,在五台山范围内还有寺庙 124 处,其中青庙 99 处,
黄庙 25 处。
(3)文化价值
五台山有众多的佛塔宝刹。建筑使用材料,有砖塔、石塔、琉璃塔、木塔、铁
塔、铜塔、银塔、玉塔、水晶塔等等;建筑形制有车堵波式塔、密檐式塔、楼阁式
塔、亭阁式塔、金刚宝座式塔、组合式塔;性质有佛塔与墓塔之分。佛塔中为舍利
塔、灵迹塔及一般的供奉塔。墓塔中可分为高僧墓塔与一般性纪念塔;时代上最早
的是北魏石塔,以后各个时期均有,最迟的是近年来为五台山圆寂高僧建的舍利塔;
规模上大者高 56.4 米,刺破苍穹,欲与天公试比高。小者仅 0.05 米,精巧玲珑。
在全国现存佛塔中,圆果寺的元建阿育王塔,塔院寺的释迦文佛舍利宝塔,显通寺
的组合式铜塔以及《华严经》字塔,均属珍品。五台山的塔,沿革之久,数量之多,
用材之广,形制之全,性质之繁,都是全国同类地区罕见。
五台山的佛像,在使用材料与制作方面,大致可以分为八种类型:泥塑,金属铸造,
石刻,木雕,烧瓷,拓纱,刺绣,画像。最早的佛像为南北朝时期遗物,键陀罗艺
术手法明显。最多的佛像为泥塑,自唐到现,连续不断,形成了独特的完整的沿革
体系。最罕见的是明代著名画家丁云鹏在菩提树叶上彩绘的十八罗汉图,单数绘单,
双数绘双,工笔重彩,共成一册。五台山佛像,原料不同,工艺有别,时代手法各异,
整个作品嫣红姹紫,斑驳陆离,将五台山充实成一座罕见的佛像艺术宝库。
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五台山保存下了世界上鲜有的古建筑群、罕见的佛教造
像群、独特的佛教音乐,被誉为“文殊信仰中心”、“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宝库”、“中
国佛教造像艺术展览馆”、“中国佛教音乐奇葩”,积淀了非常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4)世界文化遗产
五台山地处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位列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位于北京、太原、
大同 -- 呼市三大佛教(喇嘛)活动中心的连接点,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
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
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2009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
录》。
7
平遥古城 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1、历史沿革
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
827 年~前 782 年间的周宣王
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
于此而建。
春秋时属晋国,战国属赵
国。秦置平陶县,汉置中都县,
为宗亲代王的都城。北魏改名
为平遥县。
洪武三年在旧墙垣基础上
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
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
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
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
康熙四十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
遥城墙总周长 6163 米,墙高约 12 米,把面积约 2.25 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
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
1997 年 12 月 3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
会 21 届大会决定将平遥古城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是研究中国政治、经济、
文化、艺术和宗教发展的实物标本。
2、建筑布局
平遥古城自明洪武三年(公元 1370 年)重建以后,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平
遥城内的重点民居,系建于公元 1840 ~ 1911 年之间。民居建筑布局严谨,轴线明确,
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轮廓起伏,外观封闭,大院深深。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
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集中体现了公元 14 至 19 世
纪前后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对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军事防御、
宗教信仰、传统思想、伦理道德的人类居住形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迄今汉民族
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
8
关帝庙 山西省十佳优秀旅游景区
1、简介
解州关帝庙为武庙之祖,地处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西关。北靠盐池,面对中条。
解州关帝庙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 年),宋、明时曾扩建和重修,清康熙四十一
年(1702 年)毁于火,经十余年始修复。
解州关帝庙总面积 22 万平方米,共有房舍 200 多间,分为正庙和结义园两部分,
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道教建筑群和武庙,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
庙内悬挂有康熙御笔“义炳乾坤”、乾隆钦定“神勇”、咸丰御书“万世人极”、
慈禧太后亲书“威灵震叠”等匾额,代表建筑是“春秋楼”。
解州关帝庙景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关公信俗”
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公文化节”被评为中国十大人物类节庆
活动之一。2012 年,“关圣文化建筑群”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关公信俗
(1)信俗特点
基础广泛:关羽一生征战南北,其故事传到各个角落。“当时义勇倾三国,万
古 祠 堂 遍 九 州 ” 是 关 公
信俗地域广泛的最好写
照,近代随着华侨的飘洋
过海,信仰关公的习俗也
被带到了全球各地,有华
人的地方就有关公庙,就
有对关公的信仰与传播。
“庙宇盈寰中,姓名走妇
孺”——信众从帝王将相
到巷陌妇孺,从政要商贾
到平民百姓,群体涵盖了
社会各个阶层。
信仰一致:关公信俗
9
不是单纯的个人迷信,而是由历史发展演变成一种社会群体的信仰。其传播的主导
载体多为民间团体举行的祭拜,庙会,戏文演艺等活动。人们信关公,已经意识化
并承认他是忠义诚信的楷模;信奉他是财神和保护神,能给人们带来财运和平安吉祥;
认同每年的农历六月廿四是他的诞辰。
民族特性:关公信俗文化具有民族特性,是由汉民族性演化而来的整个华夏民
族性。关公是汉蜀名将,初为汉民族所崇尚的忠义英雄,后其忠义精神为历代统治
阶层所推崇,诚信精神被商界奉为经商信条,礼、仁、智为儒家尊为人伦典范,勇
武为平民所敬仰。历经顶礼膜拜,由候而王、而帝、而君、而圣,终演变为威震华
夏的武圣——对关公共同的信仰增强了整个华夏民族的认同感
(2)民间供奉
对于百姓而言,崇拜关公之价值在于他的义气干云、坚贞不二。百姓不
仅求雨有赖于关帝,乞求生育、消灾、除病、家庭和睦等方面都有求于关公;
关公又被人们奉为发财致富、招财进宝的武财神。
(3)现实意义
关公文化的忠义、诚信精神,成为增加社会稳定的基石:“忠义二字团结了中
华儿女,春秋一书代表着民族精神”。关公的信仰价值在于,其行为构成了统治者
所提倡的伦理价值的楷模:忠孝节义,神勇武威,为国捐躯、生为人杰,死亦鬼雄。
关公文化以“忠、义、仁、勇”为核心,融合了儒释道的伦理道德精神。
云冈石窟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历史沿革
北魏,云冈石窟的开凿从文成帝和平初(460 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
五年(524 年)止,前后 60 多年。此后的东魏、北齐、隋及初唐,平城改为云中郡
恒安镇治。
唐代,据金皇统七年(1147 年)曹衍撰《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记》载:
" 贞观十五年(641 年),守臣重建 ";唐慧祥撰《古清凉传》卷上(古今胜迹三)记载,
当时有一位俨禅师 " 每在恒安修理孝文石窟故像……以咸亨四年(673 年)终于石室 "。
初唐以后,平城呈现萧条景象,云冈石窟的建设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未有大项工程。
辽金,辽兴宗、道宗时期,辽皇室曾对武州山石窟寺进行过延续十年之久的大
10
规模修整。修建了石窟前接木构窟檐的通乐、灵岩、鲸崇、镇国、护国、天宫、崇福、
童子、华严、兜率十座大寺,并对一千余尊佛像进行了整修。辽保大二年(1122 年)
金兵攻占大同," 寺遭焚劫,灵岩栋宇,扫地无遗 "。金皇统三年至六年(1143-1146 年),
住持法师禀慧重修 " 灵岩大阁 "(今第三窟外的阁楼)," 自是,山门气象,翕然复完矣。
元代,武州山石窟寺庙院尚存。
明代,大同云冈再度荒废。云冈之称始于明嘉靖年间,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 年)
李自成起义军路经大同,留部将张天琳驻守后清军入关攻占大同,云冈寺院再遭兵燹,
沦为灰烬。
清代,清顺治八年(1651 年)云冈寺院得以重修。现存第 5、6 窟的木构窟檐
和寺院即为此时重建。1696 年,康熙皇帝于冬日回銮巡幸云冈寺并御书匾额 " 庄严
法相 "。清乾隆年间云冈石窟亦曾有修葺。
近代,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云冈石窟的主要洞窟和窟前木结构建筑(第
5、6、7 窟)均保存完好。1952 年设置专门保护机构,石窟文物得以妥善保护,并
对公众开放。
2、分窟介绍
第一窟、第二窟两窟为双窟,位于云冈石窟东端。一窟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
后壁立像为弥勒,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南壁窟门两侧雕维摩、文殊,东壁后下
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较完整;二窟中央为一方形三层塔柱,每层四面刻出三间
楼阁式佛龛,窟内壁面还雕出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
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前面断壁高约 25 米,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室,
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面
貌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衣纹流畅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约 10 米,两菩萨
立像各高 6.2 米。从这三像的风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纪)时雕刻的。
第四窟,窟的中央雕一长方形立柱,南北两面各雕六佛像,东西各雕三佛像。
南壁窟门上方有北魏正光纪年(公元 520 ~ 525 年)铭记,这是云冈石窟现存最晚
的铭记。
第五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
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 17 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
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已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两窟窟前有五间四
层楼阁,现存建筑为清初顺治八年(公元 1651 年)重建。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
11
中央是一个连 接窟顶的两
层 方 形 塔 柱, 高约 15 米。
塔柱下面叫层 大 龛, 南 面
雕 坐 佛 像, 西 面雕倚坐佛
像, 北 面 雕 释 迎多宝对坐
像, 东 面 雕 交 脚 弥 勒 像。
塔柱四面大龛 两侧和窟东、
南、 西 三 壁 以 及明窗两侧,
雕 出 33 幅 描 写释迦牟尼
从诞生到成道 的佛传故事
浮 雕。 此 窟 规 模 宏 伟, 雕
饰 富 丽, 技 法 精 炼, 是 云
冈石窟中最有 代表性的一
个。
第七窟,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窟檐,窟内分前后两室。后室正壁上层刻有菩萨坐
于狮子座上。东、西、南三面壁上,布满雕刻的佛龛造像,南壁门拱上的六个供养
菩萨,形象优美逼真。窟顶浮雕飞天,生动活泼,各以莲花为中心, 盘旋飞舞,舞
姿动人。
第八窟,窟内两侧有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三头八臂骑牛的摩
醯首罗天,这种雕像在云冈极为罕见。
第九窟,分前后两室,前室门拱两柱为八角形,室壁上刻有佛龛、乐伎、舞伎,
造像生四、云冈石窟
第十窟,与九窟同期开凿,分前后两室。前室有飞天,体态优美,比例协调。
明窗上部,石雕群佛构图繁杂,玲珑精巧,引人注目。
第十一窟,窟中共有直达窟顶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正面,菩萨像保存完好。
窟周壁上佛龛上满刻造像和小佛。
第十二窟,正壁上端刻有伎乐天人,手执弦管、打击乐器,神情迥异,形象生动。
他们手中的排箫,箜篌等古典乐器十分珍贵,是研究中国音乐的重要资料。
第十三窟,正中端座一尊交脚弥勒佛像,高 12 米多,左臂与腿之间雕有一托臂
力士像,这是云冈石窟仅有的一例。南壁门拱上部的七佛雕像,雕饰精美,姿态飘逸。
12
第十四窟,雕像多分化,西壁上部,尚存部分造像东侧存有方形佛柱。
第十五窟,雕有一万余尊小佛坐像,人称万佛洞。
第十六窟,第十六至二十窟,是云冈石窟最早开业凿的五个洞窟,通称“昙曜
五窟。”十六窟为平面呈椭圆形。正中主像释迦像,高 13.5 米,立于莲花座上,周
壁雕有千佛和佛龛。第十七窟,主像是三世佛,正中为交弥勒坐像,高 15.6 米。东、
西两壁各雕龛,东为坐像,西为立像。明窗东侧的北魏太和十三年佛龛,是以后补刻的。
第十八窟,正中立像高达 15 米多,身披千佛袈裟,刻画细腻,生动感人。
第十九窟,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释迦坐像,高 16.8 米,是云冈石窟中的第二
大像。窟外东西凿出两个耳洞,各雕一身 8 米的坐像。
第二十窟,窟前带大约在辽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
中的释迦坐像,高 13.7 米,这尊佛像面部丰满,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
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
悬空寺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简介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
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
峰峭壁间,原叫“玄空阁”,
“玄”取自于中国道教教理,
“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
后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
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上,
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
因此得名。建成于公元 491 年,
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
寺庙。“悬空寺”建筑极具特色,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素有“悬空寺,半天高,
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
2、历史沿革
北魏天兴元年(公元 398 年),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市),北魏天师道长寇
13
谦之(公元 365-448)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
绝嚣浮”。之后天师弟子们多方筹资,精心选址设计,悬空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
元 491 年)建成。
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 735 年),李白游览悬空寺后,在岩壁上书写了“壮观”
二字。悬空寺现存建筑是明清两代修缮的遗物。
2010 年,悬空寺入选《时代周刊》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筑 。
2019 年 4 月,悬空寺完成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的建立工作,使其变成真正能传
承万年的数字资产。
3、建筑格局
悬空寺呈“一院两楼”般布局,总长约 32 米,楼阁殿宇 40 间。悬空寺的总体
布局以寺院、禅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关帝庙、鼓楼、钟楼、伽蓝殿、送子
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千手观间殿、释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纯阳宫、栈道、
三教殿、五佛殿等。南北两座雄伟的三檐歇山顶高楼好似凌空相望,悬挂在刀劈般
的悬崖峭壁上,三面的环廊合抱,六座殿阁相互交叉,栈道飞架,各个相连,高低
错落。全寺初看去只有十几根大约碗口粗的木柱支撑,最高处距地面 50 来米。其中
的力学原理是半插横梁为基础,借助岩石的托扶,回廊栏杆、上下梁柱左右紧密相
连形成了一整个木质框架式结构,也增加了抗震度。
4、寺庙评价
悬空寺的选址之险,建筑之奇,结构之巧,丰富的内涵,堪称世界一绝。它不
但是中华民族的国宝,也是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英国的一位建筑学家写道:“中
国的悬空寺把力学、美学和宗教融合为一体,做到尽善尽美,这样奇特的艺术,在
世界上是罕见的,通过这次参观游览,才真正看到这个古老民族的灿烂文化艺术和
文明历史。悬空寺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
意大利威尼斯考古专家尼诺认为:悬空寺及它象征的一切,体现了中华民族伟
大的文化成就,是中国人民智慧的杰出体现,仅仅是为了这座奇特的寺庙,就值得
到中国来一趟。
5、文物保护
1957 年悬空寺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 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 2007 年 9 月,恒山管理委员会累计投资近千万元对悬空寺进行环境综
合治理工程,该工程共完成河床清淤 20 万立方米、寺距谷底 80 米的历史高度恢复。
14
太原晋祠 国家二级博物馆
1、简介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
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
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
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
姜后而建。
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周柏被
誉为“晋祠三绝”。晋祠是中国现
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国宗祠;
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
国内宋元明清至民国本体建筑类型、
时代序列完整的孤例,附属彩塑壁
画碑碣均为国宝;是三晋历史文脉
的综合载体,晋文化系统上溯西周
封唐建晋至盛唐肇创文脉传承的实证;是世界王氏、张氏发祥地。
1961 年 3 月,晋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 年,
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 AAAA 级旅游景区 。2009 年 5 月,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国
家二级博物馆。
2、建筑格局
(1)综述
晋祠博物馆由馆区和悬瓮山景区构成,总占地面积 1696 亩,其中馆区 178 亩,
悬瓮山景区 1518 亩。馆区建筑面积 22762.4 平方米,约占馆区面积的 19%,古代
建筑面积 14165 平方米,占建筑总面积的 63%。
3、建筑选址
早在周朝就形成了所谓的风水观念,这种观念的基本精神筑在于调适人与自然
环境的关系,要求建筑与地形、地貌和方位等自然环境的各个方面谐调一致,晋祠
无疑是选址的最佳地点,位于悬瓮山和晋水交汇处,据《晋祠铭》记载悬瓮山“崇
15
山亘峙,作镇参墟;襟带边亭,标临朔土。悬崖百丈,蔽日亏红;绝岭万寻,横天耸翠。
霞无机而散锦;峰非水而开莲,石镜流辉,孤岩宵朗;松萝曳影,重溪昼昏。碧雾紫烟,
郁古今之色;玄霜降雪,皎冬夏之光。”晋水“飞泉涌砌,激石分湍,蒙氛雾而终清……
日注不穷,年倾不溢……”
晋祠布局的形成受到儒释道的影响,南北朝以后,佛教的庙宇开始拥入晋祠,
道教的殿堂也依祠而建,并在明清两代达到高峰,形成儒释道共处一祠的格局。
4、群体布局
一般的祠庙数量众多,多为小龛和单独小筑,利用环境根据不同的条件因地制宜、
灵活布局,遍布于乡村之间,大型的祠庙空间布局常用主次分明,中轴对称;纵深发展,
线形布置;曲径通幽,欲扬先抑;繁而不乱,气势恢宏;向心布局,横向排列等形式,
而晋柯的布局则兼而有之,集众所长与一身,形成了一个更为丰富合理的空间。
(1)因势而筑,与环境融为一体
建于风景区的建筑群,一般都能结合自然环境,巧妙地进行建筑布局,其实际
范围往往不限于建筑本身,还包括着寺观周围它所控制的自然环境。而且完全融汇
于自然的山水之中,是一种自然风景式的园林。它们有的位子风景区之中,成为风
景名胜园林中一个重要的组成内容,大多数的纪念祠庙都选择在背山临水的环境中,
视域开阔,利于烘托纪念性建筑庄重肃穆的气氛。处于山地环境,更多的是考虑与
山地环境相结合,随高就低,分级而建,不拘一格。晋祠虽说建在山脚下,但晋祠
的一些建筑还是以山为背景,结合地势,就是这种布局方式的生动写照。佛教所追
求的超尘脱俗、恬静无为的主旨,道家所追求的清静无欲、修养内丹的境界,都喜
欢深入名山,选择清幽恬静、地势险绝的地方建筑寺庙与道观。
晋祠是依托悬瓮山和晋水的特殊自然环境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山水环
境得到了开发、利用,具有了风景和生态学方面的价值。同时,它又逐步与人类的
伦理观念和情感投射发生关系,被赋予了一系列观念形态特征,而这些特征又反过
来强化了晋祠的文化环境。总之,晋祠文物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步与周围
环境结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相互依从,互为背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共同
发挥作用。
(2)突出重点,以殿堂为中心向纵、横生长
晋祠的布局充分体现了它的建造发展历程,圣母殿(当时的唐叔虞祠)的确立
最晚在五代时期确立,随着晋祠文化主题的变化,圣母祭祀成为又一主题,直到明
16
朝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楼、献殿至鱼沼飞梁和圣母殿为轴心的
建筑群已经建成,同时,祠内道教民间宗教建筑也发展起来占据了主轴线的南北两侧,
直到清朝乾隆时期,晋祠最南端佛教建筑奉圣寺一组建筑也被纳入晋祠。至此晋祠
的布局确定了。
圣母殿位于最中心、最显要地位,左有青龙(善利泉),右有白虎(难老泉和
长道),前有汗池(鱼沼),后有丘陵(悬瓮山)的“龙穴”之位。与它一线建筑
都是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能揭示出建筑文化的底蕴。同时这
一组建筑结构雄伟,以艺术价值高而著称,是晋祠建筑的精华所在。离圣母殿最近
的是鱼沼飞梁,是一座举世无双的十字形桥,据历史考证鱼沼飞梁与圣母殿是同时
建成的,可见当时圣母殿的规模非常宏大。隔鱼沼飞粱桥与圣母殿相对的是献殿,
是供奉祭祀圣母邑姜的享堂,举行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献殿的建造,是为了烘托
严肃庄重的气氛,其文化意义也是为进入圣母殿起铺垫作用。再往东建在主轴线两
侧的钟鼓楼了,古时有“晨钟暮鼓”之说,实际上儒家文化的渗入,被赋予了一定
的礼制文化意义。穿过钟鼓楼是对越坊,俗称牌楼。“对越”二字是宣扬报答之意
.这就在礼制上为对越坊做了极好的文化注释,同时也反映了这一时期对圣母的祭
祀主题。往东中轴线上的金人台,它的建造可能是受五行之说影响,渴求泉水永逝,
同时也有祈福和壮圣母威严之意。再往东就是主轴线上最前端的建筑水镜台是是祭
祀圣母是演戏酬神的场所,招徕信徒,对圣母崇拜的社会化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以圣母殿为重心的轴线两侧,灵活布置,不断地延伸、增长、加接,形成院
落式的群体。在左右两侧的群体中,又有突出的重心节点,三条轴线又组成一个面,
点线面的结合构成了晋祠的布局。这样一种布局处理可以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次要建筑都围绕中心,中心轴线越突出,其主体建筑越突出,在平面与立面构图上
都形成了明显的重点,这也就突出和强调了宗教建筑的主体部分。这样一种群体,
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感染力。重点并不表现在建筑实体的高大、雄伟上,
而着重强调由于空间的叠加和层次所逐步增强的空间感受上。有着很强的整体性和
灵活性;虽然晋祠是多次加建而成的群体,也有一种天衣无缝的整体感,表现了一
种生长的活力和建筑的有机品格。
(3)以亭榭塔作为点缀,丰富建筑群的体型轮廓
晋祠内的舍利生生塔属于寺庙的一个组成部分,造型上又具有高耸的轮廓线条,
因此,它成为整个风景区的重要点缀和最突出的标志。和整个建筑群组合成为一个
17
有机的整体,丰富建筑群以及整个风景区的轮廓线。同时,登高远望,视界开阔,
成为游人必到的观赏点。
除此之外又有一些小巧怡人的亭榭点缀,使整个祠庙区丝毫不存在沉闷压抑的
感受,充分体现了晋祠建筑的清醒理性精神。它可以使建筑群有“正”有“变”,
在“散”、“乱”中保持着“秩序”感。除轴线上的建筑外,其他元素都因地制宜
地随意安排,也不感到零乱、散漫,而在规矩中增添了自由活泼,灵活多变的意趣。
(4)运用序列空间,突出寺观园林各个景点的性格
晋祠建筑的布局大多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中轴线对称布局方式,如圣母殿一线建
筑、唐叔虞祠、吴天神祠、文昌宫和奉圣寺等。祠分前后两进院落,以山门——献
殿——正殿为轴线安排内部空间,左右两厢辅以配殿。这种布局方式适应了中国古
代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秩序井然,主次分明,轴线贯通,具有明显的空间位序,
充分表达了宗族祭祀观念的价值观以及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安身立命的社会秩序
和以德的高低定尊卑的大原则。在布局、空间组合、材料结构的运用上都有许多共
同的特点,显示了统一的风格和明显的共性,但在这种共性之中,每座建筑尽可能
显示出它们独特的个性。
18